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古代诗歌特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古筝;演奏技法;创新特点;表现意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加速发展,促使了古筝艺术的空前繁荣,时代的发展需要古筝具有更加丰富的表现力,促使古筝演奏技法进入一个多元化创新的时代,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趋势,从而为音乐表现服务。现将其革新特点略述如下。
1 演奏长音新技术的出现
从演奏方式看,由于古筝属于弹拨类乐器,其特有的乐器属性决定了其演奏短音容易而长音较难,八十年代之前的古筝演奏技法中,长音效果的出现主要是通过调整短音出现的频率即摇指和托劈来实现,但这两种长音技术各有弊端,使用摇指技术时,由于古筝的面板是弧形的长方体,所以在演奏不同音区的长音时,需要及时调整手腕的高度与指甲触弦的角度,从而避免频率不均或者断音的情况。而在使用快速托劈技术时,对演奏者的大指的控制能力和耐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否则就会出现“断”和“卡”的情况,音色也比较高亢硬朗,极易出现杂音,不易奏出婉转的旋律。而轮指技术的出现,恰恰解决了这些弊端,由于轮指是通过几个手指之间的快速协调的弹奏而产生长音效果,这就使其频率能够任意的调节,演奏长音的耐力更加的持久,并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了古筝长音的音色问题,使其更加趋于饱满,圆润,自然和松弛。
2 单手分离弹奏能力的增强
所谓单手分离弹奏能力,即是将一些两只手同时协作配合才能完成的古筝演奏技法用一只手独立完成。例如,轮弹和摇勾技术,轮弹是低声部持续长音高声部单音,摇勾则是高声部持续长音而低声部单音,使在一只手演奏的情况下,能够演奏出两个声部的效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另外一只手,为其取音与做韵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同时也为音乐的多声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例如王中山创作的《云岭音画》第三段“恋歌”中最后的一部分左手轮弹新技法的使用。三个声部的同时进行,有两个声部长音轮指技术的完美呈现,将苗家少女少男们对歌时缠绵的依恋之情刻画的入木三分。再如,单手独立演奏泛音技术,是用同一只手的小指轻触泛音点的同时大指或者食指弹弦,改变了以往双手协作才能完成泛音技法的状况,同样为另外一只手进行取音和作韵提供了条件。使得以往演奏泛音的时不能弹奏其他任何技巧的状态得以改变。如王中山创作的古筝曲《云岭音画》第一部分“晨曲”中.对该技法的使用,增强了乐曲的整体画面感,给听众呈现出一幅苗家山寨清晨特有的美丽景象。
3 参与发音部位的增多
所谓参与发音部位可以分为演奏者和古筝两个方面去解释,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的演奏技法中,无论是左右手的弹弦技法,做韵技法,还是特殊音响方面,其发音主要是通过演奏者的手指与古筝的琴弦的相互作用而产生音与韵,而进入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参与发音部位大大增多,从演奏者的角度来看,不仅仅用手指来参与发音,而且用手的各个部位的各种不同状态来参与发音,包括手掌,手背,手臂,手肘等,从被演奏的古筝的角度来看,琴弦不再是古筝参与发音的唯一部位,古筝的筝首,面板,背板,扳手也参与其中,例如在乐曲《幻想曲》中,作者巧妙设计的两段用手拍击琴盒和琴弦等一系列特殊音响的段落,刻画出湘西少数民族载歌载舞欢腾的场景。作曲家与演奏者极尽可能的通过古筝的各个部位与手以及外物的相互结合创造出符合其创作意图的各种声音,促使了新的演奏技法不断涌现,为其作品服务,出现了借助外物参与发音的特殊奏法,如利用琴弓拉奏筝弦等,甚至还有古筝本身就不参与发声的演奏技法,例如:拍手等,这些都大大的丰富了古筝的特殊音响效果。
4 演奏手指间技法趋向平衡
在八十年代之前的演奏技法中,主要用大指、食指及中指完成各种技法的演奏,且手指的组合也不外乎中指与大指,食指与大指等的组合,无名指除在琶音的演奏中被用到外,很少发挥作用,因而使得古筝演奏手指间技法发展不平衡。这在演奏很多新创作乐曲的快速乐段时,传统的演奏技法中的指序的组合方式己无法满足演奏要求,而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被广泛运用到现代筝曲演奏的“快速指序”技法使无名指的演奏地位得以质的飞跃和提高,进而促使手指的组合也打破了原先的传统,各个手指间的组合被充分利用起来了。使得指序的组合方式及数量产生了质的飞跃和迅猛的裂变,以几何级数增长的众多指序组合形式为我们的演奏提供了宽松的选择余地。在一些乐曲中,更出现了小指也参与取音,完成复杂的演奏技巧,从而使手指的潜能进一步挖掘,手指间技法趋向平衡。
5 双手取音技术趋向平衡
在八十年代前的演奏技法中,左手的演奏技巧虽然从仅在琴码的左侧“作韵”发展到可以在琴码的右侧取音,左手的演奏地位不断的提升,但依然处在“右主左辅”的地位,但是到了八十年代后,由于左手带上了义甲,不仅使双手的音色达到了平衡和统一,而且为右手技术的左手化,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基础,左手的快速分指,快速勾托抹托以及左手摇指轮指,左手的快速指序,左手的独立演奏泛音,左手的音型化伴奏等,使左手的技术表现有了质的飞跃,从而使左右手在取音方面的演奏技巧趋于平衡。例如王中山创作的《溟山》中大篇幅的运用快速指序技术,并将其运用到左手的演奏当中去,使左手的快速演奏技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是双手取音技巧趋向平衡的典范。
6 左手做韵技法的缓慢发展
八十年代以来的左手做韵技法的创新和突破是比较缓慢的,但是在技法上还是有所变化,左手揉按弦技法改变了原来的“一音一揉”“一音一按”的传统,出现了同时揉按双音甚至多音的演奏技法。在八十年代后创作的现代筝曲中,借鉴了传统筝派的做韵技法,出现了突破十二律体系的做韵技法,这种观念无疑也是一种创新。
由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古筝演奏技法朝着多元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由于篇幅所限,以上只是比较粗浅的总结了革新演奏技法的主要特点,并不能涵盖全部。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演奏技法的创新是为不断创新和适应时展的现代筝曲创作而服务的,而不断创新的现代筝曲又为演奏技法的革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创新演奏技法的出现,增强和丰富了现代筝乐的表现空间,为现代筝乐的创作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持和动力。由以上六点创新特点可以看出,革新演奏技法带来了现代筝曲音乐表现的优势,即旋律织体的丰富化,特殊音响的多样化,取音能力运指速度的提高和视觉效果的新颖化,但在演奏技法日益创新的同时,也使现代筝乐在表现音乐中出现了有声无韵,有快无慢,有动无静的弊端,并出现了一些无视音乐表现内容的“炫技”筝乐作品,如何能够将古筝的传统音韵与日益革新的现代技法完美融合,这就要求我们古筝的演奏者和创作者权衡利弊,扬长避短,使现代的革新技法能够更加科学合理为古筝的演奏和创作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的古筝艺术能够健康蓬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丘霁.论筝技法的分类及其演变[J].中国音乐,2004(04).
[2] 李晗.谈古筝演奏技法的创新与发展方向[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04).
[3] 乔荞.当代古筝演奏左手新技法一瞥[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2(04).
[4] 闫爱华.简论古筝的模拟音响效果及演奏手法[J].人民音乐,1996(04).
