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应急管理工作理念范文

应急管理工作理念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应急管理工作理念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应急管理工作理念

第1篇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积极心理;学生

积极心理学主张用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和问题做出解读,从而激发人的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强调教育并不只是对学生纠正错误、改造问题、克服缺点,而主要是发掘、研究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并在实践中进行扩展和培育这些积极品质。

班主任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担负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任。因此,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中,给予被教育者人格尊重,挖掘被教育者身上的潜能,让学生心灵不膨胀、不压抑,处于舒展状态。

目前,班主任在面对越来越多形式不同的学生问题时,感觉越来越不知道如何是好,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此时,不妨用点心理学,讲究交流的艺术,充分尊重学生,那么就能让学生的主动性,思考能力,热情,勇气,坚强得以充分发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1 积极教育

曾有这么一个案例:小李是个内向的学生,他不善言辞,很少主动表现,常常会由于忽略而丧失很多机会,但在一次选举中,小李被选为劳动委员。平时他不善表达,不过做事却满认真。有些同学对他的当选心存疑虑。要知道,作为劳动委员,有时候还真是“吃力不讨好”的角色。小李对他自己也是没有把握。为此,我运用积极心理学,帮助内向的小李学生走出性格障碍,放大他的闪光点,让他重拾信心,获得成功。一方面让他每日考核值日生的劳动表现,另一方面让他利用每日晚读时间到讲台前,向所有的学生宣讲当天所有的值日生的值日表现,提出表扬,批评和鼓励;久而久之,他俨然成了个小老师。由于评价客观,他也得到了同学的信任和肯定,从而自己的信心也增强了,站在讲台上不那么紧张了,声音也响亮了,与同学交流也增多了。我想这样的积极激励,一定对他今后的人际交往产生巨大的影响。

2 积极心理治疗

积极心理治疗,主要是指积极心理学思想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并不是指某一特定的疗法,而是一种反对过去问题为核心的病理心理治疗,提倡把注意力集中在增进和培养人自身的各种积极力量。

2.1 保持距离观察阶段:小黄学生,眉目之中常显出一丝倔犟,当时我心理就感到这也许又是一个“问题学生”,当我打量他的同时,他也盯着我,但我眼睛很快的扫过一边,避开了他的目光,尽量不让他感觉到我对他的注意以及看法。

2.2 调查阶段:我从同学那里了解到,原来他的父母亲都去广东打工了,平时就爷爷管他的日常生活,一直以来都是“自由成长”的,调皮捣蛋是常事,自然少不了老师的“关注”,按他的话说:我从来不怕老师,老师拿我没办法。

2.3 鼓励阶段:了解他的过去,认为批评教育在他身上取得的效果应该是最次的方法,所以我决定另避他径。由于他体育较好,于是我在班上宣布他是本班的体育委员时,班里顿时开了锅,大家都议论起来。这一招其实也是各班主任惯用的手法,也就是说积极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早已经有了,只不过还没形成系统的心理在工作的指导程序中的一环。小黄虽然当上了班干部,但小错不断,我每次都用最简单、最快捷的方法去解决,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目光、温和的语气、饱满的情绪去感化他,如拍拍他的肩膀说:你这件事做得不对了,去道个歉,下次不要再难为班主任了,好吗?”就是这么简单的方法,但效果特佳,它让小黄在变,变得积极,变得有进取心和更有责任感。

2.4 扩大目标阶段:小黄虽然纪律是有很大变化了,但学习成绩还不是理想,所以我要求他制定出自己近期、远期的学习奋斗目标,上课时,鼓励他认真地思考,主动地参与,努力地竞争,大胆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让他在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中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每天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实施自我教育,这样,有反思才会有进步。

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而且有成功的潜能,关键是班主任应该让学生能够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学习和生活,以达到学习更佳的效果,取得最佳的绩效。并且,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所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体验到主观幸福感。通过快乐创造,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发展到他们的积极人格的培育和历练,发展积极的人格、乐观的精神,创造出积极的生长环境,进一步达到可以在更加积极的空间里发展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从对小黄同学个案的整个过程看,“尊重”是从头到尾的一个主线。“爱”和“尊重”是两个不同的含义,爱不代表着我们一定会“尊重”, 尊重是把学生当成一个自由、完整、独立,有独特天性、人格特征和尊严的人;尊重是接纳、平等、理解和宽容,看待学生一切作为积极心理治疗着眼于冲突和苦恼的积极面,致力于加深自我认识中,接纳自己,从而建立自我信任和安全的新模式。

积极心理学倡导的积极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反思,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不妨用点心理学,用积极教育的方法转化学生的行为,培养性格自信、心智健全的学生,他们必然会热爱学校、热爱班级体、爱同学,积极向上,乐于在班中发挥作用,走出自卑心理,融入班级体,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苏林著.《不妨用点心理学――班主任个别辅导模式新探》.

第2篇

一、工作完成情况

年初以来,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的相关部署要求,扎实推进驻村帮扶工作,充分发挥优势,创新服务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敢于担当作为,切实履职尽责,积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把中央、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一)应对疫情,强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

今年年初,结合疫情防控,驻村工作队对全村符合发展产业的贫困人口进行产业发展意愿调查,3月末向镇政府申报“因户施策”10户18人贝母种植项目。“以奖代补”2户4人发展蓝靛果、红小豆、灰苏子种植项目。紧盯就业扶贫,提升内生动力。

为应对疫情,积极开展就业扶贫工作。村里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了专职护林员2名、河道保洁员1名、村保洁员1名和水管员1民,负责护林防火、村里日常保洁和饮水管理工作。今年以来,按照镇里的统一安排,开发了扶贫特岗,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从事防疫消杀等工作。几年来,组织村里剩余劳动力参加招聘会5次,通过微信群和村部LED显示屏招聘信息多38条。

(二)关注民生,完善村里各项建设投入情况。

1、组织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元旦”“春节”“元宵节”慰问活动,为贫困户和农户送上了米面油等慰问品。

2、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认真落实规范贫困户“五净一规范”和提高贫困户对帮扶责任人的认可度,组织了全体帮扶责任人到贫困户家里为贫困户打扫卫生。

通过帮助贫困户整理房间、清洁厨房、打扫庭院、统一摆放和整理院中闲置物品,宣传健康扶贫、扫黑除恶方面等知识,帮扶干部以实际行动改变贫困户家中环境脏乱差的现状,引导贫困户养成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提升了贫困户追求美好生活的精气神,同时,也拉近了帮扶干部和贫困户之间的情感距离。

3、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

组织全局机关干部入村换填植树种花土壤300余立方米,植树280棵,栽花苗1500棵,村部门前摆放四箱花卉。镇政府发放新型垃圾箱36个,现已全部替换完成投入使用。

上半年我局出资3.8万余元,为青松村建立文化宣传墙,宣传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

协调78万元村西侧小流域治理项目;117万元村前街道及河堤进行整治都已开始动工,预计10月末竣工。

4、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投入资金1.652万元购买贫困户家饲养鸡59只,豆油59桶,月饼354袋。为贫困人口提高人均收入。

(三)完善扶贫档案

针对县大排查组入村排查出的19条户档案存在的问题。组织工作队员、包保干部、村干部、包村站所深入贫困户家中核对,完善户内档案材料,了解贫困户增收情况,填写扶贫手册,现已全部整改完毕。

(四)“八看四提升”工作情况

按照靖发《2020》15号文件要求,对照“八看四提升”内容,逐项排查,认真整改。目前,在“五净一规范”工作中有个别贫困户存在差距。

(五)“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工作情况

1、义务教育。全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共31人,建档立卡贫困生义务教育阶段3人,宋承泽、宋承澳、马文卓。雨露计划2人,2015年享受雨露计划政策的1人,马文杰;2016年享受雨露计划政策的1人,马文杰;2017年享受雨露计划政策的1人,马文杰;2018年享受雨露计划政策的1人,马文杰;2019年享受雨露计划政策的2人,马文杰、董书鹏。全村没有因贫辍学学生。

2、基本医疗保障。2019年,全村共参合459人,贫困人口参合74人,贫困户参合率达到100%。贫困户家庭均签约了家庭医生,贫困户中慢病患者41人,全部发放了慢病手册。村卫生室面积为60平方米,村医1人,卫生室电脑、药品都很齐全。

