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智能化档案建设范文

智能化档案建设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智能化档案建设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智能化档案建设

第1篇

关键词:智能化;资源共享;开发利用;安全管理

智能化、信息化是城建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2015年5月山东省威海市按照“市域一体、统一架构、资源共享”的原则,建设并投入运营了智慧城建档案管理平台,实现了以建筑物为核心,提供从地上设施到地下管线,从项目开工到项目竣工,从电子文本到测绘数据等复合型信息查询和利用服务。作为平台建设与管理的基层参与者,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推进城建档案智能化建设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一、山东省威海市城建档案智能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2014年10月,作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省威海市依托市云计算中心,采用4G移动APP、二维码、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投资350多万元建设了“智慧城建档案管理平台”项目,并于2015年5月投入试运营。该平台先后搭建“智慧地下管线信息共享平台”、“智慧城建档案数据中心”等模块,对各类城市建设数据进行互动型、智能型、动态型采集、处理和存储,实现共建共享,为领导决策、项目论证、规划设计、工程施工、道路挖掘、建筑拆迁、抢险救灾、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查询、检索和利用。特别是在地下管线管理上,平台采集了全市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电信等6大类、共计13994公里管线数据,基本摸清了全市地下管线“家底”,有效避免了盲目施工造成对地下线路的破坏,为安全施工提供了可靠依据。

二、当前档案智能化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普查工作协调难度大。

城建数据信息采集是档案智能化管理的第一步。城建工程涉及到多个管线单位和政府部门,国家层面缺乏相对细致的法规制度,没有一个联合机制,这使得档案资料特别是地下管线资料的收集难以顺利实施。一直以来,全国各地档案普遍缺乏完整连贯性,市政管线档案入库率低,有重建设、轻档案的现象。如,某地自来水管改道,施工队在改道工程结束后,并没有在覆土前通知相关单位来进行测量,或者未把更新信息告诉测量单位,普查就难以有一个客观的反映。这种局面急需建立统一的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大力推进管线数据利用和更新。

(二)数字化投入成本高。

档案资源实现信息化、网络化,需要具有一定的基础设施设备和经济实力。包括配置高容量的计算机、服务器、扫描仪、数码摄像机、复印机、打印机等档案数字化处理设备,构建档案信息处理的硬件环境。当前,各地普遍存在经费投入少、设备更新慢等问题。许多基层档案馆专用计算机容量低、配置差,多以单机版档案信息系统管理为主,网络化建设仍然处于比较原始的阶段,还是对档案手工管理工作的简单重复和低水平建设。

(三)政策规定及标准体系少。

档案智能化建设是对传统档案工作的一场变革,是一项全新技术,必须以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作保障。如网络环境下电子公文归档、电子档案管理、档案信息公开和上网安全、网站建设与管理、档案系统应用软件等都要有严格的制度规定和标准可循,形成有效的档案存档和利用的完善机制。虽然一些地方规章或规范性文件正在积极尝试,但目前行之有效的制度少之又少,在业务操作上缺乏科学规范的执行标准,且在档案资源开发中可能面临不可预知的法律风险。

(四)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

作为重要的公共信息资源“集散地”,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应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利用,更好地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在推进智能化建设过程中,部分基层档案馆虽然也采用了机读、电子检索等信息化手段,但管理观念却没有相应提升,工作重心还停留在档案接收、立卷、存储、查阅几个环节,重收集归档,轻开发利用,在满足群众需求上手段和方法不多,没能充分让“死”的档案变成“活”的信息。

(五)网络安全可靠性不足。

城建档案智能化建设使档案管理应用跃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查阅和使用。但很多档案信息涉及国家的安全和利益、涉及经济技术秘密、涉及社会秩序和个人隐私等方面的内容。因此,档案部门如何在强调档案保密、重视档案保密的前提下,加大档案开放利用力度,处理好网站档案开放利用和档案保密之间的矛盾,是一个需要认真解决的难题。

三、关于加强城建档案智能化建设的建议

(一)建立档案资源收集联合工作机制。

没有一个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联合机制,智能化城建档案管理平台的信息普查、收集难以顺利实施。基于当前各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相对独立、级别不高的现状,建议由各级政府建设管理部门牵头,把各建筑物、管线等权属单位联系在一起,通过日常化运作联席会议,共同推动综合规划编制、施工管理、竣工测绘等涉及城建档案管理的工作,以进一步提高档案资源采集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加强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各级政府要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并在市场化运营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确保在计算机软硬件配备、网络体系的建设(包括局域网的建设、与政府网的连接、国际互联网的利用)、信息化工作流程等方面持续投入。特别是加快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最新的信息技术,整合提升现有工程项目管理应用系统的应用深度和广度,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收集、科学管理、系统开发,真正让社会利用者有据可查、查必有果,提供方便、快捷、全面、系统的信息资源利用服务。

(三)加快完善档案智能化管理制度。

各级政府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工作调研力度,加快出台相关规划、法律、规章和规定等,在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声像档案一体化管理、馆际间异地数据备份、灾难恢复机制等方面,建立起完备的工作规范和责任机制,为推进城建档案智能化建设提供可靠的立法依据和指导标准,推动城建档案智能化建设向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方向发展。

(四)加大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力度。

城建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各级档案管理机构要以推进档案智能化建设为契机,切实把服务工作的重点转向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来,丰富档案信息资源加工手段,将城建档案管理部门从文献资料的收藏、提供者,转变为信息产品的生产、开发和提供者。要想方设法使档案利用更方便、更快捷,提高社会各界利用城建档案的积极性,从而让档案工作的社会效益实现最大化。

(五)加强数字化档案的安全管理。

第2篇

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是我国公民境外就业、劳务输出法律公证的有效证件。国家实行就业准入制度以后,在一些技术要求高、通用性强、关系人民身体健康财产安全的职业(工种)中,职业资格证书还是一种就业准入证明。目前在江苏有93个职业工种招收从业人员必须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招用,从业者必须持证上岗。

2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形式

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全国全省统考,目前已有18个职业;第二类是车工、钳工等通用工种的非统一鉴定,由经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批准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组织实施;第三类是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智能化考试,考试合格者除了核发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合格证书外,目前有计算机新技术、网络管理员等6个职业同时核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3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途径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由低到高分为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技师(二级)、高级技师(一级)五个级别。报考者可以按照各级别的申报条件参加职业技能鉴定,通过参加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4职业技能鉴定档案管理问题

4.1信息化管理不到位

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建立初期对信息化要求不高,那年代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技术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职业技能鉴定以纸质档案为主,电子档案普遍没有建立。如今算机技术和Internet技术已经非常普及,智能手机终端已经能够上网查询检索各类信息,职业技能鉴定信息化建设,实行无纸化办公,职业技能鉴定档案电子化管理势在必行。

4.2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全国联网查询系统建设需要加强

证书查询系统建设是信息化时代的需要,也是职业技能鉴定管理部门的职责所在,要采取得力措施,抓紧做好。

5加强职业技能鉴定信息化建设对策

(1)要加快职业技能鉴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经历二十年发展,年鉴定量逐年递增,2012年全国鉴定人数达到一千七百多万人次,表明职业技能鉴定的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与日俱增。如此众多的鉴定量,不实行鉴定档案信息化是很难查询检索档案的,即便保存纸质档案,查询检索也做不到。

(2)尽快开通全国职业技能鉴定证书联网查询系统

据了解全国2013年底职业技能鉴定入网数据达到7700万条。年鉴定1700万人,入库才7000万,数据入库比例令人不敢恭维。推动证书查询工作有常规查询向电子化Internet查询转换,一方面对新增的证书数据要即时入网,另一方面,仍然要抓紧整理历年证书数据,力争实现证书信息全部上网、提供全口径查询的目标。

(3)围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的中心工作做好职业技能鉴定

第3篇

关键词:档案库房,智能一体化,建设

杭州市房产档案馆成立于2003年,2008年搬入新馆后,在新库房管理中率先采用了智能电动密集架和库房温湿度自动控制两大新技术,极大的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库房的日常性管理工作,但随着近几年房地产市场房产交易的日益火爆,房产档案量急剧增加,目前馆藏各类房屋权属档案已近400余万卷(册),原有的库房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档案入库需要,给档案管控工作带来了不少压力。同时作为“民生档案,服务民生”的查档服务窗口,档案的利用接待量也呈几何倍数增长。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制造业等信息技术培训的发展与运用,深刻影响到档案的特性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边界。

1 面临问题

1、房产档案的增容面临档案管控手段单一的问题

2005年,杭州市房产档案馆主城区全年房产档案入库量为14万卷,到了2015年入库量为41万卷,十年间增加了2.88倍,截止2016年11月15日,杭州市房产档案馆当年度已接收主城区各类房产档案350447卷,随着住房保障类档案的接收入库,预计2016年度档案接收量将突破45万卷。大量档案的接收入库,对档案接收的上下架、位置管理、库房的巡检及盘点、档案统计、利用调阅等带来不少困难,而目前的档案管控手段相对单一,工作效率较低,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档案管理需要。

2、实体档案调阅利用需要提质增效的问题

杭州市房产档案馆作为“民生档案,服务民生”的查档服务窗口,查档接待任务日益繁重。据《房管时迅》数说房管有关数据统计,2005年,杭州市房产档案馆房产档案查询接待量为0.9万人次,到2015年房产档案查询接待量达42.3万人次,十年间房产档案查询接待量增加了45倍。截止2016年11月15日,杭州市房产档案馆当年度窗口累计接待11.4万人次,出具查档记录41万份,电子档案10.8万页,核查61.5万人次。档案管理部门如何在如此大接待量的情况下,及时高效的提高调阅实体档案的速度,降低百姓的调档等待时间,提质增效是当前的主要问题。

