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村种植扶贫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新时期中国农村的贫困现状
1978年以前,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总量约为2.5亿人。经过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到1985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1.25亿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开始大规模扶贫开发和贫困人口能力培育扶贫战略,中国贫困人口由1993年的8000万人下降到2006年的2148万人,中国农村贫困规模和贫困发生率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变化趋势,见下图1和图2。
根据2005年绝对贫困人口(绝对贫困人口的标准为低于683元)和低收入人口(低收入人口的标准为低于944元)的计算标准,2005年底,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数量2365万人,比上年减少245万人,减少9.5%,贫困发生率为2.5%,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低收入人口数量为4067万人,比上年减少了910万人,减少18.3%。农村低收入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为4.3%,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从农村绝对贫困的发生率和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比重来看,这两方面的数据虽然已下降到很低的水平,但是由于中国农村总人口的基数较大,因而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规模和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数量仍然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从中国政府在农村反贫困的成效来看,图1和图2中国农村贫困整体变化趋势和贫困发生率的下降趋势呈明显的水平状态,说明中国政府反贫困政策成效呈递减的趋势,以及中国农村反贫困的难度越来越大。这些情况表明,中国政府在农村反贫困方面依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
二、新时期中国农村贫困的特征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指导下,农村贫困规模和贫困发生率呈明显下降的趋势。但是,随着反贫困战略的实施,尤其近年来中国政府反贫困所取得的成效呈递减的趋势。这种变化趋势与新时期农村呈现的贫困特征具有密切联系。
(一)从宏观视角上分析,农村贫困人口分布呈总体分散性和局部集中性并存
全国农村贫困发生率虽然降到较低水平,但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发生率仍高达7.1%,而低收入人口比重高达10.8%。农村贫困人口及低收人人口在全国和重点贫困县分布情况(表1)。
从上表1分析,可以发现农村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在重点县所占的比例超过一半以上,如2004年和2005年重点县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比重分别为61.8%和60.6%,而贫困发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1.9倍和1.8倍,可见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很大程度上集中在国家重点贫困县。从农村贫困人口空间分布上来看,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贫困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部和东部地区。中国农村东、中、西的贫困人口规模、贫困发生率及贫困人口呈明显的递增趋势(表2)。
从贫困人口空间分布来看,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规模从东到西呈递增的趋势,贫困发生率也呈现出西部最为严重,尤其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所占比重超过50%。很明显,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从西部地区贫困人口所处的地势、地形来看,贫困人口主要集中于山区和边缘地带。2005年底,山区贫困人口1228万,贫困发生率为5.5%,占农村贫困人口总数的51.9%。从贫困人口的省际分布看,西部省份贫困发生率相对较高,其中,青海贫困发生率在10%以上。内蒙古、贵州、云南、、陕西、甘肃、新疆等7个省区贫困发生率在5%―10%之间。因此,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呈明显的集中性与分散性并存的特征。
(二)从中观视角上分析,贫困地区产业结构和收入结构呈单一性特征
我国贫困地区的经济结构体系具有三个特征:产业结构单一。第一产业比重高达90%以上,而且种植业约占第一产业的70%。其中,粮食作物约占65%的比重;生产投资结构不合理。一是生产投资资本不足,人均投资少;二是投资构成不合理,长期投资少;三是产业投资结构不平衡,第一产业投资比重占85%以上;投入产出的低效率。由于贫困地区产业结构的单一性也决定了其收入结构的相对单一。收入主要来源于家庭第一产业,尤其是种植业。据2005年统计数据,贫困地区人均纯收入中来源于第一产业的比重分别为61.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因此,贫困地区产业结构和收入结构的单一性特征,说明农村反贫困的长期性与脱贫的不稳定性并存。
(三)从微观视角上分析,贫困人口家庭负担重和劳动力素质低并存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可(2005)调查发现:农村贫困及低收入人口的每个劳动力负担人数为1.6人,高于全国1.4的平均水平。同时,农村贫困和低收入农户中家庭结构为“一对夫妇及三个以上孩子”和“三代同堂”的比重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劳动力素质上,贫困和低收入人口中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6.5年和6.8年,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年和1.2年;文盲发生率分别为16.8%和14.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9.9个和7.6个百分点。由于贫困人口的家庭负担重和劳动力素质低,进而导致了贫困人口收入与其他农户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贫困人口收入上限与全国农民人均收入差距从2001年的1:3.6上升到2005年的1:4.8。用五等份分布法,2005年农村居民最高收入的20%占全部农村纯收入的43.6%,而最低收入的20%只占全部收入的
6.3%。这些说明,从微观视角上农村贫困人口与其他农户收入差距正在不断扩大,发展性贫困(或者相对贫困)特征凸显。
三、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机制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农村贫困呈现的特征说明,农村扶贫工作具有综合性、复杂化和难度性加大等特征,由此也暴露出了政府在农村扶贫开发政策和机制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从宏观运行机制上看,农村扶贫开发管理体制和瞄准机制不完善
首先,从农村扶贫开发目标上分析,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目标不一致。中央政府目标是实现既定脱贫目标,而地方政府更倾向于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实际上,二者在贫困资金使用方面构成了委托关系。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更倾向于按照自身利益最大化来使用扶贫资金。因而,出现中央政府扶贫资金常被地方政府挪作他用,如发展县办工业、乡镇企业,导致扶贫开发战略偏离了既定方向。学者黄承伟(2001)认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目标偏差,但我国扶贫战略却忽视了这一点。
其次,从农村扶贫资金的管理体制上,中央政府的扶贫信贷资金(贴息贷款)管理权隶属于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商业机构有自身的商业利益诉求,对扶贫贷款和扶贫项目选择往往会从银行利益出发,但扶贫项目的选择权却在各级扶贫办。这必然带来资金管理权与资金使用选择权以及目标主体的矛盾,而这一矛盾会导致扶贫资金无法及时到位,削弱了政府扶贫资金的运作效率。从扶贫资金使用来看,中国扶贫资金支出包括三大项:一是用于生产性项目投资的扶贫贷款;二是用于改善生产条件项目的以工代赈资金;三是用于提供社会化服务项目的发展基金。国家审计署(2001)通过对592个国家重点扶贫县中央财政资金使用审计表明:地方财政部门用于发工资或其他支出4.4亿元,用于主管部门行政经费、建房购车、公款私存等6.6亿元,用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本投资所占比例较少,严重影响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方向和使用效率。
再次,从农村扶贫目标瞄准机制上,由于扶贫管理体制诸多问题以及以县为单位扶贫开发,实际上造成扶贫资金不能有效惠及贫困人口,而是一部分非贫困人口享受了信贷扶贫资金的好处,这是因为32%的信贷资金以项目形式下达,而且要求抵押或担保,而贫困农户无法满足担保或抵押条件,从而使扶贫瞄准机制上出现了较大偏差。
(二)从中观运行机制上看,农村区域性开发扶贫模式有待于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行的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扶贫战略和区域性开发式扶贫模式,极大缓解和减少了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但是,区域开发式扶贫模式始终不能很好解决瞄准机制的问题。长期以来,区域性瞄准的基本单位都是贫困县。每年中央政府都向这些贫困县拨付扶贫资金,以支持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贫困县的选择过程将直接影响到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Park等人(2002)研究表明,一些非经济因素使得贫困县的选择不甚合理。同时,处于贫困县以外的贫困人口,也会因为项目只瞄准贫困县而得不到帮助。从2001年开始,中国政府开始强调瞄准到村,甚至到户,确定了14.8万贫困村,覆盖了大约83%的农村贫困人口(国家统计局农调队,2004)。但由于县一级政府是决定扶贫资金分配的基本单位。因此,县域经济差异贫困标准仍然是贫困瞄准偏差的重要原因。
(三)从微观运行机制上看,农村贫困人口民主参与机制没有建立
政府扶贫可以看作是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行为,但这种行为必须建立在公共物品需求者的参与机制上,否则,容易造成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低效率,甚至提供的公共物品并不是社会所需要的或者贫困者所需要的。农村扶贫的决策和规划程序自上而下,缺乏贫困人口的参与,往往也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扶贫项目不符合贫困户的需求,致使贫困户无法参与或者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扶贫资源排斥了真正的贫困人口和家庭;二是项目虽然符合贫困户的需求,但是项目的实施方式不适合农户,最终导致扶贫规划缺乏可持续性;三是信贷扶贫资金的获取需要抵押或担保,排斥了真正需要信贷资金的贫闲农户。农村扶贫决策和规划没有建立贫困人口参与机制,造成在扶贫项目的选择、资金分配、投资机制等缺乏贫困人口自身的声音,从而导致参与主体积极性、主动性无法发挥,极大影响了农村扶贫项目和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益。
四、新时期中国农村扶贫政策调整的对策建议
在国外的扶贫实践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截然不同。发达国家通常的做法是:一方面中央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政府措施帮助贫困地区开发,另一方面建立福利制度(如社会保险制度和救助制度)保障每个人基本生活条件,如美国对西部和南部地区的开发政策;发展中国家则更多地采取经济增长――直接进攻战略的轨迹来进行反贫困的。国内学者于洋、戴篷军(2004)认为,政府应制定一个综合性的反贫困战略体系以消除贫困。唐海英(2000)认为,农村扶贫机制是一个由社会保险机制、社会服务机制、生态保护机制和心理培育机制等组成的有机系统。借鉴国内外扶贫开发实践和国内专家学者的观点,新时期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国农村扶贫政策和机制。
(一)从宏观层面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扶贫政策和机制的创新
国内外反贫困实践证明,政府在反贫困中的角色和职能不仅会影响到扶贫绩效,而且会影响到以贫困人口为主体的持久反贫困机制的形成。因而,从宏观层面上,首先必须转变政府在扶贫中的角色和职能,把以政府为主体的反贫困机制转变为政府引导下的贫困人口为主体的反贫困机制。政府在反贫困中的主要职能体现在:制定贫困线标准,准确识别贫困目标群体,并进行贫困监测;制定反贫困战略,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快速经济增长,实现财政转移支付;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并对贫困人口进行培训等等。
