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残疾人档案管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中国目前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6.34%。如果按三口之家算,平均下来5个家庭中就会有一个家庭中有残疾人。残疾人数量多,目前全国各级残联的管理工作人员特别少,为残疾人建立档案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为了减轻自己的工作量,不少单位只是对他们进行一个简单的登记记录,残疾人档案管理处于粗放式的管理方式。从1991年开始,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各级残联也会举行相应的活动,这部法律实施超过20多年了,但是不少残疾人并不知晓。各级残疾单位举行一些就业培训的时候,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也有一些人因为自卑不愿意接触社会,而残联只对前来登记的残疾人进行登记管理,没有对所有的残疾人进行有效的登记,残疾人的整体就业率情况也无从知晓。这也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
二、残疾人技能培训就业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关爱残疾人是一个国家进步、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我国残疾人口基数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残疾人事业也得到了发展,但是整体状况的管理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建立残疾人技能培训就业档案有利于残疾人事业的快速发展。残疾人培训就业档案能让我们更直观的了解残疾人的就业现状、就业需求,便于相关残联单位针对残疾人的特点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来提高残疾人劳动技能,提高残疾人的就业率。有利于建立完善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制度,改善对残疾人的服务,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
三、如何加强残疾人技能培训就业档案管理
(一)残疾人管理部门提高档案管理意识
各级单位要重视残疾人培训就业档案管理,残疾人档案涉及了残疾人各个方面:就业档案、培训档案、残疾证、健康档案等,加强对档案的管理能够方面残联日后对这些培训人员进行跟踪,也方面工作人员的查询。为了加强残联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政府部门应该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年度残联单位的考核目标上,让他们从心里上重视。
(二)残联向社会各界加强对残联的宣传力度
定期组织各级残联的管理部门以及工作人员进社区、下乡对残疾人一些基本权利进行宣传,让他们了解国家相关政策,从而打消心里的疑虑,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中来。为了建立完整的档案系统,工作人员要做摸底调查,对残疾人的家庭情况、残疾等级、以及心里特点、就业意向、技能特征等进行了解登记。
(三)利用电子计算机建立残疾人就业培训系统
随着电脑的普及,无论是家庭还是办公,慢慢的走向自动化、网络化,这也给残疾人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便利。各级政府和单位在网上都有属于自己的网站,国家政策信息也会定期在网上公布,企业单位招聘信息动态也能够即时了解,这也给残疾人就业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帮助。最重要的是,利用网络,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可以把残疾人的就业信息以及相关技能在网络的有关平台进行展示,方便各用人单位进行查找,这样能够增加残疾人就业的机会。
(四)提高残疾人职业培训就业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
定期组织残疾人培训就业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举办相关的座谈交流会,大家在会议上就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讨论,然后提出解决的办法;同时如果有哪些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做得比较好的,也可以在会上进行推广,让更多的人在工作中能够利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提高大家工作的效率。建立完善的残疾人档案管理制度,制定管理规则,可依据档案部门的《归档文件管理规则》,结合残疾人培训就业工作的实际需求建立《残疾人就业信息档案制》,确定档案管理范围、划分保管期限,从而科学有效的管理。
(五)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档案的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部门以及财政单位每年对县市单位的残联下拨残疾人就业管理保障金,设置相关的管理档案工作岗位,给予一定的工资标准,由专人进行统一管理;或者可以进行一些培训,聘请残疾人自己去管理自己的档案。这样不仅能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而且也解决了一部分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如果没有物力以及人力的保障,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档案的管理只是一句空话。
一、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档案管理
原先我们基层残联的所有工作档案都由街道统一整理、装订。并没有分类。因此鉴于在平时工作中对档案工作的认识不足以及对档案知识的不熟悉,所以我们在思想上、措施上做了一些努力。
1、思想准备阶段
在接到建档工作通知后,思想上十分重视,马上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工作日程,专门请街道负责档案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指导,学习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等相关知识,使我门对档案管理有了感性认识,真正做到了认识到位。
2、资料搜集阶段由于,平时我们的资料管理不太重视,一些资料分散在各村(居)委会的助残员手中;一些资料也存在各相关的部门。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档案室。另一些必备资料也不注意收集,因此,我们根据档案目录逐一进行搜集。同时派出专人向各方面索取资料,做到措施到位。
3、整理和归档阶段
由于经验的不足,档案整理走过了一段弯路,在自我检查中发现分类不符合要求,我们不畏艰难,主动请教专家并推倒重来,在专家的指点下将近五十册资料分类准确,重新仔细装订,做到了基本满足档案管理要求。
4、检查和完善阶段
11月,根据上级残联的安排,我们参加了档案的互查,发现了一些问题,包括资料的收集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马上进行整改,向兄弟单位学习,将档案补充完整。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已经建立残疾人康复档案五十多册,基本涵盖了康复的各个方面。同时我们还对残联联工作的其它资料一并进行整理和归档。
二、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档案管理工作是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不断夯实档案基础建设,加大档案管理工作力度,有效发挥档案的功能,是能否做好残疾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大档案管理工作力度,有效发挥档案的功能,能使我们的事业扩大影响,同时,所记录的残疾人事业发展轨迹,也为后来的残联工作人员留下了一份宝贵的资料,使残疾人事业平稳、健康发展。
三、存在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主要的不足是不能分清资料是否应该保留。经过档案的整理和互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注意学习档案管理知识,认识资料的可否保存,同时注意积累,使资料的收集工作正规化。
关键词:社会福利;档案;综合管理
1 社会福利档案的概念和内容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是指政府出资为那些生活困难的老人、孤儿和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生活保障而建立的制度。为保障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权益,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城市孤寡老人、符合供养条件的残疾人和孤儿实行集中供养,对农村孤寡老人、符合供养条件的残疾人和孤儿实行集中供养与分散供养相结合;集中供养一般通过举办社会福利院、敬老院、疗养院、儿童福利院等福利机构进行;对于残疾人,通过政府的优惠政策来兴办多种形式的社会福利企业,帮助适合参加劳动的残疾人获得就业机会。
社会福利一般包括现金援助和直接服务。现金援助通过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收入补贴等形式实现;直接服务通过兴办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实现。主要内容有:医疗卫生服务、文化教育服务、劳动就业服务、住宅服务、孤老残幼服务、残疾康复服务、犯罪矫治及感化服务(见矫治社会工作)、(见感化教育)、心理卫生服务、公共福利服务等。服务对象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青少年、军人及其家属、贫困者,以及其他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和家庭等。服务的形式有人力、物力、财力的帮助,包括国家、集体、个人兴办的社会福利事业的收养、社区服务、家庭服务、个案服务、群体服务等。
2 社会福利档案的综合管理的措施
2.1 统一的收发登记
对收到的文件和本级下发的文件,按上述分类标准归档录入。收文录入的内容包括收文时间、发文单位、文件标题、文号、目录号和案卷题名;发文录入的内容包括发文时间、文号、文件标题、签发人、目录号、案卷题名、主送单位和抄送单位。目录号就是分类中的大类,如直属单位,福利企业等,案卷题名就是大类下面的子类,如,直属单位中的**市殡葬管理所。收(发)文登记录入是录入到电脑的excel表中,保存在本科室的共享文件夹下面,科室的每位同志都可以通过excel程序提供的搜索功能,找到某文件的目录号和案卷号,从而快速地找到该文件。比如,拟找省民政厅下发的“关于召开全省救助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暨救助管理站站长培训班的通知”。通过搜索,查到了文件的目录号是“政策文件”,案卷号是“救助管理”,我们就知道了此文件在政策文件中的救助管理专卷中,马上就可以拿出这份文件。当然,还可以通过excel透视表做一些简单位的统计。比如,政策文件共发文多少,政策文件中关于殡葬管理的发文有多少,收到省民政厅的关于救助管理的文件有多少等。
2.2 统一的编制目录
对于收(发)文录入,按照年度进行录入的,即一个年度为一个文件名,每个大类(目录号)下面的子类(案卷题名)中保存有哪些文件。同时,还建立了一份“卷内文件目录”,卷内文件目录也是录入到excel表中,表格中的工作表标签按照分类中的大类命名,即标签名为直属单位、国办福利机构……,对于分类中的前8类表格中录入文件名、目录号(大类名)、案卷题名(子类名)、备注等内容。对于第9类即专项工作,立为专卷,录入内容有文号、责任者、题名、日期、页码和备注,专卷整理后装订成册,作为工作中的资料备查。如我们有某年度星光计划专卷、明天计划专卷、地震孤儿收养专卷等。卷内文件目录中录入了所有档案资料的目录内容,通过 excel表格提供的搜索功能,可找到需查找的文件。如, 在卷内文件目录中查找《**市民政局关于国家电网公司捐赠“爱心助老基金”专款使用情况的报告》,其搜索结果为在标签名为《“爱心助老基金”国家电网公司捐赠专款使用情况》专卷中的第一页,当然很容易找到这份文件。
