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社区规划的作用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社区门诊就诊的84例糖尿病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患者。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在45岁~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6.9)岁,病程在2.4年~4.1年之间,平均病程为(2.9±1.1)年;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47岁~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7.8)岁,病程在2.6年~3.9年之间,平均病程为(2.7±1.3)年。纳入标准:符合WHO对糖尿病的定义患者,同时不存在其他伴随的并发症等,在治疗期间不离开社区且精神状况良好的患者;排除标准:在治疗期间可能外出的患者或离家的患者,精神状态出现异常的患者以及存在其他伴随疾病,在半年内进行化疗等治疗的患者。两组患者进行研究前均确诊为患有糖尿病,并且确保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管理措施进行管理,实验组患者采用社区规范化管理模式对其进行管理,其方法为:定期对患者进行集体性的糖尿病知识等健康教育,向患者讲授糖尿病的发病原因、防治手段以及怎样合理用药和调整药量等相关知识,并督促患者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情绪;社区的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自身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安排,限定患者每天的进食量和进餐的次数,以及钠盐、蛋白质、脂肪等的摄入量,患者若存在吸烟酗酒等现象需予以督促,指导其戒烟戒酒;及时检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及用药量;对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进行适当的调节,使其配合治疗等。根据社区规范化管理内容要求需对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定期地进行检测观察,在每3个月对患者进行1次定期随访,共随访次数为4次,了解患者血糖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
1.3观察指标对两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
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测观察,并记录分析;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满意情况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满意程度=非常满意+满意。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管理后的血糖等指标变化情况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进行管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6.6±1.6)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9.7±2.4)mmol/L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8±0.9)%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9.6±2.5)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11.4±4.3)mmol/L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8.9±3.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附表1。两组患者不同方法管理后的满意程度情况两组患者经管理后,实验组糖尿病患者的满意程度(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的满意程度(66.6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2。
3讨论
吉林大学第四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吉林长春 130011
[摘要] 目的 探讨社区随访与评估门诊结合在社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社区中的400例糖尿病患者,开展社区随访模式进行干预,并以医院内分泌科诊断作为门诊评估依据,对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的相关指标变化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 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的专业知识水平、糖尿病患者的遵医率、患者的指标变化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随访与评估门诊结合在社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模式管理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关键词 ] 社区随访;评估门诊;社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a)-0193-02
[作者简介] 杨红杰(1980-),女,吉林长春人,本科,全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是社区慢病管理。
近年来,我国的糖尿病[1]患病人数急剧上升,糖尿病也严重影响了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糖尿病的防治非常依赖于治疗经验与专业知识水平,因此,社区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开展需要与综合医院内分泌科结合,并由社区医生严格按照制定的方案实施。为探讨社区随访与评估门诊结合在社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中的作用,该研究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社区中的4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社区中的400例糖尿病患者,均属于2型糖尿病患者,均在综合医院确诊,满足1999年WHO编制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181例男性,219例女性,患者年龄31~86岁,平均(52.3±7.6)岁,103例患者的学历超过高中,189例患者学历是高中或者是高小,108例患者学历没有超过小学3年级,患者病程1~29年,平均(16.8±2.8)年。
1.2方法
1.2.1调查问卷 在干预实施前,需要专门针对研究对象进行该探究的意义、目的、注意事项以及方法等多个方面的详细说明。调查问卷[2]属于自行设计,调查内容主要针对患者对于糖尿病专业知识的了解程度。
1.2.2随访记录 在干预前后,对患者的血压、运动次数、身高、主食以及用药等进行详细记录,并对患者的血糖、甘油三酯、尿微量清蛋白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等进行检测,并在患者的健康档案与转诊手册[3]中进行详细记录。
1.2.3干预方案 在社区糖尿病患者日常管理开展的前提下,实施健康教育与宣传活动;并在糖尿病患者自愿的基础上,与社区卫生医院签订管理合同[4];制定健康档案,并定期安排患者到综合医院门诊复查,以完善治疗方案。社区随访保持1月1次的频率,针对患者运动与饮食进行干预,为患者构建健康档案与自我管理方案[5]。开办专业讲座,为患者提供一系列服务如家庭病床、转诊、咨询以及导医等,要求患者详细填写自我管理方案中的信息,并对干预前后,患者的相关记录资料进行对比与研究。
1.3统计方法
①定性资料:分类整理患者的原始记录,并进行归纳总结;②定量资料:对录入员进行专业培训,以完善数据资料的录入,并通过逻辑与数据清理查找错误,保障数据资料的正确性。使用spss11.5软件分析数据资料,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检验使用t,计数资料检验使用χ2。
2结果
2.1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的专业知识了解程度比较
对该院治疗的40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的专业知识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干预前后患者的遵医率比较
通过社区随访与评估门诊结合在社区糖尿病患者干预中实施后,糖尿病患者的遵医率得到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干预前后患者指标变化比较
干预前后,患者的指标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受到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其控制难度较高,大大增加了社会与患者家庭的负担。糖尿病主要是患者的代谢紊乱[6],引起的血管病变,只有严格控制住患者的糖尿病,才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该探究过程中,随机抽取40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开展社区随访模式进行干预,并以医院内分泌科诊断作为门诊评估依据,对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的相关指标变化进行对比与分析。干预后,糖尿病患者的专业知识水平明显提高,治疗方法的了解度从原来的61.25%上升到83%;而干预前,患者的按时用药、适当运动、饮食合理分别为68%、57.5%、61%,干预后分别上升至91.75%、75.5%、79.5%。与陈燕情[7]等的探究结果保持一致。
综上所述,社区随访与评估门诊结合在社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进行有效控制,延缓患者病情的发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社区糖尿病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
参考文献]
[1] 陈应军,傅汉菁.全科医生-专家团队管理社区糖尿病模式的探讨[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10(2):330-331.
[2] 王豫.护理程序法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临床应用[J].河北中医,2014,18(9):1399-1401.
[3] 汤春红,韩昌绍,范凯建,等.上海市社区糖尿病管理模式现况调查及对英国质量与结果框架管理模式的借鉴[J].中国全科医学,2014,38(19):2255-2258.
[4] 吴春香,李锐,马建红.某区社区管理2型糖尿病控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4,20(4):276-281.
[5] 曾庆红.对社区内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医院一体化管理的效果分析[J].西部中医药,2014,24(6):89-90.
[6] 吴义如.糖尿病社区综合管理联合家庭保健员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4(12):382-383.
【关键词】色彩应用;居住区规划;文化
0 引言
色彩不仅是一种视觉颜色,还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和心理,甚至是蕴含深厚文化的美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经济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国内建筑行业日臻成熟,作为日常的主要活动场所,人们对居住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实用性和经济性,美观性、环保性、舒适性越来越受重视,色彩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当前,许多居住区在规划时,如何设计合理的色彩搭配,成了研究的重点问题。
1 色彩
1.1 概念
色彩是对光的吸收和反射,反映在人的大脑中,对视觉神经加以刺激所形成的信号,简单来说,多指视觉所看见的各种颜色,由色相、纯度和亮度三个要素组成。
1.2 色彩美
色彩是一种人文美学,通过对比、调和可形成色彩美。①对比。多种色彩集中时会形成鲜明的对照,色相、冷暖、面积、明度等都有所不同,在色彩应用中,对比起着关键作用,人们只有通过对比,才能感受、分辨各种色彩。对比度太弱,易产生单调感,太强易引起视觉疲劳;②调和。为取得美的效果,需多种色彩有机结合、加以协调,在各方面皆是如此,至少需要两种色彩进行调和,才能取得均衡的效果。
1.3 色彩在居住环境中的应用
居住区是人们活动的主要空间,色彩在其中的比重很大,如在我国古代,建筑色彩的地域性较为明显,南方气候温和、山清水秀,住宅房屋以白墙灰瓦为主要标识,给人一种淡雅清丽的感觉;北方如紫禁城,以金黄色为主,显得比较高贵威严,是皇权的象征。在冷色暖色选择方面,如闽粤地区,因气温较高,建筑多使用冷色调。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绿色小区成了当前的主流。从空间位置来看,若在郊区,由于面积广阔,多与山水相连,主要起度假旅游之用,常选择粉白等柔和色调,为使整体效果更好,门窗多作为重点,且屋顶比墙色要深;而在市区,由于空间小、建筑密集,软色调不太适合,为使人们保持高度清醒,建筑常选择浅黄、珊瑚红等偏冷的后退色,也有红绿、紫黄、橙蓝等多种搭配。
2 色彩在居住区中的作用
2.1 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
在评价住宅区的优劣时,第一印象多来自视觉,而色彩无疑最为关键。随着建筑行业的进步,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和美观性更为重视,色彩和外型紧密相连,相比之下,色彩的冲击力更强,更容易吸引人的眼球。在居住区内,不管是建筑楼房、景观小品,还是绿化铺地,多种色彩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不同的色彩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如暖色波长较长,易形成视觉扩散,作用于眼睛时会产生膨胀感,而冷色则给人收缩感,使人觉得距离较远;而同样是暖色,纯度和亮度较低时,感觉很朴素,高明度则是华丽。此外,从人的生理功能来看,中性灰色是最佳色彩,且一种颜色很单调,所以常需要补色,如注视红色时间过久,便会产生绿色残像。
2.2 影响人们的情绪和心理
色彩在心理学中是很重要的一块,由于色彩是人的大脑对外界光的反映,所以必然和心理情绪相关。在居住区内,常设置有绿化带,配以花草树木,因为绿色能够减轻疲劳,令人感到身心愉悦放松;红色的楼房让人觉得喜庆,也能够激发人们的热情;粉红色可安抚情绪,所以对于多病或有多动症的人,适合住进粉红色建筑;将窗户涂成黄色,有利于减轻人们的苦闷情绪。
2.3 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色彩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蕴含着内在独有的文化,城市发展的核心是城市文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进入带了一个新的阶段,使用的多是地方材料、融入了传统工艺,而作为材料的基本属性,色彩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是城市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区从人类诞生初就有了,虽经过漫长的发展变迁,但始终保持着深厚感情,色彩在其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富含深厚的文化底蕴。
3 色彩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实际应用分析
3.1 市区居住区的色彩分析
某住宅小区位于市中心,与流经市区的河流相邻,占地面积205000m2,共有6栋住宅楼,高度均为98m ,小区内有两个池塘,另有一幢2层高的幼儿园,及一座小型景观庭院,因位于市中心,空气污染指数偏高,为打造特色建筑,设计者将住宅楼涂以浅玫瑰红色,与池塘、河流相对应,成对比色。在景观庭院内,设有绿化草坪,道路以红砖铺地,另栽有各色花草,两三处石制小品,绿意盎然,其间夹杂着红、黄、粉、紫等辅色,庭院架空柱廊则以白缇相间,色调和谐,给人以春天的感觉。底层的柱廊则使用深色大理石,使其托架作用十分明显,内部有一自然泳池,可调节小区的微气候。
几幢住宅楼错落有致,与其他建设配合较好,但在选择颜色上稍有不足,使用浅红色,整体来看,该颜色较深,以令人感觉到压抑。另外,庭院的架空层场地狭窄,栽种植物较多,住户多来此观赏活动,易产生拥挤,且色彩较暗,需要人工照明。
为此,设计者认为应该有所改动,如在池塘水体的反射作用下,住宅颜色可换做比浅的颜色,以减轻视觉上的体量;为减轻压抑感,可选择同一色调的不同颜色,以增强识别性;为节省人工照明,减轻沉闷感,在地下室可选择反光色较强的颜色;庭院内某些不必要的观赏建筑可相应的去除,在统一色调的基础上,可扩大空间。
3.2 郊区居住区的色彩分析
某居住区规模较大,内部又可划分为几个小区,位于某市郊区,中心是一人工湖,呈不规则状,湖水青碧,上架有曲折的白石桥,岸边栽种多种花草树木,不远处为房屋建筑,有淡黄、浅粉等颜色。在各小区内,分布有休闲庭院,供人们活动休憩。
该居住区是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扩大的,在色彩的应用上有很大变化。最初建设时,住宅楼布置比较规整,高度统一,颜色采用蓝白两种,栽种的植物也比较单一,色彩单调、变化较小。在后来扩建时,对色彩的重视度大幅提升,墙身有浅红或浅黄与砖红相称,屋顶以灰色为主,为了减少沉闷感,局部采用棕红色;阳台围栏采用黑色;在绿化带内,有红花点缀;灯柱统一为墨绿色,黑色铸铁衬木板的座椅设置在树荫下,气氛颇为安逸。
设计者认为应作如下变动,如设置有统一的道路系统用色,包括指路牌、路灯栏杆等,各小区的休息娱乐设施则可凸显特色;因居住区较大,为能够找准方向,可对道路进行分级设色,并做好标记,同时设置小区平面指示图,用色与道路实际颜色保持一致;小区面积较大,阳光充足,为减小室内外色彩的强烈反差,应设置挑檐;在外墙及其他设施的维修中,建筑尽量施以不同色彩,以方便区分,或将窗框设置为不同颜色;
