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建筑工程测量方法范文

建筑工程测量方法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建筑工程测量方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建筑工程测量方法

第1篇

关键词 建筑工程测量 测量技术 施工质量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也随之应运而生,越来越多外观复杂,大规模超高建筑不断增多。人们在注重建筑使用功能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建筑的外观造型。在这种情况下,给建筑施工测量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使得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尤为重要。其测量的结果可直接影响到工程建筑的结构、安全、施工等级和建成后建筑物的功能。本文从当下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的现状着手,围绕现阶段建筑工程测量易出现的问题,对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方法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一、建筑工程测量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员少而不精。在很多建筑施工单位,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员少或者并没有专门从事建筑工程测量的技术员,基本上都是有建筑工程的其他技术人员兼职。一般来讲,建筑测量的专业仪器都是科技含量非常高的精密仪器,即使是专门的技术员,也要经过学习之后才能掌握常规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这些兼职人员没有经过专业测鬣业务的训练,根本不能胜任建筑工程测量工作,无法保证测量的质量。

2、缺乏高新的现代测量工具。由于部分企业缺乏资金。没有能力购买新的高科技含萤的测量工具,使用的测量仪器老化落后,严重影响建筑工程测量的精度和速度,从而延缓了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周期,为投资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建筑工程测量的监管控制不力。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控,现有的体制是政府监理和社会监理共同参与,有条件的建设单位,还有自己的建筑工程监督部门,可谓双管齐下。但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质量监控和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时,都只注重其他施工质量的检查与控制,而忽视施工测量质量的检验。

工程测量技术的任务是依托于专用的测量工具,对相关的建筑施工场所进行具体测量,其测量结果会影响整个建筑项目的施工效果,特别是竣工后建筑物的性能、安全等要求。以上笔者指出了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存在的问题,为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二、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进行施工测量前要首先熟悉建筑工程的设计图纸,同时对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勘察,通过现场实地检测来明确测量任务。同时,对施工现场进行整理和清理,以方便测量工作,制定相应的方案,选择恰当的测量工具和测量仪器。

2、基础施工测量。建筑项目的基础施工测量包括垫层和基础墙的施工测量。

3、垫层测量。建筑项目在基础垫层浇筑以后,要进行准确的工程测量,明确测量任务。根据龙门板上的轴线钉等标记,用相应的测量仪器例如经纬仪或者用拉线挂垂球的方法,实现轴线到垫层面上的测量,用墨线确定中心线和边线,方便基础砌筑施工。

4、基础墙标高的测量。对于基础墙中心轴线到垫层面上的平行度和垂直度等参考,采用水准仪实现相互关联的基础墙建筑的位置关系。通过标高测量实现高度方向上的控制,对于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时刻检查各墙角的垫层面高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基础墙的砌筑。例如,基础墙的高度和厚度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其涉及到整个建筑项目的质量,必须要严格的控制。对于基础墙的建筑尺寸检测过程中发现差异时,要进行及时的调整,必要时重新调整建筑措施,改变砌筑的方向,保证建筑整体的质量。

5、墙体测量。

(1)墙体定位在基础墙砌筑到一定高度,需要进行轴线和垂直度测量时,使用经纬仪或者拉线,将第一层建筑楼层的强中线和边线检测到防潮层上,同时采用墨线标记实现外墙轴线交角的垂直性。如果检测是发现不符合相关要求,可通过延伸轴线的方法确定标志,然后在门窗和洞口的边线等位置上确定基准,画上标志,以方便下一步施工建设。

(2)墙标高的测量

墙体砌筑的高度是整个建筑寿命的关键,特别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每层建筑楼层的墙高。对于墙体标高的测量,可采用皮尺进行必要的测量,同时在进行模型模拟误差、强度等要素时,要进行适当的数据处理。例如,各层墙面上测量出+0.5 m的变高线,作为整个楼层室内装修的标高依据。

6、竣工测量。竣工之后的工程测量时检验工程建筑是否符合相关的验收标准的依据,其作用不言而喻。特别是有十分重要功能性要求的建筑项目,其竣工后期的工程测量将是工程项目能够有效、其建筑效果能否得到认可的依据。竣工测量所反映出来的是竣工总平面图,通过各个数据的集体汇总而绘制的包含竣工时建筑所处的地形形状、地上与地下各个建筑物构造的总现状地形图。它是相关人员进行工程验收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进行使用后期工程改建、扩建等重要基础技术资料。

三、建筑工程的测量方法

1、角度测量。角度测量,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都是测量的基本工作。地面点的平面位置是通过测量水平角和丈量距离,进而计算出点的平面坐标来确定的,称为水平角测量。高程通过测定竖直角用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和视距测量方法确定,称为竖直角测量。

2、全站仪测量。全站仪是测绘单位已经普遍使用的多功能测量仪器,一次观测即可自动获得水平角、竖直角和倾斜距离三种基本观测数据,而且机内还具有较强的计算功能,测量时,仪器可以自动完成平距、高差、坐标增量的计算并显示在液晶屏上。配合电子记录手簿,可以实现自动记录、存储、输出测量成果,使测量工作大为简化,因而为全野外数字化测图的实现创造了条件。目前,全站仪已广泛应用于小地区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测图以及各类工程测量。

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施工放样方法技术探讨

建筑工程开展过程中对尺寸与施工范围有着严格要求与控制,这就需要应用测量放样技术,工程测量存在于整个施工阶段,对施工质量与施工开展有重要意义,需要对放样精度与测量结果反复对比,增强测量放样的精度。鉴于测量施工结果是施工依据与参照,一旦放样测量出现误差,将会影响立模、打桩、钢筋混凝土施工方方面面,在施工位置上容易出现偏差,对施工方带来损失。

1建筑工程测量施工放样概述

1.1内涵

施工放样就是按照设计图标注的内容实地定标的过程。此过程需要使用到全站仪、测量仪器等设备,需要明确设计图纸上平面位置与高程,使用测量仪将实地位置标记出来,按照建筑物间几何关系将距离与特征确定出来,得到距离、高程、角度等数据,再结合控制点位置,在实际建筑中将建筑物特征点标定出来。

1.2施工放样的主要方式

(1)平面放样。

施工放样分为平面位置放样与高程放样两种。平面位置放样较为常见的方法有直角坐标法、方向线交法以及交汇法,每一种方法基本操作方法都需要按照长度与角度进行;极坐标法则是使用数学极坐标原理将极轴确定为连线轴,将其中的某一极点作为放样控制坐标,将极点距离与放样极点连线方向到极点的夹角计算出来,将其作为放样参考[1]。通常,放样点距离控制点很近,需要极坐标与其保持120米距离,这样在测量时将更加方便,角度测量可以使用经纬仪或者测距仪,在使用电子测距仪时需要将控制点的距离延长,这样才能使放样作业更加方便、灵活;直角坐标法主要就是保持坐标轴的平行控制线,先沿横坐标放样,再沿控制线方向放样,只需将直角测设出来便可。

(2)高程放样。

几何水准测量法应用时需要先控制高程点,将控制点精度引入到施工范围内,使用方便固定与保存的方法,在水准点的保密上可以使用一次仪器完成高程放样。常规测量方法为:放样点附近到控制点存在高差,此时,需要使用较长钢尺对高程测设。具体施工中需要使用木桩将放样高程固定下来,使用红线对木桩侧面标记,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注记高程。三角高程测量法:对水平距离与天顶距两点进行观测,将两点的高差计算出来,这种观测方法虽然简单,但受条件限制需对大地控制点高程测量。基本原理为:将地面两点设为a、b,站在a点观测b点标高,将竖向角度设为α1.3,两点水平距离为S0,a点仪器高设为i1,i2作为标高,此时a、b两点间高差表示为:S0tgα1.3+i1-i2=h1.3,假设地球表面是一个平面结构,能利用上述公式将直线条件计算出来,大地测量时,还需要对地球弯曲与大气垂直折光度充分考虑[2]。为将三角高程测量精度提高,可以使用对向观测法,将两点高差推导出来。

1.3建筑工程总定位放样方法

可以使用经纬仪将放样方向确定下来,再使用钢尺将测量距离,对地势较平坦的地区需要将定向设置在平缓点位置,再使用测距仪完成测量。曲线定位放线也是常用手段,分为直线、圆曲线等,先将圆曲线桩坐标设计出来,再对坐标加密处理,利用公式进一步对坐标测算。

2放样中注意的问题

放样工作中,有很多内容需要注意:首先,在主轴点放样中,可以使用三点交会法、三边测距法,不能仅使用两点测角定点法,需要选择至少三个方向,将校核点设定为第三点。如果使用测角定点,则要在观测时从四个方向出发,丈量好轮廓距离,不管使用哪种放样法,都需要与理论值对比,防止出现误差。在使用光电测距法放样定点式,现场至少选择一个放样点,丈量设计间距时,能够使校核作用增强。如果通过规则图放样使,则首先要考虑的是放样点间的几何关系,并反复检查几何关系,使用方向法放样时,在使用仪器时可以确定至少两个方向,对方位观察看是否合格,如果精度过低或者存在倾斜,要使用天顶距观测法,防止出现校核偏差。

3放样过程中的现场平差

现场平差就是指在现场放样,现场测量存在偏差消除时可以使用现场平差法。比如,在测放某一个方向时,需要先定点倒镜与正镜,最终将两个方向中点方向值确定下来。在建筑施工中,对测量放样精度有较高要求,分为严密性与松散性要求,从建筑物角度看,严密性与构件存在相关性,如果放样存在的误差较大,将使建筑质量降低。而建筑各部分间的联系则能体现松弛关系,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建筑各部分有深入了解,将三维数据规定确定下来,也可以结合施工具体情况将放样影响度降低[3]。要想更深刻了解放样精度特征,需要使放样保持严密性,多对严密性进行考虑。如果针对松散构件,则要将误差分散开,确保总体工程质量不会受到影响。与现场平差不同的是,不是将误差全部消除,而是将其放样到质量相关的地方,对其进行吸纳。如果是精密性较高的建筑部位,则要从控制主轴线上实施放样工作,不用考虑控制网精度设计,在完成对主轴线测设后,就可以将建筑部位设定为主轴线基础,将主轴为基准才能确保建筑具备严密性,减少测设带来的精度误差,保证测设的严密性。在具体施工中,还能在主轴基础上将误差分散到建筑各个部分,防止误差过于集中。

4防范误差的对策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测量经常出现误差,极大影响到了建筑施工的顺利开展,人员组成、操作以及施工管理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必须切实做好这些内容的管理与防范才能减少误差。要想将测量放样误差减少,首先就要做好测量准备工作,反复校核设计图纸中的数据,并核实总平面数据与坐标,将基础图与平面图轴线位置确定下来,对符号与标高尺寸进行检查,确保各项数据、参数的准确,对总平面布设位置与分段尺寸进行设定,使分段长度与各段长度一致。其次,还要在人员组织分配上尽量选择技术精湛、有高度责任心的施工人员,将这些人员分为5组。在具体测量中,需要准备好测量仪器与工具,并调整好仪器的温度,增强仪器使用的效率与准确性。及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确保测量的数据能够更加真实、准确,并能在核对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必须经过两个人反复核对以后才能将最终结果确定下来,使用加减相消法能够及时发现错误。针对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定位复测措施,完成定位以后,复测建筑平面几何尺寸与角度坐标,对建筑物图纸设计与标高是否相符进行核对,对建筑方向准确性进行检查,发现存在的问题。质量监督机构要定期对放样操作进行监督,将质量管理检查机构建设起来,采取自检、互检以及复检方法使放样精度得到保证。

5结束语

建筑工程测量施工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组成,一个环节出现误差或者遗漏就会对整个施工质量造成影响,为施工单位带来损失。为此,加强放样管理,强化放样操作,做好校核平差工作显得非常重要。这有这样,才能将测量误差消除,确保建筑工程质量与测量精度。

参考文献

[1]邓志永,冯显征.建筑施工测量误差分析及对施工放样精度要求的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2):779-779.

