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师德育的培养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师范教育 师德 德育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1-0070-02
每每看到网上报道某地区某校某教师侵犯小学生,某教师惩罚学生方式不妥致学生受到伤害, 某地区学校学生食物中毒或学生自杀的新闻事件……作为一名培养小学教师的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我的心在滴血。虽然我痛恨网上报道的这些负面的新闻事件,但这毕竟是令人痛心的事实。
因为工作的需要,我有幸到国内一所重点高等师范院校进修。在进修期间,进修学校的一名学生不小心把我的脚烫伤了,可是,在我治疗期间这名学生居然对我不闻不问……更令我吃惊、伤心的是,这个烫伤了我的脚的学生对我说的那一番话:“我们这一代就是这么自私,我精神上也有很大的压力,我顾不了你的感受,这是100块钱,这个够你后期治疗的了,你也不用担心有什么后遗症……”要知道,这名学生可是国内重点、一流师范大学培养的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啊!
“师范教育好比工业之中的重工业,机器中的工作母机,它是国家教育建设的根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师范教育作为实现普及教育和培养建设人才的工作母机,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这名国内重点师范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所说的、所做的不得不引起本人对教师教育的思考,尤其是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对小学教师的培养,以及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道德培养与建设。因为小学是儿童养成习惯、打好基础的阶段,小学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所以本人认为对于小学教师的职前教育――德育的培养与建设,师范院校起着基础的、不容忽视的作用。
由于我国小学教育专业的迅速发展,高等院校创办的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大专学历、本科学历乃至研究生学历的小学师资,对不断提高小学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优化小学的教师队伍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虽然每所高校都把德育看得很重,还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但是德育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本人认为之所以会出现部分职前教师品德低下的现象,是因为我们的德育有些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及理解范围,有些甚至是“假、大、空、远”,这种现象在中小学或大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容易形成各种不良习惯,最终影响了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从而导致他们在为人处世时会表现出不尽如人意的一面,这又导致了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质疑和不满。我们的德育应该是真实的,而不是空喊口号,应该是在“爱自己”的基础上,从“小事”“简单的事”来体现的,是处处可见、时时渗透的,它需要榜样人物的引导,需要每个人以道德为准则,以法律为约束,以身作则来要求自己。本人根据亲身经历及工作的经验,试从小学教育专业建设方面谈谈自己关于小学教师职前师德培养的建议或想法。
一、优化小学教育专业师资队伍
教师是高校办学的主体,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高等院校的生存之本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高校首先应该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教学水平,并热爱教师职业、热爱学生的教师队伍。高校的教师,尤其是师范院校的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未来的教师。
二、以实践为导向,构建实践教学模式
现在有的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及教学模式做得特别好,如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但有些院校还有待改进。这里本人提出一些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想法。
如在开学之初的两周军事训练后用2-3天时间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请来小学校长、名师、专家学者,介绍小学教育教学现状、经验、教改与发展及对未来师资要求,使学生产生专业向往,并树立以优秀教师为榜样,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责任感,为养成良好师德奠定基础。
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至第四学期,通识课与基础课课时较多,这一时期主要学习理论课与专业基础课。有些理论课理论性比较强,要适当地与实践结合,如聘请小学校长、名师做讲座,或聘请小学校长、名师到大学任教,还可以组织学生教学技能大赛、参观名校教学展示活动、地区教学名师的学科教学竞赛等,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理论的重要性,感受到基础课的实用性,从而使学生热爱学习,热爱自己将来的职业,为将来成为教师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及职业道德基础。
第五至第六学期主要以见习为主,第七学期以实习为主,专业课和基础课相对较少,课程主要开设教学论、课堂管理等,为学生的见习和实习做准备。在见习或实习时大学要与小学共同进行。这期间要有专业的带队教师和优秀的小学指导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学校生活,参加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教研工作,参与学校及班级的其他活动。在见习和实习期间,专业的带队教师和小学指导教师要以身作则,让学生们看到榜样的作用,看到在真实的学校及常态课下,我们的教师如何关爱学生,而学生是如何可爱,如何地对知识充满渴求,他们是多么地需要教师的指导与点拨,由此培养了师范生对自己专业的爱、对教师职业的爱、对学生的爱,这也就对他们的职业道德产生了影响。因此,大学的带队教师和小学的指导教师要用行动使我们的师范生感受到教师的职责与荣誉,从而养成良好的师德。所以在见习和实习时,一定要挑选富有责任心、爱心和职业道德的教师来担当带队教师。
三、师范院校加强与小学合作
众所周知,小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地,一方面小学教学需要来自大学的学术支持和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小学是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与大学共同培养和指导师范生专业成长的职责。因此,师范院校应加强与小学合作,建立自己的学校基地,加强彼此的了解和互动,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在这一方面有的师范院校做得比较成功,如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但对于一些地方院校来说,与小学合作仍存在各种困难,还有待于改进。本人认为在建立学校基地时要选择一些条件艰苦的小学,当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去这些条件艰苦的小学见习、实习的时候,以现实的案例教育那些即将为人师表的学生,使他们的心灵有所震撼,从而培养他们的师德。同时,师范院校的教师也可以在这些小学参与教师研讨活动,组织实习生讨论,或根据实际需要在小学的课堂中执教或支教,一方面为这些学校的小学教师带去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实现教育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改善了这些学校的办学条件;另一方面也把这些小学教育教学的各种问题反馈到大学,加强大学对这些小学真实教育问题的研究和反思,改进教学策略。此外, 呼吁国家和相关部门关注这些条件艰苦的小学,呼吁我们的大学生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艰苦地区的孩子到这些学校去支教。在此过程中,还可以磨炼大学教师的意志,提高大学教师的师德。同时,这些学校优秀的小学教师也可以在大学选修课程,更新知识和观念,参与大学教师的科研课题,以研究者的眼光来审视并反思教学,使自己处于持续不断的专业发展过程中,甚至可以将优秀的小学教师聘为大学的兼职教师,将生动的教学实践经验带入大学课堂。这能够让小学教师看到希望,得到更多的尊重,他们的职业感也会更强,从而也间接地培养了他们的师德。在校的大学生可以感受到优秀教师的风采,同时也可感受到只要热爱教师这个职业,热爱学生,努力工作,最终就会得到认同并有所收获,获得精神上的快乐,从而也就培养了学生的职前德育,为形成良好的师德打下基础。
总之,德育是处处渗透的,不是一两门课、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不是一个榜样、两个榜样就能起到作用的,它需要教师的努力,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同时也需要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在其位,谋其政”,让我们每个教师都热爱工作,热爱生活,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为我们的社会、为我们的孩子做点有意义的事吧!
[ 参 考 文 献 ]
[1] 胡艳.建国以来师范教育发展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教育学报,2005(5).
[2] 王雪光.高师院校应建立小学教师定向培养基地[J].现代教育科学,2009(9).
[3] 韩法宝.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鲁东大学硕士论文,2012.
[4] 袁美荣.论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制定和实施[J].大学教育,2012(1).
【关键词】培养;小学教师;德育;人才
培养小学教师优良的德育教育人才;重视德育教育发展,培养小学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着力进行德育系列的建设:如制定全面系统的具体德育目标,合理安排智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形成多种德育途径相结合的合力网络,优化德育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
1 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是提高学校德育的源泉
教育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随时地把握教育的时机,使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1)寓德育于各科教育及活动之中,把德育目标和任务渗透到教学过程中。(2)把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载体,尽可能使每一个活动都能使学生心灵受到感动、震撼和启迪。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锻炼、体验。(3)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让学校内的一草一木都成为教育的阵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熏陶,提高素质。只有教育思想正确,把学校德育摆在重要位置,才能把我们学校真正办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基地。
2 发挥主渠道作用,增强育人效应
我们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就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对此,多年来,我校牢牢抓住教学这一中心工作,开展教材教法的研讨,挖掘寓于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做到融德育与智育为一体,形成教学特色,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具体有以下认识:
2.1 提高认识,确立观念,完善德育工作机制。众所周知,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是学校教育中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育人工程,学生成长各个过程中所需要吸收的“精神复合营养”,主要是通过课堂来提供,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也是最丰富的教育,因为课堂教学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集中传递古今中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多种多样的精神文明的内容。因此,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具有最基础、最丰富的特征,伴随学生在校阶段的始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课堂教学是由各科教师来进行的,没有各科教师的参与配合和明确的责任感,发挥各学科德育功能就成为一句空话。为此,抓师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观念是关键,强调学校教职员工人人都成为德育工作者,人人结合教学工作,把课堂教学作为德育主渠道。同时,抓提高认识,注重制度、网络建设,保证使课堂教学发挥德育功能并转向规范化、科学化,建立健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的德育常规制度,做到定期检查、定期考核。
2.2 立足教材,找准结合点,让德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各学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对此要求各科任课教师立足课本,掌握自身所任学科的特点,紧紧抓住学科优势,将学科中可以发掘出的德育内涵寓于本学科教学过程的始终,使德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3 发挥家庭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人的个性及其发展是社会环境的产物,社会环境因素构成一个人教育影响的全部源泉。”家庭是社会环境中最主要的一种社会基本群体,是组成社会的分子。古往今来,家庭不仅是其子女赖以生存的场所,也是学生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日趋信息化,家庭教育的功能正在不断扩大和增强。
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能与学校德育工作协调一致,对子女百依百顺,娇生惯养,包括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包办代替,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拔苗助长,过分溺爱子女,把孩子逼上了“家庭小皇帝”的“宝座”,甚至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学优品劣”的学生。所有这些现象,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由此可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势在必行,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3.1 知——让家长认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事实上,家长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品学兼优,办事能力强,更希望他们出色成才。这些想法是与学校德育工作目标一致的,学校只要在教育活动中与家长们建立信息沟通的渠道,就可以避免出现“双方目的相同而手段各异,造成受教育者茫然不知所措,最终收效甚微”的现象。为了让家长认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了解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的基础上,利用家长座谈会向家长介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与学生健康专长的密切关系。同时也使家长明确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使家长在思想上真正与学校取得共知,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工作。同时还发挥学生自身的作用,通过学生与家长的交流,让家长把对子女的爱融入到对学校的德育工作中。
3.2 助——请家长参与和协助学校的德育活动。在具体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调动家长们积极参与和协助的重要性,要正确地引导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促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结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巨大潜力。
第一,为适应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我校采取了邀请家长走进校园,与家长共同做好学生德育工作。首先,请家长到校参加观摩活动,让家长们在观看活动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子女的优缺点,从而引起重视,增强育人的责任感。我校的“财会专业学生珠算比赛”和“97级钳工学生技能操作竞赛”,吸引了很多家长。通过比较,家长们找到了差距,懂得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世界的竞争很激烈”和“山外有山”的道理,认识到必须教给孩子生存的本领、独立的能力。其次,教师与家长彼此之间的接触,有利于在教育方法上取得共识,形成合力。借活动机会交流学生在校和在家的表现,从中相互沟通,共同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教育的成功创造条件。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教师德育胜任力;转向;培养路径
