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效作业设计策略范文

高效作业设计策略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效作业设计策略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高效作业设计策略

第1篇

一、 高中化学有效作业的标准

这里的有效作业,不仅指作业的时效性,还包括作业的多维目标性、差异性、创新性及学生的主体性等,衡量作业是否有效也应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具备时效性

对作业时效性可以从作业的效率和效益两个基本视角进行考察。从效率视角来看,作业的时效性就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教学产出要高于教学投入;从效益的视角来看,作业的时效性是作业具有高效率和最大限度公平性的特点。效益是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是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追求公平。

2.体现多维性

教师应该改变以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目的的单维作业目标和功能观,使学生的作业过程成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整体实现的发展过程。实现从以知识为本位的单维作业目标功能观向以发展为本位的多维目标功能观的转变。从知识与技能来看,由强调掌握“双基”向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转变;从过程与方法来看,由强调教师的教向强调学生的学转变;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看,应更注重人文关怀,强调作业的层次性,由面向少数人的化学课程向面向全体学生的化学课程转变。

3.满足差异性

作为教育者,应努力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最近发展区”的作业中取得成功。以此为出发点,教师应承认和尊重学生的差异,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知识基础,根据学生实际的差异来设计具有差异性和选择性的作业,满足学生的差异发展,从而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展示。

4.注重创新性

新课程提出,要在接受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创新学习。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注意作业内容、过程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开放性、生成性、过程性、探究性和实践性,改变在作业中单纯进行接受性和巩固性练习的现象。通过创新性作业引导学生在接受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学习,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5.渗透主体性

在作业的设计、布置及实施过程中,应以学生这个主体为中心。学生的主体性不仅强调其是作业的完成人,更强调其对作业的自我设计、规划和布置。教师在作业的内容、形式、数量和难度上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和空间,能体现其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展现其对自己学习活动进行支配和控制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全面的发展。

二、 高中化学有效作业的设计策略

高中化学作业的设计是考察高中化学教师教学基本功的重要参数之一,作业设计的优劣是教师教学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搞好作业的设计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主要渠道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为使作业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发展,应依据有效作业的标准、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来设计作业,从而达到提高作业质量,产生“低负高效”作业效应的目标。

1.依据多维目标,精选、精编化学习题

教师在对作业的内容进行选择、编制时,应以作业的目标达成情况作为衡量作业的有效性的重要标准。因此,在精选、精编习题时,应依据多维目标,紧扣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在进行作业编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习题

教科书中的习题是编写者精心设计、编制的,针对特定章节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综合人教版、山东科技版、江苏教育版三个版本的化学教科书,根据练习特点、功能及价值取向,可以把课后练习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见表1)。

在作业的设计过程中,应依据以上练习的类型、功能、教学目标、课程学习目标及学生学情来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作业。

(2)适当设置补充作业

补充作业多为后续学习做铺垫,其中的问题应多涉及准备性知识,难度应稍大于依据课后习题编制的巩固练习。这些补充性习题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初步理解。这样既能督促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明确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又有利于教师依据学生作业反馈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3)作业要有针对性

教师在进行作业的设计时,除应用课后习题外,还应多参考有价值的课外参考书、各类报刊等,丰富作业的题型,使每个题型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此外,教师还可对每届学生的作业做及时总结,自己建立并指导学生建立“错解档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将历届学生的高频错解题穿作业中,有效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2.设置弹性作业,降低内在认知负荷

认知负荷理论认为,过高水平的认知负荷可能直接来源于呈现给学生的教学材料,降低了外在认知负荷的教学设计可以有效地促进学习。同理,化学作业的设计也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差异,从而降低学生内在认知负荷,让后进生“吃得着”、“吃得了”,让优等生“吃得好”、“吃得饱”,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降低内在认知负荷的弹性作业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1)满足差异性

作业在编排时可依据学习目标及个体差异分为这样三个梯度:第一梯度:设计基本的、简单的、易于模仿的题目,促进知识的内化和熟化;第二梯度:设计具有综合性和灵活性的题目,加强对知识的同化和运用;第三梯度:设计一些思考性和创造性较强的题目,以利于对知识的强化和活用。依此设计的习题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师将依照学生能力设计的作业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知识经验排列,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学习需要。

[案例1]苏教版 (选修4)第65页第7题

氯气溶于水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①请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据此推断氯水中含有哪些物质(用化学式表示)。

②氯水中哪些物质能发生电离,请写出电离方程式,并据此分析氯水中存在的微粒。

③若将氯水置于光照条件下,氯水中的化学平衡如何移动?各种微粒的浓度如何变化?

④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促使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评析:对于氯气与水的反应,本题四问依次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光照下电离平衡的移动及探究平衡移动的条件四个方面。前两问侧重于基础知识,后两问则侧重于原理的应用,特别是第④问还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创新性,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要求较高。在布置这道题目时,前两问作为必做项,后两问可列为选做项,这样既可满足基础较差学生的成就心理,又可让能力较强学生发挥水平。

(2)突出典型性

具备典型性的习题对某些相似知识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学情来选择一些既典型又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习题,这种类型的题目既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解题方法,又能强化所学知识点。

[案例2]人教版(必修1)第42页第3题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黄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的反应为:

S+KNO3+3C=K2S+N2+3CO2

该反应中还原剂是__,氧化剂是__。

评析:确定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这个反应中S、C、N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同时S、C、N也是常见的变价元素,学生如果对这道题把握较好,将为分析其他氧化还原反应打下基础。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案例3]江苏教育版化学(必修)第96页

按下列线索,归纳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转化条件。

评析:这是一道典型的考查同种元素的不同化合物间联系的综合题。它们之间的转化所涉及的都是典型的化学反应,通过这道题学生较容易形成知识网络,掌握这些知识后可以解决很多与这些典型反应相关的题目,特别是推断题。同理,这种方法也可以运用到S、C等元素的学习中。

(3)注意延展性

化学教学应能够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化学知识和化学思维方法。作业的设计也要善于挖掘化学知识的潜在功能,恰当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

[案例4]山东科技版《化学与生活》(选修)第17页

在洪涝灾区,人们的生活用水会受到污染。如果你是支援灾区的志愿者,请你设计方案用廉价的化学试剂将被污染的水处理成能饮用的水。

提示:需要除去水中的泥沙、悬浮物、细菌,并尽量降低水的硬度。

评析:这个题目是要利用化学实验中过滤、胶体性质等知识来除去水中杂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获得了课本上的基本知识,而且使课本以外的知识得以补充,把化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让他们真正理解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3.丰富作业形式,凸显学生主体

新课程倡导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是自主、合作、探究等。因此,在作业中也应该体现自主、实践、探究、开放等多种多样的作业方式。教师要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作业,必须改变以“双基”训练为目的的作业观。作业可以恰当地采用口头练习、实际操作、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而不只是简单采用有标准答案的作业。作业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中长期的;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小组或全班合作性的;可以是单科的,也可以是跨学科综合性的;可以是教师布置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设计的。

此外,增加课题作业也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可将需要长期完成的,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的作业安排在课外,而将教科书中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当堂所学知识的常规性习题安排在口头解答或当堂练习。如在学习“物质的量”后,教师可将课后的“有关物质的量概念理解与应用”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当堂练习。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而且为教师有效指导学生提供了时机。

学生做作业的过程是其知识的巩固、拓展及内化的过程,因此,教师在选择、编制习题时,一定要注意习题的时效性、典型性、差异性等,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能真正地体会到乐趣,提高自己的兴趣,从而达到提升能力的目的,走出“高负低效”的误区。此外,教师在指导学生作业和进行作业批改时,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对作业的优点及时加以总结、表扬和推广,也要深入思考作业中的错误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对学生提出个别化、建设性、鼓励性的建议,从而提高作业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 郭要红.有效作业的内涵与设计策略.中国教育学刊,2009(6).

