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职能策划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加强教育行政管理职能策划
职能的策划与设计在组织设计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这里的“上”指的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战略任务和目标,“下”指的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结构的框架,即承当各项管理职能的各个管理层次、部门、职务和岗位。
1.加强计划职能策划,增强管理的预见性
计划工作是教育行政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是各级教育行政管理者为有效地使用资源条件、把握发展方向所进行的预测未来、设立目标、决定政策、选择方案的连续程序,是制定计划的管理过程。具体而言,计划职能策划的步骤可以分为七个步骤:①估量机会;②建立目标;③确定计划的前提;④确定抉择的方案;⑤评价各种方案并择优;⑥制定派生计划及相应的预算;⑦计划的执行。
2.加强组织职能策划,注重管理的实效性
工业经济中,教育行政组织结构从机械官僚制占统治地位到特别专案制日益普及的进程,其实就是组织的正式化程度不断降低,等级的垂直分布不断减少的过程,也即传统的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逐步失去市场的过程。
金字塔型的教育行政组织结构有许多弊端:①过度集权化;②组织的中间管理层较多,人浮于事的现象严重;③无法根据工作所需灵活机动地调整组织的营运方向。要克服这些弊端,组织结构就应趋向扁平化。
随着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教育行政效率成为了影响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教育行政组织朝着高效的方向发展,扁平化的组织设计有利于这一目标的达成。①结构精简,组织能轻松上阵。②决策权分散到员工手中,一方面增强了工作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工作人员能自主地根据服务对象的要求,重新配置组织提供的资源,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组织因而既有效率又有效益。③普通工作人员得以摆脱“金字塔”的重负,从工作中体会工作的意义,感受工作的乐趣,并由此激发无穷的创新精神,使工作常做常新,进而营造出整个组织的创新氛围,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3.加强控制职能策划,降低管理的风险性
正如法约尔曾指出的:“在一个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中,控制就是核实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是否符合所规定的计划、所的指示以及所确立的原则,其目的就是要指出计划实施过程中的缺点和错误,以便加以纠正和防止重犯。控制在每件事、每个人、每个行动上都起作用。”控制作为对计划实施的监督和保证,贯穿在计划执行的每个阶段,每个部门,因此,实施控制职能是每一位教育行政管理者的主要职责。
虽然管理对象千差万别,但控制的基本程序是相同的,一般包括三个步骤。①确定控制标准;②衡量实际成效;③分析偏差并予以纠正。
二、关于转变教育行政管理职能的几个建议
1.坚持教育督导“督政”制度,转变教育行政管理模式
教育督导是指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制定的有关方针、政策、法令和法规,对其所属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我国教育督导的主要任务可以概括为两条,一是“督政”,二是“督学”。“督政”是中国教育督导制度的显著特征。教育督导作为一种教育行政监督手段,对下级政府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是教育督导本质和我国国情以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所决定的。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行政管理,基本上是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习惯于命令和布置任务,淡化了监督和调控。在整个教育管理的运作中,“计划”占据主导地位,“指挥”、“执行”环节得到了较充分的强化,而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因而不可避免地出现某些决策上的偏差和执行效果的不理想,也助长了报喜不报忧、弄虚作假之风。开展“督政”,就是为了加强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教育行政行为的监督,以防止和纠正教育行政工作在决策、指挥、管理上出现的偏差和错误。同时,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简政放权、转变职能,许多权力下放到学校,学校办学自扩大,对教育的管理必须从以指令性为主的领导模式转变为以指导性为主的领导模式。实现这个转变,必须在宏观上加强管理,以强化反馈、监督功能为前提。建立教育督导“督政”制度是教育实行宏观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督政”是弥补教育行政管理某些缺陷的有效措施。由于在传统的教育行政管理中,教育部门与同级政府的其他部门之间、与下级政府之间,不是一种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也不是一种隶属关系,因而教育管理中的有些工作,出现“管不到,抓不了”的局面。通过教育督导,代表本级政府行使对教育工作的监督职权,就可以与同级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与下级政府形成一种正常的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从而建立起一种新的教育行政管理秩序,加强对政府相关部门法定的教育工作的监督,督促政府相关部门的教育工作落实到位。2.促进教育行政职能的重心转向提高教育质量
