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制作管理论文范文

制作管理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制作管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制作管理论文

第1篇

2000年3月,我频道根据目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需求,决定构建都市频道新闻制作网。

一、系统要求

我频道报道部下设两个栏目《都市快报》和《都市报道》,专门播发各类新闻,每天播出六档《都市快报》和一档《都市报道》,总计90分钟节目,扣除滚动播出和重播外,自制节目时间约为30分钟,节目制作量比较大,条目编辑工作站点数量比较多,在节目制作中工作流程较规范,制作过程分工明确,因此,我们建立频道新闻节目非线性编辑网,并要求系统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同时又要考虑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可以看出,本系统应该具备以下功能:

1、系统中有足够的编辑位置以满足工作人员使用及领导审片。

2、系统中有足够的存储空间以供存储节目和共享素材。

3、要有与新闻演播室结合的新闻录制、配音及后期制作系统。

4、在现在可预测的情况下得以保证相应的扩展性。

因此,我们首先对于采用传统的线性系统来构建这样一个系统的先进性予以否决,而把目光投向了近年发展起来并逐渐成熟的非线性设备。

二、系统设计

传统的线性工作方式是一种效率不高的编辑方式,在编辑过程中不断地搜索还导致素材带和录像机机械磨损,定期或不定期的设备维护及零配件更换,带来较大的维护费用。传统工作方式对素材的查找是无法实现素材共享的,而素材共享所带的优势,实际上也是很少被传统操作方式工作人员所能理解的。这些传统录像设备的缺陷恰恰是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优势。非线性设备通过采集设备将素材记录在硬盘上,并按文件名进行存储管理,因此可以对素材进行快速的随机的索引查找,而这种查找是没有机械损耗的。同时,非线性编辑是一种文件名或者说是指针编辑,而不是素材的翻版,只要不进行生成操作是不会产生质量损伤的。再则非线性编辑系统是基于计算机的设备,易于实现计算机联网,实现素材的全网共享。这也是传统编辑系统所无法比拟的,正是基于这些优势,非线性网络化制作系统所带来的工作效率和制作手段的提高相对于传统编辑系统是一个工作方式的飞跃。

目前,非线性编辑系统经过几年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压缩技术的飞速发展而逐渐成熟,国内国外都有许多各种类型的非线性设备,如avid的mc1000、mc8000,sony的es-7,国内的索贝公司创意98、大洋公司的dy3000,新奥特公司的nc98等。非线性设备的成熟不仅体现在硬件和压缩算法上,也体现在软件的功能和实用上,就性能/价格比而言,国产的非线性设备体现尤其明显。各家的产品都在软件界面以及功能方面都努力作到按照符合国内电视台制作人员使用习惯开发,并取得相当的成功,使得非线性设备得以进入电视制作领域,让电视制作人员体会到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优势。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与索贝公司合作,构建了以fibrechannel为主干,千兆以太网为辅助的双网结构的都市频道新闻非线性制作网(见图1):

图一

fibrechannel是一种高性能的基于光纤通道的互联标准,是专为台式工作站、海量存储子系统,设备和主机系统之间

双向点对点的串行数据通道而设计的,传输速率比现行网络传输速率高很多,其标称数据传输率为1000mb/s,而压缩比为4:1的视频数据率约为40mb/s,从理论上讲,fibrechannel可以支持约25台实时视频工作站,但由于系统管理开销、硬件(网卡、switch、hub、硬盘阵列控制器等)设计水平等因素的影响,fibrechannel的实际数据率约为700mb/s左右,因此实际应用中连入fibrechannel的视频工作站数量不应超过17台(所采用的视频数据压缩比变化时,这个数量也会变化)。从本系统的实际需求来看,实际联入fibrechannel的实时视频工作站数量不会超过fc网的限制,但为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减低网络成本,我们还是设计了选用高压缩比素材进行编辑,最后用低压缩比素材输出的方式,即fc和以太网双网架构:上载的素材分为两路,一路以低压缩比

(4:1)高数据率通过fc光纤传输到fc硬盘阵列中,同时另一路以高压缩比(30:1)低数据率通过以太网传输到以太服务器硬盘阵列中,编辑时调用高压缩比素材进行编辑,然后形成edl编辑表,下载时根据edl编辑表,从fc硬盘阵列中以低压缩比高数据率下载。

以太网的特点是共享系统资源,各工作站之间易于传递信息,可实时共享对同一数据文件的操作结果等。在本系统中,采用服务器线路的数据传输率为1000mb/s、各工作站线路数据传输率为100的以太网。以太网上的共享数据(高压缩比视频数据、音频数据、各种节目编辑描述文件、素材管理数据库等)和以太网的运行管理由一台高性能服务器负责,以保证整个系统工作流程的顺畅和高效。

三、系统安装与调试

在确定了系统方案以后,则进行整个系统的实施工作。根据我频道的实际情况,我们把整个安装调试过程分为几个部分进行:

施工步骤都市频道办公楼四楼中心机房上楼顶,在楼顶边缘焊角铁架固定。然后通过架空钢缆到广电大楼二楼平台,焊角铁架固定,经过过墙孔(已经预留)进入大楼主楼内。光缆总长度:250米左右。

