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小学生假期实践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我的专业是师范专业,当然要到学校去实习了。联系到一家学校后,我就到这家学校实习了,为期一个月。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成为了一名教师,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批的学生,实现了自己的走上讲台的理想。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认真负责,做好各项教学工作,完成任务要求,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这一个多月我成长了不少,我也在慢慢的融入这个学校,融入我的学生。要说我教的怎么样,真的不太好说,课很难上,纪律也难保证,因为我们要做一些课堂作业需要在课上完成,所以说一节课的一半在忙着搞纪律,教学目标也不容易实现,刚开始我上的很吃力。也许是自己不了解教学的关键,不知道为什么,有很多的学生基本上都没有想学习美术的念头,其实在和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他们都是想学习的,但就是找不到很好的方法去表达作业的内容,也有很多学生说自己画不好不会画。怕吃苦,怕累,完全不知道作为一个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和他们谈了很多,让他们试着练习,但结果并不理想,他们根本无法管住自己,自觉性很差,一碰到小小问题就是放弃,这样的学生永远不会学习好的!虽然我对他们的成绩并没有什么偏见,但是连着么简单的事情都不愿意去做我真是为他们担心啊。
备课和写教案对于一个新手来说真的很吃力,虽然学校指派指导老师,但是我感觉所有的东西还是自己准备的比较容易了解,出现问题主动指导老师交流,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严格按照学校和指导老师的要求,认真仔细地备好课,写好教案,多向人请教,把握好每次上课的机会,锻炼和培养自己的授课能力。慢慢的我也容入了正常的教学。
我的工作重点放在了学生身上,因此认识了一大部分的学生,因为跟他们搞好关系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当然还要继续加油,做好我的每一项工作。
不久我已经有点适应了这的教学,也熟悉了每个班级的情况。现在就是要保持好的心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把我的教育思想教给他们,同时也关注一些喜欢说话的学生的情况,保持好课堂纪律。
增加师生的交流容入他们的群体。每个老师和学生都是要求上进的,因此老师应该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多关心他们多和他们交流,因为年龄的问题我很快就能容入他们的气愤中去。多鼓励他们也是很好的一种手法。
很好的鼓励和表扬他们是为了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做为一名老师你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不同的给予他们表扬,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实习结束了,经过这一次的暑假打工,社会实践,我真的是长了不少的见识,增长和很多社会经验,在实践中我也找到了自身的价值。我早晚都要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大染缸去。
关键词:实践教学;职校生实习;校企合作;实习基地
一、职校树立校企合作的意义
当前,职业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代,劳动力总量的上升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未来职校的就业问题必然更加严重。职校生的质量或者说是社会实践能力必将成为衡量其是否被录用的重要标准。这样,作为职业学校对职校生的实践模式,也必将成为职业学校人才是否被社会接受的关键因素。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制订和完善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特别是校企合作环境下的实践教学已经是摆在职业学校面前的一个生死存亡的课题。本人认为,建立长期稳定的企业合作伙伴,制订一套切实可行而又双赢的校企合作模式,并结合各个专业实际建立相应的教学实践基地,应成为下一步实践教学改革的重点。
二、当前职校实习工作的主要问题
笔者发现,目前职业学校普遍采用两种实习模式:一是学校大致制订一个实习时间,让学生自己联系工作单位,实习结束后,由实习单位开出实习鉴定,作为职校生的实习结果评定。另一种方式是,学校在最后的学期里给学生留有一个月或半年不等的时间,作为实习时间,学校有要求但没有行之有效的督导,从而使实习工作流于形式。这两种模式目前存在着严重的诟病。
1.从学校看
第一,教学观念偏差,理论重于实践。职校是把课堂教学当作职业学校的首要任务,而把实践实习当作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因此,当课堂教学和实践发生冲突时,往往以牺牲实践教学为代价。职校生本身就没有工作经验,而实习单位往往需求的是有实践经验的人,所以对于刚毕业或者未毕业的职校生来说,一般都被看作一种包袱,或者被认为是一种累赘,所以,大多数企业都不太欢迎。最后很多学生为了应付实习就随便找一个有关系的单位,打一段工,甚至有的学生利用一些不正当的关系,开具一张实习鉴定,而根本就没有参加实习工作。
第二,管理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效果。尤其是第一种模式,仅仅凭借一张并不能说明问题的表格,而缺少相应的严格的管理和质量监控,这也使得一些校外实习流于形式,甚至变成参观游览。
第三,管理模式陈旧,落后于社会发展。对第二种模式,时间短而集中,而且多数职业学校也是在这个时间进行实习的,所以,实习的学生更加多上加多,这与企业的生产流程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大批量的学生参加实习工作,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企业需要人时,学校却不能提供,这自然会影响企业的生产,也影响职校生的实习效果。
2.从企业看
首先,由于大部分企业实行岗位责任制,由于工艺技术相对保密等因素,使许多企业对职校生的教学实习与社会实践活动没有热情,有的干脆拒绝。另外,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对学生的实习是一项工作任务,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学生的实习是作为一项业务工作来经营。职校生到企业实习,职业学校要向企业缴纳一定的实习费用,再加上学生的交通、住宿补贴等,加起来费用还是蛮高的,这对职校来说,无疑是一种负担。所以职校在学生实习方面的积极性无法提高。
三、提升实践教学的具体措施
1.完善制度,校企合作
为了解决以上矛盾,笔者认为应该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走校企合作、产学合作的实习实践新模式。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实习工作是学校一方受益;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双方兼顾,双方受益,这样才能深入持久地把实习实践进行下去。因此,寻找与企业共赢的契合点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基于此,学校应采取适当的形式,建立起与企业间紧密的、稳定的联系,并想方设法发挥出人力资源的准入作用,使企业心甘情愿地介入教学实践环节。
2.创新模式,强化合作
(1)建立产学合作教育服务中心
产学合作教育中心的工作主要是负责整个学校学生实习的服务工作。一是通过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分析研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信息,反馈给学生,按专业对口和就业意向引导和指导学生参与实习;二是积极地向企业单位推荐学校的学生,为他们寻找到合适的人才;同时,要跟踪指导,从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例如,对学生在企业中的生活、工作、权利和义务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等等。
(2)成立股份制办学实体
这是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校企合作新形式,具体办法是:在职校内建立办学实体,类似于股份制,职校作为办学主体,以无形资产占有恒定股份,同时,企业以资金或实物入股,共同组成董事会,共同管理学校,学校和企业变成了以利益分配机制为基础的合作关系。学生的实践实习工作就在股东的企业中进行。这样,教师和企业中的师傅共同磋商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现场教学的办法,充分发挥企业生产设备的可操作性,使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相连,使学生的实习工作成为上岗前的演练。
综上所述,我国职校实践教学的不断发展与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组建优良的教学实习基地是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促进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解决目前职校生就业难的关键举措。校企合作的未来是一个校企共赢的局面,在这种教学实习实践模式下,职校深入发展,大胆创新,必能探索出一条带有各地职校鲜明特色的校企合作之路。
参考文献:
[1]马超,范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再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2008.
[2]姜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杨理连.基于工学结合的过程导向式及高职课程开发的再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8.