2 功能实现

1、档案智能密集架控制系统

在此次库房改造中,我们采用了智能电动密集架,其架体控制系统采用了目前最先进的工业级、宽电压、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的PLC集成控制系统,规避了智能电动密集架单片机控制系统所存在的功能单一,无法升级等弊端,并与手持PDA、工作电脑等进行了工作联网,并实现了以下功能:

⑴、智能电机配备24V无刷电机基础上加配了5A电磁离合器,使架体在开闭合过程中更加安全、更加高效,架体移动声音轻盈,无噪音。且手动、电动可自动切换。

⑵、架体左右功能:具备左动、右动及左右架体功能,当固定列在中间时,支持左右两侧架体同时进行打开操作,满足两人进入同一区域固定列两侧同时调阅档案的需求。

⑶、一键式操作功能:通过一个触控导向按钮完成架体的开启、停止、关灯等所有操作,|控开关上配有LED导向指定灯。

⑷、应急助推功能:当调档目标列出现电机故障,无法打开架体时,架体控制系统能智能识别故障位置,并自动指示故障列相邻架体将故障列推动,故障列打开后,该助推列自动复位。

⑸、架体通风功能:架体控制系统上自带温湿度控制系统,能实时检测架体内温湿度值,该架体环境温湿度能人工设定,当架体环境温湿度值达到设定值时,系统能自动打开每列架体来实现通风和闭架,也可直接在固定列上通过触摸屏上进行手动操作,实现开架通风,使架体内的温湿度达到恒温恒湿。

⑹、自动安全保障功能:架体除有防倾倒、防鼠、防尘、防光等基本功能基础上,架体内立柱、底盘和入口处分别安装了红外保护装置,脚踢杆等应急保护装置,当有人在架体开启通道内或有异物进入移动架体通道时,架体立即启动自锁保护功能,同时系统进入安全保护状态,只有当人员离开通道或异物清除,架体才能启动,确保人身安全。

⑺、架体自照明功能:架体自带照明系统,该系统采用无紫外线LED灯具,能随架体开启或人员进入架体通道而自动激活,当架体系统闲置或无人时,3分钟后照明系统自动关闭。

⑻、电路保护功能:架体电力回路、操作回路各有专用的断路器,当漏电或马达超负荷时,密集架立即停止,回路切断,即过载保护。

2、档案实体管理系统

在此次库房改造中,我们将8个标准化库房全部通过VPN实现了WIFI无线网络的全覆盖,通过手持PDA,在库区内就可实现档案的入库、借阅、归还、批量上架、批量位置管理等工作。档案借阅或调档时可以通过调档指令,利用PDA可远程开启相应的电动密集架,实现高效、精准,大大提高了调档等待时间,尤其在窗口服务中,调档时间由原先约30分钟缩短至5分钟左右,为服务群众赢得了时间。

3、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

库房的恒温恒湿对档案的保管至关重要,在此次库房增容改造中,我们将除湿器,空调、空气净化器、加湿器等设备进行有机组合,并利用新技术,将库房内各区域安装的温湿度监控点进行统一联网,形成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根据预先设定的温湿度值,在一定内范围达到异常告警、自动调节、实时采集、快速响应、定时上传数据到指定服务器等,实现了对库房内温度、湿度、PM2.5、CO2等进行全天候智能监测、控制和治理。在确保库房达到恒温恒湿基础上,有效净化微尘、细菌、尘螨、微生物和各种气态污染物,消除空气中的异味,在保护档案本身安全的同时确保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将除湿器的排水进行了集中排放,避免了人工倒水的问题。

4、档案库房安全管控系统

档案库房安全管控系统中我们采用了库房磁卡门禁系统、重点库房加装了双指纹门禁系统、库房进出红外线监测系统,库区内视频监控系统,其中门禁系统使用的磁卡需经专门授权,方可使用,实现对进入库房人员全方位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库房进出红外线监测系统和库区内视频监控系统则与大楼的物业管理监控室进行有序对接,使得库房24小时都能实现全方位的管控,达到了人防、技防、物防的三位一体的库房安全防范体系,确保了档案库房的安全。

5、主控系统

以上各项系统都通过一套库房管理主控系统来集中进行管理,与馆的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和档案综合业务系统通过端口进行对接,互联互通,与大楼安保系统进行进行对接,实现库房一体化智能管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 结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创新档案日常管理模式,创建立体档案馆库管理办法,档案馆库的智能化建设必将是发展趋势,本文只根据了本馆情况对智能化馆库建设进行了初步的实践与探索,对智能化馆库管理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方法,供其他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者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童红雷 档案库房智能化建设探索 中国档案 2016(1)76-77

第4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智能化发展;应用设计

中图分类号:G354 文献标识码:A

现在,随着科技信息的不断发展,房屋建筑中的智能化使用无所不在。比如说,由早期单一独立的电视、电话、宽带、闭路电视安防监控等系统,已经发展到利用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自控和IC卡等手段,将多元的信息服务与管理、物业管理与安防等运用到现在的智能化小区中。这些智能化的使用前提是它的设计,在房屋建筑中如何设计使用是本文重点阐述的内容。

1 房屋建筑中智能化设计原则

我们要遵循现代人使用的习惯和原则,及管理系统的灵活性、安全性。要按照“经济、实用、安全、舒适”的原则,更要能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

一般来说,智能化的设计应用方案要考虑到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和可互操作性,能很方便地与信息网络融通。 同时还要考虑升级、换代的方便性和根据智能化系统总体结构的要求,各子系统应标准化和模块化,选型系统应当提供标准数据接口。我们还要注意它的操作简便,对任一复杂的系统都能实现鼠标式操作。用穷尽的思维方式,尽力为小区的使用者设计一个安全 高效、便捷、舒适的生活及工作环境。

2 房屋建筑中智能化设计应用

一般地,房屋建筑中智能化设计应用它包括很多个方面,笔者现将其部分做一论述分析。

2.1网络通信系统智能化的设计。它的功能主要是把小区内网络管理中心和各个功能子系统终端设备连成网络,而且还与Internet互联,主要目的是为住户提供同外界沟通桥梁以及信息传输通道,也为业主提供信息服务和物业管理。笔者认为,智能化的设计主要是计算机网络,起到核心作用,网络拥有相当好的可扩展性和扩充性,能为住户提供物业管理、国际互联网接人等服务。表1是网络通信系统智能化具体分级列表图。

2.2安防自动监控报警系统。这个自动监控报警系统特点是可以把被监视场所的图像及声音全部或部分地记录下来,为日后对某些事件的处理及分析提供了方便条件及重要依据,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主要是在小区内无人值守的各类情况下,可以及时地观察、了解灾情、监控盗情、记录窃情与相关的暴力犯罪行为;同时,所有的小区用户可以利用安装在卧室的紧急呼救按钮,除了可以向小区的控制中心发出求救信号外,也可以将信号发送到远程的电话或手机上,然后启动电话模块向外界拨打报警电话如图1所示。

2.3管理服务系统智能化设计。房屋智能化管理服务系统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IC卡系统、自动抄表计费系统、楼宇自动控制系统及IC卡系统。业主在操作中只要用一张IC卡就可以在住宅区内方便进出、消费、停车、交纳多种费用及建立住户档案、门禁档案和住户医疗档案等。可以这样说,一卡在手,万事不难。

2.4智能小区弱电系统设计。小区内的弱电系统设计包括电话、有线电视、闭路监控、周边防范等,设计目标要明确,就是为住宅小区建设一套先进,严密,实用,美观,性能稳定的弱电系统。

3 房屋建筑中智能化应用发展

笔者分析认为,现在虽然房屋建筑中智能化应用比较广泛,但是也要理性健康地发展。就目前来说,为了吸引业主的眼球和购买力,一些开发商利用诸多手段在小区开发中,增加所谓的智能化系统,但是在规划建设的智能住宅小区中,有的是不需要的,原因是没有考虑实际需求和周边公共设施环境,一味地堆积众多的高新技术系统与设备密布信息点、增大每户接人带宽,这实际上是设计上的败笔。

另外,我们要知道,小区安装智能化是为住宅小区所有服务的,他的功能体现在服务的内容和业务上,要收到业主的认可和欢迎。同时,在管理模式上要与住户自身素质联系起来,并不是一味地增加没有必要的投资。

总之,房屋建筑中智能化的应用要与现代文明,绿色环保等联系起来,这样才能体现智能化,智能化应用也才能日趋发展起来,智能住宅小区的建设行为也逐渐收到欢迎和认可,这无疑是科学技术理性的进步。

参考文献

第5篇

档案管理在工程建设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具有独特的、不可或缺的地位,而电子信息能够作用于档案管理中涉及的设计图纸、工程文字叙述等重要的资料,对工程的建设起着推动作用。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加强对电子信息管理,是提升工程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度的核心内容。电子信息在档案管理中主要是指电子文件、电子图表以及电子图书等,与常规的档案管理相比,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特点有以下几点内容:

(1)电子信息在计算机设备中才能够使用,所以,电子信息的储备是一个全方位、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其通过计算机的相关处理,实现工程建设中信息资源的共享。

(2)电子信息在工程建设中,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为人们提供便利的使用条件。

(3)在使用过程中,人们能够依据自己的需求对电子信息进行调整,其在使用的过程中随意性较强,通过电脑获取信息更加便捷、快速,为人们节省更多的时间。

(4)电子信息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智能化、集约性等特征,电脑为信息的储存以及使用提供智能化操作的平台,电子信息的智能化是建立在先进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智能化操作是电脑技术发展的不然趋势,电子信息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实现对施工现场的真实模拟,使信息化处理更加科学、合理。

