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肝病预防与治疗范文

肝病预防与治疗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肝病预防与治疗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肝病预防与治疗

第1篇

近年来,丙型肝炎的诊断主要是靠日益完善的血液检查来完成的。最简单和常用的检测方法是丙肝病毒抗体的测定。由于这种测试是一种间接的检测方式,它无法测定病人是初期感染(急性)、长期感染(慢性)或者已经康复。一般来说,如果经初步检测丙肝病毒抗体为阳性的话,则还需进行更为精确的丙肝病毒的定性测验和定量测验(HCV-RNA)。这些测验可直接测定血液中病毒的存在与否,以及病毒的数量。这些测定方法在近年来已经越来越精确了。

如果患者被测定为丙肝病毒阳性的话,那么下一步就要确定被感染者是否已经发展到丙型肝炎阶段。肝功化验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手段。如果患者的转氨酶升高,则说明他的肝部已经发炎了。如果患者已经转为慢性丙肝的话,则应做进一步的治疗。如果肝功能正常的话,则表明患者可能还未发展到肝炎阶段。这时应在一年内进行数次复查。如果肝功一直正常的话,那么检查次数可以减少,一年一次就够了。

相对于乙型肝炎来说,丙型肝炎的症状比较温和。但是丙肝对人健康的损伤却是非常严重的。研究表明,被丙肝病毒感染的人,有70%的人会转为慢性丙型肝炎,有55%的人会在二三十年内变成肝硬化,有3%的人会由于长期感染而死于肝癌或肝硬化。

现代医学是如何治疗丙型肝炎的呢?现在治疗丙肝最常用的药物是干扰素和利巴韦林(Ribavirin),这两种药合用的有效率大约为40%―80%左右。如果利巴韦林对某些病人有副作用的话,那么这些病人可以单独使用干扰素。但是单独使用利巴韦林对丙肝没有疗效。

干扰素和利巴韦林对病人会有一定的副作用。这个副作用最常见的症状是与流感相似,如发冷、发热、头疼、肌肉和关节疼痛等。这些症状在治疗初期比较严重,随着治疗的进展会逐渐减轻。后期的副作用则包括疲惫、掉头发、情绪化、以及心情不好等等。副作用严重时患者可出现甲状腺疾病、自杀倾向、急性心脏衰竭或肾衰竭、血液感染等等。有严重副作用表现的人比较少见,一般不超过患者的2%。其中因肝衰竭和血液感染而导致死亡的患者则极其少见。此类死亡多发生在肝硬化病人之中。据统计约有40%的丙肝病人由于严重的副作用需要减少干扰素的剂量,约有15%的病人需要停止使用干扰素。另外利巴韦林也能引起严重的贫血症,这一点也需要十分注意。

第2篇

[关键词] 脂肪肝;成人;发病率;治疗

[中图分类号] R2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5(b)-0052-02

有调查显示,我国脂肪肝发病率高达15%,上海、北京、广州脂肪肝患病率更是高达25%,且呈现年轻化趋势[1-2]。冬季天气寒冷,食量增加、运动量减少的不良生活习惯会增加脂肪肝发生的机会[3-4]。为探讨分析成人中脂肪性肝病患病情况与治疗效果,现对2011年2月―2012年4月在该院体检的1 250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在该院体检的1 250人,年龄最小19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40.23±6.22)岁。男650例,女600例。

1.2 诊断方法

在脂肪肝的诊断中采用超声诊断,选择PHILIPsonosite 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3.5 MHZ,患者取仰卧位,探头由剑突下纵切和横切,然后于右肋缘下纵切和横切,再沿各肋间隙向下逐一横向滑动扫查,必要时经背部途径探测。

1.3 治疗方法

脂肪肝患者采用药物综合治疗,首先口服维他命C,0.2 g,1次/d;然后应用凯西莱0.2 g加入10%葡萄糖250 mL中稀释静滴,1次d,治疗7 d。

1.4 疗效标准

显效:治疗后超声提示脂肪肝消失;有效:治疗后超声提示脂肪肝程度减轻;无效:超声提示脂肪肝无变化[5]。同时在治疗前后检测脂肪肝患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变化。

1.5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9.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脂肪肝患病情况