【关键词】唐代 诗歌 女子体育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兴盛、最繁荣的朝代,这一时期疆域辽阔,国势富强,社会相对稳定,封建经济高度繁荣,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物质和精神文明。而唐朝精神文明最具代表性的产物——诗歌,进入了其发展的辉煌时期,产生了众多的诗人和数以万计的诗歌作品。其中,许多诗歌以体育活动为创作内容,以其独特的风格为我们反映了唐代体育活动的发展面貌,尤其是以女子体育运动项目为题材的诗歌,更是在各种诗歌流派中大显光彩。在整个封建社会中,唐代女子的体育活动,可谓最为兴盛,这一时期无论是在种类上、形式上、规模上都在我国女子体育运动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本文试图从唐代体育诗歌的角度来对古代女子体育运动进行分析,以对唐代女子体育发展特点及其兴盛的原因做更多方面和深入的探究,从而为弘扬传统体育文化和发展我国现代女子体育运动提供借鉴意义。
一 唐诗中女子体育概观
唐代女子体育出现繁荣景象,项目之丰富、参与人数之多,都是先前其他朝代所无法比拟的。在体育史上也有:“惟有‘大唐三百年’,是
(3)杂技。唐朝时,宫廷中训练女伎,每逢统治阶级、达官贵人的庆典宴会,她们往往应召表演。杂技的项目主要有马技、绳技、戴竿。刘言史《观绳技》中“重肩接立三四层,著履背行仍应节。危机险势无不有,倒挂纤腰学垂柳”、刘晏《咏王大娘戴竿》中“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分别描述了绳技、戴竿这些惊险的杂技活动。
4.骑射游猎活动
唐代帝王后妃为了满足奢侈的生活欲望,经常组织一些体育活动,当时唐尚武之风大兴,故而骑射活动普遍地开展起来,帝王出猎时,嫔妃宫女经常结伴而行,女子骑射游猎的很多。杜甫《哀江南》中有:“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中双飞翼。”这首诗突出描绘了宫女骑射的英姿。韩偓的《从猎》:“小镫狭鞭鞘,鞍轻伎细腰。”妃嫔宫女能够行弓射猎,纵马飞驰,她们的技艺已相当高超。另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宫中,端午日造粉团,角黍贮盘中,小弓射之,中则得食,都中盛行此事。”可见,唐代女子骑射游猎活动已成为一项充满竞赛性的娱乐体育活动了。
二 唐代女子体育发展特点
1.娱乐性
从以上唐诗中举出的体育活动项目和内容来看,唐代女子体育活动以各类游戏为主,虽然活动范围和活动强度较历代王朝有所增加,但这些活动竞技性少,女子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娱乐别人和娱乐自己,表演成分多,带有明显的娱乐性。
2.崇尚健壮的审美性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政权更迭频繁,形成了民族冲突与融合共处的局面。唐王朝地域辽阔,境内分布着众多的民族,唐实行开放、平等的民族政策,使得社会风气日益开放,加之“唐代大有胡气”冲淡了传统的儒家伦理,礼法束缚减轻,唐王朝开始崇尚“健美”,宫廷妇女积极投身于显现力健之美的体育活动中,从而使得唐代女子体育活动多突出其健美的身躯,如健舞、骑射、马球、蹴鞠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初,吕蒙病笃,吴王问曰:“卿如不起,谁可代者?”蒙对曰:“朱然胆守有余,愚以为可任。”朱然者,九真太守朱治姊子也,时为昭武将军。蒙卒,吴王假然节,镇江陵。及曹真等围江陵,破孙盛。吴王遣诸葛瑾等将兵往解围,夏侯尚击却之。江陵中外断绝,城中兵多肿病,堪战者裁五千人。真等起土山,凿地道,立楼橹临城,弓矢雨注,将士皆失色;然晏如无恐意,方厉吏士,伺间隙,攻破魏两屯。魏兵围然凡六月,江陵令姚泰领兵备城北门,见外兵盛,城中人少,谷食且尽,惧不济,谋为内应,然觉而杀之。
(选自《资治通鉴》)
吕蒙称赞朱然“胆守有余”,你能从文中找出依据吗?请简要分析。
解析:分析这道题,首先要理解“胆守有余”的含义(“胆守有余”即很有胆识,很有操守的意思),然后从文中找出能体现朱然很有胆识,很有操守的句子,并分析其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
参考答案:①当江陵城危难之际,朱然泰然自若(晏如无恐意),并且不断激励将士,可见其胆识过人。②当朱然发现江陵令姚泰想做魏军内应时,就处死了他(然觉而杀之),可见他忠于职守,执法严明,很有操守。
【阅读指导】
一、了解传记材料特点
古代人物传记,所选的材料篇幅较短。近年考试中文言文里面出现的人物,或保持操守、善于破案,或处事高明、有勇有谋,或勤于治政、劝民农耕,都包含着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积极因素。传记文本的结构一般比较简单。开篇介绍主人公的姓名字号、祖籍族望、家境师学、父兄仕途、布衣声名等基本信息。正文主要记载主人公生平事迹。这些材料多以时间为线索贯串始终,以品行为核心决定取舍,以任职与官衔为行文标志,以事迹片段为表意载体。结尾交代主人公所至官位、朝野名望、人生结局、卒年赐谥等。了解传记谋篇布局上的这些特点,有助于把握叙事脉络,从而归纳出人物性格特点。
二、积累传记相关常识
传记中常见的人物性格类型:聪慧博学、淡泊名利、孝亲爱民、知错能改、秉公清廉、智勇过人、忠肝义胆、刚正不阿等。
传记中常见的表现人物个性的词语:埂、鲠、耿、仁厚、耿介、刚毅、周密、宽厚、骨鲠、正直、恺悌、聪、慧、敏、木讷、奸、佞、诈、狡猾、危坐、阿谀、献媚、谄谗、谲。
传记中常见的表示人物身份变化的词语:表示授予、提升的有征、辟、荐、举、拜、除、授、起、擢、拔;表示调动官职的有迁、转、调、徙、出;表示兼职、的有兼、领、署、权、摄;表示降职、罢免的有贬、谪、出、左迁、罢、黜。
三、掌握传记阅读方法
1.疏通文意,圈画重难点。疏通文意,要从头到尾通读文本,碰到一些不容易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先“跨”过去,也许借助上下文的内容、句式来分析,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此基础上,对于一些重要信息和可能干扰阅读理解的文字要圈画出来,各层意思之间可以用竖线断开。“重要信息”主要指主人公的姓名、官职及其变动情况、工作地点及其变动情况等。“可能干扰阅读理解的文字”主要指文中的一些名词术语,如人名、地名、官职名、官府宫廷名、科举考试和官职升降专用术语等,这些词语往往有特点含义。各层意思断开以后,不同时间、地点发生的事一目了然。
2.知人明事,理清层次。在对文章有大致了解的基础上,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1)文中所写之人,是朝廷官员、功臣烈士、还是文人高士?(2)文章写了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有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3)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哪几件事?(4)事件按怎样的先后顺序安排,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文章是沿着什么思路展开的,是总分式、并列式、还是层进式,是顺叙还是倒叙,有没有插叙?
