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初中男生教育范文

初中男生教育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初中男生教育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初中男生教育

第1篇

一、组织问卷调查

为何在初中英语学习中,学困生中男生多于女生呢?男女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是否真的存在差异呢?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我设计了一些调查问卷,对本校的初二年级学生作了调查。在调查中,一共发了645份问卷,实际收回的是630份,其中男生问卷是290份,女生问卷是340份。

二、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笔者进行了仔细的统计、分析,我发现男女生在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课堂表现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另外,英语老师对男女生的关注程度也不尽相同。

1、学习态度差异

学习态度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在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对英语的关注程度的调查中,笔者发现,女生能够认识到英语对于以后工作、学习的重要性。而持有相同观点的男生却不超过50%。对于英语的关注程度,导致了他们学习态度的差异。有一半以上的女生认为自己对英语学习态度相当的好,只有很少的女生认为自己态度差。而男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只有不到40%的男生认为自己的态度是好的,认为自己态度差的超过了10%。很明显,男女生在英语学习态度上存在的差异很大,这也就导致了他们英语成绩的不同。

2、学习兴趣差异

学习兴趣可以决定学生学习的心理状况。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查中,有50%的女生表示喜欢学习英语。而男生喜欢学习英语的却只有不到20%。这样的比例充分说明了问题。

3、课堂表现差异

英语课堂教学是学生们获取英语知识最主要的途径,也是他们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渠道。为了清楚的知道男女生在课堂表现上的差异,我作了如下几个方面的调查:(1)你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能保持多久?(2)你与英语老师有互动吗?(3)你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任务吗?(4)你一节课能回答几个问题?通过统计,笔者发现,在课堂上注意力保持时间较长的女生多于男生,可见女生在课堂上的专注程度要比男生高出许多。在师生互动的调查中,发现女生更加愿意与老师互动,而男生只做观赏者。而在与同学合作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男女生几乎差不多。在回答问题这一项中,女生的回答又比男生多出许多,甚至有许多男生认为自己基本上没回答过问题。通过这样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男女生的课堂表现差距很大,这种差距也是影响英语成绩的主要原因。

4、教师的关注程度差异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起到很重要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很大的影响。而教师对于学生的关注程度是否存在差异呢?针对这个问题,笔者也作了调查。通过问卷,我们发现:在同一节课上,男生受到的关注程度远远低于女生。在接受调查的男生中,只有不到15%的男生,认为自己受到关注。而女生却有68%认为自己被老师关注着。这样的结果,让我们势必要反省,男生的学习弱势,究竟要怎样改变,我们是否也要找找自身的原因呢?

三、解决策略

1、端正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对于学习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如果在消极的学习态度下,语言学习者不愿意主动的去获取知识,他们就很难学会它。相反,如果在积极地学习态度下,学习者愿意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他们语言获得的量就会大幅度的提升。因此,笔者认为,态度对男生的英语学习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要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首先就要让他们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让他们知道在未来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英语是不可或缺的,小到食品包装说明,大到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与英语有密切的关系。我们要逐步引导这部分男生在思想上重视起来,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

2、降低学习焦虑

很多男生都认为自己英语基础薄弱,就是努力去学,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他们总是在担心自己难以提高。他们会说:“我上课如果认真听讲了,英语成绩还是那么糟糕,该怎么办?”“我很想坚持,但是总是不能保持时间长?”……这样的心理状况,让他们对于自己的英语学习没有信心,甚至形成了焦虑的情绪,这样也就会阻碍他们英语成绩的提高。因此,我们要引导男生在英语学习上不要担心、不要患得患失。在课堂上,要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不给他们增加负担,用多变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享受英语学习的过程。课后,要与他们多谈心,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针对他们的问题,想方设法去降低他们英语学习的焦虑,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3、提高学习兴趣

男生怕学英语,他们的畏难情绪也是学习兴趣丢失的一个因素。因此,我们要充分考虑到男生的这种心理,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帮助他们逐步接近最近发展区,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在课堂上,可以提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让他们敢于举手回答,帮助他们慢慢地建立起学习英语的信心。在课堂活动中,男生的天性决定他们善于表现自己,又不愿意服输。那么,我们可以安排一些对话表演、情景剧表演等等,让男生们充分地去展示自己,让这些困难生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长期坚持下去,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应该会有很大的助益。

4、激活竞争意识

第2篇

[关键词]趣味教学 初中英语 英语性别差异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80059

初中生有较为明显的性格特征:男生多说爱动、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较低、兴趣很广泛、记忆力不强,而女生少说爱笑,善于观察,记忆力较强,特别是学习语言的天赋比男生高。那么,初中英语教学课堂如何消除男女生学习性格差异,提高整体教育水平呢?

一、初中男女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的差异

(一)学习词汇时的差异

词汇在英语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正如没有建筑原材料就没办法建成高楼大厦,没有进行词汇学习也就没有了英语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在词汇教学过程中,男女差异明显,男生的词汇默写情况总是要比女生差很多。

(二)在学习方式方面的差异

背诵是学习英语较为有效的方法,也是学习语言的有效策略。要学好初中英语必须多背多记,初中英语教学也非常重视英语背诵。在背诵时,女生大多都自觉背熟到小组长处背好,而男生往往没背熟就去小组长那里插科打诨,最后往往女生记得更牢、学得更好。

(三)英语课堂上学习行为的差异

目前,我国的主要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学生主要从课堂上获取学习知识和技能,因此课堂效率直接影响学习成绩。初中英语课堂上,一般都是女生比男生认真,男生更爱开小差,女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相比男生来说,女生的课堂笔记更加工整;在小组学习时更喜欢开口复述。

二、将趣味教学融入初中英语教学中

趣味教学法是教师为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而创造的新型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学生针对性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自主地、有创造力地、充满乐趣地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趣味教学法能够引发学生学习乐趣,调动师生积极性,让课堂更加的生动有趣。接下来将介绍几种趣味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特别是让男生参与到课堂中,提高男生的学习热情,最大程度上减少性别差异对初中英语学习的影响。

(一)角色扮演模拟对话法

初中英语教学中最常运用的趣味教学法就是角色扮演模拟对话法。这种方法主要有三个步骤:首先,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并模拟场景对话。这种方法主要是让学生熟悉课文,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对教材进行适当改写和创新,把以前学到的单词和短语运用进去,创造新场景。这主要是为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英语。最后,选择英语学习效果较好的同学进行即兴模拟对话,提高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创造力,锻炼学生应急能力,发挥学生带头榜样运用,从而提高学生英语成绩。

(二)运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

多媒体教学能把文字、符号、图案、声音、视频全部展现出来,为初中生创造一个图文并茂的趣味教学环境。这种方法能够多角度地刺激学生感官,集中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记忆力,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三)趣味英语游戏法

初中生年纪不大,喜欢游戏,他们容易对趣味游戏学习产生兴趣,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加入趣味游戏环节是很好的寓教于乐的方法。趣味游戏时间不用太长,每次5分钟,调动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产生兴趣并保持,成为学习英语的动力。

(四)课外竞赛法

初中生的表现欲望较强,特别是男生更喜欢展现自己。因此举办课外竞赛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又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口语锻炼和英语知识巩固的平台,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竞争意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引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听力比赛、单词组句比赛、作文比赛、演讲比赛、英语故事大赛等等,都可提高男女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五)亲切鼓励法

教师在教学中不妨对男女同学学习英语的态度加以引导。学生一般都非常看重教师对他们的态度,因此,教师要从内心真诚尊重每一个学生。对待男生学英语的兴趣不高,教师就扮演大哥哥大姐姐的角色,多鼓励他们开口讲英语。平常对话使用英语, 熟悉英语在实际中的运用,既练了听,也练了说,男生女生都有浓厚兴趣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第3篇

成绩明显不如女生。从高分段来看2012年中考100以上全校26人女生16人男生10人,还有差距。50分以下男生人数明显多于女生。

2.许多男生偏科现象严重,英语成绩差让许多理科比较好的男生无缘进入示范性高中的大门。

3.有好多男生到了八年级下半学期就放弃了英语的学习,对其他课也逐渐失去了兴趣。

许多学者的研究都表明,女生普遍在学习焦虑上低于男生,女生在这初中阶段智力和认知水平的发展比男生快,语言学习上更具有天赋,学起英语来明显感到比男生容易,而且在日常学习中女生更愿意接近老师,与老师保持一种较男生更为密切的关系,这在学习中较好地降低了她们的焦虑。

二 下面是作者对该校九年级男生的一项关于学习英语焦虑的调查,从调查结果显示;

1.百分之七十的男生表示不喜欢上英语课。

2.在英语课上说英语时,男生有百分四十找不到自信。

3.上英语课时有百分之二十的男生老想一些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

4.英语课上自愿发言时有许多男生感到很尴尬。

5.有百分之二十五常常希望最好不用去上英语课。

6.许多男生认为英语课是最令他们头疼的一门课程。

三 焦虑的原因分析

造成学生产生焦虑情绪的原因有很多种。1.农村小学阶段师资力量令人担忧。

作者所在的地区英语教师严重短缺,农村小学几乎没有专业的英语教师。这些只经过短期培训的教师不会音标发音不准,不懂英语教材教法,学生到了七年级学了四年的英语有一半的男生生已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2.初中阶段的男生比较好面子,怕自己在课堂上说错同学和老师笑话,在课堂上不主动举手,不主动回答问题,时间一长害怕上英语课,英语成绩越来越差。

3.有的学生有的是因为自我期望值过高,遇到挫折,信心不足,久而久之形成焦虑。

4.学生自身的性格和家庭影响,许多男生脑袋聪明英语很差,就是因为这些学生懒惰,不吃苦,不愿花时间背单词背课文,没有积累下词汇,没有语感,觉得英语难学,记不住忘得快。从而产生焦虑。

