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白蚁预防方法范文

白蚁预防方法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白蚁预防方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白蚁预防方法

第1篇

【关键词】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接种;预防

【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2-001-03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是由百日咳疫苗原液、白喉类毒素原液及破伤风类毒素原液加氢氧化铝佐剂制成。为乳白色悬液,放置后佐剂下沉,摇动后即成均匀悬液,含防腐剂。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是目前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疫苗。

接种疫苗可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对于正常机体来说是有益的,但是,由于某些机体的反应性不正常或处于某种病理生理状态,接种疫苗后,可能对于机体带来损害,甚至引起严重的异常反应[1]。而在所有规划疫苗中,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就是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2],虽然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较以往的全细胞百白破更加安全有效,但是在目前接种的疫苗中副反应的发生率还是最高。为了在实际操作中能更好的减少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反应,现将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反应的预防总结如下。

1 接种疫苗前的预防措施

1.1 疫苗质量与接种反应有直接的关系。加强冷链管理,确保疫苗的质量。每天应至少2次(上午和下午各1次)查看冰箱运转情况并记录。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保存温度在2-8℃之间,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疫苗的质量。使用冰衬冰箱储存疫苗时,要将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放在接近冰箱顶部,不可放在距冰箱底部15cm内的地方,以免冻结。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要放在冷藏包的上层,不要紧靠冰排,防止冻结。

1.2 做好接种前告知和预检,严格掌握接种禁忌证。接种工作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病、癫痫等或既往病史者,以及既往属于过敏体质的人不能接种;发热、急性疾病和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应缓种。急性传染病(包括恢复期)及发热者应暂缓接种。

接种第1针或第2针后如出现严重反应(如休克、高热、尖叫、抽搐等),应停止以后针次的接种。

2 接种现场预防措施

2.1 接种操作前要严格实行“三查七对”制度。“三查”是指检查受种者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症,查对预防接种卡(薄)与儿童预防接种证,检查疫苗和注射器的外观与批号、有效期。“七对”是指核对受种者姓名、年龄、疫苗品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2.2 接种前将疫苗从冷藏容器内取出,尽量减少开启冷藏容器的次数,保证无细胞百白破的温度。

严格核对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品种,检查疫苗外观质量。凡过期、变色、污染、发霉、有摇不散凝块或异物,无标签或标签不清,安瓿有裂纹的疫苗一律不得使用。

2.3 不得使用冻结过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检查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是否冻结的方法为“振荡试验”。具体方法为取相同种类、厂家、批号的疫苗安瓿作为被检疫苗安瓿,在-10℃以下冷冻至少10小时,直到内容物为固体,然后融化。将此安瓿作为对照,标上“已被冷冻”,以免误种。然后取1支怀疑冻过的疫苗,即“试验疫苗”。用力振摇对照样品和试验样品10秒钟,将两者置于平面开始试验,随后连续观察20分钟。对光观察2支安瓿,比较沉降速度。如果试验样品出现沉淀的速度比对照样品更慢,则说明被检安瓿极可能未被冻过,可以使用;如果两者沉降速度相同,并且试验样品出现片状物,以及分层现象,且上层液体较清,说明试验样品可能被冻结破坏,不能继续使用。

使用时认真检查,充分摇匀。如出现摇不散之凝块、有异物、疫苗曾经冻结、疫苗瓶有裂纹或标签不清者,均不得使用。

2.4 接种操作:确定接种部位。接种部位为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或大腿股外侧肌,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严格消毒接种部位。用无菌棉签蘸75%乙醇,由内向外螺旋式对接种部位皮肤进行消毒,涂擦直径≥5cm,待晾干后立即接种。禁用2%碘酊进行皮肤消毒。

深部肌肉注射,缓慢推药,由于皮下脂肪毛细血管少,药物不容易吸收,而深部肌肉血管丰富,利于药物的吸收[3]。如果注射在脂肪层中未能或延迟进入血液循环,会影响吸收而出现局部的红肿或硬结。更换注射部位:在左右两侧三角肌轮换注射,以免同一部位反复注射,局部反复受到刺激而出现局部的红肿硬结[4]。

3 接种后的预防措施

做好接种后的宣教工作,告知家长或监护人,受种者在接种后留在接种现场观察30分钟。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处理和报告。回家后注意休息,多喝水,接种当天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大量出汗刺激局部皮肤,接种部位皮肤保持清洁卫生,以防局部感染,如发现有不良反应及时来电或来人咨询。

4 讨论

随着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后,目前使用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较以前的全细胞百白破更加安全有效,不良反应也较低,主要以局部红肿、热痛、硬结和发热为主。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受种者的个体差异、接种过程的规范操作等有密切关系,在接种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进行操作,提高接种人员操作技术、增强责任心,避免人为因素引起不良反应,这将极大地提高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安全性,从而把不良反应减少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 孙志敏.接种百白破疫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J] 中华全科医学,2010,8(7):905-906.

[2] 魏宏玲.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常见副反应与护理 [J] 全科护理,2010,8(3):807.

