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幼儿园音乐论文范文

幼儿园音乐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幼儿园音乐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幼儿园音乐论文

第1篇

以“形”塑乐,让欣赏鲜活灵动。好的音乐作品,必定塑造了一个鲜活的音乐形象。民族音乐表达的是一定时期一定地域内的的人文特点、情感。陶行知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幼儿天生好动,抓住这个特点,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对民间音乐的感受,表现音乐所塑造的形象。例如:民乐《鸭子拌嘴》它以对鲜明的生活和自然节奏的模拟,奏出了旋律,敲出了情节,形象逼真地表现了一群蹒跚而来的鸭子———时而引颈高歌,高声喧哗,时而窃窃私语,最后摇摆而去的生动场景画,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音乐塑造了一群活泼、憨态可掬的鸭子形象,符合小朋友活泼好动、爱模仿的特点。通过模仿鸭子摇摆走路、游水嬉戏孩子们俨然就是一只只可爱的小鸭子在大自然中欢快的畅游,用肢体语言形象的表达了对这首民乐美的感受、理解。再如在欣赏民间音乐《划龙舟》时,幼儿用不同速度的划浆动作来表现乐曲中所表达的划龙舟的快慢,同时通过增减划浆动作的人数来表现乐曲中单人与多人划龙舟的不同,从而感悟音乐的节奏美与乐段结构的特点,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提高对音乐创造能力。

二、解放幼儿的头脑,激发幼儿音乐审美情感

以“情”表乐,让欣赏真实自然。一个成功的音乐作品,必然是真情的流露。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陶行知提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民族音乐旋律动听、节奏鲜明、感彩丰富易于激发幼儿的情感,激励幼儿用生动的表情,饱含情感语言的肢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例如:在欣赏江南丝竹乐《春绿江南》中,通过模仿春雨中婀娜多姿的柳树,阳光下千姿百态的花朵、春风中翩然起舞的蝴蝶、春光中划过天空的飞鸟将春天来临的喜悦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幼儿对春天来临的期盼、欣喜之情跃然脸上,对春光无限好的赞美之意尽在无声的动作表演中。蒙古小调《森吉德玛》表现了蒙古族人民淳朴、憨厚的的性格。全曲分为两段,第一段用慢板表现了蒙古草原宁静,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场景;第二段再现了放牧归来,万马奔腾、载歌载舞的景象。结合图片仔细聆听,孩子们用舒缓、伸展的动作展现蓝天、白云、绿草、小花;用热烈、奔放的动作表现马儿的快跑、牧民放马归来是的喜悦。孩子在民乐活动中的脸部表情,丰富的肢体语言都是对音乐的感悟,真实情感的流露。

三、解放幼儿的嘴巴,提高幼儿自我表达的能力

以“声”绘乐,让欣赏丰富多彩。一个受人喜爱的音乐作品必然动听悦耳。我国的民族音乐是由民族乐器演奏的,幼儿使用的演奏乐器中有部分属于民间打击乐器,如鼓、锣、钹、木鱼、板鼓、铃鼓等,使用这些适合幼儿的民族乐器来配合民族音乐演奏,不但符合乐曲的性质,也易于让幼儿感受到乐曲的美感。如在欣赏民间音乐《喜洋洋》时,我先让幼儿采用了打击乐常用的声势练习,让幼儿用嘴巴发出的响声模仿不同的民间打击乐器,然后再选用中国传统的民间打击乐器鼓、锣、钹、木鱼、板鼓、铃鼓等乐器跟着音乐一起演奏,从而提高了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受能力。操作打击乐也可以表达幼儿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感受、理解。通过指导幼儿选择合适的民间打击乐器表现音乐,来表达对音乐的理解,有效地激发幼儿想象和创造。如在欣赏广东民歌《采茶扑蝶》音乐活动中,幼儿想象一边采茶一边扑蝶的情境,幼儿自由的选择适合的乐器轻声演奏扑蝶的情景,再选择另一种乐器表现采茶时欢乐的情景。

