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医院护理流程范文

医院护理流程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医院护理流程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医院护理流程

第1篇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 流程管理

由于人们对生存质量的更加重视,未来在接受医疗护理服务中,会对人际关系要素和舒适要素提出更高要求[1]。我院于2010年4月正式启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1年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也得到了患者的充分认可,现报告如下。

流程式管理

流程实施,准备阶段:①模式转变:管理人员转变思想,以患者为中心,运用规范化的工作流程,持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目的,变传统的护理模式为责任制护理模式。实行分组护理责任制和护士分层级使用,每个疗区将护士按年资分为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四个层级,根据床位数、患者数、将护理人员分为2~3组,每组设责任组长1名,组内有各层级护士,每名护士分管5~7个病人,并相对固定,主要负责本组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各项护理工作,实行8小时在班,24小时负责制。②制定流程,制定各级、各类人员工作流程、工作质量考核标准。我们将责任护士的24小时工作时间按时间顺序制定出详细的工作重点,护士工作有重点忙而不乱。克服了以往在管理患者的过程中人人都管,责任不明确的情况。③人员培训:加强专科培训,选派骨干护士参加全国专科护士培训班及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全院护士按职称不同分别在院内培训不同项目,提高了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护士的仪表、语言和态度等都应该成为其素质修养的内在要求,护士自身素质的高低将决定整个卫生行业的职业道德水平,也是能否培养高素质卫生人才的根本[1]。因此,技能培训中增加了操作前后与患者沟通,让患者对操作有所了解,取得患者配合,提高工作效率。

质量监管,加大力度:①安全督导: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工作流程顺利实施。建立了完善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成立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分7组每组确定不同的检点,每月去疗区检查;疗区质控小组自查,组长定期召开小组会查差错、隐患,商议防范措施;护士长随时督导,定期考核,以一条龙逐级督查上报的方式,加强了护理质量管理,提高了护士责任意识,保障了护理安全。②设奖励机制:为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开展护理服务明星评选活动。每月通过患者问卷调查,征求患者意见,由患者评选“星级护士”。医院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当选的星级护士由院长在全院护理大会上给予表彰奖励、授星级护士帽,并将星级护士的名字公布在科室墙面的《护理服务明星榜》上,用以激励护士工作热忱及患者监督。

风险控制,防患未然:①院质量管理委员会去疗区检查,将存在问题详细记录汇总,每月在全院护士长会议上通报,让被发现问题科室引起重视,其他科室未雨绸缪。将检查出较为严重的问题记录于“护理质量检查与改进反馈单”上交给护士长,护士长组织全科护士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后将“反馈单”上交护理部主管主任,主任做出改进效果评价后,将“反馈单”一式两份交护士长及护理部质控干事各一份保管,以备查找及总结教训。②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季度讨论差错,找原因,提改进措施。为防止护士长瞒报差错,护理部采取鼓励机制。能主动上报差错者,年终评选上给予一定的加分,发现瞒报者给予严肃处理。

结 果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流程管理前后患者对护士基础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比较,见表1。

讨 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流程管理有利于提高护士工作的主动性:通过制定工作流程,责任护士在每一个时间段里都有固定的工作内容,夯实了护理工作,也便于管理者监管,便于护士自检,提高了护士主动服务意识。

优质护理服务流程管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的工作流程减少了重复环节。护理部简化了书写表格,将表格中的内容能用符号代替的,就不用护士书写,把护士从繁琐的文字书写中解脱出来;护士按年资分级使用,加快了解决问题的效率;流程管理责任明确,为给患者提供更好地服务,护士自觉学习。管理者也营造了学习氛围,以不同形式调动护士学习主动性和工作积极性,内科系统组织护士技能大练兵。外科系统对护士进行专科理论知识竞赛。门诊部位召开“成就未来 承载希望”座谈会,使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及业务能力得到提高,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到健康,缩短了住院天数。

优质护理服务流程管理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升患者满意率: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是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医院想尽办法把护士还给患者,保障护士在患者身边的时间。后勤科室送货送药到病区,护士把有效的时间用到服务患者身上。护士在患者身边的时间增多,巡视和观察病情的时间就多了,更能及时有效的发现病情变化,切实保证医疗安全;患者舒心了,也赢得患者家属的信任,病房随员比以前有所减少,而且以前依赖随员做的生活护理如洗脸、洗脚、喂饭等,逐步由护士承担起来,力求做到有陪无护,为开展无陪化的护理模式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增进沟通、交流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患者更加依赖护士、满意护士。

第2篇

【关键词】 创新优化流程护理; 护理服务质量; 患者满意度

Application of Innovative Process-Optimized Care in the Surgical Care of Primary Hospitals/ZHU Jie-qun,LIU Zi-yan.//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2,9(23):076-077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nd explore an innovative optimized model after implementing the Innovative Process-Optimized Care in the surgical care quality management in primary hospital.Method:70 cases given Innovative Process-Optimized Care and 70 cases without given that were collected in the surgery department of primary hospital , and the quality of car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ere analyzed in statistics.Result:The quality of car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after given the Innovative Process-Optimized Care were better than those without given the care,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Innovative Process-Optimized Care; Quality of care service; Patients’satisfa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Fogang county,Fogang 5116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3.049

在基层医院,合同护士较多,流动性大,护理队伍不稳定,给本院护理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针对护理工作繁重和琐碎,部分工作缺乏科学有序的管理。而创新优化流程护理对于基层医院护理方面的必要性,体现在能提高护士工作效率,保证护理质量,减少医疗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1]。

创新优化流程护理是指通过调动全科人员的积极性,结合科室实际制订和完善实施方案,从护理工作模式、护理服务流程、护理文书书写、护士绩效考核等方面,优化护理服务流程,强化护理管理职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护士综合素质,以最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的创新护理模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2-7月于本院外科应用创新优化流程护理制度前的70名患者的护理资料,其中男34例,女36例,平均年龄(47.87±7.29)岁;以及收集2010年8月-2011年1月于应用创新优化流程护理制度后的70名患者的护理资料,其中男32例,女38例,平均年龄(48.25±9.46)岁。优化流程护理前后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创新优化流程护理方法

1.2.1 优化护理人力配置 采取APN三班制连续排班。A班:责任护士5名(含护理组长1名),分管4组,工作时间8:30~15:30;P班:责任护士4名(含护理组长1名),工作时间15:30~21:30;N班:责任护士2名,工作时间21:00~8:30。白天另设办公班1名,工作时间8:30~12:30,14:30~17:30;药疗班2名,工作时间 8:00~12:00,15:00~17:30;同时实行弹性排班,增加了节假日、中午和夜间等薄弱时段的护士人数,以实现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第3篇

关键词 流程管理 护理缺陷 护理质量

资料与方法

2005年6月~2007年3月在门诊治疗室工作的15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0~43岁,平均28.5岁。其中护师6人,护士9人;大专学历3人,中专学历12人;流程管理与护士的年龄、学历差异无显著性,无可比性(P>0.05)。

方法:①制作流程:结合我院实际,根据护理活动的顺序和职责设计护理操作流程。所有护士要熟练掌握执行,并将流程形成必要的书面文件,使各项治疗、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②组织全员培训:利用每周例会,组织护士学习各项流程,提高护士对流程管理重要性的认识。③实施建立各岗位工作流程:首先,接诊护士要查对患者治疗单的日期,指导患者到注射区等候,如患者注射需皮试的药物,先给患者作相应的皮试,皮试前要查病人的用药史、过敏史,发给患者一张皮试温馨提示卡,告知患者皮试的注意事项,并将皮试的结果写在门诊病历和皮试温馨提示卡上。其次,查对护士要通过电脑查对治疗单与收费处方的内容,如果出现治疗单与收费处方不符、药物的剂量错误等,护士要与医生及时沟通,以确保用药安全。第三,摆药护士要根据查对后的治疗单进行摆放药品,然后由配药护士在确认摆放的药物无误后,才能进行配药。第四,注射护士在注射前要核对患者姓名,如果与病人语言上有沟通障碍,就要查看病人的收费单和门诊病历。如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的药物,通过查门诊病历和病人皮试时发给的皮试温馨提示卡记录及电脑,查找病人前一天注射的药物与当天的是否相同,确认无误后才能给病人注射。第五,巡回护士保持在患者的视线范围内,每隔15~30分钟巡视患者1次,观察患者的滴注速度、余药量、注射部位是否肿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拔针时告诉患者要按压针口10分钟,休息20分钟后如无不适方可离院;抽血护士要根据检验单的检验项目选择试管,核对清楚后再给患者抽血。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

