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青年医生论文范文

青年医生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青年医生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青年医生论文

第1篇

摘要:面对目前年轻医生对科研束手无策的状况,提出了科研的重要性。从科研选题要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医学科研选题强调创新与实用的原则、医学科研需要的科研素质、培养独立从事临床科学研究的能力、充分利用优势科研资源,加强科研合作能力的培养五方面进行阐述如何进行临床科研工作,以便更好地促进临床医学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年轻医生,临床科研,课题,科研素质

Abstract:Becausemostofyoungdoctorsdonotknowhowtodotheresearchwork,weputforwardtheimportanceoftheresearchwork.Inthearticle,weexplainhowtodoclinicalresearchworkfromfiveaspects,therearecombineresearchsubjectwithclinicalpractice,newideasandpracticality,thequalitiesoftheresearcher,abilityinscientificresearch,cooperationinresearchwork.Forthesakeofthedevelopmentofclinicalmedicine,youngdoctorsmustdowellinclinicalresearchwork.

KeyWords:youngdoctor,clinicalresearch,subject,qualityfortheresearcher

在当前医学发展中,面对众多的医学难题,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大家都在强调加强科研力度。医学的科学研究分为基础科学研究和临床科学研究。临床科学研究是指以病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其目的是提高诊断水平、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和进行疾病病因的宏观研究。随着临床流行病学的发展及循证医学的兴起和应用,临床科研由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的转变,临床科研不应只是认病例报告、病例分析的方式来总结临床经验,很多其他方法如随机对照研究、交叉研究设计、病例对照研究、诊断研究、医学序贯分析等方法来研究临床问题,所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也不局限于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更适用于临床问题的研究。临床科研就是从临床需要出发提出问题,用可靠的方法进行研究,已得到可靠证据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解决临床问题,再用于指导他人的临床实践。临床与科研是相互促进的,临床为科研提供研究的方向,为科研提供样本,是对科研成果的检验;科研为临床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提高临床医生的分析能力,可以改变临床医生的思维方式。有的年轻的临床医生不免疑惑,我们是把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医生,我们的工作主要是面对病人、为病人服务,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科研基础,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尤其是临床科学研究?

1科研选题要紧密结合临床实际

任何科研都从选题开始,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科学研究的目的不外乎验证已知、探索未知。因此科研工作者一定要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要对事物有仔细的观察和深入的了解才能提出问题。要善于捕捉临床实践中的研究课题:课题最好出于自己比较熟悉的、与工作实践紧密相关的领域,不要超出距离当前工作太远的范围,或是探讨自己一无所知的问题。临床人员从事实验室研究应紧密围绕临床,密切联系实际去选题,希望最终能用于临床实践或解释疾病的某个问题。科研选题的基本过程就是在工作中、学术交流中、意外事件中发现问题,再大量查阅文献资料,进行可行性分析,确定课题。如在老年病房的工作中发现老年心力衰竭的患者较多且难于治疗,经过查找文献知道,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原发心血管疾病的严重或终末阶段,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中,目前仍存在许多疑惑和难点,资料表明随着社会的老年化及医学的进步,心衰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根据Framingham研究,心衰2年的病死率在男性为37%、女性为33%,而心衰6年的病死率则分别达到82%和67%,病死率甚至高于多数常见恶性肿瘤。这样就对老年心力衰竭的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同时也认为对心力衰竭的研究会对临床治疗带来益处。

2医学科研选题强调创新与实用的原则

医学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是课题要具有重要性、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及可行性。创新性是临床研究的“灵魂”,创新首先要有创新意识,不能只满足于紧跟和填补空白;要有辨证思维,敢于怀疑,修正过去的常规及定律;要有魄力和毅力,敢于冒险,能持之以恒;要有明确目标———提高诊疗水平。这就要求花费时间看国内外在此领域的进展,若国外有而国内没有,则可将相关技术引进并加以改进,若国内外都有,则可研究是否能够突破。在进行老年心力衰竭的研究中,通过大量检索文献,发现目前对心力衰竭的研究已从研究血流动力学异常转变为研究神经内分泌激活,而目前对全身炎症反应的研究也涉及到循环系统,因此在课题的选择上对心力衰竭的研究着眼于其与炎症反应的关系上,从而探讨新的治疗方法。

创新是一个过程,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得出结果,加以验证。创新包括:(1)研究问题的创新:科学的解释研究中遇到的现象,针对已有问题提出新的解释,发现新的现象,并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2)研究方法或技术的创新:新方法或技术的建立,已有方法或技术的改进,已有方法或技术的新应用;(3)研究材料的创新;(4)研究模式的创新: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在复杂系统中把发现的问题科学解释,发现新的实验系统,进行学科交叉,在选题上瞄准各学科的结合点,进而积极探索。

实用性是医学研究的“价值”体现,科研要有明确的研究目的,以解决特定的医学问题,具有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医学科研选题应注重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这三项是评价研究项目的意义和价值的指标。同时又要权衡科研选题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3医学科研需要的科研素质

临床科研是医学工作者,主要是临床医生把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科学研究找到解决办法,再应用于临床,使广大患者受益,摆脱疾病的痛苦。这就要求临床医生既具有基本的科研素质,即浓厚的研究兴趣、端正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又要掌握基本的科研技能,即具备一定的知识背景、科技技能、英语能力及网络应用能力及具备良好的个人品质。作为科研工作者的基本素养包括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有事业心、具备一定的基本功、有创新精神、力争第一、善处逆境、团结人、体魄健壮、经得起长期艰苦磨练等。“严谨”是最重要的基本功,尤其是严谨的学风、宽广的知识面、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表达的基本功[3]。表达的基本功也就是文字表达的基本功,文字表达的基本功的练习可以从写科普文章练起,要善于总结,提高论文的写作能力。

4培养独立从事临床科学研究的能力

临床科研工作涉及基础与临床的诸多方面,要求一个人既要有临床工作经验,又要掌握基本科研技能,还要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中英文写作、表达的本领。基本科研技能包括标本采集、试剂配制、切片制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镜下观察等等。这就要求必须尽快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及时与实验室技术员有效沟通,并及时与导师和同事交流,汇报实验进展情况和遇到的问题,不断修正实验方案以获取必要的协助,必须善于发现问题,依靠自己解决问题。年轻医生,包括一些硕士生、博士生,过于重视理论而轻实际操作,或者说不屑于做些“小事”,殊不知,正是通过“做”而不是“说”的过程才会不断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找出解决办法,从而提高独立临床科研能力,这也是科研能力训练方面的薄弱环节。

5充分利用优势科研资源,加强科研合作能力的培养

科学研究是一门专业化的学科,需要科学的氛围和环境,需要专业化人才,医学研究也需要职业化,这就要通过学习达到职业研究人员的水平或聘请职业研究人员加入研究队伍或与职业研究单位进行合作。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认识过程经常会遇到局部与整体、外因与内因、分析与综合等复杂的认识问题,所以医生除了运用医学知识之外,还必须与人文科学相结合,与社会科学工作者一起研究临床上随时遇到的思维逻辑及心理行为问题。多学科的结合及相互渗透,对解决临床难题十分重要,常被视为医生的基本素质。临床与基础也需要合作,这就要有共同的科研兴趣,具有相同的研究领域或研究兴趣。要有合作的基础,具有良好的科研背景,优势互补。要有合理的利益分配协定,签订符合国际惯例合作协议(包括知识产权的归属,成果及利益的分配)。

临床研究更需要团队精神,要凝聚力量,在临床科室内部要鼓励医生多参与科研工作,有时要激励,有时要推动,努力营造好的学术氛围。合理配备科研资源,统筹协调,扬长避短,努力争取,量力而行。要加强对外交流,对学术动态要高度敏锐。

总之,临床科研意义重大,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临床医学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临床实践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只要我们采取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就能不断改善和加强年轻医生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从而更好地促进临床医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果为,沈福民.现代临床流行病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6.

第2篇

本文作者:黎立明吕思敏工作单位: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

在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医疗环境中,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良好的医患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到位的医患沟通是处理好医患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不仅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也利于医院良好社会形象的树立。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需要一名合格的医学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临床理论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还应具有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然而事实上,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往往被忽视,一味强调专业技能学习的教学模式使得实习生在医患沟通的实践中缺乏自信心,或在沟通技巧上缺乏应对策略,甚至为避免医疗纠纷而有心理压力,不敢跟患者接触,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只会适得其反,实习结束后亦难以适应医疗工作,没有独立完成医疗活动的能力。这样的现状使得对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十分迫切。

开展岗前培训在实习医生上岗前对其进行医疗法律制度、医疗纠纷防范等医疗安全教育,让实习医生加强法律意识,强化医疗法制观念,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认清医疗形势的现状,自觉地遵纪守法,保障患者权益。但亦要让其明白,医患关系不是针锋相对的,相反,医患关系建立的前提是患者有寻求医疗支持的需要,医患之间为共同对付病魔而应建立的关系是合作关系。加强专业能力,规范临床技能操作实习医生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为患者分析病情、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进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培训,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以技服人,才能减少患者对实习医生的偏见,取得其信任,从而减少沟通的障碍。同时,规范的操作既是临床实践的要求,也能增加患者对实习医生的肯定。实习医生应严格要求自己,在临床实践中严格按照规范,既对自己负责,也对患者负责。注重细节,把握医患沟通技巧———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实习医生保持衣冠整洁、言行举止得体,不但是自身良好精神面貌、道德修养和职业形象的体现,也是对患者的尊重。良好的自我形象展示及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能增加自信心,也容易赢得患者的信任和好感[5]。对实习医生开展社交礼仪教育、日常行为仪表、礼节性语言文字的使用等方面的教育,能强化实习医生保持良好的自身形象,有利于医患沟通。把握医患沟通的细节及技巧①倾听。是掌握患者全面可靠的临床资料的基础,也能更好地收集患者对该次就诊的意图和期望等信息,一定程度上满足患者心理的人文需求,是医生职责的一部分,也是对患者及家属的尊重的具体表现。在患者及家属诉说时,注意要站在患者的立场上,不随便打断或争辩,更不要表现出不耐烦的态度。如患方诉说不当,要谅解患者往往不具备医学专业素质,可待患方表达完毕再作解释,切忌与之争执。在日常接触过程中,主动询问患方“有没有什么疑问呢”,表达倾听的诚意。②语言沟通。语言是医患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是医患之间相互表达信息的重要载体。实习医生只有善于应用语言艺术,达到有效的医患沟通,才能使患者能理解医务人员的诊疗和配合治疗。巧于运用提问的形式对沟通的内容作一导向和一定的限制,把握沟通的主动权。语言的表达应准确、简洁、条理清楚,避免措辞不当、思绪混乱、重点不突出等情况,并充分考虑对方的接受和理解能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使语言的交流达到预期目的。同时亦应注意细节,如称呼患者时使用得体的称呼语,而不可用床号取代称谓,以表尊重对方[6]。

