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婴幼儿护理知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家庭式护理;优质护理;儿科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03―01
优质护理服务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自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开展以来,护理事业发展成效显著。但护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仍然需要探索,因此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提出: “十二五”时期要继续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各级各类医院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全程规范化护理服务。优质护理的实施要因人而异,因不同科室而异。对于儿科病房来说,因患者的特殊性,其护理模式和护理方法也有一定的特殊性,而贯彻家庭式护理是儿科病房优质护理的有效途径之一。我院儿科自2011年起在优质护理中实行家庭式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 儿科家庭式护理
儿科家庭式护理首先要组建由护理人员、患儿及家属组成的家庭式护理单元,自患儿入院之日起,由专门的护理人员,向患儿及家属(主要是家属)传授针对患儿病情的护理知识,提供专业的支持,教会一些简单的护理常识和护理手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使得患儿及家属参与到医疗过程中,全方位促进患儿尽早康复。护理人员对每一位患儿的病情、家属的情况做出准确的评估,制定出详细的个性化计划和实施方案。在护理计划实施过程中,采用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方式,对影响护理质量的问题进行持续改进,服务于患儿家庭式护理单元。比如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手册、定期或不定期主办情景式家长课堂、小型护理知识讲座等等。同时,责任护士及护士长要深入病房,不断收集患儿及家属的护理需求,对需求集中的问题及时形成解决方案。
2 将家庭式护理融入优质护理
2.1 儿科患者的特殊性 儿科的病人,年龄都是14岁以下,年龄小,表达能力较差或没有什么表达能力,其对自身病情的理解有限,对医院的医疗制度和管理制度缺乏了解。因此优质护理在儿科方面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2 对护理人员的要求 首先,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是开展家庭式护理的基石,可以称之为专业技术护理,而人文知识是开启家庭式护理的钥匙,是人文护理的基础。人文护理是指具备良好人文素质的护理人员对护理对象进行的具有人文关怀的护理,其本质是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表现为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权力和需求、人格和尊严的关注[1]。人文护理确立了以人为本服务理念,强调人格力量、道德水平和工作作风等非技术因素对护理工作的影响,通过言谈举止传递护理人员的宽容、爱心、理解与同情心,形成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激发和调动患儿及其家属积极性,感召患儿及家属产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配合护理及治疗工作。其次,在家庭式护理中,对护理人员的有效沟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有效的护患沟通则是建立和谐护患、医患关系的前提。护患沟通,是对医学理解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是为患者的健康需要而进行的,它使护患双方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有助于医务人员调整自己或患者的医学观念,也有助于医患相互正确理解对方,协调关系,保证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2]。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实现整体护理的基础, 是贯彻医学人文精神的需要, 能够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满足病人的全方位需求[3]。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求护理人员从细节做起,运用精神医患互动中的移情和反移情、情感领域内的共情等,帮助病人建立或恢复心理防御机制,帮助患儿及家属改变焦虑、抑郁、敏感、易怒等负性心理与行为。应用语言及肢体语言交流等沟通元素, 通过学会倾听和接触把握患儿及家属的反馈, 建立护患双方的互信机制。例如,我们要求护理人员记住患儿的姓名,而不是以床号代替。
2.3 对家长的要求 根据患儿及家长不同的文化水平,采取不同的家庭式护理教育方法,选择合适的护理补偿措施,首先应当对患儿及家属的文化、经济、心理以及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患儿及家属的治疗性自理需求,然后根据患儿的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家长的不同情况配备不同经验和能力的护理人员。
2.4 家庭式护理与其他护理相互配合 家庭式护理是整个护理中的一个环节,是正常护理的有力补充,不能因为有家庭式护理将正常的护理工作予以疏忽,反而应该予以加强。
3取得的效果
3.1 有利于患儿的康复 家庭式护理调动家长的主观能动性,让患儿家长参与到医疗与护理过程中,积极配合治疗,患儿及家长心理放松,没有戒备心理,减轻疾病对患儿及家属的心理压力。家庭式护理将医疗、护理、家庭式护理与家庭照顾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形成一个合力,极大地促进患儿康复。家庭式护理使得整个护理无缝对接,护理得当并且得到延续,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3.2 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 医患之间建立起高度的信任,家属了解整个医疗过程,对自己的孩子病情充分了解,并且知道存在的危险,万一发生意外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在护患交流中建立起了融洽的护患关系,在家庭式护理实施的过程中,家属与护士之间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双方认同感增强,护患关系甚至达到了亲密的程度。
3.3 有利于患儿后期家庭式护理的延续 小儿因生理、心理尚未发育完善,缺乏自我照料能力,容易发生各类疾病,优质护理让家长了解了一定的护理常识,有利于家长对小孩的护理,减少疾病的发生,对一些简单的疾病,有利于家庭康复。
3.4 有利于护理人员水平的提升 家庭式护理对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护士更新护理理念,不断提高业务技能,丰富的专业知识,补充人文知识,掌握沟通技巧,提高道德修养。同时,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挖掘潜能,例如在儿科皮针穿刺技术上,我们力求每名护士做到一针见血,对血管条件允许的患儿,在与家属沟通后,取得患儿或家长的配合,尽量采用静脉留置针,即能减少患儿的痛苦,又能降低液体外渗的几率,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
4存在问题
4.1 护理人员的队伍尚待优化 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护理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要将家庭式护理真正落实,其执行者是护理人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家庭式护理教育的效果和执行情况。其次是护理人员的数量不足。“十一五”末,公立医院中,三级医院医护比达到1:1.36,二级医院达到1:1.13[4]。医护比例、床护比例倒置问题虽然得到改善,但仍显不足。护理人员忙于应付常规护理,虽然大家都意识到优质护理的重要性,并且采取了许多优质护理的措施,但优质护理的效应未得到完全发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护理人员人手不够,人手不够也很难有充足的时间来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
4.2 医护之间的配合尚待加强 将家庭式护理贯彻到优质护理中,主要角色是护士,但医疗过程是个完整的链条,需要医护之间密切的合作,才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家庭式护理更多的是护理方面知识,但医疗方面知识是护理的基础和支撑。在有些医生眼中,护理与我医疗关系不大,使得护理与医疗出现脱节,家庭式护理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4.3 家庭式护理病案的建立 因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质量评估手段,暂时无法建立家庭式护理病案,许多病例的操作还只能停留在经验阶段。如果能建立档案,将有助于对已取得成效的经验进行总结,以便提升到理论层面。
4.4 护理质量的评估 护理质量的评估范围应包括护理过程的评估、疾病康复效果的评估、家长的评估、参与家庭式护理的护理人员的评估等。难点是监测指标体系的建立,另外质量评估应与相应的激励机制挂钩,作为护理人员的一项考核指标。
我们将家庭式护理应用于优质护理中尚处于起步阶段,有许多地方还不成熟,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总结经验,逐步完善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曾莉.人文护理在护理教育中价值及伦理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73.
[2] 田渝.有效沟通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8,15(2):44.