[2]袁俊利.采用传统测量技术进行复杂立交桥工程测量的方法和措施[J].建筑技术,2012,43(9):806-809.

第3篇

关键词: 建筑工程测量 教学 实验

现代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土木工程建设的大型化、网络化、高等级向建筑工程测量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应密切关注测绘学科的发展及其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教学新内容、新方法,严格要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随着测绘事业的不断发展,生产上对建筑工程程测量的要求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教学中的某些不适应及缺陷也逐步显现出来,这迫切要求我们重新认识和改革建筑工程测量的教学内容,以满足生产的需要。

1 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材内容陈旧

现行教材内容陈旧,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仍然以讲述光仪器的测量方法为主。对于新仪器、新技术的知识只是轻描淡写地介绍,很难适应当今测绘形式发展的需要。

1.2 教学仪器设备落后

学校测量仪器设备落后而且数量有限。在近年生源扩招的情况下,很难满足实际需要。加上学生多且水平有限,不能严格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操作,导致测量仪器经常损坏,有的甚至报废。即使修好,仪器的灵敏度也大大下降。对于现在在工地上广泛应用的电子水准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等先进的仪器配备很少,甚至没有。这样就会在实验课上出现一部分学生摸不到仪器、用不到新仪器的现象,长此以往会打击学生学习测量仪器的热情。

1.3 测量实验场地简单

大部分学校在做测量实验时没有固定的场地,都是教师在校园里随便指一个地方让学生做实验。校园里地形通常比较简单,没有明显的高差,没有已知的控制点,这样教师在学生做完实验后,很难检核学生测量数据的正确性;学生在做实验时也会质疑这样的实验有什么实际应用或者有什么实际意义。另外,测量实验场地的随意性,还会使部分做实验不认真的学生为了逃避再次返工的问题,而刻意修改测量数据。

2 《建筑工程测量》课教学方法的改进

2.1 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

教师应结合所讲的内容,在上课时除传统的板书外,也要多采用一些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到测量仪器时,可以把测量仪器带到教室,或者做幻灯片、图片等,简单地向学生做一展示和讲解。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各种先进的测量仪器,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好奇心,保持对这门课学习的热情。再如,在讲到水准仪的基本操作、水准测量,经纬仪的基本操作、水平角观测等这些具体的、有严格规范要求的、实用性很强的教学内容时,就可以准备一些视频资料,在这些视频资料里要有各种规范的操作方法,以及需要重点强调容易出错或忽视的地方,还可以增加一些以往学生在做实验时犯错最多的操作方法,在课堂上给学生放映出来加以强调。这样既可以解决在室外实验课上讲解时学生比较容易分心、重点记得不全、某些操作看得不是太清等问题,还可以增加学生上课的兴趣。

2.2 教学内容上调整

课程内容的改革应本着“加强基本理论、基本技术的培养,注重实践操作技能训练,兼顾测绘新技术应用”的基本原则,对课程内容作必要的调整。

2.2.1 在讲课方面要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要经常进入工程施工现场,积累实践经验,结合专业特点,了解测量在工程建设中主要都有哪些方面的应用,出现了哪些新工艺、新方法,然后对讲课内容做一调整。例如,对于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应重点讲述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可以略讲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小区域控制测量和地形图的应用,删除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地形图测绘、线路工程测量和变形观测等方面的内容。这样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就能在有限的课堂上,让学生掌握更实用的测量知识。

2.2.2 在实验教学上要合理选择,突出实用性。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习效率和质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为了达到高职学院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实践教学在课程教学中所占比例已达50%。学生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实践教学的质量。如何提高测量实验、实习效率和质量,是抓好实践教学的关键。

2.2.2.1 测量实验

测量实验是测量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实验和对测量仪器的操作、采集数据、进行计算、测图或施工放样,才能真正理解测量的基本原理,掌握测量的基本方法,培养和提高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足够的测量仪器设备是实验的基础,严格的实验管理是实验质量的保证。

2.2.2.2 测量实习

测量实习是运用测量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操作技能解决建筑工程测量技术问题的实践过程,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为了提高实习质量,应增加测量实习操作技能的考试,要求人人过关,从而防止个别学生因产生倦怠情绪而不亲自动手的情况发生。为了提高学生测量技术操作基本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测量课程的学习兴趣,有条件的学校还应开展测量技术竞赛活动,并举办测绘技能水平考试,通过者发放测量技能考核合格证书。这是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补充,也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3 结语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与时俱进的工作,需要教师不断结合社会上出现的新技术,探索出更加合理、实用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建筑工程测量》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技术性人才。在目前的情况下,不能等、靠、要,而应积极努力地投入到课程教学的改革中,从基础做起,从教学和学生的需要做起,一步一步地将教学改革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柳小燕.《建筑工程测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J].测绘技术装备,2005(1).

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工作及主要方法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国内现阶段开展的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工程测量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整个工程的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就建筑各阶段工程测量的主要方法及常见错误、应对措施作以浅要分析,仅供同行参考。

一、场区内首级控制网及高程建立

施工前,开发商一般会联系城市勘测院在施工场地周围引测2个城市坐标点及高程点,待施工单位进场后将此坐标点及高程点对施工单位进行移交。施工单位需按此2个已知点根据建筑物布局进行控制网的建立,一般采用闭合导线方式,达到一级导线精度要求,控制网建立现一般都采用2″全站仪进行观测。

标高点引测一般用水准仪按四等水准要求引测至场区内。

二、基础施工

1、土方工程

土方开挖阶段测量放线主要放设土方开挖的边线,放样要求精度不高,一般现场用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将开挖边线或控制线放出即可。虽然土方开挖放线精度要求不高,但是测量数据前后需要反复复核防止出现错误,在此阶段没有参照物。

2、基础工程

一般土方开挖至基础面标高高300mm左右,在此时需要进行清槽、承台、集水坑、电梯井坑等的二次开挖,此阶段定位及标高抄测都需准确。在此之前,测量工程师需根据建筑构筑物的形状建立纵横轴线控制网或轴线控制线,轴线控制点设置在基坑四周边坡上,需定期进行复测。如果建筑由几个形状组成,就需建立几个方向的轴线的控制网,如笔者参与的一个项目,平面轴线方向由5个不同方向组合而成,现场建立5个方向轴线控制线,如下图:

此阶段轴线的投放一般采用经纬仪进行投放,将经纬仪架在轴线控制点上,将轴线投放到基坑内,基坑内细部尺寸放线根据轴线控制线采用钢尺排尺的方法。但是需核对轴线间的尺寸及相互关系。

此阶段已形成深基坑,标高点引测要求需较高,如采用水准仪+大钢尺的方法操作难度比较大,还具有危险性,建议采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法,在基坑内设置几个固定点,用三角高程法将标高引测至基坑内,再用水准仪进行复核。相互复核无误后,引测相对标高线,来控制基础施工时的标高。这样操作相对简便,还能满足精度要求。

三、主体结构工程

1、平面轴线控制点引测

进入地上结构施工时,平面测量放线采用激光铅垂仪竖向传递的方法,在首层建立轴线控制点,塔楼楼上竖向传递的仪器采用激光铅垂仪,在施工层的预留孔处水平固定一块有机玻璃板做成的光靶,在平面工作基点上架设激光铅垂仪,慢慢旋转铅垂仪一圈(0°、90°、180°、270°、360°),便在接收光靶上得到一个激光圆,圆心即为该控制点的传递点。

轴线控制点投测到施工层后,将全站仪分别置于各点上,检查各点间的角度和距离关系,确定控制点是否投测正确。控制点校测合格后依据控制点与轴线的尺寸关系加密其他轴线及细部尺寸,混凝土墙柱测放出边线及控制线。

2、标高的向上传递及控制线放样

标高的竖向传递采用挂钢尺法,在首层核心筒或柱上抄测结构+1.000水平标高线,往上传递中用50米钢尺整尺往上拉,在施测的过程中必须施加标准拉力,且应进行温度尺长改正。在楼层标高基点转换层,用全站仪测标高至该层来检验拉钢尺法所得标高。

标高引测到施工层后,用水准仪校核从基准点引上来的标高,闭合后在已校核完成的墙柱上放出结构+1.000的控制线,作为楼层标高的依据。标高的传递同样不得从下层楼层丈量上来,防止积累误差。

沉降观测

1、沉降观测点埋设方法

为了便于观测及长期保存,首层沉降观测点的埋设采用暗藏式。埋设时用φ32的电锤在设计位置打孔,将直径28mm、长度12cm的预埋件放入孔内,周围用环氧树脂填充,使其牢固。观测时将活动标志旋紧,测毕取出,盖好保护盖。既不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又起到保护标志的作用。

观测

沉降观测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周期进行观测,沉降观测的精度要求较高,要求同人、同仪器、同观测线路观测,仪器需是高精度水准仪。

3、沉降资料提交

1)沉降观测点埋设完毕并稳定后,连续观测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沉降观测点的初始值;并提供首次技术报告。技术报告包括:作业说明;沉降观测记录;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

2)正常观测过程中,每观测一次,提供沉降观测记录一份。

3)观测作业累计三个月,提供技术报告一份。技术报告包括:作业说明;沉降数据技术分析;沉降观测记录;荷载、时间、沉降量曲线图。

4)沉降观测工作完成(作业终止)后,提供汇总分析报告。技术报告包括:作业说明;沉降数据技术分析;沉降观测记录;荷载、时间、沉降量曲线图。

五、二次结构施工测量

1、根据结构施工时的轴线控制线放出二次结构的墙边线、门窗洞口线,并弹出墙边的控制线作为装饰时抹灰的控制线,楼层外墙上下层间应作校核后再进行墙体砌筑。

2、按施工图绘制皮数杆,作为控制墙体砌筑标高的依据,皮数杆上应有1.000m标高线位置,以及窗台、过梁、圈梁的竖向位置。

3、设置皮数杆的位置应选在施工段两端,最大间距不超过15m,施工时皮数杆应固定在构造柱钢筋或框架柱边,皮数杆上的1.000m线应与结构钢筋混凝土墙、柱身上抄测的水平线对齐。