3.知人论世,了解性格。结合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和人物生活小环境来解读人物性格,仔细分析人物语言所流露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质及行动所体现的社会意义。我们可以从主人公一生所经历的重大事件中,通观其思想性格,特别要注意人物在人生转折点处的特殊表现。
史传文末一般都有作者的评语,称为“评”或“赞”。这样的评语,既可以帮助我们从理性认识的角度去审视主人公的思想、个性、人格、情感、价值观等,也可以让我们获知作者本人的观点态度。
【阅读思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人也。少为县吏,以清公称。将避乱荆州,未至,闻刘表政令不明,遂往鲁阳。太祖临兖州,辟为治中从事。玠语太祖曰:“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今袁绍、刘表,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太祖敬纳其言,转幕府功曹。
太祖为司空丞相,玠尝为东曹掾,与崔琰并典选举。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於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太祖叹曰:“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复何为哉!”文帝为五官将,亲自诣玠,属所亲眷。玠答曰:“老臣以能守职,幸得免戾,今所说人非迁次,是以不敢奉命。”大军还邺,议所并省。玠请谒不行,时人惮之,咸欲省东曹。乃共白曰:“旧西曹为上,东曹为次,宜省东曹。”太祖知其情,令曰:“日出於东,月盛於东,凡人言方,亦复先东,何以省东曹?”遂省西曹。初,太祖平柳城,班所获器物,特以素屏风素冯几赐玠,曰:“君有古人之风,故赐君古人之服。”玠居显位,常布衣蔬食,抚育孤兄子甚笃,赏赐以振施贫族,家无所馀。迁右军师。魏国初建,为尚书仆射,复典选举。时太子未定,而临菑侯植有宠,玠密谏曰:“近者袁绍以嫡庶不分,覆宗灭国。废立大事,非所宜闻。”后群僚会,玠起更衣,太祖目指曰:“此古所谓国之司直,我之周昌也。”
(选自《三国志·魏书》,有改删改)
1.下列选项中,全部表现毛玠“有古人之风”的一组是(
2.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练习仿写现代诗。
3.积累有关诗歌的名言。
一、回顾所学,导入新课。
1.同学们,第三单元主要学习的是什么?(现代诗)
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4篇课文,想一想:现代诗有什么特点?(有节奏感;蕴含丰富的想象;饱含真挚的情感。)
二、学习“交流平台”。
结合本单元的诗歌,归纳现代诗的特点。
三、学习“识字加油站”。
1.这些古代文人你都认识吗?和同学们交流一下,看看你对他们了解多少。
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屈、渊、孟、甫、韩、愈、禹、锡、仲、龚。)
四、学习“词句段运用”。
1.(1)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分析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体会如何描写颜色。
(2)找一找其他描写颜色的句子,和同学交流。
2.读一读,注意节选诗歌的加点部分,说说加点的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
(1)请你在学过的课文中再找出几处运用排比手法的句子,并与同学们交流、品味,说说这样表达的好处。
(2)仿写练习:请你运用排比手法写一首小诗。
五、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齐读“日积月累”的句子。
2.学生交流句子意思,明白这些句子都是描写诗歌特点的。
(1)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艾青(谈诗美)
(2)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朱光潜(谈诗的节奏)
(3)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英国]华兹华斯(谈诗歌创作)
3.你还积累了哪些描写诗歌的名言?请在全班交流。
(1)诗歌是一团火,在人的灵魂里燃烧。这火燃烧着,发热发光。——[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2)和谐是诗的语言的生命。——郭沫若
4.读了这些诗句,你明确诗歌的特点了吗?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现代诗,了解了现代诗的特点,认识了八位古代文人,并尝试仿写现代诗,积累了有关诗歌的名言。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多多积累和摘抄现代诗,体会现代诗优美、简练、富有节奏的语言艺术特色。
关键词:小学;古诗;诵读;教学
诵读是我国古代语文学习的优良传统,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工作者应充分重视这一方法的运用。
一、诵读是对小学生诗歌启蒙教育最基本,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最早的诗歌是人们口头吟唱的,诗歌中的音乐因素和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音乐性是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音乐美又被称为韵律美、声韵美,表现为押韵、平仄、句数、字数、停顿节奏、双声、叠韵、叠字等语音特征的有规律的反复所形成的听觉上的审美感受。
周振甫在《论诵读》中总结了诵读的种种好处,他说:“读时分轻重缓急,恰好和文中情事的起伏相应,足以帮助对文章的了解,领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情绪;懂得音节和情绪的关系,到写作时,自会采取适宜的音响节奏来表达胸中的情意。”清代程廷祚认为:“古者之于诗,有诵有歌,诵可以尽人而学,歌不可以尽人而能也。”近人黄仲苏认为:“诵就字义言,则为读之而有音节者……”朱光潜说:“歌重音乐的节奏而诵重语言的节奏。”综合各家的理解,我认为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反复地读,熟练到脱口而出,自然成诵。方智范分析到:“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中一种有益于积累、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应当适当提倡。诵读是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尤其适用于优秀诗文等声情并茂的作品。诵读比简单的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又不象朗诵那样具有表演性。这一方法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位、情感投入,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
二、诵读的作用是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体会诗歌的语言和韵律美,并受到情感的熏陶
20世纪30年代初,夏丐尊等专家说:“读,原是很重要的,从前的人读书,大多不习文法,不重解释,只知在读上用死工夫。他们朝夕诵读,读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文义也自然了解了。……”近来学生们大家虽说在学校里“读书”或“念书”,其实读和念的时候很少,一般学生只做到“看”而已。我认为语言学科,不该只用眼和心,须于眼和心以外,加用口及耳才好。读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萧涤非说:“律诗本是一种具有音乐性的诗体,诗人完成一首律诗,往往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用口吟出来的。对于一首律诗特别是象《秋兴八首》这样的七律的鉴赏,更需要下一点吟咏的工夫。这倒不是单纯为了欣赏诗的音节的铿锵,而是为了通过抑扬亢堕的音节来更好地感受作者那种沉雄勃郁的心情。前人评《秋兴八首》谓‘浑浑吟讽,佳趣当自得之’”这虽然是针对律诗的特点而言,其实何尝不可以看作诵读古代诗歌的共同特色。这种方法似笨拙,实巧妙。它可以使古典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铭刻到自己的脑海中,一辈子也磨洗不掉。因而才可能对它们耳熟能详,而理解得十分透彻。
三、展开诵读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诗歌特点予以指导
首先,诵读强调实践性,注重读的过程,遍数多是其基本要求。课程标准从“过程和方法”的维度出发,强调古代诗歌的启蒙教育应突出实践性,在反复的诵读实践中模仿、尝试诵读方法的不同变化,再积累诵读的经验。这个过程不同于以会背为目标的检测。南宋朱熹说:“读之,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叶圣陶说:“吟诵的时候,对于研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所以他要求:“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一遍地读来入调,一遍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
其次,诵读还要强调诵读的目的性。诵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朗读。“用普通话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列在了每个学段阅读目标的第一条。朗读是指放声读。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诗歌特点予以指导,使学生明白读的目的和要求,表达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和心理变化,注重对具体读法的指导,注重停顿、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不同、思想感情和心理变化之间的微妙关系,即课程标准所说的“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一些专家对此也有一些精辟的论述。如朱自清认为,“熟读的工夫是不可少的。吟诵与了解极有关系,是欣赏必经的步骤,吟诵时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在朗读时,“要能分辨语气的轻重;使声音有缓急,合于原文意思的发展。”这些论述是有指导意义的。
再次,诵读的训练要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随着理解领悟能力的增强,学生的诵读技巧会越来越高,老师必须根据这些特点确定不同学段的诵读的不同要求和训练方法;组织课堂的诵读实践要适应学生的趣味,采取多种训练方法给学生示范和引导。
总之,诵读是和情感体验、语言积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指反复多遍,最终烂熟于心的读。学生吟诵诗歌,抑扬顿挫,韵味无穷,有意识地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音律的美,诗歌意境的美,形象的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和感染。与朗读相比,诵读更强调个人体验,更强调内化。诵读是古代诗歌启蒙教育的贯穿始终的方法。
参考文献
曾祥芹,《阅读技法系统》,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135
程廷祚,《诗论十五》,道光丁酉年刻本《青溪文集》卷二
黄仲苏,《朗诵法》,上海,上海开明书店,1936.126
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119
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64
夏丐尊,《叶圣陶.文心》,上海,上海开明书店,1948(再版,107