4 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进步,色彩的作用愈发突出,居住区是人们的主要活动空间,越来越受人们重视,为提高舒适度和美观性,人们在规划设计居住区时,往往对色彩予以认真考虑,以取得良好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 马淑英.居住区色彩规划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1(24):150-151
关键词:城市;社区规划
中图分类号:TU-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社区是城市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在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居民社会福利水平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社区的重要性不断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心在社区,改善民生的依托在社区。目前,社区建设工作在各个城市中大力开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但是,社区建设中存在一些诸如缺少必要的场地、配套设施、活动空间等的问题,有些严重影响到了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和社区建设的进程,本文从改善社区规划角度,研究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城市社区规划就是以社区为单位进行的规划,又称社区计划或社区设计,它是运用系统分析技术,决定最佳行动方案,以达到预定目标,解决社区共同问题,引导社区变迁的理性决策方法。社区规划可分为两个层面:①全社区的总规划。是将整个社区的经济、教育、卫生、福利、交通等方面综合起来拟订的发展计划。②各部门的规划,即社区各业务机构按社区总规划的分工拟订的具体工作方案。前一方式为集中式,后一方式为协调式。社区规划的总目标或长期目标是全面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区发展,实现国家整体建设;分目标或短期目标是,根据社区当前需要,解决社区面临的各种问题,逐步改善社区的生活条件。
1 我国城市社区规划的现状
随着我国人居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居住条件,这就决定了城市的规划要把社区规划作为一个重点来抓,我们通过对当前我国社区规划的研究不难发现现在我国的社区规划大致分为:城市扩展过程中的新区开发和对原有社区进行旧区改造。
1.1 新区开发过程中的社区规划
新区开发过程中的新建居住空间是当前我国社区设计的主要对象,它的建设模式主要是以市场主导的房地产开发建设为主。多年以来,我国的社区规划一直沿用传统的“物质形体决定论”的社区规划理论。主要表现在
1.1.1 社区规划随意性。社区建设,规划先行。规划在建设中的地位极其重要,然而,在社区建设中,社区规划经常被改变,表现出了很强的随意性。
1.1.2 社区规划缺乏前瞻性。目前小区的车位紧张几乎成为每个社区的通病,这除了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有关外,还有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在社区规划中缺乏前瞻性。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私家车的普及率提高,社区内的车位已经不能满足车主的停车要求致使公众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这一切都与在城市规划中缺乏前瞻性有关。
1.2 旧城改造中的社区规划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旧城改造成为了城市建设与房地产开发的重点。我国现在对于旧城的改造大多数是对其进行综合再开发模式,其规划主要是:
1.2.1 维护型社区规划。这种规划主要用于具有使用价值较高的社区,在维护住宅正常使用的前提下,通过改善社区的空间环境品质和公共设施来增加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1.2.2 整建型社区规划。对于旧区的住宅我们视其现状对其进行改建、扩建、部分拆除以及对公共设施进行升级完善或者对其住宅内部进行现代化的更新,来改善旧社区的居住环境,这样有利于保留原有社区的风貌特点,提高社区的特色价值。
1.2.3 重建型社区规划。重建型就是对已经没有保留价值的旧社区进行拆除清理后,重新规划设计,提高住宅的容积率、质量标准和居住舒适度并且完善社区的公共设施,使社区的生活功能得到提高。
2 我国社区规划的发展趋势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规划大多注重外观的美观性,强调对城市的科学与理性控制,力求城市物质效益最大化。因此社区规划便被提到越来越突出的位置。城市社区规划的发展对于克服现代的城市空间规划的局限、回归城市的人文价值有着重要的作用。
2.1 社区规划的指导原则
2.1.1 可持续发展的指导原则。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等的协调发展是当代城市发展的主潮流。城市规划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所难免,但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规划措施把这种消极影响降到最低,要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彻到规划的各个层面上。
2.1.2 公平与共享原则。公平与共享原则是对社区主体之间存在与发展的界定。社区是一个整体,社区的功能是对于这个整体来说的,社区内的所有居民有权利享有社区的公共设施,而且公平的享有社区的空间环境资源,无论他的年龄、身体状况等他都有权利公平合理的享有社区的一切公共资源。
2.1.3 适居性原则。适居性是强调社区的整体环境对居民的生活与生产的适应与支持。社区是居民的居住场所,这就要求社区具有“可居住性”的品质,满足社区主体的多层次需求。同时由于社区居民的不固定性,这就要求社区具有相对固定与恒久的空间结构来适应居民的变化从而达到居民的居住。
2.2 社区规划的发展趋势
可以说社区规划作用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城市的快速发展,我们不难发现社区规划的发展趋势主要有:
2.2.1 生态社区规划模式。生态社区是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辅导,意在寻求自然、建筑、环境和人四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消耗最少的资源和能源,产生最少废弃物的社区。
2.2.2 复合社区规划模式。在我国大部分的城市中城市规划为确保居住的环境要求,往往会将工厂区域和生活居住区域相互隔离,以此保证居住区的空气质量,但这一过程却耗费了太多时间和大量资源。因此规划一种复合式的社区模式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种复合式的社区模式功能不是单一的而是混合的,就是规划为先进制造、研发和生产服务业的综合基地,与公共服务设施、生态型的居住小区错落分布,包括了工作、居住、娱乐等复合形态,人们在复合式的社区生活除了工作之余还能满足各类的精神需求。
2.2.3 健康社区的规划模式。创造支持性的健康空间与环境,是规划设计的关键。规划设计应推动支持性健康环境的相关方案,并制定系统的架构,在此基础上落实社区健康环境与空间建构的措施。在我们这个越来越注重居住条件的社会,我们也要建设新郊区主义的、强调“人性互动”、邻里人情味的空间低密度社区,达到自然、休憩、简洁的居住环境氛围的高品质社区、以实现舒适健康的居住生活。健康社区的规划模式强调空间结构与领域空间的结合,注重交往场所的营造,通过交往空间设置和交往活动组织,为居民提供交流、对话、共处的机会和场所,营造亲切和谐的人文氛围。
3 结束语
社区规划已经成为城市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我们这个越来越强调建设“宜居城市”的社会背景下,我们要加强对社区建设的规划,使社区建设在科学合理的规划下发挥最大的社区功能。
参考文献:
[1] 郭永龙,武强.绿色社区的理念及其创建[J].环境保护,2011,(9).
[2] 丛澜,徐威.创建省级绿色社区的思路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福建环境,2010,(5).
[3] 任远.转型期就业:城市社区就业状况与社会政策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4] 王颖,杨贵庆.社会转型期的城市社区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关键词】社区规划;物质空间结构;社区要素;规划结构性调整
1、社区概念的理论分析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它至少包括以下特征:有一定的地理区域,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及较密切的社会交往。
大多数的研究者认为社区包含4个基本要素:第一,人群――社区必须包括人;第二,地理领域――尽管社会学界的某些“流行”观点强调社区地理界线的“弹性”,但是本研究仍基于“地域特征是社区整合的重要因素”的观点,并认为这是规划研究和社区研究的契合点;第三,社会互动――在一个特定地区内的人民是彼此相互依赖的,社会互动强调的是社区组织。社区互动说明人们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拥有共同的规范、习俗和方法;第四,共同感情――居民对社区的共同感情或称为心理认同的概念,由此形成社区归属感。
2、社区规划与住区规划的联系及区别
住宅区规划是我国翻译CommunityPlanning的一种中文表达方式,简称住区规划,而其标准的中文翻译应为“社区规划”,前者常被城市规划设计领域引用,而后者常被社会学界引用。
对两者的概念范畴、视角、内涵、结果、价值观等诸多方面进行比较,使两者的差异突显,让人们面对专业用语的不规范和繁复多变的城市房地产广告用语,可以有一个清醒的判断。其实在城市住宅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两者是密切相联的,住区规划是社区规划在物质、空间层次上的表现形式,是社区规划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社区规划则是住区规划的依托与归宿。
3、关于社区发展与社区规划
与社区和社区规划密切相关的是社区发展。社区发展源于20世纪初英、美、法等国,目的是为了培养居民的自治和互助精神。社区发展活动的倡导和深入展开则主要在二战后。综合来看,社区发展体系主要涉及:①社区的主体――社区成员的发展;②社区共同意识的培养――有关社区互动的社区道德规范及控制的力量;③社区管理机构的完善――维系社区内各类组织与成员关系的权利结构和管理机制;④物质环境与设施的改善――社区的自然资源、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住宅建设等硬件环境。其特点是与社区发展体系相对应的,具有主体性、目标性、动态性和建设性。
社区发展是为了提高社区效率、解决社区问题而采取的社会行动过程。社区发展的主要任务是:①优化社区结构:使社区内部各构成系统在空间上分布合理、相互协调、增强功能,促进社区发展。②提高社区创造经济和文化价值的能力:社区只有不断地创造经济和文化价值才具有生存意义,社区发展才能得以实现。③社区管理科学化:社区管理科学化是保障社区运行的需要,也是合理配置社区资源、提高社区福利、消除犯罪的重要一环,因而社区发展要建立科学民主的管理体系。
4、当前我国社区规划对策的探讨
当前对我国城市规划领域社区规划理论与实践最首要的是:与社会转型相适应,“从物质功能主导转向对人居环境的全面关注”的规划方法转变。
4.1、从居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我国目前城市规划领域的社区规划内容和方式多以住区规划的形式进行,虽然近年来社会经济水平提高,在满足基本物质要求的同时,转向满足人们的环保意识、休闲意识的要求,但仍显不足。因为这些设计集中在对微观的形态布局上和环境设计上,对包括社会内涵、经济内涵等在内的社区人居环境的全面研究仍是考虑较少。
住区规划和社区规划是紧密联系的,住区规划是社区规划在物质、空间层次上的表现形式,是社区规划的一个阶段;而社区规划是住区规划的依据和归宿。通过丰富住区规划,纳入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内涵,在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更多地运用社会调查、系统分析等方式,建立科学的社区规划方法,完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体系。
4.2、社会空间的重构―异质与混合
当前我国社区结构与城市大规模发展和城市改造紧密相关,城市居民打破原有的单位为主体的社区居住形式,原居民、购买商品房的新住户、以及租房的外来人口等,构成了社区人口的多元化。但是由于住房分配制度的打破,房地产开发成为城市住区建设的主体,老城区位于城市中心,密度大、开发成本昂贵,开发商极少问津;对于租房的外来人口,多选择城市边缘或城市中心的旧城区和城中村;城市中较高收入者无论原住地是何处,通过房地产开发建设机制的调配下集中起来,这样不同居民依据在住房市场中所处的位置重新聚集分化,构成我国城市新的城市社会空间,这种贫富分化、社区空间同质化的结果,将造成社会对立等矛盾。
【关键词】社区规划;物质空间结构;社区要素;规划结构性调整
【中图分类号】TU884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3-0203-01
一、社区概念的理论分析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它至少包括以下特征:有一定的地理区域,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及较密切的社会交往。
大多数的研究者认为社区包含4个基本要素:第一,人群――社区必须包括人;第二,地理领域――尽管社会学界的某些“流行”观点强调社区地理界线的“弹性”,但是本研究仍基于“地域特征是社区整合的重要因素”的观点,并认为这是规划研究和社区研究的契合点;第三,社会互动――在一个特定地区内的人民是彼此相互依赖的,社会互动强调的是社区组织。社区互动说明人们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拥有共同的规范、习俗和方法;第四,共同感情――居民对社区的共同感情或称为心理认同的概念,由此形成社区归属感。
二、社区规划与住区规划的联系及区别
住宅区规划是我国翻译CommunityPlanning的一种中文表达方式,简称住区规划,而其标准的中文翻译应为“社区规划”,前者常被城市规划设计领域引用,而后者常被社会学界引用。
对两者的概念范畴、视角、内涵、结果、价值观等诸多方面进行比较,使两者的差异突显,让人们面对专业用语的不规范和繁复多变的城市房地产广告用语,可以有一个清醒的判断。其实在城市住宅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两者是密切相联的,住区规划是社区规划在物质、空间层次上的表现形式,是社区规划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社区规划则是住区规划的依托与归宿。
三、关于社区发展与社区规划
与社区和社区规划密切相关的是社区发展。社区发展源于20世纪初英、美、法等国,目的是为了培养居民的自治和互助精神。社区发展活动的倡导和深入展开则主要在二战后。综合来看,社区发展体系主要涉及:①社区的主体――社区成员的发展;②社区共同意识的培养――有关社区互动的社区道德规范及控制的力量;③社区管理机构的完善――维系社区内各类组织与成员关系的权利结构和管理机制;④物质环境与设施的改善――社区的自然资源、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住宅建设等硬件环境。其特点是与社区发展体系相对应的,具有主体性、目标性、动态性和建设性。
社区发展是为了提高社区效率、解决社区问题而采取的社会行动过程。社区发展的主要任务是:①优化社区结构:使社区内部各构成系统在空间上分布合理、相互协调、增强功能,促进社区发展。②提高社区创造经济和文化价值的能力:社区只有不断地创造经济和文化价值才具有生存意义,社区发展才能得以实现。③社区管理科学化:社区管理科学化是保障社区运行的需要,也是合理配置社区资源、提高社区福利、消除犯罪的重要一环,因而社区发展要建立科学民主的管理体系。
为推动社区发展的进行,许多欧美发达国家和政府纷纷制定“社区发展计划”,希望通过政府机构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将社区发展引入正常的发展轨道上。同时城市规划学科自身也在检讨基于建筑师理念发展起来的学科缺憾,希望从城市问题的本质出发去理解城市空间布局,社区规划正是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社区规划从产生初始就带有多学科的属性。
四、当前我国社区规划对策的探讨
当前对我国城市规划领域社区规划理论与实践最首要的是:与社会转型相适应,“从物质功能主导转向对人居环境的全面关注”、“从居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的规划方法转变。
1、从居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我国目前城市规划领域的社区规划内容和方式多以住区规划的形式进行,虽然近年来社会经济水平提高,在满足基本物质要求的同时,转向满足人们的环保意识、休闲意识的要求,但仍显不足。因为这些设计集中在对微观的形态布局上和环境设计上,对包括社会内涵、经济内涵等在内的社区人居环境的全面研究仍是考虑较少。
住区规划和社区规划是紧密联系的,住区规划是社区规划在物质、空间层次上的表现形式,是社区规划的一个阶段;而社区规划是住区规划的依据和归宿。通过丰富住区规划,纳入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内涵,在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更多地运用社会调查、系统分析等方式,建立科学的社区规划方法,完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体系。
2、社会空间的重构―异质与混合
当前我国社区结构与城市大规模发展和城市改造紧密相关,城市居民打破原有的单位为主体的社区居住形式,原居民、购买商品房的新住户、以及租房的外来人口等,构成了社区人口的多元化。但是由于住房分配制度的打破,房地产开发成为城市住区建设的主体,老城区位于城市中心,密度大、开发成本昂贵,开发商极少问津;对于租房的外来人口,多选择城市边缘或城市中心的旧城区和城中村;城市中较高收入者无论原住地是何处,通过房地产开发建设机制的调配下集中起来,这样不同居民依据在住房市场中所处的位置重新聚集分化,构成我国城市新的城市社会空间,这种贫富分化、社区空间同质化的结果,将造成社会对立等矛盾。
3、社区规划应积极推行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社区规划是一种社会管理方法,其本质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让更多的居民能够参加到那些与他们息息相关的政策、规范的制定和决策过程。居民作为社区的主体,他们的广泛参与是社区规划的生命力,是实现社区发展的根本动力。但目前的社区规划中,存在着单位参与以及自上而下的规划手段等问题,使居民的参与机会严重不足,社区居民的参与力量也极为薄弱,不仅在参与渠道上缺乏合理的机制,在法律和制度上也缺乏支持和保障。
