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科学管理理论的关注点范文

科学管理理论的关注点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科学管理理论的关注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科学管理理论的关注点

第1篇

1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

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说,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而是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单纯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2运用建构主义理论解读文本

2009年12月10日,我县开展了中高级教师的课堂教学展示评比活动,课题为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第2章第1节《空气的存在》.课后发现,许多教师把该课的目标解读成:空气真实存在吗? 空气是否有质量、有大气压力、能发生对流?……因此,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基于实验演示的启发讲授,总希望把课设计成“完美式”的,设计的问题或教学路线犹如一个个单一固定的陷阱,只要学生跳入教师希望的陷阱中就感到是成功了.也有一些教师总是通过自己的思路,设法让学生用实验或活动来证明空气的存在,而没有让学生自主完成.例如,在“空气有质量”的实验证明方法中,有些教师采用了直接告知或指导的方法,有些虽然关注了学生自主思考回答的方法,但都在学生回答了“称量法”之后,直接通过启发引导而转换到采用平衡比较的方法,却忽视了学生对该问题的反思性思考(用新信息去检验自己的旧经验).出现以上问题的根本,是教师忽视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教学思想,这对课堂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无疑是不利的.

有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再来思考本节文本就会发现,初一学生已明确“空气是真实存在的”,但他们对如何证明空气的存在尚有难度.因此,对学生已有经验的挖掘、表达能力的训练、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应成为本节教学的重点.这样,通过过程目标的建构,就更易使学生达成相关的知识目标.以上例“空气有质量”的实验证明方法为例,当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或合作讨论后回答了“称量法”之后,教师只要对学生回答的方案用弹簧秤进行操作演示,他们便会在观察过程中发现用弹簧秤称量难以实现的原因,并努力设法改进实验(如改用天平),教师用同样的方法即可让学生体会到天平也难以称量.这样,学生在不断修改旧经验的过程中,不但加深了空气密度大小的印象,更获得了良好的思维过程和探究的方法.这其中蕴含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科学道理.

3运用建构主义理论设计《空气的存在》教学流程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本人对《空气的存在》一课的教学流程形成了如下思路:资源生成(空气真实存在的例子)引导推理(空气有质量、压力)探究与体验(在过程中获得方法)现象解释(尝试对原理的表达)知识应用(综合能力的提高).解释如下:

3.1资源生成

教师给学生布置合作学习任务:要求合上书本,4人一组,举出可以说明空气存在的事例,并说明理由.要求每组推选一位记录能力强的同学负责记录,一位表达能力强的同学负责汇报.此时教师进行巡视,及时发现问题,以便在适当时机组织教学.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汇报,要求其他同学倾听前面同学的汇报,然后进行补充(要求例子不重复).为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需要对未汇报的小组记录进行投影,以鼓励他们的讨论积极性.在学生汇报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对相关实例及理由进行适时评价,并将合适的例子有意识地记录在黑板的相应位置上,以便组织下一步的教学.

学生可能的例子(理由略):用打气筒打气、有氧气、有水(气)、能放风筝、有风、有云、有气压、能听到声音……在讲述理由的过程中,教师的追问或质疑非常重要.例如,“打气”一例,可追问“为什么能说明?”,学生答出“有具体的物质”时,再追问“知道打气的原理吗?”,然后介绍打气筒进气、气体进入车胎内等气压差,为后面的实验打基础.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学生经验,生成探究性学习资源,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情况.

3.2引导推理

教师根据以上例子,引导学生推理得出空气是以物质形式存在的,所以具有质量、存在压力等.同时板书(理由:空气以物质形式存在).

设计意图:让学生形成用事实来说明问题的科学意识,提高推理能力,初步构建能说明空气存在的方法体系.

3.3探究体验

组织半班学生分别组成四人小组,讨论设计证明空气存在质量的简单实验方案.

组织另半班学生分别组成四人小组,讨论设计证明空气存在压力的简单实验方案(本实验设计难度大,需要教师以一些日常实例进行启发:如皮管吸排水、人进入太空要穿太空服等).

探究方法汇报:方法参照第一环节.这里,教学的关键是需要教师将学生的设计进行演示,且进行适时追问.例如,在证明空气有质量的实验设计中,学生易疏忽空气密度小等特点而会用称量法、天平等仪器,此时教师不应启发引导,而需如前述的按学生设计进行操作,让他们从中自主发现问题并得到启发,师生如此不断地进行自然交流,直至他们获得最佳方案.

教师实验演示:根据学生设计的最佳方案进行演示(称量、大气压把易拉罐压扁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靠直觉、已有的经验、能够采取的各种方式去解决问题,并通过教师对其问题解决方式的展示,使他们获得新的信息,并检验和修改旧经验,从而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作用,养成了他们良好的合作意识.

3.4现象解释:“会哭泣的塑料瓶”

将一个大塑料瓶用热水冲洗后迅速倒掉并盖紧盖子,引导学生猜测将会发生的情况,并提示学生通过观察来证实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完成后引导学生做恢复,并让其关注恢复的条件.

现象解释:尝试让学生解释现象(教师只作适当的启发和补充,但必须注意解释的逻辑性和完整性:什么原因使瓶内压力减少而导致外界压力大于内部压力、压扁方向与压力差关系、塑料弹性条件等).

设计意图:通过对发生于身边的日常现象的观察和解释,提高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体会大气压力的存在及其作用,完整科学地表达现象发生的原因.

3.5知识应用

图解热气球,引导学生分析热气球上升的原理;

图解房间结构,引导学生将取暖器、制冷空调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上,并解释如此安装的原因.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促进对相关知识的深层理解.

4文本研究的价值意义

“有效教学”是每一位教师的目标,也是教学之意义所在,文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合理和正确的文本研究为何有利于有效教学?我们可从上案例中总结出如下几方面的意义.

4.1有利于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由于目标定位是文本研究的起点和归宿,因此正确的文本处理更有利于优化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减少无用功.如前述教学流程“资源生成―― 举出可以说明空气存在的事例,并说明理由”为下一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它除了能有效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达成“对学生已有经验的挖掘”这一目标外,更有利于促进“表达能力的训练、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这一本节教学的重点的落实.又如: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证明空气存在质量和证明空气存在压力的两个简单实验方案,教师将学生的设计进行演示,且进行适时追问.让他们从中自主发现问题并得到启发,师生如此不断地进行自然交流,直至他们获得最佳方案.如此设计无疑更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索发现的过程,主动建构,真正落实过程、方法、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4.2有利于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对比许多老师的教学过程与笔者的以上教学流程,不难发现后者在教学时间安排或时间分配上的优势.例如,根据以上例子,引导学生推理得出空气是以物质形式存在的,所以具有质量、存在压力等.再逐步讨论、交流、演示这样安排不但有利于宽松课堂教学时间,更有利于学生的自由合作和大胆探究,弥补当今学生的感性认识之不足,有利于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4.3有利于采用多元教学方法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等,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遵照这一理念,需要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教学方式(讲授、列举、对话、材料分析等),并合理选择教学媒体,以发挥教学的最大功能.

4.4有利于清晰教学主线与环节

分析上述教学流程可见,多文本的整合研究,有利于对教材的深化认识,更加合理地处理教材内容,使教学环节与教学主线更加明晰,这不但有利于学生能更好地认识教材,且能有效地减少“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4.5有利于教学评价和教学改进

第2篇

[关键词]思政理论课 课题制 教学实践 重点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8-0099-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实施“课题制”教学模式,引导90后大学生带着中国化的诸多理论问题深入基层,调查当下中国社会民生、舆情、经济、生态等现实问题。由此不但缓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满堂灌”的压力,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调查分析的良好学习习惯,逐步养成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只唯实的科学精神,最终促使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形成。但随着逐步深入推广,课题制教学模式的实践目前却存在着“学生参与课题的表面化和形式化;课题研究的重复性和低层次性;研究论文或调查报告质量普遍不高,应付了事现象严重”[1]等问题,课题制教学流于形式,直接影响了思政理论课的学习效果。造成上述种种问题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有指导教师在课题制实践过程中的方法问题,有学生课题研究中的方向把握问题,有课题研究学习目标的确定问题,还有考核方式的选择问题。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四个结合”和 “三个调整”是解决思政理论课“课题制”教学模式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关键。

一、思政理论课推行“课题制”教学模式需重视“四个结合”

(一)课题研究和理论学习相结合

课题制教学过程中,课题的选择确立、组织实施和结题报告的全过程,是大学生将与中国国情、民情有机地结合起来的过程。所以,课题制的实施不能和课堂上的理论学习脱节。指导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带着所学的理论知识,带着渴望在现实中找到答案的问题,通过寒暑假“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服务以及社区援助活动等实践活动形式,接触基层社会,体验民生民情,并在真实鲜活的事例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发,使学生将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化为感性的认识,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提高对理论的鉴别力、判断力和选择力,把中国化的内化为自我情感需要,逐步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课题制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课题制”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在学中做,在做中学”[2],师生共同参与,将的观点和方法与大学生思想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带动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和科学观念的意义建构,并促进严谨治学态度和创新人格的形成――这就要求学生要有高水平的学习策略和一定的研究技能。所以,帮助大学生“克服课题研究的盲目性,培养问题意识”尤为重要。指导教师可以利用辩论、对话等形式,逐步引导学生找准自己既有兴趣且又有能力承担的研究项目。另外,指导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带着这些项目积极参与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等学术科技“奥林匹克”大赛,逐步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三)课题制教学法与其他多元化教学模式相结合

任何好的教学模式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较多的辅助教学形式。课题制教学法强调对某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只有通过研究才能获得新观点、新体验。这就需要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保证对学科体系的全面把握,同时,也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文字驾驭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此,为了保证思政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必须要建立多元、立体化的教学方式来支持课题制教学实践。在保证课堂系统性理论教学的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的便捷,建立辅助学习平台,展示一些课程简介、课程规划、案例视频资料、经典著作、政策文件汇集等;设置讨论课,师生共同对某些有争议的焦点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重视课题研究的答辩环节,引导学生继续发挥团队协作的优势,充分展现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四)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结合

苏格拉底主张教育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而是使师生共同寻求真理。[3] 把学生从“填鸭式”的灌输思维模式下解放出来,是为了让学生在更广大的空间中得到更多,即“学会怎样学习”。“课题制”教学从课题研究方案的制订、课题小组的成立、研究计划落实、研究方法的选择,到资料信息的收集处理、研究成果的形成和展示,都应自始至终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的主导性则应有全新的阐释――在课题制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在与学生共同将研究方案确定以后,需要暂时退到后台,但并不意味着退出教学舞台,而是要在后台为学生学习、怎样学习提供各种支援。教师要认真构思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和具体方案、热心指导学生学习小组课余活动、为学生查找资料提供方便、联系专家小组成员指导学生成果等等。

二、思政理论课推行“课题制”教学模式需解决“三个调整”

(一)调整课程考核方式,过程与结果并重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方式多为闭卷考试①,这种考核方式因其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突出终结性评价,忽视学习过程性和评价的诊断性而长期受到学术界的诟病。

课题制教学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始终,无论是选题、调查,还是形成最终的研究成果,学生的理论知识架构、逻辑思维能力、文字驾驭水平、科学创新精神,乃至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均在此过程中得以集中展现。所以,这就要求该门思政理论课必须对原有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革。增加学生课题研究成果在期末总评中的比重,且重点考察其“兴趣度”、“掌握度”和“实效度”;增设“面试+答辩”环节,考察课题研究团队的综合素质;尽可能地跟踪记录学生平时学习的翔实情况,使考核评价经常化、具体化、客观化,采取过程与结果并重的“齐头并进”式的评价方式。

(二)调整教育目标,分层指导教学

课题制教学的目标是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通过相关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审美等方面所要达到的质和量的总的设想和规定,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中国化理论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4] 由于学生的水平层次不能整齐划一,所以,在思政理论课的课题制教学实践过程中,在确立教学目标时不但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兴趣关注点。针对学生的多层次性,分年级、分专业、分批次,逐步推广课题制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内在需求的多元化。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分层(文理工艺的学科差别)、需求分层(升学、考公务员、创业等不同要求)和兴趣点分层(民生、舆情、经济、政治、心理等不同领域),也可以对课题本身难度进行分层(难、中、易),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有能力承担的课题项目。通过这种分层指导教学还可以解决教学目标与考核目标不一致的矛盾,更能有效地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热情。

(三)调整师资定位,加强师资自身知识储备

传统教学指导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课题制教学的实施。教师要想成为这种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就必须重新定位。思政理论课教师通常有着较强的思政理论功底,但课题制教学模式则更注重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教师的主要任务就转变成“激发学生对探索求知的责任感,并加强这种责任感”[5]――这就要求思政理论课教师必须完成以下转变:从“知识单向灌输的专才”向“能够开发专题、设计教学流程并全面组织教学过程的通才”方向发展;从“单一研究理论问题的理论型教师”向“更注重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复合型教师”转变;从“对教学中一般问题的研究”向“国情民生问题研究”方向转变。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篇》)作为万物的灵长,人区别于物并称其为一个人的根本依据在于人具有主体性。鉴于此,重点关注“四个结合”和 “三个调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是课题制教学实践模式的关键。

[注]① 近几年高校在逐步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方式,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三个代表概论》等已经是开卷考试。

[ 参 考 文 献 ]

[1] 周慧芳.课题制学习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

[2] 王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8-11.