4、校测结构施工时弹出的+1.000m标高线,在各房间柱、墙上抄测出交圈的1米线,作为地面面层、设备、门窗安装的标高依据,同一房间内水平线的标高允许误差±2mm,同一楼层内允许误差应小于±3mm。

六、地面面层施工测量

1、校核四周墙面与墙柱上测设的+1.000m标高线,作为地面面层、设备安装、装修吊顶等施工的标高控制线。在不便于用水准仪的地方或立面上可用连通水准管找平。电梯厅所使用的标高应与电梯安装所使用的标高一致。以防出现错台现象。

2、基层贴饼、冲筋后,用相应精度水平仪检查控制基层面标高,检测点间距:大厅宜小于5m,房间内小于2m。

3、在石材、地面砖等块材地面进行施工测量时,应在基层上弹分格线,在纵横两个方向上排好尺寸,根据确定后的块数和缝宽在基层上弹纵横控制线。每隔一至四块弹一分格线,并严格控制方正。

4、吊顶施工时校核吊顶高度以保证楼层净空及管道安装标高。

七、电梯安装测量

1、每层电梯厅弹出+1.000m标高线,应与结构、地面施工1.000m标高线一致,门套两边弹两条竖直线控制电梯门安装位置,保证电梯门坎与门前地面高度一致。

2、用垂准线法测出电梯井井道两个方向的竖向偏差,并绘出剖面图。

3、根据检查结果提供最佳电梯井净空尺寸断面图。

4、校测安装时测量控制线,控制电梯安装精度。

八、屋面施工测量

1、首先检查各向流水实际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测定实际偏差。

2、屋面四周测设水平控制线及各向流水坡度控制线。

3、卷材防水屋面测设十字直角控制线。

4、上人屋面按地面面层施工测量方法施测。

九、外墙面、玻璃幕墙施工放线

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沉降测量;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工程的沉降,尤其是不均匀的沉降,会导致建筑物的倾斜、裂缝,严重的会造成建筑物的倒塌,因此,建筑工程沉降测量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变形测量工作。建筑工程沉降测量工作可以参照国家及建筑行业的有关规定和标准进行,但是建筑工程沉降测量方法与有关行业规范标准规定的国家一、二等精密水准测量方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实际建筑工程沉降测量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相应的问题,本文根据建筑工程沉降测量相关的实际内容,结合国家及行业的规范标准,对建筑工程沉降测量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一、基准点和沉降测量点的布设

1、基准点的布设

建筑工程沉降测量的有效期限一般情况下都是比较长的,沉降测量的期限有10年、20年,甚至更久,所以,基准点的长久稳固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建筑工程为了适当的减小因水准测量路线过长,导致出现的测量误差,建筑工程沉降测量所用的基准点一般都是设置在距离工地比较近的建筑外墙上,并采用高程系统。在这样的一种设置上,如果时间过长,就会由于大规模的城区改造、建筑拆迁等情况,导致基准点被破坏。一旦基准点被破坏掉,测量工作就必须停止作业。所以,国家的有关规范并没有明确沉降测量所用的基准点就必须是国家水准点的规定,从上述情况来看,为了能够保证建筑工程沉降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设置在距离工地比较近的基准点只能作为工作基点,并且要与距离城市较近的国家水准点进行联测,从而得到建筑工程沉降测量点在国家统一的高程系统中的高度值。综上所诉,就是为了能够保证即使工作基点和联测基点都被破坏,也能够用市内国家统一高程系统中的基点进行恢复,使测量工作始终保持正常状态。

2、沉降点的布设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和行业规范,建筑工程沉降测量点的布设必须结合施工地点的地质情况和需要进行建筑的建筑物结构特点,以能够全面的反映出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来确定。

沉降点的布设应该从以下几个设置层面考虑:从建筑设计中的平面设置考虑,沉降测量点一般应该布设在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沿外墙每10mD15m处或者是每隔2D3根立柱的柱基上。从建筑设计中的纵向设置考虑,沉降测量点一般应该布设在主体的±0.00以上0.5m左右的外墙上,这样进行测量比较方便。但是针对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这样的布设会经常遇到问题,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测量工作不能进行。

二、沉降测量的实施

1、仪器测站的设置

我国一、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规范要求在设置仪器时,前后视距差对于一等不能超过0.5m,对于二等不能超过0.1m。但是,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对一栋建筑物的各个沉降点进行测量时,在视线长度要求的范围内,往往一个测站上同时可以测量到多个沉降点,如果在一个测站上同时完成多个沉降点的测量,前后视距差必然会超限。

如果严格的按照前后视距差的要求进行测量,就必须在相邻的两个沉降点之间进行仪器测站的设置:一方面,测站设置越多,测量误差产生的机会也就越大,这样就会造成因过分的强调前后视距差相当,使测量精度价降低以及工作效率下降的问题出现;另一方面,在行业规范中限制前后视觉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减小因水准仪在i角而引起的水准读书误差,但是,一般情况下,在沉降测量之前,水准仪的i角已经都进行了严格的校正,因此,前后视觉差即使相对较大,也不会因i角而产生水准尺读数出现明显的误差。

2、建筑物沉降监测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监测方法也逐渐在沉降测量中得到应用,本文主要介绍目前在工程中常用的几种监测方法。

(1)水准测量法

水准测量法是建筑物沉降测量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是利用水准仪确定基准点和沉降监测点,通过沉降监测点各周期的高程变化来分析建筑物的沉降变形情况。该方法适用性强、精度较高,能够适用于不同场地条件下的建筑物沉降监测,是一种应用广泛、传统且可靠的测量方法。

(2)全自动测量法

随着测量仪器的不断改进,集测距仪、电子经纬仪等优点于一体的全站仪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全自动跟踪测量仪的推广应用,为全天候、全方位、高精度的全自动监测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数字化摄影测量法

数字化摄影技术是一种利用被摄物体影响来重建物体空间位置和三维性状的技术,该技术目前在快速绘制大型建筑遗址、国防建设、地形图绘制、建筑工程学等方面均有应用,尤其适用于重要工程的变形和自动生产线监测、弹体运动轨迹、炮口冲击波等不可接触的物体测量中,在大型建筑物的沉降测量中,由于其不需要接触即可获得多点的三维空间信息,且精度能够达到2-4μm,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3、数据的处理方法

按照国家一、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行业规范要求,在一般情况下测量线路的布置都布设成为闭合的线路,并在布设中计算出线路闭合差,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检查测量数据中是否存在错误。此外,如果在布设中计算出的线路闭合差不超限,那么还要将其反号后,按与侧段的长度成正比例的分配到线路中(对每一侧段的高差进行修正)。

建筑工程沉降测量具有着特殊性,除了第一次测量外,往后的测量都是在进行着重复性的工作,由于每次都要重新测量一遍,因此,有效的避免了因测量次数的增多而导致的误差积累,而且从同一点测量,对高差值进行多次的比较,能够得知测量中是否存在大的错误,这样来看,将沉降测量线路布设成闭合线路的意义就不是很明显。另外,沉降点基本上都不会出现上升的现象(会出项上升的都是极个别的情况,暂且不提),即沉降点的高程值总是等于或者小于前一次的高程值,如果按照行业规范的要求,将沉降测量线路布设成闭合线路的状态,有可能扭曲沉降点的高程值,使得在沉降点还未下降,就出现沉降点上升的不合理现象。由此可见,建筑工程沉降测量完全可以不采用闭合线路,数据处理也不需要进行闭合差分配。

三、测量周期的安排

建筑工程的沉降测量周期主要是依据沉降速率的大小而安排的,能够影响建筑工程沉降速率的主要因素就是荷载,荷载在建筑工程封顶前和封顶后有着不同的荷载量。

1、工程封顶前的周期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规定:民用建筑可以每增高1D5层进行一次测量,由于建筑工程在主体封顶前的施工阶段,其荷载量增加的速度呈直线上升趋势,所以,沉降量也相对较大,因此,建议有关规范标准明确规定每加高1层就要测量一次,这样能够及时的掌握沉降量与荷载的关系,并且能尽早的发现不合理的沉降,在沉降异常过程中及时的进行解决。

2、工程封顶后的周期

建筑工程在主体封顶后直至工程结束,这个期间称为装修期,有关的规范标准对这以期间的测量周期没有做出明确的相关规定。由于沉降总是滞后于加载,因此建筑工程封顶后的装修期间内,偶尔会出现比封顶前更大的沉降量,同时,在装修期间内,建筑工程也会因设备、墙体、地板等增加一定的荷载,对此,整个期间的测量周期应该根据前一个测量周期测算而得出的日平均沉降值来那排。

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了适应城市化进程,各种高层建筑便开始广泛修建。所以,沉降测量方法在建筑工程中的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有效预防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均匀沉降,还能够发挥技术信息反馈的效用,及时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细的建设资料。因此,为了能够发挥沉降测量施工技术价值,就需要能够合理进行施工程序,有效进行全面监控,以减少整个建筑工程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问题;措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是保证工程整体稳定的关键,近年来频发的建筑工程安全事故,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有着很大的关系。虽然,我国的建筑业发展迅速,施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依然暴露出来许多问题,影响了工程质量,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不断促进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

1.当前质量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相关政策和法规不完善

国家、地方的政策和法规、建设工程技术标准等是进行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的主要依据。但是国家、地方的政策和法规涵盖不够全面,不仅政策和法规具有较大的变动范围,同时还缺乏有效的连续性,使得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工作难以有效的进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但是与之相应的新规范和相关的技术标准还未出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的高效实施。

1.2忽视质量监管工作的重点

相关单位对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主要工作内容没有予以明确的规定,使得工程质量的监管人员分不清工作内容的主次,容易走进对工程主体结构巨细方面全部检测的误区,不仅增加了质量检测的工作量,同时不能对于工程主体结构需重点检测的方面给予充分的重视,降低了质量检测的工作质量。

1.3质量监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质量检测工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具体表现为质量检测工作行为缺乏规范化、质量检测工作做的不到位、不能按照相关规范严格把守质量关以及质量检测责任意识不强等相关方面。我国现有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工作队伍具有高级职称的质量检测工作人员过少,同时新纳进的工作人员在工程质量检测的理论知识方面有缺陷,缺乏实际质量检测工作方面的经验,大多数人受现实条件限制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强化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措施

2.1明确质量检测的内容

要做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工作,首先应明确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主要工作内容。质量检测工作涉及到的范围为工程主体结构的钢筋保护层数量及位置;钢筋的数量及位置;工程施工中的砼回弹、砌体、砂浆、钻芯、测砼强度等。

2.3完善质量检测法规和标准

质量监管法规和标准是工程质量管理的依据。不断完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法规和标准,对于提高质量检测的工作效率是极为有效的。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根据建筑工程领域的市场发展不断完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相关法规和标准,为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工作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撑。

2.4规范质量检测手段

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中,规范质量检测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能有效提高质量检测的工作效率。工作人员应注重监督实体的检测。质量检测人员应注意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结构外观、尺寸的检测,并根据工程情况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案。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是随机的抽查工作,因此工作人员应注重在满足检测目的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操作简便、科学合理的手段。