[2] 宋秋前.有效作业的实施策略.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5).

[3] 王后雄.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案例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第2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作业;高效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初中英语课堂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先学后教”“教少学多”的出现,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自主学习能力都在增强,初中英语课堂充满了无限的活力。那么如何才能够确保作业设计得合理、高效,如何满足不同英语层次学生的发展呢?这就需要广大初中英语教师的不断探索。在当前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作业设计中,学以致用、高效、合理就成为作业设计减负增效的最佳途径。

一、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作业设计缺乏多样性,形式过于单一

传统模式下的初中英语作业多是以抄写单词为主,教师将重点的语句进行划分,安排抄写,反复背诵难点、重点,习题成为“题海”。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离不开“一背、二抄、三练习、四练听”的固定模式。在每天上课时,前面20分钟都是听磁带,导致整节课缺乏灵活性,知识面不够宽广。这一种机械性质的作业,不仅没有难度,也无法体现出创造性。对于基础优异的学生,这样的作业容易扼杀他们的学习激情,浪费他们的精力与时间,也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二)作业设计欠缺创造性、趣味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富含趣味性、创造性的作业,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主动地去完成作业。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大多数的初中英语作业都是机械性的重复,缺少创意。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教师忙于制定“题海”,学生忙于“解决题海”,练习的过量不仅会浪费学生的时间,也会加重学生的身心负担,导致英语学习效率低下。

(三)互动性、交流性缺乏,作业大多是独立完成

英语课后作业是课堂中教学内容的一种延伸,但是学生却少了必要的交流。在英语知识的表达与运用上,仅仅限于课堂的有限时间,下课之后完全找不到可以强化训练的地方。在作业的制定中,教师也忽视了交流与合作对于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一味地进行“题海”练习。

(四)作业批改方式单一、费时

根据作业批改,教师也可以掌握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近况,但是作业无法全部、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很多学生作业做得好,但是考试成绩差,也有学生习惯抄作业,这些都没能够将作业效果发挥出来。并且在作业的评价上,一般都是打个等级,或者是Good之类的单词。教师忽略了在作业批改当中需要的态度以及融入的情感。很多教师都需要教导两个班级,每一个班级60多人,每一次批改作业都是100多本,教师很难拿出充足的时间去细看每一个学生的作业,教师也面临沉重的负担。

二、新课程理念下,英语作业高效的设计策略

随着最近几年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的认真贯彻学习,教师在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当中也进行了诸多的尝试,通过上网查资料、新课标研读等等方面,也归纳出来一套能够减负增效,满足学生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课前预习

在课堂教学之前,对新课的预习是学习的主要趋势。在课前,教师可以进行作业的批阅,然后找到其中的共性问题,在课堂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通过长时期的培养训练,学生能够自觉地进行预习,找到教学的难点、重点。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地回答问题,答题的质量也能够大幅度地提高。通过自我思考,学生也能够提出一些具备深度的问题,改变了以往不动“脑”不动“手”的坏习惯。

(二)“分层”作业

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更多的是需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满足每一位学生的需求,这样才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这一标准的提出也就要求初中英语作业应该从专制走向自主;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以往的独立完成走向合作协助。另外,对于优秀的学生,可以制定一些具有探究性的作业;对于中等生,可以针对他们的弱项,制定巩固式作业;后进生就需要对基础的知识点加以掌握。这种分层作业,不仅可以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也能够实现“人人皆成功”的作业目标。

(三)“错题式”作业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不明白,为什么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还是一错再错。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故意地采用“错题式”的作业方式,也就是将学生做错了的题目进行重新的编排与整理,让学生分析为什么会出现错误,然后进行针对性训练。另外,教学也可以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来制定反思策略:第一,考虑学生是否已经将所学的知识点理解;第二,根据学生的个性去进行反思,最终达到“人本回归”、高效的作业设计目的。

(四)“查找式”作业

很多教师都习惯了在上课之前就将所有的知识准备齐全,学生就是一个“听筒”,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养成了一定的惰性。但是,新课程理念下要求英语作业能够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制定一些学生需要通过查询能够解决的作业题目,以此来提升学生课外英语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五)“创新性”作业

1.听说作业。第一,学唱英语歌曲。在教学之后,我们可以进行英语歌曲的欣赏。这种形式很容易让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融入英语学习,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也能够让学生对于这一类作业产生强烈的兴趣。第二,看英语节目。课余之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通俗易懂的电视节目或者电影来增强学生的英语能力。

2.书面作业。第一,编对话。教师根据教材话题规定,或者让学生自行的定制话题,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表演。第二,造句。用短语和词汇模仿造句是训练写作的有效方式,这样对于学生英语思维的培养也有着重要作用。

总之,在初中英语的新课程改革中,作业是课堂教学最佳的延续和补充,也是巩固知识的主要手段。因此,教师应当针对英语教学的特点,大胆地进行作业设计思路的创新,让学生对英语作业的积极性大幅度地提升。这样,不仅教师更加愿意去布置作业,而且学生也能够在这样的作业形式下获取成功、获取欢乐、获取成绩。

参考文献:

1.金丽莎,《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与布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1)

2.卢晓晶,《新理念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浅析》[J],《语文天地》,2008(12)

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170-01

1.设计趣味作业

1.1 设计游戏类作业。教师可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游戏题。比如:可以将一些较为枯燥乏味的计算题改为"数学口算直通车"、"算一算如何摘取星星"、"闯关夺宝"等等。这种以游戏性、趣味性、竞赛性为特色的练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培养学生做练习的兴趣,因而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练习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顺利完成练习,在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正确理解与认识数学知识。

1.2 设计角色类作业。小学生往往都爱表现,常常喜欢扮演一个个生动而活泼的动画形象。教师可利用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让孩子们尝试扮演不同的动画角色。设计趣味性家庭作业,不仅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还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使数学知识充满情趣。

2.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

2.1 小学数学题的一题多解模式。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解答同一问题,对那些数学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给他们提出的要求可以高些,要求他们掌握题目的多种解法,相反对那些数学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数学教师可适当降低要求, 只要求学生能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解题的解法就可以了,这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学生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证明其适合复习课教学的作业布置:例:小红花小学三年级共有学生 150 人,其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2/3,求女生有多少人?案例解法一:把它看成分数应用题来分析求解,把全年级人数看成单位 1, 女生人数就是全年级人数的 2/5, 可以列式为150×2 / 5=60(人)。案例解法二:看成数学和倍的应用题,把女生人数看成是一倍量,男生人数就是女生人数的 3/2 倍,可以列式为:150÷(1+3/2)一 30(人)。案例解法三:看成平均数应用题,全年级共有 150 人,把它看成是总数, 份数是 2+3=5 份, 求出平均每份人数 150÷5=30(人),再用 30x2=60(人)。案例解法四:看成是正比例应用题,根据每份的人数是一定的,人数与份数成正比例,解:设女生人数有 X 人,得到比例 X/2=150 (3+2),解得 X=60。

2.2 小学数学题的程序练习模式。教师通常在一道有难度的舒小旭作业题中, 设计出多个小问题,这些小数学题又是互相关联的,往往是前面小问题是后面小问题的铺垫和基础, 后面小问题是前面小问题的难度提高和发展,数学作业题的解题过程就有难度了,由此进行分解,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难度, 这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要求小学生针对自身的实际既可按部就班地按照程序做, 也可间隔性地做到最后一小题,提倡有能力的学生直接做最后的小题。该数学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理顺解题思路, 对学生对以后数学学习的数学思维的培养, 学习数学能力的提高都有重大帮助的意义。

