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民族文化交流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蒙汉翻译 文化交流 作用
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民族发展,因此,在各民族交往过程中,对语言的理解将成为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伴随着国家间经济、政治等活动的日趋频繁,不同民族与国家的文化渗透与交流得益于翻译。翻译作为不同语言相互转换的重要手段,在民族交往与国家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文化背景以及用语习惯的不同,要求翻译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因此,在翻译中,对于文化差异的正确理解和认知将决定翻译的水准。蒙汉翻译同样需要尊重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因此,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实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
一、蒙汉翻译的民族文化特色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民俗,民风以及民情,构成了一个特有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被和建立,在未形成稳固的生活区域之前,与历史演变相携。伴随着民族与国家的发展,民族文化的日趋完善,为了互通有无,形成了贸易往来,在此过程中,语言的不通促使翻译的出现。在跨文化翻译中,注重民族文化特点,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文化底蕴,对于文化交流以及经济、政治等社会活动往来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我国的成语故事《掩耳盗铃》,故事讲述了一个偷盗的人看中了一家人门上的铃铛,想将它偷取过来,可铃铛在碰触下会发出声音,容易被人发现,于是,这个偷盗的人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掩住自己的耳朵,就不会听到声音了,可想而知,偷盗的人很快就被人抓住了。这个故事的告知,不要做愚蠢而自欺欺人的人。如果对历史文化了解不够深入,那么,很难得出故事背后深刻的寓意。在蒙汉翻译中,译者对于两个不同民族的历史典故、朝代更迭、生活习惯等的了解,将决定着译文的欣赏性和研究价值。
二、蒙汉跨文化翻译的意义
蒙汉跨文化翻译在解决语言障碍的同时,也促使了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在人类语言形成之初,语言就与文化相互依存,这意味着语言的流通也将促使文化的交流。对于不同语言的翻译,在增进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使得不同文化间产生的碰撞,这种碰撞容易激发人们对不同文化的深入研究,由此引发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在蒙汉文化交流中,翻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文化交流的意义上看,翻译对不同语言的构成以及使用条件有了一个全面的阐述,在思维层次上向人们揭示了文化的差异性,同时内在的文化信息又向人们阐释了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以及深远的民族文化,从而实现了文化的互通。在蒙汉翻译中,对于语义的表述以及语法构成的研究,将决定译文的表述是否符合限定的文化背景。例如:对于语法,从宏观的角度出发,译者要从主语和主题两个方面考虑译文的组合。汉语对于动作的发出者或实施者赋予了决定的权利,所以,具有强烈的主导作用,因此,在蒙汉翻译中,确定主语或主题,对于有效完成译文翻译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蒙汉翻译的文化传播功能
在各民族与国家交往中,语言上的交流让人们了解了彼此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以及风俗习惯等,从而使不同民族的文化得到了交流,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促进了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蒙汉两个民族很久以来就建立了友好的往来,在蒙汉交流的过程中,两个民族语言上的互通对于社会活动的友好进行创造了条件。蒙古广阔的草原赋予了那里的人们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生态伦理的思想和民族精神,而汉族则以农耕为主,他们在耕作中收获希望和幸福,对赋予他们生命的土地极其热爱。在汉耕文化中,大儒思想让人们懂得了顺应农节耕作,才能有所收获,这也体现出了顺应自然发展规律的思想。在蒙汉翻译的过程中,两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促使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发生了改变,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民族间的交流更为顺畅,为建立良好的民族关系创造了条件。蒙汉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上的交流,同时也是两个不同民族文化上的交流,对于文化差异的认知,将决定翻译的好坏,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坚持“文化传真”的原则,以构建良好的文化传播桥梁,使蒙汉文化能够相互影响,共同为民族发展贡献力量。
(1)文化的凝聚功能。在不同的文化领域,文化的凝聚功能使得不同的文化具有了相同的文化传播主旨,通过对文化的凝聚使得民族间形成了和谐的发展氛围,对维护民族稳定以及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民族间文化的传播,使得文化不断吸纳新的事物,实现了文化的创新和丰富,在这一过程中,翻译作为重要的交流工具,将推动文化传播向着更为深远的方向发展。从某种角度上看,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相互转换,更是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传真”,所以说,翻译也是文化翻译,也只有这样,翻译才算完成了真正的使命。
蒙汉两个不同民族在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的过程中,建立了良好的民族关系,在社会活动交往过程中,翻译有效地避免了两民族文化差异造成的审美以及理解上的误区,进而突破了交流的瓶颈,使社会活动更为活跃。蒙汉翻译将文化交流变得顺畅,实现了不同民族在某以方面思想上的共通,所以,翻译的凝聚功能对民族核心文化的交流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2)文化教化功能。文化传播的受众者在对文化的感知中逐渐理解并接受不同文化的核心内容,从而自觉遵守该文化的要求,这就是文化教化功能的作用。在跨文化交流中,翻译的目的不仅是让人们理解彼此的语言表述,同时也要让人们对彼此的文化能够认同,进而能够自觉地将该文化带入到自己的生活范围中影响他人,从而使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传播,这也是翻译要达到的最高目标。在蒙汉文化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关注受众者的感知情况,并尽量让其接受文化熏陶,从而达到影响的目的。一般来说,译者要有强烈的文化意识,重视文化差异,才能发挥出蒙汉两种文化的教化功能。
总之,蒙汉翻译作为两个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文化差异有足够的认知,这不仅能使翻译完成基本的作用,同时也能促使两个不同文化相互渗透和影响,从而使接受者能够受其影响并能够自觉接受这一文化的熏陶,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以推动不同的相互交流,为实现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促进贡献力量。蒙汉翻译是凝聚蒙h两个民族的重要纽带,为促进民族间的友好发展,文化的相互交流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十二属相中,猴是比较受人尊重的,因为猴子是贵族。您看,他老人家的名字就是由侯爵与子爵两个爵位组成的。所以,尾巴总是翘着。不过,猴子也有着人类几乎所有的毛病,比如贪吃。有桃子必吃,见好处必捞,看见漂亮姑娘更是要围将上去讨要食品,贪心起来甚至去打捞水里的月亮。生活中与猴子相关的常用语有:“猴吃麻花――满拧”“猴吃蟠桃――满不在乎”和吓人的“杀鸡给猴看”等。也有将猴子与食品连在一起的,比如菌类“猴头”、药材“猴枣”。
但在笔者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与食物相关的猴子,莫过于吹的糖人――“猴吃蜜糖”。
天津吹糖人的小贩,会挑一副担子走街串巷。担子由前后两个木箱组成。前箱下边放置一个小煤炉,炉上放着一只小铜锅,锅内盛有糖稀。木箱上钉着一个H形有孔的木架,吹好的糖人有根竹签撑着,可以插在木架上。这后面的木箱放些煤球、扇炉子的破扇等杂物。
小贩将担子挑到胡同口,放下担子,见有儿童围拢过来,即把后面的木箱移过来当凳子坐,然后将前箱推向前,以便伸手从铜锅里取糖稀。吹糖人的糖稀是以麦芽为料熬制的,吹得时候必须加温,否则硬邦邦的无法吹。吹时,小贩用一根吹管挑出一圈糖稀,根据买糖人小朋友的要求,吹出金黄色的苹果、西瓜、葫芦、小鸟、老鼠偷油、猴吃蜜糖……还有的小贩会在木箱上放一转盘,盘上格中有从简单的糖饼到复杂的龙凤等不同图案的糖人儿,孩子花一样的钱,全凭运气得到糖圈圈或是一条活灵活现的糖龙。
糖人儿分两类,一是用麦芽糖稀吹出来的立体的动物或人物形象。另一种是用小铜勺盛着冰糖稀直接在石板上画出来的糖画儿,粘上小木棍,待晾凉后用小铲一撬即得。笔者幼时最爱的“猴吃蜜糖”是用麦芽糖稀吹出来的。那小贩就是一位心灵手巧的民间艺术家,一团糖稀在他手上捏捏吹吹,瞬间就出现了一个俏皮的猴子,尖尖的嘴,长而弯曲的尾巴,最实惠的是那猴用爪子捧着一个小碗,里面盛着甜甜的糖稀,真是好玩又好吃。上海也有在里弄中走街串巷吹糖人的,他们可以吹出五颜六色的水果和糖人,不过,那种染了色的糖稀有毒,不能吃。现在,街头上吹的糖人因为不卫生,已经很少有人吃了,有些合乎卫生标准的糖艺品会作为装饰物,出现在宴会的菜品碟头上。
大圣的血统
笔者生长在天津南市,是看着连台本戏《西游记》长大的。舞台上锣鼓响处,从后台蹦出一只猴子,连翻筋斗,全场观众顿时喜眉笑眼。再演到孙猴子凭着一根棒子打败了很多凶神恶煞的“大花脸”,更让孩子们看得过瘾。待到上学念书了,才知道舞台上大闹天宫的孙大圣出自吴承恩的《西游记》。吴承恩是中国人,《西游记》是中国小说,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是假想的中国仙境。所以,对于孙猴子是国产的,在幼时的笔者心中,是不容置疑的。
但是,对于孙猴子的血统,博士却有自己的看法,他说:“我总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从印度进口的。”(《〈西游记〉考证》)学者郑振铎先生1934年在《Y偻集・西游记》中也指出:“孙悟空的本身似便是印度猴中之强的哈努曼(Hanuman)的化身。哈努曼见于印度大史诗《拉马耶那》(Ranmayana)里,而印度剧叙到拉马的故事时,也多及哈努曼。他是一个助人的聪明多能的猴子……在印度,他是和拉马同样为人所熟知的。(至于)什么时候哈努曼的事迹输入中国?是否有可能把哈努曼变成孙悟空?我们不能确知。”只是留给了我们追溯考证的一丝线索。
其实在印度,有关猿猴的故事非常多。直到现在,印度古典舞中还保留有猴神协助拉马攻打恶魔的节目。那么,印度的哈努曼和我们的孙悟空是否系偶然的巧合呢?答案是否定的。我国古代佛坛讲经,常有援引故事阐明经义的通例,它最早起源于印度,然后渐及东方,在汉魏时期输入我国。早在三国译出的《六度集经》卷五的《国王本生》的神话传说中,就描绘了人王和猴王率众猴与邪龙搏斗的故事,它是据此敷演光大的《拉马耶那》的前身之一。学者陈寅恪先生1930年在叙有顶生王升天大闹天宫的故事以及《拉马耶那》哈努曼的故事时,认为:“殆因讲说《大庄严经论》时,此二故事适相连接,讲说者有意或无意之间并合闹天宫故事与猿猴故事为一,遂成猿猴闹天宫故事……此《西游记》孙行者大闹天宫之起源也。”(见《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本第二分册)此说是有道理的。
从现有资料看,孙悟空的形象较早出现于宋元之间。现广东省博物馆陈列着一件元代的唐僧取经瓷枕,上面绘有孙悟空手持如意金箍棒的画面,颇矫捷威武。瓷枕上《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皆已齐备,说明当时取经故事已经广为流传。后来,吴承恩之所以能写出《西游记》,是根植于当时社会现实的结果,体现了作者痛恨秦汉以来的专制王朝,寄希望于神魔世界的豪杰之士,来表达“胸中磨损斩邪刀,欲起平之恨无力。救月有矢救日弓,世间岂谓无英雄?”(《二郎搜山图歌》)的创作思想。
在文学研究领域,曾有人因中国神话散亡仅存零星而谓我民族为“不富于想象力的民族”。其实不然。从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夔一足,越人谓之山臊,人面猴身能言。”(见《国语・鲁语》韦昭注)的记载到《吴越春秋》《搜神记》《补江总白猿传》《古狱渎经》《陈巡检梅岭失妻记》等都写过猿猴成精作怪的故事。
可见,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既不是中国猴,也不是印度猴,而是混血猴。这就是民族文化交流的产物。
远赴印度学制糖
那么,我们日常食的糖,其制糖工艺是否也是民族文化交流的产物呢?答案是肯定的。
糖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糖类)、蛋白质等7大类,而碳水化合物中的一个葡萄糖分子在人体内彻底氧化后即可释放出一定的热量(能量),所以食用适量的甜味食物,对人体是很有益的。
在我国的古籍中,“糖”字出现的较晚,最早出现的是“蜜”“石蜜”“饴”等字。蜜指蜜蜂采集花粉酿成的甜汁。石蜜是什么呢?《异物志》说:“交趾草滋大者尽数寸,煎之凝如冰,破如博棋,谓之石蜜。”那么,什么是饴呢?《本草纲目・谷部》:“饴即软糖也,北人谓之饧。” 饧又是什么呢?《辞海》说:“‘饧’,古糖字,亦作 ,后特指用麦芽熬成的糖。”也就是前面我们讲的制作吹糖人的食材。现在我们清楚了,“饴”指软糖,“ ”是“糖”的古字。“饧”字古时泛指糖,后世则专指用麦芽熬成的糖。
那么“石蜜”到底是糖还是蜜呢?这个答案在《唐书》中有:“番胡国出石蜜,中国贵之。上遣使往摩伽池国取其法,令扬州煎诸蔗之汁于中厨,自造焉。色味逾于西域所出者。”原来,“石蜜”其实不是蜜而是糖,这种“取糖法”是我们派留学生去“取其法”而学来的。这样,我国古代制糖技术的脉络就基本清晰了:“蜜”“饴”“饧”我们古已有之,甘蔗却是不知什么时候引进的。
甘蔗这种植物,其原生地似乎不在中国。“甘蔗”这两个字也很可能是音译,因此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写法也就五花八门,《子虚赋》为“诸蔗”,《杖铭》为“都蔗”,《神异经》为“ ”。同时,甘蔗传到中国之后经过长期栽培,品种繁多,应用也各有不同。
季羡林先生在《季羡林人生漫笔》中说,“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张伯希和从敦煌藏经洞拿走的,正面写着一段佛经,背面写着关于印度造糖法的残卷,几经辗转传到了我的手里。”季老惊喜欲狂,啃开了这个硬核桃,解决了学术上的不少疑团。季老考证认为,“糖”这个字在西欧各国语言中都是外来语,来自同一个梵文“sarkara”。这就充分说明了欧美原来无糖,糖的原产地是印度。中国在唐代之前能够自制蔗糖。当时,唐太宗派人到印度学习制糖法,说明印度在制糖技术方面有高于中国之处。中国经过学习后自己在制糖方面“色味愈西域远甚”,如此看来,糖本身虽然是个小东西,然而却驮着长达千年的中印文化交流史。
