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生态主义文学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在19世纪70年代出现了生态女性主义,这是经过一定时期产生的,主要表现是把生态学与政治、文化和社会运动结合在一起。女性生态主义的宗旨是男女平等,表现与当时男性中心论作斗争,通过一些文学作品展示女性生态主义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向往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英国比较有代表性作品中《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由于世俗社会的影响离开了呼啸山庄,但是,在她自己的内心深处还是有着对过去平静祥和的乡村生活,对希斯克里夫的爱情的深深眷恋。而《简·爱》中的简告别了孤儿院,告别了给自己带来痛苦的城市,走入了一片寂静的乡村之中,在这个宁静的庄园之中,她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找到了自己渴望已久的爱情。《亚当·比德》故事的展开是一片宁静的乡村,虽然亚当·比德和黛娜之间的爱情发展一波三折,但这都在黛娜的祈祷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之下得以化解。最终亚当和黛娜的自然结合,体现了作者对于乡村社会淳朴而神圣爱情的赞美和祝福。通过对三部着名英国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分析,表达了作者当时心情,通过对爱情的向往,表达了女性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这是生态女性主义的一种表现,生态女性主义是在不断斗争中进行完善和发展。
二、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溯源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性质上是一种后现代的文化批判,是对人类原有文化的价值重估。生态女性主义在价值观主要反映了两方面的基础价值理论,一方面女性生态主要是自然界的生态环境与女权主义的结合产物,是女性对自然的核心,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核心基础上建立的。在西方很多生态女性主义作品中都这一理想的追求,在作品中渲染女性与自然界的核心统一,表达生态女性主义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另一方面,世界上广大女性长期受到男权主义的压迫,生态女性主义通过文学作品对男权主义的批判,表达了自己的强烈不满,表达女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致的。女性生态主义是与男权主义在斗争中不断成长与完善,通过文学作品让人们宣扬生态女性理论,让人们认可生态女性主义,使生态女性主义的价值得到体现,对男权主义的不断斗争是生态女性主义发展的另一个价值基础。生态女性主义批判有2个转向,一个事从政治方向的转向,有男权主义转变男女平等。人类的物质生存环境,也是人类精神观照的环境,女性因为被强调为与自然有着神秘的天然的联系,成为自然母亲的象征与同盟,这与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联系,人类与自然、文化科技的一种象征,对三者的关系一种阐述。
三、生态女性主义繁荣所带来的文学批评的进步和思考
一、 生态女性主义情怀
在19世纪70年代出现了生态女性主义,这是经过一定时期产生的,主要表现是把生态学与政治、文化和社会运动结合在一起。女性生态主义的宗旨是男女平等,表现与当时男性中心论作斗争,通过一些文学作品展示女性生态主义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向往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英国比较有代表性作品中《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由于世俗社会的影响离开了呼啸山庄,但是,在她自己的内心深处还是有着对过去平静祥和的乡村生活,对希斯克里夫的爱情的深深眷恋。而《简·爱》中的简告别了孤儿院,告别了给自己带来痛苦的城市,走入了一片寂静的乡村之中,在这个宁静的庄园之中,她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找到了自己渴望已久的爱情。《亚当·比德》故事的展开是一片宁静的乡村,虽然亚当·比德和黛娜之间的爱情发展一波三折,但这都在黛娜的祈祷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之下得以化解。最终亚当和黛娜的自然结合,体现了作者对于乡村社会淳朴而神圣爱情的赞美和祝福。通过对三部着名英国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分析,表达了作者当时心情,通过对爱情的向往,表达了女性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这是生态女性主义的一种表现,生态女性主义是在不断斗争中进行完善和发展。
二、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溯源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性质上是一种后现代的文化批判,是对人类原有文化的价值重估。生态女性主义在价值观主要反映了两方面的基础价值理论,一方面女性生态主要是自然界的生态环境与女权主义的结合产物,是女性对自然的核心,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核心基础上建立的。在西方很多生态女性主义作品中都这一理想的追求,在作品中渲染女性与自然界的核心统一,表达生态女性主义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另一方面,世界上广大女性长期受到男权主义的压迫,生态女性主义通过文学作品对男权主义的批判,表达了自己的强烈不满,表达女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致的。女性生态主义是与男权主义在斗争中不断成长与完善,通过文学作品让人们宣扬生态女性理论,让人们认可生态女性主义,使生态女性主义的价值得到体现,对男权主义的不断斗争是生态女性主义发展的另一个价值基础。生态女性主义批判有2个转向,一个事从政治方向的转向,有男权主义转变男女平等。人类的物质生存环境,也是人类精神观照的环境,女性因为被强调为与自然有着神秘的天然的联系,成为自然母亲的象征与同盟,这与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联系,人类与自然、文化科技的一种象征,对三者的关系一种阐述。
三、生态女性主义繁荣所带来的文学批评的进步和思考
生态女性主义既是一种社会运动也是一种文学思想。作为运动来讲,它关注的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以及在父权制社会女性遭到的不公平待遇,作为文学思想,它以生态主义女性主义的视角去评判文学作品以及作家。生态女性主义的核心思想是探讨被压迫的女性和被剥削的自然之间的关系,女性是男性压迫的对象,自然是人类剥削的对象,女性与自然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态女性主义代表卡伦•沃伦从历史、宗教、精神、认识论等10个方面分析了女性与自然的联系,卡洛琳•麦茜特经过阐释女性与自然的关系,详尽地展示了存在于社会中的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中的压迫性概念结构。同时生态女性主义开创了对二元论的批判,认为二元对立是所有压迫关系的根源,依据二元论,那些在历史上被定为“精神”、“理性”、“男性”的事物都被放在更高的位置上,比如理性和感性,男性和女性,人类和自然,前者总是优越于后者,它合法化了各种不平等的关系,人类对自然界的支配和男性对女性的支配拥有共同的根源。卡伦•沃伦就认为对女性的束缚和对自然的操纵是由父权制世界观引起的,而这种观念框架有三个主要特征:二元论、价值等级制和统治的逻辑。其次,生态女性主义的涵盖范围是很广的,涉及到社会学、政治学、环境伦理学等。此批评理论不仅聚焦男性与女性之间的问题,也延展到种族问题、阶级压迫等,英内斯特拉•金提到女性主义、生态学、种族运动以及土著人民的生存问题是内部相互关联的,这些斗争必须在世界范围内同时进行。生态女性主义的世界观是消除整个等级体系,这个等级体系不仅包含性别上的不平等,还有穷人与富人、第三世界与第一世界之间的不对等,实质是囊括了所有的等级地位关系,以实现真正的平等主义,所以说生态女性主义是一个多元化的理论。
2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派别
生态女性主义可分为文化生态女性主义、精神生态女性主义、社会生态女性主义和哲学生态女性主义等。文化生态女性主义探索女性和自然受迫害的文化源头,女性象征自然、情感方面的东西,是大自然的代言人,男性贬低了女性与自然之间的亲近关系,呼吁女性从男性文化中挣脱出来,建立崭新的女性文化,苏珊•格里芬主张女性与自然相互交融的,女性就是自然,女性是了解自然的自然,是有着自然观的自然。精神生态女性主义从精神层面探讨女性心理和生态意识的关系,在社会模式中,女性承担的养育的义务与自然有密切的联系,两者在创造万物与孕育生命以及自然循环与生理现象方面类似,应当开辟大自然的空间,实行以大地为基础的精神信仰,其代表人斯塔霍克说女性可以通过自身的身体体验来了解人与自然的同一性,男性是根本做不到这一点的。社会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在父权制的经济发展体制中,女性与自然相互关联,政治经济原因是二者受压014年7月207期第总第043期()制的根源,因此要以生态规则来改变经济发展的模式,建立和谐的自然与社会,卡洛琳•麦茜特是这一派别的重要代表人物。哲学生态女性主义从哲学的视角分析女性与自然的双重压迫关系,提出人的活动受到观念控制的观点,性别不平等与生态问题根本在于父权制的世界观,倡导建立一种不以二元论为基础的崭新关系框架,代表人物有卡伦•华伦、查伦•斯普瑞特耐克等。
3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意义
从学术研究方面来看,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具有重要的文学意义。“在美国大学里,生态女性主义最初开始于哲学系和妇女中心的研究,他在环境系中也有一席之地。随后,它逐渐进入到其它院系,例如与环境正义有关的犯罪学习,研究社会运动和公共政治的政治学系,关于后殖民问题的文化研究系以及研究女性文学和环境文学的英语语言文学。”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生态女性主义文学分流的必然性。帕特里克•墨菲认为对自然与女性的关系的探讨推动了生态女性主义文学作品的出现。环境运动不但成为文学研究中的一个内容,而且也改变了文学研究,生态女性主义学思潮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与此同时,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也要靠形象的文学语言来表述。“女性原则”和“生态原则”成为衡量文学价值的新标准,对于环境保护和女性解放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从社会的长远利益方面讲,生态女性主义批评为人类找到解决环境危机的生态哲学,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谐、环保是当代重要的主题,生态女性主义从诞生之日就和这两个主题密不可分,它反对殖民主义、种族迫害、阶级压迫以及地位等级制等一切不平等的关系,有助于建立和谐的氛围,文明有序的社会。生态女性主义从整体立场出发,把世界看作是相互关联的体系,有不同之处,但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别,人类和自然都是这个体系中的一部分,对大自然的破坏也会危机到人类的生存。因此人类与自然要和谐共生,允许多元化的存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蕴含着生态审美价值。
4小结
关键词:生态主义文化观;大学外语教学;文化导入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2-0049-02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日趋活跃,外语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语言是思想和文化的载体,所以外语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与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外语教师持一种怎样的文化观,这是一个关乎其微观教学活动的宏观理念的问题。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黄色的农业文明和黑色的工业文明之后,绿色生态文明时代正呼之欲出。在生态主义文化观的视阈下,生态主义思想不仅体现在保护自然和防止污染等方面,而且也体现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在重新审视人类文化生态系统中各不同成员之间的关系时,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大学生肩负着传播先进思想、担当公民表率的社会责任,教育大学生树立起具有生态价值取向的价值观,无论对于大学生个体还是对于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主义文化观概述
生态主义思潮是在现实的逼迫下应运而生的,从产生之日起,它就背负着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使命。生态主义思想对人类社会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看问题的方法和原则。在当下多元文化异彩纷呈的大背景之下,生态主义文化观可以说是一种颇有忧患意识的文化观,同时它也兼具包容和超越狭隘的品格。它倡导平等,反对霸权;提倡对话,反对封闭;高扬和谐,反对冲突。著名生态学者雷切尔?卡森就主张,人们应该用“生态整体观”来看待地球上的生态系统。这种生态整体主义同样也适用于人类文化生态系统。具体地说,就是应将世界上各种同质或异质的文化看做是地位平等的文化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的成员。然而,在对生态主义文化进行的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的时候,有专家和学者注意到,单纯的理论研究枯燥而乏味,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也使这种具有普适价值的方法论被束之高阁,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因而也难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生态主义文化观与外语教学的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就扭转了前述理论研究日趋学院化、晦涩化和脱离社会现实的倾向。
二、生态主义文化观对推动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意义
随着我国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我国大学外语教学正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向交际与文化教学方向发展。在目前中西文化交流频繁而深入的状况下,也使越来越多的我国外语教师有了到目的语国家学习的机会。目前,国内一些高校纷纷开设了诸如美国文化、英美文学、欧洲文明等面向大学生的文化通识课程。但是,与大量介绍西方文化的教学与研究活动的状况相比,外语教学中的关于文化观的研究还相对滞后。文化观是解决如何看待不同文化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一种观念。大学外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要对中西两种语言和两种不同的文化作比较,所以比较教学法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外语教学的方法。文化是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电影、书籍、电视和宗教传播向世界各国推行他们的文化霸权主义,美国的文化凸显着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它藐视其他国家的文化。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外语教师和学生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这种不和谐的、反生态主义文化观的影响,从而不自觉地用西方的标尺来衡量我们的文化。这也就是说,这样的文化观潜移默化地在影响着我们大学中的外语教学,影响着我们的外语教师和学生。因此,对我们来说,我们的大学外语教师在教学中持何种文化观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大学的外语教师要有自己的清醒而独立的国际视野,要用生态主义的视野和视角来看待自然生态系统和文化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组成部分,以整个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基准和尺度来看待其各个组成部分。作为跨文化交际活动的使者,作为承担着影响人、教育人角色的社会群体,大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设法激发学生的生态思维,必须教育学生看问题应具有生态视角。外语教师在其外语教学中坚持生态主义的原则,对学生进行生态文化的教育,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具备生态意识和生态视野的文化人。大学外语教师优化其微观语言教学环节的前提是必须树立起紧扣时代脉搏的宏观的教学理念。
三、生态主义文化观指导下的大学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原则
生态主义文化教育在大学教学中的失语绝非是个别现象。生态主义在大学教师教学理念中的缺位,生态和谐意识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缺失,直接导致了作为时代精英的大学生们缺乏作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所必须有的生态视野。笔者认为,大学外语教师在其外语教学中进行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的渗透,引导学生从以平等、和谐与对话为主要特征的生态主义的视角来看待中西两种文化,不仅可在建设绿色文明的时出自己的声音,并且也有利于使外语教师走出为教语言而教语言的窠臼,对推进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也有重要意义。