随着教育信息化、“互联网+”行动的不断推进和数字校园建设、“三通两平台”工程的精准实施,教育也正式迈入了以网络为平台、数据爆炸式增长为标志、云计算为支撑的大数据时代[1]。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整个教育系统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也必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与个人发展带来新的挑战[2],对教师的德育胜任力提出新的要求。在大数据时代,海量信息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削弱了教师传统意义上的道德权威;网络化生存中的人机互动更加凸显出了师生间面对面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性;多维多变的价值观念和学生复杂的价值诉求使得教师的价值引领作用在当下显得更为沉重[3];慕课和翻转课堂虽然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但却对教师在学生的思想引领、价值型塑、人格感化和情感陶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总之,在新形势下,教师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更加突出。教育作为镶嵌在社会系统中的子系统,其发展必须与时代潮流相适应。这种适应虽然表现在调整课程内容和结构、革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应用新兴设备和技术等多个方面,但最关键的还是在于教师要与时俱进地更新教育观念,优化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水平。教师若想在大数据这股浪潮中游刃有余,就必须以自信的姿态、主动的精神和切实的行动提升自身的德育能力。那么,在大数据时代,教师德育胜任力的内涵应如何界定?它有哪些特征?教师德育胜任力又需实现哪些转向?我们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培养教师的德育胜任力?这些问题都是当前德育研究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大数据时代的教师德育胜任力
胜任力研究虽有将近百年历史,但真正进入教育领域却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研究主题聚焦在教育管理者的胜任力培养上,如美国中学校长协会构建了校长胜任力指标体系,以此来指导校长选聘和职业发展工作[4]。在我国,关于教师胜任力研究的最早文献是2003年的《未来教师胜任力测评:原理和技术》一文,该文认为,“教师胜任力指教师个体所具备的、与实施成功教学有关的一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观”[5]。迄今为止,我国教师胜任力研究已走过15个年头,并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学者们从概念界定、模型构建、研究方法、胜任力测评及具体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在整个教师胜任力研究中,虽然有部分学者对教师德育能力、教师德育素养(素质)、教师德育专业化展开了相关研究,如檀传宝教授认为,教师的德育素养结构由道德与文化素养、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三部分构成[6]。但目前尚未有人提出“教师德育胜任力”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研究,更没有人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来阐述教师的德育胜任力。进入大数据时代,传统的德育环境不复存在,教育对象在不断发生变化,教师德育胜任力的概念也需重新定义。在批判借鉴国内外学界关于胜任力、教师胜任力及教师德育能力(素养、素质)等概念的基础上,并结合当前时展和社会环境对教师德育能力提出的特殊要求,我们认为:大数据时代的教师德育胜任力是指大数据时代下每个教师能够成功实施德育工作需要具备的一系列显著的个体特征;这些特征主要包括高尚的道德修养、先进的德育理念、丰富的专业知识、高超的德育能力和良好的数据素养。上述概念具有五个主要特征:一是全员性。由于“没有离开教育的教学,也没有离开教学的教育”[7],所以“教师即人师”,每位教师都应承担起教书育人的使命。二是相对独立性。虽然教师胜任力、教学胜任力、德育胜任力三者有重叠和交叉,但德育胜任力应该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三是综合性。教师德育胜任力是由知识、态度、能力和价值观等多种因素构成的整体。四是时代性。教师德育胜任力是一个随时展的动态概念,不仅传统的德育素养不可或缺,而且教师还要“加强对时展的了解,与时俱进地进行道德学习,从媒介素养到国际理解,不断增强自身的价值敏感性和价值选择力”[3]。五是个性化。教师除了要具备通用的德育胜任力之外,还应彰显出卡里斯玛特质,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二、大数据时代教师德育胜任力的转向
整体而言,大数据进入教育领域,既是一场革命,也是一种挑战;既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机遇,也是一种无法回避的负担。大数据在给学校德育的改革创新与转型发展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对教师德育胜任力提出了全新挑战,需要所有教师的主动适应与积极作为,但在付诸行动之前,我们有必要弄清楚大数据时代下的教师德育胜任力究竟面临着何种挑战,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转向。1.德育思维由经验式思维转向数据式思维大数据不仅是一种信息资源和技术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即让数据开口说话,让数据成为人类思考问题、做出行为决策的基本出发点”[8]。思维方式上的变革是置身于大数据时代的教师遭遇到的最大挑战。这是因为,在教育领域,教师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于依靠自身的常识、直觉、经验或有限理性进行思考和决策,而很少去倾听身边数字所发出的声音[9]。然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这种经验式的德育思维难以为继,教师的德育决策需要基于数据分析而制定。大数据具有的相关性、开放性、个性化和前瞻性思维可以帮助教师采集到有关学生品德发展的海量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和关联分析,就能够比较全面而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思想动态、价值取向和行为趋势等重要信息,教师就可以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符合其需求的个性化教育服务。显然,这种数据式的德育思维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不仅可以为教师的德育工作打开新的思路,而且还能增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因而也对传统的德育思维造成了巨大冲击。如今,当教师在德育实践中遇到棘手的德育难题时,优先考虑的应该是尝试着从数据视角去寻求解决方案,而不是沿袭传统思维。2.德育重心由集体式教育转向个性化服务由于师资力量、技术手段和思维习惯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当前的学校德育基本上是根据学生的平均水平和总体特征而实施的同质化教育,这使得我国古已有之的因材施教的教育理想始终难以落到实处。然而,有了大数据的支持,教师就能够观察和收集到每个学生的品德发展数据。这些数据为教师读懂千差万别的学生打开了一扇窗户,也将促使德育重心从宏观的群体教育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服务。在大数据时代,学生道德需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趋势日渐凸显,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品德发展水平和独特的学习风格,选择合适的德育资源组织德育教学及相关活动,其工作重心“从知识传授逐渐演变为开展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学习节奏、进度和效果,为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方案,与学生就学习效果、学习方法和学习计划等进行有效沟通”[10]。此外,学生每一种品德的形成,其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的发展方向和水平也不尽一致,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根据相关数据识别出学生品德发展结构中的短板或不足,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补救。当然,大数据只是为个性化德育服务提供了条件支持和技术可能,若要真正实现,还需要教师付出果敢的努力和行动,不断提升自身的德育素养。3.专业能力由传统素养转向数据素养大数据虽然为教师能够胜任德育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从传统素养向数据素养转变。首先,教师要具有强烈的数据意识,能够敏锐地察觉到海量数据中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并能快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这些信息。其次,教师要具备筛选和清洗数据的能力。大数据的海量性和复杂性特征导致了数据的价值密度离散、容错率增大,如何通过强大的机器算法实现数据的去冗降噪和价值提纯,是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再次,教师要拥有较强的数据解读和分析能力,能够挖掘出数据背后的隐藏价值,赋予数据特定背景,使其成为信息,再对信息进行归纳总结,使其升华为教育智慧。譬如,在一次百以内加减运算的数学考试中,甲、乙二人的成绩分别为100分和98分,如何看待这一微弱差距,不同的教师会表现出不一样的行为。数据解读能力强的教师会结合二人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性格特征等相关数据,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其中原因,进而在接下来的教育教学中为乙同学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服务,如巩固已学知识或克服粗心毛病。反之,数据解读能力弱的教师可能会将这一差距仅仅看成是数字间的不同,出现解读不够或解读过度的现象。前者认为二者间没有本质差别而不问不顾,后者夸大二者间的差距而引发晕轮效应,这两种做法都会为乙同学的发展埋下祸根。最后,教师还要具备对大数据德育应用进行伦理审视的能力,谨防大数据在德育应用中出现侵犯学生隐私、践踏教育伦理、限制学生自由和阻碍学生发展等伦理风险。
三、大数据时代教师德育胜任力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 小学教师 专业化 培养方法
一、小学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一)小学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客观规律,小学教师只有了解并遵循这些规律才能给予儿童适合的教育。
小学儿童是主动发展的、享有基本权益的个体。小学教师要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和平等权益。小学儿童具有好奇好问、天真活泼、规则意识强等鲜明特点,小学教师要尊重和遵循小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小学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学校学习生活促进小学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师德为先
小学教师的教育对象是身心发展迅速、可塑性强、理性认识萌芽并快速发展、对成人又相对依赖的儿童,小学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教师切不可体罚和侮辱任何学生。小学教育阶段是儿童进入超越家庭范围的社会化起始阶段,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既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与帮助又是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
(三)能力为重
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工作,小学各学科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都需要科学设计与合理组织。要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体会不同的生活,强化他们的想象能力和思维的开发能力,在不同的情境和条件下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小学生都会有不同的需求和行为表现,小学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才能提供具有发展适宜性的教育策略。
(四)终身学习
社会在进步,教育在发展,知识在更新,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及时地给自己充电。小学教师既是小学教育工作者,又是与小学儿童、与教育改革和社会共同成长的学习者。
二、小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发展
人民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职业有所了解,端正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对教育教学的态度和行为,同时更应该提高个人修养和行为。
(一)对职业理解与认识
教师必须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认同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人民教师在生活和学习中要不断关爱小学生,重视小学生身心健康,将保护小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小学生的独立人格,维护小学生的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小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小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小学生。在信任小学生的同时要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积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要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小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小学生全面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小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引导小学生体验学习乐趣,保护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小学生的兴趣、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引导小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小学教师的个人修养和行为极为重要,教师应该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要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在教学中让学生时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勤于学习,不断进取,实现终身学习。为人师表,衣着必须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三、专业知识的掌握
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要不断习得教育教学知识,掌握小学生的发展知识和通识性知识,只有这样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才能不断提高,不断丰富知识,拓宽知识面,拓宽视野。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教育的基石,是教师茁壮成长的铺垫。
四、专业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2-0026-03
一、中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中职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教育思想指导下,中职学校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这个中心,对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系统设计所形成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包含以下内容三点:第一,人才培养模式要有一定的教育思想作指导;第二,人才培养活动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概念,包括“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全过程;第三,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其建构的理论基础包括:第一,社会发展决定论,即人培养模式的建构必须为社会发展服务;第二,教育发展规律,即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必须遵循中等职业教育规律;第三,人的全面发展需求论,即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必须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
二、国内典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基本采用工学结合这一培养模式,其典型形式有以下几种:
1.订单培养式。“订单培养式”是指用人单位提出人才需求标准、数量和培养期限,由职业技术学校和企业按照协议(甚至以合作企业名称命名“冠名班”)进行人才培养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的最大优点是既满足了企业的实际需求,也解决了学生的初次就业问题(仅仅是初次就业)。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有的专业不能订单(如文秘、会计等专业)培养,有的专业订单过少不能组建正常的班组,培养时间长不能及时满足市场需求,等等。
2.项目驱动式。“项目驱动式”是指校企双方以具体的项目作为媒介进行合作,以此调整相关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制定和完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性教学体系,并在项目合作过程中完成教学培养工作。校企双方根据项目需要,互派人员到对方任教和培训,企业为学校提供项目和学生技能学习场所,学校帮助企业提高员工素质和管理水平,同时为企业客户提供相关专业毕业生,形成了一种互惠互利的机制。这是一种比较好的形式,特别适合于动漫设计与制造、会展策划与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这种模式的局限性在于很难找到合适的项目,适用范围不广。