经过测定,1250人体检发现脂肪肝60例,其中重度6例,中度24例,轻度30例,发病率为4.8%。

2.2 临床疗效

6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45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

2.3 肝功能指标变化

本文患者经过治疗后,ALT与AST水平都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肝脏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被比喻为体内的“化工厂”。其主要功能包括营养素的加 工和储存、酒精的代谢、有毒物质处理和制造胆汁。肝脏健康与饮食息息相关。近年来,与饮食因素关系密切的脂肪肝已被证实可导致肝硬化,并最终发展成肝癌。此外,不合理的用药以及长期过度劳累、作息不规律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会影响肝脏健康。脂肪肝作为一种常见病症,已成为由现代生活方式不良所导致的典型病症之一。长期熬夜、爱吃快餐、不爱运动和经常饮酒的人群易患脂肪肝,且多发于中青年,男性患者达到患者总人数的80%[6]。大多数普通患者都是由于肥胖或饮酒导致的,因此脂肪肝不同于其他病症,可靠患者自己的意识和生活方式改变来实现脂肪肝的治愈[7]。从病理上分析,肪肝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它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肝脏脂肪代谢障碍,致使脂类物质的动态调节平衡失调。脂肪异常堆积在肝脏组织细胞内,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脂肪滴,使肝脏肿大并呈现出黄色[8]。同时脂肪肝的某些病因,如饮酒、营养不良、药物及毒物质损害等,既是脂肪肝的发病因素,也是肝癌的发病因素,因此,脂肪肝对肝癌的发生有一个助动因素,可增加 癌变的几率。有充分的研究表明,慢性脂肪肝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关系密切。无论慢性脂肪肝的病因为何,部分患者最终可发展为肝硬化,尤其是酒精性脂肪肝。长期大量饮酒,首先造成脂肪肝,如仍持续大量饮酒,则可经酒精性肝炎导致肝硬化。

我国脂肪肝病人明显增多,尤其是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脂肪肝患病率达到20%~25%,成为最常见的慢性肝病。脂肪肝早期症状较轻或无症状,因而经常被忽视。事实上,脂肪肝对人体的危害很大,是一个潜在的终生性疾病,可以影响心血管、呼吸、内分泌、胃肠、泌尿、神经、肌肉骨骼、皮肤脂肪组织、免 疫等全身各个系统。该研究经过测定,1 250人体检发现脂肪肝60例,其中重度6例,中度24例,轻度30例,发病率为4.8%。在治疗中,除了传统的药物治疗,改善生活方式都非常重要,包括戒烟、戒酒、饮食和运动等,而饮食与运动是重中之重。在饮食上,应注意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戒酒,合理控制饮食,遵循高蛋白、高纤维、低糖、低脂肪的饮食规则,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少吃甜食、煎炸食品、肥肉和胆固醇含量较高的动物内脏等食物。大量饮酒者、肥胖者、型糖尿病患者、高脂血症、长期服用损肝药物者,以及有肥胖症、糖尿病或脂肪肝家族史者最好每半年或一年做B超检查肝脏,尽早发现脂肪肝。该研究6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45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治疗后ALT与AST水平都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本地区成人脂肪性肝病患病率比较高,临床上要加强药物控制与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 范建高.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9,22(2):106-107.

[2] 胡世红,涂强,汪彪. 23 965例成人中脂肪性肝病患病情况[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6):1794-1986.

[3] Day CP,James OF.Steatohepatitis:a tale of two“hits”[J].Gastmen.terology,2008,114(4):842-845.

[4] Park SH,Kim BI,Yun JW,et al.Insulin resistance and C0ractive pro.tein as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non 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nonobese Asian men[J].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0,19(6):694-698.

[5] 陈跃飞. 肝硬化患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3):949-951.

[6] 方继伟,范建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现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9,11(2):120.

[7] 曾民德.降血脂药物在脂肪肝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8(2):116-117.

