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护理技术创新范文

护理技术创新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护理技术创新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护理技术创新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一2012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每月定点连续随机抽样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该问卷选取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住院3d以上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每月分别抽样30例调查住院满意度,该时段内共调查720例患者。2011年1月一12月实施“HIS”护理模式服务前(实施前)共调查360例,其中男158例,女202例;年龄18一84岁,平均(45.38±15.25)岁。2012年1月一12月实施“HIS”护理模式服务后(实施后)共调查360例,其中男149例,女211例;年龄19一82岁,平均(44.71±15.67)岁。两组数据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011年1月1日一12月31日调查的360例患者接受常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2012年1月1日一12月31日调查的360例患者接受“HIS”护理服务。

1.2.1 常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胃肠疾病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热情接待、积极完善相关检查,给予胃肠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指导,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疼痛的护理,鼓励多活动、早活动,以及胃管、尿管、引流管等各种管道的护理,饮食、疾病康复健康知识等指导。

1.2.2 "HIS”护理服务“HIS”护理服务较常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在以下7个方面有所改进。

①信念(conviction:坚定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信念。全程覆盖贴心护理,包括患者人院伊始热情接待、加强术前沟通以及责任护士的快速康复围手术期护理并深人至出院后随访工作,开展诸如针对肠造口患者的华西大讲堂、针对慢性感染伤口患者的出院后伤口换药延续服务。

②合作(cooperation:提倡医护一体化合作。“HIS”护理服务模式中强调医疗和护理共同协作,通过改变晨会交班形式、进行医护共同查房、共同制定患者的分级护理。

③关怀(care):注重关怀患者身心需求。患者住院期间或多或少存在焦虑和恐惧心理,对此,我们开展了责任制整体护理,使得患者与负责护士相对固定。

④沟通(communication:永不断线的沟通。科室护士在工作之余积极动手制作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胃肠疾病健康教育卡和健康教育视频等,以加强患者与主管医护人员的沟通;开设具有胃肠外科特色的医护恳谈区,每周举办2一3次由科室年轻医生、护士共同进行的胃肠道疾病专科互动讲座,将健康知识讲解与患者答疑相结合,解决患者住院期间的问题;此外,每间病房还配有沟通本,方便因工作等原因不能参加恳谈会的家属提问,责任护士和病房护士长在1一2个工作日给予回复。

⑤信任(confidence):用真诚的行动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胃肠外科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取得患者信任的业务学习,提升其专业技术能力和护患沟通技巧,以便在患者住院期间取得信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⑥便利(convenience):科学利用资源最大限度的达到医护患三者的便利。开展基于患者舒适的胃肠疾病加速康复外科:不常规安置胃管、术后尽早拔除尿管、术后限制静脉补液量、尽早进食。

⑦满意(contentment:良性循环多方满意。护士们在患者住院体验上根因分析,开展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1.3 评价方法

比较并分析“HIS”护理服务实施前后两组患者间住院满意度。满意度调查表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质量控制管理院内自测满意度调查表,设有统一指导语,包括14个条口,每个条口的回答结果分为“满意”“较满意”“较不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未涉及)”。各条口单项分数计算公式为:满意度=[(满意条口数+较满意条口数x0.8+较不满意条口数x0.6+不满意条口数x0.4+很不满意条口数x0.2)/总条口数一未涉及条口数)x100%,总满意度为第14条口患者住院期间对于病房护理工作的总体评价。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越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先检查数据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情况,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2011年1月1日一12月31日“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之前共调查360例患者,其总满意度为(83.27±5.71)分;2012年1月1日一12月31日“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之后共调查360例患者,其总满意度为(97.92±6.23。实施后满意度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01,P<0.05。调查表中14个条口的满意度均较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护理质量是医院质量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如何提高日常护理工作中的服务质量是提升患者住院体验需要改进的迫切问题,护理人员创新性地提出“HIS”护理服务模式,探索胃肠外科临床护理的重点专科建设之路。

3.1 “HIS”护理服务模式的优势

“HIS”护理服务模式强调坚定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信念,促进护士更积极主动地思考如何解决患者的问题。全程、贴心的护理服务使得患者住院期间更为舒适放松,增加的延续护理内容更是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帮助,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同时“HIS”护理服务模式还强调医疗和护理共同协作。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医疗和护理是密不可分的两个主体,在治疗疾病、维护健康的过程中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HIS”护理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出团队的优势,以先进、精湛的治疗、护理技术服务患者,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降低患者痛苦,同时提升住院体验。针对患者住院期间或多或少存在焦虑和恐惧心理,责任护士不仅对患者的机体进行护理,还对患者的心理、社会关系和家庭生活状况等进行全面了解,配合患者康复需要,给予最佳护理。护患沟通路径化管理能责任到人,敦促护士主动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护士依据共同遵循的沟通模式,可以不断对教育内容进行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再教育,保证健康教育措施在既定时间内实现并达到预期效果。

在“HIS”护理服务模式实施过程中,患者信任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医疗服务质量的改善。提高患者信任度能够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达成。此外,新的护理服务模式更加顺应多学科协作发展趋势的发展,加强患者、家属、临床医师、护士、麻醉师等相互合作,利用现有临床手段对围手术期各种常规治疗措施进行改良、优化和组合,可以达到减少或减轻外科手术打击的效果。

3.2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促进患者满意度提高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和医疗市场化,患者的角色发生了向医疗服务消费者的转化,在护理服务中应尊重患者的需求,体现医疗服务系统人性化。患者需要护士关心、尊重和理解,需要获取有关自己疾病的相关知识,需要寻求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在身心焦虑时得到安慰等,需要护士提供系统的、全方位的身心照顾。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是影响患者满意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众所周知,满意度可以表达患者对所接受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反映护理质量水平,因而成为现代医院质量管理的金标准。本研究结果显示,“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后患者的满意度高于未开展前满意度,说明在胃肠外科重点专科建设中应用“HIS”护理服务模式不仅可以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还能有效改善患者住院期间感受,提高满意度。

3.3 护理人员参与护理重点专科建设的积极性转变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浪潮赋予了新时代的护理人员更深层次的历史使命,加强自身医德的职业素养,将服务意识渗透到工作中是科室各级护士用实际行动对重点专科建设的最佳支持。这与多项研究中强调的护士参与全过程质量控制,提高护士工作责任心和业务素质,调动全体护士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观点一致。活动开展以来,护士对待工作更加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将科室快速康复流程,伤口治疗、静脉治疗等专科护理范畴的理论与临床实际结合,夯实基础护理,从为患者洗脸、梳头等细微之处着手,耐心细致地维持患者住院期间整洁有尊严的生活;再结合专科知识进行住院流程再造,从减少患者的痛苦,点滴之间着手,缩短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提高其外科住院期间的舒适度,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紧密结合,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从而提高住院满意度。

3.4 “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前景展望

第2篇

前 言

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核心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而创新成果只有得到法律保护才能发挥它的竞争优势,因此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竞争的热点又集中到了知识产权的竞争。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已成为国际技术合作、产品贸易和外交往来的前提和基础。发达国家几百年专利制度的历史和我国实行专利制度十几年的实践证明,专利制度作为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市场经济公平有序竞争,推动和保护技术创新的有力法律制度和有效机制。因而专利的拥有量也反映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事实上,世界上一些经济大国和科技大国,同时也是专利大国。如日本每年的发明专利申请达40多万件,美国20多万件,德国15万余件。再如IBM公司、杜邦公司、日立公司、飞利浦公司等国际知名的大公司,目前拥有的专利有数万件,每年的发明专利申请就有数千件,有的高达1万多件。可见发达国家的企业是十分重视利用专利来保护他们的创新成果的。

1 我国施行〖专利法〗的现状

我国自1984年颁布施行〖专利法〗,经过15a的努力,已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专利法律保护体系,专利申请与审批量大幅度增长,到1999年,年专利申请量已达13万余件,我国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在专利立法、审查、体系建设等方面,走完了发达国家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所走过的道路,成绩斐然,举世瞩目。但是,我们的专利保护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相当大。从专利申请量来看,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自1984年4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国内为131564件,国外为143501件,国外申请量占52%.据统计,19941998年我国受理的有关计算机、医药、生物、通讯和半导体等高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中,国外申请分别占70%、60.5%、87.3%、92.4%和90%.另据统计,我国从1985年以来14a中,申请国外专利仅为2000项,而日立、索尼公司1a在国外就申请40005000件。这一组组数字表明我国专利保护的形势不容乐观。但是,这并不说明我国在高新技术领域创新没有作为。近年来,我国每年取得的国家级重大科技成果达3万余项,其中大部分可以申请专利,而事实上每年受理的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发明专利仅只1万多项。而那些具备申请专利条件而没有申请专利的较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却以、学术交流、评奖等方式公开出去,而一旦公开就等于供别人无偿使用。那么,科技成果和技术创新的价值何在?形成这样一种局面的原因只能说明我们的专利保护意识过于淡薄。这也是源于我国多年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科技创新成果远离市场,承担科研项目任务的主体部门在科研课题任务完成后,往往只注重申报成果、、评奖,而忽视申请专利保护。这种重申报成果轻申报专利的错误认识和做法应该迅速扭转,要知道再高级的成果也无法与国际接轨,法律只保护专利,不保护成果。如果某个人或某个企业对无偿获得的科研创新成果,经过一番改进分类后,申请了专利,那么我们成果的研制者就要再花钱买下该专利或买下该专利技术的实施许可,才能使用自己所研制的成果,否则就要处于侵犯专利权的被动地位。在当今全球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正以其拥有的知识产权的技术优势与我们争夺高技术领域的市场及潜在市场的形势下,这种使科研创新成果因未申请专利保护而流失的现象,绝对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2 专利保护贯穿于技术创新的全过程

