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范文

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

第1篇

关键词:道德评价;行为习惯;培养

1 建立小学生行为评价目标体系

对小学生良好行为的评价,是目前教育科研中的一个难题,几年来,结合我校开展学生行为习惯养正教育行动,我作为学校一个品德课教师,一个学校分管德育的工作者,在对小学生行为评价方法和评价过程激励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实践证明,效果良好,方法可行,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结合《中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守则》,制定《学生行为年级序列要求》,“序列要求”体现小学阶段各年级儿童心理、知识层次、行为发展的特点。接着,根据“序列要求”建立“高、中、低各年级学生行为规范量化考核目标”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由学习、礼貌、纪律、卫生、互助、爱校等行为组成,考核目标的内容体现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各年级内容既有一定的重复,又有适度的化,体现出对学生行为评价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步提高的要求。同时,针对学生易出差错的行为,制定了《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分学习、纪律、礼仪、卫生四个方面,25个考核细目,列为“班级周评比”,这样,学生行为考核做到长、短结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激励对学生起一种增强和巩固的作用。如果学生的某一行为能获得学校、老师、家长、同学的承认,并受到了赞扬,就会有一种强化作用,他就会反复出现和保持这种行为;如果学生的行为得不到赞扬,他就会减少这种行为的出现,甚至消退。因此,必须重视评价过程激励。

每学期班里开展“十花”竞赛活动,每一行为学生达到一定分数值时在“红花栏”上挂一朵花,每学期获“红花少年”。半学期开展一次由家长、学校评选“文明孩子”活动,评上的在全校学生会上给戴上大红花。每月一次诸如“学《规范》,做文明孩子”、“行为规范量化、目标知识抢答赛”、“学《规范》动作操作表演能力赛”、“学《规范》美术作品赛”等竞赛活动。每天由红领巾广播站表扬好人好事一次,强化他们的良好行为,使之形成习惯。

2 拓宽道德行为评价途径,进行行为习惯培养

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它是在长期活动中逐步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自然而然地完成某些动作的行为方式。行为有好有坏,一种稳定的好习惯实际上就是一种好品质的表现。如:认真读书、写字、独立思考的习惯,守纪律的习惯,节俭的习惯、爱劳动讲卫生的习惯等。习惯虽不是智力因素,一旦一种好的习惯参与了工作学习或劳动,便具有定向、动力,维持和强化的作用。好习惯受用终身,是成人成才必备的素质。纵观古今中外,有成就者,开拓者无不具备有几方面或多方面的好习惯。

“思考-行动-习惯-品质”是道德形成的规律,而“习惯”在从“行为”到“品质”的转化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好行为能不能转化成良好品质,关键在于对“习惯”这一环节的强化。因此,好习惯的培养成了少年教育的主攻方向。

小学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于关键时期。孩子们生活在人群中,大千世界,好的坏的、美的丑的、真的假的同时在影响他们。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根据神经系统“最在可塑性”强调指出:“只要实施相应的影响,一切都可以使之向最好的方向转变。”“即使是一般的学生,只要教育得法也能成为了不起的人。”从心理学角度看,良好行为的活动方式对大脑皮层连续进行定向刺激,就会形成“行为定势”这种行为定势表现出的便是“习惯”。

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有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途径的设计,评价考核的改革等。教育部《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颁布,为我们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提供了一步很好的教材。我认为,采取形式多样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道德评价是加快良好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养成的有力措施。

根据少年儿童认识事物、领悟道德的规律,评价教育主要是进行基本文明素质的培养,对低年级(七八岁的孩子)凭借《行为规范》拟定校内、家庭、社会考察细则,分段确定重点,提出“小目标”,如:课堂常规小目标、纪律小目标、劳动卫生小目标等等。提出一个,指导、落实一个,检查、总结一个,抓好典型评选、树标。接着再要求、再训练。训练时教师要有清晰的教育轮廓,寓教育于比赛之中,如:爱护书簿评比、个人卫生评比、说话评比等。通过比赛和评比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表现自己”的机会。坚持正面教育,不谴责,不惩罚,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进步”、“完成”、“高分”,受表扬、夸奖的喜悦,这种“成功的乐趣”是学生行为的内驱力。教师要以等待、宽容之心对待暂时后进的学生,教育全体学生从小“想好、向好、争好”。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对低年级学生出现的任何问题都不可轻易下结论。应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规律,循循善诱。

中高年级学生由于学生文明素质基础不同,对《行为规范》领悟水平也有差异。据调查,学生中能做到和基本做到《行为规范》要求的占55%以上,表现为积极、自觉;需要经常指导、检查,才能做到的占35%,表现为不能自理、自控、自制,但都愿意去做;道德素质差些的约占10%;表现为粗鲁、懒、好吃、厌学、冷漠、自以为是,这部分人虽然不多,但影响校风建设。今日表现在校内的不文明行为,弄不好明天到社会上去,就会成为新的不安定的因素。因此,对学生的教育不能“一刀切”、“齐步走”。从教育的层次可分为“普遍教育”、“典型教育”、和“跟踪教育”。普遍教育就是我们平时实施的“会议教育”、“课堂教育”、“统一号召要求式的混合教育”等,普遍教育对前面部分90%以上的同学有效果。访查表明,普遍教育对文明素质差的学生效果则不好,对这部分同学要按照道德评价教育的要求和程序进行典型性专题教育。选择发生在学生中间的好、坏典型,发挥教师的示范、指导作用,让全班学生参与,人人讲,面面讲,讲好处,讲危害。要让表现好的学生光光彩彩,伸张正义;让表现一般的学生跃跃欲试,鼓舞士气;使表现差的羞羞答答,平平邪气,进而配合常规教育的检查、评比,使表现差的学生产生危机感,促使他们以后“行为”前认真选择。对为数不多的“名角”要跟踪教育。进行跟踪教育,首先要淡化教育者的角色痕迹,不要把你是受教育者,我是教育者分得那么清楚,成功的教育应该是忘记角色的教育。要同有不良行为的学生接触,让他没有考虑地同你想谈什么就谈什么,适时地进行情感渗透,从关心入手,从他认为可以告诉你的“事情”开始,理清他的“行为过程”,当“教师”不能当“法官”,把“尊重事实”、“个人与集体”、“得与失”等编成“故事”,让他耐心的听下去,听进去,领悟其中的道理,充分填补道德素质反面的空白,增强“行为”前的判断选择能力。“认错”一般说是比较容易的,不必过分追求“口头上的认错”。“认错”只是改错学好的开始,关键是“认错”以后的导行,真正地提高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判断是非,选择“行为”的能力,必须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精心地构思教育的形式、内容与方法

第2篇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地方高校 应用型人才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快速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要根据本学校实际发展情况,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出发,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科学而准确地定位自身的发展模式、发展策略、发展途径和发展目标,同时紧密结合所在区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培养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的高层次、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一、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地方经济要增长,地方产业要做大、做强还要做优,仅仅依靠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付出努力是不行的,需要有强大的科技支持和人才保证。地方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巨大的地缘环境、文化资源优势,并且在人才培养、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等方面也存在着地域优势,我们一定要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运用这些优势,从而使地方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地方高校通过和地方政府、地方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不但能促进地方高校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提升相关专业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而且能使高校获得较为丰富的资源支持和取得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

二、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的地方高校具有可行性

首先,地方高校凭借自身的地缘优势,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和技术有着充分的认识。地方高校通过及时调整学科建设和专业课程的设置,从而能够迅速地适应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持和技术保障。其次,在地方高校中汇集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具备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员,这些人员依据当地的产业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技术研究,从而形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地方高校本身还拥有各类基础实验室、大型精密实验仪器、丰富的专业书籍等,这些先进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有利于高校教师和技术人员取得较高水平、较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成果,能够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最后,地方高校具有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第一,地方高校是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输出基地。高校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具体要求,积极调整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第二,地方高校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咨询服务平台。地方高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能通过对企业提供的信息进行判别、筛选、分类、分析、排序和再造等一系列的过程,使企业得到所需要的有效信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第三,地方高校是企业培训的重要平台,地方高校为当地企业培训提供了师资保证。

三、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地方高校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质上就是要明确地方本科院校如何与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建立良性共生关系。

1.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制订地方高校的发展规划。地方高校要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体规划及相应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充分利用的资源条件、发展实际状况,并且要依据今后本区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趋势,确立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及相应的管理原则和运行机制。地方高校要积极主动地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区域各产业特点,加强专业特色,调整专业结构,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地方高校在教学中要增加学生实践性学习环节在课程中的比重,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提高实践教学学分,从规章制度上保障学生课程实践应用环节,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2.构建“产学研结合”模式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完善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模式。充分发挥地方企业的优势,建立企业、高校和地方相关管理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和机制,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地方高校应借助自身的科技优势和丰富的智力资源通过与地方企业共同建设实验培训基地的方式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共赢。地方企业可以将企业的产品研发中心等科研部门设立在高校,由高校科研人员提供智力支持,为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提供科学保证。另外,地方高校要培养出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此高校可选择那些产业规模大、影响力好的地方企业将学生的实验实践培训基地建立在企业中,让学生到企业第一线进行学习,培养实践操作技能,从而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构建“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基于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但要求教师具备深厚、扎实的理论知识背景,而且需要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应能充分吸收实践工作中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在教学中高效地再现这些知识,同时将这些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因此建设一支既能教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学生具体实践的教师队伍,即专兼结合、理实一体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高校教学环节中是绝对有必要的。地方高校可以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师到相关部门企业参观考察、跟岗学习,深入企业第一线,支持教师参与相关企业职业实践能力培训等措施,做到实践―理论―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国家各种从业资格证考试,提高具备专业从业资格证和任职经历教师的比例。以此提升地方高校现有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同时,高校还可以广泛吸纳地方各行业企业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能手等,聘请他们担任学校相关专业的专、兼职教师,这也是建设和发展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一个方法。

四、结语

总之,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的地方高校克服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正确合理地制定了本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使高校能够在社会发展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吴淑芳,田伏虎.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思考[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123-125.

[2]黄国华.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探析―以南昌工程学院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6-8.

[3]陈晔,孙忠梅.区域经济发展导向下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4):7-9.

[4]谢安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Z1):135-136.

[5]叶小明,朱雪梅.“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因素与模式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04):56-58.

第3篇

一、创设道德行为冲突情境

思维认识决定行为,学生的道德认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而道德认识的形成是一个从道德知识获取到道德品质确立再到道德评价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道德认识实现了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浅入深的质的飞跃。我们通过创设不同的冲突情境,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对道德的认识和理解。

如针对学生平时处事优柔寡断的特点,笔者引入了一系列的冲突情境:你学习小组的同学答应费大力气帮助小组完成某项任务,却因种种原因没有完成,小组成员不断地埋怨他,你同情他吗?你作文水平不错,你的好朋友在作文竞赛初赛阶段想请你,你怎么办?你打算在15岁生日那天跟父母一起过,可是有好几个同学打算跟你一起庆祝,你怎么办?

以上这些情境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学生可以用自己已有的道德知识对冲突情境进行判断,以巩固和扩大道德经验,加深对道德知识的理解,使道德知识成为指导个人行为的自觉力量。

二、创设道德行为信赖情境

信赖是一种积极的、具有鼓励性的情感,一个被教师和同学信赖的学生,往往自信、有朝气、干劲十足、主动积极;相反,一个遭到教师和同学厌弃的学生则往往自暴自弃,消极无力,不思上进。这说明,信赖情境是爱的力量,能够转化为学生的心理动力,从而影响到学生的道德行为。教师要善于创造良好的信赖情境去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唤起学生的自尊、自信。事实上,也只有信任和尊重才能唤醒“自我”,引起学生的自觉性,激发学生自我完善与自我控制的潜能。

三、创设道德行为受挫情境

学生有了道德认识也就有了道德行为的愿望,但有些学生由于意志力薄弱而不能做出相应的行为,有的学生虽然也做出了相应的行为,但由于缺乏毅力或不能抗拒诱惑而不能坚持到底。

如笔者在教授《笑对生活》时,针对中学生意志力不强的现象,引入了以下情境:在考试中,你的好朋友把一张写有答案的纸团丢到了你的桌面上,你怎么办?你今天患了轻微的感冒,面对新的作业任务,你怎么处理?在生活中,老师安排没有经验的你组织一次班级活动,你怎么办?

