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普通话应用技巧范文

普通话应用技巧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普通话应用技巧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普通话应用技巧

第1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语言;使用技巧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使用与意境分析的特点

(一)汉语言文学的目的性特点

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旨在强化学生的沟通技巧,并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站在更加专业的角度欣赏文学作品,从而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弘扬与发展。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学生能够通过语言应用技巧的练习,促进自身语言把握与分析能力的提升。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体特性

就现阶段情况来看,参与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学生通常为文科生,这部分学生均对汉语言文学抱有极大兴趣。

在各高校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开展,重点针对文科专业的学生,对理科生并无硬性要求。由此看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主体,完全是可以确定的。文科生在学习过程中,探析汉语言文学蕴藏的内涵其实是比较得心应手的,这是由于他们本身具有良好的文科基础,对字词句以及语法修辞等方面的推敲有显著的优势。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交际性

作为人类用于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随着交流经验的积累,人们的思维、思想等均将发生巨大改变。与此同时,人们对于某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并通过语言的沟通与交流,表达情感,将汉语言的魅力传承下去。如此一来,汉语言文学会使更多的人受到感染,愿意从不同的途径去发现、探索汉语言文学的内涵与意义,共同促使汉语言文学日益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二、汉语言文学中所呈现的意境

(一)意境的起源与作用

在古代,诗人为使整首歌更具特色,通常会借助各种语言来营造一种气氛,使读者浮想联翩,这种气氛便是意境。据了解,我国诗文主要通过一些诗句或词语来营造意境,作者当下想要表达何种情感,想要透过诗词传达何种思想,便会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营造意境。诗人所营造的意境,多半源于生活,是诗人通过观察与探索,再运用恰当的字词句加以描述,并通过感悟,使诗歌的整体情感得以升华。语言运用越精妙,表达的清感便会越真切,读者也会更加身临其境。

(二)意境烘托中心思想

将意境带入诗歌中,不但能够提升整首诗的美感,还能从侧面烘托作者想表达的内心情感,使整首诗变得更加鲜活、生动。我国自古以来,便有以诗言志一说,许多著名作家均透过文章来刻画自己,表达凌云壮志,如杜甫、李白等。他们往往用诗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思乡之愁,感慨怀才不遇,或者来表达豁达,开辟仕途之路。一些作品通常会通过意境的描述,使内心情感更为深刻,烘托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意境构建的常见问题

意境的构建在文学作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构建意境时,学生往往会出现以下两方面问题,分别“有境无意”和“有意无境”。有境无意指的是文章中虽然自带意境,且美感度高,但却华而无实,并没有表露出真情实感,过于空洞。有意无境则是指过于抒发自身情感,忽视了对情境的设置。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作者本身经验积累不够,缺乏丰富的实践支撑。

三、汉语言文学语言意境的应用

(一)增加阅读量

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积累大量的文学知识。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流传下来的经典名篇众多,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文化本质也不相同,要想更好地驾驭语言意境,还需要增加阅读量,熟练掌握文学作品的内涵及作品创造的时代背景。在阅读的过程中,还要通过创作的时代背景,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感悟作者想要表达的一种情境,从而能更好地运用语言意境。

(二)掌握语言规律

由于我国的人口较多,地域分布广泛,少数民族及各个地方的方言都独具特色。在众多语言中,普通话是最通用的,但并不是所有地区都在使用普通话,因为不同地区的人对语言的掌握程度不同。如南方人很难分清卷舌,会不自觉地将一些读音弄混,而北方人对卷舌的敏感度较低。所以,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对北方人来说也很不容易。在学习汉语言文学时,就是为了在实际应用语言的过程中,分析出语言的规律,正确运用语言,进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逐渐总结出一些语言规律。

(三)意境源于生活,并不断创新

我国的诗文中,一般是通过一些诗句或一些词语来营造意境,不同的作者由于想要表达的感情不同,就会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营造意境,这往往是因人而异的。而意境往往源于生活,是诗人通过日常的生活进行观察,运用普通的事物来营造诗歌氛围,通过自己的感悟,体验诗歌的美感,进入作者创造的艺术境界。而营造意境,不仅能使美感体验更加深刻,还会使诗歌中描绘的实物更加真实,甚至会具有更大的感染力,使诗中所要表达的感情更加真切,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四)背诵经典文学作品

众所周知,一门语言的掌握。离不开词汇量、语句语法的积累。背诵经典汉语言文学作品,势必会强化其语言运用能力。作为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诸多经典名著得以流芳百世,完全可以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背诵,加深对汉语言文学作品中,语言使用与意境分析的影响,通过深刻记忆,便能在自己笔书写过程中引经据典,加深文章深度,提升文章层次,使笔下的文章更具生命力。

四、结语

汉语言文学中的语言使用与意境分析,是学习、鉴赏汉语言文学作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务必要引导学生发展主观积极性,从而更为透彻地掌握语言应用于意境分析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史怡乐.论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J].青年文学家,2015,09:140-141.

[2]熊丹.语言在汉语言文学中的应用意境[J].剑南文学(上半月),2015,04:33-34.

第2篇

一、共性通论

1.观念的培养。诚然电影与电视、剧情片与非剧情片(纪录片)、商业片与文艺片、电视剧与电视节目间有许多差异,但在专业学习的初级阶段,建议打消区别对待它们的差别观念,以专业学习者广博和谦逊的心态对待它们,将它们的视听共性提到认知的首要层面。

2.基础知识学习。主要包括:文艺常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和积累主要以重新整理和扩大知识面为主。史论,主要是想强调史论部分的学习不仅是“背诵”,更是要通过对其发展历程的梳理,重新树立影视艺术创作观念的认知,并结合影片观摩。体会影像自身蓬勃发展的生命力以及影像中雀跃着的视听符号的技术所指与艺术能指,为后续的学习提供可深入交流、横向比较论述的语境平台;视听语言。或称电影语言,这是所有影视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建议从三个层次进行学习和训练。第一个层次是认知,即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记忆;第二个层次是应用,即能用专业术语和角度,认识荧屏上流动着的四维时空中的各个视听元素,理解影视作品记述的思维方式,剖析影视作品内在的视听结构;第三个层次是精度,即随着观片量的增加和有意识的训练,能在限时观片过程中快速发现视听元素的符号意义,并准确理解其间透露出来的导演创作意图。剧作基础理论,在这个环节的学习中,在完成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后,应重点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安排结构,观众潜意识中的心理预期是什么,怎样才能用视听逻辑而非文字逻辑讲述故事”等,这样不仅能从他人作品的解读中更好的理解剧本创作方法的应用技巧,更可以有效帮助学习者完成对影视作品中编导创作思路的理解和阐述。最后是对文字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的训练,这是对考生素质的最基本要求,恕不赘述。

