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证券投资基金估值方法范文

证券投资基金估值方法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证券投资基金估值方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证券投资基金估值方法

第1篇

基金中基金(Fund of Funds,即FOF)是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主要投资对象的证券投资基金。2016年9月23日,证监会颁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第2号――基金中基金指引》(下称“《指引》”),即将拉开中国FOF的发行序幕。

实际上,金融产品的兴衰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其长期繁荣不能仅靠短期营销策略,而需要投资者的广泛认可和长期持有。FOF未来是否“热卖”不在于复制美国的成功经验,而是取决于中国金融市场的特征与法制环境下的清晰产品定位。

FOF源于美国,从1990年年底的20只产品、资产规模不足15亿美元发展至2015年年底的1401只产品,资产规模达17216.22亿美元(见图1),产品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2.55%,远高于同期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美国FOF的蓬勃发展主要归功于养老金制度改革,即“401K计划”,而中国养老金制度的改革仍处于探索阶段。2015年出台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虽被视作“401K计划”的中国版本,但在具体投资品种上并未“偏爱”公募基金。年金和保险资金管理人具备自主选择基金的投研能力,对投资FOF的“热度”不高。

虽然人口老龄化推动中国社保基金、养老金入市将是大概率事件,企业年金等补充养老资金、保险资金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将被不断强化,这使得FOF的销售有非常广泛的“想象空间”,但蓬勃发展依旧仰赖政策的最终落地。近年来,在低利率环境下,银行自身投资能力薄弱及自营资金规模的加速增长助推了银行委外业务的扩大,2015年年底已达2万亿元并将持续增长。FOF风险分散,业绩波动性低,更有可能在短期内率先得到银行委外资金的青睐。

中国FOF产品定位面临的问题

FOF有两种主流产品定位,即资产配置型FOF和优选基金公司型FOF。前者以被动型基金为主要投资标的,侧重资产或股票行业配置,但由于基金公司产品线普遍不完备,更可能侧重以全市场基金为选择范围的“外部型FOF”。后者精选主动型基金,侧重对基金公司的评估,如果基金公司主动管理能力优异,就可以发行以本公司旗下基金为投资对象的“内部型FOF”,既节省管理成本,又避免双重收费。

然而,两类产品都将面临基金种类匮乏的问题,其中资产配置型FOF受到的影响更大。根据《指引》,FOF需将80%以上基金资产投资于公募基金。中国公募基金以股票型基金(1998年首现)、混合型基金(2001年首现)、债券型基金(2002年首现)、货币市场基金(2003年首现)等传统型基金为主,QDII基金(2007年首现)、另类投资基金(2013年首现)严重不足,商品类基金2016年才开始兴起,指数基金等被动型股票基金的数量和规模较小。

根据《指引》的规定,剔除运作期限少于1年或净资产不足1亿元的基金以及分级基金母基金,截至2016年二季度末,中国被动型股票基金只有139只,其中ETF55只,ETF联接41只,仅覆盖金融、地产、消费、信息、医药、军工等部分行业。虽然分级基金A份额具有固定收益属性,在市场下跌过程中有可能获得可观收益,但《指引》禁止FOF投资具有复杂、衍生品性质的基金份额,将分级A排除。2015年6月12日至2015年8月26日,市场急剧下跌,业绩排名前20的基金中,分级A高达16只。总之,在配置标的缺乏的情况下,资产配置型FOF的投资应更注重择时。

优选基金公司型FOF则面临中国主动型基金业绩同质化严重、同涨同跌明显的问题。以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的平均5年期回撤为参考指标,2008年11月4日和2015年8月26日,超过90%的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跌幅超过10%(见图2、图3)。这表明FOF管理人精选基金未必能有效分散风险和增强收益,很可能获得平均损益。

中国FOF产品定位路径选择

FOF在美国的成功在于产品设计立足于市场,定位于满足投资者需求。FOF以公募基金为主要投资对象,理论上风险更分散,业绩更稳健,更适合作为社保基金、年金、养老金、部分保险资金、个人退休账户投资者的目标基金,如美国市场占比最高的即是目标日期型FOF。然而,受制于中国金融市场环境与法规政策,低风险、低波动率的FOF却很难得到相应目标群体的鼎力支持,而需直面各类投资者,产品定位和市场销售将面临窘境,近年来生命周期基金在中国的“冷遇”就可见一斑。

因此,FOF的产品设计和发行销售依旧需坚持销售适用性原则,“将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投资者”。基金公司可将FOF的最大回撤分解至持仓的每只基金,通过对每只持仓基金的控制和止损,实现对整体最大回撤的控制,即围绕“风险调整后的收益”设计和销售FOF。

未来基金公司对FOF的产品定位或可选择如下路径。第一,尝试定制化FOF路线,在精确划分市场群体、有效识别资金特性、评估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定位于每款FOF满足某一特定群体的投资需求。第二,设计发行指数型FOF。借鉴美国Vanguard公司主销指数基金的模式,依靠公司股东及平台资源优势,推出各类指数基金(宽基指数、行业指数、风格指数、主题指数等)。市场和投资者是否长期选择FOF,将最终依赖于基金公司在中国金融市场和法制环境下的产品定位。

FOF的两种估值思路

基金净值是投资者买卖基金的价格,估值是基金定价的过程,估值技术则是基金价格的形成机制。金融资产定价是现代金融经济学的核心研究课题,“定价权”是经济成果分配的主导力量。基金公司可以通过基金估值影响投资者买卖基金的价格,实际掌握基金的定价权。为保障投资者在基金经济利益分配中的正当权益,基金净值能够客观公允地反映基金资产的实际价值,中国对基金估值方法采取法定原则,体现出国家权力对基金公司定价权的管制。

根据证监会颁布的《指引》,FOF必须将80%以上基金资产投资于公募基金,其估值技术则更为复杂。目前,基金公司需于交易所收盘后估算基金当日(T日)份额净值(本文的基金净值指基金的份额净值,根据《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按照每个开放日闭市后,基金资产净值除以当日基金份额的余额数量计算,是投资者买卖基金的价格),在次日(T+1日)早9点前向证监会报送,并在法定媒介上公开披露。除非FOF全部持仓场内交易型基金,以基金当日收盘价估值,否则基金公司无法及时完成FOF的估值、报备及披露。这就产生了两种解决思路,改变估值规则的市场思路及改变报备、披露规则的监管思路。

在2014年《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下称“《办法》”)颁布前,中国没有严格法律意义上的FOF,但存在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主要投资对象的私募金融产品,其管理人多以产品持仓场外基金前一个交易日(T-1日)的净值,场内基金当日收盘价估值(即T-1日估值模式)。而《指引》要求基金公司在FOF持仓基金披露净值的次日(T+2日)披露FOF净值,因此,基金公司可以依旧采取持仓基金当日净值估值(即T日估值模式)。

思路差异反映出FOF估值的核心问题,即FOF的当日估值是否必须采用持仓基金的当日净值。FOF买卖基金只能以该基金的T日净值为交易价格,而如果FOF以持仓基金T-1日净值估值,则会导致投资者买卖FOF所付出或获得的对价不等于FOF基金资产的当日价值,存在一日价差。

一般而言,基金份额净值日波幅较小,单日盈亏不产生显著的影响。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全部股票型基金及偏股型、灵活配置型混合基金的单日收益率在-2%-2%之间的概率高达79.22%,涨跌幅超过10%的概率不足1%(见图1)。

但如遇市场大涨大跌的情况,基金不但要承受持仓证券的投资损益,也会因赎回规则承担赎回导致的额外损失,基金净值会出现大幅波动。2015年8月21日至8月28日,前四个交易日上证综指累计下跌20.11%,后两个交易日上涨10.43%,同期涨跌幅超过10%的基金数量显著增加(见图2)。T-1日估值模式的最大问题在于增加专业投资者的套利机会,破坏交易公平,摊薄基金资产收益,损害投资者权益。公募基金的申购赎回采用“未知价法”原则,保证所有投资者在买卖基金份额时都不知道基金净值,避免具备信息优势的投资者套利。然而,如果FOF采取持仓基金T-1日净值估值,部分专业投资者可能知晓FOF持仓基金比例,即可估算出FOF的当日净值,以“已知价”买卖基金,在市场剧烈波动、基金净值单日涨跌幅增大的情形下大规模套利,严重摊薄基金收益。FOF在遭遇巨额赎现持仓基金时,也会因资产价值与价格的进一步偏离承担更多的流动性损失。因此,T-1日估值模式不能体现证券市场的公平、公正原则。

新估值思路存在的问题

如果采取T日估值模式,需注意《办法》与《指引》之间一般法与特别法的适用关系。FOF必须在T+1日持仓基金净值披露后进行估值,与《办法》要求基金公司每日计算开放式基金净值并于次日披露的规定相冲突,应当根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适用《指引》规定。《指引》要求基金公司T+2日披露FOF净值,但未明确申购赎回申请有效性的确认时间,则应当适用《办法》投资者申购、赎回申请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确认的规定。

中国对基金份额的权属变动实行登记生效主义,投资者申购赎回申请需经基金公司注册登记确认后发生权属变动效力。如果采取T+1日登记确认的行业惯例,则基金公司需在T+1日持仓基金净值披露后计算净值并通知销售机构。基金管理人、托管人、销售机构的注册登记和资金清算系统面临改造。如果改以T+2日或T+3日登记确认,在投资者已交付申购款而申购申请未确认前,申购款仍属于销售结算资金(《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91号】)规定,基金销售结算资金包括基金申购(认购、赎回、现金分红等资金),不属于基金资产,法律禁止任何形式的挪用,只能滞留于销售账户,既无法划付至托管户,有损投资效率,也不能与赎回款轧差,减轻赎现压力,期间产生的活期利息还须于确认日折算成投资者份额,增加操作风险。而赎回款只有在赎回申请登记确认后才不属于基金资产,不承担投资盈亏。以T日净值作为赎回价格,则投资者未承担赎回申请日至确认日的投资盈亏,造成基金资产和投资者之间的不当得利及合法权益损失。

综上所述,《指引》确定了FOF估值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公允性原则,但具体估值方法与技术仍需监管机构及市场探索而定。FOF估值牵涉到注册登记、资金划付、信息披露、投资及流动性管理等多个环节,既需满足公募基金一般性法规要求,又需解决货币基金每万份收益的估值方法、QDII基金难于T+1日参与估值等特殊问题。因此,复杂的FOF不排除利用估值模型估值的可能性。

第2篇

一、资产负债表

投资基金的资产负债表是提供某一特定日期投资基金财务状况信息的报表。与一般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不同之处,在于其项目应按重要性而不是按流动性排列,其格式应采用报告式而不是帐户式,因而反映出投资基金鲜明的行业特色。《指引》已经认同了这些新变化。不过它将资产负债表称作资产负债报告书而已。

1、项目排列。所谓重要性排列法,是捐资产负债表各项目按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所处地位或按其在资金总额中所占比重进行排列。我国1993年以前的资金平衡表就是按此方法排列的。投资基金资产负债表采用重要性排列法而不是通常的流动性排列法,原因在于投资基金资产均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同时投资基金很少承担债务,故在项目排列时反映偿债能力的流动列前的传统方式已无必要。而按重要性排列时将投资项目列前,可以直观地反映企业投资数额的大小,方便基金管理人对资金实施控制和管理。这样既满足了报表使用者对最关心的会计信息的需求,又符合投资基金本身的经营和财务特征。例如,在我国其他一些行业,如采矿业和公用事业,由于人们更关注其经营规模或效率,也同样采用重要性排列法。

2、格式。对于投资基金,需要在某一时点上运用一定的方法计算出基金净资产的现行市场价值,并按已发行的基金单位计算出每单位基金净资产价值(NAV),这就是投资估值。投资估值一般按如下公式计算:

基金资产总额-基金负债总额=基金净资产笔者认为,投资基金资产负债表也应根据此等式垂直列示资产、负债和净资产,这就构成了报告式资产负债表。这种格式在西方已相当流行,它突出了投资基金所拥有的资产及其分布情况,有助于投资者和基金管理人对资产分布情况及每单位基金净值等信息的了解,同时也便于编制比较资产负债表以及用括号旁注方式注明某些特殊项目。以上优点都是传统的帐户式所不及的,投资基金资产负债表能够采用报告式,将是对我国高度划一的资产负债表格式的一次重大突破。

二、收益及收益分配表

投资基金收益表是用来反映投资基金一定时期内财务成果形成情况的报表。与一般企业收益表不同的是,其结构形式采用单步式而不是多步式。原因在于投资基金业务单一,报表项目数量大为减少,除各种投资收益和相关费用外,极少发生其他收入或损失。另外,我国税法又不对其征收所得税。

投资基金的收益分配也较一般企业简单,只有本期向投资者分配净收益一项,因而可以将收益分配与收益实现情况合并为一张报表,即收益及收益分配表。《指引》中也如此要求,只不过它不称作收益及收益分配表,而称为收益及分配报告书。

三、净资产变动表

投资基金净资产变动表是反映投资基金财务状况的报表。这是一种新报表,其作用与一般企业的现金流量表有相似之处,但二者在编制目的和编制基础上却有很大不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目的,是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信息,以便使用者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而投资基金净资产变动表旨在帮助投资者分析基金的实力和未来发展。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编制基础;而净资产变动表则是以投资者所关心的净资产为编制基础。在美国1940年的《投资公司法》中即要求投资基金编制净资产变动表,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第95号准则《现金流量表》只是到1987年才生效。此后,对于投资基金是否应以现金流量表取代净资产变动表,实务界与FASB一直争论不休。直到1989年FASB第102号准则《现金流量表——某些企业免于编报以及为了再销售而购置的某些证券的现金流量分类》同意投资基金免于编报现金流量表,但必须同时符合以下四个条件:(1)在会计期间内会计主体所有的投资均具有高度的流动性;(2)会计主体所有的投资均是以市价来计量;(3)在会计期间内会计主体平均负债与平均总资产相比,负债很少,甚至几乎没有;(4)会计主体提供了净资产变动表。

这四个条件能够反映出投资基金的一些行业特征,很好地解释为何免于编报现金流量表。这一情况在我国也完全适用,如资产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按市价估值、禁止从事资金拆借业务和动用银行信贷资金从事基金投资等。我国《指引》中未要求投资基金提供现金流量表或净资产变动表,但基于净资产变动表能够帮助投资者分析基金实力和预测未来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我国的投资基金也应编制净资产变动表。净资产变动表的项目可区分变动类型依次列示:期初净资产、经营活动引起的变动、红利分配引起的变动、资本交易引起的变动(适用于开放型基金)、期末净资产等。限于篇幅,不再—一说明。

四、投资组合表

投资基金投资组合表是反映基金的投资结构,包括投资种类、证券名称、金额及比例关系等信息的报表。投资组合表的作用,在于为有关方面根据信托契约或基金章程及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对投资基金运作情况进行监督提供依据。具体而言,充分公开投资组合情况的意义在于:

第3篇

1. 私募基金的概念辨析与投资范围

私募的概念与公募相反,是指不通过公开招股,而是通过私下在特定范围内向特定投资者募集来筹措资金的方式。私募基金即指通过私募的形式设立,进行股权投资或证券投资的基金。

根据私募基金的投资方式,私募基金可分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这两种投资基金的共同点是均需要在特定阶段持有企业股权。而两者的不同点在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主要是针对非上市公司股权的投资,更关注企业的成长性,投资后一般均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目的在于控制或影响企业治理结构和经营收益,待企业发展成熟后通过股权转让等方式退出实现资本增值(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本身并不直接经营工商业业务);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重点是进行上市公司股票投资、衍生工具投资等资本运作,其更加重视价差交易等交易性机会,而不是长期投资。简而言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根本不同点为:前者帮助企业成长,通过资产增值实现财富的创造;后者则实现的是财富的转移。

就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而言,其投资范围涵盖企业在首次公开发行之前各个阶段(包括孵化期、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以及预IPO期等)的权益性投资,也包括对不良债权及不动产的投资。但按照投资阶段侧重点和风险偏好程度不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创业投资或者风险投资、发展资本、并购基金、重振资本、预IPO资本(如过桥资金)、不良债权基金和不动产投资基金等。从上述分类中可以看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属于产业投资基金范畴(多数产业投资基金亦属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范畴),风险投资基金则属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范畴。

2. 私募基金的组织结构

私募基金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公司型、契约型和有限合伙型。

公司型私募基金以公司形式进行注册登记,公司不设经营团队,而整体委托给管理公司专业运营。公司型私募基金的大部分决策权掌握在投资人组成的董事会手中,投资人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较大。其优势是治理结构较为清晰,缺陷是面对双重征税处境,即以公司名义缴纳各种经营税费并以个人名义缴纳所得税。

契约型私募基金本质上是一种信托安排,又称信托型私募基金,一般由基金管理公司、基金托管机构和投资者(受益人)三方通过信托投资契约建立。契约型私募基金的投资者作为信托契约中规定的受益人,对基金运营及重要投资决策通常不具有发言权,投资者组成的是持有人大会而非股东大会,对投资决策没有太大的影响力。其优势是可以避免双重征税,信息透明度较高,缺点是运作程序较为复杂。

有限合伙型是全球私募基金采取的主流模式,它以特殊的规则促使投资者和基金管理者的价值取向实现统一,实现激励相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前两种类型基金存在的道德风险,并降低投资者在投资失败后需要承受的损失。在这种架构下,基金管理公司一般作为普通合伙人承担无限责任,掌握管理和投资等各项决策权,同时也对其管理的基金进行一定比例的投资,通常占总认缴资本的1%-5%,一旦出现损失,这部分将首先被用来弥补损失缺口;其盈利来源主要是基金管理费和相应分红,其享受的平均收益率为20%以上;而基金投资者作为有限合伙人主要承担出资义务,不承担管理责任,只负以其出资额为限的有限责任。

3. 私募基金的运作程序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运作流程大概包括三个步骤:一是通过项目筛选购买公司股权,具体包括项目初选、审慎调查和价值评估,并与被投资企业签订相关投资协议。投资方通常从管理层素质、行业和企业规模、成长性、发展战略、预期回报和3-7年内上市可能性等多角度考察投资对象,通常私募基金只有在预期回报率不低于20%的情况下才会投资一家企业,且对新兴市场预期回报率有特殊要求。二是进行投资方案设计。投资方案包括估值定价、董事会席位、否决权和公司治理结构、发展战略和退出策略等方面的设计或改造事项。三是选择合适的渠道实现股份退出获利。退出方式包括公开上市、股权出让或者管理者回购等方式。相对而言,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流程则相对简单,包括选择投资策略,构建收益与风险相匹配的投资组合等。

4. 私募基金的主要特点

与共同基金等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基金主要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一是投资目标更具针对性,投资手段更加多样化,投资方式更加灵活。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以非上市成长性企业股权为主要投资对象,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则以证券市场各种投资品为主要投资对象。由于私募基金的投资者与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关系往往较为密切,且能够有效影响管理人的投资策略选择,因此在监管相对宽松的背景下,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和投资手段更加丰富,变化也更多。而共同基金等公募基金限于监管和基金合同等契约的要求,操作往往受到更多的限制。

二是与资本市场关系更加密切,资本市场是其实现退出的主要通道。共同基金等公募基金的退出形式往往较为简单,基金到期后自动清算。而私募基金(主要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则需要通过所投资企业上市或者通过资本市场股权转让等方式实现资本退出。

第4篇

关键词:证券市场价值投资;实证分析;应对策略

1 引言

在欧美国家证券市场比较成熟,证券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基本面分析法,证券价格能够非常好地反映基本面信息,证券价格和证券价值具有非常大的相关性。2012年我国基金业已经经历了15年的历程。1997年我国颁布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在这之后证券投资基金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得到了十年牛熊轮换的检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目前已转变为证券市场上非常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得到了资产管理者的普遍关注。从2012年1月底以前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我国一共有63个基金管理公司,包括了34个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所有基金管理公司一共管理484只基金,所有基金的资产净值为234225.63亿元,偏股型基金为17512.36亿元,占有A股市场流通市值的25.4%。在十几年的创新和完善中,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发展。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价值投资的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非常大的意义。从理论上看,实证研究可以找出我国证券投资市场价值投资策略的发展趋势;能够建立价值型股票的内在价值模型;通过相关理论和我国股市发展过程中归纳出的经验来分析基本面因素对于股价变动的影响。从实践上看,依据实证分析能够有效地验证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价值投资策略的应用效果;相关性计量分析的结果为价值投资者利用价值投资策略进行证券投资时提供较好的价值评估参考应对措施。

2 价值投资的基本理论

1934年,著名学者本杰明·格雷厄姆提出了价值投资的概念,虽然到现在已经有了大约80年的时间,但是价值投资理论对目前我国的证券投资具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格雷厄姆提出价值投资的依据是金融市场的特点,分别表现为:金融证券市场价格的影响因素通常情况影响比较深远而且变化难以预料;虽然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但是很多资产具有非常稳定的价值,换言之,证券的经济价值和现在的交易价格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如果证券的市场价格和求出的价值相比非常小时可以购买证券,最终将得到超值的回报。

目前,社会产生了较快的发展,格雷厄姆所提出的三要素定价法已经和目前的基金市场不在适应,但是其中蕴涵的基本理念能够在未来得到检验。目前,大多数人已经逐步地认可了价值投资的基本理念,人们普遍比较重视公司以后的盈利水平,公司的账面价值,现金分红以及未来的现金流情况,逐步地成为了基金内在价值的决定性因素。基于已有的理论以及实践,可以构建价值投资组合的基本依据:可以把基金划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具有较高帐面价值的价值股,主要包括账面价值/市场价值、分红/基金价格、盈利/基金价格以及现金流量/股票价格的比值,另外一类是成长股,主要包括比率比较小的股票。根据价值投资理论,证券投资者应该把价值股买入,把成长股卖出,此外,价值投资理论认为价值投资策略能够超越市场,其中被应用的最广泛的指标就是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比率(B/M),并由此产生市盈率定价法等投资分析方法。

3国内外研究进展

在国外,最初对股票理论价格的探索是按照证券投资市场中投资者的投资需要来执行的,所以,国外的相关文献中把这个理论价格定义为股票投资价值,因此明确了投资价值和市场价格的不同。在20世纪之初,投资价值的定义得到了明确,最开始把股票价格和价值区别开来的研究学家是普拉特,普拉特撰写了《华尔街动态》这本书,在这本书中普拉特认为股票价值和企业的收益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股息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他为间接因素,可以通过股息对股票价值产生相应的影响。普拉特通过理论分析结果得到如下结论,股票的价值和股票的价格一般而言是一一对应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这两个因素有着较大的区别。然而,普拉特所提出这个理论不仅仅可以适用于股票,同时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也适用于其他商品,但是股票由于自身的特点存在着一些特殊的地方。依据股票价格的形成,一般情况下将和供需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不能和它的真实价值保持较好的一致性。研究学者霍布内将普拉特提出的理论采取了进一步的改进,霍布内从理论的角度比较透彻地分析了股票价格以及价值之间的联系,进而可以为证券投资提供有利的决策参考依据。此外通过对股票发行公司财务情况的考察了解股票的价值状况。霍布内认为股票价格以及其本质的价值具有一致的特点,依据长期股票的股价变动的情况,长期预期收益和资本还原率和股票的价值有着较大的联系。学者多纳撰写了《证券市场与景气波动原理》这本书,在书中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刻地剖析,并且得到了比较好的结论,股票价格一般而言和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是密切相关的,然而股票价值通常情况下和公司的收益有密切的联系。虽然真正的股价波动情况和公司的收益改变状况有着明显的不一致性,但是依据长远的视角来分析,股价的变化与公司的收益以及利率都是密不可分的,就是说,随着股票价值的变化而变化。格雷厄姆以及多德同样进行了比较深入地探索,并且提出更为完善的股票理论,相对于以上的股票理论更进了一步。这两个学者联合撰写了《证券分析》这本书,在书中提出了内在价值理论的概念,并且进行了深入地探讨。这两个学者认为,股票的内在价值和企业今后的盈利水平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同时针对公司今后的获利水平,不仅仅是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分析,而且还应该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其未来的发展动态,从而为分析企业的赢利水平提供前提条件,同时应该对考虑到资本还原状况。股票价格将返回到其经济价值之中,因此证券分析师应该认真地考察相关发行人的财务信息,尽力地挖掘该股票的内在价值,并且根据相应的内在价值,对股票价格进行合理地评价,为证券投资提供有利的决策依据,相应的计算表达式如下所示:

资本还原倍数通常情况下和公司的发展和股息的波动是紧密相联的;预计收益 的三分之一可以表征按照当时普通上市企业规范的需求基本上是把2/3的收益以股息的形式发放出去,对于其余的1/3收益,应该以盈余的形式予以保留,从而能够有利于企业基金的持续发展。学者威廉姆斯出版了《投资价值学说》这本书,研究了普通股的估价方法,相应的思路如下:股票表示收益凭证,股票价值是指股票通过未来所产生的各个期间收益的现值的和,股票价格一定要从股票价值的角度来考虑。威廉姆斯提出公司保留盈余并不需要体现在股票价值上,威廉姆斯认为股票的投资价值是以后可以获得的所有股息以及资本还原的当前价值的全部数额。公司保留的盈余也可以成为公司未来的收益,迟早会转变为股息被发放出去。威廉姆斯提出买进股票可以表示“现在财富以及今后财富的彼此互换”,然而今后收益就是未来中期的“股息”,对其采取资本还原就可以得到目前的股票的投资价。威廉姆斯为投资价值理论的改进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主要反映在其通过以后各期股息作为依据通过相应的数学模型表示股票投资价值,并且最早利用数学模型因子表示股票投资价值,从而为未来的投资价值探索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Michael Adams(2007)研究了价值投资理论在证券投资市场的发展趋势,分析了价值投资在组合投资策略中的重要性,讨论了价值投资在组合投资策略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Heng-Hsing Hsieh Georged(2011)对价值投资理论进行详细的归纳和总结,并且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研究了证券投资过程中使用价值投资策略的适用性,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实施措施。Athanassakos(2012)研究了价值投资和现代组合投资理论的关系,分析了价值投资的基本概念,并且提出了基于价值投资的组合投资策略,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索。

刘玥宏(2010)探讨了投资价值策略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的适用性,从市场的有效性出发,确定了测量股票内在价值的标准和方法,对股票价格的波动性进行了深入地剖析,研究结果表明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黄惠(2010)平等人对价值投资在我国证券市场是否适用和有效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并且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价值投资的适用性,研究结果对于理性投资和避免过度投资提供了有利的依据。罗欣(2010)深入地研究了价值型投资分析在我国证券投资中的应用,分析了证券投资的基本理论和发展历程,讨论了价值型投资的必然性和可行性,研究了财务分析和价值型投资的关系,并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价值型在证券投资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柯原(2011)将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和价值投资融合起来,提出了最优证券投资组合,并且进行了相应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价值投资理论的最优证券投资组合可以在承担较小风险程度的前提下获得最佳的投资汇报率。陆帆(2012)从价值投资的基本原理出发,研究了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证券市场的适用性,经过实证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证券市场的制度正在不断完善,投资者的数量也不断增加,投资价值理念将成为中国股市主流的投资理念。

4 我国证券投资价值投资方法的实例分析

价值投资策略在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在成长投资组合和大盘指数上已经获得了比较客观的收益。我国证券市场拥有价值投资的支持条件。为了验证价值投资策略在我国证券投资中的适用性,进行相应的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的数据从巨灵金融服务平台获得,一共选用了深证300指数股。由于盈利能力不强的上市公司价值投资研究价值不大,而且缺少较大的收益时间,无需把每股收益看作参考依据,所以为了避免非正常值的导致的影响,选择的依据必须满足每股收益大于等于0.1,此外,将不完整的上市公司数据排除。最终的选择结果如下:2009年188 只、2010年205只、2011年226只,总共有619只。

(1)样本期内各个时间段内的基本面量化指标和股票价格的相关研究。首先,利用SPSS16.0软件计算出2009-2011年各个时间段的基本面量化指标和相应时间段的股票价格间的Pearson因子,相应的统计数据结果见表1。多元模型的自变量选择那些和股票价格有明显相关性的数据指标,排除与股票价格存在较小相关性指标,进而能够为下一步各时间段的多元回归分析提供合理的数据支持。在该阶段,能够保留下来指标的相关系数必须满足0.05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然后,为了避免回归过程中的自相关,所以将排除净资产收益率。同时,因为流动比率在决策过程中可能转换为风险控制因素,和股票价格间有较强的非线性,所以也应该给予剔除。

(2)优化选择后的量化指标对股票价格贡献度的影响分析。选取2009-2011年3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tepwise的输入技术进行三次多元回归分析,可以得到三组输出。研究过程中关键要讨论标准化因子和可决因子。标准化因子是指量化指标经过一个标准差的改变对股票价格产生的影响程度。该因子能够防止由于不同指标的量纲不一样而无法比较影响程度的问题。标准化因子绝对值越大,表示该因子对股票价格的解释水平越高。可决因子是在调整回归方程后获得的,主要是指全部指标对股票价格的整体解释水平。可决因子越大,表明该模型对股票价格的解释水平越高,也就是说股票价格的变化对基本面因素变化有较大的影响,投资的合理性越大。相应的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根据回归分析的计算数据能够获得如下结论:在观察时间,每股收益包含在回归模型之中,具有最佳的解释股票价格的水平,因此,这个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够受到了较好的关注。回归数据表明大多数情况下每股收益和总资产收益率均包含在回归模型内,从而表明证券投资者非常关注对股票价值有较大影响的基本面,这一结果表明价值投资意识已经不断地深入人心。从回归分析结果数据可以看出,在2011年营业利润增长率包含于回归模型,从而说明证券投资者已经对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有了关注,同时能够表明证券投资者对和内在价值有关的基本面因素有了更为深刻地认识。

从回归分析数据可以看出,2010年和2011年期间每股净资产已经退出了回归模型,表明证券投资市场不够关注风险水平。每股净资产是指上市公司在破产时证券投资者股票的内在价值。每股净资产属于主要的风险评估基本面因素,正在被证券市场逐步地认可,说明证券市场对股票的关注不仅停留在投资回报上,同时非常关注风险的存在,这正式证券市场不断趋向于理性的具体表现。然而,对通过对2009年和2010年的回归分析可知,每股净资产指标出现了缺失。主要原因在于2008年股票市场比较好的局面导致了证券投资者的思维定式,降低了对风险的关注度。

经历了一段时间,大量的解释变量符合了回归模型,这表明投资者对基本面的研究更加完善。根据回归分析的结果,证券投资者不断地利用更多的指标,通过不同的层面更为全方位地考虑证券的内在价值,证券市场不断向以价值投资为中心的投资方向发展。此外,可决因子的周期变化表明在我国证券市场中,基本面因素对股票价格的解释能力不断提高,然而并不稳定。当外部经济环境产生变动时,证券投资者容易产生非理,从而使非价值因素再一次占了上风。

5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价值投资的应对措施

(1)完善基金绩效评价模式

有效的基金绩效评价模式对基金业的快速前进具有非常关键的促进作用。近年来,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已经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国外对基金绩效的评估已经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相应的理论体系已经趋于完善。对于我国基金绩效评价体系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从方法的角度上看我国还处于一个引进吸收的状态。近年来,中国在进行基金评估的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基金的排序,从而使基金投资者在基金投资过程中十分关注同业其他管理者的投资情况,因此,“羊群效应”时有发生,不愿意获得超额收益,然而渴望排名可以靠前,并且很多基金管理者认可这一模式。然而,基金持有者投资基金不完全重视其所投资的基金是否可以获得较大的收益,主要重视的是所购买的基金能够获得多大的收益。基金持有者和管理者目标有差别时将引起问题,就是基金公司仅仅为了获得取高额利润通常以损坏基金持有者利益为代价。为了能够有效地处理该问题,应该使基金投资者和管理者的行为目标相一致,最终能够获得绝对收益。基金管理者在决策时应该考虑到股票的经济价值,依据价值投资理论的选股准则标选择投资标的,同时利用长期持有的方式取得绝对收益。

(2)不断完善目前的股票发行政策,针对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等方面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能够较快地解决以上问题。目前,我国股票发行采用的核准制度,股票发行价格的完善应该遵循定价为主向竞价原则,并且以此为主要的发展趋向,不断地使证券投资市场来主导实际的发行价格。此外,不断地处理好国有股、法人股等问题,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例如按照证券投资市场的容量,不断地采取国有股配售减持,采用优先股的方法,把国有股不断地转变为优先股,增加不同投资基金、保险基金在股票市场投资的区间,利用网上交易的形式,协议转让的手段等增加法人股流通,减少国有股和法人股的比例,提高个人股的数量。

(3)合理地分配基金管理酬劳的基本组成结构

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基金投资者一直怀疑基金公司较高的、较稳定的工资收入。尤其在基金投资处于熊市,虽然收益正在减少,但是基金公司还可以采取增加管理规模的方式来提高资金的管理回报,这些现象极大地损害了基金公司管理者在证券投资者心中良好的形象。大部分基金投资者存在如下的观点,基金管理者无法为自己带来较大的投资汇报,资金管理费过高。

应该承认基金管理公司按照资产管理的规模收取一定的管理费具有其合理性,主要原因在于资产管理规模的增加将对基金管理公司的相关资源有更高的需求,为了适应规模增加的实际需求,将资产管理规模中的一部分资金作为管理费是合情合理的,通过管理费不仅能够增强基金公司的管理实力,而且能够提高投资团队的水平,同时管理费还能够促进基金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为基金持有者带来更大的投资回报。然而,如果基金管理公司的工资待遇和资产管理规模有较大的联系,就会导致基金管理者仅仅关注视资产管理的规模,同时忽视帮助基金持有者获得更大的投资回报。最为管用的方式就是优化基金管理的收入的基本组成,采用浮动收益的方式,即固定资产管理费和资产管理收益挂钩。一定的资产管理费可以确保基金的有效实施,然而浮动收益可以使基金管理者以资金投资者的权益为中心帮助资金投资者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采用了这种基金管理收入配置模式比较合理,有利于价值投资策略的有效实施,进而可以使基金管理者在进行价值投资阶段避免一些制度性制约。

(4)充分地利用投资组合策略

证券投资本身就具有较高的风险,但是高风险和高收益率是相互对应的,怎样才能使投资风险减少并且使投资收益最大应该得到有效的解决。投资组合策略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预防投资风险,而且能够有效地弥补证券投资价值的缺陷。投资者可以依据不同阶段国际经济形式、国内产业制度以及行业的发展潜力实时地调节投资产品的比重,从而能够得到最佳的收益。

(5)投资者应该不断地转变投资理念

投资者的理念在证券投资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证券投资者应该坚持长期投资的理念,主要关注证券投资的长期回报。证券投资者必须熟悉证券投资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知道证券投资过程中潜在的风险,掌握证券投资产品的相关功能;投资者应该明确投资目的,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证券投资产品。投资者应该熟悉证券公司的相关情况,对证券公司的专业化水平、标准化产品、内部风险控制制度以及信息披露系统等方面的情况有比较深入地了解,从而能够从长期投资的角度获得最大投资回报率。

(6)不断健全证券市场的管理制度

通过股权改革可以较好地处理中国证券市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股东之间利益的不一致性、中国国有上市公司管理者缺位等难题,能够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化营造一个有利的环境,从而能够不断深化中国证券市场的中长期投资价值,为证券投资基金执行价值投资创造一个非常有利的市场平台。基金投资意识的不同在基金的投资收益上能够得到较好的反映,此外,可以在今后的资本市场中的体现不断增加。

然而,证券市场的管理制度的完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近年来,中国证券市场存在许多缺陷,例如,产品结构比较单调、交易机制不够完善,从而极大地制约了基金投资者利用价值投资策略进行证券投资的热情。因此,必须不断地提高证券市场建设的水平,例如,尽快地为股指期货上市做好相关的准备,同时不断地促进股指期货的持续进步,当证券市场条件比较成熟时实施做空方式,持续健全基金在遭遇资本市场单边降低情况下的不利局面,持续地提高基金管理者的主动性,减少基金中隐藏的风险,确保基金持有者的利益不受到侵犯,通过以上策略可以为价值投资措施的执行创造一个非常有利的市场环境,进而能够资本市场环境符合价值投资发展的实际要求。

6 结论

价值投资应该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主要的发展趋势。我国证券市场仍然是一种新兴的证券市场,依然存在于非有效市场向弱有效市场不断转变的阶段,从某种意义上包含价值投资的含义,然而利用价值投资策略得到的收益不是非常稳定的。通过股权分置改革等相关的证券市场改革策略的执行,伴随着上市公司质量持续提升,价值投资策略将转变为证券市场的主流方式,根据相关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选取了深证300指数股进行了相应的回归分析。根据回归分析的结果可知: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是非常受到重视的。证券投资者更加关注决定股票内在价值的基本面因素,价值投资理念正在渐渐地深入投资者的人心。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成长性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市场对风险的关注程度正在降低。每股净资产能够表明上市公司在破产的状况下,投资者持有的每股股票的价值。证券市场对股票的重视不但保持在收益上,而且非常关注风险,从而使证券理性更加回归理性。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投资者能够更深入地剖析基本面的内涵。根据回归分析的结果可知:证券投资者已经利用更多的指标,从不同的层面深入地考察股票的经济价值,市场正在想以价值投资为主的理性投资发展。

(2)中国证券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正处于转型时期,因此,具有较好的价值投资意义,然而不能获得比较稳定的收益。因此,应该采取比较有效的措施,完善基金绩效评估体系和股票发行政策;合理地分配基金管理收入结构;充分地利用投资组合策略;投资者应该不断地转变投资理念;不断完善证券市场的制度体系。随着上市公司质量的持续提升,价值投资将不断地深入人心,通过价值投资可以使中国证券市场更加趋于稳定。

参考文献

[1] Michael Adams, Terry Mullins, Barry Thornton [J]. Journal Of College Teaching & Learning, 2007, 4(3):21-32

[2] Heng-Hsing Hsieh, Kathleen Hodnett. Do Managers Of Global Equity Funds Outperform Their Respective Style Benchmark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 Economics Research Journal, 2011, 10(12):1-10

[2] George Athanassakos. Value Investing Vs. Modern Portfolio Theory[J]. Journal of Business & Financial Affairs 2012,(1):2.

[3] 刘玥宏. 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证劵市场的适用性分析[J].知识经济, 2010,(6):60-61

[4] 黄惠平, 彭博. 市场估值与价值投资策略[J].会计研究, 2010, (10):40-47.

[5] 柯原. 基于价值投资理论的最优证券投资组合探讨[J].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 (3):11-17

第5篇

[关键词]基金公司;股票仓位;A股市场走势; 牛市;熊市;上证指数;羊群行为;反馈交易行为;行为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750(2012)01003807

一、 引言

从1991年第一家证券投资基金成立至今,我国基金业发展迅速,截至2010年11月,国内已成立了60家基金管理公司,这些基金公司共管理着旗下659只各种类型的基金,资产净值总计达到2.35万亿元。它们持有的股票市值达1.76万亿元,占资产净值的74.66%,持有的股票市值占国内股票流通市值的11%左右①。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正成为股票市场的中坚力量,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国外成熟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表明,基金发展到一定规模,对引导储蓄资金转化为投资、稳定和活跃证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完善金融结构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决策失误,不仅可能给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带来重大损失,而且可能引致其他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带来宏观经济的系统风险。因此,考察证券投资基金的股票仓位波动与股票市场走势的相关关系不仅可以从理论上明晰基金投资行为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还可以从实践方面指导投资者的投资决策,通过基金股票仓位状况提前预判股票市场的运行阶段以及股市的顶底。

近年来,行为金融学获得蓬勃发展。学者们从金融市场的微观结构入手对证券投资基金及其他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展开了研究,研究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所谓的“羊群行为”,二是反馈交易行为。对“羊群行为”和反馈交易行为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从微观角度对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或惯性反转行为进行实证检验。由于数据样本的时间长度有限,以及个体、机构投资者交易数据很难获取,造成研究结论差异较大。随后,学者们开始选择证券投资基金整体股票仓位变量作为衡量指标,研究基金的持仓量及变动与股票市场的关系。Wermers的研究发现基金持有量与期内收益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1]。Edelen等人对基金资金流动和股票日收益率进行的研究发现,二者具有正相关关系[2]。Martin等人指出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能够影响股票价格[3]。Sias等人发现季度和年度内的机构投资者持有量与期内收益之间存在弱正相关关系[4]。Yan Xuemin和Zhang Zhe着重指出了机构的短期买入行为与未来的公司收益增长呈现正相关[5]。国内其他学者对此也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69]。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基金持仓及变动对股票市场影响的研究,一方面由于所选择的样本数据多为低频数据(如季度数据),大多数研究在实证数据的完整性、结论的稳健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另一方面,目前还没有学者基于股市的牛熊周期划分来考察股市的不同阶段基金股票仓位变动与股票市场走势的相关关系。本文的创新是在划分股市牛熊周期的基础上,运用高频数据对特定阶段的基金股票仓位变动与股票市场走势进行实证分析。二、 模型建立与实证结果分析

(一) 基金股票仓位变动与A股市场走势的统计分析

基金股票仓位的变化反映了基金公司投资的变动情况,体现了基金对前期市场波动的反应和对后期市场趋势的判断。由于基金资金规模庞大,其行为必然对市场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

从基金整体股票仓位基金整体仓位(或整体持仓比例)是指所有基金(非货币)持股市值占基金净资产总额的比例。与上证指数走势图(图1)可以看出:

图1基金整体股票仓位与上证指数走势图

第一,无论是基金整体持仓比例还是上证指数均具有较明显的相似的周期性波动特征,变量的变动幅度和周期长短略有差异。从波动幅度来看,在2003年1季度至2010年3季度之间,上证指数在1000至6000之间波动,波动的幅度比较大,而基金整体持仓比例基本上保持在55%至80%之间波动,其波动的幅度小很多。从波动周期来看,根据基金整体持仓比例的5个阶段性低点,大致可将基金整体持仓比例变动分为四个周期(2003年1季度至2004年2季度、2004年3季度至2006年2季度、2006年3季度至2008年4季度、2009年1季度至2010年3季度)。根据上证指数的4个阶段性低点,大致可将上证指数变动分为三个周期(2003年1季度至2005年2季度、2005年3季度至2008年4季度、2009年1季度至2010年3季度)。可见,基金整体持仓比例波动和上证指数波动的周期从时间点和跨度方面都具有较明显的、相似的周期性波动特征。

第二,除2004年3季度至2006年1季度之间基金整体股票仓位与上证指数走势相背离之外,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里基金整体股票仓位与上证指数走势呈现出惊人的同步性特点,特别是在2007年2季度至2010年3季度这段时间内,基金整体股票仓位与上证指数走势保持同步运行。

第三,基金整体股票仓位的阶段性高点基本上都对应着上证指数的高点,而基金整体股票仓位的阶段性低点也基本上对应着上证指数的低点。如2003年3季度,上证指数下跌至1432.36的阶段性低点,同期基金整体股票仓位下降到54.7%的阶段性低点;2004年1季度,基金整体股票仓位达到69.7%,同期上证指数到达1826.5的阶段性高点;2007年3季度基金整体股票仓位高达79.7%,同期上证指数达到5827.66,随着上证指数的大幅下挫,基金整体股票仓位也随之大幅下降,2008年4季度上证指数下跌至1911.79的阶段性低点,基金整体股票仓位也减至59.4%的阶段性低点;同样2009年4季度上证指数到达阶段性高点3437.46,同期基金整体股票仓位也达到80.1%的阶段性高点。

(二) 基金股票仓位与A股市场走势相关性的定量检验

1. 指标选择与变量定义

在基金持仓比例与A股市场走势的相关性分析中,我们采用基金持股市值占其净资产比例(即基金持仓比例,FHR)作为衡量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变化的指标,研究基金持仓比例变动DFHRt和上证A股指数收益率SHRt之间的相关关系。其中,DFHRt计算方法为t时期的基金持仓比例减去t-1期的基金持仓比例(DFHRt=FHRt-FHRt-1)。DFHRt值的增大表明证券投资基金在t时期整体增加所持股票的比重,减小则表明证券投资基金在t时期整体减少所持股票的比重。封闭式基金一般只在季度报表中公布其仓位状况,而开放式基金则每日都会公布其大致持仓数据。根据2010年基金三季度报显示,全部基金资产净值已达到2.355万亿,其中开放式基金(非货币)的资产净值高达2.148万亿,其净值占全部基金净值的比例超过91.2%笔者根据Wind金融数据库系统数据测算而得。。因此,考虑到所选取变量的代表性、影响力及数据的可得性,我们最终选取开放式基金(非货币)的日持仓数据(2007年4月2日至2010年11月12日)作为研究对象。

股票市场走势的衡量指标通常采用指数的收益率,由于上证A股指数与深证A股指数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因此,本文仅选择上证A股指数收益率作为衡量A股市场表现的统计指标。收益率采用对数收益率形式,Rt=lnPt-lnPt-1,其中,Rt为t期期末指数的收益率,Pt为t期期末指数的收盘价格,Pt-1为t-1期期末指数的收盘价格。

除非特别注明,本文的研究样本数据均取自Wind金融数据库系统。

2. 实证结果分析

(1) 基金整体持仓比例变动与A股指数收益率的VECM检验

如果根据市净率来判断单个股票的估值高低,难免有失偏颇。但是如果把市净率用来判断整个大盘估值的高低,却是最为有效的参考指标。根据上证综合指数的历史数据,我们把中国证券市场历次牛市、熊市划分列示于表1中。

表1中国股市历次牛熊市划分表

历次牛市时间划分历次熊市时间划分第一次牛市(1990.12.19―1992.5.25)第一次熊市(1992.5.26―1996.1.17)第二次牛市(1996.1.18―1997.5.12)第二次熊市(1997.5.13―1999.5.18)第三次牛市(1999.5.19―2001.6.13)第三次熊市(2001.6.14―2005.6.3)第四次牛市(2005.6.6―2007.10.16)第四次熊市(2007.10.17―2008.11.4)第五次牛市(2008.11.5―2009.8.4)第五次熊市(2009.8.5―2010.7.7)

结合可获得的开放式基金仓位数据(2007年4月2日至2010年11月12日),我们截取2007年10月17日至2010年7月7日的开放式基金仓位数据,研究两次熊市(第四次熊市和第五次熊市)和一次牛市(第五次牛市)中,基金持仓比例变动与A股市场走势之间的相关关系。

