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范文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第1篇

【关键词】高效课堂 模式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56-01

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做出拙论:

一、高效课堂备课要“实”

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前要很好的预设生成,能力吃透教材,力求备课准确到位,做好课堂生成预设。因此,教师必须明确每节课的重难点,必须明确知识点及知识块在单元,在所编册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当然教材只是一种材料,具有片面性和单一性,教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合生活实际,挖掘乡土资源作为教材,达到优势互补。用贴近生活,而有血有肉的更加形象生动的教材与教法,激发、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高效课堂学情要“清”

课堂教学要始终围绕学生,根据学情备写教案,全面分析优秀生,学困生的知识结构特点,以中等生为备写标准,兼顾两头,让每位同学都能有所发展。教师要多深入学生,了解学情,认真参与倾听,捕捉生产点,寻找问题,寻找策略,让全体学生都有不同的最大收获――也就是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三、课堂显现一个“活”字

教师要在形式方法上把握有度,才能确保课堂的高效,带来教育质量的高效。

1.灵活的教法。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的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

2.活跃的教学状态,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的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成功的课。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学和练。目标由学生确立,过程由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结论让学生总结,方法让学生归纳。把整个课堂完全放心的交给学生,教师只能做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4.科学的学法指导。“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善于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产生质疑,发现问题。通过质疑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

形式和方法的多样化,开辟了课堂教师的心空间――高效课堂。但要真正实现高效,必须务实,不断寻求方式方法,探讨交流经验,集众家之长,和集体之力,尽可能的实现真正的高效课堂。

四、构建高效课堂对我们教师能力的要求

构建高效课堂,我们教师要多动脑多下苦工,多花时间,多出点子,教中研,研中思,思中提,做好以下几点:

1.要有高超的课堂导学能力。高效课堂中的教师更为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了些什么和感受到什么等等。教师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板书也许是学生来写,总结也许是学生来说,评价也许是学生来议,但这依然是一堂好课,一堂学生“学”得好的课。

2.要有准确的教材把握能力。高效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必定会引发学生形形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储备丰富的相关科学领域的知识,不能局限于教材范围的知识,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3.要有灵活的课堂管理能力。课堂管得死,就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参与欲望,但热闹又是课堂纪律的大敌,如何能让学生在“热闹”中“有序”地进行,取决于教师课堂管理能力,既要放得开,又要能收得起来。

4.要有机智的课堂环境把控能力。环节的设计能力要求教师不能完全按固定的设计环节进行,要富有弹性,以学生的表现来灵活调整,这取决于教师的随堂机智。

高效课堂规模的形成,还必须有相适应的应对策略,那么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学主阵地的作用,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呢?

第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以保障课堂有效。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的写教案,而是必须备教材,备学生,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琢磨教学中难点,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另外,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要设计高效课堂必须的质量较高的练习、教具课件、学具等辅助设施缺一不可。

第二,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是课堂高效的基础。

入会在轻松的氛围中,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学生也只有在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才能有最理想的学习状态。教师要善于运用策略,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亲切的笑容,适度的幽默,鼓励性的语言,师生平等互动以及小游戏等都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气氛。教师要在课堂上态度和蔼,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不同的问题,敢于提问质疑,营造明主,平等,尊重,理解,关注,赏识的新型师生关系和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愉快,思想活跃,结出课堂教学高效率的硕果。

第三,求真务实,夯实高效课堂的基础。

第2篇

一、照搬模式,缺乏思考

各地的教育实际千差万别,教育综合实力参差不齐,即使是一个地区的学校,校际差异也是相对明显的。但很多学校在高效课堂的建模教研过程中,罔顾这些差异,为模式而模式,急功近利,照搬模式,缺乏立足本校实际的思考,使得一些原本优秀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本校非但没有盛开新花,还长出了毒刺。比如,河南郑州第102中学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是一项建立在高信息化教育背景下的现代教学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学习都具备很高的针对性和自主性,教学的传达、反馈、生成都富有效率性。但我们也应注意到,它是把高效课堂的先进理念与现代技术嫁接生成的模式和课程,实现了新技术与新文化的高度融合。这个模式是建立在硬件水平很高的基础上的,而且对教师和学生信息处理的条件和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而一些经济不发达地方只看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强大、教学容量的巨大,照搬模式,加大硬件的投入,却忽视了教师和学生信息处理的技能条件这些重要的软件要求,导致教育资源配置的浪费,高效课堂最终成为现代技术的填鸭手段。

二、文件口号式教研,重形式、轻内涵

首先我们还是要承认,一些先进的成熟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开展高效课堂教学具有指导和借鉴的意义,一些学校提出符合自身实际和发展的特色模式也值得鼓励。但在这一过程中,应避免徒有形式,没有内涵的弊病。一些学校在高效课堂模式的教研活动中,工作流于表面,敷衍应付,追求文件化教研,“独辟蹊径”开拓工作思路。一些学校从著名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如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辽宁沈阳立人学校的整体教学系统和“124”模式、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的“五环大课堂”等得到“启发”,玩起了数字游戏,各种数字模式层出不穷,硬生生将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割裂成几个部分,规定各部分的教学内容行为,也不论这样做是否符合教学规律。搞得一线教师手足无措,最后教研活动只剩下一纸文件和一句空洞的口号。这种只图口花花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研,荼毒甚广。

三、机械呆板,抹杀学科和教师教学个性,无视文本等多重差异

现在还有这样一种错误,学校制定了高效课堂教学的模式,所有教师就要严格按照这一模式“规范”自身的课堂教学行为。模式是供学习的范例,但不是一板一眼的模板。我们常说教无定法,不同的学科其教学内容、方法就有很大的差异,不同个性的教师,不同的篇章、文本体裁,这些都是课堂的实际。学校一纸令下,这些差异难道就能弥合无垠吗?山东平邑一中的“学案导学”模式在全国的影响很大,一些地方在学习的过程中工作很“认真”,将导学案的主要步骤,内容都做了严格要求,步骤模式完全一致,不容更改。一些学校的高效课堂模式只是教研室个别人的想当然,模式脱离实际教学,无视学科文本差异,机械呆板规定了教师课堂教学的每一步,教师教学千人一面,这还是高效课堂吗?学生们真的喜欢这种课堂吗?