1.倡导中西文化互补性原则
人类只有突破自己的一己之限,才能达到使自己与自然彼此相安的境况。大学外语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学资源中的生态意蕴并在生态主义原则指导下来进行文化的对比。在目前高校使用较多的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四册中的“与自然力量抗争”一节中,拿破仑和希特勒作为人类征服欲极度膨胀的典型代表,他们在吹响冲锋号,在敲响战鼓、在万军齐发的时刻,由于漠视了大自然中的气候变化的因素,由于违背了自然规律,结果遭到了沉重的打击,最终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在当今世界,在人类面临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今天,人们在寻求摆脱生态困境的办法的过程中,许多西方生态学者开始注意到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我国古人是用一种人与自然相交融的态度来看待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追求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统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对解决目前我们面临的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有其重要的启示意义。这样,在分析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在生态主义文化观的指导下,我们的外语教师就可以在中西文化互动互补的基础上,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全面而客观地看待各种不同的文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长久以来,在西方文化霸权的语境中,我们中国在某些方面对西方文化也敞开了怀抱。北京大学著名学者王岳川指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是用“三片”来实现他们对中国的文化输出的。首先是好莱坞的电影“大片”。好莱坞的电影“大片”在一定程度上充斥在中国人的休闲娱乐生活中,中国的许多青年更是美国电影的忠实拥趸。事实上,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视听材料也多是英美影视节目的片段。在讲授文化背景的过程中,我们的英语教师也主要是单向地向学生介绍西方国家的文化,极少有本国文化的讲授,即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条件地传达着西方的文化,有的甚至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持一种不屑一顾的态度,甚至用西方的标准来评判中国的文化。中国文化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缺位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也使其中一些人滋生了一种违反平等和谐与共存的反生态主义的思想。
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并对中国文化产生着影响的第二个途径是通过“芯片”,即通过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现代科技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在欣喜之余,我们也不能不说,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在生态主义文化观的指导下,大学外语教师应具有跨国界的文化自知,应有选择地接受西方文化,同时注意保留和发扬我们优秀的传统。要十分清醒地认识到由现代科技的发展而引发出来的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主义的思想,田园诗人陶渊明就用它的饱含自然情怀的诗词指出了可以帮助我们摆脱生态危机的路径:转变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观念,减少自己的物质欲望,致力于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生态主义文化观的指导下,教师应向学生灌输生态主义的发展观,应该倡导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置于自然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西方文化向中国强势输出的第三个途径是以“薯片”为代表的消费主义。面对这种消费主义,我们应该教育和引导我们的年轻一代,应以一种批判性的视角来看待反生态的西方现代商业文化,应持一种“物质生活简单化、精神生活丰富化”的生活观。在人类共同繁荣与发展的今天,我们大学的外语教师应该转变言必称西方、言必称美国的将自己看做是一个文化依附者的姿态,应以更加开阔的生态主义文化观的视野来看待中西文化以及它们间的关系。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我们的外语教师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2.尊重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则
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的共同的记忆,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心理、文化和思想情感。在外语教学中,风俗习惯也是传达尊重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有些外籍教师常会对中国学生“侵犯”了他们的所谓“隐私”表示不满,原因是在向外籍教师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为了能争取到更多的学习口语的机会,一些中国学生常常会用英语询问外籍教师某种个人物品的价钱。这在中国是一种很平常的寒暄方式,有些中国人甚至还会很高兴地主动地告诉对方自己某种物品的价格。但这在英美等一些国家是被禁忌的,他们认为问这类问题是对对方的不尊重。我们的外语教师常常会用类似的事例来说明中西文化间的差异,并且有时也不自觉地用西方的文化或习俗做标准来衡量中国的风习。这其实是一种文化自卑心理在作祟。经济有强弱,文化无强弱。外语教师若能着眼历史,即若能从根源上向学生讲清造成这类差异的原因,而不是简单地罗列现象,那么就能使学生逐渐树立起一种更加理性的生态主义的文化观。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非常重视个体的意愿和要求。这样的价值观表现在人际交往上,往往就表现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疏离。西方人习惯于在与人交往时与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即使是比较亲近的人,彼此间也难以达到“亲密无间”的程度。天地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不然就没有它们之间的统一与和谐。中国人是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集体主义精神的高扬使个体更倾向于用自己在群体中的恰当位置及应发挥的作用来体现自身的价值,所以中国人在人际交往时的主动热情就是其主要基调。面对中西文化的差异,我们大学的外语教师既不能用中国文化及其价值标准来衡量西方文化,包括习俗,也不能用西方人的标准来衡量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判断。生态化的文化观要求我们,应尊重中西文化间的差异。
21世纪是重视生态的世纪。生活在21世纪,人们应该使自己成为具备生态视野和生态思维的“生态人”。作一个具备国际视野的“生态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须有环保意识,在思维方式层面应具备生态主义的视角。
参考文献:
[1]王诺. 欧美生态文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王诺. 欧美生态批评——生态学研究概论[M]. 上海:学林出版 社,2008.
[3]鲁枢元. 生态批评的空间[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曾繁仁. 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5]胡志红. 西方生态批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6]周培植. 好的教育——区域教育生态理论的研究与实践[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增长,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资源短缺、生态破坏也呈现加剧趋势,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中央政府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将“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则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主题,并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我国的长远发展目标。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正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要求我们在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对于生态文明,有两种理解方式:一是将此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相对应;二是将此作为一种新的文明类别,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对应。考察这两种理解方式,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当然,如果人类目前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能够通过工业文明的改良而解决,那就不需要提出生态文明了。可以说,生态文明提出的前提条件是,不对工业文明的工业生产方式进行变革,就不可能解决人类目前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应该而且必须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文明的转型。
文明的转型需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的转变。对于科学技术,就是要由工业文明时代的“获得科学认识,促进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转变为生态文明时代的“获得科学认识,促进技术创新。推动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在反思传统科学观的基础上,形成出正确的认识,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这一目标。
二、环境问题是人们滥用科学的结果,与科学无关吗?
有人认为,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而且是正确的知识体系,科学应用之所以造成环境问题,是技术的不完善或人们滥用科学的结果。粗一看,上述观点似乎很有道理。实际上,经过深入分析会发现,上述观点是错误的。
1.技术造成环境问题与科学密切相关
诚然,科学是求知的,技术是求利的;科学是对自然的认识,技术是对自然的改造,环境问题是在技术应用过程中产生的。但是,必须清楚,现代技术是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不仅是人类借以改造与控制自然的包括物质装置、技艺与知识在内的操作系统,是一种人类借以达到目的的手段和工具体系,而且还是人类把科学认识能动地整合到自己的目的性预期中,进而将科学认识原理现实化的系统体系;没有科学,很多技术创新就失去了可能性空间,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在很多时候就不知道产品生产的途径(方式)、类型和用途。
这样一来,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离不开科学的,它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也就与科学紧密相关。试想,如果没有核物理学的发展,怎么会有原子弹的诞生,又怎么会有所谓“核冬天”的威胁?如果没有化学的发展,怎么会有化学工业的诞生。又怎么会有化学污染的出现?如果没有纳米科学的发展,怎么会有纳米材料的应用,又怎么会有纳米科学技术应用中的潜在风险?如果没有生物科学的发展,怎么会有转基因生物的出现,又怎么会有转基因生物潜在可能的环境风险和健康风险?一句话,如果没有科学的发展,就没有与科学应用密切相关的技术,就相应地不会有科学应用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正是科学使得种种对环境的影响成为可能,而技术则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两者缺一不可。那种认为“科学没有过错,环境问题只是由技术产生”的观点是错误的。“好的归科学,坏的归技术”,这种看法从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来看,既是对技术的不公平,也是对科学的不负责任。
2.环境问题并非人们单纯滥用科学的结果
不可否认,环境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滥用科学的结果。一些人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在明知某些科学应用会带来环境破坏的情况下,仍然利用该项科学成果。不过,如果我们全面、历史地考察环境问题的产生,将会发现:在很多的科学应用之前或之后的一段时间,环境问题并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人们并不知道这些科学应用会造成环境问题,此时就不能说这些人滥用了科学从而造成了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不能被完全看做是滥用科学的结果。
进一步地考察会发现,环境问题很多是在科学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如臭氧空洞的产生,主要原因是人类对氟氯烃类化学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当这些物质进入大气平流层后,就会受紫外线辐射而分解产生氯原子,引发破坏臭氧的循环反应。造成臭氧层的破坏。这一例子表明,利用科学原理合成出来的氟氯烃类化学物质,虽然能够满足人类的一定需要,但也造成了一定的环境破坏。科学本身是不完善的,还不能达到这样一种理想状况:即它的应用既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又能够不破坏环境。如此,科学本身的欠缺是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那种在环境问题的产生上,将“好的归科学,坏的归人类”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三、解决环境问题不需要进行新的科学革命吗?
有人认为,目前的科学应用之所以造成环境问题,根本之点在于科学还不够发达,科学所获得的认识还不多,随着科学的进步,科学必将能够获得对自然的更加完整、准确的认识。依据这样的认识去改造自然,必将造成更少的环境破坏,产生更少的环境问题。
考察上述观点,不难发现,他们持有的看法是,对于科学,不需要改变其发展方向而进行新的科学革命,只要推进科学进步,就能够解决环境问题。不能说这种看法没有一点道理,进步了的科学及其应用确实能够更好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也确实能够发现更多的环境问题并更多地解决这样的环境问题。但是,这并不能保证人类能够完全、充分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如果科学在本质上存在欠缺从而使其应用造成环境问题,那么,任何沿着原有的轨道发展和应用科学都不能彻底、全面地解决环境问题,甚至有可能造成新的、更多和更大的环境问题。
问题是:科学是否存在本质性的欠缺从而使其应用造成环境问题呢?关于此点,西方有关科学非自然的相关论述给我们以启发。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实验对象有很多是人工的而非自然界原有的。实验现象是科学家利用一定的仪器,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对实验对象施加特定的操作“制造”出来的,如此,使得实验知识具有非自然性;理论和模型是直接面向物质世界的,描述着它的状态和性质,但是,它们最多只是对自己意图表象的实在世界的理想化或抽象。这样一来,科学在很多时候就不是对自然对象或自然规律的认识,而是对实验室或科学理论中所构建出来的人工对象的人工自然规律的认识。也正因为如此,当将这样的科学应用于改造自然时,就很可能与自然规律不符合,从而造成环境破坏。
这也启发我们,原来我们认为的“科学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是错误的,与科学研究实践的现实不相符合。“自然科学非自然”,“自然科学不自然”。正是这种“非自然”、“不自然”的科学,才是造成其应用破坏环境的根本原因。试想,如果科学确实是对自然规律的把握,那么应用这样的科学就是贯彻自然规律,应该是与自然规律相符合而不会造成环境问题,而现在,科学应用有多少没有造成环境问题呢?可以说,环境问题的产生,就是“非自然”的科学应用产生了许许多多人工物的结果。这些人工物虽然能够满足人类各种各样的需要,但是其中绝大多数是自然界中所没有的,在其生产过程中以及消耗后的环境释放过程中,会成为自然界的“异质性”的存在,从而破坏自然。科学应用的环境破坏是科学“非自然性”的本质特征使然。
这样一来,要根本改变工业文明时代科学应用破坏环境的局面,就不能只推进科学的进步,对科学进行局部的改良,而应该对其进行革命性的变革。这种变革概括起来就是:以新自然观为基础,进行新的科学革命;复兴博物科学的传统,获得直接的自然知识;让科学应用适应环境,而不是相反;重视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获得地方性的生态知识;通过科学应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来检验科学的正确性,让自然做科学的最终裁判者。
四、发展了的科学最终会解决环境问题吗?