四.问题的解决

英语焦虑与其他类型的焦虑是不一样的,它对英语学习的成绩学习过程,考试成绩,

英语焦虑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消极影响,学生的英语焦虑感越强,英语成绩越低。

英语交际能力,自尊心,自信心等有负面影响。作为一名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有必要掌握学生语言焦虑产生的原因,并探索出避免、减轻和消除学生焦虑情绪的方法,从而使英语学习变得更为轻松和高效。作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重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把枯燥无味的英语课变得生动起来,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做到这一点就要就我们教师首先要在新课的导入上下功夫,让一堂课一开始就吸引学生,让他们很快就投入到课堂上,新课的导入可以用多媒体导入,可以用游戏导入,也可以用实物图片,视频导入。

2.其次,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一堂课40分钟尤如一天,在课堂上如坐针毡。他们的焦虑显而

易见,诸如小组讨论、二人操练、多人表演、小游戏、猜迷、唱歌等多种活动,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这样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仅锻炼了学

生的听说交际能力,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兴趣越来越浓厚,学习质量也得到了大

幅度的提高。

3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不同个性的学习者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选择学习内容。可以消除心理上的焦虑。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按学生的爱好和兴趣,把学生进行分组,实行分组教学。这种分组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由地选择所学内容来进行的。

4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虽然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没有任何事比失败能更快地扼杀动机。学生渴望成功。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保护这种内在的成功欲望,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帮助学生减轻失败的恐惧,克服英语学习焦虑。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掌握好试题的难度,适当给予学生的作业面批面改,多鼓励少批评,不断肯定成绩,让学生体会英语学习的成就感和成功的喜悦之情。

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消除学生焦虑的良药,甚至有些学生是因为喜欢英语老师而喜欢学习英语。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注意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充满爱心,教师还可利用家访,与学生谈心,与班主任交谈等方式了解每一个学生。在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让学生发挥其潜能,提高英语学习效率。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

6教师的正确评价

学生信任教师,并乐于接受教育,有利于教师激发学生的自信,使其产生内在学习

第4篇

一、化合价概念的历史演变

化合价概念从提出到现在,已经一个半世纪,随着人们对分子及分子结构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早期那种认为可用整数定量量度化学元素性质的化合价概念已经过时,化学家的注意力已转向用分子轨道理论来讨论化学键的本质。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化合价概念的演变与发展经历了四个重要阶段:化合价的提出、化合价概念的发展、化合价的电子理论阶段和分子轨道理论阶段。

1、化合价概念的提出。 1852年,英国化学家弗兰克兰在研究金属有机化合物时提出了化合价的思想,认为金属或其他元素的每一个原子在化合时具有一种特殊的性质——化合力,即任何一个原子都有和一定数目的其他原子结合的性质。“化合力”概念的提出揭示了元素化合力与基团化合力之间的联系,“化合力”后来被德国化学家凯库勒翻译为“价”,得到欧洲各国的普遍认可;我国早期使用的术语是“原子价”,1991年公布的《化学名词》中译为化合价,并给出定义:一定数目的一种元素的原子只能跟一定数目的其他元素的原子化合,这种性质叫做化合价。

2、“化合价”概念的发展。 化合价的概念提出后,在较长的时间内并没有相应的理论去解释原子间结合的原因,直到化学家们把研究重点从化合价的本质转移到原子结合的数量关系上。21世纪,原子结构理论的建立为揭示化合价的本质奠定了基础。1861年,俄国有机化学家特列洛夫首先提出“化学架构”的概念,并指出物质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它的化学结构,通过化学性质的研究可以推测化学结构,反之,根据化学结构又可预见物质的化学性质。随着有关分子结构理论的不断充实,原子间结合为分子的空间取向等问题逐步被解释了,但是人们无法回答分子间作用力的实质问题,1916年美国化学家路易斯在《原子和分子》中阐释了化合价的电子理论,解释了分子间作用力的实质,提出: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后形成稳定的电子结构,金属原子易失电子,非金属原子易得电子形成负离子,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库伦力是离子间形成化合价的本质。

二、化合价的学习困难分析

通过对化合价概念的演变与发展的历史回顾,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一阶段的化合价概念仅仅回答了原子间相互化合的数量关系。第二阶段则将化合价的数值与共价键数目或原子中未配对电子数目画上等号,从而使化合价这一起初比较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起来。第三阶段,化合价的分子轨道理论为揭示化学键的本质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说明用整数定量度量原子化合价的概念已经过时,对于奇数电子的分子、缺电子分子和夹心面包型分子中原子的化合价,必须用分子轨道理论来阐述才能得到满意的解释。这不断变化的含义,让化合价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也导致了学生化合价学习的困难。

首先,从化合价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化合价这一概念的含义不断在发生变化,而并不是我们现在教材中给出的化合价的含义,所以这就导致了学生学习了化合价概念之后,按照所学的化合价知识去判断其他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时,常常会遇到解释不通的时候,比如说四氧化三铁中铁的化合价、过氧化氢中氧的化合价。这样就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化合价这个概念。

初三学生在学习化合价之前头脑中没有与“化合价”相连接的先行组织者,化合价知识很难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相连接,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老师教给的口诀,这样学到的知识在练习应用中又频频出错,这对学生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化合价的学习更加困难。

其次,化合价如此复杂的发展史,对于很多的初中教师也是陌生的,教师在理解化合价时都不能给出其确切的含义,如果要传授给学生,讲到什么程度、怎样讲合适,这对教师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挑战,所以很多教师则干脆不讲,直接告诉学生一个“化合价记忆口诀”,学生们只会记住这些口诀,而对于化合价什么含义、怎么用,则是一塌糊涂。

三、解决化合价学习困难的教学建议

以上从化合价发展史的角度分析了初中化合价难学的主要原因,在教学中为帮助学生理解化合价的概念,教师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注重化合价本质的理解。 化合价的内容理论性较强,需要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强。鲁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很好地利用了化合价发展史,教材中在化合价之前先安排原子的构成、元素等章节,让学生先了解了原子的构成、分子的形成以及原子的八电子稳定结构等知识,学生初步具有了从微观的视角来分析问题的能力。然后在“物质组成的表示”一节中提出了“化合价”概念。从教科书内容来看,教科书给出的“化合价”的解释处在了“化合价”历史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在元素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是由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的数目决定的。这样的编写顺序便于学生理解。

第5篇

关键词:城市化;农村教育;教育现状;河南省

城市化,是指人口由乡村向城市的迁移和职业的转变。作为一个社会发展过程,它包括人口流动、地域景观、经济领域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涵。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给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不能适应城市化进程问题日益严峻。城市化大体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二是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规模扩大,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转换;三是城市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的普及和不断向城市以外的地区扩散,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改变。由此可以看出,城市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变,而城市化速度和质量的高低主要是由城镇人口增长速度和城市人口文化水平高低决定的,也就是说,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的文化素质。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水平,应注重城市化的内涵,走内涵型和可持续城市化道路。而内涵型城市化的关键是提高人口素质,人口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城市发展的空间和规模限度。教育则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基地。近年来,河南省城市化迅猛发展,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给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农村教育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不相适应,给城市化发展水平带来了严重阻碍。而历年来河南省农村人口素质一直较低,农村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在目前城市化快速背景下,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已成为重中之重”。本文主要基于河南省城市化进程和农村教育现状,研究了农村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河南省的农村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一、城市化进程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城市化水平达到30%~70%之间,是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近年来,河南省经济水平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呈直线上升趋势(图1)。至2008年底,城镇化率达到了36%。而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教育发展水平是紧密相关的,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必将伴随有较高的教育发展水平,较快的城市化进程也必然伴随着较快的教育发展过程”。河南省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教育也得到了空前发展。从人口受教育程度来看(表1),河南省近十年来,6岁及以上人口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人口的比重都有所下降;高中以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都有所上升。由此可以看出,城市化水平与教育发展水平有很强的正相关性,同时也表明城市化与教育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河南省农村基础教育现状

(一)在校学生

城市化标志着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而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对象多以年轻人及其家庭为主。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居民向城市转移。其次,许多农民进城打工,随之而来子女也离开了农村进入城市学习。2001年以来,农村基础教育在校学生数大幅下降,而城镇的在校生数却大幅上升(图2),由此形成了农村学校资源浪费,许多校舍闲置,而城市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却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二)办学条件

经费短缺始终制约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农村中小学校舍简陋、教学设备和图书短缺、体育设施残缺不全乃至空白。与城市学校现代化的教学楼群、设施完备的体育场馆、宽敞舒适的宿舍形成强烈的反差。大部分学校的教学设备陈旧、欠缺,有的学校连实验都无法开展,更谈不上校园网络和多媒体电化教学的普及使用,尤其是一些边远山区。大多数村落没有学校,即使有。也是几个甚至十几个村的孩子在一所学校就读,交通的困难加上经济条件的落后,大多数孩子根本没有机会接受教育。

(三)师资力量

目前,全省农村经济比较落后,农民纯收入的低下决定了教师工资水平的低下,造成了一部分人不愿意到农村去教学。在现有的教师队伍中,代课和民办教师占了一定比例(图3),另外还有许多教师是农教兼之,在从事教育的同时,又耕种着土地,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尤其在农忙季节,更是两者不能兼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的教育质量”。随着农村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资,虽然代课教师的比例在不断大幅下降,但农村小学代课教师占总代课教师的比例仍居高不下,至2005年底仍高于70%(图4),农村小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代课教师,专任教师远远不能满足农村教育的基本需求。

三、存在问

(一)基础教育经费不足

一直以来,由于二元结构体制的长期存在,教育经费的投入,以及中央财政拨款都明显倾向于城市。因此,城市的教育基础设施都相对来说比较完善。而农村却比较薄弱。加之由于农村教育经费的长期短缺,迫使农村教育费用的大部分不得不由学生及家长、学校来筹措,这对贫困的农民来说,上不起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地区经济基础薄弱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一些较为落后的农村,农民收入很低,年均收入仅够维持日常生活,根本没有能力负担子女的学习费用,这样造成一些贫困家庭的子女过早辍学步人社会,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另外,由于河南省目前农村的教育现状和大中专毕业的分配制度,以及教师工资收入与外出打工收入的较大的差异,也使一部分农民放弃让子女上学的机会。尽管目前推行了一些助学贷款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矛盾,但远远不能解决每个贫困学生所面临的经济问题,农村人口接受教育受到经济条件的严重制约。

