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企业规模经济范文

企业规模经济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企业规模经济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企业规模经济

第1篇

企业规模是指劳动力、生产资料和产品在企业集中的程度。生产要素组合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方式,形成不同类型的企业规模。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按职工人数,生产能力,固定资产价值等标准),可以把企业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规模经济”或“规模收益”,是现代经济学的鼻祖A・马歇尔首先倡导的,指的是企业在投入增加的同时,产出增加的比例超出投入增加的比例。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降低,即规模收益(或规模报酬)递增;反之,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即规模收益(或规模报酬)递减;当规模收益递增时,称作规模经济,当规模收益递减时,称作规模不经济。

从以上企业规模与规模经济的定义,我们可以笼统地认为企业规模与规模经济间的关系,是反映某个企业或某一行业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这两者往往互为条件,相互依存。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互相转化。企业追求规模扩张,一方面是为了降低企业内部成本,以获得规模经济收益,另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一般观点认为:大规模生产通常具有优越性。因为较大的工厂可以达到较高程度的分工和专业化,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收益。具体体现在:当生产达到一定规模时,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会大幅度下降,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企业在按部门平均成本出售商品时,获得超额利润,同时也是企业奉行低价竞争的物质基础.以低价来扩大销量,增加利润总额。简而言之,生产规模扩大可以使企业获得成本领先的优势,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处于行业最低水准。那么,我们是否就可以说只要拥有足够 大的企业规模,就一定能实现其规模经济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行为的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当某一企业凭借成本优势而获得高于行业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时,其他企业就会设法降低自己成本,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使整个行业的生产成本普遍降低。原来处于成本领先地位的企业为了继续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就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以期再度降低成本,寻求缩短与对手在成本上的差距。根据生产成本理论,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平均单位产出成本趋于下降(见图1),但这种下降不是无止境的。下降到一定程度,长期平均费用曲线逐渐变平,此时,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平均单位产出成本不变,若再扩大,平均单位产出成本转而逐渐上升。如图,BC区间为企业的最佳规模。

如果用制度经济学观点分析,企业并不是越大越有效率,在一定的制度条件下,企业的规模是存在极限的,超过这个极限,会导致企业运行效率的下降。我们可以用图2来表示这种情形。

在图2中,在企业规模扩张的初始阶段,其规模收益是比较明显的,但扩张到一定阶段即A点时,在各种内外制度环境不变的条件下,企业的规模达到了它的顶峰,如果继续扩大,会导致收益下降,即出现规模不经济状态。事实上,决定这个点位于横轴的何点,取决于企业追求规模经济道路上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那个临界点上,超过这个临界点,即成本大于收益,企业的规模应该稳定在这个临界点上。其实在图l中,BC区域对应图2中规模效益增大从D到A点这个区间。这两幅图从不同角度共同说明了一个问题――企业追求规模扩张要参照的因素:成本与收益的比较。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R・科斯的观点认为:企业是市场的替代。企业的建立发展要考虑交易费用。企业是有边界的,不是越大越好。企业应根据行业、市场、地域等不同而选择其最佳规模。宜大则大,宜小则小。从企业经营实践看,企业盈利能力与其生产和资本规模并非一定成正比例关系。生产规模小的企业不一定盈利能力就弱,竞争能力就低;相反,在某些产业领域,小企业的盈利能力比大企业还高。例如,美国的制鞋,纺织行业,甚至某些机械电子行业的分支部门,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都高于大企业。在办公和计算机部门,大企业最高的投资收益率为26.6%,而小型企业为88.1%;在数控机床部门,大企业最高的投资收益率为25.8%,小企业最高达126.9%。

综上所述,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盈利,规模经济是企业追求的目标,而企业规模的扩张在一定条件下是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手段。然而,生产成本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交易费用理论都说明企业规模的扩张是有边界的,企业规模的扩张并不一定会使企业取得规模经济效益,衡量企业规模是否合理的最佳标准应该是成本最小化,企业进行规模扩张应把握经济效率提高的原则。因此,与其说企业的规模扩张是促使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条件,不如说它是规模经济的结果和表现。

二、规模经济的实现

在理清了规模与规模经济的关系后,我们明确了企业规模不等同于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产品的单位成本或者生产一件产品的操作或运行成本随总产量的增加而降低。规模经济几乎可以体现在企业经营的每一个职能环节中。如采购、制造、研究开发、市场营销、售后服务、销售网络等方面。由于受资源条件的限制,一个企业很难在所有的职能环节都取得规模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如果不把自己的资源集中在最能体现规模经济的环节,而去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规模,其结果很可能是企业规模大了,收益率反而降低了。那么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追求规模经济动因驱使下,应如何决定其产品的投资生产规模呢?

笔者认为,在企业决定其投资生产规模时,应综合考虑企业所在行业的供求结构,企业在该行业的竞争地位和企业提升竞争优势的能力这三方面的情况,因为这三方面的情况决定企业所在行业的前景和企业的盈利能力,决定企业规模的扩大能否谋取规模经济效益。首先,从行业供求结构看,根据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的观点,一个行业的供求结构主要由五种力量所决定,即行业内现有的竞争对手,潜在加入者,替代产品生产者,供应者和购买者。它们的合力,决定了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和利润前景,也是决定企业投资生产规模的重要外部因素。不同行业、产品及其生产方式,因其技术、市场容量等条件不同,对经济规模的要求也不相同。一般来说,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对企业经济规模的要求高,而劳动密集型行业要求低;对于快速发展壮大的行业,企业产品生产与销售规模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但对于处于衰退的行业,行业内企业的规模扩张会导致生产能力的过剩和产品的大量积压,导致规模不经济。其次,从企业在行业的竞争地位看,它是决定企业规模和盈利水平的第二因素。即使在一个平均盈利水平很高的行业中,如果企业处于劣势的竞争地位,不可能获得令人满意的利润;反之,萧条行业中的优势企业也不可能获得高额利润,处于劣势的竞争地位的企业过度的规模扩张,只会导致规模不经济。最后,决定企业盈利能力和发展规模的第三种因素是企业提升竞争优势的能力。即使一个企业在行业中平均盈利水平很低,排名很落后,只要具备很强的提升竞争优势的能力,也可以在短时间内超越很多对手,跃升为行业排头兵。企业如果不具备提升竞争优势的能力,企业规模快速扩张,会加大管理难度,造成企业成本、费用的增加,工作效率降低,从而出现规模不经济。

如果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还要继续扩张,最有效的是对企业内部的制度安排进行优化调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在企业内部对公司治理原则、监督与激励机制、生产决策、销售决策、人员组织等企业制度安排必须作出优化调整。当这种调整与规模保持一致时,企业的规模收益是稳定的,则实现了规模经济。如果这种调整不足或者超前,那么规模收益便会萎缩。我国许多地区、部门、行业的企业就受上述几方面因素的制约,在内部制度安排与规模扩张上没有保持平衡。不少企业盲目追求规模,而忽视规模效益,规模扩大了, 效益却下降了。究其原因有三:一是生产规模过大,企业管理幅度过大,或者层次太多,机构过于庞大而运转不灵,管理成本大幅度上升,致使企业效率低下,出现规模不经济。二是生产规模过大,大幅度增加对生产要素(特别是原材料和资金)的需求,而生产要素是有限的,必然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三是生产规模过大,产量大幅增加,加大销售成本,降低了利润水平。企业的规模扩张是有边界的,企业规模的扩张同时受市场容量的限制,企业的生产规模越大,就相应要求有足够大的市场来满足它的原料供给、人力资本需求和销售场所,地方市场的相互排斥与垄断,是阻碍企业扩张的外部因素。对企业内部制度安排而言,规模扩张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其核心技术属市场同类产品的前列,其管理机制、销售机制、人员组织机制也必须是同类企业中具有比较优势的,没有这些制度安排的优化作为支撑,企业规模的扩张充其量仅是一种泡沫化的膨胀。

当前,以并购、股票上市等为手段的资本浪潮席卷全球,从某种意义上看,这的确是企业快速发展的一条捷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许多跨国公司的资本营运、资产重组是以提升竞争力为前提的,比如在并购时,往往看重的是被并购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与自己企业的整合,且同行业或者相关行业的并购较多,不相关行业的并购较少。总之,企业的扩张并非是单纯追求规模。而我们有些企业的扩张往往是:当自己有一定的采购业务就办自己的贸易公司;有一块土地或有建筑任务就办自己的房地产公司;有一定的广告业务就办自己的广告公司,有自己的车队就办汽车修理厂和加油站;有一定的打印业务就办自己的电脑公司,有一定的招待业务就办营业性的宾馆或酒楼……企业有限的资源被分散到多个业务领域,多头竞争的结果,造成主业不精,缺乏核心竞争力,处处被动。在同业竞争中,因为未能集中于某一职能环节,规模优势无法体现,不能做到有效控制总成本。同时,某些具有潜在优势的业务,因为投入不足,无法实现差异化。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认为,如果一个企业既不能做到成本领先,又无法实现差异化,而是被“夹在中间”,注定要失败。我国不少企业恰恰是处在这样的尴尬境地。

第2篇

【关键词】企业;规模扩张;规模经济

关于企业层次的规模经济,目前广为流行的理论观点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规模经济概念,另一种是交易费用理论所讲的企业规模边界概念。这两种观点似乎都有欠缺之处:前者太过狭窄了,因为它仅局限于技术经济意义上认识规模经济;后者却又太笼统了,因为以交易费用这样一个外延如此宽广的概念去界定所谓的企业规模边界,无论如何都是太过宽泛了。本文考察了理论经济学对企业规模经济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拓展了规模经济的概念,提出了企业规模经济的四种形态。

1 技术经济意义的企业规模经济形态

企业何以扩张规模,从而实现企业组织的大型化?首先来考察传统经济学是如何解释这个问题的。谈到传统经济学对企业规模问题的论述,就不能不提到A.马歇尔。马歇尔把分工及生产专业化与规模经济联系起来。仅就这一点而论,已是一个理论创见,因为企业组织之间的分工(所谓行业内分工)确实是研究企业规模扩张的一个视角,而这一点在马歇尔之前一直未受到其他经济学家们的充分重视。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马歇尔提出了大规模生产的好处,他说:“大规模生产的主要利益,是技术的经济、机械的经济和原料的经济,但最后一项与其他两项相比,正在迅速失去重要性”。换言之,经济规模主要是生产规模,核心内容是技术设备的经济规模。这一思想,后来成为新古典经济学谈论规模经济理论的主要依据。依此,马歇尔把规模经济归结为两类,即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他写道:“我们可把任何一种货物的生产规模之扩大而发生的经济分为两类:第一是有赖于这工业的一般发达的经济;第二是有赖于从事这工业个别企业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的经济。我们可称前者为外在经济,后者为内在经济。”显然,马歇尔是从企业的角度来划分规模经济的种类的,所谓“外在”和“内在”都是相对于企业而言的。

马歇尔关于规模经济的论述,在后来的新古典经济学者那里被高度简略化了。一方面,新古典经济学所讲的经济规模,专指单一生产单位(企业、工厂或车间)的单纯技术经济意义的的规模:另一方面,新古典经济学所说的规模经济,只涉及到马歇尔所讲的内在经济,而且还只是一种特定意义的内在经济,即一种与生产设备之技术不可分性相关联的内在经济。

2 空间意义上的规模经济形态

仔细阅读《经济学原理》一书便能发现,其实马歇尔已经隐然触及到企业聚集规模现象了。他曾说,一些专业化生产的工业总是集中在某一局部空间上(他称之为“地方性工业”)。但问题在于,马歇尔只是将这种现象与行业生产特点联系在一起,而没有从空间意义上去认识这种现象;他试图用外在经济这个概念去解释这种现象,而问题恰恰就出在他的外在经济概念上。

聚集规模经济的存在对单个企业的规模扩张的作用是双重性质的:一方面,当聚集经济表现为正的外在经济时,由于众多企业彼此都享受着外在经济的好处,亦即外部市场的交易费用是较低的,此时单个企业并不存在规模扩张的客观需要;二是,产生了组织分化的倾向,即把企业组织内部的某些职能分化出去,通过外部市场交易来完成。

3 企业多元化经营与范围经济

与外在规模经济概念相关联的,除了上述的聚集经济这一形态之外,还包含着另一种形态的规模经济,这就是建立在多样化经营基础上的规模经济,我们称之为范围经济。

按照古典分工理论,分工导致了生产的专业化并伴随着技术进步,因而往往意味着专业化的大规模生产。可是,当某些产业的进入门槛不高并且不存在自然或人为垄断时,专业化的大规模生产便往往会导致产业内的过度竞争。此时,企业生产所面临的最大制约就是市场容量不足,生产极易出现过剩。

问题的另一面在于,产业内的激烈竞争对企业形成一种强大的外在压力,迫使企业千方百计地去寻求新产品、新的花色品种、新的使用功能、新的制造工艺,总之追求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能力上的优势。这是因为,一旦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成功,至少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期之前,往往意味着企业实际上处于市场寡占地位,因而可获取可观的超额利润,可以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4 与资产专用性相关的企业规模经济形态

第3篇

关键词 企业规模 规模经济 现状 认识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我国的各行业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市场环境。企业作为国家竞争的微观主体,其竞争能力也是决定一国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面对日趋白热化的国际竞争,特别是来自国外跨国公司的竞争压力,尽快打造“中国企业的航母”,以更好实现规模经济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各界共识,国家为此也专门制定了重点培育几十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战略和措施。本文以目前国内企业对企业规模与规模经济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为切入点,提出我国实施大企业战略需要深化的几点认识。

