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国内文学常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 物质文化 问题 对策
1.基本概述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物质文化已与世界接轨,然而,物质文化研究却相对逊色,因此,从各个角度对物质文化进行研究,有助于拓展物质文化研究的思路,完善物质文化研究体系。自文化人类学的创立以来,物质文化研究已逐渐成为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探索我国物质文化,找出我国物质文化研究尚存在的问题,以对症下药,已成为当代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基于这样的背景,笔者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中国物质文化进行研究具有无可比拟的实际意义。
1.2 中国物质文化的内涵
关于“物质文化”的概念,国内外学术界各抒己见,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界定。一般来说,物质文化可简单地认为是物质和文化,其中物质指的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物质产品,其范畴十分广泛,包括吃、穿、住、行等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各类物质产品;而文化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予以理解,广义的文化既包括精神产品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又包括物质产品所表现出来的文化,而狭义的文化仅指精神产品(主要包括语言、艺术、文学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文化。
1.3 中国物质文化研究的研究成果综述
近年来,不少学者对物质文化(包括饮食、服装、交通、建筑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例如: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有:徐峰的《中国饮食文化的心理分析》、买提库尔班・买吐迪的《维吾尔饮食文化研究》、赵炜的《国外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等。关于中国服装文化研究的有:曹佳想的《中国服装文化的国际化》、赵卫的《中国服装文化,我们缺什么?》、石海清的《中西近现代服饰文化比较研究》等。关于中国交通文化研究的有:刘卫民的《关于交通文化研究相关问题初探》、李振福的《基于交通文化的交通安全策略》、李振福的《自行车交通文化及其策略研究》等。关于中国建筑文化研究的有:刘绍洋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研究及未来发展》、白晨曦的《天人合一:从哲学到建筑》、吴良镛的《论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与创造的历史任务》等。
2.文化人类学与中国物质文化研究的契合点
2.1物质文化研究已成为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重在对全世界各民族进行描述与分析,对人类文化的本质进行深入剖析,其是以人类各民族创造的文化为研究基础的,属于人类学研究的范畴。童恩正(颇有名望的人文学家)曾认为:“文化文类学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类的科学……就是从物质生产、社会结构、人群组织、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研究整个人类进化的起源、成长、变迁和进化的过程,比较各民族、各部族、各国家、各地区、各社团的文化的相同之点和相异之点,藉以发现文化的普遍性以及个别的文化模式,从而总结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由此可以看出:文化人类学研究的范畴很广,倾向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相比之下,物质文化研究的涉及面较为狭隘,但其属于文化人学学研究的范畴。也就是说物质文化研究已成为人类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分支。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研究我国物质文化,可丰富我国物质文化的内容,推动我国物质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2.2 中国物质文化研究与文化人类学研究具有相似性
2.2.1历程的相似性
国内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历程与物质文化研究的历程具有相似性。主要体现在:(1)都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以及停滞期。1901-1949年,文化人类学在中国萌芽,与此同时,学者也开始着手探索物质文化;1950-1960年,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十分迅猛,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也取得了空前的进步,这也带动了我物质文化的发展与传播;1960-1970年,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停滞不前,属于其停滞期,与此同时,此十年是的十年,我国的经济受到严重的影响,无可置疑,物质文化研究也只能停止步伐。(2)同时进入了新的发展历史时期。1980-至今,国内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始终与物质文化研究紧密相连。
2.2.2特征的吻合性