门诊实施流程化管理前后主要工作量与护理缺陷比较采用t检验,经统计学分析,P

讨论

目前,医院的服务机制必须不断适应顾客的医疗需求,满足顾客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1]。因为医院的顾客是病人,而病人最关注的焦点是医疗安全,为此,门诊作为医院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门,除了给病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优美的治疗环境外,还应该关注病人的需求。在门诊实施流程管理后,各项工作得到了规范,明确了质量要求,消除了重复和无效的活动,同时也改变了护士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护理操作更加程序化、流程化。为此,我们在制作流程时强调门诊严格的查对制度,将这些制度形成流程,在工作中认真落实执行。总之,门诊实施流程化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缺陷,保障病人治疗护理安全的有效方法。

第4篇

随着医疗保险市场竞争的需求和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管理要求,在护理管理的环节上存在着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上未能做到高效、低耗的运用,影响着医疗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的提高。对此,引入企业作业流程重组理论(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与方法,对急诊护理管理模式进行研究,是更新护理服务理念,体现护理人文关怀,实行医院创新管理,增加医院竞争力的重要问题。

1 我国急诊护理管理的现状分析

护理质量是临床护理管理中的核心问题,也是医院管理者所追求的根本目标。它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影响着医院的运行和发展。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急诊护理管理按照急诊留观量、常规输液量、院前急救、全程陪护工作量及对护理人员采用现场观察、记录工作流程的方法开展工作,导致留观病房管理缺乏规范化、系统化,管理难度加大;输液大厅病人等候时间延长,留观床位紧张,护理上表现出护理人员相对短缺现象;急诊时间、工作人员配备人员数量不足;院前急救及急危重症病人就诊流程缺乏全方位服务,导致对护理人员满意度降低,病人分流现象等情况经常发生。

2 引入BPR,加强急诊护理管理

2.1 BPR的内涵:199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尔哈默(Michael Hammer)博士和CSC Index公司首席执行官詹姆斯钱皮(James Champs)在《公司重组:公司管理革命的宣言》一书中首先提出了BPR的定义:“对经营过程彻底地重新构思,根本地重新设计,以达到在一些诸如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关键性能方面的显著提高。”有学者指出,作业流程重组是一种有关业务改善的哲学,使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总的来说,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它是对一个组织原有作业流程深刻理解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以顾客为导向,通过对原作业流程的系统性重新整合或重新设计,系统增加作业流程中有价值的内容,减少无价值的内容,从而达到改善作业质量,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的目的[1]。

作业流程重组有两个基本方法:系统性重新整合和重新设计。作业流程的系统性重新整合是指在对原有作业流程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根据清除、简化、合并和自动化的原则,对原有作业流程进行系统性重组,以实现使顾客更加满意、效率更高和成本更低的目标。作业流程的重新设计则是对原有作业流程的根本性改行。它要求在对原有作业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摆脱常规、传统的习惯做法的束缚,以突破性的思维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应该做什么和如何去做,重新设计出能够满足顾客需要的新作业流程[2]。

2.2 BPR在急诊医疗管理中的应用:作业流程重组在美国医院管理界的兴起,企业的作业流程重组要求对原有的体系和部门进行完全彻底的改造,以形成更有效率的工作程序,但医院里的实施力度比在企业中温和得多。大部分医院进行的工作并没有改变它们原有的体系结构,仅在几个部门进行了改造。到1997年,有110家医院启动了作业流程重组计划。我国在1999年开始将BPR引入医疗质量管理。2000年,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和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联合开展了医院急症病人医疗流程重组的研究。2004年,钦军等人以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建设为基础,应用BPR中的系统性重新整合的方法对急诊接诊流程进行重组研究[3]。研究表明,通过实施BPR,显著地改善了绩效,增强了组织的竞争能力,使得前来医院就诊的病人增多,医院设备得到均衡利用,大大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

2.3 对急诊护理管理引入BPR的思考:急诊是医院的窗口单位,护士的服务态度、工作效率从另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出医院护理队伍的素质。借鉴国内外最新的管理理论和研究成果,根据医院引入BPR实施改革的经验,优化急诊护理管理流程,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医院急诊护理管理模式有着深刻的意义。医院流程再造的本质是医院将由以职能为中心的传统形态,转变为以流程为中心的流程导向型医疗产业,实现医院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就是以病人为中心,在转变管理观念、医院经营方式的基础上,对现有护理流程“瓶颈”问题进行重新整合,改变传统护理服务模式,更新护理服务理念,体现护理人文关怀[4]。优化急诊护理管理流程,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3.1 统一思想:在流程制定过程中所有护理人员都参与整个流程的重组,从中评价出最优的管理流程运用在工作中,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必须统一思想,让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在临床护理中体现人文精神, 实行人性化服务的目的和意义,充分认识更新护理服务流程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同时,运用多媒体讲座、VCD片对参与优化流程项目的护理人员进行及一系列护理服务理念和软技能的培训。这样,在流程重组中,就形成一个从医院院领导到科主任、护士长、护士整合成一个团队进行协作,使流程重组取得显著成效。

2.3.2 确定目标:优化护理服务流程是为了更新护理服务理念,充分体现护理人文关怀。确定优化服务流程的目标,涉及到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提高服务品质,减少流程循环重复环节,减少病人等待时间、护理人员获得信息的时间,增加效益,减少费用,提高病人满意度等内容。

2.3.3 分析问题:结合传统急诊护理服务流程, 分析目前护理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护理工作效率、护理质量和服务效果及效益的关键环节。积极了解本地区乃至全国同类医院特色护理服务, 学习先进的护理服务模式和文化建设,在医院管理层和科主任的支持下,大胆改革护理服务流程。

2.3.4 优化举措:根据病人的需求和传统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急诊护理服务各流程环节进行了重新审查, 组织优化流程项目参与人员,把护理管理流程框架在BPR中,输入科学化、标准化,取消多余的环节,打破部门、人员的分割,提高护理服务效果。确定优化流程的实施方法,建立新的业务流程并进行模拟,完善流程。例如,在对输液室优化流程时,从改变内部结构、调整作息时间以及优化流程入手,病人取药后到输液室,只需5 分钟即可输上液体。这样不仅能让病人安心舒适的完成输液,还使护士可以轻松愉快,原本需要8个护士完成的工作量,现在6个人就能完成,并且日输液量也有明显递增。通过BPR 提高了急诊护理工作的运营效率[4]。

参考文献:

[1] 李 航,梁成年.作业流程重组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7:402.

[2] 王 燕,陈俊国. 医院引入“作业流程重组”理论的思考[J].中国卫生资源,2006,4:402.

[3] 钦 军,陆 龙,黄少平,等. 急诊接诊流程重组类试验研究[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3,4:56.

第5篇

为了提高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要通过加强医院的建设及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来规范医院的护理行为,因此,护理管理中的流程再造方法在我国各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流程再造方法的背景以及该方法在医院护理领域的运用现状,并给出了护理管理中合理运用流程再造方法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护理管理;流程再造;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186-02

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在医院管理流程方法上已经开始加以重视并研究新的管理方法,不仅在中国,国际上也逐渐关注护理领域下管理方式,在1990年,美国公司提出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方法并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加以运用。流程再造,顾名思义,就是指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及创造更大的价值,对流程进行重整改造。这一管理方法打破了传统的管理思路,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管理体系篇章。

1 护理管理中的流程再造管理简介

在日益变化的信息时代,传统的专业分工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顾客竞争变化”的企业经营环境。如何提高医院的护理管理工作,怎样做才可以提高护理的服务质量,满足病人的需要,使得医院及护理管理可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流程再造管理方法给了我们满意的答案,流程再造管理思想是适应于现代管理体系的创新管理思想,它是对原有工作流程或者组织结构的薄弱环节进行重新构造,通过规范,创新,再规范,再创新的管理思路,以病人和护士的满意度为中心,对不合理的工作流程就行重新改造。流程再造的护理管理方法可以提高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减少由于护理不当而产生的医疗意外事故,从而提高医院的整体形象和经济效益。

2 流程再造在护理领域的应用现状

2.1 流程再造管理意识欠缺:

因流程再造管理方法是将原有的工作流程就行整合改造,它是对传统管理理念及工作方式的一种挑战。为此,有些护理者习惯于惯有的工作流程和方法,对新的管理方法有强烈的抵触心理;二是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而容易在新的管理方法下被淘汰,他们宁愿选择墨守成规,也不愿意改变传统的护理管理方法。

2.2 护理者综合职业素质欠缺:

目前大部分的护理者在实际工作中只是专注于单一的工作任务,而忽视了其他工作技能的加强,在流程再造管理方法下的护理工作中,往往因不懂新的工作流程而经常出现工作不到位的情况。

2.3 领导者与护理者沟通欠缺:

在流程再造护理管理工作的执行过程中,由于领导者与护理者之间的沟通不畅,而导致护理工作不到位的现象时常发生。例如,当发现工作流程中出现问题后,上级领导与护士长、护士长与护理人员的沟通不畅,导致流程再造管理的工作出现严重的漏洞。

3 强化护理管理中的流程再造管理的对策

3.1 提升整个医护人员的流程再造管理意识:

护理管理中的流程再造管理方法若要顺利进行,首先要加强整个医护人员的管理意识,上级领导应建立一个特定的组织机构用于对医护人员的培训,灌输他们新的管理理念,让所有的医院人员能够积极参与到管理课程培训中,树立新的管理意识,打破传统的管理思想和观念,客服惰性思维,对流程再造管理意识有个全新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努力积极配合上级领导的要求,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同时,要学会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技巧,有效的沟通不仅局限于上下级的沟通,而且包括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在实际工作中,注意经验的积累和自身的不足,及时发现问题,主动适应流程再造护理管理方法,使护理工作质量得到全面的提升。

3.2 加强护理工作者综合职业素质的培训:

提升护理品质和医院竞争力的另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强化护理工作者综合职业素质的培训,首先要重视流程再造业务流程的培训,例如,病人出入院流程、医嘱处理流程、人力物力的管理流程等。这些培训可以使护理管理从传统的经验管理转换为更科学的管理,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提升了护理品质而且提高了护理管理工作的效率。又比如,护理工作者的工作秩序为排班制,为加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和加强交接班的管理,流程再造中的交接班管理方法是进行护理管理的基础,因此要加强对医护人员轮班排班方面的培训考核,使医护人员能够全面及时准确的进行接交班,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的人性化服务,避免护理工作出现脱节的现象,保证护理工作能够正常有序进行,提高其工作的完整性和协调性。同时,医院在进行排班过程中,要注意医护人员年龄、个性及能力的协调搭配。强化护理工作者综合职业素质的培训,可以集中医护人员的精力,优化护理工作流程,使医护人员更加专注的完成护理工作,提高护理品质。

3.3 强化领导者与护理人员的沟通:

在流程再造管理过程中,由于有些护理人员的个人执行能力和理解力偏差,会导致流程再造管理的工作不到位,因此,要强化领导者与护理人员的沟通,如每周组织一次会议,及时反馈工作流程中的问题,及时纠正偏差,打破传统的服务格局,建立流畅的护理流程服务,使护理工作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从以上出现的问题不难看出,护理管理中的流程再造管理不仅是护理者的责任,而是医院所有领导及整个医院的职责所在。因此,不仅要强化护理者的综合职业素质的培训工作,而且要加强整个医护人员的职业能力,

4 结语

以病人为中心的流程再造护理管理方法,打破了传统的管理思想,它是将病人需求做为护理服务工作的重心,这种科学的护理管理方法,不仅使得病人对医院护理工作更加的满意,而且大大提高了医院护理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因此,医院在护理管理流程中,首先要加强各护理者的流程再造管理意识,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及时发现不适宜的管理流程并加以改进。护理管理中的流程再造不仅是每位护理者的职责,而且也是医院乃至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走可持续发展路线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余艳.护理管理中的流程再造[J].护理杂志,2008

第6篇

关键词:儿科护理;护理;流程再造理论;创新

在人们对健康和保健服务水平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只有在工作中不断的改进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重视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以一体化,建立完善、科学且符合医院发展规律的护理模式和护理管理流程,才能够满足病人恢复需要、顺从病人心理需求,从而促使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得生存。

一、流程再造理论概述

近年来的社会发展中,建立服务性社会已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共同追求的目标,更是政府和公益性单位工作开展的宗旨。在工作中,医院如何依据流程再造理论进行工作已成为业内人士研究的重点,并且已成为目前医疗工作人员研究的焦点课题。

1.流程再造概念

流程再造主要指的是从某一种工作本质入手,彻底的结合社会发展、时代进步为手段进行的企业单位工作模式,使得企业和单位在工作中从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指标上取得显著效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在整个工作中,流程再造理论的核心在于面向顾客满意的业务流程。对于医院工作来说,其主要的核心在于确保各项服务工作的开展能够满足与患者需求,是打破传统医院工作方式的一种最新服务标准、服务体系。在流程再造理论的引进中,是以工作效率为中心、以原来管理模式为基础实现的一种个性、新颖、完善的管理流程,是一项在工作中各方面都追求最优、最佳的工作方式。

2、流程再造理论在护理行业的应用现状

在目前的时展背景下,护理管理和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需要通过流程的运作作为主要依托,从而创造出应有的价值。所谓的护理流程再造主要指的是以满足病人需求为主要工作目的、以病人恢复的满意度为工作标准、以工作流程作为主要的改造对象,通过在工作中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形成的一套综合、系统、完善的管理模式,从而改变、简化、优化原有的护理流程。

截至目前,在国外多个国家都已经成功的将流程再造理论引入到医院医疗工作之中,并形成了多种先进的卫生保健、护理工作体系。尤其是以美国、瑞典、加拿大、法国等发达国家,更是在医疗工作中对原有的医院构成、护理体系、保健工作进行了重组,从而实现了护理工作在照顾病人和患者恢复的同时,能够更好的为病人的家属以及病人本身做出应有的服务。而在我国,这一工作的开展是与上个世纪末期形成的,也是在这个时期逐渐对流程再造理论进行引入,并且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开始尝试的。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和总结,流程再造理论在护理工作中已经得到了应有的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根据有关实践经验总结得出,目前采用流程再造理论对原有的护理方式进行改造使得护理工作更加合理,更加贴近患者需求,大幅度的提升了护理工作效率和医院的竞争力。

二、流程再造理论在某院儿科护理中的方案创新

在某医院护理工作中,是与08年将流程再造理论运用在住院患儿、儿科患者的护理中,并对流程再造指导思想、指导原则和实施步骤进行了优化和完善。在工作中,是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归纳的模式。

1、方案创新的指导思想

就该医院工作中,从患者的医院和需求出发进行管理,通过在工作中对护理工作中的人、设备和工作程序等多个因素重新进行组合,力争在工作中让护理产生更大的工作价值,让患者享受更多的心灵安慰、让护理工作开展节省更多的时间和成本。在工作中,通过以流程再造理论进行护理改革,使得医院和患者双方都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利益,增添了医院和患者之间的友谊。在目前的方案创新工作中,其主要的目标在于:首先是简化原有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流程,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其次,在工作中挖掘工作人员潜能、降低服务成本耗费;再次;满足患者和病人的需要,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最后是保证医院在业内的竞争优势,保障医院工作的最大经济利益。

2、工作步骤

2.1 成立流程再造管理小组

在科主任指导下,由护士长、责任护士、护理骨干组成流程管理小组。主任负责指导培训,护士长直接负责流程再造具体工作,护理骨干负责现场调查,收集资料,综合分析,做好流程评估。主要任务和工作内容有:评估原有护理流程利弊;分析病人需求,建立质量目标;进行流程研究,分析闻题关键点和突破口;重新设计和实施作业流程;反馈和改进新流程一。

2.2评估原有流程、建立

再造流程本阶段分为二个过程:前期需要对原有的护理服务流程进行全面评估,后期对评估结果进行总结和梳理,研究分析后进行流程再造。主要工作内容有:保留或规范优秀和传统的流程,改进废弃或落后的流程或方式,并对存在问题迸行综合分析,找出现状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并设计出新的流程及各个步骤之间的衡量标准。