虽从静态的角度看,几乎所有现代国家都行使着较为相同的职能,但是从动态的角度看,由于各国社会和教育发展的时空差异,造成不同时期的国家和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之间教育行政职能的侧重点不同,这也正是教育行政职能历史性发展的重要表现。由于在那些现代化比较早的国家,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由数量到质量、由精英模式到大众模式的过程,从数量上看,发达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数十年前,普遍达到9年以上。如果从普及的角度来看,发展水平则更高。例如美、日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的高中就学率已达到90%以上。因而,教育效能(主要表现为教育质量)的提高就成为这些国家共同关心的首要问题,各国为此在政策上调整了自己的工作重心。美国自从1983年发表《国家处于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质量调查报告书之后,首次全美教育目标的制定、教育标准的全国统一以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中教育质量委员会、全国共同教育目标委员会的成立等改革无一不在强调:在21世纪,美国的教育政策要进行从机会平等到提高效能的重新定位。
3.注重教育行政职能的法制化
在不同国家中,各级政府之间、国家与社会和个人之间的职能、权力(利)划分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是行政化,二是法制化。前者是指这种形式的职能划分缺乏法律基础,任何涉及中央与地方及其他部门之间的权责分工和变动都是以上级政府的单向命令或两级政府之间的讨价还价,因而行政化命令和指示的使用较为频繁,这样也就容易引起摩擦和权责混乱的后果。后者是说这种职能划分有明确和系统的法律依据(包括法定的内容和程序),职能的变动也要以法律的变更为准绳,以使管理有法可依,这不仅可以避免各部门之间的权责混乱和管理的随意性,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教育行政职能作为国家职能的组成部分,它也带有这种形式上的特征和区别。在西方发达国家,随着教育法制化的普及和深入,教育行政职能的法制化也受到重视,如美国、日本等不论是在相关的《宪法》、《教育法》中,还是在专门的《文部省设置法》中,都明确而严格地规定了国家的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及学校在教育事务中各自承担的职能和拥有的权力。这对于教育的长期和稳定发展是必要的。例如,日本的《文部省设置法》首先指出,本法的目的是:明确规定文部省主管事务的范围和权限,确定能高效地完成主管事务的组织,文部省以振兴与普及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学术及文化为己任,是一体化地处理上述事项及有关在宗教方面的国家行政事务的行政机构,为完成前条规定的所辖事务,文部省拥有下列权限。但是,其权限的行使必须遵循法律(包括基于法律的命令)。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进一步明确了教育行政部门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教育法律体系、全面实施依法治教的三项重要目标:转变政府职能。今后政府主要运用立法、拨款、规划、评估、信息服务、政策指导、执法监督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教育进行宏观管理。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创造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保证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规范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和办学行为,保证教育的公正性和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权,维护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加强教育宏观决策的科学研究,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完善教育行政决策和管理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育行政管理队伍,提高管理水平和依法行政水平。不断加强教育法规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教育法律体系。加强教育普法宣传,加大教育行政执法力度。进一步健全教育督导机构,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加强督导检查。
4.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育行政管理队伍
