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大学生课堂教学范文

大学生课堂教学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生课堂教学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大学生课堂教学

第1篇

关键词:教学;职业素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大批应用型本科院校、众多民办院校应运而生。各级各类高校年年扩招的同时,更应该重视人才培养定位及人才输出质量,社会也要面对因毕业生俱增带来的消化难问题。纵然社会、国家大力拓展渠道,专家、学者进言献策,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形势,深在高校象牙塔中的莘莘学子如何发展自我,身兼人才培养重任的高校和教师如何增强学生职业素养应成为“就业”之问题链上的第一环节。而职业素养的培养绝非一日之功,课堂教学集思想交流,文化传播,应用功能等应该成为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的一个重要载体。

一 职业素养内涵

职业素养是一个人在职业生涯过程中,不断学习、训练和实践的过程及所达到的实际职业素质和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主要有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四大要素。其中,前三项是内化素养,是职业素养中最根本的部分,包含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范畴。而职业技能则为外化素养,即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衡量一个人的时候,企业通常将二者以6.5∶3.5 的比例进行划分[1]。企业更认同的道理是如果一个人基本的职业素养不够,比如说忠诚度不够,那么技能越高的人,其隐含的危险性越大。所以职业素养的高低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

二 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1、人的发展的需要

美国学者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五阶段中,高校教育贯穿第二阶段——探索阶段(15-24岁), 学子们通过学校教育、社团活动、兼职工作等, 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作一番探索。心理学家爱德加•薛恩的职业周期理论更详细地表明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要历经成长期、幻想期、探索期、工作实践期和基础培训期。[2]因此,从人的发展需要来看,高校阶段的大学生不能只片面地吸收专业知识,而应通过必要的职业素养培训,了解职场的行为规范,开发工作中所需要的基本习惯和技能,为未来正式进入职场做好准备。

2、 社会需求

大学生在告别象牙塔走入职场成为完全独立的职业人时,应该具有完整的职业素养。但是事实反映,有些学生面对毕业求职茫然不知所措;有些在面试环节不能展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败北;有些学生在实习阶段表现出职业素养的不足,一方面自己对工作深感不适,力不从心,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该员工有限的职业潜力而遗憾;而员工的诚信,敬业,忠实度更直接影响着职场的稳定性和供需双方的互相信任及欣赏度[3]

课堂教学与职业素养教育的关联性

1. 学习与创新能力

未来社会将是一个信息化、终身学习型社会,企业人才只有拥有自主学习能力和不断创新的精神,才能使企业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市场上才有竞争力。杨福家教授曾说过,今天的大学生从大学毕业刚走出校门的那一天起,他四年来所学的知识已经有50%老化了。因此进入职场并不表示学习过程的结束,更意味着发挥展现自己学习力的开始。为满足新世纪对人才的需要,课堂教学从基础教育到大学教育都经历了一系列教学模式改革。新的教学模式更重视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使学生获得学习策略的指导,逐步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课堂学习不是短、平、快的技能获得过程,它考验一个人的持久毅力和灵活应用各种策略方法的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者对学习所设立的近期的、长远的、大小细节的目标,及由此目标所指引付出的艰辛努力,各种学习策略的融会贯通,及各个阶段所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必会迁移到以后职业活动更广义的学习中,促进个人职业成长,从而更助于形成企业的学习力。

2. 沟通与交际能力

马克思曾说过“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这一社会属性决定了在社会活动中人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只有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才能更好的融入集体,融入社会,才能有效的传情达意,高效的进行管理,解决问题。由团中央和北大联合的《2006 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国内外雇主在选拔人才时越来越重视非专业能力的考察,企业对大学生的基本能力要求中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表达能力排列前三位[4]。现在的学生由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长期高考压力等原因,在进入高校及进入职场表现出或孤芳自赏或不善交际沟通,严重影响其职业发展潜力。Hymes1972年提出的“交际能力”概念,不仅包括对语言形式的理解和掌握,还包括在对何时何地以什么方式对何人恰当使用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现代课堂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从教材话题出发,结合实际设计新颖、思考性强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讨论,各抒己见。请学生们集思广益献计献策,资料的搜集过程、课堂上的讨论交流、课后的整理写作等构成了完整的学习体系。在这些活动中不仅知识得到了训练,更是培养了学生们人际交往的勇气,信心及沟通技巧。

四 结语

优秀的职业素养绝非一个讲座,几节训练就可达到。西门子公司的“人才素质模式”知识、经验、能力三方面中,他们认为能力最为重要。因为提高知识水平、增长工作经验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培养能力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里“能力”就是本文中所指综合的职业素养。应用型大学及高职院校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而课堂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平台,蕴涵人文精神的英语教学担当的不仅是语言的传播,更是人类思想精华的传承。职业素养涵义很广,本文仅从上述三大点阐释语言教学与职业素养教育存在的诸多关联,以期教师挖掘教材内涵,设计丰富的语言活动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做好职业准备!

