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汽车金融风险分析范文

汽车金融风险分析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汽车金融风险分析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汽车金融风险分析

第1篇

关键词:汽车金融服务;消费信贷;信用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6.4;F832;F22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5.2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5-56-02

一、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与现状

汽车金融服务主要指与汽车产业相关的金融服务,是在汽车研发设计、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中,由金融机构参与的设计资金融通的基本框架,是一条从资金供给者到资金需求者的资金流通渠道。汽车金融服务主要包括资金筹集、信贷运用、抵押贴现、金融租赁、汽车保险以及售后服务、投资活动等。

汽车金融是汽车产业与金融的结合,它通过资源的资本化、资产的资本化、知识产权的资本化、未来价值的资本化实现产业与金融的融合,促进其互动发展,从而实现价值的增值。

我国的汽车金融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从1998年10月商业银行开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以来,虽然汽车消费信贷急剧上升,但在中国通过贷款方式销售的汽车仅占整车销售的不到20%,远低于欧美国家60%-80%的比例。由此可见,中国汽车金融服务业市场发展空间十分巨大。

为规范汽车金融机构的运作,我国相继颁布了《汽车金融机构管理条例》、《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这为我国汽车金融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律条件。中国的汽车消费信贷也开始向专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2004年8月,中国首家银监会批准的汽车金融公司――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在沪开业,这标志着中国汽车金融服务业开始向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主导的专业化时期转换。截至2009年底,中国汽车金融公司主要有10家,其中3家为中外合资,7家为外商独资。

不同于银行,汽车金融公司经营范围仅限于与汽车产业消费相关的金融服务,因此对汽车贷款的风险监控能力要好于银行。同时,由于汽车金融公司往往从属于汽车集团,其与整车厂商的配合以及对经销商的掌控能力比银行更强,这一方面也利于控制贷款风险。现阶段,汽车金融公司相对银行机构的不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资本金有限且融资渠道不畅;二是资金成本相对较高。

二、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的信用风险因素分析

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的风险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源自受信者(借款人)的信用风险、源自授信者(汽车金融公司)的操作风险和因外部宏观环境变化而导致的市场风险,本文主要分析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或交易方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而造成损失的潜在可能性。针对个人消费信贷,受信者可因家庭、工作、收入、健康等因素的变化不能按期还款而造成授信者损失的可能性。针对经销商企业贷款,受信者可能因为市场环境变化、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企业亏损、资金周转不灵、资金链断裂、甚至破产,最终不能按时偿还债务。

造成我国汽车金融信用风险成因有着诸多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外部环境因素

是指由于信贷机构外部经济因素变化而给其造成的信贷资金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有周期性的运行规律。在经济繁荣时期,社会经济运行良好,汽车市场火爆,生产增加,销售扩大,经销商经营利润增长,个人消费者收入普遍提高,此时的汽车消费信贷信用风险也会随之降低;而在经济萧条时期,经济发展速度减慢,经销商库存积压,销量急剧下降,公司利润降低甚至亏损,个人消费者的收入减少,由此将造成的汽车消费信贷信用风险增大。

2、内部经营风险

主要是指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而导致对借款人资信调查不够带来的风险。一方面,缺乏完整有效的征信系统。国外发达国家针对汽车信贷,有一个发达完善的经销商集团信息网络,可以在公共平台真实、全面、系统地调查借款人的综合信息,这种征信系统平台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另一方面,缺乏专业权威的信用评估与资信调查机构。虽然在实际中的每个汽车金融公司都会对贷款申请者进行信用分级,但是不同金融机构会有不同的信用分级标准,业内尚没有统一的标准去评估贷款申请者的信用状况。

3、法律风险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汽车金融业稳健经营的重要保障,也是汽车金融机构盈利的基础。目前,我国颁布了《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等,但上述条款层次依旧不高,覆盖面不够全面,且缺乏可操作的保障措施,尚需进一步完善。