国内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特点与我国物质文化研究的特点十分吻合,主要体现在:(1)文化人类学注重对历史的研究,其重在应用历史资料,对历代各民族的文化特征进行研究,也就是将人类学与历史学结合起来。而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也是一部颇具中国特色的物质文化史,中国现有的丰富的物质文化都离不开历史,比如:中国饮食、服装、交通、建筑都是从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中吸取养分,进而丰富或发展起来的。(2)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本质与物质文化研究的本质几乎是一致的。现代文化人类学旨在探索出各种理论方法,以促进人类的健康发展。而物质文化的研究也是以人类的健康发展为目的的。(3)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所需的资料,一般都是研究人员深入最基层得到的,其揭示的现实意义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而且具有客观性,不具备太多主观色彩。这一特点正符合物质文化研究的要求,对物质文化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3.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改善中国物质文化研究
3.1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中国物质文化研究存在的若干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中国物质文化研究体制也在不断完善,但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其尚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中国对物质文化的研究过于追求形式美
中国对物质文化的研究过于追求形式美,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饮食文化和服装文化研究,下面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叙述。(1)饮食文化。虽然中国重视通过饮食来疗养和滋补身体,然而人们在评价饮食的好坏时,往往更注重从味觉、嗅觉、视觉、触觉、文化等方面进行主观评价,而往往忽略食物本身的营养价值,也就是说,只要色、味、形俱全的食物就能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而食物是否营养过度或不足,人们很少关注。(2)服装文化。人靠衣装,美靠靓装,在现实生活中,服装是最受人们关注的物质产品。然而很多人在选择服装时,一味地在乎服装的外形设计,而对于服装的材质、价格却置之不理。也就是:只要款式新颖、独特或突显人的气质,就一定会成为挑选人的囊中之物,即使该服装的材质不佳,或者价格在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外。
3.1.2关于物质文化研究的范围过于狭隘
通过查阅及总结资料可以发现:目前关于我国物质文化研究的文献并不多,且绝大多数都集中研究中国古代物质遗产,古代民族文化(如三国、汉朝、明清朝的物质文化),且研究的内容多集中在有形的饮食、服装、交通、建筑等,而对于一些艺术(诸如音乐、舞蹈、美术等)物质文化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物质文化的研究领域有待进一步深入。
3.2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解决中国物质文化研究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3.2.1注重客观事实
研究人员应深入最基层进行实地调查,以调查的客观事实为研究依据。比如在研究饮食文化时,研究人员不仅要对人们的饮食进行调查,而且要对其谋食方式进行调查。迄今为止,人类的谋食方式主要有五种,即狩猎和采集、初级农业、畜牧业、精耕农业、工业化谋食。选择的调查人群应具备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别以及拥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只有按照以上条件进行调查,才能了解社会的平均饮食水平,才能对人们的饮食情况作出正确的分析。
3.2.2注重跨学科综合研究
物质文化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其中物质文化可能与其他物质文化或社会层面紧密相连,因此,在研究某种物质文化时,还必须对其他物质文化的相关知识进行充分了解,否则,就无法用联系的观点来分析问题,最终导致研究结果出现偏差。同样以饮食文化研究为例,众所周知,饮食文化与餐饮业、旅游业、食品工业等诸多方面紧密相连,研究人员只有对餐饮业、旅游业、食品工业等方面的常识有了大致的了解,才能深入探析饮食文化,才能在相互比较中得出最佳的结果。
4.结语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人们对物质、精神的享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国外内学者对中国物质文化研究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但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中国物质文化研究尚存在一定的缺陷,如过于追求形式美、范围过于狭隘等,而要想解决这个这些问题,必须做到:注重客观事实、注重跨学科综合研究等。
参考文献:
[1]徐峰. 中国饮食文化的心理分析[D]. 华南师范大学. 2006.
[2]买提库尔班・买吐迪. 维吾尔饮食文化研究[D]. 新疆大学. 2007.
[3]赵炜; 何宏. 国外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J].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 2010.
[4]曹佳想. 中国服装文化的国际化[J]. 山东纺织经济. 2011.
[5]赵卫. 中国服装文化,我们缺什么? [J]. 中国制衣. 2013.
[6]石海清. 中西近现代服饰文化比较研究[D] .延边大学. 2011.
[7]刘卫民. 关于交通文化研究相关问题初探[J]. 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8]李振福. 基于交通文化的交通安全策略[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4.
[9]李振福. 自行车交通文化及其策略研究[J]. 中国自行车. 2006.