3.学工交替式。“学工交替式”是指把学生的学习和实习分段交替进行,一个学期在学校学习文化理论知识,一个学期下企业实习。学生在实践期间,一切按企业的规章制度执行,企业按新员工的标准考核学生,给予学生相应的津贴。这种模式实际上是项目化教学、半工半读、订单式等培养形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比较适合技术含量不高并且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如与部分机械制造业有关的专业。但这种模式不适合技术含量高、牵涉到有关企业机密的岗位,其局限性类似于订单式培养存在的问题。
4.校企融合式。“校企融合式”是指通过将企业的培训中心与学校的相关专业教研室融为一体,采用校企双方交叉兼职、专业共建、师资互通、资源共享、成立培训学院等一系列校企合作措施,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完成学校学历教育任务的同时,还根据企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开展各类培训活动。这种模式是前几种模式的深化,是现阶段中职教育比较理想的培养模式。但其弊端也日显突出,如合作企业无法长年批量接收学员,自己无法接收就会为竞争对手培养人才,所以,企业对涉及商业机密的东西培训时都会避重就轻,学生无法达到实习的真正目的。
三、中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前面已经阐述了人才培养模式包含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设置、教学模式、师资素质等内容,而中国的文化传统偏重形而上,忽视形而下,即重学术性轻实用性,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再加上长期的计划体制的影响,在人才培养诸方面都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
1.教育指导思想存在问题。片面理解素质教育, 片面理解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片面理解专才和通才教育, 以为开足开齐文化课就是素质教育,忽视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职业技能的培训落到了次要的地位,从而削弱了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的片面认为,中等职业教育属于技艺型教育和终结教育,从专业设置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都以胜任某种职业岗位为出发点,在职业学校只要学会技能,就足以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需求。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有的职业学校过分偏重职业技能,不顾及学生的后续发展,对普通文化课随意删减。有的忽视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再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是,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社会上原有的职业岗位会大批消失,同时会增加大批新的职业岗位。因此,许多职业岗位处于不稳定状态,劳动者随时有转岗的可能,人的一生中将从过去的几十年一岗向多岗转变。在不同的企业中从事不同的职业和经受岗位竞争,就促使每个人必须依据职业变化的要求,及时补充新知识、技能,适应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此, 职业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尽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拓宽知识面, 为其顺利接受终身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专业设置方面存在问题。习惯了专业设置、招生计划都由市管部门制定,毕业生由国家统一接受安置的中等职业教育,其专业设置主要还是传统产业的内容设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课程的设置上,一方面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不是以社会需求为转移,专业课程调整不够灵活;另一方面学校开的课程延续性较强,教师的专业较为固定,师资结构无法根据市场的要求而即时调整,从而造成学生的专业课程结构也不能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学生在校学习期问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调整专业。例如,由于课程不能随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导致三年前的热门专业三年后毕业生难找工作。
3.培养目标定位方面存在问题。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向社会提供具有较强操作能力的技术劳动力,而不是着力于培养科研人员。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有大学的影子,学生基本是在没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就开始学习理论,学生的理解力再强,也不可能全部接受教师讲的内容,造成学生学完一门课后,只会考试,不会实际操作,动手能力较差,理论水平不高。
4.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学手段由传统向现代化方向转变过程中,有些学校注重房屋等方面的基本建设,不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更新和添置。有些学校注意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更新和改造,但不注意提高教师开发和运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能力,其结果是相当一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粉笔、黑板讲授模式,现有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得不到充分利用,在课堂上体现不出一点现代化的味道。不能充分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弥补学生感性经验的不足,不能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方法上,仍采用传统的满堂灌传授知识,传授的技能也只是知识形态的技能:不传授学法,不让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开拓创新性学习和研究很少,认识能力锻炼不足。教与学长期认同前人已取得的知识成果,实践教学是模仿旧有的套路,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被压抑,形成僵化的思维定势。学生唯书唯上,缺乏追求新知的精神,其结果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5.师资方面存在的问题。中等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录用、培植、管理和分配制度存在许多问题, 严重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有的中等职业教师的知识结构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教师本身也存在着通理论、生实践的问题, 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教师很少,所以培养的学生很难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四、我国中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中职教育的定位与培养目标。首先,中专教育应定位于培养“高素质、强技能、宽适应、复合型”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才目标上,并以能力为本位,将其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以“肯干、够用、会学”作为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肯干”体现了德育标准,“够用”体现了专业要求,“会学”体现了发展潜力。把学生培养成为“艰苦行业留得住,实操、管理都能干,转岗换位适应快。经过努力上得去”的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中专才能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次,从强调学生的片面发展转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人的素质包括了能力素质、人文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等几个方面。人才素质包括知识、技能、能力、思想道德和心理索质等要素。这几个要素互相影响,任一要素的削弱都不能培养完善的人才。另外,各个要素的内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丰富。
2.中专专业设置的调整。第一,专业设置应坚持“宽口径、多方向”的原则。“宽口径”专业的课程结构优点是弹性强、有后劲、上手快、转岗换位适应性强。使学生毕业后有较广的择业途径和转岗的自我发展能力;第二,专业设置应注意“创特色、扬优势”。充分利用学校的场地、设备、师资基础,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开发、派生与本校专业基础相近又有前途的专业,特别是目前没有而社会又急需的专业。专业设置应“长短结合、软硬兼施”,长线专业建设要立足于“基础牢、信誉好”,短线专业则要立足于“灵活、适用”,依市场经济的变化而变化。另外,专业建设还要做到“软硬兼施”,既重“硬件”建设,又重“软件”投资。在专业设置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学风、师德建设方面要大力投入资金,重视“隐性资产”的建设与管理。这样,才能发挥“一流硬件”作用,培养出“一流人才。
3.创新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在教学计划制定的过程中,要求每个专业在每门课程中都要贯穿生产任务和工作过程,都要在课程设计上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各个教学单元分解为现场教学、课堂教学、实训教学、理论教师讲授、企业人员讲授等环节,并填写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表,从而达到真正解决“教什么(what)、谁来教(who)、在哪教(where)、怎么教(how)”的问题。
4.创新“双师型”教师授课制度。建一流的职业教育,必须依靠一流的师资队伍。职业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教学经验,还要有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丰富的职业实践经验,即“双师型”教师。只有这种“双师型”教师,才能适应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对知识应用性和实用性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培养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新一代中职教育师资,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是中职学校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保征。因此,中职学校应按照“满足数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构建梯队”的思路,一方面招聘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专业教师,并大力鼓励和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要紧贴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聘请行业技术人才以兼职教师的身份到校“传艺授业”,改善师资队伍的现有结构,促进高水平“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尚晋等.订单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改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2]侯勇强.行动导向的项目驱动型课程教学模式设计[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
[3]陈小虎.校企融合 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理论思考与南京工程学院的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
[4]金佩玲.以教育创新推动中职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04,(22).
【关键词】培养模式 教育理论 培养质量
众所周知,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史称“人民教育家”。这位伟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影响了国内外的教育活动,影响了当时国统区、老解放区的教育,同时也对国外的教育行动产生了一定了影响。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是“生活教育”理论,起初是用乡村教育的形式表现出来,后来陶行知将其作为一种与传统教育、旧教育、富人教育相对立的新教育和穷人的教育。在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中,陶行知是善于探索的一位教育家,他认为教育是国家是根本,甚至影响到一个国家的荣辱盛衰,因此必须要结合中国教育实际,主张教育是立国的根本。
一、陶行知教育理论在德育工作中的运用
陶行知的德育思想包含了很多方面,如德育目标、德育方法、德育途径、德育内容、德育原则等,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目前,在我国大学生思想工作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德育问题和矛盾也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陶行知德育思想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真善美”人格的“真人”,求真、求善、求美是陶行知德育思想的灵魂,并且陶行知指出“教育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所以,陶行知德育思想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追求真理、坚持真理、宣传真理和实践真理的人。另外,陶行知在他的德育目标中还多次强调要培养“从老百姓中来,回老百姓中去”的“和大众共同做事的人”,他想把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德育教学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必须要做到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一味的强制灌输,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改变传统的德育说教形式,重点体现出陶行知德育方法中的“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主张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应该可以平等的交流和沟通。这种平等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施教者,同时也是受教者,通过这种对话和交流沟通,使师生双方都处于平等的地位,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相互纠正的效果。另外,教师的教学方法要针对学生学习方法,这样可以给学生学习德育思想以动力,同时还能调动学生学习德育的积极性。在这种师生双向交流活动中,我们的教师要特别注意去尊重学生的主观选择性,要去理解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并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把学生当作朋友,必要的时候可以向学生虚心学习。“教学活动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平等的对话过程,是两个纯粹作为人的相遇,是一种人格对等的交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个,教师首先要主动的去赢取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能够让我们的学生能够从心底里面自愿的去接受教师的帮助和教育,最终达到德育教育工作的最大期望值。同时教师要做好“指路人”的作用,因为双向交流并不是放任不管,一定要注意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批评偏激和错误的思想,坚持正确的思想方向。最后我们的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多采用“疏通”的教育方式。避免传统的以“堵”为主的教育方式的出现,要多启发诱导,多和学生沟通交流,使学生自愿接受老师的教育指导,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
二、陶行知教育理论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1 学生具有主体性
虽然学生是教师教育教学的对象,但是他们具有独立性、自我意识性和选择性,学校在培养我们的学生时,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培养内容,教师也要注重自身的修养的提高,要不断的丰富自身的知识含量,提高教学技术水平,注重自身的言谈举止,这样有利于对学生主体性和谐发展产生正面导向性作用。
2 学生具有可塑性
学生阶段,他们的心理、生理都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因此他们的人格、观念、知识、涵养等也都处于可塑阶段,为了我们的学生能够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我们的学生自我塑造的主体作用,逐渐实现自身的和谐发展。
3 学生具有一定的求知欲
虽然很多时候我们的学生看起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够,甚至于厌恶学习,但是学习毕竟还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他们必须要抖擞精神继续奋斗学习,促发自己学习的欲望。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这个特点,尽量给学生求知欲提供和谐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尽量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的需要。
4 学生具有发展性