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是在不断交流中成长的。不能说世界上的文化是由哪一个民族创造的。文明与文化一经发现,人们感到对于他们有好处,就必然会相互学习与交流。可以说,从古至今在世界上还找不到一种文化是不受外来影响的。但是这种交流是复杂的,比如印度的制糖技术是先进的,但也有东学中国的“白糖”(称为“cini”),西学埃及的“冰糖”(叫做“misri”)。如此的文化交流才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宁夏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是经济界、文化界、多个民族的诸多人士相结合的团体组织。在当天的成立大会上,宁夏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会长马骏廷说,促进会其中的一项总则是:“促进宁夏与全国各兄弟省份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宁夏与中东、东南亚各国间的交流。”意识决定行动,旗帜指明方向。可以说,促进会的成立,将是我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结出的一枚硕果。
2009年11月7日,总理在埃及阿拉伯联盟总部发表重要演讲:回眸近200多年来的历史,中国和阿拉伯国家被耽误的历史机遇太多太多了。马骏廷说:“我们有一百个理由、一千个理由振奋起来,加强合作、加快发展,追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而没有任何一个理由可以心存疑虑、踌躇不前。任何对国家、对民族负责任的政治家,任何有抱负、有作为的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人士,都应该清醒地看到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把中国同阿拉伯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向新阶段!”马骏廷说,促进会将大力加强宁夏和全国及阿拉伯各国等穆斯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吸引更多的国内、国际知名企业来宁夏投资发展,参与宁夏乃至西部大开发建设;积极促进宁夏和国内、国际企业界,特别是中东、阿拉伯国家总商会的多方面交流合作;为宁夏各民族企业家招商引资,寻求合作,吸引阿拉伯国家的资金、人才、先进技术等。促进会还将为各民族企业家提供企业与市场信息、政策法规,加强信息沟通和业务往来,为企业‘引进来、走出去’牵线搭桥,疏通渠道。帮助各民族企业家和文化产业,调整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增强抗风险能力。
除此之外,维护各民族企业、文化产业的合法权益是促进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会员企业的诉求,促进会做到积极想办法、出主意,群策群力,积极向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多方的反映、建议,从而深化沟通、协作,努力并切实维护到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协调处置有关的矛盾和纠纷,排除发展过程中的不良干扰。
此外,促进会还将参与当地的公益活动,举办有影响、有层次的经济、慈善论坛,救助、帮扶弱势群体。促进会还将积极与中央、省级媒体沟通,对各民族企业家进行宣传。
“我希望促进会,能够成为各会员单位忠实的亲友、坚实的后盾、贴心的知己。”马骏廷最后表示,“下一步,促进会的全面工作将逐步进入角色,只要是有利于企业和会员发展的,促进会就会放手大胆地进行工作,促进会也会帮助大家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关键词:婚礼;葬礼;文化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Yunnan Ethnic Minorities′ Wedding and Funeral Ceremonies in External Exchanges
CHEN Ping
Abstract:Yunnan possesses varieties of ethnic minorities, with exotic and colorful folk customs, among which weddings and funerals are particular. The rituals, procedures and ceremonies on ethnic weddings and funerals not only show us varied and graceful folk customs but also embody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s. Thus, inheri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se ethnic cultures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our task.
Keywords:wedding ceremony; funeral ceremony; culture
在云南的大部分少数民族中,婚葬礼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事项,往往承载着本民族独特而丰厚的文化内涵。在这些婚葬礼仪中,蕴涵着各民族的社会理想、民族心理、、神话传说以及风俗习惯等。因此,对少数民族婚葬礼习俗的考察与研究,具有进一步了解各少数民族现存或已失传文化事项的现实意义,从而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更准确、更传神地宣传这些少数民族。
一、婚礼习俗文化
(一)传统习俗仪式的展演
少数民族的婚礼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传统习俗,同时婚礼仪式又是这些传统习俗展示的极佳平台。人们借助这一欢乐喜庆的氛围,通过各种形式,将本民族最本质、最突出的特征展现出来。如喝“三道茶”习俗,就是大理白族婚姻礼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三道茶的顺序是一苦、二甜、三回味。因此,新婚人喝“三道茶”的仪式,被赋予了提示新人“生活并不总是甜美如意的,要经历劳动的苦才能更懂得珍惜生活的甜”,以及启示新人甘与苦的交替将伴随着人的一生,到老年方能在回首往事时感悟人生百味的深层含义。又如在部分地区的彝族婚礼中,至今仍保留着娘家人向迎亲客人身上泼水的习俗。这种习俗来自彝族的一个古老的观念, 水是万物之源, 有水始有万物, 才有生命, 才有了人类。透过这一婚俗习惯,我们看到在崇火、敬火的彝族人民心中,水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生命、吉祥和幸福的象征。
(二)教育意义
少数民族的婚礼大多由族中的长者以及专门主持婚礼的人所主持。例如,在丽江华坪花傈僳的婚礼上,东巴(当地人叫“尼扒”或者“毕扒”)在主持婚礼时要唱民歌,他们把本族的源流、关于婚姻的美丽传说,以及男女的感情等内容都融入到歌声之中。于是,许多族人在婚礼喜庆欢快的歌声中,自然而然地了解了本民族丰富的历史传统、起源传说,加深了对本民族的情感与认同感。又如,在普米族的婚礼中,对入席的先后顺序以及就坐的位置,都有十分严格的规定。在这样的婚俗礼仪中,普米人从小就懂得长幼之分,以及尊重长者的传统。由此可见,婚礼为众多少数民族提供了展示各种礼仪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活动的极佳平台,在其喜庆气氛的烘托下, 其感染力是其它活动所无法相比的, 因此, 就成为年轻一辈学习本民族传统的最好机会。
(三)人际关系的协调
“两家联姻,家家帮忙,全村寨热闹”是很多少数民族的婚礼习俗,在婚礼前后,村寨里的许多人都会来帮忙。例如居住在云南怒江大峡谷中的怒族,当某家人办喜事时,除了家族中人以外还有全村的相亲们都会热情地前来帮忙,男的帮着主人家挑挑水、砍砍柴,女的帮着打扫卫生或做一些手工活。其实这种婚俗现象普遍存在于云南的很多少数民族当中。因此,少数民族村寨中的婚礼,往往展现出一幅大家欢聚一堂、纵情歌唱、老友举杯畅饮、陌生人相互认识的热闹景象。这种欢乐、和谐的氛围使得亲戚朋友、父老乡亲们的沟通和交流更加顺畅,联系更为紧密。另外,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省份,不同民族混居现象普遍存在。一个民族婚礼常常会邀请别的民族的朋友参加,这在无形中又增进了各民族间的友谊和文化交流。由此可见,少数民族的婚礼无论在调节亲人之间的关系、不同辈份的人们之间的情感,还是在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友谊方面,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生产和生活技能的传承和交流
婚礼被许多少数民族视为家庭中的头等大事,在他们看来,婚礼办得是否隆重是家庭兴旺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婚礼的准备工作从一年,甚至几年前就开始了,如盖新房, 备嫁妆, 育猪羊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家庭经济实力的展示,也是家庭生产技能的比拼。新娘则要靠一双巧手,为自己准备一套漂亮的婚服。婚服的精美程度,是人们评价新娘手巧不巧、人勤不勤快、能不能干的重要标准。再加之婚服的制作较为复杂,需要新娘子向母亲、姐妹和亲戚们虚心请教,这一学习过程甚至从小就开始了。而造房子、种地、打猎等,则是新郎所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由此可见,少数民族婚礼的筹备过程就是婚姻双方不断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而婚礼中物品的丰盛程度和仪式的热闹程度,则是一种生产技能水平的展示与交流。
(五)宗教文化的传承
笃信神灵与原始崇拜是许多少数民族的共性特征之一。于是在婚礼这一盛大的仪式中,自然贯穿了许多拜神、驱邪的宗教活动。人们希望通过这些宗教仪式,使一对新人的结合能够得到神灵或祖先的认可和保佑。例如大理凤羽白族的婚礼中举行“新房挂镜”仪式,他们相信镜子具有驱邪照妖的功能,可以保佑新婚夫妻平安健康、家庭和睦。另外,在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傈僳族等众多少数民族中,至今仍保留着新娘要跨过火盆、跳过火堆或钻过火门才能进男方家门的原始宗教习俗。这一习俗的由来,一方面源于他们对火的原始崇拜,另一方面则是人们对火赋予了驱除邪魔的象征意义。正是人们这种借助宗教仪式,以保佑新婚夫妻平安幸福的心里诉求,使得各民族的传统通过婚礼这一形式得以展示和传承。
二、葬礼习俗文化
(一)延续气脉
云南少数民族普遍认为,死亡只是人去了另一个地方,而不是真正的消失。他们认为在呼吸停止后,灵魂将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虽然人死了,但他(她)仍将以一种不同的形式存在于人间,并与生者保持着某种联系。如哈尼族丧礼习俗就是这样: 当年长者临终时, 众孝子女必须守候在旁边, 并由孝子通常由长子履行“ 萨策把” 仪式。在哈尼语中, “ 萨” 为气流、气息, 引伸意为血脉、生命,“ 策” 为断开、裂开,“ 把” 为扶住、抬起或端住等。“ 萨策把” 合为扶着让长者咽气, 意译为延续气脉。延续气脉的具体程序是临咽气时, 一名孝子用手竹环抱临终者的脖颈, 稍微扶起让其断气。在元江县羊街乡忙叶村一带的哈尼族山寨, 长者咽气的当口, 孝子要对着死者的衣袖口吹一口气或者与死者嘴对嘴吹一口气。在红河县乐育乡一带的哈尼山寨,孝子用左手拉着左袖口, 等候在老人的旁边, 当他呼出最后一口气的时候, 左手拂过老人的嘴边, 表示把气接过来, 并立即送进里屋, 装入米箩或框子里, 把它珍藏起来。比如, 绿春县大兴镇大寨村的哈尼人称承接衣食的仪式为“ 格朗把”。 其过程是丧牛宰杀以后,无牛以猪代替, 众孝子女围牛而哭, 直至牛粪泄出。若牛粪不泄出, 须月手按压牛腹挤出,众孝子女逐一用右衣襟, 将牛粪连同土灰捧到正堂中的供桌上。
(二)祖先庇佑
云南许多少数民族都会精心选择墓址,因为在他们看来,祖先神灵愿不愿庇护生者,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看埋葬死者遗体的墓址选得好不好。例如,哈尼族就认为,墓址选择得当与否,将从根本上决定生者未来的命运。墓址选好了,死者的子子孙孙就会人丁繁衍、粮畜富足、家道兴旺、蒸蒸日上,甚至能够官运享通。另外,有的少数民族相信,故去的家族先烈具有神一般非凡强大的力量,能够庇佑族员强健、族群兴旺。因此,当族群中的长者离世,甚至已故多年后,族员们仍要为其举行盛大的“武打丧”祭祀仪式。这种仪式既是对祖先亡灵的告慰,更是对祖先亡灵的取悦,它体现了人们希望得到祖先更多的庇护、帮助和保佑的带有功利性的内心诉求。
(三)亲情与孝道
葬礼时三亲六戚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悼念逝去的亲人,因此,葬礼往往是少数民族家族成员的一次聚会。这时的氛围更有利于家族同根一体,抱成一团, 共寻生存意识的形成。而对未成年人来说,葬礼为他们直观展示了今后将立足生息于其间的社会网络。例如,在极其重视血缘关系的古代哈尼社会中,个人必须完全服从于家族和家庭,个人的情感、意志、思想和行为,都必须符合已有的规范,不容超越。在哈尼族地区,孝子在葬礼中必须履行如下仪式:延续气脉承接衣食与好运,填实口含,为亡父母小硷沐浴净身,并将其大硷入棺,参与选择墓址,确定墓址的鸡蛋必须由孝子跪地抛掷。起棺出殡时,孝子跪地, 让棺椁从头顶上方反复通过三次, 或者参与抬棺等等。这样的葬礼仪式,使得哈尼族的年轻人在耳闻目濡中,懂得并自觉地继承了本族的孝道,同时,又获得了强烈的血缘认同感和血缘归宿感。
(四)村落意识
自然村落是少数民族具有全方位功能的社会组织,是管理和协调社会事务的最大单位。自然村落都拥有一块专属于自己的界线分明的土地,和附着于这块土地上的水利和森林等一切资源;以及在同一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全体村民构成一个在根本利益上荣辱与共的共同体的特征。因此,少数民族往往倾尽全村之力共同办理丧事,丧期自始至终欢声笑语不断, 村民们同餐共饮,正可借此调整因长期面向险恶人生所导致的压抑的心境。同样,比如在哈尼族看来, 死者不仅给生者留下衣食,死者的亡灵还要向生者显示种种征兆,以此为媒介向他生前所在的村落暗示村落的前景与命运。鉴此, 解读死者亡灵显现的征兆,以此把握村落的未来是哈尼族葬礼的一项重要的内容。葬礼中反复渲染强调的村落地域共识,在哈尼族地区所具有的积极的社会意义是不容低估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少数民族婚丧礼是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展示,在他们社会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社会的变化,特别是现代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少数民族婚丧礼中的许多传统习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述的功能有减弱的趋势。在相当多的地区,婚礼越来越简单。因此,如何研究和保护少数民族婚丧礼中那些优良的传统,使之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存在并有所发展,是云南少数民族对外交流中值得重视和探讨的项目。
参考文献
[1]郭大烈.云南民族传统文化变迁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
[2]张文勋,等.民族文化学[M].北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杨政业.白族本主文化[M].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
[4]云南民族文化大观丛书[M].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陈萍(1975-),女,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跨文化交际与翻译。
英国馆设计师讲述世博故事的“种子”
文/徐惠芬
英国馆项目的具体负责人,建筑师凯特琳娜・迪恩表示,英国是一个热爱自然的国度。从维多利亚时代开始,英国人对大自然就有异乎寻常的热爱,他们很早就意识到很多植物可以治病。英国的皇家植物园基尤千年种子银行启动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种子保存计划,全世界的各种种子都将被冷冻在地下环境中。基尤千年种子银行的这个计划给了我们灵感,因为我们发现这些美丽的种子,每一颗似乎都在述说一个故事,我们希望能通过这样一个设计将故事呈现出来。