[10]刘绍洋.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研究及未来发展[D]. 东北师范大学. 2012.-
在汉语中,“故事”是个含义丰富的词语。故事,既可以解释为旧事、旧业、先例、典故、花样等含义,同时故事也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情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跌宕起伏,从而阐发道理或者价值观。在我看来,1996年热播的40集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的主题曲《故事就是故事》很有意思,在朴素的语言间展示了“故事”的丰富内涵和巨大张力。歌词这样写道:
我听爷爷讲了一个故事
故事里的事是那昨天的事
故事里有好人也有坏人
故事里有好事也有坏事
故事里有多少是是非非
故事里有多少非非是是
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
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故事里的事也许是已真实
故事里的事许是从来没有的事
其实故事本来就是已故事
故事就是故事
故事就是故事
确实,故事本来就是已故之事,但怎样把这已故的事讲好,那可是个大学问。
无疑,英国当代女作家安吉拉·卡特(AngelaCarter,1940—1992)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这位英年早逝的作家留给后人9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2部散文集,还有大量的诗歌、舞台剧、广播剧以及电影剧本等。她擅长把哥特小说、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童话故事、女权主义观点和社会现实糅合起来,以独特犀利的视角、丰富的想象力、风格迥异的写作手法闻名世界文坛。她的作品文体繁杂、体裁多样。英国《卫报》赞誉她“作品令众多批评家头晕目眩”(2004年5月15日版),人们赞誉她是20世纪最为怀念的已故作家之一,甚至比维吉尼亚·伍尔芙更受关注。她逝世之后的三天内,所有书籍被抢购一空。这位常常给人耳目一新感觉的优秀作家,成为英国大学校园内拥有读者最多的当代作家。2006年更被喻为是“安吉拉·卡特之年”,在英国掀起一阵卡特热潮。可惜,对广大中国读者来说,安吉拉·卡特还是个相当陌生的女人,甚至从未闻乎其名。
安吉拉·卡特一生酷爱故事,尤其是民间故事。从西伯利亚到苏里南,她从世界各地的丰富资源中找到了这里收集的《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所谓的“精怪故事”,安吉拉将之定义为“不严格遵照现实原则、情节常述常新、通过口头流传的叙述”。精怪故事里很少有温情脉脉的仙子、精灵,而是多发生在黑暗的梦幻疆土,里面充满鬼魂与诡计、懂魔法会说话的动物,还有各种谜语和诅咒。该“精怪故事集”英文版分两卷出版,1992年卡特去世之前,第二卷的手稿就在她手边,“我只想为了姑娘们把这个做完”。甚为惋惜的是,她没来得及写该书的引言,也没完成笔记。在她最后的日子里,飞翔在世界各地的、浸染着漫长岁月灵韵的故事陪伴着她走完了人世间的路。她收集它们,选择它们,然后将之分门别类,而每个故事的中心人物,无一例外都是女性———或聪慧,或狡黠,或美丽,或丑陋,或忠诚,或奸诈。安吉拉·卡特的故事集中收录了4个中国故事,其中的《板桥三娘子》,采自唐代小说,就是著名的“变形记”。