发展性是学生的主要特点,不管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他们的心理、生理、知识涵养一直都处于发展之中。学生具有发展性的特点体现在各个方面,如学生对外界事物的兴趣,对自己感兴趣知识的强烈渴望,对展示自我能力的全力以赴以及对自我价值的不懈追求等等。我们的教师在认识到学生的这些特点时,一定要注意针对他们心理、生理已经兴趣爱好的不同,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要协调和保持好学生发展中的和谐性。
显然,我们的教师只有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才能够发挥教育的综合影响力,才能够培养出全面发展、和谐完整的新时代人才。
三、陶行知教育理论在实习支教中的运用
自从师范教育产生之后,我国很多教育家都很注重实践性,即在教育过程中坚持实践性培养的目标。对此,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是陶行知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正确了分析了师范教育和中心学校之间的关系,并针对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提出了非常精辟的见解,同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陶行知说:“师范学校的功用是培养教师”。因此,要突出师范生的个性,使其与普通中学的教师有一定的区别和提升,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以中心学校为中心,利用陶行知教育理论中的“教学做合一”来培养和训练学生。基于此,很多学校提出了实习支教形式,实习支教形式主要指高师院校会选派一些师范专业的学生到平穷落后地区的基层中小学从事教育实践工作,一般实践工作持续的时间是三个月或者半年,也可以延长时间至半年或者一个学期。这种实习支教形式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具体表现为:首先,这种支教形式容易开展,时间安排灵活,可长可短,同时组织方便,规模可大可小。其次,随机性大,去支教的人数比较少,一般都是根据师范院校师范生自身的意愿的基础上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支教,实施的范围不大。再次,这种支教形式缺乏政府支持,虽然学校起到了主导作用,积极主动的出资,并募集社会资金推行,自行寻找和联系实习的地点,还是存在困难重重的缺点。最后选择进行支教的地点一般都是贫穷落后的边缘地区,这些地区师资力量严重缺乏,基础教育十分薄弱,交通又很不便,当地更是提供不了相应的教育指导力量。总体来说,实习支教工作困难重重,虽然学校对这项工作投入很大,但是缺少政府的支持,资金和政策有限,仅依靠学校的投入是不够的,这些条件限制了实习支教的规模,使实习支教的缺乏持续性和不确定性,使这种活动更多的像是扶贫社会实践活动,如西南大学的“小松树”计划以及江西师范大学的“红土地支教实习工程”等。
社会化程度能够反映大学生的成熟程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化程度,实习支教是一项能够很好的体现师范生综合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它能够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化程度。实习支教使学生充分的得到了实践机会和锻炼的场所,促进了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同时,这种支教形式为我们的学生预先感受了下角色的转换,通过这种角色转换、自我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形式,不仅完善了自我,同时也完善了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育人机制,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增强自己的教师意识,合理的处理好人际关系,创造出和谐的工作环境。
四、陶行知教育理论在师德培养中的运用
陶行知教育理论中关于生活教育理论的思想内涵是“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师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到了教育的作用,这就是陶行知教育理论对教师教学态度的启示,也就是师德方面的启示。因此,我们的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师德,在实际教学的过程要言传身教,以身示范,赢得学生的仰慕,让我们的学生能够自觉的磨砺自己品行。
陶行知先生崇高的师德主要体现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话里面,1919年10月,陶行知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文中指出:“修身伦理一类的学问,最应注意的,在乎实行;但是现今学校中所通行的修身伦理,很少实行的机会;即或有之,亦不过练习仪式而己。所以嘴里讲道德,耳朵听道德,而所行所为却不能合乎道德的标准,无形无影当中,把道德与行为分而为二,若想除去这种弊端,非给学生种种机会,练习道德的行为不可。”正是由于陶行知先生有这样认识和态度,所以陶行知严于律己,只是要要求学生能够做到的事情,他本人肯定要先自己做到,例如他要求“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我们相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师生之间通过这种同甘共苦,通过努力和尝试,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形成相亲相爱的关系,使师生之间不再有隔阂,彼此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种教育形式才是真正的人格教育、品德教育。
陶行知教育理论认为每个人做人的根本就是道德修养,在教育实践中,他也明确提出了要求学生“每日四问”,其中有一问就是“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这样问的原因是什么呢?陶行知说:“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缺少这根本一环,纵使是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因此,我们的学生在成才的过程中,一定注重自身道德修养,没有道德的人只会产生危害,不会给我们的社会带来有利因素,同时,我们的教师也要每天问上一问,来给你自己敲警钟。
【关键词】陶行知 生活教育思想 品德培养 活动 环境 训练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57-0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须顺着他继续增高的培养下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分子。倘若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优秀的品格,只有从幼儿期开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那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呢?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教育思想给了我们丰富而深刻的启示。
一、挖掘生活化活动进行品德教育。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他说:“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因此,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是实施幼儿园德育的主要途径。我们必须贴近幼儿生活,挖掘生活化的活动,将品德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开展丰富多彩吸引幼儿的活动,激发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
(1)以生活为内容进行品德教育。
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教育,是指在生活中攫取孩子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教育。这样的活动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特别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有次轮到我们班的孩子当升旗手和护旗手,所有的孩子都特别地神气,在看照片时,易念说:“老师,我要画下来给爸爸妈妈看。”其他的孩子也争先恐后地说:“我也要”。我一想,这是个很好的爱祖国教育活动,就设计了美术活动《小朋友们爱国旗》。我重新模拟了孩子们升旗时的情景,孩子们都特别投入还唱起了国歌。再请幼儿讨论升旗时应该怎么站,并请两个孩子来示范,然后我演示侧面和正面人物的画法,孩子们都学得很认真,每个人的作品都完成得很好,有的孩子还画出了奥运冠军登台领奖的画面。在展示作品的时候,孩子们都说:“升国旗真神气!我们的祖国真棒!”我接下去问:“那我们要怎么去爱我们的祖国呢?”“要好好学本领!”“要保护环境!”“要遵守交通秩序”……这个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是幼儿真实的生活体验,让爱祖国的情感真正落到幼儿心灵深处。
(2)融合节日活动进行品德教育。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中国传统节日是幼儿园生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资源,它对振奋民族精神,培养幼儿传统美德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
(3)抓住教育契机进行品德教育。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抓住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及时的品德教育,是幼儿品德培养的有效手段。
二、创设良好的环境,进行品德熏陶。
陶行知先生对环境是尤为重视的,他认为“大凡思想与环境有密切关系”。因此,我们应想方设法为幼儿创造一个适于成长的良好环境。通过良好的环境和心理氛围来感染和熏陶幼儿,形成幼儿良好的品德习惯。
(1)营造良好的环境。
陶行知先生指出: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起点。远处着眼,近处着手,改造社会环境要从改造学校环境做起。因此环境布置的教育性是我们布置环境的一个重要原则。如在“祖国祖国我爱你”主题活动中,我们在班上挂上了国旗,贴上了中国地图,与幼儿共同收集“祖国的骄傲瞬间”图片展。幼儿在收集和布置的过程中,萌发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自然角中,孩子们每天为植物浇水,喂养小动物,激发了幼儿参与劳作的积极性,渐渐地养成了做事细心、持之以恒的态度。另外,我们还专门开辟了“大家来学习”展区,让幼儿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道德行为和故事画下来,鼓励大家一起来学习等等。以环境进行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的教育使幼儿在良好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和熏陶。
(2)注重榜样的潜移默化作用。
陶行知先生认为: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一个品行好、有师德的教师不仅能教会孩子知识,还能教会孩子做人。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我们都注意以身作则,给幼儿良好的榜样示范:当看到地上有纸屑时,我会弯下腰捡起来放到垃圾箱;每次拿书或盖琴盖时我都会轻拿轻放;在我说错话或做错事之后,我会说:“对不起,老师刚才错了,给我个机会改正,好吗?”。除此之外,我们还重视家长和同伴对幼儿的影响。我们与家长共同分析,探讨促进幼儿良好品德形成的措施。我们还举办了“家教经验交流会”,请家长们相互交流分享自己在培养孩子良好品德中的经验和心得。每个星期五,我们会评出“每周之星”,让幼儿来说说谁的表现好?为什么?谁需要加油努力,应该怎么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家长和同伴的行为习惯和态度,潜移默化地感染与熏陶幼儿,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三、加强训练实践巩固品德行为。
品德的培养是一种外塑到内化的过程。陶行知先生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为训练和实践是巩固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在带班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不管做什么都很大声,常规习惯差。于是我开展了“我要轻轻”的行为训练活动。要求幼儿说话时要轻轻,走路时要轻轻,玩玩具也要做到轻拿轻放。在一段时间的行为训练后,幼儿的常规意识和常规习惯有了很大的进步,养成了做事轻轻的习惯。另外,游戏也是对幼儿进行行为训练的一种重要形式。比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妈妈”要细心照顾“孩子”,“孩子”要尊重长辈,“奶奶”累了,帮“奶奶”捶捶背,“奶奶”病了送她去医院,帮助“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等等。幼儿在游戏中扮演着各种角色,逐步认识并理解角色的义务、职责,不断学习着社会经验和行为准则,进而使同情心、责任感得到发展,并逐步养成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质。
总之,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我们将在生活这一土壤中,持之以恒,为幼儿提供感受和实践的机会,让品德这棵大树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黄仁贤,涂怀京.《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与当代价值》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9年9月第1版
关键词:顶岗实习;教师素质模型;高校师范生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009-03
一、顶岗实习教师素质的理念及其模型架构
顶岗实习即师范类本、专科高年级学生修完学校规定的主干课程,经过教师教育公修课程培训、教师教学技能培训与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培训等一系列系统的岗前训练后,选派优秀干部或教师带队,经当地政府部门认可,到农村基础教育薄弱的中小学,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活动。
顶岗实习是一项改革教师教育的举措,顶岗学生、师范院校、实习学校、地方政府均从这一政策中受益。顶岗实习既是高校师范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师范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师范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使基础教育薄弱地区得到持续的、较高水准的师资补充。
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学生的能力锻炼起很大的作用。同时实习学生进一步扩大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初步掌握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实际技能,培养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的思想感情,增强从事教育工作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事业心。
作为开展顶岗实习支教事业先驱的河北师范大学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实习点遍布全省各个县市,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笔者通过与在青龙的顶岗实习实践的学生的面谈、实地考察以及调查问卷等方式,认为顶岗实习对师范生教师素质模型构建主要有如下方面:
1、吃苦耐劳精神
河北师范大学实行的顶岗实习是以河北各地教育的具体情况为依据,选取若干个符合要求的农村中学作为基地来进行师范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培训。选取的顶岗实习基地大多在乡中,条件较为一般,所以要求实习学生有服务社会,贡献乡村的精神,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能够放弃自己大学生所谓“天之骄子”的架子,能够真正深入到教学一线,不怕苦,不怕累,切实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实习中大部分实习生能够克服各种困难,踏实扎根乡村,服务当地,奉献自己,磨练自己,增强社会责任感。
2、过硬的政治素质
顶岗实习教师的政治素质包含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和良好的师德、职业道德。政治思想素质是教师的精神支柱,主要是指政治态度、思想品质和工作作风,决定着教师的政治信念和宗旨,制约教师的道德规范,影响着教师工作态度和工作热情及自身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教师应该把教书育人看作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高度的政治热情,积极负责地从事着平凡而光荣的教育工作。教师要具有与时俱进的科学教育观念和理念。就当前教育改革特别是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而言,教师必须具备创新观念、民主观念、人本观念、终身观念、未来观念以及教学中的新的教材观、教师间的合作观、新的评价观等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职业道德包括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等方面的行为标准和要求,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
在青龙顶岗实习中实习生在当地学校接受政治业务培训并在临时党支部的指导下,形成了较高的政治觉悟,“为中国而教”是各位顶岗实习生的共识;在一学期的顶岗教学实践中,各位顶岗实习生热爱教师岗位,关爱学生,形成了较好的师德修养,教师素质塑造成绩显著。
3、渊博的知识
教师的知识素质主要包含专业技能知识、相关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教育科学理论的知识。渊博的知识是教师实现其社会自身价值的直接能力。教育是超前的事业。现代教师不但要适应教育的今天,还要面对发展的未来。现代教师要加强学习,形成多元的知识结构和完整的能力结构。而现在,教育内容社会化是现代教育的心趋势,新课程标准要求加强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人口、计算机、青春期、心理健康等教育,并渗透环境、交通、能源、国防等教育。在多学科对同一学生的施教过程中,要求各学科教师要有相互配合的意识,应善于学科交叉、学科对比与学科渗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
4、较成熟的教学观念