一片叶子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谁说意气风发,我们年少轻狂,经受不住暴雨的洗礼?谁说象牙塔里的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我们能否不辜负他人的期望,为自己书写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作为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直来深受学校的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寒假期间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多年来,社会实践活动已在我校蔚然成风。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步入大学就等于步入半个社会。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今后的工作中,是在过去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活动范围,挖掘实践活动培养人才的潜力,坚持社会实践与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相结合,为国家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出谋划策。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为社会创造了新的财富。
这个假期我没有选择自己所学的专业去实践,而是在一个亲戚开的电脑配件柜台帮忙卖货,过的十分充实。在此次实践过程中我学到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它让你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深入生活、回味无穷。也对自己一直十分想了解的电脑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入。社会实践作为广大青年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服务大众的重要形式,对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次假期实践我以“善用知识,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丰富假期生活”为宗旨,利用假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社会实践中检验自我。这次的社会实践收获不少。我认为以下四点是在实践中缺少的。
但我知道我不会总是那个曾经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因为我发现自己的视野将愈加远倾。也许出生于南方的我与好动行事有着某种潜在的情结,自幼便爱出远门的我在姐姐的邀请下在回家后的第二天便踏上了前往南下的远方之旅。
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那样的陌生,一路的景观早已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不禁被广州那种敢为人先的士气所折服。经历一天的旅程之后终于到达了市镇的同乐工业园,刚到这里时就被各家企业的面貌和气派所吸引,工业园到处是各种产品生产的现代化企业。姐夫说现在这里主要集中了广东省的各种家用电器的生产,于是带我参观了他所工作的地方--市电器有限公司,并且也是公司的重要股东之一。这是一家主要生产煤气热水器和电热水器的公司,在工业园内也算是一个较巨实力的企业,其所生产的电热水器不仅占据了市的几乎全部市场,在的各大商场超市都能见到其产品的陈列和销售,其所自制研发的乐声牌电热水器不仅具有自动记忆的功能,甚至还有人体感应的自动电脑遥控,这在国内同行中已处于先进水平行列,因而产品得以在东南亚也极受宠爱。
第二天一大早吃完早餐我便和姐夫早早就到企业的生产车间所在地,我们到达时正好快到上班时间。只见工人们一个个身着整齐的工作制服,在生产流水线上开始了他们各自的环节工作。车间里设备放置非常整齐,生产有序,都实现定置管理,工作环境非常好,卫生、整齐、明亮。于是在姐夫的引导下我对整个的车间马上有了整体的了解。整个车间被分为了两个部分,靠南部的厂房主要是生产原来企业一直保持优势的煤气热水器的生产。这里的流水线上一排排整装的热水器正在包装运往公司的仓库。这里还集中了厂里的配气室,配电室以及核心的检测仪器,因而是整个车间生产的核心地段。工人们正在自己的生产线上组装着一台台的热水器,每一道生产工序都有其专门的检测仪器,并且在出厂前必须经过加水测试以及高温情况下的定性检测。据统计产品的生产合格率一直在98.5%以上,这不能不说是一项令人非常可喜的业绩,也是金友电器倍受市场青睐的最坚实的基础和源泉。接着我在姐夫的指引下来到了产品检测科处,只见一整整齐齐的一排排热水器正在进行水温的检测及调控处理,这也是整个生产过程的最后环节,从其重要性也可看出其是最核心的程序环节。检测仪器上的各项指标在一排排红色的数字显示下立刻能对产品的性能作出准确无误的反应。厂里的技术员小孙随即说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及生产的效率不断提高,公司正在打算斥资100多万元从德国引进一批新的机器生产设备,尤其是检测仪器将全面实现自动化操控。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姐夫让我作为其助理在旁边处理一些企业的许多日常事物。这是我第一次参观这么现代而切实就在眼前的公司,而且亦早就想到社会去践行一下平日所学课堂知识,于是这对于仍在大学上课的我来说当然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对于姐夫的安排自然不敢有丝毫懈怠,每天一大早我就起来先来到办公室将其认真用心地整理好相关文件。我所接触到的第一项大的业务要属将一批急需的电热水器送往广州沙溪国际批发市场,这是整个广东省最大的国际批发市场,在这设立门户的外企也不下上千家,其重要地位可见一斑。姐夫将负责将这批货物送到沙溪并负责直接接收帐单,这是一项几十万的合作生意,于是一大早我边和姐夫随货车的前行直往目的地。这是一家在当地小有名气的电器销售公司,并且是外资公司因而其职员大都直接使用英文交流。这也是姐夫选中我前去的原因吧,作为英语和法律双学位的我也早就有所准备,在见天之前就查阅了产品的许多英文表达,因而在此次的生意合作中我相当充当了翻译的任务,因为公司也尚未引进正式的翻译工作人员。在此次的合作中主要就产品的质量及售后服务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交谈。在开始的翻译过程中还有一些紧张,但由于我对相关事务已早有所准备,加上平时在课堂上和外交所学的商务谈判的技巧及对外国人情的了解,马上在我的翻译中就找到了自信,并且还为姐夫出了个很好的注意,初处合作先尽量双方之间相互让利才能为今后的长远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于是最终双方合作非常成功,双方签定了长久合作的意向书。初战告捷,心中不禁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没想到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在这真碰到用处了。姐夫也赞扬我表现非常不错,但要想将来有一番大的成就,还必须在学校了扎扎实实地打下基础,大学是一个真正培养你将来行事处物的态度及能力的场所,听了姐夫的话自是一番思考,在大学我所应该做的和应该掌握的为人处世之理,社会更是一个试金炉,在这你的所学以及为人之理将会展现出你自己真正的自我。
在这里所见到的一切都让我觉得新鲜,作为一个尚未接触社会太多的我来说这里有许多在课堂上所无法接触到的东西。公司的经营管理各部门的设置就让我发觉要想真正管理还一个企业远不是所想象中的那样简单。光下设的采购部,销售部,财务部,质量检测部,业务接待部...就让我觉得其运转的协调对于整个公司的影响之重大。接下来我所遇到的另一个任务是和姐夫去托运公司收回一笔45万远的帐单。由于距离广东省的许多市区来说直接运货过去相对较远,原因而公司选择了有中介托运公司将货物承担发放到指定的定货地点,并可由其代收货物之帐单,这样公司只需负每台8元的手续费即可将货物发放到指定的客户手中,从而大大减轻公司的运输费用。其所代收的帐单也需缴纳万分之一的手续费作为托运公司的盈利所得。我和姐夫花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到了位于市的区的天翔货物托运有限公司,在出示了结算帐单凭证之后提款之事马上办了起来,姐夫说我们厂算是这里的大客户了,每天都有近百台的热水器从这里运到汕头.湛江.深圳.珠海等地。不一会儿手续就办好了,使我不得不惊叹这里的工作效率之高,也难怪广东省的经商行业在全国一直是走在了先进的前列水平。由于保险箱内的现金支付不足,托运公司采用了10万元的支票支付的方式,回去后公司可用自己的帐户到银行直接兑换现金。虽然在高中的课本上就早已接触到支票的支付功能,但真正接触到还是第一次,于是姐夫问我对支票除了这些之外还了解多少,我把我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一一讲了出来,支票可以暂缓公司因现金紧缺而与银行签定的可以直接兑换现金的有效凭证,而姐夫所讲的却是我从未听说过,支票最好不宜折叠...这些都是平时想都未想之事,这次的出来真的见识了不少,也学到了许多,然让我所学最大的是我发现了自己的许多尚未知道的东西,也使我返校后的学习有了更为清晰的目标和想法。还有广东人的办事之效率以及其敢为人先的士气,我想这将使我以后的学习中有所思考,这与广州多年来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自然也有深刻的联系。
由于我学的是英语专业,最后我选择了对处理对外贸易的进出口部进行相应的了解。这是一个刚成立不久的部门,运作机制相对来说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其中的管理体制。由于这里的产品全要出口销往海内外,目前主要集中为中南亚市场,其各项手续的办理相对较为麻烦,需报关,报检,办理出口手续。进出口部的工作,人员大都是年轻人,25岁左右,待人热情,有朝气,由于业绩并不令人那么满意,也有牢骚,有怨气.也许都是年轻人容易沟通,再加上我不是公司正式员工,没有正经事就帮忙兼跟随学习,了解了不少人情世故,如何和顾客打交道,如何与机关人员打交道等。
我也能看出了进出口部存在的一些问题,于是在我快要离开之时也向姐夫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这里的工作人员大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因而对自己的工作缺乏必要的经验。
二,这是一个刚刚成立不久的部门,年轻人各个又都有自己的想法,因而在一些问题上很难在短时期内达成一致的意见,势必影响到该部门的行事效率。
三,按劳分酬的原则体现也不明显,大家的工资所得趋近一样,难以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
四,在安排的人员上大有任人唯亲的嫌疑,大都为各大股东的亲属。
我想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了,对将来企业的发展将大有裨益。所以在离开公司的时候我大胆的向姐夫提了出来,姐夫也认为我的想法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可行性,并说公司将可能在不久将这些问题提到公司的议程上去。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学风;措施
学风是大学的立校之本,也是大学的灵魂。学风建设永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主旋律,学校学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为社会输出人才的质量,也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水平,关乎学校的声誉。自2008年9月起,大学学生逐渐向“90后”群体转变,他们这一群体有着鲜明的特点和个性,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面对新时代背景下的受教育群体,深入分析影响学风建设的因素,研究和探讨加强学风建设的对策,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育人环境,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 当前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学习压力减少,动力不足
有些学生从小树立的目标就是考上大学,进了大学后由于没有了教师的督促、父母的压力,自身松懈下来,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加上受读书无用论等错误思想的影响,认为上大学就是拿个文凭而已,部分学生不能控制自己,导致学习风气不浓。
1.2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不端正
部分学生考上大学以前还有一个目标,等考上了大学就迷失了方向,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了,不知道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有些学生认为60分万岁,,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经常迟到、早退、无故旷课,平时学习不用功,考前突击复习一下,甚至在考试中采取各种手段作弊来达到及格的目的。
1.3 学习上主动性不强
学习主动性不强是当前学风状况的一个突出特征。据了解制定详细学习计划的同学不多,不少同学很少或根本不与其他人讨论学习问题。有些同学课余时间主要用于“网络游戏”或“聊天”。绝大多数同学课后没有和老师进行行过学习上的交流。结果是导致大部分同学只是懂得如何应付考试,学习上不深入,丧失了基本的探索精神。
二 存在学风问题的原因
1.1.社会因素。
由于受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在个别大学生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思想比较严重, 给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从而导致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使得有些学生认为当今社会只有钱和物才重要,学习成绩好不好并不重要。加上有些学校建在闹市区,学校周围、网吧、超市、歌厅、电影院、游乐场等娱乐设施应有尽有,部分学生抵制不住巨大诱惑,把心思全用在了吃喝玩乐上。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上网玩游戏、看电影、聊天上。
1.2教师和管理人员因素
个别教师教学投入不足,教学手段单一,上课只是放一下课件,教学内容滞后,毫无新意可言,提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对学生基本上采取放任态度,平时只管自己在课堂上讲,疏于对学生学习的督促与考查,没有形成好的教风。另外,高校辅导员一般配备比例严重失调,多数辅导员忙于琐碎的行政事务,没有足够的时间主动关心学生学习和思想,影响学生学风建设。
1.3学生因素