社区规划应从根本上否定自上而下命令式、强制性的管理方式,社区规划无论是在编制,还是具体实施过程中都应引入相关利益单位、个人间的对话协商机制,从而达到各利益集团的协调。我国在社区规划中引入公共参与机制,要立足我国社区发展实际,借鉴西方先进的思想和机制,实现“自治”与“善治”相结合。
五、结语
随着经济转型、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社区与家庭、个人利益联系更加紧密,众多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将在社区层面得到集中反映,社区在促进社会协调发展作用日益突显。社区规划关系到城市每一个家庭,应更多地着眼于社会,因此适应社会转型期的社区规划需要强调社区的公共参与及后续规划;强化社区规划中的社会内容;关注中低收入家庭、外来人员的居住;关注老龄群体。社区规划将是每个规划师和设计师都应重视和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LEED-ND;绿色社区;规划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7-0096-03
1.引言
面对环境与气候、能源与资源、人口增长等诸多问题的挑战。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促进生态文明转型,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共识。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绿色发展思想就是可持续发展最新的表达方式。作为城市基本单元的城市社区,提供了加入可持续城市建设的有效平台。绿色社区是实践绿色城市以及绿色发展模式的基本物质载体,更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2.关于绿色社区
绿色社区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作为绿色城市建设的基本功能单元之一,是以促进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与规划方法,统筹布置社区内外的物质空间环境,实现最高效、最少量、最低影响地使用资源和能源,营造出一种集约、低碳、健康、舒适、和谐人性化的聚居环境。绿色社区具有低的环境;中击性、资源和能源消耗性,同时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亲和性、人居环境的舒适性、经济的高效性以及社会和谐性等特征。
美国、德国、挪威、瑞典等国外绿色社区规划建设取得了一定经验,而我国绿色社区建设起步较晚,且多以环保为主要内容,从政府、开发商、公众到专业人员、技术等都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概念理解的片面性、参与对象的单一性、操作运营的逐利性等。就规划设计而言,多数方案力求通过配备绿色硬件跃然而出,实则管中窥豹。究其缘由,我国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绿色社区规划指导系统,导致绿色社区建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本文试图通过吸取当下研究较为成熟,国际认可度较高的LEED评价系统下的LEED-ND来提出绿色社区规划设计策略。
3.LEED-ND引导下的绿色社区规划设计初探
3.1LEED-ND理论简介
LEED-ND(LEED for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诞生于美国因长达百年的城市蔓延而导致的土地浪费、生态破坏、能源消耗、人际关系解体以及近年来气候变化等问题。LEED-ND是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美国新城市主义协会以及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三大团体共同开发的面向社区层面规划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集合了精明增长理论(Smart Growth)、新城市主义理论(New Urbanism)及绿色建筑和基础设施理论(Green Building&Infrastructure)等三大绿色社区规划设计及发展原则。
LEED-ND评价体系由五大类指标构成,分别是精明选址与社区联通性(Smart Location and Linkage)、社区规划与布局(Neighborhood Pattern and Design)、绿色建筑与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 and Buildings)、创新设计以及地区特色(1nnovation and Design Process,Regional Priority Credit)(图1)。美国越来越多的开发项目借以LEED-ND的指导,以求提高开发项目的整体品质,使得新的理论思想在整个规划体系中逐渐深入,同时自下而上动态地完善理论的发展。
然而,中美两国在城市建设机制以及基本国情上都存在巨大差异,LEED-ND不能直接用于我国,但是从理论系统更新、规划技术完善、实施手段创新等方面给予我国绿色社区规划设计相关的借鉴经验。笔者从最为直接的规划设计方面总结了以下几点绿色社区规划设计策略。
3.2绿色社区规划设计策略
3.2.1选址——绿色社区场地甄别选择
优先开发建设的场地归纳为三种类型:先前开发型场地(Previously Developed Site)、城市空置型场地(1nfill Site)、临近建成区型场地(Adjacent Site)(图2)。这些类型的场地能够充分利用周边及城市已有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减少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成本,也更易于融入原有的城市肌理。
3.2.2构架——绿色社区用地功能布局
绿色社区作为绿色低碳城市的子系统,应融合到城市空间结构从分散布局向集中公交走廊式布局的转型中,形成各城市片区以交通枢纽为中心,由公共交通网络连接起来的城市网络嵌套结构(图3)。通过空间整合与鼓励社区内外部各种产业多样化发展,打破僵化的现代主义功能分区。在控制性规划层级中,除必须单独设置的用地外,提倡其他用地进行不同程度的功能混合及立体化的空间利用,缩短工作、学习、休闲、服务和居住地间的路程,实现以短路径出行为主,从而降低能量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提高了城市运行效率和塑造了城市生活的魅力。
3.2.3控形——绿色社区空间形态控制
为鼓励公众采用步行或自行车的交通模式,街区尺度应满足人性化要求,避免形成以机动车出行为基本尺度的大街区,并与城市道路网布局结合考虑。根据国内研究,居住功能为主的街区规模一般以200m×200m左右为宜,对于步行速度(4-5km/h)较为合适。但仅以道路密度作为衡量地块大小的标准不太完善,还需考略公共交通使用的便利度。建立基于步行和自行车尺度的公交导向街区(TOD),在公共交通站点周边适当地提高容积率和建筑密度,进行紧凑式的开发建设,能够节约土地,并有效地控制街区规模和形态。
3.2.4择径——绿色社区交通系统构架
从某种程度上,交通系统的布局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空间形态结构及土地开发模式,只有绿色的交通系统作为基础才能构建绿色城市及社区。鉴于我国小汽车使用的增长速度,我国交通出行模式急需转变,具体为:POD>BOD>TOD>XOD>COD,即步行交通优先于自行车交通,再来倡导公共交通发展,其次再考虑结合步行、自行车的公共交通发展和小汽车交通发展。在社区规划设计人性化的交通服务设施(智能化的自行车存放点等),鼓励采用步行/自行车+公交枢纽的服务方式,扩大公交枢纽的服务半径,从而节约高等级公共交通设施的建造,以较经济的公交设施服务更广大的区域(图4)。
3.2.5配器——绿色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要求人们机械地按照规定的公共服务设施服务半径进行使用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规划的地方设施不可能完全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绿色社区规划中突破传统“干人指标”对配套服务设施的要求,充分分析社区性质、居民构成、社区规模,考虑市场规律、兼顾社会公平和就地平衡等原则“量体裁衣”式地配置服务设施。为了实现服务设施的有效利用,需要在绿色社区与公共服务设施之间创建良好便捷的联系路径。因此,基于如步行、自行车交通等绿色交通出行方式基础上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尤为重要。在公共服务设施布点规划时,应考虑到居民与不同服务设施的心理出行距离及联系的可能性(图5),以已形成的、认同度高的、相对集中的服务设施区域为基础,延展布置各种等级规模的绿色社区及其他服务设施。
3.2.6增绿——绿色社区开敞绿地空间设计
绿色社区开敞绿地规划注重社区的自然生态,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在社区规划设计中与其他子项目处于同等地位,甚至优先于其他建设工程。构建多样性的景观,对社区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置。构筑绿色邻里模式,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保留与利用场地内原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创建生态协调区,保留、修复自然生态系统,维护自然演进过程。采用“立体绿化”,选择攀援植物及其它植物栽植并依附或铺贴于各种构筑物及其它空间结构上,包括立交桥、建筑墙面、坡面、河道堤岸、屋顶、门庭、花架、棚架、阳台、廊、柱、栅栏、枯树及各种景观小品与建筑设施上,通过人工改造和生态要素的添加与优化,改善绿色社区内的小气候。
3.2.7筑体——绿色建筑与街道界面
推行绿色建筑及技术,因地制宜地设计建筑,减少土方量,考虑自然地形和气候条件,注重建筑的朝向、采光、通风等,通过这些最基本设计手法,减少人工照明和通风的能源消耗。此外,可采取一些积极的技术和设备来达到绿色建筑的要求,如太阳能集热装置、水处理和回收利用装置、绿色屋顶,采用保温隔热、隔音、防辐射等新型建筑材料和技术,如低能耗Low-E玻璃等。通过对街道空间的高宽比、沿街建筑立面、界面连续度、窗墙尺度等的设计可以创造宜人的街道空间,丰富街道的内容,提升街道魅力,从而吸引更多的人采用步行的方式出行,减少机动车废气的排放,同时通过步行起到锻炼居民身体的作用。
3.2.8节源——资源及能源管理规划
绿色社区要对资源进行可持续的利用,其中水资源的可持续的利用可通过控制水量需求、雨水收集、废水处理再利用等方式实现。减少对矿物燃料的依赖,逐渐采用可持续的能源消费模式,推广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绿色可持续能源,并通过技术和设备改进,提高能源的效率。
“十二五”期间,走向低碳已成为我国社会应对全球增温、气候变化、外部压力的必要选择。中国低碳发展面临技术水平、经济结构、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与资源环境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以市民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的低碳城市化发展,成为实现“低碳化”的重要挑战。城市社区作为人们生活、工作、居住的主要场所,既是实施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更是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低碳生态技术建筑应用研发的基本单元,且对实现城市发展范式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城乡规划通过对土地利用、空间形态、交通模式、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锁定效应,对城乡空间的低碳发展有着长期的、结构性的影响。因此,如何从社区规划理论的研究方法出发,提高节能减碳的实践广度和深度,实现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使社区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愿景之示范单元,提升城市吸引力甚至城市空间资源配置优化等方面均有积极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从城乡规划学的角度出发,基于低碳视野下对城市社区进行研究探索,通过深入透视国内外低碳社区的研究成果,分析当前我国城市低碳社区的发展态势,从低碳空间布局、低碳技术支撑、低碳制度构建、低碳文化培育等方面探讨低碳社区的发展现状、机制特征和经验反思,探寻我国低碳社区规划研究框架体系与调控机制。
2国内对“低碳社区”规划相关理念的探讨
2.1内涵认知社区是有一定的地理区域,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并有着较密切的社会交往的一定区域,是由城市中具体空间范围内对该地区有一定认同感的居民及其生活环境所组成的。低碳社区(lowcarboncommunity),又称为碳中和社区(carbonneutralcommunity),在国外也常被称为生态居住区(ecologicalresidentialcommunity)、绿色社区(greencommunity)、健康社区(healthyCommunity)和可持续社区(sustainablecommunity),是指透过社区营造方式优化,使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生态环境、低碳建筑、节约能源、绿色交通、资源循环、再生能源、中水利用、低碳生活等减碳措施,努力进行电、油、气、水、废弃物等(皆可转换成碳排放量)能源与资源节约改善,降低社区碳排放量,实现减少输入、最大化利用资源的社区永续发展。目前,低碳社区并没有统一的、可以量化的权威衡量标准。具体而言,社区规划是为了有效地利用社区资源,合理配置生产力和城乡居民点,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社区开发与建设,从而制订比较全面的发展计划。从城市规划角度来看,社区规划是以地区物质环境整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设施配置规划)为主,同时考虑社会条件、经济条件的规划。随着低碳的理念由经济、社会领域细化到城市层面,低碳社区成为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单元和最小功能体,其配置的合理与否对城市低碳化程度影响重大,加之任何一项规划策略都必须依托社区而实现,重新审视低碳社区规划与低碳城市规划的契合,对其进行深入而有广度的研究,是促进城市低碳转型、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场域。综合上述分析归纳,笔者认为低碳社区规划是基于社区持续发展的视角,全面地考量居民的所有诉求,结合某阶段内社区的减碳和固碳这一发展目标,引入低碳空间设计策略进行创新,主要依靠再生能源利用、资源循环回收、绿色交通规划、用地布局紧凑、低碳建筑设计等综合手段,促成社区空间营建模式的转变,并运用系统分析技术,形成最佳行动方案,以达到预定目标,解决社区共同问题,引导社区优化的理性决策方法。
2.2实践探析“低碳”的概念提出后,低碳社区作为实现低碳发展范式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空间载体之一,受到国内外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一些国家和地区纷纷提出应对的政策和手段。国外主要由社会志愿组织建设,透过社区力量来推动。形成如英国伦敦“BedZED”生态村、德国弗莱堡“Vauban”社区与瑞典哈马湾(HammarbySjostad)等低碳社区发展模式[1]。国内的低碳社区营建主要以示范项目为主体的实验性社区规划出现,大多由地方政府或发展商推动,以实验项目为载体寻找可以实施推广的低碳发展规划建造模式。如长辛店“低碳生态城”、天津“中新生态城”、上海崇明岛“低碳示范社区”等。通过对低碳城市社区的实践研究,可以发现现行低碳城市社区应该具备居住舒适、健康、节能、环保等要素,并特别强调二氧化碳的减排与增汇问题,规划建设过程中体现出以下趋势:(1)制订低碳建筑标准,从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入手,改善提高现有和新建建筑的能源效益。(2)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倡导与完善公共交通优先和主导的智能交通体系。(3)构建低碳技术研发平台,加快可再生能源使用推广(如风能、太阳能、生物等)。(4)以综合资源(能源、水、废物)管理策略带动规划建筑设计,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5)引领健康低碳生活,加强低碳宣传教育,通过宣传使人们的心境、价值、文化达成共识,使节能技术物化到公众生活细节。
2.3困境剖析如何让低碳社区建设与规划完成“从概念到实践”的转化,任重而道远。在践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制约因素:(1)政策支撑滞后。缺少行之有效的运行保障机制,资金需求、政绩考核、财政转移、生态补偿等机制已经成为我国低碳城市社区发展的瓶颈。(2)开发商将低碳作为炒作手段,一些主打“低碳社区”的楼盘更多地是为了迎合购房者注重居住环境质量的心态,实际中仅仅是停留在绿化、美化和改善建筑物外部等浅显层面上。(3)消费形式不良,公众低碳意识淡薄,“奢侈消费”、“炫耀性消费”、“便捷性消费”等不良习惯比比皆是,低碳意识的培育以及低碳生活的践行尚需要合理引导。(4)规划人员理解偏差,规划设计人员对低碳社区的理解仍局限在工程技术层面上,导致低碳城市社区建设过多地强调物质环境的营造,设计时盲目推崇高新材料等昂贵的建筑模式和大环境绿化的手段,而忽略了更深层次的低碳价值理念。(5)我国低碳社区建设与规划的相关评价机制不健全,建立低碳践行过程中缺乏战略评价、规划评价、项目评价、施工期监管、试生产检查、环保验收和环境影响后评价各环节之间的联动反馈机制,相关评价依据比较模糊。
