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国防建设的基本任务范文

国防建设的基本任务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国防建设的基本任务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国防建设的基本任务

第1篇

关键词:国防经济 制度 措施

任何系统制度都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随着历史条件的改变而变化。中国国防经济经过60多年的深刻的制度变革和做法继续推动创新,为国防变革经济制度打下了基础,有效地消除了国防经济创新的许多不足,以军民融合方式发展国防经济,一个新的时代国防创新经济体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完善法律法规制度

(一)保障军队后勤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

必须承认:几十年来,军事后勤军工企业已对建设工程做出巨大贡献,但20年改革开放的持续稳定发展,使得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在我国商业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军事后勤方面应赶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加以规范,我们可以设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指导下出台了《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法》以及马上要的《国民经济动员法》,并建立《中国人民后勤条例》,由这些法律法规共同作为本地供应商和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基本法律规定。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完善的经营机制,合同管理,争议解决和规范仲裁制度。同时,对《物流管理条例》及时修订,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军队后勤保障社会的发展方向相适应。

(二)国民经济动员方面

第一,我们必须加快国民经济动员立法的基本法的步伐。国家应根据《宪法》国防》并尽快出台制定《国民经济动员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国民经济动员的原则,动员体系的基本任务,主要的基本原则内容,程序,奖惩办法等,应该将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和自然灾害的纳入国民经济动员类别。这有利于发展国民经济动员机制,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并通过动员对抢险救灾等非战争行动的实践工作拉动国民经济发展,同时,在制定、修改其他法律、法规时应充分考虑国民经济动员的需要,尽可能地融入国防方面。根据国务院共享的基本法规,逐步发展和完善的民间力量,制定军事和征用等配套设备和材料的规定,特别是民营企业,如何做好并执行明确规定国防义务行业的民用补偿。二是要加强对地方性法规的配套衔接。地方人大,各级政府应紧密结合本地区实际,逐步开展并完善刑事调查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在法律,法规及党和政府的政策带动下,把国民经济动员形式上升到民族意识,用法规的形式来固定成功经验,用法规的形式体现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从而使基层实际与之相结合,并与动员需要相配合,补充其他法律,形成动员法的法律体系。

二、提高完善相关的财政金融体系

从以往来看,增加国家税收,金融机构等各种有效措施,加大对国防建设与经济资助,特别是努力支持国防工业,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国防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在新的时代,现有的财政和金融体系的军民融合发展的安全与整合军民国防经济发展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

建立和完善投入机制,设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军事和民防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创新的系统集成。慢慢成立军用和民用的高新科学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资金投入为主的形式,采取不同的措施,使更多资本进入国防市场。同时,为了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创造中小企业进入国防部门融资的有利条件并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

三、加强完善具体、有效的国防经济运行体制

(一)完善国防经济竞争机制

首先,组建民营企业走出国防工业的机制领域。为了统一管理,由政府部门审计,民营企业具有一定的实力,尤其是那些高科技企业和军工企业的参国防工业的建设,以促进合作竞争良好局面的形成。与此同时,作为一个灵活的和有秩序的进入和退出机制,进入军品市场单位和承包单位动态管理任务的形成。其次是有利于军民融合的制度建立。可以学习,指的是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促进军民融合,一个是加快建立国家标准,军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协调互补的标准体系,尽可能符合要求的民用、军用标准,不只是建立军用标准,在武器装备确保的前提下,积极采取适合军用需求的民用标准;另一方面,要定期修改那些落后的军用标准,使之更加制度化。

(二)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

第一,充分发挥政府直接投入资金,利用税收优待和财政扶持等方法的引导作用,支持和鼓励有关民营的企业进入国防工业领域参加设计与发展,增强科技专项资金的防御能力要以建立民用企业为主,从而进一步鼓励吸收引进的民用技术和提高相关能力。二是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和技术发明,加强保护知识产权,提高民用高科技企业的动机进入国防工业的能力。企业自己出钱研究的科学成果和研发的设备,其知识产权作为企业的一部分,如果转让或知识产权的成果转让应当被收取转让费或培训费,鼓励研发和企业生产相结合,单位共享知识产权和产生所产生的收入。

(三)加强监督体制

首先,要加强引进民间机构和企业的监督程序,有关部门要加强法律责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按照军事任务的招标制度,即制定相应的监督管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滋生的条件。二是要加强军事科研和生产单位的监督管理工作水平,按照国家法规和相关行业的特殊保密要求,建立军品科研生产资质,资格认证制度和能进能出的准入退出系统,并且要跟踪和管理军品科研生产任务,一定要把民用企业的进入关把好,决不失责。

参考文献:

第2篇

当今社会普遍存在对国防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的现象,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国防教育片面地理解为战备教育,认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我国周边还是比较安宁的,没有“敌国外患”,进行战备是无中生有,认为国防教育没有现实意义;二是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认识模糊,认为只要我们把经济搞上去,我们国家就强大了,甚至认为,现在是和平建设时期,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国防教育需要花费很多经费与精力,是“纯消耗”、“扯后腿”的一项工作;三是把国防建设简单地看成是军队建设,认为参加国防建设乃是军人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因此,应该对持有这些偏差观点的人从现在开始就培养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以及国防意识、国家安全意识。

国防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国防理论、国防知识、国防历史、国防技能、国防法制、军事理论等多方面。但是在现阶段,我国国防教育的内容还很不规范,缺乏针对性。在国防教育中,对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人员的国防教育内容没有明确的要求,比如对干部学什么、群众应了解什么、学生应掌握什么等,都未做明确规定,缺少针对各个层次和对象的规范化教材。许多地方在开展国防教育活动时,习惯照抄照转上级的宣传材料,并不注意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编写教材,使教育内容不能够针对本地情况进行教育,无法达到教育的目的。更有甚者,很多人把国防教育等同于近代史教育,一说搞国防教育,就把一些近代历史图片制成展板拿到街上摆一摆了事,还出现了基层国防教育办公室不注意收集、整理发生在身边的国防教育材料,没有长期教育计划,只有上级要求时才去临时找材料的现象,使得国防教育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很大。