对未明确的地方,应与带教医生或其他医护人员先行沟通,避免相互矛盾而使患方产生疑惑或不信任的心理。③正确使用肢体语言。行为科学家60年来的研究发现,面对面沟通时三大要素影响力的比率中,文字占7%,声音占38%,而肢体语言高达55%,肢体语言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实习医生在医患沟通中,运用肢体语言,如面部表情、眼神、手势等,对患者表示关心和帮助的诚意,既消除患者的不安,又增强患方的信赖。在医疗服务中提倡微笑服务,微笑意味着理解和友善,是社会和谐的音符,是人际关系的剂,微笑是医务人员给患者的第一良方,是医患沟通交流最有用的方式[7]。在面对有医疗争议可能时,实习医生应在患者面前认真记录,并表明会跟上级医生反映,以表重视,最大限度争取通过沟通化解医疗矛盾。总之,重视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诊疗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和谐的医患关系的建立,也有利于医学人才的全面培养。实习医生应端正服务态度,认真参与各种培训,在扎实掌握临床理论知识和精湛专业技能的同时,掌握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

第3篇

本文作者:陈亚明工作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进入综合诊疗科培训的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指完成了临床硕士课程学习的二年级研究生。他们已经完成了理论课程学习,有些已经在本科室接受了短期的临床培训。这些研究生来自口腔内科、合面外科、正畸、修复、预防等各个科室。年轻医生:为医院新招聘的刚研究生毕业来我院工作的年轻医生,来自医院各个临床科室,有些己经在相关科室进行了部分简单的临床操作训练。带教老师:由口腔内科、口腔合面外科和口腔修复专业资深临床教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组成的临床教学小组成员。

由2一3名带教老师组成教学组,对两类人员(研究生呢年轻医生进行带教培训)量身定做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年轻医生,由于他们绝大多数已经获得口腔医师执业资格证书,进科伊始,就开始加强理论培训和全科思维的理论培训以及规范基本操作培训,并安排他们接诊病人,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在继续进行临床相关知识的系列培训的同时,老师做好示教工作,对典型的病例的诊疗方案进行讲解讨论,并按照对低年资住院医师的要求安排门诊工作,在他们遇到疑难问题的时候,老师及时给与解答和协助解决,并对他们的临床操作和诊疗计划进行评估。对于临床研究生,由2一3位带教老师组成带教团队,定期安排各种小讲座进行最初的训练,从最基本的临床知识传授入手,循序渐进,进行全科+专科思维和诊疗的规范化培训。

医院给综合治疗科的定位是:普通、全科、差异化服务,具体讲,就是根据年轻医生全科规范化培训的要求,以诊治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为主,老师适当示教一些疑难病例;对于就诊病人,不仅仅解决主诉问题,而是结合主诉,在和病人充分沟通的基础上酌情进行相关的全面检查,如全景片或口腔cT等等,制定详细的全科诊疗计划,和病人沟通后逐步实施。通过这样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流程,希望能够做到“一椅到位,全面诊治,长期服务”。目前,综合科己经基本做到全科服务,早上八点到晚上九点的不间断服务以及节假日的诊疗服务,社会声誉度不断提高。日间诊疗室14张牙科综合治疗台,刚成立时平均日门诊量仅达40余人,业务量每月约40万,目前己经达到平均日门诊量100多号,月业务量突破90万,医疗投诉率为零,我们采用不固定椅子上班的模式,有效提高了椅位和各种医疗资源的使用率,科室各类人员相互团结协作,气氛和谐,大家心情愉快在一起相互学习交流,遇到问题协同作战去解决。为了解决人员数超过综合治疗台数导致综合治疗台不足的矛盾,我们采用不固定椅位上班的做法,即所有年轻医生带着工具箱上班,加上我们实现了中午连班、晚间门诊和节假日正常上班的排班模式,这样做,基本上实现了一人一椅操作,有效提高了椅位使用率。

对接受培训的研究生和年轻医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普遍感到在综合科得到了非常好的锻炼,弥补了过去课程设置和专科培训的不足,全科诊疗思维和规范化操作技能显著增强,克服了过去修复科研究生在修复科培训没有病人的弊端,也大大方便了病人,全科诊疗,一个病人的所有牙病都由一位医生或同科室医生诊治,有助于医生和病人之间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对破解实习医生和年轻医生病人不足这一难题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第4篇

今年的年会亮点之一是“大会里面套小会”,除了开幕式以外,全部是各系统肿瘤的分会场,各个专题论坛同时进行。今年大会继续与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者联合举办了“海峡两岸学术交流――恶性淋巴瘤专场”,又特别举办了抗癌新药临床研究、转化性研究和CSCO青年医师论坛,还有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胃癌、大肠癌、肝胆胰癌、食管癌、血液肿瘤、恶性淋巴瘤、黑色素瘤、肾癌/泌尿系肿瘤、妇科肿瘤、头颈部/鼻咽癌、脑转移癌、小细胞肺癌、胃肠间质瘤、骨与软组织肉瘤、肿瘤分子标记物、肿瘤血管靶向治疗、癌痛和姑息治疗、肿瘤营养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以及肿瘤与血栓等一系列热门的专题论坛会。

会上还宣布了中国临床肿瘤学科学基金优秀论文,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临床药理基地和国家新药(抗肿瘤药)临床研究中心孙燕院士的论文《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多中心评价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治疗一个或两个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Ⅲ期临床研究》名列榜首;北京肿瘤医院斯璐等的论文《501例和色素瘤患者基因变异与病理特点及临床预后的关系》,以及北京肿瘤医院林宁晶的论文《CHOP-L方案治疗初治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列第二、三名。本次大会的论文审稿以专家会议审稿和背靠背审稿相结合,确保科学公正。对于空洞无物、质量差和炒冷饭的稿件一律不用。评选出的优秀论文以中国临床肿瘤学科学基金进行奖励。今年录用的稿件强调突出原创、新颖,重视自主研究成果,降低了继续报告的分量。并将少量的教育报告分为两类,一类是进展性教育报告,高瞻远瞩、指导未来;另一类是普及型教育报告,主要针对基层年轻医师。

今年的CSCO新设立的“青年专家论坛”以CSCO青年沙龙成员为主,偏重原创研究报告和热点病例的深入讨论,并由各领域资深专家进行解读和点评。

第5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纳粹集中营中,有些犹太艺术家,明明知道自己即将被推进煤气室,却伸出骨瘦如柴的臂膀,以仅有的一点食物向人换取炭条和铅笔,创作他们生命中最后的作品。他们是在创造作品,同时也是在为人类的精神宝库创造不朽的财富。

[创业者之歌一]“答辩完论文,我才可以安心离去”――一名女硕士生的生命绝唱

2005年6月10日,一场特殊的硕士论文答辩会在广西大学进行:会场是特别设置的,由三楼改为一楼,答辩桌高度也特意调低。会场外,一辆救护车正在默默守候。

上午10时,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女孩被人推进来,开始宣读自己的论文。

读了10来分钟,女孩猛咳起来,呼吸困难,现场医护人员紧急输氧,但她咳得实在太厉害,只好由师弟廖志超代读,她在一旁补充。伤感向每一个人袭来,有的人背过身去,偷偷抹泪。

1个多小时,对于这位面对死亡的女孩来说,是如此漫长。答辩结束,评委一致认为,论文设计合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总评分优秀。

掌声持久、热烈。女孩苍白的脸上露出笑容。1个月零4天后,她安静地离开了人世,微笑着以“优秀”完美谢幕。

她叫何国英,广西大学研究生。

忍受着癌症的折磨

她说“学业上不需要特殊对待”

何国英,一位28岁的女研究生,一位几年间经历几次大手术、数十次化疗的癌症病人,一位身高1.6米、体重不到70斤的女孩。

1997年,来自广西横县一个贫困山村的何国英考上了广西大学。读大二时,被诊断出直肠癌,但她从未放弃。2002年,她以优异成绩考上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研究生,主攻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然而,厄运之箭再次射向这位姑娘。当年11月底,她肺部出现癌广泛转移。短短两年多。四次化疗,一次大手术,每次化疗疗程2至3个月。疼痛、呕吐、头发脱落,身体极度虚弱――她承受着令人难以想象的疼痛的折磨。

然而,她对导师说:“我学业上不需要特殊对待。”身体稍有好转,她就捧起课本复习功课,戴上耳机听英语,住院期间还参加了英语六级考试,她不但正常完成学业,还和导师共同完成了两篇高质量论文。

今年5月底,病情恶化的何国英不得不再次住院,而6月10日对她是个重要的日子――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在这天举行。

考虑到实际情况,学校允许她可以不答辩,也可以把答辩会场搬到病房。然而,对她来说,在严肃的氛围中按照标准的程序答辩,有老师和同学在场,才是完整的。她含泪央求医生和导师满足她的愿望。

“她的论文无论从学术上、应用上都很有价值,在这个领域有突破,优秀当之无愧。”导师夏中生说,“自己从教20年,从没见过这么坚强的学生。”

她把氧气瓶搬进实验室,一边做实验,一边吸氧

何国英不长的遗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使命已经结束,我可以离开了,希望大家不要为我难过。”

何国英家在农村,村子人多地少,家里只有两亩水田,靠父亲外出打工、东挪西借,她和弟弟才读完大学。农村的贫困,从小就深深烙在她的心底。

研究生论文,她选择了一个很“土”的课题:“非常规饲料――构树叶的营养价值评定研究。”她对导师说:“我家在农村,我喜欢这个‘土’课题,构树叶在广西农村到处都是,如果能做成饲料,让农民用低的成本养猪养鸡,不就可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了吗?”看着眼前这个身患绝症的学生,导师无言,嘱咐了一句:“这个研究很艰苦,多注意身体。”

2004年7月,她开始了硕士论文研究。此时,她正承受着癌细胞的袭击,整夜睡不着,只能坐着。

“癌痛像刀割一样,不是一下,而是持续性的,在这种持续不断的疼痛中,一般人是熬不下去的。”她的主治医生、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化疗科主任胡晓桦说。

在这种刀割般的疼痛折磨中,她开始了异常艰辛的科学研究。

做动物消化实验需要从事大量体力活,首先要自己养鸡养猪,每天搬饲料、调和,然后喂猪、鸡,还要收集鸡、猪的粪便、尿液,打扫鸡舍、猪舍,又脏又臭;天气热,每天要给猪冲十几次水;消化实验要煮树叶,一煮就是几个小时,人不能离开。师妹刘丹说:“师姐带着我们从宿舍到鸡场,骑车20多分钟,两三个月风雨无阻。每天从早到晚,从鸡场回来再回到实验室做实验,正常人都累得不行。”