第3篇

【摘要】: 肝硬化并发症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挑战,有效预防和治疗肝硬化并发症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近三四十年来,虽然对肝硬化并发症的处理有了很大进展,但是在我国临床上仍未能得到广泛应用,因此了解和掌握有关新知识能很好的提高临床医师的诊疗水平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肝硬化;并发症;预防;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损伤病情演变的最终结局,加强对肝硬化的的正确认识,一旦出现肝硬化,特别是失代偿肝硬化可能会引起并发症,进而危及生命。肝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是门脉高压和肝衰竭的临床后果,加强和重视对肝硬化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降低死亡率。然而在我国许多有效的防治方法没有广泛应用于临床当中,因此,为了提高临床医师的治疗水平,我们专门组织了有关专家为我们讲解预防和治疗肝硬化并发症的新知识。

1 肝硬化的自然史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肝脏损害,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它的自然史特征性的分为:一个是“代偿期”肝硬化的无症状期,然后出现一个快速进展期,主要的表现是肝功能减退、门脉高压等并发症的出现,也就是所谓的“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硬化并发症有多种,如曲张静脉出血、腹水和胸水、感染、肝性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肺血管异常、原发性肝癌等,其中曲张静脉出血是导致肝硬化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下面将一一对这些并发症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很和治疗措施。

2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

食管胃静脉曲张是最常见的门体侧枝循环,容易破裂导致大出血,是肝硬化最致命的并发症,食管胃静脉曲张及出血主要原因是门静脉高压,肝脏功能储备及肝静脉压力梯度是决定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重要因素。对于这类患者平时应注意避免坚硬、油炸、刺激性食物,以免损伤曲张的食道静脉造成大出血,生活上应注意多休息,加强锻炼,保持乐观的心态。

2.1  预防第一次出血,对于没有食管胃静脉扩张的肝硬化患者则应该每两年做一次胃镜,而已有轻微静脉曲张者则需要每年做一次。目前尚无有力的证据表明受体阻滞剂可以防止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但是非选择体阻滞剂和内镜下套扎疗法(EVL)都会让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首次出血风险降低60%附近,并且两种治疗方法的生存率非常相似。对于轻度静脉曲张患者来说,如果肝病仍在恶化性进展,同时有可能从受体中获益。则我们应该选择前者。同时还没有充分证据支持硝酸酯单独或与受体阻滞剂联系来预防静脉曲张第一次出血。而对于中重度静脉曲张和不能耐受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应进行套扎疗法, 套扎疗法应每1~3周一次直至血管堵塞,其后1~3个月复查内镜,如无静脉曲张复发则每6~12个月再复查一次。在此基础上问题应该不大了。

2.2  急性出血的处理,食管胃静脉曲张是肝硬化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一线治疗措施包括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循环复苏、联用血管药物和内镜条件下治疗等等。抗生素现已成为了急性静脉曲张出血的首选治疗措施,因次对肠道菌群的长期调控有助于降低门压。食道静脉曲张单纯发生于静脉、小隐静脉或者其属支的一种疾病。深静脉的功能是正常的。

2.3  预防再出血,发生第一次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存货下来的患者发生再出血的几率相当高,同时伴有更高的死亡率。没有进行一定预防措施的患者应采用选择性受体阻滞剂、EVL或者二者联合。如果不能耐受选择性受体阻滞剂或有使用不方便者,则只能做EVL。如果这些措施都行不通的话,则需进行TISS或对小口径(直径

3  其他并发症的防治

3.1  腹水和胸水,具有腹水(或)肝性胸水的肝硬化患者均应该进行肝移植评估。轻或中度肝硬化腹水患者,在低钠(70~80 mmol/d)的基础上,使用螺内酯(40~100 mg/d)必要的时候每周可以增加一次剂量并联用呋塞米,最大推荐剂量螺内酯300 mg/d、呋塞米140 mg/d。张力性腹水和难治性腹水则考虑每2~3周大量排放腹水(>6 L)一次,同时每放1 L腹水静脉补充6~8 g白蛋白。对于肝功能良好、年龄小于70岁、没有肝性脑病的患者亦可考虑TIPS。肝性胸水的治疗策略亦为低钠饮食和使用利尿剂,胸水总量大于3L时可进行治疗性放水,以上治疗措施效果不好者亦可考虑TISS。肝硬化腹水治疗方法细胞治疗法(CBSCs疗法)细胞治疗的特点包括:(1)细胞治疗能够修复受损的组织器官;(2)细胞治疗的供体可以是自体,也可以是异体;(3)细胞移植疗法(CBSCs治疗)适用于所有细胞损伤性疾病;(4)从Cord Blood提取的细胞用于细胞治疗时可以忽略HLA配型问题。

