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文学的审美价值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网络文学 审美特征 价值调适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8-0092-02
作者简介:李舒格(1992―),女,河北保定人,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美学。
在数字阅读日常化的今天,网络文学已形成较大的阅读市场,正在创造新的文学美学,并对文学本身产生了巨大影响。然而,由于网络文学 “出身”、业态等特殊性,其审美特征中暴露出的价值偏离已引起业界关注,若不能做相应调适,将难以持续健康发展。
(一)网络文学发展迅猛
数字阅读从台式电脑到移动客户端,正在成为民众的阅读习惯。2013年全国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较2012年上升9.8%,网络文学活跃用户已达4.3亿人,注册200多万人、市场年收入40多亿元。[1] 从单纯售卖文字版权,到辐射影视、游戏、动漫等多个行业,实现全版权开发,网络文学已逐渐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大有高速发展之势。
(二)文学审美和意识形态的双重性
文学具有审美和意识形态的双重性质,是一种交织着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公益与功利等综合特性的话语活动。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文学既是审美的又是社会的,文学通常保持自身的审美风貌,但却无法超越现实而升入纯审美的境界,时常在直接的审美风貌中呈现间接的社会属性。现实中“生活审美”和“文学审美”存在较大差异,“生活审美”对新时期文学审美主导范式产生了很大冲击,使网络文学感染了浓厚的消费主义气息。显然,在这种所谓的个性化审美背后,隐藏着典型的物欲诉求和价值偏离,应引起我们的警觉。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标准可概括为:第一,作品观点是否符合法律、伦理道德规范,是否传播“正能量”;第二,“艺术源于生活”,作品内容是否真实;第三,作品思想是否深刻,深度挖掘人类情感和社会发展;第四,作品形式是否优美,包括思维逻辑的清晰严谨、语句的精彩流畅、声韵的节奏美等。真正成功的文学作品总是善于把隐秘的社会意图掩藏或渗透在审美意境中,并赋予审美意境以多重读解和诠释,能够带给人“悦耳悦目”的,进而达到“悦心悦意”乃至“悦志悦神”的审美境界,这才是文学审美真正的价值诉求。
二、网络文学的审美特征
在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作用下,网络文学的审美特征呈现为真实、通俗、动态、趣味,同时也掩藏、交织着与文学审美标准不符的价值偏离。
(一)自由化的真实审美
网络文学在创作伊始并不带功利性,其匿名创作的形式不仅满足保护隐私的需要,也给予人们自由言说真实想法的平台。另外,受众在阅读中也可以发表真实的评价,读者真实的反馈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作者对作品不断完善、创新,提升了作品的真实美。
(二)平民化的通俗审美
网络文学作者多来自平民阶层,因非文学专业、社会阅历浅、写作经验少的局限,创作题材主要为社会百态、伦理情感等,使得网络文学真正成为大众文学,进而吸引更多读者,为全民阅读、全民参与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网络文学出现了泛娱乐化的倾向,常文字轻浮浅薄,缺乏历史厚重感,有学者认为“工具的变化会带来文体文风的变化,书写越容易,文字也会越来越‘水’”。[2] 真正能赢得读者青睐的、有思想深度的作品则鲜见。
(三)互动化的动态审美
网络文学中作者与读者的交互跟帖、在线阅读与即时感受等动态模式打破了传统阅读方式,作者在线解说,读者随时参与,甚至同作者一起创作,这种双向、交互式的审美特征实现了新的自由平等。
然而,这样的互动模式常是文学网站为了提高作品数量、网站流量、增加商业价值的一种手段,造成网络文学审美价值日益低下,可谓是“快时代”与“浅文化”的写照。
(四)娱乐化的趣味审美
网络文学往往追求的是瞬间愉悦、,大众娱乐性是其迅速繁荣的原因之一。网络用娱乐化的情节和语言宣泄社会竞争压力、自嘲现实生活的无奈,表现出网络文学的趣味审美。然而,在当今 “娱乐至死”的时代,过度娱乐则会过犹不及,一味哗众取宠、标新立异、颠倒是非,甚至恶搞经典、篡改成语诗词等做法在网络文学中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更会给青少年成长和其价值观形成带来“负能量”。
三、网络文学的价值调适
网络文学似一株幼树,在快速生长中会出现养分不足、斜生、徒长等现象。网络文学应强化文化消费的精神性,挖掘文学的美学内涵, 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美”。
(一)创作主体应树立正确价值取向
创作主体是否以审美态度对待创作对象、以创造审美价值为主要目的和根本任务,是创作主体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关键。
1.坚持“真善美”导向。用心感悟生活,把长期积淀下来的思想精品奉献给读者,以自己的美学理想带动美流的形成,并影响市场和社会。
2.传统文学转型介入,创造出更多坚守文学理想、具有时代文学美感的网络文学作品。
(二)读者应培养正向阅读情趣
网络文学读者多为35岁以下的青年人,因此,着力提升读者的文化品位,培养注重审美追求的消费主体,使品鉴文化精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1.坚守教育阵地。将网络文学作品鉴赏内容纳入学校教学,开展美文欣赏、五四诗会、名家讲座等活动,使青少年擦亮眼睛,加强文学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此,教育部门、网络文学网站、学校、社会都肩负责任,且大有可为。
2.提高审美鉴赏力。建立全民阅读服务保障体系,将优秀文学作品延伸至互联网,聘请文学评论专家在手机客户端实时更新书评,让读者与专家互动交流,提高群众审美鉴赏能力,形成自觉追求精神性享受的消费习惯和文化消费市场。
(三)网络文学应营造健康环境
国家新闻出版部门提出,“要把数字出版打造成新闻出版业的生力军,从以数量增长为主转变到以提高质量为主的发展轨道上来。” [3] 数字出版因具有主体多元、产品多样、产业链长等特点,使监管工作面临新挑战。
1.营造网络建设良好氛围,使网络作家更好地创作出具有“时代美学”特点的佳作。
2.强化网站和网络作家监管,加强网络文学网站编辑队伍建设,把好“出版关”。
总之,我们只有弘扬时代主旋律,坚守“真善美”的文学审美原则,适时调适审美偏离,提升审美价值,网络文学才能更好地为大众服务,走上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国作家协会.2013中国文学发展状况[N].人民日报,2014-04-22(15).
【关键词】儿童文学;审美价值;阅读兴趣;好读书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1-0181-02
儿童文学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审美价值。审美,是非功利的,是令人愉悦开心的,是没有压力的。审美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的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
儿童文学必须充分发挥其审美价值。首先,作为文学,儿童文学的主要价值是审美价值。审美是文学的各种价值得以发挥的基础,也是各种价值实现的最终目的。只有经过审美的中介,并以审美为基础,读者才有可能把握文学艺术形象,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进而获得知识,受到教育。
其次,作为特殊的文学,作为适合儿童阅读欣赏的文学,儿童文学的主要价值更是审美价值。“审美在儿童文学中是第一位的,审美性也是儿童文学的第一特性。儿童文学是文学的一个分支,文学性是儿童文学的重要特质。儿童文学只有回归文学,回归少年儿童,其价值才能得到正确认识。”[1]一方面,儿童文学要反映儿童的天性,另一方面,儿童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时也具有这种天性。因此,儿童阅读文学作品,喜欢有趣的,喜欢好玩的,喜欢搞笑的,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儿童文学的审美特性。
其实,儿童的阅读重在审美,吸引他们阅读的是趣味性。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在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说:“有责任感的童书作家,一定明白自己身上肩负着两个神圣的使命:一个是让孩子在人生最初的阅读体验中,获得愉悦和成就感,这样才能成为一个一生都爱读书的人;一个是滋养、引领孩子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2]的确,要使孩子爱上阅读,必须使孩子在最初的阅读体验中获得愉悦感。只有先让儿童感到“读书好”,读书有趣,才能使他们“好读书”;只有“好读书”,才能进一步去“读好书”。如果儿童不觉得读书有趣,不喜欢读书,那再好的书也起不到作用。
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儿童文学的审美价值,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喜欢读书,扩大阅读量,那么就可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素养,培养他们的情趣;就可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语文教学的目标就自然达到了。那么,如何发挥儿童文学的审美价值呢?
一、要让儿童读好书
读一本好书,对于城里的儿童来说比较容易做到,很多学校都有图书馆,县市也有图书馆,还可以有条件去书店买。但是,对于偏远山区、农村地区的孩子来说,要获得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却不是那么容易。据笔者对广东省云浮地区农村中小学的调查发现,有像样图书馆、阅览室的学校屈指可数。农村学生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尤其是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普遍对课外阅读不重视,他们大部分反对自家的小孩买课外书。他们认为课外书是闲书、杂书,看课外书是不务正业,会影响学习,老老实实学好书本知识才是正经。加上经济困难,很多孩子没有太多的零花钱买课外书,即使有,在农村也无法买到心仪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要让孩子有书读,有好书读,政府、学校、社会、家庭,都要加大投入,让孩子有更多的优秀文学作品可以获得。
读好书,要有好的读书环境。环境氛围、读书风气会影响阅读量和阅读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产品日新月异,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快餐文化、图像世界、游戏陷阱,影响着儿童。据调查,中小学生的课外生活,除了完成作业,大部分时间花在看电视、上网、玩游戏上。尤其是手机普及、移动网络触手可得之后,中小学生课外经常玩手机游戏、看网络视频。在如今生活节奏加快的读图时代,没有几个学生家长是爱看书的,家长不看书而看电视玩电脑,在这种环境下,儿童如何能读好书?城里的小孩,可以有自己专门的房间甚至有书房,可以安静地看书,也可以到图书馆阅览室看书。但是,农村的、山区的小孩,贫困家庭的小孩,他们没有自己独立的空间,没有安静的适合读书的环境。农忙时节,大人小孩都要干农活,没时间看书。到了农闲时节,不用干农活了,大人们都去打牌打麻将了,孩子们也没心思没气氛读课外书。要给孩子一个好的读书环境,除了要给他们一个安静的地方,还要给他们一个浓厚的读书氛围,这需要大人们作出榜样。
而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的学生不想读书,不喜欢读书,而是他们压根就没有时间读书。无论是农村中小学生还是城市中小学生,作业太多,负担过重,没时间读书,是普遍现象。虽然教育在改革,教材在不断改版,反复提倡素质教育,要求为学生减负,但是,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应试教育现象还普遍存在。学校和老师为了追求升学率,家长为了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学生为了家长和老师,为了考取好成绩,题海战术是统一的法宝,作业充塞了学生的所有空闲时间,哪有时间去看文学作品?学生即使看书,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片段式地看,而不是“看整本的书”。要让学生有时间看课外书,是任重而道远的事情,涉及到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教育公平等问题,需要方方面面的改革创新。
二、要让儿童喜欢读书
光有好的读书条件和读书环境,如果儿童不喜欢读书,那也是没用的。要让学生喜欢读书,首先要给学生选择的权利。优秀的文学作品很多很多,老师要多列一些书目,多给学生一些自由选择的余地。我们很多老师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理解接受能力推介阅读书目,甚至强迫阅读,动不动就什么四大名著、外国名著,搞得学生没有一点积极性,没有一点乐趣,打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向学生推荐阅读的,当然最好是经典作品。但是指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水平,一定要重视阅读兴趣的培养和引发。不能因为过早地强迫学生阅读他们看不懂不愿看的经典而使学生丧失了阅读的兴趣。只要学生的阅读兴趣上去了,还怕他们不去读经典吗 ?
其次,要多让学生没有压力、不带任务地看书。阅读文学作品,主要是培养文学素养,愉悦身心,主要是审美,它是非功利性的。学生不带任务、没有压力、没有负担的阅读才是自由的阅读,才是愉悦的阅读,才是审美的阅读,文学的审美价值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只有多进行自由愉悦的审美阅读,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才能提高,阅读兴趣才能得到培养,学生才会喜爱读书。只有学生喜欢阅读文学作品,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文学作品的审美功能。因此可以说,儿童喜欢读书与充分发挥儿童文学的审美价值是互为因果的。
再次,让儿童感受到读书的快乐。要充分发挥儿童文学的审美价值,还应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好处。要让学生不仅体会到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的愉悦,体会到快乐和轻松,还感受到阅读能帮助提高写作水平,能帮助提高语文水平。要让儿童觉得读书很好,家长和老师首先应该知道读书的快乐。教育工作者应该知道:“对语文教学来说,阅读量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阅读量的大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语文素养的高低。”[3]在当今分数成绩还“很重要”的阶段,要让中小学生体会到:“阅读面宽了,思维开阔了,素养高了,反过来也是有利于考试得到好成绩的。”[3]
在当今非得考试的情况下,我觉得作为老师,在命题的时候不要只是出课本里的知识,要多涉及一些课外文学作品阅读中获得的东西,要有意识地引导儿童多看课外书,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要让学生不管是在功利还是非功利方面,都能切实感受到阅读的好处,从而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和培养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1]刘之杰.试论儿童文学的审美特性[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
[2]胡晓,杨红樱.谈创作秘诀:从孩子中来到孩子中去[EB/OL].http://.cn/gatylkb/content/2010-09/13/content_1279571.htm?node=874,2010-09-13.
[3] 温儒敏,巢宗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谪到异地他乡时,所创作的以反映贬谪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为主的文学作品。这些贬谪文学作品因为创作背景的不同而具有与其他文学
作品不同的价值。贬谪文学蕴含着深刻的文化精神与丰富的审美价值,其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发掘其中的审美价值也能
对高中学生起到启发作用。本文从贬谪文学的概念着手,分析了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贬谪文学作品的内容,进而对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贬谪
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做出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贬谪文学;审美价值;
贬谪文学是遭受贬谪的文人在被贬谪到异地他乡时,所创作的以反映贬谪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为主的文学作品。这些贬谪文学作品因为创作背景的不同而具有与其他文学作品不同的价值。探讨贬谪文学能够对作家主体的审美心理进行深入的了解。中国文学史中不少作家、诗人,都有过遭贬受谪的经历,而且遭贬受谪期间往往创作甚丰,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都有相当价值。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很多贬谪文学作品,对这些贬谪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进行解读,能够发挥这些贬谪文学作品的教育意义,也能够完善高中语文教材的编排工作,适应高教改版的需求,使更多贬谪文学能够被收录进高中语文教材,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
一、贬谪文学的概念的界定
尽管文学界已经对贬谪文学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但一直以来却没有对贬谪文学的概念达成共识。贬谪文学的概念与贬谪文学的研究对象有关,贬谪文学的概念不确定极易造成贬谪文学研究对象的不一致。所以本文在写作之初,有必要对贬谪文学的概念加以明确,为日后贬谪文学的更深入研究打好基础。在概念的界定过程中,需要明确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贬谪文学的作者;二是贬谪文学创作的特定时期;三是贬谪文学的作品的特征。在笔者看来,贬谪文学的作者应为被贬谪之人。只有亲身经历过这种过程,才会有切身的感受,作品才能如实表达作者的被贬谪情感。被贬谪之人包含两层意思:一种是身经贬谪者,而不论被贬谪是因为无罪还是罪有应得。
二、高中语文教材中贬谪文学的主要内容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很多贬谪文学作品,既包括时期文人创作的贬谪文章,也包含唐代宋代遭受贬谪之人创作的作品。北宋坡的很多作品也被收录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如《赤壁赋》和《赤壁怀古》等。唐代以白居易、柳宗元和韩愈以及刘禹锡的作品为主,白居易的《琵琶行》、刘禹锡的《堤上行三首》等作品都收录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柳宗元的《江雪》更是高中语文教材中比较出名的作品: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每一个时期的贬谪文学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时期的贬谪文人创作的作品都因为时代背景相同而具有相同的群体性特质,不同的贬谪作品也具有不同的审美价值。
三、高中语文教材中贬谪文学的审美价值
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的贬谪作品,大多通俗易懂,其中很多文章具有较强的励志意义,对于高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讲,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贬谪文学作品具有以下审美价值。
(一) 高中语文教材中贬谪文学体现了对理想的执着精神
高中语文教材中部分贬谪文学作品还体现出了作者对于理想的执着追求。柳宗元是唐代贬谪文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位,其很多作品都被收录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柳宗元个性很傲慢倔强,不肯轻易屈服于权势,从不愿意与那些达官贵人同流合污,对自己的追求非常执着。柳宗元在被贬期间,抱定决心“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虎”。柳宗元在被贬谪之后非常孤独寂寞,为了发泄压抑在心头的沉重的孤独感,柳宗元借用诗歌来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如在《捕蛇者说》中,他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来对当时的苛政进行无情的抨击。这反映出了他心怀苍生为政信念的使命感和崇高追求。柳宗元对民生的关注,并不只是停留在情感层面,在他出任地方官时,为当地百姓做了许多的实事。
(二)高中语文教材中贬谪文学体现出旷达情怀
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贬谪文学,大多表现出了被贬谪之人淡泊闲吟的旷达情怀,他们通过不同方式来抒感和调整心态。他们不以外物所蔽,不因处境的困难而自暴自弃,旷达必须无心,就是将被贬谪的压抑进行审美化,随遇而安,在苦境中找到自己的快乐,把抵牾情绪转化为欣然接受,坦然面对一切人事,不因处境困难而自暴自弃,即使遇到不满意的事也能安之若泰。陶渊明在被贬谪期间,很多作品都反映出了他的旷达心态,他的《归园田居》便是代表,“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些诗句都反映了陶渊明的旷达情怀。陶渊明的这种安土忘怀并非没一个人都能做到。发哀怨,就是陶冶性情,在心理上追求一种“适”的境界。“文人的遭际,无非是‘穷’和‘达’,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文学,或者是‘兼济’的舟楫,或者是‘独善’的伴侣。”。贬谪诗人正是以文学为伴侣,以消解他内心的孤寂和落寞之感。坡说自己“某平生无快意事,唯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
上述贬谪文学作品都表现出被贬谪之人自适旷达的心境,对于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这种良好心态能够促使高中学生在面对困难时随遇而安,这也是贬谪文学作品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之一。
高中教材中收录的上述贬谪文学作品,能让读者逐渐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或许是作者的乐观心态,或者是作者的执着追求,这都对高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启发意义。贬谪是我国古代常用的一种对官吏的行政处罚,其对于仕途中的文人学士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在遭受贬谪的时候所创作的诗文反映了个人的悲愤苦闷及才略不得施展的抑郁,以及一种坚贞的精神操守。可以说,贬谪文学不仅是反映贬谪文人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更是一种历史精神的言说与延展,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中所具有的特殊性与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贬谪文学作品,具有较强的审美价值,对于高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现阶段高中语文教材由于篇幅有限,对于贬谪文学作品还不是非常重视,收录的贬谪文学作品数量也非常有限。随着新课改的进行,高中语文教材中应更加重视贬谪文学作品的励志作用,使其审美价值能够得以充分发挥,使高中学生在学习这些作品后能够提高自身修养。
参考文献:
[1]余秋雨.《文化苦旅·柳侯祠》,东方出版中心,2006.
[2]熊国华.《中国放逐诗学初探》,《中国韵文学刊》,2003(1).