3.作业设计要有探究性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对孩子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 "新课标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作业设计要有探究性,学以致用永远是学习的最终的目的。知识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知识才能变得丰满、深刻。如我在教学了比例尺这部分知识后,让几个同学合作到操场测量旗杆、教学楼等的高度。至于需要什么工具几个同学自己讨论决定,并把具体的操作过程详细的做好记录。

又如我在教了九册第一单元《数的奇偶性》时让学生去探究①小明和小亮两个小朋友玩接球游戏,一开始球在小明手中,扔80次后球在谁的手中?199次后呢? ②"1+2+3+4+5+6+7+8+……+2010"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1+2+3+4+5+6……+2011"的结果呢?你能得出其中隐藏的规律吗?这样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把数的奇偶性巧妙地与实际问题相联系,探究奇数和偶数的和差运算规律,体会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4.创新性和实践性作业

应避免机械化与程式化,要力求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还要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在自觉自主的探究学习中,在自发自愿的合作交流中,感知"新课程下的现实数学",享受"快乐数学"。

事实证明,个性化作业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被动、机械、模仿式地完成作业为自主探索式地解决问题。 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个性化作业的度和量,使学生学而不厌,做而不烦,做到难易适中,体现多样性、层次性、趣味性和思考性等特点,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达到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祖辉. 新课程理念下作业布置之我见 [J]. 教学管理 ,2006(1).

[2] 张志伟.作业选择与布置[J].上海教育科研,2005(1).

第4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作业设计;新课程

几年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大多数高中数学教师都比较注重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但是,长期积淀下来的作业内容和作业形式却还是延用老一套,教师对作业的关注与思考不够,从理念到实际操作都相对滞后。教师对作业的布置(只是“布置”,没意识到要“设计”)带有较大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基于此,当前对高中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1.融入情景,让作业回归生活

我们的数学作业应该把知识点融入到情景之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精选或编制一些贴近生活的应用性问题让学生完成,使数学变得生动、具体而直观,让我们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来感悟,来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

优化作业1:在学习了基本不等式后,我给学生设计了以下两道作业:

①甲乙两个商场同时在春节进行商品降价促销活动,降价方案如下:甲商场是先打a折,然后在新价格的基础上再打b折销售;乙商场是先打折,然后在新价格的基础上再打一次 折销售。如果两个商场中商品的原价是一样的,你会选择去哪家购买?

②某金店有一架天平,两臂之长略有差异,其它均准确。今有一顾客来买黄金,营业员把一个10g的砝码放在该天平的左盘,在右盘放入黄金,天平恰好平衡;然后再把10g的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左盘放入另一黄金,天平也恰好平衡。于是营业员把两次称得的黄金都给顾客,说一共是20g。你认为顾客得到的确实是20g的黄金吗?如果不是,那是谁吃亏了?

其实,把①稍作分析,就能发现只要比较ab与 的大小,用基本不等式很快得解;②也类似,只是还需要用到物理中的力学知识。显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或数学模型,这不仅有利于培养他们阅读理解、抽象概括、分析综合等方面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增强趣味,让作业丰富多彩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新奇有趣的作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水平去完成。

(1)求新。如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改错题等经常变换,互相穿插或一题多变,让学生感受到作业内容和作业形式的丰富多彩。同时,完成作业也可以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与游戏、画画、制作、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联系,把知识技能的训练、智力因素的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开发都与活动有机结合,让作业变得丰富多彩,使学生情绪高昂,勤于思考,乐于创造。

(2)求近。①贴近生活实际。找出学生身边的例子设置作业,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他们周围世界的力量,真切感受到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②贴近社会热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如储蓄问题、分期付款问题、最佳设计方案等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可在作业中予以渗透。

在学习逻辑时,往往要判断命题的真假,不少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毫无兴趣。于是我设法从学生身边的事例着手设计作业:

优化作业2:甲、乙、丙、丁四个同学在教室前的空地上踢足球,忽然足球飞向了教室的一扇窗户,听到响声的老师走了过来,看着一地的碎玻璃问:“玻璃是谁打破的?”

甲说:“是乙打破的。”

乙说:“不是我,是丁打破的。”

丙说:“肯定不是我打破的。”

丁说:“乙在撒谎!”

现在知道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他是谁?是谁打破了玻璃?

那天的作业,学生做得非常认真,就连平时总是不肯交作业的邱剑同学也跑来和我交流,说他知道“是谁打破了玻璃”……

3.鼓励探究,让作业促进发展

新课程的建构性、生成性也要求我们的作业要给学生合作与探究的空间。教师适当地、合理地为学生设计一些探究性的作业,就是给学生提供新颖、独立的思考方法,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感悟、去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交往,学会合作。

(1)根据现阶段的学习内容来设计探究性作业。探究的内容可以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也可以是课堂内容的深化;学生可以独自思考,也可以几个人讨论解决。

优化作业3:如果平面上有两定点F1、F2,我们知道,如果动点P到它们的距离之和为定值,那么P的轨迹可能是椭圆、线段或不存在;如果动点P到它们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定值,那么P的轨迹可能是双曲线、射线或不存在。你能由此探究“关于到两定点的距离存在关系的点的轨迹”吗?如果能,用你喜欢的形式展示给大家。时间为两周。

这样一来,学生就高兴地忙开了,或独立思考或自觉组成一个个探究小组。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一周后,许多学生就迫不及待地来向我“提交成果”,他们居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到两定点的距离相等”、“到两定点的距离之积为定值”、“到两定点的距离的平方和为定值”时点P点的轨迹是什么等等。至于问题的解决,学生做得很细心,没有忘记分类讨论,大部分用高中的知识都能解决了,可“到两定点的距离之积为定值”时,P的轨迹就暂时解决不了了,我提议以后解决,但学生根本不同意,他们继续查资料,有一个同学居然还找来了《高等数学》……通过两周的认真合作研究,硕果累累,学生写成了《有趣的轨迹问题》、《两定点,大文章》、《轨迹的求法》等小文章。

(2)给定范围或专题,让学生自行选题。这种做法学生的积极性会很高,经历选题、搜集整理资料、形成作业成果、汇报交流以及互相评价的过程,就是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过程。比如我们可以打破学科壁垒,让学生探究数学在其它学科中的应用。他们肯定会很积极地去分析、去查阅资料,发现数学在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中的诸多应用。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数学 教育 高校

教育是关于人发展的工作,“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义务教育阶段数学的价值取向应该是现实和多极的,数学教育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能力和素质。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影响的存在,社会、学校、教师、家长片面追求学生量化成绩的结果,导致家庭作业的设计、布置陷入了极端。大量的书面作业使学生的精力、兴趣消耗殆尽,意志被摧垮,个性被磨平,童年不再快乐。对只重视作业结果而忽视过程、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人格塑造,对一味追求巩固知识技能,以达到考试成绩“高效”等违背教育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做法,我们要痛定思痛。

目前学校家庭作业的主要特点:一、内容重复、机械,形式单调,过于书面;二、开放性少,不能体现合作学习,学生在闭门造车;三、无视个体差异,量化成绩乃唯一目标;四、家庭教育缺失,无法保证“作业”质量。针对以上特点,提出四项小学高年级数学有效家庭作业设计的实施策略,就是要通过探索――实践――总结――再实践的过程,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做到“减量”不“减质”的规律、方法和策略,从而真正做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坚持适量,保证质量

大量的题海战术并不能使每一个学生的付出得到相应的回报,且会适得其反。为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坚持数量适合、难易适中、完成优质是提高作业效能和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途径。

(一)抓住教本,落实质量

教材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内容,在学生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用好教材中的习题,对于学生学习、巩固数学知识和技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得到有效的数学学习。