第3篇

什么是高效课堂?所谓高效课堂,必定是每一个学生在上课的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可做。新课程实施以后,课堂教学必须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与创新,这就迫不及待地需要我们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即高效课堂。在教学中,我不断尝试优化政治课堂教学结构和探索富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不断调整教学思路,历经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借鉴学习了很多名校名师的教学模式,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构建了“三案五环”教学模式。

二、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所谓“三案五环”内涵:三案:学案、导案、练案。五环:预习,检查,设置情景,提出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成果;释疑解惑,重点精讲,提炼升华;热点再现,质疑兼思,能力提升;理清思路,构建网络,实际应用。课堂教学模式的中心思想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并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三、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三案

1.学案——课堂前移,落实预习环节。

学案提前下发,引导学生确定自学目标。老师根据学生学案的预习情况制定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学定教。学生有了预习的基础,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这样就为老师有效教学奠定了基础。

2.导案——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水平。

导案是师生在课堂上共用的教学材料。通过使用幻灯片,设计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课堂自学,熟悉课本内容。导案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式、知识小结等环节,内容有经典案例、时事资料、典型例题、完整的知识网络框架等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学生课上更有效的参与探究提供了有形的、生动的资料,高效地整合了课程资源,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

3.练案——巩固提升,检测学习效果。

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制定适量的练习,练习应该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并且要控制练习的难度,一般要以基础题为主,适当提高能力。三案分别应用在课前、课中、课后的三个环节,通过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把三者有效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链条,充分体现“变讲堂为课堂”的课改理念。

(二)五环:这一部分主要是课堂教学的具体流程

1.预习检查,设置情景,提出问题。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探究情景,创造性地设计出进行探究的问题。通过多媒体展示导案。例如图片、漫画、背景材料、社会热点话题、名人名言、近期的时事新闻等,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成果。

新课程倡导自主性学习,这个环节就是根据前面的探究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的解答中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通过围绕既定问题的讨论,激活课堂气氛。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前面问题的答案,展示探究成果,并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对本节课的基础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3.释疑解惑,重点精讲,提炼升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自主学习探究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教师课堂点拨是其主导作用最直接的体现。这个环节,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老师做画龙点睛的讲解:一是做解题方法的点拨;二是强化重难点,真正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三是充分肯定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同时客观理性地指出不足,让学生及时改正。

4.热点再现,质疑兼思,能力提升。

在前两步的基础上,结合时政热点问题,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对时政问题给出自己的看法,激活学生的思维。老师对重点疑难问题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为学生提供机会并及时准确的进行相关指导。教师也要走下讲台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与学生一起讨论,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学习探究过程和方法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怎样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5.构建网络,理清思路,实际应用。

让学生言简意赅地总结本节学习的收获,理清本课的知识线索,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与同学和老师共同分享。老师也可以用知识结构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知识体系。

四、“三案五环”的教学模式的依据

第4篇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模式 方法目标 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5-068-02

高效课堂应该是单位教学时间内实现课程目标最大化、最优化的课堂。贯彻新课程思想品德课的理念需要我们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有一个较好的认识,新课程给中学思品课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对中学思品课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造高效课堂,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学校教育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有效教学需要有效互动。在规范办学的大前提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根据自己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从教师的教这一角度浅谈打造高效课堂的以下几点认识。一、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基础性社会学科,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

新课标要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即要求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遵循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科内容为载体、以融洽师生关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状态为保障的原则,讲究教学艺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参与中学习,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并理解和接受,进而形成信念、意志、荣辱观和价值观。因此,这一目标对于思想品德课高效教学模式的探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教学基本程序

1、课题情景引入

结合初中思品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学习思品学科的学习现状,用视频、材料、漫画、动画、活动、问题等方式创设情境,引入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思品学科的兴趣。

2、学习目标呈现

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其实质上是知、情、行的统一。从知识技能而言,自主学习由教会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向教会学生怎么会学转变,教学生会学其核心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使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我学习;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言,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目标呈现过程:

(1)教师出示目标。可用投影、板书、口述等方式完成。

(2)学生感知目标。用个人领读或学生齐读的方式进行强化感知,加深印象。

(3)教师解读目标。对学习目标进行简单说明,强调学习目标中的重难点以及达成目标需要注意的细节。

3、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探索是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进入新课教学后,教师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相关内容可事先设计一些问题展示给学生,也可要求学生在自学课文之后,提出相关问题。同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学课文,大致理解教材的内容,对于一些不能理解的内容做好记号。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要符合自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要有一定的梯度,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都能感受到课堂活动给他们带来的愉悦,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学生自主学习可依据学习内容和课堂具体情况设计成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两种形式。具体步骤如下:

(1)出示自学指导。明确告之自学的要求。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自学后应达成的目标。

(2)学生自主学习。依据自学的目标和自学的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在书上找出本框的基本的观点(或知识点)。

(3)自学效果检查。教师采用个别检查和学生相互检查等形式对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检查。

(4)尝试训练检测。在规定的时间内试着完成《课堂作业》(或者是学案)相关的基础训练题(选择题)和比较简单的问答题。

4、讨论释疑

课堂交流讨论时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深入参与,精心设计问题,创设课堂氛围。培养学生讨论交流习惯,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组讨论是,我们要求每个同学都要提出自己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棘手问题,然后小组进行讨论,小组成员都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是一点、两点。

释疑过程也就是师生互动、师生共同讨论交流,各个小组之间互动交流的过程,各小组要将本组的共同共同问题向全班提出,由其他小组租出解释和回答,各小组发现发言者的想法与自己有出入时,要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形成辩论的氛围。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也要不时的扮演和学生一样的角色参加交流和讨论,知道将本课堂所有阴暗问题全部解决。

讨论释疑是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通过自学,学生能够大致了解课文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知识点,如在讲“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时,为什么要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怎样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理解就有点困难,教师可进一步组织全班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进行讨论解决。以亲身感受和喜闻乐见的事例得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学生“敢想、敢说、敢创”的精神得到激发,也在积极参与中理解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原因。经过讨论,教师开始有针对性地提问,也就是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这样既能突出重点,又能解决难点。

5、练习巩固

练习巩固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反馈----矫正”功能使它既是测量学生学习目标达到水平的重要手段和衡量教师课堂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一把尺子,更是实现教学目标不可替代的手段和途径,而课堂检测的设计是检测实施的前提和关键。如何实际课堂检测,学科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精选精做,习题要有层次性,内容更要适应全体学生。要求学生自主独立完成,当堂反馈。

练习巩固是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提高环节,因为学生前面获得的知识是通过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获得的,不够系统稳定,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所以教师要适时进行总结梳理,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知识结构,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总结。在总结中要善于启发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由熟悉知识到能力的转化。最后,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一些有梯度的问题,通过及时的练习反馈,达到学生对所学知识巩固加深、灵活运用的目的。

三、丰富灵活的教学方式

1、创设教学环境

教师应尊重和赏识学生的独到见解,抓住学生思维的火花,保证每个学生的主体参与,给每个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努力营造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氛围,尽可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发挥自己多方面的潜能。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主动走到学生之中,平等交流,使学生体会到民主、和谐、关爱、欣赏。