为了避免虚假回归的存在,首先对第四次熊市、第五次牛市以及第五次熊市的基金持仓比例变动(DFHRt)与上证A股指数收益率(SHRt)两个变量分别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见表2),各检验方法的原假设被拒绝的概率均为0,在股市的三个不同阶段中,DFHRt与SHRt变量的原始序列均是平稳序列,可以通过四种方法的检验。

由于DFHRt与SHRt都是平稳时间序列,因此存在协整的可能。进一步对三个阶段的时间序列分别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以明确时间序列之间是否存在一个长期协整关系。检验结果(见表3)亦表明,在股市的三个不同阶段中,变量SHRt与DFHRt之间均存在多个协整关系,即二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表2SHRt与DFHRt变量的平稳性检验结果

时间区间检验方法统计量概率检验结果第四次熊市Levin, Lin & Chu t*-26.85680.0000平稳Im, Pesaran and Shinstat-23.93190.0000平稳ADFFisher Chisquare249.7830.0000平稳PPFisher Chisquare249.8300.0000平稳第五次牛市Levin, Lin & Chu t*-16.58820.0000平稳Im, Pesaran and Shinstat-14.87810.0000平稳ADFFisher Chisquare141.5120.0000平稳PPFisher Chisquare184.8850.0000平稳第五次熊市Levin, Lin & Chu t*-23.10460.0000平稳Im, Pesaran and Shin Wstat-20.62720.0000平稳ADFFisher Chisquare215.9270.0000平稳PPFisher Chisquare216.0370.0000平稳

表3与变量的Johansen协整检验

时间区间原假设T统计量临界值(5%)概率检验结果第四次熊市不存在协整关系93.6516215.494710.0000拒绝至多存在一个协整关系38.707633.8414660.0000拒绝第五次牛市不存在协整关系57.9852715.494710.0000拒绝至多存在一个协整关系24.189833.8414660.0000拒绝第五次熊市不存在协整关系87.0535515.494710.0000拒绝至多存在一个协整关系38.299453.8414660.0000拒绝

由于存在各种扰动因素,SHRt与DFHRt之间的均衡关系在短期内可能发生偏离。为了检验这种可能存在的短期性偏离程度,我们构建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模型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

表4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的估计结果

第四次熊市协整方程SHRt=6.633288DFHRt+0.001303向量误差

修正模型D(SHRt)=-0.772208Coint Eq1-0.1614956D(SHRt-1)-0.133D(SHRt-2)-0.119464D(DFHRt-1)

-1.969622D(DFHRt-2)第五次牛市协整方程SHRt=2.062085DFHRt+0.001702向量误差

修正模型D(SHRt)=-1.048617Coint Eq1-1.181324D(DFHRt-1)第五次熊市协整方程SHRt=-4.680141DFHRt+0.003874向量误差

修正模型D(SHRt)=-0.476452Coint Eq1-0.376255D(SHRt-1)-0.193133D(SHRt-2)+1.572766D(DFHRt-1)

+0.785716D(DFHRt-2)+0.000292

其中,Coint Eq1为误差修正项,反映了基金持仓比例变动和上证指数收益率在短期内偏离长期均衡的程度,系数描述了基金持仓比例与上证指数收益率向长期均衡水平调整的方向和速度。

根据协整方程可知,从长期的动态关系来看,基金持仓比例的波动与A股指数收益率间的关系存在着显著性和非稳定性,即基金作为主要的机构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走势具有重要影响作用,而在股市的各个不同阶段中,其相关关系也各不相同。在第四次熊市和第五次牛市基金持仓比例波动与A股指数收益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在第五次熊市基金持仓比例波动与A股指数收益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第四次熊市、第五次熊市和第五次牛市,基金持仓比例波动对A股指数收益率波动的影响程度依次下降,在第四次熊市基金持仓比例波动导致市场指数收益率的波动最为显著。

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检验结果可知,第四次熊市、第五次牛市和第五次熊市的误差修正项系数均为负数,表明从短期的动态关系来看,当基金持仓比例变动与上证指数收益率偏离长期均衡水平时,第四次熊市、第五次牛市和第五次熊市时均能向长期均衡水平调整,它们的方向一致,但速度有所差异,在第五次牛市时调整速度最快,而第五次熊市最慢;在第四次熊市和第五次熊市时,上期和当期上证指数收益率的波动会对下一期上证指数收益率的波动起反向的调节作用,而在第五次牛市这种作用则不显著;在第四次熊市和第五次牛市中,上期和当期基金持仓比例波动的增加会减少下一期上证指数收益率的波动,而在第五次熊市,上期和当期基金持仓比例波动的增加会加大下一期上证指数收益率的波动。

(2) 基金整体持仓比例变动与A股指数收益率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图2SHRt与DFHRt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第四次熊市)

图3SHRt与DFHRt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第五次牛市)

在向量自回归类模型的实际应用中,脉冲响应函数用来描述一个内生变量对来自另一内生变量的一个单位变动冲击所产生的响应,可提供系统受冲击所产生响应的正负方向、调整时滞、稳定过程等信息。笔者运用Pesaran和Shin提出的广义脉冲响应分析方法来测度基金持仓比例变动与市场指数收益率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如图2、图3、图4所示。

从图2来看,在第四次熊市,市场指数收益率的一个正向冲击所导致市场指数收益率自身的变动显著为正,而且持续性较长,这表明了市场指数收益率的波动具有一定的惯性;市场指数收益率的一个正向冲击所导致的基金持仓比例波动也比较显著,且持续性也较长,基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追涨杀跌”的正反馈交易行为;基金持仓比例变动的一个正向变动冲击对市场指数收益率变动的影响在一个交易日后影响逐渐显现,且对滞后多期的市场指数收益率波动都有影响,并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基金持仓比例的一个正向变动冲击对滞后一期持仓比例变动具有显著的冲击,对滞后多期的持仓比例变动的影响迅速衰减,但最终会保持在一定的水平。

从图3来看,在第五次牛市,市场指数收益率的一个正向冲击所导致市场指数自身的变动显著为正,但衰减迅速,对两个交易日后的指数收益率基本上没有影响,这表明了市场指数的波动惯性不明显;市场指数收益率的一个正向冲击所导致的基金持仓比例波动刚开始不明显,但随后影响逐渐显著,持续性也较长,说明基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追涨杀跌”的正反馈交易行为;基金持仓比例变动的一个正向变动冲击对市场指数收益率的影响不显著;基金持仓比例的一个正向变动冲击对滞后一期持仓比例变动具有较大冲击,而且这种影响一直最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从图4来看,在第五次熊市,市场指数图4SHRt与DFHRt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第五次熊市)

收益率的一个正向冲击所导致市场指数自身的变动显著为正,而且持续的时间较长,这表明了市场指数的波动惯性比较明显;市场指数收益率的一个正向冲击所导致的基金持仓比例波动不明显;市场指数收益率的一个正向冲击所导致的基金持仓比例波动影响为负,但是不明显;基金持仓比例波动的一个正向变动冲击对市场指数收益率的变动的影响显著为负,而且持续的时间也较长;基金持仓比例的一个正向变动冲击对滞后一期持仓比例变动冲击不大,而且衰减迅速。

三、 结论

在对基金股票仓位变动与A股市场走势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和定量检验后,我们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第一,基金整体持仓比例与上证指数均具有较明显的相似的周期性波动特征,变量的变动幅度和周期长短略有差异:从波动幅度来看,基金整体持仓比例基本上保持在55%至80%之间波动,明显小于上证指数的波动幅度;基金整体股票仓位变动与上证指数收益率的方向基本一致,在基金股票仓位的阶段性高点和低点基本上都对应着上证指数的高点和低点。因此,投资者可以根据基金整体持仓比例的情况来选择自己股票投资与基金投资行为。如果基金整体持仓比例低于60%,说明市场处于低风险区域,投资者可以适时增加股票与基金的投资份额;如果基金整体持仓比例高于75%,说明市场处于高风险区域,投资者可以考虑减少股票与基金的投资份额;如果基金整体持仓比例介于60%与75%之间,投资者则需要谨慎判断。

第二,从长期的动态关系来看,基金持仓比例的波动与A股指数收益率间的关系存在着显著性和非稳定性,即基金作为主要的机构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走势具有重要影响作用,而在股市的各个不同阶段中,相关关系各不相同。从短期的动态关系来看,当基金持仓比例变动与上证指数收益率偏离长期均衡水平时,基金持仓的比例和上证指数收益率均能向长期均衡水平调整,它们的方向一致,但速度有所差异。

第三,在第四次熊市和第五次熊市,市场指数收益率的波动具有较强的惯性;在第四次熊市,基金具有比第五次牛市和第五次熊市更为明显的正反馈交易行为;在第四次熊市和第五次牛市,基金具有明显的“羊群行为”倾向。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在第五次牛市和第四次熊市中,获利效应和亏损效应更为显著,因此,为了获得基金整体收益的提高或者规避基金排名下降的风险,更多的基金经理存在模仿其他基金经理的投资行为,这最终导致了更为显著的“羊群行为”。参考文献:

[1] Wermers R. Mutual fund herding and the impact on stock prices[J]. The Journal of finance,1999,54:581620.

[2]Edelen R, Warner J.Aggregate price effects of institutional trading: a study of mutual fund flow and market return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1,59:195220.

[3]Sias W R, Starks T L, Titman S.Changes in institutional ownership and stock returns: assessment and methodology[J]. Journal of Business,2006,79:28692910.

[4]Bohl T M, Brzeszczynski J.Do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destabilize stock prices? Evidence from an emerging market[R]. CERT Discussion Paper, Centre for Economic Reform and Transformation, Heriot Watt University,2005,No.1.

[5]Yan Xuemin, Zhang Zhe.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nd equity returns: are shortterm institutions better informed?[J]. 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009, 22:893924.

[6]姜宝强.基金持股与股票收益率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6(5):8386.

[7]胡大春,金赛男.基金持股比例与A股市场收益波动率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7(4):129142.

[8]曹崇延,李娜.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持股与股价波动的关系――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98102.

[9]郭聪,周晓东.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重仓持股变动对股票价格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价值工程,2010(2):3638.

An Empirical Study on Correlation Between Fund Shares

Positions and Ashare Market Trends

YANG Gaoyu

第6篇

1、风险收益特征:本基金是混合型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风险水平高于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型基金,低于股票型基金。本基金会投资港股,会面临港股制度下特有的风险。

2、投资策略:在境内股票和香港股票方面,本基金将综合考虑以下因素进行两地股票的配置: 1、宏观经济因素(如GDP增长率、CPI走势、M2的绝对水平和增长率、利率水平与走势等); 2、估值因素(如市场整体估值水平、上市公司利润增长情况等); 3、政策因素(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税收政策等); 4、流动性因素。本基金将主要遵循“自下而上”的分析框架,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选择股票。

3、基金经理:李耀柱先生;理学硕士,持有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从业证书。基金管理经验丰富,至今仍在管理的基金有:广发瑞福精选混合、广发港股通成长精选股票、广发中小盘精选混合、广发高股息优享混合。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

【关键词】杠杆基金;分级基金;期权定价

1.引言

海外杠杆基金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并于90年代后有了快速的发展[1],目前,美国所有封闭式基金中,70%以上含有杠杆[2]。海外杠杆基金产生杠杆的方法主要有两类[3]:一是以美国的杠杆基金为代表,通过发债融资或者投资本身具有高杠杆性的衍生产品来使基金产生杠杆。二是以英国的杠杆基金为代表,通过合并运作、收益分层的方式,将同一只基金产生的收益(或损失)在不同的分级产品之间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配从而使不同的分级产品有不同的杠杆,但基金整体没有杠杆。

国内杠杆基金始发于2007年[4],目前已有6只杠杆基金正式运作以及正在募集、即将成立的有银华深证100指数分级基金,这7只杠杆基金采用的都是英国式杠杆法(简称分级基金,下文同)。前6只分级基金发行时均得到了市场的追捧,尤其是长盛同庆首募高达147亿元[5]。2010年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的预期推出,分级基金配合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交易策略也将得到深入研究,这对大力发展分级基金提供了较好的支持,有人甚至预测2010年为中国的“分级基金年”[6]。在这一背景下,尽快分析并掌握此类基金的设计和定价方法尤其是市场对其内嵌期权价值的认可度,深刻把握投资者对这类产品的购买和交易特征,无论对于想在基金市场有所创新的发售机构,还是有意投资于此类产品的投资机构和个人,都非常重要。

针对分级基金,目前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回答:分级基金的理论价值如何来确定?二级市场的流通价格,究竟是由其理论价值、基金净值、单纯的供求关系还是投资者的情绪所决定?能否找到一个能观测并量化的指标来作为此类产品市场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将通过对典型分级基金的研究,对上述问题提供一些初步的答案。

2.研究思路

本文选取长盛同庆分级基金作为研究重点,以09年5月12日至09年9月18日期间其交易情况为研究对象,基于以下几点:①该分级基金首募金额最高并已上市交易,其透明的市场价格能够反映投资者的交易行为;②该分级基金收益特征明确而且典型。该基金在其封闭期内不进行收益分配,只在封闭期末对所有份额进行份额折算[7],从收益结构上看,同庆A和同庆B同属场内衍生品,都是由利率已知的零息债券和多个以基金净值为标的的欧式期权构成;③定价过程相对简单,有利于将分析的重心放在市场价格与理论价格的比较上,从而是分析投资者投资和交易特征的更优选择。

本文将同庆A拆分为债券、期权的线性组合,同庆B拆分为期权的线性组合,基于Black―Scholes模型计算每个成分的价值并加总得到同庆A和同庆B各自的理论价值。并把该分级基金理论价值与其净值和市场价格进行比对分析,分析二级市场投资者(市场)在对同庆A和同庆B进行定价估值的时候,其依据更偏向于基金净值、理论价值(拆分后各成分理论值之和)还是(内嵌期权的)内在价值。

3.基于期权分解的长盛同庆分级基金的定价研究

3.1 长盛同庆分级基金概况

长盛同庆可分离交易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是由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的契约型基金[8],封闭期为三年,在封闭期内不进行分红,基金份额持有人的总认购份额自动按4:6的比例分离成稳健收益类基金份额(简称“同庆A”)和积极收益类基金份额(简称“同庆B”),分别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在封闭期结束后,同庆A与同庆B将分别按照各自的份额净值转换为上市开放式基金(LOF)份额。

封闭期份额转换:同庆A基金份额=0.4×基金总认购份额

同庆B基金份额=0.6×基金总认购份额

由于同庆A和同庆B资产及收益的分配规则不同,使得同庆A和同庆B具有不同的风险收益结构。在封闭期截止日,当基金净值低于1.6元时,该基金净资产优先分配给同庆A本金及每年Ra=5.6%的固定收益,剩余净资产分配给同庆B;而当基金净值高于1.6元时,除了分配给同庆A本金及每年5.6%的固定收益外,还要将基金份额净值超出1.6元的超额收益部分的10%分配给同庆A,剩余净资产分配给同庆B。

则封闭期截止当日的同庆A与同庆B基金份额净值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1)当0

Sa=ST/0.4=2.5×ST

Sb=0;

(2)当0.467

Sa=1+3Ra=1.168

Sb=(ST-0.4×Sa)/0.6=(ST-0.467)/0.6

(3)当ST>1.6时,则同庆A与同庆B截至封闭期末当日基金份额净值:

Sa=1+3×Ra+10%×(ST-1.6)/0.4=0.25×ST+0.768

Sb=(ST-0.4×Sa)/0.6=1.5×ST-0.512

3.2 基于期权分解的长盛同庆分级基金的理论价值分析

通过对长盛同庆基金收益结构拆解可知:同庆A由零息债券、欧式看跌期权空头和看涨期权多头组成,同庆B由看涨期权多头和看涨期权空头组成。根据图1所示,对封闭期末同庆A及同庆B的净值收益情况进行拆分,表达式如下:

通过对同庆A及同庆B净值收益拆分情况发现,同庆A是由1份面值为1.168元的零息债券B,2.5份执行价格为0.467元的欧式看跌期权P1空头和0.25份执行价格为1.6元的欧式看涨期权C2多头构成。同庆B是由1.6667份执行价格为0.467元的欧式看涨期权C1多头和0.1667份执行价格为1.6元的欧式看涨期权C2空头构成(其中B,P1,C1,C2期限均为3年)。同庆A与同庆B内含衍生品结构如下:

零息债券定价公式:

其中S为标的物价格,X为执行价格,r为无风险利率,s为标的物的年化波动率,F为票面价值,y为贴现率,T为总期限,t为已过时间,N(x)为标准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

3.3 基于期权分解的长盛同庆分级基金二级市场定价特征分析

3.3.1 二级市场对同庆A份额定价的依据和特征分析

基于上述拆分和理论价值计算公式,并假设同庆封闭的波动率稳定在0.26,可以测算出从2009年5月26日同庆A/B上市以来[10],每个交易日两种基金分类的理论价值(图中紫色线),并与其实际收盘价及分类净值比较为图1。

对比3个不同值随时间的变动情况,可以发现:同庆A的基金净值(图中蓝色线)是标准的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价值,随时间线性增长;其理论价值则随着同庆封闭的涨跌,以及期权价值的变化而上下波动,均值约为1.08;投资者将同庆A看成是一个单纯的债券,基本忽略了其隐含的期权价值,同时投资者的必要收益率高于无风险利率,这使得市场价格低于一次性还本付息债券的理论值(无风险现值)1.07,稳定在1.03左右。

事实上,同庆A份额所包含的两个期权,其执行价格(0.4672和1.6)都距现价较远,因而是深度价外的期权,但即使如此,其期权价值仍然会随着标的物(同庆封闭净值)的变动而上下波动,只不过由于投资者观察到并相信市场的变动幅度还不足以使同庆封闭的净值接近0.4672或1.6,所以将这两个期权的价值忽略,而只是将同庆A份额当作一个一次性还本付息的债券来进行定价。

3.3.2 二级市场对同庆B份额定价的依据和特征分析

同理可得同庆B的三种价值的历史表现,如下图所示。

整体而言,从开始上市交易至今,市场对于同庆B的定价更接近理论价值,而与其基金净值则出现了相对较大的差距。因此,市场对于同庆B所内嵌的期权的价值,并没有忽略,而是将其包含在对未来收益的预期之中。

但是,市场价格与理论价值,仍有不小的距离。为了能更好地对市场定价的依据进行定位,我继续将理论价值分解为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和时间价值(time value)两个部分[11],并与市场价格比对。

对于同庆B而言,如果基金现状维持到第3年末保持不变,则其最终价值如图1中红色曲线所示。这一价值其实是其所包含的两个期权的内在价值之和,而内嵌期权的时间价值之和,就是该值与理论价值的差异。

计算每个交易日同庆B的内在价值,将其与理论价值、市场价格做比对如图三。

因3条曲线距离较近,将交易历史分为5月12日至7月31日和8月1日至9月18日两个阶段,分别给予分析。

第一个阶段,整体而言市场价格位于内在价值和理论价值之间。除2次短暂下调(6月8日和7月13日)之外,市场价格更偏向同庆B的理论价值。这一阶段,市场持续向上,而同庆B是由2个看涨期权组成。其中第一个为持有的深度价内期权(执行价格0.4672),市场上扬使得投资者对该期权的价值具有乐观的估值,但仍未能完全包含时间价值。以上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使市场对同庆B的定价在其内在价值之上,虽接近但未能达到理论值。

第二阶段,从8月初开始,市场转为下行,同庆封闭的净值也随之不断降低。这使得投资者对于同庆B份额内嵌的看涨期权价值进行折价,甚至将其估值为0。与之相对应,收盘价格与内在价值开始越走越近。从8月中下旬开始,收盘价甚至开始低于内在价值(过度的悲观和怀疑使得市场对同庆B内嵌期权的时间价值实际估值为负)。在市场向下的阶段,同庆B的内在价值似乎更受到市场的认可。

在开始上市交易的前两个月内,其市场价格逐渐接近并在其理论价值上下波动,说明投资者较为充分的认识了其结构化的风险/收益特征,并将期权价值计入其资产回报预期。对这一阶段而言,同庆B的理论值与其市场价格的联系更为紧密;从8月份开始,同庆B的价格开始下跌,甚至跌到内在价值之下使得其内嵌期权的时间价值为负,这说明投资者在市场向下时,会对看涨期权的价值进行“超额折价”。这一阶段同庆B的内在价值对其市场价格有更大的影响力。

4.总结

同庆A:较强的债券特性掩盖了内嵌的期权价值,投资者更多地将其作为一个一次性还本付息的债券来定价和交易,同时投资者相对较高的必要收益率使得其市场价格处于相对于理论价值的“折价”状态。

同庆B:净值对价格的指示作用不及理论值;市场单边向上时,投资者倾向于较为充分的估计期权的价值,此时期权的理论值(包含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能较好地对市场价格做出指示;市场单边向下时,投资者则容易忽略期权的时间价值,此时期权的内在价值对其市场价格有更大的影响力。

注释:

①5月26日之前基金已经开始运作,存在基金净值和理论价值的波动,但尚未上市交易。上市之前基金的价格在图中表现为上市日当天的价格。

②5月26日之前基金已经开始运作,存在基金净值和理论价值的波动,但尚未上市交易。上市之前基金的价格在图中表现为上市日当天的价格。

③5月26日之前基金已经开始运作,存在基金净值和理论价值的波动,但尚未上市交易。上市之前基金的价格在图中表现为上市日当天的价格。

参考文献

[1]何孝星.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姚凤阁.中国投资基金市场运行与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薛刚,顾锋,黄培清.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研究[J].财经研究,2000(10).

[4]金列.基于杠杆设计的创新型封闭式分级基金研究[J].经济论坛,2009(10).

[5]宋颂兴.封闭性证券投资基金定价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9).

[6]张博,张列.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定价探讨与应用[J].金融发展研究,2009(05).

[7]顾娟,吕新艳.美国封闭式基金的发展和对我国的启示[J].证券市场导报,2003(10).

[8]任学敏,徐承龙.有违约风险的保底型基金的定价[J].同济大学学报,2008(06).

[9]威廉•F•夏普,戈登•亚历山大等.投资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0]郭树,王耀辉.为封闭式基金“设计”未来[J].中国经济周刊,2005(13).