另外,还可以制作了《报送资料登记表》,对科室发出去的文件的报送时间、题名、接收单位、签收人进行登记。《传真记录》和《重要电话记录》对接(打)传真和电话进行记载。
2.3 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培训
要实现社会福利档案信息化,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需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管理,这就要求社会福利档案工作者不仅要具备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素养,还要具备熟练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能力。社会福利要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和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综合素质,通过不断学习和培训,才能适应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
2.4 信息化档案安全防范
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有风险防范意识,联合社会福利信息中心部门,加强档案信息系统的实时监控,防止电脑黑客的资取、篡改档案信息和破坏档案信息系统。同时,要给档案系统安装防病毒软件,防止电脑病毒入侵。同时,作好档案的保密工作。
3 社会福利档案的综合管理的意义
3.1 社会福利档案是单位工作的查考凭据
档案是当时当事直接使用的文件资料转化来的,并非事后不使用另行编制的,档案记录了单位当时活动的状况,其中包括行使行政职权的法律依据,处理行政事务的过程与结果,以及管理活动的经验,它可以成为使人信服的历史证据,它是任何单位连续工作必须查考的凭据。
3.2 防患社会福利信息外泄
档案无不涉及信息机密,如果没有统一管理,任凭管理人员个人处置,势必容易丢失,丢失就有泄密可能。档案不仅要统一管理,而且还有要保密意识。
3.3 提高了服务质量
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工作需接待大量咨询人员,此管理方法能迅速地查找到咨询人所需的资料;为同类单位提供资料借鉴也是提高服务质量的表现。如,我市各地都在兴建福利院,福利院的项目申报是大同小异,我们为后申报的单位提供借鉴先申报单位的资料。
3.4 有助于掌握政策
在政策文件中的每一个案卷题名(子类)卷宗中,保存的是一个专项工作的政策文件,即使是一个新手,只要掌握了该卷的文件,就基本掌握了该项工作的基本要求,掌握了政策文件下面的20多个子类也就掌握了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工作的全部政策。
4 结语
总之,档案管理的对象是档案,服务对象是档案利用者,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即是档案的分散、零乱、质杂、量大、孤本等状况与社会利用档案要求集中、系统、优质、专指、广泛之间的矛盾。社会对档案需求的满足程度取决于档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则要适应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二者处在从不适应到适应的不断矛盾过程中,从而推动档案管理工作向前发展。社会福利档案管理是由非独立系统到独立系统、由简单管理到复杂管理、由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由手工管理到计算机管理、由封闭系统到开放系统而发展的。因此,综合管理对于社会福利档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一、基本情况
(一)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
根据省、市残联有关文件精神,我们及时制定了《县20__年贫困重度和无劳动能力残疾人生活救助实施方案》,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本着“应助尽助、一个不漏;应退尽退,一个不假”的原则,从严确定救助对象。3月初,我们把全县已办理二代残疾证中的重度、无劳动能力残疾人花名册以乡镇为单位整理下发,为乡镇残联开展救助工作打下基础。6月5日前完成了审核、公示等工作。今年我县享受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的人数9773人(其中省救助6193人、市救助3580人),占全市救助总人数的21.3%,与去年相比净增912人,发放生活救助资金1001.1120万元,救助金总额比去年增加了204.182万元,超额完成了市残联下达的目标任务。县财政在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足额配套县级资金538.032万元,相比去年增加了118.362万元,保障了今年救助资金的及时发放。截至6月底,我们通过“一卡通”形式将全年救助资金一次性发放完毕,且全部注明了“残补”字样。
(二)贫困残疾人康复工程
1、贫困白内障免费复明工程
今年我县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任务为220例,手术定点医院是县总医院。
3月初各乡镇开始摸排登记,截至4月20日全县共摸排白内障患者1252人。
4月26日—5月5日,分乡镇集中开展术前筛查,共有230多名白内障患者符合手术条件。
5月8日—5月21日施行手术,历时13天,全面完成年度220例手术任务,人工晶体植入率100%。
2、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项目
今年,市残联下达我县的任务数是960名。我们及时制定下发了《县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并把全县持证精神残疾人名单,在县新农合、城镇医保中心住院、门诊报销的农民、城镇居民名单和年度任务数分发各乡镇。在广泛宣传发动和有针对性地筛选基础上,我县从1448名已办证的精神残疾人中,按照贫困程度和残疾等级从重到轻的顺序,确定了960人纳入补助范围。针对各乡镇上报的申报资料中缺少病历和诊断书的问题,我们积极协调滁州一院调取精神残疾人病历,完善卷内资料。目前,此项工作已完成审核审批和资金账号核对,补助资金待发放。
3、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
20__年,我县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任务83名。经过乡村两级调查摸排登记,我县有各类残疾儿童322名,经多次反复筛查,现已确定83名儿童上报省市残联及定点康复机构并接受各类相关康复训练。
其中:3名聋儿人工耳蜗植入已通过省专家鉴定,等待通知;4名聋儿助听器装配已确定名单,等待通知集中安排到定点机构进行康复训练;16名已装配助听器聋儿已全部安排到定点康复机构接受日常康复训练;肢体矫治任务3名,通过定点医院省友谊医院检查,我县有6名儿童符合手术条件,待手术医院通知手术;3名脑瘫儿童已送往定点康复机构进行训练;2名孤独症儿童已安排到省康复中心接受康复训练;4名智障儿童已安排到定点康复机构(三名在省康复中心,一名在合肥市庐阳区彩虹桥)进行康复训练;6名假肢、矫形器装配人员已确定,待通知装配;43名辅具适配任务已确定名单,等待辅具下拨并适配。
(三)贫困残疾人医疗救助
认真落实市政府有关残疾人医疗救助政策,对残疾人实行免费参合,住院治疗的取消门槛费,每段报销比例相对提高10%。20__年上半年,全县有159人次残疾人享受到住院优惠政策,优惠金额达48.33万元,大大减轻了残疾人家庭负担。
(四)免除残疾人殡葬基本服务项目费用
免除残疾人殡葬基本服务项目费用是20__年新增的一项民生工程,我县自20__年4月1日起实施。残疾人死亡后在殡仪馆进行的殡葬基本服务项目可免费1000元。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残疾人死亡后不实行火化的,给予1000元丧葬费补贴。截至6月底,已实施殡葬救助42人,减免殡葬费用4.2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为确保把各项惠残民生工程任务落到实处,达到预期效果,按照省、市有关要求,我县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工作和抓好落实。
(一)考察学习,解放思想,寻求认识突破
今年2月4日、11日,在副县长朱爱农率领下,县残联全体工作人员赴明光、天长、琅琊三市区残联学习取经。看到了他们奋发向上的干部风貌、宽敞整洁的办公场所和规范整齐的档案资料,听到了毫无保留的经验介绍。
考察结束后,我们及时召开“学先进、找差距、快追赶”座谈会,畅谈考察感想,对照先进查不足,针对不足定措施,坚信只要全力理清工作思路、强力深化组织领导,就能有力推动工作落实、努力实现争先目标;只要有勇争第一的气魄,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就能取得惠残民生工程和残疾人各项业务工作的新跨越。
(二)成立组织,制定方案,及时安排部署
为切实加强对今年惠残民生工程的领导和便于项目的实施与操作,我们一是成立了县残联惠残民生工程领导小组,并按救助类别下设残疾人生活困难救助和贫困残疾人康复工程两个领导小组,制定了民生工程分管领导和承办人员工作职责,明确责任,加强协调,努力形成工作合力。二是认真制定了惠残民生工程实施方案 ,切实把救助条件、工作程序、时间要求等交待明白。三是通过全县残疾人工作会议和惠残民生工程推进会、调度会和日常的工作督查,及早对今年的惠残民生工程进行安排部署,确保序时进度,推进惠残民生工程稳步实施。四是在全县民生工程推进会上明要求。5月10日,县政府召开民生工程推进会,县残联作为牵头实施单位,分管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并就全县惠残民生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向与会同志进行了通报,对严格序时进度、保质保量、做细做实惠残民生工程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和要求。
(三)开展培训,提高素质,增强干事能力
1、承办市惠残民生工程会议暨培训班促干劲。3月22日,滁州市惠残民生工程会议暨20__年惠残民生工程培训班在我县召开,这既是对我们工作的鼓舞和支持,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激励和鞭策。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徐广友出席并致辞,让我们感受到县政府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期待;市残联业务部室的政策解读,让我们对惠残民生工程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更深入的理解;兄弟县市区的交流发言,让我们学到了宝贵经验,拓展了工作思路。这次会议为我们强力推进民生工程争先进位,重点工作创新突破,服务保障再上台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举办全县残疾人工作助理员培训班提能力。4月12日,我们举办了全县残疾人工作助理员培训班,市残联相关部室负责同志应邀到会进行了业务辅导,特别是对惠残民生政策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会议对残疾人助理员提出了强化“四种观念”,达到“五个100%”。此次培训班,帮助残疾人工作助理员更好地掌握了残联的各项业务知识,使他们政策和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得到了增强,为做好今年的惠残民生工程奠定了基础。
3、对乡镇残联新任理事长进行业务辅导帮同步。4月22日,我们召集永康镇、蒋集镇、三和集镇、严桥乡、能仁乡等5个乡镇残联新任理事长,对他们重点进行业务强化和分类指导。县残联分管负责人就生活救助、康复工程和殡葬救助三项民生工程的政策规定、操作流程、具体要求等逐项进行详细辅导,使他们对残疾人工作有了全面细致的了解,迅速进入状态,确保全县惠残民生工程整体协调推进。
(四)坚持标准,严格程序,政策执行到位
