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范文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第1篇

以重大专项的遴选及实施为重点,加强科技的集成攻关

围绕省政府2007年的工作部署,按照《贵州省科技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今年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以重大专项的遴选及实施为重点,整合资源,集中力量,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强集成攻关,实现重点突破。

在重大专项的遴选和实施过程中,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选好项目,二是明确目标责任,三是实施方案的论证,四是项目的过程管理,五是推广转化。

以推动政策落实为抓手,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政策环境

科技工作要加强政策的研究、制定和宣传,要在管理上改变重项目、轻政策的现象,通过政策导向和政策调控,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热情。

一是加强开展对 《关于实施〈贵州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以下简称《配套政策》)的宣传、培训工作,使《配套政策》的内容、具体措施能被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员了解和掌握,更好地利用政策,促进创新;使《配套政策》的内容和导向思想能被管理人员把握,为创新提供更好的服务。二是结合国家配套政策实施细则的制定和颁布,积极与省政府职能部门合作,制定我省贯彻落实的具体办法,并根据我省实际,制定《配套政策》实施细则,增强《配套政策》的可操作性。三是要加强政策的研究和制定,解决政策缺项,将有利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团队建设的政策进行充实完善并在实践中加以落实。四是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人大的支持,对已出台的国家、省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政策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将有关政策落到实处。加强科技立法工作,调研起草《贵州省科技进步条例》,促进科技进步。

以资源整合共享为目标,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根据《贵州省科技规划纲要》的部署,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新兴产业,以资源整合为主,优化配置,强化共享,加快建立具有贵州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一是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建立。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省级科技计划更多地反映企业重大科技需求,更多地吸纳企业参与,优先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引导和考核措施,推进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确立自身定位、理清发展方向,加强体制机制的改革。三是加快科技创新共享服务机制建设,推进科技创新共享服务平台发展。重点推动贵州省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贵州省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为科技创新构建共享服务平台。四是加强成果转化平台(基地)建设。积极促进技术产权交易、科技风险投资的发展,进一步构筑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

以人才团队建设为重点,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2007年将通过科技经费安排的调整,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的完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的实施,科技干部培养计划的开展,加强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逐渐改变人力资源投入不足的现状,围绕重点发展领域,逐步形成科技人才的聚集、聚合和作用的发挥,为科技创新奠定人才基础。

一是设立人才聚集专项经费,针对科研机构、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人才断层的现状,对科研机构、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引进高层次高学历人才,科技厅在相关计划中给予适当的经费资助。二是继续实施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三是建立完善有利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人才评价和奖励制度。四是多渠道加快人才的培养。做好两院院士推荐工作,积极推荐我省专家能进入国家层面的专家库(我省已有7人进入国家863计划专家库)。五是加强科技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今年,将通过科技管理培训、外派学习、JICA等途径,有针对性地举办3-5个培训班,开展对科研机构负责人、科研业务骨干的培训,开展对县(市)分管领导、科技局长的培训,并结合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改革各项工作的实施,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培养符合新形势要求的科技管理人才队伍。

以合作创新为途径,加快资源的整合力度

2007年将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并通过共建创新资金、科技富民强县工程、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的实施,科技扶贫试验区的建设,整合资源,加大对县(市)、行业科技工作的支持。

一是继续加强重大关键技术的提炼,集成有效资源,整合包装项目,积极争取科技部等国家部委对我省科技工作的支持,力争我省的创新项目能融入到国家的计划中。二是积极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三是加强县(市)科技工作。积极推进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重点抓好科技特派员在黔南的整州推进工作,并注意总结经验,扩大在全省的试点范围,为完善新时期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有益的探索。四是将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科技扶贫有机结合起来,重点组织实施“喀斯特高原退化生态系统综合整治”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西南喀斯特山地石漠化与适应性生态系统调控”国家重大科技基础研究(973)项目,系统研究西南喀斯特山区石漠化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重大科技问题,推动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相关技术的研发,并将有关研究成果用于指导全省喀斯特环境综合治理的实践;重点推进黔西南州“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建设,在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开发、人口健康与重大疾病防控和循环经济发展相关技术上取得研究成果,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探索发展模式,也为地县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和储备一定的技术成果。五是在市(州、地)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示范园的同时,支持和帮助有条件的地区建立科技型企业集聚园区,并对园区内企业的创新活动给予优先支持,促进科技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的发挥。

以计划改革为突破,提高科技管理服务能力

2007年,将围绕《贵州省科技规划纲要》所确定的目标任务,按照“整合资源、集成创新、重点突破、支撑引领”的思路,做好科技计划改革。省级科技计划按重大专项、基础计划、合作计划这3大块内容进行设计。

在科技管理工作中,要建立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落实已出台的政策措施,加强监管,改变科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重立项轻管理、重投入轻效率、重硬件轻团队的状况。制订和修改完善《贵州省重大科技计划暂行管理办法》、《贵州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贵州省重点实验室评估办法》、《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管理办法》,提高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的效益。完善立项评审机制,开展科技项目共享数据库、专家咨询库和计划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完善科技计划实施的绩效考评机制,启动科技指标统计评价监测体系,完成“贵州省科技进步监测测评”、“贵州省科技投入产出指标”等组成的全省科技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第2篇

论文关键词:勘察设计科研;科技创新成果;科技发展规划;重点研究课题

1 勘察设计科研工作概况

通过50年几代人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昆明院”)完成了云南省水力资源普查和复查工作,进行了谰沧江、金沙江中游等十多条大中型河流(段)的水能开发规划;勘测设计的国内外水电站300多座,其中,已建水电站200余座。总装机16400MW;正在进行勘察设计的大中型水电站60余座.总装机约45000MW;为我国的水电技术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十五”期间,昆明院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战略的机会,密切结合水电工程的勘测设计科研工作,勇敢地承担起了攻克诸多世界水电技术难题的重任。提出了建设“红色企业、银色企业、诚信企业、和谐企业”的目标,井以“以人为本、厚德诚信、科学求实、开拓创新”作为企业精神,承担了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小湾水电站、糯扎渡水电站等世界著名工程的勘察设计科研工作。天生桥一级水电站(装机容量120万KW,水库总库容102.56亿m3,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78m)招标及施工详图设计阶段的全部设计工作已顺利完成.工程于2002年底全部竣工。小湾水电站(装机容量420万KW,水库总库容149.14亿m,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292m)正在进行招标及施工详图设计阶段勘察设计科研工作,2001年2月工程开始兴建,2005年9月工程截流,预计2009年底首批机组投产发电。糯扎渡水电站(装机容量585万KW,水库总库容237.03亿m.心墙堆石坝坝最大坝高261.5m)2000年5月开始启动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设计科研工作.2003年6月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同年10月通过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的审查,2005年8月通过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的评估,计划2007年11月工程截流。2012年年底前首批机组投产发电。

“十五”期间。昆明院还承担了澜沧江景洪水电站(装机容量175万KW,水库总库容10.34亿m3,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07m)招标及施工详图设计阶段,古水水电站(装机容量260万KW,水库总库容39.14亿m,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305m)、黄登水电站(装机容量220万KW,水库总库容15.07亿m,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89m)预可行性研究阶段,金沙江金安桥水电站(装机容量240万Kw,水库总库容7.42亿m,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60m)可行性研究、招标及施工详图设计阶段,观音岩水电站(装机容量300万KW,水库总库容21.75亿m.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59m)预可研和可研设计阶段.怒江鹿马登水电站(装机容量180万KW。水库总库容21.75亿m,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57m)、泸水水电站(装机容量260万KW。水库总库容12.88亿m.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77m)预可行性研究阶段等水电站勘察设计科研工作。此外,还完成了龙马、居甫渡、那兰、崖羊山、云鹏、阿鸠田等一批大Ⅱ型及中型水电站项目可研、招标和施工详图设计阶段的勘察设计科研工作。同时承担了巴基斯坦巴罗塔、缅甸邦朗水电站等国际工程的勘测设计科研工作。

“十五”期间,昆明院从所承担的工程实际需要出发,科学求实,勇于探索,结合所承担工程项目的特点,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紧密结合工程需要,科技创新来源于实际工程,最终服务于实际工程。有力地推动了科技进步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 科技管理制度建设

为了促进技术创新,规范科技项目管理,提高科技成果的水平和质量,解决生产、经营和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十五”期间昆明院制定了一系列科技管理办法,对规范科技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1制定科学技术进步奖励规定

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体现科技奖励政策的国家奖、省部级奖的评审条例、评审办法、评审细则等也在不断制定或修订。昆明院及时学习并掌握这些评审条例、评审办法和评审细则,调整相关的奖励政策、评奖条例、评奖办法,努力做好科技奖励的评审和授奖、推荐工作,制定了《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规定(试行)》,建立了更为科学的科技奖励体系及公平、公正的评审规则和评审办法。

2.2制定科技项目管理规定

为了进一步规范科技项目的管理,建立和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机制。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和实施成效,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根据有关规定,昆明院制定了《科技项目管理规定(试行)》,着力解决经济和改革发展中的重大、关键、共性科技问题。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高水电建设技术的整体水平2.3制定科技项目经费管理规定为规范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的管理,优化科技经费配置,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科技部《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昆明院制定了《科技项目

经费管理规定(试行)》。《科技项目管理规定(试行)》和《科技项目经费管理规定(试行)》构成了昆明院科技项目管理体系的基础,保证了科技项目自主立项和组织向上申报立项的运作。

2.4制定科技成果奖励管理规定

为进一步规范申报各类奖项的质量.并指导做好各类奖项的审查、鉴定、推荐、推广应用工作。做到科学、公开、公平、公正地开展成果的评审.昆明院制定了以下5项奖励规定。

(1)《优秀工程勘察、优秀工程设计、优秀工程标准设计、优秀工程设计计算机软件奖励规定(试行)》。

(2)4城乡建设优秀勘察设计奖奖励规定(试行)》。

(3)《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奖励规定(试行)》。

(4)《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奖、优秀期刊、优秀编辑奖励规定(试行)》。

(5)《优秀学术论文奖励规定(试行)》。

3 主要科技创新成果

3.1原国家电力公司科学技术项目

3.1.1糯扎渡水电站高心墙堆石坝关键技术研究

糯扎渡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261.5m,比国内已建成最高的小浪底水电站大坝(160in)高约100m。昆明院于2002年3月启动并组织了原国家电力公司科学技术项目

开展研究的5个专题为:①《心墙堆石坝坝料试验及坝料特性研究》。②《土石坝计算分析理论及抗裂措施研究》。③《心墙堆石坝坝料分区及结构优化研究》。④《心墙堆石坝动力反应分析计算理论及抗震措施研究》。⑤《心墙堆石坝渗流分析及渗控措施研究》。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使坝高261.5m的糯扎渡心墙堆石坝的主要关键技术问题得以解决。研究工作密切结合科研和招标设计.研究成果纳入设计,从而使工程按计划有序实施。招标设计报告已于2006年11月通过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审查,采用直心墙堆石坝坝型和坝体分区结构优化可使糯扎渡水电站工程至少节省投资3.3亿元。糯扎渡心墙堆石坝研究成果对我国拟建的两河口、双江口、古水等300m级高心墙堆石坝工程的设计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1.2小湾水电站拱坝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昆明院于2000年7月启动并组织了原国家电力公司科学技术项目《小湾高拱坝关键技术研究》科技攻关工作,于2005年12月完成研究,提交了《小湾电站高拱坝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和《小湾电站高拱坝关键技术研究课题报告》及四个专题报告及27个子题报告。2006年8月通过了国家电网公司委托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组织的验收。

开展研究的4个专题为:①《小湾高拱坝结构及工程措施深化研究》。②《拱坝坝肩(基)稳定工程措施研究》。③《小湾高拱坝泄洪消能与雾化深入研究》④《小湾高拱坝安全监测系统研究》。课题研究的各项内容均为当今高地震烈度区高拱坝设计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其研究成果对小湾拱坝抗震设计及我国在建的溪洛渡、锦屏一级等高拱坝工程的设计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2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