体现英国人崇尚自然的历史文化
“英国馆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建筑,你走进去的感觉会像是走进一座图书馆,光线有点幽暗,你在这里与古老的手稿相遇。我们希望这一刻人们不要说话,而是心怀敬畏,沉思冥想,庆祝我们和自然的和谐相处,这就是这个建筑也被称为‘种子圣殿’的原因。”
凯特琳娜告诉我们,整个设计团队都对1992年西班牙塞维利亚世博会记忆犹新,正是那届世博会,让设计师们开始考虑如何通过一个建筑来展示一个国家。当年的情形是,观众人山人海,却像浮萍一样迷惑,因为不知道该去哪个馆,每个馆看起来都差不多。所以,设计一个自己会说话的建筑,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观众吸引过去,是英国馆设计中面临的第一个挑战。而设计面临的第二个挑战是,要如何来回应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我们开始考虑那些最基本的因素,首先我们想到英国是一个热爱自然的国度,城市史上第一个公共公园1840年出现在英国德比郡,它诞生的目的就是为了体现人类对于自然的珍视。英国有世界上很多伟大的城市,比如伦敦,它是世界上人均绿化率最高的城市之一。从维多利亚时代开始,英国人对大自然就有异乎寻常的热爱,他们很早就意识到很多植物可以治病。英国的皇家植物园基尤千年种子银行启动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种子保存计划,全世界的各种种子都将被冷冻在地下环境中。有趣的是,这个计划中冷冻种子的大楼不在园内,而在靠近伦敦盖特维克机场的一个建筑物中,所以如果人们想看到这些种子,可不太容易。基尤千年种子银行的这个计划给了我们灵感,因为我们发现这些美丽的种子,每一颗似乎都在述说一个故事,我们希望能将故事呈现出来,让观众看到自然是如何影响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这些种子是最简单最有力的介质。”
“最具创意”之馆将不断带给观众惊喜
对于上海观众来说,英国馆的“成长”是一个更为有趣的互动过程,因为早在2007年。英国外交部就曾经将凯特琳娜设计拿到上海,听取观众建议,并根据建议做了调整。而在一项民意调查中,英国馆也被上海观众认为是“最具创意”之馆。
在主体建筑的,英国馆还拥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的露天场所,它被别出心裁地设计为“一张拆开的包装纸”的样子,寓意英国人民将“种子圣殿”作为礼物送给上海世博会。“包装纸”的四个角配合主题,都是被掀起的样子,而它们临空的部分正好可以为观众提供遮风避雨的去处。中间软草做的地面感觉非常柔软,人们可以坐下来,甚至躺在上面。设计师没有在这上面设计道路,因为他们认为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了路。设计师为观众还保留了更多的选择,如果你时间充裕,你可以走过草地,走进英国馆慢慢参观:但如果你赶时间,你完全可以只是走上草地,触摸一下英国馆。从展示的模型中还能看到,在草地四周的下部,通过一座桥,还可以进入到一些更加详尽的展示区,第一个是关于“如今的英国大自然”,第二个空间内将是一些对未来的展示。
阿联酋馆演绎沙漠之国的“魔法”
文/临风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这个大面积土地被沙漠或盐碱地覆盖的国家,总是不断创造着令世人昨舌的城市奇迹。无论是迪拜的七星帆船酒店,还是堪称世界第奇迹的棕榈岛,都更像是在沙漠里上演的“奇幻魔术秀”。
“神奇”和“梦幻”就是阿联酋最拿手的戏法――在沙漠地带建设出令人惊叹、如此繁荣与富庶的城市。而此次上海世博的阿联酋馆。则延续了其一贯的魔法般的精湛工艺以及高超的设计水准。
将“沙丘”搬入城市
这样一幢雄伟的“沙丘”建筑物正是阿联酋国家馆。环绕一周,发现它正是从沙丘那不断变换的形态中汲取灵感的。外形逼真到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观察,你都能清楚地辨识出沙丘的特征。它“坡面”高达20米,微风吹来,你是否感觉到沙的流动7用手去触碰,却发现原来是“魔术戏法”。它表面的不锈钢面板呈现出一种富于变幻的色彩,从不同角度观察,呈现不同色泽,由此来模仿流动沙丘的光感。
为了体现逼真的效果,展馆外部还仿效了风向造就沙丘的特征。向风面将上海的风偏转,并保护半透明的背风面,免受强风和烈日的伤害。展馆履行了太自然沙丘的角色,并用沙丘形式达到了最合乎环境要求的可持久设计。当整座展馆出现在参观者眼前时,人们的注意力被吸引到它那柔光四射的外表,不禁浮想联翩。
穿越浩瀚的沙漠,和海岸相接,这是阿联酋最显著的经历。多少年前,阿联酋的城市奇迹般地在沙地上崛起,2010年,城市中又还原出一片神奇的沙地。这将是多么独特的体验J阿联酋将“沙丘”带到中国来,正想将这令人回味的景观作为一个耐人寻味的地方,来讲述他们的故事。
率先体验沙漠绿洲的奇迹零碳城
早上醒来搭个人快速公交去上班,进入办公室打开用光电太阳能发电的空调,中午品尝再循环水种植和加工的蔬菜色拉,晚上回到家用太阳能海水脱盐分离系统产生的洗澡水沐浴……这一切都不是白日梦。在阿联酋的阿布扎比正紧锣密鼓建造的“零碳城”里,一切都将成为现实。如果你想对世界上首座“零碳城”一探究竟,在阿联酋馆内就可以先睹为快了。
你会发现,阿联酋城市日照充足,太阳能的利用将是“命脉”,“零碳城”中太阳能将无处不在。经过太阳能提供能量的脱盐系统之后,成千上万吨的淡水将被送进千家万户。全智能无人驾驶电动汽车将为城市中的居民提供上门服务――在这里,阿联酋人的日常生活画卷铺陈在你眼前,处处可见能源效率和环保的箴言警语。身临其境般地体验着这一切,人们和阿联酋人共同憧憬“绿色图景”。
依靠自然能源而富裕的阿联酋,深知能源总有耗尽的时候。因此,在能源产业发达、城市迅速发展的同时,阿联酋对环保尤为重视。阿联酋也期望在 上海世博会上,用其独特的方式讲述有关能源利用方面的故事,给世界各地的人民留下深刻的印象。
瑞典馆“上演”电子竞技
文/王铭泽 沈 量
瑞典参与上海世博会的三个主题词是“可持续发展”、
“创新”以及“交流”。电子竞技作为瑞典现代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将在此次世博会亮相瑞典馆,为中瑞两国年轻人的文化交流提供一种全新的方式。
前不久,东方网董事长兼总裁李智平、CPL职业电子竞技联盟全球总裁华伦西亚、华侨城成都总经理张大帆以及瑞典DreamHack总裁雅彭士达共同签署了“2010年CPL全球巡回赛”在中国的承办协议,而位于上海世博园区里的瑞典馆也首次成为这次巡回赛的主要赛场。将电子竞技与全球性的世博会相结合,这在世博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将为参与上海世博会的各国游客带来更多元的文化体验。
两国年轻人的交流新平台
DreamHack总裁雅彭士达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的线下游戏比赛组织,世博会期间,DreamHack将在瑞典馆举办很多以青年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包括电子竞技、数字音乐、数字电影等。其中,“2010年CPL全球巡回赛”将在瑞典馆举行。这个比赛是DreamHack跟CPL一起合作策划,同时也会和东方数娱合作,在世博会举办完了之后,冠军或者前几名的选手都有机会飞到瑞典,再进行全球性的总决赛。此外,除了把中国的年轻人请到瑞典之外,也会把瑞典的年轻人邀请到中国来,以数字娱乐这样的载体作为一个桥梁,让两国的年轻人进行文化交流。当然,这部分不仅局限于年轻人,整个过程当中也将增进两国之间以及姊妹城市之间的交流。整个过程还将采用不同的方式,包括其他的数字文化娱乐手段。
据了解,在瑞典有很多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加入DreamHack,基本上是年轻人自带家里的电脑,并且有一个政策一不准吸烟、不准喝酒、不准吸毒,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健康的大聚会,甚至传闻中瑞典王子都会参与其中。这么多年来,很多年轻人从全球各地赶到瑞典参加DreamHack活动,其中85%到95%都是瑞典和欧美的选手,而在亚洲也有一些玩家参加过这个活动,包括中国的知名选手。历史虽短发展迅猛
电子竞技是数字娱乐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早在1986年,国内的大街小巷就开始风靡各种“街机”游戏,其中以“街头霸王”最为著名,几乎每个地方都有玩游戏高手。但那个年代就算游戏玩得再好,也永无“出头”之日,只会被斥为不务正业,虚度光阴。转眼间到了1997年,电脑已经开始在中国大地上逐渐普及,随之而来的是让很多年轻人爱不释手的电脑游戏。由此孕育出一个全新的产业――电子竞技。爱好游戏的年轻人终于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玩游戏不再是丧志,只要你能成为玩到最高境界的那个人。你不仅将被众多游戏同好“顶礼膜拜”,还将赢取不菲的奖金!随着电子竞技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逐渐产生了不少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大影响力的竞赛组织。如前面提到的CPL以及DreamHack。
电子竞技产业从无到有,至今仅有十多年历史。但这样一个朝阳产业,其发展趋势是非常迅猛的,很多大型的国际电子竞技比赛,归根结底还是附属于全球庞大的游戏产业。由于游戏产业本身的利润是成倍增长的,已经超越了传统电影、音乐及电视等娱乐方式。
20日上午,两岸茶人聚会福州西湖宾馆,举行闽台茶文化交流座谈会。海茶会张家坤会长、福建省人大原副主任林强、庄先高级顾问、专家委员会陈家骅主任、陈光普执行会长、杨祖基常务副会长等领导,福建省主要茶产区企业代表,台湾南投县特等茶王文化协会19名来闽人员一同参加座谈会。会上,刘弘伟理事长建议两岸共同举办“茶王赛”,通过比赛的形式,增进两岸茶文化的交流,促进两岸茶业的共同发展。
座谈中,宾主畅叙茶韵茶缘,探讨闽台深化合作之路,共同弘扬中华茶文化。与会者结合当前闽台茶产业、茶文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以及两岸茶业如何进一步开展实质性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双方认为福建具有茶山面积广、茶品种类多、茶叶生产成本低、市场空间大等优势;台湾则有着技术、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优势,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应进行多形式、高层次、宽渠道的交流合作,相互学习、借鉴经验,优势互补,共创双赢。
在本次研讨会上,台湾代表团重点介绍了台湾特色的“茶王赛”以及台湾茶业小农经营的行销模式。“南投茶叶源自福建安溪,大陆茶市场庞大,将给台湾茶叶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交际民族文化;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162-02
跨文化交际研究近三十年的发展突飞猛进,成绩卓越。许多学者多角度地提出了系统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有关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涵盖了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与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文化交际与翻译、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非语言交际、词汇的文化内涵、跨文化交际与修辞、经贸领域的跨文化交际等。[1]不难看出这方面的研究大都局限于外语教学界,研究的成果不仅数量颇丰,而且已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和普及。然而当今的世界发展需要具有跨文化能力的人才,要培养这样的新型人才不言而喻首先从文化入手。如何使这样的新型人才具有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能力自然也就是跨文化研究的任务和宗旨。
仔细分析跨文化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大都以中西方文化作为比较的对象,却很少涉及一个国家范围内民族、种族及区域文化的差异。众所周知,许多西方国家跨文化交际除了探讨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们的交际活动外,还涉及到了同一国度内部主体民族文化与其它亚文化族群之间的交际问题。
一、跨文化交流的先决条件
所谓“文化”,是指借助于语言文字的运用,以内隐或外显的方式传出的意义,它构成了处于一定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下共同生活的群体的“特殊成就”―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特殊经验、智慧,它体现在可观察到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上,其核心要素是价值观念(包括与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2]从宏观上理解,文化是各民族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和社会活动中积淀下来的成就与经验,各民族文化共同建构了人类文明。因此,民族文化作为人类智慧的共同产物具有一定的共性。这种普遍性和共同性为各民族国家跨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另外,从微观的角度上审视,由于各文化群体、社会群体在各自不同的境域和时代背景下千差万别,因此各民族、种族所积淀的文化成就也就深深地刻上了民族的烙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也就必然存在了。这种各文化群体的差异和民族性决定了跨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必要性。总的来说,民族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各文化群体的互补性,这正是跨文化交流的根源所在。
文化交流就其内在实质而言,一种文化不论历史多么悠久,多么灿烂,如果只限于在同一宗族内流传,其社会价值也不可能源远流长。跨文化交流能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其本质的原因在于,各民族主流文化之间彼此竞争、排斥,具有一定的排它性。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是相对独立、自我演变、充实和完善的。正如法国作家丹纳所说:“一个民族永远保留着他乡土的痕迹……”。但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各种民族文化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在彼此渗透、交融、互补中,觉察到了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所必须克服的弊病,和相对于其它民族文化的优势和劣势。于是文化与文化之间开始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文化在这种优胜劣汰中,一方面不断地捍卫和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同时又不断地吸纳其它民族文化的精髓。可以说,不同文化的相互竞争构成了跨文化交流的必然性。
二、文化的民族性对跨文化传播的促进作用