2、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有法无定法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重视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和个别差异,研究学生的智力、兴趣、性格等方面的特征,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在这个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因材施教,充分每个人拥有的潜能,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探索、研究、发现结论、总结规律,使学生获得知识,变被动为主动;在学生思维受阻或思维出现偏差时,教师指点迷津,疏通障碍,在化难为易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3、多媒体的运用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实践证明,只有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激发起学生脑海里思考的涟漪,进而激发起浓厚的求知欲,增强学习的信心。

要求教师深钻大纲教材,精心设计课件,并熟悉课件,在讲课过程中把课件——老师——学生融为一体,随着课件的播放,让老师层层深入的设问引导学生去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5篇

【关键词】导入与导学 实验与课堂演示 小组合作 当堂达标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课堂教学质量效益是教育质量效益提升的关键。我校在学习了杜郎口、龙源、洋思等学校教改经验后,推行了符合我校教学实际的“三段六环”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结合初中化学学科实验性较强的特点,我们初步设想在化学平日教学和实验教学中采用“二二一”式教学模式:二二一即二导(导入与导学),二演(实验与课堂演示),一练(课堂及时巩固考练)。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精彩导入

一节好的课堂首先要有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以便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如何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呢?例如,在讲CO2的性质时,我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课前要求每位学生带一瓶自己喜欢的碳酸饮料。课堂上让他们先猜想CO2有哪些性质,然后让他们设计实验来探究它的性质。这样一瓶碳酸饮料不仅解决了CO2的来源问题,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了化学就在身边。在探究CO2能否溶于水的性质时,指导学生把水倒入集满CO2的矿泉水瓶1/3体积,用力振荡,观察矿泉水瓶子是否变形。学生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感到吃惊,我这时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什么?这种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仅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而且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达到了最佳课堂教学效果。

二、用好导学案,激活课堂

进入课堂教学后,接下来转为以导学案或课件等手段引领学生阅读课本,归纳课本涵盖的相关的知识点,培养学生自学、自读,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导学案”是教师在教案的基础上为实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而设计的一系列的问题探索、要点强化等情境,它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为指导思想,让学生亲自参加、主动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导学案”设计重点突出一个“导”字,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自我探索,在深入思考中发现疑点,强化思维活动。

三、重视实验教学,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化学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基本概念,获得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实验、科学探究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合作意识。

“二演”这里的“演”只是取字意,是学生实验(含教师的演示实验),课堂研讨和问题演示环节。由于化学是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重课堂实验的开设,一般的实验分两种:即学生实验和老师演示实验。实验的开设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重这个环节的教学,开全开齐实验。让学生获得直观的印象,同时能让学生动手的实验,教师不能简单地代替,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有些课没有安排实验的时可以让学生到黑板或屏幕前讲解板演学习的过程,增加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焕发生命力

1.在课堂教学中,每一节的导学案都设计有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栏目,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可以带着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利用化学情境中巧设问题,可以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这些问题自己一时难以解答,或者自己得出的结论不知道是否正确,想要去和别人交流,听取别人的意见,这种情况就容易使学生恰到好处地进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境,使合作学习达到有效性。

2.在实验技能考试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我们学校属于新建校,学校没有专职的实验管理员。化学教师既要担任教学工作,又要担任起专职实验员的所有工作,还得想方设法把六个实验教会每一个学生。于是我就利用小组合作,先把六个实验教会六个小组长,之后,6个小组长学生再教会6个学生,12个学生又教会12个学生,24个学生再教会24个学生……学生教得更认真。考试的前一天,测试每个学生六个实验,还是让小组长监场,效果真的不错。

3.习题课讲解试题时,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对于作业和测试卷,批改之后发给学生。学生改错之后,小组先讨论,解决一些学生自己能够弄明白的问题,对于小组解决不了的共性的问题,教师再进行点拨讲解,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能提高课堂效率,何乐而不为呢?

五、当堂达标,巩固提升

第6篇

关键词: 化学教学 高效课堂 教学模式

最近,我有幸作为观课者全程参与了有20位优秀选手参加的全市高中化学优质课竞赛。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高一、高二年级的常规教学,还是高三年级的备考复习,“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打好化学学习基础”?都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查阅了部分相关资料,结合自己及所在地区化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尝试查找问题,分析原因,以期探索出更高效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一、当前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由于对化学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和考试成绩不理想两个因素,化学是本地区最易受到责难的敏感学科。面对问题,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学段的化学老师相互埋怨,互不信任。客观冷静地分析,其实化学教学最根本的问题就在于化学课堂教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基础没有打好,越往后学习困难越大,学生越容易放弃化学学习。老师首先不应该埋怨谁,而应该先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率,看看如何从某些方面改进。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好化学。

在当前化学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依然沿袭着这样一种传统教学模式:老师讲―学生听,周而复始;学生翻着化学课本机械重复地做着作业;如此单一、枯燥乏味的学习模式,难怪效率低,令学生反感。也有不少老师在教学中借鉴口诀记忆法、直观教学法、联想法等方法开展化学课堂教学。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化学课堂教学记忆难度,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有助于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另外,单一运用某种方法,又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如涉及的化学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等;有些归纳不够科学,可能误导学生;联想的可靠性,等等。

二、对化学课堂教学的建议

1.教师应做好学习者、引导者、启发者和帮助者。教师应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表明真正理解和掌握化学要与化学实验相结合,在化学实验中认识化学知识,了解化学知识,应用化学知识。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学生做好化学实验,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化学课的特点,以及课堂教学特征,运用多种不同教学方法,并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活动,综合开展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课堂教学离不开实验教学。因此,化学课堂教学应坚持从实验中获取知识的原则。教师可结合日常教学介绍一些比较有效的化学课堂教学学习方法。例如,根据笔者自己的经验,对于已有一定化学课堂教学基础的高中生而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既能避免孤立、枯燥地学习化学课堂教学,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谓一举三得。

2.认真践行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主张教师在使用各种化学课堂教学练习、活动和任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体验、探究,掌握化学课堂教学,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是学生。学生的欲望、动机、情感态度等决定其在学习中的行为表现。因此,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显得尤为重要。事实已经证明,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包办、学生被动学习的做法费时费力,效果欠佳,实不可取。只有当学生观念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情况下,教师通过科学引导,启发学生通过不同方法开展化学课堂教学学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鼓励学生并适时提供必要的帮助,才能真正让化学课堂教学及化学教学走上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另外,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在介绍一些化学课堂教学学习方法的同时别忘了:学无定法。个别学生的学法不一定科学,但只要有效,教师关注即可,别去干涉。

