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近视眼预防方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小金库;原因分析;治理方法;防范措施
“小金库”是指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且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帐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且具有较强的普遍性、隐蔽性和危害性。单位私自设立“小金库”是严重的违法违纪行为,不仅阻碍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造成国家经济的巨大损失,而且腐化了社会风气,阻碍了党风廉政建设,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危害性极大。
一、对“小金库”存在原因的分析
(1)个人及局部不正当利益的需求。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基数大,贫富差距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大部分人的物质生活水平相对较低,与国际接轨后,人们的消费需求加大,偏少的合法收入与较高的消费需求矛盾日益突出,加上部分人攀比思想严重,急于提高生活档次,于是把目光转向国有资产,而貌似合法的“小金库”很快就被这些人当作聚敛钱财的最佳方式。(2)部分单位领导法律观念淡薄,认识错位。目前有不少的单位特别是一些领导,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不能充分认识到私设“小金库”的危害性,没有把财务管理纳入日常管理,也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认为设立“小金库”是搞好上下级关系、调动员工积极性、获得群众拥护的有效举措,被查出的可能性也比较小,而且部分受益者已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小金库”给自己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不设反而吃亏,因而他们乐此不疲,更有甚者与设立者结成利益同盟,获取更大的利益。(3)制度体系不完善,责任追究不到位。“小金库”的产生和发展,原因很多,在健全体制上涉及相关的教育、监督、制度、改革等等,要统盘考虑各方面存在的制度机制的缺陷,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首先是支付制度监管不到位。有些单位在集中核算时,实行财务统管,但在建账时,却单独设账管理。其次是内控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制度不规范,相互之间缺乏约束机制。最后是主管单位与机构职能界定不清。很多单位的领导干部利用在社会团体机构中兼任的职务开展财务活动,隐蔽性很强,不易被人发现,成为设立“小金库”的避风港。(4)监督力量不足,落实不到位。一是内部监督落实不到位。“小金库”设立较隐密,知情面窄,难以察觉。大多数“小金库”的设立和资金的使用是由单位主要负责人决定的,其它干部群众根本不知情,没有办法监督。还有部分管理人员明明知道私设“小金库”是违法违纪行为,但为了迎合领导的旨意而不敢监督。二是外部监督力量不足。“小金库”主要是由财政、审计和税务等部门负责监督检查。这些相关部门工作协调配合不充分、各自为政、不能形成合力发挥综合效能。致使“小金库”问题不能及时被发现,形成了“真空地带”。(5)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惩处不力。法律法规不健全和立法工作滞后是“小金库”屡禁不止的最根本的源头。我国现行刑法没有设立追究“小金库”的法律责任条文,面对许多新型的财政违法违纪现象,无法进行全面的概括与总结,对 “小金库”中的重大问题也无法追究刑事责任,不利于提高对“小金库”问题的重视程度。在实际查处过程中,存在对“小金库”有“认同”心理,认为“小金库”是为了解决职工福利、搞活关系、方便工作的需要等等,在处理上网开一面,只对单位进行处罚,而对责任人追究较少。惩处不力,降低了设立“小金库”的责任风险成本,诱发了一些单位和人员的侥幸心理,导致守法意识淡薄,严重影响法律的严肃性和强制性。
二、加强对“小金库”的治理工作
(1)加强领导组织,强化干部教育。组织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加强对防治“小金库”知识培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及责任追究教育、警示教育,提高领导干部的认识水平和责任意识。同时加强领导组织,成立“小金库”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履行职责,分工协作,要切实担负起“小金库”治理工作的领导责任,把“小金库”治理摆在重要位置,工作中不走过场,做到亲自部署、亲自督办,相关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全力做好“小金库”的治理工作。(2)加强舆论宣传,提高道德意识。加强“小金库”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各种渠道,及时通报治理“小金库”的工作进展情况,让群众明明白白地了解专项治理工作的内容和政策规定,并选择典型的案例予以公开曝光,形成浓厚的道德氛围,增强领导干部和财会人员的法制和自律意识。防微杜渐,确保财务收支活动的合法、合规和有效。(3)完善法制体系,增强法律意识。