2加强电子信息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加强电子信息的存储

移动硬盘以及U盘是人们储存电子信息常用的工具,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便于携带、移动等特点,适宜长期储存,且不受外界环境(空气、水、雾霾等)影响。但是,电子信息在工程建设中使用的时间还处于起步阶段,经验不足,所以,在使用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考虑如何做好电子信息存储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对其进行复制、粘贴、云存储等,能够有效的预防信息的丢失,为电子信息的储存提供便利的条件。

2.2健全电子信息管理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档案管理模式不断由直线发展成为平面结构,而电子信息的出现,使工程建设中的档案管理模式丰富多彩[2]。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单一的平面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应该不断建立健全的电子信息管理体系,实现工程信息的有效、科学管理。

2.3合理规划电子信息归档

电子信息在归档储存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关人员应该认识到电子信息管理的内容以及必要性,对电子信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专业化的对其进行储存和分类,确保电子信息的原始性,保证其正确、可靠性。

2.4加强电子信息智能化管理

实现电子信息智能化管理是确保信息准确的有效途径,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电子信息智能化主要体现在信息的开发利用,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不断吸收科学的管理措施,完善电子信息运行体系,进而实现电子信息管理的智能化,推进工程建设的现代化发展。

3电子信息在工程建设中的发展前景

电子信息在工程建设中具有快捷、方便、容量大等优势,所以成为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电子信息的不断发展,推动国家经济建设的前进,使国家的电子信息不断面向全球的方向进军,电子信息的规模化以及网络普及化,决定着工程建设的发展前景。同时,电子信息还具有国际化的优势,被广泛的应用在各大工程建设中,并推其向国际化发展,使其成为电子行业发展的龙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化的信息时代成为电子信息发展的必然模式,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向工程建设中发展,推动工程建设的发展步伐,加快工程建设的进度,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4结束语

第6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智能化管理;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8-0164-01

1计算机时代下的智能化管理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已经运用到档案管理之中,使得档案管理具备了硬软件基础,如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计算机等硬件设备被应用到档案管理部门,而在查询、利用、存储等一系列的应用中,都建立了软件支持,如联机数据库、网上信息咨询平台等,这就为现代档案管理智能化提供了有效支持。而在统一性的管理标准制度的保障下,如档案整理标准、统计标准、技术指标等被严格规定下来,这为实现统一性的智能化管理提供了有效条件,刺激了档案数据库中信息资源的建立。

从档案管理自身发展来看,其一,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档案管理的数量、种类不断增加,其形式不断发生变化,如现代的电子档案、数字档案、快照档案等,这就刺激了原来的档案管理方式的改变;在人类知识化的今天,档案容量不断增加,其内部信息量的增加,必定要求具备高储存、高输出性能的技术为保证,而要实现对新形式、新内容档案的管理,必须借助于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方式;在大容量信息的刺激下,人们的知识容量提升,对知识的要求量远远超过以前,这就要求具备大容量的共享信息,而智能化管理为实现资源共享提供了开放性的平台,这就利于实现档案价值。其二,现存档案自然老化、人为损失的现象严重,而采用智能化档案管理方式,可有效保护档案原件、延长档案寿命,同时可充分利用信息化、智能化管理降低原档案的损失和丢失风险,并针对于损失文件采用数字拷贝等方式进行复原处理,这对保护原档案起到了积极作用。

2档案管理智能化发展趋势

2.1智能化存储

与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相比,智能存储是计算机系统本身最重要的智能特征,其改变了传统的纸张、书本档案库形式,依靠智能系统运行智能存储管理软件,来支持多种文件和操作系统,以实现存储资源的虚拟化。计算机智能化存储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信息容量性,在现代档案信息大容量的环境下,计算机以数字化、程序化的存储方式,缩小信息空间,以数据库、内存等形式,将信息进行存储,这就提升了信息的存储空间。其二,提升存储设备之间的信息联系,并有效实现备份、容错、改错、安全管理等职能,有效提升了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实现了档案保存的完整性和信息的全面性,利于实现档案使用价值。

2.2智能化检索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文献检索的智能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在现代档案管理中,答案存在的形式越来也多,既有文字、数字,也有图文、声像,有加密文件,也有非加密文件,有本地存储信息,也有异地存储信息,而要获得相关性的信息,仅仅依靠书本查找并不能实现文献资源的享用,而在智能化管理条件下,计算机将档案信息进行归类后进行整体性存储,在检索过程中,以文献、检索词等信息为基础,对文献进行分类排列,这就提升了文献检索的准确性和范围性,使人们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想要的相关文献,而且各类文献也以“期刊”、“硕士文献”、“博士文献”等方式进行分类,突出了文献的重要性和性能,进而提升了文献选用率。

2.3智能化应用

档案管理智能化将档案进行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处理后,以程序的形式存在,这就刺激人们在进行档案采用时,以网址、程序的形式进行搜索,同时,网络提供的大规模空间,提升了档案的利用空间,尤其是一些专业性、科研型共享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资源共同利用价值,进而以档案使用的反作用,实现了档案的丰富与发展。当然,不同的档案形式具有不同的利用途径以及价值,如电子档案智能化管理,可提升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流,加强两者之间的了解度与合作度,可以进行商情预测,提升企业市场预测力,可以进行智能化营销等,总之,其信息提供范围和途径的拓展,有效提升了档案管理的价值。

3提升档案管理职能化的措施

3.1完善管理机制

各种档案信息资源都存在一定的逻辑性,在信息录入后,就会成为数据库之间、数据字段以及运行程序之间的联系,在进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中,一定要将其进行统一化规定,从而提升数据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制定统一性标准,管理标准的完整性与一致性是衡量管理的重要指标,这就要求进行规范性的制度约束,强调各个管理部门与管理信息的链接性,以实现档案信息网络畅通无阻。

3.2巩固保障因素

在进行硬软件建设中,要加强专业数字化设备的设置,实现配备的统一性,实现硬件设备的型号统一、购置统一、内部系统统一;充分利用设备功能,实现自动转化、编制、检索、存储、上传等功能,为智能化档案管理提供有效保障。

3.3提升人员素质

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面向档案管理的基本技能与计算机技能,尤其是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安全防护知识,保障管理工作的信息安全性和工作的科学性;注重基础性工作管理,加强收集、整理、保存等环节的协调性,保证档案管理质量化;加强素质教育与培训,促使工作人员树立良好的岗位意识、职责意识和服务意识,提升档案管理智能化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秋霞,徐忠勇.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原则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1,(02).

[2]邹吉辉.论档案信息检索智能化趋势[J].浙江档案,2010,(04).

第7篇

一、档案库房管理的相关概述

档案库房内收藏着大量的有参考价值和保存价值的珍贵文献资料,其内部空间的环境直接影响着企业档案文件的质量及保管的安全性。档案库房管理工作主要是维护秩序与保护实体两个基本方面,是档案实体保管工作的主要体现形式,是将已整理好的档案资料存入库房,并按照相应的类别进行分类上架排放,对库房现存档案资料进行日常性的维护、利用、保护等管理性工作。在新时期,应构建智能化的管理系统,高效控制库房内部因素及各种管理要素,实现安全、高效管理档案库房的目的,有效提高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水平。

二、档案库房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实践

(一)档案库房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设计。档案库房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构建要更新升级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增设智能库房管理模块,包括库房基本信息的定义及具体情况展示、实体出入库管理、温湿度及门禁采集信息等几大模块(详见图1),通过集成智能密集架、温湿度信息采集设备、门禁及RFID等设备,实时监控和管理库房内部情况,将库房转变为在线展示的“透明”库房,进而提高档案库房管理的实时性及高效性。1.智能密集架的建设。智能密集架是指通过计算机控制密集架的打开及关闭等,主要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对相应的档案实体信息进行检索,利用计算机结合已存储密集架的位置信息自动打开密集架,架上显示屏会及时显示档案资料的具置及所需的数量,取出后自动关闭。归还档案时对档案条形码进行扫描,将案卷在计算机系统内归还入库,同时再次打开密集架将案卷放到规定的位置上。2.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档案库房内温湿度的变化情况通过设置自动温湿度信息采集设备来实现实时、自动采集与监控,一旦温湿度超出指定范围,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会自动启动或关闭温湿度控制设备,实时调节库房内温湿度。通过集成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将采集到的温湿度数据传送管理信息系统中并自动保存,同时制成温湿度变化曲线图,有利于后期的数据分析与利用。3.门禁控制设备。档案库房通常使用的是钢制防盗门锁,在此基础上加装接触式磁卡电子门禁系统,提高库房的安全性。档案库房管理工作人员持有专门授权的磁卡,在进入档案库房时通过读卡器自动识别持卡人身份,确认有效后才可开启门锁,门禁控制系统会自动记录磁卡身份及出入库时间等信息并传送至管理信息系统中,形成库房的巡查记录报表、异常情况报警等。4.物联网RFID技术。物联网RFID技术的利用主要是通过二维条码标签及监控设备实时监控库房内档案实置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更新升级,打印档案盒及档案资料的实体标签的唯一二维条形码,通过扫描二维条形码自动登记借阅、归还及上下架信息。在使用档案时可以通过系统检索直接打开对应的密集架;自动记录经出库扫描后的档案出库信息;归还档案资料时需再次对标签信息进行扫描,自动入库和上架。另外,监控设备在监测到未经系统登记的档案出库信息时会自动记录和报警,从而有效控制档案的安全。