关键词:日常综合护理;婴幼儿湿疹;护理满意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分析
我院从2016年9月-2018年5月诊治的42例婴幼儿湿疹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2个月~3岁,平均(1.15±0.35)岁;病程4d~12个月,平均(5.5±0.5)个月;慢性型4例,混合型5例,亚急性型6例,急性渗出型5例。观察组22例,男性15例,女性7例;年龄3个月~3岁,平均(1.17±0.36)岁;病程5d~13个月,平均(5.7±0.6)个月;慢性型5例,混合型7例,亚急性型4例,急性渗出型6例。以上整理的所有数据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处理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严格遵医嘱,对症处理皮炎、皮肤感染、皮肤瘙痒等症状,提供一个适合患儿的舒适治疗环境。观察组给予日常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为:(1)皮疹局部护理。急性期湿疹的皮肤损伤不同,对应用药也应有所区别。若湿疹为水疱、渗出、糜烂类,可采用湿敷,应用水溶液药剂治疗;若湿疹为丘疹、红斑,可采用粉剂、洗剂外涂于患处作用。慢性期湿疹皮肤损伤会产生痂皮或鳞屑,可在患处涂抹糊、油类药剂。护理人员或患儿家属应注意做好患处皮肤的保护工作,叮嘱患儿不要抓挠,且减少周围过敏源与皮肤接触而产生的不良刺激。哺乳后若意外乳汁溢出到下颌与颈部间,应及时抬起患儿头部,用软毛巾干净,保持患儿皮肤干燥清洁。(2)日常护理。用药治疗同时,进行湿疹患儿日常护理,具体内容:忌频繁给患儿洗澡,且洗澡时要控制合适的室温,若患处有明显分泌物渗出,可先用流动水进行冲洗;尽量让患儿穿着宽松棉质衣物,被褥选择棉质的,枕头、被褥等勤换洗,保持干爽,被单枕巾及时清洗及太阳暴晒,且要注意保持清洁卫生,避免接触过敏原;若患儿突然出现瘙痒,患儿啼哭会影响其睡眠质量,导致病情恶化加重,因此需营造舒适的环境,保证患儿充足的睡眠时间;保持空气流通,控制合适的温度、湿度,不能过分吵闹,尽量保持安静。(3)饮食护理。湿疹发病原因复杂,主要以过敏为主,湿疹过敏源中,食物是最为常见的过敏源。分析导致婴幼儿湿疹的食物包括:①摄入糖分含量过多,导致胃肠内出现异常发酵;②乳腺接触到致敏因素,或食用某些不洁食物,经乳汁影响婴幼儿自身对蛋、鱼、虾、牛羊奶、牛羊肉过敏等。针对上述致敏因素,临床可实施以下护理:为避免异体蛋白而导致湿疹,尽量进行母乳喂养;哺乳期间禁止食用辣椒、鱼、海鲜等刺激性食物;湿疹治疗期间可给予婴幼儿适当添加辅食,选择添加微量元素的辅食,若发现食用后湿疹加重,应立即暂停进食。
1.3观察指标
(1)观察比较两组湿疹消退时间以及瘙痒评分。瘙痒程度根据视觉模拟评分评价,无瘙痒0分,剧烈瘙痒10分。(2)临床疗效评价。评估内容包括患儿哭闹、睡眠、搔抓、湿疹创面色泽、深度、大小、肉芽组织生长情况。疗效判定标准[3]:痊愈:皮疹彻底消退,瘙痒症状消失;明显改善:皮肤愈合面积>60%,炎症有明显改善;改善:皮肤愈合面积30%~60%,炎症有改善,但不明显;无效:皮肤愈合面积<30%,瘙痒症状无改善,且病情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明显改善+改善)/总例数×100%。(3)观察比较两组随访3个月的湿疹复况。(4)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比较。根据护理满意度程度进行调查,总分100分,优>80分,良60~80分,差<60分。
1.4统计学处理
上述整理中涉及的数据经spss20.0软件处理。组间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婴幼儿的湿疹消退时间、瘙痒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湿疹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瘙痒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复况比较
随访3个月,观察组湿疹复发率为4.55%(1/22),对照组湿疹复发率为30.00%(6/2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P<0.05)。
2.4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优为86.36%,高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婴幼儿;心脏直视术;护理
随着心脏外科手术的进步,心脏直视手术向低体重、低龄化发展。由于术前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的体重较轻,免疫能力低下、机体抵抗力下降,术中外科手术的开胸及体外循环的影响,及术后带气管插管等各种原因,若护理不当,往往会出现各种并发症,甚至造成手术失败。加强术后呼吸道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环节。
1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10月收治的78例患儿中,男42例,女36例,年龄为18天~3岁,其中F4患儿6例,VSD、ASD 28例,PDA 5例,其他39例。全组除5例PDA外,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术。
2 术后护理
2.1 脱机前护理
2.1.1 呼吸机管理术中物和低温均可造成呼吸抑制,加上长时间体外循环转流对肺组织的损伤,术后均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改善术后的通气和换气,促进术后肺复张[1]。其间严密观察患者循环情况,血气分析值,自主呼吸情况,清醒程度,调整呼吸机相关参数,为停机拔管创造条件。本组42例经3~6h平稳脱机拔管,5例清醒后跳动不安,应用少量镇静剂,过渡后拔管。
2.1.2 呼吸道的温化、湿化人工气道建立后呼吸道纤毛运动减弱,分泌物排出不畅,导致气道阻塞,肺不张,肺部感染等[2]。因而需呼吸道湿化,呼吸机湿化罐加入无菌蒸馏水,调节温度28~32℃。吸入温热的气体可以减轻气道粘膜的刺激,减少支气管痉挛或哮喘发作。
2.1.3 气管内吸痰的护理正确判断吸痰时机,选择合适的吸痰管,正确掌握人工气道的吸痰操作:(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2)根据病情及年龄选合适压力,小儿控制在60~80毫米泵柱[3]。(3)吸痰方法: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的同时打开负压(低负压),边吸引边转动,吸痰管向内插,达到一定深度后迅速撤出,吸痰动作轻柔迅速,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小儿不超过10秒。吸痰后高浓度充分给氧1~5分钟,直至心率、血压或SO2恢复至吸痰前水平。本组5例并发肺炎患儿,经以上耐心细致的护理5天后平稳拔管。
2.2 脱机后护理
2.2.1 撤离呼吸机的护理,患者意识清醒,血液动力学稳定,动脉血气分析正常,无任何呼吸功能不全的表现,考虑拔管[4]。
2.2.2 雾化吸入我们临床应用二种雾化器,一种为超声波雾化器,时间为10~20分钟。另一种为空气压缩泵式雾化器,可将雾化药物打碎为直径1mm的颗粒。本组2例患儿术前因反复呼吸道感染,拔管后出现哮喘并发支气管痉挛,我们通过此种空气压缩泵式雾化器吸入,同时配合医嘱,结合适当的镇静、鼻导管吸痰,3天后好转。
2.2.3 胸部物理疗法(1)每隔2~4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如病情允许包括左、右侧卧、仰卧位,如上肺叶不张应把床头升高30°,下肺叶不张应将床头降低30°。(2)叩击方法是手拱成半球形,然后有节律的拍击胸壁,让患者咳出或被动咳出,叩击时可用大毛巾或薄被单保护皮肤避免疼痛,动作要轻巧。本组32例在插管及拔管后应用了胸部物理疗法,有效地预防了肺不张、肺感染的发生。
2.2.4 鼻导管吸痰拔管后的病人由于气道湿化不够或空气湿度不足致使痰变得粘稠而又咳嗽无力,尤其小儿在咳痰无效的情况下需行鼻导管吸痰。吸痰时动作轻柔,可在患者吸气时插入吸痰管,尽量减少损伤,时间上掌握在餐前半小时或餐后一小时为佳,以免呕吐物反流造成误吸,加重呼吸道并发症。本组33例实施鼻导管吸痰,减少了因咳痰无效引起的呼吸道阻塞性病变。
3 结 果
本组78例婴幼儿住院时间平均15~32天,其中10例出现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经耐心、细致周到的护理,均顺利康复出院,无一例死亡发生。
4 结 论
由于心脏直视手术向低体重、低龄化发展,这就有待于我们继续这方面的探讨及研究,不断总结临床经验。认真细致观察病情,运用良好的呼吸功能管理,适宜的机械通气和先进的护理技术,把婴幼儿心内直视术后所出现的并发症降到最低点。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死亡率的重要环节之一。
【参考文献】
[1] 宫路佳,吴清玉,刘迎龙,等.婴幼儿心脏直视术后全身毛细血管渗漏综合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华心血管外科护理杂志,2000,16:176.
[2] 庞溯槟.先心病患儿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7):622.