2.1 用好专利文献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研究结果表明,全世界最新的发明创新信息,90%以上首先都是通过专利文献反映出来的。在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开发工作中,应首先进行专利文献检索,目的就是防止侵犯他人专利权,对于已有专利在先的技术应当避开;根据检索出的对比文献,可以清楚地了解本领域技术发展现状及最新发展趋势,以便在高起点上确定研究课题和产品开发方向,防止低水平重复研究,造成科研资金和资源的浪费。实践证明,在创新研究、开发的过程中,用好专利文献,可节约40%的科研开发经费和60%的研究开发时间,这是一条捷径。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建立起了收藏有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近4000万份文献的专利文献馆,这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宝库,等待着我们的科研人员去挖掘、去利用。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都应当根据自己所从事的技术领域或专业,建立起自己的专利文献数据库,跟踪国内外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使科研人员能够随时检索到所需要的技术信息,抢占本领域技术创新的制高点。

2.2 申请专利,保护技术创新成果

搞技术创新,进行产品开发要投入资金、人力和设备,高技术开发更需要有高投入和承担高风险。因此,只有申请专利保护,才能享有对自己的技术创新成果的独占权,实现知识产权保护。当技术创新成果或新产品开发进行到形成可实施的技术方案时,就应及时申请专利,并取得专利证书,只有在这时,专利的主体才具有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如哈尔滨中药二厂曾研制开发出一种好药消咳喘,很畅销,但由于没有申请专利保护,在不到2a的时间内,全国就冒出20多家与该成果完全相同的产品,致使该厂曾经供不应求的消咳喘,大量积压,销售量、利润大幅度下降。沉痛的教训使该厂认识到了专利保护对一个产品、一个企业的重要性,后来该厂与省中医研究院联合开发了“双黄连粉针剂”,并申请了专利,产品投放市场后,没有一家仿冒,销售量连年大幅度增长。由此可以看到,正是这种新产品取得知识产权以后,才能起到对市场的垄断作用,不仅很快收回研制开发产品的全部投入,而且还获得比投入大得多的丰厚回报,用以进行下一步的技术创新,促使技术创新活动形成良性循环。如果是独创性较高的技术创新成果,除应申请基本专利外,还应对围绕基本专利技术的相关技术申请一系列的相关专利,以形成专利网。如一项产品专利是基本的,那么对该产品的加工工艺、制造该产品的新材料、生产该产品的专用设备等都应申请专利保护,形成专利保护网,这就是专利网战略。

第3篇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6-0071-01

【关键词】护理 新技术

在“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指导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改革飞速前进的今天,各种行业和部门都处于积极开拓,不断进取的大潮之中,作为整个生命科学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人类保持生命、促进健康的护理科学,也必须奋起直追,努力加速完善学科的建设。为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广大护理工作者的共同奋斗,而针对当前护理学科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积极开展护理科学研究,应用科学研究的成果来发展,丰富学科的新理论,指导、探讨临床护理的新技术,建立学科的新局面,最终才能收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与学术水平,振兴护理事业的效果。在我们基层医院从事高深的护理科研比较困难。但是运用同仁们的研究成果指导实践付诸临床,将最新的理论和我们的工作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跟上护理科学发展的步伐。

近几年我院护理事业与国家护理水平的距离在日渐缩短,全院护理工作在全面改革的形势下,得到了较好发展,于2005年获得的全市第一个护理科研成果“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与推广”,2007年我院护理部获得“省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我县参加市护理知识竞赛获得全市“第三名”的好成绩,这是我们护理界领导能力之所在,也是全县护理同仁的荣耀!

每个护理单元在护士的素质培养之外,更注重的是提高护士的理论与技术操作水平的培养,表现在应急能力和急救水平等方面,积极加强新理论新知识教育。

近年来我院护理方面也有些新的建树,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心电除颤仪、暖箱蓝光治疗仪、快速血糖测试仪、经皮黄疸测试仪仪、超声雾化吸入仪、安折断仪新生儿复苏囊等新仪器的临床应用,提升了护理的科学性。又引进了“静脉留置针”和“电脑微量泵”的临床应用。还开展了新生儿洗胃、新生儿鼻饲、沐浴、动脉采血、手术室腹腔镜配套的酶洗设施(内镜清洗工作站)、腹腔镜的术前、中、后的护理、AF钢板术前、中、后的护理。阴式子宫切除的术前、中、后的护理,护理规范上又开展了供应室下收下送、统一管理,广泛正规的晨晚间护理,术前术后防视等。使我院护理工作走向了规范化、制度化、正规化的轨道。

第4篇

【关键词】围手术期;手术;心理活动

痔是最常见科的肛肠疾病[1],大多数保守治疗,少数需要手术治疗。正确合理的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对缩短病程、提高疗效有着重要作用。痔疮作为人名群众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俗话说“十人九痔”,这足以说明痔疮的普遍存在,但能否发病,要视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人类的疾病大部分由环境中的致病因素所引起[2]。本院从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住情况看,男性多于女性,此类患者多数病程长,求医心切,心理负担重,而且对手术认识不够,担心手术后发生感染,护理的目标是“协助人们增进健康,并帮助解决人们的健康问题”[2]。护士术前就向患者讲清发病机理、手术适应症、手术必要性、手术方式、手术后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使之对疾病有足够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术前12小时禁食辣椒、酒类、酸甜等食物,以避免对肠粘膜的直接刺激,不过度饮食;术前24小时应进少渣、少流汁食物,避免胃部不适或呕吐。现将我院收住的痔疮病人手术前后的心理活动及心理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2分析

2.1痔疮病人的就诊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痔疮病各年龄阶段都有就诊病人,而且男性就诊率大于女性,31-50岁发病率就诊率较高,多为脱垂型混合痔,以调查情况看,90%患者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10%的病人影响工作但可以勉强应付正常生活。

2.2手术前病人的心理活动从表2可以看出,病人一旦决定手术,67.7%病人表现出紧张恐惧,白天坐卧不安,夜不能寐,50.7%病人对手术的做法,安全程度、施术的技术有顾虑,担心术后复发或者是感染,针对病人的种种情况,护士自觉贯彻消毒、灭菌、隔离等各项预防措施[4],术前为病人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耐心为病人解释术前检查与准备的必要性,术前12小时禁食辣椒、酒类、酸甜等食物,以避免对肠粘膜的直接刺激,不过度饮食;术前24小时应进少渣、少流汁食物,避免胃部不适或呕吐,简单解释手术情况,关心同情病人,给病人以安全感,使病人能愉快的接受手术。某男,41岁,脱垂型混合痔3年,加重一月入院,当通知患者和家属术前签字时,由于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道甚少,所以拒绝手术,经过耐心的解释和用本病区病人的现身说法,病人才愉快的接受了手术,术后效果良好,大便正常,住院7天,痊愈出院。

2.3手术后病人的心理活动从表3可以看出,手术后病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障碍,患者存在怕解大便,而不敢解大便,怕痛而怕换药,同时需望别人的帮助(以女病人居多),针对存在的种种心理障碍,我们在实施护理时,抓住护理问题,突出重点,解决病人的需要,首先是减轻病人心理负担,护士要有高度责任心、同情心,给病人必要的解释和对疼痛知识的宣教,对患者要亲切和蔼,尊重患者人格,操作熟练、敏捷、准确、轻柔,尽量减少疼痛的刺激。再一方面是争取家属的配合,术后病人心情烦躁,这是建议家属多陪护,同时护士向家属做好宣传,家属与病人最亲近最了解,他们的鼓励和支持会使病人得到更大的欣慰,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术后要加强营养。患者对第一次解大便担忧和烦恼,而导致患者怕进食,怕进食增加大便次数,这时护士多给患者安慰,嘱其饮食定时定量,营养要丰富,谷粒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食物,这样可以增加肠蠕动,而使大便通畅,养成每日大便的习惯,平时注意大便时不宜久蹲,以免创面水肿渗血,使病人思想轻松,情绪稳定,增强其耐受力,减轻痛苦。

3讨论

作为痔疮患者,在精神和身体上均承受很大的痛苦,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疾病的恢复起到重要作用,能使病人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阶段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这也是现代化护理模式的需要,对痔疮患者开展整体护理,对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越来越显现出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良好的心理护理是一种精细的艺术,特殊的机能,病人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手术的最佳效果起到了良好的效应,同时护士在具备一定的医学理论知识外,还必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高心理学知识的修养,置身与病人中间,了解病人想什么,需要什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我们护士良好的素质,娴熟的技术帮助痔疮患者解除病痛,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08:528.

[2]李晓玲.护理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08:20.

第5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护理概述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1.128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142-0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量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或坏死所致。本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恢复缓慢且病死率高,不仅对病人躯体组织器官损害严重,而且造成心理上的重大负担。因此,为了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护理人员在观察病情时,应争取及早发现,及时抢救,提高心肌梗死的治愈率。所以,做好护理工作显得特别重要,现将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表现

先兆半数以上患者在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其中以新发生心绞痛和原有心绞痛加重最为突出,心绞痛发作较以前频繁,硝酸甘油疗效差,应警惕心梗的可能。

2 症状

2.1 疼痛最先出现,多发生于清晨,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休息或硝酸甘油无效,可伴濒死感,少数人一开始就休克或急性心衰。

2.2 全身症状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等。发热多在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后出现,体温多在38℃左右。

2.3 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重症者有呃逆。

2.4 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起病1~2周内,而以24小时内最多见。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房室和束支传导阻滞亦较多。

2.5 低血压和休克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多为心源性的。

2.6 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为梗塞后心肌收缩力减弱或收缩不协调所致。

3 体征

3.1 心脏体征心界扩大,心率快,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可出现第四心音奔马律,多在2~3天有心包摩擦音。心尖区可出现粗糙的收缩期杂音或收缩中晚期喀喇音,为二尖瓣肌功能失调或断裂所致,可有各种心律失常。

3.2 血压降低。

4 护理鉴别

4.1 心绞痛性质轻,时间短,硝酸甘油有效,血压升高,全身症状少,ST段暂时性压低。

4.2 急性心包炎疼痛与发热同时出现,呼吸、咳嗽时加重,早期即有心包摩擦音,心电图除aVR外,其余导联均为ST段弓背向下的抬高,无异常Q波。

4.3 急性肺动脉栓塞以右心衰为主,心电图Ⅰ导S波深,Ⅲ导Q波显著。

4.4 急腹症病史,体检,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可鉴别。

4.5 主动脉夹层分离两上肢的血压和脉搏差别明显,胸痛一开始达高峰,常放射到背、肋、下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表现等可鉴别,二维超声心动图有助于诊断。

