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财会队伍建设范文

财会队伍建设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财会队伍建设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财会队伍建设

第1篇

关键词:财会;制度;队伍;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财会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单位的所有经济活动最终都要归集到财务部门反映,财务工作是一个综合性质的工作,在单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全面提高财会人员素质,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意义重大。

首先,要提高财会人员素质,加强队伍建设需从基础工作抓起。

财会基础工作首当其冲应抓的是会计基础工作,它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只有扎扎实实地做好此项工作,才能把会计核算、成本管理、经济活动分析等工作搞好,也才能提供真实、有效、完整的会计信息。所以,对之实行规范化管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了。目前,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的表现有:(1)会计信息失真严重,数据不准确、资料不完整,私设“小金库”。(2)单位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3)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全或有缺陷。(4)会计人员素质较低,不能有效地按国家财会法规、财经制度独立进行会计监督。(5)会计人员数量增长快,实务操作技能跟不上。

规范财会基础工作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财务人员的入行门槛。财务人员不但要持证上岗,而且对国家相关财会方面的法律法规熟悉。例如《会计法》,《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企业会计制度》等一系列会计准则,及其税法的相关法律。

2.规范账务处理。在日常工作中要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会计凭证的格式设计、填制、审核、传递、保管等,会计账薄的设置、格式、登记、核对、结账等,会计报表的种类设置、格式设计、编制和审核要求等、会计档案归档要求、保管期限、移交手续、销毁程序等各项基础工作都要要严格规范。特别是对原始票据的审核及保管,务必要仔细查看,确保其真实、合法、有效。

3.实行财会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各单位对每个岗位的财会人员,明确职责分工,制订岗位责任制,财务负责人负责综合、协调工作,定期进行会计互审。

4.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切实发挥会计监督职能。目前,许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是虽健全确是摆设,丝毫起不到监督作用。每个单位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上级单位规定及相关财务制度,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制定相关财务规章制度,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起到规范、指导作用。

5.建立健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奖惩制度。建立会计基础工作激励机制,完善奖惩制度。根据规范化程度,设立等级,对于取得好成绩的单位通报表彰、给予奖励,同时对成绩差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使大家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会计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性。

第二,加强对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范围内所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既是对在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要求,即职业道德的特殊性;又是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即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一部分。职业道德与国家法律、财会法规不同。它是靠人们的自觉性,靠社会思想教育,一般是采取职工守则、公约、岗位责任制等形式使之具体化、规范化。由于财务工作的特殊性,财务人员接触的是单位的资金,对外所反映的数据是外界了解单位的途径,因此,财务人员务必要有实事求是的作风,不弄虚作假,如实反映经济活动情况;有廉洁奉公的精神,以身作则,反对拜金主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正确认识自己的岗位职责,学会财务管理,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关系。

第三,定期岗位培训。

1.加大对新分毕业生的岗前培训。作为新财务人员上岗前的必修课,岗前培训不应单单局限于财务理论知识,还应该进行模拟实务操作,提高新成员的实际动手能力。

2.注重工作过程中的培训学习。培训可采用多种形式,培训内容也可丰富。无论是新分学生,还是早已入行的,都应该定期培训学习,学习一些新的财会政策、税务知识等;或是就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互相交流、解答、探讨等,这都是不错的方法。对于实习生,可以定期考核,考核结果应和见习指导老师挂钩,并给予奖励或是处罚,这样可以激励学生学习的尽头、指导老师的责任心,以便使学生更快成才。

第四,注重财务工作中人际关系的协调。

随着现代竞争力的加剧,一个单位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依赖于财务队伍的理财能力。财务人员不再是简单的记账算账,还需要同单位领导、同事、银行、税务、审计等众多部门发生联系。因此,现在一个好的财会人员不但是自身业务好,还要处理好内部及单位外部的各种关系,能得到外部单位的支持与和合作,对资金运用起到积极作用。另外,财务人员要协调好本单位与领导、其他部门及同部门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对领导,既要坚持原则,又要灵活协调,善于汇报总结自己的工作;对其他部门,要本着工作的目的,取得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以便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对本部门同事,在工作中大家应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既要有合理明确的分工,又要配合默契,不能为了竞争而彼此诋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五,加快人才培养,提高整体素质。

随着现行财务知识的不断更新,社会一体化的加深,与国际社会的不断接轨,在这种大环境下,财务人员不应再是简简单单的做做账,收收支支,而是要了解财务的专业理论及发展趋势、新的制度与方法、国际上相关知识的法律法规与成果,还要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预测决策能力,让每个从业者对自己的业务知识了如指掌,运用自如。

参考文献:

[1]商福连.浅谈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学家,2012.

[2]管玉春.论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管理学家,2012.

[3]李海英.浅谈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河南农业,2012.

第2篇

一、存在问题

一是管理错位。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分割二元结构经济社会体制,农村会计工作和财务工作被排除在体制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一章第七条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实际上,县财政部门只管理到本行政区域内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及县办企业的会计工作。

二是队伍不稳。造成农村会计队伍不稳定的因素是:1、领导不让干。2、村民不让干。3、自己不愿干。自己不愿干的原因还是有三:一是工作忙,家庭负担重不愿干;二是报酬低不愿干;三是和领导合不来或不愿意与一些不正派的领导同流合污,怕担责任犯错误,怕领导给“小鞋”穿,不愿干。

三是素质低下。农村会计人员绝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学习和培训,没有会计从业证书。有些“会计”名为会计,实际上什么都不懂,不仅不会记账,甚至连一张简单的借据或收条都不会写。

四是财务混乱。会计工作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工作。记账不规范,错记漏记乱记的现象十分严重。会计资料残缺不全,绝大多数村不能做到财务公开,按时公布账目。

二、对策及建议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形势决定全国形势。农村财会队伍不稳定,业务素质低下,村级财务管理混乱,不仅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造成农村集体资财大量流失,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同时严重影响了全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针对农村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

(一)创新机制,健全管理机构

在县级财政局设立农村会计管理局。由县财政局农村会计管理局对农村会计工作和农村财务工作实施管理。县财政局农村会计管理局的任务是:1、对农村会计人员任职资格进行审查,批准聘用或解聘农村会计;2、组织农村会计人员参加会计业务学习和培训;3、对农村会计人员业绩进行考核定级;4、建立农村会计人材档案;5、对农村会计工作进行指导;6、对农村财务工作进行检查;7、维护农村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8、查处农村会计人员违法违纪行为。

(二)稳定会计队伍

会计人员是专业技术人员。保持会计队伍稳定,有利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利保持财务账目的连贯性和资料的完整性;有利搞好农村财务管理。农村会计聘任制以镇财经所为聘用主体,具备会计任职资格的人员为客体的一种聘用与被聘用的主客关系。

实行会计聘任制,有利于稳定农村会计队伍;有利于避免“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不良做法;有利于调动财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三)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

农村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低下是当前农村财会队伍的共病,这一弊端直接涉及农村财务管理,所以必须千方百计提高财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要从三个方面抓起。一是以县为单位,以县财政局为主体,建立会计培训中心。二是县乡专业人员深入农村帮助财会人员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手把手传授,面对面指导,达到提高业务素质与理论水平的目的。三是积极组织农村会计人员及会计后备人员参加财校财院学习或函授。通过考试取得国家认可的会计从业证书。实行持证上岗。

(四)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财会人员的政治素质

一是举办财会人员思想教育培训班,使财会人员成为坚持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折不扣地执行党的各项方针、路线、政策的标兵。

二是对农村会计人员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增强村村会计人员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五)健全财务制度

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和民主理财制度。督促村民委员会定期公布账目,报送报表,接受村民和县财政局农村会计管理股(室)的双重监督。

(六)定期进行审计

由县财政局农村会计管理股(室)和县审计局会同乡镇财所对村民委员会的账目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更正和处理。

(七)配备现代化办公设备,提高办公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

现在我国已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已进入社会主义的各个领域, 其功能之广,速度之快,精度之高,对计算机的应用会在现在和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长期存在,计算机将成为人们工作的主要工具。会计电算化、网络化已成为当前会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要创造条件对财会人员进行计算机培训,让他们能够掌握一般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工作效率。

(八)落实农村财会人员待遇

农村财会人员大多都是村里德高望重,有知识、有水平、有群众基础的能人。而农村财会队伍不稳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财会人员不愿干。因为他们工作忙,待遇低;误工多,补贴少。

(九)严肃财经纪律

对村民委员会干部及村会计人员伪造会计凭证,销毁会计凭证,做假账,贪污挪用公款公物等违纪违法行为,要按照党纪政纪严肃查处。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建立健全奖惩制度

建立健全财会人员的奖惩制度,鼓励财会人员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县乡两级每年应组织不同形式的农村财会人员知识竞赛和技能比武,建立农村财会人员考核评比办法,年终由县乡农经部门进行考核、评比,对评为先进的要大张旗鼓的表彰,通过这些形势来鼓励先进,鞭策落后。

第3篇

关键词:高校 财会队伍建设

我们当前的突出问题是日益发展筹资需求和原有的旧的财务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逐渐深入,高校不断扩建,规模加大,高校经济活动也出现了即多样化又复杂化的趋势,原有的高校内部财务管理比较呆板,已经不适合新型的筹资的需要。高校的教学,科研,发展离不开教育经费,这就彰显了高校的财务工作的重要性和高校财务改革的必要性。然而我们面临的挑战是高校财务的工作任务多,范围广,这对财务队伍业务水平,职业道德素质就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打造一支过硬的高校财务队伍,成了眼下我们最当紧的重要使命。