3、住房安全保障。2009年以来改造房屋44户,其中贫困户危房改造户2户,分别是张永军、吕云梅,没有村民住在危房内。有7户贫困户住在子女家或亲戚家。

4、安全饮水。我村饮水是是集中供水,水管员是马恩福,水质检测合格,供水量充足,能够满足村民生产生活需要。

(六)加强扶贫政策宣传力度,提升群众满意度。年初以来入户宣传政策8次,主要宣传各级政府出台的涉农惠农以及针对贫困户的优惠政策,在村部及周边醒目位置悬挂宣传条幅6条,制作宣传展板8块,宣传文化墙70平。购买米面油等慰问品2.44万元.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对扶贫档案进行再梳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扶贫档案准确无误。

2、计划新安装路灯40盏;部分巷道栅栏1000延长米,使全村达到美化亮化。

3、强化宣传引导。组织帮扶责任人深入贫困户家中宣传各项扶贫政策,激发贫困户的致富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最大限度的调动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通过一对一指导,帮助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增强贫困户脱贫信心。

4、巩固扶贫成果,防止返贫的情况。

第3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正确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公众服务职能,提高社区应急自救能力,创新应急管理体系,维护我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我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

二、组织领导

区政府成立社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常务副区长任组长,区政府办副主任、应急办主任任副组长,区城管局、区建设局、区规划和国土分局、区卫生局、区安监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质监分局、公安分局、消防大队及各街乡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应急办,负责社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

三、工作目标

编制区社区应急总体预案,完善预警处置机制,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宣传和消防设施建设、开通社区医疗急救绿色通道,建设社区应急避难场所。

(一)在现有预案的基础上,建立标准化的社区应急预案体系,健全社区应急组织机构,明确专职联络员,进一步完善社区突发事件预警及处置机制。

(二)配合市民政部门培育发展社区志愿者组织,组建社区应急志愿者队伍。

(三)做好社区消防安全、应急知识和应急避难场所的宣传工作,将工作纳入年度应急宣传计划,在5年内逐步完善社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建立社区消防网络。

(四)在市卫生部门的指导下,推进社区医院的急救绿色通道建设。

(五)根据辖区内社区分部情况,充分利用我区中小学操场等现有设施,逐步建设应急避难场所。

四、责任分工

区应急办负责全区社区总体预案的编制工作,并承担社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总体协调和督办任务。各街乡、各相关部门分工如下:

(一)社区应急专项预案的编制和预警处置机制完善

责任单位:各街、乡负责,区城管局、区建设局、区规划和国土分局、区卫生局、区安监局、区质监分局、公安分局、消防大队提供指导

(二)社区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

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各街、乡

(三)消防安全、宣传和消防设施建设

责任单位:消防大队,各街、乡

(四)社区医疗急救绿色通道建设

责任单位:区卫生局,各街、乡

(五)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各街、乡

五、时间安排

(一)对全区社区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咨询专家意见,完成编制全区社区应急预案的相关准备工作;

(二)召开工作部署会,布置工作任务;开展社区应急演练;组织各街、乡及社区分管领导现场观摩;

(三)5月份:各街、乡,各部门制定工作计划,编制相关社区应急专项预案,并上报区应急办;

(四)6月份~11月份:完善预警处置机制,强化硬件设施建设;

第4篇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贯彻落实省、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

我局党组十分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按照会议要求,紧密结合交通系统实际,深入研究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新办法、新举措,不断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软、硬件建设,为依法、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做好应急管理相关工作提供了保障。

(二)积极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

2.年初,由于“蓝牌车”非法营运,引起出租车司机的强烈不满,小部分出租车司机聚集在一起,向交通局表达要整治“蓝牌车”非法营运的诉求,当时事态一度有扩大的趋势。交通局党组针对这一事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一方面给出租车司机做好疏导工作,平息事态;另一方面结合群众举报,经过执法人员摸底、调查、取证,确认事实清楚后,开展了打击非法营运“百日行动”,并与市城管执法局、公安局等职能部门采取联合执法,有效地打击了违法营运“蓝牌车”,保障出租车行业稳定。

(三)做好趋势分析,制定相应对策和措施。

1.做好水上交通趋势分析,制定相应对策和措施,确保水上交通安全稳定。我局联合海事、安监等职能部门开展2009年水路安全生产联合检查行动,重点打击运输船舶超范围和非法运营行为,及时将有关船舶超载的情况通报海事部门予以处理;督促指导水运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水运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加大对安全消防设施的检查力度,加强值班和瞭望,保证船舶处于适航状态,并针对不同时期季节性气候的变化加大对船员安全救生演练,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加大对我市从事水路客运和危险品运输船舶的检查力度,督促企业落实各项安全措施,防控各种突发事件发生。对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的责令整改,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责令停业整顿,确保各项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

2.加大对交通运输市场突发公共事件趋势分析,制定相应对策及措施,确保行业稳定。定期召开出租车持牌人、驾驶员和出租车公司代表座谈会,及时掌握出租车市场稳定状况,同时了解驾驶员的想法与诉求,对出租车承包费实行政府定价,并严厉打击“蓝牌车”非法营运,维护了出租车市场稳定。

(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队伍素质

根据运输企业的实际情况,我局加强了与企业的沟通,采取以岗代训的办法,通过执行应急任务煅练保障队伍,应急保障队伍的素质不断提高。

二、下半年应急管理工作目标、打算和措施

认真吸取“6.5”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的教训,开展对全市所有从事旅客运输营运车辆、船舶和场站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以“6.5”事件为鉴,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针对交通运输安全应急进行演练,确保交通运输安全。

(一)加强安全检查和安全宣传

各旅客运输企业结合“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年”活动,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提高全体干部、员工的安全意识以及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救援的能力;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旅客的安全防患意识。

(二)加强预案的完善及推演

“6.5”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给交通运输行业敲响了警钟,同时对应急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急预案的制定,必须有针对性,对制定好的应急预案要进行推演,尽可能考虑可能发生的情况,确保预案的实用性、可行性,提高应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第5篇

今年上半年以来,在市委政府、市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学习宣传贯彻作为长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找准立足点,发挥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的重要作用,深入抓好思想意识形态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领导责任落实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成立局意识形态领导小组,党组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协助党组书记抓好统筹协调指导工作。其他班子成员根据工作分工,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分管股室意识形态工作,对职责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负领导责任。对突出问题、重大事件、重要情况、重要民情民意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作出工作安排。(二)强化理论学习教育,明确意识形态新形势一是推进学习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年初按照市委宣传部部署要求,制定《市应急管理局2020年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安排计划》,坚持每周集中学习1次,将中央、省、市委意识形态工作文件精神作为全局专题学习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强化理论宣讲培训工作,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武装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人心,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二是充分运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和市融媒体中心“两大平台”。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作为抓思想引领的权威平台和抓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平台,组织引领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开展线上学习。依托市融媒体中心,密切关注意识形态领域动态变化,牢牢掌握舆情预警、应急处置的主动权主导权,切实提高重大突发事件网上应急防范处置能力,确保网上舆论平稳健康。(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意识形态工作水平。选优配强宣传思想工作力量,明确分管意识心态工作的领导、专职工作人员,确保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干部队伍坚强有力。同时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培训提升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工作能力。进一步提升党支部书记及党务干部思想教育工作的水平与能力,努力打造一支思想理论好、综合素质高,具有丰富意识形态工作经验的干部队伍。二是强化督查检查。结合党风廉政制度督查工作,组织党务干部进行交流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主,并通过检查,及时发现意识形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四)整改落实,务求实效按照中央、省委巡视反馈意识形态领域问题和省州委专项督查反馈问题清单,党组认真研究分析问题成因,举一反三,结合工作实际,康应急〔2019〕22号《市应急管理局党组关于省委第九巡视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专项检查反馈问题情况整改报告》切实将整改工作落到实处。截止目前,反馈问题已全部整改并将继续抓好落实,力求整改取得实效。

二、存在的不足及下步工作

上半年虽取得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理论学习以干代学,以忙挤学,不能持之以恒,理论联系实际有差距;二是工作抓得不到位,工作上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工作安排部署多,督办检查少,工作力度不够;三是缺乏深入调研的精神,对一些难点问题解决办法少,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力度。下一步,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看齐意识和责任意识,牢牢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工作报告、纪律报告、干部考核;二是强化担当意识和战斗意识,加强正面宣传,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落地落实。三是加强短板意识和创新意识,把宣传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标杆作为参照物,补齐短板,做好创新工作。

第6篇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安全生产各项活动的落实。

成立了以、同志为组长,同志为副组长,街道应急办、行政办、财政所、公共服务办公室、综合文化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派出所等相关办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委员会。一是定期召开党委会和安委会传达学习相关会议精神,学习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认真分析研判安全生产工作现状和形势。二是把安全生产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定期召开辖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会,督促企业认真履行安全审查和监督管理责任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今年以来我街道召开了8次安全工作会安排部署安全生产工作。