2.3再造流程的实施

(1)流程再造前,护士忽略了对患者家长的心理巯导和育儿知识教育,人院宣教过于简单,操作与宣教由不同护士进行造成不同步,病儿家长对宣教内容不理解,责任护士不能及时评估每一名患儿的整体情况,导致家长紧张、焦虑,对服务不满意;(2)流程再造后,固定护士管理患者,责任护士对病儿的诊断治疗、护理措施和健康宣教内容了如指掌,使护士能够重视病儿的病情变化和家长的心理反应,从而针对性地对患儿进行心理疏导、健康宣教和育儿指导,使其顺利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2.4流程再造后的护理效果反馈2008年以来,我院儿科将BPR观念和业务管理有机结合,对现有的流程进行再造,通过“流程再造方案创新”的实施,保证了与病人沟通交流,能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病情观察,使整体护理落实在实处,病人真正得到实惠。2008年~2012年,通过对病人在护理流程重建前后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病人对疾病知情率由原来的57%上升到99%;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原来的56%上升到91%,病人对护士的投诉率降低了30%,2008年~2012年患儿再入院率下降了9.8%。

三、结论

流程管理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信任度,患者真正得到实惠;流程管理规范了护理行为,主动服务、超前服务、延伸服务使整体护理落实到实处;流程管理密切了医护关系,为医生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流程管理强调了团队精神及医院文化,充分发挥了护士潜能,全员参与解决问题,提高了护士的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患者容易获得安全、高质、温馨的护理服务冲。

参考文献

[1] 刘罗薇. 流程再造在静脉输液中心的应用体会[J]. 中华护理杂志. 2005(11)

第7篇

    为了护理服务的革新长远发展,流程再造的管理模式值得借鉴学习,学习内容包括护理组织的培训、了解流程再造在护理工作中的意义,再造的方法以及应达到的目的。

    方案目的

    护理流程再造后可达到以下革新:①工作流程简化并且有效提高运作;②可有效发挥护理人员的潜能;③提高病患一起亲属的满意指数;④增加医院的竞争力同时减少投入增加盈利。

    了解原有流程的不足并改进

    护理人员共同探讨分析原有流程,找出原因所在,对存在问题的环节进行服务流程的重新设计。例如患儿的服药与注射,因患儿过多导致儿科环境嘈杂,护士应在发药及注射时反复确认患儿名字,漏发药的情况则须逐一分析原因,以提示牌的形式提醒没有拿到药的亲属去补领药物;中药外送领取时作好登记,各环节中亲属与医院负责人分别签名,消除环节漏发。革新安排次日输液流程的方式,以长形盒子标明房号以及床号,药水输完后按号数放回其中;换用安全便利的儿童理发器作为备皮工具,提高工作效率。特殊病患的护理流程,需要特殊治疗和护理的病患应在亲属与签署意向书后进行,为改进效率,签名后只需在特制的意向书方框后写“是”或“否”即可。

    病患健康宣传流程

    摒弃之前的一个责任护士同时为多名病患,单独健康教育的旧流程,改为设置电脑模板进行教育,打印小册子,写上医院健康教育宣传内容,具体事项以及医嘱等,即开源节流,也可根据不同病患应材施教。当班护士记录每日所需医疗器具护理用品等,在职责范围内的流程尽可能无失误。

    流程再造结果评价

    每月进行三次护理安全与病房管理的检查,解决分析存在的问题,调查病患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并统计流程再造后一年后护理失误出现比例、病患满意度、住院人数等数据与之前常规流程对比。

    结果

    护理中失误率降低,工作行之有效,服务质量大幅提高,病患及其亲属满意度也大为提高,医院效益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讨论

    管理流程再造可提升护理服务创造更高价值。它填补了原本工作流程的不足,消除了影响工作完成的隐患,不重建不完善工作的实施流程,整合删减原来工作流程的弊端,提高护理质量、杜绝医疗护理意外,建立规范、创新、完善的管理流程,完成护理工作。

    儿科护理工作中不仅需要妥善照顾患儿,还需及时安抚患儿亲属的心情,由于患儿病情不稳定,病床周转频繁使用,静脉输液药品替换快等因素,医护人员易感到疲惫,长时间工作还易导致精神紧张,有时候会忽略了病患要求或出现差错,引发患亲属不满导致病患与医院关系紧张。通过流程再造的方式,本院整合废除了不必要的环节,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提高了运作速率,首先确保了医患双方可以进行足够的沟通,及时获取病患需求,有效缓和医患关系、杜绝护理隐患与风险,让患者切身感受到护理质量的提升,流程再造后的护理工作根本上解决了护理隐患,提高了护理的质量和效率,病人可以得到安全有效的优质服务,满足了病患入院期间的需求;同时不间断对护士进行专业技能知识培训,进一步提升护士的整体素质。

    综上所述,本院采用流程再造后的管理模式用在医护双方,一则提高了医院自身的竞争力,取得了口碑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效果,完成了流程再造后的预计目标。二则提高了患儿与其亲属的满意度,流程再造后的护理宗旨秉着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不但对患儿进行全方位护理,还同时需要安抚护理亲属,关心患儿恢复情况,全程护理患儿从入院到出院的身心健康,保障了患儿权益体现了医院的人文关怀精神。

第8篇

【关键词】全面流程管理 病房管理 实施探讨

为医院作为一个服务性质很强的行业,其目标应该是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让每一位病人在医院都能得到充分的照顾,在病房管理方面,全面流程管理是以服务病人为中心,全面地关注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科学的流程方案,精心细致地照顾病人,减少工作失误,提高工作效率。对病房进行全面流程管理的核心是以流程为导向进行科学管理,以活动为导向进行流程管理。其优点是将科室的全面质量管理和业务流程重组进行了有机的融合,使业务流程重组与全面质量管理相互渗透、溶为一体,由于流程的逻辑性、可变性和可分解性, 使各项护理工作衔接更加紧密,。

1全面流程管理的内涵

1.1全面流程管理的内容

全面流程管理是以流程与医院具体活动为主导的病房管理模式,医院根据各类病房的实际操作方式的不同,制订出病房各项护理的工作流程,医院工作人员的各项工作均依照医院制定的流程进行操作。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的质量,提高医院工作人员的服务意思,全面流程可以分为静态的流程结构和动态的流程结构,动静结合,全面细致地照顾病人,这也是在减轻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较少重复照顾或遗忘病人的情况。

1.2静态流程结构

所谓静态流程结构是指对已经制定好的流程步骤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分清主次,重点强调关键环节的实施,避免出现忙中出错,或者死板僵化地进行护理工作,比如在儿童病房接手术后的儿童病人时,病房绝大多数护理人员没哟参与手术的过程,对手术中的儿童患者的实际情况掌握的并不多,因此需要儿童病房的护士与手术麻醉科人员当面交接,且掌握详细,全面,清晰的状况,观察要仔细,记录需及时;患病儿童由于年纪较小,身体各方面的机能较弱,在经历手术后,很容易出现一些突况,如心跳呼吸骤停等,这时需要护士果断地进入抢救流程,立即进行抢救,并同时呼叫医生,给病人提供及时有效的照顾。

1.3动态流程结构

动态流程结构是根据病人的实际需求和护理职能的要求决定的,这个相对比较灵活,出于病人的实际身体条件和病情考虑,适当地增加或者较少某些环节,避免不必要的护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在儿童病房的管理中,儿童心性未定,在病痛的折磨之下,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遭受了较大的摧残,而且父母心情焦虑,看到自己孩子的状况更加着急,为了安慰病人以及病人家属,护士可以增加巡视的密度,缩短观察的时间,及时了解患病儿童的病情发展;或者在患病儿童手术之前,针对术前患病家属希望得到医护人员更多的告知和关爱,应增加术前访视流程,既鼓励儿童患者,也安慰病人家属。

2具体的推行方法

2.1做好实施前的准备

全面流程管理在医院实施毕竟是一个新事物,对于大多数医护人员来说都不甚了解,因此,做好管理方案实施前的准备尤为重要;在宣传方面,加大对医护人员的宣传力度,突出全面流程管理对医护人员的好处和要求,激发医护人员的热情;在流程制定方面,符合医院的实际状况减少某些形象工程类的流程,增加一些实用性强的流程方案,而且流程的制定应以服务病人为中心,尽可能考虑病人和病人家属的实际要求。

2.2先试点,在推广

改革不是简单的替换就完成任务,而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操作。因此,作为医院病房管理的大事件,全面流程的推广需要先积累经验,在某一个部门或科室先行试点,虽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在试点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基本上都有普遍性的,在小范围的试点工作,利于医院管理层更加记录试点数据,解决一些突况,同时也不会影响医院的日常工作,在取得一些宝贵经验之后,再有利于全面流程管理在医院全范围的实施。

2.3建立检查机制

在全面流程管理方案推广和实施过程中,针对医院护理人员不太熟悉流程的情况,医院应当组织力量,深入到每个科室进行检查指导,对于护理人员的不规范操作或者遗忘等情况,应及时提醒并给出相应的意见,在经历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全面流程管理是能够被熟练掌握的。

3结语

全面流程管理是在与医院实际情况相结合,更大限度地加快医院整体的运转速度,使医院的各项工作更加调理清晰,权责明确,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同时,能够以病人的实际需求为标准,及时调配人力资源,扩大护理人员之间协作,保证工作质量,为病人提供更加细致,优质的服务,提高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苗蕾.“护士长绿叶信箱”在病房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0(07).