一、当前高校财务队伍的状况

首先,财务工作者思想老化。高校自始以来一支受到国家的重视,高校的收入来源一直也是国家财政拨款的形式下发的,因此,也就养成了我们的高校财务人员缺乏主观能动性的缺点,财务人员工作内容比较死板,只是想着拿到钱,看住钱,花好钱,其余的事情和自己无关。根本没有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管理者的作用,还是一味的只是记账,算账,而目前高校的经济已呈现多元化,经费筹集也早已从单一的财政拨款变成了多渠道和方式,融资的本事交到了高校财务人员那里,但高校的财务人员意识还没有从根深蒂固的思想里解放出来,还不能处理新形势下的新问题,甚至不去了解新形势下财务工作的新要求。

其次,财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偏低。当前高校招聘教师的时候,把博士,硕士学历作为重要标准,很多高校没有博士学位识不能登上教师讲台的,然而,对于高校的财务人员的招聘条件却放的比较宽,甚至有很多的高校教师的财务人员是没有正规学历的,校内人员的家属或子女常常在财务岗位中身居要职,他们普遍缺乏完整系统的财务理论知识和财务政策性知识。而且部分高校对财务人员的素质培训重视不够,财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老龄化现象比较突出,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

最后,缺乏好的机制。现在的高校财务人员,多数是民主选拔,但也特别注重人际关系,缺乏对实际工作能力的考核。虽说高校强调是聘任制,但一般实行起来也是一成不变,一劳永逸,没有事业压力,也就没有没有危机感,竞争意识差,缺乏积极继续学习深造的动力与决心,总是推一步,走一步,不主动学习,责任心和上进心不强,对工作常常是应付了事。学习培训上来讲也迫不得已。由于近年来社会上知识学历文化层次不断提高,高校财务人员进职称也有了硬性的标准,但老同志面临着学历低,晋级职称达不到硬性指标,为了让自己在硬件上不被远远的甩在后面,纷纷参加各种学历学习,各种培训,但这主要是为了眼前的利益去学习,甚至动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和替考等一些不耻手段,来达到晋升职称的目的。即使有部分守法的财务工作者认真仔细的去参加了培训和考试,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但因为是被迫学习,所以学习专业知识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调动起来,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没有培养起来。

二、加强高校财会队伍建设的措施

首先,巩固政治思想建设。加强高校财务人员队伍建设,必须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只有用坚定的信念武装头脑,自觉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和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同时利用多种渠道传、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对财务人员进行教育,让他们在精神上建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在思想上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第4篇

目前,自治区气象部门财会队伍整体状况,虽然能基本满足日常会计核算要求,但从气象事业快速发展的需求考虑,现有财会队伍状况还有一定差距。

(一)知识结构失衡

近年来,自治区气象部门财会人员学历层次有明显提高,现有大专以上学历占总人数的70%以上,此学历结构,目前,在许多部门和西部不少省(区)气象财会部门是较高的。但从整支队伍的专业结构看,学习财务或相关学科的人员明显偏少,即使是财会专业和与财会专业相关毕业人员的总数也只占总人数的37.8%,还不到一半。相当大一部分财会人员长期以来先天“发育不良”或者是“半路出家”,缺乏财务基本理论知识,没有接受过规范、严格的专业教育,知识结构单一,知识内容老化、滞后,只能是干中学,学中干,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摸索操练,有时完全凭经验干活。工作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和应有的职业判断能力,对经济、法律、税务与管理、控制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缺乏对不断改革变化的财务制度、财务政策的学习理解,严重制约财务人员综合能力的发展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二)专业技术职称和持证上岗情况

不乐观在现有财务人员中,虽然绝大部分人都取得了专业技术职称,拥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为77人,占财会人员总数的79%,但其中有会计专业职称的人员只有8人,占财会人员总数的8.2%,也仅占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数的10.4%,所占比例极小,注册会计师和高级会计师更是凤毛麟角。而且在全部财会人员中,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不到一半,绝大多数人员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这导致不少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大都偏低,对国家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知之甚少,专业技能较差,职业胜任能力明显不够,严重制约财务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知识结构老化严重

由于财务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加上不少财务人员平时工作任务繁重,自身缺乏积极性,使财会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在更新知识、补充技能、转变观念等方面没有很好发挥作用,相当一部分财会人员几乎没有参加过上级部门、地方部门的财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对新会计准则、国家财政体制改革、会计电算化等方面的新内容、新知识、新技能学习掌握欠缺,不能适应财会工作发展与改革需要。

(四)兼职人员多,导致财会基础工作薄弱

在全部98个财会人员(含财务管理和项目管理)中,兼职人员34人,占人员总数的34.7%,更占72个会计人员的47.2%,34个兼职人员全部分布在32个县气象局。因气象部门以气象业务为主,财务工作属于服务保障工作,兼职会计的主要精力放在业务方面,而且对于基层兼职财务人员的考核一般是与业务工作挂钩,无法促使其真正将精力投入到财务工作中去,对于财务知识的学习和运用都有一定的难度,导致财务人员素质难以得到大幅度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较薄弱。

(五)缺乏有效的考评和激励机制

由于财务工作不是气象部门的中心工作,属于保障服务工作内容,部分领导对财会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着对财会工作重视不够的现象。财会工作分散在各级气象局,对地(市)、县气象局来说业务较小,人员较少,不便于建立业务考核和竞争激励机制,无法对相关人员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没有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平台,导致缺乏激励财会人员积极学习、更新知识、提高素质的机制,财会人员工作缺乏“比、学、赶、超”的上进心。干好干坏一个样,有证无证都一样。

二、加快气象财会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一)气象事业发展的要求

随着国家对气象事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以及气象科技服务的不断发展,自治区气象部门资金总量不断增加,各级计财管理工作任务越来越重,气象部门财会队伍的现状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与气象事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因此,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财会队伍,是做好财务工作的根本保证,也是真正发挥气象部门计划财务管理的三大作用,全面推进自治区气象事业快速发展的保证。

(二)财政体制改革和新会计准则的要求

从1993年起我国进行了重大财务改革,实施了各行业财务制度,特别是2001年国家开始实施了财政体制改革,包括预算制度、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项目管理等内容。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2006年财政部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标志着我国的会计体系工作开始走向国际化,对会计人员的相关职业判断能力和业务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确保新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对财务改革和新的财务制度、财务准则要求全面正确理解和应用,必须加快财会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会计信息技术能力的需要

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的应用,预示着会计工作的手段、工具、条件全面革新,会计电算化成为财务人员的新工具,网络财务由于充分利用了互联网,使得单位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从事后转到实时,财务管理从静态走向动态,在实现传统的财务功能的同时,还能实现数据的远程处理、数据的及时传递、远程报表、远程报账、远程审计以及财务管理监控的同步运作,网上支付、网上催账、网上报税、网上法规及财务信息查询、网上服务等都可与财务管理功能的履行同时完成。因此,财务人员不仅要学会计算机的操作,还应能针对本部门、本单位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熟练的应用各类软件,进行财务分析和编制报表,从业人员已不能再是传统的会计,而是要掌握现代化管理工具、方法,适应信息化环境的实用型财务管理人才。这也要求加快财会队伍建设,以适应科技时代的要求。

三、加快气象财务队伍建设的对策

要建设一支有素质的,适应气象事业发展需要的财会队伍,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人员日常工作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是会计公民道德规范在会计职业行为和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一名优秀的财务人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更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财会人员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按照廉洁、务实、规范、诚信、客观的要求,切实履行财会人员职责,财会人员要过得去财力关、人情关和利益关,要在各级财务人员中强化“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原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等道德意识和职业理念,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把诚信当成人生的一种追求。

(二)切实增强法纪意识

财务工作是一种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标准一致、科学规范、原则性强的工作。近年来,国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国家气象局也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资金管理的制度规定和办法,这些法规和规章制度是气象财会人员的工作准则和行为指南。因此气象财会人员要深入学习,深刻理解,做到正确运用,严格执行,提供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会计信息,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的财产安全,特别是用法律约束自己,自觉地将自己置于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监督之下,树立法纪观念,增强法制意识,严格依法办事。

(三)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财务队伍,是做好财务工作的根本保证。财务工作是一项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作为一名新时期的财会人员不仅要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学习和掌握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等相关知识,善于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就要求财会人员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根据自治区气象局系统的实际和财会人员的现状,可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执业水平作为全区气象部门财务工作的主管部门,自治区气象局计划财务处应建立财会人员教育培训制度,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管理、规范培训程序,每年年初对本年度应组织什么培训以及哪些人员参加制定出一个详细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取举办培训班、知识讲座、研讨会、现场参观、经验交流等形式。业务培训的内容应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主要包括会计理论与实务、会计法规制度及相关知识,重点是气象财会人员急需更新的知识,如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会计法规制度,有关气象资金管理的新规定等。培训的对象要有针对性,保证培训的效率,对不同学历、职称、专业背景的财会人员,按不同任务分工和岗位要求,应分期分批培训。从而培养出一支拥有不同层次,适应气象事业发展要求的气象财会队伍。在提高财务人员业务能力的同时,也要提高基层领导,特别是主管领导的财税知识,财务管理水平,增强他们指导财务工作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各地(市)、县财务人员也有义务及时将新财务政策和财务知识推介给各主管领导进行学习,使基层领导和财务人员能进行有效地沟通、理解,加深对各项财务管理工作的了解和支持,更好地提高基层财务管理能力。

