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普通话课堂笔记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注重培养初中生勤查语文工具书的好习惯
学习语文,常常会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字和词,既不知道它们的读音,又不了解它们的意义。还常会遇到一些成语典故,不大好懂,怎么办呢?这就可以向字典等工具书请教。《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要求我们“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因此,培养初中生勤查工具书的习惯,是初中生们学好语文的一项基本功。
初一新生刚入校门,在入学教育的第一堂语文课上,我就向同学们提出一个要求,要求同学们必备一部《现代汉语词典》,因为该书是以记录普通话语汇为主的中型词典,可供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学生使用。其中所收条目内容,包括字、词、词组、熟语、成语等约五万千条。我向同学们提出这个要求的目的,无非就是要培养他们熟练使用语文工具书自学语文的良好习惯。
二、着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中国书法源远流传,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学生写好字就要注意研习欣赏书法,以进一步提高汉字书写水平。写字时,好的书写习惯,可以增加书写的美感,并在增进对民族文化热爱的基础上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三、精心培养写观察日记的好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教师应先向学生讲解写日记的好处。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常在日记中练习写点东西,写起作文来,就会得心应手。写日记可以培养人的好习惯,活跃思维,更可以提高写作能力。“有米下锅好为炊”,培养学生写观察日记,实际上是指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学生只有积极并善于积累写作素材,作文时才会“有米下锅”。
同学们把自己所经历的有意义的一件件事记入日记中,不仅积累了素材,也锻炼了写作的手笔,写作水平自然而然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必须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随地留心身边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样要求学生仍会感到有些笼统,无从下手。我把观察对象具体地列举出来。比如,人:亲人-爸爸、妈妈等,身边的人-老师、同学等,社会上的人-清洁工、医生、庄稼汉等;景:日出、日落、彩霞、流云、小桥、流水、春雨、秋风、夏夜、雪景等;物:日历、影集、闹钟、杨柳、落叶、红旗等。这样观察,学生有了着眼点,眼里有了心里就有;心中有数,下笔就能成文。一天一个小作文,久而久之,,就为作文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
四、注重培养学生上课做笔记的好习惯
语文课标总目标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学生当时记得很清晰,时间久了,学的东西多了,有的知识便淡忘了。这样语文课堂笔记便成为知识积累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学生做笔记的同时,也是对语文课堂知识消化吸收的过程,更是一种积累的过程。在笔记本中,有关字音、词义、作者简介、文学常识、语法知识、写作常识、写作手法、学习经验等都可以在笔记本中得到反映。
不积溪流,无以成江河。要使学生“满腹经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地作好课堂笔记。语言文字的积累是循序渐进的,要有收获,就要时时积累,常常训练,要认真把握课堂45分钟。做笔记要细致得法,落实到位。即使在考试复习时,笔记本也可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还会使学生有一种温故而知新的感觉。说不定笔记中的一个闪光点、一个学习经验,就是学生学习创作中的一个灵感所在!茅盾先生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个“得之”的过程,实际就是长期积累,偶尔得之的过程。
五、注意培养学生平时说普通话的习惯
【关键词】农村初中学生;普通话;示范;训练;看、听、记
由于受各方面因数的影响,农村初中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不高,这严重影响着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影响着复兴国学的进程。
一、存在问题的原因
1.教师采用方言教学的影响
近年来,上级各部门都在强调,所有教文科类的教师都必须采用普通话教学。虽然部分教师也采用了普通话教学,但仅要求这些科的教师说普通话,而其他科教师照样用方言,一则没有说普通话的氛围,二则不足以让学生重视,难以提高。
2.教师自身的普通话水平的影响
近五六年来,由于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许多农村学校没有新分配的教师,而绝大多数教师的年龄在三十五岁以上。这些教师在读书时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普通话训练,毕业时仅发了普通话合格证,没有经过普通话等级考试,毕业后又没有坚持说普通话。一旦上级要求时,也就是变了个腔调而已,这样又怎能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呢?
3.学生自身因数的影响
有些学生,胆子小,害怕当众说话,再加上从未说过普通话,因而当突然要求说普通话时,他总是开不了口,这样开不了口就永远开不了口。
4.学校班级活动少的影响
有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牺牲学生的休息时间,很少开展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他们认为这些活动的开展,耽误了时间,严重影响教学的正常秩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未能得到锻炼。
二、采取的措施
1.教师的示范作用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基本要求。教师用普通话教学就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把这种“润物”之功长期坚持下去。笔者自参加工作以来,不管任教哪一学科都是用普通话教学,就连值周对学生训话,也是用普通话,同时我对学生的要求也很严。对于那些平常胆小,不愿开口的学生,我总是很有耐心地引导他们,首先要让他们开口说话,说一个词语,慢慢地,几个词语,迈出了第一步就好办了,然后要求他们在上每节课,一定要注意老师的发音,对比自己的发音,区别在哪里,同时要求他们在早自习时放声朗读,以便及时的纠正发音的不足。因此,我班学生的普通话水平都比较高。当然,也需要老师们的不断学习,坚持练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2.形式多样的训练
①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训练。如课堂上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就可以及时纠正回答问题时的错别字。
②开展演讲赛、辩论会、朗读比赛等活动促进普通话水平的提高。如演讲是一个人讲,众人听,演讲者的发音准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听众的理解是否正确。辩论会、朗读比赛等,若使用方言或带有严重方言口音的普通话,会大大影响其效果。而学生为了使自己的演讲水平、朗读水平提高,不得不去认真注意自己的发音,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3.要激发学生说普通话的兴趣
夸美纽斯说过:“燃起学生的渴望和学习热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针对学生对说普通话缺乏较高认识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①让学生认识到普通话对自己今后走向社会的重要意义。
②认识到说普通话能规范自己的言行,能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
③认识到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4.多看、多听、多记
①多看。我从读大学起,就喜欢翻字典,不认识的字就记下来,对于平常读错的字就写在笔记本上,长期坚持下去,效果很好。学生可以随身携带一本字典,在课余时,甚至放学回家后,帮家人放牛时都拿出来翻一翻,读一读。不费时、不费力,何乐而不为?