(三)师资配置差异显著

教育经费投入的差异带来的后果则是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的差距,而师资力量是决定教育资源与质量高低的主要因素。由于城市的条件远远高于农村,在农村地区就很难留住人才。多数师范类毕业生,毕业之后宁可呆在城市里从事其他职业,也不愿到农村去教学,这样城市拥有许多高学历教师而且可以优中选优。农村学校教师的学历远远低于城市学校。农村由于师资的缺乏,要想正常教学。只能用一些没有受过正规教育教学的代课教师和民办教师任教。基础教育师资缺乏现象如此之严重,这必将影响农村教育的质量,并进一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农村教育观念滞后

在农民的意识中。要想脱离农村进入城市,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升学来改变农民的身份,也就是说,农村

教育的目的仅仅是用来追求升学率,而农民子女考上大学的机会与城市孩子相比较少,因此,农村父母对待子女教育问题很现实。只要看到孩子考大学没有希望,对教育的需求就相对减弱,甚至要求孩子退学;其次,由于一些父母自身的文化素质就不高。文化观念相对滞后,错误地认为只要孩子能够认、写一些简单的文字,会简单的算术,就足够了,读太多的书也没多大用处。与其花钱上学,还不如挣钱贴补家用更实际”,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至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大批劳动力文化素质相当低,使得他们在城市失业和不充分就业问题日趋严重,对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也带来负面的影响。

四、城市化与农村基础教育同步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目前河南省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着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效率不高等问题,为了切实解决当前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对策,旨在解决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与城市化进程不相适应问题,以促进城市化与农村教育同步。

(一)在农村地区加强教育宣传,强化农民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改变传统的旧观念,增加农村人口受教育的热情,实现农村基础教育的普及。

(二)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尽管近年来,河南在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城乡教育失衡现象仍然存在,今后应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同时,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向农村倾斜。努力改善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师资状况和经费投入等。

(三)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农村教学质量。农村教师水平低下始终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更新换代,分流一些不合格,不称职教师下岗,补充新毕业生加入教师队伍;另外,可推行城乡学校定期互换教师制度,在城市教师了解农村的同时。农村教师也可以去城市开阔视野,学习城市教育的理论和制度,以提高教学水平。

第6篇

在广大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习困难的学生占相当比例,这是众所周知的现实。形成的原因是极为复杂的,有家庭的、社会的、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学习困难生都是后天形成的。本文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困难或倦怠的成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严重脱节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在农村,初中生的家长大部分是初中文凭,有的只有小学文化。他们的素质不是很高,并且对于子女学习情况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在家的学习状况。由于自身等原因,对于孩子的作业无法进行检查,更谈不上辅导孩子的学习了。而且很少直接到学校,向教师询问一些具体的情况。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更有甚者,有的家长居然赞成孩子退学。认为上学没用,不如外出打工挣钱。还有的家长重男轻女,认为女孩读书无用。这些家长的表现和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子女的学习。使学生在思想上不重视学习,产生了惰性,再加上学生的自制力本来就差。因此,成绩更是明显下降。

(二)知识、技能掌握不系统,缺乏基础

初中数学相对于小学数学来说,知识的系统性变强。已经要求学习者具备一定的逻辑性思维,这种性质首先表现在各个章节知识的链接上。每一个章节的知识都是在上一个章节的基础上进化的,而且还是下一个章节的基础:并且知识点不是靠死记硬背就可以学会的,需要一定的学习技巧和方法。因此,如果在学习中学生对于一部分知识没有完全掌握。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那么就会让他在后继的学习中遇到很大的障碍。因为基础不行,自然难以维持,最终导致学习成绩逐渐下滑。

(三)学习方法缺乏科学性

初中学生年龄尚小,自制力差,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也缺乏有效的方法。很多学生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往往是上课听完课后,课下迅速完成作业就完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在学习中自卑感强

由于来自教师、家长和高年级同学的影响,有些困难生在未接触到某数学知识之前。就对它有种畏惧心理。一旦接触到这些知识,稍一不慎,就会自暴自弃,认为数学不是他能学好的。以致最终丧失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的教育转化措施

(一)随时保持与家长的有效沟通

针对第一种原因,与家长多沟通、勤联系,使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让家长在课余时间,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使学生明白家长对自己的期望很高。

(二)将情感教育放到重要位置,致力于营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习困难生也希望发挥自己的智慧与才能,这就需要教师从关怀、信任出发,深入了解学困生的认识障碍与情感创伤,进行心理疏导。进行拨动学生心弦的说明教育,进行引导学生奋进的榜样教育,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价值。发现自己的长处,了解自己的潜能,要综合应用道德导向、情趣导向、法纪导向,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动机。增强他们克服消极因素的内在动力。

(三)在因材施教上有所作为

我们可尝试把学生按差、中、优分为三层次,对学习困难生在知识方面要了解。在技能方面要模仿,在自学时教师的指导应有所倾斜。设计的问题可简单点,梯度小一点,采取“小步子、慢速度”的教育原则。如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概念的教学,对学困生只要求在一些常见图形中能找出即可。

(四)不惜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大胆探索、独立思考

在解完每一个重要的数学问题之后,要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想一想:证明的思路是什么?有没有更简单的解法?证明的关键是什么?是如何想出来的?条件能否减弱?结论能否加强?问题能否推广等等。例如:对于条件“在三角形ABC中,D在AB上,E在AC上且DE∥BC”从这个条件出发可以得到哪些结论?又如:直线DE交三角形A曰C的边AB于D。交AC于E,问满足什么条件可以使三角形ABC与三角形ADE相似?通过这样的开发型试题,培养学生勇于独立思考、探索问题的能力。

五、题设置尽量做到层次化

教师应有意识地编拟三个层次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提问时思维有难度的问题让上层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让下层学生回答:适中问题让中层学生回答,这样使每个层次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各类学生都能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领略到获得知识的愉悦和欢乐。从而在愉快中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完成向高一层次的转化。

六、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教师要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为他们学好数学准备条件。但单靠有信心,还是学不好数学的,如果学生没有产生一种自己要学好数学的切身感受和兴趣。那么这种信心就不会持久,反而会造成更大的失败和自卑。因此,在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后。更重要的工作是创造条件使学习困难的学生真正地学习和掌握大纲教材所要求的数学知识,使他们感到自己是能学好数学的。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立足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勤练习、快反馈”的课堂教学方法,重点就是培养、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七、尽量使用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语言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随时观察全班学生的学习情绪,更要特别注意观察困难生的学习情绪。困难生往往上课容易思想开小差、不集中,他们对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课听不进去,对数学知识也不感兴趣。这时,教师应恰当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八)加强对学习困难生个别的、有效的辅导

第7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104-02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和实施,国家把发展学前教育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到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报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也越来越多。然而,这个专业的男女比例却严重失调。据统计,目前学前教育专业通常都是女生。笔者所在的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男生仅为2%。但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这在一些国家甚至有法律明文规定。如日本幼儿园男教师的比率约占7%,日本规定幼儿园里男必须要有1/4以上的男教师,美国幼儿园男教师的比率约占10%,美国规定幼儿园每个班必须配有一名男教师。笔者从辅导员的角度,谈谈如何管理这群特殊而弱势的群体,帮助他们走出问题困惑。

一、学前教育专业男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背负压力走进高校。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进入高校学习,并非他们的第一志愿,也不是出于对专业的热爱,他们仅以此专业作为进入大学的前提,进入大学后再转专业,很无奈地选择这个专业。另外,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在社会上认可度很低,多数人认为此专业是女生的“专利”。

2.男女比例失调的环境加大他们的心理压力。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较之女生可谓凤毛麟角。在这样的环境里,男生一般少言寡语,他们不愿参与集体活动,在课堂上也很少发言和表现自我,往往选择躲在一个角落,封闭自己。女生则是各项活动和课堂的主角,在这样的环境里,男生的心理压力异常大,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自卑、焦虑、自信心差、内驱力弱、女性化和厌倦等心理问题。

3.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女性化让男生厌学。也许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女生过多,高校的课程设置也忽略了男生的特点,像舞蹈、手工制作、钢琴等课程,男生较之女生明显不占优势,甚至在上这些课时,男生觉得先天能力不足,无所适从。而教学方式和用语上多突出女性思维模式,如反复的叮嘱、夸张地模仿幼儿的神态、举止和表情等,这些都让男生厌倦甚至反感。又加之,学前教育的女生居多,专业特点使很多女生多才多艺,而多数男生在这些方面缺乏灵气。男女一比较,挫败感和无成就感就让他们更不愿学习。

4.就业前景黯淡、学生忧虑未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就业面较窄,培养目标多数是做幼儿园教师的。而男性幼儿园教师在任教到一定年龄后还能做什么?能否有能力从事学前教育理论研究或者自己开办幼儿园,如不能,又如何再就业?面对未来的忧虑,极易让他们产生焦虑。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1.重视入学教育的特殊性,增强专业认同感。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对自己专业的认同感很低,甚至都想转专业或退学,即使毕业后也不会从事与其相关的行业。如何提升他们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同感,作为辅导员,要高度重视大一新生入学教育,对这一特殊群体男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教育。在入学教育时,可采用榜样法进行教育,介绍中外知名的学前教育专家,以其作为榜样,激发学生的仰慕之情。还可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如自己的专业男教师的事迹进行榜样教育,增强专业认同感。另外,可以通过更多的教育形式进行专业教育,如开展幼教名师专题讲座、邀请校外学前教育成功人士、本校毕业的学长进行现身说法,让他们对学前教育专业有更深的认识,增强专业认同感。