第8篇

【关键词】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价值评估; 公信力

一、引言

随着中国大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rivate Equity,以下简称PE)的快速发展,PE规模与相对落后管理水平间的矛盾日益突出,PE投资者在基金存续期内较难了解到基金的真实价值,这给投资者本身的风险管控和投资评价带来困难。本文拟结合现有PE的估值方法,探讨在实务中采用何种操作方式可让估值方法更具合理性及公信力。

二、PE估值的现实意义

PE是以非上市公司股权为投资对象的基金,与公开募集的基金相比具有投资者数量有限的特点,因此在现行的相关投资基金法规中并未对PE价值评估方法有明确的规范,但PE估值对投资者和管理者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对PE投资者而言

由于PE的投资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包括信托机构、保险机构以及基金,由于它们本身需要对其资金提供者的收益和风险负责,大都属于风险厌恶型投资者。若PE管理人能定期披露其所管理的基金价值及价值变动情况,投资者则可以以此来对投资的收益和风险进行评判。如果其投资收益和风险指标低于预期,投资者将对管理人失去信心,可能考虑撤销后续的投资额度,改为安排其他投资;若收益和风险指标高于预期,投资者也可尽早调整投资策略,向管理人争取更大的后续投资份额。另外,由于会计准则的要求,金融工具必须以公允价值作为确认和计量标准,投资者需要真实的公允价值以计量投资。

(二)对PE管理者而言

随着PE规模的扩大,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按目前PE广泛采用的有限合伙制形式,投资者数量的上限可达50人。PE管理者定期向投资者披露基金价值能提高其金融服务的水平,提高投资者对PE管理团队胜任能力的认可程度、信任度以及PE管理团队在业内的知名度,为PE的后期发行做良好的铺垫。同时,PE的价值主要由所投项目的价值组成,经过合理评估后的基金价值可成为评价基金经理投资业绩的依据之一。

三、PE估值方法的合理性

(一)现有主流基金评估方法及分析

目前对PE主要的估值方法是先根据行业评估准则评估基金投资项目池中已投资的单个投资项目的价值,而后将这些单个项目的价值进行加总计算出PE的价值,这种方法也被称为“自下而上”①的估值技术,与在公开证券市场上市的证券基金所用的估值方法类似。对单个投资项目的价值主要有以下评估方法:

1.可比公司法

可比公司法主要通过分析可比公司的交易和营运统计数据得到该公司在公开的资本市场的隐含价值,主要使用的可比指标包括:市盈率(股价/每股利润)、市净率(股价/每股净资产)、企业价值/EBITDA、企业价值/收入、企业价值/用户数等。可比公司法的优点在于基于市场公开的价值信息,易于得到投资者的认可;缺点在于可比公司难以寻找且其市场价值易受政策面的影响而不准确。

2.现金流折现法

现金流折现法主要通过预测未来若干年的经营现金流,并用恰当的贴现率和终值计算方法计算这些现金流和终值的贴现值,以此计算企业价值和股权价值。现金流折现法的优点是理论最完善且反映了对项目未来的预测,受市场短期变化和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较少;缺点是折现率、增长率等假设条件难以准确预计。

使用可比公司法和现金流折现法对单个投资项目进行价值评估,各有优缺点,在实务操作中可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但在加总各项单个投资项目的价值后,尚不能全面反映私募股权基金价值,因为从有限合伙人的角度来看,PE秉持的是一种购买并持有的投资理念,价值应涵盖投资持有到期并计划退出的时间点。因而,简单将项目价值加总不能为有限合伙人提供私募股权基金的经济价值。基金的整体价值除了已投资项目的价值,还应包括拟投资部分预期产生的价值。

(二)理想的基金评估方式探讨

根据以上论述,基金的整体价值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应包括已投资项目价值和拟投资项目的预期价值两部分内容。

1.已投资项目的价值评估

对于已投资项目,评估其价值可将可比公司法和现金流折现法相结合,使得两种方法的优势互补。若在一个有效市场中能找到一家或一批与所投资项目的行业、产品周期、生产规模、客户群体相似度很高的上市公司,则可以采用可比公司法;若相似度不高,则可以分行业性质按可比公司法和现金流折现法进行评估。如:新能源、新材料等处于成长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使用市盈率、市净率、企业价值/EBITDA、企业价值/收入等可比公司法;传统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具有稳定现金流的企业,可使用现金流折现法;或者两种方法同时使用,取其算术平均值。

2.拟投资项目的预期价值评估

PE的预期未来现金流不仅从已投资的项目中产生,而且还从即将进行的投资中产生。由于PE基金经理在项目投资过程中,会选择最佳的时机进入,投资总是分批进行的,因此截至定期评估的时点,仍会存有部分未投放的资金。在评估拟投资项目的预期价值时,可将这些未投放的资金以项目池中尚未投资部分所需资金量大小为权重摊分至其中,再按上述已投资项目的价值评估方法进行评估,计算出还未投资部分的预期价值。

3.局限性

以上对基金价值的评估方法是基于既定项目池中的投资项目来预测的,而现行基金发展过程中,PE的管理人有时在募集资金到位后才确定投资项目。在投资过程中,因投资项目的收益会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样就导致了所投和拟投的项目不会总是固定不变。所以当项目变化,就会使基金价值失去可比性。

四、PE估值方法的公信力

中国证监会从1999年实施《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指引》开始,就不断地通过各类法律法规规范公募基金的估值方法及审核流程,提高基金估值方法及结果的公信力,但对于PE基金的估值规范却并未明确。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方法提高PE基金估值的公信力。

(一)由具有公信力的机构审核

由于PE募集的对象大都是特定投资者,因此目前PE管理人主要采用与现有投资者共同探讨并认定的估值方法来对基金价值进行评估。但此做法缺乏第三方的审核,造成公信力的缺失,对基金后续进入者缺乏说服力。

1.选择具有公信力的投资人审核

由于目前PE基金广泛采用有限合伙的形式,而合伙企业并不是一个金融机构,其设计基金估值方法并披露基金价值存在公信力不足。基金管理人可与投资人共同设计基金估值的方法,并让具有公信力的投资人审核估值方法及过程,并按期披露基金价值。例如,PE基金的投资人中含有信托等机构投资者,就可让信托公司审核该基金的估值方法并按期披露价值,因为信托公司是金融机构,具有第三方监管资质,这样处理可提高基金估值方法的公信力。

2.由托管银行审核

目前PE的托管银行与公募基金的托管银行所起的作用差别较大,PE的托管银行只起到资金存储并保障资金安全的作用,无法起到审核估值方法并对外披露的作用,这也与PE基金有关估值的相关法规不完善有一定的关系。但为了提高PE基金估值的公信力,PE管理人可与托管银行商议在托管协议中增加托管银行审核估值方法、估值过程及按期披露的职能,使得PE托管银行起到与公募基金托管银行相同的作用,从而增加估值方法的公信力。

(二)保持估值方法的连贯性

由于股权投资的收益体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价值变动相对证券投资缓慢,PE基金无需做到像公募基金那样频繁披露基金价值。但为了保证各披露期基金价值的可比性,确保后续进入者的公正性,需要PE管理者在初始确定基金评估方法之后,应保持基金价值评估方法在整个存续期内一致。

(三)考虑监管层的相关规范

目前,国内政府及行业层面均未对PE的价值评估方法形成一套完善的规范,但随着PE的逐渐壮大,制定价值披露的行业标准已迫在眉睫。正在征求意见的新《基金法》拟将PE基金的规范一并纳入,因此,PE管理者在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价值评估方法时,应考虑政府监管层制定PE基金估值方法的最新要求。

【主要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投资基金;衍生品;策略

作者简介:陈炳辉(1983~),男,江西莲花人,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金融衍生品、金融市场、产业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8)04-0147-04 收稿日期:2008-05-20

关于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对投资基金作用,不少论述已有涉及。其中代表性的论述有陈晗、张晓刚、鲍建平(2001)等研究了股指期货在资产组合中的运用;孙建、五建军、张勇(2002),赵旭、吴冲锋(2003)等提出了金融衍生品有助于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概念;金睿、胡燕介绍了股指期货在西方基金管理中应用;杨伊侬、何亮、杨芷华(2001),陆怡皓(21202),杨静(21207),提出了股指期货在开放式基金中管理系统风险、应对流动性要求、组合投资等方面的作用。但是在这些论述中,由于立足点不同,偏重不一,缺乏策略可操作性和系统性。为此,本文从金融衍生品的特征与功能出发,多角度对投资基金运用金融衍生品的策略进行研究。

一、金融衍生品的特征

与基础证券相比,以股指期货为代表的金融衍生品,其交易特征、风险收益特征都具有独特之处,获得了投资基金的喜爱。

首先,金融衍生品市场通常具有高流动性、低交易成本特征。如股指期货流动性高,成交快,投资者能迅速把握市场机会;股指期货流动性高,交易行为带来的冲击成本就小,而且股指期货交易的佣金、税收等交易成本也小。因此,股指期货交易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

其次,金融衍生品市场通常实行保证金交易制度,为投资者提供了杠杆机制。例如在期货交易中,投资者只要支付保证金便可持有期货合约,相当于只用少量的保证金就持有相当于合约金额那么多的商品,通常保证金都要比合约价值要小得多,投资者由此而获得杠杆。

再次,金融衍生品市场双向交易和对冲机制。即金融衍生品投资者可以在交易之初,进行买卖两个方向的交易。开仓后,投资者也不必非要交割,可以在相同合约上进行相反的操作来解除交割的义务。由于金融衍生品具有双向交易的特征,金融衍生品基础资产的持有者,可以在金融衍生品市场上进行相反的操作而对冲基础资产的风险,也就是说金融衍生品具有套期保值的功能。

另外,金融衍生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存在不同。例如期权就具有限制市场风险,但同时保留市场赢利空间的职能,这与基础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有很大的不同。

金融衍生品的上述特征,赢得了投资基金的喜爱,金融衍生品不断成长为基金资产组合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金融衍生品按基础资产的类别划分有许多种类型,在国外几乎都为投资基金所用。

二、运用金融衍生品的替资策略

金融衍生品具有高流动性、低交易成本、高杠杆比率等交易特征,使金融衍生品在投资过程中替代基础证券进行投资,能获取节约交易成本、交易执行快,创造更大的投资规模,从而在市场上升时获取更大的收益,调整市场风险暴露程度等方面的优势,由此使金融衍生品得到了基金的青睐。金融衍生品的替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调整市场风险,对于证券投资基金来说就是调整贝塔值。实施市场择时策略的基金管理人根据市场预测调整市场风险的方法有三种:改变持有现金比例,买卖具有不同贝塔系数的股票,利用股指期货。利用股指期货进行调整,流动性高、成交快、成本低,而且不涉及投资组合的调整,当基金投资组合由多个下属经理人经营时,这更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尽可能小地影响下属经理人的操作。调整市场风险,同时也意味着改变投资于市场的规模。例如基金经理人预期股市上涨,希望扩大其在股票市场上的投资规模,他可以通过购买股指期货来达到这一目的,在股指期货杠杆机制的作用下,投资规模放大,同时基金的贝塔增大;当其预期股市下跌,希望减少其在股市上的投资规模,他可以选择卖空股指期货来实现这一目的,此时贝塔降低。杠杆机制的存在对于倾向于扩大风险暴露从而提高收益、调整投资规模的投资基金来说很有吸引力,此时,金融衍生品成为传统投资工具的最佳替代工具。

构建指数化组合策略。相对于主动的管理策略,基金被动的指数化投资在有效市场假设下有着很强的吸引力,美国基金市场的业绩也证明了主动管理的基金的业绩在并不总是优于,甚至多数基金业绩不如被动的指数化投资(Jensen,1968),指数化投资由此兴盛。在股指期货等衍生品出现以前,指数化基金还不得不持有与指数组合一致的股票或用略少的股票来模拟市场指数,但组合的构建及调整容易产生交易成本,形成跟踪误差(法博齐,1999),例如基准指数调整之时,基金需要尾随进行调整,基金不但要承担交易费用,还因为通常调整进入指数的股票会出现价格上涨,而调整出的股票则会价格下跌,基金还要承担调整成本。股指期货的出现为指数化基金提供了不错的替代策略,将现金购买政府债券,并将其充当保证金持有与基金资产金额相等的股指期货。如果股指期货定价有效,那么上述策略就能完全复制指数,但股指期货估值过高时,可能导致持有期货时相对指数组合的亏损,反则反之,从而产生跟踪误差。在实践中,股指期货以其较低的交易成本,在指数化投资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例如,美国指数基金运用股指期货的比例大约为40%。台湾加权股价指数基金是台湾唯一的一家指数基金,该基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也比较活跃,从该基金2005年参与股指期货的情况来看,参与股指期货的合约价值占净资产的比例为12%(黄志钢,2006)。

资产分配调整策略。不论战略性资产分配的类型,都需要战术性资产分配决策实现资产在各类型间转移。例如对于固定将资产的60%投资于股票市场,而另外的40%投资于债券市场的基金,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化,基金资产组合的比例分配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基金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要么在现货市场买入或卖出资产组合中的特定数额,要么利用期货市场,购买需要增加资产规模的期货品种如股指期货,同时卖出需要减少资产规模的期货品种如利率期货。使用金融衍生品进行资产分配调整有许多优点:交易成本低、执行快、避免现货市场操作对市场的影响、不干扰下属基金经理人的活动等,但同样要关注衍生品的定价是否合理。

三、运用金融衍生品的优化投资策略

除了利用金融衍生品的交易特征,替代传统工具进行投资外,金融衍生品的运用也能为投资基金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从而优化基金的投资策略。基金应用金融衍生品优化投资的策略有以下几种:

规避限制策略。有些证券市场对投资者市场进入和交易

有所限制,这些限制包括对外国投资者的外汇管制、投资流向的限制,限制卖空交易等,使基金往往不能构建最优的证券投资组合。通常股票指数期货等金融衍生品此类限制较少,而且可以进行双向交易,这使得基金通过股指期货交易可以绕过这些限制达到证券投资的目的,从而优化基金的投资策略。

优化投资组合策略。金融衍生品的风险收益特征有别于传统的投资工具如股票和债券,根据组合投资理论,将金融衍生品作为一种投资工具纳入投资组合,资产的分散化有利于分散组合风险,获得稳定的收益。丰富多样、形式各异的衍生品的出现,丰富了组合投资的选择,给投资公司带来了极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在理论上来说,综合运用基础证券和衍生品,投资基金可以构造任何一种风险暴露类型的投资组合。因此,金融衍生品的运用能使基金更好地表达对市场的看法,更好地利用掌握的信息进行投资。

金融衍生品套利策略。金融衍生品市场之间、它与基础证券市场之间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在市场运行过程中这些联系可能被打破,这为基金进行无风险套利提供了机会,扩大了基金的投资策略选择。例如,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股指期货各合约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些联系在期货定价中得到体现,但市场经常会出现某一资产估值过高或过低,通过套利交易――卖出定价过高的资产、持有估值合理的资产,或买入定价过低的资产,卖出估值合理的资产,基金便可实现无风险收益。股指期货套利交易的类型比较丰富,包括期现套利、跨期套利、跨市场套利、跨品种套利等,期权的交易策略则更多。多样的交易策略丰富了基金的策略空间。

分离择时与择股能力,组建ALPHA基金等。所谓的基金择时能力是指基金对市场走势的判断能力,而择股能力则反映基金对特定股票定价合理与否的判断能力。在没有股指期货的时候,择时与择股可能会出现矛盾,如基金管理人预测市场要下跌时,发现了某股票被低估,但该股贝塔值较大,两者的矛盾由此产生。采用股指期货对冲该股票的市场风险,剩余的便是该股票的超额收益,从而实现择时与择股的分离。分离基金的择时与择股能力,只是在基金管理过程中某个节点上所采取的策略,如果基金只关注于发挥择股能力,持续地用股指期货对冲市场风险,基金也就成了a基金,旨在获取个股超出市场的超额回报。利用股指期货对冲市场风险,是捕获个股超额回报、构建a基金的基础,同时也是转移d策略的前提,所谓的转移a就是将分离出的a再与到其他资产如S&PS00资产进行组合的策略,由于a与S&PS00资产的相关性小,可以进一步降低风险。

现金证券化策略。投资基金经常会有要求进行投资的现金流入,由于不能进行零股交易等限制或者交易成本太高,使基金在每次现金流入时立即进行分散化投资无法实现,投资者也不时会赎回基金,引起投资基金的现金流出,开放式基金不得不持有一些现金予以应对,这些现金无法进行及时投资,对于投资基金的业绩经常会产生不利影响。在基金有现金净流入时,利用期货交易的杠杆机制,用这些现金进行股指期货投资,将现金证券化,等到现金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再购买股票。当基金出现现金净流出时,基金可以先出售股指期货,调整投资规模,然后再出售相应数量的股票,这对于改善基金业绩有着积极的作用(Frino,2006)。

指数化投资基金、ETF调整和修正跟踪误差。跟踪误差,就是指复制组合收益相对于其基准组合收益的波动性,一般用标准差来测度。它主要原因有管理费及其他各项费用,复制误差、计算误差,基准指数样本调整,收入及再投资差别,现金拖累即由于基金现金流入、流出等原因而不得不持有部分现金所导致的跟踪误差等(康跃等,2005),其中现金拖累等因素是可以控制的。跟踪误差是衡量指数化基金业绩的标准之一,跟踪误差越小,指数化基金表现越好(马骥,2006)。因此,指数化基金要不断地调整和修正跟踪误差,用股指期货控制现金拖累等因素的影响,进行现金证券化,调整复制组合的贝塔系数等,有助于指数化投资基金管理跟踪误差。

部门配置策略。股指期货市场的存在为投资基金资产的部门配置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当股指期货市场产品丰富时,不同期货产品的组合为构建部门资产配置提供了便利工具(法雷尔等,2000)。例如基金管理人发现市场小盘股的估值过高,而大盘蓝筹则估值合理,那么管理人可出售小盘股指期货,同时持有大盘蓝筹指数,从而利用小盘股估值不合理获取收益。类似地管理人也可利用行业与大盘指数的组合构造特别的行业资产配置。

四、运用金融衍生品的市场风险管理策略

投资基金通过分散化的证券投资能有效地分散各证券的非系统性风险,降低组合的非系统性风险,但没有能力处理系统性风险。衍生品的出现,弥补了这一缺陷,为投资基金提供了规避系统性风险的工具――套期保值。套期保值按市场方向分为多头套期保值和空头套期保值。

空头套期保值是指当证券基金预测市场将下跌之时,为了规避市场下跌的风险,基金卖出股指期货来对冲基金组合的市场风险暴露。卖出套期保值受基金追捧的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节约成本。基金规模大,如果在现货市场上大规模出售股票规避下跌风险,对市场造成非常大的冲击,增加交易成本,但运用指数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由于期货市场的高流动性,对期货价格的冲击要小得多。二是规避限制。很多基金经理认为抛出股票也不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因为他们受持有特定种类的股票的限制。售出股票以后,所获得的现金并不能立即投资于其他领域,但期货市场无此限制,给基金经理人更大的机会和灵活性。三是避税。在美国,股指期货能用来延迟股票组合资本利得的实现,因而能延迟缴纳资本利得税,获得纳税延迟期间的利息收入。假设某美国基金拥有的股票投资组合自购买以来其价值上涨了50%,但价值被高估了10%,如果现在售出该投资组合,等到价格下跌到合理价位后再买回,则基金投资人要立即履行资本利得50%的所得税义务。如果基金用卖空股指期货的方法对该股票投资组合进行保值,基金投资人则不用交纳任何资本税,直至基金将股指期货平仓,如平仓价位为其价值,则投资人只需支付资本利得即10%的所得税。使用指数期货,基金投资者对当前资本利得的40%延迟了纳税(金睿等,2002)。

在基金利用股指衍生品进行卖出套期保值策略时,有多种策略可供选择:第一,通过股指期货动态合成期权(袁萍,2007),或直接持有股指期权,进行组合保险。第二、进行贝塔对冲,使包括股指期货的整个组合贝塔系数为零。第三、风险最小化的套期保值,此时,套期保值比率等于被套期保值的投资组合波动率和期货合约的收益波动率两者的比值(法博齐,2000)。第四、套期保值的避险程度与收益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完美的避险策略对应的是价格有利变动时收益空间的放弃,因此,套期保值的程度应由基金管理人对市场的看法决定,根据对未来市场走势判断的把握程度来套期保

值,调整市场风险暴露程度,获取相应的收益。

与卖出套期保值相对应,当基金来不及建仓,或未来将有大量现金流入时,为了防止市场价格大幅上涨而提高建仓价位,基金管理人可以进行买入套期保值。在买入相应金额的股指期货合约后,管理人可以从容地在市场上进行操作,买入股票,规避价格上涨风险,然后再逐步减少股指期货合约的数量。

五、运用金融衍生品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

开放式基金相对于封闭式基金,具有流动性强、投资者通过赎回资产进行即时监督的优势,但开放式基金投资者随时的申购与赎回行为,也对基金提出了更高的流动性管理要求。当开放式基金的投资组合流动性结构、现金流入与流出不相匹配时。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无法满足持有人的赎回需求而导致风险,即为满足基金持有人的赎回要求,开放式基金变现其资金过程中价格的不确定性,及此给基金造成的损失,这就是基金的流动性风险(,2004)。

当开放式基金持有的流动性资产不足以应对投资者的赎回申请时,基金为满足投资者的流动性要求需要从资产组合中抛售部分流动性资产。这首先会产生交易费用,同时基金变现时资产价格不确定,特别是在赎回申请较大,需抛售较多资产时,可能给市场带来抛压,而进一步压低价格,使基金遭受损失。亏损可能会进一步刺激投资者的赎回而产生恶性循环。

因此,开放式基金管理人需要在收益与流动性之间寻找微妙的均衡,合理地管理基金的流动性风险。基金管理流动性风险的方法很多,比如,进行流动性评估,合理配置资产,赎回限制与费率结构设计(赵旭等,2003),优化投资者结构等。拓宽融资渠道,进行负债经营等。

金融衍生品的应用为开放式基金管理流动性风险提供了更多的解决方案。当开放式基金面对兑付压力时,管理人可以先在股指期货市场上卖出期货合约,以防止基金抛售股票变现给市场带来的压力,当股票现货卖出后,再将股指期货空头合约平仓。在此策略下基金的抛售对其业绩的影响要小得多,这样便可以打破恶性循环,管理流动性风险。当市场下跌刺激投资者巨额赎回时,负债经营策略未必能有效地防范风险,因为基金在融资后,还是不得不抛售股票进行偿还,基金抛售行为对自身业绩的影响不可避免,因此,在特殊情况下,这一策略尤其重要。

金融衍生品,不仅在事中有着积极的管理价值,在事前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股指期货等对冲工具的应用,使基金可以对冲市场不利波动时产生的收益波动,因此收益更稳定,这将有助于稳定基金持有人的赎回需求,使基金的现金流更为稳定。特别是在市场呈下降趋势之时,基金通过运用股指期货等衍生品,可以在不改变其资产组合的情况下,对冲市场下跌风险,降低了基金持有人赎回投资的动机。再如,股指期货等衍生品具有高流动性,可以即时变现,它也有高杠杆特点,在购买股指期货后,基金可以持有更多的国库券等流动性资产,使基金资产组合的流动性更强,可以更好地满足持有人不时的流动性需求。因此,股指期货在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管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六、结论与建议

股票指数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具有高流动性、低交易成本、高杠杆比率、双向交易和对冲机制等多种交易特征和独特的风险收益特征。利用这些特征,将金融衍生品加入到资产组合中,替代传统投资工具进行投资,投资基金能获得非常多的好处,如节约交易成本、交易执行更快、放大投资规模、提升收益空间、控制市场风险等。替代传统投资工具,并不能反映金融衍生品在投资基金中的全部投资功能,在许多情况下,金融衍生品的运用能优化投资基金的投资策略,比如在证券市场存在市场准入和交易限制等情况下,金融衍生品可能为基金投资提供了规避方案,金融衍生品的收益与风险独特之处,也能分散投资组合的风险,同时为基金提供利用市场非效率的多种套利机会,分离基金的择时和择股能力,组建ALPHA基金,为进一步转移ALPHA创造条件,进行资产证券化,提升基金业绩等等。除了金融衍生品在基金投资组合中的投资策略外,金融衍生品还能运用于投资基金的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特别是在市场风险管理中,金融衍生品扮演的角色尤其重要,是金融衍生品最主要的经济功能,也是金融衍生品得到运用的最主要原因。如在2006年7月份台湾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股指期货和期权的共38家基金,参与的比例为13%。其中利用股指期货和期权进行资产配置或投机的有8家,利用股指期货和期权进行套期保值的有28家。其中2家参与了套利交易。可见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股指期货、期权的主要目的是套期保值(黄志钢。2006)。