随着高校的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最主要的是由于学生心中没有远大理想,没有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动力。个别学生心理问题严重,但又缺乏指导;90后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 ,考上大学后多不愿刻苦学习;不愿意学校和老师多管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但自我控制和学习能力又差。
三 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对策
1.1调动学生内动力是加强学风建设的关键
学习的内动力来源于学生自身对学习的正确认识和热情,更来源于对远大理想的坚持和追求。一个人做事需要动力,就如同汽车需要发动机一样。没有发动机,汽车是不能运行的。部分学生没有学习热情,学习积极性不高,就是因为把这个“发动机”给丢了。因此,学习动机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但能激发我们的学习行为,而且还能维持和加强我们活动。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他们的信念和理想,还要善于发现学生原有的某方面的强烈动机,把它和当前的学习活动联系起来,达到动机迁移等。
1.2思想教育是加强学风建设的核心。
学风是学生道德素质的反映, 思想教育是加强学风建设的先导,因此加强学风建设首先要从学生的思想工作抓起。学校学生管理部门要始终贯穿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这一主线,以正面教育为主,积极深入到学生中去,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重点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使他们能真正认识到自己肩上的历史使命,调整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正确的学习目标。消除头脑中存在的一些消极价值观念,增强学生对自己、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他们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激发学习动力,推动良好学风养成。
1.3制度建设是培养优良学风的保障
良好的学风既要注重对学生个人的激励引导,又要注重对学生班级集体的激励和引导,明确班级学风负责制,制定学生班级学风建设责任目标,约束学生的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优良学风的形成需要一系列科学、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作保障。学校相关制度建设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个人的激励引导,充分发挥现有各类奖学金对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加大评优工作的宣传力度,激励更多的学生刻苦学习、综合发展。另一方面,要健全学风监督评价体系,加强学风建设过程管理:加强宣传教育,严肃考风考纪,把考风建设与学生诚信教育结合起来,贯穿于学风建设的全过程,在学生干部选拔、推优、入党等环节上推行与班级学风和个人学习成绩挂钩的政策,只要在考试中出现作弊现象,严格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处理,绝不姑息;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的交流与沟通,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及时通报学生在校学习状况和表现,通过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促进学生良好学风的形成。
1.4加强师德建设和敬业精神
作为教师应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理念,要求专业教师应该自觉提高专业技能,深入钻研教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的探讨,以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增强教学效果。辅导员要与学生定期谈心,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真正了解到学生需要什么,并切实为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辅导员还应对那些平时学习不认真,考试不及格科目较多,考试有违规动机的学生进行预先警告,并建立专门的档案。对这些学生的学习、生活等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通过各种奖惩措施,使其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成绩。对那些无动于衷的学生,必要时辅导员可与其家长联系和沟通,与家长共同努力使其进步。
1.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学术氛围
学校要经常通过组织专家学术讲座、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各种学术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气氛,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创新活动,形成蓬勃向上、探索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另外还要改善学校基本的教学设施,为学生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四、结语
学风建设高校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是育人的重要途径。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自身综合素质的基础上,结合所学专业,确立合理的学业目标和生涯目标,为今后学业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90后大学生逐渐的成为学生的主体,学风还会出现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只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总会提出行之有效的预防和解决办法,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大学生更好的成长成才,才能为社会培养和输送输更多的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何莲.当前大学生学风建设审视[J].中国成人教育,2009(12).
[2]田瑞兰,吕瑞林.论高校辅导员在班级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
[3]万,蒋伟,王新奎,张杰.90后大学生挑战高校管理[J].教育与职业,2008,(31).
[4]房玫.用科学方法引导大学生[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2) .
关键词:高校学生;假期;专业实践
随着高校近几年的扩招,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笔者认为,合理地利用假期进行专业实践活动对促进学生就业起着重要作用。笔者拟以高职院校为例,结合高校的共性,对此进行一些探讨。
对现状的分析
(一)外部环境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每年上百万的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根据有关数据统计,2007年中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470万,而当年未就业人数高达100多万,2008年中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500多万,人数比2007净增30多万,在就业岗位相对未增加的情况下,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可想而知。
(二)家庭环境
现今在校大学生的父母基本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早期,由于受传统思想影响,一些人还未清晰地认识到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随着教育引入市场机制,高昂的教育投入已经成为一般家庭的重要支出。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每一位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与现今就业难形势形成了强烈对比和心理落差。万一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父母失望,亲戚朋友讥笑与否定,自己的定位与现实的落差将是一个沉重打击。
(三)个人因素
一方面,学生难以适应从高中阶段题海战术为主的应试教育到高校以引导式教育为主的快速转变;另一方面,高校学习生活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因此学生难以适应从高中的被管到自我管理的快速转变,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再者,学校与社会脱节,学生对现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以及自我目标不明确,导致一些消极现象的普遍存在。
假期进行专业实践的目的及重要性
(一)通过假期进行专业实践了解就业行情
通过进入专业市场落实相关实践单位,切身感受现今就业现状。虽然现今各高校已经把就业指导作为大一新生的必修课,同时对每一年的毕业生人数进行公布,各媒体对大学生就业现状也进行报道,促使学生客观地认识自身所处的环境。但对在校学生而言,报道的只是一个数字,别人的求职经历只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毕竟未亲身经历过,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让学生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现状,可以对现今的就业行情有一个更为直观、客观的认识与了解。
(二)通过假期专业实践了解现今职业要求
高职学生录取以普通高考第四批和中职单招单考形式为主,存在着生源相对较杂、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弱、学习主动性不强、自我要求较低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等情况。因此,在现今高职院校中学生上课率低、上课睡觉、玩手机、看小说等不良现象较为普遍。而这些现象恰恰与用人单位的高强度、高效率的用人制度相违背。通过假期专业实践活动,可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用人单位对员工基本素质的要求,如遵守劳动纪律、具有高度的工作热情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三)通过假期专业实践检测学生的真实水平
现今的高职院校基本采取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模式,注重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学校教育受教学环境、师生比、课时安排、实验实训等综合条件的制约与影响,行业对所需员工的要求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教学与社会需求之间有脱节,无法真正检测学生是否符合市场的要求。通过假期专业实践活动,首先,可真正检测学生通过一年或更长时间的在校学习,对所学知识能否运用于实际;其次,可通过学生的有效反馈,促使学校更好地调整课程设置,使培养目标更符合市场需求。
(四)通过假期专业实践反映自己的不足点
由于高职教育学制普遍较短,按其专业课程安排来看,大一阶段一般为大量的公共课及专业基础课。因此,学生对所学专业刚入门,与用人单位对员工知识的实用性、连贯性要求以及对不同岗位所需知识的要求相差甚远。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与反思,查漏补缺。首先,可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更深的认识;其次,可使学生在返校学习时目标更明确,针对自己的不足利用学校的整体环境,如图书馆、教师指导、同学帮助等方式进行有意识的提高,为毕业后真正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五)通过假期专业实践为真正就业打下基础
笔者认为,学生利用假期进行专业实践活动,除了上述五点重要性外,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专业实践了解相关行业,认识相关工作单位,认清内外部环境,认识相关的朋友等,为以后真正就业打下良好基础。据有关媒体调查,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的第一个工作单位就是实习单位。一方面单位通过学生的假期专业实践了解学生的个人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待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工作岗位,减少引进人员再培养的时间,实现双赢;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假期专业实践阶段的了解,熟悉了公司及内部管理体制,缩短了彼此的磨合期,毕业后即成为正式员工,享受正式待遇,促进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再者,通过实习认识相关朋友,可在毕业就业时为自己提供相关的就业信息,为快速就业打好基础。
假期进行专业实践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个人形象问题
美国学者伦纳德·曾宁博士在他所著的《接触:头四分钟》一书中指出,结交新认识的人时,头四分钟至关重要。人们初次见面的第一印象,往往会影响对人以后一系列行为的解释,有先入为主的作用。伦纳德·曾宁博士提出的正是人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进步,个人形象问题也引起了企业管理层的重视。特别对于从事一线服务性行业的人员来讲,个人形象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工作开展的顺利与否起着一定的作用。因人们初次相遇,总要首先观察对方的衣着、相貌、举止及其他可察觉到的动作反应,然后根据观察得到的印象对对方作出一个初步评价。对假期进行专业实践活动的学生而言,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因此,笔者认为,从自身整体气质出发,整洁的、大气的、符合大众审美要求的个人形象非常重要。