2.创造班级管理机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他们不愿做学生干部,更不愿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如何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可以单独找其沟通,对其进行学生干部意义的教育和引导,还可以采取同学推荐和辅导员任命等方式,让他们参与到班级管理事务中来。他们做了学生干部,尤其是工作得到同学认可时,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得到提升。如何才能让他们在班级管理中提升效能感?这就要求辅导员对他们进行班干培训和管理,通过多沟通、出点子、多肯定等方法加强对男生班干管理,同时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多关心多支持多鼓励,帮助他们在学生中提高威信。通过参与班级事务管理和班干工作,这些男生会找到自己的价值,自我效能感也会大大增强。

3.利用多彩校园活动,进行男性教育。大学生的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作用很大。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他们不愿参加任何社团和文体活动,学校文体活动比赛学前教育的男生经常是弃权的状态,即使参加了成绩也是垫底,这大大挫伤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何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笔者认为应鼓励他们参加,不要太注重结果,应重在过程。在他们参与文体或社团活动时,要给予帮助。比如学校的田径运动会、篮球锦标赛等活动,男生训练时,可以和他们一起训练;参加学校的文艺晚会,建议他们排男性化或幽默搞笑的节目,这样会引起同学的关注,对参与活动的男生要不断鼓励和赞赏,增强他们的成就感。

4.个性化指导,拓宽就业渠道。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就业面窄、学生忧虑未来等现状,辅导员在学生一入校就应加强对男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激发他们的内驱力,消除忧虑。针对学前专业的培养幼儿教师的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引导学生定位在幼儿专职教师上,结合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选择担任幼儿园的体育、武术、电脑、棋类、科学等课程;或者从事学前教育游戏活动的设计相关工作;担任幼儿园后勤保障工作;鼓励学生自己创办幼儿园等。通过个性化指导,学生的就业机会和渠道拓宽了,前景也更好了,忧虑也就打消了。还要提供更多的就业服务,如举办就业创业讲座,就业帮扶,引导和鼓励他们参加就业实践、自主创业等。

5.积极沟通,因材施教。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最频繁,最亲密,是学生最信任的人,但学前教育男生存在的问题,绝非辅导员一人之力就能解决。除了日常多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外,还应积极与专业老师多沟通,做到因材施教,也要经常开展听课活动,了解学生学习、思想、心理等状态,及时征求专业老师的意见和对策,共同帮助男生走出困境。

总之,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阶段,学前教育专业男生这一为数不多的弱势群体,作用无可替代,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需要得到高度重视,作为此专业的辅导员,应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让他们成为我国幼儿教育事业上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闫静.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J].教育探究,2009,(12).

[2]王萍.教学型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当代教育科学,2009,(21).

[3]于晓梅.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

第8篇

【摘要】目的:了解初中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材料资源库(学校版2006年)》动画版光碟做为健康教育内容,抽取某中学初一年级3个班共200名学生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前后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开展健康教育前初中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不高,总知晓率仅为42.0%。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后总知晓率提高为93.2%。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初中生开展内容生动的结核病健康教育宣传,提高该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效果显著。

【关键词】结核病;健康教育;学生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该病通过呼吸道经空气传播, 是国家重点预防和控制的传染病。学校是一个特殊的场所, 学生集聚密度大, 同室学习生活, 接触密切, 一旦发生结核病感染, 处理不及时, 容易造成暴发流行。为了解中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评估动画片形式结核病健康教育效果,我们于2010年11月对南昌市某中学初一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干预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某中学初一年级三个班的学生共200人做为调查对象,年龄为11-13岁,男性106人占53.0%,女性94人占47.0%。

1.2 方法:采用《中国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材料资源库(学校版2006年)》动画版光碟做为健康教育内容,根据结核病相关材料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用同一问卷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前后两次现场调查,由调查员当场统一收回问卷,问卷回收率100%。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健康教育前后调查情况 某中学共调查初中生200名,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前发放200份问卷,收回20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90份,有效率为95.0%。开展健康教育后发放200份问卷,收回20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90份,有效率为95.0%。即健康教育前后均调查学生190名,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42.0%、93.2%。两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具体调查情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前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其中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是否考虑得肺结核、肺结核的规范治疗疗程、结核病是否能治愈这三项的知晓率最低,分别为16.3%、18.4%、26.8%。开展健康教育后有三项知晓率上升程度最高,达100%,分别是否听说过结核病、结核病的主要症状、得了肺结核对劳动能力的影响。资料表明,问卷中十个问题在健康教育前后知晓率具有明显差别。详见表1。

3 讨论

结核病健康教育不仅是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手段, 也是结核病控制策略之一。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 由于学习紧张和群体生活的特点, 学校结核病爆发案例时有发生, 对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是极大危害。据调查, 有75%的在校学生从没有接受过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因此,对学生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社会意义。

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利用各种形式的宣传方法来提高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以上资料表明,用生动活泼的动画片在学生中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能取得非常显著地效果。通过学生的亲情、友情链,还可向其家长和同龄人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结核病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光靠结防工作者只是杯水车薪,需要全社会动员起来。以学生为依托,扩大社会对结核病知识的了解,有利于提高公众防病意识。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农村初中;职后教育;培训形式;培训内容

中图分类号:G6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6-056-02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在于教师。自2010年以来,农村中学教师的培训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可谓轰轰烈烈,名目众多,海南省也开展了多项活动,其中包括“国培计划”、“播种希望工程”、“双五百人才工程”等,培训的形式也呈现多样化态势,有专家讲座、对比课分析、在线交流等。

由于工作关系,笔者长期和海南许多农村中学物理教师保持联系,经常听到他们对于工作的各种感慨,近年来,他们对于职后培训的感慨颇多,这引起了笔者的关注。为了真正了解职后培训对中学农村教师的影响,我们对海南省部分农村初中物理教师职后教育的形式与内容进行了调查研究,进而分析教师职后教育形式和内容方面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的措施,以更好地保证教师培训工作的质量。

一、调查设计

本次调查的对象包括东方、临高、陵水、琼中、屯昌、保亭等6个市县下辖的农村初中物理教师65名,其中:男教师49名,女教师16名。调查采取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的发放采取的是邮件的形式发放和回收,访谈也基本以在线交流为主。有效问卷63份,有效率96.9%,有效率很高。

二、调查结果

(一)对培训形式的看法

1 培训过于密集,教师们疲于应付

海南省农村初中物理教师的队伍并不壮大,物理学科从初二才开始开设,周课时为3节,很多农村学校近几年生源萎缩,学校的自然班不多,导致很多学校只有两三名物理教师。这两三名物理教师要参加所有的关于物理学科教师的培训活动,基本没有轮换的机会,很多教师表示:平时的周末要参加“周末流动学院”,寒暑假参加远程学习,有时还要进行置换学习,培训密度之大可想而知。在这样高密度培训的攻势下,很多教师只能疲于应付。61.9%的教师承认他们的参加远程学习的作业很多都是在网上下载的。

2 培训的形式多样化,各有所长,能够为教师教学提供帮助

95.2%的教师认为目前的各种培训形式基本能够满足需要,多样化的培训形式能够为教师的学习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对于最喜欢的培训形式,教师们的意见并不统一,30.1%的教师认为“同课异构”的形式比较好,因为面对面地进行对比课,不仅可以直接看出不同教师对于教学细节的处理,还能听到各位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方法,教师们可以直接从中借鉴很多东西,最为实用;26.9%的教师认为在线培训的形式较好,理由是时间比较自由,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自由调配,而且,在线培训的资源比较广泛,从专家讲座到教学视频,再到教学资源都可以涵盖;22.2%的教师则希望脱产培训,进行系统的学习;另有20.6%的教师则希望能够得到专家的引领,建议优秀教师和专家与农村教师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能够通过其他的交流途径实时地进行沟通,解决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3 一刀切的培训形式不适合所有教师

海南省农村教育质量落后,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普遍不高,甚至在有些学校由数学教师或化学教师来兼任初中物理教师,少数物理教师并没有受过专业的学科训练,35岁以上初中物理教师的学历不高,而新上任的年轻教师则学历层次普遍较高。可由于初中物理教师人数有限,无法对他们进行分层培训,所有教师接受的培训几乎是一样的。这种一刀切的模式显然是不适合的,有2名年轻教师告诉笔者,他们这三年已经被派出去脱产学习3次,少则2周,多则3个月,而培训内容大同小异,这不仅是资源的浪费,对教师的提高也没有什么帮助。

(二)对培训内容的看法

1 内容丰富多元,但有些不适合农村教学实际

仅有一位教师认为培训内容不够丰富,其他教师都选择了培训内容丰富或比较丰富,但同时,教师也表示,虽然内容丰富了,但有些内容并不适合教学实际。深入的访谈发现,尽管很多教师希望得到专家引领,但他们对教学理论并没有太大的兴趣,理论的讲解对他们来说太深奥,而且枯燥,似乎和实际教学脱节,意义不大。而在线培训中提供的大量优质授课视频和他们的教学实际也相差较大,使培训内容更加贴近农村教学现状,是受培训教师的共同心声。

2 培训内容众口难调

“在培训中你最想学到哪类知识”,对于这个问题,教师们的回答更是丰富,几乎每个选项都有不少于一半的教师选择,学生心理、班级管理技能、教学技能、实验教学能力、课堂教学组织和家长、学生的沟通技巧等都是教师们关注的问题。面对如此众多的培训需求,给职后培训增加了难度。

3 培训部门各行其是,缺乏统筹规划,培训内容出现重复

在调查过程中,很多教师提到了有些培训内容多次重复,究其原因,由于培训项目较多,而培训的管理机构之间往往缺乏沟通,各种活动政出多门,没有系统规划和安排这些培训项目,项目之间缺乏逻辑联系和结构关系,结果导致培训内容庞杂,甚至重复。

