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休闲农业文献综述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精品化;多样化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方式的转变,乡村休闲农业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日益旺盛的休闲消费需求,为乡村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案例地主要位于成都、北京、云南等地,国内学者对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多从地域的角度来分析,甚至以地名为模式命名,形成了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地域特征的发展模式。
一、北京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近年来,北京通过不断培养和发展乡村旅游,找到了自身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取得了一定经验和成果,现将其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总结如下。
二、云南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云南乡村旅游起步相对较早,云南旅游在全国都走在前列,在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上也做了积极探索:
三、成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特点
成都郫县农科村是中国乡村旅游的发源地,是农家乐的故乡,以农家乐、三圣花乡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对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纵观以上三个旅游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可以看出,乡村旅游发展正在向全域化、特色化、精品化、多样化的转变,逐渐涌现出一批乡村旅游新产品和新业态,乡村旅游新模式也是层出不穷,体现了中国乡村旅游正在朝着新的发展阶段前行。
参考文献:
[1]金冰心.国内外旅游综合体开发模式研究[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2014:1-44.
[2]张蓓,万俊毅,文晓巍.国外农业旅游的模式比较与经验借鉴[J].农业经济问题,2011,(5):100-105.
关键词:国内;城郊旅游;综述
鉴于城市郊区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所以笔者在检索已有研究成果时,利用了“城郊旅游”“郊区旅游”、“城市边缘区旅游”、“城乡结合部旅游”、“城乡交错带旅游”、“环城休憩带”、“城市影响区旅游”、“郊野旅游”字段,检索项选择题名,检索结果如下:
城郊旅游相关文献分布情况(单位:篇)
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归纳总结,国内城郊旅游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城郊旅游特征、市场需求及产品研究
少数学者研究了城郊旅游特征,赵玉宗等(2001)认为,城郊旅游具有圈层性、时间集中性、产品休闲性及景观郊野性等特征。翁莉(2005)通过市场调查,分析了城郊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基本旅游动机为调节身心,回归自然;出游方式以家庭、朋友和个人的自助游为主;基本消费敏感度高;高度符合旅游地吸引力距离衰减规律;重游可能性大。周丽君(2005)探讨了长春市环城游憩地基本特征:时间上以近年开发建设为主,类型上多为度假游憩地,以中低等级为主,空间上集中分布在城市周边和主要交通线附近。
在城郊旅游产品方面。吴国清(2003)提出了城市郊区生态旅游开发的模式及产品设计(自然风光旅游、森林旅游、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农业旅游)。纵观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对城郊旅游产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一种类型的旅游产品,如农业旅游、森林旅游、生态旅游以及休闲旅游等。其中农业旅游是研究的热点,从不同空间尺度来研究观光农业的就有13篇。
二.城郊旅游地类型及空间结构研究
城郊旅游地类型方面。沙润、吴江(1997)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思想把城乡交错带的旅游景观分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两种模式。刘卫东、李家虎(1998)认为,大城市郊区旅游开发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利用良好的自然环境建立旅游度假区;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便宜的地价建设主题公园;开发乡村度假休闲旅游;资源性和保护性旅游景点建设,以自然环境保护和历史名胜古迹建筑保护为主;产业旅游和商务旅游开发以城市郊区工农业的成就和建设成果、生产过程作为旅游吸引物。一些学者以具体的城市作为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城郊的旅游地类型。符全胜(1998)在对江苏锡山沿太湖地区的城郊旅游进行开发研究时认为可以根据位置、环境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模式,他认为在近城区可以选用风景名胜区模式,在近郊区可以借鉴主题公园模式、观光农业园模式和度假区模式,在远郊区可采用度假区模式和森林公园模式。
城郊旅游地空间结构研究方面,目前只有张立明等(2006)对城郊旅游地的空间布局演变进行了研究,认为其呈三阶段发展递进规律:第一阶段各旅游地呈零星点状分布;第二阶段将以吸引物较突出且开发较早的旅游地为中心形成组团分布格局;第三阶段,由多个组团通过景观轴线形成环城游憩带;其余主要表现在对环城游憩带的研究。王云才等(2000)根据北京市郊区资源、环境、区位及农业生产特点把全市的游憩地区域划分为三个圈层、八个地带。吴必虎(2001)综合考虑了土地利用、交通可达性和人群流动等因素,将上海的城郊游憩带描述为以中心城区为内核,按照第一、二、三环带向外扩散的同心圆形式。何雨等(2006)对城郊游憩带空间配置原理、配置模式及空间特征研究进行了综述。