5 临床护理

5.1 心理护理:患者总认为自己病情严重,易产生焦虑、恐惧、紧张、悲观心理等,应先向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讲明病情与情绪的利害关系,安慰病人不要失望,解除思想顾虑和精神紧张,使其树立乐观的情绪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密切配合治疗,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

5.2 卧床休息:绝对卧床休息是治疗心肌梗死的重要一环,在发病的急性期(10天~2周)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荷,减少耗氧量,防止病情加重。一切日常生活均由护士协助完成(如洗脸、刷牙、吃饭、大小便、翻身等),如无并发症者第2周可在床上活动,第3周可下床在室内活动。在急性期谢绝探视,以免心情激动诱发心律失常。

5.3 饮食与大小便护理: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在饮食上要给予低热饮食,少食多餐,保证足够的维生素。因病人多卧床,心功能下降,心搏出量减少,故应给病人进低脂、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饱食,导致心衰和心律失常的发生。急性期为了防止便秘、腹胀,保持大便通畅,3~4天内应给流质饮食,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如病情稳定改为半流质饮食,也可口服缓泻剂,以减轻因用力排便而增加心脏负荷,诱发心律失常甚至室颤,导致死亡。

5.4 疼痛护理:疼痛是最早发现的症状,多突然发生,呈持续性心前区疼痛,使患者产生一种焦虑心理。护士应严密观察,让患者卧床休息,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镇痛、镇静药物,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使患者从不良的心态中解脱出来,配合医生治疗。

5.5 吸氧:合理给患者使用氧气,急性期病人应给予持续高流量吸氧(4~6L/min),病情稳定或疼痛减轻后间歇低流量给氧(3~4L/min),维持1~2天,吸氧可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缩小梗塞面积,提高患者血氧含量,减轻疼痛。

5.6 皮肤护理:患者长期卧床应避免褥疮的发生,应每1~2h时给病人翻身1次,按摩保护受压部位,保持床单清洁干燥。

第6篇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ower system protection technology, power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develop with innovation. This paper reviews several stages of development of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 and describ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details of relay, whi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ture progress.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创新

Key words: power system; relay protec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6-0198-01

1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史

随着电力系统的出现,继电保护技术就相伴而生。以数字式计算机为基础而构成的继电保护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即已开始了计算机继电保护的研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起着先导的作用。

从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上看,到21世纪20年代末普遍应用的继电保护原理基本上都已建立,迄今在保护原理方面没有出现突破性发展。从实现保护装置的硬件看,从1901年出现的感应型继电器至今大体上经历了机电式、整流式、晶体管式、集成电路式、微型计算机式等发展阶段。纵观继电保护将近100年的技术发展史可以看出,虽然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早已提出,但它总是根据电力系统发展的需要,不断地从相关的科学技术中取得的最新成果中发展和完善自身。

2继电保护技术创新

2.1 机电技术网络化创新在计算机领域,发展速度最快的当属计算机硬件,按照著名的摩尔定律,芯片上的集成度每隔18~24个月翻一番。其结果是不仅计算机硬件的性能成倍增加,价格也在迅速降低。微处理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单片化及相关功能的极大增强,片内硬件资源得到很大扩充,单片机DSP芯片二者技术上的融合,运算能力的显著提高以及嵌入式网络通信芯片的出现及应用等方面。这些发展使硬件设计更加方便,高性价比使冗余设计成为可能,为实现灵活化、高可靠性和模块化的通用软硬件平台创造了条件。硬件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微机保护对技术升级的开放性有了迫切要求。网络特别是现场总线的发展及其在实时控制系统中的成功应用充分说明,网络是模块化分布式系统中相互联系和通信的理想方式。如基于网络技术的集中式微机保护,大量的传统导线将被光纤取代,传统的繁琐调试维护工作将转变为检查网络通信是否正常,这是继电保护发展的必然趋势。微机保护设计网络化,将为继电保护的设计和发展带来一种全新的理念和创新,它会大大简化硬件设计、增强硬件的可靠性,使装置真正具有了局部或整体升级的可能。继电保护的作用不只限于切除故障元件和限制事故影响范围(这是首要任务),还要保证全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这就要求每个保护单元都能共享全系统的运行和故障信息的数据,各个保护单元与重合闸装置在分析这些信息和数据的基础上协调动作,实现微机保护装置的网络化。

2.2 机电技术智能化创新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工智能技术如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进化规划、模糊逻辑等在电力系统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应用,电力系统保护领域内的一些研究工作也转向人工智能的研究。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ANN)和模糊控制理论逐步应用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为继电保护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人工神经网络(ANN)具有分布式存储信息、并行处理、自组织、自学习等特点,其应用研究发展十分迅速,目前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信息处理、自动控制和非线性优化等问题。近年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内出现了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来实现故障类型的判别、故障距离的测定、方向保护、主设备保护等。例如在输电线两侧系统电势角度摆开情况下发生经过渡电阻的短路就是一非线性问题,距离保护很难正确作出故障位置的判别,从而造成误动或拒动;如果用神经网络方法,经过大量故障样本的训练,只要样本集中充分考虑了各种情况,则在发生任何故障时都可正确判别。其它如遗传算法、进化规划等也都有其独特的求解复杂问题的能力。将这些人工智能方法适当结合可使求解速度更快。可以预见,人工智能技术在继电保护领域必会得到应用,以解决用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

2.3 继电保护中自适应控制技术创新自适应继电保护的概念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可定义为能根据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和故障状态的变化而实时改变保护性能、特性或定值的新型继电保护。自适应继电保护的基本思想是使保护能尽可能地适应电力系统的各种变化,进一步改善保护的性能。这种新型保护原理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和兴趣,是微机保护具有生命力和不断发展的重要内容。自适应继电保护具有改善系统的响应、增强可靠性和提高经济效益等优点,在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变压器保护、发电机保护、自动重合闸等领域内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针对电力系统频率变化的影响、单相接地短路时过渡电阻的影响、电力系统振荡的影响以及故障发展问题,采用自适应控制技术,从而提高保护的性能。对自适应保护原理的研究已经过很长的时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要真正实现保护对系统运行方式和故障状态的自适应,必须获得更多的系统运行和故障信息,只有实现保护的计算机网络化,才能做到这一点。

2.4 继电保护中自动化技术创新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改变变电站目前监视、控制、保护和计量装置及系统分割的状态提供了优化组合和系统集成的技术基础。高压、超高压变电站正面临着一场技术创新。实现继电保护和综合自动化的紧密结合,它表现在集成与资源共享、远方控制与信息共享。以远方终端单元(RTU)、微机保护装置为核心,将变电所的控制、信号、测量、计费等回路纳入计算机系统,取代传统的控制保护屏,能够降低变电所的占地面积和设备投资,提高二次系统的可靠性。综合自动化技术相对于常规变电所二次系统,主要有以下特点:①设备、操作、监视微机化;②通信局域网络化、光缆化;③运行管理智能化。

参考文献:

[1]杨奇逊.微型机继电保护基础[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2008.

[2]张宇辉.电力系统微型计算机继电保护[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3]葛耀中.自适应继电保护及其前景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21(9):42-46.

[4]吴斌,刘沛,陈德树.继电保护中的人工智能及其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4).

[5]杨晓敏.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及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第7篇

【关键词】舒张性;心力衰竭;临床特征;护理

作者单位:455000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心内三科舒张性心力衰竭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终末症状,主要是由于心室肌收缩功能降低,循环出现障碍,而导致的相关临床症状[1]。对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是提高心脏的舒张功能,治疗期间,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将会对临床疗效和预后,产生不同的效果[2]。本研究中,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总结其临床特征,治疗期间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汇报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615~835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结合相应辅助检查,符合WHO相关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舒张性心力衰竭。40例患者中,30例冠心病患者,6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4例高血压患者。入院后,给予相应治疗,待病情缓解后,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相应护理治疗。

12临床特征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多出现突发性心绞痛,发作相对较为频繁,部分患者也可以存在血压不稳,或伴有某种程度的心律失常。

13护理方法

131基础护理告知患者避免经常出入公共场所,尽可能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一旦出现呼吸道感染,应有效控制感染症状,注意及时排痰。告知患者注意合理饮食,以低脂肪、低胆固醇、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低盐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如果出现便秘,应适时给予软化大便药物。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要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心情。

132早期症状的护理患者夜间出现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时,及时给予低流量吸氧,指导患者通过鼻进行慢呼吸,尽可能地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同时注意治疗期间,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相关的不良反应[3]。

133提高睡眠质量睡眠时,适当提高枕头高度,以减少回心血量,提高床头,使其上半身提高20度左右,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夜间巡视时,特别留意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有效预防夜间症的发生。

134加强锻炼待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后,鼓励患者适当进行运动,但要注意运动频率和运动强度,以出现微汗,没有疲劳感,作为衡量运动量的标准。

135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疏导,使其保持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情绪出现大幅波动,避免过度的疲劳,减少睡前的活动,提高睡眠质量,还要注意患者家属及朋友的沟通,使其经常与患者进行交流,给予患者最大的支持[4]。

2结果

通过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4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中,39例患者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没有出现病情反复的情况,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为975%,另外的1例患者在住院期间,突发急性左心衰,经过抢救治疗无效死亡。

3讨论

对于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的心功能分级,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而各种诱因导致的呼吸道感染、情绪波动,以及摄盐过多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导致病情加重。所以,应该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将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针对不同情况的患者,针对性给予相应护理干预。对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建议低盐饮食,但并不是无盐饮食,或者微量盐饮食,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5]。

对于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要从生理、心理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护理,使患者从思想上彻底摆脱消极情绪,这类疾病并不是绝症,通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是完全可以控制病情的,使患者及其家属清楚地认识到治疗的意义。同时,在治疗期间,密切注意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做好心电监护,当患者出现咳嗽、呼吸杂音时,应及时给予相应辅助检查,并给予相应处理,避免心衰状况的加重[6]。

本研究中,我院诊治的4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39例患者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没有出现病情反复的情况,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为975%,另外的1例患者在住院期间,突发急性左心衰,经过抢救治疗无效死亡。总之,对于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注意患者病情变化基础上,对于急性发作给予及时有效的抢救,针对性给予相应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丽老年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8,30(6):5859.

