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粮食工程论文范文

粮食工程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粮食工程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粮食工程论文

第1篇

1.1施工企业缺乏质量意识

我国目前建设工程施工企业,极其缺乏工程质量控制意识,在人员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个人素质、团队配合等方面上有很多不足。一方面是施工质量管理人员缺乏质量控制意识,只讲工程进度,不顾质量监管,有时甚至节省工程开支,偷工减料,造成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再有一线的施工人员,他们大多是农民工,自身的安全、质量意识极差,造成施工过程中不按技术要求施工、不按工序施工、不按图纸施工、不按操作规程施工等等,致使施工经常出现质量问题,这样给工程的质量会带来很大的隐患,严重时就会发生质量事故。

1.2施工中质量检查工作不认真,没有很好的控制工程的质量

(1)没有对施工企业及施工人员进行资格认证;(2)工程质量管理人员没有质量检查资格证;(3)工程现场质量管理不到位,管理人员、。

1.3施工技术、工艺落后

城市建设进程在新时代历史时期快速的向前发展,建设工程也随之进入快速发展时代,在如此发展的形势下,我国的工程施工在技术和工艺方面还是存在较大的缺陷,由于建设工程施工企业的施工人员还都是以农民工为主,他们施工技术基本都是老的、传统的,师傅怎么教就干,再加上自身素质较低,又没有得到系统的专业培训,导致实际施工操作不规范、不科学,技术变形,严重的影响到工程质量。

1.4设计图纸存在缺陷

设计图纸的准确率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先决条件,图纸如果存在缺陷,就会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质量。建设工程在图纸设计目前还是存在一些缺陷的,设计图纸自身存在缺陷,设计人员有的能力不够,有的责任心不强,经常马虎大意,尺寸标注错位、不标注,编码错误,设计过于简单不系统等等,导致施工人员无法正确的施工,模棱两可不知如何下手,严重影响着施工进度和质量,设计图纸的缺陷不单影响工程的质量,严重时还会影响到工程的实用性及安全性。

1.5缺乏有效的监管

由于建设工程施工大都是由外包企业完成的,导致建设工程部门的监督管理权利被削弱,使得施工质量控制受到影响,很容易引发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再有我们国家现在的建设工程监理部门,多数都是事业或企业编制,在有限的人力、财力和收费标准又低的情况下,无法把质量监督管理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都是过重于形式走走过场。由于原材料质量的验收,工程施工技术要求,施工安全要求等等的质量监督不到位,致使出现了许多‘豆腐渣’工程,每次都是出现重大问题后,才会去惩罚,太流于形式,而忘记了监理的职业操守。严重的还有为了个人的利益许多监管人员与施工单位进行勾结,出具虚假报告,导致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受到影响。

2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原则

(1)市政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前,“预防为主”的原则要先行,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严谨的质量管理制度,并将质量管理责任制具体落实到位。(2)组织好施工设计图纸会审,对施工组织、施工方案、施工工艺等严格审查把关;对施工的材料、设备、人员等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核查、确认。(3)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第一”的控制原则是必须坚持的,建立全面细致的工程质量跟踪档案,严谨的控制各项质量数据,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标准。(4)工程施工完成后,要认真做好验收记录,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评定,对存在的质量问题要通知施工单位,并且要做出具体的整改方案,限期整改。

3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

3.1工程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1)完善健全施工的各项质量管理制度;(2)建立施工各个岗位和岗位责任人岗位职责;(3)对施工所使用的所有设备进行施工前的维护保养,并做好设备故障的备选预案;(4)施工人员上岗前进行质量教育培训,从个人素质到专业技术进行系统的培训,让施工人员都清楚的认识质量是施工好坏的重要保证;(5)施工前对工程的原材料从质量到数量要严格把关,任何施工的原材料都要有正规厂家的合格证、化验单及质量检测报告,这样就可以把工程质量事故从源头就遏制住。

3.2加强施工队伍管理,提高施工队伍的质量意识

在建设工程施工中,首先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从个人素质、施工技术及施工质量,从个人管理到团队配合等方面由浅到深、由易到难,提升施工人员的施工技艺及专业技能,增强他们的施工经验,打造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施工队伍,逐步的把我国的施工队伍建设成一个具有现代化的、高技术的、高素质、高质量意识的一流施工队伍。

3.3建设工程技术管理质量控制

(1)施工前,技术人员应该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教育,同时把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工艺操作规程等转换成具体而明确的质量要求,做好标准具体化,认真仔细的做好技术交底工作。(2)工程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要亲临现场进行指导,并对施工的重点部位要进行技术监督及跟踪管理。(3)技术复核工作是工序完工后运用检测工具对产品进行校核的一项技术工作,也可应用多级检查及交叉检查制度,尽可能减少质量隐患的漏查。(4)做好施工图纸会审工作,由施工企业、工程设计单位、工程监理三方共同进行协商解决存在的问题。

3.4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控制

建设工程除了施工企业自己在工程中的各项质量控制管理外,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万无一失,还要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控制。通过具有良好专业素质的质量监理人员,在监理过程中对施工单位制定的施工方案、选择的施工方法、选用的主要建筑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等全方位监督,必须按照科学、系统的检测方法对建设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并给予客观、真实的检测报告,保证监督管理的透明化、真实化,对于促进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4结语

第2篇

1.1造成永久性缺陷工程的验收

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中明确指出:经过翻修或加固处理的分项和分部工程,如果在外形以及尺寸上发生变化,但是依然能够满足施工安全和使用性能时,是允许按照技术处理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然而,这条标准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虽然许多存在质量问题或是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建筑工程能够通过加固技术来达到安全验收标准,但是在实际使用功能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严重时甚至出现安全事故;所以,这条标准在实质上是不符合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标准,很多开发商利用这一漏洞进行施工建设,这对于我国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消极影响。所以,我国有关部门应当制定一套严密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这是国家规范标准的一个最低限度,所有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都必须达到这一最低限度,并且对于那些质量没有达到相应标准的工程不予通过,而且不允许采用一些补救的方式使其工程质量达到标准。

1.2语言不一难以准确理解和掌握

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中存在许多由于语言不一使其在实施过程中很难理解和掌握的情况。这些情况大部分都是由于语言表述不明确,容易产生歧义,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a.在质量验收标准中有这么一句话“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与“满足安全使用”这些语言不仅文字不同,所包含的含义也有所不同,前面一句话的意思是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都要满足要求,而后面那句话的语意就不明确,这就使得施工人员容易抠字眼,使语句产生歧义。所以,语言的不一,将会影响标准实施中难以准确的理解和掌握。b.功能的主次。验收标准中明确主要功能和次要功能,在验收条文中有提出:一些永久性的缺陷,如改变建筑结构的外形尺寸,会影响一些次要的使用功能,为了防止对社会财富带来的影响,在不影响安全和主要功能正常使用的条件下可以按照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行验收。然而,问题来了,如何对主次功能进行区分,在现行的验收标准中,对主要功能和次要功能并没有明确的区分;如房屋采光的功能,就只是采光功能,没有什么主次之分;混凝土梁、柱的功能就是结构支撑,没有什么主次功能之分;假如相关标准不明确这个问题,就会使本来有主次功能之分的变为没有主次之分,反之也是。所以,在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中要明确主次之分,这有利于对工程质量的验收。

1.3工程质量中对“缺陷”的理解

在不同的场合运用缺陷二字所表现出的含义也有所不同。在现行验收标准中对“缺陷”术语的含义与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缺陷”术语的含义是不同的。在现行验收标准中,对于更为严重的缺陷还没有明确的定义。然而,对缺陷处理的方法也不同,主要有以下处理方法:

a.在现行的验收标准条文中有明确指出,对四种不同的缺陷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如对一般缺陷的处理方法是通过翻修或更换进行处理;对于严重缺陷应当是推倒重来,对于更为严重的缺陷必须按照相关的技术方案进行加固处理。

b.现行质量验收标准中明文提出了一些不应该有的严重缺陷,也提出了对出现的严重缺陷,应该由施工单位提出相对应的技术解决方案,并且必须得经过监理单位认可后方可进行处理,对处理的地方必须重新检查验收。这与现行标准对严重缺陷的处理方式不一致。

c.在有的验收条文中,仅仅提出了不应该存在的缺陷,但是没有具体的列出是什么缺陷,也没有提出对该缺陷的处理方法,仅仅只是在相关条文中提出如何防止这种缺陷的产生;然而,现行验收标准与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对“缺陷”的理解是不一致的,要求也不一致,处理的方式也不一致。所以,在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中所出现的缺陷要准确把握,并分析缺陷的类型,正确读取缺陷的含义。

2对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问题的相关建议

笔者根据多年的从业经验,对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问题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a.坚持杜绝为不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的工程留有余地。我国推行的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相对于其他国家的标准来说已经很低,如果施工质量比这一标准还要低的话,这将会严重影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发展;所以,我国对那些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建筑应当毫不留情,并且应当逐渐提升我国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标准。

b.由于现行标准与规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匹配的,所以在标准和规范中使用的语言尽量做到一致,避免由于语言不一所带来的问题。

c.现如今,我国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应当充分借鉴国外的质量验收标准;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应当提升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标准,以达到与世界接轨。

3结论

第3篇

1.1设计挂篮

挂篮按照结构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4种:第一、桁架式,包括菱形、弓弦式、三角形、平弦式等;第二、斜拉式,包括预应力与三角斜拉两种;第三、型钢式;第四、混合式。而且还要根据整个桥梁的设计图来进行挂篮设计,不能随意更改方向。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工人在实际的施工中,与设计原图存在出入,必须跟有关部门负责人对修改意见进行协商,达成一致后方可修改原图,否则不可以修改。