教师应当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观,具备较系统的心理学知识。了解学与教的心理、知识生成的原理、学生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具备维护自我心理健康与学生心理健康的能力;要善于与他人沟通.分享研究成果,善于汲取他人的成果,丰富更新自己的观点,使自己总是站在科学前沿。要从应试教育的巢臼中走出来,转变教育观念,抛弃传统陈旧的教法,运用教育教学规律,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理论,并将其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在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教师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加强进修,提高业务能力,用真才实学去教育学生,让学生为你的才能所吸引,心悦诚服地跟你学。
5、自我发展的能力素质
1.应用型人才的内涵与特征
1.1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至今还没有被人们公认的应用型人才的定义。我们认为:应用型人才应当是具备了良好的品格(品质和人格),扎实的理论基础,具有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能够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熟练运用成熟的理论和技术的人才。应用型人才大致可以划分为知识应用型、技术应用型和创新应用型三个层次。
1.2应用型人才的特征
高职应用型人才(即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品格标准。应用型人才首先应当具备良好的品质(包括思想品质、政治品质、道德品质)和人格(包括性格、意志、情感、兴趣),具备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自强不息、敢于创新、甘于奉献的精神,只有具备了良好品质和人格的人才,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第二,知识要求。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基础理论知识是有关人类、社会、自然发展及其规律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专业知识是指所学专业需要掌握的基本学科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实践知识。
第三,能力要求。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较强的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交往、经营管理、应急应变、自我调节等适应能力。
第四,技能要求。技能要求是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特征。应用型人才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实验、外语等专业技能和基本工艺的操作技能,应当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创新要求。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必将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许多新问题闻所未闻,作为应用型人才应当不断创新,更新所学知识,注重知识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碰到的新问题。创新既是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的核心特征,也是时展的要求。
2.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以上分析了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可以看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当突出人才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多元的素质和能力结构必然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以下简要分析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
2.1高尚的思想道德和渊博的文化素养
教师应当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当是德才兼备,德是教师的师魂,是教师言行的指南。首先,教师必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运用正确的立场、鲜明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目标;其次,教师应当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要为人师表,文明执教,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具备了高尚思想道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教师应当具有渊博的文化素养。现代科学的发展呈现出综合化的趋势,教师要实现成功的教育和教学,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就应当具备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些知识和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然、社会和人文科学的基础知识。现代科学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学科的存在和发展很难完全独立于其他学科,而应用型人才应该是复合型人才,他们往往既能在本专业范围内发展,又能够与跨行业甚至是跨学科的专业相互合作发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教师应当适应应用型人才的这一特点,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适当补充相关的基础文化知识。因而,教师也应当主动提升自己在自然、社会和人文科学方面的修养;二是生存于变革时代的素质和能力。现代社会是一个变革的舞台,作为教师应当具备应对各种变革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如沟通能力、社会交际能力、为人处事能力;应对社会变化的知识能力,如个人表达能力、电脑的操作能力、持续性的自我教育能力等。
2.2精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高超的社会实践技能
教师应当具备精深的专业理论知识。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必需对所教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的研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侧重于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充分体现了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系统的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因材施教,要针对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社会的实际需要,有选择性、详略得当的进行教学。与纯粹的理论教学相比,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达到这一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必需精通所教学科,深知这些专业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且要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和自我学习的能力,时刻关注学术动态,掌握前沿知识。
教师应当具备高超的社会实践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突出应用性,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具备较强的社会实践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学校应该重视“双师型”和“双师素质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多给老师创造去生产、管理、建设一线锻炼的机会,让老师切身体会一线工作的流程,掌握一线工作的实践经验,提升自己的社会实践技能。只有这样,老师才能更确切地掌握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明确实践课程的讲解和指导方向,更好地考核和监督整个实践教学的过程,进而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2.3娴熟的教育科学知识和良好的科学研究能力
教师应当具备娴熟的教育科学知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并不是以教师掌握渊博的科学知识和精湛的专业知识为最终目的,而是要将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就是“怎么教”的问题。教师应当要恰当选取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遵循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选定的知识和操作技能,达到应用自如的程度。这就要求教师要掌握一定的教育学知识,尤其是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知识,并将其熟练运用于教学。教师要理解教育的本质,把握教学的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出一种轻松的学习气氛,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科学研究能力。应用型人才的主要特点就是创新性和实践性,他们不仅要具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要善于创造性地解决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教师必须对所教课程进行仔细、深入地研究,对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进行分析,对学科的发展方向进行准确的把握和预测。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科学研究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不断积累前沿学术知识。应用型人才讲究实用性,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完全局限于现有的教材、既定的内容、固定的方式并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这一人才的培养特别要求老师能够灵活、有效地选择教学内容,这就要求老师充分掌握所教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时刻立足前沿学术知识,洞察学科变化趋势,把握学术发展动态,掌握其发展规律,从而深入浅出地开展教学工作。因而,教师必须不断积累前沿学术知识;二是具备勇于探索的学术创新精神。教师要善于积累、观察、分析和归纳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探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3.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秀教师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
3.1树立团队意识,明确团队目标
现代教育无论是教学、行政管理还是科研, 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这往往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通过群体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努力奋斗、共同拼搏,才能达成既定目标。团队是由某些技能互补、能够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相互协作的个体组成的正式群体。教师团队是由学科梯队、课题研究组等为代表的教师所组成的教学科研型群体,通常具有一定的自发性。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例,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过程的展开等都需要教师的集体参与,它是教育合力的产物,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可以凝聚不同的智慧、水平和知识结构,团队之间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启发、取长补短,通过思维与智慧的交流和碰撞,使彼此之间达到一种默契,形成巨大的能量,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的整体功能,体现“1+1>2”的整体效益。因而,树立团队意识是关键。
仅仅树立了教师的团队意识还不够,还应当明确团队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才能凝聚团队成员的力量,共同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奋斗。团队目标往往以实现团队整体利益为前提,同时兼顾团队成员的个人目标, 充分体现教师的个人意志与利益,只有这样,才能让团队的成员甘于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使整个团队效益达到最大化。当然,制定的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客观环境发生变化时,团队目标也应当适时调整。
3.2建设一支德艺双馨、专兼结合的师资梯队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思想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有着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的师德,并在与时俱进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秀教师团队应当始终坚持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充分发挥教师团队内老教师的师德影响以及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加强青年教师的德育建设,并结合实际工作,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确定具体的实施步骤及相关工作措施。教师团队建设应当始终立足于“一切为了学生”为宗旨的教学目的,上好每一堂课。该教师团队应当经常组织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研讨活动,互相交流教学经验,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成立科研兴趣小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秀教师团队,就必须有一批来自企业精通实践操作技术、掌握岗位核心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来担任兼职教师,他们懂技术、知工艺、掌握了专业前沿发展动态,知悉本专业岗位及岗位群对专业应用能力要求。这些能力是现有专业教师所欠缺的,所以必须保证有一支稳定的、负责的,由来自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加入到优秀教师团队中来。师资梯队建设的重点应当放在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上,它是学校迅速发展的根本,是教科研水平提高的源泉,是树立学校形象的关键所在。加强业务培训、思想教育,并且在教学、专业建设和科研工作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使他们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3.3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和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师团队建设应当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激励是管理心理学的概念之一,可以说它是一个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师团队的激励应当注重团队激励。团队激励不是搞平均主义,也不是平均分配教育资源,而是在全面考虑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投入有限的资源,达到激励效应的最大化。比如,学校应当在提高教师待遇和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创建骨干教师制度,这样既考虑了全面又突出了重点。
教师评价会影响教师的发展,好的评价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可以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相反,不客观、不合理的评价不利于调动教师自身发展的积极性,甚至产生敌对情绪。可见教师评价机制的重要性,然而,以往的评价机制大多是一种事后评价,即对教师某一时段的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定性和分析,是一种贴标签式的鉴定过程。老师往往不能直接参与评价的全过程,有的甚至连评价结果也不得而知,这样的评价机制不合理、不科学。建立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要构建注重发展、面向未来的评价取向。评价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应该以现在的状况为基础还应结合未来的发展需求与可能,进行综合的、完整的、全方面的评定。不仅肯定教师的现有价值,还要肯定教师的潜在价值;第二,突出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地位。在教学和评价过程中,教师都应该占据主导地位,比如,可以结合教师自我评价机制,最了解教师自身实际情况的非教师本人莫属,教师的自我反省、自我监控和自我促进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主动收集自己的相关教学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和反思,进而思考改进和提高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连榕.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董学兴. 新形式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探索与研究[J ] . 盐城工学院学报,2007.
[3] 孙道远.国外的职业学校怎样培养“双师型”教师[J].中国教育报,2007.