二、加强安全宣传,增强全员安全意识。

我街道在“元旦、春节”清明、“安全生产月”、“今冬明春活动”等专项安全检查活动的契机,召开机关干部、村社干部、企业业主会、小区物业等安全工作会议,进一步加大队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日常安全检查、法制宣传一条街、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50余人次。同时我街道针对上级下发的文件,组织党政班子、机关干部、村社区主要负责人学习并贯彻落实。通过宣传使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广大群众的安全生产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三、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1、开展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专项检查。定期不定期对辖区内的7家加油站,1家液化气充装点,2家烟花爆竹销售点进行检查,重点针对经营场所、消防安全、进货渠道、销售台账、是否按照规定存储等进行重点检查。

2、认真开展各种应急演练。分别于4月17日,5月13日,5月21日,6月19日,街道分别开展了电梯演练、应急点验、消防演练、消防知识培训,各村社区、企业也分别开展安全演练。

3、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和危旧房屋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对辖区内的大型小区、商场定期不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重点检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对排查出的问题要求业主单位立即整改,不能及时整改落实好安全警示标识。

4、切实开展食品安全工作。定期不定期对辖区内的学校、大型餐馆、酒店、农贸市场、超市进行食品安全检查,重点检查进货渠道、保质期、食品留样、登记台账等。认真开展餐厨剩余物专项整治,严禁餐厨物乱排乱放。认真开展非洲猪瘟疫鲜肉销售摊点消毒工作。加强农村群体性聚餐工作的监管工作。今年以来我街道举办农村群体性聚餐20次3960人,均全部到场指导、检查、监管,确保了农村群体性聚餐的安全,截至目前我街道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5、对辖区内的企业、幼儿园、学校、建筑工地、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养老院、超市、网吧、宾馆、培训机构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每月定期不定期排查,同时我镇还经常配合县级职能部门、村社区一起开展联合检查,今年以来我镇共排查隐患42起,已整改41起,1起正在整改中。

6、加强辖区内33家企业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工作的安全监管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安全生产工作任重道远,虽然我街道的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部门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单位的负责人仍没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抓安全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

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抓好辖区内两家烟花爆竹经营场所的监管。

第7篇

关键词: 企业图书馆; 员工心理状态分析; 寓情于理工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 g25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1-0057-01

近年来,企业图书馆员工新老交替频繁,大量新员工充实到馆里,给图书馆注入了新的血液,增添了活力,为了使企业图书馆的青年员工在新的岗位上更快地成长起来,更好地发挥她们在繁荣社会主义大文化中的作用,分析她们的心理状态,保持并发挥青年员工健康的心理价值显得尤为重要,而寓情于理的工作方法则是企业图书馆发达兴旺的动力和源泉。紧紧围绕寓情于理的效应原则,最大限度地调动青年员工的积极性,会产生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就此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青年员工心理状态分析

青年员工心理状态的形成主要是受自身的成长环境的影响,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就目前企业图书馆青年员工心理状态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这主要表现为思想活跃,观念超前、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讲求实际等,但也由于种种原因,青年员工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状态,总体看来有以下两种原因:

(一)青年员工自身的成长环境,这是产生心理问题和心理状态的内因。青年员工的年龄一般在30—45岁之间,正处于生理发育的顶峰期和心理发展的过渡期,从心理上讲最容易出现过渡状态的矛盾性:其一是抽象逻辑思维迭加式发展而带有主观片面性,易走极端;其二是情绪情感丰富、躁动,波动性大;其三是自我意识强但不成熟;其四是独立性、封闭性、依赖性、归属感共存。青年员工在生活与工作期间,难免有不可预测的不顺心事,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时可想而知的。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这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外因。青年员工所处社会环境(工作环境)总体是好的,是处于展现自身才华,张杨个性魅力,表现个人能力的最佳时期。特别是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到各级各层面的管理者有的不能客观地,有针对性地、艺术性地成为青年员工的知心者、关心者,而是空对空地理论说教;有的是以教条主义、僵硬作风对待青年员工,由此出现简单、粗暴、强制等面孔和手段,造成青年员工找不到自身闪光点的恶性心理,产生难以填平的沟壑,形成以下几方面的心理障碍和倾向:

1.不平等性。有的管理者以“正人君子”身份居高临下、官话、套话连篇,把被管理者视为训斥的对象,把采取强制性和压制性工作方法视为一种有效手段,从而导致青年员工的逆反心理。

2.惩罚性。有的管理者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看家的武器,用钱管、用钱教、用钱罚,导致了以罚代教、以罚代管的恶果。这样一来,往往是管理者越反对什么,被管理者就越干什么,反正就那么几个钱,我不好过,也得让你难受。到头来,挫伤了积极性,埋下了怨恨的种子,促使矛盾不断激化。

3.滞后性。有的管理者常常没有超前的预见性,而是眼前问题能解决就解决,不能解决就往后拖。至于是什么原因不去抓本质,而是就现象而论现象,甚至讲大道理绕圈子,尤其是有些青年员工遇到问题或困难,有的管理者毫无同情心,好像与己无关,这种冷漠长此以往,冷却了青年员工一颗火热进取的心,难免出现混一天是一天的厌倦心态。

二、寓情于理效应的基本原则

寓情于理效应,实际上是新形势下如何科学理解泰勒式的管理模式,把继承和创新有效地融入入情明理、感人动行的管理形式,植入到实践工作中去,形成一种团结进取、严细创新、生动活泼的工作局面。这种效益的基本指导原则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成就人。

第一,尊重人。是让青年员工的自尊心得到满足,人格受到尊重,心里处于平衡状态。第二,理解人。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沟通彼此之间了解,解脱烦恼,轻装上阵,在和谐的气氛中处事工作。第三,关心人。是帮助人解决思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原则范围内,尽可能满足其合理要求,解除其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第四,激励人。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公平竞争,效率优先,奖勤罚懒,既不忽视物质利益关系,又要形成催人奋进的凝聚力

向心力和战斗力。第五,成就人。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全方位地创建出培育人、鼓舞人、引人上进的环境,充分发挥人的潜力和才干,施展各自的聪明智慧,打造核心骨干团队,建功立业。

事实证明,只要把握住寓情于理工作方式这条“生命线”,就会大大调动青年员工的工作,而青年员工就会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自己的工作,爱自己的岗位,甚至将一生奉献给心爱的事业。

三、抓住寓情于理效应的“生命线”,营造产生效益的良好氛围

企业图书馆青年员工本质和主流是好的,他们身上存在某些缺陷和弱点是各种原因造成的,通过给任务、压担子等方法的历练是可以逐渐克服的。只要抓住寓情于理效应工作这条“生命线”,就能创造出寓情于理效应工作的最佳结合点,这种强有力的作用和优势,就会产生思想向上、人心凝聚、工作热情高涨的健康心理和良好氛围。

(一)坚持科学理论的灌输与正确疏导相结合,是找准寓情于理的客观性、适应性、针对性、艺术性的法宝。管理工作实质上是说服人的工作,核心是平衡稳定人的心理状态,必须有情有理,情理相通。进行科学理论灌输并不是空洞无物死板说教,而是以事实服人。我们的管理者深入到青年员工中间,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思想、要求、愿望,在众多问题中抓热点,解决带有普遍性矛盾问题,特别是那些不为人注意的凡人小事,要加以因势利导,注重身边闪光的思想和行为宣讲,使青年员工可望可及,最容易起到感染教育作用。

(二)广泛深入展开系列教育,是产生效益的有益形式。面对青年员工普遍关心的疑点、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既要尊重客观现实,不回避矛盾,又要研究解决的办法。其一要从大局着眼,开展灵活多样的形势任务教育,结合国情、区情、图书馆情,讲出道理,明辨是非,坚持那些健康的东西,保持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激发爱岗敬业的热情。其二要从局部抓起,正确处理好企业图书馆在企业发展中的意义、作用和与青年员工密切相关的物质利益关系,以制度建设规范化,促进制度落实经常化,从而形成按劳分配、效益优先、兼顾公平、心情舒畅的新格局。

(三)提高管理者综合素质是产生效应的保障。做好调整青年员工心理状态分析有利于图书馆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发展。青年员工心中都有一颗奋发进取的火种,只要把握它、点燃它,就会变为熊熊烈火。因此,作为管理者能否把握好这一尺度,关键在于自身怎样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他们,用科学的方法去感化他们,用科学的方式引导他们,获得好的效果。

青年员工是企业图书馆发展的栋梁和希望,他们的成长与进步关系到企业图书馆的前途和兴衰。关注青年员工的心理变化,坚持寓情于理的工作方法,认真倾听他们的呼声,广纳他们的建议和意见,掌握他们心理脉搏,有利于企业图书馆事业朝着持续、快速、健康的轨道发展,对于推动企业图书馆传播知识,实施教育,繁荣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沈晓梅.高校图书馆人员心理压力及其对策[j].图书馆学研究,2010(11).