2.4研究评述我国对低碳社区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末期,随着社会学、经济学和城市规划学科的纷纷进入该领域,才开始出现较为系统的研究。宋玉祥、丛澜、石军、何燕宁等从绿色社区的概念以及内涵等视角阐述我国构建绿色社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构建了绿色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考核评价标准体系,并创建了可持续性社区需要的具体步骤。叶昌东、周春山[2]提出并阐释了构建低碳社区的四种基本形式——基于地域空间的社区、基于职业空间的社区、基于生活空间的社区和基于虚拟空间的社区,指出低碳社区建设内容包括技能性、组织性、制度性、文化性四种要素。陈飞、褚大建[3]提出在城市社区空间层面强调混合使用和适度高密度社区开发的策略,打破传统方式上的功能分区,不同的社区组团作为城市最小功能体,依靠公共交通联系,减少小汽车使用,发挥城市地缘性作用。李志英、陈江美[4]提出实现社区建设低碳化的主要路径是引入低碳化规划设计理念、开发低碳化技术、采取低碳化能源系统、运用低碳化资源循环系统、实施低碳化运行管理、培育低碳化社区文化、倡导低碳化生活方式。王建国、王兴平[5]指出在城市空间营造方面,塑造可以持续适应城市功能动态变化的空间模式,按照地区级、街区与社区级以及建筑单体不同层面,综合应用低碳技术。孟文强[6]指出低碳住区的实现途径包括:住区建筑日常节能减碳、节水减碳、绿化减碳、交通减碳、住区建造期节碳与建筑材料回收利用减碳,并对低碳住区发展中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以及技术、产品问题进行了诊断,提出了相应对策。纵观国内相关低碳城市社区规划研究前沿与动向,可得出以下四点趋向,即:(1)主要侧重于低碳城市社区理论研究框架的构建,缺乏对不同区域、不同尺度地区的低碳社区发展模式的具体探讨;(2)主要侧重于从技术层面研究低碳城市社区的规划内容,缺乏对空间、制度、文化要素在构建低碳城市社区中作用的认知,以及相应策略的研究;(3)主要侧重于引介国外低碳城市社区规划理论研究进展及实践经验,很少从“此时此地”出发,提出基于某一特定区域的适宜的低碳城市社区规划策略;(4)多着眼于社区本身,而未扩展至城市乃至区域层面来研究社区低碳化问题,对于基于低碳的区域整体模式和对低碳技术的创新与扩散关注较少。
3国内对“低碳社区”规划系统框架的解析
3.1动力机制“动因”作为一个生物学名词,意指行为诱发、维持,并进而引向一定方向的过程,也称为动机引起。低碳社区空间系统作为一个自适应、自协调、自组织的有机系统,其空间系统的演进与发展始终与人类的经济活动、权力更替、社会文化变迁等有关。一般而言,低碳社区系统可以分为,能源系统、环境系统、建筑系统、人文系统。(图1)对于其动力因素,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一般认为,低碳社区空间为满足现在区域开放条件下资源、环境、生态、经济、民生等多要素藕合,主要受生态环境因子、技术创新因子、经济结构因子、社会人口因子的影响。其中,生态因子从传统的社区空间的附属支撑要素转为核心要素。技术创新因子则成为低碳社区空间的最主要动力,社区发展由资金、资源等要素投入主导向创新主导转变。而社会人口因子则是发展的持续动力,社会人口中团体和组织之间关系和互动的一整套共同的习惯、规范、常规、规章或法律是低碳社区空间得以发展的基点。经济结构因子则承担低碳技术研发、投融资、战略决策、分担风险、利益分配等职能,是低碳社区空间发展“载体”。注:根据相关资料改绘。图1低碳社区规划系统构成低碳社区的实现机制是由政府、社区居民、开发商共同协作而成,其中,政府起主导作用,政策制度创新是低碳城市社区发展的关键,根据低碳化目标,基于废弃排放标准、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制订低碳城市社区规划,确定社区绿色交通系统、土地利用模式、布局公共服务设施自然碳汇系统的规划等,构建完整的低碳城市社区发展运行机制,促进传统城市社区向低碳城市社区转型。在低碳城市社区发展制度的导向下,引导社区居民树立低碳消费理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选择低碳产品,节约利用资源能源,回收利用生活垃圾等;开发商在政府和社区居民的监督下创建社区低碳环境系统,从而促进整个社区“低碳化”的发展。
3.2空间类型基于减少碳排放的途径,低碳城市社区可划分为以下三种形式:(1)以设施低碳化为主要途径的社区。(2)以推行低碳生活方式为主要途径的社区。(3)设施低碳化与生活方式低碳化同时推进的社区。基于空间类型,低碳城市社区可划分为以下四种形式:(1)地域空间。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2)职业空间。泛指社区人类活动空间在工作场所中的扩展。(3)生活空间。指具有某种相同兴趣的人们进行交往、文化娱乐等活动的团体和空间场所,通常人们所指的俱乐部就是这种形式。(4)虚拟空间。人类利用计算机等高新技术手段所形成的虚拟空间中人们活动空间的扩展,如网络社区、各种集会等。[2]还可以通过区位、地形地貌、时间历程、社会集群、经济层次社会容纳度、功能混合型、建筑密度等来划分低碳社区的不同空间类型。3.3控制要素在社会对发展低碳的诉求下,许多规划师致力于将生态保护、永续发展观念纳入低碳社区规划理念之中,并开始强调民间参与,透过社区自发力量进行多元的节能减碳措施,以达到加乘的减碳效应。低碳社区的控制与引导贯彻了环保的理念,其规划建设将改善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创造出绿色、和谐发展的生活空间。更为重要的是,低碳社区建设涉及新能源技术、节能建筑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的应用,必将推动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进而可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7]低碳社区规划主要控制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空间布局;(2)绿色交通;(3)资源循环;(4)低碳建筑;(5)生态绿化;(6)配套设施;(7)再生能源;(8)行为控制。低碳城市社区可采用节能材料、低碳技术手段、可再生能源、低碳社区规划、绿色环保的交通系统规划、适宜步行的配套服务设施的布局等方法手段,使社区内各类相关设施具有减少碳排放的功能。(图2)
4低碳视野下我国城市社区空间实现途径探新
4.1社区规划体系解构各国的不同国情,赋予了社区规划的不同内涵。在我国,物质空间环境是社区各主体利益的焦点,因此空间与物质环境建设始终是社区规划的重要内容。对于具体的低碳空间规划(如表1)而言,学者大多从区域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三个层次分析规划编制方法和技术标准,认为在区域层面,结合轨道或公共交通导向的走廊式发展模式,在总体规划层面,绿楔式的紧凑型的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在社区层面,综合型功能布局更符合低碳发展的要求。从社区空间规划本体出发而言,学界大多认为社区规划与城乡规划具有一致性,但社区规划更为关注从社会角度本质去理解城市建设与空间布局,更加强调非物质层面内容的研究分析,在规划深度和规划方法上也有差异。一个完整的社区规划除对社区硬环境,如土地利用、基础设施、服务网点等进行规划外,对社区经济、管理机制、文化形象等软环境亦给予充分关注。其成果除包括空间布局的图纸外,还有可供实际操作的发展纲要、社区规约等内容。通过对低碳社区相关理念和系统框架的探讨,笔者认为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社区规划构想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空间布局的低碳化;(2)技术支撑的低碳化;(3)制度机制的低碳化;(4)文化行为的低碳化。(如图3)提高低碳社区规划的可行性和执行力。
4.2社区规划流程建构传统规划方法缺乏对城市的能源管理策略作出指导性的规定,亦未必会把能源供求策略定为推动总体规划的原则。城市规划管理系统内缺乏在详细规划层面执行低碳目标的有效法定框架。为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推动城市能源投入、产出及其温室气体排放效应成为决策考虑的主体概念。首先要分析目前规划管理过程是否具有足够的政策深度和弹性,可操作性的规划方法以及日常规划管理的工具,并应以新思维、目的和手段进一步调整传统城市规划决策过程,建立低碳社区规划流程。(1)分析层次:气候变化对城市影响评估,评估全球气候变化现象对城市的具体社会、经济和环境有何影响。(2)调适层次:鼓励使用减低CO2排放的城市规划、设计和建造方式作为量度和减缓的规划手段,此外城市规划要由“适应”的角度去分析那些将会无可避免的生物、自然和社会转变的实质后果,从而制定政策和行动去“适应”,把负面影响降至最低。主要从低碳观念、政策指标、空间布局、产业发展、交通系统、碳汇系统、建筑节能、能源体系等这八个方面的系统建构入手。(3)评估层次:建立可以评估和监控城市发展(包括个别项目、建筑物、交通系统、工业、能源供应等范畴)的机制,对规划手段进行反馈与调校[8]。
4.3社区规划策略重构将城市社区建成空间及其内部组成空间作为研究对象,社区空间系统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复合系统,各相关要素实际上构成了空间依托的细胞与器官。因此,社区规划策略重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混合多元的土地利用模式。通过这种综合、多样化的功能空间的混合形成功能网络,实现集约型土地利用,并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功能活动需求,增加社区的活力。(2)适度紧凑的空间布局结构。低碳城市社区应强调多种功能的混合,在紧凑的建筑组群之间最大限度地留出开敞绿化空间,构建社区自然生态基底。(3)绿色环保的道路交通系统。以公共交通系统为主导,建立步行、自行车及公车网络系统。(4)适宜步行的服务设施布局。在社区内合理布局公共服务设施,满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促使居民在社区附近消费,便捷而完善的服务设施使得人们较少私家车的出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5)循环再生的资源能源系统。积极开发应用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利用效率,构建清洁、安全、高效、可持续的能源供应系统和服务体系,建设节能型社区。(6)碳氧平衡的自然碳汇系统,最主要的碳汇是树林碳汇和湿地碳汇,这两类生态系统分别吸收并储存了大量的碳[9]。(7)科技创新的低碳技术支撑。低碳城市社区的建设依赖于相应的低碳相关技术的支撑,主要可从生物固碳减碳技术、清洁能源替代技术、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低碳住宅营建技术等四个层面进行研究。(8)公平公正的低碳制度构建。低碳城市社区除了低碳空间规划及低碳技术支撑外,还需要构建相应的低碳制度,主要可从低碳建筑设计标准、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风险分配机制三个层面进行创新制度构建,以保证低碳城市社区能够顺利地运营。
关键词:社区; 规划; 以人为本; 社会发展
所谓以人为本,其基本含义简要说就是:它是一种对人在社区规划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区规划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社区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
一、当前关于以人为本的研究
早在国外工业革命时期,霍华德,格迪斯等人就敏锐的观察到工业社会需要人本主义精神,从此社区规划以人为本渐渐受到重视,成为规划原则的核心理念。我国规划起步较晚,对此研究还有欠缺,尚停留在以提升社区环境品质为主要目标的住区规划阶段。2007年,来自世界23个国家和地区的关注社区规划的人相聚北京,讨论通过了《城市文化北京宣言》,近年来关于社区规划以人为本的研究还是有些发展的,从许多角度如塔娜的时间地理学,强调社区空间布局等基础要素,同济大学的钱峰提出建设“宜居城市”, 要满足居民对城市的需求,朱哲的新城市主义理念街坊式模式,香港大学王缉宪的易达规划重视交通的作用,都或多或少涉及到以人为本的原则。
当前中国正处在转型期的探索阶段。城市规划领域也在这一历史潮流中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高度概括了中国城市规划当前转型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即从以前的物质规划、技术规划转向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一个城市“人的需要”首先表现为公共利益的需求。新时期规划要由原来的经济增长导向向公共利益导向转型,把城市发展的长远利益、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在规划中为各阶层参与并分享城市发展的成果提供空间载体和路径。特别是要在规划中关注低收入阶层、外来农民工阶层利益上升的通道。
在社区规划以人为本原则中,它包括4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自然,即保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具有良性的循环能力;二是人与社会,就是既使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是人与人,尊重他们的人权,增强他们的发展能力;四是人与组织,努力做到使人们各得其所。在这一原则实现中,要尽量顾及各个方面,但现实中人们往往忽略以人为中心的重点
二、社区规划忽略“人”的问题
(一)实用性不强,过分重视“形象工程”
当前,许多社区大搞社区广场、商业街、会展中心、大草坪、宽马路,过分强调社区的美化运动,研究市容的“化妆”艺术多,研究人的需求少,使居民成了社区的观众。而忽视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这些密切关系居民利益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使公共产品提供中轻重缓急倒置,成为一种不妥的“形象工程”。
(二)社区建设与社区文化相分离
邻里之间关系变得冷漠,破坏性的建设和建设性的破坏使原社区的记忆丧失,整个组织结构的基础清除掉了。当推土机把旧城区变成空荡荡的平地,开始新的社区建设的时候,常常意味着把原来人们几个时代的合作及其对家园的忠诚也一笔勾销。而这些社区文明的恢复远不像重建一片房子和一条街道那样容易。
(三)利益驱动,没有真正满足居民需求
商品房成了利益的代名词,城市化建设中,规划服从于经济发展需要,较多地关注经济性基础设施,较少关注生活性基础设施,建筑物偷工减料寿命有待检验,安全隐患处处显露,出现问题相互推卸责任,很少收集民意或听取农民心声,居民参与更是少之又少,让居民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善。
(四)“官本位”思想浓厚
“官本位”是一种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意识,一切活动以政府官员为主, 目前的社区规划大部分是“微型城市规划”,一味的迎合上级领导的趣味爱好,缺乏根据乡村特点对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总体安排,特别是普遍的就乡村论乡村,如何在缩小贫富差距的框架下去谋求社区现代化,谋求社区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福利的增加,还是一个需要加强研究和关注的最大课题。
三、在社区规划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策略
(一)合理进行社区功能布局,增强实用性
“以人为本”的社区规划,内涵强调的是人性化的规划设计。所以设计要适宜居民居住,空间要足够大,像社区道路的宽度、建筑物的体积等都应参考人的实际情况来加以确定,才会让居民觉得方便、舒适,才有可能形成宜人的视觉景观和社区总体风貌。因此,进行功能分区布局时应加入以人为本元素。从人的需求角度出发进行社区用地功能布局是规划工作者们必须考虑的一个方面。例如“污染工业不能布置在饮用水取水点附近;交通干道不宜穿越居住区”等相关规范就是从居民的安全需要出发而制定的。社区规划设计中的美不是单独美学意义上的美,而是与人的尺度和人的需求相适应的美,并且要将“自然之美”与“社会公正之美”相结合。
(二)物质层次与精神层次并重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它们是这座城市的记忆、骄傲和独特的凝聚力。所以在城市规划时要把这种文化理念充分挖掘出来,这是城市规划美学应该贯穿的基本特征。当前社区规划设计对人文关怀因素考虑较少,也是造成现在邻里关系冷漠的原因,要加强居民参与,可以在规划设计中增加社区活动,规划与保留并重,增加居民互动,发展民间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使其成为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对社区工作者培训,各类志愿者服务队,定期组织开展便民活动,提高居民归属感。
(三)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使配套齐全
社区规划中,房屋采光要合理,停车位充足,这些小的方面也要考虑到,相应的配套设施要齐全,包括居住设施,管理设施,环境设施和服务设施,都要进行完善,而不是建一些外表壮观的豆腐渣工程。规划师进行设施配套的时候,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及时了解掌握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信息,考虑现代社区新的功能特点和现代人的生活观念,才有可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取得最佳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如,社区建设一体化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形成多种运输方式相协调的交通结构。增加居民活动的设施设备,吸引各种社会组织的参与,做到为居民服务,促进社区发展,而不是以盈利为目的。
(四)权力是“官本位”的护身符,消除“官本位”最有力的措施就是政府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必须突出制约与监督的重点,形成监督合力。深化干部制度改革,促进“民本位”观念的推广和强化。社区在制度、政策和机制上,尤其是在利益分配上,要向居民利益倾斜,重视各种监督主体力量的全面整合,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以此同时,规划人要在各自岗位上尽心尽力、做出成绩, 规划设计要能推进市场化进程,营造创业富民的社区环境,从社区整体角度出发,以居民利益为基础,以社区发展为目标,设计出科学合理,适合社区发展的规划措施。(作者单位:临沂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晴、李亚光.社区人居环境建设要“以人为本”,科技创新导报[J],2007(3):117~118
[2] 秦红岭.论城市规划中的“以人为本”, 理论月刊[J],2009(9):79~82
[3] 赵丽:在城市规划设计中重新认识“以人为本”思想,艺术科技[J],2014(6):181~182
[4] 陈雪.从杭州市交通综合整治工程看人性化的城市规划,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J],2012(5):56~57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博爱县
Abstract: Taking Qifang community in Boai city for an example,the paper analyzed the background of this planning,discussed the planning prinple, planning conception, planning layout,road system, public service system, landscape system,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rural community in other areas.