实验后期,刘丹几乎每天都陪在何国英身边,“实验室在五楼,她要爬大半个小时,走一步休息一会,本来喂小白鼠可以交给我们做,但她每天都自己喂。她常常在实验室泡到半夜,那是她疼得受不了,睡不着,就来做实验。”

今年三四月份,实验进入关键时期。她疼痛剧烈,呼吸困难,咳血。她把氧气瓶搬到实验室,一边做实验。一边吸氧。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她恳求医生:“你一定帮我顶住,答辩完论文,我才可以安心离去。”

(《中国青年报》2005年7月28日)

[评述]

何国英忍受着病魔的折磨,出色地完成了论文答辩,既给农民脱困带来转机,也给我们留下一笔“挫折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财富。所以,创业的本身是一道带着光环的美丽。

[创业者之歌二]――靠梦滋养的地下歌者

钟立风背着吉他闯北京已是10年前的旧事了。但直到今天,这个酷爱自由的地下歌者,才刚刚看到梦想的大门对他开了一道缝儿。

虽说眼下小钟还没成为那种大红大紫的歌手,可他创作的歌曲《再见了,最爱的人》却始终占据着KTV点播排行榜的前10名。今年,他的首张个人专辑就要面世。小钟收录的这首歌,只用吉他和大提琴伴奏,朴素、简约,一如小钟。

去年,小钟与太合麦田唱片公司签约,算是告别了“地下”生活。这距小钟遇到老板宋柯已整整5年了。那天,小钟去清华大学演出,唱的是自己写的歌,一曲终了,台下掌声如潮。原定唱两首,结果唱了5首,听众还要求加唱。最终,一位老师到后台把电源关了,小钟才得以下台。

当时宋柯也在台下,便请小钟去公司试唱。试唱,对小钟来说再熟悉不过。初到北京时,他每天的生活就是背着吉他去一家一家唱片公司试唱。但结果总是,你的歌不错,但是不够商业,有机会我们会通知你。然后便杳无音信。

宋柯没有立刻签下小钟。他说,如果你相信我,我将来一定会和你签。小钟相信宋柯,“他曾经打造过朴树,是真正懂音乐的老板。”小钟一直等,等了5年但他不后悔。遇到一个好伯乐,并非易事。

“地下”10年,生活是他创作的源泉:坐错车、偶遇、窗外的风景、收留小猫,都被他编成歌曲,常引得听者落泪。小钟非科班出身,只读完中学,这反而使得他的创作没有束缚。朋友聚会经常喝酒、吃水果,听小钟创作的歌,一曲歌毕再来一

曲,不亦乐乎。

在酒吧唱歌是很多地下歌者谋生的手段。小钟到哪个酒吧,便会成为哪个酒吧的灵魂。客人们总是为听他唱歌而来。他们常替小钟不平:这么棒的创作型歌手,怎么就没公司愿意包装呢?

可小钟就是不够商业。他的歌淡淡的,能勾起人对青春和爱情的感情,仅是低声吟唱,没有那种满大街哼唱的热闹。圈里人给他的定位是,民谣歌手。民谣者,民间的歌谣,会流传得很广,却很难流行。

日子久了,小钟也有些丧气。2001年,他只身去青海,而心爱的吉他则被他留在北京。他没把这当做一次风光,而是一种告别。

在青海,小钟和牧民一起放羊,一起迁徙。“他们的脸上全是质朴,平和而乐观”,这种情绪感染了小钟。8个月后,他回到北京,没有再去试唱,也没有打道回府,而是静心整理多年来的创作,能编曲的编曲,能录音的录音。用他自己的话说,“更沉静了”。

绝对的安静和绝对的激情,是小钟的两面:台下,他用额前的长发遮住羞涩的眼神,话也不多:可一旦到了台上,他便充满激情,拥有瞬间调动千百人情绪的“魔法”。朋友的乐队演出,请他唱和声。他一上台,闭上眼睛打起拍子,身子前后摇摆,唱得比主唱还投入。

小钟的歌终于开始打榜了。第一支单曲是献给母亲的礼物:“妈妈我告诉你/我找到了真正的爱情/她的模样就像年轻时候的你/当我降临到这个世上/你在身旁疲倦又安详/听见爸爸对你说是个男孩/如今我已长成个青年/妈妈我在你的身上/看到所有女人的美丽和善良。”

1998年母亲节,小钟在电话里把这首歌唱给远方的母亲,母亲许久说不出话来。

这首并不商业的歌,打榜的结果却出人意料地好。或许这就是民谣的力量――有时候,安静的力量反而更大。“摇滚给人的感觉是在路上,而民谣更像是在路旁,观察路上的行人、风景,视野更为开阔。”基于这样的想法,小钟的第二首打榜歌曲选定了《在路旁》。

“小钟有诗人的才情,却没有诗人的忧郁。”朋友们说。他对陌生人也可以报以最纯真的笑容,从容的神情掩盖了10年的漂泊和沧桑,是音乐让他如此的淡定。他有时也会自嘲:30岁的人了,长得也不帅,注定成不了偶像。

不过,小钟是那种可以让人记住的人。和盲人歌手同台演唱,他小心翼翼地扶人上台;别人抢话筒,他把自己面前的话筒送到盲人歌手的嘴边;公司的女助理要帮他拿琴,他说什么也不让女士拿。

小钟的第一张专辑即将问世。他的一个朋友,也在今年策划了民谣音乐节。有人说。在谈出国人视线10年后,民谣要卷土重来了。而他认为,无论音乐形式如何,关键是能否打动人心,如果说民谣在今年真的回归,那说明人们的心灵回来了。

而对人送给他的“最纯正的民谣歌手”称号,小钟低头浅笑,羞涩依然。

(《中国青年报》2005年7月23日)

第6篇

成功始于兴趣

中医世家出身的黄斌,自幼受父辈影响,对中医药的棍棍棒棒、枝枝叶叶巧妙地组合就能给人治病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上中学时,黄斌就喜欢翻阅家人的医书,像《药性赋》《汤头歌》《千金翼方》等等。这些连大人都感到枯燥的书,黄斌却读得津津有味。

邻村有位患癫痫病的孩子,由于病情较重,已辍学多年。孩子的父母经常领着她到黄斌家看病。而黄斌家人用多种方法施治均效果不大。有一次黄斌目睹了患者犯病的惨状——面色蜡黄、口吐白沫、浑身抽搐。患者那痛苦的样子,患者父母那流不尽的泪水,使黄斌立下了要做华佗那样的名医的宏愿。他发誓一定要攻克癫痫这个顽症。

1983年,高中毕业的黄斌背着行李、挎着药箱告别家人,踏上了实现其宏愿的艰难征程。几年的时间,黄斌几乎跑遍了整个松嫩平原、东海之滨以及辽阔的大西北,访问了近百名民间医生和药农,记下了20余本笔记。这期间,他还自学了《本草纲目》《黄帝内经》《医宗金鉴》等医学书籍。但黄斌感到很难再提高。他决定要系统学习。

1988年,黄斌踏入河南中医学院。在大学几年的时间里,黄斌尽情地吸吮着医学知识的甘露,为毕业后有效地治疗癫痫病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毕业后他主动要求到当时刚刚起步,条件较差,但却是以专科研究发展为特色的郑州管城中医院工作,并创办了癫痫专科。

传统医学认为,癫痫病为痰所致,“痰涎壅塞”“痰邪为患”就是讲的这个道理。黄斌经过反复研究却认为,“痰”仅是一种病机,而该病的深层原因却在于“郁”。“精不流则气郁”。肝郁日久,横克脾土,土不胜湿则水湿停聚而成饮成痰。因此,在用药上应在“郁”上下功夫。从这种深层次的见解出发,黄斌开始对治痫方药进行新的配伍及定位。经过不断研究,反复临床,甚而以身试药,黄斌终于研制出令医学界耳目一新、临床疗效显著的新型治痫药物“痫速康”系列。许多患者用药后效果明显,坚持调治必见康复。“痫速康”很快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让传统中医插上翅膀

1992年3月1日新华社电:近年来,河南省郑州管城中医院治癫痫病取得明显成效。这家医院采用黄斌医师配制的“痫速康”,医治海内外患者2.7万人次。近年来,慕名前来郑州管城中医院癫痫专科就医的5万余名患者大都得到了满意的治疗。几千名患者写来了感谢信。

河南省淮阳县王庙乡劳桥学校王文来信说:“我妻子患癫痫病8年,为给妻子看病,我带着她走过不少大医院,结果债台高筑,效果不佳。当我从报纸上看到你能根治癫痫病的消息时,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购回‘痫速康’。妻子遵医嘱服用后,病情再未发作,食欲增强,干活也有力气了。黄医生,是你给了她第二次生命。”

山东省泗水县泉林镇花园苏峰来信说:“我儿子4岁那年因高烧引起癫痫。多年来,我们夫妻俩南到湖北,北到黑龙江,西到陕西、山西求医问药,花掉了3万元的积蓄也没有治好孩子的病。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知道你能治这种病,便买了几瓶‘痫速康’,未曾想孩子服用后再没有复发过。你就是孩子的恩人啊。”

河北省故城县南王村患者崔俊华来信说:“我患了22年的癫痫病。22年来,我饱受病痛的折磨,曾经产生了死的念头,但又怕两个孩子失去娘……我度日如年。当我服用了‘痫速康’后,半年多来没有犯过一次病。黄医生,是你使我扬起了生命的风帆。”

黄斌在治疗癫痫病的过程中,发现许多癫痫患者因经常犯病或长期服用镇静剂而并发痴呆症。为此,他花了整整3年的时间,又研制出治疗痴呆多动症的药物“益智丹”系列。用于临床后表明,该药不仅对癫痫后遗症患者疗效显著,而且对老年性痴呆、小儿先天发育不足、小儿多动、弱智,学生学习紧张、焦虑等均有较好的疗效作用。该药已通过省科委鉴定,并获河南省科研成果三等奖。配合此药,黄斌又研制出益智透磁帽和搽剂益智宝。

黄斌在中医医疗科学的道路上艰苦跋涉了十几年,他的十余篇论文在国内外学术界获奖。其中《痫速康胶囊抗癫痫临床及实验研究》获中华儿女传统医学青年学术会“飞达杯”三等奖;《论心理因素在治痫中的作用》在国际癫痫病会议上获优秀论文奖。他与其他医学专家合编了《中医杂病治要》《常见老年神经精神疾病的中医治疗》《现代中医研究丛谈》等近10部医学论著。他主编的《实用癫痫病学》即将出版。