4 缺乏专业知识的培训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名目繁多的培训中,几乎没有专业知识的培训,原因在于专业知识的培训不太容易开展,受训教师也承认,如果要进行中学物理知识培训显然是不合适的,大学物理知识的培训他们不太愿意接受,觉得没有必要,所以很多培训都是以讲座的形式以尽可能简单的方式介绍一下物理学的前沿进展,几乎不涉及中学或大学物理知识本身,但是对于物理教师本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可能帮助不大。

5 关于心理学和班级管理的培训内容较少,但效果较好

由于农村中学生源的问题,班级管理方面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很多教师抱怨,自己想尽了方法,可学生就是不愿意学习,他们急切地希望在培训的过程中能够接受到这方面的训练,获得一些实用的技巧,以改善班级管理的困境。可71%的教师认为这方面的培训内容偏少,但效果很好,一些方法使用起来并不困难,学生的改变却是显而易见的。

三、解决对策与建议

为了提高培训效果,我们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反思,特,提出以下建议,以期能够在以后的培训中提高效率。

(一)统筹规划,模块管理

整合培训项目,由一个部门统一规划,设立多个模块,例如,“专业模块”、“教育理论模块”、“教育实践模块”、“实验模块”、“校本研究模块”等,每个培训机构负责对其中的几个模块进行培训,做到互不交叉。

(二)对受训教师进行分类培训

根据受训教师的学历不同、任职年限不同等对受训教师进行分类,每类教师接受的培训模块应该不同或有所侧重,各个受训学校也应该对本校教师进行受训规划,避免不同教师饥饱差异。

(三)建立“学习共同体”

整合海南省优秀物理教育师资,包括中学物理特级教师、海南省物理学科带头人、物理教学名师及大学相关专业教师,同受训教师以及大学物理教育专业的师范生一起结成“教育共同体”,更新培训模式,采取“一对多”或“多对多”等形式,加强网络平台建设,把短期培训、在线培训、跟踪指导等结合起来,使得职后教育不仅仅是一个突击的工程,而是渗透到受训教师的整个教育工作中去,随时、随地地帮助受训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困惑。

第10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河南省;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6-0177-0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56%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我国基础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农村,体育教育也不例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河南省农村体育教育明显落后于新课标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尽快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通过本校在河南省基层农村中学教育实习的学生调查走访了27所农村初级中学,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校领导和教师不够重视”、“师资力量薄弱且专业素质偏低”、“场地设施严重缺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不高”等。河南农村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新课标的实施。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实施新课程,分析河南省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期望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能够在农村中学得以贯彻实施。

1 河南省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现状

目前,河南省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不容乐观。在农村,体育课的正常开课率在85%左右,也就是说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尚有15%的初级中学的学生尚未享受体育教育。在开课的学校中完全实施教学大纲率和按教案教学率也只是分别占55%和80%。这种现状一方面可直接导致学生体质的普遍下降。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新课标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推行,影响学校体育的开展,同时也制约了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造成这种结果的因素主要有:

1.1 领导和教师重视不够

从调查的农村中学的课表来看,体育课每周节数随年级上升而逐渐减少。从开设体育课情况来看,体育开课率达90%以上,70%的学校每周每班开设两节体育课。但在实际调查中了解到一二年级开课率明显高于毕业班的开课率。这说明学校还是严重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了毕业班的体育教学,毕业班学生整日忙于文化课的学习,这样将会严重影响毕业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2 师资力量薄弱且教师专业素质偏低

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因此,数量充足的高素质的体育教师是搞好体育教学的重要保证。调查中发现农村初级中学中非体育专职教师的比例竟高达35%,平均每个学校不到两名体育教师,尤其是在乡级中学中很多学校没有专职的体育教师,用其他学科的老师代上体育课,还有的学校整个学校就只有一个体育教师。另一方面,由于受场地器材的限制,体育教学既不按规定教材,又没有自编教材,教师认为什么内容好上课就上什么,体育教学呈现“一个口哨两个球,学生、教师都自由”的现象相当普遍。

1.3 体育场地器材严重缺乏

体育场地器材是开展体育教学工作的物质基础。按照国家教育部规定,中学学生人均场地面积应达到6.8平方米。河南省农村中学,学生人均场地面积在2.5~2.8平方米,绝大部分不超过4.7平方米,和国家规定的尚有很大的差距。对27所学校的体育基础设施状况统计的结果显示大部分学校没有正规的田径场地,很多学校就是用一片空地做操场(附两个篮球架和几个乒乓球台),所以在调查的基础设施中只有篮球场和乒乓球台可以使学生有机会活动,其他的设施几乎不能使用或使学生活动,学生活动的空间很有限。多年来,陈旧的器材设备得不到更换,主要是因为农村学校财力不足,很多学校没有足够的钱去购买器材,即使有钱也不会去购置体育器材,而是投入到其他科目的教学上。

1.4 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不高

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体育教师单方面的教,学生是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所以评价体育教学活动完成质量的好坏,在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身心健康观。在教学中和调查中可以发现95%的中学生都喜欢出来活动,但他们好像没有特别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他们喜欢出来自由活动,但不喜欢老师安排的教学内容。尤其是女生,女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特别是二、三年级的女生。她们喜欢在体育与健康课中聚众闲聊,心血来潮打几下羽毛球,跳几下橡皮筋等轻微的体育活动,最怕测验长跑(800 米),几乎到了“谈跑色变”的恶劣状况。

2 对 策

2.1 利用政府及社会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监督

体育工作列入学校全面的评估条件,克服单纯以升学率评价学校好坏的不良倾向,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规章制度建设,使农村学校体育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促进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早日走上新课程改革之路。学校领导要转变观念,提高对体育功能的认识,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根本上改变“重智轻体”的错误思想,积极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推进学校体育快速发展。

2.2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在体育教学中起主导作用。体育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教师的素质高低。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城镇与农村地区的教师待遇差别。其次关心广大农村体育教师生活,稳定教师队伍,正确对待体育教师的待遇、地位、荣誉、使用等,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工作。最后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觉悟和专业文化素质,使其掌握丰富的体育专业理论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丰富其教学能力。

2.3 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建设,适当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

农村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较差,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学校领导不重视体育,另一方面是因为河南省是农业大国,农村经济落后,缺少教育资金投入。扭转这种现状,改善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条件,应采取多渠道的措施筹集资金。首先,应最大限度地增加体育教育资金投入,购买体育器材和兴建体育场地。可以采取依靠上级拨款和学校自筹资金相结合的形式。其次,争取社会的捐助,即在社会上号召人们关心学校体育、支持学校体育。最后,自力更生,自制部分器材。在目前体育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各农村中学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号召教师和学生自制部分器材,以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

2.4 分析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并做出相应对策

目前,农村初中生的年龄多在11~15岁,身体发育正处于第二高峰期,身体形态、机能、运动能力等快速发展。在农村,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学生应有的体育锻炼的时间被剥夺,造成学生的体育意识淡漠,几乎没有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想法。因此上体育课学生能躲就躲,能逃就逃,缺乏体育学习的兴趣。其次,过分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重视单向传授知识,在加上教师教学方法和内容过于陈旧等,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再次,是身体发展的性别差异大于智力发展的性别差异导致男女学生在运动中的心理状态也有很大差别,往往受情绪影响而淡漠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针对这些原因,找出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方法。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通过自身的运动实践来体验运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从而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科学合理地安排场地、器材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是建立快乐氛围的前提,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序曲。体育教师应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使他们产生参与练习的需要和兴趣。

竞赛的方法特别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但应注意竞赛的方式要使各类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成功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成功感”的增强会对其兴趣的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作用。在体育教学中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是学生获得自信心的源泉。

3 结 论

河南省农村初级中学教育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校领导和教师重视不够”、“师资力量薄弱且专业素质偏低”、“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不高”等方面。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从新课程体育改革的角度入手,逐步完善河南省农村中学体育教育,充分认识到当前农村学校体育改革的紧迫性,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办学方向,改善农村中学的办学条件,增加教育经费,加强农村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倡导素质教育,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教育的思想。

参考文献:

[1] 段富贵.浅谈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改革[J].焦作大学学报,2007(1):123-124.

[2] 陈宗学,吴峰.宣城市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8,29(1):83-85.

[3] 陈德林.湖南省侗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25(2):43-44.

[4] 杨爱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缺憾的原因及反思[J].教育学报,2007,3(1):24.

第11篇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学;南亚学生;中国学生;教学

中图分类号:R38G642.3 文献标识码:A

An Investigation in Teaching Method of Human Parasitologybetween South Asian and Chinese Students

LI Qian, LI Hai-long, ZHANG Li

(Department of Human Parasitology, School of Basic Medicine, Dali University, Dali 671000,Yunnan,China)

Abstract:Human Parasitology is an important basic discipline of medicine, the discipline has a strong regional differences.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activities between the South Asian and Chinese students in the teaching of human parasitology.Depending on the two types of students, the paper explor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to carry out better teaching work in the future.