图1 库房智能化管理系统功能模块示意图

(二)档案库房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实践。结合企业档案库房的实际情况,制定库房固定区域、密集架信息等实际布局的虚拟展现方案,通过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将不同类别的档案使用不同的展示模板展示出来,企业档案库房密集架的启闭则由智能化模块利用智能密集架设备直接控制。另外,集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与库房智能化管理系统,以有效实现档案的电子上下架等,同时还能够灵活定义自动排架规则,根据排架情况动态统计馆藏档案强开及时预警提示馆藏能力。还有就是实体档案的借阅、归还的在线监控,通过定位二维码标签来实现,通过3D模拟库房内部设置,在线模拟出入库房操作,进而提高档案库房的透明度。

第8篇

【关键词】电子信息 工程建设 特点

1 前言

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有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讯等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电子商品以及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尤其是在工程建设方面,电子信息应用在工程建设中,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然而,电子信息作为一项长期的工程,其在发展过程中,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需要的资金较多,操作的系统较为复杂等,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建立科学的操作系统,进一步实现信息化的工程建设。

2 电子信息在工程档案管理中的作用及其特点

档案管理在工程建设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具有独特的、不可或缺的地位,而电子信息能够作用于档案管理中涉及的设计图纸、工程文字叙述等重要的资料,对工程的建设起着推动作用。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加强对电子信息管理,是提升工程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度的核心内容。电子信息在档案管理中主要是指电子文件、电子图表以及电子图书等,与常规的档案管理相比,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特点有以下几点内容:

(1)电子信息在计算机设备中才能够使用,所以,电子信息的储备是一个全方位、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其通过计算机的相关处理,实现工程建设中信息资源的共享。

(2)电子信息在工程建设中,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为人们提供便利的使用条件。

(3)在使用过程中,人们能够依据自己的需求对电子信息进行调整,其在使用的过程中随意性较强,通过电脑获取信息更加便捷、快速,为人们节省更多的时间。

(4)电子信息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智能化、集约性等特征,电脑为信息的储存以及使用提供智能化操作的平台,电子信息的智能化是建立在先进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智能化操作是电脑技术发展的不然趋势,电子信息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实现对施工现场的真实模拟,使信息化处理更加科学、合理。

3 加强电子信息管理的有效措施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电子信息管理是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及时储备好相关信息、合理使用以及科学处理等,为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保障[1]。

3.1 加强电子信息的存储

移动硬盘以及U盘是人们储存电子信息常用的工具,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便于携带、移动等特点,适宜长期储存,且不受外界环境(空气、水、雾霾等)影响。但是,电子信息在工程建设中使用的时间还处于起步阶段,经验不足,所以,在使用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考虑如何做好电子信息存储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对其进行复制、粘贴、云存储等,能够有效的预防信息的丢失,为电子信息的储存提供便利的条件。

3.2 健全电子信息管理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档案管理模式不断由直线发展成为平面结构,而电子信息的出现,使工程建设中的档案管理模式丰富多彩[2]。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单一的平面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应该不断建立健全的电子信息管理体系,实现工程信息的有效、科学管理。

3.3 合理规划电子信息归档

电子信息在归档储存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关人员应该认识到电子信息管理的内容以及必要性,对电子信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专业化的对其进行储存和分类,确保电子信息的原始性,保证其正确、可靠性。

3.4 加强电子信息智能化管理

实现电子信息智能化管理是确保信息准确的有效途径,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电子信息智能化主要体现在信息的开发利用,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不断吸收科学的管理措施,完善电子信息运行体系,进而实现电子信息管理的智能化,推进工程建设的现代化发展。

4 电子信息在工程建设中的发展前景

电子信息在工程建设中具有快捷、方便、容量大等优势,所以成为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电子信息的不断发展,推动国家经济建设的前进,使国家的电子信息不断面向全球的方向进军,电子信息的规模化以及网络普及化,决定着工程建设的发展前景。同时,电子信息还具有国际化的优势,被广泛的应用在各大工程建设中,并推其向国际化发展,使其成为电子行业发展的龙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化的信息时代成为电子信息发展的必然模式,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向工程建设中发展,推动工程建设的发展步伐,加快工程建设的进度,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5 结束语

电子信息在工程建设中主要的作用对于工程的档案管理,是工程建设中的核心内容,不可缺少。在工程建设中为人们提供有利条件的同时,其存在的问题也不断凸显,影响着电子信息在工程建设中作用的正常发挥。所以,在实际生活中,应该不断加强电子信息建设以及管理,实现工程建设的信息化以及现代化,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创造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许起宁.浅析电子信息在工程建设中的特点[J].电子信息与计算机科学,2013,04(07):11-12.

[2]Camp.Analyzing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3 and practices(56):149-150.

[3]梁景双,王钧.浅析电子信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4,06(23):77-78.

[4]Pennie.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 the applic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analysis [J].Science and technology,BBS,2014,11(12):95-98.

第9篇

目前,工信部已将物联网规划纳入到“十二五”专题规划,正在积极研究推进。因此,可以预见,这样一种物与物智能相连的方式会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甚至在许多情况下取代人对物的机械操作。

物联网与高校档案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物联网时代,几乎万事万物都处于物联网的智能状态下,可以智能相通。这里讨论档案管理的物联网,实质是说物联网中关于高校档案管理的部分,讨论如何让高校档案管理赶上和紧随物联网热潮,早日实现智能化管理。高校档案管理是一项极其繁琐的工作,从档案的收集、整理,到鉴定保管、著录,整个过程纷繁复杂。单从档案收集来看,一所高校每年在教学、科研、党政管理、外事、财务等方面都有大量的文字材料、图像、音频和实物,要将这数万件文档、材料、实物收集分类,其工作量是可想而知的,而目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虽然应用了计算机等较为先进的设备或技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绝大多数工作还是以人工为主,管理方式相对来说远远落后于实际需求。加上各种各样的需求,不同的档案查询、检索,使得以人工管理为主的整个档案管理工作更为繁杂和棘手。一种智能化、自动化的管理方式是档案管理长期以来的需求,物联网正是提供这种智能化系统的网络,同时也是一种基础设施。正像创造智能交通、智能能源、智能城市一样,发展和应用物联网构建“智能档案”是必要而且必需的,基于物联网实现高校档案管理智能化是高校档案管理的迫切要求。事实上,物联网是抽象出来的概念,它的具体业务形态已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并且初步实现了智能化,如ZigBee路灯控制系统、智能交通系统(ITS)、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防入侵系统等。我们可以从现有的互联网及其他信息科技中找到物联网的基础,体察到基于物联网的高校档案管理智能化的前景。

从2009年无锡国家传感信息中心试点以来,一个物联网大发展的社会环境和科技环境在中国迅速形成:国家发改委在物联网应用示范试点方面,科技部在863计划等重大专项方面,工业与信息化部在物联网的技术标准和产业政策引导方面出台了针对性宏观举措;2010年6月23日,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在上海“2010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上表示,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将成为全球信息通信行业的万亿元级新兴产业,到2020年之前,全球接入物联网的终端将达到500亿个;在政府的重视与大力推动下,信息产业商家首先在物联网建设上倾注精力,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与政府协议合作,在传感器技术、传感网络技术等方面推进建设;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研究机构也成立了传感网研究中心;上海、北京等城市也相继成立了一系列颇具规模的物联网中心,将物联网作为一大产业全力推进,在物联网器件、芯片、材料、软件、服务等方面逐渐起步;传感系统和3G技术快速发展……借此之势,“智能档案”的物联网建设:一方面有社会环境,另一方面有科技基础,将物联网在信息产业的成果转接到档案管理中是完全有可能的,是可行的。因此,物联网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智能化建设的一大契机。

基于物联网的高校档案管理智能系统构建

高校档案管理物联网是一个基于物联网的高校档案管理智能系统,是利用各种感知技术获取档案信息,通过数据分析技术自动对这些信息进行鉴定、分类,并使之得到有效利用。可见,这一智能系统的基础是档案智能识别子系统、档案保存子系统、档案查询子系统,除此之外,还有系统维护和安全保证两部分。档案智能识别系统能够自动扫描出需要存盘的文件,并赋予这些文件统一的电子标识;借助M2M的联网通信技术,这些文件的电子标识会传送到数据子系统中进行分析,根据上一环节电子标识的区别而分类出不同的档案,并得出保存建议;在人工协助作出相应保存处理后,系统将保存处理数据和前期整理有效数据提取到查询子系统中,满足档案查询者的多种查询需求。在这个系统中,档案管理工作是由各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自动完成的,人只是做辅工作,或采纳与不采纳系统建议的决定工作。这样,通过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换和联通,档案管理的各环节工作在人脑之外自动关联起来,按照人预设的命令一步一步进行下去,并自动进行系统维护,提供安全保证。这就是基于物联网实现高校档案管理智能化的目标———智能档案。在智能档案的“照应”下,繁琐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不再牵制更多的人手,管理效率得到有力的提高,甚至可以做到随时从各个部门收集有保存价值的材料、档案,随时为各个部门提供“万能”的档案查询,为高校的其他各项工作做好“后勤”工作。