【关键词】 婴幼儿 心内直视手术 有创血压的监测 护理
有创血压的监测(Invasive Blood Pressure,IBP)是婴幼儿直视术后重要的监测手段,通过动脉穿刺置管测压的波形分析,可以直接反映动脉压力的动态变化,有效的判断患儿血管功能。同时,通过动脉导管还是采集动脉血样标本的理想途径。因此正确的应用和护理动脉导管是至关重要的。我院于2008年10月~2009年5月共行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60例,术后均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60例,男 22例,女 38例,年龄在5个月~5岁,平均年龄在3.5岁。其中室间隔缺损20 例,房间隔缺损 18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0例,法洛氏三联症纠治术5例,法洛氏四联症纠治术3例,完全心内膜垫缺损3例,右心室双出口1例,全组患儿均行心内直视术,其中桡动脉置管 45例,足背动脉置管10例,股动脉置管5例。术后患儿生命征平稳,尿量>1ml/(kg.h),病情稳定,停止IBP监测,置管时间最长120h,最短24h,平均38.5h,监测效果满意。
1.2 方法
1.2.1 动脉的选择 常选用桡动脉,足背动脉,股动脉,肱动脉四种,但因桡动脉位置表浅,相对固定,穿刺置管较易成功而成为首选。
1.2.2 测压装置 选用适当型号的套管针作动脉穿刺后,将套管针与测压管连接,动脉测压管包括动脉延长管、三通、注射器、换能器,将换能器与监测仪连接,将一500毫升的软袋装的生理盐水加25mg肝素后接输液器与延长管末端连接,尽量排净空气,将生理盐水袋置加压气袋内,加压气袋的压力应大于300mmHg,持续以2ml/h肝素水冲管,防止导管堵塞。
2 监测与护理
2.1 有创血压监测
动脉内测压可在监护仪屏幕上显示出动脉压力的波形、区域和压力上升速率,能更直观的反应出婴幼儿术后的心血管功能。因此,应密切观察监护仪上的IBP波形变化,当压力波形变得低平,圆钝,及时查找原因,并加以分析。 如①有创血压低,应考虑是否有血容量不足、低心排综合征及心律失常;②有创血压高,应考虑是否麻醉初醒早期、容量过多,术后早期缺氧等。发现波形变化异常,通知医生,并及时处理[1]。因此本组患儿中5例血容量不足,3例出现低心排综合征,5例出现心律失常,因处理及时,病情未进一步发展。
婴幼儿术后心肌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低,对血管活性药物的剂量的反应敏感,而IBP的动态观察对于单位时间内血管活性药剂量调节提供了可靠的观察依据。
2.2 动脉测压管的护理
2.2.1 患儿术后带动脉置管入ICU时,即将动脉测压管连接到监护仪的传感器,动脉测压管的各个接头连接处要旋紧,防止脱开或渗漏,并置于无菌治疗巾内。同时,应予患儿穿刺肢体应暴露,适当约束固定,防止管道打折。
2.2.2 保持测压系统的准确性 首次测压前要先调试监测仪零点,首先用肝素盐水冲洗导管,然后校正压力零点,调节压力换能器平齐于第四肋间腋中线水平,即相当于心脏水平,低或高均可造成压力误差。同时检查导管内是否有气泡和凝血块,及时发现,及时处理[2]。
2.2.3 为保证动脉测压管的通畅应用持续以2ml/h肝素水冲管,加压气袋的压力要大于300mmHg. 防止血栓的形成。若取血液标本后应另外予加量肝素水冲洗管道,将回血全部冲回血管内。如发现针尖贴壁,应予及时调整。同时要注意更换肝素生理盐水袋,以免滴空。
2.2.4 置管处皮肤护理 保证动脉穿刺点的局部干燥, 动脉穿刺处用碘伏消毒并更换透明3M敷贴,1次/d。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渗血和血肿,动脉搏动是否良好,肢体远端血供是否良好,皮温是否正常。发现出血及时予局部压迫,如无法止血,则需拔除置管,加压包扎。
2.2.5 留置时间及拔针技巧 一般留置3~5天为宜,最长不超过7天,留置时间越长,感染机率越高;患儿生命体征平稳、血气正常,不需要常规检测循环功能,可拔除动脉置管。拔管时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压迫止血应在5min以上,并用弹性宽胶布加压覆盖。必要时局部用绷带加压包扎,30min后予以解除,以防形成血肿。
2.2.6 正确采集血标本 动脉置管除连续监测血压外,还能在此处反复采集血标本,减少了患儿血管的多次穿刺。为保证标本采集的正确性,避免受肝素水的影响,在取血标本之前,应用无菌注射器先抽取10ml,再用另一注射器按需采集血标本。取完标本后,再将之前取出的血液重新注入血管内,避免患儿失血[3]。
2.2.7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①患儿术后机体免疫力低下易引起感染,应注意严格无菌操作,每次抽血标本时,应用酒精消毒三通、肝素帽,抽完血后应予肝素盐水冲洗至动脉测压管内无血液为止,保证三通区域各口均无血迹。②管道内如有血块堵塞时应及时予以抽出,切勿将血块推进,以防发生动脉血栓栓塞。③在调试零点、取血等操作过程中,严防气体进入动脉内造成气栓栓塞。④应随时观察患儿穿刺处有无红肿,肢体末端颜色、温度的变化,并通过同侧手指套血氧饱和度动态监测手部的血运情况,以防局部包扎过紧,肢端坏死。
3 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小儿心内直视术后动脉置管行血液动力学监测,能有效准确地动态监测患儿血压变化,方便对患儿心肺功能的连续监测,减少反复血管穿刺损伤患儿血管,为抢救和治疗提供及时准确的临床资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减轻了因治疗需要而给患儿带来的痛苦。有创血压弥补了无创血压非敏感性和非连续性的弱点,而正确的护理又能有效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郭加强,吴玉清. 心脏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603~609.
关键词:优质护理;弱视;儿童;影响;依从性
弱视是视路未发育完善而引起的眼科疾病,多发生于儿童时期,会对患儿的视觉功能、日常生活以及学习造成影响,及早采取有效治疗对恢复患儿视力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十分重要[1]。但是治疗弱视需要较长的过程,而患儿年幼,依从性不高,会影响治疗效果。本文主要研究对弱视儿童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对疾病治疗的影响作用,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2014年9月~2015年9月本院接收的80例弱视儿童,均为单眼发病,随机分作实验组与对照组,均入组40例。实验组女22例,男18例;年龄为3~8岁,平均年龄(5.69±0.58)岁;弱视原因:形觉剥夺2例,斜视12例,屈光参差6例,屈光不正20例;病情程度:重度9例,中度18例,轻度13例。对照组女21例,男19例;年龄为3~9岁,平均年龄(5.63±0.47)岁;弱视原因:形觉剥夺2例,斜视15例,屈光参差8例,屈光不正15例;病情程度:重度10例,中度16例,轻度14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行研究对比。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视具体病因、病情接受相应的基础对症治疗,屈光参差与屈光不正佩戴矫正眼镜治疗,形觉剥夺视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斜视行手术治疗,同时配合相应的精细作业、压抑治疗、遮盖治疗等措施。在基础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主要有健康宣教、作息指导等内容。在对照组患儿护理基础上给予实验组患儿优质护理,具体如下:
1.2.1强化健康宣教 患儿入院后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并制作符合儿童年龄的漫画版健康图册,采取口头教育、观看教育视频与健康手册讲解等多种方式结合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患儿年幼,应注意加强家长对弱视病因、危害、治疗原则、注意事项等内容的介绍,比如应注意及时清洗矫正眼镜、眼罩,保持清洁,以免引起遮盖性弱视;指导家长训练患儿串珠、画图以及使用弱视治疗仪的正确方法。可向家长介绍一些成功案例,增强其信心以及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以争取家长的配合,叮嘱加强对患儿用眼卫生的监督管理,并定期待其到院检查复诊。
1.2.2心理指导 根据患儿的喜好、性格与心理特点布置病房,比如添加玩具,在墙上贴上喜洋洋、黑猫警长、多啦A梦等卡通人物图纸,播放儿歌等,营造有趣、轻松、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减轻患儿恐惧、不安等不良的情绪,对年龄较大的患儿可采取温柔的语气,恰当的语言进行鼓励和安抚。同时主动同家长展开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了解患儿的治疗进展,对过度紧张、焦躁的患儿家长应耐心解释说明,稳定家长情绪,避免对患儿情绪造成不良的影响,使家长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加强对患儿用眼的监督。
1.2.3饮食与运动指导 指导家长注意患儿饮食结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肉质食品、海产品,补充蛋白质,多食小米、玉米面等粗粮,补充维生素。告知家长督促儿童每日进行适量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增加患儿大脑与四肢的协调能力,并注意指导患儿进行串珠子、穿针等活动,有效刺激患儿的视觉功能,改善视力。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的依从性与治疗效果。①依从性:患儿能够坚持配合佩戴矫正眼镜、遮蔽治疗、眼部功能训练以及用眼卫生等为依从,否则为不依从。②治疗效果分为三个标准,患儿治疗后矫正最佳视力达对应年龄段的标准视力或视力水平提高3行及以上为治愈;经治疗,视力水平提高2行为显效;视力水平提高2行为有效;视力未有提高甚至下降则为无效;有效+显效+治愈=总有效[2]。
1.4统计学方法 经SPSS 19.0软件分析数据,分别使用%与 记录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并分别使用χ2与t检验,P
2 结果
2.1患儿依从性 实验组患儿依从率为92.50%,对照组为70.00%,实验组患儿依从性较优,P
2.2临床治疗效果 实验组治疗效果:1例无效、7例有效、20例显效、12例治愈,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治疗效果:8例无效、12例有效、15例显效、5例治愈,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对比实验组疗效较优,P
3 讨论
在刚出生时,人体的视觉功能还处于十分弱的状态,在视觉经验不断受到外界事物刺激后,视路功能与形态才日渐完善,在这期间,视觉经验因某种原因(非眼部发生器质变病)而导致视力水平较正常水平低被称作弱视,多发生与儿童阶段[3]。弱视不仅会影响患儿的视力功能及其发育,还会影响其今后正常生活、学习、工作,因此及时发现发现并进行治疗对患儿的健康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治疗过程中,患儿以及家长的配合对临床治疗具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年龄较小的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较差[4]。对此,需要在治疗的过程中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优质护理坚持人文关怀、精心优质护理理念,以病人为中心,为其提供细心、优质的护理服务[5]。本文根据患儿年龄、心理、喜好、性格等特征,结合所示发病机制、具体病情等加强健康教育、饮食与运动指导、心理护理等几个方面的护理内容,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提高患儿的依从性,从而促进治疗及护理工作的顺利。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依从率分别为92.50%与70.00%,前者依从性较优,P
综上所述,弱视儿童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可提升其治疗依从性,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推荐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艳芳,肖洁.儿童弱视综合治疗的护理干预对依从性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05):218-219.