②多听。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的听力资源,如歌曲、新闻联播、电视台的各种节目等,只要我们用心去听,定会受益匪浅。我喜欢听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特别喜欢听已经离开我们的播音员罗京的声音,他的声音很有磁性,普通话非常标准,听着真是一种享受。
【关键词】中职 语文教学 普通话 训练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B-0077-02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普通话是人与人沟通交往的重要媒介,中职学生说好普通话是未来职业的需要,也是必须掌握的生活技能之一。因此,为了培养合格的中职卫生技术人才,满足社会的需要,中职卫校的语文教学应该把加强普通话训练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来抓。具体而言,中职卫校语文课程教学开展普通话训练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更新观念,激发学习兴趣
在中职卫校中,多数学生对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普遍认为自己只需掌握专业理论及操作技能。因此,他们在学习普通话过程中,或漫不经心,或敷衍了事,缺乏浓厚的兴趣。但是,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整个普通话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使学生认知普通话,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态度、激发兴趣,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
为此,笔者在教学中没有沿袭老一套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语文课上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给学生播放经过精心挑选的名家朗诵作品,使学生领略到普通话朗诵艺术的美感,使其身有所感、心有所动,从而激发对普通话浓厚兴趣,产生学好普通话的愿望。
在学生获得感官美感的同时,笔者还多方举例阐明普通话在人际交往、促进沟通中的重要意义。尤其是结合本校历届毕业生在求职应聘推销自我的实际情况,列举了普通话在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毕业生品学兼优,但拙于表达,尤其是普通话水平过差,因而当××医院到本校招聘护理人员时,原对该生的书面材料感到满意,可在面试时,却因其令人费解的普通话而放弃,另挑人选。这一实例,起到了前车之鉴的警戒作用,使新生们在替别人惋惜之余,触动自我,对普通话与自身的前途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而增强了他们学好普通话的紧迫感,为下一步的教学开了一个好头,奠定了基础。
二、抓实践,重个体,拟定最佳教学方案
普通话教学作为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四项中“说”的一个基本环节,应在小学启蒙阶段学习汉语拼音时即已进行,但长期以来囿于传统语文重“读写”轻“听说”的教学观念,不少中小学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尤其是用标准普通话表达的能力重视不够,没有给学生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这一现象到了中职阶段也未能得到有效改观。例如,现行的中职语文教材虽然安排了部分口语训练内容,却没有普通话语音方面知识的要求。没有教材为依据,这就给教师在中职阶段开展普通话教学提出了一个难题。
以桂林市卫生学校为例,学生多来自桂北、桂东农村,方言多、语种杂,在生活中不以普通话交流,课堂上又缺乏教师行之有效的训练。学校就有不少学生在说普通话时,普遍存在各种各样的语音错误,而且还形成了地域性特点,即不同地方有其“普通话特色”。以桂林市各县为例,兴安、全州、灌阳县,鼻音n和边音l不分,无后鼻音等;荔浦、平乐县,舌面原音a偏前、偏高,等等。正由于学生的个体情况复杂,水平各异,给教师在中职阶段语文的普通话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没有教材作依据、学生个体情况过于复杂的情况下,应设计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做法如下:
第一,设计强化实践的教学方案。普通话作为一种通用语,其实践性极强,因此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就不能过多停留在理论上,而应强化实践环节。教学内容的编排,理论方面应以指导实践为宗旨,避免空、泛、杂,笔者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便以此为出发点。实践训练内容的编排,应经过精心周密的构想,并参阅大量的有关资料,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础到提高的教学规律,设计训练次序,使整个教学方案内容丰富、循序渐进,呈现训练的系统性、连贯性。
第二,设计突出个体训练的教学方案。在设计强化实践的教学方案时,还要考虑学生个体差异问题。笔者在新生入学之际,首先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通过课堂上让学生自我介绍,课间和学生个别谈心,及时掌握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情况。包括来自何地,语言面貌如何,存在的语言错误或缺陷是什么等,用笔记本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归纳分类,对每一类错误针对性地设计纠正措施,训练计划,拟定最佳教学方案。
三、系统教学,讲求方法多样化
普通话口语训练的方法多种多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多层次、多角度地展开训练,使学生乐于接受又便于接受,才会收到最佳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中,注意到因材施教,多种方法齐头并进,全方位对学生展开训练,以下择其一二略为说明。
模拟情境教学法。普通话作为表达思想感情,进行人际沟通的一种语言,决定了它对语境的要求极高。采用模拟情境教学法,就是在训练过程中,由教师虚拟情景,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语境,学会准确地使用标准普通话,做到“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比如,笔者虚设了求职应聘面试情景,让学生设身处地体会其气氛,启发他们周密地思考,在这样的语境下该说什么、怎么说,然后,指导他们轮流上台演示。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们进入角色,把握语境,有腔有调,展现自我。教师在此期间,及时记录每位同学的语音错误情况,及时点评纠正。此外,笔者还设计了推销产品、介绍等各种情景进行普通话训练。实践证明,这种模拟教学法是普通话教学的一种好方法。它通过模拟角色和语境,使学生身有其感,心有其乐,言有所练,行有规范,从而达到技能训练和兴趣培养双丰收的教学效果。
比较教学法。在语言的学习中常常存在所谓的盲点现象,即说话人往往对自己所发出的音是否准确难以断定。对此笔者采用比较法进行教学。采用该法不仅要求教师较为准确地掌握普通话声韵调的发音及字词句的拼写,并且能模仿学生“地方特色普通话”的各种读音错误,深入地分析其错误原因,从而在教学中进行真伪比较。比如,针对持桂柳方言的学生说普通话韵母ai时,a过于靠前的缺陷,笔者先从理论上解释其错误的原理,接着进行演示,模仿错误发音,再发正确音,重复多次,让学生一边用耳朵仔细聆听,从听觉比较二音的不同,一边用眼睛认真观看,从视觉辨别教师口形的差异。由此,学生不仅从理论上明确其发音要领,更从视听感官上通过比较,真正的在实践应用中发准这个音。
当然,对于普通话训练的方法,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进程、学生实际情况,不同阶段、不同内容采用不同教法,使教学呈现为一个由初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四、多种形式教学,使之具有灵活性
普通话训练是一个长久、持续的过程,然而,语文课作为中职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安排的课时本来就不多,而教学大纲又无该项内容,因而教学中就不能仅拘泥于课堂教学,而是应该利用可利用的时间,调动可调动的因素,采用多种形式灵活教学,才能使之全面深入地展开。除课堂教学外,还可采用以下方式:
第一,课堂上,教师以身作则,运用好教学口语。教师自己的普通话水平较高,做到字正腔圆,措词得体,起到表率的作用,学生才会喜欢听、用心听。笔者上课时就充分利用这一点,力求讲课流畅爽朗,吐字清晰准确。尤其是在朗读课文时,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并且要求学生在聆听过程中用符号在课本上标出朗读停顿、快慢、抑扬的地方,甚至有时台上读得好,台下学生还会认真模仿跟读,从而使学生通过口读、笔记、心想、情投,不知不觉中得到良好的熏陶和感染,既提高了普通话水平,还增强了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愉快的情绪中更容易理解教材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利用课前五分钟教学进行普通话训练。按座位次序一次轮上两名学生,或练习单音节、双音节发音,或朗读或说话,然后再轮两名学生进行评论,最后教师总评。在这一过程中,同时训练了4名学生,听说结合既提高了学生普通话口头表达能力,又促进了学生听辨能力。课前五分钟虽短,但坚持不懈地进行,循序渐进,收效甚大。
此外,还可以开辟“第二课堂”,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进行普通话教学,如举办“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等,在学生中掀起学好普通话热潮。或利用学习园地,板报等形式,张贴出版一些拼读规则、学习方法等知识,点点滴滴积累,不知不觉参与,从而提高普通话水平。
早上好!你们知道这个周是什么日子吗 对!这个周是第八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简称推普周.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明确了普通话的法律地位.1986年,国家确定推广普通话为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务.每年9月份第三周举行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今年推普周的时间是9月12日——9月18日,今年推普周的主题是:"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汉语与各少数民族语言并存,汉语内部又分生方言,不仅方音各异,连词汇,语法也有很多差异.就交际口语而言,汉语各大方言之间的沟通度很低,就以我们学校为例,有很多来自南方广东福州浙江的同学,如果他们讲家乡话,那么从小生长在青岛的孩子们听起来恐怕跟听外语没什么区别;而同样生活在山东青岛的周遍地区,方言也有差别,这极大的阻碍了人与人之间顺畅的交流.