2.鼓励参加学历教育和职称资格考试参加学历和职称资格考试是财会人员自主拓展业务知识面,提升业务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包括参加高一层次的学历教育,通过参加自学考试、函授、夜大、在职攻读硕士博士等形式,进行系统的学习,提高在职人员的学历层次;参加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等考试,提高综合知识水平。对参加各类学习的财会人员,除了在工作上提供便利,在时间上提供保证外,对取得学历证书和通过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人员,还应给予精神和物质鼓励,激励财会人员树立终生学习理念,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3.大力推进现代网络教育技术网络教育是随着网络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不断提高而发展起来的。网络教育最大限度地突破了教育的时空限制,会计人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任意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及时更新知识。网络教育借助了互联网平台,各地的教育资源得以整合,可实现教育资源的及时共享,学习者面对丰富的、多样性的学习资源,可根据自身的要求来获取相应的知识,并可以实现教学互动,使学习者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因此,相比其他教育方式,网络教育的优势显而易见。根据地域辽阔,气象财务人员分散在各地气象局的特点,网络教育不失为气象部门财会人员最有效的一种学习方法和手段,而且气象部门还可利用自身信息化技术的优势为网络教育搭建良好的“软“”硬”平台。

(四)建立财会人才培养机制

各级气象部门要充分认识财会人员在单位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重视本单位财务人员的队伍建设,要制定完善的需求、保护、约束、激励制度,搭建人才成长平台。

1.制定年度用人需求计划,定期组织招聘每年度初,计财处根据会计人员缺编或未来可能的变动情况,结合部门业务拓展速度,并考虑会计人员年龄结构优化、学历层次提高等方面的需求,制定本年度或连续两个年度的会计用人需求计划。对所需人员的性别、年龄、学历、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沟通表达能力等方面列出详细要求,并及时报送人事管理部门。由人事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定期招聘。形成每两年或每三年招聘一批会计人员的良性机制。对新上岗和没有会计资格证的会计人员,要加强岗前培训,把好入口关。

2.完善人员培养使用机制人才培养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环节,应当重视财会人才培养,建立科学有序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做到因事择人,任人唯贤,用人所长,特别是随着财会队伍的年轻化,不少年轻人进入各级财会队伍,他们的学历层次较高,知识面广,朝气蓬勃,工作有干劲,单位领导要全方位、多层面重视人才,挖掘其闪光点,发挥其特长,积极引导和培养,为他们施展才华构筑平台。

3.改善人员发展环境领导和单位主管要树立服务意识,主动关心职工的成长进步。加大对财会人员的人文关怀,不断改善工作环境。积极帮助财会人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维护好财务人员的正当权益,改善财会人员的待遇,解决好基层兼职财会人员的相关补贴和充实更新财务知识的问题。从1992年起,国家规定财会人员的职称实行统一资格考试,这项政策对气象部门一部分因历史原因,学历较低、年龄偏大、工作时间长、任务繁重的中年骨干影响极大,基本无法取得中级职称,这无疑挫伤了这部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队伍的稳定性。建议自治区气象局在气象系列职称评聘中,实行“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不同标准。即对已到了一定年龄,从事财会工作多年的人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采取评聘制度,制定出具体可操作的评聘标准,可由自治区气象局相关部门考核评聘为中级职称,在气象部门财会岗位有效,调离岗位后自动免职,使气象局的基层单位能留得住人,留得住能人。

第5篇

一、存在问题

一是管理错位。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分割二元结构经济社会体制,农村会计工作和财务工作被排除在体制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一章第七条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实际上,县财政部门只管理到本行政区域内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及县办企业的会计工作。

二是队伍不稳。造成农村会计队伍不稳定的因素是:(1)领导不让干。(2)村民不让干。(3)自己不愿干。自己不愿干的原因还是有三:一是工作忙,家庭负担重不愿干;二是报酬低不愿干;三是和领导合不来或不愿意与一些不正派的领导同流合污,怕担责任犯错误,怕领导给“小鞋”穿,不愿干。

三是素质低下。农村会计人员绝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学习和培训,没有会计从业证书。有些“会计”名为会计,实际上什么都不懂,不仅不会记账,甚至连一张简单的借据或收条都不会写。

四是财务混乱。会计工作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工作。记账不规范,错记漏记乱记的现象十分严重。会计资料残缺不全,绝大多数村不能做到财务公开,按时公布账目。

二、对策及建议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形势决定全国形势。农村财会队伍不稳定,业务素质低下,村级财务管理混乱,不仅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造成农村集体资财大量流失,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同时严重影响了全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针对农村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

(一)创新机制,健全管理机构。

在县级财政局设立农村会计管理局。由县财政局农村会计管理局对农村会计工作和农村财务工作实施管理。县财政局农村会计管理局的任务是:1、对农村会计人员任职资格进行审查,批准聘用或解聘农村会计;2、组织农村会计人员参加会计业务学习和培训;3、对农村会计人员业绩进行考核定级;4、建立农村会计人材档案;5、对农村会计工作进行指导;6、对农村财务工作进行检查;7、维护农村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8、查处农村会计人员违法违纪行为。

(二)稳定会计队伍。

会计人员是专业技术人员。保持会计队伍稳定,有利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利保持财务账目的连贯性和资料的完整性;有利搞好农村财务管理。农村会计聘任制以镇财经所为聘用主体,具备会计任职资格的人员为客体的一种聘用与被聘用的主客关系。

实行会计聘任制,有利于稳定农村会计队伍;有利于避免“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不良做法;有利于调动财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三)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

农村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低下是当前农村财会队伍的共病,这一弊端直接涉及农村财务管理,所以必须千方百计提高财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要从三个方面抓起。一是以县为单位,以县财政局为主体,建立会计培训中心。二是县乡专业人员深入农村帮助财会人员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手把手传授,面对面指导,达到提高业务素质与理论水平的目的。三是积极组织农村会计人员及会计后备人员参加财校财院学习或函授。通过考试取得国家认可的会计从业证书。实行持证上岗。

(四)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财会人员的政治素质。

一是举办财会人员思想教育培训班,使财会人员成为坚持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折不扣地执行党的各项方针、路线、政策的标兵。

二是对农村会计人员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增强村村会计人员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五)健全财务制度。

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和民主理财制度。督促村民委员会定期公布账目,报送报表,接受村民和县财政局农村会计管理股(室)的双重监督。

(六)定期进行审计。

由县财政局农村会计管理股(室)和县审计局会同乡镇财所对村民委员会的账目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更正和处理。

(七)配备现代化办公设备,提高办公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

现在我国已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已进入社会主义的各个领域, 其功能之广,速度之快,精度之高,对计算机的应用会在现在和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长期存在,计算机将成为人们工作的主要工具。会计电算化、网络化已成为当前会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要创造条件对财会人员进行计算机培训,让他们能够掌握一般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工作效率。

(八)落实农村财会人员待遇。

农村财会人员大多都是村里德高望重,有知识、有水平、有群众基础的能人。而农村财会队伍不稳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财会人员不愿干。因为他们工作忙,待遇低;误工多,补贴少。

(九)严肃财经纪律。

对村民委员会干部及村会计人员伪造会计凭证,销毁会计凭证,做假账,贪污挪用公款公物等违纪违法行为,要按照党纪政纪严肃查处。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建立健全奖惩制度。

建立健全财会人员的奖惩制度,鼓励财会人员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县乡两级每年应组织不同形式的农村财会人员知识竞赛和技能比武,建立农村财会人员考核评比办法,年终由县乡农经部门进行考核、评比,对评为先进的要大张旗鼓的表彰,通过这些形势来鼓励先进,鞭策落后。

第6篇

EBITDA 是以队伍人员现状、提升组织学习发展资源为输入,以智力资本增值为输出,以赋能、构建、发展、使用等环节为链条的完整体系。其中赋能(Empower),是指通过有效培训培养活动,弥补财会队伍在职位胜任上的缺口,结构化提升团队能力水平;构建(Build),是指营造财会队伍学习发展环境,包括制度环境、资源环境和文化环境;发展(Develop),是指保持人员能力与使用的匹配,形成人才梯次和库存,打造生涯发展路径;使用(Assign),是指对职位胜任水平的人员给予更大的施展舞台,或给予更重大意义的临时性工作。赋能、构建、发展、使用等四个环节相互衔接、相互促进,旨在为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持续增值。

EBITDA 体系财会队伍建设实践

某公司着力打造财会队伍建设,对EBITDA 体系财会队伍建设进行了以下探索。

( 1)明确目标要求,构建技术、管理双通道。结合财务技术性强、管理要求高的特点,公司分别构建了“财务执行层—管理层—财务高管”管理进阶通道和“业务专责—业务骨干—领军人才”技术进阶通道。按照“分层进阶、快速培养、梯次成长”的原则,建立人才发展目标定位和分级计划。

(2)创新学习方式,开展SMOF、OPL 培训。结合财务实用性、操作性强的特点,创新开发SMOF培训模式,通过情景式、研讨式(Situation/Seminar)的展现方式,全过程、多维度(Multi-dimensional) 的学员评价方式,开放、互动(Open) 的培训方式,引入促动师(Facilitator) 的过程催化,加深对财务业务处理、会计执行要求的理解运用。

