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学生成长档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科学 学生发展性评价 成长档案袋评价
如何实施初中《科学》学科的学生发展性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校科学组把它作为组内校本校研的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校本教研活动,特别是在教学过程的实践中,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一、提高学习,确定方向
带着新课程学生评价初步尝试阶段的诸多困惑,我们通过个别化学习、学科组内学习等形式,先后阅读了《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成长记录袋的基本原理与应用》等理论著作及网上查阅的先进实践经验介绍,从而对形成性评价与学生发展性评价,档案袋评价、表现性评价等质性评价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科学有序地开展评价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根据各年级段学生的特点及教材内容的区别,科学组安排三个备课组,就学生发展性评价要基于学生亲身体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评价是教师教学过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二、构建框架,选择方法
“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亟需积极思考的问题,《科学》课程标准展示在我们面前的课程目标体系包括:
显而易见,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要体现这一目标体系,我们就得根据评价目标确定主体与评价的形式。
围绕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内涵,我们着力强调质性评价方法的应用,力求有效描述学生发展的轨迹与现状。其中,学习档案袋的建立是发展性评价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质性评价方法。它记录了学生在某一时期一系列的成长“故事”,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思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有效方式。评价的目的不同,成长档案袋的类型也不同,我们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学习作业或某一阶段某一方面(如科学探究、实验与调查)的一系列作品,展示学生的成就、进步与不足,描述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从而反映学生学习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三、明确要求,具体实施
由任课教师向学生介绍成长档案袋评价的目标、评价主体的组成及评价的具体方式。由于档案袋评价的对象需要不断地提供反映学习状况的材料,教师则需经常性地予以指导并给予评价,特别是在实施成长档案袋评价的前期、中期及阶段性终结时为学生提供帮助,说明进行评价的目的、要求、操作程序等。
1.前期准备
由科学任课教师在各个班级家长会上向全体家长介绍关于成长档案袋的实施意义,并要求每位家长作为评价的主体之一需要配合学校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不断地了解自己的子女建立成长档案袋以后,该学科的学习状况的变化,及时与老师交流情况,同时在每个班级内成立4人学习小组,每位成员轮流担任班长,组织自评、互评,以此增加学生的主体意识及学习责任感。
2.资料收集
学科组教师把下列的目标、内容及操作要求等布置给学生,明确学生通过建立成长档案袋要达到的学习目标,给学生以整体指导。明确建立成长档案袋的学习目标及内容材料如何收集、组织,确定要收集的资料内容和收集的次数、频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收集材料,精心制作自己的成长档案袋,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及同伴的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反思。
3.评价交流
由于成长档案袋中收集的内容较多,且要求不同,学科教师要科学简易地设计档案袋所涉及的有关表格或量表,对探究作业、实验操作、研究性学习小课题、学生课堂表现等进行及时评价,使得档案袋科学、规范地汇集学生学习材料,为过程性评价提供效度高的素材。
在每学期指定的时间里,由科学学科组统一组织对学生的《科学》成长档案袋进行阶段性的交流评价,其基本的操作程序是:
制定标准――组织评价――学科初选――公开展示――结果反馈
即由新课程实施小组成员及班主任、科学组教师担任评价人员,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初一段的学生成长档案袋进行集中评定,先进行班级内的初评,再进行全段的协调平衡,最后确定评定结果,对获奖学生进行奖励。
成长档案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有意识地收集各种有关学生学习表现的作品,通过合理的分析与解释,反映学生在达到目标的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并通过反思与改进,激励学生取得更高成就的一种注重学习过程的质性评价方式。
1.成长档案袋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成长档案袋评价为每一个学生打开了一扇展示独特智慧和潜能的窗户,我们从学生的自评或同伴的互评中不难发现,透过这扇窗户,教育评价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人文关怀,这些真挚的语言根植入学生的心灵深处时,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成长档案袋评价促使师生共同成长
我们发现部分学习兴趣淡漠、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对成长档案袋形式上的喜爱甚至超过了对其中内容的重视,从而冲淡了对学习本质的认识,教师便及时捕捉学生的瞬间兴趣,通过师生之间真切与直接的语言交流,指导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袋,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内容的学习,渐渐让学生喜欢成长档案袋的同时,也喜欢上《科学》,档案袋促进了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因此,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要从总体上进行把握,努力体现智商评价与情商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统一评价与个性特长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多种评价方式的综合作用,构建学生学科学习发展性评价的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同时,教师在实施成长档案袋评价时,不知不觉地将其融入自己的教学过程之中,成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改变了以往的教学习惯,一种借于学生评价的新的教学模式正日益形成并被教师们所接受。在成长档案袋评价实施过程中我们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新课程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3.防止新的评价方式演变成新的课业负担