第2篇

【关键词】 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预防措施;控制方法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1.204

百白破属于国家规划疫苗中的一种, 其主要受种群体为患儿, 最佳接种时期为出生后的第3个月, 且该疫苗是预防破伤风、百日咳以及白喉等疾病的专用疫苗[1]。针对接种后的患儿来说, 其体内血清中的抗体可以维持正常水平。但是经过多次临床实践显示, 多数患儿在接种百白破疫苗之后, 其发生的不良反应较多, 如发热、高热以及局部硬结等, 在一定程度上, 对疫苗的接种效果有着不利的影响[2]。鉴于这种情况, 选择社区门诊2012年2月~2014年5月收治接种百白破疫苗的患儿96例, 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归纳总结, 并提出有效措施, 现将结果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社区门诊2012年2月~2014年5月收治接种百白破疫苗的患儿96例, 按照接种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8例。观察组男28例, 女20例, 年龄最大24个月, 最小4个月;对照组男29例, 女19例, 年龄最大20个月, 最小5个月。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观察组患儿在接种百白破疫苗前, 详细询问过敏史、实际的身体状况以及禁忌证, 并做好详细记录。同时签订知情同意书, 并按照疫苗流通管理条例严格操作。此外, 对疫苗进行适当的处理, 针对不同接种方式制定有效的处理方案。对照组患儿在接种百白破疫苗前, 对患儿的自身情况进行了解, 如过敏史等, 其后进行常规疫苗接种。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儿接种百白破疫苗后, 观察组患儿有2例发生不良反应, 为中度发热, 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 对照组中有8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 其中4例患儿中度发热, 4例患儿为高热,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 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百白破疫苗是国家规划制定的疫苗种类之一, 其主要适用于传染性疾病中, 包括破伤风、白喉以及百日咳等。然而, 虽然该疫苗的接种效果较好, 但是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进而影响疫苗接种的实际效果[3]。

3. 1 该疫苗产生的不良反应分析 本次实验活动中, 主要引发的不良反应包括局部硬结、中度发热以及高热等, 该症状中所含的主要菌体来源于百日咳。多数患儿在接种百白破疫苗后, 容易出现中度发热和高热现象, 其主要原因一方面与疫苗自身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 另一方面与疫苗的使用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疫苗自身的生物活性相对较强, 然而, 疫苗的纯度以及均匀度都容易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4]。然而在接种过程中, 如果操作人员在使用时不够规范, 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此外, 引发不良反应的原因与患儿自身的身体差异有着一定的联系。

3. 2 防范措施 通过本次实验数据可知, 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由此可见, 做好接种前的处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大降低。此外, 以下几点内容应该注意:①预防接种程序管理必须加强完善, 同时在接种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流程进行。同时, 对患儿接种的信息详细记录。②疫苗的运输管理要进一步加强, 这样一来, 疫苗的质量可以得到保证。此外, 由于疫苗会受到温湿度的影响, 因此, 疫苗运输过程中要实施冷链管理。③提高接种人员的技术水平[5]。由于接种疫苗后会产生不良反应, 因此, 疫苗接种前的相关工作必须做好, 同时, 对接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应急办法熟练掌握, 这样一来, 发生的异常情况可以得到及时的处理。④患儿在接种疫苗之后, 要多饮水, 禁止剧烈运动, 进而使汗液对皮肤的刺激减少。⑤接种的禁忌证要熟练掌握。患儿在接种该疫苗之前, 要对患儿的身体状况、过敏史以及禁忌证进行严格检测, 从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 要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极其重要。这样一来, 使预防接种的质量和水平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 江淑娟, 钟燕, 罗红艳, 等.护理干预对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中国卫生产业, 2013, 10(35):40, 42.

[2] 梁雪玲, 李燕芳.对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护理干预及疗效分析.医药前沿, 2014(31):289-290.

[3] 王洋.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体会.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 5(5):91-92.

[4] 刘妙仪.护理干预对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中国医药指南, 2012(32):651-653.

第3篇

一、对“教科书”的观看

在潘诺夫斯基所总结的如何利用图像学严谨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时候提出了三个步骤,这是对于我们后人研究方法的一个总结,但我觉得在对于反推当时作为它者的观众的理解情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前图像志描述。是运用实际经验对作品的自然主题进行解释,他指出其中还需要利用风格史对解释进行矫正。自然主题被称为艺术母题的世界,是对当时的视觉经验的再现,对一件作品的这一层面的把握是当时的人可以具有的。

2.图像志分析。是运用原典知识对作品的程式主题进行分析,即分析构成图像和寓意的世界,在这一阶段需要类型史的矫正。文艺复兴之前是中世纪的基督教统治时期,这一时期是完全的宗教统治,使真正的古典传统几乎消失殆尽,所以经过这100年的发展,人们对于基督教原典的了解应该十分熟练,但是对于真正异教题材的了解应该并不多,尽管将基督教神学和新柏拉图主义融合的新柏拉图主义在这一时期十分盛行,但这种影响也主要作用于人文主义圈,普通大众对此并不太了解,我想就此可以认为所谓的将“古典主题和古典母题重新合二为一的文艺复兴的艺术作品”只是在人文主义圈流传。