有人对科学持乐观态度,认为进步了的科学最终会解决环境问题。这种环境问题解决上的科学乐观论是错误的。
第一,科学应用会产生新的环境问题,新兴科学如基因科学、纳米科学等的应用可能产生新的环境问题,就表明了这一点。
第二,科学认识环境问题是有局限性的,这包括:科学认识环境问题是有限的,科学认识环境问题是艰难的,科学认识环境问题往往是不确定的。
第三,科学解决环境问题是有限的,这包括:科学解决环境问题存在滞后性;科学解决环境问题存在艰巨性;科学解决环境问题存在不确定性;科学解决环境问题成本巨大;科学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会产生新的环境问题。
第四,单纯依靠科学并不能解决环境问题,科学对环境问题的解决还需要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协同努力。
五、解决环境问题,不需要公众参与科学吗?
有人认为,科学是深奥的、专业性的,只能由科学家来进行,公众是外行,不能参与,这点在环境问题的解决上,也是如此。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解决环境问题的科学需要而且必须公众参与。其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人类对自然改造的深入,自然的“人化”所造成的“非自然性”——环境破坏性大大增加,环境破坏对人类各方面的影响包括健康影响也相应大大加强,鉴此,回归自然的科学就应该将人类纳入科学的视野之中,更多地研究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以及人类的存在和健康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便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如此,科学就不单纯是关于“自然”的了。而且还是“人化自然”或“人工自然”的了;科学就不单纯是“自然科学”。也是“人类科学”或者“社会科学”——一种融入了人类社会实践视野的“自然科学”。
第二,公众是科学应用的实践者、环境问题的产生者以及承受者,往往对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感知比科学家更为直接和具体,甚至也更正确。此时的公众生产生活实践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对公众的影响,应该成为科学家的研究对象,而公众在这方向所获得的知识,应该更多地被我们的科学家所重视。虽然这样的知识往往是直观的、朴素的和经验的,甚至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
第三,鉴于目前科学应用已经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风险,而且科学对许多风险如转基因风险等的认识又具有不确定性,公众应该作为科学的“陪审团”,采取恰当的形式如公众听证会、地方协商会等参与决策,展现公众的环境诉求,形成压力集团,以更多地“形塑”科学,影响科学的发展方向,推动环保科学的形成,阻止破坏环境的科学的盲目应用。
六、主要结论
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需要传统科学观的变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科学的革命性转向,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
1.技术是科学的应用,技术应用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与科学不可分离;科学应用产生环境问题,并非只是人们滥用科学的结果,与科学本身紧密相关。
2.科学应用之所以造成环境问题,根本原因还在于科学的“非自然性”,要改变科学应用造成广泛的、越来越大的环境问题的局面,必须进行新的科学革命。使科学真正地面向自然、回归自然。
3.如果不进行科学革命,而依靠现有范式的科学的进步,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科学在环境问题的解决上是有限度的,在这方面,“科学乐观论”是错误的。
4.要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让公众参与科学研究和科学决策,单纯依靠科学家是不能很好地解决环境问题的。
关键词:课堂生本 课程活化成生活 生活演绎成学材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立于教室的正中央
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对教师这样定位:“教师要做‘牧者’不要做‘纤夫’”。对于生本学习中学生的所得他是这样计算的:“收获教师给予的30%,收获自己发现的100%加学生互动的100%。”这就告诉我们,师本教学立足于完成“教”的任务,而非“学”的达成。最重要的是,“你所给的”和“我乐得的”绝不单单是知识效度的比量,更是学生以何姿态立于课堂的身份界定。
但是,生本学习是“自主”不是“自流”,它并不绝对排斥教师的教授,尤其是学习方法的点拨、思维的训导等。自主学有跨不过去的坎,不必把教师讲授看成“洪水猛兽”。比如当有些难点学生确实无法突破,“微讲授”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时,老师当然应该“站到教室中央”去。要想让学生会学、会思、会展、会评,老师一定不能成为旁观者,而是学生学习支架的提供者,是争鸣之后的梳理者、提炼者、发展者。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改革探索,我把生本课型序列化:独学指导课、群学展示课、评学考教课。每种课型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形式、师生用时比例等都会各有侧重。从“学、展、评”三种课型的名字你就不难看出,我的生本课堂既强调“目中有人”,也认可老师的不可或缺。有“法度”护航,生本学习才能真正实现“换挡”提效。
二、把课程还给生活――拿“活”的教材去影响活的学生
生本学习,首先就要承认和接受陶行知先生“拿活的东西去影响活的学生”的教育思想。
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对于要想让学生把语文和生活无缝对接,教师必须身体力行,自己先把“大语文”从思想认识层面中“请”到语文教学实践层面来。小孩子的学习是观察性学习和模仿性学习占主导,你作为学生学习的首席合作者,只有(只要)你做到了,学生才(就)能做到了。
任何符(文字、图画、标记等)都是文化的平面图,老师就是帮着孩子们,使得每一个平面符号回归成三维,有声、有色、有味、有态、有情,复原情境甚至高于元情境。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雷雨》要求让孩子们体会到一个字也能精妙的体现景物的特点。如“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中的“压”,“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的“垂”,“一道彩虹挂在天空”的“挂”等。如果老师只是简单的问这些字好在哪,孩子们定能拼凑一个让老师基本满意的回答,碎片化的解读只能达意而非动情,缺失了对文学作品情愫的品味。为了把文字在孩子的心中还原成作者的情感萌动,我把课文解读演绎成主题为“一字一情境”的三个小话题: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用一段话来描述“压”“垂” “挂”。摘录一个孩子描述的“垂”:“黑压压的乌云铺天盖地,我仿佛看到蜘蛛的家在大风中随着树枝使劲地摇晃着。快破了!快破了!可怜的小家伙慌忙放出救命绳索,快速坠到地面,向不知道安不安全的地方狂奔。”孩子们在对三个字的背景描述之间,风雨的急骤、蜘蛛逃走的慌乱以及雨后的闲适都那么生动的、有创造性的再现,学生单调的文本理解就变成生活的重组,教材也就变成了学材。
三、把生活演绎成课程――让有书卷气息的生活浸润出有墨香的学生
语文素养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说”不好也许问题在于不会“读”,“读”不好也许是因为字词的基本功不过关……所以学生每一个方面的培养都可以有所侧重而绝不能割裂开来。我们也不应该为语文而教,因为不是人为语文服务,而是语文为人的成长搭设平台。所以我不赞成搞什么读写训练,而是乐于把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变成生长的历程。
有一个初冬时节的铃声响过,瑞雪扑向尚有残绿的大地,教室里几十双眼睛无不窥视着窗外的“舞者”。我马上终止了预设的教学活动,和孩子们来到院子里肆意和雪亲近了一会儿,我故意站在显眼的位置,仰着头吐着舌头。不一会儿,叽叽喳喳声响起:“快看老师!”“老师一定想尝尝雪的味道。”我说:“你真聪明,有人告诉我雪是咸的,我不太相信我要尝尝看。”“那您尝到了吗?”“雪花很狡猾,不肯轻入我口,只有一片怜我执着,送我清凉和满口的泥土芳香。”于是,孩子有的抱着别人脑袋看雪的变化过程,有的试着用叶片接雪花验证它是不是六角,有的忙着采集雪团忙着给小草盖“棉被”……边忙还不忘即兴生涩的描述,模仿我品读雪中的“墨香”。回到课堂,一段段精美的描述应运而生:“雪也有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它把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都染成了白色,还偷偷地把小朋友的脸染成了红色,满心的呀,是探雪的快乐。”“雪花调皮的躲到男孩子的短发里,那依然竖立的发丝上缀满水珠儿,那可是黑夜密林中提灯的萤火虫。”学生文字的灵动来自思维的自由,思维的灵动来自内心的自由。只要我们真的把生活开发成语文课程,语文课堂一定会从学生枯燥解析、无病中逃脱出来,语文学习就会从“师生为语文符号而忙”变成“语文生活因学生而兴”。
南科大校长朱清时预测:中国的教改要成功,可能还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行。课改路上我们不乏相知相扶的伙伴,一群人行走一定会走得很远。记住,我们不是为语文服务的,是为学生服务的,必须让学生以主人的姿态行走在语文世界里;坚信,即使学生走得磕磕绊绊,也终能学会行走;哪怕学生走得磕磕绊绊,我们也没有权利代替他们奔跑。
参考文献:
为了解明“动态相对主义”是何理论这一问题,首先需要解明“相对主义”的概念。“相对主义”是指否定追求普遍的绝对的真理,真理仅仅是相对的,或者说真理不是唯一的,也可能有多个真理同时并存。而且,“相对主义”是通过与其他事物相比较之后才成立的,只有通过比较才有可能追求真理。但是,如果过于极端激进地理解“相对主义”,那么无论何种知识抑或是认知,只要合乎情理,就能说是正确的。这样,“相对主义”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妥协性”的部分产生,这是非常不合理的。由此,上田熏针对“相对主义”提出了如下见解:
“因为真正的相对化是断然不允许绝对化的,因此与人类诚实的态度,特别是强有力的主体性的保持是无法分开的。人类往往会误解为不承认绝对性的相对主义是一种随意的自暴自弃的生存方式,但是以不可能完全成立作为前提条件,不认同完全成立,坚持……”
以上,上田氏针对“相对主义”在追求真理过程中,无法得出一个普遍结论而被人随便对待提出批判。因此,上田氏指出,真正的“相对主义”是指,在承认普遍性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基础上,为了追求真理,为了寻找发现绝对性的东西而要不断地强烈追求。这里上田所谓的“追求真理”是以“作为公民的资质”为视点理解的,同时考虑可树立追求更好的社会及团体这样一个目标。当然上田同时指出,为了创造这样一个更好的社会和团体,有如下两种姿态是必要的:
首先是作为人类的诚实的姿态。这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沟通交流,对于和自己有着不同思想的人的意见,首先要真诚地倾听,这一点非常重要。其次是保持强有力的主体性。上田认为,所谓保持强有力的主体性必须在追求更好的社会和团体的目标前提下,独立自主地率先而且要不折不扣地去追求的一种姿势。
综上,笔者概括,上田所谓的“相对主义”是要实现创造更好的社会,而彻底追求更好社会的姿势便是其根本。为了贯彻实行这一姿势,“对话”等与他人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交流,并主观能动地参与社会中去的同时,也必须倾听他人的意见。这才是上田所认为的真正的“相对主义”。
二、动态相对主义
笔者认为上田的“动态相对主义”与其教育观和课程观是密不可分的。如下引用可充分说明这一点:
“问题解决性的学习是将社会危机自觉作为根本的一种学习方法。但是当世界看起来太平顺利的时候,解决问题性的学习能做什么呢?很多人会认为只要教授规定好的定式的正确答案就可以了,这样只会令课程退化甚至颓废。因为如果这样,也就是将世界当作静止的事物来对待了。而现实肯定是不会按照人的计划发展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世界才有生气,事物才会发展”。之前所提做法自然是缺乏动态发展的眼光。
综上,上田首先针对静止性的课程进行评述。她认为,静止的课程是按照固定的模式把正确答案教给学生,所以她批判“静止的课程”。换句话说,“静止的课程”就是将教科书上所罗列的知识单方面地灌输给学生的一种课程,仅仅是对这个世界表面的一种认知,也可以说是对毫无变化的世界的一种认知。而且她同时认为,僅仅将教科书上罗列的社会结构等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话,学生最终也仅仅是表面性的理解社会,而无法充分理解现实发展变化的社会。
特别是针对社会实践性的课程,上田认为所谓的“动态”,是指“现实社会绝不可能事事都照着计划发展。正因为如此,社会才有生机,才会向前发展”。
综上,上田的“动”,即社会日益变化的状态,或是人类不断交流不同思想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动态”课程即通过与他人的“对话”交流沟通如实把握发展变化的现实社会。
比如,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中,学生针对“用货运火车运货运费更低,可为何一般选用运费较高的货运卡车来运货呢”等比较现实的社火问题进行调研,锻炼自身如实把握实际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
以上,为了考察“动态相对主义”理论,笔者将上田的“动态”和“相对主义”分开进行了详细阐述。所谓的“动态相对主义”,概括起来可以认为是:将发展变化的现实社会导入到课程中,学生在与持不同意见思想的他人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加强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加深理解。将此“动态相对主义”理论具体化的手段之一除了上述将现实社会纳入具体课程外,非常重要且可行的一种手段便是大学里如今在实行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鼓励发动学生利用暑假,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及和同伴他人的沟通交流了解现实社会。
比如笔者在所指导的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小组中,有“关于垃圾场设置的调研”这一主题。一般课堂上的教学往往是教师按照自身经验制订教学计划,结合自身认为应该教的内容和自己想要教的内容来制定教学目标,这往往忽略学生理解这一非常重要的部分。那么按照课堂教学看,“关于垃圾场设置的调研”最终将是教师所设定的目标是“明确现今垃圾场设置是否合理?让居民生活舒适的垃圾场应如何设置”,然后教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会在课堂上进行一系列的解释,这样的课堂是否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的发展呢?