由此可见,金融衍生品在投资基金中运用的策略非常丰富,对投资基金节约交易成本、提升业绩,规避市场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当前情况下,为了促进基金业的健康发展,发挥投资基金稳定证券市场和改善公司治理等功能,加快推出股指期货有其现实需求。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状况下,上证指数从2007年末的历史最高点,被“腰斩”至3000点以下,投资基金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响应投资基金业的呼声,加快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的推出,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第10篇

随着中国大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rivateEquity,以下简称PE)的快速发展,PE规模与相对落后管理水平间的矛盾日益突出,PE投资者在基金存续期内较难了解到基金的真实价值,这给投资者本身的风险管控和投资评价带来困难。本文拟结合现有PE的估值方法,探讨在实务中采用何种操作方式可让估值方法更具合理性及公信力。

二、PE估值的现实意义

PE是以非上市公司股权为投资对象的基金,与公开募集的基金相比具有投资者数量有限的特点,因此在现行的相关投资基金法规中并未对PE价值评估方法有明确的规范,但PE估值对投资者和管理者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对PE投资者而言

由于PE的投资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包括信托机构、保险机构以及基金,由于它们本身需要对其资金提供者的收益和风险负责,大都属于风险厌恶型投资者。若PE管理人能定期披露其所管理的基金价值及价值变动情况,投资者则可以以此来对投资的收益和风险进行评判。如果其投资收益和风险指标低于预期,投资者将对管理人失去信心,可能考虑撤销后续的投资额度,改为安排其他投资;若收益和风险指标高于预期,投资者也可尽早调整投资策略,向管理人争取更大的后续投资份额。另外,由于会计准则的要求,金融工具必须以公允价值作为确认和计量标准,投资者需要真实的公允价值以计量投资。

(二)对PE管理者而言

随着PE规模的扩大,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按目前PE广泛采用的有限合伙制形式,投资者数量的上限可达50人。PE管理者定期向投资者披露基金价值能提高其金融服务的水平,提高投资者对PE管理团队胜任能力的认可程度、信任度以及PE管理团队在业内的知名度,为PE的后期发行做良好的铺垫。同时,PE的价值主要由所投项目的价值组成,经过合理评估后的基金价值可成为评价基金经理投资业绩的依据之一。

三、PE估值方法的合理性

(一)现有主流基金评估方法及分析

目前对PE主要的估值方法是先根据行业评估准则评估基金投资项目池中已投资的单个投资项目的价值,而后将这些单个项目的价值进行加总计算出PE的价值,这种方法也被称为“自下而上”①的估值技术,与在公开证券市场上市的证券基金所用的估值方法类似。对单个投资项目的价值主要有以下评估方法:

1.可比公司法

可比公司法主要通过分析可比公司的交易和营运统计数据得到该公司在公开的资本市场的隐含价值,主要使用的可比指标包括:市盈率(股价/每股利润)、市净率(股价/每股净资产)、企业价值/EBITDA、企业价值/收入、企业价值/用户数等。可比公司法的优点在于基于市场公开的价值信息,易于得到投资者的认可;缺点在于可比公司难以寻找且其市场价值易受政策面的影响而不准确。

2.现金流折现法

现金流折现法主要通过预测未来若干年的经营现金流,并用恰当的贴现率和终值计算方法计算这些现金流和终值的贴现值,以此计算企业价值和股权价值。现金流折现法的优点是理论最完善且反映了对项目未来的预测,受市场短期变化和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较少;缺点是折现率、增长率等假设条件难以准确预计。使用可比公司法和现金流折现法对单个投资项目进行价值评估,各有优缺点,在实务操作中可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但在加总各项单个投资项目的价值后,尚不能全面反映私募股权基金价值,因为从有限合伙人的角度来看,PE秉持的是一种购买并持有的投资理念,价值应涵盖投资持有到期并计划退出的时间点。因而,简单将项目价值加总不能为有限合伙人提供私募股权基金的经济价值。基金的整体价值除了已投资项目的价值,还应包括拟投资部分预期产生的价值。

(二)理想的基金评估方式探讨

根据以上论述,基金的整体价值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应包括已投资项目价值和拟投资项目的预期价值两部分内容。

1.已投资项目的价值评估

对于已投资项目,评估其价值可将可比公司法和现金流折现法相结合,使得两种方法的优势互补。若在一个有效市场中能找到一家或一批与所投资项目的行业、产品周期、生产规模、客户群体相似度很高的上市公司,则可以采用可比公司法;若相似度不高,则可以分行业性质按可比公司法和现金流折现法进行评估。如:新能源、新材料等处于成长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使用市盈率、市净率、企业价值/EBITDA、企业价值/收入等可比公司法;传统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具有稳定现金流的企业,可使用现金流折现法;或者两种方法同时使用,取其算术平均值。

2.拟投资项目的预期价值评估

PE的预期未来现金流不仅从已投资的项目中产生,而且还从即将进行的投资中产生。由于PE基金经理在项目投资过程中,会选择最佳的时机进入,投资总是分批进行的,因此截至定期评估的时点,仍会存有部分未投放的资金。在评估拟投资项目的预期价值时,可将这些未投放的资金以项目池中尚未投资部分所需资金量大小为权重摊分至其中,再按上述已投资项目的价值评估方法进行评估,计算出还未投资部分的预期价值。

3.局限性

以上对基金价值的评估方法是基于既定项目池中的投资项目来预测的,而现行基金发展过程中,PE的管理人有时在募集资金到位后才确定投资项目。在投资过程中,因投资项目的收益会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样就导致了所投和拟投的项目不会总是固定不变。所以当项目变化,就会使基金价值失去可比性。

四、PE估值方法的公信力

中国证监会从1999年实施《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指引》开始,就不断地通过各类法律法规规范公募基金的估值方法及审核流程,提高基金估值方法及结果的公信力,但对于PE基金的估值规范却并未明确。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方法提高PE基金估值的公信力。

(一)由具有公信力的机构审核由于PE募集的对象大都是特定投资者,因此目前PE管理人主要采用与现有投资者共同探讨并认定的估值方法来对基金价值进行评估。但此做法缺乏第三方的审核,造成公信力的缺失,对基金后续进入者缺乏说服力。

1.选择具有公信力的投资人审核

由于目前PE基金广泛采用有限合伙的形式,而合伙企业并不是一个金融机构,其设计基金估值方法并披露基金价值存在公信力不足。基金管理人可与投资人共同设计基金估值的方法,并让具有公信力的投资人审核估值方法及过程,并按期披露基金价值。例如,PE基金的投资人中含有信托等机构投资者,就可让信托公司审核该基金的估值方法并按期披露价值,因为信托公司是金融机构,具有第三方监管资质,这样处理可提高基金估值方法的公信力。

2.由托管银行审核目前PE的托管银行与公募基金的托管银行所起的作用差别较大,PE的托管银行只起到资金存储并保障资金安全的作用,无法起到审核估值方法并对外披露的作用,这

也与PE基金有关估值的相关法规不完善有一定的关系。但为了提高PE基金估值的公信力,PE管理人可与托管银行商议在托管协议中增加托管银行审核估值方法、估值过程及按期披露的职能,使得PE托管银行起到与公募基金托管银行相同的作用,从而增加估值方法的公信力。

(二)保持估值方法的连贯性

由于股权投资的收益体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价值变动相对证券投资缓慢,PE基金无需做到像公募基金那样频繁披露基金价值。但为了保证各披露期基金价值的可比性,确保后续进入者的公正性,需要PE管理者在初始确定基金评估方法之后,应保持基金价值评估方法在整个存续期内一致。

第11篇

南方稳健成长基金(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经理:王宏远

个人简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硕士,曾任职深圳经济特区证券有限公司,1998年4月进入公司,历任公司研究员、投资部副总监(主持工作)、天元基金经理、开元基金经理。现任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南方稳健成长基金的基金经理。

近三年净值增长率:33.33%

领悟市场先机的智慧

文/王宏远

在去年繁复的股改背景下,在众机构纷纷“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迷茫之际,南方稳健成长基金缘何能领悟市场先机,抓住股改“G遇”呢?

简单“防御性投资”是个“美丽的错误”

现在市场上有一些所谓的“防御性”股票的市盈率高达20~30倍,市场给这些个股如此高市盈率的理由是,这些个股未来一两年每年业绩有20%~30%的成长,但是成熟市场给同样高的市盈率则需要未来五年每年的平均成长性有20%~30%。

在经济降温的阶段向华尔街学习防御性投资理念是正确的,但是片面地学习表象,而没有理解实质只会形成“防御性泡沫”,随着泡沫的进一步堆积,其破灭是必然的。我们目前正在清仓这类股票。

股改背景下的市场变迁

2005年,中国市场正在经历的伟大变革――股权分置改革,将会对市场带来深远影响。

股改之后,A股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从公布的财务数据来看,不但低于成熟市场16~17倍的水平,而且已经与全球主要新兴市场国家12~13倍的平均市盈率接轨,而考虑到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A股估值水平本身并不高,制约A股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公信力不足以及市场参与者信心不足。股改之后A股蓝筹股的估值将以H股的定价体系为重要参照,因为H股是基于全流通下的定价且这种定价是市场化和具有国际公信力的。举例说,中兴通讯在A股股改停牌期间H股涨了30%多,这对其A股复牌后直接填权的走势起到了积极作用。

股改不仅是对历史的补偿,更重要的是借此改善A股上市公司的管制水平和公信力。

权证等衍生产品在股改中的引入,在A股市场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以认购权证为例,在券商创设机制存在的环境下,看好公司的人会去购买股票,而持中立或者看空态度的机构,也可能因为创设认购权证而成为公司正股的买方,从而增强做多的力量。这会使A股市场多年来“盘久必跌”的现象向成熟市场“盘久必涨”的规律靠拢。而认沽权证的出现,则可以大大地提高上市公司的公信力。最起码,在认沽权证存续期间,诸如大股东侵害流通股股东利益,上市公司利润被关联交易转移到集团公司等现象会暂时消失,上市公司的高管和大股东会尽心尽力地做好经营。这样有认沽权证的公司的公信力提高了,投资这些公司自然会有超额收益,即使在权证二级市场价格降温以后,仍然会有丰厚的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何况许多权证本身还有内在价值存在。

A+H套利机会很大

新的投资机会还体现在目前同时拥有A股和H股的公司中,有少数公司A股和H股的差价在10%以内,而预期股改中A股流通股东平均将得到10送3股左右的综合对价,这样买入A股在短期内就存在20%以上的套利机会。即使按照最坏的打算,如果这些H股在未来两三个月之内果真下跌了20%以上,那么,A股市场其他蓝筹股的下跌幅度肯定也不会小,投资上述A+H套利股的零收益与投资其他蓝筹股的20%左右的负收益相比,仍然具有相对超额收益。

那些股改中配合有权证安排的大蓝筹公司的未来前景看好。香港市场上股票很多,但主要的成交量都集中在少数的大蓝筹及其衍生品种上,而未来A股市场也将会呈现出这样的格局。外资对中国市场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日趋明显,而外资的特点是注重风险和收益的配比,并通过衍生产品来对冲风险,因此,具有衍生工具的大蓝筹股将会受到更多资金的青睐。

年度绩效优异奖(开放式偏股型基金)

易方达策略成长基金(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经理:肖坚

个人简历:37岁,经济学硕士, 曾任香港安财投资有限公司财务部经理,粤信(香港)投资有限公司业务部副经理、广东粤财信托投资公司基金部经理,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投资管理部常务副总经理,现任易方达基金公司总裁助理、基金投资部、研究部总经理兼易方达策略成长基金的基金经理。

2005年净值增长率:13.41%

策略应对市场

文/肖 坚 傅 浩

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易方达策略成长基金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投资业绩,全年净值增长率达到13.41%,在45只偏股型基金中排名第一,当年分红0.06元,截止到2005年底基金累计净值达到1.25元。规模增长率在所有股票型基金中也排名第一。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基金持有人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同时,公司整个投资研究平台也给策略成长基金的运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长期以来,我们判断国内A股市场还是一个新兴的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相对较大。基于这种认识,策略成长基金从成立伊始,就确立了“策略应对市场”的投资理念,坚持“价值选股,策略配置”的投资风格。将“以确定的企业价值应对不确定的市场风险,用灵活的配置策略来追求持续的超额回报”作为我们基本的投资思路。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国内A股市场也存在一批基本面优秀、估值具有吸引力的个股,这使得股票市场会在较长时期内维持结构分化、局部牛市的局面,通过深入的基本面研究的价值选股和灵活的组合配置策略可以较好地化解风险、获得超额回报。

回顾2005年的基金管理,可以看到,宏观经济增速回落、股权分置问题改革是贯穿全年的两大投资主题。

2005年年初,我们认识到宏观经济出现调整的可能性较大、证券市场系统性问题较多、整体市场仍处于高估状态、估值具有吸引力的上市公司数量有限等特点,选择了部分优秀的二线蓝筹股票进行重点配置,取得了不错的回报。

进入5月份,股权分置改革开始推进,不同的对价方案使得市场估值体系出现紊乱,加上投资者对宏观经济回调的担心,导致整体市场大幅下跌,在这期间,策略成长基金加大了推行股改的大盘股配置,较好地回避了市场大幅回调的风险。

进入下半年,我们认识到,市场经过长期持续回调,底部区域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具备投资价值的股票越来越多,应该加大组合的进攻性。同时,经过深入分析和研究,我们发现有一批中小盘股由于长期的下跌加上基本面的不断走好使得估值吸引力加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相应调整了组合结构,增持了部分中小盘股。

随着上市公司三季报逐渐披露,市场对于各家企业全年业绩情况有了基本预期,对于上市公司2006年业绩的预测成为组合调整的重要依据。同时,股改的不断深化,权证等金融创新产品的推出也为组合的优化提供更多选择。针对2006年股票市场可能出现的多元化特点,我们相应增加了股票数量,提高了组合的弹性。

策略成长基金在上述各个阶段的操作,较好地贯彻了“价值选股、积极操作、策略应对、动态调整”的策略配置风格,在坚持企业价值的同时,保持灵活操作的特点,正因为此,我们才能在变化多端、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较好的投资业绩。

展望2006年,我们认为,市场将出现更大、更多元化的结构性机会,一味地防御性投资并不可取,结合基本面、预期、市场的变化,积极主动地把握不同阶段的投资机会是我们基本策略。在2006年投资运作中,我们将更关注人民币升值、企业并购、IPO重新开闸、金融创新、股权激励等带来的投资机会,也会重视银行、地产、新材料、军工、3G、有线电视、新能源等行业和板块的投资机会。同时,我们仍将坚持自己的组合管理方法,不断寻找更好的投资目标来优化组合结构,用灵活的配置策略追求持续的超额回报,为持有人带来更好的收益。

年度绩效优异奖(开放式股债平衡型基金)

广发稳健成长基金(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经理:何震

个人简历:经济学硕士,10年证券从业经历,曾在海南富南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君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工作。2002年8月加入广发基金管理公司,任广发聚富开放式基金基金经理助理,现任广发稳健增长基金基金经理。

2005年净值增长率:16.93%

天生适合做基金经理

文/何 震

我一直有一种感觉――我天生就是一个适合做基金经理的人。还在读大学的时候我就读过彼得・林奇的书《一个人如何利用已有的知识在华尔街崛起》,看完后莫名兴奋,当时就想,如果有朝一日能够从事彼得・林奇这样的职业,该是何等快乐!从此,阅读彼得・林奇、巴菲特等投资大师的书成了我的一大爱好。

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的确有意识地往这个方向靠拢,我不止一次地和最好的朋友说过:“当基金经理是我的人生目标。”在我32岁的时候,我终于当上了基金经理。彼得・林奇33岁才当上基金经理,比我还大一岁,巴菲特32岁时已有700万美元的身价,这一点我与其相距甚远,但无论如何,我终于拥有了一个向前辈挑战的平台。

我觉得自己能够成为一位不错甚至是优秀的基金经理,但我没想到会成为第一名,尤其是运作一只股票仓位上限只能到65%的基金,取得这样的成绩更是不易。我这个人性格比较平和,不偏激,喜欢独立思考,有时候还会来一点逆向思维,这种性格使我在2005年比较差的市场环境中少犯了很多错误,这是我能够取得不错成绩的原因之一。与此同时我不是一个僵化的人,喜欢保持相当的灵活性。我觉得股票是个非常有趣的东西,股票其实是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结合体。从本质上看,股票代表的是企业的价值,它应该等于企业重置成本,或者企业未来收益的折现,但是股票在很多时候又受市场情绪所左右,人的情绪变化会不断影响股票的估值标准,这种变化有时会非常大,所以,有人说投资股票是一门艺术而不是科学。当市场低迷的时候,人们会用最保守的标准来给股票估值,股票的价格有时甚至会低于重置成本;当市场火暴的时候,人们会创造出“市梦率”这样的标准来给股票估值。如何最恰当地给企业估值,在企业价值和市场情绪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度,是一个优秀基金经理应该掌握的技能。在这一点上,我非常赞同凯恩斯的选美理论:你要选的是评委认为美的人,评委认为美的人才能拿到冠军,而不是自己认为美的人。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也运用了选美理论,希望找到的股票都是市场认为“美”的,因为我们不能左右股票的价格,要想股票涨,只有让其他人认可并购买。

我管理的基金是2004年7月份发行的,到2005年底,一年半的时间,都是在熊市中运作,虽然成绩不错,但还是感觉辛苦。进入2006年,从股票的表现到周边同事朋友的言谈都大大不同以前,大家的信心在慢慢恢复,给股票的估值标准也在往乐观的方向提升,看来,2006年必定是不同于过去几年的。新的市场环境会带来新的理念和操作风格,我的观点是在2006年既要“变”,又不能“变”。“变”的是操作上可以积极主动些,没有必要像2005年那么保守,积极一点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不“变”的是以基本面和企业估值为基础的投资方法不能变,这个变了,就像脱缰的野马,不知道会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年度绩效优异奖(开放式偏债型基金)

银河银联收益基金(银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经理:毛卫文

个人简历:9年证券从业经历,先后就职于中国建设银行总行、中国信达信托投资公司和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期间主要从事证券分析与投资及相应的管理工作。2001年6月参与筹备银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02年4月至今,担任银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债券经理、银河收益基金基金经理。

2005年净值增长率:13.78%

成功把握大类别资产

文/毛卫文

2005年银河银联收益基金全年取得了13.78%的收益率,被国际权威基金评级机构晨星公司评为五星级基金,收益基金短期、长期收益指标在同类型的基金中均名列前茅,并且风险指标良好。

2005年银河银联收益基金大幅超越了投资基准7.97%的收益,为我们的持有人创造了价值。我取得的成绩与团队的合作密不可分,公司在固定收益业务方面有一个经验丰富、凝聚力很强的团队。我们有宏观和策略方面的研究员,有专门负责数量分析和建模的金融工程人士,和实战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和交易员共同组成一个合作团队,使我们能够清晰地注意到宏观经济形势的趋势性变化,感受到货币政策在不同阶段微妙的变化,选择了正确的投资策略。

我在2005年的投资实践中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超额收益主要来源于对于大类别资产的认识和把握比较成功。2005年初,随着企业盈利指标和通货膨胀率的下滑,市场加息的预期大幅度降低,这构成债券市场持续上涨的重要基础。另外,我们观察到商业银行由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自我风险约束加强,加大了债券投资力度;同时,由于汇率体制改革的需要,中央银行在本币利率政策上倾向于低利率政策。在多种有利因素的支持下,债券市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牛市。因此,在资产配置层面,我们确立了以债券投资为主的策略,始终以积极的投资策略来参与债券市场,最终分享了2005年债市的牛市成果。在配置型基金的操作中,我们降低了权益类资产(股票和转债)的配置,加大债券投资力度,并适当运用杠杆投资,同时果断地加大了债券投资组合的久期,保留了相当部分的长期债券的部位并利用市场波段运行的特征,进一步提高了基金的债券资本利得收益。

另外,在股票组合层面上,收益基金在公司精选股票库的平台上,加入了我们对宏观经济的预期,在二季度初较早地减持了出口导向型和周期型公司,从而避免了净值的损失。而当市场对于周期下滑过度预期时我们及时提升了权益类资产的比例。

展望2006年,中国经济将进入平稳增长时期,这将为诸如银河收益基金这类风险收益相对平衡的配置型基金提供现实、无可比拟的优势。经过前几年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国家持续的宏观经济调控和不断增加的贸易摩擦以及国内消费的平稳增长,预示着经济增长面临调整将不可避免,这是未来我们投资面临最基本的经济背景。

从中长期来看,在汇率持续升值的条件下,未来经济下滑和盈利继续下行的前景将变得更加现实,从而需要总量政策的对冲,利率水平的进一步降低和财政政策的刺激应当是比较现实的,这将从基本面构成对债券市场的中长期利好,这预示着债券市场在未来几年仍将大有可为,投资机会主要来自于信用产品。我们预期2006年央行货币政策趋向于保持适应性的中性宽松局面,维持人民币的低利率政策。这样一方面有利于稳定金融市场,减少游资短期收益,另一方面,低利率政策有助于缓解经济回落的压力。同时,我们看到投资新品种的极大丰富、新的金融工具的运用。国内债券市场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股票市场经过将近四年的调整,市场风险被大大释放,我们认为市场整体估值水平比较合理。股权分置改革将进一步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为股票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指数在目前位置风险偏低。行业方面,尽量回避未来业绩增速将逐渐放缓的行业,对于资源性行业以及垄断行业非周期性消费品类稳定增长行业我们仍将保持“重点”的配置,主要的投资机会存在于四类企业:稳定增长型企业;有并购重组题材的;在股权分置改革中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理顺的公司;以及市场对宏观经济的下滑过度反映、股价被过分打压的公司。

我们深知,机遇和挑战同在,我们将一如既往,尽心竭力,努力工作,为基金持有人争取最大的利益,来回报大家对银河收益证券投资基金的支持和信任。

年度绩效优异奖(开放式债券型基金)

嘉实理财通债券基金(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经理:刘夫

个人简历:硕士学位,11年证券从业经验,具有基金从业资格。先后担任深圳人民银行外汇经纪中心国际债券业务负责人,中创证券深圳分部交易部负责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投资管理中心债券交易主管,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债券组合经理。现任嘉实理财通债券基金的基金经理。

2005年净值增长率:13.14%

积极投资 稳健回报

文/刘 夫

“积极投资,稳健回报”是我在管理嘉实理财债券基金中所追求的投资理念。所谓“积极投资”,就是主动地运用各种资产配置策略和战术性资产选择策略,以达到趋利避害的投资效果;“稳健回报”则是指不追求过高的风险收益,而注重在较低的风险承受水平上为投资者提供长期稳定的回报。乍一看起来,“积极投资”与“稳健回报”似乎有些矛盾,或者说,要在“积极投资”的基础上获取“稳健回报”,难度是相当大的。