为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确保惠残民生工程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残疾人头上,在广泛发动、认真摸底的基础上,我们对照条件与标准,按照程序要求,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严把“个人申请、三榜公示、三级审核审批”关。为确保透明公开、阳光操作,我们将受助对象的情况分别在村(社区)、乡(镇)公开栏和县政府网站、县残联网站进行公示,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监督,同时向社会公布县残联监督举报电话,设立县残联门户网“网上”和“理事长信箱”,随时受理群众来电来访,对符合救助条件遗漏的立即补救,对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坚决予以取消。
白内障复明手术按照个人申请、乡镇出具贫困证明、先摸底、后筛查、再输送的工作程序,优先对家庭较为贫困的患者实施手术;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按照贫困程度和残疾等级的轻重排序确定人员,并切实做好申报、审核、审批工作。
(五)及时上报,完善资料,规范档案整建
一是把握节点及时上报。严格按照省、市报送要求和完成时限,及时上报各种报表、总结等资料。
二是重视档案硬件建设。争取了档案室,重新购置档案柜,添置统一档案盒、分类印制档案袋,以全新的面貌、规范的标准、完整的资料推动档案管理工作上台阶。
三是做好工作档案整建。及时做好我县出台的相关文件、宣传资料、会议记录、公示照片等工作档案的归类整理工作。
四是加强个人档案建设。在档案整理过程中,采取“走下去”、“请上来”的方式,逐乡逐村逐人审查过关。例如,定城镇今年救助总人数1391人,是全县救助人数最多的一个乡镇,点多面广、人数众多、情况复杂,救助类分管负责人王华全同志4月16日,亲自参加定城镇20__年度惠残民生工程启动会议,并为该镇37个村、居的残疾人工作助理员进行了业务辅导,后期又多次前往进行整理示范和具体指导,为该镇率先完成救助档案资料整理和上报起到了推动作用;由于我们人手少、时间紧、任务重,无法深入每个乡镇帮助整理档案,所以采取分乡镇、分期分批到县残联现场办公的方式,手把手地帮助完善档案资料,使全县档案管理整齐划一。为实现档案资料规范化、标准化目标,审核人员对审批表及附件资料的纸张规格、复印要求、装订顺序、公示时间等都作统一要求,做到了档案资料标识鲜明、内容齐全、排列有序、方便实用,达到了一人一档、一村一盒、一乡一柜、专室存放、专人保管的建档要求。
(六)多措并举,加大宣传,提高群众知晓度
为切实把惠残民生工程的宗旨与意义,把党和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宣传到位,使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真正享受到党和政府的优惠政策,使社会各界更加了解、关心、支持惠残民生工程,我们制定完善宣传工作方案,主动抓住全县民生工程宣传月活动、全国助残日活动、首届藕塘民俗文化节等活动机会,通过会议、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短信、公示栏、宣传单和《一封信》等形式,大力宣传惠残民生工程政策和我县实施惠残民生工程以来所取得的成果,努力扩大社会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年初以来,我们在全县人流量集中的路段、街道共悬挂横幅14条,发放《一封信》、“明白纸”5000余份,向省市残联网站报送民生工程相关信息137条,省市县电视台先后5次报道了我县今年惠残民生工程实施情况,《安徽经济报》于20__年3月5日对我县惠残民生工程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报道。县民政局结合下乡宣传殡改,所到之处广为宣传残疾人殡葬救助政策;县殡仪馆在接运遗体时,主动询问死者是否是残疾人并做好服务事项的告知工作,扩大了群众知晓度,推动了工作开展。
(七)以人为本,注重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
在惠残民生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服务的理念,努力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让残疾人满意。
一是主动作为,努力扩大残疾人低保覆盖面。抓住今年年初全县低保调整和扩面的机会,及时与县民政部门进行沟通、协调,使新一轮低保尽量向重度残疾人倾斜,为惠残民生工程向纵深推进奠定了基础。
二是精心组织,确保复明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县总医院是省白内障复明工程手术定点医 院,今年第一次承担我县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任务。为协调工作,强化落实,4月17日,副县长朱爱农、张玲到县总医院进行调研,重点了解手术设备、技术力量和后勤保障情况。4月19日,县总医院选派5名眼科医护人员,到市五医院观摩学习白内障复明手术实施流程,学到了规范的操作和宝贵的经验,坚定了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决心。工作中,我们及时制定了《县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项目实施方案》,并就摸底排查工作早安排、早行动。在下乡筛查期间,县总医院眼科筛查组携带仪器设备深入每个乡镇,逐人进行全面筛查,对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当场填写表格,办理相关手续,安排手术日程,告知术前事项。5月8日,手术启动仪式在县总医院隆重举行,副县长张玲、朱爱农参加了仪式,手术医师和护理人员代表作了表态发言,省防盲指导中心专家温跃春应邀出席并亲自主刀做了第一例手术。省知名专家的亲临指导为手术的圆满成功起到了很好的传帮带作用。手术过程中,为确保手术质量,我们坚持每天限定手术数量,确保手术成功率;手术期间,副县长张玲带领县残联亲自到医院看望手术对象,了解工作进展。术后,残联安排专人对术后患者实行逐一跟踪回访,手术定点医院也展开了电话回访工作。通过回访,满意136人,占61.82%;基本满意84人,占38.18%,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
三是协调汇报,确保惠残政策落实。早在,我们就和卫生局对参加新农合残疾人的提高报销比例,享受市优惠政策的操作办法进行商讨协调,决定由残联印制《优惠证》,参加新农合的残疾人生病住院的,由其本人或亲属到残联登记领取《优惠证》,出院结算时,凭《优惠证》提高10%报销比例。残疾人殡葬救助,王成山县长亲自多次修改文件,并就做好这项工作,提出要求;我们制定财政、民政、残联等部门职责,县委常委、副县长孙霞、副县长朱爱农召集相关部门,开会研究给予明确。领导重视、部门支持,惠残政策得到很好落实。
四是简化程序,为残疾人殡葬救助提供便捷通道。县政府政策规定,残疾人死亡后,其丧事经办人只要凭本人身份证并交回逝者《残疾人证》就可当即办理殡葬救助相关手续。为了更好地方便群众,县殡仪馆在醒目位置张贴了《县免除残疾人殡葬基本服务项目费用公告》,设立了残疾人服务专用窗口,指定专人做好接待服务工作,配置了复印机、照相机等辅助设备,能在最短的时间、用最简洁的手续,办理完所有免费服务项目;县残联主动作为,积极配合殡仪馆做好便民高效快捷服务。死亡残疾人证件遗失的,殡仪馆只要来电话查询,我们就及时登陆残疾人证办理系统,当即查核,立即答复,避免了逝者亲属的来回奔波。
我县今年在全省率先推出残疾人殡葬救助政策,这是一项便民利民的“民心工程”,我们将不断探索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服务环境、简化服务手续,决心把这项惠残民生工程做成全市、全省的“样板工程”。
五是超前工作,尽量减轻残疾人和基层负担。为让残疾人及时享受救助,又方便乡镇残联对上年救助人员的年审、新增救助人员的录入和变更人员的调整,我们利用滁州市残疾人档案管理系统,通过筛选把全县已办理二代证且符合救助的残疾人和精神类残疾人名单分类下发各乡镇;另外,对新办证可能符合救助条件的残疾人,在残疾人证发放之前,预先将其残疾人证复印留存、建档备用,既方便残疾人或其亲属申请,也减轻了乡镇残联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六是回访调查,虚心听取群众意见。一是上下联动全面回访。县残联安排村级残疾人工作助理员对所有受惠残疾人进行一次知晓情况、满意情况上门回访;乡镇残联对所有受惠对象进行一次电话回访;县残联通过电话、走访等形式检查乡村两级走访、电话回访情况。二是做好回访记录。坚持每人每户都有一份回访登记,详细记录实施效果,了解受益群众有哪些意见和要求;三是综合统筹,提高回访率。结合残疾人危房改造、万人就业和无障碍进家庭等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步做好民生工程回访及其他各项工作的信息反馈。通过回访,加强和残疾人及其亲属的沟通,了解了项目实施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促进我们认真进行梳理分析,找差补缺,不断完善,有利于切实把惠残民生工程善始善终地做好做实。
三、存在问题
1、因残疾人家庭困难没有电话、电话停机或有些残疾人频繁更换新号码,导致电话号码信息不是很准确,为知晓度,满意度调查带来困难。
2、残疾人或其亲属有的文化程度低,对政策的理解领会难,语言表达不清,或是期望值过高,在满意度调查时会影响效果。
3、惠残民生政策很好,但操作程序、提供的材料还比较复杂,有的项目要求高,存在惠残不便民的现象,如在流程上再优化,手续上再简单,群众将会更欢迎。
四、下步打算
20__年下半年,我县惠残民生工程将以完善提高为目标,以民意调查为主线,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惠残民生工程,确保争先进位目标的实现。
一是继续做好档案完善工作;
二是采取多种形式,切实提高知晓度、满意度;
三是做好免除残疾人殡葬基本服务费用民生工程的总结、完善、提高工作;
一、提高对特殊教育意义的认识
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千百万家庭和几千万残疾人的幸福和富裕,也关系到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残疾人在社会上要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必须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而残疾人只有在幼儿和青少年时期受到必要的教育,才能具有这种能力,成为社会的正常成员,对社会作出贡献,使家庭的痛苦和个人的不幸变成家庭和个人的幸福和富裕。所以,特殊教育是为残疾人幸福和富裕而奋斗的基础性事业。
发展特殊教育要把残疾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作为一个重点。当前实施的义务教育包括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如果忽视了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义务教育就不会得到全面的实施。在今后一个时期,残疾儿童、少年教育要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使更多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能够就学。这就需要我们重视这项工作,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地做好这项工作。只有这样,残疾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才能有较大的发展。
二、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和管理
自97年我县建成特教学校以来,县委、县政府每年都对特教学校投入大量资金。九七年县财政投资15万元维修了原师范旧校舍36间,装配律动教室,购置了钢琴、平衡木、练功架等专用器材。01年县财政拨经费9850元,翻修了伙房、办公室等。20年县财政投入经费1.4万元,翻修校舍18间。2003年投入9000元,翻修伙房9间。04年资助贫困生6790元,投入经费8000元,用于粉刷校园外墙,修建乒乓球台子等。05年投入“两免一补”资金8847元,投入经费6700元。用于维修校舍4间,装备了缝纫室等,基本达了国家和省规定的特教学校的标准。但是,我县特教学校招生范围紧限于听力障碍儿童,功能还不完善,须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计划明年投资12万,维修特教学校校舍,建成微机室等配套设施,对在特教学校就读的儿童少年,全部实施“两免一补”。到2008年建成一所集招收视力、听力、智力儿童少年的全功能学校。