二、差异应对

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考生自身条件的差异,二是具体专业考试要求的差异。

毫不避讳地讲,参加艺考的学生中,只有一部分是热爱所报专业并长期致力于相关内容的学习,而更多的学生是因为自身文化成绩差强人意,希望借艺考之力鱼跃龙门。因此,考生之间文学素养积累、文字驾驭能力和艺术感受能力的差异较大,学习期间,应先对自身的条件做出客观评价,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对弱势领域进行针对性补充和训练。例如。有些学生对影视作品的领悟能力较弱,那么一味要求多看片就成了舍本逐末的方法,而应该选择3―5部作品,反复拉片观摩,第一遍欣赏故事,感受作品的基本风格,选择1―3个记忆深刻或者感兴趣的段落,作为重点分析对象。接下来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个片段,为什么对它的印象最深刻,并在接下来的观片过程中寻找答案:从视听元素的发现人手,从对细节的观察人手,从对每一组镜头问的组合关系入手……重要的是从自己最容易发现的内容人手,然后逐一展开对该段落中其他内容的分析和理解,并认真做好记录,解答自己的疑问,提升对影视作品的感受能力。

前文已述,影视编导类专业包括广播电视编导、导演、戏剧文学三个专业,考试的项目大多围绕文艺常识、故事写作和影视作品分析为主。但是不同专业对同一科目的要求也不同,如戏剧文学专业更强调文字能力的选拔,广电编导专业侧重文艺综合素养的考察等。另外不同院校对同一专业的考核项目也有差异,如少数院校的广电编导专业考试中,增设了小品编演科目,这让一些肢体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的学生倍感困难。因此考生在备考阶段,应该先了解当地艺术联考的相关要求,以及目标院校的考试细则,结合自身条件,加强弱势科目的学习,并适时、适当调整报考方向,选择更适合的院校和专业,降低学习难度和考试风险。

三、周边补充(主要针对影视编导类专业艺考中的面试而谈)

不论是地区联考还是院校点考,都有一定分数比例的面试项目,以特长展示、考官提问为主要内容,其中考官提问的范围有些以文艺常识为主,有些以专业相关话题评述为主。不过,不论设置何种考试科目,面试都是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基础、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为主要目的。

特长学习。所谓特长,千万不要以为能唱歌,能演奏一段乐曲就算特长,甚至有些考生有“如果不会唱歌、跳舞,就去朗诵诗歌的可怕想法。因为,要想成为特长展示的项目。朗诵、讲故事亦有其特定的章法和技巧。而不再是简单的“说话”。因此在备考阶段应当确定好特长展示的项目,并认真练习。请牢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普通话。不论什么地区、什么院校的面试都要求使用普通话。因此,在日常生活、学习交流中,应尽量多使用普通话,一方面矫正发音,一方面熟练应用。

形体与礼仪。虽然面试只有几分钟,只说的上几句话,但却充分展示了―个人的整体风貌:站姿气质、言谈举止应变能力。因此,平时亦应留意对自身行、坐、站的形体训练,了解并熟练掌握与他^交谈的基本礼仪常识。

招考动态信息。搜集近两年的相关专业考试信息,关注有关部门对艺考的政策调整,及时了解各招生单位的最新招生计划和特别考试科目信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第3篇

您好!

非常感谢您百忙之中关注我的自荐信,当您翻开这一页的时候,您已经为我打开了通往机遇与成功的第一扇大门,也是我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良好开端。借此择业之际,我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和化学工作的执着追求,真诚地向您推荐自己。

我叫XX,是XX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的一名毕业生。伴着青春的激情和求知的欲望,我已走完了五年(三年大专,两年本科)的求知之旅,美好的大学生活,培养了我严谨的思维方法,更造就了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课堂内外拓展的广博的社会实践、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开阔的视野,使我更了解社会;在不断的学习和工作中养成的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使我深信自己完全可以在岗位上守业、敬业、更能创业!我相信我的能力和知识正是贵单位所需要的,我真诚渴望,我能为单位的明天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使我培养了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让我学会了很多知识,同时在应用技巧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并能脚踏实地办好每一件事情。

我积极配合学院及班委的各项工作,因时制宜地开展各种校内外活动。这些活动的实施,使我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办事经验,从而大大提高了我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交际能力和处事应变能力。

通过勤奋,我成功通过了全国普通话等级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X级乙等证书;同时取得了化学分析工高级技师证。课余,我还通过书刊网络等媒介涉猎各方面的学问,不断扩充知识面,而且能熟练操作Word、Excel等办公软件,期间我考取了机动车驾驶证,并有一年的驾驶经验。

作为一名刚从学校走出来的学生,我经验不足可能会让您犹豫不决,但请您相信我的干劲与努力将弥补这暂时的缺点,也许我不是最好的,但我绝对是最努力的。相信您的信任与我的努力将为我们带来共同的成功!

再次感谢为我抽出宝贵的时间,来阅读我的自荐信,祝贵公司事业蒸蒸日上,并热忱期待您的答复!

此致

敬礼!