(3)管理者转型为培训师,培训师转型为“学习翻译”。发挥主任、处长等财会管理人员和财会专业领军人才的专业优势,增强财会队伍全员能力提升的师资力量。在制度层面,明确规定所有主任、处长等财务负责人必须成为兼职培训师,规定相应的授课课时目标;在平台方面,开设“领军人才讲坛”,由领军人才开讲自身专业课程,每位领军人才每年至少开讲一次;在能力方面,要求所有培训师发挥“学习翻译”作用,跳出“从制度到制度、从理论到理论”,在课件开发、授课准备环节,必须着手将课程内容、形式转化为最贴近实操的标准。

(4)创造跨专业交流机会,强化业财融合力度。为切实推动财务与业务的理解融合,公司建立双向挂职制度,鼓励财会人员到营销、基建等相关部门进行挂职,也接受其他业务选派非财人员到财会部门挂职。在挂职规划时,对各自业务的高峰低谷周期进行错峰配对,提升双边人员实际工作和挂职学习的综合效用。促进管理复合人才的发展。

(5)创新构建柔性团队机制,增强财务整体战斗力和应急性。建立财务柔性团队机制,选拔一批业务能力强的财务骨干,组成精干的队伍,对突发性、集中性的工作事项的有效应对。具体分为应急型柔性团队和互助型柔性团队,应急型柔性团队主要针对公司突发性、集中性的财务工作事项,如重大事项及突发性事项等。互助型柔性团队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基层单位的支撑指导,实现财务工作事项峰谷之间的调剂。提高财会团队的应急管理能力。

EBITDA 体系财会队伍建设成效

队伍建设系统创新,组合效应明显发挥。在EBITDA 体系框架内,落实分级能力建模、梯次人才培养等系统举措,创新实践SMOF、OPL 等新型学习培训方式,财会队伍学习意愿和工作能力大幅提高,财务团队的整体工作效率、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第7篇

存在问题

一是管理错位。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分割二元结构经济社会体制,农村会计工作和财务工作被排除在体制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一章第七条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实际上,县财政部门只管理到本行政区域内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及县办企业的会计工作。

二是队伍不稳。造成农村会计队伍不稳定的因素是:领导不让干 、村民不让干、自己不愿干。自己不愿干的原因还有三:一是工作忙,家庭负担重不愿干;二是报酬低不愿干;三是和领导合不来或不愿意与一些不正派的领导同流合污,怕担责任犯错误,怕领导给“小鞋”穿,不愿干。

三是素质低下。农村会计人员绝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学习和培训,没有会计从业证书。有些“会计”名为会计,实际上什么都不懂,不仅不会记账,甚至连一张简单的借据或收条都不会写。

四是财务混乱。会计工作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工作。记账不规范,错记漏记乱记的现象十分严重。会计资料残缺不全,绝大多数村不能做到财务公开,按时公布账目。

对策及建议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形势决定全国形势。农村财会队伍不稳定,业务素质低下,村级财务管理混乱,不仅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造成农村集体资财大量流失,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同时严重影响了全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针对农村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

创新机制,健全管理机构

在县级财政局设立农村会计管理局。由县财政局农村会计管理局对农村会计工作和农村财务工作实施管理。县财政局农村会计管理局的任务是:对农村会计人员任职资格进行审查,批准聘用或解聘农村会计;组织农村会计人员参加会计业务学习和培训;对农村会计人员业绩进行考核定级;建立农村会计人材档案;对农村会计工作进行指导;对农村财务工作进行检查;维护农村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查处农村会计人员违法违纪行为。

稳定会计队伍

会计人员是专业技术人员。保持会计队伍稳定,有利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利保持财务账目的连贯性和资料的完整性;有利搞好农村财务管理。农村会计聘任制以镇财经所为聘用主体,具备会计任职资格的人员为客体的一种聘用与被聘用的主客关系。

实行会计聘任制,有利于稳定农村会计队伍;有利于避免“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不良做法;有利于调动财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

农村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低下是当前农村财会队伍的共病,这一弊端直接涉及农村财务管理,所以必须千方百计提高财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要从三个方面抓起。一是以县为单位,以县财政局为主体,建立会计培训中心。二是县乡专业人员深入农村帮助财会人员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手把手传授,面对面指导,达到提高业务素质与理论水平的目的。三是积极组织农村会计人员及会计后备人员参加财校财院学习或函授。通过考试取得国家认可的会计从业证书。实行持证上岗。

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财会人员的政治素质

一是举办财会人员思想教育培训班,使财会人员成为坚持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折不扣地执行党的各项方针、路线、政策的标兵。

二是对农村会计人员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增强村村会计人员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健全财务制度

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和民主理财制度。督促村民委员会定期公布账目,报送报表,接受村民和县财政局农村会计管理股(室)的双重监督。

定期进行审计

由县财政局农村会计管理股(室)和县审计局会同乡镇财所对村民委员会的账目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更正和处理。

配备现代化办公设备,提高办公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

现在我国已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已进入社会主义的各个领域,其功能之广,速度之快,精度之高,对计算机的应用会在现在和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长期存在,计算机将成为人们工作的主要工具。会计电算化、网络化已成为当前会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要创造条件对财会人员进行计算机培训,让他们能够掌握一般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工作效率。

落实农村财会人员待遇

农村财会人员大多都是村里德高望重,有知识、有水平、有群众基础的能人。而农村财会队伍不稳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财会人员不愿干。因为他们工作忙,待遇低;误工多,补贴少。

严肃财经纪律

对村民委员会干部及村会计人员伪造会计凭证,销毁会计凭证,做假账,贪污挪用公款公物等违纪违法行为,要按照党纪政纪严肃查处。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建立健全奖惩制度

建立健全财会人员的奖惩制度,鼓励财会人员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县乡两级每年应组织不同形式的农村财会人员知识竞赛和技能比武,建立农村财会人员考核评比办法,年终由县乡农经部门进行考核、评比,对评为先进的要大张旗鼓的表彰,通过这些形势来鼓励先进,鞭策落后。

第8篇

会议由财政所副所长魏涛同志主持。在会上胡家喜所长对前期各项财政业务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2007年例会安排进行了说明。财政所各专业管理组就各自工作进行了布置,最后陈峰副局长、袁新智科长都分别进行了讲话。

会议首先由各专业组就各自分管工作进行布置:

为加强对社区工作的管理,加快由农村财务管理向城镇财务管理转变的步伐。财政所拟建立社区基础数据库,会上综合财务管理组讲解了数据库的编制方法。财政所下一步拟将社区财务实行电算化管理,预算组就推行统一的会计报表系统逐一对社区会计业务即帐务处理作了讲解。

农工财务管理组的同志针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申请、拨付程序作了具体讲解。并着重强调了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意义以及科学合理地使用财政专项资金对加快新农村建设、社区建设所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

收付结算中心的负责同志在会上组织学习了鄂财农发[2007]8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意见的通知》,并就农村财务“双代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街办事处职务消费规范管理进行说明。经管组也就下一步搭建全街村级土地流转情况信息平台及开展严格的村帐站审工作作了详实的布置。

胡所长在总结前阶段工作中强调,召开财务与会计管理工作例会,一方面能及时将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对基层会计进行传达,使各单位的红管家能及时了解到上级有关政策、资讯,便于今后开展工作;另一方面也能及时将我们日常财务管理工作方面发现的问题与会计进行沟通。

他在会上就2007年洪山街财政所预算安排及预算执行情况作财务数据通报;就2007年1-5月份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情况进行了说明,并结合村帐站审工作对下一步如何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着重强调了三点:一是要规范管理制度。通过制度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中的违规违纪行为,重点要规范村级年度财务预决算制度、村级非生产性开支管理制度等等,规范承包合同、租赁合同和村级票据;二是加强民主管理,提高民主理财透明度。要加强村民民主意识,重视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村重大事项要通过民主决策来实施;三是加大沟通配合。各基层会计要及时与财政所联系,同时要加强与村民主理财小组和审计部门的沟通。

会计科袁科长在会上就如何加强会计管理工作阐述了两点意见:一是围绕管理抓规范理财。要提高会计人员法律意识,要学会规避责任,依法理财,要将理财小组的职能充分发挥出来;大事要采取“一事一议”;要加大电算化管理力度。二是围绕发展抓财务规范管理。要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各项制度,强化对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全面推进村级财务管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切实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农村发展、农民满意、社会和谐。

最后,陈峰副局长作了重要讲话。他首先对洪山财政所组织的财务与会计管理例会形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会计人员今后工作主要谈了四点想法:

1.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会计职业能力和素质。

经济越发达,会计工作越重要。我们财会人员需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政治识别能力和业务技能,知法、懂法、守法、护法,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做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先锋。

2.要加强管理,不断提高依法理财能力。

首先要加强内部的财务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强财务基础性管理工作,建立相应的信息数据库,完善内部的财务监督机制,提高本部门的依法理财能力。

3.加强自律,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会计工作处于各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前沿,会计人员身处财经大权的关键地位,如果会计失之诚信,弄虚作假,欺诈舞弊,会计关系得以存在的基础就会随之崩塌,会计业的生命力也就随之完结。会计工作人员有责任加强自律,遵守职业道德。建立一个以诚信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是社会公众的共同愿望,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4.要加强沟通,形成和谐共建的局面。

一是会计人员和领导要多沟通,把国家财政、财经法规向本单位的领导多解释,多宣传;二是会计人员要多渠道的与财政部门沟通,财政局、财政所就是会计人员的娘家,是会计人员的坚强后盾。