三.城郊旅游发展研究
城郊旅游发展的动因或动力机制方面。张立明等(2006)认为城郊旅游发展的驱动机制包括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郊休闲环境、吸引物和服务设施、城市居民休闲行为的演变和决策者行为四方面;刘丽梅等(2005)、刘江辉等(2008)认为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闲暇时间的增加和优美的城郊生态环境是城郊旅游发展的动因;罗艳菊等(2006)认为城郊旅游发展的动因是城市居民的经常性短途旅游需求以及因郊区较低的地价和各种优惠政策诱导企业在郊区投资。刘顺伶(2007)也探讨了城郊旅游的形成机制。
城郊旅游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旅游上。段圣奎等(2006)对我国城郊农业旅游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朱兰玉(2007)对城郊农家乐的发展措施进行了探讨;田逢军等(2006)以上海为例,对城乡交错带农业旅游的发展提出了思路和保障措施。
四.城郊旅游开发研究
城郊旅游开发研究是国内城郊旅游研究的主要内容,众多学者从不同时期、不同空间尺度进行了研究。孟明浩等(2002)从城郊旅游开发的条件和形式、存在的问题和开发对策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关于城郊旅游开发进行了综述研究。贡保南杰(2004)探讨了北京郊区旅游的重复建设问题。赵玉宗等(2005)提出,要改革投融资体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和完善社区参与机制等。周杰(2005)指出城郊旅游开发应遵循原则,并提出政府主导、规划协调高层次开发、打造旅游产品形象、加强宣传与促销,注意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策略。赵玉宗(2004)、柴晋华(2007)等人从个案出发,对城郊旅游开发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休闲农业;衡水;建议
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具有三大功能:一是观光旅游功能,二是农业高效功能,三是绿化、美化和改善环境功能[1]。近年来,衡水市开展农业休闲旅游的村镇越来越多,且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与北京、四川等农业休闲旅游开展早、经营好的地区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不少问题。
1 衡水休闲农业的现状
衡水邓庄植物观光园位于衡水市东部,是衡水发展较好的休闲农业示范点。其先后投资170多万元新建连栋温室1栋,修建了绿色长廊和百亩果脯采摘园,完善了蔬菜花卉组织培养中心和肉奶牛胚胎移植中心,把现代农业技术示范园区改造成了一个集科研、生产、观光、学习于一体的农业旅游示范点。在春节期间供应各类蔬菜花卉,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但在平时只有一些热带植物供游客参观,休闲娱乐相对较少。目前已经成功引种美国、以色列、台湾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个新、奇、特、优瓜菜和花卉品种,其中樱桃西红柿、五彩椒、球形茴香、迷你黄瓜等38个品种得到大面积推广。
2 发展衡水休闲农业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该地区具有众多的原始人文生态景观、带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民居建筑、古朴的民俗风情、各种农事节庆活动,这些资源均有待开发成具有浓郁地方文化与生态色彩的休闲农业产品[2]。如对衡水农村古代建筑遗址的利用,包括古城、古井、古桥、古宅、寺院等建筑;对传统文化与手工艺等具有地方特色艺术品的利用;此外还有地方特色民俗活动、传统节日、婚嫁礼仪及健身活动、宗教仪式、制作名优土特产品、绿色食品、乡土工艺品,旅游高峰期从事划船、抬轿、骑马、民俗表演、指导游客体验农耕生活等等。
衡水的休闲农业尚处于初兴阶段,尽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的势头很好,速度在不断加快,开发的潜力在不断挖掘,并已在农业和旅游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赋予了显著的中国特色[3]。但现阶段休闲农业的市场定位还不很准确,经营水平还不很高,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而且面临诸多方面的挑战;休闲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尚未突显;休闲农业的发展尚缺乏科学有效的政府管理;休闲农业的品牌化意识不强;休闲农业的休闲文化理念发掘不够。
3 衡水休闲农业的发展建议
衡水休闲农业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充分利用地势资源、环境资源和丰富的水域资源,大力发展有特色的名优新特农产品。有条件的话,要积极引进先进、优良的适合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水果、蔬菜、花卉和其它观赏植物,引进工厂化生产农业种植模式和栽培技术,提高观光休闲农业的科技量[4]。可以以展示古老的农业历史文化变迁和新时代的农村建设发展成就为主题,结合园林建设,加入衡水的文化与之融合,使这些景观在内容、形式、结构等因素中深刻反映历史或现代特性、痕迹。在农作实践过程中,春季的繁花绿叶转而到秋季的层林尽染,游人的神志伴随着愉快的心境在时空中纵横驰骋;当游人在农家亲手制作无污染、新鲜干净的绿色蔬菜和味美的鸡鱼等佳肴时,一切尘嚣、烦忧也都烟消云散。
4 结语
休闲农业既是农业发展的新领域,又是绿色旅游的新热点。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人们对长期的快节奏城市生活感到厌倦,想体验幽静的田园生活,感受乡村田野宁静。因此,以回归田园、体验农耕为特色的休闲农业应运而生,吸引了大量城市旅游者。衡水的休闲农业已慢慢发展起来,可以借鉴发展较好的一些地区如北京、四川、河北秦皇岛的集发农业观光园,做出自己的特色、发展自己的文化、创出自己的品牌。
(收稿:2011-12-13)
参考文献
[1] 平,俞文正.休闲农业的功能及发展前景[M]. 青海农林科技,2001(4):19-21.
[2] 陶开宇.郊区休闲经济大有作为[J].经济沙龙,2003(7):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