第4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语言教学;技巧

一、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表现形式

1.宽泛模糊法:

一位教育家认为,在自然语言中,句子中的词语大部分是模糊体的名称,如“多少、少数、大多数、比较好、相当好等树词和程度词”。这并不与“语言表达要明确精当”的要求相矛盾,科学地运用模糊语言是教育学生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技巧,是一种交谈策略,有利于教师在眼前认识尚不清楚或一时间无法找到答案时机智巧妙地巧将问题度过难关。

2.超常变序法:

即指在用语和确定词序及语句结构上采取一种不同寻常的选择和变化措施,使语义超常出新或发生质变,语言所强调的重心发生转变,造成一种出任又在情理之中的表达效果。教师工作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创造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表达必须有新角度,能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阐述不同一般的见解,有效地点化和启迪学生,必须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和心理准备状态来安排和设计表达内容的先后顺序,鞭辟入里地叙事说明,使学生欣悦。

3.朴实明快法:

是教师语言表达的一种艺术风格,同时也是一种语言表达方法。其具体表现在:话语质朴、丰富自然、通俗坦率、真实可信、简洁明确,语不惊人,但立意深远。

4.反复冗余法:

根据口语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有意采取词语、句式结构上的反复、重叠,增加语言的“冗余度”,以突出重点,强调要害,加深印象的一种表达方法。例如在教学途中的技巧时,教师反复几次提醒:同学们看到教师的标准动作示范后,再比较自己的动作是否标准,大腿的动作是否标准,小腿的动作是否标准,脚的动作是否标准,摆臂的动作是否标准,身体的倾斜度是否标准。这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不自觉性和模糊性而说的,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学习动机主要体现在“玩”和学习只要能行这样半桶水的情况,就需要教师反复多次地提醒,反复多次地使用“是否正确”一词语,就是要引起学生的高度民主重视。

二、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技巧

体育课堂语言是一个多种表达技巧综合运用的过程。它的表达技巧是体育教师鲜明地表达思想感情和教学必不可免的手段,在课堂上教师应合理、灵活而综合地运用这种技巧,从这种范畴意义上班来说“体育课堂语言艺术就是恰当、巧妙而有效地选择和运用表达技巧的艺术”。

1.声势变化技巧

在这种有身语言中应该包括语势变化技巧、强调音变化技巧和降调技巧。就是运用不同的声调表达不同的教学效果。如:“这节体育课你们班的表现(强调音)比其它班级好,我真为你们班高兴(降调)”。这种对学生表示由衷的赞叹、祝愿、期盼的语言中运用降仰语势,效果往往比运用上升语势好,让学生显得真挚、恳切,没有做作之感,又寓意学生能继续发扬。又如:“这节体育课,你们又迟到了。”这句话语把强调音放在“又”字上,即表达教师的严重警告之意,有表达了教师严肃批评的意见。

2.语言速度变化技巧

准确生动的表达需要有完美的语速和适应的用气方式相配合,

教师的课堂讲话要做到不快不慢,用气均匀合理,语言流畅自如,且适合自己的表达特点和当时的课堂环境,快、慢、重、轻、停顿等都得好好把握。

3.语调变化技巧

语言表达的过程实际是情感的交流过程,在课堂上同时也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语言表达除了要配以丰富自然的情感变化外,还有一个语调变化的技巧问题,如果教师讲话时词汇缺乏、干瘪做作、呆板单调,学生听到教师老是那么几套俗语,就回觉得教师很做作,很假,说话没有水平,就回直接在心理上降低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4.态势语变化技巧

也是我们常说的态势语。这一语言在体育课中显得非常重要。教师饿语言要做到自然和谐,入情入理,传神入化,优美高雅,动听而富有启发性,仅依靠丰富的词汇和发声技巧还不够,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想生动、准确、明了、自然、恰当地表达情意还需讲究态势技巧。

在体育教学中,态势可分为情感态势和教学态势。课堂情感态势是指面部表情、手势、体态姿势的隐含的思想感情,是极其丰富饿微妙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神色变化都直接诉诸人的视觉,对人的心理产生某种感示,比声音先一步在听者心理形成心理视觉形象,从而对有声语言起到铺垫强调或替代作用。教学态势,也就是我们在体育课堂中所将的示范教学。是体育课区别其它课目的标志之一。

第5篇

关键词:教育研究;访谈;准备;访谈过程;整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8-0076-02

一、如何做好访谈前的准备工作 

访谈前的准备工作对于研究者来说不仅要了解进行访谈的目的即需要从访谈中获取哪些信息,并由这些信息对研究结果进行预设;还要参与到访谈提纲的开发和设计中,提前了解受访者的生活背景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以求更好地拉近与受访间的距离。 

1.牢记访谈目的。能够清晰理解访谈的目的,即一次访谈的重点在于调查了解课堂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心理状况、学校的整体发展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或是课程课改的实施进度等,都需要在访谈者心中有一个总体定位,这样才可以在接下来的访谈过程中把握好访谈的进程,剔除掉错误信息,减少无关因素的干扰,防止访谈脱离主题。 

2.分析并且理解访谈提纲。访谈提纲作为访谈操作过程中主要的工具之一,对于访谈起直接的指导作用。访谈提纲中一般都规定了每个访谈相关问题的表述形式、引申意义以及附加情景等。访谈者如果有可能应尽量参与到访谈提纲的设计中,不仅应牢记访谈提纲中的相关问题,还要明白通过该问题需要得到哪些有效信息。例如: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现状这一调查研究中,教师访谈提纲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教育局、学校在住校学生的管理和指导方面有哪些支持性措施?”这一问题中的“支持性措施”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何为支持性措施?这在访谈者心中应有一个准确的界定,才可以在访谈进行中当受访者出现理解障碍时给予一定的帮助和解释,即支持性措施可以是行政性的政策支持、经济上的财政拨款、各学校对于住宿学生管理中的具体执行措施等。只有正确细致的把握好访谈提纲中的各个环节,才能更好地处理访谈中所遇到的问题。 

3.采用恰当的记录方式。访谈过程中的记录对于访谈后整理和分析资料都十分重要。访谈中由于时间和访谈者记录技巧和方式等因素的限制,难免会遗漏或误解受访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为了尽可能全面准确的记录访谈的内容,包括受访者的语言、动作、表情等,访谈者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最适合自己的记录方式,例如:录音、速记、图形等。其中采用录音方式应经过受访者的同意才可使用,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的保存访谈信息,但是访谈后的整理和录入量较大;采用传统的纸笔速记方式则可以快捷选择记录访谈者认为重要的信息,但要求访谈者具有较好的信息筛选能力,否则遗漏的信息很难再现;图形可以简单明了的呈现大量信息,但要求访谈者具备较好的抽象思维能力,以便在整理过程中重现访谈信息。无论采用何种记录方式,其目的都是保存访谈信息,便于整理和分析工作的进行。 