[3]刘铁峰.《中国古代贬谪现象的表现特点》,《大理学院学报》,2009,7.
中小学美术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法理论研究的滞后,影响和制约了中小学美术教育有序和健康的发展。在国家美术课程标准与美术教学大纲新旧交替之际,中小学美术教师中多数人除美术旧课本外,几乎没有教学参考资料,缺乏教学法理论指导。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凭经验、凭直觉、凭兴趣组织教学,普遍不符合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的要求,这是一种非审美性趋向。另一方面,各地依据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标准而新编美术教材已处于实验阶段,尽管中小学美术教材的问题可望近期解决。但是,与之相适应的中小学美术教学法理论建设基本上仍然是空白。原先供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使用的教学法教材,由于出版时间较早,其中不少美术教育观念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系列文献的精神不符,与此后一系列改进学校美术教育工作的精神相悖。
急用先学,随着学习、思考的深入,笔者仅就教学法中诸如美术教育的目的和目标,美术技能、技法与美术学知识、审美文化的选择,美术教学原则的重新认识和调整,美术教学中心的偏移等有关的一些理论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摆脱美术教育的“三个中心”,改革传统教学方法论构成
在把握教与学这一对矛盾关系时,若依照传统的教学法理论观念,则一般都是站在教者立场和授方本位上阐述和思考问题。美术教学的目的与任务、美术课的教材与内容、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美术课的授课与考核、美术课的评价与标准体系等,无不是着眼于教师的角度和立场。教学成了教师的单边活动,教学方法论几乎成为教法经验谈。在这样的教学法思想作用下,教师的教学活动一般都停留在对传统教材的分析理解、对传统教法的拼装套用、对教学构成的分解组合、对技法因素的熟练运用等层面,也就是说我国的中小学美术教学一直是“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来展开;相应的美术教学法也是以此为本位,为理论诉求对象,形成了传统的经验型美术教学方法论框架。中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无视学生的存在,势必造成教育价值取向的偏颇,这是美术教育的非审美性趋向,是教学法理论导向的误区。当今人们常说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我认为教学其实是一种文化、知识、技能的“转化”,是学生“主体”的学习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促进这种转化的理论技巧就是“教学法”。而设计教学法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充分了解学生,正视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这一客观事实。在美术教学法理论阐述中,学生是主角、是决定性因素。如何调度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重心,这应该是教学法研究的任务。这种“学生主体”观与经验型美术教学思想有根本性的差异。
现代教育学告诉我们: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教育教学影响只有在得到学生主体意识选择、支持后,才能对其知识、能力、个性品质、身体等各方面的发展起作用”①,教学中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学习的独立性、对教育影响的选择性、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等诸多层面。研究教学主体,我们还必须看到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不均衡性和个体差异性特点。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教学要照顾到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美术教学中我们还须看到学生的个性特征、学生的潜在能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以及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表现在感知、思维、想象、创造、兴趣、情感、美术表现力诸方面的显著差别。
关于中小学美术教育的重心应该放在哪里,在美术教学矛盾组合中应该以谁为中心的问题,根据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的要求我们应该得出自己的判断。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在世界各国美术教育中风行的“儿童中心论”认为:美术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儿童自我表现的机会,以发展他们的个性、智力和创造力,教师只不过是材料供应者和鼓励者。甚至还认为:“教”会伤害儿童创造力或将成人标准强加于儿童,认为绝不可以“品评”和“等第”或以成人之见去评价儿童的表现结果……不难看出,这样的认识过分强调了少年儿童的创造性和学生的自我表现,压制和瓦解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后果是从总体上削弱和否定了美术教育的积极作用。显然,完全的儿童中心论的教学定位和教学法思考是难以操作的,是不符合时代需求的。70年代,国外教育者们开始正视这一理论偏颇,逐渐接纳优秀教育理论,看重课程结构,肯定和重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和相互作用。他们将强调创造性和自我表现的“儿童中心论”美术教育思想与“以学科为本的美术教育”(DBAE)(注:DBAE是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的缩写,国际美术教育界的代表人物w.迪文·古力(w.Dwaine.Greer)和E.w.艾斯纳(Elliot.W.eisnev)提出“以学科为本的美术教育”,主张以严谨的美术课程实现美术自身的价值。)趋于融合,“教学过程中学生心理逻辑与学科知识逻辑已被视为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②
总之,应该明确:美术教学就是以美术课程为中介的教师的“教”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教”与“学”是同一活动的两个方面,二者彼此依存、相辅相成,“中心”的偏移不利于美术教学的发展。我们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将学生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化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操作实践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二、中小学美术教学原则应该体现审美教育特征
现有的美术教学原则含糊不清,指向不明,没有体现学科的特征。国家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美育的手段,途径主要是艺术教育”。③有不少学者已经充分论证,中小学美术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审美教育,而不是德育、智育或者其他。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中小学美术教育能不能保持其审美教育本质特征,这不仅要处理好美术学和审美文化与美术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还取决于我们的教学是否把握艺术审美规律。“因此,中小学美术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还特别需要有具体的教学原则作指导。”④
曾有教育工作者为中小学美术教学制订过一些教学原则。如:《普通中小学美术课教材教法》的作者认为:中小学美术课教学应遵循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精讲善练原则和以点带面的原则;《中学美术教学法》的作者也提出:审美性原则、直观性原则、精讲善练原则、眼脑手协调并用的原则、创造性原则、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等。“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根据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的规律制定,也是教学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正确贯彻教学原则,是实现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⑤我理解:教学原则反映教学规律,用来指导某一学科教学实际工作的教学原则,首先必须符合该学科既定的教学目的,其次它必须反映该学科教学过程规律。那些既不符合学科具体的教学目的,又不能充分反映具体教学过程规律的提法,是不宜被称为该学科的教学原则的。
前面所列举的教学原则摘自当前我们用于培养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教材,比照以上观点,我们就会发现,这些提法并没有突出学科特点,不能反映教学要求,不能体现教学目的和教学规律,其中虽然有指向美术教学的,但基本上没有抓住学科本质特点和体现内在的教学需求。而大多数美术教学原则,实际上只是各个学科教学都必需遵循的教学基本原则。长期以来,我们把教学基本原则直接地当成了美术教学原则,实际上是抹煞了以审美教育为根本追求的艺术学科的特殊性。事实上,统率各学科的教学基本原则是不能取代或等同于某一学科特有的教学原则的。
那么,怎样的教学原则才能适应中小学美术教学的需要呢?学术界有人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学者郭声健博士提出了“艺术融合原则、艺术参与原则和艺术愉悦原则”,并对相关的启动程序和规则展开了较为详实的论述,颇有说服力。当前,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中小学美术教材将会陆续出台,面对新的教学局面,到底应该如何论证和建树中小学美术教学原则,我想这应是美术教学法今后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美术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的混淆,造成教学指导思想的混乱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法阐述中时常混淆“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定义,二者转换混用。如:“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德、智、体、美、劳五方虽有各自的特定的任务,……它们从各个方面共同保证着教育目标的实现。”⑥不难看出,这是同样性质的阐述,上述“教育目标”的意思等同于“教育目的”,如果说这种转换也许有修辞方面的原因或者是由于疏忽所致的话,那么,在传统教学计划中的“课程教学目的、单元教学目的、课时教学目的”安排,不能不说是理论认识上的欠缺。目的、目标不分,暴露了中小学美术教学法理论研究的滞后。又譬如:有学者一方面认为“中学学校美术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但同时又认为“教学目的,包括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目的……”⑦在这里“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成为同义或近义词,产生了混用的效果。
在教育学理论中曾对“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有过界定,“教育目的是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总的要求和共同的质量标准”,“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和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或培养人的具体质量规格”。“我们可以这样来表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关系:教育目的是学校教育所要达到的总的目的或共同质量标准,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则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⑧
为避免因概念混淆而导致教育、教学的偏差,目前国外教育界也有人在深入思考这个问题,并努力将“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进行明确区分。在英语中,教育目的(Educational Aims)含有“方向”的意味,表现普遍的、总体的和终极的价值,具有相对宏观的指导意义;教育目标(EducationalGoals)或(Educational Objectives)含有“里程”的意义,表现个别的、阶段的、具体的价值,只指导具体的、特定的教学活动,前者规定了后者的性质和任务,而后者则是前者的具体化。。因此,学术界认为:教育目的体现了社会的意志和时展的要求,具有指令性和强制性,是相对稳定的时代要求;而教学目标是一种为实现教学目的而设置的教学策略,是可根据需要加以调整、变动的。在教学设计时,教育目的的表述,必须具体化为教学目标──一个系统的、可操作的、量化的标准,这个标准应包含要求达成的具体内容的明确规格;能用规范的术语描述所要达到的教学结果的明细规格。
在传统教学法中,编写教案采用的是“目的”教学,“目的”教学侧重于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表达的是教师与教育学愿望相统一的、作用于学生心理变化的授课要求。在这里教学目的只是对复杂的教学活动作出笼统的、模糊的、原则性的规定,这显然是非常不充分的,同时,教学结果也是不易测量和评价的。课堂效果因没有具体的目标规格作界定标准,使得教学的好坏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业务素质和课堂机智。
总之,“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是两个不同的学术概念,实践中的随意混淆只能说明美术教学法研究的不足,其结果导致的是教学目的的背离和教学评价系统的模糊和软弱。明确美术教育目的,建立新的、具体的、切实可行的美术教学目标系统,以及相应的目标管理机制,是我们迫切的任务。
四、“异化倾向”是对审美教育要求的背离
当前中小学美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偏重技法技能训练的倾向,而其中绘画的技能技巧训练又首当其冲。美术课几乎等同于“图画课”、“手工课”,与之相应被利用的是精讲多练的教学法原则,教学中重视技术轻视理论、忽视人文精神教育的情况是有代表性的。有不少中小学美术教师反映:“长期以来,我们把美术课学习的‘双基’要求作为主要任务,对学生要求以技能学习掌握,画得像不像、做得像不像为标准”,“一味死抱素描,要不就钻在中国传统国画的套子里,在技法中磨来磨去”,“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美术教学蜕变为技能教学,教材变成了技法书”。还有教师指出:“历来把美术与绘画等同,于是形成了以绘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绘画技能训练,而把美术的众多门类排斥在外”,“美术课常常被绘画临摹教学所取代”,“学生们机械地临摹大师们的名作,‘依样画葫芦’,画虾必学齐白石,画竹必像郑板桥,连下笔顺序都安排好了”。⑨上述种种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美术知识技能教学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片面地受到重视、有的甚至把美术课等同于美术技能训练,掌握美术知识技能成为了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2.美术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训练没有突出美术学科的特点。主要采用简单模仿、重复操练、注重形似、强调准确的方式。3.绘画成绩成为了衡量教学的主要标准,成人化的绘画要求扼杀了儿童的审美兴趣。
显然,美术教学的“重技轻理”倾向,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不符,与审美教育的要求相违背。那么,在教学实践中,为什么还会产生这种普遍现象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需涉及到学科教育的历史原因,催发和滋长这一问题的教育大环境和社会大背景,值得深入探究。
我认为,在探究引发重技轻理的原因时,目前存在于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异化倾向”值得关注。它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美术教育的非美术化”和“普通教育的专业化”。
其一,主要表现在中小学美术学科没有审美教育特点,而被等同为德育或智育的教学,使得美术教学与其他教学没有多大区别,学科教学评价也套用其他学科标准,将“技”与“能”这类智育上的传统追求来取代和掩盖教学上的审美的把握。中小学的美术教育本应是普通和普及的艺术教育,而不是专业和职业的艺术教育。但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中小学美术教育却往往有意无意地向专业艺术教育看齐,老师有时甚至将高校技能要求的那一套几乎全部照搬。我认为,由于有借用现成的教学套路,诱使美术教师陈陈相因,处于一种被动的惰性选择状态。而要突出审美特性的教学,是鼓励教师的参与融合,教与学成为一种双边的艺术创造活动,要求教师本身不但要具有美术技能基本功,还要具有美术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相关学科方面的广博知识和修养……二者相比较,不难看出:突出审美教育的美术教学比纯粹的知识技能教学要难得多,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也高得多,这恐怕就是产生中小学美术教学中重“技”轻“理”倾向的一方面原因吧。
其二,是普通教育的专业化,还表现在美术高等师范的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上。有学者为21世纪称职的艺术教师提出了几条标准:1.不是专业艺术工作者,而是艺术教育工作者;2.不是简单的裁判员,而是热情的欣赏者;3.不是单项型,而是全能型。我认为,这也是对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而我们现在的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在培养方向、课程设置、授课方式等诸多方面,并没有与培养画家、工艺美术家的专业美术教育拉开距离,不能体现出师范教育的专业特点。未来的中小学美术教师们的专业思想不明确,知识构成也显得单薄,他们尤其不喜欢美术学理论,重“技”而轻“理”……在这里,我们所说的“理”,是指美术学内涵、审美文化修养和人文学科知识基础。然而,从多年高等师范艺术教育的实践来看,大量的师范生不会上美术欣赏和常识课,上课时只有技法的搬弄,而无思想的交流,根本谈不上开展创造性的审美教育。高等师范的专业美术教育存在着的不足和定位偏颇,应引起教学法研究的密切关注。
必须看到的是,在国家新颁发的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已扬弃了旧教学方法论和重技轻理的非审美趋向,建立了新的课程目标、学习领域和实施建议,并提示了新的教学法思路,我们应该充分学习与领会。目前,中小学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正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发展思维、情感、创造性和培养全球意识的人才的重要学科。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美术教育一直是整个学校教育的较薄弱环节,这一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中小学美术教学法理论的研究和建设也几乎还是空白。本文对教学法非审美性趋向的几点追问与建议,作为学习心得,希望能对中小学美术教学法的建设有点帮助。
注释:
①②《美术教学论》,王大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③《哲学大辞典·美学卷》,蒋孔阳,上海辞书出版社。
④《艺术教育论》,郭声健,上海教育出版社。
⑤《教育学(修订版)》,邵宗杰、裴文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⑥《普通中学美术课教材教法》,吴东梁、樊学川,高等教育出版社。
⑦《中等学校美术教学法》,蒋荪生,江苏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边城》;牧歌传统;美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24-0061-02
成书于1934年的《边城》,是现代作家沈从文的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湘西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善良与美好。《边城》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仅次于鲁迅的《呐喊》,排名第二位。《边城》之所以能有如此震撼的传播效果和文学地位,与作者秉承的牧歌文学传统不无关系。
一、牧歌是西方文学中常见的一种文学传统
牧歌,有两种基本的解释,一种是牧童、牧人所唱的歌谣;另一种泛指田园生活。当它作为民歌的一种类别而存在的时候,指的是流行于我国蒙古、藏、哈萨克、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区域的即兴所至的歌曲,内容多以游牧、爱情、赞美家乡为主,具有音调开阔悠长、节奏自由欢快的特点,有些地方甚至伴以自弹乐器。但本文中所探讨的牧歌,则是从田园生活这一概念里延伸生发而出的特指西方文学传统中的特定术语。