3.科学地对学生和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实施个性化教学。因为高中化学教学难度较大,高中生对高中化学学习存在一定的畏惧感,再加上学生的化学基础各不相同,化学能力有高有低,也就说,学生基础是有差距的,特别是在不让分快班和慢班的新形势下,学生基本素质和基础水平是参差不齐的,这样势必影响部分优秀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也可能影响全班的化学成绩。这种影响往往使成绩较差的学生越来越差,成绩优秀的学生知识拓宽受阻的尴尬局面。为此,笔者提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科学有效实施个性化教学,确保以生为本,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促使高中化学教学全面照顾每个同学的发展。

在高中化学个性化教学中,对学生和教学内容进行分层,也就是把学生分成A、B、C三个学习小组。另外,在高中化学个性化教学中,教师还要对高中化学知识进行分层备课,高中化学备课必须做到周到、周详,对课堂做好充分考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总的讲述什么,然后布置课堂作业,余下的同学再就刚才的知识详细讲授,再布置,最后可能就是手把手、言传身教了。当学生完成相关作业之后,教师要根据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辅导,单凭老师一个人势单力薄,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力量,C组辅导B组,B组辅导A组,形成全员推进的局面。在高中化学分层教学中,科学的周期性调整也是很重要的,可以根据成绩的变动情况再实施新一轮的个性化教学、实施新一个周期的分组分层,这种变动也是有依据的,就是依据学生这一周期以来的成绩和学习情况,也就是说,各个层次的学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加以调整的,交错上升或者下降的。

4.尊重科学规律,及时复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强调:“应用不断的复习防止遗忘,而不是遗忘之后再重复记忆。”这些都说明及时有效的复习是克服遗忘的重要方法。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著名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科学设计化学课堂教学复习。同时告诫学生“Strike while their on is hot.”督促他们养成及时复习的好习惯。

化学课堂教学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科学引导,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及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加强督促和检查,就一定能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继续学习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思田.在化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J].河北教育,2011(03).

第7篇

高效课堂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它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我校(此处指河北省滦平县长山峪镇中心校东营小学,下文同)根据新课程模式“问题情景―建立模式―解释应用与拓展”,并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对高效课堂进行了探索,构建了我校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其流程为“创设情境、设疑激趣―引导探究、自主建构―强化训练、应用拓展―自主反思、深入体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小学数学教学是由问题构成的,教学过程也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笔者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与问题有关的数学的、现实的情境,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使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为他们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打下基础,以增强其数学应用意识,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故事法、游戏再现法、新旧知识冲突法、联系生活法、媒体展现法、问题竞猜法、障碍设置法。

二、引导探究,自主建构

1.自主探索。通过充分估计学生的潜能,为他们创设较大的思维空间,并预留较多的探究时间,为他们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思考、交流,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去探索数学知识,获得数学知识技能,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学生在自主探索、自主建构前,教师应提出富有挑战性的、思维含量比较高的问题,并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之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同时,教师还应着力对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指导,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其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2.交流评价。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给学生充分展示交流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空间和机会,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评价,使学生在交流、评价中相互学习借鉴,受到启发,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其数学交流能力,建立自信。课堂教学的交流组织形式主要有:个体独立与课本交流、小组合作交流(生生交流)、集中交流(师生、生生交流)。

为了使学生在交流中能做到正确的角色定位,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培养学生:①善于倾听。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要能听出发言的重点,并做出判断,提出自己的见解;②敢于表达。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引导他们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说话时条理清楚,语句完整,语言精炼且重点突出;③适时转化。培养学生适时转换的能力,“善于倾听”和“敢于表达”是相辅相成的,在交流活动中,既不能成为旁听者,更不能只注重表达自己的见解而忽略了别人有益的建议。要善于在别人的见解上完善自己的见解,在自己发言之后,收集有益的反馈信息。要将说与听有机结合起来,有所倾听,才能有所表达,有了听与说,才有对知识的理解。

此外,还要注重评价的内容多元化、形式多样化,使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借鉴、受到启发、得到激励。教师对学生成功的评价可以分成两个维度综合考查:①评价小组成绩,进行组际竞争,把小组成员的利益统合成集体利益;②评价个体的成功。使学生感到小组合作活动。既利己,又利他。教师不仅对结果的对错进行评价,而且对学生学习过程、思考的过程进行评价,并给予有效的引导。

3.抽象模型。数学模型指的是对数学知识进行简化和提炼,再通过数学语言、符号或图形等形式对其进行概括与归纳、描述、反映特定的问题或具体事物之间关系的数学结构。小学数学中的数学模型,主要指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性质、数量间的关系等,这些基本的数学模型能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学生在自主探索、充分交流和教师有效的引导下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抽象概括,揭示数学规律,建立数学模型。常用的方法有:

(1)让学生大胆地去猜想,再在直观的事例中进行分析验证。例如,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以及计算方法之后,在教学三角形或梯形的面积计算时,让他们大胆地猜想一下它的面积计算可能会和哪些有关。然后,再提供各种各样的三角形或梯形材料,要求学生进行研究,从直观的图形中开展具体分析,从而找出其内在的联系与规律,最终得出结论。

(2)让学生在许多直观或贴近生活的实例中进行有效地综合比较。综合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数学现象、数学实例的分析情况进行整理组合,从而形成对这一类数学知识的总体认识。比较相关数学现象、数学实例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让学生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出它们所具有的共性,再用数学的语言或符号等进行概括。例如,在教学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通过大量的实例使学生从中抽象出它们的共性是:被除数÷除数=,最终用数学符号概括出:a÷b(b≠0)=的结论。

(4)质疑问难。质疑问难是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信息传递的一种重要方式。让学生提出自己存在的疑惑问题,在教师和学生的帮助下加以解决,从而完善认知结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局部认识发展为完整认识。

三、强化训练,应用拓展

训练遵循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练习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规律逐步加大难度,常用的题型有:基本训练、综合训练、拓展训练。

四、自主反思,深化体验

第8篇

一、课堂教学模式

1.基本要求

(1)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主要目的,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自主学习的、合作探究、展示自我的时间和空间,重精讲、重启发诱导,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教学。

(2)教学过程中要贯彻和渗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2.基本模式――“三六二”模式(三个时段,六个环节,两个梳理)。

(1)自主学习阶段(两个环节:自主学习指导环节,自学效果落实环节)自主学习是高效课堂的前提,高质量的自主学习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

(2)合作探究阶段(三个环节:分组合作环节,展示提升环节,链接巩固环节)合作交流时实现高效课堂的核心模式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

(3)成果展示阶段(一个环节:达标检测环节:两个梳理:知识框架梳理,收获与疑惑梳理)成果展示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通过检测、梳理等不同手段,巩固提升学习目标。