一、高度重视,落实责任
局党组坚持把“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为了加强对“走基层”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组长由党组书记、局长担任;在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的基础上,制定了我局“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职责和工作步骤,做到了机构、人员到位,确保了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
二、深入基层,倾听民意
(一)开展了“大走访”活动,组织党员、职工到村和社区开展“大走访”活动。通过入户走访,实地察看、院坝交流等方式,收集民意,了解群众疾苦,排查矛盾纠纷。建立了民生诉求、困难群众、稳定工作“三本台账”,细化到一户一页、一村(社区)一册。做到了村情社情、户情民情、期盼愿望、问题困难“四个知晓”。
(二)开展了“暖冬”行动,根据“大走访”所收集的信息,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帮助群众解决上学、看病、就业、安居、饮水、行路、用电、通讯等民生问题。落实了结对帮扶措施,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为这些真正困难户、五保户、残疾人送去了慰问金和米、油等日常生活用品和精神粮食—书籍,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群众手中。
关键词:医保档案;民生问题;档案管理
一、立足实际,做好档案管理基础工作
(一)研究医保特点,增强档案意识
1.医保档案涉及单位和人员多
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为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各类企业、机关、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在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覆盖范围最广,涉及的人员类别也最多,既有在职和退休人员,又有灵活就业人员、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等特殊人群。
2.医保档案内容复杂
医疗保险主要涉及“医、保、患、药”四个大的方面,“医”是指定点医疗机构,主要包括资格认证资料、医疗保险服务协议,各种医疗费用清单和结算凭证,门诊慢性病认定资料,转诊、转院审批备案表等。“保”即医疗保险经办机构,除了一般的综合档案外,业务方面主要包括参保单位基本情况、基金征缴及基金支付档案等。“患”是指参保病人,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个人帐户每月划入金额明细单、医疗保险关系接续与基金转移等。“药”指定点零售药店,档案主要包括资格认证资料、服务协议、药费清单及结算凭证等。可看出医保档案涉及内容多且专业性强。
3.医保档案实用价值大
医疗保险档案是参保人员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唯一凭证,一个参保人从办理参保手续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购药以及费用报销结果要经过诸多环节,有时还要调整缴费比例,缴费基数及报销范围和标准等。所有这些都需根据每个人来完整、详细的信息资料,依照医保政策规定才能完成待遇支付,档案的准确完整与否,直接关系到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
(二)完善建档制度, 规范档案管理
结合医保工作特点,加强医保档案的形成、收集、保管、利用等各工作环节的研究,制定操作性强的医保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切实做到收集齐全、分类科学、保管安全、利用方便。
医保档案是指医保经办机构在扩面、征缴、基金管理业务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文字、数据、报表等资料的总和。其构成主要为医保经办部门收集保管的档案为一级医保档案;由医保定点医疗服务机构负责保管的医保患者诊疗凭证为二级医保档案;由社区保存的居民参保相关资料为三级医保档案;由参保人员个人保存的参保和就诊记录为四级医保档案。
医保档案的归档范围,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文件标准类。文件和标准是医疗保险启动运行的依据和纲领。主要是国家和省、市下发的有关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以及城镇居民保险的政策文件,如市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和经办部门研究制定的相关实施 方案、细则及操作程序等等。这些资料,医保中心必须妥善保存,为以后研究分析医保改革和发展提供历史素材。
2.基础信息类。
3.由于医疗保险业务的特殊性,医保档案的内容主要由参保扩面、基金征缴和基金管理等三大要素构成。这样,就决定了它的基础信息容量大、项目多,既对缴费单位又对参保个人,这是医保档案的中心部分。
医保档案的整理规范:按不同人员类别清理归档,包括①重度残疾人 ②低保家庭成员 ③60岁及以上低收入老人 ④在校学生 ⑤其他18周岁以下居民 ⑥18周岁以上居民等六大类,打印居民医保档案资料目录,内容包括序号、姓名、身份证号、医保号、备注。
两种身份以上人员归类,取序号在前的类别,例如一名18周岁以下的居民,为低保家庭成员,又是重残,则归在“重度残疾人”类别。对档案内容不清楚,不完善的要进行调查,增补完善,同时,为便于管理和联系,应增加参保人员住址变更;健康状况、联系方式等有关内容。
二、建立一支有专业水准的档案管理队伍
医疗保险是一个新生事物,它涉及面广,政策性、专业性强,工作环节多,业务管理繁杂,而且医疗保险档案是参保人员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唯一凭证,一个参保人从办理参保手续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购药以及费用报销结算要经过诸多环节,有时还要调整缴费比例、缴费基数以及报销范围和标准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根据每个人完整、详细的信息资料,依照医保政策规定才能完成待遇支付。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支有专业知R、有文化素质、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好的档案干部队伍可靠、高效的档案管理队伍,即要了解和掌握有关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还要结合医保工作的实际,保证产生于不同部门、不同门类、不同载体的归档材料齐全完整,保证各类归档信息能被有效利用。做好医保档案管理工作。
三、适应时代要求,强化档案服务
医疗保险是窗口服务单位,因为医保档案涉及千家万户,其信息具有社会性、公益性的特点,每天都会有许多参保人员前来咨询政策,查询报销发票。面对新形势,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用新思想、新方法来指导档案工作, 树立积极的服务意识,多渠道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消除工作中的盲目性,增强预见性和灵活性,更好地管好、用好档案信息资源, 还社会信息于社会公众,提高医疗保险工作的 公信力,为服务民生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来源。使档案发挥更大效能,更好地为医院的建设与发展服务,为医疗保险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翔实、全面的历史数据和资料。
参考文献:
[1]医保档案管理重要性的再认识[J]. 刘岩. 兰台内外. 2014(05).
[2]浅析医保档案管理工作[J]. 夏婷婷. 现代交际. 2015(01).
[3]简析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要点[J]. 刘英华. 办公室业务. 2015(05).
前几天,在下岗专职委员的名单里我发现了她的名字。她是一个双本大学生,又是这样一个认真、努力工作的姑娘,就这样离去,未免有些让人惋惜。不管今后的路是怎么样的,我们都祝愿她勇敢地走下去,昂首挺胸地走下去。
我身边有这样一些人,她们总是说:人生就像一条长长的河。有人认为走过它时不会留下什么足迹,所以根本就不会在乎自己一生的作为。只要自己活得开心,过得舒适就可以了。
她叫鄂丽娜,一个双学位的大学生,因为从小高烧脑炎而落下了双重残疾。至今找不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前一段时间好不容易进了一家福利企业,她对工作那真是兢兢业业,干活一丝不苟,她常说:“虽然人生是一条河,但人是要摸着良心过河的,做任何事情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她把残联比作自己的“家”,把残疾人的朋友们看成为“家中的兄弟姐妹”。
两年前她考上了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在上岗的两年里,几乎跑遍了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她从自己所管辖社区的残疾人利益出发,处处为他们着想,好事大伙分享,累事、忧愁的事情自己扛着。
刚上岗不久残联就要求社区的残疾人专职委员对自己所管辖的社区残疾人实行档案管理,开始的时候她真的遇到许多的困难,社区原有的资料记载都很简单,从资料上根本不能了解每户残疾人的真实情况,于是她就每天穿梭在社区的残疾人家庭中,做到真实地了解残疾人的家庭情况和存在的具体困难。十冬腊月,北风刮着雪花,有的专职委员就无法经受这种天气的考验,扭转了自行车前进的方向,回到社区办公室。坐在了计算机旁打出了一份通知:××社区内所有的残疾人请注意:×月×日前携带您的残疾证、身份证,到社区办公室办理档案注册登记手续,行动不便者请亲友代办,逾期未办者后果自负。通知输出复印后被粘贴在社区的居民住宅楼上,还有一些专职委员就干脆把这些内容直接用粉笔写在社区的公众告示牌上。
她不会骑自行车,这样的天气只好戴好衣帽,顶着风雪穿梭在棚户区内崎岖坎坷的小路上,挨家挨户地走访询问社区内残疾人家庭。不幸的是,走访的家庭时常无人,更有人户分离的情况,社区内有50位残疾人,40余户人家,几乎每个工作日都是早出晚归地奔波在走访的路上,她的腿不好、眼睛又是低视力,那种辛苦只有她自己心里知道,可是能走出家门不给社会增加负担,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在最基层做一个残疾人工作者,那种快乐是不在其中的人感受不到的。所以她觉得再苦心里也是甜的。这样活着她说有意义、有价值。
她在走访社区内残疾人家庭时,常常心酸得落泪。有的家庭夫妻俩都是残疾人,双双下岗失业家中一贫如洗,唯一的女儿学习又特别的优秀,可是由于贫困面临失学的危险。当时她就想到自己上学的情景。唯一的母亲为了能够让自己读大学,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高息贷款让自己圆了梦。至今贷款还没有还上⋯⋯走出贫困残疾人的家,她就马不停蹄地向社区的主管主任和区残联的领导汇报了走访的情况。当领导得知这些情况后就为他们夫妻两办理了特困补助,每逢节假日还给他们家送去大米、白面和生活日用品,夫妻俩特别的感动。她心里也感到无比的欣慰。能为身边的残疾人做点好事,再苦再累我也无怨无悔。
冬去春来,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在两千余人的社区里许多居民都认识了她,每次走在社区的小路上,很多坐在外面晒太阳的大爷、大妈们总是会说:“看!那个打听谁家有残疾人的姑娘又来了。”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体系
为组织实施好两项民生工程目标任务,我会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己任,年初就成立了区残联民生工程工作协调小组,由理事长任组长,各镇、街道残联理事长为成员。同时各镇、街道还抽调村和社区残疾人工作协理员担任基层民生工程工作联络员,建立健全了三级民生工程组织网络。