如在高年级的分数应用题部分,教材中的练习题都很典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但是题量较大,若全部集中练习会影响教学进度和学生课业负担。所以,要注意结合学生学习实际对练习题合理划分,少一部分做课堂作业,由教师面批,剩余一部分认真挑选,布置给学生独立练习,也会有个别题目让学生合作交流,共同练习。在家庭作业中对教材中的练习合理计划、增减有度,从而做到以不同的练习形式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合理计划配套练习

教材中的习题较简单,如果我们能根据教学内容计划些与教学内容配套的习题,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就会更深入。

配套练习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合理设计、有效练习,这样家庭作业就能具有及时巩固、举一反三的作用,学生对新知领会更深刻,理解更丰富,数学能力培养更高效。

(三)适当改编、拓展作业

教材、配套练习等文本型的练习比较古板,受到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没有部分改编和拓展,就难发挥巩固、提升的作用。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适当改编练习、拓展形式、丰富内容、改变方法,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得到数学的思考与提升。

例如,教学高年级四则混合运算之简便计算,我设计了一些有趣的习题,如:135.64+26.77-35.64=135.64-35.64+26.77(起名叫“打包交换”)。既让学生进行了有价值的思维,又让学生在高昂的兴趣中得到了知识与技能的拓展。

二、形式多样,注重过程

枯燥、单一、缺乏新意的家庭作业是学生厌学、过重课业负担的罪魁祸首。因此,要积极改变学生的数学作业形式,变单一、机械的书面作业为多形式的作业,变重结果为重过程。

(一)坚持常规、强调自主、适当拓展

常规性作业,具有大众化和最基本的学习要求,是要每个人都得到基本的数学发展;自主性作业,强调兴趣发展,是学生自主选择符合自己能力和兴趣的作业或数学游戏;提高作业,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数学发展。

(二)独立完成与合作完成相结合,发展学生能力

过去家庭作业主要是学生在家单打独斗,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因此数学有效家庭作业的布置要将独立完成的作业与合作完成的作业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独立”基础,引进“合作”方式。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数学学习中,增强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分析、思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合作意识、探究能力得到发展。

(三)重视实践作业,丰富数学体验

趣味性是唤起学生求知欲的良药。我们要积极改变以书面作业为主的传统,重视数学实践内容的设计,把“双基”训练与创造性思维训练结合起来。教师要主动更新教学观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学生提供时代气氛浓、趣味性强、有效发展、富有挑战的数学作业。重视和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作业,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制定目标、自我实现,培养创新意识

给学生一定的家庭作业自。提出家庭作业的学习目标,指明自主作业的方向。学生根据要求,自主设计作业并积极完成。既让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又培养了创新意识,锻炼了综合能力。如在单元总结时,学生可以自主地给自己布置作业,并按照自己的形式完成作业,在集中交流反馈时,充分地展现自我,和其他同学共同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分层次布置作业

要做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就要尊重学生的“双基”差异。首先必须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其次在作业布置上力求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一)作业量的分层

根据个体差异和不同发展要求对学生布置不同数量的作业,既能保证全体学生的充分练习,又能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更多自主发展空间,后进生得到符合自己能力的发展,使全体学生的都得到数学发展。

(二)作业难易的分层

找准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针对不同能力学生的发展需求,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和信心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享受作业过程的快乐。

(三)作业题型的分层

对于后进生的学习,要抓住教材上的基础题,培养计算等基础能力,以达到巩固当天知识的目的;对于中等生,适当布置一些选做题,让其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选择,更好地掌握和巩固知识;给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一些能力提高题,让其自主选择和完成,培养思维、操作、探究等能力。

四、有效批改与评价

(一)家长初批,正确评价

家庭的有效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不可缺少。家长给学生批阅作业,可以督促学生较好地完成家庭作业,对学生的学校学习有所了解,对学生的数学能力有正确的认识,从而给予正确的评价。这样家庭教育也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二)同学间批阅,注重他人评价

学生互批改作业,既减轻了教师的作业批改负担,又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数学能力,促使学生自觉提高对自己作业质量的要求;促进了学生间的有效评价和正确的自我评价;学生在丰富评价的体系中和主动的参与意识里,不断提高作业质量和学习兴趣。

(三)坚持面批,丰富评价方式

第6篇

关键词:数学;作业设计;多样性

新课程改革针对数学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与此同时,新课程中作业的设计也应是多样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真正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数学学习环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针对高年级数学作业设多样性做了如下尝试:

一、以“趣”激趣,设计富有童趣的作业

设计作业时,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设计新颖有趣的数学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具备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做作业的积极性才会提高,才能高质量的完成作业。

例如,五年级学生学完了整除内容后,我布置的作业是:“猜电话号码,联系老师。”把自家的电话号码编成一个竞猜题。

案例1:猜电话号码,联系老师。

( ) 8的最大因数。 ( ) 3的最小的倍数。

( )是质数又是5的倍数。 ( )最小的合数。

( )所有自然数的公因数。 ( ) 6的最小倍数。

( )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数。( )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数。

学生根据条件,猜出“83541692”这个号码,学生就觉得十分有趣。第二天我将这份作业推广,要求学生把自家的电话号码编成一个竞猜题让同学猜。学生都能主动地把课内知识应用起来,非常乐意去完成。 “玩中学,学中玩。”游戏性数学作业,在我任教班级中已成为学生自主家庭作业。

二、以“用”促学,设计现实性作业

“生活即教育”,生活有多宽,数学就有多广。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外延,也应该是生活的外延。不应把数学作业的内容仅仅封闭在课本内,为了数学课本服务,切断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作业设计时,让学生跳出了机械繁琐的作业圈,充分地感受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带给他们的乐趣,提升数学知识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案例2:一个家庭(5人)外出旅游,中国国旅的收费标准是:如果买3张全票,则其余人按半价优惠;春秋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家庭旅游算团体票,按原价的80%优惠,这两家旅行社的原价均为每人3000元。

1.如果你家(5人)去,你准备选择哪家旅行社呢?

2.看到这些信息后,你对其他家庭去旅游有什么建议呢?

这样现实性的作业,能让学生对所获信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得到不同的解决结果,并从中发现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闪烁着学生独特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体验到思考的快乐和创新的成就感。

三、以“思”促能,设计合作、探究性作业

新课程倡导学生合作、探究,获取信息,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在作业设计时,应设计以探索与合作为主的作业,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自主选择完成作业的方式,鼓励学生与人交流,进行有效合作,在做作业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这样完成作业印象深,效果好。

四、以“动” 促能,设计实践性作业

当前,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学生长于计算、善于推理,但疏于操作。经常看见学生画平面图形的高时,拿着直尺、三角板移来摆去,不知所措。原因在于学生对动手操作缺乏深刻认识和应有训练,数学应用意识、实践意识簿弱。动手实践符合青少年心理、生理发展特点的。因此,应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实践活动中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

总之,数学作业的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评价[J].武习平.教育教学论坛,2012(12)

第7篇

一、高职院校开展毕业设计答辩工作的意义 

高职教育是技能型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在毕业前需根据所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要求进行特定主题的毕业设计任务并书写相关设计说明文本,但通常不用撰写毕业论文,因此其毕业设计答辩的内容与本科院校毕业生的论文答辩自然有所区别,但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答辩工作并非可有可无。以笔者所在的学院为例,每年的毕业设计工作都是学校教学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从设计选题、指导、中期检查、设计定稿等过程中,各级领导和教师都付出了很多努力,其目的就是引领学生按照人才培养的要求,以行业实践为准绳高质量的完成自己的设计任务;这个任务包括选题、策划、草稿、设计制图、制作、展示等一系列过程,每个过程其指导教师都严格把关,因此当学生们最终完成设计任务时,其收获和成就感是非常丰厚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毕业设计答辩工作,对于学生们来说是已建立在了熟悉自己设计的基础上,因而基本胸有成竹。而且学校在毕业设计工作过程中还聘请了相关行业的职业人士来参与设计指导和答辩工作,因此对于高职院校开展毕业设计答辩工作——这一虽然具有一定仪式性质和程式化特点的工作来说,其意义在于让同学们在经历了近乎实战化的设计实践操作后又经历一场检验、验收的过程,对于培养应对社会实践挑战、应对质疑、勇于表达的设计师职业素养而言,是一场极好地锻炼机会。 