以上是学生受挫后的道德意志锻炼,目的是要使他们养成控制和调节自己行为的习惯,以自己的道德意志克服内外干扰,以内部意志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我们在训练学生道德意志时可以提供道德意志榜样,特别是同龄人的事迹,以激发学生锻炼意志的欲望。

四、创设道德行为实践情境

道德行为,即人们在道德认识和情感态度影响下所表现出的行为。人的道德品行,通过其言行来表现,受制于人的道德认识和情感体验。同时,道德行为对道德认识的巩固和发展,对道德情感的加深和丰富以及对道德意志的锻炼又起到了促进作用。我们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实践锻炼方式。

五、强化学生道德行为还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道德行为的培养要以学生为主体,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的修养建设中去。教师必须启发学生发挥自我激励的作用,使教育的影响变为自我教育的力量,并使教育与自我教育形成合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实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2.道德行为的培养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同一年龄段的学生其个性是有差别的,培养学生道德行为必须要注意他们的个性特点,做到有的放矢,长善救失。

3.道德行为的培养要注意内容的更新和方法的多样。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和成长的环境发生着巨大变化,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认识也不断发生着变化。比如,现在的学生与前几年的学生不一样,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学生不一样,还有性别的差异对学生道德认识的影响也很大。作为一线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生个体,不同的教育环境,与时俱进,不断调整道德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并不断进行变化和创新,以完成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

第4篇

关键词:道德品质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110

1 良好道德品质的基本构成要素

1.1 道德认知

“道德认知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及其履行意义的认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认识。”[1]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概念、道德信念和道德评价等方面。

1.2 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知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在个体道德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以情感为核心的动机系统是个人道德发展的内在保证。

1.3 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自主地确定道德行为目的,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克服各种困难,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道德意志是道德意识向道德实践转化的过程,是主观见之于客观,观念付诸于行动、实践的过程。

1.4 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指一个人遵照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言论和行动。它是品德的外显成分,是实现道德动机达到道德目的的手段。”[2]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

在道德发展结构中,四种心理成分是处在一个互动的、开放的统一体中的,彼此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不可偏废其一。

2 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

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个体对社会规范的接受和内化过程,包括三个阶段或层次。

一是社会规范的遵从。这一阶段的道德行为具有很强的被动性,盲目性。只是迫于外界威胁或压力才勉强遵从社会规范,这是社会规范内化的最初也是最低阶段。二是社会规范的认同。该阶段个体已比遵从阶段表现出了更多的主动性、积极性与自觉性。个体对社会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已有了深入理解,而且行为很少再受外界权威的胁迫。三是社会规范的内化。这时外部社会规范与内部个体道德认识、情感、行为已达到了高度同一。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道德教育不能仅从外部约束来控制开始,任学生的道德行为仅停留在表面上的遵从水平。道德品质是学生具有的自觉自主能动的品质,而不是对规范的敷衍与填塞,更不是阳奉阴违。必须引导学生对规范原则进行思考、分析和判断,促进其对规范的认同与内化。

3 高中生良好道德品质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3.1 提高高中生的道德认知能力

3.1.1 促进学生对道德概念的掌握

首先,应多提供形象的事件、感性的经验。提供具体的事例和示范,增加品德教育的生动性、感染性和趣味性,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其次,培养学生对道德知识的学习和概括能力。教师一定要通过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的教学,提供必要的具体事例,帮助学生清晰理解有关道德知识及其意义。再次,加深学生对道德行为规范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的理解。教育工作者必须从学生理解道德意义的特点出发,不仅要让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去做,而且要让他们了解到为什么要这么做,即明白做的目的和意义。

3.1.2 引导学生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信念

教师应巧妙运用集体的力量来强化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引导学生把道德知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另外,教师一定要处理好反面的经验与体验,防止反面体验削弱道德要求的说服力。

3.1.3 发展高中生的道德评价能力

教师要尊重高中生的道德发展水平,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师要有效运用言语说服和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经常通过言语讲解和说服来使学生理解和接受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注意巧妙运用正面论据与反面论据。同时,还要坚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情境运用。

3.2 激发高中生的道德情感体验

教师应采取正确恰当的情感表达方式,增强不同表情的感染力,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道德的社会意义,激起他们的道德情感体验。通过美感教育,给学生提供生动、鲜明的形象,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稳定的审美情操,以达到以美储善、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教育目的。真情感化,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移情能力。情感体验,是一种潜代性的情绪,情感反映,是一种无意识的,有时又十分强烈的对他人的情绪状态的体验。[3]可通过表情识别、情境理解、情绪追忆等方法来加以培养。

3.3 加强高中生的道德意志锻炼

为高中生提供道德意志坚强的道德榜样,激发锻炼的自觉性。教师应通过一些生动的范例,强化学生对锻炼道德意志作用的认识,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自觉地、主动地锻炼道德意志。科学地指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道德意志。教师应抓住各种实践来锻炼学生不同层次的道德意志。教师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一些困难情境,并给他们提供适当的解决条件,引起学生意志行为上的努力。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避免引起学生厌恶、烦恼的情绪,让高中生愉快、主动地接受教育。

3.4 注重高中生道德行为的训练

道德行为是学生道德品质的外部显现,只有道德品质转化为道德行为,其品质才可具有社会价值。首先,有意识地使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产生自愿练习的愿望。榜样应贴近生活,具有高尚品质,让学生全面深入了解榜样的精神实质,监督学生对榜样的品质模仿。其次,创设重复良好行为的情境,避免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再次,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习惯。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做工作,让其深刻理解不良行为习惯的害处,利用各种影响力量适当、及时地帮助学生矫正其不良行为习惯。最后,提高学生的道德自律水平,使其能够按照自己内在的价值标准来评价自己的行为,从而规范约束自己做应该做的事,避免自己做那些不应该做的事。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这种自省的确是通向完美人格修养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2]姚本先.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63,21.

第5篇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强调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道德行为的表现是衡量学生的品德是否符合社会和学校教育要求的重要标准。我校是一所以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专业为主的五年制师范专科学校,所以培养学生具有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目的之一。

 

一、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现状分析

 

一是缺乏道德自制力和自律力。目前,五年制在校学生大多在16~20岁,正处于青年初期,生理上日趋成熟,但心理还处于极不稳定的变化中,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由于自制力较差,他们很容易被外界的热点和事物所迷惑。比如,原来做人做事能以诚实守信为宗旨,但是当身边的同学通过不法手段也能达到目的时,就会思想不坚定,做人做事随大流。

 

二是缺乏对道德行为和道德认知的正确认识。五年制在校生所处的年龄段,决定了他们对于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卑劣、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等都有一定的辨别能力,但是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却常常会只顾眼前利益,而不知道如何约束自己,缺乏基本的自律自控能力。

 

二、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

 

1.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是社会上或某个群体内,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竞相仿效和传播流行的观念、爱好、习惯、传统和行为。现在社会很浮躁,很多人都想走捷径,都想不劳无获。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和道德信念正处于发展形成阶段,却又不可能与社会隔离,因此,无论好的或是坏的社会风气都会对他们造成一定的影响。

 

2.集体和同伴

 

现阶段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学校主要由系部和班级为单位参加各种活动,在课下或者校外,则与身边的同伴一起学习生活。集体和同伴是他们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集体和同伴价值观等对他们的道德行为及习惯养成具有深远的影响。

 

3.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教育的基础。父母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及影响,以自己的榜样力量影响孩子的发展。学生最初阶段的道德行为是由家庭直接决定的,父母的道德行为决定了孩子以后的发展方向。

 

4.学校

 

学校教育是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主体,而教师的表现尤其重要,会直接影响学生。教师在除了言传,更要身教,用自己的道德示范行为教育学生。

 

三、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及习惯

 

1.外力的激发

 

外力激发首先需要从外部因素抓起。要给予学生适度参与道德实践活动的压力,使学生在家庭、学校或其他社会组织的要求下,参与相应的道德实践活动。

 

如果学生处于过度被保护状态,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和生活经验,就难以产生自觉参与道德实践的主动性。行为是道德习惯的外表,而动机是人内在的心理活动,因此要善于提升学生道德实践活动的动机与愿望。成就动机源于获得被认可、被称赞的内在需要,学生有了成就动机,更容易产生不断实践探索的愿望。

 

2.内力的调节

 

道德行为,即个体在实现某一道德行为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的判断或自我把握与感受。

 

它包含以下两层含义:第一,道德行为自信度是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能否达到某个道德目标的主观判断。第二,道德行为自信度产生于事情或者行动前,是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预期。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行为自信度,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相关措施及调节机制,提高他们的道德行为及习惯的自信度水平。

 

3.外力内力的共同作用

 

道德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形成教育合力,紧密联系相互配合,建立健全教育网络。父母和家庭对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父母的品德言行和修养对孩子有着直接的影响。

 

父母是否重视孩子的道德行为习惯,家庭环境氛围是否和谐、民主都会影响孩子道德行为的养成。校园环境对于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示范、熏陶和感染作用。

 

在学校,我们可以设置德育墙,向学生推荐一些美德、励志故事,提高学生修养,引导学生,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同样,社会各界的支持,社会及新闻的正确舆论导向等都对学生道德及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第6篇

[关键词] 大学生;道德观;综合方法

一、前言

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至关重要。具备健康、正确的道德观念是大学生的必备素质。然而,培养道德观念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本文以如何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为主题展开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二、培养大学生道德观念的综合方法

1、提高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产生的依据,是决定道德行为的思想基础。一些人之所以会有不道德行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缺乏正确的道德观,模糊了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等的界限。一般情况下,人们凭借自发形成的道德经验,也能判断行为的是非善恶,但在遇到复杂情况,特别是许多表面相似而实质相反的复杂行为时,如慷慨与奢侈,诚信与呆板,坚定与固执、勇敢与冒险等,单凭日常的道德经验很难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因此,要努力提高道德认识,培养科学的道德理性。要提高道德认识,就必须重视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的学习,特别是要学习的道德理论,养成对主要道德理论问题进行思考的良好习惯。实践证明,只有在道德理论的指导下,大学生才能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才能努力为人民服务,才会有爱祖国、爱人民等道德行为,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看清现实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质,才能辨别真善美和假丑恶,从而正确地进行自我修养。

2、陶冶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培养道德观念的实践告诉我们,理性上认识到某种道德原则和规范具有重要的道德价值,但由于感情上的扭曲或厌恶,就会拒绝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道德情感的陶冶,就是要不断地培养自己的爱心,同情心、感激心、自尊感等,消除仇恨心、嫉妒心,启发羞耻感,激发道德需要和欲望,形成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人们把道德认识和情感变成个人行动的指南和原则。首先,应将道德情感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我们知道,情感是道德行为的原动力,它必须依据理性来导航,仅有情感而无理性就会导致道德行为的盲目性。其次,要努力提高文化素质修养。其对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没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很难想像一个人会有较高的思想道德境界和人生追求,也很难想像一个人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会得到充分发挥和很大提高。所以,大学生在进行自我修养时,应加强文化素质修养。为此,就要主动选修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努力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对真善美的追求,陶冶高尚的情操。