第3篇

[论文摘要]文章讨论了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方案。建构主叉学习理论关于知识、学习和教学的阐释给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范式,对改变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现状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和积极意义。

一、引言

电子商务课程是指电子商务概论及电子商务实务等与电子商务相关的课程,它是电子商务专业和经济类、管理类及与商务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电子商务课程本身实际操作性很强课程发展十分迅速,涉及学科范围比较广所以以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不易把握另外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参差不齐也给电子商务类课程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目前,各专业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普遍是教学内容侧重电子商务的原理性、理论性知识缺少有针对性的、实用性的教学应用模板方案,学生很难在课堂上深入了解电子商务.导致缺乏对电子商务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无法保证。因此.要想使学生学有所得对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的改革十分重要。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被誉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活动以学习者为中心,鼓动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这一理论给学习和教学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对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改革极具启发意义。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源于皮亚杰(JPiaget)的认知学习理论发展而来的。建构主义强调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注重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者是学习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学习者的知识不是被动地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有意义的建构方式而获得的。这~理论以全新的视角看待知识学生和教学给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参照。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都实用的方法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知识是不可能一用就准,一用就灵的而是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r隋景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通过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并且获得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否则,就不叫理解而是叫死记硬背或生吞活剥.是被动的复制式的学习。

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外部信息本身没有什么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因此,学习.不是像行为主义所描述的“刺激反应”那样。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或方式。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质变。同化一顺应一同化一顺应……循环往复,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一不平衡,相互交替人的认知水平的发展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包含新1lE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是新『Et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

3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是有些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当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还是会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的假设。

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的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而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时下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的不可避免,学习者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经常是千差万别的。其实,在学生的共同体中.这些差异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现象资源。建构主义虽然非常重视个体的自我发展.但是他也不否认外部引导,亦即教师的影响作用。

4.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复杂的真实问题。他们不仅必须开发或发现这些问题,而且必须认识到复杂问题有多种答案.激励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多重观点,这显然是与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宗旨紧密相吻合的。教师必须创设~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可以通过实验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展开他们的学习。教师必须保证学习活动和学习内容保持平衡。教师必须提供学生元认知工具和心理测量工具.培养学生评判性的认知加工策略,以及自己建构知识和理解的心理模式。教师应认识教学目标包括认知目标和情感I标。教学是逐步减少外部控制、增加学生自我控制学习的过程。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更为有效,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学生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建构主义要求学生面对认知复杂的真实世界的情境,并在复杂的真实情境中完成任务.因而,学生需要采取一种新的学习风格、新的认识加工策略形成自己是知识与理懈的建构者的心理模式。建构主义教学比传统教学要求学生承担更多的管理自己学习机会教师应当注意使机会永远处于维果斯基提出的“学生最近发展区”,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辅导。

学生要用探索法和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对所学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要善于把当前学习内容尽量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联系和思考是意义建构的关键。它最好的效果是与协商过程结合起来。

三、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存在的困境

电子商务作为~门新兴的并且在不断快速发展的学科,进入高校作为一门教学课程的时间并不长,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电子商务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1师资队伍建设是困扰电子商务教学的最大问题。电子商务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课程,它融合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涉及到了金融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门学科是一门学科综合、文理渗透、理论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的课程。因此,这门课程对讲授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上,同时具备电子商务所涉及的各学科领域相应专业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很少见。目前我国高校中,进行电子商务教学的教师基本上都是管理类、贸易、计算机应用专业类的教师。应该说这三类专业与电子商务的关系非常密切,由这些专业的教师讲授电子商务比较合适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来自于上述三个不同专业的教师.由于各自所擅长的领域不同,实际教学侧重点也不一样.往往重点讲授自己所擅长的部分。

2教材建设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电子商务是一个成长中的领域,电子商务教育与电子商务实践处于同步发展阶段,教育者与管理者面临与受教育者几乎同步学习的境况。教材内容经过漫长的编写、编辑、印刷、发行等过程.己经滞后于实践特别是书中某些网站的实例运用部分经常因过时而出现无法打开或己完全改版的现象,对教学的实践指导意义不大。 3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单一。电子商务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电子商务知识的多样性要求相应的教学方法也必须不断创新。电子商务发展变化较快、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较多,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传统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但由于教学中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不但使学生难于掌握电子商务的基础理论知识.也不利于学生掌握实务操作技能.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实践教学环节较薄弱。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及考核在任何形式的教育中都是比较困难的事情.但又是必需的重要环节。该课程涉及到大量的概念,既抽象又不好理解学生普遍感到课程枯燥乏味。因此学习兴趣不浓.教学过程中理论讲授过多,实践过少.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只是听到~些概念性的知识,虽然也使用过相应的模拟软件来熟悉电子商务的操作流程,但学生还不能完全独立进行操作,还没有把所学到知识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传统教学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使教学的中心由教师向学生转移。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知识是发展的.是内在建构的.是以社会和文化的方式为中介的。根据这样一种知识的哲学观教育关注的焦点也从教师的教学转移到学习和学生知识的形成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意义,意义是学习者在新旧知识经验问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的,其中,每个学习者都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建构主义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新世纪的善于学习的终身学习者.他们能够自我控制学习过程具有自我分析和评价能力.具有反恩与批判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建构主义教学意味着教师和学生的作用的改变教师和学生都要努力成功适应自己的新角色。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电子商务课程教学首先要使学生明确自己学习的目标.即通过电子商务教学学生能够获得什么样的收益。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自主权。学生不仅应该确定所要学的问题而且必须对问题解决的过程拥有自主权,学生应该刺激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激发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传统的教学计划特别强调学习目标,但不幸的是,学生通常并不接受这些目标.而只是关心能否通过考试。因而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学习环境中的目标相符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某种学生能够感觉到的实实在在的东西,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学习动机自然就会激发。

根据笔者的教学体会,要比较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电子商务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彩实验教学或实验演示教学。因此学生必须加强实验室建设如WEB服务器、FTP服务器、CA服务器模拟银行系统等。这可以为学生试验和教师演示提供系统支付如在学习电子商务的操作流程时需要为学生建立一些典型的B2C和B2B案例站系统.让学生进行操作可以使学生切身体会到电子商务的业务流程。学生在经过这些实际操作.实践参与后就能切实掌握基本技能,更深刻地了解理论知识.为以后实院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实践范式。许多建构主义者都很重视社会性相互作用在学>-I的作用.社会性建构主义者尤甚,主要有两种教学模式合作学->j和交互式教学。合作学习是前深受研究者重视的一种学习形式其共同之处是:让学生在小组或小团队中开展学习.帮助.以学习某些学科材料。合作小组学习的关键在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

交互式教学就是打破传统教师教一学生学”这种单向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紧扣教学任务目标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一个“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双方交互式的教学合作学习方式.它是信息技术和合作学习的有机结合根据笔者的教学体会在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中.首先在常规的讲授式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方法是很重要的模块主要包括书本内容的讲解、提问、论证等方式通过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使得学生了解理论知识通过思考、分析和解答教师的问题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不局限于书本的内容而应该同时关注现实中最新的电子商务发展及应用实例.做到与时俱进例如,在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这个章节书本的统计数据都是该教材编写的年份之前的数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需要给学生补充最新的数据,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电子商务发展的最新状况。

其次要注重学生主动发展,倡导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变被动学习为学生主动学习。于是在课堂中采用相互作用的方法,包括全班讨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同伴教学等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电子商务安全“这个章节让学生分享自已的计算机中毒的经历、或者对网络犯罪进行讨论加深他们对于电子商务安全的体会等。

第4篇

关键词:东方管理学 学术定位 发展出路

自1994年胡祖光教《管理金论——东方管理学》第一次亮出东方管理学的旗帜以来,已经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建立起了自己的东方管理学体系,比如水教授的《东方管理学》、颜世富博士的《东方管理学》、曾仕强博士的《中国式管理》、席酉民教授等的《和谐管理理论》以及黄如金博士的《和合管理》等,这些研究为中国管理学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应该说内容相当丰富,成果也十分丰硕。可是近20年过去了,虽然不乏实务界的响应,但看似花团锦簇的东方管理学研究到如今也未能取得一个公认的学术地位,在许多关键问题上依然颇有争议,在学术发展上陷入了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1]。笔者对此现象做了深入的思考后,认为这种尴尬是固然是有管理学内在中“实践相关性”和“学术合法性”的天然矛盾的原因,也是因为部分学者对东方管理学处于何种发展阶段的定位不清晰造成的。东方管理学要想真正取得发展,就必须先解决定位问题和发展出路问题。只有把这两个问题真正搞清楚了,东方管理学才可以进一步向前发展,获得其应有的地位。

一、东方管理学学术困境的原因

现代管理学作为一门经世致用的学科,从 1911年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出版以来,诞生已经超过百年。在现代管理学在诞生之初,管理学的先驱巨擘,比如管理科学学派创始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管理过程学派创始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法约尔,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巴纳德等,本身就是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者。那个时代的管理学研究者和管理实践者是一体的,管理学的价值取向也比较单纯,就是有效的指导管理实践。但随着管理学的发展,管理学的研究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需要依靠其他传统学科,比如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等的支撑,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合法性遭到了极大的质疑。同时,管理学研究者的也开始日渐分化,管理学研究者和管理的实践者开始出现了明显分野。主体的分化导致了关注点的分化,原本应该“经世致用”的管理学研究者们,从其他相关学科借鉴了大量的概念、框架和方法后,却开始埋头于完美的科学体系的构建,反而对实践中管理者关注的现实问题漠不关心了。管理学研究到底应该更多的指导管理实践,还是应该去争取其“学科合法性”使之真正的发展成一门“科学”,成为了难以调和的内在价值矛盾。如今,随着中国学术体制越来越向美国靠拢,中国管理学“学术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高水平的学术期刊基本都是以实证主义为主导的话语模式的,其研究成果实际上更多地反映了知识生产者的偏好,是学科争取合法性的见证和结果,而不是体现了管理实践发展的结果[2]146。在这样的背景下,不以实证主义为基础的东方管理学在学术界不受重视的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了。

如果东方管理学如果仅仅是因为管理学价值取向问题而不受学术界重视,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在美国被实务界奉为圭臬的经验主义学派也不被主流学术界重视。可是,东方管理学在发展过程中,自身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明显制约了东方管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定位不清,对东方管理学处于什么发展阶段认识不明。

二、东方管理学的定位

关于东方管理学的定位问题,本文作者之一的胡祖光教授早在1995《东方管理学及其在管理理论连续谱中的地位》一文就做了讨论,胡教授从学科思想发展史的历时性角度,提出了以物为中心、以组织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三个周期循环的连续谱。认为,东方管理学应该处于连续谱的最右端,即东方管理学主要是以管理中的“人”为研究对象的管理理论(包括一部分的组织管理理论)。进一步,从管理者必须抓好的事物出发,将东方管理学纳入了一个有意义的分类结构中,并命名为“管理要务学派”[3]。胡祖光教授的东方管理学实际上是为了弥补了西方管理学的不足,提出的一种更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学“学派”,并没有革新西方管理学“范式”的想法。应该说,这个定位是相当清晰的。不过,在东方管理学的发展中,许多学者的步子迈的太大,认为东方管理学是一种可以更新西方管理学的“新范式”,试图一举替代西方管理学的统治地位[4],这种对东方管理学的过度夸大,导致了管理学者尤其是青年管理学者对东方管理学莫衷一是,反而对东方管理学的建设不利。

要想对东方管理学进行更清晰的定位,我们还是必须回到“管理学是什么”这个元问题上。对于这个问题,学者们一般有四种观点:1、管理学是对常识的精炼;2、管理是一种职业,管理学是一种职业教育学科;3、管理学是一门研究性和学术性学科;4、管理学是科学。实际上,这四种观点恰好是管理学学科的发展历程的四个阶段:从经验常识的精炼发展为一门职业教育和研究性学科,最后转变为科学 [2]149。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认为东方管理学目前应该处于经验常识的精炼到职业教育的阶段上,还没有完全的进入研究性和学术性学科的阶段。

