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人际交往的建议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于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若干建议,其着眼点是成人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在环境中创造机会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幼儿期,与家庭成员、同伴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是幼儿获得人际交往技能的主要途径,幼儿通过观察学习、模仿和亲身实践获得了那些对人的一生都起重要作用的人际交往技能。
教师在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教师可以直接与幼儿发生互动,帮助幼儿在同伴交往中获得相应的技能;教师可以在与幼儿的直接交往中示范良好的人际交往行为,让幼儿观察学习必要的交往技能;教师还可以与家长协商,有时甚至可以指导家长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那么,教师在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中可以采取哪些策略呢?
一、给予幼儿与同伴交往的空间和时间
幼儿期的同伴交往是儿童获得社会交往技能的重要途径,幼儿与同伴有着相似的年龄和心理发展水平,更乐于和易于接受同伴的影响,因此同伴交往对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幼儿园是幼儿人际交往的重要场所,在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中,幼儿之间或主动或被动地发生着相互作用。正是在这种交互作用中,幼儿一方面可以以亲历学习的方式发展其社会交往行为,尝试、练习自己还不会的社会交往技能和策略,并根据对方的反应作出调整;另一方面,幼儿有了观察学习的机会,可以在与同伴交流、协商和讨论中观察同伴的反应,并采择那些有效的行为方式作为自己模仿的对象。
有学者通过观察4~6岁儿童在幼儿园的交往行为,发现同伴间的充分交流往往能带给儿童精神上的愉悦与放松,从而使儿童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更大的热情与耐心。但是,现在幼儿在幼儿园中,自由而充分交往的机会与时间并不是非常多,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几乎都被严格规定,甚至连活动之间的转换环节都是精心设计好的。无论是高结构的集体教学活动,还是结构化程度较低的区域活动,儿童几乎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某些既定的目标,这就造成许多教师卡着钟点在进行各个活动,而忽略了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交往的时间。鉴于此,教师在设计一日活动时应该将幼儿同伴交往视为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留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如下两方面人手。
第一,加强游戏活动,尤其是自由游戏。不同的学者曾经对幼儿园同伴交往发生的环节进行过统计,几乎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即幼儿与同伴交往的行为在游戏中发生得最多。在游戏中,幼儿要相互协调、商议,制定游戏规则,然后分工合作,遵守共同制定的规则,努力完成游戏。在游戏中,幼儿还会面临各种问题,甚至发生人际冲突,这些都为幼儿提供了人际交往的平台。现在幼儿园虽然非常重视游戏,但是大部分游戏活动偏重教育功能,并且有着与主题活动相关的预设目标,教9币在游戏中的主导性十分明显,从游戏的目标、内容到形式都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这种游戏忽略了幼儿的自主性,从而导致幼儿在游戏中遇到问题时首先向教师求助,而不是与同伴商量解决。而且幼儿园中大部分游戏的时间都比较短,幼儿间往往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相互交流、协商与调整。幼儿应该是游戏的主体,教师要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充分的人际互动,要相对淡化游戏的教育目标,因为游戏从本质上说应该是没有外部目的的,是受儿童内部动机驱使的。
第二,延迟干预,给予幼儿自主解决人际交往问题的机会。在同伴交往中,幼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同伴不遵守游戏规则,等等。教师每天都会观察到若干幼儿与同伴交往的问题,也会遇到幼儿状告同伴的情形。许多教师为了防止幼儿同伴间矛盾激化或者出现攻击性行为,往往会急于干涉,试图将人际冲突解决在萌芽状态。其实,幼儿间的大部分冲突都是他们自己可以化解的,而教师的介入有时反而会起消极作用,因为幼儿会慑于教师的权威而听从教师,不去寻求用自己的方式处理问题,从而失去学习交往技能的机会。那么,面对幼儿同伴交往中的人际矛盾,教师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呢?儿童心理学家Kostelnik提出了幼儿园教师冲突协调模型的理论。她认为,教师观察到幼儿之间发生矛盾时,应该耐心观察,不急于干涉,如果幼儿花了很长时间来讨论如何解决矛盾,或者开始制定规则来解决问题,那么教师只要在旁边观察即可,不需要介入,而且教师应该留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只有在观察到幼儿之间的矛盾激化或者开始出现攻击性行为时,才是介入干预的时机。但是,教师进行干预不是为了给幼儿答案。教师首先要平息幼儿激动的情绪,然后了解每个幼儿的想法,最后提出可供选择的解决问题的若干方法,让幼儿自己对选择何种方法达成一致。这样的干预才是有效的,才能为幼儿提供发展同伴交往能力的空间。
二、帮助幼儿掌握人际交往原则和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
幼儿社会性发展离不开成人的言传身教,其中身教尤其重要。教师作为幼儿成长环境中的权威,其一言一行都对幼儿起着示范作用。教师的人际交往行为是幼儿模仿的对象,在某种意义上比教师的“说教”对幼儿的影响更大。教师要注意言传身教,帮助幼儿学习与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原则和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
第一,帮助幼儿学习与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原则。根据幼儿认知、语言与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水平,悦纳、互利和自愿应该是幼儿在入际交往中首先要学习并遵循的原则。悦纳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原则。人际交往始于个体间的接纳、肯定、支持、喜爱,教师应当教育幼儿,当别人对自己表示友好时,要作出“应答”,而这种“应答”得到强化后,会刺激交往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这有利于幼儿更进一步的交往关系的建立。同时,教师还应当鼓励每个幼儿尽力看到同伴的优点,并且身体力行。人际交往中另一个重要原则是互利原则。研究者很早就发现,学前儿童选择同伴一起游戏的最显著标准是相似性,即选择那些认知技能、社交性格、动作发展都与自己比较相近的同伴。第二个标准是互补性,即选择与自己发展水平相似、优势项与自己互补的同伴做朋友。这两个常用的同伴选择标准显示出幼儿人际交往的主要目的是互利。在幼儿园我们经常能听到教师对某个幼儿说:“班级里所有孩子都是你的好朋友。”其实,这种把朋友强加给孩子的做法并不被幼儿接受,因为人际交往还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自愿原则。现实中幼儿对于自己愿意交往的对象有着选择性。仔细观察幼儿,不难发现,幼儿在一段时间内喜欢和某几个幼儿一起玩,形成亲密的同伴关系。教师强调幼儿之间要相互喜欢,出发点是好的,但事实上喜欢一个人是一种情感体验,是很难被强迫的。教师应该允许幼儿有喜欢和不喜欢的人,与此同时可以帮助幼儿学习如何与自己不是那么喜欢的人友好相处。教师在教育幼儿遵守这些人际交往原则时要以身作则,实践这些与人交往的信条。
第二,帮助幼儿学习与掌握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教师要教给幼儿人际交往技能,自己必须先掌握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并在适宜的时机展示给幼儿,供幼儿模仿。下面就列举一些适合幼儿园教师的人际交往技能:(1)接纳、欣赏和赞美。人际交往中的3A技巧——接纳(Accept)、欣赏(Appreciate)和赞美(Admire),其实就是人际关系的剂。(2)动作与姿态。人们的一举一动都能体现特定的态度,表达特定的含义,而这些含义不但成人能够感受到,幼儿也可以本能地觉察到。例如,一个人在倾听时如果身体略微倾向于对方,表示这个人对对方说的话很感兴趣;相反,如果身体后仰或侧转则会让说话者感到不受重视。在幼儿说话时,教师如果侧过身体,那么幼儿就会感到教师不耐烦。(3)交谈。一次成功的交谈不仅取决于交谈的内容,更取决于交谈者的神态、语气和动作等。无论是和幼儿还是和周围的成人,教师在交谈时都要表示自己的友善之心,不能居高临下,同时还要避免长篇大论,否则容易给听话者带来压力和不受尊重的感觉。(4)倾听。教师常常教导幼儿要耐心地倾听他人说话,其实倾听的技巧不仅要耐心,还要作出适当的反应,如表情自然,经常与对方交流目光,适当地点头以示赞许,或是用微笑来表示自己很乐意倾听。这样,别人才更有信一心继续讲下去。
三、帮助家庭形成融洽的亲子交往氛围
亲子关系是人一生中的第一个人际关系,其重要性不言自明。然而,许多家庭中的亲子交往并不尽如人意,幼儿园教师常常会遇到家长来求教:“老师,我孩子在家怎么怎么不听话,你说我该怎么办?”其实,帮助家庭建立融洽的亲子交往关系,也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工作。
第一,教师必须认识到家庭在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并与家长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许多研究都表明,学前儿童的社会性教育最重要的基地是家庭,幼儿园只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合作者,当家庭与幼儿园建立起彼此尊重、相互合作的关系时,幼儿的社会性教育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有些教师常常抱怨:“为什么我在这个孩子身上花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但他还是不能和其他小朋友和睦相处。”其实,这种抱怨反映出教师没有考虑到家庭在幼儿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因为如果家庭中没有好的人际交往氛围,那么仅靠教师的干预也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的。教师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改善家庭亲子交往的氛围,对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二,教师在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多提建设性意见。一项针对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调查显示,家长对教师指导作用的满意度不是很高,认为教师的批评性意见太多,而建设性意见太少。例如,一位家长因孩子依赖性强而苦恼,询问教师该怎么办。教师认真倾听,并不时发表评论,告诉家长这种做法不对,会剥夺孩子独立的机会,那种做法不适宜,会造成孩子不自信。在整个谈话过程中,家长对教师的分析连连点头称是,可是回家后仍然不知道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下面摘录一段香港学者李中莹有关亲子交往技巧的论述,教师可以借鉴这些理念,并依据不同家庭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传达给家长,以帮助家长更好地进行亲子交流:(1)少一些长篇大论和说教,多一些简短句子。(2)少一些埋怨(如“都是你不好,你本来就不应该”),多一些用“我”开始的句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每当你发怒,我觉得不想说话”)。(3)少一些“以偏概全”(如“你从来没有听过一次话”),多一些用描述的方式直接说出事情(如“听到你这样说,我觉得你没有做好这件事”)。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交往 培养
人际关系是指社会人群中因交往而构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是人实践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需要人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地调试自己的观念和行为去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的适应已经成为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适应身体和心理变化。大学生要想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和现实社会,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不断地努力培养自己的交往能力。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应注重人际认知,人际交往技巧和实践参与。
一、形成正确人际认知
能力的培养要以知识为基础,知识的掌握有助于个人能力的提高,因此,大学生应形成正确人际认知。
(一)正确认识自我和他人
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大学生应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不卑不亢,面对挫折与困境,能够自我悦纳,自尊自爱,正视现实,积极进取。客观公正的看待别人,既不夸大其缺点,也不缩小其优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交往中应多注意和欣赏他人的优点,向他人学习。
(二)掌握一定的交往原则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要想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平等尊重原则。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交往中,我们应坚持平等地对待他人,尊重他人个性和行为习惯,才能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2.真诚待人原则。猜疑、畏惧、缺乏信任是影响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主要障碍,因此,构建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必须坚持真诚待人的原则。真诚待人主要表现在为人处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人信任。交往中应该说到做到,信守诺言,以诚信为本,做到以善意的态度来批判劝告,诚心地鼓励与赞美,而不是虚伪恭维与奉承,更不是粗暴讽刺与攻击。