1 规模经济——大企业战略的基础

一般认为,大企业的优势主要源自于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即技术的演进是大企业得以产生和的根本性原因。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这种认识,也是我们现有的关于大企业知识的主要理论渊源,它为我们指出了企业规模扩张的内在动因。

规模经济一般指的是规模与成本的关系,当平均成本随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的增加而下降时,就出现了规模经济。如图1所示,在达到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M(最低有效规模,MES)之前,当产量从Q1增至Q2时,平均成本也相应由AC1降至AC2。这里M点非常重要,它的经济学意义是,企业在选择生产能力规模或进行投资时,至少要大于这一产量水平。规模经济性决定了市场上每个竞争者为了继续生存所必须占有的市场份额,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在某一产业中进行竞争并能获利的企业数目的上限。

2 我国企业规模经济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主要行业的规模结构有了根本的改观,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距离。例如,代表着中国内地大企业总体发展水平的“中国500强”,其1998年度的平均资产规模、销售收入、人均利润、人均收入、资产利润率及销售利润率仅相当于当年“全球500强”平均水平的0.9%、1.7%、12.3%、9.5%、24.7%及131.6%;是当年“全美500强”平均水平的2.5%、3.5%、9.1%、10.7%、12.0%及86.2%。

总体上,我国工业企业的“规模经济”并不是处处可见的东西;不仅如此,也有很多经济学家甚至发现,“规模不经济”是中国工业企业的典型特征(张军,2002)。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面临挑战的行业大多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这类产业一般都有很高的规模经济要求和技术素质要求,只有大规模生产才能降低成本,保证产品在价格上的竞争力;只有大规模投入才能形成自主开发能力,保持产品在技术上的竞争力。因此,改变目前中国企业规模结构现状,有效实现规模经济,增强企业竞争力已显得十分迫切。为此,国内企业也纷纷制定了实现企业规模扩张的长远规划。

但是,同时我们也应冷静看到,国内一些企业对企业规模与规模经济的认识仍存在误区,比如在企业规模的确定上,片面强调越大越经济,却忽视了规模经济实现的条件,结果出现越大越笨、越笨越死的局面;在规模经济层次的把握上,混同工厂规模经济与企业规模经济,致使企业难以针对自身症结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在规模经济的实现上,错把规模当作效率的原因,致使企业本末倒置,缺乏应有的市场竞争力等等。因此,在我国企业致力于打造中国的“企业航母”、实现民族经济振兴的时候,重新深化对企业规模与规模经济的认识应是十分有益的。

3 深化对企业规模与规模经济的认识

3.1 区分规模经济的两个不同层次:工厂规模经济与企业规模经济

工厂规模经济主要是指因大批量生产能够采用更先进的工艺,更大型、更专业化的设备,实现标准化、专业化和简单化作业,从而大量减少单位产品的设备投资,大量节约原材料和能源。而企业规模经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企业规模的放大使企业的经营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有可能经得起暂时的亏损,有能力开发风险大但同时盈利性也更大的产品,可以大量减少广告促销费用,有利于发挥现在商标和企业商誉的潜在价值等。它可以指生产经营同类产品的若干个工厂(或生产线)实现横向一体化,或处于生产经营过程不同阶段的工厂(或生产线)实现纵向一体化,以及生产经营多样化等三种途径所产生的规模效益。工厂规模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性,而企业的规模经济性要相对小得多。一般来说,工厂规模的扩大,会导致规模经济的出现,而对于仅仅是企业规模的扩大,应持警戒的态度。

从上讲,规模的性首先是工厂规模经济,在此基础上,再追求规模经济。没有工厂规模经济的企业规模如无源之水,是难以长久的。实际上,我国不少企业首先急待解决的即是工厂规模经济,这在机械、、汽车、炼油、和钢铁等行业中表现尤为突出。这种工厂规模不经济严重了企业的创利能力,也使大企业缺乏成长的空间。因此,重新明确工厂规模与企业规模的区别,有利于企业辨别自身规模经济的缺乏来自哪一层次,从而对症下药,制定正确的规划,避免盲目扩张,形成有规模无效益的局面。

3.2 规模经济必须基于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规模不等于效率,规模是效率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企业规模只有与其竞争力挂起钩来才会显出实际意义。

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的观点,核心竞争力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核心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和应变能力,其中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主导产品(服务)是核心竞争力的精髓。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对于正在致力于规模扩张的大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公司在一定时期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且其采取不同活动所能产生规模经济的潜力是不同的,因此集中公司资源,在企业价值链中选取最能创造价值的“战略环节”,致力于形成有竞争力的规模优势就显得格外重要。近年来,随着竞争的加剧,一些企业不再单纯追求经营规模的扩大,而是通过分拆、重组、将不相关的业务出卖,或变成独立的公司,甚至缩小企业的规模,使之集中于主业,从而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种变化即是基于对规模的重新理解,即规模不只是总的规模,而是具体在某些产品、产业上的规模和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能力带来企业规模扩张,而规模优势又强化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企业只有注意突出主营行业优势,明确企业的规模、产业边界,加强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专业化的规模优势,才能取得成功。

3.3 理解规模经济须动态化

规模经济的大小一般也会随着产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当技术获得发展、产业渐趋成熟的时候,规模经济也常常随之增加。然而,相反的情况也会发生。例如,在钢铁产业,微型工厂技术取代了传统的垂直整合工厂,大大降低了最低有效规模的水平。同时,这些变化未必一定均匀地出现在公司的所有活动中。有时,改变规模经济并不导致公司规模的直接扩大,而很可能激发某一产业的重新配置和促使垂直链中某一具体阶段的专业厂商的出现。

技术进步的日新月异决定了规模经济概念的动态化,也意味着公司的有效规模应处于不断调整之中。因此,规模经济包含的实际上是一个适度规模、有效规模,实务中切忌将其教条化。

3.4 规模经济:技术和制度的双重观点

如前文所述,技术水平是决定规模经济的重要因素,而值得注意的是,制度因素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力。

规模经济的实现受内、外部条件的共同影响。从规模经济的外部条件来看,除了一国的经济与发展水平和市场容量影响规模经济外,交易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在市场的制度层面,产权界定不清、信息公开程度低、法制软弱、市场封锁,在基础设施上,运输途径狭窄、运输成本高、信息传递慢,则市场半径必然很小、市场的规模难以扩大,分工、专业化和规模化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从内部条件考虑,企业的管理水平是影响规模经济实现的重要因素。规模经济要求各种要素能够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方式组合起来,而且规模越大,这种组织工作的复杂性也在提高,对管理的要求也就大大提高。管理除了技术性的因素以外,由于信息不对称所招致的也很突出。所以,规模经济还要求健全有效的企业治理结构。

对我国目前的大企业来说,所谓“企业规模”及其竞争力,已不仅仅是技术概念,更重要的是体制和机制概念,由这一点看来,中国企业要真正做大做强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1 刘怀德.论国有经济的规模控制[J].经济,2001(6)

2 胡钧.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J].经济学动态,2000(11)

3 于立.实施大企业战略应澄清的几个问题[J].中国经济,1998(2)

4 宋云.并购战略与规模经济.企业改革与管理,2002(3)

5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第4篇

【关键词】 零售业;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或规模效益是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假设. 其基本含义是:在投入增加的过程中,单位产出的平均成本随产出量的增加而下降, 产出增加的比例超出投入的比例而带来的效益, 所以也叫规模效益。这里投入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是前提单位产出成本的降低与效益的提高是结果。

1 经济服务化趋势促进了零售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当今, 世界经济中服务业的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比重越来越高, 世界经济正呈现一种服务化趋势。1980 年服务业在世界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为5512 % ,到1996 年时已高达6315 %。格林・克拉克在其代表作《经济进步的条件》中用发达国家的历史数据总结出经济的服务化规律, 用他的原话来说就是: “劳动人口由农业转移到制造业, 再从制造业转向商业和服务业”。零售业作为商业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各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美国为例, 1997 年美国零售业产值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9 % , 在零售业就业的人员达2 250 万人,平均每10 个人中就有1 个人从事零售服务业, 零售业是美国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部门 ; 发展中国家也是如此, 1999 年台湾地区流通产业的营业额已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16161 % , 就业人数占社会就业人数的21 %。与此相对应的是零售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也日益提高。可以说零售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市场繁荣、生活水平提高的集中表现, 也正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世界经济服务化趋势导致了零售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迅速提高 .

2 我国零售企业规模格局现状

目前,中国零售业规模竞争格局表现为企业规模扩大趋势明显,外商企业占有相当优势。如表中所示,2003年零售企业100强及30 强销售额增长明显,年均增幅分别达到;40%和50%以上;以零售总额为标准计算的行业集中度指标对比显示出,C10在四年间提高了157% ,而C30较前几年分别增长152%,117%,53.7%和34%,这说明企业规模化趋势逐渐凸显,产业集中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零售企业间并购进程的加快,集团规模增大,出现了一批初具规模的大型企业集团。

外商企业增长也十分迅速2003年我国零售业外商投资法人企业数264家,

分店2200多个比上一年增长了89%,2003年零售企业前30名中国内企业销售额增幅为17.5%,而外商企业为21%,整体看来,其增速大于内资企业;而且在我国零售企业整体规模扩大的同时,外商企业在零售市场中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2003年零售企业30强中有7家外商进入,销售总额为59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1.6%优势较为明显。

3 零售商店的规模对商店成本与效益的影响

3.1 固定成本的分摊。在零售企业运作中, 商店的取暖、降温、照明、工资和管理费等方面的开支是相对固定的: 在一定的规模范围内, 它们不会随着零售规模的扩大而上升, 或至少不会按同样的比例上升。当商店规模扩大时, 由于这些相对固定的成本被分摊到更大的销售额或营业面积上, 从而单位产品的平均经营成本或费用会下降。这里要注意区分由商店使用效率的提高导致的成本下降和由零售规模扩大而导致的成本下降。前者出自有效的管理, 不仅存在于不同规模的商店之间, 也存在于相同规模的商店之间, 故不属于规模经济问题; 只有后者才是规模经济要研究的内容。

3.2 风险抵御能力的提高。大的零售商店有更大的能力抵御不测事件的发生, 这不仅表现在大商店有更大的商品贮存可以灵活调配, 也表现在大商店有更多的正在使用或准备使用的机器设备足以应付偶然发生的机器设备的坏损, 从而避免可能的损失。

3.3 单位面积交易量的增大。这是因为, 首先, 大商店与小商店相比会提供更多的品种,从而强化了消费者“一站买齐”的倾向, 即消费者往往会在大商店购买更多品种的商品。其次,大商店给人一种大而全的感觉, 会吸引较多的消费者购物; 而消费者在购买某一种物品时, 经常会顺便购买其它的商品。不同商品的这种交叉影响, 也会增大大商店单位面积的交易量。

最后, 采购成本的节约。大商店往往有较大的购买力, 这使它们在与供应者讨价还价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它们往往会以较低的价格得到供应者的产品.

4 零售业企业走向规模化之路的原因.

4.1 零售市场的激烈竞争。相对而言, 零售业的市场进入门槛较低, 几乎不存在技术壁垒, 具有天然的充分竞争特性, 也正是因为如此, 导致零售业成为竞争最为激烈、平均利润率最低的行业之一。零售行业规模效益十分明显, 有人对我国百货商店的规模与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结果显示, 其规模与效益确有正相关关系, 其规模经济来自于规模增大所导致的各种成本与费用的节约。大型零售商庞大的购买力使它们在与供应者讨价还价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 它们往往会以较低的价格得到供应者的产品。零售巨头沃尔玛2001 年销售规模2100 多亿美元, 整个中国的前500 位大型零售企业的销售总和还不及它的十分之一, 这样的的市场规模, 使其在进货渠道、进货价格上的优势几乎处于垄断地位。此外大型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 它还可以依靠雄厚的财力,进行小企业无力从事的广告宣传、市场调研、产品开发等活动。进入壁垒低导致的激烈竞争和大企业在竞争中的明显优势迫使零售企业纷纷走上了联合、兼并的规模化发展之路。如沃尔玛就是靠收购兼并起家。

4.2 生活方式和购物习惯的改变促使单个店铺大型化、整体化, 服务功能更为齐全。1971 年韩国出现了第一家超级市场, 而10 年后发展为1 500 家; 在我国的香港, 超级市场的数量在1975~1983 年这8 年期间增加了6 倍, 而同期内传统的杂货店的数量减少了30 %。导致商店规模增大的原因主要有: (1) 小汽车拥有量的增加; (2) 家用电冰箱和电冰柜的增加; (3)家庭主妇参加工作的增加; (4) 生活节奏的加快。这些变化导致人们的购买行为倾向于一次性批量购买和一站式购物, 这就要求商家将数量充足、品种齐全的商品置于同一屋顶下, 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除了要求购物方便, 要求一次性购齐所需物品外, 消费者也很注重时间、空间、服务和附加价值的消费, 追求购物的便利性、舒适性、高选择性和文化性, 不少消费者还借逛商店的时间休闲、放松,商业和服务功能齐全的大型超市以及购物中心正好顺应了这一需要, 大部分超市都配备有餐饮、娱乐和文化设施.