保持各民族、种族的优秀文化和历史传统拓宽了多元文化的并存空间。民族文化涉及到一个民族的伦理、社会制度、民俗、宗教、哲学、艺术等精神领域和物质生活领域。所以,一个民族文化的实质就是该文化群体的生产、生活方式的经验积累,是人们在各自的地理环境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智慧结晶。不同的民族、种族由于他们的生存空间受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制约,其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方式也千差万别,因此其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都呈现出迥然不同的态势。民族文化的进步与落后只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相对的动态过程。可见,民族文化不可能永远闭关自守,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继承和创新为民族文化创造了生命力。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提升传统文化的意识,也就会逐渐失去了活力。但必须警惕的是西方少数国家试图利用霸权文化强调文化的同一性,这种征服和统治“异族”文化的做法违背了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势必遭到其它民族文化抵制。
当今社会由于人类科技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各民族、种族在生产、贸易、信息等环境之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全球作为一个经济、文化共同体而存在的趋势越来越显著。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日渐削弱,各民族都以空前的开放度和包容度与其它民族展开交流、沟通与融合,不断从独立、封闭、排斥的状态转为相互吸纳文化精髓以谋求共同发展的境界。
文化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全球化在文化领域的深层反映和体现。交际民族文化的发展无疑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交际民族文化主要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种族之间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文化渗透以及文化互补,最终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境域及传统模式的束缚而走向世界,实现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文化的融合的过程。
各种民族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各自的文化渊源。因此,大多数民族几世纪甚至更长时间的文化都是劳动人民从实践当中积累出来的经验,是隐含在一个文化群体内部的思维方式、价值体系、民族精神、、审美情趣等要素的结合。所有这些都是由其多年的经济发展状况,传统习俗,社会生产力所决定的。
同时,民族文化的发展需要注入新的生命活力,需要与其它文化相互交融,而不是文化间的相互排斥。
民族文化应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
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一书的序言中有这样一句话:“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正是由于文化交流,才形成了今天世界丰富多彩的文化繁荣景象。
众所周知,美国社会具有包容性。美国文化的包容性在于,美国容纳了各国文化之精华。美国文化兼容了德意志文化。到美国生活的德国移民带去了德意志文化,美国的德裔人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中把许多德国文化特征融入到的了美国的文化习俗中。犹如许多像汉堡包、啤酒等具有种族特色的食物一样,热狗也是德裔人在美国的即兴之作。美国文化也包容了亚洲文化,美国华人通过各种方式传承中华文明。美国文化还包容了拉美文化,印第安文化等等。而今由于美国文化的开放性,美国文化又被输出到世界各地。在这种情况下,各民族、种族在保持各自的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的同时,又将本民族文化输出到世界各地,吸纳、融合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髓,进而呈现出当前绚丽多彩的文化面貌。因此民族文化发展需要一种宽松的交际环境,要求多元文化共同发展与繁荣。
三、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意义
今天,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文化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跨文化交际变得越来越频繁,提高跨文化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彼此交流与兼容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重新构建使得接触甚少或是毫无接触的民族之间创建一种新的联系―“智力联系和精神联系”。民族文化的封闭态势将逐渐消退,多元文化的并存,世界文化的共享,民族文化的独特性都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相互影响、相互依存。跨文化交际责无旁贷地需要肩负起了这一历史重任。
(一)跨文化交际可以提升民族意识,抵制霸权文化的冲击
现在,不少国家已经意识到,如果不加分析的接受外来文化,盲目地使文化看似多样化,最终将忽视本民族文化的内在价值,阻碍民族文化传承的进程。身处如此波澜壮阔的全球化进程中,捍卫民族文化成为每个社会成员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人类文明的进程各不相同,必然会导致文化交流的不平等,甚至出现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主义现象。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的落后,思想愚钝不开化,以排斥的态度面对异族文化,也会阻碍民族文化发展的进程。但捍卫民族文化绝不意味着要导向“民族主义化”的自我孤立。借助跨文化交际思想所提出的“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行为”方案,使全球化与本土化和谐统一、谋求共同发展。
(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认知、情感、行为诸方面的能力,交际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根据实际情况,去学习和顺应与之不同的文化习惯,并能创造性地处理交际双方之间的文化差异。[4]学习和借鉴异质文化的先进成分,坚决抵制异质文化的腐朽内容,把民族意识融入到全球意识当中,不断地创造出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只有“会同中外,融贯古今”,以宽广的胸襟批判地继承古今中外一切有价值的文化成果,才能很好地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丰富和完善自己。
随着人类共同利益的日渐增加,共识领域的日益扩大,民族文化发展的综合性趋势越来越明显。跨文化交流有助于自己民族文化的存在和繁荣,同时也吸收外来文化精髓,以文化交流促进科技、经贸、军事等其它领域的交流,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这正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根本所在。
作者单位:哈尔滨学院外语系
作者简介:邴(197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和中西文化对比。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论跨文化交际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5:323.
[2]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王小凤.中西文化与英汉熟语比较研究[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4]成中英.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8.
[5]高宝虹.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2.
(一)民族性
民族性是民族文化强区的本质特征。广西地处祖国南疆,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12个世居民族,全区5100多万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37.2%,其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1.4%。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广西各族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富有特色、丰富多姿、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山歌文化,历史悠久的铜鼓文化,别具特色的节庆文化,古老神秘的宗教文化,传奇美丽的民间故事,风格独特的建筑文化,无不彰显着广西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广西被喻为“歌海”,人人爱唱山歌,山歌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美丽智慧、能歌善唱的壮族歌仙刘三姐已成为广西文化的形象化身,昭显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和魅力。在壮族歌圩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让首府南宁成为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以其浓郁的民族性、强劲的现代性、高雅的艺术性备受世人瞩目,影响力越来越大。经过十多年的倾力打造,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与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海国际艺术节一样成为我国三大艺术节之一,蜚声国内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让广西越发流光溢彩,魅力四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的根。广西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广西要建设的民族文化强区是具有“壮乡风格”的文化强区,因此必将在“民族性”上大做文章,下足功夫。建设民族文化强区要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充分发掘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的特色和优势,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推动广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多样性
多样性是民族文化强区的形态特征。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这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广西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把广西建设成为和谐兼容的民族文化强区”,突出“和谐兼容”在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构建和谐文化,就是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全人类、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兼容并蓄,共生共存,创新发展。广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在这块红土地上生活生产,他们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共荣共生,却又保持着各自的民族个性和地域特色。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团结和谐的民族文化。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民间故事、民间工艺品、风味饮食和民居建筑等融会成一幅浓墨重彩的民族风情画卷。这里不仅有以粤文化为主要代表的汉族文化,也有以壮族山歌、瑶族铜鼓、侗族风雨桥等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以壮、瑶、苗、侗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和睦相处、多元共生,形成了文化多元发展的良好局面。这里不仅积淀了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而且融合了魅力四射的都市文化;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还荟萃了东南亚的异域风情。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国—东盟博览会、东南亚美食节的成功举办,彰显着现代都市文化的生机活力和东南亚风情的无穷魅力。民族文化与东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碰撞、相映生辉。
(三)开放性
开放性是民族文化强区的气质特征。《意见》提出要“把广西建设成为具有时代特征、壮乡风格、和谐兼容的民族文化强区,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文化中心、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枢纽以及中国文化走向东盟的主力省区”。加快推动文化“走出去”,提升文化国际影响力是广西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奋斗目标。这表明,广西将以一种更加积极自信的心态和开放包容的胸襟参与到国内、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和竞争中。近年来,广西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个发展平台,更注重并积极地与东盟文化进行广泛深入的文化交流合作,成功举办了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建设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培训中心,开展广西海外“欢乐春节”系列活动,打造“广西文化年”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加强与港澳台文化交流合作,加快广西文化“走出去”步伐。实施文化传播交流工程,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是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工作硬任务,体现了广西文化兼容并包、开放进取的胸怀。
二、民族文化强区的创新性