(二)个人专业技能的掌握与展现
从一般单位录用员工的情况分析来看,在第一关个人形象关之后,往往将是考核个人专业技能关。如设计公司,面试官会以原始图纸让应聘人员进行短时间的方案布置,随后对此进行语言阐述。
通过该方式重点考核从业人员是否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实际经验、语言表达、人际沟通等综合能力。因此,在该过程中,作为一名应试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对一些操作技能较高的专业或行业,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实践操作技能。
(三)个人应具有的交际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气质有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大类型。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可把性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内向型性格不善于表达,不易与别人交流。对于该性格的学生来讲,更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与别人交往的能力,阐述自己观点的语言表达能力等,需要在相应的专业实践中对自己有意识地着重培养、拓宽。外向型性格恰恰善于交流,易于与别人打成一片,这是该性格的最大优点。
学生通过对自己本身气质、性格的了解,可对自身的不足点有意识地进行弥补,扬长避短,结合自己的气质、性格,从工作岗位出发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
(四)个人的团队合作精神
现代工作的最大特点是集体智慧的运用,通过小组合作或分组协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一项工程或课题,将个体的创造性和个性纳入集体的智慧之中。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司意识到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特别是经营规模宏大的知名企业往往更重视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例如,联想集团表示,该公司尤其欢迎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团队合作能力的应聘者。
如何落实假期专业实践单位
首先,利用网络,关注相关人才网,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及人才网受众面广、快速、便捷、信息量大的功能,关注相关企业的招聘信息,落实实习单位,特别注意当地的人才网。其次,通过家庭关系落实相关的实习单位,利用家长的人际关系、亲戚朋友关系介绍到相关企业实习。再次,通过相关公司单位张贴的招聘广告和上门自我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落实相关的实习单位。
假期专业实践期间应注意的事项
学生安全是高校稳定工作的重中之重,关系到日常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展开。在假期应把关注学生安全工作纳入日常管理之中。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在假期专业实践期间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日常行为,明确自己的大学生身份,遵守公共道德规范,并且在社会上起带头模范作用。其次,要提醒学生时刻注意自身安全。再次,如有专业需要到工程施工现场,应自觉遵守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则,听从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指挥,确保自身的安全。最后,需要学生时刻与家长、班主任联系,汇报思想,沟通情感,及时解决碰到的难题,确保在假期进行专业实践活动时的人身安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通过合理利用假期进行专业实践,可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接触社会、体验实务,更深入地体会和消化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工程施工、社会调查等实践性工作,较早接触专业应用实践,感受专业与行业的差异,扩大视野,拓宽思路,提高创新能力,促使学生从一个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一个主动、独立的学习者。因此,合理利用假期进行专业实践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林正范.大学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学生干部队伍;问题;建设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不断深入,学生数量成倍增长,使得学生管理工作任务越发沉重。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对加强和完善高校学生工作来说无疑是一个直接而有效的办法。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便成为高校学生管理中的重大课题。
一、当前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干部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生活之间关系的能力不强
有相当多的学生干部不能正确处理好工作和学习之间的关系,担任学生干部后,出现了对学习不够重视,学习不积极的情况。
(二)学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待提高
学生干部往往习惯听从安排,在心理和行为上严重依赖教师,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一些学生干部表面看来忙忙碌碌,热情很高,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学生干部重使用,轻培养
学生干部的使用和培养,是整个学生干部团队建设和发展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但学生干部通过一定程序选后,并没有进行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工作方法的培训,这必然影响工作的效率。
(四)学生干部考核制度不科学
高校考核学生干部的标准着重以业绩为主,忽视学生干部工作能力与素质的高低。在这样的考核制度下,不能选出优秀的干部,影响工作效率和实际性。
二、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分析
(一)增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四项工作是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因此,要完善制度,不断增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1.选拔学生干部,首先要把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
在选拔学生干部时,要选择那些有责任心,热情为广大同学服务,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学生进入干部队伍。教师不仅要依据学生竞聘演讲来评价学生干部,更要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通过观察、访谈、调研等多种途径来了解和选拔学生干部。
2.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
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应更加注重对学生干部的培养。第一,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不断创新自己的工作,才能展现自己的风采。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干部大胆探索,挖掘潜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第二,注重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学生干部比普通同学有着更大的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因此,学生干部应具有稳定、乐观、向上的心态以及顽强的意志,在处理问题时能理智、冷静、客观、公正。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每个人都需要来自同事、团体、组织方面的激励,学生干部管理系统与其他组织系统一样,都希望其成员为实现系统的目标而努力。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建立学生干部的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通过激励机制促进学生干部增强责任感、自尊感和成就感,来发挥其努力工作的潜能。
(二)提高辅导员素质,促进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
高校辅导员是学校学生工作的主要力量,与学生干部接触最多,是学生干部的培养者。可以说,他们对学生干部教育最多,影响也最深。因此,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以促进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
1.加大辅导员培训力度
明确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工作职责,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造就一支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素养和现代大学德育理念,具有较强组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和水平的辅导员队伍。
2.要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技巧和工作效率
辅导员要通过学习工作艺术,提高工作技巧和工作效率。高校的大规模扩招,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随着这一政策的实施,我国在校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而且在结构、层次上呈现出更多的复杂性。因此,作为辅导员,要针对不同的角色层次,运用层次艺术,分清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实施不同的角色教育,使学生工作有序地进行。二是隐蔽艺术。借鉴国外的教育经验,教师在学生工作过程中,也应该注重隐蔽课程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以隐蔽的方式传递全社会认同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往往会更深入人心,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深化思想教育的目的。
3.注重培养辅导员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当今时代是一个激烈的竞争时代,辅导员必须具备强烈的竞争意识,刻苦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自身作为教育者、管理者、辅导者的工作水平。其次,就是要学会创新,不能以静止的目光看问题、想问题。凭老经验办事,是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合格的辅导员的。
总之,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而又复杂的工程。作为新时期的高校辅导员,应牢牢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加强学习,善于研究和掌握高校学生干部发展的新规律,用先进的理论来指导高校学生干部管理工作。只有切实建设好学生干部队伍,才能全面而充分地发挥他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作用,有力推动学生工作不断进步,同时,也会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质量更优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汤宗礼,《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培训的思考》[J],高教研究,2006.7
关键词 校企合作;见习;职业要求;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6-0121-02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职业定位是为社会提供大量的一线幼儿教师,毕业即直接走向工作岗位,能快速适应职业特点及企业要求。作为教师,实践性知识尤为重要。所谓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知识与教学情境相结合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经验和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决定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发挥,是一个教师教学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集中体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在踏入社会和工作岗位之前就拥有足够的实践性知识是学前专业课程设置、学业考核的重要目标。
1 目前校企合作的实际状况
通过对学生见习期实地跟踪走访和学生见习后的反馈,总结出幼儿园对于见习管理普遍存在以下几点共性问题。