安吉拉·卡特为什么一任自己沉浸在惊奇、阴暗、残酷而欢乐的故事之中呢?事实上,大多数的故事都不止书里呈现的这一种形式,而是有许多个不同的版本。亚美尼亚的《诺莉·哈迪格》与经由格林兄弟和迪斯尼出名的《白雪公主》颇为相似,格林兄弟的《小红帽》源于贝洛的童话,在欧洲流传了很久的《猫女巫》起码能追溯到16世纪法国的狼人审判……即便对于基本相同的叙述,不同的社会也会读取不同的含义。例如,精怪故事中的婚礼在一夫多妻制和一夫一妻制的社会中就有着不同的重要性。甚至叙述者的转换也能够改变故事的含义。故事,尤其是民间故事,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随风飘到世界各地并生根发芽,又滋生出更多的种子。这仅仅是因为我们拥有相同的想象力和经历吗?还是因为故事便于携带,它们随着人的迁移而传播?对安吉拉来说,故事是人类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人们通过多种故事形式,记忆和传播着一定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她想通过这些历史悠久的故事说明:对于相同的处境,即“生”这个大范畴,人们的回应是多么丰富多彩。而实际生活中,女性特质在“非官方”文化中的表现又是何等的姿态万千。
安吉拉在未竟的手稿中留下了四条谜一般的笔记:
瓦尔特·本雅明说:“每个真实的故事都包含了一些有用的东西。”
故事的非迷惑性
帕斯卡说:“再贫穷的人死时也会留下些什么。”
精怪故事———狡黠与兴高采烈
尽管支离破碎,这些语句却表达出了安吉拉的哲学。她珍视穷人的智慧,赞赏民间文学反映真实生活的强大能力,那是人类为了生存而设计的计谋。生存向来是人面临的最大挑战,在狡黠最终取得胜利之时,乐观主义在不可能的情况下慢慢降临。安吉拉尖锐地批评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对民间故事所表现出的轻蔑,而实际情况是那些目不识丁的人几乎创作了世界上三分之二的文学。她喜欢民间故事中可靠的常识、直截了当的目标、善恶明晰的道德区分、狡猾的计谋和乐观主义的精神。安吉拉·卡特一任自己的才情在高空中驰骋,但她的目光却执著地注视着脚下这片广袤的土地。她曾经说过:“精怪故事就是一个国王去向另一个国王借一杯糖。”这样的概括,本身就让人叹服,那将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
故事,尤其是民间故事,既放飞了卡特的奇特想象,也成为她再创作的源泉。意大利作家、寓言家和童话采集者伊塔洛·卡尔维诺坚信幻想和现实间的联系:“我习惯将文学视为知识的探求”,“巫师在面对部落生活中的危殆处境时,其对应之道是抛去他的肉体重量,飞向另一个世界,另一个感受层面,去寻找力量改变现实的面貌。”安吉拉·卡特具有巫师的智慧与狡黠,她在穿越民间故事的过程中找到了叙述另一个故事的途径,找到了为读者重新创造一个世界的途径,就像精怪故事的主角大多能变形一样。这位曾经获得过莱斯纪念奖、毛姆文学奖、切尔顿汉姆文学奖的奇特女人,成功地将古老的民间传说或神话改写成现代故事,达到了传统形式和现代意识的完美交织和统一。她将法国作家贝洛的童话《蓝胡子》改写成中篇小说《血淋淋的房屋》,将几百字的《小红帽》改写成近5000单词的现代童话故事《以狼为伴》,将《美女与野兽》》华丽变身成小说《老虎的新娘》,长篇小说《马戏团之夜》在恐怖离奇间糅合了家喻户晓的睡美人和白雪公主……安吉拉对大量的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进行戏仿,而故事的主角无一例外都是女性。她对女性的偏爱显露无遗,但她没有滑向女性主义,却找到了一条原创而有效的策略———从厌恶女性的虎口夺下对女性有用的故事。评论者认为:“卡特所有的短篇小说都是故事,而她较长的作品则是扩展的故事,或者是以故事为中心的长篇小说。”(迈克尔·伍德:《沉默之子》)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论尼古拉·列斯克夫》中预言:“讲故事的艺术行将消失。我们要遇见一个能够地地道道地讲好一个故事的人,机会越来越少。”“长篇小说在现代初期的兴起是讲故事走向衰微的先兆。”究其原因是“讲故事的人取材于自己亲历或道听途说的经验,然后把这种经验转化为听故事人的经验。小说家则闭门独处,小说诞生于离群索居的个人。”那些散发着泥土的芬芳、带着露水的故事,那些浪迹天涯的远方来客讲不完的故事,那些一代又一代的人口口相传的故事,都被工业化的大潮裹挟而去、渐趋没落,就连听故事的人也逐渐散去、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书斋里的个体写作和沙发上的孤独阅读。本雅明精妙的分析令人叹服。这也同时验证了安吉拉·卡特在该书《引言》中所说:“这本书里的故事几乎无一例外地来自工业化之前的时代,来自对人性的朴素理解。”自从17世纪人们开始使用廉价印刷工艺后,故事开始进出于书刊文字。这既加速了故事的传播,同时也意味着讲故事这一祖传的手艺渐趋凋落。