《论语·述而》载:"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可见远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屏弃山东方言,在教学和"公务活动"中能够自觉使用当时的普通话.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随着新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五大洲"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世界仿佛变小了,而人的交往空间却变大了,人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与来自各地的人们打交道.我们成长生活在青岛这样一个窗口城市,一个奥运城市,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就显得更为重要,尤其是我们小学生更应该成为全面推广普通话的文明使者.在我们的学校,老师们很高兴的看到了同学们主动的使用普通话,普通话已经成为课堂语言,校园语言,但是最困难的是要让普通话走进家庭,成为家庭语言,在家里讲普通话,让家人和你一起讲普通话.同学们,你们愿意试试吗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每年9 月份的第三周,我们都会迎来一个特殊的节日——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2016年9月8至14第19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本届“推普周”的宣传主题是:“大力推行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普通话是人们日常交流文明与进步的象征,使用普通话不但可以显示个人的修养也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讲普通话,写规范字显得更为重要。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最优美的文字,是我们的骄傲。我们要提高自身的规范意识,把字写规范、写漂亮,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笔记,练习……
老师们,同学们,推普周是短暂的,但推普的任务是长期的。所以我们要树立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意识,争做新时代的推普员。在本届推普周期间,我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1.人人使用普通话,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坚持课堂内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使用普通话,并能达到准确流利。课后与老师同学交流使用普通话,形成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尽量带动家人在家庭生活中使用普通话,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主动推广普通话。尽量坚持在社会生活中使用普通话,为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尽一份力。
2.围绕“说好普通话,圆梦你我他”的主题,各中队制定自己的活动方案,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时间,进行一次班会活动。
【关键词】 原因 听说 积累 记诵 说普通话
中学语文学习习惯,简言之,就是在中学阶段,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地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方式,它是养成学生技能技巧的基础。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听说的习惯;积累的习惯;记诵的习惯;讲普通话的习惯。
目前,中学生学习习惯较差,特别是农村中学生学习习惯更差。听,不能听懂文章的大意主旨;说,不能言之有物、有条理、有中心;读,读不出文句的深层;背,只能是机械死背。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教学观念陈旧,管理僵化落后。虽然素质教育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但多数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仍在原地踏步,素质教育停留在口号上。师生们固守着已有的教学模式,围绕着中考、高的指挥棒,在书山题海中拼耕时间。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考核,仍然是围绕"考了几个重点"这一中心来考评。
二、信息闭塞,资料奇缺,教学条件跟不上,不能给师生提供读课外书的条件。
三、教师的因素。多数教师读书期间接受的是应试教育,走出校门实践的还是应试教育,在整个受教育及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一些陈旧的落后的教育思想困扰、禁锢了他们。
由于以上原因,造成了中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我们要作出自己的最大努力,培养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
一、依托教材,以常规教学为主培养学生听说的习惯。
1、根据课本中安排的听说内容进行听说习惯的培养。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每一册均分布一些听说知识的训练点,如教材中的课堂听讲、回答问题、复述课文、讲故事、叙述事件、说明事物、发表议论、讨论问题、致词、演讲等,它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的主要"抓手"。教学中,老师应根据教材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在学会运用这些形式的过程中,掌握所需要的听说技巧。
2、结合讲读课教学进行听说习惯的培养。
讲读课中师生的简答活动,使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的一种有效方式。在讲读课中,教师要尽可能在关键地方"巧设"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给学生创造口头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加深对课文理解的同时,培养其听说的习惯。
3、重视学生记笔记,循序渐进地进行听说习惯的培养。
讲读课文中学生听讲、记笔记,是最好的最经常的听力练习。开始时,老师将要记的重点、难点说得懂一点,慢一点。如果是同学发言的,则由老师把重点内容再反复叙述一遍,作些适当的暗示。同时,指导他们如何记下老师讲授要点。以后,记录的速度逐渐放快,直至和平常说话一样。这样不断训练,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听课笔记了。
4、规范教师的语言,保证训练质量。
在讲课中,教师对课文的讲解、分析,对学生是最好的说话示范。因此,在讲读课文时,教师必须做到吐字清晰,表达准确。内容上要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表达上要做到简洁明了,抑扬顿挫,从而使学生在听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口头表达的技能、技巧,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5、与写作课相结合进行听说习惯的培养
在写作课上,同样可以对学生进行听说习惯的培养。写作前,老师讲授一定的写作知识并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学生听取这些指导本身就是进行听力练习。写作课上老师组织学生通过讨论确定作文要表现的主题,引导学生谈自己所选择的题材以及自己对文章的构思,这些环节都是锻炼学生说话能力的极好机会。因此,写作课上最有效的说话训练是动笔之前的口头作文,可以锻炼学生连词成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地进行口头表达的能力。经过口头作文训练,学生作文的思路清晰了,语言丰富了,也为写好作文打下了基础。此外,老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习作讲评,也是进行听说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样,久而久之,既培养了学生听说的习惯,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培养中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
1、博览。即广泛阅读。学校应该是书籍的王国,多读好书,是写好作文的基础,也是开拓视野、积累精华、体味人生,健全人格的途径。每个班应建立图书角,一周安排一两节自由阅读课,让学生多读有益的课外书并做好读书笔记,丰富学生的知识。
2、品味。对积累的生活素材,重要的在于体味感悟,即仔细地品味、分析、挖掘材料的蕴涵,感悟人物的思想感情。有不少学生,对"品味"素材有很深的感触。例:我的一学生读了雨果的名言"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认的心灵。"她说,我喜欢它的原因,是因为我想拥有一个伟大的心灵。
3、运用。积累的目的,就在于运用,在于训练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和陶冶美好的情操。①直接运用。如名言,古诗之类,在作文、口述时,原文照录。②灵活运用,即引用的事例不抄录原文,经过内化,变成自己的话,用在作文里。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背诵(记忆)的习惯
关于背诵的重要性,潘菽认为:"背诵时熟记教材,提高语文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语文教学中,背诵对于巩固字词、加深理解课文、提高写作能力,促进记忆力的发展,均有积极的独特作用。"
基于上述观点,我在语文教学中是这样培养的背诵习惯的。
1、教师范背,增强学生的信心。很多学生畏惧背诵,没有背诵的习惯,缺乏自信。为此,我先讲背诵的重要性;其次,适时作一些示范背诵,使学生坚定信心,自我加压:老师能背出来,我也肯定能背!最后,我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告诉一些背诵技巧。这样,学生有信心了不存在畏难情绪了。
2、课堂背诵,给学生们一个甜头。在扫除文字障碍、弄懂词意、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层次结构、中心思想后,抓主背诵的有关要领,利用课堂上的有限时间进行背诵,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又能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背诵的效率。
3、同学之间对背,互相鞭策。课外练习,一要时间,二要指导。时间可以由学生自定。根据语文程度的好差,自觉性的强弱,将全班同学四个个编为一组,好差搭配,互相鞭策,互相促进。
四、培养学生讲普通话的习惯。
普通话教学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培养学生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既可以提高的语文能力,也能为以后社会交流打下基础。为此,我是这样要求学生的:
1、夯实基础。加强朗读训练是培养学生养成讲普通话习惯的重要途径。选择一些名家名篇,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让学生反复朗读,要做到语言准确,语句流畅,声音响亮且富有情感。
2、普通话说话训练。一天一人,轮流上台,或朗读精选名篇,或新闻,或就校内外、班内外事件进行评论。
3、开展普通话活动,激发兴趣。如朗诵赛、演讲赛、辩论赛等。
此外,还应注重练字;查工具书、写日记等习惯的培养。
总之,要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一件艰巨的任务。不仅要有规范的教育制度保驾护航,还要语文老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
学校是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的重要阵地。作为教师的我们更是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的先行者。我们要带头在学校营造一个规范的校园语言文字环境。我们要树立规范意识,明确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的重要意义。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营造规范的校园语言文字环境,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不仅仅只是一个说话写字的问题,它关系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序。语言文字是知识与文化的载体,语文素质的提升,是我们提高自己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所以我们要营造一个规范的语言文字环境。
关键词:推广普通话 ; 推行规范字 ; 提高教学质量 ; 履行职责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国家发展强大关键的问题在教育。新世纪教育将是一个要求更加严格的教育,将是一个全新的教育。而这个全新的教育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用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因为语言文字是人类交流与沟通的工具,它代表国家的形象,说普通话就是一种职业规范。“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我们从事的职业是教书育人,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更显示出一种良好的精神气质和风貌,而对于教师这样以语言为职业工具的群体,其标准化就更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光偏重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考察,也应在口语文字方面多下些功夫。在新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教委已经把口语交际正式列入了教学目标。因此,在提倡标准化的今天,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更为重要。
在短短的七年的教学实践中,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时刻与课堂教学同在,根据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亲身体会,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推广普通话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低年级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年级能用普通话交谈,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及感受,高年级则做到稍做准备能作简单即兴发言语初中的“新课标”则规定学生说普通话能准确表达,讲述准确生动,高中能用普通话流畅朗读并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口语交际能做到恰当、灵活运用。由此可看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用好普通话,推广普通话。让学生说好普通话。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从心理上正确认识。普通话并不难学,难的是对心理状态的调整和改善。许多同学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担心自己的发音不准,同学们会取笑,不敢使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及时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让他们放下心理包袱,大胆地开口讲。任何学习都有一个从拙笨到熟练的过程,学习普通话也不例外,要尽早达到熟练程序,只有课下多加练习,占胜畏惧心理,才能成为学习中的胜利者。反之,如果在学习中过分顾及面子,不敢坦然面对自己的发音缺陷,更不能以顽强的意志和艰苦的努力去克服它,这样是学不好的。作为老师要调整好他们的心理状态,使他们从心理上正确认识,说好普通话。