4.3 现代生活多元化、市场细分导致零售业态多样化、细分化, 竞争使不同业态出现融合趋势。不同的业态是零售业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和选择的结果。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零售商进入市场时就会有不同的业态选择。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生活的多元化导致购买需求日益个性化、多样化, 进一步促进了零售业态的创新。国际零售业在19 世纪中期之前基本上都是小型零售店铺, 1852 年在法国首先出现了百货店, 1930 年世界上第一个超级市场在美国诞生, 20 世纪60 年代初出现了折扣商店, 60年代末出现了便利店, 近一二十年来, 新的业态形式产生的速度不断加快。目前世界上共有多少种零售业态, 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 粗略估计, 自从百货商店产生以来的150 年的时间里, 共产生了20 多种零售业态, 其中很多(如商店街、网络商店等) 都是新近产生的. 在激烈的竞争中, 不同业态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使得本来是错位经营的业态出现了趋同现象。例如,百货商店是高价格、高毛利、低周转率的零售业态,而其对立面――-折扣商店, 则以低价格、低毛利、高周转率为特点, 而随着零售业的发展, 这两种相反特点的业态融合形成新的零售业态: 折扣百货商店。

5 国内零售企业扩张要有理性

企业应当意识到通过贷款、融资和占用供应商货款的方式扩张,其前提必须是实现资金的良性流动,否则大规模的扩张必然伴随着高风险,包括供应商追逼货款和流动资金的缺口,这正是导致资金链断裂的元凶。美国的连锁零售业巨头、全球企业9强之一的普尔斯马特近日传出被英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企业“瓜分”的消息。据业内人士分析,普尔斯马特的问题主要是因其近年在中国扩张步伐太快导致。过快的扩张挤占了企业的流动资金,造成对供应商欠款纠纷事件频发。而沃尔玛的成功在于其十分善于平衡规模和企业发展的关系,它在采购、库存和物流配送方面的精细化管理,有效摊薄了商品的平均成本,并控制了新成本的增加。如果国内商业企业不能看到这一点而“照葫芦画瓢”,将非常危险。

国内零售业由于零售商需要的流动资金量很大,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资金周转就会很困难,必将影响进货和商家信誉,也可能进一步影响其正常经营。举巨资扩张中的商业企业更应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据研究表明,商业企业规模经济的效应整体不高,主要原因是商业企业销售的商品所能摊薄的成本并不多,如单位销售商品的人工销售费用、营业场所成本等等,均属于变动成本,不存在规模效应。商业企业的规模效应主要来源于采购成本的降低,像苏宁、国美等大的专业零售商,由于其向单一家电企业采购的总金额非常巨大,因此采购存在较好的规模效应;但对一般的超市类商业企业,其向单一厂家采购的金额并不大,因此采购的规模效应不明显。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当商业企业扩张过快时,企业将面临新的成本的增加,如文化、机构的整合管理成本。当新的成本增长过大时,企业将出现“规模不经济”.

参考文献

[1] 李明武

[2] 景素奇

[3] 庄贵军,冯根福

第5篇

关键词:规模经济;原因;对策前言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许多企业开始通过规模化经营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企业规模化经营可以降低企业单位经营成本和生产成本;增加企业自身影响力,降低企业原材料的购入成本;甚至在一定阶段,会因规模化经营产生垄断的利润。但由于受到国家金融制度、法律法规建设等因素综合制约,企业在进行规模经济发展中遇到诸多难题,企业规模经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需要脚踏实地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特点,一步一步进行发展,最终达到竞争力提升和企业利润的增多。

一、我国企业规模不经济发展的现状

虽然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产业集中程度增大,但企业的发展仍呈现规模小、产业分散、生产要素配置不合理。国内企业和国际企业对比,发现国内企业平均规模远远小于国际水平。通过相关数据显示,我国300余家重点企业每年所创造的价值仅仅是沃尔玛和通用汽车年创价值总和,我国规模最大企业和世界五百强第一位相比,前者收入仅占后者的20%左右。一个国家经济规模情况和国内企业规模存在紧密的联系,规模经济不仅可以减少企业发展成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也会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二、我国企业规模不经济的原因分析

究其根源企业规模不经济原因在于企业经营和生产成本过高,企业无法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企业缺乏规模经济原因进行分析:

1、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在面对国际竞争时出现乏力

创新关系企业发展的成败,在企业经营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缺乏自主研发和创新,使得企业的发展缺少核心技术,灵魂都是别人的,企业如何能独立、自主、健康的发展。以世界五百强企业为例,他们对创新的重视是我们所想不到的,全球接近75%的新技术都属于他们。

核心技术的缺失严重制约我国进出口贸易,国内出口多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成本低下、技术量不高,经常被东道主国家控诉反倾销。企业想加大自身综合实力,在激烈世界竞争热

2、对规模经济定位不准确

我国当前对规模经济认识不透彻,存在定位错误状况,即评定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仅仅依靠企业所拥有的真实财富值。这种定位会从根本上制约企业的规模经济发展,不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对企业竞争力的认定是复杂、严肃的问题,不能单纯依靠单种因素,应由市场占有率、利润水平、销售增长率、新产品研发能力等多方面共同制约,其中利润这个指标在对规模经济定位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

许多企业盲目认为只要扩大企业规模,就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于是国内出现很多企业通过收购来达到规模扩大目的,但是虽然企业规模变大,但由于企业经营管理配置条件的缺失,如技术、管理理念、管理水平等,造成企业的平均经营成本很快出现升高情况,出现企业规模不经济状况

3、企业规模经济发展缺乏制度和法律的保障

企业也进行规模经济发展时,由于金融制度、国家政策、法律体系建设不完善等,致使企业发展受到限制,不能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如企业的收购时,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缺失,致使一些失业问题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社会正常秩序;在企业规模经济发展时,由于法律建设的滞后性,企业发展中无法可依,使之多走弯路,造成资源的浪费,自身的合法权益也得不到保障。

三、我国企业摆脱规模不经济的对策

企业实现规模经济主要有两种途径,即内部和外部扩张,前者指依靠企业自身技术、资本积累等优势,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后者主要指通过兼并和收购方式达到企业规模扩大。下面针对企业规模不经济出现成因进行具体分析:

1、企业进行收购和兼并同时强化横向发展

合理通过内外部扩张达到企业规模扩大,实现企业规模经济发展时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强化市场地位的重要手段。企业的兼并和收购可以在短期内迅速完成,但企业发展道路选择却摆在企业面前。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专业化,对不能专业化发展的市场不要强行进入,要学会适当的放弃,否则将会成为拖累。企业多元化发展必须满足:在新行业是否有资金和人力资本;新行业和主业能否产生互补等。但由于我国企业大多呈现规模小、竞争力匮乏,因此,企业收购和兼并要强化横向进行,使得企业在主业基础上建立规模经济,减少企业盲目进入其他行业,使得企业风险增加,不能形成有效规模经济。

2、完善资本市场是实现企业规模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国外发达国家的并购行为均是通过金融机构完成,主要适合于大企业的兼并和并购行为,加大资本市场完善,鼓励国内企业上市,可以推动国内企业形成融资、并购机制;国内多数企业规模小、发展慢,还没有达到可通过金融机制实现并购的条件,这也更体现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巨大潜力和空间,因此,加大对资本市场完善,解决企业发展、并购中存在的筹资问题,促进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企业购并在实现生产要素集中和规模经济发展时,也带来了重要的社会问题-失业问题,失业问题不能妥善的解决,将会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因此,保障企业规模经济顺利进行,就必须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解决失业问题,打击失业保险和其他保障基金被非法挪用的行为;开展再就业培训,加强对失业人员的关注和重视,努力减少失业人员,使得失业人员切实得到帮助,维护社会稳定,为企业并购和规模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林燕.中小企业的规模化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

[2]董洪昌.对规模经济的几点再认识[J]商业研究,2000第1期.

第6篇

摘 要 运用DEA模型分析了我国多家上市钢铁企业的规模经济有效性,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上市钢铁企业是规模经济无效的,且多为规模效益递减。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钢铁企业 规模经济 DE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钢铁企业得到了蓬勃发展,2009年钢产量突破1亿吨,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之后,钢铁行业盈利和经营状况都趋于恶化。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数据,2012年全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15.81亿元,同比下降98.22%,全年亏损企业23户,同比增加15户,亏损面达28.75%,亏损额达289.24亿元,同比增长7.39倍,我国钢铁行业已经步入低谷[1]。造成钢铁行业亏损是由于成本的上升和需求的不足,但最深层次是我国钢铁企业的生产规模小而组织规模偏大,存在规模不经济。本文以沪深两市多家上市钢铁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析其规模经济是否有效。

1.DEA模型

2.基于DEA模型的中国上市钢铁企业规模经济性分析

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本文参照以往的相关研究,根据数据的统一性、可比性以及可获取性,设置如下指标:输入指标:企业资产总额、企业劳动力总数(即母公司和子公司职工数)。输出指标:企业净利润、企业营业收入。

2.2 决策单元的选取和数据的整理

本文选取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证证券交易所上市的24家钢铁公司作为决策单元,这些公司具备炼铁、炼钢、轧钢等完备的工艺流程,且粗钢年产量均在400万吨以上,其运营水平和效果可基本反映中国钢铁工业的概貌[4]。表一为24家钢铁上市公司2012年年度财务报表,DEA分析额输出指标必须为正,故剔除了净利润为负的企业。

2.4 结果分析 从表1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1)所研究的多家上市钢铁企业中只有宝钢股份、八一钢铁,新兴铸管3家企业的规模经济是相对有效的。这说明在相同资产投入的情况下,这3家企业可以获得比其他规模经济无效的钢铁企业更多的产出,究其原因:1这3家钢铁企业的投入产出比相对合理,投入产出效率较高,虽投入上宝钢股份、八一钢铁和新兴铸管相差悬殊,但是这3家企业都结合本企业的特点,最大程度地发挥了自身的产能优势;2这3家企业的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较高,宝钢是中国钢铁行业的“排头兵”,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都居行业前列,新兴铸管的铸管生产规模和综合技术实力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处于领先水平,八一钢铁每年都有大量的资金用于技术改造。但这3家钢铁企业的规模经济有效性只是相对的,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2)凌钢股份和沙钢股份这2家钢铁企业的DEA是无效的,但其规模效益是递增的。通过数据对比,这2家企业的资本投入偏少,导致投入产出效率不高。

(3)本钢板材、太钢不锈等8家企业不仅DEA是无效的,且规模效益也是递减的。究其原因:1机构过于庞大,且生产人员技术水平较低,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生产效率;2离退休员工过多,历史包袱过重,耗费了大量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金;3生产要素搭配不合理,投入产出效率不高,导致了生产效率的低下。

3.政策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知:我国大部分上市钢铁企业是规模经济无效的,且多为规模效益递减。针对此现象,本文从企业的角度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加大资本投入,提升技术水平

重视对固定资产的投入,及时更新机器设备,引进先进生产工艺,有效提升生产技术水平。此外,加强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高校在自主创新方面的核心作用。

(2)重视人力资本,提升员工素质

重视人力资本的投入,积极引入外部优秀人才,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持续提升员工素质,打造一支“能战斗、能吃苦、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3)合理精简机构,优化信息传递

合理精简组织机构,削减不必要的岗位,引入市场竞争和奖励机制,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优化信息传递机制,以便决策者及时掌握企业一线动态,做出正确决策。

(4)优化要素配比,平衡投入产出

钢铁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企业生产要素的配比,实现规模效益的最大化,从而平衡投入产出,提高投入产出的效率比。

第7篇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规模经济;途径;支撑要素

一、房地产规模经济概念

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包括各种专业公司和联合公司的规模)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资源贮备、开发建设、资金、人才规模。它表明开发建设诸要素以及开发建设的房屋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集中程度。根据这种集中程度,一般可以把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划为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种。划分房地产企业规模的标准,既可用劳动力、资金来划分;也可用其完成的开发量或正在开发的数量划分;也可用其中两个以上的要素同时作为划分的标准。

二、房地产规模经济要求

1.房地产企业初始规模的确定。为了确定房地产企业的适宜规模,必须首先确定房地产企业的起始规模。起始规模是经济合理条件下的最小开发建设规模,是确定房地产企业最适宜规模的基础。起始规模应保证房地产开发建设各环节中的人才、资金、资源、设备等,并使其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起始规模的合理确定,是决定投资房地产开发的重要依据。当房地产项目的最小规模低于起始规模时,不宜投入开发,而开发规模大于起始规模时,则应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自身条件以及其他条件,按不同的规模,组成开发建设的合理性方案,并选择最优规模。由于房地产的区域性非常强,加上东部与西部差异,城市与县镇差异。因此很难准确确定具体的初始规模。原则上,在大中型城市,以中型房地产企业开发规模较为适当;在小型城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以小型较为适合。

2.企业最适宜规模的确定。在某一地建立房地产企业规模,并非规模越大、实力越强就越好。还必须根据所在区域房地产市场情况而定。为了确定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最适应开发规模,需要以企业最适宜规模为核算评价的标准,企业最适宜规模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内开发建设过程,管理组织最为合理,各种生产要素能充分利用,技术经济指标先进,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规模。如果企业规模超过了企业最适宜规模的界限,投资和劳动力消耗的增加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将呈递减趋势。由于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各种社会化分工合作机制的建立,如前期有顾问策划公司、工程有招投标的公司、监理公司、宣传有广告策划公司、销售有营销中介公司。企业从人员数量上考虑,大型企业人才数量只需要中型企业人数,中型企业人数只需要小型企业人员,没有必要搞小而全、大而全。