昆明院按照《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积极开展了院承担的科研项目的立项工作。结合工程需要。先后立项的项目有7项,分别是《堆积体的综合物理探测方法研究与应用》、《连续式光纤传感技术在水工混凝土裂缝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移民安置环境容量分析指标体系研究》和《水电工程建设征地实物指标调查技术导则》,2005年度立项的3个项目《云南水电开发及外送规划研究》、《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系统》和《集团公司智能化财务分析系统开发与应用》,目前.以上科技项目正按照合同要求开展工作。

3.3云南省省院省校科技合作项目

昆明院承担的云南省省院省校科技合作(科技攻关)项目《昆明市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山区长距离输水工程技术难题研究》,不仅为昆明市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使设计与施工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确保工程设计建设质量和安全运行.节省了投资,而且在宁波市白溪水库引水工程、南水北调石家庄至北京段应急供水工程以及南水北调天津段引水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3.4工程科学技术研究学科特点与创新

“十五”期间,昆明院结合所承担的工程项目,在水资源工程及动能经济科学、环境工程科学、工程测绘技术、工程勘察技术、工程地质、水电工程建设用地和移民安置、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土石坝工程、混凝土坝工程、结构工程、地下空间工程、工程水力学、基础处理及边坡工程、施工规划技术、施工仿真科学、工程安全监测、机电及金属结构工程、工程建设管理及信息工程科学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创新性的成果,大部分转化为工程勘察设计实践。其中.不少科研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4 科技成果获奖情况

2001年至2o06年,昆明院科技成果获奖的情况如表1所示

5“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重点研究课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十一五”期间。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繁迫感,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学习型、创新型企业作为昆明院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

必须清醒地看到,昆明院科技的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在科技及专业工作中。我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主要表现为:学习风气不浓,对新技术、学科动态掌握不够,对国家、行业相关政策法规把握不到位;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关键技术掌握不多,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投入不足,技术管理水平、工程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科技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制度不够完善,贯彻力度不强;信息化程度不高,不同工程之间沟通不够畅通等。昆明院作为一个不断前进中的大型甲级勘察设计科研单位。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以世界眼光。勇敢地迎接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因此,需要脚踏实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国家“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从企业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立足“十一五”,兼顾中长期发展,按照以人为本、科学求实的原则,注重新材料与新工艺研究、学科交叉与技术集成研究、信息化技术综合利用研究,制定了“十一五”科技发展的规划。拟开展的重点研究课题是:

(1)低纬高原地区小流域径流洪水适用方法研究;青藏高原地区可能最大降水和可能最大洪水研究;坝前冲沙漏斗三维数值模拟:水电工程建设水环境模型预测研究;云南水电CDM开发机制可行性研究;高原山区风力发电技术研究;抽水蓄能电站在云南电网中作用与效益研究:3S技术在水电工程水库移民、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应用研究:水电工程生态恢复技术和方法研究;流域梯级电站工程移民安置总体方案研究:移民安置环境容量分析指标体系研究。

(2)变形监测技术整合集成研究;工程物探及

检测与试验技术研究:水电水利工程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技术研究;大、中型水电站工程地质数据库:数码成像技术在高陡边坡及大型地下洞室边墙的地质资料编录的应用研究;复杂岩体高坝坝基(多成因岩体构成的坝基、软硬相间层状岩体坝基、原位碎裂或似完整岩体坝基、各类蚀变岩体坝基等)的有效勘察及合理、科学的工程地质评价体系及建基面的选择利用研究。

(3)300m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筑坝技术研究:土石坝枢纽布置三维可视化设计研究;土石坝设计、建设、运行数据管理及安全评价系统研究;超高(200m以上)堆石坝工程设计方法与安全标准体系研究。

(4)300m级高拱坝的关键技术整合集成研究;100~200m级碾压混凝土坝的关键技术整合集成研究;混凝土坝坝后背管及蜗壳结构整合集成研究l混凝土坝枢纽布置三维可视化设计研究;混凝土熏力坝设计、建设、运行数据管理及安全评价系统研究;混凝土拱坝设计、建设、运行数据管理及安全评价系统研究。

(5)水力浮动式升船机结构设计研究:刚构桥、斜拉桥、悬索桥结构工程用研究;大型水工隧洞设计整合集成研究;地下厂房洞室群设计整合集成研究;岩质边坡及支护型式数据库。

(6)泄水建筑物的高速水流掺气设施体型研究:水垫塘(消力池)取消抽排系统的研究;100m水头台阶型溢洪道泄洪消能研究。

(7)深厚复杂地基围堰防渗结构形式研究:施工交通设计整合集成研究;地下洞室群施工仿真研究;土石坝三维动态施工仿真研究;混凝土坝三维动态施工仿真研究。施工导流标准风险决策分析研究:大型人工砂石系统动态模拟研究;混凝土温控仿真研究。

(8)高土石坝安全监测系统及自动化研究。

(9)高拱坝安全监测系统及自动化研究。

(10)水电站电气主接线方式及继电保护配置可靠性定量评估研究;水力机械施工图模块化制图软件系统开发;金属结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的设计研究。远程监控系统研究。

(11)水电工程枢纽布置三维设计研究;贯流式机组厂房机电布置三维设计研究:混流式机组厂房机电布置三维设计研究;轴流转浆式机组厂房机电布置三维设计研究。

第3篇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必要性;发展规划;辽宁铁岭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289-02

辽宁省是我国的重要粮仓。“十一五”期间,辽宁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是辽宁农业发展最快、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5年。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辽宁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并不高。利用铁岭农业科研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基础良好交通便捷自然地理位置优越等方面优势,建设铁岭市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使之成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试验示范技术培训的中心和枢纽,带动区域经济飞速发展。

1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1.1 是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这些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使我国粮食生产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总产量保持连年增加,多数农产品产量已位居世界前列。我国的科技进步对农业总产值增长量所占比重约为40%,如能进一步强化科学管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可再提高10个百分点。

1.2 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强调农业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及农业技术成果的实用性;重视农产品的质量提高,保护和保持农产品的生产能力;继承传统农业的优秀成果,同时注重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逐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1-2]。

1.3 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缩小城乡差距的根本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与国民经济的互相推动、共同发展关系越来越紧密,客观上要求要尽可能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不仅能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还能提高农民的整体科技文化素质。农业科学技术只有通过转化,才能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不断扩散,从而实现科技的使用价值[3]。

1.4 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与世界农业经济的关联度日益增强,农业生产面临着国际农产品市场的严峻挑战,农业发展政策也受到WTO框架下国际贸易规则的约束,使过去对农业的一些保护政策失去了法律依据,这些方面使今后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必须依赖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是提高农业整体实力的有效措施[4]。

1.5 优势明显

铁岭资源丰富,交通便捷,自然地理位置优越。全市区域面积1.3万km2。耕地面积54.67万hm2,是辽宁粮食主产区的核心地带,适宜玉米、水稻、花生、大豆、杂粮、蔬菜等多种农作物种植,是辽宁生产水平特征和存在问题的典型代表。在这里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体系具有代表性,有助于解决辽宁省农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铁岭市农业科研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基础良好,为铁岭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已经形成了铁岭农业科研中心、种子生产中心、设施农业中心、成果引进与转化及农业科技信息传递的中心,通过进一步组装集成,便可大大地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推广率及农业科技信息传递率。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体系将在辽宁农业现代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腾飞进程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铁岭乃至辽宁的农业发展也具有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

2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规划

2.1 示范展示平台

开展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农业科研及农技推广的团队优势,通过下派科技特派团,建立铁岭县菜牛乡玉米示范基地、开原八宝乡水稻示范基地、西丰营场乡中草药(五味子)示范基地、昌图大兴乡养牛示范基地、清河区张相镇葡萄示范基地、开原三家子草莓示范基地以及27个农业综合展示点。重点展示玉米、水稻、大豆、花生、蔬菜、草莓、中草药、畜牧等新品种,组织当地基层干部、农户到示范点参观,并通过报纸、电视台、广播、多媒体、发放农情海报等形式进行宣传,扩大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影响,激发农户接受新品种、新技术的欲望,达到由点向面辐射推广的效果。鼓励科技特派团建立企业化运作的产业化示范基地,使派驻乡镇成为派出单位的研发基地、创收基地和成果展示基地,促进基地科技型企业的发展。

2.2 推广培训平台

2.2.1 农业技术培训。建立科技特派培训体系,聘请粮油畜禽果蔬食用菌植保土肥水产农机林木园艺农村政策等方面专家,搭建农业专家培训平台,并依托科技特派培训基地,发挥科技特派员传、帮、带的作用,分别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利用农闲时间对农业技术人员、乡镇科技助理、农村经纪人以及农民进行科技培训;开展农民科技致富能人、农村科技示范户、农民经纪人、农民技术员、乡土科技带头人培训,提高培训人员的创业能力。此外,与铁岭电视台辽北新农村栏目合作,制作农业技术光盘,对一些农业典型事例报道,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导农民勇于探索,寻求致富门路,鼓励科技特派团员创办、领办、协办农业专业技术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构建以科技特派员为核心、农民技术员为载体,农事企业、农民为服务对象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促进适应市场经济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

2.2.2 成立农业专家科技服务热线。组织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成立农业专家科技服务热线,解决各种生产问题,实现农技服务“全天候”,极大地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5]。

2.3 网络信息平台

2.3.1 建立铁岭涉农信息门户网站。整合互联网相关涉农网站,将国内农业方面的网站链接到门户网站首页,构建作物品种栽培、农产品市场信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多种数据库,加快实现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共享,并在平台上为农户提供网上检索文件传输、信息资询、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最终建成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综合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好的服务[6]。

2.3.2 建立“一村两站”工程。结合铁岭市农业科技示范乡镇,建立12个农业科技信息示范村,在每个示范村,建立“一村两站”工程。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站将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通过互联网使用技能的培训,使农民学会收集、分析、、传递农业科技信息[7]。同时为每个示范村建立互联网站,并统一链接到铁岭涉农信息门户网站上,将具有本村特色的农产品供求信息、技术信息、村屯的自然情况、招商引资等信息进行,让世界了解村屯,使村屯走向世界。

2.4 管理措施平台

加强组织领导,组成铁岭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科技特派行动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导科技特派工作,解决科技特派行动的重大问题,制定科技特派行动实施方案,保证科技特派行动的顺利开展[8]。健全管理制度;领导小组要建立科技特派工作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年度工作计划,确定科技特派员(科技特派团、科技特派组)下派、奖励等重大事项。

3 参考文献

[1] 赵林萍.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规划[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0(2):2-6.

[2] 李军,何荣明,毛祥东.当前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紧迫性、存在问题和对策的分析[J].上海农业学报,2004(4):134-138.

[3] 郭照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7.

[4] 张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

[5] 薛庆林.我国区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与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6] 冉学忠,郭立杰,白胜双.对铁铃市农科院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8(10):229-230.