2、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任何语言都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它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语言的学习和应用。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使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同学间的交流也要使用普通话。尽量克服本地方言环境的负面影响,尽可能为自己和学生创造一个有利的说普通话的环境。我们老师们要严以律己、起好带头作用,把说普通话当作自己的职责规范,并落实到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做到:在课堂教学与学生交谈等场合一律使用普通话。同时,在教学中要注意纠正学生口语表达不准确的现象。这样以来,把课讲得形象生动,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 课堂教学中推行规范字
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使用规范字是对教师课堂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好表率,时刻用规范字教学,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练好一手好字不是一日之功,而是要经过多少个日日夜夜的苦练。因此在课堂写字教学中,一定要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课堂笔记、上台板演、课内外作业都作为练字的好时机,让学生的眼、脑、手、嘴、耳各种器官都积极参与,充分调动他们对书写的兴趣和主动性。这不仅仅是语文教师的事,作为每个任课教师都要时时把提醒学生正确书写作为己任,并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规范书写。
2、重视生字教学。常言道:“字是人的脸面”。写好汉字,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要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小学生就像一张白纸,你怎么教他就怎么学,在小学生心目中,老师的话总是对的,你教给他的东西,他可能终生不忘。作为教师的我们,不管是语文老师还是其他学科的老师,都有责任让学生写好规范字。
三、 营造规范语言文字环境
一、指导思想:
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大力推广普通话,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使之更好地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深入宣传与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推普参与意识,紧紧围绕有关语言文字工作要点, 结合我校实际,加强宣传力度,做好各项常规工作,开展多样活动,以创建语言文字示范校为努力方向,使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上一个台阶。
二、主要工作:
(一)学校工作
在学校工作中,继续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宣传教育活动,以争创示范校为契机,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组织全校师生进一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创设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和巩固多方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使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取得长久效果。
1、定期召开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计划。
2、在学科教学和学校一切集体活动中,师生都必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谈必须使用普通话。
3、学校校牌及其它标牌、宣传栏、黑板报等要严格遵循文字的规范,不使用不规范汉字。
4、加强校园网语言文字工作宣传力度。开辟校园语言文字工作专栏,加强内容的建设和创新,实现语言文字工作管理、指导和应用研究的网络化,使其成为向师生提供咨询和信息服务的平台。
5、加强教师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方面的培训,特别是落实二级乙等教师的强化训练措施,耐心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提高普通话水平,争取在规定期限内达标,从而为争创语言文字示范校奠定基础.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语言文字活动,有针对性地提高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性和运用能力,打造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的教育氛围,准备开展以下活动。
教师活动:
1、要求每位教师只要进到校园,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无论是跟学生交谈还是教师之间的谈话,必须使用普通话,并把是否使用普通话做为评优课和年终考核的标准之一。
2、在教师队伍中开展“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为主题的演讲、抽读课文、普通话测试等多种形式的普通话实践活动,以提高每位教师的普通话水平。
3、利用校会时间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提高全体教师的推普意识、写规范字意识。
4、每位教师在备课写教案时,必须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不得写简化字,学校每学期开学初、中、末检查教案时,其中一条看是否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对在此方面做得好的老师的教案给大家观摩。
5、定期对教师进行语言文字测试,以检测教师使用规范语言文字的情况。
6、邀请有关语言文字的专家到校对教师进行语言文字培训,以切实提高教师的语言文字水平。
7、加强全体教师推普意识,积极投入推普活动,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普通话素质。教师结合备课练钢笔字,结合板书练粉笔字,结合写字课自练毛笔字。
8、教师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听课和说课,在说课环节和上课环节上促进教师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9、对教育教学资料语言文字规范化进行检查:含教学进度、计划、备课笔记、作业批改、学生评语、成绩册等资料的检查;
10、开展教师课堂教学用语规范化调查。(推门听课)
学生活动:
1、继续培养一支工作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学生推普员队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推普员的培养。要求每班设有推普员,起示范与督促作用。
2、校园、班级均有长期的宣传和环境布置。
3、将语言文字工作的有关要求纳入学生值周活动之中,要求值周学生做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表率;
4、加强传统校园活动如艺术节、六.一等活动的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工作相关活动,主要有:
(1)诗朗诵比赛;
(2)书法比赛;
(3) 征文比赛;
(4)演讲比赛
(三)发挥语文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素养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为了充分发挥语文课在普及普通话和规范用字中的主渠道作用,学校对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提出如下要求:
学校推广普通话活动总结范文
我校从开学以来,从上课、下课、活动中的交流等方面引导师生广泛推广普通话,将此项活动不断引深,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了组织领导。
为了使全国“第xx届推广普通话活动”深入开展,我校成立了以校长贺耐石同志为组长,经全体教职工为组员的“推广普通话”活动领导小组,使我校“推广普通话”活动做到了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使“推广普通话”活动得到了有力开展。
二、加强了业务学习。
在活动期间,我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及相应的普通话基础知识,使我校全体师生对普通话有了新的理解、体会、认识和应用,积极创设了良好的语言环境。
三、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我校各班积极组织了普通话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等活动,积极宣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及相应的普通话基础知识,在我校掀起了一股学习普通话、会说普通话的。
四、利用推广普通话时机,进行大力宣传。
全校师生形成了使用普通话的良好氛围。组织师生做宣传,搞活动,向社会广泛宣传大力推广普通话对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必要性、迫切性。校园有“推广普通话,沟通你我他”的大幅标语,创造了普及普通话的语言环境,进一步提高了全校师生的语言规范意识和“推广普通话”参与意识,形成了在多种交际场合说普通话的良好风气。
五、走进课堂,会说会讲。
为了使普通话在我校扎根,学校安排各班主任利用班会等集体活动,深入宣传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在全校范围内,倡导普通话,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普通话。经过一系列的组织和安排,使我校推广普通话氛围日渐浓厚,推广普通话成果日渐丰富。
一系列的活动,使我校师生意识到了说普通话的重要性,养成了说普通话的好习惯。
学校推广普通话活动总结范文
20XX年X月XX日至XX日是第XX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根据XX县教育局进修校文件精神,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大力宣传,广泛动员,以“说好普通话,圆梦你我他”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广大师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1、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第XX届全国推普周活动的领导,学校成立了推广普通话宣传领导小组,组长由副校长张国兵担任,成员有各班班主任。
2、制定周密活动方案。为做好推普工作,依据教育局进修校文件精神,围绕本届推普周主题“说好普通话,圆梦你我他。”结合我校的实际,就如何组织开展宣传周宣传活动做了周密的策划,制定工作方案,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3、师生动员,营造氛围。为了使我校第XX届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搞得既轰轰烈烈,又扎实有效。在本届宣传周来临之际,首先,学校举行了师生动员大会,进行全员推普总动员,一方面利用升旗活动说明推普工作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让全体师生了解国家语言文字政策,营造以普通话和规范字为主体的和谐语言生活。同时学校向全校师生发出推普倡议,号召全校师生积极说普通话、用规范字,使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不断加强和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素质和人文素养,齐心协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4、广泛宣传,深入推广。宣传周期间,学校利用教学楼前的黑板写标语进行强化宣传,各班利用教室内的版面建立学习栏和展示栏,通过书法展、手抄报对本次成果进行及时展示,增强语言文字法规意识,营造浓厚的推普氛围,激励广大师生学普推普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5、发挥学生在推普中的主体作用,各班级利用班会课,以“说好普通话,圆梦你我他”为主题积极开展了系列活动。如121班进行了推普知识讲座、126班进行了普通话诵读比赛等。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有效地进行了推普宣传和教育,广泛地普及了普通话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推普学普的积极性。
6、发挥学校这一教育主阵地的强大作用,让每位学生当自己父母的老师,进入自己的家庭,发挥他们在文化上的优势,对父母的笔记使用文字进行了查错、纠错,对父母讲话中发音不准部分进行校正,进一步增强了学生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意识。
7、教师积极参与,讲课要用普通话,写字要写规范字,并作为常规检查的一项,进行考核,全体教师极为慎重,效果极为明显。
存在问题及措施:
1、个别师生对此活动的认识不够到位。有待于对其进行教育,帮其提高认识,激励其参与的积极性。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普通话;制约因素;应对策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革新,推广普通话的紧迫性日益突出,要提高国民的普通话水平,就得从小抓起,从农村抓起。作为一名刚参加农村教育教学的语文老师,第一次真正接触农村学生说话,还是从学生的问好开始。这里学生的习惯养成很好,见老师都会问一声:“老师好!”听到学生的问候,相信每位老师都会从心底感动,但是学生的发音“老师好”(老斯号),又会让人忍俊不禁。两年很快过去了,这里学生的方言我已基本能理解,但是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不主动、不积极讲普通话的现象,确在我心底引起深深的思考:为什么农村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就不高呢?如何有效提高农村小学生普通话水平?以下我就结合我区农村学校实际情况,在经过认真调查、讨论的基础上,就以上两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几点浅显认识:
一、农村小学生普通话水平不高成因分析
(一)缺少学习普通话的语言环境
农村小学生大都生活在农村家庭,而普遍的农村家庭都以地方方言为交流的主要语,从小在方言环境里成长,与普通话大相径庭的方言习惯、发音方法深入“童心”,导致学生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方言习惯、发音方法难以更正,降低了学习的效率,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另一方面,学生家长或家庭成员对普通话的态度严重挫伤孩子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在农村中,广大村民对普通话另眼相待,听见同村人或相识的人说普通话,视之为异类,认为是“南腔北调”,是“猪鼻子插大葱”,遂“敬而远之”……认为家乡人应说家乡话,摆家乡“龙门阵”才亲热。殊不知,此举为学生的语言发展下了套,无形中在学生的心里埋下了以“乡音”为主的语言学习思维模式,对普通话学习拒之门外,更不要说在家乡父老面前“卖弄”普通话了。在一个不说普通话、也不许别人说普通话的语言环境中,要让学生学习普通话,学生又怎能学好普通话呢?