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论著选评》,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909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3-15
本论文关键词:小学;古诗;诵读;教学
诵读是我国古代语文学习的优良传统,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工作者应充分重视这一方法的运用。
一、诵读是对小学生诗歌启蒙教育最基本,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最早的诗歌是人们口头吟唱的,诗歌中的音乐因素和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音乐性是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音乐美又被称为韵律美、声韵美,表现为押韵、平仄、句数、字数、停顿节奏、双声、叠韵、叠字等语音特征的有规律的反复所形成的听觉上的审美感受。
周振甫在《论诵读》中总结了诵读的种种好处,他说:“读时分轻重缓急,恰好和文中情事的起伏相应,足以帮助对文章的了解,领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情绪;懂得音节和情绪的关系,到写作时,自会采取适宜的音响节奏来表达胸中的情意。”清代程廷祚认为:“古者之于诗,有诵有歌,诵可以尽人而学,歌不可以尽人而能也。”近人黄仲苏认为:“诵就字义言,则为读之而有音节者……”朱光潜说:“歌重音乐的节奏而诵重语言的节奏。”综合各家的理解,我认为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反复地读,熟练到脱口而出,自然成诵。方智范分析到:“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中一种有益于积累、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应当适当提倡。诵读是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尤其适用于优秀诗文等声情并茂的作品。诵读比简单的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又不象朗诵那样具有表演性。这一方法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位、情感投入,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
二、诵读的作用是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体会诗歌的语言和韵律美,并受到情感的熏陶
20世纪30年代初,夏丐尊等专家说:“读,原是很重要的,从前的人读书,大多不习文法,不重解释,只知在读上用死工夫。他们朝夕诵读,读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文义也自然了解了。……”近来学生们大家虽说在学校里“读书”或“念书”,其实读和念的时候很少,一般学生只做到“看”而已。我认为语言学科,不该只用眼和心,须于眼和心以外,加用口及耳才好。读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萧涤非说:“律诗本是一种具有音乐性的诗体,诗人完成一首律诗,往往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用口吟出来的。对于一首律诗特别是象《秋兴八首》这样的七律的鉴赏,更需要下一点吟咏的工夫。这倒不是单纯为了欣赏诗的音节的铿锵,而是为了通过抑扬亢堕的音节来更好地感受作者那种沉雄勃郁的心情。前人评《秋兴八首》谓‘浑浑吟讽,佳趣当自得之’”这虽然是针对律诗的特点而言,其实何尝不可以看作诵读古代诗歌的共同特色。这种方法似笨拙,实巧妙。它可以使古典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铭刻到自己的脑海中,一辈子也磨洗不掉。因而才可能对它们耳熟能详,而理解得十分透彻。
三、展开诵读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诗歌特点予以指导
首先,诵读强调实践性,注重读的过程,遍数多是其基本要求。课程标准从“过程和方法”的维度出发,强调古代诗歌的启蒙教育应突出实践性,在反复的诵读实践中模仿、尝试诵读方法的不同变化,再积累诵读的经验。这个过程不同于以会背为目标的检测。南宋朱熹说:“读之,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叶圣陶说:“吟诵的时候,对于研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所以他要求:“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一遍地读来入调,一遍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
其次,诵读还要强调诵读的目的性。诵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朗读。“用普通话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列在了每个学段阅读目标的第一条。朗读是指放声读。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诗歌特点予以指导,使学生明白读的目的和要求,表达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和心理变化,注重对具体读法的指导,注重停顿、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不同、思想感情和心理变化之间的微妙关系,即课程标准所说的“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一些专家对此也有一些精辟的论述。如朱自清认为,“熟读的工夫是不可少的。吟诵与了解极有关系,是欣赏必经的步骤,吟诵时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在朗读时,“要能分辨语气的轻重;使声音有缓急,合于原文意思的发展。”这些论述是有指导意义的。
再次,诵读的训练要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随着理解领悟能力的增强,学生的诵读技巧会越来越高,老师必须根据这些特点确定不同学段的诵读的不同要求和训练方法;组织课堂的诵读实践要适应学生的趣味,采取多种训练方法给学生示范和引导。
总之,诵读是和情感体验、语言积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指反复多遍,最终烂熟于心的读。学生吟诵诗歌,抑扬顿挫,韵味无穷,有意识地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音律的美,诗歌意境的美,形象的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和感染。与朗读相比,诵读更强调个人体验,更强调内化。诵读是古代诗歌启蒙教育的贯穿始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曾祥芹,《阅读技法系统》,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135
<2>程廷祚,《诗论十五》,道光丁酉年刻本《青溪文集》卷二
<3>黄仲苏,《朗诵法》,上海,上海开明书店,1936.126
<4>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119
<5>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64
<6>夏丐尊,《叶圣陶.文心》,上海,上海开明书店,1948(再版,107
<7>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上>,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909
一、狄兰•托马斯与现代主义诗歌
狄兰•托马斯生活于动荡的年代,当时社会矛盾较为突出,简单的语言已经无法有效表达出人们内心的情感,这就是西方现代语言的危机。人们的思想情感不能通过语言得到有效的表达,这加剧了社会矛盾。在这种情况下,现代主义诗人开始探索新的语言形式,狄兰•托马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诗人的创作过程中,文字直接决定了诗人的风格特点。就如同画家作画,同样的对象在不同的画家眼中有所不同,能画成不同的作品,诗人也是如此,诗人的语言风格体现于文字中,如何有效组合普通的文字,在其中选择更为贴切的词句尤为重要。对于超现实主义诗人而言,其语言特色就是打破传统逻辑思维和道德约束,将人们的内心世界通过新颖的语言表现出来,让读者感受到奇特的语言魅力。狄兰•托马斯的诗歌在节奏把握方面十分到位,人们在读他的诗歌时能够感受到氛围及语调的变化。狄兰•托马斯也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在诗歌创作中,他将丰富的想象力和充沛的情感通过诗歌形式表现出来。狄兰•托马斯主要采取重复性诗歌表达技巧,以此将所要表达的内容不断推向。例如在诗歌《穿过绿色茎管催动花朵的力》中,狄兰•托马斯就采用这种表达技巧,将生命循环的规律以及凄怆的生死别离表现出来。
二、狄兰•托马斯诗歌的语言特征
1.词语实体化狄兰•托马斯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和技巧,形成了新颖的诗歌体式。他像艺术家一样通过语言创造艺术,寻找表达的新途径,他通常组合没有逻辑关联的词语,在词语跳跃的过程中将读者带入唯美的境界。狄兰•托马斯在诗歌创作中运用非理性的方式,颠覆了传统语言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界限,用语言取代实物,表达出超越实物的境界。他笔下诗歌不是单一的语言形式,而是语言与旋律的结合体。例如诗歌《我折断的这片面包》充分利用了神话传说中的诗歌特色,将神话故事融入诗歌中,不仅表现出了诗歌的魅力,还赋予诗歌以故事性和生命力,使原本单一的诗歌生动起来。语言不仅是一种媒介、一种传播工具,它也有自己的灵魂、生命力。通过狄兰•托马斯式的诗歌,人们可以明确地感受到诗歌文字的与众不同,语言表达不再软弱无力,不再像玻璃一样透明,反而成了彰显人性的镜子,能够反射世间的美好,让人们看到镜子中美丽的自己,看到自己心中内在的美。2.注重语言修辞形式修辞只是语言表达的方式之一,在所有文学作品中都可以运用,在诗歌中运用修辞手法能让诗歌语言更加生动,增强诗歌的形式美和内在美,因此在诗歌创作中需要注意修辞手法。在诗歌创作方面,狄兰•托马斯同著名诗人庞德一样,他们不会通过理性的思维评判事物本身,更注重语言的表现形式。他认为诗歌应该具有多彩性,将静态的语言与动态的旋律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诗歌的动态魅力,通过色彩、音响、旋律将诗歌表达出来,而不是以单一的逻辑思维,情感因素是诗歌语言的根本。为了表现出诗歌的文学色彩,狄兰•托马斯在《我切开的面包》中同样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例如排比、拟人、重复、尾韵等。这些都成为辅助元素,使他的诗歌更加生动迷人。例如他在诗歌《致你及他人》中写道“窗户倾如他们的心扉”,在诗歌《你的痛苦》中写道“你的痛苦是弦上的音乐”,从这些语言中可以看出诗人美妙的想象力以及丰富的情感。3.个性化语言个性化语言是语言创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诗歌特色的基础。个性化语言是狄兰•托马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其诗歌创作中的独特之处。诗歌语言实体化也是狄兰•托马斯诗歌创作的主要形式,想要将诗歌语言实体化就需要充分了解语言的形式因素,只有这样才能突破客观实物的约束,打破客观存在物体的界限,让诗歌不再受语言规律的束缚,拓展语言的空间和表现方式,让读者产生共鸣。注重运用诗歌的形式因素是狄兰•托马斯在创作诗歌时一贯强调的,只有强化形式因素才能淡化语言的单一性和指示。形式化的表现方式能让诗歌表达更加直接,同时消弭对客观现实的冒犯以及由其导致的争议。在诗歌创作中,狄兰•托马斯还通过语法变异等形式表现出反逻辑、反理性等思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代诗歌受到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使诗歌表现形式趋于单一,大部分诗歌不再像先前那样优雅,更多偏向直观的描述。正如著名诗人巴赫金所说,想要建立乌托邦式的诗歌风格,需要摒弃事物的本身状态,只有这样才能诞生新型的诗歌。