[2]任文丽 舒张性心力衰竭临床护理体会中国实用医药,2010,5(3):216217.

[3]张建,华琦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临床表现及检测方法的评价.中华老年疾病杂志,2008,5(2):8789.

[4]陆立岚高血压致舒张性心力衰竭80例临床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0):6061.

第8篇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3017401

1引言

中国的互联网产业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个人计算机的普及而逐步形成,诞生于1986年。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高新民在2011年中国互联网产业年会上表示,2011年互联网产业产值规模达到2660亿元。互联网产业以其高利润回报率和高新技术的特点,以及庞大的市场潜力,对电子信息产业甚至实体经济都存在着巨大的拉动作用。

如火如荼的移动互联网,在给中国IT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也使其迎来了一个巨大的挑战。技术是互联网企业的生命线,面对瞬息万变的复杂环境,互联网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拥有足够超前的技术,因此创新成为促进其竞争力整体提升的有效途径。

学术界对技术创新及其模式的研究由来已久,然而关于互联网技术创新的研究却大多数停留在因素分析的阶段,缺少系统的动力机制和模型。因此,本文在对技术创新动力的理论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互联网企业技术创新的外动力机制。

2互联网企业技术创新外动力模型

互联网企业的外动力因素,是指存在于互联网各企业外部并对该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产生一定外部驱动力的因素。互联网企业技术创新外动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2.1市场需求

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动力源泉之一便是市场需求。本文中研究的市场需求不仅包括消费者对移动互联网产品的需求,而且包括相关互联网企业在生产发展上的需求。一旦这些市场需求发展到一定规模,就会直接影响企业的销售和收入,为企业的生产提供新的契机,并鼓励企业进行技创新活动。

互联网的资源共享功能极大地提高了消费者对商品信息的检索效率,消费者从原来对单一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依赖到逐渐提出细节化的“个性要求”,与此同时,产品的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面对这样充满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企业应选择具有弹性的创新模式,对市场变化做出及时准确的响应。

2.2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是市场机制的主要调节因素之一,它是继市场需求之后对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后续动力,激励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为自己的产品开拓市场,提高质量,甚至增加技术创新者的才干。

从竞争的范围来看,互联网企业面临的威胁不仅来自于同行业之间,还来自于全球范围内各个跨国公司的不断挑战和竞争。如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就拥有数个竞争对手:雅虎、谷歌、搜狗等。

2.3科学技术进步

新技术是推动技术创新的又一重要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总是在不断地运动和发展,并不断被应用于新产品的生产和新工序的改进,称为推动企业不断获取商业利润的又一重要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总会形成新的技术创新浪潮,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进行。新科技成果进入生产领域商品化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使得企业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和心理上的满足,有且利于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分配更多的社会资源。

2.4政府激励

创新同时也是一项高风险性的工作,来自政府适度的支持可以减轻企业的压力,因此政府的支持可以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政府激励是政府根据国家政治目的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组织、行为、政策以及法律体系的调整,来影响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规模较大、收益较多的技术创新,一般都得益于政府的激励。

同时,互联网企业外部各动力要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具体关系分析如图所示:

图1互联网企业外动力系统各因素相互作用关系(1)市场需求对其他的外部动力因素的影响。首先,市场需求的高涨会促使市场中的移动互联网企业的数目不断增加,从而使各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其次,达

作者简介:佟刚(1954-),男,大专学历,机械工程师,现就职于辽源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协会。到某种新的市场需求常常需要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前提,因此这种新的市场需求往往会带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再次,当某一种创新移动产品存在着旺盛的市场需求时,就会引起政府对于该创新产品的关注。若是企业由于获利较少或风险较大等原因而不愿意对该产品进行开发生产,政府会采取一定的支持政策鼓励企业进行该类产品的创新,如贷款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等。

(2)市场竞争对其他因素的影响。首先,当互联网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不断激烈时,各企业唯有不断地开发出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或者进行营销创新,获得企业自身的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不断获得商业利润。其次,市场竞争会促进各企业满足不同用户多样化的需求的同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并且不断地挖掘出市场的潜在需求。再次,当市场竞争的强度过大时,会引发政府对市场结构的适当调节以及对市场竞争的适度干预。

(3)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创造市场需求。新型产品和服务的出现,可以创造出全新的需求理念,而用户在这种全新的需求理念指引下会产生新的需求。其次,科学技术能够适当缓解市场竞争的压力。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新型产品的生产和新型服务的提出两个方面,还体现在营销方式的创新上。拥有了新型产品和服务,并通过营销创新在市场中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可以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定的优势,从而缓解市场竞争的压力。

(4)政府支持对其他因素的作用。首先,政府会为推动高科技产品创新而进行一定的政府购买行为,这种行为会刺激市场需求。其次,政府对某些竞争不规范的市场进行的干预和调整,会使一些优势企业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政府对劣势企业的支持和保护政策,则会相对减弱这些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再次,政府支持会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政府会通过各项政策增加对企业和各科研院所的科技经费投入,调动了这些部门的创新积极性。政府的贷款支持政策可以减轻一些企业面临的资金不足的压力,税收优惠政策可以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高新技术的优惠政策引导会带来企业新技术研发投入的增加,使得企业的核心知识产权不断上升。

参考文献

[1]吕本富,张鹏.77种网络经济创新模式[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2]刘康.浅析知识产权保护对互联网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J].中外企业家,2010,(7):212213.

[3]周怀峰.市场需求发展阶段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23):8083.

[4]曹前有.技术创新主体市场竞争动力论[J].科技管理研究,2008,(7):455480.

[5]何宇宁.基于生态学视角的企业技术创新环境研究[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第9篇

【关键词】互动创新;反思

为什么我国的中学生可以屡次在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但诺贝尔奖却始终与我国无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国传统教育中重视的是知识传授,却忽视了创新能力开发.因此,笔者提出实施“双向互动、激励创新”教法,旨在课改中改革数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素质.

一、以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为“双向互动、激励创新”的切入点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融为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是平等的共同体中的“首席”,他的责任不再仅仅是教,而是着重营造积极、开放的心理氛围,创设一个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和谐的、充满情趣和吸引力的教学环境,充分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揭示数学知识的发生、思维过程,使学生既增长知识,又增长能力.

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互动”过程中,自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新信息、新问题,在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体验学习的轻松、愉悦,从而使学习兴趣更为浓厚,能自觉地提高自主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并具有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等非智力因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心智的同步发展.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分析、综合、概括等师生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探求、经历、获得新知识的体验和情感,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又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的培育和发展,这将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丰厚的回报.

二、以现代的学习方式为“双向互动、激励创新”的支撑点

现代学习方式,就是以人为本,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它是由许多方式构成的多维的、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发系统,是“双向互动、激励创新”的支撑点.它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主动性.它是首要特征,主要表现为“我要学”,是一种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而不是传统教学中所基于的外在的诱因和强制.学生有了内在需要,产生学习兴趣,承担学习责任,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悦的体验,就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要逐步地使学生认识到并自觉地担负起学习责任,引导学生把学习跟自己的生命、生活、成长、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激发其学习主动性,使其学习成为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第二,独立性.它是相对于传统教学中的依赖性,表现为“我能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不断将自己的主导作用转化为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发展,为培养学生基本的、甚至是完全的独立学习能力奠定基础.第三,体验性.它是现代教育的多智能理论的体现,是此次“课改”中强调的“活动”“操作”“实践”.各阶段的学生有其特殊的心理特点,我们要尊重其独立欲望,尊重他们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和创新思维的有机过程.第四,问题性.它是开启思想科学的金钥匙,是创新精神的动力、源泉,是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积累、发展、创新的逻辑力量.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结果表明: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确实需要感知),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就不会激励他们去深入思考,更谈不上创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特别重视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和知识迁移,训练他们发现性、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等心理素质,引而不发、启而不露,激起他们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

三、以创设成功机会为“双向互动、激励创新”的助力点

教育心理学表明,根本就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因此,不可能有合适的、统一的教法.我们应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关注每名学生的数学现状、潜力、发展趋势和情感体验,不做统一高度的要求.要尊重、赞赏每名学生的独特性和他们所付出的努力,真情、公平地对待每一名学生,注重帮助其反思、发现自我的数学潜能和所能达到的目标;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成功的机会;寻找、搜集和利用数学资源;发现学好数学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

第10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机理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月13日

呼伦贝尔地区地处中国北部边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是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如何把呼伦贝尔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当前迫切的任务是需要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即以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为主的依靠技术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本文旨在通过阐述技术创新及产学研合作理论及交易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对产学研合作中的主体进行分析,得出产学研合作的机理。

一、技术创新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的组合包括:①引进新产品;②引用新技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③开辟新的市场(以前不曾进入);④控制原材料新的来源,不管这种来源是否已经存在,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⑤实现任何一种工业新的组织,例如生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这种新组合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潜在的利润。熊彼特所指的创新不仅包括采用新生产方法等技术上的创新,也包括市场的创新和组织的创新,技术创新是一项具有明确商业目的的活动——获得经济利益,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另外,技术创新是由多环节组成的系统过程,完成多个环节需要多部门和多个行为主体的分工协作。广义的技术创新包括从最初的发现直到最后商业上的成功,是实现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的过程。

二、产学研合作

有学者提出,“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与大学及科研机构之间的技术合作,尤其是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其实质是通过合理配置产学研各方资源,促进技术创新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还有人认为,产学研合作是生产企业(产)、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学、研)在社会范围内,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以技术合约为基础,依照各自的优势分担技术创新不同阶段所需投入的资源,合作进行技术创新的活动。