区残联民生工程协调小组与各镇、街道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具体指导并组织实施民生工程工作,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工作情况,协调解决民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督促检查工作进度,一级抓一级,层层把关,狠抓落实,为两项民生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制定方案,完善各项制度
为加强两项民生工程项目的整体推进,我会对照各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二项民生工程实施方案》、《民生工程项目资金管理方案》、《民生工程资金筹集办法》和《民生工程资金监督检查机制意见》。印发了《区残联2013年民生工程实施考评办法》和《民生工程工作督查方案》。将民生工程任务目标分解到基层残联,定期对民生工程实施情况进行督查,并将督查情况予以通报。同时为做到二项民生工程工作任务明确、责任落实,使民生工程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我们还制定和完善了《民生工程工作制度》、《资金管理制度》、《民生工程办理条件及程序》和《目标考核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确保了二项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加大宣传力度,确保目标任务落实到位
为提高百姓对民生工程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更好地宣传民生工程,把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关注民生的温暖送到群众中去,使群众真正了解和掌握民生工程的政策和办理程序,切实保障贫困残疾人基本生活权益和康复需求,推进和谐社会向前发展,我们制定了《民生工程宣传工作方案》,明确指导思想,落实目标任务,采取灵活生动的宣传方式,及时召开民生工程工作协调组和联络员会议,通过报刊、网络、无线信息平台和《信息》等广泛宣传,为提高“知晓率”和“满意率”,开展“美好民生政策宣传巡演”文艺演出六场,结合“第二十二次全国助残日”和民生工程宣传月活动,制作展板,组织宣传,下发二项民生工程实施办法、通告和多项宣传材料五千余份;镇、街道、村(居)在政务公开栏张贴民生工程宣传资料,将宣传材料送到一些无法出门的重度残疾人家中,让每个残疾家庭都能知晓党的惠民政策,沐浴到党的阳光,使广大百姓“广泛知情、全程参与、患者受益、真正满意”。
四、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
今年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全区按去年完成的任务数为911人,按照“实施办法”应助救助、一个不漏的原则,今年我区实际摸出符合条件救助人数为968人,超出任务数57人,超出人员资金3.762万元由区财政支出。其中非农687人、农村281人,每人每年补助660元,总救助资金63.888万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48.1万元,区级配套资金15.788万元)
(一)、实施原则:坚持按“实施办法”、“考核办法”的规定实施;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工作原则;实施程序上坚持“三级审核审批、三榜公示”制度;坚持动态管理、有进有出、适时调整的原则;坚持资料真实、证件齐全、档案完善的原则;坚持应助尽助,一个不漏;应退尽退,一个不假的目标原则。
(二)、证件资料继续坚持“一本三证”齐全;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对象实行区、乡、村三级档案管理,做到一人一档。申请审批表、花名册及汇总表严格按省残联、省民生办的规定填写,无缺项、漏项。花名册汇总电子档案按照规范填报,汇总名单的上报严格依照实施办法的规定上报市残联,无重名、错报。
(三)、认真做好宣传工作,进一步营造氛围,让民生工程政策家喻户晓,让我们工作的艰辛得到彰显,让关怀能够温暖人心,确保提高该项民生工程群众的知晓率和满意。
(四)、救助资金已于5月底通过农村“一卡通”和城镇低保账户直接发放到救助对象账户,并注明“残补”字样。
五、贫困残疾人康复工程
(一)、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项目,任务数200名,实际符合救助人数为204人,其中190人是低保户,14人是低收入家庭,每人每年补助500元,总救助资金10.2万元(省补助资金10万元)。救助资金已于5月底通过农村“一卡通”和城镇低保账户直接发放到救助对象账户,并注明“精补”字样。
(二)、贫困白内障复明项目,任务数30例,5月30日已全面完成手术任务30例。为确保回访效果,六月份已将交通费补助每人50元,共计1500元及时发放到位。
(三)、0-6岁抢救性儿童康复项目,区目标任务21名。为确保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作的顺利实施,我会积极与计生委对接,于7月5日召开了全区残联系统和计生部门工作人员协调会议,将全区9503名0-6岁在册儿童花名册发到各个乡镇、街道残联和计生工作人员手中,要求他们参照花名册认真逐一走访,做到不漏一人,进行地毯式摸排,并安排经费2万元给予保障。调查结束后,全面建立我区0-6岁残疾儿童信息库,十月份圆满完成此项民生工程任务。
六、认真做好回访工作
(一)人员管理不到位,资源收集力较弱。在我国,无论什么行业的档案管理工作都被视为不上档次的清闲工作,对其重视程度严重不足,这是我国档案管理存在的困惑。在民政档案管理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首先在人员的配备上,档案管理人员带有兼职性的较多,在文化程度上普遍低于其它部门。另外,对于档案管理员来说,他们觉得工作乏味枯燥,又得不到领导的重视,做不出什么成果来,所以在工作中消极怠工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民政档案管理部门相关的约束制度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发展滞后。作为民政档案管理重要内容的信息资源收集工作发展缓慢,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导致民政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不能及时全面,出现了严重的滞后性和缺失性。特别是近些年,随着民政工作范围的扩张,出现了大量的民政工作资料,但是在档案管理中,这些信息却没有得到及时的收集和整理,造成了信息资源收集的不完整。
(二)档案归类不当,专题建设不完善。在工作内容上,民政工作是非常广泛的,涉及到的工作也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福利、社会救济、重大自然灾害的事故处理、居民婚姻登记、城乡基层政权建设、行政区划、地名管理、社团登记等等,但是在实际的工作现状中不难发现,目前我国民政管理工作,特别是基层的民政管理工作存在着类别不全、分类不清、归类不当、残缺不齐的现象,自然在其档案管理工作中也是如此,呈现了档案归类不当,专题建设不完善的情况。
(三)基建有些滞后,开发利用不到位。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作内容的变化,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备支撑。近些年,我国在民政档案管理中硬件环境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对于一些较为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和设备还无法与社会发展相匹配,如档案库房建设、微机配备等还不能满足当前民政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在民政档案管理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档案的开发利用严重不到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民政档案的利用率一直处于低水平阶段,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档案资源的闲置浪费。
二、新形势下优化我国民政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探究
民政工作关乎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对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近些年我国政府主打民生牌,想方设法推进民生工程的建设,一心一意为老百姓谋取福利。民政档案管理工作作为民政工作活动的记录,必须紧跟时展的步伐,以优质高效的工作来服务相关的受众。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提出了新形势下提升民政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希望能对民政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提高重视程度,加强工作领导。民政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其重视不足,所以要想提升档案管理的工作质量,必须对民政档案管理进行重视。首先是领导的重视,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得到与其他部门平等的待遇,改变以往低人一等的局面。其次是档案管理人员要重视本职工作,了解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克服工作障碍,提升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要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切实把民政档案工作列入到重要议事日程,多方协调资金,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制定发展规划和计划,实现民政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
(二)强化制度建设,加快基建步伐。良好的制度是优质工作的重要保障,针对当前民政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构建完善的切实可行的民政档案管理制度。针对不适宜的制度要及时清理,并依据档案发展的需要构建新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工作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手续,落实责任,规范化管理,做到转入、借出、接收材料有记录,查阅、借阅档案有登记等,确保民政档案资料的安全。在信息化社会,民政档案的管理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根据部门工作的需要,按照标准力所能及地解决档案管理所需的设备,优化工作环境,提升工作效率。
公共区域总体设计理念
通常在规划阶段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档案馆公共区域的设计要尽可能征询大众对档案馆服务多样化的需求,二是在受到建设空间或财政资金限制的情况下,明确什么功能是可以力求实现的。
接待大厅
在现代设计理念中,前台接待处要求精巧别致和服务便利。《英国档案建筑》这本书,精选的许多建筑物中均设有前台接待处,利用者在这里登记注册,申请入场券,可以及时得到简明扼要的服务指南和功能咨询。在与前台接待毗邻区域,有条件的地方如牛津郡还普遍设立资料、书刊、信息窗口,展示或售卖一些相关出版物,或者提供更多的资料信息。
一般而言,在接待厅应留出一块地方作为休憩区,该区设立洗手间,写字问,悬挂外套的衣帽间,存放书包的储物柜等。对于许多查询利用档案者来说,时间宝贵,要在生活配套服务设施上考虑周到,尽可能帮他们节省时间。为此,通行办法是设立茶点吧,读者在这里可购买食品、饮料或享用他们自带的食物,使用自助式的茶水或咖啡机,以避免读者中途不得不离开档案馆寻找这些基本的服务。
残疾人通道