第9篇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财会人员;队伍建设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指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健全财政支付信息系统和银行间实时清算系统为依托,所有预算单位需要购买商品或者支付劳务款项时,由预算单位提出申请,经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机构审核后,将资金通过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商品和服务的供应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后,新的业务不断推出,核算内容、业务流程不断发生变更,新的工作平台、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这对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目前事业单位的财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复合型的财会人员;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相关内部控制不能体现;财务管理混乱,预算资金使用缺乏计划性;网络体系建设滞后,部分财会人员电算化水平不高。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顺利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财务人员不但要熟悉国库集中支付条件下的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方法,而且要加强业务学习,吃透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精神实质,改变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新制度、新形势的要求。

一、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职业道德

首先,要转变观念。改革现行财政国库管理方式,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主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内在要求。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进一步加强了预算管理,严格了计划开支,对预算的执行更有约束力。同时,国库集中支付是一种全新的财政资金支付管理方式,它改变了几十年来形成并已经习惯的财政资金按部门和预算级次分散支付的方式,必然引起各方面尤其是预算单位的强烈反应。由于国库集中支付增加了财政支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对一些部门和个人的既得利益有所影响,使改革遇到了重重阻力。在分散支付条件下,各部门和单位使用资金时,不受预算硬约束,自主性强,资金存入银行后既可生息,又有争取项目贷款的条件。改革后,这些“好处”将不复存在,因此,地方和部门自然会有抵触和阻挠。这就要求预算单位转变观念,规范管理,正确树立财务权力的意识,按规范来安排资金,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只有在正确认识手中的权力的基础上,才能转变观念,才能搞好新的支付制度下的财务工作。为了保证国库集中支付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财务人员要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国库集中支付工作的重要意义。

其次,要依法理财。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推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改革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理财观念的影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财务会计变革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甚至可能涉及人动、权力的置换等上层建筑的问题,以及来自财政部门内部、国库、商业银行以及预算单位本身等阻力,这就要求财会人员要增强法律意识,树立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观念,以大局为重,以良好的心态、高尚的情操和宽广的胸怀面对新挑战新问题,积极探讨和创造性地解决难点,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当好家,理好财。尤其在预算编制上,不要夸大、虚编项目预算,克服“重钱轻物”和“重资金轻资产”的思想,强化预算对资产管理的约束力,严格按照预算安排按时申报支付额度,并严格区分财政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的范围。在核算上科目的使用要严格按照会计制度和政府收支分类科目,防止科目使用的随意性,准确分析资金收支状况,及时反映财务管理中需要改进的问题,为单位负责人的正确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第三,要恪守职业道德。“诚信、真实、公正、可靠”是财会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由于社会经济利益关系和社会分配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以及各种利益诱惑的增多,会计职业道德受到严重挑战。面对外界的诱惑,财会人员必须正确对待名与利,做到廉洁自律、奉公守法,个人利益服从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要保持一种平常的心态,守住职业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克己自律是道德修养的一种境界,财会人员道德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程度。

二、重视学习培训,提升业务水平

财会专业本来就是一门不断发展变化、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单位财务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后,对财会人员的学识水平、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名出色的财会人员除了必须拥有扎扎实实的财会理论基础、娴熟的财会实务技能、广博的相关财经知识外,还必须熟悉和掌握国库管理制度及其相关配套操作规程。只有这样,才能从较高的角度把握财会工作和财务管理的运行规律,才能从繁杂的客观环境中作出正确的职业判断,选择适当的财会政策,作出合理的财会估计,提供真实可靠的财会信息。因此,要加强继续教育工作,通过学历教育,在职学习,短期培训,组织考察等各种形式,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

一是熟悉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主动进行相关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加深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相关文件和办法的理解与认识,掌握相关操作规程及整个业务处理流程,弄清各个支付环节的具体工作和时间要求,以确保用款计划的及时上报、支付申请渠道畅通,保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顺利实施。以往财会人员干好自己的财会工作就行,别的事不必操太多心。新的支付制度实行后,财会人员必须知道单位在什么时候要实施什么项目,这些项目、任务要花多少钱,如何高效率地使资金运行到位。这些问题关系到预算单位能否及时拿到款、用到款,关系到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甚至关系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这就要求单位财会人员既要熟悉国库集中支付的政策,又要熟练而全面地掌握国库集中支付的工作流程及操作方法。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以完备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作支撑,国库集中支付的整个过程都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实现的,其管理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很高。这就要求财务人员不但要懂政策,熟悉资金运行的过程,而且还要加强学习计算机、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等知识,提高驾驭现代办公手段的能力。

二是加强参与财务管理的能力。要加强对改革进程的调查研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全面、科学的财务分析和财务预测系统,合理运用预算方法,提高编制部门预算的准确性、科学性,做到编制依据充足、可靠。在新的财政体制改革环境下,财会人员要认真研究实现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给单位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管理行为,加强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工作程序,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在逐步熟悉此项工作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财政国库部门反馈,做好单位与财政部门的“联络员”,使国库集中支付工作在科学、规范、高效的轨道上顺利运行。

三是提高编制部门预算的水平。科学编制部门预算并严格按照部门预算科学合理地编制月度用款计划,这是保证国库集中支付工作的顺利进行及单位经济正常运转的关键。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国库直接将财政资金支付给商品和劳务的提供者,而支付的根据就是建立在明晰的部门预算基础上的用款计划,因此部门预算改革与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相辅相成,强化预算管理是推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前提和基础,而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又反过来促进预算管理的加强。预算实际上是一个资金计划,预算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支出的事前控制,预算必须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单位的工作计划、任务来编制。经批复后的预算在各个阶段通过季度分月份用款计划加以分配、分解,各种、各类的预算资金通过计划的手段加以区分、细化和使用,这就需要财会人员不仅要当预算员,还要当事事通晓的计划员。资金额度按照批准的用款计划严格地划分为类、款、项,在银行每用一笔钱,都要与类、款、项相对应,都要与部门预算内容相吻合,错了或超支一笔都会带来一连串的麻烦和后患,这就要求财会人员在做好一名合格的计划员的基础上还要做一名把握宏观的核算员。

三、加强内控建设,完善管理工作

首先,落实岗位责任。单位负责人应切实加强对本单位财会工作的领导,有责任和义务建立健全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理顺财会工作关系,保证财会工作有序进行,保证财会信息的真实与完整,保证财会机构和财会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保障财会人员合法权益,在单位内部为财会人员实行有效监督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支付两种制度融合后,对预算单位坚持的是“会计责任主体、资金使用权、财务自与审批权”这三权不变的原则。各单位行政领导对会计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负责。因此各单位要落实单位负责人责任制,明确单位负责人对财务管理工作负责;要把财务管理要求责任到人,给予单位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的权利,明确单位财会人员管理义务。

其次,适当选聘人员。根据财政集中支付的要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的职责和工作内容都有部分改动。这种改动包括对内和对外的内容。事业单位要根据实际的要求和制度的规范,重新设置好财务管理部门和部门内人员的工作内容,并对有需要重新划分职权的人员职责进行重新划分。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要严格筛选、合理配备具有丰富财务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计算机操作能力的专职财会人员,可从社会上公开招考,把具有较高业务素质和较好职业道德的财会人员吸收到财会岗位上来,从组织和人员上确保国库集中支付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加强硬件建设。财政集中支付对会计信息化水平也提出了新要求。例如,要做好预算工作就要对之前的数据和类似工作的花费有所了解,并做好数据的存档和调取工作,这就需要信息化和电子化。再如,财政资金的支付和结算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动,需要及时让财政部分和银行了解事业单位的资金用度,会计电算化等也有利于财政部门及时调取和了解事业单位的资金用度明细。应高度重视财会部门的软硬件建设,不断完善并合理配备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相配套的软硬件设施,提高财会信息化水平,建立国库集中支付信息平台,保证整个支付系统内部信息高速交换,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提供技术支持。

四、实行激励机制,挖掘创新潜力

一要完善考评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讲,财会人员相对于其他工作岗位而言,工作压力和职业风险较大。因此,应重视建立和完善的财会人员的业绩考评机制,给财会人员以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和平台,创造更多的晋升机会。各单位可以积极与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核算中心等配合,对本单位内部的财会人员进行客观、全面的考核,对其业绩水平和胜任能力进行评价,对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益较好、优化预算资金的安排和使用、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的业绩突出的财会人员应给予重奖。同时,还应保护好财会人员的合法权益,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保证其在工作过程中的相对独立地位,增强其使命感。

二要增强沟通能力。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后,增强财会人员的沟通能力和挖掘财会人员的创新潜力在财会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财会部门作为单位的综合性管理部门,需要单位内部各部门以及上级主管部门、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与单位内外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的机会很多。纳入国库支付管理后,业务上与财政等部门的联系将更加密切,因此,财会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沟通协调能力,正确处理好各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单位内外之间的关系,树立财会人员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要挖掘创新潜力。创新是会计工作的灵魂,纳入国库支付管理后,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财会人员要有进取创新精神,不断学习新的会计理论和新的会计准则制度,熟悉并掌握新的操作规程;要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技术的能力,培植创新思维,活跃工作思路,创造性地开拓会计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朱勤丰.试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高校财会人员队伍建设[J].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0(3).

[2] 詹静涛.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理论与实践[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6(1).

[3] 白延军,白云龙.论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问题与改革[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4]赵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对策[J].现代审计与会计2010(7).

[5]王剑萍, 仇晓慧.加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7).