第4篇

当前,我国各省市基本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主导产业,各地的工业化进程差异和资源特点不同,以及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各区域的产业引导,促使了各区域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这些特色产业以集群的方式存在,成为该区域创新系统内的重要部分。区域创新体系主导产业的多样性规定了政策的多样性和针对性。截止目前,我国除外,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些开发区有力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展现出我国当前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并有力地推进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加快区域科技创新,是实现科技与经济相互融合、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

2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企业作为区域创新系统实现创新功能的重要载体,一个区域的企业决定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能够为当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提供良好的孵化环境,为企业创新提供更多更为有效的帮助,使这些企业共享优势资源,并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更大的创新成果,互惠互利,快速成长,直接带动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功能多样、结构复杂的复合系统。在区域创新能力的发展中,大型企业往往承担起高精技术的科研攻关工作,为区域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中小企业作为区域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样会为区域创新系统作出重要贡献。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由于规模小,经营灵活,转型速度快,与市场对接较为紧密,能够及时捕捉市场需求并研发相应的实用新技术,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的过程,并迅速将其推向消费市场,从而极大地带动该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企业通过与中小企业合理的分工协作,能够提高效率,优势互补,形成优势产业链和竞争核心优势,提高了区域的整体竞争力,推动当地经济实力的提升。区域创新系统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只要走上良性循环,区域科技创新必将带动经济发展,从而提高该区域竞争实力。

3中国区域科技创新在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方兴未艾,许多新的问题也开始凸显出来,已然成为阻碍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区域创新的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缺乏区域规划,功能定位不明确。近年来,国家密集批复了很多区域发展规划,其中大部分规划对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某些特定区域发展规划定位并不十分确切,直接导致许多地方重复建设,这表明了一定程度存在政策真空和政策盲点。由于各地区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并不十分明确,国家对不同区域的支持政策难以从国家创新战略的整体布局出发进行综合考虑,导致考核目标模糊,定位不清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区域科技创新对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作用。其次,缺乏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支撑。国家创新激励政策体系较多地从创新主体和产业上引导创新,国家发改委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各种项目、企业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国家科技部的创新型企业支持项目、火炬计划,都是从创新主体和产业上支持这些产业和企业创新,而针对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制度严重滞后,导致了对激发区域创新潜力、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整体导向不足。第三,区域内实体性创新平台匮乏,共性关键技术突破缺乏制度保障。据国家科技部统计,当前,大约85%的科技支撑计划、60%的“863”计划,都是由这些企业自己来承担的,企业和科研院所两股创新力量在特定区域内仍然是割裂的,进行的并不十分畅通,致使难以在公共创新平台上进行有效合作,难以实现具有公共特性和技术范式拐点特征的重大技术创新。有些高新区设立了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服务中心等,但也仅限于产品检测、设备检测等简单的服务功能,服务组织科研专业性不足,没有发挥整合创新资源、激发创新的作用。

4推进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4.1制定促进科技合作长远的发展政策

政府做好区域经济的合作战略与规划,协调制定科技金融政策,通过政策创新促进科学技术的集成式发展,同时与科技发展规划相衔接。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市场机制在区域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确保科技资源有效地自由流动,促进地区科学技术的协调发展,健全科技创新与经济的合作制度,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同时,引导并搭建区域内共性技术平台,创造科技资源的聚集效应,根据区域特点,制定促进科技合作长远的发展政策。

4.2引导并激发区域科技创新活力

鼓励区域内科技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政府向这些企业提供部分研发费用支持,尤其推动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促进这些企业与大学及科研院所联手,共同开发创新技术,开展项目合作。同时,政府积极为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技术研发提供服务、意见等。针对区域特点,选择优先领域,实施重大专项。政府注重推进基础性、非盈利性、公益性科技领域的合作,注重推进战略高技术的合作攻关,注重引导科技创新组群和产业联盟的形成。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合作的主观能动性,依据不同企业的科技基础、不同企业的优势及需求,提出合作的意愿及要求,实现互利共赢的目的,激发区域科技创新活力。

4.3多渠道联合拓展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

第5篇

尽管近年来我国纺织产业的科技进步显著,并带动了产业创新发展,但总体上看,自主创新能力仍相对薄弱,在体现产业向高端、绿色发展的纤维材料,高品质及高技术纺织品创新设计与开发,先进纺织加工技术,生态染整技术,高端纺织装备以及应用电子、信息、自动化技术改造提升纺织产业等方面仍有待加快发展。

目前,我国纺织产业发展正处在由“大”向“大而强”转型的攻坚阶段,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校长俞建勇说:“纺织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由‘大’转向‘大而强’,并在部分领域引领世界,是今后5年 -15年我国纺织产业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而持续的科技创新将成为纺织产业新一轮发展的核心。”

立项初衷

为对未来5年-15年我国纺织产业科技创新进行战略布局谋划,以支撑我国纺织产业由大转向大而强,中国工程院作为为国家提供战略咨询的学术机构于2012年底设立“我国纺织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2016-2030)”重点咨询研究项目,并于2013年启动项目研究。

“我国纺织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2016-2030)”项目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向《科学家》记者说:“我们在两年前针对建设纺织强国这个目标,结合国家‘十三五’的发展规划,制定了一个中长期的研究计划。从科技创新的角度对纺织产业进行战略性研究,创新驱动发展也是本项目的亮点所在。”

“我国纺织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2016-2030)”重点咨询研究项目组由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材料工程学部13名院士和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江南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北京服装学院、苏州大学、武汉纺织大学、西安工程大学、上海大学、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中国纺织设计院等高校及研究单位、企业等130余名教授、专家组成。项目包括8个子课题组、1个顾问组和1个综合组。8个子课题组的研究领域分别为纤维新材料技术、先进纺织加工技术、生态染整技术、现代服装产业技术、产业用纺织品技术、高端纺织装备技术、纺织信息化技术、纺织产业经贸与管理运营技术。

据蒋士成院士介绍,最终确定项目的依托方为东华大学,是因其在国内纺织行业特色高校中占有一定优势,东华大学学科相对健全,纤维材料、纺织加工、染整、纺织机械、服装、纺织信息化以及纺织经贸管理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

研究历程

“该项目的研究更是为了向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在纺织行业管理方面提供桥梁,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以及所属的各个专业委员会等提供‘十三五’纺织产业科技创新布局的参考资料。”蒋士成院士说:“通过这个课题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对国际、国内纺织产业的科技状况进行了梳理。两年多来,课题组查阅了370多篇文献资料;对纺织企业高层技术人员开展了科技创新情况问卷调查;分4次深入浙江、山东、福建、江苏、上海等36家纺织企业及纺织集聚区进行现场考察、座谈咨询、调研代表性企业发展概况、技术创新,制约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瓶颈等。对比分析差距,特别是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将来的战略重点应该放在哪些地方,把科技创新路线都进行了梳理。”

蒋士成院士介绍道:“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项目组通过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等高层平台,了研究项目的初步成果,同时也听取了各方意见,不断地完善相关研究结果。”

如蒋士成院士所说,2014年5月17日,由中国工程院主办的第180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对项目研究内容进行研讨。在那次活动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副校长俞建勇就结合 “我国纺织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2016-2030)”初步成果,从我国纺织产业发展地位、我国纺织产业科技现状与问题、纺织产业主要领域科技发展趋势、纺织产业科技创新战略需求、面向2020年和2030年我国纺织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定位与目标、发展重点、重大专项建议、政策措施建议等八个方面,作大会主题报告《我国纺织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成果

2015年该项目最终形成了一份约30万字的研究报告,并在5月16日举办了成果会,从七个角度公布了研究成果。

第6篇

一、工作目的

通过开展“工业创新发展十大系列活动”,引导企业提高创新意识、加大创新投入、提升创新能力,以创新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产业提升、发展方式转变,营造全社会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推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重点

突出“合力兴工、创新强工”主题,根据《*市工业创新发展行动纲要》,围绕工业创新发展五大行动,设计十大系列活动,三十项具体活动载体,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创业激情,形成政府推动创新、企业自主创新、社会参与创新的良好工作格局。

三、工作内容及职责分工

(一)着力推进发展理念创新

1.组织工业创新发展大讨论活动。通过论坛、座谈、征文等方式,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刻认识推进工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营造“合力兴工、创新强工”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拓展思路,广泛征求推进工业创新发展的建议意见。(责任部门:市委宣传部、市经贸委)

2.开展向先进地区和企业学习活动。组织有关部门、重点企业赴全国先进地区和企业学习考察,借鉴各地推进工业创新发展的新理念、新举措、新经验,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进一步坚定信心、创新创业。(责任部门:市政府办公室,配合部门:市经贸委、市委宣传部)

3.举办长三角十六城市工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邀请长三角十六城市政府有关领导、经济学家、企业家来绍聚会,举办工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推进区域合作,进行思路对接,共谋创新发展。(责任部门:市政府办公室,配合部门:市经贸委)

(二)着力推进发展方式创新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继续实施循环经济“850工程”,积极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培育50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新增3家以上省级绿色企业;继续抓好5个省级工业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和13家试点企业建设。(责任部门:市发展改革委,配合部门:市经贸委、市环保局)

5.深入推进节能减排。根据《*市节能减排行动纲要》,全面实施“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全面落实节能降耗“双十”、“双百”计划,全面推行重点用能企业能耗管理红、黄、绿牌制度,深入开展“三高一低”企业专项整治,确保完成节能减排各项目标任务。(责任部门:市经贸委、市环保局、市安监局)

6.切实提高经济质量。盘活存量,鼓励企业充分利用现有土地和厂房进行“零土地、零排放”技改,通过收购、兼并、重组等方式,加强专业化协作,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大力推进标准厂房建设,提高标准厂房利用率。提高质量,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投资强度和容积率“双控”指标,进一步提高新增投入产出率、新增资金利税率。增加总量,实施技改投入“1234”计划,力争投资5亿元以上的大项目达到10只,1亿元以上项目达到200只,在建项目总数达到3000只,启动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4只;确保全市完成工业性投入570亿元,其中设备、技术等技改型投入占工业投入的比重保持在60%以上。(责任部门:市经贸委,配合部门:*经济开发区、袍江工业区、镜湖新区管委会等部门)

(三)着力推进科技自主创新

7.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根据《*市科技型企业培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大力培育发展科技型企业,形成国家、省、市级科技型企业体系,力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10家以上,开发省级以上首(台)套产品10只,新产品产值率提高1个百分点。(责任部门:市科技局,配合部门:市经贸委)

8.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依托产业集群和行业龙头企业,培育发展一批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推进产业升级。(责任部门:市科技局,配合部门:市经贸委)

9.实施一批共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立足*工业发展实际,摸排和筛选节能减排、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生物科技等领域10项共性关键技术,进行集中扶持、重点攻关。(责任部门:市科技局,配合部门:市经贸委)

(四)着力推进发展体系创新

10.推进产业集群化。实施产业集群培育提升工程,着力提升纺织、机械装备、食品饮料、汽配、家电、家具、包装、医药成品药、建材等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新能源、信息电子、先进装备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创意、网络等新兴产业及与产业集群相关联的工业设计、技术服务、信息咨询、风险投资、检验检测、人才开发、会展服务、物流配送、会计审计等生产业。(责任部门:市经贸委,配合部门: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11.推进产品高端化。实施“品牌强市”战略,鼓励企业创建各类名品名牌,创牌数量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引导企业加强品牌经营,品牌经济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立健全执行有力、协调有效的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和领导机制,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制度建设。实施专利战略,争取专利申请突破1万件、专利授权6000件、发明专利100件。实施标准化战略,争取新增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制订企业5家。重点扶持和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附加值高的“三高”产品,形成一批产品产业单打冠军。(责任部门:市经贸委,配合部门:市科技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市外经贸局)

12.推进企业规模化。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扶持计划”和“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力争新增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1家、超50亿元企业3家、超10亿元企业10家、超亿元企业100家、规模以上企业200家,形成梯队型企业群体。重点培育10家左右有国际竞争力、国内影响力、行业带动力的领军企业。(责任部门:市经贸委,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市统计局等部门)

13.推进创业全民化。按照《*市现代家庭工业发展规划》,实施“创业富民”工程,积极开展“创业*”系列活动,加强对现代家庭工业的培育扶持,力争新增现代家庭工业企业5000家,解决就业5万人左右。(责任部门:市农办、市经贸委,配合部门:市工商局、*电力局、*电信分公司、市邮政局、各金融机构)

(五)着力推进发展平台创新

14.加快推进杭州湾产业带建设。结合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合理调剂土地,加快推进市区工业北移战略,建设杭州湾南翼的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合力调整镜湖新区、*经济开发区工业布局,全面实施市区二环线内企业转型提升拆迁工作。(责任部门:市经贸委,配合部门:越城区政府、*经济开发区、袍江工业区、镜湖新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局)