其次,完善扶贫资金管理体制,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应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根据各省、自治区贫困人口数量、贫困状况和资金使用效益,统一协调和统筹安排,合理确定资金使用的目标、范围、用途。然后,由省、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根据国家扶贫攻坚总规划、贫困人口分布状况和资源优势,按区域、按产业,统一规划项目并确定扶贫开发项目的优先顺序,分期分批的开发实施。
再次,就扶贫政策的设计来说,应根据不同的贫困群体特征,设计不同的反贫困政策。对于具有自然资源开发优势的地区,应采用利用自然资源优势进行合理开发的扶贫策略;而对于具有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地区应采用鼓励劳务输出的扶贫政策;对于缺乏自然资源优势和生存环境恶劣的地区,应采用异地搬迁或者异地开发式扶贫政策。
最后,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新时期农村贫困的性质和特征说明,过去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扶贫方式已经不再适应边缘化的贫困人口,区域性开发式扶贫的效果也呈递减趋势。因此,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反贫困实践经验,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中国农村反贫困的安全网,它是新时期农村扶贫机制创新的重要着力方向。
(二)从中观层面上,调整和改善农村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
从农村贫困地区的调查资料来看,贫困地区的单一产业结构是导致农户收入低下和无法脱贫的重要原因。要实现贫困人口的真正脱贫,必须改变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加快贫困地区农业的产业化、工业化进程,拓宽贫困人口的增收渠道。在政府财政、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扶持下,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建设区域性的龙头产业,用公司加农户的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产业稳定增长、增收、增资自我良性循环的脱贫机制。
关键词:委托—;农村;扶贫治理机制;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2-0043-04
一、委托—问题与扶贫治理机制
委托—理论一直都被经济学家们应用于研究现代企业,即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造成的委托人利益受损现象。在公共行政领域也存在着众多的委托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外部性、监督弱化和激励不足等原因,同时委托人和人的目标不一致,出现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问题。人作为“经济人”存在所谓的“机会主义倾向”。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应是建立一套既能够有效地约束人的行为,同时又能激励人按委托人的旨意及设立的目标而努力工作、减少成本、实现委托人与人双方的“帕累托最优”的机制或制度安排——激励与约束机制。
扶贫治理机制就是使人最大限度地维护委托人的利益,避免人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倾向以及损害委托人利益的问题发生。主要是对扶贫治理的目标约束、制约机制和制衡机制进行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中国农村扶贫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一种模式,但扶贫治理的主体已经超出了政府的多层级政府机构,而延伸到了村社及贫困农户,这些部门在农村扶贫及项目管理与实施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就显得尤为关注。
因此,扶贫治理机制应由以下要素构成,(1)扶贫战略及目标体系;(2)扶贫组织与管理体系。包括扶贫治理决策机构、执行机构;(3)扶贫法规制度体系。包括:扶贫政策与法规体系,组织管理、预算、责任与绩效等制度;(4)扶贫监督体系;(5)扶贫信息系统。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和机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二、中国扶贫治理机制中的委托—关系
委托理论的研究主要是从个体的角度出发的,所以无论是部门外部还是部门内部的委托关系,其实质都是各部门的领导代表其部门参加博弈。威尔逊(Wilson)曾经指出在政府机构关系中的两个关键特征:一是人有多重任务;二是政府机构有多重委托人。在农村扶贫过程中,政府机构也难逃这种厄运,如多个利益集团会对某一公共支出部门的决策施加影响。
1.农村扶贫组织及参与主体。中国的扶贫开发实行分级负责、以省为主的行政领导扶贫工作责任制。为了协调各个参与农村扶贫的部门之间的关系,从中央到地方都成立了各级政府的跨部门扶贫领导小组,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是国务院的议事协调机构,在领导小组之下,国家相关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市)、县级政府也成立了专门的扶贫开发办公室,负责本地的扶贫开发工作。中央的各项扶贫资金在每年年初一次下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扶贫资金、权力、任务、责任“四个到省(自治区、直辖市)。所有到省的扶贫资金一律由省级人民政府统一安排使用,并由各有关部门规划和实施项目。
中国农村扶贫参与主体众多,主要参与主体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组成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扶贫机构:(1)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2)国家部委。国家(地方发改委)与以工代赈计划、财政部与财政发展资金、中国农业银行与专项扶贫贷款以及政府其他业务部委;同时,相应各地方也设立对应扶贫机构:(3)省扶贫机构;(4)地市级扶贫机构;(5)县级扶贫机构;(6)乡村扶贫;(7)贫困农户;在不考虑各机构内部层级机制的情况下,农村扶贫参与主体层级链达到6~7级。
2.扶贫治理机制中的多层委托—关系。国家扶贫资金的管理层有四层,并且是按行政规则逐级管理的,这种管理可以看做是多重委托—,即国家、省(市)、地区、县这四级管理层之间存在一种委托—关系,其中,国家是最初委托人,县是最终人,省(市)、地区既是一级委托人,又是一级人,他们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约束着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的委托关系、政府部门与支出部门的委托关系、政府部门与政府官员之间的委托关系、扶贫项目运作过程中的委托关系等。目前中国的这种委托—关系一般都没有签订具有强约束力的或比较规范的合同契约,只是根据国家扶贫战略及目标任务要求和各地贫困人口、贫困状况来确定扶贫资金的总规模,然后再将资金下拨给各省相关的扶贫部门。同理,省与地区之间、地区与县之间也存在类似问题。从运行过程看,这种多重委托—关系使信息的传递,责任的归属逐渐变得模糊起来,找不到对扶贫资金真正负责任的人,这种管理状况不是造成扶贫资金的流失,就是造成扶贫资金的低效率投放。在农村扶贫过程中,因内部信息或外部信息问题而导致道德风险或逆向选择行为,影响政府扶贫预算资源配置效率。
三、中国农村扶贫治理机制现状分析
关键词:西北农村回族妇女;反贫困;平等性别意识缺失
中图分类号:C913.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4-0081-04
贫困是中国西北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特征之一,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共管辖七县一市)为例,该州所属的七县(包括临夏县)自1987年后一直到目前被国家列为贫困县,截至2007年,全州有87.78万农村贫困人口(其中绝对贫困人口23.81万人、低收入人口63.97万人)被确定为扶贫对象,农村贫困面达52.52%。贫困的大面积存在及其消极影响是阻碍西北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所以,反贫困已经成为西北地区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首要关注的问题。而在贫困和反贫困问题的研究中,国际社会和我国政府以及学术界往往从地理空间、阶层或民族上对贫困进行划分和考察,对贫困现象寄予性别视角的关注和探讨力度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消除贫困的步伐,降低了减贫的效率。事实上,与处于共同贫困背景下的当地回族男性相比,西北农村回族女性的贫困化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本研究通过抽取了50位临夏县麻尼寺沟乡回族妇女个人和她们的家庭做了相关问卷和深度访谈,来具体探讨分析该乡回族妇女反贫困问题中的致贫因素,为她们和与她们境况相似的西北农村回族妇女的进一步反贫困提供具体的依据。
1.西北农村回族妇女反贫困中的致贫因素分析
此次调查研究为国家项目《西北农村回族妇女反贫困问题及对策研究》的研究部分,研究者在临夏县麻尼寺沟乡选取了唐尕村和麻尼寺沟村的50位已婚穆斯林(包括回族、东乡族、保安族和撒拉族)妇女(包括离异和丧偶),对她们的基本情况,24小时社会性别活动量及活动范围情况,当地男女对宗教活动、社交活动、家庭事务的参与状况,当地青壮年回族妇女文化素质和相关反贫困的问题进行了问卷和深度访谈。通过调查,研究者认为临夏县麻尼寺沟乡回族妇女贫困的致贫因素大致为以下几类:
1.1 反贫困和发展的基础――自然生态条件差
临夏县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西南部,总人口37.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79万人,占总人口的96.6%,总面积1 212.4平方公里,总耕地37.62万亩,其中水浇地18.33万亩,山旱地19.29万亩,人均耕地1.05亩。全县海拔在1 735~4 636米之间,年降雨量501.7毫米,年均气温6.3℃,无霜期152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蚕豆、洋芋等,油菜籽、胡麻、蕨菜在经济作物中占重要比例。该地区地势较高,无霜期短,积温不足,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所以,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品种单一,经济基础薄弱,目前,尚有8.24万贫困人口未解决温饱,是国列、省列贫困县之一。麻尼寺沟乡位于临夏县最西端,乡自然生态条件在临夏县处中下之列。
在调查中,许多的妇女也谈到:“前几年其他的地方搞蔬菜大棚的时候,我们县上的干部到我们乡上,要我们盖大棚,种反季节菜,我们按照乡上的干部说的盖了蔬菜大棚,种上了要求的菜,菜也长出来了,最后还是也罢了。我们地方凉,等到我们的大棚菜长好了能卖的时候,热地方上的菜全上市了,便宜得很,我们的大棚菜就贵得没人买,大棚种蔬菜在我们这个地方做不成。”从这个个案就反映出自然生态条件差的不足,就直接导致许多的反贫困措施的失败。
临夏县作为国列、省列少数民族贫困县,自然生态条件不佳,是个靠天吃饭的农业大县,人口大县。调查地麻尼寺沟乡全乡耕地总面积20 187亩,其中山地15 083亩,占耕地面积74.7%,人均耕地1.01亩,并且由于人口变动,有些贫困户人均只有半亩地,甚至更少(在调查中有一家8口人只有3亩地),人多地少。而且县境内矿产资源匮乏,调查地除了一些小规模的水电厂和砖瓦厂可以为一些妇女提供打零工的就业机会外,基本没有工业产业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和岗位。在调查中一些妇女认为她们贫困的原因有:“我们地方人多地少,地方上没有厂子,下面有些砖瓦厂,媳妇们可以出去干些活,我们这儿没有出活的地方,我们这个地方媳妇们除了干些体力活外,什么活也干不了”,“我们这个地方没有出产,除了河里的沙子可以卖,再没东西;我们这儿也没有企业,人们就种些庄稼,地少得很。我们媳妇们出不去,男人们夏天挖些冬虫夏草,冬天就坐在家里;政府什么帮助也没有;我们这儿的人思想封闭,不开放。所以就是受穷。”。所以,这种自然生态的缺陷,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低下,县穷民贫是基本县情。
1.2 反贫困和发展的主体――人口(劳动力)结构不平衡
临夏县麻尼寺沟乡人口结构不平衡。人口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人口特征的分布状况,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城乡结构和社会结构[1]。在此,研究者对甘肃省全省和临夏县麻尼寺沟乡人口结构中的年龄结构(自然结构)、文化教育结构(社会结构)的数据做个比较。
从(表1)可以分析出,临夏县麻尼寺沟乡人口结构和全省的人口结构比较有以下的特点:该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还处于转变过程之中,人口年龄结构比较轻,未来一个时期人口增长的势头仍然强劲。劳动力增长快对贫困问题发生的影响主要在于人口的迅速增长给土地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土地严重超载,提供出来的食品分配到每个村民手中越来越少,从而导致生活水平低下。在调查中,研究者深切地感受到,调查地区代际年龄差小,一般女孩子在十七八,甚至十五六就出嫁,在二十岁几就已经是好几个孩子的母亲了。当大城市一些三十五六岁的女性为自己的学业、事业积极努力的时候,这些农村早婚的回族妇女却扮演着奶奶或者外婆的角色。在访谈中,研究者问一位三十五岁的妇女是否愿意参加扫盲班学习文化或参加培训外出打工时,她则回答:“我都是当奶奶的人,我已经老了,学文化个人(自己)学了,学了也没有用。我也不参加培训,我出去打工,丈夫和儿子不同意,就是他们同意,放着他们男人们不出去,我一个老奶奶出去,人们笑话死呢!”