3.理解宽容。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个人的成长环境,个性,生活习惯等都存在差异,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学会理解与宽容,在非原则问题上不斤斤计较,,以德报怨,能容忍别人的过失和不足,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生活,以善良的行为去帮助人,宽容人。
4.互帮互助。以帮助与相互帮助为开端的人际交往,更易建立良好的关系。大学生既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虚心学习,又要对别人的缺点和不足,真诚理解、热情帮助。交往中互帮互助,关心支持,关系则愈加稳定。
二、学会交往的技巧
(一)学会倾听。倾听是人际交往的一门艺术。专注地倾听对方谈话,是对对方的礼貌和尊重,也是对对方的一种赞美和恭维,对方也会因此而喜欢、信赖你并乐意与你交往。真正的倾听,要用心、用眼睛、用耳朵去听。所以,大学生在交往中应掌握听的技巧,做到耐心、细心、虚心、会心的听,给予对方足够的尊重。
(二)学会表达。表达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技巧。语言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语言表达的效果直接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好坏。大学生在语言交流的中,要善于寻找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善于关注对方的反应,抓住谈话的时机;学会用清晰、准确、生动、简洁、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学会分清场合、时间、人物等,掌握分寸进行表达;表达中还应注意语气、语调等。学会使用幽默的语言,增强别人对自己的欣赏,以便更好的交往。
无声语言,表情、目光、手势等可以表达有声语言难以表达的意义和情感。一个良好的交际形象,应学会在表达情感的同时,学会控制表情;目光应该坦然、亲切、有神;手势应该礼貌、文明、大方。
(三)学会赞赏。赞赏是一种伟大的艺术,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赞赏既有对他人的认可,又有对他人的欣赏。每个人内心深处最持久、最深层的渴望便是对赞美的渴望,学会赞美别人是日常交际过程中的秘密武器。赞美要真心实意,发自内心的感叹;赞美要符合实际情况,要具体化,明确化;赞美需要从细微处入手,抓住其与别人不一样的特点。
(四)学会感恩。感恩,能够促进相互信任、理解和尊重,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只有先懂得感恩,才会懂得关爱和回报。大学生应该怀揣一个感恩的心,体会别人带来的帮助和快乐,珍惜生命中所拥有的一切,学会在交往中付出,尊重和关心他人。
三、活动中提升交往能力
活动,是人际关系形成的桥梁,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社会生活实践活动来实现。校园是大学生主要的活动范围,课余时间富余,因此,大学生必须丰富自己的校园生活,扩大自己的交往圈子。
(一)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
宿舍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地,是交流最为密集、最频繁的地方。积极向上健康的宿舍文化,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和谐的舍友关系,成员在不断地交往中愈发的熟悉和亲密。因此,舍员应通过自身努力,共同建设好所在宿舍的宿舍文化。大学生可依据各自的个性,民族习俗、生活方式等制定本宿舍的名称、风格、规章制度等;定期开展一些集体活动;积极参与学校宿舍文化建设,增进交流沟通,协调合作。
(二)积极参与班集体的建设
班集体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单位。每个成员在班级中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成员间应相互适应和合作,建立一个和谐的班集体。班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应主动积极地参与班集体多种活动加强彼此的了解和沟通,共同树立正确舆论导向,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成员间应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形成稳定的人际关系;加强同辅导员、任课教师及领导的交流和沟通。
(三)参与社团活动提高交往能力
大学生的各种社团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为学生提供了锻炼的场所和机会,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大学生在课余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个性、专业等选择适合自己的社团活动,积极的投入到社团的活动中,进一步的扩大了交往的范围,充分锻炼和挖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加强同社会其他群体成员的交流,如暑期社会实践等。
参考文献
[1]刘朝晖,温梅,李慧超.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中国成人教育[J]
关键词:小组工作;流动儿童;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2-0047-02
流动儿童的现状随着城市流动人员的日益受关注而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问题逐渐受到重视。笔者通过在TB社区的调查表明流动儿童在身心健康方面面临一定挑战,尤其在于人际沟通方面,环境的陌生和父母、教师的不重视使得流动儿童的人际交往问题格外突出,很多流动儿童存在自卑胆怯、不懂礼貌、缺乏人际交往技巧的问题。从流动儿童的个体需求来看,他们来到陌生环境,缺乏交际圈子,又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和父母工作繁忙,交往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往往或自卑内向或冲动敏感,缺乏社交技能。处于这一儿童向少年转变期的流动儿童有着相似的身心特点,逐渐有了独立意识,同伴对他们的影响变大,喜欢和同辈群体接触,而小组工作为交际能力不足的流动儿童提供了轻松、温暖的小组氛围。
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五大方法之一,其本身优势明显。通过工作者有目的的小组活动和组员之间的互动,从而帮助组员改变行为思想,促进成长。因此,很适合青少年儿童和同质性群体。人际交往小组工作可以通过小组活动安排,运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和竞赛激励等技巧,引导流动儿童形成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学会控制和调节情绪,在小组互动中学习人际沟通技巧,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小组工作是提升流动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的一种理想的社会工作方法。然而在具体的小组介入过程中,本次流动儿童人际交往小组也呈现出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不足,本文拟以此为例探讨和解决此类问题。
一、XJ“智汇”空间人际交往小组背景
(一)项目介绍
TB社区由于地段房租便宜。靠厂区近等优势,是大部分附近外来务工人员租房暂居的选择。并且泰伯社区面积大,楼房紧密,社区入住率高,这使得本社区的外来务工人员人数规模更大。“XJ智汇空间”项目定点泰伯社区,通过构建完整的成长环境,利用周末社区闲置用房和公共活动空间,计划通过七个主题小组工作以帮助本社区外来务工子女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激发内在效能与潜质,加强社会连接与社会融入,提升社会功能,促进正向发展,实现良好的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小组作为该项目第一个主题活动进行。
(二)组员介绍
TB社区流动儿童集中在两所公办学校,很多是以借读方式入学,需要家长缴纳一定的借读费。除了以学校为平台的交往外,流动儿童在社区的人际交往场所主要是居委会旁的居民健身活动场地。通过实地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笔者发现该社区流动儿童在人际交往方面主要存在一些问题:(1)内心封闭,缺乏对自我的认识,拒绝与人相处交流,对环境有强烈不安全感;(2)渴望认识新朋友,但缺乏途径与方式,不善表达;(3)没有较好的人际交往习惯,不了解他人,玩伴之间容易产生冲突,容易有情绪问题。
本次人际交往小组成员人数拟定为20人,流动儿童暑假流动性大,活动中人员不稳定,主要以该社区三年级到五年级的流动儿童,其学习能力、交往能力,性格方面都有一定差异。
(三)关于小组活动设计
本次人际交往小组分为六次活动,根据小组目标共进行了六次小组活动,分别为“相见欢”“认识我自己”“学礼而立”“沟通方程式”“冲突调解站”“小组回顾”,通过角色扮演、互动游戏、情景模拟等形式设计每次小组的具体活动方面以期达到小组目标。
二、小组工作介入的总结
小组工作方法应用于流动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上,能使流动儿童的社交技巧和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在本次小组中,大部分组员对个人的成长和能力提升有积极乐观的评价,这说明小组工作目标基本达成。
通过分析,小组工作方法在流动儿童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上的利用得到了应用展示,应用效果不错。然而,在小组进程中一些小组工作容易出现的普遍问题和应对流动儿童群体应注意的问题容易被忽略,小组仍有很多不足,这些通过小组活动所总结出来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如能加以改进,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同类小组的实务效果,对服务此类实践将具有重要意义。
三、小组工作方法应用于流动儿童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不足与建议
(一)小组成员选取问题
小组选取TB社区流动儿童时,社居委想让小组无条件地接受需要帮助的组员参与,从而小组对组员未经甄选,后期小组中反映出有些组员参加小组很被动、有些人性格特质不适合本小组的问题。并且,有些组员在父母要求下参加小组,并非出于个人意愿,在小组中积极性也不高,对小组整体和其他组员也会有不良影响。
另外一点在于组员人数控制上,本小组计划是封闭式小组,组员人数控制在20人以内,然而组员招募阶段和小组刚开始阶段,由于家长及居委会等原因,在小组开始前和第一节小组工作时仍接受组员加入,致使组员达到30多人。小组活动的实践中反映出组员人数过多容易导致小组纪律难以控制、组员互动不够、小组参与度不高等问题。社工也难以顾及到每位组员,小组工作方法很难发挥其优越性,致使小组的目标达成困难。因此,理想的流动儿童人际交往小组因将规模控制在15人左右,才能实现组员间更为有效的互动。
(二)小组活动设计问题
小组中社工在一些活动的设计上有欠妥当,例如“几男几女”游戏中,部分女生排斥和异性接触,致使活动一度难以进行。如果能在方案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到流动儿童相比对异性接触更为敏感的问题,可提早避免此类尴尬问题发生。
活动设计在满足组员需求以完成小组目标的同时,也要兼顾趣味性以提高组员的积极性,尤其在服务对象为青少年儿童时。本次小组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类活动偏多,后期组员对此类形式缺乏兴趣,导致小组活动效果不佳。因此,小组活动设计要在紧扣主题,围绕小组目标的同时,兼顾趣味性,尽量灵活多变,依据组员的特点、能力和兴趣而设计小组活动。
(三)小组突况解决和特殊组员处理问题
实务活动难免发生方案策划中无法预料的情况,第四次小组中就有一女生组员突然流鼻血。当时社工立刻暂定小组活动,亲自带她去洗手间擦洗。然而后来笔者观察到有好几个组员拿了纸巾上来帮忙,对该组员很关心。如果当时能充分利用这次突发事件鼓励组员帮助同伴,并对此类行为加以赞许,那么对这些积极帮忙的组员和其他小组成员都会起到强化作用,符合人际交往小组的目标。因此,小组活动中社工应灵活应变,将突发事件转化为对达成小组目标的机会点。
本次小组中表现突出的特殊组员主要有沉默者、垄断者和攻击者。沉默者中表现出含有敌意、抗拒小组的组员和害羞、退缩的组员,对于第一类组员,如果是参加小组后产生的情绪问题,社工因耐心与其单独讨论,讨论沉默原因。如果组员选取阶段该组员并非自愿参与小组,社工可再征询其意见是否退出小组。对于第二类组员,社工要主动与其沟通,多给其赞许和鼓励,在小组中适当多给表现机会。对于小组的垄断者,表现为喜欢垄断小组话语权,主导小组活动,对其他组员的行为提出很多要求。社工可以先适当运用打断技巧,让组员思考自己倾听与表达的比例,以促使垄断者反思,引导垄断者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对于小组的攻击者,表现为贬低他人,常与其他组员争吵或有肢体冲突。对于此类组员,社工在小组中制止其攻击行为的同时,要耐心与其面谈,讨论攻击原因,了解其对于小组的真实需求,对严重言语攻击和肢体攻击要适当惩罚。
(四)小组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问题
儿童向青少年转换阶段,是其平等、独立意识逐渐增强的时期,社工要格外引起关注。例如在此次小组中,社工因缺乏经验,在活动中偏向表现比较突出的组员,致使个别组员对于屡次没有机会参于小组游戏表示不满,对小组产生抗拒。因此,社工应意识到自己的角色是小组的联络者、协调者,组员才是小组的主体,要给组员平等的参与机会和民主的空间,由组员自由表达,鼓励每位组员参与自决。同时,流动儿童由于环境和家庭等原因,性格方面可能更为敏感,更渴望得到社工的关注,社工不能倾向于个别组员,要让每位组员都感受到社工的关心和支持。
(五)流动儿童的特殊性问题
本研究的对象是城市流动儿童,相较于城市本地儿童,流动儿童有其独特性。小组活动计划中初步考虑了流动儿童在人际交往上可能存在的例如内向害羞、不善与人交流表达或是不懂社交礼仪、礼貌等。然而,本次小组,流动儿童在小组介入过程中也表现出了一些特殊问题。首先是由于流动性大和父母的不重视,有些流动儿童在学校时学习习惯差,自控力差,生活态度随意。表现到小组中,破坏小组正常秩序,喜欢扰乱小组纪律的组员就会多一些,这导致小组活动很多时候难以进行,小组效果难以保证。另外更为普遍的一点是,小组中大部分流动儿童在社工要求其主动参与时基本都不愿主动参与,即使是在小组中后期组员相互间和社工都较为熟悉时,这与之前接触过的同年龄的城市儿童有很大差异。由此可见,流动儿童比较缺乏自信心、遇事习惯持观望态度。在解决这两个问题上,首先社工要对小组中破坏纪律的组员重点关注,可引导与适当惩罚相结合,通过单独谈话让其反思自己的问题,或者同时进行个案辅导。对于不主动参与的问题,社工前期可指定组员参与,对参与的组员进行鼓励赞许,以强化其自信心,同时营造轻松安全的小组氛围,让组员摆脱压力状态。
参考文献:
[1] 斐林亮.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社会工作干预[D].南京:南京大学,2012.
[2] 干伟溢.流动少年儿童同伴支持小组工作介入研究――以春苗学校为例[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2.
[3] 赵静,范月.在校外来务工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科技视界,2012,(8).