(二)缺少学习普通话的学习时间
农村学生接触普通话,学习普通话的主要阵地是学校.而在实际中,学生学习普通话和运用普通话,也只有学校这唯一的堡垒,学习的时间也仅限于在学校上课的几节课。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学习的场所和学习的时间,如果你在课下细心观察会不难发现,下课时间学生的交流都会自然“回归”方言,(干啥哩? 耍走!)。所以,仅靠每节课的几十分钟,既要学习知识,又要训练技能,完成各科的知识积累和能力训练,学习普通话也只能放在附属的位置。如此的普通话学习方法,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怎么能提高呢?
(三)部分农村教师自身普通话水平的影响
近年来,上级各部门都在强调,所有上岗教师都必须考取教师资格证并运用普通话教学,如此规定虽然使广大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也基本上杜绝了方言教学的现象,但在全县教师中,普通话水平低劣者至今也还占较大的比例,课堂教学中,普通话实际运用能力与检测等级有较大出入,部分教师前鼻音、后鼻音不分,平舌音、翘舌音不分.另外,许多学校的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普通话教学,课堂之外却随“大流”,用方言与学生交流,学生对普通话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也就在所难免了。
二、提高农村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应对策略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不高,有学生所属的具体语境的原因,也有所在学校的原因,要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需要从改变学生的语言环境入手,从改变学生对普通话的认识入手,从改变学生所在学校的普通话教育推广方式入手。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策略,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和家长谈对普通话的认识,为学生学习普通话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
俗话说:“认识是一切行为动机的开端。”学生要学好普通话,需要有正确的认识,需要有较好的语言环境,要改变学生和家长的认识,需要整合社会的力量。近几年来,外出务工人员因普通话不过硬或不会,在外地与他人交流时不方便、闹笑话者不乏其人(雨下着下(哈)大了;买一双新鞋垫,一双新鞋(孩)垫)。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可充分使用这些“活教材”,搞好校本普通话的开发,或让他们“现身说法”,或编辑教材印发,让学生和家长在一笑之余,有所感触;充分发挥学校文化传播的主阵地作用,加强对普通话在交际中的实用性宣传,提高学生和家长对普通话的认识,营造适合学生学习普通话的良好环境。
(二)改革学校的普通话教学方式,搭建学习平台,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学校是学生学习普通话的主阵地,学校对普通话重视程度高低,教学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具体语境的好坏,决定学生学习普通话效率的高低。为改变现状,学校应为学生学习普通话搭建平台:首先,在校园内倡导一律使用普通话,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运用的空间;其次,加强校园普通话学习的环境建设,配合校园文化建设,搞好语言角、学校广播室的宣传使用,营造良好的普通话学习环境;再次,开展丰富的语言竞赛活动,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平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一系列措施,丰富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为学生提供学习空间,促进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不断提高。
(三)拓展学习渠道,丰富学习方式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学习普通话的渠道,如广播、新闻联播、电视台的各种节目等,只要我们去学习一定会受益匪浅,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养成经常翻字典的习惯,不认识的字,平常容易读错的词就写在笔记本上,在课余时,甚至放学回家后拿出来翻一翻,读一读,不费时,不费力,既开阔了视眼,又积累了词语,又学习了普通话,“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
(四)加强教师的培训,培养一支高效的普通话教育队伍
各学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要不断的加强普通话的培训、提高。教师在教学中教给学生正确的普通话发音方法,更正学生的方言习惯都需要过硬的普通话知识,学校只有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只有加强自身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适应对学生教学的需要,促进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提高农村小学生普通话水平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急于求成是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希望本人的一点肤浅认识,能得到专家和同行们的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陕西普通话水平测试》 陕西人民出版社
一、指导思想
以推进行业系统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为重点,以创建市级语言文字示范校为目标,以推广普通话、写规范字为着力点,大力开展各类规范语言文字的活动,全面做好推普周活动,为完成上级督导评估尽职尽责工作。
二、主要工作任务
1.健全组织机构。各校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构建校内的语言文字规范化网络体系。各校每个班级要有推普员。
2.坚持计划管理。各校要根据教育工作目标全面拟定各校语言文字工作计划,计划要求全面具体。
3.创新活动内涵。推进重点行业系统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须率先垂范;学校应成为学习宣传的主阵地,教师应成为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先行者。创新语言文工作形式,丰富语言文字工作活动内涵。各校要适时开展推广普通话,写规范字的系列活动。
5.强化考核评价。各校要将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纳入教师业务和学生评价体系之中。教师课堂教学要坚持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各校语言文字活动要具体,任务要明确,考核要科学。要围绕课堂抓质量,围绕教学抓经典,围绕活动提升素质。
6.认真开展各级各类活动。2016年各校要创新活动形式,探索语言文字规范化创建的不同途径。通过继续开展各项活动,使语言文字的推广工作更加扎实、有效,为初步建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区奠定基础。
7.组织开展全区社会用字清查活动。会同全区其他语言文字单位对全区范围内的招牌、广告牌等社会用字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清查,杜绝使用繁体字、错别字、异体字等不规范的用字现象。
8.发挥媒体作用。各校要设立显著的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宣传标语;各校大型活动用语、用字要规范;充分利用班级板报、手抄报、广播等宣传媒介,宣传语言规范化常识,充分发挥学校内部媒体的导向作用。
9.做好示范引领。各校要积极开展啄木鸟活动,坚持师生错别字矫正的习惯;坚持校园用字、用语定期检查的的习惯;坚持档案资料的规范检查习惯。
10加强信息上报。各校要及时上报工作计划;认真组织普通话报名、培训与测试工作;及时报道推普工作的动态信息。
三、主要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校要高度重视推普工作,要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角度,从教书育人启迪心智的高度来认识此项工作。
2.及时验收,快速推进。军地小学今年完成市级语言文字示范校的验收,其他学校也要积极申报,对于达到市级示范校的,在年底考核时予以相应的加分。
3.突出特色,推荐典型。充分发挥军地小学的示范引领作用,及时召开推介会,经验介绍会,加强区内各校之间的学习与借鉴,切实提升我区语言文字工作的实际水平。
4.积极组织,做好宣传。各校在开展各项活动的同时,要积极做好宣传工作,通过新闻信息、广播、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大众进行宣传,切实增强我区语言文学工作的影响力。
2016年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核心,市、区语言文字工作精神为指导,以提高我校全体师生普通话和汉字规范化的意识和水平为目的,扎实做好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工作,努力提高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管理水平,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推动语言文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二、目标要求:
做好校园普通话推广工作;做好汉字规范化推广工作;抓好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抓好我校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争创全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管理网络。
建立管理有效、机构健全的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机构网络是开展此项工作的必要保证,为此,我校特建立各级管理网络,全面开展学校语言文字工作。
1.成立以校长庞红专为组长,副校长刘静河、娄建亚为副组长,庞国志为语言文字工作专干的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总体负责学校语言文字工作;
2.学校语言文字专员(推普员)根据上级要求及学校工作部署全面负责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宣传、开展、落实,妥善处理校园语言文字应用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3.语文教研组组长要根据学校工作安排负责落实教师队伍语言文字的培训及检查;
4.各班语文教师和班级推普员负责班级全体学生的语言文字的培训与检查;
(二)制度严格规范,工作有条不紊。