表述不完全一致,但是都属于产学研合作的狭义概念,主要分析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三方如何选择合作对象、选择合作项目以及合作如何运转的问题,即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社会范围内,以技术合作为基础,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分担技术创新不同阶段所需投入的资源,组织技术创新活动,按照一定的机制或规则实现不同主体的局部或整体结合,按分工的原则达到资源共投、风险共担、成果或收益共享,从而创造未知的需求和价值,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随着经济和技术环境的发展,产学研结合逐渐超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三者之间的合作范围,很多学者开始将政府、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资本要素引入产学研结合当中。此时广义的产学研结合除了分析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三方的合作机理外,还要对环境进行分析,在市场对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利用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机制和金融机构等的保障机制。

三、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在其经典著作《厂商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并经众多学者研究而发展起来的。所谓交易成本,就是利用价格机制的费用,或者说是利用市场的交换手段进行交易的费用。对产学研合作创新而言,也存在着大量的交易成本:沟通成本、谈判成本、履约成本和其他成本。市场交易有较强的灵活性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但是在面临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时,交易成本较高。从本质上说,技术是一种商品,技术创新合作是一种以契约为基础的知识交易。知识商品与技术的市场交易的特点决定了技术的市场交易会有较高的交易成本:1、在一项技术创新成功之前,技术的经济效益存在着很高的不确定性;2、不同于其他商品,一项技术的供给者和需求者的数量是有限的;3、技术知识是一种无形产品,交易双方受到有限理性的约束,对技术本身和交易伙伴的技术能力很难准确评价,因此技术交易过程中存在着逆向选择行为;4、技术开发需要大量的R&D投入,而技术知识却具有溢出效应,技术的扩散很难控制,因此技术交易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道德风险。

在此基础上,科斯又提出企业取代一定的市场行为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即将市场交易成本转化为企业内部组织成本。如果技术成本完全内部化就相当于企业完全自主创新,层级组织的企业会面临着较快的成本上升压力和创新失败风险,对高速变化的市场反应迟缓。此外,在需要多个领域融合的系统性创新上,层级组织又面临着资源不足或者企业规模过大而引起的高管理成本问题。交易成本经济学将合作关系作为一种介于市场交易和层级组织之间的经济形式,产学研合作协议使产学研合作伙伴共同投入资源,从而形成了一种相互抵押的合作机制,迫使合作者按照事先商定好的协议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产学研合作创新一方面实现了不同组织间R&D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交易费用。因此,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主要主体要在政府、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环境主体的支持下,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相互沟通、彼此信任、共担风险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是一种交易成本较低的创新方式,是当前技术和市场环境下技术创新的合理选择。

四、基于技术创新的产学研合作机理分析

在论述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时提出了五个“充分发挥”的思想,即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据此可把所涉及的主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创新的真正主体,即图1中的主导层,包括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另一类是在技术创新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主体,即图1中的环境层,主要包括政府、中介机构、资本。(图1)

下面就各主体在技术创新环境下产学研结合中的作用及呼伦贝尔的实际情况分析在呼伦贝尔实行产学研结合的作用机理。

1、企业——主体作用。产学研结合过程中要把企业发展的需求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作为汇聚产学研力量的起点和源泉,以企业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作为市场中最活跃的要素,其生产和经营活动直接关系着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过程即生产和流通,都是企业来承担和完成的。同时,企业又会作为技术创新经费的主要投资者、技术创新的活动主体及技术创新成果的应用主体。

对于企业来说,建立产学研创新体系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现阶段,对于企业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受资金、人才等因素的制约,难度很大。对呼伦贝尔市而言,这一点体现得就更为明显,企业的主体地位也还没有体现出来。呼伦贝尔地处偏远,虽然一些龙头企业拥有自己的技术创新队伍,也有些企业与省内外的高校及科研机构形成技术创新联盟,取得一些成果,农畜产品加工业、生物技术等方面也在产学研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一些成果,但我们也看到在呼伦贝尔市技术创新中企业的主体地位还没有确立,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特别是诸多的中小企业。

据2012年底统计数据,截至2012年,呼伦贝尔市有中小微型企业11,047户,创造了全市60%以上的GDP、50%以上的税收,提供了75%以上的就业岗位。中小企业成为促进发展、扩大就业的重要力量,在实施富民强市战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量众多、规模小、分布广、涉及诸多行业的中小企业受资金、人才、信息等因素的限制,在自主创新方面有一定的弱势,但是在面临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时,能充分发挥其灵活性、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在技术创新上具有大企业所没有的独特优势。如企业规模小,内外信息沟通容易,有利于适应市场客户的需求变化,企业组织结构简单,决策效率高,在竞争压力下容易接受创新。因此,企业的技术创新更有赖于与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与联合,同时也需要政府的指导与支持。

2、高校——支撑作用。高校在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中起到不可替代的技术支撑作用。首先,高校蕴含丰富的知识资源,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源头,企业与高校合作的初衷在于认为高校能够帮助企业进行产业化转移,利用高校引进最新的理论和思想,成为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基础;其次,高校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人力资源来源,通过依托高等学校,企业不仅得到先进的成果,也获得宝贵的高水平人才;第三,高校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种手段,很多企业通过与高校建立联盟关系,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管理和文化开展长期、深入的合作,为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2年3月教育部开始启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也称“2011计划”,面向全国各类高校建立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和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可见,在培育人才、促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高校都应当发挥最基础的支撑作用。

但是,在呼伦贝尔地区,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潜力和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很多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呼伦贝尔学院设有历史文化研究院、民族艺术研究院、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中心、草原生态研究院、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等20个科研机构,但是与企业的合作还不够深入广泛,促成科研成果转化的也极少,高校科研项目的投入经费也相对不足。因此,高校也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科研机构结合,与有广泛发展前景的行业及企业合作,实现技术创新及成果的转化,服务于呼伦贝尔地方经济。

3、科研机构——骨干作用。按照波特的竞争钻石理论,决定一个国家(地区)和产业竞争力的要素不但包括自然资源、初级劳工等基本要素,还要包括高级技术人员及其创新能力、科研机构及其领先的科研成果等高级要素。科研机构一般通过承担国家、地方政府以及来自市场的各类科研任务,发挥自身的科技优势,为社会提供各类科研成果。

独立的科研机构与高校及高校的科研机构比较而言更具专业性,研究的内容更有深度。呼伦贝尔市有市农业研究所、市蚕业研究所、市林业研究所、市草原研究所(市草原管理局)、市畜牧研究所(市畜牧工作站)、市兽医研究所(市兽医工作站)、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市地方病研究所等直属科研机构。例如,农业研究所,主要进行大豆、玉米、马铃薯育种科研,林业研究所主要研究和解决造林、营林、林木遗传育种、经济林、森林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天然林保护和林业产业开发中的技术问题和理论问题。蚕业研究所是全国最北部边疆高寒地区以柞蚕育种、综合利用、病虫害防治、良种繁育等研究和开发为重点的综合性蚕业科研单位。草原研究所是以草原科学研究为主的科研单位。市畜牧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家畜改良。但是,却没有任何一家科研机构或高校能完全掌握某一领域的全部技术知识,而且很多科研机构经过转制都成为科技型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这对于那些大部分缺少资金和技术的中小企业的科技发展是不利的。因此,科研机构要与当地高校或区内高校及省外高校合作,在政府的引导之下共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相应的技术源泉,形成协同效应,发展呼伦贝尔地方经济。

4、政府——主导作用。政府主管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注重整合社会资源,搭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做好公共政策服务平台。通过各种服务平台,为企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专业的筛选、梳理、包装和交易服务。具体应包括:贯彻国家的宏观指导政策,从宏观上统筹引导,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关技术创新的法令、法规,在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各方公益等方面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提供部分创新项目的资金,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争取为产学研提供一个有助于创新的经济环境,调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的热情。

呼伦贝尔技术创新还很不成熟,属中小企业占主体的城市,产学研合作的层次还处于较低层次的合作,更多的中小企业还没有加入到技术创新的行列,更加需要政府的推动,引导中小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改造投资力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技术研发中心,提高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支持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科技创新研发平台、检测平台;鼓励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共享研发平台和实训基地;加强产学研对接服务平台和规范技术合同网上登记,培育壮大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5、中介机构——协调作用。中介机构主要指促进企业间网络联系、产学研合作的纽带或桥梁,一般包括行业协会、商会、创业中心(孵化器)、信息服务中心等。这些机构的专业化程度高、活动能量大,组织形式先进,汇集了信息、管理、技术、投资等各方面的专家,为企业提供各种专业化的服务,可有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降低企业的竞争风险。其主要职责是使科技成果尽快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为高校和科研机构寻找合作伙伴,同时中介机构还根据政府制定的产业发展规划,提出研究课题,牵线搭桥,成为连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的纽带,减少交易成本。目前,呼伦贝尔市的科技中介机构发展还很不完善,造成技术的供需双方在交易中交易成本增加,政府应当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完整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创办科技中介机构,建成一批新型技术交易市场、技术产权交易机构,以及现代科技要素交流整合平台,发挥中介机构在发展预测、咨询论证、项目评估、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中介职能作用,为企业技术创新、农牧业技术成果推广提供通畅有效的渠道。

6、资本(金融机构)——保障作用。资本可以加强风险控制,推动产学研发展,解决技术创新资金短缺的问题。会涉及银行、风险投资公司、基金机构等,这些机构并不直接参与到产学研合作的链条中,但是会有效地弥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筹资能力、国家财政支持、私人资金投入和银行贷款之间的空白,会通过对其经过调研认证并且认为具有市场前景的科技创新项目(企业)提供资本,对推动科技资源与产业资本结合、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发挥核心作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过程是风险控制的过程,为降低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投资风险,减少国家直接投资的盲目性和监管困难,应利用多种渠道建立产学研风险投融资体系,通过建立风险投资基金、企业担保和信贷的方式获得风险资金。

呼伦贝尔地区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短板是资金问题,政府及其他各主体的科技投入不足,资金来源有限已成为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制约因素。

呼伦贝尔市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鼓励企业、金融机构、个人、外商等各类投资组成的科技投入体系的建设,大幅度提高全社会对科技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确保研究开发经费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的要求。确保呼伦贝尔市的研究开发经费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的要求。同时,政府要放宽金融领域市场准入,支持非公有制资本投资兴办或入股地方股份制商业银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担保行业。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探索民营资本和私人资本参与金融业发展的资本转化途径,不断满足多样化金融需求,为产学研合作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企业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地位,成为技术创新体系中最活跃的力量,高校、科研机构应当利用自身的知识资源发挥支撑和骨干作用,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协调各种资源,为产学研合作提供健康有序的政策环境,中介机构利用自身的信息管理等优势资源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服务机制,金融机构要利用其资源优势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保障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1]连燕华,马晓光.我国产学研合作发展态势评价[J].新材料产业,2001.3.