三、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信用风险的有效管理对策

1、借鉴国外汽车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先进经验

目前,国外在汽车消费信贷风险管理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体系,不仅使汽车金融业务降低了风险,同时也扩大了汽车消费的信贷规模,从而促进了汽车行业的销售增长。例如,美国建立了完善的法律体系以保证信贷双方信息的对称性。英美等国家具有了完备的担保制度,包括以企业全部财产作为担保的浮动担保制度和以企业债权作为质押标的的担保制度,大大降低了经销商贷款风险。英美法等国家为了防范风险,要求在贷款合同期间个人消费者必须购买全额保险,当地建立了完善的抵押贷款保险体系。另外,国外有十分健全的个人信用制度以及先进的风险评估系统与控制措施,这在促进社会进步和防范信贷封面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采取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

本文主要针对经销商融资的贷前审查的风险管理办法进行说明。

(1)申请人资格审查。在汽车金融公司申请贷款的经销商需要满足以下条件:a.申请人须依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合法注册;b.申请人拥有稳定合法收入或合法资产用以还付贷款本金和利息;c.申请人及其高层管理人无违法记录或不良信用记录;d.申请人能够按照大众金融要求提供担保品;e.申请人能够按照要求支付首付;f.申请人的负债率低于80%;g.申请人须满足银监会的其他相关要求。除此之外,在经销商融资业务中,申请人一般情况下须满足以下5点中的3点:a.申请人的注册资本必须大于或等于500万人民币;b.汽车年销售量大于200;c.在最近三年里公司没有出现连续的亏损;d.在最近三年里年销售量没有出现持续下降趋势且平均销售量大于或等于该地区行业平均水平;e.在过去三年里的销售收入没有出现持续下降趋势。

(2)贷款额度控制。依照我国颁布的《汽车金融管理办法》,对单一借款人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汽车金融公司资本净额的15%;对单一集团客户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汽车金融公司资本净额的50%;对单一股东及其关联方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该股东在汽车金融公司的出资额。

(3)担保(抵押)品评估。汽车金融公司需要根据申请人资质要求一定金额的有形抵押,形式包括并不限于现金存款、现金质押、房地产抵押、其他至少具有同等价值的有形等价抵押品(如汽车金融公司对融资车辆的车辆文件或钥匙的管理也能作为替代解决方案)。针对房地产等物产抵押品,汽车金融公司需要至少一年进行一次现场检查,检查抵押品(物产)是否持续存在,抵押品(物产)相应的几张相片,对抵押品(物产)的有效可用性的评估,以及要求一份专业评估报告来评估抵押品(物产)的市场价值。

(4)所有者结构。申请人须提供有关公司股东、资本结构、审批权、管理层机构及可预见的变动等信息。有关利润转移或控股协议方面的合同需要考虑,同时还需要绘制整个公司的组织结构图。借款人的股东和其他涉及的人员,例如法定代表人的私人金融状况信息,必须提供进行核查。

(5)近期外部信息。汽车金融公司需要通过查询人民银行贷款卡等外部信息作为一个准则,对借款人和担保人的信用信息进行收集,包括但不限于:贷款负债额,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汇票和担保信息等,以了解相关当事方真实的融资情况。

(6)市场及行业评估。需将申请人与类似公司的框架结构(如员工人数、产业分工、销售量等)、类似产品、地理位置评估(如物流连接)、区域内/国内重要性、年度销售目标、公司形象、媒体报道等进行比较,以评价该申请人未来发展潜力和竞争力。

(7)经济形势分析。基于申请人提供的财务数据进行的信用分析主要关注所有者权益状况、流动性水平、盈利能力、资产情况及本金偿付能力。评估时需参考财报年内申请人的发展趋势。如果申请人已经使用较长时间的汽车融资,则需要基于最近半年的数据对其单车融资还款周转(平均融资期限)进行评估,并与未付车辆周转情况和其库存车周转情况进行比较。

(8)管理层及商业关系。汽车金融公司在对贷款人做信贷审核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和主要股东、经理人和重要位置员工的沟通,获得主观印象,从而评述申请人的管理层在技术层面和商业层面是否胜任。