二、毕业设计答辩是高职学生最后一堂综合性课程 

笔者在从事指导毕业设计答辩工作后认为,毕业设计答辩时高职学生最后一堂综合性的课程。这个课程时间虽然且分配到每一个同学身上的时间更是有限,但之前学生们会做很长时间的准备,准备期间一般没有老师指导、虽有同学和网络资料可以参考,但每个个人的设计内容、主题、思维切入点皆不同,因此准备毕业设计答辩的过程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次很重要的学习过程,在进行答辩时,指导教师、行业专家等人会针对其设计提出一些问题和改进意见,有些专业水平和能力较差的学生其毕业设计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但主要的问题已经在毕业设计中解决了,因此剩下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们在答辩后进行解决。在这堂综合性的课程中,学生们将学到如何用专业的语言来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和结果、并面对教师和行业专家的问题与质疑,并且解决指导教师等人所提出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能力必然会有新的提高。 

三、教师主持和组织毕业设计答辩工作的基本策略 

在主持和組织毕业设计答辩工作中,学生的指导教师、其他教师和特聘的校外(行业)专家都是答辩工作的主持和组织者,除了指导老师外,有的教师或专家是在答辩现场才第一次见到了学生们的设计内容,因此可以提出自己对学生作品的感觉和第一印象,往往也容易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做到准确到位。笔者认为,教师在主持和组织毕业设计答辩工作时应当遵循这样一个基本策略,即坚持高标准、并积极引导。坚持高标准的意思是不能因为学生们还在校、没有真正走入社会便对其不足之处有过多宽容,每一个设计作品依然要保持较高标准去要求,不能因为是自己的学生而对其不足有所包庇;对学生的作品不论好或不好,教师都应说明自己的理由,并给学生以改进意见和指示。同时教师和专家对学生的作品应给予积极引导,笔者认为,虽然是答辩,但教师和专家在过程中应当少提问题、尤其是不要提专业性和主观性太强的问题让学生回答答辩中应带就学生的作品多提可以改进的地方让其事后继续完善,不一定要对方回答问题,即便让学生答问,所问问题也应该给出应答条件、尽量客观,让学生容易回答。这些是教师在答辩工作中的基本策略。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答辩工作并非可有可无,而是高职毕业生在校所经历的最后一堂课,这项工作虽有一定的仪式性质和程式化特点,但对于毕业生的综合能力也是一种磨练、更是激励。笔者参照自己所在院校的实际情况草拟此文,对高职院校开展毕业设计答辩工作的意义阐述了自己的认识,并提出了开展答辩工作的基本策略,这仅仅是笔者的一家之言,盼得广大同仁指正,以期对此有进一步认识,并对改进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答辩工作有所裨益。 

第8篇

关键词:作业多元化;多元化策略;学习效率

据调查,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布置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作业量多、形式单一、灵活性不足,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社会每一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都有各自的个性和特点,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都有很大差别,为充分满足各个学习阶段的学生,作业进行多元化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就需要改善作业布置的不足之处,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一、小学数学作业多元化设计的意义

1.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质

小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与作业布置息息相关,这就需要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利用自身的发散性思维对作业形式进行多元化创新,以此来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作业难易程度设置出多元化的作业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运算,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思考的重要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提高数学素质的前提是学生要拥有数学思维能力,而完成作业的过程就是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形成的过程。作业的多元化设计对于学生来说,能将枯燥的作业变得灵活生动,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理念,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2.促进小学教师数学研究能力的发展

作业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有效反馈。新课改要求教师控制小学数学作业的数量,注重作业布置的质量。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应具有对数学的研究能力,对作业形式进行多元化创新,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在作业多元化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利用自身开阔性思维进行设计,数学的研究能力会得到提升。此外,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积极思考也会帮助其逐渐形成数学思维能力,这对于师生双方而言,都是一个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过程。

二、作业多元化设计的具体策略

1.作业内容多元化

根据以往的经验,首先教师会布置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对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以巩固,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另外,还会布置课外作业,课外作业需要学生利用教材或者课外辅导材料独立自主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自主学习意识。作业多元化就是运用现有资源以及教师的丰富经验,使原本枯燥乏味的作业变得灵活生动,吸引学生,使作业综合教材内容、课程标准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层次分明、内容丰富、特点鲜明的方式呈现出来,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数学的很多知识都来源于实际生活,在作业内容上也要尽量贴近生活,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知识,与理论相结合,从生活实际出发去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数学知识的亲身实践者。如在“最大值与最小值”问题上,作业布置可以贴近生活,利用出门旅游的案例,以安排出游路线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设计旅游方案,并对方案进行相应的费用预算,最终确定优质的旅游路线。

2.作业形式的多元化

在现行素质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内容单一,枯燥乏味的作业已经很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是把作业当成任务一样完成,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教师逐渐意识到这一点,布置作业的时候,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还要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抄袭现象的发生,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促进合作。作业形式的多元化,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拓展思维,不断完善自己。

3.将故事引入作业

小学生年龄偏小,对故事的抵抗能力还很弱,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引用生活中的小故事来设计数学作业,以达到吸引学生主动完成作业的目的。在作业中引入故事,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了解,促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

在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动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思想层面做到与时俱进,运用多元化理念,对作业进行创新性设计,以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促进不同层面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整体水平。因此,作业多元化的设计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第9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听障生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 课程体系 培养策略

每个公民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残疾人也一样。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关注和关爱。因此,提高残疾人素质,改善残疾人就业状况,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重要环节,不容忽视。其中听障生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更应受到重视和发展。同时,推动听障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本身也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环节。

目前中国只有极少数听障生能通过招生考试,进入高等职业特殊院校学习,然而他们也很少能在课堂上得到全面系统的专业理论与技能学习。高等职业教育听障生专业学科选择十分有限。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中国残联的重视,要求高等特殊教育院校根据地方就业市场需求,兼顾各类残疾学生的特点开设更多专业。

1.高等职业院校听障生动漫专业的产生

目前,动漫产业人才稀缺,为听障生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环境和机遇。动漫设计与制作的工具主要是计算机,与人交流相对较少,鉴于该专业的特殊性,面向听障生培养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是可行的。但对于特殊的教育对象听障生来说,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开设的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因为教育的对象变了,与之对应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也要有所改变。教材的选用、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安排都要精心设计。如何对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安排进行合理改变与调整呢?作为中州大学的一名专业教师,我一直在深入研究针对听障生的特点如何进行人才培养,结合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2.高等职业特殊教育院校听障生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听障生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社会需求脱节。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特殊院校听障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基本上延续正常生模式的教育体系。学校职业教育与就业能力之间脱节,高等职业特殊教育院校将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定位为艺术类中的操作性专业,不重视对听障生创意、策划、经营、管理及沟通能力和市场意识的培养,把过多精力放在理论知识和软件应用上,脱离企业实际需求,学校教育不完全符合市场需求,与市场需求之间严重脱钩,导致高等职业特殊教育院校听障生人才培养与动漫企业人才需求严重脱节。以至于企业在招聘员工之后不得不再次对新进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企业人才培养成本大大提高。