[2]顾海.我国产学研实践中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科技产业,2001.

[3]唐小旭.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研究.唐小旭博士论文,2009.

第11篇

【关键词】 脑肿瘤术后放疗;心理;临床护理

脑肿瘤即颅内肿瘤, 是神经系统中常见疾病, 病情难以控制, 患者死亡率高。脑肿瘤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为主, 但手术复杂, 风险较大, 且由于脑肿瘤生长迅速、边界不清, 仅依靠手术无法彻底切除, 术后复发率高, 因此多于手术后采取放射治疗。由于长期治疗患者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大, 且放疗过程中易出现颅内压增高、头晕、视物模糊、癫痫发作、肢体乏力、情感障碍等表现, 导致患者出现消极、悲观等不良情绪, 甚至放弃治疗, 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及康复。因此术后放疗护理工作极为重要。平煤集团总医院肿瘤科对近年来接受术后放疗的脑肿瘤患者进行护理, 取得良好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选择2008年2月~2013年1月在本科接受放疗的脑肿瘤术后患者115例, 其中男62例, 女53例, 年龄9~58岁, 平均年龄45岁。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 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与临床护理。115例脑瘤患者均顺利完成放疗过程, 症状完全消失80例, 部分缓解35例, 神经系统症状临床缓解率100%, 放疗过程中产生的副作用较轻, 护理措施到位, 患者总体治疗效果良好。

2 护理

2. 1 心理护理 心理变化对脑肿瘤患者的病情有一定影响, 医护人员在患者放疗前应对患者的心理情况做好评估, 并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患者在经历手术创伤后, 短时间内又要接受放疗, 患者则会产生焦虑、恐惧心理, 情绪低落, 对治疗失去信心, 甚至产生放弃治疗的悲观想法。医护人员应主动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 对于放疗的基本过程及情况, 要在患者放疗前向患者和家属说明, 强调术后放疗的必要性与作用, 对可能产生的副反应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 让患者与家属对病情有正确认识, 帮助患者积极面对, 消除其负面情绪, 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 2 皮肤护理 放射线对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 但其对正常的组织细胞也有一定杀伤力, 放疗使患者皮肤变薄, 患者易出现放射性皮炎、皮肤溃疡、瘙痒等, 应避免患者自己抓破皮肤引发感染。如果皮肤痕痒可外涂珍珠末或冰片滑石粉。建议患者减少对放射野皮肤的摩擦, 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 宜穿柔软、宽大、吸湿性强的衣物。治疗期间局部皮肤禁用冷、热敷, 避免日光、肥皂等刺激, 必要时带帽或佩戴假发[1]。

2. 3 颅内高压(脑水肿)的护理 颅内高压是肿瘤放疗后的常见并发症, 其发病原因是微细血管结构及循环损伤, 导致管壁通透性发生改变, 引起周围脑组织水肿, 从而使颅内压增高。临床多表现为嗜睡、头痛、烦躁、视力模糊、恶心呕吐、呆滞等。因此, 放疗期间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如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语言、肢体情况及有无颅内压增高的临床症状, 按医嘱测量记录血压、脉搏、呼吸及体温。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是脑疝早期突出表现, 如出现上述症状及时通知医生对症治疗, 有效避免脑疝形成。嘱患者避免过度用力, 床头抬15~30°, 以促进颅内静脉回流。同时护理人员应遵医嘱暂停放疗, 及时进行脱水、激素、吸氧等治疗[2]。

2. 4 继发癫痫的护理 全脑放疗后患者的脑功能紊乱, 容易导致癫痫, 临床多表现为意识障碍、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等。因此护理人员应予以重视, 对于有癫痫发作史的患者,定时给予镇静剂, 遵医嘱予抗癫痫药物等治疗, 并嘱患者避免劳累, 按时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时间, 保持良好平和心态, 提前准备好急救药物。癫痫发作时应立即取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解开患者衣领, 吸净口腔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 必要时给氧。并使用舌钳、开口器、压舌板, 避免舌咬伤和舌后坠, 肢体抽搐时严禁强制按压肢体, 注意保护大关节, 可加约束带。设置带有保护垫的床栏, 以防止患者碰伤或坠床, 建议患者家属24 h陪护[3]。

2. 5 放射性脑病的护理

2. 5. 1 运动功能障碍的护理 脑部肿瘤患者易出现神经系统损伤, 导致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因此, 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肢体肌力评估, 如果出现运动功能障碍, 建议患者在家属的陪同下早、晚行患肢功能锻炼30 min。如果患者生活不能自理, 应协助做好生活护理, 严禁患者单独离床, 避免跌倒、坠件发生。有感觉障碍患肢严禁使用热水袋保暖, 以防止烫伤。

2. 5. 2 语言功能障碍的护理 语言功能障碍的护理, 需要家属和护理人员的互相配合。患者与护士可采取一对一的形式, 及时对患者做好心理行为干预, 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 加强发音训练、词句单音训练和阅读训练, 进行舌肌、面肌、软腭和声带运动的训练, 促进语言肌肉功能的恢复。训练中应注重层次性, 逐渐增大训练难度。可将生活用语录制成磁带, 让患者跟读, 或是让患者多听喜欢的音乐等, 刺激患者听觉。也可通过实物、图片刺激, 向患者提简单问题, 强化其应答能力[4]。

2. 5. 3 视觉功能障碍的护理 放疗过程中患者的视觉通路引起损伤, 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视觉功能障碍。因此, 护理人员应积极协助患者的日常生活, 设置床栏, 叮嘱患者改变时动作不宜过快, 另外可教给患者一些防跌倒的小技巧, 以防止坠件的发生。并帮助患者熟悉病区环境, 外出活动时必须有家属或护理人员陪同。护理工作中, 严禁将患者的日常用物放置于其盲侧,如暖瓶的放置, 一旦放置不当, 易烫伤患者。另外, 应指导患者合理使用呼叫器,呼叫器响后护理人员应第一时间赶到。

2. 6 饮食护理与出院指导 由于脑瘤患者在放疗过程中, 会导致肠胃产生不良反应, 出现食欲不振、胃纳差的现象, 严重者会导致患者营养失衡, 影响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因此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科学饮食,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进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禁食刺激性食物, 可食用山楂、陈皮等健胃消食的食品, 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多饮水, 做到饮食上的合理搭配。接受术后放疗后, 不能完全排除患者复发的可能, 因此医护人员要做好健康宣教工作, 提醒患者出院后注意个人保养, 掌握脑肿瘤疾病的预防、控制、康复等一系列知识。并根据患者不同病情程度, 给予针对性建议, 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增强自身抵抗力, 保持良好的心态。嘱咐患者继续对放疗照射野皮肤进行保护, 并定期回医院复查, 一旦出现复发症状, 要及时就医。

3 讨论

通过对脑肿瘤术后放疗病例进行护理, 体会到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和临床护理的重要性。在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帮助其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同时加强基础护理, 注意放疗期间并发症的护理, 重点加强对颅内高压、继发癫痫、放射性脑病的护理, 并加强饮食护理和出院指导, 减少放疗副反应的发生, 保证术后放疗顺利完成, 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邢洪利. 30例脑肿瘤病人术后放疗的临床护理.现代医药卫生, 2008,24(6):910-911.

[2] 栾丽红,姜晶,刘长余,等.脑肿瘤患者术后放疗的护理.中国医药指南, 2012,10(23):329-330.

第12篇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9-0106-02

【摘 要】 目的 观察子宫全切手术后的性心理变化并制定护理措施。方法 以100例子宫全切手术的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通过入院宣教,心理指导,了解其对子宫全切手术的看法,并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心理护理能明显改善病人的恐惧、焦虑、抑郁的心理,也能改善性生活的质量,明显提高性生活的满意度。结论 医护人员应该重视和了解子宫全切手术患者存在的不良性心理,积极进行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性生活质量。

【关键词】 子宫全切术 性心理 心理护理

子宫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器官,是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空腔器官[1],对女性的精神生活起着重要意义。子宫全切术后,患者性心理异常较为普遍。越来越多的医学专业人士认为,子宫全切术后,关心患者心理状况并对妇女的性心理给予关怀及其重要。笔者对50例子宫全切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就我院妇科2007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100例需要子宫全切的病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年龄38~54岁,两组在年龄、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病程、病情等方面均无较大差异。

1.2 方法 两组病例均收集病史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婚姻状况,性心理状况,术前和术后性生活状况,术后回访3年。对于研究组,观察术前患者对即将临近手术和丧失子宫的态度和情绪反映,术后探讨对性的调节及其社会标准并进行心理疏导。对照组只是解答患者提问或对其遵守的注意事项进行指导,不进行心理护理。

2 结果

两组病例均进行常规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术后恢时间、切口愈合情况基本相同。

研究组术前出现焦虑、抑郁和恐惧心理的占40%,对照组出现上述症状的占90%,两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异。两组术后性生活恢复时间、性及出现频率相比较均有明显差异。见表1。