1、健全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制度。学校每学期召开校级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语言文字工作,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并加以实施。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和管理考核,制定对校园用语用字进行监督监测以及督促整改的制度、语言文字工作专向总结表彰制度。
2、将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纳入学校管理常规。
(1)将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纳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教学用语用字规范纳入学校管理常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教育中使用普通话。
(2)在板书、批改作业、备课中使用规范字,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中用语用字规范化;将普通话和规范字使用能力纳入教师业务考核、职务晋级、业务学习、教学基本功训练,评优评先等的基本内容和条件。
(3)结合学校推门听课活动,开展教师课堂教学用语规范化调查。并纳入学期教师质量考评中。
(4)积极落实,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实行教师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一般教师达到二级乙等,语文、英语教师达到二级甲等水平;将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纳入学生管理要求,要求学生在必要场合自觉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并检查落实,将语言文字规范意识、语文综合能力等纳入各类学生评优评先活动的基本条件。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1、校园内大力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在校园内教学楼、办公室及其它公共场所设固定宣传牌、固定宣传栏;在校园广播、班级黑板上进行专题宣传;在各班级开展推普手抄报评比活动,增强规范意识。
2、渗透到德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在教职工会议、教研组会议上对教师进行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范标准及相关文件的宣传和学习;在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上及班会课开展的主题班会活动上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扩大推普活动范围和宣传力度,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从而使语言文字工作向更大范围的发展。
3、充分发挥语文课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切实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和培训,根据不同年级段制定相应的符合学生实际的语言文字能力培训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常规化。学校结合本校的实际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将语言文字规范教育渗透进各科教学。鼓励各学科教师通力合作,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积极探讨,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教导处定时对教育教学资料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检查,包含教学进度、计划、备课笔记、听课笔记、作业批改、学生成长手册等资料的检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各类公开课竞赛,并在听课、上课、评课、教学反思等化环节上促进教师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四)以活动促师生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高
(1)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精神,从学校的实际出发,认真筹划,制定详细地的活动方案;
(2)积极开展语言规范化的行动,各中队组织各班同学互查普通话用语和作业用字规范化,并检查校园内的名称牌、标志牌、标语等凡有文字的地方是否用字规范,还要求每位学生担任小小推普员,向自己的父母推广普通话,让推普活动走入家庭、走进社会。
(3)、在教师队伍中开展普通话成为了我的职业骄傲为主题的演讲、抽读课文、普通话测试等多种形式的普通话实践活动,以提高每位教师的普通话水平。
(4)、邀请有关语言文字的专家到校对教师进行语言文字培训,。在此基础上,对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进行测试打分,以切实提高教师的语言文字水平。
(5)抓好落实三结合。教师结合备课练钢笔字,结合板书练粉笔字,结合写字课自练毛笔字,每学期针对教师进行书法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分硬笔书法、软笔书法、粉笔字三类。
一、教师要熟悉汉语拼音方案,具有流利的普通话听说能力
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都深知,普通话用于讲课、交谈与演讲,传情达意,富有韵味,悦耳愉心,效果必然显著,尤其在训练学生语感的敏锐度和触发思维的精确度方面,成效显著。况且,中文专业的教材基本是用普通话写的,如果不教学生使用普通话,语言能力的获得便失去了一个根本凭借。
那么,怎么去掌握说普通话的知识和技能呢?
首先,要熟谙有关推广普通话的知识。这就是要求汉语教师熟练而准确地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学习有关语音基本知识的专著,对语音的性质、语音的组成、语音符号、声韵母的分类、音节拼合、语流音变,以及发音、声调、音位等都有确切的了解。
其次,要掌握说普通话的技能。语言教师要运用有效的方法学会北京语音,在实践中逐渐达到准确而熟练;还要讲用词的规范化,杜绝使用非普通话的方言词语,自觉地辨明每一个词的意义;还要学习切合汉语实践的语法知识,掌握语法的标准;平日注意正音和朗读练习,做到按义定音,读出变音。
再次,还要具有一定的现代语音学、传统音韵学和汉语方言学知识,对学生予以针对性强、准确有效的方音辨正指导。
二、注意培养自己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无论在教学的哪一个环节,语言教师都得借助于丰富而细腻的语言感受力进行工作。在钻研教材时,语感帮助教师迅速地抓住教材的精要,从而确定“精讲”的内容与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语感帮助教师及时觉察学生语言活动是否发音规范、表达简练、思维清晰。在批改作业、点评口语表达的时候,教师的语感更是提高批评质量与效率的关键。因此,有经验的语言教师十分重视对自己语感的要求和对学生语感的训练。
语言教师的语感培养,也得益于语音教学实践,关键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得身先士卒,作出表率。日常养成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习惯,普通话不仅仅是课堂语言,还是生活语言,更是对方言区教师敢“说”的考验。
在教学双边过程中,教师善导,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去读,训练学生通过美读培养语感,譬如,给下面这句话――“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让学生先按要求设计出较为恰当的语调处理方案,然后读出其高昂激越的气势来。与此同时,教学相长,教师自身的语感能力也得到了加强。
三、汉语教师还得培养自己善说的能力
教师要培养自己善说,才能贯穿教学内容,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其课堂教学语言应当具有师范性,汉语教师应在各科教师教学语言的共性(教育性、启发性、科学性、反馈性)中体现个性,这就要求语言教师的教学语言有个音质、音量、音速、音色的问题,不研究或不下力气提高课堂语言的素质,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一般地说,音量应以全班学生都能听得清晰入耳为准,过高过底、过强过弱都会引起学生不适之感,以致破坏了学生情绪。音速应以中速为宜,有些内容学生要做笔记,有些内容要给学生留有思索余地,倾盆大雨式的语言,会使学生承受不了,而更壶滴漏式的语言,会使学生“吃不饱”。起始阶段的语言,宜新颖、有趣、简明,并舒缓徐进;分析阶段的语言,宜准确、深邃、犀利且波澜伏扬;课堂的语言,宜情采飞溢且渐趋紧亢;结束阶段的语言,宜概括稳重且微昂稳收。这样以音质激发入耳的兴趣,以音量拨动学生的心弦,以音速牵动学生的思绪,以音色烘染课堂气氛,把课堂教学搞得深刻形象、生动引人。
教师磨练讲话能力,与学普通话的方法一样:一听二读三练。博采众长,以活人的话为泉源。鲁迅在《门外文谈》中所谈的“乘凉听故事”也是学习讲话的好机会。严济慈先生说过:教书类于演戏。这个比喻告诉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把书里的东西精要地表达出来,有发挥、有删节、有声色、有含蓄,学生能从你的语言、姿态、眼神的变化中领会此中真意。这样的讲话,不仅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四、指导学生说话的能力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需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想……”。
语音教学中也透着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因此,语言教师不仅自己具有善说的能力,还要具有善于导说的能力。
(一)坚持训练学生说话的原则
1. 语音知识与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实践相结合;2. 说与听、读、写相结合。做到“听中学说,读中练说,写中促说”,有效地提高说话能力;3. 口头表达与思维训练相结合;4. 明确要求与教师师范相结合。
(二)掌握训练学生言语能力的方法