(一)实施面向东盟的外向型文化发展战略,树立广西文化新形象《意见》提出:“把广西建设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文化中心、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枢纽、中国文化走向东盟的主力省区。”广西比邻东盟,地缘相连,文化相近,在历史上,广西与东盟国家长期保持着文化交流和商务贸易,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如期建成,广西与东盟的文化交流合作更加频繁和密切,这给广西文化“走出去”带来新的机遇。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广西确立了面向东盟的外向型文化发展战略,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充分发挥广西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贸易合作中的“桥头堡”作用,共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合作平台,通过举办“欢乐春节”、“广西文化年”等活动打造广西对外宣传文化交流品牌,不断提高广西文化在国际上尤其是在东南亚国家的影响力。当下的广西文化今非昔比,战略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边缘逐步走向前沿,辐射面将更广,影响力会更大。实施面向东盟的外向型文化发展战略彰显了广西文化博大宽广的胸怀和开放进取的精神,生动展现了广西文化的新形象。
(二)发挥自身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广西文化新品牌广西文化是由世居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不断融合而成,总体上呈现出源远流长、开放兼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多元共生的特征。近年来,广西充分发掘和发挥自身特色文化资源优势,打造了一批文化新品牌。如以传统山歌艺术为基础,融入现代艺术元素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现已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的著名文化品牌,成为广西文化的亮丽名片;以刘三姐文化为创作元素,桂林山水为背景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开创了中国实景演出的先河,打响了广西文化新品牌,2004年公演至今,总票房超过7亿元。它荣获了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部首届创新奖及中国乡土文化艺术特别贡献奖等多项荣誉,被纳入中国文化产业十大经典案例。近年来,广西大力打造具有时代风貌、壮乡气派的舞台艺术精品,推出《碧海丝路》、《八桂大歌》、《大儒还乡》、《妈勒访天边》、《天上恋曲》等一批在全国形成较大影响力精品力作,彰显了广西文化的实力和强度。建设民族文化强区要继续抓好文化品牌的打造工作,要充分发掘和利用本土特色文化资源,努力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文化新品牌。
(三)借助经济强力支撑文化发展,推动广西文化建设新经济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离不开经济的强力支撑。近年来,广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令人称赞的“北部湾速度”让世界瞩目。2008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至2011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已进驻了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铝业、中国电子、中广核电、中粮集团等一批世界500强及国内外知名企业,初步形成以石化、冶金、林浆纸、电子、能源为主的产业布局。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已建成钦州保税港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凭祥综合保税区和北海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成为全国发展最快、活力最强、潜力最大的新增长区域之一。与此同时,西江黄金水道开发建设带动西江经济带快速发展,建成南宁至贵港1000吨级、贵港至梧州2000吨级高等级航道,沿江中心城市形成汽车、机械、冶金、建材及高新技术等产业布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势头迅猛。桂西优势资源开发力度加大,形成铝、锰、有色金属、水能、制糖、红色旅游、农产品加工等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广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区和国家建立北部湾经济区战略定位的有力支持,为推动广西文化建设新,加快实现民族文化强区奋斗目标提供了强力支撑。
三、结语
[关键词]民族文化交流;服饰文化;宋代服饰
在辽宋夏金元时期,我国民众的服饰经过数年的发展和演变,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但总的来讲服饰发展总是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状况、民族间的意识形态、民族生活习惯、国与国之间以及民族与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地域分布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纵观整个中国服装史,我国宋代服饰特点鲜明,朴素之中透露出大气恢弘,肃然起敬之情油然而生,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文化对宋代服饰的影响非常深远,各族人民的服饰文化在战争和迁徙当中都进行了新的融合,因此,民族之间的交流加速了宋代服饰的发展[1]。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宋代服饰吸收了大量的其他民族服饰精华,经过勤劳聪慧的国人不断地吸取其中的精华,使宋代服饰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最终独具特色的东方风格中华服饰:在外观上即完美、厚重、朴素;在设计构思上注重平稳均衡、减少传统的对称,凸显出厚重大方的气质美。
一、宋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交流对宋朝服饰的影响
当我们在谈到谈到宋朝的服饰时,由于程朱理学的正式确立并成为官方哲学统治基础,使封建专制统治制度进一步强化,思想禁锢得到加强,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宋代服饰较之唐代更显得保守,并且高度重视过去传统,而对于民族服饰文化融合的问题和影响则较少的提到具体的意见和建议。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这期间,曾出现了几个政权共存的现象,除汉人赵匡胤建立的宋王朝以外,还有北方契丹族建立的辽王朝,女真族建立的金国,南宋时形成宋金两个政权对立的局面,以及后来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此间还有南方白族建立的大理国,西北有党项建立的西夏国等。各民族间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上的习俗及区域上环境的差异等各不相同,各自为自身的利益而不断进行战争,在战争中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在政治经济领域上不断交流,特别在元朝初期在服饰上有过激烈的矛盾。
二、宋金对峙时期对宋代服饰文化的影响
金朝是我国著名的少数民族女真族建立的王朝,在与南宋对峙数年后,被蒙古军所灭。由于政治等其它因素,在宋朝在与金朝在平时的交流之中多以战争为主,并不像唐朝那样具有开放意识和探索精神,但是双方的交流还是使各自的服饰文化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只是这种交流是通过残酷的战争来进行的,在历史文献宋史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这种民族间的服饰上的交流与战争的胜负有关,往往取胜一方就有权利让失败一方强制改变服饰上的变化。其后,广大人民不愿异族贵族主的压迫而尽行反抗,表现在服饰上就十分明显,就是不愿改换金族的装束,这种斗争终于逼使金贵族主放弃了改俗换装的主张,不得不下令,改变这种强制性的政策,以利于金朝的通知。但在金贵族主的长期高压统治下,在服饰上还是出现了一些变化的,具体表现在服饰的样式上,左衽即是衣服的大襟开在左边,这是其他少数民族与汉族在服式上的重大差别之处。在岳珂《术呈史》中也说:至涟水、泗州都见到塑像刻像皆作“左衽”,并说:此制盖金人为之。”这种左衽制的衣式在山西壁画及砖雕中也可见之,可见宋朝设族的服饰已受到外族服饰的影响,且影响范围租广,同时,女性的发式也都有效学女真的妆式,作束发垂脑的式样,谓之日,女真妆。其传播方式首先在宫廷中仿救,继而遍及全国:又如临安戴茸茸狸帽和窄窄胡衫,也是这样流行起来的,《续资治通鉴》有孝宗乾道四年臣僚言:“临安府风俗,自十数年来,服饰乱常,习为边装,声音乱雅,好为北乐、臣窃伤悼,中原士民,延首企踵,欲复见中都之制度者三四十年却不可得,而东南之民,乃反效于异方之习而不自知,甚可痈也,今都人静夜,十百为群,吹鹧鸪,拨洋琴,使一人黑衣而舞,众人拍手和之,伤风败俗,不可不惩,诏禁之。通过这些文献记载,我们还是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此时的服饰在金朝的统治下有了潜移默化的变化,这就凸显出文化交流特别是服饰上的交流得到了印证,是在强制下进行的。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得知,在宋金对峙百余年中,民族矛盾虽然异常尖锐,但这些都难以阻挡民族文化交流,宋王朝虽然明令禁止,但这些政治措施都难以阻挡其交流的步伐。
三、辽代对北宋王朝的服饰影响
辽代是我国少数民族契丹族建立的王朝。契丹族是生活在我国辽河上游的少数民族,五代初,由于汉族人避乱来到边区,加上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政策,使其很快强大起来,于公元916年建立辽国,并多次南下侵扰中原,由于宋王朝腐败无能,至使最终签定澶渊之盟这一带有去屈辱性条约,这在历史之中还是十分罕见的。至公元1120年,辽朝由于政治腐败最终被金国灭掉。契丹族辽国虽没有命令改装易服,但随着与汉族交流的增加,契丹服装的一些样式也影响到中原地区,尤其对当时的北方居民影响较深,更容易接受这种影响。而北宋官方对此极为反感,曾多颁发市诏书禁止百姓穿用契丹服装,甚至连契丹喜用的颜色的布料都不允许。比如庆历八年诏:禁士庶教契丹服及乘骑鞍辔、妇人衣铜绿、兔揭之类,我们可以看出其中铜绿、兔褐这种颜色的衣服是当时北方少数民族经常穿戴的,而禁止得最严格的,就是被称作”钓垫”的袜裤服装,钓垫,今谓之袜裤,妇人之服也,即现代女子的连,是契丹风俗习惯在当时契丹族极为流行,照宋代社会一般习惯说来,当时就被定为奇装异服,即使是女婢仆人也是不能穿戴的,但根据史书记载虽北宋王朝一再明令禁止却难以凑效,却可推想当时至少在中下层社会已经相当流行,成为一种流行风,甚至影响到社会中上层,所以钓垫用法律限制,其实是怕当时上层社会普遍受影响,而事宴上,上层社会已受到一定影响,所以才一再禁止,除服饰外,当时社会上还流行种种来自契丹新的歌曲音乐,不仅为下层市民爱好,封建统治上层社会也受一定影响,政治法令已经难以阻挡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由此可见,宋代这种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台的发展程度之所以这么快,其原因为:“当时招致降人,杂处都城,初与女真使者往来所致耳,”虽然,从政治上看,宋辽交流的方式主要为索纳贡赋或领地易主,民族矛盾也是相当激烈的,因而民族民间对于互为吸取在开始接触都有抵制情绪,然而,随着长期杂居一处,双方的政治及战争情绪都是挡不住对美观大方服饰的追求,从而使各自的服饰文化都得到了好的发展,促进了民族文化交流,对形成独具特色的东方传统服饰起到了推动作用[2]。
四、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流受到当时客观条件的影响
在当时民族间战乱不断,各民族之间相互的交错居住在一起,民族融合风俗习惯的改变是不可避免的,不是政治法令可以改变的。即这种民族文化交流时代的发展的需要,是任何事物都不能阻挡的,尽管当时的战争异常激烈,而劳动大众对真正的美观事物的追求都是一致的,为了让更具美观的服饰服务于大众,美化当时的时代生活,人们对服饰的追求不仅注重服装实用性,并在民族服饰的交流中更加注重对美观的最求,创造出更加美观大方的服饰,对服饰不断改进创新,而少数民族统治者,在统治汉人居住区时,不但接受了先进的汉族文化知识,同时也把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特色融人了中华文明之中,因此,在宋代,各民族人民由于互相往来密切,从而使各民族的服饰及文化都在互相渗透相互吸收,而使车民族服饰文化不断得到补充和发展,这是由当时历史的客观条件所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历史的必然发展。宋代服装是汉族服饰和少数民族服饰共融的结果尽管宋代的统治阶级极力想完全恢复旧的传统文化,但是宋代服饰仍然是在不断补充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丰富和充实自己的.从左衽服装流行的广度,到女真妆的传播;从铜绿、兔揭颜色的衣服的流行,到“钓垫”装由下至上的普及,无不看出民族文化对宋代服饰的影响,对整个中华服饰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又是交互式的.即不仅少数民族的服饰影响着汉族服饰,而且汉族服饰对少数民族的服饰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契丹族辽国在北方与北朱并峙,两国之间既有尖锐的民族矛盾,又有经济文化上的广泛交流,使得汉文化的影响在辽国的各个领域中表现出来,其中,扛国官员的服制就受到了汉文化的熏陶.辽代官员分南北两班,太后和北班契丹大臣们穿用契丹本族服饰,而国王和南班汉族大臣们使用汉服,即由圆领长袍、玉带和裤、靴所组成。至于女真使者到临安参见南末帝王时,也必外著宋式大柚宽衫袍服,而内则仍穿女真式小袖齐膝短衫。所以宋人笔记说,赵构称其舞蹈可观,以为末官拜舞不好看,闻大臣原因,回答说,宋官服裹外同是大袖,扬手必露肘,所以不美观,至于金章宗定都燕京,采用南朱官服制度后,则在北方昀女真官僚也改成了朱式袍服,所以《大金集礼》记载帝王及呈后出行仗,居多采用宋制,区别不多‘a]。而之后的蒙古族,在统一中国后,热衷于享受汉族社会先进的文明成果,在表着上也向汉人靠拢,服饰日趋华丽。直至元代中叶,元仁宗才在保持蒙古人同有衣冠的基础上,下令中书省规定服色等级,严格了衣冠服饰制度.在唐、宋官服式样的基础上确定了和它们大致相似的冕服、朝服、和公服,可见,这种民族文化交流是相互的,并且对各自的服饰演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末代服装是在汉族服饰和少数民族服饰共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五、结语
以上仅以契丹、女真为倒,介绍了民族文化交流对宋代服饰的影响,由此也引发了一个对当今社会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题:即如何看持民族服饰文化?对待民族服饰文化,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既不能全盘吸收,也不能全盘否定而要采取“拿来主义”,采取“扬弃”,即在创造中吸收,对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既要大胆吸收,又要去其糟粕,做到兼收并蓄。
今天,世界赴在世纪之交,中国也正处在一个全面改革开放的时期,在良好的政治背景下,中国人民的衣着打扮也正在推陈出新,只要我们善于向传统、民族、民间和钋国和先进经验学习,主动进行交流,广收博采,努力探索,大胆创新,我们的服饰就会更具魅力。
参考文献:
[1]党怀兴刘斌.《赵诚先生从事古文献研究五十年纪念文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第219页.
[2]刘驰袁燕.《民族文化交流对宋代服饰的影响》,西安,西北纺织工业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23页.