1.2制作挂篮

设计者设计好了挂篮样图后,就要进行挂篮制作阶段。在制作时要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对挂篮结构、材料、大小、质量等任何细节都不得随意改变,除非出现特殊问题,可以与相关设计人员或负责人沟通,经同意后方可进行相应变动,如果不按照设计进行制作,轻者会影响施工效果,重者会因为质量问题而造成人员的伤亡与财务损失,所以必须要明白其重要性,并且在制作完成后,相关人员要通过多次的审核与实验,保证挂篮各部件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如果出现问题必须第一时间解决,确保没有问题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安装。

1.3安装挂篮

最后,依据水平中线的测量结果来铺设轨道,并将安装后的挂篮移动到0#块处固定即可。需要注意的是首次使用挂篮时要进行试压,可采用如水箱加载、千斤顶高强钢筋加力等方法。

1.4校正与安装模板

模板分为外模板与内模板,对于模板的校正与安装,首先将底模、侧模与内模合理安装,底模是放在挂篮底部的纵梁段与横梁段上方的,侧模则由外框架搭建而成,并且形成一个整体,而内模则与框架是分散的,不构成一个整体,因为在每一段梁段上两者的高度都是不一致的,需要进行不断修改,最后通过各部分的组装,完成整个模板的安装工作。模板的校正过程:首先,要依据箱梁搭的截面情况来确定下一步砼浇筑的浇筑次数,是一次还是分次。一次浇筑法,要求箱板底部要有留一个窗口,使砼(混凝土)由窗口流入箱内,分布至底模上。当箱梁比较高的时候,砼到达底模比较困难,应采用减速漏斗,以改变砼的方向,使其向下运动。而分次浇筑法,先进行底模、侧模、侧板、底板的预应力筋与普通钢筋的安装,并通过前一次砼浇筑完成后,再进行内模、项板的预应力筋与普通钢筋的安装。然后,每经过一次浇筑底模就要相应的提高一次,如果对于提高要求不多的时候,可以用支垫底模法来对底模加高,经过几次提高之后,由于提高差距变大,则可以使用提升挂篮的方法来增高底模,这样底模不断增高调整的过程就是模板的校正过程。

1.5砼浇筑

在浇筑工作中,悬浇箱梁需要标号比较高的混凝土,故浇筑前对混凝土要严格配比,达到设计要求的规格与重量偏差范围,并进行对称的浇筑。其按照由前至后的顺序进行浇筑,最后连接至已浇筑的梁段上。而且浇筑并不限于一次,如果是分次进行浇筑,要保证每次浇筑前,上一次浇筑的混凝土、上下梁段的各接触面都经过凿毛与清洗。砼浇筑成型之后,要进行覆盖或者洒水等保护措施,进行维护以防止发生开裂。

1.6张拉与压浆

在张拉之前,需要根据要求进行千斤顶与油泵的校正,将管道清洗并穿束以提供良好的张拉工作平台。而且必须确保混凝土符合设计要求的张拉强度,才能进行分批的张拉工作,当然也要按照严格的要求执行,保持对称。在张拉工作完成后,就开始进行管道的压浆工作。

2结语

第4篇

防洪工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由于防洪工程产品建设的复杂性和多功能性,影响其质量的因素也较多,主要有:人员、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五大因素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1.1“人员”包括参与基础上建设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每个工作人员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工程质量。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包括人的政治思想水平、身体素质等。高质量的人及其高质量的工作就能带来高质量的产品。

1.2“材料”材料的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严把材料采购关;合理使用,减少损失;建立检验制度,严把质量关;合理处理剩余材料。

1.3“机械”施工机械设备对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施工机械设备选型时,应注意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操作和维护上的方便性等。

1.4“方法”包括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一些工程常因施工方案考虑不周或施工工艺落后,而造成施工进度推迟,质量达不到要求和追加投资等情况。因此,在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时,必须结合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施工方案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1.5“环境”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因此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益的措施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营造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更为重要的是搞好地方干群关系,遵守地方风俗。

2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

2.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

领导的重视与否是搞好水利工程质量工作的重要前提。水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以对人民负责和对历史负责的责任心真正把工程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按照水利规范和技术要求,出现质量问题,不管当事人发生什么变化,都要追究责任,即工程质量终身制。彻底解决工程当事人不管工程质量如何,出现问题一走了之的弊端,使工程人员真正负起责来。

2.2严格执行水利建设程序

严格执行《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管理暂行规定》和有关文件,把好项目立项、报建、开工、竣工验收等重要关口,任何项目上-阶段工作未完成,不得批准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严格工程设计审批制度,未获批准的项目不准开工,坚决杜绝“三边”工程。严格按照单元、分部、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任何工程未经验收不得投入使用或进行下一阶段施工。工程验收时必须有质量监督机构的评价意见。

2.3大力推行水利工程建设“三制”

实践证明,水利工程建设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承包制和建设监理制(即“三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根本措施。只有项目法人切实负起了工程建设的全部责任,才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组织工程建设,从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保证工程质量。在进行招标投标时,要严把资质审查关;不仅要看投标单位的资质,更要着重其实际业绩。特别要重视工程项目的资源配置是否到位。杜绝层层转包,主体工程不得分包,分包商必须要满足相应资质要求。要加大对监理单位监管力度,切实改变少数项目监理不到位的现象。

2.4制定监理细则,明确监理目标

根据工程要求规定监理目标、进度计划、人员和料物计划,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进行控制的依据、方法、制度及保证体系等。制定监理细则,对掌握各部位、各工序、各阶段工程质量标准、质量检查、质量评定和验收程序等都作详细规定,使施工企业和工地所有人员都知道在质量控制中做什么、怎么做、以及怎样去评价做的效果,也便于相互工作协调和各工序的衔接。同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质检机构、质检制度、质检人员的素质,并明确各级质检人员的权限和责任等。2.5强化质量控制措施

质量控制实行事先、事中、事后“三控制”。事先控制是开工前对施工企业提交的技术方案、技术措施、质量保证体系以及管理制度等作严密审核,特别是对各企业投入工程的技术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提出具体要求。对用于工程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设备和运到工地的机械等进行控制,凡未经项目监理部同意,不得进入工地。这样就避免了因准备工作不充分、施工措施不落实、人力物力不到位或因质量安全措施不完善而仓促开工所产生的质量问题。事先控制是质量控制的主要部分,它能将工程事故的苗头消火在萌芽状态,保证工程的高标准施工。

事中控制就是工序控制。工序控制实行“二级三检报验制”,它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第一级是为保证监理目标的实现,指令施工企业建立班组初检、施工队复检、施工企业终检的质检机构与质检制度;第二级是施工企业在其内部检查合格的基础上,填报“报验申请单”,报工程指挥部复验,经复验合格后由监理工程师负责终验,保证做到上一工序不合格不得进入下一工序施工,对单元工程、监理工程师在评定表上签验收意见和评定质量等级,以确保每道工序都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另外,质检人员全过程旁站监督,监理工程师随时巡视工地,主要部位、隐蔽工程、关键施工过程等实行监理工程师旁站监督。对工程质量问题,推行“三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明不放过、处理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不接受经验教训不放过。施工单位及负责人要彻底查明原因,提出积极措施及妥善处理意见,并向项目监理部提出书面报告备案。

事后控制是对已完成的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继续进行观察、检测,收集运用过程中的情况,同时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检查验收。

2.6严格技术管理

第5篇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工作范畴包括明确所有岗位的工作职能和内容、规定和完成所有要求的设计文件、合同、图纸,监督和控制施工人员在现场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所有的职能操作并对施工完成的建筑进行质量检测和验收。它是整个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部分,需求科学性、专业性、严谨性。

①管理方式的复杂性。建筑施工涉及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要管理好一个建筑工程也需要多方面、多学科的知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内容也包囊了人员、机械、时间、技术等多种内容。这些因素大多都是处在动态变化中,质量管理工作需要随时根据现实情况对这些因素进行调整。

②管理内容的不确定性。随着建筑工程的进行,建筑本身在逐渐趋向完成,建筑周边的环境因素也在不停变化,因此管理工作也要随时改动。如果一味按照某种套路来进行管理,是无法满足现实工程的需求的。

③质量缺陷的隐蔽性。建筑工程施工中会出现层层掩盖的现象,有时出现的各种瑕疵会被下一层施工所掩盖。漏洞被遮盖在钢筋混凝土之下,很难发现。大多数漏洞只有在爆发后才能被察觉,此时要进行修补就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

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我国正在经历一个高速变化的时代,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目前已初具雏形,但仍有很多缺陷。现在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仍然存在计划经济时期的缺陷,例如,建设施工中存在着政出多门和政企不分的现象,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质量管理体系本身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发挥,很难对建筑工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对提升工程质量的作用也不够明显,明显跟不上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

2.建筑工程单位质量意识淡薄。建筑行业的技术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支持下,每一天都在改变,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被投入到市场上。但在我国许多建筑企业固守己见,拒绝引进新技术、新材料,始终套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经验来应付早已改变的工程。同样的原因导致这些企业忽视质量管理工作,对于国家颁布的相关标准和施工生产文件中的各种要求视而不见,施工现场监管意识薄弱,出现问题找不到负责人,惩罚措施无法起到惩戒和警示作用。这些都为以后频繁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埋下了隐患。

3.现场施工管理工作不到位。许多工程质量问题,往往是由现场施工管理不到位所造成的。有些技术人员尚未熟悉施工图纸就动工,导致施工中经常按照印象来施工,问题小的导致规格误差,大的就很有可能导致后续事故。另外,未经审核的图纸投入施工或不按图纸施工的现象屡见不鲜。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1.构建完善的工程施工质量责任体制。一项建筑工程施工活动的顺利完工离不开各个员工的共同努力,而由于建筑工程具有劳动密集型特点,涉及到的人员较多,从整体上管理较为困难,于是,构建完善的工祖贺楠抚宁县城建管理监察大队程施工质量责任体系需要施工单位大力推广应用项目工作分解法,将总体工程按照一定的方法分解成规模较小的分项工作,并根据总体质量目标的规划,给每个分项目标赋予一定的质量任务,加强质量任务的考核,完善分项质量目标的责任体制,根据各个分项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奖惩,以此激励或者约束各个分项施工管理者的行为。