作者简介:
廖敏霞,女,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教育学、会计学。
[关键词]教育 独立人格 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1-0076-01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国学大师梁启超说得好:”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的人。”马克思也持这种观点,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广义的教育是指能够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和体质的活动。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中庸》上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三乐也。”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猛,但是,问题很多,积弊已久。最突出的问题是,高校发展过快、太滥,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从思想观念上,“唯文凭论”“教育产业化”猖獗,贻害无穷。据报载,我国目前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口超过两亿人,每年招收的博士生数量世界第一,堪称文凭。高校盲目扩张,“合并风”“改名风”“升格风”(学院升大学、专升本)日盛,几股风吹走了高校应有的学术空气、严谨风气、求实风气,本该幽静、典雅、朴实的校园变成了喧嚣、浮躁、热闹的名利场。教师学术造假、道德失范,学生投毒杀人、抑郁跳楼等有悖大学称谓的现象屡见不鲜。教育家朱家新先生认为:“教师是一个冒险甚至是危险的职业,伟人和罪人都可能在他的手中形成,因此,教师必须如履薄冰,尽最大努力让自己和自己的学生走向崇高。”高等教育主要有两大弊端:
首先,高校行政化、官本位十分严重,行政机构过多、过滥,机构重叠,职责不清,行政人员过多,人浮于事、扯皮推诿、效率低下,浪费了大量教育经费,行政成本过高。有著名高校竟有十几位校长助理。有人调侃:校长一走廊,处长一礼堂,科长一操场。还有人戏言:社会上有的,大学都有,除了监狱和火葬场。
其次,教师基本上不流动,死水一潭。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竞争激励机制,教好教差一个样的“大锅饭”现象非常严重,有些教师混日子、没有危机感、进取心不足。有些教师转行干行政,走上仕途。评职、晋级只看科研,忽视教学,科研造假、学术腐败严重,出版、发表了职称专著、职称论文,制造了大量学术垃圾,我国每年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非常可观,在世界上也名列前茅,但是真正有实用价值的论文微乎其微。大学教授甚至不上课,说来滑稽,不上课算什么教授?在这个社会转型时期,无论哪个领域,只要权力和市场联手,就必然产生腐败。教育腐败是最可怕的,也是最可恨的,教育直接关系到人的头脑和灵魂,原本是最需要人文精神的领域,现在竟然成了最没有人文精神的领域。人民群众最痛恨的腐败,一个是医疗腐败,一个就是教育腐败。在一切文明的国家和时代,大学是抵御社会腐败的堡垒,如果大学也腐败了,就真的没有希望了。文化学者鲍鹏山认为:“简单地说,大学就是大人之学,就是君子之学。它不是培养人的专业技能,甚至也不是灌输一些静态知识,它立足于培养人的价值观和判断力,让人学会对世界上纷繁复杂的事物做判断,同时培养人的高贵品格和气质,养成人的大眼光、大境界、襟、大志向;不是为了就业,而是为了成人;不是为了一己谋生,而是要为天下人谋生,谋天下太平,争人类福祉。可见,大学的内涵,至少不是我们今天讲的对于技术的学习,而是提高德行,是养成人格,然后改造社会。”
一、引言
近些年来,高等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教育界经常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大扩招之后,在校学生规模迅速跃居世界第一。与这种急剧扩大的学生规模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在教育经费、师资队伍、办学条件改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等诸方面都不能适应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部分高校教育质量有所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经成为高等学校主旋律和人们的普遍共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等教育必须牢牢把握提高质量这一主题,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内容,把学校的各项工作最终落实到人才培养上来。
二、高等教育质量的含义及其基本认识
什么是高等教育质量?它的内涵是什么?国内外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见解。1998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法国巴黎举行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高等教育质量”是会议四大主题之一。大会最后通过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指出: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应包括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动:各种教学和学术计划、研究与学术成就、教学人员、学生、楼房、设施、设备、社会服务和学术环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一关于高等教育质量概念的界定虽然比较宽泛,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世界高等教育专家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某种共识。潘懋元先生在引述《教育大辞典》的释义基础上指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有两个层次:一是要符合我国教育教育目的的基本质量要求,二是要符合各级各类高校的具体培养目标要求闭。顾明远先生在《高等教育的多元化与质量的多样性》一文中引述的高等教育质量的定义,即高等教育所具有的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明显或隐含需求能力特性的总和,这些特征往往通过受教育者、教育者和社会发展所要求的目标、标准、成就水平等形式表现出来。由此可见,高等教育质量首先是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在适应以及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和人自身进步的发展程度;其次是指高等学校自身的教育质量。我国2010年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指出,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可见《教育规划纲要》所指的高等教育质量包括了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质量、社会服务质量,是一个广义的高等教育质量的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质量、社会服务质量都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题中之义。
如上所述,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广义的概念。而我国高等学校众多,层次类型不同,水平有高有低,国家、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体对不同高等学校的质量要求和标准也有很大不同。在20世纪末,高等教育扩招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内涵发展、提高质量的新阶段。同志在2011年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指出,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主攻方向。同志强调,把培养人才作为高等学校第一职责。刘延东同志也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要方针。党的十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高等教育质量最终要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和人的进步上,这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内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一些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包括一些高校对居于高等教育质量核心的人才培养质量关注不够,忽视人才培养工作。丢失了人才培养这个根本,甚至忘掉了这个根本。社会各方面对大学的诱惑力太多,学校办学也遇到了方方面面的困难,如何把培养人才作为高校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一切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出发,进一步树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最重要标准;进一步树立以适应社会需要为检验标准的理念,把社会评价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进一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追求;进一步树立学生评价为先的理念,把学生评价作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这是当前高校建设、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大事,必须统一思想,转变观念,以观念的转变带动人才培养工作的转变,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下大力量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着力点集中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来。
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
人才培养质量是指“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产品和服务满足用人单位和学生等主体需要的特质,主要体现在教育活动的结果即学生的知识、技能、道德、个性、价值观、身体素质上”。它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体现,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从高等教育本身来看,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不仅涉及教育资源投入问题、教育教学改革问题,也涉及到人才培养观更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问题。
1 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观
第一,树立适应教育观。坚持学生就业需要和成长需要相结合,培养学生成长发展的能力和主动适应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要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提升学生就业和发展的竞争力。
第二,树立终身教育观。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研究,塑造学生的高尚品格。强调学生在大学期间集中学习并掌握工具性知识、长期起作用的基础知识、思维和研究方法,掌握继续学习的技能,把握知识结构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树立终身学习观,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第三,树立素质教育观。要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要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贯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基本理念,科学设置课程体系,教师应当在素质教育理念下选择好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促成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达成。同时,学校将综合教育(第二课堂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规划,真正实现课内与课外教育活动的有机融合,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第四,树立创新教育观。必须实现由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现代教育转变,强调在学生掌握必要的、有效的知识的前提下,通过学习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营造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力、有利于学生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第五,树立多样人才教育观。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高等教育要通过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拓展课程内容,教学科研互动和增加社会实践活动等,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把普遍教育与特殊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挖掘大学生成长潜质,培养更多、更好的多样化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2 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人成长
古今中外人才成长的历史和现实不断证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是培养杰出人才的基础。杰出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人,走在时代的最前沿,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观察得多些和快些,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杰出人才又是个性发展的人,只有在广收博览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个人兴趣专长,只有在继承一切文明成果基础上开发优势潜能,才能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以说,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检验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能不能成功,能不能培养出大量拔尖创新人才,就是看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能不能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就是看它能不能容纳和促进人人成才。
近年来,平顶山学院按照“培养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应用,突出技能,突出就业,积极探索实验了“两阶段、三平台、一环节、多方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两阶段”是指把四年的培养期分为两段:第一阶段注重夯实基础,坚持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教育与必要的实践训练相结合,第二阶段根据学生需要,重点实施专业教育和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培养;“三平台”是指课程体系主要由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三个平台组成;“一环节”是指加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实践教学环节,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的全程实践模式;“多方向”是指根据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为学生提供2-3个职业技能培养方向。为张扬学生个性,学校开设了墨子班、创业教育实验班等,因材施教,助推了学生个性发展。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
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指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教师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建设好一所好大学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培养一流大师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按照“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那么,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第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核心是加强师德建设。要按照《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从师德规范性人手,加强制度建设;从树立和表彰先进师德楷模人手,培养优秀教师典范;从总结成功经验人手,不断探索师德建设的新方法、新机制、新经验,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之做到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第二,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教师要致力于业务素质的提高,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还必须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业务素质既包括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还包括社会服务能力。教师就是通过这种能力进行知识的继承与创新、传播与应用。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掌握本学科的知识前沿,及时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要加强科学研究,善于把科学研究资源转变为教学资源,依靠科学研究拓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要积极推进产学研用结合,精心策划社会实践活动,主动参与决策咨询,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为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服务。
第三,教师要不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大学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教师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要积极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教育教学一线服务,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第四,教师要不断提高文化传承能力。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校教师要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传播、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要把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之中,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以丰富的人文知识教育学生、以优秀的传统文化熏陶学生、以现代文化理念塑造学生、以先进的文化思想引领学生。同时,还要通过校园环境提升,建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4 要把深化教学改革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渠道
教学质量是衡量办学水平的核心标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就要深化教学改革,注重课程设计、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
第一,深化教学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教学体系。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同时,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与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第二,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点燃学生创新才智的火种。要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意识,提倡互动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研究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增强学生运用网络资源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激发和鼓励。要注重一课堂和二课堂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重视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更加密切教学与科学研究、生产实践的联系。要加强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三,精细课程设计。精细的课程设计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需要,也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要求。大学应从战略计划、结构设计、课程发展策略等角度加强课程设计,以更好地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不仅注重理论教育,更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做到与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相匹配,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加强课程与课程体系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精选经典教学内容,不断充实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注意把体现当代学科发展特征的、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要注重传授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为学生探索新事物、培养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5 要把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
高校是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具有以文化育人和以人才兴文化的双重优势。大学文化是在长期办学中积淀而成的,核心是大学精神,外化为学风教风校风,要作为提升质量的重要任务,使文化底蕴更加丰富,精神品质更加卓越,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一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十对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按照中央最新部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十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念信念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的主渠道的作用,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理念讲透彻,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理念讲清楚,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理念讲充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耳、人脑、人心。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二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品牌和思想文化阵地建设。要重视校训、校歌、主题教育活动等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大力开展健康活跃的文体活动,形成对教师有凝聚作用、对学生有陶冶作用、对社会有示范作用的校园文化氛围。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的网络传播,使校园不仅成为学生文化生活和思想教育的平台,也成为社会先进文化传播的新空间。
一 地方师范院校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针对地方师范院校初等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和研究价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概括。