摘要文化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部分,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表现为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入和吞噬,另一方面表现为各民族文化努力在全球文化中彰显自己的魅力,扩大自己的影响,从而争得一席之地。在这种文化竞赛中,翻译对于促进文化全球化的良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已具有了世界语言的性质,可以充当文化全球化的媒介。在以英语为媒介的互译中,特别是民族文化的英译过程中,最好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尽量保存各民族文化的特色,使文化全球化良性发展。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强势文化弱势文化异化翻译
中图分类号:I046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交通,通讯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全球化的进程日趋加快。经济全球化已成了不争的事实,文化全球化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全球化是全方位的,不是某一个社会领域单纯发展的产物,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它是以经济为中心,逐渐向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领域扩展,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
一文化全球化中的两种趋势
历史和实践一再表明,各国各民族文化长期以来都不是孤立、平行地向前发展,而是在相互往来和相互影响的网形中推进。当今的文化全球化过程,也正是各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和消融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两种趋势。一种趋势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文化全球化,表现为西方现代文化在全球范围的泛化。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占有综合优势,居于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不单单存在于物质层面上,即西方的产品充斥了世界市场的各个角落,而且体现在思想文化层面上,经济的优势赋予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全球化中也处于主导地位,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和优势为西方强国的文化传播提供了锐利的武器,他们凭借信息技术和网络建设的优势,将其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都以文化的方式渗透到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的民众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模仿,并逐步由感性欣赏变为主动追求,逐渐认同、依靠、依赖这种文化理念。这种潜移默化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使民族文化发生无形的改变,出现了强势文化压制、排斥甚至吞噬弱势文化的倾向。这种以文化全球化来取代文化多元化、民族化、本土化,即推行西方文化中心主义,主张用西方文化统治全球,其实质是西方文化霸权主义。
面对这种危机,各种占弱势地位的民族文化如果不积极应对,容易导致民族身份的丧失,给文化认同设置障碍,而民族身份的消解意味着一个民族的失落与沉寂,文化认同不能实现意味着不同文化之间的尊严与品格无法受到尊重。于是产生了文化全球化的另一种趋势――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自豪感驱使着各民族加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保护,对强势文化的“文化帝国主义”的侵略趋势进行反抗,努力在全球文化中彰显自己的魅力,扩大自己的影响,从而争得一席之地。但往往又过分强调文化的民族化、本土化,也就是坚持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主张要维护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否认文化全球化,排斥外来文化的影响。
文化全球化绝不是要削弱和消解各民族文化,更不是让西方资产阶级现代文化称霸于世,而是建立在文化多元化基础上的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沟通、融合、互补。文化全球化的目的是“让世界成为一座百花园”,使世界各民族先进文化万芳竞秀、彼此借鉴、繁荣昌盛。
全球化是各种文明的互动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同各种“中心论”作斗争的过程。文化上的冲突和差异只是人们相互认同的一个开始,随着交流和理解的深化,这种冲突终将被同化和有序化、合法化,最终达成多元共存的争鸣局面,而这也才是文化持久不竭的动力之源。文化所昭示的文明和智慧之光是全人类都渴望的,真正有价值的文化应当是属于全人类的,而只有是全人类的也才能是民族的,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的终极目标都是想要得到全世界的认可,都希望被人类所普遍认可的文明所接受。这是文化全球化的一种理想状态,然而,在当今文化竞赛的两种趋势中,要达到这种理想状态,翻译活动则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和历史使命。
二翻译在文化全球化中的重大使命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翻译活动自不同语言的人们开始交流就开始了,几乎和人类文明一样的久远,是人类文明得以发展的基本方式。跨文化交流是翻译发生的本源,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产物,其本质实际上就是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翻译,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国际间文化相互交融、产业竞争日益严峻的大趋势下,已经从从属的、被动的地位跃升到积极的、自主的地位,具有了文化话语权和文化竞争力的战略意义。
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传播、文化影响力、产业竞争力方面,特别重视掌握话语权,在文化、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生产、传播上占有明显优势。各民族文化,要想在世界文化交流竞赛中继续生存和发展,更是离不开翻译。一方面,要积极的把世界各种文化中的优秀部分翻译到本族文化中,吸收外国文化中的精华,将其与民族文化相结合,在不断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将异质文化转化为自身发展的营养,使之本土化、民族化,让本族文化通过吸取各种文化中的先进因素而得以进化和发展。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对外翻译,加强把本民族文化向外输出的工作,让世界了解自己的文化。这对于处于弱势地位或边缘地位的民族文化尤为重要。即便是优秀的民族文化,如果不走向世界,在这场由于各国综合实力的不均衡而造成文化交流的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压倒性的不均衡文化竞赛中,也会被忽略而逐渐消亡,这既是民族文化的悲哀,也是世界文化的遗憾。
无论是把各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部分翻译到本民族与中,还是在加强民族文化对外翻译,使民族文化走向世界,都必须选择适当的翻译媒体。世界语言有数千种,把本民族语言作品直接翻译成各种语言文本,或者把世界各民族中用各民族语言写成的文本直接翻译成本民族语言文本,的确能更好的保留原文本的风格与特色,是美好的愿望。但是所需要的翻译量、时间和精力是不可估量的,目前各国翻译人才还很有限,在这种加速度发展的现代世界里,能完成的翻译量是有限的,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说要选择一种语言作为翻译媒介,从而大大的减少翻译的负担,更高效地加强世界文化的交流,那么,英语则是可以承担着一重任的唯一选择。
三英语作为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媒介的趋势
各民族语言既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又是民族文化的承载者,都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映着各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产生活状况。各种语言在本质上都是人类用于交流的工具,应当是平等的。但是由于作为语言使用主体的各民族在人口、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发展不平衡,导致了事实上的语言不平等。绝大多数语言为本民族在日常交际中使用,发挥的作用局限于民族内部的交流和文化传承等作用,而有些语言则成为国家、地区乃至世界的共同交际工具,享有相应的经济、文化方面的特权,使得其利益集团在一定层面上形成霸权。在当今的全球化进程中,英语几乎成为了世界通用语言,这既是全球化的一种表现,也进一步促进了全球化的进程。
英语在国际传播中体现出的强势表现为两方面。首先,国际传播中英语强势表现为使用英语的人口数量上。目前,全世界有近3.8亿人口把英语作为母语,约2.5亿人口把英语用作第二语言。而学习英语的人数则更多。英国文化委员会估计,全球正在学习英语的人口大约为10亿,另有15-20亿人口每天使用接触英语。到2050年,全球一半人口会较熟练使用英语。其次,国际传播中的英语强势更多体现在英语的应用范围之中。冷战结束后,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到来,英语在全世界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包括政治、经济、贸易、文化、外交、旅游、通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术研究等。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把英语作为官方性的语言。有85%的国际组织把英语列为通用语言(联合国、欧盟等)。世界上有75%的邮件是用英语写的,80%的出版物和互联网信息都是用英语出版和的。总之,英语已经具备了世界性了。而且,其普世化程度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只能是更广。
在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及其所代表的英语国家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当今全球化形势下,各民族语言及其代表的各民族文化,还必须得借助英语这一媒体来得以生存和发展。
四翻译的导向和方法
把英语当作文化全球化的交流媒介主要是指要加强英语和各民族语言之间的互译工作。特别是各民族语言向英语的翻译工作。各民族文化要进化和发展,必须从各种不同文化中尽可能多地吸取营养,如果要从各种不同语言文化中直接学习,考虑到世界语言之多,对于翻译人才和翻译量需求量之大,是跟不上高速发展的全球化需要的。但如果能从英语中获取所有不同文化中的信息,则对于翻译人才和翻译量的需求将大大减少。要让英语中包含所有不同民族文化内容,首先就要求把各种民族语言文化翻译成英语。而且,一个民族文化,也只有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才能体现自己的身份和价值。从英语所具有的世界性而言,把各民族文化翻译成英语,也就使之走向世界成为了可能。特别是某些濒临消失的语言中的文化,如果不转化成强势语言――英语被保留下来,也可能随着语言的消亡而消亡。反之,即便是在将来的某个时期,某种语言,甚至是某个民族消亡了,其文化和精神还会被保留下来,融入世界文化之中,由人类共享。以英语作为全球文化交流的媒介,就像网络交换机是所有用户终端可以通过交换机而直接或间接的和所有与交换机联网的用户互通信息一样,使各种不同民族语言的文化能通过英语这一媒介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交流,所能节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不可估量的,也使原本两个由于种种原因根本不可能直接交流的个体之间的交流成为了可能。
那么,以英语为媒介进行文化全球化的交流是否会助长英语语言及英语语言所承载的西方文化的霸权主义倾向呢?不一定。语言的本质是一种符号,是人类用来交流的工具。如果要使自己尽可能多地被世界了解,那就应该采用普世性最广的符号来交流。历史已证明,无论是对外翻译还是向内翻译,翻译使民族语言得以丰富和改进、民族文化更加充实、世界文化更加丰富。以中国为例,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的四次翻译,使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高度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现代文化蔚为大观、生机勃勃、繁荣发展的新局面。而且汉语也因四次大的翻译而更加丰富,许多词汇都已成为了标准汉语的一部分。如:社会主义(socialism)、雷达(radar)、维他命(vitamin)、快餐(fast food)、克隆羊(cloned sheep) 等。也正是通过对外翻译,中国文化逐渐走向了世界,并对世界文化产生影响。许多汉语词汇,如:儒教(Confucianism)、道教(Taoism)、磕头(kowtow)、功夫(kungfu)、纸老虎(paper tiger)、阴(yin)、阳(yang)等已被收入英语词典,成为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总之,语言本身是没有政治性的,语言的本质就是工具,这种工具究竟体现为什么,完全在于掌握语言的人的主观目的。
翻译作为异质文化与本土文化交流的主要手段之一,不仅肩负着文化引进,促进本土文化与异质文化交流的任务,同时肩负传播本土文化,继承民族文化的重大历史使命。鉴于翻译对文化的重塑和构建作用,在多元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冲突中,在文化霸权主义客观存在的情况下,韦努蒂的观点非常适合文化全球化中的翻译。从英语翻译成各民族语言,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可以让各民族文化更真实的了解和借鉴异域文化,从而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化。从各民族语言翻译成英语更应该以异化翻译策略为主。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译本在追求目的语文化可读性的同时,一定要保留原作的文化特征,尽量保持各民族文化的特色,以保护民族文化身份,确保文化全球化的正常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元迈:《经济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兼论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年第2期。
[2] 邓红艳:《文化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文化建设》,《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3] 朱耀先:《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翻译》,《学习论坛》,2004年第12期。
[4] 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5] 王治河:《论后现代的全球意识》,《全球化的悖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关键词:多元文化认同散居地区民族文化保护
一、少数民族散居地区民族文化的特点
少数民族散居地区是相对于聚居的并已实行自治的民族地区而言的,在这个地域内,一个少数民族的成员分散地同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交错居住在一起,人际关系多维,社会交往、社会关系复杂,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也因此面临更为复杂的环境。
(一)民族地理边界不清晰,文化交错影响频繁
民族地理边界意指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地理界线。在挪威人类学家费雷德里克•巴斯看来,族群的边界不一定指的是地理的边界,而主要是“社会边界”,但这并不意味着地理界线不重要。少数民族散居地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族共同生活于一个地域内。在居住空间上没有明显的分界线,与其他民族是相互交错居住,民族文化的生存发展空间基本一致。随着各民族成员之间的互动交往互相渗透、互相影响,长期频繁的文化交流会导致文化差异性减退,趋同性变强,要想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难度也比聚居地区要大。
(二)各民族文化主体之间个性与共性并存
在少数民族散居地区,各民族文化主体之间存在很多共同的特征,如,居住在这个区域内的各民族成员面临的外部环境是相对一致的;不同民族的成员们可能耕种着同样的土地、沐浴着同样的地域文化、践行着相同的生产方式等等。当然,在这些共性的背后,各民族也都保留了自己的个性,如语言、服饰、风俗习惯等。虽然他们与其他民族的成员居住在一起,但在本民族内部一般采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交流,有的依然穿着本民族的服饰,保留着自己的风俗习惯。然而,在长期的共同因素的影响下,各民族文化主体的个性能否继续发展,能发展多少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三)各民族文化主体扮演的角色多样化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必然要扮演各种角色。在少数民族散居地区,少数民族成员的身份是多重的,扮演的角色是多样的。以居住在民族村的少数民族为例,他们是属于不同家庭的家庭成员,是本民族的成员,也是该民族村的村民,更是中国的公民。角色的扮演向来不会一帆风顺,在各种社会角色扮演中常会产生矛盾。首先是角色内的冲突,如一个少数民族成员同时承担着上述多种角色,当这几种角色要求的行为规范互不相容时,容易使该角色承担者出现紧张情绪,不知该如何取舍。其次是角色间的冲突。当一个民族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的成员居住时,因其角色规范不相容就有可能导致彼此之间的冲突,影响民族关系。
二、多元文化认同对于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意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分另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它塑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格、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种种行为方式、风俗习惯等。文化认同是指对一个群体或文化身份的认同感,或个体受其所属的群体或文化影响,而对该群体或文化的认可或赞同[1]。文化认同的指标不是人们的自然属性或生理特征,而是人们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由于人们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都是后天的和可变的,文化认同也具有相对的可变性[2]。同时,文化认同也可以是多元的。一个少数民族的成员在同一个时间点上,不仅可以认同本民族的文化,也可以认同他民族的文化,可以认同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同时认同现代文化。随着各民族交流交往越来越频繁,在少数民族散居地区,一元的文化认同即少数民族成员只认同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模式,是不可能也是不可取的,多元文化认同更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长远发展。
(一)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是该民族文化发展的关键
少数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是他们对该民族认同的核心内容,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基本前提。少数民族成员是该民族文化的创造者、享有者,自然也是传承发展该民族文化的主体。文化认同的过程事实上也是人们寻找身份归属或文化归属的过程,是解答“我是谁”“我们是谁”的过程。少数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实质上也是他们对自己所属文化圈的确认,也是少数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主人翁意识的觉醒,而这种觉醒又将为他们发展本民族文化奠定心理基础。“知”“情”“意”是人们在做出某一行为前的心理活动。知,即认知;情,即情感;意,即意志。少数民族成员在做出有关本民族文化的行为时也必定是要经历“知情意”这个心理活动过程,也就是文化认同的过程。即先是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认知,再是对本民族文化赋予积极的正面的情感,最后是努力使本民族文化达到某种发展状态的意志。因此,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少数民族成员传承和发展该民族文化的基本前提,若成员丧失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陷入“文化自卑”的状态,那么该民族的文化将逐渐失去其生存的必要性,民族最终也将不复存在。少数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是该民族文化能否得以延续发展的关键。