残疾歧视法(1995)实施以来,残疾人设施得到普遍改善,无论在档案馆周围环境,还是在档案馆大门和接待处,符合残疾人保障的具体特别的指导性条款,已在图书馆建设中得到落实,其建设标准同样适用于档案建筑。
设计残疾人通道就需要通盘考虑一些细节问题。它需要门、步阶、坡道、电梯和洗手间等一系列特别的设计,需要调整桌椅的高度(工作人员的办公桌过高,残疾人难以够着)和计算机屏幕显示中颜色的对比,以及许多其他方面的特别设计。
展览区域
展览能够更受访客欢迎,吸引的公众比经常的档案利用者更宽泛。日益丰富的实践告诉我们,展览区域一定设在接近社会公众的地方,陈列区专设在接待大厅或靠近接待大厅的位置,而不使它拐弯抹角,上天入地,影响人们直截了当地参观访问。
需要强调的是,原始记录区别于一般的复制件,它无论在哪里被展出,都应该配备与永久存储要求相应的安全、环境和照明设备。如果没有安排固定员工值守,区域内理应安装特别的安全警报和监控系统,通过高灵敏度的探头,监控室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查看显示器,对陈列橱、墙壁、室内空间的监视一览无遗。在大英图书馆、威尔士图书馆,伦敦、诺丁汉、南安普敦和约克等大学,还有一些地方档案存放机构,都拥有新的宽敞的陈列区。在诺福克地区,访客可以通过一个个长廊开辟新的展区。在温莎地区,展位不固定设置,以增加陈列的灵活性,一些陈列是流动的,经常更新转换。
查阅室
查阅室是访客来档案馆的主要去处。因此有必要通过改善装饰、照明、家具和地毯的摆设水准,来营造一个舒适的查阅环境。照明需要加以设定以减少眩光,同时提供足够的适宜阅读的环境光线。光源不是越明亮越好,明亮的让人分心,但也不能太昏暗,昏暗的让人悲观,给人的感觉应当是平静和愉悦。地毯、窗帘和天花板吸音材料的使用也有利于减少外面噪音的干扰。
考虑到计算机被广泛用于研究、申购或在线查询等多样化的需求,要提供足够的电缆和动力设备(也包含越来越多无线功能的设施)的占用空间。查阅室要保持安静,特别是学术研究者,需要这种氛围。另一方面,查询个人家史的人,往往少有沉默。为了应对这些不同类型和需要的查档者,始终保持查阅室的安静,有些机构像威尔士和萨里图书馆,将查阅室隔间并开辟一个单独的咨询室,提供现场和在线咨询,复制目录、索引,以及个人查询有关记录,把某一阶段可能嘈杂的活动集中到这一个地方。当然较小的档案室则不必考虑上述隔间,是否将房间保留为单间或隔成若干间取决于其功能的划分。关键要有利于共享资源,提升服务,发挥整体效能。咨询室和查阅室一样,如果不采取一些监控措施,像查阅指南这些不可替代的资料,很容易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被删除或带走。因此档案资料和查询工具应有专门设备进行监控,磁性或射频报警系统一般被安装在出口。
应根据业务操作规范、藏品的自然属性和地方风俗习惯,划分查阅区或咨询区。如根据藏品的自然属性划分,可按微缩胶片、传统媒介(纸和羊皮纸的记录和特大号地图)等进行分区保管、监控和咨询。微缩胶片和数字化档案正在急剧增长,当调整存档空间时,一定要考虑到档案形态的这种显著变化。功能分区有利于员工实行细分管理,为档案利用者提供不同路径的服务。凡是有视听档案的地方,应该像在诺福克一样提供适当的视听设施,考虑到档案利用者被允许使用录音设备,因此有必要设置隔音板间房。当利用者第一次来访或有特别详细的专题需要权威人员解答时,有条件的地方不妨再提供一个会客间,墙壁不延伸到天花板的高度,无须隔音且呈开放状态。
报告厅
不少地方当局对政策方案的推广和公共关系越来越重视,另一方面,面对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压力也是越来越大。而基于原始史料的学习、研讨和讲座安排,能够一定程度上满足地方当局和社会公众的关切。报告厅的外门应是单独开的,当其在投入使用的时候不至于影响档案库区的管理。多功能报告厅拥有现代声像工程设备,以及这些设备的集成空间。埃塞克斯、威尔士图书馆在其他的很多地方包括诺福克和约克大学的报告厅还都铺设了平整的地板,其上面的家具可自由移动,能够作为一个单独的、具有良好隔音效果、配置到位的教室灵活使用,并提供存放教学设备和教员休息的套间。 假如用作讲学目的,想在报告厅同步利用原始档案和相关信息,报告厅隔壁设置有用于相关专题档案安全保管利用的临时场所。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学习,提升素质,实现档案管理人员专业化。
为进一步提高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我们选用档案管理人员时,有意识选择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原则性强、作风正派、吃苦耐劳,服务意识强的同志担任此项工作。为使从事档案人员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能够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方法,街道举办相关的档案培训班和电脑培训班,对各社区档案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为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档案工作,为各社区征订《档案》等业务杂志,购买了档案管理方面的工具书,加强了档案工作的学习力度,使档案工作有序开展,为街道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使街道档案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立足服务,创新载体,突出档案动态管理。
街道社区在开展各项信息调查过程中,超前规划,对调查到的各类信息随时录入微机,及时更新档案,保证方便管理和快捷利用。这里以×××社区低保档案为例:按照民政部门“低保档案”分类管理的要求,将保障对象和补助金额情况分为四类,按类管理。低保工作显著特点是保障对象家庭收入情况随时会发生变化,档案就要随之变化,因此,“低保档案”始终处于调整、变化、补充的动态管理中。为方便管理,我们采用低保编号作为档案管理的标识号,用颜色标识作为类别号进行规范。这样做,不论保障对象在年内、季度内或月内低保金如何变化,即保障类别如何变化,都能保证低保对象每人的档案材料始终固定在一个档案盒内。对于一段时期内保障金额发生变化的,只需调整本人档案盒脊上用颜色标识的类别号即可。
各类信息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后,对相关工作的复核、汇报也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查阅档案,可以快捷的确定重点,完成工作。不仅缩短了时限,节省了物力和人力,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整合资源,超前规划,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
近年来,我们依照《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和《××省档案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不断强化机关档案工作,加大社区居委会、街道各办(所)档案业务指导和监督力度,开展文书立卷“当年清”工作,对上年度形成的各类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全部整理归档。在做好文书档案工作的同时,我们还注重了声像、照片、电子文件等档案的收集整理,从源头上确保档案资源在载体和门类上的齐全完整。街道结合实际,制定了《街道社区档案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做到随办随归,开口管理。制度管理上做到了严格管理,规范使用,保证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街道对各类档案的建立,坚持“四个统一”,即明确统一的档案盒、统一的档案袋、统一编码和代码、统一档案柜。为了依法、规范、有序地整合档案资源建设,对档案的收集,街道确定专人严格按照业务规范标准进行核查把关,凡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档案一律不得归档,并按规范标准进行重新整理;凡符合规范标准归档的档案,按档案类别规范标准注册、编目,及时入库上架。
档案的规范管理,提高了档案管理质量。街道社区对所有的信息档案经整理后,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归档,极大地提高了检索速度和档案的质量。在调档、更新、归档过程中,都使用计算机查询,按照提示信息查阅,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使街道的档案工作逐步走向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轨道。
四、下一步工作
1、加大档案管理人员培训力度,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今年,街道社区要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加强档案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强化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和奉献意识,为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一、档案信息弱势群体的构成与形成原因
所谓档案信息弱势群体,就是在记录、获取和利用档案信息方面处于弱势,可能被排斥在现代档案信息源以外而日益边缘化的人群。主要包括:(1)档案信息内容弱势群体,也可称为建档弱势群体,如农民、“体制外”的人,其涉及自身权益的一些信息没有被记录在档案之中,因而谈不上利用档案谋取权益;(2)档案信息获取和利用弱势群体,即由于经济、技术、社会地位等自身主、客观条件限制和能力局限,无法及时获取、理解和有效利用档案信息的群体。这两部分有很多是重叠的,即同时是内容弱势群体和利用弱势群体。
档案信息弱势群体形成原因主要有五:一是政策性原因。有相当一部分档案信息弱势群体,无论是内容弱势群体还是利用弱势群体,是由于档案工作方面的一些过时政策造成的。二是生理性原因。由于生理上的不方便,不能有效地获取所需的信息而沦为信息弱势群体,如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三是环境性原因。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造成资讯不畅通、不能方便获取所需信息,如偏远山区的人群、受自然灾害侵害的灾民、服刑中的犯人等。四是经济性原因。由于经济上贫困,在社会生活中长期处于不利境况而不能有效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如贫困地区的农民、城市下岗工人、进城务工人员等。五是知识性原因。在信息社会中由于信息技术发展等因素造成的不懂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不能有效获取网络信息。值得注意的是,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正在进一步加剧信息强势群体与信息弱势群体的分化,使这一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二、档案部门为信息弱势群体服务的现状分析
信息弱势群体问题的出现,已经引起了各级档案部门的关注,并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方法与途径,取得了较好成绩。一是理论上有重大突破。档案工作“三个体系”建设理论的建立、“民生档案”概念的提出,指出了档案工作发展特别是为信息弱势群体服务的方向。二是政策上有重大转变。近年来,档案部门在政策导向上更加注重涉民档案建设与开发利用。国家档案局与许多省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发了一系列涉及民生的档案工作规范性文件,并完善相关业务标准,努力打造民生档案管理和服务制度保障体系。三是实践上有重大进展。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民生档案、社区档案、村级档案、新农村建设档案、家庭档案等与弱势群体密切相关的档案建设,其中民生档案建设声势最大、成效最明显,各地积极进行档案资源整合,实行各类档案相对集中管理,大量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档案,被及时从形成档案的各个部门接收到国家综合档案馆,使得民生档案由分散变集中,极大地便利了弱势群体的查阅利用。在为民服务过程中,档案数量、档案利用人数、解决的问题数都在以几何级数增长,档案部门的影响也大幅度提高,档案事业发展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档案部门在为信息弱势群体服务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档案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制订工作仍然滞后。《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档案馆工作通则》、《机关档案工作条例》以及各省市区和计划单列市出台的地方规章,都制订多年,属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各种专门档案管理办法,即使是近年制订,由于权阶低于档案法律法规,也存在一些不利于弱势群体的规定。《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出台至今,档案工作方面的具体实施意见仍未出台,基层档案部门无法有效执行。档案工作标准的制订也比较滞后。