三、狄兰•托马斯诗歌中的语言张力
一、有的放矢,明确诗歌鉴赏要求
学生要能够把握和理解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诗歌作品景物形象、事物形象和人物形象都是作者情感寄寓、生活理想和哲学思考的载体。而凝练、简洁、含蓄富有变化、具有音韵和谐之美的语言,是我们语言能力提升,感悟能力增强的体现和显现;而表达技巧是诗人驾驭与运用语言来表现思想、显现生活并在精妙创设的意境中的写作技法的体现。诗歌鉴赏时,只要把握了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我们才能鉴赏出诗人的情感、观点;在获得美的感悟中体会出作者写作诗歌和通过诗歌表现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政治倾向等等志趣。因此,鉴赏诗歌某称程度上就是感受诗歌生活的哲理,人生的意义,获得审美与情趣的熏陶与提高。
读一首古诗是与古人交流,而只有很好地理解古人诗歌创作的艺术手法与情感寄托才能让我们获得心灵的滋养。因此,如何才能由感受美到鉴赏美,是我们诗歌教与学的重点,也是我们古代诗歌鉴赏有效的必然要求。
二、分析意象,理解诗歌创作艺术
意象是寓“意”之“象”,作者在诗中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我们在诗歌学习和鉴赏时,首先知道诗歌写了什么,然后才能在诗歌中意象的运用理解中获得诗歌的美与艺术特质。
我在最近一次练习中考了王炎《江城子・癸酉春社》诗歌鉴赏讲评中就重抓诗歌的意象。如首句“清波渺渺日晖晖,柳依依,草离离”中描写的景物有怎样的特点这一题,答案比较笼统。我引导学生先分析这句写了哪些意象,学生找出了清波、阳光、柳和草等四种景象,然后我让他们思考是如何写呢?于是学生明白意象描写中的叠词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运用。而“人独处,燕双飞”的艺术手法的鉴赏,也是通过两个意象之间对照来表达情感的,于是学生在比较对比中获得了反衬与以动衬静的手法,体会到作者落寞情怀与安闲平静情感。再通过“踏春”、“郊寒”、“野蔌山肴”、“村酿”等意象的把握获得以景衬情,景情相融的艺术手法。
可见,我们分析鉴赏诗歌意象是解读诗歌的手法的重要方法,并且通过意象可以体会诗歌在意象中融入的情感,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被认为是该诗最精彩的句子,意象暗含暗示情感,道尽旅人道路辛苦与羁旅愁思。
当然,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是多向的,不同诗歌中的同一意象的含义会有区别的,因此,我们不能孤立、静止的去理解和把握。
三、知人论世,把握诗歌创作情感
很多学生拿到一首古诗可能大致能够知道诗人写了什么,可是却不知道诗人写这首诗歌的意图与情感。于是,我们在鉴赏中方向就可能有失偏颇,从而误读诗歌,使得诗歌鉴赏题作答不够准确。
“知人论世”是评论古代诗文的一个重要观点与原则。离开作者生平思想和创作诗歌时候的情况,那么我们是无法准确解读与鉴赏诗歌的。
如杜甫《登高》这篇诗歌,宋代罗大经读出八种悲意――十四字之间含八意;但是我们为什么读不出来呢?原因可能是我们没有把握杜甫的诗歌特点和创作这首诗歌时的境遇状况。杜甫在安史之乱后经历了辗转流浪到成都,本想凭借好友严武能够安定下来并施展自己的政治才华,可是短暂的安定却因严武去世而化为泡影,于是无家可归、走投无路而又百病缠身,潦倒不堪的杜甫无奈被迫东下;到达夔州时百感交集抒写了该诗。如此写作背景的把握,我们可以感受这样一个自认为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才能的杜甫,反观其难过半百的奋斗历程,悲伤之情显现于诗歌的字里行间。
【关键词】古代诗歌 教学体会 鉴赏步骤 鉴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鉴赏古代诗歌的一般步骤:
一、审诗歌的题目,把握其中包含的丰富信息。
诗歌的题目即诗歌的眼睛,其中寓含着大量的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诗人的心情以及诗歌的类型,甚至主要的表现手法等)。认真理解诗歌的题目是我们进行诗歌鉴赏的第一步。《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个题目看过之后学生会清楚的知道事件发生的地点,同时也会自然的联想到“古人登高必有所感怀”的习惯。对于辛弃疾这样一位爱国诗人登高望远学生应该自然的和英雄空有报国之志却报国无门的心境联系在一起,这样对于理解整首词会有很大的帮助。可见深入理解诗歌的题目有时对于理解整部作品会有很大的帮助。关于理解诗歌的题目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领会。
1、如果诗歌的题目直接点明了所描写的对象,那么学生可以从描写的对象着手,通过把握描写对象的特征来理解作者的情感。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当中的“送”点明了什么事件,“孟浩然”点名了送别的对象,那么孟浩然和李白是挚友,同时也是诗歌创作方面的知己,孟浩然的离去对于作者来说是一件十分难过的事情,真可谓“人生得一知己难矣!”。诗歌题目中的“之”是一个动词为“到”或者“往”的意思。“广陵”为到的地点。看完诗歌的题目基本上就会了解诗歌所写的大致内容了。诗中很自然地写出当时见到的景色、听到的声音和内心的感受,情景交融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老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2、如果诗歌的题目直接点明或者暗示了某种感情,那么就应该从题目所提示的角度入手,去理解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诗歌意象来传达情感的。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秋边一声雁。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一看到这个诗题中的“忆”字,学生就会明确这是一首思念亲人的作品,结合诗题再看诗歌中的内容可以明显感觉得到杜甫这样一位大方之家,诗中未题一个“忆”字,只描绘了一番边秋、露月,叙写了一遍有弟无家、寄书不达的形势,其焦忧之情、思念之切尽显。可见认真分析诗歌的题目对于理解诗歌有很大的帮助。
二、审诗歌的作者了解其创作风格,深入了解诗歌创作背景。
当讲到《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文时学生应掌握辛弃疾的创作风格,这样对学生理解词有相当大的帮助。辛弃疾的词意境雄奇阔大,气魄宏伟,形象生动,纵横激烈,沉郁顿挫,豪迈非凡。他继承了《诗经》《楚辞》的传统,创造性的运用比兴、象征手法,大量用典,风格多样,辛词形成了“稼轩体”的独特风格,把词的容量和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同时学生了解该词的创作背景也至关重要,这首词是作者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是所作,这时,他自江北率领人马来南宋已十多年的时间了,虽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情和抱负,但是朝廷对他不信任。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压抑,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了解作者创作风格,分析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入手:
1、明确诗人创作方法与风格特点。如读到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就应该想到他们都经历过大唐的全盛时期,同样也都经历过让人痛苦不堪的安史之乱。那么他们在经历不同时期所创作的作品其风格特点是有着很大区别的。李白诗歌的特点是清新飘逸,诗歌在描摹写景之时会给人以灵动之感。杜甫的诗歌特点则是沉郁顿挫,读到伤心时会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2、准确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歌鉴赏不应忽视对其创作背景的解读。这里所谈的背景包括诗人物所处的时代、生平遭遇、思想主张等多方面的内容。借助背景,可以很好的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易安居士李清照笔下的作品大多词清调苦,流露的感情婉曲真挚,多有今昔盛衰之感,个人身世之悲,他的创作以“靖康之变”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等,后期多写伤时感乱,怀乡忆旧,如《声声慢》(寻寻觅觅)、《永遇乐》(落日熔金)等。高中语文必修四所选的李清照的《醉花阴》《声声慢》就是写于前后两个不同的时期,学生如果清楚的知道她前后两个不同时期的创作特点,那么就会很好的理解两首词各自不同的特点,准确把握词所抒发的情感特点。
三、深刻w会字句,品位诗歌语言魅力。
1、正确理解诗歌中的用典。诗歌中的用典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有明确出处的,课本一般会有注释。对于这类典故,学生要强化记忆,掌握典故的由来和内容,避免张冠李戴,混淆人物。曹操《短歌行》中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出自于《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在吃饭时曾三次把饭从嘴里吐出来,惟恐因接待贤士迟慢而失掉人才。另一种是课本上无注释的,它是是古典诗歌中许多常用的意象,由于传统文化的积淀有了典故的功能。
2、把握诗歌中的词性。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一些词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歌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学生在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如王维“日色冷青松”;何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以上诗句中的“冷”、“暗”、“红”、“绿”、“老”、“肥”,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各有各的妙用,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以上是本人在古代诗歌鉴赏方面的几点体会,有不足之处望同仁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全集・家书一》长沙岳麓书社。
《春》作者以新奇的比喻、清新流畅的语言赞美春天,想象春天,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以及春天里的人,细腻的感官描写,以及对景物独到的观察、典型景物的选择均有高妙之处。
《济南的冬天》则像讲故事一样充满沧桑感、动感。描写景物着眼于景物特征,“响晴”算是济南冬天的总特征吧,作者先从总体上把握济南特点,然后揭示济南的地理特点,山暖和而安适,水绿盈盈的,写出冬天济南的独特魅力。
《夏感》则抓住了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征展开,“热烈”即麦浪翻滚、热风浮动,“紧张”农民忙着打麦子,忙着给秋苗施肥。“急促”指田间禾苗、麦子、玉米高粱,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写景着眼于景物细节,书写生动,概括有个性,角度新颖,见解独特。
《秋天》以叙述笔触为诗,语言清新婉丽,秋天“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转换景物角度,由景及人,脉络分明。诗歌语言的韵律美、和谐美可见一斑。
《古代诗歌四首》书写春秋之景,想象或宏阔,或清丽,展现了不同风格的诗歌特色。或是秋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或是春天,“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好课文就是写作的好范例,学习本单元,就是要模仿这些经典文学作品来尝试写作的乐趣。如何才能写好景物类文章呢?