3、锻炼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道德品质构成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功能是使人们能够长期地专注于所确定的道德行为的完成。首先,要培养道德意志的坚韧性。大学生在施行正确的道德决定时,要坚忍不拔,坚持到底。如果没有坚强的道德意志,就不能依据道德认识和行为做出选择,即使做出选择,一旦遇上艰难险阻,就很难坚持所确定的道德原则。只有道德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所确定的道德原则,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其次,要培养道德意志的自控力。一方面要善于坚决执行决定,努力克服妨碍执行决定的恐惧、羞怯、犹豫、懒惰等情绪;另一方面又要善于在实际行动中抑制冲动,在任何情况下部应保持冷静的头脑。

4、实践道德行为

良好的道德观念最终要在道德行为中体现。只有在履行道德规范的实践中,人们才能提高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从而使自己的道德品质得到发展,道德水平得到提高、首先,要坚持从一点一滴的具体实事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大学生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集砂成丘、集腋成裘”的精神,从一点一滴积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做执行社会公德的楷模。同时还要立足高层次道德规范的追求,以培养高尚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其次,学习先进人物的优良品质。在自我修养中,学习先进人物的优良品质,是一个重要的方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榜样对于大学生进行道德修养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期,有很大的可塑性,以什么样的理想人格为榜样,不仅直接关系到良好道德素质的形成,而且在人的一生中都产生重要作用。大学生要见贤思齐,向先进人物学习。再次,努力实践“慎独”的道德修养方法。“慎独”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又是道德修养所达到的最高境界。它是指一个人在独处、无人监督的时候,仍十分谨慎、自觉地遵守道德原则和规范,不去做任何违背道德的事。大学生要努力做到“慎独”,增强自控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

总之,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观念要从细节入手,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识开始,直至促使他们实践道德行为,这样才能培养起应有的道德观,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文英.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J].研究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4期

[2]熊海萍.浅议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现状及对策性建议[J].科技信息,2010年28期

第7篇

关键词:经济人;道德人;道德判断;自利道德动机;公益道德动机

一、引言

在美国,注册会计师必须具备四个素质:“服务责任心、正直、客观和能力”;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在其发表的《职业会计师道德手册》中规定了所有职业会计师必须遵守道德守则,公平、诚实并超脱于利益冲突;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协会也于1996年12月《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规定了注册会计师应当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独立、公正以及客观要求注册会计师摒弃绝对自私的商业观和时刻牢记社会公众利益,体现了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道德期望与要求,也体现了注册会计师行业对自身道德素质的一个设定。

诚信危机引起了人们的反思:什么原因致使注册会计师作出这种不道德行为?根据本文所涉猎的研究文献,制度问题是学者们寻求到的第一个原因。具体而言,第一,审计市场竞争激烈,并且缺乏高质量审计报告需求,这使得审计市场“劣币驱逐良币”,注册会计师的诚信遇到挑战。第二,审计委托人和被审计者的合一使得审计委托关系被扭曲,影响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第三,会计师事务所的有限责任使得注册会计师风险和收益不相称。第四,法律制度的缺失使得注册会计师的违约成本较低。除此之外,张鸣,王俊秋提出,会计准则的制定及财务报告披露方面的缺陷、公司治理的缺陷也是诚信缺失的原因。

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绝对完美的制度,因此仅从制度层面来分析可能无法完全解决审计的诚信危机问题。考虑到注册会计师个体因素,学者们从“人”的立场来探讨这个问题。他们认为,一定制度背景下注册会计师的经济人立场可能是导致审计诚信危机的重要原因。从会计师事务所角度来说,事务所具有“经济人”天性,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如果诚信的收益与不讲诚信状态下获得的收益相同,事务所自然选择诚信而不选择失信。基于注册会计师的理性经济人立场,要解决审计诚信危机,很多学者认为需要从制约“人”的利益机制出发,完善相关制度,加强行业监管,如通过法律规定将诚信的外部性收益和成本内部化,让作假者承担作假成本。

那么,注册会计师是否仅仅具有理性经济人的特征?其是否存在自我道德约束?亚当斯密认为经济人的实质是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主体,但他同时也在其《道德情操论》中表明,人性中也具有同情心、正义感和行为的利他主义倾向,在不影响自身利益的同时,同情心也会左右人们的行为。在国外,学者们已经在审计师行为研究中引入了道德理论。我国学者也对此问题进行了探索,叶陈刚通过对323位注册会计师的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的注册会计师明确自身的责任感及使命感,保证职业中的独立性,但此认知却与“要与客户搞好关系”的现实相矛盾。这说明,注册会计师作为理性经济人,也存在道德立场,但是其道德立场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叶陈刚认为,“乱世用重典”反而使得独立审计的失信度越来越严重,在完善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环境时还必须加强注册会计师的道德教育。苏孜也认为应该构建以审计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职业道德,吴建友则提出了面临道德困境时基于认知的道德决策五要素模型,以作为对现有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规范缺失部分的补充。具体包括:获得理解、辨识影响、判断备选方案、分析其他因素和做最终决策。根据该模型,在判断备选方案前注册会计师需辨识各备选行为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在行为目标上,经济人逐利,而道德人逐义;行为动机上,经济人利己而道德人利他;行为约束方面,经济人主要是他律而道德人则是自律。正是由于注册会计师具有经济人和道德人的双重属性,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其道德观念来促进其自发的道德行为,而不仅仅是通过利益机制来进行约束;但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的利己倾向将会很大程度影响注册会计师的道德决策。因此,本文希望通过构建一个利己与利他相结合的注册会计师道德行为决策模式,探讨如何解决注册会计师的诚信危机问题。

二、构建注册会计师行为决策模型的几个基本问题界定

Rest提出一个四阶段的道德行为模型:识别道德问题、道德判断、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参考Rest的模型,我们认为,注册会计师的道德行为决策模式也基本遵循这个逻辑,但我们将引入环境因素。在分析注册会计师的决策模式前,有几个问题需要我们思考:

1.注册会计师在进行道德判断时,应把握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是职业团体为减少注册会计师个体进行道德判断的困难和不同个人可能出现的偏差而制定的一个普遍化的原则规范。职业道德准则是注册会计师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具有自愿性和强制性。这说明,职业道德准则可以也应当作为注册会计师在进行道德判断时的标准。假定注册会计师将遵守道德准则作为道德判断标准,则隐含着两个潜在假设:所有注册会计师的道德水平都是一致的;并且审计师主观上愿意遵循道德准则,运用道德准则规避风险。随着注册会计师职业环境的日益复杂,在道德判断时不可避免会出现职业道德准则空白或是职业道德准则规定相对模糊的地方(可能是一些非结构性的问题),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制定原则性的职业道德准则来解决。但是这同时意味着,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可能会受到个体道德水平的影响。例如,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规定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包括形式上独立和实质上的独立,但由于实质上独立要求注册会计师能够恪守其内心的独立和客观,而这种独立和客观没有办法通过具体的条款条例来指导注册会计师,因此,是否遵循内心的独立和客观,以及内心独立和客观的程度取决于不同个体的道德水平(主要是个体对道德判断标准的把握)。

另一方面,由于审计期望差的存在,注册会计师的道德观念与公众期望值并不一定完全符合。比如,审计抽样方法可以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效率,但同时也意味着审计的固有风险。对于社会公众来说,审计抽样则可能是注册会计师的原罪。然而对注册会计师来说,审计抽样方法的使用并不涉及到道德问题。因此,注册会计师在进行道德判断时,往往容易陷入道德困境。本文认为,注册会计师对道德判断标准的把握影响其道德判断能力(包括其走出道德困境的能力),而对判断标准的把握受到个体道德水平的影响,并受到行业环境的制约。如当注册会计师没办法直接依赖道德准则进行判断时,其可能会进行同行讨论或是参考同行业的做法,即“如果行业中的人都是这样做的,那我也不会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道德的。”

2.注册会计师一定会遵循道德判断的结果吗?――基于道

德动机的分析

在Rest提出的模型中,个体对行为进行道德判断并不一定导致道德行为,在真正的道德行动发生前还必须建立道德动机。经济主体在建立道德动机时可能同时具备自利的道德动机和公益的道德动机。这一点建立在个体同时具备经济人与道德人属性基础上。较之自利的经济动机,公益的道德动机处于弱势地位,它取决于主体所处的政治法律环境和主体对道德规则的恪守。这表明,环境因素在道德动机中被视为一个重要变量。那么,个体什么时候建立自利的道德动机,什么时候建立公益的道德动机?本文认为,这与注册会计师所处的环境相关。

3.道德动机中的环境因素

个体所处的环境会影响人们的道德动机。如吴建友所界定的环境因素包括注册会计师工作环境和组织环境。本文主要从注册会计师所处的制度环境来界定环境因素:包括审计市场的竞争程度、法律法规和监管模式、被审计者的公司治理水平等。本文分析认为,制度环境对注册会计师建立道德动机的影响最终体现在其行为的成本收益上。收益可分为道德收益与不道德收益:当大部分人的人都不讲道德,那么讲道德的人将会获得道德行为的额外收益(这种收益可能在长期的一段时间内才能反映出来);反之,当大部分的人都讲道德,那么不讲道德的人将会获得不道德行为的额外收益。此外,成本也可区分为道德行为的成本和不道德行为的成本。道德行为的成本主要是不道德行为所取得的收益以及道德行为的损失,如失去客户。不道德行为的成本体现在两个方面:显性的制度惩罚成本,即注册会计师违背道德准则和相关法律后,监管部门对注册会计师的惩罚;隐性的成本,主要指注册会计师不道德行为带来的长期信誉损失。

我们认为,当环境因素使得个体判断出道德行为的收益大于行为的成本时,个体会通过建立自利的道德动机来促成道德行为;当道德行为的收益小于成本的时候,道德水平较高的个体将会建立公益的道德动机从而促成道德行为,相反,道德水平较低的个体则可能没有办法建立起道德动机。

三、注册会计师的道德行为决策模式

综上分析,本文认为注册会计师的道德行为决策模式应该遵循这样一个逻辑:问题识别、道德判断、收益成本衡量、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其中,收益成本衡量代表注册会计师对于当前环境的判断,两种道德动机的建立(自利的道德动机和公益的道德动机)决定注册会计师是否最终产生道德行为。

首先,注册会计师必须了解所遇到的具体情况,即问题识别,进而才能进行道德判断。其次,衡量行为的成本收益。最后,注册会计师通过建立道德动机并最终决策是否选择道德行为。如下图所示四种情况:

1.第一种情况:行为是道德的且收益大于(或等于)成本。亚当斯密认为,自利是主导的,而利他是次要的,因此,当行为是道德的且收益大于成本时,人们优先建立自利的道德动机。这种自利的道德动机最终使得注册会计师选择道德行为。

2.第二种情况,行为是道德的但收益小于成本。此时自利的道德动机将不会产生,而公益的道德动机是“纯粹真正的他利”,公益道德动机的建立将使注册会计师选择道德行为。此时,我们可以看到,公益道德动机成为注册会计师的一个内在的道德约束机制。

3.第三种情况,行为是不道德的但收益大于成本。此时,显然不能通过建立自利的道德动机使注册会计师摒弃不道德行为,只能通过公益道德动机来促使注册会计师选择道德行为。

4.第四种情况,行为是不道德的且行为收益小于成本。在无利可图的情况下,出于自利的道德动机,注册会计师不会选择不道德行为。

从上述四种情况来看,第一种和第四种为最佳的境况。对于第二或第三种情况,公益道德动机的建立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道德水平。基于此,本文认为有两种方法可以促使其更多的选择道德行为:其一,通过制度安排(即改变环境变量)来改善成本收益,使第二种情况成为第一种,第三种情况变为第四种;其二,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道德水平,鼓励其建立公益的道德动机。

四、关于改善注册会计师诚信危机问题的思考

上文对注册会计师的道德行为决策模式进行了详细分析,笔者就如何解决注册会计师的诚信危机问题,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和思考:

1.激励道德行为,关键是帮助注册会计师建立起公益的道德动机,即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道德水平。从这个角度来看,心理学上的道德同一性给予了我们启示。道德同一性的作用机理是人们通过思考我想要成为什么人来达到道德行为的一致性。我们可以据此得出合理假设,当个人集中于公益道德时,这种集中将激励他的道德行为。因此,激发注册会计师的道德同一性可能会是一个改善注册会计师行为决策的手段。那么,如何激发注册会计师的道德同一性?笔者认为,可通过树立行业榜样,帮助注册会计师形成正确的道德标杆,从而激发其道德同一性,提高其道德水平。

第8篇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品德心理;原因;对策

作者简介:胡俊文,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科研处处长,副教授,律师,湖南长沙 410131

中图分类号:D6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3―0155―03

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我国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起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存在多种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因素,同时,未成年人个体在生理、心理、品德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免疫力下降,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本文主要从未成年人个体品德心理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

一、品德心理的一般理论

品德,即道德品质的简称,在我国又称为德性或品行、操行等等。品德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它是个体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心理特征和倾向。换言之,品德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品德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第一,品德必须以某种社会道德意识或道德观念为基础。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属于道德行为.将由道德意识与行为的统一来决定。第二,品德与道德行为有密切的联系,离开了道德行为就无所谓品德。第三,品德具有稳定的倾向和特征。个人的品德不是表现于某时某事,而是体现于一系列行为中,甚至体现在他的一生中。

品德的心理结构是由多种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它是多维度、多形态、多层次、多水平、相互影响的开放系统。了解和掌握它的结构,有助于人们了解品德的心理实质,为有效地对未成年人进行品德教育与培养提供科学的依据。迄今为止,人们在对品德心理成分的划分上意见并不一致。其中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方式等四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心理成分组成。

道德认识就是人们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包括:道德观念(即道德表象)、道德概念、道德信念、道德评价等方面。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也是对事物的爱憎的态度。当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成为推动这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它们便成为道德动机,有了道德动机才能导致道德行为的产生。

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目的,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标的心理过程。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是密切联系着的,离开了道德行为,道德意志就无从表现。但是,道德意志又不等于道德行为,它是调节行为的内部力量。

道德行为方式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动意向及外部表现。它是通过练习或实践掌握行动技能与养成行为习惯而形成的,其内容包括道德行为技能的获得,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等等。

在品德结构中,品德的四种心理成分是处在一个互动的、开放的统一体中。它们的发展虽然是有阶段性的,但却不能单独地割裂开来的,而是互为前提、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

二、未成年人犯罪品德心理原因分析

(一)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

未成年人由于缺乏社会经验,道德发展水平较低,认识能力不强,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社会上利己主义道德观的影响,就会产生不道德行为或犯罪行为的动机。对大多数有一般违法犯罪表现的未成年人来说,由于这种道德认识上的弱点,往往容易为剥削阶级道德意识的侵入造成可乘之机。

(二)道德行为准则尚未转化为指导道德行为的信念

未成年人道德上的无知,或只对道德有肤浅的了解,而没有进一步形成牢固的道德信念,缺乏应有的道德感,导致其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的行为、观念、目标完全取决于情境,取决于谁去引导。他们在违法犯罪之前,甚至看不出有什么异常的表现,但一遇到不良环境影响就会由于作不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缺乏抵制能力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道德意志薄弱

有正确的道德认识,不一定就有正确的道德行为,有时也会出现知行脱节甚至相反的现象。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人的意志力薄弱,经不起外界的种种诱惑,于是外部的诱因通过其内部的心理活动,转化成为支配行动的内部诱因。这种内部诱因能否得到控制和克服,取决于本人道德意志力的强弱。未成年人违犯了社会道德要求,有时并不是由于道德上的无知,而是在动机斗争中,他们个人的直接需要(如某些物质方面或精神方面的不正当欲望)比起他们的道德意识表现得更强大,因而产生了违法犯罪行为。

(四)异常心态的驱使

异常心态包括情感的狭隘、偏私和心理上的过敏、猜疑与情绪的变化不定。由于不良环境的影响,加上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在情感上常会出现异常反应:狭隘偏私,是非、善恶不分,重感情,讲义气,情绪亢奋,只要一语,就会爆发出不良的道德行为;而且心理过敏、多疑,对周围一切常存戒心,极易产生对立情绪。

(五)受好奇心、好胜心、模仿心、从众心理等驱使

受好奇心、好胜心、模仿心、从众心理等驱使,使道德观还不成熟的未成年人对什么都想跃跃欲试,都想亲自“实践”一下,从而可能对某些不良行为也盲目模仿,进而成为一种难于摆脱的恶习。如有的未成年人也染上了诸如酗酒、吸烟,赌博、偷窃等。

(六)不良的心理定势和负强化的影响

道德品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总和人相应的行为习惯相联系。行为习惯是以某种行为方式满足个人的欲望,并且经过多次的重复形成的,习惯形成以后,常常会使人不自觉地采取类似的行动,并且在行动中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也是如此。不合道德的需求在多次侥幸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会逐步形成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即形成一种心理定势,于是在不合理的需求与错误的行为方式之间建立了巩固的联系。加上坏习惯的维持所产生的舒适的情绪体验,又会不断地强化这些坏习惯,成为不良行为或违法行为的内部动力。

三、矫正未成年人犯罪品德心理的对策

(一)激励和强化未成年人的道德需要

道德需要是反映一定社会道德关系的个人需要,它决定动机、态度、理想、信念等,也决定品德的方向、性质和发展水平,它处于品德心理结构的核心部位。

人的某些社会性心理需要是先天就有的,在个体的早期就会表现出来。但是人从社会遗传中获得的只是最一般的心理需要的能力,而不是具体的社会内容。人还需要经历社会化过程,社会化过程

既是对生物性需要的某种限制,又是社会性需要的弘扬。未成年人进入青春期后,也开始了自我意识发展的新时期。他们越来越把自己本身变成意识的对象,从而使自我认识、自我情感体验和自我对待的意向都发生了新变化,人格和品德的自我意识已初步形成。因此,要提高学校的德育效果,就要适应他们自主地探索个人的发展,包括人格、品德发展的愿望,要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引导他们正确地“省察”自己的生活。为此,我们应采用适当的方法激励他们的道德需要。

(二)努力培养未成年人的道德能力

道德能力有助于把人的道德需要外化为行为,它是使个体的品德得到良好体现的必要条件。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培养未成年人的道德能力:第一,培养未成年人道德认知能力。道德认知能力是人们进行道德认识活动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包括品德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等。当今复杂多变的形势,国内外多元道德文化的观念冲击,使每个人都有一个不断调整道德态度的过程。未成年人尤为如此。为此,我们要改进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既重规范、又重理性分析,不断促进未成年人道德认知力的发展。第二,培养未成年人道德评价能力。这是由社会道德要求的“他律”向主体“自律”转化的关键因素,是作为个体的人在对他人或自身的品德行为进行独立自主的判断的评价中所显示的能力水准,是一种道德的价值判断。对未成年人而言,此种能力的培养,以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事例评判”式较为可行和有效,可就如“朋友义气”、“有偿救人”、“合理个人主义”等问题进行分析、评判,以启发未成年人讨论或辩论两难的道德价值观,增强辨析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评价方法,引导他们追求高尚的道德价值观。第三,培养未成年人道德实践能力。道德实践能力强,其品德行为的方式就成熟,品德行为的外在效果也好;反之,则相反。所以,学校、家庭应有计划地对未成年人的行为规范的每一个方面进行训练,培养未成年人有熟练的道德技能,让未成年人养成良好习惯,树立全员德育观和全面德育观。第四,培养未成年人道德自我教育能力。未成年人思想情绪往往不稳定,是一生中容易发生越轨行为的时期。因此,自我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自我教育能力的培育是要达到“慎独”的境界,以有效地防止出现双重人格。自我教育也是自我心理训练,使未成年人有一定的心理承受力,一定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力的重要途径。自我教育,既是个体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也是群体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要充分利用舆论的力量,适当的批语和赞扬可以激起未成年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样就可以在人际交往中达到自我约束能力的培育。

(三)重视和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可从两方面人手:第一,积极利用未成年人自身内心的矛盾。即以其积极的心理因素去克服消极的心理因素,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要发现和抓住未成年人品德上的“闪光点”,发扬其优点来克服其缺点。如一些不守纪律的未成年人,在他们的心理活动方面大都有活泼机智、胆大好胜、性格爽直、爱动脑筋的特点。心理教育就是要以其长克其短,扶其正,祛其邪,从而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第二,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自尊心是恢复自信心的基础,自信心是克服自卑心的前提。有了自尊自信,就可能避免由自卑心理主导的错误行为。如有自卑心理的未成年人,认为自己在别人眼里百无一能、一无是处,可能会故作“惊人之举”,这样的例子是不少见的。

(四)磨炼和增强未成年人与外部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

有是非感而无意志力,这也是犯罪未成年人的内心矛盾。外部诱因通过内心活动,一旦成了内部诱因,就会支配人的行动,这就必须增强其意志力,使之能自觉地与外部的诱因作斗争,切断不良诱因对自己的影响。因此,必要时可以让未成年人适当更换环境,暂时避开某些诱因(如繁华的都市、犯错误的场所、不良伙伴等)。当然,避开“原发诱因”是消极的,现实中也不可能使生活环境完全“净化”,也不能保证的新的诱因下未成年人不再犯错。因此,当未成年人已转变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应适时创设一定的情景,让未成年人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力,磨炼和增强未成年人与外部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陈琦,等,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1997.

[2]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M].北

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冯忠良,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李伯黍,等,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3.

[5]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6]邵瑞珍,等,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8.

第9篇

关键词:儿童家庭暴力;攻击性行为;道德行为;角色扮演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8)01—0121—03

儿童家庭暴力是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实施不恰当的语言攻击和肢体攻击,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些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不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加之不恰当的教育方式,进而就会造成孩子情绪低落,自卑懦弱,甚至出现青少年犯罪等严重现象。家庭暴力教育严重阻碍了孩子的道德行为塑造,以及个体社会化的作用,家庭暴力作用于孩子,孩子就会作用于父母,甚至社会,杜绝儿童家庭暴力的出现,是我们当前亟待面临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儿童家庭暴力出现的原因

拥有优越的物质条件并不等同于拥有优质的教育环境,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愈发重视,也并不能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家庭环境的温馨可以提升儿童的成长幸福指数,但儿童家庭暴力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整个家庭和睦的质量。家长的传统思想和错误的教育根深蒂固,他们在孩子道德行为的培养中,认为学习成绩的高低可以代表孩子的学习品德,一味地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有时候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听话就对孩子施加“暴力教育”,不重视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不懂得如何与孩子培养感情,不知道哪些是适合儿童青少年发展特点的方法,这些无疑就会慢慢筑起阻碍父母和孩子之间沟通的“一堵墙”。有时候,父母认为“孩子不打不成器”,仅仅通过几句“语言暴力”并不能彻底改变孩子错误的行为习惯,失去耐心之后,一定的“肢体暴力”会对孩子的道德行为教育起到更好的效果。由于家庭暴力发生在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中,父母常通过“肢体暴力”教育孩子,长此以往造成孩子精神和身体的痛苦,同时威胁到家庭的和睦与稳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父母自身出现的问题,不恰当的教育方式都会导致家庭暴力,孩子个性社会化的结果,都能反映出一个家庭教育的成败。