(一)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初等教育师范生思想道德水平
师德是教师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内容。开展初等教育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职前培养,有助于提高师范生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师范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并内化为师范生自我发展的原动力,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的正确职业态度。 [2]
(二)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力量奠定坚实基础
师范院校是师资培养基地,师范院校初等教育专业是培养小学教师的摇篮,肩负着为小学培养和输送合格教师的社会重任。小学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素质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师德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小学教师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3]可见加强初等教育师范生职业道德教育,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奠定了基础。
二 地方师范院校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本研究以绵阳师范学院初等教育专业2011级、2012级、2013级共267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267份,回收261份,回收率98.1%。有效问卷253份,有效率95.5%,对回收上来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本次调查的基本结论。
(一)调查问卷结果及分析
1 地方师范院校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情况的调查统计
本次调查参与人数是267人,其中女性占全体参评人员的97.2%,55%以上的学生是独生子女。来自于农村的生源占78.2%,城市生源为 21.8%。调查发现,学生选择小学教育专业大部分是采纳家长或老师的建议,报考前对本专业有初步的了解,知道毕业后要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但对专业的认同感不是太高,毕业后一定会从事本专业相应岗位工作的意愿比较低。同时,学校除了德育课的部分课程外,在其他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比较少的;在“职业道德教育对你的学习生活有没有影响”的选项中,认为影响不大的占65.2%。
2 地方师范院校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对职业道德认识情况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报告显示,当前学生对目前教师行业职业道德现状不满意,但是绝大多数的学生并不是很清晰地了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等;超过一半的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职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部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失范问题的原因中,超过一半的学生认识到教师自身的法律意识淡薄和职业道德素质水平低下是其主要原因,应承担重大或较大责任。
(二)目前现状及成因
1 转型期社会大环境的不良影响
从现实和历史的角度来看,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以及多元化的价值观的影响,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出现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对传统的道德评价和道德判断标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很多人认为“乐于助人,爱岗敬业,奉献社会”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和谐意义非常重大,但实际操作中往往很难抛开自身利益去实践。
2 课程体系结构不够合理
近年来,国家对小学教师这一特殊群体日趋重视,对小学教师师德培养目标的要求有了更高的期望。然而,小学教师的师德培养目标往往具有很强的原则性和政治性,教育过程相对死板,缺乏灵活性,教育方式和方法有较大的局限性;目前,开设专门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高校比例较小,其他涉及师德教育内容的课程也微乎其微,已呈现出对初等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大面积“荒漠化”。[4]另外,初等教育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内容空洞、不充实,缺乏针对性,所用师德教育教材大都是各类师范生通用教材,适合初等教育专业的师范生使用的师德教育课程教材非常少。
三 地方师范院校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对策
针对初等教育专业师范生师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提高认识,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初等教育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一) 加强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完善初等教育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体系
1 加强初等教育师范生教师职业情感教育,强化师范生职业认同感,提高行为规范师范性认识
初等教育师范生职业情感和行为规范的素养是师德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职业情感,能增强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能引导师范生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价值观;遵守具有师范性的行为规范,能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良性影响。[5]所以,加强初等教育师范生教师职业情感教育,强化师范生职业认同感,提高行为规范的示范性,是完善初等教育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
2 改进初等教育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
师德教育关键在于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多种多样教育方式及其教育功能的有机整合。师德教育不能囿于对教师的简单枯燥的说教,而是要通过如社会实践、对照先进典型、互动交流教育等多种渠道、多种方式,让师德教育避免空洞、枯燥乏味,加强和改进师德教育,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师德教育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师德观,为良好的师德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丰富初等教育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的途径
1 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初等教育师范生师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各高校的长期任务,是师德教育的理论基础。做好师德教育工作,必须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做好思想理论课程设置实施工作,加强“两课”教学的理论教育,可以帮助初等教育师范生提高自身修养,树立高尚的职业价值观。
2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教育载体作用
师德教育离不开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师范生师德修养的重要途径,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师范氛围”环境,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优秀的校园文化,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会对师范生的行为习惯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6]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使师范氛围的 “学校文化” 更直接,更浓郁,为初等教育师范生师德的养成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增强师德教育效果提供条件。
3 充分利用典型事例及榜样示范作用
利用校园论坛、微博、微信等这种学生参与、关注度高以及高效、人性化的信息交流平台。挖掘、整理和宣传基础教育系统中有代表性、时代性的“师德模范”先进事迹,积极带动学生参与学习、讨论这些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层思考,同时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师德榜样形象,激发学生从事小学教育的使命感,树立良好的职业认同和情感,从而达到榜样的模范师范带头教育目的。
(三)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师资队伍素质
教师的师德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师德水平。师范院校教师的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以及职业素养,直接影响着未来小学教师的师德养成。因此,在新形势下提高师德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势在必行。
1 选择职业道德修养高的教师
首先,可以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选拔优秀教师担任师德课程的讲授。实现德育教师的专业化。[7]其次,在师德内容的具体讲授过程中,可以聘请校外专家或从事小学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有针对性的讲座,条件允许的化,可以直接聘请师德教育相关专家担任师德课程教学。
2 加强对师范院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教师自身的学识与道德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是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教书且育人。育人是教书的目的。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的师德素质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履行师德规范,实现师德从内化向外化的转变,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真正在人格上赢得学生的心,达到 “德高为师,学高为范”的境界。
[关键词]IPQ教学模式师资培养高职机电专业
[作者简介]刘久凯(1961-),男,吉林德惠人,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副教授,主要从事物理(包括电工电子)方面的教学实践研究。(吉林四平136001)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9-0086-02
近年来,IPQ教育模式开始受到关注,并引发教育改革的风潮。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下,高职教育被简化成了简单的职业培训,重技能轻素养、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较为严重,促使学生成为“符合岗位需求”的“零部件”。与此同时,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校方领导都片面重视学校教育服务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对于教育对象的人文关怀不足,这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学校的长远发展都十分不利。因此,顺应教学改革的潮流,开展“以提升职业素养作为核心的个性化”职业教育,可以让高职教育走出误区,真正培养出社会所需的栋梁之才。
IPQ职业教育模式,旨在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为目标,通过个性化的教育理论来指导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有效的组织方式与教学策略进行概括、内化,从而建立起涵盖德育工作、文化引导、教学改革以及课程建设等各方面的职业教学模式,并最终进行推广。教师是IPQ教育模式的实施者,是教学推广的探索者,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调动他们投身教学改革的热情,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是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关键所在,也是职业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那么,在IPQ教育模式的指导下,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应注意哪些方面?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高职机电专业的教育教学实践,探讨IPQ教育模式指导下的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问题。
一、明确教师的成长路径,引导教师做好职业规划
教师是具有各种层次需求的主体。对于机电专业的教师而言,只有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到尊重与成就,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热情,从而在IPQ教育模式的指导下找出适合本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个性化教育。
1.为教师营造良好的职业规划与晋升氛围。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师的流动性较大,学校对于人才的“引入”重于人才的“培养”,由此引发了诸多问题。一个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教师成长为真正的学科带头人、改革推动人,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经济条件、晋升机会、荣誉激励等都可能成为影响人才稳定性的因素。机电专业的有些教师在教学方面十分优异,但由于在论文撰写、学术研究等方面的不足,在评职称时遇到困难;有些教师不擅长教学,但在学术研究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可能因为不受学生欢迎而导致教学情绪不佳。因此,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到教师成长路径的重要性,根据教师自身的特质,深入发掘他们的潜力,建立差异化的成长路径,例如“助教―讲师―学科带头人”“辅导员―行政管理―项目负责人”等。只有教师对自己未来3~5年、5~10年,乃至10年以上的发展有了清晰的思路后,才能主动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从而带动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另外,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能一劳永逸,学校在帮助机电专业教师做好职业规划后,应组织定期检查其发展进度,适度调整,从而避免因偏差引发的心理落差。
此外,机电专业是一个热门专业,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对这个专业的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的晋升包括工资的提 升、职级的提高以及各种荣誉的获得都应该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中开展。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保持积极、乐观、正直的心态,在教学中施予正当的德育;只有这样,优秀的教师才能得到更多的资源与机会,并更好地为学生职业素养提升服务;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师资源的积极、优质流动,避免诸如“劣币驱逐良币”似的优质教师被排挤的现象。
2.为教师提供广阔的教学环境与活动空间。高职院校还应积极为广大教师提供良好的舞台,确保教学资源与时俱进。学校应为机电教师提供实习基地、实验场所,满足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实践的基本条件。例如,在讲授“钳工与焊工”相关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带学生到实习基地,让学生积极配合车间里的钳工、焊工工作,学校方面则做好与实习基地的接洽工作,让教师在实习基地能够定期开展指导;在讲授“车、铣、刨、磨”等的理论知识时,学校应自主创办或联系赞助厂家建设小型机械厂房,让学生能在教师引导下开展动手操作,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因此,只有为教师提供宽松的教学环境和良好的互动空间,教师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让学生参与到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学习中,真正让培养出来的机电专业学生达到“智能合一”。
3.促进产学研的转化,让教师创新变成生产力。机电专业的教师更应该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内涵与意义,事实上,要确保该专业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潜质,教师必须首先拥有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机电专业是一个涉及机械、微电子、信息技术、电子电工技术等多项技术的综合性专业,这一专业有很多未知的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教师在教学改革、教学实践中可以摸索出很多新思路、新方法,而这些方法都可能用在企业产品设计、新品研究与开发等方面。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产学研脱节,缺乏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推动机制,是师资队伍培养的一大障碍。因此,学校应积极建设科技转移中心,或与一些合作企业联系,营造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氛围,从而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二、专注于教师的个人素养提升
IPQ教育模式强调学生的职业素养。对于机电专业而言,职业素养指的是职业的内在规范和基本要求,是在从事机电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例如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技能以及职业作风等方面。换言之,职业素养涉及从思想到行为,从观念到实践,从言语到举止的素养,是一个全方位的综合性的职业特征。为避免教育走进功利化、片面化、标准化的误区,机电专业的教师也应加大师德、专业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素养的培养。
1.重视学校文化的熏陶作用,提高机电教师的师德。与专业技能不同,品德的塑造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而要对教师的师德进行软激励与软约束,学校文化无疑是一把利器。目前国内许多高职学校都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文化,例如,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将“上善若水”作为自己的核心文化,为学生的德育奠定了良好的基调,提出“以德立身,以能立足”的校训,倡导师生养成良好个性品德和行为规范,稳固立身做人之本,引导师生勤学苦练,掌握业务技能,奠定处事创业之基。这里需注意的是,机电专业教师与国贸、管理等专业的教师不同,他们更倾向于技能的提升,包容心、沟通的技巧等相对比较匮乏。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校园文化培训与讲座,聘请国内外的儒学专家或心理学大师,努力构建“改革机电课程、强化学生素养、发掘学生特长”的课程文化,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减少强制性的灌输,真正做到“身正为范”。
2.强化机电教师专业知识,在教学改革中切入IPQ职业教育。如前所述,机电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强的专业,一个优秀的机电专业教师应该拥有扎实稳固的专业基础知识,对自己所教的学科十分精通,并触类旁通地了解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以机械制图教师为例,除了要掌握绘图的基本功能以外,还应该拥有良好的看图技巧、绘图示范技能,诸如金属热处理、机械制造工艺学、公差、机械设计也都是他们应该掌握的领域。在教学中,教师仅靠学科知识无法将问题深入浅出地展示,只有教师能深刻了解原理,进行类推,才能让课程变得活灵活现,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便于接受与记忆。
事实上,机电专业的教师要实行IPQ职业教育,顺应时展的潮流,丰富的专业知识仅是基石,并无法塑造学生全面的职业素养。机电专业的教师应该积极拓展自己的学习面,掌握社会发展动态,拥有渊博的社会文化与自然科学知识,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案、课程内容,开发出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主动参与到教学设计中来。教师甚至可以进行职场仿真模拟训练,安排不同的学生承担一个项目中的不同角色,通过项目组织者、项目策划、项目实施、数据模拟等系列过程,让学生能自省并自觉弥补自己的短板,从而最终让学生能关注社会、适应社会。
3.利用教育科研的切入点,狠抓机电教师的科研素养培养。教师的科研素质指的是广大教师在教育科研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并在长时间内发挥作用的品质,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经验、理论素养、信息处理能力等都是科研素质的组成部分。相对而言,高等教育中职业类院校的教师科研能力偏弱,倾向于向教育科研方向发展教师的也较少。然而,IPQ教育模式原本就是一个新教学理念下的模式,只有广大高职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对比、探索,才能发现这一教育模式的技巧、方法,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在机电专业教师的科研意识向科研行为的转换过程中,应该具备对教育工作经验的一般总结及科学总结的能力,既要反思教学不足,又要总结教学经验,常见的经验验证方法是将机电专业学生划分成对照班与实验班,对他们分别施予常规模式和改进模式下的阶段性教学,这一阶段一般都需要至少一个月以上,对实验对象进行一个学期的观察则更为妥当。最后对两个班级学生的职业素养、个性培养状况进行对比,总结出对他们的素养提升、个性培养有益的因素,并进行总结与推广。
4.积极开展形式各异的竞赛,提升机电教师的技能素养。技能素养培养是高职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关键区别所在,因此,机电教师的技能素养提升十分重要。如何让教师自我施压,充分展示并不断提升自身技能,是师资队伍培养的重要议题。高职院校可以开展机电专业教师设计技能大赛,让专业教师自己或者带领学生组团参加。此外,学校还可以积极推进集训队伍建设,建设机械、微电子或信息技术创新工作室,鼓励学生参加创业竞赛、建模比赛,形成生动活泼、教学相长的有益格局。
此外,教师相互之间也可以通过机电课改观摩课交流、机电 新课程优质课赛课、教学反思活动等形式交流切磋。为全面提升教师的技能素养,学校还应积极与兄弟学校结成互帮互助联盟,通过组织观摩机电教学活动,促进教学实践的完善,全面提升教师的技能素养。
三、打造个性化机电教师,建立完善的教师管理机制
IPQ教育模式强调个性化职教,教师作为执教主体之一,是决定课堂氛围、学生心态的重要因素。事实上,很多学生都喜欢个性化的专业教师,而厌烦刻板、单调的教师。机电专业是一个科学性很强的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秉承严谨、科学的作风,但又必须保持睿智、独特的个性。这里的个性包括个人特质和专业优势,这是使教师保持课堂高效性的法宝之一。为教师提供宽松、包容、个性化的发展环境,可以促使教师为学生传递个性化的理念,营造活泼生动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的创新。
1.建设企业管理式的职场氛围,鼓励师资个性化。高职学校一般根据事业单位的做法进行管理,而事业单位在人员管理的创新方面十分保守。因此,建设企业管理式的职场氛围,无疑是师资个性化的重要推手。首先,在机电教师来源上,更加侧重教师的能力,寻求拥有鲜明的个人特质,具有强大号召力、感染力的人,主要表现为专业基础突出,有很强的授课能力,能够保持课堂轻松活泼的氛围,能通过各种方式探究教学的更佳方法。其次,对机电教师的考评可借鉴企业的考核办法,允许学生参与对教师的考评,定期开展互动,采用竞聘的制度发挥教师的才华;在与企业接洽的涉外培训、解决企业问题的项目等方面,给予教师充分的空间,并采用合理个性化的薪酬体系;尊重、信任教师,定期开展内部联谊活动,减少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2.建立名师个性化发展平台,增进个性化交流。在机电专业内部建设个性化的发展平台,如“名师实验室”“项目工作部”“课件个性制作室”“课程改革实施室”及“创业活动室”等,定期开展各种诸如“IPQ教学心得论坛”“教学成果展示”“学生个性研发”“工作研讨”等各种活动,加大机电教师对于IPQ教育模式的探索力度,强化他们的专业特长,让他们对学生培养工作更加尽心尽责。同时,可以对传统的用学科来对教师加以划分的组织管理方法进行变革,打破整个机械、电力相关的学科领域的绝对界限,让大家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建立导师制、首席制、项目制等教学组织方法,从而让机电专业的教师个性得到充分释放。
[参考文献]
[1]韩震,虞立红,李艳玲,等.构建教师发展导向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9(11).