见习形式大于内容 幼儿园接收学生后会将其分配给每个班级,由班级的主班教师负责管理。由于没有详细而具体的见习制度与考核标准,见习往往流于形式,成为见习生“观光放松”的好机会。负责管理的教师很不愿意拿出精力管理流动性大且与本园无用人协议的见习学生;见习生也因为受自身素质限制不够自觉,无人管理较放松时无法把握学习的内容方向。当教师开展教育活动时,见习生往往在班级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学什么、看什么。
见习内容空洞 见习生回学校后普遍反映,在见习期间主要的工作之一是帮助主班教师抄写教案或工作日志;工作之二是帮助教师进行环境设计中的剪纸制作、折叠、粘贴等,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并一无所获;工作之三是帮助幼儿园进行洗刷桌子和椅子等简单的清洁工作。见习生带着在幼儿园工作就是不停地抄教案、做保洁的印象回到学校,见习不仅没能帮助学生,反而害了学生。
见习制度严重缺失 见习生在见习时会带着学校设计的见习报告走进幼儿园,但是由于见习报告设计脱离企业实际、制度无人监管、见习结果与学生学业和就业完全脱节等因素的影响,幼儿园的教师和见习生都没能重视和珍惜见习机会。个别带班教师甚至利用学生见习期间满足私欲,让学生从事完全与见习无关的工作,造成人才和时间的浪费。
见习时间短 本校见习为一周时间,幼儿园因企业管理和行业特点,无法在见习之初就让年轻没有经验的见习生直接深入一线工作,而学生刚刚熟悉了工作环境就到了返校的日期。学生普遍反映刚要摸到一点儿门路,见习期却结束了,很遗憾。
2 校企合作之中职院校在见习期的建设建议
针对校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建议学校首先要对见习制度进行整改。
培养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是在一定的的职业环境中形成的对职业的认识、理解、情感和态度,是职业人从事自己职业的一种自主自觉的认识[1]。中职学生年龄在16~18周岁,本身就处于青春期,尚未成熟,对角色的理解和就业的前景尚未认知。为了让学生尽快通过职业定向阶段,进入准幼教工作者的学习状态,建议每学期让学生到市级示范幼儿园或优秀的私立幼儿园见习两周时间,请企业安排优秀骨干教师以讲座或演讲的形式,用他们自身的优秀业绩来激励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向往。见习时要按照见习计划确定每日见习内容,将每个学生分配到班级,由班级的主班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企业文化、行业规范、家园合作、幼小衔接等相关职业要求,培养职业意识。
减少理论和实践的差距 大连市公办幼儿园目前使用的是《探究式B版教材》,涵盖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理论与实践并将五大领域系统融合,目的是让幼儿在3~6岁发展关键时期,无论从身体发育,还是智力发育、情感发育,都得到合理发展。在校期间学校会安排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等理论课课时,但学生往往因为内容枯燥而兴趣索然。甚至有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只要能唱会跳,基本上不用学教育学原理等纯理论课程。为了加强中职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应该从企业要求出发,将工作内容及时引进到学校课堂里。幼儿园课程课程设计与实践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参照B版教材中的活动设计,学生利用资料包并进行活动准备。在实训周中,学校要求幼儿园必须安排有专门的时间,为学生提供看课、听课、讲课、评课的时间。教师讲课是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知识的发挥和融合过程,这是形成教师实际工作能力的基础。学生在见习时找到自己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漏洞,回到学校课堂才会重视理论知识。
为企业提供财务保障及人才储备 每一学期,学校会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分配到幼儿园见习两周,势必会给幼儿园的工作和日常管理来带压力和负担。尤其对一线的班主任无疑加重额外负担,因此,幼儿园教师对见习生进行管理时难免出现精力不足或不负责任的现象。因此,学校应该为企业支付经费和课时费,确保见习的有效开展。同时,见习期间表现优异的学生还可以作为幼儿园的人才储备,在毕业实习分配时优先选择校企合作期间大力支持并培养见习生的幼儿园,激励幼儿园为学校见习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
与企业合作,加强交流 在学生见习期间,学校应组织因为见习周而停课的教师集体到幼儿园参观学习,有条件者可以在见习的企业驻点调研。这不仅是发挥对学生的监督作用,也让中职院校的教师深入企业,成为理论性实践者。中职院校的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长,为幼儿园教师免费授课,给他们带去最前沿的政策和理论;同时听取幼儿园教师对见习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学校的授课方式和内容,打造适合企业发展的未来幼儿园教师。学校只有和企业经常往来合作,才能优势互补,实现双赢。
3 校企合作之企业担负的责任和义务
学生想要通过见习积累经验、感悟未来职场的工作内容和氛围,与幼儿园提供的指导和帮助是分不开的。
加强实习指导 教育实习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学生置于实际工作环境中,承担一定的工作任务,实现学生熟悉工作内容、掌握工作技能的实践教学方式。幼儿园的主要岗位就是教师和保育员,见习的侧重点不同,内容也不相同。幼儿园应该从学生成长的角度,为学生选择责任心强、工作能力突出的优秀教师担任指导教师,详细系统地为见习学生介绍“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与教师岗位职责”“幼儿园环境概述”“3~6岁幼儿发展指南在园实践效果”“幼儿园与家长、小朋友的沟通技巧”等辅导工作,使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能力准备,避免学生在见习期间盲目、被动地适应环境。
配合学校做好学生考核工作 考核是学生的动力,也是学生未来学习的方向。考核是否严格规范决定了学生应该学什么内容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格。只有考核标准与培养目标达成一致,才能保证学生见习的效果,甚至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
考核时要本着实事求是、严格的原则。尤其在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要求见习学生必须完整地进行一次活动设计与实践,由指导教师为见习教师打分、评价的标准包括:活动目标是否具体明确,是否符合幼儿身心发展,活动过程是否思路清晰、时间安排合理,教态是否亲切自然有感染力,等等。
为见习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形象 幼儿园指导教师是学生见习期间接触最多的人,也是见习生未来工作的楷模。不仅代表企业的形象,更是行业的标杆。因此,在学生见习周期间,一线幼儿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端庄大方,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观念,传递正能量,让实习生心中充满爱,充满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德高为范、技高为师,指导教师要用自己的行为影响见习的学生,耐心细致地为学生介绍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爱护见习学生对本行业的热情。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必经之路,中职院校要培养符合幼儿园要求的技能型劳动者,就必须走出学校迈进企业;而企业既然与学校合作,就要尽责任和义务。校园和企业共同合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完善的见习场所和见习过程,才是为社会培养合格幼儿教师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小学一年级学生;口腔;健康教育;知识;行为
[中图分类号] R197.3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5(b)-136-02
龋病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患病率高,并有逐年上升趋势[1],流行面广,危害性大。WHO将龋病列为需要重点防治的三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2]。为了解我区小学一年级学生口腔卫生知识的知晓情况,探讨适合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笔者于2009年9~11月对5所小学,685名一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取铁西区5所小学,以每所学校的一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调查685名学生,年龄6~7岁,教育前获得有效问卷629份,有效应答率为91.82%。其中,男生307名,女生322名;教育后获得有效问卷646份,有效应答率为94.31%。其中,男生317名,女生329名。
1.2 方法
由口腔专业人员对这5所小学的5名健康教育教师进行为期3 d的口腔专业卫生知识培训,然后由这些教师对一年级学生进行6课时(隔周1课时)的口腔健康知识教育及其他干预措施。教育课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内容包括:介绍乳牙和恒牙、牙齿的结构、种类及功能;了解牙菌斑和龋齿。第二部分内容包括:刷牙时间及正确的方法;多吃健康的食品,少吃甜食;提倡使用保健牙刷、含氟牙膏;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牙病及早治疗。其他干预措施,①如“9.20爱牙日”开展相关健康教育活动(出刊口腔健康教育专题宣传栏及班报等)。②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并给家长印发口腔健康教育系列资料。③召开口腔健康教育主题班队会等。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自行设计了有关口腔卫生知识及行为的调查问卷,问卷采用选择题形式,部分选项配以图画,由学生圈出正确的编号。在教育前后分别发放同一种问卷,以无记名方式在班级集中填写。调查时,先由班主任阅读问卷中的调查问题及其选项内容,对调查问题及选项内容中的部分字、词进行解释,再由儿童独自圈出所选编号。对问题和选项内容中学生不认识的文字,要求学生举手示意,由教师个别指导。
1.3 统计学分析
资料收集后,去除填写不完整和有逻辑错误的问卷。数据资料利用计算机处理,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相关指标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教育前后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由表1可知,学生受教育前基本知道为什么刷牙、经常吃甜食对牙齿不好,但对怎样刷牙,刷多长时间好等问题正确回答率却较低。教育后学生口腔健康知识各题回答正确率均显著高于教育前。教育前答题平均正确率为49.20%,教育后为90.49%,教育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表 1 教育前后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n(%)]
2.2 教育前后学生相关口腔卫生行为情况
由表2可知,教育后各项卫生行为正确率均高于教育前,特别是教育后大部分同学中午饭后知道漱口。教育前口腔卫生行为形成总项为1 210项,形成率为48.09%;教育后卫生行为形成总项为1 972项,形成率为76.32%,教育前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表2 教育前后学生相关口腔卫生行为比较[n(%)]
3 讨论
龋齿、牙周病是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3],因此要积极重视儿童的口腔健康教育保健。本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口腔健康行为、口腔卫生知识的知晓率教育后比教育前显著提高,通过对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从而在行为上均有所改进。说明口腔健康教育有效地提高了一年级学生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促进了学生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形成。但调查结果也表明,教育后学生口腔卫生行为形成率还是较低,这可能与教育时间短,内容深度浅或者家长与老师的指导监督有关。所以我们的学校口腔健康教育工作需要长期坚持并与家长密切配合,只有当口腔卫生知识和健康意识不断累积增加时,健康行为才能逐渐地形成。
低年级学生还处在儿童期,所以从一年级学生开始进行良好的口腔卫生健康知识教育,有利于使学生从小养成健康的口腔行为习惯,由于儿童个人卫生习惯及嗜好不同,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对不健康的行为进行早期干预和纠正。另外家长本身的口腔卫生知识和行为习惯对学生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利用家长会,对家长也进行口腔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并指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以带动自己的子女共同形成并保持自我保健习惯[4]。
笔者已将学校健康教育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做到有计划、有教材、有教案、有考核、常抓不懈。但各校校医或健康教育教师口腔卫生保健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还有待加强,建议设立专项培训与集体备课,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及能力。对于低年级口腔卫生健康教育教学应以寓教于乐形式为主,并与家长密切沟通配合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树立对牙病预防的正确概念,降低学生牙病的发病率,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腔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袁欣芝,李志本.7376例儿童乳牙龋齿健康调查及其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996,4(2):75.