3.图像学解释。是利用综合直觉对作品的内在意义进行解释,也就是了解作品的象征价值,需要文化象征史的矫正。后者无论是对于当时的人,甚至是学者还是对于现在的我们都是需要去特别的学习的。综合直觉我觉得可以理解为我们通常所说的“悟性”,所悟之事是时代特征,是根本原理,潘诺夫斯基认为,艺术中所为人捕捉的根本原理的展现并不是艺术家刻意去表现的,他可能并不知觉,对这部分的把握应该就不是当时的观者所能把握的。那么也就是说,当时的人在欣赏一件作品时只能达到图像志分析的阶段,也就是通过掌握艺术母题的结构关系从而掌握艺术作品的寓意。结合图像学方法和当时基督教传统的背景以及新柏拉图主义思想的流行,在当时艺术作品的内容应该要比具体表现的形式重要。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的一个特征是忠于原典,无论是基督教中的人物还是异教的人物形象,其数量是固定的,其“拟人形象”都配有象征其身份的“属像”,由于艺术母题的有限,而要表达的思想无止境,亦或是不断变化,这就需要当时的人对潘诺夫斯基在上述第二个阶段中所提及对于研究者的要求——对“类型史”把握,对于当时的人来说也就是了解特定的主题和概念在不同时期被对象和事件所表现的方式。

二、作为“教科书”的创作

文艺复兴的名字是来自于对“古典古代的再生”,这种对于“古典”的关注,并不能理解为此前的中世纪艺术就完全摒弃古典艺术,只是在中世纪艺术中,古典母题与古典主题相分离,一种是将异教形象替换成基督教中的人物,另一种是古典原型中的纯粹的构图。而在文艺复兴时期二者又重新结合起来,二者相分离的原因在于代表古希腊的再现传统和代表中世纪基督教的原典传统之间的差异,更是异教传统和基督教传统的不容,所以说要想实现真正的艺术复兴,调和基督教神学和异教神学是关键。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柏拉图主义学说的发展就适应了这一时期想要在基督教的统治下复兴古典艺术的需要,即以菲奇诺为代表的新柏拉图主义者实现了将“基督教神学与伟大的异教哲学成功地结合在一起”,在实现柏拉图主义的同时,还实现与基督教的完美和谐。文艺复兴时期对于原典的研究过程中,为适应基督教的统治,出现了将古典诸神道德化解释的趋势,这一表现同样适用于艺术。艺术家为基督教创作的作品的目的无疑是为了教化群众,所以更能体现出中世纪到文艺复兴转变的作品是异教题材绘画。贡布里希在对文艺复兴的研究中,主张“重构方案”,就是将当时订购人的委托方案最大限度的恢复。在他的文章《波提切利的深化作品——对他圈子里的新柏拉图学派象征体系的研究》中,他对这位被称为“艺术中异教主题创始人”的波提切利的圈子,实质上是他的赞助人洛伦佐•迪•皮耶尔弗朗切斯科的新柏拉图学派圈子的研究。文章中他从赞助人和新柏拉图主义以及原典的角度分析了波提切利的异教作品中的具有道德化意义的“象征意义”,但对此我更关注的是他通过几封交往的信件而重构出的委托情形,即是,《春》这幅作品实质是菲奇诺为了让洛伦佐•迪•皮耶尔弗朗切斯科能够铭记道德训诫的手段,菲奇诺注重视觉力量,这画面中的维纳斯代表着他要提醒小洛伦佐的“人性”的美德,他希望小洛伦佐能过通过被维纳斯这位美丽的宁芙迷住的同时获得她所代表的“人性”的美德。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教科书”式的典型的绘画作品,这一时期的艺术,无论是否是异教,其表达都要向基督教的传统去“屈服”,于是就出现了这种艺术普遍道德化的倾向。

三、结语

贡布里希在文章中说,新柏拉图主义“向世俗艺术打开了迄今为止一直为宗教所独占的感情领域”。但是他虽开启了世俗艺术,但我认为这并没有真正的走向“世俗”,甚至是更加远离,也许这就是之后西方艺术普遍追求精英性的“根源”,当然,这只是我各人的猜测。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经过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对于基督教的了解,可以使人们基本了解宗教题材作品的内容,但是对于对传统中断的异教题材的了解甚微的公众来说,这一题材绘画就难以理解,加之新柏拉图主义等哲学信息的介入,使作品只有“精英圈子”的人得以理解。文艺复兴的艺术几乎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无论是基督教艺术去表现教义,还是异教题材去表现哲学,它们的内容都具有道德化倾向,观看的重点在于对作品意义的体悟,这就要求观者要受过一定的教育,对于每一个信息的了解,就像是需要带着“字典”看艺术品;另一方面这样的作品都是带有教育意义的,目的是让观者受到相应表达的教育甚至是成为这一“拟人像”所代表的象征意义的人。

参考文献:

[1][英]贡布里希著.杨思梁,范景中译.《象征的图像》.广西美术出版社,2014.12.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