其一,要静心观察,细心体悟。春天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春意表现在一草一木上。只有细心观察,方有独特的审美体验,才能做到描写到位,表达生动。“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才是典型的秋景嘛,撒网捞起的树叶,这是秋天最美的一片叶子。
其二,要抓住景物特征来写。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特色,一个季节有一个季节的风情。在作家梁衡笔下,夏天“紧张、热烈、急促”,在曹操笔下,秋天“萧瑟、宏阔、浪漫”。同样是秋景,在何其芳笔下,秋天“清丽、细腻、多情”。这就是说,景物是带有个人独特体验的景物,这样的景物才具有新鲜感、代表性。
关键词:汉诗;模糊;翻译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3-0172-01
模糊,是语言的基本特性之一,是一种基本现象。从语言产生的角度来看,语言必定是模糊的。语言是伴随着人类文明产生的,是人类认识世界表达自我的工具。而世界上的许多客观存在对人类而言,并不清晰,而是模糊的。另一方面,出于语言表达的需要,人们故意使用一些语义模糊的词语以适应不同的交际需要。以模糊达到某种语用目的,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诗歌是我国文学的瑰宝,是中国五千年历史的珍贵遗产,诗歌中大量朦胧的描写和意境的烘托正是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模糊语。通过对这些模糊语的分析,对翻译我国古代诗歌有一定的帮助和启示。
一、汉诗的模糊性
诗歌长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所谓“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刘熙载《艺概诗概》)。诗人习惯按个人感情选辞藻完成意象,主观色彩极浓,所用语言简隽空灵,具有一种朦胧的美。诗歌是抒情的产物,而情感作为一种生理现象,缺乏明晰性,无法作量化的分析,更无法以可推论的形式描述,所以语言大师在诗歌面前常常感到困惑而笔拙词穷,唯有借用模糊词语表达感情。此外诗歌的语言及表达特点决定了诗歌的模糊性,诗的语言是高度浓缩的语言,历代诗人都追求语言的凝练,以求“一语胜人千百”、“语不惊人死不休”,而高度凝练的语言,由于信息量大,外延包含广,最具模糊性。因此诗歌可以唤起读者的无限来遐想。但同时也给诗歌翻译带来了不小的难题。
二、汉诗英译的原则
翻译一直以来是以“信”为要旨。在翻译中,将原文的准确语言译为模糊语言或将原文的模糊语言译为准确语言,似乎有不忠实之虞。但实际翻译的情形往往复杂多变,如果不能灵活的运用语言作为翻译工具,而一味地追求字面上的“忠实”或“相似”,而很可能会陷入“死译”的泥淖中。事实上,模糊语言与准确语言的互相替换在翻译中应用得相当广泛,尤其是在诗词的翻译中。
1.译者可以将原文的模糊语言译成准确语言
如《昆仑》中“夏日消融,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的“人或为鱼鳖”译为“Menarefish’sfood,too”(赵甄陶译)。原文不是说人变成了鱼鳖,而是葬身鱼腹之意,引文将其转化为准确的语言,但原意并未丧失。若是直接译成“Turningmenintofis
handturtle”则显然有违原义。
2.可以将原文的准确语言译成模糊语言
如唐代诗人张说的诗“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Fletcher译为“My eagerness chases the sun and the moon. I number the days till I reach home. The winds of autumn they wait not for me but hurry on thither where I would be.”译者用模糊语言“thither where I would be”代替准确语言“洛阳城”,而在第二行点出“home”,使译作更易理解了。
3.有时也可用译入语的模糊语言翻译原语中的模糊语言
如杜甫《佳人》里的“新人美如玉”被译为“Sweet as a lily or a rose”。原文用“玉”来比喻美人,而译文则用“lily”和“rose”,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和英美人的思维方式。从以上的例子可以说明,翻译中巧妙地运用模糊语言与准确语言的替换,能够增强译文的表达力,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原文的精髓。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翻译中模糊语言与准确语言之间的替换并不是随意而行的。
三、结语
古代诗歌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瑰宝中的精粹,既有以高度浓缩语言抒情达意,简洁含蓄的特性,又有各个时期诗歌特有的诗行结构的要求。在这两个要求的作用下,可以说中国古代诗歌的模糊度是最高的,模糊信息的翻译是一个十分微妙的问题,也是诗歌翻译的关键所在。在处理诗歌中的模糊信息时译者在追求精确表达的同时,更要注重模糊的审美效果的传递。语言的模糊性绝不是糊里糊涂、模棱两可、不可把握的同义语,而是精确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一言以蔽之,译者只有正确理解语言的模糊性,才能在翻译中更好地传达语言的精确性。
参考文献:
[1]陈位祥.诗歌与模糊修辞[J].暨南学报,1993,(2).
[2]贾文波.汉英时文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一.五四新诗脱胎于旧体诗,它是我们民族自己的形式
新诗是在古典诗歌、民歌和白话文的基础上受到白话小说和外国诗歌的启发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刘半农说,“白话诗是‘古已有之’,最明显的如唐朝的王焚志和寒山、拾得所做的诗,都是道地的白话。”新诗虽然从古典诗歌脱胎出来后受到外国诗歌的影响,但我们并觉察不到有多重的“西味”,新诗的民族性并没有暗淡下来。
二.五四新诗撒播性灵的种子,奏出时代的强音
新诗是在中发生的,是在启蒙救亡和的这个大背景、大环境中运行、发展的。新诗走出了书斋,走出个人自我玩味的象牙塔而面向生活,将表现心灵与反映现实统一起来,将审美功能同启蒙救亡的功能统一起来,唤醒了那潜藏于人们内心深处的自由的性灵。
郭沫若的诗集《女神》是“五四”时代呼唤的“女神”。郭沫若感到“个人的郁结,民族的郁结,在这时找到了喷火口,也找出了喷火的方式”。那种“天狗”式的绝唱,“凤凰涅”似的再生,“炉中煤”燃烧般的感情……一个个形象感人的博大隐喻,凸现着思想解放和“人的觉醒”的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
闻一多先生1925年留美回国,看到的是封建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和民不聊生的景象。于是,赤诚爱心转化为对现状的强烈不满和渴望改变旧中国的激情:“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一句话》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创造了人类自由性灵所依恋的“康桥世界“――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软泥上的青荇、康河的柔波这一意味弥深的音乐境界,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
朱湘的《采莲曲》中微风拂柳,荷叶映翠,夕阳西下,金波粼粼……“荷花呀人样妖娆”,妖娆的荷花一般的人儿和人一般妖娆的荷花呼应,采莲女的娇羞和天上人间的美景叠影,典雅清纯的东方少女和幽远雅致的乐声歌声交融。花香伴着衣香,浆声和着歌声,构成了一幅平和、宁静、安详的图画,创造出一种闪光欲滴的奇丽境界。这境界就是朱湘的心声――他向往着采莲女的“不谙世事”和“与世无争”。
诗歌是创作主体最真挚、最原始、最冲动的感情的抒发。五四优秀新诗表现性情,追求灵气,是身逢变革之世人的感情的自然流露,给予我们崇高的精神启迪!