二、儿童家庭暴力对道德行为的影响

(一)失去自尊

每个孩子都希望成为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家长眼中的好孩子,同伴之间的优秀生,这种优越感会让孩子拥有很强的自尊心,里康将自尊界定为儿童的控制感和胜任感①。他认为,具有较高控制感和胜任感的儿童会表现出较高水平的道德行为。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越高,高期望下的压迫感会使孩子失去信心,生活学习没有动力,甚至在其他同学朋友面前没有自信,孩子的自尊心承受着很强的挫败感。再加之父母的暴力教育,会使孩子造成心理问题,消极情绪严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失去自尊的孩子,就会对生活失去自信,与正常孩子相比,往往表现的很自卑,长此以往,不仅要忍受家庭暴力的恐嚇,还会受到学校老师的冷落,甚至同伴之间的讥讽,这些严重阻碍了儿童自身道德行为的发展,造成儿童成长的不公平。我们对于大街上孩子乞讨的现象早已司空见惯,本应在学校享受书本知识的快乐,家庭父母的疼爱,却只能在大街上举着写了悲惨家史的牌子,跪在街头,等待过路人的救济,如若乞讨不到,就会受到“自称父母”头目的谩骂和拳打脚踢。像这些孩子哪还有自尊来谈,他们只有为了卑微生存而长期在“家庭暴力”的阴影下苟且地活着,对于如何培养道德行为更是无稽之谈。

(二)出现攻击性行为

家庭暴力造成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攻击行为,父母认为,为了让孩子吃一堑,长一智,“肢体教育”会起到更好的效果,但经常对孩子进行施暴,会适得其反。在施暴过程中,孩子会受到父母暴力行为的刺激,他们会害怕,久而久之,认为在外界只要不被欺负,自己必须“强大”起来。所谓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加之儿童的道德定向主要是由于不同的社会学习和不同的成人及同辈榜样造成的。在儿童道德行为培养的过程中,榜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儿童长期生活在一个充满家庭暴力的环境中,就有可能运用攻击性行为来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最常见的攻击性行为就是工具性行为,例如一个孩子从另一个孩子手里抢玩具,并动手打了他,此时打人孩子的父母为了颜面,也许会上前打自己的孩子,或许会训斥几句;而对方的父母会上前为了护孩子却打了对方的孩子。父母的这种攻击性行为潜移默化到孩子身上,并未认识到这种行为的后果,也未对这种行为后果作出判断惩罚。孩子就有可能有一种潜意识,攻击可以保护自己不会受到伤害,作为父母,却成了助纣为虐,这无疑就成了良好道德行为塑造的绊脚石。

(三)出现自杀行为

没有优越感,没有自尊,得不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认可,长期生活在充满暴力的家庭环境中,会给孩子个人造成恐惧、忧虑、失意,特别是因各自的欠缺而自卑的人具有相当的自杀潜势。孩子一切行为的社会化,都反映了家庭教育的环境,父母的教育态度苛刻、教育方法失当,都会给孩子带来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压力。例如,父母经常用体罚“教育”孩子不去打架,或由于孩子考试没考好,家长被老师留校,文化程度低的家长只会当着老师的面,上演一次“暴力教育”,以此来告诉老师自己不是不管孩子,只是觉得自己的孩子只有在棍棒下才会有出息。这样的父母不从根本找问题,不由分说,只会对孩子“硬来”,渐渐会在老师同学面前没有尊严,同时忍受着同学之间的嘲笑,他也会“暴力反抗”,但最终只会让性质变坏,甚至自身仅有的一些优点也会被这些“暴力教育”所淹没。孩子就会失去生活的信心,自杀潜势就会发展越明显。

三、解决儿童家庭暴力的对策

(一)控制情绪

往往家庭暴力发生的时候,父母和孩子都会处于情绪不稳定的状态,而父母却是决定教育方式的领导者,学会控制情绪,方能避免家庭暴力的发生。家本是一个温馨的港湾,为孩子遮风挡雨,努力为孩子创造优越的生活环境,是每一位父母的心愿,所以为避免家庭暴力的出现,作为父母首先应当克制自己的情绪。尽管肢体暴力比语言暴力更能表现出一个人生气的程度,但其带来的伤害往往是比较严重的,这也同时伤害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有效的情绪管理才是良好性格的“塑造者”,儿童在培养道德行为的过程中,离不开好榜样的引导。人本主义认为人性是善良的、值得信赖的,人性中有一股内在的优良潜能,这种潜能促使个体形成和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但是后天环境中的种种不良因素却阻碍着这种先天潜能的发挥和自我的实现①,就好比孩子犯错的时候,他们已经承担了犯错带来的后果,此时更需要的是父母的耐心引导和陪伴,而不是指责和打骂。父母应当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要有耐心,道德行为的培养是一个连续并且有阶段的过程,父母要理解掌握这个阶段的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的特点,并找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让孩子形成一种正确的道德行为评判标准。

(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在改善和发展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和谐关系有着尤其重要的作用,父母不仅仅只是孩子的监护人,他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儿童道德发展水平既受年龄差异的影响,还受父母及其他社会成员的影响。儿童的大部分道德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和改造的,从动作的模仿到语言的掌握,从态度、品德的习得到人格的形成,都可以通过观察学习加以完成①。父母的角色扮演和管教方式对孩子的道德培养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孩子的行为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父母个人行为素养。只有站在孩子的社会地位,并按照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进行教育和引导,才能更好地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从而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角色。当好父母这个角色,需要合理耐心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行为情境,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学会控制情绪,才能扮演好不同阶段的角色,及时纠正孩子的问题行为和不良习惯,并合理、慎重地使用惩罚,惩罚过度就会发展成暴力教育。受过虐待的儿童會表现出特别强烈的攻击性,当父母对孩子的错误行为进行教育时,孩子有时会表现出烦躁、不满,甚至动手摔东西等暴力行为,这样父母的教育不但起不到效果,反而伤害到孩子的心灵。所以,学会利用角色扮演进行教育是一门值得父母了解并学习的课程。

(三)关注孩子,健康成长

父母对孩子的道德行为教育,离不开情感教育。情感是孩子对某一事物认知的动力,而父母对孩子施之以威往往会阻碍情感的培养,造成感情伤害,扭曲教育的意义。情感作为一种内在的激发力量,才能更好地引起父母和孩子在感情上的共鸣,不能超越孩子的认识水平,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从而达到道德行为教育的最终目的。

为给孩子创造一个科学系统的成长环境,父母需要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和方法,应积极接受专业系统的育儿教育,提高自身素质②。总书记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中指出,要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③。帮助孩子塑造良好的道德行为,才会孕育出未来社会的美好风气,拥有和谐家庭才能创造和谐美好社会,关爱孩子,关爱家庭,反对家庭暴力,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

〔参 考 文 献〕 

〔1〕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 

〔2〕陆有铨.皮亚杰理论与道德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84-129. 

〔3〕彭程.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儿童家庭教育〔D〕.安徽农业大学,2014:5. 

第10篇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以培养实用型、操作型人才为主,而目前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有熟练的专业技能,更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文章按照行业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从强化职业道德认知、促进职业道德规范由他律转向自律,养成自觉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三阶段探讨高职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真正实现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社会对人才有这样的评价:“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的是。”在第四届全国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表彰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说:“有德有才重点用,有德无才培育用,无德无才弃之用。这代表了很多企业的用人理念。”这表明了企业很看重人才的职业道德。

高职院校以培养实用型、操作型人才为主,在重视对学生技能进行培养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所谓职业道德行为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的职业道德知识、情感、意志、信念支配下所采取的自觉活动。对这种实践活动按照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和培养,称之为职业道德行为养成。‘Ⅷ业道德行为养成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落实到职业活动中去,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进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根据个体对社会道德的内化规律,职业道德行为养成需要经过“基于感性认识的功利需要和他律、基于理性道德认识的道德自律、自由自觉的道德行为习惯的‘无律’三个发展阶段”。‘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人接受某种理论,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即认同、同化和内化。根据这一理论,笔者认为高职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以课堂教学为重要途径,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认知

职业道德的内化最初是基于道德对自身有利的感性认识,出于对道德的表面认识,出于对道德的畏惧和功利的需要而讲道德,把社会道德作为外在的道德主体的异己力量,道德还停留在外在的约束或强制阶段,以“必须”“服从”的形式来实现,属于道德他律阶段。这时,人们的道德行为选择具有不自觉性和不稳定性、功利性和工具性的特点。‘眼据这些特点,高职院校教学活动中,应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认知。

(一)高职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突出职业道德教育

目前高职院校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思想品德课程。这两门课程涉及了职业道德的内容,但所讲的只是共性的、普遍的、放之诸业皆准的职业规范和要求,而且所占篇幅较少,因此,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应联系学生所学专业进行职业渗透,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情况不断挖掘、开发具有本专业特色的教学内容,并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如营销专业在讲到培养职业经营风格时,应结合营销专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强调诚信经营;物流管理专业应培养学生顾客至上的服务态度。

(二)专业课教学要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作为职业素质的重要内容,职业道德是与专业业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高职教育侧重于对学生进行某种职业生产、职业技能和管理教育,以提高职业技术水平为目的。它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编排教学计划,确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明确高职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进而组织教学。”c4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在熟悉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熟悉职业道德规范,专业课教师应明确自己所教学科与职业道德教育的最佳切入点,有意识地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例如,在给学生讲关于仓储管理知识的同时应渗透有关吃苦耐劳、工作细心的职业要求。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了解本专业特有的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同时将职业道德认知转变为职业道德行为,进而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三)通过见习和实习活动深化学生的职业道德认知,养成职业道德行为

除了注重职业道德知识的讲解外,学校还应该大力开展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促进学生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这是因为“践行某一思想道德观念或信念的次数越多,它的固化程度也就越深,久而久之便转化为人的行为习惯。道德信念就是通过反复的践行而固化于行为主体的道德品质中,形成一种道德思维定式,从而转化为人们的道德行为和道德行为习惯的”。@然而,我国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这种授课形式利于学生掌握课程的内容,但职业道德教育内化的效果不够理想。学生如果没有直接的道德体验,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就可能是表面的、肤浅的,学生只有通过社会实践体验和感受职业道德,加深对职业道德的理解。职业道德同人们的职业内容和职业生活实践相联系,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职业习惯的养成要在职业实践中慢慢实现。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共管理系从2006年开始,利用暑假组织学生由教师带队到企业进行专业见习、实习。在见习、实习中带队教师要时时注意学生的见习、实习状况,尤其关注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学生在见习、实习活动中有意识地进行体验,达到认识专业、走进专业、训练专业技能和培养职业情感的目的,明确道德规范,发现自己的不足,分析原因,从而促进良好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在见习、实习中,通过严格管理,有效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生把这种规范养成习惯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素养,从他律转化为自律。

二、内因、外因双管齐下,促进职业道德规范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

要将职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行,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道德主体的道德认识,使道德主体从心灵深处真正认识到道德对公民个体和社会的价值,从理『生上认同社会道德,从情感上真诚地接受社会道德,愿意践行社会道德,并在意志上能够坚持持久,道德从他律阶段转向自律阶段。《根据这些特点,高职院校在进行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教育是为了不教育的目的。

(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建构”

“所谓‘自主建构’是指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是其自主地、能动地生成的,而不是教育者灌输和模仿的结果。”⑦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自主建构是通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进行的,包含着内隐活动和外显活动两个方面。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来源于外部动作的内化,这种内化不仅可以通过教学实现,也可以通过Et常生活、游戏和劳动等来实现。另一方面,内在智力动作也要外化为实际动作,使主观见之于客观。内化和外化的桥梁便是人的活动。”维果茨基的观点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自主建构是通过同化、顺应、慎独、反省、体验、交往等形式得以实现的。@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注意以下两方面:

1.经常自觉地进行自省。自省是我国古代道德修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其基本含义是在个人遇到道德矛盾或自己出现道德过错时,应先从自己主观动机上寻找原因,并责求自己承担道德责任,自觉自愿地修正自己的错误。如“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都说明白省的重要性,对于现在的道德教育仍有很大的启示意义。目前,许多高职生责任意识不强,出现差错时很少寻找自己的主观原因,而是千方百计从客观上寻找原因,推卸责任。为此,应该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针对已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进行自我批评。通过反反复复的活动,学生的品德得到了提高,责任意识得到了加强。