施工要求:

(1)光纤型号的选择:郎讯3dvx型多模室外光缆,物理规范为光纤内外径62.5/125um。最大光损耗为3.4db/km,带宽为700---800mhz。光缆铺设三路,一路用于fc,一路用于以太网,一路备用。

(2)光纤弯曲曲率

光纤弯曲曲率的大小会引起辐射损耗大小的变化。若光纤自身细微的弯曲部分连接起来,会产生光纤连续微弯,引起损耗增加,若光纤表面粗糙,光纤会沿着粗糙表面出现弯曲,这种微弯就会引起微弯损耗,它是生产光纤时造成的,在施工光纤地下保护管时,光纤弯曲半径必须大于光缆直径的20倍(即曲率半径必须大于1.25mm)。如果光纤弯曲半径过小,或者熔接好的光纤在接头盒内盘绕不当导致弯曲半径过小等都会使光纤损耗值明显增加。

(3)光纤的连接损耗

光纤的连接分为:熔接和磨接。无论何种连接都会产生接头损耗,损耗要求低于0.05db以下,正常情况下损耗应在0.01-0.03db左右,而且连接次数1-2次为最佳,超过3次衰减量会增加,所以光纤的连接损耗是由操作人员和连接设备控制的,必须以最高的技术最好的连接设备来达到光纤熔接后的最低损耗值。(4)尽量缩短设计距离光纤线路要尽量走近路,避免因为光纤线路和光缆接头数量过多,降低光纤的光功率和各项技术指标。

2.结构化综合布线

根据本系统的设计思想,我们在进行综合布线时(见图2)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光缆和以太网线分开,以方便将来检修。

(2)走线只有竖线和横线,不允许走斜线。

(3)所有的过墙都要有护套管,不允许有任何线径露在外面。

3.配音间配音系统设计

配音间除了要完成直接采集入网的新闻配音工作之外,其他非新闻栏目的配音工作也要在这里完成,这就要求配音间的音频系统既要具备先进的网络配音的功能,又要兼容传统的磁带配音方式。同时,考虑到配音工作站亦是有卡工作站,且在每天下午16:00—20:00的新闻节目串编时间内使用率较低,可在配音工作站上加装串编制作软件,硬件连接上使其具有视音频上、下载功能,将配音工作站作为串编工作站的备用工作站。配音系统的系统图如(图3)。

新闻网上配音时,mic信号经调音台1路输入、主输出1和2输出进配音工作站。其他非新闻栏目配音时,mic信号经调音台1路输入、主输出3和4输出进2800录机。作为备用串编使用时,录机音频通过经调音台立体声输入2输入、主输出1和2输出进备用串编(配音工作站)上载,备用串编的音频通过经调音台立体声输入1、主输出3和4输出进2800录机。视频是直接2800录机对备用串编、备用串编对2800录机连接的。2800录机的监视信号进监视器的a路,工作站的视频监视信号进监视器的b路,监视器视频串环输出给返看监视器的视频输入,调音台的tbout给返看监视器的音频输入。

(图3)配音间视音频系统

4.配音间的建声设计与装修

我台建台两年以来,还没有一个正规的配音间,大部分的配音工作都是在普通办公室的环境下,通过摄像机进行主持人声音录制而完成的。这样配音的效率低,受外界干扰大,而且由于受配音环境和录制设备的局限,配音的音质效果自然不是很好。新闻制作网络的建立,必将使我台节目的视频质量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为了保证节目的音频质量及配合新闻制作网络的高效工作模式,设置一专业配音间已势在必行。由于将改造成配音间的房间在我台办公楼的一层,与公用楼梯仅有一墙之隔,二楼就是新闻记者的办公室,所以配音间的隔音效果是建声设计与装修的重点,要求在50db以上。另外,考虑到新闻配音的特点,配音环境吸音系数则控制在0.5s—0.8s之间。

配音间的建声装修应注意的几点是:

1、在动工之前的设计与计算要考虑周全,多种影响因素会使得装修出来的实际效果差别很大。

2、通风换气的考虑。控制室里的空调管道要预埋好,且要固定在原有普通砖墙上。

3、配音室里的通风通道不要设计成平直通道,通道内壁还要固定吸音装置,防止户外换气扇的风声串入。户外换气扇的风向应是向户外抽风。

4、控制室与配音室之间的预留设备线塑胶管通道在穿完墙线之后,用阻燃亚麻布缝包玻璃棉封堵两端,防止控制室内的声音串入。

5、隔音门窗的制作应在专业厂家单独定做。

4.70平米演播室串编系统的设计

70平米演播室使我台的新闻栏目专用演播室,在这里每天除了要制作完成时长为30分钟、晚上20:40播出的《都市报道》之外,还要制作六档时长为10分钟,也就是说,其间每两小时就播出一档《都市快报》,使用率非常高。70平米演播室现有两台摄像机,要求在串编系统建成之后,这两台摄像机的信号(主持人)都可以直接被采集进网,然后由责编在串编工作站中调出记者们已编好的新闻条目和主持人口播素材进行编辑,最后将串好的10分钟或20分钟的成品播出节目下载到betacamsp磁带(2800录机)上。考虑到有时会有临时在演播室上载的要求(比如更改广告),系统中要有2800录机到串编工作站的视音频通道。另外,如果串编工作站或者新闻制作网络出了问题,则该系统应该可以将两个摄像机的信号直接录制在2800录机上,然后由责编拿着主持人口播带到备用串编工作站(配音工作站)或传统卷编系统上将节目制作完成。集以上考虑,70平米演播室串编视音频系统设计如(图5)。