第10篇

【关键词】交通运输业;财务改革;队伍建设

一、交通运输业面临的财税改革

财务会计的改革要紧紧跟随国家的税制改革。我国于2012年开始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试点,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纳入本次试点范围。2012年7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自2012年9月开始,试点范围分批扩大至8个省和3个计划单列市。2013年8月1日起,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为做好全国范围内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工作,国家财税部门出台了《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3〕37号)》(以下简称通知),对现行试点政策M行了整合、调整。

选择交通运输业试点主要考虑:一是交通运输业与生产流通联系紧密,在生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二是运输费用属于现行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范围,运费发票已纳入增值税管理体系,改革的基础较好。2016年5月1日,我国开始推行全面营改增试点。营改增后,无论是涉及的税率,还是会计处理,运输行业都有其特殊性。所以无论是账务处理,还是税务筹划,营改增都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交通运输业财会队伍现状

我国虽然是一个会计人才大国,还不是会计人才强国。特别是交通运输行业财会队伍,近几年整体水平虽有提高,但与交通改革发展的需要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高素质“复合型”财会人才不足;财会队伍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专业技术职务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交通财会人才的培养机制尚需完善等。

1.财会人员队伍综合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业务水平、政治素质偏低,法律意识不强,执行国家各种财经法规的能力普遍偏低,导致基础工作不规范。又加上受工作影响,财务人员思想较保守、观念较滞后,在当前国家经济局面及财税制度不断变化发展的形势下,财会人员原有的业务积累、知识储备、政治素养和思维模式等已不能适应工作的需求。

2.财会人员队伍的学历较低,业务水平低

在我国,有相当比例的会计人员是半路出家,不具备专业的会计素质,而是通过传统“师傅带徒弟”方式走上会计工作岗位的,随着新的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陆续实施,这部分会计人员知识结构方面的欠缺日益凸显出来。特别是交通运输行业,由于是传统行业,对专业技能的要求不高,并且其中的大部分是国有企业,在最初的人才利用上由于没有长远规划,进入门槛极低,致使财会岗位上的人员普遍存在学历低、业务水平低的现象,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转型升级时代对会计人员的要求。

3.领导层对财会队伍建设不够重视

长期以来企业领导过于重视企业的经营效果,而忽视了对财务人员的队伍建设。且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和财税政策的调整变化,交通运输行业已面临新的环境,领导层对信息的需求已不能单单停留在数据上,而是需要财务人员依据数据提出可行性的决策建议。这就使得领导层要重新审视财务工作,对财务工作和财务人员队伍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

4.财务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流于形式,激励机制欠缺

财务人员每年都要参加继续教育的培训,但事实上继续教育培训流于形式,特别是企业财务人员,不参加统一培训就可取得继续教育合格证。这样短期来看,财务人员无需花费时间去参加课程培训,似乎是件好事,但是,长期来看,却不利于财务人员对于会计新规定的理解和掌握,更不利于业务能力的提升。继续教育培训都不能实现,更谈不上其他的培训教育。再加上交通运输行业里国有企业数量较多,激励机制不健全,财务人员在岗位上很难做出显著业绩,晋升机会少,物质和精神双重激励都不到位,致使财务人员安于现状,难有作为。

三、交通运输业财会人员队伍建设措施

1.加强领导,为交通财会人员队伍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各单位领导层要从根本上重视财会工作、加强对财务工作的领导,积极支持财务人员履行工作职责,模范遵守财经纪律,重视和加强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并切实采取措施在财务人员培训、课题研究、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给予资金保障。有计划地安排好财会人员的在职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财会人员学历层次、专业技术职务层次和专业技术水平。同时,创新交通财会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体制机制,完善对交通财会人才的考核评价,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财会人员通过更新知识和理念,不断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财会人自身员要强化专业技能,大力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职能快速转型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财务人员在专业能力方面不仅需要掌握基本账务处理能力,还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财务计划、财务预算和预测、财务分析、财务决策支持以及企业业绩评价等多方面的专业技能。与此同时,财务人员还应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培育大局观念和大财务观,打破原有的财务工作思维模式,,通过借助更多更准确的财务信息来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具价值的信息,从而提升财务人员话语权,改变财务人员在企业中地位低下的现状。

3.实行轮岗制

轮岗制,对年轻的财务人员来说尤其重要。一个企业内部可能有多个分公司或子公司,各分、子公司规模不一定大,但业务内容各自不同,所涉及的财务内容均完整,通过定期或不定期轮岗,财务人员可以熟悉不同业务的流程及账务操作,不仅提升自己财务方面的专业技能,而且工作能力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为日后向更高层的管理人才转变打好基础。改变目前“一岗终身制”的现状,无论对财务人员还是对所处单位来说都是一件相当有意义的事。

4.完善培训制度和激励机制

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离不开培训制度的支撑。近年来随着财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会计制度、规范及税收营改增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若没有系统的培训课程,财务人员靠自身探索难以完成工作要求。但目前,交通运输行业在人员培训方面却存在明显不足。每一年度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也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培训。为此,交通运输行业企业亟需重视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完善培训制度,每年进行集中的法律法规学习和业务学习,必要时进行必要的交流考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财务人员的发展与企业与行业发展步调一致。

四、结论

交通运输行业是关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特别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财务人员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事项的重要参与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不管是从记账、报账、信息披露还是缴税等各个环节来讲,财务人员的“一举一动”对企业发展甚至社会发展都至关紧要,而目前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财务队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交通运输行业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从领导层的重视做起,以教育培训为抓手,通过完善的培训和激励机制,调整和充实财务人员的力量,提高财务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努力打造出一支与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财务队伍。

参考文献:

[1]张贵清.论企业会计队伍建设问题.中国商界2013.7.

[2]朱丽群.全力提升财务队伍建设的思考与探索.中国总会计师2014.11.

第11篇

关键词:学校;财会队伍;建设;有效策略

伴随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使得学校快速扩张了办学规模、大幅的增加了教育投入,不断改善了办学条件。在新的发展时期,学校需要对一支专业强、作风硬、业务精的财会队伍进行建立,只有这样才能够与时展的需要相适应。然而,通过对当前情况的分析可知,现阶段学校的财会队伍还没能做到与时俱进的发展,所以,对学校财会队伍加强建设,使他们的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提升是现阶段必须去解决的问题。

一、学校财会队伍的现状分析

(一)思想观念过于保守,没能掌握足够的现代财会技能

现阶段,在学校的财会队伍中存在着一些人思想观念陈旧、保守,没能掌握足够的现代财政政策、会计实务、金融常识、计算机技术与税收法规等的普遍现象,特别是伴随会计信息化与网络化要求的逐渐提升,要求学校财会人员不断提升新的业务能力与技术水平。

(二)没有足够的服务热情与责任心

学校财会人员的岗位大多使用一聘终身制,这种制度导致财会人员缺乏工作动力与竞争意识,甚至使得有一些人缺少足够的责任感、事业心与工作进取心。由于学校财会工作存在一定的单调性与重复性特征,长此以往使财会人员容易放松警惕,造成一些财会人员缺乏足够的法律意识,无视财务法律制度的处理业务,对不合规的业务放宽要求的现象不断出现。

作为学校的职能服务部门,学校财务部门主要为全校师生提供服务,但是,仍旧存在一部分财会人员没能够对其本职工作充分的认识,导致这些人没能摆正自己的心态与位置,没有足够的服务热情与责任心。

(三)没有足够的创新意识与团队合作意识

学校财会工作的主要内容通常是循环的、重复的、单一的,直接导致了财会人员没有足够的创新意识,特别是由于在学校财会工作中,相关人员的业务分工都是明确化的,使得他们只重视自身的业务内容,而往往忽视与其他人员之间的团结协作,缺少足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学校财会队伍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对财务管理的地位进行加强

想要对优质的学校财会队伍进行建设需要校领导的支持与重视。学校财务工作具备较强的专业性与政策性,因此,要求学校的财会人员将沟通和宣传的工作要充分地落到实处,使得学校领导与相关部分负责人都能够对学校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具备充分地认识,进而促进学校对相关政策的制定,为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与支撑。

(二)对财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

实现建设学校财会队伍目标的主要驱动力来源于财会人员,怎样才能够对学校财会人员的积极性进行激发,笔者进行了如下的总结。

1.对财会人员的职业发展规划进行加强。每一个人都希望可以在职场中有所建树。所以,对于财会人员的这种心态我们要充分地把握,按照财会人员的不同特点,对其职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进行分析,帮助他们对能够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发展方向与目标进行制定。

2.对定期培训学习的制度进行建立。信息时代的显著特征就是知识更新的频率快,周期短,如果不想落伍就需要对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不断地更新。对于学校财会人员而言也是如此,应该同时展的要求和趋势相适应,对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定期地更新,对现代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优势条件充分利用。学校财务管理部门应该对继续教育制度进行实施,帮助财会人员对宏观的、微观的学习计划进行确定,使他们能够拥有更多的机会来对自我进行提升。

3.对财会人员的待遇进行提高。对于财会人员的待遇与相应素质要求,学校的相关部门应该进行明确。对财会人员的个人素质和待遇不断进行提高,利用绩效奖励等方法对财务人员的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进行激发,同时使财会人员对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得到增强。

(三)对公平的工作环境进行营造

只有公平的工作环境才能够使学校财会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在自身岗位上不断完善与发展,同时使学校的财会队伍中不断地引入优秀的财务人才,提高学校财会队伍的整体素质。

通常在对公平的工作环境进行创造的过程中,主要会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需要对制度化的财会队伍进行建设。也就是说按照国家、上级管理部门的相关要求,同学校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将财会队伍建设作为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需要对财会工作评价体系进行健全。同学校的其他行政管理工作相比,学校的财务工作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如果财务部门和其他管理部门应用统一的考核评价体系,就缺少公平性。应当按照财会工作的特点,对绩效评价体系进行健全,公正、客观、正确的对学校财会人员进行评价。

三、总结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对学校财会队伍的总体素质提出了要求,在新的时期,学校财会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业务能力,以便于使自身适应、应对复杂经济环境的能力得到增强,为学校的更好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孟凡玲.论高校财会队伍素质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08,(5).