15.推进开发区“二次创业”。重点提升1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重点工业功能区,以“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为原则,通过产品结构的替代、质量提升、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和产出的提高,推进“退二优二”、“二次创业”,力争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市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责任部门:市政府办公室,配合部门:*经济开发区、袍江工业区、镜湖新区管委会、市经贸委)

16.加强经济强镇村集聚平台建设。依托开发区和中心镇建设,重点整合和提升20个乡镇工业功能区、扶持和规范100个现代家庭工业集聚点建设,成为工业创新发展的新平台。(责任部门:市经贸委)

(六)着力推进发展空间拓展

17.健全企业外拓机制。鼓励企业赴境外、市外建立工业园区、生产基地和能源原材料基地,加强对外拓企业的统计管理和税源管理。鼓励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大力培育出口优势企业和出口品牌,争取企业自营出口增长20%,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责任部门:市外经贸局,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市经贸委)

18.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充分利用境外、市外优质资源,加强项目、资金、人才、科技、管理的引进,围绕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引进大、高、新、优的项目,努力实现从招商引资到选商引资的转变。开展对重点区域及上海等地的专题招商活动,召开“回乡经济”大会,开展“爱乡模范”评比活动,依托“越商创新促进会”,进一步完善内、外资招商网络。(责任部门:市经贸委、市外经贸局,配合部门:市招商局)

(七)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19.推进企业组织结构创新。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建设,重点引导家族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企业开展资本经营,大力推进企业上市和上市企业做强做大,争取全市新增上市公司8家,新增融资40亿元。(责任部门:市上市金融办,配合部门:市经贸委)

20.推进工业管理体制创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行政审批“三集中”,完善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营造有利于工业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健全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国资监管体系,推动国有资本整合提升,做优做强。(责任部门:市农办、市国资委,配合部门:市国土局、市经贸委)

(八)着力推进人才队伍创新

21.大力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建立*市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基地,组织企业家创新创业培训和经验交流。筹建工业经济特约研究员组织和经济顾问制度,建立起企业与政府之间稳定长效的互动渠道。重视培养新生代企业家,通过组织赴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大企业大集团学习培训等方式,努力实现我市新老企业家平稳交接。(责任部门:市人事局、市经贸委)

22.引进培养一批高层次技术研发人才。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激励机制,重点引进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属于技术创新关键领域的高端人才,千方百计吸引归国留学人员回绍创业,鼓励企业采取柔性流动、项目合作等方式聘用高层次科技人才。设立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奖励在技术研发、管理创新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责任部门:市人事局,配合部门:市科技局、市经贸委)

23.培育一支高素质技工队伍。鼓励开设与我市传统产业密切相关的职业技校或专业课程,开办软件职业技术培训班,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产业型蓝领工人。(责任部门:市教育局,配合部门:市经贸委)

(九)着力推进要素配置创新

24.缓解企业“用地难”。统筹安排和协调工业用地指标,探索盘活土地存量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积极向上争取土地指标,切实保障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用地。(责任部门:市国土局,配合部门:市经贸委)

25.缓解企业“融资难”。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资金,推进乡村银行试点工作,发展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积极引进外地金融机构来绍设立分支机构。(责任部门:人行*市中心支行,配合部门:*银监分局、市经贸委)

26.缓解企业“用工荒”。进一步创新劳动用工方式,积极与中、西部地区开展劳务对口合作,积极引导企业向学校“订单式”招工。(责任部门:市劳动保障局,配合部门:市经贸委)

(十)着力推进发展环境创新

27.营造良好的创新发展舆论环境。多形式、多载体、全方位宣传报道近年来*工业创新发展取得的积极成果,大力宣传推广企业创新发展的先进典型和事迹,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责任部门:市委宣传部,配合部门:市经贸委)

28.营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围绕“合力兴工、创新强工”主题,重点推进“产业集群化、产品高端化、企业规模化、创业全民化”战略,制订完善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措施。整合现有的工业扶持资金,集中财力推进结构调整、产业提升、发展方式转变和企业竞争力增强。(责任部门:市政府办公室,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市经贸委)

29.开展工业创新发展竞赛。开展各县(市、区)政府工业创新竞赛活动,并制订考核评价细则及相关激励措施。开展以“比实力、比活力、比竞争力”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创新竞赛活动,并开展创新型企业评选活动。(责任部门:市经贸委)

30.积极推进“和谐企业”建设。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重点开展“三合一”企业和高危行业专项整治,确保安全生产主要指标实现同步下降。完善金融稳定工作协调机制,健全金融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努力维护金融稳定。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责任部门:市安监局,配合部门:人行*市中心支行、*银监分局、市质监局、市经贸委)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级政府务必高度重视工业创新工作,把工业创新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强对工业创新工作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工业创新中遇到的新问题,总结和推广新经验。

第7篇

 

智能电网建设对科技团队管理的要求

 

自2009年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投运后,国家电网公司加快了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建设推进步伐,并将我国智能电网建设规划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规划试点阶段(2009—2010年),重点开展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开展各环节试点工作;第二阶段为全面建设阶段(2011—2015年),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第三阶段是引领提升阶段(2016—2020年),全面建成统一坚强智能电网,使电网的资源配置能力、安全水平、运行效率,以及电网与电源、用户之间的互动性显著提高。

 

目前,我国的智能电网发展正处于第二阶段。纵观世界各国及我国智能发展进程,当前智能电网建设呈现出以下特点:(1)要求高。智能电网旨在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这一建设目标决定了智能电网建设的高度。(2)技术难度大。从当前世界各国和我国智能电网研究来看,要实现智能电网发展的目标还需要攻克很多关键技术和设备难题。(3)试点推进。由于目前智能电网建设在世界范围内尚处于研究阶段,因此我国在智能电网建设中采取试点推进的原则,智能电网试点项目存在更多的探索性和试验性。

 

正是基于以上特点,智能电网建设对科技团队的管理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首先,要有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团队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主导地位,科技创新团队是否由最优秀的人才组成是决定该团队创新研发能力大小的关键要素,智能电网建设需要富有创造力的科技创新团队。

 

其次,要有明确的创新发展目标。目标是创新的动力和方向,没有明确的创新发展目标,科技创新团队就是无头苍蝇。智能电网是科技集成应用的综合体,需要在多个方面取得技术突破和创新,智能电网建设需要科技创新团队结合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攻关课题。

 

再次,要有健全的统筹推进机制。智能电网建设涉及电力、电子、信息化等多个专业知识,需要科技创新团队、企业、科研机构等多个层面的共同参与,建立跨专业、跨层面的统筹推进机制是提高智能电网建设进程的关键。

 

然后,要有规范的管理流程。智能电网建设是一项持续的长期工作,特别是作为试点的智能电网建设项目,必须具备可复制性,其建设过程和建设结果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有规范的管理流程以指导智能电网建设的持续发展。

 

最后,要有充足的资金来源保障。科技创新具有试验性,需要充足的资金投入,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体现科技创新的价值。

 

科技团队创新管理的实践和应用

 

青山湖科技城是杭州现有的5家国家级孵化器之一,其目标定位是中国自主创新的“示范区”、长三角产业发展的“智库”、浙江省海洋经济带的“枢纽”、杭州市产业升级的“触媒”、临安市经济发展的“引擎”,是代表全国科研高新技术水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引擎。青山湖科技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是浙江省两家智能电网综合工程试点单位之一、浙江省首家由县级供电企业牵头实施的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项目总投资1.9亿,工程建设周期为2011-2013年,由清洁能源接入、储能系统、优质电力园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在内的16个子项目组成。作为该项目的实施单位——临安市供电局,结合企业实际和项目定位,不断探索智能电网建设和科技创新管理方面的新举措、新方法,重点在科技创新团队管理、课题管理、机制建设、基础管理、资金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与实践。

 

创新团队管理方面

 

(1)严把准入关。在创新团队成员的选择上,打破了指定团队成员的做法,通过在全局范围内开展公开选拔、竞聘的方式,择优录用专业技能高、综合素质好、积极性高的成员,实现了科技创新由部分管理人员参与到全局所有人员积极参与的转变。成立了智能电网建设科研技术小组,组建了青山湖科技城智能电网综合建设工程项目团队、技术监督团队、QC团队、状态检修团队、ERP/PMS团队等科技团队,全局39名来自不同岗位、不同部门的青年骨干力量通过应聘加入到青山湖科技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16个子项目的科技攻关团队中,充分挖掘了企业内部员工科技创新优势,调动了企业员工主动参与科技创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积极性,保证了创新团队的专业性和先进性。

 

(2)严把培养关。在科技创新团队培养上,一方面通过举办临电大讲堂、管理人员培训、班组长培训、学历进修等方式积极拓宽员工视野,提升员工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团队攻关水平;另一方面,充分借助“培训中心”和“劳模工作室”两个培训平台,建立“周期学习制”和“交叉学习制”两种学习交流机制,积极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获取先进专业知识和交流典型经验的平台渠道,助推科技人才能力提升。在科技攻关中,切实挖掘、锻炼并培养了一批新人,在项目攻关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成为了项目建设的后备军或主力军,建立完善了科技创新人才梯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持续动力。

 

(3)严把考核关。在科技创新团队的考核管理上,通过开展技术比武、技能竞赛等活动,通过“团队项目激励”和“团队成员激励”两种激励办法,对获得较高荣誉的科技成果和取得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分别实施奖励。建立了团队成员“淘汰更新”机制,对在科技团队中无贡献的成员进行淘汰,并及时吸纳新生力量补充团队新鲜血液,保证了科技创新团队的积极性和先进性。

 

创新课题选择方面

 

一是开放式选题。在课题选择上,不设定课题的范围、大小、专业、主题等要素,完全根据生产经营管理实际,由科技创新团队自主提出攻关课题,自行设定创新方向,自行组织实施课题,保证了课题选择来自工作、创新成果应用于工作。同时,充分利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QC、合理化建议、群创项目等渠道,广泛搜集员工意见建议,丰富创新实施平台。

 

二是竞争性管理。在课题管理上,实行课题年初申报、过程指导和年终评比,对年初各攻关小组上报的课题进行统一评审和筛选,评定重点课题,调整淘汰无关课题;在课题实施过程中,主管部门每月对课题进展情况进行督办和指导,对毫无进展或进展困难的课题进行适当调整;在年终评比中,对优秀成果进行奖励。

 

统筹推进机制建设方面

 

(1)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成立了由省公司、市局和县局主要领导成员组成的项目推进机构,建立了由局领导、项目负责人、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广泛参与的月度例会和技术协调会机制,建立项目联络月报制度与上级专业部门紧密联系和沟通,开发智能电网网络交流平台,编制智能电网周刊,及时沟通协调系统上下、专业之间、团队之间的关系和问题。

 

(2)建立学习调研机制。由各科技创新团队提出各子项目年度调研需求,智能电网协调组对需求进行统一协调并排定年度调研计划,统一监督调研进展。2012年临安市供电局各科技创新团队共外出调研12次,累计90余人次,拓宽了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眼界和思路,吸取了大量的先进经验。

 

(3)建立合作交流机制。创新思路,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两种方式,主动借脑,加强与科研院校、专业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与中国电科院、国网电科院、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程学院、英大传媒等建立了合作关系,为智能电网研究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4)建立竞争激励机制。不仅在科技创新团队成员选拨、课题管理上采取开放竞争的方式,还建立了科技创新团队与团队之间横向对比、团队自身纵向对比的竞争机制,促进团队之间比学敢拼,促进团队自身的不断进步。同时,建立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对取得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干部选拨、技能评定、薪酬待遇等方面的激励,有效提供员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方面

 

(1)建立完善规划体系。积极开展科技规划工作,与中国电科院合作编制我局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并在该规划的指导下编制了智能电网规划和青山湖科技城电力专项规划,成为指引临安电力“十二五”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有效引领了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