[2] 卢 慧.影响图书馆员群体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9(19).

第8篇

关键词: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继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2-0135-02

“终身教育”是法国著名成人教育专家保尔・朗格朗于20世纪70年代在其所著的《终身教育引论》中最早提出并较充分叙述的概念。由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积极推广,终身教育理论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普及,终身教育的实践活动也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1世纪的教育主题是终身教育,深入研究、大力宣传、普及终身教育观念,对在全社会营造人人是学习之人、处处是学习之所、时时是学习之机、事事是学习内容的环境,实现学习化社会,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为跻身发达国家之林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终身教育”理论是对传统“终结教育”思想的否定。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从教育体制到教学内容,均沿袭着传统教育的一次性特征,坚持着“教育一次,管用一生”的教育理念,随着知识与技术的陈旧周期明显缩短,一次性教育便受用终身的观念已成为历史。

一、终身教育观的形成动因

终身教育思想着眼于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关注人的发展,积极提倡人活出生命的意义。终身教育注重个体发展的统一性、全面性和连续性,因而分析研究成人学习的动因对理解终身教育思想观念的形成是尤为关键和必要的。

1.知识与技术的陈旧周期明显缩短是成人终身学习的社会发展动因。二战后,由于一大批先进军用技术相继转入民用领域,以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能源科学、新材料科学、空间与海洋科学、环境保护科学等主要内容的一大批新科学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世界范围内新科学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几乎每十年或十几年就改写一次人类社会的文明史。相应的知识与技术更新速度加快,陈旧周期明显缩短。这样的变革将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只要充分运用与享受现代文明成果,就不得不学习。一方面,由于高新科技与知识的运用,从业成人原先的知识与技能已经过时、陈旧,将直接影响工作,因而必须参与各种培训、学习,尽快学会、掌握职业领域的新技术和新知识,以适应职业领域要求;另一方面,非从业成人也是如此。高新科技已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即使不在职业领域也无法回避新科技、新知识的影响。在当今的时代,不学习的人无法适应现代文明,对此感悟较早的人已经深知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了。

2.职业的不稳定是成人终身学习的生存动因。职业的不稳定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当今社会正处于急剧的变革与动荡之中,世界政治的多极化与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加深,这些都必然深刻地影响乃至制导着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职业界,导致社会分工和职业岗位的调整与重组日益频繁,进而引起职业的不稳定。在这种背景下,成年人必然时常面对失业、下岗的情形,必然时常承受职业波动的压力。现实生活使人们懂得,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要使自己在职业变化与竞争之中处于有利地位,具有较强的职业竞争力,唯一可靠和稳定的方法就是不断地、主动地学习,完善与提高自己。

3.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是成人终身学习的奋斗动因。追求高质量生活是现代人的普遍倾向,主要包括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质量两方面。首先从社会生活质量来看,生存环境直接影响生活质量。人类在创造伟大文明成果的同时,也为人类自身种下苦果。例如,以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碱化为特征的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以大气污染、水污染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们在大都市很难呼吸到新鲜空气,而且噪声污染严重,有些国家与地区甚至连清洁的饮用水都成了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生活质量,就必须面对现实,尽快学习和接受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尤其要学习生态理论知识、环境保护知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从个人生活质量来看,要学习先进、文明的生活技能与知识,学习膳食营养学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等,都与人们的生活质量紧密相关,必须不断学习这些方面的新知识、技能、观念。

二、树立和普及终身教育观对继续教育工作的影响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化社会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正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学习化社会的形成,使接受继续教育成为人们生活的需要。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终身学习观念的普及,将对促进继续教育工作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1.终身学习的需求促进了学习化社会的形成,为继续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教育已不再是人生某个阶段的事情,而是伴随人的一生。任何人从小到老都将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能力,变阶段性教育为终身教育。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面临着全新的市场规则,必须树立与之对应的管理和经营理念,运用相应的方法和技能积极应对。竞争的加剧,将使人自觉地重视继续教育,重视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国民的继续教育意识必将逐渐从被动走向主动,最终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对继续教育的需要将变为人们的一种内在需求。人们将终身接受教育,这一巨大需求为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终身学习观念的确立将使接受继续教育的对象范围更广,规模更大。随着对外开放领域的逐步扩大、终身教育观念的确立、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需要,接受继续教育的主体将从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向社会领域延伸。因此,需要社会提供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继续教育,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随着跨国银行、跨国公司在我国的不断增多,继续教育的对象也将趋于全球化,规模将不断扩大,并最终超过基础教育的规模,这一趋势必将成为历史的必然。

3.产生多样化的继续教育模式。终身教育观念下的学习化社会,要求继续教育走完全开放、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之路,以适应不同行业、不同人群的特殊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继续教育将挑战班级授课的传统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结合工作、生活的需求来进行教学,按需施教,个别化教学、即时教育等模式的教育和培训将普遍受到人们的欢迎。

综上所述,要大力倡导各类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提高全民的终身教育意识,并使其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21世纪是我国继往开来、经济腾飞的大好时机,面对机遇,我们应积极迎接新的挑战,用切身的努力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努力开创继续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第9篇

今年以来,市应急管理局紧紧围绕全省2020年应急管理目标任务,以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为引领,在立足于“防”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统”的水平和“救”的能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1-6月,全市共发生各类事故27起、死亡30人,同比下降72.7%、66.7%,未发生重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自然灾害形势总体平稳。

一、上半年重点工作情况

(一)全力以赴服务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

一是开展疫情防控和企业服务定向督查。局班子成员带队分7组持续3个多月包片桐庐县督查防疫工作,指导服务企业复工复产,持续对防疫重点场所开展“3天1轮”检查。二是服务防疫指挥部。成立技术保障小组,24小时服务防疫指挥部,保障视频会议137场次。三是服务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设备运输和物资等问题。四是服务企业复工复产。推出**市企业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八条措施。推出扩大保障范围、免费延长保险期限等安责险惠企政策。共服务企业8.7万家次,整改隐患2.74万处。免费在线安全培训20余万人次,发送复工安全提示短信100余万条。

(二)勠力同心开展防汛抗洪救灾

今年**梅汛形势严峻,梅雨期长达50天(比常年偏多24天)、梅雨量达815毫米(为常年3倍);新安江水库创历史最高水位108.39米,史上首次开启9孔泄洪;苕溪流域持续6天超警,北湖滞洪区再次实施分洪。全市上下按照省防指决策部署,准备充分、数字赋能、科学研判、精准施策、迅速行动、严防死守,实现了“不死人、不伤人、少损失”。一是靠前指挥,周密部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召开部署会议12次,市领导作出防汛工作批示指示24次,一线检查指导16次。7月7日提升至一级应急响应后,连夜派出9个由市领导带队的工作组赴各地指导防汛救灾。二是统筹协调,部门协同。市防指组织会商研判57次,下发工作提示单11期、内部明电10期、工作简报60期,预警信息2000余万条。统筹调拨抢险队伍、人员、物资支援灾区。各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有效落实各项举措。三是基层尽职,筑牢防线。新安江水库泄洪沿线地区四套班子下沉一线、基层干部进岗进位、部队官兵奋战一线、人民群众积极配合共同抗击洪灾。沿线五地累计转移5.1万余人,实现应转尽转。全市共出动514支队伍2.8万人次,巡堤查险12.5万次,发现处置险情1216处,加固点位396个。四是灾后重建,及时迅速。市政府及时下发《2020年梅汛期灾后救助十条政策》,下拨市级补助资金5000万元,五个地区各配套1000万元,共计1亿元用于困难群众生活和农业补助。市防指派出6个工作组进行灾情核查统计,做到应统尽统、应核尽核。

(三)聚焦聚力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一是细化分解跟踪压实。市委市政府将创建工作列为今年重点目标任务之一。市安委办加强对上沟通联系,及时调整细化任务分工和标准要求;加强部门协同合作,厘清任务清单,每15天一次点评通报,清单化整改落实问题。二是全面开展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委托中国安科院和省安科院,完成对城市工业风险、人员密集场所、城市公共设施和自然灾害4大类风险评价单元共40个行业领域的风险评估,形成《**市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并通过评审。三是形成城市风险一张图。开发“**市城市安全风险电子地图平台”,并绘制四色等级安全风险分布图,为建设城市安全运行系统提供风险底图。