[2]李文璐,刘艳华.高校财会队伍建设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2,(11).

第12篇

【关键词】高校;财会队伍;建设

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财政支付方式的改变,高校财务管理的环境、工作内容、手段和方法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也对高校财务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然而,目前高校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远不能适应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如何适应时代的需要,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高校财会队伍,已成为高校财务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高校财务队伍的现状

(一)法制观念淡薄,服务意识不强

目前有的高校对财务人员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的教育重视不够,加之财务内控机制不完善,高校个别财务人员贪污、挪用公款和收受贿赂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还有些高校财会人员服务意识欠缺,态度冷漠,对教职工报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耐心地做好解释说服工作,有时甚至与报账人员发生争吵,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影响了高校财务队伍的整体形象。

(二)文化程度不高,业务水平较偏低

在我国高校财务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财务人员文化水平较低,没有受过专业教育。虽然他们在多年的实践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经验,但由于他们的理论水平不高,遇到问题只能就事论事,职业判断能力差,已很难适应高校财务工作的需要。有些财务人员虽然经过正规专业学习,但由于他们只满足现状,不认真学习新知识,不积极参加各类业务培训,造成这些财务人员知识结构严重老化,不能很好地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工作,直接导致他们工作效率不高、效果不佳的后果,影响了高校财务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三)激励机制缺乏,会计队伍不稳定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财务人员所承担的工作任务日益繁重,但财务人员的待遇却明显偏低。据统计,在收入分配中,大多数高校相同专业技术职称等级的财务人员的收入比教师至少少10%,而且有的高校不把财务人员的工作成果与经费利益挂钩,导致财务人员缺乏对会计业务的学习和钻研精神。部分中青年业务技术骨干,考上会计专业中、高级技术职称后感觉待遇不高而不安心工作,想离开会计队伍,导致会计队伍很不稳定。

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财会队伍

(一)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服务水平

财务人员应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坚持依法办事,并及时、准确地核算和反映学校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确保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及时、有效、完整。同时,要树立服务意识,积极主动为教职工和学生服务,做到文明礼貌、热情办理、服务周到。对于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要耐心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积极做好政策的解释说服工作,及时为师生员工排忧解难,确保服务工作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进行。

(二)加强人才培养,改善队伍年龄和学历结构

高校要改变只重视教学和科研工作,不重视财务队伍建设的局面,把财务人员作为管理人才看待,全面纳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财务部门要配合人事、组织部门有计划地引进、调入一部分年轻的、高学历的财会专业人才充实财会队伍,使财务人员队伍年轻化、知识化。同时,要积极推荐有培养前途、有一定实践经验的财务业务骨干参加高层次的在职培训或深造,以提高学历或专业知识水平。

(三)建立财务人员激励机制,调动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高校应建立财务人员激励机制,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可采用奖优罚劣和提高福利待遇等方式,如对评选出的优秀财务工作者,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对考取会计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给予经费上的支持,对综合评比差、群众意见多的财会人员,限期学习改正,仍不合格者,调离工作岗位组织下岗培训。精神激励可采用表扬、关心、信任等,力所能及地帮助会计人员解决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困难。通过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促使高校财务人员爱岗敬业,提高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搞好学校的财务工作。

(四)加强高校财务制度及相关知识学习,不断提高综合业务水平

高校财务工作业务面广、专业性强,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高校新的财务制度、财政政策的不断出台,以及相关金融、财税知识的日益更新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高校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校财务人员只有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才能胜任工作。因此,高校财务人员必须努力改变忙于日常事务性工作而疏远理论学习的现状,积极主动地学习高校财务制度以及其他的如金融、财税、计算机等相关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职业技能,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学校管好财、理好财,保证学校财务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参考文献:

[1]高桂兰.对高校会计队伍建设的思考[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6(5).

[2]朱一新.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J].中国科技信息,2008(24).

第13篇

(一)管理会计概述

管理会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在企业中承担经济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及考评等职能。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管理会计岗位职责主要包括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分及完全成本区分测算、本量利分析评价、经营预测分析、短期决策分析、长期投资决策分析、全面预算工作、成本控制、考核及评价等。能力要求主要有成本性态分析能力;变动成本法及完全成本法损益计算和应用;保本分析法及保利分析法应用;销售预测、利润预测、成本预测、资金预测等分析能力;新产品投产决策、亏损产品处理决策、零部件决策、定价决策等短期决策方案;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实际应用;财务预算工作组织;标准成本制定、成本差异计算分析、成本账务处理方法;业绩评价指标设计等。

(二)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会计事业的发展必须要有会计人才做支撑,顶尖的会计队伍有利于推进会计改革和会计事业的发展,在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这样一个特殊的阶段,加上国家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的会计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更高的水平,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的竞争力,转变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只有强化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才能实现我国会计事业跨越式的发展。第二,会计工作时经济管理的必要工具,管理好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目前还是属于发展中国家,虽然在经济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的目标,但是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会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低下,所以关于会计人才建设成为了我国目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管理会计人才建设是推动会计行业甚至是整体经济水平发展的必要趋势,只有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满足了经济管理活动的需要,做到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和参与管理等要求,才能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

(一)管理会计人才结构不合理

目前,在我国的会计人才结构中,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层出不穷,尤其是会计队伍人才水平结构不合理,初级以下的会计人员所占比重过大,中级人才长期严重短缺,高级会计人员更是匮乏。据统计,我国目前会计从业人员总数高达1450万人,而初级以下从业人员就有1010万人,差不多占据了我国会计人员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左右,这足以体现出我国会计人才结构及其不合理的现象,而目前我国的国情是经济总量大,需要巨大的会计队伍,所以失衡的会计人才结构很难满足这样的需求。

(二)管理会计人才的管理理念比较落后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虽然我国的管理会计人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基本上还停留在会计理论和会计基础教育方面,对于现今的教育理念,还是极度缺乏的,更谈不上对会计电算化等理念的熟知,这就使得我国会计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达不到现代化管理人才建设的需求,缺乏创新型人才。我们应该深刻的认识到高素质管理会计人才队伍的建设应该要有先进的理念作为支撑,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时代需要,提高管理会计人才的整体素质,实现财务管理的现代化。

(三)管理会计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形势日益复杂,这就对管理会计人才能力的需求极大提高,管理会计人才的整体素质不仅仅是学历上的高低,还有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据统计,我国中高级管理会计人才比重仅仅占百分之十左右,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中高级管理会计人才还处于长期空白的状态,现代化的人才不能只是算清楚账,还需要参与管理,为单位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四)管理会计人才考评机制不健全

会计人才评价是会计工作的重要一步,我国管理会计人才的考评方式主要是职称考评,把会计人才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类别。对于不同的地区,会计考评工作也不相同,许多地方都出现了重视学历轻视能力的现象,这就导致了真正有实力的会计人员得不到重视,从而降低了工作的积极性。更严重的是,我国目前管理会计人才评价主要重点是在重要部门和大中型企业单位,对于那些规模比较小的企业管理会计人才考核不加以重视,基层中有经验的管理会计人才得不到重视和晋升的机会,也会降低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对基层单位管理会计人才建设是极为不利的。

(五)人才流通机制不健全

我国还处于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相对落后的阶段,人才市场机制不健全,使得管理会计人才的流通不畅,在许多的企事业单位中,会计人员缺少有序的流动,会计人员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

三、关于强化管理会计人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一)提高管理会计人才建设的责任感

我国颁布的《规划》中指出,我国要在2020年造就一批素质较高、乐于奉献和富于创新的管理会计人才队伍,要确立我国的管理会计人才竞争优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提供基础。《规划》目标的制定要符合我国国情,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所以,管理会计人才要主动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参与单位的管理工作,积极参加各项培训工作,在认真完成自己本分工作的同时,推动单位又好又快发展。

(二)立足国家战略,强化管理会计人才建设

每项工作的顺利完成都必须要从实际出发,在管理会计人才工作中,企事业单位应该要加强对国家战略的理解,进一步认识到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性和内涵,加大对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力度,提高会计工作管理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强化管理会计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我国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会计行业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求,在面对日益激烈化竞争的今天,对我国经济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三)认清形势,加快管理会计人才建设

我们应该要加强对国内外形势的认识和理解,在统筹兼顾的同时提高对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认识,提升各级管理会计人才建设的质量,培养更多的高精尖人才,造就一批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的会计人才团队,促进企业向现代化的步伐迈进,从而提高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保障国家安全。

(四)完善奖惩考评机制,为管理会计人才建设提高良好的环境

惩奖考评机制有利于完善管理会计人才考核,考评机制要求把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提高,严格规范会计从业者的入行标准,实现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将初级、中级和高级人才比例合理规划,使得各级管理人才之间相互衔接,提高信息流通的速度,从而提高管理会计人才层级结构的科学性。在实行考评的过程中,应该要把会计人才能力和学历相结合,选拔出高精尖人才,对其加以奖励,从而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对违法违规的会计人员加以惩罚,规范会计人才管理。