2.树立榜样,努力做到慎独。慎独的主要含义是指人在独处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机会并且不会被人发觉的情况下,仍能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地按照道德准则行事,而不做任何坏事。有些高职学生就不能做到慎独,如有人监督时表现良好,无人监督时表现较差。心理学家詹姆士说得好:“每一回破例,就像让你辛辛苦苦绕起来的一团线掉下地一样,一回滑手所放松的,比好多回才能缠绕上去的还多。”为此,高职院校应该为学生树立榜样人物,使其不断鞭策自己,自觉进行慎独,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

(二)营造有利于职业道德品质形成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职业道德氛围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活的物质条件。”⑨任何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脱离一定物质生活条件而存在,因而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行为、道德品质总是要被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所决定,即环境造就人。优良的环境有利于人的发展,不良的环境会阻碍人的发展。高职生在校期间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大学校园,学校的校风、学风、教师的精神面貌、校园文化等因素对高职生的健康成长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具有导向、熏陶、激励的作用。学校应营造一个好的校园生活环境,让学生在这里健康成长。

1.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大力开展文明班集体、文明宿舍创建活动,把职业道德教育融入日常活动中;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诚实守信、文明礼貌活动,大力倡导文明礼貌、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等职业道德规范;三是通过网络、广播、报纸、宣传栏等形式,大力宣传职业道德教育,同时,请已毕业的学生与在校生进行关于职业道德方面的经验交流,激发学生爱岗敬业、乐业勤业、艰苦创业的意识。

2.抓好教职员工的职业道德建设。美国学者麦金太尔和奥黑尔指出:“可以确定的是教师会带着一定的价值体系进入课堂,而你的学生也必定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你与教学环境、学生、其他教师的交流方式,你说的笑话、你带进教室的个人习惯无一不成为学生的行为示范。”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我们要让每位教职员工都树立“我是学生的榜样”的观念。全体教职员工都应该以身作则,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使一线教师,教书育人;管理人员,管理育人;服务人员,服务育人,形成全员育人的大局面,时时以一个优秀从业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鼓励。

三、加强职业理想、事业信念教育,促进自由自觉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所谓“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可见,良好的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是多么的重要。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必须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正如杜威所言,“道德同存在的事实性密切相关,而不是同脱离实际的理想、目的和责任相关。作为道德基础的事实,来源于人们相互之间的密切合作,来源于人们在愿望、信仰、满足和不满足的生活中相互关联的活动结果”。@道德教育应从日常生活开始,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也是如此。高职院校应以日常生活为切人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应引导学生做到以下两方面:

1.从小事做,严格遵守行为规范。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不是靠某个阶段的教育或强化就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人生连续不断的许许多多个日子有意识的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从点滴小事做起,即“不以善小而不为”。在积善的同时,要防微杜渐,即“不以恶小而为之”,所以,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任何不符合职业道德规范的言行,都应该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施教者与被教者共同重视“小节”,久而久之,就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从我做起,从自己的身边做起。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要求学生从我做起,从自己的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行为规范入手,从行为习惯训练抓起,克服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二)加强道德信念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个人的道德信念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结果,是衡量一个人道德面貌、思想和行为一致、言行一致的主要标志。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职业道德信念,因为道德信念是道德行为的最基本推动力,职业道德的自由自觉是道德主体基于对职业道德认识上的理智自觉、情感上的真诚自愿、意志上的强烈持久、信念上的坚定不移,根据职业道德必然性自觉行动,不再把职业道德视为一种自我约束,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习惯。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道德信念的教育。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行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02

道德行为是指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包括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区分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的直接标准,就是从一定社会利益引申出来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凡是符合一定社会利益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行为,就是道德的行为;反之就是不道德的行为。

当前大学生的道德行为的表现,总体来看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总是会发现一些不道德的行为和表现。对大学生成长成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一、当前大学生不道德的行为表现

(一)日常生活中不讲文明礼貌,不注意礼节。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讲文明礼貌,不注意礼节的具体表现为:公共场合抽烟、喧哗、言语粗俗、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不讲秩序等;公共教室无人擦黑板、在图书馆里撕书;不尊重老师和同学,侍强凌弱;消费讲攀比、奢侈浪费,追求安逸享乐。这些往往被看成是小问题,但久而久之,影响深远。

(二)学习习惯不良,学习的功利性很明显。常见的不良学习习惯具体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缺乏主动性,对课程学习缺乏热情,学习选择的功利性明显,重专业轻基础,重表现而轻内涵。迟到、早退、缺课、逃课、上课看闲书、睡觉、说闲话、玩手机,课后玩电脑游戏、通宵上网、考试作弊、做“”等行为和现象比较普遍。

(三)诚信缺失,责任意识弱化。大学生常见的不讲诚信的表现为:考试作弊、研究中的数据造假、抄袭作业、雇用“”代考;恶意拖欠学费;同学之间缺乏信任和相互之间缺少诚意,友情淡化,感情不专,甚至为一点小事大动干戈。此外对恋爱问题的处理更是缺乏诚信,将恋爱当成一种游戏,没有责任感,也很不严肃;就业违约,制造虚假履历现象逐年增加,网络道德缺失等。造成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不信任感,影响了他人和社会也影响了自己。

(四)言行不一,知行脱节。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在看待和分析事物时理论分析很清晰,对是非美丑有着基本正确的认知和判断,可是对自我的认识和辨析往往不够客观全面,自我控制力较低,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的道德行为水平远没有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那样高,知行脱节比较普遍。这主要表现为有的学生视权力为谋取利益的媒介,一些学生为了获得金钱而荒废学业,赞同德育与智育应协调发展,但在学习实践中却片面追求智能的发展,忽略道德人格的培养;有些学生考试作弊、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逃学;不遵守公共道德,行为粗俗,拉帮结派、厌恶劳动;能分清他人的是非对错却分不清自己的是非对错,甚至把庸俗丑恶当作美;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懂得如何去尊重他人。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校园事件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二、大学生不道德行为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同时各种社会问题几乎同时呈现出来,对大学生产生了极其复杂而深刻影响。另一方面,商品交换的法则不同程度地侵蚀和扩张到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市场利益驱动引发一些人的见利忘义、大搞权钱交易,以功利取代道德以及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的滋生和膨胀等现象,对于思想活跃,易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学生群体往往会产生深刻的负面影响和作用,使大学生不知不觉在理想信念、政治信仰、价值取向等问题上的形成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从而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种种干扰,做出错误的行为选择。

(二)心理原因。心理对行为具有支配作用。不道德的行为背后往往有心理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不道德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无知心理,即道德认识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的缺失或不足,道德教育存在“盲区”;另一方面是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很多不道德的行为和现象大行其道,让人们往往不知如何选择,甚至丧失了正常的判断能力;2、从众心理,即随大流,这是非常普遍的一种心理。大学生就餐秩序混乱就是一种典型的从众现象。类似的情况在社会中数不胜数。而且从众还可以减轻自己的责任甚至免责;3、侥幸心理,这种心理往往是比较后的结果。比如考试抄袭,如果没有被发现,就不会被挂科,或者即使被发现了,但处罚带来的“损失”小于自己抄袭可能带来的“收获”,那么还是会选择抄袭。这其实是利害权重、成本和收益比较之后的选择。

(三)价值观变化的影响。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剧烈变化,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冲突,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对抗,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使社会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因此,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自然呈现多元化。但是由于自身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不能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看待问题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大学生对眼前各种不同价值观感到迷惘。另外,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也容易将人们引向功利与实惠,注重眼前,重利轻义,从而导致某些大学生主流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的部分出现了背离。

综上所述,大学德育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养成道德的行为习惯。

三、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举措

(一)提高德育效果,帮助大学生加强道德自律。道德的自律,主要通过教育来实现。目前不少学校道德教育主要是单一的课堂灌输,而且课堂教学往往重道德说教,忽视了追问为什么;教学中轻道德实践,同时也缺乏生动、富有时代气息的形式;校报、广播等高校舆论工具缺少对大学生中良好道德行为的宣传和对不道德事件的报道。造成德育高悬的状况,学生觉得德育课堂很完美但跟自己关系不大。所以,我们必须因时而变,利用与大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去进行道德观的培养,从大学生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入手,在帮助其解决生活问题的同时进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在教学中注重教学实践,客观分析相关社会现象,重视对学生的行为指导。另一方面,要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和手段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把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需求很好的结合起来,走进学生实际生活,触动学生心灵深处,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自我修养的能力,纠正错误的认识和行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完善德育管理制度,帮助大学生加强道德他律。一般来说,道德是自律的,但是也离不开他律的作用。自律是内因,他律是外因。道德约束的无效往往也是他律缺失的结果。良好的道德行为的养成就是在有正确认知的基础上,自律和他律共同作用的结果。道德的他律,主要是通过制度、法律和管理来实现的,在高校还要通过校规校纪来实现。因此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章是完成高校德育目标和德育任务的有效手段。高校德育工作应该更新德育观念,加强师德师风和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和管理,建立相应的评估监控体系,科学管理。通过完善和运用各种科学的管理制度,健全和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来引导、协调、约束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形成良好的校园德育氛围,让大学生在反复的行为训练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理论中形成的道德认知在道德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最终做到知行统一,实现管理育人。

(三)重视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培养道德的行为奠定良好心理基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体系中两个并列的基础教育范畴,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都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面临的各种各样的人生问题,都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矛盾转化的过程,而这一转化过程其实就表现为受教育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对于学生把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的内在需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德育工作因该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开展德育工作,使德育工作更加重视学生最一般、最根本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增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分析能力,也可以借鉴和使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理念和方式方法,使德育工作真正深入学生内心,为纠正其不道德的行为和培养道德的行为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大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学校教育和大学生的自我修养两个重要的方面外,也离不开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的作用,更不能缺少社会相关制度和法律规范的约束保障,因此,要在实施切实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断地强化个人道德意识和内在修养的基础上,完善相应的制度规范和评价机制,内外形成合力,才能帮助大学生养成道德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张岚.当代大学生道德行为缺失的心理分析[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1,(1).

第12篇

一、道德行为的培养要基于科学的理论,重视榜样的力量

皮亚杰认为4―8岁的儿童大多处于道德认知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他律阶段。他们的道德标准只取决于是否服从成人给予的外在规则。因此可见,遵守规则并没有成为幼儿自身的一部分,孩子遵守规则,只是因为成人这样要求。这样的现状使教师和家长成为了幼儿的重要他人,同时使教师和家长成为了幼儿的第一榜样。

作为教师,我们要首先检点自己的行为,真正成为孩子的表率,让幼儿在教师良好行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自然地形成好的习惯。

而家长则是幼儿最重要的榜样。幼儿在幼儿园中习得的良好习惯,如果不能在家庭中得到恰当的巩固和强化,不仅好习惯会消退,而且相反地会滋生一些不良习惯。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小手里紧紧攥着一张废纸,可刚走出幼儿园门口就随手扔在了地上。试想,如果家长能捡起这张废纸,孩子会怎样呢?