尽管《国防教育法》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了国防教育的经费保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国防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根据开展国防教育的需要,在财政预算中保障国防教育所需的经费。”要求各个地方政府机关、企业、学校要在自己本单位的经费预算中开列出本单位开展国防教育所需要的经费,但是对于国防教育活动经费如何预算,怎么分配国防教育经费比例,经费保障的具体数额等,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就使得有些地方党委、政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对经济建设投入力度大,用于国防教育的经费却十分有限。国防教育经费的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对国防教育的重视程度,然而,很多地方却普遍存在着领导重视的经费就多,领导不重视的经费就少,领导想要什么时候给就什么时候给的随意现象。例如,有些地方国防教育的经费只有几万元,平均到每个人头上只有几分钱,而有些地方却有每人好几百元的现象。有些地方虽然把国防教育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但没有随着经济的增长而适当增加。无法落实国防教育的经费保障,必然有碍于国防教育活动大范围、经常性的开展。

全民国防教育对策

加强国防教育,是为了适应新时期国际形势的发展与变化,满足维护国家安全的客观需要。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在发生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局势变得更加微妙和复杂。随着世界安全局势与世界格局发生的变化,以及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的斗争也变得异常复杂。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因而更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来求发展。但是,我国周边环境以及国际环境并不稳定,特别是一些西方人士提出的“中国”,更是对我国的国际形象以及发展造成了恶劣的影响。“面对复杂而又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和我国安全环境的严峻挑战,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放松警惕。开展国防教育,就是要引导全体公民充分认清目前国际形势,明确我们所面临的潜在威胁,加强国防观念,树立居安思危的思想,从而万众一心地搞国防建设,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国防威慑力、遏制力和赢得现代战争的能力。”[3]国防教育作为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国防实力,提高国民国防意识的重要途径。只有加强对全民的国防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国防意识,才能更好地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为捍卫国家和,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保证。加强国防教育,是提高国防精神的重要途径。

精神是一个国家的脊梁,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国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要增强全体公民的国防意识,而国防意识中最基本的则是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所需要的各种精神。国防精神是国防意识的集中表现,突出体现在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爱军尚武的奉献精神和自强不息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民族团结、抗洪精神等方面。培养国防精神历来是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有助于形成积极、深刻、理性的国防观,提高全民的国防意识。加强国防教育,有利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情怀,增强人民的国防观念和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国防教育关系国家的兴衰强盛。加强人们的国防教育,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国际形势,充分认清国防建设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增强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忧患意识。对青少年国防精神的培育,要突出体现革命英雄主义和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教育,以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广大青少年,使其树立不怕苦不怕累的吃苦精神,弘扬不怕牺牲勇敢顽强的民族精神。应通过全民国防教育,转化每个人的思想,提高全体公民对国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以增强人们爱军尚武意识,从而形成人人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的良好局面。加强国防教育,是提高国民国防素质的有效途径。国民的国防素质是国民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则首先要从教育入手。加强国民的国防教育也是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全民国防教育大纲》规定:“国防教育是一项旨在提高公民综合国防素质的全面系统教育,其基本任务是:普及国防知识,培训军事技能,培育国防后备人才,激发爱国热情,强化国防观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向心力,提高公民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开展全民国防教育,不仅能够使人们增强国防观念,而且能使人们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国防知识和技能,锻炼强健体魄,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国民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从而促进国防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现代化的建设。这是其他教育内容和形式难以替代的。#p#分页标题#e#

第3篇

关键词:军工 项目管理 国防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a)-0160-01

1 军工项目管理概述

现代项目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跨学科的领域,涉及到各种知识的应用和整合,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知识体系,包括:管理学、系统方法学、人力资源学、心理学、计算机技术等等。军工项目管理所应用的主要技术有并行工程、流程再造技术、价值工程和生命周期的管理技能。军工项目管理是普通一般项目管理的在军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展,其对整个国家的发展和稳定都具有战略意义,影响到国家的安全和综合国力。实行军工项目管理,实现军工项目管理科学化和合理性,具有十分突出的意义。

2 军工项目研发流程

2.1 项目选题

国防高科技项目的选题具有创作性、探索性强、多学科学、综合性、技术难度大、应用面广、具有高的潜在收益性、周期性长、涉及到的范围很广等特点。在军工项目管理的选题阶段,一般实施的是决策、执行和咨询系统相结合的方式,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中决策系统是中心,咨询系统是保障,执行系统是关键。

军工项目的选题是在项目正式开始之前,对各种所需的工作进行准备,为日后项目的完成提供前提和保障,选题工作主要分为三类: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先期技术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军工项目管理可能遇到的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问题,而进行的对新理念、新思路的研究;应用研究,主要是研究现行各种理论和技术对即将进行的军工项目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先期技术研究,主要是对在项目正式开始之后可能会涉及到的技术和方法进行预先演练和先期的研究。

2.2 项目论证

军工项目涉及到众多资源的使用、技术的开发和战略目标的达成,因此,必须要特别谨慎,将各种可能的因素和情况考虑在内,而军工项目论证就是这其中的关键环节,该环节主要包括:选题综合论证和方案论证。

选题综合论证就是在项目正式开始前,从政治、经济、军事、环境、战略、技术等各个方面,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和论证,为以后各阶段工作的顺利实现做好准备,主要包括的指标有项目需求和研制的必要性、主要效能、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时间问题等等。方案论证是对各种可能实行方案进行评价和研究,对产品研制方案的论证和验证,并形成《产品研制任务书》。

2.3 军工项目的研发和使用

军工项目的研制是指根据需求而开发出新的武器系统或技术装备。它们可能是在原有国防项目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改进后的新型号,也可能是根据全新的理论和技术而研制出的以前未曾有过的新概念的国防项目。这阶段主要的工作,就是按照前面形成的各种方案和计划进行装备和产品的研制和生产,属于整个项目的中间和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最后产品的质量和项目的最终完成。一般该阶段工作划分为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和试制试验三个环节。