这样一个“全自动”物联网系统,从目前高校档案管理的基础来看,难点在于资金和技术。从某种意义来看,物联网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一项波及全社会的庞大工程,充足的资金保障是这一工程往下推进的基础。尤其是对高校档案管理来说,部分高校对档案管理工作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多数高校档案馆在资金上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困难,从而将档案管理工作局限在日常的人工材料保管上。物联网技术属于新兴科技,需要相对先进的机器设备,也有无数的技术难题有待探索和攻克,高精尖人才的培养和挖掘,这些作为前期投入,都需要强大的资金保证,这对于当前绝大多数的高校档案馆来说都是难点。在保证资金的基础上,实现智能档案还面临技术难题。目前档案管理还处于人工主导的状况,谈物联网技术还言之过早,档案管理的自动化往往局限在自动化办公、电子档案管理上,要将档案管理推进到物联网时代,技术是瓶颈。在四大关键技术中,卫星定位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相对已较为成熟,商业化程度比较高,但RFID和传感器技术作为物联网业务的前提和基础,其核心领域尚未全面进入产业化。一方面,要实现智能档案,就要将这些相对成熟的物联网技术与档案管理对接、融合,使之为档案管理所用;另一方面,要着眼于新的物联网技术,研究和提高相对薄弱的技术,力图抢占物联网的产业化先机,使其在档案管理上大有作为。

第10篇

【关键词】 智能建筑;智能化住宅;智能化系统设计;

1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促使人们对改善居住环境、丰富住宅功能、提供多种信息服务产生更高要求。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IC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有效地运用传输网络,建立由住宅小区综合物业安防系统与管理中心、物业管理系统、信息服务系统以及智能化家居组成“三位一体”管理集成系统和住宅小区服务。全新智能小区概念由现代居住小区与建筑智能化技术相结合衍生而得出。

2 住宅智能化界定

(1)“智能住宅”概念探讨。清华大学教授林贤光称:人一设备一建筑相协调产物被称为智能住宅,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需要解决太多的信息。用极小的空间进行信息交流,如突破空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计算机、电话、网络等,由一个智能化系统构成舒适、安全、便利信息化居住空间即是住宅智能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把智能住宅界定为“具有预测性、适应性智能服务系统”,把家庭中所有与信息有关家用电器、通讯设备和家庭保安装置,运用家庭总线技术聚集到一个家庭智能化系统中,进行异地监视或集中、控制和管理家庭事务,而且保持住宅环境与家庭设施和谐作为其实现的目标。(2)住宅智能化含义。从智能住宅方面研究,容易得出住宅智能化与商务中心、办公楼智能化存在差异,它是将高科技成果、运行模式、先进设备,与住宅单体和生活小区实施集成设计,以一种“亲切”、便捷的方式展现在居民居住模式中。综合运用设备、建筑、综合布线和电脑网络技术,运用家庭管理平台把与家居生活有关所有子系统有机的整合到一个系统,通常被定义为“住宅智能化”。使其发挥高效益、多功能和高舒适性住宅建筑运营方式。住宅安全防范、配套设施和主要设备监控与管理、信息网络系统等是住宅智能化的主要内容。

3 我国智能小区发展中存在问题

(1)智能化服务及技术落后。当前,大多数智能化设备都依赖于进口,设备从引进到操作、安装、保养、培训、修理都离不开国外公司。没有一家国内的智能建筑技术工程公司可以独立接受大型智能化工程任务,系统建成后系统升级和后期维护也缺少专业队伍给予配合和支持。住宅智能化小区运行水平,不仅取决于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同样取决于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星级标准。(2)定位不准、概念模糊。因为技术和经济原因,许多“智能化”只是商家的一种炒作方式。有些开发商对智能小区系统集成及建设产生理解误区,对电视监控、车辆出入、电子巡更、楼宇对讲等园区智能化内容方面重视过度,从而忽视了人们实际生活需要和中国经济文化背景;一味的追求“A”或者“星级”数量,使智能建筑健康发展受到阻碍。(3)行业标准。全国性规范或整个智能建筑系统行业标准还未形成,目前还没有统一部门负责管理协调。各个系统集成了智能建筑,建筑规范水平很难达到智能化。相应行业管理规范应该尽快出台,加一把度量“尺”给智能建筑建设。(4)建筑设计沟通不到位。许多专业对智能建筑整体设计认识不足,协调沟通不到位。因为没有充分考虑管线埋设、设备使用和综合布线要求,设备空间和管道井通常预留不够,致使在建成后或施工过程中,仍需在墙面、楼板上钻孔。或者是设计标准太高,在建成项目并且交付使用后,存在智能化系统开通率低的现象,使其实际应用程度较低,智能化系统经常处于不工作状态,造成巨大设备资源和能源浪费。

4 住宅智能化设计综合应用

住宅智能化包括多种智能化系统的设计,笔者总结为以下几点:

4.1 网络通信系统智能化设计

住宅智能化设计神经系统是网络通讯系统,它将居住小区内网络管理中心和各个功能子系统终端设备连成网络,而且还与Internet互联,为住户提供同外界沟通桥梁以及信息传输通道,从而为居住者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和完备物业管理。有线电视线、电话布线、计算机网络布线、电源布线是连接各个住户网络的基本传输介质。在这当中,智能化设计重点是计算机网络,网络拥有相当好的可扩展性和扩充性,能为住户提供物业管理、国际互联网接人等服务。

4.2 管理服务系统智能化设计

住宅智能化设计核心部分是管理服务系统,因为它集中表现了“以人为本”建筑设计理念。管理服务系统可以主要概括为IC卡系统、自动抄表计费系统、以及楼宇自动控制系统;IC卡系统。通过一张IC卡,住户可以在住宅区内方便、自由进出,消费、停车、交纳多种费用等,都可以用“一卡通”实现。IC卡系统可以与停车管理系统、巡更系统同时运行。与此同时,还能建立住户档案、门禁档案和住户医疗档案等。比如,IC卡读写器、停车管理系统由道闸、传输线缆组成和管理电脑,住户拿着智能IC卡出入时,只要把IC卡在读写机的前面摇晃一下,系统就可以完成记录、检验、收费、核算等多种工作。同时对于来访车辆,道闸会自动启闭,这时应该由值班人员分发临时卡,并且核实各种资料,确认无误后才能放行;自动抄表计费系统。把数据采集器设置在住宅建筑内部电、水、气三表较为集中的地方,电表、水表、气表(采暖地区)读数可以实现实时收集,并在存储器中存储。数据采集器运用总线的形式与管理中心电脑主机连接在一起,管理中心能打印、计费,也能通过银行数据网络传到各职能管理部门,从而使电子自动抄表到户变为现实;楼宇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对住宅建筑内部机电设备运行自动控制,以计算机管理、控制为核心,以各类执行机构和传感器对区内照明、电力(空调)、给排水、电梯、喷淋灌溉等实行检测,运行集中管理、分散控制。

4.3 防范报警系统智能化设计

住宅智能化设计重要组成部分是 防范报警系统,它包括灾情自动报警系统、安全防盗系统等多方面;安全防盗系统。包括门禁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及对讲防盗门系统。当中,在住户人室门框上边中央位置处安装一对门磁,住户可以通过钥匙正常开启,但是发生撬门现象,门禁系统就会发出报警信号,运用家庭防盗主机把信号传到小区物业管理中心,值班人员就可以第一时间调度保安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理,被称为门禁系统;在各个单元人口处装上楼宇安全门对讲系统,居民通过设置可控制楼宇安全门对讲机,拜访客人可以运用对讲系统实现和被访住户通话。与此同时,保安人员也能直接和住户交谈,从而确认访客身份;灾情自动报警系统。包括可燃气泄漏报警系统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两部分设计内容。前者就是在住宅楼梯间、居室客厅及电梯前室等处安放智能型烟感探测器。小区管理中心防盗与智能型烟感探测器、防灾监控网络系统相连接,在火灾发生时,后者会自动启动警报。

5 结语

随着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在对住宅小区智能化确定方案时,一定要避免运用短期过渡性系统、产品和技术,充分考虑系统扩展性与开放性。从实际需求出发,进行功能设置,合理考虑实用性、经济性,小区周边条件也要考虑在内。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综合体现了住宅小区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其已经作为为一个国家、城市和地区现代化水平重要标志之一。住宅产业带动了大多数相关产业发展,住宅科技含量不断提升,也为电信运营商和房地产开发商带来了新利润增长点。因此住宅小区智能化设计讨论,一定会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 陈鲜纯.探讨智能化设计在住宅建筑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中旬. 2011(4)

第11篇

关键词:智慧城市智慧型档案馆信息化

物联网、云计算及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着全球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的出现,智慧城市的发展以其独有的魅力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智能化的动态世界。技术的革新催生了智慧的进步,智慧城市将会给档案馆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和深远影响,转型发展中的档案馆开始走向智能化,智慧型档案馆的探索将成为档案馆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和新实践。

一、智慧城市的内涵

(一)智慧与智慧城市

智慧(Smart),顾名思义就是聪明,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处理的能力。智慧城市(Smart City)则是以物联网为技术基础,实现智慧化的城市服务和管理,是21世纪初以来的在全球开展的未来城市的新实践。

2008年11月,IBM公司正式提出“智慧地球”理念,2009年1月“智慧地球”成为美国国家战略的一部分。2009年8月,总理在无锡视察,表示要在无锡建立中国的“感知中国”中心。2009年,迪比克市与IBM合作,建立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2010年,IBM正式提出了“智慧的城市”愿景,城市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环境六个核心系统组织(人)、业务/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组成,并以一种协作的方式相互衔接。在中国“无线城市智慧生活”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首席工程师单志广讲述了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2月底,我国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总数量已经达到了154个,计划投资规模超过11万亿元,直辖市中北京、上海、天津均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

(二)智慧城市的特点与构成

智慧城市定义为“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创新环境下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维基、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伴随网络帝国的崛起、移动技术的融合发展以及创新的民主化进程,知识社会环境下的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之后信息化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从定义上看,21世纪的“智慧城市”,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概括来讲,智慧城市包含三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无处不在的网络环境。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设施、任何内容的信息获取,互联网作为智慧城市的“神经网络”,极大增强了智慧城市信息实时获取、实时反馈以及智能服务的能力。