[2]胡丽珍.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模式病房管理[J].黑龙江护理杂志,2000(02).

第9篇

【关键词】优质护理 优化流程 缩短时间

2010年1月,卫生部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了全国护理工作会议,并出台了相关文件,全面启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院作为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护理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护理工作改革,结合医院实际,以夯实基础护理为切入点,积极开展争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的活动,全面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我科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争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的活动方案,确立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部署了工作的具体安排。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了2010年3月和2009年3月中的白内障住院患者共 299人。

1.2 病人分组

收集推行优化白内障患者住院护理流程前2009年3月的病人116人(其中单眼61人,双眼55人)作为对照组,推行优化白内障患者住院护理流程后2010年3月的患者183人(其中单眼97人,双眼86人)作为优化组。

1.3 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运用Excel统计软件处理。对照组和优化组的住院天数采用2样本均数的t检验。

表1

2. 结果

在入院流程上进行优化和规范,极大地方便了患者,解决了以前患者入院难,出院等待时间长的突出问题。据调查,与去年同期比较患者满意率由98%提高到99.29%。

3. 护理

3.1 患者入院前的准备

白内障患者到门诊就诊,医生开具入院证后,交到白内障住院病区护士站,留下其联系方式,侯床。如果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叮嘱其侯床期间控制好血糖,血压。

办公室护士根据次日空床数,计划通知侯床患者,于次日晨8时到达医院,并嘱咐其:空腹,带好入院物品(身份证,医保卡,洗漱物品等)。

3.2 患者入院时的护理流程

患者入院当日,先测量体重,血压,空腹指尖血糖,询问有无既往病史和药物过敏史等。

血压,空腹指尖血糖结果在正常范围值内的患者抽空腹静脉血,包括:肝肾功,血常规,凝血全套,输血全套。

3.3 患者入院后的护理流程

患者抽过静脉血后,可吃早餐;家属办理入院手续后,交由白内障住院病区护士站登记,领取白内障患者常规检查单后直接做检查。(不需记账或是缴费)

上述检查完成后,患者回病房休息,待主管医生进行眼科专科检查和心电图,胸片检查后,安排手术。

4. 讨论

以往我科白内障患者办理入院手续后,只能等待其主管医生检查后,在开具各项检查单,检验单,检查单记账后方能到相关科室做检查,抽空腹血只得等到入院第2日早晨进行。如此一来,术前检查虚耗时2日,而优化白内障患者住院护理流程后,术前检查只需半日时间内就能完成,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

5. 结论

优化白内障患者住院护理流程大大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a)为患者及其家属节约了大量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和生活开支;

b)大大提高了医院床位的周转率,为更多的患者提供就医机会;

第10篇

Advance in the Study on Optimizing Management for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utpatient Care Process

GAO Zhaomei1 LI Meifang2

1. Yunfu City Hekou Street Health Service Center, Yunfu, Guangdong Province, 527300, China;

2. Yunf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unfu, Guangdong Province, 527300, China

[Abstract] We clearly make the definitions related to optimizing process, analyze the current status of related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discuss the existential problems or potential problems in community clinics, put forward strategies related to optimize community outpatient care process such as simplifying the care process, standardizing the process, adjusting the layout,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and so on. We are committed to establishing a perfect and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system of community clinics, and forming a scientific and concise community outpatient care process.

[Key words]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Optimizing management; Care process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CHSC),属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它为广大居民提供最便捷、最细致的卫生服务。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CHSC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CHSC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前来就诊的患者数量也越来越多。据上海卫生局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1],在CHSC就诊的病人,已达到总就诊人数的1/3。90%以上的老年人选择到CHSC就诊。护理工作是门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各个科室的门诊工作,因此优化临床护理工作流程,建立先进的护理管理模式,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

1 流程优化的相关定义

1990年,Dr Michael?hammer首次提出“流程优化”的相关概念。流程优化是指对医院的工作流程进行再思考和再设计,或完善、改善医院现有的工作流程,从而提高业绩,例如缩减成本、提高治疗、优化服务、提高门诊工作效率等。

2 国内及国外相关研究的现状

现今,随着我国护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临床护理人员的学历及素质均有显著提高。各级医院也越来越重视护理服务流程的优化。但是,我国社区护理尚处于发展阶段,这方面的相关研究较少。在西方发达国家,护理事业已形成规范化,完整化的服务流程。在美国,按病种付费的诊疗方式,改变的患者的就医行为,增加了门诊就诊量,导致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出现诊疗瓶颈。基于现状,美国医院及时发现现存及潜在的瓶颈,引入企业工作流程的相关理论,优化门诊工作流程,平衡诊疗过程,从而减少瓶颈,满足了患者的诊疗需求。

3 医院门诊和社区门诊的差异

社区门诊和医院门诊的主要差异见表1。

4 探讨社区门诊存在或潜在的问题

①患者等待时间过长。社区门诊就诊人数多,在高峰时期,往往一项护理操作不顺畅,便会出现患者堆积的现象。此外,科室间人员不匹配,患者流动不均衡,也是造成患者等待时间过长的重要原因。②护理人员服务意识低,专业技术不熟练。门诊护士,往往年龄偏大,技能及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很难提供全面、有效的护理服务。此外,门诊护士的服务理念往往滞后,且欠缺主动[3]。③门诊服务流程的相关问题。科室的设置不甚合理,例如检查科室与诊疗科室距离远,增加患者的往返路程。此外,门诊科室标识不清,也易给患者的诊疗过程带来不便,延误患者就诊时间。④门诊管理体系不健全。随着CHSC的不断发展,服务群体不断扩大,服务的内容也不断增加,现存的社区门诊管理体系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社区门诊护理的新要求。各科室护理岗位往往存在护理人员数量配置不合理,结构设置不科学,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护理管理的可操作性及时效性[2]。

5 优化社区门诊护理流程的相关策略

5.1 建立科学、合理的护理服务流程,形成完整规范的护理管理机制

社区护理应由原本“以医疗为重心”转变为“以病人为重心”。完善护理流程,使护理服务贯穿于整个医疗活动。用规范化的护理管理机制,对护理工作进行多角度管理,注重服务质量、服务环境、服务环节,以利于提供给患者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5.1.1 合理布局,使患者就医流程更加便捷 在临床工作中,应该以科室患者流量及科室特点为依据,对各个楼层、各个科室进行合理化布局,选择合适的大小,合适的位置,将检查科室集中化,使患者就诊更加便捷。

5.1.2 简化患者就诊流程,以便消除“瓶颈”现象 从患者进入CHSC开始,应安排专职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分流,可通过延时、错时及约时的方式,减少患者在候诊区等待的时间;此外,还应加强各个科室的合作及沟通协调,减少患者往返奔波的环节。

5.1.3 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 应注重护理人员素质培养,通过培训提高护士临床技能及专业知识水平。要求护士切实掌握门诊常见病的症状、体征、检验指标。

5.1.4 规范护理流程 用科学方法绘制流程图,并找出薄弱环节,对原有的流程进行优化[4]。例如,在临床工作中,可以绘制接种疫苗流程,麻醉药注射流程,发放化验单流程及出诊工作流程,并制定一些考核流程执行情况的标准,真正实现动态管理护理流程,不断优化,再造流程的目标。