应该说,东方管理学作为经验常识的精炼,已经基本建立起了一个合理的分类学结构,比如, 《东方管理学13篇》就是通过梳理东方管理思想中的格言警句和管理案例,对中国管理的经验常识做了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弥补了管理过程学派忽视管理者自身修养、教化责任的缺陷,以管理者所必须从事的事务为划分标准,建立了东方管理要务学派。目的就是为了更加符合中国管理管理实践,更加有效的指导中国的管理实践[5]。

管理学作为职业教育学科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使大多数学习者能够很快的学会其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然而,经理人是很难记住和使用他们所难以理解的管理学原理的。而用名言警句表达的东方管理学原理精炼优美,而且符合中国人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经历,在内容相似的情况下,中国管理学习者对东方管理学原理和中国管理案例的理解领悟水平都会高于西方的同类管理理论和案例。按照信息经济学的“信息接受成本”概念,我们认为,东方管理学作为管理学职业教育来说,比其同类型的西方管理理论具有信息接受成本更低的优势,更容易的被中国管理者所学习和掌握。这是目前东方管理学管理要务学派的最大贡献之一,也是《东方管理学13篇》在实务界引起的反响更大[6]的原因。

但是,东方管理学起步较晚,许多概念,原理并没有完全厘清,而且缺乏与之配套的研究方法体系,还没有真正进入研究性和学术性学科的阶段,只是在一些具体管理问题上,按照东方传统管理价值观做了一些尝试。比如,胡祖光教授遵循“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在定量考核目标领域中发展出了联合确定基数法,对西方的委托理论做了改进 [7],应用于实践中,效果非常显著[8]。但总体而言,东方管理学还远远没有发展成研究性和学术性的学科,更加不可能去革新西方管理学的“范式”,只能作为一种管理学派,对西方管理学的不足做出有益的补充和改进。

三、东方管理学的发展出路

如上所述,东方管理学目前还处于经验常识的精炼和职业教育的管理学发展阶段上,东方管理学就不仅仅是“东方管理思想学”,就是要真正以解决中国管理实践问题作为出发点,而不是仅仅为了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试图全面革新西方管理理论。东方管理学的研究者们当下的任务,不是急于追求东方管理学在主流管理学圈子中的学术合法性,也不是仅仅陶醉于博大精深的东方管理思想,而是要直面中国的管理实践,揭示出中国管理模式的文化特殊性。首先,研究者们应该通过扎实的素材收集,认真的理论梳理,分清楚传统管理所依据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实践经验的区别,将历史经验与现实经验在产生条件、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紧密对照,认真判断当今时代变化和管理学思想的发展趋势,挖掘和弘扬东方管理思想中的精华,去粗取精,发展出适合真正有实践指导意义的东方管理学;其次,研究者们应该按照科学的体系整理出东方管理学研究框架,继续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东方管理学,开发出与之配套的东方管理学研究方法,而不是试图马上将东方管理学发展成学术性研究学科;再次,东方管理学应该先具备所说的“文化自觉”[9],即真正对中国管理的背景文化有“自知之明”,对这种背景文化的发展的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并以此为基,了解西方文化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只有认清自己的文化、并且包容的理解所能够接触到的其他文化,东方管理研究才能真正超越“客位研究取向” 西方管理理论,勾勒出中国管理理论建构的新思路。

注释:

①针对管理背景文化的差异,完全以西方为中心的研究取向被称为为“强加式客位”研究;将文化差异化约为几个简单的文化维度的研究取向被称为“衍生式客位研究”;而立足本土,扎根现实的本土研究被称为 “主位研究”取向。

参考文献:

[1]苏勇,于保平.东方管理研究:理论回顾与发展方向[J].管理学报,2009,6(12):1578-1587.

[2]高良谋,高静美.管理学的价值性困境:回顾、争鸣与评论[J]管理世界,2011(1):145-167

[3]胡祖光. 东方管理学及其在管理理论连续谱中的地位[J].浙江社会科学,1995(5):15-21

[4]吕力.中国管理学发展中的范式问题[J].管理学报,2009(8):1008-1012

[5]胡祖光,朱明伟.东方管理学13篇[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2.

[6]吕福新.东方管理学的建树、创新和发展—对东方管理学研究的追溯、综述和管见[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12.33-36

[7]胡祖光. 联合确定基数合约:对魏茨曼模型的一个改进.[J]经济研究,2007(3):81-91

[8]江苏平. 引入“联合确定基数法”,利润增加三千万——北京北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试验.[J].s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4.13-14

第5篇

尽管对管理理论有这么多种不同的划分,但基本上都是沿着两条线路进行的:追求效率,效率优先的制度化管理;追求人文关怀,奉行人本主义的人性化管理。这两种不同的倾向也使得管理学的内容异常丰富。现在我们就从理论博弈和实践博弈两个角度对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一、理论博弈。

(一)制度化管理。

制度化管理理论思想的先河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主张组织和社会将从劳动分工中获得经济利益,即将工作分解为狭窄的、重复性的任务。他认为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只能做某些专一性的工作才能够达到高效的目的,并且认为人都是追逐金钱的。亚当·斯密的理论从根本上是追求效率至上,并未过多的关注人的物质以外的其他需要。

19世纪20世纪初,弗雷德里克·泰勒以科学的态度研究工厂中以前凭习惯与经验解决的操作方法、工作量、工资报酬、业务管理等问题,形成了一整套的思想,并上升为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科学管理”。此后的亨利·法约尔和韦伯继承了泰勒的基本思想。法约尔的关注点指向了全部的管理活动,将全部的管理活动进行系统理论的梳理,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专业化分工,实现组织效率的最大化。韦伯的“官僚制”描述了一种理想的组织类型,其特征依据劳动分工原则,具有清楚定义的层次,详细的规则和规章制度,以及非个人的关系。这种理想的组织类型可以适用于各种管理工作,是最好的一种组织形式。

这种制度化管理的理论前提,其实是把员工作为一种行为的载体,不考虑员工的多样化需要,视员工如同机器般运转的“工具人”。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设定一个制度体系或者制度环境使员工在其中工作,侧重的是制度约束而非人性关怀。

(二)人性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理论的思想先河可以追溯到罗伯特·欧文。早期的管理思想家罗伯特·欧文认为改变工人的生活环境,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他反对雇佣童工,提高工人福利,关注社区建设,加强工人培训等等,可以被认为是人性化管理思想的起源。罗伯特·欧文的管理思想和所推行的管理改革以及后来所进行的空想社会主义实验,在当时资本主义社会背景下最终失败,但却开创了人本管理思想的先河,为行为科学理论播下了种子。此外,20世纪同期出现了雨果·芒斯特伯格、玛丽·福莱特和切斯特·巴纳德,这些人都从不同角度证明了人是组织最重要的资产,以及应该对人进行适当的管理。他们的思想提供了管理实践的基础,这些实践包括雇员的甄选程序、雇员的激励计划、雇员的工作团队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关系的管理技术等。

此后,由于泰勒时期科学管理系统理论和实践主要是基于理性主义传统和“经济人”假设,此种管理模式未对人的因素给予充分重视,工人成了“会干活的机器”。技术统治和机器压迫,引起了工人的强烈不满,劳资关系日益紧张。泰勒时期的理论也陷入了质疑的陷阱。

埃尔顿·梅奥等人在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的反复试验研究,终于找到了根源所在:人的社会型需求。并据此提出了“社会人”假设。后续的学者继承和拓展了这一理论,并在相关的激励和领导行为研究等领域走得更远。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为核心,对人的动机进行价值论分析。他将人类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五个部分。此外,麦格雷戈的X———Y理论也对人性进行了层层揭示和多面的展示。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经历人际关系学说、个体行为学说、组织行为学说形成了完整的人本管理理论体系,对人性有了更深刻更完整的认识。这一阶段我们可以看出管理理论的侧重点是关注人性,强调组织的人文关怀和如何满足员工的多样性的需要。二战以来,现代科技迅猛发展,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推动管理向技术、理性回归。哈罗德·孔茨于1961和1980年两次提出了管理理论丛林的概念,各个学派观点各异,研究的切入点不同。但不管是哪个学派仍基本上是在阐述如何解决管理学的效率和效果问题,但我们可以看出的一个趋势是人们对于人性认识的深入。

二、实践博弈。

(一)制度化管理的利弊。

理论学习已经告诉我们制度化管理有利于经济组织节约生产费用和交易费用,从而更有效地创造财富。企业从产生起其追求的基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社会效率,更加有效地创造财富。尽管随着管理责任的变化和管理环境的变迁,管理所追求的基本的目标即效率和效果并没有变化。

制度化管理在管理实践中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有利于企业管理,有法可依,权责明确,使工作更加顺畅。它能够更好的规范企业的工作流程,让员工能够在其中找对自己的位置。它可将优秀人员的智慧转化成为公司众多职员遵守的具体经营管理行为,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的行为体系,能够发挥企业的整体优势。同时它为公司员工能力的发挥制定了一个公平的平台,不会因为游戏规则的不同、评分标准的不同,对员工努力的评定产生大的误差。此外,他还有利于组织将优秀智慧转化成为企业众多自愿遵守的具体经营管理行为,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的行为体系,有利于企业员工的培训,有利于企业员工的自我发展。企业员工由于有统一的标准可供参考,可以自己明了工作需要达到的标准,能够对自己工作有一个明确的度量,自己发现差距,有自我培训发展的动力和标准。

但是,制度就是规矩,在企业里,一切都要依规矩行事,按制度办事。然而制度化管理比较“残酷”,有些过于“呆板”。很多企业在执行制度化管理的时间过程中,受益于制度化管理的同时也发现了制度化管理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制度化管理将企业管理得过死,过于教条,从而使气氛沉闷,员工的冲劲和干劲不足,影响企业中员工的工作效率。制度化管理很容易造成企业监管力度太严,从而引起员工的厌烦情绪,进而产生抵触情绪。同时,也容易造成员工没有归属感,与企业距离越拉越大,员工与企业之间只存在利益关系。实在无法忍受企业制度管理的员工也容易跳槽,使企业人才流失。

(二)人性化管理的利弊。

人性化管理现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崇。随着学习型组织、竞争优势理论、企业文化理论以及前述各个学派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推进,在充分考虑人性的前提下设计制度成为一种必然。

人性化管理强调的是了解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工作中人际关系沟通和交互作用,着眼于企业人员的集体意识的培育和企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企业内外环境,对人进行激励和实行权变领导。即要从人的本性特点和实际出发,在制定企业发展规划、制度设计激励惩罚等方面,突出人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这样就很容易使员工受到尊敬、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同时,人性化管理也保障员工参与企业的重大问题的决策,在团队中与领导协商制定的团队目标和个人目标,实施目标管理。把实现、维护和发展员工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保障员工的切身利益。人性化管理还重视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树立典型、技能竞赛及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增强员工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此外,人性化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信任、沟通、激励、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等方面。

有人认为人性化管理会因人性的弱点在管理中暴露出来,从而使管理混乱,以至于毫无章法。在这里我们就需要分清一个概念,这就是人性化管理不等于人情化管理。人性化管理是以严格的公司制度作为管理依据,是科学而具有原则性的。而人情化管理则是没有制度作为管理依据,单凭管理者个人好恶,没有科学根据,非常主观的一种管理状态。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人性化管理并不是完全抛开制度而只讲人情的。它是一种在制度规范的基础上,更多的考虑人性,从而促使人能够更好的工作。实践证明,人性化管理已经成为一种管理趋势,并占据着主要位置。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并不是对立的两个极端,而是在不同层次上的两种管理手段。相比较而言,人性化管理是在制度化管理的基础上,更着重于人性化的突出。而此种论点在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的理论博弈也并不矛盾,管理实践者和管理先驱们,为了使某一种理论更趋于成熟或者更趋于完善,他们必定会对自己的理论进行前提假设,即在制度化管理理论中,完全突出制度化的角色,而故意淡化人性的作用;而在人性化管理理论中,则完全突出人性的角色,而故意淡化制度的作用。从而,人性化管理是制度化管理发展的体现,也是制度化管理成熟的表现。人性化管理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管理以及日后发展中的主要模式,它同样服务于管理的终极目标:不断地提高企业的效率,为社会持续创造更多的财富,让人类生活的更自由、更美好。

参考文献:

[1]姬军荣。人性与制度:摇摆中的百年管理史[J].企业导报,2009年第6期。

[2]周荣华,张太雷。以人为本与制度化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第1期。

第6篇

现代管理学作为一门经世致用的学科,从1911年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出版以来,诞生已经超过百年。在现代管理学在诞生之初,管理学的先驱巨擘,比如管理科学学派创始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管理过程学派创始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法约尔,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巴纳德等,本身就是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者。那个时代的管理学研究者和管理实践者是一体的,管理学的价值取向也比较单纯,就是有效的指导管理实践。但随着管理学的发展,管理学的研究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需要依靠其他传统学科,比如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等的支撑,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合法性遭到了极大的质疑。同时,管理学研究者的也开始日渐分化,管理学研究者和管理的实践者开始出现了明显分野。主体的分化导致了关注点的分化,原本应该“经世致用”的管理学研究者们,从其他相关学科借鉴了大量的概念、东方管理学的困境与出路陈敬宇胡祖光框架和方法后,却开始埋头于完美的科学体系的构建,反而对实践中管理者关注的现实问题漠不关心了。管理学研究到底应该更多的指导管理实践,还是应该去争取其“学科合法性”使之真正的发展成一门“科学”,成为了难以调和的内在价值矛盾。如今,随着中国学术体制越来越向美国靠拢,中国管理学“学术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高水平的学术期刊基本都是以实证主义为主导的话语模式的,其研究成果实际上更多地反映了知识生产者的偏好,是学科争取合法性的见证和结果,而不是体现了管理实践发展的结果146。在这样的背景下,不以实证主义为基础的东方管理学在学术界不受重视的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了。如果东方管理学如果仅仅是因为管理学价值取向问题而不受学术界重视,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在美国被实务界奉为圭臬的经验主义学派也不被主流学术界重视。可是,东方管理学在发展过程中,自身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明显制约了东方管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定位不清,对东方管理学处于什么发展阶段认识不明。

二、东方管理学的定位

关于东方管理学的定位问题,本文作者之一的胡祖光教授早在1995《东方管理学及其在管理理论连续谱中的地位》一文就做了讨论,胡教授从学科思想发展史的历时性角度,提出了以物为中心、以组织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三个周期循环的连续谱。认为,东方管理学应该处于连续谱的最右端,即东方管理学主要是以管理中的“人”为研究对象的管理理论(包括一部分的组织管理理论)。进一步,从管理者必须抓好的事物出发,将东方管理学纳入了一个有意义的分类结构中,并命名为“管理要务学派”。胡祖光教授的东方管理学实际上是为了弥补了西方管理学的不足,提出的一种更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学“学派”,并没有革新西方管理学“范式”的想法。应该说,这个定位是相当清晰的。不过,在东方管理学的发展中,许多学者的步子迈的太大,认为东方管理学是一种可以更新西方管理学的“新范式”,试图一举替代西方管理学的统治地位,这种对东方管理学的过度夸大,导致了管理学者尤其是青年管理学者对东方管理学莫衷一是,反而对东方管理学的建设不利。要想对东方管理学进行更清晰的定位,我们还是必须回到“管理学是什么”这个元问题上。对于这个问题,学者们一般有四种观点:1、管理学是对常识的精炼;2、管理是一种职业,管理学是一种职业教育学科;3、管理学是一门研究性和学术性学科;4、管理学是科学。实际上,这四种观点恰好是管理学学科的发展历程的四个阶段:从经验常识的精炼发展为一门职业教育和研究性学科,最后转变为科学149。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认为东方管理学目前应该处于经验常识的精炼到职业教育的阶段上,还没有完全的进入研究性和学术性学科的阶段。应该说,东方管理学作为经验常识的精炼,已经基本建立起了一个合理的分类学结构,比如,《东方管理学13篇》就是通过梳理东方管理思想中的格言警句和管理案例,对中国管理的经验常识做了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弥补了管理过程学派忽视管理者自身修养、教化责任的缺陷,以管理者所必须从事的事务为划分标准,建立了东方管理要务学派。目的就是为了更加符合中国管理管理实践,更加有效的指导中国的管理实践。管理学作为职业教育学科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使大多数学习者能够很快的学会其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然而,经理人是很难记住和使用他们所难以理解的管理学原理的。而用名言警句表达的东方管理学原理精炼优美,而且符合中国人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经历,在内容相似的情况下,中国管理学习者对东方管理学原理和中国管理案例的理解领悟水平都会高于西方的同类管理理论和案例。按照信息经济学的“信息接受成本”概念,我们认为,东方管理学作为管理学职业教育来说,比其同类型的西方管理理论具有信息接受成本更低的优势,更容易的被中国管理者所学习和掌握。这是目前东方管理学管理要务学派的最大贡献之一,也是《东方管理学13篇》在实务界引起的反响更大的原因。

但是,东方管理学起步较晚,许多概念,原理并没有完全厘清,而且缺乏与之配套的研究方法体系,还没有真正进入研究性和学术性学科的阶段,只是在一些具体管理问题上,按照东方传统管理价值观做了一些尝试。比如,胡祖光教授遵循“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在定量考核目标领域中发展出了联合确定基数法,对西方的委托理论做了改进,应用于实践中,效果非常显著。但总体而言,东方管理学还远远没有发展成研究性和学术性的学科,更加不可能去革新西方管理学的“范式”,只能作为一种管理学派,对西方管理学的不足做出有益的补充和改进。

三、东方管理学的发展出路

第7篇

关键词:企业 风险导向 内部审计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营多元化,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要想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企业将就要处理好“风险”这个关键因素,加强风险管理,将风险与内部审计结合起来,实现企业价值增值。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理论和实践中在国外也都获得了很大发展。然而我国对这种先进的理念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部分企业仍然采用财务导向内部审计和制度基础内部审计,现阶段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尚处于起步阶段,缺少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系统性理论研究成果。

一、内部审计的历史发展

内部审计经历着从简单到复杂、粗浅到深化、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历史演进同样体现了受托责任目标、内容和范围的发展和变化,内部审计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结果,是所有者为了保障自己资产的安全,需要专门机构监督管理者的经营活动活动。

(一)萌芽状态的内审阶段

内部审计活动的萌芽产生于奴隶社会,分权带来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分权的需要使内部审计活动开始萌芽,所有者需要监督承担不同职责的人的工作,正是在这种社会需要下内部审计活动萌生了。在 二十世纪前,许多学者基于实践虽然也提出了一定的管理思想,但都未系统地得以提炼形成管理理论,直到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自此管理理论开始指导于内部审计实践,但此时的内部审计内容和技术都非常简单,还不能对内部审计活动进行总结概括。

(二)财务导向的内审阶段

股份公司制度使公司规模不断扩大,集团公司、跨国公司开始出现,企业实现大规模社会化生产需要有雄厚的资本,管理的日益复杂和企业内多层次受托责任,这些加速了财务导向内部审计的产生。企业在经营中,一方面,企业管理人员没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去接触直接或间接向他们报告的人,另一方面,外部审计人员无法满足企业日常管理的需要,只是承担对高层管理人员和股东的受托责任,独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企业经营活动面临的管理难题,于是企业内部组成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从而对进行监督下属公司、其他部门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于此同时也建立和完善了内部审计制度。在此阶段内部审计主要审查企业内部财务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内部审计进入了财务导向内部审计阶段。

(三)业务导向的内审阶段

二十世纪初内部审计界开始关注企业的管理活动,并扩大了原来的职能和范围,把审计的重点转向了业务活动和管理控制。企业的业务活动成为内部审计关注的核心,在管理理论和内部审计职业组织的推动下,内部审计进入了业务导向内部审计阶段。业务导向内部审计帮助管理人员有效履行职责服务和披露低效率的缺陷,提出改进建议。目的是为管理层服务,发挥催进企业提高经营效率的作用,以便能够为企业管理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和信息,业务导向内部审计与企业管理的关系更为密切。

(四)管理导向的内审阶段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内部审计进入了管理导向阶段。管理导向内部审计转向了高层受托管理责任的履行、管理目标、决策和方针层面。管理导向内部审计是协助组织的管理成员有效履行职责,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完成受托管理责任,提高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和经营能力。二十世纪中后期,各国政府开始干预社会经济活动,企业管理者为适应生存环境的不断变化,也越来越重视决策的科学性和自上而下目标的一致性。为了避免决策失误导致的损失能对企业造成全局性的影响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对管理者决策的概率影响,决策成为管理中的核心因素。这就要求内部审计关注点应该从低层次的业务和控制转向高层次的决策,另外必须考虑外部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甚至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特别是随着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建立,内部审计的地位得以提高,管理导向内部审计在关注内部受托责任的同时也关注外部受托责任,发此时内部审计进入了管理导向阶段。

(五)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阶段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管理理论和实践发生了丰富的变化,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研究进入了较为成熟的阶段。多样化和多变化是信息时代主要特点,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革,信息工业协会一九九九年通过了基于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新定义和执业实务标准框架,从二零零一年开始正式实施,内部审计步入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阶段。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作用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目的是降低审计风险和企业经营风险,它是进行风险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传统审计方法不能发现审计项目中高风险审计领域,不能有效评估审计项目中的风险,在内部审计的全过程中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人员能够根据风险高低选择项目并确定特定项目中重点审计领域。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关注的风险范围比独立审计更加宽泛,风险不仅是通常所指的审计风险,也即从审计项目经营风险评估入手,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不能实现其目标的如经营风险、市场风险等各种风险。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审计的重点是受托责任履行效率,不是通常所指的履行的遵循性,要求审计师在风险环境中提出控制风险的建议。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中,审计报告是进行风险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可以为确定审计项目及其审计重点提供依据,可以为揭示企业风险、防范风险以及交流信息提供线索,也是联系企业经营活动与战略计划之间的桥梁。因此,通过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全面看待和分析风险,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果和效率,以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目标。

三、企业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对策

(一)推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结合我国国情

每一种新的审计模式都产生于一定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原因,都有其产生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加上原有审计模式,我们有了更多的审计模式供选择。制度基础内部审计、账项基础内部审计和混合内部审计模式是我们在多种经济体制并存的经济局面能够选用的审计模式。我们应立足于现实,结合实际情况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企业逐步推行和全面推广和应用,不能急于求成。我们在审计实务操作中,可以将一些上市公司作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试点,然后通过企业的成熟经验,在结合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在我国最终实现完全本土化。

(二)改善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构成,树立风险意识

我国目前结合企业的行业特点,应逐步改善内部审计队伍的专业结构,在内部审计机构中增加经济学和管理学等专业的人才。从源头上选拔和吸收优秀人才加入内部审计领域,吸收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的经验,培养一批具有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的高级人才,企业也可以通过后续的职业培训增加审计人员操作技能和其他能力。也可以让内部审计人员熟悉企业各项具体业务流程,在企业内各个不同的职能部门轮岗实习,使企业成员全面了解整个企业的风险和控制,从而提高和促进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

(三)利用计算机审计评估风险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和各行各业网络系统的建立,目前手工审计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计算机能够密切跟踪企业资金和各种资产,从而有利于在评估风险的同时进行内部审计,计算机审计应经成为未来审计的必然选择,它能比手工更迅速有效地企业的各种信息进行审阅、分析和比较。但目我国计算机审计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关部门应该将计算机知识和审计知识融会贯通,内部审计机构应积极开发和引进计算机审计,加大对内部审计人员培训力度,争取早日实现审计工作的信息化。

(四)建立健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法律规范

法律法规能够健全规范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内部审计人员也可以规避合理的风险来摆脱无关责任和不必要的麻烦。而我国内部审计制度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法律不健全和准则出台较为缓慢。内部审计制度可以使得具体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明确规定内部审计的职权、责任和工作范围。我国内部审计的准则只有依照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和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和内部审计人员才能保证独立性和权威性,才能独立客观的开展工作,才能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

参考文献:

[1]向晋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的应用探讨[J].内控与审计,2010(4)

第8篇

[摘 要]知识是企业重要的稀缺资源,中小制造企业要想生存并持续发展,同样须重视知识管理。论文首先对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以及政府质量奖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结合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中对知识管理提出的相关要求,对中小制造企业知识管理策略及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中小制造企业, 知识管理,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竞争的加剧、工作流动性的增强、顾客需求的快速变化、全球化的影响以及知识更新的加速等,知识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稀缺资源。中小制造企业要想生存并持续发展,同样须重视知识管理。但中小制造企业在知识管理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如:缺乏系统的知识管理方面的理论与方法指导,信息化水平、管理水平较低,资金短缺,人才、技术溃乏等。下面笔者结合《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中对知识管理的要求以及多年参与政府质量奖评审以及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导入咨询工作的一些经验体会,谈谈中小制造企业在创卓过程中如何进行知识管理。

一、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与政府质量奖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美国于1987年创建的一种世界级企业成功的管理模式。它是在研究全球卓越领先企业的最佳管理实践和最佳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是进行企业诊断、管理咨询及提升经营绩效的系统管理模式;同时它也是当前国际上广泛认同的一种组织综合管理的有效理论、技法/工具。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目前已成为世界成功企业公认的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方法。

加入WTO以后,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迅速提升组织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已是迫在眉睫,但ISO9001/TS16949等质量管理体系作为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已无法适应这种需求。因此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也是我国企业及各类组织在新形势下实施科学管理的努力方向,是我国企业进行标杆超越,不断追求卓越经营管理的有效途径。