 

(2)建立完善标准制度体系。制定《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科技项目后评估管理办法》,规范科技项目全过程管理,建立科技项目后评估常态机制,对于技术经济价值较高、先进实用的成果进行推广应用。修订《科技成果奖励办法》,制定《科技论文、专利成果奖励办法》,建立了适合县局完善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促进了科技创新管理的常态化、规范化发展。

 

(3)建立完善项目管理体系。由智能电网建设领导小组牵头,各科技创新团队具体负责,从项目立项审批到验收投产各环节加强管理,严格项目审批手续办理和过程资料台账管理,确保各项目实施规范有序、资料详实;同时,加强项目的闭环管理,确保所有课题均有立项、有实施、有成果、有应用、有评估、有反馈、有完善。

 

资金来源保障方面

 

(1)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强与省公司、市局的沟通,将青山湖科技城智能电网项目列入省公司重点项目,积极争取省公司投资8600余万元。

 

(2)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积极开展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减免税收工作,争取科技成果转化获得财税政策支持,2012年高新技术企业复评通过获得200万元免税;深入理解浙江省科技创新管理相关政策,积极争取科技创新奖励,近两年获得省、市、县三级科技创新类奖励近200万元;积极争取政府对智能电网建设的参与和支持,临安市政府投资的风光互补路灯项目已建成投产。

 

(3)积极争取社会和企业用户投资。积极做好智能电网技术研究工作,主动为客户提供光伏发电、清洁能源接入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和系统内的沟通协调工作,争取社会和企业用户投资融入智能电网建设,目前已有近3000万元的企业用户资金投资智能小区、储能系统、清洁能源接入等项目。

 

成效分析

 

自2009年青山湖科技城落户临安以来,临安市供电局即开始谋划建设青山湖科技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并积极研究探索科技团队管理的新模式。至今,科技团队创新管理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研究和应用已历时三年有余,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方法,在科技人才管理和智能电网项目推进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丰富。通过科技创新团队开放式竞争性选拨,挖掘锻炼了一批新人,为员工成长成才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通过科技创新团队间的沟通协调、外出调研、合作交流等为员工提供了学习知识、开拓眼界、拓宽思路的多元化平台;竞争激励机制的有效实施体现了人才能效的阶梯分布,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二是项目进度得到有效推进。截止2012年底,青山湖科技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16个子项目已建成4个,3个项目已完成阶段性建设工作,6个项目已完成招标,3个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预计2013年底所有项目将全部建成投产。

 

党的十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今后几年将是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建设的攻坚期,也是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期,科技创新管理特别是科技创新团队管理仍将是我们在智能电网建设中需持续加强和提高的重点。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结合临安市供电局青山湖科技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建设所做的关于科技团队创新管理的经验总结和提炼,希望能与致力于科技团队管理、致力于智能电网建设、致力于科技创新发展的同志们共享,共同推进智能电网发展和科技创新发展。(作者宋耘系国网浙江杭州市供电公司总经理;付红豪系国网浙江临安市供电公司办公室主任助理;安晓军系国网浙江临安市供电公司总工程师)

第8篇

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意义重大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指城市发展到了一定历史阶段,摆脱传统的以土地、资本和低成本工业劳动力等为主要增长要素的发展模式,形成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新动力,建立以创新文化为基础、科技进步为动力、自主创新为主导的新型城市发展形态。

我省于2003年正式确立建设创新型省份战略,2006年召开全省自主创新大会,并出台《关于加快提高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的若干意见》,2007年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关键是要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充分发挥省内主要城市的先导和主导作用。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重要基础。从中外发展史看,城市尤其大中城市,是社会资源的主要集聚地,是现代经济的主阵地,也是推动创新发展的主战场。落实省委提出的建设科技强省和创新型省份的战略任务,必然要求充分激发城市的创新活力,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内在要求。我省在全国率先确立了城市化发展战略,之后又进一步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较好地促进了城市化进程。但总体而言,目前我省城市化建设还属于粗放型、外延式的扩张。走新型城市化道路,要求今后我省必须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推动城市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由注重规模扩张、投资带动转向注重功能提升、创新发展。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组织创新、体制创新等,铸造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国家、地区、城市之间竞争的关键和焦点。建设创新型城市,就是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有效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

国外创新型城市建设

经验值得学习

从有关国家的城市发展实践看,世界创新型城市建设主要分为四大类型。他们的一些经验做法,值得认真学习。

一是文化创新型城市。这类城市,如法国巴黎、英国伦敦和芬兰赫尔辛基等,其城市创新发展的战略与内容,偏重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即依托经济繁荣发达和较强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撑,大力推进文化创新,通过文化艺术领域创新,打造全新的城市发展形态。文化创新型城市,通常为一国的首都或重要城市。

二是工业创新型城市。这类城市,如美国堪萨斯、英国哈德斯费尔德和韩国大田等,其城市创新发展的重点,是以工业创新作为突破口,即依托地处大都市周边,工业基础比较扎实,工业领域的人才、技术等优势比较突出的支撑,大力推进工业技术创新,形成以工业产业创新带动城市发展创新的格局。

三是服务创新型城市。这类城市,如美国纽约、德国柏林和日本东京等,其城市创新发展的战略与内容,是把现代服务业作为创新型城市的主攻方向,通过不断创新城市的服务,增强城市服务功能,着力发展服务型经济,不断满足本地城市居民各种需要,也不断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各种跨国服务,同时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的融合。服务创新型城市第三产业发达,社会综合服务能力较强,政府服务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较高。

四是科技创新型城市。这类城市,如印度班加罗尔、美国硅谷、加拿大渥太华等,主要出现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其城市创新发展的战略与内容,是突现科技集成和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型城市一般依托国际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形成雄厚的科技实力、较强的创新能力与明显的科技产业优势。其通过大力发展先进科技生产力,在协调推进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大量的高新技术和高科技产品,成为推动全球科技进步的动力源。

综观各国创新型城市具有的共同特点,主要是创新指数普遍较高,城市技术对外依存度一般低于30%,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70%,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全部专利申请量在70%以上,社会研发投入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以上。

从各国实践看,创新型城市建设主要依靠政府与市场两种力量。市场主导就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形成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引导创新要素和产业要素向城市集中。政府主导就是政府发挥引领作用,明确发展战略,制定政策措施,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创造优良环境,吸引国内外创新资源要素向城市集中。目前发展中国家大多采用此模式。

国内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探索值得借鉴

近年来,国内的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南京、青岛、武汉、无锡等城市相继确立建设创新型城市发展战略,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着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他们的政策举措值得我省借鉴。

一是明确思路与目标。北京、重庆、广州、南京、沈阳等城市提出要在全国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北京确立“首都创新战略”,提出通过创新型城市建设,力争成为引领中国自主创新发展的先锋和连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南京提出2015年建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创新型城市。深圳要推进发展方式、体制机制、科技、产业、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创新,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二是突出政府主导作用。深圳市研究提出了由12类共60个代表性指标组成《自主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大连、南京、沈阳等政府出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提高政府的财政投入力度。大连提出,到2010年全市研究和开发经费(R&D)投入占GDP的比例要达到2?郾5%以上。沈阳要求到201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以上。深圳2006年出台《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累计要达到1000亿元,市区两级政府对科技的投入要达到100亿元。

三是着力构建创新平台。上海专门构筑了一批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为各级各类企业创新提供专业技术服务。苏州对新建国家级、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已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新置大型设备或扩充服务功能的,最高补贴100万元。济南明确提出,全市要着力构建技术创新平台、创业服务平台、合作转化平台、资源共享平台、创新载体平台等五大创新平台。

四是设立专项资金。大连、深圳等城市在建设创新型城市中加大对自主创新工作的支持力度。大连要求每年投入6亿元设立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用于重点产业技术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深圳从2006年起,每年拨款50亿元设立“自主创新基金”,用于实施技术研发、技术成果产业化、创业投资匹配等。

五是培养引进创新型人才。深圳提出着力打造从在校大学生到高端人才的创新人才链。沈阳提出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等方式,引进急需的海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苏州启动紧缺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每年资助500名紧缺专业高层次创新人才出国出境培训,资助50名复合型企业家去国内外著名高校培训。

我省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具备良好基础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发展,我省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条件已经具备。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载体已经形成。去年,我省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7?郾6%,全省已形成以杭、宁、温三大中心城市、浙中城市群和一批中小城镇相配套的城市体系。城市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产业发展逐渐各具特色。杭州、宁波、湖州、绍兴等城市都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出台了相关政策举措。各市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创新氛围逐渐形成,创新制度逐渐完善。

创新投入稳步增长。我省财政对科技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06~2008年,全省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从407?郾9亿元提高到619?郾5亿元,年均增长23?郾2%;R&D经费从224亿元提高到345?郾8亿元,年均增长24?郾2%;科技活动经费占GDP的比例由2?郾5%提高到2?郾88%。期间,我省各市科技投入增长也较快,11市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由224亿元提高到333亿元,年均增长21?郾9%。这些投入主要集中在城市。

创新能力逐步提高。2006~2008年,我省获得的专利授权由30968件增加到52955件,其中获发明专利授权由1423件增加到3269件,年均增长分别达到30?郾8%和51?郾6%。在大量发明专利的支撑下,我省涌现出一批科技含量高、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新产品。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家级、省级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6?郾6%,工业新产品产值对工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达到了23?郾3%。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至2008年,全省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844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40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42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867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23?郾1%。2006~2008年,全省11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51?郾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提高了2?郾6个百分点。

创新型人才培养取得进步。2008年,我省拥有两院院士30名,拥有国家和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46人、长江特聘教授32人、钱江特聘教授30人、省级特级专家30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41?郾6万人。2008年,全省11市拥有科技活动人员40?郾2万人,较2006年的31?郾1万人增长了29?郾3%。

但与先进省市相比,在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我省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是认识还不够统一,创新投入强度不高,创新优势不突出,创新型人才比较缺乏,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在全省层面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我省已进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要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的飞跃,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有效解决经济素质性、结构性突出矛盾,实现发展转型升级。要进一步统一认识,把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升到新时期全省发展战略的高度,在全省进行部署,将其作为加快新型城市化、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切实举措,作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的有效抓手。

研究制定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发展规划。创新型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战略工程,需要全省上下合力推进。省有关部门要研究制订我省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明确目标要求、功能定位、创新方向和主要任务,并与“十二五”发展规划相衔接,使目前各市分散自发的创建活动置于规划的统一指导。各市也要依托自身的区位、资源、产业、文化等特色条件,相应制定创建规划,实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努力形成科技创新型、产业创新型、服务创新型和文化创新型等各类城市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突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点环节。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一项长期任务,起步阶段必须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突出抓好重点环节。就全省而言,当前需要集中抓好三大重点环节:一是加快杭州临安科技城建设。在抓紧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尽快研究出台能够吸引海内外著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跨国公司、科创企业和科研人员进城创业的优惠政策,把科技城建成创新资源集聚高地,成为我省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大平台。二是依托国家级、省级开发区设立一批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园,集聚一批科研创新企业和人才,成为区域创新基地和公共创新平台,支撑各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发展。三是加快培育发展一大批科技创新型企业,要尽快把省市两级5000家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培育计划落到实处。要引导社会创新资源向这些企业集聚,加快提高创新能力,使其加快成为我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力军。

深化创新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基础作用,推动科技资源有效整合,促进新技术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形成创新的内生动力和整体合力。进一步加大财政税收、金融保险、工商土地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力度,完善现代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科技创新成果有效转化。进一步深化科研经费使用体制改革,努力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

加快创新人才引进与培育。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加快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型企业家和企业高技能人才。要在高等教育中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创新精神,引导高等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优化人才培养结构。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紧密结合,加强科技的对外交流合作,在扩大我省外派留学研修队伍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浙创业创新发展。