我认为,要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其关键就是在于前瞻性的研究。当前的中国债券市场,正处在迅猛发展的阶段,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既具有了一些基本雏形,又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这为我们通过前瞻性研究获取超额收益创造了相当有利的条件。前瞻性研究搞好了,投资决策的有效性随之提高,“积极投资”的风险就大大降低了,“稳健回报”的目标也就有可能实现了。简单地说,就是尽量争取不打或者少打没有把握的仗。

然而,面对庞杂的研究课题,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积极投资,稳健回报”理念的有效实施,还得依靠整个债券投研团队的协同努力与支持。嘉实基金拥有业界最大的固定收益团队,公司固定收益部设有4个研究员专门负责进行研究,另有还有4个负责投资,而基金经理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最终的决策。

有了正确的投资理念和团队的支持,2005年嘉实债券基金取得13.14%的总回报率,其低风险、高收益的特征,被晨星评为唯一的五星级债券型基金。从当年的整个投资思路和组合安排上,我们都尽量避免净值的大幅度波动,不会为了博取高收益去承担高风险,而是主张在一个可控的风险范围内追求适度的增长。但是往往这样做,业绩增长反而很稳定,绝对增长率会很高。

我个人一直认为,保持债券基金的债性非常重要。可转债由于具有转股的功能,因此,它的债性比较弱,而这一点往往会导致净值的波动加大,使得投资者很难对这种基金的收益和风险作出一个合理的判断。因此,我们去年对可转债的配置比例一直非常低,尽管这也让我们一度失去了一些比较好的机会,但是我们的风险却大大降低了,这是我们的基金净值能够稳定增长的一个主要原因。

去年嘉实债券基金取得良好业绩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抓住了纯债市场的机会,大类资产配置良好。去年包括国债、企业债、金融债的一、二级市场都为债券基金提供了很多机会,我们年初时就通过对市场的整体分析看准了这一点,将主要的资产配置在了纯债上,顺应了2005年市场的一个特点。

展望未来,我认为尽管债券基金目前并不景气,但作为风险相对非常低、有分流储蓄资金功能的理财产品,债券型基金本身的市场机会还是非常大的。2003年以来股票基金规模的迅猛扩大正是得益于股票市场投资难度的大幅提高, 我认为同样的事情也将在债券市场再次发生。

对于债券市场投资者来说,以往那种单纯依靠判断市场的涨跌来赚钱的盈利模式将会逐渐被淘汰,转而将会被利用信用息差来盈利的模式所替代。而这种模式一方面需要投资者拥有对信用风险的很强的分析和估值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求投资者要有很强的对衍生金融产品的结构进行组合管理的能力。

基于以上原因,我认为未来几年市场对于专业债券理财工具的需求将会大大加强,这无疑将给债券型基金在规模扩张上带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依托嘉实强大的固定收益研究和投资团队,我对未来的投资充满信心,希望不辜负广大投资者的信任。

货币市场基金年度绩效优异奖

南方现金增利基金(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经理:刘情剑

个人简历:硕士,曾任职海南汇通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5月起任职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固定收益部总监,南方现金增利基金的基金经理。在刘情剑领导下,2005年南方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其他低风险基金产品业绩也有良好表现――南方避险增值基金的净值增长率高达12.48%,在保本基金中排名第一。

2005年净值增长率:2.49%

考验刚刚开始

文/刘情剑

与2004年相比,2005年货币市场基金经历了比较平稳的一年,而且货币市场基金之间的净值增长也非常接近,差距只有千分之一左右。2005年中国经济走在增长顶峰的右侧,对于债券市场上的投资者而言,这只是幸福的开始。但对于货币市场基金,这是考验的开始。

在2005年,产能过剩开始显现、人民币开始升值、大量的贸易顺差等这一切都意味着,债券市场的上涨必然开始了。但是,对于超短期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而言,投资的难度反而加大了。债券的上涨或者说市场利率的下降(债券价格与市场利率是反向运动的)首先是从短期利率的下降开始的。而货币市场基金的平均剩余期限只有半年,市场利率下降带来的超额收益不多,反而增加了再投资风险。因为货币市场基金的绝大多数资产,总是在未来的一年里滚动到期,再投资时,低市场利率意味着低收益率。正如大家所看到的,2005年货币市场基金的当年的净值增长率比较平稳,并未像中长期债券基金那样增长惊人。当然,这也充分体现了货币市场基金的本色。

由于市场利率的下降,货币市场基金的再投资风险骤然增加。货币市场基金的经理们也因此经历了较为烦恼的一年。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及时推出了企业短期融资券,因发行量有限,也难以缓解再投资的压力。即使今后发行量增加了,随之而来的信用风险也已经悄然而至。虽然货币市场基金是天底下最简单的基金,但是,对于货币市场基金的基金经理们而言,在流动性风险、再投资风险和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考验只是刚刚开始。

现代高速发展的科技,以及与此相伴而来的全球化,把现代工业的生产效率、或者说生产力水平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人们的幸福指数似乎在下降,这是为什么?激烈的市场竞争、科技文明的成果对人力资源的替代、以及财富的按资分配,等等;这些因素使人们的工作压力增大,社会财富两极分化,社会似乎变得更加不和谐了。从历史的角度看,目前生产关系调整的步伐还没有完全跟上近期快速提高的社会生产力水平。随着相应调整的进行,我们相信,我们将会迈进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当然,我们也更加相信,随着和谐社会的建立,货币市场基金的经理们在管理货币市场基金时的工作环境要好多了。

年度绩效优异奖(开放式股票型基金)

富国天益价值证券投资基金(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经理:陈戈

个人简历:硕士,曾就职于君安证券研究所任研究员。2000年10月加入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研究策划部研究员,现任研究策划部经理。

2005年净值增长率:14.85%

高仓位,个股适度集中

文/陈 戈

回顾2005年,能够取得这份成绩,心得在于投资过程成功地涵盖了三个层面――首先是年初既定的全面防守投资策略,将可配置资产主要集中在稳定类行业。其次,选股时对诸如云南白药、四川电器等大牛股配置比例较高。最后,对市场热点的参与、个股的波段操作也比较积极。但说到底,是对宏观经济和行业的准确把握带来了最后的成功。

“高仓位比例,个股适度集中”是富国天益基金2005年所遵循的投资策略――去年对四川电器、云南白药、苏宁电器的高配置对于基金业绩的贡献令人满意。略感遗憾的是,下半年的操作不够灵活,收益没有上半年高。

展望2006年,我们在制定年度投资策略时将主要考虑的几方面因素:宏观经济政策和运行趋势、证券市场政策、汇率制度、石油价格和国际经济。2006年整个市场会较去年偏暖,表现较活跃,但是行业基本面及其市场表现的分化会加剧。这种情况下,可以看好非贸易品、消费服务类行业;资源类股票;科技股,尤其电子元器件股;周期性的行业中选择长周期或周期向上的行业,如军工、电力设备、新材料。

封闭式基金(大盘)年度绩效优异奖

安顺证券投资基金(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经理:尚志民

个人简历:工商管理硕士,10年证券从业经验。曾在上海证券报研究所、上海证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工作,进入华安基金后曾先后担任公司研究发展部高级研究员、基金安顺、基金安瑞、华安创新基金经理。现任基金投资部总监助理。

2005年净值增长率:12.64%

寻找可贵的持续成长股

文/尚志民

为国内管理共同基金时间最长的基金经理之一,我曾经受了牛熊市的洗礼,亲历了中国股市的多次变革。一路走来,我一直非常注重考察管理团队的专业能力和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秉承华安自下而上精选个股的一贯风格,在安顺基金的组合中,有一批长期投资的战略性品种。正是基于对宏观经济和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认识,2005年安顺在同行中较早意识到了航天军工行业的投资动力和持续成长性,并结合中观的行业竞争格局和进入壁垒分析,微观的公司跟踪研判,对该板块进行了较成功的配置,其中最成功的品种即为航天电器。而对天威保变投资的前瞻性也再次体现了上下结合的成功。后期市场对“十一五”产业政策相关个股的认可与追捧,实际上也是宏观和中观层面提供了选股思路,未来这种重要性将越发显现,因此,安顺2006年将继续对产业政策趋势变化给予高度的重视。 寻找可贵的持续成长股将继续是安顺2006年的投资重点,对成长股的投资才是真正的积极防御策略。

好公司往往未必是好股票,这几乎是所有基金经理曾经或正在面对的困惑。对此,我的理解是,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及配套措施的完善,中国股市中好公司同样也是好股票的概率将越来越高。但2006年的股市将更多地体现出结构性的上涨机会,因此,在某些时点上可能必须要对好公司进行一定的取舍,所谓有舍方有得。

对于基金而言,年度大考已结束,像所有基金经理一样,我将继续努力寻找心中既优秀又幸运的上市公司。

封闭式基金(中小盘)年度绩效优异奖

科汇证券投资基金(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经理:梁文涛

个人简历:34岁,管理学博士。2002年起任职于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研究员,现任基金投资部总经理助理、易方达平稳增长证券投资基金、科汇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2005年净值增长率:13.28%

投资分享成长

文/梁文涛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持有人和《新财经》杂志对易方达基金公司和科汇基金的认同和支持,给予我们这个荣誉。

基金经理们容易成为投资行业中被关注的焦点,大家看到某只基金良好的业绩表现很自然就到基金经理那里去寻找答案,但实际上,一只基金良好投资业绩的背后更多的是受到其基金管理公司深厚投资文化的影响和整个投研团队的贡献。所以,我们更看重的是“最佳投研团队”这个集体奖项。科汇基金2005年的净值增长率达到了我自己设定的10%的目标,如果算有点成绩的话,主要也要归功于易方达优秀的投研团队,是他们寻找到了真正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作为好的投资对象,引导我能够回避整个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而取得收益,这是靠个人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

另外,我要感谢许多券商研究所的研究员朋友,他们在过去的一年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开阔了我的研究视野,为我提供了很多好的投资线索。

“研究发现价值,投资分享成长”是我本人所遵循的投资理念。一家企业的投资价值和其市值增长,归根到底是由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创造的,作为专业投资者,基金管理人更多的工作应该通过研究来发掘低估的价值――研究企业、发现价值,寻找那些“主营业务清晰、业绩增长持续”的好企业。如果基金经理有能力发现好企业,投资好公司,就可以通过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市值增长来为基金持有人赚取较好的投资收益。

2005年对科汇基金收益贡献较大的三个企业是苏宁电器、贵州茅台和华侨城――这恰恰印证了易方达投研团队突出的选股能力。我们始终坚持从企业基本面、从投资价值的角度选择股票。基本面良好的企业具有一些共性特征:首先它们往往是一些“专一、专注”的公司,主营业务清晰,业务往往集中在优势产业链上;其次它们所处的行业一般具有行业、区域壁垒。当然,充分竞争的行业中也存在大量优质企业,但其特征一定是有超出同行的盈利能力和健康的财务指标――这种认识去年帮助我们在对房地产行业的投资中取得了超额收益。当房地产行业经历2004~2005年连续两年的宏观调控,很多人担心政策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但我们认为,此时正是发现具有长期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企业的大好机会,所以,买入了华侨城等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股票,取得了较好收益。但坦率地讲,投资之途不会一帆风顺,2005年科汇也曾持有了一些与当初预期相差较远的股票,比如曾经看好的煤炭股,由于行业集中度低、需求受到宏观调控影响等方面因素影响而并未取得良好收益。

展望2006年,我们认为经历股改后,证券市场整体估值水平较低,下跌空间有限,市场的投资机会将呈现多元化趋势:私有化、全流通后的并购重组、周期性行业低估引起的反弹、优势消费行业公司的业绩持续增长等驱动力都可能带来获得超额收益的投资机会。

封闭式基金年度业绩飞跃奖

景阳证券投资基金(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经理:杨建华

个人简历:37岁,工商管理硕士,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先后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8年证券从业经历,曾任光大证券研究所研究员、四川启明星投资公司总经理助理。

2005年净值增长率:10.93%

投资需要独自等待

文/杨建华

如果说2005年,基金景阳实现了超越的话,那么,较强的选股能力和具有前瞻性的投资起到了重要作用。

多年的研究工作为我打下了较强的基本面分析功底,具备较好的全局观;同时,我对A 股市场近年来股价结构和投资理念的变动趋势,以及对证券投资基金在当前市场上的盈利模式也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投资无诀窍,勤奋、敬业,以及对投资工作的浓厚兴趣,使我较好地实现了研究积累和投资理念的结合。

2005年面对股市大幅下挫,我的策略是坚持回避不确定行业和公司(如产能过剩的行业),努力挖掘稳定增长、值得长期持有的公司。早在2005年初,我就明确把军工和新能源作为独立和全新的板块进行投资,景阳是最早买入火箭股份和航天电器的基金之一。到三、四季度,当其他基金开始关注军工板块时,景阳基金的航天电器已赚了100%。此外,传统品牌中药、食品饮料、通信、地产等板块,我也有斩获。我想,盈利点多且分散,组合盈利持续性强是基金景阳一大特点。

事实上,作为一只中小盘成长基金的基金经理,选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根据景阳基金的契约规定,其主要投资对象是中小盘成长型的股票。由于成长性公司在发展的初期面临较大的风险,公司的业绩波动很大,股票价格具有很大的弹性;在操作上,中小盘成长型公司的流动性也不太好。另外,在前几年市场持续下跌的过程中,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信心受到极大打击,抱团取暖不知不觉中成为了许多基金经理的无奈选择,很多成长性公司开始往往并不被研究员关注,很长时间内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因此,投资这样的公司,基金经理还必须忍受长期的等待和孤独。

2006年将是一个热点频出的市场,与2005年某个阶段某个板块有机会不同,今年会在很多阶段很多板块出现投资机会。投资者的信心正在恢复,市场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这从新年开局市场的表现可见一斑。

随着股改步伐加快,很多上市公司的估值已接近香港,而香港是全球估值最低的市场。根据市场变化,今年景阳基金会在组合中增加一些进攻性品种;同时我也给自己定出了创造绝对收益的投资目标。

第12篇

不过,传统的指数通常采用市值加权法,分配较高的权重给市值较大的股票。这一加权方式有着本身的缺点,一则很有可能高配高估值,低配低估值股票,可能违反价值投资的原则;二则可能因为超大盘股票权重过大,令指数走势失真。因此,近些年来,国际市场中出现了基于等权重指数的衍生产品,很好的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

等权重指数,是指标的指数采用等权重编制方法,赋予每个指数成份股相同的权重,并通过定期调整,确保单个成份股保持权重的相等。

安信证券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在极端情况下如2000年美国的IT泡沫破灭时,按照市值加权方式的指数遭遇了非常大程度的下跌,而等权标准普尔500指数却还有4%的上涨,主要原因是等权指数没有过分配置科技股的权重。此外,由于等权重指数不管成分股本来市值的大小,都是相等的在每只股票上配置权重,因此小盘股与大盘股对指数的表现就有了对等的影响力。而由于小盘股效应(即小盘股长期表现要好于大盘股的特性)的存在,等权重指数将有效地将小盘股效应利用起来。

国内基金公司也在近年来开始了等权重指数基金产品的开发。在2009年底,基金公司已经尝试发行等权重的指数型产品。2009年12月29日,国内第一只等权重指数基金博时超大盘ETF成立,该基金以上证超大盘指数为跟踪标的,每只成份股股票占5%的权重。然而,由于该指数样本股全部是超大盘股票,等权重优势没有充分体现,加之2010年大盘股票表现非常惨淡,因此该基金的收益并不理想。

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国内基金行业在等权重指数基金产品领域的探索。

2011年2月,银华基金设计的银华中证等权重90 指数分级基金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开始发行。这只基金主要投资于中证等权重90指数的样本股。中证等权重90指数的成份股由上证50和深成指的成份股组成。其中,上证50指数是由上海证券市场中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可以综合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龙头企业的整体状况。而深成指则是从深圳证券市场中层层筛选出来的40家规模最大、业绩优良、成长性好、流动性好、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龙头企业。

中证90指数囊括了上海深圳两个证券市场最具代表性的90家企业,基本涵盖了两市中的优秀蓝筹股。在同类型的大盘指数中,中证等权重90指数的表现相对突出。在2005年到2010年底这一时间区间中,中证90等权重指数涨幅接近250%,显著超越中证100指数177%和沪深300指数218%的涨幅。即便是分年度来看,中证等权90指数也在多数年份表现优异。

沪深A股市场共有1973家上市公司,中证90指数成份股数量占比不超过5%。安信证券研究统计了2000年以来中证90指数成份股每年所创造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情况,并将其与全部A股上市公司对比,发现这些数量占比不到5%的公司创造了50%以上的营业收入和70%以上的净利润,可见中证90指数成份股是整个A股市场中创造价值和贡献价值的中坚力量。

中证90指数成份股不仅在价值总量上贡献巨大,同时其盈利效率也优于整体市场。安信证券研究统计了中证90指数成份股自2000年以来的净资产收益率情况,并与A股市场的平均水平相比,结果发现,近十年来中证90指数成份股的整体净资产收益率大致维持在16%左右,不仅超过市场整体12%的水平,而且稳定地在每一个会计年度都表现优秀。与市场中其他主要指数成份股的盈利能力相比,中证90指数成份股的表现同样优秀。

第13篇

【关键词】基金财税会计政策调查

近年来,我国基金业发展迅猛,截至2005年6月30日,中国大陆市场获准开业的基金公司合计47家,共管理190只基金,基金规模已超过4200亿元,基金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正日益扩大。随着基金业的快速发展,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尤其是对各种创新工具的税务处理与会计核算上,由于缺少统一的规范,使得各基金公司按照各自的理解进行处理,从而导致各基金公司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可比性不强。同时,由于恶性竞争,部分代销手续费和尾随佣金流人体制外,带来国家税收的流失和市场秩序的混乱,基金行业相关财税法规及会计核算制度亟待修订。

深圳市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各种金融创新工具在国内运用较早,注册地在深圳的基金公司约占全国的1/3,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进一步了解基金行业快速发展中相应的财税政策、会计核算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有关财税制度与会计政策,堵塞收入黑洞,维护财经秩序,保证基金业会计信息质量,深圳专员办于2005年9月,对深圳市基金行业执行财税政策及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形成如下报告:一、基金公司销售手续费的财税政策及会计核算

(一)现状:目前,国内基金市场已经进入到以开放式基金为主的时代,基金销售市场也进入到严重的买方市场阶段,基金公司向各销售商按基金销售规模支付了一定比例的销售手续费。同时,根据《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在符合规定条款的情况下,可以对特定基金投资人减免销售手续费。基金销售手续费主要包括基金交易时发生的认购费、申购费及赎回费,交易时由代销机构向投资人收取,由投资人直接承担,归代销机构和基金管理人所得。

目前,实务操作中这部分销售手续费绝大多数归代销机构所得。发生时有三种核算方式:

1.净额法。即基金公司将对客户收取的手续费收入总额,减去属于代销机构应收取的费用部分(对代销机构应得部分作代收代付处理),剩余部分记入基金公司收入,这种形式用得较普遍。

2.总额法。即基金公司将收取的手续费总额确认为收入,将支付给代销机构的部分作为费用核算。

3.后端收费模式。交易时向投资人免收手续费,销售手续费以基金销售服务费或挂应收款的方式由基金资产列支,按日计提,按月由基金资产统一划给基金公司,再由基金公司按代销协议约定划付给代销机构。后端收费有助于鼓励持有人长期持有基金。实务中有的是先记入应收账款,待赎回时收到费用再结转损益,也有的直接记入当期费用,待赎回时收到冲减费用,还有的按比例逐期分摊但比例确定方法不明确。

另外,由于基金公司难以广泛设立自己的销售网络,绝大部分基金销售委托银行、券商或专业基金销售公司等代销机构进行。从现状来看,基金公司不仅要向代销机构支付基金交易时直接向投资人收取的手续费之外,还不得不将基金管理费收入与代销机构进行分成,作为代销机构获得的尾随佣金。

(二)存在问题分析:

问题一:基金公司销售手续费究竟是按总额法还是按净额法确认收入,在现有的制度中未有明确规定,甚至没有合适的会计科目反映和披露该项成本支出,这使得各基金公司根据自身的主观判断对这一相同业务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

有公司认为,基金公司取得的手续费收入是作为基金管理人向投资者收取的费用,应该全额记入管理人的收入,代销机构是人角色,其分成部分是管理人的成本。至于大家关注的可能存在的双重征税的问题,营业税是流转税,就是每个环节都要征税。

也有公司认为,基金管理人、代销机构、投资者存在事实上的三方法律关系,在代销方式中,手续费收入是由代销机构和基金管理人瓜分,而不是基金管理人先收后返(代销机构)的过程。基金公司支付手续费资金给代销机构,只是因为有清算便利而进行的代收代付,不应列为基金公司成本。另外,在很多情况下,基金公司只是得到了一个打包的资金,客户资料根本无从拿到,客户还是代销机构的客户。可见代销机构是和基金公司平等地服务客户,一方抓客户资源,一方管理资金,各司其职,是“合作伙伴”关系,而不仅仅是“”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更应根据各自份额分别确认收入。

问题二:向投资人收取的基金销售手续费减免时,基金公司先收后返的手续费是否确认收入并缴纳营业税。

对特定基金投资人减免销售手续费有两种操作方法,一是直接减免,不收取;二是先收后返。对前者,实务中的争议不大,即减免了就无需在账面计量和核算了。但对后者,在税务处理和会计计量上还存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既然收了就应确认收入,返还时作为费用,并且要对方提供发票才能计人费用,否则就只能税后列支。另一种观点认为:只要在交易时达成了协议,并且是合法合规的,则先收后返时,应将返还作为正常销售折扣,直接冲减收入。

问题三,后端收费模式下,基金公司预先给代销机构的销售手续费应如何列支,待收到手续费时,基金公司又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涉税问题如何界定,核心问题在于是否确认为基金公司收入,是总额法、净额法之争的极端情况。

问题四,基金公司将代销机构分成的管理费收入即尾随佣金往往通过挤占其他费用科目来列支,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同时,尾随佣金由于均在代销机构总部入账,缺乏有效监管。对此,现行制度尚未明确规定有关各方如何确认和核算。

以上问题对整个基金业、相关企业和个人乃至整个经济秩序都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是客观上为企业设立小金库提供了便利。一些基金公司将销售手续费支付给代销机构后,往往难以获得合法单据,甚至一些基金公司将款项汇至对方指定账户后未能获得任何单据;二是无法按统一标准反映经营成果。不利于掌握真实的信息;三是引发了恶性竞争,违背了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内控制度相对较松,行为不够规范的基金公司所采取的业务处理方式则较为激进,不利于平等竞争。同时,随着竞争趋于激烈,将迫使原来采取谨慎处理方式的基金公司不得不向其它基金公司靠拢,进一步加剧竞争环境的恶化;四是基金公司内部控制存在潜在风险。由于缺少规范统一的代销手续费处理模式,基金公司内部存在的重销售轻财务现象,弱化了对关键环节的管理和监控,使得基金公司处理此类业务的内控风险人为增大。五是国家税收出现流失,净额法由于少确认了一部分收入,少征了流转税,流到体制外的收入也造成所得税流失。