2.做好建筑工程施工前的质量管理。只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管理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一些施工单位忽视施工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导致一些设计方案脱离现实,在施工阶段难以实现。有些施工计划严重的着重于形式,项目报告经常出现重复内容,甚至直接拿其他项目的编制内容来滥竽充数。有时设计单位本身专业技能就有所缺陷或偏重,如注重土建工程的强度而忽略水电、管道的铺设需求,导致在实际施工中有些项目的施工因为其他项目的建设而难度增加。有的建筑企业在施工设计阶段只提供人员名单而不提供任职岗位分工,以至于在施工过程中人员散乱,各岗位之间串岗严重。再加上施工中的操作规范很难控制,工程监理受到建筑单位的影响无法独立工作,检测敷衍了事。材料进出场没有限制,质量没有保障。种种原因导致本来可以在设计阶段避免的缺陷被延续到施工阶段。同时,工程施工项目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因此要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对工程项目所在位置环境、基础设施、地壳构造、气候变化及道路、线路等情况有一个综合的了解,根据设计施工图要求的具体内容进行实际考察。

3.对材料(建筑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质量的管控。建筑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的生产厂家是供货的主体,用招标方式优选合格的供货厂家是采购订货的前提,力争一次订足、备齐货源。对于各种在施工中使用到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进场时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坚决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进场检查要实际抽查材料的各种性能,并检查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一些材料要进行试验后才能被用到施工中。根据建筑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的特性,对有防潮、防晒、防锈、防腐、通风、隔热、温度、湿度等要求的材料,安排适宜的存放场所,保证存放质量。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半成品、构配件不准进入施工现场,已进场的不合格品严禁使用,并及时做出标识、记录,指定专人看管,限期清除现场。

4.加强建筑机械设备管理。效率意味着效益,管理好建筑工程机械设备能够有效的提升施工效率。在施工中要可是注意以科学为基本原则,做好安全防范措施。根据施工顺序和技术的要求,先做好未投入使用的设备的防止顺序,减少移开其他器械浪费的时间和资源,同时还要做好各种器械的维护工作,定期对它们进行保养,确定它们能够适时的使用。对现场操作设备的人员责任做好落实,保证“谁使用,谁管理”,确定操作人员都是持证上岗、能够熟练、安全、准确的操作器械。机械的使用、维护都要做好记录,设备出入场要有许可,设备进场时要做好检查工作,杜绝器械带病上阵。

5.采取合理的措施提升施工技术水平。显而易见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是整个质量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施工技术则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除了施工中采用的施工技术,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也有很大影响,除此之外,技术因素还包括检测工作的准确性、记录数据的允许误差范围大小、设备操作误差等硬性影响。想要切实提高企业的施工质量,就要从企业的管理层开始重视质量管理工作,上层的重视能够拉升基层的重视,从而从上到下建立一个能够有效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人员可以从施工的细节入手,加强细节施工技术,用规范的操作技术来保障施工的质量。另外,施工企业还要负起对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的责任,除了定期对它们进行安全教育、文化素质培训外,还要针对他们的岗位,有针对性的进行技术培训,帮助施工人员建立一个安全第一、服务至上的观念。做好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能够督促员工自觉的维护施工质量。

四、结语

第6篇

1.1施工前准备在开始翻模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必须把施工现场打扫干净,保障施工现场的整洁性。在施工开始之前,施工人员应该对施工过程中所需的机器机械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查,保证不同类别的施工设备具有良好运行状态,进而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施工人员还应该对施工所需的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保障施工现场现场的建筑材料质量满足国家制定的具体标准[2]。

1.2构建作业平台施工人员在具体的构建作业平台过程中,必须要确保不同部分都能够紧密的联接,预防其中出现中断的情况。另外在构建作业平台过程中,尽量保持灵活,以便于不同部分的施工使用,同时在构建作业平台过程中,作业平台的高度必须要按照高墩的实际高度进行科学的明确。

1.3翻模通常情况下,翻模都是由三节模板组成的,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首先就必须搭建脚手架平台,安装劲性骨架,接着吊装内,外侧主筋,捆绑好水平钢筋之后,安装内,外模板,同时按照具体的情况对模板进行调整和定位。一旦浇筑完第一节模板混凝土之后,就应该捆绑好第二节钢筋,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强度后,进行翻模。把高墩身上局部的模板保留下来,其主要的意义在于让其充当基准模板的效果,接着开始拆卸第二节模板,同时充分的借助吊塔进行基桩模板吊装,最后通过从下到上的形式吊装第三节模板,一直到符合设计高度才完成相关的工作内容。

1.4固定模板在模板定位完成之后,接下来最关键的环节在于确保模板支撑机制的稳固性。运用栓接方法把模板进行连接,对于塔体上的基准模板,可以运用塔柱以及模板本身的摩擦力支撑上部两节模板的重量以及其他方面的压力。运用拉杆调整内部模板,进而优化塔壁的具体厚度。通过劲性骨架,脚手架焊接模板上口,最终通过劲性骨架把模板的压力转移到已经浇筑好的混凝土上。

1.5提高翻模一般情况下,翻模的提高主要是利用塔吊来完成的,从侧面进行拆卸外模板,接着局部的进行提高。因为内壁对于内模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拆除安装过程中也会有很大的风险。因此为了确保拆模的便利性,把内模竖向裂缝中的内模面板以及扁钢焊接成100°斜角。

1.6校对模板测量误差在模板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误差性,所以必须对具体的误差进行有效的把控,进而确保索塔平面位置科学准确,外部造型漂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优化和改良误差的主要手段是控制四面轴线,调整塔柱内净空尺寸对撑杆等等相关的方法和措施。在优化和变更误差过程中,必须要把误差程度最大限度的一次性变更完成,这样才能确保索塔的造型美观[3]。

1.7工程实例老山大桥所处地形非常独特和复杂,在197km的夏蓉高速贵州格都段中是全线第一重难点工程,右线老山II大桥全长599.5m,最大墩高101m,上部构造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下部结构为空心薄壁式组合桥墩。全桥36个墩台,左右幅有16个墩台处在陡峭的山坡上。在该大桥的施工过程中,首先使用施工空心墩,然后在按照施工十字墩的顺序对高墩进行翻模改造,施工过程中使用塔吊进行翻模提高,另外对墩身上下区域进行施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把塔吊钢筋预埋在墩底承台上,一旦浇筑完成塔吊基础之后,预埋塔吊固件,进而提升塔吊的安全稳固性。因为该桥梁的高墩非常高,所以为了避免塔吊在较长时间工作中存在变形的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额外添加预埋件,最终保障施工有效的完成。

2施工质量的控制

一般情况下,在公路桥梁高墩施工中运用翻模技术中,相关的施工人员必须要严格的控制施工质量。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必须让上下连接的混凝土强度满足一定的标准内,这样才可以在混凝土的模板上支撑。在具体进行墩柱施工之前,首先必须要加工好钢模板,把不同的模板进行良好的拼接,同时运用螺栓把不同模板进行有效的连接。制作完成的翻转模板应该依据施工图纸进行实践操作,保证翻转模板的刚度以及强度都达到具体的标准。在实践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保障墩身的垂直精度满足具体的标准,避免桥墩出现顶面偏心的问题,在具体使用模板之前,必须对模板进行试拼试验,同时对模板的接缝进行有效的解决,防止模板出现渗漏水泥浆液的情况。施工建筑材料的质量对于桥梁高墩的施工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相关的施工机构必须要强化对施工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一旦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后,施工机构必须进行及时对材料的质量进行验收,确保施工建筑材料的高质量。因为施工人员自身的能力对于施工质量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施工前,施工机构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专门化的技能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以及安全意识,保证施工人员可以依据有关的规定进行操作和施工。

3结语

第7篇

梁建设是我国主要的基础行业之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桥梁建设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当前我国交通事业得到发展,尤其是公路铁路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因此只有进一步提高桥梁施工安全度,才能保证交通事业的正常运行。在桥梁工程施工中,会出现一些细节问题,尤其是质量方面,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桥梁工程的施工。我国桥梁施工细节问题比较特殊,这是由国家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地大物博,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会有很大的地区特色和流动性。通常施工周期比较长,占用的资本比较大,从事露天作业,高空作业和水中作业的比重不小,由此可以得出,桥梁道路施工建设非常复杂,需要很高端的技术。但是我国因为原材料,施工人员和环境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很多质量问题。因为施工人员素质不高,施工环境中不注重安全,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的情况比比皆是。现代建筑施工企业需要重视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施工环境的安全性,在施工过程中注意按照质量管理措施处理施工中的细节问题和可能存在的隐患,从而能更好地完成桥梁施工任务,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事故或者是之后因为桥梁不牢固出现事故。这不仅能给国家和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还能防止发生安全事故,为国家基础措施安全事业做出贡献。

2桥梁工程施工中的细节问题探究及解决

2.1桥梁裂缝问题

2.1.1问题

桥梁工程施工中不可忽略的一大细节问题就是桥梁裂缝问题,这种问题在桥梁施工中比较常见,形成裂缝的可能原因有多个。比如可能是因为施工中有人偷工减料或者因为施工人员素质的问题导致原材料质量不过关,使用的水泥标号过低,骨料质量差。而偷工减料中,仅仅依靠经验配好的水泥可能导致水泥中含量比例不协调,这样也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第三可能因为施工人员在浇灌水泥时采取的措施不当,如果施工人员过度振捣混凝土,会造成施工结构受力不均,从而很容易出现裂缝。第四,施工容易受到水泥预应力的制约作用,这样也容易形成裂缝。第五,如果桥梁在施工完成后不进行必要保养,桥面会出现裂缝,这可能是由脱水引起,也会造成桥梁的使用寿命缩短,影响桥梁的美观质量,因此需要采取必要的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