有“牧歌之父”之称的古希腊诗人提奥克里图斯(约公元前310年至公元前240年),是古希腊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诗人。他以西西里的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为题材,熔抒情、写景、叙事于一炉,既热情歌颂美好的田园生活,又抒写他们的动人恋情,为同代人所钦佩、模仿。尽管提奥克里图斯因为先后留居于西西里僭主希厄仑和埃及国王托勒密的宫廷甚久,其作品不免沾染了宫廷气息,甚至部分作品有歌颂帝王王妃、粉饰太平之嫌。但恩格斯谈到他的作品时,还是不无夸赞地说,提奥克里图斯“曾经歌颂了他们同时代人――牧人奴隶的田园诗式的生活;毫无疑问,这是美丽的、富有诗意的幻想”。与他同时代的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在提奥克里图斯的影响下也创作了10余首牧歌。如果说提奥克里图斯和维吉尔的创作是牧歌文学传统的源头的话,那么,以维吉尔为典范的意大利作家桑那扎罗在1504年出版的小说《阿卡狄亚》和以提奥克里图斯为楷模的德国诗人格斯讷在1756年出版的《田园诗》,则掀起了西方文学史上牧歌文学的一个高峰。大约到了19世纪,以诗人海涅为论敌的德国诗人普拉滕于1834年出版了《牧歌与田园诗》,标志着牧歌文学传统迎来了一个新的起点,当然,其重要的价值在于对牧歌文学传统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反思。
梳理牧歌文学传统的发展流变,远在古希腊时代,诗人们用它所表现的只是一种淳朴自然的生活。但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浪漫主义文学中也能看到它的影子。直到后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占据半壁江山时,颇具浪漫主义色彩的牧歌并没有因此而走向衰落,恰恰相反的是,它在崇尚经验和写实的写作环境中存活下来,其涵义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尤其在如何更好地表现城市生活的虚无荒诞与乡村生活淳朴诗意时,牧歌文学传统极大限度地满足了万千读者回归自然、回归乡土、回归质朴生活的永恒愿望。这是有关牧歌文学传统的基本常识。
沈从文的《边城》正是秉承了牧歌文学传统的一部作品。在这部小说中,沈从文希望通过自己对湘西的印象,描摹出一个近似于桃花源的湘西小城,给都市文明中迷茫的人们指出一条明路。小说正是通过湘西边地纯情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写出了一曲充满爱和美的人生颂歌,描绘出了一幅平和宁静的生活图景,表达了对都市文明里尔虞我诈的否定与反抗。
二、《边城》的牧歌传统是作者的经历、成长环境、文学认知的综合体现
沈从文出生在风光如画的湘西小城凤凰,他自幼聪颖顽皮,依恋山水以至于经常逃学,且甘心承受教师和家长的体罚。他14岁高小毕业后就按当地风俗参军,这样的人生经历让他过早地面对社会的残酷和周围生活的困苦。反过来讲,这些经历让他对川、湘、鄂、黔四省交界的社会状况较为熟悉,对那条绵延几千里的沅水流域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乡村民俗也了如指掌。毫无疑问,这些经历促使他形成了对民间事物独特的审美能力,并最终成为他后来从事写作的优势。
在沈从文的散文作品中,有两篇文章便于我们从中捕捉到一些相关信息,即《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和《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沈从文在这里所指的“大书”,就是自然之书。他把自然当作一本书来缓慢阅读,正好印证了他后来的文学创作观念和美学追求。在《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里,他坦言:“在我面前的世界已够宽广了,但我似乎还得一个更宽广的世界。我得用这方面得到的知识证明那方面的疑问。我得从比较中知道谁好谁坏。我得看许多业已由于好询问别人,以及好自己幻想所感觉到的世界上的新鲜事情新鲜东西。结果能逃学时我逃学,不能逃学我就只好做梦。”诸如逃学之类的人生经历,是沈从文有别于其它作家的独特资源。
《边城》的牧歌传统,除了与作者的出身、经历、气质有关,还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边城》的写作是 “一九三四年四月十九日完成”,而这正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中潮流分野日趋明显、小说流派连续涌现的时候。当时,文坛上有两种主要的创作潮流:一N是努力运用的社会理论观察剖析中国社会,揭示阶级的对立与对抗;一种则是从文化和道德的层面入视,艺术独立意识浓厚,注重道德与文化的健康与纯正,探究社会与人生。沈从文恰恰属于后者,也是“京派小说”的代表。从这个意义上讲,《边城》的出现,恰到好处地证明牧歌式文学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出现是一种历史必然。甚至说,沈从文的《边城》和后来梁实秋在抗战时期写下的那些雅致小品文,就是这一文学现象的有力例证。
三、《边城》秉承牧歌传统所呈现的美学价值
沈从文的美学观念,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他的一些散文作品中。在《烛虚》《云南看云集》中,他谈论美学与哲学。通过《水云》《潜浮》等文章可以看出,在沈从文看来,“人性”之外,还有“神性”概念的存在。他说:“一个人过于爱有生一切时,必因为在一切有生中发现了美,亦即发现了神。”这是他思想意识里泛神论的一种流露,其实这更接近于一种“美”“爱”“神”三者一体的思想。如此说来,贯穿于沈从文思想意识深处的“神性”,也就是最高意义的人性。沈从文在《抽象的抒情》一文说道,可把文字和语言的表现“当作一种抒情看待”,“因为其实本质不过是一种抒情”。从人性的角度拓展来看,《边城》秉承牧歌传统所呈现的美学价值,主要在于完美地展现了乐园与挽歌的抒情意义。
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乐园与挽歌是两个相辅相成的生命意象,而《边城》却将这两者统一在一部作品里,实属完美。
构筑一方乌托邦式的乐园,是写作《边城》时沈从文的内心冲动。他曾说过,要在《边城》中表现“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他的乐园构想,建立在人性善良的基础之上,并且投射在人物性格、人际关系、茶峒社会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同时,在牧歌式的文学中,哀怨凄楚的挽歌是其组成部分之一。从早期流传的牧歌中可以得知,牧羊人经常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挫折,比如说失败的爱情、粗暴的主人、朋友的死去,等等。而生活中的这些悲苦便是哀歌的来源,且在后来发展成为文学传统之一种。同为京派作家的且深受沈从文影响的汪曾祺在《又读〈边城〉》一文中写道:“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东西,一种痛惜情绪的怀旧。”汪曾祺用短短几句话就道出了蕴藏于《边城》文字背后的挽歌气息。对于这种忧伤的“挽歌气息”,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现实的层面上,有诗意爱情与势利婚姻的冲突,也有翠翠父母爱情悲剧的启悟与暗示,更有着人物关系之间难以沟通的误会,而这些都在加速着悲剧的发生;在象征的层面上,《边城》的桃花源意象和《圣经》中大洪水意象不谋而合,使其具有原型意义――尽管沈从文把小说中的主人公翠翠塑造成一个“美”和“爱”的化身,但却又是以发生在她身上的爱情悲剧作为贯穿始终的线索。甚至说,当叙述到翠翠的母亲时,就已经隐隐暗示了翠翠的悲剧。
牧歌文学创作中,乐园和挽歌是其基本框架,而乡土和传统的有机融入为牧歌文学增添了纵深的文化背景。在《边城》中,沈从文不仅展示了龙舟竞渡、对歌、傩辞等独具特色的地方风俗,也在故事的行进中穿插了提亲、陪嫁等苗族风俗,使得《边城》的乡土色彩极为深厚。特别是关于端午节的描写,几乎占了整个作品的三分之一。这些关于端午节民风民俗的描写,既推动了翠翠思想性格的形成与发展,也烘托了《边城》承继牧歌文学传统的氛围。
此外,小说《边城》里的梦幻成分强化了作品的牧歌性质。从《边城》表现的内容及超现实的创作方法来看,它的故事是建立在梦幻的基础之上。沈从文说过,小说创作应该包含“社会现象”和“梦的现象”两部分,在小说创作中必须要把“人事和梦两种成分相混合”。而《边城》正好w现了他的这一理论主张,所运用的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一半是“梦”,一半是理想的“现实”。从整个小说来看,他并没有对当时的湘西现实社会进行精雕细琢,人物与故事的设计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超越。此外,作者在行文当中有意识地消解着当时存在于现实当中的种种对立因素,既无阶级的对立,也无经济利益的冲突,更无人际关系的矛盾,有的则是慈爱孝顺、恬静祥和、相濡以沫和同舟共济,因此,《边城》里的“边城”,自然而然地升华成一个自然和谐、归真返朴的理想境界,如同存活于古代牧歌里的一处恬静美好的桃花源。
[参考文献]
[1]沈从文.沈从文全集[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
[2]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合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关键词:夏花 意象 绚烂 审美共通性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12-0090-02
作者简介:尹凤芝(1962―),女,内蒙古宁城人,本科学历,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基础教学部部长助理,副教授。研究方向:人文素质教育教学与实践。
张亮(1980―),黑龙江大庆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基础教学部社科教研室专职教师。研究方向:古典文献学、文化与文献研究。
夏季是高温多雨时节,也是花期繁盛的时节。荷花、莲花、石榴、蔷薇、芍药等鲜花在夏季争先开放。特殊的季节,繁盛的花朵,使得“夏”字和“花”字两个字合成在一起,好像自然而然就产生了某种深刻的内质,有了更深刻的比喻义。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诗句,更使得“夏花”一词被人们广泛认同。写景用之,记人用之,“夏花”一词处处可见于当今文学作品之中,颇具美感。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花卉意象是中国古代诗歌意象中的重要意象之一,但是,我们在把“夏花”作为一个合成词进行考证的时候,却发现这个词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极低。
那么,在古典文学中,“夏花”一词到底出现在哪些文章中,“夏花”意象是完全的国外审美意象,还是在古代文学中就形成了文学意义,又表达了怎样的意蕴?本文对我国古代“夏花”一词的运用进行梳理,对古典文学中“夏花”意象的审美价值做初步探究。
一、名词性“夏花”词条
夏花,作为一个独立名词概念,在唐前作品中确实很少见到。在我们查阅的文献中,见到的最早的名词性“夏花”词条应为唐代徐晶的《赠温驸马汝阳王》。
赠温驸马汝阳王
畴昔承馀论,文章幸滥推。夜陪银汉赏,朝奉桂山词。
梁邸调歌日,秦楼按舞时。登高频作赋,体物屡为诗。
连骑长楸下,浮觞曲水湄。北堂留上客,南陌送佳期。
忆昨陪临泛,于今阻宴私。再看冬雪满,三见夏花滋。
都尉朝青阁,淮王侍紫墀。宁知倦游者,华发老京师。
诗中“再看冬雪满,三见夏花滋”句,“夏花”与“冬雪”对举,成为季节象征,用这个象征来代指季节更替、岁月流逝,使得无形的时间在流失的时候有了具体的质量感。“三见夏花滋”,给人感觉一次观望就一次变化,冬日以来,三次回眸已经夏花满园了,可见时光飞转之快。作者用语虽然朴实,但是颇有深味。
此外,倪瓒《黄本中书斋为写寄傲窗图》中有“春竹罗径笋,夏花敷沼莲”句,王冕的《黄牛山》 中有“密竹先秋意,长藤过夏花”句,“夏花”均作为一个固定词语出现,与春景秋意对比,展现了颇有特征的意象形态。
二、非固定合成词中的“夏花”组合
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诗歌中出现的非固定合成词中的“夏花”组合。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律诗对字数限制的特殊性,使得词语组合产生了多元性、朦胧性的特点,这使得词语在组合上也产生了多元解读的可能。
我们来看郭茂倩《乐府诗集・夏歌二十首》:
夏歌二十首・十二
春桃初发红,惜色恐侬摘。
朱夏花落去,谁复相寻觅。
歌中通过桃花春发夏落的对比,表现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无奈感慨。其中,“朱夏花落去”正常的语序应该为“夏,朱花落去”,夏天了,那红色的花朵却悄悄谢落了。作者灵巧地调整了修饰词的位置,使得诗句合辙押韵,更由于“朱”字移动到“夏”前,形成“朱夏”的感觉,增大了红硕颜色的修饰范围,使得读者阅读起来似乎可以感觉到整个绚烂夏天的逝去。
另外一些诗歌中也出现了类似的组合,但是“夏花”二字组合的意义并不明显。如苏辙《收蜜蜂》中的“小窗出入旋知路,幽圃首夏花正繁。”杨万里《和仲良病中耽睡》中的“欲夏花全退,犹寒柳尚眠。”“夏花”两个字虽然形式上靠在一起,在视觉上可能给人留下“夏花”的印象,但从构词角度来看,实际上“首夏”“欲夏”关系更紧密,“夏”“花”二字并没有形成一个词,这里不再从文学意义上分析了。
在这类非固定合成词中出现的“夏花”概念,应该说还不是一个成熟的词语“夏花”,但是它内在的多义组合产生的文学效果,还是给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三、有明显修饰意味的“夏花”意象词条
在为数不多的“夏花”词条中,令人惊喜的是在一些诗句中,我们看到作者有意识地对“夏花”进行修饰。如元代《闲居丛稿・卷六》中蒲道源的《德衡弟馈石榴三枚》中“遗我盘中硕果三,累累多子出包含。光摇镜面丹砂碎,冷结金茎瑞露甘。一本同胞吾有感,远条盈菊彼无堪。夏花岁岁开时节,莫忘重拈助笑谈”句,“夏花岁岁开时节”,夏天是一个多花的季节,用“夏花”作为时节讲是很有特点的,“夏花时节”有特定的文学意味。蒲道源用“岁岁开”来修饰“夏花时节”,从一个时间广度上延展了这个时节特征,给这个特定的美丽时节以余味。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修饰“夏花”的色彩,使用到的形容词是“明”这个字。如韦应物《种药》有:“阴颖夕房敛,阳条夏花明。”又如宋代朱熹的《萱草》有:“春条拥深翠,夏花明夕阴。”“明”,作为色彩解释,《词源》解释为“光明,明亮,与‘暗’相对”。《中华大字典》还有一条解释,“有光耀也”,并引用《考工记》“举之而丰则明”。可见,“明”除了明亮义外,还有鲜明的、明亮的、色彩动人的、色彩耀眼之意。韦应物专门有一首五律名字叫《夏花明》,对明亮鲜耀的夏花进行了具体描述:“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翻风适自乱,照水复成妍。归视窗间字,荧煌满眼前。”本诗从夏天浓密的树枝绿叶,鲜亮的红花写起,开篇就写出了绿树中点缀满枝红花的特点,色彩对比鲜明。颔联紧接着又写天气特点,夏日正午,太阳炎炎,灼灼如火。在这明亮如火的季节中,花朵随风翻转起舞,倒影在水中,又形成另外一个美丽明晃的倩影。这高亮度的、晃动的景象,使得作者最后收回远眺的目光,转看屋内字迹的时候,不觉感到眩晕不适,荧煌光亮满眼。“明”不单单是色彩的明亮,它是高强度的鲜丽,明晃,如火,如日,灼灼耀眼,绚烂不已。韦苏州的这首《夏花明》可以说是绚烂夏花的很好注解。
以上,我们只是单单从“夏花”作为一个词语的角度对其意象进行研究。实际上,意象的原型应该来源于生活,也只能来源于生活,作者有了对生活的强烈感受,才能发掘出意象的审美价值。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夏花”一词在古展的大致轨迹。“夏花”一词解经用之,吟诗可见。关于“夏花”意象,借助韦应物等人的诗歌,其明丽绚烂的特点被表现得很准确。“夏花”,完美而又盛大地绽放了自己的希望;“夏花”,意喻不要压抑自我的情感,意味着人生要尽兴而为。生如“夏花”之绚烂,是用诗来阐述生命,也是将生命化作了一首优美的诗,能这样理解生命无疑是一种大勇气、大智慧。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多角度 文学审美 教育性
文学作品取材于生活,也表现了生活;塑造了人物,表现了人性:这是文学作品的特点,也是文学作品的意义。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面对生活?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审美教育性问题。下面,笔者将从以下不同的视角进行探析。
一.文学审美性之美学视角――掌握理解美的形态与价值
文学是美学的内容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变化以及文明的不断进步,文学和美学的学科边缘在不断变化。审美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审美趋于泛化,种类繁多的文学作品,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成为了美学良好的载体,无处不在地表现着美学。优美、自然主义,如朱自清的《春》;崇高,自由,浪漫,诗词,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悲惨,沉思,小说,如《狂人》;丑陋,荒诞,批判主义,如《悲惨世界》……这些丰富多彩的表型形式、作品风格中,处处揭示着美的价值,或正面,或反面,或歌颂,或批判。是对人性的教育,是对人格的教育,是对伟大和崇高的歌颂,是对丑陋的反思,是对黑暗的批判……
二.文学审美教育性之教育视角――塑造优秀人格
文学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人的再现。文学教育的实质是对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培养。加强文学审美教育,意义重大。
文学审美的价值的教育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会做人,以较高的行为标准要求自己,培养认真负责的态度;学会做事,形成高尚的价值观;学会认知,塑造完整的人格。文学审美教育性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深刻思想性的同时还具有浓厚的人文性,富有感染力。在陶冶情操和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读屈原的《离骚》让人涌现无限的爱国之情,读《论语》会积极思考自己的所言、所做、所为。正是这些文学审美教育活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也塑造着我们。
三.文学审美教育性之心理学视角――感受审美体验,把握人生社会
文学审美教育性活动具有一定心理学的基础。加德纳的八种智能结构中,六种与审美有关。艺术心理学则很好地说明了审美的心理体验过程,很好的一个例子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文学作品中,很多描绘通感的词语来源于人们生活中十分常见和熟悉的表达方式。宋代词人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简简单单的“绿”将春回大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非常灵动地表现给读者,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给读者以极大的美学体验。
文学审美教育性是情感的教育。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感性审美情感,主要是在认识审美活动过程中得以体现。体会艺术家将自然情感经过处理和提升之后的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的具有符号性质的审美情感。第二个层次就是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更深层次的理性道德情感,诸如善良,勇敢,崇高,伟大等。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所表现的爱国情怀让人动容与佩服和尊敬。美只有与善结合,才是真正的美,也只有体会到了这种美才是真正的体会美。高尚的道德需要与美好的情感相结合。
四.文学审美教育性之生命学视角――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学作品中塑造着形形人物,他们有着各自的性格和各自的命运,但是都可以归纳为两类:或从正面进行歌颂,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或从反面进行批判,例如《巴黎圣母院》和《双城记》。尽管角度不同,但是都给读者以思考,思考生命。我们应该敬畏生命,敬畏生命的奇迹,敬畏生命的价值。文学作品中生命意义的教育,给我们震撼,让我们更加理解什么是生命的意义,什么是生命的价值。
五.文学审美教育性之语言学视角――理解文学语言,体会文学意蕴
文学语言是读者进入文学审美世界的方法与途径,是文学得以表现的载体。文学语言具有传情达意的功能。不仅仅如此,文学语言还具有象声的特点,具有音乐美,节奏鲜明,朗朗上口,唐诗宋词就是很好的例子。
关键词:文艺美学; 学科; 审美
一门学科之能否存在和发展,归根到底决定于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就学科自身来说,一是要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二是要有自己的研究方法,三是要有自己的研究问题。
文艺美学,当然有着自己的研究对象。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包括美文学和鲁讯所说的广义的美术,乃是人类审美和创美活动一种集中而特殊的形态,自有其审美特性和创美规律。文艺美学的对象,就是研究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和创美规律。文学艺术当然和其他审美活动有着共同性,但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各个艺术部类(电影、戏剧、文学、音乐、舞蹈等等)则又有各自的个别性。文艺美学的研究重心,乃是放在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和创美规律这一层面,兼及其他两个层面。
文学美学也有自己的研究方法。这就是从美学的观点来研究文学艺术,必须把审美体验、艺术感悟和理性分析、理论概括结合起来。从艺术现象的感性具体——知性抽象——理性具体的提升过程中,时常要唤起艺术现象的“表象”,最后作出整体把握。
文艺美学更有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文学艺术的创造、接受的整个流动过程中,都充满了美学问题。这里,既有艺术活动和其他审美活动共有的问题,又有文学艺术自身特有的问题。尽管,按照当代美学中有些说法,似乎艺术都只有个性,至多只有“家族类似”或“近邻关联”。我说,那也总存在那“类似”、“关联”是什么的问题。而文学艺术发展到当代,更有许多新的问题出现,需要文艺美学回答。
那末,文艺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这不是传统的艺术哲学,也并非过去说的文艺理论,而是和美学、文艺学相交义的新兴学科。为了和艺术哲学、文艺理论相区别,我在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招收研究生时,就新辟了文艺美学这个专业方向,和文艺理论分开。我在八十年代初撰文,说的就是《文艺美学是什么》(最早是在《大学生》杂志,后在《美学向导》刊载。)
我所以要称之为文艺美学的深层原因,乃缘起于对文学艺术的理解。
历来,对文艺和审美的相互关系至少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
一种理解,文艺和审美毫不相干,各行其道。审美不是艺术,美和美感乃是哲学思辩的对象,因而从哲学中孵化出了美学。而文艺也不是审美,只是一种技艺。审美活动是一种精神活动,而文艺制作则是一种技艺,各不相干。所以美学和文艺学也就并行不悖,各行其道。
另一种理解,文艺和审美,两相重合、基本等同,文艺即审美,审美即文艺。凡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审美活动,也就是艺术活动。人自身的梳妆打扮,对物的加工制作,一直到园艺栽培、环境美化,都是艺术的创造,贯穿着审美活动。因此,美学就是艺术哲学。