[4] 周福林,段成荣.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
一、医学成人教育的特点
1.专业性强,学习目的明确
医学成人教育的学员几乎都是一线的医务工作人员或者是与之相关的工作,他们之前大多接受过专业的专科教育或中专教育,都有一定的医学理论基础和实践经历,对知识的渴望比其他专业更加迫切,他们来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和医学技术、考取执业医师资格、为职称评选做准备等。总的来说,他们的学习目的明确,主动性强。
2.年龄跨度大
医学成教学生的年龄跨度比较大,有的是刚刚踏入社会的专科或中专毕业生,有的是在乡村医疗机构工作了几十年的医生,他们的年龄普遍较大,在学习能力、动手能力、接受能力等方面都不如刚毕业不久的学生。因此,在教学方法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不能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
3.学习时间少,学习时间与工作矛盾突出
医务工作者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学习与工作的时间具有不定性,学习、工作与家庭的矛盾比较突出,他们大多没有固定的休假时间,一方面要用大部分时间来工作,另一方要抽出时间学习,还要照顾家庭,学习的时间比较少,而且医学类的知识大多需要死记硬背,学习任务很重。这个矛盾在年龄比较大、已经成家的学员中表现更加突出,尤其表现在低工龄、学历低,需要接受高一层次学历教育的基层医院的医务工作人员身上。因此,在医学成教护理专业的学生上课率比较低,甚至有一些学生中途退学。
基于以上医学成教学生的特点,如果教学方法采用一刀切和普教化的传统教学模式,必然会使一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上课率低,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极低,学生也学不到知识。因此,在网络环境下,我们要改革医学成教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网络环境下医学成教教学模式的构建
1.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模式
医学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的知识很多,如果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多知识很难在课堂上讲解清楚,而且不容易记忆。因此,医学成教要加大网络课程的开发力度,逐步建立一套完整的、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网络课程,采用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网络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学习,大大减轻了学生学习时间上的压力,将学生从工作与学习的矛盾中解放出来。学校可以根据学生与学习内容的特点来决定是否选取网络教学模式,可以应用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使枯燥无味的内容更加形象,加深学生的理解,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
2.课堂教学与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医学课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自学能力与理解能力,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在课堂上讲,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但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反而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出现厌学的现象。因此,可以采取将一些选修课程改为自学课程,让学生自学,教师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解决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于一些必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将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对一些重点、难点内容进行点拨,将课堂教学与学生自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自学课程,教师在开课前做开课动员与开课报告,将课程的教学要求发给学生,并根据课程和学生的特点编写指导性的自学方法、重点和难点内容,并在每章节设置课程练习,学生通过做练习、测试来检查自学的效果。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网络、图书等手段,及时解决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3.实施学分制管理教学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实施学分制管理并取得了很大成效,实现了对学生的弹性管理,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管理水平。但是,学分制在成人教育方面的应用却很少,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缺乏资金,另一方面是成人教育的学生不稳定,难以实行有效的管理,因此制约着成人教育学分制的实施和管理。与传统的学年制管理制度相比,学分制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方法更加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修自己喜欢的课程,能更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分制管理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可以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不同专业的学生只要选修了相同的课程就可以在一起上课,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因此,在医学成人教育中实施学分制管理,对于巩固医学成教学生的上课率,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实行学分制管理后,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制订学习计划,选修自己喜欢的课程,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充分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其次,弹性的学分制管理,学生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大大缓解了医学成教学生学习、工作和家庭之间的矛盾。医学成教实施学分制管理也有利于整合有限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资源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培养适应时展需要,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新型实用型医学人才,是医学成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只有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来促进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革,才能整体提升医学成人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大鹏,罗旋辉,黄妍.发展医学成人教育,促进和谐社会发展.中国成人教育.
关键词:高中;网页制作;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4)11-0061-02
任务驱动法即学生在教师安排的任务下,以完成任务目标为己任,通过自主、合作等方式,在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信息快速获取能力、信息利用与表达能力、信息评价能力。为此,在信息技术的“网页制作”课程中,要重点做好信息技术的处理。
一、任务驱动法概述
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发展而来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对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的创新,其核心在于以坚持任务的完成、问题的解决为最终目的。教师在分析教材、教学进度与学生能力水平后,立足实际将教学任务分配给学生,并在任务中蕴藏课堂知识。学生在接触任务后,面对问题,通过自主、合作等学习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任务,以此实现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快速掌握。任务设计应该具有吸引力,坚持系统性,并与其他各科知识进行融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为最终目的。例如:为体现“网页制作”的学科融合性,教师可安排学生制作作家专题网站,以此将信息技术知识与语文知识进行融合。
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的网页制作教学过程
1.任务导入
任务导入要结合情境的创设。将特定任务与具体情境结合,能够让学生明白当堂课的学习重点,做到心中有数,并且能够使能力强的学生跃跃欲试,使能力弱的学生也产生学习的冲动。比如:在布置“网页的版面设计”课程任务时,情境的创设就应该选择将那些极具艺术个性、动静结合、版面新颖、图文并茂的网页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观看时,无疑会感受到其“美”的所在,并对设计网页版面产生浓厚兴趣。学生兴趣被激发是后续完成任务的重要开始,还要让学生在内心持续迸发出探索的欲望。将情境与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相结合,任务被不知不觉地布置给学生,做到了潜移默化。
2.问题的提出
导入任务后,教师要做的就是安排学生讨论任务,避免操之过急的解释。学生在讨论中,要对完成任务可能会面对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学生提出的问题即是旧知识的运用和新知识的未解。掌握新知识是完成任务的最终目的。其问题应该是教师精心设置后,对学生起到认知冲突作用。对于较为困难的任务,学生可能难以着手,这时教师就应该对任务一步步深挖剖解,将任务分解成一个个细小问题、层层设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能巧妙设计,让学生对任务有探索的欲求,则是问题成功的一半。例如:在“插入超链接”任务课程中,教师可选择“万里长城永不倒1”、“万里长城永不倒2”,“1”已经具备“插入超链接”,“2”则没有,二者有强烈的视觉效应。这时,教师要求学生完成“2”的超链接任务,并提问:网站间有何差异、效果孰优孰劣、怎样实现网页间的链接等,问题由浅如深,学生自然希望快速解答,并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网站链接。
3.教师引导
任务驱动以任务为核心。学生完成任务离不开教师提供的一系列条件,观察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为困难学生答疑解惑,并控制好任务完成的方向、进度与内容,提供全新的、放松的空间让学生思考。完成任务也需要教师的认可、肯定,对较难的任务要鼓励学生大胆、无所畏惧。布置下来的任务并不是让教师“两手插裤兜”,教师应该做一个指导者与帮助者,但不能取代学生,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始终铭记――主体是学生。学生任务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因为,任务设计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情况,学习成绩参差不齐。教师要做到在任务结束之前,对简单任务进行细化、扩展,让落后生不能原地踏步,一定要有学习收获。
4.任务的交流与评价
完成任务后,不可要求学生就地解散、各忙各的,而应该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心得,并给予及时评价。通过讨论、交流、点评与分析,学生可以得到有效的反馈,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发现学习过程中的不足,还可以借鉴其他同学的优秀学习方法。学生经过努力完成任务,成就感油然而生。教师可选择几个比较有共性的任务,为大家讲解、点评。除了教师的点评,任务评价也可在学生群体中进行。由于网页制作课程在操作、实践上要求相对较高,有必要进行学生群体间的评价。
三、结束语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网页制作”是重要的信息处理应用能力的培养内容。立足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网页制作教学,是使学生参考任务目标,通过独立、合作以及教师指导以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不断积累掌握知识的过程,是学生自主性、创造性思维训练和学习习惯养成的有效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娟.形式语言在网页制作操作题自动阅卷中的应用[J].计算机
应用,2013,33(3):882-885.
[2] 郭明,王凤禄.按周推荐学习安排:课程教学支持服务范式的深度
探索――以“动态网页制作”课程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
版),2012,(8):45-50.
【关键词】大学新生;人际交往;问题;成因;调适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生活习惯、个人认知、动机需求,使得大学新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也知道,通过人际交往形成的人际关系,是个体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和社会的保证,特别是新生正处于学习的迫切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更好的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因此,笔者从身边的可利用资源出发,通过访谈和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当前我校新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如何进行调适,为新生更好适应大学生活提供建议。
一、大学新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发现,新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自身难以融入集体。第二,与他人的交往存在障碍。
(一)个体与集体的交往存在障碍
个体与群体的相互融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他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但是在实际的个体融入到群体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个体的动机需求与群体的动机取向不一致的情况,这使得有些新生进入大学后便脱离群体,加入“老乡会”,与他们一起进行娱乐活动。更甚者,有些新生独来独往,进行独立的自我活动,这无形中疏远了自己与他人、与班集体的距离,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其次,有些新生一进入大学就坠入了爱河,从而对班级活动失去了热忱,陷入了两人的“爱情世界”,这也不利于发展其人际关系。
(二)与他人的交往存在障碍
较之于高中时期的人际关系,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范围和类型都表现出全新的特点。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的对象主要有老师、同学、舍友、工作伙伴等。在同教师交往的过程中,由于大学教学工作特殊性的存在,使得教师不能像高中的教师一样,时刻督促自己学习,这就使得有些认识偏差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再受到关注,进而自暴自弃,对教师产生看法,以至于关系不融洽。在同学、舍友的交往中,由于各自都来自四面八方,思想文化、生活习惯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多数为独生子女,性格较为自我,往往可能使得同学、舍友之间存在矛盾,若不及时解决,就会使得情况进一步恶化。其次,在陌生人和异性的交往中,由于自卑心理障碍的存在,使得自己不敢踏出人际交往的第一步,因而在大学人际交往的圈子不能扩大,停留在高中时期的人际交往的模式。
二、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偏差
通过本次的调查的交叉分析,高校新生当中不是独生子女新生与周围同学的关系较为和谐,占到了76.92%。伴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执行,大学新生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很多独生子女从小到大生活环境都比较安逸,他们是父母眼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喜欢听父母和老师的赞赏,自尊心、自信心特别强,因此他们的自我心理特别强。进入大学,必然得开始过集体生活,要面临着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如何与他人相处,这些问题都会让他们感到不适应,然而多数新生都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不顾他人的感受,横断独行,不懂得如何进行移情和同理心的思考,造成他们无法交到知心朋友,使得他们人际关系僵化。
(二)缺乏沟通的必要技巧
在问卷中:你认为你的人际关系如果不好的原因可能是什么的问题中,80%的被抽查的新生表示,不懂得交际的技巧是产生障碍的最主要原因。可见,缺乏必要的沟通的技巧是新生人际交往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在实际的大学新生的交往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如果自己在交往过程中言语表达不合适,往往会引起对方的误解,对交往活动产生负面影响,再加之一些学生不懂得如何去倾听,就更容易导致了人际交往产生问题。
(三)功利主义倾向导致的人际关系的变质
通过问卷调查,在对于“与人交往时,你比较在意对方的 ”问题中,对于“家庭背景”“个人能力”“长相”“学习成绩”的选项占较大的一部分。可见,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以志同道合作为人际交往的基础,他们在潜意识里其实都有一种思想——人际关系能够帮助自己以后更好的成长和成才。他们看到对方有利可图,是学生干部、家庭背景较好,与之交往既能够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也能够从中获得好处。以这种功利主义倾向为基础的人际关系的形成,一旦出现关系的裂痕,就会很难再修复。
(四)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存在
大学新生人际交往当中往往存在着自卑,“首因效应”、“晕轮效应”、“近因效应”、“设防心理”等心理效应的消极作用。据相关资料显示,有自卑心理的大学新生,往往他们会担心外貌、家庭背景等不如他人而害怕与他人进行交往,不敢踏出与他人交流的第一步,进而影响人际交往的质量。在心理效应的消极作用中,如“设防心理”,我们可以发现,在两个人的相处中,特别是在陌生人的交往中,我们可能会有防范心理的存在。“设防心理”在交往过程中会起到负面作用,会阻碍正常的交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际交往问题的形成。
三、解决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的策略
根据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学生和学校外部环境的两个层面进行人际交往问题的解决,提出以下策略性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关系 齐美尔 冲突理论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2C-0015-02
大学阶段是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大学生人际关系有着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理想色彩浓厚、人格因素起主导作用等特点。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避免不了产生一些摩擦或冲突,尽管这些摩擦冲突是非原则性的,甚至是缘于无关痛痒的琐事,但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将这些摩擦或冲突消解,便会积重难返,严重影响同学情谊和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可能酿成校园恶性案件。大学校园里人际关系紧张导致同学相残的案例已经让我们痛彻心扉了。我们不能不重视大学校园内同学们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同宿舍同学的人际关系问题。
如何科学有效地化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建立和谐融洽的校园人际关系呢?这需要从相关理论上汲取营养以获得正确行动的智慧。
一、齐美尔冲突理论对我们人际交往的启示