[2]邢海林,陈莲芬,王绍萍.三亚市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J].中国热带医学,2005,5(7):23-24.
[3]杨春雷,陈薇,郭燕.北京市中小学口腔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07,23(9):648.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职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大学生正处于从青少年向成年过度的特殊时期,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非常重要的一份子,在面对生活、学习、成长和就业等多方面的挑战和压力的时候,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祖国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有责任和义务为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1 发掘学生潜力,多鼓励和赞美学生
与本科生相比,高职生的成绩相对较差,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在成绩方面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可,这直接导致他们缺乏自信或者有自卑感。而也有一部分同学是在经历过高考的失败之后迫于无奈而选择了就读于高职院校,在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与自己的曾经的梦想失之交臂,这给他们带来的打击是很大的,高考失败的阴影会伴随他们很久,他们也许从此就会失去以往的积极性,变的一蹶不振。
林肯曾经说过:“人的内心深处最深切的渴望是得到别人的赞美”,而高职学生的这一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针对以上情况,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者应该学会发掘学生身上的潜力,多鼓励和赞美学生,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重树自信。我们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努力去捕捉每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待学生要有耐心和责任感,鼓励他们多看自己的优点,在保持优点的同时努力的逐步改正自己的缺点。也可以传授一些实用的提高自信的小方法给学生,比如自我激励、学会奖励自己等等。
2 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创新心理教育与管理
在互联网几乎普及到每家每户的今天,微博、微信、QQ、网络电视等新媒体手段在高职学生群体中深受欢迎,手机和电脑成为主要传媒载体。很多学生喜欢在课堂上玩手机,课余时间在宿舍里玩电脑,他们可以通过新媒体手段随时随地的接收文字、图片、声音等各类信息[1]。
鉴于此,高职院校要适应新媒体时代的特点,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方式来利用新媒介,创新心理教育与管理,积极开展各种网络活动,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针对学生讳疾忌医,觉得去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是一种病态的表现因而逃避的情况,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建立新媒体形式的心理咨询平台,心理健康教育者们可以和学生通过微信、QQ等形式进行交流沟通,避免了面对面的交流,可以大大降低学生的心理紧张感和障碍感,我们也能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产生的根本原因,然后针对其原因给予对症处理[2]。
3 建立健全高职院校的心理问题筛查机制,防患于未然
很多高职院校都存在学生自杀现象,目前已经引起社会各界和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3]。而心理危机的出现是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的,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者,如果我们能够及时筛查到学生心理异常的早期表现,就能够将悲剧扼杀于摇篮中。
3.1 定期开展心理普查活动
通过大学生人格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等心理测试软件对高职学生定期开展心理普查活动,对于在心理普查活动中筛选出来的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异常状况的学生,要求校心理教育者和辅导员进行分别约谈进一步进行筛选。
3.2 搭建心理问题筛查工作梯队
即使我们定期通过心理普查活动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测试,但有的时候仍然无法避免突况的出现。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搭建心理问题筛查工作梯队,从院校到系部再到每个班级都有专门的心理工作负责人,定期对各班学生心理状态进行汇总,并排查学生心理危机状况,做到心理问题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4 创建健康的校园环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与一个人的成长关系重大,是一个人全面发展所必备的条件和基础。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者,我们要把握学生在校三年的时间,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对挫折的承受力,这不仅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学生心理异常问题的出现,而且可以让他们受益终生。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属于校园,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对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高职院校应该营造积极向上、轻松愉悦的校园文化氛围,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并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通过活动丰富课余生活,找到自己身上的发光点。我们也可以通过黑板报、广播、网络等方式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因此,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也是增强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4]。
5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5],而适当的体育锻炼是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将内心的烦恼、焦虑、不安等应激情绪发泄出去,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蔡先锋等人的研究指出,长期参加运动训练的高职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普通高职学生[6]。熊涛等人的研究表明,身体锻炼能降低应激反应、调节情绪、增进心理健康,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7]。
大部分高职学生除了体育课之外很少参加体育锻炼,课余时间他们可能会选择在宿舍里玩电脑或者看书来度过,作为高职学生管理者,我们可以通过在校园设立瑜伽、普拉提、交际舞等选修课,多举办一些体育项目竞赛等方式来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
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他们与本科生相比,无论是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困惑还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甚至是在社会和家长的认同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压力[8]。在这种压力下,高职学生的心理状态容易失衡从而导致心理异常的出现,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者,我们要充分考察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多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为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陆陆.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行为的影响及教育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16):153.
[2]李红亚.“微”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探索[J].新闻战线,2015(10): 147-148.
[3]王萍,牟宏玮,吴连海.大学生心理问题筛查及自杀预防问题的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6):42-45.
[4]张竹青,董凡铭.高职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思考[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97-99.
[5]张海莹.大学生健康心理养成的途径和方法[J].中国成人教育,2006(02):71.
[6]蔡先锋,翟一飞,王霞,等.高中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3(03):58-60.
摘要:为了促进校企协同,加强校企协同培养农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论述了农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和出现的问题,校企协同的重要性及相关研究的基本情况。针对农业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在培养目标与体系、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内容进行详细探讨。指出构建校企协同培养的模式对于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校企协同;实践创新;农业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032-02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社会对人才需求层次的提高,单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促使农业工程领域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的发展[1]。
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仍沿袭学术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着教学与科研实践脱节等问题。课程教学安排上,授课时间过长,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锻炼少,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对科研实践性环节、产学研相结合等不够重视[2]。由于专业限制等问题,农业工程学科的研究生课题与其他工科研究生相比,科研经费资助少,大多是自选课题,缺乏锻炼实践能力的环境,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受限,从而不能及时了解到本领域的前沿成果和发展趋势,这些都限制了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实践环节的企业定岗实习培养,是区别于学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接触社会、熟悉企业需求的重要环节。
二、改革内容
(一)培养目标与体系进一步深化改革
1.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培养目标体现专业特色。农业工程专业历史悠久,发展迅速,特色明@。培养目标的制定要体现专业特色,还应充分考虑合作企业对专业硕士培养的要求。培养农业工程领域创新与技术开发、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攻关与技术改造、工程规划与管理、新技术推广与应用等方面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涉及到现代制造技术中的机、光、电、液及微机软硬件应用技术等多个方面,具有专业面宽、适应性强的特点,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实强调“创新性、应用性、特色性”,突出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
2.培养规格要求充分适应社会需求。除要求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要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经营、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具有独立获得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
3.人才培养体系体现创新创业性。针对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和企业需求,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导师选择实行校企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企业导师参与各培养环节的指导工作。严格中期考核淘汰机制,论文研究应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和应用价值,能为企业解决工程技术问题。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建设
1.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校在制定农业工程专业硕士课程教学计划时除按既定的领域培养方案进行课程选择外,还应充分考虑合作企业对专业硕士的培养的要求。在校企协同培养专业硕士的实践中,企业往往希望高校较有针对性地为其培养实用性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并且借助这一合作平台对企业的生产实际发挥技术支持、改造及创新作用。
2.借鉴国内外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结合本专业发展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借鉴国内外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成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程设置,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课程。把专业课设置优质精炼,增加实践环节,设置创业教育类、专业拓展教育类、综合素质教育类三大模块。
3.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加强对各类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通过协同开发和开放共享,形成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优质教学资源。开展多层面的、立体化的教学改革与研究,具体包括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科研教学团队建设、企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等项目。
(三)教学内容的改革
1.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根据课程的特点,合理地精选教学内容,是课程内容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使学生既能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内容,又能了解到本学科的研究发展动态。
2.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本专业的课程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没有大量的实践教学活动,不可能培养出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因此本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做了探索:①企业实践教育基地实际训练,重在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校企协同,实施“先顶岗实习、然后再回校学习”的教学方式,增强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提高学生的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学生在基地专业实践期间由校内和基地两个指导教师共同制定专业实践计划,全程指导学生实践过程。②研究生带本科生从事独立科研活动,重在强化学生综合知识运用能力。
(四)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1.利用多渠道实践创新活动,注重培养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各种学术交流与实践创新大赛环节,通过听本学科著名专家所作的报告,给学生一些启发。进行科学研究必须重视学术交流,可组织学生多参加一些交叉学科学术交流研讨会,多与相关或其他领域的研究人员进行交流,扩展自己的思路。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着力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际工作技能的培养。针对本专业建立农业生产机械化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将研究生引入科研训练和生产实践,在大胆的探索中培养和形成创新能力,在生产实习中聘请校外企业及农场中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兼职教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来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灵感。
3.加强基础条件建设,注重提高实践教学效果。随着创新型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实施,基础条件建设仍需加强,增加经费添置创新性、设计性实验仪器设备;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探索基地建设、运行模式与人才培养的最优组合;增加2―3个科研教学校外培养基地,整体提高研究生实践创新的培养效果。
三、结论
农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为企业培养高层次的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而设立的。企业比高校更加清楚需要的是哪种人才,因此,校企协同培养的模式是培养具有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必由之路。校企协同,其实质是使高等教育与社会、生产融为一体,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需要在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产品开发、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在真实感知的过程中培养的。校企协同推动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校企协同应向深层次、多领域拓展,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实现校企协同共同创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侯加林,李光提.农业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83-85.