设计完成后就是试用,试用是在各种条件下对最终产品进行试用,检测是否符合要求,能否满足国防需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使用的可能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工作提高准备基础。试用程序一般是预先准备、制定试用计划、组织实施和评估。

军工产品的使用和维修阶段,是军工项目的结果和效果直接表现出来的阶段,是前期一切工作的最终目的,该阶段主要工作范围包括:申请、补充、动用、封存、保管、维修、转级和技术革新等,基本任务就是保障装备处于最优状态,以满足国防需要。

3 军工项目管理的内容

3.1 目标与范围管理

军工项目目标管理是诸因素综合权衡的结果,主要包括分析项目生产的时代背景和特点、识别项目需求、确定项目目标。确定项目目标是指在项目的假设调价和约束条件下,利益相关者描述他们对项目的期望和需求的过程。

军工项目范围管理是后续项目管理工作开展的前提,它包括:项目启动、范围规划、范围定义与确认和范围变更控制等内容。范围管理要求能确保该项目所覆盖的整体工作要求和单项工作要求,从而促使项目工作成功地完成。它首先涉及到界定和控制项目包括的内容。

3.2 进度管理

现代国防建设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我国国防建设是按照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进行的,国防项目的进度管理尤显突出。军工项目进度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其科学性表现在如何按照有效工作日制定进度计划,确定关键路径和非关键路径及其浮动时间,在实践中还涉及项目所需资源的平衡以免发生大的峰值和低谷。其艺术的一面表现在编制可操作的进度计划和控制方法。如“网络图技术”(Networt)、“关键路径法”(CPM)、“计划评审技术”(PERT)、“集成计划”(IS)、挣值法(EVM)等项目进度管理的方法和技术。项目进度管理其目标是尽可能采用并行活动,为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项目。

军工项目进度管理的复杂系数较之一般项目大得多。由于受到企业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生产资源的种种限制,实现项目进度管理难度很大。国防项目进度管理主要包括国防项目进度的制定、项目进度的控制等内容。

3.3 费用管理

由于军工项目费用主要属于国家军费的开支,具有高度的统一计划、统一控制、统一管理的性质,采取专项管理办法,所以军工项目费用管理工作必须贯彻执行国家和军队的有关规定,在国防项目研制的计划指导下,实行预算、决算严格管理,以达到合理使用军费开支,充分发挥装备经费效益的目的。以保证项目在规定的费用等约束条件下实现其目标。

3.4 质量管理

军工项目始终树立质量第一的方针,贯彻全寿命质量管理的思想,依靠全体成员,运用以数理统计为主的方法,建立从计划到使用服务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研制、生产和装备全过程中影响的各项因素,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质量贯穿于产品和服务的全过程,军工项目质量是以可靠性、可维修性、可保障性等为核心的质量体系及实现过程。

3.5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保护人的安全和健康,保护设备不受意外损害,保护环境不受污染,从而使得工程的工期质量和费用等目标得以实现的管理活动。军工项目安全管理就是在国防项目实施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通过对项目实施安全状态的控制,使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以使项目工期、质量和费用等目标的实现得以充分的保证。军工项目安全管理的中心问题是保护项目实施过程中人的安全和健康,保证项目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第4篇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他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是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运输业在社会劳动分工过程中成为独立的物质生产领域,是从19世纪初随着铁路,轮船的出现才形成的。随着社会大生产的到来和发展,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作为服务与社会化生产的交通运输业,以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立足于社会。它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极大地提高整个运输业的能力和工作质量,改善国家各经济区之间的运输联系,安全迅速,经济合理地组织旅客和货物运输,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国防建设对运输的需求。另一方面,交通运输又可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因为优良的交通运输和通信联络,对于充分开发,利用各地区潜在的资源,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能起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青岛的黄岛开发区有良好的投资环境,青岛市政府投入了四十多亿人民币对其进行开发,与此同时,还颁布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客商前来投资办企业。可是来投资的客商却不是很多。后来调查发现,原来是因为交通不方便。当青岛市政府决定修建交通要道后,黄岛便开始出现了经济的繁荣。

任何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地区间的分工交流,都是以安全,高效的交通运输联系为前提的。即首先是建设道路和相关的基础设施。只有具备了高效的交通运输体系,才能进行地区(或城市)开发和把国民经济的各个基地联结起来,才能进行商品交换和信息交流。反之,交通运输基本设施的短缺会导致对经济发展的干扰,使经济发展出现徘徊和不必要的消耗,阻碍其发展。

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表明,在工业化过程中都有一个交通运输业超前发展的时期,这是一个普遍性规律。其主要原因是原料的运进,市场的开拓,都需要由与之相匹配的运输业。美国从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为铁路大发展时期,铁路作为路上运输的主要方式,它的优点是通达性强,受自然条件限制小,运量大以及价格低廉,从而得到了迅速发展。1926年美国铁路网建设达到阶段性顶峰,总里程达40.8万公里。之后,随着运输技术的进步,运输需求的变化,公路、内河、民航、管道等运输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美国拥有24.5万公里铁路,650万公里公路,4万公里内河航道,44.8万公里民航航线和36.3万公里输油气管道,形成了综合运输能力强大的交通体系。总的来说,美国的运输系统相对国民经济发民而言是超前的,他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经济建设中,交通运输业超前发展,并有一定的储备能力,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它是由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规律的要求和体现。

如果我们对越来越多的新型运输方式进入运输体系的现象加以考察,就不难看出这种现象是竞争和取代效应的结果。新的运输方式以它特有的优点吸引一部分运量。由于可供使用的运输方式增多,选择性增强,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相互连接的可能性增大,这就使运输供给能够更准确,更灵活地适应越来越高的运输需求,这些规律适用于经济发达国家,也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二、社会经济类型的变化与运输业的发展