齐美尔的冲突理论能为我们有效处理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提供有益的指导。冲突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一种西方社会学流派。它以率先反对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结构功能主义而著称。它强调社会生活中的冲突性并以此解释社会变迁。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认为冲突是社会互动交往的一种形式,冲突是普遍存在和不可避免的,冲突既是利益冲突的反映,也是社会行动者本能的反应,冲突并不一定引起社会各系统的崩溃和变迁。在他的冲突理论中,主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思想:第一,冲突对整个社会产生整合性效果。冲突发生于一个成员与次级单位之间存在的高度功能性依赖的体系中,鼓励创造出规范协议来调节冲突,使资源的交换不至于中断。在一个理性化的社会里,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冲突会使得群体间的界限更加分明,人们为了一致对外而紧密地结合起来,群体内的矛盾也暂时或永远得到化解。第二,良性冲突能暴露问题,引起交往双方的重视和调整,减少负面能量的聚集,具有积极的社会功能。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而低烈度和低暴力性的冲突能让冲突中的人释放敌意。齐美尔认为,社会冲突有可能使矛盾激化,但也有可能使矛盾得到解决或缓解。在冲突过程中,人们之间的敌对情绪得到宣泄,反面的观点得以表达出来,这使敌对情绪者得到心理上的安慰,不至于使冲突上升到无法化解或尖锐程度。
由是观之,冲突理论给我们三点启示:第一,当冲突发生后,我们要正视冲突,不能逃避问题,把怨气埋在心里;第二,我们要理智选择冲突的方式,不要以激烈、暴力的方式进行对抗;第三,冲突只是我们发泄情绪的一种手段,不是目的,冲突是为了我们以后更加团结。
既然冲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而且冲突给我们带来的不全是消极功能,只要处理得当也有很多积极功能,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畏惧冲突,极力回避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我们需要明智地正视冲突,智慧地运用齐美尔冲突理论解决大学校园里人际交往出现的问题与冲突。
二、冲突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透视
如今我们上大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上自己家乡的大学,很多人因为各种情况去上外地的大学,可能是在省内,也可能在省外。当我们去别的地区读大学时,我们要面对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人际交往。因为一个大学、一个班级甚至是一个宿舍很可能就是由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组成的。大家的生活习惯、处事方法、文化理念等都有很大的差异。这时候我们就要和有不同习惯的人打交道,当我们第一天报到住进宿舍时,人际交往便成了我们在大学里上的第一门课。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大学中人际交往问题的三个案例。
案例一: A大学宿舍中一共有五个人,a同学是A大学所在城市的本市人, b同学和c同学是该城市周围县里的人,d同学和e同学都是外省人。这五个人性格都很开朗,在开学的前两天,她们都很聊得来,相处得也很融洽。可是过了一两周,问题就渐渐显露出来了。宿舍三个本地人, c同学家是农村的,还有两个妹妹,对别人很照顾,为人比较朴实,从不伤害别人。但是a同学和b同学平时做事就比较霸道,什么都她们先来,什么都听她们的。并且,别人有一点做得不好,她们就笑话个没完。举个很小的例子,宿舍楼内有电梯,若是五人一起坐电梯,a同学一定要第一个上电梯,有一种唯我独尊的感觉,她也觉得别人应该为她让道。如果这时候有人抢先上电梯,她就会把别人挤到一边去,还说“不知道应该让我先上吗?”。其实大家都知道她是开玩笑的,但时间长了,这样次数多了,c、d、e同学都会觉得不舒服,都觉得凭什么事事都要按照她的喜好做。这样的事情多了,大家不免心中都有怨气,可是都没好意思说出来,都怕影响到宿舍内的关系,于是大家就忍着。可是她们同住在一个屋檐下,时间长了,这种事情多了不免会有人觉得不爽,觉得受伤,而且会影响好几天的心情。后来再遇到这种情况时就有人不再沉默,而是以开玩笑的方式反击。a和b渐渐意识到了别人可能并不喜欢她们这样的相处方式,不喜欢她们那样开玩笑和说话,就慢慢收敛了很多。渐渐的,她们不再做有可能伤害别人的事,很少说伤人的话,c、d、e同学也包容着她们的“霸道”和“自我”,让大家不愉快事就没再发生过。
其实,a、b同学与人交往时有这样的表现是因为她过高地评价自己,也就是有过强的优越感,因而,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总是不自觉地扮演领导者的角色,以居高临下的心态与大家交流和交往,并且有极强的权力欲与自尊心,常常在不经意中伤害了别人,造成了人际之间的冲突和摩擦。
案例二:这个案例是发生在该宿舍中d和e同学之间的事。在该宿舍中e同学年龄最小,在家可能也备受宠溺,刚来大学时有很多娇气的毛病,而且比较依赖别人。比如去超市买完东西她自己嫌沉就总想让别人给她拎回学校;而且在宿舍里d和e关系比较好,结果就是d做什么e就跟着做什么,d几点起床e就几点起床,d去哪里e就去哪里。长期这样下去给d造成了不小的困扰,d有时想和别的朋友独处一会儿都做不到。后来宿舍里的几个人一起针对e这种小毛病说了说她,从此以后她就注意了很多,慢慢也独立了,成熟了。
e同学这种行为与她的家庭教育有关。平时在家,家长过分关注孩子或宠溺孩子,就会让孩子缺乏独立感,与同学交往过程中就会过于依赖别人。经过将近一年的磨合后,她们都找到了一种大家都适应和喜欢的相处方式,都在提醒着、约束着自己和别人的坏毛病。大家都觉得阴霾过去了,生活中又重新充满了阳光,宿舍里的欢声笑语也更多了。到了大四毕业的时候,该宿舍是该班级所有女生宿舍中最团结的一个宿舍,成员感情处得非常深。在这些事情发生和解决的整个过程中,自始至终她们都没有出现很激烈的正面冲突,比如吵架之类的。她们都在用一种婉转的,开玩笑的方式告诉着别人她们的不喜欢与不接受,在受到别人的提醒后,大家也会注意自己言行,不再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可以说在这四年中,她们共同成长,相互学习。她们懂得了怎么和别人和谐地同住一个屋檐下,尤其是和生活习惯、行为处事有差异的人相处。她们明白了在人际交往中,遇到问题不能争吵或用暴力解决,也不能一味忍让,使自己更受伤。人际交往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当我们需要独自解决人际问题时,我们要用一些温和理智的方式提出它,让当事人感觉到问题或不足的存在,最后通过改变自己而消除它。
案例三:轰动全国的云南大学“2.23 ”凶杀案,主犯马加爵与同学产生了一些小矛盾,由于不能及时化解矛盾,日积月累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还有前段时间发生的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致舍友死亡事件。这些事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可以看出,这些恶性事件发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宿舍同学相处不和谐造成的,这些当事人没有处理好人际关系,再加上自己想法偏激,最终酿成了恶果。所以,我们应该重视人际交往,我们应该用正确的方式去处理人际关系。
三、冲突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建设
上述正反方面的三个案例有力地说明了齐美尔冲突理论在人际交往中的指导意义:正视冲突的存在、理智地选择应对冲突的方式、以积极的态度去重塑交往方式,这不仅能够化解矛盾,收获友谊,而且能够有效地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为此,我们基于齐美尔冲突理论的启示提出大学生加强人际交往能力建设的三点建议。
建议一,不要回避人际交往中的矛盾,要正视矛盾的存在,并且要理性思考人际交往中矛盾存在的根源与解决的办法。否认矛盾的存在,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更是不现实的。一个健全的社会并非没有冲突。相反,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充满了冲突。就大学生而言,彼此作息时间的安排、说话的方式、空间和物品资源的利用以及其他利益的分配都可能导致彼此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往往是真实存在,我们无法回避和否定,也不可能心如止水而不掀起内心的波澜,它不可能对我们的心情、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没有影响。既然矛盾存在,冲突不可回避,那么我们只有冷静思考矛盾的根源何在、解决问题最佳的手段何在,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我们便不再心情郁闷和惶恐,内心烦躁和压力自然消失,这有助于我们保持正常的心态学习、生活和进行人际交往。
建议二,理智地选择应对冲突的方式。我们在面对人际交往矛盾时,要理智地选择应对冲突的方式,而不要选择激烈、暴力的方式。就像案例一中处理问题的方式那样,要用温和的方式处理人际交往的矛盾,先要冷静地想想问题的原因出在哪,需要谁做出什么改变,然后进行良好的沟通,理智地解决,而不能像案例三中那样用偏激的方式发泄情绪,酿成大错。其实,办法总比困难多。当冲突发生时,我们一定要充满信心,相信在朋友、老师和亲人的帮助下一定能够找到处理问题的适当方式,千万不要有陷入困境无力自拔的绝望心理。绝望的心理和心态容易使人走向极端而贸然采取非理性的反抗手段,害人又害己。马加爵和林森浩非理智的人际交往矛盾的处理方式我们千万要拒绝。
建议三,要以积极的心态重塑良好的人际关系。冲突只是我们暴露问题、发泄情绪的一种手段,冲突不是目的,冲突是为了我们以后更加团结。冲突后的团结才是我们追求的,才是更重要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缺点,但自己往往不知道,通过低烈度的冲突,让有问题的一方或双方意识到问题所在,有助于改正缺点、弥补不足,从而为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人是社会性动物,每个人都有交往的需要。建设和谐人际关系更是正在全面发展中的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因而,面对同学间人际交往的摩擦,不要害怕,不要回避,不要非理性地反抗,而要在合理冲突之后以积极的心态和行动去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人际关系不仅是美好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大学生不竭奋斗动力的源泉。
由此可知,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有矛盾是正常的,人际交往中有矛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能正确认识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和选择恰当方法手段去解决冲突。学习借鉴齐美尔冲突理论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和选择恰当的应对方式,有助于提升我们人际交往能力。
基金项目: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项目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育人规律探究项目(项目号:RDGD13033)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微信;大学生;人际交往;新疆农业大学
[DOI]10.13939/ki.zgsc.2016.01.081
当互联网传进千家万户时,中国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现如今如果要用一句话准确形容,应该是中国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智能手机和各种数码终端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已经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智能手机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人们随时随地都在使用智能手机,餐厅、家中、商场、旅途中、交通工具上……聚会的人们不再热衷于聊天,而是各自抱着一部手机玩着自己钟爱的各种手机软件。
在如今绝大多数人的智能手机中,有一个位置是留给微信的。微信是2011年1月21日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提供即时通信服务的免费手机聊天软件,最初以文字通信、图片分享为卖点,在逐步明确了产品方向后,又不断推出语音对讲、视频会话、摇一摇、漂流瓶等一系列形式丰富的社交手段。微信在满足用户本身对沟通强烈渴望的同时,也帮助用户拓展了人际沟通形式。微信以其强大的沟通功能及免费使用等优势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诸多应用,并借此改变着许多人的生活方式。
1 微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分析
大学作为人生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大学生在校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注重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为进入社会做充分的准备。微信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交际平台,拓展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广度和深度。
1.1 帮助大学生扩大交友圈,加深朋友情
在“微信通讯录人数”这项调查统计中,大多数新疆农业大学大学生微信通讯录人数在100~150人,有个别大学生微信好友高达700人甚至上千人。说明微信帮助新疆农业大学大学生找到了一个新的交友渠道,随着微信使用的时间越来越长,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出现在微信联系人列表中,从而拓宽大学生的人脉。
1.2 社交信息传递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微信作为一款即时通信软件,兼具大喇叭的媒体属性,能迅速产生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播效果。面对传统的沟通方式,大家更愿意选择一种时间短、效率高的交往方式。微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仅仅收取流量费用,与电话、短信相比,微信的信息表达方式更加多样化,使消息在传播过程中更容易保留本质,准确性更高。
1.3 沟通内容更丰富,情感表达更真实
朋友圈是微信的一个功能,大家可以通过对朋友发表的文字、小视频等点赞、评论进行互动,从而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根据调查得知,微信中最受关注的三种信息类型是生活、美食和幽默搞笑信息,通过微信,新疆农业大学大学生可以获取各种各样的新鲜资讯,拓宽自己的视野,也可以通过朋友圈分享自己的动态以及关注朋友们的生活点滴,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4 培养大学生自信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微信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扩大交友圈,加强与亲戚朋友的联系,还能让大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我,表达自我。大学生比较在意别人眼中的自己,所以他们可以在这种差异中逐渐认清自己,改善自己的不足,在以后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调节控制自己的言行,让自己的各方面能力都有一定的提升,有助于建立更加广泛的人际关系。
2 微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分析
微信作为一款现代网络社交工具,和其他通信方式一样具有两面性,如果使用不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还是很大的。
2.1 过度依赖微信,逃离现实生活
调查结果显示,有将近一半的被调查者对微信的依赖程度较深,每当无聊的时候就会打开微信看看,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和自我控制力都比较差,当使用微信成为一种习惯时,渐而就会对微信产生依赖,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必然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工作生活。
2.2 阻碍了大学生内心信任感、责任感的建立
微信虽然为大学生的交往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但是也会对大学生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在问及“使用微信与陌生人交往时是否会透露真实信息”时,有40%表示完全不会透露自己真实信息,说明了新疆农业大学大学生在使用微信时对交往对象缺乏信任感,害怕上当受骗;或者不愿意表达真实的自己,更愿意以一种虚拟的身份与其他人交流。
2.3 交友观念有偏差,难以建立长期稳定的人际关系
微信虽然可以扩大大学生的交友圈,认识到一些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接触到的朋友,但是很多网络人际关系没办法长期稳定地维持下去。调查结果显示,有23%的同学认为微信中建立的友谊是不会发展到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微信好友刚认识时可能会有一个热聊阶段,但当这个阶段过去之后,通过微信结交的友谊很容易就破灭了。所以,微信虽然可以帮助新疆农业大学大学生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但是很难维持长期稳定的人际关系。
3 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微信进行人际交往的对策及建议
3.1 学生应该强化自我控制能力,养成正确的交友观念
现在很多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就是抬头玩电脑,低头玩手机,聊微信更是时时刻刻,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种过度依赖的行为会严重损害身心健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应该强化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真的难以戒掉手机依赖的话,建议大家下载一些帮助戒掉手机瘾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手机APP,例如“专心”、“Forest”等。此外,大学生在使用微信交友过程中也应该对陌生人保有一定的信任感,注意建立信任机制,培养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分享。
3.2 学校应该加强文化建设,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
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学生活动是一个学校建设校园文化的重点,因为这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以为大学生的行为方式指引正确的方向,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大学生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各种校园活动,在现实生活中开展有效的人际交往,才能避免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生活迷失自己。
3.3 社会应该多传递正能量,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社会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导向,在网络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应该注意正确、全面、可观的报道,正确引导大众舆论,防止不属实信息的传播。媒体应该积极倡导网络文明活动,正确引导大学生在使用微信这类社交工具中形成道德约束,增强其微信人际交往中的责任感和信任感。全社会要共同努力,为大学生正确使用微信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和良好的网络社交环境。
4 结 论
微信作为一种新型的人际交往社交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变化,甚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微信在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
本文以新疆农业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个体访谈的方法,对新疆农业大学学生使用微信进行人际交往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新疆农业大学大学生有过度依赖微信,逃离现实生活,内心信任感、责任感缺失,个人信息安全难以保障,隐私容易泄露等问题。
最后,有针对性地从学校、社会和学生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首先学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其次社会上应该多传递正能量,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最后学生自身应该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强化自我控制能力,或者借助外力戒掉微信依赖症。只有通过社会、学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才能正确发挥微信的积极作用,为大学生带来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
参考文献:
[1]张静.网络交流工具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J].现代交际,2014(1):217.