[2]张军,李小昱,王为,刘洁.试论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8,(1):75-77.
关键词:销售企业 大学生站长 培养发展
1.大学生加油站长培养的时代背景
随着中国石化向建设世界一流跨国能源化工公司的步伐加快,石油销售企业在石化产业链中的战略地位愈显突出,竞争也愈发激烈。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石油销售企业人员整体文化层次较低,在基层单位更为严峻,这在很大程度制约了石油销售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是销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加油站站长的培养发展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2.“大学生站长推进”实施成效及问题分析
G石油公司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启动并实施了“大学生站长推进计划”:连续数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大学生站长,并在全系统统一分配调剂。改变了由各单位各自为政的行为,避免了近亲繁殖,补充了新鲜血液,有效改善了基层单位的人力资源结构,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实效。然而企业也面临现实的困扰:一是大学生的流动性较大,招聘培训成本较高,也影响了员工队伍稳定。二是部分大学生员工难以真正融入企业,部分老员工对大学生有习惯性偏见,影响了整体人力资源的发挥。
分析新招聘大学生的人员结构,他们绝大部分是“80后”、“90后”,具有独特有的职场特质:一是对企业较低的归属意识和较强的职业意识;个性认识比较模糊,职业观善变;除了对薪资的要求之外,也讲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二是积极、有创劲,但也容易出现急躁、冒进等情形,在展现自己的同时容易与他人产生冲突,面对挫折和失败较难端正心态。
3.创新培养发展方式,系统规划、组合实施,有效经营大学生站长人才队伍
面对价值取向多元化、知识体系更完善的新一代,以及企业内部新老员工交织的矛盾,如何梳理新老职工的思想意识,建立和谐进取的企业团队,留住企业真正所需之人才,是企业管理者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可试偿从以下方面着手,协调配合、组合实施,以期取得实效。
3.1人力资源科学规划,招合适的人
招聘大学生加油站站长是人力资源储备和结构改善的活动,要纳入企业总体人力资源规划,使之成为人力资源发展的战略性长期工程。分析大学生站长流动性和成长性,在招聘源头上,要选择合适的人而非求“全才”。在实际操作中,着重于“一般院校,家处农村或中小城镇,学习成绩较好,踏实勤奋”的学生;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市州和偏远县城加油站,招聘人员应尽可能属地化,使他们有情感依托,生活方便,减少不稳定因素,以便相对安定。
3.2建立培训体系,强化入职培训和岗位培训
应届毕业生从学校踏入社会是一个角色转变的过程,企业的培训就是将学校人转化为社会人,将学生转化为企业的员工的过程,尤其要强化入职培训和岗位培训。
在入职培训中,让大学毕业生迅速适应销售企业的工作生活方式,了解销售企业的背景、发展历史、企业文化、管理制度等,将不同文化价值观的人统一到企业的文化规范中。在入职教育中,可以采用现身说法,让先进入的优秀大学生站长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与新员工交流、互动,更能够引起共鸣。
岗位培训是大学毕业生了解岗位知识、熟悉岗位技能的重要阶段,要让大学毕业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顺利地将理论知识和企业的岗位实际结合起来。用人部门要设计完善的岗位熟悉计划和考核标准。
通过大学毕业生培训,能够降低新员工流失率,让新员工尽快适应工作并为他们展现清晰的职位发展远景。
3.3建立大学生站长培养导师制和责任制
加油站“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加油站站长职位虽低,可岗位重要;不但要了解整体工作流程和工作环节,还要熟悉规范化服务及站容站貌管理,熟知经营商品的进、销、调、存、价格工作,掌握安全设备、环保、数质量管理,财务记账、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等知识,要维系和开发客户,还需有较强的应变、应急能力,善于和各方面人打交道,能及时排除各种纠纷和化解危机。如果不静下心来认真学习、领悟,没有时间和经验的积累,加油站站长的职务是较难胜任的。
因此,大学生站长的培养是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建立培养考核制度,将培养大学生站长的任务纳入到县区公司经理(书记)和相关主管部门的关键绩效考核中,与业绩挂钩。选择那些具有专业技能特长的干部、员工作为导师,“带”出一大批大学生站长。同时,为优秀导师提供晋升通道,营造积极的传帮带氛围和人才培养环境,促进新老员工共同成长与发展。在工作中还要安排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锤炼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使大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3.4从“心”关爱员工,建立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体系
要确立从管理人到服务人、从管理人到影响人、从行为管理到心理管理、从行政管理到盟约管理、从事本管理到人本管理的理念,真正从“心”关爱员工。
一是要完善薪酬体系建设,让工作业绩与薪酬挂钩,不断提他们的待遇。二是在加油站推进小食堂、小浴室、小阅览室、小药箱、小宿舍“五小建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感受到温馨,进站如进“家”。三是做好“培训是最大的福利”这篇文章,建设学习型企业,推进持证上岗:员工每考取一项操作技能证,都给予专项补贴,取得的技能证越多,补贴也越多;要让实惠“看得着、摸得到”。要为他们的生活着想、为前途着想,使他们心甘情愿、兴高采烈地留在这里发展。
3.5公平竞争、畅通基层培养晋升渠道
要像培养大学生“村官”一样,建立“大学生站长”跟踪培养机制,形成到基层锻炼、从基层选拔人才的培养链。每年都给基层人员至少一次晋升平台, 对任职满3年的“大学生站长”,在单位补充人员、学习深造等方面给予倾斜;对工作实绩突出、发展有潜力的“大学生站长”,及时将他们推上县区公司经理(助理)等基层领导岗位或市县公司经营管理岗位。
3.6丰富业余生活,积极融入企业
对于新员工来说,工作的快乐和快乐的工作是决定他们去留的关键因素。很多大学生抱怨工作和生活枯燥无味,并最终导致其离职。年轻人精力充沛,充满激情和活力,销售企业可根据年轻人的特点,因地制宜建立文化体育生活设施,定期组织各种文体活动,组织户外拓展训练,组织优秀基层员工到省内外参观交流等活动,帮助大学生尽快融入企业,构建和谐工作氛围,提高团队精神。
3.7完善意见反馈系统
年轻人思想活跃,容易发现问题。应定期召开大学生座谈会,了解其工作生活状况,鼓励大学生对企业发展提建议和意见,对于合理化建议给予采纳和奖励,让其感到企业重视其个人价值,培育其归属感及主人翁精神。同时,应及时、有效地向新员工反馈其发展情况,不断提高他们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积极性。
总之,大学生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人力资源工程,对管理者来说,必须尊重“80后”、“90后”现象的事实和规律,积极引导,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接受新员工。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科学的招聘流程和完善的人才培养发展机制,公平竞争、及时激励,让大学生与企业同成长、共命运,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基层人才队伍,促进销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会上,王侠要求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效果,使这门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王侠在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我省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取得的成效后说,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在全党全面展开。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不仅是推动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强大思想武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怎样培养接班人的重任,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大学教育全过程,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和遇到的现实问题,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王侠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关键要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吸引力。一是深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的认识,坚持理想信念,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修养、品行和人格教育并重,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二是充实教学内容,强化学科建设,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创新,结合我国、我省改革开放实践,结合各高校和大学生思想实际,发挥我省厚重文化积淀和丰富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优势,不断完善和充实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组织教学活动,积极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方法,广泛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信息化,切实增强教学效果。三是狠抓教师队伍建设,配齐配足专职教师,切实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加强教科组织机构建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保障和支撑。四是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特点,改进考核办法,完善激励机制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标准,注重教师教学能力和实绩考核,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桥梁;教学模式;实践;改革;创新; 工学结合; 互利;共赢;健康发展
教育要发展,根本在改革。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探索寻求可行的成熟的经验。 双师型教师引领学生共同进行企业实践,工学结合,做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可行性途径之一。
一、教师引领学生共同参加企业实践的可行性
我国经济的腾飞,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要求职业教育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进行变化,而现实很多领域职业教育训练大大滞后于职业技术变化,职业学校不能及时、快速地培养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的教学思维、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仍未完全脱离传统的教学窠臼,学校对学生的培养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即不能在一定的教学时段里成长为社会需求的符合职业标准的技能人才,因而还需要全方位地深入地进行教学改革。而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完美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快速培养高素质专门技能型人才,适应现行的职业技术,满足各个岗位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加之暖通空调专业出现了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特别需要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亟待寻求行之有效的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怎样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一直困扰着职业教育。
德国菲利克斯・劳耐尔提出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是当前世界上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之一。德国的教育家胡勃认为,“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与其称它为一种教育制度,不如称它为一种思想,是一种注重实践,技能为未来工作而学习的思想”,德国“双元制”强调的是实践和技能的培养。澳大利亚的高职培养模式与我国较为接近,对我们办好高职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启发我们在高职教学改革中,应融入国际先进的办学理念,加强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推进考试改革、深化产学结合、完善技能鉴定、加强教学设施和“双师型”队伍建设。
国内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旨在探索多种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人们对高职教育的不同需求,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需求;不断寻求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要做到“三个注重”,即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教育部高教(2006)16号文件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高职院校如何将企业引进课堂,将课堂设在企业的工作岗位上,即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培养有理论基础又有操作技能的技能性人才,又锻炼了教师,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不断总结、不断创造、不断提高,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
在我国,一直以来,绝大部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利益和回报得不到保证,导致很多企业对校企合作不积极,造成校企合作不普及、不深入,不能很好地培养出真正的技能型专门人才,从而最终影响到整个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09级、10级暖通学生生产及顶岗实习为例,双师型教师引领学生深入企业的生产第一线,实际工作岗位,老师为引领,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完成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老师不但是教师,同时也是企业的技术总负责,老师把课堂实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师生在共同完成产品的生产工程中,也完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领的教学过程,也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基于工学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