二、学案导学中如何分层教学

1.编写学案时教学目标弹性化

学案的编写是否科学合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课前学习和课堂教学效率。为尽可能地全面实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具有诱发、导向、调控、激励的功能,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

2.教师导学时课堂教学层次化

课堂教学过程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围绕弹性化的教学目标分层因材施教,至少可从两方面做出努力:

一方面必须尽可能地增加学生的独立活动――课本让学生看,概念让学生抽,思想让学生讲,疑难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得,错误让学生析。

另一方面必须强化教师对学生独立活动的主导作用――整体把握,分层推进,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置于教师的引导、指导之下,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操作取向。

3.测验考试多能化

考试是对教与学两方面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考试的目的在于获取教与学的反馈信息,把握各类学生的学习情况,改善学生的学习。这就要求试卷具有多重功能:达标检测功能、矫正强化功能、层次反馈功能。

第9篇

关键词:复习课 高效课堂 交互式学习

新授课、讲评课和复习课是三种常见的课型,而复习课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拓展及提升,在高中尤其在高三复习备考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复习得当效率高,必将事半功倍,轻松赢定高考。

一、问题的提出:奇怪的现象

1.有经验的老教师所带的班级的成绩往往没有新手的成绩好。

2.最差、最不负责的教师所带的学生反而考试成绩很好。

3.课堂上多次讲过的题,学生依然不会。

二、问题的分析:学生上课“听讲”的效率

传统的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一人讲,学生众人听,而教师所要讲的内容往往是根据学生所做的试卷或作业出错的情况而定,但教师在讲的时候认为简单知识学生都应该已经掌握,所以教师往往对简单的基础性的题不讲,而难的题做的学生又很少,教师认为这样的题就是讲了学生还是不会,所以有一定难度的题不讲,这就导致课堂上教师所讲的内容往往是面对广大的中等生,但对学生来说,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掌握的知识及牢固程度不同以及每个学生的爱好不同,也就是每个学生的需求不同:老师讲的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出错的地方,而老师没讲到的,也并不是每个学生都会,优秀的尖子生学生可能就没有问题,这样就会出现众口难调的局面,其结果往往是:潜能生(学困生):基础差、底子薄,简单的老师不讲,老师讲的自己又听不懂,所以不听。中等生:听话、学习认真、踏实,但缺乏方法,老师讲时这类学生会很认真地听讲、认真地做好笔记,可是经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老师开始讲下一道题时,学生还在整理上道题;学生开始整理第二道题时,老师已经开始讲第三道题了,所以中等生的听课效率也只有50%。优秀(尖子)生:都掌握了,没有问题,所以不听。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传统的复习课对中等生最有利,可是中等生的听课效率也仅50%,所以传统的“一人讲,多人听”的“讲”是一种低效的教学模式。

三、解决方法:建立小组合作探究、多人(全班)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一人讲效率低,采用多人(全班)交互式学习,可很好地解决复习课课堂效率低的问题。

1.小组合作探究、多交互式课堂教学的实施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在教室的四周多安装一些黑板,便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

①分组:组间平等,组员平衡。每组4至6人,一般6人最为合适,组员由优生、中等生和潜能生组成,分组时可采用“之”字分法:先把学生的成绩从高到低按顺序排列,按1、2、3、4、5、6、7、8、8、7、6、5、4、3、2、1的方法把学生均匀分到各组。这样在组内探究时保证了任务的正常进行,同时也起到公平竞争的作用,利于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②分题:把存在问题的题分别分给每个小组,尽可能把难易分得均匀。

③组内讨论交流:首先在组内共同讨论解决所分的试题,确保每个组员都弄懂弄通。另一方面某个人存在的个性问题可请教同组其他成员。

④组员值班,组间互动:组员值班每人5分钟,负责向其他组同学讲解本组所分的问题,而本组其他组员在组内解决个性问题或者向其他组值班人员请教其他相应的问题,直至问题解决。没有问题或问题解决的同学可自行安排学习内容:做作业、复习或预习等。

⑤最后留5分钟时间教师点评。

2.新教学模式的优点

①容量大、效率高。一份题大致16道题,若按八个学习小组计算,每组只需分两个题,三十分钟解决两个题相当容易,甚至两份题在一节课上就可轻松解决,且在解决过程中,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并且是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大大地提高了效率。

②各取所需,各有收获。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目的性强。

③人人都有展示的机会,便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④“听”得从容。同学间是平等的,所以同学听得会很从容,不怕说错,没有压力,反而会想得更多、更深,以验证同学讲得是否正确,这也使得学生的内在力得以提升。

⑤简单方便易于操作。

3.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①遗留问题怎么办:最后留有五分钟时间,教师可点评可指导,学生问题明确了,注意力会更加集中,问题也易于得以解决。

②讲错怎么办:错的解法也是一种方法,可让学生讨论错在哪里,在什么情况下这种解法是对的,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

③怎样兼顾深度:可采用小专题的形式,适当设置拓展题和创新题。

④是否加重学生负担:课堂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效率高效果好,平等对话没有压力,只能是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有劲。

⑤教师是不是更累:这种模式相当于在课堂上把教师给解放出来,教师只需作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就行。

第10篇

一、课题研究情况的简要介绍

本课题自开展以来,严格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本校相关教科研管理制度,并且根据本次课题研究的工作实际,制定了《大沟中学“农村初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课题小组管理制度》,从组织领导、课题管理、考核工作、教科研常规制度等方面做了明确要求;课题相关资料准备齐全,及时归档,专人管理。课题组各位老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各项管理措施积极有效落实。校方对本课题研究高度重视,从人力、设备、经费等各方面提供大力支持。课题负责人王琥田老师自课题开展以来,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高教科研水平,在工作过程中发扬创新精神,虚心听取各种关于课题研究的意见;全面负责该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人员合理分工、课题科学管理及课题经费的合理使用;对课题研究的质量全面负责和把关,带领课题组人员在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创新意义、推广价值等方面下工夫,精益求精;带头端正科研动机,协调好课题组内部及课题组与组外人员的关系;积极开展各种学习交流活动,宣传、推广课题研究的成果。同时,定期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学习研讨活动,及时解决研究过程中的各项问题,并且深入课题研究,发表课题研究相关论文,撰写心得体会、教学反思。

课题小组人员分工安排科学合理,课题负责人王琥田老师负责教研课、教育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研究报告、实践研究的撰写、指导课题开展及督导等各项工作;胡鹏老师负责组织对本课题的实施进行评价;邢连旺、徐仰真老师负责收集有关信息、相关资料。史振中、王旭红、宿涛老师负责管理教学日志及实践研究。成员按照各自分工搞好各项工作,注重各项工作之间的协调配合,课题研究进展顺利。