调查地区群众文化构成水平低,群众的文化素质制约着地区的发展。麻尼寺沟乡总户数总人口18 845人中,六周岁以上人口数为17 284人,其中识字人数为6 356,占总人数的37%,不识字人数为10 928人,占总人数的63%,其中15岁以上不识字人数为9 200人;六周岁以上人口中没有上过学的有10 909人,占总人口的63%,扫盲班82人,小学文化程度5 252人,占总人口的30%,初中814人,占总人口的5%,高中和中专218人,占人口总数的1%,大专以上的只有9人;在我们调查的50位样本中,只有1个高中生(还是从甘肃静宁嫁过来的媳妇),一个初中生,五个小学三四年级文化,其余的都是文盲。这样的文化教育状况,真是让研究者痛心,也让我们对她们反贫困前景堪忧!许多妇女认为贫困原因:“我们这里的人书念的少,给公家干事的人少,我们体力劳动的多,脑力劳动的少。”对女性教育问题,调查地区的人们普遍的观念和行为:“尕妮哈(姑娘)迟早是人家的人,让姑娘念几年书,睁睁眼睛就行了。”能把姑娘送进学校的大门已经是有责任的家长了。义务教育法在这儿形同虚设,这儿的女性重蹈着出生、被抚养(养活)、出嫁、为人母的单线生活。她们走不出大沟,即使走出去大沟,她们也没有能力应付外面的世界。
由于没有基本的文化,调查地区的相关文化素质很低。在调查样本中,没有一位妇女参与过乡上举办的技能培训(地膜种植技术、裁缝技术等)。有一位妇女曾经办了一个小规模的养鸡场,但最终由于不懂技术等原因,养鸡场也中途夭折。妇女们目前壮胆能做的事就是家庭育肥牛、羊,她们认为这个项目自己有能力作好。有一位家庭条件较好的妇女想利用当地丰富的妇女劳动力办个地毯加工作坊,后来她只能对谋划望而却步了。一是自己没有文化,担心没能力联络销售门路,二是地毯加工也是个技术活,当地丰富的妇女劳动力没有文化,拿不下这样的活。所以,文化素质低这个根本的原因,不仅让当地妇女走不出大沟,甚至制约着妇女们在本地的发展。
1.3 反贫困和发展的保障――国家发展和职能的失衡
中国传统上是个农业国家,中国以为标志,启动了现代化,开始了社会转型的过程,并一步步走向现代化。我国已故现代化理论大家罗荣渠认为,现代化的实质就是工业化,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3]。反贫困理论中的资源贫乏说认为国家片面采取以工业化发展为重点的模式是贫困的根源。认为国家普遍把资本、资源集中于城市工业,忽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造成农业资源贫乏,加剧了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是农村持续贫困的直接原因。我国就是走了这样的道路,所以,近年来我国的“三农”问题(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尤其突出。所以,地处西北一隅的临夏县也逃脱不了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由于东西部自然地理环境和位置的差异,原有经济基础的不同,国家预算内投资的地区倾斜差异和给予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地区大量优惠政策等因素有关。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东西部地区在制度演进上的差异,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西部缺乏有效的制度供给和制度创新,制度结构也不能持续演进[4]。所以,目前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东西部差距不断拉大问题也使西部反贫困问题进入了一个不良循环之中。而处于这个体制之中的西部农村(包括临夏县麻尼寺沟乡)的发展不可避免体现着西部后进的发展轨迹。
中国的扶贫运动是由政府直接主导的,尤其是中央政府更是承担了最主要的责任,它通过巨额的资金投入、强有力的行政干预和广泛的社会动员等来实施着扶贫计划。例如:对口支援,先进扶助落后等。在扶贫的内容方面,从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种养业生产,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到科技扶贫、教育扶贫、文化扶贫、卫生扶贫、生活救助,等等,扶贫运动几乎涉及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贫困人口生活的各个方面。政府扶贫中强调开发式扶贫等。中国的扶贫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西部农村的贫困问题。但扶贫的局限性致使无法根本解决西部农村的贫困问题。例如:西部贫困人口基数巨大,政府的投入是杯水车薪而已。而且在中国的扶贫实践中,程序的官僚化、工作人员能力的局限性及相关机制的不健全,对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造成了损害。许多的扶贫是输血性扶贫,而不是造血性扶贫,这样的结果就是根本无法根治西部农村的贫困问题,通过一些措施扶贫了的贫困人口很快就由于各种原因而返贫。
1.4 反贫困和发展的环境――平等性别意识的缺失
自然生态条件差、人口(劳动力)结构不平衡、国家发展和职能的失衡是造成西部农村男女贫困现状的共同原因,而平等性别意识的缺失则是西部回族妇女反贫困和发展道路上的障碍。研究者在调研过程中深切感受到“文化贫困”、“观念贫困”、“生活方式贫困”等现象在当地回族妇女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对走出去就业,许多的当地妇女谈到:“外面,媳妇们出不去,媳妇们要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要做庄稼,就是媳妇们要出去,家里的也不允许媳妇们一个人出去,教门上也不合适。除非男人出去时媳妇跟上,做个饭。要是个人自己出去,男人们腿子打断地哩,家里还不要,娘家也回不去。” 当地妇女被动沿袭着早婚早育的习俗,承担着传宗接代任务,没有自我意识地过着制造贫困的生活方式。
在整体贫困的大背景下,当地回族妇女的生存状况更加令人担忧。由于歧视性的性别观念、性别分工、性别关系和传统习俗的影响和制约,她们的家务劳动不仅得不到承认和肯定,而且也不能自由地支配自己生产劳动所得。当地回族妇女对家庭里仅有的一点儿财产的拥有权、支配权和继承权的丧失,在家庭和社区决策与管理中的低参与程度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回族妇女参与家庭建设及社会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且进一步强化了其自抑、自卑、自我封闭、依附被动等消极性格特征。这从她们的自称与他称中可见一斑:当地农村回族妇女一般婚前自称“某某的女子”或“某某的妹妹”,婚后一般自称“某某家里的”或“某某屋里的”,年岁大了以后又自称“某某(儿子姓名)的妈”;别人一般也这样称呼她们。她们甚至对自己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人的身份不能确认,当有人在门外问话“家里有人吗?”她们普遍的回答是“没人”。事实上,当地回族社区现行的充满歧视与偏见的性别原则早已深深内化为回族女性自身思想观念的一部分,构成她们自我觉醒,积极进取的内在障碍。而认识与克服这种阻力的难度,不亚于来自男性社会的压力,甚至超过了男性社会对女性的压制与歧视,因而更具限制性。
2.对策建议
2.1 因地制宜地发展反贫困经济项目,将西北农村回族妇女的反贫困要求纳入到具体的项目规划和实施中
以临夏县麻尼寺沟乡为例,虽然该地地势较高,无霜期短,积温不足,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也不适宜大棚蔬菜的种植。但该地植被较好,境内有三岔坪、石门滩等自然旅游景点, 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风景怡人。有远近闻名的五山池,海拔4250米,大旱不减,大涝不溢,为当地一大奇观,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老鸦关河流经该乡,水能资源丰富,而且山泉处处可见,有发展高寒阴湿地区冷水鱼养殖项目的基础条件。所以,我们在具体的地区反贫困的思路上,避开发展的不良因素,挖掘发展的有利因素。在具体的发展项目中,把妇女的反贫困要求考虑进去。例如,在临夏县麻尼寺沟乡发展农家乐、旅游业、养殖业等项目时,妇女就可以避免和传统文化进行激烈冲突,就地发挥女性的特长,积极参与反贫困的发展项目。
2.2 确保完成义务教育,开展多种技能培训,加强西北农村回族妇女反贫困的自身能力素质提升
针对反贫困和发展的主体――人口(劳动力)结构不平衡,尤其是妇女文化素质低下的问题,研究者认为大力普及和发展教育是唯一的出路。对西北农村回族妇女教育,首先真正要普及义务教育。在普及义务教育中要加强《义务教育法》的法律神圣性和执行严肃性,将《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严格贯彻到教育部门、基层政府和村民的认识和行动中去,保证西北农村回族妇女义务教育的有效完成;其次,在普及义务教育的同时,应加大对西北农村回族妇女的实用技艺的培训,而这种实用技艺应该和当地的发展项目相联系。如当地发展农家乐,就应该培训一些餐饮、服务方面的实用技术,使她们能够通过技艺进行反贫困;还有,研究者认为应该通过修改民族地区自治法相关条例,提高男女初婚的年龄,这样就可以减少早婚、早育,增加代际年龄差,使西北农村回族妇女更多地投入到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建设中,而不是过早地承担母亲和奶奶的角色。
2.3 进一步促进国家社会经济的总体协调发展,改善国家扶贫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我国逐步推进的城市化进程和对“三农”问题(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的解决,逐步在缩小国家城市和农村的二元经济差距。而且国家把目前中国东西部差距不断拉大问题也置于影响中国整体发展的战略问题,所以,国家社会经济的总体协调发展是促进西北农村发展的基础。
而在国家的具体的扶贫工作中,在加大政府的投入的同时,应开拓其他的投入渠道,如:国内外的民间组织、企业等。精简目前的扶贫机构和工作程序,提高扶贫工作人员能力和对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把扶贫资金最大化地使用在扶贫事业中。在扶贫性质上提倡造血性扶贫。
2.4 培育西北农村回族妇女的社会性别意识,培养其积极向上的人格特质和自主、自立、自强、自信的精神
因此西北农村回族社区妇女反贫困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解放思想,让该社区回族妇女的人格与精神“站立”起来。具体作好社会性别培训工作,让当地回族群众真正认识到现存的性别意识、性别分工和性别关系并不是男女生理特点所决定的,是可以改变的。在此基础上,让当地回族群众,尤其回族妇女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回族传统文化赋予她们的神圣权利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权利。逐步培养其积极向上的人格特质和自主、自立、自强、自信的精神。
基金项目:论文为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北农村回族妇女反贫困问题及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佟新.人口社会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资料来源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甘肃公报和临夏回族自治州手工汇总主要数据。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宋志国,肖岳峰.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制度因素分析[J],经济师,2004,(06).
[作者简介]马东平(1973-),女,回族,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副研究员,文学博士。
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的战略要求下,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全面开展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与扶贫开发的“两项制度衔接”工作,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保障范围并整合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资源,以更高效地推进反贫困工作。随着核查工作的开展以及低保年保障标准的逐步提高,衔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两线合一”在执行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不少问题,因此客观分析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提出相应对策和改进路径,对最终实现中央提出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存在问题
11档案数据尚不完善
贫困人口的识别及分类是进行衔接工作的第一步和关键所在。当前黔西南政府根据国家政策进行了低保户和贫困户的识别工作,但在实践过程中依然暴露了档案数据尚不完善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我国精准扶贫和低保制度发展时间较短,档案资料不完善的现象在社保覆盖较晚的农村尤为显著。黔西南州2014年开始实行低保户 “一户一档”和贫困户“建档立卡”制度,规定从申请到审批诸多环节的各类材料包括申请人户口本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申请表、家庭经济收入调查表等装入档案袋;2015年又将低保对象基本情况录入“贵州省低保信息系统”,实行信息化管理。而黔西南州两项制度衔接工作也是始于2015年,所以衔接制度的工作数据来源就是前一年开始的低保对象存档和“建档立卡”。由于到目前为止建档工作仅仅实行两年,数据的真实性未得到充分核实,因此衔接工作的有效性尚需核查工作的检验。另一方面,农村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的制定存在时间差。贵州省的农村低保标准由省民政厅、省扶贫开发办、省财政厅共同制定,一般上年末制定,下年初开始执行;而扶贫标准则由国家定期,再由地方政府酌情调整,出台时间与低保标准的出台时间不同步,导致黔西南州在开展核查的过程中低保使用今年的标准而扶贫使用去年的标准。时间差则造成了农村低保与扶贫标准对象识别上的标准一直存在差异,增加了实现“两线合一”的困难。
12农村扶贫标准增长缓慢
根据《黔西南州推进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州扶领〔2015〕3号)要求,全州精准扶贫对象的评定标准是一致的,都以国家统计调查部门公布的贫困线即上一年度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为标准。如2014年全州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时,是以农村居民家庭2013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736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不变)为标准,2015年以2014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884元为贫困线标准,2016年则以2015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68元为贫困线标准①,以此类推。而反观农村低保标准,黔西南州民政局门户网站公布数据显示,2014年黔西南州全州农村低保年人均保障标准为1988元;2015年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为:兴义市、义龙试验区 2640元,兴仁县、普安县等县2580元②;2016年全州农村低保平均标准提高到3076元/年③,平均增幅达1861%。由此可见,低保线在短短三年内超越了贫困线,且有差距逐渐拉大的趋势。考虑到要完成贵州省2020年扶贫标准达到6200元的要求,扶贫标准的增幅压力正变得越来越大。
13人为因素影响衔接工作的有效性
在精准扶贫识别对象工作中,客观和主观两方面人为因素的掺杂影响了衔接工作的有效性。一方面是客观环境造成的――按照 “规模控制”的原则,扶贫名额是自上而下层层分配的,因而下级必须依照上级分配的名额开展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具体到村就是由每个村干部领回精准扶贫的“名额”,当村干部针对名额进行分配时往往感到无所适从,因为往往不是名额多了,就是名额少了,导致名额的分配成为一项棘手的工作。客观名额与实际情况的差异导致认定过程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另一方面,根据《贵州省城乡低保减量提标方案》的要求,要通过对低保“减量提标”以最终实现“两线合一”,主观上一些基层政府在扶贫与低保核查工作中为了尽快完成减量提标任务,存在通过下达指标指令性削减农村低保对象人数的情况,特别是大幅度削减低保对象中的一般保障户。这不仅与农村低保“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应退则退”的工作原则背道而驰,还造成应保未保、应保漏保的现象。