四、解放幼儿的欣赏空间,让民乐欣赏丰富多彩

第2篇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强调本土化,即从儿童熟悉的语言、文化、环境出发,发掘音乐教育资源,丰富儿童音乐教育的内容。农村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的生活、生产过程中,创作出了许多喜闻乐见、流传甚广的民间音乐、歌舞、戏曲等艺术形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热爱。尤其是在民间传统节日,人们更是通过扭秧歌、打腰鼓、跑旱船、吹唢呐等形式,载歌载舞来表达对欢乐吉祥的幸福生活的赞美。在这种欢乐的节庆中,儿童受染于其中,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民间艺术启蒙,更为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引入到农村幼儿园教育中提供了天然的土壤。《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在于,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在丰富幼儿感性经验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纲要》的这一基本精神与奥尔夫音乐教育有相通之处,即都强调了音乐的“原本性”。因而,在农村幼儿园开展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农村幼儿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关系到千家万户幸福的公益事业。在农村幼儿园开展奥尔夫音乐教育,可以使幼儿受到本土化艺术的熏陶,这对于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文章以山西原平某农村幼儿园大班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为例,探讨实施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的有效途径。

二、农村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一)农村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材料的准备形式

多样的图谱、丰富的乐器等是奥尔夫音乐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图谱、乐器的运用不仅使幼儿的音乐活动变得轻松、有趣,而且,可以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帮助幼儿理解音乐活动的内容,激发幼儿创造的欲望,使幼儿在主动参与中获得愉悦的身心体验。反思:反映幼儿生活的直观形象的图谱,不仅可以让幼儿感受乐曲的结构,而且可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简单的乐器,也给幼儿的音乐活动带来无限的乐趣和活力。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强调创造性,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利用农村的日常材料,与家长、幼儿一起制作图谱或乐器,如用葫芦做摇筒、用木片做响板等,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

(二)农村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乐曲的选择

音乐的选择是实施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中重要的一环。奥尔夫音乐教育注重本土音乐的开发,教师在选择奥尔夫音乐时,结合本土音乐的素材,不仅可以通过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使幼儿感受乡土音乐带来的愉悦,又可以起到文化传承的作用。反思:教师在保持本土风俗完整,又尊重奥尔夫音乐特点的前提下,引导幼儿体验了传统特色音乐“凤秧歌”。在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中引入本土音乐,可以使幼儿感受本土音乐之美,体验蕴藏于本土音乐中的浓厚的乡土气息。这不仅丰富了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的内容,也使幼儿在感受本土音乐中获得了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起幼儿热爱本土文化的自豪感。

(三)农村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组织的要领

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具有游戏的性质,强调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幼儿天生具有艺术敏感性,尤其喜欢自由表现音乐的节奏美、韵律美。因而,在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大胆发挥想象力,运用表情、语言、动作等形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从而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热爱。反思:在基于幼儿生活经验的音乐活动“过山坡”中,教师引导幼儿积极表达不同情境中上坡、下坡的感受,并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现这种感受,使幼儿的创造基于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这既有利于幼儿充分发挥想象,表达对生活的感受,又有利于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在愉快的音乐活动中,幼儿的音乐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等都得到了发展。

三、农村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实施的建议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奥尔夫音乐教师培训活动

学前教育“国十条”的颁布,迎来了农村幼儿园发展的春天。“国培”“省培”的行动计划,为农村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提供了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根据农村幼儿园开展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的需求,采取集中培训、脱产培训、送培下乡等多种形式,帮助农村幼儿园教师提升艺术教育素养。同时,也可以组织高校艺术专业的学生,在寒暑假送教下乡,对农村幼儿园教师进行专业的艺术培训,还可以号召高校学前专业的学生,到农村幼儿园顶岗支教等。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师开展艺术教育的能力,而且,活力四射的大学生也为农村幼儿园教师带去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农村幼儿园开展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发掘农村本土资源,开展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强调“原本性”,注重儿童的生活体验。而“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清澈的小河,土地上爬来爬去的小动物,天空中飞翔的小鸟,田间的种子、葫芦、谷物等,都可以作为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的材料。而广大农民在日常的生活、生产中,创作出的民歌、民谣等,以及祖祖辈辈流传下来欢庆民间传统节日的扭秧歌、敲锣鼓、舞狮子等,也是开展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的绝好材料。

(三)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丰富农村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