二、课题组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我们课题组坚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重要思想为指导,针对农村学校教学实际,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着力构建高效课堂模式。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大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状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认为科学的方法是保证科研成功的基本要求,课题组统筹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1.问卷调查法。调查的主要内容是:①学生对各科课堂教学的喜欢情况;②结对子后,对尖子生能力的提高及后进生转变问题。2.案例法。3.文献法。4.行动研究法。合理的研究方法让本次课题研究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课题组对阻碍农村初中高效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高效课堂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配合老师的点拨指导,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题组紧抓高效课堂的这个基本内涵,根据本校作为农村初级中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总结出了影响农村初中高效课堂教学的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的理念落后。长期以来,农村教师尤其是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形成了“灌输式”教学思维模式,忽视了教师要“尊重、平等、宽容的对待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中心和主人”这一教育新理念。2.与城市学生相比,有的农村学生见识相对较少,思维活跃程度相对较低,表达与诉求能力相对较低等,农村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抓住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按实际情况做好农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不能一味照搬一些城市的经验。3.部分家长落后的观念是阻碍高效课堂发展的因素之一。一些农村家长认为学生就要苦学,成绩高才是硬道理,不积极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引导家长的思想和观念转变对推动高效课堂尤为重要。

四、课题组研究活动对教育教学工作起到的作用与贡献

本课题是关于农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堂的有效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为了更好地突破难点,我们深入一线,组织听课、评课,对不同学科进行资源整合。纵观整个操作过程,应该说要求明确、措施得力、反馈及时、教师和学生均反映良好。通过研究,增长教师的教育智慧,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同时尝试创新教育,力图寻求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期在教学质量上有新的突破。自开展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教师已经改善了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从成功的欢乐中品味到了学习的兴趣,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成了独立的学习者。

第11篇

一、观察欣赏激发兴趣

美术教学中,创设情境,我常根据所学课型的特点和学生年龄、认知的特点,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具体内容,利用语言、图片、影像、表演、问答等手段来设置情境,激发学生运用感官,如在讲五年级《在快乐的节日里》一课,以学生节日名称接龙拉开序幕,以多媒体所播放的不同节日、民族欢庆的场面为学生产生回忆和联想的辅助资料,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爱国教育,使学生进入愉快的学习状态中去。可见,激发兴趣是实现高效教学的第一步,学生只有身临其境体验,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探究交流解决重难点

学生在观察、欣赏有关图片、影像等资料的同时,教师可以把一些思考的问题融入到其中,采用纵横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自由回答,可以小组交流、也可以师生交流。我们这时巧妙地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在观察、分析、研讨交流中,解决了大部分教学中的重难点。例如在讲一年级美术课《让我的飞机的折法》时,教师在引、扶的基础上大胆地放手,由握着学生的手,进而转向牵着学生的手,进而放开学生的手,让学生把第一只折好的较为容易的飞机拆开,对照书中的示意图,自学而成。教师让学生在游戏般的拆拆、想想、折折中不知不觉分散了难点。这样,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扩展,也提高了学生观察、分析、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了学生动脑、动眼、动手的能力,从而打造了高效课堂。可见,相信学生,是新课改精神的真谛;为学生创造探究交流的和谐学习环境,是高效教学不竭的动力源。

三、讲解示范点拨疑点

学生在合作探究交流的基础上基本上能解决重难点,教师再适当利用如问答、欣赏图片资料等教学手段基本上解决了重难点,但在此可能还存在些疑点,滋生一些生成性资源。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的讲解与示范点拨帮助学生解决疑点,教师的示范因直观性强益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路进而确定主题。例如我在讲二年美术课《假如我是巨人》一课时,在课件设计中,利用老鼠与大象,男孩与女孩的图片,通过想象把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可以随意变化,帮助学生利用比较的方法来表现大与小。但要从抽象的思维到学生灵活运用对比法画出有对比效果的形象,还是有疑点。这时,我就演示自己变成巨人后来到小人国里的简单故事表现。在故事般地与学生谈话、讲解、演示中,利用对比的方法表现大与小的绘画技法传授给学生,自然所有疑点都迎刃而解,也体现了低年级“玩中学”的教学特点。

四、展示评价相互提高

展示作品、相互交流、欣赏评价,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此环节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生作品优点和改进自己绘画不足的大好机会。例如讲三年级美术课《机器人》一课,在学生互评中,一位同学指出作品的缺点,教师趁此机会说:“你能帮助他添画几笔,而使整幅画变美吗?”这位学生画上一些建筑,使原来构图偏的画面,显得沉稳了,这一灵活处理,使学生之间的绘画得到交流。我们在这环节中,既不伤害学生,又评价和改进了学生作品,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

五、拓展延伸促进发展

新课改理念下美术教育的一大特点是注重美术文化的学习,通过美术与人类、生活、自然、情感、德育以及自身和其他学科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美术鉴赏能力和美术创造能力。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知识面的特点适当设计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性地进行表现,这样就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让学生在课外得到发展,使艺术之花得以升华。

第12篇

课堂教学情境探疑教学模式多年来,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运用的这种接受式教学模式,一直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话题。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打造高效课堂,我们创立了“情境探疑”教学模式。“情境探疑”教学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充分利用以现代多媒体技术为主的各种教学手段和资源,不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和学习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把科学探究的原理和操作程序运用于教学过程,在探究与情感活动的结合中自主完成意义建构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工作中,我们以“情境探疑”教学模式为引导,在改革课堂教学,改善教师教学行为,提升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情境探疑”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情境”要素。设疑是引思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2.尝试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说,即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学过程必须要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教学情境、协作共享、对话交流、意义建构。

3.布鲁姆认为:“成功的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

4.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策略的实质,是群体教学并辅之以每个学生所需的频繁的反馈与个别的矫正性的帮助。教学过程的每个步骤,都必须通过评价来判断其有效性,并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和调整,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他所需要的特殊帮助。

5.狄德罗认为,质疑是迈向哲理的第一步。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周光召认为,怀疑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情境探疑”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设疑立标。设置学习情境,导入新课。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不同内容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定势,在学生课前预习、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引导3~5名不同层次的学生说出不同的问题,教师边整理边出示,也可以选择恰当的切入口当堂设疑,构成生成性学习目标。教师根据研读教材和课标的学段要求,补充学习目标,构成预设性学习目标。

2.凭借情境,解疑构建。

(1)自主尝试。在灵活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学生选取喜欢的或适宜的方式自主尝试学习新知识,教师出示导学提示,并在巡视中帮助学生解决基础性疑问。规定时间到后,采取学困生做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的办法,整体上了解、掌握学生的自主尝试情况。