3 护理

3.1 护理措施

尽管病人知道在医院可以使疾病得到医治,但对临近手术和失去子宫会产生恐惧焦虑心理,担心失去日常的生活方式,担心切除子宫会引起早衰,影响夫妻关系,担心失去子宫会使身体受损,对病人及家属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1]。针对这些情况作相应的护理对策:⑴对恐惧、焦虑和忧虑的病人,术前向患者讲解子宫解剖知识及生理功能,讲解子宫全切术后不会降低,不会对造成影响,反而切除病变子宫阻止了子宫异常出血,经前期综合征等症状,改善了身体健康状况,能最大限度地体会性带来的情趣和快乐,提高了生活质量。⑵对担心失去子宫会使自己变老,失去女性特征的患者,讲明切除子宫不会失去女性特征,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改善性生活。⑶介绍同种已经治愈的病例,使其消除自卑感。

3.2 性健康教育

⑴讲解人类性生理、性心理的基本知识。⑵劝解患者努力消除心理障碍,以便无拘无束地从性生活中追求更大的享受。⑶鼓励夫妻交流性感受和的刺激方式。⑷指导他们探讨有效的性生活技巧。⑸家庭和社会应积极支持性心理治疗。⑹术后随访性生活恢复前复查了解阴道残端恢复情况,消除不必要的担心。

4 讨论

子宫全切对许多女性来说是一种创伤性的经历。因为生殖器官尤其子宫对性和更广意义上的女性特征都表明女性身份的作用。子宫在妇女的精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2]。从表中可以看出,做术前教育的患者能在半年内恢复性生活者较少。由此可见,术前加强健康教育,耐心地讲解女性解剖常识和性知识教育,对子宫全切患者至关重要。我们应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注重健康教育与性心理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对患者及其家属心理的影响[3]。使患者对病情有进一步的了解,大大减少对手术的忧虑、抑郁和自卑的不良心理,对保证手术过程顺利完成和促进术后生理和心理的康复起到积极作用。研究表明[4],以心理支持为基础并结合各种心理干预,对心理健康的作用非常明显,达到心理平衡,提高生活质量,达到性健康。

参考文献

[1]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

[2] 段德琬,等.妇产科身心学[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3:123.

第13篇

关键词:互联网;新技术;资产管理;变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4-0111-02

一、互联网和新技术下资产管理行业的变革

从资产管理的价值链来看,从资产获取到分销,再到资产服务,各个环节的展业方式均由于技术的“赋能”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新技术改变不了金融的核心,即风险并没有被消除。只要仍存在金融资源的跨期、跨区配置,风险就仍然存在,而资管机构的专业价值也就仍然存在。

(一)资产获取、投资管理环节的变革

1.改变了基础资产的构成。过去的资产标的往往规模较大,趋于集中,比如大企业贷款、大型项目等。新技术的发展则通过新的渠道和新的风险管理手段,使一些过去不存在或没有纳入资产管理体系的基础资产也能被收录其中,比如P2P模式下的小额贷款、股权众筹模式下的初创企业股权等等,从而推动了资产管理基础标的去中心化和分散化,也扩大了整体基础资产池。

2.改变了资产估值的方式。工业时代的基础资产估值通常基于硬件和实体资产的价值,比如生产线、厂房等,关注的是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信息时代的基础资产估值则是基于软件、数据、网络、服务的价值,关注的是关系链、数据和生态系统。例如,飞利浦从照明设备生产商转型为智能照明系统服务提供商,盈利模式也从耗材销售收入转为服务费用收取,其LED灯可免费安装,但通过智能照明系统节省电费,从节省部分分成。由此,对这类企业的资产价值和现金流预测方式也需要相应改变。

3.改变了风险管理的方式。过去的风险管理手段主要是通过抵质押物、现金流等来进行判断和控制。信息时代的风险管理手段则更加多元和立体,借助海量数据进行风险的识别和预判。例如,传统征信巨头FICO推出了大数据分析产品BigDataAnalyzer。

4.改变了投资决策的方式。过去的投资决策更多是依靠专业投资顾问的经验,新技术的发展则使投资决策能够更多地依靠数据、量化分析,甚至机器人决策,从而更好地避免因情绪或情感对投资决策造成影响,保证策略和执行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同时还能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实现规模化与定制化的平衡。例如,Betterment、WealthFront等在线财富管理平台就是利用自动化系统,针对客户的具体需求快速定制投资组合;又如嘉信理财的SchwabIntelligentPortfolios。

(二)产品分销、财富管理环节的变革

1.改变了分销方式。过去的投资产品主要依靠金融中介的实体渠道(如银行网点)进行分销。为了覆盖网点和人员的成本,金融中介往往不得不提高投资门槛或收取较高费用。新技术的发展使投资产品的分销更多地转移至PC端、移动端的直销渠道,大幅降低了分销成本,因而也降低了投资理财的门槛,吸收了更多原本难以进入资产管理体系的小额、零散资金。例如,东方财富旗下的天天基金网2014年实现基金销售2 000亿元人民币,2015年仅上半年基金销售额就急速上升至4 000亿元人民币,基金销售规模堪比四大行。

2.改变了投资人的参与方式。过去的投资决策依靠专业投资顾问的权威意见,普通投资人更多的只是被动接受。现在,专业金融机构在信息与产品领域的“权威性”及“特许供应”地位已经相对弱化,投资人日益习惯于主动获取信息,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判断或朋友的推荐,并且希望决定和主导投资决策。Motif、雪球网等社群化运营投资平台,很好地把握并促进了投资人的这种行为转变。

3.改变了投资人的体验。分销方式的改变和投资人参与方式的改变直接促进了投资人体验的提升:第一,投资门槛大幅降低,从数万数十万元降至数百数千元,甚至“1元”。第二,产品购买流程更加简单便捷,只用几分钟和几步流程即能实现随时随地线上开户和交易。第三,普通客户也能享受定制化服务,通过快速的数据分析和匹配,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在成本可控的基础上提供给所有客户。第四,投资透明度显著提升,通过在线平台,投资人可以轻松比较不同标的和产品并做出选择,对已投资的标的和产品能实时查看运行状况、还款情况、收益情况等。因此,投资人对资产管理机构的预期已随着客户体验的提升而彻底改变。

(三)资产服务环节的变革

1.改变了服务对象。过去,资产服务机构服务的对象是以传统金融机构为主,现在,新技术所培育的大量创新业态也开始成为资产服务的对象,例如针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资金托管、针对在线销售的货币基金的托管、针对P2P平台和众筹平台的资金托管等,这一类业务目前也已成为了资产服务机构一大新的业务增长点。

2.改变了服务方式。大部分机构过去托管、清算、运营服务依靠电话、传真和人工手动,成本高、效率低,操作风险高。新技术环境下的服务体系则是以云和数据为基础,服务方式逐步向电子化、自动化、线上化转型,从而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高灵活性以及风险可控。例如,富达(Fidelity)就推出了专为资产管理机构及投资顾问服务的线上平台Fidelity Institutional Wealth Services;招商银行也推出了专门服务资产管理机构的全功能网上托管银行。

二、互联网和新技术下资产管理机构的创新

中国资产管理市场在经过了十年的快速发展期后,正面临转型的关键关口。互联网和新技术在资产获取及投资管理、分销及财富管理、资产服务这三大环节上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这些变化已切实发生并且不可逆转,传统资产管理机构应如何应对?

(一)主动适应变革,积极进行改革

在资产管理价值链的三大环节上,分销及财富管理已受到互联网和新技术的最深远的影响。专注于这一环节的资产管理巨头在应对创新模式的挑战方面主动适应变革,积极进行改革。例如,专注财富管理的嘉信理财最近推出了自己的线上理财平台SchwabIntelligentPortfolios。这一平台将客户的投资门槛从数万美元降至5 000美元,使客户只需花费喝一杯咖啡的时间即可快速完成简单的线上注册流程,但同时仍保持了嘉信财富管理服务的专业度,包括:将客户资金配置到20个资产大类中;由系统自动为客户动态调整投资组合,以规避风险、保证收益;同时还为5万美元以上的客户提供原本只有高净值客户才能享受到的避税服务,所有这些服务全部免费。此外,嘉信还即将推出专为投资顾问和机构服务的线上平台InstitutionalIntelligentPortfolios,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更广泛的客户。

(二)加大科技投入

新科技的运用能帮助资产管理机构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全球资产管理巨头们近年来纷纷加大了对科技领域的投入,大力利用新技术建设私有云、新的投资平台、高质量的用户交互界面,积极培养和吸引金融与科技并重的人才。

例如,全球领先的资产托管机构道富银行在过去五年间每年的科技投入均达到8亿~9亿美元,占其营业收入的8%~9%。自2011年开始,道富银行开始通过“私有云”建设来促进其IT系统转型。2011―2014年,道富银行每年通过“私有云”项目实现了6.25亿美元的成本节省,同时也通过“私有云”为客户提供了快速的计算和定制,并且有效地保护了客户信息和交易的安全。

资产管理巨头摩根大通(JPMorgan)不仅加大了对内部科技的投入力度,而且还选择通过大量外部投资来增强创新能力。自2009年以来,摩根大通投资了数十家金融科技公司,涵盖支付、投资、P2P等多个领域。2011年参与移动支付公司Square的B轮融资,之后参与在线投资平台Motif的D轮融资并投资3 500万美元,近期又参与了P2P平台Prosper高达1.65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提升客户体验。

(三)积极拥抱生态系统

互联网时代的分工更加细化和专业化,资产管理机构可以借助第三方的力量来更高效、更专业地实现更出色的客户体验,比如:与第三方合作获取资产或客户,与外包系统服务商合作进行平台开发,与外部征信机构合作完善风险管理,与外部投顾合作提升资产配置能力和效率,与网银或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改善支付流程,与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或在线理财平台合作扩大分销网络等等。

全球最佳实践的经验表明,全能资管、精品资管、财富管理、服务专家是常见的四种资产管理业务模式。

参考文献:

[1] 于蓉.美国金融中介资产管理业务发展及启示[J].金融研究,2015,(7).