2.1.2解决措施

对于桥梁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的问题,解决措施可以分为三点。首先如果施工中出现裂缝,可以使用灌浆法解决。施工时候采用专门设备对桥梁裂缝进行灌浆浇筑,从而弥补施工裂缝问题,提高桥梁施工的稳定性,巩固桥梁,减少安全事故。其次,施工人员可以通过结构加固混凝土的钢筋结构,这样能加固桥梁。即使出现裂缝,也能更好地支撑整个桥梁,延长寿命等待救援。最后施工人员可以通过修补法来进行桥梁表面的裂缝修补。施工人员可以分析桥梁的受力能力,从而选择合适的泥浆进行桥梁修复工作。

2.2蜂窝麻面问题

2.2.1问题

桥梁施工中经常会遇到一种混凝土问题,叫做蜂窝麻面问题,造成这种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第一是因为施工人员的疏忽,导致施工过程中没有遵照相关的施工流程和安全规范。第二点是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进行合适的振捣或者不均匀振捣,造成结构出现松弛,从而出现蜂窝麻面桥梁问题。振捣不足会造成桥梁松弛,而振捣过度又会造成桥梁桥骨出现下沉的情况。第三,在加工桥梁时如果工艺不够精致,太过于粗放,会导致模具出现漏洞或者变形,这样会造成出现桥梁漏浆现象,对桥梁骨料有重要影响。如果出现风干变僵硬的情况,会造成蜂窝麻面的情况。最后一点是,如果完成混凝土搅拌后不及时进行浇筑,间断时间过长,会导致出现离析现象,这样桥梁结构不够紧密,也容易出现蜂窝麻面现象。

2.2.2解决措施

如果桥梁出现蜂窝麻面现象,可以采取下列措施来解决。首先,在浇筑混凝土时,施工人员需要保证振捣适量,不要振捣不足,也不要振捣过度。在此过程中需要专业施工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防止造成蜂窝麻面问题。其次,施工人员需要完善对技术人员的培训,高度重视安装模版设备的接缝工作。如果出现接缝要求比较高的模板,施工人员可以配合原子灰来进行施工作业,布置好施工策略。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施工中出现的蜂窝麻面问题。

2.3不均匀沉降问题

2.3.1问题

分析不均匀沉降问题是桥梁施工中经常出现的细节问题。这种问题出现的原因可能是桥梁施工过程中没有做好土地勘探。如果施工所在地土地比较松软,地基本身就会带有缺陷容易沉降。这时候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而是直接进行浇筑或者采取其他不当的处理方式,都会造成不均匀沉降现象。第二点可能的原因是工程造价成本有限,或者投资单位成本有限,这样设计桥梁时容易偷工减料,缩小桥梁的尺寸。在过渡段时,如果采用太多的搭板结构,会造成不均匀沉降现象。第三是施工人员为获得一些非法利益在施工中偷工减料,存在蒙混过关的现象,从而导致填土速度过快或者地基不够紧实,这样后期桥梁因为压力过大而产生不均匀沉降现象。

2.3.2应对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防止出现不均匀沉降的问题最主要的一点是不购买劣质原材料。企业需要秉承安全第一的原则,保证施工过程中不偷工减料,并且不因节约成本而造成施工隐患。在施工之前做好地基勘探工作,如果土质过于松软则不要选择,施工队伍要及时宣传安全意识,努力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在进行施工原料的采集时,需要针对市场和安全以及质量问题进行了解和探讨,买入合适的施工原料,关键部分的施工要由技术精湛的施工人员负责。施工单位要把好材料质量关,切实改进建筑材料的质量,从源头上保证施工桥梁的质量安全,从而防患于未然,为企业施工安全奠定基础。

2.4钢筋腐蚀问题

2.4.1问题

分析桥梁施工中还会出现钢筋腐蚀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施工单位偷工减料或者是成本不够,使用一些质量比较低劣的产品。在施工过程中,对材料保养不得当,会导致生锈,发生腐蚀现象。施工钢筋腐蚀危害性比较大,在施工过程中或者是施工结束后如果出现腐蚀现象,之后会进一步产生裂缝,或者松散脱落,使得钢筋出现严重的腐蚀问题,这严重影响到桥梁的安全度和寿命。钢筋腐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维修费用也非常高,因此对钢筋腐蚀这一问题必须进行有效的治理。

2.4.2解决措施

桥梁施工中出现钢筋腐蚀问题主要是因为施工单位偷工减料或者使用一些质量低劣的产品,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做好施工材料的采办工作,并且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施工监督。施工时出现的保养不及时问题是可以避免的,要求施工单位及时安排施工人员做好材料保养工作。钢筋腐蚀问题虽然看似微小,但是比较严重,因为钢筋会带来后续的裂缝问题,因此需要把好施工质量关,为今后的桥梁安全提供保证,确保施工安全无隐患。除此之外,还要做到分工明确,赏罚分明。只有施工单位具有完善的管理组织机构,提出明确的规章制度,才能更好地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理,防止发生安全事故。需要将责任分配到个人头上,将利益与个人挂钩,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施工人员的主动性,让其自觉自发地维护施工安全。定期对施工人员,尤其是技术人员进行安全常识和专业知识培训,这样能更好地培养施工单位的安全意识,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能优化施工工艺,保证施工高效推进。

3结语

第8篇

市政工程对于石子、白灰、沥青、沙子、水泥等材料的用量都比较大。一些施工企业现场管理不严格,对于材料进场把关力度不够,通常因急需,使得劣质材料被用到工程当中,对于工程的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二、施工计划制定的不合理

施工计划是整个市政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然而一些施工企业都未能制定出周密的工作方案或者是制定的施工计划不合理,从而造成工程后期出现一些盲目赶工的现象,这样在一些施工工序和施工环节上匆匆了事,甚至是牺牲了工程的质量来完成进度,影响了整个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

三、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科学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为了科学、合理、高效的开展市政质量管理控制工作,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将市政道路的建设施工系统化和规范化。1、为了做到市政施工质量管理控制工作的有据可查和有章可循,必须在施工前就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规范和相关建设标准等要求,遵守施工合同的相关规定,制定科学、系统的质量管理控制细则。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加大质量控制的执行力度,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流程建设施工,对于每一个施工工序和重点施工环节要全面检查,利用科学的检测仪器进行验证,一切从客高皓山东省邹城市市政工程公司山东273500观、准确的检测数据出发,杜绝主观臆断和经验办事。2、在开展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时,要在施工现场设立单独的实验和检测实验室,按照规定的实验和检测频率进行抽查和复检。为了保证试验检测工作的准确性,施工单位可以安排质量管理人员对试验检测全过程进行监督,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省管理经费。

(二)加强施工材料管理。施工材料的质量是整个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工作对于保证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采购时,相关的采购人员要对材料商进行多家比较,详细的了解各供货商的生产能力、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售后保障等方面,从中选择较为合理的供应商。施工材料进场前,相关的工作人员需对施工材料加以检查,对于发现问题的材料要立即退回,禁止劣质材料投入施工,保证施工的施工材料质量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施工材料进行现场后,要根据施工材料的特性、用途等分类管理,做好施工材料的防水、防潮等工作,降低施工材料的不必要损失,有效的节省施工成本,也为施工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三)加强施工工艺管理。施工工艺的管理是对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组织方案、施工流程、技术方法等进行有效的控制。施工工艺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若是施工工艺不合理,就很可能会影响工程的质量。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对是施工工艺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对于每一个施工工序都要明确要求,未能满足要求的要立即返工处理,从而有效的保证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

(四)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等方面直接关系到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为此,在市政工程施工中要加强对于施工人员的管理工作,在工程施工之前,根据工程的实际状况以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相关的管理制度,并将管理制度切实的落实到工程的施工当中,对员工的行为进行约束,同时实行奖惩制度,更为有效的规范员工行为,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施工单位还需要根据工程状况以及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制定相关的培训,使施工人员能够满足工程技术、质量的要求,对于未能满足要求的员工,坚决不允许上岗作业,有效的保证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工程的质量。

(五)加强施工环境管理。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例如水文环境、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工作面、作业场地等现场环境因素,也有着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证体系等管理方面的因素。为此在市政工程施工中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对于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为市政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结语