5.2 注重信息化建设

第11篇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基础护理;流程;护理服务质量

为了响应卫生部关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号召,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自2011年起开始创建优质护理工程,从多方面入手实现了护理质量的提高。对于重症监护室(IntensiveCareUnit,ICU)而言,由于收治患者特殊,护理工作量大,突发事件多,改善基础护理服务质量是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的第一步。就优化基础护理流程对ICU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病房共有21张床位,护理人员54名,年龄为22~46岁,平均年龄为(29.20±4.60)岁;大专9名,本科45名;护士13名,护师30名,主管护师10名,副主任护师1名。

1.2基础护理流程优化方法

(1)强化ICU护士的基础护理意识:基础护理是整个护理工作的主干部分,做好基础护理服务是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大前提。要求全科护士包括工勤人员都必须重视基础护理,开展以基础护理为主体的学术讲座,对全体护士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集体学习卫生部的相关文件精神,明确护理对象及护理目标,充分考虑患者的需求,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思想。基础护理是确保患者诊疗质量的重要基础,也是护士观察病情的良好途径,在基础护理过程中护士能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且护士能够通过基础护理来体现对患者的关怀和重视,体现人文精神。基础护理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体护理工作质量,要求护士学会换位思考,充分体会患者的痛苦,理解患者的需求,明白基础护理的重要性。

(2)优化排班流程:合理的排班能够为护士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又能确保工作质量。ICU班次调整要充分考虑患者的情况,围绕患者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需求,给予充足的护理服务。以往的排班安排中,存在大夜班护士工作量大、休息时间少、体力消耗巨大的情况,这导致护士很难有充足精力来保质保量的做好基础服务,而基础护理不到位则会直接导致患者、家属的不满,进而引发纠纷,在调查中ICU护士也充分反应了排班不合理的情况,因此针对排班情况进行了优化。首先将晨间护理由以往的大夜班护士负责改为了大夜班护士和白班护士共同负责,减轻了大夜班护士的工作量,其次将白班工作时间提前半小时,确保白班护士能够及时参与到晨间护理中来,大夜班护士和白班护士的共同执行也确保了基础护理能够进行双人查对,避免了护理差错的发生。其次,在排班的具体安排中,采用护理活动评分量表对护士的工作能力进行了充分的评估,确保各个班次都能够实现高年资、低年资护士的有机结合,实现能力互补,既克服了人力不足的问题,又确保了基础护理质量。

(3)优化工作流程:要求以往各班次的护士根据自身工作内容,对原有工作流程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原有流程中存在的问题,由管理层进行审核,重新完善和优化工作流程。在流程初步设计完成后,在全体护理会议上进行讨论,集思广益进行修改,初步拟定完成后在临床试用一个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进一步调整流程,最终制定成册,要求所有ICU护士都必须严格按照工作流程来执行,尤其对于新护士要强调工作流程的重要性。如ICU组长工作流程:①查阅ICU护理记录及患者情况。②根据患者病情及本小组护士的工作能力进行本次工作分配。③认真听取交接班记录并提出指导意见。④进行床头交接,了解夜间患者的情况,检查患者的皮肤、及各类管道。⑤和夜班护士共同协助患者进行床上擦浴,并整理好床单元。⑥更换氧气湿化瓶,需要雾化治疗的患者配置雾化液。⑦遵医嘱进行气压治疗和多频振动治疗。⑧协助白班护士工作,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建议。⑨进行转科患者及外出检查患者的安排。⑩协助办公及治疗护士工作。瑏瑡检查治疗车内药械并补充。除此之外,还要强调每周的工作重点,例如周一整理病房、周二检查管道标识等。

(4)加强各级人员培训:在强调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要组织全体护士进行基础护理流程的培训,确保所有护士都能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流程。做好新护士的入科培训工作,将基础护理流程作为重点内容进行强调,确保每个新护士在上岗前都能认识到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树立良好的护理意识,在入科后由带教老师负责进行流程的说明和指导,确保在上岗前能够熟练按照流程进行护理。每个护理班组要安排资深护师负责指导工作,确保护理操作的安全性。护士长要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参与基础护理工作,以言传身教的形式感染和激励护士,提高护士对基础护理的热情和动力。定期进行阶段总结,分析该阶段中基础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对优秀的护士提出表扬,进一步激发护士对基础护理工作的热情。

1.3评价方法

分别抽取基础护理流程优化前后的ICU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为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果显示,优化前ICU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为84.18%,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1.25%,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92.50%。优化后ICU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1.41%,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1.21%,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97.78%。两组数据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3.1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基础

基础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基础护理流程的优化,护士的专业能力得以体现,能够更好的服务患者,科学的工作流程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率,减少护理差错。通过基础护理流程的优化,强化了护士对基础护理的重视,同时也加强了护士对患者病情的观察,确保护士能够第一时间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从而做出应对措施。

3.2减少了医院感染发生率

基础护理流程的优化有效避免了护理操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确保了无菌操作规程、消毒隔离制度的研制执行,避免了患者交叉感染,从而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3.3改善了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患者满意度是对护理工作最客观的评价,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往往代表了护理工作质量的优劣。通过基础护理流程的优化,护理工作质量显著提高,大夜班护士的工作量减少,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双人查对的制度也体现了对患者安全的重视,获得了患者的认可。

4结语

优化基础护理流程,能够有效改善ICU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ICU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邱丽红.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7):590-592.

[2]蒯莉.优化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J].中外医疗,2012,31(24):117-118.

[3]魏雪银,温小连,黄琼,等.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J].医药前沿,2012,2(11):271-272.

第12篇

关键词:ICU;基础护理;优质护理;服务

本次研究中,为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260例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观察组应用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取得理想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2月~12月我院ICU收治的130例患者行ICU基础护理设定为对照组,再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ICU收治的130例患者行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男68例,女62例;年龄15~70岁,平均年龄(40.5±4.8)岁;观察组男69例,女61例;年龄15~70岁,平均年龄(39.8±5.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ICU基础护理,护理人员为ICU患者行常规的护理措施,例如:监测患者呼吸、血压、脉搏等各项生命指征的变化等。对ICU基础护理流程展开,对护理流程中每个环节进行分析,经过讨论分析,找出护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优化解决方案,应用优化后的解决方案后,与优化前基础护理进行对比,具体优化基础护理流程如下:

1.2.1加强护理人员服务意识 ICU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关于优质护理内容的学习,对ICU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要求所有护理人员充分重视起来,投入到护理服务中。同时要进一步完善ICU护理流程,使ICU临床护理质量得到保证。优化护士排班,评估护士工作量,从而科学的、合理的对护士资源进行分配,使ICU护理质量得到保证。根据我国ICU管理规定,ICU床位和护士比例是1∶3,床位高最峰时也不得超过1∶2.2,实际上,ICU床位对护士的需求量根本无法满足。需要将护士岗位与护士职责重新调配,细化护理职责也护理流程,充分评估护士工作能力与护龄等情况,选出组长,合理搭配各护理小组的组员,采取弹性的排班方式,以固定小组搭配加强班的排班方式,使每个护理班组、每个时间段都能保证人员充足,充分满足ICU的护理工作,17项ICU基础护理工作得以实现[1]。

1.2.2完善护理流程 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需要为ICU护理人员加强培训和教育,帮助护理人员建立起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使护理人员充分了解ICU基础护理是一切护理工作的基本构成,及时观察患者病情进展,对17项基础护理加强学习,分析基础护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护理小组组长要控制好ICU温度和湿度,准备好护理物品,ICU基础临床护理要根据规范操作,固定好各种导管,使导管时刻保持通畅。每周都要对护理服务质量进行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优化措施,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性改进[2]。

1.2.3优化护患间的沟通 护理人员要加强护理服务的每个步骤,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学习护患的沟通技巧,定期发放护患沟通调查满意表,通过调查了解到护理人员和患者间的交流和沟通情况,掌握患者病情进展、用药、饮食及检查结果等,指导患者家属配合需要注意的事项,及时解答患者家属的问题。应用绩效考核的方式,实行多劳多酬的方法,其中绩效薪酬包括岗薪与绩效两部分,绩效薪酬由护理工作量和护量满意度等指标统计,使ICU护理人员薪酬的分配实现公平和公正[3]。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医院感染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χ2检验计数资料,以P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 观察组基础护理质量评分(96.0±9.2)分,对照组基础护理质量评分(86.7±7.5)分,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2.2比较两组医院感染率和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医院感染率9.2%,对照组医院感染率30.8%,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9.2%,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8.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3 讨论

ICU基础护理服务的优化需要从基础上了解护理流程,从而对护理流程进行分解、简化和增加,使基础护理流程进一步完善,从而可以为ICU患者提供优化的护理服务,提高ICU护理质量[4]。优化ICU护理流程可以提高护理质量,预防医院医源性感染发生,为ICU患者临床抢救创造条件。本次研究结果与报道一致[5]。可见,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规范护理人员不良行为,改善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等优化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使临床护理工作实现最优化服务。

综上所述,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为ICU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从而提高ICU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可以更好的创建ICU优质护理服务,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邱丽红.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7):590-592.