(2)课程体系不完善,特色不鲜明,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

听障生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是新型专业,可借鉴的经验并不多,只能在摸索中前进,包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及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等。因此,特殊教育院校需要不断探索听障生各项能力,探讨听障生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设置体系,逐步完善适用于听障生的教学计划及人才培养目标。

(3)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师与听障生沟通具有一定障碍。

由于动漫产业发展迅猛,引发的一个最为显著的问题就是师资力量严重缺乏,特别是听障生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会打手语的优秀教师人才更为缺乏。由于普通专业老师的课堂讲授内容全部通过手语老师进行翻译,而手语老师缺乏相关的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理论知识,难免在翻译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而专业教师又不会打手语和听障生沟通,导致听障生对专业教师讲授的知识理解存在一定偏差,使得一部分听障生更愿意看专业书自学。

3.听障生高职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1)明确目标,准确定位,使听障生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具有特色。

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确立,直接关系到听障生毕业后的就业状况。结合听障生及目前的就业特点,听障生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具有较强学习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能在电影、电视、广告宣传、游戏软件开发、多媒体产品开发等领域内从事广告创意设计、动画设计与制作、影视后期制作及多媒体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技能、应用性的专业人才。

(2)构建与听障生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相适应的专业课程体系。

动漫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听障生的实践能力之间往往是有差距的,他们缺乏经验,无论在学校表现得多么优秀,仍然会与市场脱节。因此,高等职业特殊教育院校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先进行市场调查,构建科学的、合适的培养目标体系,这是在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因此,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如何开,开多少,我们都需要认真研究。

(3)改变实训模式,有效提升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听障生就业水平。

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实训模式的合理选择将对其就业产生极大影响。学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鼓励专业教师通过从社会拿来项目,对听障生实现“订单”式培养,也可以通过与动漫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书,由公司对听障生进行岗位培训,解决听障生就近就业。无论何种形式的实习实训,都应该以听障生就业为导向,真正体现高等职业特殊教育学院的办学宗旨。

(4)建设一支结构合理、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作业

西方著名教育学者艾普汀在其学术著作中提到:课外作业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作业应该是教师精心准备送给学生的礼物。为了发挥家庭作业队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教师必须对作业进行精心设计。信息技术作业是联系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课内与课外的纽带,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巩固信息技术知识的重要手段,任何关注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教师都会十分重视课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一、坚持实践意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西方教学中,教师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作业设计方面,一直遵循“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的教学理念,既强调“做”中“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工具型课程,更需要学生将所学知识融入实践,积极地动手、动脑。正如郭思乐教授所说,“课堂要像开动汽车一样,老师给学生钥匙,去开启自身的动力系统。”所以,笔者在课外作业设计时,应摒弃单纯地让学生从教科书上查找、抄写答案的作业设计方法,一改往日布置抄抄写写的作业为更加注重与学生动手实践相结合的作业。将实践意识观察落实到信息技术作业设计中,能够督促教师更加关注教材的重难点和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学习画图软件前景色与背景色这课堂的学习中,笔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画图技巧,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制作了黑白颜色的教学楼图片,给学生设计了“我给学校重新涂色”这一课题作业,鼓励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涂色功能运用到实践中,这种动手作业,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画图软件涂色功能的掌握,另一方面也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实现了与美术课程之间的整合与优化,契合了新课改的课程理念。

二、坚持分层意识,鼓励学生差异发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教师教的法子应该是学生学的法子,怎样学就需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在信息技术作业设计中,教师也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整体培养目标与个体发展目标的有机结合,在照顾到全班同学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拔高一些信息技术尖子生的发展高度,实现学生多元化的发展。如:在ppt课程知识学习到一半的时候,笔者发现班里有几个学生凭借着自己对电脑技术的爱好,已经将ppt知识全部吃透,老师布置的作业完全满足不了这部分学生的“胃口”,还有部分学生跟不上课程进度,随着作业难度的增加,学生做作业的过程越来越吃力,当自己无法独立完成作业的时候,就容易放弃或者抄袭其他同学的作业。笔者针对这种现象,积极创设了“三层作业法”,将全班分为三个层次,给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难度和数量都不相同,对于学得好的同学额外开小灶,提供flash预习作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flash的基础使用技巧,对于学的不扎实的同学,以掌握ppt基本知识为要求,适当拉长学习战线,以保持学习兴趣为主要目标。笔者还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每两个月进行重新分层,实现动态的因材施教、差异教学。

三、坚持伙伴意识,激发学生合作观念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程要提倡实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笔者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新理念,将学生互助合作与信息技术作业相结合,鼓励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提高信息技术学习效率。如:“flash制作”这一课堂知识学习结束后,笔者设计了“春天在哪里”的话题作业,以计算机与书本为载体,根据学生家庭住址分为七个小组,小组之间开展合作学习,每组设一名小组长,保证成员的出勤与安全,各个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准备素材,并认真撰写自己的Flash设计报告,将自己的设计思路一式两份,一份交给小组长,另一份交给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小组长召开小组会议,根据小组成员的思考进行融会贯通,伙伴之间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并能通过合作让学生及时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生在互相交流、合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同的思路,通过互相“辩论”和探讨,便能够学习到新颖独到的思维方式,碰撞出富有价值的思维火花,从而使学生的思辨能力大大提高,这样一来既提高了信息技术作业的完成效率,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双重发展。

总之,笔者这三点信息技术作业设计策略,在实践教学中有效地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使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信息技术作业作为课堂的深化和拓展,需要教师不停留于传统的设计方式,积极地将新课程的理念和方法融入作业设计中,为生机勃勃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再增添几分活力和色彩。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迁移理论 小学数学 作业设计 策略

当前我国正处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阶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更突出了迁移在知识建构、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作用,也使得“为迁移而教”成为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特征之一。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他要求自己的学生在学习上能“由此以知彼”,这就是先学习对后学习的促进作用(正迁移),也就是学习上的迁移现象。知识迁移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为迁移而教”就是这一重要目的的充分表述。因此,引入先进的迁移理论来加快学生的学习速度、提高学习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一、迁移理论的基本特点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学习的迁移问题是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它是检验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目标是否已经达到的最可靠的指标。学习的实质是指新知识与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正迁移能促进学生对新知的理解,起助长性作用;负迁移则往往会使思维产生障碍,起抑制性作用。可见,迁移可使小学生在校内和校外的学习中,不断地掌握知识和发展适应新情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迁移理论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经验,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的需要;有利于更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

(2)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学会创造性地学习;使学生的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形成实际操作技能,并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团结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迁移理论指导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作业设计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设计水平的高低也是反映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作业模式,以迁移理论为依据,努力为学生设计出更加灵活、开放、高效等多种新的数学作业形式,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以达到“减负增效”的双赢的教学效果。

1.由“记忆”向“理解”转变,强化概念迁移地位,减少负迁移

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教师要充分利用正迁移,防止负迁移,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要想运用好迁移规律, 就必须弄清迁移规律的具体内容,否则,起不到效果,还会适得其反。而有效教学理论指出,作业要考虑实效性。因此,有迁移理论作指导设计出的新知识形成性作业,可以有效促成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概念建立的实质性联系,并在认知冲突、具体感知,经概括表象、规则抽象的循循善诱中获得。

概念教学不能靠记忆来实现,对概念的正确理解才是关键。而对概念真正的理解,意味着学生能够多角度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变式作业设计,不仅有利于概念的恒守,而且使学生认识到:不论怎样变化,概念的本质属性不变,渗透了“变中找不变”的数学思想。例如,当学生学了四则混合运算后,可以设计了这样的游戏作业,让他们用扑克牌与父母比赛算“二十四”,把碰到的巧算题、难解题带到学校,与同学一起讨论。可见,加强形式间的对比变换,能够加深学生对概念实质的把握。此项作业看似轻描淡写,实则点睛之笔,避免了学生产生认知混淆,减少或克服了负迁移,有助于今后继续学习时的正迁移,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思想。