三.五四新诗融合传统诗理,创造优美形式
五四白话诗人、刘半农、周作人、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等新诗倡导者们在打破了旧诗的囿制后,在西方文学的影响下,还将新诗和中国传统诗学理论基点“契合”起来,提出新的诗论。如、刘半农、康白情等都认为新诗要有自然的平仄、用韵等,不自觉的把传统诗论转化成新诗的审美标准,并以这种“契合”点来生产现代新诗。
刘半农一方面吸收歌谣的散体或者外国的诗歌特点,另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诗歌的特点和手法――重视意境的营造,运用比兴等。《教我如何不想她》每一段的开头渲染了不同的景色.以引起感情的抒发,每一段都营造了优美的诗歌意境,实感的景色引起人们无穷的想象。同时诗人采用了西方抒情诗的一些特点,反复吟唱,用生活中的白话来抒发心中强烈的感情。而则向宋诗学习,如《蝴蝶》、《赠朱经农》等,显得清新自然。
戴望舒的前期代表作《雨巷》,将法国早期象征派诗人魏尔伦追求语言的音乐性、意象的朦胧性与我国晚唐的婉约词风相融合,使“中国旧诗风”发生了现代意义的“创造性转化”。叶圣陶称赞《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电大论文开题报告系(部):中文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科:中国现代文学
学生:XXX
指导教师:XX
一、论文研究的来源及意义
对于20世纪90年代初才红遍大江南北的著名诗人汪国真来说,青年人尤其是在校的大中学生,可谓耳熟能详,汪诗因此有一大批忠实的读者。汪诗不仅有青年人的生活和那种明白晓畅的表达方式,而且汪诗更有一种超然、豁达、平易、恬淡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来自于诗人汪国真对中国宋元以来传统诗歌的那种豁达、飘逸和洒脱的人生哲学的二次创造。诗人汪国真的这种人生态度被现今社会称为汪国真式的人生态度。毋庸置疑,它是可以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的,能够让广大的青年人在复杂的生活中得到极大的启迪,坚实理想信心。
本篇论文通过对汪国真诗歌的艺术特点进行研究探索,旨在为广大的文学研究者提供一些肤浅的价值理论,让更多的人广泛地认识并认同这位上世纪盛名卓越的抒情诗人及其诗歌特点,明确汪诗在诗坛上的地位,从而期望有更多的读者和文学爱好者对汪国真及其诗歌添加关注的眼神。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汪国真作为当代一位抒情诗人,他完全不同于闻一多、徐志摩、顾城、舒婷等这些早期中国诗坛上的领军人物,汪国真的诗歌创作阶段比较晚,将近不惑之年才功成名就。值得注意的是,在他的诗歌中没有一丝一毫的政治色彩,用平凡的语言抒发着平凡的人、事、物,朴实无华却隽永深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诗风是难能可贵的,因此其诗歌在广大的读者中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尽管如此,现今中国文学界对其诗歌的研究屈指可数,缺少广泛而有力的学术性的研究和探索,而在国外这块广褒的文学土地上,依然没有他光辉的影子。当然,这种现状的产生,尤其多面原因,一是汪诗的影响力几乎只局限于青年人这一层面上,诗歌内容通俗易懂,不需深入体味,因此在创作上不必进行权威的学术解析;二是现今文学界里,诗歌这以文学形式的地位每况愈下,已经处于文学的低潮阶段,其发展受到各方面的制约。所以,对于汪国真诗歌的研究,我觉得应该着力加强。
三、论文研究目标
本论文研究目标是:对汪国真诗歌的特点进行探究,凸现汪诗的艺术魅力,进而弘扬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的价值与地位,使广大社会认同诗歌来源于生活,却更深层次地反映生活的观点。
四、论文研究内容
汪国真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蜚声文坛的著名中年诗人兼书画大家。汪诗能从平凡的事理发现伟大,从普通的感受中看出永恒,主题昂扬,寓意深刻隽永,表现出诗人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文学功力。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汪国真的时代背景;
2、关于汪国真创作高峰期的分析研究;
3、汪国真诗歌的特点及研究;
汪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题材上较有针对性、篇幅短小、明白晓畅、精炼而富有哲理、充满了音乐美、诗中小我与大我并存,等等;
4、汪国真及其诗歌在当代文学史上的价值与地位。
五、论文研究方法
分析研究、对比研究、研读归纳研究
六、论文进度安排
20XX年11-12月,收集材料,建立论文大致的框架模型
20XX年1月上旬,完成开题报告并提交导师审批
20XX年1月下旬至2月,写作论文初稿并提交导师审阅
20XX年3-4月,根据导师的意见和建议,对论文进行二次修改完善
20XX年5月,在二次修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最后定稿
七、论文参考文献
01、《诗学原理》,徐有富著,北大出版社
02、《诗歌美学》,谢利文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03、《诗论》,朱光潜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04、《谢冕论诗歌》,谢冕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05、《中国古代文论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
06、《汪国真诗文集》,汪国真著,广东旅游出版社
07、《从席慕容、汪国真到洛湃》,杨光治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08、《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09、《汪国真抒情诗精选赏析》,王昆编著,中国妇女出版社
10、《寻找诗歌史上的失踪者》,姜红伟著,黄河出版社出版
11、《新作家文丛》,若冰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12、《现代诗歌创作论》,薛世昌著,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
13、《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美国当代诗歌》,王卓著,山东文艺出版社
14、《中国新时期诗歌研究资料》,郭旭辉编,山东文艺出版社
15、《海子作品精选》,海子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16、《郭沫若经典作品选》,郭沫若著,当代世界出版社
17、《徐志摩作品精选》,徐志摩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关键词】 诗歌 教育 中职 素质
语文是职业教育中的基础课,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语文教学中文学的熏陶感染更能使学生产生思想的共鸣,从而影响学生思想行为的改变。诗是文学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形式,这种文学样式的特殊性使它具有了特殊的影响力。本文将根据语文教学的实践,结合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特点,对诗歌教学在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方面的影响及实践应用作简要探讨。
一、古代诗歌教育
中国诗歌教育的历史与中国诗歌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诗歌教育,从最初的启蒙教育到最后的选拔人才,诗歌写作水平的高低往往直接关系到文人一生功名的成败。比如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王守仁主张把教读诗歌作为蒙学中道德教化的主要手段,他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一文中指出:"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以泄其跳号呼啸于泳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
不仅如此,古代一些著名诗人也十分重视诗歌教育的作用,力图通过诗歌来宣扬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实现政治教化和道德教化的目的,如韩愈、白居易、欧阳修、王安石等。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就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
因此,诗歌教育受到从帝王到百姓的普遍重视,学会读诗作诗成为学子受教育的主要内容。即使到今天,诗歌仍然发挥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唐诗宋词,李白杜甫,可说是家喻户晓,从小学到中学,学校教育中从未缺少过诗歌的身影。
二、中职教育学生特点
中职生由于生源限制和入学层次的差别,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在学习上,他们大都对文化基础课不感兴趣,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大部分在入学前成绩比较差,一直被当作"差生"看待,自身思想上也默认了这个现实,不再积极进取,因此,对纪律、学习、卫生等都不重视。也有些学生在初中时成绩也不错,怀有美好的理想,能够考上高中考上大学,一圆象牙塔之梦。但是中考的失败使他们理想破灭,造成终身遗憾,心理消极自卑,对学习也信心不足,从而阻碍了自身学习积极性的发展。
在生活上,他们大多寄宿在学校,远离父母,许多生活琐事都要自己料理。有些学生初次离家生活处理能力很低,带来强烈的不适应感,以至于学习精力分散、不集中。再加上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后,在学习方面的竞争不如高中生激烈,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在行为方式上,他们大多自我约束力不强,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些都是中职学校学生的不利因素,给中职教育带来了困难。要改变学生这种状况决非一日一时之功,而要长期耐心的教育、指导,通过各种形式熏陶感染,使之思想转变,养成良好的习惯。诗歌教育不能说不是一种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因为中职教育不同于普通中学教育,没有各种考试升学的压力,课余时间又比较宽裕,这为开展诗歌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学阶段的诗歌教学,是为了应付各种考试,中职教育因为没有功利的影响,反而容易让学生轻松地感受诗歌,受到良好的教育。
三、诗歌教育实践设想
对于中职学生来讲,加强诗歌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启发思维,陶冶情操,有助于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伟大,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使他们消极的心态受到感化,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诗歌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使学生认识美、体验美,进而规范自身的言行,使自身的素养得到提高。这种实践需要学生朗诵大量的诗歌才能完成。因此,朗诵是关键。诗歌特别是古诗都富有音乐性,非常适合诵读。格律诗讲究韵律和谐、平仄相对,具有音乐美、节奏美,只有通过诵读才能品味出诗歌艺术之美。在学习诗歌方面,古人尤其强调熟读成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古人十分推崇的读书方法。
诵读作为学习诗歌的基本方法,与诗歌教育相伴而生,历史悠久。诵读正是"诗"的特征之一。《诗经》就是因为被人们"讽诵",因此能"遭秦而全"。中职学校的课余时间一般比较宽裕,这就为开展诗歌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比如早晨,可以充分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朗诵诗歌。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就发现有许多同学非常喜欢在早晨朗诵比较有韵律感的诗文。
为避免朗诵时的单调,朗诵的形式也不必拘泥于一种,可以自由朗诵也可以集体朗诵,也可以由学生领读。语文老师可以培养一些文学素养较好的同学协助辅导,比如班级中的文学爱好者,或者文学社的成员等。除了早读时间,课外活动时间、自习课时间也都可以活动的形式做些诗歌训练,让学生感到乐趣,主动参与,快乐地去朗诵。著名学者、教育家吕坤对诗歌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每日遇童子倦怠懒散之时,歌诗一章。择古今极浅、极切、极痛快、极感发、极关系者集为一书,令之歌咏,与之讲说,责之体认"。
四、实践难度
我们在这样设想的同时,也不能不考虑到其中的难度,在实践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
1.诗歌的选择。
选择什么样的诗歌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诗虽然好,但不一定首首都能受到学生的喜爱。有些诗,学生从未体验过,难以实现情感共鸣。比如《诗经•生民》,这首长篇史诗现在读起来韵律感不强,其中描写的情节也很难符合学生的情趣,对于中职学生就未必合适。因此,诗歌的选择要注意中职学生本身的情感和诗歌的情感是否相融相洽,学生是否真正感兴趣。
2.诗歌的解读。
诗歌的解读不能靠纯粹的说教,要形象生动,最重要的还是要学生自身能够深入其中理解。语文老师主要起指导作用,而不是给学生填鸭式的内容详解,中心思想、艺术特色等等一大堆,不厌其烦,学生早没有了兴趣。总之,使学生轻轻松松地理解才是根本。此外,绝对不能把它当成一件任务完成了事,因为我们是用诗歌在教育,而不是为了考试要求记住多少内容。
3.实践方法。
在具体实践中最忌也最易陷入的误区是强调死背。诗歌需要朗诵,但不是死背。学生一接触到诗,就是背,教师检查起来,也是背,这样使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完全失去了诗歌教育的初衷。"三分诗,七分吟",让学生抛开背的任务,轻轻松松地吟诵,体味那些意境幽深的诗句,入其境,得其趣,才能实现真正潜移默化影响。
总之,诗歌教育在中职学校中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诗歌教育能为中职教育学生素养的提升带来光明的前景。我们仅就此提出设想,其教育效果还需要在具体实践中检验,其中探索切实可行的方法是诗歌教育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伊夫•博纳富瓦 吴康茹.论诗歌的作用(上)[J].诗探索,1994,(04).