第14篇

一、知识产权保护对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的意义

(一)促使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的有力保障

长期以来,由于法律保护制度的缺失,我国一直未能建立有效的分配机制把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和科研工作者的贡献、利益有效统一起来,科研人员花费大量精力取得的生物技术科研成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经济回报,导致科研人员主动研发和努力创新的氛围受到极大损害,潜在的科研力量受到难以计量的损失。知识产权制度视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为一种受法律保护的无形财产,对农业生物技术创新成果从法律层面予以有力保护,使得科研人员的劳动成果从以往的无偿使用转变为必须有偿使用的专利和技术。科技人员的劳动成果得到法律的充分保障,经济回报的获得就成为一种必然。知识产权保护实际上成为一种有效的促使科研人员努力工作的激励机制,这一机制的出现对调动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必将起到极大的作用。

(二)突破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瓶颈的有效抓手

随着传统农业技术的广泛和大量使用,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许多依靠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新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健康发展。例如由于棉田长期使用农药,棉铃虫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使用传统的农药已经无法起到应有的灭虫效果,我国棉花生产一度遇到无法解决的危机。农业生物技术的出现则为解决这些难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转基因抗虫棉的成功研制和开发,成功地破解了棉铃虫无法杀灭的难题,获得了巨大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据不完全统计,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市场的占有率连续9年出现超过10%增长率。在农业技术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还获得了令人瞩目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抗虫棉的广泛应用,使得农药使用量大幅度减少,棉农的生产成本得以显著降低。事实证明,保护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借助法律保障平台实施科研创新成果转化,是突破农业技术创新瓶颈的最佳选择。

(三)农业生物技术实现持续创新的坚强后盾

随着人口快速增长、环境持续恶化,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耕地生产能力不断下降,农业污染开始危及人类安全。这些问题的出现,促使人们重新考虑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路。上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开始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生物技术是一项具有极大的保护自然环境功效的科技手段,在自然资源极为有限的条件下,利用生物技术这一新兴工具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开拓新的空间,是农业领域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和层次,在落实和规范现有知识产权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加快和完善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整体的立法工作,从各方面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激励作用,使农业生物技术创新成果得以合法转化和高效应用,不断提升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借力知识产权保护实现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的对策

(一)实现知识产权保护与常规科研活动的高度统一

一是立项阶段严格把关。在立项时要特别重视文献资料的查询,尤其是要认真做好专利查询工作,严把立项质量关,确保研发目标的创新性和唯一性,从立项开始就避免发生技术侵权或低效研究现象。二是研发阶段着手保护。要把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融入到项目研发的整个过程中,在研发活动的实践中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目标考核制度,统筹对专利未来的维护和使用进行前期规划,要特别注意在研发过程中就把专利申请成果纳入到科研考核指标体系中。三是项目后期做好收尾工作。研究工作结束后要根据项目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知识产权保护方式,及时把科技成果进行登记形成知识产权。

(二)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实现科研成果效益的合理分配

知识产权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它对提高组织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做用,因此,知识产权管理已经被纳入到许多组织的管理要素中去。农业科研单位优化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管理必须重视下面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熟悉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有关程序,通过细致的工作提高专利申请的速度和有效性,及时保护专利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全面提高申请人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二是要把专利申请和单位的奖评考核密切联系起来。例如对有重要发明专利的人员予以重奖;在职称评聘时予以特殊待遇。三是要积极创造有利于科研人员创新的科研环境,逐步建立以知识产权为导向的内部激励机制,将知识产权拥有量、知识产权运用、管理及保护状况作为科技资金资助、科技进步奖评审的主要依据。

第15篇

关键词:全球能源互联网;电力技术;创新重点领域;关键技术

0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未来能源的快速发展,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在全球逐渐突显,并且成为了新兴产业。目前,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对已有能源生产方式与消费方法的一种创新,保证相关技术得到有效发展,进一步推进了全球能源电力技术的进步。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全球能源互联网电力技术,创新其重点领域及关键技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概述

基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建,要求以技术问题为出发点,重点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新型能源发电技术要与大型新能源基地开发利用的需求相适应。全球能源互联网中,风能发电、海洋能发电以及太阳能发电是十分关键的源端电源。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新能源发电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尽量减少新能源发电的成本,突破大容量储能技术,并为新能源基地的规模化开发以及创造奠定坚实基础[1]。第二,全面发展大容量输电技术与特大型电网安全控制技术,保障新能源基地外送与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新时期背景下,互联大电网的建设速度逐步加快,海上区域与极地区域的新能源基地开发也将实现大容量与高等级的发展。第三,信息通信技术全面融合,电网逐渐实现智能化发展。要想与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海量信息处理需求相适应,必须积极应用现代化信息通信技术。

2大容量远距离输电技术研究

大容量远距离输电技术主要包括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柔性直流输电与直流电网等。

2.1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与装备

要确保互联网与偏远区域新能源基地电力成功外送,必须保证特高压输电技术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容量更大、电压等级更高。同时,要求输电距离超过3000km,且输送容量不低于1×107kW。如此一来,优化配置能力将会大大加强[2]。现阶段,特高压直流输电断路器与换流器等诸多高端装备始终无法与高电压等级输电技术性能相适应。所以,未来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全面发展±1000kV电压等级的直流输电技术,并且研发高端装备工艺技术。在此基础上,还应全面建设±1100kV电压等级需求的电网工程,以满足极端条件。

2.2柔性直流输电与直流电网

要想确保城市供电、分布式能源成功开展以及实现新能源并网目标,必须高度重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需要注意的是,高压直流电网有效升级了柔性直流输电,确保了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灵活性,使电网运行更加安全、可靠[3]。未来,柔性直流输电与直流电网技术将和特高压电网等现代化科学技术相融合,全面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确保与新能源基地电力大规模送出的实际需求相适应.目前,国内高压柔性直流控制保护技术与绝缘材料等相关技术尚未成熟,特别是电压等级与输电能力,仍然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为此,应将架空线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作为重要基础,综合考虑直流电网规划和网架构建理论等方面,保证成功研发高压柔性直流输电装备,尤其是直流电网潮流控制器与高压直流断路器。根据合理预测,2030年,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直流电压的等级会超过±800kV,且实际容量大于5×106kW。在此基础上,将成功建成若干直流电网。

3大电网安全运行与控制技术研究

全面发展特高压交直流电网建模和仿真技术。未来发展过程中,基于特高压交直流电网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加之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大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与控制将面临极大挑战[4]。其中,特高压交直流电网的正常运行,能够确保电网的特性随之改变。在交流、直流和受端的互相影响下,交直流故障的连锁反应将过于复杂。所以,大容量集中馈入与特高压多直流馈入都会导致电压不稳定,不利于频率的稳定性。现阶段,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中采用的仿真理论、控制技术,都难以与电网发展需求和大规模新能源接入需求相适应。所以,必须掌握特大型电网的发展规律,成功研制出能够与超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系统相适应的新技术,确保电网的运行更加安全、稳定。

4新能源发电与并网调控技术研究

4.1高效低成本太阳能发电技术

合理运用太阳能,不断提高实际转化效率,可节省发电成本,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化发展,为技术创新提供保障。未来发展过程中,光伏发电技术与光热发电技术将会实现进一步突破,有效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充分发挥大型太阳能发电基地的作用。根据合理预测,2030年,晶硅与薄膜电池的光能转换率提高30%或25%。此外,钙钛矿型与叠层等太阳能的电池效率将大于50%。较之于从前,光伏发电平均度电成本的下降速度也将大于50%。伴随光热发电技术的成熟化发展与应用,塔式系统将成为光热电站的主流开发技术,而且平均度电成本会降低40%左右。

4.2海洋能发电技术

因为全球海洋能资源相对丰富,所以在全球能源互联网创建过程中,海洋能资源同样是不可缺少的源端能源。海洋能发电技术过程中,温差发电、波浪能发电以及潮汐发电等,都是最常见的海洋能发电技术。特别是潮汐能,它的开发与利用时间较长,技术相对成熟[5]。然而,实践中,它却容易受到装机规模的影响。因此,分布式利用模式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此外,波浪能与洋流能的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且有大量技术已经开始实施。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海洋能发电技术可能与海上风电基地实现联合性建设与发展,进而构建大规模且集中性的海上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

4.3新能源并网调控技术

新能源并网调控保障了全球能源互联网的运行安全与稳定。为此,后期发展中需要发展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和新能源互补协调调度等技术,并且系统化研究、分析大规模电场和太阳能电站集群控制等技术。

5现代化储能技术研究

创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过程中,储能技术的作用不容小觑。储能技术将成为新能源发电必不可少的主力能源,为新能源基地的发展提供不竭的电力供应。储能技术研究方面,电储能是重点、难点。一般情况下,电储能主要包含化学储能与物理储能。其中,物理储能体现在飞轮储能、物理储能与化学储能等方面。化学储能则体现在液流电池与铅酸电池等方面。目前,抽水蓄能是最成熟的储能技术,而前沿的电储能技术则包括超导磁储能与新型储能电池等。

5.1化学储能

与物理储能技术相比,化学储能的安装环境、能量密度以及地址选择等方面优势十分明显。现阶段,储能电池处于研发与示范应用状态的种类多于30种。但是,储能电池的成本相对较高,除电动汽车电池之外,储能电池没有达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目的。所以,在储能电池技术创新发展方面,应将重点放在联合运用可再生能源、提高安全性以及降低成本等方面。

5.2氢储能

所谓氢储能,是指借助多样化技术,将多种形式能量转化为氢气进行贮存。目前,大规模新能源的发展为新能源制氢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因为新能源制氢可以有效消纳过剩的新能源电力,所以使得电网负荷更加平衡,电力供需的调节效果也更加明显。因此,新能源制氢在未来的发展中前景广阔。新能源制氢过程中,对于源端而言,可以借助制氢的过程,将弃光电量与弃风电量合成天然气,并且输送至输气管道,进一步转化、储存过剩的新能源电力,从而推动电网和气网的充分融合发展。而在受端,可合理运用低谷新能源达到制氢的目标,为终端电能的有效替代提供全新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