以法律法规为前提展开治理工作是重中之重,加强立法,断其源头,修订相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对“小金库”违法行为的概念界定,监督检查,责任追究以及相关法律的适用性做出全面、系统、权威的规定。从根本上杜绝“小金库”,还应制定防治“小金库”的特别法律,明确“小金库”的刑事责任、加大处罚力度,才可能堵住私设“小金库”的源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提请立法机关起草制定专门的《“小金库”违法行为防治方法》。(4)加强综合治理。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活动,加大处罚力度,完善相关部门之间的工作协作机制,宣传和教育相结合,提高领导干部的认识,进一步更新理念,探索适应防治“小金库”工作需要的方式方法,建立预防控制机制,提高制度的透明度、影响力和知晓率,促使“小金库”的治理工作健康发展。
三、建立防范“小金库”问题的长效机制措施
按照 “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精神要求,通过完善制度、强化监管和依法处理,把建立和完善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作为重中之重,从根源上彻底铲除“小金库”。(1)完善制度,深化改革,构建“小金库”治理保障机制。加强制度建设是防治“小金库”最有效、最持久的手段。立足于“小金库”的本质,必须从完善制度入手,如完善预算管理制度,现金管理制度,结算支付制度等等。但必须突出重点,牢牢掌握单位所属机构的财务管理现状,抓住银行账户管理,现金管理,发票管理等几个关键的基础性制度,严格限定现金使用的范围条件,严禁大额提取和使用现金行为,严管发票的使用和管理,使会计信息真实地反映其经济状况,杜绝单位由于财务管理混乱形成账外账、账外资金的隐患。同时,加强这些制度之间的整体协调与配合,从根本上发挥制度在防治“小金库”中的基础性作用。(2)强化监管,追究责任,构建“小金库”治理约束机制。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是防止设立“小金库”的一道重要“屏障”,也是构建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的重要保障。加大监督投入,把财政监督、行政监督、审计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有效结合起来,在管理的各个环节“堵塞漏洞”,使监督制度落到实处。同时也要认真做好举报的受理工作,部门内部可以放置举报箱,设置举报电子邮箱这种隐蔽方式提供举报信息,并要严格保密,切实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3)依法处理,严惩不贷,构建“小金库”治理惩处机制。完善相关处罚规定,加大处罚力度,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将处罚的重心由对单位的经济处罚转向对直接责任人个人的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乃至司法处理,从根本上抵制设立“小金库”的思想,彻底铲除“小金库”的土壤。对在专项治理工作中发现“小金库”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按照有关规定从重处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对于顶风违纪、对抗检查、销毁证据的,对其主要领导和直接责任人严肃查处,;而对于自查认真、纠正及时的,可减轻处罚。做到多管齐下,全面实施,不给“小金库”一丝生存空间。
上述研究只对一部分问题进行了探讨,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小金库”治理工作具有长期性,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也会出现很多的新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小金库”长效治理机制仍是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项十分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西方;道德教育;灌输;灌输原则;
古往今来,灌输教育一直深受中西方历代统治阶级的重视。经典作家更是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但是,自上世纪末以来,思想道德教育的灌输原则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因此,有必须在深入了解西方道德教育灌输方法的基础上,深刻理解思想道德教育灌输原则的本质,坚守思想道德教育的灌输原则。
一、西方道德教育灌输方法的历史回顾
西方道德教育灌输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西方古代及中世纪的强制性灌输教育方法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勾勒出道德教育的最初形式。其中,斯巴达的公民道德教育以严厉著称。严格的军事训练,残酷的惩罚措施都只是迫使民众养成统治阶级所需要的道德品质的手段。众所周知,与斯巴达相比,雅典是一个更讲求民主的城邦。“但在道德问题上却令人意外地专制。”简言之,在古希腊时期,“道德教育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专制性的。”