[2]王亚芹.手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4.
[3]周贻霏.微信对华东师范大学学生社会交往的影响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4]田丽,安静.网络社交现状及对现实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15):13-19.
[5]喻小帅.以微信为例浅析移动社交工具的特点与发展前景闭[J].中国传媒科技,2013(2):133-134.
[6]张利蕊,兰国帅.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其对策[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3):111-113.
[7]程翔,宋超,陈晓冬,张桔焕.即时通讯工具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及对策分析[J].中国市场,2014(25).
[8]吉菁.关于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形成的影响研究[J].中国市场,2013(1).
[9]刘博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J].中国市场,2011(31).
[10]王一名.归因风格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J].中国市场,2015(35).
关键词:高校;特困;人际交往能力;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高校特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其背负的巨大经济压力,使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存在更多的困难和顾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的人际交往活动。高校并轨制度实行后,随着学费的不断升高,高校特困生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因此了解、掌握、关注高校特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状况,并有针对性的找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对策,真正使他们成为情智并重,身心健康的社会人,是高校学生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也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受试者
选择上海海事大学特困生100人为特困组调查对象,获得有效问卷96份,并从三个学院随机抽取100名非贫困生作为普通组,获得有效问卷92份。基本情况见表1-1。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采用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家编制的《人际交往能力问卷》作为研究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工具。
1.2.2 数据统计
在实验数据统计分析中,利用SPSS15.0数据处理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实验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显著性差异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P
2. 结果与分析
高校特困生中,主动交往维度得分高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7.5%,超过15%的高分常模,低分百分率也低于30%的低分常模,说明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倾向于比较主动大方,容易与人建立联系;在适当拒绝维度得分高的人数占总人数的8.33%,低分百分率基本持平,这表明他们在遇到对方的无理要求或言行伤害时,常采取忍耐让步的做法;在自我表露维度得分高的占总人数的10.42%,得分低的占25%,这说明在受试特困生中大部分人不善于并且不会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内心感受与思想,彼此间的信任与亲密感不足;在冲突管理维度上高分的占18.75%,低分的占4.17%,表明他们可以直面与他人的冲突,正确处理矛盾,有一定的解决技巧;在情感支持维度得分高的占14.58%,得分低的占12.50%,这说明他们注重情感支持,善于同情、回应他人的情感体验,能够恰当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关心。
高校特困生与普通大学生比较,如表2-1,在五个维度上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在主动交往维度上,特困生的得分有低于普通大学生的趋势,表现在低分率较高,这说明和普通大学生相比,特困生中更多的人倾向于不愿或不敢主动与人交流,不能自然的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在适当拒绝维度上,特困生的得分也有低于普通大学生的趋势,表现在高分率低,而低分率高,这说明特困生面对他人的无理要求或伤害时更习惯采用隐忍的方式对待;在自我表露维度上,特困生的得分亦有低于普通大学生的趋势,表现在高分率比普通大学生低,这说明特困生中很少与他人分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体验;在冲突管理、情感支持两个维度上,特困生有略高于普通大学生的趋势,这说明特困生面对矛盾时更能够给予理解与忍让,更善于从情感上支持和帮助他人。
以上结果与以前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3. 建议与对策
要解决特困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关键在于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使大学特困生能够真正地面对自己、正视贫困,学会以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态度进行人际交往。
一方面学校要解决他们的实际经济困难,通过不断完善奖、贷、助、减、补、扶“六位一体”的助学体系,拓展资助渠道。另一方面要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特别是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上给予特困生特别的关注,帮助他们度过“人际交往贫困期”:第一,在特困生入校伊始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和人际交往能力测试,发现问题,建立特困生心理档案,通过个别咨询与团体咨询的方式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第二,开设人际交往训练课程及讲座,为特困生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提供渠道;第三,依托大学生心理社团及心理俱乐部等学生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将特困生吸引到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了解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增加与人交流的机会;第四,注重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际交往的思想和技巧,结合专业实习,讲述一些现实中可能面对的交际问题,从实战的角度培养特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第五,加强班级、宿舍的整体建设,创造一个互助互谅的和谐班集体,通过师生间、同学间的团结互爱,加强与特困生的交流和沟通,让特困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化解其孤独、寂寞情绪,进一步增强自信心;最后,建立校内心理网络,通过有效的信息交流,及时掌握异常人际交往状态给特困生造成的影响,对有严重障碍的特困生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社交 建议 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8-0145-01
正确看待网络信息时代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征,妥善地处理好网络社交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逐步引导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大学生网络社交的特征
(一)社交方式的多样性
大学生因其比较年轻又接受过高等教育,思想活跃、精力充沛,他们的交友范围通常不会局限于同一专业和同一性别。除了学校社交之外,大学生还会参与社会实践、实习、培训等,交际范围社会。随着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的交往活动还会以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呈现,调查显示,100%的大学生会参与网络社交,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通过游戏和交友软件有固定的网络交流对象,总而言之,大学生社交方式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二)交往过程的非直面性、随意性、超时空性
网络科技的普及使得大学生的交际观念发生了改变。网络交友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可以通过网络自由交友,打破了过去狭隘的交友观念。网络交际的主要特征是非直面性、随意性、超时空性。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科技的发展,人人都有手机和电脑,使得网络交际成为大学生主要的交际方式。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以聊天为目的而上网的同学占比56%,频繁上网的同学占比为52%,上课时开启手机的同学占比为65%,上课时收到短消息或者电话而马上答复的同学占比为66%。而且,交往范畴不只是局限于本地、本省,还覆盖到了全国各个地区,甚至是国外。这足以证明,大学生的交往并不会受限于时空,且会呈现出地域、时间跨度大的特点。
(三)社交实质的虚拟性
网络是虚拟的,是一个信息的载体,具有这一特性使网络交流具有双向交互性。网络技术为人类提供了新的社交平台。因为网络交友不能直接获得对方的个人信息,在这种隐蔽的交友环境中人们更容易释放自己的感情,随意表达自身的感受。目前,网络传播的主要受用者就是大学生,大学生是受网络影响最大的群体,网络带来的影响有好有坏,有的人通过网络找到人生目标,完成人生理想,有的人沉迷网络,迷失自我。
二、P于大学生网络社交的建议
(一)逐步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网络人际交往和现实人际交往之间的关系
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阻止大学生进行网络交友是不可能也是没必要的。考虑到网络是把双刃剑,对大学生的影响很大,因此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交友。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交友进行欺诈、传播垃圾信息,学校、社会、家庭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交友,让学生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除此之外,最主要的是要让学生正确处理现实中的交友问题,提高生活中的交际能力。人最终是要生活在现实生活里。学校可以开展专题讲座,帮助学生认识到网络交友不是唯一一种拓宽朋友圈的交际方式,融入到现实的生活环境中可以体会到更多的快乐,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对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和人主动交往的能力加以培养
培养大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培养大学生的交际心态。健康的心理是与人交往的基础。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会出现各种矛盾和困扰,如果不及时解决和疏通会使学生对人际交往产生畏惧的心态,从而削弱他们的交际积极性。二是要让大学生清楚意识到善待别人是与人建立交友关系的基础。人际交往是一门大学问,通过和别人的交流互动完成自我提升。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人交流要有选择性。三是学校要多组织开展团体互助型活动,为同学之间的交流创造条件,促进同学之间的正常交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除了开展学校活动还可以拓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学会和人交流。
(三)强化力度开展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促使网络人际交往行为规范化
各大高校应当把网络道德教育纳入日常教学范围,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必要时可以将计算机等级考试纳入期末考试范围。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技术应用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网络环境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学校可以构建网络教育平台和信息反馈渠道,一旦发现学生出现违反道德的行为,要给予一定的处分以示警告。处罚终究不是根本之策,根源问题还是要提高学生的自觉能力,因此要将管理和教育相结合,他律和自律双管齐下。学校有必要向学生普及法律知识,让每一位同学认识到网络犯罪和现实犯罪一样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从各个方面严格把控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构建一道坚固的“防火墙”。
参考文献:
[1]张靓雯.网络社交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人际交往 问题 建议
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成长、发展都离不开人际交往。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无论是在校期间的学习,还是毕业后走向社会,都不能没有人际交往。在校园里,同学们之间的相互关心和照顾,彼此之间的情感沟通,困难面前的相互帮扶,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都要有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通常,具有良好人际交往能力的学生都有良好的性情,他们乐观向上,积极努力,遇到困难不骄不躁。反之,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学生,常常会表现出自卑的一面,他们多疑多虑,看问题偏激,不合群,严重的还会表现出过激的行为。
高职院校的学生,较比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和中职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健康、向上人际交往能力,调试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人际交往的概念
管理学学者和心理学学者曾对人际交往问题下过很多定义。简单地说,人际交往就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彼此间的信息交流、情感沟通、相互影响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的直接表现,反映着人们寻求社会交往、获得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人际交往的基本特征就是人与人的沟通和相互作用。
在高职院校,学生的人际交往是指学生和他们有关的一切人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我们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学生在校期间和周围与之有关的个体或群体的相处和交往。包括师生交往和同学间的交往。
二、人际交往对高职学生的重要性