确定企业最适宜规模的方法很多,要根据具体的技术经济特点合理选择。最常用的是成本效益分析法。这种方法的实质是通过消耗类指标和效益指标的对比分析,在盈亏平衡的基础上不同规模方案进行比较,确定企业最佳开发建设规模。当前企业最适宜规模应当以所拥有的资金、土地资源作为衡量标准。

3.企业最优规模的选择。企业最适宜规模是计算企业规模的依据,但并不是选定的企业实际规模。在选择企业的实际规模时,要根据社会需求量的大小,在企业起始规模和最适宜规模之间,经过多方案的对比分析来确定。比较企业的不同方案,一般是采取计算同一年开发建设成本与基建投资额之和来进行。总费用最低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三、房地产规模经济实现途径

1.房地产企业购并是资本集中的有效手段。低价收购资产,实现低成本扩张。使购并企业获得的资产大大超过购并成本和购并价格,或超过新建企业的投资。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企业实施购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动机。获取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动机。企业购并可能以直接实现规模经济,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自身内部扩张,逐步增扩股,增大股本结构,实现扩张,并以实现滚动开发的提高资金的利用率;(2)横向购并中的规模经济。横向购并是同一产业中生产同类或存在替代关系的企业之间购并,具有直接的规模经济效果;(3)纵向购并中的规模经济。企业纵向购并的规模经济实现也必须首先具备上述企业规模经济的支撑条件,否则,会陷入规模不经济的误区;(4)混合购并中的规模经济要获得混合购并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果,构成企业规模经济的各种支撑条件也是必不可缺的。

2.房地产规模经济也可以在政府统一运作下完成。各级地方政府通过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完成前期土地的规模开发。然后通过土地招投标市场,按照规划片区由各开发企业在竞标所得的地块上进行组团式或居住小区式开发。较为成功的实例就是南京市开发建设的“月牙湖小区”。它由建委、国土、规划局等部门按照南京市居民高尚居住区的规划要求,统一进行布局,综合配套,由十几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组团式、居住小区规模开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企业战略同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一定的目的、通过一定的方式组成的网络式的联合体称为战略联盟。战略联盟的概念首先是由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罗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内格尔提出。从20世纪80年代起,战略联盟在西方和日本企业界得到迅速发展。战略联盟是一种关系松散的企业组织形式,它不具有传统企业那样明确的层级和边界,对于联盟中的各方而言都十分机动灵活。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实践中,这优势互补的组织形式具有较高的效率。由于房地产的区域性很强,因此战略联盟中的各方可以通过相互间的网络进入对方的地区市场。这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进军外地市场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同时,战略同盟可以克服较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双方招投标大型土地项目资金不足的劣势,在大型国有土地招投标中避免残酷竞争,哄抬地价,提高土地投资成本,达到规模经济,战略同盟各方共盈的目的。

四、房地产规模经济的支撑要素

从企业内部来看,构成规模经济的主要支撑条件是:

1.拥有土地资源的支撑。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它不仅是房地产业的直接开发和经营的对象,同时也是各类房屋建筑不可缺的基础载体。房地产的开发建设离不开土地资源,而土地资源却可以作为未被开发的原始形态而独立存在,可以说土地是房地产开发建设的万源之本,在我国,土地归国家所有,房地产企业仅能依据开发建设项目用地性质的不同,购得40~70年的土地使用权(依用地性质不同而分),而土地使用权的一次性周期长达40~70年,因此,要实现房地产企业的规模经济,必须在其可预见的预见期里,充分贮备土地资源。如果没有土地只能是空谈规模经济。

2.资金支撑。资金是房地产血液,房地产规模经济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金,通过资金参与控制更多的具有规模经济的开发项目,即房地产规模经济离不开庞大的资本投入。企业自身的资本积累、积聚能力,以及进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能力,就其成为能否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支撑条件。

3.企业家能力的支撑。当房地产企业开发建设规模以算术级数或几何级数增长时,特别是当房地产企业通过横向、纵向及混合购并若干企业,实现房地产企业规模急剧扩张时期,其管理的复杂程度、组织协调工作量会呈几何级数增加。对房地产企业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企业的外部来看,构成规模经济主要支撑条件是:

1.政府政策。房地产业是一个由政府政策高度垄断性行业,是一个受政府政策影响,对政策敏感性极大的产业。由于政府严格控制着房地产一级市场中最重要的资源——土地。使得它对整个房地产市场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它决定了市场供求关系平衡位置,决定了价格走向。作为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的房地产企业发展与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紧密相关,政策是决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市场规模支撑。市场规模即市场需求量。市场需求量的大小是实现规模经济的前提条件。由于规模经济是房地产开发的明显趋势。但由于其受市场容量的限制,即受开发建设地区人口因素影响。因此,并非开发建设规模越大越好,随着规模的扩大会出现规模效益递减情况。笔者根据多年房地产开发实践,提出如下规模:在中、小型城市(人口规模:50万人~100万人)一般不宜进行大型房地产项目开发。在大、中型城市(人口规模:150万人~300万人)一般宜进行大型房地产项目开发。在特大型城市(人口规模大于500万人)一般宜进行特大型房地产项目开发,开发规格以居住区为宜(建筑面积为50万m2~150万m2),资金筹措按上市公司、大型企业集团标准。

上述仅是相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就各级地方政府而言,本着经营城市考虑,其开发规模应适当地提高一个档次,以利于城市综合布局。

3.市场范围支撑。市场范围与市场规模是密切相关的。市场范围大,市场规模也随之扩大;反之,市场范围小,市场规模也会随之缩小。市场范围,即房地产企业开发商品房的销售范围,是一个市场空间概念。由于房地产所特有的地域性强,使用权得其开发建设的商品房一般不会超出以地级市、县级市销售的范畴。因此,在某一地的房地产开发随该城市地域的扩张,城市化的进程而市场范围扩大。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无限扩大,也会陷入规模不经济。

此外,由于各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科研、社会发展、对外开放程度的不同,因此其房地产市场范围不尽相同。对外开放程度越高,政治、经济、文化、科研、社会发展水平越高,其城市吸引力越强,人口流动性越大,人口聚集性越强,市场范围就越大。

4.产业及产品差别。规模经济并非是适用于所有产业与产品的概念。在房地产产业经济运作中,有些商品房的规模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有些商品房的规模经济效益则不十分明显,甚至不存在规模经济性。

参考文献:

1.乔梁.规模经济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2.芮明杰.中国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第8篇

【关键词】规模经济;现状;问题;对策

一、规模经济理论概述

(一)规模经济定义

规模经济理论是指在一特定时期内,企业产品绝对量增加时,其单位成本下降,即扩大经营规模可以降低平均成本,从而提高利润水平。兼并可以在两个层次上实现企业的规模效益,即产量的提高和单位成本的降低。兼并给企业带来的内在规模经济在于:通过兼并,可以对资产进行补充和调整;横向兼并,可实现产品单一化生产,降低多种经营带来的不适应;纵向兼并,将各生产流程纳入同一企业,节省交易成本等。兼并的外在规模经济在于:兼并增强了企业整体实力,巩固了市场占有率,能提供全面的专业化生产服务,更好地满足不同市场的需要。

(二)规模经济理论的产生

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看,亚当・斯密是规模经济理论的创始人。真正意义的规模经济理论起源于美国,它揭示的是大批量生产的经济性规模,典型代表人物有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1),张伯伦(E H Chamberin),罗宾逊(Joan Robinson)和贝恩(J S Bain)等。马歇尔还论述了规模经济形成的两种途径,即依赖于个别企业对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组织和经营效率的提高而形成的“内部规模经济”和依赖于多个企业之间因合理的分工与联合、合理的地区布局等所形成的“外部规模经济”。他进一步研究了规模经济报酬的变化规律,即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规模报酬将依次经过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个阶段。此外,马歇尔还发现了由“大规模”而带来的垄断问题,以及垄断对市场价格机制的破坏作用。规模经济与市场垄断之间的矛盾就是著名的“马歇尔冲突(Marshall’s dilemma)”。他说明企业规模不能无节制地扩大,否则所形成的垄断组织将使市场失去“完全竞争”的活力。之后,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和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伦针对“马歇尔冲突”提出了垄断竞争的理论主张,使传统规模经济理论得到补充。传统规模经济理论的另一个分支是马克思的规模经济理论,马克思的理论与马歇尔关于“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的论述具有异曲同工的结果。新古典经济学派则从生产的边际成本出发,认为只有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才能达到最佳规模。

二、我国企业规模经济发展的现状

近些年,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全国企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从一定程度上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提升。据调查显示,国家的经济规模发展水平和其拥有的大公司的数量呈正相关。但从我国企业的平均规模与国际上企业比较来看,我国企业的平均规模与发达国家的企业规模差距仍较大。从单个企业规模来看,将2010年世界500强的前10名企业的营业收入和中国500强前10名企业的营业收入进行比较,我国排名第一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营业收入仅相当于世界排名第一的沃尔玛营业收入的46%,相当于世界排名第二的皇家壳牌石油的66%。在2013年,包含台湾在内,中国上榜的公司总数已经达到95家,距离百家仅咫尺之遥。中国上榜企业的总收入达5.2万亿美元,占到了500强企业总收入的17%。我国企业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实现了巨大的突破,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我国在世界前500强中占据的比例仍然较低,企业规模经济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三、我国企业规模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规模小而分散,产业集中度低

目前,中国有一部分工业产品总产量在世界排名靠前,这说明产业具有相当的生产总规模,但同时存在企业规模偏小、产业组织过于分散、产业集中度低的现象。这就使得企业生产分散,重复生产和重复建设现象严重,过度竞争的状况得不到改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一些产业部门规模经济效益明显,但由于企业规模较小,不能采取大规模生产降低经营成本,导致企业不能利用成本优势参与市场竞争,开拓市场,制约了整个产业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二)市场结构不合理,市场供需不平衡

由于一些产业的进入壁垒较低,大量的生产商加入到这一产业中,导致存在大量中小企业,形成了一个集中度低、供给过剩的市场结构。在供过于求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为追求生存,增加销量,盲目降低产品价格,使得企业投资回报率很低,甚至不能维持企业的正常经营支出,长久循环下去企业走向破产的边界,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环境。规模偏小、布局分散的众多中小企业,在国内市场上展开无序竞争,经常使用不公平和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来牟取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其结果是全行业利润水平下降,缺乏与国外对手的竞争,也影响整个产业的稳定发展。

(三)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科研经费投入不足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在企业经营发展成败的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存在企业的研究经费和科技投入不足,缺乏自主研发和创新的现象,使得企业的发展缺少核心技术,在国际竞争无法占据技术优势,不利于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同时,国内很多企业的创新停留在模仿创新的阶段,自主创新停滞不前。由于企业技术创新经费投入不足,企业产品升级换代缓慢,发展缺乏后劲,很难与发达国家相竞争。在国际市场上处于劣势地位,在产业规模膨胀、企业生产规模扩大而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也导致了很多企业经营难以维持,甚至出现一批企业破产倒闭。我国的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大多数企业普遍资金少,技术含量低,这就使得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严重不足。

(四)并购重组的大企业存在大而不强的现象

并购重组是企业规模扩张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具有成本低的特点,是很多企业扩大规模的一个选择。但是,很多企业存在这一个误区,认为只要把若干个企业联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规模经济。社会上涌现出一大批这样的企业集团:即通过兼并、收购将企业简单合并在一起,或者将没有内在技术经济联系的企业简单的拼凑在一起,从账面上看企业集团的资产和收入都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仍然没有形成,集团内成员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理念、管理水平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甚至存在管理不善导致内耗严重,给发展带来更大的困难。

(五)法律法规体系和相关制度不健全

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企业并购发展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和相关制度建设不完善,不能有力的支持企业发展,导致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很多社会问题,比如员工工作安排的问题,由于并购导致的岗位调整,如果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制度保障,很可能导致很多员工失业,将严重影响社会正常秩序。由于法律法规的滞后性,企业在发展规模经济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况,既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也可能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障碍。

四、改善规模经济的对策

(一)通过并购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

企业通过并购可以有效的扩大企业规模,促进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提高。在当前形势下,企业并购是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有力措施,合理通过内外部扩张达到企业规模扩大,实现企业规模经济发展是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强化市场地位的重要手段。企业在进行规模扩张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充分意识到规模风险的存在,规模大并不一定等于规模经济。当生产能力超过最优生产规模点时,边际产出将减少,此时规模报酬递减,表现为规模不经济;超出这个边界的规模只能使交易成本递增,结果与规模经济背道而驰。因此,尽管并购是一个可以在短期内扩大企业规模的手段,但是企业在并购过程中要有选择的进行。对不能专业化发展的市场不要强行进入,要学会适当的放弃,否则将会成为拖累。企业多元化发展要有足够的人力和财力,同时多元化产业是否与企业现有产业相关。我国企业大多呈现规模小、竞争力匮乏,在并购时要在主业基础上建立规模经济,提升产业集中度,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降低并购风险。

(二)改善市场结构,供需趋于平衡

我国一些产业由于市场集中度低和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所以对于新企业而言进入成本和压力就远低于其退出障碍,从而造成大量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过度进入。针对企业现有规模的大小,采取不同手段进行并购,改善市场结构。对于国内市场已趋饱和、生产能力过程、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大型企业,可以加快组建一批有规模、有影响的企业集团与联合体,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拓展市场容量和市场边界;对于不具备规模效益的中小企业,结合企业实际,按照优势互补、优化组合的原则,通过并购组建集团,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竞争力,更有效的参与市场竞争。同时,在重组的过程中,不仅要打破区域界限,也要打破所有制界限;不仅与内资企业合作,还可以与相关的外资企业合作。由行业的优势企业并购相同类型的企业,通过横向并购实现产业的战略重组,淘汰一批劣势企业,加快企业产品的结构调整,提高整个行业的规模效益和竞争实力,使市场的供需日趋平衡。