第3篇

作为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幼儿的全面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实践形式。民族音乐教育则是音乐教育当中的关键环节。早在商代,我国的音乐教育已经初露头角。西周时期则出现初具规模的音乐教学体系。西周的统治者给予了乐教很高的地位——将乐教称作“国教”。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包括孔子在内的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均特别十分注重音乐的教育。他们认为音乐教育是塑造人的思想的一个关键环节,乐教能够将人培养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但是自公元20世纪以来,西方音乐大量的进入我国,与此同时西方鼓吹的“欧洲中心论”也随之变成我国民众的普遍想法,再加上受客观条件限制,我国民众普遍对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还缺少更深层次的认识。以上的种种因素,让我国民族音乐日益消沉。在教学中难以寻找的教学需要的民族音乐教材,而适合幼儿的教材更是无从寻觅。正因为如此,在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也变得更加密切的当代中国,我们在学习西方音乐的同时,要特别注重继承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同时,也要加强幼儿的民族审美观的树立,用音乐的方式增强幼儿的民族精神。学习我国的名族音乐文化是十分重要的,幼儿音乐教育应当把民族音乐教育作为一项重点工作。

二、幼儿素质教育中民间音乐体现出的重要性

音乐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儿童智力和思维的发展,对其情感态度的形成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音乐教育作为幼儿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全面综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实施美育能够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发展,艺术作为美育的重要教育途径其情感教育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应对我国民间音乐艺术进行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出各地艺术文化资源的教育作用。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音乐能够拓展儿童的视野,陶冶儿童的情操,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音乐教育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促进作用,能够对儿童的情感进行丰富。

三、开展幼儿园民间音乐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提升幼儿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

幼儿音乐教师在整体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能否对民间音乐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并对幼儿进行教育取得良好效果,其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我国教育部于2007年规定,高等音乐院校中须开设中国民族音乐课程,同时指出在音乐教育中,学生应对全国各地有代表性、影响性的民间音乐进行学习和研究,对本土音乐的传播也要给予重视。为了培养能够将民间音乐真正带入幼儿园音乐课堂的教师,在课程设置上应增加民间音乐的内容,并对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进行培养和提高。

(二)提高幼儿对民间音乐的兴趣

音乐通过从听觉上以节奏、旋律等对艺术形象进行塑造并对人的情感进行丰富和影响。提高幼儿对民间音乐的兴趣应首先从培养其听觉能力入手,通过让儿童感知音乐的美形成旋律感,更好地开展音乐教育。我国各地的民间音乐都具有自身的特色,教师通过带领儿童对音乐节奏进行学习和模仿,随着音乐打拍子能够培养儿童的感知力,在儿童逐渐熟悉民间音乐的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将欣赏民间音乐作为教育起点

在音乐教育过程中通过充分利用各地各民族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对发展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及音乐感知能力具有很好的作用。广大音乐教育者在长期实践中发展具有民间特色的音乐就是音乐教育的最好资源,儿童通过对民间音乐进行欣赏和学习能够开拓视野,丰富自身的经验。著名幼儿音乐教育家铃木在其“天才教育”理论中提出世界的音乐就是具有各民族风格特色的音乐。

(四)充分发挥本地民间音乐资源的作用

民间音乐并不只是体现出其自身单一的音乐知识,对民间文化底蕴、风俗人情能够直接体现出来,具有艺术本质性的意义。民间音乐资源体现出的民间文化有助于儿童对家乡的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尽行理解和认识,民间音乐具有的人文价值相对于其自身的知识技能更具意义。广大教育者通过研究发现,将民间音乐带入幼儿园音乐课堂是最好的素材,本地音乐具有独具特色的表现方式,包括其使用的方言等本土性文化与幼儿的生活环境紧密联系,使得儿童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联系到家庭、生活及社会的各方面,反之在潜移默化中也促进了儿童对民间音乐的学习。因此,幼儿音乐教师应积极利用民间本土音乐的特点,结合自身所在地区的音乐特色,以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对儿童进行教育,例如湖南民歌《浏阳河》等。