但是社会实践是放手让学生调研—思考—实践的过程,学生的理解和发言等是出乎教师预测的,所以教师必须理解学生。也就是说教师在理解学生是如何看待社会的基础上,应结合学生的理解展开指导。上田指出若不将学生当作独立的个体理解,教师就远离了学生。只凭自身的预测上课教学生,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你真正走进学生,就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有微妙的差别。当教师发现这一点的时候,会意识到集体指导无非是独善的没有意义的指导。
三、暑期社会实践的特点及其指导思路
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对于指导老师来说,有着很多不得不应对的突发状况。结合上述一、二的内容,在三中,笔者从“教师应如何与学生相处”这一视点出发,论述暑期社会实践的特点及指导教师的指导思路。
首先暑期社会实践的特点在于“教师不教,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不教”是指在指导过程中,教师极力控制自身的发言,这与所谓的“消极教育”存在一线之隔。教师不教的背后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调研,积极展开合作交流。“尽可能地多教授一点知识给学生”,可以说是一般教师的通病。可是,教师说得越多,学生思考得越少,他们的理解自然就越浅。而且,教师对学生所传授的知识,学生并不一定能完全接受。因此,笔者认为,教授的量宁愿少,但是所教授的内容必须深刻充实具有一定的发展性。教师只说一点点,学生却能从中得到很多启发才是教育的关键。没有思考就没有理解,那么为了让学生理解,必须给他们必要的时间和场所。正如师徒关系,师傅一般不会直接将精髓的技术教授给徒弟,而徒弟是在不断的试行错误中慢慢习得更精湛的技术。
其次,针对暑期社会实践中的突发状况,一般可以考虑为以下两种情况:第一,学生没有提出各自不同的獨具建设性的意见,而是一个团队一个结论或是一种意见;第二,部分学生有可能受教师的意见影响,因而无法发表独具个性的意见。这不仅无法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而且极有可能扼杀学生的创造萌芽。那么,作为暑期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针对第一点,一个团队只有一种意见或一个结论的情况,指导教师最好让学生困惑,让他们对自己提出的意见产生怀疑。为了让学生将平时有疑问的问题毫无抗拒心地提出来,教师应该创造“接纳学生”的环境。那么,“对话”便是这个环境里面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对话”不仅是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而且指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环境之间、学生与自我的“对话交流”。以“垃圾场设置”这一主题为例,通过讨论交流,笔者所指导的一个团队七个人针对设置场所提出两种意见:一种是主张将垃圾场设在离住宅区或是繁华地带较近的地方,其理由是通过调查得知,无论是住宅区还是繁华地带,所产生的垃圾非常多,因此设在住宅区或繁华地带附近比较方便快捷经济;另一种意见是从环保的角度出发,认为第一种意见不仅会影响居住环境,而且在处理垃圾过程中势必污染居住环境,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垃圾场应如何设置关系到社会、民生和环境等多方面,用上田的“动态相对主义”理论解释,可一理解为将发展变化的现实社会导入到大学的实践类课程当中,让学生接触与自己持有不同见解的人,相互对话交流并理解,由此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其次是针对第二点,部分学生易受教师意见影响而无法发表个性意见,指导教师该如何做呢?上田指出,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若寻找合适的时机插入简洁的语言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理解上田的主张呢?
指导教师在发言的时候,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发言并且使他们能感受到自己的发言即使没有被采纳也被接纳和尊重。比如针对“垃圾场”的设置,教师可适当插入“除了反对意见外,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有没有哪位是持中立态度的”等问题。这样,除了赞成和反对的,那些认为设在居民住宅区和繁华地带虽然方便但不环保的意见也得到尊重,而也许正是这种处在中间犹豫不定的意见,最后才能规划出最合理的方案。
参考文献:
[1]广松涉.岩波哲学·思想事典[M].东京:岩波书店,1999.
[2]上田熏.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克服教育低迷之路[M].东京:玉川大学出版部,1999.
关键词:文学 本质 主体 审美意识形态 人生感悟
关于文学的本质问题,历来都争论不休,围绕它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观点;有人说文学的本质是自由或自由创造;也有人说文学的本质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更有人提出了文学本质的审美说;这些观点看似各有各的道理,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它们呢?
文学作品是由性格、思想各异的作家所创造的,每一部文学作品中都浸透着作家个人对生活的独特体验,甚至不同的作家对同样的材料都会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故而文学自诞生以来就带有非常强烈的个性差异。此外,作家在进行创作时,还需要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所以说文学的本质是自由或自由创造是有其一定的理由的。然而文学又并非纯自由的,它还要受到作家的理性、社会意识形态以及其自身的个性气质等的制约。比如俄国作家果戈理的创作,其数部大作的素材都是由普希金提供的,因为普希金深知那些素材的幽默、讽刺意味在自己的笔下无法得到最好的表现,而那些素材在果戈理的笔下也确实得到了很好的表现,这难道不是一个绝好的说明吗?看来将文学的本质概括为“自由或自由创作”还是有一定的片面性的。
关于文学的本质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观点也有其合理之处。文学是由作家创作的,而古今中外的每一个作家都是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当中的,任何一个作家的作品无论如何都或多或少会受一点其生活的那个特殊时代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完全认同这种观点。试想如果说文学仅仅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那它跟政治、法律等又有什么区别呢?可它们的差异是很明显的,政治、法律之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为国家而服务的,手段直接、目的明确。而文学在一般情况下只是表现了社会意识形态的某些方面,它可以间接地服务于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为之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也可以独立于这种主流意识形态之外,只表达作家的某种意绪、情怀。显见,文学的“社会意识形态说”还是有以偏概全之嫌。
至于文学本质的“审美说”也是有其根据的,一部文学作品之所以吸引读者,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它带给读者的审美愉悦,人在现实中有种种的痛苦与烦恼,但这却都能通过文学作品而得以舒缓、排解。欧洲文学史上也曾出现过以王尔德为代表的“唯美主义”――只追求美,甚至于不顾社会道德。但文学就只是被作为一个审美对象来看的吗?似乎又不是这样,文学还可以激励、鼓舞读者,使读者从中受到教育,审美只是文学带给读者的诸多影响中的一种而已,而且审美是有条件的,即读者必须有一定的学识积累,那么对于大多数的普通读者来说,审美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他们从中获得的更多是别的东西。显而易见,只注重“唯美”是行不通的,故而“审美说”也是有其站不住脚跟的地方的。
由以上的种种论述来看,文学的本质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不是轻易的用一个观点、一句话就能解释清楚。那么文学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文学的概念。我们这里要说的文学是文学理论中所探究的文学。“文学理论所要研究的是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具体的意识形态,即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因为文学的审美特性并非外加,它是文学这种这种意识形态固有的本性,它来自文学的独特对象、创作主体和把握它的特有的方式之中。没有审美特性,根本不可能存在文学这种意识形态,而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不过是文学审美特性的一般表现。”[1]从中可见审美意识形态对文学的重要性。但除此之外,主体的人生感悟也是文学不可或缺的一个构成因素。文学是靠审美意识形态支撑起来的,然而给文学以鲜活的生命力的却正是主体的这种独特的、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的人生感悟,它是文学的生命,如若少了它,所谓的文学必然是苍白无力、毫无价值可言的。所以,文学最显著的本质应该是主体在审美意识形态制约之下的人生感悟。
这个问题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首先是作为文学本质的基础――主体的人生感悟;任何艺术的创作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它是主体对现实生活有所感触而作,文学也不例外。文学总是由于主体被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事件所触动,继而引发他们的情怀,以至于不吐不为快,并最终将之诉诸笔端。如回忆《雷雨》时说:“累次有人问我《雷雨》是怎样写的,或者《雷雨》是为什么写的,这一类的问题。老实说,关于第一个,连我自己也莫名其妙:第二个呢,有些人已经替我下了注释,这些注释有的我可以追认,――譬如‘暴露大家庭的罪恶’――但是很奇怪,现在回忆起三十年前提笔的光景,我以为我不应该用欺骗来炫耀自己的见地,我并没有显明地意识着我是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什么。也许写到末了,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抨击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然而在起首,我初次有《雷雨》一个模糊的影像的时候,逗起我的兴趣的,只是一两段情节,几个人物,一种复杂而又不可言喻的情绪。”[2]在这里,明确地表示了他的创作缘由,那就是通过发泄被压抑的情感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悟。这样的例子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俯首皆是、随处可见的,如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提出的影响极大的“不平则鸣”的理论,也正是强调了主体对或喜或悲的现实感到不平,进而有所感悟,并最终发愤成文。所以,正是在创作主体人生感悟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文学。
其次是作为文学本质的载体――审美意识形态。审美是在人类的社会发展中产生的一种需要,它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但又是人类精神生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许多时候,人们都会因生活里各种各样的事情而产生纷繁复杂的情感,当这些情感累积到一定的程度时,它就会像决堤的洪流一样,喷涌而出。所以说,表达和交流情感的审美活动,在人类的文化意识之中,几乎成了一种本能的愿望和需要。但是“人的审美心理本能只有在社会性条件下才能成为具体的现实实践活动,因此艺术的实际发生和影响都必定是社会的、意识形态的。文学艺术就是人的审美本能与社会现实条件结合在一起的产物。”[3]也就是说,审美是文学艺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又不是独一的,因为文学艺术中还少不了社会意识形态,但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又是和审美交融错杂在一起的,亦即审美意识形态。对审美意识形态的内涵,也许钱中文先生的一段话解释的更为清楚,“文学作为审美的意识形态,以感情为中心,但它是感情和思想认识的结合;它是一种自由想象的虚构,但又具有特殊形态的多样的真实性;它是有目的的,但又具有不以实利为目的的无目的性;它具有社会性,但又是一种具有广泛的全人类性的审美意识的形态。”[4]至此,我们已经对审美意识形态在文学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那就是文学艺术是必定蕴含着一定的审美意识形态的。
通过上述两方面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主体在审美意识形态制约下的人生感悟确实是文学最显著的本质,而且这种例子在古今中外的文学长河里比比皆是、不胜枚举。“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不正道出了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所付出的满腔悲情吗?作品中的那一个个鲜明、活泼的人物形象,都是作者坎坷、苦难的心血的结晶,是作家在经历了家道衰败的凄凉后,对他所生活的那个苍凉世态的一种深沉的感悟。《安娜・卡列尼娜》里,托尔斯泰在安娜这个不幸的人儿身上倾注了其全部的心血,并通过安娜的悲惨遭遇,对当时的上流社会进行了狠狠地批判,他的这种批判也正是认清了自己所处的那个俄国上流社会的腐朽以后产生的;同时,在对当时俄国的意识形态的批判中,又传达了作家的一种人道主义的观念意识;而他进行批判的基点自然就是在认清了这个腐化的社会后的一种人生感悟。卡夫卡的《城堡》,通过对一个不具名的小人物K的种种不可思议的遭遇的描绘,深刻地揭示出了当下人们的精神生活的困境,以至让任何一个读者都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无奈。这是卡夫卡所具有的高于常人的睿智;是在感悟、反思生活的基础上,对当代人生存困境的深刻揭示。不难看出,这些青史留名的皇皇巨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都浸透着作家的人生感悟、传达着一种具有时代感的审美意识形态。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于文学的本质虽然有不同的解释,各种观点似乎都有能够站得住脚的地方,但却总有各式各样的漏洞。所以,将文学的本质归结为主体在审美意识形态制约之下的人生感悟似乎是较为妥当的。也许这个看法还有其不足之处,但它相对于前面的那些观点而言,还是比较全面的。
参考文献:
[1]钱中文:《文学观念的系统性特征――论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原载《文艺研究》1987年第6期;引自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编:《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第13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
[2]:《雷雨・序》,原载《雷雨》,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版;引自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中国现代作家谈创作经验》(上册), 第341页,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冯宪光:审美意识形态论的规范性理论建构,《四川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136-02
一、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1.新媒体的定义。新媒体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它是相对传统媒体而出现的,是信息科技和媒体产品的紧密结合,是媒体传播市场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既然是新媒体就要有其革新的一面,不但技术上革新,形式上革新,最重要的是理念上也要革新,目前比较流行的定义是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的,他认为:新媒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讯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客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式。
2.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就应该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对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影响都是全面而深刻的。一方面,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的快捷性和开放性迅速的获取大量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达到学习的目的。另一方面,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例如,隐往导致社会责任的缺失,网络的无序,虚假信息的泛滥,网络犯罪等这些都是威胁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新形式。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利用技术上的优势加强了对其资本主义的价值观、文化理念等在全球范围内的鼓吹和渗透,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意识形态在我国的主导地位和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未来,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其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状况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未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受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等影响,导致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呈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部分大学生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了解和认知不够准确。这部分学生对我国的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存在着认识不清,或者是概念化、教条化、书本化式认同。其主要表现就是只把主流意识形态当作一种概念,而忽视对概念的理解与认同;只注重对其教条化的记忆,而忽视利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只注重从书本中的条条框框出发,而忽视了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生活相联系。
2.部分大学生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不强。这部分大学生没有认识到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中存在着边缘化认同和反向认同的现象。主要表现就是一些学生不但没能认识到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性,还把对意识形态的学习当作一种负担,致使主流意识形态在个人生活中被严重的边缘化,甚至出现认同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的现象。再者,由于在现代化的建设中出现了诸如官员腐败、分配不公、环境污染等问题,致使部分大学生对我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产生了怀疑,从而导致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的下降。
3.部分同学主流意识形态淡化和西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与西方国家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此情况下,部分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淡化和西化倾向也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部分同学对资本主义缺乏科学的认识,对中国的国情和历史缺乏深入的了解,致使他们盲目的崇拜西方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
4.部分同学政治素质低,政治思想淡化。大学生能否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发展前途,也与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息息相关。很多同学对没有深刻的认识,甚至是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没有什么认识,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们不了解我国所走的路线,所采取的方针、政策。虽然,有一些同学关心国内外的时事热点问题,但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影响下,很多同学都把经济放在第一位,根本不关心国家政治。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转型时期文化多元及社会问题的产生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在社会转型时期内,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日益加强,随之伴随而来的就是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在中国的蔓延和渗入。由于我国正处于传统的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所有制结构,分配方式,利益格局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了人们对过去的一些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迷惑和怀疑。再者,一些地方官员的腐败、办事拖拉、大搞形式主义等问题,这都严重影响了政府在人们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和广大干群关系的和谐,并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大学生对我党的信任。
2.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僵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教育的主要阵地,然而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并不尽人意。首先,在一些高校内,竟然出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配置不足的情况,这都严重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其次,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对社会的丑陋现象一再曝光,导致了部分大学生思想的混乱,削弱了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最后,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手段单调且毫无新意,也很难引起同学们的共鸣,这些势必都将影响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3.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目前,网络文化已成为大学校园内的一种新型的校园文化,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如文化内容道德维度的缺失、隐往导致社会责任感、道德感的缺失、网络犯罪等。由于大学生尚未成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他们不可能很好的对网络虚拟空间内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然而这些都已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4.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当前,大学生自身特色化发展加快,思想状况和价值取向呈现多样性的特点。现在的大学生是在和平的年代和父母的溺爱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抗挫能力低下,缺少积极进取的精神,缺少信仰,理想。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识也只停留在书本上的只言片语,并不能深刻的理解它们的含义,更不用提把这些知识化为自身发展的动力了。
总之,在改革开放和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而深刻剖析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又是全面做好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基础,只有这样,高校才能承担起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命与责任。
参考文献:
[1]欧阳永忠.社会环境与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4):96-103.