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因此,教师要能够充分利用家长的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取得家长在认识上的共鸣,从而争取家长在行动上的配合,在家也注重言传身教,以自身的模范行为为孩子做出表率。

二、道德行为的出现具有反复的特点,必须多手段强化

孩子的行为总是出现反复无常的特点,好习惯保持一段时间后,就有可能出现不良的行为,似乎已经掌握的行为规则一下子又全忘记了。比如当孩子遵守用餐规则一段时间后,由于教师对此提出的要求少了,孩子的好习惯马上就会回复到之前的情况,甚至更加不及。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类凡是受到强化的行为,以后出现的可能性增加;凡未受到强化的行为,以后出现的可能性下降,以致消退。这一强化原理对于我们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有很大的启发。选择适当的强化时机是关键,如即时表扬、延时表扬等。

柯尔伯格认为,0-9岁的儿童处于道德认知发展的“前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儿童服从权威或规则是为了避免处罚或者获得奖赏。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因此,教师还必须拥有合理运用多种奖赏进行强化的能力。选择适当的强化物是关键,如物质奖赏、口头表扬、精神奖励等。我们会思考如何创造性地运用小红花,达到不同的奖赏效果。

三、道德行为的养成要以情境性为依托,需要真实的实践

孩子是感性的,喜欢生动真实的形象。除了教师与家长做真实的榜样以外,故事、诗歌、歌曲、影视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也有很强的榜样力和感染力,幼儿也很喜欢模仿。因此,教师注重引导幼儿接触好的艺术作品,通过这些最直接、最具体、最形象的影响来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

但任何停留在口头上的规则都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得到真正的强化。新《纲要》也指出,幼儿园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其良好习惯的培养尤应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这一点也充分说明只有在生活中才能真正养成行为习惯。真正地一弯腰捡起垃圾的动作,比口头上重复一百次都更能留下深刻的映象。

第13篇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2)04-0107-03

道德情感是人们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而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产生的一种爱憎好恶的情绪体验和态度倾向,表现为个体品德构成中的一种稳定而持久的情感定势。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道德情感迅速发展并日趋成熟。虽然他们在生理上达到成熟,但是在心理上特别在社会性方面还没有成熟,因此他们在确立正确的道德情感时,往往会有一些消极、不健康的道德情感。因此,高校德育工作必须重视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正确引导大学生道德情感健康发展。

一、道德情感培养在德育中的作用

道德作为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具有引导、促进人们向善的功能。任何一种道德的形成,都必然要经过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4个心理过程。在这4个过程中,道德认识是基础,道德意志是保障,道德行为是目标,而道德情感则是桥梁,起关键性作用,它对一个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具有强大激发和推动作用。休谟认为,道德唤起了激情并产生或阻止了行为,而理性自身在这里完全是无能为力的。“理性既然永不能借着反对或赞美任何行为、直接阻止或引生那种行为,所以它就不能是道德上善恶的源泉。”[1]因为“一切的道德都依赖于我们的情感”。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认为,任何行为的源泉都是感情,而任何行为的全部善或恶最终都取决于这种感情,因为感情真正解释了行为的动机。道德情感比道德认识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它一经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强大的稳定力量,保证道德行为的可能性和可靠性,影响人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的完成和发展。由此可见,道德情感既作为一种强大的驱动力量,为道德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同时又作为道德的有机构成,成为大学生健全人格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加强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其一,可以激发大学生主动地接受道德教育,自觉掌握有关的道德知识,有力地推动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其二,可以固化和调节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促使他们自愿地去履行道德义务;其三,可以激励大学生不断去追求高尚的道德行为,以此来达到自身的充实与完善。因此,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是高校道德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二、大学生道德情感的现状分析

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总体来说具有积极、健康、向上的特点,主流是好的。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文化素质高、眼界开阔、思维敏捷、注重实际,开放意识、进取意识、竞争意识、发展意识、成长意识等思想观念日趋强化。但是,也存在着“道德危机”,一些学生身上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我们曾做过一项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涉及责任感、正义感、良心感、感恩感等具体道德情感。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大一部分的学生感恩意识淡漠,缺乏感恩情感,如在问及“你有没有帮助父母做过什么事情”时,有31%的学生选择没有帮父母做过任何事情,这其中选择“没有想到过”的占到了46%,54%的大学生虽想到过,但没有做,其理由是“没有时间”、“没有机会”等。在“你的同学需要帮助时,你会怎样做?”的问卷中,选择“有能力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帮助他”的只占到47%,而选择“关系好才帮”、“心情好才帮”、“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却占53%。“当你遇到有人行凶、抢劫、偷盗等违法犯罪行为时,你会怎么办?”仅有24.6%学生选择了“上前制止”,有17.2%学生选择“求助警察或他人”,而58.2%学生选择“看事态发展再决定自己怎么做”或“想管但怕自己吃亏”,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惹麻烦”的占48%。有73%的大学生表示良心不足以约束自己的行为,有67%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有过违背良心的行为。

造成以上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又有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等方面的客观原因。大学生的年龄和经历决定了他们在心理上缺乏调控能力,极易受社会环境的左右而在道德认识上出现偏差,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中缺乏应有的定向功能,从而使他们的道德行为表现出易变、无序的特性。90后大学生拥有优越的生活条件,享受着所有家庭成员的爱,造成了他们自我意识较强等特性。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也使得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在高校道德教育过程中,由于教育者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内在需要,重视学生的认知水平,把道德知识和认知能力作为道德教育的目标,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给他的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2]由于德育教育诸环节中情感因素的缺失,从而导致了大学生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反感和道德素质的滑坡。

三、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方法

第14篇

论文提要: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道德和道德教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在政治、经济方面得到了很大发展,但社会的发展是各方面协调发展,人们对道德的诉求日愈强烈。道德实现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道德教育。本文讨论的是在众多道德理论中,不道德行为的来源和涂尔干道德理论对我国现代道德教育和实践所具有的启发和意义。

道德对我们社会的作用是任何人都不能质疑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发展,道德的约束功能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性。早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他们的道德理论,并启发和影响了后世道德教育。在我国古代教育的鼻祖——孔子也具有一套完整的道德教育理论,强调道德在人们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甚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伴随道德理论的发展,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也不断发展。现代社会日愈重视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社会越进步,越是需要更完善的道德来调节人们的行为,以保证社会的正常稳定发展。

一、不道德行为的来源及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

20世纪前后,先后出现了涂尔干的道德价值内化理论、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模式、阿德勒的个体心理观、皮亚杰的认知结构取向、马丁·霍夫曼的异情和社会认知理论、科尔伯格普遍适用的多等级形式的道德发展的优势范式等道德教育理论。在此,针对不道德行为的来源,涂尔干的理论及基于这一理论发展和扩展的理论对我国现代社会道德教育具有极大的启发作用。

(一)不道德行为的来源。“道德是基于道德原则的操作系统。因此,有道德的是与行为中正确操行的原则相关联,行为是与已经接受的、认为什么是正确的、善良的或正义的原则相一致的”。不道德行为正是违反了这一原则的行为。一旦认识到了不道德行为的来源,我们就能更好地区分道德和不道德行为,并且可以进一步避免不道德行为。R.D.米卢利用分类法使不道德概念化,认为不道德行为的三种来源是:不良偏好(或价值观)、缺乏对他人利益的关心、缺乏理性的自我控制。按照这三种来源可以划分为六种类型的不道德行为。

不良偏好(或价值观)是不道德行为的第一种来源,它包含了持有不道德原则或者是由于偏好导致的超出道德原则的行为两种类型。前者是持有错误的道德原则,认为其行为是道德上要求的或者是道德所允许的;后者则是行为者已经意识到他所做的是错的,但他更加喜欢某种目标的达成而放弃不做错事的原则。

超道德和道德冷漠构成了第二种不道德行为的来源——缺乏对他人利益的关心。超道德是指行为者没有关于争议行为的道德原则,即他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错的,也不认为是对的。道德冷漠是指由于拔高了欲求的目标,而做了道德上不好的事,并且行为者完全没有被行为的错误所打动。

第三种不道德行为的来源是缺乏理性的自我控制,他包括道德疏忽和道德缺点两种类型。道德疏忽是指行为者不能防止情绪和欲望歪曲自己的判断,也就是说,持有道德原则的行为者不知道他的行为违背了自己的道德原则,并因此认为其行为是正确的。道德缺点指行为者愿意避免做错事,但其行为的欲望要比避免做错事更强烈。这有点类似于由于偏好导致的不道德行为,但这里并没有放弃自己的道德原则。

(二)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涂尔干认为,道德教育的实质是社会教育,其目标是培养社会人。道德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研究:一是我们试图去发现和理解它;二是在特定的时代,我们去评价它。在道德价值观内化的过程中有三种基本成分:第一是权威和纪律精神;第二是对社会团体的情感;第三是自主性和自我决策。涂尔干在论述道德规范(纪律)的特征时认为,“道德规范被赋予了特殊的权威,正因为这些规范令行禁止,人们必须服从它们”。权威和纪律的结合对人的行为具有极大的约束作用,纪律对被教育者灌输了行为习惯、规范和规则的功能,将儿童整合到稳定的、发展的社会现实的节奏中。法律本身就是一种道德目标,它调节着儿童最初的自我中心主义。

对团体的情感说明了人的道德生活应该超越个体达到社会道德生活的层次。“我们必须区分道德两个同样真实的方面:1、由大量规范构成的客观道德,它形成了群体道德;2、每个人的个人良知构成这种道德的主观形式”。“我们精神生活的全部本质都源自于社会。集体理性和非个人理性非常醒目地把科学的构成及其过程称为一种社会性的事物,我们的个人理性也具有同样的价值”。个体道德价值的实现是在于其从事的社会活动,个体道德和群体道德虽然存在差异,但是现实中这种差异所表现出来的更多是在道德一致性前提下的区别,在一个稳定的社会中,这并不影响个体和群体道德的一致。

自主性和自我决策层次接近康德的理论,要求人们必须意识到并且理解那些围绕道德决策的行为规则,把个体和社会的要求结合起来达到一致。但同时,涂尔干强调,可求性和义务是道德的两个特征,两者同样重要,不仅要理解道德规范所赋予的义务和责任,还要认识到这些义务和责任的可求性,即认识到道德要求与现实结合的可能性。因此,教育者不仅要反复灌输行为的习惯,还要灌输对社会现实的正确理解。

二、我国道德教育环境现状

从古至今,道德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道德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中都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甚至是主导地位。在我国,几千年来以儒家为代表的道德体系是依靠政治制度来维持的,与其说是道德不如说是一种社会约束机制。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进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政治环境获得了巨大进步,社会对道德的呼吁不断提高。当前我们面对的道德问题主要有:道德认同感弱化、道德评价标准混乱、道德反叛。

改革开放使人们从计划经济跨入了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巨大发展,时至今日,全球化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多元化,还有政治、文化、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市场经济要求人们合理地追求自身的利益并且培养和突出自己的个性。但是,在任何一个年龄段,我国道德教育从计划经济时期继承过来的那一套过分强调集体利益,过分强调共性,而剥夺了个人发展机会,不具有主体针对性的道德及道德教育模式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得到多少改进。

以涂尔干的理论来说,在当前这个时代,过分强调集体利益和共性的道德标准或原则与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人们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发生了冲突。旧的道德不再适合这个时代,却仍然起着作用,新的道德还处在探寻成长阶段。个人和社会的道德原则不能相互认同,发生着斗争。这就形成了我国现在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以及个体和集体之间相互的道德认同感不强。而且,随着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和知识结构水平差异的扩大,道德认同的鸿沟也在拉大。

基于和道德认同感弱化同样的原因,不同群体持有不同的道德标准,他们评价行为的标准也就不同,他们的价值观也就不同。社会的利益群体如此之多,以至于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也是“多元的”。因此,按照不道德行为的来源来看,道德认同的弱化、价值观的不统一和道德标准的混乱造成了人们的不良偏好、道德冷漠、超道德、道德疏忽和道德缺点这几类不道德行为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还会产生道德反叛,明知是不合道德的却要去做的行为。

在我们的社会不断进步,道德环境发生变化的同时,我们所实行的那种以政治制度为保障,过分强调服从,不注重个体思想和利益与社会利益协调发展的道德教育体制已经变得越来越不适合社会整体的发展。现今,探索和建立新的道德教育体系成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社会话题。