2.由“机械”向“探究”转变,注重作业的开放性,引起广泛迁移

态度迁移,是指一种态度对另-种态度的影响,态度迁移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普遍存在的。学生对于某项作业的态度如何,对迁移的诱发有重要的影响。把学生当成纯技能的训练,希望通过机械的重复来促进学生基本功的提高,从未考虑到学生在想什么。学生长时间地进行单一形式的练习,就会感到单调乏味丧失兴趣。教师只顾完成教学计划而无视学生的感受,学生的创造力就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作业,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通过迁移的思维方式去驾驭新知,可以极为有力地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有着积极的意义。例如,教学“分一分”后,让学生回家后把玩具拿出来它们分一分类,看一看有几种分法,并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这种作业方式是一年级的小朋友最开心的作业。可见,激起学生积极学习的动机和态度,对于迁移的实现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由“教材”向“生活”转变,扩大迁移范围,增进迁移效果

学以致用是教育追求的目标。学生从教材学到的知识,只有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把知识转变为技能。因此,在作业设计中,提倡注意培养和拓展学生的发散式思维,做到“一个信息输入,多个信息产出”。例如,在学习圆的知识时,就可以把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圆形物体作为设计作业的素材,在讲到轴对称的图形时,就可以鼓励学生多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等。这样,开拓了学生思路,提高了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和广阔性,促使了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

4.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培养问题的解决力,致力迁移运用

第12篇

[关键词]聋校 数学作业设计 优化策略

作业设计是聋校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的作业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吊起学生的学习胃口,进而使学生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聋校没有全国统一的、专门针对聋生的初中数学教材,聋校数学教师的作业设计均是创造性地运用普校教材的习题与练习.聋校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应该尊重、承认和接受聋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为每一位聋生提供充分发展的条件.基于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设计多层次、多样化、反思性的作业是聋校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的重要策略.

一、设计多层次作业,让每位学生都享受到成就感

聋生入学前只会用简单的手势进行交流,入学后,他们从汉语拼音训练到识字,再到句子训练,开始语言的学习,这样的过程大约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聋生才能初步达到正常儿童入学前的语言水平.聋生的语言发展处于一种迟缓的状态,而且个体的语言能力差异巨大.思维的发展又依赖于语言的发展,因此语言的滞后严重影响聋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同一个班的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差异也非常明显,甚至有的学生落后几个年段.数学教学要充分尊重与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满足学生的差异性发展.所以我在设计数学作业时,采取作业分层的策略.既从整体考虑,由浅入深,逐层递进;又考虑到差、中、优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突破.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数学基础的好差、思维能力的强弱,把作业设计为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基础题是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设计的,作业难度不大并且数量不多,与例题所讲内容相仿,让他们有能力独立完成并达成基础目标;这让后进生建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以此为基础激励他们向更高层次的学习迈进.提高题是为中等生设计,难易程度适中,让这部分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同时要求他们也完成基础题.拓展题是为个别基础好、思维敏捷的“尖子生”设计的,侧重于与例题相似的变式题,或是基础知识的实际应 用题;对于尖子生甚至

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是成功教学的“法宝”,只有在教学中让学生愉快、主动学习,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化.

3.教师要注重学法的传授

著名的数学家陈省身曾说过: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是错误的,这其中的缘由就包含了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学法的渗透.学无定法,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有效、得当,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善教”的教师,要能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进而达到“乐学”佳境.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数学课的特点,渗透学习方法的教育,针对学生制订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变被动接受型学习为主动创新型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从而达到对数学的有效学习.

4.注重课堂的展示

学生在课堂上对问题的讨论、交流后所得不同的结果要展示.学生喜欢的才是最好的.教学中笔者常采用教师分配任务展示或小组自主展示的办法.倡导学生个性化的发挥,让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展示最真实的自我.

在展示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哪怕是学生一点不成熟的补充也不能放弃,让所有学生都有各抒己见的机会.在“展示”这一环节中,我不断地采用一定的激励措施,让学生时时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在展示的同时,我还启发学生不断进行反思,并要求学生要由具体的知识点,总结出自己的做题方法,使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不断地总结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5.教书又育人

第13篇

关键词:成功智力理论;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2

自从新课标实施以来,在减负和增效之间的权衡变得更加艰难,学生作业负担过重,课堂效率低下,作业设计意识淡薄等问题都成为制约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积极倡导将成功智力理论作为引导思想,实现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显得尤为必要。

一 成功智力理论概况

所谓成功智力,是指学习主体在生活中取得成功需要的能力,他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获取成功的能力,也能认识到自己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由此在权衡之后,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去达到预期的成功目标。从理论上来讲,其主要分为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斯滕伯格认为成功智力是智力多元化的整体,是不统一传统智力的,以其更好的操作性和效果,在判断学习主体成功智力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二 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通过对于当前小学语文作业布置情况的调查发现,现阶段小学语文作业布置还存在以下的缺陷和不足:其一,作业布置目的性不强,教师布置作业没有任何规划,任何准备,随意性很强,难以保证作业布置的合理性;其二,作业布置功能较单一,更多的教师将作业作为课堂知识巩固的手段,忽视了学生发展性能力的培养,使得作业布置格局单一;其三,作业布置度量不统一,难以把握作业时间,很多时候都布置了过多的作业,很容易使得学生产生厌恶感;其四,作业布置忽视评价机制建立,难以将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反馈到课程教学中去,失去了作业布置的意义。以成功智力理论的角度来看,机械重复性的作业不利于学生分析能力提高,知识巩固题型的增多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书面作业过多不利于实践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三 成功智力理论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之所以倡导将成功智力理论运用到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去,是因为成功智力理论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之间存在很多的契合点。具体来讲,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同样关注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其二,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强调学生创造能力的提升;其三,强调学生知识的运用,希望可以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成功智力理论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设计到很多方面的内容,我们应该正视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强化理解辨析,实现分析性智力的培养

从理论上来讲,分析性智力是成功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关注的是有意识的规定心理活动方向,以便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为此我们应该在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的过程中,强化理解辨析内的作业比重,以实现分析性智力的培养。以小学语文游记类型的课文《颐和园》为例,在安排此课程作业的时候,教师就应该要求学生回去以游客的身份画出颐和园的旅游图,或者以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颐和园的最佳游览路线,由此使得学生对于颐和园的整体空间有着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加明确的去开展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切记在学生绘画颐和园路线图的时候,千万不要由教师或者家长参与,避免其形成依赖意识,从而不利于其分析性智力的培养。

3.2启发学生思维,关注创造性智力的锻炼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想象和创造力都是无穷的,这些都是锻炼创造性智力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为此,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关注学生思维培养,促进创造性智力的锻炼,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以小学语文《新型玻璃》的课程为例,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本学习,想一想自己要是玻璃制造商,自己会制造出什么样特点的玻璃,并且写出其能够运用到哪些地方,能够帮助哪些人。在回答清楚这些问题之后,以写一份新型玻璃生产建议信的方式,将学生这样的创新想法邮寄给玻璃生产商。即使这样的行为不会得到供应商的答复,但是这样的举动可以激发学生去思考,这对于培养其创造性智力是很有帮助的。