中世纪时期的道德教育,实质上就是宗教教育。基督教为了巩固其主导地位,故而重视道德教育并采取体罚、惩戒等严苛的教育手段,迫使人们盲目的接受和服从宗教教义,绝不允许提出任何质疑。儿童本应是最纯洁的天使,但在基督教会的眼中,却被认定为欺骗上帝的滑头。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下,“它(基督教)和儿童接触的唯一方式就是那种命令式的传教。这样,基督教教义通常在幼小的儿童还不能理解其意义时就被灌输给了他们。于是,宗教和道德教育自然就非要牺牲理解而极力强调记忆不可。”在漫长的中世纪,基督教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几乎从未改变。由此可见,中世纪时期的西方重视道德教育,但这种道德教育乃是一种强制性的、灌输式的教育。
(2)西方近代的理性灌输教育方法
理性主义道德教育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崇尚理性和智慧,并认为理性和智慧可以通过理性灌输的方式获得。在西方近代教育史上,夸美纽斯、洛克等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夸美纽斯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反对强制性的棍棒教育,主张重视榜样、示范、表扬等教育方法的运用,以更为人道的态度对待儿童。他指出:“对于每一件事物都要加以不断的解释,直到学生明白了它为止。”“除去为理智很好地理解了的材料,不应当强迫儿童去背熟任何东西。”洛克在其著作《教育漫谈》一书中,提出了绅士教育理论,德育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他要求重视以理性为指导的道德教育,坚决反对用粗暴的方式强迫孩子接受道德教育。“主要的教育手段永远都不会是教训,而是示范和儿童周围的环境。”
综上所述,西方近代的道德教育亦重视灌输教育的应运。与中世纪时期相比,近代的灌输教育更重视人性尊严,带有明显的理性主义色彩。
(3)西方现代的科学性灌输教育方法
自20世纪以来,西方各国对待道德教育的态度虽几经转变,但对传统道德灌输的批判却从未停止。20世纪,在西方各国普遍实现工业化的社会大背景下,欧美各国几乎同时兴起了“新教育”“进步教育”运动。杜威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在他的思想中,已经孕育出了西方现代道德教育理论的一个基本框架。何谓传统教育?在杜威看来,传统教育“实质上是来自上面和外部的灌输。它把成人的标准、教材和方法强加给只是正在逐渐成长而趋于成熟的儿童。”“不仅不能促进,反而限制了儿童的智慧和道德的发展。”很明显,杜威所批判的灌输只是带有强制性色彩的灌输,而未对灌输进行全面的否定。道德灌输在现代社会中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反对强制性的道德灌输,采取多种方式去培养儿童的主体性、创造性和批判性,这是20世纪以来,西方道德教育的主流。这种方式行之有效,更为科学合理。
二、西方道德教育灌输方法的主要特征
西方道德教育灌输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个特征:
(1)注重灌输教育方法的应用
奥勒姆曾说过:“任何社会为了生存下去都必须成功地向社会成员灌输适合于维持其制度的思想。”西方近代以前,学校所教授的各种读本无不是在强制性的向学生们灌输对宗教的认同以及对强权的服从。20世纪初期,以彻底否定灌输为主旨的道德教育思潮产生并一度占据了统治地位。不可否认,反对道德灌输具有巨大的进步作用。但是,这种单纯的反对道德灌输却使得道德教育走向了另―个极端
放任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相对主义盛行,学生道德素质急剧恶化。公众的不满,迫使各国重新树立灌输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主导地位。这也为今后西方道德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调。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无论是在黑暗的中世纪,还是文明开放的现代社会,灌输教育一直是西方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2)批判强制性的道德教育灌输
反对灌输由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并基本上限定了西方教育界对灌输教育的态度
关键词:金相实验;教学方法;多媒体互动;金相大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036-02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正不断增加。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应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重点,不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努力探索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金属材料工程是一门理论知识抽象、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由于实验教学在高校实践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课程在整个专业培养方案中就显得更为重要。金相技术是综合研究金属及合金成分、组织与性能之间内在关系的重要研究方法,因此,改进金相实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金相实验教学的现状