14农村基层人力资源不足影响工作开展
目前在农村地区,由于需要识别和帮扶的农村人口?盗烤薮螅?基层民政部门在人力配备上往往存在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数量不足、素质不高两个方面。
具体到黔西南州乡镇各级政府,是人力资源的数量匮乏。首先体现在乡镇机构人力资源未得到针对性的加强。近几年民政和扶贫工作业务量增加,而黔西南州乡镇民政机构不仅没有得到加强,反而被裁撤合并;而工作人员也没有增加,所以现有民政工作人员兼职情况严重,除要承担民政业务外,还要承担计划生育、征地拆迁等工作,一心多用。其次是工作人员自身的能力问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暴露了一些干部素质不高、能力不足的问题,在一定程序上影响了工作质量。最后是客观上低保和精准扶贫程序多、要求严、工作量大,放大了基层人力资源不足的缺陷。
15农村基层管理监管工作不当
低保制度和精准扶贫制度在运行的多个环节上都缺乏必要的监管,间接影响衔接工作的有效性。首先,在贫困标准的制定上,几乎没有农民参与的声音;其次,在精准识别等扶贫的具?w程序上没有贫困群体的参与环节和听证、论证环节;最后,在评估和验收阶段,缺乏具体的民意收集及反馈措施。在黔西南州脱贫攻坚指挥部相关文件中,有关民意调查的部分仅仅是笼统地一笔带过,并没有具体的规定说明。纵观整个扶贫流程,基本属于政府操作下的非透明状态,这样的模式显然无法实现贫困群体和其他农村居民的监督。
2对策
21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充分的资金支持是实现“两线合一”工作的首要前提,解决资金问题无疑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而转移支付是指政府通过相应的机制,将“地主”的钱通过相应制度发放给贫困人口,以促进社会公平以及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当前黔西南州扶贫标准过低等一系列问题与扶贫资金不足有很大的关系。要彻底扭转这一局面,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国家财政对贫困地区基层的转移支付力度,为衔接工作夯实财政基础。
22合理规划衔接工作进程
在保障资金充足的前提下,如何规划好扶贫标准和低保标准的衔接工作进程是能否实现有效衔接的关键所在。扶贫标准、低保标准的制定除了参考国家层面的规定以外,还需要地方政府必要的规划和测算才能如期实现两项制度的平稳衔接并避免现实中两项标准差距逐渐增加的情况出现。由于低保是保障贫困群众最基本的生活的“最后一道防线”;而扶贫是致力让贫困群众脱离贫困的工作,因而在标准制定上,扶贫线要高于低保线。近几年的低保线与扶贫线数据显示,黔西南州农村出现扶贫标准低于低保标准且差距逐渐拉大的现象。建议扶贫部门能按年度及时调整标准,实现农村低保标准与精准扶贫标准同步演进。
23完善数据衔接工作
在衔接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能否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进而实现数据衔接决定了衔接工作的准确性程度。一方面,可以考虑依靠定期核查工作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将低保对象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三种类型,再根据不同类别开展不同的精准扶贫工作,对有劳动能力的中短期低保对象可以通过生产项目帮扶鼓励支持进行生产自救、劳动自救,对长期的低保对象要落实低保兜底,从而实现扶贫对象认定精准;低保对象核查精准;低保对象分类精准。另一方面,通过信息衔接完善识别机制和退出机制。两部门通过系统对接实现数据共享,对不在扶贫对象中的低保对象部分,由民政部门进行全面兜底;对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纳入扶贫范围进行帮扶;对经过帮扶后脱贫的贫困户,及时完成退保;对今后因病或因灾等原因返贫的且符合认定条件的,可以再次纳入低保范围。
24健全监督机制
监督机制的有效与否是能否保证反贫困工作公开、透明的根本所在,因此要坚持内外部监督相统一。一方面,在对贫困户和低保户的公示过程中,不仅要将符合条件者的收入和家庭基本情况等信息公示,还要把收入计算的公式和流程一并公示出来,以保证有据可查;另一方面,也要将各村低保户、贫困户数量及计算公式一并上传到网站,接受社会大众的外部监督,降低工作中主观人为因素的干扰。
25对驻村干部和村干部提供培训
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态度是影响衔接工作能否落实到位的重要因素。因此从培训对象上来看,不仅要对驻村的扶贫办工作人员提供针对性培训,还要对村委会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以保证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实施者和辅助工作者都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从培训内容上看,不仅要涉及衔接工作的概念和性质等理论内容,还要涵盖工作的基本流程以及注意事项等实践内容,以保证操作流程的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
3结论
低保扶贫衔接工作旨在实现两项制度的统筹――通过低保制度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现托底性生活保障并通过扶贫开发帮助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两线合一”是确保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到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目标的重大举措。
尽管黔东南州在“两项制度衔接”的实践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尚不完善的识别机制,政府财政投入有限,农村基层人力资源不足,缺乏贫困群体参与的贫困户监督机制等原因的掣肘,制约了反贫困工作的进一步深入。要解决出现的问题应该结合不同的工作阶段对症下药,在准备阶段,不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保证资金的充足;而在执行过程中,首先在识别阶段要做好扶贫和低保数据衔接工作,在执行阶段对村干部和驻村干部提供能力培训,在公示阶段健全监督机制。
反贫困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而对低保制度和扶贫制度进行衔接的最终目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
实现反贫困效益的最大化,在今后的衔接工作中,黔西南政府要继续克服困难扎实推进衔接工作,让国家改革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农民,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注释:
①国家统计局2016年《中国农村贫困检测报告》.
指导思想和目的
通过发动广大民营企业家参与“海西春雨光彩扶贫活动”,引导先富起来的民营企业家为农村贫困群众献上一份爱心,送上一份温暖,做一份贡献。以实际行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贫困农民提供资金和其他支持,实现共同富裕,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贡献。同时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责任感和光荣感,进而锻炼和培养一支坚定跟党走的积极分子队伍。
帮夫地点和对象。
帮扶的地点:武平县中堡镇罗助村、互助村、朱坊村等共帮扶100个贫困户,通过劳动,种植红豆杉脱贫致富。
帮扶的对象:1、首先是贫困户,急需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支持;2、有劳动能力,但缺资金、技术和项目而无法脱贫;3、比较勤劳,有通过劳动脱贫的强烈愿望。
帮扶的方法和措施。
通过提供资金、项目扶持和技术指导等方法,使贫困户通过劳动,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不断滚动,摆脱贫困。帮扶的重要措施是:给每个贫困户提供3000元的资金扶持,其中省光彩会负责三分之二资金,县负责配套三分之一资金。镇党委、政府成立领导小组和确定红豆杉项目,指导、帮助贫困户种植红豆杉,切实把资金用出成效,达到预期目的。
几项具体要求:
1、切实加强对扶贫活动的组织领导。本次活动是“海西春雨光彩扶贫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镇成立以钟日朝镇长为组长的领导机构,落实到具体人员,并实行工作责任制,以保证活动切实抓出成效来。
2、切实做好帮扶对象的调查摸底和确认工作。项目所在村要掌握贫困户的第一手资料并以村为单位进行帮扶对象公示,真正把符合条件、最困难、最有可能通过帮扶实现脱贫的农户列为对象,同时建立健全帮扶对象档案资料,以便今后跟踪反馈。
3、实施红豆杉项目扶贫。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重点发展红豆杉产业。支持鼓励帮扶对象运用扶贫资金或以股份合作的形式建立连片红豆杉种植基地,每块基地要求8户以上连片种植,每户必须种植2亩以上,并进行大田规范化种植,最大限度地发挥扶贫资金的示范效应。
一、农业产业化扶贫是贫困落后地区农民脱贫的关键
我市是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水平比较低,但是农业资源不是最贫乏的,德保、那坡、田林、隆林都有不错的资源,可以种植大面积的耐旱粮食、饲草和耐旱的中草药,既保护土地植被又可以产生很大的经济收入。现在一些被认为贫困的地区其实并不完全是资源贫困,而是这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是生产水平低生产力水平低造成了这些地区的经济落后。所以产业扶贫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国家的扶贫投资主要通过国家各级政府的扶贫机构,把扶贫资金投入到到贫困地区的家庭或企业中。从我们目前的情况看,分散使用国家扶贫资金的结果是贫困地区依然贫困,经济落后地区依然落后。许多具有市场潜力、具有市场效益的农业项目,没有得到规模化发展、推动农民增收所需要的资本金,没有得到国家产业化扶贫投资的有力扶持。
农业产业化扶贫投资是脱贫的关键。农业产业化扶贫投资就是要解决贫困地区农业产业链中缺口所需要的资本金问题,对现行农业扶贫投资模式进行调整,可以改变当前只有单一部门投入的劣势,可以整合农业、畜牧等部门的资源优势,让扶贫资金可以发挥更大优势,符合市场竞争规律,是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的财政政策,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举措。
二、农业部门在农业产业化扶贫工作中做了有益的尝试阿
1、以"农家课堂"为主的人力资源开发,扶优扶贫。"农家课堂"是开展农村主体的精英培训,通过"以一传
十、以十传百"的培训,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宣传、培训交流和效益吸引等手段,促进集群技术模式的普及和推广,发挥规模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通过各土专家演示与农艺师现场解说结合,并充分利用现场不同生长期作物资源及学员的现场培训操作,作为一个新型农民培训的亮点,体现在"多、快、好、省、土、灵、特"几个优势(一是"多",师资来源多样,有效解决定点"农家课堂"的教学资源不足、教学面狭窄等问题;二是"快",巡回教学快速便捷高效,同样的授课内容相对以往形式可大量减少授课时间;三是"好",直接到农户家中、田间现场授课,减少环节,效果更好;四是"省",有效降低了农民学习成本;五是"土",授课老师主要是土专家、土洋结合教,授课语言主要是本地土话方言,群众感觉亲切易学,授课教材多是经过专家充实过的"土经验"、"土教材",更适合当地生产生活实际;六是"灵",可以根据不同地方、不同品种、不同生产时期和当地农民朋友的不同需求灵活安排授课,真正实现"地头有问题地头解决";七是"特",充分体现农业种植业培训在农村培训中的重要特殊地位,进一步转变农业干部作风,增强为"三农"服务责任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培养大批技术型农村人才,引导大批科技素质较高的人才到农村与农民群众相结合,实现传统农业基础与现代农业接轨,促进科技型、开发型高效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建基地、兴龙头、拓市场,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
2、在推广实用农业技术中,强化科技扶贫。在当前形势下,以科技为动力、为切入点,是实现先进生产力作用、先进文化带动作用,落实广大人民利益的有效方式。通过科技发挥作用,使农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逐渐转变,是农村实现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几年来,我农业部门综合"优粮优经""沃土工程""植保工程"等先进适用技术进行配套试验示范,推广生态富民"百千万"工程、小蚕共育、应急粮食试验示范、烟稻轮作、油菜+中稻、猪+沼+果+灯+鱼,茶叶综合化工开发、特色立体农业种养、农作物"三避"技术应用示范推广、水稻、玉米、马铃薯免耕技术、中草药gap技术应用与推广、高山玉米高产示范栽培等农业实用综合技术,优先解决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延伸产业链等关键技术问题,结合实施"十个百万亩工程",并围绕关键技术进行配套集成,形成简便易行的标准化的成套实用技术,以优势区域为基地开展技术组装、示范和推广,推动科技资源向优势区域集中,为右江河谷和**山区农业产业调整及农民增产增收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3、在发展中不断改进**农业产业化开发建设思路。从**年起,**将全力抓好"123456",即重点"构建一轴**特色农业产业带,研究好三条发展路子,优化四业并举,深入建设五个基地,提升六大龙头",不断强化农业支撑保障能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此工作思路不仅着眼于面上的产业化发展,还将继续紧跟产业扶贫的思路,捉紧壮大和发展,以面上的发展带动整村推进式扶贫的发展。
三、农业部门在扶贫工作中不可替代作用
1、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可能改变,拓展扶贫空间必须加强农业。
**农村人口众多,占总人口94%左右,农户收入仍然是"四为主"的格局,即农户收入仍然以家庭经营为主,占全年总收入的67%;家庭经营收入仍然以农业收入为主,占家庭经营收入的65%;农业收入仍然以种植业为主,占农业收入的78%;种植业收入仍然以粮食为主,占种植业的70%。滞留在农村的农村人口仍以农业的主,因此,农业种植业的基础地位不可能改变,农村扶贫工作中,农业产业发展仍是基础。
从**市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目前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市场型、科技型农业转化的阶段,处于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的阶段。在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粗放型农业向现代型农业转变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中,最根本、最核心的解决办法是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需要通过制度和机制的创新,把当前分散的扶贫项目、个别行为转化为依托农村科技大户和农村行业协会,通过农业部门的技术引导盘活现有农村资源,并兴办农村龙头基地、协会、企业等,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潜能,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2、种植业仍然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通过深入实施"十个百万亩工程"推动全市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全市**年将新增水果15万亩、甘蔗10万亩、茶叶2万亩、桑蚕5万亩、剑麻达到20万亩、木薯达到10万亩,优势产业调整优化面积35万亩,新增产值3.9亿元。另外,大力推广良种及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先进适用技术节本增收0.42亿元。两项预计促农人均增收140元,超过**年预计农民人均增收的42%。而且,农业部门集中了大量的技术基础,一大批长期在一线工作的农艺师是农村最信任的技术致富带头人,他们与农村群众关系密切,其中不少人是扶贫开发工作的先头部队,是扶贫战线上的中坚力量。因此,农业种植业还将是产业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仍需要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