(二)对他族文化的认同能为本民族文化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在少数民族散居地区,一个少数民族自然而然地会与周边的其他民族有频繁的交流、互动。在这种散居模式下,任何一个民族都很难让自己的文化独立于一个封闭的体系中,既阻挡不了其他民族文化的进入,也阻挡不了自己的文化走出去。若硬是采取文化隔离,强制本民族成员只认同自己的文化,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那必然会影响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会阻碍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对他族文化的认同,并不意味着对本民族文化的背离。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认同他族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前提,也是各民族在交往中和平相处的关键。通过文化交流,各民族得以了解彼此,并博采众长,不断地丰富本民族的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绝不可能再固步自封的情况下获得发展。
(三)对现代文化的认同,有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
现代化进程以不可阻挡之势改变了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散居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少数民族文化原有的生态环境,也使一些少数民族文化濒临消失。当少数民族文化遭遇现代性,躲避或排斥最终都只能是本民族的文化被强势的现代主流文化慢慢蚕食,正面、积极地去认识、接纳、认同现代文化才是明智之举。相对于现代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是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要发展,必然要走向现代社会,要走向现时代不是传统文化简单的的保存与复兴,更重要的是文化的适应和发展。面对现代文化,少数民族成员要汲取其中的有利因素,为我所用,创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不断繁荣发展。
三、建构少数民族成员多元文化认同的审思
一个主体认同某种文化,是受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部因素主要是指主体认同的内在驱动力,即认同某种民族文化的需要。有需要,文化认同就容易形成。用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说,它可能是主体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交往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少数民族散居地区,多个民族混合分散居住在一起,一个民族的成员可能会因为安全的需要、社会交往等需要更容易去认同其他民族的文化,尤其是主流文化。因而,从内因上讲,散居地区的少数民族成员并不缺乏认同他族文化的驱动力。关键是要处理好对本民族文化认同与对他族文化认同、对现代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
(一)尊重少数民族成员的文化认同选择权
多元化是文化的本性,也是文化发展的趋势。文化的多元,为社会的个体或群体提供了选择的可能。他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某些特定的文化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有的少数民族成员可能会放弃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而去认同另一个民族的文化,最常见的是对汉族文化的认同;有的少数民族成员是既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认同其他民族的文化,多种文化认同并存;也有的少数民族成员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下认同他族文化,而一旦脱离那个特定的生活环境,又转而继续认同本民族文化。无论是上述哪一种情况,只要不损害他人的利益,他们对文化的选择权应受到尊重。文化认同是动态的、可变的。我们不能把其中某个民族的文化作为所有民族文化的代表,强制各民族成员在文化认同上保持一致;相反,我们也不能强制一个民族的成员只能认同本民族文化,将该民族处于封闭、隔离的状态。应将文化认同最终的选择权交付给少数民族成员。他们若失去对文化认同的选择权,无论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发展都是不利的[3]。
(二)提升少数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
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其自身文化传统和内在价值的充分肯定,对其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4]。在多元文化并存、共生的现代社会,不同文化间的冲突与碰撞会越来越频繁,这对相对弱势的少数民族文化而言未尝不是一种挑战。能否让本民族文化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成为多元文化体系中的一元,少数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至关重要。少数民族成员只有充分肯定本民族文化的价值,为本民族文化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才能积极地去传承保护并发展本民族文化。一个民族,若只是少部分成员放弃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转而认同他族文化,并不会对本民族文化的延续造成真正威胁,但如果该民族的大部分成员放弃了本民族的文化,那么,该民族的文化必将走向灭亡。在文化交流日趋开放、频繁的现实面前,我们要尊重少数民族成员文化认同的选择权,同时,我们也依然有必要提升少数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
(三)鼓励借鉴多元文化的积极要素,推动本民族文化创新发展
历史告诉我们,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社会的发展,交流是一个民族获得进步的重要途径。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文化认异”或者多元文化认同的现象,原因在于与其他文化相比,自身的文化存在缺陷与不足,需要向他族文化学习、借鉴。在开放的环境中,一个民族的文化要传承发展下去,必须要在与他族文化交流互动中自觉地以他族文化为参照,客观地审视自身,从他族文化中汲取养分,不断修正完善自己,并发挥自身优势,提高适应能力,推动本民族文化向前发展。同时,任何一个少数民族都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在多元认同的基础上不断寻求本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点,积极创新,提高自身文化的生命力,以获得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黄淑萍 单位:福建省民族与宗教研究所
参考书目:
1.欧阳康:《多元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与文化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2.徐大慰:《巴特的族群理论述评》,《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6期。
3.曾豪杰、王清华:《多民族共聚地区多元文化认同规律及特点分析——以怒江州丙中洛地区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2期。
4.刘卫东、申三、晏佩琦:《中国杂散居少数民族社会学发凡》,文化认同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石。构建多元文化认同,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认同他族文化,认同现代文化,博采众长,与时俱进,或许是少数民族散居地区民族文化保护的一条可行路径。《佳木斯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
中国地大物博,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而东南亚是东西方文明交汇之地,历来有着“文化博物馆”的美称,自古,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就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关系,至今已有2删多年的历史。
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直以来,郑和的故事在东南亚国家广为传唱,有关郑和的文献、文物、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已经成为东南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古代中国南方和东南亚都属于“铜鼓文化圈”,早在2000年前,中国南方与东南亚就已经在铜鼓制作方面展开了交流,双方铜鼓文化相互影响。另外,中国的儒家传统文化对越南以及其他一些东南亚国家的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而生活在东南亚地区的很多华人华侨也深受东南亚文化习俗的影响,甚至被同化,双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而与东南亚山水相连的广西在这方面犹为突出。
首先,广西位于中国南疆,地处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交汇点,是中国与东南亚山水相连的惟一省区,具有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沿海、沿江、沿边的独特区位优势,因此成为东南亚进入中国的门户,也成为中国与东南亚民间及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其次,广西是中国的第三大侨乡,大部分华人华侨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尤其是中南半岛的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因此,广西与东盟国家有着密切的人文关系。
第三,广西的许多民族与中南半岛国家的多个民族是同源异流的关系,双方地缘相邻、文化相通、习俗相近,广西的壮族与这些国家的一些民族在历史上早已有一定的交往,这一民族亲缘关系会为双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合作起到催化促进作用,从而推动中国与东南亚友好关系的发展。
此外,广西与东南亚信息、文化交流已有相当的基础和丰富的途径,已经树立了独特而多样的文化形象,首府南宁更是与东盟国家保持了悠久而友好的文化交往历史。
教育交流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东盟关系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外交流的频繁,中国出现了“东南亚语言热”,同时东南亚国家也出现了 “中国语言热”和“中国留学热”。
由于地理位置上的毗邻、文化风俗上的相通,越来越多的东盟国家学生选择到广西南宁来学汉语、来留学。位于南宁市相思湖畔的广西民族学院,是国家批准对外开放、招收外国留学生最早的高校之一,也是中国东南亚语种大学人才重点培养基地,越南、老挝、束埔寨、泰国等语种人才资源储备丰富。近年来,东盟国家的学生、学者纷纷以自费或互派交换的形式到广西民族学院学习,或学习汉语与中国文化、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或攻读国际贸易与管理、旅游管理、英语、计算机等科专业。作为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广西民族学院不断加强与东南亚国家高校和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从1993年起,学院就在全国首开先河,创造了 “3+1”、“3+0.5” 的培养模式一越南语、老挝语、泰国语、束埔寨语以及对外汉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旅游管理、艺术等本科专业学到三年级时均可到东南亚相关国家留学一年或半年,第四年回国继续深造。除了互换留学生、合作培养外,互派教师、合作科研、合作办学、交换图书教学资料等,源源不断地为中国以及东南亚各国输送了许多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的实践型、应用型外语人才,也为中外友谊搭起了坚固的桥梁。今年3月底,广西民族学院列出了增设印尼―马来语专业、缅甸语专业,建立中国―东盟语言文化交流基地的计划,;隹备大力培养旅游和商贸双语人才,使之成为中国和东南亚文化交流的纽带。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交往的日益加深,以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的举办,汉语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东南亚国家的大学都设立了中文专业,汉语中心如雨后春笋。泰国早在1992年就批;隹了汉语进入中小学外语选修课程,老挝、柬埔寨中小学的汉语教学也十分普及,有些院校还聘请了中国的汉语教师。国外汉语教师们多年来一直为培养本国的汉语人才,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友谊付出辛勤的劳动,中国汉语办为帮助外国汉语教师进一步提高汉语水平,启动了“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 项目、“国外汉语教师来华培训等资助项目。2001年, 国家汉办批准广西民族学院为“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学校”,2002年又批准为 “国外汉语教师来华培训资助项目” 执行学校,既积极配合国家汉办派出教师出国支教,又举办汉语培训班,为越南、老挝、柬埔寨和泰国培训了130多名国外汉语教师,使得他们在提高汉语水平的同时,对中国文化历史、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面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中国和东盟国家悠久的睦邻友好关系,使得人民加强相互交流的愿望非常强烈,从2002年开始,广西国际青年交流学院举办国际青年干部高级研修班,至今已是第三期了。学员来自于东南亚各国,绝大部分是本国青年事务工作者或政府部门年轻的干部,他们在广西进行为期1年的研修,学习汉语、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状况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并且参与到诸如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南宁国际民歌节等重大活动中来,与广西各族青年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交流。这样的青年干部培训班,为中国尤其是广西的青年与东南亚各国青年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交流机会,它将成为中国和东盟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使得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由于同根同源、文化习俗有许多相近之处,许多中国学者、东南亚学者开展了长期的学术研究项目,他们深入彼此的国家进行调查研究,以期探讨双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及发展状况。
艺术交流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艺术交流从来就没有间断过:一些根据中国古典名著或现代题材拍摄的电视剧、电影被翻译、公演于东南亚国家;中国的流行歌曲风行于东南亚一带,许多东南亚普通民众都喜欢唱已经翻译成他们国家文字的中国流行歌曲;中国的民间艺人开始长住在东南亚地区,与当地的民间艺人亲密交流;而东南亚国家的艺术作品也不断被介绍到中国来,比如极具东南亚风情的各种舞台表演及影视剧等;有些东南亚国家甚至通过戏剧表演、出版等方式主动将中国文化引进到自己国家。
广西南宁具有鲜明的城市个性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在促进与东盟国家的经贸活动与文化交流上,南宁市特地打造了一个文化品牌,那就是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的 “东南亚风情夜”。从2002年开始举办的这台晚会,以“乘着歌声的翅膀”的形式,邀请东南亚各国演员登台演出,更注重民族文化摇曳多姿的风韵,不仅让观众领略到了柬埔寨椰子舞、印尼爪哇舞、老挝下寮沙湾拿吉民歌、马来西 亚南洋舞、菲律宾情歌、泰国典雅宫廷舞、越南独弦琴等别样风情,而且以南宁为出发点,与东南亚各国紧密相连,提升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原有的内涵,让更多人了解南宁这个与东南亚交往最便利的区域性中心枢纽城市,以艺术为友谊的纽带,全力打造了广西与东南亚国家文化艺术交流平台。
2004年的“东南亚风情夜”定名为 “风情东南亚――欢聚南宁2004”,这台晚会将注入一批新的元素,主创人员采取边走边收集的方式,请来国内具有国际水平的顶尖艺术家帮忙提炼优秀艺术元素,并与东盟10国的国家级文化机构合作,挑选最具各国特色的节目参加,通过东盟10国的主流媒体把 “风情东南亚”推向世界。同时,会向更广阔的领域拓展,比如举办东南亚时装周、东南亚电影节、东南亚美食节等,从方方面面展现东盟各个国家风情和兴旺发达的景象,让其不仅仅是广西、中国的一台晚会,更成为东南亚、全世界文化交融的一次盛会,开启东方民族文化的新舞台。
由南宁市艺术剧院创作排演的大型广西民族歌舞《美丽壮锦》是促进广西与东南亚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又一舞台艺术精品,也是特地为迎接中国一东盟博览会而献上的民族文化贺礼。它通过艺术形式塑造广西、南宁的新形象,展示广西、南宁的新风貌,以民族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对广西的宣传。整台晚会精选了历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优秀作品,进行重新演绎,力求以更加精美的剧目和富含山韵、水情、乡梦、飞歌4层涵义的创新舞台艺术向东盟各国展现广西魅力,让世界了解更多的广西文化。
为了给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铺垫文化交流的基础,除了将东南亚艺术引进来,广西还将中国传统艺术推出去。最近,广西歌舞剧院民族音乐艺术团受中国驻越南使馆委托,参加了在河内举行的亚欧首脑会议前夕的亚欧艺术节演出,极富广西特色和民族韵味的节目不仅让越南观众兴奋不已,也让在越南的各国朋友大饱眼福。此外,艺术团还在越南中越友好协会组织的中国国庆纪念演出活动中频频亮相,与越南观众进行了亲密的艺术交流。
饮食文化交流
由于民族众多,东南亚各国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各国都有许多独特而美味的菜肴和食品。虽然东南亚国家人民的饮食特点是偏好辛辣食品,但随着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接受并爱上了风味独特的东南亚食品。在广西就有多家东南亚餐厅,如泰国餐厅雨石阁、越南风味餐厅,南宁市第一家包罗正宗东南亚各国美食文化、娱乐、商务、休闲、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东南亚主题休闲会所泰国城等。这些餐厅充满浓郁的东南亚风情,既有让人大开胃口的美味佳肴,也有热情纯朴的东南亚风俗歌舞,以及特地营造的最具东南亚原始生态风貌的人文环境。透过这些诱人美食、炫丽服饰,魅力歌舞,典雅环境,大大加深了广西人对东南亚国家文化的了解。另外,扬名世界的中国烹调在东南亚也同样很受推崇,东南亚各地的华人餐馆都被当地人视为美食餐馆,而当地许多菜肴也是学习了中国菜的烹调技法。
“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线路之一“中蒙俄经济走廊”与蒙古国倡议的“草原之路”不谋而合,为两国的合作交流提供了新平台。在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时民族文化将对中蒙关系稳定向前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以“一带一路”为背景,试论民族文化在中蒙关系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及现阶段面临的困难和出路。
[关键词]
中蒙关系;一带一路;民族文化;内蒙古
一、民族文化在中蒙关系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由本民族全体成员共享的,用于在民族生产生活中进行沟通和交流的价值观念和物化载体的总和①。民族文化在传承发扬的基础上不断变化。但是,作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符号,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不同民族文化内容迥然不同,具有差异性。同时民族文化是由本民族所有成员共享的,从跨国角度出现了不同国家部分成员基于具有相同或者相似民族文化(文化的共性)而产生的文化认同。
(一)相似的民族文化为两国的人文交流奠定了基础
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民族之间差异的重要标志之一,独特的民族文化从根本上决定着本民族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国和蒙古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中国内蒙古和蒙古国的传统经济方式—游牧文化提供了彼此认同的基础。内蒙古与蒙古国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有历史和现实多元联系,虽然随着经济、时代的变迁,文化在继承、发扬中发生了变化,但共同的文化依然使内蒙古与蒙古国有着相似的文化价值取向。在“一带一路”的共建上就有有别于其他国家的历史基础、情感联系和共同利益关系,具有更广阔的合作空间。这就要求发展为我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内蒙古要紧抓发展的时机,主动使民族文化成为加强国际合作的情感媒介。