[2]古维娟,柯元.当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淡化原因及对策[J].九江学院学报,2010,(1):110-112.
(一)生态文学批评的产生及影响由于生态文学旨在探寻和揭示造成生态灾难的社会根源和文化根源,因此,具有显著的文明批判的特点。1972年,美国文学评论家约瑟夫•米克在《生存的喜剧:文学生态学研究》一书中,提出“文学生态学”的概念—“对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生物主题进行研究”。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相继出版了大量生态文学批评的专著。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最终形成促进了生态文学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伦纳德•西格杰、帕特里克•穆菲以及劳伦斯•布伊尔等美国评论家从现当代西方哲学家和文论家那里汲取思想精华,运用巴赫金、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和罗兰•巴特等人的批评理论构建当代生态诗学,把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研究推向了更高阶段。
(二)美国生态文学误区对于生态文学的认识,我们正在进入两个误区,一个是盲目扩大涵盖面,将许多并不是生态文化的作品,硬纳入其中。另外一个是西方作家强行地用生态文学批评理论指导文学创造,在“微观政治学”的后现代语境中,“主题先行”这一作法,在一定程度上为文学作品的生态批评合法性带来困惑:生态文学批评试图将一切文本都纳入生态文学批评中来,从而使得所有文本都披上生态化的外衣,使其理论陷入由观念主导的伪感性文学批评漩涡中去。生态文学在艺术形式上,与其他种类文学并无特别之处,只是日趋严峻的生态危机,使其具有越来越重大的价值。随之产生的生态电影这一新生文学艺术业态在促进生态文学的发展的同时也带给人们视听冲击。
二、欧美生态电影的兴起
在生态文学和生态文学理论不断成熟和发展的同时,西方生态电影异军突起,成为一种迅速扩大的电影类型。
(一)生态电影兴起原因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对生态电影发生、发展和繁荣产生了巨大动力。具体而言:第一,生态文学的发展和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成熟,使创造者能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创造生态电影,赋予影片深刻的生态思想内涵,使其具有前瞻性的生态人文主义精神,以此激发人们的生态良知。生态文学培养人们正确的生态观,使人们认识到当前生态的脆弱性,为电影培养了大批的受众群体。所以,美国生态电影的兴起,离不开生态文学在前期奠定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及文本基础。第二,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灾害的反思。10年间全世界各地都发生了各种严重的生态灾难:海啸、地震、火山爆发、核电站泄漏、墨西哥湾漏油,中国泥石流、阿富汗的山体滑坡,等等。敏锐的西方文艺界在这一时期制作出品了大量以生态危机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从20世纪90年代的《纽约大地震》《后天》到纪录片《海豚湾》等,人类不断发挥着各种想象和推理能力来描绘未来所面临的自然灾难。第三,电影制作技术的成熟。现代科技特效的场景,惊心动魄的真切时空感受。
(二)生态电影与生态文学的比较同样作为文艺形式,两者所批评的主题和反映的内容相同,然而集声光电等多种表现形式为一体的生态电影,对生态文学作品冲击巨大。1.生态电影强化了感观冲击,生态文学无法做到“当摄影机被当作是对一系列投射影像的观看视角时,它就成为我们眼睛的人。”从电影理论上看,摄影机是导演给观众的眼睛,摄影机对准什么,就是观众看到什么。“我们希望理解影片,能够掌握它,就必须认同电影的观点”,受众以摄影机替代自己的眼睛视角,建构自身对故事的理解,因而接触到生态意识。观众在观看生态电影的过程中,电影文本文化内涵投射到受众内心深处,从而对其潜意识产生影响。电影里的灾难场景在现实真实上演,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类电影的重要价值,接受了电影所宣扬的思想主张。这种视角的替代和冲击,是生态文学这种文本无法实现的。最典型的影片,当属拍摄于2009年的纪录片———《海豚湾》,记述在日本和歌山县的一个叫“太地町”的小村镇,当地的渔民每年驱猎捕杀海豚的经过。人们亲眼看到猎杀的血腥场面,蓝绿的海水瞬间变成触目的红色,海豚的哀叫从有到无,海豚的尸体在水中浮上浮下,与渔民的笑谈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一场面深深触动观众的心灵。然而,作为单纯的文本作品《寂静的春天》,却要花十年时间才被人们认识到其价值,两者之所以存在如此差别,主要是电影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带给人们心理巨大的冲击,这是文学作品无法取代的。2.生态文学作品多种叙事方式强于生态电影生态电影通过对现实灾难的反思,表现其真实性,从而使人信服。不管是在表现自然灾害上,还是反思造成生态危机的人类自身因素时,美国的生态电影多采用形式主义的叙事风格,如《后天》中逼真的冰雪灾害;《洪水》中海水淹没城市的镜头。但是生态文学作品的表现风格,远比电影多样,包括形式主义、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意识流等,只要有利于表现中心主题,刻画人物心理都可以。这是生态电影无法比拟的,也正是生态电影的短板。生态电影终究是以现实主义为核心,否则得不到观众的心理认同,而有疏离感,最终会冲击票房和影片影响力。
三、欧美生态文学作品对生态电影的影响
生态电影从产生到现在只有十余年的时间。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无法取代生态文学。
(一)美国后现代文学作品为生态电影提供拍摄蓝本生态文学经过近50年的发展,从理念到理论,从作品到影响,都是成熟的。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以其独有的虚构性、碎片化的风格,批判着美国政府及西方资本主义。作为应现实生态危机而产生的新兴电影类型,生态电影没有现成的理论指导和支撑,只有选择对读者产生深刻影响的美国后现代文学作品作为拍摄蓝本,才可能准确捕捉到受众者的心理,从而通过视听冲击激发受众者的生态意识。
(二)生态文学作品的批判性指引美国生态电影的发展美国文学作品尤其是后现代文学小说具有多元化的鲜明特点,思维方式灵活、文字表达多样,颠覆了传统的形式,是对整个虚构的情节本身的种种描述和展现。其本身的批判性特点,尤其是对人类因过分追求利益而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做法的严厉批评,有助于生态电影,特别是生态纪录片,通过其自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其本身应有的生态思想性。因此,美国生态电影若想在思想上深度表达生态整体的和谐,应当在借助先进的电影技术的同时,以生态批评为指导,追求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
(三)文学作品弥补生态电影中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的缺失一方面文学作品为电影提供拍摄蓝本,另一方面,过多的影像奇观和画面冲击,大大消耗了电影本身蕴涵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读者能够体味到人文关怀及对生态系统、非人生命体的人道主义关怀,并且同等看待人与自然的价值。然而,电影中的“人文关怀”超越了影片的生态理念,因而感觉不到生态和谐的内涵,这与追求科技发展的批判主题形成反差。因此,生态电影应更多地吸取文学作品中的生态意识,并将其以电影艺术的形式传授与受众者,以弥补目前生态电影中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的缺失现象。
四、结语
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一般遵循以下模式:其一,文学史串讲;其二,作者及其创作介绍;其三,作品的阅读体验;其四,运用文学批评方法解读作品。这种传统的程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忽视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学生直接得到的是“鱼”,而非“渔”,致使作家用灵魂和生命书写的经典作品成为一堆需要死记硬背的基本常识、一串符码、一项智力游戏,文学的趣味和其传递的生命观、自然观、社会价值荡然无存。略萨说:“文学是一个人、一个公民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好的文学作品为我们搭建了桥梁,拉近了同其他文化、思想、宗教的距离,我认为这是文学非常重要的职能之一。一个现代、民主、公正、自由的社会,文学是完全必要的。”由此看来,不是文学无用,而是教的人和学的人需要重新审视文学这门崇高的学科,重新将文学拉回现实轨道,正视社会问题。生态危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自古以来,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人并非自以为是的主宰者,而是依赖自然而存在并循环往复的。敬畏与禁忌是人在自然面前的唯一态度。然而,从笛卡尔时代开始,人类确立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势之后,便将自然物质化为可以征服并加以利用的对象。于是,人类开始高举理性的大旗,驾驭科技的战车对自然进行无尽蹂躏与索取,企图创造人超越自然的神话。终于,我们的大自然进入了危机四伏的时代,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降雨模式改变,海洋过度捕捞,沙漠扩展,淡水资源匮乏,物种加速灭绝……人类行为正在使自身和赖以生存的自然加速走向灭亡。而于20世纪末渐成显学的生态批评,则试图对处于自杀困境中的人类进行重新探索,重新梳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消解人类中心主义的自闭樊篱,为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寻求新的路径和可能性。
王诺认为:“生态批评是在生态整体主义,特别是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指导下探讨文学与自然之关系的文学批评。它要揭示文学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生态危机之思想文化根源,同时也要探索文学的生态审美及其艺术表现。”生态整体主义强调一种和谐的、整体的、多样化、互蕴共生的关系,是人类重新认识自然、定位自己的一种方法论。生态批评作为理论是新兴的,但是文学从一开始就是和生态联系在一起的。从神话时代到宗法时代,再到现代时期,人类在世界整体结构中的角色始终是贯穿文学的一个主题。在神话时代,人是渺小的,只不过是宇宙世界最微小的造物而已。而每个民族的创世神话都是以神为本,讲述作为自然象征的神的故事,人对于自然世界不可窥知,不可操纵,只有顶礼膜拜。这个时期的文学样式如祈祷词、颂歌,甚至诗歌和戏剧等都讲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故事。在宗法时代,自然只不过化身为圣人、上帝、耶稣甚至真主等,而人与这种最高秩序之间依然延续下与上的关系。即使人类社会过渡到了以工业文明为主的现代社会,浪漫主义田园精神依然成为人类的理想家园。在我国有“采菊东篱下”的情怀,在英美有梭罗和华兹华斯对朴素田园生活的追求。由此可见,用文学的思想武器来重塑人们的自然观是非常可行,而且势在必行。当代大学生面临的是一个日新月异却又危机四伏的时代,他们或许无暇顾及那些与生活相去甚远的诸如新批评、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理论,但却不得不正视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问题已成为我们不得不认真对待的迫切问题。生态文学可以促使人们重新认识自己的现状,重新发现自然的崇高与瑰丽,修正人类中心主义的虚妄观念,从而实现人类的长远发展。作为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和引导作用的教师,应该将生态理念贯穿教学的始终。首先,教师要在介绍文学课程的过程中将文学的社会价值、文学作品的生态内涵灌输给学生,并简要介绍关于这门崭新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如“生态批评”“生态文学”“生态文本”“人类中心主义”“二元对立”等概念;其次,教师应不断更新知识,了解生态批评新动态,熟读生态文本,在教学过程中,旁征博引,理论与文本结合,有目的性地培养学生的“绿色”思维。再次,为了使文学适应社会,加之文学课时量的削减,教师可以对传统的内容,如作者简介、小说要素分析、文学理论少讲或省略不讲,而应选择一些比较典型的生态文本,引导学生品味鉴赏,仔细琢磨,用心感悟,从而启发其智性,陶冶其情操。
二、生态文本的挖掘与重读
1.英美文学作品的重读当前,英美文学课程普遍面临课时削减、内容压缩的现状,而文学课程的性质决定其必须进行外延的扩展。笔者所任教学校英美文学课每周2课时,且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各开设1学期,实际授课中只能挑选其中一部分作品进行讲解,对于其余作品都要求学校以观看电影或课外阅读的方式进行。比如笔者在讲授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时,引导学生重点欣赏总纲里的环境描写:“春雨给大地带来了喜悦,送走了土壤干裂的三月,……美丽的自然撩拨万物的心弦,多情的鸟儿歌唱爱情的欣欢。”自然催生万物复苏(包括人),而万物相互依存,和谐欢快,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由此可见,乔叟是一位具有自觉生态整体观的诗人。莎士比亚作品繁多,思想深刻,但一般只重点讲授《哈姆雷特》,引导学生阅读欣赏主人公的“独白”是重中之重,以此认识人文主义者宣扬的虚妄的人类中心主义和自视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幻象最终只能导致报复和悲剧。弥尔顿《失乐园》中对地狱丑陋不堪、悲苦绝望的描述难道不是人类失去家园后的预言吗?人类岂不是真正需要敬畏上帝、敬畏自然吗?而鲁滨逊的经历却又一次让我们目睹了人类如何占有土地,挖掘自然,利用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神话。及至最亲近自然的浪漫主义作家,“自然崇拜”被“视觉化和原型化”了,读者通过阅读欣赏以自然为主题和意象的诗作,可以真正体悟自然作为人类向导和保姆的功能,体验自然的瑰丽与伟大,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重续被工业文明割断的本真的关系。从奥斯汀以后的文学主要以小说为主,无论是《傲慢与偏见》还是《简爱》,虽然都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审美,但依然可以凸显自然之美对故事发展的重要性。现代主义作家基本都具有反现代文明倾向,劳伦斯笔下的男女主人公都是自然之子,只有在和自然的交融中人才能流露出其本真完美的状态,而工业文明束缚下的人都是畸形扭曲的。美国文学虽然只有400年历史,却因独特的经验,从一开始就呈现出浓郁的生态或反生态气息。在超验主义作家爱默生和梭罗笔下,生命与自然、自然与精神合二为一。