[2]成秀玲.儿童弱视的综合治疗观察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0):172-173.
[3]王俏,黄少兰,李静.儿童弱视中西医结合诊疗及护理于预新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06):62-6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例均为门诊病儿,男102例,女98例,平均年龄3个月。头面部湿疹合并感染者25例。
1. 2 病例选择。(1)头皮有糜烂渗液,皮脂腺分泌过多结黄厚痂片,头发粘集成团或继发感染者。(2)双颊发生红斑,境界不清,红斑上密集针尖大丘疹和渗液,干后形成黄色痂皮患儿奇痒烦恼,夜不能寐,并剧烈搔抓摩擦而致部分痂皮剥脱显露有渗液的鲜红糜烂面者。
1.3 治疗方法:(1)常用中药:、黄连、黄柏、地肤子、蛇床子、马齿苋、地榆各等分水煎。(2)方法:取上述诸药煎剂适量外洗患处,每日两次,每次20min,对于糜烂、渗出继发感染者也可用无菌纱布4层浸透药液后采用塌渍法外敷20min,每日三次,外涂雷糊,7天为一疗程。皮损干燥后根据病情采用霜剂或软膏。
2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 皮损及瘙痒消失;显效 皮损及瘙痒明显改善,无新皮疹出现;无效 用药前后皮损无明显改善[1]。
3 结果
200例患儿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有效156例,占78%;显效32例,占16%,无效12例占6%,总有效率94%。
4 不良反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5护理及注意事项
5.1 向患儿家长解释用药目的,方法,以取得合作。
5.2 洗渍治疗期间乳母忌食辛辣,海鲜等发物,多食蔬菜,水果。
5.3 忌用肥皂洗涤。结痂厚,先用麻油湿润,然后轻轻拭去结痂。
5.4 用纱布包住患儿双手,防止搔抓,头部戴帽,减少后枕部的摩擦。
5.5 对于患者合并感染者,洗渍时所用物品清洁消毒,药液勿污染,塌渍治疗时,必须使用无菌敷料,必要时加用塑料薄膜。
5.6 患儿及哺乳者,禁忌接种牛痘。
5.7 患儿不宜穿着羊毛,人造纺织品内衣,以防过敏,也不宜穿着太厚,内衣宜宽松,以免物理性刺激
6 讨论
中医认为婴儿湿疹系因胎中遗热遗毒,或饮食失调,内蕴湿热,外受风湿热邪而致。婴幼儿服药不便且皮肤娇嫩,故治疗以外用为宜,且选药宜慎,以免损伤皮肤。本方中黄柏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善治湿疹瘙痒;马齿苋、生地榆祛风清热凉血解毒,收湿敛疮;经现代医学证实,生地榆还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减轻组织水肿,有收敛作用[2];蛇床子祛风燥湿,止湿疮、顽癣。诸药相伍,集清热解毒,燥湿祛风于一身,药性温和,直达病所,迅速见效。采用中药洗渍既免去了过量应用糖皮质激素软膏所致不良反应又可预防激素停药后可能出现的反跳现象,从而减少复发;又能通过皮肤洗渍方法疏通腠理,使皮肤湿润、毛细血管扩张、使药物易于渗透,而达到清收敛止痒、抑制渗出、清洁创面、促进皮损愈合的功效。简便、易行、安全、病儿无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6-0115-02
在儿科的护理过程中,由于大多数患儿的年龄比较小,身体抵抗力差,加上小儿还没有成熟的生理和心智,这就使得护理更具难度。一旦患儿症状没有减退或者哭闹不停,就很容易引起患儿家长的焦虑,对患儿的治疗和恢复以及医院的日常工作都带来了不良影响。尤其是在开展一些比如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等特殊检查过程中,患儿的抵抗力低下,对疼痛的敏感度和排斥度都比较高,大大降低了疾病诊治及护理的依从性,患儿过激的反应会引起患儿家长的担心,使家长不信任医务人员,严重的甚至会引起医疗纠纷发生[1]。因此,在儿科疾病诊治中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就显得非常重要。为了进一步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儿科优质护理实践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于2012年10月-2013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儿科患者进行分组试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儿科患者80例,患儿的疾病主要包括:感冒、高烧、咳嗽(部分患儿有肺炎)、腹泻以及其他血液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3~12岁,平均(6.56±1.11)岁;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13岁,平均(7.05±1.67)岁。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优质护理模式,主要内容包括:告诫患儿家长病情状况,避免患儿家长和患儿产生恐惧心理;帮助患儿尽快熟悉环境,消除其紧张心理;协同患儿家长做好治疗前准备,包括进食、排尿等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营造温馨的住院环境:临床研究表明,很多儿童患儿由于对打针、吃药的畏惧,在进入医院环境的时候往往就会产生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儿童患儿本身处于成长阶段,认知和心智功能还比较低下,新环境的改变本身就容易引起患儿在心理上产生恐惧和不适感,尤其是在医院环境中。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患儿的年龄、认知情况等方面综合考虑,为患儿营造一个温馨的住院环境,要确保就诊环境的采光良好、通风性好以及干净整洁,可适当的放置一些玩具、图画等等,以此减少患儿在医院早期的抵触和紧张心理[2-3]。(2)加强与患儿的沟通交流:交流是转移患儿注意力最好的方式。据有关临床统计资料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时期的精神系统成长速度会逐渐减慢,当儿童与周围事物的接触不断增加的时候会促进儿童的智力快速的提高并进入发育期。在此过程中,正确合理的引导是提高患儿认知功能最重要的方式,同理,护理工作的正确引导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可通过与患儿亲密接触,比如抚摸、拥抱等方式或者微笑的表情,以此加强与患儿的情感交流,缓解患儿的紧张、恐惧、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另一方面也需要对患儿家长进行认知干预,比如患儿需要接受穿刺治疗的时候,患儿家长由于缺乏对腰穿的认识,很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排斥等心理,一旦中途发生一些意外情况就可能引发医疗纠纷[4-8]。(3)加强对患儿的关心呵护,提高护理质量: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提高对患儿的关注,并在整个护理的过程中加强对患儿的关心,不仅是对病情、健康的关心,同时也包括对患儿的心理状况,护理人员不仅在工作行为中更加认真负责,也要注意在沟通上掌握技巧、文明用语等。科室应制定人性护理理论制度,并定期考查实施情况;其次是要关注护理细节,由于护理工作比较繁杂,尤其是在患者比较多的时候。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从细节入手,在业务繁忙的时候不慌不乱,轻重有序,要时时谨记,细节决定成败,服务的质量正是体现在服务细节上。尤其是对于心智不成熟的儿童患者,要及时掌握患儿及其家长的心理状态,做好患儿及其家长的心理干预,消除患儿的不良心理,及时与患儿家长沟通,让其正确的看待治疗,不要因小失大,延误患儿的治疗时机;最后是根据治疗情况对患儿进行全方位的行为干预,比如练习、排尿方法,护理人员可通过游戏等轻松的方式指导患儿,而不要采用非常严肃的方式,以此使患儿尽快掌握这些自我护理方法[9-11]。
1.3 效果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配合度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其中,满意度调查主要通过我院预先设定的满意度调查表[1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中有37名患儿能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积极配合率达92.5%;对照组中有28名患儿能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积极配合率为70.0%,观察组患儿的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优质护理;影响
[中图分类号] R711.1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3(a)-018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model on neonatal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 Methods September 2013 to August 2014 underwent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167 cases of neonatal research,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Observation group of 85 cases of application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care program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control group of 8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 to implement the intervention.After the nursing care,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groups of children hospitalization time,repeated the average number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VAP incidence probability,and on the basis of nursing qualification rate and the families of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survey records.