2.5注重质量监管队伍建设

加强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队伍的培训工作。注重提高队伍的质量监管专业素质和创新意识以及学习能力,从完善岗位责任制度、强化考核和培训机制、完善工程质量监管手段等方面着手,争取培训出一流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队伍,从工作人员方面着手,有效提高工程质量监管的工作效率。

3.抽样检测的主要原则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要求科学合理地对构件质量进行判断,其关键就在合理的选择抽样数量。抽样检测的基本原则是结构检测应选择同类构件中荷载效应相对较大和施工质量相对较差的构件,根据监测目的不同可以分类确定抽样空间。

3.1根据结构形式和材料类型作出抽查规划,进行一般质量行为的抽查。不同的级别区分方式不同:第一级可按结构类型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等;第二级可按构件类型分为梁、柱、墙三类;第三级可按材料类型划分。通过检测方案确定检测方法,尽量让监督小组独立完成的检测方案,若是监督小组不能完成的方案,则应该由专业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3.2依据检测的类别和所选择的检测批的容量来确定样本容量,进行抽查有异议的构件。不但监督机构应该对构件进行抽查,而且现场的责任单位也应通过委托检测单位进行检测,来论证有疑义的构件是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监督机构的抽检不应低于总抽检数的10%,第三方委托抽检的检验方案必须交由监督机构审核,监督机构有权对方案进行修改。

4.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内容主要是抽查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钢筋保护层和钢筋的数量及位置,还有工程施工中的砼回弹、砌体、砂浆、钻芯、测砼强度等等。

4.1外观与尺寸检测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外观与尺寸检测主要检测混凝土构件,检查混凝土构件是否存在蜂窝、麻面、裂缝以及夹渣等。可采用目检与尺量的方式对混凝土构件的这些项目进行检查。尺寸检测应检查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尺寸、轴线尺寸、垂直度、平整度等。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对于混凝土构件受环境影响大的情况,应在质量检测报告中予以详细说明。

4.2工程主体结构抗压强度检测

主要有两种检测方法:其一是静态检测方法。这种检测方法包括回弹法、雷达法、超声脉冲阀等,检测结果较为准确,但不适用于大型的混凝土构件结构。其二是动态检测法。振动检测方法的理论基础是振动反演理论,其检测原理为:在起振器共振、脉动等共同作用下,测量构件的频率和振型等相关数据,并通过系统识别理论即可测得混凝土构件曾经刚度。

4.3钢筋保护层的质量检测

在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中,钢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是混凝土的主要受力构件。在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中,不仅要检查钢筋的配筋数量和强度,还要严格检查钢筋在截面中的位置。应严格依照规范检测混凝土构件的梁板类构件,尤其是悬挑受力构件。我们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对钢筋保护层进行质量检测,其一是非破损法,需要保护层厚度检测仪;其二是破损法,需要现场开槽,剔除钢筋保护层。

5.结语

总之,质量是建筑工程项目的生命线。对于任何建筑工程项目来说都有必要进行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工作,杜绝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强化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切实有效提高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效率,对于我国建设工程事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素卿.提高认识扎实工作不断提高住宅工程质量水平—在全国住宅工程质量现场会议上的讲话[J].工程质量,2013,(01):21-32.

[2]孙大海、韩传峰、尤建新.我国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法制化建设[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220-231.

[3]黎文雄.地市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建设与运营管理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14):63-64.

第7篇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A)-0000-00

在工程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工程测量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开头环节,其精确程度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整体质量。在建筑工程施工的每个环节,都要做好工程测量,并且做好工程测量的监理工作,这对保证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等环节的质量和建筑工程的整体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建筑工程测量依据

在对建筑物的控制网进行测设时,首先要较测建筑物的起始依据。倘若起始依据是所建工程周围原有的建筑物,那么就要与业主、规划单位和建筑施工单位等协调,确认和指定起始依据的建筑物的确切位置,如边角、标高和中线等,以防出现差错。倘若建筑物的起始依据是水准点和红线,那么就要协调规划单位的负责人员到现场来确认起始依据,之后再进行校测。

1.1校测红线桩

根据红线桩和建筑物在图纸上的角点坐标,逆算出红线桩和建筑物的相对关系,然后校测角度和距离。通常情况下,角度的校测误差允许范围为正负0.2°,而距离的相对精度应大于l/15000。

1.2校测水准点

施工现场引测标高的控制点的重要依据是测绘部门提前给的水准点,通常是多个点。施工单位要把控制点引测到施工现场,仔细校对,确认没有出现差错,才能使用。

1.3校核施工图纸

在工程施工之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一定要校测工程图纸的重要数据,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2建筑场地内控制网的控制

2.1平面网的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前,要根据工程现场的地形和工程的结构,首先对平面控制网进行合理的设置。对于控制网的测设,不同的建筑工程,有着对限差不同的要求,建网时,相关单位要把各个建筑的限差充分考虑在内,最后确定最高建筑限差,要根据放样预测的条件和方法,模拟施工建设控制网的点、边和方向需要满足的精度,再依据相关规定制订控制网的等级。依据建筑物的形状来确定控制网的形状,既可以是三角形或四边形,也可以是五边形。要有稳固的控制桩,控制桩不能设在交通要道之上,能通视、拉尺,同时要设警示牌。布设控制网包括布设轴线控制网、细部轴线和建筑定位放线。

2.2高程控制网

只有在施工现场建立高程控制网,才能保证建筑物在竖向施工时满足工程的精度要求,布设高程控制网,要依据业主给出的现场水准基点,然后使用水准仪复测检查所给的水准基。复测检查合格后,测设出一条附合实际的水准路线,抑或是闭合的水准路线,同时对临时平面水准线进行联测,以控制施工的竖向精度。

行业对高程控制网的技术和计算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与规定,施工单位要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设计的图纸,根据建筑单位已经给出的高程水准点,对三个以上的水准点进行合理的布设,要保证水准点距离基坑边在30-100米之间。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水准点的引测施工,在阴天和无风时测量,以减少偶然误差。

在测量之前,要保证水准仪能正常工作,每千米的误差应小于3毫米。用附合路线闭合差及偶然中误差公式对水准路线进行计算,将误差控制在工程测量所要求的精度范围之内。

3建筑沉降观测

高层或超高层的建筑物的数量随着建筑技术的日益完善和土地资源的枯竭在逐渐增多。对建筑沉降进行观测对保证建筑物建筑质量和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1高精度的仪器设备和高素质的人员

由于沉降观测对精度要求条件很高,测量误差要在变形值的l/10到l/20之间,这样才能准确反映建筑物在不断增加负荷的情况下的沉降情况,所以建筑沉降的测量一定要使用精密水准仪和精度非常高的水准尺。检测人员一定要经过相关的专业培训和反复的实践练习,能熟练的使用测量仪器,能正确分析测量过程中出现的棘手问题,能够熟练解决问题,保证快速、及时、准确的完成测量工作。

3.2观测时间的控制

工程对沉降观测有着十分严格的时间限制。特别是首次观测,只有保证首次观测的时间才能保证原始数据的有效性,否则整个观测便失去完整的观测意义。每个施工阶段的复测,必须依据工程施工的进行情况按时进行,数据必须真实可靠,这样才能从数据中得出建筑物准确的沉降规律。

4加强工程测量监理的控制

工程建设监理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要将工程监理贯穿于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只有加强工程监理的控制,才能保证测量的有效性,进而保证工程质量。工程建设监理在控制建筑工地的施工质量时,要把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测量数据结果的检测和验收当做是日常的监测工作。要复测主要的测量放样,采用角度交汇法或导线测量法等对其进行反复校核,以核实数据的有效性。测量数据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施工。工程建设监理检测完施工测量的成果后,双方的测量工作人员要在相关报告单上签字,以当做工程竣工验收的痕迹化资料和工程质量评价的技术资料。只有对工程建设监理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减少工程质量施工,保证测量的有效性,提高测量水平。

5大力推进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工程技术的日趋成熟,测量的设备仪器和测量的技术也在发生着变化。近些年,许多现代工程的新技术不断被应用到建筑工程的测量工作中,这给建筑工程的测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尤其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摄影测量、遥感技术以及地面测量等现代化、数字化测量技术的应用发展,使工程测量的方法、理论和测量手段都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当前的工程测量,已逐渐走向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实时化与自动化道路,这大大提高了测量的效率和准确性。

6小结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都需要进行工程测量,工程测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建筑单位和施工单位非常关心的环节之一。随着社会与经济的迅猛发展,关于建筑的理论与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人们对建筑的风格、形式、功能等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特别是对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外观设计和美学要求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势必会带来建筑物曲线轮廓的复杂化,势必对建筑物工程测量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为保证工程的质量,必须严格控制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各环节的的工程测量。

参考文献

[1]彭日华.建筑工程测量的质量控制方法[J]. 世界家苑,2011(4).

第8篇

[关键词]测量工程;质量控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3-0060-01

测量工程(Measurement Engineering)在测绘行业之中,相关专业人员将工程建设中的所有测绘工作都称之为测量工程。测量工程在在工程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其包括了工程建设的勘测、工程建设的设计、工程建设的施工、工程建设的管理、工程建设的布局、工程建设的养护等一些列与测量有关的工作项目。测量工程的工作范围,是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工程勘测、工程施工、工程安装、工程竣工、工程监测以及工程运作等所有工程工序服务。因此,对于测量工程的基本概念,可以理解成为没有测量工作,工程建设就没有数据可依,工程建设的图纸就无法进行设计,相关工作就无法进行开展,所以说测量工作直接决定了工程项目的开展与完成。

测量工程种类划分如下表:

1.测量工程质量控制方法中的平面控制

为了能够使工程施工的质量达到相关的建设要求,在测量工程进行之中,质量控制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质量控制能够有效的将测量工程之中质量问题形成的过程、处理的过程表现出来,从而消除质量环节上的所有不合格的因素,最终达到质量的要求,使测量工程能够得到相应的经济收益。

1.1控制网的建立

在工程建设施工之前,要根据建设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布置平面控制网,控制网的建立是有效的对质量控制的一种有效手段,通常情况下控制网三角形的较多,但是总体来说主要由建筑的形状决定。

1.2水平角的测设

在对水平角进行测量时,一定要在左边和右边都进行一次测量,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小误差。在通常情况下,半测回限差不超过5s,一测回限差不超过18s,进对90°的直角测量过程中,限差不超过5s,180°的平角测量中,限差不超过10s。不管是从哪一个角度进行测量,起始的读数都要进行记录,防止出现误认为起始读书为0000‘00‘’。

1.3框架柱的控制

框架柱进行边线放线的过程中,一般都要延长10厘米到20厘米,如果框架柱的横截面积尺寸相对较大,而且还要在框架柱的中间对穿螺杆,那么就要能够保证框架柱中间的横截面积具有足够的空间,防止对穿螺杆拧的过紧,造成框架柱中间出现凹陷。

1.4电梯井的控制

电梯是当前高层楼房建筑中的一个重要工具,也是关系到人们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进行电梯轨道的安装过程中,要从顶部到底部都进行严格的审查,在布置楼层平面控制网的过程中,必须有一条控制线靠近电梯井,并在电梯井的侧面重新安装一条附加的控制线。