[2]张红旗.职业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分析――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专业为例[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1).
[3]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大学校长视野中的大学教育(第二辑)[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关 键 词】《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074-03
教师职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而且需要有良好的能力结构。长期以来,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重理论知识传授而忽视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导致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却不能做到学以致用,往往需要经历比较长的入职适应期。
2011年10月8日,国家教育部颁布《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将“实践取向”定为今后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理念之一,将“教育实践与体验”定为教师教育课程的三大目标领域之一,为我国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指明了方向。解读《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改革实践能力培养方式,是我国各级师范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传统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形式单一,实践时间过短
我国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主要安排在职前教育阶段的后期,且相对集中,其主要形式为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教育见习主要以观摩一线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为主,但时间较短,学生很难全面了解基础教育各阶段工作的特点。教育实习内容主要为参与基础教育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通常以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形式开展。分散实习往往因为组织管理松散,学生得不到规范的训练和指导,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受到很大限制。集中实习由教师带队,管理严格、训练规范,但由于人数较多,通常为几个学生同在一个班级实习,这就使每个人实际能够分配到的教育实践时间过短,难以积累足够的教育实践经验。
顶岗支教实习是对教育实践形式的一种创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师范生教育实践改革,对解决贫困地区师资紧张问题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如何切实有效地对顶岗学生实施指导,如何使学生在顶岗状态下进行专业反思和相应的理论学习,仍然需要认真考虑。
(二)关注技能习得,忽视师范生教育实践兴趣的激发
当前,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一方面实践课程仍然是理论课程的延伸和补充,其目的主要为验证和应用理论,忽视了对教育教学活动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因为学习理论课程后往往不能获得及时的实践机会,而使学生缺乏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难以形成对知识的探究和反思。对教育教学复杂性的认识也大多是肤浅的,因此毕业入职后往往难以应对各种复杂的教育情境。
教育实践的过程也主要采取“艺徒制”形式,通过观摩、模仿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而进行学习,强调学生掌握一系列教育技能。这就把教育实践简化为一个简单的技术控制过程。这种缺乏主体性思考的教育实践培养出的只是技术性的教员,[1] 忽视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既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实践兴趣,也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认同。
此外,师范院校师资往往缺乏基础教育服务工作经历,不能结合基础教育实际需求很好地开展教师教育课程。在进行学生教育实践指导时,也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建议,无法真正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实践兴趣。
(三)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薄弱,缺乏长期有效合作形式
教育实践能力必须在学与做的交互过程中才能形成,这就需要大学与中小学、幼儿园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愿意长期、系统地接受实习生的实践基地较少。因为中小学和幼儿园日常工作繁忙,部分教师认为指导实习生教育实践会增加工作负担,且容易干扰中小学和幼儿园正常工作的开展,所以对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支持度不高;第二,师范院校自身对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不够,没有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实践基地建设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和保障机制,不能使教育实践得以有效实施;第三,师范院校与实践基地之间合作形式松散,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协作机制,大学教师与中小学、幼儿园指导教师面对面共同商讨师范生培养问题的机会较少,不能就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良好的沟通和解决,且双方在教育理念上也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学生觉得大学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可以应用的机会很少,面对现实教育情境常常感到束手无策。
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对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启示
2011年10月,国家教育部颁布《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对幼儿园、小学、中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与课程设置做了全面、详细地规定,其中突出了教育实践课程在教师教育课程中的重要地位,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提供了指导意见,是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依据。
(一)延长教育实践时间,丰富教育实践课程内容
首先,《标准》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规定教育见习、实习时间最少为18周,极大地延长了教育实践时间,为实践能力培养工作的展开提供了时间上的支持和条件保障。
其次,《标准》把“教育实践与体验”列为教师教育课程三大目标领域之一,并进一步提出“观摩——参与——研究”的实践模式,改变了传统“听课——上课”的单一实践模式,遵循了个体实践能力习得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强调师范生参与儿童活动,获得与儿童的直接交往体验;与家庭和社区合作,培养师范生良好沟通能力;通过参与教育实践基地的各种教研活动,学会对实践过程中的所学、所思、所想分析研究。这些措施都极大地拓宽了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丰富了培养内容。
各级师范院校应遵循《标准》要求,改革传统学科取向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增加实践类课程的门数和时数,延长教育见习、实习时间,并在学科课程教学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打破以往相对集中的实践形式,可建立新生入学教育见习——学科课程教育见习——教育综合实习的长期实践体系。通过入学教育见习,培养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学科课程教育见习可帮助学生结合教育实践及时验证和运用所学知识,积极建构学科教学知识;综合教育实习让学生通过独立承担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积累教育教学经验,为毕业入职做好准备。
(二)关注师范生反思性实践能力培养
《标准》针对传统“艺徒制”的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中师范生主体性的丧失,提出“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反思性实践者”主要指在教育理论和思想上有深刻的认识和思考,能够对教育目标、内容及手段进行不断完善并勇于改革的教育主导者。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当突显对“反思性实践”的重视,积极建构自我的教育教学知识,这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应该是一种行动与反思交替的过程,是一个“行动——回顾行动——意识到主要问题——创造其他行动方案——尝试”的螺旋上升的过程。[2]反思性实践是对传统技能性实践的改革和创新,较好地沟通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
反思性实践者的培养一方面要求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要勤于观察、善于思考,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指导教师也应为学生相互交流实践经验创造机会;再一方面,学生的反思性实践是其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理论知识对所获取的实践经验进行思考、判断,并形成相应实践行动的过程,因此教师的指导作用至关重要,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素养。
(三)加强教师养成教育,激发师范生教育实践兴趣
教育实践能力包括职业态度、实践知识和实践技能三方面,因此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除了知识、技能学习,还应加强教师养成教育,激发学生实践兴趣,形成教师职业认同。
教师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教师的道德修养、举止行为和工作态度等对学生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如果师范教育只重视专业角色的培养,而不重视对师范生进行道德和精神的塑造,那么师范生就不能领会教师职业的真正涵义,就不会形成职业认同感。《标准》把“教育信念与责任”列为教师教育课程目标领域之一,要求师范生具有“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和教育观”,“引导未来教师因材施教,关心和帮助每个幼儿、中小学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师范院校应加强教师养成教育,重视对师范生职业品质的培养。如《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加强教师养成教育“可邀请一线优秀教师对师范生言传身教,感受名师人生追求和教师职业精神”,以及让师范生“深入农村基础教育实际,引导和教育师范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和置换培训,服务农村教育”。这一切均要求各级师范院校应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增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课程的学习,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同时,应与中小学、幼儿园以及社区、家庭沟通、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文化氛围,充分激发师范生教育实践兴趣。
(四)构建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师终身学习理念
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幼儿园的合作不仅限于把其作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验证和运用的场所,也要求形成良好的学习共同体。《标准》提出了教师教育课程“终身学习”的理念,认为“教师是终身学习者,在持续学习和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教师教育课程应实现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的一体化”。教师的终身学习需要以大学与基础教育的合作关系为根本特征,变革传统教师文化,使大学教师与基础教育教师之间形成对话,良好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
大学和中小学、幼儿园应共同协商制定长期有效的合作形式。通过合作,大学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基础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把握基础教育教师的职业要求,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师资。基础教育教师参与共同规划教育实践课程,并担任师范生的入职指导教师,与师范生建立长期互动关系,有利于对师范生进行系统地、有针对性地教育培养。同时,在对师范生的指导过程中,基础教育教师也不断完善了自身的教育教学,从而获得发展。所以,各级学校领导应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地方政府和相关行政机构也应给予大力支持,切实保障学习共同体的建构,共同形成教师教育研究的团队,最终实现教师的终身学习。
参考文献:
[1]杨燕燕.我国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历史回顾与发展愿景[J].教育探索,2010(5).
[2]刘晓红,段作章.中外几种教育实习模式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0(4).
[3]施良方.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兼述美国课程理论的兴起与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2(4).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 道德 教育
道德是一种文明的体现。一个有道德的人,必定是一个有文化的人,知道怎样爱人,怎样做人。人们的道德意识增强了,社会才能变得更美好。古往今来,“德”是一个永远不变的品质,任何时代,一个人只要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就会使人产生无尽的力量,能够创造无尽的财富。学生高尚道德的建塑和养成,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复杂工程,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和学生多方配合、共同努力。本文仅从中学历史教学这一侧面作一浅述。
一、注重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这是做人的第一步
有道德的人,首先是爱他的国家,爱他的民族的人。历史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源泉,历史知识本身就充满爱国主义的内容。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一种民族精神的先进与落后,要看它能不能适应时代潮流,能不能跟上历史潮流。古代世界曾经产生过20多种不同的文明,但大部分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究其原因,就是这些文明或者说民族精神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不得不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教师要充分利用其中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让学生明确“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怎样爱国”。正如林则徐所说的:“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
有人说历史老师全是些老古董,这话从另一个角度看,倒有些道理,说明了历史教师在维护社会公德,社会秩序中的一身正气。我们要把自身塑造成道德典范,影响学生,感化学生。
其实教师的自我教育比教育学生更重要也更艰难,因为教师作为成年人已经有了较为固定的知、情、意、行,而学生的可塑性则更强一些,教师一方面要摆脱传统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某些方面的先天缺陷,另一方面面临着社会转型期给教师观念带来的冲击。
教师要有坚定的信念。学生的教育受到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当教师所宣扬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受到来自其他方面的阻力时,教师要有捍卫科学、捍卫人文的坚持不懈的精神。亚里士多德曾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教师是兼知识与道德为一体的化身,岂不更好?
三、挖掘教材中的美的元素,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历史课程展现了几千年的历史画卷,历史知识包罗万象、丰富生动,蕴藏着丰富的美的元素,包含着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类伟大业绩的赞叹。教师要把历史中的美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同化自己,提升自己。
培根说过:“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心灵之美有胜于形体之美。”历史人物表现出的高尚品德,起到了历史的典范作用,是进行德育的绝佳教材,能激励学生去追求。如屈原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等。学生在学习中必然受到感染,自然能够加深对真、善、美的理解。
四、建立新型的历史课堂,提高学生的行为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