还有一种理解,文艺包含审美这一个维度,但文艺之美仅只限于形式。文艺的内容则要比审美广阔得多,经济、政治、道德、宗教、整个人类文化都可进入文学艺术。文艺的审美价值,只是一个侧面,艺术价值包含了政治价值、道德价值、宗教价值、经济价值。因此,文艺学所要研究的,远比美学所要研究的范围广阔得多。
我并不认为,文艺和审美毫不相干,也不认为文艺和审美完全等同。依我看来,文艺和审美乃是一种交叉关系。审美活动不一定就艺术活动。我们面向大自然可以进行自然审美,这种审美,在德国古典美学家黑格尔看来是低级审美,可是在我国古典艺术家看来,却是高级审美,乃是文人雅士才有的雅兴。但却不能因为这是高级审美而把它称之为艺术。只有当艺术家把对自然的审美体验组织起来予以符号化,创造出一种可以看得到、听得见的美来,才可以称之为艺术。对文化审美亦是如此。因此,真正的艺术创造乃是包含了审美内容的一种创美活动,是在审美基础上进行的创美,而这种创造出来的美,既为别人的审美提供了“文本”,也为后人的创美铸造了“模型”。
既然文艺和审美有联系又有区别,那末,文艺美学和美学在我心目中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我看来,文艺美学既非哲学美学,又非艺术哲学。文学家、艺术家在艺术创造之前,就有着人生实践,从事各种活动,在人生中体验到不少赏心乐事,获得审美的乐趣。如果到此为止,那还不能算是文学家、艺术家,而只是一般的审美接受者。这种审美也会留下痕迹,那就是影响审美接受者的心灵,审美的不断建构,形成人的审美品格,甚至可以达到高尚的审美鉴赏家的水平。但是,要成为文学家、艺术家,还必须把自己从人生中得来的审美体验予以提炼、组织,提升为审美意象,予以符号化,创造出一个美的“文本”或“模型”。这是艺术创造不同于其他审美活动的特殊之处:不是一般的审美,而是按美的规律的独特创造。而这个已被创造出来的“文本”、“模型”,一旦定型,也就成了独立于文学家、艺术家的客体,它有自己独立的结构、性质和功能,和其他人工产品(无论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文艺美学不能不对此作全面的探索。这个“文本”“模型”如何被别的主体(读者、听众、观众)所解读、接受,对别的主体发生什么样的作用,主体如何在接受过程中获得审美和创美能力,当成为文艺美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获得了审美品格的主体,如何投入社会实践,按美的规律去改造世界,那就超出了文艺美学的使命,而要进入哲学美学的领域之中。
转贴于 艺术审美,只是人类审美活动中一种形态,尽管是集中凝炼的形态。人类的审美活动领域要广阔得多。人在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了自由,获得审美体验,实践活动就可能转为审美活动。在人和物,人和人,人和自身的相互作用中,都可能引起审美活动的出现。浩荡的大自然,渺无人烟的天然环境,原始森林、空气、阳光和水流,都可以成为人的审美对象,产生审美体验,对真、善、美产生审美,对假、丑、恶产生审美反感,从而在心灵深处达到人和环境的平衡。哲学美学当然也要研究艺术审美,但更应研究文化审美,也回避不了自然审美。自然审美、文化审美和艺术审美,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审美活动有什么共通的普遍规律?人类的审美活动如何从实践活动(生产、交往、生活等等)中发生?审美活动的结果怎样形成审美关系,审美关系又如何制约审美活动?这些美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美学恐怕不能不回答。至于更深一层的问题,审美活动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进行,人类要不要、能不能以及如何才能按照美的规律来把握这个世界,是不是哲学美学题中应有之义?西方美学已提出了问题,但还未得到科学的解决。依我看来,在当代,人和世界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达到动态平衡,这正是当代美学最关键、最重要的问题,更是美学的主题,也是人生的根本目的。
文艺美学只能探索作为艺术创造主体的文学家、艺术家如何把自然审美、文化审美提升为艺术创美:这艺术创美的产物,作为一个新创的客体,被作为审美主体的读者、听众、观众所审美,在审美主体心灵中如何留下痕迹。文艺美学无法回答人类更为宏观的美学问题,例如人的高尚的审美品格如何培养,人类怎样才能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世界、安排生活等等。
甚至,文艺美学也难以解决文学艺术的审美和创美以外的其他问题。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社会中发生、发展、受到社会中其他因素的影响,也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道德、哲学、文化等等都在影响着创作主体、接受主体,因而对创作、文本、接受都发生作用。文学艺术的创造,文本的传播、接受,是整个社会的生活——交换——消费中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它甚至也是一种商品,具有交换价值,会产生剩余价值。可以把文学艺术都放在整个社会整体中来考察,从社会学的观点研究文学艺术,这就有了文艺社会学或艺术社会学。还可以从政治学、道德学的观点去研究文学艺术的政治维度、道德维度,也可以发展为文艺政治学,文学道德学。这都不是文艺美学所能涵盖得了的。
但是,在文学艺术中,政治、经济、道德、哲学、文化的各种因素,都被作了审美的改造,被组织和吸纳进审美结构之中,转化为审美价值。艺术之美,乃是文学艺术的核心价值,甚至象托尔斯泰这样以宗教、道德价值为最高价值的伟大文学家,都一生在孜孜以求美的实现:“我是一个艺术家,我的一生都在寻找美,如果你能向我展示美,那我就跪下来乞求您赐给我这最大的幸福”。[1]政治的、经济的、道德的、哲学的、文化的各种力量都在按照各自的规律对文学艺术发生着作用,但对文学艺术来说,都只是“他律”,自律和他律形成“合律”,按照艺术规律来创造,才创造出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美的、喜的、悲的、茺诞的等等)的文学艺术产品。作为一种精神实践的特殊形式,艺术创造当然受到物质实践和其他精神实践(道德实践、文化实践等)的影响,但这些“他律”要通过艺术实践的“自律”起作用,受“他律”和“自律”相互作用的“合律”所支配,即我们常说的按艺术规律的创造。在文艺社会学中,探索了其他社会因素的“他律”如何对文学艺术发挥作用。那末,“他律”如何通过“自律”而形成“合律”,文艺美学是否亦应研究,值得加以反思。
二十年来的文艺美学,重视了对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在研究,对艺术创造的自律作过许多探索。心理美学、形式美学、音乐美学、舞蹈美学、雕塑美学、绘画美学、书法美学等等比文艺美学更为具体的艺术部门美学的出现,说明探索美的规律正在向各门艺术的深层发展。
但是,开放改革二十年社会剧变,商品经济急速发展,社会意识发生振荡,价值观念、审美标准随之发生变化,影响着文学艺术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文学艺术走向多元发展,就这向文艺美学提出一系列新问题。新潮艺术冲击着传统审美,一些新潮美学甚至提出:文学艺术已经毋须再具审美特性,或者把审美降为娱乐,只要激发感官刺激就行;创作自由被眨低为胡编乱造,任意宣泄;艺术没有规律,也毋需规律。文学艺术中的审美判断被消解,甚至价值观念颠倒,对真、善、美冷淡无情,却对假、丑、恶津津乐道。文艺美学必须面对当下现实,在理论上作新的探索:文学艺术究竟是否还需审美价值?文学艺术的审美价值和交换价值、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应是什么关系?艺术创作究竟还有没有艺术规律、需不需要遵循艺术规律?社会的发展,使得艺术的性质、结构、功能和规律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看来,文艺美学确应更多地在文学艺术自律和他律的相互作用的张力关系中来探索艺术的特性和规律,回答当下现实的艺术实践中提出来的时代课题。因此,新时代应发展文艺美学,文艺美学要创新。
关键词:文艺美学;学科;审美
一门学科之能否存在和发展,归根到底决定于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就学科自身来说,一是要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二是要有自己的研究方法,三是要有自己的研究问题。
文艺美学,当然有着自己的研究对象。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包括美文学和鲁讯所说的广义的美术,乃是人类审美和创美活动一种集中而特殊的形态,自有其审美特性和创美规律。文艺美学的对象,就是研究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和创美规律。文学艺术当然和其他审美活动有着共同性,但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各个艺术部类(电影、戏剧、文学、音乐、舞蹈等等)则又有各自的个别性。文艺美学的研究重心,乃是放在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和创美规律这一层面,兼及其他两个层面。
文学美学也有自己的研究方法。这就是从美学的观点来研究文学艺术,必须把审美体验、艺术感悟和理性分析、理论概括结合起来。从艺术现象的感性具体——知性抽象——理性具体的提升过程中,时常要唤起艺术现象的“表象”,最后作出整体把握。
文艺美学更有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文学艺术的创造、接受的整个流动过程中,都充满了美学问题。这里,既有艺术活动和其他审美活动共有的问题,又有文学艺术自身特有的问题。尽管,按照当代美学中有些说法,似乎艺术都只有个性,至多只有“家族类似”或“近邻关联”。我说,那也总存在那“类似”、“关联”是什么的问题。而文学艺术发展到当代,更有许多新的问题出现,需要文艺美学回答。
那末,文艺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这不是传统的艺术哲学,也并非过去说的文艺理论,而是和美学、文艺学相交义的新兴学科。为了和艺术哲学、文艺理论相区别,我在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招收研究生时,就新辟了文艺美学这个专业方向,和文艺理论分开。我在八十年代初撰文,说的就是《文艺美学是什么》(最早是在《大学生》杂志,后在《美学向导》刊载。)
我所以要称之为文艺美学的深层原因,乃缘起于对文学艺术的理解。
历来,对文艺和审美的相互关系至少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
一种理解,文艺和审美毫不相干,各行其道。审美不是艺术,美和美感乃是哲学思辩的对象,因而从哲学中孵化出了美学。而文艺也不是审美,只是一种技艺。审美活动是一种精神活动,而文艺制作则是一种技艺,各不相干。所以美学和文艺学也就并行不悖,各行其道。
另一种理解,文艺和审美,两相重合、基本等同,文艺即审美,审美即文艺。凡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审美活动,也就是艺术活动。人自身的梳妆打扮,对物的加工制作,一直到园艺栽培、环境美化,都是艺术的创造,贯穿着审美活动。因此,美学就是艺术哲学。
还有一种理解,文艺包含审美这一个维度,但文艺之美仅只限于形式。文艺的内容则要比审美广阔得多,经济、政治、道德、宗教、整个人类文化都可进入文学艺术。文艺的审美价值,只是一个侧面,艺术价值包含了政治价值、道德价值、宗教价值、经济价值。因此,文艺学所要研究的,远比美学所要研究的范围广阔得多。
我并不认为,文艺和审美毫不相干,也不认为文艺和审美完全等同。依我看来,文艺和审美乃是一种交叉关系。审美活动不一定就艺术活动。我们面向大自然可以进行自然审美,这种审美,在德国古典美学家黑格尔看来是低级审美,可是在我国古典艺术家看来,却是高级审美,乃是文人雅士才有的雅兴。但却不能因为这是高级审美而把它称之为艺术。只有当艺术家把对自然的审美体验组织起来予以符号化,创造出一种可以看得到、听得见的美来,才可以称之为艺术。对文化审美亦是如此。因此,真正的艺术创造乃是包含了审美内容的一种创美活动,是在审美基础上进行的创美,而这种创造出来的美,既为别人的审美提供了“文本”,也为后人的创美铸造了“模型”。
既然文艺和审美有联系又有区别,那末,文艺美学和美学在我心目中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我看来,文艺美学既非哲学美学,又非艺术哲学。文学家、艺术家在艺术创造之前,就有着人生实践,从事各种活动,在人生中体验到不少赏心乐事,获得审美的乐趣。如果到此为止,那还不能算是文学家、艺术家,而只是一般的审美接受者。这种审美也会留下痕迹,那就是影响审美接受者的心灵,审美的不断建构,形成人的审美品格,甚至可以达到高尚的审美鉴赏家的水平。但是,要成为文学家、艺术家,还必须把自己从人生中得来的审美体验予以提炼、组织,提升为审美意象,予以符号化,创造出一个美的“文本”或“模型”。这是艺术创造不同于其他审美活动的特殊之处:不是一般的审美,而是按美的规律的独特创造。而这个已被创造出来的“文本”、“模型”,一旦定型,也就成了独立于文学家、艺术家的客体,它有自己独立的结构、性质和功能,和其他人工产品(无论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文艺美学不能不对此作全面的探索。这个“文本”“模型”如何被别的主体(读者、听众、观众)所解读、接受,对别的主体发生什么样的作用,主体如何在接受过程中获得审美和创美能力,当成为文艺美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获得了审美品格的主体,如何投入社会实践,按美的规律去改造世界,那就超出了文艺美学的使命,而要进入哲学美学的领域之中。
艺术审美,只是人类审美活动中一种形态,尽管是集中凝炼的形态。人类的审美活动领域要广阔得多。人在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了自由,获得审美体验,实践活动就可能转为审美活动。在人和物,人和人,人和自身的相互作用中,都可能引起审美活动的出现。浩荡的大自然,渺无人烟的天然环境,原始森林、空气、阳光和水流,都可以成为人的审美对象,产生审美体验,对真、善、美产生审美,对假、丑、恶产生审美反感,从而在心灵深处达到人和环境的平衡。哲学美学当然也要研究艺术审美,但更应研究文化审美,也回避不了自然审美。自然审美、文化审美和艺术审美,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审美活动有什么共通的普遍规律?人类的审美活动如何从实践活动(生产、交往、生活等等)中发生?审美活动的结果怎样形成审美关系,审美关系又如何制约审美活动?这些美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美学恐怕不能不回答。至于更深一层的问题,审美活动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进行,人类要不要、能不能以及如何才能按照美的规律来把握这个世界,是不是哲学美学题中应有之义?西方美学已提出了问题,但还未得到科学的解决。依我看来,在当代,人和世界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达到动态平衡,这正是当代美学最关键、最重要的问题,更是美学的主题,也是人生的根本目的。
文艺美学只能探索作为艺术创造主体的文学家、艺术家如何把自然审美、文化审美提升为艺术创美:这艺术创美的产物,作为一个新创的客体,被作为审美主体的读者、听众、观众所审美,在审美主体心灵中如何留下痕迹。文艺美学无法回答人类更为宏观的美学问题,例如人的高尚的审美品格如何培养,人类怎样才能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世界、安排生活等等。
甚至,文艺美学也难以解决文学艺术的审美和创美以外的其他问题。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社会中发生、发展、受到社会中其他因素的影响,也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道德、哲学、文化等等都在影响着创作主体、接受主体,因而对创作、文本、接受都发生作用。文学艺术的创造,文本的传播、接受,是整个社会的生活——交换——消费中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它甚至也是一种商品,具有交换价值,会产生剩余价值。可以把文学艺术都放在整个社会整体中来考察,从社会学的观点研究文学艺术,这就有了文艺社会学或艺术社会学。还可以从政治学、道德学的观点去研究文学艺术的政治维度、道德维度,也可以发展为文艺政治学,文学道德学。这都不是文艺美学所能涵盖得了的。
但是,在文学艺术中,政治、经济、道德、哲学、文化的各种因素,都被作了审美的改造,被组织和吸纳进审美结构之中,转化为审美价值。艺术之美,乃是文学艺术的核心价值,甚至象托尔斯泰这样以宗教、道德价值为最高价值的伟大文学家,都一生在孜孜以求美的实现:“我是一个艺术家,我的一生都在寻找美,如果你能向我展示美,那我就跪下来乞求您赐给我这最大的幸福”。[1]政治的、经济的、道德的、哲学的、文化的各种力量都在按照各自的规律对文学艺术发生着作用,但对文学艺术来说,都只是“他律”,自律和他律形成“合律”,按照艺术规律来创造,才创造出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美的、喜的、悲的、茺诞的等等)的文学艺术产品。作为一种精神实践的特殊形式,艺术创造当然受到物质实践和其他精神实践(道德实践、文化实践等)的影响,但这些“他律”要通过艺术实践的“自律”起作用,受“他律”和“自律”相互作用的“合律”所支配,即我们常说的按艺术规律的创造。在文艺社会学中,探索了其他社会因素的“他律”如何对文学艺术发挥作用。那末,“他律”如何通过“自律”而形成“合律”,文艺美学是否亦应研究,值得加以反思。
二十年来的文艺美学,重视了对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在研究,对艺术创造的自律作过许多探索。心理美学、形式美学、音乐美学、舞蹈美学、雕塑美学、绘画美学、书法美学等等比文艺美学更为具体的艺术部门美学的出现,说明探索美的规律正在向各门艺术的深层发展。
但是,开放改革二十年社会剧变,商品经济急速发展,社会意识发生振荡,价值观念、审美标准随之发生变化,影响着文学艺术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文学艺术走向多元发展,就这向文艺美学提出一系列新问题。新潮艺术冲击着传统审美,一些新潮美学甚至提出:文学艺术已经毋须再具审美特性,或者把审美降为娱乐,只要激发感官刺激就行;创作自由被眨低为胡编乱造,任意宣泄;艺术没有规律,也毋需规律。文学艺术中的审美判断被消解,甚至价值观念颠倒,对真、善、美冷淡无情,却对假、丑、恶津津乐道。文艺美学必须面对当下现实,在理论上作新的探索:文学艺术究竟是否还需审美价值?文学艺术的审美价值和交换价值、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应是什么关系?艺术创作究竟还有没有艺术规律、需不需要遵循艺术规律?社会的发展,使得艺术的性质、结构、功能和规律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看来,文艺美学确应更多地在文学艺术自律和他律的相互作用的张力关系中来探索艺术的特性和规律,回答当下现实的艺术实践中提出来的时代课题。因此,新时代应发展文艺美学,文艺美学要创新。
文学审美功能的不可替代性
既然图像与文学共生共存,并且随着审美需求的多元化而互相吸纳、互相融合,那么即使在当今图像文化对文学挤压的情况下,也不可能造成文学的终结。笔者认为,文学终结论,恰恰折射出当下人们的一种审美错位,暴露出快餐文化的喧嚣浮躁和审美层次的浅表化。文学因表达主题的深刻性、表现手法的独特性而具有图像文化不可替代的审美功能。(一)从文学的认知意义看,文学主题的丰富性、深刻性是图像文化难以企及的结构主义理论认为,作为文学的语言符号具有“意指”功能,“意指”分为“直接意指”和“含蓄意指”两种。“含蓄意指”是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其“所指”与“能指”之间的直接关系往往较远。而图像则不同,图像符号的“所指”与“能指”关系较近,更偏向于“直接意指”。虽然文学与图像在生产过程中都要寄寓一定的、深刻的主题,都期待着给读者带来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启发,但是文学主题与图像不同。文学的解读具有多边性,因此可能产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审美效果,而图像留给读者的想象和再创造空间较小。“如果我们只是将自己限定于一个可观看的世界之中,我们实际上也就会被观看所规定、所决定。”[4]文学审美是立体化的、时间性的,而图像审美则是平面化的、空间性的。文学与图像都注重主题的寄寓,但是图像对现实的反映更直观、更直接,因此图像更适合于即时消费的文化阅读。而文学则不同,文学可以寄寓超越时空的主题,文学的主题越深刻,越富有文学性,越能吸引和感动读者,文学的审美价值就越高。文学是在超越现实生活、超越现实功利基础上反映社会生活的,具有鲜明的精神引领功能,读者从文学阅读中获得心灵愉悦的同时,更能获得精神的启迪。“图像叙事停留于表面印象和表现为即时消费的特点,使人们满足于对事件的直观把握和瞬时移情,因此往往不容易将人们引入对事物本身的沉思、分析乃至怀疑,反而会使人们忽视隐蔽在事件背后的深刻本质。”[4]所以,文学的主题寄寓比之图像更丰富、更深刻。(二)从文学的审美功能看,文学审美的内视性是图像文化难以比拟的文学通过语言符号的组合而构成意义场。文学从图像中独立出来,在其自身的生存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富有生命力的艺术表现手法。例如“春秋笔法”讲究“微而显”,讲究“微言大义”,也就是说文学讲究前后语境的关联而构成一个整体性的意义场,只有在这个意义场中才能真正领会文学语言蕴涵的深刻含义,这种深刻的含义在文学阅读中可以通过心灵观照来“彻悟”。而图像的构成是“单元性”的,其基本的“单元”之间相互的独立性很强,因此也就难以产生多层次的含义,难以形成“微而显”的阅读效果。图像前后“单元”之间的意义关联必须用文字阐释,而这种需要用文字阐释的意义关联恰恰是文学性的寓意,而不是图像化的阐释。与图像不同的是,语言是多义性的,往往产生暗示、象征、双关、委婉、含蓄等艺术效果,这些也是文学审美内涵具有丰富性的原因之一。图像也可能具有多义性,然而这种多义性依然需要文字的阐释,而这种文字阐释的本质恰恰是文学性的而不是图像化的。必须补充说明的是,有人把网络文学纳入图像文化,笔者认为这是不妥的。网络文学仍然是文学,是文学的一种存在形态,而不是图像。因为它是以文字为载体,而不是借助于线条与色彩,所以它是文学而非图像。图像文化迎合的是大众化的审美趣味、浅层次的审美需要,而这恰恰不是文学所期待的。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如果引导公众沉醉于浅层次的图像阅读与审美中,就会培养了公众的浮躁心态,影响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文学寓意的深刻性,能够使读者进入深度思考状态,超越生活现实,提升思想情感和精神境界;而文学表达的丰富性,使其对生活的阐释触及灵魂,带给人们的是“内视性”的心灵安慰与震撼,因此能够持久地产生审美效应,耐人寻味。图像的表达常常带有固定的模式,使其对生活的阐释流于表面印象,带给人们的是即时消费的,即使有一定的寄寓也相对模式化。这些模式化的图像,带来的是审美阅读的局限性,即被既定的模式所限制,难以给读者留下更多审美意义上的想象空间。因此可以说,当下的图像文化是表面化的感官媚俗,是在迎合读者消费心理的同时对思想意义的一种“放逐”,而文学则重在“内视性”的精神救赎。(三)从当下文学经典的图像化改编来看,文学的审美功能是图像文化无法达到的如果反思当下文学经典的图像化改编,也可以加深对文学审美功能的认识。图像化的兴起为文学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文学可以通过图像这一媒介与大众接触,这是图像对文学大众化建设的贡献。而忙碌于获取现实利益的人们把时间分割成很多支离破碎的片段,利用闲下来的时段借助图像阅读文学经典,使长期疏离文学经典的心灵得到一些慰藉,以期找回阅读文学经典的兴奋与愉悦。然而,由于图像的局限性,通过影视改编使文学经典图像化,如对《红楼梦》《三国演义》的改编,其结果总是不能令人满意。正如彭亚非所说:“事实上没有一部影视改编作品能真正呈现出优秀文学作品文字背后那些深刻的意味与涵义。我们观看到的总是不如文学经典已经让我们在想象中体验过的,这正是文学辉映下的影像的宿命。”[4]文学经典的图像化是对原著的一种视觉转换,对作者而言,它是文学的一种解读方式;对读者而言,它是阅读的一种扩展方式。但是图像解读的过程又恰恰是对文学阅读的一种限制与约束,固定在一种解说模式上,而失去了文学的丰富性。图像化可能导致的结果是:“以揭示的方式遮蔽,以在场的方式不在场”,“图像一方面让我们知道得更多,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更加无知”[8]。因此,文学经典的图像化改编只是文学叙事在表现形式上的一种转换,我们必须尊重原著,突出文学的精神救赎和心灵疗救功能,以期产生心灵的震撼,而不能借文学经典的名义,通过视听技术的包装与改造,创造所谓的影视文化,使其遮蔽文学的审美价值。(四)当下文学与图像发展的基本态势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认清当下文学与图像发展的基本态势。在长期偏重于伦理叙事的文学语境中,读者在阅读感动之余,可能感受到一种感官欲望的消解。随着视听技术的发展,社会进入图像时代,人们长期以来被压抑的感官欲望突然被刺激,并且迅速找到寄托和释放的方式。于是,图像阅读风靡一时,直接导致文学阅读的降温。“传统文学长期以来形成的从意识形态话语到大众审美文化中的中心地位和权威身份已被颠覆,整个文学界由此而普遍滋生了强烈的挫败感和生存危机。”[4]大量的读者注重图像阅读而不是文学文本阅读,图像进入平民百姓的生活空间,甚至在有些人的生活中,图像占据了主要地位。图像文化带来了一种即时消费的、浮躁的生活方式,人们不再对现实进行深度思考,文学似乎被冷落到退场的地步。“图像社会的来临重建了人类社会的文化秩序。”[4]但是,如果理性地思考,那么文学并不会因为图像文化的兴起而衰落,甚至终结。“图像艺术的成功并因此而具有更大的独立性,形成与文学关系的疏离,作为一种新艺术风格创造的尝试是有意义的,然而,这并不能说明图像时代的到来或文学的终结。”[5]很多图像以文学为母本,“近半数的改编作品改编自文学,占了所有影片的35%”[9]。图像反而成为文学的一种解读方式,图像的兴起恰恰推动了文学的发展。很多读者看过影视作品之后再去阅读文学文本,从文学文本中获得深层次的精神享受。通过图像文化与文学文本的互相转换,引起公众对文学的关注,使文学阅读突破精英文化的限制,走进平民生活,这恰恰是文学发展的一种标志,而不是文学的衰败或终结。文学一直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