基于普通话培训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师的基本指导思想是要求学员认真学说、说好普通话,杜绝学员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说方言,因为只有专注地用普通话表达和交流,普通话水平才能有效提高。语言是用来思维的工具,是用来交流的媒介。虽然“语言是个体运用语言符号进行的交际活动,具有社会性”,但同时“它和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具体条件分不开,因而具有个体的特点”[1],正是由于语言具有个体性,学员在日常交流中往往会不自觉地选择运用最自如的方言使用。因此,笔者认为,对于日常生活中习惯用方言表达、交流的学员来说,学习普通话首先要产生说好普通话的动机,要形成认可普通话,信任普通话的表达效果会更好的态度倾向。笔者多年前在幼师讲授普通话辅导课时,学生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在义务教育阶段接受的教师语言是当地方言,多数人普通话基础薄弱,对在交流中使用普通话表达既有陌生感,也有新鲜好奇感,学生普遍认可普通话水准具有促进人际沟通的积极作用,认同普通话会给人带来高雅的感觉;虽然他们深知提高普通话水平也要克服一定困难,付出较大努力,但由于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动机水平高,有主动说好普通话的内在需求,因而表现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较高,一般是在短时间内水平提高很快,从现象上看,培训效率也比较高。而近两年参与普通话考试的考生,绝大多数是“90后”。首先,因为推普工作的大力推进,使得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接触的教师普通话水平整体有所提高,从而也更多地感受着普通话的表达;其次,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导致电视、网络等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运用,这些考生从小就有很多机会接触用普通话传递的信息,这种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得“90后”自身的普通话基础总体比较好,有少数人甚至能在一些情况下辨别他人普通话的基本水准。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会下意识觉得学习普通话是一个简单的事。加之运用方言或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在流行的“时尚”观念中是一个有趣的事,诸如“有木有”、“小胖纸”等等说法被很多人接受,所以,有些考生在形式上准备着普通话等级考试,内心却没有提高普通话水平的真正需求,行动上处于被动的状态,结果是参加培训课程的效率似乎就不那么高,也就是显现出培训无效的现象。我校一位普通话基础水平较高的学生,由于就业的需要,准备参加考试获得更高档次的普通话水平证书。在上了几次培训课之后,经培训教师抽查,发现其语音语调水平没有任何进步,当教师指出这位学生的具体问题,在还没有纠正的情况下,学生就能够立刻准确发音,并且还回应了教师的疑惑“:老师,其实这些正确发音我都知道,就是改不了”。其实这位学生真正的问题在于,她认为可以辨别他人普通话的正确与否、水平高低即可,用不着刻意纠正自己的发音,事实上,知道标准普通话是怎样的和把普通话说的标准之间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位学生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她提高普通话水平的现实需要是,在以后教学过程中要示范给幼儿标准程度较高(二级甲等以上)的普通话,而不是辨别幼儿的普通话是否标准,因为对于幼儿来说,“2岁以后,特别是3岁到入学前,是儿童基本掌握口语阶段[2]。”4岁是语言的敏感时期,在此期间,幼儿会迅速增加词语的数量,幼儿之间的交谈也会大量增加。显然,幼儿教师的普通话标准程度会对幼儿的口语水平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一般来说,对于从事教育职业的人员要求较高的普通话等级,是基于作为听课者受众的需要,教师使用规范的普通话易使听课的人降低辨别词义的难度,更好理解教师传授的教学内容,而不必因为对词语本身的语音、语调不解增加听课者学习的障碍,从而有益于教育教学效率达到最佳水平。
2学习者的情绪情感对普通话培训效率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观察到这样的现象:有的考生在培训课堂间歇休息时,大声用方言聊天;有的考生参加完普通话考试,从此就不再说普通话,即使是在课堂上这种要求用普通话的场景中,他们会用一个词“解放了”来形容参加普通话考试的“艰难”程度。笔者曾经遇到过能说几种方言,并且能在各种方言之间自如切换的考生,但就是不愿意认真说普通话,纠其原因,是他们不喜欢普通话的“正统感”,觉得说起来在心理上有束缚的感觉,说方言才觉得自在。其实,仅就方言本身来说,我们也无法否认其文化生命的鲜活性,粤语歌曲曾经的风靡,东北话小品的风行都说明了这一点。在普通话测试中,强调使用规范标准的语音、语调,无形中会使平时不说普通话的考生在心理上感受到思维出现不顺利的困难状态,在“说话”一项中会表现出明显的不流畅,所以,对于习惯于方言表达的学生,教师首先要激发他们用普通话表达和交流的意愿。“任何学习不仅仅停留在动作和知识层面,情绪情感对于学习的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学习者对技能本身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积极接纳的态度就难以产生主动的学习,另外,旧的技能的惯性作用往往会阻碍新技能的接受,就算“被迫”学会了新技能,如果在情感和态度上没有接受,也会疏于使用而荒废[3]313。”针对学员这种在情绪情感上的偏差状态,培训老师不可过分强调普通话的优越感,不能完全禁止考生说方言,不使考生产生被迫、甚至压迫的感觉,给考生一个自由轻松的心理氛围,产生乐于接受普通话的心境,从而自然心无阻隔地学习普通话。在具体训练中,教师不可表现出轻视方言的态度,要秉持中性的立场,客观说明普通话与方言的区别,明确示范普通话正确发音的方法,激起考生喜欢普通话的情绪情感,从而出于自发的主动学习,这样他们才能获得应有的进步。
3技能培养模式对于普通话培训效率的影响
按照区语言文字工作要求,围绕贯彻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深入广泛宣传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我校本着夯实根基,全面渗透,注重实效的12字方针,做好各项常规工作的同时相继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创建规范、健康的校园语言文字应用环境,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推进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切实提升我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使语言文字工作与学校各项教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普通话、规范汉字真正成为校园内外日常用语。
二、工作目标
以争创市语言文字规范校为目标,继续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深入、细致、有序地推进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开展。努力将语言文字工作与学校的各项事业结合起来,纳入到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常规检查与评比活动中,渗透于各个层面、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使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取得长久实际的效果,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三、主要工作
(一)以争创为目标,夯实规范建设。
1.今年加强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内部建设,认真贯彻上级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及工作实施;由教导处及年级组长等牵头成立语言文字工作小组,具体组织实施对教师规范用字、推广普通话的日常监督工作;以学生为主体建立语言文字监督小组负责对学校用语用字进行日常实时监督。
2.制订完善各项措施,确保语言文字工作落到实处,修改完善校语言文字工作制度,并建立与教师、学生考核及评优相联系的语言文字考核制度,并纳入学校统一的管理制度之中。
3.充分利用晨读时间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活动。监督小组的同学带领同学们进行课内外读书活动,并随时检查各班规范用字情况。
4.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课堂教学,纳入教学基本功训练,纳入学校常规管理之中,把语言文字工作渗透到德、智、体、美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开展校本培训,进行全员普通话培训,争取全校教师普通话水平再上新的台阶。
5.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教学管理的全过程,本年度注重语言文字工作的过程性管理,将教师教案书写、使用普通话、批改学生作业等情况作为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列入教师量化考核项目中,加强教学监督。
6.将语言文字工作与学科活动相结合,积极开展全校师生的课外阅读活动,让语言文字工作深入教学,深入生活,深入每一个家庭。
7.精心组织每年一度的推普周活动,我校将以此为契机,从学校实际出发,认真筹划,精心组织,使推普周活动落到实处,推动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具体的活动实施方案,进行积极有效的舆论宣传。
8.学生开展啄木鸟在行动社会用字调查活动。各小组自查班级、学校的用字规范化情况,然后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开展调查活动。
9.继续营造校园推普环境,加大语言文字宣传力度。并运用以下多种媒介进行语言文字的宣传:
校园:学校在校门口醒目位置设置推普工作的标语牌,主干道、教学楼、食堂等地方设置推广普通话使用规范字的永久性标语牌。
推普角:各班级及时更新内容,并且做到文字规范、字迹端正,图文并茂,充分发挥辐射作用。
校园刊物:继续办好校刊《》,增加语言文字方面的知识,供全校师生阅读学习。
教室:各班的推普员负责班级的语言文字工作。充分利用晨读时间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活动。监督小组的同学带领同学们进行课内外诗文朗读活动,并随时检查各班规范用字情况。
红读广播:诵读经典古诗、介绍古今名人读书小故事。主持人必须使用正确流利的普通话,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的宣传示范作用。
(二)以活动为载体,提升规范实效。
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语言文字活动,有针对性地提高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性和运用能力,打造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的教育氛围,准备开展以下活动。
教师活动:
要求教师与学生交谈、教学中、集体活动、会议时必须使用普通话。教学时板书用字规范;批改作业、书写评语用字字体规范;将普通话作为教学用语、教育用语,并将这一系列要求纳入教师教学和班级常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1.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
2.结合我校校本节日(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等),开展语言文字工作相关活动,以促进规范使用普通话、写好规范字。