二、访谈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进入研究现场时说明访谈目的。访谈者作为受访者群体之外的另一群体,在进入研究现场尤其是距离自己本身文化环境差异较大的另一环境时,很可能使受访者心中产生顾虑而影响到访谈的质量。所以在访谈进行之前,向受访者说明此次访谈的目的、对受访者是否会产生影响、访谈所需的时间、是否可以进行录音等十分必要,以便访谈者和受访者更好的沟通交流,获得真实有效的信息。例如:在进行田家炳学校发展项目基线调研时,要向受访的校长、教师、家长、学生等说明访谈进行是为了诊断学校目前的基础设施、教学质量、师资水平等基本情况,以便为学校今后三年的发展做好规划,并且诊断具体问题制订解决方案予以实施,并非针对受访者个人,对个人不会产生影响,亦不会对学校评价产生影响;访谈内容将会保密,如果引用会隐去受访者姓名等。 

2.创造轻松融洽的访谈氛围。访谈进程中,访谈氛围是否融洽,对于受访者是否能真实、清楚、全面地表达出访谈需要的信息有很大影响。由于生疏、环境、身份、语言等因素的影响,受访者介于某种考虑未必会表达其真实想法。例如:在民族地区和农村地区的短期教育研究中,访谈家长时受到当地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影响,访谈中普通话可能不是做恰当的语言,这就需要访谈者语速减慢、访谈语言尽量通俗易懂,以免使受访者感受到距离感、过多的陌生感而紧张、封闭,影响到访谈的顺利进行。正确合理的访谈导入、亲切和蔼的表情、平易近人的态度和语言等会让受访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更容易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3.如何深入访谈。怎样在访谈中挖掘出对研究有用的深层次的第一手资料,对整个研究的深度十分有意义。访谈是一个访谈者和受访者双方沟通的过程,这一过程进行的是否顺畅,受访者是否能在访谈者的引导下敞开心扉是衡量访谈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如果一次访谈中受访者的回答仅是简单的“是”、“挺好的”、“就那样吧”、“没意见”,可以说这次访谈是失败和无效的。例如:在兰州市七里河区学校教育现状与培训需求调查中,有以下家长访谈案例:(L代表访谈者,F1~F5分别代表5位家长) 

L:您认为该学校的教学质量在本地区处于怎样的水平?原因是什么? 

F1:不太清楚,我没有比较过。F2:还不错吧。F3:教学质量应该还可以吧。F4:七里河区中下,在这里算是中上。F5:一般,与这里的经济发展有关。 

L:您认为您的孩子跟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关系怎么样啊?能具体举个例子吗? 

F1:关系不错啊。F2:整个班级的气氛都不错。F3:都挺不错的。F4:一样。F5:一样。 

第6篇

[关键词] 心理护理;微笑;温和;应用技巧

微笑,是公认的人际交往的剂,是护患之间沟通的重要方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对医院的需要已经不仅仅是将疾病治愈,还需要医护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心理护理干预是临床护理中的重点,其不但需要护士用各种心理护理方法,还需要护士给予微笑和温和的态度,增进护患关系的和谐[1]。我科室为分析微笑温和的态度在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进行了本次试验,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科室2010年1月~2010年12月开展本次试验。将2010年1月~2010年6月我科室治疗的110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对照组,其中男性60例,女性50例,患者年龄在21~73岁之间,平均(41.27±9.86)岁。将2010年7月~2010年12月我科室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其中男性65例,女性55例,患者年龄在20~75岁之间,平均(43.11±10.8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常规心理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心理护理中,护士采用微笑温和的态度。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和护患纠纷的发生情况,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护理工作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量表,由患者对护士工作进行评价,评分为10分,0分为非常不满意,10分为非常满意。

1.3微笑温和的心理护理

在实施微笑温和的心理护理干预前,对所有护士进行有关培训,培养护士对护理职业的热爱和高度负责的态度,使护士了解到其乐观开朗的性格能够为患者消除病痛,促进患者恢复健康。使护士具有共情等沟通能力。

护士每日在上岗前,稳定内心情绪,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面带微笑地与患者交流,用温和的态度,柔软的语言向患者讲解有关知识。在倾听过程中,护士要耐心、细心,不轻易打断患者的语言,在患者讲解到痛苦的经历时,护士可用皱眉等方法表达内心对患者的同情和关心。

在与患者交流时,护士要使用普通话,语速适中,语调平和,语言流畅。面带微笑地详细向患者提供信心。对年龄较大有听力障碍的患者,要将语调放慢,并联合使用手势等给予患者安慰。

此外,在面对患者时,要求所有护士在面对患者时,不论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疾病类型等,均持有高度的尊重感,一视同仁,不可有丝毫的歧视态度[2]。护士要用内心最真诚的态度,避免职业化微笑。在接待患者时,体现出护士对患者的热情和真诚;在患者感到痛苦时,体现出护士的同情与关爱;在为患者讲解疾病有关知识时,体现出护士的自信和坚定;患者拒绝接受护士和医生的治疗时,体现出护士的关怀和鼓励;在患者出院时,要体现出护士的祝福。

1.4数据处理

将本次试验所得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即(―X±s),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χ²检验。取95%可信区间,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发生率

3讨论

心理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其包括多种沟通方法,如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包括护士面部表情、姿势、手势、目光、护患距离、护士辅助语言和类语言等多种方法[3、4]。让患者在交流过程中,得到真实感、安全感[5],培养出护患之间的信任。而护士的面部表情,是患者最先接触到的方面,占据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微笑和温和的态度,能够让患者感到护士的友善和真诚,使心理护理过程中形成一种轻松的氛围,在无形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通过我科室为期一年的调查显示,护士在心理护理中采取微笑温和的态度,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护理工作满意度,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心理护理干预过程中使用微笑温和的态度,有助于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付华.心理护理的语言艺术与技巧[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1):173-174.