虽然两者审美取向不同,爱默生更倾向于借助自然表达思想,而梭罗却是将自然本身视为生活的本质,视为他的亲人和朋友,他的《瓦尔登湖》不单是为在物质文明中迷失方向的人指明道路,也传递着和谐的生态主义整体观。《红字》中的丁梅斯代尔和海斯特只有在森林里、在河边才不需要清教主义的遮羞布,表现的是真实的自我,而代表文明和科学的齐林沃斯却是虚伪、狂妄、灵魂的谋杀犯。《白鲸》和《老人与海》两部小说都可以作为反生态文学中的经典,并且交相呼应,尽管两部作品在最后都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虚妄做了毁灭性的预言,但其立场和主旨却基本是反生态的———人类都企图通过征服生养自己的自然的方式来彰显其价值和尊严(亚哈对白鲸的疯狂报复,圣地亚哥老人与马林鱼和鲨鱼的搏斗归根结底都是为弘扬“人”的价值,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企图主宰世界的妄想)。马克•吐温和维拉•凯瑟都映射了人与自然应该相融相契。《荒原》更是将现代文明的荒芜推到极致,人类面临的不单单是赖以生存的家园的丧失,更是精神世界的支离破碎,艾略特为现代文明奉上一曲挽歌,更为生态破坏后无处依存的人类进行了预言。“文学和批评的功用绝不仅仅是局限在人类内部,它还可以通过人而作用于非人类,作用于整个世界。”文学就是要通过其语言魅力和思想内涵唤醒人类沉睡的灵魂,启迪人们的智慧,实现文学与社会接轨。
2.生态阅读的误区当前生态批评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可以进行生态审美,对于一些生态或反生态思想突出的作品和作家似乎已经形成诸多的固定模式。比如,《圣经》是奠基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思想根源,是具有反生态倾向的;莎士比亚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杰出代表;海明威用自己的人生和作品反映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虚妄与残暴;《瓦尔登湖》是一部最好的生态文本。这种定式思维固然可以启迪学生,但却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忽略了每一位作家和作品思想的矛盾性和复杂性。“生态视角的重审和重评应当客观地、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传统文学经典,避免孤立化、简单化和以偏概全的片面倾向。”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教师必须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一方面要充分考虑作品的创作语境,另一方面要全面顾及作者思想的多面性和矛盾性。每一部作品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表达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圣经》和古希腊神话被认为西方文明两大源头,渗透到每一部文学作品中,但不可否认的是《圣经》在宣扬人类中心论的同时也具有浓郁的生态意识,上帝毁灭罪恶之城索多玛、诺亚方舟、自然万物有灵论等等不都传递了人应善待彼此、善待土地、善待非人类生物的生态意识吗?古希腊罗马神话通过神和英雄的故事张扬了人的力量,也反映了原始氏族时代人类对于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哈姆雷特作为人类中心主义代表的悲惨结局难道不是一个反讽吗?鲁滨逊凸显了人的理性与征服欲望,但鲁滨逊热爱自然,并未以毁灭自然为代价满足自己膨胀的欲望。经典文学作品蕴含丰富的思想,教师在进行生态解读时,不能一叶蔽目,忽视其本身的文学意义和社会价值;不能断章取义,将作品孤立化、简单化;更不能被定式思维束缚,片面地看待问题。“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关键词]生态文学;人类中心主义;自觉;自发
[中图分类号]I059.99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1674-6848(2012)04-0102-09
[作者简介]王 惠(1970—),女,湖南常德人,文学博士,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文艺学跨学科研究。(云南昆明 650031)
生态文学作为一个概念,其出现在中国不过短短数年光景;但生态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实践,在中国的历史几乎和文学的历史一样绵长。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人的生产方式和哲学观念决定了中国人和自然相依相守、声气相感、血脉相通的关系,决定了中国人的文学离不开自然的涵育,并由此形成了独到的生态文学景观。
遗憾的是,后,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被迫打开,老大帝国的心态受到了严重的损伤。随着西方工业文明涌入中国,晚清知识者中的有识之士也开始以新的视角审视世界,在强国保种的梦想光照之下,本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出发点,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西学东渐于是蔚然成风。到“五四”时期,西方现代化的理念已经浸入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中国文化俨然走上了全盘西化的道路。文学无法独善其身,在西方现代文学理念的感召和技法的影响下,中国文学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如此一路踉跄、一路趔趄地追赶西方现代化的步伐,直到西方文化迈进后现代的新路。此时,人们对自启蒙运动开始便裹挟着以理性与技术为核心的人类中心主义来改造自然和人类自身的现代性进行了反思和清算,现代性的悖论和恶果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对于前现代的社会生活方式,人们充满了怀念之情。如今,由现代性造成的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和由后现代启动的越发壮阔的生态思潮促使生态文学概念的出现和创作的兴盛,无论人们对此概念持何态度、对该类型的文学创作作何评价,这都已是不争的事实。
生态文学虽说仍然由西而来,但基于后现代与前现代在思想旨趣与文化精神方面的关联性,传统中国的哲学观和文学现象获得了浮出历史地表的机会,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然而,新生的生态文学在概念的界定方面却因为过于强调文学的当代性以及人类的主体性和责任感造成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学资源的忽略。日益迫近的生态危局,亟待生态文学形成规模效应,发挥理想效应,由此,我们理应在对中国传统文学资源加大了解、增强信心的前提下,进一步对生态文学的定位予以思考。
一、生态文学的当前界定
什么是生态文学?目前,被学界和文学界所普遍认可的界定乃是我国生态文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学术带头人王诺教授在《欧美生态文学》一书中为生态文学一词所作的界定:“生态文学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之关系和探讨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的文学。生态责任、文明批判、生态理想和生态预警是其突出特点。”①
在王诺教授的界定中,生态文学具有如下几个重要要素:第一,生态文学的写作者应该是具备生态思想和生态视角的,这一生态思想应以生态整体主义为基础;第二,生态文学的写作内容或者题材应该是描写生态或描写自然的,尤其应以表现生态危机、探讨其社会根源为题中应有之义;第三,生态文学的写作主旨应该是以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和终极标准,而不是以人类或任何一个其他物种、任何一个局部的利益为价值判断的最高标准。
王诺教授的这一界定,无疑取得了很大的理论成就,具体说来,该生态文学概念体现出如下特点:
1.清算了人类中心主义等现代观念。众所周知,生态文学的出现有其特定的现实基础: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催发了生态思潮,日趋壮阔的生态思潮催发了生态文学。如果说生态危机是现代性的后果之一,那么,生态思潮就要对现代西方工业社会主导思想进行反拨乃至颠覆,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则要表达生态思潮的精神主旨、承担生态思潮的历史使命。正如王诺教授所言:“生态思潮的主要诉求是重审人类文化,进行文化批判,揭示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人类中心主义、唯发展主义和科技至上观是生态危机的主要思想根源,是当代生态思潮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①
王诺教授在对生态文学的概念进行界定之时,始终牢记导致生态灾难和生态危机出现的现代性思想根源,格外强调了生态文学的现实基础和历史使命,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生态文学的最高价值,否定了以人类的利益为价值判断之终极尺度的传统文学,否定了人类纯功利地、纯工具化地对待自然的传统态度,注重生态的整体性、系统性和联系性,坚定地认为生态文学对人类所有与自然有关的思想、态度和行为的正负价值的判断标准是:是否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即生态系统和谐、稳定和持续地自然存在,而不是是否有利于人类。
[关键词]生态文学;生态电影;批判性
课题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生态批评视域下的美国后现代文学作品研究”(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3】第446号)阶段性成果。
20世纪70年代,随着以美国为代表的生态文学的兴起,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进行生态批评的现象越来越多。90年代以后,应现实生态危机而生的一种新兴的电影类型―生态电影出现。从文学作品到电影作品,生态批评领域又向前迈进一大步。那么西方生态文学作品对生态电影的兴起奠定怎样的基础?生态电影对生态文学是否构成威胁?生态文学作品对生态电影产生何种影响?这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
一、欧美生态文学兴起及意义
生态文学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的关系。在表现自然与人的关系时,生态文学特别重视人对自然的责任与义务,生态文学的兴起,对培养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起着重要作用。
(一)生态文学的定义及崛起
生态思想和艺术的诞生源于近代。最早批评工业文明的是马克思,他批判的主要对象是资本主义大工业。对人类生存困境提出质疑和批判最多的是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19世纪,以福克纳为代表的一系列艺术家和作家,面对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问题,都曾怀着悲伤和愤怒的心情,描述、指责和批判过工业文明对自然环境和古老文明的巨大破坏。这些作品中影响最大的是1854年梭罗著写的《瓦尔登湖》。尽管那时作家们的思想意识远远地走在了时代前例,但生态环境意识并不为社会大众接受,因此此类文学作品在当时根本没有市场,更别说独成文学流派。生态文学的最终出现,是在70年代文化相当发达的美国。目前,学术界将1970年的两个事件作为生态文学的起源:一是1962年,美国女性作家蕾切尔・卡逊发表的《寂静的春天》。大量的事实及科学数据证实DDT等杀虫剂破坏了生态环境,损害人类健康。该书对人类依靠人工手段和技术来企图征服、控制自然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发展模式,给予了严厉的批评。然而,直到1970年,这一作品才被人们认识、再次评价、解读,并最终引起美国国会的重视,进而促成美国制定了旨在保护环境的法律及环保组织的建立。而另一事件则是此书同时引发了社会公众甚至各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继而各种环保组织纷纷成立,联合国因此于1972年6月12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并由各国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 人类首次在全球范围内有意识地开展环保活动。环保事业的开启使生态文学走上历史舞台,并最终在西方诞生并形成。
随着人们对生态文学的重视,生态文学作品亦不断涌现。除学术性体裁和游记体文学作品,不少现当代小说家的叙事小说,都有尊重自然、爱护环境、和谐共处的思想意识。如美国当代小说家约翰・厄普代克在《白色噪音》(1985)中,唐・德里罗的《兔子休息了》(1990)。《白色噪音》在表现当代人惧怕死亡这一主题之余,还通过对生态环境和自然界的描述,表现了后现代文化背景下,整个美国乃至全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巨大的破坏,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界和人类文明,在以消费为主的后资本主义社会中,不断地被“复制”,并最终因发生“错位”而逐步消失。
(二)生态文学批评的产生及影响