亚伯拉罕・马斯洛,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管理学家,于1943年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人在社会中工作、生活、学习都离不开这五个层次,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高层次的需要会对人的行为起主导作用。对学生而言,每天他们除了睡眠以外,有将近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与人交往,人际交往需要是学生求学期间占主到作用的需要层次。所以,人际交往的好坏对学生的成长、成才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如下几个方面:人际交往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人际交往是学生求学期间确立自我价值感的需要;人际交往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人际交往也是提高学生幸福指数的需要。
三、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
在作者学校附近共有三所高等职业院校,经调查发现,在校的高职学生都出生于1995~1999年之间,这一年龄段的学生除了部分农村家庭外,多数都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成长于娇宠的环境中,其心理成熟度(做事的风格)远远落后于生理成熟度。众所周知,只有心理的成熟才能代表着一个人心智的成长情况,决定着这个人日后在社会中的发展走向。通过常年与高职学生共处,我们发现高职学生与普通院校的本科学生和中职学生相比有着自己的资质和特点,他们中很多学生都聪明、会处理问题,更会和老师搞好关系。但是,他们也具有浮躁、自我意识强、不爱读书,看问题偏激等特点。部分学生甚至缺少与他人的感情交流,言语表达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礼貌程度不够,出言不逊、不分长幼等,可以说心理成熟度不高。所以,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出现了许多问题。常见问题如下:
(一)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过强
在现代家庭中,孩子处于核心地位,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中的孩子,从小受父母、亲人的重视及疼爱,优越的成长环境导致大部分学生常常表现出孤芳自赏、傲气十足的一面,善于通过过分表现自我的形式,来博得周围朋友的赞美声。他们害怕被外界否定,喜欢被他人赞美,在与外界的交往中唯我独尊,要求周边的人与自己观点一致,对与自己意见相背离的同学及朋友采取不理睬或排挤的态度。这种自我为中心的“自命不凡”是不被大家所接收的,直接导致这些学生难以和周围的人相处,因为沟通过程中缺失了“平等”这一起码的交往基础。久而久之,会产生情感障碍,于是一向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会感到莫名的失落感与孤独感,由此会内心苦闷、压抑、导致抑郁症等疾病的产生。
(二)交往层面小
高职学生多半的时间要在学校里学习、生活,与人接触的层面叫较小,交往能力不足,以至于在走向社会和实际工作岗位中人际关系处理不妥当,在实际的工作交往中容易忽略一些小节问题。较比高中时代,学生入学以后,学习压力会明显减少,而学生的交际活动却明显增多,交往的范围也在逐步增大,可是学生交往的圈子仍然停留在校园之内,如师生交往、同学间交往等等,最常交往的是同宿舍的同学,学生的身份并没有改变。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大学生的社会接触面窄小,处人处事缺乏经验,缺乏对交往人员的德行的判断,交往过程中容易轻信陌生人,对未知情况缺乏理性的思考,容易出现上当的情形,对身心发展非常不利。
(三)容易冲动,情绪稳定性差
高职学生的知识水平,交友能力比高中时有了很大进步,随着年龄增长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自我意识和诸方面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就某些问题有深层次的思考,尤其重视友人之间的思想与灵魂的交流。但由于高职学生阅历浅,城府不深,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还是会感情用事,处理问题常常会冲动,会因为一点小事与他人产生矛盾,矛盾激化时,甚至做出过激行为,导致不良后果。校园内的一些暴力事件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四、改善并提升高职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建议与对策
(一)避免自我放大
所谓自我放大,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内在高傲、要强、过于自信的心理的外在表现,通常愿意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等情绪强加到他人身上,以为他人也该如此。现在的学生多半是独生子女,在家庭溺爱的环境下成长,从小养成了自我为中心的个性。例如:就某个问题总认为自己想的是对的,他人也要和自己想的一样才好。当亲人、朋友的思想与自己的观点冲突时,就会表现出不愉快,以至于最后恶语相伤。一旦误会或者矛盾出现,便会对他人的感情、意向做出错误的评价,最终导致人际交往出现障碍。必须通过心理学课程与学生沟通等方式指导高职学生。避免自我投射,学会正确理解他人,不要通过仅有的一件事或者几件事对他人的为人、品行轻易下结论。应学会观察、了解判断,不要总站在自我立场上想问题,这样可以减少交往过程中的失误。
(二)通过社会实践教会学生与人交往
笔者了解到,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只有在大三的时候学生才能被安排到企业去实习。因此,高职学生基本上都是在校学生,学校平时以教学为主,对学生社会实践类课程安排较少,学生存在着社会交往经验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忽略社会实践环节,导致在走向社会和实际工作岗位中时,不会与他人相处,也使自己的能力的发挥受到阻碍。因此,学校应多开设一些实践类课程,带领学生多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公益活动,提高学生的与人接触、与人交往的能力,增强自身与外界的沟通与了解,这样有助于学生克服自身的不足,提升综合素质。
(三)学会积极地倾听
我们与他人交往时常常会发现,讨人喜欢的交谈对象从不打断他人说话,而是认真的倾听,并时常伴有回应与共情。这些人总能准确的把握我们的思想,理解我们的意图,积极的倾听是人际交往时良好的素质。而现在的高职学生有个性张扬的一面,在交往时,愿意过多的展示自己而不能多倾听他人的话,显得不礼貌,要让学生懂得倾听是对他人的尊敬,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给学生潜移默化的教导与熏陶,更可以通过礼仪课上的情景设置或心理咨询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倾听的好处。向学生介绍倾听的方法,以及如何及时用动作和表情给予呼应。值得一提的是,倾听不等于沉默,倾听是对他人的语言有一定的回应,是对他人的礼貌与尊重,而沉默则是一种被动的反抗。
(四)学校应开设礼仪课程及人际交往课程
高职院校学生多半情况都是专业性极强,人文素养比较薄弱的。学校的课程设置也多半是以专业技能为主的,学生对此方面的学习比较上心。但实际上,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学习同样是培养学生踏入社会后成为有用人才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也应从培养学生个人能力角度出发适时的开设一些礼仪课程和人际交往方面的课程,帮助学生快速成长,教会学生在与人交往中学会换位思考,不能固执己见。同时以案例教学为手段帮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与文化。笔者了解到,许多高职院校除了营销策划、管理等专业有此相关课程外,其他理工类专业对此课程毫无涉列,每所学校都应该开设一定选修课课程能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人文气质,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五)学校应增设课外活动,营造学生交往的氛围。
如上所述,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很强,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好多时候都成了典型的“容器人”,比如“玩自己的手机,不看周围的一切”不管他人的见解正确与否,都是一副“我行我素”的架势。如要改变这种状态,第一,要研究高职学生的特点。第二,要学校有关部门多高一些文体活动,帮助学生营造交往氛围。我们知道,高职学生的录取成绩在某些时候不及本科院校,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高职学生更为活泼好动,适当的引导下容易与他们建立友谊。因此,应通过课外活动展现出学生活泼、合作的一面,让学生通过活动建立友谊,通过活动学会谦让、学会尊重。学会团队合作。
(六)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
人际交往是一种艺术手段,把握得当会使交往对象感到身心愉快,年轻人之间如果能很好的把握交往技巧,也能很快的建立友谊,常用的人际交往手段有很多。比如:交往时,记住他人的姓名;对他人的称呼要得当,让别人感受到尊重;培养自己开朗活泼的个性,不发牢骚、心平气和、不抱怨、少指责;多些幽默感,让对方觉得和你在一起精神愉快;遇到有摩擦的问题时,能够正确化解矛盾,以平和的心态和心态打破僵局,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真诚待人,诚实守信。
高等教育是学生们进入社会工作的前一站,对学生而言,学会与人交往在这一时期是一门关键的必修课,它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得到他人的认可与尊重,有助于自己工作能力的拓展。从而培养自身的素质与良好的性情。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以积极的心态调整自己,克服不足,不断寻求适合自己的方法,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郑艳萍.中国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问题浅析[J].引进与咨询,2004.1.
[2]王晓红.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其培养[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3.9(1).
[3]王志玲.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探析[J].2010.9(5).
【关键词】 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对策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3-176-01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各种具体的社会领域中,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建立起心理上的联系,它反映在群体生活中人们相互之间的情感距离和相互吸引与排拒的心理状态。大学生人际关系是大学生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大学生宿舍由于宿舍空间的紧密性、宿舍同学的不可选择性以及彼此接触的频繁性等特点,成为大学生活动最频繁、联系最为密切的重要场所。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也有助于大学生习得正确的社会态度和人际态度。
一、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原因
人际冲突是由于利益关系、观点不一、个性差异等引发的人际交往对象之间的紧张状态和对抗过程。大学阶段是人生的第二个 “心理断乳期”,是一个非常关注自我, 注重个性表达,情绪体验丰富,争强好胜的时期。同时, 大学生活环境的资源共享, 人际交往广泛和密切等因素使大学生经常面对人际冲突情景。
导致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体差异
一般来说,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家庭经济背景,这种差异给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等造成较大的差异。生活习惯和价值观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道路上潜移默化形成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通常很难改变。
(二)人际交往能力的匮乏
人际交往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和谐的人际关系需要科学的交往知识和技能。在书山题海中挣扎出来的大学生,由于升学就业等压力,根本没有闲暇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学习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能,他们的人际交往知识和技能是原始的、经验性的,他们对人际交往的意义、人际认知偏差、人际交往的艺术和技巧、人际冲突的原因、人际冲突和危机的应对策略知之甚少。
(三)不良心理因素
嫉妒、自负、猜疑等不良的心里因素在当前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使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经常化多样化,频繁发作,很难避免,严重阻碍着大学生宿舍良好关系的发展。猜疑心在中国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天”,这句封建古训在少数大学生中仍有一定的市场。
(四)社会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存和发展的竞争愈演愈烈,为了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获取更多利益,一些人往往不择手段。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竞争成为大学生活的方式之一,它培养了大学生的竞争能力并为以后的社会竞争作好了准备,尽管竞争已为许多学生所认同,也并不必然带来宿舍人际关系的恶化,但如果竞争中存在明显能感知到的不公平,则会引发宿舍内部长久的不和谐。
二、对策与建议
笔者认为对于宿舍冲突的解决,离不开学校和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因此需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作为宿舍的一员,大学生应该怎么做;在改善大学生宿舍关系方面,学生所在的学校应采取哪些措施。
(一) 大学生应加强自身的修养
1.阅读有关书籍,学习人际较为能够的技能技巧,并不断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
对于宿舍发生的人际冲突,不应该只是一味的回避和抱怨,而应该正视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努力提高解决宿舍问题的能力。把冲突的产生当作是审视自己和他人的机会,把冲突的解决当作是提高自己解决人际冲突能力的机会,问题解决过程中要努力发现对放的优点及长处,非常注意所用的技巧,解决矛盾的想法只有结合有效的沟通交流技巧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注意,坦诚相待。
2.换位思考,真诚待人,学会感恩
懂得“你要别人这样对待你,你就的这样对待别人”,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在宿舍集体生活中,要处处关心别人,与人为善,才能与脾性不同的人和平共处,将自己置身与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和处理问题,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真切的感受别人的痛苦和困惑。而不是碰到问题就感到自己受了伤害,怨天尤人,一味埋怨。感恩是一种生活智慧,更是一种处世哲学。对于别人的好意或帮助不要冷漠视之,要学会微笑、学会感恩。
(二)学校应该建立分级的人际冲突干预机构,及时发现并妥善解决大学生宿舍中出现的人际冲突
学校对人际冲突干预可以分为三级:
1.宿舍内部干预
即在安排宿舍时,每个宿舍指定一名综合素质尤其是人际协调能力较好的大学生,作为宿舍人际矛盾的调解员,其主要任务是宿舍人际关系,及时发现宿舍成员之间的矛盾,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以化解,对于比较复杂的、难以调解的矛盾冲突,能够及时向辅导员反映。
2.辅导员干预