(2)合作学习。自主尝试解决不了的问题和需要合作解决的问题,选择同桌合作、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解决,教师参与其中一组或几组的讨论。之后,师生进行展示评价。

(3)探究解疑。合作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大部分同学理解不到位的问题和教学中的关键性问题,通过全班合作或实验或教师的讲解点拨来解决。

3.拓展情境,当堂训练。教师出示预设的梯级练习题或专项实践操作题,形式灵活地让学生自主练习。练习题的设计要由易到难,由基本到综合,再到拓展延伸,题型要多样,题量要适中。学生自编题练习与教师预设习题练习的顺序可根据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及学生学习的情况而定,或先进行自编习题练或先进行教师预设习题练习。学生根据学习的知识自编习题练习,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可忽视省略该环节。练习结束,一定要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注意的问题,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4.聚焦情境,评价反思。聚焦主要情境,师生共同总结反思学习中的得失,回馈目标。反思是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性认识。通过引导学生反思、总结、归纳,既使他们看到了自己思想的不全面,找到了差距,培养了他们思维的逻辑性,又使他们学习揭示概念的本质的一般思维方法,使学生切实体验了基本思维方法对学习的指导作用。

5.优化情境,质疑再探。这是本教学模式设计的一个机动环节,可以根据课堂生成情况和相关课型灵活运用,增强课堂教学的伸缩性。学生在此前学习基础上,质疑产生新的问题,并在全班范围讨论,不能解决的作为课堂学习的延伸。或学生互编题目,同桌交流互相解答批改之;或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把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三、“情境探疑”教学模式注意事项

1.设疑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行为上主体优先,生成性目标优先即可,不能追求所有问题都由学生提出来,否则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2.立标建立在预习时全体学生提出问题基础上的归类整理,要注意保护所有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3.立标是师生共同的,不要简化为教师单方面的示标。立的是学习目标,而不是教学目标。

4.自主尝试中,鼓励学生尝试,尝试能够成功。教师的关注点是学困生,要巡视了解并给与适当帮助,别让学困生在起点上掉队。允许学有余力的优等生和中等生超前尝试,为第二环节的合作学习培养好“小老师”。尝试情况的检查评价中要以生评为主,教师适当激励引导。

5.合作学习中要鼓励学生交流,用交流促进发展。引导学生互相配合,相互帮助,采取兵教兵的办法,解决中等难度的问题,尝试有难度的问题。优等生要做好小老师,中等生要做好小助手。教师的关注点放在中等生和学困生身上,在全面监控的基础上,发现合作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四、“情境探疑”教学模式带来的变化

“情境探疑”教学模式,使教师的备课有了思路,上课有了规范,保证了学校教学要求的落实。在实际操作中,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变化。

1.备课思路向学生活动组织转变。原来的备课教师更关注怎么讲学生更容易听懂,更容易接受。现在的教学预设,更关注与如何组织学生自学、讨论、检测、总结等活动。

2.学生活动向实际需要转变。学生活动是由学生要达成学习目标而产生的,如自学、自测、疑难问题的探究等,难点的产生也是由学生自学过程中的“瓶颈”产生的,而不是教师认为哪个内容是难点,需要讨论才组织的学生活动,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有些课堂就不会产生疑难问题,也就不会有机械的探究。

第13篇

关键词 高效课堂 以人为本 教学环节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Construction of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HU Xiaohui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 The first Air Force Aviation Institute, Xinyang, He'nan 464000)

Abstract Efficient class is a teaching model of development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People want to stand in the future and development point of view, around the student body, the initiative to construct efficient and growth of the classroom, dealing with "teacher", "student" relationship, students "independent" and teachers "guid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ults" and "process" to master the specific acts to build efficient classroom teaching requirements.

Key words efficient classroom; people oriented; teaching links

随着任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与作用,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三维目标”的整合,获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达成育人目标,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高效课堂既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它立足于课堂,通过教学改革,实现“低耗高效”,是最接近于理想课堂的教学形式。

1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1)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把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把理论认同转化为自觉践行。因此,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尤为重要,即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学生主动参与和自觉探索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实现教育目标。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更加倾向于独立思考、判断和选择。如果课堂教学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深度参与,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

(2)关注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差异性。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观念多元。由于学习成长经历和所处环境不尽相同,学生群体的思想认识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当前大学生的现实思想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少数学生理想信念淡化、奉献意识弱化、价值判断错位、学习激情降低、法纪观念淡漠等实际问题。在课堂教学尤其是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果不能紧贴学生的思想实际,只能是流于形式,喊空话、套话,无法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更谈不上自觉践行科学理论。

(3)着眼学生成长发展目标的长远性。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锻造各方面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丰富的情感,满足终身发展的需要。任职教育院校学生的岗位指向更加明确,如果按照原先学历教育条件下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组织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授课的效果和质量都达不到任职教育的要求。着眼学生成长发展目标的长远性,就是要实现学生当前成长进步与未来长远发展的辩证统一。在教学过程中要瞄准岗位实际、紧盯学生的任职需要来优化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既释疑解惑,关注并解决学生的现实成长需要,又注重提高学生的价值判断与选择、道德判断与实践等能力,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为未来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坚实的素质基础。

2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2.1 处理好“师”“生”关系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的好坏。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师生之间显然是不平等的。高效课堂则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以“普通一兵”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之中,成为他们可亲可敬的“引路人”,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命令者”和不可质疑的“权威”。教师要做学生的贴心人,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关心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尊重他们的思想,善于激励他们。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轻松的课堂气氛,愿意配合教师的教学,使教与学的活动得到良好开展,从而创建出良好的学习气氛。在这种氛围中,质疑和答问不是冷冷清清,而是热情奔放,能够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本身是欢乐、愉快和幸福的事,从而有效地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2.2 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的关系

高效课堂的核心和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尝试、探索、自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应当遵循“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学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但同时也不能让“自主”变成“放任”。如果为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而弱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这种教学行为就是把自主学习“泛化”和“圣化”了,是把自主演变成了一种放任。实际上,强调自主学习的课堂,更需要教师充满睿智的引导。引导是一种真诚的帮助,引导是一种精当的启迪,引导还是一种热情的激励。让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引导”高度统一、相互促进,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寻找到“导”与“放”的切入点与平衡点。这就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有高超的课堂导学能力、准确地教材把握能力、灵活的课堂管理能力、机智的课堂环节把控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导”“放”有度。

2.3 处理好“结果”与“过程”的关系

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不仅要关注教学的结果,更要关注教与学的过程。对于政治理论课教学来说,其目的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理论知识和观点,而是要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掌握理论知识,掌握规律。这就要求学生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地参与教与学的活动,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保持较长的注意,要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老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要表达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使学生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这样一种勤于思考的学习好习惯。