在经济与交通运输业的相互关系中,考察和分析经济与交通运输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到运输体系的发展和变化。如果我们将一个长时期的生产规模和结构与运输规模和结构作一个比较,可以看到在社会发展初期经济规模较小,结构比较稳定,各地区都以农业生产为主,即现在所说的以第一产业为主,生产规模和结构与运输规模和结构基本上是相对稳定的。随着生产的发展,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即加工工业领域)转移。这时,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减少,而第二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加。在工业化和市场大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原材料如媒、矿石、钢铁等大宗货物运量急剧增加,货运量的平均增长率接近或者超过国民经济的增长率。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品和消费品的轻工业在工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所运送货物的平均价值明显增大的同时,它们的平均体积和重量却减小了,依次在这一进程中,货运量的增长速度将逐渐减缓,其增长率会逐渐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率。而客运量则保持接近于国民经济增长率。由于生产结构、产品结构发生了变化,对运输提出了迅速、方便、安全等侧重于运输质量的高要求,客运方面提出了高速、安全、舒适、方便的更高要求。由于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开始蓬勃发展,运输规模和结构有了很大变化。

经济分工和生产专业化进一步加强了物质、人员和信息的交流,经济上的劳动分工导致了地区劳动分工。地区劳动分工取决于与地点有关的生产成本,交通体系的运输能力。这样,一个地区劳动分工以及相应的交通体系,形成了一个具有不同规模和不同作用的区域中心。

从而可知,社会经济类型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变化。但同时,运输业又对社会经济类型的变化起着推动作用和更直接安全的服务作用。

三、WTO与我国运输业的发展

我国加入WTO将为我国经济建设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从而使我国的运输事业也得到发展。同时也带来许多挑战和更多的要求。

第5篇

【摘要】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军校教学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关于怎样通过教学管理改革培养创造性军事人才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创新;军事院校;教学管理;创造性军事人才

军事院校的基本任务是为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培养人才。教学是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院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是指院校中对教学和学术科研工作进行引导、组织、协调、监督、奖惩的过程。它决定着院校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的发展方向和质量水平,是院校各项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是院校基本特征的体现,是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是协调教和学关系的重要手段。现阶段军事院校的目标是培养创造性军事人才,“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教育环境对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要求必须有富有创造意识的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的管理,富有创造理念的教学人员兢兢业业地进行教学,富有创造精神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由此构成一个管、教、学三者协同合作的内部环境。因此只有把培养创造性军事人才这个目标融入教学管理中,才能不断深化教学管理的改革创新,实现新时期军事院校的进一步发展。

1军校教学管理的现状

作为国家和军队的重点建设对象,现阶段军校的各项硬件和软件设施都已得到明显的改善,教学管理也已经由过去的单一、片面、低效率逐渐转变为现在的高效率全方面的教学统筹管理。然而,目前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偏差和问题。例如指导思想部分滞后于军队创造教育的要求;教育管理形式与创造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思想观念上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缺乏创新意识;管理理念方面“人治意识”过重,法制观念不强;管理方法上时紧时松、随意性、盲目性大,协调配合不够;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或“学生的主观作用”等问题。因此,纠正教学管理的偏差,完善教学管理是保证院校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

2创造性军事人才的特征

作为新时期国防建设的中坚力量,创造性军事人才必须具有的特征包括以下几点: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的政治方向,是创造性军事人才进行创造性军事活动的不竭动力和前进的方向;复合的知识结构:复合的知识结构是创造性军事活动的基础;全面的智力结构:智力结构是创造性军事活动的核心。主要表现在:敏锐的观察力,科学的记忆方法,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鲜明的个性特征等;此外创造性军事人才的个性特征还包括好奇心强,对复杂奇怪的事物会感受一种魅力,兴趣既广泛又专一,具有艺术上的审美观和幽默感等。

3创新教学管理与培养创造性军事人才的措施

3.1坚持与时俱进,在教育思想观念上求更新。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教学管理改革的关键所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因此,教学管理工作要在更新思想观念上求突破。

3.1.1确立教育创新的观念。

在军队院校创造教育的教育管理指导思想中,明确创造教育管理的主动性、情景性、开放性等特点,积极营造适合创造性军事人才成长的条件和环境;充分考虑创造教育下军队院校教学管理的特点、内容、原则和方法,彻底根除旧的教育理念的影响,在保证人才发展符合军队建设要求的同时,还应充分注重个体发展的需求;正确理解物质与精神在创造教育中的作用,将创新教育管理植根于学校建设的基础,通过心理内化机制,提高管理绩效。

3.1.2确立管理创新的观念。

逐步改进军队院校教学管理方法,多渠道多方式地配合创造性军事人才的培养。军队院校教学管理的改革要实事求是,针对性强。对于制约军队院校创造教育的因素,必须从根源上加以遏制。例如教师重科研轻教学,学生对自身的发展缺少压力等现象。对学生的管理要将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合理利用奖惩机制,彻底消除不求上进的思想。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必须公正严格,在具体的工作和学习中建立求真务实、民主平等、团结合作、充满军队院校独特魅力的校园氛围,通过规章制度的内化,将规范渗透到日常的学习工作中,形成自觉遵守和积极维护制度的良好习惯。在管理中坚持德法并举的原则,形成有形管理与无形自律相统一、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协调、管理者接受被管理者监督与被管理者参与管理相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

3.1.3确立从严治教的观念。

依法治校,从严治教是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本保障。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管理制度,要深入研究探索如何依法施教、依法施管、依法执纪、依法培养良好的教风、学风的方法和途径。克服凭主观意识抓教学,凭经验抓管理的习惯做法,树立依法管理本身就是按照规律办事、就是科学管理的观念。只有通过法规制度建设,才能逐步培养严格的教风和学风,才能使教学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3.2加强队伍建设,在塑造育人形象上下功夫。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要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强化各级领导依法治教、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的意识,教员按纲施教、严谨求实的教风,干部依法管理、言传身教的形象,努力营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良好氛围。

