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创建文明单位的建议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市自**年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以来,始终视荣誉为责任,化责任为动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保持了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好势头,20**年又实现了争创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并在以下六个方面取得了新的发展和成效。
(一)创建文明社区,不断创新发展。我市按照省、市的要求,在扎实开展社区整合的同时,顺应时代要求,满足百姓需求,开展了以“共创文明社区,同享幸福生活”为主题的文明社区、文明小区创建活动,先后推出了“九联一体化、服务千万家”和创建学习型文明社区(家庭和单位)等载体活动,涌现了一批特色明显、成绩突出的文明社区。
(二)创建文明行业,提升服务水平。我市坚持深入开展“共创满意窗口,同享社会温馨”为主题的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近几年来,以“树示范窗口,赛星级门店,创优质服务厅,评群众满意率”和“诚实守信我先行”等活动为载体,促使行业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服务环境不断提高,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
(三)创建文明村镇,推出新的品牌。以“共创小康村镇、同享安居乐业”为主题,在全市农村组织开展以抓好经济建设、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建设、科技文化建设、综合治理、基层组织建设、以城带乡等七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文明乡镇竞赛活动。涌现出中央文明委授予的第二批“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沙县凤岗镇西山村、泰宁县大田乡大田村等一批先进文明村。
(四)弘扬民族精神,加强道德建设。始终把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作为创建文明城市,推进以德治市的头等大事来抓,并与“爱我中华、兴我**、艰苦奋斗、建设小康”的主题有机地融为一体,从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农村以及外来人口抓起,构建了“强市富民、发展**”的良好德治氛围。在全市广泛开展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系列活动的同时,以建设信用**为载体,广泛开展以诚实守信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创建活动,在各行各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服务理念。
(五)深化军民共建,再谱双拥新篇。我市军民共建在连续三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的荣誉称号后,与时俱进,扎实工作,不断创新载体和方式,向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不懈努力。
(六)加强区域共建,促进老区发展。根据省文明委拟定的《**省推进山海协作、结对共建闽西北原中央苏区精神文明的方案》,我市在明溪、清流、宁化、建宁、泰宁等五个原中央苏区县全面启动了创建“绿色生态文明带”活动,并分别与泉州市的丰泽区、鲤城区、晋江市、南安市、石狮市进行结对共建,结对双方均已达成共建意向,签订共建协议,在项目开发、文明共建、人才交流等领域开展全面的共建合作。我市五个原中央苏区县紧紧抓住与泉州市五区(市)结对共建的契机,用三年时间分三个阶段着力实施,突出抓好“全面提高文明素质,着力打造创建品牌,健全完善文化阵地,美化优化城乡环境”为主题的创建活动,到2005年力争全部建成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逐步使5个原中央苏区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市精神文明建设在近几年来虽然取得了以上新的发展和成效,但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省委领导提出的“创新机制、增进实效”的要求,与中央文明办制定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特别是与人民群众的愿望,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除了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之外,在社会事业和人文环境建设上也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一;文明素质不高,存在不良陋习;职能亟待转变,环境不够优化;硬件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滞后等等。
二、关于创新机制、增进实效,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思考与建议
(一)统一思想认识,提高争创意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是全国综合性的最高荣誉称号,是振奋全市人民斗志、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有效载体,是检验我市发展实力和城市魅力,扩大影响力,增强吸引力,提高聚合力的极好机遇。全市上下要充分认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共识,增强抓好各项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继续弘扬和落实好已有的好机制与好做法,巩固和创新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国家卫生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园林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成功经验和成果,虚心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创建经验和文明成果,迅速行动起来,全市动员,全民参与,全面创建。要根据中央文明办有关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具体要求和市文明委拟定的《**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制定方案,分工协作,分步实施,扎实推进,确保目标任务的实现。