四、结束语

第4篇

关键词: 幼儿歌唱教学 钢琴伴奏 儿童歌曲谱例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其教学效果是不容置疑的。教师在互联网上可以找到想要的任何教学资料,从而在上课时更加轻松自如,内容更丰富多彩,吸引学生的眼球。但事物总是有它的两重性,在音乐教学方面如果过多地利用多媒体的手段或者说过多地利用视觉效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削弱听觉艺术的教学效果。尤其对于幼儿来说,听觉的记忆有时候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益处,甚至会伴随他们的一生。最近笔者走访了几所幼儿园,发现并了解到幼儿的歌唱教学活动在某些方面不尽如人意。虽然每个教室都配有钢琴,但是有了多媒体后,钢琴几乎成为一种摆设,在幼儿园里已经很少有老师静下心来钻研儿童歌曲的伴奏,从而有效开展歌唱教学活动了。笔者认为这一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让幼儿在听觉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歌唱教学以“听”为主

歌唱教学作为一门艺术教学有它的特殊性,正是这种特殊性使学生身心愉悦。素质教育就是开发幼儿的智力,其中想象力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证。人要有想象力,有了想象力社会才会发展和进步,科学家就是因为有丰富的想象力,才有了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及动力。教师应该站得高看得远,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目标,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那么,目前歌唱教学在幼儿园里的实施情况如何呢?笔者有幸在《幼儿园歌唱教学活动研究》调研课题中发现:许多幼儿园的歌唱教学处于一种功利的状态,即追求热闹,吸引眼球,一堂课下来看似教学内容很丰富,实际上歌唱对于幼儿来说像是走过场。音乐本身要素中的节奏,音高音准,以及钢琴伴奏中的美妙音色带给孩子们愉悦的太少太少。笔者认为,在歌唱教学中应该以模仿和听觉为主,营造良好的听觉的环境,而不是只有这样或那样的多媒体画面。幼儿歌曲无需非常热闹的伴奏,钢琴就是非常好的教学工具,能对孩子的听觉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对幼儿歌曲的进一步研究再创造是必需的。与此同时,教师的音乐基本功和对音乐的理解就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要重视孩子们的听觉发展,要带给他们听觉上的记忆和想象力。一些国家非常重视幼儿的音乐环境,这种环境是指听觉上的,就是要培养儿童丰富的想象力,而听音乐正是一种非视觉的能让人产生想象的极佳方法。在一些西方国家孩子们的音乐环境和氛围多半是以听觉为主的。我们在资料上看到意大利的一些乡村家庭橱柜里放着许多音乐CD 片,是给孩子们听的。在一次国际幼儿音乐论文答辩中有专家说:“CD片就是给孩子们听的,是在孩子们玩耍的过程中播放给他们听的,可以是专项的也可以是随意的。”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们的听觉得到健康的发展。由此看来,音乐的环境是幼儿成长的一个部分。为此笔者呼吁幼儿园的老师多为孩子们的健康发展着想,让孩子们多聆听音乐,使他们享受到听的乐趣,用一首首简单而优美的幼儿歌曲,找出音乐中的亮点,使其终身受益。

二、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幼儿兴趣,与幼儿共同成长

据调查,上歌唱教学课时,许多幼儿园老师不愿意用钢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老师本身的技能不够扎实,其次是觉得一首几小节的儿童歌曲弹奏起来太简单太枯燥,吸引不了小朋友,达不到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觉得用多媒体上课效果会更好一些,备课更方便一些。殊不知长此以往,孩子们对音乐的听力得不到更多的培养,而自己也丢失了许多以前在学校里学到的技能和知识,影响了自身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那么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笔者在这里谈谈自己的实践体会,仅供关心儿童身心发展的老师作参考。

在将近一个学年的课题研究实践中,笔者走访了几个幼儿园,并就幼儿园歌唱教学的活动协同老师备了课,主要就是如何教孩子们学会一首歌,如何利用钢琴这个教学工具上好一节令人愉悦的歌唱课。首先老师要细心备课,研究要点,研究音乐本身的一些要素,包括节奏、音高及强弱。在研究伴奏部分时,老师需要研究音型及和弦,在备课时比较不同的和弦效果,并找出亮点,以自己的风格进行一次再创造。这里笔者就钢琴伴奏这部分谈谈经验和体会。比如,除了旋律之外,还要特别研究伴奏,如何配置和弦,这些工作是很重要的,直接影响幼儿的听觉发展。一段旋律用不同的和弦伴奏会有不同的效果,那就要在多次的备课练习中去比较、去体会、去聆听。在王京其编著的《小朋友歌曲666首》中,我们选用了《我的小宝宝》这首歌曲作为歌唱教学活动的内容,歌曲中除了引用摇摆的音型伴奏外,在和弦的运用上也做了大胆尝试。该曲是一首适合中班小朋友的歌曲, D大调,4/4拍,全曲除了前奏一共就八小节,其旋律流畅优美,表现了一个母亲在轻轻拍打小宝宝睡觉的场景。在第五及第六小节上作曲者用了两小节同样的旋律,歌词也是相同的,反复强调了母亲哄孩子睡觉的心情和意境。因为是重复,在伴奏上会感到单调,所以就在相同的两个小节中做尝试,在第六小节上配置了D调的降3级降7级和弦,即谱例中的F和弦,对D大调来说就是降3级和降7级(如下图所示),让它在音色上有所不同,既能丰富伴奏,又能在听觉上产生新意的感受。