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repeat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imes of average and VAP incidence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of newborn children with basic nursing qualification rate and the family of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Newborn;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High quality nursing;Influence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机械通气在新生儿患儿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但其同时也有可能造成各类并发症的发生,不仅影响患儿疾病后的康复,甚至危及其生命[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一种临床中较为常见新生儿行机械通气时的并发症,是导致新生儿发生呼吸衰竭、撤机时间延长、预后较差的重要原因,因此,临床中对于VAP发生的预防尤为重要。目前,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在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中,应用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儿进行全程护理,可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VAP发生率的关键在于给予患儿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2-4],现将我院2013年8月~2014年9月收治的167例行机械通气的新生儿采用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关键词] 婴幼儿;肛周湿疹;护理;复方紫草油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6-46-03
肛周湿疹是指发生于周围皮肤,少数可累及会,皮肤浸润肥厚甚至发生皲裂,奇痒难忍的一种皮肤炎症性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疾病[1]。肛周湿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人群,具有易复发的特点。而婴幼儿皮肤娇嫩,角化层薄,较其他年龄人群更易发肛周湿疹[2]。婴幼儿发生肛周湿疹后,主要表现为肛周皮肤渗液,可见丘疹、丘疱疹或是密集性粟样多形性丘疹,而且伴有明显的瘙痒症状,甚至难以忍受。我科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对45例婴幼儿湿疹患儿采用复方紫草油外涂患处,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重庆市璧山县人民医院儿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90例肛周湿疹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患儿,男17例,女28例;年龄1~3岁,平均(1.6±1.4)岁;病程8 d~3个月,平均(1.7±1.3)个月;对照组患儿,男19例,女26例;年龄1~3岁,平均(1.8±1.2)岁;病程10d~3个月,平均(1.8±1.2)个月。所有患儿均符合肛周湿疹的诊断标准[3],排除合并严重心肺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及对复方紫草油过敏等疾病的患儿。对照组患儿采用新霉素外涂患处,观察组患儿采用复方紫草油外涂患处,均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及病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4]
患儿肛周局部出现明显湿疹样皮肤病变,如红疹、红斑、糜烂、渗出、结痂、脱屑;患儿哭闹,且部分患儿用手挠抓;伴有头皮、腋窝等其他部位皮肤湿疹样病变。
1.3 方法
两组患儿便后均采用温开水清洗臀部皮肤,拭干,尿布或尿裤勤换洗,每日采用烤灯照射1~2次[4]。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新毒素涂于患处,观察组加用复方紫草油(武汉健民集团随州药业有限公司)涂于患处,并配合相应的护理,主要包括饮食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休息护理、臀部护理及烤灯照射护理等[5]。
1.4 疗效评价
观察两组患者患处皮肤恢复情况及患者瘙痒症状改善情况并进行疗效评定。疗效评价标准[5]如下。痊愈:肛周瘙痒消失,皮肤光滑,无鳞屑及糜烂渗出。好转:痒感减轻,局部无渗出,鳞屑明显减少,不影响正常睡眠。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痊愈+好转。同时对两组患儿住院时间进行比较。随访所有患儿1年,观察患儿肛周湿疹复况,及1年内复发次数。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数据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89%,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29,P=0.02
2.3 两组患儿随访1年期间湿疹复况比较
3 讨论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自2005年8月至2008年8月,我院收治的患者中有35例患儿接受2%碳酸氢钠的治疗。其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24天至18个月;念珠菌病30例,湿疹5例;临床表现:皮肤病变多发生在新生儿口腔黏膜和肥胖、多汗婴儿的皮肤皱褶处,尤其是肛周、臀部、腹股沟、颈部、腋下等处,皮肤潮红、糜烂,并有脱屑、散在小红疹。
1.2治疗方法 (1)将患儿患处用温开水清洗干净后擦干,再将5%的碳酸氢钠注射液用无菌注射用水稀释成2%的溶液,用无菌棉签沾取,涂抹于患处待干。用后棉签不可以反复使用,应一次一用,每日3~4次,疗程为2~7天,肛周、臀部、腹股沟处若被尿液或粪便沾污,则随时清洗涂抹。(2)保持患处干燥,如有可能尽量将患处暴露,但应注意保暖。
(3)皮肤黏膜完整后即可停药,治愈后局部皮肤要保持清洁干燥,并在皱褶处涂爽身粉。
2 结果
35例患儿中,念珠菌病治愈28例,退院2例;湿疹治愈4例,治愈率为91%,有效率为97%。结果说明2%的碳酸氢钠外用涂抹治疗念珠菌病及湿疹方法有效。
3 讨论
念珠菌易于在酸性环境下生存,健康小儿的带菌率达5%~30%,正常婴幼儿的皮肤表面pH值为弱酸性,这将为念珠菌的生存提供条件,而易出现皮疹、破溃等现象。皮肤黏膜的病变使患儿因瘙痒、疼痛而哭闹不安,给患儿带来很多痛苦,同时也给疾病的治疗、护理增加了难度。当患儿免疫力低下,皮肤出现破溃时,患儿将更增加了感染的机会,而造成疾病的恶性循环,不利于疾病的康复。用2%的碳酸氢钠弱碱性液,来中和皮肤的pH值,这样既可以达到治疗的作用,又可以避免传统中用静脉或口服给予氟康唑等药物治疗,带来的肝、肾功能损伤等毒副作用。通过临床的应用与观察,采用该方法治疗念珠菌感染和湿疹疗效较好,方法简单、易学,患儿无任何痛苦和不良反应,并减少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5.08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effect by high quality nursing measures for outpatient pediatric venous transfusion. Methods A total of 104 children patients receiving transfusion treatme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ventional group and high quality group, with 52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ventiona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high quality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high quality nursing to conventional nursing. Transfusion condition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onventional group had 30 compliance cases (57.69%), which was obviously less than 48 cases (92.31%) in the high quality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χ2=16.615, P=0.000
【Key words】 Outpatient; Pediatric; Transfusion; High quality nursing; Effect
在门诊小儿疾病治疗中, 静脉输液治疗起效较快, 患儿的症状可以得到较快缓解, 所以成为了小儿门诊治疗中的常见治疗方式[1-3]。但是, 由于患儿的年龄较小, 很难去安静配合输液治疗, 这也成为了小儿门诊输液中存在的最大难题。此外, 很多患儿的血管很细, 在输液时由于害怕等会出现??烈的身体摆动、啼哭等, 这些都会给小儿门诊输液带来不利影响[4-7]。为了确保小儿门诊输液的质量, 帮助患儿更好地配合输液治疗, 本院在小儿门诊输液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 收到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1月本院门诊接受输液治疗的104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患儿、意识模糊患儿、癌症患儿、无法配合护理患儿、先心病患儿等。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与优质组, 每组52例。常规组男30例, 女22例, 年龄2~6岁, 平均年龄(4.3±1.2)岁;优质组男29例, 女23例, 年龄3~7岁, 平均年龄(4.4±1.1)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常规组患儿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干预, 主要包括对接受输液的患儿进行状态评估、合理选择患儿的静脉、对输液针头的通畅性进行检查、做好患儿输液后的固定等。优质组患儿则在上述护理基础之上接受优质护理干预, 主要方法如下。
1. 2. 1 关爱护理 由于很多接受门诊输液的患儿年龄较小, 所以护理人员需要更多给予患儿关爱, 消除患儿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及对输液治疗的恐惧感等。护理人员可以呼唤患儿的昵称, 并且利用亲切的肢体语言拉近与患儿的关系, 让患儿可以信任自己。如果患儿的胆子较小, 护理人员需要多给患儿做榜样;如果患儿的哭闹较为严重, 护理人员可以多给患儿讲故事等, 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