[2]马俊涛.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J].吉林医学,2014,35(3):645.

[3]刘晓辉.基础护理流程的优化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0):654.

第13篇

在传统的儿科护理实践中,对幼儿疾病作出诊断以及对幼儿身体作出护理是主要的服务流程。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以及社会大众需求的多元化,儿科护理服务流程不仅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同时也逐渐得到发展与完善。在儿科护理服务流程的发展中,虽然一些医院受到经济等各类因素限制而不能做到完全到位,但是这并不影响儿科护理实践体现人文关怀并构建人性化的服务流程。一是在儿科护理区,有必要对整体布局作出合理规划。如医院应当考虑到家长在孩子生病后的焦虑心理,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儿科护理服务流程效率。在此要求下,医院可以在儿科护理区设置专门用于为家长提供咨询服务以及调度整个区域中儿科护理工作的服务台,从而确保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幼儿护理的情况以及确保儿科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二是医院中的儿科护理部门需要与儿科医疗就诊部门之间密切协作、相互协调,并在确保充分沟通的情况下提高儿科护理工作效率与质量;三是儿科护理部门有必要设置导医人员,从而为病人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在儿科护理工作中,服务流程是否具有便捷性,不仅关系着患者所享受的护理质量,同时也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情绪产生着一定影响,所以,在儿科护理服务流程的改进中,有必要在对医院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的基础上将减轻病人及家属焦虑、提高服务效率作为重要的出发点,这些内容是儿科护理服务流程中对人文关怀的体现与应用,同时也能够让患者及其家属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体验到关爱与尊重。

二、人文关怀在塑造护理环境方面的应用

患者所看到的儿科护理环境是患者对儿科护理工作所产生的第一印象,这种印象不仅影响着患者在接受护理中的心理与行为,同时也影响护理工作人员的情绪以及工作态度。作为幼儿,他们希望能够在自己所喜欢的环境中接受护理,而作为幼儿家长,更是希望护理环境能够体现出安静、温馨的特点。从对幼儿需求的满足方面来看,在儿科护理工作中,护理环境的设计与塑造需要建立在对儿童心理和生理特点作出了解与尊重的基础之上。在病区环境的设计中,不仅要确保病室的采光、通风、温度以及湿度能够满足幼儿的舒适性要求,同时有必要在细节方面作出改善,如使用防滑地板、卡通笔画、动画造型,改变墙壁颜色、被褥颜色,增加电视并播放动画片等。这些手段能够有效缓解与消除幼儿在接受护理中所具有的恐惧心理。作为护理人员,也应当主动将自身当作护理环境中的重要要素,并通过使用文雅的举止、轻柔的动作来开展护理工作,同时护理人员要重视与幼儿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消除幼儿对护理工作者所具有的陌生感,并体现出儿科护理工作所具有的人情味。护理环境的塑造也应当考虑家长尤其是陪床家长的需求。在此方面,有必要在病房外以及病房内部的闲置空间设置座位,并在座位旁边放上报纸、杂志、故事书等,这样能够有效消除看望病人的家属以及陪床家属的交流情绪,并为他们提供一些可以消磨时间的项目。同时,针对一些行动不便的幼儿,有必要设置无障碍通道,从而可以让家长以及护理人员能够方便地带领幼儿外出放松紧张情绪。另外,在儿科护理区,有必要设置明确的指示标识并保证有清洁的卫生,开水、针线包等物品不应当离病房具有太远距离。在对儿科护理环境的优化与改善中,医院需要做到因地制宜,坚持围绕幼儿的身体特点、心理特点以及家长需求来对护理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塑造,从而在提升护理行业形象的同时推动社会大众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提高。

三、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良好的控制、组织与激励来对医院中的信息、财力、物力、人力等资源作出调节,从而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儿科护理管理中对人文关怀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医院精神和医院文化的塑造以及儿科护理工作人员的培训方面。这里所提到的医院精神是指包括儿科护理人员在内的医院工作者在医疗和护理实践中所具备的群体意识,其中爱岗敬业、救死扶伤等是最为核心的内容。医院精神是推动儿科护理服务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医院文化是指医院软文化,即医院在儿科护理的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文化理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和制度体系等。每个医院都会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具有特色的医院文化,这种文化会对儿科护理工作者的行为和思想进行指导。在儿科护理实践的管理工作中,有必要针对儿科护理工作者采取奖惩机制,从而对其行为进行规范并对其积极性进行调动。同时需要重视职业道德知识培训以及专业培训,确保儿科护理工作者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并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四、总结

第14篇

【关键词】护理流程再造;护理质量;实施;评价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148-01

对于服务群体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仅医疗体制、护理模式需要探索及转变,护理工作的内涵、质量需要不断增加,流程管理也被纳入了医院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像一个精致的连环扣,时刻贯穿在医院及护理管理中的方方面面。在临床实践中,护理工作流程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医疗过程的满意度。通过流程再造,进一步规范了护理行为,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促进了流程再造的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1 护理流程再造的概念

护理流程再造是对原有工作流程的薄弱和隐患环节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对不完善的工作流程实施重建;通过对原工作环节进行整合、重组、删减等,形成以提高整体护理效益,减少医疗意外为核心的护理过程。流程再造坚持以“顾客”(即病人和护士)为中心和以质量为核心的指导思想,遵循规范-创新-再规范-再创新的管理思路,用“扬弃”的观点,不断审核各自专业的工作。

2 流程再造必须具备的条件

做好流程再造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必须有高级管理层的支持;基层需要有魅力的领导。最好是由相关部门的代表设计,而不是完全靠外力,这样才能保证新流程容易被接受、可实施性强。二是目标应明确、具体,避免口号式的目标。三是有效的团队。要有效评估系统作为工具,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应指出的是,有些管理者单纯地认为流程再造就是将电脑用在流程中实现自动化。其实两者有很大的区别,不应将流程再造与“电脑化”等同起来。流程再造是设计新的流程改进方案,并进行评估。

3 护理流程再造的设计与实施

根据医院经营理念和服务宗旨,在就诊、住院流程等方面,简化各项护理工作流程的同时,对必需环节进行持续改进、不断细化,实施阶段的流程再造。

3.1 学习阶段。成立护理流程管理小组,根据医院性质及具体情况进行缺口分析,确定需要优化的工作流程。各科室将护理部统一发放的有关护理流程再造的信息,包括概念、理念、意义装订成册,固定放置,护士定期或不定期阅读学习,加深对护理流程再造的理解和认识。

3.2 重新设计阶段。各个班次根据各自工作范围,首先对原有流程进行分析,列出原有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改革不合理服务流程,增加新服务项目,取消多余环节等,重新设计护理流程。流程初步设计后,经过全科护士讨论,最后形成新的护理流程。如对待医疗保险病人办理出院手续耗时较长的问题,通过“鱼骨图”方式,逐项分析导致拖延时间的原因,调查病人满意的环节,找出现状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并在其中架设桥梁。然后据此设计出新流程的各个步骤及衡量标准。

3.3 实施阶段。护理流程再造实施阶段是关键。将制定的各种护理流程以“鱼骨图”方式打印成册,各班护士先将自己职责范围内流程掌握应用,如办公护士掌握出入院病人流程、护理文书处理流程;治疗护士掌握各种注射流程、药物配制流程、抢救仪器保管使用流程;专科护士掌握各种常规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危重病人抢救流程,病人健康教育流程;三班护士掌握病人床头交接班流程、危重病人抢救流程、应急预案流程等。经过一段时间后,护士要掌握本科室全部流程,以便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3.4 巩固完善阶段。根据流程实施情况,对利于患者、方便护士、提高效率的护理流程进行全面推广,巩固完善。我们对护理工作中的潜在问题增加了特殊流程,如化疗药物及白蛋白安全使用流程、躁动患者安全防护流程、压疮患者安全防范流程等。在护理管理中,鼓励预见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偏差。每月组织护理缺陷分析讨论会,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流程进行修订完善。