3.2.1树立领导和机关服务育人的形象。

各级党委、领导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持深入到教学第一线,调研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行政管理上,严密组织、科学管理、依法行政。在研究教学、科研以及学科建设问题上,应先听取专家组和群众的意见,按照教学规律进行科学决策、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在教学组织和管理上,要密切协调、相互配合,避免政出多门,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

3.2.2树立教员教书育人的形象。

教员是教学管理的重要力量,教员的言谈举止对学员有着极强的示范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按纲施教、严谨治学,才能保证教学和人才质量不断提高。因此,要规范教学办公秩序,规范言谈举止,为学员做好表率,形成从严治教的良好教学氛围。特别是中青年教员,要加强军事训练和政治理论学习,牢固树立条令意识、军人意识,加强自身修养,切实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3.2.3树立教学管理干部管理育人的形象。

管理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质量的培养。管理干部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新育人理念,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要熟悉教育理论、教学制度、教学要求、教学对象。加强政治理论和管理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管理水平,既要“想管”、“愿管”,更要“会管”、“善管”。在教学管理中,要坚持教管并举,疏堵结合,努力提高管理效果。在组织实施教学中,要严谨细致、求真务实,发挥好教员与学员的桥梁作用。在日常管理中,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当好标杆、树好形象,切实发挥“一线带兵人”管理育人的重要作用。

3.3实施科学管理,在提高教学质量上见成效。

军队院校教育和院校建设是一门科学,既有部队建设的一般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如何在军校教学管理中既要保持军校的严肃性、纪律性又要不断创新教学管理方法,培养创造性军事人才以适应现代化军事斗争的要求,这就成为现今军校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难题。因此,我们必须掌握教学管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动态性、周期性、规范性和适应性等特点,将这些鲜明的特点时时处处灵活地贯穿于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管理和发展的全过程中,实施有效的科学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学工作的发展。

3.3.1建立正规的教学秩序,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在教学实践中要以条令、条例、《院校教学工作条例》、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建立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学指导思想,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质量评估标准,考核制度等,确保各项教学活动有条不紊、标准正规,使全体教学人员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避免教学管理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体现管理的教育性,促进学员德、智、军、体的全面发展。并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创新性实施,激发学员的创造性潜能。这就要求在教学管理中要遵循教学基本规律,围绕教学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周密计划,严密组织,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促使教、学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思想、知识、能力等各方面向高层次转化,促进学员军政素质的全面提高,确保教学活动正规有序地进行。

3.3.2加快现代化教学建设,创新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完善教学的硬件和软件设施,改进教学方式,从以讲解教材、传授知识为主的封闭式教学逐步转变为以开拓思想、发展能力为主的开放式教学。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学员的的学习兴趣,使学员的学习态度由“要我学”逐渐转变为“我要学”。在教学方法方面可以通过设计性实验,增加学员的动手操作机会,不断激发学员的创造性思维,使教学过程与科研相结合,真正做到教学科研两不误。

3.3.3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教员、学员、管理者,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就要求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确立学员的主体地位,强化管理者的组织谋划、决策引导作用。特别是要注重学员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学员的教育引导,使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锻炼自我获取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只有充分发挥教学管理过程中三者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增强教学管理工作的目的性、针对性才能有效地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创新是创造性军事人才的主要特征。创新也是军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必经之路,只有创新,我军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才能占领世界新军革的“制高点”,才能实现战斗力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增印.中外军校管理发展异同及发展趋势[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3,(1):16~18

[2]郝建中.浅谈学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现状及原因[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报,2007,(2)106~107

[3]吴进国.《论军事创造力开发》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年2月

[4]许丽玉.在大学生素质评价中突出创造力及其相关因素,《江苏高教》,2000年第5期

[5]阳仁宇,王强.创造性军事人才的本质特征及培养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1,(3):35~37

第6篇

文献标识码: A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关系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为工程建设和科学研究服务。对工程建设而言,其基本任务包括测定和测设两个方面: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按照测量的有关原理和方法,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绘制成地形图,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等服务;测设是将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一、建筑工程竣工测量的任务建筑工程竣工测量是一项服务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的实用性测绘工作。建筑工程竣工测量主要是实测竣工项目的现状地形图,除按《城市测量规范》要求采集常规内容外,还需采集规划部门所需的信息和内容,以满足规划实施监督管理的需要。二、建筑竣工测量质量控制措施由于竣工测量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某些关键因素的存在,实时地、全面地、准确地控制其生产过程,监督、规范在生产过程中执行国家标准、行业规范以及其它相关技术要求,为保证竣工测量质量,采取一些控制措施是必要的。1.确保控制测量精度

(1)确保图根控制点的精度要求。一般城市建成区沿主、次干道或街巷布设一、二级导线,并联测四等水准,对于部分破坏的控制点应及时补布。用GPS RTK进行控制测量,一定注意控制点的校核,以确保控制点精度。

(2)使用GPS RTK做单点定位控制测量,可采用一些方法来提高测量精度,如可用延长测量时间、选择最佳观测时段、增加观测次数或改变基准站、控制点间距离和高程检查等方法来控制精度。

(3)由于一个建设工程的地形测量、拨地测量、竣工测量3项工作是在不同的时间进行的,且间隔时间较长,大多数情况下控制分别布设。由于控制测量误差的存在,当控制点误差较大时,地形图、拨地测量图、竣工测量图3种图中同一地物就会相差较大,给规划正确执法管理带来困难,也不利于基础地理信息的更新,所以对控制测量中的关键因素要严格进行控制,提高控制测量绝对精度。2.采取措施提高外业测量精度

(1)外业测量细部点坐标时,要按相关规范要求选择正确的测量位置。例如测量建筑物时,要测到建筑的外轮廓,包含建筑的保温层和装饰层。应进行测站检查,仪器对中偏差应小于5mm,注意棱镜的正确使用,遇到需要做偏心改正的情况必须做偏心改正。