(9)公司未来发展评估。下阶段发展前景:包括产业分析、显著的变动、产品的推出、系统投资、融资形式、共承项目(包括计划工程)评估等。

第2篇

【关键词】 GMAC; 汽车金融公司; 财务

引 言

据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汽车贷款比例约为70%,发达国家如美国贷款购车比例约在80%到85%之间,德国约70%;而同为金砖四国的发展中国家印度为60%到70%之间,中国却从2004年的16%下降到2008年的8%。另据新华信国际咨询公司的报告称,在中国各细分市场中,中大型轿车和中型车的贷款购车比例分别为12.1%、9.3%,小型车和微型车的贷款比例只有4.9%和3.7%。然而目前,在中国随着私车的普及和价格的逐步稳定,汽车市场特别是其中的小型车和微型车市场发展到以消费信贷为购车的主流方式,这一趋势是较为明显的。所以在中国扩大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促进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虽然汽车金融公司的存在能促进汽车产销量的增长,缓解汽车需求与消费者购买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但是若对汽车金融公司的业务范围及所涉金融风险没有加以合理的控制,则过度发展汽车金融公司会对有关汽车制造等实体母公司造成很多不利的影响。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以下简称GM),与其旗下的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General Motor Acceptance Corporation Financial Services,以下简称GMAC),及GMAC旗下的Residential Capital LLC.(以下简称ResCap),三者在次贷危机后所遭遇的亏损及相互之间的资金转移与援助问题,对正处于发展中的中国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与汽车金融公司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Steven P. Janes(2001),Smart M. Litwin、William A. Levy(2009)从资产证券化的角度研究了汽车金融的融资问题,探讨了汽车金融市场、资金提供者、相关金融产品、法律等方面的内容。Christian Diekmann(2008)认为汽车金融是许多金融机构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机构可能是汽车集团的金融服务分部、银行控股或独立的金融公司;所有这些机构都必须评估并管理与汽车金融相关的风险,而这一工作的难度是很大的。

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其一是通过对国外汽车金融服务的研究,提出对中国发展汽车金融的借鉴意义,如北京银行监督管理局赴德、英考察团(2005),认为汽车金融公司可以更大程度地提高资本效率,推动生产行业与金融行业同时加速发展,并提出我国汽车金融的发展,应加强风险管理、培育和完善金融市场,强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张君毅(2007)对美国、德国、日本的汽车金融服务进行了比较,指出该三国汽车金融产品繁多、衍生服务齐全、市场环境良好。其二是对中国汽车金融现状及有关对策的研究,如孔玉蓉(2008)在对汽车金融及我国发展汽车金融进行陈述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我国汽车金融存在发展慢和外资主导两大问题,指出应建立以金融公司为主体的汽车金融市场,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赵宇恒(2010)总结我国汽车厂家给经销商提供的金融业务支持的三种模式:汽车金融公司向经销商提供融资贷款支持、由厂家牵线,提供信用担保,寻求第三方银行合作,帮助经销商拓展融资渠道、以及鼓励经销商采购车辆,汽车厂家向经销商提供财务支持,并分别指出各模式的优劣点,认为汽车厂家和经销商之间的金融支持模式,会随国家政策、市场的变化等不断作出调整和完善。

二、GMAC、ResCap及其有关年度财务报告数据分析

(一)GMAC及ResCap简介

GM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自1931年就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业的领导者,其核心汽车业务及子公司遍及全球。

GM旗下的全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GMAC,成立于1919年,起初仅为GM的经销商及零售客户提供信贷服务;但之后逐渐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公司,向全球客户提供汽车和商业贷款,抵押融资以及保险等服务业务。2006年11月30日,GM将51%的GMAC股权出售给由Cerberus FIM Investors,LLC,Citigroup Inc.,Aozora Bank Ltd.,及The PNC Financial Services Group,Inc的一个子公司共同组建的FIM Holdings LLC。ResCap是在2005年3月,由之前的GMAC Residential和GMAC-RFC改组而成的GMAC的全资子公司,是美国最大的住房按揭贷款服务公司和贷款发放机构之一,主要从事房贷、抵押贷款及相关抵押类产品的发起、购买、服务、销售和资产证券化业务。