Key words: new rural community; planning;Boai city
中图分类号: TU98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新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重要部分,对推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起到积极作用。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强省,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全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11,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三化”(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协调发展的示范区。《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提出“五级”城镇体系,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城乡统筹的结合点、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积极稳妥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民就近就业、农村环境改善。在此背景下,博爱县根据省定政策,结合县城的实际情况,在县域范围内启动了新型农村社区试点规划编制及建设工作。 本文主要从规划技术方面,对新型农村试点之一的七方社区规划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对随后全面开展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与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七方社区位于月山镇南部,博爱县城北部,北临文化路,东接团结路,西、南均临县城支路,交通方便,区位条件优越。临团结路现状用地为空地,西部大部分为两层民居,土地利用不经济,规划范围地势平坦,北高南低,西高东低,自然坡度在0.3%左右,社区西部有运粮河南北向穿过。需要在七方社区安置的村庄有七方村、司中道村和苏寨村,其中七方村现状人口5500人,现状建设用地40ha,司中道村现状人口为1054人,建设用地24ha,苏寨村现状人口1250人,现状建设用地面积18.66ha。根据新型农村社区人口规模的预测,确定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人口为7000人。现状安置的村庄总建设用地82.66ha,七方社区规划用地11.33ha,规划后可节约用地71.33ha。
2 规划原则
①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②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③集约用地、节约资源的原则;④以人为本、尊重民意的原则;⑤分期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
3 规划立意和布局结构
社区规划结构形似一个“领结”。17世纪中叶,法国上流社会以领结为高贵的标志,到19世纪末期,领结的末端变得越来越长,渐渐演变成领带,领结则逐渐变得不再流行,只有建筑师的社群继续佩带,因它是建筑师制服的一个重要部分。七方社区“领结”状的规划结构立意,预示该社区居民的高品质生活以及拥有的锦绣前程。
图1 规划立意与布局结构
社区在总体上形成“两心、一轴、两片、一环”的空间布局结构。两心:其中一心是指社区服务中心、广场、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组成的中心;另一心是指水域绿化景观中心。一轴:是连接两心的景观轴线。两片:围绕两心形成东、西两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居住片区。西片区是围绕社区服务中心、广场、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片区;东片区是围绕水域绿化景观中心的居住片区。东、西两个片区由一条景观轴(一轴)有机联系在一起,丰富了整个社区的视觉效果。一环:围绕两心的领结形状的社区级道路。
4 道路系统规划
社区道路系统分为社区级路、宅前路和静态交通(广场和停车场等)。根据人流方向及县城道路情况,规划采用自由式路网结构,由中部“领结”型的社区级道路,联系各个功能区和院落,由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连接到县城道路上,形成通而不畅的道路结构,团结路开口为步行道,保障社区居住环境的安全、舒适。宅前路尽量设置成环状,接到社区级道路上,尽端式道路利用地面停车场做回车场。
社区道路分为二级:(1)社区级:道路红线宽度为6米,建筑红线不少于14米;(2)宅前级:路面宽3米。
考虑到社区私家车数量会越来越多,本次规划停车分为为地面停车和地下停车,每栋楼前都设置有停车位,车辆可直接到达单元门前,同时,考虑防灾的要求,规划利用社区的高层建筑基础规划地下停车场,战时防空,平时作为地下车库,东、西两边各规划一处,社区共规划1240个停车位,停车率为57%。社区服务中心前设置休闲集会广场,供社区居民使用。
5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社区配套管理用房结合中部的社区服务中心设置,内设收取奶站、物业管理、卫生所、图书室等综合服务设施,建筑面积2586m2。公共厕所均匀分布于社区中,左、中、右各设一处,社区服务中心北侧设置一处垃圾中转站(公厕和垃圾中转站合设型),环卫设施共计200m2。结合社区中心设置幼儿园一处,建筑面积2096m2,其它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面积714m2。通过对公共服务设施进行配套建设,从而逐渐完善社区功能,并形成社区发展中心。
6 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社区景观设计将建筑景观与绿化景观相结合、局部景观与整体布局相结合,形成丰富而有特色的居住社区景观。 社区重点强化“两轴一带”,“两轴”即从东入口一直西延至运粮河,和西侧南北出入口之间的南北向景观轴,“一带”即沿运粮河景观滨水带。
景观轴上设置有广场、景观建筑、公共建筑等设施,使景观轴得以强化,两条景观轴交叉为视觉中心,即社区服务中心。沿团结和文化路以及运粮河为向北部层层升高的居住建筑,建筑体量或大或小,或高或低,点联结合,创造出高低错落,错落有致和丰富的沿街天际线,沿文化路和团结路建筑底下2-4层为商业,商业氛围浓厚;社区内运粮河是社区内的一个自然生态绿化带,是社区居民可以休闲娱乐的滨河绿地。
社区环境小品规划集功能性、装饰性、趣味性于一体。各院落中的小品、雕塑既表现出院落的特征,又美化了居住环境,增强了院落的可识别性。社区硬地的铺砌方式,从色彩和质感上来限制空间,以达到丰富的景观效果。
7 结语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适合我国农村发展实际的一种创新实践模式,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实现农民市民化和解决当前农村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笔者以博爱七方社区为例,针对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中的原则、布局结构、道路系统、公共服务设施系统、景观绿化系统中的要点进行了阐述和讨论,旨在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科学性,寻找一条有时代特色的农村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许洁,秦海田.“城市村庄”—城乡空间协同发展模式[J].重庆建筑. 2010(10): 10-13.
刘峘,何邕健,夏青.合作化思想下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模式探讨[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07,28(2): 63-67.
孙杨,代晓芳.新农村“迁村并点”村庄规划探究—以平地、香云庄新村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40(32):15749-15750,15780.
张研.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初探—以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黑山村规划设计为例[J].门窗. 2012,(5): 130.
文灵亚,蒋祖民.关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思考[J].中外建筑. 2009,(2): 82-83.
方利原,傅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与设计实践-以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挖角乡为例[J].四川建筑. 2012,32(4): 31-33.
Study on planning of the new rural community———Take Qifang Community in Boai City for an Example
ZHAO Fang-fang WANG Shao-hui
Jiaozuo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Jiaozuo 454000, China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三化”协调发展;规划策略;高村社区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1-0245-04
Plan and Strategy for New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on Condi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HAO Li-jun1,XIAO Zhe-tao1,2,CHEN Hong-tao3
(1.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Zhengzhou 450011, China; 2.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Xi'an 710055, China; 3.Hena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ngzhou 450044, 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community was planned. Taking Gao-cun community as an example, the function of new rural community in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was analyzed in summarizing the deep meaning of new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Meanwhile, the plan and design strategie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new rural community;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plan and strategy; Gao-cun community
收稿日期:2013-06-09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成果(9412012Y1286);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QN-195)
作者简介:郝丽君(1976-),女,山东潍坊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及理论,(电话)13629281346(电子信箱)。
“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道路”是河南省探索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中原经济区而提出的战略方针。如何通过合理规划,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应对“三化”协调发展,仍在持续探索中。本文以高村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设计为例,讨论既益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又促进“三化”协调发展的规划策略设计策略。
1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和作用
1.1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目的是整合农村的土地、人口、产业、资源等各类要素,在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强化新型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能力的同时,破解在保障城乡建设用地需求的同时不侵占耕地的难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能让更多的农民低成本转化为城镇居民,既解决了集中积聚、集约发展、提高效益的问题,也解决了中国“人多地少”的发展空间问题,是提升节约集约用地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生态文明,城乡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出路[1]。
1.2 新型农村社区的作用
1.2.1 “三化”协调发展的社会基础 新型农村社区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需求,一改传统农村社会逐渐脱离分散、孤立、封闭的小农社会模式,迎合市场化发展大潮,呈现出开放性、流动性、变化性、异质性等特征[2]。既有城市社区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影子,又不同于城市社区,主要是针对农村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能有效促进农村社会从内到外的改革变通,使农民的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公告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需求得到满足,从农村社会发展的角度促进“三化”协调发展(图1)。
1.2.2 “三化”协调发展的经济动力 合理高效的经济发展能给“三化”协调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经济发展必须消除体制弊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恰好可以建立一个新的平台——有效推进城乡一体化,着力统筹城乡发展。通过村庄的迁并、改造、整合,集中农村居民生活空间,集聚农村产业发展,在“三化”协调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同时,促进产业结构的区域调整,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和发展动力。
1.2.3 “三化”协调发展的生态支撑点 新型农村社区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五级城镇体系中的最小单元,却是联系城乡的重要细胞组织,是整个城镇体系的根基,城乡梯次发展的末端节点[3]。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坚持生态策略,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才能夯实城镇体系,提供“三化”协调的生态支撑,统筹城镇体系生态可持续化发展。
2 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策略
2.1 规划原则
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要满足“三化”协调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划原则:①因地制宜,分类规划。在规划中区分不同的社区类型,并注意区分规划的层次。②以人为本、村民参与。村民是新型农村社区的使用者,社区规划应以满足村民发展需求为主要目标,在规划中积极引导村民参与,使村民真正成为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主体。③整合资源、产业支撑。产业是社区发展的经济基础,只有在整合区域资源的基础上,发展高效产业,才能建设可持续新型农村社区。④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通过配套设施的建设,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的舒适程度。⑤生态修复、文化传承。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并传承村庄的文化脉络,构建新型农村社区生态文明格局,促进“三化”协调发展。
2.2 规划内容
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按照区域范围的层级分为区域布局(布点)的社区布局规划、社区内的空间发展规划和社区详细规划三个层次,不同层次对应不同的规划内容。
2.2.1 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 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与传统意义的村镇体系规划不完全相同,应加强对“三化”协调空间布局的研究,整合区域的有效资源、节约集约土地利用,优化区域的配套支撑能力,见图2。在规划内容上主要为: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及功能区规划,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新型农村社区迁并整合规划,空间管制规划,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区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规划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以及防灾减灾等其他规划。
2.2.2 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和详细规划 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和详细规划首先要区分不同的建设模式。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可以概括为整体搬迁型、旧村改造型、城镇吸纳型、村庄合并型、强村升级型等。不同模式规划的重点和内容会有所不同[4]:①整体搬迁型,规划要点是产业支撑规划,原村庄地域特色、历史文化的传承延续;②旧村改造型,规划要点是优先改造人居环境,配建各类公建和基础设施,寻找产业动力;③城镇吸纳型,规划要点是考虑城镇的发展需求,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共享建设;④村庄合并型,规划要点是协调合并村庄对居住、就业等的不同需求,整合资源,集约土地;⑤强村升级型,规划要点是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产业集聚区,形成区域中心。对于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而言,重点是产业发展与产业布局规划、土地利用空间的规划管制、土地利用与空间规划、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四个方面,尤其是四区的空间范围界定以及产业发展定位、发展方向等,更是空间发展规划中的重中之重。对于新型农村社区详细规划而言,以实施建设为规划目的,所以主要包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用地控制性规划、住宅与公建的建筑设计导引,以及其他相关规划几个方面。
2.3 规划实施
规划的实施对于新型农村社区尤为重要,只有实施社区规划,才能真正促进“三化”协调发展,这需要一方面在规划设计中以可操作性作为设计的准绳,另一方面注意规划后的管理。具体而言包括:①统一社区建设领导。制定计划,落实措施,分工合作,加强管理;同时积极与乡政府及县规划、建设主管部门联系,争取政策、技术、资金上的支持。②加大社区建设宣传。在编制社区规划时,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充分尊重居民意愿。批准后的规划在社区内进行公告和宣传。也可以制作宣传小册子,分发到各户,让每个居民都做到心中有数。③引入社区经营的理念。在建设资金的筹措上,可以采取政府、集体、居民多方面结合的方法,采取多渠道开发建设的模式,从经济上保障规划的实施。有条件的社区,也可借助开发公司的力量,对社区进行成片建设开发。④全程监督社区的建设过程。对所有项目进行公示,公布项目进度,由居民监督小组对项目质量、安全使用、资金使用等进行跟踪监督。
3 高村社区的探索实践
高村新型农村社区(以下简称高村社区)选址于河南省荥阳市高村乡乡政府所在地,是高村乡6个新型农村社区之一,为全乡中心社区。在发展定位上,高村社区除了承担一般新型农村社区功能外,还具有乡镇级别的行政管理职能和负责全乡公共服务等功能。高村社区由高村、高村寺、邙山、安仁寨、张村、杜常、韩常、史坊、油坊、马寨10个村庄迁并整合而来(图3)。
以下就高村社区规划应对“三化”协调发展的特色之处进行剖析。
3.1 高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
3.1.1 产业规划支撑 产业支撑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动力源泉,好的产业能给新型农村社区带来建设资金,能就近解决农民就业难题,并能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所以在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中,对于产业支撑的研究是重中之重。要在规划中明确产业发展的定位、结构、发展方向及布局等。
高村社区结合现状发展条件及发展趋势,将产业发展结构定位为“核心、节点、区域”相结合的整体布局模式。“核心”指位于社区内部,依托于社区主要道路两侧打造商业街区,形成社区第三产业发展核心。“节点”指位于规划范围西部的农民创业园,以集聚乡域现有工业企业为主,发展加工制造业。“区域”指位于规划范围南部连霍高速两侧张村的花卉苗木生态种植区域;位于规划范围中部的优质粮食生产区域;位于规划范围北片区安仁寨和邙山村的观光旅游和林果种植区域,见图4。
3.1.2 区域道路交通和配套设施建设
1)道路交通。①对外交通。与周边路网共同形成完善的对外交通网络,方便居民的对外联系。客运站、公共停车场等交通设施与镇区共享。②新型农村社区道路。利用现有道路,进行改造升级,建设形成各社区间便捷的交通网。③农业生产性道路:结合村路和乡道现状,对路面进行优化,方便社区居民务农生产。
2)配套设施。①公共设施。由于社区位于高村乡政府所在地内,社区的公共设施应充分考虑统筹共建,实现共享,避免重复建设[5]。社区内部建设配套有乡政府、社区服务中心、卫生站、小学、幼儿园、文体活动中心、礼堂等设施。并规划建设敬老院、卫生院、客运站等设施。②基础设施。根据上位规划,规划范围内建设有高村乡污水处理厂、升级现状35 KV高村变电站为110 KV,社区周边与社区共享有北邙水厂。还有部分经过规划范围内的重要市政设施,主要是黄河牛口峪提水干管、焦作-郑州煤层气、天然气管道、西气东输管线、南水北调干渠等。
3.2 高村社区详细规划
3.2.1 规划结构多元化 规划利用城市道路以及社区内主要道路将社区划分为多个规模类似的组团,有利于社区资源及绿地的配置,同时也便于社区后期的管理和开发建设。整体形成“两心、三轴、一带、七片区”的多元布局结构,见图5。
3.2.2 控制性规划引入 规划管理单元由若干功能具有内在关联性的地块组成(即街坊层面的控制单元),一方面承接城镇总体规划和“三化”协调规划,落实其中的宏观性、指导性、战略性意图;另一方面明确具体控制指标,起到承上启下的衔接层次作用,并且对于增加控规成果的弹性,提高可操作性具有重要作用。
3.2.3 内部道路等级化 ①社区级道路。结合“大社区”的理念,整体形成为“四横三纵”的结构,形成社区与外部便捷的联系通道,道路分为30、24、20、15 m四种断面形式。②小区级道路。结合地块特征与布局结构,形成各个小区的内部环路,同时与相邻小区充分衔接,加强社区内各小区居民的出行与交流。道路分为9 m和7 m两种断面形式。③组团级道路。联系组团级,与小区级道路共同形成小区内主干路网系统,路面宽度为5 m。④宅前路。路面宽度为3.5 m。停车分为沿路停车、住宅底层车库和公共停车场三种模式。确保户均1个停车位的同时,结合道路两侧、社区广场、商业设施周围场地等,适当规划若干公共停车场,满足外来车辆以及农机车辆的停放需求,形成社区内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停车体系,共设置停车位7 020个。
3.2.4 绿地景观网络化 社区绿地景观设计运用“核与轴”、“点线面”相结合的规划手法,形成由“干、枝、叶”构成的绿地结构。利用现有水沟改造建设形成南北向的滨水景观带,同时将水系引入相邻的小区内,围绕水系建设步行景观走廊,并在沿线设置多处集中绿化场地,供居民休闲娱乐,形成社区绿化景观核心。
3.2.5 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共享共建 高村社区的公共设施的配建,在满足超前性和便捷性的同时兼顾共享共建,适应居住规模,符合居民的活动规律和日常使用,并在功能内容上避免与周边地区已有设施重复,兼顾其经营管理的合理性和经济性。规划幼儿园、小学、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等公共设施。
4 小结
“三化”协调发展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相辅相成的,需要统筹布局,遵循规划原则。在建设过程中做到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积极整合资源,完善公共设施建设并实现共享;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文化传承,力求实现“三化”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协调发展。“三化”协调发展离不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合理规划与健康发展。对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而言,所涉及的许多方面还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中。
参考文献:
[1] 仇保兴.城镇化的挑战与希望[J].城市发展研究,2010(1):1-7.