(二)围绕第一要务,深化创建内涵。一要紧贴“第一要务”,优化思想环境。紧紧围绕“强市富民、发展**”这个奋斗目标和第一要务,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代表**形象”的观念,营造全社会谋事干事、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二要狠抓诚信建设,优化服务环境。要以政府诚信建设为龙头,努力构建“信用**”体系。要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项措施,充分发挥市、县两级行政服务中心的作用,全面提高办事效率,以宽松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吸引市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兴业。三要依法规范管理,优化法制环境。要把依法治市和以德治市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要结合“四五”普法,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市民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重点要抓好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社会治安、环境卫生、交通秩序、集贸市场、建筑工地和文化市场等“六项管理”,着力营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同时,深入开展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学校的创建活动,营造投资者、经营者进得来,留得住的良好社会环境。四要主动把握机遇,推进区域共建。五个原中央苏区县要加强与泉州结对共建5个区(市)的沟通联系,协商共建项目和内容,抓好具体工作的落实积极争取对方的支持和帮助,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协作、共同发展。五要全面开展创建学习型文明单位(家庭和社区)活动。在去年全市确立的17个文明社区、62个文明单位、300个文明家庭为示范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开,全面拓展,使该项活动扩展到各社区、行业、单位和家庭,努力营造“以学习为时尚、以创新为动力、以发展为目标”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氛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2015年5月,长江武汉航道局增添了一顶沉甸甸、金灿灿的桂冠――“全国文明单位”。这朵象征着最高单位荣誉的鲜花盛开在这里,是长江武汉航道人期盼已久的喜事。这荣誉寄托着全局的光荣和梦想,无不凝结着“十年磨一剑”的恒心与毅力。
咬定目标 精准发力
创建全国文明单位是一项系统工程。
2013年,长江武汉航道局在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连续三届获得“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的基础上,抓住契机、乘势而上,开启了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的创建历程。
“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谈起最初“创建文明单位”时的艰辛,时任长江武汉航道局局长王先登感触良深。
事业推动,改革先行。
――改观念。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动员部署会,开辟文明创建宣传专栏,发放创建手册,制作创建宣传片等多种宣传方式,全局干部职工逐渐形成广泛共识。
――建机制。成立争创“全国文明单位”工作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形成党委主抓,党办牵头协调,宣传部门具体实施,机关各部门和相关单位各负其责、合力共建的创建工作机制,确保高位推进、高效运转。
――补短板。局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创建工作会议,对相关工作进行阶段性检查,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重点部门、重点单位和重点任务进行专项督办,确保了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抓长效。围绕《全国文明单位测评体系》,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安排进度表,明确工作任务、时间节点和责任部门,并设立单独预算,确保创建工作有划、有步骤、有措施、有经费的规范运作。
深植精神土壤,终得文明花开。
两年后,2015年5月,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航道局领导专程来到长江武汉航道局,为该局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奖牌。
从“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到“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再到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当众多荣誉接踵而至,人们总会问长江武汉航道人:奥秘何在?
其实,只要置身于这个洋溢着笑脸、充满活力的单位,观察他们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便会找到答案。
三年来,长江武汉航道局的“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之路始终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理论武装深入人心,中心工作卓有成效,创建载体丰富多样。
聚焦公益 服务为本
码头林立、行船如织、滩多水浅、迂回曲折。像众多服务黄金水道建设的单位一样,有着“三特”精神的长江武汉航道局,从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以来,每一天都在加速着更加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变化:航道在变深、码头在变大、船艇在变靓……
“创建文明单位工作一直在做,究竟给我们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这也许是许多职工心里朴素的疑问。