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GM、GMAC、ResCap都遭到沉重打击,经营状况恶化、投资者信心不足。为获得政府救助资金及使用Fed贴现窗口,GM在GMAC的持股权由49%减少到不足10%,Cerberus FIM Investors在GMAC的持股权由51%减少到不足14.9%,最终在2008年12月25日,经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批准后,GMAC成为银行控股公司。

由于旗下的ResCap亏损惨重,GMAC到2009年11月,尽管已经接受了美国政府125亿美元援助和廉价贷款,却仍未实现扭亏为盈。GMAC公布2009年第三季度亏损了7.67亿美元,上年同期亏损25.2亿美元;但ResCap第三季度亏损了6.49亿美元,抵销了GMAC汽车部门3.95亿美元的税前运营利润。2007、2008两年间,ResCap共亏损了99.6亿美元。

从2006年到2008年,GM的整体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大幅下降。就宏观环境而言,利率上升、次贷危机等是直接原因;但就微观而言,在利率上调、次贷危机发生之前,GMAC业务已相对失衡,旗下的ResCap过度金融创新以致对利率高度敏感,从而使GMAC暴露于较高的金融风险之中,一旦宏观环境发生不利逆转时,作为汽车金融公司,GMAC不仅没有很好地支持GM的业务发展,反而从流动性、利润等方面拖累了GM,这些可以通过如下对GMAC及ResCap在次贷危机发生前有关年度财务报表数据的分析得到证明。

(二)GMAC有关年度财务报告数据分析

1.GMAC损益表分析(表1)

通过对损益表的分析可以看出,GMAC的总金融收入、总金融与其他收入、利息费用三项目,从2004年到2006年间,均在递增,但很明显前两项增幅小于利息费用项目增幅。就信贷损失拨备而言,2005年较2004年减少45%,原因之一在于ResCap因房价有所升值而估计发生亏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降低,但之后美国整体房市的发展情况证明这一估计是错误的,所以在2006年,该项目较2005年骤升86%。上述三项目变动的直接结果是GMAC净金融收入逐年递减,从2004年的8 713百万美元,降到2005年的7 132百万美元,又降至2006年的5 543百万美元。

2.GMAC各业务分部运营汇总表分析(表2)

在2004年到2006年间从GMAC旗下各主要业务分部的净收入与净损益情况看,汽车金融业务在这两个项目的占比值均在5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此三年间,ResCap在净收入中的占比在16%到22%之间,但在净损益中的占比却在31%到45%之间;通过计算净利润率,可以得到汽车金融业务为12%左右,ResCap为24%左右,保险业务除在2006年突升至20%外,在2004、2005两年均不足10%。所以,尽管从绝对值角度而言,ResCap的净收入与净损益值从2004年到2006年有下降倾向,但从相对值角度而言,其本身是GMAC旗下盈利能力最强的一个业务分部。

3.ResCap有关年度财务报告数据分析(表3)

依据表1、表2与表3的有关数据,可以得到ResCap有关项目在GMAC合并报表中的占比值,如表4所示。

从2004年到2006年,在净金融收入与其他收益项目的占比上,ResCap维持在20%左右的水平,但在利息费用与信贷损失拨备两项目上,ResCap的占比却逐年大幅提升。

三、GMAC所面临的金融风险分析及其对中国发展汽车金融的启示

(一)GMAC所面临的金融风险分析

1.市场风险分析

(1)利率风险分析

为了降低利率波动风险,尽管GMAC也使用了包含衍生工具在内的诸多金融手段,但显然没有成功。在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间,经过连续17次上调,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由1%被提高到了5.25%的水平上。这一宏观环境的变化,是导致GMAC金融收入上升,以及利息费用与信贷损失拨备更大幅度上升的主要原因。