Key words:Human Parasitology;South Asian students; Chinese students; Teaching

目前,随着国际教学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进入中国学习,云南大理作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桥头堡,对于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的经济、文化、教育交流有重要作用。大理学院是一所具有30多年办学历史的综合性高等院校,早在2002年就开展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教育交流并开展了南亚留学生临床医学的招生培养工作,以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化教学为特色,目前临床医学的教学工作已在南亚各国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在2013年教育部对留学生教学评估中得到了专家的认可。

人体寄生虫学是一门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主干学科,是联系基础和临床的重要桥梁课程。人体寄生虫学作为病原生物学的分支学科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因此,对于南亚留学生和中国学生这两个不同的教学主体而言,在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内容选择等多个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本文就此做一初步探讨。

1教学语言

大理学院招收的南亚留学生大多来自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他们普遍英语水平较高,但是由于受当地语言的影响带有很浓重的地方口音,这些学生毫无中文语言基础,到大理学院进行临床医学学习均采用全英文教学模式,给师生之间的交流造成一定困难。中国教师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听说能力相对较弱,在课堂上运用英语传授知识没有运用母语自如灵活[1],同时由于文化背景和口语表达的缺陷,面对南亚学生教学过程有一定难度。面对中国学生的教学是以中文语言教学为主,有时穿插双语教学。由于语言交流顺畅无障碍,教师能够更贴近临床讲述,并且运用鲜活病例和生动比喻使学生容易理解理论知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要求授课教师课后应多练习英文口语表达,经常与留学生和外教交流,了解他们的课堂知识接受程度和习惯其口语发音,提升英语表达能力进而提高授课水平。随着授课教师英语水平的提高,对于中国学生双语教学的开展和深入有促进作用,推动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使课程质量进一步提升[2]。

2教学内容

中国与南亚各国在生物种群、地理环境及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造成寄生虫病流行情况差异也较大,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重点的划分上就应该因地制宜、有所侧重。例如我国流行的猪带绦虫病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很少见,由于以上国家大多信奉伊斯兰教,不能食用猪肉从而限制了本病的流行传播。对于中国学生重点讲授的猪带绦虫病,对于南亚学生来说就不是重点讲授内容[3]。另外,麦地那龙线虫广泛流行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但在中国仅在1995年安徽见一例病例报道[4],从而面对中国学生时该虫为自学内容,但对于南亚学生就是需要讲授的内容。因此,对于不同学生要详细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以达到理论知识符合临床应用,教学内容符合临床常见病诊治需求的目的。

3教学手段

3.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是联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桥梁,将基础理论穿插于临床案例当中,便于学生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5]。中国学生在学习当中,多采用临床上收集的真实病例教学,从临床实际工作出发,让学生能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教学,提高临床分析能力。而南亚学生由于地域限制,一部分资料来自将中文病例翻译为英文后教学,另一部分通过网络资料收集找到贴近南亚学生当地的病案资料加以编辑采用,另外还可以要求学生收集本国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针对相应病例进行分组讨论,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2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方法在形态学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该方法信息量大,集图文声像为一体,内容丰富直观,利于学生加深记忆并理解[6]。对于南亚学生多搜集以当地环境、病患为主题的图片加以讲述,使之直观了解当地情况。而中国学生教学多采用本地为主的特色图片,重点讲述当地情况。例如,讲授杜氏利什曼原虫时,印度患者多有皮肤色素沉着和发热的表现,因此该病又称"kala-azar",这一内容就要向南亚学生重点介绍并配上相应的印度患者的图片加以表示。

4教学评价

南亚学生由于本国教育背景、风俗文化和传统思维的特殊性,自律性较差,上课迟到、早退现象比较严重。针对这一情况,南亚学生要采取严格的考勤制度,将考勤分列入总成绩中,使南亚学生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重视课堂教学活动。而中国学生由于从小的教育环境影响,上课纪律较好,但对于课堂讨论积极性差,不敢开口发言参与讨论,因此在成绩评价方面特别增加了讨论分,鼓励同学积极发言,培养临床自主思考能力,有效运用书本知识解决临床问题。

随着国际交流合作的大力开展,大理学院力争于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今后南亚留学生将会日益增多,针对不同的教学主体-南亚学生和中国学生进行教学活动会大幅度提高。因此,对于教学内容的合理化选择,教学方法多样性和教学评价的完善,增加教学的针对性、特色和地域性,可以提升教学效果,因材施教,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秦元华,崔昱,郑莉莉,等.留学生人体寄生虫学全英文授课的教学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6):253-254.

[2]王卫群,向征,陈熙,等.《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应用研究[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 (1):160-163.

[3]王媛媛,杨小迪,孙新.人体寄生虫学留学生教学的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6):735-737.

[4]诸欣平,苏川.人体寄生虫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第12篇

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由广东省教育厅指导、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是中国南方区域对教育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重大问题研讨与对话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第四届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于2016年7月在广州举行,围绕“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引领教育改革发展”主题,邀请国内近50位知名专家学者发表主旨演讲并与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位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大中小学校长、教育研究机构负责人和论文作者代表研讨交流,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言献策。

经过研讨,与会专家学者们认为:创新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动力,协调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人文情怀,开放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追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对破解教育发展难题、增强教育发展动力、优化教育发展路径、厚植教育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及由此衍生的教育改革发展及人才培养的新理论、新思维、新举措,要真正内化于教育改革发展和教育现代化,关键有赖于社会各界特别是全体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的执着追求、不懈行动和稳健步伐。峰会汇集优秀论文近百篇,发表主题演讲42人,14位专家学者和参会者与主题演讲嘉宾对话研讨。

为更好地宣传推广本届峰会成果,与一切关心、支持教育改革发展及人才培养的人们分享专家学者们的智慧精华,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将峰会论文和主旨演讲整理结集为《南方教育评论――2016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思维盛宴》,从“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教育现代化、引领基础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引领教育质量标准与评估监测等方面对本届盛会的真知灼见作详实反映;将峰会现场盛r拍摄剪辑编制为《第四届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实录》DVD,包括开幕式和闭幕式及2场综合论坛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3场平行论坛等10张DVD光盘,高度还原专家学者们精彩激烈的思想碰撞、与会者积极主动的探讨互动。

第13篇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辍学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8-0050-02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国家安。解决三农问题,其关键在于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民素质的高低又取决于受教育的程度,其中义务教育是基础。近些年,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农村教育,但是农村教育依然十分落后,办学条件差、师资队伍落后,农村初中生辍学率仍高居不下。

农村初中生辍学严重,远远超过国家要求的3%控制线,在各地的教育界已不是新闻。在对河南农村初中生辍学现状的调查访谈过程中,被访的校长和教师均表现出顾虑心情,因此,应被访校长和教师的要求,文中涉及的县和学校分别用字母代替。A县地处豫东平原,土地平坦、肥沃,辖23个乡镇,768个行政村,总人口138万,其中农业人口126万,是农业大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对研究河南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具有很强的代表性。A县三个乡镇的三所农村初级中学2011―2012学年学生辍学数据如下:

G校(乡重点):初中一年级上学期期初508人,期末490人,辍学18人,辍学率为3.67%,其中男生10人,女生8人;下学期期初492人,期末480人,辍学12人,辍学率为2.5%,其中男生7人,女生5人。初中二年级上学期期初420人,期末392人,辍学28人,辍学率为7.14%,其中男生16人,女生12人;下学期期初376人,期末350人,辍学26人,辍学率为7.43%,其中男生14人,女生12人。初中三年级上学期期初322人,期末310人,辍学12人,辍学率为3.87%,其中男生5人,女生7人;下学期期初298人,期末280人,辍学18人,辍学率为6.43%,其中男生8人,女生10人。

H校:初中一年级上学期期初280人,期末260人,辍学20人,辍学率为7.69%,其中男生12人,女生8人;下学期期初262人,期末250人,辍学12人,辍学率为4.8%,其中男生6人,女生6人。初中二年级上学期期初188人,期末175人,辍学13人,辍学率为7.43%,其中男生6人,女生7人;下学期期初160人,期末151人,辍学9人,辍学率为5.96%,其中男生5人,女生4人。初中三年级上学期期初80人,期末75人,辍学5人,辍学率为6.67%,其中男生2人,女生3人;下学期期初68人,期末53人,辍学15人,辍学率为28.3%,其中男生6人,女生9人。

I校:初中一年级上学期期初225人,期末180人,辍学45人,辍学率为20.45%,其中男生18人,女生27人;下学期期初175人,期末167人,辍学8人,辍学率为4.57%,其中男生3人,女生5人。初中二年级上学期期初174人,期末151人,辍学23人,辍学率为13.37%,其中男生13人,女生10人;下学期期初157人,期末148人,辍学9人,辍学率为5.77%,其中男生3人,女生6人;初中三年级上学期期初139人,期末84人,辍学55人,辍学率为41.67%,其中男生28人,女生27人;下学期期初85人,期末72人,辍学13人,辍学率为15.29%,其中男生4人,女生9人。

一、辍学现象严重

从以上3个学校2011―2012学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初中生总体辍学现象非常严重。辍学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女比例基本持平。校风好、学生人数多的重点初中辍学率相对较低,学生人数少、师资力量弱、校风差的学校辍学率比较高。

学生辍学时间多集中在初中一年级上学期和初中三年级,选择在初中一年级上学期辍学的学生,其辍学诱因主要是学习压力大、学习困难、不适应初中课程和环境。现在小升初取消了入校选拨考试,基础差的学生,面对初中多门课程压力大、适应难,最终选择辍学。选择在初中三年级辍学的学生多是因为升学无门,升入普通高中有一定的困难且又不愿进入职业高中学习。值得注意的是,寒假是辍学发生相对集中的时间,这个时间段辍学的学生多是受外出务工返乡亲友的影响,返乡人员的炫耀加上招工的宣传,使一部分初中生更加向往大城市生活,渴望出去闯荡,进而选择辍学。

二、辍学生父母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且留守少年居多

调查显示,辍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多数为小学或者未完成初中学业。父母文化程度较低,对孩子学习不能提供有效帮助,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孩子接受教育不够重视;二是辅导学生功课存在困难,不能对具体问题和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和引导,对学生的管理缺少一定的艺术和策略,表现为简单、粗暴,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导致辍学。在辍学生中留守少年居多,相当多数的留守少年是因为父母关爱和管理不足,爷爷奶奶或亲朋管理乏力,加上自身自制力弱,沉湎于网吧,结交社会上的闲散人员,经常逃课,成绩下滑,最终走向辍学。