据统计,仅2004年全年累计新发行基金就达1821.40亿元,股票型、债券型、货币型基金的比例大约为75:10:15,直销、代销约为3:7,而实务中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手续费计提比例一般分别为1%、5‰和0,再考虑到对大客户所采取的手续费减免因素,由此测算2004年各基金公司新发基金销售手续费收入应收取数近10亿。而存量基金申购、赎回时发生的手续费金额更大。2004年基金新发规模超过过去三年的总和,增长速度惊人,相应地,应收取手续费的增长速度也相当惊人。由于此类问题所涉金额较大且呈不断增长之势,对基金公司会计报表造成巨大影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应尽快制定统一政策,保证会计信息的可信、可比、可用,保证基金业健康发展。

(三)解决方案:不管是采用“总额法”或“净额法”,都应尽快明确,使基金业有个统一的规范。

对于问题一,有以下方案供选择:

方案一:按照收支两条线的设计理念,采纳“总额法”核算方法,将对客户收取的基金申(认)购费,全额记入基金公司收入,支付代销机构应收取的费用部分作为费用支出,并索取正规票据。此方案对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有积极的意义。

方案二:基于基金管理人、销

售渠道、投资者之间事实存在的三方法律关系,考虑到基金销售的行业特性和现状,比照电信、旅游行业等行业按净额征收营业税的做法,确认基金管理人、代销渠道分享投资者支付的手续费,并根据实际分享额分别确认收入。如代销渠道可提供正规发票,基金公司可直接以净额入账;如代销渠道在其经营范围内不能提供正规发票,则由基金公司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报备(证明该笔返还的对象和用途)后以基金销售手续费净额入账,不能提供相应证明材料的,不得扣除。此方案更符合业务现状,体现政策扶持倾向,也更易于被业界接受。同时,由于此方案将代销机构手续费分成收入直接确认为代销机构的收入,也从制度上加强了监管,规避了这部分资金转为代销机构“小金库”的风险。

对于问题二,比照对电信业销售折让的处理方法,对符合条件的特定投资人,且在交易时达成了合法协议并经披露的,则在返还时就应该作为基金公司正常的销售折扣,允许作为核算收入时的直接抵减,即允许其在税前扣除。为慎重起见,可要求返还时必须提供与交易付款时相同的收款人及银行信息。

对于问题三,对后端收费模式,从简单核算和保证税收收入的角度,解决方案是基金公司当期记入费用,日后收回时再确认收入并缴纳相应流转税、所得税,这种极端稳健的做法虽然会导致当期税收的减少,但在以后年度会补回。

对于问题四,建议对管理费收入分成协议中有明确约定的,则根据管理人和代销机构各自取得的分成部分分别确为管理费收入、中间业务收入,据以进行有关的会计、税务处理。无明确约定的,全部确认为基金公司的收入,发生管理费收入分享时,也即意味着基金公司为营销而增加的费用,应允许基金公司作为正常的销售费用予以列支,在一定比例限额内予以税前扣除,超过限额部分进行纳税调整。

基金销售手续费的财税处理关系到基金公司的主要财务指标,关系到基金公司的营业税、所得税乃至个人所得税的相关处理,关系到基金业的市场环境,是目前全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应早日出台相应明确的政策,以规范其行为。

二、关于基金公司广告费、业务宣传费列支问题

(一)现状: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四十条的规定,企业每年在税前用于广告宣传的费用为营业收入的2.5%。但是,在实务操作中,基金公司实际开支的广告宣传费远远高于此。比如,据某基金公司2002年至2004年财务报表数据统计,三年合计营业收入63939万元,按2.5%标准可以税前列支的广告与宣传费1.599万元,实际支出为2520万元,超过920万元,因此进行纳税调整补缴所得税165余万元。

(二)存在问题分析: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基金销售买方市场的现实,基金公司为不断扩大基金销售规模,在市场推广方面必须增加大量的广告宣传支出,以保证公司产品顺利售出,同时按证监会现行规定,基金发行阶段的招募书与发行公告费用也必须由基金公司承担,这对基金公司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负担。按基金管理费年费率1%计算,管理一只年平均规模40亿元的基金,年管理费收入为4000万元,据此提取的广告费及业务宣传费(2.5%)仅100万元,而在证监会指定的三大报刊登初始招募书就需用120万元左右,在其他媒体发行广告与印刷业务宣传册则要根据设定基金销售市场范围的大小有不等金额的支出,按一般水平估计电视与媒体广告年200~300万元,宣传册年100—300万元不等,而2005年以来的市场状况是基金平均首发规模在10亿元左右,按上述计算方法,公司可提取的广告宣传费用25万元还不够在一家指定报刊刊登招募书的费用。

由于广告费为基金公司基金发行费用中的主要项目,在费用总额中占有较高比率。税前扣除比例过低,体现不出对基金业的政策扶持,不利于其大力发展。由于受广告宣传费税前扣除比例的限制,一些公司将一些广告宣传方面的费用挤占到其他费用科目进行核算,带来了核算上的一些混乱。可见,目前规定的税前扣除标准并不适合基金业。

(三)解决方案:《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四十条还规定,纳税人因行业特点等特殊原因确实需要提高广告费扣除比例的,须报国家税务总局批准。从目前基金业的行业特点来看,其广告宣传费的税前扣除比例偏低。建议对基金公司的广告与宣传费列支标准提高到营业收入的5%,可基本满足业务实际需要。

三、基金取得的股票红利、债券利息、储蓄存款利息收入的税务处理及会计核算

(一)现状:财税[2002]128号文中规定“对基金取得的股票的股息、红利收入,债券的利息收入、储蓄存款利息收入,由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企业和银行在向基金支付上述收入时代扣代缴20%的个人所得税”(自2005年6月13日起,减半征收)。此规定并未区分基金持有人是个人还是机构的情况,由此造成基金持有人为企业时,也要被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造成一些理解上的混乱,而又未见其他明确解释,从而引发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企业和银行在向基金支付上述收入时是否代扣相关个税执行不一。目前,在深交所上市的公司在支付此类分红或利息时,就存在有的代扣有的未代扣现象。而基金存款作为银行的同业存款,一直未代扣个人所得税。

(二)存在问题分析:

基金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利分红、债券派息或银行结息时,由于不少公司理解个人需纳个税而企业不需纳个税,所以,存在有的代扣有的不代扣现象。虽然各基金公司根据谨慎性原则,对未代缴部分由各证券投资基金补提后挂在基金会计的应缴税金上,但由于税务部门在征管中,并未把基金这种虚拟体当作纳税人,也无具体规定由基金公司代为办理代扣代缴手续,导致基金会计中该科目的余额长期挂账。据调查,不少基金都有代扣税款挂账无法缴出,一些基金公司旗下各基金代扣税款累计超过千万元长期挂账而不能处理。

事实上,对这部分所得开征个人所得税损害了税收公平原则,在理论上也颇值得商榷。首先,损害了个人基金投资者的利益。我国绝大多数的基金合同对基金收益分配制定了3项限定条件:(1)若基金投资当期亏损,则不进行收益分配;(2)基金收益分配后,基金份额资产净值不能低于面值;(3)基金当年收益应先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才可进行当年收益分配。在来源处扣缴个税的做法使得个人投资者的股息、利息收入在来源处就被扣缴了个税,必然导致以税后收入来弥补基金前期和当期可能存在的投资损失,甚至可能因提前扣除税收,致使基金份额资产净值低于面值,进而不能满足分配条件。其次,提早了未分配收入的纳税时间。《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基金收益分配比例不得低于基金净收益的90%。若在来源处预先扣缴了个税,则意味着基金未分配的部分也提前承担了税负。第三,违背了基金投资者收入确认原则。按照国际惯例,基金投资者不是在基金获得收益时,而是在基金分配收益时才被确认获得基金收益,并产生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我国在来源处扣缴个税的做法恰恰违背了收入确认的国际惯例。第四,基金作为一个资金集合体投资于股票、债券、银行存款等,基金投资者不只包括个人,还有机构、企业,代扣代缴单位根本无法划分投资于本部分的基金,哪些资金来自个人,那些资金来自机构、企业,如果统一代扣20%(或10%)的税金,相当于对机构、企业的资金所得也征收了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就显得名不符实了。

另外,基金存放在银行中的款项,是按照同业存款核算的,其利率高于一般储蓄存款,而银行对同业存款是不履行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义务的,这也使财税[2002]128号文中规定银行作为扣缴义务人履行对基金的储蓄存款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规定流于形式。

(三)解决方案:算改革大账,建议取消对上市公司向基金派发股息、红利及利息或债券派息银行结息环节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做法,基金业做大以后给国民经济

所带来的贡献,远比这部分个人所得税要大。

否则,建议由基金公司作为扣缴义务人,在向个人派息分红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但也存在操作中的难度,因为上市公司分红或债券派息时与基金分红时的投资者已发生了变化,无法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核算。所以,我们倾向于第一种方案。

对基金已代扣下来的个人所得税,应明确相应处理原则,尽快将这部分长期挂账的税款收缴入库,减少国家税收的滞压甚至流失。同时,应注意基金会计在核算科目上的规范问题。由于目前基金不是纳税主体,通过基金公司上缴该类代扣税款时,会计核算上应作统一规定。

四、关于基金公司“基金投资减值准备”问题

(一)现状:

目前基金公司的基金投资包括两种:(1)作为封闭式基金发起人认购一定比率的封闭式基金,该部分基金投资又包括可流通部分和持有到期部分;(2)部分基金公司认购了一定比率的公司自己发行的开放式基金。

封闭式基金普遍存在较大幅度的折价,最近的加权平均折价率达到了30%,少数基金折价率甚至一度超过40%,这与国外平均10-15%的折价率相比处于非正常状态。

从会计核算上看,基金公司对基金的投资采用基金市价法,而由于封闭式基金处于高折价状态,使基金公司投资封闭式基金从账面上看,显得损失惨重。

(二)存在问题分析:

选择市价法而非基金净值计价是封闭式基金高折价给投资者带来损失的重要制度原因。根据《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作为封闭式基金的持有人,出于审慎原则,都采取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计提减值准备,迫使投资者对基金市场价格变化的关注远大于对基金净值的关注,从而使长期持有的战略事实上成为短期的波段炒作,为维持账面利润而及时兑现收益。事实上,封闭式基金有其特定的存续期,基金管理人按此存续期进行资产投资管理,当前的折价并不意味着持有到期后的损失,从长期来看,封闭式基金净值才体现其真正价值,按净值进行会计核算更有实际意义。国际会计准则为体现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的不同目的,将投资划分为交易和非交易两类,其中交易类按照市价估值,并记入当期损益;非交易类虽按市价估值但可不计入损益,因而可不考虑市价的影响。

(三)解决方案:根据长期持有部分按成本与净值孰低进行计价,短期持有部分按成本与市值孰低进行计价的原则,对于上述不同的基金投资,应采取不同的计提基金投资减值准备方法。

对于可流通的封闭式基金,如果基金公司计划在一年内卖出,则该部分投资应按照“短期投资”的方式进行核算;这部分封闭式基金投资应在期末按市价低于“短期投资”账面值的金额提取投资减值准备。

对于不可流通的封闭式基金,该部分投资应归于“长期投资”的方式进行核算;在期末按可收回金额低于“长期投资”账面值的金额提取投资减值准备。

对于开放式基金投资,减值准备都应该按基金投资账面值与期末基金总净值之间的差异作为投资减值准备的计提标准。

对持有封闭式基金采取差异化核算标准,长期持有下按净值计价,短期持有下按市价计价,则使持有人可以按照购买基金时的战略资产方案进行合理配置,无需因短期价格波动调整持有规模,将显著减少封闭式基金高折价给机构投资者账面核算带来的巨大损失,稳定其持有基金的信心。

五、关于基金公司风险准备金问题

(一)现状: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了从事贷款业务、保险业务、证券业务和信托业务的金融企业可以按照一定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准备金,但对基金公司未作相应规定,《证券投资基金会计核算办法》也未作规定。

在实务中应社保基金、保本型基金要求,基金公司按委托合同或担保协议在管理费中单独提取相当比例风险准备。目前通行的做法是鉴于合同条款还规定了这部分拨付的准备在规定时间内公司不能支配、以及回转支付给委托人、担保人等情况,将这部分收入在计提准备时作为负债,等合同规定的期限结束并正式支付基金公司时才确认收入,但制度并未规定。

(二)存在问题:

问题一:基金公司作为金融企业的一种类型,也存在亏损的风险;基金公司发行基金份额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采取资产组合方式对基金财产进行管理、运用,其运作和发展涉及到广大基金投资者的利益,不提取风险准备金,不符合会计谨慎性原则。

问题二:在管理费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风险准备,与金融保险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风险准备有着明显区别,此类风险准备在会计上应如何核算?

(三)解决方案:

对于问题一,应在有关制度修订时,明确基金公司按照净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风险准备金,并明确相应列账方式,即作为利润分配处理,提取时借记“利润分配”,贷记“一般风险准备”,用于弥补亏损,不得用于分红、转增资本。

对于问题二,从基金公司角度来看,并不是会计制度中的风险准备,而是一种正常营销手段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并不影响其收入实质,如果该准备发生回转,也只是其正常的业务费用支出。所以,我们建议按照权责发生制,在发生时全额记入收入,借记银行存款/应收款,贷记管理费收入,并依法纳税。收到风险准备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款,如果发生回转,则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应收款。这种处理与通行的原则相一致,基金公司作为金融企业中的一种,没有必要特殊化。

六、基金直销账户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基金公司为了顺利开展基金认(申)购和赎回业务,一般都以基金公司的名义开设有基金直销银行账户,部分基金公司自己开发使用了基金登记结算系统,还以基金公司自己的名义开设有基金登记结算银行账户。

目前,对该类账户是否纳入基金公司的会计核算范畴,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一是完全纳入基金公司会计核算系统中,该类账户的每一笔款项进出均予以反映;二是将该类账户单独设置一个会计主体,期末将其账户的余额合并到公司会计报表中;三是将该类账户单独设置一个会计主体,但不合并报表,只是在期末将上述账户中应归属公司的利息、手续费等款项划入公司账户,公司只在实际收到款项时进行核算。

由于上述账户以基金公司名义开设,从法律的角度,该类账户日常核算应该并入公司会计核算范围内,即采取第一种方式进行核算,否则,会形成事实上的体外循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合并到公司账上,表内反映,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会计信息扭曲,在新基金发行期间或大额赎回情况下,基金公司资产总额会出现虚增的情况(含部分客户的在途资金),此时,建议通过单设会计科目来进行调整,不影响分析。否则,表外同时增加资产和负债也仅仅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扭曲会计信息,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但这部分资金游离于正常监督之外,极易失控,带来的危害更大。

关于直销账户的利息收入,分两块,一块是时间差,是客户在途资金在申购和清算时滞留形成的;一块是利率差,是基金公司作为同业存款利率高于银行活期存款利率形成的利差收入。利率差是依靠基金公司所拥有的同业资格才能取得的,因此,应属于基金公司所有。财政部应明确相关处理政策。

七、证券投资基金相关业务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货币市场基金的会计核算办法

目前货币基金的核算在很多具体细节上存在同为货币基金但核算方法不一致的情况,比如债券利息计提,特别是浮动债券利息和贴现票据利息计提、预提费用的核算(如:预提金额与实际金额不一致时的调整)等。由于目前缺少针对货币市场基金的核算和报表编制方面的核算规定,造成各基金在具体核算和编报时有不同的理解和

做法,影响了货币基金的可比性。

(二)买断式回购或准买断式回购的会计核算办法

目前关于这类业务的核算还没有正式的核算办法公布。只是有一份证监会的方案,但财政部还没有明确。同时,为了能顺利进行会计处理,此方案增加了很多新的科目,但新增科目还未得到财政部的确认。

(三)银行间同业市场交易债券的估值方法。目前银行间同业市场交易的债券普遍按购入成本加债券利息估值,此种估值方法在市场利率波动较大时,债券市场价格与成本会有较大差异,按成本估值已不能反映债券市场价格,其溢价或折价平时未能估值,而在债券到期或买卖债券时一次反映,对投资者有失公允,建议明确该类债券的估值方法,或者可参考货币市场基金的影子价格来作为参考值。

(四)权证的会计核算办法

同“买断式回购会计核算”一样,目前财政部没有明确此核算的具体规定,同时新增的一些权证核算科目也没有得到财政部正式确认。

(五)关于收益分配的会计处理,建议明确基金分红的登记日、除权日和实际分红日的规定,解决现行各家开放式基金在分红日方面的不一致。

(六)基金关联方的范围及关联方交易的披露

目前基金监管还比较严格,关联方主要包括管理人、股东及股东的关联方、托管行等,还缺少对关联方范围及关联方交易披露的具体细则。

八、关于基金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格式和编制说明

目前,基金公司执行的是统一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但从没有专门法规规定基金公司财务会计报表的具体格式和编制说明。金融行业内部不同类型的金融企业之间,会计报表存在不小差异。基金业与其他金融企业相比,有很大的特殊性,且基金公司作为后兴起的金融企业,其在管理模式、业务性质等方面都有别于其他类型的金融企业,在核算上也有自身的特点。目前,报表体系套用其他类型金融企业,针对性不强,造成基金公司财务人员在编制报表时由于理解上的不同,往往很不一致,也会使报表阅读者在理解上产生误差或错误等。为便于基金公司编制统一的会计报表,以便于充分、合理提供基金公司的会计信息,建议针对基金公司规定会计报表的规范格式和具体的编制说明等,从而完善基金公司报表体系。

九、结束语

第14篇

在讲究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理念创新的“创新”时代中,基金创新无可厚非,但这种创新是否真正符合投资者利益、满足投资者需要呢?这又另当别论。

量化基金,有点尴尬

参考国外历史,量化投资的确是优秀的投资方法。量化基金基金经理詹姆斯・西蒙斯管理下的大奖章(Medallion)基金的年均净回报率是35.6%,比巴菲特、索罗斯等投资大师同期的年均回报率要高出10个百分点。看似风光的量化基金在国内的表现,却有点尴尬。

首先是身份的尴尬。国内的量化基金被冠以“类量化基金”的称谓,“最近我去银行,一个客户经理向我推荐南方小康ETF。说是非常创新,是国内第一款可投资股指期货的基金。我有点心动。”晓钊,某通讯器材公司售后工程师,已到而立之年的他,对投资理财报以更多的关注。

原因是目前国内还缺乏完全意义上的量化基金产品,这些产品对量化投资策略的运用,更多还是停留在概念层面,管理人的主观因素占据了主导地位,缺乏数量化选股的应用,“完全量化”也并不现实;量化投资中,模型是关键。标准的量化基金即是将投资专家的思想、经验和直觉反映在量化模型中,利用电脑帮助人脑处理大量信息,并进行投资决策。然而翻阅季报,却难找到关于量化模型选股的具体介绍。

当然还有业绩的尴尬。依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2010年第二季度,已有的8只量化基金亏损幅度在12%与21%之间。上半年在可比的166只标准股票型基金中,除了中海量化排在34名,其余量化基金均在100名以后。

分级基金,一把双刃剑

2010年的7月,分级基金可谓是一骑绝尘。

截至7月29日,7月份表现最好的前5只股票型基金依次为银华锐进、国泰估值进取、国投瑞银瑞福进取、国联安双禧B和长盛同庆B,这5只基金毫无例外地都是带有杠杆性质的基金。其中,银华锐进净值增长高达28.28%,成为7月最牛基金。

7月股市的反弹上涨,较高水平的杠杆设计,是分级基金获得较高收益的主要原因。银河证券首席基金分析师王群航指出,在反弹行情来临之时,杠杆产品是博取波段收益的最好选择。而银华锐进等分级基金积极表现也印证了这样的特点。

在上涨市场中,分级基金利用杠杆作用放大投资收益,可是到了熊市,杠杆作用的效果同样存在,基金亏损也会放大。以国投瑞银瑞福进取为例,尽管7月份净值增长率高达20.66%,但国投瑞金进取这只杠杆基金今年以来(截至7月29日)净值下跌幅度仍然高达23.61%。

成也“分级”,败也“分级”,所以投资者不能因为分级基金的高回报性从而忽略其高风险性。

基金参与股指期货,多一种投资工具而已

自4月21日《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指引》正式实施以来,中证南方小康ETF及联接基金(简称南方小康)成为国内首只在法律文件中明确约定了投资股指期货的基金。

基金可以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是否意味着以后无论市场涨跌与否,都可以获得正收益呢?很多投资者对这款产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咨询,这也成为了目前冷清市场里较为难得的状况。

而本文要告诉你的是,不要对其期望过高,参与股指期货,只不过是基金增加了一种投资工具而已。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参与股指期货投资不会成为基金投资的主要行为,更不会大幅度增加基金的投资业绩。这是因为《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指引》对基金参与股指期货的持仓规模、投资杠杆、日渐回转交易都有严格控制,即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份额只是基金投资份额中很少一部分。如南方小康在契约中规定“南方小康投资于股指期货的比重最多不会超过基金资产的5%。”

同时,这部分较少份额基金只能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套保,它的作用主要是平缓市场波动,不会进行更大风险的投机交易,所以基金参与股指期货的获利空间很有限。

另外,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基金管理人势必要具备很强的择时能力和期货交易能力,这对基金管理人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所以说,基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只不过是原来的投资工具中(如股票、债券、短期票据、权证等)增加了一种投资工具而已,不用对其有太多的期望。相信不久的将来,基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类保本基金:没有保本承诺

2010年7月28日,国内第一款“类保本”基金――嘉实稳固收益债券型基金公开募集。

说它类保本,是其本质上还是一只债券型基金,但采用了与保本基金一致的CPPI的保本策略。简单来说,嘉实稳固就是一只采用保本技术的债券型基金。

应该说,类保本基金兼顾了债券型基金和保本基金的特点。首先是成本较低。相较于保本基金1%~1.5%的申购费,嘉实稳固收益在各阶段的申购费均为0,且管理费、托管费也低于保本基金,还无需承担担保费。其次是流动性较高,嘉实稳固虽然具有类似保本基金的3年期运作周期,但可随时灵活变现。

同时我们也该看到,类保本基金毕竟不是保本基金,没有相应的保本条款和担保人机制,所以不承诺保本;此外,虽然类保本基金对外宣称“处于保本而胜保本”,强调本金的安全。然而债券型基金本身就具备收益稳定、风险较低的固定收益特征。既然债券型基金本身已经非常安全,再去强调本金安全,吸引力不够大。

主题类基金:看上去很美

如今市面上开始涌现出一批主题类基金,他们凭借明显个性特征的投资目标和投资标的,深深吸引着投资者的眼球。

纵观主题类基金,有的主要投向某一行业或者领域的优质股票,比如地产、消费、低碳等,有的则根据经济周期或者国家政策导向来指定投资决策,比如通胀通缩等,有的则更关注上市公司的本身的持续发展与道德责任。

拥有比普通基金(比如稳定增利、优势增长、大盘蓝筹等)更炫目耀眼的基金名称,有明确导向的投资决策,吸引投资者自然不在话下。

那么抛开这层美丽的外衣,我们应该思索:主题类基金的创新对投资者的意义有多大?