(2)建筑物的拐角通常为直角,且有阳角、阴角之分。当测量阳角角顶位置时,可用全站仪采用角度偏心观测;测量阴角顶点位置时,可用全站仪采用距离偏心观测。通过这一措施保证竣工建筑细部点的测量精度。对于测量人员无法到达的点位,可用免棱镜全站仪采集。房顶标高、房檐标高、高压线的标高和走向用无棱镜全站仪测量不但准确,而且快速、安全。3.采取措施提高内业测图精度。建筑面积从数量上反映了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及建设工程是否存在违规及违规的程度,同时也是处罚违规部分时的重要依据。建筑面积计算的精度直接影响容积率的计算,影响规划监督的力度和建设单位的经济利益及建设用地周边住户的切身利益。面积计算要注意以下两类情况:

(1)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例如建筑物未落地阳台、加油站雨罩均应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第7篇

关键词:学科群;环境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一、引言

党的十七大把全面建设创新性国家作为迎接技术、经济日益全球化挑战的基本国策。教育部广泛开展的高等教育质量创新工程,宗旨就是加强学科的内涵与外延建设,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因此,正确认识学科建设的内涵界定和创新实践体系,对于提高学科的影响力有重要的帮助。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才培养带有明显的专业色彩,基本上是按照国民经济门类划分,后虽几经调整仍无法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因为,学科实际上是人为地根据学术性质和内容而划分的一个科学范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内涵也在不断地变化。过去我们设置重点学科往往局限于传统学科划分的范畴,而现在更多需要体现学科间的渗透、交叉与结合,也就是说,应该是一个包含主干学科、优势学科、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相关学科等的学科群概念。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正在由重点建设二级重点学科转向一级重点学科,表明学科群建设将成为今后各高等学校工作的中心。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紧密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将学院的发展定位在建设高水平学科群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通过几年的建设和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二、学科群的建设与人才创新培养模式

1.做好学科规划是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

学科规划是泛指学科的发展规划和科学定位。根据哈工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人才培养的需求,围绕解决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中出现的重大环境问题为目标,在学科规划中始终强调又好又快的发展原则,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措施,对学科研究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战略性、结构性的动态调整,强调基础和标志性成果,选择优势和特色学科方向,进行重点建设。科学发展的无限性决定了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很多发展方向。任何一个学科组织都不可能在所有的学科方向上争创一流,它必须做出选择。选择学科方向,包括选择学科方向的数量和确立具体的学科方向两个方面。选择学科方向的数量,要根据师资队伍的状况来确定。确立学科方向时我们依靠专家群体和教授会,逐渐形成和凝练了本学科群以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创立了水的健康循环理论,通过凝练科学研究方向和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形成了由不同学科人才进行交叉与渗透而成的原始创新性研究群体和教学创新团队,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利用申报和认定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契机,先后制定了学科群中长期发展规划,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完善的学科组织是教学质量工程的保障

学科组织是学科布局的载体,学科发展必须以学科组织为依托。没有一定的学科组织或学科组织设置不合理,学科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制约。我国大学的学科组织由于受1952年院系调整的影响和改革开放后的自我建构、相互模仿,普遍存在着学院设置过多,导致学科分割严重等问题。相比之下,国外著名大学的学院设置不仅普遍数量较少,而且各学院之间层次、职责分明,教学、科研互通,合作方便,非常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国外著名大学的这种学科组织建制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结合实际,积极进行学科组织的改革,成立了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市政工程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和实验中心等四个教学单位,提高学院内学科设置的合理性;同时成立了院系两级教学督导队伍,系级单位负责本、硕、博三个层次的教学工作安排,院级负责协调和监督。环境学科还负责全校范围内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一方面提供指导教师和创新研究平台,另一方面通过评估机制实现全面管理。

学科基地是学科组织的物质基础和平台,它可以为学科发展提供良好的实验、研究环境和条件。在基地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部门或个人占有,小而全,低水平重复,利用率低,投资效益差,装备不平衡。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对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按照“统建、专管、共用”的原则,在建设上,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确保能为从事前沿性、基础性、应用性较强的高、大、精、深、新的课题研究提供有效的支撑;在管理上,由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管理;在使用上,确保基地的通用性、共享性、开放性。

在学科群基地建设过程中,我们获得了学校学科建设支持,先后有“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支持,累计投入近2 000万元,重点建设了科研试验平台,建立项目实验室和研究生科研平台。明确实验中心任务是负责保养、管理教育、研究活动所必需的大型、特殊的设施,以提高利用率和效率;管理学院跨学科设备平台,以支撑所有的重点学科建设。我们始终坚持基地建设内容必须符合学科建设的整体要求并尽量做到覆盖面广、通用性强、辐射面宽,必须使拟采购的仪器设备与现有仪器设备之间具有相关性和配套性,必须具有先进性、能够立即投入使用,并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大型项目中发挥作用的原则;主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各司其职,积极参与基地建设。学科基地的建设极大地提升了学科群的科研水平。

3.优化学科群师资队伍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保证

在全面呼唤“大师”回归校园的呐喊中,我们必须认清高等教育教学有被边缘化趋势的客观事实。既然学科队伍是学科建设的主体,学科建设必须依靠学科队伍来实现。建设高水平的学科,培养创新型人才,均需要一支高水平的学科师资队伍。今天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是几代老教师辛勤耕耘的结果,是他们为我们开创了今天的工作局面。今后我们将继续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在学科队伍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准确把握学者的特点,要认识到“主宰学者工作生活的力量是学科而不是所在院校”,“学者们对学科的忠诚往往大于对事业单位的忠诚”,并根据这个特点着力营造一个尊师重教的校园环境,即宽容的人文环境、宽松的学术环境和宽裕的生活环境。虽然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如基础学科的研究强调自由、独立,应用学科的研究注重团队合作,但作为一支队伍,要形成合力,就必须有合理的结构,包括年龄结构、能力结构等。我们根据教师的学术特点和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成立了6个学科部,形成了首席教授、责任教授和学科部成员教学和科研队伍,通过教学和科研的纽带关系,为学科部承担的每门课程配备2名教师,不仅保证了教学任务的高水平完成,而且保证了学科部内部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和承担项目的人员需求;我们也强调队伍的交叉,从最近几年拿到的