鉴于黄斌在治疗癫痫病及痴呆症、小儿多动症上取得的巨大成就,1997年元月,中国中医药学会研究决定,将该会惟一一家中国中医药学会癫痫治疗中心建立在郑州管城中医院,把中国中医抗癫痫的研究与治疗重担放在了黄斌的肩上。为发挥中国中医药学会癫痫病治疗中心的龙头作用,最近,经中国中医药学会批准,该中心成立了面向国内外的癫痫、弱智治疗协作网。该网的成立,旨在联合国内两千名抗癫痫的医务工作者,利用中心的优势,及时融会传递国际国内抗痫最新信息,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为拯救国内近600万、国际3000余万癫痫患者服务。同时,也将义务为老少边穷地区的医务工作者进行技术上的指导,药品上的帮助,以便他们能够及时救治身边的患者。

该网的前身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北京、沈阳、西安、包头、成都等地建立了分中心。笔者曾到北京武警总队医院、成都锦江中医院、西安友谊中医院、沈阳回民医院采访,听到的都是患者的赞许声。这就充分说明患者对这种网络的认可。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工程,一个跨世纪的工程。

“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

1995年春,黄斌听到管城区圃田乡吴庄小学的校舍破旧,孩子们无法上课时,毅然拿出两万元钱捐给了学校。

这年7月,电台传来为抢救病重的农科院干部王钒正在举行义卖活动的消息时,黄斌立刻赶到现场,以远远超出实际价格的5800元人民币买下了王矾的一台旧打字机。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专门作了报道。

1996年7月,黄斌亲赴上蔡县劭店乡考察,捐出了科室准备买车和增添医疗设备的15万元人民币,建立了黄斌希望小学。副省长张世英在捐赠仪式上高度赞扬了黄斌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号召全省青年向他学习。黄斌则说:“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多一份真情,世界就会多一份美好。

黄斌有一颗善良的心。

山东患者陈兆庆,慕名前来求医,可是没带多少钱。黄斌不仅为他垫支了药费,还送给他100元钱作路费;他从报纸上得知天津小患者李万帅一家的不幸遭遇,便亲赴天津为小万帅免费治疗,并拿出自己的钱接济他们;他应四川省青年志愿者协会以及四川省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促进会的邀请,带队赴成都,为下岗职工以及其他特困家庭的癫痫病、痴呆病患者免费送医送药……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第7篇

医学沟通,尤其是针对医学专业人士的沟通,是医药品牌推广不可或缺的环节。传统的医学沟通模式往往是通过推广一个有利于产品的学术理念,使品牌获益,并树立品牌良好的学术形象。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医药品牌推广的种种限制以及非专利药的冲击等等,使得以往“洗脑式”的医学沟通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如何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是其市场推广面临的巨大挑战。

CMG(Complete Medical Group)是麦肯健康传播旗下提供专业创新医学沟通方案的公司,帮助医药品牌的市场部细分目标客户,深入了解不同客户的真正需求,并给予度身定制的、创新的个性化沟通方案,不仅传递品牌推广的专业信息,还能很好地树立品牌的专业形象,赢得专业客户对品牌的支持和认同。

例如,CMG为有一定学术水平、在地区范围内有影响力的中青年乙肝专家设计的“影响因子提升项目”就是典型的个性化解决方案。经过深入剖析后,我们认为提升在全国乃至国际范围内的学术影响力以及提升专业外的个人技能是这群目标客户的独特需求,由此催生出“影响因子提升项目”。CMG在中青年专家中展开了如何提升自己的影响因子的讨论,并邀请国外高级医学编辑就如何提高英语论文撰写技巧、如何向国际性期刊投稿等话题进行培训和讨论,并在讨论中巧妙地融入乙肝治疗药物品牌的专业信息。培训课程后,国外的医学编辑帮助审阅专家们准备投稿的英语稿件、修改语法及用词,还提供专业的建设性意见,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第8篇

1.1人文素养

“素养”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人文素养是相对于科学素养而言,它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①人文知识、方法层面,即对各种人文科学所创造的精神价值的认知与运用水平;②人文精神层面,对常见文化现象所蕴含的内在修养和外在特征的把持程度,如气质、人格等。

1.2医学人文素养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Luria指出: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两重性,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学,是科学与人文的有机体,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医学人文素养,是在医疗实践过程中医务人员的内在品质和人文情怀的综合表现,主要体现在:对患者生命的尊重、对患者尊严的维护以及对患者生存价值的关怀;它是医务人员非技术因素如仁爱之心、社会道德、责任情感等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长期修炼和内化的结果,均关联着患者的健康与安危。医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人类服务,若忽视人的社会性质,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使用就会出现见物不见人的现象。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核心理念,医学的使命就是对人从生到死的全过程的关爱和尊重。

1.3医学人文与医学科学的辩证关系

医学包括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者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互为条件、互为基础,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如同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共同演绎着医学事业的发展与医学人才的进步。任何割裂二者的行为,或只重视其一,不重视其二,顾此失彼,均会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不论是医学教育、医学人才培养,还是医疗实践、医患关系处理,都要遵循这规律。

1.4临床研究生医学人文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

(1)人文知识:熟悉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心理学、伦理学、哲学、法律、文学、艺术、历史、宗教等;(2)人文思想:能将学习的人文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3)人文方法:能运用人文基本方法去分析、提出和解决医学及其相关问题;(4)人文精神:在医疗实践活动中能自觉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精神,注重对患者生存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人文关怀,这是临床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的核心和灵魂。

2临床研究生医学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

2.1人文课程的局限性

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以课程讲授为主要模式。然而,研究生3年学习期间、只有半年时间在校本部集中授课,而且医学院校开设的人文课程种类十分有限,一般只有大学英语、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等几门课。这种“短时间、少课程”的人文教育模式,往往教学效果不理想,已无法满足临床研究生所需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要求,亦不适应临床研究生教育特点。

2.2人文教育内容缺乏实践针对性

不少临床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知识还是本科阶段的陈旧知识,在研究生学习阶段,他们需要更新、更高的人文素养能力以帮助解决临床实践、社会活动和思想情感中所面临的价值理念、人际沟通、人文关怀以及职业发展等问题。多数调查研究表明,开设医学人文课程很有必要,但对研究生成长的帮助呈下降趋势。这不是说人文课程对临床研究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没有意义,而是现阶段的课程设计不适应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笔者认为,一方面,人文课程没有与临床实践有效结合,即在医院尚未建立人文教育基地;另一方面,人文教育没有贯穿临床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这既是一个教育方法问题,更是一个认识问题。

2.3人文教育忽视了临床研究生多样性背景

临床研究生的来源参差不齐,有的从本科直接考研的,有的在医院上班后读研的。来源不同和背景不同的研究生对学医的首要目的、个人利益、医患纠纷等问题的处理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对他们的人文素养教育也必须注意个体差异。现在部分院校的集体授课、无差别指导等形式不能适应研究生个性化的特点,影响人文素养教育的效果。

2.4导师忽略对研究生的人文教育

多数学校对研究生导师考核只注重科研成果,有关导师职责中没有硬性规定导师对研究生人文素养负责;因此,不少导师往往忽略了这个方面教育。由于科研成果是评价教学和科研产出的最直接标准,研究生往往成为导师实验或者项目的主力军,造成多数研究生认为与导师的关系是“老板雇员型”,如同学之间交流时,把自己的导师通常称为“我的老板”。最终导致研究生长期在实验室埋头做实验,几年的研究生学习结束后,一些基本的人文精神缺失、人文关怀能力低下。

3医学人文教育是培养“合格医生”的必然要求

3.1Engel医学模式与人文素养

美国纽约州Rochester大学精神病学 和内科学教授Engel于1977年提出了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又称Engel模式。这种模式是从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观察、分析、思考和处理医学问题的医学观和方法论。该模式认为人患病不仅与生物因素有关,还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把患者当作具有生物、心理、社会属性的有机整体。因此,医生不仅应该了解健康与疾病问题,还必须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互相作用。Engel模式以“人与健康”为中心,关注人的价值和需求,强调人性化服务和人文关怀,要求临床医生必须高度重视患者的思想感情变化,并要真正尊重、理解关爱患者,加强医患感情沟通,建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这就要求,临床研究生要想成为合格的医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应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

3.2“共同参与型”医患关系与人文素养

现代医患关系已由“主动-被动型”转变成了“共同参与型”,患者主动参与医生的诊疗活动。古代西方医学之父Hippcrates曾经说过,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重要,这句话形象生动的说明了“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尊重、理解、关爱和抚慰患者,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博大的仁爱之心。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培育和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然而,当前医疗市场渐趋于市场化,医患关系呈现“物化、经济化和利益化”倾向。患方辱骂、殴打、敲诈医生,围攻医院,更有甚者将医务人员致残、致死……一幕幕暴力事件在各地频频“上演”,引起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当然构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很多,有患方认知差距,也有社会因素等,然而在医疗过程中缺乏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也是构成医患互信缺失的重要原因。有统计表明:在已经发生的医疗纠纷中,由于医患沟通不够导致的纠纷约占2/3。这就要求临床医生具备爱心、责任心,为患者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用良好的人文修养和适当的人性关怀及时化解医患矛盾。

3.3创新能力是医学人文与医学科学的共同表达

目前我国临床研究生教育“重专业、轻人文且二者分离”。研究生大部分时间在医院各临床科室轮转实习,主要学习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没有系统地将人文知识和医疗实践整合,最终导致研究生实习质量与临床效率低下、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工作能力不足。创新能力是其良好人文素养的体现,没有人文动力,就没有工作上的尽心与科研上的创新。研究生皆有创新潜能,但其创新欲望的激发、创新意识的唤醒、创新潜能的开发同时需要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共同支撑。“创新并不是无中生有的,不存在脱离知识的创新能力,创新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对现有知识的重新组合和突破现有思维的转换。”人文教育缺失可能会使研究生因知识结构的单一而无法顺利进行创新性科研活动。这也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尴尬,如少数“知名学者”时常出现学术腐败问题等。因此,我们不能单纯使用科研成果的多少作为衡量研究生合格与否的依据。对人文教育不重视,只会抹杀研究生的韧性和个性,使之无法拥有持续的热情、稳定的情绪、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融会贯通的能力,成为“缺乏批判思维与独立创造能力、丧失精神追求”的单向度人(One-DimensionalMan),从而导致研究生在以后的学习和临床实践中创新动力不足。

4临床研究生导师人文教育新机制的创建与探索

4.1确定导师为研究生人文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孙鹏等和宫福清等研究建议,医药院校要建立“一贯式、内省化、全维度、双螺旋”医学人文教育体系。“一贯式”是指人文教育持续整个研究生教育期间,并延伸至医学生涯;“内省化”是指将显性教育成果如知识、能力与隐性教育成份如感悟、体验、激励,通过心灵感知和情感震撼,内化为研究生自身的人文素养“;全维度”,是指从研究生培养的方方面面分别构建子体系,形教育的支撑体系“;双螺旋”是指生命健康的维护既需要研究生高超的专业知识技能,更需要充分的人文关怀精神,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融合,共同提升研究生“救死扶伤”的综合素养能力。基于上述人文教育体系,加上导师的地位与作用,即导师制为研究生与导师深度交流提供了有效平台,研究生在与导师的密切接触中,能充分感知导师的言传身教,导师的一言一行、思维方式、道德规范均深刻地影响着研究生。这样,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过程中可以最有效地把人文精神渗透、融合进去,成为研究生人文教育的主力军和第一责任人。