其次,无所不包的海量数据环境与共享。整合城市的所有数据资源,统一管理,融合服务,数据来源于各管理部门的业务实体,并能通过智能融合技术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存储、计算与分析,提升决策能力,充分实现信息共享。

最后,无所不容的业务管理和服务模式。通过系统接口,把城市所有的系统管理、服务平台、信息查询等系统模块进行兼容,实现一站式管理与服务,智慧城市利用各类随时随地地感知设备和智能化系统,继而实现与外部世界互相交流,互相感知,促进城市各个关键系统高效地运行。

智慧城市包含着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应用)项目、智慧服务、智慧治理、智慧人文、智慧生活等内容。对智慧城市建设而言,智慧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是手段和驱动力,智慧产业和智慧(应用)项目是载体,智慧服务、智慧治理、智慧人文和智慧生活是目标。具体说来,智慧(应用)项目体现在: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安居服务、文化教育、健康保障、信息综合管理等诸多方面。

智慧城市建设对档案部门的发展是一次极好的机遇,同时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档案馆应顺势而为,建设智慧型档案馆成为未来档案馆的必然趋势。

二、智慧型档案馆的探索

(一)智慧型档案馆的提出

在智慧城市发展中,图书馆学界已经开始了“智慧图书馆”的研究,多从建筑、技术、模式等角度进行探讨。在档案领域,实践先行。2011年,南京档案馆提出了“智慧档案,快乐档案”理念,以服务创新科学发展,青岛市档案馆则提出了智慧型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另外还有档案馆提出“智慧宝库”的说法。纵观关于智慧型档案馆的实践主要围绕技术、服务等领域,反映了国内档案馆对此领域的关注和前瞻性,但同时看到目前智慧型档案馆尚处在理念提出阶段,档案学界也仅限于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领域的关注,因此智慧型档案馆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层面有待于探索。

笔者认为,智慧型档案馆(smarterarchives)就是以服务城市建设、服务社会、服务大众为方向,以深化应用、优化服务为核心,以资源整合、业务协同、信息共享为主线,打造高效、智能、统一的管理服务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为重点,在前期数字化档案馆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上,以技术为依托,全面提升信息化应用和服务水平。具体来说,智慧档案馆=档案馆+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化设备+智能馆舍+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它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来改变用户和档案馆系统信息资源交互的方法,提高档案馆服务的灵活、准确、便捷,进而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档案馆模式。也就是说,一个档案馆既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重视档案信息资源的智能管理,又关注用户的信息与互动服务,同时兼顾对历史公共文化传播的社会担当,并综合以上要素来共同推动档案馆的可持续发展就可以称其为智慧型档案馆。

具体来说,智慧型档案馆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沟通感知智慧化。物联网是智慧型档案馆的技术基础,互联则是其核心要素。利用物联网实现内部及外部信息交换,构成一个基于物联网的通信智慧系统。通过物联网实现档案工作人员与档案、档案与用户、档案与馆舍、档案与设备、工作人员与用户、用户与用户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沟通与感知,从而实现用户、档案、设备等之间快速、便捷、无障碍对接,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实现用户最大范围的信息获取。

第二,资源管理智能化。资源是档案馆的生命,档案资源不仅包括纸质文档,还包括数据库、多媒体等电子形式,以数字资源为基础的智慧档案馆可以将所有的档案资源进行智能化控制、组织和管理,并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共享和。同时在后台建立起跨系统的应用集成,以此实现跨部门的信息共享、跨库网的互通、跨馆际的服务与管理。

第三,建筑设施智慧化。环保、安全、绿色、智能等要素构成智慧型档案馆馆舍的发展目标,也是要对档案馆内部的各种设备实行智慧化管理,构成智慧化系统,对阅览设备、视听设备、视频会议等进行动态调度分配,对消防系统、温湿度控制、照明等各方面自动调节,智慧系统能使档案馆各种设备运行、保养、维护趋于智慧化,优化人力和物质资源的配置,降低成本,有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设施,无论是物理空间还是网络空间会为用户带来更多的方便。

第四,服务创新智慧化。以人为本,高效服务是智慧型档案馆的灵魂。通过物联网进行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构建一个具有分析事物、处理事务、管理和决策能力的智慧服务系统。在泛在的感知与互联前提下,智慧型档案馆会以全新的智能馆舍与设备,无论是传统纸质文件还是数字信息,无论是检索还是编研成品,无论是文字还是多媒体,无论是传统的查借阅、信息咨询还是用户业务分析,都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及微博互动等信息手段,开展不受时空限制的检索、咨询、信息获取等服务,智慧型档案馆给用户带来丰富多彩的新途径和新境地,构成了服务与管理的新形态。

(二)智慧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的区别和联系

档案部门早期开展的信息化管理,从最初由用计算机进行编制档案目录到单机版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到网络版的档案管理系统,再到资源数字化、管理电子化、人员智能化以及整体数字档案馆的建设,都是档案部门的有益尝试与探索,大大扩展了档案馆的内涵和服务性。但简单通过将档案实体信息数字化而构建的数字档案馆存在着服务程度不高、数字系统智能不够等缺陷,无法满足全方位提供智能化综合档案信息服务的要求。

数字档案馆具有“馆藏数字化,传输网络化,管理自动化,资源共享化”的特征,而数字档案馆建设基础上加上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处理等特征的物联网就是智慧档案馆的雏形。二者都具有数字化、网络化的特征,智慧型档案馆是数字档案馆发展延续和升华。智慧型档案馆聚焦于信息技术的支持,更注重高品质管理和优良的服务,并提升管理与服务的智慧,从数字信息切入到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和以人为本的服务,这也是其智慧发展的根本转变。

1.更迅速互联:这种互联是档案馆馆舍、设备的互联,是单个档案资源间的互联,是工作人员、读者的互联,是馆际间的互联,是物理空间的互联,是网络空间的互联,是人与物的互联,人与人、物与物的互联。

2.更智能全面:应用物联网技术,把档案信息孤岛与工作人员、用户个体互联,建立其间全面的智能连接,并从全局角度分析数据解决问题,改变整个档案馆运作方式。从档案资料、数据资源到运行状态、用户需求等任何信息,都可以迅速获取并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3.更个性主动:智慧型档案馆是服务质量、形式、内容更具品质,智能化程度、个性化服务以及与用户互动更为积极主动的档案馆,微博、网站、电话、短信、导航站、预约等借助于智能化的技术的利用形式更赋予了个性化服务新的内涵。智慧就意味着以用户为中心组织信息与服务,从内容、方式、界面等提供“按需定制”的更优良个性化服务。

三、智慧型档案馆的建设

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城市已经开始过渡到智慧城市的新型阶段,档案馆应抓住智慧城市建设的契机,加大智慧型档案馆建设的实践探索,使档案信息化、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

(一)提高智慧型档案馆建设意识,加强宣传力度

档案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领导的智慧型档案馆建设意识,争取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主动地向领导宣传智慧型档案馆建设的意义,并汇报智慧型档案馆建设工作的进程,要使智慧型档案馆建设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发展同步进行,使智慧型档案馆的机构设置、库房建设、人员配备及现代化所需的经费、技术、装备等落到实处。同时,借助媒体主动宣传,以“智慧档案”为理念,以民生为本,以智慧服务为新的时代内涵,开启“智慧城市记忆之门”,打造文化精品,营造档案文化教育氛围,重点编研精品工程,深入基层,提升档案事业的教育文化功能,增强爱国主义情怀的服务场所,延展档案公益性宣传展览服务,让档案资政育人的影响力传播到千家万户。

(二)建立完善的智慧型档案馆建设的标准和规范

标准和规范是智慧型档案馆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档案管理系统与其它信息系统的对接,档案信息资源的有序组织和共建共享,关键在于标准化的建设。面对智慧城市的发展,面对数字资源的差异性,相关技术不断发展、变化的特点,档案馆要结合建设内容,发挥自己作为档案资料利用中心和政府公开信息查阅中心的作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标准和通用标准,推出具有操作性的实施细则,并形成本部门智慧型档案馆建设的标准规范体系。

标准规范的制定应能够做到在智慧型档案馆建设中少走弯路,节约成本。智慧型档案馆建设的标准规范必须与智慧城市建设标准相一致,以保证信息资源的畅通,跨库查询的实现及馆际交流和合作。标准规范包括管理、业务和技术三个层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制定技术性标准规范和业务性标准规范。技术性标准包括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软件系统工作平台技术标准、数据存储压缩格式规范、数据长期保存格式规范、网络数据传输规范等。业务性标准规范最主要是电子文件管理规范、电子文件元数据标准、电子文件鉴定标准等以及电子邮件公文管理规范等。

(三)加强智慧型档案馆建设人才体系构建

人才是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最宝贵、最有决定意义的资本。作为档案馆,首先要积极适应智慧型城市发展的新变化,树立科学发展新理念,围绕“大档案、大服务、大安全”的宗旨,将智慧型档案馆建设与档案部门的制度改革管理理念紧密结合,使档案部门建立起适应本部门发展的管理理念、管理机制、工作流程和组织结构,创建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

作为档案工作人员,要积极主动适应智慧型档案馆建设的要求,除了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外,必须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时代意识。所谓的业务素质就是档案人员履行工作职责应该具有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它要求档案人员不仅掌握档案理论知识,还要熟悉与档案工作相关的文化、理论与科学技术以及档案记载内容有关的背景知识。所谓的时代意识就是档案人员应具备与时展相一致的思想观念,包括信息意识、服务意识、现代化意识等。