第9篇

1971年,台湾地区公布全文共105条的《建筑法》,该法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建筑物设计人及监造人为建筑师,以依法登记开业之建筑师为限。但有关建筑物结构与设备等专业工程部分,除五层以下非供公众使用之建筑物外,应由承办建筑师交由依法登记开业之专业技师负责办理,建筑师并负连带责任。”上述条文规定,建筑师受业主委托监督工程施工,是法定的监造人。建筑监造制度是补充于行政监管制度的一种预防性介入措施[2],但并不是所有建筑物都必须强制进行监造。台湾地区《建筑法》第十六条规定:“建筑物造价在一定金额以下或规模在一定标准以下者,可以免由建筑师设计或监造。”前项造价金额或规模标准,由各地于建筑管理规则中规定。以台北市为例,依据其公布的《建筑管理自治条例》(2001)第十条,无须建筑师监造的建筑物为:(一)非公众使用之平房;(二)总楼地板面积在60m2以下;(三)檐高在3.5m以下[3]。为使实际参与工程施工的所有成员均能认识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在施工过程中,应有系统化的管理,有效的管理步骤,以完善建设工程质量,达到规范标准与要求。《公共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建立了三级质量管理制度(三级品管制度)。如图1所示,第一级为承包商的施工质量管理系统,第二级是业主的施工质量保证系统,第三级为行政主管机关的工程施工质量评鉴制度的三个层级质量管理架构。这种施工质量评鉴制度在日本、新加坡及香港地区等实际施行的结果,效果特别显著。在“行政院”下设的“公共工程委员会”大力推行下,台湾地区开始积极实施公共工程施工质量评鉴制度。其系基于“质量是设计出来的”、“质量是看得见”和“质量是可以验证出来”的理念,由独立公正的具专业的第三者,以公平、客观的评鉴标准,针对已完成的施工项目,以抽样调查方式评估,并评定其优劣等级[4]。施工质量评鉴的意义并非取代原有监造体系功能与职责,而是与施工质量管理系统相辅相成,以确保施工质量。2002年2月,台湾《政府采购法》第七十条第三款规定,将第三层级的质量管理修改为主管机关的施工质量查核机制。台湾“公共工程委员会”为落实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于1996年制定《公共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作业要点》,规范公共工程三级品管制度的实施方式,为进一步强化主管机关查核功能,于2002年了《工程施工查核小组组织准则》及《工程施工查核小组作业办法》。为落实《公共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公共工程质量,“公共工程委员会”制定了《公共工程质量提升方案》(见图2)。在制度上,制定相关质量管理法规。在执行上,以教育与训练、核查与评鉴、推广与观摩及考核与奖惩等四大方面来推动,来建立优质的施工文化,以提升公共工程质量。教育训练方面,委托各大学及其他训练机构办理公共工程质量管理训练班和公共工程主办人员训练,充实质量管理人员的工程管理实务经验、强化其监工能力,也使工程人员能接受新的知识;质量查核方面,为有效发挥查核功能,于2003年订立《工程施工查核小组绩效考核作业要点》,对查核小组执行情况加以考核;观摩推广方面,“公共工程委员会”挑选施工质量优良的工程,办理公共工程质量观摩会,邀请工程主办机关、监造单位、承包商及品管人员等参加,为其提供了相互观摩学习的机会,共同讨论缺陷改善方法,以提升施工质量;考核奖惩方面,对于质量缺陷严重的工程,对承包商和监造厂商进行惩罚,落实惩罚性违约金机制。成立金质奖,包括质量优良奖,质量查核绩优奖和个人贡献奖三种奖项,奖励优良工程的主办机关、主管机关和对公共工程质量有特殊贡献的个人。台湾地区对建筑管理的态度注重细节的执行,相关法规规定得非常细致,对建筑从业人员执业的限制也较多。例如,台湾有《营造业法》对施工企业的行为、权利和责任进行规定;《建筑师法》和《技师法》对建筑师和技师的执业范围、权利和责任又有相应的约束。

2大陆与台湾地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法规比较

2.1“法律”位阶及定性

针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法律”体系定位问题,台湾《公共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作业要点》第二条规定:“‘行政院’暨所属各级行政机关、‘公立学校’及‘公营事业机构’办理工程采购,其施工质量管理作业,除法令另有规定外,依本要点之规定。”该条规定保留了其他法律法规优先适用的空间。台湾为了提升公共工程的施工质量,“公共工程委员会”在质量管理方面颁布了许多法规命令与行政规则,有关条文还在不断修改以求完善当中,所以该条规定旨在维护与质量管理相匹配的法令处于优先适用。与之相对比,大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等有关活动及实施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必须遵守本条例。”即明确将该条例定为基本母法,没有保留其他法规优先适用的空间,虽然保持了该条例在适用上的优越性,但却阻碍了与质量监督相关法规的先进性。为了更好地适应当代建筑市场逐步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制的改革成为当务之急,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成为必然趋势。

2.2事故处理程序

大陆建筑行业的进入门坎比较低,除了造成施工人员的经验与能力参差不齐外,部分监理单位的责任感也不强,这都为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事故一旦发生,有关部门应积极遵守有关规定,根据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将生命财产安全损失降低到最低。大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五十二条在事故处理程序中有明确规定:“建设工程发生质量事故,有关单位应当在24h内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对重大质量事故,事故发生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事故类别和等级向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如果出现瞒报、谎报的情况,相应的处罚为第七十条规定:“发生重大工程质量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报告期限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反之,台湾地区在事故处理程序上则无相关规定。

2.3惩罚机制

大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八章为罚则的规定,而台湾《公共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作业要点》第十七条规定:“厂商有施工质量不良、监造不实或其他违反本要点之情事,机关得依契约(大陆称合同)规定暂停发放工程估验款、扣(罚)款或为其他适当之处置,并得依采购法第一百零一条至第一百零三条规定处理。”与大陆相比,台湾建立了更为严厉的惩罚机制,成立了营造业惩戒委员会对营造厂商与专任工程人员的不良行为进行惩戒;台湾地区《建筑师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对于建筑师惩戒事项,应设置建筑师惩戒委员会处理之。”对于技师,成立了技师惩戒委员会及技师惩戒覆审委员会,对执业工程师的不良行为进行惩戒。上述惩戒委员会与“国税局”、税捐稽征机关及“入出境管理局”等相关部门随时保持联系,定期检查承包商的运营情况和工地专任工程人员的受聘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或者资质挂靠的现象,立即进行查证核实,移送营造业惩戒委员会处理。工程查核小组核验后的评分分为四等:优等、甲等、乙等、丙等,对于查核成绩为丙等的工程,工程查核小组对负责该工程的建筑师、技师、专任工程人员或工地主任,将报请各主管机关予以惩处或移送司法机关。

2.4“全民”监督机制

公共工程质量攸关民众生活福祉,2002年台湾地区引进“全民”监督的机制,颁布《“全民”监督公共工程实施方案》,该方案除了提升公共工程施工质量外,还首次提倡以民间力量监督施工质量,协助有关部门及早发现相关缺失,并谋求改善,其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该方案公布了公众通报的具体网址、专线电话号码、传真号码和信函邮件地址,以保证民众通报路径的畅通,以更有效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利,并真正参与到质量监管体系中,使工程的实体质量在与各层级质量监管及人民群众监督下进行,为确保工程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全民”监督机制使施工建设在民众的监督下进行,为民众维护自己的权利提供了有效途径。“公共工程委员会”办理表扬大会,鼓励民众踊跃通报,对优良通报人将颁发奖状及奖金,或者以电子邮件方式感谢通报民众,实地访查各机关办理“全民”监督执行情况。

3结语

第10篇

建筑市场的竞争实质上就是质量、成本、工期的竞争,建筑生产管理的过程是进度、质量、投资在建筑生产周期内的控制过程。但当前许多施工企业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TQM)或实施ISO9000族标准的过程中,都忽视了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不能正确处理质量与质量成本之间的关系。结果是要么强调工程质量,而对成本却不太关心,使工程出现质量过剩现象,导致完成工程量不少,荣获优质工程奖少,而经济效益却低下的被动局面;要么强调工程成本而不顾及质量,从而使“豆腐渣工程”频频曝光。因此,加强质量成本控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然而我国建筑企业中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只占少数,而在这少数企业中能真正有效地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地就更少了。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

(1)没有一套完善的质量成本管理组织体系。

(2)质量损失成本源归集不明确。

(3)质量成本核算失实、失效。

(4)质量成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不当。

本文就如何加强施工企业质量成本控制,从以上4个方面进行了具体探讨。

质量成本是指为了保证质量所花的费用与质量不合格造成的损失之和。质量成本可以进一步细分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质量成本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选择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质量成本总和最低的一点如图1.根据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的最佳质量成本模型可以求得质量成本的最佳点。内外部损失成本,一般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呈下降趋势;而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之和,随着质量的提高呈上升趋势。这两条成本曲线的交点,同质量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处在同一条垂直线的位置上,即为最佳质量成本。

1、建立和健全质量成本管理的组织体系

为了系统而有效地做好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加强质量成本控制,建筑企业首先必须根据自身的组织状况,建立健全质量成本管理的组织体系;明确各有关部门和人员各自的管理职责和权限,以及与其他各部门的分工、协调关系。

(1)首先质量成本管理应纳入总会计师的职责范围,由财务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共同负责。在企业内部推行经济责任制,实行归口分级控制。由各项目部负责内部损失成本、用户回访部门负责外部损失成本、质量管理部门负责鉴定成本及预防成本。另外,总会计师还要制定质量成本控制的总体目标,设立责任中心,明确财务部门和质管部门的责任,根据财务部门和质检部门的报告和改进计划,在掌握总体情况的基础上,作出改进技术革新设备等决策。

(2)财务部门和预算部门要负责编制质量成本计划,设立质量成本科目,搞好对质量成本的核算,分析报告工作,设立质量成本控制指标体系,考核各质量成本部门计划完成情况兑现奖惩。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最优先成本决策,监督考核各部门质量成本计划完成情况,根据质量成本数据提出分析报告及切实可行的改进报告,具体组织质量成本计划的实施。

(3)各项目部根据下达的质量成本计划,提出本部门的执行措施和相应意见,编制责任预算。记录实际执行情况,定期报送真实的质量成本数据。各项目部还要将预算与实际进行比较,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和性质,以便管理阶层据以进行决策,采取有效措施改进产品质量,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

2、加强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

所谓质量损失成本源就是指造成质量损失的岗位和原因。探究质量损失成本源主要不是为了追究某个人的责任,更主要的是为了找出导致质量问题的原因,从而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

2.1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模式

建筑产品生命周期长,质量影响因素多,无论是纵向的损失成本源历史分析还是横向的损失成本源责任关系分析,都十分复杂。主要思路是建立在两张对照分析明细表、一组分析原则与一张组织关系对应表的架构上,即组成“二表一原则一对应模式.