实施学生成长档案袋评价以来,我们的老师投入了许许多多的激情与精力,我们的学生也多了一项及时收集整理资料的任务,这一切的忙碌中,或许有些是可以精减的,有些应该进行更为科学的统筹计划与安排,从而防止新的评价方式演变成新的课业负担。同时,当学生们对这种评价方式的新鲜感渐渐消退时,我们该如何进一步构建更为科学、有效的新课程学生评价的实施方法与途径,更好地促进学生多样性、差异性发展,这一切促进我们在今后的评价实践中进行更多的理性思考。
参考文献:
一、实施全程评价,记录成长足迹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统一制定了《学生成长纪录袋》。它主要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各种作品,能反映学生发展情况的资料(如一份满意的测验卷、检查表、奖状、写的字、画的画等),用以展现学生的成绩与进步,描述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反映学生学习的态度与情感。
建立《闪光的足迹》记录表,学生随时将自己闪光时刻和闪光足迹记录下来,时时鼓励自己;建立《课堂学习观察表》,从知识技能掌握、积极参与课堂、小组合作态度、创新表现等方面记录学生表现。每个栏目16颗小星,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每次优秀表现在相关项目中将小星涂红,每周一汇总;建立《活动观察记录表》,将学生各类活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记录下来,奖励一颗红星;建立《同桌(小组)眼中的我》,每周通过学生互评激励学生进步;建立《妈妈,我又进步了》周汇报表,每周末学生将一周的上课、作业、合作、创新、阅读等方面表现用涂星的形式展现出来,同时有教师一周评语、自己总体评价、家长建议反馈等专栏,教师、学生、家长周周密切联系。评价改革使每一个老师就像神奇的“淘金者”,让尘封了多年的一个个“顽石”闪耀出熠熠金光。
二、实施综合评价,人人尝试成功
利用教室后面的板报或制作专栏,规划制作用于体现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专栏。分别给专栏命名“阳光苗苗”(今天的苗苗,明天的栋梁)、“快乐天使”(天天快乐,茁壮成长)、“为我喝彩”(精彩表现,为我喝彩)、“星光灿烂”(每一颗小星灿烂辉煌)、“金杯之光”(滴滴汗珠铸就金杯之光)。每个学生每学期的综合素质展示按红星、红花、红旗、金钥匙、金杯五个层次递升,一般每获5个红星可换一个红花,其他依此类推。根据《课堂学习观察表》、《活动观察记录表》、各类奖励、各类考试及品德行为等方面的发展,按不同的方法,对换专栏的红星、红花,甚至对表现突出的可直接奖励金杯。学期末学生的一切成绩由闪耀的星光展示。
三、实施多维评价,充分张扬个性
在成长记录里我分了以下栏目,让学生在不同层面得到充分的锻炼,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如设立了养成目标栏: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本周的养成目标,内容可以是学习习惯养成方面的,也可以是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内容等等。
自我评定栏:学生每天学习结束后,根据自己一天来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查找本天的优缺点或得失,并用简单的文字进行记录,同时进行自评,画出等级。 转贴于
小组评议栏:一周结束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综合评价,并在小组一致认可的情况下画上等级,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周末规划栏:主要填写各科作业完成情况或参加的德育实践活动情况,周一交各小组,由各小组长根据情况进行评价。
家长信息反馈栏:主要填写学生在家的各种表现,包括学生自觉完成作业、自觉预习、参与家务劳动、清理个人卫生、和谐邻里关系、文明礼貌、是否进入网吧等。进行反馈后,由学生带回学校,作为班主任了解学生在家表现的依据。
周末反思:学生一周来,对学习、纪律、卫生、行为习惯等各方面进行反思,写出反思周记,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能够进行总结,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文笔。
经典励志小故事:我校的特色是创建书香校园,开展拓展阅读是我们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因此我在成长记录册里设置了一些励志小故事,学生每周阅读后写出读后感悟。
这样既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励志教育,又锻炼了学生的文笔,可谓一举两得。每月还设置了综合评价栏,月底,教师、家长和学习小组对该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同时书中还专门为家长印制了一些家庭教育方法指导。
四、实施经常性评价,积累智慧人生
一、高中阶段学生成长档案建立的必要性
(一)提升高中生的自我认知与自我管理能力
高中生的个人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在不断增强,加上面临高考升学等方面的压力,学校统一化的管理模式未必能实现良好的管理效果。而通过学生成长档案的建立,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定期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等进行反思,更多了解自身在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及需完善的特质,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他律的基础上,激发出学生的自律意识,从而获得更大的成长动力,端正学习态度。
(二)促进学校教育与学生成长之间的良性互动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校对学生的管理都是单向的、统一的,有时难以达到“因材施教”的教育目标。学生成长档案的建立,可以促进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高中教育评价从量性评价向质性评价的积极转变,让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个人、家长都积极的参与到学生的成长过程和教育活动中来,有助于和谐师生关系和和谐课堂的营造。