我时常想:在大众写作的时代,生产出来的故事好像越来越多,可为什么我们记住的故事屈指可数?美国肥皂剧《豪门恩怨》直白地挪用了格林童话里的演员表,可为什么风靡一时?为什么著名女作家池莉说自己最大的梦想就是写出个让全世界感动的故事?张艺谋为什么总是说自己拍电影时考虑最多的就是怎样讲好一个故事?现在,讲故事的人越来越多,但会讲故事的人越来越少。在“会”与“不会”之间,到底有怎样的本质性的区别?安吉拉·卡特似乎告诉了我们答案:“故事不像短篇小说那样记录日常经验,而是用一套从日常经验背后隐藏的东西中获得的意象系统来诠释日常经验。”生活经验的缺失埋葬了写作者的才情,诠释能力的失当磨灭了写作者的哲思。目前,国内文坛“穿越”盛行、“段子”横飞,大量的穿越剧保持着一贯的雷同和平庸,徒有“穿越”的外壳,却从未脱离我们所熟悉的现实世界。这诸多现象背后实际是讲故事能力的衰退,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讲故事者与听者之间交流经验的能力被剥夺了。
故事衰落了吗?故事会消亡吗?我情愿相信:衰微的是传统的“讲故事”的艺术,而不是故事本身,人类对故事的爱好也不会停止。在民间文化、口头传统、文人创作之间,有一条无形的纽带,尽管细若游丝、若隐若现,但从未中断。果戈理与《狄康卡近乡夜话》、华盛顿·欧文与《庄园见闻录》、史蒂文森与《新天方夜谭》、列斯科夫与《奇人录》、霍夫曼与《侏儒查赫斯》、高尔基与《伊则吉尔老婆子》、叶芝与《凯尔特的薄暮》、卡尔维诺与《意大利童话》……散发着芬芳的古老故事在不同作家的笔下重新熠熠生辉。那些流传了千百年的故事会不断变形,随风潜入夜,潜入电影、电视剧、动漫、广告甚至笑话,在边缘处被不断地讲述和传播。
民间故事的结尾都很有意思。我最喜欢亚美尼亚故事的结尾方式:“天上掉下三个苹果:一个给我,一个给讲故事的人,一个给逗你开心的人。”
北京地坛书市停办的背后
每逢春天,北京地坛书市都会如期而举行,爱书的人像过节一样,挑书、淘书、看书。从1990年开始,这个活动已经持续了22年。地坛书市伴随着一代人长大、成熟,成为一代人的记忆。但是2013年的地坛书市暂时停办,未来何时再启动还是个未知数。为什么书市会突然停办?北京青少年服务中心大型活动部活动一处处长李进考22年来一直参与书市的组织工作,他称,书市的运营成本越来越高,已经从最初的十几万元上升到现在的三四百万元,这可能是停办的主要原因。
文化发展要算经济效益,更要看社会效益。地坛书市滋养的是城市品位和市民精神,停办确实可惜。
腰封“宣传语”惹风波
2013年初,一本腰封上印着“迄今为止最优秀译本”的《小王子》,制造了开年翻译界乃至出版界争议性最大的一场风波。由知名译者李继宏执笔翻译的儿童文学名著《小王子》新译本当时尚未正式发售,就因其打眼的腰封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该书腰封上的宣传语除了用粗体字印着“迄今为止最优秀译本”等字句外,还罗列出一大串数据:“纠正现存其他56个《小王子》译本的200多处硬伤、错误……”
此腰封一出,就遭到豆瓣网友发起的“一星运动”抵制,之后该书的综合评分从最初的9.3分一路狂跌到3.7分。抵制活动的发起人表示,该书的宣传语完全无视林秀清、周克希等译者的译本,是“极其恶劣的不尊重行为”,更是一种“虚假”的宣传方式。这场风波最大的好处是让出版方充分认识到,牛皮吹破了天,后果也会很严重。
国内作家经纪人备受期待
2013年2月15日,沉默已久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微博上贴出一则告示:“本人自获诺贝尔文学奖以来,承蒙社会各界厚爱,常有来电询问版权和其他各种合作事宜者。鉴于本人事务繁忙,本人特委托女儿管笑笑对外代表本人洽商版权和其他各种合作事宜。其对外所作承诺和签署的文件本人均予以认可。特此告示!”告示下方有莫言的署名。一时之间,外界纷纷为管笑笑贴上一个新的标签――莫言的经纪人。消息一出,关于中国作家需不需要经纪人,由亲属担当经纪人的利弊,中国作家到底需要怎样的经纪人再度引起热议,作家经纪人作为焦点重临大家的视线。