那些超出了宿舍调解员调解能力范围的人际冲突,被及时反映到辅导员处,辅导员及时参与矛盾冲突的调解。辅导员在充分了解冲突的起因、经过等基本情况后,针对具体问题,对当事人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或心理疏导,或借助学校有关方面的力量来妥善解决冲突。
【关键词】 知识型员工;知识获取方式;吸收能力;工作绩效;关系
一、知识型员工的定义和特征
黄维德(2007)认为,知识型员工应该是:主要从事脑力劳动、有一定的创新思想、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并拥有较高学历、具有专业知识可以独立进行创造性工作的员工[1]。向秋华(2007)认为知识型员工有三个要素:第一是企业内部的员工,而非个体知识工作者;第二,直接致力于与知识相关的工作;第三,可以为企业带来资本增值。从职业上界定,典型的企业知识型员工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研发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2]。柳丽华(2006年)从三个方面概括了知识型员工的定义:其一,能力论;知识型员工具有不同于一般员工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对知识的运用以及价值的创造上。其二,职位观点论;知识型员工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具有较高的知识要求(如研发、营销、会计、管理、咨询等)。其三,学历观点论,认为知识型员工是具备一定学历的人员[3]。本文采用柳丽华(2006年)的定义:所谓知识型员工是指从事生产、创造、扩展和应用知识的活动,为企业(或组织)带来知识资本增值,并以此为职业的人员。
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对象以知识为主,这导致了他们的工作成果不能直接测量。工作任务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决定了他们必须精通某一行业的专业知识,也造成了员工之间共通性降低。此外由于知识的更新速度快,知识型员工不得不加快学习速度来适应不断革新的行业知识,因此员工需要进行频繁的学习进修才能更新知识。知识型员工的学习能力比较强,而且能配合零碎的工作之余时间进行学习,知识型员工还偏好利用在线学习工具进行在线学习进行自学。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也是他们的特征。詹越(2010)从工作能力和工作行为两方面总结了以下特征表现,能力方面:具有相应的专业特长和较高的个人素质;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具有很高的工作自主性;具有更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工作行为方面:工作方式发生转变;工作过程难以监督和控制;工作成果不易直接测量和评价[4]。除此之外,本文认为知识型员工还具有:乐于进行工作时间之外的学习进修;乐于接受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对于新的学习方式接受能力强的特征。
二、知识获取方式
员工的知识获取过程主要是隐性知识的转移和显性知识的共享。企业很多知识获取方式可以应用到个人,个人的知识获取方式比企业知识获取方式更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企业的知识获取方式更偏正式,而个人的知识获取可以通过非正式的途径来获取[5]。本文总结各作者的知识获取方式如下表所示:
根据知识型员工的特点,我们总结知识获取方式主要有获得隐性知识的人际交往、获得显性知识的编码知识共享两种。人际交往又分为非正式与正式两类。所以,知识型员工的知识获取方式主要有:正式人际交流、非正式人际交流、编码知识共享。
三、工作绩效的界定和维度
1996年,Katz和Kahn认为工作绩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来完成工作职责和行为的员工的行为;二是员工帮助别人的工作,以便于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所产生的行为,又称为组织公民行为。彭泽(2002)指出工作绩效是指员工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及工作任务,在预定的时间内工作表现和工作结果。
国外学者Borman和Motowidlo(1993)提出了任务绩效和关联绩效的二维结构。Scootter和Motowidlo(1996)进一步的研究得出了,人际促进与任务绩效是可以分开的,与工作奉献是分不开的,同时将周边绩效分为两个维度,即人际促进和工作投入两个方面。国内学者王惠、李晓轩和罗盛强(2007)表明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的结构可以加以区分,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的二维模型也具有适用性。因此,本文将工作绩效分为任务绩效和关联绩效。
四、吸收能力
吸收能力由Cohen和Levinthal提出,他们定义为识别评价、消化和应用外部新知识的能力。他们还将吸收能力分为了个人吸收能力和组织吸收能力。Zahra和George(2002)将吸取能力定义为企业获取、消化、转化和应用知识产生组织动态能力的惯例和流程。但他们认为企业所评价的有价值外部知识经过获取后,并不能保证企业有能力应用这种知识。就此他们把吸收能力区分为潜在的和现实的吸收能力,潜在吸收能力是企业所评价的外部有价值的知识在获取后能得以消化;而现实吸收能力是转化和应用所消化知识的能力。其中潜在吸收能力包括知识获取、知识吸收能力。实际吸收能力包括转化能力和应用能力,潜在吸收能力是实际吸收能力的前提。知识获取作为描述知识吸收能力的一个重要维度,是知识吸收能力的基础。Todorova和Durisin(2007)年认为吸收能力是企业对知识利用的一个动态的、不断反馈的过程,包括认知价值、知识获取、消化、转化和知识利用五个方面。不过与Zahra和George不同的是,他们认为潜在的吸收能力与实现吸收能力不存在明显的界限[6]。本文从知识型员工的知识获取方式出发,研讨不同知识获取方式对于员工的吸收能力的影响。因此,在本文中,吸收能力是指知识型员工的知识转化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实际吸收能力。
知识型员工在从外部获取知识之后,由于和员工的自有知识契合程度高,能够直接变成员工的自有知识,直接拿来使用。但是大部分知识,需要员工进行重新分类、编码整合之后,转变成为员工的自有知识才能对员工工作绩效产生影响。因此,吸收能力作为员工知识获取和员工工作绩效之间的过程,对知识获取方式和员工的工作绩效具有调节作用。本文提出以下理论模型:
五、知识获取方式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1、正式人际交往对员工任务绩效有正向影响
正式人际交往是依靠组织的正式结构或层次系统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是为了达到组织或者团队目标所进行的沟通。知识型员工的正式人际交往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组织内部:师徒制、工作轮换、部门的学习分享会议;组织间:行业研讨会、行业内咨询公司的咨询交流等。正式人际交往具有结构性和计划性,从流程上来说,正式人际交往的流程相对完备,参与人员在交流之前会对交流内容有充分的准备,在交流过程中对内容的阐述和解释也会比较详尽完整,交流后会有信息的整理反馈。因此和其他的知识获取方式相比,正式人际交流所传递的信息和知识正规并且偏官方,所包含的知识数量偏多。在交流过程中,知识获取和吸收的情况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知识型员工所受的约束力比较强,但交往传递的信息相对正式,真实性和可靠性更高。
2、编码信息共享对于员工任务绩效有正向影响
贾生华(2004)将组织中的知识分为四类:物化在机器设备上的物化知识;体现在书本、资料、说明书、报告中的编码知识;存在于职员头脑中的意会知识;固化在组织制度、管理形式企业文化中的组织知识[7]。
编码信息是指能够用正式的系统化语言来传播的知识。除了普通能够形成文件被传阅的知识之外,焦俊(2007)认为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中所分享的信息也是能被编码的显性知识。因此本文认为组织中知识型员工编码信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组织内部:正式报告、文件;操作说明、技术说明书、专利说明书等能被编码的知识;企业内部系统的信息学习系统或数据库等。组织外部:外部咨询公司、专家向组织内部转移的文书、报告;企业通过购买收购所获得的专利技术等;企业间共享的数据库电子系统等。除了通过正式途径获取的编码知识外,知识型员工还能通过非正式方式获取“小道消息”。编码知识的传播范围广泛,适用性强,能够被反复学习。同时,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编码知识更加易于现实的转化和应用。因此,知识型员工的编码知识的分享通过员工的吸收能够对个人绩效的任务绩效产生正向影响。
3、非正式人际交往对员工关联绩效有正向影响
非正式人际交往是区别于正式人际交往的一种。非正式人际交往产生于不需要依赖正式组织的结构层级系统,也不需要在特定的地点时间,拥有特定的目的或者程序。非正式人际交往多数依靠人际关系和情感的维系,进入和退出门槛低,人员流动性强。因此非正式组织有其特有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非正式组织中员工能够很好地在情感释放促进沟通等方面弥补管理者的工作缺陷,对组织系统完整性等方面有积极作用[8]。非正式人际交往跟正式人际交往相比,有以下优点:交往自由流动,沟通速度快,效率高,不会受到正式组织层级和权力的约束;交往模式和方法不固定;更有利于知识型员工提供一些正式人际交往中难以取得的信息;能够打破组织之间原有的等级差异,促进知识型员工之间的情感。但是非正式的人际交往也存在很多缺陷,最主要的是交往不受任何制约,来源得不到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得不到检验。因此,非正式人际交往对于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绩效中的关联绩效有正向影响,对于知识型员工的任务绩效的影响有待深入研究论证。
六、结论及建议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根据知识型员工获取知识的特点,总结了知识获取方式:正式人际交往、非正式人际交往和编码知识共享三种。不同知识获取方式对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绩效的不同方面产生影响:正式的人际交往和编码知识共享通过员工的吸收能力对任务绩效有正向影响,非正式人际交往通过吸收能力对员工的关系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基于以上,我们对企业提供以下建议:
1、针对知识型员工的特征改进组织学习方式和机制
知识型员工知识的专业性较强,通用性较差。不同领域员工的知识特征和结构体系不一样。这就要求企业能够向员工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机制。对于研发型的员工,需要提供大量的能供反复使用的书面知识促进他们的学习。而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员工,他们可能更需要行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知识,这类知识通常依赖员工的经验和实践,不能通过简单的书面表达出来。大量的行业研讨会或者非正式组织的非正式人际交往对于他们来说则更有效。知识型员工的求知欲强,不会拘泥于现有知识体系。企业需要不断地完善组织内培训系统。由于知识型员工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企业也需要不断地引进新的学习方式,在原有的传统的培训体系内增加更多灵活的、适应性强的培训方式。如e-learning的在线学习,组织内培训师的选拔、跨组织研讨会等方式。
2、为知识型员工创设不同的知识获取渠道
本文采取正式人际交往、非正式人际交往和编码信息的共享来阐述它们和知识型员工吸收能力的关系。正式人际交往是企业中员工经常采用的交往方式。通过正式人际交往,知识型员工能够尽快反馈知识获取,及时的沟通加快了知识吸收的速度,提升了知识吸收的效果。非正式的人际交往对于知识型员工获取一些“小道消息”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获取渠道。同时,由于企业间的竞争需要,企业对于自己的某些信息有着非常严格的保密措施。跨组织的非正式人际交往对于获得这些正式渠道难以获得的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编码知识的共享获取周期长,但是一旦获取之后,能够被反复地学习。因此,编码知识共享适合企业研发型、技术性的员工。
我们虽然根据前人的研究基础总结了知识型员工的获取方式,但是随着知识学习的更新,组织内部和跨组织不断出现新的知识获取方式,仍然会有一些知识获取方式没有概括的情况。另外,虽然本文通过理论阐述,证实了不同知识获取方式对于吸收能力和知识型员工个人工作绩效不同的方面将产生影响,但是没有论证哪种知识获取方式对于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绩效的影响最大。同时,本文的知识型员工是笼统知识型员工的概念,并没有对知识型员工进行专业领域上的分类。这些不足都有待以后进行进一步地细化研究。
【参考文献】
[1] 黄维德,苏庆翔.知识员工对雇主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52-58.
[2] 向秋华,基于心理契约的中国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07.
[3] 柳丽华,企业知识型员工绩效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6.
[4] 詹越.知识型员工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影响因素研究[D]. 南开大学,2010.
[5] Cohen,W.,& Levinthal, D.Innocation and Learning: The Two Faces of R&D[J].Economic Journal,1989,(99)569-596.
[6] 李钧.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文献综述[J].学海, 2011(05)79-83.
关键词:人际交往;焦虑
一、研究问题
(一)测量北京某中学2014级初一年级学生的人际交往焦虑水平。
(二)使用交往焦虑感量表(IAS),考察不同性别和是否为实验班影响因素上的表现情况。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被试:北京某中学2014级初一年级全体学生
被试分布情况:男同学250人,女同学326人,共576人。问卷回收率为100%,经筛查全部为有效问卷。
(二)研究工具
1.关于量表
选用Leary编制的交往焦虑感量表(IAS),该量表用于评定独立于行为之外的主观社交焦虑体验的倾向。
交往焦虑感量表(IAS)含有15条自陈条目(如附件1所示),被试对这些条目按5级分制予以回答:A、与我一点也不相符;B、与我有一点相符;C、与我中等程度相符;D、与我非常相符;E、与我极其相符条目是根据下述两个标准选出的:(1):涉及主观焦虑(紧张和神经症)或其反面(放松、安静),但不设计具体的外在行为。(2):条目大量涉及意外的社交场合。量表经历4个阶段从最初的87条中选出现在的15条。其总分从15(社交焦虑程度最低)到75(社交焦虑程度最高)。
2.问卷评分标准:交往焦虑测评结果根据受测者测评分数分为1、2、3等级,当受测者分数15――29分为等级1;当受测者分数30――48分为等级2;当受测者分数49――75分为等级3。
3.关于等级
交往焦虑测评结果处于分数等级1,表明受测者所体验的社交焦虑感较低,在一般的社交情境中,通常能够应对自如。即使面对不太熟悉的人,也常常充满自信,态度大方,极少有紧张拘束的感觉。
交往焦虑测评结果处于分数等级2,表明受测者所体验到的社交焦虑感处于中等程度,有时受测者在某些事先不曾做好准备的社交情境中,会有一定的焦虑感出现,这属于正常的防御心理。
交往焦虑测评结果处于分数等级3,表明受测者所体验到的社交焦虑感较高。在一般的社交情境中,常常体验到高度的紧张焦虑,有时伴有心跳加速的反应。
(三)信度分析
本次调查信度良好,Alpha=0.799,分半信度SB=0.864。
Alpha系数是内部一致性的函数,也是试题间相互关联程度的函数,一组试题之间或许有相当的关联性且是多维的。
分半信度(split-half reliability)是常用信度检验方法之一。反映测验项目内部一致性程度,即表示测验测量相同内容或特质的程度。具体分析是在测验后将测验项目分成相等的两组(两半),通常采用奇偶分组方法,即将测验题目按照序号的奇数和偶数分成两半,然后计算两项项目分之间的相关。相关越高表示信度高,或内部一致性程度高。
三、测量结果
(一)初一年级全体学生交往焦虑测评结果等级情况
交往焦虑测评结果处于分数等级1的同学为247人,占总体的42.9%;处于分数等级2的同学为310人,占总体的53.8%;处于分数等级3的同学为19人,占总体的3.3%。具体如表1所示:
从上面等级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我校初一年级学生整体来看交往焦虑水平较低,即表明我校初一年级学生人际关系良好的居多,说明他们与他人的相处能力较强,属正常水平。
(二)人口特征在人际交往焦虑水平上的差异性检验
1.性别的差异性检验