1. 2. 2 环境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将门诊输液室布置的较为温馨、干净, 可以在窗户上张贴患儿喜欢的卡通人物形象等, 也可以选择一些带有卡通形象的床单、窗帘等, 让患儿在进入输液室后可以放松下来。护理人员还要在输液室内准备一些适合不同年龄段患儿的玩具, 并配备电视机、动画影片、故事书等, 让患儿在输液的时候可以看动画片等, 帮助患儿安心输液。
1. 2. 3 巡视护理 在患儿接受输液治疗的过程中, 每2名护理人员可以组成一组, 从患儿开始输液直至输液结束后进行巡视护理。在巡视的过程中, 护理人员需要观察患儿的输液情况, 包括患儿的依从性、护理中出现的反应等, 并且加强与患儿家长的沟通。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 护理人员在巡视时可以利用玩具等安抚患儿, 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 则可以向其简单讲解输液治疗的目的等, 让患儿配合输液[8-10]。
1. 2. 4 输液后护理 患儿输液结束后,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的输液一侧肢体进行较好的固定, 并且需要观察患儿在输液之后是否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等, 包括静脉渗液、脱针等,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需要护理人员及时处理。
1.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分析两组患儿的具体输液情况, 包括患儿接受输液治疗时的依从性、输液的一次成功率及患儿的脱针情况, 并作以简析。其中, 患儿的依从性较差主要是指极度不配合护理工作、输液未成功但患儿自己拔针[11, 12]。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常规组患儿依从例数为30例(57.69%), 明显少于优质组的48例(92.3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615, P=0.000
3 讨论
在临床小儿疾患的治疗中, 最为常见的一种治疗手段就是静脉输液。虽然静脉输液的治疗效果较好, 但是患儿的年龄相对较小、自身表达能力较弱、对于医院环境存在陌生感和抵触心理, 再加上患儿怕疼和自身血管较细等, 导致小儿输液的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患儿接受输液的同时给予科学的护理干预[13]。
与常规护理相比, 优质护理是整体性和有效性均相对较强的一种护理干预模式[14-16], 护理人员会将被护理对象作为护理工作的中心, 及时解决患儿在接受输液治疗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确保患儿及患儿的家长在生理和心理双重层面获得满足感和舒适感, 并且还会在护理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 使优质护理带有明显的人文特征。对于接受门诊输液治疗的患儿而言, 如果能够让患儿产生较为积极的情绪, 患儿机体对于伤害性刺激的敏感程度就会出现明显的下降。所以, 利用科学的护理手段帮助患儿摆脱输液带来的不良反应就极为重要。本院护理人员在对输液患儿实施优质护理的过程中, 十分重视给予患儿关心与爱护, 建立起融洽的护患关系, 消除患儿对护理人员的陌生感, 帮助患儿顺利接受输液治疗。护理人员还会确保输液室的环境较为舒适、温馨, 并且在患儿接受输液治疗的过程中加强巡视, 做好患儿输液后的相关护理工作。患儿在接受优质护理的过程中, 可以更好地适应医院内的环境, 并且逐渐消除了对输液治疗的恐惧感, 可以更为安静地接受输液治疗[17, 18]。
【关键词】责任制优质护理;乳突区扩张皮瓣;Medpor支架;耳廓再造
【中图分类号】R6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276-01
小耳畸形综合征是耳廓先天性发育不良[1],其病因还不十分清楚, 严重影响患者健康成长。为了患儿的正常心理发育,全耳廓再造术的适合年龄一般在10岁以前,乳突区扩张皮瓣Medpor支架置入耳廓再造术是治疗小耳畸形综合征的有效方法,我科于2006年6月至2011年9月为5O例患者施行该手术。自2010年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后,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得到全面实施[2]。我们对其中28例患者实施责任制优质护理,并将实施前与实施后进行效果比较,结果显示实施后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50例,均为单侧先天性小耳畸形,男31例、女19例,年龄6~23岁,平均9.3岁,左侧27例,右侧23例。健侧耳听力均正常;患侧耳气传导、骨传导均消失。选择肾形扩张器。
1.2 手术方式
1.2.1 I期手术 于耳后乳突区皮下埋置扩张器行皮瓣扩张。在平行于耳后乳突区颞部发际线做切口,将扩张器置入分离腔隙,注射壶置于颈部皮下或皮外;常规放置负压吸引管后,分层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局部轻度加压包扎,此后定期注水,注水量为60~100ml。
1.2.2 Medpor支架的制作 Medpor支架包括Y型耳基和C型耳轮两部分[3],参照健侧耳耳廓的模片进行塑性。
1.2.3 II期手术 扩张器取出和耳廓再造。于扩张腔隙内进行分离,取充足的扩张后皮瓣无张力的包裹整个Medpor支架;置入引流管行持续负压吸引,再造耳适当加压包扎。
1.3 结果 术后对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至4年。3个月内再造耳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肿,耳廓的轮廓不明显;3个月后耳廓的凹凸轮廓逐渐清晰;1年后与健侧耳基本相同,外形逼真,皮瓣红润、柔软,色泽与正常耳近似,感觉无明显异常,随访4年的患儿其再造耳未见支架外露或吸收。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支持 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因面部缺陷,性格较内向,心理负担重,【4】,对此,我们在患者入院后即由责任制护士对其全面负责,耐心讲解手术各方面知识,让患者对手术有一定的认识。因此,由责任制护士在患者住院期间全程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并给予个性化的心理疏导与支持【5】,让患者在心理上有归属感和信任感,同时增进护患间的感情,以良好心理状态进行手术,提高手术效果。
2.1.2 术前准备 ①皮肤扩张器的准备 根据所缺皮肤面积选择大小、形状、质地合适的扩张器。②术前照相,便于与术后进行对比。③皮肤准备 术前应检查埋置扩张器皮肤区有无皮肤炎症,否则需控制感染,术前1d男性剃光头,女性将患耳后发际上10cm的头发剃净,术前晚和术晨用0.5%的活力碘洗头各1 次。④其他 做好各项常规术前检查。
2.1.3 适应行为训练 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健侧睡姿的适应性训练,练习头部缓慢移动,正确的翻身方法,选择合适的枕头,避免颈部长时间悬空导致的疲劳。
2.2 皮肤扩张器置入术后护理
2.2.1负压引流的护理 我科采用的是20mL注射器做负压引流,此方法操作简单易行,引流液记录准确每2h抽吸一次并记录。妥善固定注射器,如发现引流量明显增加,呈新鲜血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术后3~4d引流量减少时可拔除引流管。血肿一般发生在扩张器埋置4~48h内。本组1例患者出现引流量呈鲜血且量多,及时通知医生在手术室行2次手术予以彻底止血。
2.2.2 注水期的护理 皮肤扩张器放置术后8d开始进行注水,生理盐水,注水总量为60ml左右。注水结束后,静止维持扩张1个月。注射时应观察扩张区肤色是否正常,对于发生感染或皮肤出现将要破溃的倾向时,应立即停止注水,并积极采取抗感染及局部保护性措施,局部避免摩擦、挤压等,若无好转,甚至出现破溃时,宜尽早行Ⅱ期手术。本组患者顺利完成注水量,达到了耳廓再造的需要。
2.3 全耳再造术后护理
2.3.1 护理 全麻术后取平卧位或健侧卧位,避免再造耳廓受压[6],术后6h可取半卧位,以减轻疼痛和局部肿胀.
2.3.2 负压引流的护理 同皮肤扩张器置入术后负压引流,其目的是通过持续负压引流增强皮瓣和Medpor支架的贴附。
2.3.3 皮瓣的观察与护理 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皮瓣坏死。密切观察皮瓣的色泽、温度及毛细血管的充盈反应,观察皮瓣边缘缝合处有无渗出及外耳皮肤成活情况,保持敷料干燥、清洁,避免感染,本组无1例发生感染。
2.3.4 饮食指导 术后给予“三高”且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并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3 出院指导
对于行I期手术的患者,日常生活中避免挤压、碰撞扩张区皮肤,向其讲解定期注水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观察注水部位皮肤。对于行II期手术的患者,向其本人及家属讲解再造耳的成活过程,说明再造耳术后3个月内会有组织肿胀的情况,但随时间的延长,肿胀会逐渐吸收消退等。以消除患者因再造耳廓臃肿产生的焦虑、沮丧、失望心理。1年后复诊,如此期间再造耳出现如耳支架外露、缝线外露等异常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4 结果
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前后满意度比较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后,整体护理合格率、病人满意度及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5 讨论
Medpor支架是一种良好的组织代用品[7],而耳后乳突区皮瓣的色泽、质地与耳部及其周围的皮肤相近,经扩张后的乳突区皮肤软组织能够增加足够的皮肤量,因此乳突区扩张皮瓣Medpor支架置入耳廓再造术是矫治先天性小耳畸形较理想的方法。但该方法同时又对无菌技术、手术操作和护理要求高,风险大,因此,“三分治、七分护”在此手术当中显得尤为重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开展,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是其重要举措。责任制整体护理是由具备责任制护理资格的护士应用护理程序全面负责分管患者的生活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康复指导、健康教育等。以人性化的服务让患者了解自己、理解自己,主动满足患者的需求,提升了护理质量,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成功、促进患者的康复。同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满足了临床护士的工作成就感。
参考文献:
[1] 王炜.整形外科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066.