(三)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久不衰,必须持续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不竭动力。除了进行技术创新,形成产品生产的核心技术体系外,企业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制度创新,建立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同时,学习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进行管理创新,吸收引进先进人才,形成高效灵活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

目前,很多企业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其本质原因还是由于研发和技术手段落后。简单的模仿创新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企业必须坚持自主创新,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根本。企业在提升自身研发能力时,要学习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技术经验,结合自身产品的特点,站在巨人肩膀上不断创新,提升企业自身的技术研发水平。同时,企业内部要建立制度,合理规定研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加大技术开发的资金投入,促进技术与生产的结合,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研发高科技产品,提高产品的差异化程度,降低无效供给和产品积压,更好的满足消费者需求。

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企业要顺应市场变化,针对产品技术寿命越来越短的现状,不断开发新产品,引导技术进步进行技术创新,从而具备持续的新产品研制与开发能力,并转化为进入市场和开拓市场的强大力量,开发出与规模经济相适应的市场规模。

(四)建立大企业集团

建立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是我国发展规模经济的有效途径,因此,企业要想实现规模经济,建立强大的企业集团是有效手段。首先,严格制定企业集团进入的相关法规制度,积极扶持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的企业集团的发展,限制规模过小和前景较小的企业集团的发展。在实施的过程中手段要硬,该摘牌的就必须要摘。其次,对于同行业的企业集团,要支持具有较大优势的集团公司对其他集团公司进行并购或者强强联合,促进企业集团的合并,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增强企业集团的实力。

发展专业化企业集团。专业化企业集团主要是指高科技产品生产企业集团与高附加值产品生产企业集团。这些企业集团对我国企业发展规模经济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从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现状来看,要想发展专业化企业集团就应对企业集团的业务进行有效的整合,重点发展具有专业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业务,创造企业集团的品牌效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越来越多。由于跨国公司的规模较大,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较强,跨国公司成为世界各国发展规模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跨国公司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将业务发展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是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产经营,因此跨国公司的发展能实现规模经济的目的。据调查显示,各国企业规模与跨国生产有直接关系。跨国公司要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产和经营,无疑要求其规模要大,要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投资能力 因此,鼓励支持跨国公司的发展,制定相应的优惠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国企业集团的投资能力,扩大企业的规模和专业化生产,从而促进我国企业的规模经济发展。

(五)政府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政府应努力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通过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对企业集团加以扶持、引导、协调,从而加快企业集团规模经济的发展。第一,政府要对产业结构的状况和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分析研究,制定政策并建立产业政策保证体系,对企业的并购进行积极的引导,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对产业进行有效的调控,重点扶持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第二,改革政府管制模式。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模式,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实现企业的“并”、“转”、破产退出,使社会资源源源不断地向优势企业集中,从而促进大企业、大集团的不断形成。第三,制定产业进入壁垒政策。根据不同产业的生产技术特点,以及对规模经济要求,确定进入某个产业的标准,达不到标准的就不允许新建企业进入。这样不仅保证了企业的合理规模,同时也达到了企业所应追求的规模经济效应。第四,政府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系统。完善的信息服务可以为企业的并购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往往能为企业并购提供完善的信息参考和信息指导,促进企业采取正确的并购方式。最后,完善健全上市公司并购机制。完善上市公司并购机制可以为我国的上市公司创造有利的融资环境,拓展我国上市公司的的融资渠道,从而有效的解决我国企业并购的资金问题。

企业并购在实现生产要素集中和规模经济发展时,也带来了重要的社会问题――失业问题,失业问题不能妥善的解决,将会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因此,保障企业规模经济顺利进行,就必须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解决失业问题,打击失业保险和其他保障基金被非法挪用的行为;开展再就业培训,加强对失业人员的关注和重视,努力减少失业人员,使得失业人员切实得到帮助,维护社会稳定,为企业并购和规模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综上所述,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要进行技术创新,培养核心竞争力,发展规模经济,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规模经济;途径;支撑要素

一、房地产规模经济概念

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包括各种专业公司和联合公司的规模)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资源贮备、开发建设、资金、人才规模。它表明开发建设诸要素以及开发建设的房屋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集中程度。根据这种集中程度,一般可以把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划为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种。划分房地产企业规模的标准,既可用劳动力、资金来划分;也可用其完成的开发量或正在开发的数量划分;也可用其中两个以上的要素同时作为划分的标准。

二、房地产规模经济要求

1. 房地产企业初始规模的确定。为了确定房地产企业的适宜规模,必须首先确定房地产企业的起始规模。起始规模是经济合理条件下的最小开发建设规模,是确定房地产企业最适宜规模的基础。起始规模应保证房地产开发建设各环节中的人才、资金、资源、设备等,并使其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起始规模的合理确定,是决定投资房地产开发的重要依据。当房地产项目的最小规模低于起始规模时,不宜投入开发,而开发规模大于起始规模时,则应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自身条件以及其他条件,按不同的规模,组成开发建设的合理性方案,并选择最优规模。由于房地产的区域性非常强,加上东部与西部差异,城市与县镇差异。因此很难准确确定具体的初始规模。原则上,在大中型城市,以中型房地产企业开发规模较为适当;在小型城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以小型较为适合。

2. 企业最适宜规模的确定。在某一地建立房地产企业规模,并非规模越大、实力越强就越好。还必须根据所在区域房地产市场情况而定。为了确定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最适应开发规模,需要以企业最适宜规模为核算评价的标准,企业最适宜规模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内开发建设过程,管理组织最为合理,各种生产要素能充分利用,技术经济指标先进,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规模。如果企业规模超过了企业最适宜规模的界限,投资和劳动力消耗的增加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将呈递减趋势。由于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各种社会化分工合作机制的建立,如前期有顾问策划公司、工程有招投标的公司、监理公司、宣传有广告策划公司、销售有营销中介公司。企业从人员数量上考虑,大型企业人才数量只需要中型企业人数,中型企业人数只需要小型企业人员,没有必要搞小而全、大而全。

确定企业最适宜规模的方法很多,要根据具体的技术经济特点合理选择。最常用的是成本效益分析法。这种方法的实质是通过消耗类指标和效益指标的对比分析,在盈亏平衡的基础上不同规模方案进行比较,确定企业最佳开发建设规模。当前企业最适宜规模应当以所拥有的资金、土地资源作为衡量标准。

3. 企业最优规模的选择。企业最适宜规模是计算企业规模的依据,但并不是选定的企业实际规模。在选择企业的实际规模时,要根据社会需求量的大小,在企业起始规模和最适宜规模之间,经过多方案的对比分析来确定。比较企业的不同方案,一般是采取计算同一年开发建设成本与基建投资额之和来进行。总费用最低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三、房地产规模经济实现途径

1. 房地产企业购并是资本集中的有效手段。低价收购资产,实现低成本扩张。使购并企业获得的资产大大超过购并成本和购并价格,或超过新建企业的投资。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企业实施购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动机。获取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动机。企业购并可能以直接实现规模经济,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自身内部扩张,逐步增扩股,增大股本结构,实现扩张,并以实现滚动开发的提高资金的利用率;(2)横向购并中的规模经济。横向购并是同一产业中生产同类或存在替代关系的企业之间购并,具有直接的规模经济效果;(3)纵向购并中的规模经济。企业纵向购并的规模经济实现也必须首先具备上述企业规模经济的支撑条件,否则,会陷入规模不经济的误区;(4)混合购并中的规模经济要获得混合购并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果,构成企业规模经济的各种支撑条件也是必不可缺的。

2. 房地产规模经济也可以在政府统一运作下完成。各级地方政府通过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完成前期土地的规模开发。然后通过土地招投标市场,按照规划片区由各开发企业在竞标所得的地块上进行组团式或居住小区式开发。较为成功的实例就是南京市开发建设的“月牙湖小区”。它由建委、国土、规划局等部门按照南京市居民高尚居住区的规划要求,统一进行布局,综合配套,由十几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组团式、居住小区规模开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企业战略同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一定的目的、通过一定的方式组成的网络式的联合体称为战略联盟。战略联盟的概念首先是由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罗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内格尔提出。从20世纪80年代起,战略联盟在西方和日本企业界得到迅速发展。战略联盟是一种关系松散的企业组织形式,它不具有传统企业那样明确的层级和边界,对于联盟中的各方而言都十分机动灵活。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实践中,这优势互补的组织形式具有较高的效率。由于房地产的区域性很强,因此战略联盟中的各方可以通过相互间的网络进入对方的地区市场。这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进军外地市场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同时,战略同盟可以克服较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双方招投标大型土地项目资金不足的劣势,在大型国有土地招投标中避免残酷竞争,哄抬地价,提高土地投资成本,达到规模经济,战略同盟各方共盈的目的。

四、房地产规模经济的支撑要素

从企业内部来看,构成规模经济的主要支撑条件是:

1. 拥有土地资源的支撑。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它不仅是房地产业的直接开发和经营的对象,同时也是各类房屋建筑不可缺的基础载体。房地产的开发建设离不开土地资源,而土地资源却可以作为未被开发的原始形态而独立存在,可以说土地是房地产开发建设的万源之本,在我国,土地归国家所有,房地产企业仅能依据开发建设项目用地性质的不同,购得40~70年的土地使用权(依用地性质不同而分),而土地使用权的一次性周期长达40~70年,因此,要实现房地产企业的规模经济,必须在其可预见的预见期里,充分贮备土地资源。如果没有土地只能是空谈规模经济。

2. 资金支撑。资金是房地产血液,房地产规模经济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金,通过资金参与控制更多的具有规模经济的开发项目,即房地产规模经济离不开庞大的资本投入。企业自身的资本积累、积聚能力,以及进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能力,就其成为能否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支撑条件。

3. 企业家能力的支撑。当房地产企业开发建设规模以算术级数或几何级数增长时,特别是当房地产企业通过横向、纵向及混合购并若干企业,实现房地产企业规模急剧扩张时期,其管理的复杂程度、组织协调工作量会呈几何级数增加。对房地产企业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企业的外部来看,构成规模经济主要支撑条件是:

1. 政府政策。房地产业是一个由政府政策高度垄断性行业,是一个受政府政策影响,对政策敏感性极大的产业。由于政府严格控制着房地产一级市场中最重要的资源——土地。使得它对整个房地产市场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它决定了市场供求关系平衡位置,决定了价格走向。作为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的房地产企业发展与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紧密相关,政策是决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 市场规模支撑。市场规模即市场需求量。市场需求量的大小是实现规模经济的前提条件。由于规模经济是房地产开发的明显趋势。但由于其受市场容量的限制,即受开发建设地区人口因素影响。因此,并非开发建设规模越大越好,随着规模的扩大会出现规模效益递减情况。笔者根据多年房地产开发实践,提出如下规模:在中、小型城市(人口规模:50万人~100万人)一般不宜进行大型房地产项目开发。在大、中型城市(人口规模:150万人~300万人)一般宜进行大型房地产项目开发。在特大型城市(人口规模大于500万人)一般宜进行特大型房地产项目开发,开发规格以居住区为宜(建筑面积为50万m2~150万m2),资金筹措按上市公司、大型企业集团标准。

上述仅是相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就各级地方政府而言,本着经营城市考虑,其开发规模应适当地提高一个档次,以利于城市综合布局。

3. 市场范围支撑。市场范围与市场规模是密切相关的。市场范围大,市场规模也随之扩大;反之,市场范围小,市场规模也会随之缩小。市场范围,即房地产企业开发商品房的销售范围,是一个市场空间概念。由于房地产所特有的地域性强,使用权得其开发建设的商品房一般不会超出以地级市、县级市销售的范畴。因此,在某一地的房地产开发随该城市地域的扩张,城市化的进程而市场范围扩大。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无限扩大,也会陷入规模不经济。

第10篇

在网络经济下,知识和信息愈来愈成为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所不可或缺的经济资源。工业经济时代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受到了巨大冲击,产生了一种根本改变的全新的经济环境。有的中小企业在这场变革中显示了与大型和超大型企业同样的能力,这主要因为网络经济正促使企业规模影响弱化。

1、交易费用与企业生存环境

交易费用是价格机制运行所必然产生的成本,它“可以看作是一系列制度成本,包括信息成本,拟定和实施契约的成本,界定和控制产权的成本,监督管理的成本和实施契约的成本。简言之,包括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 P58)

市场不确定性意味着,有关价格、质量、品种、交易伙伴以及供求双方可能的搭配情况是难以预见清楚的,这使得交易的难度增大。正因为市场的透明度较差,因而产生并增加了交易的费用,例如交易双方为了尽量使自己免受或少受未来市场变化的不利影响,会尽可能地了解价格变动的趋势,这就增加了谈判和达成合同的费用。