4 护理流程再造的效果评价

4.1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顺利完成护理流程变更,实施无缝隙管理,有效减少护理缺陷及差错的发生率。建立风险事件呈报流程与制度,分析风险事件及安全隐患报告,优化了护理工作流程,有力加强了护理安全管理。

4.2 提高了护理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将质量管理从环节上理顺,用流程管理替代结果管理,明确职责,规范了行为,使管理条理化、规范化,通过护理流程再造有助于建立新的护理文化,改变了长期以来护理工作的被动局面,主动寻找工作中的不足,提升了护士自我品质,激励了护士的创新思维,进行大胆的再造与创新。

4.3 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通过流程的优化再造使护理工作各项流程设计合理,标识清楚,理清了护士的工作思路,同时使转科护士、新护士能够快速、准确地掌握各项工作细节,缩短磨合期,提高了工作效率。质控流程对各项流程的执行情况进行适时的监督,可及时发现流程存在的问题,为流程再造提供依据,从而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4.4 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增强了医院竞争力。引入再造护理流程正是以人为本,以病人需要为导向,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结果标准为终点的人性化护理服务流程,护士按护理流程图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病人得到了快速、便捷的服务,护理工作也从简单的完成任务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多方面、全方位、全程的护理,病人满意度明显升高。

5 小结

护理工作流程再造是每位护理管理者的职责所在,也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随着病人对健康服务需求地不断增加,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病人的需求显得日益迫切。护理流程再造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流程再造并不是一次改良运动,而是重大的突变式改革。护士是这一变革的实施者。在实施护理流程再造前,应将相关知识与护士进行沟通和系统的培训,使其认识到流程再造的意义。只有每位护士对变革的必要性达成共识,并积极参与,同时又掌握实施标准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护理流程再造才能有效地实施并持续发展。达到为病人提供高效安全护理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余艳.护理管理中的流程再造.护理杂志,2008,25(1A):57-58.

[2]张广清.流程再造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现代临床护理,2002,1(3):38-39.

第15篇

关键词:移动护理;移动医疗;手持终端;移动护理手推车

中图分类号:TP311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领域正面临着医疗管理水平落后、医护工作量大无序、医患矛盾突出等诸多问题。很多医院还保持着传统的临床护理模式,护士每天通过纸质及手工单的方式完成每天的护理工作,其中,包括大量的手工单据,并需做大量重复的录入工作。这种手工的工作方式下,实现精细的护理管理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一种有效、合理的方式,实现从护士工作站到病房“最后十米”的延伸,同时,各类信息系统与业务融合度不够、医院特定业务流程造成系统多而杂、数据交换基于数据库接口实现,缺乏统一交换、信息化覆盖层面有限、信息化触角无法达到业务实施点、数据采集不够灵活等诸多方面。为了更好地发挥信息化对于医院业务的支撑作用,补充传统信息化的弊端,移动医疗、数据交换平台及诸多细分业务支撑系统迅速出现,对当前医疗信息化建设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撑与解决方案。

1 现状分析

业务流程固化:目前大部分的医院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主要采用采购专业软件厂商的医疗系统的方式来进行。此种方式具有其自身的优势,但也容易造成其医疗信息化系统流程同实际业务流程的不匹配,以及本地化过程漫长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厂商所提供的医疗系统主要按照业界通用的业务流程来进行搭建,具有标准化的特点,但缺乏针对性。所以造成业务流程的固化,操作流程的繁琐以及对业务能力的提升有限。

系统离散化:随着医院业务的扩充,以及医院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信息化建设策略,导致目前绝大多数的医院信息化是由多个厂商所提供的多个系统来组合搭建的。该模式的优点在于每个子系统是专一化的,能够满足每一个业务模块的业务需求。但同时也造成了整体信息化系统的离散化,每个系统的特点以数据接口方式不同,造成了信息系统缺乏整体性。

缺乏可维护性:由于上述的系统离散化,那么信息流在各个系统间的流动依赖于系统间所做的接口。随着医院业务流的增加,数据流以及各个系统之间接口变得日益复杂,造成系统可维护性降低,后续维护成本日益增加。

2 移动护理系统总体框架

本系统功能主要分为两大模块:移动端和后台端。其中移动端分为手持设备与手推车,后台端分为PC工作站及移动护理服务器。系统总体结构图如下所示:

3 系统模块设计

移动端(PDA端):以移动端应用为根本,提高护士工作效率与范围。移动端作为护士实际使用移动护理系统的主要载体,其功能覆盖护士日常所需所有项目,包括身份识别、信息查看、医嘱执行、体征录入等。该子系统的性能将极大的影响移动护理系统的应用效果。

护士工作站(PC端):该子系统作为移动端子系统的补充和支撑,用于完成项目维护、工作量统计、打印条码、医嘱拆分、信息查看等功能,该系统部署在护士站内,为该病区内的移动端子系统提供业务支撑。

移动护理服务器端:服务器子系统用于全局支撑整个移动护理系统(包括移动端及护士工作站),为上层业务流程提供工作流支撑、数据支撑、接入管理等。并对当前整个移动护理系统中的内部数据进行管理、备份。

移动护理中间件:移动护理中间件是系统中及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移动护理系统需要同系统中原有的HIS、LIS、PACS等系统进行对接与数据交换,而直接将移动护理系统同当前系统进行数据交互与同步将存在这个很多安全隐患。诸如移动系统中的数据错误将可能影响原有系统的数据完整性。移动护理解决方案涵盖移动护理中间件系统,该中间件有效的将移动护理系统同原有系统相分离,通过中间件实现数据的流通、交换及同步,实现了移动护理系统同原有系统间的业务强关联、数据低耦合的特性。

4 医院建设的特殊性

在医院中开展移动护理应用,需要考虑一些医院适配和医疗系统建设的特殊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可靠性原则:采集和传输系统的可靠性是具有实用性的前提。

实用性原则:充分考虑医院各业务层次、各管理环节数据处理的实用性。用户接口和操作界面应尽可能考虑护士工作的固有特征,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满足未来数据利用以及原有数据的继承,为数据的再利用提供保障。

安全性原则:安全性一直是医疗系统中最为敏感的部分,也是医用应用系统做统一的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应具备单点登陆,应用层与基础数据层均有访问限制,做到安全可靠,防止非法用户的入侵。

标准化原则:采用XML、HL7、ICD10、SNOMED、IHE等医用标准,软件的数据字典遵循国际和国家数据字典的规范和准则。

灵活性和可维护性原则: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对于医疗业务的不断扩充,应无缝互连其它业务系统,提供必要的系统外联接口和丰富的设备接口,能方便地进行软件客户化定制与维护。

5 效益与发展方向

移动护理的应用,将在信息化建设、业务流程优化、医院层次提升等各个方面提供有力支撑,具体表现在:

移动护理带动信息化提升:通过建设全面的移动护理系统,为医院提供便捷、可靠、先进的医疗信息化体系,带动信息化在移动化、实时化、智能化方向上的提升,包括人员的智能感知、医疗环境的自动控制等。同时,以当今先进的医疗信息化建设理念为根本,以移动医疗建设为契机,实现对当前医疗系统的优化与扩展。包括现存的医疗业务流程、细分领域的信息化扩展、医疗决策层的信息化支撑等。最终实现移动医疗带动信息化水平的持续提升。

全面顺畅的业务流程:通过引进目前先进的医疗信息化建设理念,对现有系统流程进行优化与再造,逐一纠正当前业务流程中的问题,并结合移动医疗系统实现业务效率的本质提升,将原有的数据电子化提升为对业务流程的优化与规范,真正发挥对业务的支撑能力。同时,以简化医护人员操作为指导,利用数据交换、智能感知等技术手段将医护人员对信息系统的操作降至最小,避免医护人员被信息系统所限制。此外,通过建设预约挂号、自主查询等系统,实现患者服务的自主化、智能化。从而提升患者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史森中,刘洋.3G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及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1.

[2]郑西川,孙宇,于广军,杨佳泓,王炯.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医疗信息化10大关键技术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3,1.

[3]顾福敏.医学数据移动采集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复旦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