第9篇

1.1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

一是企业在科研经费的投入上占主体地位。根据2014年11月公布的《2013年江苏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与科技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3年,全省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和其他单位的研究与发展活动经费支出达1450亿元,同比增长12.58%。其中,工业企业科技创新与研发经费投入1239.57亿元,占总投入的85.48%。二是企业在科研机构的建设和科技人才的投入中占主导地位。截至2013年底,全省共有各类科技机构19335个,拥有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37.67万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研发机构17996个,占机构总数的93.07%;企业拥有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33.22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88.18%。

1.2企业创新意识不断增强

一是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日益频繁。最近5年,全省各地有关于各类型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交流座谈活动不断增加,江苏省政府更是连续几年组织江苏省中小型企业科技成果展。二是企业的技术创新占主导。据调查,超过60%的企业正在或者准备投入资源用于提升企业生产技术的科技活动中。三是专利保护意识不断提高。随着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活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专利保护的重要性。现在有很多企业已经拥有几百项专利,正逐渐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四是注重人才引进。目前江苏省各型企业中的科技人才已经占社会人才总数的90%以上,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到了企业中,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五是注重品牌的培育。现在众多企业开始培育自己的品牌,并加强品牌的保护工作,以便使自己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并逐渐开拓自己的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

1.3企业创新环境不断改善

最近5年,江苏省各级政府都在大力推进科教兴省战略规划,从财政资金支持、税收优惠、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着手,积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建立能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环境。在城市创新环境问题上,60%以上的受调查企业对“十二五”发展规划、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以及计算机网络普及程度等都给予了较高评价;超半数的受调查企业对本地人才市场培育程度、城市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条件、网上人才市场发展程度等环境因素都给予了积极肯定。

1.4企业创新发展成果丰硕

2014年江苏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六年排名全国第一。其中全省企业共申请专利26.1万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2014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57277.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36%;完成出货值13232.9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44%。其中电子通信设备制造、新材料制造和智能装备制造占总产值的60%以上。全省按国家新标准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7703家。2014年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0277项,国家重点新产品151项。已建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133个,科学技术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1.5民营科技企业正成为江苏省企业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随着企业注册资本限制的放开,越来越多的人陆续成立了自己的企业。在全省企业经济发展中,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最具创新活力、最具创业精神、最具创优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也使得民营科技企业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新亮点。根据江苏省2012年度民营科技企业统计快报数据分析,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呈现了以下特点。一是企业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12年底,全省民营科技企业达53687家,同比增长45.4%,其中苏锡常地区民营企业发展迅速。二是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截至2012年底,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全年实现总收入35883.8亿元、净利润达2588.2亿元,为历年最高。三是高素质人才的积极参与。借助灵活的运行机制和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民营科技企业正不断吸引着大量创新人才的加入,尤其是众多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使得民营科技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储备不断增加。目前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博士和硕士从业人员达1.1万人和7.4万人,并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在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中正肩负着重要的任务。

2江苏省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要问题

2.1大部分企业缺乏真正有竞争性的核心技术

尽管我省企业出现了如富瑞特装、常柴股份、江南电缆等自主创新的典型企业,但是绝大多数企业在核心技术方面主要还是依靠从国外引进为主,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还不足1%,有近八成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在技术含量较高的航空制造、软件开发和集成电路等领域,许多关键技术仍然被国外企业所掌握。这使得一些企业,尤其是刚成立的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买断或者支付国外公司的专利,甚至有些只能成为科技企业的代工厂,从事低利润、高成本的简单加工,难以进行科技创新等科研活动。

2.2大部分企业研发投入仍然相对不足

从国际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个企业研发资金的投入一般不低于销售收入的5%。但是根据江苏省自主创新企业统计数据(2012),约20%的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足2%,仅39%的企业这一比例超过了5%。所以从整体来看我省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还低于国际水平。一方面,众多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缺少吸引优秀人才的条件。在企业性质、文化、科研技术条件、企业科技创新环境以及对个人发展前途等方面,多数企业不具备优势。所以很难吸引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所以更多的只能依靠企业的技工,长期依靠仅有的一些人才自我摸索和实践。另一方面,许多企业由于资金规模有限,仅有的一些资金难以引进先进的设备。装备水平不高阻碍了企业对新技术的引进和吸收,限制了企业的二次创新。

2.3企业融资渠道少,内部管理不完善

伴随着新一轮企业对外扩张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入手,规划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蓝图。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科技创新仍然存在着诸多限制。第一,融资难融资贵。由于部分企业规模较小,经营稳定性差,信用等级低和可用于抵押给银行的资产不足,这使得商业银行不愿意对这些企业发放贷款,这样就导致了企业不能从银行获取资金来用于自身发展。第二,管理思想和手段落后。许多企业规模已经扩大,人员已经增多,但是,在管理方式上仍然保留着创业时的方法,尤其是民营企业,许多重要的岗位大多被家族成员所占据,虽然从处理业务的角度依靠自己人较为可靠,但是从创新发展的角度,家族成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并不一定跟上企业的发展要求,直接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

3增强企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的建设思路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效率,需要建立一系列的科技创新动力机制来为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保障。

3.1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包括企业内部激励与外部政府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员工。为了充分调动员工开展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企业一方面要为员工提供展示自己技能的舞台,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对员工开展自主科技创新活动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使员工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与此同时,政府也应积极准备,通过出台各项扶持政策和搭建一系列创新活动平台,为企业科研提供包括人才、资金、项目等在内的社会资源,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的顺利进行。

3.2催化机制

随着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单位甚至个人都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我们现在专利申请量和商标申请量已经是世界第一。但是,如何将这些科技成果、专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知识产权的市场化。通过明确科技成果产权人、利益分配等关键因素,使这些科技成果和专利能够为企业所用,并为社会创造价值。

3.3供给机制

企业的科技创新需要人力资本、技术资本、金融资本等众多要素的支撑。其中,人力资本最具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积累是企业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时,应积极引导企业有效地引进和改造企业的生产技术,不断增加自身的技术资本的积累,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此外,发挥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培育壮大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提高信贷支持创新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形成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创新发展的局面。

3.4竞存机制

市场经济,强者生存。随着企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企业如果不参与科技创新,不获取新的技术创新,就很难在这个市场上生存下来。当然,有竞争就会有合作,企业在自身的科技创新之中也需要与自己的竞争对手,与有供需关系的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高等科研高校等开展不同方式的合作,进行合作创新。在合作中取长补短,提高创新能力。

3.5需求机制

第10篇

金牛祥辞日,虎跃龙腾时。值此万象更新之际,首先向广大读者致以节日的亲切问候,衷心祝愿大家春节愉快,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牛,人们常把它比作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象征。在“最为困难”的牛年,我们全党全国人民正是凭着这种牛劲、牛气,使经济增长取得了“极其不易”的8.7%的成绩。而虎,又是勇猛威武的象征。我们坚信,在即将到来的虎年,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必定虎虎有生气,以其勇猛威武的雄姿展现在世人面前。

而,思想决定行动,理念关系作为。虎年要贯彻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经济工作总要求、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必须要有正确的发展指导思想,具体说,就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要求的:“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突破重点难题”。思路理不清,发展模式老道,工作就形不成合力,效益就不会提高,就容易打乱仗。而要理清发展思路,首要的是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真正学懂吃透,这是我们分析判断形势和制定发展规划的依据,也可以说是“望远镜”和“显微镜”。再者就是把本地区、本单位的经济发展实际弄清摸透,这样,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才有亲和力、执行力和有效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总之,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妥善处理速度与效益,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统一起来,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一心一意谋发展;使经济回升建立在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上,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过程成为增强发展可持续性的过程。概括地说,就是着力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发展可持续性上下功夫,着力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上下功夫。

诚然,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必须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撑。许多国家正在抢占科技制高点,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因此,我们必须目光远大,把握机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争取在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低碳技术、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上占据优势,掌握主动权,确保我国在新一轮国际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出新贡献。

第11篇

关键词:科技文献资源 现状 突出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a)-0250-02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是一项持续建设工作,继国家“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在国家“十二五”的科技发展规划中又重点提出了“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目标,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基本建成满足科技创新需求的资源和条件支撑体系”的战略思想,特别是2012年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主席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出的6点意见中强调“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因此,紧密结合宁夏“十二五”科技创新活动需求,稳定持续开展宁夏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仍是新时期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为了更好地推进下一步的工作,分析探讨宁夏科技文献共享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是现阶段推进宁夏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1 宁夏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现状

宁夏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工程作为宁夏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自2008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初步构建了以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银川服务站的各类资源为核心,以科技基础文献资源、科技管理资源、本地化特色文献资源为主体的宁夏科技文献资源体系,有效整合区内现有存量科技文献资源,基于科技文献资源的合作共建机制调控增量资源,构建具有地区特色的科技文献资源体系,通过镜像、网络包库、馆际互借等多种形式,已建立起各类基础文献型数据库43个,资源总量达到16亿(篇)条,其中镜像数据库达到17个,镜像资源存贮空间达到了16T,构建了以草业、枸杞、马铃薯、压砂瓜、清真牛羊肉、沙产业、羊绒、新材料、红枣等16个本地特色专题文献数据库,现已上传各类文献资源2万多篇。使面向全区服务的国内中文科技期刊满足率达到95%,专利文献满足率达到100%,国家与行业标准满足率达到90%。建立了宁夏科技文献共享平台门户网站,实现了多种文献资源的统一检索和网络化、一站式科技文献资源服务目标。面向全区政府、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重大专项的实施单位的广大科研工作者,采用信息检索在线服务、科技文献专项数据库服务、标准信息服务、原文传递等特色化、个性化、协同化的文献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模式开展服务。

2 宁夏科技文献共享工程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1)“宁夏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资源体系结构有待进一步充实完善。

原因分析:宁夏科技文献资源体系经过近几年的建设,虽然已取得了阶段性建设成果,构建了以国家图书文献中心(NSTL)为核心的科技基础文献、科技管理资源和本地化特色文献为主的基本框架体系。在经费允许的范围内科技基础文献资源建设,通过采取镜像、网络包库、馆际互借等多种形式,使期刊、论文、专利、标准、成果等各类基础文献型数据库43个,资源总量达到16亿篇,基本上能够满足本区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的需要。但与其他省区相比,我们的科技基础文献资源的种类、数据量以及外文科技文献数据资源的配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需进一步充实完善。比如:煤炭行业、能源行业、冶金行业、医药行业、农业食品等行业数据库资源相对很欠缺,特别是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战略新兴产业数据库还是空缺,不能满足当前科技创新发展的需求。

其次: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本地化特色数据库资源的建设工作需进一步加强,数据资源需应一步完善。

(2)政府管理部门的支持协调力度和重视力度仍需加强,共享共建机制的需进一步完善。

原因分析:由于科技文献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浩繁、艰巨和社会化的系统工程,近几年我们紧密结合本区的实际,初步完成了科技文献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广、应用等一系列的公益性科技信息服务事业。但是,由于科技文献资源种类和数量的限制,依托宁夏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与区内各大科研院所的研究、组织、交流、咨询的协调合作力度较弱,共建共享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

(3)支撑宁夏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在全区推广应用服务所需经费不足。

原因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技文献资源的种类逐步细化和完善,各类资源的购置经费逐年上涨;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力度的加强,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和区域建设的需要,宁夏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在全区推广’应用服务力度也应逐步加强。

3 宁夏科技文献共享工程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1)本着边建设边应用,边应用边服务的原则,根据区域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步引进相关的行业专题数据库资源。

建议重点引进与宁夏地区相适应的以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为主的战略新兴产业数据库。

(2)强化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性和统一协调性作用,推进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单位间科技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合作

第12篇

【关键词】 漯河 产业集聚区 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

一、问题的提出

2013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加工贸易模式,形成有利于推动内陆产业集群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创新型国家。现今,产业集聚俨然成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产业转移的重要体现,更是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地区经济的强大动力,产业集聚区则成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和依托。