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计划》进一步明确了教育行政部门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教育法律体系、全面实施依法治教的三项重要目标:转变政府职能。今后政府主要运用立法、拨款、规划、评估、信息服务、政策指导、执法监督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教育进行宏观管理。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创造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保证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规范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和办学行为,保证教育的公正性和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权,维护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加强教育宏观决策的科学研究,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完善教育行政决策和管理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育行政管理队伍,提高管理水平和依法行政水平。不断加强教育法规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教育法律体系。加强教育普法宣传,加大教育行政执法力度。进一步健全教育督导机构,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加强督导检查。
三、结束语
转变教育行政管理职能的任务是艰巨的。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应进一步加大学习、研究力度,力争取得更大成果,不断把教育行政管理改革引向深入,从而使教育改革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政策法规选型问题费用问题节水意识
多年来,由于供水企业收费到入户总表而带来的收费“大锅饭”问题一直成为新闻媒体、人大、政协代表及有关领导关注的焦点,人们一直要求供水企业收费到户,国务院379号文件《物业管理条例》第45条要求:“供水企业收费到最终用户”,这表明供水企业收费到户是大势所趋。北方城市因冬季寒冷,不能把水表建在户外,需要用IC卡智能化水表把入户表的读数用信号引出户外,完成“查表收费到户”,让水表信号出户的目的是实现城市一卡通“一卡多用”的目标,为了做到既不扰民,又能保证查表收费到户和按时准确收费,改变传统的查表收费方式,变为先交费后吃水。然而在推行自来水IC卡智能化水表的过程中,遇到许多阻力,不排除阻力,推行IC卡智能化水表的工程是举步维艰,要把好事办好,就必须解决以下工作:
一、出台推行自来水IC卡智能化水表的政策法规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推行自来水IC卡智能化水表不出台政策法规就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因此建设部、省、市都出台相应的政策,否则推行试点就成为空话。
从调查情况看,全国从99年开始试推行自来水IC卡智能化水表,各城市之所以发展迟缓,推行试点始终处于初期阶段与上级部门没有及时出台政策法规有直接关系。
**水司推行自来水IC卡智能化水表已经五年多了,至今在全市92万户居民中只安装IC卡智能化水表4万余户,其中遇到了很大阻力。2002年工商部门查处了哈水司推行IC卡智能化水表,提出罚款15万元,经多方说情,罚款5万元,其理由是推行IC卡智能化水表是好事,但是没有法律依据,属不正当竞争范畴。2003年省物价部门查处哈水司推行IC卡智能化水表,拿出2002年省物价7号文件,把推行IC卡智能化水表列入“乱收费”第6项行列,并下通知,提出罚款和退款。**水司推行IC卡智能化水表属建设部规定的全国试点单位,就这样受到了多处查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建设部、省、市出台推行自来水智能化水表的政策、法规是当务之急,这将给落实国务院379号文件起到关键作用。
二、推行自来水IC卡智能化水表选型问题
当前全国研制IC卡智能化水表的有几百家,各式各样的产品百花齐放,真假难辩,有些厂商通过各种手段、各种门子、各种渠道逼你使用,结果很不理想。如何在推行自来水IC卡智能化水表时做好选型工作?
通过几年的实践,选好IC卡智能化水表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远传通讯双向控制、有线,此产品安装时比较繁杂,成本高;二是远传通讯双向控制、无线,是我们最佳选择。此产品安装简单,成本低,通讯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IC卡智能化水表综合构成,基表是干湿式结合的,数据传感器、控制阀门、电动球阀、控制电路和机具整体抗干扰性强,IC卡暂选逻辑加密,以后选用CPU,机具整体功耗小。
希望建设部、有关部门早日拿出标准,选出部颁标准的产品,减少浪费,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推行自来水IC卡智能化水表的关键是解决费用问题
在推行IC卡智能化水表的试点中,解决费用问题成为关键。有的城市提出了四点,政府出一点,产权单位出一点,供水企业出一点,居民个人出一点;还有的城市先让供水企业贷款把全部费用承担下来,试问将来还款由谁出,利息由谁拿,困难很多。**物价部门有文件“推行IC卡智能化水表不允许向居民用水户收费。”从现实情况看,居民用水户也不能交费,怎么办?我们认为,费用承担应分两步走:第一步,现阶段应做到三条:一是凡城市新建、在建居民房屋安装IC卡智能化水表应打到开发商的建房成本中;二是旧的居民用水户安装IC卡智能化水表应该是政府拿一部分,房屋产权单位拿一部分,供水企业拿一部分,有房屋产权的个人拿一部分;三是享受最低生活保证金的居民用水户安装IC卡智能化水表应由供水企业优惠。第二步,今后凡安装自来水IC卡智能化水表应打到供水企业的成本中,安装自来水IC卡智能化水表的寿命在8年左右。第一个8年现阶段的政策可以做,第二个8年怎么办,第三个8年呢?其二,在首次安装IC卡智能化水表时,要经技术监督部门计量监测,费用约30元左右;其三,IC卡智能化水表每两年进行一次周检,还有养护、维修、跟踪服务等费用更多,现阶段产权单位、用水户、供水企业谁也做不到。因此今后安装IC卡智能化水表应通过价格杠杆的作用,把费用打到供水企业的成本中,产权归供水企业,有产权就折旧,有折旧就有大修、更新、改造、养护、维修、首检、周检、跟踪服务,问题均得到解决,形成良性循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交费方式不同,效果也就不同。