一、整合资源,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聚合效应
该市在推进城区农村开发过程中,坚持按照《规划》要求,把专项扶贫政策与部门政策、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有机结合起来,整合各类资金,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资金整合格局,使各类资金向片区集中倾斜,充分发挥资金的聚合效应,有效地保证了片区开发的资金需求。一是市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扶贫资金1000万元,区级财政按比例进行配套,专项用于城区农村扶贫开发,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贴息补助等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运用市场手段扩展社会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二是把涉农部门项目与扶贫开发有机整合,坚持由区级政府在申报项目时对下一年度项目统一把关,明确要求以区级政府总牵头,区直各部门围绕片区开发申报项目,落实各部门项目计划,把水、电、路、广播电视、卫生、种植养殖业及生态建设项目通盘考虑,实现先期捆绑后一并申报;三是严把资金整合关,责任落实到位。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记其功”的原则,将国家、省、市安排的扶贫资金与其他部门资金“打捆”下达、“捆绑”使用。要求以区级为单位,各部门的项目围绕扶贫开发统一规划去实施,使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只要扶贫开发的重点定在哪里,部门的专项资金就跟着投向哪里。通过资金的有效整合,基本解决了过去资金分散,整体效果差的问题,充分发挥了资金使用的叠加放大效应,取得了政府、部门和农民三满意的良好效果。2010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28522.1万元用于城区农村扶贫开发,其中市本级财政专项投入3000万元,两区财政配套投入698.5万元,部门专项投入9925.7万元,群众自筹14897.9万元。张湾区在城区专项扶贫资金投入449万元的基础上,整合各类资金8754万元用于西沟片区建设,连片开发的投入总量相当于过去五年的总和,使西沟乡的贫困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二、理顺思路,坚持把农民增收作为扶贫开发的首要目标
该市经过第一期城区农村扶贫开发规划的实施,城区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现象得到明显改善,过去以项目建设为主要方式,通过项目建设查缺补漏、填补城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的方式已明显不适应城区农村扶贫开发的新形势。对此通过认真调研,在制定第二期城区农村扶贫开发规划时,明确提出把连片开发作为城区新一轮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通过连片开发,整体解决片区贫困群众生活遇到的突出问题,提高规模效益和建设水平,为实现“城乡通开、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创造条件、打牢基础。通过新一轮城区农村扶贫开发,农民收入稳步增加,贫困人口不断减少。截至到2011年,城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31元,比2009年增加1013元,累计解决城区农村贫困人口5200人,城区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三年来,通过扶贫片区和重点村建设,引导部门专项资金投入城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区农村基本实现了“村通水泥路、组通砂石路、户饮洁净水”的目标;社会事业稳步推进,城区农村收视难、通信难、就医难、入学难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村村通电视、电话,电视入户率达到85.8%;村村有卫生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提升。
三、明确重点,坚持把连片开发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途径
扶贫连片开发,连在哪里?该市通过反复调研,认为扶贫连片开发最关键的是要连在产业上,通过连片发展特色产业,形成规模相对集中的特色产业集群,实现发展效益的最大化。在推进扶贫连片开发时,该市明确了城区农村以菜、茶、药、果四大产业为主的发展格局,根据各片区实际,合理确定扶持项目和扶持标准。一是做大做强产业基础。茅箭区大川片区把发展中药材作为片区主导产业,2011年以来,新发展金银花1600亩,总面积达到2500亩,并依托该市武当生物药业公司开展金银花加工,发展金银花茶、金银花露等,卡子村、唐家村成为金银花种植专业村。二是立足城区实际,大力扶持专业合作社。城区农村土地稀少,人均耕地不足0.4亩,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在此情况下,该市提出把专业合作社当作龙头企业,走一村一品专业化发展的路子,先后扶持了白马山财神有机茶叶专业合作社、斤坪蔬菜专业合作社、停舟山果品专业合作社等一批专业合作社,成为连结农民和市场的纽带,取得显著成效。张湾区白马山村全村169户665人,耕地只有197亩,是个典型的贫困村。实施片区开发以来,在财政、扶贫部门的扶持下,白马山村在过去产业发展基础上,大力发展茶叶种植,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200亩,户均达到6亩,并成立了白马山财神有机茶叶专业合作社,全村所有农户都成为合作社员,由合作社引导农民统一种植、加工、销售,全村茶叶总产值达到20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4000元。以白马山、凤凰山为龙头,一条由柏林镇扩展到西沟乡的万亩茶叶带初见雏形。通过扶贫连片开发的推进,该市城区农村产业扶贫初见成效。三年来,城区农村共新建和改造以茶叶、蔬菜、干鲜果为主的特色产业基地13750亩,其中新建茶园面积8500亩,蔬菜2500亩;新发展特色养殖山羊24200只、牛2360头;新培植特色农家乐92家,以张湾区白马山村、斤坪村、水堤沟村、茅箭区廖家村、大沟村、唐家村为代表的一批特色产业专业村逐步形成。
四、严格管理,确保扶贫资金的安全有效运行
今年已有58岁的朱刘保虽因车祸致残,腿脚有些行动不便,可经营的头脑却一点也不比别人差。他栽过苹果,跑过运输,还当过几年村支书,可眼望着4个儿子渐渐长大成人,前几年老朱夫妇俩还真是有些发愁:娶一个儿媳妇少说也得花个四五万,这4个儿子结婚的钱去哪里挣呢?正在老朱夫妇俩发愁之际,县残联扶持贫困残疾人脱贫致富的惠农政策送上门。 依托县残疾人服务总社发展红提葡萄种植, 老朱看中这是一个好项目。从1999年开始,老朱试着栽了4亩葡萄秧,在县残联统一供苗、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服务的基础上,老朱夫妇俩带领儿子们勤于田间劳作管理,施肥浇水,育苗打秧,不敢有一丝懈怠。秧苗在一家人的精心培育下茁壮成长,老朱一家人看在眼里喜在心头,4亩葡萄园承载了全家人的希望。这4亩葡萄真没有辜负老朱一家人的期望,当年就全部成活,隔年开始挂果收益。这红提全身通红,晶莹剔透,而且比美国红提还早上市近两个月,市场销售行情极为看好,亩产3000斤,销售收入5000多元。老朱夫妇俩高兴地逢人就说:“砍了苹果种红提,这招棋走对了!”到现在6年下来,老朱的葡萄园发展到12亩,而且成为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技术能手,收入连年翻番,4个儿子3个成家另过,老朱分给他们的家产也不再是简单的农具和生活日用品,而是葡萄园和红提栽培技术。在老朱的带动下,现在全村159户农民发展葡萄种植300多亩,辐射周边农民500多户,葡萄园发展到1000多亩,人均增收3000多元。种植红提成为附近乡村农民的首选致富途径。
在曲沃县残联,当了12年理事长的马建新向记者介绍:残疾人是社会特殊困难的弱势群体,贫困一直是困扰残疾人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难题。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措施来扶持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致富。曲沃县残联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中国残联、省残联相关政策、措施、项目、资金的支持下,曾探索过多种扶持模式:通过社会募捐、企业赞助,救助特困残疾人家庭;为部分贫困残疾人发放奶牛,发展奶牛养殖;发展养猪、养羊,提高残疾人的副业收入等等。但通过多年的扶贫实践,我们还是选定了“基地+农户”这一行之有效的扶贫模式。1998年,我们根据当地的土壤特性和贫困残疾人家庭人手少、劳动力缺乏的特点,立足市场,认真分析考察,针对传统的种植养殖业“增产不增收”的实际,把市场前景看好的红提葡萄种植作为改善农村种植结构,增加贫困残疾人家庭收入的首选项目。我们通过县残疾人服务总社建立了占地40余亩的曲沃县残疾人葡萄种植示范基地,培育葡萄种苗50万株。通过基地发展示范户,示范户带动贫困户,齐心协力壮大葡萄种植。服务总社通过基地为残疾人贫困户提供优质、周到、完善的全方位服务。一帮种植:利用财政扶贫资金和康复扶贫贷款帮助贫困残疾人育秧选苗,建立葡萄园;二帮管理:县残联指定专人负责,联系农业局、科委、科协、果业中心、农业技术中心等有关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跟踪服务,现场指导;三帮协调:帮助种植户协调地块,使种植面集中连片,便于管理,联系水利部门对集中连片的村进行政策倾斜,积极拨付水利款,打井改渠,提供便利的水利条件;四帮培训:对残疾人分批就业、轮流培训,每年安排7~15人从事基地日常生产劳动,平均日工资15元,在劳动量大的季节,集中安排20~30人就业,通过轮流就业、实地培训、锻炼队伍,成为示范户;五帮销售:在种植户自主决策销售方式的同时,基于自觉自愿的原则成立销售协会,帮助开拓市场,实现增收;六帮贮存:引导种植户走葡萄保鲜和贮存之路,打时间差、价格差,提高初级产品附加值。由于基地采用统一供苗、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服务,从而使扶持对象“苗不愁”、“种不愁”、“卖不愁”,充分尝到了产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规模效益的甜头。几年来,共扶持全县7个乡镇45个行政村543户残疾人贫困户发展红提葡萄种植2000余亩,同时辐射带动本县和临近市县发展红提葡萄种植13万余亩,成为华北地区面积最大的红提葡萄生产基地。曲沃县贫困残疾人真正依靠红提葡萄种植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其实,在山西省,残疾人扶贫开发的主要特点就是在纳入政府总体规划、统一组织、同步实施和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残疾人扶贫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家扶贫贴息贷款和财政扶贫资金,坚持从残疾人的实际需求出发,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规模经营为特点,创造性地运用“基地+农户”、“公司+农户”、“订单农业”等模式,积极创办残疾人扶贫开发示范基地。通过扶贫开发示范基地,一是可以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使其通过劳动增加收入;二是能够起到辐射带动作用,给贫困残疾人提供种苗、种畜等;三是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利用基地可对残疾人进行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四是进行规模化生产,基地可以带动残疾人发展规模化的种植、养殖生产,同时便于统一进行技术指导和管理,形成市场;五是起到连接市场的作用,基地可以在残疾人和市场之间架起桥梁。目前,不少县残联创办的残疾人扶贫开发示范项目已在县里牵起了龙头,成为全县扶贫开发的排头兵。如曲沃县残联,就是积极创办扶贫开发示范基地,通过基地为农村贫困残疾人和贫困农户提供种植、管理、销售等系列服务。通过基地辐射、带动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致富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例如:山西屯玉种业集团牵头的玉米制种,大宁、永和等县的枣树栽培,隰县、吉县、临漪等县的优质苹果种植,大同、阳城等县的食用菌栽培,左权、万荣、垣曲等县的中药材种植业,屯留、清徐的养猪业,山阴、和顺的养牛业,寿阳、天镇的小尾寒羊养殖业等等。残疾人扶贫开发示范基地的创办,不仅使贫困残疾人增加了收入,而且增强了基层残联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
关键词:邯郸市;国家级贫困县;贫困;反贫困
1.引言
贫困,是当前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普遍而又十分紧迫的问题。就邯郸而言 ,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生产、消除贫困的工作,贫困人口在不断减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但是,由于自然、历史、经济和社会等各种因素的相互交织、相互制约,邯郸市国家级贫困县农民的贫困状况依然十分严峻。在这种情况下,研究邯郸市所属区域的国家级贫困县的贫困与反贫困问题尤为重要并且具有丰富的实践意义。
2.邯郸市国家级贫困县贫困成因分析
2.1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
(1)年老多病致贫。由于家庭成员年老体弱,或丧失劳动力,子女不能资助和赡养而导致贫穷,尤其目前国家逐步出现了老龄化,老年人口的比例逐年上升,这类贫困更加凸显
(2)教育支出超负致贫。这是一种新的致贫原因,也是现在农村致贫的一个影响因素。经调查发现,村民能够负担九年义务教育的费用,因无学费、只需提供日常费用,但高等教育的费用相对较高,是致贫的主要原因。
二元经济结构的模式根深蒂固的影响着我国的经济,是导致我国农村地区贫困的历史原因。
2.2村民自身素质限制、劳动力贫乏的制约
虽然现在农村很重视教育,也有许多接受了高等教育,但我们统计的子女上大学的比例只有24%,而且他们毕业后绝大多数不再回家乡,致使农村人才缺失。所以,整体表现为文化素质低下,致富本领不强;农村很多无知识和一技之长的青年人纷纷的进入大城市打工挣钱。当地缺乏青年劳力,只剩下了老人以及小孩。由此可见,在贫困村,低素质人口对流也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2.3 生产方式单一
邯郸市所属区域的国家级贫困县生产方式单一,收入来源单一,以农业为主虽然有个体经营、外出打工的人员,但这都是村里人数的少数,每个家庭基本都还是有耕地的。在种植的作物中,基本是小麦、玉米,有少部分种棉花。另外,农作物种植时,科技成分不高,没有进行先进化生产,农用机械利用率不够。
2.4 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既导致了贫困区内生能力不足,难以有效地开发利用当地资源、培育与积累人力资本以及改善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又使其对外部资源利用能力受限,难以集聚优势资源发展当地经济。
2.5 扶贫监管机制以及扶贫资金利用尚不健全
扶贫资金由于审批、拨付和使用流经环节多,易出现资金到位不及时和使用效率低的问题。主要原因是缺少有效的扶贫资金监管机制,另外是经济利益驱动下的扶贫资金转移。由于贫困农户生产结构单一、贷款额度小,使得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因而一些地方官员更愿意把优惠贴息贷款发放给当地的企业和富裕户,最终导致扶贫资金转向和扶贫效益低。