文学与图像的互补性
当然,图像文化的兴起会冲击文学的话语地位,给文学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就促使我们思考在图像文化冲击下文学如何坚持自身的特质,如何在新的挑战面前更好地发展自身。(一)从图像的生成角度看,文学文本是当下图像生成的主要来源之一图像生成的背后通常要有一个文本,这个文本具有文学价值和审美功能,离开文学,图像文化的发展空间会大大缩小。因此,图像在很大意义上是依赖于文学的,没有文学就难以成就优秀的图像作品。新世纪图像文化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学文本的大量生成给图像文化带来了大量的文学故事。当然,图像文化的兴起也对文学产生了“阻抗”。图像叙事是一种平面化的,对传统伦理叙事产生了强烈的“阻抗”。“图像自身的平面化情形、图像的形式规定对于伦理取向的阻抗,以及图像情景空间描写对于伦理过程性展示的消解,都导致传统伦理叙事在新世纪文学写作的图像化叙事中被不同程度解构。”[10]当下喧嚣的图像文化对文学的冲击带来的并不是文学的失语,而是在利益驱动下,图像文化为了迎合当下世俗的口味,为一些低俗文学文本寻找到滋生的温床,这些低俗文学文本导致图像文化审美价值的变异,使其在带给人们视觉的同时,失去了文学的审美意义。我们要走出这一困境,就要强化精品意识,不被消费文化的喧嚣所迷惑、所诱使,不追求快餐式消费,不过分追求现实功利,而是应该回归文学的价值本位,发挥文学参与社会变革的作用和精神救赎的作用,创作文学精品,为图像文化提供文学精品,从而为文学发展创造新的生机。而我们的文学批评应高度关注作品的文学性,发挥文学参与社会变革和精神救赎的作用,而不是非文学的功利性炒作。只有回归文学的价值本位,才能真正体现文学的精神引领价值。(二)从文学的发展角度看,适度引入图像因素可以促进文学文本的完善文学不应该拒绝图像文化,而是应该拒绝肤浅的、庸俗的图像。当前快餐图像泛滥带来的是品味的降低,这种低层次的图像随着公众阅读品味的提高将会遭到冷落乃至讨伐。文学要坚持精神救赎、文化引领的价值取向,在文学文本的生产和阅读阐释中,适度地、合理地吸纳和利用图像,发挥图像对文学的“协助”作用,使图像在文学文本中起到丰富内容、增强直观性的作用,从而弥补文学语言的不足。当然,图像进入文学阅读并成为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有一定的条件和限度的。图像不能消解文学的主体性,不能限制读者的思维与想象空间,不能影响文学意义的合理生成,不能用图像的“平面化”代替文学的“立体化”,而是应针对文学语言的抽象性,给以具象化的补充与阅读启发。文学追求“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意境,文学的“奥妙”就在于不因具体的“有形”而限制其意义的生成与寄寓。而图像的可听、可视不属于“大音”、“大象”,难以取代文学寄寓的深刻性。图像只能是文学的辅助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不能依赖于图像。但是,图像这一“有形”,毕竟可以作为“大音”之一“音”、“大象”之一“象”,可以作为文学现实性阐释的一种提示与补白,从而促进文学文本的完善。
正确处理文学与图像的关系
关于文学实用价值的内涵。在对文学实用价值进行思考和辨析过程中,我们认为,文学实用价值是人们对文学实际使用性及理想指向性的判断结果,是以人为主体,以现实价值为基础、理想价值为目标的有机构成。文学实用价值强调信念、生活、行动、效果,形成文学创作的整体性。体现文学思辨的理想性与文学实证功利性相统一和文学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审美境界。文学信念的意义在于行动,行动的目的在于效果,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效果的实现。文学的社会利益、作家利益和读者利益(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利益)的实现和发展是文学发展的根本动因。纵观中国和世界文学发展历史,文学作为人类有意识创造的产物,蕴涵着丰富的内在实用价值,这种实用价值的释放不但形成对人及其生活的影响,还形成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影响;不但形成对现实的影响,还形成对未来的影响。文学历来就是“有用而作”,或表达自我,或感染他人;或认识自然与生活,或丰富心灵与精神;或抒愤于强权与压迫,或示爱于亲情与和平等等。无论为理想而文学,或为现实而文学,还是为文学而文学,都有巨大的实用价值蕴涵其中。文学实用价值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一方面,它摆脱经验现实和效果网络的社会;另一方面,它又属于现实,属于社会网络。于是直接显示出特殊的美学现象;它始终自然地是审美的,同时又是社会现象。”文学实用价值追求文学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有机结合和充分发挥。文学实用价值不但引导人们注重实际、注重实用、注重实效,更引导人们追求真理、崇尚亲善、向往境界。因而,对文学实用价值的思辨,对更新文学观念,把握文学规律,繁荣文学事业,发展文学产业,发挥文学的社会功能,都有积极的意义。
关于文学的人本价值。人作文,文为人。文学最根本的属性,就是它的人学特性。文学是人类艺术活动的结果,是人运用特殊思辨方式和符号系统创造的产物,而且,这种创造文学的思维是一种审美思维,审美是人从这个世界中获得又赋予这个世界的特殊价值。这就决定了文学在反映对象世界的时候,必须紧扣人,才能建立与社会生活的整体联系,从而使其他一切自然现象,包括人造自然现象,甚至人自身的生理和本能,都得以体现出审美属性。无论对文学的主体还是客体而言,文学都是人的活动,离开人,文学就不存在。文学的人学特性,决定了文学必须立足人、观察人、思考人。文学只有立足于人的这种哲学本质,把具体的人放到探索过程中,以之作为背景来考察、思考和表现,才可能获得深厚的文化内蕴,体现实用价值的人学特性。文学应该展现丰富的人性世界,不展现丰富多彩的人类共性,整个文学将失去灿烂的色彩,甚至使文学大厦倾斜。所谓人性,只能是顺应、符合以至促进历史发展,使人走向人自身的人的基本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只能用历史进步和人本准则来衡量,与之相符。文学要在展示人类共性中体现进步的社会性、复杂的阶级性、理想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文学的实用价值在客观上、在艺术作品中,它是由所塑造的人与人类的关系以及由形态与对象构成中所展示的本质因素构成的。文学的实用价值结构,其宏观形态是真、善、美三者的有机统一。文学之真,是人的生活之真;文学之善,是人的心灵之善;文学之美,是人的精神之美。我们所倡导的文学实用价值体现在:文学的理念、行动和结果都有利于人在文学中看到自己的生存和生活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关于文学的现实价值。现实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离开社会生活,失去作家所要反映的对象和前提,也就不会有作为审美反映的文学创造活动存在了。作者是现实社会生活的人,文学是思维活动的结果,人的思维活动受制于外物的作用,没有客观外在事物提供刺激和动力,思维活动便不可能产生。考察古今中外文学创作,人们似乎找不到一部纯然脱离开社会生活的作品。真实是文学的生命。“对天才所提的头一个和末一个要求都是:爱真实。”文学作品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生活所达到的准确和客观实在的程度,其形象给现实读者的真实感达到的可信程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学真实。文学真实是创作规律的必然习惯,是对客观现实生活的尊重。人间情怀是文学接近现实生活、进入人们心灵世界最基本的方式,它体现出来的实用价值构成文学价值体系最为直观也最易为人所感受、接纳的部分,可以说,它是文学整体价值的基础。现实生活中的个人有着感性化的七情六欲以及数不清的愿望需求,需要得到宣泄与表现;生活中浓厚的社会与政治色彩,必然会对人产生影响并投映于文学中;个体的人必须调节与他人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从而产生更具渗透性的道德观念,这同样要进入文学、影响文学。因此,文学表现人、关切人的现实生活,必须要在这些重要的生活构成因素中显明自己的立场,给人以必要的满足、感染和教益。所以,人间情怀既是文学世俗价值的形象表述,也是文学现实价值的具体体现。文学“地球的自转”永远离不开现实社会“太阳的公转”。想像塑造形象,想像始终源于现实,而形象又超越现实。注重人生与艺术的统一,追求个体与现实社会的和谐,是中国文学理论向前发展的传统。面对现实、深入现实、反映现实是文学实用价值的基础。勇于展示现实面目,既是作家真实品质的体现,也是文学作品实用价值的内核。
关于文学的理想价值。文学的理想价值是对人类精神状态的把握、表现和终极指向。文学的理想价值在精神王国里追索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使人得到精神皈依的启示,找到心灵的家园。在这个家园里,由于信仰的充实而获得精神的欢愉,审美因而达到它的顶峰――在想像的“彼岸”世界里确证人的自由。文学的理想价值,超越世俗规约,充分突出了审美的精神色彩,使文学真正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一个精神栖居之地。终极关怀是文学理想价值的最大体现,是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对人类整体目标即精神彼岸的自由王国所展开的向往、叩问与追寻。人类终极关怀最显著的方式是哲学,但文学往往以审美方式不可缺少的思想特质,借助哲学资源,将终极关怀化为形象直观的审美方式充分体现出来,在终极关怀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同时,文学也因成就终极关怀而获得了印证人类自身价值的理想价值。文学以想像的方式超越现实,描绘心灵图景,将虚幻的彼岸世界“现实”化和形象化,从而实现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自由创造本质,在内在意义上切近了人类的终极目标。越是优秀的作品,越能超越现实的功利羁绊并充分地利用它们,从而极其自然地达到精神升华的高度。人们常说,文学是人们的心灵家园。我们认为,心灵家园是文学理想价值的又一体现。家园综合了家和故乡的含义,前者是人所不能缺少的,后者是人永远不能忘怀的。作为人类共同的心灵家园,文学是如何来展示它的理想价值呢?它给人以情感的亲切抚慰与心灵皈依的启迪。它可以丰满人性和净化人的灵魂,它可以通过求真向上来建构飘逸但并不虚幻的美的世界,通过对人类终极目标的理想化追寻来获得信仰之光。所以,如果说宗教是神的赞歌,那么文学则永远是人的赞歌,它的理想价值由于始终确证着人的价值,因而释放着对人、对历史、对未来,以及对整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文明恒久的影响力。这也就是世界文学名著和中国文学名著久盛不衰、万世传承的根本原因。
以人为本的文学现实价值和理想价值构成了文学实用价值的体系,它的生成是以人的生活价值为基础的,它来源于人类的功利价值和超功利价值的有机统一,来源于人们的感性表象与理性内蕴相结合。当然,对具体作品其价值也是具体的,侧重的,甚至是单一的,不能因具体文本只具有单一价值而否定文学的整体价值,也不能用文学的整体价值来强求每一个文本体现出整体才可能具有的完整实用价值状态。这是我们在理解文学实用价值时所应有的辩证态度。
一、从文学批评标准到批评价值观的话语转换
在人类的文学活动中,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是相伴而生的,也是相互作用而发展的。每当有文学作品创作出来,人们在阅读理解和接受的过程中,就往往会对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加以品评议论,因而就形成“文学批评”,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对文学做进一步深入的规律性的研究,那么就成为专门的“文学研究”。也许可以说,通常所谓“文学研究”,不过是“文学批评”的延伸和深化而已。因此应当说,在整个文学活动系统中,文学批评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和意义。按加拿大批评家诺斯罗普·弗赖的说法,所谓文学活动,就是“文学”和对文学的研究即批评两个部分,通常所谓“学习文学”是不可能的事;人们不过是在用某种方式来了解它,而所能直接学习的,其实是文学批评。同样,我们在教文学时所感到的困难也是来自这样的事实:文学是不能教的,所能直接教的只是文学批评。①而在文学批评或文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应当说是文学评价,即对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做出一定的价值评判。而要进行文学评价,就必然会自觉不自觉地依据一定的价值尺度,或者说根源于一定的文学价值观念。
在过去较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这种文学批评所依据的价值尺度,通常被称之为“批评标准”。新时期以来,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当代文学批评一方面打破过去的僵化模式,突破既有的批评观念,甚至也不再使用“批评标准”这样的概念,唯恐这个概念所关联着的批评观念以及作为“标准”的这种“刚性”力量继续发挥作用,妨碍文学批评的变革解放;另一方面,当代文学批评不断走向开放多元的变革发展,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文学批评方法论”热潮之后,从文学批评方法到批评观念、批评话语等,都不断花样翻新,文学批评的功能也更多转向了描述、阐释及私语式言说。由此带来的问题则是文学评价即价值评判功能日益弱化,与此相关的便是文学批评的价值立场严重缺失以及价值尺度或价值观念的迷乱,这也许是当今文学批评中存在的最突出、也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当然,价值观的缺失与迷乱,也许并不仅仅是文学批评领域存在的问题,在当今整个文化领域可能
收稿日期:2013—02—2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学批评中的价值观问题》(05bzw012)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赖大仁,男,文学博士,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楚天学者计划”主讲教授(南昌330022)。
都程度不同地存在。正是面对这一现实状况,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云杉在题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的文章中,特别强调了价值观在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和灵魂作用:
文化的灵魂是什么,就是凝结在文化之中、决定着文化质的规定和方向的最深层的要素,就是核心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立场、文化取向、文化选择。讲软实力、文化力,从根本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历史和现实反复表明,如果没有这个最核心的东西,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的行动。②
从文学批评本身的特性与功能而言,价值观具有价值评判的特性,因而在整个文学活动中能起到价值引领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文学批评站在什么样的价值立场,秉持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就成为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果说过去所使用的“批评标准”概念,由于历史的原因如今已不大使用,但文学批评的价值评判问题依然存在。我们未必要固守在“批评标准”的范围内讨论问题,也许可以适当进行话语转换,比如转换为文学批评的价值观念问题来进行探讨。
所谓文学批评的价值观,是指在文学批评活动中,在对文学的意义阐释与评价中所体现出来的种种价值观念,如审美价值观、社会历史价值观、人文(或人学)价值观以及各种文化价值观,等等。通常文学批评以文学创作及其成果为基础,反过来也会在相当的意义上对文学创作起引导和促进的作用。实际上,文学创作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创造活动,其中包含着作者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价值选择与价值创造,比如对所反映的社会历史、所描写的人生人性等的认识评价态度。也就是说,作品中必然包含着作者的社会历史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人性观、审美观,等等。作为文学批评,在它的各种功能中,应当说最核心的是意义阐释与评价,其中也必然要涉及到对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生活、所描写的人生命运、所表现的人性善恶等加以认识评价,因而也就不能不表现出评论者自身的价值观。如果说作家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决定他选择写什么题材,而且决定他会怎么写,那么批评家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也会决定他对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做出什么样的评价;而这种评价反过来又会对文学创作起到引导和促进的作用,因此,文学批评中的价值观问题,值得特别关注和重视。
然而,如上所述,在我国过去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并没有对文学批评中的价值观问题引起应有的关注。过去的文学批评理论,关注的重心仅在于“批评标准”,而且又是限定在“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即便是后来把“政治标准”转换成为比较宽泛的“思想性标准”,也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不能真正涵括文学中丰富的价值内涵。改革开放之后,文学批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在较长时期里,人们关注的似乎主要是批评方法与批评模式的变革方面,对于文学批评的价值观念方面的问题,则并未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重新探讨。比如在文学批评的理论观念方面,受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和解构主义观念的影响,在打破过去比较僵化的批评模式及其批评标准的观念之后,应有的与时俱进的文学批评的价值观念系统似乎并未建立起来;在文学批评实践方面,意义阐释与评价功能也往往被弱化乃至消解。由此便带来当代文学批评的疲软与某种程度的价值失范现象。现在看来,文学批评中的价值观及其对文学的意义阐释与评价,仍然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当代文学的精神价值取向,并由此而对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正因为如此,就有必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全面系统地梳理和研究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观问题,从而为建构当今的文学评价体系和价值观念提供理论参照。
二、文学批评价值观的形成及其当代嬗变
文学批评的价值观问题,根源于文学批评的基本功能。尽管文学批评实际上有多方面的功能,如描述功能、阐释功能,等等,但文学批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应当是文学评价或评判功能,即对文学对象做出应有的价值判断与意义分析,这应当说不言而喻。当然,在文学批评实践中,它究竟实现什么样的功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却又往往取决于文学批评主体的角色定位、批评立场与价值取向。然而不管怎样,只要文学批评不丧失自己的本质特性,就总归要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文学评价的特性与功能。而一旦要进行文学评价,无疑就要涉及到据以进行评价的价值尺度或价值标准问题。从表面上看,文学批评的价值尺度或价值标准好像具有某种客观性和普遍性,似乎可以进行某种理论化的规定和表述,然而实际上,在这种表象的背后,隐含着颇为复杂的内在关系,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