2.档案管理体制中存在为弱势群体服务的障碍。一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档案馆并未普遍形成。《档案法》从法理上明确赋予了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作为公共档案馆的职能,但时至今日,一些综合档案馆离公共文化空间的目标相去甚远,弱势群体到档案馆查阅档案仍存在不合理的限制。二是各级档案馆之间的信息不能充分共享。目前我国的档案馆按行政级别划分为国家级、省(直辖市、自治区)级、地市级、县市级4级,每一级的档案馆隶属各自行政区域的党委政府管辖、领导,因此档案馆体系实际上是一个等级分明的行政化体系的翻版,内部缺乏强有力的业务沟通与联系,导致运行成本高昂,资源难以有效共享,总体效益发挥不甚理想,弱势群体难以获益。三是同一地域内的档案服务分散化。作为一个整体的国家档案资源,却有相当一部分被分散保管于各职能部门,各部门由于功能性分工、利益驱使、协调成本高等原因,与档案部门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协调,使档案信息管理与服务在各自管辖范围内封闭运转,导致档案服务分散化、孤立化,弱势群体有时不知到何处才能查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
3.档案工作方法与机制上存在弱势群体难以获益的问题。档案信息服务要达到“无所不在”与“长久持续”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档案部门在为弱势群体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开展了不少项目、活动,但这些项目、活动都有一定的实施范围和时间期限,具体实施有难度,因此出现了一些与目标相背离的现象和趋势,如重形式轻内容、重承诺轻实效、重措施轻落实、重监管轻服务等。想用“短平快”的方法解决复杂问题,建立不起长效机制;采取从上到下、整齐划一的运作方式,容易与多样化的基层实际需要脱节,弱势群体难以从中获得切实的好处。有的项目,如农科档案信息网建设,最终呈现建制性退场。我国档案部门在设计和建设网站时,本能地将网站的服务对象设定为身体健康、信息意识与信息技能较高的人群,很少考虑到残疾人及信息意识与信息技能比较低的人群的正当信息需求,致使档案网站的效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一些社会公众被人为地边缘化,排除在受益群体之外。
4.档案信息内容建设与弱势群体需求之间存在落差。档案信息内容建设是做好为弱势群体服务的基础因素。信息弱势群体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他们得不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随着社会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产生了大量新型档案,如公民个人身份档案、各种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档案、各类资格考试档案等。它们大多数与档案信息弱势群体的利益直接关系,社会需求很大。由于是新型档案,管理方法尚处于摸索阶段,因此收集、整理、编目等方面都难以一步到位,难以及时提供有效的利用服务。尽快地、规范地把这些新型档案建设好,并及时有效地向社会提供利用,成为摆在档案部门面前的十分紧迫的任务。
5.档案部门在提高弱势群体个人信息素养方面做得不够。一个人是否成为信息弱势群体的一员,个人的信息素养也很关键。那些不知道或很少知道从哪儿获取信息和怎样利用信息的人,不主动获取和利用信息的人,即信息意识比较低的人,就是信息弱势群体。档案部门在提高弱势群体个人信息素养方面重视不够、做得不够,有的地方甚至从未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三、今后的对策
1.加快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的制订与完善。尽快修订《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档案馆工作通则》、《机关档案工作条例》等档案工作法律法规,制订各门类档案管理办法、标准和档案部门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意见,使基层档案部门在为信息弱势群体服务时有规可循。
2.改革档案管理体制,打造没有围墙的档案馆。一是要加强公共档案馆的研究,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档案馆。二是要形成档案工作网群化管理。可以建立网群化结构的总分馆体制,在保存档案的各职能部门和弱势群体聚居地建立档案分馆,总馆对分馆的档案资源、业务管理实行统一支配,以克服体系化结构造成的运行成本高、资源重复建设、总体效益不显的弊端。通过网群化布局以及一体化、专业化的管理,有效利用资源,实现网群内各档案馆之间资源共享和服务互联,为社会提供无所不在的档案服务,使信息弱势群体在家门口即可得到自己想要的档案信息。此外,还可以采取送档上门,开辟老年人阅档室、盲人阅档室、少儿阅档室、举办免费讲座、举办免费或低收费的档案知识培训班等项目。当然,若想做好为弱势群体服务工作,仅有这些项目是远远不够的。况且并不是每个档案馆都能做到以上所列举的服务项目,多数档案馆只能做到其中的几项。各档案馆应尽己所能,开拓思路,采取多种服务方式,才能进一步做好为弱势群体服务工作,缩减弱势群体的存在数量。
3.改善工作方法,建立长效机制。在为档案信息弱势群体服务方面,要针对目前的问题,实行“内引外联”,广泛与教育、法律、民政、经济、医疗等部门积极合作,互惠互利。由于各个部门对其行业的知识了解深刻,信息更新迅速,它们与档案部门共同开发的档案信息服务将比档案部门单一开发的更具针对性,效果也更明显。而且双方合作还会增加其他部门对档案部门工作的了解,强化档案部门的社会融入程度,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发挥更好的效果。当前特别要注意加强与农家书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乡村工程、远程教育网、金农网,以及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进行联合,以扩大弱势群体获取档案信息的渠道。
在设计和建设网站时,要充分考虑残疾人及信息意识与信息技能比较低的信息弱势群体的特殊要求,增加盲文、语音等功能,网页设计要简单明了,数据库设计要操作简单,使各种类型的信息弱势群体都能从中受益,从而使网站效用得到有效发挥。
4.加强档案信息内容建设。如果信息生产与提供情况良好,那么信息弱势群体问题就将得到缓解或者解决。要尽快制订公民个人身份档案、各种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档案、各类资格考试档案、住房公积金档案、个人税务档案、低保档案、土地承包和宅基地档案等各种新门类档案的工作规范与标准,加强档案的收集、整理与编目,把档案建设好,并及时有效地向社会提供利用,可以有效缓解社会供需矛盾。
1、乡低保申请人在向其所属村委提出低保申请时,必须同时申报家庭基本情况。
2、申报的内容包括家庭基本情况和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家庭基本情况重点包括共同生活的家庭人口、住房状况等;家庭成员基本情况重点包括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就业及收入情况、健康状况等,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3、乡低保申请人必须按要求填写《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书》。要求内容完整、字迹清楚、填写规范。
4、《申报书》必须由低保申请人填写。申请人因故不能填写的,由村委会指定专人代为填写。对申报表内的相关内容申请人必须如实填报,对不如实填报家庭人口和故意瞒报家庭成员就业及收入情况的,低保管理服务机构有权在6个月内不再受理该申请人提出的低保申请。
二、城乡低保入户调查制度
1、城乡低保工作坚持三级入户调查制度。村委在接到低保申请人的书面申请和申报材料后,要在规定时间内安排低保专干或指定专人对申请人的家庭情况进行调查核实。重点调查家庭人口和家庭收入。乡民政办在接到村委上报的相关材料后,要及时进行审核,对有争议和有疑问的要入户调查。县低保监管中心在接到乡民政办上报材料后,要按照20%的比率进行抽查。
2、入户调查必须由2人或2人以上同时入户进行。
3、入户调查可以询问当事人、也可以通过邻里走访等方式了解相关情况,特殊情况可以通过信函索证的方式进行。
4、调查人员要认真填写《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入户调查表》,做到内容准确、记录完整。《调查表》应由调查人和被调查人共同签字。
5、城乡低保入户调查严格执行“谁调查谁签字,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对调查不细致、不深入造成调查结果不真实或故意更改调查内容造成工作失误的,视情节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三、城乡低保听证、民主评议、评审制度
1、乡设立城乡低保评审委员会,由乡长任评审委员会主任,分管领导任副主任,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村委会设立城乡低保听证、评议小组,由村党(总)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兼组长。
2、听证、民主评议人员要兼顾到各个方面,由文化素质较高的村组干部、村民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员代表、优抚对象、退休人员等组成,一般不得少于20人,其中居民代表不得少于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听证、评议小组人员以每村民小组至少2人为宜,现任村组干部不得超过4人)。
3、新增(明察暗访或有群众举报不符合低保条件)保障对象,在完成村委入户调查后,提交低保听证、评议小组进行听证和评议。被听证对象及其左邻右舍参与听证会。听证、评议小组成员有同意、不同意的权利。听证、评议小组全体人员按照被听证人陈述、调查人介绍情况、听证小组成员质疑询问,认真讨论并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投票,现场记票、公布结果,得赞成票三分之二以上的新增(调整)对象,方可进行公示。对公示后群众无异议的由村委签署意见上报乡民政办公室审核。对评议及公示未通过的对象应告知申请人并书面说明理由,同时退还全部申报材料。
4、每次出席的民主评议人员不固定,要采取随机抽样的办法,确定此次评议人员9至13人(奇数为好)。如果抽取的评议人员中与被评议对象有亲属关系或其他利益、利害关系的,应实行回避。
5、乡民政办公室在接到村委的上报材料后应及时进行审核,并提交评审委员会评审。对审核、评审通过的对象经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县城乡低保监管中心审批,对评审及公示未通过的对象应将相关资料退回村委并书面说明理由。
6、乡和村委应建立评审、评议记录档案。对象参加评审、评议的人员,评审、评议的对象及评审、评议意见作好详细记录,并存档备查。
四、城乡低保信息公开、公示制度
1、村委会应设立城乡低保公示栏,或直接使用村务公开栏公示。公示栏应设置在村部及本辖区范围内人口较为集中的地方,方便群众监督。
2、城乡低保实行“四项公开”、“三榜公示”制度。四项公开即:保障政策公开、工作程序公开、保障对象公开和保障金额公开;三榜公示即:村委会在对申请城乡低保的对象初审合格上报前进行第一次公示,乡镇对申请的对象审核合格上报前进行第二次公示,在县民政局审核批准后再次公示一次。公示时间分别为5天、7天、5天。