[2] 杨小贞.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J].沧桑,2012(3):122-124.
[3] 张占仓,蔡建霞,陈环宇,等.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中需要破解的难题及对策[J].河南科学,2012(6);777-782.
[关键词]德克萨斯州;林地社区;居住区规划;价值取向
The Esthetic Value Orientation of Modern Community Plan—With the Plan of the Woodlands in Texas as an Example/Qiu Hongfei,Chen Yifeng
[Abstract] The community plan of the Woodlands can proper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humanities,society,ecology and economic benefits,etc.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topographic charaterisitcs and environmnetal factors of the natural land.It is a successful community plan because it takes the living demand of modern people under the present condition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seeks the direction of planning and design from the time,the society and nature,thus building an excellent environment where people can live and inhabit harmoniously with each other,with the society and with nature.
[Key words] Texas,the woodlands,community plan,value orientation
1、引言
当前在我国居住区建设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的引导,各种各样的规划理念、处理手法层出不穷,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然而,在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价值取向的偏差,如不尊重基地原有的场地精神,破坏原有的山地、沼泽、湖泊等丰富的地形、地貌;根据纯形式美的法则建造注重平面构图,审美趣味低俗,与自然、人文毫无关系的景观。人们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到了豪华奢侈的材料上,追求视觉的刺激,甚至纯粹以视觉的“美”与“丑”作为评定景观规划与设计的主要标准。因此,如何准确把握与定位居住区规划的审美价值取向,处理好人与自然、历史、人文、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影响居住区规划的重要因素。西方现代社区规划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其审美价值观已趋于成熟。笔者以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林地社区为例,对居住区规划的审美价值取向进行分析与探索,旨在为国内居住区的规划建设与评价提供参考。
2、项目简介
林地社区(The Woodlands)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美国新建的一系列社区中的代表,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以北45 km的森林中。该社区占地面积为10 927 km2,是美国第一批总体规划型社区之一。从1964年开始,米切尔能源公司主席、开发商乔治·米切尔用11年的时间,经过300多次的交易,直到1974年才购得如此大规模的土地。该项目由最先将生态学思想引入到景观设计的生态学规划大师伊恩·麦克哈格规划设计。在总体规划设计过程中,规划师对场地的敏感程度是规划成功与否的关键。麦克哈格在社区规划中非常关注当地的景观特征、视野、排水状况及用地规划。
林地社区的总体规划包括7个已经建成的村和1个正在开发的村—格根磨房村(Grogan’s Mill)、科卡恩十字路口村(Cochran’s Cross-ing)、纯正山脊村(Sterling Ridge)、印第安春天村(Indian Springs)、奥尔登桥梁村(Alden Bridge)、黑豹小溪村(Panther Creek)、学院公园村(College Park)和卡尔顿森林村(Carlton Woods),村与村之间由商业及社区服务建筑和广阔的开放绿化空间分隔开来,每个村都有供精力充沛的年轻人选择的各种类型的住宅和郊野公共设施(图1)。
3、方案介绍及评析
3.1尊重场地特征
休斯顿的郊野地区是大面积的草原,地势平坦,有微小的起伏,基地上覆盖着大面积的浓密的松树林和橡树林。伊恩·麦克哈格规划组的成员认为,规划应该与该地区的原有地形特征和森林环境相结合,因为无论是从景观视觉角度还是从生态角度来说,森林环境对平坦的草原地带都具有极其重要的自然景观价值和人文价值,规划的目的应该是尽量减少人的活动对自然的破坏,在森林中营造现代居住空间,以解决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中高收入阶层在追求郊野生活过程中所引发的郊野生态问题与环境问题(图2)。
3.1.1保持以林地景观为特色的社区环境
社区规划中将1/4的土地作为森林保留地带、公园、高尔夫球场及其他类型的开放空间,并且鼓励居民沿着排水道和主要公路在所有居民区内保护和恢复当地的植被系统(图3);保持林地社区以森林景观为特色的场地精神,在密林中营造人类现代聚居环境,实现规划初期就定下来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规划目标。这一做法使规划能够成功营造出完全不同于其他社区的独特的生活空间。
3.1.2道路网络顺应自然地形
道路设计避开了人工硬质地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将主干道设置在远离泄水区的脊线上,使主干道附近和交叉路口的开发密度最高,敏感地带的开发密度有所降低。因此,开发密度高的地带主要在土壤渗透性差的区域。社区内的街道被设计成与场地斜坡垂直的步道,以留出大面积的原生态的渗透性土壤。总体规划结构中没有运用几何线形,如轴线、环路或者其他对称结构,而是基于场地的自然肌理,形成契合自然的道路网络体系。
3.2尊重人类生活与居住行为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的中高收入家庭开始追求郊区社区的行为反映了人类对优美自然环境的向往。然而,社区作为人类聚居生活的一种载体,除了要具有优美的户外环境之外,还需要有一个复杂的、能辅助人们生活的网络系统,以满足人们对教育、休闲、娱乐、工作、消费的需求。林地社区的投资者米切尔在麦克哈格的总体规划的框架上,精心设置了一个复杂的社区的各个组分—各种类型的住宅(包括独户住宅、联排住宅、住房、公寓、短期合租房等)、娱乐设施、文化设施、休闲场所、零售店、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
3.2.1合理布置消费娱乐设施
在社区的框架内,每一个村都有一系列的消费娱乐设施,居民步行或者开车都可以很快到达。整个林地社区的市镇中心设在场地的东部区域。规划将市镇中心定位为能够提供零售、餐饮、娱乐和社区活动的多功能中心(图4)。一条平直的大道贯穿整个市镇中心,成为社区连接其他几个未来城镇的主通道。
3.2.2在社区内解决居民就业问题
米切尔认为,一个适合居住的社区应该能够为居民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米切尔在社区内确立了一系列商业区域,希望通过合理的商业布局,使社区的家庭数量与工作岗位的比例在近期达到1:1,远期达到1:5。林地社区市镇中心项目占地167 km2(图5,图6),将成为可容纳四万名工作人员的商业空间,这样,林地社区的家庭数量与工作岗位的比例将达到1:1。米切尔相信,社区高品位的环境质量与吸引人的生活方式可以形成对高层次人才的强大的凝聚力,吸引并留住这些人才,形成高品位的人文居住社区。最近对林地社区的调查显示,25岁以上的人群中获得学士学位及其以上学历的人占总人口的55.7%,获得硕士学位及其以上学历的人占总人口的18.8%,失业人口仅占2.7%。这表明米切尔的规划理想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3.2.3营造以家庭为中心的融洽的邻里氛围
林地社区规划对一些新近开发的邻里,作了更为人性化的考虑,更多地关注以家庭为中心的生活,社区内采用以步行为主的交通方式,建筑沿着蜿蜒曲折、被植物覆盖的尽端式小路两旁布置,以增强邻里归属感。规划通过对社区内公共活动空间的设计,促进邻里间的交往,增进邻里间的感情。此外,社区开发商通过市场调查,还专门为大龄单身群体设计了社区。
3.3尊重社区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麦克哈格在林地社区规划中较早地引入了生态规划的思想,在总体规划型社区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整个规划充分考虑了场地的所有生物因素,重点是保证动植物的生存与繁殖,维持自然原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规划在初期就定下了7个目标:将对地表及次地表的水文生态的破坏减至最小,保护好场地原有的森林系统,建立一个自然的排水系统,保护场地的植被层,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和活动走廊,将社区的开发成本降至最低。
在林地社区后来二十多年的建设过程中,这些目标的制定对保护林地自然生态系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3.3.1减少人类开发活动对地下水位的影响
麦克哈格认为,通常的人类开发方式会减少基地内地下水的补充,加大地表水的流失程度,导致城市地下水位的下降,引发河流下游的洪灾。麦克哈格主张利用环境覆盖制约因素系统地确定最合适的土地开发原则。建筑物的保护层能够对地下水位进行最大限度的补充,保护渗透性土壤,维持地下水位,减少水土流失,防止淤积与冲刷,保护自然植被与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3.3.2采用天然排水系统,减少地表水的流失
格根磨房村的第一阶段的开发规划,抛弃了过去常采取的用井栏、雨水道、水泥管道、地下通道将雨水直接排入河流的做法,而主要利用天然的排水系统(如长有植被的洼地、沟渠、堤坎)收集雨水。这种天然排水系统被广泛地运用到社区的建筑环境、公共活动场所和娱乐场所中。
3.3.3尽量保持原生态的自然结构
基于场地的特殊性,林地社区规划的一个构想就是保持原生态的自然结构,降低社区建成后的人工维护成本。因此,投资者在居民入住之前,鼓励居民保留院中的落叶层,建议其不要自行修建较大的草地。
4、林地社区规划中的审美价值取向
4.1追求规划与地域环境的和谐
完全顺应自然、不加任何干涉的设计是没有的。但是,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形成了共识:设计,特别是大尺度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自然过程进行管理,设计应该遵循自然,将创作作为自然演进的一个部分,保持区域的自然特征。在林地社区规划中,道路、建筑等所有的人工构筑设施,都是与该地区以森林为主要特征的场地要素相结合来考虑的,强化了场地的地形特征,保护了原有场地的自然景观与乡村景观,将自然引入现代社区的规划中,形成了富于场地精神的特色居住空间,达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
4.2追求社区中人与人之间的协调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家庭,离不开社区中的家庭生活,离不开与之相应的住区景观环境。社区的规划建设是人类生活空间的重要载体,是生活品质的重要体现。因此,社区规划的基本目标应该是营造以家庭为基本单元的社区生活环境。而规划是否适合人的尺度,是否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成为了人性化社区规划的关键。
林地社区的规划者在建造社区的过程中,希望通过设置大面积的林地保留地带、公园、高尔夫球场及其他类型的开放空间,形成幽静而舒适的特色户外空间,鼓励居民走出建筑;在室外休闲、散步、娱乐、购物过程中促成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社区内形成一种无形的归属感与邻里融洽感。社区同时为居民提供了足够的工作岗位和消费设施,使居民可以愉快地生活、工作和交流。
4.3追求规划与经济利益的协调
在美国开发的众多总体型社区的规划中,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因没有处理好场地投资开发与经济承受能力之间的协调关系而破产。这就要求社区规划者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掌握大量的市场信息,能够在专业知识、经济利益及大众需求之间寻找平衡点。林地社区的总体规划通过利用自然排水系统,减少排水设施的建设,为投资者节约了数百万美元的投资,在景观视觉、生态效应与投资收益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平衡;在规划先期建设过程中,减小对基础设施的投入,等到有一定销售收入之后,再进行大量基础设施建设,保证了销售收入大于先期投资。由于林地社区建成后清理落叶层将会增加成本,规划者认为可以保留落叶层,形成动物天然栖息地。
5、结语
对于国内居住区建设中出现的一些审美偏差,许多学者就如何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作了一些探索与反思。实际上,许多规划设计师仍然寄希望于通过自己的作品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来解决这些问题。然而,林地社区规划给了我们一些新的启示。其实,我们不应该局限于仅从历史中寻找答案,而应该回归到对时代、现实的理解与尊重上。林地社区规划更多地关注自然大地的地形特征及环境因素,以当代人在当代条件下对生活的需求为出发点,从时代、社会与自然中寻找规划与设计的方向,营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与融洽的生活居住环境,是一个成功的现代社区规划。我们相信,居住区规划不是追逐流行与时尚、豪华与奢侈的意识的产物,一个以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为指导、朴素而和谐的居住区规划才能够经受住历史的考验。
[参考文献]
[1]美国城市土地利用学会著,杨旭华,等译.世界优秀社区规划[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
[2]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王向荣.地域特征与景观形式[J].中国园林,2005,(6).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资源配置;土地;新乡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ociety,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communities gradually become one of the key issues of concern in this stage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social planning, not only conduciv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nomy, but also conduciv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national economy can be described as significant. This paper planning building new rural community in Henan Province, and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communities, problems and solutions, and Xinxiang City, for example, describes the initial results obtained.