马克思在谈到对真理的探讨问题时说过:“同一个对象在不同的个人身上会获得不同的反映,并使自己的各个不同方面变成同样多的不同的精神性质;如果我们撇开一切主观的东西即上述情况不谈,难道对象的性质不应当对探讨发生一些哪怕是最微小的影响吗?不仅探讨的结果应当是合乎真理的,而且得出结果的途径也应当是合乎真理的。对真理的探讨本身应当是真实的,真实的探讨就是扩展了的真理,这种真理的各个分散环节在结果中是相互结合的。难道探讨的方式不应当随着对象而改变吗?”③本文由收集整理在马克思看来,对真理的探讨关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探讨者的主观因素,即不同个人身上不同的精神性质;另一个方面则是客观对象的性质,要使探讨的结果与事物本身的性质相一致,那么探讨的途径就必然要受到事物本身性质的制约,如果不遵循客观事物本身性质的要求,就无法达到探讨真理的目的。文学批评的价值评判也是同样的道理。就文学批评的价值尺度或价值标准而言,也实际上关联着这样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对作为批评对象的文学(主要是文学作品)本身价值内涵的认识。进行文学批评的前提,或者说之所以需要进行文学评价,是因为文学当中包含着价值内涵,它实际上会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影响作用。文学当中所包含的价值究竟具有怎样的特性以及文学价值又是怎样生成与实现的,都有必要认识清楚。因为只有认清了文学本身的价值特性,才能使文学批评的价值标准及其价值评判契合文学本身的规律和要求。另一方面,则是文学批评主体的价值观念,尽管文学批评的对象即文学作品的因素是确定的,但文学批评主体的价值观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的评价结果。文学批评所涉及的主要价值观念,包括审美价值观、社会历史价值观、人性价值观、道德价值观、文化价值观以及关于真善美的价值观念等,由此构成了文学批评的价值观念系统。
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的变革发展,是与这个时代社会生活的变革发展以及当代文学的变革发展密切相关的;同样,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观问题,也不是孤立的,而是与这个时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嬗变以及文学创新发展所带来的价值观变化相关联的。
首先是当代社会变革发展中反映出来的价值观问题。当代社会是越来越走向开放性与多元化的变革发展,从经济发展到社会生活形态,从人们的生活方式到思想观念,包括人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等,也都越来越多样化,使整个社会显得丰富多彩充满生机活力。在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念多样化是正常的,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一个真正文明和谐的社会,还是应当有社会价值观的共同基础,有这个社会所应当倡导的主导性价值观,有关于是非、善恶、美丑的基本价值评判尺度,甚至有必要倡导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然而从现实状况来看,新时期以来社会价值观的嬗变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价值观念紊乱的现象,而这种社会价值观念紊乱,则又与文学和文学批评中的价值观形成互动影响,因此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其次是在当代文学实践的变革发展中反映出来的价值观问题。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一方面,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包括如上所说的多样化的社会价值观念,也会以各种形态在文学中反映出来;另一方面,作家在生活实践中也必然受到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会形成作为创作主体的价值观念,从而决定作家对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抱什么样的态度,给予什么样的审美判断与评价,形成什么样的审美价值取向。从当代文学变革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应当说也是呈现出开放性、多样化的发展趋向,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从文学所反映出来的价值观念或价值取向来看,既有充分表现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值得肯定的积极方面,也存在着精神价值缺失或审美价值迷乱等种种情况,也同样值得加以关注。
当代文学批评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条件下变革发展的,它经历了破除过去比较僵化的批评观念与模式,引入西方现代文学批评观念与方法,然后寻求在当代社会文化语境中转型发展的曲折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观念也不断发生嬗变。这种价值观嬗变,一方面受到如上所说的社会价值观嬗变的影响,同时也与当代文学创作实践中的价值观变化形成互动影响;另一方面,当代文学批评自身也力求实现观念与方法的大变革。于是我们看到,在当代文学批评的变革转型中,既有对应有的批评价值立场的坚守,也有求新求变或茫然困惑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如文学批评的价值评判弱化及其功能性缺失问题,过于倡导相对主义批评价值观所带来的价值多元主义、价值虚无主义问题,过于强调文学批评个人化所带来的批评主体性弱化及批评伦理缺失问题,还有文学批评价值观念中的非历史化、非道德化、非理性化问题,等等。如上所说,当代文学和文学批评中的价值观问题,并不仅仅是文学自身的问题,它与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价值观和价值行为之间,与社会生活的变革发展之间,已经构成了一种相互影响和彼此互动的关系,因此就有必要将以上几个方面的价值观问题相互关联起来加以研究探讨。
三、当代文学批评价值观的主要问题评析
首先,对于当代文学批评价值观命题中一些主要问题的探讨,一方面关联着对其理论内涵的理解,关乎我们应当坚守的价值理念;另一方面也关涉对于当代文学及文学批评中的价值观念的评析,关乎对于当代文学实践的价值导向,因而有必要把文学批评的价值观问题与当代文学艺术实践联系起来讨论。其次,就某种价值观念当中所包含的一些具体问题而言,也需要放到当代文学批评视野中来加以观照。比如社会历史观当中所涉及到的文学反映历史生活,包括一般历史题材、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观念问题;文学反映现实生活,包括文学描写社会矛盾、文艺大众化与表现人民性的观念问题;审美观当中所涉及到的文学审美理想与审美娱乐价值观的问题;文化观当中所涉及到的大众文化批评、生态文化批评以及经典文化价值观的问题等。这些问题都各自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因此需要纳入到当代文学批评的视野当中来进行价值观念的具体探讨。最后,在对当代文学批评价值观的某些具体问题的探讨中,也需要把理论批评与实际批评结合起来,将对文学批评价值观的认识思考,应用到对某些文学或文化现象的评论分析中去。如在人性观的探讨中,对一些文艺作品中所表现的人性观加以评析;在文化观的探讨中,对一些大众娱乐文化现象的价值观进行评析等。这样也许可以使文学批评价值观问题的研究探讨,既从文学批评实践中来,也回到文学批评实践中去,从而实现理论批评与实际批评的交织互动。
从当今文学批评理论和批评实践的现实情况来看,当代文学批评价值观中尤为值得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当代文学批评的审美观问题。我们既有必要继续重视文学“审美形式”方面的价值,更需要从人学思想出发,着眼于人与文学的审美关系,来理解文学的审美特性与意义价值:一是审美具有令人愉悦的特性与价值;二是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特性与价值;三是审美具有使人超越的特性与价值。当代文学及文学批评理应具有这样一种“人学”视野及其审美价值观。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恰恰是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了文学审美观念上的误区:一是“文学审美本性论”,将“审美”视为文学的本原特性或唯一本质,除此之外不承认文学还有别的什么特性与功能,这并无益于文学观念的拨乱反正;二是“审美论”,将审美学意义上的感性解放,悄然替换成了生物学意义上的感官欲望的放纵,人的精神美感下降为动物式的官能,导致审美精神滑落,使文学审美活动中的感性与理性重新失去平衡,带来审美乃至人性的异化;三是“审美日常生活化”的观念,积极方面是使文艺从圣坛回归民间,从精英回归大众,从艺术回归生活,而另一方面也可能使文艺审美在大众化、世俗性的潮流中不断降低艺术审美水准,消解真正的艺术审美精神;四是“审美娱乐化”观念,将审美等同于娱乐,过于强化文学的审美娱乐功能而排斥其他方面的功能,导致当前文学的“过度娱乐化”、非理性化、低俗化和媚俗化,导致文艺审美精神的失落。这是当代文学及文学批评的审美观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其二,当代文学批评的社会历史观问题。按照文学批评的“历史观点”,要求洞察人物事件所关联着的那些历史条件和现实关系,把握人物事件所处的历史潮流,从历史的必然要求与现实可能性之间的关系中,对人物事件做出正确而深刻的分析评价。就其中所包含的价值内涵而言,要求富有“历史理性”精神,即对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生活及人物事件做出正确的理解与评价,起到推动社会变革进步和人性解放的历史作用,从而体现历史进步的价值观。然而某些文学批评有意无意地弱化“历史观点”,宣扬“新历史主义”或后现代性的社会历史观,如历史即偶然无规律,历史即想象虚构无真实,历史即争斗无是非,历史即人性的表演或展示无善恶,历史即游戏无意义以及英雄史观、帝王史观,等等。这些所谓“新历史主义”观念,实际上放弃和消解了“历史理性”和历史进步的价值观,其结果只会带来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社会历史观的混乱,这个问题的确值得引起足够的重视。
其三,当代文学批评中的人性观问题。在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建立人性价值观的维度是必要的,但仍需要坚守“历史人道主义”的人学观:一是人性本质观方面的历史主义,始终从人的社会实践及历史进程来理解人性,而不是抽象地想象和假设某种确定不变的人性;二是人性价值观方面的人道主义,对人性的扭曲和异化现象坚守历史的批判立场,始终以“合乎人性的生活”、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价值理念。无论是文学创作中对人性的描写与表现,还是文学批评对文学作品的阐释与评价,都应当坚守这个原则。但在当代文学及文学批评中,也有人有意无意地张扬人性即“性”,人性即“欲”,人性即“情”,人性即“乐”等价值观念,形成了一种很有害的价值导向。当今究竟应当如何理解人性,建构什么样的人性价值观,既关乎当代文学的健康审美价值导向,更关乎当代人性的健全发展,因而值得引起足够的关注。
其四,当代文学批评的文化观问题。在当今文化转向和西方“文化批评”观念的影响下,当代文学批评愈益成为一种文化批评,因而就有文化价值观的问题,即站在什么样的文化立场和秉持什么样的文化价值观来进行文学批评的问题。从当代文学批评的现实来看,显然存在着经典文化价值观与大众文化价值观的冲突。面对当今文艺大众化的现实,我们更需要在吸取各种理论资源的基础上,寻求对大众文化的积极肯定与批判反思两个方面的视界融合,找到一种比较辩证的价值立场:一是充分看到和肯定大众文化中所蕴含的民主性价值诉求,防止站在精英文化立场贬抑大众文化;二是不能丧失文化(文学)批评的理性批判立场,应充分看到大众文化中的消极方面,如庸俗化、低俗化、媚俗化等,对此给予必要的批判抵制;三是应当确立这样的价值理念,即任何文化都应当有利于增强人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有必要警惕大众文化重新造成对人的主体性、自主性的淹没和消解。当代文化(文学)批评应当坚持应有的价值理念,形成良好的价值导向。
四、当代文学批评价值观的建构问题
如前所说,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观问题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嬗变密切相关的。这种价值观念的嬗变既根源于当代社会生活的变革发展,同时也受到当今时代愈益突出的后现代文化语境的深刻影响。西方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随着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而同时传输进来,对我国当代文化的变革发展,包括当代文学与文学批评的变革发展,都发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背景下,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显得更为突出。后现代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观念,如解构主义的哲学立场,多元主义与相对主义的文化观念,多极化与多向性的思维方式,世俗化与时尚化的价值取向等等,都在相当程度上对我国当代文化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它不仅影响到当代大众文化形态,甚至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之中。反过来,社会现实中具有某些后现代特性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念,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理论家的学术思想,影响文学家和批评家的价值观念与艺术倾向以及各种当代文化形态的价值取向,彼此交织互动,形成当今时代后现代主义的整体氛围,成为当代中国多元融合的文化语境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文学与文学批评观念的变革,尤其是价值观念方面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无不受到各种后现代文化观念的影响,无不与这种后现代文化语境的作用相关。我们将当代文学及批评的价值观问题放到这种当代文化语境中来观照,就可以看出这种后现代性价值观念或价值取向的某些特点。比如从当代文学批评的整体情况来看,一元中心主义的文学观念(包括价值观念)可以说已被解构,人们对文学本质特性及价值功能的认识,愈来愈趋向开放性和多元化,从社会意识形态观到审美观、文化观,等等,都已形成从多视角、多维度进行研究与评论的新格局。这一方面使当代文学批评充满活力,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某些多元混杂迷乱的新问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文学批评的进一步变革拓展,并不仅仅是一个解构与寻求多元发展的问题,更有一个从批评形态到价值观念的重新建构问题,其中仍有不少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文化发展不可能走后现代主义的道路,而是需要走向自觉的文化建设。在此背景下,当代文学和文学批评,也不可能总是在后现代性的轨道上滑行,而是有必要逐渐克服前一时期转型发展所带来的“转型期综合症”,如浮躁、盲从、唯“风”是转、唯“新”是从、多元混杂等现象,从而自我超越走向积极建构,这是当代文学和文学批评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鉴于历史的经验教训,当代文学批评要在已经形成的多元探索局面的基础上重新建构,比较可行的可能还是走“主导多元、综合创新”的道路。这就意味着,当今文学批评形态的建构,一方面理应包含“多元建构”的含义,即任何一种文学批评的探索,都应当从浑沌走向明晰,从混杂走向有序,从零散走向系统整合,逐渐形成一个由文学批评观念、方法、范式、话语构成的完整系统,这样才谈得上成为“多元”中的一元。而另一方面,当今所谓建构的主要任务,恐怕还在于“主导形态”的建构,即建构当今时代最需要提倡、也最需要发展的文学批评形态。而在当代文学批评形态的重构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仍然是文学批评的价值立场与价值观念的建构问题。这实际上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学批评自身的价值功能问题,即文学批评究竟何为?我们认为,当代文学批评最根本的特性与功能仍然是价值评判。在充分开放多元的当下社会,通过文学批评进行审美价值评判与价值选择,使之形成良好的审美精神价值导向,显得尤其重要。二是文学批评当中的价值取向与价值评判问题,即文学批评如何才能有效和有为?文学批评要对文学现象及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分析,必然有一个站在什么样的价值立场、以什么样的价值观念来进行评析的问题,如果缺失了应有的价值取向与价值评判,就很难说这种文学批评是有效和有为的。因此,当代文学批评形态的重构,最终还是要落到文学价值观念的建构上来。
与文化研究相类,审美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审美是哲学意义上的审美,而狭义的审美是作为文学批评方法之一的审美。而作为文学批评方法之一的审美,却是文艺学中文学批评方法的一种,对象是文学,所解决的问题是作家头脑中审美意识物质化过程,以及形象的美学意义[2]。康德的审美无功利性和纯文学的观念,是关于艺术审美的最早系统理论。在康德那里,审美的感性的艺术要么是快适的艺术,要么是美的艺术。它是前者,如果艺术的目的是使愉快去伴随作为单纯感觉的那些表象,它是后者,如果艺术的目的是使愉快去伴随作为认识方式的那些表象[3]149。康德的美学观念无疑对后来西方文艺理论中唯美主义产生了很深影响。为艺术而艺术的纯文学观念,也是导源于康德对审美的定义。真正审美的无功利性指的是审美只有不关涉目的性才能称之为审美,真正的审美艺术是高于一切、超乎一切之上的。如果审美沾染了任何功利的因素,它就丧失了审美之所以为审美的条件。而中国的文化语境,也造成了对文学审美内涵的极大推崇。尤其是左翼文学时期,对文学批评方法的大力推崇,对坚持纯文学立场作家的打压,使这一极具排他性的文学思潮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学发展的多样化。到后来的时期,文学性的成分更是极大收缩,基本上已经沦为了政治口号和政治鼓动文本,再也谈不上什么审美了。这些过往的历史造成了当代中国文学对工具论色彩的文学批评的警惕,同时对纯文学和审美性的向往。审美批评这一文学批评方法在东西方都源远流长,且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诉求。不论是中国古典小说评点中所体现的对小说审美因素的咀嚼和回味,还是西方形形的有关文学作品形式的文学理论——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批评、英美新批评,都是将研究文学的眼光聚焦于文学内部,阻断了文学外部的社会历史因素对文学审美性的干扰。文学研究的存在意义在于研究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东西。不只是审美批评,其他的批评中也会有审美价值判断的内容,证明了审美价值判断的不可或缺。精神分析学派的弗洛伊德对俄狄浦斯情结的发现,就是立足于对《哈姆雷特》剧本的解读,只是从剧本中获得的审美体验最终让渡给人的潜意识的发掘。
二、文化研究与审美批评的关系
文化研究代表着对文学研究中语言论转向的反拨,是文学批评向社会历史批评回溯的标志,更多关注与文学相关的外部社会历史环境。文化研究更多的是用一种政治的眼光看问题,而且把种族的、性别的眼光再次带入了文学批评中,后殖民主义批评与女性主义批评的盛行,不能不归功于文化研究。不过,文化研究绝不是一种庸俗的社会学批评。文化研究与社会历史批评都承认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但文化研究又不完全是社会历史批评。社会历史批评认为文学的意义是指向文学外部的,文学的价值在于其历史意义。而文化研究认为文学的意义在于当下,文学的意义并不是完全取决于社会历史,同时也是文本自身特点、读者的反应和评价等合力共同作用的产物。文化批评之于审美的关系:文化批评对于所谓纯粹的“审美”、“文学性”本身持有解构的态度。布迪厄大谈各种不同的审美趣味(比如对于高雅艺术的趣味与对于大众文化的趣味等)是如何与一个人的文化资本、经济资本、社会地位联系在一起,如何被用作与他人进行“区隔”的武器,却从来不谈不同的审美趣味是否真的存在高低之别。不能进行审美价值判断,或者把审美价值判断还原为政治判断,既是文化批评的特色,也是它的一个重要局限[4]37。文化研究的落脚点在于政治评判,通过对文学作品审美趣味的分析比较而得到社会历史方面的内容。审美判断是一个桥梁和可借用的工具,文化研究从来也没有承认过存在着所谓纯粹的审美。文化研究和审美批评的天壤之别并不妨碍文化研究对审美批评的借鉴。文本的形式就是文学作品审美生成的场域,对文学作品形式的关注,就是对审美批评的一种主动和积极的吸收和利用。文化研究中就存在着结构主义的倾向。斯图亚特•霍尔指出文化研究中存在着“文化主义”和“结构主义”这两种范式。而这种结构主义所吸收的理论,包括俄国形式主义、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和罗兰•巴特等结构主义大师。而结构主义本身是代表着文化转向发生之前的语言论转向的成果,文化研究大胆汲取前人的理论精华,既在一方面说明文化研究的开放性和包容精神,也说明了文化研究不是一个外部研究的代名词。它是兼收并蓄的,既有社会历史研究的成分,同时也吸收了结构主义内部研究的有益部分。文化研究从结构主义中借用了话语的概念,这便是明证。话语本来是一个语言学领域的常用术语。它是“构成一个相当完整的单位的语段(Text),通常限于指单个说话者传递信息的连续话语”。由此引申出“话语分析”理论:“对比句子更长的语言段落所作的语言分析(Linguisticanalysis),旨在找出带有相似语境(对等类别)的话语系列并确定其分布规律。”而文化研究中批判性话语分析这一方法的引用,便是对语言学中“话语”和“话语分析”的创造性使用。语境不只是实在意义上的个别句、段、文,更是一个大的文化语境,是一个泛化的概念,对语境中的话语进行批判分析,从而能把握文本背后的意识形态。但是,文化主义和结构主义都不能独占文化研究领域。霍尔就二者的同异展开了精彩的论述:结构主义和文化主义都把侧重点置于“上层建筑”的具体性和效果、构成前提的相近领域,使它们超出了“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指涉术语。他又分别指出文化主义和结构主义所展现出来的巨大活力。结构主义是对文化研究中文化主义倾向独断性的打破,而结构主义又不能完全取代文化主义。
三、结语
关键词:文艺评论;价值体系;文学理论;文学批评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6)05-0071-09
《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与实践研究》是2015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本论文从“我所理解”的角度,阐述对此课题若干方面的基本理解。因为着眼课题涉及的最大外延和最基本问题的初步规划和设想,所以,粗线条提出的可能研究的若干问题不可能也不打算详细展开。目的是得到同行学者的讨论与批评,以便后续深入研究。
一、如何理解价值体系
体系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体系有怎样的特质特征?体系自身以及与外在环境有怎样的关系?