以往的金相实验教学模式是学生先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包括金相显微镜的原理、使用方法和金相样品制备方法,然后再分组进入实验室学习实验技能。由于受到实验场地大小、金相显微镜老旧和试样种类数量的限制,教师很难直观系统地讲解和指导,也很难对所有学生进行实验演示,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互动和共同分析探讨的机会。此外,由于做实验的时间有限,学生可能没有认真体会和掌握具体的实验操作方法,对于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很可能是一知半解,很难达到实验要求。因此,在传统的金相实验课中存在着互动交流性差、实践机会少等问题,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一些学生没能很好地掌握金相技术,也就很难利用金相技术进一步分析金属材料显微组织结构,教学效果不理想。对这种传统的金相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显得十分必要。
二、金相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思路和实践
1.引进多媒体互动金相实验教学系统。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本科生教学规模的扩大,传统的实验课教学方式已经很难实现小班教学的模式。由此而来的大班教学模式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比如实验的演示无法顾及所有学生,学生也很少有机会在课堂上直接与教师之间有所互动,学生上机操作机会大大减少,等等。为进一步提升本科实验教学质量,改善实验教学效果,引进了多媒体互动金相实验教学系统。多媒体互动金相实验教学系统是建立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上的互动式金相图像分析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室”是一套应用于校园局域网和多媒体网络教室的教学应用软件,它针对多媒体网络技术和实际学校应用环境进行分析和优化处理,具有强大的教学能力和便捷的操作能力。该系统中教师机是控制中枢,学生机是受控终端,教师机与学生机构成一个小型局域网。在课堂上,教师机可以实时播放或演示金相显微镜中的活动影像,监视各个学生的显微镜视场和计算机运行状态,因此,教师可以将金相显微镜的调焦和寻找最佳视场等过程都演示出来,实时对照讲解,学生可以边听边自己调焦,选择视场,加深了印象,使学生能更快地掌握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教师还可以针对金属材料显微组织中的特征相或组织进行讲解,指导学生观察显微图像,辨别各种类型组织。教师可以在教师主机上查看所有学生样品的观测情况,制备金相样品时教师可以切换有代表性的学生观察视场演示给所有学生看,现场进行针对性讲解,让学生相互比较,相互交流,知道了如何才能制备出高质量的金相试样。通过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讨论,使得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这样不仅可以具体指导学生实验,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以往的金相实验课中,学生遇到金相显微镜的操作问题或者看不懂的组织要询问教师时,学生只能站在一旁,由教师看显微镜,再给学生演示或讲解,由于学生的专业基础还不够扎实,学生经常表述不清具置或问题,教师就很难具体讲解,很多时候要反复多次才能解决一个问题,费时费力,效率很低。现在,借助系统中的监控软件,教师和学生能同时在各自的计算机上观察同一个图像画面,学生如果在实验操作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电子举手的方式随时向教师发出互动交流请求或提问,教师可与任意选定的学生通话,进行图像的实时指导,或是参与学生们的讨论,方便了教师及时解决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学生还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在自己设备上观察自己小组其他成员的金相照片,便于根据不同工艺寻找金相组织演变规律。同时,该系统可以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文档传输和资源共享,学生可以随时提交自己拍摄的金相照片给教师作为课堂作业,教师查看后将信息反馈给学生,也可以将学生提交的实验结果通过投影仪进行演示,供所有学生一起探讨和学习。在监控系统的控制下,教师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能够监视所有学生计算机的状态,上课时如果有学生利用计算机做与本次实验课无关的事情,教师能马上在教师机上察觉并提醒学生注意,有效地改善了课堂纪律,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2.以赛促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各高校在实验教学方面的经验交流,全国高校材料学科实验教学研究会经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批准后成立,并先后举办了四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在学校的支持下,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了近三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