Keywords: new rural communities; planning; resource allocation; land; Xinxiang
中图分类号:F32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前言
所谓新型农村社区,是指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政村,经过统一规划,按照统一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搬迁合并,组建成新的农民生产生活共同体,形成新的居住模式、公共服务管理模式和产业格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通过新社区建设,改变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河南省一直是走在全国新型农村规划建设的前列,做法得到中央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的肯定。河南省安阳市、郑州市、洛阳市、许昌市等省辖市也在积极探索适合当地特点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路子,已经有了良好开端。总的看,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已成为农村改革发展的大趋势之一。
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的意义
(一)优化村镇空间布局、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
从河南省各地行政村构成和布局上看,普遍存在村多、型小、分散的问题,都缺少科学的规划,就村建村,自然形成。如果不重新进行科学规划,就会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发挥不出应有的效益。合理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积极稳妥推进撤村并村,将农村的路、水、田、林、村等项目资金整合使用,可以集约利用资源,提高使用效益,尽快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改变农村生产生活面貌。
(二)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现实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的就是要通过农业和农村经济加速发展,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不断缩小与城市之间的差距,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通过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共享,能够最大程度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尽快缩短与城市之间的差距。特别是近年现代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加快,也为进一步解放农村劳动力带来了有利的契机,促进了土地的进一步流转,也为农村人口的重新整合布局奠定了新的基础。
(三)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
在城乡一体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进城务工农民的增多,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人口不断减少,受人口等变化因素的制约,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出现相应的缺位或难以形成规模,也给农村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农民难以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能够形成相对集中的新的农民生产生活聚集区,公共资源可以实现整体优化配置,合理利用有限的公共资源,为更有效地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质量提供了载体和平台。
目前农村在规划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农村环境“脏、乱、差”
由于长期缺少规划,农户任意选址盖房,村内建筑参差不齐,道路高高低低,垃圾乱倒、污水乱排、柴草乱垛、牲畜乱放、车辆乱停,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严重影响了农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几年来尽管各地都开展了“清洁家园”活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农村土地浪费多
农民富裕起来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改变居住条件,翻盖新房,青年农民结婚也必盖新房,这是不可阻挡的潮流。由于没有统一规划,农民一般选择在交通便利的村头和乡间公路旁边盖房,再加上部分农民长期进城务工,全家已搬进城市定居,这样一来老宅基地大量闲置,“空心房”、“空心村”逐步增多,这必然造成土地的严重浪费。
(三)基础设施投入大
建设新农村,必然需要对农村道路、电、供水、通讯、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卫生、文化、社保、治安等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大量资金,由于村庄小而分散,现有的资金只好“撒芝麻盐”,很难满足各个方面的需求,这样就使本来不充裕的建设资金更趋紧张。同时,这样做也大大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产业结构调整难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工作已经开展很多年,但由于多数农民还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方式,土地零碎,决策分散,经营理念陈旧,很难形成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营,很难开展社会化服务和推广农业科技,很难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因此,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做好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的建议
(一)提高规划意识
规划就是超前的谋划、计划,把理想的未来、美好的憧憬描述在蓝图上,通过努力逐步实现。一个人若没有规划,那么他的人生将是浑浑噩噩、碌碌无为的;一座城镇若没有规划,那么这座城镇的建设发展将是杂乱无章、裹足不前的。因此,要切实树立规划是城乡建设的龙头意识,坚持“富规划”,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更多的精力做规划。建议政府对各乡镇新型农村社区进行统筹规划,整合资金,委托具有相当资质高水平的设计单位,按照各乡镇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编制社区规划,做到一处一景、一村一品。
(二)以集约利用土地为宗旨从区域角度来分析新村社区的土地价值,提高整个社区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在新村社区的规划中,要本着不同地段土地赋予不同使用功能的原则,使土地价值最大化;农宅占地的分配则应根据农户从业及兼业情况,综合考虑生活、生产的实际需求,有效集约利用土地。通过土地利用功能的调整,做到地尽其用,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最大限度地提升土地的价值。通过迁村并点,提高居住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对于节约的土地,可以进行产业开发,建设集中的工业园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也可以进行商业开发,建设商业街,提高农村的区域地位和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对于新村社区的规划用地,也要注重挖掘不同地段的经济价值。
(三)注意对乡土文化的保护
新村规划应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既要与新村周围的自然山水环境有机融合,保护好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又要注重延续地域原有的建筑文化特色及乡村旧有的空间格局、特有的民俗文化活动,随着城市风貌的趋同,乡村担负着传承我国地域、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用,在新村规划中,应将对其地域、乡土文化仔细研究,反复推敲,并逐项落实到新村的空间布局、景观规划、活动场所设计以及建筑风格和功能设计之中。使新村既成为自然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发挥出延续地域乡土文化的积极作用。
(四)注重环境友好、资源节约
新村规划应尊重生态自然环境,与自然界和谐共生,包括合理的社区规划选址,适当控制容积率、建筑密度及日照间距系数等规划技术指标,科学的社区建筑规划布局,以及社区规划建设中新技术的大量应用。同时,注重资源节约,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加快农村能源建设的步伐。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在这里“节约”并不意味着仅仅是节省,而应该是强调建设的效率,资源使用的合理性。要体现农村社区的发展效率,最大限度地以较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五)构建农村社区服务体系
1、加强服务设施建设
办公和报务用房是农村社区开展各种服务的基础,通过新建、改建、开发商提供等多种方式,使每个农村社区都有一处不少于300平方米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包括“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民政和社会保障室、计生指导室、社区警务室、图书室、村民学校等基本服务设施和室外健身活动场所。同时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到农村社区兴建幼儿园、敬老院、卫生所、便民超市、餐饮店等社会设施,为发展社区服务搭好平台。
发展社区服务
建立健全政府“一站式”公共服务网络,整合政府各部门在农村的资源,将政府公共服务延伸到社区,民政、劳动、计生、卫生、体育、科技、农业、金融、物业管理等部门全部进入社区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化。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通过投资入股、合作经营等方式投入农村社区服务业,大力开展面向全体村民和驻社区单位的便民超市、农资农技、信息中介、邮政通讯、金融保险、养老托幼、餐饮、家政服务、家电维修、物资配送等便民利民服务项目。
以河南新乡为例看新村规划的初步成效
新乡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农村新社区时间虽然不长,但已取得初步成效,主要表现为:
(一)增加了土地资源
新乡市农民户均宅基地为1亩左右,新社区户均0.6亩,建新拆旧户均节约用地0.4亩。旧村改造的土地首先用于复耕实现占补平衡,剩余土地的10%仍用于复耕,确保耕地不减并有所增加。2009年耕地面积达605万亩,比2004年增加25.6万亩。启动建设的369个新型农村社区,建成后可节约土地近30万亩,节约率达40%以上。目前已累计拆旧宅基地1.17万亩,复耕1571亩。长垣县常村镇同悦社区由7个村整合而成,原来的村庄占地1604.55亩,新社区规划用地450亩,建成后可节约土地1154.55亩。
(二)改善了农民生活条件
新乡市农村新社区住宅全部按照高标准设计,寿命至少达到50年,变过去的“一代人盖三次房”为“一代人盖房三代人居住”,既节约了资源,也节约了投资。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新社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长垣县的38个新社区共修建道路92公里,自来水系统14个,学校25所,标准卫生室22所,服务中心8所,文化大院11个,配套电力设施全部完成。在新型社区居住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根本改变,居住环境、公共服务、就业结构、消费方式等方面与城市趋同。
(三)提升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程度
通过村庄整合,打破了原有村组界限,实现农村社区建设标准化,雨水经下水道及时排放,改变了农村以往“有新房无新村”和延续几千年的生产生活方式。群众之间因建房高低不同、雨水流向等而引发的矛盾,也从根本上得到化解。
结语
综上,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关系民生和民心的大问题,是党和政府在新时期关于存进农村发展的伟大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和举措。这种做法符合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作为今后农村工作的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黄延信,闫辉,李伟毅.建设农村新社区――河南省新乡市统筹城乡发展的调研报告[J].农村工作通讯,2010.15.
[2]李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2.30.
关键词:低碳生态社区、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 F 文献标识码: A
社区是人们生活居住的主要场所,也是城市的重要组成细胞。在加剧的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地球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劣,如何创造更好的人居环境与家园,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其主要的生活场所社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前提下,一种可持续的人类聚集模式---生态社区的概念应运而生。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低碳理念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坐标。如何致力于构造一种和谐的低碳生态社区也成为各国学者纷纷探讨的重要课题。城市低碳生态社区旨在将低碳的理念融入生态社区的规划,从而构建体系上低碳,功能上生态的和谐新社区。低碳生态社区不仅仅是缓解环境危机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和谐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
1.低碳生态社区的内涵与特征
1.1低碳生态社区的内涵
在低碳城市规划的研究进展中,低碳城市的内涵最初的以减少碳排放为主的狭义观点发展为现在包含社会、 文化、 经济、 环境的综合课题。低碳城市规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通过经济发展模式、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实现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1]。
低碳生态社区作为低碳城市的重要组成单元之一,是指在社区规划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以现代生态技术为手段,设计、组织城市社区内外的空间环境,最高效最少量地利用能源与资源,营造一种自然和谐,低碳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居住环境。低碳生态社区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生态学的范畴,而应是一个环境、社会、经济三方面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体,外部因素于内部环境、社会、经济要素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人类和谐的居住环境。
1.2低碳生态社区的特征
1)生态和谐性
低碳生态社区的低碳生态性主要体现在自然、社会和经济三者的生态性,主要指高质量的环境指标,以绿地为主的住区结构模式,充裕的自然空间,较好的自然亲和性(2)。社区个人、团体和组织都将生态观融入自己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可以拥有更为和谐的邻里关系。同时,社区必须走生态经济发展的道路,使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和谐性还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低碳生态社区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所以低碳生态社区应是一种多功能的社区,体现人、建筑、环境的和谐统一,将人车分流,绿色建筑、生态步道等思想融入建设中。
2)低碳循环性
低碳循环性主要体现在社区规划、能源结构与生活消费等诸多方面。低碳生态社区运营所采用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能源的清洁、安全、高效利用。建设低碳建筑,倡导居民对于日常生活用品,也尽可能选用低碳产品。同时,低碳生态社区应该在满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协调区域化发展,提升整个所生态化循环。
3)系统高效性
低碳生态社区是一个由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等若干个子系统构成的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口流必须是高效益的流通转换。低碳社区的规划和建设应以“低碳化”为指导原则,追求城市的紧凑、舒适和宜居;从本质上改变能源的利用方式,提高能源的转化率,倡导使用公共交通,实现经济、生活的高效化和集约化。
2.低碳生态社区的规划实践
2.1国外低碳生态社区实践基本概况
低碳生态社区的实践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图1),社区的人口规模都相对较小,300人以下居多,外国相关学者曾根据生态社区所处的位置、规模大小等特征将其分为乡村生态社区、城市绿化带地区项目、城市更新项目和生态城镇等四种类型(3)。
图1.全球生态社区分布情况(来源:/4)
而国外外生态社区的建设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开发棕地,减少城市的扩张,保护生态环境。(2)提倡绿色出行,通过采取限制停车位设置、进行道路路面特殊铺装等措施,积极倡导非机动车的应用。(3)有效利用能源,实现能源的可循环利用与建筑的节能设计。(4)强调社区的公共参与性。
2.2国外生态社区实践分析
国家 社区名称 低碳理念 实现低碳生态社区的规划途径
英国 BedZed生态村 零耗能
产居综合型
(世界上第一个生态社区) (1)再生能源:采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及风力发电。
(2)环境绿化:设置屋顶花园。
(3)低碳建筑:建筑材质与功能设计采用可循环材料
(4)资源循环:采用可回收再生及低耗能绿建材。
(6)绿色交通:外出更有全社区的绿色共乘俱乐部和公共交通系统。
阿联酋 Masdar零碳城 “零废弃物”
“零车辆 (1根据以产带居的开发思路。
(2以绿色低碳为核心,以绿色环保等相关产业的研发为主导,将知识密集型与人力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3:政府强力支持,在用地、招商等方面的鼓励政策。
(4)技术创新:新能源、环保材料利用,实现社区真正的绿色低碳。
德国 弗莱堡Vauban社区 光能发电自行车管制系统 1.vauban社区发展出“学习型规划(planningthatlearns)”的模式。结合民众参与和共同治理。
2.无车社区和“零容忍停车政策
3. 建立低碳生活观念:透过Vauban论坛负责的社会工作,居民进行更多的社区活动。
4.建立光能发电系统于能源循环系统
2.3国内低碳生态社区实践概况
我国低碳社区建设刚刚起步,对低碳社区的研究处于摸索阶段。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更是以低碳为口号,同时万科、万通、郎诗、当代等企业为代表的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策略联盟也发起了低碳绿色运动。
固然我国的生态社区建设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由于我国实际的国情与现状,低碳生态社区的建设和发达国家仍存在很大差距。从社区规模而言,我国的社区人口在5000-10000人,这无疑从技术层面上增加了建设低碳生态社区的难度。从组织管理而言,我国居民的公众参与意识薄弱,生态保护重视度不够。从评价指标体系而言,未建立合理的低碳生态社区的评价指标体系,无法进行界定,这些都是我国低碳生态社区建设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原因。
4、低碳社区规划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在低碳生态社区的建设与运营体系中,规划设计、建设、验收与使用管理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因此实现它们的分步发展与整体协调是实现低碳生态社区的重要途径。
4.1 规划设计的可持续性
1)土地布局规划:功能混合的土地利用模式与紧凑的空间布局形态。城市的活力在于不同城市功能的混合和人类活动的流动,土地使用兼容性制度为土地使用的混合和多元化提供可能(5)。现代主义过分强调城市的功能分区,使居住区与商业区彼此分离,从而造成多样性城市生活的消失,人文气息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千城一面的城市景观。因此,在低碳生态社区规划中,应首先抛弃功能主义的束缚,强调多种功能的混合,在社区中合理布置商店、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和户外活动场所,增强社区各功能空间的有机联系,不仅可以创造更好的邻里关系,也可以达到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2)交通系统规划:步行交通系统与绿色出行方式。社区对内交通应建立完善的步行交通系统,保障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都在步行可达的范围之内,以减少居民的出行需求,已达到减少机动车交通为目标。同时在社区对外交通规划中,为营造低碳生态社区,社区内应提供良好的交通联系,包括公交车线路和轨道交通线路,倡导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提倡人们采用更为绿色的出行方式。
3)社区生态环境系统规划:低碳生态社区的规划应注重内在各系统的协调发展和各种生态流的畅通(6),使社区生态系统向有序理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利用绿地生态系统中的“碳中和”功能,以尊重自然为前提,建立完整的生态系统网络,采用斑块廊道基质等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增加社区内部物质流和能量流的交换,保持社区内生态系统的平衡。
4.2 建筑设计与建设的可持续性
1)建筑的高效节能设计:绿色建筑应注重使用保温材料和构造,提高建筑热环境性能,同时高效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使建筑自身达到自给自足的可持续状态。具体做法如可在建筑的内外表面采用高性能的保温材料,高效节能玻璃等,从而对建筑物起保温隔热的作用;采用外墙隔阴和屋顶隔热的措施,控制建筑物对热量的吸收,与自然通风降温手段减少耗能与空调费用。
2)健康环保建筑材料:在城市低碳生态社区的建设中,采用的健康建筑材料不仅仅是人们对安全居住环境的需求,同时可以减低这类材料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可以延长住宅的寿命,有利于减少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以达到城市低碳生态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4.3 使用管理与运营体系的可持续性
中国的生态社区建设落后于发达国家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缺少社区居民的公共参与。只有通过提高社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改变居民的生活习惯,养成节俭的消费观念,低碳生态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才不会断在最后一个环节。构建低碳生态社区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从其规划设计到后期管理都应注入低碳生态的理念与意识,这不仅仅是针对于居民,也要针对于规划者与管理者。居民在低碳生态社区构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应自觉参与,积极献策,社区的主体是人,因此,让人们拥有更好的居住空间与居住环境才是建立低碳生态社区的最终目标。
5 低碳生态社区的未来发展趋势
1)生态化 研究居住区可持续发展中强调生态极限问题,在充分考虑社区承载力,环境容量负荷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供应极限高度来规划建设低碳生态社区(8)。低碳生态社区会尽量维持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充分考虑自然通风、日照等自然条件。可应用深层生态学与城市生态安全等理论指导低碳生态社区的规划,同时将健康住宅理念融入规划理念。
2)人文化 低碳生态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更多地体现人本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关怀。低碳生态社区的建设需要各方面的、各阶层的广泛参与,充分发挥政府及NGO的各方面协调组织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完整的机制体系,并着手于社区实际,采取长期而整体的建设策略(7)。国外一些新的理念如“开发权转换”(TDR)和灵活分区(FZ)都可以为低碳生态社区的规划提供新的规划思路。
[1] 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等.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
[2]沈清基 关于生态社区的思考[J] 华中建筑,2000,18 99-103
[3]Hugh Barton.Sustainable Communities[M].London:Earthscan Publications Ltd,2000. 68.