由于生态文学旨在探寻和揭示造成生态灾难的社会根源和文化根源,因此,具有显著的文明批判的特点。1972年,美国文学评论家约瑟夫・米克在《生存的喜剧:文学生态学研究》一书中,提出“文学生态学”的概念―“对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生物主题进行研究”。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相继出版了大量生态文学批评的专著。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最终形成促进了生态文学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伦纳德・西格杰、帕特里克・穆菲以及劳伦斯・布伊尔等美国评论家从现当代西方哲学家和文论家那里汲取思想精华,运用巴赫金、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和罗兰・巴特等人的批评理论构建当代生态诗学,把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研究推向了更高阶段。
(三)美国生态文学误区
对于生态文学的认识,我们正在进入两个误区,一个是盲目扩大涵盖面,将许多并不是生态文化的作品,硬纳入其中。另外一个是西方作家强行地用生态文学批评理论指导文学创造,在“微观政治学”的后现代语境中,“主题先行”这一作法,在一定程度上为文学作品的生态批评合法性带来困惑:生态文学批评试图将一切文本都纳入生态文学批评中来,从而使得所有文本都披上生态化的外衣,使其理论陷入由观念主导的伪感性文学批评漩涡中去。生态文学在艺术形式上,与其他种类文学并无特别之处,只是日趋严峻的生态危机,使其具有越来越重大的价值。随之产生的生态电影这一新生文学艺术业态在促进生态文学的发展的同时也带给人们视听冲击。
二、欧美生态电影的兴起
在生态文学和生态文学理论不断成熟和发展的同时,西方生态电影异军突起,成为一种迅速扩大的电影类型。
(一)生态电影兴起原因
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 对生态电影发生、发展和繁荣产生了巨大动力。具体而言:第一,生态文学的发展和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成熟,使创造者能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创造生态电影,赋予影片深刻的生态思想内涵,使其具有前瞻性的生态人文主义精神,以此激发人们的生态良知。生态文学培养人们正确的生态观,使人们认识到当前生态的脆弱性,为电影培养了大批的受众群体。所以,美国生态电影的兴起,离不开生态文学在前期奠定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及文本基础。第二,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灾害的反思。10年间全世界各地都发生了各种严重的生态灾难:海啸、地震、火山爆发、核电站泄漏、墨西哥湾漏油,中国泥石流、阿富汗的山体滑坡,等等。敏锐的西方文艺界在这一时期制作出品了大量以生态危机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从20世纪90年代的《纽约大地震》《后天》到纪录片《海豚湾》等,人类不断发挥着各种想象和推理能力来描绘未来所面临的自然灾难。第三,电影制作技术的成熟。现代科技特效的场景,惊心动魄的真切时空感受。
(二)生态电影与生态文学的比较
同样作为文艺形式,两者所批评的主题和反映的内容相同,然而集声光电等多种表现形式为一体的生态电影,对生态文学作品冲击巨大。
1.生态电影强化了感观冲击,生态文学无法做到
“当摄影机被当作是对一系列投射影像的观看视角时,它就成为我们眼睛的人。”从电影理论上看,摄影机是导演给观众的眼睛,摄影机对准什么,就是观众看到什么。“我们希望理解影片,能够掌握它,就必须认同电影的观点”,受众以摄影机替代自己的眼睛视角,建构自身对故事的理解,因而接触到生态意识。观众在观看生态电影的过程中,电影文本文化内涵投射到受众内心深处,从而对其潜意识产生影响。电影里的灾难场景在现实真实上演,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类电影的重要价值,接受了电影所宣扬的思想主张。这种视角的替代和冲击,是生态文学这种文本无法实现的。最典型的影片,当属拍摄于2009年的纪录片――《海豚湾》,记述在日本和歌山县的一个叫“太地町”的小村镇,当地的渔民每年驱猎捕杀海豚的经过。人们亲眼看到猎杀的血腥场面,蓝绿的海水瞬间变成触目的红色,海豚的哀叫从有到无,海豚的尸体在水中浮上浮下,与渔民的笑谈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一场面深深触动观众的心灵。然而,作为单纯的文本作品《寂静的春天》,却要花十年时间才被人们认识到其价值,两者之所以存在如此差别,主要是电影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带给人们心理巨大的冲击,这是文学作品无法取代的。
2.生态文学作品多种叙事方式强于生态电影
生态电影通过对现实灾难的反思,表现其真实性,从而使人信服。不管是在表现自然灾害上,还是反思造成生态危机的人类自身因素时,美国的生态电影多采用形式主义的叙事风格,如《后天》中逼真的冰雪灾害;《洪水》中海水淹没城市的镜头。但是生态文学作品的表现风格,远比电影多样,包括形式主义、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意识流等,只要有利于表现中心主题,刻画人物心理都可以。这是生态电影无法比拟的,也正是生态电影的短板。生态电影终究是以现实主义为核心,否则得不到观众的心理认同,而有疏离感,最终会冲击票房和影片影响力。
三、欧美生态文学作品对生态电影的影响
生态电影从产生到现在只有十余年的时间。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无法取代生态文学。
(一)美国后现代文学作品为生态电影提供拍摄蓝本
生态文学经过近50年的发展,从理念到理论,从作品到影响,都是成熟的。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以其独有的虚构性、碎片化的风格,批判着美国政府及西方资本主义。作为应现实生态危机而产生的新兴电影类型,生态电影没有现成的理论指导和支撑,只有选择对读者产生深刻影响的美国后现代文学作品作为拍摄蓝本,才可能准确捕捉到受众者的心理,从而通过视听冲击激发受众者的生态意识。
(二)生态文学作品的批判性指引美国生态电影的发展
美国文学作品尤其是后现代文学小说具有多元化的鲜明特点,思维方式灵活、文字表达多样,颠覆了传统的形式,是对整个虚构的情节本身的种种描述和展现。其本身的批判性特点,尤其是对人类因过分追求利益而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做法的严厉批评,有助于生态电影,特别是生态纪录片,通过其自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其本身应有的生态思想性。因此,美国生态电影若想在思想上深度表达生态整体的和谐,应当在借助先进的电影技术的同时,以生态批评为指导,追求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
(三)文学作品弥补生态电影中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的缺失
一方面文学作品为电影提供拍摄蓝本,另一方面,过多的影像奇观和画面冲击,大大消耗了电影本身蕴涵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读者能够体味到人文关怀及对生态系统、非人生命体的人道主义关怀,并且同等看待人与自然的价值。然而,电影中的“人文关怀”超越了影片的生态理念,因而感觉不到生态和谐的内涵,这与追求科技发展的批判主题形成反差。因此,生态电影应更多地吸取文学作品中的生态意识,并将其以电影艺术的形式传授与受众者,以弥补目前生态电影中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的缺失现象。
四、结语
美国的生态文学和生态电影是生态文艺发展的不同艺术形式和阶段,二者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目前,美国的生态文学仍然是方兴未艾,有巨大的发展前途。但生态电影作为新生表现形式,在其传播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方面还存在不足,要得到受众者的认可尚且需要时间。
[参考文献]
[1] 曹向东.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特点研究[J].芒种,2013(18).
[2] 赵彤,邓建平.简论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想[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3] 杭东.美国生态电影思考[J].中国电影市场,2014(01).
虽然美国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历史相对短暂,然而却不乏多样的文学风格和流派、优秀的作家和作品。美国特有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美国人求“新”、求“异”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在其文学作品中得以充分体现。从清教韵味浓厚的诗歌、革命思想鲜明的宣传册,到浪漫主义的散文、现实主义的小说,再到族裔特色纷呈的当代文学,无不尽显美国文学的艺术魅力。在这座文学圣殿中,“自然”这一名词有着非常耐人寻味的特殊意义,因为美国文学中的“自然”风格作品蕴含着不同的文学发展阶段、流派及特点。
第一个典型的“自然”流派出现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后期,是美国浪漫主义的一个支流,严格意义上是指被称为超验主义的“自然写作”(nature writing)。超验主义的主要思想观点有三。首先,超验主义者强调精神,或超灵,是一种无所不在的力量。其二,超验主义者强调人的首要责任就是自我完善,自我依靠。其三,超验主义者认为自然界是超灵或上帝的象征。因此,超验主义主张回归自然。这种观点的自然内涵是,自然界万物具象征意义,外部世界是精神世界的体现。典型作家为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1882)和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梭罗到沃尔登湖生活,通过简朴的生活来检验自己的超验主义信仰。他在《沃尔登》一书中记录了自己的湖畔生活。全书以篇幅最长的“节俭”开场,叙述的基本是枯燥琐碎的衣食住行、日常生活开支等。然而在这些似乎毫无“文学性”可言的数字背后,是梭罗的生活信条:人应当尽可能地降低物质欲望,而将精神追求作为第一要义。阅读梭罗的《沃尔登》,人们不难发现两个内容并行发展,一是说自然,一是说人,总的是说人应该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梭罗接近自然界和生活,他的意象多从大自然和生活中来。他在1859年的一则札记中说;“文学的根基是事物。自然物体和现象是表达我们思想与感情的原始象征物或符号。”可见,这种自然写作蕴含着浓郁的唯心主义色彩。
第二个典型的“自然”流派是十九世纪末形成的一股文学思潮,即所谓的“自然主义”(naturalism)。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以及西部边界的封闭,“美国梦”骤然破灭。在法国作家左拉的影响下,一批青年作家开始冲破现实主义的传统,开始反映人在环境和遗传两种力量的支配下毫无自由意志,任凭摆布的状况,这便开始了自然主主义创作。自然主义代表性作家包括史蒂芬·克兰(stephen crane,1871-1900)、西奥多·德莱赛(theodore dreiser1871-1945)、弗兰克·诺里斯(frank norris1870-1902)、杰克·伦敦(jack london,1867-1916)。克兰,以自传体“中部边地”系列小说闻名。他的代表作《红色勇士勋章》文字简洁,意象清晰独特,书中有意识地将法国印象派画法用于文学。克兰写出了讥讽与怜悯、幻想与现实间的紧张关系,以及绝望中尚存一线希望的双重情绪。总之,自然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手法,一方面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和抒情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轻视现实主义对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而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崇尚单纯的描摹自然。
第三个典型的“自然”流派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引起极大关注的,被文学批评家称为“生态文学”的流派,其核心特点是关注对自然界的保护。我国生态文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王诺先生给生态文学下的定义是:“生态文学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之关系和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的文学”。在表现自然与人的关系时,生态文学特别重视人对自然的责任与义务,急切地呼吁保护自然万物和维护生态平衡。这一流派最受关注的作家当属卡森(rachel carson,1907-1964),她是里程碑式的人物。她的所有作品都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其特殊性只是人能改变自然,而且,这种改变往往是不可逆的。一九六二年,她发表了代表作《寂静的春天》,指出滥用杀虫剂已伤害许多生命、影响了自然生态,如果再不改变,人类面临的将是寂静的春天。《寂静的春天》出版后,发行了22种语言译本,影响遍及世界各地,许多国家立法取消ddt的使用。1992年,美国推选《寂静的春天》为近5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书。
关键词: 弗雷德・博兹沃斯 生态女性主义 思想