(二)民族文化是发展国际贸易的重要推动力
虽然经济因素对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决定性作用,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对国际贸易的间接作用日益加强,“一带一路”作为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重要战略,其构想及实施所依托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与沿线国家具有千百年来民族文化交融和认同的深厚基础。民族文化通过影响相关产业的产生和发展,进而影响到国际贸易的内容并最终对国际贸易的规模和格局产生深刻影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民族文化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国际贸易的重要推力,更是对经济方面“劣势”的有效补充。很显然,在中蒙国际贸易中,融入更多的民族文化因素,充分利用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是增强经济交流的有效途径。
(三)加强民族文化交流是民心相通的主要途径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点之一,是建设“一带一路”的社会根基,更是实现双向开放的内政和外交条件。实现民心相通最有效的方法是文化相通,沿线各国人民之间加强文化交流,彼此深入了解才会成为命运共同体。我国的蒙古族由于历史原因和蒙古国有很多传统的交往关系,这必将促进内蒙古与蒙古国间的民族文化交流从而增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理解和信任。民族文化的交流合作包括学术、教育、旅游等多个领域。
二、中蒙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遇到的困难
中蒙关系现阶段以稳定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为主流,但两国之间仍有不稳定因素存在,这使内蒙古在“一带一路”中与蒙古关系的发展遇到很多困难,这种困难主要分为自身因素和国际因素等,具体表现如下:
(一)国内的制约因素
我国是多民族聚居的国家,大部分少数民族、跨境少数民族分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上,这直接决定了该地区历史文化和宗教的多样性。内蒙古属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资源富集但经济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脆弱。在历史上,我国的蒙古族虽与蒙古国有密切交往。“一带一路”使内蒙古成为中国和蒙古国之间夯实双边关系的桥梁和纽带,为内蒙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但在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发出一些质疑之声,认为内蒙古脆弱的环境未做好双向开放的准备和基础,“一带一路”建设会对内蒙古的生态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二)蒙古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蒙古国为内陆国,对外贸易不得不借用中国与俄罗斯的出海口,自然环境恶劣气候不适宜农耕,加之人口数量少导致劳动力缺乏这些客观原因直接导致国内农业发展落后、交通运输不便、过度依赖进口产品、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这些将会制约蒙古国与内蒙古之间经济文化合作交流。此外,一部分蒙古国人民对我国的国情、政策、文化缺乏了解或者有一些错误认识,影响到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交流。
(三)其他制约因素
在全球化形势下,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中国和蒙古国国内和国外环境的变化和与舆论的影响会给两国的交往交流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例如,在蒙古国有些人误认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立对蒙古国不利,会对自主发展造成冲击。目前,中国日益增大的国内能源与资源的渴求与蒙古国开拓市场的需求使中国企业加大对蒙古国的投资,由于部分企业环保意识薄弱、对当地风俗习惯不够了解与尊重直接影响到两国合作效率。
三、发挥双方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一)深化民族文化研究,凝聚发展共识
中国与蒙古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当今时代,中蒙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更是合作上的好朋友和战略上的好伙伴。基于历史和现实,中国和蒙古国应该抛开疑虑、秉承亲诚惠容的理念坦诚相待、包容互助、共同发展。面对不同的质疑声和两国复杂的国情,双方应该继续推进政治、经济、军事、人文等各领域的交流合作。除了高层领导会晤交流,我们更应该重视民间交流,进一步活跃人员往来,继续加强青年、媒体等领域机制流,营造更加有利的社会氛围、增强两国人民之间的信任。在民族文化研究方面,两国学者有很多共同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因此,加强中蒙学者的学术交流,共同开展民族文化研究,促进该领域的学术发展,有利于消除中蒙之间存在的文化隔阂,形成统一的发展意识。此外,我们要大力支持国内学生去蒙古国访学和蒙古国留学生来各个院校学习,让新一代的年轻人了解对方的历史文化,加深彼此的感情,有助于两国人民的情感升级。
(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形象
中国是蒙古国最大的进口贸易国,“中蒙俄经济走廊”不仅为两国带来经济利益,还将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稳定。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并非独角戏,世界上有一些人对中国走向产生疑虑,误解甚至有意曲解中国的发展。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也将推动各国共同坚持和平发展。中蒙合作是要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实现合作双方互利互赢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愿景与行动,我国尊重蒙古国的独立、和,尊重蒙古国人民自愿选择的发展道路。在面对国际社会的偏见、质疑声音时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形象,聚同化异,着眼大局、友好协商,以对话和合作凝聚共识、化解分歧,共同参与国际和地区治理,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夯实两国经济建设中的心理基础。通过多渠道的有效传播不仅能扩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增强城市魅力,还能加强城市的对外开放,吸收多元文化。
(三)文化先行带动民心相通,拓宽交往渠道
丝绸之路经济带涵盖范围广,涉及人口众多,这决定了文化的多样性。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我们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才能打破文化的封闭状态,保持文化的生命力,进而加强两国文化交流,消除障碍,拓宽交往渠道,让交流向多元化发展。内蒙古和蒙古国之间一直保持着友好的经济文化交流,2015年10月23~27日举行的首届中蒙博览会对进一步深化两国商贸伙伴关系,促进两国人民友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在一些城市举办丝绸之路电影节、文化周、国际选美比赛、高层论坛等活动,会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旅游业的发展和范围的扩大,也将带动城市服务业的发展与服务质量的提高。
结语
民族文化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经济一体化的全球发展趋势下,各国、各民族应该、互利共赢,成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中蒙地理相邻、经济互补,中方的市场、资金、技术、通道和蒙方的资源富集优势互补性很强,有许多合作机遇,必将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虽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但合作和友好始终是主流,两国应该合作共赢,互帮互助,优势互补,扩大利益交融,合力推进自由贸易区和互联互通建设,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全方位交流合作,做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内蒙古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将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成为祖国北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者:额尓灯珠拉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兴胜.区域民族经济与区域民族文化的依从理论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0(1).
[2]金炳镐著.民族关系理论通论[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3]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M].人民出版社,2015.
关键词:民族院校;高等教育;国际化
作者简介:姚金雨(1972-),女,侗族,湖北宣恩人,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0)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3-0007-02
我国民族院校是以少数民族为主要对象的民族教育的最高层次机构,以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为主要目的。在当今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中,如何找准切入点和采取有效措施,多层次、全方位、有计划、有目标地参与到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值得研究。
一、我国民族院校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41﹪。民族院校在办学上尊重多元文化、关注教育公平、促进民族融合,在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民族院校形成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办学特色。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维系的国度,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由于种种原因,人类不可能创造同一种模式的文化,而人类创造的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文化,又将他们塑造成了各具不同文化特征的群体——民族。”在我国,民族院校肩负传承民族文化和服务社会的使命,追求满足各民族成员,尤其是少数民族成员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和国家的稳定统一。民族院校已形成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办学特色,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具体表现在:它是中国高等教育培养各民族干部和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是民族问题、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各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中心,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动力,也是维护国家稳定统一的重要力量。
民族院校成为展示我国民族政策和民族教育成就的重要窗口。在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是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发展民族教育事业,这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振兴的根本大计,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大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在富有特色的办学过程中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民族教育的形式和内容,顺利和有效实施了少数民族教育,对世界其他多民族国家有着积极的意义。
民族院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院校与其他普通高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交融,共同构成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其他普通高等院校的发展促进了民族院校的发展,民族院校的发展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的形式与内容。
民族院校成为传承民族文化与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基地。半个世纪以来,民族院校为民族地区和各少数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民族院校依靠特殊教育政策,采取特殊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及各民族人才,传承民族文化,促进跨文化理解和交流,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可以说,民族院已经成为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重要基地。
二、我国民族院校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及意义
1.我国民族院校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后,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不断加强,促使各国高等教育向国际市场开放,同时也利用国际高等教育力量来发展本土高等教育。从国际范围来看,国际化已经成为了评价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维度。国际化促进下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一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当然趋势。通过认识、理念和技术方面的交互,我国民族院校也开始加强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在国内,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力图逐步缩小西部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这也是缩小民族和民族地区之间差距的契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扩大教育开放专门拟订了一章内容。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民族院校国际化是教育开放的重要方向。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全球化和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交流全球化等呼唤民族院校的国际化。一方面,民族院校必须继续发挥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用。另一方面,民族院校也要规划与设计自身的发展,更加明确民族院校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意义。
2.我国民族院校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意义
民族院校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民族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推进我国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需要,是努力缩小与一流大学差距的具体行动。日本教育理论家喜多村和之教授强调高等教育应向三个方向发展:一是能够为他国、他民族所承认和接受;二是能够与外国进行平等交流;三是能够充分对外开放。民族院校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正是将自身置身于整个国际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抓住机遇,以加速自身的发展。
一、跨国民族风情旅游文化价值的交流在中越老等国全面合作关系中的作用
跨国旅游文化和民族风情的交流与展示,有利于中越老三国间在政治与民族方面的往来、合作。处于新时代背景下,中越老关系融洽,三国之间形成了众多的旅游文化交流活动,例如:电影周、相互派送文化艺术团进行表演、中越老三国联合晚会等活动。在诸多行业领域,以不同形式进行旅游文化的交流,凸显出三国的国家形象,在软实力方面获得强化,三国之间存在的部分误解和分歧得以弱化甚至消除,拉近彼此的政治关系,获得一定的认同和信任。
二、关于发挥中越老跨国民族风情旅游文化价值的思索
(一)注重旅游交流文化方面的合作
自中越老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后,旅游跨国民族风情文化交流方面的合作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提高,以利于彼此国家的经济进步和文化价值的凸显。依靠旅游的途径,使民俗风情,文化得到交流互换,让彼此国家人民得到感知。事实上,旅游与文化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旅游活动的开展,让人们体会到不同国家的异域风情,文化魅力,吸引到旅游者的目光,起到对文化传播的作用。而国与国之间不同的文化和民族风情,则对各国游客产生致命的吸引力,众多的旅游景点,名胜古迹,凸显出中越老各自的传统特征,激发彼此国家的人民对跨国旅游之旅充满兴趣,使游客数量增加。
(三)尽快构建三国旅游文化价值交流办事部门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国际关系合作中,跨文化交流尤其重要,为了推广本国语言与文化,不同国家政府部门需要在海外设置旅游民族文化价值交流办事部门,便于不同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和价值欣赏,增强彼此的友好关系,并凸显出民族风情与传统文化。通过在中越老三国当中设置各自的旅游文化价值交流办事部门,以文体比赛、文化展览、艺术节日演出等活动形式,促进中越老三国的文化交流,感受不同国家的文化价值,为中越老三国未来在体育、教育、旅游,语言交流以及文化艺术价值方面的交流合作计划实施奠定基础。
(三)增加大型民族风情旅游文化交流活动开展数量
为了让中越老三国人民了解彼此的民族风情和文化价值,增加大型民族风情旅游文化交流活动开展数量可谓一个有效的方法。可以举办一些较为大型的民族风情旅游文化活动,常见的比如跨国文艺晚会、文化价值交流展会以及旅游文化节等。经过上述旅游文化活动的开展,加强三国间的合作,便于文化的传播。并且文化产业的拓展也此过程获得发展。当然,外交与旅游文化间也存在关联,国家间的外交也常采用文化交流活动的形式进行。所以,开展中越老三国跨国大型旅游文化活动非常有益,可以增进中越老三国间的关系,促进各个领域的合作。
(四)推动三国旅游文化产业的持续化发展
旅游和文化在每个国家中均拥有重要的产业地位,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各种需要,进而通过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含有一定的旅游文化交流价值的相应产品。显然,这两个领域的产业有利于中国、越南及老挝三国在经济、民族风情、艺术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交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中国、越南及老挝等三国人民依靠旅游文化产业兴盛和进步,完成对彼此国家的民族风情和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深入了解,比如:通过名胜古迹,风景区、电影、图书等产品的传播、交流,展示三国的形象,进而产生极大的影响力。针对旅游文化市场的规范和拓展,提升服务品质和产品创新能力,从而让中国、越南及老挝三国人民可以进一步了解彼此的国家民族情感、生活状态以及文化价值等。所以,加大促进中国、越南及老挝三国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力度非常关键。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