[5] 王潇文“. 白地”、“棕地”及其它:土地使用兼容性制度研究[C].2009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9.
[6] 谢更放 城市低碳社区规划的理论构架与实施策略研究[D] 长安大学
【关健词】理性回归;理念拓展;和谐居住社区;规划设计要点
居住社区是人们赖以栖身与生活的场所,与自然、与城市、与社会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仅仅依托内部要素和内部结构,而忽视社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不可能正常地发挥社区的功能。规划设计人员必须全面关注社区的内外部结构构成,从多维的、立体的球形结构中,从社区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中寻找依据,用以指导社区内各要素与结构关系的调配与组合,营造良好的、宜居的居住社区。
1 住区规划与社区规划的比较分析
近年来,城市规划学科开始介入社区发展规划,通过对社区人口构成、分布特征、土地利用与现状、建筑及环境质量、设施配套水平、道路交通状况和社区管理水平等的调查与分析,提出规划目标和实施步骤、策略。规划着重在功能优化组合与提升、土地使用调整、交通优化与改善、公共设施配套、绿化环境和空间形态等方面提出对策,同时兼顾社区管理和社区文化、社区进步等方面提出相关实施意见。住区规划和社区规划不只是概念上不同,在规划编制主体、方法和成果上都有差异。住区规划以物质空间规划为核心,兼顾环境行为与社会心理因素,当前住宅市场运作背景下,委托方为开发商,由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审批,针对明确的地域范围,但并不指向明确的主体一社区居民,成果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以物质空间实体的质量为评价对象。社区规划相对较宽泛,不具有明确的强制性,着重关注社区组织、居民素质、社区工作等非物质因素,部分涉及社区设施配套和环境改善等物质因素。近年城市规划学科介入的社区规划加大了物质空间和设施环境方面的内容,但与市场化建设脱离的物质空间实施要求难以得到充分的保证。
2 从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的理念拓展
在构建和谐社区的过程中,城市规划设计人员是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要构建和谐社区,规划设计人员首先必须从狭隘的住区规划理念中走出来,拓展视野,广泛关注与居住社区有关的各个领域,在全面审视当前住区建设存在问题的同时,全面把握和谐居住社区的内涵,实现理念的拓展。
2.1 从孤立的生活片段到连续的住居生活
当前的住区大多脱离城市的整体功能结构而孤立存在,住宅成了“睡眠的容器”、“自助式的家庭旅馆”,封闭的住区成为典型的“卧城”、“孤岛”,将本该在住区内解决的很多日常生活内容毫不负责地抛给城市,同时又无视城市的外部功能配套。在住区环境处理上,以安静的名义制造冷清,在行为研究与分析上,对居民生活与行为进行切片式的处理,忽视日常生活行为的完整性、连续性与复杂性。居住社区最根本的目的是为解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而建,居住社区规划建设首先必须回归主体、回归生活,以完整的日常生活为线索,确定社区的功能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功能分区、空间布局,让社区从单一的功能中走出来,先自上而下的分析生活、分析功能,再自下而上的创造功能、创造生活,有了便利性、连续性,才可能有舒适性、宜居性。
2.2 从单一的物质空间规划到物质空间社会文化统一体
虽然原有规划理论中明确了住区规划包括物质和非物质两个组成部分,但在广大规划设计人员的实践过程中,物质规划一直是住区规划的核心,大多对非物质层面的因素考虑较少,孤立地分析个体的普遍行为及其活动的场所,而非群体间的互动,造成住区规划“见物不见人”的普遍现象。另外,由于住宅演变成高门槛的市场消费品,住宅与住区的物质利益性被放大,使居民大多无法顾及本该有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催生了住区规划过程中的物质片面性思维。社区的主体是居民,社区既是居民物质生活的栖息地,又是精神的家园。首先作为个体的人,对社区不只是有满足生理、健康等的物质需求,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对社区还有心理健康和精神归宿的需求。其次,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个体只有在与家庭之外的社会成员之间发生情感的交流与互动中才能实现全面发展。作为居民物质生活和社会活动场所的社区,必须具有物质与精神两种属性,这两种属性相互作用、对立统一,才能发挥完整的社区功能。所以,社会规划必须走出原本狭隘的物质空间领域,走向物质空间社会文化的统一体。
2.3 从封闭的内部结构到开放的球形结构
当前住区建设的土地通过市场行为提供,无论地块的区位、规模、形态与周边的城市地区和自然环境有着何种关系,都被一道围墙隔离,开发商自顾自地在封闭的围墙内打造各种形式与风格的住区,城市的统一管理显得软弱无力。规划设计人员在任务书之下,也仅仅局限于在封闭的地块内进行建筑、道路、绿化景观、设施等的组合与摆布,造成大量住区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
3 和谐居住社区规划设计要点
3.1 结构形态
3.1.1 规模。综合社区不得跨越城市主干道,基层社区不得跨越城市次干道,并不得跨越较大的自然分隔带。社区规模同时要保证能够形成一定规模的社区中心和适宜的步行半径。综合社区以20000~50000人为宜,基层社区以5000~8000 人为宜。
3.1.2 结构。采用综合社区一基层社区一基本居住单元( 街坊) 三级结构。基本居住单元( 街坊) 规模控制在I00~150m,超过150m 则失去良好的空间围合尺度,且不利于内部居民的相互熟悉与交往,低于100m 给住宅围合布局带来难度,同时对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交通造成影响。基本居住单元( 街坊)规模按100~150m 控制, 居住户数一般在150~300 户之间,在有效的邻里交往范围内,便于邻里互助。社区以基本居住单元( 街坊)为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有利于私密性和安全防卫,基本居民单元以外的区域宜采用半开放或开放式管理,便于广泛的社会交往以及设施的共享。
3.1.3 密度。在保证足够的公共绿地、公共空间以及充分的日照、采光、通风条件的前提下,达到足够的密度及容积率,以保证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避免土地浪费。
3.1.4 边界。社区边界明确,并区分不同的外部环境采用不同的功能配置与空间处理。临城市快速道路布置绿化隔离带,不宜布置商业和公共设施,避免设置出入口。临城市主干道以办公功能为主,避免设置出入口或做特殊处理。临城市次干道以商业、服务业和文化休闲设施为主。社区与社区之间的用地边界不宜形成封闭的消极空间,预留为街巷空间或公共步行绿化带。
3.2 道路交通
3.2.1 路网密度。城市次干道间距采用350~500m,采用高密度的支路系统,社区内支路间跟采用150~250m, 支路划分的街区规模为120~150m×200~250m 的长方形地块,城市中心高密度区可划分为边长100~150m 的地块。
3.2.2 道路性质。城市快速道路和主干道以“大道”、“路”命名,城市次干道以“街”命名,城市支路及社区内道路以“巷”、“弄”、“胡同”命名,
3.2.3 街道宽度。为了保证良好的街道空间尺度既标示出道路性质、等级与功能,又贴近传统街道文化和居民生活。,促进社会交往、回归良好的街道生活,城市次干道道路宽度宜控制在25m 以内,不得超过30m。城市支路和社区内道路宽度不小于8m,不大于15m,若大于15m,需设置绿化或休闲景观带。若交通负荷过大,则缩小道路间距,提高路网密度。
3.2.4 车速。城市次干道车速严格控制在40km/h 以内,支路及社区内道路机动车行驶速度控制在30km/h 以内,部分控制在15km/h。部分街道结合社区商业或公共绿带作为步行街或准步行街。限速街道落实限制车速的稳静化处理措施。
3.2.5 出入口。基层社区主出入口设在城市次干道上,并尽量靠近综合社区公共中心、公园和公交站点,基本居住单位( 街坊) 设两个出入口,分别靠近居民主导出行方向和社区中心。
3.2.6 步行道路。步行道路联系社区中心和各个基本居住单元( 街坊),并与社区外的城市公共绿带和公园等形成较便捷的联系。
3.2.7 停车。综合社区中心建设专门的社会公共停车场,基层社区中心和商业街道配建适当数量的停车位。基本居住单元( 街坊) 内除少量采用地面停车外,尽量采用地下方式,大中城市停车位配套不少于户均1 辆。
3.3 公共设施配套
居住社区公共设施配套应打破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机械的等级配置模式,在针对性的调查、分析基础上从社区发展规划层面进行综合调配,明确配套要求、规模、数量及位置,社区建设规划在发展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并采用开放式经营管理。既有利于形成真正贴近生活的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又有利于市场运营和资源有效利用,避免重复建设与浪费。形成明确的社区中心,综合社区中心在城市次干道交叉口一侧成片布置,并形成公共步行区,避免在交叉口周围采用“四大金刚”的模式,影响城市交通的同时打破步行空间的连续性。基层社区中心宜在社区中心地段布置,并与社区公共绿地相结合。公共设施的布点综合考虑适宜的步行半径和便捷的步行网络。
3.3.1 商业。沿城市次干道和社区街道两侧布置,重点放在基层社区中心通向综合社区中心或城市公园的街道两侧布置。
3.3.2 布局。充分分析社区居民主导的出行轨迹和出行方向,各项公共设施在主导出行轨迹沿线布局,点线面结合,形成连续的公共生活空间,保证足够的活力,促进不同活动人群的广泛交往。
3.3.3 混合功能。在社区中心、社区街道、社区入口附近,适度保证功能的混合使用,以不同功能的混合使用强化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和社会交往的广泛性。
3.4 住宅与建筑布局
3.4.1 住宅形式。提供多样化住宅,在基层社区内以基本居住单元( 街坊) 为单位配置不同的住房标准,以满足不同收入、不同阶层居民的购房需求和混合居住,促进不同阶层之间的互动、交往与互助。
3.4.2 适应性。保证住宅室内空间灵活可变,满足不同家庭生活空间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为家庭人口结构变化提供合并、分解、重组、改造的可能,部分地段住宅适应将来改变建筑功能性质的需要。
3.4.3 住宅建筑布局。以基本的居住单元(街坊) 为单位,住宅尽量采用围合式布局,尽量减少高层板式住宅,避免点式高层住宅的板式拼接。
3.4.4 架空空间。靠近公共中心、社区公园、街坊公共绿地的地段,适当设置架空空间。
3.4.5 体量。建筑体量多样化,沿街住宅采用适宜的高宽比,创造丰富的建筑景观效果。
4 结束语
居住是公民最基本的需求和权利之一,住宅与社区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活。关注居住、关注社会,是城市规划师的基本责任。从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是一个不断丰富社会学内涵的过程,也是一个回归的过程,回归主体、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回归城市和社会。要实现这样的回归,是一场规划理念的更新,也是一场规划设计技术的变革,对规划师的知识结构与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规划师作为规划设计的主体,只是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过程中广大参与者的一员,需要充分地深入社会、深入社区,与广大居民、参与者一起,在不同的领域和层面,进行广泛的协同和整合,才能实现和谐居住社区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魏衡,魏清泉. 紧凑型住区的发展要求与调控措施[J]. 规划师,2008(4):9-11.
[2]赵蔚. 回顾与展望一中国1949 年以来城市住区建设与社区演进[J]. 时代建筑,2009(2):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