四、推行IC卡智能化水表提高人们节水意识
(一)调研对象及方法为了对学生职业能力需求进行深入的了解,我们以浙江中医药大学为例开展了《营销策划》课程与职业能力匹配度的问卷调查。对市场营销专业在校学生采用随机调查的方法,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6份,有效率为98%。对于营销专业毕业学生们的调查形式主要以网络问卷为主,共发放问卷100份,有效回收90份,有效率为90%。受访的在校学生年级:大一占14.29%,大二占12.76%,大三占34.69%,大四占33.16%。毕业学生的就业范围:民营企业占66.7%,合资企业占11.1%,外资占22.2%。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1、营销专业职业能力需求从问卷结果来看,在校学生认为对营销类岗位来说沟通表达能力、理解创新能力和吃苦耐劳能力是排名前三位的职业能力。毕业学生认为对营销类岗位来说沟通表达能力、理解洞察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是排名前三位的职业能力。两份结果的差异不大,可见在校学生虽然没有实际的营销类岗位就职经历,但对于营销专业的职业能力把握比较准确。2、营销专业职业能力与课程匹配度如前所述《营销策划》作为综合各营销专业职业能力知识的课程通常在高年级开设,我们希望了解营销专业职业能力与课程匹配度。为此我们设计了两个问题,对于未上过该门课程的学生询问其对《营销策划》的感兴趣情况,对于上过该门课程的学生及毕业学生询问其对课程的满意度、职业能力培养的帮助程度。问卷调研结果显示,在校学生中63%的学生表示对《营销策划》的学习有兴趣,但对该课程与职业能力关联有一定了解的只占到59%;在上过该门课程的学生及毕业学生中有86%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对未来职业生涯有帮助,有90%的学生亦认为学习该课程能够有助于促进各类竞赛获奖以及科研能力提高,而竞赛和科研间接对就职带来积极影响,对工作能力提升也大有裨益。3、授课方式与职业能力培养虽然营销专业在校学生和毕业学生对营销职业能力与《营销策划》课程匹配度较为认可,但在具体授课方式上,81.1%的在校学生和77.8%的毕业学生认为传统的《营销策划》授课方式需进行改革以促进学生营销职业能力的培养。相对而言,案例研究法、亲验式教学法、讨论法等授课方式更受学生们青睐。在授课媒介上,62.2%的学生倾向于采用网络课堂的途径,提高互动性。56.8%的学生更喜欢通过网络课堂下载学习资料,提高及时性和自主选择性。
二、提高营销职业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学生有关营销专业职业能力要求的了解程度以往学生们在拿到教学计划时只能看到本学年或者大学期间有多少门课程要学,并不了解课程设置的目的以及与职业能力培养间的关系。虽然有诸多大学开设了各类选修课程,学生按学分制学习,在课程选择上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是倘若学生对职业能力要求一知半解,那么课程的选择和学习将会比较盲目。在本次调查中学生虽对《营销策划》课程感兴趣但对其在营销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却不胜了解。因此,帮助学生首先明确营销专业职业能力的要求至关重要,教学计划并不是面向老师的,更应该面向学生。这并非是要学生来参与教学计划制定,而是要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之前,或者在专业方向选择之前充分了解本专业各课程与不同职业能力的匹配程度,明确学生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在提高兴趣的同时有的放矢地选择课程进行学习,而不是带着模糊的认识盲目的学习。就《营销策划》来说,其核心知识体系是确定策划目标—展开调研—创意设计—方案写作—方案确定—实施评价,相应的职业能力培养包括市场调研能力、理解创意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执行能力等,如在学习前学生就职业能力以及上述匹配度在脑海中有清晰的脉络和框架将更有助于专业学习和职业能力培养。
(二)应用多种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如今的大学生更乐于凸显个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式,不愿被传统教学方法束缚思想,所以单纯讲授法已经逐渐被大多数学生所排斥。案例研究法结合市场实际,以典型案例为素材,并通过具体分析、解剖,促使学生进入特定的营销情景和营销过程,建立真实的营销感受和寻求解决营销问题的方案,凸显了案例教学的特色与团队学习的重要性;讨论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学习;亲验式教学法即通过设计与课程有关的游戏,使同学们在游戏中体会课程的相关知识,从而让知识点更加深入人心。这三种教学方法都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更能适应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要。不仅传统教室和实训室可以开展上述教学方式,运用现代网络技术,突破教学的时空限制,可以将不同教学方式整合并提升。无论是市场调研、创意设计,还是方案写作、方案确定,越来越多现实中的营销策划步骤需要借助网络平台实现,沟通交流和策划方案的实施也逐步采用虚拟的方式来完成。在学习中直接通过网络平台不仅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更可以做到学习与现实场景的无缝链接,为职业能力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