3、保障对象应长期公示,公示的内容包括户主姓名、共同生活的家庭人口、月家庭收入、居住地址等。对调整保障金额的对象、取消保障待遇的对象实行定期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5天。
五、低保工作人员及申请低保家庭承诺制度
1、村委主要负责人与乡民政办主要负责人分别签署《城乡低保工作人员实施廉洁办理诚信承诺书》,层层承诺,级级负责,确保低保审批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2、申请低保家庭要签署《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诚信承诺书》,确保申请对象符合低保对象条件,同时承担应尽的义务,以及违规时自愿接受相应的处罚措施。
六、城乡低保举报设诉制度
1、各村低保管理服务机构要指定专人负责城乡低保举报投诉工作,负责来信来访接待,切实保护举报投诉人的合法权益。
2、各村低保管理服务机构要设立举报箱或举报投诉电话,举报投诉电话的号码应向社会公开。
3、建立举报投诉登记簿,准确记录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要求。
4、建立举报投诉工作责任制,举报一起,查处一起;投诉一起,查实一起,做到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
七、城乡低保公益劳动制度
1、在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且尚未就业的城乡低保对象要自觉服从低保管理服务机构的安排,积极参加公益劳动。
2、公益劳动主要包括治安巡逻、绿化保洁、低保政策学习宣传和其它适宜低保对象从事的相关劳动。
3、村委、乡民政办公室应制订年度低保对象公益劳动计划,做到长计划、短安排,并做好低保对象参加公益劳动记录。
4、保障对象参加公益劳动的时间视实际需要而定,保障对象每月参加公益劳动的时间一般为1-2个工作日。
5、对续二次以上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公益劳动的保障对象应取消其本人的保障待遇。
八、城乡低保分类施保、定期回访及动态管理制度
1、低保管理审批机关在批准申请人享受城乡低保时,应准确界定其类别。保障对象共分为三类:一类为“三无对象”即: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扶、抚)养人;二类为特困人群:家庭无劳动能力、一级二级残疾人(包括伤残军人)且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因成员患重病导致家庭生活难以维持的;三类为因自然灾害致使年内无自救能力的居民。
2、保障对象档案必须张贴类别类识:一类对象标识为绿色,二类对象标识为黄色,三类对象标识为红色。
3、各村应制定、组织并落实村委会定期对城乡低保对象进行分类核查:一类对象每年度核查一次,二类对象每半年核查一次,三类对象每季度核查一次。
4、回访也是村委干部一项重要职责,原则上每季度不少于一次且二人以上,通过回访及时了解掌握低保家庭实际变化情况,也可以走访左邻右居,对了解情况及时登记在回访薄中,并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提出变更户主、调整保障金额、停发保障金待遇等意见,经乡民政部门审核后,报县民政局审批。
5、乡民政办根据工作安排,每年组织一次年度集中核查,各村应积极支持配合。
6、按不同类别落实限期保障。一类对象为长期保障对象,不限定保障时间;一次批准二类对象享受低保的时间为12个月;一次批准三类对象享受低保的时间为6个月。
7、按规定落实重点保障。对低保对象中的三无、孤儿、70岁及以上老人、单独生活的、少数民族居民、持有县级以上残联核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残疾人以及经当地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认定患有尿毒症、白血病、肾移植、恶性肿瘤等重症病且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每人每月可增发保障标准全额的10-20%保障金。
九、城乡低保审批制度
1、城乡低保实行低保集体审批制度。城市低保按月、农村低保按季度召开一次审批工作会议,特殊情况由分管领导临时召集。
2、城乡低保报批对象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⑴证明材料齐全;
⑵表格填写完整规范;
⑶按规定的工作程序执行到位。
3、乡调查人员应逐一汇报入户调查情况,并提出审批意见。
4、保障对象的审批事项包括审定保障金额、划分对象类别、明确保障期限。
5、每次审批工作会议均应做好会议记录,并整理存档备查。
十、年检报告制度
乡民政办于每年12月1日至20日对已享受低保待遇的家庭进行年检,确定其是否继续享受,并填写年检报告单,报县民政局审批备案并存入低保对象档案。
十一、低保档案管理制度
1、城乡低保档案实行分级管理、以基层管理为主的原则;坚持完整、准确、集中管理的原则;坚持既统一标准又结合实际,在操作上简便易行的原则。
2、建立低保一户一档制。由县民政局,乡民政办,村委三级建立低保对象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
3、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恪尽职守,精通业务,熟悉低保档案的内容、数量及存放的位置,减少查找的盲目性,确保档案的有效利用。及时根据提标或家庭人口、收入的变化做好登记备案,同时确保档案的安全,并要定期认真填写和收集低保工作的各种文件、资料、信息,不得随意改动,按要求归档入库。
4、低保档案室必须有防火、防盗、防虫、防鼠等防护设施。对保管的档案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理,保证档案的完整、真实、准确。
5、低保档案主要供低保管理部门使用,其他部门因工作需要查阅,需出示相关证明、证件,或经领导同意批准,由档案管理人员负责查阅并解答。
6、档案管理人员应做好档案进、出和临时查阅的登记工作,不得丢失、销毁和涂改。
7、档案管理期限:在册低保户档案要永久保存;停发低保户档案保管期限为5年;低保培训会议记录和走访资料保管期限为10年;低保文件制度汇编、低保审批通知、低保金发放名册和低保统计报表保管期限为20年;涉及低保的照片、录像、录音等特殊载体档案永久保存。
8、对已失效的档案,由档案管理员登记造册,经乡民政办和县低保中心共同核定,县局和乡分管领导共同会签意见后,按规定销毁。销毁档案由乡民政办具体组织实施,县民政局派员监销,监销人、销毁人应在销毁清册上签字。
十二、城乡低保工作人员责任制度
1、申请人进入村委会、乡及相关单位办理低保事宜,应根据职责分工,认真履行职责,提供优质的服务,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回避和推诿。
2、城乡低保工作人员在低保调查取证过程中,所出具的证明必须情况真实,无虚假内容。
(一)市级托养服务。
租用场地建设示范型机构,依托市残联企业管理发展中心现有人员。年底前开展托养服务工作。
(二)县级托养服务。
区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有条件的县区可以提前筹建。
二、指导原则
(一)政府主导。托养服务工作要纳入当地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以不同形式参与托养服务工作。
(二)公益性质。托养服务以就业为主。属于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性的工作,不得以赢利为目的。
(三)因地制宜。根据各县区实际选择和建立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托养服务机构。
三、托养服务工作的主要形式
(一)残联自办。市、县(区)残联有场地、人员、资金的可自办具备托养服务功能的安养院;有人员、设备、资金。残疾人无法住宿的可办庇护工场或工疗站,实行日托;有较大场地,适宜搞种植、养殖业,又能解决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的可办农疗站,专门托养已治愈的精神残疾人。托养时间由残疾人或残疾人亲属与托养服务机构协商确定。
(二)整合社会资源联办。各级残联在不背包袱、不承担无限责任、确保服务项目规范的前提下。与养老院、精神病院、企业、街道办事处等单位采用租赁、联办、合办等形式建立托养服务机构。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可依法利用荒山、草地建农疗站。
(三)民办公助。对资金量需求不大、技术含量不高的民间托养服务机构。
(四)社区服务。以智力残疾人为对象。根据智力残疾人的特点和需求开展教育培训、简单劳动、康复训练、特奥活动等托养服务建立托养服务机构。
(五)购买服务。对托养服务机构中的服务项目。实行购买服务,推进托养服务机构良性发展。
(六)管理定位问题。功能上。都要确定托养为主,融生活技能训练、职业康复、职业培训与教育、公疗、就业训练等为一体的与就业相结合的功能定位。管理定位也要恰当。对于民办非企业单位,残联应当是托养服务机构的业务主管单位;对于由残联解决补贴、资助经费的民办机构、社区机构,残联即是合作者,也要承担监督管理责任。责权利要明确,以保证机构平稳安全运行。
四、政策措施
(一)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对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按规定给予各种税费减免等优惠待遇。各级民政、卫生、劳动保障、财政、发展改革、国有资产监管、国土资源、税务、工商、物价、编制、教育、体育等部门要对托养工作给予积极支持。可采以奖代补等办法。充分调动民办服务机构的积极性。
(二)托养服务机构和工作人员原则上从各级残联现有人员编制中调剂解决。按照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原则选聘,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政策;动员社会专业技术人员、义工、志愿者等参与托养服务工作。
(三)托养服务工作所需资金采取“政府投入一部分。个人承担一部分”方式解决。具体筹集方式为: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解决一部分;动员社会力量募集资金;收取托养对象缴纳的费用,要考虑到机构的运行、当地的生活水平、残疾人家庭的承受能力和有关规定,要得到物价部门的批准,可参照省收费标准。
(四)劳动产品引进与扶持。制定优惠政策。加强对劳动产品的质量管理,利用产品项目优势,打造康复劳动项目品牌。
(五)服务对象的确定。根据目前的相关实际情况。托养服务的对象界定为由家庭供养的处于就业年龄且不在业的轻度智力残疾人、病情稳定的精神残疾人。
(六)一是要有托养服务业务;二是要有适当规模的能产生一定效益的生产经营项目;三是残疾人能够从事全日制工作;四是应当与残疾人建立正式劳动关系。而且,托养服务与就业相结合。建立托养服务与就业相结合的机构。只要达到规定的残疾人集中就业的比例和其他条件,还可以申请享受减免税收优惠政策。托养机构搞不了生产经营,也可以在机构下面附设托养服务工场、职业康复工场,把托养服务机构中适合就业的残疾人安排在工场就业。
五、切实加强对托养服务工作的领导
(一)建立托养服务工作组织协调机构。成立由残联、民政局、卫生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发展改革委、国资委、国土资源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物价局、编委办、教育局、体育局等部门组成的托养服务工作协调小组。专题研究相关问题,及时协调沟通,解决托养服务工作中存在问题。
(二)调查研究。掌握本地托养服务对象底数和托养服务需求情况;认真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制订符合当地实际、操作性较强的工作方案。
(三)加强协调。发展改革部门要在托养服务机构建设项目审批方面给予支持,卫生部门负责提供卫生诊疗和精神卫生教育,工商部门负责对生产经营产品或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的托养服务机构进行登记。民政等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推进残疾入托养服务工作的开展。各新闻媒体要适时组织宣传报道,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帮助残疾人事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