为了更好地开展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我国于2005年1月,颁布和实施了国家标准GB/T 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GB/Z 19579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并且2012年版也即将颁布实施。同时为了引导和激励企业建立和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服务和经营质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许多省市都相继设立了政府质量奖,并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作为评奖依据。同时为了特别鼓励中小制造企业,某些省市(如广东省,东莞市等)还专门为中小制造企业设定了一定的获奖名额。在此推动下,未来将有更多的中小制造企业实施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二、中小制造企业知识管理策略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第4.6.2.2条对知识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组织应从以下方面说明如何对其知识进行管理:(1)组织如何有效地管理组织的知识,收集和传递员工知识,并传递来自顾客、供方和合作伙伴的相关信息,确认和分享实践。(2)组织如何确保其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完整性、及时性、可靠性、安全性、准确性和保密性”。

作为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评审标准,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核心是强化组织的顾客满意意识和创新活动,追求卓越的经营绩效。它不是目标,而是提供一种评价方法,它不仅评价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先进性,而且更加关注各种管理理论和方法相对企业发展阶段的适用性,也就是说,企业应根据自身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和行业特点,谋求自身发展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而并非越先进越好,即管理的适用性评价。另外它也更加强调企业所采用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成熟度和整合性。

因此,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在本质上并不限制组织采取何种方式回应相关准则要求,不同行业、规模、性质的企业,可以有不同的做法。对于知识管理来说,中小制造企业也同样需建立一套与自身特性相适应的解决方案,尤其需注意以下几点:

1.领导支持

小企业靠老板,越小的企业跟老板个人的关系越大,因此中小制造企业进行知识管理,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管理老板的个人知识,最主要的目的之一也是为老板服务。企业领导需对此有深刻的理解,并身体力行,对知识管理给予大力支持。

2.认清知识管理的目的,把握知识管理的方向

知识管理的目的很多,但最核心的还是促进知识应用能力与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因此中小制造企业在进行知识管理时一切均应以此为出发点与关注点。同时,中小制造企业人力财力物力有限,企业进行知识管理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需寻找突破口,注重实效与投入产出比。

3.注重知识管理方面的企业文化建设

知识管理发挥效用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这包括信息沟通顺畅的组织架构,员工对知识管理的正确认识与态度,和谐融洽的员工关系,包含兴趣学习小组在内的各种非正式组织的广泛建立,专职知识管理人员的配备等。由于中小制造企业一般建立时间比较短,企业文化积淀比较少,因此需更加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为知识管理创造良好环境。

4.完善激励措施

知识管理不同于其他业务管理,知识的收集共享转移创新等都需要一定的激励措施来推动与维持,这些激励措施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或职务晋升方面的。中小制造企业一般人员较少,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因此需不断激发员工的创造性以及分享与奉献精神,做到员工与企业共赢。

5.合理有效利用信息化工具

企业进行知识管理需借助一定的信息化工具,但中小制造企业情况差异很大,管理水平、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借助何种工具,则应视企业情况,以适用为佳,并不一定需要导入专业的知识管理软件。

三、中小制造企业知识管理方法

知识可划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对于不同类型知识需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一般来说可采取“显性知识集中管理、隐性知识交流分享”的管理方式,显性知识集中管理是指由知识管理部门(或专职人员)协助各业务部门,并借助有关知识管理工具对公司内外部知识进行管理;隐性知识可通过激励措施鼓励员工向其他人员分享该类知识。

具体来说,对于显性知识,中小制造企业可采取如下步骤与方法:

1.对知识进行科学合理分类

根据企业特点对所有相关知识进行分类,分类维度可以多样化,如按业务类型、部门、来源、学科门类、表现形式、应用领域等。同时应明确每一类知识对于企业的贡献度、收集方式以及责任部门或人员等。这样既能明确知识效用,又能明确责任,还能便于以后的搜索查询。

2.充分考虑本企业的业务特点,合理分析制定知识沉淀机制,系统地沉淀相关业务知识,尤其是一些关键节点生成的阶段性成果

如对于产品设计来说,可设立立项评审、设计评审、样品试制、小批量试制、设计确认与更改等几个关键点,并建立相关的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如《产品设计开发计划》、《设计方案》、《设计评审报告》、《设计验证报告》、《技术文档》、《产品试制通知单》、《产品鉴定报告》、《内部工作联络单》、《设计更改通知单》等。

3.制定有关激励措施鼓励员工收集和共享知识

知识收集的途径与方式是多方面的,对于外部知识可以通过网络、报刊杂志、行业会议、展览展销会、同行交流、客户投诉、售后服务、客户公关、市场调研等。对于内部知识可以通过案例与经验总结、各类业务文档、会议纪要、专利、讲座报告等。企业应定期对在知识管理方面贡献突出的部门与个人进行奖励表彰。

4.借助有效的信息工具,对收集的内外部信息进行整理,并能提供有效途径(如网络)供相关人员随时查询学习

另外企业需建立并不断完善知识共享交流渠道,如知识管理系统(KMS)、在线交流平台、电子邮箱、会议传达、文件下发、论坛、短信平台、微博微信等。具体选择何种信息工具以及交流渠道应视企业具体情况而定。

对于隐性知识,中小制造企业可采取如下步骤与方法:

(1)对公司的隐性知识进行识别,并对各种隐性知识对公司发展的影响力以及在公司的分布状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以及隐性知识特点对各种隐性知识进行针对性的管理。

(2)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措施,并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促进隐性知识的学习转移与显性化。如建立培训与讲师制度、师带徒制度、工作总结与交流制度、经验案例分享制度、观摩与学习制度、兴趣小组等各类非正式组织、企业价值观的培育与认同等。

(3)在条件适合时,可借助有效的信息系统,进一步促进隐性知识的学习转移。如专家网络、专业社区、知识问答等。

(4)制定有效的激励与考核措施。如讲师授课奖励、师带徒奖励、贡献知识文档奖励、原创知识奖励、将对知识管理贡献纳入职务晋升考核指标等。

知识是未来企业竞争的焦点,也是未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由于中小制造企业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因此在知识管理监控方面,中小制造企业也需未雨绸缪,确保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完整性、及时性、可靠性、安全性、准确性和保密性。为了防范知识泄漏,企业尤其需重视知识的安全性与保密性管理。企业应制定安全与保密方面的管理规定(如严格确定各类权限、范围,与掌握生产经营核心机密、技。

四、结束语

本文结合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中对知识管理提出的相关要求,阐述了中小制造企业知识管理策略及方法。不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小制造企业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发展变化快的特点,因此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应视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知识管理策略与方法,使其更符合自己的企业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创造出更加卓越的绩效。

参考文献:

[1]庞涓,孙金岭.知识管理:企业未来竞争的核心.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1):105-1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 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第9篇

一、对权变理论的理解

权变理论以系统论为理论依据,以系统论的观点来考虑管理的问题,认为每个组织都是一个独特的系统,其系统内部要素与外部影响因素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管理中不存在适用于任何组织、任何情境的原则、方法与操作程序。管理能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对组织内外状况的充分了解和有效的应变策略,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不同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

二、对地方教育科研管理的思考

地方教育科研管理,是指地方教育科研院所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委托下所开展的,面向区(县)以及学校的,以课题的申报立项、科研成果的认定评选等为平台的,对一定范围内教育科研工作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以教育科研为载体,调动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积淀,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与行政管理不同的是,教育科研管理是一种相对松散的管理,管理的内容是对教师没有硬性要求的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管理的对象既有广大的中小学校、幼儿园、职业学校和教科研机构,也有一部分教师个人,不同的学校、机构和教师个体自身的情况都各有不同,因而所带来的管理的复杂性、对管理者所带来的挑战也就更为突出。权变理论强调“应时而变”“因地制宜”和注重管理环境的协调、人际关系的和谐等理念,为我们思考地方教育科研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思考之一:要提高教育科研管理的效能,必须“优化环境”。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教育科研管理既是教育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同时也是相对单一的独立系统,其内部由很多相互影响的子系统构成。因此,教育科研管理不仅应该保持和其他系统之间的和谐一致,而且,其系统内的各个子系统之间也应保持相互协调。体现在课题管理的环节,既有从区县到国家的规划课题申报管理,又与学会课题、专题教学研究课题等相互交叉,在规划课题内部,又有着高等级课题的子课题管理等等,要提高管理的效能,首先要规范内部管理,进一步明确开展教育科研的目标,从教育科研管理者到参与研究的学校、课题组的教师都要知道努力的方向与目标;进一步强调计划性,依据发展目标制定好中、长期和近期的工作计划,做到日常事务性工作的有序性;进一步完善组织机构建设,明确职能分工,做到事事有人做,减少工作交叉、推诿和扯皮现象。其次,要有大教育的视野,要把教育科研的发展放在当地教育发展的整体环境中考虑,善于观察、分析当前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善于围绕问题开展专题性研究,组织科研团队开展项目攻关等,使教育科研的关注点、发展方向等与当地的教育发展保持充分的一致与协调。

思考之二:要提高教育科研管理的效能,必须“以人为本”。

权变理论认为: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所有的管理都要充分体现尊重研究者的劳动与创造,都要体现人的尊严和对人的尊重。 教育科研的管理本质上是一种对人的管理,因此,地方教育科研管理在强调绩效的同时,必须注重管理的人性化,即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关注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动机与心理需求,关注教师在科研过程中的困惑与阻力等,即强调的是以学校和教师为本的管理。以课题管理为例,参与课题研究的学校、教师动机不一,参与的积极性参差不齐,研究的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异,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校、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提高学校、教师研究的水平,一段时间以来似乎成了课题管理的一个难点。

根据权变理论的基本观点,在课题管理的过程中,首先不能就课题谈课题,要充分处理好部门和部门之间的关系,在管理层面处理好教育科研和教育行政、教育教学、组织人事、后勤保障等上级部门或平行部门的关系,在学校层面引领课题主持人处理好课题研究与学校其他部门的工作,保持发展方向上的协调一致,为课题研究营造和谐的环境。其次,课题管理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和基层学校领导、科研骨干和广大教师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互动,了解他们的发展状况、科研能力以及对教育科研的需求,基于他们的需要开展平等的对话、交流,从学校和教师的工作实际出发,为他们提供切实的帮助和指导。再次,对学校、教师的课题研究管理与评价应淡化那种“一刀切”的刚性标准、要求和考评,代之以一种多元化的管理与评价,无论是管理与评价的主体还是内容,无论是方法还是标准都应是多元的,应该是适合并能够促进学校和教师发展的。

当然,权变管理虽然主张采用非标准化的管理,但并不排斥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因为,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也是任何管理所必须的。

思考之三:要提高教育科研管理的效能,必须“因校制宜”。

尽管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办学条件也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尤其是硬件方面各校之间差别不大,但是每一所学校的文化、管理、师资、生源、校风教风学风等软件上却各不相同,导致了学校在教育科研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对于教师而言,个人的学历、背景、兴趣爱好、能力水平等方面更是千差万别。而且,这些差异往往都是动态的,并非一成不变。这更增加了教育科研管理的复杂性,影响了管理的效能。权变理论启发我们,不存在一种适合所有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科研管理方式。以课题研究为例,我们在面对不同学校、面对不同课题研究,需要建立多元化、分层发展的管理思路,引领每一所学校、每一个课题组根据学校发展的影响力、课题研究的资源特点、课题组成员的发展需求等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在管理上根据学校和教师教育科研的“成熟度”来选择管理方式,动力强、能力高的宜采用授权式的管理;动力强、能力低的宜采用参与式的管理;动力弱、能力强的宜采用说服式的管理;动力弱、能力低的则应采用指导式的管理。根据学校和教师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教育科研管理的模式或方式,做到“因校制宜”“因人而异”,推动不同学校、不同教师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思考之四:要提高教育科研管理的效能,必须“示范引领”。

第10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实验室管理;问题分析;管理措施

一、中职学校实验室科学管理背景

中职学校实验室要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更好的实践环境;要维护、管理好仪器设备,以保障实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培养各类中初级级技术人才的职业技术学校,学校把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要,一直在提高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

当前,学校实验室暴露了不少问题。教务处和实验室之间缺少必要的协作,对实验教学情况掌握不全面。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不够多,教师不能把握学生实验的学习程度,学生也不能很好地进行实验。实验设备、仪器、低值易耗品消耗情况的统计存在误差,实验室对仪器设备采购计划存在主观随意性。

二、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目的

笔者通过对自身所在学校实验室管理状况的调查,探索中职学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根源,为学校实验室的科学管理和开展提供研究资料及改进建议,以期通过有效促进中职学校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基本保证。

(二)调查方法

为使调查的内容能反映课程实验教学的具体情况,暴露出存在的问题,笔者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研究。

被调查教师均来自笔者所在单位教师。

被调查学生的选择笔者所带信息与电子技术班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笔者所在单位是一所省级公办重点中等职业高中,学校实验室设备较为完善,学生实验能够按照教材要求开设。调查时间在2011的3-4月。