三、辍学是多重因素综合的结果

调查显示,辍学生被勒令退学的很少,基本都外显为“自愿性”辍学,即学生主动提出辍学或自动中断学业,离开学校。82%的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成绩为一般或比较差。在问及影响他们学习的原因时,缺少学习兴趣、学习困难、学校生活枯燥等居于前列,迷恋网络选择辍学的多为男性学生。学习成绩差,并不都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问题,而是社会、家庭、学校、个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社会因素中,选择受打工潮影响的占76%,大多数辍学生都表达出对大城市的向往;选择受读书无用论影响的占81%,很多辍学生及家长看到的是大学生就业难、工资低。在学校因素中,学校管理严、精英化教育、校园生活枯燥、教师人文关怀不足是主要因素。在家庭因素中,选择父母不重视文化教育的占40%,反感父母教育方式的占19%,可见父母对教育的态度及方式影响着学生辍学的选择;在个人因素中,选择基础差厌学、升学无望的占84%;认为不被关注、受到冷落的占40%。在“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后,特别是A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校中小学生非但不用交费,而且还有一定的生活补贴,由此看来,现在经济压力已经不是辍学的主因,辍学是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多重因素综合的结果。

四、父母、学校劝辍的介入力度小

数据显示,除10%是父母为学生做出的辍学选择外,其余的都是学生主动提出辍学,遭到父母的反对,但是父母坚决反对的只占20%,大多数都是稍加反对就同意了。在为什么不坚决反对孩子辍学问题的回答中,多数家长表示:上总比不上好,但不清楚好在什么地方;之所以没有坚决反对,是因为大学生就业难使他们看不到教育投入的收益。

学校和教师基本都很重视控辍工作,但是实际工作效果不好。在学生提出辍学后,95%的学校和教师都做了劝辍工作,不过,对优等生是多次劝说和家访,对差生一般都是形式上进行家访,稍加劝说,缺少耐心细致的工作。家访是一个浩繁的工作,家访要真正起到作用,不但要充分了解学生及其家庭情况,而且要因人而宜选择方法和艺术,在家访和控辍工作既没有形成制度、也没有纳入教师的考核,更没有给予一定的补助和奖励的情况下,仅仅靠教师个人的责任心来支撑完成,效果不大。

五、外出务工成为辍学生的多数选择

辍学后选择外出务工的占83%,其中到南方进厂(诸如服装厂、电子厂等)的占82%。由于未满18周岁,他们一般借用亲朋邻里的身份证出外打工,只能进检查不严、要求较松的小型私企或者生产作坊,从事的多是生产线上简单机械的重复劳动,他们的基本工资很低,2 000元以上的高工资,基本都是通过加班得到的,工作时间长、加班多、劳动强度大,是辍学生的工作特点。由于上班时间长,他们很少有自由活动的时间,更少文娱活动,加上工厂一般都不设置在城市中心,他们成为城市的过客,很难融入城市文化之中,一般借助手机或网吧上网来消磨时间。

在问及“对当初辍学是否后悔”时,选择无所谓对错、不后悔当初决定的占34%,有点后悔的占40%;在“辍学后经历使你认识到对你今后生活的影响”问题中,选择有影响,但是不大的占34%,有很大影响的占66%。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由于同类群体生活的相似,加上年龄小、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初中辍学生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认识到过早辍学的危害,没意识到对今后自身和家庭持续发展的影响。

六、初中生辍学后的个人发展受到制约

无论是辍学生个人还是学校、家长都希望辍学生学一门技术,今后能立足社会。但现实是,除了个别辍学生由于父母或者亲朋掌握一定的技术,他们从学徒学起能掌握一定的技术外,绝大多数是求技无门。县里的职业高中由于师资和教学质量的问题,学生很难从中学到一门实用技术;各类培训学校,由于鱼目混杂、良莠不齐、管理混乱,绝大多数以挣钱为目的,学生从中也很难学到实用技术。绝大多数求技无门的辍学生,只好外出务工,从事技术含量低的体力劳动,由于知识的匮乏,他们缺少一定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加上得不到相应的培训,他们多数是一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做着机械重复的工作,很难获得个人发展和提升。

从上述分析可知,在“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后,河南省农村初中生辍学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农村初中生的辍学既浪费了国家的教育资源,而且不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不利于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不利于辍学者个人和家庭的发展。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需要引起各方重视、各负其责,认真研究现象和分析原因,积极寻找途径,实现有效控辍。[责任编辑 吴高君]

收稿日期:2013-06-18

第14篇

关键词:初一男生、引体向上、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G808.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5.01.022

前言

教育部规定的2014《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与评价在全国各地开展的热火如荼,从初中到大学,引体向上成了男生必测的项目之一,占有10%的比列,而且引体向上项目为高优指标,学生成绩超过单项评分100分后,还可以超过的次数所对应的分数进行加分。因此 ,引体向上这个项目成了各地区各校关注的重点项目。引体向上是以自身力量克服自身重量的悬垂力量练习。它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握力、上肢力量和肩带力量,这个力量必须能克服自身的体重才能完成一次。它对发展上肢悬垂力量、肩带力量和握力有重要作用。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曾公布过一组数据,为了制定新标准,2013年,国家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专家对20多万名青少年进行了引体向上测试。其中初中以上男生的引体向上测试中,竟然有一半以上的人一个都拉不上去,甚至有很多连双手握杠都握不住。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初一男生共60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问卷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初中男生对于引体向上项目的认识,以及练习引体向上的一些情况。问卷当场发放填写,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600份,实际回收6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600份,有效率100%。

1.2.2 访谈法:通过对部分体育老师代表进行访谈,以了解初中男生关于引体向上项目的一些现状;通过对部分学生代表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于引体向上的困惑以及自身练习引体向上的情况;通过对部分家长代表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于引体向上的认识以及要求。访谈内容自行设计,当场记录。

1.2.3 文献资料法:查阅一些与引体向上项目相关的资料文献,以了解研究内容的一些现状与背景。

2 研究结果

2.1 通过调查,600名初一男生对于引体向上这个项目的态度见表1。

2.2 通过600名初一男生关于引体向上的调查,以了解现在引体向上的现状与情况,具体情况见表2:

3 结果分析

3.1 初一男生对于引体向上这个项目的态度

从表1可以得知,600名初中男生有460人认为练习引体向上这个项目是有必要的,占76.67%,但是与此对照,600名初中男生中只有320名男生愿意去练习,只占总数的53.33%。由此可见,初中男生对于引体向上项目是支持的,是理解的,但是却又很大一部分学生不愿意去练习。从部分家长和体育老师的访谈中可以看出,家长和老师都是支持的,但是有一大部分家长又有担心,怕自己的孩子完成不了,纷纷表示会敦促自己的孩子认真训练。

3.2 关于初一男生引体向上这个项目的现状

从表2中可以看出,初一男生在引体向上这个项目上是有欠缺的,不乐观的,是不容忽视的。

3.2.1 学校场地器材方面的因素

从1-2两个问题的调查问卷来看,可以看出学校的场地器材基本还是能够应付学生的练习需求的,对初中男生引体向上这个项目的限制不是很明显。

3.2.2 师资课堂方面的因素

从3-4两个问题的调查问卷来看,学校开设的引体向上的项目课程较少,有的学校甚至出现了不开设的情况,纯粹是为了应付《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在教程内容中,很多老师从来没有将引体向上这个项目作为课堂内容,很少主动地去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3.2.3 学生自身的心理、生理素质影响

从5-10几个问题的调查问卷来看,大部分的学生在课余、假期中、大课间的时间没有主动去练习引体向上,大部分的学生不喜欢练习引体向上,学生对于引体向上的认识很少 ,不知道用力方法,不知道用力肌群。特别是初一男生能做5个引体向上的人只占13%,其余87%的男生都是在5个以下,甚至一个都做不出来。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规定,初一男生引体向上1分钟做4个才算及格,从初二到高三及格线依次增加1个,高三及格线为9个,这样的标准,绝大部分学生都是不及格以下的水平,这样的情况实在是令人担忧。

4 建议

4.1 学校层面

从学校层面上讲,要做好积极的宣传工作,加强家长和学生的思想工作,根据教育部现行的标准,不仅是初中男生,甚至包括高中和大学男生在内,引体向上都是他们必须参加的项目,而且大四男生的合格标准是11个。因此,对男生而言,能否按质按量完成引体向上已经关乎学业,必须加以重视。学校还要加强对于体育器材的投入,单杠需要添置,而且最好能设置成不同的高度,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

4.2 体育教师自身方面

首先,教师要加强对于引体向上这个项目的重视和认识。现在学生的上肢力量和握力比较差,造成这一现状的问题也包括体育老师在这一方面的不重视。在对体育老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中,发现一些老师对于引体向上项目自己也有一些缺失,有的体育老师也不会做,特别是有一些女教师认识不足,很多老师对于引体向上的用力方法及用力肌群也不是很清楚,这些都影响了学生在引体向上这个项目上的发展。参与引体向上项目的主要目标肌肉包括背阔肌、肱二头肌、前臂肌肉群,在训练时就要针对目标肌肉采取有的放矢的训练方式,老师对这些主要目标肌肉的练习方法也应该要有所了解,才能更有效地帮到学生。

4.3 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

关于教材内容,课堂中对于一些上肢力量项目的教学和练习很少。当然,学校的体育课有自己的安排,也不可能花过多的时间让学生们练习引体向上。现阶段很多体育老师只能是在课堂最后几分钟的“身体素质课课练”让学生练习。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为应对这项测试,为提高学生的上肢力量,可以在课堂上多加强学生上肢力量的训练,体育老师要注意加强力量内容的偏重,帮助学生去建立思想认识,去辅助学生进行练习。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可以在平梯上做移行,每次手向前移动一个横杠,两手交替行进。这个项目在小学时很受学生的喜欢。二是通过屈臂悬垂。练习者站在凳上,两臂全屈反握横杠,两手与肩同宽,使横杠位于颏下,然后双脚离凳做静止用力的悬垂姿势,但下颏不得挂在杠上。第三手足并用或只用手爬竿或爬绳,根据个人力量选用,每次爬5~6米,练习3~4次。