[2]张秀婷.浅谈心理护理技巧[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7,9(4):485.

[3]蒋纯.温馨护理微笑服务-优质护理服务心得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4):232-233.

第7篇

【关键词】融媒体环境;播音主持;语言艺术

一、播音主持规范性要求及发展趋势

标准发音是每个播音主持人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对播音主持人的最基本要求,在播音过程中一定要以流畅的语句和标准的发音进行播音工作。另外要注重实用口语化的语言,这是为了广大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主持人的表达内容,拉近听众与主持人之间的距离。最后,播音主持人要注重使用简洁的语句,简单明了的语句能够激发听众的兴趣,实现与听众的情感共鸣。

(一)播音主持风格多样

在融媒体的背景环境下,为了吸引大众的目光,满足大众的需求,很多节目都拥有独特的表现方式,因此,播音主持也要注重节目的多样化及特色。当前很多节目中的主持人并不是科班出身,没有受过专业的主持训练,但是由于其自身对播音主持工作热爱,或者从事与播音主持相关的工作,便会发挥自身的优势,由于这部分人没有受到过标准化的训练,在思维上往往能够摆脱传统播音的标准框线,将很多个性化的创意带入到播音主持工作中。

(二)准入门槛低

融媒体时代具有便捷性、互动性等特点,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关注感兴趣的新闻和节目,在科技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软件也在支持着人们制作视频,以自媒体的方式主持节目。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壮大,很多网络主播也逐渐加入到了播音主持行列中。融媒体时代的播音主持门槛较低,其中的弊端便是一些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或是自身品德素质有问题的人在进行播音主持时,很容易误导大众及青年,为社会带来一些不良的消极影响,需要我们去重视。

(三)泛娱乐化现象严重

新时代的播音主持不再单一的面向听众,它的群体是所有网民,当前民众的普遍需求是大众化、娱乐化相关的积极的文化内容。但一些娱乐节目或自媒体为了吸引人眼球,获得粉丝数量,往往为大众播放一些搞怪和没有营养的节目内容,导致了泛娱乐化的现状。

二、融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存在的问题

(一)个性化

传统的播音主持中会对不同类型节目的主持人进行主持风格的设定,主持人都是随着主持节目的变化而改变对应的风格,主持人和节目形成了节目特色的统一性。但在融媒体的今天,播音主持人有了更多风格上的变化,人们在认可节目的同时往往能够记住自己喜欢的主持人,当前主持人的风格是多变的,在艺术表现上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也大大地提高了节目的收视率,实现了节目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但是要注重在个性化表现的同时注意规范性语言的使用。

(二)口语化

传统的播音主持中明确要求主持人以普通话的方式进行节目广播。但在融媒体的今天,主持人普遍以口语化的形式进行播音,虽然口语化能够拉近听众与主持人之间的距离,但是过度的口语化表现形式会给人一种不专业、不严谨的感受。

(三)流行化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人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多的信息,当下人们十分满足于便捷的信息传递方式,间接导致了很多播音主持人为了提高节目收视率而使用大量的流行语句,网络语言等,造成了不规范的广播用语。

三、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的创新路径

(一)提升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的规范性

互联网与融媒体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网络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拿网络流行词语举例,这些词汇时常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了人们日常交流沟通的常用语,例如“扎心了、老铁”“佛系青年”“养生朋克”等等。这些词语通过互联网平台能够实现快速的传播,而网络用语也逐渐转向了广播电视行业。但是,在复杂的网络背景环境下,播音主持人还是需要注重语言的规范性,避免出现迎合观众形成的泛娱乐化现象,保持广播电视行业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播音主持人在创新上可以从语音、语意及语法等方面出发,在保障语言基本、严谨的用法外去实现语言创新。因此,播音主持人要善于在众多网络用语中进行科学的筛选,在播音主持中选用健康、积极的网络用语,形成良好的播音用语规范。

(二)提升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的艺术个性

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广播电视播音主持既是新闻广播内容的传播者,同时也是新闻广播内容的服务者,播音主持人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行业的发展以及大众的需求对工作内容作出适当的调整,通过语言风格提高自身播音主持的感染力。首先,播音主持人在保证语言艺术的同时也要保证播音内容的真实有效性,注重艺术运用与新闻播音的科学配比。其次,在进行艺术创作中,播音主持人可以融入一些地方性的口语拉近群众与播音主持人的距离,给听众以亲切感,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口语化的播音过程中,播音主持人也要注重自身发音的规范性和清晰性。最后要注重播音主持语言的创新,主持人要结合自身的节目特点形成专属的节目风格,在进行主持过程中,要适当根据场景的变换而转变语言风格,播音主持人要不断充实自身的语言积累,提高整个播音行业的质量。

(三)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使语言充满人格化特征

对播音主持语言的要求也是结合了当下的时代背景,当今社会无时无刻不在强调着人性化,这种理念也需要我们融入到播音主持之中。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网络语言逐渐成为了人们交流使用的重要辅词汇,这种风潮也影响着播音主持业,很多播音主持人为了主持节目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而大量的使用网络用语,虽然部分节目因此提高了收视率,但是要想长远的发展,播音主持人还是要注重在播音主持工作中的规范性,维持整个行业规范、稳定的发展。因此,播音主持人要以自身为基准,利用职业素养及人格魅力来确立专属的人格化语言风格,播音主持人要在工作实践中大量累积经验,丰富自身知识储备,以便应付工作中产生的突况,在语言的使用上做到规范与特点共存,严谨与幽默搭配,以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听众带来对艺术的感受,承担起一个合格新闻信息传播者的责任,服务于大众、服务于社会。

(四)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使语言环绕着亲和力

一个有亲和力的播音主持人能够很快地被大众所接受,拉近听众与主持人之间的距离。很多播音主持人在主持节目中往往更加注重自身的专业能力而忽略了身为主持人应该具备的亲和力,这就造成了听众与主持人之间无法达到情感共鸣,在进行新闻播音时缺少感染力。在融媒体的时代背景下,播音主持有了更多的传播途径和发展空间,播音主持人一定要抓住这个时代的机遇,通过互联网平台发挥自身优势,在线上与听众实现实时互动,了解听众的内心想法,不断提高自身在播音主持中的亲和力。不断优化语言应用技巧,实现亲和力与创新力的科学结合,以热情大方的主持风格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为大众提供社会引导价值,做正能量的传播使者。