3.邯郸市国家级贫困县反贫困路径选择
3.1 加大对贫困区的培训投入、吸引劳动力留在当地
贫困地区贫困的根源并不都是人们思想观念的落后,而是人力资本的匮乏,首先,邯郸市贫困县以农业为主,村领导以及政府要竭尽全力增强村民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办业余培训班,让每一个村民掌握一些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其次,请农业专家带着优质品种到贫困县来,引进新的种植品种,拓宽农民的经济作物品种;最后,针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使得其有一技之长。
留住劳动力,发展当地经济,我们可以:第一,招商引资,企业老板承包农民大面积的耕地,将小农式农业生产方式改变为大规模生产,增加科技化生产含量,村民到生产基地工作;第二,针对女性生育劳动力转移情况,当地村政府可以开展手工加工的一些作坊式小企业,增加就业机会
3.2 进行多元化生产
首先,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需要增加。鉴于邯郸市贫困县的土壤环境,沙地不多,种植水果最为适宜。邯郸市魏县的水果种植是一个可以借鉴的亮点,梨乡是不错的选择;大名县可以学以致用的种植其他水果。二是适当发展乡村旅游业。根据本县的特点开发旅游线路,建立一个邯郸市内景点旅游路线,形成一个短途旅游的经典。旅游业的发展甚至可以带动当地农家乐的繁荣;
3.3 加快贫困区基础设施建设
邯郸市贫困县的基础设施薄弱环节不在电力、水力,而是在公路建设。基础设施的完善应该重点放在公路建设上。完善公路后可以促进内外物质交流和思想沟通,增强贫困县自身的发展能力以及吸引力;其次是完善基础文化教育设施。邯郸贫困县的小学、中学逐渐减少甚至破落,关键原因在于教育质量差。我们可以聘请优秀的老师支教,提高教学质量。
3.4完善贫困区政府保障制度
当前邯郸市国家级贫困县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不是很完善,虽然新型合作医疗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并没有切实解决贫困农民的看病难的问题。所以,一是尽快建立贫困区医疗救助制度。二是加强新农合作用的政策讲解和宣传,使得村民了解新农合的重大作用,有了病及时就诊。三是,鼓励那些没有保险的人购买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规避家庭风险。
3.5 增强扶贫资金利用效率
扶贫资金的及时到位和高效使用直接影响着贫困地区扶贫工作的成败。一是逐年增加财政扶贫力度,扩大以工代赈工程、整村推进扶贫工程和就业扶贫技能培训工程等扶贫项目的规模,切实提高扶贫开发工作的成效;二是建立扶贫资金监测体系。即可依托互联网技术,建立邯郸市扶贫资金项目监测网络。同时,相关责任部门要加强对扶贫资金定期的严格审核,防止和杜绝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和贪污;三是努力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通过确保扶贫资金专款专用,重点扶持与贫困农民直接关联的扶贫项目,让贫困农民从中受益。
4.结论
我们深入探索了邯郸市国家贫困县农村贫困的基本情况,了解了农民的生存现状、发现了一些贫困的原因,对邯郸市国家级贫困县农村扶贫开发的发展和思路作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形成了邯郸市国家级贫困县的对策建议。希望这些建议对邯郸使国家级贫困县的扶贫工作产生一定的作用。(作者单位:1.2.河北工程大学;3.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本课题是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项目,邯郸市国家级贫困县农民生活状况调查与反贫困对策研究(201301123)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镇XX方向,东与XX村接壤,南与
XX村接界,西与XX村毗邻,北与XX县接界,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农户1020户,人口3557人,耕地面积3414. 02亩,山林面积11967亩,党员74人,在家党员36人.区域面积11平方公里。
2.有贫困户19户53人,其中因病致贫3户,因残致贫12户,因其他原因致贫4户。低保户有45户74人,分散供养五保户6户8人。2014年脱贫4户12 人;2016年脱贫2户7人;2017年脱贫5户12人,2018年脱贫2户7人,2019年脱贫5户14人,2020年计划脱贫1户2人.
二、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1.产业扶贫方面。瓜蒌种植是 村的主导产业,建设有150亩瓜蒌种植基地,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切实让普惠制政策全面到位。通过结对帮扶干部的努力,结合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村贫困户发展了水稻种植、油茶种植、瓜蒌种植、
生猪养殖等家庭式发展产业。
2.教育扶贫方面。村共有贫困学生18人,无辍学人员。
2019年享受“圆梦助学”奖学金19750元。
3.就业扶贫方面。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劳动力9人,
其中在本村担任保洁员2人,月平均工资约为1200元。
4.安居扶贫。建有安居房1栋. 2户危房改造,1户房屋维修,按照“十有”规定配齐设施,
5.新农村建设项目建设情况。2019年完成7个自然村13个点新农村建设,村级卫生室改造工程等项目,投入项目资金约670万元。
6.农村环境整治情况。2019 年全村14个村小组均已完成村庄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1500亩,农田水利设施覆盖全村,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达98%以上,无辍学适龄学生。
7.驻村工作队帮扶工作开展情况。近年来,区森林公安局把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作为“一号工程”,主动服务、细致帮扶、措施到位,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工作落到实处。- 是局领导高度重视,他们率先垂范,经常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扶贫工作,带头深入走访群众,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村民生产、生活情况,认真倾听诉求,仔细记录“民情”,逐一排查落实;二是驻村小分队近年来共下拨帮扶资金25万元,其中:2016年至今下拨帮扶资金25万元,用于村基础设施建设、贫困户“十有”建设、水渠、水坝、桥梁的修缮、走访贫困群众困难党员、资助贫困学生、灾后建设等。
三、下一步打算
1.压实责任。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要求,切实落实结对帮扶措施,明确脱贫攻坚工作主体责任,为每一户贫困户谋划具体脱贫方式,有针对性的落实脱贫措施,确保贫困户在2020年全部脱贫。
一、乡背景
乡位于和田市19公里,是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长期以来,由于受地理、自然环境和其它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十分缓慢,截止2008年人均收入只有2220元,远低于全县2550元的平均水平,是国家重点帮扶的特困乡。
二、乡扶贫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1、贫困人口状况
全乡共有1921户、9528人,截至2008年底全乡在册低收入人口484户、2577人。较2001年的全乡登记在册贫困人口1674户、4774人脱贫效果明显。
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住房:自国家实施抗震安居建设以来,乡农民的住房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仍有部分农民住在危房里;2、饮水:由于我乡的土质属于盐碱土质,乡里没有深水井,所以造成了水质的恶劣,严重影响了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目前急需打深水井来改变农民群众长期以来饮水的困难;3、我乡九个行政村已经全部通电、通邮、通电话、通广播电视、达到电影下乡,但仍有部分村没有通路。
3、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贫困农户已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乡卫生院硬件设施已基本建设完毕,但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还有待提高。由于我乡的村支部均属于空壳村,无经济来源,目前九个行政村均无村级卫生室。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验收,学生义务教育达到100%。
4、生态环境
自2001年以来,我乡共建设防风林带1670亩,有效的改善了生态环境建设,使全乡703户、2514人受益。
5、扶贫开发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现有5个行政村已于年前全部整村推进完毕,由于托里干吉农场的四个行政村是年以后才划规我乡管理,所以这个几村目前还没有达到整村推进,因此部分行政村至今仍然没有达到了“五通”、“五有”、“五能”。
6、扶贫工作实施期间的主要政策措施及效果
1、完善扶贫管理机制,专款专用,对项目的实施实行工程建设招标制,由县业务部门按照招投标的法律程序统一逐级实施,项目设专门机构进行规化管理,由乡主管领导牵头;2、针对我乡属于城乡结合部和人口基数大剩余劳动力多的特点,加大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力度,促进我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目前贫困状况
1、贫困人口状况
截至2008年底全乡在册低收入人口484户、2577人。
2、产业发展情况
为实现乡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地委提出的“两个加速,一个突破”经济发展思路,从自身实际出发,乡始终贯彻县委提出的“南核北葡”的要求,把发展葡萄种植作为确保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头戏和突破口。产业结构调整以来,乡的很多农户多年来从事葡萄种植业,但由于缺少资金,多数属于家庭庭院式种植,形式零散,没有象其他兄弟乡镇的林果业产业已形成规模化种植,因此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目前我乡的重中之重。
3、金融危机对我乡的影响
由于我乡属于城乡结合部,人均占有耕地少人口基数大,所以长期以来劳务输出一直是我乡经济增长的要点,但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很多进城务工的农民找不到工作岗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乡的经济发展。
4、致贫因素
致使我乡贫困的因素总结起来:1、是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少,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没有了土地做支撑农民很难摆脱贫困;2、是产业结构没有得到良好的调整;3是劳务输出力度仍然不够,剩余劳动力较多。
四、扶贫开发方向:
年我乡扶贫开发方向是:
1、根据我乡土质情况进行产业化调整。计划在巴西阔尕其村、巴扎布依村、琼特热克村进行核桃种植和加大特色水产养殖;在英也尔村、恰木古鲁克村进行葡萄种植;在托里干吉农场重点开发红枣种植和特色蔬菜种植。
2、开发旅游业,利用自身资源重点开发我县最大的平原水库“乡水库”,形成旅游开发产业。
【驻村个人工作计划一】
一、xx村概况
xx村位于xx乡南端,距秀山县城36公路,东接平马、西连官庄,距乡政府驻地4公里,有水泥硬化公路连通,交通便利。全村幅员面积6.8平方公里,下辖5个村民小组,335户,1236人;有耕地面积2665亩,林地面积3882亩。20xx年全村人均收入4598元。
全村平均海拔680米,位于xx头组的梳子山最高海拔1366米,是xx河的源头所在;xx村因离县城较远,具有xx、空气、土壤、生态等地理优势,适宜发展种植业,因广种金银花、白术等中药材,被誉为“中药材之村”。
二、贫困现状
(一)客观环境差
xx村位于川河盖下,多为山地,土层薄,坡度大,土壤贫瘠,受地理因素限制,全村土地零散,造成土多田少、田地灌溉不足等问题,传统农业增收困难。
(二)基础设施落后
1、道路交通。全村5个村民小组有4个村民组通有通组公路,两个村民小组通有水泥硬化路,但由于地理条件特殊,地势高,阳雀坳组通组路迟迟未能动工,群众的出行和生产受到一定的困难。
2、农田灌溉、水利设施。xx河虽然横穿全村,但由于xx村海拔高,地理条件特殊,河流无法满足农田灌溉的要求。“xx村二堰”修于1998年,但由于年久失修,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无法引水灌溉,迫使部分粮田改旱,影响群众生产。
3、农村住房。由于居住条件恶劣,农民收入水平低,加之历年火灾、雪灾、风灾影响,全村仍有危房户 户。老式木房数量大,砖瓦房比例只有30%。
4、卫生、服务设施。目前xx村尚未能建立合格的卫生室,现有的门诊室和药房都设在农户家中,条件简陋、设备简单、药品单一,只能对简单的伤风感冒进行治疗。便民商店货源不足,货品单一,不能满足群众日常要求。
三、20xx—20xx年扶贫开发目标任务
围绕《秀山县整村脱贫工作目标》,按照“八有、四通、三解决”的要求,20xx-20xx年xx村要实现以下八个目标任务:
(一)人均纯收入在20XX年的4598元的基础上在增加2000元,达到6598元, 实现户均拥有1-2个农业产业,95%以上农户有较稳定的增收来源,90%以上农户实现万元增收。
(二)全村所有村民小组通组公路,80%村民小组实现硬化公路连接,完成全村16000米人行便道建设。实现畅通任务。
(三)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全面消除危房户,实现砖混结构住房比例60%以上。
(四)疏通“xx村二堰”,完成低效农田改造。
(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率达到95%以上;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六)完善村卫生室,实现治疗室、药房隔离,完善医疗设备、保障药品齐全。
(七)建立规范整洁的农家便民超市,保障货品充足,品种齐全。
(八)建设强有力的基层组织,完善村级活动室,室内设施,活动开展正常。
四、20xx—20xx年扶贫开发项目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从该村实际出发,两年计划建设项目15个,总投资465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00万元,上级级部门帮扶资金158万元,群众投劳折资207万元。分年度实施如下:
(一)20xx年项目:计划建设项目9个,总投资215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50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98万元,上级部门解决67万元。
1、基础设施
(1)道路建设:①硬化河坝组到xx头组通组公路1.5公里。需财政扶贫资金15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20万元,上级部门解决20万元。②硬化河坝组、旧屋基组人行便道8000米。需财政扶贫资金16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16万元,上级部门解决16万元。
(2)堰渠整治:维修“xx村二堰” 4公里。需财政扶贫资金5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6万元,上级部门解决5万元。
(3)农房改造: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全面消除危房户,实现砖混结构住房比例40%以上。需财政扶贫资金10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10万元,上级部门解决10万元。
(二)产业发展
(1)中药材发展:新增金银花种植面积650亩,总面积达2500亩,新增种植户20户,种植户达280户。建立白术种植基地,新增白术种植100亩。需上级部门解决6万元,农户自筹6万元。
(2)养殖业发展:新增500只以上规模土鸡养殖大户5户、20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2户。实现年出栏土鸡4万只,年出栏生猪1800头。需上级部门解决10万元,农户自筹40万元。