(1)从公司层面建立质量损失类型与原因分析表,如表1所示。质量损失类型与原因分析表纲要性强,是系统方面全面的统筹;是从公司层面对质量损失类型及其原因的概要性罗列。质量损失类型主要包括施工质量损失、安全质量损失、合同质量损失及工作质量损失。损失原因只列出总体框架,在此基础上应作进一步的细分以便将损失源落实到具体部门或个人。

(2)从项目层面建立施工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明细表。施工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明细表十分详细,便于具体操作,是按照具体的分部工程将质量问题通病及其原因进行罗列,并根据具体原因找出相应质量损失成本源。

(3)在项目组织结构与公司组织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对应性,明确这种组织对应关系,就可以将施工中的质量损失成本源通过对应关系由项目层归集到公司层面。应理顺建筑企业的公司组织与各项目部组织的对应关系。

(4)为了避免在使用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明细表时生搬硬套,使质量源的分析僵硬化,

需要制定如下分析原则进行指导:

①材料问题产生的工程质量问题责任是质检员和材料员。

②由于具体操作出现质量问题,主要责任是工长,施工员与质量负责人也要负一定责任

③已按交底施工出现质量问题,技术负责人是第一损失成本源。

④在施工过程中,该复检而未复检出现问题,第一损失成本源是施工员。

⑤重大施工安全问题,找项目经理。

⑥形成产品后查处的质量问题第一损失成本源是质检员。

⑦技术负责人应针对实际工程具体情况,提出全面方案,具体执行者为施工员、工长、质检员、安全员。若不按要求做,必追究其相应责任;反之,技术负责人对问题不提出解决方案、措施,任期盲目施工造成损失,应由技术负责人负责。

⑧施工方案经过审批论证,一旦成立,则不属于个人行为。

2.2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过程

首先,依据会计科目与质量记录,将施工质量损失归入施工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明细表,在项目部层面上寻找质量损失成本源。其次,结合质量损失分析原则将项目层面损失成本源通过组织对应表向公司职能部门层面归集,寻找施工质量的公司层面的损失成本源。再次,将其他质量损失归集进入质量损失类型与原因分析表。最后,按照质量损失类型与原因分析表将各类损失成本源归集至公司层面。

3、建立和健全质量成本核算体系

3.1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核算科目设置

为了以货币价值的形式综合反映产品质量成本问题,企业应该设置“质量成本”一级科目,并下设5个二级明细科目,即预防成本、内部损失成本、鉴定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和质量费用调整。其中,质量费用调整科目核算实际并没有支出,但应计入其他二级账户的隐含成本,以保证质量成本账户借方发生额能够完整地反映企业所发生的质量成本。各二级账户应根据实际支付的具体内容设置三级明细科目,反映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三级科目设置如表2所示。

3.2质量成本核算体制的建立

由于质量成本的会计核算体系属于管理会计体系范畴,不能纳入企业一般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建立质量成本的会计核算体系,第一步工作是填写相关原始凭证,包括返修单(内外部)、返工单(内外部)、停工单(内外部)、材料降级处理报告单等,把当期发生的质量费用通过原始凭证归集质量成本明细科目中。其次,每期期末把当期质量成本科目中归集质量费用按发生原因和发生地点,采取一定的方法分别结转到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科目。最后,编制质量成本报告、质量成本说明书,分析产品质量成本总额、构成、单位产品质量成本。具体运作流程如图3.

4、重视质量成本分析

质量成本分析,即根据质量成本核算的资料进行归纳、比较和分析,共包括4个分析内容:质量成本总额分析,构成内容分析,构成比例分析和质量损失率分析。

4.1质量成本总额及其构成内容分析

首先,计算出本月(或本期)的质量成本总额及其构成内容,然后,分析比较本月(或本期)质量成本与上月(或上期)质量成本的变化情况,据此找出质量成本的发展趋势。

4.2质量成本构成比例分析

所谓质量成本构成比例分析,就是在质量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分别计算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占质量成本总额的比例,即内部损失成本率、外部损失成本率、鉴定成本率和预防成本率。然后,分析比较质量成本项目构成与最佳质量成本指标,找到控制和降低质量成本的途径。其中,最佳质量成本指标可借鉴朱兰的最佳质量成本模型而得。将质量总成本曲线划分为质量改进区、质量成本最佳区和质量成本过剩区,如图4所示。

在质量改进区域,损失成本高于质量总成本的70%,预防成本则低于质量总成本的10%,在此区域应加强质量管理,采取突破性措施予以改进,以降低质量总成本。在质量成本最佳区域,损失成本占质量总成本的50%,预防成本低于质量总成本的10%,处于此区域时应将质量管理活动的重点转向控制。在质量成本区域,损失成本小于质量总成本的40%,鉴定成本则大于50%,处于此区域应降低质量标准中过定标准,减少鉴定成本支出,从而使鉴定成本降下来。

4.3质量损失率分析

控制内外部损失成本是质量成本管理中既能保证质量又能降低成本的关键项目,因此,可以质量损失率的分析寻求质量成本管理的重点。所谓质量损失率,就是指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之和与施工总产值之比,是质量指标体系中一项重要的经济性指标,其大小反映了企业质量管理效,其值应该越小越好。同时,还可通过分析比较本月份质量损失率与上月份质量损失率,来衡量管理是否有效。

参考文献:

[1]尤建新。质量成本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2]石新武。论现代成本管理模式[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第11篇

1)报价的编制原则。在实地考察、市场调查和吃透招标文件的前提下,按如下原则编制报价。

(1)编制时要以国家批准的现行有关规定、定额、取费标准、设备、材料价格及招标文件要求为依据。此外要符合业主选定定额、取费标准和相应招标文件的施工组织设计等为依据。

(2)必须严肃认真地核对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不能漏项,因为它直接影响投标报价及中标机会。

(3)编制中实施“量”“价”分离。对工程量清单中已确定量项目进行仔细复核,对工程量清单中的“暂定量”“参考量”“估计量”和只有清单而无量等项目实施“量”“价”分离计算。投标单位对“价”的组成要分析明确。对“量”要有风险评估,在不提高整体报价的基础上,可以采用不平衡报价方法,但是需要注意其中几点问题:一是为了保证前期的安全、文明、环保等较大投入以及资金周转,应该适当提高前期工程项目单价,可以适当降低后期项目,如匝道、防撞护栏、桥面铺装、人行道及栏杆、隔音的声屏障和景观装饰等项目的单价;二是对工程量清单中的“暂定量”“参考量”“估计量”等可能以后会增加工程量和有设计变更的项目应提高单价,对可能以后会减少工程量的项目应降低单价,两者的幅度应控制在10%以内,否则会评为废标;三是对只有清单没有工程量项目,填写单价时应高一些,因不在投标总价之内,在以后发生时可以获利。

2做好理赔的思想准备

由于市政桥梁特点及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据统计各种变更占结算价的20%~40%。故投标过程中,虽有招标文件及补遗书,但仍会有遗漏,故要做好理赔的思想准备。这是让项目筹备组参与整个投标工作重要原因,就是要让其在吃透招标文件及补遗书的基础上,还明白那些遗漏的地方。还要理解即使凭经验明知业主提供施工设计图的指导性施工方案不合理及技术条款的缺陷,但为了响应标书,投标文件中施工组织设计仍要按指导性施工方案做,使其报价有可比性和竞争力。在中标后,与监理、业主协商,据实修改施工方案,并通过专家评审的会议纪要报业主申请变更。在投标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要克服怕影响下一步与业主、监理合作的心理障碍。业主的信任是通过在项目实施中加强合同管理,诚信履行承诺,满足其对安全、质量、工期、文明及环保等要求才能取得,并在项目共建中小事讲风格,大事讲原则,建一个工程交一方朋友和建立个人之间感情。理赔关系到企业的核心利益,是讲原则的大事,要及时收集各种证据和现场照片、还有会议纪要和会议记录、变更单,各种往来文件,做到证据充足、有效和责任分析清楚、准确,工程量计算精确、合理和符合实际,提交理赔申请单用词委婉,反复交涉中耐心的据理力争。以单向理赔为主,当某项申请成功后要及时办理有关签证,避免多项累计的大数据使业主和监理怕承担责任而不敢签证。

3结语

1)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中交通基础建设成了主旋律,我们必须要积极地参与其中,并谋得一席之地,使企业得以生存发展。

2)市政桥梁有其特点和风险。若投标中调查充分,理解招标文件透彻,集公司各部门和项目筹备组的合力及智慧并发挥桥梁专业队伍的优势,做好技术和商务两部分标的,就争加了中标可能性。

3)项目筹备组参与投标全过程,就是培训其熟悉研究合同和寻找理赔点方法。如某市政桥梁中标后,派出一位末参与投标活动的项目经理,在工地估算成本后向公司汇报要亏损300万元。公司改派一位参与投标过程的项目经理,在履行投标承诺,安全、优质、按期地完成了该桥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寻找到了理赔点,并与设计院交流进行局部设计修改。业主、监理在庆贺通车时签证了各项理赔清单和变更设计单,使该项目赢利300万元。这充分证明了项目筹备组参与投标全过程的重要性。

4)市政桥梁投标报价中的工程清单中有“量”“价”分离的特点,只要实际发生工程量就按投标的“价”结算,这使投标人在充分评估量的风险后,只要估计准确,就有利可获。这一特点是风险和利益共存。

第12篇

关键词:附属工程质量管理

附属工程是市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市政工程的施工中,附属工程的工程质量的好坏却直接影响到市政工程的外观质量和整体质量。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城市建设也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观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市政工程不再满足于它的实用性,而进一步向功能性、美观性、文化性方面发展。一条城市道路不仅要宽阔通畅,更要求其美观大方,给人以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通过道路两侧景观的不断变化,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化积淀来。在城市中进行游览、休闲活动的人群,大部分的活动空间都是在附属工程上,例如:人行道、步行街、休闲广场等等。这就要求我们的设计、施工人员不仅要搞好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还要加强对附属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才能给城市的市民们一个美丽、通畅的活动场所。

1.附属工程的属性

1.1.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第六章《附属构筑物》的界定,附属工程一般指:

⑴道路侧石、路缘石;

⑵人行道;

⑶收水井、支管;

⑷护底、护坡、挡土墙。

1.2.特点作为附属工程,其技术含量不高,质量要求比主体工程低,因此很容易造成施工人员的思想麻痹。其外,附属工程主要靠人工进行操作,劳动强度不大,但事情烦琐复杂,容易造成浪工,一旦管理不善,是最容易产生质量问题的。

2.附属工程的质量通病

2.1.路牙沿:

⑴直顺度达不到要求;

⑵路牙相邻高差偏差较大;

⑶路牙沿相邻块之间间距不均匀,砂浆勾缝不密实饱满;