其实主题类基金的内核无外乎就是投资自己看好的优质股票,说白了这与普通股票型基金并无区别。主题类基金看好的股票,普通股票型基金如果看好,照样倾入资产进行投资,可能只是资产投入的比重不同而已;另外,主题类基金可能只专攻某一行业股票,其余行业可能不做选择或者投入比重很少,股市瞬息万变,很难找到长期保持优秀表现的股票。

第15篇

【关键词】基金 财税 会计 政策 调查

近年来,我国基金业发展迅猛,截至2005年6月30日,大陆市场获准开业的基金公司合计47家,共管理190只基金,基金规模已超过4200亿元,基金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正日益扩大。随着基金业的快速发展,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尤其是对各种创新工具的税务处理与会计核算上,由于缺少统一的规范,使得各基金公司按照各自的理解进行处理,从而导致各基金公司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可比性不强。同时,由于恶性竞争,部分代销手续费和尾随佣金流人体制外,带来国家税收的流失和市场秩序的混乱,基金行业相关财税法规及会计核算制度亟待修订。

深圳市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各种金融创新工具在国内运用较早,注册地在深圳的基金公司约占全国的1/3,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进一步了解基金行业快速发展中相应的财税政策、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有关财税制度与会计政策,堵塞收入黑洞,维护财经秩序,保证基金业会计信息质量,深圳专员办于2005年9月,对深圳市基金行业执行财税政策及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形成如下报告:一、基金公司销售手续费的财税政策及会计核算

(一)现状:,国内基金市场已经进入到以开放式基金为主的,基金销售市场也进入到严重的买方市场阶段,基金公司向各销售商按基金销售规模支付了一定比例的销售手续费。同时,根据《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在符合规定条款的情况下,可以对特定基金投资人减免销售手续费。基金销售手续费主要包括基金交易时发生的认购费、申购费及赎回费,交易时由代销机构向投资人收取,由投资人直接承担,归代销机构和基金管理人所得。

目前,实务操作中这部分销售手续费绝大多数归代销机构所得。发生时有三种核算方式:

1.净额法。即基金公司将对客户收取的手续费收入总额,减去属于代销机构应收取的费用部分(对代销机构应得部分作代收代付处理),剩余部分记入基金公司收入,这种形式用得较普遍。

2.总额法。即基金公司将收取的手续费总额确认为收入,将支付给代销机构的部分作为费用核算。

3.后端收费模式。交易时向投资人免收手续费,销售手续费以基金销售服务费或挂应收款的方式由基金资产列支,按日计提,按月由基金资产统一划给基金公司,再由基金公司按代销协议约定划付给代销机构。后端收费有助于鼓励持有人长期持有基金。实务中有的是先记入应收账款,待赎回时收到费用再结转损益,也有的直接记入当期费用,待赎回时收到冲减费用,还有的按比例逐期分摊但比例确定方法不明确。

另外,由于基金公司难以广泛设立自己的销售,绝大部分基金销售委托银行、券商或专业基金销售公司等代销机构进行。从现状来看,基金公司不仅要向代销机构支付基金交易时直接向投资人收取的手续费之外,还不得不将基金管理费收入与代销机构进行分成,作为代销机构获得的尾随佣金。

(二)存在问题分析:

问题一:基金公司销售手续费究竟是按总额法还是按净额法确认收入,在现有的制度中未有明确规定,甚至没有合适的会计科目反映和披露该项成本支出,这使得各基金公司根据自身的主观判断对这一相同业务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

有公司认为,基金公司取得的手续费收入是作为基金管理人向投资者收取的费用,应该全额记入管理人的收入,代销机构是人角色,其分成部分是管理人的成本。至于大家关注的可能存在的双重征税的问题,营业税是流转税,就是每个环节都要征税。

也有公司认为,基金管理人、代销机构、投资者存在事实上的三方关系,在代销方式中,手续费收入是由代销机构和基金管理人瓜分,而不是基金管理人先收后返(代销机构)的过程。基金公司支付手续费资金给代销机构,只是因为有清算便利而进行的代收代付,不应列为基金公司成本。另外,在很多情况下,基金公司只是得到了一个打包的资金,客户资料根本无从拿到,客户还是代销机构的客户。可见代销机构是和基金公司平等地服务客户,一方抓客户资源,一方管理资金,各司其职,是“合作伙伴”关系,而不仅仅是“”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更应根据各自份额分别确认收入。

问题二:向投资人收取的基金销售手续费减免时,基金公司先收后返的手续费是否确认收入并缴纳营业税。

对特定基金投资人减免销售手续费有两种操作方法,一是直接减免,不收取;二是先收后返。对前者,实务中的争议不大,即减免了就无需在账面计量和核算了。但对后者,在税务处理和会计计量上还存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既然收了就应确认收入,返还时作为费用,并且要对方提供发票才能计人费用,否则就只能税后列支。另一种观点认为:只要在交易时达成了协议,并且是合法合规的,则先收后返时,应将返还作为正常销售折扣,直接冲减收入。

问题三,后端收费模式下,基金公司预先给代销机构的销售手续费应如何列支,待收到手续费时,基金公司又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涉税问题如何界定,核心问题在于是否确认为基金公司收入,是总额法、净额法之争的极端情况。

问题四,基金公司将代销机构分成的管理费收入即尾随佣金往往通过挤占其他费用科目来列支,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同时,尾随佣金由于均在代销机构总部入账,缺乏有效监管。对此,现行制度尚未明确规定有关各方如何确认和核算。

以上问题对整个基金业、相关和个人乃至整个经济秩序都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是客观上为企业设立小金库提供了便利。一些基金公司将销售手续费支付给代销机构后,往往难以获得合法单据,甚至一些基金公司将款项汇至对方指定账户后未能获得任何单据;二是无法按统一标准反映经营成果。不利于掌握真实的信息;三是引发了恶性竞争,违背了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内控制度相对较松,行为不够规范的基金公司所采取的业务处理方式则较为激进,不利于平等竞争。同时,随着竞争趋于激烈,将迫使原来采取谨慎处理方式的基金公司不得不向其它基金公司靠拢,进一步加剧竞争环境的恶化;四是基金公司内部控制存在潜在风险。由于缺少规范统一的代销手续费处理模式,基金公司内部存在的重销售轻财务现象,弱化了对关键环节的管理和监控,使得基金公司处理此类业务的内控风险人为增大。五是国家税收出现流失,净额法由于少确认了一部分收入,少征了流转税,流到体制外的收入也造成所得税流失。

据统计,仅2004年全年累计新发行基金就达1821.40亿元,股票型、债券型、货币型基金的比例大约为75:10:15,直销、代销约为3:7,而实务中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手续费计提比例一般分别为1%、5‰和0,再考虑到对大客户所采取的手续费减免因素,由此测算2004年各基金公司新发基金销售手续费收入应收取数近10亿。而存量基金申购、赎回时发生的手续费金额更大。2004年基金新发规模超过过去三年的总和,增长速度惊人,相应地,应收取手续费的增长速度也相当惊人。由于此类问题所涉金额较大且呈不断增长之势,对基金公司会计报表造成巨大影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应尽快制定统一政策,保证会计信息的可信、可比、可用,保证基金业健康发展。

(三)解决方案:不管是采用“总额法”或“净额法”,都应尽快明确,使基金业有个统一的规范。

对于问题一,有以下方案供选择:

方案一:按照收支两条线的设计理念,采纳“总额法”核算方法,将对客户收取的基金申(认)购费,全额记入基金公司收入,支付代销机构应收取的费用部分作为费用支出,并索取正规票据。此方案对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有积极的意义。

方案二:基于基金管理人、销

售渠道、投资者之间事实存在的三方法律关系,考虑到基金销售的行业特性和现状,比照电信、行业等行业按净额征收营业税的做法,确认基金管理人、代销渠道分享投资者支付的手续费,并根据实际分享额分别确认收入。如代销渠道可提供正规发票,基金公司可直接以净额入账;如代销渠道在其经营范围内不能提供正规发票,则由基金公司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报备(证明该笔返还的对象和用途)后以基金销售手续费净额入账,不能提供相应证明材料的,不得扣除。此方案更符合业务现状,体现政策扶持倾向,也更易于被业界接受。同时,由于此方案将代销机构手续费分成收入直接确认为代销机构的收入,也从制度上加强了监管,规避了这部分资金转为代销机构“小金库”的风险。

对于问题二,比照对电信业销售折让的处理方法,对符合条件的特定投资人,且在交易时达成了合法协议并经披露的,则在返还时就应该作为基金公司正常的销售折扣,允许作为核算收入时的直接抵减,即允许其在税前扣除。为慎重起见,可要求返还时必须提供与交易付款时相同的收款人及银行信息。

对于问题三,对后端收费模式,从简单核算和保证税收收入的角度,解决方案是基金公司当期记入费用,日后收回时再确认收入并缴纳相应流转税、所得税,这种极端稳健的做法虽然会导致当期税收的减少,但在以后年度会补回。

对于问题四,建议对管理费收入分成协议中有明确约定的,则根据管理人和代销机构各自取得的分成部分分别确为管理费收入、中间业务收入,据以进行有关的会计、税务处理。无明确约定的,全部确认为基金公司的收入,发生管理费收入分享时,也即意味着基金公司为营销而增加的费用,应允许基金公司作为正常的销售费用予以列支,在一定比例限额内予以税前扣除,超过限额部分进行纳税调整。

基金销售手续费的财税处理关系到基金公司的主要财务指标,关系到基金公司的营业税、所得税乃至个人所得税的相关处理,关系到基金业的市场环境,是目前全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应早日出台相应明确的政策,以规范其行为。

二、关于基金公司广告费、业务宣传费列支问题

(一)现状: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四十条的规定,企业每年在税前用于广告宣传的费用为营业收入的2.5%。但是,在实务操作中,基金公司实际开支的广告宣传费远远高于此。比如,据某基金公司2002年至2004年财务报表数据统计,三年合计营业收入63939万元,按2.5%标准可以税前列支的广告与宣传费1.599万元,实际支出为2520万元,超过920万元,因此进行纳税调整补缴所得税165余万元。

(二)存在问题分析: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基金销售买方市场的现实,基金公司为不断扩大基金销售规模,在市场推广方面必须增加大量的广告宣传支出,以保证公司产品顺利售出,同时按证监会现行规定,基金发行阶段的招募书与发行公告费用也必须由基金公司承担,这对基金公司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负担。按基金管理费年费率1%,管理一只年平均规模40亿元的基金,年管理费收入为4000万元,据此提取的广告费及业务宣传费(2.5%)仅100万元,而在证监会指定的三大报刊登初始招募书就需用120万元左右,在其他媒体发行广告与印刷业务宣传册则要根据设定基金销售市场范围的大小有不等金额的支出,按一般水平估计电视与媒体广告年200~300万元,宣传册年100—300万元不等,而2005年以来的市场状况是基金平均首发规模在10亿元左右,按上述计算方法,公司可提取的广告宣传费用25万元还不够在一家指定报刊刊登招募书的费用。

由于广告费为基金公司基金发行费用中的主要项目,在费用总额中占有较高比率。税前扣除比例过低,体现不出对基金业的政策扶持,不利于其大力发展。由于受广告宣传费税前扣除比例的限制,一些公司将一些广告宣传方面的费用挤占到其他费用科目进行核算,带来了核算上的一些混乱。可见,目前规定的税前扣除标准并不适合基金业。

(三)解决方案:《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四十条还规定,纳税人因行业特点等特殊原因确实需要提高广告费扣除比例的,须报国家税务总局批准。从目前基金业的行业特点来看,其广告宣传费的税前扣除比例偏低。建议对基金公司的广告与宣传费列支标准提高到营业收入的5%,可基本满足业务实际需要。

三、基金取得的股票红利、债券利息、储蓄存款利息收入的税务处理及会计核算

(一)现状:财税[2002]128号文中规定“对基金取得的股票的股息、红利收入,债券的利息收入、储蓄存款利息收入,由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企业和银行在向基金支付上述收入时代扣代缴20%的个人所得税”(自2005年6月13日起,减半征收)。此规定并未区分基金持有人是个人还是机构的情况,由此造成基金持有人为企业时,也要被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造成一些理解上的混乱,而又未见其他明确解释,从而引发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企业和银行在向基金支付上述收入时是否代扣相关个税执行不一。目前,在深交所上市的公司在支付此类分红或利息时,就存在有的代扣有的未代扣现象。而基金存款作为银行的同业存款,一直未代扣个人所得税。

(二)存在问题分析:

基金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利分红、债券派息或银行结息时,由于不少公司理解个人需纳个税而企业不需纳个税,所以,存在有的代扣有的不代扣现象。虽然各基金公司根据谨慎性原则,对未代缴部分由各证券投资基金补提后挂在基金会计的应缴税金上,但由于税务部门在征管中,并未把基金这种虚拟体当作纳税人,也无具体规定由基金公司代为办理代扣代缴手续,导致基金会计中该科目的余额长期挂账。据调查,不少基金都有代扣税款挂账无法缴出,一些基金公司旗下各基金代扣税款累计超过千万元长期挂账而不能处理。

事实上,对这部分所得开征个人所得税损害了税收公平原则,在上也颇值得商榷。首先,损害了个人基金投资者的利益。我国绝大多数的基金合同对基金收益分配制定了3项限定条件:(1)若基金投资当期亏损,则不进行收益分配;(2)基金收益分配后,基金份额资产净值不能低于面值;(3)基金当年收益应先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才可进行当年收益分配。在来源处扣缴个税的做法使得个人投资者的股息、利息收入在来源处就被扣缴了个税,必然导致以税后收入来弥补基金前期和当期可能存在的投资损失,甚至可能因提前扣除税收,致使基金份额资产净值低于面值,进而不能满足分配条件。其次,提早了未分配收入的纳税时间。《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基金收益分配比例不得低于基金净收益的90%。若在来源处预先扣缴了个税,则意味着基金未分配的部分也提前承担了税负。第三,违背了基金投资者收入确认原则。按照国际惯例,基金投资者不是在基金获得收益时,而是在基金分配收益时才被确认获得基金收益,并产生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我国在来源处扣缴个税的做法恰恰违背了收入确认的国际惯例。第四,基金作为一个资金集合体投资于股票、债券、银行存款等,基金投资者不只包括个人,还有机构、企业,代扣代缴单位根本无法划分投资于本部分的基金,哪些资金来自个人,那些资金来自机构、企业,如果统一代扣20%(或10%)的税金,相当于对机构、企业的资金所得也征收了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就显得名不符实了。

另外,基金存放在银行中的款项,是按照同业存款核算的,其利率高于一般储蓄存款,而银行对同业存款是不履行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义务的,这也使财税[2002]128号文中规定银行作为扣缴义务人履行对基金的储蓄存款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规定流于形式。

(三)解决方案:算改革大账,建议取消对上市公司向基金派发股息、红利及利息或债券派息银行结息环节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做法,基金业做大以后给国民经济

所带来的贡献,远比这部分个人所得税要大。

否则,建议由基金公司作为扣缴义务人,在向个人派息分红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但也存在操作中的难度,因为上市公司分红或债券派息时与基金分红时的投资者已发生了变化,无法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核算。所以,我们倾向于第一种方案。

对基金已代扣下来的个人所得税,应明确相应处理原则,尽快将这部分长期挂账的税款收缴入库,减少国家税收的滞压甚至流失。同时,应注意基金在核算科目上的规范。由于基金不是纳税主体,通过基金公司上缴该类代扣税款时,会计核算上应作统一规定。

四、关于基金公司“基金投资减值准备”问题

(一)现状:

目前基金公司的基金投资包括两种:(1)作为封闭式基金发起人认购一定比率的封闭式基金,该部分基金投资又包括可流通部分和持有到期部分;(2)部分基金公司认购了一定比率的公司自己发行的开放式基金。

封闭式基金普遍存在较大幅度的折价,最近的加权平均折价率达到了30%,少数基金折价率甚至一度超过40%,这与国外平均10-15%的折价率相比处于非正常状态。

从会计核算上看,基金公司对基金的投资采用基金市价法,而由于封闭式基金处于高折价状态,使基金公司投资封闭式基金从账面上看,显得损失惨重。

(二)存在问题:

选择市价法而非基金净值计价是封闭式基金高折价给投资者带来损失的重要制度原因。根据《会计制度》规定,作为封闭式基金的持有人,出于审慎原则,都采取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计提减值准备,迫使投资者对基金市场价格变化的关注远大于对基金净值的关注,从而使长期持有的战略事实上成为短期的波段炒作,为维持账面利润而及时兑现收益。事实上,封闭式基金有其特定的存续期,基金管理人按此存续期进行资产投资管理,当前的折价并不意味着持有到期后的损失,从长期来看,封闭式基金净值才体现其真正价值,按净值进行会计核算更有实际意义。国际会计准则为体现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的不同目的,将投资划分为交易和非交易两类,其中交易类按照市价估值,并记入当期损益;非交易类虽按市价估值但可不计入损益,因而可不考虑市价的。

(三)解决方案:根据长期持有部分按成本与净值孰低进行计价,短期持有部分按成本与市值孰低进行计价的原则,对于上述不同的基金投资,应采取不同的计提基金投资减值准备。

对于可流通的封闭式基金,如果基金公司计划在一年内卖出,则该部分投资应按照“短期投资”的方式进行核算;这部分封闭式基金投资应在期末按市价低于“短期投资”账面值的金额提取投资减值准备。

对于不可流通的封闭式基金,该部分投资应归于“长期投资”的方式进行核算;在期末按可收回金额低于“长期投资”账面值的金额提取投资减值准备。

对于开放式基金投资,减值准备都应该按基金投资账面值与期末基金总净值之间的差异作为投资减值准备的计提标准。

对持有封闭式基金采取差异化核算标准,长期持有下按净值计价,短期持有下按市价计价,则使持有人可以按照购买基金时的战略资产方案进行合理配置,无需因短期价格波动调整持有规模,将显著减少封闭式基金高折价给机构投资者账面核算带来的巨大损失,稳定其持有基金的信心。

五、关于基金公司风险准备金问题

(一)现状: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了从事贷款业务、保险业务、证券业务和信托业务的金融企业可以按照一定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准备金,但对基金公司未作相应规定,《证券投资基金会计核算办法》也未作规定。

在实务中应社保基金、保本型基金要求,基金公司按委托合同或担保协议在管理费中单独提取相当比例风险准备。目前通行的做法是鉴于合同条款还规定了这部分拨付的准备在规定时间内公司不能支配、以及回转支付给委托人、担保人等情况,将这部分收入在计提准备时作为负债,等合同规定的期限结束并正式支付基金公司时才确认收入,但制度并未规定。

(二)存在问题:

问题一:基金公司作为金融企业的一种类型,也存在亏损的风险;基金公司发行基金份额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采取资产组合方式对基金财产进行管理、运用,其运作和涉及到广大基金投资者的利益,不提取风险准备金,不符合会计谨慎性原则。

问题二:在管理费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风险准备,与金融保险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风险准备有着明显区别,此类风险准备在会计上应如何核算?

(三)解决方案:

对于问题一,应在有关制度修订时,明确基金公司按照净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风险准备金,并明确相应列账方式,即作为利润分配处理,提取时借记“利润分配”,贷记“一般风险准备”,用于弥补亏损,不得用于分红、转增资本。

对于问题二,从基金公司角度来看,并不是会计制度中的风险准备,而是一种正常营销手段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并不影响其收入实质,如果该准备发生回转,也只是其正常的业务费用支出。所以,我们建议按照权责发生制,在发生时全额记入收入,借记银行存款/应收款,贷记管理费收入,并依法纳税。收到风险准备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款,如果发生回转,则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应收款。这种处理与通行的原则相一致,基金公司作为金融企业中的一种,没有必要特殊化。

六、基金直销账户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基金公司为了顺利开展基金认(申)购和赎回业务,一般都以基金公司的名义开设有基金直销银行账户,部分基金公司自己开发使用了基金登记结算系统,还以基金公司自己的名义开设有基金登记结算银行账户。

目前,对该类账户是否纳入基金公司的会计核算范畴,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一是完全纳入基金公司会计核算系统中,该类账户的每一笔款项进出均予以反映;二是将该类账户单独设置一个会计主体,期末将其账户的余额合并到公司会计报表中;三是将该类账户单独设置一个会计主体,但不合并报表,只是在期末将上述账户中应归属公司的利息、手续费等款项划入公司账户,公司只在实际收到款项时进行核算。

由于上述账户以基金公司名义开设,从的角度,该类账户日常核算应该并入公司会计核算范围内,即采取第一种方式进行核算,否则,会形成事实上的体外循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合并到公司账上,表内反映,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会计信息扭曲,在新基金发行期间或大额赎回情况下,基金公司资产总额会出现虚增的情况(含部分客户的在途资金),此时,建议通过单设会计科目来进行调整,不影响分析。否则,表外同时增加资产和负债也仅仅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扭曲会计信息,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但这部分资金游离于正常监督之外,极易失控,带来的危害更大。

关于直销账户的利息收入,分两块,一块是时间差,是客户在途资金在申购和清算时滞留形成的;一块是利率差,是基金公司作为同业存款利率高于银行活期存款利率形成的利差收入。利率差是依靠基金公司所拥有的同业资格才能取得的,因此,应属于基金公司所有。财政部应明确相关处理政策。

七、证券投资基金相关业务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货币市场基金的会计核算办法

目前货币基金的核算在很多具体细节上存在同为货币基金但核算方法不一致的情况,比如债券利息计提,特别是浮动债券利息和贴现票据利息计提、预提费用的核算(如:预提金额与实际金额不一致时的调整)等。由于目前缺少针对货币市场基金的核算和报表编制方面的核算规定,造成各基金在具体核算和编报时有不同的理解和

做法,影响了货币基金的可比性。

(二)买断式回购或准买断式回购的会计核算办法

目前关于这类业务的核算还没有正式的核算办法公布。只是有一份证监会的方案,但财政部还没有明确。同时,为了能顺利进行会计处理,此方案增加了很多新的科目,但新增科目还未得到财政部的确认。

(三)银行间同业市场交易债券的估值方法。目前银行间同业市场交易的债券普遍按购入成本加债券利息估值,此种估值方法在市场利率波动较大时,债券市场价格与成本会有较大差异,按成本估值已不能反映债券市场价格,其溢价或折价平时未能估值,而在债券到期或买卖债券时一次反映,对投资者有失公允,建议明确该类债券的估值方法,或者可货币市场基金的影子价格来作为参考值。

(四)权证的会计核算办法

同“买断式回购会计核算”一样,目前财政部没有明确此核算的具体规定,同时新增的一些权证核算科目也没有得到财政部正式确认。

(五)关于收益分配的会计处理,建议明确基金分红的登记日、除权日和实际分红日的规定,解决现行各家开放式基金在分红日方面的不一致。

(六)基金关联方的范围及关联方交易的披露

目前基金监管还比较严格,关联方主要包括管理人、股东及股东的关联方、托管行等,还缺少对关联方范围及关联方交易披露的具体细则。

八、关于基金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格式和编制说明

目前,基金公司执行的是统一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但从没有专门法规规定基金公司财务会计报表的具体格式和编制说明。金融行业内部不同类型的金融企业之间,会计报表存在不小差异。基金业与其他金融企业相比,有很大的特殊性,且基金公司作为后兴起的金融企业,其在管理模式、业务性质等方面都有别于其他类型的金融企业,在核算上也有自身的特点。目前,报表体系套用其他类型金融企业,针对性不强,造成基金公司财务人员在编制报表时由于理解上的不同,往往很不一致,也会使报表阅读者在理解上产生误差或错误等。为便于基金公司编制统一的会计报表,以便于充分、合理提供基金公司的会计信息,建议针对基金公司规定会计报表的规范格式和具体的编制说明等,从而完善基金公司报表体系。

九、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