项目内容及项目组人员构成看,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争取重大的战略性、基础性的科研项目,不仅可以获得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而且能较好地促进相关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高水平的本科生、研究生培养和研究基地的建设。我们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精品课程、国家教学名师以及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为突破口进行师资建设,通过争取项目,不仅有可能获得学科发展所必需的经费和条件支持,获得大成果,培养大学者,同时,在项目申报和评审过程中,还可以获得有关学科研究方向和突破点的合理性的评价信息反馈,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和扩展学术影响。项目获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校的学科水平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认可、发展和壮大的过程。

学科部的绝大部分教师为博士生、硕士生指导教师,每年研究生招生数量与本科生人数相当。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成为我们改革实践的基本任务,由于每年博士生、硕士生有相当一部分要充实到高等学校的师资队伍中去,因此在他们培养计划中明确有相应的环节。让他们参与到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可以锻炼教学经验,而且可以促进知识的更新。更主要是他们的学缘结构,通过他们向本科生传递不同的文化理念,对于本科生开辟思路,了解社会均有帮助。

三、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建设成效

1.人才培养和教学建设成效

本学科群五年来,先后培养教育部长江学者3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名,跨/新世纪优秀人才8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污染控制微生物学和水质工程学)和黑龙江省精品课程1门(水分析化学)以及黑龙江省教学创新团队1个。

2.学科群建设成效

本学科群获得教育部2007年环境工程领域人才创新试验区称号;2000年“环境科学与工程”获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新增“城市水资源”“环境微生物”两个博士点和“微生物学”硕士点,这些学科相互借鉴、优势互补,极大促进了学科群的发展。形成了工程特色鲜明,理论与应用紧密结合,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入,整体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前列,在部分学科方向处于国际先进的学科。“环境工程”和“市政工程”通过国家重点学科评审,“环境科学”成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基于本学科群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正在建设中。

3.学科群对相关学科的拉动作用

第8篇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他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是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运输业在社会劳动分工过程中成为独立的物质生产领域,是从19世纪初随着铁路,轮船的出现才形成的。随着社会大生产的到来和发展,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作为服务与社会化生产的交通运输业,以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立足于社会。它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极大地提高整个运输业的能力和工作质量,改善国家各经济区之间的运输联系,安全迅速,经济合理地组织旅客和货物运输,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国防建设对运输的需求。另一方面,交通运输又可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因为优良的交通运输和通信联络,对于充分开发,利用各地区潜在的资源,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能起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青岛的黄岛开发区有良好的投资环境,青岛市政府投入了四十多亿人民币对其进行开发,与此同时,还颁布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客商前来投资办企业。可是来投资的客商却不是很多。后来调查发现,原来是因为交通不方便。当青岛市政府决定修建交通要道后,黄岛便开始出现了经济的繁荣。

任何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地区间的分工交流,都是以安全,高效的交通运输联系为前提的。即首先是建设道路和相关的基础设施。只有具备了高效的交通运输体系,才能进行地区(或城市)开发和把国民经济的各个基地联结起来,才能进行商品交换和信息交流。反之,交通运输基本设施的短缺会导致对经济发展的干扰,使经济发展出现徘徊和不必要的消耗,阻碍其发展。

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表明,在工业化过程中都有一个交通运输业超前发展的时期,这是一个普遍性规律。其主要原因是原料的运进,市场的开拓,都需要由与之相匹配的运输业。美国从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为铁路大发展时期,铁路作为路上运输的主要方式,它的优点是通达性强,受自然条件限制小,运量大以及价格低廉,从而得到了迅速发展。1926年美国铁路网建设达到阶段性顶峰,总里程达40.8万公里。之后,随着运输技术的进步,运输需求的变化,公路、内河、民航、管道等运输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美国拥有24.5万公里铁路,650万公里公路,4万公里内河航道,44.8万公里民航航线和36.3万公里输油气管道,形成了综合运输能力强大的交通体系。总的来说,美国的运输系统相对国民经济发民而言是超前的,他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经济建设中,交通运输业超前发展,并有一定的储备能力,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它是由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规律的要求和体现。

如果我们对越来越多的新型运输方式进入运输体系的现象加以考察,就不难看出这种现象是竞争和取代效应的结果。新的运输方式以它特有的优点吸引一部分运量。由于可供使用的运输方式增多,选择性增强,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相互连接的可能性增大,这就使运输供给能够更准确,更灵活地适应越来越高的运输需求,这些规律适用于经济发达国家,也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二、社会经济类型的变化与运输业的发展

在经济与交通运输业的相互关系中,考察和分析经济与交通运输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到运输体系的发展和变化。如果我们将一个长时期的生产规模和结构与运输规模和结构作一个比较,可以看到在社会发展初期经济规模较小,结构比较稳定,各地区都以农业生产为主,即现在所说的以第一产业为主,生产规模和结构与运输规模和结构基本上是相对稳定的。随着生产的发展,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即加工工业领域)转移。这时,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减少,而第二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加。在工业化和市场大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原材料如媒、矿石、钢铁等大宗货物运量急剧增加,货运量的平均增长率接近或者超过国民经济的增长率。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品和消费品的轻工业在工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所运送货物的平均价值明显增大的同时,它们的平均体积和重量却减小了,依次在这一进程中,货运量的增长速度将逐渐减缓,其增长率会逐渐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率。而客运量则保持接近于国民经济增长率。由于生产结构、产品结构发生了变化,对运输提出了迅速、方便、安全等侧重于运输质量的高要求,客运方面提出了高速、安全、舒适、方便的更高要求。由于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开始蓬勃发展,运输规模和结构有了很大变化。

经济分工和生产专业化进一步加强了物质、人员和信息的交流,经济上的劳动分工导致了地区劳动分工。地区劳动分工取决于与地点有关的生产成本,交通体系的运输能力。这样,一个地区劳动分工以及相应的交通体系,形成了一个具有不同规模和不同作用的区域中心。