4.2完善导师遴选和评价制度

正因为导师是研究生人文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建立严格的导师遴选制度。“学高为师,身正是范”,要培养研究生的人文精神,导师自身必须有过硬的人文素养。在导师的选拔过程中,不仅要对导师的学术修养和业务水平进行考察,同时也要对导师的职业道德、思想品德、人格品行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判定。作为一名导师不仅应该崇尚学术,追求真理,更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知行合一,为人师表。对于不负责任和学术不端的导师,应立即停止其导师资格。青年导师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已高达近50%。青年导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支最有活力的力量,他们自身精力充沛,学历层次高,创新意识强,对工作充满激情,对学生饱含爱心,对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青年导师在育人工作中仍然存在着思想政治素养不够过硬,育人意识不强,育人方法不得当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加强青年导师的教育与管理,对于将临床研究生培养为“合格医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4.3利用导师与研究生交流平台,开展研究生人文教育

根据医学人文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在每学期开学初有计划、针对性地提出6~7项医学人文讨论主题或基于背景的讨论专题,研究生在适当的时间就他们感兴趣的、与临床实习和社会实践密切相关的人文主题与导师进行深度探讨,以摆脱目前在医学人文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研究生反感的说教式空洞理论以及教师讲授、研究生被动听讲的课堂授课模式。期末每位研究生要提交一份医学人文讨论报告或论文,其中优秀的鼓励发表或参加学术会议交流。从2011年2月开始至今,在我校2010级、2011级和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中实施了该项“平台人文交流”教育,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对20多项主题的相关医学人文问题在实践背景下面对面地进行了系统、深度探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4导师在指导研究生临床实践过程中融合人文教育

临床实践是研究生直接、大量接触患者的时期,有助于帮助他们通过感性认知,深化理性认识,是人文教育效果最明显的时期之一。在这个时期,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点要与其临床工作的特点和内容紧密结合。①培养研究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医患沟通技巧。语言表达的优劣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变化,准确、通俗易懂的语言有助于加强医患沟通、增强医患互信、减少医患纠纷。②要使研究生认识到医疗文书的重要性,养成规范应用语言文字、规范书写医疗文书的习惯,同时,在临床实践教学中还要融入法律知识,既维护患者权力又保护自身利益。③培养研究生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全心全意去救死扶伤,用和蔼、微笑去温暖患者,用关爱、自信让患者及家属产生信任;廉洁行医,不以医谋私。④培养研究生人文关怀意识,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情感,保护患者的隐私,为患者选择经济、适当的检查方法和治疗手段。⑤要在查房、手术、抢救等医疗实践活动,不断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这些素养往往是通过课堂的说教无法完成的。

4.5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科学研究中渗透人文教育

研究生是科学研究的新生力量。真实、准确的科研态度既是科学研究的根本需求,也是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但是,近年来研究生中屡屡发生的科学道德失范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担忧,严重影响了学术界的声誉。挪用或剽窃他人成果、编造或篡改实验数据、一稿多投等等,这些在以前甚少听闻的科学道德失范行为如今已司空见惯。作为导师,要在研究生“科学选题、科研实施以及科研总结”全过程中对其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指导研究生科研选题时遵循“需要性、可行性、合理性和创新性”原则,从战略上选择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研究生要认真书写科研开题报告,并严格履行开题程序,导师及其专家组要审核和批准其开题报告,这样既让研究生明确自己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与进度,又有利于导师的监督和管理,从源头上避免重复研究与学术腐败。科学研究是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的事业,导师要跟踪研究生实验实施过程,检查其科研实验记录,是否“真实、准确”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实验过程中杜绝“数据造假”。对研究生论文,导师必须严格审查、修改后方能发表和提交。只要导师对研究生的科研过程真正负起了责任,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将会得到有效遏制,与此同时,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团结协作精神、科研水平以及科研创新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

4.6建立合理、有效的人文教育考核评价机制

第9篇

关键词:激素依赖性皮炎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62例患者均来自本科门诊,病例入选标准:长时间(至少1月以上)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一旦停药2~10天后原有疾病或皮损复发或加重,局部皮肤出现瘙痒、红斑、丘疹、脱屑、肿胀等症状,并有脓疱、粉刺样疹、毛细血管扩张、毛孔增大及色素沉着,再次用药一些炎性皮疹往往立即消失或明显缓解。62例中男4例(6.45%),女58例(93.55%);年龄17~60岁;城市患者20例(32.26%),农村患者42例(67.74%)。

1.2 治疗经过 一般治疗:①所有病例均立即停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针对患者的焦虑、烦躁情绪给予心理治疗,向患者讲明长期外用此类药物的副作用以及突然停用激素药膏后病情会反跳,以取得患者的理解与合作,便于疾病的治疗。②局部治疗以对症为主,选用面部冷敷、外用舒肤特、维E霜(本院自配)等治疗。③根据病情轻重及用药分为三组:A组20例(轻症者)仅给予口服抗组胺药+局部对症治疗;B组15例(皮损较重,过去交替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激素外用制剂且愿接受口服中药方剂)复方甘草酸苷(商品名:美能)+中药+局部对症治疗,中药方剂:生地、元参、海浮石、枸杞各30g,夏枯草、黄芩、双花、公英、槐花各15g,水煎后早晚饮服,1剂/d,10~15天为1疗程,瘙痒重加白藓皮,肿胀加泽泻,毛细血管扩张加槐花,清泻肺胃、滋阴润燥;C组27例(皮损较重且使用激素外用制剂超过6月者)给予口服抗组胺药+美能(口服或静滴)+局部对症治疗,其中10例病情顽固者辅以口服免疫调节剂雷公藤多甙片1~1.5mg/(kg.d)、转移因子胶囊等治疗,5例焦虑情绪重者给予口服多虑平25mg,1次/d。以上各组综合治疗均为30天1疗程,治疗3个疗程判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为皮损完全消退,自觉症状完全消失;显效为皮损消退>70%,自觉症状明显减轻;好转为30%≤皮损消退≤70%,自觉症状减轻;无效为皮损消退<30%,自觉症状未曾改善。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

2 结果

2.1 通过对本组临床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男女之比为1:14.5;平均年龄31.40岁;城乡之比为1:2.1。原发病或使用原因:脂溢性皮炎18例,单纯性糠疹10例,面部痤疮9例,扁平疣2例,酒渣鼻3例,面部过敏性疾病12例,作为护肤品使用8例。以往就医方式:自行用药18例(29.03%);私人诊所14例,社区卫生院12例,县级医院10例,市级医院8例;专科医生处就诊10例,非专科医生就诊34例。曾经使用的药物为:皮炎平、皮康王、皮康霜、肤轻松、哈西奈德乳膏等,所含成分主要包括地塞米松、倍他米松、氯倍他索、曲安奈德、氯氟舒松等。用药时间1月~1年,用量10~100g,平均为50g,其中15例患者交替使用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用药后出现症状时间最短6周,最长6个月,平均2个月。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烦燥、焦虑情绪,自觉颜面瘙痒、紧胀感、灼热疼痛感,遇热加重、遇冷减轻等症状,表现为面部皮肤潮红,反复发生红斑、丘疹、脱屑,同时伴随皮肤萎缩、变薄10例,毛细血管扩张16例,粉刺样疹、毛囊炎18例,色素沉着6例,多毛3例。

2.2 治疗结果 见表1。科技论文。结果共痊愈47例,显效9例,有效率为90.32%。

2.3 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在用药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表1 62例患者治疗结果 例(%)

组别例数痊愈显效好转无效

A组2020(100)000

B组1510(66.67)3(20.00)2(13.33)0

C组2717(62.96)6(22.22)4(14.81)0

3、讨论

第10篇

徐韬院长有着敏锐的国际视野、宏观的公益意识,积极、自信、勇于担当的力量。正因如此,徐韬拥有广泛的国际人脉关系,深受同行的爱戴与尊重。国外同行说:“我们跟有些人交往,发出邮件后毫无音信,而他无论结果如何,24小时之内必有回复。”

2011年,经北京大学推荐,徐韬入选国家第六批“”后的首批大学生

徐韬是“”后的第一批大学生。1984年,他作为北大口腔医学院的第一位自费留学生,前往美国深造,获得了美国波士顿大学口腔生物学博士和牙医学博士学位;荣获国际牙科研究学会唾液研究学科“终生会员”荣誉称号,之后在波士顿大学做博士后工作。1990年受聘为助理教授,在中国大陆口腔专业人士中,徐韬是较早获得美国牙医学院校聘用的教师之一。1992年,徐韬获得了国际牙科研究学会颁发的William J.Gies奖。该奖是为奖励在牙科研究领域发表的年度最佳学术论文而设立的。他由此成为第一个获得该荣誉的中国大陆人。1995年,徐韬晋升为副教授,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指导硕士及博士研究生。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口腔唾液蛋白化学和宿主自主防御机制”。

在美期间,他通过了美国东北和中部共30个州牙科执业资格考试,拥有了美国东部多个州的开业执照。

由于拥有科学研究和临床医疗的双重身份,以及不凡的业绩,徐韬被美国高露洁――棕榄公司聘请为资深技术总监,在此期间,他建立了公司在全球第一个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临床检测方法相结合的临床研究基地,搭建起国际化合作的平台。他本人申请到10多项专利,和文摘100余篇,更新、发明了一系列临床研究方法和相关器械,并成功地将现代生物化学技术与传统的临床研究方法相结合,以其作用机制解释临床疗效,由此将口腔临床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一切为徐韬教授和他家人的生活创造了优厚的物质条件。

作为北京大学的校友,中国人,徐韬教授的作为恰体现了“士”的本质。他始终关注着中国及母校在口腔医学事业上的建设和发展。在中国遭遇“非典”和汶川地震期间,在北京奥运会筹备期间,他踊跃捐款,支持中国的公益事业。

医疗工作与人才培养

任职以来,徐韬院长以“传承优良传统,创新发展”为管理理念,采取了多种措施,着意发挥公立医院的公益性长处,确立了中长期的发展方向,制定实施了全方位人才的培养计划,以促进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医院于2010年荣获了“百家2010改革创新医院”荣誉称号。

徐院长常说:“每个学科都是学院和医院发展前进的动车组。”他将学科建设看作口腔医学院发展中的根本性战略任务,是提高医院医疗、教学、科研能力及水平的重要基础,也是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徐韬任职后,主张建立“大学科”品牌,打造一流水准的正畸学科。正畸科与院内各分支机构在有关医、教、研方面进行了学术商讨,确立了口腔正畸学科的“大品牌”结构。完成了儿童口腔医学、口腔黏膜病和口腔种植3个专业10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编写工作;2010年,医院全部开展了6个病种的试点工作。