3.以备课组为单位的教师公开课竞赛,在说课环节和上课环节上促进教师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4.对教育教学资料语言文字规范化进行检查:含教学进度、计划、备课笔记、作业批改、学生评语、成绩册等资料的检查。
5.开展教师课堂教学用语规范化调查。
6.教师要注意日常生活中语言用字的规范性,对全体教师进行普通话、规范字的培训和测试。
学生活动:
要求学生在校园内外坚持使用普通话,写规范字。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多种形式的检查评估,将学生使用规范化语言文字的情况列入评选先进班级和个人的条件之一。今年,在学生层面主要开展以下几项活动:
1.对学生进行常写错字,易读错字的测试。
2.结合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和我校校本节日(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开展语言文字相关活动,以促进规范使用普通话、写好规范字。主要有:
(1)各类诗歌朗诵、讲故事、演讲比赛;
(2)书写规范字比赛;
(3)各类征文、手抄报、读书笔记比赛。
3.以我校语文教研组组织的有关活动为载体,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宣传、检查、辅导,并扎实开展收集身边的生活中的不规范用字等社会实践活动。
4.进行黑板报评比,要求美观大方,写规范汉字。
5.一年级拼音过关测试。
6.五年级写规范字过关测试。
7.精心组织每年一度的推普周活动。
8. 开展啄木鸟在行动社会用字调查活动。
(四)突出课堂渠道,提高规范素养。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为了充分发挥语文课在普及普通话和规范用字中的主渠道作用,学校对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提出如下要求:
1.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研究,认真实施语言文字规范的教学和普通话说话训练,除此以外,还要充分利用并认真上好写字课,使学生在规范书写汉字的能力上有切实的发展与提高。
2.继续结合语文教学,开展各类语言文字相关的比赛及活动,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学科活动中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3.继续做好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考核工作,以考促练。特别抓好汉语拼音验收工作、写字等级考试等基本功技能达标活动。
——##县城关中学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情况汇报
语言文字工作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和国际间的交往。实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是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项基础工程,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校是重要的文化阵地,对社会语言文字状况具有主要的导向作用。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和加强校园文明建设的必要手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应成为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表率。
几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把语言文字工作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把创建语言文字示范校和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结合起来,语言文字工作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并取得可喜成绩。现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为使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首、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办公室,由政教处牵头,并将这项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做到分工明确、制度完善、措施得力,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改进措施。
我们从2003年开始建立了普通话推广员队伍。教师推普员由二甲以上的年轻教师担任,每班确定一名成绩优秀、普通话水平高的学生作为普通话推广员,让他们参与语言文字工作的培训、宣传、示范、检查、督促。从而逐步形成了从领导层到执行层,到教职工,再到班级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机制。
日常工作中领导带头讲普通话,不论是布置工作,还是给学生作报告,不论课上还是课下,都坚持说普通话。领导干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起到了模范带头的作用。因此这项工作在我校得到顺利开展。
二、加强宣传,营造语言文字工作氛围
为提高教师对语言文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我校大力宣传和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语言文字法》,以及语言文字的法律法规,把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校园内,树起了“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的醒目标语,每个楼层都张贴了“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小标牌。我们利用宣传橱窗每学年都进行一次语言文字的专题宣传;要求广播站每周都有一次专题节目;要求各班级每学期都有一期专题黑板报;利用每年一次的推普宣传周,挂标语,贴招贴画,组织师生走上街头,设宣传台,开展社会用字调查。利用宣传橱窗、广播站、黑板报、“推普周”开展的“四个一”语言文字专项宣传,已成为我校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坚持不懈,不断完善,营造了语言文字工作的氛围。
三、建章立制,做到语言文字工作的常态化
为了促进全校语言文字水平的提高,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领导小组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城关中学语言文字工作制度》、《城关中学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条例》,从不同层面对师生的语言行为进行了规范。学校的工作计划、部门的工作计划,乃至教研组、年级、班级的工作计划,都有语言文字工作的内容。《班主任考核实施细则》、《教师考核实施细则》、《教师业务达标方案》都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具体条目。把语言文字规范纳入教学的检查、教师的考核,并作为教师晋职、评优的条件之一。这就避免了把语言文字工作当作临时的附加的任务,使语言文字工作成为学校整体工作的一部分,使我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四、加强培训,提高师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根据“大力推广、重点普及、逐步提高”的推普方针,学校每学年为全校教师举办一次语言文字规范知识讲座,以增加教师对语言文字知识的了解。我校的专任教师分期分批参加了不同类型的普通话培训,45周岁以上的教师也有计划地进行了校本培训。按上级的要求,我们还组织教师参加了普通水平测试。专任教师184人,达二级乙等以上的173人,达标率为94.03%。语文教师26人,一乙以上的4人,其中谷慧老师是省级普通话测试员。非专任教师14人,三甲以上12人,达标率为85.71%。目前“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的目标已基本实现。
我们利用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培训。为纠正他们不正确的发音,各班推选出一名推普宣传员组织开展本班的推普工作。对乡音浓重的同学,除利用语文课堂教学进行矫正外,我们还组织教师推普员对他们进行集中培训,每年的推普周都安排一次普通话专题讲座。
五、狠抓落实,注重工作实效
1、语言文字工作办公室定期组织教师对校园内标志牌、标语牌、通知、宣传栏、黑板报、墙报进行检查,以消灭错别字,杜绝已简化的繁体字、已废除的“二简字”、被淘汰的异体字,净化校园文字坏境。
2、以语文课堂教学为核心,文科课堂教学为基础,理科课堂教学为延伸,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把“讲普通话,用规范字”纳入课堂教学评估的体系中,特别是对起始年级朗读书写,语文教师认真抓落实,做到学生人人过关,不准一个掉队。
3、学校还提倡所有青年教师要练毛笔字、粉笔字、钢笔字。45周岁以下教师要用普通话上一堂教学示范课,课堂板书要规范、简洁、美观。
4、我们积极开展用字规范方面的检查,纠正学生、老师中的不规范用字。学校期中和期末分别对校老师的备课笔记、学生作业进行检查,期末对教师填写的成绩报告单进行检查,发现不规范字及时指出来。
5、学校舍得在这方面加大经费投放。我们每年都花两三万元用于语言文字规范化活动的开展、宣传橱窗的布置、硬件设施的添置等。为师生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水平,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六、开展各项活动,以活动促语言规范化工作上台阶
形式多样的活动是语言文字工作的载体和途径。为广大师生讲普通话、写规范字提供锻炼的平台,学校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1、办好“校园之声”广播站。广播站是学校的窗口,是语言文字宣传的主阵地。从栏目的设置、稿件的征集、编排到播出,都有专人负责,由老师专门辅导。选拔播音员的标准是普通话水平高,选用稿件的重要条件之一是用字规范,这调动了学生写规范字、说普通话的积极性,校广播站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2、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我校每学年都要开展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优秀作文展、书画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竞赛、社会用字调查、广告语征集等活动。
3、积极参加市、县语委组织的各项竞赛活动,重在参与,争取获奖。
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营造了校园的文化氛围,激发了师生参与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训练的热情,推动了“人人要讲普通话,人人要用规范字”的活动,促进了语言文字工作广泛深入的开展。
七、收获今天,不断丰富语言示范校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