从而可知,社会经济类型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变化。但同时,运输业又对社会经济类型的变化起着推动作用和更直接安全的服务作用。

三、WTO与我国运输业的发展

我国加入WTO将为我国经济建设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从而使我国的运输事业也得到发展。同时也带来许多挑战和更多的要求。

加入WTO有利于运输行业引进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运输行业的改革;有利于激发运输行业的竞争意识;有利于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入世后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各种物资的运输量必将大大增强。另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分布不均,资源分布不均,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等原因,入世后,必将形成比现今更为强大的人流和物流。然而,国内许多地区的交通运输通道已经饱和,这成了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因素,严重影响了地区个体发展速度和国家的整体优化进程。如我国铁路就存在通运能力十分紧张,路编组站能力严重不足,管理体制落后等问题。因此,如何在入世后建设和规划运输体系,将放在国民经济发展总体中首当其冲的位置。

由此可见,交通运输体系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协调好两者的亲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9篇

【关键词】交通运输 社会经济 WTO

一、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他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是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运输业在社会劳动分工过程中成为独立的物质生产领域,是从19世纪初随着铁路,轮船的出现才形成的。随着社会大生产的到来和发展,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作为服务与社会化生产的交通运输业,以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立足于社会。它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极大地提高整个运输业的能力和工作质量,改善国家各经济区之间的运输联系,安全迅速,经济合理地组织旅客和货物运输,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国防建设对运输的需求。另一方面,交通运输又可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因为优良的交通运输和通信联络,对于充分开发,利用各地区潜在的资源,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能起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青岛的黄岛开发区有良好的投资环境,青岛市政府投入了四十多亿人民币对其进行开发,与此同时,还颁布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客商前来投资办企业。可是来投资的客商却不是很多。后来调查发现,原来是因为交通不方便。当青岛市政府决定修建交通要道后,黄岛便开始出现了经济的繁荣。

任何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地区间的分工交流,都是以安全,高效的交通运输联系为前提的。即首先是建设道路和相关的基础设施。只有具备了高效的交通运输体系,才能进行地区(或城市)开发和把国民经济的各个基地联结起来,才能进行商品交换和信息交流。反之,交通运输基本设施的短缺会导致对经济发展的干扰,使经济发展出现徘徊和不必要的消耗,阻碍其发展。

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表明,在工业化过程中都有一个交通运输业超前发展的时期,这是一个普遍性规律。其主要原因是原料的运进,市场的开拓,都需要由与之相匹配的运输业。美国从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为铁路大发展时期,铁路作为路上运输的主要方式,它的优点是通达性强,受自然条件限制小,运量大以及价格低廉,从而得到了迅速发展。1926年美国铁路网建设达到阶段性顶峰,总里程达40.8万公里。之后,随着运输技术的进步,运输需求的变化,公路、内河、民航、管道等运输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美国拥有24.5万公里铁路,650万公里公路,4万公里内河航道,44.8万公里民航航线和36.3万公里输油气管道,形成了综合运输能力强大的交通体系。总的来说,美国的运输系统相对国民经济发民而言是超前的,他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经济建设中,交通运输业超前发展,并有一定的储备能力,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它是由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规律的要求和体现。

如果我们对越来越多的新型运输方式进入运输体系的现象加以考察,就不难看出这种现象是竞争和取代效应的结果。新的运输方式以它特有的优点吸引一部分运量。由于可供使用的运输方式增多,选择性增强,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相互连接的可能性增大,这就使运输供给能够更准确,更灵活地适应越来越高的运输需求,这些规律适用于经济发达国家,也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二、社会经济类型的变化与运输业的发展

在经济与交通运输业的相互关系中,考察和分析经济与交通运输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到运输体系的发展和变化。如果我们将一个长时期的生产规模和结构与运输规模和结构作一个比较,可以看到在社会发展初期经济规模较小,结构比较稳定,各地区都以农业生产为主,即现在所说的以第一产业为主,生产规模和结构与运输规模和结构基本上是相对稳定的。随着生产的发展,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即加工工业领域)转移。这时,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减少,而第二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加。在工业化和市场大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原材料如媒、矿石、钢铁等大宗货物运量急剧增加,货运量的平均增长率接近或者超过国民经济的增长率。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品和消费品的轻工业在工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所运送货物的平均价值明显增大的同时,它们的平均体积和重量却减小了,依次在这一进程中,货运量的增长速度将逐渐减缓,其增长率会逐渐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率。而客运量则保持接近于国民经济增长率。由于生产结构、产品结构发生了变化,对运输提出了迅速、方便、安全等侧重于运输质量的高要求,客运方面提出了高速、安全、舒适、方便的更高要求。由于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开始蓬勃发展,运输规模和结构有了很大变化。

经济分工和生产专业化进一步加强了物质、人员和信息的交流,经济上的劳动分工导致了地区劳动分工。地区劳动分工取决于与地点有关的生产成本,交通体系的运输能力。这样,一个地区劳动分工以及相应的交通体系,形成了一个具有不同规模和不同作用的区域中心。

从而可知,社会经济类型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变化。但同时,运输业又对社会经济类型的变化起着推动作用和更直接安全的服务作用。

三、WTO与我国运输业的发展

我国加入WTO将为我国经济建设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从而使我国的运输事业也得到发展。同时也带来许多挑战和更多的要求。

加入WTO有利于运输行业引进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运输行业的改革;有利于激发运输行业的竞争意识;有利于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入世后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各种物资的运输量必将大大增强。另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分布不均,资源分布不均,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等原因,入世后,必将形成比现今更为强大的人流和物流。然而,国内许多地区的交通运输通道已经饱和,这成了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因素,严重影响了地区个体发展速度和国家的整体优化进程。如我国铁路就存在通运能力十分紧张,路编组站能力严重不足,管理体制落后等问题。因此,如何在入世后建设和规划运输体系,将放在国民经济发展总体中首当其冲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