1.体系的概念
汉语的体系/系统,体制(名词)在英文中均对应为“noun”。英语中此词语的基本意思有两个:第一个意思,一整套同时运作的事物,通常被看作是某个结构或某个具有内部联系的网络的组成部分的总和;一个复合的整体。例如国家铁路系统:液体经由管道系统进行传送。第二个意思,按照已经完成的部分制定的整套规则或程序:有组织的计划或方法。例如政府的多党制体系;公立教育系统。从英文原来的涵义,翻译成汉语后,在不同场所,分别有体系、系统以及体制等表述。
我国《辞海》的“体系”条目说:“若干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如理论体系;语法体系;工业体系”。从该辞条的关键词“构成”可知,体系是人类为实现某方面目的的人为建构,即有意识的主观行为。虽说是人为建构,也必须依赖于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例如语法体系,说话是人类原本既有的自然行为,于不自觉状态中遵循特有规律。语法学家将这种规律总结提升概括为“语法体系”。因此,所谓体系,是基于对于客观存在事物或者事实的准确认识和把握之后有意识建构的整体。
如上介绍均出自“体系”的本体论角度界定和理解。那么,方法论角度,关于体系会有怎样的说法呢?“所谓系统方法。就是要求把对象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认识和改造的方法。就是把系统和环境的关系联系起来看成一个更大整体来考察对象的方法。也就是说,它是从整体出发。始终着眼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从而综合地处理问题,以达到最佳目的的一种方法”。这里的“把系统和环境的关系联系起来”是个非常重要的思想。让我们再借助皮亚杰在《人文科学认识论》中曾经就“结构”这个概念的讨论,来看体系和系统就更清楚了。皮亚杰说。机体即“―个活的结构构成一个‘开放’系统。也就是说,它在与外界不断的交流中保存了自己。但它并不因此而不含有一个自身封闭的系统,其要素在从外界吸取给养的同时通过相互作用而得到维持。……这样一种结构就能作静态描述,因为它尽管永远活动着,仍保存着自身,但原则上它是活动的,因为它构成种种不断变化的相当稳定的形式”。由于结构本身可理解为是一个系统/体系。所以,可将皮亚杰关于“结构”的“与外界不断的交流中保存了自己”的思想借用来认知系统/体系。
2.体系的特性与特征
本体论和方法论两个角度的界定,让我们看清楚了体系的特征和特性。
第一,体系是人为建构的结果。体系是人类为了某方面目的而有意识建构的一个整体。当建构的一个整体诉诸逻辑性的文字表述时,即为该体系的理论形态。缘于人为建构,所以,系统必定具有不断调整的任务和可能调整的机制。比如,公立教育系统,就要不断调整到符合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对教育的需求。还要与社会其他部门协调和谐等。质言之,体系建构与调整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行为,建构与调整都遵循其相应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体系建构是主观的,因此,体系是主客观相互吻合的产物。
第二,体系具有稳定性、整体性和活动性。体系遵循自己所属的规律。人类建构体系有目的,在尊重规律基础上期望体系稳定和完整。比如,公有教育体系,一旦形成就具有各层次教育的搭配协调。以保证其稳定和完整。此即稳定性和整体性。稳定性和整体性如何得到保障?依靠其活动。活动的涵义,包括体系内部的各层次和组成部分之间的调整,也包括“把系统和环境的关系联系起来”,根据环境变化而对体系进行调整。这就形成了活动性。活动性乃为体系的重要特性之一:体系之内各个部分以及各部分均分别地与整体具有内在联系,这种联系是维持其活动性、稳定性和整体性的保证。
第三,体系的相对性。体系多大呢?从如上皮亚杰关于结构的理解和表述中可以看出来,体系是相对性概念,不是大小概念。对外在环境来说,它是一个整体即体系,对它内部的某个部分来说,这个整体相应地又成为了外在环境。即任何一个体系都有其内外两个方面的相对性。比如公有教育体系,其外在的社会整体是一个体系,其内在的某个层次的教育也自成一个体系。相对特性决定了它的活动性,对内对外的活动,以维持其稳定与完整。体系的相对性,要求体系的设计者具有辩证思维。
那么。什么是价值体系?这就需要首先确定文艺评论。文艺评论的性质和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价值,都与文学观念密切相关。而对于体系的准确理解,才能准确理解以怎样的文学观念为基石建构文艺评论价值体系,所以,文艺评论、价值、体系是三个互相牵制的概念范畴。此部分只好暂且放下“文艺评论”和“价值”两个概念。在如下几个方面,基于体系的本体论和方法论两方面综合性理解,来探讨建构价值体系必须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及相关问题。
二、文艺评论价值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
“文艺评论”的“价值体系”建设是人为的有意识的理论工作,有怎样的文学观/文艺观,就有怎样的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理论建设的逻辑起点。古今中外有过很多种文学观,文艺观,认可和选取哪种?笔者以为,我国新时期是文学研究广泛汲取中西方历时与共时的文学思想资源并加以反思、批判与创新的重要时期。也最具系统论思想方法,是最值得关注和珍视的理论时期。这个时期文艺学重要的理论成果可以作为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
1.系统论视野中的新时期文艺学重要理论成果的考察
新时期30余年,我国文艺学界建设当代文学理论有四个方面的资源:其一是当下文学创作经验的总结:其二是“五四”以来建立起来的现代文学理论;其三是中华古代文学理论;其四是西方文论中具有真理性的成分。在如此理论资源及其继承创新实践背景下,我国新时期文艺学创获了诸多理论成果。其中得到学界共识并在批评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的重要理论成果有:文学审美特征理论、文学反映论、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观念、文学活动论、文体诗学、比较诗学、文艺心理学等理论。那么。这些理论之间具有怎样的内在关联性?具有关联性并且自洽,则表明这些理论可以与一个关于文学的共同本质的原理相统一。或者说。以某种关于文学本质的理论与相关理论可自成一体地成为文学基本原理。
获得学术界共识的文学理论成果及其相互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如下:“审美特征”论。确认了“审美”是文学整体性结构关系生成的一种形而上的新质。审美是主体与客体、个人与社会所缔结的一种特殊关系。……审美的根本功能是为了创造人的完整的精神生活,为了获得完满的人性,为了使人成为“全面的人”。审美特征论探究起步于文学本质的理论反思。反思之结果是取代了“形象特征”说。最后落脚于文学基本特征理论。文学反映论,此理论是从文学与整体性生活关系的角度,以文学审美特征区别于一般认识论的对于整体性生活的审美反映。这就决定了存在与意识、社会基础与上层建筑乃至意识形态关系的维度,可顺乎学理地得出“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的观念,此观念被有的学者看作新时期文艺学第一原理。朱立元等在总结“文艺理论中国化”工作中,也认为“审美意识形态论不仅是新时期文艺理论对于文艺极端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反拨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肇始于20世纪初我国现代文艺理论意识形态论和审美论两脉的扬弃与重建,代表了新时期以来文艺理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成果”。当然,关于审美意识形态概念及其思想辨析,需要单独研究。而且此概念在钱中文教授和童庆炳教授,以及其他一些教授的理解和表述中也有差异。但诸位学者以此为文学的基本性质这一点上没有大的分歧。童庆炳教授将文学认定为具有审美与意识形态双重性质,而且表述为文艺学的“第一原理”。这样,文学审美特征论、文学反映论和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三者就构成了关于文学本质的基本理论。他将的“人的活动”思想引入了文艺学理论,认为文学以活动的方式存在,是整个人类活动中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这样的审美活动。是人与对象的诗意情感关系,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同时确认了文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这就构成了文学活动论思想,文学活动包括作家的创作、创作之结晶的文学作品、作为文学接受者的一般读者和批评家。构成这个活动得以运行的是人类生活的世界。文学活动处于运转中,活动的各个环节并非直接连接,新时期文艺学充分注意学理性。认为作家与作品、作品与接受者等各个部分之间,以及各个部分内部,均存在若干尚不十分清楚的需要探索的过渡性因素。这些过渡性因素恰恰是文学基本理论更加细化的部位。从文艺学界既有探索和研究成果来看,业已发现并论证了世界与文学活动中的主体(笔者认为包括作家和接受者)的“一般中介”――社会心理,以及文学活动中的主体(笔者认为包括作家和接受者),以及该主体与作品之间的“特殊中介”――艺术文体。仅从作品这个组成部分自身来说,则存在着形式与内容的互相征服说,相互征服之结果的文体,则具有若干层面,这些理论涉及到新时期颇有成就的文艺心理学理论、文体诗学理论以及中西比较诗学等理论领域。文学审美特征、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等关于文学本质的观念与思想,均合乎逻辑地渗透在文学活动过程中。童庆炳教授所著的《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一书全部四章的题目最准确地标示了如上理论逻辑:“第一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本质”,“第二章: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第三章: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第四章:文学接受的艺术规律”等。从如上梳理和辨析,可以合乎逻辑地认为,从文学活动论切入,可以顺乎学理地与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本质以及细部的文体学、文艺心理学等相关的具体理论相互兼容与支持。由此。笔者尝试从文学活动论切入,考察从该活动系统可否延伸出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理论建设的内在要求。
2.文学活动的系统性与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理论建设问题
如果说,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理论建设是一个人为的任务,那么,这个任务是怎样提出来的?从上面介绍的新时期各种得到共识的文学理论成果来看,它们相互之间圆融自洽,体现了文学的系统性与整体性。其中的审美意识形态作为本质,渗透于文学活动全过程,这就形成了一个以审美意识形态为本质的文学活动的概念。那么,文学活动的内涵与特征如何?
文学活动的内涵是:“第一,文学活动是满足人的高层次需要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第二,人的需要作为人的活动的动力,决定着活动的本质。文学活动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活动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的审美需要而产生的。因而文学活动的独特本质是审美。”文学活动具有哪些要素呢?“人的活动的要素共有两个:主体及其能动性,客体及其属性。所谓活动就是这两个要素之间所产生的复杂关系。具体到文学活动,其要素是四个:第一主体及其能动性(作家),第一客体及其属性(生活),第二主体及其能动性(欣赏者),第二客体及其属性(作品)。这四个要素,构成了两组关系,即第一主体及其能动性与第一客体所形成的关系(作家与生活的关系),第二主体及其能动性与第二客体所形成的关系(欣赏者与作品的关系)”。这个文学活动的思想与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的“艺术批评的诸座标”即四要素的思想,殊途同归。
艺术接受者包括哪些主体?童庆炳教授在《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的第四章《文学接受的艺术规律》中提出“审美接受可分为一般读者的欣赏性接受和批评家的批评性接受两种。欣赏性接受更重感性,批评性接受更重理性,但审美则是它们的共同特征”。由此可知,在文学活动思想中,批评家处于接受者位置,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欣赏者。批评家秉承怎样的文学观念、评价标准。以及批评发生怎样的效应等,都将存在于文学活动中,并且与整个文学活动的其它部位发生内在联系。在我看来。第一,批评家对于作品的批评、对于文学发展整体的把握和评价、对于新萌芽的文学思想和思潮的警觉与表述、总结等,其中影响较大者,均推动了特定时代的文学思潮、审美追求等,并以各种方式和渠道渗透并影响到作家创作的各方面。无论作家认可与否。第二,一般读者虽然不是批评家,但是他们有自发性的评论。即法国文学批评家蒂博代区分出的三种批评之一的自发的批评。街头巷尾、亲人聚会等都随时议论自己看过的电影、电视剧和阅读的文学书籍,这是自发的评论。自发式批评是构成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软性存在方式。批评家与一般读者同为接受者。但是批评家对作品的品鉴与评论对一般读者的艺术接受都会发生影响。第三,批评家批评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作品。批评既有对于艺术魅力程度的评鉴,更有对于其艺术价值构成机制的分析,并通过分析而合乎学理地转向审美价值的评价。第四,批评家对作品做学理性分析与评价,作为对于文艺作品内部艺术规律的不断发现和逐步深入,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论凝炼产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第五,无论对于作家、一般读者。还是对作品的品鉴、评价和判断,都以审美评价的方式,通过各种复杂的渠道影响到社会生活。特别关涉到人文理想等精神价值领域。质言之。与世界发生了联系。当然影响不是直接发生的,而是经过“一般中介”――社会心理所发生的。既然批评家在文学活动中处于如此位置,有其特定功能,并且与其他各部分有内在关联。那么,在批评实践中,批评家以怎样的文学观念及融汇于其中的价值取向予以批评实践?这种实践是否有益于文学活动健康发展和人的审美需要?这些问题需要理论来回答,即应建设批评家可秉持的价值取向、立足点、评价标准等理论,质言之,从文学活动论的读者接受部分,以及批评家部分,自然可延伸出文艺批评价值体系的理论问题。换个角度说。即这种理论问题的提出,缘自文学活动论逻辑链中的作家创作论、艺术作品论、鉴赏论等理论,当然,更是来自文学活动的各个部位的实践。
3.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逻辑起点
第一,文学活动论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制约关系,是文艺评论价值体系建设问题提出的理论依据,活动的实践则是问题提出的现实依据。第二,文学活动论本身的“世界”因素,就是以一个更大于文学活动的外在环境即社会环境及其活动为条件的。质言之,文学活动论体现了系统论思想方法,具体涉及到价值,则给予价值产生于关系的思想方法。第三,因为文学活动论以系统论为思想方法。所以,可以恰当地解决文艺,文学的区分和关联问题。
三、从两种批评理论的关系与内在悖论看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理论建设
文艺评论是有意识的理性活动。涉及文学观念和不同层次的批评理论等诸方面。文学观念问题,通过前面的理论梳理,确认文学是审美活动,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以此文学观念为基石延伸出来的文学理论各组成部分具有自洽性和内在逻辑性。
1.既有文学批评理论及其实践的现状分析
既有文学批评理论,蔚为大观的主要为探究文学作品艺术价值形成机制的批评理论。我们承认,文学以审美特质即其艺术魅力而掌握住读者,换个角度说,读者被其艺术魅力所感染使其价值得以实现。因此,批评以确认作品艺术魅力为前提,但是,批评家与一般读者的不同,在于他要继而说清楚,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获得的,如何获得就是艺术作品的艺术魅力形成的内在机制,也可表述为艺术价值形成机制。那么,与这样的批评目的相关的具体批评理论有哪些种类呢?笔者从自身研究经验和对诸如叙事学等理论的掌握和理解,认为可以分为如下两种。
第一种,具体文体的作品本体理论。比如诗歌艺术本体论、小说艺术本体论等。一块金币的这面是本体论,另一面就是方法论。例如叙事学,就是关于叙事作品构成的本体理论,叙事学关于叙述人称、视角和叙述时间等形式方面的理性探究,关于叙事作品作为一个陈述句,它有怎样的故事语法的说明等,如果批评家将之用来批评叙事性作品,即为探究艺术价值形成机制的学理性批评理论。运用叙事学理论可以分析叙事性作品如小说“怎么样”(有没有艺术魅力)、“如何”(艺术效果有哪些)等,即能说清楚该小说作品如此吸引人感染人的审美效应的原因。从工作原理和方法说,这种理论和运用此理论的具体批评。必定是分析性质的。新时期以来,由于广泛地借鉴中国古代文论、中国现当代文论和西方古典和现代文学理论,这样的具体文体的作品本体理论。成果非常丰硕。
但是从如上理论,自然引发出了一个问题:探究文学作品艺术价值形成机制的批评理论,毕竟属于分析性理论。分析性理论可否与评价性理论衔接?如果可以。那么,分析性批评就可以自然地转换为评价性批评,即可理解为,分析性理论和评价性理论具有学理的自洽和兼容性。评价性理论也就应该归属于文学理论范畴。而不是文学之外的用来评价的什么理论了。如果不可以,那么,就可认为分析性批评理论属于文学理论范畴。而评价l生批评理论则属于文学理论范畴之外的其他理论领域。笔者认可前一种,当然具体论述和形成系统理论的任务非常复杂。
第二种,分析性批评理论学理性地转向评价的批评理论。文学理论已经区分出诗歌学和解释学两种文学研究模式。“诗歌学以已经验证的意义或者效果为起点,研究它们是怎样取得的。而解释学则不同,它以文本为基点,研究文本的意义、力图发现新的、更好的解释”。前述的第一种,目的就是研究作品的意义或者效果是怎样取得的。从逻辑上说。如果一部作品经得起艺术价值形成机制的分析,说明它确实具有艺术价值。那么,所谓的艺术价值是什么呢?是合乎人类与现实的诗意情感关系,确证了人类对于向往的精神家园的审美追求,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那么,应该说,这样的作品就是有价值的。由此可知,分析性和评价性理论的衔接以及评价性理论的具体内涵和内容,就是笔者所说的第二种理论。目前这种理论尚未存在。笔者基于经典文学作品文本分析理论与实践,逐步产生这个理论设想。认为“文学作品的文本分析。怎样进行价值判断和评价?不是主观随意地、无根据地判断和评价,而是基于分析的判断和评价。即从学理分析自然转换至判断和评价”。有了此判断和评价。分析性批评才真正落实在文学的人文属性之上。笔者既往对叙事性作品的研究中曾经做过若干探索,诸如文本内外方法互相结合转换:以及晚近的故事理念文学批评观之下的“作品内外精神同构的故事批评方法”、“系统观视阈的故事批评方法”、“‘宏隐喻’视阈的故事批评方法”、“口头与书面相通的故事批评方法”、“互文视阈的故事批评方法”、“品味与辨析讲述者的故事批评方法”、“文学文体学视阈的故事批评方法”等。笔者表述为“此书所谓方法论是以故事为切入点的文学批评方法论”。但这个探索性研究的论题限定在叙事性文学作品批评方法论范围,尚未提升到一般文学原理层面。现在,从如上两种批评之间的关联性来看,文艺评论价值体系视阈中重新探究的理论任务自然提了出来。
目前的批评实践中侧重分析陛的批评,一般具有学理性,属于学术性批评。侧重价值性的批评,常与分析分开而脱离了学理。即直接介入评价和判断。笔者以为。这呈现为理论上的自相矛盾,乃为悖论,作为一个问题需要研究。
2.既有批评理论及其观念的悖论分析
既然既有批评理论存在上述问题,那么,与文学理论的既有观念有怎样的内在关联性?