参考文献:

[1] 杨琳. 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及评价研究[J]. 教育与职业, 2010 (24).

[2] 爱德加·薛恩, 仇海清. 职业的有效管理[M]. 北京:三联书店,1992.

第2篇

1.1形式上多为大班教学,未能体现出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传统学科教学的特色

心理健康的标准不是个体掌握了多少“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而是是否拥有积极的情感体验、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完整与和谐的人格、恰当和清晰的自我认识、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因此,与重视学科逻辑结构和知识体系的传统学科教学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课应是集心理知识的传授、心理活动的体验、心理调适技能的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尤其重视学生的自我体验、分享以及在生活中的实践应用。但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采取的是大班教学的形式,每个教学班包括2~3个行政班级约100余名学生。伴随大班教学的一大问题是课堂互动受限,课堂上教师多以单向的知识讲授为主,将心理健康教育课定位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课,难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式活动以及组织有效的分享讨论,使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活力。

1.2内容上丰富全面但针对性不足,未能就学生发展现状

进行深入指导从内容上看,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涉及的范围是很全面的,包括了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如心理困扰与异常心理的识别、心理咨询介绍等)、自我认识与发展(如自我意识培养、人格发展等)以及各类心理调适能力(如学习、恋爱、就业、压力应对、生命教育等)。这些内容基本涵盖了大学发展阶段个体心理健康的方方面面,提供了从预防、指导到矫正、治疗的多方面知识与技能。然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一般只有32~36个学时,平均到每个主题就2~3个学时,如果每个主题都从基础知识点到活动体验与讨论再到实践应用,各环节都只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很难真正给学生带来触动,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事实上学生心理发展的短板和需求是各不相同的,比如有的学生可能在人际关系方面有更多困扰和需求,而有的学生则在学业或生涯发展方面需要更多的指导,这也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不能仅仅“全而泛”,应做到面与点相结合,在对重要主题领域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发展现状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指导。

1.3设置上课堂教学集中在大一完成,不符合大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

个体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心理也是随情境动态变化的,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学生遇到的典型问题可能存在不同。例如,一般大一新生的问题突出表现为新环境适应困难,难以应对各类变化;大二阶段开始涌现各类人际关系问题、恋爱困扰;大三阶段最突出的问题表现为学业倦怠、迷茫、生涯规划困扰;大四学生则最需要压力与挫折应对、就业困扰方面的指导。可见,心理健康课不是一劳永逸的课程,应伴随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但就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展来看,课程往往被安排在大一进行,只有极少学校还开设了全校范围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选修课,大一之后学生便很难再接触到心理健康相关的学习。这样一方面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习内容与大一学生的发展特点不匹配,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主体缺乏共鸣,难以激发学生的体悟和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当学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有相应的心理困扰和指导需求时,缺乏获得预防和发展性指导的途径,导致大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或疾病症状。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模式探索

基于上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独特作用和既有问题,本文提出发展“面与点相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一方面,压缩既有“面”的普及教育内容,即心理健康基本知识、自我认识与发展以及各类心理调适能力等重要领域的一般知识与技能学习;另一方面,增加“点”的针对性指导,即针对学生心理适应发展相对较弱的领域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在不同领域进行更深入、有针对性的学习。在现有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改进。

2.1基于学生的心理发展现状分班教学,对不同学生群体

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大一阶段除进行传统心理健康重要领域的普及教育外,还应增加基于学生发展现状的针对性指导。实践操作上可基于新生心理健康测评结果为分班教学提供依据。例如教育部组织专家编制的《大学生心理适应量表》,从人际关系适应、学业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七个维度评估大学生在不同领域的心理适应现状。基于测评结果可以将大一新生按照适应困扰最突出的领域进行分班,进而对具有相同适应问题和需求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2根据学生不同发展阶段需求,在其他年级开设心理健