漯河市现在已经成为中国的首个食品名城。它的发展在河南省经济发展和中原崛起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漯河市政府以及市委对漯河产业集聚给予了高度重视。漯河的产业集聚区也更是在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投资环境不断完善,但也面临着主导产业不够突出、创新体系不够健全等瓶颈。这对漯河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跨越式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目前在文献方面,对产业集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都有一定的研究论述,但是较少的以实例为证来全面系统的阐述产业集聚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更很少将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的解决策略用之于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上。在《漯河市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现状与思考》中苏会侠分析了漯河市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并对如何促进城市化、工业化提出了意见建议。在《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中黄利春认为经济发展的本质是产业升级,她认为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可以对产业空间结构进行优化,并促进产业升级。

本文将基于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的视角,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河南省内陆特区漯河市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产业集聚、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与相互机制,在产业集聚效应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得出有效的结论建议来促进漯河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中小城市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提供方向和指导。

三、漯河市产业集聚情况

1、漯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漯河经济开发区)

其位于市区东南部,面积24.2平方公里。发展与食品相关的研发产业。具有齐全的研发、检测等设施。满足各类项目的需要。杜邦等7家世界五百强入驻。旺旺等知名企业也相继入驻。

2、沙澧产业集聚区

其位于源汇新区,12.6平方公里。以物流、纺织服装等为主导。配套发展医疗器械等产业。区内建设有不同规格的标准厂房。引进了天河针织等纺织项目。

3、东城产业集聚区

其位于市区东部召陵区境内,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已建成6.5平方公里。区内三横三纵的道路框架网已经搭好。该区主要以食品加工配套、电子信息等为主导。形成了以益生园、精益包装、东兴电子工业园等为代表的食品、食品配套及电子产业集群。以光鼎电子、科兴电子为代表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已在该区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4、临颍县产业集聚区

其位于北部临颍县境内,16平方公里。主导产业是食品、电子、纺织服装,兼容发展生物医药、建材加工、机械制造、现代物流等产业。临颍县产业集聚区发达便利的纵横道路网吸引了大量知名企业诸如香港巧巧、盼盼、河南天冠企业进驻。

5、舞阳县产业集聚区

其位于漯河西南部舞阳县境内,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已建成8.9平方公里。该集聚区以盐化工及相关产业为支撑,兼容发展配套服务产业。舞阳县拥有全国品味第一、储量第二的盐岩矿产,储量高达400亿吨。现已有中盐公司、金大地、河南永银等大型盐化工企业,台湾宏福制鞋企业入驻。

6、漯河淞江产业集聚区

其位于漯河市区西北部,8.6平方公里。以食品加工、商贸物流为主并发展医药、机械等产业。乐天、双星等企业纷纷入驻。

三、漯河市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地处中原,区位优势突出。六条国、省道纵横东西南北。发展成效日益显著,入驻企业平均以每年六十到七十家的速度快速集聚,赢得了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化示范园区、新型工业化产业师范基地、对外开放先进开发区等诸多荣誉。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完备,设施齐全,环境优美。

(二)劣势分析

集聚区高技术产业发展不足,漯河市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较慢并且缺乏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人才保障不够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人才是漯河市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的根本与核心从而导致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相对缺乏。高端人才不断外流,尤其是懂管理、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形成匮乏。

(三)机遇分析

政策倾斜有利,在河南省陆续下发推动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的基础上,漯河市随之结合自身实际出台各项政策落实指导意见,在税收、招商引资、行政收费等方面给以大量支持。机构设置合理,漯河市六大产业集聚区分别单独设立产业集聚区管理机构,由县长或区长主责协同各有关部门负责人成立集聚区领导小组研究和解决集聚区各类发展问题如招商引资和管理服务等等。

(四)挑战分析

就漯河市内部问题来看主要是由于产业集聚创新体系仍然不够完善、产业内在联系相对薄弱、主导产业不够突出等缺陷而导致产业集聚效益不能良好的转化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力。其次从漯河市外部来看,其中最大的挑战主要来自漯河市之外的河南省其他相关市区。

四、漯河市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的建议

(一)高度重视,明确产业发展定位

漯河市自身一定要高度重视并科学地把握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的内涵,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区在拉动经济增长等的综合性作用。通过增加相关的资金投入、通过完善人才保障、倡导知识产权、落实扶持政策等等来进一步全面去提升漯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水平。明确不同产业集聚区的具体发展定位,进一步提高产业集聚区的经济建设水平。在产业集聚区考核体系中增加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所占产业集聚区营业收入比重。

(二)科学规划,优化产业体系布局

漯河市需要尽快把其相关的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纳入到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等整体发展规划体系中去。一方面,对产业集聚区的地理空间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整合。另一方面,也在大力的发展食品工业等为主导和特色产业的前提下,进一步引入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等一系列环保节约企业。打造更加高新的技术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优化整个产业体系的新布局,进一步努力发展壮大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先导产业。

(三)坚持创新,健全科技创新机制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一方面漯河市要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另一方面,要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与科技创新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机会和平台,创办产学研基地,最大限度的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此外,漯河市要大力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育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切实保障产业集聚区人才队伍素质和创新水平的提高。

(四)培育文化,倡导创新发展理念

漯河市要不遗余力地增强其自主创新能力,并且这一理念一定要深入人心,从而能够对营造出尊重知识、人才、鼓励创新的园区氛围,能够引导园区内企业做到自主创新、相互竞争合作、推陈出新等建立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还要加大各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培育出漯河市创新型产业集聚的良好文化,对创新的发展理念进行进一步的倡导。

(五)增加交流,引进技术互利共赢

为了更好的建设创新型产业集聚区,漯河市一方面需要坚持“引进来”战略,积极去与各个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展开技术合作,并吸引进入园区驻地开展项目研究。与此同时,努力鼓励本区内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漯河市也要坚持“走出去”的战略,积极地与知名产业集聚区、以及相似产业集聚区扩大沟通和交流,如北京文化创意集聚区、上海商务商贸集聚区等等,从而进一步双方的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一)专著

[1] 简新华:《产业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

[2] 雷 鹏:《产业集聚与工业园区发展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3] 江激宇:《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

(二)期刊、论文集

[4] 苏会侠:《漯河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现状与思考》,《企业导报》,2013年第10期。

[5] 梁新举:《河南省漯河市产业结构的若干思考》,《中国产业》,2012年第8期。

[6] 黄利春:《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江苏商论》,2011年第1期。

[7] 李玉红:《河南省中小城市产业结构分析―以漯河市为例》,《河南科学》,2010 年第7 期。

[8] 肖卫:《集聚、产业结构与增长:来自中国食品工业的经验》,《新疆农垦经济》,2008年第10期。

第13篇

关键词:文化与科技融合 文化科技创新 文化新业态 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0-069-03

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世界,文化正在与科技的融合下形成飞速发展态势,并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内容和主要力量。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将文化产业迅速推向信息化与数字化的进程,使兼具高科技含量和高经济附加值的数字出版、虚拟社交、网络文学等文化新业态迅速崛起。目前,发达国家凭借其前沿的科技水平与雄厚的经济实力,构建了完善的文化传播体系,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地位日益显现。我国“十”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要求,之后的《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也将实施文化科技创新工程,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等内容作为新时期发展文化产业的努力方向。近年来,我国的数字印刷、动漫、网游等新兴文化业态发展迅猛,产业增长速度超过50%。《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3)》指出我国文化产业总产值于2012年突破4万亿元人民币,文化产业在我国GDP中所占比重进一步提升。但我国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中还相对滞后。目前,辽宁省在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虽然已将文化与科技融合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力求依托省内现有的文化资源,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升级,以实现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转型,但在此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阻碍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自觉融合的问题。

一、辽宁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现状

当前阶段,辽宁省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中,注重将科技元素和创新要素引向文化发展的各环节,健全文化科技创新系统,提升文化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优化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环境,积极培育新型文化创意业态,促进传统文化资源的生产力能级跃迁,努力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寻求新生力量。

1.文化新业态迅速崛起,创造文化产业发展新生机。近年来,辽宁省强化文化领域与高新生产力技术的融合能力锻造,文化与科技融合为新兴创意业态的发展贡献显著。第一,文化与科技融合引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融合了高新技术手段的文化产业,其发展速度和规模远远超越了以往水平。2012年底,辽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62亿元,比2011年增长了31%。2013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40多亿元,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辽宁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四年实现30%的增长。第二,动漫产业、网络文化服务等新兴文化创意业态迅速成长。2011年,以沈阳、大连动漫产业基地为主导的辽宁动漫产业产值增长19%,动漫产业从业人员1.68万人,比上年增长24.4%,且有两家动漫企业荣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首届动漫奖”。2011年,全省网络文化服务业产值达13.4亿元,比上年增长83.6%。第三,以移动终端服务为主的新媒体产业发展迅速。近几年,辽宁完成了省、市级电台电视台合并,实行资源整合。辽宁在率先实现三网融合后,又积极推进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的建设,同时,全省还大力推进城市双向数字化改造和数字整转。2013年,全省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6.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7%,年末有线电视用户1023.9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696.2万户。

2.文化发展融合科技手段,驱动文化产业能级改造。辽宁省顺应文化创新发展趋势,引导文化企业加强在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形成和表现环节中高科技手段的植入能力,通过文化与科技融合培育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能级改造。一方面,网络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等高科技不断被运用到影视出版、动漫游戏、新闻广播以及演艺娱乐等的生产环节,提升文化产品创作和传播的科技含量。目前,辽宁有线电视的双向数字化改造已初具规模。另一方面,文化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开发新型创意产品,开辟文化融合科技发展的新道路。辽宁正涌现出一大批文化科技型企业,并日益发展壮大,这些文化科技企业注重通过引入科技力量为文化产品的创作注入新的生命力,不断开发出优质、更具吸引力的文化新产品。如沈阳非凡创意动画制作有限公司的“高铁侠”,沈阳天鹏动画制作有限公司的“淘”,大连卡秀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武侠列传”,以及大连乾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云朵宝贝”等。

3.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环境日益优化。随着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建设日程推进,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环境正在不断完善。从政策层面看,辽宁省相继了《辽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辽宁省文化厅“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2013)》等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1年的全省党代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文化强省的要求。从文化科技创新平台看,辽宁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注重抓好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建设,搭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良好平台。截至2012年底,辽宁已拥有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0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全国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园区、2个国家级动漫游戏产业基地、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1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从市场宣传方面看,辽宁近年来积极举办的文化科技创新成果会展活动,对宣传新型文化产品和文化科技企业具有重大意义。如沈阳动漫电玩博览会、阜新玛瑙博览会、大连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本溪)剪纸节等。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环境建设为文化科技创新的开发以及创新成果孵化与转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辽宁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科技驱动文化发展的背景下,辽宁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虽然已初具雏形,且取得一定成果,但其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应引起重视。

1.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不够。政府作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战略制定者,是推动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主导力量,指引着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制定的相关政策会成为引导文化与科技这两大产业实现全面融合的重要指南。辽宁是东北地区的主要重工业聚集地,长期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对文化建设的扶持比较欠缺。虽然辽宁在构建“文化强省”蓝图中制定了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但相比于国内部分发达省市,辽宁省差距仍十分明显。2012年,安徽省的《关于加快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江苏省制定的《关于加强文化科技创新的意见》,深圳市颁布的《关于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有力地促进了这些地区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辽宁省现有的一些政策规划大多停留在促进文化发展的层面上,结合科技落实到具体政策支持的力度不够。无论是从体制层面还是政策层面,辽宁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的基本工作机制尚未呈现,全省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化融合科技的驱动机制,对省文化厅、省科技厅等部门的政策资源整合也显不足。