国际行业竞争的最终落脚点在于人才。在当今知识与资本日益对等的趋势下,人力资本对事业竞争力的作用毋庸置疑。然而竞争的战略之一,就是智力资源的培植与引进。一个医院,既要有属于他们的名医、名牌、名誉、名声,还要有有力的宣传措施,优秀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先进的经营理念。

在徐韬院长看来,医院管理人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发展。人才战略已成为医院全面发展的关键之举。他认为,管理工作是一项专门的学问,体现着管理者的责任心、能力和才情,各级管理人员并不依附于专业技术人员而生存。因而他个人践行的是,做好管理工作,需全身心投入其中。

2011年,医院制定人才培养基金实施办法,探索建立了导师制,以培养有潜力的学科。已有10余人获批采用医院人才培养基金资助方式出国学习。送护士外出参加培训,开阔视野,以提高专业技术的总体水平。

2011年,医院收获基金项目共47个,总经费5344万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项,发明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342篇,其中英文论文65篇(SCI收录、医院为第一作者54篇),中文论文277篇。出版著作17部,其中专著2部。

教学推广与预防工作

徐韬院长强调教学工作要顺应医院的发展规划,重视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其国际交流能力并加大了教学方面的投入。

2010年,医院完成了8年制学搏连读、5年制海外班、口腔修复工艺大专班共278名学生的培养和教学任务。

2010年,医院第二届8年制毕业生毕业。经过多方努力,就业率为100%。

预防工作是口腔医学院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2010年,地段医疗工作主要涉及10余所幼儿园,为此,医院配备了两套移动口腔诊疗设备。医生们深入到幼儿园进行口腔保健综合干预项目,开展了口腔保健知识的宣传、健康检查、涂氟、窝沟封闭及治疗工作。

由世界卫生组织预防牙医学科研与培训合作中心(WHOCC)主办,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协办,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支持的“口腔公共卫生政策与策略高级研讨班”于2010年在京举办。来自全国39个单位的口腔预防科主任和基层预防医生参加了会议。

国际交流

每年接待来访外宾,举办各级各类外国专家讲学,公派出访人员短期研修,开展校际交流活动,进行海外调研交流活动,是徐韬院长管理医院和推动医院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2010年,应泰国久拉龙贡大学牙学院邀请,徐韬教授一行3人赴泰国参加久拉龙贡大学牙学院建院70周年庆典,签署了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泰国久拉龙贡大学牙学院和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齿学部《三校学术合作联合体备忘录》,旨在为中青年医师和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培养平台。2011年,根据备忘录的精神,由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牙学院和泰国久拉龙贡大学牙学院联合发起的“三校联合学术年会”于泰国曼谷举行了第一届会议。会议由久拉龙贡大学牙学院主办,来自3校的领导及师生共70余人参加会议。徐韬院长带领青年医生、学生共lO余人赴泰参会。

2011年10月,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北美海外校友会”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成立。前往参加成立大会的校友80余人。徐韬院长发表了热情的讲演,并向与会者介绍了北大口腔医学院在医、教、研、防、国际合作方面的长期发展规划。

第11篇

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发热时,在体温快速上升阶段出现惊厥抽搐的表现,被称为热性惊厥。以前认为是高烧引发的,所以叫高热惊厥,但事实上只要体温高于38度都可能发生惊厥,而不只发生于高热状态,所以叫“热性惊厥”。每100个孩子里大约有4个孩子会遇到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的原因现在还不那么清楚,可能和孩子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有关,因为热性惊厥首次发作多发生在6个月到3岁之间的孩子,此外孩子直系亲属有热性惊厥史的,孩子的风险也越高。

孩子发烧惊厥时,往往全身僵直,四肢抽动,双眼翻白,意识不清,甚至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每个家长看到孩子这个样子都会惊慌失措,有的家长往孩子嘴里塞东西来防止咬伤,有的按住孩子不让他抽,有的去掐人中,但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这些错误的做法不但对孩子没任何好处,还可能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正确做法是让孩子在床上或安全的平地躺下,解开衣领,可以让孩子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时误吸呛咳窒息。由于惊厥发作一般不会咬伤舌头,即使咬伤所致的损伤也较轻微,家长不要往孩子嘴里塞东西或给药,因为强行掰开孩子嘴可能造成损伤,塞进去的东西还可能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还可能损伤牙齿。此外,强行按住孩子、用力掐人中都阻止不了抽搐,反而可能给孩子造成损伤。因此这些做法并不可取。

作为家长,需要记录一下孩子抽搐的时间,如果有可能,还可以拿手机把孩子抽搐的情形录下来,好让医生判断病情。大部分的热性惊厥持续时间不超过5分钟,也有的孩子惊厥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反复发生惊厥的。因此,孩子发生惊厥抽搐后应该去医院就诊,让医生检查一下,如果最后确认是简单型的热性惊厥,一般没有特别处理,但医生需要检查一下发烧的原因,是否需要进一步做别的检查需要医生检查孩子后再决定。

家长们希望知道如何能够预防热性惊厥的发作,但遗憾的是目前并没有安全可靠的方法能预防热性惊厥的发作,孩子是否会再抽取决于孩子自身,例如首次热性惊厥时不到一岁,再抽的可能性大约50%,直系亲属有热性惊厥史的,再抽的风险也更大。所幸的是等孩子成长到3岁以后再抽的机会就小了,5岁以后就更少了。

第12篇

10月22日,第三届中国医疗产业发展大会召开,会议公布了首期“华医纵横榜――中国最具影响力医生排行榜”,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贵州医科大学校长、贵州省儿童医学中心(设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任、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学术带头人何志旭,贵州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贵州省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张湘燕,贵州省人民医院肾脏泌尿外科研究所副所长罗光恒入选榜单。

榜单依据科学医生评价体系,结合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学会、中国医院管理学会、国家医学类大学本科教材编委和专家审议推荐,从全国6000多名医生中遴选而出,贵州三位医生的入选填补了贵州在全国性医生排名奖项上的空白,是贵州医疗卫生事业迅猛发展的有力佐证。

有人认为,排行榜的出炉代表着品牌医生时代的到来。在这些上榜医生眼里,品牌医生并不是代表个人,而关乎医疗诚信体系标准的建立,更关乎对薄弱地区医疗学科的“传帮带”。

何志旭:“医”而优则“教”

“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贵州省核心专家”“贵州省十大杰出青年”……现在,何志旭又多了一项荣誉――“中国最具影响力儿科医生”。

长期从事干细胞及血液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医疗工作的何志旭,曾先后参与国家973、863重大攻关课题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20余项国家及省级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150余篇,主编或参编教材、专著6部。

他主持研究的项目成功地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人胚胎干细胞系,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拥有该细胞系的国家,为体外构建各种组织器官用于“再生医学”的治疗提供了重要原材料,具有巨大的科学价值;他在国际上首次使用胚胎干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成功制备骨髓瘤疫苗,并获得良好的抗肿瘤生物学活性,为大规模制备功能正常的抗肿瘤疫苗开创了一条新的途径……

何志旭的头衔很多:美国血液病学会会员、国际干细胞学会会员、国家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专家、贵州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主任委员、贵州省地中海贫血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同时,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贵州医科大学校长,担负让这所有着78年历史的医科大学成为西部一流医科大学,为贵州人民健康事业培养人才的使命。

在推动贵州医科大学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何志旭铭记“诚于己、忠于群、敬往思来”的校训,一方面传承历史,在优势重点学科继续保持引领,一方面紧贴时展趋势,紧跟国家和贵州发展需求,不断创新和培育新学科。

贵州基础社区卫生能力薄弱,全科医学人才紧缺,培养全科医学人才是使贵州医疗卫生健康水平提升到国内先进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十年来,贵州医科大学承担了贵州省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养计划,累计培训、培养基层卫生人员近10万人次,极大地提高了全省医药卫生人才的能力和水平。

何志旭认为贵州医生入选全国医生排行榜证明了贵州勇于赶超的精神,也坚信在所有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贵州的医疗卫生事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张湘燕:基层才是主战场

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中国呼吸医师奖、全国首届“最美女医师”……多种荣誉加身的张湘燕最在意的是如何让更多基层群众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印江自治县、威宁自治县……为了提高基层医疗技术水平,解决基层“缺医”问题,张湘燕率领省医医疗团队活跃在贵州基层,开展义诊、进行讲座,将优质的人才、技术和新观念传递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2008年率队赴受凝冻灾害最严重的铜仁万山,坚守在临床第一线;2009年除夕夜抢救贵州首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2010年临危受命抢救贵州首例危重甲型H1N1流感患者……这位纤瘦的女医师创造了多项“贵州记录”,让一个个濒临死亡的患者获得新生,使一个个陷入绝望的家庭看到希望。

“用高尚的医德、博大的情怀、和蔼的态度、精湛的医术治病救人,当好护佑生命的忠诚卫士。”这是张湘燕许下的诺言,经她救治的病人对此感同身受:查房时,她总是对病人笑颜以对,话语温柔,查体听诊时会捂暖双手和听诊器;义诊时,她不顾烈日暴晒,对患者一视同仁,总是最后一个结束问诊;诊疗时,她殚精竭虑为患者找到最合适的诊疗方案,总是耽误吃饭和休息的时间……

对于入选“中国最具影响力医生”排行榜,张湘燕认为这是对贵州医疗学科发展的肯定。“这是整个贵州医疗事业发展的缩影和写照,获奖的不是我个人,而是我身后的团队,说明贵州的医生是有能力进入‘国家队’的。”

为了让贵州的呼吸医疗学科整体、全面发展起来,张湘燕将全部心血投入到医学教育上。在她的努力下,省医呼吸科(呼吸疾病研究所)从一支低学历队伍,发展为拥有17位博士的高层次医疗团队,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成为国家呼吸疾病研究中心北方中心协作单位、南方中心核心成员学科,并与贵州多个地区的县级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为基层输送医疗技术和人才。

罗光恒:医德比医技更为重要

结束了一上午紧张又繁忙的门诊工作,罗光恒喝上了今天的第一口水。

41岁的罗光恒是这次入选榜单的三名贵州医生中最年轻的一个,在学科建设上却已硕果累累。

他是贵州省人民医院与上海交通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联合成立贵州省首个医学博士站后,首名招收的博士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贵州省省级基金课题。参与编纂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专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欧洲移植年会“最佳论文”,亚太移植年会一等奖,研究成果获恩德斯医学科技一等奖、华夏医学科技一等奖、贵州省科技成果进步二等奖等多个奖项。

近20年的从医生涯中,罗光恒平均每年的手术在400台以上,谈起自己的专业,他眼睛里放着光。

良性前列腺增生切除术后创面修复、降低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并发症、复杂泌尿学肿瘤治疗……在罗光恒和团队的推动下,省医泌尿科的多项科研成果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并逐步渗透到基层医院。