(四)高标杆推进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

一是明确总原则。按照“省方案下达任务照单全收,高标准严要求自加压力,重点解决我市存在短板弱项”总原则,细化任务措施271条,新增个性化举措19条、量化指标11条,自我加压或拉高标杆29项。进一步提高标准、加快进度,体现**担当。二是构建特色框架。结合**建设施工体量大隐患多、城市运行风险突出、小微企业安全基础薄弱等实际,将方案框架确定为“3+9”。将“加工制造类小微企业”单列为1个专项,“城市建设”专项分设为“建设(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和“城市运行”2个专项,“道路交通”“交通运输”“渔业船舶”3个专项整合成“道路交通运输”1个专项。三是建立工作机制。采取例会推动、专班推进、定期报告等措施,通过安全生产考核巡查、“60日隐患整改闭环机制”、评价指数等方法确保各项任务落地。

(五)纵深推进60日隐患整改闭环机制

一是坚持不懈推进整改闭环落实。市本级已连续开展11轮督办,曝光各类隐患1375处,完成整改1265处。各地共开展124期督办,交办隐患1.06万处,完成整改1.01万处。特别是事故多发频发的**绕城高速龙坞段隐患,通过曝光督办,业主单位投入资金1.01亿元全面完成隐患整改,事故发生率大幅下降。二是扩大隐患曝光行业领域。从消防、地铁施工、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四大重点领域,拓展到城镇燃气、旅游景点、烟花爆竹、防汛防台、城市运行管理等领域。三是做好省市隐患挂牌督办工作。同步推进市县两级开展隐患挂牌工作,完成15家市级重点隐患挂牌,其中已按期完成整改销号5家。

(六)加强重点领域和小微企业安全生产监管

一是紧盯危化和矿山领域。对全市70家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单位和7个尾矿库实施全覆盖检查和安全隐患治理。配合国家和省危化重点县服务组,对钱塘新区和临安区8家企业开展指导服务。二是紧盯工贸小微企业。划定“红、橙、黄、蓝”四色分级管理范围,实施分级管理。在余杭区试点“一码一图”企业安全数字化监管。对全市2.6万余家加工制造类小微企业进行全员培训。三是紧盯建设施工(地铁建设)、道路交通、消防、城市运营领域。强化风险监测预警,持续开展专项整治,排查治理隐患。

(七)强化安全生产监督执法

一是加大执法力度。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共检查企业7639家次;实施行政处罚1005次、罚款2022万元,同比增长36%、21%。其中非事故罚款1639万元,同比增长67%。二是创新执法宣传。联合网易新闻直播“捣毁危化品非法储存窝点”执法行动,吸引50余万人次观看。同时,通过案例汇编、媒体曝光、执法建议书等形式,推动执法+普法。三是深入推进“互联网+执法”。以省厅在我市试点“浙政钉掌上处罚系统”为契机,统一全市监管事项和执法方式。 

(八)持续深化应急数字化建设

一是深化防汛防台应急联动场景建设。已汇聚1470个水情监测站、18座大中型水库、620座小型水库、10万余路视频监控、1905个山洪危险区、1131个地质灾害风险区及96个城市内涝点等数据,在本轮梅汛指挥应对中发挥积极作用。作为部门场景代表,展屏永久入驻城市大脑展厅。二是深化危化品事故防控“看得见”场景建设。已汇聚9400余家危化生产、经营、使用企业信息,实时掌握在杭所有危化运输车辆信息,接入98路视频监控、1122个物联监测设备数据,日均处置报警信息85起。实现“底数清、风险清、动态清”“能监测、能预警、能处置”。三是深化城市安全运行系统建设。通过对全市各行业已有风险清单进行汇聚,实现一图风险展示;通过接入行业管理数据,实现行业重点管控;通过汇聚的气象、交通、医院、救援队伍、救援物资等综合信息,实现协同应急处置。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当前,**建筑行业(地铁)事故和险情偏多,道路运输领域事故虽降幅较大,但占比仍较高,危矿、消防等重点领域事故时有发生。迎战台汛压力依然较大,容不得丝毫放松和麻痹,需要采取有力举措,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一)复盘梅汛,迎战台汛,全面推进“浙江安全码”应用工作,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二)以“60日隐患整改闭环机制”为抓手,强化隐患排查和考核巡查,确保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抓出实效。

(三)全力推进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首批挂牌。

(四)落实“铁拳行动”,抓好危化品道路运输专项整治和专项督查工作。

第10篇

关键词:基层环境应急现状对策

我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起步较晚,环境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也处于开拓创新期,基层要做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就必须具备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打造专业管理队伍,准确地把握环境事件的特点,遵循自然规律,有针对性地做好基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这是历史赋予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2011年是“十二五”环保规划开局之年,如何做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对于顺利完成规划目标任务至关重要。要围绕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有效防控和妥善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确保环境安全大局稳定。

1.当前基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部分领导重视不够,应急预案不健全。一些地方对环境应急管理工作重视不够,环境应急概念模糊,对环境应急全过程管理的理念尚未真正形成。基层环境应急预案缺乏操作性,甚至在预案编制上有部分地区存在部门抄政府、企业抄部门、下级抄上级的现象。个别地方还存在应急预案未能及时修订完善、预案与预案之间衔接不够、对应急物资储备和灾害状况估计不足、缺乏应有的防范意识等问题。同时,基层很多群众防灾知识匮乏,应急、应变、防灾能力低下,导致在灾害来临之际不知所措。这些问题必然给基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阻力。

1.2应急机制不健全,应急任务不明确。环境应急与监察任务不明确,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的应急管理理念得不到落实,一些地方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存在“有事一拥而上,平时无人负责”的现象。环境应急管理机制不健全,上下信息不共享。《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形成“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环境应急机构必须独立。但从实际来看,大多数地方落实并不理想,有些地方政府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把环境应急机构当做政府的“救火队”、“消防员”,与国家环境应急管理机构缺乏上下联动,缺乏信任与沟通,缺乏信息共享。

1.3应急队伍建设滞后,应急应对能力不足。环境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就要求基层应急队伍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到位、第一时间作为,并要处置妥当。一旦不能妥善处置,往往会出现公众恐慌的局面,导致环境污染事态进一步恶化。目前,基层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尚不完善,应急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一些地方无应急指挥机构、无应急专业人才、无应急专项资金、无应急专项技能,应急救援力量和装备严重不足,一旦发生重特大事故,基层的应急救援能力远远不能满足救援需要。

2.推进基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2.1未雨绸缪,不断完善应急预案。目前,基层环境应急工作机制还不健全,内部未形成有效机制,对外联动机制仍处于探讨摸索阶段。因此,要结合实际,以加强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为契机,加快促进地方环境应急机构的建设。针对本地区的主要环境风险类别,做好风险源的识别、监控、管理工作。基层环境应急管理部门必须加大环境隐患排查力度,积极做好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风险排查工作。

2.2固本强基,大力推进基层应急网络、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环境应急能力。推进环境应急网络建设,积极与国家环境应急机构在软件上对接,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做到第一时间准确判断,便于协同指挥。高度重视基层环境应急部门标准化建设,自上而下地完善环境应急装备配置,配备完善的应急监测和人员防护装备,为处理好突发环境事件打下坚实基础。针对突发事件的不同类型实行分类管理,明确参与部门及职责分工,明确应急工作程序,突出重点核心任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演练活动。

2.3厉兵秣马,建好3支队伍,努力提高基层应急应对能力。突发环境事件能否妥善处理,取决于基层环境应急机构是否具备3支队伍:一支综合素质强的管理队伍、一支年富力强的救援处置队伍、一支经验丰富的专家队伍。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工作,通过演练完善预案,增强基层环境应急准备工作的针对性。要做好防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大力推进应急管理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经常性地开展以“减灾”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特别是通过新闻媒体,将防灾知识送到千家万户。

2.4对症下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我国的公共应急管理体制建构于全能政府的理念之下,全能政府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政府无所不能、无所不包。政府确实应该在应急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但主导作用不是全部作用。政府在公共应急管理中应充分保障、促进社会中介组织和公众的积极参与,这样可降低政府公共应急管理的成本,提高公共应急管理的效率。另外,民间组织调集社会资源的能力、动员志愿者的能力、内部管理运作能力以及向社会提供服务的能力等需要进一步提高。

2.5要力争做到“五个第一”。第一时间报告,说清风险源和影响范围;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控制事故蔓延;第一时间开展监测,有效降低事件成本;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信息,努力提高政府公信度。第一时间组织开展调查,积极做好风险评估及处置工作。突发环境事件由于事发突然、现场复杂、人员混杂,在处理过程中易造成现场破坏和证据丢失,给调查工作带来一定困难;第一时间组织展开调查,积极做好环境风险评估及处置,有利于环境应急工作人员及时准确弄清污染源和污染因子,为政府决策提供法律依据,有利于保留企业的违法证据,为事后责任认定提供第一手资料。

作者简介

赵玲(1977年4月―― ),女,助理工程师,现从事环境监察工作,已发表专业论文2篇。

参考文献

[1] 贾志刚.安徽省环境监察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 生态学报,2005,25(2):254-260.