智慧型档案馆的建设,需要大量“专”与“博”相结合的新型人才。这种“专”是跨学科的“多专”,而不是以前的“一专”。这种“博”是随着智慧城市发展的“动态广博”。档案管理人员不仅应是文献史料的管理者,更应是文献信息的开发者,档案工作人员必须由管理型向知识型、技术型转变。

(四)加强智慧型档案馆建设过程中的交流和合作

档案部门要密切关注智慧城市建设进程,适时向负责智慧城市建设的领导提出自己的业务需求,同时要深入到各业务部门进行调研,听取各部门对智慧型档案馆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对档案业务进行全方位的整合与集成,发挥整体功能,丰富业务需求的内容。

另外,档案馆际之间也要加强业务交流。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对智慧型档案馆建设共同探讨提出可行性的建议。档案部门要打破档案利用上的空间概念,改变过去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埋头业务的形象,致力于搭建档案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在馆际档案馆、专业档案馆及社会上的信息服务机构之间建立联系与协作,实现更大范围、更多种类的信息资源共享,在心理上树立交流和合作意识,以敏锐的职业洞察力和前瞻性目光把业务建设工作向前推进。

如果说智慧城市可以带给我们更美好、便利的生活,更快速发展的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的自然、社会环境,那智慧型档案馆带来的则是更优质的服务、更高效的管理,更具文化内涵的熏陶,智慧型档案馆模式也必将推动着档案馆在新的技术环境中催生出新的附加值,新的服务形态和多元化的系统机制。

参考文献:

[1]宗平,朱洪波,黄刚,许建真.智慧城市设计方法的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30(4):14-19.

[2]严大虎,陈明选.物联网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1(6):123-125.

第12篇

1.1康复医疗档案管理基础不高

部分康复医疗档案管理者还存在缺乏专业素质和档案管理能力的实际现象,造成康复医疗档案制作、利用过程中出现各类隐患。康复医疗档案信息的增加和传统档案管理工作也出现结构矛盾,一些康复医疗机构甚至出现缩短保存期限、擅自销毁康复医疗档案的问题,给康复医疗档案管理带来基础性的影响。

1.2康复医疗档案质量不高

康复医疗档案的质量与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密不可分,当前康复医疗档案的形成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例如:康复医疗档案的书写质量不高,缺少必要的环节和部分,造成康复医疗档案信息的不完整和不准确,给康复医疗档案管理带来严重的基础性影响。还有些康复医疗人员在制作档案过程中不能根据相关的要求进行工作,出现字迹潦草、语言使用不规范、专业名词错误,大大地影响了康复医疗档案的正规性,导致康复医疗档案的法律效力降低,难于确保康复医疗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

1.3康复医疗档案管理规范化不高

规范化是康复医疗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前提,而当前康复医疗档案管理工作存在各自为战的实际问题,部门分割和行业封闭现象明显,使康复医疗档案管理失去规范化的引导,出现康复医疗档案管理工作信息交换不足、康复医疗档案管理工作目光狭小的问题,既不能全面发挥康复医疗档案的重要价值,也不能为康复医疗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

2康复医疗档案管理智能化的发展对策

2.1提高对康复医疗档案管理的重视

康复医疗的领导者要对档案管理工作有超前的意识,要敢于打破陈旧观念的束缚,给予康复医疗档案管理更多的指导,使康复医疗档案管理从传统管理向现代化的智能化管理迈进。

2.2加强康复医疗档案的专业建设

康复医疗组织应该成立康复医疗档案室和信息科,要重点组织康复医疗档案工作人员进行档案学、信息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全面学习,以适应康复医疗档案管理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2.3提高康复医疗档案基础环节质量

要建立康复医疗档案质量奖评考核制度,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严格诊疗规程,材料形成过程既要实事求是,又要符合规范,要常检查,常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结语

第13篇

关键词:施工项目管理;智能化系统;住宅小区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住宅小区智能化已成为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通常情况下,智能建筑包括传统的建筑和智能化系统两部分。从工程施工角度出发,除了传统的建筑施工外,还有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施工问题。智能化住宅施工的特点是系统复杂、技术先进、施工周期长、作业空间大、使用设备和材料品种多,设备精密、价格昂贵,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展。

一、智能化系统施工过程的协调管理

建筑施工涉及到各种专业,如智能化建筑的外形、使用功能、结构形式、安全合理性等,无论在设计,还是在施工方面的质量,都必须得到很好的控制和保证。但各专业工程施工中的交叉配合与协调工作,经常不尽如人意。到了工程施工的后期,由于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往往出现返工,造成工程投资的极大浪费,影响工期,有的还会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严重的甚至有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工程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管理工作不仅很重要,同时也很必要。作为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在施工过程中,应与业主、土建总包、监理、各主承包协调,应切实遵照业主所确定的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施工,保质保量地执行合同细则,并根据业主提出的变更通知,及时与总包、监理、各主承包协调沟通,快速制定变更施工方案,同时遵守总包、监理、土建等各承包商所制定的规章制度,配合总包、监理、土建等各承包商的隐蔽工程及其他工程质量的验收工作。做好与电梯供应商、消防施工单位、电信局、有线电视台及其他机电设备供应商的协调工作,并让所有协调方签字确认。

(一)智能化子系统与其他工种之间的配合管理

智能化系统工程涉及土建、装饰、空调、给排水、供电、照明、电梯等专业施工单位。因此,在工程现场,必须与上述专业施工单位密切配合与协调,如在消防系统的阀门、水管温度传感器、流量计和水流开关的安装及开孔位置、凸台焊接、风门与执行器的配合中,要与安装公司有密切配合。智能化系统线槽架的安装施工,应在土建工程基本结束以后,与其他管道(风管、给排水管)的安装同步进行,也可比管道安装稍迟一段时间(约15个工作日),但必须解决好这些线槽架与管道在空间位置上的合理安置和配合。

(二)管线施工与装饰工程的协调

在吊顶内敷设管线须与装饰工程配合进行,装饰工程完成主龙骨后,可在主龙骨上配置管线,钢管应卡固在龙骨上,按最近直线距离敷设,在吊顶上面安装接线盒,接线盒不能高出吊顶平面,钢管配好后,应将电缆电线穿入,做好吊顶上面的管线敷设工作。在装修人员安装次龙骨和上面板时,要配合装修在吊顶面板上开孔,留出接线盒,开孔的面积应小于接线盒口面;另一种做法是先将管子配好,将引线钢丝穿入管子,待吊顶安装完毕后,再穿线接线和安装弱电设备。当配管的位置与接线盒位置不能准确对应时,应采用金属波纹管在吊顶内做软接续,将导线引至设备安装位置。在轻型复合墙或轻型壁板中配管,先要测量好接线盒的准确位置,计划好管子走向,与装修人员配合挖孔挖洞。

智能化系统的配线和穿线工作,在土建工程完全结束以后,与装饰工程同步进行,进度安排不能在装饰工程结束之后,以免造成穿线敷设的困难。智能化系统工程的配管、线、槽和线路敷设,设备安装和调试,往往是由不同的施工单位施工,因此当在每个工序或工种施工结束后,必须填写相应的施工记录表。进行单体设备安装和穿线、接线时,必须遵守隐蔽工程和相应的工程验收规范,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交接验收,同时做好单位设备的测试记录,并提交较完整的工程技术档案资料,以确保工程质量。

(三)施工质量与施工工期的协调

在智能化住宅施工过程中,要明确各子系统与其他单位的施工界面,如土建、安装、电梯等。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施工界面,如联动接点、控制接口位置;明确系统调试的工作界面。在各子系统施工过程中,每一个施工环节必须检查,对不符合规范的施工要坚决加以整改,将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时期。

工期保障是建设及投资方资金回笼的关键。智能化系统在住宅工程建设中是个配合工种,工期依赖于土建、安装、装修等的工程进度,施工计划往往要随着其他工种工期而调整,因此必须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保障其按合同时间完成。

二、智能化系统的调试及验收管理

(一)系统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系统调试前,应准备好相关的技术资料。这些技术资料一般包括:设计图纸。包括系统图、控制原理图、管线施工图、各种接线表、设备安装和设备布置平面图、产品技术说明书等施工设计图纸与资料;线路敷设、测试记录及隐蔽工程验收报告;设备安装记录及各工种之间交接验收单;受控单体设备测试记录。

(二)智能化系统的调试步骤

智能系统的种类很多,性能指标和功能特点差异很大,调试要分步骤、分区域和分系统进行。主要调试步骤如下:

1、对系统单体设备或部件进行调试,并做好单体调试记录

单体调试要观察设备的加电情况、表针指示、显示屏显示等,对运转异常的设备应立即断电检查。

2、局部或区域调试

如小区面积较大、系统设备较分散,调试应分区域进行,要对供电电压、线路阻抗、数据传输等进行测试,对不符合要求的线路及设备要检查,并加以分析,找出问题,进行解决。

3、整体系统的联调及系统集成

将系统全部连接进行系统调试,首先是初步联调,可用观察和经验感觉等方法进行,然后进行仪器测试。系统联动及系统集成是系统调试的最后一道工序,应在中央监控设备安装完毕后进行。调试步骤为:中央监控设备——现场控制器——分区域端接好的终端设备——程序演示+开通。

对智能化程度高的弱电系统,如智能化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有些产品是先调试报警控制主机,再分别逐一调试连接的所有火灾探测器和各类接口模块与设备。无论是单体还是系统调试,都必须有调试记录,并将调试记录存档,供总体验收和资料备案使用。

(三)智能化系统的竣工验收

智能化系统工程验收分为隐蔽工程验收、分项工程验收和竣工工程验收三个步骤进行。

1、隐蔽工程验收

智能化系统安装中的线管预埋、直埋、接地极等都属隐蔽工程,这些工程在下道工序施工前,应由建设单位代表(或监理人员)进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并认真办理好隐蔽工程验收手续,纳入技术档案。

2、分项工程验收

在某阶段工程结束,或某一分项工程完工后,由建设单位会同设计单位进行分项验收,有些单项工程则由建设单位申报当地主管部门。

3、竣工验收

工程竣工验收是对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综合性检查验收。在工程正式验收前,应由施工单位进行预验收,检查有关的技术资料、工程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智能化集成系统验收,是在各个子系统分步调试完成后,再演示相应的联动联锁程序,并在整个系统验收文件完成以及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一个月以后,方可进行集成系统验收。在整个系统集成验收前,也可分别进行系统集成各个子系统的工程验收,如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控制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等相对独立的子系统。

三、结语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探讨一种先进、合理、有效的工程管理模式,保证智能化系统在住宅工程的成功运行和投资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伟, 姚娜,张子峰;智能建筑管理的现状与思考[J].工程质量,2005,(09).