[2]卫生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S].2010-01-22.
[3] 张本寿,林子豪,赵跃中,等。应用Medpor支架I期耳廓再造[J].中国美容医学,2004,13(4):455-456
[4] 苗华云,邓蕊,刘文文,等.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再造术121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 志,2007,13(10):80-81
[5] 张玲玲.耳廓缺损患者耳廓再植再造术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5,20(6):26-27.
[关键词] 婴幼儿;家属;心理护理;手术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1(b)-0144-02
随着我国小儿外科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婴幼儿手术正在广泛开展。作为一名护理人员,除了对婴幼儿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外,还要对婴幼儿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家属是婴幼儿最重要的看护者及社会、情感支持来源,其心理状态情况直接影响患儿的情绪。婴幼儿手术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是通过和家属耐心真诚地交谈,与家属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通过劝说、建议、教育、指导、支持、提供信息等手段,帮助家属解决心理困扰,以积极的状态迎接手术,让患儿顺利度过手术期。因此,护理人员要注重患儿家属的心理维护[1-2]。本院手术室2009年10月~2012年3月配合临床科室对304例婴幼儿择期手术患儿家属进行心理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3月在本院实施择期手术的婴幼儿患者304例,其中,男197例,女107例,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3岁。普外科284例,骨科20例。
1.2 婴幼儿手术患儿家属的护理措施
医护人员在护理中态度和蔼、认真回答家属的疑问,详细介绍手术流程和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具体心理护理对策如下:
1.2.1 术前宣教 婴幼儿身心未成熟,孩子对家属依赖性较高,家属需根据手术的要求,配合护士做好婴幼儿的术前准备,并告知家属手术前后注意事项,对护士的行为进行正确的理解。如禁食禁水、抽血化验等。对环境陌生引起的焦虑,护士可详细介绍医院环境和病区设施,住院期间需要遵守的各种规定,并对主管医生和护士进行介绍,如需要帮助时可以找谁等,帮助家长尽快熟悉就医环境;对由于对疾病不了解引起的焦虑,可以通过进行患儿教育、介绍病情、疾病的发病原因、一般治疗方案、护理措施、尤其对家长在平常可以做到的护理措施进行讲解。
1.2.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婴幼儿家属的信任 术前访视患者,由巡回护士介绍有关该种手术的情况,认真倾听、耐心回答家属提出的问题,态度诚恳,并通过各种方式,如游戏、画画等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尽快取得家属的信赖。
1.2.3 客观认识焦虑和紧张 当婴幼儿家属面临孩子手术这一人生重大事件时,大脑就会处于一种兴奋状态。这是一种积极的准备反应,它使人能够适应环境,处理好所面临的问题,但是过度的紧张就会影响手术的进程。对这一类婴幼儿家属首先要给予理解,关心家属,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否则家属只会更紧张。指导家属平静呼吸,体会放松的感觉。对忧伤抑郁的婴幼儿家属指出精神状态对健康的影响,并告知随着现代医学的高速发展,家属要相信医生的能力,抱积极的心态。
1.2.4 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恐惧心理 鼓励患儿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争取患儿早日恢复健康。手术中禁忌对患儿冷淡、态度生硬、恶语伤人。患儿家属情绪低落悲伤时应该给予疏导和劝解,家属是患儿的精神支柱,家属的不良情绪会令患儿对治疗和护理产生更多的恐惧和抗拒。另外,家属要配合医生护士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对患儿进行温柔低语、类似呵护的告知是必不可少的[3]。护士在术前对家属进行必要的术前、术后护理指导,让家属参与患儿的护理,让其掌握患者的各种情况,减少恐惧心理。选择有手术成功经验的家属与其探讨患儿的术前、术后护理,给予家属一个强有力的心理支持与激励。
1.2.5 正确采用正性暗示语言缓解家属的焦虑与恐惧 护士是实施正性暗示语言的主体,需根据患儿的病情和家属的心理状况,按其设计要求进行设计[4]。可由护士与主管医师或护士与护士实施,如:在病房护士或医师查房时,另一名护士走来说:“某某医师做这类手术已经很多例了,手术都很成功的。”这时,查房的护士或医师就可以说:“熟能生巧。”
1.2.6 注意沟通技巧 手术前,患儿家属应签手术同意书和麻醉同意书,特别是婴幼儿手术,危险性较成年人高,有些家属认为签字是医生推卸责任的借口,因而充满猜疑、焦虑和恐惧。对由于医务人员言行等外在条件引起的不信任,应主动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注意有技巧的交流,通过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来赢得家长的信任。
1.2.7 镇痛方法的选择 手术后,麻药的作用慢慢消除,由于婴幼儿对于疼痛的感觉度更高,故会感觉到手术伤口更痛。家属陪伴在患儿的身边,对患儿的疼痛感同身受,甚至坐立难安。护士除了使用药物镇痛外,还应使用非药物镇痛。如采用非营养式吸允、音乐疗法、提供舒适的和治疗式抚触等一系列措施缓解患儿疼痛,增加其舒适感[5]。同时护士还要加强巡视,以实际行动使家长安心。
2 结果
304例手术患儿家属均能配合手术顺利进行,无护患纠纷的出现。根据手术期的不同时期,对婴幼儿手术患儿家属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消除家属的各种不良心理,调整家属的心理适应能力,使其能积极配合医生护士进行各项操作;对患儿的各种反应,如:哭闹、烦躁等,能做出积极有效的应对和护理,对医院的满意度提高。
3 讨论
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掌上明珠,孩子做手术,家属情绪极度紧张,焦虑不安,急切渴望得到医治。婴幼儿家属的心理特征可以概括成下面几点:
3.1 孤独感加重
婴幼儿进入手术室没有家属陪伴,家属仿佛有一种和家人“分离”的感觉。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和患儿及家属接触机会少,对他们来说很是陌生,家属难免会过度担心自己的孩子。
3.2 忧伤抑郁
一些性格不够开朗、多愁善感优柔寡断、多疑多惧的家属容易产生忧伤抑郁的情绪。表现为情绪低落、失望、食欲减退。
3.3 心情烦躁焦虑,害怕手术失败
现独生子女多,大多数家属对现代医学不了解,其知识停留在过去或周围人的经验上,认为麻醉、手术危险性大[2]。表现为头痛、失眠、总是口干、面色发红、呼吸短促、容易激动、心跳加快。
3.4 紧张恐惧
家属过于担心孩子,对手术充满恐惧,说话短促,面色苍白,身体不由自主的发抖。
综上所述,婴幼儿手术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应贯彻临床护理的全过程,遍及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切实做好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掌握、提高交流技巧,做好不良心理的疏导。强化心理护理是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有益举措[6],优质护理的目的是“政府满意”、“社会满意”,因此,需要医护人员不断地提高对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能力,从而提高患儿和家属对我们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曾凡莲,冯生花,贺国玲. 婴幼儿手术的护理配合探讨[J].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8):2422-2423.
[2] 贺双奇,张宁,吴显容. 手术病人术前护理访视效果评价[J]. 南方护理学报,2004,11(7):52.
[3] 李君. 婴幼儿围手术期心理护理[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 19(12):223-224.
[4] 刘萍,黄敏贞,辜雄军. 手术室护理人员使用正性暗示语言的效果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11.46(5):482-484.