2.测量工程质量控制方法中的高程控制

2.1高程控制网建立

在建设工程开工的前期准备阶段,先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确定施工图纸,再将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水准点高程设为合理的依据,布置不少于三个半永久性水准点,并且水准点的位置要离基坑的边不少于30米的距离,但是在最远的点位不能大于100米,水准点埋设的深度不能够小于1米,将所有高程水准点进行定位设定,并且要有较好的观察位置,不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在当前我国建设工程高程水准点高程控制的方法,都会采用建立两个水准点,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只要再设立一个水准点,就能够应用相关技术准确的进行测量。

2.2地下室高程引测

在当前我国的建筑设计中高层较多,所以都会进行地下室的建设,在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地下室均埋地较深,因此,就需要采用高程的引测方式进行测量。通常情况下,都会在坑基边沿上悬挂靠30厘米到50厘米之间的钢卷尺,并且在钢卷尺的顶端要距离坑基的上边沿1米到2米,便于观测钢卷尺上的刻度;然后在钢卷尺的底端悬挂上1千克到2千克的钓锤,钓锤离坑基底部的距离为25厘米到30厘米左右;最后将钢卷尺悬挂好,将钢尺的身体下滑,知道钢尺的身体不会因为下坠的钓锤重力拉扯下滑之后,开始井下测量。

2.3楼层高程进行传递

地下室施工完成之后,要将水准高程引测转移到建筑物之内。在进行转移的过程中,要对建筑物的自然沉降进行更充分的考虑,要使水准高程同其一起沉降,这样才能够使标高不受到沉降的影响。在楼层施工的过程中,要以+1.00m标高线为起点向上拉通尺,从而引量到施工层相应的钢筋或者模板、地坪上,并做好准确的标志。

4.结语

我国工程测量科技进步很大,发展很快,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们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测量工作的重要性,科学管理,让测量工作更好的为施工质量管理服务,提高施工质量,为业主、为社会建造出优质的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龙剑敏,王增发,洪小康.如何在检测实验室中有效实施与运用质量控制方法[J].大众标准化,2008, (S1).

[2]张玉铭,吴永富.石油勘探地震资料处理质量控制Oil exploration seismic data processing quality control[J].甘肃科技,2007, (02).

[3]李小英,黎明生,黄奕.关于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质量实行外部质量控制的讨论[J]. 四川地质学报,2006, (01).

[4]游泳,王小兰,余海蓉,邵远坤.四川省自动气象站质量控制技术简介[J].四川气象,2007, (02).

第9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工程质量;监理;方法

Abstrac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to improve the practical quality, ensure project construction smoothly, in addition to the need to rely on the technical guid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erfect, also need to strengthen supervision of the project work. Understand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inspection content, grasp the supervision method of engineering quality inspe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inspection supervision.

Key words: hous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method

中图分类号:U415.1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引 言

工程质量检测可分为基本试验、施工试验和竣工工程有关安全、使用功能抽样检测3个部分。基本试验具有法定性,其质量指标、检测方法都有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其方法、程序、设备仪器以及人员素质等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其试验一定要符合相应标准方法的程序及要求,要有复演性,其数据要有可比性。施工试验是施工单位内部质量控制手段,判定质量时要注意技术条件、试验程序和第三方见证,保证其统一性和公正性。竣工抽样试验是确认施工检测的程序、方法、数据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为保证工程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完善提供数据

1.施工前准备阶段的测量监理

1.1复核业主(或规划设计部门) 提供的基准控制点测量成果资料、检查点位、标志、落实控制点保护措施,并在校核的结果上签字确认,方可使用;在施工单位交验桩后,监理工程师应督促其建立施工控制网,若发现问题,施工单位应及时报告监理工作人员,并与业主联系,以尽快采取措施处理。

1.2监理工程师应对照施工单位组织设计中的测量工具种类、型号, 审核施工单位所用的测量仪器(平面定位测量所用的全站仪或GPS 定位仪;竖向传递测量所用的激光铅垂仪、经纬仪等;高程控制和沉降观测方面常采用的水准仪;垂直度观测常采用的经纬仪等)和设备的完好性、精确度及法定计量单位的鉴定证书,确保测量所用仪器符合国家规定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1.3 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中测量控制子系统正常且高质量运行是施工测量零错误的根本保证。在施工测量前,监理工程师应审查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即审查测量机构设置及工作制度、测量人员组成和资质;检查质量控制措施中有关测量工作制度、操作规程、测量记录表格及计算机软件等。

1.4 监理工程师应认真审核施工单位建立的施工测量控制网及结合施工方法编制的施工测量实施方案, 即审核的内容包括施工测量依据和引用规范标准、施工测量控制网布设及精度要求、测量人员及测量仪器配备、轴线定位和标高传递的方法、竖向垂直度的控制、沉降点的设置方法、观测周期与观测方法、竣工测量内容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等。

1.5 监理工程师应核对测量方案与施工图设计之间相对位置的数据,控制点位的贯通性;检查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及分项工程的测量放样数据。

1.6 在施工前,监理工程师应督促业主委托有关资质单位对高层房屋建筑周边环境进行调查观测, 以便对在施工过程中手机到的周边环境变形资料进行分析,作出判断,提出处理意见;同时,还可为施工场地与周边建筑用户发生纠纷时提供科学依据。

1.7 在施工前,监理单位应与业主、施工单位共同在现场对定位依据的建筑物的边、角、中线、标高等具置,进行明确的指定和确认,以防发生差错。起始依据是规划红线和水准点,要根据城市规划局批准的红线图,请测绘院到现场给定起始依据,包括红线桩的桩位(应对红线桩位进行实地校测,以确保桩位无误)和水准点的标高(一般测绘单位至少要提供两个水准点, 并应要求施工单位用往返测法测定其高差),校测无误,并经监理工程师校验后,方允许使用。

2.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监理方法

监理工程师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监理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试验检测内容可以实行不同的监理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见证取样,平行检验,对施工检验进行旁站监督,委托第三方检测。

2.1见证取样

涉及结构安全时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建设部[2002]:21 l号文“关于印发《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的通知”对其检测范围、数量、程序都做了具体规定。文件规定: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试块、承重墙体的砌筑砂浆试块、承重结构的钢筋及连接接头试件、承重墙的砖和混凝土小型砌块、拌制混凝土和砌筑砂浆的水泥、承重结构的混凝土中使用的掺加剂以及地下、屋面、厕浴间使用的防水材料等试块、试件和材料,必须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见证取样和送检的比例不得低于有关技术标准中规定应取样数量的30%。监理机构中的见证人员应具备建筑施工试验知识并取得见证取样证件的专业人员担任,并通知施工单位、检测单位和监督机构等。

2.2平行检验。

“平行检验指项目监理机构利用一定的检查或检测手段.在承包单位自检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比例独立进行检查或检测的活动”。其目的是用以复核施工检验的准确性。根据房建项目特点,平行检验项目主要是测量放线、复核几何尺寸等类的检验。检验可使用监理自有设备,也可使用施工单位的设备由监理独立进行,但必须对平行检验使用的设备予以正常状态的确认。

2.3对施工检验进行旁站监督。

平行检验的频率是有限的,为保证检验的准确性,监理工程师一般应对施工检验进行旁站监督。平行检验和对施工检验进行旁站监督或同步检验应配套进行。根据项目情况,对施工检验进行旁站监督或同步检验可全过程进行,也可部分进行。对房建工程使用功能性的检测如灌水实验、水压实验、汽密性实验、防雷接地、环保检测、智能化测试、电气测试等应采用旁站监督监理。上述测试采用旁站监督监理,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同时便于同施工等多方分析共同解决问题。对施工检验进行旁站监督,记录应采用施工检验记录表,由施工方质检员记录,监理旁站审核现场签字作为有效记录。

2.4委托第三方检测。

房屋建筑工程中有些实验检测项目如涉及结构安全陛能的结构强度(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度、钢结构连接强度、桩基承载力及桩身完整性、幕墙三性实验等),涉及使用功能性的检测(消防榆测、环境检测、防雷检测专项验收等),现场承包单位及监理单位无资质和设备进行检测,应委托第三方检测。当需要由第三方检测时,监理工程师应对第三方检测的质保体系包括检测单位的资质、检测人员的资格、检测设备的检定状况等进行审查,同时对其检测方案进行审批。在检测过程中应重点监督检测环境条件是否符合榆测规程要求,对检测报告应及时跟进搜集,以便及时了解情况果断处理。施工测量监理工作流程测量仪器校核鉴定书及测量人员上岗证书基准控制点交接核验施工测量方案审核建立测量控制网及控制点、检查桩点的稳固可靠复核控制网及控制点对平面内控点的测量放线进行旁站(每层必检)竣工测量资料复核及移交。

3.总结

本文仅就房屋建筑丁程监理丁作中出现的同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给出了监理工作实施中的具体策略。监理工作对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在工程监理还处在初级阶段,随着监理机制和制度的完善,监理队伍的逐渐壮大,监理工程师素质的不断提高,我们的房屋建筑施工的监理工作将会为房屋的质量保证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地基工程

0 引言

近些年,很多工程质量事故经常发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作为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科学保证,显现了工程质量检测的科学主导性作用。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遵循科学的程序,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测测试,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进行补救,切实保障建筑物的安全与稳定。

1 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

1.1 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检测

1.1.1 地基。地基基础工程测试的目的是为工程设计提供标准,为工程安全提供保障。

改良地基以及天然地基的测试方法重要的有剪切试验、载荷试验、动力测试、初探实验等。检测要点有:①预压改良地基的质量检测要点。塑料排水带的性能指标要保证设计的要求规格;进行渗透性试验和颗粒分析,确保不同来源的砂料的渗透系数、含泥量等满足设计要求;地基在进行预压前和预压后,应选取适量的地基土进行室内土工和剪切试验,以检验处理效果;在加载预压期间,每天应及时的监控加载速度、边桩位移及竖向变形等,确保地基的稳定。②换填垫层地基的质量检测要求。需要分开检验垫层的质量;对不同土质垫层形成的换填地基应该选用合适的检测方法。

一般采用钻孔取芯试验、静载荷试验及触探试验对地基进行测试。检测要求有:①砂石桩复合地基的质量检测要求。施工后一段时间,抽查检测砂石桩的处理效果;可采用静力触探、标准贯入、原位测试的方法测试桩间土的挤密质量。②振冲桩复合地基的质量检测要点。施工结束后要隔一定的时间,可采用单桩载荷试验对振冲桩的质量进行检测;对于场地复杂或是重要的工程,应检测复合地基的处理效果。