第14篇

【关键词】两化融合 经济转型 缙云县

随着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不断推进,信息化将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动力。当前,缙云县委、县政府己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全县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1.利用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能级

通过实施重点传统行业的两化深度融合行动计划,重点抓好机械装备(带锯床、工模具、缝纫机、铸造、金属材料)、汽车配件、建材、照明电器四大支柱行业的设计研发、内部管理、生产过程、品牌营销等环节的信息技术应用,全面推进传统工艺装备的自动化改造、管理服务的网络化创新和关键产品的智能化升级,在带锯床、工模具、缝纫机、铸造、金属材料等重点产业形成以信息技术为重要支撑的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一机械装备业。围绕“永武缙五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和“缙云带锯床和特色机械装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两个省级示范基地,以缙云工业园区和壶镇镇为核心,以锯力煌锯床、晨龙锯床、伟业锯床、得力锯床制造等企业为重点,全面推进装备智能化,大力发展集成化、一体化、成套化的生产装备和流水线,加快推进“机器换人”,以精细化控制装备各环节运行,促进生产节能减排,提高工艺水平。

――汽摩配件。针对汽车零部件及休闲(滑板、摩托)登山、滑雪等各类户外休闲运动和竞赛运动用品开发,以涛涛集团、金棒运动器材、万众汽配等企业为重点,以生产智能化为切入点,通过推进生产装备的信息技术改造以引进新型智能化装各,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和精细管理。广泛利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DCS(分布式控制系统)、嵌入式软件等技术,对生产线进行自动控制;加快推进RFID(射频识别)等物联网技术和机器人在冲压、焊接、组装等环节的应用,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推进MES(制造执行系统)在龙头企业的应用,对生产过程各环节进行数据采集和跟踪,并与ERP(企业资源管理计划)等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加速生产和管理的信息系统集成。

――建材行业。以宇星实业、山雁金属制品、广欣金属制品、冠富实业、红狮水泥等企业为重点,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传统工艺和生产流程,强化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企业生产过程在线监测预警和自动控制,推广集散控制,现场总线控制等技术,通过建立自动信息化平台,将生产一线的实验数据及时有效反馈和分析,掌握生产过程中的物理特性和所需要的生产技术要点,实时指导和控制生产一线,强化对能源资源的实时监测、精确控制和集约利用,促进建材行业向生态工业转变。

――电器行业。以山蒲照明电器、金陵电光源、长虹电光源、天煌实业、松洋电器等企业为重点,对生产设备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改造,采用数控机床和柔性制造系统(FMS)、加工中心、机械手、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提高生产制造自动化水平,推广应用制造执行系统(MES)、集散控制系统(DCS)现场总线系统(FCS)等实现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和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

2.推动信息化与生产业融合发展

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建立缙云县研发中心工业设计分中心。引导工业企业加大设计创新投入,支持企业建立工业设计中心,搭建实用、高效的工业设计基础数据库、资源信息库等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企业争创省级、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创造条件吸引国内外著名工业设计机构在我县设立分支机构或联络点。

第15篇

关键词:医院;计算机技术;智能;网络

中图分类号:TP393.09

随着社会及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化时代已经成为当今的主流,计算机技术凭借自身处理速度快、容量大、功能强等优势,已经应用到教育、交通、工业、医疗等各行各业,采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大量的节约人力成本,并获取更准确、更便捷的生活方式。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们出现亚健康状态,人们也增强了对疾病的防御和身体保养方面的意识,因此,对医院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非常迫切。

1 计算机技术在医院的智能化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医院的智能化应用,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服务器等硬件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无线网等网络,来开发各种医疗领域额应用平台,从而实现医疗行业的资源共享、使医生和病人都可以实时获取医疗方面的信息。伴随着物联网的兴起,医疗行业也开始走向智能化,智能化医疗可以实现病人的电子档案整体、病人身体参数的实时监控以及医院的智能化信息管理,包括病历、药品、耗材、医嘱、病人等全方位的管理。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医院智能化的建设中,美国作为先进科技的代表国家,成功了研制了可穿戴的医疗设备,用于对患者的身体状态进行检测,定期将采集的信息反馈给医院和患者,同时可以实现异常信息报警的功能;英国电信充分利用自己的网络,对英国的各大医院进行了联网,打造了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医院智能化统一平台,真正的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共享,医生和患者可以在享受全国医疗服务的情况下,就近就医;我国虽然在智能化医疗方面起步较晚,但是也已经意识到医疗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政府和各大企业加强了对医疗的重视程度,全面培养掌握医疗和计算机方面知识的综合性人才,中国移动等运营商还出台了智能化手机,将计算机技术与自身的4G等网络进行了良好的结合,医生和患者完全可以通过手机来进行相关信息的获取。

2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医院的智能化网络的组成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医院的智能化网络应该是一个全国以及国际上的统一平台,可以实现世界各地的专家资源以及患者信息的共享,患者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全世界对自身的帮助,医生可以进行相互沟通医院也可以互相沟通、共同进步,医院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发展状态,打造属于自身的系统平台。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医院的智能化网络主要由用户、采集子系统、传输子系统、处理子系统、控制子系统组成。

2.1 用户

用户是指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医院的智能化网络的使用者,可以是患者、医生,也可以是医院的管理人员、医疗行业组织或者政府等。用户仅需要拥有一个可以随时获取信息的终端,比如手机或者计算机等。

2.2 采集子系统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医院的智能化网络的采集子系统主要用于各类医疗信息的采集,包括患者的身体参数、医院的设施情况、医嘱、药品、医院环境等各方面的信息采集,主要通过传感器及RFED技术完成,并将采集后的信息传送至传输子系统。

2.3 传输子系统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医院的智能化网络的传输子系统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负责将采集子系统获取的医疗相关信息传送至处理子系统进行信息处理,处理子系统属于后台处理模块,传输子系统的关键组成是网络及相关设备,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医院的智能化网络可以采取互联网、WLAN、GSM、4G、无线传感器网络、ZigBee、蓝牙等多种技术,通过射频模块及相关的路由协议组成传输网络,从而实现远程控制管理及信息共享。

2.4 处理子系统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医院的智能化网络的处理子系统主要负责对采集并传输过来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并根据处理后的信息类型进行分类,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医院的智能化网络可以开发各式各样的应用,比如患者身体监控、医嘱录入共享、药品耗材管理、医院环境监测等,通过对信息的处理,为各个应用控制系统提供信息素材,并对信息进行存储和记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已经凸显了批量信息的重要程度,因此,处理子系统非常重要。

2.5 应用控制子系统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医院的智能化网络的应用控制子系统提供各式各样的应用平台,负责为相应的应用环境提供软件支持,比如患者身体监控系统、医嘱录入共享系统、药品耗材管理系统、医院环境监测系统等,通过处理子系统处理后的分类信息进行提取,并对网络内的用户和环境进行控制,比如当患者出现异常的时候对患者和医生进行提示,当用户需要访问医疗专家数据库时,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字来提供访问信息,医生还可以通过网络系统来对病房环境进行监控等。

3 我国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医院的智能化发展前景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医院的智能化发展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我国在智能医疗方面要起步晚于国际上的其他国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相比之下,我国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医院智能信息化管理仍存在缺少统一医疗智能化管理平台、缺乏医疗与计算机相结合人才、人们对医疗智能化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但是,我国政府和相关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医院的智能化是未来医疗行业发展的方向,通过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医院的智能化,可以实现病人的电子档案整体、病人身体参数的实时监控以及医院的智能化信息管理,包括病历、药品、耗材、医嘱、病人等全方位的管理。

未来,随着互联网不可遏制的发展势头,计算机等相关技术在医疗行业将越来越重要,出台的应用也不仅仅局限地区或者全国的资源共享,而应该是全世界医疗行业的大融合,产生全世界通用的智能化医疗平台,医院也应该充分利用采集到的信息,结合大数据技术进行有用信息提取,从而应用于医疗行业的科研,使更多的专家可以通过分析后的数据进行实验,从而避免或者减少疾病的发生。现如今,患者或者医生等用户在使用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医院的智能化网络时,所使用的终端大多数是计算机或者手机,往往只有信息提醒的功能,但未来的医疗,终端设备应该不仅仅是可移动设备,应该是随手可触、实时显示,而且更加便捷的设备,这种设备也不仅仅具有信息提醒的功能,还应该具有治愈和提供治疗方法的作用,未来的社会,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将不复存在,医患关系也将越来越缓和,人们的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苗存霖.医院信息化建设及管理[J].科技信息,2011(27):459-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