当通过一个组织,让某个权威(企业家)来支配生产要素,并能够以比市场外购更低的成本来实现同样的交易时,企业就产生了。即企业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可以节省部分市场交易费用。企业是通过实现外部交易的内部化,以减少交易的次数,从而降低了部分的市场交易成本。简言之,企业是为了节省交易费用而产生的市场机制的替代物。另一方面,企业也不可能只为了减少交易数量,而把规模无限地扩大。在企业内部,也同样存在着技术上以及内部协调管理的成本,产生许多效率损失。其中信息成本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企业内部信息传递上的各种缺陷,致使所传递的信息损失、失真、迟滞或扭曲,从而增加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

2、网络经济挑战“交易成本”理论

网络经济则是以网络交易费用的低廉为基础的。正如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一样,网络交易比市场交易节约了更多的交易费用。当市场主体进入信息网络后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完成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加工和分析工作,因而使信息资源同物质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极大的“互补效应”。对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的交易方式及交易成本产生一种根本性的变化,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企业生存环境。

网络极大地突破了现实世界的时空限制,信息在网上的传送十分迅速、便捷,时空差距不再是网络世界的障碍,网络极大地降低了时空成本。在传统环境下,企业由于资金和技术局限,因此不可能在大范围内收集用户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很难针对用户的特别需要提供定制服务或个性化服务,很难面对不同市场、不同消费者实施针对性的营销策略。而在网络环境下,企业可以以很低的成本,广泛采集用户信息,可以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提供个性化服务等等,可以低成本地为更多的消费者服务。

先进的网络技术可以简化市场交易过程,消解市场中介组织,可以低成本地进行精确的统计与分析。传统经济环境中,许多的经济行为不可能做精确细致的统计分析,因此许多结论或对未来的期望都是十分不准确的。而在网络环境下的经济行为可以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经济行为进行实时的统计、分析,并能借此作出总结,预测未来以及作出较为精确的决策。最后,网络可以减少交易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经济学理论认为,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交易效率的低下,减少信息不对称意味减少用于搜寻信息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意味着社会运行成本的降低和社会净剩余的增加。总之,网络具有大幅度减少市场“交易费用”的作用。

3、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企业的本质是对市场价格机制的替代,即企业内部交易代替市场交易,但这种替代是有成本的。企业内部亦同时存在着组织生产、协调管理等等的内部交易费用,因此存在一个企业效率边界的确定问题。当企业内部用于组织生产及协调管理等的边际费用恰好等于通过市场进行交易的费用时(MR=MC),企业即达到了其最佳的规模,也即是企业的规模边界。这种分析方法是以成本为中心的,即各种要素(资本、人力、资源)在产品中的比例随着总产出的扩大而减少。工业时代追求的标准是企业规模。

在网络经济下,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企业生存方式,它从企业内、外部两方面降低了企业的交易费用,同时提供给企业一个崭新的生存环境,使得不仅是大企业能突破组织管理机构等方面的约束向更大规模发展,也使中小企业摆脱了市场中面临的许多不利因素,焕发出勃勃生机。在网络经济时代,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国际和国内的各种信息网络来建立在工业经济时代只有大公司才有财力和人力来建立的国际联系,来开拓在工业经济时代只有大公司大批量生产的产品才能开拓的国内、国际市场,来进行在工业经济时代只有大公司才有技术力量进行的技术转移。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技术革命的发展,许多商品逐步由少品种、大批量生产状态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转变,使企业结构出现了专业化、分散化和小型化的趋势,中小企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许多国家也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个中小企业发展热潮。据统计,2000年我国中小企业约有1000万家,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60%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中小企业平均每年增长速度超过20%。

但某些行业,像汽车、钢铁等,由于受到资本、设备、技术等条件的影响,企业必须保持较大的规模才能更有利于发展。我们看到,在小企业加速发展的同时,大企业的数目仍在增加,大企业的规模仍在增大,企业集中的趋势并没有停止。销售额在200亿美元以上的大企业,1988年全世界只有38家, 1990年增加到51家,1991年增加到53家,1992年又增加到61家,1996年增加到139家。销售额在300亿美元以上的大企业,1992年全球只有35家,1996年已经增加到了3家。并出现了许多超级大企业,1996年,销售额超过1000亿美元的超级大企业就有10家。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企业规模出现了集中与分散、大型与小型“双向协同”发展的趋势,企业的战略由求大求全转向求新求快。

4、网络经济使规模影响弱化

(1)电子商务使企业规模影响竞争力的基础发生改变

面对电子商务,大企业与小企业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电子商务缩短了生产厂家与最终用户之间供应链上的距离,同时改变了传统市场的结构,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交易成本。在工业经济条件下,企业知名度与企业规模成正比,大企业以其雄厚的资金和广泛的市场影响来提高知名度,反过来企业利用其较高的知名度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但电子商务使规模差距的竞争已变得微不足道。中小企业可与大企业在较为公平的基础上开展竞争。在网络这个载体上,企业可以不分大小,用大体相同的费用在网上电子公告,进行商品宣传,平等地利用网络提供的信息开展经营活动。积极主动地将产品信息推向主要的分销商和消费者,而将市场动态、生产计划、R&D信息推向战略伙伴。这样,企业无论大小,都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2)依靠自己的信息体系,与其他企业分工协作,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企业在发展和壮大自己的核心技术同时,将其他非核心技术业务“外包”出去。中小企业也可成为某个大型企业的“外包”企业,从而与大型企业结盟,得到更大的动力和更多的机遇。在一个合理的分工框架之下,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效率,风险分摊,降低成本。大企业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也不可能实现“大而全”,必然要依赖中小企业,求助于社会分工与协作。中小企业也可以依靠自己的信息体系,通过Intranet和 Extranet及在其上运行的管理信息系统,与大企业建立分工协作关系;同时才也可与其他中小企业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克服单个企业无法克服的困难和危机。在工业经济下企业注重独立性,而在网络经济下,企业则必须加强与同行的联系与合作,即是合作伙伴关系,又是竞争对手关系。通过与其他合作伙伴建立高效的“无缝”供应链,构建“供应商的供应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的基于信息交流和技术创新的战略联盟,从而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3)网络经济下创新和知识将成为企业的重要生产要素

在工业经济下,企业追求的是规格单一的大规模生产,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并利用庞大的销售队伍在尽可能多的市场上把生产出的产品推销出去。而网络经济下,消费者被认为是企业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企业按他们的需求组织生产、提供服务。大规模单一生产形式将逐渐转化为小规模多品种生产形式。同时一个企业除固定资本和劳动力是重要的生产因素外,创新和知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并将成为企业(特别是IT企业)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作为小企业可以选择与大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合作,开发新产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知识水平,以取得竞争优势。

(4)虚拟企业趋向“无界”经济

虚拟企业可以把不同地区的现有资源迅速组合成为一种没有围墙、超越空间约束、靠电子网络手段联系、统一指挥的经营实体,以最快的速度推出高质量、低成本的新产品。虚拟企业的实质是,通过突破企业的有形界限来延伸企业的功能。一方面可以提高竞争力,一方面可以减少投资风险,保证和加速实现企业的市场目标。

虚拟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划分已不明显,逐渐趋向“无界”经济。虚拟企业的功能和效果远远超过原来单独企业的机动性和竞争性,它不必像工业经济下的企业那样,大而全。虚拟企业的竞争优势不是取决于企业规模的大小,不是取决于某个企业的优势,而是来源于各个相关企业多种不同的生产能力、功能特长整合在一起的能力,是一种整体上的优势,是取决于能否将参与的企业最适合的部分紧密无缝地有机地集成在一起。

第11篇

关键词:规模经济 大企业战略

随着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经济国际化逐渐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具有普遍意义的必由之路,而每个国家企业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该国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强弱。让我们看几个数据:2003年,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1家中国企业,而所涉及的产业主要是能源、电信、金融和贸易,没有一家是我国主要产业的制造业企业。2004年,宝钢集团、一汽、上汽集团和东风汽车也首次同时达到世界500强的标准,一开我国制造类企业上榜世界500强的先河,而此时我国进入世界500强的公司已上升至18家。2005年,世界500强企业中的中国公司仍为18家,但于去年同期刚刚踏入500强门槛的上汽和东风汽车均无缘本次财富排行。2006年,世界500强的门槛进一步提高,而可喜的是中国企业中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数目提升至23家,其中上汽集团重新跻身于世界500强的行列,截至榜单日,中国已有一汽、上汽、宝钢三家制造企业列席世界500强。

从表面上看,这个成绩可能会对我们造成一些迷惑,当然,中国企业步入世界500强的数目在增加,进步和成绩我们不会忽略,但是,作为一个GDP排行世界第四的泱泱大国,仅有23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要知道此时的美国已经有接近200家企业入主,而且涉及到我国主要产业的制造业企业仅有3家列入榜单,排名暂且不论,甚至稳定都谈不上,东风、上汽集团2004年在榜单上刚刚露面便在2005年销声匿迹。横向来看,拿我国入主世界500强企业的营业收入与美国同类企业相比,以汽车制造业为例,我国的一汽和上汽两家公司营业收入的总和不及美国通用汽车营业收入的0.2%……敢问中国的企业拿什么去跟别人竞争?

一、我国企业的现状

正如上面的数据所呈现的状况,现阶段我国产业集中度远不及美国等发达国家,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工业主要产业部门属于高集中度的几乎没有,属于较高集中度的仅限石油、天然气等几个部门,属于中集中度的也寥寥无几,大部分产业都处于低集中度状态。总体来看,我国的企业规模结构存在着严重的“小而散”现象,企业集团数量过多,单个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低、分散、低水平重复严重。仍以我国的汽车产业为例,现下我国大大小小整车生产企业约120家,几乎相当于美国的40倍,但这些企业的资产总额加起来不及一个通用公司,销售量方面也只能是望其项背。可以想象,这种现实造成了多大程度上的资源浪费,但是,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相对比,我国的汽车产业盈利水平却很高。很显然,除了价格因素外,这与我国的人口红利是分不开的,而这种仅凭借高价和绝对购买量来创收的中国企业是根本无法与国外企业相抗衡的,中国企业要尽可能快速突破发展瓶颈,实现规模经济己迫在眉睫。

二、规模经济的内涵

(一)规模经济

美国管理学家小艾尔弗雷德.A.钱得勒这样定义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可以被定义为从事单一产品的生产或者分配的单一经营企业由于规模的提高而产生的生产或分配成本的降低。”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分析规模经济的时候使用了规模报酬的概念,根据不同的规模报酬,马歇尔将规模经济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其中,内部规模经济指的就是规模报酬的递增,如假设投入要素价格和生产技术不变,随着投入的增加,规模报酬递增则产生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则侧重于产业的整体规模和产业内的分工状况,具体说来,整个产业乃至整个经济规模的扩大和产出的增加可以给企业带来新增的收益而产生的规模经济。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这与企业内部的生产函数关系不大,更多的是信息获取成本和交易成本的降低。

(二)规模经济的优势

宏观上看,企业的规模经济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微观上看,产业中由于有规模经济的存在,能够增强产业整合市场的能力,随着产业内具有规模经济的企业增加,其对市场的支配能力愈发增强,易于形成成本上的优势,提高产业的进入壁垒。自此,竞争力较弱的企业必将退出或者被大企业兼并,这样不仅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对我国企业大量存在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重复生产更是具有很大的改善作用,推动着我国的企业经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三、大企业战略与规模经济

(一)大企业战略

大企业战略隶属于企业发展战略的一种,力求通过企业间的兼并和收购等形式进行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以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而规模经济也是大企业战略的主要动因。虽然有些学者认为企业规模经济是通过企业内部结构优化实现的,当然,我们不否认规模经济的实现有赖于企业内部结构的优化,但现实更多的例子是“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施蒂格勒,《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企业要实现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要依赖扩张,其实现形式就是兼并和收购,同时,兼并和收购的实现要看企业所处的行业是否具有规模经济。

(二)大企业战略中的规模经济因素

在诸多企业规模经济的理论研究中,提到了很多运用大企业战略培育企业规模经济的途径,其中不乏有扩张企业规模、整合产业结构形成高效的产业集群等等,那么这些途径的规模经济因素究竟隐含在什么地方呢?

以制造业为例,就企业所能获得规模经济而言,可以分为四个水平:一个是产品水平上的规模经济,其理论支持就是一般的规模报酬递增理论,是规模经济最核心的部分;二是工厂水平上的规模经济,它是企业规模经济的最低限;三是企业水平上的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企业组织规模的扩大,生产的单位产品的成本降低、收益提高的现象,属于内部规模经济范畴;四是行业水平上的规模经济,主要是指在行业范围内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形成的规模经济。

深入到企业的内部经营来看,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大量生产使成本下降,高性能生产装备的采用变为现实,虽然此时由于设备的原因使投资额增大,但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会进一步下降。同时,在工厂水平上,通过对产品加工环节进行详细合理的分工使生产工程细化,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成本进一步削减,相应的产品竞争力亦会得到提高。在企业水平上,通用化半成品的使用可以使成本获得更大程度上的削减,规模经济的效用更大程度上得到了体现。而此时企业的生产专业化程度也会越来越高,使长期成本得到更细的分摊,提高了产品的性价比,刺激了消费以使市场规模得以扩大。

受市场规模扩大的刺激,厂商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自然会扩大自身的生产能力,并通过扩建、新建工厂或并购等来满足扩大产能的冲动。其中,由于企业间并购重组等方式的成本要大大低于扩建、新建工厂,同时也会使经营规模的扩张速度加快,因此成为企业发展规模经济的首选,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不难发现,这种产业层次上的规模经济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资源向生产技术客观要求的方向聚集,使资源得到合理的流动和优化配置的过程。同时,企业间的并购使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生产也逐渐向这些企业集中,随着规模经济的魅力逐渐张显,最终会形成几个联合企业集团或者寡头竞争格局,进而提高产业壁垒而产生更高层次的竞争,而竞争的结果会使厂商进一步降低成本并加速产品质量的提高,以此形成更高效的规模经济。

(三)大企业战略的潜在问题

大企业战略并非企业集团间简单的低成本的兼并和收购,而是建立在企业技术开发、核心竞争力不断得到强调的前提之上的。我国很多企业运用简单的合并方法把同类企业进行联合,表面上总资产和销售收入都有增加,但集团内成员企业的研究开发和管理水平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善,甚至会因管理不完善,产生规模不经济――内耗严重给发展带来更大的困难。此外,很多企业在大企业战略的指引下经过了规模经济阶段,却被阻滞在规模效益递减的阶段,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有赖于企业自身对集团的规模做出合理的决策,以有效规避不利因素,实现企业效益长期稳定增长。

总之,企业应该“因地制宜”,合理地运用大企业战略,形成具有规模效益的专业化企业集团,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为提高我国的国家竞争力实现自己应有的承诺。

[参考文献]

[1]余兰. 论我国企业集团的规模经济发展.[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5).