1.1.2 桩基工程。检测办法主要有:①单桩竖向承载力试验。应结合技术、经验和慢速静载荷加载试验法,来确定桩的竖向承载力。检测要点有:在相同条件下,试桩的数量应大于3根;应采用油压千斤顶加载;基准桩与压重平台支座、试桩之间的中心距应符合相关规定;制作的试桩应符合要求;加载方式选择慢速维持载荷法;测读桩沉降量的时间间隔应把握好;严格按照要求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②基桩高变动力检测。现场检测要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检测之前需对电源、传感器、仪器、设定参数等进行检查,确保无误;锤击设备选用自由落锤时,应保证最大锤击落距小于3mm;如果只需检测桩身的结构完整性,可降低落距,减轻锤重。③混凝土灌注桩终孔持力层的检验。检验技术重点:人工挖孔桩终孔时,应按照设计要求对孔走向、表面岩状及桩端持力层进行检验;采用原位载荷试验测得的结果,并结合实践经验和桩基设计要求,对桩孔孔底土层的承载力进行复验。

1.1.3 地下结构施工监测。①结构内力监测。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内力测试,主要是通过在支护结构构件主筋上布置钢筋应力计,以监控支护结构的应力变化。②支护结构的侧向变形观测。采用测斜仪可以测量不同深度支护结构及土体的侧向变形程度。③地下水位监测。平常采用布井对地下水位进行监测,根据观测结果,对降水设计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

1.2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检测

1.2.1 结构混凝土强度非破损检测。通常采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的强度。检测技术要点:①检测前要详细了解被检测对象的相关情况;②在构件及混凝土上选取试样并布置测区;③依次测量回弹值和碳化深度;④数据处理和分析。

1.2.2 混凝土内部检验。混凝土的内部情况主要是混凝土材料的问题,多是由于施工大意、技术管理不到位等造成违章操作、错误配料引起的。利用超声波进行缺陷检测,也可以探明缺陷存在的位置,准确的发现问题并进行补救。检测方法有:钻孔对测法、直角传播法、直接穿透法和单面平测法。

1.2.3 混凝土中钢筋的质量检测。①钢筋锈蚀的检测。钢筋发生锈蚀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也可采用半电池检测法,利用测量电位以及钢筋锈蚀程度间建立的关系,判别钢筋的锈蚀程度。②钢筋位置的检测。钢筋混凝土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钢筋位置检测仪作为一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可以准确的测定钢筋混凝土中钢筋的位置以及保护层厚度,保证其稳定性。

1.3 砌体结构工程检测

1.3.1 原位轴压法检测砖砌体的抗压强度。检测要点:①测点上开凿的水平槽孔应对齐,尺寸符合相关规定;②测试时应注意分级加载;③试验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④试验过程当中,要记录各级载荷下的测点位置及油压表读数,并且注意观察裂缝的变化情况。

1.3.2 原位单剪法测定砌体的抗剪强度。测验方法:①布置的测区及测点;②使用小工具在选定的墙体上加工切口,现浇钢筋混凝土传力件;③测量要测灰缝的受剪面尺寸,测量结果精确至mm;④按照要求安装测试仪表及千斤顶;⑤均匀、缓慢的加载水平载荷,一直到试件破坏;⑥试验结束以后,检查砌体砌筑质量和剪切面的破坏状况,作好记录,进行分析。

1.3.3 筒压法检测普通砖砌体的砂浆强度。测试要点:①从每一个测区上凿取一定量的砂浆样品并进行编号;②要将样品粉碎,烘干冷却;③制备试样;④并对试样进行处理、分析。

第11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工程质量;材料检测

1.加强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的重要性

材料贯穿整个工程建设,因为土木建筑工程成本的30%~50%是材料,工程要想降低工程造价必须要使用新材料,很多工程质量问题无一不与材料有关,因此工程质量的也必须从材料入手。新型的建筑材料包括的范围很广,有保温材料、隔热材料、高强材料等都属于新型材料。在生态建材发展的重点方面,国内外不少研究者关注环保和生态平衡理论设计制造的新型建筑材料,从宏观来看,中国发展生态建材现阶段的重点放存引入资源和环境意识,采用高新技术对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建筑材料进行环境协调化改造,尽快改善建材工业对资源能源的浪费和处理污染环境的状况。建筑材料长期承受风吹、日晒、雨淋、磨损、腐蚀等,性能会逐渐变化,建筑材料的合理选用至关重要,首先应当安全、经久耐用。建筑材料用量很大,直接影响到T程的造价,通常建材费用占工程总造价的一半以上,因此在考虑技术性能时,必须兼顾经济性。生态建材与其它新型建材在概念上的卡要不同在于生态建材是一个系统工程的概念,不能只看生产或使用过程中的某一个环节,对材料环境协调性的评价取决于所考察的区间或所设定的边界。

2.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的内容与方法

2.1检测项目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建筑材料在进场之前,必须做一系列的检测试验,试验过关之后,才能够被批准进场。建筑工程中一些基础的材料,比如水泥,在施工时,应该接受凝结时间、强度、安定性等检测项目的检验试验;如果是高新材料,那么还要增加其他的检测项目。只有当建筑材料各项检测项目的检查结果符合国家和当地的标准时,才能够予以使用。

2.2样本抽取

由于建筑材料过多,所以不能够一一进行检测试验,只能够抽取其中的一小部分作为检验试验对象。为了保证检验试验的准确性,样本的抽取应该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一般来说,对一批材料进行样本抽取,需要从材料的不同部位来进行广泛的取样。在抽取样本的过程中要注意,要保证一定数量的样本,切不可使抽取的样本太少。

2.3环境问题

一些建筑材料,比如水泥,很容易受湿度、温度等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对这些建筑材料进行检测试验时,需要严格地控制检测环境,必须使检测环境的各项指标都满足要求,这样才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2.4加荷速度

在检测环境温度一般的情况下,如果在检测建筑材料的力学相关性能时,加荷速度达到了某个值,那么加荷速度就会影响建筑材料的检测过程,使得测出来的材料强度比材料本身强度要高。所以,在检测试验建筑材料时,一定要严加控制加荷速度均匀度。如果试件在检测的时候出现被破坏情况或者产生变形,那么就要马上停止检测,先调试好测试机械,再进行试件荷载值检测。

2.5误差问题

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出现一定的误差是允许的,但是这个误差不能够超出一定的范围。在建筑材料的检测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几种误差。

比如在进行同一组试件测试时,会出现一定的误差,如果误差太大,超出了一定的范围,那么就要进行重新试验和检测。比如,当同一个样品被分割成多个部分进行试样时,那么得到的结果之间也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这种误差被称之为平行误差。比如,对同一种材料,当把他们放在不同试验设备下进行检测时,不同的试验设备对材料测出来的结果也是不相同的,这种误差被称之为对比试验误差。如果误差不是很大,那么就没很大的关系;如果误差较大,那么检测人员应该仔细分析出现误差的原因,然后加以改进。

2.6数据处理

因为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试验时,测试的结果分布较分散,所以检测人员要学会从这些杂乱的数据中挑选出一些比较合理的数据,然后舍弃一些不合理的数据,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于最终得出的数据统计结果,如果对数据没有进行具体的特别要求,那么就可以根据“四舍六入五单双”规则进行统计计算,然后再按规定保留有效位数。如果对数据有特定的要求,那么在数据统计计算过程中,就要按照规则和要求来进行。

在进行建筑材料检测试验时,检测人员一定要注意以上几个环节中容易出错的地方,然后做好每一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够防止建筑材料在检测试验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

3.建筑材料质量的控制措施

3.1严格检查建筑材料三证

为了控制以上材料配件的质量,严把材料进场检验关是一个重要措施。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器具和设备必须具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或设计要求。进场时应做检查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核查确认。实行生产许可证和安全认证的制度的产品,应有许可证编号和安全认证标志 实行生产许可证和安全认证的制度的产品,在选购前需对产品的生产许可证及安全认证标志原件进行核查,以防复印件伪造,同类产品不同型号不同规格产品要分别核查每个品种的证件,以防冒名顶替以一代十。招标或采购技术要求,产品样品、投标书、合同等重要文件资料要专人妥善保管,甲方工地代表或监理工程师要全面掌握这些资料,货到工地后依据资料核查验收,对产品的型号、规格、性能指标、产地、数量、外观质量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者不许接收.重要的设备、产品,需要特别关注的产品在设备产品加工生产过程中,需要甲方去现场核查监督生产过程。这项工作是甲方工地容易脱节,建设单位材料部门或合同管理部门整个操作过程没有及时通报给监理工程师,资料也没有给监理工程师复印,有时货到现场后没有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材料部门或工地直接将材料接受,都会造成材料进场把关不严。加热管管材生产企业应向设计、安装和建设单位提交下列文件:国家授权机构提供的有效期内的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检验报告,产品合格证,有特殊要求的管材,厂家应提供相应说明书。

3.2必要的强制性检测

为了保证结构安全.治理质量通病,禁堵伪劣材料用于工程,根据设计要求,或规范要求,或主管部门规定.需要进行项目检测。目前一些地区质量检测站常规检测项目有:主体结构(梁、板、柱 标号及钢筋数量检测.竣工后房屋空气质量状况检测,钢筋抽样检测,混凝土试块检测,加气块两项性能(外观质量及强度检测(非必检测项目),瓷砖性能检测,铝合金门窗三性检测等,这些项目都是强制性要求必须检测的项目。

4.结束语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其质量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因此,在建筑材料进场之前,一定要做好建筑材料的检测试验工作。在建筑材料检测试验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检测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建筑材料在检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才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从而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富年.常用建筑材料检验项目及试验数据处理[J].材料分析,2005.

第1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检测;重要性;质量;策略

改革开放使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也随之水涨船高,城市建设必须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变化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功能化的同时也要提升建筑的质量。然而,仅靠参建单位的重视是无法保证建筑质量的,必须严格把关每个细节,这就要求每个参建人员都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形成自下而上的严密的质量防控体系。建筑材料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的核心部分,对建设项目的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实际施工时,必须严把建筑材料检测关。

1、建筑材料检测的方法及重要性

建筑材料检测是评定和控制建筑材料质量的基础方法及必要手段,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建筑业的飞速发展,而监管力度未能跟上,为许多劣质建筑的出现创造了机会,导致安全问题频发。鉴于此,政府迅速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检测技术和水平的同时详细规范了建筑材料检测项目以及建筑材料取样过程,这对有效提高建筑材料检测报告合理性和准确性提供了基础。建筑材料检测为建材科研、技术开发、企业生产以及建筑工程施工等各个方面提供了质量保证,其重要性已逐渐凸现。

外观检测、有损以及无损检测是根据检测方式的不同所划分的三个检测类别。外观检测即可以直观的看出来的建材型号、规格、种类、状态、尺寸,及是否存在外观磨损等明显的质量问题;有损检测,顾名思义,由于需要深入检测建材的力学性能、化学成分、内部结构、抗压防震性,而这些必须借助实验设备和仪器完成,因此会对建筑物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相对的,无损检测技术,是在不破坏混凝土结构和构件的情况下,运用化学方法,如激光、射线等,直接在建筑物上测试,推定混凝土强度及检测建筑物的缺陷。它既适用于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质量的监控,也适用于工程的竣工验收和建筑物使用期间混凝土质量的检定。

2、目前建筑材料检测存在的问题

2.1加强质量检测重要性的认识

只要建筑工程动工,首先需要的就是建筑材料,必须从第一天起就严抓建材质量关,从源头上保证建筑竣工时的质量。许多建筑公司一味的追求进度或利益,没有清醒的认识到建材质量检测的重要性,对工程质量控制采取得过且过的态度,只核对建材数量而忽视质量的检验,导致建材中混入了次品,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2.2提升人员素质