实践告诉我们,伴奏做得好,就能给人不同的感受,带给人们遐想,同时也会在练习中给老师们带来乐趣,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这是在和弦配置上的练习和尝试。另外,还可以在节奏上进行再创造。正所谓老歌新唱。比如《小朋友歌曲666首》中的《小小蜘蛛》,原曲是一首6/8拍的曲目,为了加强歌曲的节奏感及更加现代的爵士摇摆节奏,使其更诙谐生动,我们把它改成了八分附点的2/4拍节奏,同时旋律上也做了微小的调整,即用了爵士音乐中的“多利亚”音阶,降3级和降7 级,在演唱和弹奏上也变得更容易一些。在这里列举原谱例片段:

改编后加前奏谱例片段:

从改变后的效果来看,歌曲的节奏感更强,而同时笔者在左手伴奏的和弦上用了许多七和弦,在音型上仅用了直体式,旋律的节奏上用了切分音,使两手在弹奏的过程中更加爵士摇摆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随着钢琴的弹奏显得更贴切、更自然。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回归自然的效果,儿童在歌唱的过程中产生了极大的乐趣丰富了想象力。以上是笔者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所作的思考。我们要共同关心幼儿的发展,培养有想象力的孩子,真正为他们干点实事,让他们受益终生,快乐成长,使幼儿教育事业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京其编著.小朋友歌曲666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7月.

[2]王庆主编.五年制幼儿师范大专系列教材《钢琴即兴伴奏》.河海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

[3]冯德钢编著.21世纪高师音乐教材《歌曲钢琴即兴伴奏》.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

第5篇

一、让我们的教学回归自然

歌唱教学作为一门艺术教学有它的特殊性,正是这种特殊性会给学生带来身心上的愉悦,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开发儿童的智力,其中想象力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证。我们说人要有想象力,有了想象力社会才会发展和进步,科学家的诞生就是因为有想象力,才会给人们带来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及动力。反过来想,要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了想象力的话,最终会被历史所淘汰,被社会所淘汰。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站得高看得远,培养学生要有远瞻性,为学生今后的想象力发展打好基础。那么,目前歌唱教学在幼儿园里是如何实施的呢?笔者在幼儿园的公开课中发现,许多幼儿园的歌唱教学处于一种功利的状态,即追求热闹,吸引眼球,一堂课下来看似很丰富,实际上歌唱音乐的本身对于儿童来说像是一个走过场。音乐本身要素中的节奏,音高音准,以及钢琴伴奏中的美好音色让孩子们学到的太少太少。笔者认为,在歌唱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模仿和听为主,首先是给孩子一个听觉的环境,而不是首先有这样或那样的多媒体画面,儿童歌曲也无需非常热闹的伴奏,钢琴就是一件非常好的教学工具,它的伴奏好坏就能给孩子起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对儿童歌曲的进一步研究,和进一步的再创造是必须的,与此同时,教师的基本功和对音乐的理解就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要重视孩子们的听觉发展,要带给他们听觉上的记忆和想象力。一些国家为什么非常重视儿童的音乐环境,就是要孩子有想象力,而这种环境主要是听觉上的,非视觉的。家里的乐器是演奏的,是给孩子们或是成人们听的,不是看的。在一些西方国家我们了解到,他们给孩子们的音乐环境和氛围多半是一听觉为主的,如意大利的一些乡村家庭中我们从资料上就看到了橱柜里的许多音乐CD 片,走访过这些西方家庭的专家就说这些资料就是给孩子们听的。在一次国际儿童音乐论文答辩中专家们还说;“CD片就是给孩子们听的,是在孩子们玩耍的过程中播放给他们听的,可以是专项的也可以是随意的。”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在音乐上的听觉得到正常健康的发育。音乐的环境也应该是儿童成长的一个部分。为此笔者呼吁幼儿园的老师们多为孩子们的健康发展着想,让小孩子们多聆听音乐给他们该来的乐趣,回归自然,从一首简单而优美的儿童歌曲做起,找出音乐中的亮点。使其终身受益。