三、对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

涂尔干、杜威、柯尔伯格、迈克尔·斯克里文等都把儿童的道德推理能力、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育任务。我们的道德教育首先要明确的是:道德教育是以个体和社会价值观培养为核心的,塑造的是能适应社会、时代的社会人,我们所实施的道德教育应该是一种社会性的教育。以下几点是值得注意的:

(一)构建包容的社会价值观。这里的“包容”指的是一个能把各个社会群体价值判断的主流价值观容纳、协调,让大家达到一个对社会共识的认同。这就需要我们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改革,使得利益分配机制能够得到各方面的认同。毕竟马克思早已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具体来说,就是建立一套能够为人们所接受的公平的、至少是机会均等的分配机制。让人们认识到自己享有的权利,能够接受自己所处的环境、地位,重要的是认识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在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程度,意识到社会流动性的可能。这就可以在各个方面抑制和抵消当前的“仇富心理”、“破罐破摔”等消极思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当然,有了统一的价值观,还需要发挥社会监督机制的作用,利用舆论、社会评价、法律等手段来保证价值观的指导作用。价值观的问题解决了,我们才能顺利进行下一步的道德教育。

(二)理解社会道德是道德教育的重点。如前所述,涂尔干认为道德规范具有一种强制性,同时人们还要认识到,规范保障了自身的利益,也就是规范对人具有吸引力,这样的规范才能发挥其作用。我们的道德教育在儿童时期可以是灌输的,但更要注重理解,强调认知的道德发展意义、重视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涂尔干、杜威等所倡导的“无灌输的道德教育”,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它应是一种“开放的”道德教育,这种教育不是以封闭、禁锢学生的思想为目的,而是以促进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特别是独立和批评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为目的。学生的道德观念是经过理智的思考而自由选择来的;第二,它应是一种“发展性”的道德教育,亦即这种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是学生能够理解和愿意接受的,道德教育必须服从学生道德发展的规律,服从学生的批评性思维;第三,它应该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理智活动或实践获得道德的成熟。

同时,行为的结果对每个人都具有吸引力,我们要结合后果分析来强化人们对道德规范的理解。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对道德规范的强制力和吸引力作出说明,还要对行为结果进行分析,加强对道德规范的理解。当人们在一定程度上认知和认同了道德,那么道德对人才具有约束力。当社会成员认同社会价值观和社会道德规范,他们才能够进一步进行道德内化。从而,我们的社会可以避免许多不道德行为的发生。我们的道德教育也应该以对价值观和道德认知、理解为核心,才是卓有成效的。

参考文献:

第15篇

20世纪前后,先后出现了涂尔干的道德价值内化理论、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模式、阿德勒的个体心理观、皮亚杰的认知结构取向、马丁·霍夫曼的异情和社会认知理论、科尔伯格普遍适用的多等级形式的道德发展的优势范式等道德教育理论。在此,针对不道德行为的来源,涂尔干的理论及基于这一理论发展和扩展的理论对我国现代社会道德教育具有极大的启发作用。

(一)不道德行为的来源。“道德是基于道德原则的操作系统。因此,有道德的是与行为中正确操行的原则相关联,行为是与已经接受的、认为什么是正确的、善良的或正义的原则相一致的”。不道德行为正是违反了这一原则的行为。一旦认识到了不道德行为的来源,我们就能更好地区分道德和不道德行为,并且可以进一步避免不道德行为。R.D.米卢利用分类法使不道德概念化,认为不道德行为的三种来源是:不良偏好(或价值观)、缺乏对他人利益的关心、缺乏理性的自我控制。按照这三种来源可以划分为六种类型的不道德行为。

不良偏好(或价值观)是不道德行为的第一种来源,它包含了持有不道德原则或者是由于偏好导致的超出道德原则的行为两种类型。前者是持有错误的道德原则,认为其行为是道德上要求的或者是道德所允许的;后者则是行为者已经意识到他所做的是错的,但他更加喜欢某种目标的达成而放弃不做错事的原则。

超道德和道德冷漠构成了第二种不道德行为的来源——缺乏对他人利益的关心。超道德是指行为者没有关于争议行为的道德原则,即他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错的,也不认为是对的。道德冷漠是指由于拔高了欲求的目标,而做了道德上不好的事,并且行为者完全没有被行为的错误所打动。

第三种不道德行为的来源是缺乏理性的自我控制,他包括道德疏忽和道德缺点两种类型。道德疏忽是指行为者不能防止情绪和欲望歪曲自己的判断,也就是说,持有道德原则的行为者不知道他的行为违背了自己的道德原则,并因此认为其行为是正确的。道德缺点指行为者愿意避免做错事,但其行为的欲望要比避免做错事更强烈。这有点类似于由于偏好导致的不道德行为,但这里并没有放弃自己的道德原则。

(二)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涂尔干认为,道德教育的实质是社会教育,其目标是培养社会人。道德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研究:一是我们试图去发现和理解它;二是在特定的时代,我们去评价它。在道德价值观内化的过程中有三种基本成分:第一是权威和纪律精神;第二是对社会团体的情感;第三是自主性和自我决策。涂尔干在论述道德规范(纪律)的特征时认为,“道德规范被赋予了特殊的权威,正因为这些规范令行禁止,人们必须服从它们”。权威和纪律的结合对人的行为具有极大的约束作用,纪律对被教育者灌输了行为习惯、规范和规则的功能,将儿童整合到稳定的、发展的社会现实的节奏中。法律本身就是一种道德目标,它调节着儿童最初的自我中心主义。

对团体的情感说明了人的道德生活应该超越个体达到社会道德生活的层次。“我们必须区分道德两个同样真实的方面:1、由大量规范构成的客观道德,它形成了群体道德;2、每个人的个人良知构成这种道德的主观形式”。“我们精神生活的全部本质都源自于社会。集体理性和非个人理性非常醒目地把科学的构成及其过程称为一种社会性的事物,我们的个人理性也具有同样的价值”。个体道德价值的实现是在于其从事的社会活动,个体道德和群体道德虽然存在差异,但是现实中这种差异所表现出来的更多是在道德一致性前提下的区别,在一个稳定的社会中,这并不影响个体和群体道德的一致。

自主性和自我决策层次接近康德的理论,要求人们必须意识到并且理解那些围绕道德决策的行为规则,把个体和社会的要求结合起来达到一致。但同时,涂尔干强调,可求性和义务是道德的两个特征,两者同样重要,不仅要理解道德规范所赋予的义务和责任,还要认识到这些义务和责任的可求性,即认识到道德要求与现实结合的可能性。因此,教育者不仅要反复灌输行为的习惯,还要灌输对社会现实的正确理解。

二、我国道德教育环境现状

从古至今,道德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道德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中都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甚至是主导地位。在我国,几千年来以儒家为代表的道德体系是依靠政治制度来维持的,与其说是道德不如说是一种社会约束机制。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进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政治环境获得了巨大进步,社会对道德的呼吁不断提高。当前我们面对的道德问题主要有:道德认同感弱化、道德评价标准混乱、道德反叛。

改革开放使人们从计划经济跨入了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巨大发展,时至今日,全球化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多元化,还有政治、文化、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市场经济要求人们合理地追求自身的利益并且培养和突出自己的个性。但是,在任何一个年龄段,我国道德教育从计划经济时期继承过来的那一套过分强调集体利益,过分强调共性,而剥夺了个人发展机会,不具有主体针对性的道德及道德教育模式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得到多少改进。

以涂尔干的理论来说,在当前这个时代,过分强调集体利益和共性的道德标准或原则与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人们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发生了冲突。旧的道德不再适合这个时代,却仍然起着作用,新的道德还处在探寻成长阶段。个人和社会的道德原则不能相互认同,发生着斗争。这就形成了我国现在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以及个体和集体之间相互的道德认同感不强。而且,随着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和知识结构水平差异的扩大,道德认同的鸿沟也在拉大。

基于和道德认同感弱化同样的原因,不同群体持有不同的道德标准,他们评价行为的标准也就不同,他们的价值观也就不同。社会的利益群体如此之多,以至于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也是“多元的”。因此,按照不道德行为的来源来看,道德认同的弱化、价值观的不统一和道德标准的混乱造成了人们的不良偏好、道德冷漠、超道德、道德疏忽和道德缺点这几类不道德行为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还会产生道德反叛,明知是不合道德的却要去做的行为。

在我们的社会不断进步,道德环境发生变化的同时,我们所实行的那种以政治制度为保障,过分强调服从,不注重个体思想和利益与社会利益协调发展的道德教育体制已经变得越来越不适合社会整体的发展。现今,探索和建立新的道德教育体系成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社会话题。

三、对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

涂尔干、杜威、柯尔伯格、迈克尔·斯克里文等都把儿童的道德推理能力、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育任务。我们的道德教育首先要明确的是:道德教育是以个体和社会价值观培养为核心的,塑造的是能适应社会、时代的社会人,我们所实施的道德教育应该是一种社会性的教育。以下几点是值得注意的:

(一)构建包容的社会价值观。这里的“包容”指的是一个能把各个社会群体价值判断的主流价值观容纳、协调,让大家达到一个对社会共识的认同。这就需要我们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改革,使得利益分配机制能够得到各方面的认同。毕竟马克思早已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具体来说,就是建立一套能够为人们所接受的公平的、至少是机会均等的分配机制。让人们认识到自己享有的权利,能够接受自己所处的环境、地位,重要的是认识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在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程度,意识到社会流动性的可能。这就可以在各个方面抑制和抵消当前的“仇富心理”、“破罐破摔”等消极思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当然,有了统一的价值观,还需要发挥社会监督机制的作用,利用舆论、社会评价、法律等手段来保证价值观的指导作用。价值观的问题解决了,我们才能顺利进行下一步的道德教育。

(二)理解社会道德是道德教育的重点。如前所述,涂尔干认为道德规范具有一种强制性,同时人们还要认识到,规范保障了自身的利益,也就是规范对人具有吸引力,这样的规范才能发挥其作用。我们的道德教育在儿童时期可以是灌输的,但更要注重理解,强调认知的道德发展意义、重视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涂尔干、杜威等所倡导的“无灌输的道德教育”,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它应是一种“开放的”道德教育,这种教育不是以封闭、禁锢学生的思想为目的,而是以促进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特别是独立和批评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为目的。学生的道德观念是经过理智的思考而自由选择来的;第二,它应是一种“发展性”的道德教育,亦即这种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是学生能够理解和愿意接受的,道德教育必须服从学生道德发展的规律,服从学生的批评性思维;第三,它应该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理智活动或实践获得道德的成熟。

同时,行为的结果对每个人都具有吸引力,我们要结合后果分析来强化人们对道德规范的理解。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对道德规范的强制力和吸引力作出说明,还要对行为结果进行分析,加强对道德规范的理解。当人们在一定程度上认知和认同了道德,那么道德对人才具有约束力。当社会成员认同社会价值观和社会道德规范,他们才能够进一步进行道德内化。从而,我们的社会可以避免许多不道德行为的发生。我们的道德教育也应该以对价值观和道德认知、理解为核心,才是卓有成效的。

摘要: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道德和道德教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在政治、经济方面得到了很大发展,但社会的发展是各方面协调发展,人们对道德的诉求日愈强烈。道德实现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道德教育。本文讨论的是在众多道德理论中,不道德行为的来源和涂尔干道德理论对我国现代道德教育和实践所具有的启发和意义。

关键词:道德教育;不道德行为的来源;涂尔干的教育理论

道德对我们社会的作用是任何人都不能质疑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发展,道德的约束功能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性。早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他们的道德理论,并启发和影响了后世道德教育。在我国古代教育的鼻祖——孔子也具有一套完整的道德教育理论,强调道德在人们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甚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伴随道德理论的发展,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也不断发展。现代社会日愈重视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社会越进步,越是需要更完善的道德来调节人们的行为,以保证社会的正常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