我国学术界有学者认为。应该区分出“一般文学观”和“文学价值观”两种观念。认为“一般文学观念侧重于认知对象‘是什么’方面的问题,……一般文学观念属于‘事实认知’,……是一种以思维方式为核心的社会意识形态,本质上是阐释性的、说明性的、其最高层次是科学的、系统的文学知识体系”。侧重认知对象“是什么”方面的问题。属于“事实认知”。文学价值观侧重于认知对象“应该如何”方面的问题,属于“价值认知”,是一种以基本评价标准为核心的价值信念。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尺度,其最高层次是审美理想,即内在的、稳定的评价模式。以“事实认知”为主要目的的批评理论,置于一般文学观念之下。以“价值认知”为主要目的的批评理论。置于文学价值观之下。笔者以为,如此区分必定会相应产生一些理论困难。
认为“事实认知”为主要目的的批评为分析性的、知识特性,这点笔者没有任何异议。但是,如果认为“价值认知”不属于知识,自然不能属于文学原理范畴,对此我有异议。因为,这涉及了若干问题:一般文学观念是否含有价值成分?对作品价值评价的理论是否可纳入文学理论知识体系?笔者进一步整理了我国目前的批评理论,以为目前将一般文学观和文学价值观分而置之的理念和思路有一定问题。如果从文学审美特性角度和审美意识形态的本质论来看,一般文学观念就是文学价值观念。文艺作品“应该如何”的理论理当属于一般文学观念覆盖之下的批评理论。我国新时期的文学审美特征论认为。“文学的对象和内容必须具有审美价值,或是在描写之后具有审美价值”。这就可推导出,文学是与审美价值相关联的事物。文学具有审美价值。不仅取决于“文学的对象和内容必须具有审美价值”,诸如与人的精神具有感应的优美、壮美、崇高等感情,而且,还取决于那些经过描写之后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可见文学审美在对象、内容以及反映方式两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特性。从审美反映的对象看待对象,总是以审美情感来判断与评价。以对象能否契合和满足主体自身的审美需要为原则。从审美目的看,“由于审美的对象是事物的价值属性,是现实生活中的美的正负价值(即事物的美或丑的性质),而美是对人而存在的,是一对象能否满足主体的审美需要,从审美对象中获得某种满足而引起的。所以,从审美愉快中所反映出来的总是主体对对象的一种直接或间接的(即通过对丑的否定来肯定美)肯定的态度,亦即‘应如何’的问题。这就决定了审美反映不可能以陈述判断,而只能是以评价判断来加以表达”。质言之,作家艺术家面对创造题材和对象内容,以审美原则为选择评价之根本。读者阅读和接受文学艺术作品,也以审美原则为选择和评价之根本。文学本身即关涉人们的精神家园的审美活动,其发生本身就有实实在在的功利性,或者按照康德所说的,其呈现为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表面超功利无目的,内在本质上却合乎人们追求自由、美好生活的总目的。这是一般美学表述,文学原理的表述,则是“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不仅由于意识形态与人们的情感和精神世界的互融渗透关系,还因为意识形态会反作用于社会生活,不断改变人们精神生活环境等,由此自然地具有了功利性。因此,从文学本性来说,作为原理的文学理论,也就具有价值特性。所以,作为文学原理的文艺批评理论应该含有两种义项:担负搞清楚“应如何”的艺术是如何构成的?其艺术价值形成机制如何?从批评任务自身来说,就包含价值判断和评价。
笔者以为,恰恰是从目前批评理论的现状出发,我们发现了这个观念性问题。也再次证明: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之必要。
3.文艺评论价值体系视野的批评理论假设
文艺评论价值体系中题中应有之义的批评理论,应是怎样的理论?
在尊重既有具体文学批评理论基础上。探寻价值体系范围之内的某种衔接批评理论,以便与既有具体文学批评理论兼容。这种理论既是从文学活动中的批评家延伸出来的,同时,又遵循文学基本原理范围内部各种因素特质的逻辑联系,因此,也具有文学原理之本质。它的特性应该具有两个方面:其一,从体系来说,它是知识性的、原理性的、稳定性的。其二,此批评理论用于文学批评,即可体现“应该如何”的价值判断与引导的功能。质言之,将以往脱离学理的直接价值判断和评价的文学批评,纳入到学理性批评范围之内,从非学术活动转变为学术活动。
这既可以看作是一种理论设想,也可理解为是文学批评理论自身呈现的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理论假设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四、文艺评论价值体系与批评实践的关系
1.价值体系与批评实践的印证关系抑或例证关系
为什么提出这样的区分性问题?所谓印证关系,就是说本文列出的四个批评实践性子课题,对批评实践历时与共时的考察应该能够印证文艺评论的价值体系。那么,可以印证吗?根据托马斯-阿奎纳的看法。形而上学或存在论所探讨的固有对象即是“是”自身。他在论证“是”自身的时候。指出“是”包括本质与存在两种形态。存在形态先于本质形态,存在的“是”是“是”最具体、个别的、实体的独一无二的完美实现。这是他区分出“原初性存在”和“逻辑性存在”的基础。因为。他认为存在形态先于本质形态,所以,他强调“原初性存在”的“是”重于“逻辑性存在”的“是”。对应于我们的话题,具体的批评实践是原初性存在,而价值体系则是逻辑性存在。这符合事实,因为批评总是分散的自发性存在。价值体系则是在考察和归纳、总结批评实践基础上,并依据一定理论起点而形成的理论体系。但是,这样的体系一旦成型,就不再直接与批评实践直接对应了。从实践到理论的体系性,中间经历若干范畴的、具体理论环节的转化,由此,已经不可能互相对应,根据此原理,本文不取印证式关系,而采取例证式关系的研究逻辑。所谓例证式关系,是指在考察具体批评实践的时候,根据这些批评各自特点并从某个侧面可以证明价值体系的理论。就表明作为体系的理论具有合理性。因为普遍性具有最大覆盖性和包容性。理当能够覆盖住各种批评实践的特殊性。或者说,批评实践的特殊性中因为具有普遍性因素,才可被普遍性的体系所覆盖。
2.实践性批评对于文艺评论价值体系建设的意义
如果说实践性批评对于价值体系是例证式关系,那么,实践性批评自身的本体性意义在哪里?明了了这一点,即为抵近“实践研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实践性批评的意义在于:第一,实践性批评涉及到文学的各个门类、各个阶段及其意识形态环境、各个民族和各种文体,所以,它自身携带着全部丰富性和复杂性。向价值体系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这就实际地规约着价值体系理论的外延、范围和覆盖性。比如,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其口头文学的模式、母题、类型等,在当下作家书面文学中依然占有很大比重,特别是对于叙事文学产生深远影响。批评如果尊重这个特点,那么,少数民族叙事文学批评的实践性个案。就要求价值体系建设要考虑此因素。第二,实践性批评自身就是动态的发展的,而且横向地与当下社会环境和文化语境、意识形态背景等密切关联。最突出的例子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在当代依然有大量读者,特别是被如香港、台湾和澳门的人们阅读,则可能出现不同价值观背景下的审美判断差异乃至相反理解。这就向价值体系提出了历时的纵向的动态因素问题。也提出了不同语境的差异问题。再如。儿童文学随着生活的变化,文体、传播和媒介都不断发生变化。以往界定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本质的时候,几乎是将儿童文学忽略不计。儿童文学似乎不存在意识形态性成为历来的潜意识。但其实不然。比如,围际知名儿童文学研究专家彼得・哈林戴尔(Peter Hollindale)在1988年提出“童书与意识形态”,从意识形态角度来看儿童文学,哈林戴尔由此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就此话题发言的专家。再如,杰克・齐普斯(Jack Zipes)侧重童书/童话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问题研究,极有影响。贺伯特・寇尔(Herbert Kohl)举西方孩童耳熟能详的童书《大象巴巴》的故事为例,深入剖析成人、童书与儿童的权利运作关系问题。贾桂琳・罗丝(Jacqueline Rose)撷取精神分析理论,以西方儿童文学名著《彼得潘》为例,阐明“儿童”概念乃是成人欲望的想象。这些遍布世界各地的儿童文学批评及其理论,相对于价值体系,是实践性的,但给予我们以灵感:儿童文学和童书,在孩子价值观形成中的地位和机制是什么?非常值得研究。需要纳入价值体系思考中。以往我们理解的儿童文学就是孩子睡前的讲故事,现在则必须放置于文化传播重要手段的地位来思考了。
价值体系与批评实践的关系,概而言之,体现了关于系统/体系的特质和特征。最主要地是体现了前面所述的体系/系统只有在与外界交流互动中才能保存自身的特质和特征。但它并不因此而不含有一个自身封闭的系统。批评实践则是作为环境/外界与价值体系交流最密切相关的方面:由此可见,“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与实践研究”选题,具有内在科学性、合理性和实际可操作性一作了如上几个方面的大致讨论和理论设想,现在可以初步给予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一个定位了。
五、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必要说明与定位
1.说明及其简要论证
说明之一:关于文艺评论。
文艺评论,字面看应该指包括文学、影视、绘画、音乐等所有当代艺术分类所可囊括的所有艺术样式。但是,考虑到倘若顾及所有艺术样式。势必分散力量,与“有限规模”的要求不符,故而将“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界定在文学评论(批评)的价值体系。
那么,如何理解并解决以文学评论(批评)的价值体系界定“文艺评论价值体系”,并能体现包含各艺术门类的“文艺评论的价值体系”的应有内涵?
首先,历史依据。受苏联学术命名和规范的影响,建国初期,我国将研究文学发生发展、文学创作以及作品形式和文学接受活动等原理和规律的学科,认定为文学学。照顾汉语习惯称之文艺学。
其次,学理论据。关于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1988年童庆炳的《文学理论导引》从三个层次讨论文学的本质特征,分别为,第一层次。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有共同的本质。都是社会生活的能动的反映。第二层次,文学这种意识形态在内在内容和形式上有它的特殊本质: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它以人的整体的具有审美属性的生活为独特内容,以艺术形象为反映生活的独特形式。第三层次,作为语言艺术,文学又有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性,即艺术形象的间接性,描述生活的宽广性、蕴含恩想的深刻性和语言媒质的韵律性。这个论证逻辑显示出,仅在第三层次上,才区分文学与其他艺术的不同,可倒向推导出,所有艺术门类均具有第一、二层次的属性。那么,如果具体到文艺/文学之关系,笔者以为,在认可审美意识形态的前提下,可以将层次作些调整。即可否把文艺价值最基本的审美情感设置为第一层次。这是超越于时代、民族具有共同性的因素。意识形态则为第二层次,第三层次为艺术形式等技术方面因素。著名美学家蒋孔阳在1980年发表的《美和美的创造》一文提出,“艺术的本质和美的本质,基本上是一致的。美具有形象性、感染性、社会性以及能够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特点。艺术也都具有这些特点,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说,美是艺术的基本属性。不美的‘艺术’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从事艺术工作的人,不管他办不办得到,但从本质上说,他都应当是创造美的艺术的人,创造美和创造艺术,在基本的规律上是一致的”。我以为,蒋孔阳教授的表述可为支撑。倘若如此理解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并兼顾到其他艺术门类,在逻辑上如果行得通,是否可解决以文学代替或者代表文艺却不周延的问题?
最后,理论发展事实的依据。中国和西方,指称文学的诗学,都是发源最早到目前为止也最成熟的艺术种类的理论。西方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对诗人的理解、界定与态度,以及亚里斯多德的《诗学》等理论的着重点均为文学。中国先秦有儒家和道家,虽然也有文学之外的如音乐理论《乐记》,但非常侧重音乐的感物而动与乐察民心的价值。总体来说,是综合性讨论艺术。艺术观念与思想中对文学的关注非常明显。现代门类艺术概念的发生是18世纪的事情。1746年法国神学家和艺术理论家阿贝・巴托(Abbe Batteux)以认识论哲学为基础,在《归结到同一原则下的美的艺术》一文中,首次对艺术进行了分类。其“美的艺术”含有音乐、诗、绘画、雕塑和舞蹈等五个艺术门类。与“美的艺术”并列的还有“居中的艺术”(含有建筑和论辩术)以及“机械的艺术”(含有纺织等)。可见艺术门类区分及其理论比文学理论要晚得多。其理论成熟程度自然要有所不同。至于影视艺术、摄影艺术等依赖现代技术而出现的艺术门类,其理论更为晚近。所以,以成熟的文学为讨论艺术的本体有其合理性。
说明之二:关于价值。
何为价值?
《辞海》的“价值”辞条表述为:“指事物的用途或积极作用。如参考价值:有价值的作品。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基本属性之一。”。辞条乃为最基本与客观的表述。其实,关于价值为客观自在存在,还是在关系中存在,始终是价值理论的不同思想。
价值理论从古希腊的柏拉图起就诞生了,但是。直到19世纪初,超越于经济范围的价值论,作为哲学分支的独立理论和学科方才诞生。价值概念,起步于经济学并超越于经济学,进而转向了并进入一般价值理论。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在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是人们所利用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表示物的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等的属性。马克思关于价值的最值得关注的思想,是他在《资本论》中提出的“价值对象性”概念。马克思把物的社会存在描述为物的“价值对象性”。并且把价值的对象性和价值予以区分。将价值看作是价值对象性的表现形式。捷克哲学家弗-布罗日克汲取了马克思的这个概念。将其提升为价值论的基本范畴:“这是个富于独创性的见解。他所谓的价值对象性,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为我之物’(不论是自然的还是人造的)对社会的人具有的功能。”即“价值对象性”是建立在价值和价值需求评价主体之间的关系性概念。由于价值对象性是与人有关系的概念。方可理解为是“为我之物”。概而言之,凡是和人类建立了功能性关系的事物。就是价值对象性存在物。这就应和了马克思关于价值与价值对象性相互区分的思想。而且可以概括为:表现为一定价值的价值对象性,是由客体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地位和功能所决定的。由此,关于价值,可概括为:其一,不存在自在的孤立的价值,所谓“指事物的用途或积极作用”,一定是指事物对谁有用途或积极作用。即“将价值看作价值对象性的表现形式”。其二,价值存在于和需要评价主体的关系中。在这个角度看,价值的存在即价值对象性存在。其三,价值因为与人的需求关系密切而具有类别和等级。
如上介绍了价值产生于关系的思想,在价值哲学中的体现和表述。其实,本论文以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并存在于文学活动论为本课题理论基点,已经蕴含了审美价值产生于关系的文学思想和思维方式。
2.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理论的定位
第一,定位于文学基本原理。
由于从文学活动延伸出来的理论与实践性问题,而文学活动业已有自身的基本性质的规定,关于此性质的理论即为文学原理,所以,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理论定位于文学原理,逻辑上应该说得通。按照逻辑,如此定位应该具有下面一些特点:首先,它具有自律性,也就是说,它自成体系,又与既有文学原理具有兼容、贯通、内在逻辑关联性,由此而具有整体性。其次,它也受其他诸多因素影响而出现他律特征,因为外在环境会有变化,文学原理内部和理论之间相互衔接部位的若干新理论的出现和更加细化,都需要不断有所调整,由此具有活动性。最后,因为与文学原理各部分有互相兼容贯通和内在逻辑联系,所以,它总是通过学理论证而获得的。由此而具有知识性和科学性。这些乃为人文科学的特点。质言之。该体系建立后属于文学基本原理,即文艺评论价值体系是具有稳定性、完整性、活动性、科学性与知识性的理论。
站在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却又紧跟时代脚步的专业角度来看,汉语言文学具有比较强的审美教育能力,它能够通过专业的知识来反馈社会,同时也能够展现自我价值,塑造学生的人格魅力,促进中华优秀文化的源远流长。但是在当前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当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情感理解较差等问题。很多学生无法明确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的价值,只是为了学习甚至考试而学习,却忽视了汉语言文学的真正价值,使得汉语言文学课程很难在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内容,从而导致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价值认知程度不足。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有效开展
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有效开展,可以通过注重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审美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等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
(一)注重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中渗透审美教育,首先要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方式进行创新。正如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所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性格特点及认知能力,进行适当的教学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汉语言文学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当中,可以通过将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教学方式融入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当中。
(二)挖掘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审美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汉语文字本身便是一种美,是众多文学作家智慧的结晶。在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当中,教师不能仅仅的“照本宣读”,要注意挖掘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具体的内容和字眼,组织学生体会其中的内涵和延伸意义,观察作品中所使用的文学表现形式以及文学作品内在的结构、所渗透的情感态度等等。比如在李白的千古佳作《行路难》当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话当中,借助云帆、长风以及沧海等词汇描述出了李白美好的愿景,云中忽隐忽现的云帆正在他眼中希望的影子。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南朝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细节,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三)将汉语言文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发散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汉语言文学作品是作者对内心思想感情的物化和外化。所以在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借助一定的事物或者情境,使学生能够对汉语言文学产生深刻的理解,并发散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真正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例如在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对课文中所写的内容、所塑造的场景进行联想,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站在作者的角度进行遐想。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