二、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兴趣

据调查许多幼儿园老师不愿意用钢琴上歌唱教学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原因是老师们本身的技能不够扎实,其次是觉得一首几小节的儿童歌曲弹奏起来太简单太枯燥,吸引不了小朋友,以至于达不到所谓的课堂效果,老师们觉得用多媒体上课效果会更好一些,备课更方便一些,却不知常此以往,孩子们的对音乐上的听力没有得到更多的培养,而自己也丢失了许多在学校里学到的技能知识,从而也影响了自身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那么如何将改变这种局面呢,笔者只能在这里用一点微薄的实践体会供关心儿童身心发展的同行们老师们作个参考,看是否能带给大家一点启示。

第6篇

一、让我们的教学回归自然

歌唱教学作为一门艺术教学有它的特殊性,正是这种特殊性会给学生带来身心上的愉悦,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开发儿童的智力,其中想象力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证。我们说人要有想象力,有了想象力社会才会发展和进步,科学家的诞生就是因为有想象力,才会给人们带来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及动力。反过来想,要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了想象力的话,最终会被历史所淘汰,被社会所淘汰。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站得高看得远,培养学生要有远瞻性,为学生今后的想象力发展打好基础。那么,目前歌唱教学在幼儿园里是如何实施的呢?笔者在幼儿园的公开课中发现,许多幼儿园的歌唱教学处于一种功利的状态,即追求热闹,吸引眼球,一堂课下来看似很丰富,实际上歌唱音乐的本身对于儿童来说像是一个走过场。音乐本身要素中的节奏,音高音准,以及钢琴伴奏中的美好音色让孩子们学到的太少太少。笔者认为,在歌唱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模仿和听为主,首先是给孩子一个听觉的环境,而不是首先有这样或那样的多媒体画面,儿童歌曲也无需非常热闹的伴奏,钢琴就是一件非常好的教学工具,它的伴奏好坏就能给孩子起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对儿童歌曲的进一步研究,和进一步的再创造是必须的,与此同时,教师的基本功和对音乐的理解就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要重视孩子们的听觉发展,要带给他们听觉上的记忆和想象力。一些国家为什么非常重视儿童的音乐环境,就是要孩子有想象力,而这种环境主要是听觉上的,非视觉的。家里的乐器是演奏的,是给孩子们或是成人们听的,不是看的。在一些西方国家我们了解到,他们给孩子们的音乐环境和氛围多半是一听觉为主的,如意大利的一些乡村家庭中我们从资料上就看到了橱柜里的许多音乐CD 片,走访过这些西方家庭的专家就说这些资料就是给孩子们听的。在一次国际儿童音乐论文答辩中专家们还说;“CD片就是给孩子们听的,是在孩子们玩耍的过程中播放给他们听的,可以是专项的也可以是随意的。”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在音乐上的听觉得到正常健康的发育。音乐的环境也应该是儿童成长的一个部分。为此笔者呼吁幼儿园的老师们多为孩子们的健康发展着想,让小孩子们多聆听音乐给他们该来的乐趣,回归自然,从一首简单而优美的儿童歌曲做起,找出音乐中的亮点。使其终身受益。

二、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兴趣

据调查许多幼儿园老师不愿意用钢琴上歌唱教学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原因是老师们本身的技能不够扎实,其次是觉得一首几小节的儿童歌曲弹奏起来太简单太枯燥,吸引不了小朋友,以至于达不到所谓的课堂效果,老师们觉得用多媒体上课效果会更好一些,备课更方便一些,却不知常此以往,孩子们的对音乐上的听力没有得到更多的培养,而自己也丢失了许多在学校里学到的技能知识,从而也影响了自身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那么如何将改变这种局面呢,笔者只能在这里用一点微薄的实践体会供关心儿童身心发展的同行们老师们作个参考,看是否能带给大家一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