100多年来,医学界普遍认为前列腺切除术后的修复细胞来源于膀胱,罗光恒则提出修复细胞来源于前列腺组织并证实了这一想法,颠覆了医学界长期以来的认知。这一观点的提出为改进手术手法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极大地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率,给患者带来福音。

第13篇

2013年1月10日,河北工程大学年轻女教师郭晖从北京飞赴美国哈佛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研究。2003年,郭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郭晖掌握英、法、日、拉丁四门外语,她翻译了三部总数30多万字的外国作品。2008年,她取得博士学位,成为该校百年史上第一位残疾女博士。郭晖勤奋好学、奋发向上的感人事迹受到社会的关注,多年来,她有一个梦想,希望到世界高水平大学访学研究。在河北省教育厅的关心下,在河北工程大学支持下,2012年8月,国家公派留学地方合作项目评审专家,全票通过支持郭晖公派赴美国哈佛大学留学。

A:不能走路也要读大学

1970年2月9日,郭晖出生于河北邯郸市,父亲郭荣茂是河北工程学院副教授,母亲叫徐孔镕,也在该学校行政部门工作。郭晖小时候在邯郸市实验小学读书。1981年5月9日,小学5年级的郭晖在课外练习跳远时,不慎碰伤了左腿的膝盖。没过多久,左腿膝盖处出现红肿现象,医生诊断结果是滑膜炎,连续治疗10多天也不见效果。之后转院到一家中医院,治疗30多天,未见好转。郭晖再次转院,到邯郸市一家较大医院治疗。医生诊断是风湿性关节炎,采用激素用药治疗,不见好转,身体开始浮肿。父母把郭晖转到峰峰矿区总医院。总医院的化验显示,郭晖得了滑膜结核,结核已扩散到身体的腰部等部位,导致胸部以下部位瘫痪。

1983年1月,父母又将女儿转到湖南省人民医院。郭晖进行了第一次开胸手术。这次手术清除了结核症状,但是,扭曲的椎骨仍然挤压着中枢神经。医院方面让回家调养。回家后,郭晖只能躺着,坐不住,妈妈上班前把水、收音机等准备好,她不敢多喝水,因上厕所实在不方便。一次,郭晖口渴得难受,她伸手去拿杯子,不料从床上掉了下去,摔得半天起不来,她再一次想到了死。

1984年年底,父亲听北京结核病院的医生说,孩子虽然瘫痪时间长,但年纪还小,可以再做一次手术。1985年1月,郭晖做了第二次开胸手术,希望去除骨头对中枢神经的压迫。手术30天后,郭晖的左脚大拇指可以动一点了,可没高兴多久就又不会动了。

从首次治疗开始,郭晖就告别了校园。此时,懂事的郭晖心态已平静下来,郭荣茂摸着女儿的头,叹了口气说:“孩子,你虽然不能走路了,但智力却是异常出众的,你如果刻苦读书,也许能改变你的命运。”郭晖点了点头。

父亲找出两年前的5年级课本。由于郭晖躺在床上,只能后背垫得高一点才能看书学习,身体疲劳了就休息一会儿,然后继续看。一个星期下来,她的胳膊肘磨破了皮,鲜血直流。母亲心疼得直掉眼泪。

郭晖学完初一课本了,母亲就将初二课本放到枕边,初中、高中6年的课本,郭晖在床上自学了4年终于完成,课本上的作业也一个不少的都做完了!遇到不会做的,就查字典和看参考书完成。

“孩子,你想考大学吗?”父亲问女儿。“怎么不想?我做梦都想上大学呢!” “可我这不能动弹的腿,哪个大学愿意要我呀?”郭晖这么一说,父亲也一下子犯难了。

1990年9月的一天,郭晖在河北工程学院遇到了一个老师,他告诉郭晖可以去参加自考,因为这种考试可以一科一科地考。老师建议她学英语专业,毕业后在家搞翻译工作。 这对郭晖来说可是天大的喜事儿。

1991年4月,郭晖第一次参加自考,报考的三门课:英语语法、英美概况、英语综合技能都是全市最高分。1991年6月,21岁的郭晖自己摇着轮椅,急匆匆地去邯郸市八一自控厂报到,这是她联系的第一份工作。工资标准是每月60元。郭晖很高兴,她终于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了。

1993年6月,郭晖获得了全国英语专科自考毕业证书后,开始做英语家教,她教的学生有20多人,学生中学历最高的还有一位硕士生。她把每月做家教的收入交给父母,从中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

1993年10月,郭晖来到河北一家学院应聘教师职位时,校方说:“一是她身体太差,不能走路;二是学历太低,不能胜任学院教师工作。”学校需要本科和硕士学历的人。这让她真正的体验到求职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郭晖很争气,她开始攻读本科学位。1997年6月,郭晖拿到了自考的本科学士学位,顺利地通过了另一门日语的全国统一考试。1997年7月,河北工程学院办了一个英语硕士进修班,进入该班学习3年后,可申请硕士研究生学位。经详细询问,校方说:“我们只招收已获得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但自考生如果本科已经取得5门主科合格证者,也可以录取。”当时,郭晖已经取得8门主科合格证,这无疑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郭晖在英语本科即将毕业时,又步入硕士研究生班学习。

B:求职遭拒奋力攻读博士生

1998年6月,郭晖考试失败。进修班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授课,郭晖靠个人的努力孜孜不倦的学习,这次还选择了学习一门法语。2001年,由于试卷搞错了的原因,14分的成绩化为乌有,郭晖没能通过考试。2002年6月,郭晖终于以71分的成绩顺利通过考试。她为了这个硕士学位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2002年7月,郭晖再次来到河北一家学院求职,而这一次,郭晖已经取得了自考的本科学历,以及在职硕士进修班的资格证明。这一次,郭晖想求得一个心仪的职位。院方说:“郭晖没受过正规的教育,根据规定,不能录用。”残酷的现实,让她再一次领悟到找工作不容易。

2002年12月7日,郭晖参加研究生论文答辩。这时,从答辩室走出一位老教授,郭荣茂紧张地问:“我女儿郭晖的论文行吗?”老教授显得很激动:“你的女儿是个人才,这孩子答辩干净利落,十分精彩,日后必成大器。”郭晖的论文顺利通过了答辩,取得英语硕士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郭晖渴望考取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的念头愈加强烈。因为前两次求职遭拒,让她心理感到不平衡。

2003年,郭晖又通过考试,被山东大学录取,毕业时,山东大学授予郭晖“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她的硕士论文是《诗歌翻译的韵律问题》,其诗歌翻译方面的造诣连导师也钦佩不已。

北京大学,郭晖更是视为神圣之地。但是,北京大学会向一个严重残疾,自学成才的女青年敞开大门吗?2002年12月1日,郭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给北京大学英语系沈弘教授写了一封信:“我是一个高位截瘫女青年,是坐在轮椅上读完研究生的。我想读考您的博士生,不知是不是可行。”10天后,郭晖收到了沈弘的回信。信里的话让她既惊喜又温暖:“欢迎你报考我的博士生,北大重视的是学生的学识,我们会根据成绩择优录取,请你不要有顾虑。”

读到沈弘教授的回信,郭晖十分激动。由于她选的英语诗歌翻译是个冷门专业,从事研究者寥若晨星,就连找学习资料都是件相当困难的事。父亲郭荣茂走遍省城的各大书店,也找不齐资料,只好向自己当年教过的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求助,终于获得一套完整的书藉资料。

到2002年12月30日这一天,距离博士生考试只剩下75天时间。父亲担心女儿压力过大,就安慰说:“不要有思想负担,这次考不上没关系,咱们下次再考。”女儿只是笑而不语。

2003年3月19日,郭晖的父母陪着她来到北京参加博士生考试。当郭晖出现在考场时,就有热心的同学帮忙抬轮椅,郭晖很是感激,她感受到了阳光般的温暖。

2003年3月26日,5门考试结束。2003年7月3日,郭晖以优异成绩考取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全家人相拥而泣。为支持郭晖完成学业,邯郸市残联向她赠送了3000元现金和一部轮椅。郭晖在北大的学习成绩很好,一直在拿系里的奖学金。她要用学识和能力向社会证明自己的价值。

C:女博士摇着轮椅上哈佛

到北大读书了,她的学习、生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郭晖的父母商议决定,由母亲到学校照料女儿的日常生活,父亲则在北京打工挣钱维持生活。

北大宿舍主管人员为郭晖母女提供一个单独宿舍。2003年9月7日,郭晖和母亲一起住进北大一栋宿舍楼内。从此,郭晖每天奔波在课堂、食堂、宿舍的之间,她抓紧时间,拼命学习。由于每次上课下课都得坐轮椅,经常引来许多异样的目光。

对于她的专业,郭晖笑着说:“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消遣,但是做研究则必须下苦功才行。”她的博士论文题目是关于英国17世纪的一位叫琼生的诗人,这位诗人博学多才,天文地理,无所不晓;三教九流,无所不知。要研究他的作品,首先得能够看懂有关他的书籍资料。所以郭晖在学会英、日、法和拉丁语之后,增加学习一门古希腊语。一年后,学业成绩也名列前茅。

由于郭晖在英语诗歌翻译方面卓有建树,国内外一些出版社开始注意上她。2003年12月30日,南海出版公司负责人找到她,请她为《海鸥乔纳森》一书担任翻译。郭晖在学习之余,着手翻译书稿。这本书出版后,在市场上引起很大反响。

在学校学习的这几年中,郭晖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她撰写的论文先后获得2004年度北大“挑战杯”论文比赛三等奖;翻译出版了长篇译著《尼罗河两岸》,为出版社校对了9万多字的《战争与和平》丛书分册。

在未名湖畔,坐在轮椅上的郭晖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总会使师生们投以赞许的目光。2007年,团中央、中国青年报社授予她“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2008年8月,郭晖获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历和学位,成为该校百年史上第一位残疾女博士。她的研究成果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她两次应邀出席在广州举行的“国际语言论坛”和“世界诗歌研讨会”。郭晖自强不息的事迹深深感染了社会,她先后获中国残联的表彰和奖励,河北省政府、省残联授予她“自强模范”等荣誉称号。2008年,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她“北京奥委会、残奥会优秀志愿者”称号。

2008年11月,郭晖受聘加入河北工程大学文学院,成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至此,郭晖用27年的时间,终于“站”上三尺讲台。

第14篇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镜下青年肺癌的临床特点,组织学类型与年龄段、性别、部位和镜下表现间的关系。方法对46例40岁以下青年肺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女比例为2.07∶1;主要症状以出现咳嗽者最多,32例(69.6%);组织学分型腺癌28例最多见(60.9%),其次为鳞癌11例(23.9%)。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青年肺癌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clinicalcharacteristicsandthefeaturesoffibrobronchoscopyinyouthlungcancer.MethodsWeanalyzedretrospectivelythefibrobronchoscopicdataof46younglungcancerpatients.ResultsThemale/femaleratiowas2.07∶1;themostsymptomwascough,32cases(69.6%);themostfrequenthistologictypeswasadenocarcinoma(60.9%),followedbysquamouscellcarcinoma(23.9%).ConclusionFibrobronchoscopyplaysamostroleonearlydiagnosisinyouthlungcancer.