虽然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过程主要靠专业的精密仪器来完成,但仪器毕竟是死的,后续的记录、鉴定、审核过程必须由专业人员完成。检测人员是否具有丰富的工程学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影响着检测质量的专业性、准确性,除此之外,更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检测人员是否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素质,是否能够实事求是的做出客观评价。但是,调查发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建材检测出现较大偏差,究其原因,大多数是由于检测人员缺乏专业化背景、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缺乏职业道德所致。

2.3送检过程有待改进

现阶段,国内建筑材料检测主要是施工单位根据建筑材料的送检批次和取样要求进行取样后送检。这种检测方法存在诸多弊端,首先,耗时长,这就可能使材料性能发生改变;其次,建材的耗费量大,流通性强,使送检样品和施工现场所用建材相对独立,而检测单位仅仅对送检样品结果负责,导致了建材实际质量和检测结果脱节。这种脱节无形中增加了质量安全隐患,亟需有效改进。

3、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检测与控制措施

3.1建材进场前检测及进场后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材料进场前,有关部门会出具检测文件,其中包含一系列信息,如:建材数量、尺寸、外观、形态、结构、质量证明、出厂日期等。建材进场进行复验时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仔细核对,如果各种指标不一致,并且有关规范允许该类建材取样双倍复检,则施工单位必须在监理单位到场情况下,按照相关规范双倍取样重新检测,检测合格后才能进场使用。但是,对于检测未通过或者未经检验的相关材料和设备,必须禁止使用,并在多方见证下就地封存,同时,告知质量监督人员已进行规范化处理。

材料检查合格进场后,需要认真查验材料进场复验频次、数量、报告结果等是否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如果发现问题,则及时下达监督文书,以对工程质量进行及时准确跟踪,并记录责任单位的不良行为。如果该材料不存在任何问题,才能按照有关规定有序摆放,以保持日后使用时材料仍具有最佳性能。

3.2加强检测人员专业能力

检测人员的从业素质和从业水平直接决定着实验室的水平,因此检测机构必须按照有关标准并结合实际情况配备适量的检测人员,切忌人浮于事的情况出现。并应该对检测人员进行一段时间的考察,然后结合其自身实际情况给予培训,提高其专业检测知识和专业检测能力,提高检测质量。因此,实验室骨干人才的评定,首先要考虑其在岗位上所做贡献,即在质量检测工作中提供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再结合其教育程度、从业经验、实践能力、职业道德素养进行综合性评估。

实验室应实行责任到人制,明确规定各步骤的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实验室中,从技术人员到管理、监督人员,对其任职资格与条件均应进行明确规定,并给予定期的培训、考核和认可。此外,还应对工作人员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其职业道德素养,为廉政作风打好基础。除此之外,还需建立和健全各类人员的定期考核制度,坚持持证上岗,使人员素质与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3.3加强建立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检测系统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建材质量检测系统实现了检测数据、报告等的实时共享,这为保证工程建筑质量提供了准确依据。建筑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和不合格的检测数据能第一时间传达至有关部门,及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损失。检测数据通过检测系统传递给有关部门,能够实现多部门数据的有机共享,有效提升质量监督管理的权威性和科学性。

3.4建筑材料检测试验误差的控制

第13篇

Abstrac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teaching of construction measurem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equipment and training venues, this paper improved the theory teaching, practice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methods in the future teaching, proposed that we not only should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students, but also should improve their skills and use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doubl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关键词: 建筑工程测量;存在弊端;教学方法

Key words: construction measurement;drawbacks;teaching methods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5-0269-01

0引言

建筑工程测量在高职院校的建筑工程专业中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基础课,应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建筑物的定位、放线、抄平及地形测量等的职业能力。对于原理性较强、需要理解和计算的内容,在采用传统教学的同时,结合课件讲课的教学方法,便于学生紧随教师思路积极思考,掌握知识。对于基础理论性的内容,采用直观性强、条理分明的多媒体现代教学。对于操作性较强的内容,采用多媒体视频演示和现场演示相结合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掌握测量操作的要领,提高学生们的专业技能。

1建筑工程测量教学中的弊端

1.1 采用教材的内容比较陈旧在高校目前采用的建筑工程测量的教材的内容比较陈旧、规范较落后,只注重与理论内容的讲述,而对于实训内容比较忽视。现实当中教材的内容重点仍以学习光学测量仪器为主的方法,对于先进、精密的测量仪器只做一些表面上的介绍,看不到具体的实例,这样按照教材内容安排远远达不到目前工程测量发展的要求。

1.2 采用落后的教学仪器学校用于教学采购的测量仪器比较古老,而且在数量上有一定程度的限度,很难满足实训教学的需求。多个学生使用一台测量仪器,而且初学者的水平不高,在使用的过程当中难免不能严格按照仪器的正确操作程序进行,结果可能导致测量仪器经常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所以对测量仪器要进行修理、校正,即使修理好,仪器的精度也达不到起始的准确度。

1.3 实验场地不确定好多学校里面没有已知的测量实训点,在说测量实训时场地很难固定,就是代课教师在自己的校园里根据当地的地形定出一些自由点让学生来观测。在学生完成测量实训以后,对于测量数据的真实性教师很难判断进行测量检核;又因为测量实训场地的不确定,就会使哪些不认真学习的学生,为了不要返工而进行重测的这个问题,就进行测量数据的刻意修改,直到满足要求为止。因此,一些学生在做实训时就提问一些的实质的问题,咱们进行这样的观测对不对都不能判断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2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方法的改进

建筑工程测量的教学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和测量实训两个主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建筑工程测量的理论是教学的基础,而实训是教学的体现形式;实训过程是对所学的理论基础知识的综合体现,也是分析是否对测量仪器操作技能掌握的方法。

2.1 理论教学的改进在建筑工程测量的理论教学过程中,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课堂理论讲授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学手段不能一味的以板书为主,要适当的采用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改善提高课堂的教学环境。在课件中可以插入一些相关的工程实例,根据个人在实际工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多方面的分析最后采取不同的途径告诉学生,让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在讲测量仪器时,一方面可以把测量仪器带到教室现场观摩;另一方面由于在室外进行实训演示时学生在外容易分心、再加之过程比较烦长,对一些示范操作过程看得不是太清等问题,也可以从不同的地方收集一些视频,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在现代化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各种测量仪器操作过程以及程序采用的新型标准,在实际操作中要重点指出多数学生容易轻视甚至出错的地方,就可以增强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2.2 实践内容的改进目前社会测量仪器的种类越来越多,发展速度及其之快,但是用于学校的教学仪器的型号非常落后,教学仪器的使用永远跟不上生产的步伐;再说绝大多数院校的教学经费比较短缺,购置的程序非常繁杂,没有足够的资金采购各种用于教学的实训仪器,更谈不上新型的型号。

在实训教学上要重点突出,合理分配。对于实训的操作环节要重点加强,达到实训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关键所在,为了达到高职学院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教学的实践部分几乎达到50%比例。最终培养学生能力的高低是通过实践教学的效率来直接体现的。在实训教学中,提高效率是实践教学达到目的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测量实训是重点之一。测量之前首先对仪器要仔细检校,才能进行教学实训,学生在实训之前必须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通过外业施测的各个程序来进行实地观察、收集数据,在按照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内业整理,并认真仔细的进行检核,只有一切满足精度要求之后才能进行测图或定位放线的施工测量。

2.3 考核方式的改进学校的考核方式包含理论和技能两种方式。考核不过是手段,目的是要求学生怎样在现实的实际问题中利用所学的知识来处理。考核的理论部分多采用试卷出一些题目进行。这种考核方式注重书本知识,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就能得到理想的成绩,但不能在实际操作中灵活体现。技能考试结合拟定的具体项目,每个学生单独进行,根据测量结果的精度和所用时间评判成绩,突出了技能培养,提高每个学生的动手能力。最后,根据学生两方面的完成状态在做综合的考评。

3结语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作为建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教师在工程上根据实际的需要总结出主次得当的教学方法。本文从现阶段建筑工程测量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弊端做了初步的分析,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提出了一定的措施和方法。实际教学过程中,既要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水平,又要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采用理论与实践双重结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靳海亮.工程测量学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5,(9).

第1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变形测量;沉降监测

Abstract: combining the decoration engineering, foundation pit deformation and settle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urvey, the importance of the sectional works, select the appropriate observation apparatus and the correct measurement technique, exploring the feasible measurement plan,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The construction survey; Deformation measurement; Subsidence monitoring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工程测量中必定会涉及到装饰工程施工测量,而对于大型项目来说,基坑的变形监测以及基础沉降监测是必不可少,而这些测量项目的准确测量将为工程施工提高施工精度以及为安全施工带来保障,鉴于此重要性,下面将分别对这三个测量分项目进行探讨。

装饰工程施工测量

2.1轴线的恢复和引测

轴线恢复前对每条轴线的相对距离、角度进行校核,方法为:用钢卷尺直接丈量距离,用经纬仪测量轴线、轴线控制线之间的角度。在施工中被砂浆覆盖和因为时间久而模糊的轴线、轴线控制线,需把面层的附着物清理干净,用墨线重新弹出。用于隔墙的平面位置控制。柱立面的轴线由恢复后的轴线进行引测,并弹出墨线用红油漆标识。根据恢复后的轴线及图纸上隔墙线与轴线的关系依次放出各楼层的隔墙线,用墨线弹出。

2.2标高的抄测

对于楼层建筑+1.000m标高线抄测前应先校测结构施工从首层传递在电梯井内壁的标高控制点,当较差小于3mm时,取其平均标高引测水平线。楼层建筑+1.000m标高线抄测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采用水准仪、塔尺抄测标高,各标高点之间用墨线连接并用红油漆标明标高数据。

2.3建筑外立面控制测量

(1)对于建筑外轮廓线测量应当依据设计图纸标定的建筑结构各轴线与外墙尺寸的关系,选好基准控制层,分别用经纬仪的水平度盘和竖直度盘确定出控制幕墙内径周长的处于同一垂直面的矩形基准点控制网及其连线的距离,基准点之间的垂直误差控制在直径为5mm的投影范围内,基准点连线的直接距离误差不大于3mm。以矩形基准控制网为基准测放出结构外轮廓线。

(2)建筑高度、水平度、铅垂线测量采用水准仪以首层±0.000m标高为基准,测出各楼层周长边的平整度,用水平尺、光学水准仪测出各转接件的横向和纵向水平度,在楼层外立面处分层固定悬挂20kg重捶的50m钢卷尺,静止后用等高法分别测量,算出各楼层的实际标高和建筑结构实际总高度,高度标志用油漆记录在立柱或剪力墙的同一位置处,在幕墙安装完毕之前,此高度标志必须予以保护不被消除破坏,标高测量误差:层与层之间≤±3mm。铅垂方向用铅垂仪在基准轴的位置投射铅垂线,测出楼板的出入误差,并确定控制线。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变形监测准确性是确保基坑支护安全的重要技术保障,尤其是对于工程基坑开挖面积较大,基坑所处的地质条件差,全部在淤泥层位置,基坑开挖后护壁的稳定性直接影响施工的安全和进度,所以基坑监测是本工程的一个关键点。