(三)有助于学校“育人”工作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在很多学校的教育工作机制当中,都是以“教书”为中心的,育人工作机制则是相对落后,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高中生成长档案的建立,使得高中教育活动不仅仅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绩,还会对学生的成长过程和发展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进行全面的记录,更好的展示学生的全貌,实现了“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促进了高中学校育人工作机制的不断创新与完善。
二、高中阶段学生成长档案的主要建设内容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
对于该部分内容的建设,主要包括学生的一些背景资料,目的就是便于以后教师和管理者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家庭组成、成长背景等,便于同家长进行沟通与合作,共同建立和完善学生的成长档案,分析学生的各种心理。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个人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爱好特长等)、身体状况(血型、个人病史、身体发育状况、生理缺陷等)、家庭生活环境(家庭成员,家庭成员的工作性质、职务、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气氛,亲子关系、是否独生子女、家中排行等)。对于该部分成长档案的内容搜集,可以由班主任来完成,这是因为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基层工作者,同学生以及家长的接触最多,便于对学生基本情况的全面收集与整理。
(二)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能力及德育素质等
该类档案内容的收集与完善,是对传统学籍档案的有效补充与完善,能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进行更加全面的反映,便于德育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进行记录,具体包括各科学习成绩、交际水平、同学关系、行为习惯、获奖情况、组织协调能力等;另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德育素质进行记录,主要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动机、个人意志力、抗挫折能力等,该部分内容便于学校对学生开展形成性考核,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协调化发展,需要学生个人、家长以及各科任课教师的积极参与。
三、高中学生成长档案的有效使用与管理对策
(一)做好学生的档案教育
高中学生成长档案的建立、完善以及使用,需要学生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并积极的投入到个人成长档案的建设活动中来,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成长档案的真实性和完善性。但是在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的过程中,有的高中生存在着抵触情绪,认为很多内容设计到个人的隐私,建立档案对于个人学习成绩的提升作用不大,所以对建立个人成长档案的热情不高。对此,学校以及教育管理者要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在建立成长档案的初期就充分了解到建立个人成长档案的必要性,认识到成长档案在促进个人发展方面的积极意义和作用,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促进成长档案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丰富学生成长档案内容的收集方法。
在学生成长档案的建设过程中,为了实现档案内容的真实与完善,档案建立者必须掌握多样化的信息收集方法。首先,要引导学生定期进行个人的总结,启发学生加强自我反省、自我剖析,鼓励学生养成写日记、周记的好习惯,让学生自己记录个人的成长与变化历程。其次,要通过调查分析等形式,对学生情感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心理测试题,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分析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所处的层次,掌握学生的成长状态。再次,要重视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观察与记录,多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记录好每一个细节情况,抓住学生的情绪变化,捕捉学生的敏感信息,及时发现学生在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给予及时的引导和帮助。
(三)注重学生成长档案建设的连续性
学生成长档案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对于连续性的要求较高,它侧重于学生成长全过程和学生不同成长时期的纵向比较,意在促进学生自身的知识学习、素质能力培养的连续发展。因此,高中学生成长档案的建立,必须在学生入校时就同步建立,要有专门的存放袋和专人进行管理。为了实现学生成长档案建设的连续性,学校必须根据教学进度和育人方案,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社会实践情况、取得的成绩等档案内容进行收集与整理,实现学生成长档案建设与管理的连续性、过程性和长期性。此外,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高中学校还可以尝试建立电子档案,将学生的成长信息及时录入计算机系统,这样便于对学生的各类信息进行查询和分析,便于学生成长档案的使用与管理。
(四)加强学生成长档案的交流与分享
学生成长档案的建立不是最终目的,如何正确的使用并为教育工作所服务,才是最终目标。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自身,都应当提高自身的档案使用意识,有效的档案交流与分享可以给学生以较好的认同感、成就感,或者及时明确与他人之间的差距,使之体会到成长的收获与快乐。对此,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制定出有效的分享与交流计划,在保护学生个人隐私的前提下,提高学生成长档案的开放程度和使用范围,促进学生的自查自省。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