(五)加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第14篇

摘 要:中央银行的会计工作是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加强金融监管的一个重要工具。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央银行的核算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监督和分析预测工作更加繁重。本文分析了中央银行会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指出了当前中央银行会计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研究与探讨了加强新形势下中央银行会计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法,希望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银行的会计水平与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新形势 中央银行 会计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

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与现代化支付系统相继推广与运行以后,会计核算方式、管理模式以及分析预测经济金融活动的难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随着中央银行金融服务职能的进一步增强与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这种变化呈现出质变的趋势。为了能够有效的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中央银行加强会计队伍的建设与人才的培养是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中央银行会计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面临的新形势

(一)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模式的创新,对传统的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知识和技能构成了强烈的冲击。近年来,以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为代表的新系统的成功上线运行,以及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广泛应用,会计核算模式发生了实质性变化,相伴而生的新知识、新业务、新技术不断涌现,中央银行会计核算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显得更为迫切。

(二)商业银行会计核算模式的变革,给中央银行的会计监管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会计核算系统的全面升级,传统的分散的核算管理模式已经被以数据、信息和业务处理集中为特点的大会计核算模式所替代,会计核算业务前台与后台的分离,业务受理与集中处理的远距离分布,拉长了商业银行会计核算各个环节之间的时空距离,给中央银行的会计监管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原有的会计监管知识与技能难以适应会计监管所面临的新形势。

(三)经济金融的深刻变化,增加了中央银行会计分析与预测的难度。中央银行是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部门,中央银行会计是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基础性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会计的反映职能,分析资金的流向和流量,找出影响经济金融发展的相关因素及相互作用,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工具的运用提供可靠的依据。但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影响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因素相互交织,错综复杂,增加了中央银行会计分析与预测的难度。

二、中央银行会计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人员核算知识与技能陈旧。会计核算新系统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新知识新技能新业务层出不穷。会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核算技术显得陈旧,加之会计培训的频率不高,深度不够,系统性不强,会计人员感到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水平远远不能适应会计发展的需要。

(二)会计人员监管知识与技术落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会计核算模式的改变,引发了会计岗位、会计核算环节、业务流程、资金运行路径、凭证传递整理保管方式的实质性变化。原有的会计监管理论技术显得落后,难以发挥中央银行会计应有的监管和规范作用。

(三)会计人员分析和调研能力薄弱。自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运行以来,会计核算工作逐步走上程序化、电子化的轨道,大部分会计人员的工作偏重操作型和事务型业务,加之会计培训的前瞻性、理论性和综合性不强,致使部分会计人员思想僵化,视野狭窄,会计分析和调研能力偏低,不能适应中央银行会计分析和预测的需要。

(四)会计人员会计工作缺乏热情。有效的正向激励机制缺乏,会计人员工作主动性不强。随着中央银行会计业务的不断变化、操作系统的频繁更新和金融服务的不断创新,中央银行各级机构对强化会计基础、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一直以来出台的各项规章制度都是约束性的逆向激励机制,缺乏有效的正向激励机制。所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考核办法,强调的是法纪约束和法律责任,挫伤了会计从业人员的积极性。薪酬激励不到位。中央银行工资实行的是以职务和级别为主的职级工资制,在工资构成中,会计人员的薪酬与其他部门人员工资的差距没拉开,难以体现会计人员岗位的特殊性。

三、中央银行会计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途径

(一)思想上重视中央银行会计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动。只有从思想上把会计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升到事关中央银行履职的高度来认识,才能提出前瞻性的中央银行会计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指导意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会计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行动方案,采取切实的措施,才能将中央银行会计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落到实处。

(二)稳定现有会计队伍。中央银行的会计事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建立起一支能打战,打胜战的会计队伍,培养出一批或精通核算、或擅长分析、或专于监管的会计人才。他们敢于担当,勇于承担责任,为中央银行会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是中央银行会计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要稳定、留住和培养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中坚作用。

(三)补充会计队伍新生力量。面对当前中央银行现有会计队伍年龄、知识趋于老化的现状,中央银行要有计划的加大招收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数量,并向中央银行会计工作倾斜,给会计队伍注入新生力量,优化会计队伍知识、年龄结构,不断提升中央银行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培养会计队伍领军人才。当前中央银行会计队伍特别是基层中央银行会计队伍之中,不乏或懂核算、或懂分析、或懂监管的专才,缺少的是集精通核算、分析和监管等知识技能于一身的领军人才。因此,要从中央银行会计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加大这类人才的培养力度,推动中央银行会计事业稳定健康发展。

(五)构建会计正向激励为主的激励机制。为了进一步改善和加强会计管理,我们应该在加大会计人员工作差错、违规操作处罚力度的同时,注重加大对会计人员的正向激励,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学习和工作热情,增强业务素质、提高服务效率,为合规操作、减少会计差错提供素质保证。通过制订会计奖励办法,加大政治勉励、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等,让会计人员感到工作有前景、事业有前途,从事会计工作有自豪感、获得感。

参考文献:

[1] 耿忠刘建平.我国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管理问题研究.财会研究,2014.11.10.

第15篇

一、存在问题

一是管理错位。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分割二元结构经济社会体制,农村会计工作和财务工作被排除在体制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一章第七条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实际上,县财政部门只管理到本行政区域内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及县办企业的会计工作。农村会计工作被划归农业经济管理部门管理。这种做法是不符合会计法的规定的。

二是队伍不稳。造成农村会计队伍不稳定的因素是:1、领导不让干。领导不让干的原因有三:一是会计人员工作能力差,领导不让干;二是会计人员过于坚持原则,不能满足领导的不正当要求而得罪了领导,领导不让干;三是村委会三年一换届,旧领导落选,“一朝君王一朝臣”,新领导上台,会计也跟着换人。2、村民不让干。村民不让干的原因也是有三:一是会计人员私心重,办事不公正,手脚不干净,换届选举时,村民不投会计人员的赞成票;二是会计人员过于坚持原则,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生硬,平时得罪了不少人,换届选举时,那些被得罪的人不仅自己不投会计人员的赞成票,还鼓动亲友和其他村民不投会计人员的赞成票;三是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低,工作能力差,把账目搞得一塌糊涂,换届选举时,村民不投会计的票。3、自己不愿干。自己不愿干的原因还是有三:一是工作忙,家庭负担重不愿干;二是报酬低,而且常常兑不了现,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不愿干;三是和领导合不来或不愿意与一些不正派的领导同流合污,怕担责任犯错误,怕领导给“小鞋”穿,不愿干。

三是素质低下。农村会计人员绝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学习和培训,没有会计从业证书。有些“会计”名为会计,实际上什么都不懂,不仅不会记账,甚至连一张简单的借据或收条都不会写。

四是财务混乱。会计工作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工作。由于农村会计管理错位,会计队伍不稳,业务素质低下,造成农村财务混乱。记账不规范,错记漏记乱记的现象十分严重。账账不符,账实不符,账表不符,白条抵库,乱收乱支,贪污挪用等各种违法违规违纪现象普遍存在。会计资料残缺不全,绝大多数村不能做到财务公开,按时公布账目。

二、对策建议

13亿人口,9亿在农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村形势决定全国形势。农村会计管理错位,队伍不稳定,业务素质低下,村级财务管理混乱,不仅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造成农村集体资财大量流失,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同时严重影响了全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针对农村会计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

一、严格依法办事。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把农村会计工作划归财政部门管理。2、《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第三条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的乡镇把村民委员会的账目收归乡镇政府或乡镇农经站管理,这种做法是严重违犯上述法律规定的,是一种严重的侵权行为。在实行“村账乡管”的地方,乡镇政府要还权于村,把村民委员会的账目归还给村民委员会,实行“村账村管”。

二、健全管理机构。在县财政局设立农村会计管理股(室)。由县财政局农村会计管理股(室)对农村会计工作和农村财务工作实施管理。县财政局农村会计管理股(室)的任务是:1、对农村会计人员任职资格进行审查,批准聘用或解聘农村会计;2、组织农村会计人员参加会计业务学习和培训;3、对农村会计人员业绩进行考核定级;4、建立农村会计人材档案;5、对农村会计工作进行指导;6、对农村财务工作进行检查;7、维护农村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8、查处农村会计人员违法违纪行为。

三、稳定会计队伍。会计人员是专业技术人员。保持会计队伍稳定,有利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利保持财务账目的连贯性和资料的完整性;有利搞好农村财务管理。对农村会计人员应当实行聘任制和双重领导(县财政局和村民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一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村会计人员可以参加村民委员会选举并当选村委会委员。但不一定非要村委会委员才能担任村会计工作。村民委员会聘用或解聘会计人员,须事先报请县财政局并征得县财政局同意。未经县财政局批准,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不得聘用或解聘会计人员。

四、加强业务培训。以县为单位,以县财政局为主体,建立会计培训中心,对现有农村会计人员及会计后备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组织农村会计人员及会计后备人员参加财校财院学习或函授。通过考试取得国家认可的会计从业证书。实行持证上岗。

五、健全财务制度。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和民主理财制度。督促村民委员会定期公布账目,报送报表,接受村民和县财政局农村会计管理股(室)的双重监督。

六、定期进行审计。由县财政局农村会计管理股(室)和县审计局对村民委员会的账目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的账目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更正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