3.2  感染,住院肝硬患者,特别是那些胃肠道出血患者,是细菌感染的高几率人群,最常见的感染是SBP。对于那些因为胃肠道出血并且腹水穿刺的患者需要短期给予预防性治疗。三代头孢菌素是起始治疗急性SBP的一种选择,对于那些在48小时内无改善的患者,需考虑细菌耐药、继发性腹膜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可能。一旦发生过SBP,给予口服诺氟沙星是有效的预防措施。现症感染的同时发生肾功能不全者需要给予附加的白蛋白治疗。

3.3  肝性脑病,肝性脑病治疗的关键程序在于基础肝病和意识恢复,早期治疗的效果远比昏迷期者好。及早的识别并且纠正或去除诱因是治疗的基础,是任何药物治疗都替代不了的。口服不吸收仍是治疗的最好方法,应用支链氨基酸的目的是维持正氮平衡还是改善症状?这些微生态制剂的疗效目前仍存在争议。对于合并糖尿病的肝硬化患者除可用胰岛素外,还能用鸟氨酸门冬氨酸、阿卡波糖等等。氨中毒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发挥核心作用。炎症及其媒介物质在氨对脑的作用中发挥协调作用。通常给予的降氨措施如口服或者注射乳果糖,限制蛋白饮食并无有力证据支持其结果。尽管肠道是氨的重要来源之一,氨大部分是由摄入的谷氨酰胺经过新陈代谢产生的,但肝性脑病时很大一部分氨是由摄入的谷氨酰胺体内代谢产生的。在肝衰竭时,肌肉成为氨解毒的唯一器官之一,肾脏尽管是产氨的重要器官,但其同时具有从产氨变为清除氨器官的转换功能作用。

3.4  急性肾功能衰竭,肾前性衰竭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真低血容量”败血症、Ⅰ型肝肾综合征(HRS)等。肾前性衰竭亦可由甾体类抗炎药物或造影剂导致的。如能恢复肾脏流血灌注则肾前性衰竭是可逆的。治疗的目标是纠正肾脏的低灌注,且液体替换疗法可用来治疗非HRS型肾前性衰竭。Ⅰ型HRS患者生存期很短,肝移植是治疗的最佳选择。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具有持续低流率替代肾小球滤过的特点并可在床旁进行急救它系采用高效能小型滤过器及由股静脉或颈内静脉插入留置静脉导管以及选用前臂静脉内直接穿刺术建立血管通路血液从股或颈内静脉用一血泵推动血液引入滤过器依赖血液在滤过器内存在静水压力差作为动力每小时可超滤600~1000ml体液然后血液经滤过器静脉端经前臂静脉回输到体内如此24h不断进行超滤每天可清除水分10~20L这样可防止急肾衰少尿期体液导致肺水肿并保证了静脉内高营养疗法该方法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甚微亦为其主要优点之一故特别适用于既不能做血液透析亦不适宜腹膜透析的急肾衰。

3.5  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有多种因素,据有关调查显示,病毒性肝炎、肝硬变与肝癌关系密切。一项具有前瞻性的试验显示,拉米夫定能有效降低慢性乙型肝炎发展为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干扰素能避免慢性丙型肝炎发展为原发性肝癌。目前推荐每4个月一次AFP联合腹部超声检查作为肝癌的第一筛查方案,早期筛查可以在发现HCC时应该采用更为有效的治疗措施。然而,各种不同筛查方案之间的性能比还需要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摸索。肥胖和糖尿病是新发现HCC的危险因素之一,然而其在目前HCC发展趋势中的作用还不明。

参考文献

[1] 熊亚波.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J]中国医药导报,2012,(16).

[2] 屈振亮,崔乃强.中西医结合外科治疗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发展和前景[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2,(2).

[3] 马风兰,满都拉.肝硬化大量腹水患者常见并发症的护理[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2).

精品推荐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友情链接
学术顾问

免费咨询 学术咨询 期刊投稿 文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