第11篇

1.当前基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部分领导重视不够,应急预案不健全。一些地方对环境应急管理工作重视不够,环境应急概念模糊,对环境应急全过程管理的理念尚未真正形成。基层环境应急预案缺乏操作性,甚至在预案编制上有部分地区存在部门抄政府、企业抄部门、下级抄上级的现象。个别地方还存在应急预案未能及时修订完善、预案与预案之间衔接不够、对应急物资储备和灾害状况估计不足、缺乏应有的防范意识等问题。同时,基层很多群众防灾知识匮乏,应急、应变、防灾能力低下,导致在灾害来临之际不知所措。这些问题必然给基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阻力。

1.2应急机制不健全,应急任务不明确。环境应急与监察任务不明确,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的应急管理理念得不到落实,一些地方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存在“有事一拥而上,平时无人负责”的现象。环境应急管理机制不健全,上下信息不共享。《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形成“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环境应急机构必须独立。但从实际来看,大多数地方落实并不理想,有些地方政府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把环境应急机构当做政府的“救火队”、“消防员”,与国家环境应急管理机构缺乏上下联动,缺乏信任与沟通,缺乏信息共享。

1.3应急队伍建设滞后,应急应对能力不足。环境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就要求基层应急队伍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到位、第一时间作为,并要处置妥当。一旦不能妥善处置,往往会出现公众恐慌的局面,导致环境污染事态进一步恶化。目前,基层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尚不完善,应急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一些地方无应急指挥机构、无应急专业人才、无应急专项资金、无应急专项技能,应急救援力量和装备严重不足,一旦发生重特大事故,基层的应急救援能力远远不能满足救援需要。

2.推进基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2.1未雨绸缪,不断完善应急预案。目前,基层环境应急工作机制还不健全,内部未形成有效机制,对外联动机制仍处于探讨摸索阶段。因此,要结合实际,以加强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为契机,加快促进地方环境应急机构的建设。针对本地区的主要环境风险类别,做好风险源的识别、监控、管理工作。基层环境应急管理部门必须加大环境隐患排查力度,积极做好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风险排查工作。

2.2固本强基,大力推进基层应急网络、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环境应急能力。推进环境应急网络建设,积极与国家环境应急机构在软件上对接,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做到第一时间准确判断,便于协同指挥。高度重视基层环境应急部门标准化建设,自上而下地完善环境应急装备配置,配备完善的应急监测和人员防护装备,为处理好突发环境事件打下坚实基础。针对突发事件的不同类型实行分类管理,明确参与部门及职责分工,明确应急工作程序,突出重点核心任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演练活动。

2.3厉兵秣马,建好3支队伍,努力提高基层应急应对能力。突发环境事件能否妥善处理,取决于基层环境应急机构是否具备3支队伍:一支综合素质强的管理队伍、一支年富力强的救援处置队伍、一支经验丰富的专家队伍。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工作,通过演练完善预案,增强基层环境应急准备工作的针对性。要做好防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大力推进应急管理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经常性地开展以“减灾”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特别是通过新闻媒体,将防灾知识送到千家万户。

2.4对症下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我国的公共应急管理体制建构于全能政府的理念之下,全能政府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政府无所不能、无所不包。政府确实应该在应急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但主导作用不是全部作用。政府在公共应急管理中应充分保障、促进社会中介组织和公众的积极参与,这样可降低政府公共应急管理的成本,提高公共应急管理的效率。另外,民间组织调集社会资源的能力、动员志愿者的能力、内部管理运作能力以及向社会提供服务的能力等需要进一步提高。

2.5要力争做到“五个第一”。第一时间报告,说清风险源和影响范围;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控制事故蔓延;第一时间开展监测,有效降低事件成本;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信息,努力提高政府公信度。第一时间组织开展调查,积极做好风险评估及处置工作。突发环境事件由于事发突然、现场复杂、人员混杂,在处理过程中易造成现场破坏和证据丢失,给调查工作带来一定困难;第一时间组织展开调查,积极做好环境风险评估及处置,有利于环境应急工作人员及时准确弄清污染源和污染因子,为政府决策提供法律依据,有利于保留企业的违法证据,为事后责任认定提供第一手资料。

参考文献

[1]贾志刚.安徽省环境监察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 生态学报,2005,25(2):254-260.

[2]王国强,基层环境执法检查工作如何寻求突破[J].环境保护,2008,17(2):234.

[3]杨士荣.山西省基层环境监察工作现状及发展思路[J].世界环境,2009(1):36-37。

作者简介

第12篇

档案是中华民族珍贵的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作用。档案资料一旦受到破坏或损毁,将会对我国珍贵的社会记忆产生无法弥补的损失,正是基于此,我国档案界对档案安全保护工作十分重视。当前,我国社会处于突发事件高发期,自然灾害频发,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使档案馆的档案安全保存工作面临巨大的风险和威胁。加强我国档案馆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保护我国珍贵的档案资源免受各种突发事件的威胁,是当前我国档案事业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加强我国档案馆应急管理理论研究,从非常态视角出发,构建我国档案馆应急管理体系,是保护我国档案资源安全,推动我国档案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

1档案馆应急管理研究基点

1.1档案馆应急管理对象的科学界定探讨档案馆的应急管理的前提是对档案馆应急管理的对象———突发事件加以科学界定。本文将突发事件界定为一切能威胁或破坏档案安全、档案馆工作人员安全和干扰档案馆工作秩序,具有突发性、紧迫性、危害性的事件。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原因不同,档案馆突发事件可以分为人为因素造成的档案馆突发事件与自然灾害因素造成的档案馆突发事件。根据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大小,可以把档案工作中各种事件分成两类,一类是常规事件,另一类则为突发事件。而在档案馆突发事件中,又根据不确定性的大小依次分为档案馆危机性突发事件(档案馆非常规突发事件)与档案馆常规性突发事件。

1.2档案馆应急管理创新理念档案馆的应急管理应该秉承全程应急管理、协同应急管理与智慧应急管理的创新理念。全程应急管理理念,是档案馆应急管理业务过程所秉承的理念,从纵向拉伸了档案馆应急管理业务流程的“链条”,将档案馆对突发事件的风险管理环节纳入应急管理业务流程中,真正实现“前端控制”。协同应急管理理念从横向扩充了档案馆应急管理涉及的范围,使档案馆系统内外的应急管理相关的人、财、物、信息等实现最优配置,从而使应急管理效果倍增。档案馆智慧应急管理,是全程应急管理和协同应急管理实现的手段和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全程管理、协同管理过程中对于资源获取、管理和协调方面的瓶颈问题。三种理念从三个不同维度优化了档案馆传统应急管理观念,三力合一,共同推进档案馆应急管理工作向前迈进。

2档案馆应急管理现状与困境分析

当前,我国档案馆应急管理环境面临“内忧外患”。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灾害频发多发的自然环境以及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与媒体环境等“外患”给档案安全保护带来诸多风险。与此同时,档案馆应急管理环境也存在诸多“内忧”。客体事件频发,严重威胁档案安全;档案馆应急管理主体应急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对各种可能破坏档案载体的有害气体不知晓、缺乏突发事件来临时的应急抢救技术、对已经初露端倪的危险源不能感知等等。根据对我国档案馆应急管理实践的调查与访谈,探究其内在原因发现,理论层面,档案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理论支撑力度不够;制度层面———必要的顶层设计缺失;实践层面,档案部门应急管理工作受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3档案馆应急管理体系框架构建

3.1框架构建的理论依据档案馆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应急管理周期的变化规律是档案馆应急管理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基于熵理论,档案馆作为开放系统,始终存在着自身熵增加与负熵的引入这样的相互矛盾运动,在不利环境影响下,系统熵值增大到系统无法承受,系统就进入混乱无序状态,从而突发事件全面爆发。档案馆采取应急管理措施,逐渐减少系统的熵值,档案馆系统从混乱无序再次变为井然有序状态,从而达到一个新的平衡。档案馆的突发事件从发生完全结束可以被看做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其中每个阶段突发事件的表现形式、危害各不相同,笔者将其生命周期划分为潜伏期、爆发期、持续期和消退期,而对应于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应急管理周期也对应于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和应急恢复四个周期,可以明确各阶段的应急任务,为在档案馆应急管理实践工作中开展全程的减灾、备灾提供理论依据。