因为性别只有两个水平,因此,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初一年级学生的人际交往焦虑水平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实验班与否的差异性检验
因为是否为实验班只有两个水平,因此,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初一年级学生的人际交往焦虑水平在是否为实验班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实验班同学的人际焦虑水平平均值低于非实验班同学。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实验班的同学学习成绩相对较好,从小受到师长喜爱和表扬的对象,这很可能使他们出现骄傲情绪,以自我为中心,而忽略他人的感受。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自我为中心会影响他们与其他人的交往.过度的自我为中心甚至会导致人际关系恶劣,久而久之会给同学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及焦虑的情感体验。另外,实验班大部分同学的学习竞争意识很强,可能由此产生嫉妒等影响与同学交往的负面情绪,这也会增加部分实验班同学的人际交往焦虑水平。因此,实验班同学的人际交往焦虑水平与非实验班同学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四、测量结果分析讨论
我校初一年级学生人际焦虑水平较低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一、家庭因素
1.家长的理解和包容
心理学家舒茨认为儿童与父母双亲的交往关系会直接影响到儿童长大后的社会行为。如果儿童与双亲交往少,会出现低社会行为,如倾向内部言语,与他人保持距离,不愿参加群体活动等;如儿童对双亲的过分依赖则会形成高社会行为,如总是寻求接触,要求给予注意等。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与父母一起生活在一起,而父母对于子女多数采取包容的态度,因此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在学校很容易把对父母的依恋关系转移到与同伴关系上,而为了使这种依恋关系稳固,需要他们对自己的行为作出不断地调整。久而久之,他们就形成了较好的人际关系,人际焦虑水平处于较低状态。
2.家庭中的民主关系
心理学家舒茨认为父母双亲对于子女的是否采取民主的教养方式,将对孩子产生直接的影响。父母如果过分控制子女,则易于形成转制式行为方式,如儿童倾向于控制他人,易独断独行,这十分不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当今社会大多数家庭父母双亲对儿童既有要求又给他们一定自由,使之有某种自,会使儿童形成民主式的行为方式。因此为他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3.家长的爱的情感给予
心理学家舒茨认为如果儿童在小时候得不到双亲的爱,经常面对冷淡和训斥,长大后会出现低个人行为,如表面友好但情感距离大,常常担心不受欢迎,不备喜爱,从而避免有亲切关系,这不利于儿童长大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儿童生活在溺爱环境中,长大后会出现高个人行为,如强烈寻求爱,希望与人建立亲密的情绪联系;如果儿童能获得适当的关心、爱护,就会形成理想的个人行为,长大后既不会受宠若惊,也没有爱的缺失感,能恰当地对待自己。
4.家长的肯定和接纳
当今社会的中学生都是在家庭的肯定和接纳中长大的,这种被肯定和接纳感会迁移到他们与其他人交往中。在爱与接纳中长大的孩子,大多数与人交往时候会表现的坦然大方,因此他们很少有人与他人交往时会感到紧张和焦虑。研究结果表明,父母教育方式存在城乡差异,与农村青少年的父母相比,城市青少年的父母对子女有更多的情感温暖与理解[2]。
5.独生子女自信心较强
当今的初一年级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在肯定中长大的,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自卑心理作用很小。虽然有点同学会表现出任性等特点,但是他们会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习到人际交往的技巧,并作以适时的调整。而对于非独生子女家庭,孩子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自卑心理表现的较为严重,容易产生人际交往焦虑。
二、自身因素
1.所处特殊阶段――青春期
这一年龄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或者正在步入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叛逆心理很强,并且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叛逆心理使得他们很容易与父母发生看法上的不一致,从而导致矛盾和争吵,这个时候他们最需要倾述的对象。
2.所处生活环境――大城市
城市的孩子自信心强于农村孩子,这是他们的人际交往中的低焦虑强有力的保证。缺乏自信心极易导致人际交往焦虑情绪的出现,严重者甚至会出现交往障碍。
三、学校因素
1.寻求同伴认同
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十分渴求同伴认同,很多学生为了寻求同伴的认同,而隐藏和改变很多不适合与他人良好交往的行为习惯。
2.团结合作的教育
当今社会团结合作已经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必须具备的素质。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视学生团结合作意识的培养,政治、体育和心理教育中渗透着这方面的教育,对于促进学生们的交往十分有利。
以上这些原因都十分有利于初中生人际交往的发展,因此我校初一年级的学生在人际交往焦虑水平上表现较低,这与他们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是分不开的。
五、干预措施及对策建议
(一)干预措施
1.团体心理辅导
本研究首先对筛查出的19位人际交往焦虑水平较高(人际交往焦虑水平为等级3)的同学进行团体辅导(附件2),该辅导方案是在13级初一学生团体辅导干预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实际修改而成。目的是使这些学生在团体心理辅导的环境中感受与人交往的乐趣,降低他们的人际交往焦虑情绪。
经过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手段之后,再次测量这些学生的人际交往焦虑水平,对于焦虑水平仍然较高的同学进行个别咨询。
2.个别咨询
本研究将个别咨询作为团体心理辅导手段的补充,目的在于弥补团体心理辅导的局限,以达到干预的良好效果。
(二)对策建议
1.确立正确的交往观念,开放自我主动交往
向别人敞开心扉的同时,别人也会相应地向你敞开心扉。想了解别人,最后先让别人了解你自己,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在人际关系、人际交往的建立与维护中,对于任何交往的人,都应首先接纳,喜爱他们,保持在人际交往中的主动地位。所以说如果中学生要想赢得别人,同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交往的主动者,主动交往,争取处于主动地位。
2.养成良好的交往品质
多项研究表明,中学生所能接纳的特质主要有:真诚、宽容、信任等。交往需要有爱,友爱需要真诚。
3.克服交往心理障碍
中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常出现如下交往心理障碍,第一,羞怯由于一些学生害羞,过多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以致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阻碍了与同学、老师的交往。克服害羞,重要的是要解除思想包袱,树立牢固的信心,肯定自己的长处。应当鼓足勇气,敢于说第一句话,逐渐学会主动与老师和同学沟通。第二,自卑,自卑的主要表现就是缺乏自信。克服自卑感的第一步是要学会全面客观地分析自己,增强自信。此外,要努力塑造良好的性格,摆脱他人对自己的成见,寻找新的环境重新表现自己。第三,封闭,封闭是一种有意无意地把自己限制在最小交往圈的状态,习惯于封闭自己的学生,往往遇事固执己见,对人处处设防,难于与人交往。因此,要正确分析和认识自我。不把自己看得过高,也不要把别人贬得过低,将自己放在同学群体的恰当位置上,积极感觉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让自己从封闭中开放起来。
4.不随意迁怒于他人
除非是原则问题,不要争得面红耳赤。一般来说,不要为一些小事勃然大怒,甚至翻脸,要表现出有气量,有涵养。动不动就生气的人,会失去朋友。如果有人招惹了你,你很想发脾气,那么请尝试一下"滞后5秒钟原则"。即:原地踱踱步,数数衣扣或做深呼吸等,缓解5秒钟后再回应对方。你会发现自己对这件事的处理可能完全是另一种方式。
5.不要口无遮拦
人际交往中,说话之前,要考虑一下要说的话是否合适,不要口无遮拦,想说什么说什么。除非是亲密的朋友,否则最好不要对个人的卫生状况妄加评论。如某人的肩膀上有头屑,或口中很难闻,或拉链没系好等等。许多人不喜欢别人问自己的年龄,尤其对于女性,年龄更是个人秘密,不愿被人提及。
6.学会欣赏和赞美他人
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是有自己的缺点,如果抓住别人的缺点,而看不到对方的长处,那么在与对方交流和交往中是缺乏肯定和接纳,一个不能真正接纳他人的人很难在交往中被他人接纳。换个角度看待人和事物,你会发现另一片天空。
7.真诚和信任。"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带上你的微笑,带着真心、诚心、善心、爱心、关心、平常心、宽容心等积极心态与人交往,你会感觉到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不足应有所认识,并善于听从别人的劝告与帮助,勇于承认和改正自己的错误与不足。你对别人的真诚会为你赢得更多的信任。同时,如果你信任别人,别人则会更加信任你。
参考文献
1. 樊富珉.心理咨询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2
关键词 医学生 非医学生 交往 可行性建议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使原来具有鲜明医学教育办学特点的高等医学院校纷纷利用学校优势,整合学校资源,兴办非医学专业。
某大学作为某省最大的集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的高等医学院校,兴办非医学类专业时间不长,办学模式处于探索与完善之中。某大学非医学专业的学生,所受教育的模式不仅跟医学专业学生有所不同,而且存在不确定性,且他们与主专业的学生存在思想领域、目标追求、交往范围等不同之处。本研究旨在就不同专业(医学专业、非医学专业)、不同性别大学生的交往方式进行了调查分析,从而发现某大学医学类与非医学类学生交往中的问题,就调查情况提出可行性建议。并且通过此次研究,呼吁学校重视学生交往问题,促进学生交往更加和谐,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校园环境。同时呼吁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交往心理,采取正确的交往方式,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某大学三个校区在校的医学类与非医学类学生300名。
1.2方法
1.2.1问卷法
根据调查内容所需,我们小组设计了一份关于医学类与非医学类学生交往现状及问题的调查问卷,采取网上随机发放回收问卷,最后整理统计结果,做出分析。
1.2.2访谈法
访谈对象为典型性格人物,选取不同气质类型的典型性格人物进行访谈,并询问意见。
1.2.3文献研究法
利用图书馆资源、网络等途径,查阅相关文献对我们的探究调查做准备活动,准备调查事项。以及查阅相关资料辅助调查结果分析的进行。
2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260份,回收率为86.67%,对此进行问卷有效分析。我们将问卷设计为十六个题,分别为十五选择与一个开放性大题。问卷内容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1-8题,是调查学生基本信息与基本交往情况;第二个部分为9-16题,是以医学与非医学交往为主要部分的题。
2.2医学类与非医学类学生交往现状
根据所需研究的课题,对某大学三个校在校的医学类与非医学类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同时采取典型个体人物访谈法了解医学类与非医学类学生的思维与想法。调查基本信息结果分析,我们发现现阶段两者交往的现状:
第一,某大学医学类与非医学类的学生所占人群比例不协调,表现为医学类学生占全校学生比重较大,且男女比例失调严重,女生占比重大,导致医学类与非医学类学生交往的性别比例不协调。第二,由于教学模式的不同,医学生的五年制与非医学生的四年制也对同学们的交往存在影响。大三后,非医学类学生面临搬校区与实习的问题,导致医学类与非医学类的学生交往受到了地域限制。第三,两者所学知识有很大的区别,相应的思维模式与价值观念不同,所以交往的模式有所区别。医学类与非医学类学生缺乏在专业范围的交流,大多数的交往都发生在学校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中。交往模式相对固定,从而缺乏一定的深入的相处与交流。
2.3问题分析
在经过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后,我们发现资料显示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有:贫困大学生人际关系不和谐、长期虚拟网络交往导致实际交往能力下降、人际交往技巧缺乏等一系列问题。资料中所涉及的是针对广泛的大学生群体出现的交往问题,医学类与非医学类学生的交往也存在这样类似的问题。
从调查的问卷情况分析,可直观看出医学类与非医学类学生交往的现状:两者所学的内容不同,价值观念不同,兴趣不同,关注点不同,管理制度不同等,这些不同导致了医学类与非医学类学生交往受到局限;且部分医学类专业学生自身定位太过,不想与其他专业接触,而部分非医学类专业的学生觉得自身专业不占优势,处于劣势地位,最后就导致很难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圈。
继而我们发现两者交往中的诸多问题:(1)所学的专业领域不同,接收的知识与思维方法不同,导致可以交流的内容较少;(2)即使有相同的兴趣和爱好,但是缺乏广泛深入的交流机会,交往仅限于简单的形式。以及由于专业的局限以及交往的时间和空间受限,导致医学类学生与非医学类学生交往时常陷入简单认识,互不了解的尴尬境地;(3)由于某大学开展活动讲座等涉及的大都是与医学类相关的(下转第26页)(上接第20页),导致非医学生在校园环境中渐渐处于一个边缘化的状态。
最后我们小组发现,医学类与非医类学生交往虽然存在问题,但也有着共性,特别是在基础交往上,与广泛的大学生群体的交往是相似的。且大部分对彼此的交往并没有产生芥蒂,在有条件的基础上也希望能够互相交往。
3结论及建议
大学生交往过程中无论是医学类还是非医学类的同学,都需要以真诚的态度去对待,互相学习,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的人际关系。
对于某大学医学类与非医学类学生交往的研究,我们通过调查得出结果,在第一手资料与第二手资料结合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以下的几点建议做参考:
(1)学校延续选修混上的制度,并针对医学类与非医学类学生交往开设特色课程;
(2)学校应该鼓励开展一些促进医学类与非医学类学生交往相关的极为密切的课外活动,开展的活动有较强的融合性,从而更好地为医学类与非医学类学生交往提供平台与机会。
(3)对同学们进行鼓励,鼓励他们主动进行交往,不断锤炼自己,升华自己;
(4)促进医学生与非医学生的思想沟通,交流,培养人际交往的技巧;
(5)学校应加强关注非医学类专业的发展,不要让其边缘化。
促进医学类与非医学类学生的交往,需要学校和学生共同努力。人际交往是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它影响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以及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变化以及精神生活。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根据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问题有关调查表明,在以前的统计中,恋爱烦恼占据首位。如今交际烦恼超过恋爱困扰。在当代,大学生的社交能力普遍偏弱使得人际关系成为重中之重的一个课题,所以医学类与非医学类学生的交往更加值得重视。
参考文献
[1] 刘朝晖.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6(24).?
[2] [美]迈克尔・R・所罗门.消费者行为学[M].卢泰宏,杨晓燕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 桂世权.大学生人际交往指导[M].中华论坛,2008.
[4] 李杨.大学生交往的探索[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