⑷路牙前后错缝严重;

⑸路牙沿底基层及土基不密实,产生不均匀沉降。

2.2.人行道:

2.2.1.预制板人行道:目前多为彩色、拼装式预制板人行道路面。

⑴人行道道板与路牙顶面没接顺;

⑵纵横缝不直顺,缝宽大小不一,弯道地段处理不当;

⑶盲道上下坡不平滑;

⑷人行道道板平整度,基层压实度达不到要求。

2.2.2.沥青类人行道:沥青类人行道的基层混合料拌和不均匀,产生夹层土现象,使得基层不能形成一定的强度。同时人行道的压实机械的相对薄弱,造成基层压实度达不到要求,以至于沥青混合料人行道铺筑完成后,因基层的不均匀沉降造成沥青路面的不平整。

2.3.收水井、支管:

2.3.1.收水井:是排除路面积水的重要附属工程。主要表现为几何尺寸不符合要求,井的内外粉刷不均匀,与路缘石相交部位没有按要求低于路缘石顶面,起不到收水作用。

2.3.2.支管:支管是连接收水井与排水主干线的管道。其主要表现为管道连接不直顺,管节之间砂浆密封不实。管道沟槽回填不密实。

2.4.护坡、护底、挡土墙:

2.4.1.护坡、护底:

⑴护坡、护底底部土方不密实,产生空鼓、下沉、下滑现象;

⑵块石砌筑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施工,产生通缝;

⑶砂浆勾缝不饱满,外部看上去高低不平,甚至有脱落现象。

2.4.2.挡土墙:

⑴块石挡土墙砌筑砂浆不饱满,外露部分砌体勾缝不密实,出现平整度差、裂缝、空鼓、脱落等现象;

⑵块石砌筑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施工,产生通缝;

⑶水泥混凝土挡土墙几何尺寸不符合要求,砼强度达不到设计指标;

⑷挡土墙基础没有处理好,产生不均匀沉降。

3.附属工程的施工和质量监控

3.1.把好附属工程的材料关

附属工程的主要材料为原材料和预制品。原材料一般同主体工程一道控制采购,只要按要求做好进场材料的检验关,不合格的材料不准进场,是不会出现问题的。而预制品大多数水泥制品厂生产的半成品,还有少部分是施工现场的预制品。例如:路牙(侧石)、沿(平石)、人行道板,收水井井框等,这些预制品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附属工程的施工质量。路牙(侧石)、沿(平石)预制品的几何尺寸稍有变化,就会对路牙(侧石)、沿(平石)的直顺度、相邻高差、稳定性产生影响,甚至会破坏路牙(侧石)、沿(平石)的整体形象;人行道板的几何尺寸、表面翘曲的变化太大,就会影响到人行道的平整度、纵横缝的直顺度的质量。因此,对预制品的选用,是十分慎重的事情。我市在这方面有过不少经验,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为:注重源头的控制。选择好生产预制品的厂家,同他们一起对预制品的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保证预制品的出厂质量。

由于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使用,市政工程在施工水平、技术装备工程质量上得到了有力的保障。而附属工程的施工手段上,由于其空间的局限,技术要求的相对简

单,仍然以人工为主,施工质量的好坏与施工人员的素质、技术水平有很大关系。因此在附属工程开工前,必须要向有关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质量要求交底。必要时要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使他们熟悉工艺流程、施工方法和质量要求。才能保证附属工程的施工质量。

3.2.制订好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

开工前,要根据设计要求、质量标准对附属工程的施工制订好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例如:目前人行道大多数采用彩色人行道板铺成五彩的人行道,同时为了方便残疾人,还专门设计了残疾人通道。因此在制定施工方案时,要把这些因素都要考虑到里面去。特别是弯道部分人行道板铺筑、残疾人通道的安排、彩色道板花纹的设计等等。要做到外观美观大方,又要保证工程质量,还要方便使用。

3.3.把好施工过程质量关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应主动积极的配合质量检验人员把好工程质量关。及时查验施工质量,特别是关键部位更要加强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石灰土基层的拌和与压实;路牙沿铺设时相邻高差、直顺度、稳定性等的控制;人行道道板铺筑中的纵、横缝控制,平整度控制,铺底砂浆的拌和质量,与路牙顶面高差的控制等;收水井的位置和几何尺寸、内外粉刷质量,支管的直顺度与接口砂浆的密封性;护坡护底的土基压实度、块石的铺砌和勾缝质量;块石挡土墙砌筑的丁顺关系,混凝土挡土墙模板的支立牢固与否等等。同时,还要注意施工工艺流程是否按施工方案进行。

3.4.以人为本,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4.做好附属工程的管理工作

这是一句题外话,但实际上城市道路工程的美观与工程完工后的管理是密不可分的。

由于附属工程大多数是以人为活动中心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汽车开上人行道,压坏人行道板,致使人行道变形、汽车撞坏路牙沿现象时有发生;街道两旁的商店、饭店里的污水倾倒,致使人行道表面污染;清洁工清扫道路后不将垃圾拉走,而是拥入收水井,致使收水井堵塞不能起到排水作用。这些现象都是与现代化文明城市不相符的。因此需要我们加大工程完工后的管理力度,既要建造好市政工程,又要管理好市政工程,使得我们的城市道路工程整体形象更加美好、通畅、舒服,给人们以一种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第13篇

在桥梁工程中,运用穿杠法施工技术主要是靠穿在墩柱预留孔中的实心圆钢,这是盖梁混凝土实体和盖梁模型的核心承载部位。在对墩柱进行浇筑作业的过程中,首先应当预先留下孔洞,通常情况下纵桥向预留圆钢孔洞,这种圆钢的长度是需要事前对桥梁墩柱的直径及工字钢宽度进行计算后才能确定。墩柱浇筑作业完成后,在进行下道工序时施工人员应当将实心圆钢穿入事前留下的孔洞中,为了保持穿入圆钢的牢固性,应利用螺丝帽在外部对其进行加固扣牢。在墩柱支承铁的横桥向两侧,施工人员需要分别设置一根工字钢,工字钢上面需布设一定的方木。这两根工字钢是墩柱的主要承重梁,布设的方木是支承模型的主要体系,它也承担了分配梁的角色。

2分析穿杠法在桥梁盖梁施工中的具体设计

2.1方木分配梁设计分析

方木是支承模型的主要体系,承担了分配梁的角色。在桥梁盖梁底部施工中,就是利用方木的布设来承受由模板作业带来的面荷载。在笔者调查的那条山区公路中,设计的方木是采取长边竖直、短边水平的结构,方木的间距设计是0.5米,面积约为20cm×15cm。根据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出每块方木承受的面荷载量,经过转化步骤,最终得到均布线的荷载量为14.2kN/m。由图可知,方木两边铰支的简支梁中,最大弯矩约为6.4kN/m,界面的抵抗距约为0.001m3。将上述数据代入截面积抗弯公式计算得出,方木的截面抗弯承载力约为6.4MPa,这个数值明显低于施工规范允许极限值17MPa的上限要求,所以该方案中方木的截面积及布置满足施工要求。

2.2荷载设计分析

对于笔者调查的山区公路来说,在进行高架桥穿杠法施工荷载设计时,需要参照我国颁布的《公路桥涵设计规范》。根据设计规范中的相关指标要求,上述高架桥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总容重为26kN/m。

2.3实心圆钢设计分析

实心圆钢在设计时,需要考虑支承铁、实心圆钢和墩柱之间紧密贴合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荷载是通过支承铁后再传到实心圆钢中,在本文中的桥梁设计中可以将这点忽略掉,将其看作是纯粹的剪切受力。本文使用的实心圆钢每根荷载量约为166kN,是Φ60毫米的型号。

2.4工字钢设计分析

在进行方木分配梁底部施工时,需要利用两根I45a型号的工字钢承重。计算得出,每根工字钢的承重均布荷载约为28.4kN/m。笔者将上述中的方木分配梁力学模型归纳总结得到图2:根据力学公式得出:抗弯承载力б=95.6MPa〈145MPa跨中挠度y=10.7mm〈18.8mm由此可见计算值小于规范规定极限值,固I45a工字钢满足施工要求。

3穿杠法在桥梁盖梁施工中的具体实施步骤

3.1预留孔道

进行墩柱浇注作业时,施工人员需要封闭直径为70毫米的钢管,顺桥向向事前埋入混凝土中,混凝土预埋的位置通常情况下是参照盖梁支承系统的总高度进行计算确定。目前我国的桥梁设计中,盖梁支承系统的高度通常要大于总高度80~100毫米。预埋时还需将楔形块下方垫上准备好的方木,当盖梁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拆卸标准后,需要将木楔的方木下部打开,留出拆卸空间方便作业。

3.2扣紧螺栓

实心圆钢露出了墩柱部分,施工人员需要采用支承铁将其套牢,在外部扣紧螺栓,尽可能的让支承铁和墩柱间紧密贴合,除此之外还能有效地避免支承铁窜动的问题。在我国支承铁通常是加工成弧形,这种设计能减少墩柱损伤的概率,也能固定实心圆钢和螺帽,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3.3对拉工字钢

当工字钢的纵梁处于支承铁上时,需要采用对拉固定的方式来保证施工作业的安全,这种方式还能使整体结构受力均匀。在本文研究的山区公路中,是将钢拉杆固定在墩柱上进行对拉,拉杆间距的布置大小一般是悬臂之间放两根,墩柱之间放三根。

3.4封住预留孔

完成盖梁施工作业后,需要对工字钢、底模和实心圆钢进行拆除工作。进行这项工作时,需要事先密封预留孔道,以便施工作业能成区段进行。对于直径在60~70毫米范围内的预留孔来说,是否采取此措施对墩柱受力的影响很小。虽然没有什么影响,不过为了保证墩柱钢筋的使用寿命和整体结构外观,在拆除作业完成后还是需要将预留孔封住。