3.2框架内容应急管理体系是由管理维、技术维、资源保障维组成的三维模型。第一,管理维:“一案三制”的再度认识。刚性的档案馆应急管理体制、灵活的档案馆应急管理机制、健全的档案馆应急管理法制和完备的档案馆应急预案体系共同决定了管理维。第二,技术维: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档案馆作为保存社会原始记录的“重地”,更需要结合传统的档案安全保护技术与现代的高精尖的信息技术来保证档案馆从突发事件的预防,到突发事件来临时的应急抢救,再到修复还原等全程应急管理的实现。高新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必然会给档案馆带来应急管理创新理念。因此,档案馆应急管理不仅需要“战略”提高,更需要“战术”支持,必须重视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第三,资源保障维:应急管理能力提高的强大支撑。档案馆的应急资源即人力资源、财政资源、物资资源以及信息资源,是提高档案馆应急管理能力的基本保障和强大支撑。档案馆应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最根本的是应急管理体制的深层次改变。首先,完善档案馆应急管理组织结构设计。加强顶层设计,建立“统”“分”有度、“实”“虚”结合的专业独立的档案馆应急管理机构;利用法规制度,明确界定档案馆应急管理机构职能与权力,从制度上保障实践中应急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是“软件”,通过规范、翔实的工作流程与规范,体现应急管理相关法律制度与应急预案的思想,使档案馆应急管理职能与任务得以实现,使应急管理法制与体制“具体化、动态化与规范化”。预测预警机制、应急决策与抢救机制、信息传播机制、恢复重建机制与激励机制是影响我国档案馆应急管理运行的主要机制。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是各种强制性的规范、程序,以及各项规定和指南,是应急管理机制和体制实现的保障,保障应急管理机制的有效、有序、有力运行。应急预案是档案馆应急管理纲领性文件,是档案馆应急管理工作的“龙头与抓手”,体现档案馆应急管理秉承原则和理念,档案馆多层次、全方位应急预案体系,为档案馆应急管理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基于“五力模型”的档案馆应急管理体系实现策略

从风险管理、知识管理、技术管理、文化管理、差异化管理等五个不同维度提升档案馆应急管理的五种能力———防范力、智慧力、硬实力、软实力与抗逆力,实现档案馆应急管理水平的阶跃式发展,从而达到保护我国珍贵档案资源安全的目标。基于“全程应急管理”理念,需要加强档案馆风险管理,从业务流程角度完善档案馆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防范力”;基于“协同应急管理”理念,档案馆应加强应急管理知识共享与应用,从资源管理角度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智慧力”;而实现“智慧应急管理”理念,则必须从实现方式与手段角度探讨加强信息技术在档案馆应急管理中的应用,提高“硬实力”;鉴于作为组织的档案馆持续发展的需要,必须从组织文化角度,探讨提高应急管理“软实力”———文化力的途径;基于档案馆应急管理绩效的需求,必须考虑档案馆的应急管理差异化,从而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提高档案馆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抗逆力”。五个途径共同推动档案馆应急管理体系的实现,即“五力模型”。

4.1重视应急风险管理———提升档案馆应急管理“防范力”首先,构建基于脆弱性评价的档案馆风险评估。档案馆的应急管理工作需要真正实现“源头治理”,加强档案馆常态安全工作的“风险管理”,设置档案馆突发事件发生的“安全栅”,阻止危险源向突发事件的转化。通过对档案馆的自然环境危险源、档案馆内生风险源、外生非自然风险源等风险源和“硬件”设备的物理脆弱性、管理脆弱性以及技术脆弱性等综合分析,从而得出档案馆每种风险源的风险值,根据数值顺序确定档案馆自身的各种风险等级顺序,从而利于档案馆对症下药,在有限的安全管理与应急管理经费条件下,合理制定预防规划和策略,优先控制与应对风险等级高的危险源,经济有效的防范档案馆突发事件的发生。

4.2开展应急知识管理———提升档案馆应急管理“智慧力”将知识管理应用到档案馆的应急管理工作中,是提高档案馆应急管理“智慧力”的重要手段。根据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将档案馆应急管理知识分为常态显性应急知识、常态隐性知识与长非常态显性知识与非常态隐性知识。档案馆的应急知识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根据“K9知识链”体系,结合档案馆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流程,档案馆的应急知识管理也可以划分为9个环节。对档案馆的应急知识的管理是既与档案馆业务流程相融合,又非与业务流程环环对应,是既伴随档案馆的应急管理实践,而又凌驾于实践之上的管理过程,经过“PSCA闭环”,实现了应急知识的增值。档案馆基于知识管理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有利于我国档案馆共享应急知识管理成果,协同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4.3加强应急技术管理———提升档案馆应急管理“硬实力”首先,实现应急管理工作“端口前移”,必须加强档案馆突发事件防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尽早发现各种安全隐患,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一方面,完善档案馆环境安全监控技术;一方面,加强档案馆数字信息容灾技术在档案馆的应用。其次,加强档案馆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包括模拟介质档案灾后应急抢救技术与数字档案及网络的应急恢复技术。最后,完善档案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平台建设支撑技术也是新的技术环境下档案馆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应用物联网技术助推档案馆应急管理智能化,同时云计算协助档案馆实现应急管理资源共享。

4.4做好应急文化管理———提升档案馆应急管理“软实力”在档案馆应急管理工作中,仅依赖完备的应急法律、制度,完备的应急预案与严格的应急管理程序,会使整个应急管理体系欠缺了弹性,利用文化的力量———“文化力”可作为应急管理制度与技术的重要补充。档案馆应急管理文化是档案馆防灾避险的安全文化的一个分支。档案馆应急文化培育是应急核心价值观念潜移默化的在档案馆工作人员中渗透,逐渐被接受以形成自觉文化的过程,需要自下而上的培育与自上而下的总体规划相结合,并真正成为组织文化的一部分。

4.5强化应急差异化管理———提升档案馆应急管理“抗逆力”我国自然灾害分布区域差异化显著,不同地区面临的自然、社会灾害不同,各个地区的档案馆应该根据各自所在区域的地理、气候特点,分级、分区域有重点的进行灾害的防御,“同中求异”,施行差异化管理是提高档案馆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思路,应真正实现应急管理研究差异化、应急管理资源准备差异化、档案馆应急管理能力评估差异化。差异化管理本质上是精致管理,不仅容易调动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可以大幅缩减工作成本,提高管理效益,成就各个档案馆的共同价值。

5档案馆应急管理评价体系构建

第13篇

【关键词】 钻井 井控 安全管理工作 方法

钻井井控指的是油气井在勘探和开发的过程中,注水井、油气井的控制和管理[1]。钻井井控的安全管理则是油气的勘探和开发企业的安全工作的核心,尤其是“三高”的油气井。在井下作业的时候,钻井井控的安全管理工作某种程度上是整个石油的产业链中最弱的环节。正是从这个层面出发,本文对钻井井控安全管理工作的方法进行研究。

1 钻井井控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非常注重安全管理。造成石油及天然气安全的生产问题,从整体上看形势是稳定的。但是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以及开发的强度不断的增大,此类强度加大会带来风险的增加。我国国内发生的几起井喷失控以及硫化氢的中毒事故不但影响石油的正常开采,更给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也导致了人员伤亡,这些情况的存在,不仅不利于石油开采,对社会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井控安全管理势在必行。而安全管理工作的方法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是钻井井控安全管理的问题之一[2]。钻井井控安全管理,更多的关注事故发生后的处理,却不注重预防工作。石油开采之前,生产安全评估不到位,会造成石油在开采的过程中一直有隐患。事故发生之后,会对负责人追究。其实事故刚发生就应该受到重视。处罚只能引起短暂的重视,不是长久之计。钻井井控安全管理工作的宣传不到位,负责人过分重视经济利益,忽略了必要的宣传工作,造成在石油开采中,员工安全素质相对较低,造成人为事故出现的可能性,导致了重大人员的伤亡和经济损失。国内钻井井控设备管理在石油的开采中是相对完善的。钻井井控的设备配套工作基本上已经顺利完成。钻井井控设备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于钻井井控设备的审核以及钻井井控设备维修方面,主要是井控设备在管理中存在的细节问题。在现有的钻井井控安全管理中,不同的钻井井控安全存在的安全隐患有一定的区别,这就决定了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在合理的应用钻井井控安全管理工作方法的基础上,有效的降低事故发生率。