2.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深度不足。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辽宁省近年来在文化建设方面做了诸多工作。如沈阳故宫与北陵的文化修复;沈阳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的方特欢乐世界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第四代主题公园;目前正在建设的盘锦志高动漫产业园项目将是未来辽宁文化旅游的一大亮点。但是,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辽宁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深度仍然不够,文化发展中的科技含量欠缺,很多高新科技无法找到合适途径顺利植入文化当中。首先,从业人员的观念认识不足。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一种始于观念的创新性融合,但某些创新主体甚至是新型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负责人员对文化科技创新的内涵理解不透彻,对文化创意产业形态认识不清晰,直接影响了实践中二者的融合。其次,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科技植入能力不强。在辽宁众多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中,现代数字传媒、数字广告、创意设计等行业发展缓慢。在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的一些项目在很大程度上缺乏科技创新能力,项目同质化比较严重,未能体现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创新价值。

3.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人才供给不足。创新型人才是一切创新成果的重要支撑力量。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急需一批兼具文化创意和高新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辽宁文化科技企业普遍缺乏既熟悉文化,又掌握高科技的文化创意人才,这种现象直接制约着全省传统民族文化与高科技手段深度融合的优质文化产出。突出表现为,辽宁省是传统的重工业基地,受重工业轻其他产业的思想限制,优势人才资源未能向文化科技创新主体自觉流动。目前,受传统观念制约,相当一部分辽宁高校优秀毕业生的职业选择仍十分倾向于政府部门和其他相对稳定的国营企业,民营的文化科技企业并非其首选,从而不能保证高层次、高素质的文化科技型人才向企业流动。

4.文化融合科技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目前,辽宁省在“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模式下的技术研发、信息交流平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2012年,在构成全省文化系统的九大行业中,网络文化服务增速最高,达47.7%,但总量规模相差甚远。全年新闻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用品增加值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0.38%、1.03%和4.16%。尽管传统文化产品生产增速有所回落,但其增加值总量在全部增值中比重接近13,达到30.6%。这种发展势头反映了相对固化、稳定的工业发展模式仍是全省文化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很多文化科技企业主要靠引进技术进行集成创新和二次创新,或者以高成本进口国外先进设备来完善文化展现形式和提升文化展示水平。整体而言,辽宁省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中的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三、促进辽宁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科技是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创新是文化融合科技发展的不竭动力。积极推进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文化领域的砥柱作用是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首要任务。辽宁在推进建设“文化强省”、“文化辽宁”的进程中,应树立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融合的科学发展观,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步伐,着力将科技因素深刻融合到文化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

1.完善文化科技融合政策。政策扶持是发展以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为核心的文化新兴产业的重要保障。在整个产业联动发展体系中,文化科技融合下的新兴产业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其发展急需政府政策的支持和保护。辽宁省应紧紧围绕“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的目标,抓紧制定以辽宁省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为核心的系列政策,明确对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各相关主体的优惠政策。同时,组建以省文化厅和省科技厅为主导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促进中心,完善文化科技资源融合的工作机制,形成文化科技的跨部门资源整合工作体系。

2.加速文化科技融合新业态培育。文化新兴业态是文化与科技融合下的创意产物,其发展对于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辽宁省应致力于将科技因素植入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大力丰富高科技手段下的优质文化产品。一方面,着力建设具有附加值高、内容新颖的三网融合项目、数字影视、数字新闻、数字出版、动漫网游、创意设计、网络增值服务、数字艺术服务、高科技文化、高科技文化设备与会展、文化旅游等极具特色优势的核心产业集群。另一方面,推进虚拟集成技术应用的产业化,培育和发展类似在线体验、线上会展、虚拟图书馆等富有前性的新业态。另外,应建设文化信息交流地图,促进文化核心层与层的交流与融合,优化传统文化产业的潜在传播形式。

3.加强文化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应着重加强对文化领域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攻关能力和文化科技设备设施的自主性研发能力,以满足各类创新文化产品的技术支撑和创新产品市场化的技术需求,提升辽宁文化创新发展中的核心技术与先进设备自给率。以省内文化科技研发基地为主导,引导各文化科技企业和高校,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文化科技创新研发团队,对当前文化创新发展中存在的技术难题进行研发攻关。同时,文化科技企业应大力发扬文化科技创新精神,既要保持自身的原始创新特色,又要积极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文化科技成果,形成文化科技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合力。

4.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过程中,要将具有特色优势的本土文化资源充分结合如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以增强文化传播的感染力。要围绕文化科技龙头企业和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的文化企业进行资源整合,使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成为文化科技企业与人才的集聚中心和文化科技成果的展示窗口。结合辽宁文化产业资源特征,重点在文化科技融合实力强的核心城市进行突破,然后对其他周边地区形成辐射。例如,在沈阳棋盘山生态旅游产业集聚区开发集创意设计、文化旅游、数字动漫、数字影视、数字传媒、会展于一体的创意产业群项目。在大连动漫产业集聚区,充分发挥大连阿凡提国际动画有限公司、大连博涛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等大型优秀文化科技企业的带动作用。

5.加大文化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力度。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普遍成为当前文化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也是辽宁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瓶颈。创新文化科技人才培养,加强高层次文化人才引进,形成合理的文化科技人才产出体系是辽宁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紧要任务。首先,构建产学研人才产出机制。依托省内各大高校、文化工作基地、文化科技企业建立文化科技人才培养基地,鼓励高校开展关于文化科技创新及创新成果转移的课题研究,设立文化科技创新相关专业与课程,积极开发在校学生科技创新思维,鼓励文化科技企业与高校的深入合作,结合文化市场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第二,培育文化科技人才市场。积极引导科技人才向文化产业资源流向,发挥市场对文化人才资源的配置作用,建立文化科技人才信息库,加强文化科技人才的储备和管理,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第三,探索制定文化科技人才评定标准。尝试开展文化新兴业态领域的从业资格认证工作,给予有突出贡献或重大创意的顶尖人才以激励性特殊政策,以便通过人才引进带动优势资源或高端技术流向文化领域。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产业哲学研究”(项目编号:L12DZX018);国家科技支持计划基金项目“东北地区科技金融服务示范”(项目编号:2012BAH13F05);辽宁经济社会发展课题“辽宁省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4LSLKTLLJJ-04)。]

参考文献:

[1] 蔡灵,沈哲彦.2013-2017年中国文化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M].中投顾问,2012

[2] 董丽丽,毕娟.北京文化产业的科技与文化创新策略[M].中国市场,2013(11)

[3] 王志刚.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J].求是,2012(1)

[4] 孙柏楠.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思考[M].理论界,2013(9)

[5] 吴兴河,龙岩.大力推进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M].当代经济,2013(13)

[6] 牛维麟.文化与科技融合促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J].北京观察,2012(1)

[7] 何慧芳,胡品平.广东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设[M].科技管理研究,2013(3)

[8] 陈建祥.进一步推进宁波文化与科技发展[M].三江论坛,2013

[9] 李萍.文化发展与科技创新融合研究[M].开发研究,2012(5)

第14篇

一、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

围绕建设“红色宜居美丽幸福新”的总体战略和“133”发展思路,把科技工作放在优先发展位置,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在全社会营造激励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并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增强创新发展后劲,依靠科技进步破解社会发展难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二、继续抓好院(校、所)县合作工作

充分前瞻国家、省、州“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紧密结合我县特色资源开发和优势产业发展,找准对接点,借助省州农科院所、农业大学等农业科研、教学单位的综合优势,深入实施农业科技进乡镇行动,突出主导产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整合项目资金,集成运用优良品种、地膜覆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机耕、机播、机收和绿色植保防控等农耕农艺技术,狠抓山地玉米高产示范区、脱毒马铃薯种薯基地、春油菜示范基地、秋淡季蔬菜标准示范园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进基地提质增效。

三、加强农业科技普及工作

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坚持农业主导地位不动摇,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转化应用能力和推广服务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引导、以群众自愿为前提、以助农增收为目的,围绕“生产上规模、加工上水平、销售上效益”三大工作核心发展现代农业,扩大高半山农业综合开发成果,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进一步整合涉农资金,完成1000亩优质魔芋、3600亩特色水果、10000亩高产核桃的年度工作目标。

四、加强科技型创新人才建设

加力实施百千万康巴英才工程,着力破解人才瓶颈制约,完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刚柔并举引进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培养与锻炼,促进交流与合作,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创新农村实用技术、技工、企业经营性、党政专业技术等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农村基层服务推广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县级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到生产一线开展示范推广和成果转化。狠抓农技种养殖、传统膳食、酒店管理、市场营销、机动车维修等专业技术培训,发挥科技助推作用。

五、普及与专项行动相结合,提升知识产权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培训,强化知识产权意识。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专题活动以及知识产权宣传周、专利周等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普及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政策,为提高全社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工作环境。

第15篇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0-0020-01

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列为全年政府工作内容。地方本科高校按照什么样的核心指标,建设到什么样的水平,才可以成为“应用型”高校?这些问题不搞清楚,政府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将无从考量。

笔者以为,界定新型“应用型”本科高校至少有三个层次的核心指标。第一层次,学校的办学宗旨必须直接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第二层次,学校的办学使命必须是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并重。第三层次,学校的办学目标必须包括四个基本要素:拥有能够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师资、设备装备条件、真实的行业企业研发项目及具备应用研发能力的毕业生。

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要在办学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目前,全国333个地市级行政区中已经有250个拥有了本科院校,即75%的地市级行政区内有本科院校。随着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快速发展,我国绝大多数地市级行政区都将拥有本科院校,目前有一批县级行政区也进驻了本科院校。这些地方性的本科院校办学首先需要满足所在市县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这些市县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来设置学科专业,将学校办成具有所在市县典型特征的本科高校,这是服务地方办学宗旨最根本的要求。

其次,学校应成为地方的人才培养中心与科技创新中心。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和新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应用科技人才与应用科技的研发及转化成为城市创新发展的两个具有决定意义的基础性资源。全国250个拥有本科院校的地市级行政区中,有150个仅有1所本科院校,仅67个地市级行政区有3所及以上数量的本科院校。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切实为所在地区提供适合产业及行业企业迫切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所在地区行业企业发展提供应用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的支撑,已经成为区域创新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依靠力量。

最后,学校应全力形成应用研发教与学的基本要素条件。具有应用科技研发能力的师资队伍是第一个基本要素,也是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首要条件。由于岗位与编制等历史原因,一般学校能够用来引进这样人才的岗位是不多的。在连续多年的高等教育扩招背景下,完成高强度的教学任务成为当前地方本科院校的首要任务,能够有时间到企业去进行科技研发及项目开发实践锻炼的教师数量少之又少,地方本科院校自己培养“双师”显然是远水难解近渴。从企业和科研院所聘请业界专家能手兼职任教,可快速弥补行业企业项目研发师资之缺,然而这些人又多数没有取得从事高等教育的高校教师资格。从当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看,修订《高等教育法》相关规定非常必要。

能够支撑应用研发教学需要的设备装备条件是第二个基本要素。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不仅需要学校有常规的教学设备装备,还要求学校提供可支撑应用科技研发的设备装备以供师生共同创新实践之用。在经济发达、产业集中的区域,许多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引进企业设备装备来弥补教学资源的不足,对地处偏远、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的地区来说,地方本科院校走向“应用型”面临着巨大的设备装备条件建设的困难,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特殊扶持。

真实的行业企业研发项目是第三个基本要素。虚拟仿真等实训项目仅能满足一般的教学需要,应用研发实践教学需要来自行业企业真实项目的技术攻关与开发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并为所在区域行业企业切实解决技术难题,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成为企业的商品。获得真实的行业企业研发项目,就需要学校切实践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并努力成为区域人才培养中心及科技创新中心,行业企业的真实需求才会持续不断地汇集到学校中来。

毕业生拥有应用研发能力是第四个基本要素。学生在学校参加所在区域行业企业提供的真实的科技攻关与项目开发,形成适合区域行业企业需要的创新能力,在本地的就业能力及就业比例、就业质量才能得到保障,学校在为所在区域贡献人才的同时也贡献了科技创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