4结束语

第14篇

挂篮技术是悬臂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相较于传统的施工技术,挂篮承载能力更强,承受相同载荷时形变量更小,且挂篮本身质量较轻,能为施工人员提供相对较大的施工作业面。挂篮主要应用于跨度较长的桥梁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通常按照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段悬臂作业,且挂篮方便移动,在完成某一分段桥梁的施工作业后,能够很方便地将挂篮前移进行下一段桥梁的施工作业。挂篮技术不需要应用大型吊机,且适应性很强。挂篮技术在目前的桥梁施工作业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近些年来我国高铁、轻轨、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在架设桥梁时普遍采用挂篮技术,挂篮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底模板、行走系统、悬吊系统、主桁架和锚固系统等。

1挂篮的制作与吊装

悬臂挂篮技术的首要工序就是进行挂篮的制作和吊装。在挂篮的制作过程中,要严格遵照预先绘制好的图纸中标注的相关参数,以保证挂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在制作完成后,施工单位要注意对挂篮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测,防止挂篮在吊装完成后发生坠落等重大安全事故。在挂篮的吊装过程中,要注重吊装工作与安全检测工作的同步性,保证挂篮吊装过程中施工现场的安全。另外在挂篮吊装完成后,要按照相关的技术指标进行最后的安全检验,保证挂篮在投入施工前的质量,同时挂篮的质量合乎标准也是对桥梁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

2挂篮的混凝土浇筑

在挂篮吊装完成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混凝土的浇筑。需要指出的是,混凝土浇筑作为桥梁建设的最重要环节,其工作十分复杂。由于挂篮能够实现自由移动,因此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用十分广泛。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挂篮要承受极大的负荷,且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挂篮的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前,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检查,比如混凝土的配比是否合理、钢筋型号是否满足使用要求等,在各项检查工作完成后,才可以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同时,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还要注意根据施工现场的天气条件等具体因素来适当确定浇筑进度,以保证浇筑质量。

3挂篮的预压实验

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待混凝土充分固结后,要对桥梁进行预压实验,需要指出的是,预压实验的主要目标为新挂篮。预压实验的目的是检验挂篮的基本性能是否达标,比如对挂篮的承载能力进行测试,在测试过程中施加高于梁段最大载荷1.5倍左右的载荷数值,获取挂篮的形变量、挂篮的利用系数等参数以保证桥梁在正式通车之前其整体的承载能力,以免为桥梁的日后运营埋下安全隐患。

二、桥梁工程中悬臂挂篮技术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措施

1加强监管力度

加强监管力度是保证挂篮施工质量的重要举措。这里提到的监管涉及多个方面,在施工前,相关负责人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考察,以制定最符合现场施工条件的施工方案,而且需要指出的是,在制定施工方案时要根据施工现场的考察情况,预先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进度。另外,施工企业监管工作的重心应当放在施工现场对挂篮的质量检查上,要设定专门的负责人员对挂篮的各项技术参数进行严格的检测。同时,企业管理人员也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制止工作人员的违章操作行为;此外,可以建立奖惩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2加强挂篮的质量检测力度

挂篮的制作质量深刻影响着桥梁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桥梁的最终质量,因此企业一定要提高对挂篮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视程度。目前针对挂篮的质量参数有着严格的规定,施工企业负责对挂篮进行质量检测的人员应当意识到挂篮质量的重要性,提高工作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工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挂篮的质量检测,仔细记录相关参数,对不合格的挂篮要及时进行更换或拆除,确保投入生产的挂篮质量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

3做好安全验收工作

验收是桥梁工程完工后投入运营前的最后一次检查工作,也是确定桥梁是否满足通车要求的最后一项检查工序。因此桥梁工程的验收工作不仅关系着桥梁的质量,还关系到日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桥梁工程验收人员应该高度重视验收工作。在验收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对于质量不达标的桥梁坚决予以返工,避免为桥梁日后的运行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

三、结语

第15篇

所谓的悬臂浇筑法就是指在桥墩两侧各设置一个平台来工作,逐段地向处于跨中悬臂平衡的浇筑混凝土,并对逐段施加预应力使其更好的凝固的施工方法。这种施工的主要设备是指一对可以行走的挂篮,挂篮在已经张拉锚固并与墩身连成整体的梁段上移动,立模、绑扎钢筋、、施预应力、浇筑混凝土都在其上进行。完成本段施工后,挂篮对称向前各移动一节段,进行下一对梁段施工,循序前行,直至悬臂梁段浇筑完成。

2分析悬臂挂篮技术的工作原理

悬臂挂篮技术最为一种新型的施工技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技术属于悬臂浇筑法其中的一种。和其他施工方法相比,他的优点非常多。由于结构轻巧和挂篮可以自由活动,施工时就了大型吊机的使用,使更加方便操作更加方便。在悬臂挂篮技术具体施工过程中。在施工时,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我们可以分段悬臂作业,即我们可以在完成桥梁的悬臂之后,为完成下一段施工我们可以将挂篮向下一段施工位置移动。使用恰当的方法和施工技术,这样不但提高了施工的便利性,也加快了施工的进度。多数时候我们把悬臂挂篮技术当做了一种操作平台,实则在某些方面,它也属于承重结。这一点很多施工单位都非常容易忽视。因此,在实际的挂篮设计中,施工方对挂篮的刚度、强度稳定性都要周密考虑,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工程质量及安全。

3悬臂现浇箱梁挂篮法施工

3.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放样→搭设施工支架→临时支座施工、永久支座安装→安装底模、侧模→绑扎底板、腹板钢筋及安装波纹管→安装内模→绑扎顶板钢筋及安装波纹管→各部位检查测量→梁段砼灌注→混凝土养生→临时固结。

3.2挂篮悬浇段施工

设计挂篮长度应按悬臂灌注最大的分段长度而定。挂篮的横断面布置则取决于桥梁的宽度和箱梁截面形式。当桥梁横截面为一个箱时,全截面用一个挂篮施工即可。当箱梁为多箱结构时,为了使挂篮的施工中有一定的灵活性,也可用多个挂篮分别施工。挂篮的设计荷载按施工的不同部位和不同阶段分为模板重量、振动器重及振动力、施工人群荷载、千斤顶、油泵重量、最大节段混凝土重量、挂篮自重六种,这六种分类要结合不同的施工情况进行单算或者是结合计算。挂篮的平衡稳定性要强,在设计时必须考虑高空作业的安全系数,而且重量要与估计相符。

3.3挂篮的制作安装

(1)制作挂篮。

要严格按设计图纸的几何尺寸、技术要求、材质和施工精度来加工挂篮的各结构的零部件,不允许随意改动设计要求以及随便改变材料。应在加工完挂篮后在工厂内组装并试拼,进行构件的单件试验。

(2)安装挂篮的步骤。

第一步是把铺枕找平,我们在对梁段进行对啦之后,需要在梁顶的面铺部位进行找平处理,一般会在使用砂浆和水泥工程中作为材料来进行找平过程的施工作业。第二步是铺设枕钢。铺设三根间距小于50cm的枕钢在其前支座。第三步是安装轨道。在左右两侧每侧安装两根长钢轨,竖向的预应力筋穿入相应的轨道内,然后把轨道顶面找平,在确定没有错误时,用螺母锁定轨道。第四步是吊装主构架,主构架需要进行分片吊装,在吊装时我们可以利用相应的脚手架进行临时的支撑来防止其倾倒。第五步是因为主要是用长螺杆连接主构架和扁担梁,方法主要是在已经成为梁段上前支座处锚固主构架的后端,并将主构架的轨道和下弦杆和用扁担梁相固定。第六步是在吊装前上横梁。作业平台安放在主构架的前端,以方便安装后吊带。

3.4挂篮预压

在安装完毕挂篮后,为了验证挂篮系统的刚度、强度以及稳定性,我们应该在桥位进行静载和预压试验。为了消除挂篮的非弹性变形,挂篮前端挠度会引起主桁架变形,测出位移与力之间的关系,来作为调整标高以及施工时底模板立模的依据。为了将加载的工作量减少,根据现场施工和实际情况条件,预压时我们选择采用千斤顶张拉钢绞线方案。通过穿入钢绞线预埋在承台顶上的地锚,在钢绞线上端穿过梁上的千斤顶和前底横梁,将钢绞线用锚具锚固。对挂篮用油压千斤顶分级加载预压。

3.5挂篮行走及移位

在桥梁挂篮悬臂施工中必须先张拉、预压梁内的钢筋,再拆除模板。拆除底模后,外滑梁用锚杆在主构架侧面进行锚固,吊架时后托梁用倒链在侧面进行悬挂。将于最长混凝土块相同长度的轨道铺设在混凝土浇筑好的位置,并和原有轨道进行焊接,确保其轨道的整体性。在移动挂蓝的过程中,将滑梁需要的吊点扣架及时在顶板预留孔位置进行安装,进而增加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及提高其强度。

3.6混凝土的浇注

作为桥梁挂篮悬臂施工的重要内容,浇筑混凝土时,对其坍落度与入模温度有严格的要求,必须确保施工两边浇筑的均匀性,防止浇筑不均匀现象的出现。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实时的现场记录,如对挂蓝标高的变化情况进行记录,浇筑量的差值等。

3.7挂篮的拆除

拆除挂篮是在相关梁段施工完成后,一般是需要把底篮放在地面上后,将挂篮的上部构件和主桁架缩退至安全范围内再进行拆除。

3.8挠度控制

根据设计高程和预拱度,去确定待浇筑梁段的立模高程,并必须严格按高程立模。施工中加强观测每个节段预应力张拉前后和混凝土浇注前后等4种工况下悬臂的挠度变化。要每日定时观测挠度。时间一般选择在每日上午8∶00--9∶00之间升温,在进行每节段施工后,整理并绘制挠度曲线,及时准确地调整和控制施工中发生的偏差。合拢前相接的2个悬臂的最后2至3个节段。在立模时需进行联测,以保证合拢精度。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