“以创建文明单位为载体,让创建过程成为中游航道科学发展的过程,成为沿江百姓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的过程。文明创建不是搞面子工程,也不是单单为了拿牌子,而是实实在在地办实事、惠民生。”把惠民利民作为创建文明单位的最终落脚点,这是长江武汉航道局领导们在不同场合屡次强调的观点。
更多的答案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以惠民为动力,与文明创建相伴而来的,是一场建设黄金水道、服务沿江经济的攻坚战。创建工作热潮涌动,一项项民生硕果,举目皆见――
3年来,长江中游航道几经险境,特别是2012年汉江秋汛导致的汉口水道严重泥沙淤积、2013年特大枯水等情况发生严重影响了沿江经济发展,长江武汉航道人以高昂的热情,高效的工作,攻坚克难,确保了辖区航道安全畅通。
努力改善航道条件,提高通过能力。总投资43.3亿元的荆江航道整治工程于2015年底交工试运行,通航“瓶颈”初步打通;从2009年起,该局连续两次提高了长江中游枯水期航道维护尺度,实现了56年来长江中游枯水期航道维护尺度保持不变的历史跨越。
每届枯水来临,他们不休节假日,不畏雨雪风霜,调标、改泓、清障、疏浚,保证了标体亮丽、灯光明亮,连年实现航标维护正常率999.9‰、水深保证率100%、航道责任事故为零,为千船万轮安全航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由长江武汉航道局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备受国际关注。目前,太阳能一体化系列航标灯已经在长江干线全面推广使用,在黄河、运河、北海、西江、淮河、湘江、乌江等国内主要内河及其支流、海区均有应用,多项产品研制获得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以及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多项产品设计获中国国家专利。
大力推广应用电子航道图,从1.0到3.0,勇于担责、先行先试,为向长江航道全线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利用电子航道图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6.0米水深到武汉、4.5米水深到城陵矶。
此外,该局通过开通海轮航道“双延”、缩短服务信息周期、为服务对象提供个性化服务等措施,树立了良好的社会服务形象。
内外兼修,惠民为民。
“我们把服务沿江经济发展纳入了文明单位创建中,以和谐促文明发展,以文明发展保障和谐为指导思想,有效促进了黄金水道建设的全面发展。”该局决策者们的表态掷地有声。
文化引领 养德育人
文化也创造生产力。
在创建文明单位中,很多决策者都意识到,创建不只是获得一块金字招牌,提高全局职工的文明素质才是最终目的。时任长江武汉航道局党委书记闫敬东看来,“文明创建的实践,同样也是在满足精神需要中,播撒文明的一场润物育人的过程。”
三年来,长江武汉航道局积极培育和践行“智・导航,行・有道”这一核心价值观,通过多种媒介声势浩大的宣传,通过全局公益行动和志愿服务活动的举办,通过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示范带动,通过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特色文化品牌,让优秀文化高度融入单位职工的生活,将文明融入全局发展的血液。
文化引领,蔚然成风。“高度融入”的背后,是行进的长江武汉航道局迸发出的道德光芒。
――实践活动遍地开花。从“党徽在岗位闪光”到“道德讲堂”,从建设劳模创新工作室到推进青年引航工程,在全局广泛开展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受到党员干部追捧,融入了职工生活。
开设道德讲堂,定期开展活动,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为主要形式,推动道德理念入脑入心、外化于行。据统计,仅2014年该局本部就开展了8次“道德讲堂”活动。
注重先进典型的培养、选树和推介工作,每年举办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让先进典型的精神在职工中产生强烈共鸣。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注重示范带动,建设劳模创新工作室,推进青年引航工程,使干部职工学有榜样、干有方向、赶有目标,凝聚了中游航道改革建设发展的正能量。
在职工中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定期向职工推荐学习书目,引导职工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建立了读书日,在职工中积极开展读书交流、读书征文和演讲比赛等活动。
――志愿者善举层出不穷。组织了近200名青年职工注册成为志愿者,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组织职工以帮助困难老人、留守儿童、义务献血、美化环境、向汶川、雅安地震灾区捐款、缴纳特殊党费等实际行动温暖了身边人,感动着全社会。
崇德向善,尽在细枝末节处。
近3年,该局共为社会提供各类志愿者服务达439人次。越来越多的职工把“奉献精神”作为建设目标,向善不只是个人的追求,正逐渐成为该局追求的品格。
――廉政文化蔚然成风。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基层、进班组、进工地、进家庭“五进”活动,充分利用网络、简报等宣传阵地,拓宽廉政文化传播渠道,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
积极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开展优质廉政工程创建活动,推广应用“制度+科技”防腐模式,确保权力在阳光下操作、资金在网络上监管、风险在流程内控制,为推进中游航道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创建凝聚精神,创建形成合力。
“发挥主题教育的推动作用、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优秀文化的滋养作用和志愿服务的凝聚作用,是做好文明创建的关键所在。”在王先登看来,文明正成为武汉航道人的一种生活的习惯和常态。
着眼长效 蹄疾步稳
“创金牌”不易,“保金牌”更y。
“文明创建常态化是系统性工程,要永远在路上。”某日上午,一场特殊的座谈会让小小会议室充满“智慧的力量”。长江武汉航道局领导班子来了一场头脑风暴,为该局实现文明创建常态化抛问题、谈想法、提建议。在长江武汉航道局党委书记胡晓刚看来,文明创建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强劲有力的长效机制来推进。要进一步完善激励考核机制,把文明创建纳入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衡量单位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推动创建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轨道。