【Keywords】Fibrobronchoscopy;Youthlungcancer

人们通常认为肺癌的高发年龄见于40岁以上。然而,近年的临床观察发现,肺癌发病年龄近年已呈明显年轻化趋势,青年肺癌一般以年龄40岁以下为标准,且临床有较高的误诊率。本文就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经病理检查证实青年肺癌患者46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青年肺癌的临床特点以及组织学类型与年龄段、性别、部位和镜下表现间的关系,探讨其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其纤维支气管镜下特征以提高青年肺癌的诊治水平。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肺癌患者中46例,男31例(67.4%),女15例(32.6%),男女之比为2.07∶1,平均33.5岁(22~40岁)。其中28例以呼吸道症状为首发,表现为轻度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痛;6例以颈椎病及肩周炎为首发表现;12例表现为肺外转移及肺外症状,依次为胸水、声音嘶哑、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肺不张、杵状指等。46例患者中,男性吸烟者29例(93.54%),女性患者均无吸烟史。

1.2肺部的主要症状及体征咳嗽32例(69.6%),血痰7例(15.2%),胸痛25例(54.3%),胸闷气喘22例(47.8%),胸腔积液26例(56.5%),肺部啰音8例(17.4%),颈部及锁骨上淋巴结肿大18例(39.1%)。

1.3纤维支气管镜检查46例肺癌患者中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病理确诊者33例(71.7%),肺癌在纤支镜下表现分为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8],本组46例具有直接征象者29例,其中增生性病变17例(40.0%),表现为腔内有菜花状、肉芽状或结节状等突起的新生物;浸润性病变12例(26.1%),表现为管壁黏膜粗糙增厚、管腔狭窄、严重者呈漏斗样、甚至闭塞。间接征象者8例,表现为黏膜出血糜烂6例(13.0%),和管腔外压性变形2例(4.3%),仅见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9例(19.6%)。

1.4病理诊断所有患者均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或淋巴结活检,或反复抽胸水找到癌细胞而临床确诊。经病理学检查确诊腺癌28例(60.9%),鳞癌11例(23.9%),未分化癌5例(10.9%),肺泡细胞癌2例(4.3%),其中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病理确诊者31例(67.4%)。

2讨论

肺癌是在我国己居成年人恶性肿瘤之首,预后极差,这与肺癌不能早期诊断有关。目前肺癌的早期诊断率仅15%,但这些患者5年存活率达60%~90%,因此,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1]。根据发病率和组织学的差异,目前国内外一般将40岁以下作为青年人肺癌的年龄界限。青年人肺癌早期不易发现,无明显特异性,故未引起重视,但因转移发生早,病情发展快,出现症状时表明肿瘤已进入进展期,对青年肺癌的总体而言,国外资料认为腺癌的发生率最高[2],认为鳞癌时呼吸道黏膜细胞癌变所需时间较长,而腺癌易感性高,发生早。也有文献[3]认为英国以小细胞癌多见。在国内有关青年肺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析文献中,多数也报道小细胞癌或腺癌的发生率最高[4-5]也有报道[6]以鳞癌为主。本组青年肺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资料表明在组织学类型明确的46例中腺癌最常见28例(60.9%),其次鳞癌11例(23.9%),未分化癌5例(10.9%),肺泡细胞癌2例(4.3%)。

肺癌的临床表现与肿瘤生长的部位、大小、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本组以咳嗽为表现而就诊者占本组病例中的首位,胸痛次之,痰中带血者仅占15.2%。肺癌患者的体征较少,因此对于临床出现不明原因咳嗽或胸痛、血痰、胸闷气喘者应建议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纤维支气管镜由于其亮度好、可视范围大、易取材等优点,对于中央型肺癌可在直视下发现突入管腔的新生物或管腔狭窄、黏膜浸润样改变等异象,还可直接观察支气管内病变侵及的范围、病变与隆凸的距离、隆凸有无增宽及固定等情况,故可为肺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作用。

总之,临床医生要提高对青年肺癌的警惕性,对因症就诊的年轻患者必要时要考虑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可疑应及时活检和刷检,力争做到早期诊断,以提高青年肺癌的治疗效果[7]。

参考文献

[1]杨德昌,杨栓盈.肺癌诊断水平的现状与进展.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8):450.

[2]SkarinAT,HerbstRS,LeongTL.Lungcancerinpatientsunderage40.LungCancer,2001,32(3):255.

[3]陈同兰,汤华战.肺鳞癌、腺癌和未分化小细胞癌纤支镜下形态.中国内镜杂志,1998,41(1):49.

[4]陈愉生,林章树,戴木森,等.青年肺癌82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析.福建医药杂志,2001,23(2):20-21.

[5]马芸,吴晓翠.纤支镜诊断青年人肺癌91例分析.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1,8(2):105.

第15篇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镜下青年肺癌的临床特点,组织学类型与年龄段、性别、部位和镜下表现间的关系。方法对46例40岁以下青年肺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女比例为2.07∶1;主要症状以出现咳嗽者最多,32例(69.6%);组织学分型腺癌28例最多见(60.9%),其次为鳞癌11例(23.9%)。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青年肺癌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clinicalcharacteristicsandthefeaturesoffibrobronchoscopyinyouthlungcancer.MethodsWeanalyzedretrospectivelythefibrobronchoscopicdataof46younglungcancerpatients.ResultsThemale/femaleratiowas2.07∶1;themostsymptomwascough,32cases(69.6%);themostfrequenthistologictypeswasadenocarcinoma(60.9%),followedbysquamouscellcarcinoma(23.9%).ConclusionFibrobronchoscopyplaysamostroleonearlydiagnosisinyouthlungcancer.

【Keywords】Fibrobronchoscopy;Youthlungcancer

人们通常认为肺癌的高发年龄见于40岁以上。然而,近年的临床观察发现,肺癌发病年龄近年已呈明显年轻化趋势,青年肺癌一般以年龄40岁以下为标准,且临床有较高的误诊率。本文就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经病理检查证实青年肺癌患者46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青年肺癌的临床特点以及组织学类型与年龄段、性别、部位和镜下表现间的关系,探讨其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其纤维支气管镜下特征以提高青年肺癌的诊治水平。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肺癌患者中46例,男31例(67.4%),女15例(32.6%),男女之比为2.07∶1,平均33.5岁(22~40岁)。其中28例以呼吸道症状为首发,表现为轻度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痛;6例以颈椎病及肩周炎为首发表现;12例表现为肺外转移及肺外症状,依次为胸水、声音嘶哑、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肺不张、杵状指等。46例患者中,男性吸烟者29例(93.54%),女性患者均无吸烟史。

1.2肺部的主要症状及体征咳嗽32例(69.6%),血痰7例(15.2%),胸痛25例(54.3%),胸闷气喘22例(47.8%),胸腔积液26例(56.5%),肺部啰音8例(17.4%),颈部及锁骨上淋巴结肿大18例(39.1%)。

1.3纤维支气管镜检查46例肺癌患者中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病理确诊者33例(71.7%),肺癌在纤支镜下表现分为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8],本组46例具有直接征象者29例,其中增生性病变17例(40.0%),表现为腔内有菜花状、肉芽状或结节状等突起的新生物;浸润性病变12例(26.1%),表现为管壁黏膜粗糙增厚、管腔狭窄、严重者呈漏斗样、甚至闭塞。间接征象者8例,表现为黏膜出血糜烂6例(13.0%),和管腔外压性变形2例(4.3%),仅见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9例(19.6%)。

1.4病理诊断所有患者均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或淋巴结活检,或反复抽胸水找到癌细胞而临床确诊。经病理学检查确诊腺癌28例(60.9%),鳞癌11例(23.9%),未分化癌5例(10.9%),肺泡细胞癌2例(4.3%),其中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病理确诊者31例(67.4%)。

2讨论

肺癌是在我国己居成年人恶性肿瘤之首,预后极差,这与肺癌不能早期诊断有关。目前肺癌的早期诊断率仅15%,但这些患者5年存活率达60%~90%,因此,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1]。根据发病率和组织学的差异,目前国内外一般将40岁以下作为青年人肺癌的年龄界限。青年人肺癌早期不易发现,无明显特异性,故未引起重视,但因转移发生早,病情发展快,出现症状时表明肿瘤已进入进展期,对青年肺癌的总体而言,国外资料认为腺癌的发生率最高[2],认为鳞癌时呼吸道黏膜细胞癌变所需时间较长,而腺癌易感性高,发生早。也有文献[3]认为英国以小细胞癌多见。在国内有关青年肺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析文献中,多数也报道小细胞癌或腺癌的发生率最高[4-5]也有报道[6]以鳞癌为主。本组青年肺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资料表明在组织学类型明确的46例中腺癌最常见28例(60.9%),其次鳞癌11例(23.9%),未分化癌5例(10.9%),肺泡细胞癌2例(4.3%)。

肺癌的临床表现与肿瘤生长的部位、大小、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本组以咳嗽为表现而就诊者占本组病例中的首位,胸痛次之,痰中带血者仅占15.2%。肺癌患者的体征较少,因此对于临床出现不明原因咳嗽或胸痛、血痰、胸闷气喘者应建议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纤维支气管镜由于其亮度好、可视范围大、易取材等优点,对于中央型肺癌可在直视下发现突入管腔的新生物或管腔狭窄、黏膜浸润样改变等异象,还可直接观察支气管内病变侵及的范围、病变与隆凸的距离、隆凸有无增宽及固定等情况,故可为肺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作用。总之,临床医生要提高对青年肺癌的警惕性,对因症就诊的年轻患者必要时要考虑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可疑应及时活检和刷检,力争做到早期诊断,以提高青年肺癌的治疗效果[7]。

参考文献

[1]杨德昌,杨栓盈.肺癌诊断水平的现状与进展.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8):450.

[2]SkarinAT,HerbstRS,LeongTL.Lungcancerinpatientsunderage40.LungCancer,2001,32(3):255.

[3]陈同兰,汤华战.肺鳞癌、腺癌和未分化小细胞癌纤支镜下形态.中国内镜杂志,1998,41(1):49.

[4]陈愉生,林章树,戴木森,等.青年肺癌82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析.福建医药杂志,2001,23(2):20-21.

[5]马芸,吴晓翠.纤支镜诊断青年人肺癌91例分析.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1,8(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