(三)调查结果

教师问卷的调查,共发放教师问卷16份,收回13份,其中有效问卷13份,有效率是100%;性别比例:男教师占10名,占调查人数的76.9%,女教师3名,占调查人数的23.1%。

学生问卷的调查,笔者任意地在所带班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51名学生参加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51份,收回51份,其中有效问卷45份,有效率是88.2%。

通过调查发现,有78.6%的教师认为学校领导对实验教学更多的关注点在学生成绩上,这反映出学校领导对实验教学的实质在认识上还有偏差,对重点章节的实验很重视,但由于课时少、赶进度,出现了实验的开出率相对较低等问题。

笔者通过调查看出,学生很少有机会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走进实验室,主动的探求知识、锻炼能力、提升科学素养。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实验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占81.1%的学生认为实验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有77.9%的学生认为实验学习为了培养自己的各项能力。这可以看出来,学生一方面也有兴趣参加实验室学习,另一方面暴露了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对学校实验教学必然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中职学校实验室科学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教师实践理念及业务的学习

中职学校要创造条件,组织教师对课程实践理念进行学习,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对中职实验教学基础地位的认识,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实验教学。有效开展实验教学,就必须对教师进行培训,使实验指导教师把握教材的内容,提高业务素质,积极地参与到实验教学的实践中去。

(二)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和操作执行制度

实验室规章制度在实验室科学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严格按照制度办事,保持正常实验的环境和工作秩序,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实验室管理制度应随课程的要求及实验室硬件条件的改善而不断完善,及时增加新的内容和要求。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并建立切实可行的操作执行制度,加强对实验室工作的监督与考核,以严格的科学态度加强实验室的计划管理、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

(三)完善实验室硬件建设

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完善建设是实验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中职对教学实验的必要性,给出了明确的要求,体现了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思想。实验室硬件建设的是否完善成为制约新的中职课程标准实施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中职课程对教学仪器设备在数量、品种、规格、性能以及结构等方面提出了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学校有必要投入专项资金配备必要的实验器材,积极完善实验室的硬件建设。

(四)加强对学校实验室的考核评估

实验室考核评估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实验室建设和改进提高各方而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考核评估工作,可以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实验室内在活力,推动改革,使实验室工作步入科学化的轨道。

四、中职学校实验室科学管理探索的意义

第11篇

一定的教育管理模式是由管理思想决定的。20世纪以前,教育管理思想主要来源于管理者的经验总结。进入20世纪以后,教育管理者借鉴了一般管理思想中的精髓,同时又结合了教育学自身的发展,教育管理理论逐步系统化和体系化。基于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教育管理理论划分为不同的类别。20世纪以来,比较有代表性的管理理论有主观主义、价值理论、批判理论、文化理论、后现代主义等[1]。托尼•布什认为教育管理应分为6种模式,即学院模式、治理模式、主观模式、正规模式、模糊模式、文化模式;他还认为现有的理论对正规模式、政治模式探讨较多,而对其他几种模式则很少触及[2]。但是大多数学者却倾向于将教育管理思想分成以下4类[3]。

(一)管理效率理论

这个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泰罗、法约尔和韦伯。泰罗认为在管理中,制度建设是第一位的,应制定合理的工作质量标准,培训合格的岗位人员,倡导管理人员与一线工作人员负有共同的责任[4]。芝加哥大学的弗兰克林•博比特认为泰罗的标准化理论对教育组织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他认为如果将教育成果作为产品,从而对结果进行标准化,管理人员就可以对生产消耗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样可以使教学效果最优化(BobbitF,“SomeGeneralPrinciplesofManagementAp-pliedtotheproblemofCitySchoolSystems”inS.C.Parker)。现在普遍认为,这种观点强调教育管理中权力集中于控制,它对于后来教育管理思想的发展作用并不大,但是其中的理性思维却发挥了启迪后人的作用。法约尔和韦伯则在行政组织管理思想上有所建树,将他们的思想运用到学校管理中后,学校更多的带有行政组织的特性[5-6]。

(二)人本化理论

人本化理论是在批判效率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该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教育学家杜威等人。该观点认为,效率的产生不是“权威的力量”,而是“情感的力量”。该观点提出“社会人”、“复杂人”等人性假说,将组织环境、社会因素作为考虑变量纳入管理者应当考虑的范围。但是该理论忽略了人的理性,并没有使教职工的主体性地位得到充分发挥[7]。

(三)科学管理理论

该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至70年代的教育管理科学理论运动,代表人物有HalpinAW、MiskelCG等。该理论认为教育管理应该是一支独立的力量,有自己的概念和体系,而不是仅仅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同时,强调教育管理的科学性,认为其应该像工程学和医学一样有自己的科学理论,是可以进行实证的一门学科,注重理论的系统化、可操作化,可以以科技手段来检验其发展水平[8]。

(四)后现代教育管理思想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信息化、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教育思想进行各种样态的嫁接,使得教育管理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总体来说,尽管各种观点不尽相同,但都是学者们针对教育管理科学理论运动忽视价值、人的主体性和管理知识的变化性等提出来的,提倡要重视管理理论的多样性和价值性,权力的生产性以及对话、交流、理解在人的解放和自由方面的重要作用等。我国的网络教育从诞生起就呈现出与传统教育截然不同的组织方式。在论述现代远程教育管理模式时,一部分学者直接抛弃了传统教育管理的各种思想,提出远程教育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为工业化、互动影响的自主理论、独立学习理论[9]。也有学者认为,网络教育虚拟化、扁平化的特征,自然应引入管理理论中的扁平化理念,同时,幅度理论与零度管理理论也受到人们的关注[10]。另一部分学者则没有找寻理论基础,而是在实践中探讨网络及远程教育的管理模式问题,可以说他们的讨论更加具有应然性,但却由于缺少理论支持而显得深度不够[11-12]。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管理模式是在教育活动中,将一定的管理思想应用于实践并与实践相结合而成的集合。管理思想则必定是在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背景下提出的,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生数量大,且分散全国城乡,在教与学时空分离的状态下,为保证教学及支持服务的质量,构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特点的资源建设,确保网络教育组织、管理的规范、有效以及持续提高,本文提出一个以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的现代网络教育管理模式。

二、高校网络教育管理模式构建

教学对象的规模化、教学主体的团队化以及教与学的时空分离是现代网络教育的重要特征。这种有别于常规教育的特征决定了在网络教育的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存在大量复杂的不确定性因素,突出表现为教学和支持服务质量难以保障,教学资源难以有效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网络教育的组织和管理难以规范、有效和持续提高。因而,迫切需要一套符合网络教育规律和特点,建立在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保障体系之上的管理模式,以保证教学及支持服务、资源建设以及组织管理的高效运行。可以说,任何教育模式要能得以存在并获得发展,必须能确保并提升教育质量。在网络教育领域内探索教育管理模式,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最核心的关注点之一。本文试图构建的网络教育管理模式是以网络教育与服务质量的保障和提高为目标,以数字化资源建设体系为载体,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的现代网络教育管理模式。

(一)网络教学与服务质量保障体系

网络教学与服务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必须以标准化管理为前提,以专业化团队为组织基础,以规范的质量管理工作制度为保障。

1.以岗位分工为基础的标准化管理是建立质量保障体系的前提。标准化是制度化的最高形式,是现代管理实践中确保质量、提升效率的最重要、最有效方法之一。在网络教育中引入标准化管理是建设网络教育与服务质量保证体系的前提。目前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的网络教育模式一般包括了教学管理、支持服务、资源建设与技术支持四大子系统。各网络教育机构应根据网络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在四大子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分工,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在各部门内部细化岗位分工,建立相应的标准化作业流程,编制相应的控制程序、文件和不同级别的质量控制点,对网络教育管理进行标准化管理,唯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将教学和教学管理由传统条件下的以教师为中心独立作业转化为团队协同实施。

2.专业的质量团队是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基础。没有组织保障的质量管理工作是无法有效推进的。网络教学与服务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应以引入现代管理关于组织分工与岗位设计的理念与方法为前提。如ISO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专门的内审员队伍,六西格玛(6σ)质量管理方法则通过绿带(GB)、黑带(BB)和黑带大师(MBB)的梯度来实现质量团队与业务团队的高度融合。要建立以提高人才质量为导向的网络教育管理模式,必须在网络教育模式四大子系统的组织设计中建立网络教学与服务质量保障的团队。

3.规范的质量管理工作制度是质量体系的保障。规范的网络教育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包括建立完整的质量跟踪反馈系统和迭代趋优的改进机制,以闭环系统链接教学与服务的各个环节。在网络教育质量管理工作中,主要是指通过学生服务平台、学生满意度调查以及现场考察等多种反馈渠道采集信息;根据反馈信息的内容和性质,通过即时改进与系统改进两种方式实现持续、有效的改进。所谓即时反馈是指通过管理平台进行实时监控,并将收集到的信息及时反馈到各业务部门,对教学服务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改进。系统改进则是指通过调查与评测体系,对学习者的直接反馈进行科学归类,立项研究论证,实施系统改进。

总之,在构建以教育质量为导向的高校网络教育管理模式过程中,严密组织分工,细化岗位职责,完善业务流程,严格规章制度,将会有效地控制系统运行中出现大量线性的可预测性问题。然而,网络教育是一个开放系统,其实施过程并非源于一个组织实体,需经过网络教育学院、公共服务体系及学习中心、网络技术服务商等诸多环节才能实现。实现网络教学系统的有效运作,不仅需要以内部组织制度为基础的现代管理方式,还必须从运作上突破组织边界障碍,将整个组织构建成一个灵活有序的系统,以解决开放系统在诸多非线性复杂因素干扰而远离平衡状态的情况下,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一致。

(二)适合自主学习特点的网络教学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教育方式逐渐成为学习者获取知识、实现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网络课程作为目前网络教育的重要资源,是网上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其开发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网络教育教学质量。为了提高网络教学资源开发的质量,本文从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开发思想、评价、开发的信息化管理等角度入手,在课程资源建设方面提出了适合我国远程教育实际,符合远程教育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的网络教学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该模式将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为远程学习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学习资源。

1.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以确保教学质量为根本目的,运用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对教学活动及具体要求进行系统开发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网络课程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综合考虑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活动的设计与实现、导航系统的统筹安排、版面布局、色彩搭配等环节,其中,学习活动的设计对于网络课程来说意义更为突出。在充分研究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科学设计课程教学目标、知识点、教学策略、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等,并针对课程内容,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完成学习活动组织的总体描述。实践证明,通过学习活动设计提高学习效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网络课程开发。教学资源体系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已经成为制约远程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网络课程开发普遍存在素材冗余、重复建设、缺乏继承性等问题,难以适应远程教育中学习目标和教学思路的多元化要求。依据网络教育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探索并创建了符合网络教育发展需要的资源建设模式,通过对素材、知识点、课件和教学目标的分离和整合,完成了以知识点为基础单元的资源库建设,以学生学习课程的具体目标为中心,以相关的知识点为内容,为学习目标多元化的需求提供了一定保障。将这一资源开发模式应用于网络课程开发实践,不但有利于解决网络教育资源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也为网络课程自动生成系统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网络课程评价。网络课程是规模化的集成产品,有统一的授课内容和教学模式,它虽然可以防止课堂教学中的随意性,但是也面临着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知识陈旧等问题。对课程设置进行评价并提出整改方案,成为网络教育中的周期性工作。在综合分析和调研国内外网络课程评价的基础上,引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评价中心(CSE)课程设置评价模型。通过动态的课程评价体系,重新确定教学目标,评估学生课程学习的需求,在加强对教育质量全面监测和控制的基础上对网络课程设置进行改革。通过对网络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课程体系,最大程度地保证了网络教育的教学和服务质量。

4.网络课程开发的信息化管理。网络课程开发是在一定资源(包括人员、教学资源、时间、投入等)的约束下,为创造独特的远程教育产品和服务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具有鲜明的项目特征。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工作繁琐,涉及的人员众多,项目计划管理、文档管理、沟通管理是影响课程开发质量的关键因素。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将提高开发过程的管理效率和工作绩效。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引入工作流技术,可以支持网络课程开发的项目规划、进度管理以及质量管理控制等方面。此外,将教学设计的核心思想以模板、文档、规范等形式显性化,并开发相应的计算机支持工具,通过建构网络课程开发工作流模型,开发能够满足网络课程开发需求的管理信息系统,从而提高网络课程开发的规范化管理和信息化水平。