(2)房价风险分析

美国投资银行等金融中介通过各种金融创新工具,以次贷的方式销售了大量房产。次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房屋需求与购买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但在利率大幅上调后,次贷客户无法按时还款,或者彻底丧失了还款能力,再加以整体经济形式恶化,美国房产大幅下跌,直接造成GMAC旗下ResCap的流动性不足与巨额亏损。

2.信用风险分析

ResCap在发起或购买了抵押产品贷款后,通常很快会在二级市场上将其销售给第三方,但在其未销售前所保留的抵押产品贷款的库存,会将公司置于信用风险之中。此外,ResCap在ABS、MBS等证券方面的投资,或是在进行有关金融衍生工具操作时,交易对方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违约,同样有可能使其面临很强的信用风险。这一风险反映在财务报表数据上,就是信贷损失拨备的提高。

3.流动性风险分析

2008年12月31日,为实现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GMAC完成了一项复杂的债务交易,筹集资金175亿美元;同时,ResCap也筹集了37亿美元。当日,Standard&Poor''''s下调了GMAC与ResCap的部分债务评级。

2009年10月,GMAC是当时唯一接受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临时流动性担保计划(TLGP)支持的评级为垃圾级的金融公司;Moody''''s对该公司评级为Ca级,仅较违约级高两级。

2009年12月,Moody''''s认为Res-

Cap已经连续三年每季亏损,其流动性脆弱,资本不足,故将ResCap评为C级,仅比违约级高一个级别。

GMAC与ResCap作为金融公司,信用级别却一再被降低,负债的流动性能力恶化,这无疑使其流动性风险进一步加大。

(二)GMAC对中国发展汽车金融的启示

1.对汽车生产商的启示

就当前中国汽车的产销现状而言,成立与发展汽车金融公司是必要的。汽车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如日本与韩国,在汽车产业大发展时期,都有较为优惠的汽车消费信贷,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加速发展。

GMAC曾是GM利润的重要来源。然而,在次贷发生后,GMAC 2008年亏损了79亿美元,不仅没有对GM起到很好的支持作用,反而拖累了GM。

所以对中国的汽车制造商而言,可以建立发展旗下的汽车金融公司,但却不能将汽车金融公司视为拉动汽车销售的核心环节,必须将技术、品牌、售后服务等作为提高竞争力、市场占有率的关键内容。

2.对汽车金融公司的启示

GMAC的两大核心目标:一是为GM提供优厚的投资汇报;一是为GM的轿车与卡车销售提供战略性支持。所以,GMAC的主要业务本应集中于汽车金融服务,但其旗下的ResCap所从事的业务却偏离了这一块。汽车金融收入在GMAC收入的占比从2001年的70%下降到2005年的38%,而同期抵押和保险收入却从30%上升到62%。在利率市场、房市有利时,ResCap可以为GMAC带来丰厚的利润与大量的净现金流入;一旦利率市场、房市发生不利逆转时,ResCap就会发生巨额亏损,陷入流动性危局。这可以看出,一方面GMAC本身业务结构失衡;另一方面其对市场风险等金融风险的控制尚不到位。

对中国的汽车金融公司而言,则必须严格遵守《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约束自己的业务范围,严格控制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金融风险,以期能真正为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四、总结

据权威预测机构Scotia Economics在2011年11月29日的《全球汽车产业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汽车销售量在1990—1999年间为0.43百万辆,在2000—2007年间为2.91百万辆,2008年为4.98百万辆,2009年为7.32百万辆,2010年为9.41百万辆,2011年预测为10.16百万辆。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汽车产业在刚刚过去的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在2008年,中国汽车市场低迷却使许多汽车经销商出现亏损,部分面临资金断裂危险,但是汽车经销商的正常运转却对维系整个汽车产业链的良性运转至关重要。2009年初,国务院通过了汽车行业振兴计划,出台了有关信贷支持等政策;中国央行中国人民银行也明确表示将加大对汽车金融信贷的支持力度。央行副行长刘士余在2009年1月15日召开的“金融支持汽车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发展汽车消费信贷是活跃和扩大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应积极支持监管部门根据需要批设新的汽车金融公司,拓宽汽车金融公司的业务范围,鼓励支持商业银行与汽车金融公司开展多方面业务合作”。综上,可以看出汽车金融信贷是支持2009年,乃至之后中国车市增长的关键环节之一。