3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行为要求

3.1 充分备课――实现课堂高效的前提和保证

备课是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前提,充分准备,科学计划,合理安排,是较好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备教材,就是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并根据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备学生,则是指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深入了解学生实际(包括已有知识基础、能力水平、思想水平、学习态度等等),了解学生可能的“疑”在何处,根据学生已有的条件和可能创设与学生内心需求相适应的问题,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恰当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从而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3.2 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实现课堂高效的“催化剂”

人才的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把学生当作知识的仓库,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让他们自主地去开发知识的宝库,自我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改造社会的能力。“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就是激发学生思维的一把金钥匙,是构建高校课堂的基本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有效问题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思维、诱导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能够实现由单纯接受式学习方式向发现式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升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是高效课堂的“牛鼻子”,教师将学生置于有意义的情境中,向学生提出恰当的探究任务,引导他们主动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必须为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并在资料、材料、设备和指导方面提供恰当的支持。随着探究任务的展开,教师根据教学环节的控制,适时组织有效的表达和交流活动,为学生反思和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交流经验、提供机会,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3.3 课堂展示――提高和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

第14篇

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感到本来有生命的课堂变成了书本的课堂,课业负担使学习蒙上了阴影,使本来应该很快乐,很美好的事情,失去了其本应具有的生命本色;同时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它制约了当今教育的发展,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发展.为此,必须在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向课堂要效率,向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要质量.

近几年,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尝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采用四环节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我总结了一些实用的教学理念,如下:

理念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教师作为学生模仿的榜样,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主导高效课堂的关键因素是教师,教师是总导演、总设计师,只有教师的教高效了,学生的学才会高效.此理念,基于教学中对自己备课的反思,用于指导自己高效备课.

理念二:创设情景,先学后教,以学为友,创建有生命力的课堂.

传统教学,以教师的讲为主,是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往往对所学知识不知情,在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的状态下,教师已把所学内容讲完了,当学生明白怎么回事时,已是“人去楼空”,下课了,而悔之晚矣!因此,让学生知情,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前自主学习,也就是预习,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采用导学案创设情景,先让学生预习,实行先学后教,进行课堂教学前置.此外,以学生为朋友,学问面前人人平等,师生共同研讨,可营造“阿尔法状态”,可在较大的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最后,“以人为本,关注生命”是素质教育之根本,教学中必须突破书本的限制,关注每一个学生,创建有生命力的课堂.

理念三:及时反馈,当堂建构.

学生学习,难免会有一些偏颇,应及时矫正,并形成知识框架,使知识内化为己有.因此,教学中应留时间,让学生整理思路、知识,以便消化吸收.

理念四:兵教兵,合作学习,让学生动起来.

若每位学生都动起来,则教学内容也不会那么抽象,课堂将充满生机!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作用,多给学生交流的机会,多给学生合作的机会,使学生学会请教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学会感恩他人,学会“激扬文字”,学会取补短,形成正确的学习观.由此理念,教学中交流讨论,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转贴于 理念五:趁热打铁,当堂检测.

教学中及时运用当堂检测、当堂整理改错等教学步骤,可较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率,也可大大减少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于以上新理念,我把课堂教学分为四个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巩固检测”四个环节.

四环节教学法对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和预设、课堂上的教学机智和生成评价等,都提出了严峻挑战.教师必须加强集体备课,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严格控制讲评时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说一句废话,不断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不浪费一分一秒,提高时间利用率.简而言之,只有教师的教高效了,才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才能引导学生高效的学习.因此,认真备课是四步教学法的关键.对学生的分析,对教学内容重、难点的把握,都要备好每一个细小的环节.课前进行多遍“预演”,等到纯熟于心后,方为备课完毕.

课堂“四环节”流程要求

1.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学案上教师设计的问题、创设的情景或导读提纲,进行自主学习,当堂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学生要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等问题做好记录,为提交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打下基础.

2.合作探究.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提交给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学习小组也可依托学案上教师预设的问题讨论解决,把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交流展示,教师汇总学生交流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准确把握各小组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为精讲点拨做好准备.

3.精讲点拨.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中发现的问题,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解难答疑,总结答题规律,点拨答题方法与思路.精讲点拨准确有效的前提是教师应具备准确把握课标、教材的能力,能够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力求做到我们一直倡导的“三讲三不讲”原则.即讲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学生已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充分利用有效时间完成教学任务.

第15篇

关键词:教学模式;高效课堂;化学

新课改提倡了这么多年,我们对课堂教学也进行了诸多尝试。然而,我认为我们只是对课堂的表面进行了改革,并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深层次的课堂教学改革,以至于出现课堂上教学方式花样繁多而学生成绩平平的现象。如何转变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这是摆在我们各位化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针对我自己的课堂教学,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对高效课堂的认识

1.高效课堂的设计要切实落实三维目标,要明确课堂中完成谁的任务。课堂中是老师完成自己“教”的任务,还是让学生完成他们“学”的任务?通过学习,我真正懂得了,课堂中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学会、最大限度地提高能力,是完成学生“学”的任务,而不是完成教师“教”的任务。

2.高效课堂的每个教学环节都有效,才能实现课堂的整体有效。“让学生先学”使教师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有目的地引导提供材料。在学生自学和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周密细致的观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学生经过读书、讨论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就是教师重点引导的部分。打造高效课堂,让先学成为课堂教学的基础,让探究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让指导成为课堂教学的升华。

3.高效课堂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展的课堂。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要退到幕后,把表演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演员,在舞台上展示自己,教师成为导演,有效地指导。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在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二、如何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1.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是课改的关键。课改就是要改变固有的课堂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真正将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创建“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实现从传统课堂到高效课堂的意识转变。

2.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注重创设课堂情境,给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一上课就处于一个积极学习、尽情展示的氛围中。无论是日常生活中还是课堂上应多关心学生,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她的“自己人”,运用“自己人效应”,拉近与学生的关系,以此提高教学效率。

3.把课堂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努力打造高效课堂。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独立思考、自主参与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提供展示成果的机会,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4.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能够质疑,就表示他在进行着积极的思维,如果凡事顺从,就不可能主动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营造出融洽、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心情愉快,敢言心中之所言,敢问心中之所问,以此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

5.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通过学习,我懂得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慢”的艺术,凡事“欲速则不达”。这儿所说的“慢”,不是慢慢腾腾,消磨时间,而是对学生要有耐心。课堂中教师要多点耐心,少点急躁,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在学生看书时,在学生思考时,在学生做题时,在学生展示时,要尽量“慢”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