3.3强调动手实践,关注实践性智力的发展

素质教育关注于学生全面能力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这就要求在将成功智力理论运用到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强调动手实践,关注实践性智力的发展。具体来讲,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找到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内容,要求学生以实践操作的方式去熟悉课本内容,从而使得教学过程更加高效的开展下去;其二,通过实践性教学,使得学生意识到小学语文作业也是富于乐趣的,而不是单调的做作业,由此激发其学习语文课程的积极性,从而营造更加健康的小学语文学习氛围;其三,尽可能的加大对于小学语文实践课程的投入,引导教师学习实践课程教学知识,以保证实践课程与课后作业相互吻合,保证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和进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成功智力理论为引导,去实现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不仅仅是改变当前小学语文作业现状的重要途径,还有利于推动我国小学素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针对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积极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改善和调整,尤其是以成功智力理论为引导,去实现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内容的调整,设计方法的改善,设计体系的完善,以保证成功智力理论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实现更好的融合。相信随着在此方面实践经验的积累,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将会得到不断的提高,为推动我国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维琼. 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生活化设计[D]. 天津师范大学 2013

[2] 彭晓霞.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设计及实施[D]. 四川师范大学 2013

[3] 陆露.小学家庭作业优化设计研究[D]. 浙江师范大学 2012

[4] 王璇.小学语文家庭作业价值取向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10

第14篇

基于以上现象,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确定以小学英语拓展练习的设计策略为研究课题,浅述英语拓展训练设计的策略和方法。

一、小学英语拓展练习的重要性

(一) 《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新时代教育的召唤

传统小学英语学习一般是“一背”“二抄”“三练习”,练习仅限于课本内容,远离实际。而《英语课程标准》提到了让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的精神,通过对学生平时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受益。这对教师的教学意识转变,和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能力的提高带来了极大的改观。

(二)有效学习的保证,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拓展训练摒弃了死记硬背的弊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不仅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积极的态度。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在有趣的训练中体验到艰辛和欢乐,这对他们的身心全面发展颇有裨益。

(三)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完成英语作业的积极性。

通过科学、高效的拓展训练设计,使小学生在开放的英语交际环境中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在增进学生感官认识,如对大脑、双手、眼睛、嘴巴的综合运用,增强时间感和空间感等层面,都能起到非常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小学英语拓展练习的设计应借鉴的理论

(一)皮亚杰的儿童认知理论

皮亚杰很重视儿童之间的互教和相互影响,同时他认为儿童只有直接、自发地参加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皮亚杰的儿童认知理论对小学英语拓展性作业设计的启示:

1.拓展性练习设计应根据儿童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来进行。

2.练习设计应大力发展学生的主动性。

(二)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维果斯基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这是他对教学与发展关系问题的最主要的理论,维果斯基的理论在教学发展观方面带来全新的注解,对小学英语拓展作业设计有可借鉴之处:

1.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布置相关联的作业。

2. 拓展性练习设计应该按照学生的潜在特性,引导其适应性发展。

(三)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注重学习者的认知结构,重视学习者的情感教育,强调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发现的机会。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对小学英语拓展性作业设计的启示:

1. 拓展性练习设计应当以学生为中心。

2. 拓展性练习设计应当是开放式的。

3. 拓展性练习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情感因素。

4. 拓展性练习设计应促进学生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

(四)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合理地开发学生综合全面的智能,并依据其智能上的特点,促进其各个方面的发展,包括个性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对小学英语拓展性作业设计的指导意义:

1. 拓展性练习设计要适用于全体,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潜在智能的提高。

2.按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智能特点,以及不同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差别,来进行专业性的作业设计方案。

3. 拓展性练习设计应该涉及到一切智力范畴,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4. 拓展性练习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优势智能领域。

5. 拓展性练习设计应注重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具有实践性。

三、小学英语拓展练习的设计策略

(一)趣味设计,拓展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

语言技能的主要内容是 听、说、读、写这几方面以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语言是有声的,因此一开始就要把发音的基础打好,我们不能让“哑巴”英语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因此,要让每个孩子都能不畏惧错误,不害怕嘲笑,而真正开口说。这需要老师在在平时抓住学生的兴趣进行设计。

(二)多元设计,拓展学生的多元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将是21世纪的主流教育思想之一,并被认为是对“素质教育的最好诠释”。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把这个理论引入英语拓展训练的设计中。

(三)情感设计,拓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积极的情感体验对于学生来说,有极大的鼓舞性,能刺激他们的潜意识,使潜能得到开发。通过情感的功能模式,以情增意,便可使学生心情愉悦,充满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因而在进行拓展训练时,老师要从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入手,充分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四)建立面向全体小学生的英语沟通渠道

第15篇

实施新课程以来,许多教师虽然了解现成习题集大多存在“高负低效”的问题,却还在使用。学生为了应付繁多的作业,普遍存在着抄袭、不按时上交、讲评后不改错的现象。致使我们的教学效果得不到很好的巩固,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下降。

所谓有效作业,主要从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来界定,一方面教师应通过不断审视和反思,不断改进物理作业设计得技巧和策略,紧扣高考的考试说明,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力求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是指学生通过作业对所学的物理知识全面掌握,并获得进步与发展,不仅是知识的获取与积累,同时关注学生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与发展。物理学科的学习特点是螺旋上升过程,因此,作业的设计也应该体现该特点,让学生通过少量的练习就能获得知识的提升与巩固。

二、有效作业的设计策略

怎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夯实好?我们物理老师要即紧扣物理高考考试大纲,借鉴先进学校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物理有效作业,将作业设计得当,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将一些容易错的、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螺旋式的在作业设计中体现。

我校的校本特色具体做法如下: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力量,狠抓集体备课,并积极探究新的备课模式,建构详细知识网络框架,对点寻找合适题目。抓落实,大力宣传,使全体师生树立有效作业重要性的认识:

有效作业是深化有效教学的重点环节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抓好有效作业的布置、批阅、讲评、纠错是教与学不可或缺的一环,全体师生必须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一致。全员配合狠抓落实,这样才能保证有效教学在我校这块沃土上结硕果。

有效作业要求:

1.把有效作业的讨论作为有效备课讨论的重要内容,定点、定时、统一,分组分学科展开交流、讨论,集大家智慧,确定出适合我校“学情”的统一的有效作业。小组其他成员分工研究重要知识点重复出现的次数及间隔周期,体现螺旋上升的特点,集体讨论作业设计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

2.作业形式多样,可分:必做、选做、讨论、高考专题连接

3.规定各科作业量,每周四次,按“梯度”优生完成100%、中等生完成75%、学困生再减量或降低难度完成。

4.批阅要认真及时,必须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要求教师必须有实实在在的“作业批改记录讲评本”;学生必须有“纠错分析本”。可依据作业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如:面批、学生互批、学生代批、抽查批?等。

5.在精选、精练、精讲、精评上做文章,做到减量增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低耗。可大胆尝试学生点评制,开展“小”老师活动,使有效作业成为有效教学的突破点。最终全面实现教育教学跨越式发展。

6.教师要根据学生学情分梯度布置,梯度作业应讲究艺术性和人性化,使每名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验一次成就感。本期“梯度作业”布置要体现在教案本上。这是检查有效作业的一项硬指标。局部推广有效作业,对比教学效果

7.将作业分发给学生,在同种班级采用有效作业和传统资料,对有效作业的落实进行检查并实施教学,收集学生意见,进行问卷调查作业效果,总结并调整作业内容,对学生进行测评,对比学习效果。

三、建立健全考评制度

1.本期学校每周抽查一次有效教案和作业,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纠正;对好做法好点子及时交流推广。

2.每月对有效教案和作业,作业批改记录本、纠错本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纳入教师的绩效考评档案,对优秀教案本、批改记录本在全体教师中展览、优秀作业本、纠错本在全体学生中展览。

3.中期、期末两次对有效作业进行全面的总结,召开专题会,对先进典型大张旗鼓的进行表彰,对表现不佳、落实不到位的师生进行个别谈话,提出整改措施。不断积累经验,完善提高我校的有效教学、有效作业工作。

4.就有效作业安排一次专项测试,评出班级前三名,对优秀师生予以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