2 钻井井控安全管理工作方法的优化策略

结合上文对现有钻井井控安全管理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钻井井控安全管理工作方法的优化策略。

2.1 提高钻井井控安全管理意识

从提高钻井井控安全管理意识入手,引导作业队伍了解井控、认识井控、研究井控,彻底消除麻痹大意的思想,形成人人参与井控工作的局面。树立“把隐患当事故、把事件当事故”的井控安全责任理念,把重大井控安全隐患或多次重复发现的隐患当作事故隐患,对发生井控事故的要在企业问责规定的基础上加重一级处理,从“防小”入手、从细节抓起,杜绝事故的发生[3]。

2.2 加强钻井井控设备规范化管理

钻井井控设备安装使用应通过规范化管理来满足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从设计源头、现场安装、开工验收、安全检查等环节抓好井控设备安装使用标准、规范的执行。设计要高标准,不满足设计的队伍不予招标。现场安装要高标准,不满足标准要求的严禁开工。开工验收和安全检查要严要求,问题整改要彻底,整改不彻底的要停工整顿。

2.3 严把上岗资质关与验收关

井控持证上岗是井控管理的一个重要制度,也是必须具备和做好的基础工作,是保证井控安全的有效措施。培训机构和教师编制适合企业井控工作需要的培训教材,配备井控培训模拟设备,安排学员参加学习实践,确保员工扎实掌握井控技能[4]。针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油气井,分级进行开工验收与检查,从开工前方案设计、物料准备、施工组织方案、应急预案等诸多环节抓现场落实,做到各施工工序的无缝衔接,确保安全生产。

2.4 加强安全检查工作力度

安全检查是实现钻井井控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钻井作业前各部门认真检查作业范围内的各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并进行确认;班组长每天必须要对本班组的施工工作面进行安全和防火检查,坚持班前、班后会制度,切实消除安全及火灾隐患。严格执行钻井操作规程和设计要求,钻井作业中的各关键工序、岗位,必须有专人负责,同时必须经住井监督及甲方监督检查确认后方可进行作业。

2.5 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各项预案、搞好井控演练进一步修订完善井喷事故应急预案和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故应急预案,按照井控细则规定,从井控例会、井控检查、防喷演习等方面定期进行,逐步完善了现场应急处理程序和应急预案。各钻井队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员工岗位HSE风险识别和风险消减控制措施的培训,并充分利用事故案例分析,努力提高全员安全技术素质和事故防范能力;开展员工的应急预案演练和防喷。除此以外,井控应急处置“系统化”按照“发现溢流立即关井,怀疑溢流关井观察”积极井控理念的要求,完善井控应急处置体系。重点是要做到井控装备完好可靠、监视测量准确无误、井控险情研判及时、应急准备充分到位、应急处置保障有力。坚持每年开展两次井喷失控实战演练,确保应急处置“快速、准确、有效”。

3 结语

钻井井控安全管理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安全管理永恒的主题。良好的钻井井控安全管理工作方法能够在安全工作中发挥其应有的优势作用[5]。但值得注意的是,钻井井控安全管理工作本身是动态的系统化工程,需要钻井井控安全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的不断完善,才能切实有效的发挥钻井井控安全管理工作方法在安全管理中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邹汉杰,李和焱.川东北地区高含硫油气井钻井安全管理[J].价值工程,2012(18):40-41.

[2]邓勇刚,陈文斌,李波,杨刚,申剑坤.油田井控装备检维修中员工行为安全管理探讨,2012(25):46-47.

[3]范卫国.井控质量安全管理探讨[J].商情,2013(13):263.

第14篇

全面贯彻落实博乐市党委经济工作会议、博乐市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理念,紧紧围绕博乐市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发展目标,全方位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完善应急管理预案体系及考核评价机制,推进应急管理示范点深层次建设,夯实应急管理基础,加强应急管理知识宣传普及,不断提高全社会风险防范和抗风险能力,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全面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巩固应急机构建设成果,继续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总体要求,进一步理顺应急管理体制。各乡镇场、街道、市直各部门要根据人员变动及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和充实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制订应急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并认真加以落实,对辖区应急管理工作定期进行研究和部署。各乡镇场、街道要加快应急管理专兼职工作人员的配备,在工作经费及相关补助等方面予以保障;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业务例会制度,着力提高基层应急管理办事机构业务能力,切实承担值守应急、信息汇总、综合协调、指导督促职责。各乡镇场、街道以及各专项指挥部要完善协调联络机制,与驻地军队、武警部队、农五师团场(连队)加强信息沟通。市、乡(镇、场、街道)两级应急办要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专家组(技术指导组)工作机制,严格应急管理工作情况定期向专家通报制度,发挥专家组(技术指导组)作用,经常性组织开展应急管理专家调研活动。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完善突发事件监测预警、物资储备、避难场所建设、信息、征用补偿、责任追究等各项配套制度措施。

(五)加大救援队伍建设及物资储备,提升应对处置能力。按照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推进博乐市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向“一队多用、一专多能、多灾种救援”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方向发展;市环保、住建、交通、水利、农业、林业、畜牧、卫生、农机等部门结合行业特点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办法,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各乡镇场、街道要着力提高基层突发公共事件先期处置能力,建立应急救援队伍训练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培训,对应急救援队伍实行动态管理,应急救援队伍变动情况每半年报市应急办备案。市应急办制订和下发应急物资管理报备办法,加强对全市应急物资进行整合和管理,市交通、水利、林业、畜牧、卫生等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应急资源普查统计制度,建立应急资源台账,创新储备制度、方法和措施,合理确定储备品种及规模,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补充和更新,同时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应急物资协同保障和高效调运机制,确保满足调度使用。要进一步完善企业代储应急物资制度,健全政府、企业、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应急管理资金保障机制。

(六)全面推进应急示范建设。制订博乐市应急管理示范创建方案,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乡镇(街道)、学校、社区、企业积极参与示范创建,配备必要人员、装备,加大相关基础设施投入,建成标准化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逐步推动应急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三、保障措施

第15篇

全面贯彻落实博乐市党委经济工作会议、博乐市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理念,紧紧围绕博乐市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发展目标,全方位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完善应急管理预案体系及考核评价机制,推进应急管理示范点深层次建设,夯实应急管理基础,加强应急管理知识宣传普及,不断提高全社会风险防范和抗风险能力,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全面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巩固应急机构建设成果,继续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总体要求,进一步理顺应急管理体制。各乡镇场、街道、市直各部门要根据人员变动及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和充实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制订应急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并认真加以落实,对辖区应急管理工作定期进行研究和部署。各乡镇场、街道要加快应急管理专兼职工作人员的配备,在工作经费及相关补助等方面予以保障;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业务例会制度,着力提高基层应急管理办事机构业务能力,切实承担值守应急、信息汇总、综合协调、指导督促职责。各乡镇场、街道以及各专项指挥部要完善协调联络机制,与驻地军队、武警部队、农五师团场(连队)加强信息沟通。市、乡(镇、场、街道)两级应急办要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专家组(技术指导组)工作机制,严格应急管理工作情况定期向专家通报制度,发挥专家组(技术指导组)作用,经常性组织开展应急管理专家调研活动。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完善突发事件监测预警、物资储备、避难场所建设、信息、征用补偿、责任追究等各项配套制度措施。

(五)加大救援队伍建设及物资储备,提升应对处置能力。按照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推进博乐市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向“一队多用、一专多能、多灾种救援”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方向发展;市环保、住建、交通、水利、农业、林业、畜牧、卫生、农机等部门结合行业特点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办法,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各乡镇场、街道要着力提高基层突发公共事件先期处置能力,建立应急救援队伍训练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培训,对应急救援队伍实行动态管理,应急救援队伍变动情况每半年报市应急办备案。市应急办制订和下发应急物资管理报备办法,加强对全市应急物资进行整合和管理,市交通、水利、林业、畜牧、卫生等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应急资源普查统计制度,建立应急资源台账,创新储备制度、方法和措施,合理确定储备品种及规模,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补充和更新,同时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应急物资协同保障和高效调运机制,确保满足调度使用。要进一步完善企业代储应急物资制度,健全政府、企业、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应急管理资金保障机制。

(六)全面推进应急示范建设。制订博乐市应急管理示范创建方案,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乡镇(街道)、学校、社区、企业积极参与示范创建,配备必要人员、装备,加大相关基础设施投入,建成标准化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逐步推动应急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三、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