第8篇

1.服务教师教育的意识欠缺

现代专业教师不仅要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观点,而且要具备先进的教学方法、教育技能和教育实践等能力。这就要求高师图书馆能够为其提供与之相应的信息资源及服务平台的支持。但目前高师图书馆并没有深刻地认识到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的重要性,未把教师教育改革这项重要工作列入图书馆重点服务项目,无论是在服务理念、资源建设上,还是在服务创新、硬件设施上都没有投入很大的力度。这样不仅削弱了高师院校作为教师教育改革的主体地位的作用,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图书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2.教师教育文献资源匮乏

教师教育资源往往呈现出陈旧过时、专业水平低、更新速度慢、入藏比例不合理的特点。购置的文献资料跟不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

(1)教师教育类文献入藏比例偏低。以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该馆的纸质资源约122.74万册,教育类图书约6.1万册,教师教育类资源仅占4.98%;2001年以来,入藏图书为37.94万册,而教育类图书为2.87万册,占入藏图书的7.56%。作为以培养义务教育阶段师资为主要目标,有较高水平的教学型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图书馆,教育类资源入藏的比例是明显偏低的,尤其是教育技术及教育实践类文献更少,很难满足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需要。可喜的是教师教育资源入藏比例在逐步提高。

(2)教师教育类文献内容陈旧、过时。统计表明:在玉林师院图书馆收藏的61088册教育类文献资源中,2000年前入藏的为32351册,约占入藏教育类文献的53%;2001年以后入藏的教育类文献28737册,仅占47%。过时、陈旧的教育资源已很难适应教育改革以及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教育类文献的数量及质量都有待提高。

(3)教师教育文献资源分布不均衡。表1为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最近入藏的教育资源配置情况。数据显示:教育科学理论和研究资料收藏比较丰富,而教育技术和方法、教育艺术创新资源、教学实践指导及具有鲜明职业指向性、操作性的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资料相对匮乏。但“教育技术类”资源是连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以及教学艺术资源的重要中介,是专业教师培养和提高专门职业特征、专业行为能力的主要资源,这方面文献资源不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教育技术和方法的提高。

3.服务教师教育的手段落后且举措不多

整合教师教育资源,服务教师专业发展,是高师图书馆的职责所在及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但目前一些图书馆并没有开展相应的服务,如:建设教师教育文献体系;建立专业的教师教育网站;开展个性化、专业化的教师教育服务;与中小学图书馆建立业务联系,指导他们为中小学教师服务等。这些相应服务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借阅率。

二、完善高师图书馆教师教育文献体系的对策

(1)树立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服务的现念

首先,高师图书馆要确立为教师教育服务的现念,充分认识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及时了解我国教师教育工作的现状和实际需求,围绕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目标,即教师的全面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为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过硬的社会竞争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提供信息和技术资源保障。其次,高师图书馆应该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的为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服务,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竞争、向上的学术氛围,为不同的读者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和提供个性化服务。

(2)优化馆藏结构,构建教学科学、教学技术、教学艺术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教育课程由三大块组成:普通教育课程(外语、高等数学、政治理论等)、学科专业课程(即学科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等)、教育专业课程(即教育理论类课程、教育技能类课程、教育教学实践课程)。普通教育课程又称通识教育课程,涉及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领域。普通教育课程本身呈现出较强的综合性,是培养教师全面发展公民素质的必备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是教师具备所教学科知识的保证,在一定的限度内,教师所掌握的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学质量是正相关的。通识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的培养使得师范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而教育专业课程是解决“教师怎样教”的课程,即教师专业教育。高等院校师范类专业往往过于强调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教育教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如果只重视知识轻视技能,则不能培养出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中小学教师。高师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而教育理论、教育技术、教育实践类课程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高师图书馆必须顺应师范专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在广泛收集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文献资源外,应努力构建教育科学、教育技术、教育艺术三位一体的具有教师教育专业特色的文献资源体系。为高师院校的教师、学生、管理者和基础教育的教师提供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

第一,教育科学理论特色资源。加大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教育理论文献的收藏力度。注意选藏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有关教育理论的论述,我国各级政府颁布的教育政策、法律法规等文献;国内外著名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著作;基础教育理论与改革的文献;以及有关教育研究方面的专著、文集、资料、杂志等。这些馆藏对高等师范学院师生了解古今中外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增强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心和能力,都是必需的和无可替代的。

第二,教育教学技术特色资源。增加入藏教育技能包括一般教育技术、三笔字技能、普通话技能、教学应用文技能、电化教育技能、教育心理学知识技能、学科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等教育实践指导资源的建设,形成系统、全面的教育技术文献体系。

第三,教育教学实践和艺术特色文献。一项对优秀教师各种特殊能力的形成时间的研究表明:除了语言表达能力以外,教育教学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如处理教学内容的能力、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能力、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教学机智、与学生交往的能力等,有65%以上是在任职以后形成的。这意味着实践环节不足的教师教育很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因此,我们应加强教育实践、教育能力训练类文献资源建设,包括教育艺术观摩资源、教学技术和艺术案例分析、教学技术和艺术实践;另外,入藏的资源要达到一定的阶梯深度,为学生能分阶段、由浅入深、反复尝试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强化教育能力训练,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提供文献支撑。

(3)整合教师教育信息网络,创新教师教育服务平台

第一,整合区域性教育信息资源。目前,高师院校图书馆具有设备完善、管理手段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而许多中学图书馆都有先进的自动化管理系统,但各学校校园网一般工作节点都设置在校区范围内,缺乏区域性(地方性)的服务功能。若在高校图工委的协调下,以高师院校图书馆为依托,充分利用高师院校的教育资源及技术设备等优势,整合区域性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形成区域性的教师教育信息中心,在师范院校以及中小学校设立工作节点,建立服务于各级各类教师,面向教学实践和教师专业发展并形成接入全国、覆盖区域的网络化服务平台,为区域性的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提供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实现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一方面可以大大地减少区域内部不同学校之间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可以极大地促进区域内高校图书馆教师教育专业资源的建设和发展。