但是,在我国政府大力扶持汽车金融产业发展,各品牌汽车公司努力建设与壮大自身汽车金融业务的当下,我们在学习有关国外汽车金融公司成功经验的同时,也必须吸取其失败之处的教训,以更好地发展我国的汽车金融事业。本文的写作若能起到一些警醒作用,也算对中国汽车金融产业的健康发展略作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 Scotia Economics,Global Auto Report,省略,Deember,29,2011.

[2] GMAC Financial Services,2006 A-

nnual Review of GMAC Financial Services,省略

[3] Emily Kaiser,GMAC gets Fed''''s OK to become bank holding company,Reuters,Dec 26,2008.

[4] 刘沙.GMAC:集中精力改变ResCap现状[N].世华财讯,2009-11-05.

第3篇

2、我国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前景研究

3、我国银行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

4、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保险监管制度创新

5、我国私募基金的发展问题研究

6、我国农民养老保险体系的研究

7、河南省小额信贷业务开展情况调查分析

8、中国的金融开放与金融危机传导的防范

9、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10、论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危害和对策

11、小额农贷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2、不完全对称信息条件下小额贷款需求者的行为选择问题研究

13、保险销售误导现象研究

14、论保险业与银行业的渗透、竞争与合作

15、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分析及对策

16、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研究

17、基于次贷危机启示的我国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研究

18、中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问题研究

19、积极财政政策与扩大内需的关系探讨

20、积极财政政策的国内外比较研究

2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规律研究

22、关于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思考

23、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24、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25、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与成因分析

26、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思考

27、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思考

28、论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的特点

29、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30、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31、我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结构研究

32、大小非解禁对我国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

33、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模式及运作分析

34、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企业的应对策略

35、股指期货交易制度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

36、新农村建设下河南省小额信贷的发展问题研究

37、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基于某一地区的实际调查与分析

38、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39、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40、中国的金融开放与金融危机传导的防范

41、家族企业融资的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

42、关于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关系的探讨

43、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研究

44、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影响分析

45、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趋势分析

46、我国中小银行竞争力探讨--以××银行为例

47、银行并购与中国银行业的应对策略

48、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初探

49、我国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50、中国风险投资业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51、开放经济条件下金融风险传导机制研究

52、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和启示

53、农民工的社会保险问题研究

54、汽车保险欺诈及其防范对策研究

55、我国机动车辆保险市场的竞争特点及对策

56、保险欺诈行为的博弈分析

57、综合经营趋势下我国银行保险的创新发展

58、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与理性选择

59、中国证券市场监管问题研究

60、中小企业融资机制研究

61、新时期农村金融业发展策略研究

62、创新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63、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与启示

64、论通货膨胀的危害与治理对策

65、金融危机下我国货币政策转变的效应研究

66、我国股票市场大幅波动的成因及对策

67、关于完善农村信用社体系改革和强化管理的思考

68、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趋势研究

69、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70、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与资本市场的发展

71、中国上市公司过度扩张问题研究

72、保险资金运用问题研究

73、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成因分析

74、混业经营的风险分析

75、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跨文化风险及对策

76、新形势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探讨

77、跨国公司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78、巴菲特投资管理策略研究

79、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及完善措施

80、企业并购的风险及防范

81、金融市场的内在经济特征与金融危机

82、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与发展

83、我国垄断性行业暴利的来源、影响及治理对策

84、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风险研究

85、银行并购后的整合问题探析

86、农村信用社风险的形成及防范措施

87、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新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88、利率市场化后企业投融资策略的调整

89、如何看待我国资本项目的开放与管制

90、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变动的认识

91、论农村信用社制度创新

92、银行业并购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93、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思考

94、人民币汇率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95、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6、论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与财政政策目标的协调

97、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98、试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合理限度及其完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