哈职院暖通专业教师利用暑假期间带领学生顶岗实习,现场工程设计、现场指导施工、现场安装建筑设备等,企业收获了效益,师生得到技能的提高,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同时也为本校获得了荣誉。
学校和企业共同去完成双方任何单独一方都不能完成的事,实现人力资源共享等。
双师型教师引领的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 一方面可以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符合企业和社会的需要,更快地转化成为现实的生产力,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贡献。
形成教学做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培养企业和社会所需的人才,便于学生就业,实现了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互赢互利的良性循环。
二、双师型教师引领学生共同参加企业实践的重要意义。
师生共同到企业实践,服务社会也是一种从技能、专业、思想、意识等方面来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手段。教师通过企业实践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和工艺流程,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和管理制度,体验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和新方法,同时亲自检验高职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实际岗位所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在课程改革中有的放矢地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提高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质量在理论方面具有指导价值。
双师型教师引领学生共同参加企业实践,为培育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提供了载体。一方面,这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作为企业参与教学活动提供机会,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直接了解、参与生产实践提供平台,使学生能够从生产实际、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接触、了解并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缩短学生上岗适应时间,同时也能整合了社会资源、节约了资金,解决了学校场地和设备不足的矛盾。哈尔滨为重工业建设基地,建设现代化商贸和现代服务业,推进城市化进程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显而易见,发展黑龙江省职业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义不容辞,任重道远。通过产学结合、双向参与,定岗实践,达到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双师型教师引领学生共同参加企业实践这种校企合作,加快了人才的社会化和市场化,使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与企业需求一致,实现了校企学生三方共赢。
双师型教师引领学生共同参加企业实践,应用社会化的教学实习模式,技术研发引入教学,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乃至生产经营的新模式引入教学中,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由于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介入,提高了操作技能和工作效率,培养了技能创新的意识。及时提供新技术和开展企业员工培训,把企业的技术需求和行业信息反馈给学校,使教师获得最新的技术信息,从而促使开发适合本校学生专业的校本教材,加快推进教师双师队伍建设,既注重教师学历的提高,又要提升教师的技能实践水平,做到一专多能。五是教学科研结合,使教师的知识水平得到不断更新的同时,与企业联合设计申请完成更多更好的工程设计项目,以适应教学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教师引领学生共同参加企业实践双师型教师地位的特殊性。
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奠基者。有好的教师,才可能有好的教育。能否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发展中一项重要而紧迫任务。
双师型教师引领学生进入企业工作岗位,将课堂设在企业的工作岗位上,真正完成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高职院校构建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双师型教师由于在企业的技术总负责或项目负责等特殊位置,架起了学校与企业的桥梁, 实现企业与学校“合作、共赢、平台、服务、创新”的良性循环。真正构建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师生共同完成实际工作任务,企业收获廉价的劳动力,收获了效益,师生的劳动成果,为企业创造了效益,企业不排斥教师带学生参加顶岗实习,企业熟悉学生的培养过程,主动接纳熟悉岗位、热爱职业、表现优秀的毕业生,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服务于企业,实现了社会与学校资源共享,互赢互利的良性循环。真正做到将培养人才和企业发展融为一体。对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及就业竞争力具有实践价值。 是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可行性途径。
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并具有相应行业的执业资格,的“双师”型教师,通过引领学生为合作企业在建项目提供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技术服务,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为企业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的实际例子,反映工学结合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作者简介:
孙淑琴 女 高级工程师、副教授;1964年5月, 工学学士;国家注册公用设备师,双师型教师,主要进行教学及暖通方面的工程设计总工程师。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暖通专业构建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应用与研究》―课题编号GG0392(孙淑琴)
【关键词】创新能力 ; 实践能力 ; 产学研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035-01
实践创新是理论联系实践的体现,是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教学活动。电气工程专业与实际联系密切,综合性和实践性要求较高,社会实践能力对于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它既能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又能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深化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对人才需求进一步加大。在信息化的今天,生产单位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高校实施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工科院校的多数学生毕业到企业后实践能力较差,要经过各用人单位的长时间培训才能逐步成长为应用型的高级工程人员。
为切实推行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改善我国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必须改变学生考核方式,加大实践知识的考核力度,从根本上扭转学生的学习观念,因此相应的学习平台必须及时跟进,架起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桥梁,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其措施在于建立开放式电气电子实验室,构建新型实验内容和方法,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理论知识[1][2]。
首先,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有效、自主的实验环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可以增加实验室建设经费,改变实验室现状,建立开放式电气电子实验室,“开放”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时间上定时开放和预约开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实验时间;另一方面是实验内容开放,除了课程要求的实验内容外,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爱好选择做其它的实验项目,还可以参加一些教师的科研活动,接触一些科研课题,也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创意、思考带到实验室来。
其次,充分利用实验室和校园网资源,为开放式实验服务,建立24小时开放的开放式实验室网站,制作网上实验教学预约和预习系统,将同学和指导教师撰写的文档、收集的各种文献资料、制作成品及设计经验等有关资料统一上传到专用的FTP,通过局域网实现资源共享,以便更好地互相联络与实验交流。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离不开专业老师的指导,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验验证遇到困难时,老师的精心指导会让学生学习更上一层楼。因此,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形成适应电气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至关重要。高水平的导师队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导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导师组应由基础课教师和研究方向相近的专业课教师组成,以集体智慧拓宽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导师组”强调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实现优势互补,为学生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塑造一支高素质、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导师队伍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
3.加强学术交流
有输入才会有输出,通过加强学术交流,不断开拓知识来源,有利于学生创新思路的形成。良好的学术环境是产生高质量学位论文、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
(1)学术报告会的形式。邀请国内外专家、教授传道授业,介绍学科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使学生了解本学科领域的新思想、新信息、新动态、通过不同导师之间、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之间进行学术交流、互相学习及不同专业的学生生源交叉,从而协助导师在新的研究领域拓展,为创新型人才提供一片广阔的天地。不同背景的师生通过参与活动、进行相互交流和借鉴,从不同视角审视自己的科研工作,使视野不断开阔、思维不断拓展;通过参加学术报告会,使学生能够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工作,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沟通表达能力,拓宽其知识面。
(2)研讨会的形式。首先确定研讨会主题,其次学生个人或分成小组研讨,最后集体进行研讨,研讨会应定期举行,每次围绕一个主题。在讨论会前,导师根据各专业培养方案,选择某一个学科的前沿问题作为研讨会主题,并指定相关的书籍及资料,让学生在课外阅读并查询与研讨会主题紧密相关的国内外最新文献和资料,了解前任的研究成果和最新的研究动态,然后集中组织讨论。所有参与的不同专业的学生可随时提问、质疑,相互切磋、交流。相应学科的导师则从旁指点,以更深的理论和更前沿的学术视野,启迪学生作更深入的探索和思考。
二、以企业需求为核心,提供学生社会实践平台
1.建立校外合作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建设直接关系到实习教学的质量,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基本上以理论为主,对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没有理性的认识的现状,一方面组织低年级学生到电力系统相关单位实地考察和培训,加深其对课堂上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一方面组织低年级的大学生到变电站、电网公司等电力系统相关单位实地考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深刻理解电力生产、传输、分配等过程中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等。这种模式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展其知识面,使其了解与实践更多的知识,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纸上得来终觉浅、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组织高年级的学生到电力部门进行再生产实习,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加深理解,使理论与实践得到良好的结合。
2.建立创新型的产学研合作基地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产学研合作狭义的概念是指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三方面本着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进行的合作与交流;广义的概念是指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在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和生产活动中的有机结合。”
三、小结
针对目前电气专业学生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本文从教学模式、教师队伍结构和学术交流三个方面提出了改善的措施,同时为方便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应为其建立固定而有效的校外合作实习基地和创新型的产学研合作基地,从而有利于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