(三)建立符合网络教育规律和特点、规范、高效的组织和管理体系

1.建立虚拟团队,整合内外资源,开发使各个部门和员工组织灵活、协作分工的“协同管理平台”。网络教育教学主体的工作是由多个不同分工的岗位通过协同合作来完成的,因此,必须系统和规范地梳理出网络教育组织内各部门、各岗位、各项业务之间的有机联系,将每个具体的工作环节纳入到一个组织灵活、协作分工的体系中,通过各个闭环子系统内部及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分工、合作,实现网络教学和服务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下页图1是一个一般化网络教育的运营系统,其中按照网络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划分了“教学管理”、“资源建设”、“学生支持服务”、“技术支持”4个子系统和核心的“决策系统”以及内部包含的多个任务类型。这些系统和内在的任务类型在打破传统部门边界的基础上,涵盖了传统的教务、课件、技术、服务中心等多个部门,通过虚拟团队的建设和外部资源的整合,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主控部门负责制”为核心对网络教育教学和服务进行管理,通过内在的联系与反馈有效支持网络教育的持续、稳定运营。

2.建立按小时度量的员工工时评测体系,合理规范网络教育资源配置。合理分配员工的工时安排和各类型工作结构的配置,有助于在整个网络教育教学和服务中,将团队化教学主体的工作任务数据化、标准化、可控化。不论是资源建设中的课件策划、视频录制和课件合成,还是教学管理中的教学策划、教师管理和毕业论文管理,或者是支持服务中的教学辅导、学生活动管理和论坛平台管理等工作和岗位,都落实到精确细分的每个任务类型,通过每名员工“日填、周报、月分析”的统计模式,对网络教育教学和服务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控制,根据统计上来的数据建立“工作饱和度、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等评测指标,将分析与评测的结果反馈至各部门,作为部门领导或任务组织者对工时配置、人员安排和资源配置结构修正的决策依据。

第12篇

内容摘要:本文对组织理论进行了脉络梳理。笔者认为组织理论经历了一个从没有人的组织、没有组织的人,没有社会的组织到社会的组织的演变过程。并认为组织理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种新的价值观系统,使人的本性得以真正体现。

关键词:理性系统自然系统开放系统生态系统价值观

本文通过对组织理论的脉络梳理来考察组织中的价值面,为组织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意义。

1理性的古典组织理论

理性的古典组织理论认为组织是意图寻求具体目标并且结构形式化程度较高的社会结构集合体,它具有两个方面的结构特征:组织是有意图地实现相对具体目标的集合体;组织是形式化程度较高的集合体。在理性古典组织理论中,组织结构是为了有效实现目标而专门设计的。从根本上说,组织模型是机械模型,这个模型把组织作为可操作部件的结构,每个部件都可以单独改变,以提高整体的效能。理性古典组织理论的思想主要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以及法约尔和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与科层制理论。泰勒提倡通过改变传统的经验管理来达到科学管理,其理论核心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它的重点放在计划、标准化和在作业层改进员工的努力方向,以便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通过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个员工的生产效率,使劳资双方都能获得最大收益。行政管理理论提出了“自上而下”的理性化方案,主要阐述正式组织结构与一般管理过程的关系,其关注点是管理的行为和功能,以期通过协作与专门化寻求建立一个单一而有效的部门原则。韦伯则致力于对科层制结构特征的简要描述,以期能提高组织的效率。比较而言,泰勒主要是从微观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个体参与者的工作和决定予以考察,把结构特征作为影响行为的环境因素;而法约尔和韦伯则更多地是从结构角度出发,他们力图把组织形式的特征概念化并予以分析。

总之,该理论采纳了封闭系统战略:组织中的所有成分都是为特定目的而存在的,且都会对组织整体起到积极的甚至是最佳的作用;所有资源都是恰当有用的,且这些资源的配置都满足于组织计划;组织的所有行动都是合理的,组织的结果也是可预测的。由于理性系统强调的是结构特征而不是参与者的特征,因此,理性系统视野的价值观是“没有人的组织”。

2自然的新古典组织理论

该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集合体,其参与者寻求多种相同或者不同的利益。但是,它也认识到组织远不只是达成既定目标的工具,从其本质上说,组织是力图在特定环境中适应并生存下来的社会团体,因此,不应把组织看做主要是达成特定目标的手段,而应把它本身看成是目的。它强调个体参与者从来都不只是被雇佣的劳动力,他们投入的是他们的智慧和情感:他们加入组织时带着个人的观念、抱负和计划,他们带来了不同的价值观、兴趣和能力。通过相互作用,所有这些因素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非正式结构,Roethlisberger和Dickson(1939)称之为“感情的逻辑”。与些同时,该理论遵循了功能分析,系统如果要生存,就必须满足一定的功能需求,而且所有研究都试图发现满足这些需求的机制。为此,该理论强调行为的结构,关注做了什么,责任和动机就成了更为突出的变量,这为理解组织行动提供了比正式结构更丰富和精确的指导。它的思想主要来源于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和巴纳德的协作体系和Likert的结构分析。人际关系理论主要研究员工在组织中的行为及其产生行为的原因,以便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提高生产率。而巴纳德的社会协作体系把组织作为有目标的沟通合作体系,将所有参与者整合到一起以使组织目的被成员接受的非物质性的、非正式的、人际关系的以及道德的行为基础。Likert通过对领导类型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第四系统组织。

总之,该理论认为参与者只有部分行为是与组织有关的,而只有这些与任务相关的行为才能作为问题来讨论;自然新古典组织理论则将与组织相关的行为界定扩展到个体活动和态度的方面。如果说理性古典组织理论采用的是结构机械模型,那么,自然新古典组织理论采用的就是有机模型。理性组织是设计出来的,而自然组织是演进出来的;前者是有意识地设计,后者顺其自然地发展;理性组织以精打细算为特征,而自然组织则以发自自然为特征。因此,自然系统视野的价值观是“没有组织的人”。

3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

该理论认为组织是与参与者之间不断变化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活动体系,该体系根植于其运作的环境之中,既依赖于与环境之间的交换,同时又由环境建构。它强调个体要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及其相互之间的松散性。个体要素被看成是半自主行为的主体,它与其他要素之间的联系是松散的,个体和子群体之间的联合时而形成,时而解体,协作与控制变成了主要问题。同时,系统边界也似乎是无形的,行动者的任务和针对组织或环境的行动也似乎是武断的,并依据系统运作而变化。开放系统并不只是使组织结构特征的一致性变得松散,而是将其注意力从结构转向了过程,强调的都是组织行动而不是组织,过程不仅被看成是组织的内部运作,而且是作为系统的组织自身运作。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的思想主要来源于西蒙的决策行为理论以及系统理论和权变理论。决策行为理论考察组织的结构特征对个体决策者的影响,并由此提出了基于有限理性的满意原则的“管理人”。该理论认为决策贯穿于管理的整个过程中。系统理论认为组织是由各种子系统构成的完整系统且与环境系统发生相互作用和影响。系统理论关注系统中的战略性部分及其相互依赖性,系统中把各部分联系在一起并相互协调的主要过程及其所追求的目标。而权变理论所要研究的是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各分系统内与各分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确定关系模式即各变量的形态。权变观点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出最适合于具体情况的组织设计。

总之,该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动态系统,组织与其环境的相互依赖关系在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中受到了应有的重视。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强调组织与其周围及渗透到组织的要素之间的联系的交互纽带,环境被看成是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终极资源,并成为系统延续的关键。作为组织与其环境相互依赖关系的开放系统,组织不仅要服务于人,建立和维护内部的运行机制,组织还必须建立基于价值的社会共同目标以服务于社会,维持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行,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开放系统视野的价值观是“没有社会的组织”。

4生态系统的当代组织理论

该理论认为组织是致力于研究人类行为、组织结构与其环境互动性的社会体系,主张行为个体、组织只有在与环境、背景的关系中才能得以生存、定义、描述和认识。生态系统的当代组织理论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关系的、生成的、演进的实体或一个视野中的实体,即现代社会的运行是在“组织实体”之间进行的,而不是在“生产者”之间进行的。现代社会是由各类组织机构组成的,组织机构是由全体成员共同构成的,而不是由各种生产资源要素构成的,组织就是社会中的一个社区,所谓“组织是社会的一个器官”。生态系统当代组织理论的思想主要来源于尼尔森和温特的演化理论以及组织生态学理论。演化理论主要是从组织内部的知识生产、传播和利用以及个体与组织的交互学习过程来解释组织异质性、持续竞争优势和多样化等问题。演化理论集中关注组织惯例、惯例的变体、环境选择以及成功惯例的累积性保留并认为惯例是有规律的、可预测的企业行为模式。而汉南和弗里曼的组织生态学致力于探讨组织种群的创造、成长及消亡的过程及其与环境转变的关系,该理论重点解释为什么会存在多种类型的组织,同时探讨了相同组织内的不同组织形式如何在长期的竞争环境压力下作出反应。

总之,该理论认为组织并不是为了自己而存在的,组织的目标是对个人和社会做某种贡献。组织是一个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将人们联合起来的社会结构系统。组织不能只关心利润,不能把经济绩效理解为利润,利润是组织也不能把组织目的定义为利润最大化,把组织的性质或概念,理解为“生产者”或“经营者”,而应该理解为社会经济和人文活动的组织者,理解为社会组织的管理者,使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人格生态得到和谐发展以期人类本性得以真正体现。因此,生态系统视野的价值观是“社会的组织”。

5述评及其启示

理性古典组织理论和自然新古典组织理论的错误在于坚持了对组织认识的这种两分法。从理性的古典组织理论来看,由于过于关注组织的规范结构,理性系统的分析家实际上忽略了组织的行为结构。在坚持劳动分工是组织基础的同时,理性的古典组织理论却从个人的经验和有限的观察出发,旨在寻找组织设计的先验假设。此外,理性系统中的理性概念是有局限性的。在组织的最上层,指导整个决策制定的价值前提是处于体系之外的。自然的新古典组织理论放弃了理性的主张而代之于感情的逻辑,但是,在对非正式组织理论的重点研究中,自然的新古典组织理论却放弃了对非常重要的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的认识。借用权变理念的术语来说,自然的新古典组织理论只是极端地关注了有机型的组织。

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由于坚持了开放系统的这一正确主张,从而标志着严格意义上的管理学组织理论的形成。但是,开放系统既没有按照统一的研究纲领来进行,也没有据以运作的分析单位及其关键维度。正是这些缺陷,使得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根本无法提出对组织结构和行为的统一观点,而始终处于组织研究两分法的艰难境地。此外,西蒙的决策理论虽然始终致力于微观分析,但是,作为分析单位的决策前提却从未被人予以操作化,以便使之得到广泛而一般的应用。由于关注了决策前提,西蒙主义对组织结构的研究是薄弱的。而系统理论把组织的目标和价值分系统作为组织系统的子系统加以研究并认为组织的很多价值观来源于较为广泛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该系统从外界社会文化环境中取得信息并确定组织的价值观,以便组织履行社会大系统所确定的目标和职能。但是,组织系统理论没有更为深入剖析组织的价值观也没有予以操作化。

生态系统的当代组织理论使用变异—选择—保留的基本环境机制作为解释工具。但是,演化理论和组织生态学理论过多地与生态学系统进行类比,导致它没有涉及人的决策和动机,致使价值观问题也被忽略了,而且整个过程都被视作不可避免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对组织理论的研究中围绕着组织管理系统的价值观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使得组织管理面临基点不稳的问题,即组织的价值观问题未能得到彻底解决。面对这些事实,当代组织理论研究者们深思的是一个具有“二律背反”意味的问题:强调个人的自主性与强调组织的制约性一般是互斥的,但为什么成功的企业组织能有一种综合协调的机制扬个人自主性、个人的发展之长而避其短,使企业组织趋向良性运转呢?当代组织理论研究者们的回答是:建立一种以幸福为中心的价值观系统,而这种具有终极性的价值观系统正是组织管理系统的核心所在,它的存在对个人行动和组织的行为产生的韧性约束,推动了组织成功地迈向卓越,使人的本性得以真正体现。

参考文献:

第13篇

关键词:公共部门;目标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01

一、目标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目标管理是一种系统的管理方式,最早的目标管理仅是用于组织成员业绩考评、行为激励的一种手段。最近的发展则是把组织的战略计划等均纳入目标管理之中,像组织结构设计、流程改造、文件管理、创新开支等都成为目标管理体系的内容。本文认为,所谓目标管理是使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协商, 根据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组织的总目标, 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 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企业为了完成其即定目标, 通过授权让其管理层及其员工根据公司上级经理的目标, 按照自己的岗位职责以自己的方式进行业务或管理活动, 以完成公司的总体目标。管理者在目标管理的过程中关注的是共同目标的达成状况, 而不是将主要关注点放在下属的执行过程中①。目标管理是一个管理领导系统,是一个组织有效运作的有效管理体系,而不能把目标管理看作是组织的一种附加的管理任务[1]。

二、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

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而在现代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另一个部分是绩效考核,它是指为了实现组织既定的目的,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承担目标实现过程及结果的各级管理人员完成指定任务的工作实绩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企业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有着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它们的关系可以具体表现为:

第一,绩效考核是现代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一定时期内部门和员工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的考核,对员工的工作情况作总结和评价并奖励,由此对目标的进一步改进以及作为人力资源部门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的依据。

第二,目标管理让绩效考核工作更科学化、系统化[4]。绩效考核可以根据目标管理制定的标准、任务进行考核,目标管理清楚地表明每个员工的行为来自于他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目标管理使得绩效评价工作更具有科学性和操作性。

第三,绩效考核的方法对目标管理有一定得影响。绩效考核方法的公正、公平、公开对企业下一时期的目标管理工作实施的影响是很大的,绩效考核是企业上一阶段目标任务的结束也是新阶段正确实施目标管理的开始[5]。

三、公共管理部门目标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在绩效管理与目标管理法之间建立一种互相咬合、共同提高的一种类似齿轮传动的循环关系,以期丰富绩效管理工作的具体操作方法,推进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开展。绩效管理工作系统中一项重要的核心内容是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工作的支撑点,但考评不等于管理;同时,静态的管理,而非动态的绩效管理。也就是说。只是以“秋后算账”的形式被动地去评估员工过去的表现,更明确地说,是以员工过去的表现给考评者留下的感觉来考评。有时甚至因为一些操作者或管理者在考评时缺乏科学的绩效标准,而采取了不科学、不严谨、任意性的做法。比如,主要凭印象进行定性的考评,而这样又极容易因为“晕轮效应”、“首因效应”、“投桃报李”等原因导致不能进行公平、客观的考评。员工们虽然有努力的愿望,但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如何努力才能得到管理者的好印象而无所适从。所以,考评反而起了负面作用,引起员工的不满、跳槽、消极怠工甚至恶意对抗。如果消极放弃,又导致绩效管理及考核不了了之[10]。

绩效管理不但要让员工与主管有更大的自我发展空间,同时应该涵盖及融合目标管理的工作内容。首先,将组织的目标明确归属到各部门,各部门目标再明确地划分到各岗位,如此设定个人目标,即能确定组织目标的达成。与此同时,绩效管理人员也要参加到目标的制定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使得绩效标准的制定与目标的制定实现一致性、同步性,因此分解的部门目标和岗位目标也就可以作为绩效考评的绩效标准。其次,由于每位员工有不同的工作任务,特别是某些岗位需要接受多个上级部门的管理,戍依据年度目标列明每个岗位与本身职务一致的工作目标,同时兼顾或者协调多个上级的要求。在工作目标定出后,主管应与员工对制定的工作目标做双向的沟通,以确定未来一年的目标。此外,在目标实施过程中,绩效管理者要按照绩效标准进行事中监控,与直接主管沟通,确定是否与原先规划的进度有不符合的地方,并讨论差异的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主管与员工共同努力找出方法,以达到工作再简化的目的。第三,经过一定的时期,员工对照目标,绩效考评者对照标准,双方都主动地做客观的检查和考评,找出不足和原因,确定改进的方向和方法,进入下一个循环[12]。这样,通过绩效管理的事前沟通、事中调控、事后考评等一系列工作,让每一个人都自觉地动起来,自总经理到基层员工,就像齿轮一样,实现自我计划、自我执行、自我确认和自我调整的。“自我管理”的最高境界。这样,既实现了有据此可以进行科学考评的绩效标准,又实施了真正的动态绩效管理。这样员工和监督者均参加考核程序,目标和标准是在考核期开始前事先确定的,是事先讨论过的考核方法在员工成绩已经完成之后的应用。由于考核期开始前给员工以指导,因此它在定义员工努力的方向和成绩实现程度方面是开发性的。在目标实现的事中,又给员工一定的空间,从而实现创造性。在考评之后,考评者与员工双方在共同认可的情况下,制定下一个循环的目标和标准,从而积极地进入下一个工作程序,从中体现了激励性.可见,如何使员工在现任岗位上发挥专长,并对其职业生涯发展有正面的期望,是设计绩效考核制度的最高指导原则。所以,要想绩效管理取得绩效,达到目标管理的目标,就应该自始至终以“目标”实施于“绩效”的运程中。

注释:

①张金鉴.管理学新论[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1,18.

参考文献:

[1][美]彼德・德鲁克.帅鹏,等译.管理实践[M].工人出版社,2005,37-43.

[2]伍雨,李佳.对目标管理的若干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11):38-39.

[3]宋寅丰.对目标管理的再认识[J].经济师,2000(8):122-124

[4]吴跃,辜晓平.基于目标管理的绩效考核[J].价值工程,2006(10):102-105.

第14篇

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开始对影视教学法展开了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视教学法的作用与意义。焦慧慧认为影视教学法以鲜活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学习动机和创造力,实现了先进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最佳结合,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夏红认为多媒体教学环境为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充分的技术手段的支持,充分发挥和挖掘多媒体教学环境的潜力,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应当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教学方式改革的主要思路之一。(2)影视案例教学的功能与教学策略。罗光华认为影视案例教学具有三个主要功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构建有效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成长。余国新探讨了影视作品案例的特点及作用,提出了案例教学中的关注点。(3)影视教学法在具体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张风华对影视教学法在思修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尧国靖研究了影视教学法在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游春梅对影视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邓烈研究了影视教学法在国际法教学中的运用。总体来看,目前国内对影视教学法的研究还处于兴起与发展阶段,研究影视教学法的时间相对较短,研究还相对不成熟。其中,对影视案例教学法的研究则极少,对影视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就更少了。但目前,国内对影视教学法在具体课程中的应用研究已日益成为该研究领域的主要趋势之一。因此,开展影视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这不仅符合目前国内研究的发展趋势,同时这也必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管理学在案例教学方面的教学方式改革的主要思路之一。文章采用文献研究和经验总结相结合的方法,对影视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进行探讨。

2影视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2.1影视案例的选择与剪辑教师应在完成整体教案的基础之上,根据所授知识点与教学方法的设计来选择合适的影视案例,以确保所选用的影视案例与教学内容高度相关,且与其它教学内容能实现自然和谐的过渡与衔接。在此略举几例,在讲解管理者与管理的职能时,我们可以选择以海尔集团为原型的电影《首席执行官》作为案例,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观看,加深学生对管理的职能、管理者的分类及管理者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的认知;在介绍管理理论的演进时,可以选择卓别林的《摩登时代》的前20分钟内容作为案例,让学生形象了解科学管理理论的早期实行阶段的利与弊;在讲解决策的信息原则时,可以节选陈道明主演的电视剧《楚汉传奇》中刘邦决定入蜀的片段作为案例;在诠释领导的本质时,可以选择央视《对话》节目《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作为案例,让学生在学完相关理论之后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评析,加深对领导本质的认知,增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感;在讲授情景领导理论时,可以节选《亮剑》中李云龙指导张大彪训练拼刺刀和李云龙与赵刚视察骑兵连的片段作为对比案例,根据理论对案例进行分步评析和角色扮演,促使学生加深对情景领导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其在管理实践中的运用。除了确保所选择的影视案例应与所授知识点高度相关之外,在影视案例的节选与剪辑上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突出与管理学知识点相关的情节。节选剪辑时,应以能充分展示相关管理情景、突出相关知识点为原则,剪去与知识点无关的内容以增强案例的针对性。(2)注重影视案例的背景陈述。节选出来的影视案例应具有较完整的情景,能较好地诠释相关理论,或者能很好地展现现实的管理情境。(3)影视案例的播放时长应适宜。未经剪辑的原始影视资料一般时间较长,短则50分钟左右,长则近2个小时,是不适合在课堂上直接播放的,否则教学活动就变成影视欣赏了。根据笔者的经验,影视案例的播放时长一般控制在15分钟以内比较合适,短的案例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这样不管是使用一节课还是两节课来开展案例教学,师生双方的时间分配都比较好安排。(4)兼顾趣味性。与同一个知识点相关的影视案例可能有很多,在满足上述基本条件的前提下,我们应该优先选择更具趣味性的案例,以活跃课堂讨论的氛围。此外,影视案例是否符合现今的时代特性、是否容易被学生理解也是一个重要的维度。

2.2影视案例的使用与评估(1)影视案例分析的课前准备。对于一些点缀型的较小的影视案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直接使用而不需要学生提前做准备。但对于那些较大的比较重要的影视案例,教师应该提前将案例讨论的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各案例小组的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提前观看并做好案例分析的准备工作。(2)影视案例的展示与讨论。不论学生是否提前观看过影视案例,在正式的案例分析课上教师都应该完整地播放影视案例,以唤起学生对案例内容的记忆。教师在正式展示影视案例之前,还应该简要介绍所节选的影视案例的背景,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案例内容及其所反映的问题。此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利用手机等播放工具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重复观看案例材料,以增强对案例细节的分析与理解。影视案例分析的课堂讨论环节与书面案例分析基本相同,教师可以视情况采用小组发言、自由讨论、头脑风暴、角色模拟、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3)影视案例分析的总结与评价。影视案例分析的总结与评价环节与书面案例分析也基本类似,只是教师在运用管理学知识点对案例细节进行评析时应该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案例的具体细节分析上,教师应该结合影视截图或情节回放一对一地进行,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案例所涉及的管理学知识点的深入理解,最大程度地增强学生对案例所展示的管理实践的体验感。

2.3影视案例与书面案例的联合使用目前,相比书面案例而言,可用于管理学教学的影视案例的数量还是相当稀缺的,主要依靠教师自己去收集和加工。而选取与制作影视案例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需具备一定的视频处理技术。因此,很大一部分的案例教学还得依靠传统的书面案例进行,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将影视案例与书面案例联合使用来展开教学。另一方面,在实际的教学中,要避免过于频繁地使用影视案例,否则容易让学生产生上课就是去欣赏影视素材的感觉,进而失去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削弱教师在教学中应有的主导作用,从而降低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应该从有效教学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影视案例教学与书面案例教学的优缺点、资源的可得性、使用成本等多方面因素,在两者之间做出一个平衡的选择。

3结语

第15篇

关键词:情绪资本;人力资本;正负效应;新视阈

中图分类号:F0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2)05—0044—04

我国正处在发展转型的关键点上。社会经济发展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后,过渡到称之为体验经济的时代,顾客对体验越来越重视,物质需要逐渐被精神需要所取代成为人们的主导需求,员工也越来越重视自身的感受和体验、越来越重视有价值有尊严的生活。由此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从有形的物质产品的竞争转向无形的技术、智力与情绪管理的竞争。研究情绪资本的特性、培育和激发积极正面的情绪资本、消除和化解消极负面的情绪资本,是当代人力资本理论和应用中的一个新视阈。

情绪资本:深化认识人力资本的新范畴纵观现代经济发展和科学管理出现的新态势,企业所关注和拥有的资本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资本的范畴,人们在新的领域里探索和研究如何创建两项至关重要又互相关联、互相促进的资本:即情绪资本和知识资本(也称为智力资本)。在管理实践中,对于员工的智力资本和情绪资本的重视,也愈益呈现出一种交织互进的趋向,从某种意义上说,心是脑的引擎。这就需要人们重新深化和拓展对人力资本的认识,其别重要的是要深化认识“情绪资本”这一新范畴。

所谓情绪资本,是指存在于劳动者身上的、能够实现价值增值并激发人积极行动的情感、情绪和信念等方面的价值存量。它是由感觉、信念、认知和价值观等隐性资源所构成的。在情绪心理学中,情绪指与人的需要(包括生物的和社会的)相联系的、具有特定主观体验、外显表情和生理变化的心理活动,①生理激起、表情和内在体验三种成分的共同活动构成完整的情绪过程。相应地,情绪资本包括外在情绪资本和内在情绪资本,外在情绪资本即顾客与外部利益相关人的感受,比如对品牌、服务、信誉等的认识;内在情绪资本则主要指企业内部员工的情感体验与忠诚度。存在于企业员工内心的情绪资本,其实质就是外在顾客心目中的品牌价值的企业内部化。20世纪的管理学大师,从泰勒到福特,从戴明、克劳士比到汉默乃至汤姆·彼得斯,他们的工作风格虽各有不同,但却同样运用了知识来经营事业。然而,21世纪的管理需要的是超越他们知识的一种新动力,即为了实现高效智力资源的管理,就必须创造每个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和信任,不断实现情绪资本的增值。对现实中的顾客来说,选择的唯一差别在于某个品牌旗下人员的风格、特色以及服务水平。我们也因而看到一些新观念的诞生,例如以情绪(情感)为基础的“体验型经济”,还有以知识(理智)为基础的“客户关系管理”,以及结合上述两种观念而成、如今广为大家接受的“一对一营销”②。

我们之所以强调“情绪资本”这一新范畴,是因为它是人力资本管理中客观存在的事实,而在过去却是被人们所忽视的。人力资本理论是情绪资本理论的基础,汲取人力资本的

收稿日期:2012—05—10

作者简介:冷元元,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劳动经济学博士生(武汉430073);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郑州45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