(3)筹办中药材合作社1个,主要为群众种植金银花、白术、泽泻等农产品提供种植技术、种子、产品销售、病虫害防治等服务。
(4)申办扶贫互助资金协会1个,有效解决农户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更大的满足群众发展产业的要求。
(5)劳动力转移培训:组织专业技术培训、劳务培训2次以上,累计参训400人次以上,发放资料800余份,需财政扶贫资金2万元。
3、社会事业:
完善村卫生室,农家便民超市。需互助扶贫资金2万元。
(二)20xx年项目:20xx年计划建设项目7个,总投资25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50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109万元,上级部门解决91万元。
1、基础设施
(1)道路建设:①新修旧屋基到阳雀坳通组路1500米。需财政扶贫资金8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11万元,上级部门解决12万元。②硬化xx头组、姚家坡组、阳雀坳组人行便道10公里。需财政扶贫资金20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20万元,上级部门解决20万元。。
(2)农房改造:改造农村老式木房,实现砖混结构住房比例60%以上。需财政扶贫资金20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20万元,上级部门解决20万元。
(3)农村通讯:实现有线广播电视、程控电话全覆盖。
(二)产业发展
(1)中药材发展:新增金银花种植面积500亩。新增白术种植100亩。需上级部门解决5万元,农户自筹5万元。
(2)养殖业发展:新增500只以上规模土鸡养殖大户5户、20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2户。实现年出栏土鸡6万只,年出栏生猪2100头。需上级部门解决12万元,农户自筹48万元。
(3)劳动力转移培训:组织专业技术培训、劳务培训2次以上,累计参训400人次以上,发放资料800余份,需财政扶贫资金2万元。
3、社会事业:
建立藏书超过500册的农家书屋1个。需上级部门解决2万元。
五、效益分析
上述项目按规划实施后,至20xx年,全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将得到较大改善,农民收入将有显著提高。
(一)基础设施
全村所有村民小组通组公路,完成全村18000米入户便道建设;全面消除危旧房改造,砖混结构住房比例60%以上;旱涝保收的基本农田达到300亩,户平达0.9亩。
(二)产业发展
到20xx年,全村金银花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白术基地400亩;土鸡养殖达到年出栏6万只以上,生猪养殖达到年出栏2200头;所有青壮年劳动力掌握1-2门脱贫致富的知识和技能,合理输送400名农村剩余劳动力。
至20xx年底,全村实现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达到6598元,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实现农户万元增收。
(三)社会事业
完善村卫生室,规范农家便民超市;农村建卡贫困户基本销号;医保覆盖率达95%以上,养老保险率达80%以上;村“两委”班子和谐,各项制度、机制健全,村规民约完善。
五、主要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机构。加强对xx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由乡长刘玉忠同志任该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分管领导张波为副组长,抓好项目规划、统筹协调及项目实施。
二是广泛发动群众。在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的同时,广泛发动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采取“一事一议”办法发动农民筹资投劳,搞好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建设,加快产业调整步伐,改善居住环境。
三是严格项目管理。严格执行“三专制”即专人、专账、专户,严格执行报帐制管理,做到村务公开,帐、物相符,提高扶贫资金及帮扶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是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加强法制化建设完善村规民约;加强对村、组干部及党员的教育培训,提高思想文化素质,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保证该村扶贫规划的顺利实施。
【驻村个人工作计划二】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县贫困村脱贫致富进度,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对我中心驻村扶贫的坛城镇祠堂村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切入点,努力加快该村脱贫致富步伐。
二、强化组织领导,确定扶贫工作重点
中心党组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范围,确立帮扶工作重点。根据县委、政府对扶贫工作的要求和祠堂村实际情况,对扶贫工作分阶段召开专题研究会。同时要求及时报送帮扶工作情况、总结等材料。
三、制定扶贫措施,注重扶贫实效
(一)协助加强该村精神文明建设。组织村民开展文化活动,积极收集筹措书籍报刊,增强村民学文化、用文化意识,以科学文化知识,带动“富民兴村”活动,广泛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大力宣讲中央支农、惠农政策,增加村民的文明素质,增强农民法律意识,村民居健康卫生水平提高,基本形成村民诚信友善,崇尚科学,文明礼貌,邻里和睦的新风尚。
(二)加强科技培训,开辟致富门路。中心积极协调农业、
科技等方面的专家向贫困户宣传科技知识,引导帮助农民群众学习致富技术、掌握致富技能。通过种植养殖结构调整,稳定粮食产量,引导村民在农业“三棚”上多下功夫。全年培训科技“带头人”不少于10个,使贫困户掌握1-2门农村实用技术。
(三)协助村委妥善抓好困难村民生活安排,做好贫困户村民生产生活困难的调查摸底,针对有些困难村民就医难和子女上学难等问题,组织开展各种方式的献爱心和扶贫帮困慰问活动。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尽力解决一些特别困难家庭的生活困难等问题。
(四)主动协助村民组织劳务输出,增加村民收入;积极帮助扶贫村牵线搭桥引进资金和项目,多渠道、多形式拓展增收途径、开辟致富门路。
一、目标任务
为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发展,实现新居村“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各谐农村、实现富民强村”总体目标,将集中精力、整合资源,在对贫困户进行逐一上门上户摸清情况的基础上,坚持因户因贫施策,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扶贫,确保到2019年底完成36户贫困户、148人全部脱贫的任务。加快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步伐,努力把新居建设成为“经济发展、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社会和谐、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工作措施
1、落实干部结对帮扶。落实县委政法委、公溪镇、新居村三级干部对36户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帮扶人要逐一上户认真摸清所帮扶人的家庭、人口、收入来源、致贫原因等情况,按照一户一策,逐户建立档案。同时,帮扶人员要积极帮助所帮扶贫困户协调各方关系,保障享受应有政策,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帮助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寻找致富门路,助其早日实现脱贫。重点抓好“五个一”:帮助每户贫困户建立一个贫困档案、帮助每户贫困户制定一份脱贫计划、帮助每户贫困户送上一套扶贫政策、帮助每户贫困户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帮助每户贫困户掌握一门实用技术。
2、重点发展蔬菜烟叶种植。新居村大部分村民掌握了较为先进的蔬菜种植技术,但是都是分散经营,未形成规模化种植。在多次征求公溪镇党委、政府意见的基础上,村党支部会议和村小组长会议讨论决定,新居村重点发展蔬菜种植,总种植面积达到200余亩。抓好烟叶试点种植,做好村民动员、调整田块、技术培训等工作,坚持维护烟农的正当利益、提高烟叶质量、走规模化种植烟叶之路,把烟叶产业做大、做强,拓宽村民的经济收入来源渠道。
3、扩大水产禽畜养殖规模。通过新居现有的养殖专业户带动其他农户发展水产禽畜养殖产业,扩大养殖数量,慢慢走上规模化养殖。针对一些农户因担心增加养殖数量技术不够,组织有意向的村民到县其他村参观学习,请县农业部门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多措增加低保户、贫困户经济来源,努力使村级养殖业慢慢由零散向规模化转变。
4、引导村民进驻园区务工。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逐渐提高,剩余劳力逐年增多,人均耕地的逐年减少,而外出务工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最直接最有效的捷径,而县工业园区、厚发工业园区、工业园区就在本地,可以积极引导和鼓励村里富余劳动力就近在本地工业园区务工,做到不出远门也可增加收入,又能照顾农活。近年来,新居村外出务工人员都在350人左右,以人均月纯收入1500元计算,每年总收入都在630万元左右,远远超过在家务农的收入。务工人员的增多,也为土地的合理流转、种植业的产业化发展创造条件。
5、成立农民专业协会组织。目前,新居村已建立光伏合作社、竹鼠养殖合作社,今后将着手帮助成立蔬菜、烟叶2个专业合作社,培养新型农村市场主体,优化农民组织机构,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与市场对接,提高农业和养殖业的效益和整体竞争力,积极引导推广大棚蔬菜、烟叶和油茶种植。
6、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新居村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重点加强“二桥三路建设”、5个自然村的新农村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其中包括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村组道路硬化、桥梁维修和抗旱引水工程等急需改善的民生基础设施工程。积极与市、县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着力解决建设所需的资金,使新居村的面貌有一个大的提升。
三、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县委政法委、公溪镇、新居村三级帮扶干部要切实增强群众观念和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自觉性,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深入基层、融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疾苦,了解社情民意,实实在在地为贫困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转变作风,特别是解决好在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让群众看到结对帮扶活动的成果。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局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促进了全区农业稳步发展、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持续增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青原区以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产业化“三大”重点工作为抓手,创新思路、狠抓落实,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发展态势良好。目前,全区农林牧渔总产值突破14.2亿元,粮食播面33万亩,种植井冈蜜柚5.5万亩,绿色蔬菜播面6.6万亩,生猪出栏4.95万头,家禽出笼93.5万羽;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329家,家庭农场192家,创建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0家(其中省级5家)。荣获2016年度、2018年度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先进单位。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现代农业提档升级。注重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调优产业结构、推进产业扶贫等有机结合,2017年--2018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7万余亩,大力发展“六大”富民产业,形成了规模适度、业态丰富的产业发展格局,打造了一批优质大米生产区、标准化果蔬种植区和特色农产品发展区。优先选择贫困村实施农田标准化提升改造后,采取“公司+村集体+村民”等模式,统一流转土地,统一开发建设,统一集中管理,在富田、富滩、天玉等乡镇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和艾草、油茶特色种植等项目,推进产业扶贫,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18年全区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全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提质升级,富滩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18年争取到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项目,园区企业和周边村庄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一区八园”建设,天玉、富田2018年又申报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省级现代示范园达到3个,成为全市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最多的县(市、区)。
(二)生态品牌更加凸显。突出青原的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坚持品牌化建设与产业标准化生产相结合,主动融入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和可追溯体系,现保有“三品一标”农产品21个,其中获有机农产品认证3个,“井冈绿宝”创建为中国驰名商标,井冈蜜柚多次荣获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等展销会金奖,青原农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及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2018年创建为省级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县。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区域农产品运营中心和益农信息化57家,2019年创建为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