康延伸教育选修课程课堂教学途径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独特作用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需要伴随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除大一以外,有必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需求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延伸教育课程,供有指导需求的学生选修。延伸课程亦属于“点”的指导,是围绕某一具体领域展开的深入而有针对性的指导,以体验活动和讨论小组为主,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通过培训有条件的辅导员、聘请专家讲座等多元途径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 参与 课堂教学

一、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影响因素

1.言语激励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渴望被欣赏是人性的需要。教师在面对学生取得一点成绩时,要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当学生遇到困难或失败时,教师要懂得善于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给予鼓励帮助。同样,当教师满怀兴趣为学生传授知识时,学生应该积极配合,这样才能使教师感觉自己的付出得到支持,有了更高的自信与兴趣投入教学之中。

2.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学生在课堂的言行举止是一种无声的主导。如果学生在课上精神不振,情绪低落,就会给教师留下消极的影响,从而降低教师讲课的积极性。相反,如果学生精神焕发,情绪高涨,教师的情绪也会受到感染。当教师兴致高昂地讲授知识,学生以热情饱满的态度去回应,并积极加入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必然会受到学生影响,会以更加激昂的情绪去传授更多的知识。

3.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想法:“课本上的知识不能漏讲,不讲学生肯定学不好。”整个课堂老师能够不厌其烦,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地讲,但是效果好不好呢?可事实证明学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过分冗长的讲解使学生昏昏欲睡,效率也微乎其微。作为一名老师应该认识到,课堂上自己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学习,教师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而不是照搬书本死记硬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与学生合作、沟通、引导,使学生自觉去练习、参与互动,对自我目标的达成有正确和全面的认识。

4.课后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学生从小受到的教育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大部分学生没有主动积极去解决课堂难点的想法,总是等待老师去主动讲解,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愿意在下课时间单独去问老师问题。一项调查表明,许多学生认为在课堂上提问会不好意思,并且担心占用其他同学的学习时间,会引起同学不满。遇到这样的情况,也是需要老师具有足够的亲和力和耐心去解决的,由于每个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不同,所以老师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消化课堂上的全部知识。当有的学生拿着在课堂上没有弄懂的问题来请教老师的时候,老师需要很耐心,并且认真的为学生解答。这就如同商品的售后部门一样,当商品质量出现问题,售后部门采取很好的服务态度,努力为顾客解决问题时,顾客才会满意,并且愿意下次继续来购买。学生也如同顾客一样,当他有问题来请教老师,教师不会指责他没有认真听课,反而认真讲述,那么无疑对学生也是一种鼓励。

5.师生关系存在问题

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怎么样,直接影响学生是否愿意主动参与该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千万不能因为要树立自己的威信,而对学生保持一定距离,给自己和学生之间设置一道屏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但在课堂之外,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从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到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感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老师交朋友,并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去畅游知识的海洋,与学生一起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必要时出谋划策,而不是作为领导去指挥学生,命令学生。因此教师不必是绝对权威,学生完全可以与教师平起平坐。学生在课堂上无需毕恭毕敬、诚惶诚恐。对比中美课堂教学不难发现,中国课堂的特点是纪律严谨、整齐划一,老师高高在上,而学生必须唯命是从;而美国课堂的特点是自由交流,形散而神不散,老师融入学生之中,大家共同探讨问题。这两种教学的结果是在美国老师亦师亦友,而在中国老师就代表威严,学生在心里就对老师划分了界限,在一些问题上更是对老师产生抵触心理,这种心理的产生也会影响在课堂的参与效果。

二、提升大学生课堂参与率的建议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老师应该使用多渠道、多形式地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展学生个性,强化个人动手能力,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为祖国培养理想的人才,为社会输送优秀的“建设者”。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的一种互动,从而形成师生间的双向交流,实现答疑解惑、教学相长的目的。但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成为教师的独角戏,只有教师单向地输出知识,缺乏学生的参与和师生间的交流。这样的课堂教学其实枯燥无味,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教师也感受不到教学的乐趣。只有从本质上抓住问题,并落实解决,才能彻底改变课堂教学面临的死角。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进而达到“乐学”、“善学”。

参考文献:

[1]朱红.高校学生参与度及其成长的影响机制——十年首都大学生发展数据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