《最后的极北杓鹬》是加拿大动物文学家弗雷德・博兹沃斯的主要文学作品,“加拿大的动物文学源远流长,从主题到形式流变上思考,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浪漫主义之前的土著加拿大人创作的动物文学,19世纪末至二战欧洲裔加拿大人创作的动物文学和二战后加拿大人创作的动物文学”。②早期的加拿大动物文学不管是赛内卡族、奥杰布韦族的创世神话传说,还是爱斯基摩人的寓言故事,他们共同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与动物共同生存、建立人类美好家园的主题,“它在解说世事、倡导和规范道德教化和宗教仪式的同时,形成为一种通俗的文学题材,为加拿大的动物文学发展奠定了第一块基石”。③第二时期的加拿大动物文学已经发展成为成熟的独具特征的文学体裁,此时著名的文学作家有罗伯茨和欧内斯特・汤普森・塞顿,罗德里克・L・黑格布朗和格雷・奥尔。他们在文学作品中,以动物的故事,展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类经历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区域冲突之后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体现了加拿大人的特定时空观。二战以后至今的加拿大动物文学表现与前面两个时期文学精神上的巨大不同。人们在接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痛定思痛后,看到西方现代人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使自身受到扭曲和异化。人类在不断利用、开发自然的同时,对自身的生存环境进行着肆无忌惮的破坏。因而,人类在发展的历程中必须做出客观的选择,是以贪婪、无知和邪恶追求悲剧的结局,还是以明智、富于远见、追求真理获得令人神往的美满结局。结论显然是后者,因为客观现实要求“人类不仅有能力创造高度的物质文明,更应该有能力创造出面向未来的生态文明”。④基于对人类生存处境和发展前景以及对人与自然环境,人与其他生命物种关系的思考,此时的加拿大文学“升华成为20世纪中期以来以生态文明为中心的环境文学”。此时,加拿大动物文学的代表人物是法利・莫厄特,弗雷德・博兹沃斯也是扛鼎人物之一。法利・莫厄特在继承加拿大动物文学传统的基础上,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在加拿大和世界文坛上独树一帜。弗雷德・博兹沃斯吸收了前人的文学传统和精神,以《最后的极北杓鹬》为载体展现了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敲响了警钟。
“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诞生于20世纪中后期,1974年法国学者弗朗索瓦・德・埃奥博尼首先使用“生态女性主义”一词,把生态观点和女性观点结合在一起,以女性和生态的双重视角思考人类发展的前景,并逐渐形成生态女性主义的文学批评方式。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质疑、解构“人类中心主义”文化传统,反叛男权中心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以女性意识改变人类压迫女性、统治自然的价值观,以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和女性主义理论为基础上,构筑“生态主义与女性主义原则的乌托邦”。
生态女性主义是在女性主义运动日益发展,人类自身环境日益遭到破坏、恶化,现实灾难日益增多的背景中诞生的,它“反对在父权制世界观和二元式思维方式统治下的对女性与自然界的压迫和蔑视,倡导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新型关系”,“生态女性主义不仅唤醒了人们对女性和自然的重新思考和认识,在理论和文学批评等方面都超越了后现代主义所能达到的程度”。⑤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哲学基础是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反叛和颠覆,即对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中男性对女性的统治,以及人类统治自然观念的解构。“构建”对自然、平等和和谐的追求及热爱,“要求重新编写,承认和尊重维持所有生命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并强调女性的权利和地位”,⑥倡导对“女性形象的重塑”,“确立女性原则”和“生态精神”。其批评方法包括自然生态女性主义、精神生态女性主义、社会生态女性主义和社会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等形式。其中,自然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对妇女的统治和对自然的统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人类对于自然的侵略等同于男性对于女性肉体的侵略,……因此生态女性主义者在争取自身解放的同时,也把拯救地球的斗争视为己任”。⑦社会生态女性主义与其他形式的生态女性主义主张有所不同,“它特别关注生产与再生产的关系,以及在地球上持续性的生理与社会再生产中的女性的作用”。⑧生态女性主义的理论观点,对于人们解读文学作品,探究文学作家对于社会、人生的思考具有指导意义。以此理论观点解读弗雷德・博兹沃斯的《最后的极北杓鹬》,人们不难从中发现作家对人与自然、人类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西方当代工业文明背景下人类发展前景的强烈忧患意识。
如前所述,弗雷德・博兹沃斯的《最后的极北杓鹬》是加拿大动物文学的延续和发展。文本中,作者讲述了候鸟极北杓鹬随着季节的变化,迁徙于南美洲的大草原和加拿大北极荒地的故事。文本的主角是一只孤独的雄性极北杓鹬,它在年复一年不断迁徙的历程中形单影只,总是希望找到雌性的同类和它一起翱翔,繁衍后代,却年复一年从希望到失望,文本结尾,它终于在多年失望之后遇见一只雌性极北杓鹬,繁衍后代、壮大种群的愿望即将成为现实,然而人类的一颗子弹毁灭了雌鹬,只留一下孤独的雄性极北杓鹬,一路哀鸣,回到繁衍生息的栖息地,再次经历从希望到失望。可以预见,极北杓鹬的结局将是种群灭绝的悲剧性结局。文本表象看是候鸟杓鹬的悲剧,实则是作者以极北杓鹬为载体,展示对人类前景和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物种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极北杓鹬的结局,寓意性揭示了人类的社会现实和处境,以及对人类传统价值观念的反叛,阐释作者的社会理想和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人类自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即在一步步脱离其自然属性,走向与自然关系的断裂和二元对立,尤其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强调人的中心地位以来,人类便认为自己对自然界和其他物种具有绝对的统治权力。但事实上,正如生态伦理学所认为的那样,世界应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自然界所有的生命都有生存的权利,人和自然、人与其他物种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而应是和谐相处的统一体。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人们在以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创造丰富物质文明的同时,却打破了这种与其他物种及自身环境和谐统一的关系,以“智慧”的灵长类自居,以强权形式统治其周围的世界。在这一历程中,人类不但被物质、金钱玷污了灵魂,扭曲了人性,更重要的是给自身生存的环境带来毁灭性的破坏,反过来又使人类自身遭受难以想象的灾难,使人类本来希望以现代科学技术构建和谐幸福生活的意愿成为泡影。科学技术、物质文明不但不能给人类以欢乐,反而成为人类的梦魇,人类在毁灭其他物种的同时,也在毁灭自身。作者在文本中所述说的极北杓鹬,据文献记载,在19世纪中叶,其数量大得惊人,这种鸟类以群居生活,“一群之量长达一英里,宽略为一英里,估计达四五千之巨”。⑨结果却遭受灭顶之灾,种群消失。与此类似,莫厄特的《鹿之民》为人们提供了一则令人极度痛心的实例,一个处于原始部落文化时代的土著人,因为现代武器和捕猎技术的输入,打破了当地的生态平衡,土著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在半个世纪的岁月风雨中,其人口由2000人减少至40人,他们及其所代表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特定文化,正从地球上逐渐消失。此类事例在现代社会中可谓不乏其例。而他们则典型地证明了人类对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更多地使人类本身遭受着更大的灾难。这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⑩
人类对大自然的无限度地开发、利用和毁灭性破坏与文化传统中“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密不可分。这种观点认为具有智慧的人对没有智慧的其他物种和事物有着绝对的统治权,这种权利更多地赋予男性,女性等同于自然,属于物质世界,因而男性统治女性具有合理性。他在人类文化积淀中确立为男人对自然和女性统治的合理性和一致性,促使人类在自身发展的历程中以男性的绝对统治权威对待自然和女性。而生态伦理学和女性主义思想认为,人与自然界各种事物之间应是和谐统一、和睦共处的关系,人们应摆脱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建立男女平等的世界,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建立美好的家园,获得幸福的生活。弗雷德・博兹沃斯在《最后的极北杓鹬》中即表达了反叛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权主义的思想,表达了对女性、自然的终极关怀。文本中,作者描述了雌性极北杓鹬最终被开垦土地的男人用火枪打死的悲剧故事,它与其说是极北杓鹬的哀歌,倒不如说是对人类自身及其文明敲响的警钟,具有深刻的寓意。文本中男人对土地的开垦,无疑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绝对统治的象征,是地球作为养育者母亲的隐喻性消失,代之而生的是人类占有自然的观念。正如自然生态女性主义所说,人类对于自然的侵略等同于对女性肉体的侵略。文本中作为种群繁衍者的雌性极北杓鹬这一物象的出现,以及作者在文本中对它痛心疾首的关注既是女性的寓意性象征,又契合了社会生态女性主义“特别关注生产与再生产的关系,以及在地球上持续性的生理与社会再生产中的女性的作用”观点,蕴含了对现实中女性地位和价值的承认和尊重。而雌性极北杓鹬死因的展示更进一步寓指了在现代文明社会中,以男权中心主义为特征的传统文化观念,不但使人类自身受到异化,更严重的是人类在毁灭地球母亲的同时,也在毁灭人类自身的繁衍者女性,即毁灭人类自身。显而易见,文本中蕴含了作者反叛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尊重女性价值和地位,建立男女平等的社会,颠覆人与自然二元对立,构建人与自然及其他物种和谐统一,和睦共处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并以之为基础,重构人类文明社会的历史,倡扬新时代下的文明精神。
弗雷德・博兹沃斯在文本中倡扬了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精神,展示了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强烈的忧患意识。首先作者在文本中以对自然和女性地位的思考,表达对传统文化中“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权文化”传统的反叛和颠覆。文本中写道:“眼下正值内布拉斯加和达科达草原播种玉米的季节,一个个海浪般咆哮着的钢铁大怪物在荒地上来回奔跑,身后留下一道道排列整齐的新翻的黑土沟。”“两只杓鹬总是紧跟着轰鸣的机器,因为铁犁新翻出的蛴螬幼虫和切根虫是他们喜爱的食物。”{11}极北杓鹬为了生存,磨炼出了惊人的胆略和强健体魄及躲避危险的能力,“他们有力的翅膀和卓越的飞行能力让他们能在危险喜来的瞬间化险为夷。他们总是能在最后的一刻逃脱狐狸和老鹰的袭击”{12},然而雌性杓鹬却最终死在现代人类文明的火枪口下。这段描写,表面上看来是一只微不足道的候鸟在人类构建物质文明的大潮中的死亡,不足为奇,实质上则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蕴。人类本是自然之子,是大自然的和谐统一体,但人类自身在最大限度追求物质利益的私欲膨胀下,把自身与自然割裂开来,使之凌驾于自然和其他物种之上,人本应是和极北杓鹬这样的候鸟共同生存、和睦相处的关系,杓鹬有着自己的生存和繁衍种群的权力,但人的统治、支配自然和其他物种的欲望,却只是唯我独尊,容不得其他物种,最终枪杀了极北杓鹬,毁灭了地球上的一个物种。这一事实,从更深的文化意蕴透视,它同样蕴含了人类自身的危机,人类在屠杀、毁灭其他物种的同时,既使自身陷入生存的绝境,也在毁灭着人类的精神家园。为此,作者在文本中字里行间蕴含着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权中心”文化传统的反叛,以及构建人和自然万物和谐统一、共同相处的新型社会关系的理念。其次,作者同样揭示了人类自身发展过程中异化的人性和人类文明的隐含的危机,展示了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现实社会是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人类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时代,受人类中心主义文化传统和人类私欲极度膨胀的影响,人们表现为对物质生活最大限度的追求。它既异化了人自然的天性,又极大程度上毁灭着自身生存的环境,使人类自身陷入多重危机之中,各种自然界的灾难接踵而至,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海啸,反常的暴风雨、雪,沙漠化等现象频繁出现,造成人类自身财产和生命的巨大损失。探究造成此种现状的原因,与人类强烈的支配占有欲望和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对自身生存环境的毁灭性破坏有着直接的关系。弗雷德・博兹沃斯以《最后的极北杓鹬》为载体,探究了人类物质文明背后隐藏的危机,表达了人类生存环境和前景的深刻关注,充满着强烈的忧患意识。
综上所述,作者以《最后的极北杓鹬》为载体以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为指导反叛,解构了传统文化中“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性中心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关注了人类生存背后的危机状态,探究了造成此种危机的深刻的社会原因,表达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倡扬确立女性地位,男女平等,人与自然及其他物种和谐统一、和睦共处的生存状态,构建人类和谐、幸福、美满的生活,建立人类美好家园的社会理想。
注释:
①当代外国文学[J].2006年第2期.
②③④刘捷.加拿大动物文学的流变[P].中国加拿大研究网.
⑤⑥陈明,肖庆华.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及其文学探究[J].文教资料,2007年2月中旬刊.
⑦⑧姜涛,王静.欧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略论[J].学术交流,2007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