[5] Bell SG. The pharmacology of palliative care[J]. Neonatal Network,2004, 23(6):61-64.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380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1]。婴幼儿口腔黏膜表皮薄嫩,护理不当容易造成损伤和感染[2]。额外牙在婴幼儿期萌出者实属少见,致口腔压疮发生的病例,尚未见报道。2008年以来收治额外牙致口腔压疮患儿5例,通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加强口腔护理次数,拔除致压疮发生的额外牙,观察病情及护理处理全身支持疗法,提示家长和护士,多学习口腔知识,预防个别婴幼儿口腔压疮的发生。患儿在短期内压疮得到了痊愈。现将护理内容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5例,女3例,男2例,1个月1例;2个月2例,4个月1例,6个月1例。母乳喂养4例,人工喂养1例。本组病例婴幼儿其父母代诉:患儿均有哺乳时哭啼,烦躁不安,流涎量多,甚在拒食,触摸患儿脸颊时,患儿哭啼加重。其家属在喂养过程中,均偶发口腔内有牙齿萌出,2例患儿有反复发作的低热。口腔检查:本组病例在双尖牙区均有额外牙萌出,牙齿形似米粒大小,活动度较大,额外牙相对应的口腔黏膜区军有约0.5cm×0.5cm凹陷性溃疡,色泽灰暗,触之易出血,表面无分泌物,溃疡周边黏膜呈暗红色。经过加强口腔护理,局部祛除压力等措施处理,1周后溃疡愈合出院。
护 理
口腔护理:本组病例均有口腔压疮,口腔护理为重要措施,由于患儿年龄幼小,配合程度低,在做口腔护理时,需家长配合护士操作。在口腔护理时,用口镜牵拉开患儿口腔,看清楚患病部位。用洗必泰溶液反复搽试溃疡面后用无菌干棉球搽干疮面,局部撒锡类散或者用养阴生肌散后,用干棉球按压局部5分钟左右,以促进药物的吸收,后取出棉球,再2%的龙胆紫。
拔除额外牙:局部受压是造成患儿口腔压疮最主要的原因,尽快祛除刺激因素是首要措施[3]。因此,必须尽快拔除额外牙以解除对溃疡的外在压力。患儿经口腔科医生会诊X线拍片,明确口内牙齿系额外牙,压疮由额外牙反复刺激所形成,建议拔除畸形的额外牙。经化验患儿无血液系统疾病。口腔科医生在患牙根黏膜上放置4%的塞罗卡因棉片做表面麻醉,约2分钟后,拔除牙齿,拔牙疮口压棉纱约30分钟祛除,嘱两小时内勿哺乳。
病情观察和护理处理:要加强对患儿病情的观察包括对压疮及拔牙疮口的观察。因婴幼儿口腔黏膜干燥[4]。在做口腔护理时,动作一定要轻巧,切忌粗暴,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全身疗法:对有反复发烧,血象升高者,需要给予静滴抗生素,可选用左氧氟沙星、氯化钠以控制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讨 论
引起压疮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是压力。故压疮常发生在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的的受压部位。刚出生的婴幼儿属于无牙期,口腔内部不应该有压疮发生,但本组病例因口腔内有额外牙生长,且额外牙形态为圆锥形,尖锐的牙齿对口腔黏膜的刺激伤害是相对应的黏膜形成溃疡,反复长期对口腔黏膜形成持久的刺激(即压力),溃疡不能愈合进而形成压疮,婴幼儿口腔黏膜表皮薄嫩,口腔干燥,容易造成损伤和感染。婴幼儿哺乳时,口腔内形成的吸吮力,加重了额外牙对伤口的刺激伤,诸上因素形成了口腔压疮。本组病例家长对无牙期婴幼儿口腔医学知识的认知缺少,更是导致婴幼儿口腔压疮形成的重要原因。本组病例经过正确的检验方法(拔除额外牙)和妥当的口腔护理措施,使口腔压疮在短期内得到了痊愈。
参考文献
1 崔焱.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6.
2 何方.儿科护理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2.
1、满足年轻父母的双重需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轻父母对宝宝的营养和健康越来越重视,都不希望自己的宝宝输在起跑线上,他们希望能为宝宝健康成长提供丰富的营养和良好的护理。目前我国年轻的准父母们大多缺乏孕产妇保健护理、婴幼儿护理和营养保健的相关知识以及婴幼儿配方奶粉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他们迫切希望得到这方面的专业指导或培训,为宝宝的健康成长作好准备。医务通道的基础正是满足年轻父母对产品和知识的双重需求,借助传播孕婴知识来实现品牌推广。
2、抢占市场先机
研究表明,婴儿对最初的牛奶口味是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当更换其他口味产品时,婴幼儿常会出现不适现象。另据对婴儿母亲的调查,一旦接受某一品牌奶粉,除非婴儿在喂养过程中有不适应的情况出现,母亲们一般不会改变产品品牌。这样厂家培养的消费者品牌忠诚度很高,对生产企业而言,具有一劳永逸的效果。所以,抢占先机,赢得宝宝的“第一口”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尤为重要。
医院是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的前沿阵地。我国约87%的婴儿是医院出生的,大约20%的宝宝不能母乳喂养,这些宝宝的第一口牛奶都是在医院喂哺的,占领了医务通道,基本上就赢得了这一巨大市场。即使是母乳喂养宝宝,在四个月时应添加辅食,在一岁左右将停止母乳喂养,通过医务通道也可以影响他们的父母,将他们培育成自己品牌的忠实支持者,使他们在选择辅食和断奶食品时更多地选择自己的产品。
3、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医务通道推广的优势在于在消费者进入市场选购婴幼儿配方奶粉前,将品牌推广与知识营销相结合,将孕婴护理和营养等科学知识与产品知识结合起来,从而树立起专业、科学、营养和健康的品牌形象。医务通道的推广中,厂家通过自己的市场推广人员和医院医生、护士等人员的推介和宣传,使婴幼儿父母了解产品知识,感受到厂家对孕妇及婴幼儿的关怀和爱护,增强了对产品的信任,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品牌的美誉度。 二、如何建设医务通道
1、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营销队伍
医务通道不同于传统渠道,它对营销人员的素质有一些特殊要求。从事医务通道工作的市场推广人员除了必需的产品知识和营销知识外,还必须具有专业的营养知识和医务知识。只有专业的营养知识和医务知识,才能在与准父母和医务工作者的交流中保持良好的沟通,才能通过建立起准父母对市场推广人员的信任,从而建立起准父母和医务工作者对乳品企业和产品的信任。
进口奶粉生产企业对医务通道的建设非常重视,为医务通道建立了专门的营销队伍,设立营养代表或营养专员等职位。部分进口奶粉生产企业在区域营销队伍中从事医务通道销售的人员比从事传统渠道销售的人员还多。
2、要建立厂家与医院的互信关系
在建立医院通道过程中,婴幼儿奶粉的安全性和营养性是医护人员最关心的。这就需要厂家通过临床试验或试用等方法来证明自身产品的安全性和营养性,以取得医院对厂家及其产品的信任。只有这样,医院才可能允许该品牌产品在医院内推广或帮助推荐其产品。
要充分发挥医院在医务通道建设中的作用。据调查,大多数年轻孕产妇对孕妇奶粉和婴幼儿奶粉产品的专业知识知之甚少,他们认为医生和医护人员是婴儿营养方面的专家,具有一定的权威,是值得信赖的,因而对奶粉的选择往往听从于医护人员的推荐。厂家在产品推广过程中,应与妇产科医护人员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使她们了解自己的产品,乐于推荐自己的产品。
3、建立厂家与孕妇的互信关系
开办孕妇学校、举办婴幼儿护理知识讲座。通过联合一些大医院,聘请医生、营养专家等为“准妈妈”和刚为人母的妈妈免费授课,帮助她们解决在怀孕和育儿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将自己的产品知识融于其中。如美赞臣在讲授婴幼儿饮食营养知识时,突出其新推出的安婴儿产品添加AA+DHA后所具有的益智作用:使婴儿IQ增加7。使这些妈妈们感受到厂家对消费者的关心和爱护,消除了单纯产品推广中的抵触和戒备心理,更容易接受企业的产品知识。
分发、寄送内容丰富的各种宣传资料。向参加产品知识培训的孕妇和到医院体检的孕产妇建分发一些实用资料,内容包括婴幼儿营养知识、护理知识和产品知识等。同时向那些母乳喂养的婴儿家庭寄送宣传资料,起到品牌提醒作用(母乳喂养婴儿添加辅食和断奶时)。
此外,生产企业还可以与医院、妇育保健机构联系,在孕产妇保健手册、婴儿保健手册刊登产品广告或在医院提供的婴儿产品上附上品牌标识、品牌提醒等。
4、 建立完善的消费者档案
收集参加产品知识培训的孕妇和年轻父母、参加医院体检的孕产妇的相关资料,建立包括孕产妇姓名、年龄、宝宝出生(预产期)时间、家庭地址、联系方式、购买记录等内容的详细档案。
通过建立消费者档案,一方面可以通过抽样调查,追踪消费者使用情况和使用后对产品的意见,以便对产品和销售工作进行改进,同时显示公司对消费者的关心。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邀请消费者参加公司开展的各种活动、邮寄各种宣传资料等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
5、产品推广和销售
产品的试用:通过与医院医护人员的合作,使缺乏母乳或不愿母乳喂养的妈妈的初生婴儿吸吮由自己厂家生产的奶粉冲调的牛奶。
优惠促销:由于节省了终端的销售费用,医务通道销售的产品价格一般较终端卖场便宜,同时赠送宝宝用品如奶瓶,围脖、尿不湿、小玩具等,增加产品对年轻父母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