[2] 伊夫•博纳富瓦 吴康茹.论诗歌的作用(上)[J].诗探索,1994,(04).
[3] 张继红.中国古代诗歌教育简史[D].河南:河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关键词:叶芝; 浪漫主义; 诗歌
一、叶芝诗歌的底蕴特色
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英国诗坛的风格经历从激情到平淡的过程。经历了这个过渡的大诗人有两个,一位是桂冠诗人丁尼生,一位就是叶芝。在叶芝出生之前,三位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和济慈都早已英年早逝。因此,我们看到的他们闻名遐迩的大作,都是他们年轻时代的作品。假如他们能活到华兹华斯那样的高寿,风格会有什么变化,会创作什么样的佳作,我们是永远不会知道了。华兹华斯的风格从未有太大变化。他的诗歌一直都是在“宁静中追忆”,这位认为“儿童是成人的父亲”的大诗人终生风格没有根本的变化。
The Child is father of the Man;
And I could wish my days to be
Bound each to each by natural piety. ――Ode:Intimations of Immortality
所以我们难以从华兹华斯来判断拜伦和雪莱中年以后的可能风格。无论拜伦、雪莱还是济慈都太热烈了,以至于一直处于诗才的燃烧之中,很少有机会去吸纳历史的底蕴。浪漫主义不乏思古之幽情,但是这种怀古,往往是某种现代的彷徨无家可归的情愫去向某个想象中的古代寻找寄托的体现,而并非是来自古老的文化精神的遗赠。这一点,在柯尔律治身上就很明显。对东方异域的幻想,从马可波罗那充满个人夸张和想象的游记开始。这种夸张和想象,类似酒馆里的老水手们夸耀他们年轻时候和美人鱼、精灵、海怪的奇遇。然而这却勾起了西方人的东方情结,这种情结也影响到了文学的发展。不朽的《忽必烈汗》中的上都,只是他的个人想象中的异域风情,一旦他竭尽了这种异域风情的想象,也就无法再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了,后期的柯尔律治诗才枯竭,虽然和鸦片有关,也未尝不和他的创作基础有一定的关系。由于他没有像拜伦、雪莱和济慈一样早逝,最终成了诗歌评论家。
只有从叶芝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位伟大浪漫主义诗人从年轻时代到晚年的风格变化。然而,童年时代耳濡目染的童话和传说,往往成为大诗人日后的诗风甚至灵感的来源。早年的叶芝深受古代爱尔兰神话传说的影响,并且在独立运动中,寄希望于古代传说中的民族荣光。而那如同蒲松龄的《聊斋》一般的爱尔兰传说,则构成了叶芝一生的诗歌灵感的来源。这些神话传说,不是柯尔律治的那种异域式的,而恰恰是本土的。叶芝强调艺术创作要取材于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凯尔特的薄暮》正代表了叶芝早年的这种本土情结。而那种古代神秘主义的文化底蕴和浓浓的乡土生活气息融合起来的传统底蕴,是他晚年艺术沉淀下来登峰造极的源泉。
二、诗歌的韵律特点
弥尔顿尖刻地批评韵脚:“韵脚在一切灵敏的耳朵听来,并没有真正的音乐感”,只不过是“野蛮时代的一种发明,用以点缀卑陋的材料和残缺的音步”[1]。伴随着这种批判,开启了一个诗歌的韵律逐渐自由化的历史进程。大多数诗歌并不以韵律工整为意。但是叶芝的诗歌,明显显得比其他诗人的诗歌更加重视韵律工整,也许名篇中只有《塔楼》没有用韵脚。这可能和叶芝非常推崇人的理性有关。他崇拜希腊人的理性和和谐的贵族文化,在诗歌的艺术手法上,也一丝不苟地对待韵律,而不像其他浪漫主义诗人那样自由散漫。所选择的音韵一般比较保守温和,很少过度的激昂。
Labour is blossoming or dancing where
The body is not bruised to pleasure soul,
Nor beauty born out of its own despair,
No blear-eyed wisdom out of midnight oil. ――Among School Children
既然“躯体不为讨好灵魂而受害”[2],那么显然,在诗歌中,也不会因为某种情感表达的需要,就必须破坏艺术形式本身。只有两者之间的和谐,才是美好的作品。
三、叶芝诗歌的艺术理念
如果说拜伦和雪莱追求的是激情,华兹华斯和济慈追求的是纯美。那么叶芝所追求的就是不朽。对于叶芝来说,诗歌始终有一种“文以载道”的味道,只有诗种蕴含的真理,才是不朽的。
Because, to him who ponders well,
My rhymes more than their rhyming tell
Of things discovered in the deep,
Where only body’s laid asleep. ――To Ireland in the Coming Times
而对叶芝来说,诗歌才是表现深邃的真理的最佳形式。他说的睡中人(body laid asleep)类似柯尔律治《忽必烈汗》中饮过天堂仙乳的诗人。这种对特定的狂迷状态的追求,是叶芝和其他浪漫主义诗人一致的地方,也是诗歌艺术的最初信念。无论是荷马史诗的开篇:“高歌吧,女神”,还是弥尔顿《失乐园》的开篇:“Sing, Heavenly Muse”,都是在用一种咒语般的祈使语气召唤一种神灵附体的状态。相比玄学派诗人的推敲词句,追求“机智”的妙喻,浪漫主义诗人似乎更认为“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诗歌艺术中往往倾向于“自鸣天籁,不择好音”。只是对于什么才是天籁的内容,叶芝和其他浪漫主义诗人是不同的。济慈的名句:“美即是真,真即是美”宣告了一种唯美主义的倾向。而华兹华斯,也许包括柯尔律治,则推崇师法自然。
Come forth into the light of things,
Let Nature be your Teacher.――The Tables Turned
然而,叶芝并没有华兹华斯那种对自然的崇拜,也不迷恋柯尔律治的瑰丽雄奇。他受柏拉图主义的影响,更推重和谐的节奏。
Once out of nature I shall never take
My bodily form from any natural thing,
But such a form as Grecian goldsmiths make
Of hammered gold and gold enameling――Sailing to Byzantium
他以不朽的黄金比喻理性。这显然是柏拉图主义的影响。而不朽的黄金器皿是古希腊的金匠“铸造”出来的。锻造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来进行的理性的行为。一切不朽的事物,都是人类所创造出来的。这是叶芝诗歌理念的积极性来源。晚年的叶芝身上没有那种对俗世生活的厌恶,相反,对文明的发展抱有乐观的态度。他不像那些有着自然洁癖一般的湖畔诗人对现实的社会进步和工业文明极度反感抵触,也不像那些有着精神洁癖一般的拜伦、雪莱之流对文明秩序的庸俗不堪忍受。对生活的肯定和对艺术的追求,在晚年的叶芝那里得到了和谐统一。
四、结语
相对于大多数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叶芝的诗歌在温和中透着乐观积极的精神。这是一种克制的浪漫,是一种激情后的沉淀,闪烁着一种优雅而崇高的美学格调。而这则是后来的现代主义诗歌所普遍缺乏的了。(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
参考文献:
[1]叶芝 著 袁可嘉 译 《叶芝诗选》[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12。
[2]弥尔顿 著 朱维之 译 《失乐园》[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7,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