[2]陈 勇.王雪松. 我国汽车产业组织结构调整与规模经济.[J].商业研究.2006,(20).

[3]冯律. 规模经济是当前国有企业竞争的选择.[J].市场周刊.2005,(9).

第12篇

关键词:企业规模 企业国际竞争力 效率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走出去”战略,参与国际分工。然而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时,不同规模的企业表现出了不同的应对策略,其竞争力也各有不同,因此,到底企业规模与国际竞争力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焦点。

在过去既有的研究中,关于企业规模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问题,在国内外学者构建的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企业规模往往作为一项评价指标纳入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但上世纪70年代,英国的经济学家舒马赫写了一本轰动一时的书叫《小的是美好的》。舒马赫认为,资源密集型的大型化生产将导致经济效益降低,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应当超越对“大”的盲目追求,提倡小型机构、适当规模、中间技术等等,所以,“小的是美好的”。随着21世纪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很多企业发生了定制革命,越来越多的企业由原来的规模化生产转变为定制化生产。因此在定制化时代,有必要重新审视企业规模与企业国际竞争力关系,确定企业的规模与效率边界,从而有效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企业规模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当我们把企业规模与企业国际竞争力放在一起时,首先会想起美国《财富》杂志每年评选的世界500强企业,规模巨大,实力雄厚,拥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企业规模通常由企业总资产、员工人数、销售收入等具体的指标来反映,要考察企业规模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首先从企业的生产函数分析。在企业的长期生产过程中,所有的投入要素都是可变的,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厂商按照同样的比例增加投入要素的数量,产出将会发生三种变化情况:生产要素一定比例的增长会引起产出更大比例的增长及规模收益递增情况;产出按照比投入要素更小比例的增长及规模收益递减情况;产出恰好与投入要素增长的比例相同及规模收益不变情况。

企业国际竞争力是一个整体概念,是企业多种能力的综合。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WEF)1985年《关于国际竞争力的报告》中提出的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定义:“企业在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的环境中以比它们国内和国外的竞争者更有吸引力价格和质量来进行设计、生产并销售货物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那么企业要具有国际竞争力,产品就必须具有价格和质量优势。对于什么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有关部门《关于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的指导意见》中认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应有如下特征:即技术创新能力强,主业突出,拥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开拓能力强,有健全的营销网络,拥有持续的市场占有率;经营管理能力强,有适应国际化经营的优秀管理人才队伍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劳动生产率、净资产收益等主要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规模经济效益好,具有持续的盈利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

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可以看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与企业的规模有较强的正相关性。企业扩大规模可以带来规模经济效应,从而减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强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企业规模扩大的同时也会引起企业经营效率的降低、企业管理成本的增加以及企业成长的不平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企业规模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正效应分析

企业规模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正效应主要是指企业规模与企业国际竞争力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其主要原因在于规模经济效应。在经典的微观经济学分析中,规模经济是用于解释竞争力的重要概念和分析工具,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产品之间成本的差异构成了产品竞争力的基础。规模经济是指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生产要素一定比例的增长能够引起产出更大比例的增长,生产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函数之所以呈现出单位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除了大规模采购和数量折扣带来的成本节约外,还有以下原因:

(一)分工和专业化使生产成本降低

规模经济最早来自于分工和工人熟练程度的不断提高而带来产品生产专业化的经济性。分工与专业化使劳动者用于生产活动的操作越来越少,从而较快地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与此同时,分工与专业化使劳动者节约或减少因为经常变换工作或变换生产活动中的不同操作而损失的时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到分工理论,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劳动分工导致专业化的生产工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由此看来,经营规模的扩大使分工进而生产工序专业化成为可能。而且当一个厂商采用生产专业化降低成本时,其他厂商也会扩大生产规模,产生规模经济效应。规模经济带来的相互依赖性和累积性效应会迫使各个厂商进一步扩大规模,争取获得相对于其他厂商的成本优势。

(二)学习效应引起成本降低

学习效应是指企业的工人,技术人员,经理等人员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可以积累产品生产、技术设计以及管理工作经验,从而通过增加产量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如果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价格不变,单位产品成本下降,单位产品利润提高,可以刺激企业扩大产品生产规模,增加市场供给。由于学习效应而导致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量下降必然导致产品长期平均成本的下降,使企业能够用较低的劳务成本生产较多的产品。对于存在着学习效应的行业,当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到足够大时,进入该行业的企业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降低劳务成本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等措施获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沉淀成本的存在促使企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

沉淀成本是指业已发生或承诺、无法回收的成本支出。对企业而言,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均属于企业的沉淀成本。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一些要素是不可分割的,尤其是厂房、设备等固定成本,这类成本作为一次性投入,会随着厂商规模的扩大,使这些要素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要素的生产能力。企业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类似于固定成本的设置成本,即在生产准备工作期间所耗费的时间和费用,这些成本在一定范围内不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就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带来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使企业有能力提供更具有成本竞争优势的产品,从而具备较强的产品国际竞争力,而产品国际竞争力又是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与企业的规模之间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企业规模要素就成为研究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考虑的要素之一。

企业规模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负效应分析

(一)企业规模扩大的同时会增加管理成本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的管理、监督、协调成本也越来越高,有时甚至高于通过市场的交易成本。例如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教育培训费用、行政办公费用、内部审计、监督费用等等,这些费用的增加直接导致企业管理成本的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企业规模的扩大会延长信息沟通渠道,增加信息沟通成本,导致决策效率低下,产生利益本位主义,更不利于企业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当企业内部管理成本低于市场交易成本时,最好由企业替代市场,即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当企业内部管理成本高于市场交易成本时,最好由市场替代企业,即缩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因此,企业规模的最佳界限,就是企业内部管理边际成本与市场交易边际成本相等时所确定的企业规模均衡边界。

(二)企业规模扩大会带来企业创新上的惰性

创新惰性是指企业被创新所取得的成就所迷惑而导致的放松懈怠。对于创新惰性的理解是多方面的,如企业领导依据思维定势进行创新决策、由惰性文化而引发的因循守旧、对环境变化的置若罔闻等。一般来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随着规模的扩大和市场份额的提高,公司最初的增长活力会慢慢消退。因为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公司制度逐步完善,改革的空间和动力不足;员工已相对稳定,企业进入雇员低循环期;公司业务仍在发展,但利润率已徘徊不前。实践证明,越是获得过成功的企业,越容易固守以往的传统和习惯。成功容易使人缺少风险防范意识和创新意识,缺乏应对挑战的准备。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往往不知所措,被迫仓促应战,结果导致公司一步步走向衰败—这不是因为未采取行动,而是因为遵循以往的惯例,采取了滞后或错误的行动。

(三)企业规模扩大会导致企业成长的不平衡

企业规模扩大的同时,往往会出现资源利用的不平衡性和企业管理能力的有限性,具体表现为企业成长因素之间的发展不同步和不协调。这些成长因素包括企业的生产能力、市场能力、融资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例如企业规模扩大要求企业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然而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管理水平的提升往往滞后于企业的发展,结果规模成了包袱,扩张成了陷阱。企业在不断扩大规模的过程中,由于管理能力的不足,企业往往片面关注单方面因素,如企业的规模、市场、行业、区域、企业家、组织能力等决定成长的各个方面,最终结果导致企业成长失衡。另外,当企业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受一些现实因素的制约,企业家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创新惰性,从而造成企业家成长和企业成长的不平衡。

结论

正是由于企业规模与企业国际竞争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所以在现实的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企业规模不仅被视为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之一,而且往往被直接作为衡量企业国际竞争力强弱的指标之一。在国内外学者构建的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企业规模作为一项评价指标纳入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众多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反映企业规模的指标有:总资产、企业员工人数、销售收入等。这些指标作为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规模因素的构成,决定并影响着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结果。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规模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仅有正效应,还存在着一定的负面效应。从企业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角度来考虑,企业规模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可以这样描述:如果企业出现规模收益递增,那么就存在规模经济效应,使企业产品获得成本优势,增强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相反,如果出现规模收益递减,则会影响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因此,规模大是否必然带来强大的国际竞争力还取决于其他因素,但这并不妨碍企业规模作为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分析工具的有效性,因为企业国际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概念,由一系列指标来反映,每个指标对企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程度由该指标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占的权重决定。所以在评价企业国家竞争力时,企业规模作为评价指标之一,必须赋予恰当的权重,并综合考虑其他相关因素。在实践中提高和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时侯,必须充分考虑企业规模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合理地确定企业的规模与效率边界,从而有效的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1.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2.彭丽红.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及分析[J].管理世界,1999(1)

3.胡大立.企业竞争力-决定因素及形成机理分析[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第13篇

引言

1.规模经济

在经济学中,规模经济意味着当固定成本可以分摊到较大的生产量时会产生的经济性,是指随着厂商生产规模的扩大,其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呈现下降趋势。

2.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则意味着对多产品进行共同生产相对于单独生产的经济性,是指一个厂商由于生产多种产品而对有关生产要素共同使用所产生的成本节约。

3.小结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充分利用是推动大工业迅速崛起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被钱德勒称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而由它们决定的产业组织结构和市场的竞争性,也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分析领域。但在现实中,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一般都比定义上的要复杂。

旅游经济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但适度规模的经营,加之以科学的规划管理,同样也能为旅游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一、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一)规模经济

1.内容

规模经济包括部门规模经济、城市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在西方经济学里,规模经济主要用来研究企业经济。但作为生产力经济学的重要范畴,规模经济的含义则更为广泛,它包括从宏观到微观的能获得经济利益的各个层次的经济规模。

2.原因

专业化。从亚当?斯密的著作开始,人们认识到分工可以提高效率。规模越大的企业,其分工也必然是更详细的。学习效应。随着产量的增加,工人可以使熟练程度增加,提高效率;可以有效地承担研发费用等,提高运输、订购原材料等方面存在的经济性,加强价格谈判上的强势地位。

3.主要类型

规模内部经济。指一经济实体在规模变化时由自己内部所引起的收益增加;规模外部经济。指整个行业(生产部门)规模变化而使个别经济实体的收益增加。如行业规模扩大后,可降低整个行业内各公司、企业的生产成本,使之获得相应收益;规模结构经济。各种不同规模经济实体之间的联系和配比,形成一定的规模结构经济:企业规模结构、经济联合体规模结构、城乡规模结构等。

4.优势

能够实现产品规格的统一和标准化;通过大量购入原材料,而使单位购入成本下降;有利于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化和精简;有利于新产品开发;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5.制约因素

自然条件,比如,石油储量决定油田规模;物质技术装备,如化工设备和装置能力影响化工企业的规模;社会经济条件,如资金、市场、劳力、运输、专业化协作对企业规模有影响;社会政治历史条件的影响等。

6.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途径

通过进入与企业知识基础具有协同效应的产品市场从事多元化;沿着企业既有主导产品的价值链进行纵向一体化合并。

对规模经济的追求会导致大型多元化企业的出现和发展,这在德国和美国的化工产业中的确是常见现象。

企业的规模经济除了受到市场容量的制约以外,还受到企业的管理能力、财务实力、市场营销等能力的制约。很简单,如果管理水平跟不上,那么过大的规模只会造成管理混乱而降低效益;营销渠道不够多,过大的规模就会造成产品积压;研发能力差,再大的规模、再多的产品也提供不了更强的发展后劲,反而造成过高的退出成本;财务实力差,资金短缺,正如人会贫血一样,规模的过度扩张必然导致企业的贫血;正像木桶中的水容量只取决于长度最短的那一根木板一样,企业的效率也取决于效率最差的那一环节。所以,企业在购并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谨慎地进行决策。

(二)范围经济

1.内容

由于一个地区集中了某项产业所需的人力、相关服务业、原材料和半成品供给、销售等环节供应者,从而使这一地区在继续发展这一产业中拥有比其他地区更大的优势。

与规模经济不同,它通常是企业或生产单位从生产或提供某种系列产品(与大量生产同一产品不同)的单位成本中获得节省。而这种节约来自分销、研究与开发和服务中心(像财会、公关)等部门。范围经济一般成为企业采取多样化经营战略的理论依据。范围经济是研究经济组织的生产或经营范围与经济效益关系的一个基本范畴。

2.原因

投入要素具有多种使用价值;管理者管理经验和管理能力的充分发挥;从新古典经济学角度来探讨范围经济的合理性;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来探讨范围经济的合理性。