第二,建设教师教育特色数据库。高师图书馆拥有大量的教育信息资源,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建设有关教师教育的特色数据库。一是建设本校教育专家、学者学术成果数据库,将本校教师参加的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专著、学术论文收集、整理建立数据库;二是建设本校毕业论文数据库,高师院校毕业生论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基础教育形成的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一种文献资源,应予重视加以收藏;三是建设本馆教育资源特色数据库,诸如建立教育理论、教育科学、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论、中小学教育资源等特色数据库;四是由高师图书馆和中小学校图书馆联合建立基础教育特色资源库,包括优秀的教案设计、课件素材、课程模版、视频教学等。把各个学科教育教学和学科发展的成果整合起来,形成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献信息系统。

第三,建立教师教育专题网站。为方便教师获取和充分利用教师教育资源,高师图书馆要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技术为教师教育搭建一个收藏或揭示教师教育资源的网络服务平台。开展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过滤、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鉴定等工作,如将各级各类教育网站可查到的教育动态、政策法规、教学信息、教师个人网站、博客、论坛上涉及的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导入到自己的网站中,向用户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师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各科教育教学研究的文献资料、教育实习案例、教学工作模版、优秀教学课件及其制作方法、重要教育数据库等,以及一些重要教育下载软件、阅读器的应用技巧和使用方法等,为用户提供即时、交互、动态、开放式的信息资源。

高师图书馆可以根据本馆馆藏特色和地方基础教育的情况,开发有关教师教育及基础教育的索引、目录、综述等二次、三次文献,主动开展在线参考咨询、文献传递和推送等方面的服务;根据教师教育的专业需求提供网络导航服务,推荐一些相关的国内外教育类网站,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广西教育信息网、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网、中国基础教育网、中国基础教育知识仓库、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等,让用户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网址和数据信息,以较快的速度了解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所在学科前沿动向和国际发展趋势,或根据自己的专业需要到相关站点进行查询。通过这些服务,帮助教师了解和使用教学资源环境,不断地从大量的教育信息中快速、有效地挖掘有用知识,合理构建教师教育的知识体系。

三、结语

第9篇

关键词:教学技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2-0029-03

教学技能是指教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知识,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固的复杂的教学动作系统。它既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按照一定方式进行反复练习或由于模仿而形成的初级教学技能,也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按一定方式经多次练习,使教学活动方式的基本成分达到自动化水平的高级教学技能即教学技巧[1]。教学技能具有综合性、专业性等基本特点[2],熟练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是一名合格教师必备的业务素养。面对社会对教育人才的选拔和使用,立志毕业后做一名教师的大学生,都要接受用人单位的面试考核,很多用人单位采用讲课、说课、答辩的形式考察人才。因此,强化对学生讲课和说课的训练,是大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内容。师范类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训练主要依托学科教学法课程向学生传授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围绕课堂教学技能进行模拟训练,通过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完成在真实环境中的课堂教学实践,为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打好知识和能力基础。加强训练模式和方法的改革,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帮助学生发现教学实践问题,提高学生对教学技能训练的理解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思维和新操作方法。

一、教学技能训练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可行性

传统的训练方式主要是教师布置训练任务,学生选择教学内容撰写教案和说课稿,在课堂上试讲和说课,教师进行点评。这一训练方式将“讲、说、评”活动过程在课堂上来完成,利于师生面对面的交流,利于实现一对一指导。但是,因班级学生达到几十人,甚至几百人,课堂教学训练的时间明显不足,而且,教师根据学生的现场讲说,给予点评,思考的时间极为有限,降低了指导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 Model”)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课上参与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相互之间以活动形式进行的互动互助学习。微课成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课前学习的主要资源,其设计体现了“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资源多样,情境真实;短小精悍,使用方便;半结构化,易于扩充”[3]的特点,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微课内容。以该模式开展讲课和说课训练,学生可以在课外撰写教案和说课稿,录制模拟讲课和说课的微视频,并将微视频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成果展示区,供教师和学生观看,并将发现的问题到交流讨论区,开展交流和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和讨论,直至问题解决。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可以反复播放微视频,再现问题。翻转课堂实现了以微视频为中心的学习活动,教师和学生都成为微视频的学习者和问题的提出者,讲课和说课者成为学习资源的提供者,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二、教学技能训练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美国人萨尔曼・可汗( Salman Khan) 利用网络视频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并在TED 大会上将“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教学模式介绍给全世界,该模式的实施过程主要是教师将课堂中需要讲授的内容制作成视频,让学生在家观看视频,学生记录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课上教师解答存在的普遍问题,通过练习巩固课前学到的新知识。在美国的大中小学借鉴和应用模式的过程中,对该模式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表现为将视频教学与Moodle 平台应用相结合;采用基于iPad 的数字化互动教材等,进一步丰富了课前学习的问题解答、讨论、交流和分享功能。国内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基本上沿用了萨尔曼・可汗的教学模式,同时注重了网络教学平台、微信、啪啪等软件的使用,用这些技术手段支持师生间的讨论、互动和交流。