4.4 教学组织方面

首先,教学要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特别是对于初中男生,要使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学好基本技能,再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在组织过程中,还要注意比赛游戏的运用,要让他们去体验成功感、满足感。另外,要注意组织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为了提高初中男生的积极性,在练习引体向上的初级阶段,可以采用单杠悬停时间长短比赛、提水桶、推小车等课堂的小游戏来有效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

4.5 教学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教学内容要因材施教,设置的目标要因人而异。对于初中男生来讲,可以降低对他们的要求,也可以降低练习的难度。初一、初二、初三的男生可以设置不同高度的单杠,不同高度的男生选择不同高度的单杠,能够单独完成一个引体向上的男生可以独立安排练习,多次反复练习;不能单独完成一个引体向上的男生可以采取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在其他学生或老师的帮助下完成练习,逐渐过渡到自己完成练习。

4.6 课堂评价注意运用激励

正确认识激励的效能,并把它很好地应用在初中男生的体育教学中去,对于提高初中男生练习引体向上,增强教学效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对初中男生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目标激励、信心激励、情感激励、竞赛激励等等一些激励方法,来激发初中男生练习的积极性。在点评的时候,对初中男生“不要一棍子打死”,不要根据完成引体向上的个数来进行点评,要根据学生的努力程度来进行小结点评,要根据学生的进步程度进行评价,而且对初中男生要以诚恳的态度而不要以训斥为主,要注意初中男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受到伤害,在练习的过程中不能产生消极、抵抗情绪。

4.7 家长加强认识、监督

第15篇

关键词:海南省 中学生 体质 测试

1研究目的

本文依据《国家学生体质测试健康标准》,通过对海南初中生体质数据抽样分析,研究海南省初中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提出参考建议,进而促进海南省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全面提高,为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奠定理论基础。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样本是对2013年海南省初中学生体质测试的数据进行随机抽样,三个年级共抽取学生7939人。

2.2研究方法

对抽取的样本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完成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3研究结果

3.1身体形态指标

3.1.1男生身高指标

从表1中可以看出,11、12岁年龄段海南省初中男生的身高均值高于全国11、12岁年龄段的学生身高平均值,13到19岁年龄段海南省初中男生的身高均值低于全国身高均值,将海南省各年龄段初中男生的身高与全国同年龄段的均值做T检验,发现二者存在显著的差异。

3.1.2女生身高指标

从表2可以看出11岁至13岁年龄段海南省初中女生的身高均值要比全国对应年龄段的高,并有显著性的差异,从14至19年龄段海南省初中女生的身高均值要比全国对应年龄段的低,并且在14、18、19年龄段与全国均值是没有显著性差异的。

3.1.3男生体重指标

由表3可以看出,2013年海南省11至12岁年龄段的男生体重均值比全国均值要高,13至19岁年龄段2013年海南省初中男生体重均值均都低于该年龄段全国均值,并通过对单样本的T检验,发现二者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3.1.4女生体重指标

表4显示,2013年海南省11至12岁年龄段的女生体重均值比全国均值要高,13至19岁年龄段2013年海南省初中女生体重均值均都低于该年龄段全国均值,并通过对单样本的T检验结论得出,二者间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3.2身体机能指标

3.2.1男生肺活量指标

表5显示,年龄在11、12岁年龄段2013年海南省初中男生的肺活量均值比全国均值要高,从13至19年龄段2013年海南省初中男生肺活量均值均都低于该年龄段全国均值,通过T检验得出,从11至19岁年龄段中,只有在13岁年龄段海南省男生肺活量均值与全国均值之间是没有显著性差异的,剩余年龄段之间都存在着非常显著性差异。

3.2.2女生肺活量指标:由表6可以看出,年龄在11~15岁年龄段的海南省初中女生的肺活量均值要比全国均值高,年龄在16~19岁年龄段的海南省初中女生的肺活量均值都比对应年龄段全国均值低,通过T检验发现,海南省初中女生年龄在11~15岁年龄段的肺活量均值与对应年龄段全国均值之间是有显著性差异的,从16~19岁年龄段与全国初中女生的肺活量均值之间是没有显著性差异。

3.3身体素质指标

3.3.1耐力素质指标

3.3.1.1男生1000米测试指标。由于11、12岁年龄段还处于在小学阶段,该年龄段的男生不进行1000米测试,所以全国在该年龄段就没有公布均值,故未做比较。从这也可以看到海南省的学生读书较早。由表8可以看出,2013年海南省初中男生各年龄段中只有14岁年龄段的男生的1000米成绩均值要比全国均值慢6.1秒,剩余各年龄段初中男生的1000米成绩的均值都要比全国均值快,且进行T检验得出,二者均值之间都是具有显著性差异的。

3.3.1.2女生800米测试指标。与男生一样,由于11、12岁年龄段还处于在小学阶段,故不作比较。由表8可以看出,2013年海南省初中女生年龄在13、14、15三个年龄段的800米成绩的均值都要比全国均值慢,16至19年龄段800米的均值都要比全国均值快。并且各个年龄段的800米成绩都与全国成绩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3.3.2力量、柔韧素质指标

3.3.2.1男生引体向上测试指标。由表9可以看出,2013年海南省初中男各个年龄段引体向上成绩均值都比全国均值要高,两者均值之间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水平;由于11、12岁年龄段还处于在小学阶段,该年龄段的男生不进行引体向上测试,所以全国初中男生在该年龄段就没有公布均值,而且初中男生年龄在19岁的没有样本,故就没有进行比较。

3.3.2.2男生坐位体前屈测试指标。由表10可以看出,12至17对年龄段初中男生坐位体前屈成绩均值都要比全国均值要高,由于初中男生坐位体前屈成绩样本较少,结果可能会有一定误差。

3.3.2.3女生仰卧起坐测试指标。由表11可以看出,海南省初中女生各年龄段的仰卧起坐成绩均值都要比全国初中女生各年龄段均值高,且二者成绩均值有着非常显著性的差异。

3.2.2.4女生坐位体前屈测试指标。由表12可得,海南省初中女生除了13岁该年龄段的坐位体前屈成绩的均值比全国该年龄段初中女生成绩均值低,剩余年龄段都是高于全国成绩均值,并且两者均值之间表现出显著性的差异水平。

3.3.3速度、灵敏素质指标

本研究选用与国家同步的立定跳远作为数据分析。

3.3.3.1男生立定跳远测试指标。由表13可以看出,海南省初中男生各年龄段立定跳远成绩均值都要比全国该龄段成绩均值低,经T检验表明,二者立定跳远成绩均值之间有着非常显著性的差异。

3.3.3.2女生立定跳远测试指标。由表14可以看出,海南省各年龄段女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均值要比全国均值高,经T检验表明,二者立定跳远成绩均值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性的差异。

4结果分析

4.1 2013年海南省初中男、女生的身体形态指标结果分析

在身体形态方面,海南省初中男、女生的总体身高、体重水平在较小年龄时期较全国初中男、女生均值高,表明处于热带环境的青少年身体发育较早,但纵观整个初中阶段,要比全国初中男、女生的身高水平低很多,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海南省的经济生活水平、遗传因素、地理气候以及缺乏体育锻炼等原因制约了初中学生们生长发育。

4.2海南省初中男、女生的身体机能指标结果分析

海南省初中男生的肺活量水平要比全国初中男生的肺活量水平低,初中女生的肺活量水平与全国初中女生肺活量水平差异不大。

4.3海南省初中男、女生的身体素质指标结果分析

4.3.1耐力素质指标

海南省初中男生的耐力素质整体水平要比全国初中男生耐力素质水平要好,女生的耐力素质整体水平相近。

4.3.2力量、柔韧素质指标

4.3.2.1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海南省各个年龄段的初中男生上肢力量素质要比全国各个年龄段初中男生上肢力量素质要好,海南初中男生体重较轻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引体向上成绩;海南省各个年龄段的初中女生的腹部肌肉力量素质要比全国各个年龄段初中女生的腹部肌肉力量素质要好,体重较轻也是出现改结果的因素之一。

4.3.2.2坐位体前屈。海南省各个年龄段男、女初中生柔韧素质均好于全国各年龄段男、女初中生的柔韧素质。

4.3.3速度、灵敏素质指标。

4.3.3.2 立定跳远。海南省初中男、女生各年龄段的立定跳远成绩要比全国各年龄段初中男、女生的立定跳远成绩要好,说明海南省初中男、女生的下肢肌肉爆发力、弹跳能力高于全国初中男、女生。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2013年海南省初中男、女生的各方面指标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都有着显著的增长,这是与人体的生长发育规律所相符合的;海南省初中男、女生的身体形态指标在11、12、13岁年龄段增长显著,与全国初中男、女生身体形态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海南省初中男生的身体机能总体水平与全国初中男生的身体机能水平相比较差,女生身体机能水平差异不大;海南省初中男生的耐力素质水平要比全国初中男生的耐力素质水平要高,女生差异不大;海南省初中男生的上肢力量素质、女生的腹部肌肉力量素质整体水平均都比全国平均水平要好。海南省初中男、女生柔韧素质均好于全国初中男、女生的柔韧素质。海南省初中男、女生的下肢肌肉爆发力、弹跳能力要比全国初中男、女生的下肢肌肉爆发力、弹跳能力好。

5.2建议

5.2.1 鉴于海南省初中男、女生的身体形态方面比全国初中男、女生的身体形态相差较大的现状,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加大学生营养饮食方面的资金投入,学校要积极的完善体育健身器材等配套设施,从小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进而从更本上解决海南省初中男、女学生身体形态差异问题。

5.2.2 对于初中男生的身体机能水平的较差的建议学校在进行体育课教学中多穿插一些以低强度、小负荷、长时间的有氧运动特征的教学训练内容,进而来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水平。

5.2.3针对2013年海南省初中男、女生的体质健康现状,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的相关切实可行的对策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以促进海南省初中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向着更加健康、全面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