“大到全局综合管理,小到职工言行举止,凡事有人干、有人管、有人监督,有章可循。”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先后制订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将全局精细化管理变成持之以恒的长效化机制,力求解决一类问题,固化一个制度,规范一类行为。长江武汉航道局通过“创建文明单位”,许多年年解决又年年反弹的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针对改革发展特殊时期职工思想呈现的新特点,该局积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了有效提升职工队伍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大力开展教育培训、技术比武、劳动竞赛等活动;为了丰富职工精神生活,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
与此同时,一系列关乎提升该局人文和职工思想道德内涵的长效常态机制也在逐步建立:
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以《航道法》颁布实施为契机,着力增强干部职工的民主、法制、守法意识,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
在硬件环境方面,加强荣誉墙、职工书屋、职工健身房建设,做好亮化、美化工作,为职工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在文化品牌建设方面,加强对“极目楚天、畅行荆江”文化品牌的建设和宣贯工作,促进文化建设延伸辐射,使干部职工感受文化的滋养熏陶。
……
点滴细节之间,有一种力量在生长。这力量,来自于长江武汉航道局逐渐深刻的文明气质。
面对新的使命,长江武汉航道局局长邓乾焕说:“文明创建是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结合,结果固然重要,过程更加关键。能否保持荣誉,发扬成绩,再创辉煌,是对我们的目标志向、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的全面检验。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戒骄戒躁,始终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坚持不懈地推进文明创建工作。”
一张文明蓝图正徐徐展开,“十三五”期长江中游航道精神文明建设要紧紧围绕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深入推进五大建设任务:
――加强理论武装建设,提升思想凝聚力。
――加强践行行业核心价值观建设,提升精神感召力。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整体战斗力。
――加强航道文化建设,提升行业软实力。
――加强行业形象建设,提升航道影响力。
建设全员文明体系
该局制定了创建文明单位工作规划,制定了文明单位建设与管理办法,在全局广泛开展了创建文明单位、文明行业等系列活动,开展了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十佳四有职工标兵”、“十佳爱岗敬业职工”、“十佳突出人和事”、“文明职工、文明班组、文明集体”评选活动,对创建活动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先进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该局广泛参与地方星级文明城市竞赛及创建文明城镇、文明社区、文明楼院等活动,帮扶当地受灾群众,用行动表达爱心。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该局向当地捐款45200元;捐赠各类衣物20__件。为了农民增收,投入50多万元改善供电设施,解决贫困地区20万亩农田排灌问题。投入18万元为__*嘎查建设希望小学,解决近70名孩子上学无校舍问题。
为印度洋海啸灾民捐款3万元,受到兴安盟红十字会的高度赞扬。投资100多万元为8000户居民无偿更换淘汰电度表,并对进户线进行了改造,此举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受到地方有关部门的通报表扬。
建设优秀职工队伍
该局认真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家电网公司员工道德规范》,开展打造“兴电”品牌等系列活动,组织职工学习牛玉儒、任长霞等先进典型事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教育。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抓好职工培训,经常性地开展反事故演习、事故预想、技术讲课等多种技术练兵活动,大力提高职工业务素质。20__年全局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0期,1093人次参加,全年培训率62。
建设优良行业作风
该局结合“__电服务进万家”工程,加强市场研发与需求管理,建立重点客户和大客户定期联系制度,进一步落实营销业务“一口对外”的管理办法,精简客户用电申请手续,建立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升级95598客户服务系统,提高优质服务水平,努力向客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建立强有力的行风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每年制定行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在职工中加强“四职”教育,深入开展“优质服务是国家电网的生命线”、“青春光明行”、“两个条例”等宣传教育活动。狠抓《供电服务规范》的贯彻落实,建立了由社会各界客户代表21人组成的客户关系委员会,聘请行风社会监督员15名,定期召开客户座谈会,征询客户对该局行风建设的意见、建议。
该局认真抓好“四五”普法工作,注意培养职工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进一步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推行局务公开,抓好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等工作。大力强化综治工作机构和制度,认真落实治理措施。严厉打击偷窃电、破坏电力设施的违法犯罪行为,有力地维护了企业正常供电秩序。
构建和谐文明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