基坑开挖后必须委托有资质的专业队伍根据相应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制定系统的监测方案。要求监测的项目见表1所示。土方开挖期间必须严格进行基坑及工程桩变形监测,及时将监测结果上报有关单位,做到信息化施工。基坑支护施工前应测得稳定的初始值,不少于两次。各项监测工作的时间间隔根据施工进度确定。在开挖卸载急剧阶段,每段观测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其余情况5~7天。地下室结构施工期间每7天观测1次。雨天或有异常情况时应加密观侧。

沉降观测方案

4.1沉降基准点布设

沉降基准点是沉降观测的依据,每项工程应有3个稳定可靠的基准点,并每半年校核一次,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布设的沉降基准点与观测点的距离不宜太远,以有效地确保足够的观测精度;沉降基准点须埋设在建筑物的压力传播范围以外,距离建筑物基坑边线不小于2倍基坑深度。

4.2基准点的埋设及测量

沉降观测基准点采用测量高程控制网埋设的4个高程控制点。基准点高程的校测:基准点使用前,使用蔡司Dini10电子水准仪从业主提供的水准基点与场区内4个高程基准点联测,经平差计算后的4个高程基准点高程数据作为本工程沉降观测的基准点高程。沉降观测基准点布设附合路线,其主要技术要求和测法应符合表2规定。

4.3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依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的要求,沉降观测点布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布置在变形明显而又有代表性的部位;稳固可靠、便于保存、不影响施工及建筑物的使用和美观;避开落水管、窗台、配电盘及临时构筑物;承重墙可沿墙的长度每隔8至12m左右设置一个观测点,在转角处、纵横墙连接处、沉降缝两侧也应设置观测点;框架式结构的建筑物应在柱基上设置观测点。

4.4埋点方法

为了便于观测及长期保存,观测点采用暗藏式。埋设时用φ32的电锤在设计位置打孔,将直径28mm、长度12cm的预埋件放入孔内,周围用环氧树脂填充使牢固。观测时将活动标志旋紧,测毕取出,盖好保护盖。这样既不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又起到保护标志的作用。

4.5沉降观测点的布置

沉降观测点的设置位置、数量通过有关单位共同商讨确定。对于沉降点的观测同样有相应的技术要求,笔者总结如下:

(1)观测仪器采用精密电子水准仪及与其配套铟瓦条码尺。该仪器相对于光学精密水准仪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精度高。该仪器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误差为0.3mm;自动化程度高。该仪器采用CCD测量传感器自动测量条码尺,自动显示与记录标尺读数和视距,对观测数据进行自动平差并能够与计算机进行数据通讯。它取代了观测员肉眼观测、人工记录、计算,消除了读数误差,提高了作业速度。

(2)观测方法。沉降观测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要求,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观测过程中应做到:主要观测人员固定、仪器及附属设备固定、安置的镜位固定、观测方法及程序固定。沉降观测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视线高度按表3要求进行.

4.6观测中注意事项

观测前30分钟,晴天应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下,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的三脚架时,应使其中两脚架与水准路线的方向平行,第三脚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侧与右侧;水准仪圆水准器应严格置平;除路线转弯处外,每一测站上仪器与前后视标尺的三个位置应接近一条直线。

沉降观测点埋设完毕并稳定后,连续往返观测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沉降观测点的初始值;荷载变化期间的观测周期要求:施工期间地下室每层观测一次,地上部分每两层观测一次;基础周围大量积水、挖方、降水及暴雨后应观测;出现不均匀沉降时,根据情况增加观测次数;结构封顶至工程竣工,观测周期按下列要求进行:均匀沉降且连续三个月内月平均沉降量不超过1mm时,每三个月观测一次;连续两次每三个月平均沉降量不超过2mm时,每六个月观测一次;外界发生剧烈变化时应及时观测;交工前观测一次;竣工后,第一年观测2次,以后根据实际情况及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的要求来决定观测次数。直至建筑物达到基本稳定(1mm/100d)时,停止观测。

4.7沉降资料的提交

沉降观测点埋设完毕并稳定后,连续观测两次,取平均值作为沉降观测点的初始值,并提供首次技术报告。技术报告包括作业说明;沉降观测记录;基准点与沉降观测点位布置图。正常观测过程中,每观测一次,提供作业说明、沉降观测记录、时间-荷载-沉降量曲线图。沉降观测工作完成(作业终止)后,提供汇总分析报告。技术报告应包括基准点与沉降观测点位布置图、沉降数据技术分析、沉降观测记录、时间-荷载-沉降量曲线图。

结论

文章结针对装饰工程、基坑的变形监测以及基础沉降监测实践,提出这些测量项目具体可行的测量方案,旨在能为工程施工提高施工精度以及为安全施工带来保障。

参考文献:

[1] 桑希龙,师景森,肖宇峰,等.基坑变形监测中的观测精度及其适用性分析[J].工业建筑,2011,28(07):118~119.

[2] 区焱彬,王修春.广州棋院基坑变形分析[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0,27(05):31~33.

第15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一、水利工程施工的特点

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除了传统土木工程的施工特征之外,还具有其自身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水利工程具有泄水、蓄水和挡水的作用,因此,在抗裂、抗冻、耐磨、抗冲、防渗、承压和稳定等方面都改设置相应的技术规范,在施工的过程中,使用专门措施保障施工质量。

2、水利工程施工的地质,多具有十分复杂的地理情况,例如,位于沿海和河道地区,如果没有对地基进行妥善处理,会对水利工程带来十分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应该对水利工程进行有效的处理地基措施,以免对未来带来隐患。

3、水利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应该在枯水期进行施工,一些工程因为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应该使用适当的措施,对温度进行控制,提高施工的质量水平,制定适宜的施工计划,对施工过程中过的防洪等问题进行解决,使安全性得到提高。 

二、加强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工程质量是国家经济、技术水平的体现,是一个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管理制度等,均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工程质量的优劣不但会影响建筑物的寿命和效益,而且会影响改建和维修的费用,更严重的是一旦失事,对国民经济及生命财产会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水利工程施工必须保证施工质量。工程项目建成后,如发现质量问题再去补救,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 

三、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材料问题

有关工作人员在进行采购工程材料的时候,没有做严格把关,有关工程的材料问题是不能够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2、技术力量不够,并且业务水平低

一些设计或者监理的工作基本上都是上级业务单位来做,基层的技术人员以为有靠山,就容易产生了惰性的思想,也导致了总体的技术水平迟迟徘徊不前,甚至还出现了下滑的趋势。水利工程的修建,没有主观上的能动性,也缺乏技术上的创新和灵活性,生搬硬套,教条主义,从而使得一些水利工程的设计不够合理,工程建筑物也没有艺术性可言。

3、施工方法以及过程的不规范

目前部分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施工缺乏合理的技术手段,缺乏对于施工环境问题的综合考虑,没有能够充分考虑到施工过程中技术、效益、组织、管理等多个因素的结合;在具体的施工方案上缺乏对于对于水利工程设施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的考虑,缺乏对经济、安全以及功能方面的综合考虑与实际分析。 

4、施工单位常常出现抢工期赶进度不讲质量的现象

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抢进度,对一些重要工序不够重视,敷衍了事。如仓面清理不彻底;凿毛程度不能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少铺或漏铺砂浆;为图省事在混凝土水平施工缝面不设键槽,结果在灌浆或蓄水时,沿施工缝面出现漏浆或渗漏水等现象,导致达不到施工质量要求。 

5、质量意识薄弱 

迫于工程进度的压力,少数施工单位为了避免由于工期延误引起业主提出索赔,重进度轻质量,致使一些水利工程项目没能认真执行工程项目招标制、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质量终身制。 

6、监理市场不规范

监理队伍少,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部分人员无证上岗,工作责任心不强;监理市场不规范监理单位存在“一条龙”、“同体监理”、“自行监理”现象,监理成“兼理”;监理工作不到位,工作深度和广度不够,质量能力不强,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四、水利施工管理的改进措施  

1、严把材料的质量关 

质检员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为利所动。对每一批进场材料均遵循严格的报验制度,抽样送检,检验合格后才允许使用,对关系到结构安全和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关键材料,必须采取抽检和普检相结合的原则,确保用材质量。如今,一些小水泥厂、小型炼钢厂生产的劣质产品充斥建筑市场,这些材料一旦用于建筑结构中,就会存在质量隐患,甚至导致“豆腐渣”工程。为此,必须把好进场材料质量关,消除材料质量隐患。 

2、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质检人员专业素质和技术装备水平

每个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专业素质对工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加强项目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提高员工技术业务素质对于保证工程的质量至关重要。因此,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对现场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进行考核。在施工过程中要强化了在岗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必要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能和安全操作水平的同时,也要促进员工安全意识培养和提高,确保安全施工,促进工程质量和进度,减少工程事故发生。 

3、资金投入要充足

充足的资金投入是确保水利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保障。对于投资要进行统一的管理,专款要专用,这样一来,可以避免水利工程建设资金被他人擅自挪用。因此,必须对资金进行合理的控制,结合所签订的合同要求、进度等进行分期付款。对于水利工程质量不合格的或者是在施工之后违反相关的施工条款,建设单位可以拒付钱款。在施工阶段中,施工单位要采用合理的对策来降低工程造价,只有这样,才可以大大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 

4、完善各项制度,规范施工秩序 施工人员在工现场施工时,要学习有施工技术标准和有关规范,要把员工们的思想统一起来,提高他们的认识,要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好人员的职责,权力,奖惩措施以及例会制度等等,制定好的制度要坚决执行,定期召开各种例会,让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了解各工段的施工情况,明确施工人员的职责和权力,规范施工秩序,经常组织施工人员轮流学习新方法,新工艺,形成程序化,规范化作业,为工程的顺利施工保驾护航。 

5、加强监理工作,规范管理。

在项目工程还为开工时,监理单位就要把项目监理机构及其监理人员书面告知项目法人和被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全面履行监理合同约定的监理单位职责,开工、停工、返工、复工、质量缺陷处理等有关指令,签署监理文件,协调项目法人、施工、材料设备供应、质量检测等有关各方之间的关系。工程一旦开工,原则上是不允许更换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如果一定要换,也必须先征求该项目的法人代表和水务局同意后才可以更换项目总监理工程师。 

6、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从多年的工作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出,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可以知道施工管理,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在施工中遇到质量问题,做到了有章可循,因此,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对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尤为关键。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的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从措施、制度、组织等各个方面着手,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保障体系,从管理层面加强对工程质量监督与监控,只有这样,工程质量才能有切实、有力的制度保障 。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也明显加快,为保障水利工程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和形势的持续稳定,就必须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同时,由于水利工程项目涉及到建设点多、面广、量大以及工作难度较大,致使因为质量问题而导致的水利工程事故常有发生,这给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埋下了安全隐患,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了重大损失。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