(三)休闲农业全域推进。深入挖掘青原的自然资源和产业特色,以全域旅游新景区为引领,快速发展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在富水河风光带和青东公路沿线建立了休闲农业基地180余个,美丽休闲乡村20余个,打造集诗画山水观光、生态田园休闲、古村民风体验于一体的多彩田园风情体验带。在2016年创建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了休闲农业品牌创建,创建全省休闲农业十大精品线路1条、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4个、全省十佳美丽休闲乡村1个、全省十佳休闲农庄2个、星级农家乐2个等,休闲农业品牌数量居全省前列。
(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深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农村环境整治、农村厕所革命等“五大”系统工程为主要内容,实施了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项目,力争全市率先实现圩镇污水处理、圩镇厕所革命、圩镇垃圾终端处理“三个全覆盖”。突出美丽示范创建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按照“四年任务三年完成”目标要求,着力打造河东浒岗、文陂大贤等2个特色村点和201个标准村点,全面推进村庄环境整治,提前一年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域覆盖。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打造了东固敖上、新圩璋塘等一批生态宜居村落点,荣获2016年度、2018年度全省农村清洁工程先进县(市、区)。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不够,乡镇(街道)和村组主体责任落实还不到位,抓宣传推广工作经验不足,群众环保意识较为薄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共建参与度不高,农村环境卫生设施后期持续维护压力较大。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整体推进力度还不够,部分村、组仍未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部分村点建设进展缓慢。
二是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今年多场暴雨洪涝灾害影响水稻、蔬菜等主导产业发展,造成农作物损失惨重。全区农产品加工水平较低,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实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较少,区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目前处于招商阶段,未启动建设。
三是产业扶贫带动辐射能力不足,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产业支撑,村级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对产业风险评估不足,农业发展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投入不足,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农业整体效益较低,部分扶贫产业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上半年农业经营主体因灾损失巨大。
三、下一步建议
(一)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明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规程和相关单在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的责任,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齐抓共管机制。抓好河东浒岗、文陂大贤两个特色村点建设和201个美丽乡村标准村点的“七改三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要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项目后续扫尾工程,在乡镇核实工程量、完成前期项目验收的基础上,尽快与中铁四局、上海建工集团签订补充协议,同时,建议早日明确责任主体和管理办法,完善改善人居环境项目。
(二)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注重与乡镇、村上加强沟通,科学合理确定建设内容,抓紧编制项目方案,全面完成项目前期规划设计评审工作的同时启动19年高标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强镇建设项目,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农业产业提档升级。继续巩固生猪退养成果,加快推进养殖小区建设,做好养殖和屠宰环节的非洲猪瘟防控,保障猪肉市场供应稳定。
关键词:扶贫,小康
2010年是铜山县“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全面实现小康的攻坚之年,同时也是省委、省政府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的最后一年,面临全面总结检验的关键一年,上级提供这么多惠农政策,投入了这么多扶持资金,究竟效果如何呢?贫困户现在脱贫怎么样呢?带着疑问我走访了铜山县的21年乡镇的贫困村进行调研,发现经过5年的扶贫工作,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有些乡镇却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因乡镇领导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社会扶贫工作,在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不断取得了新的成效,使希日的贫困村变成今日的小康村。而有些乡镇通过几年的扶贫却没有取得任何成效甚至越差,扶贫项目见效绶慢,甚至有些乡镇贫困户没有享受过国家的任何优惠政策,反而为达标验收增加了负担。本人是一位长期从事农村基层扶贫工作者,通过这几年的调查研究,走访贫困户,从中发现了不少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制约了本地经济的发展。如:一是贫困地区特别是贫困村、贫困户参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项目少、规模小、水平低;二是扶贫开发与农业产业化联接不够紧密,部分龙头企业对贫困村、贫困户的辐射带动力不强,直接扶贫效果并不明显,还没有真正形成互惠互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三是贫困地区市场化程度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四是扶贫资金的投入与实现目标需要的投入差距较大;五是劳务扶贫培训政策约束条件太多,限制力太大,可操作性不强;六是部分基层干部群众对扶贫开发工作的认识不到位,一些贫困乡村缺乏扶贫开发的思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较弱,争取项目不积极,个别乡村实施项目的能力不强,少数群众思想观念陈旧,仍把扶贫看作给钱给物,对扶贫开发等待观望,对改变困境没有打算,对发展生产不想门路。。这些问题希望能引起大家重视,从中学习好的典型经验,结合本地实际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真正做好社会扶贫工作,加快贫困地区物质文化建设步伐,促进地区之间均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众多成功的典型经验面前,认为铜山县单集镇的扶贫工作独有特色,值得向大家推荐。
单集镇位于徐州市东郊,邳、睢、铜三县交界处,属革命老区,经济较为落后。全镇共有21个行政村,人口6.3万。2006年,该镇有7个村被列为全省经济薄弱村,9个村被铜山县列为贫困人口集中村,贫困人口共有6131户,15857人,2009年以来,该镇通过开发式和救助式扶贫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有劳动能力人口脱贫7408人,无劳动能力人口脱贫4522人。有劳动能力人口实现人均纯收入在3500元以上,无劳动能力人口人均纯收入在2600元以上,脱贫率达75%。由于单集镇把扶贫和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全镇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总结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今年单集镇又制定了新的脱贫目标任务,计划脱贫人数是3927人,其中有劳动能力人数为3720人,无劳动能力人数为207人,培训劳动力1637人。今年单集镇扶贫工作量仍然比较严峻,但他们有信心为早日全面达小康社会,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目前主要采取的措施有:
1.组建一支队伍,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脱贫攻坚工程顺利实施,该镇重点从三个方面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是制定扶贫方案。。单集镇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分管领导、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靠前指挥,部门领导分工负责的组织体系。领导小组主动配合市、县扶贫工作队员制定脱贫攻坚方案、措施,明确专人协助扶贫工作队开展工作。二是细化执行责任。单集镇农经中心具体负责扶贫、脱贫攻坚日常工作和低保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开发式扶贫工作;民政办具体负责五保户、低保户救助式扶贫工作;统计办配合农经中心负责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目标完成情况的统计、汇总、上报工作;财政所负责扶贫及脱贫攻坚资金的规划安排、预决算等工作;劳服所负责贫困户劳动力培训工作。镇纪委、审计所负责对扶贫及脱贫攻坚资金使用的审计监督。同时把每一项工作落实到相关部门头上,实行问责制度。
2.是发展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
近年来,单集镇围绕“抓产调、促民富,抓稳定、促和谐,统筹抓好各项工作”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党员创业工程”,通过党员“干给群众看、组织群众干、帮着群众干”,促进了农村产业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
干给群众看,党员带头搞产调。引导全镇党员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打头阵,鼓励他们通过租赁、承包等方式集中农业用地,建立党员规模种植养殖示范基地,发展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产品效益。如闫庄村党员马世平,租赁本村土地近300亩,建立高效蔬菜大棚种植基地,不仅个人逐渐实现了增收致富,还有力地带动了周围群众规模种植的积极性。2008年以来,通过党员的示范带动,全镇流转土地2600多亩,规模种植高价值经济作物100-300亩的增加到11户,10-50亩的达到52户,逐步收到了集约用地、规模种植的经济效益。。
组织群众干,党员牵头建协会。镇党委立足种植高价值经济作物户数较多、面积较大的特点,鼓励各村党员干部牵头成立专业协会,创新经营模式。贺庄村吴书栋牵头组建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按土地面积入股,对于不愿入股的,协调与其他农户的承包田或机动田进行互换。现已建立了500多亩的蔬菜生产基地,入股农户达到103户,预计每户每年按股分红可达1-2万元。姜集村党支部牵头组建起农业协会,建立了1500亩的西瓜、300亩甜叶菊种植基地,并与农产品加工企业签定了协议,统一收购、加工、销售,形成产、加、销一条龙服务体系,保障了农户的种植收益。
帮着群众干,党员靠上送服务。在土地流转方面,本着双方自愿的原则,各党支部帮助村民签订合法、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并帮助疏导解决土地流转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维护群众权益。在生产服务方面,各村成立了党员综合服务队,为农户提供惠农政策、种植技术、供销信息等服务,促进农民群众靠农业增收致富。
3.培训一个技工,脱贫一个家庭
按照县委县政府“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分类实施、有序输出”的指导意见,该镇不断加强农村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支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去年,新建村级劳动保障站3个,农村劳动力转移累计26500多人次。,累计发放小额扶贫贷款1150万元,1000余户农民在享受小额扶贫贷款后,解决了创业过程中的资金瓶颈,800多户成功脱贫。
3.1落实好农民培训的各项政策
该镇不断加大订单、定向、合同培训力度,对全镇贫困农户中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民免费提供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以培训促转移。在培训专业的设置上,根据就业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车工、钳工等一线技工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加强创业技能培训,提高创业能力,扶持农民就近转移到二、三产业。对不能转移、从事农业的农民,组织农林科技人员到田间地头,对其进行现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业增收能力。引导全镇党员干部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打头阵,鼓励他们通过租赁、承包等方式集中农业用地,建立党员规模种植养殖示范基地,发展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产品效益,通过这种典型带动、宣传引导,增强广大农户自主、自立、自强意识,大力弘扬创业精神,不断激发创业激情。
3.2组织协调科技下乡
该镇组织技术人员深入村田间地头,开展设施蔬菜、草莓、食用菌、奶牛肉牛饲养、水产品养殖等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结合实际印发《农作物田间管理手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科普宣传资料,近三年来,全镇共计组织协调科技下乡18次,受益群众达到1.12万人次。使贫困农户在学中干、干中学,进一步提高贫困农户的农业科普知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实现了全镇覆盖。
针对目前农民创收观念不强,贫困劳动力培训力度小等实际问题,我认为扶贫工作应紧紧围绕促进经济簿弱村加快发展和贫困农户增收这中心任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全力推进,务求实效的方针,对单集镇的扶贫工作也提出了几点建议和要求。
(1)认真做好扶贫政策的宣传 。以贫困户为政策扶持的对象,以产业调整为重点,做大做强蔬菜种植产业,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社组织,培育农村经济人。(2)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深层次培训。聘请专家讲解和进行现场指导,切实推进贫困人口的就业。(3)积极扶持贫困户参与高效农业。对享受政策扶持或奖励的高效农业、合作社等,优先安排贫困户劳动力参加劳动,获取劳务报酬;通过科技服务、项目支持、创新机制等形式,帮扶贫困户自身发展种植、养殖业项目,提高贫困户家庭收入;鼓励和支持贫困户将所承包的土地采取租赁或入股分红等形式,参与高效农业项目,增加资产性收入。
4.加大对贫困户就业创业资金扶持力度
扩大扶贫贴息贷款资金规模,整合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加大对贫困户的生活资金补助的扶持力度。推进单集全面小康的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