纵观国内文坛,选择自己的亲人作为经纪人,处理其版权等相关事务,莫言并不是第一人。长久以来这种做法,在娱乐圈和文化圈都很普遍。比如,作家池莉也将自己海外的版权事务交给女儿吕亦池和一家海外公司共同打理。由亲属担当经纪人,符合中国人的办事习惯,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也暴露出国内专业作家经纪人的长期缺位。尤其是现在,中国作家开始越来越多地迈出国门,向国外市场输出作品。与此同时,作家们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棘手难题,版权经纪人的风潮也应运而生。从数年前开始,国内逐步兴起针对涉外市场的版权经纪人培训,中国本土作家经纪人何时能正式与国际接轨,则备受期待。
小作家分会不可搞成“形象工程”
全国文联系统首个小作家分会――北京作协小作家分会于2013年3月17日成立。14名10岁至17岁的首批会员均来自北京市文联正在开展的“东方少年・中国梦”新创意中小学生作文大赛的优秀作者。据悉,该分会成立后将开展文学辅导讲座、走访著名作家、开展文学夏令营、国际国内小作家交流等活动,引导更多孩子步入文学殿堂。
这些年,怀揣文学梦想的孩子越来越多,各地也常有“文学新星”冉冉升起,在当地的“文学星空”中熠熠生辉。“小作家”出版“大部头”的风潮也方兴未艾,且有年龄越来越小、篇幅越写越长的趋势,个别“小作家”还一本接一本地出书,比一些成人作家还要高产。因此,“小作家”们早就不该是一个被忽视的群体。
不过有评论指出,小作家分会切不可搞成“形象工程”,功利性出不了真正的文学。此前,一些“天才少年作家”在家长、书商和培训机构的揠苗助长下,或骄傲自满被俗世虚名所缠累,或因过早成人化而丧失了童真,演绎出一幕幕由“神童”到“泯然众人”的悲喜故事。比如1998年推出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不少获奖者在书商的撺掇下一赛成名,被匆忙包装成少年作家,仅过了10年,仍从事小说创作者却已寥寥无几。故如何呵护“小作家”们健康成长,避免其成“家”、长大后变得平庸,是家长、作协乃至全社会都应该思考的一个社会性问题。
“流行把经典挤到了一边”令人吃惊
2013年5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了被称为“文学蓝皮书”的《中国文情报告(2012~2013)》。2012年,中国文学界最重要的事件,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与这个报告同时的2012年小说类图书畅销排行榜显示,2012年的莫言热并没有改变文学作品销售的格局。排在这个畅销榜榜首的是郭敬明的《小时代3.0刺金时代》,排在排行榜第11和第16位置的则分别是莫言的《蛙》和《丰乳肥臀》。经典文学作品,只有《百年孤独》和《围城》进榜。传统不敌流行已成为文学类图书市场的常态。
该报告后,文艺评论家樊星评论说:“在图书销量上,莫言敌不过郭敬明,严肃作家敌不过流行作家,这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在西方,托尔斯泰、莎士比亚也卖不过斯蒂芬・金。大众离经典确实是越来越远了。”美国的学校给学生列了30本必读经典书目,但后来调查发现,学生们除了读这30本经典书目以外,根本不愿意再去看别的经典文学作品。
无论是从今天是消费文化、娱乐文化流行的时代来看,还是从大众读者阅读的趣味倾向与功利和实用的阅读情况来看,抑或从今天网络文学、畅销文学成了年轻人阅读的主要类型来看,得出“传统不敌流行”“流行把经典挤到了一边”这样的结论,都不能不说是令人吃惊、出人意料的。
《咬文嚼字》以较真精神“咬嚼”名家作品
2013年5月9日,《咬文嚼字》执行主编黄安靖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一起探讨“咬嚼”经典文学作品的意义和影响。素有文坛“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将目标锁定为茅盾文学奖的12位文坛名家,不少茅盾文学奖作品被列入此次“咬嚼”范围。被“咬”的作家们也纷纷表示欢迎,他们并不感到意外。
网络作家要做“时代记录者”“百姓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