我们在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技能训练过程中,发现萨尔曼・可汗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存在两个问题:①讲课、说课训练的操作性很强,教师只能提供他人的讲课、说课视频供学生观摩,对学生了解讲课、说课的一般程序有帮助,但是,达不到学生自主训练的目的;②课前记录的学习问题不带有针对性,不能反映出学生训练中的真实情况。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改进,构建了适合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布置课前讲课、说课训练任务,学生训练并录制成微视频,微视频到网络教学平台成果展示区,师生观看微视频,展开在线讨论,记录未解决问题,课上教师组织交流解决问题,课后教师再针对不同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将存在同类问题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结合讲课、说课的课题强化训练,再录制微视频,在组内进行反思和改进,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教学技能训练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虽然只对“翻转课堂”学习资源(微视频)的设计和制作者进行了互换(由教师设计和制作微视频,变为由学生设计和制作微视频),但却带来了教与学的深层次变革,首先表现在教学角色的转换。教师扮演学生学习任务的提出者、指导者、组织者角色;学生是资源的设计和开发者、学习者角色;师生共同成为课前的学习者和问题的提出者角色(学生完成课前训练学习任务,教师通过微视频学习学生的成果)。其次,学习资源实现了从预设走向生成。学生在制作微视频资源的过程成为贡献智慧资源的过程,运用有线和无线网络、智能移动学习设备、感知信息学习环境,实现智慧学习[4](Gyu-seong Rho认为,智慧学习是一种学习者自我指导的以人为本的学习方式,它通过智慧信息技术与学习活动整合让学习者容易访问到资源信息,以支持学习者之间或者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交互,同时还需要设计自我指导的学习环境)。教师课前的资源提供者角色部分地由学生承担,学习不仅仅局限在教育者提供资源的境域内。第三,学习质量提高,自信心增强。学生在提供微视频的过程中,经历“训练-录制-观摩-修改-反思”的系列学习过程。学生为了展示个人取得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技能,自我激发内部学习动机,展现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获得自我成就感。第四,提高媒体操作技能。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融合,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媒体运用能力,以满足信息化课堂教学的需要。学生在制作微视频、微视频过程中,需要亲身实践网络媒体、手持式学习设备、音视频录制、编辑工具和软件等技术,在制作微视频过程中实现了视频资源和技术的融合,为制作数字化资源并应用于教学打下了基础。

三、教学技能训练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将沿着以下流程进行:布置任务――自主训练――制作并微视频――师生学习、记录问题――组织讨论交流――问题指导――针对性训练――反馈。

布置任务:教室布置课前关于试讲和说课的自主训练任务,明确学生训练课题和每一项训练时间,讲课需在15分钟内完成,说课需在10分钟内完成,根据需要充分运用微格教室、摄像机、照相机、手机等设备,录制个人感到满意的视频。

自主训练:学生在微格教室或其它学习场所,进行自主训练,通过元认知调节,直至对训练效果感到满意。

制作并微视频:根据现有条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录制个人满意的视频,并将视频转换为.mov、mp4等格式,上传微视频到网络教学平台成果展示区。

师生学习,记录问题:教师和学生登录网络教学平台,观看微视频,并记录下发现的问题。

组织讨论交流:教师课上针对师生记录的问题,展开课堂讨论。

问题指导: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反复播放微视频,找出问题所在,将所有问题反馈给每一名训练学生,讨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针对性训练:根据学生讲课和说课中存在的问题,加强针对性训练,比如:教态问题、普通话问题、仪表问题、教学组织问题、课堂小结问题、教学过程设计问题等,提高教学技能。学生结合小学学科教学内容,反复进行针对问题的训练,录制训练微视频并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成果展示区。

反馈:师生观看学习小组针对性训练微视频,并将训练效果反馈给每一名讲课和说课者,循环往复,直至问题解决。

四、应用教学技能训练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训练要联系教学法课程内容,本着从理论到实践的原则进行,训练方法包括训练前的解释说明,训练中的指导以及训练后的总结订正等环节[5]。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师范生技能训练中的创新应用,改变了教师提供微视频,学生观看微视频的做法,完全由学生课外录制技能训练微视频。这一改变不只是教学流程的变化和学习资源提供者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教学理念的改变,由学生主宰自己的学习,教师成为学习者,同时成为学生的指导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确课前训练任务和微课录制任务,并针对不同的任务提出明确的要求,指导学生课前应做什么,怎么做。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参与在线讨论指导,在课上解决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训练后的总结和修正。

多次练习,形成高级教学技能。高级教学技能的外在表现就是对讲课、说课经过练习后,基本上达到自动化水平,多次练习是达到自动化水平的基本策略。练习应具备四个特征[6]:①练习的机会应该同学习的结果要求相一致。学习者应不断地界定、辨别正例和反例。②尽量采用分散练习而不是集中练习。每一次练习都为学习者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和应用产生式、连接语义网络提供了机会。③提供形成性反馈以便学习者能监控自己进步的幅度,不断完善自己的产生式。④在多种情境中呈现练习机会,可以保证学习者超越课堂在生活中实现迁移。

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教师应做好多种信息技术手段的培训,指导学生掌握摄像机、照相机、手机、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室等视频录制应用技巧和操作规程,掌握两种以上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为制作各种学习视频打下基础。

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作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学习,重点使学生掌握理论观点和知识要点,宜采用教师提供微视频资源的方式,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建立知识框架。对于教学技能训练方面的内容,重在对学生进行如何上课,如何说课的技能的提高,通过创新的教学设计,经过多次练习习得技能,达到熟练的程度,从而逐渐提高教学艺术,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讲课与说课的训练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教学设计,并撰写教案和说课稿,教学设计的过程又体现了学生对教学各个要素之关系的理解水平,理解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教学设计成果的创造性水平。因此,教师提供教学视频范例,往往使学生形成心理定势,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自主完成教学设计并录制自己感到满意的教学视频,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给学生带来学习成就感。

课上解决问题。课上解决问题是教学技能训练的关键,师生对问题的准确把握尤为重要,需要教师在观看视频和交流讨论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关键问题,课上引导学生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给予学生明确的解答,使学生看到存在的问题,怎么克服存在的问题,教师科学的指导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课后针对性训练。课后针对性训练应以强化学生需要改进的不同问题为出发点,比如:教学语言、教学重点的讲解、教学环节的安排等等,学生通过针对问题的训练,以微视频的形式提供个人训练成果,循序渐进,提高教学技能。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模式,实现了实时和非实时的微视频点播,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为训练者提供及时全面的反馈,充分发挥了师范生自主学习、相互评价的优势,体现了学生主体认知建构的思想理念。同时也方便了教师对多数学生的及时指导,扩大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提高了教学技能训练的效果,也提高了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在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淑珍,胡清薇. 教学技能观的辨析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2,(2):21-25.

[2]乔晖,近十年教学技能研究综述[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2):112-117.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4]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