3.竞争优势

生产成本优势,主要表现在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差异化优势,指企业提品的多样性,包括产品的质量、功能、外观、品种、规格及提供的服务等,这种多样性能使消费者认同该产品并区别于其他企业提供的类似产品;市场营销优势,范围经济形成的成本优势和差异化优势,体现了企业在产品、品质和价格方面的竞争能力。同时又能在内部建立的营销平台上,利用原有的渠道销售多种产品,还能更好地利用企业已经形成的品牌优势,为新产品开拓市场,使消费者更容易接受,同时也对跟进者形成巨大的进入障碍;技术创新优势,范围经济利益的驱动可以导致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抵御风险的优势,在成本、差异化、市场营销和技术创新等方面获得竞争优势,实际上是增加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不同应用

规模经济是与比较优势联系在一起的,范围经济是与竞争优势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波特的发现 波特认为,比较优势,关注点在生产要素,在禀赋。也就是 “天生”的资源。竞争优势,除了取决于生产要素外,更取决于企业外部的需求、相关产业、战略等综合因素。比较优势强调的是企业向内部生产生素要效益的单打独斗的经济发展方式,企业竞争优势强调的是向外借用资源的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方式。

尽管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有各自明确的定义,但实际上范围经济也是一种特殊的规模经济,所不同的是范围经济中的产品是多样化,而规模经济较为单一,从投资的角度上来说,则都是投资增加引起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在旅游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结合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不同之处,在旅游企业管理中理应用在不同的地方。

要解决旅游企业小、散、乱的问题,应从两个方面来进行。

1.要在旅游企业外部运用规模经济,发挥企业比较优势。通过购买或合并来扩大旅游企业规模,在一定范围上使企业达到规模经济,降低一系列成本,比如购买设备的成本、开发新产品的成本、加大宣传力度的成本等,使企业在运营上更专业化,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快企业的发展。

第14篇

论文摘要: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市场,如何突出重围成了每个中国企业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以蓝海战略为理论基础,分析了中国企业实施蓝海战略的必要性和实施蓝海战略的关键,即双向规模经济。

中国企业实施蓝海战略的必要性

蓝海战略一词来源于W.钱•金和勒妮•莫博涅的著作《蓝海战略》。他们将企业目前所用的战略分为“红海战略”和“蓝海战略”。“红海”代表已知的、饱和的市场,利润前景黯淡,恶性竞争激烈;“蓝海”代表未知的、新兴的市场,蕴含巨大的利润高速增长的机会。

目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中国在步入经济高速公路的同时,产业市场也显得越来越拥挤,加之外资和外国商品不断涌入对本地市场产生剧烈冲击,竞争趋向白热化。由于我国地区间、城乡间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需求增长跟不上产业发展的速度,相对滞后。因此,用传统竞争方式争夺有限的市场和利润只能令企业陷入“红海”,而解读蓝海战略对于我国企业具有现实意义。

双向规模经济:蓝海战略实施的关键

根据价值规律,商品的价格总是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在实际的交易过程中,商品的价格是在消费者的效用和生产者的成本之间受供需关系的影响上下波动。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一般为消费者的最大效用)和商品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叫做消费者剩余;生产者愿意出售的最低价格(一般为商品的成本)和商品的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叫做生产者剩余,即利润。通过两大剩余的此消彼长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即消费者和生产者均获得最大剩余。

(一)消费者规模经济—消费者边际效用递增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一般情况下存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消费者每消费一单位产品所获得的效用会随着消费产品数量的上升而呈现递减的趋势。这一规律是建立在人类消费心理之上,人类如果单一地、重复的消费某一个产品则会产生厌倦情绪,达到消费饱和。而当下“简单模仿-批量生产”的模式使得市场上产品同质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加深了产品的单一性和顾客的重复感,使得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实现消费者效用的规模经济,可采取以下措施:

1.转变客户理念。近代营销理论强调以客户为中心,顾客就是上帝。这里的客户仅仅只是局限于对产品有需求和拥有交易倾向和交易记录的群体。实施蓝海战略必须转变既有的客户理念,将传统定义的内涵扩大。本文将客户分为三大类型:“固定型”即已经对产品形成一定忠诚度和依赖感的客户;“潜在型”包括具有潜在消费倾向(如关联产业的客户)和潜在消费能力(如即将获得固定收入的毕业生)的客户;最后一种是“排斥型”及对产品存在一些排斥倾向的客户群体。

2.实现效用创新。效用是人类的一种主观反应,边际效用递减也是一种正常的消费心理体现。如果能够针对人类消费心理的特点进行效用创新就能有效的延缓递减规律。

3.效用增值。最后一种逆转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办法来自效用增值,效用增值的基础是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体验经济学派认为,体验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能帮助消费者发现已经存在却不易被察觉的,能提升消费效用的“感觉碎片”,如西餐厅的灯光亮度、背景音乐的类型等,将这些“感觉碎片”移植入产品中就能增加消费者效用。还有一种指向更为明确的效用增值手段就是开放产品的多方位功能,形成需求方的规模经济,使得需求方的需求函数相互关联而非排斥。

(二)生产者规模经济—生产者边际成本递减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随着产量的不断增加,每增加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成本增量会不断下降,一旦达到某一程度之后,每增加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成本增量反而会越来越大。特别是在中国市场上,为了应付激烈的竞争,很多企业不得不将大量资金投入广告宣传,或者大打价格战。因此,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善:

建立价值评价体系。蓝海战略制定与实施的原则中,有两条至关重要—“关注全景而非数字”和“克服关键的组织障碍”,价格战关注的是数字而非全景。

重构需求边界和生产边界。重构生产边界就是追求范围经济。范围经济的原意是指在相同的投入下,有某一企业同时生产多种关联产品的成本要低于由多个不同的企业分别生产每种产品的总成本所表现出的经济性。蓝海战略范围经济的实现体现在它专注与整合各种不同的消费需求进行生产,致力于大多数客户的共同需求,合并细分市场,整合不同消费者需求的共同之处来重新定义和整合自己的产品,确定新的生产边界。

参考文献:

第15篇

1 基于资产专用性的一体化趋向

1.1 资产专用性及交易治理结构

(1)资产专用性 资产专用性是指为了某一特定交易而作出的持久投资一旦形成,就很难转作他用,由此形成“锁定效应”。资产专用性主要分为地理区位专用性、人力资产专用性、实物资产专用性、特殊资产专用性等,是一体化的主要原因。[1]

(2)交易治理结构 交易治理结构主要有4种。 ①市场治理:不涉及专用性资产的交易,不管交易频率高低,与市场组织体制相匹配。 ②三边治理:涉及一定程度的专用性资产,但交易频率不高的交易,与三边治理结构相匹配。 ③双边治理:涉及专用性资产且交易频率较高的交易,与双边治理结构相匹配。 ④一体化治理:涉及高度专用性资产且交易频率很高的交易,与一体化治理结构相匹配。

?Y产专用性、交易频率与交易治理结构选择关系见表1。

1.2 航运企业资产4种专用性

(1)地理区位专用性 主要表现为航区与航线专用性;

(2)人力资产专用性 航运企业船员和陆岸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以及“边干边学”造成的高昂职业转换成本决定了人力资产专用性;

(3)实物资产专用性 船舶是航运企业最主要的专用性实物资产;

(4)特殊实物资产专用性 主要是指根据客户需求或码头要求而订造的船舶,这类资产是航运企业专用性最强的实物资产。

1.3 不定期船租约形式与交易治理结构的匹配关系

从船舶专用资产角度看,航运企业通过匹配租约形式与交易治理结构,可发展单一船种或船型,形成高度专业化的船队规模;也可发展多船种或船型,形成航运企业集团,获取规模效益(见表2)。

通过不定期船租约形式与交易治理结构的匹配关系不难看出,随着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和不确定性的增强,交易活动由市场签约转向企业签约,治理结构也由市场治理逐步转向企业治理。此时,航运企业应通过建立一体化治理结构进入制造业产业链,实现多元化发展,但是在实际市场交易中,航运企业却大多选择签订长期合约或合资组建新航运企业的双边或三边治理结构而非一体化治理结构。

2 航运综合服务链整合

2.1 生产与嵌入性

从生产角度看,受技术差异、资本规模、学习能力等因素的限制,航运企业只能嵌入制造业提供服务而无法对制造业实施一体化;从制造业角度看,在专业化分工前提下,出于交易成本的考虑,外包服务显然比一体化更加经济。

2.2 全球价值链带来的挑战

全球价值链带来了客户需求个性化、生产碎片化、服务外包化等变化,向航运服务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在经营理念方面,客户需求个性化要求航运企业由传统的以货源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提供服务;在服务模式方面,制造业的服务外包化要求航运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而非简单的货物位移服务;在发展战略方面,由于制造业服务广泛外包以及嵌入性的存在,航运企业无法沿着制造业的产业链进行上下游一体化整合,只能在对航运供应链进行一体化整合的基础上谋求多元化发展。

2.3 航运供应链嵌入价值链

全球产业分工与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要求航运业主动适应生产变化,以航运供应链嵌入全球价值链。航运供应链是由港口企业、航运企业、仓储企业、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及相关政府监管部门、银行、保险等形成的网链结构。港口企业、航运企业、仓储企业、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既是航运供应链的节点也是航运供应链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嵌入点(不包括政府服务机构),航运供应链以节点嵌入模式嵌入全球价值链。

从服务需求看,当全球价值链上的某一个企业提出生产需求时,嵌入在节点上的服务供应商企业将作出即时响应,信息流在供应链内形成反馈,服务集成商带动供应链快速反应,为客户提供包括货物流和资金流在内但不限于货物流和资金流的整体解决方案并最终实现服务。此时为客户提供的不是某一个供应商的服务,而是全供应链的“链服务”。这一过程如图1所示。[3]

2.4 航运供应链的规模效应

航运供应链的规模效应体现在:(1)使航运企业以货源为中心的生产性减弱,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性增强,在新增加的服务环节上增加了附加值和企业利润,有利于进一步扩大规模优势;(2)改变了竞争业态,航运企业间由船与船的竞争转变为链与链的竞争,加快了航运业内的纵向整合和一体化发展;(3)增强了航运企业的议价能力和市场话语权,为航运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机遇和空间。

2.5 航运供应链的一体化与多元化

居于航运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存在主导与被主导、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占据主导地位的企业即服务集成商控制供应链,从而达到延伸企业自身价值链的目的。主导与被主导、控制与被控制是通过松散联合、签订长期契约或一体化方式实现的。是实施一体化还是签订长期契约,取决于主导企业的规模经济与节点企业之间交易成本的比较和权衡。

虽然供应链主导的航运企业整合仍局限于航运业内,但为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其业务触角已经向航运业外延伸,开始实施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如航运金融服务、运贸一体化等。

3 航运企业的多元化发展

3.1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在企业生产活动中,当一种产品的产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平均成本下降,即存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是联合生产2种或2种以上产品的生产成本低于这些产品单独生产的成本总和。范围经济来源于企业的资源剩余,通过开展多项业务可以共享剩余资源,从而节约成本。

3.2 专业化分工与多元化发展

斯密[4]认为:交易产生分工,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产业不断分化、发展,导致了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同样,在企业内部,随着劳动分工的细化,企业内部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资本化水平也越来越高,这时企业追求的是规模经济。斯密定理将专业化发展的原因归结为市场范围的扩展,即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但在市场范围扩展、经济发展进程中,却出现了与专业化相反的纵向一体化。科斯对这一传统经济学无法解释的悖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即因为节省了交易费用建立企业或实行纵向一体化也能带来经济节约。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受市场规模、技术、交易费用制约,专业化的道路日趋狭窄,出现有规模却不经济的状况,只能谋求多元化发展,追求范围经济。多元化是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成长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鹇匝瘛Wㄒ祷?、多元化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手段,由追求规模经济进而追求范围经济则是隐含的经济学逻辑,企业成长周期理论也印证了这一点。

3.3 多元化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动因

3.3.1 前提条件

航运企业规模化发展产生了可以共享的剩余资源,特别是组织能力和企业家才能等以无形资产形式存在的通用资源,为航运企业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3.3.2 动 因

(1)航运企业专用性资产令企业面临高昂的资产转换成本的同时,也使企业不得不面对市场下滑产生的高额交易成本且无法实施一体化;实施多元化发展则可以降低企业资产专用性,面对航运市场周期性波动时可以有效分散风险。

(2)从生产嵌入制造业的角度看,包含航运业在内的交通仓储业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影响最大,而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资金和技术投入相对较低以及附加值低的特点,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也就是说航运供应链节点嵌入的位置是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航运供应链若长期嵌入劳动密集型行业,将面临被锁定在价值链低端的风险,而寻求多元化发展则是摆脱低端锁定困局的可行路径。

3.4 多元化发展的特点

(1)以航运事业为起点,通过专业化发展实现规模经济和优势,在此基础上实施多元化战略,追求范围经济。

(2)以相关多元化为主,充分利用企业剩余资源,借助已有竞争优势,拓展相关业务领域。由专业化到相关行业多元化,最后进入不相关行业多元化发展,可以保持企业已有市场份额和收益水平,为企业战略转型提供中间支撑并减少企业战略转型成本。马士基航运集团的多元化战略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3)实施多元化是战略性选择,而非短期规避风险的手段。在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同时,航运企业同步实施国际化、集团化战略,从而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4 结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