在视频系统中,两个摄像机、一个录机都有一路模拟复合视频信号进入特技台,特技台的pgmout1(模拟复合信号)进串编工作站。1号摄像机还有一路模拟分量信号直接进了串编工作站,以提供高质量的主持人图像和进行色键特技时的信号来源。串编工作站通过模拟分量输出口将信号送入2800录机。特技台pgmout2的信号是要送给2800录机的,但考虑到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需要将主持人口播图像直接录制在2800录机上,所以在实际安装时,这根线走到2800录机后面板处做为备用,为空置状态,这样可以避免特技台—串编工作站—录机—特技台信号之间的不正常联接方式,给操作人员带来不便与不适。返看监视器的视频信号来自于特技台预监输出进预监监视器(j3)之后的串环输出。

在音频系统中,两路mic信号经调音台mic/linein1,2输入、lineout1,2输出进入串编工作站进行采集;串编工作站的音频输出信号经调音台mic/linein3,4输入、auxout1,2输出进入2800录机下载。临时上载时,2800录机的音频输出信号经调音台mic/linein5,6输入、lineout1,2输出进入串编工作站。另外,调音台的tbout送入返看监视器的音频输入。

5.对70平米演播室控制室部分的改造

70平米演播室的视音频系统在改造前是典型的传统模拟演播室系统。在40平米的控制室中,新闻值班室占去了1/3的空间,剩下2/3的空间堆砌着大量的机架与设备,其中包括两个大块头的操作台、一个“顶天立地”的电视墙和一大一小两个19inch标准机柜。70平米演播室改造后,除了保留调音台、特技台、调光台、两个摄像机ccu和三个监视器(这些都可集中在一个操作台上)之外,整个控制室就装一套串编工作站,空间剩余很大。根据实际情况,在70平米演播室控制室中又增设了两套预编工作站,以供责编编辑深度报道时使用,既不会与每天的节目串编发生冲突,也满足了非正常工作时间对于突发事件报道的时效性。

6.设备机架的设计

根据新闻制作网络的具体情况,机架需求为:10套预编工作站操作台、4套上载工作站操作台、1套配音工作站操作台、1套服务器机柜、1套70平米演播室控制台、1套串编工作站操作台和1个70平米演播室机柜。建立新闻制作网之后,淘汰下来的旧机架有:五套传统单编系统机架、一个2m高19inch标准机柜、两个1.5m高19inch标准机柜。经过反复测量与计算,这些旧机柜都可以被重新利用。将四套传统单编系统机架经简单改造做为四套上载工作站操作台使用,另一套传统单编系统机架可直接作为配音工作站操作台。将2m高19inch标准机柜加装柜门、风扇、键盘滑槽,在订做一个与之完全相同的19inch标准机柜,做为服务器机柜组如(图7)。一个1.5m高19inch标准机柜直接用于配音间,另一个1.5m高19inch标准机柜直接用于70平米演播室。

7.系统软件的调试

在系统安装完成后,进行了系统软件的调试。在调试过程中,针对我频道的特殊要求和我们认为在将来系统正式使用后有关网络安全对策问题,同索贝公司网络部和软件开发部的技术人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进行了现场开发,使得整个系统无论是稳定性,还是其安全性,都达到了我们所提出的要求。同时作为用户,我们也对索贝公司提出了一些我们的建议,比如:

1、为了降低系统资源开销,建议将sobey“新时尚”字幕软件的网络版由真彩色方式变为64k彩色方式。

2、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建议在上载工作站开发批采集的工作方式。建议增加字幕轨,等。

第2篇

一.人员管理

毫无疑问人是技术之本,再好的设备没有好的专业人员操作,没有过硬的技能,设备就不可能发挥出其最大的功效。正是因为看到了人这一关键的因素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所以我们从频道成立之初,就注重了在这方面下功夫。

首先,严格管理。在频道开创之初,我们就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机房管理规定,从设备使用申请到值班员的职责,我们尽量细化、量化管理,分别出台了《ENG设备使用管理规定》《机房管理制度》《机房安全制度》《机房卫生制度》《技术部内部管理规定》《非线新闻制作网操作规程》《设备故障报修办法》等相关制度,对内部工作人员的职责和编辑记者的操作进行约束和规范,大胆管理,严格要求,并在实际工作中,对这些制度不断进行完善和改进,实践证明,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不但使机房工作井然有序,也保障了设备在超高使用率下的低故障运行。4年来,我们的机房一直做到24小时技术人员值班,值班员在严格履行值班职责的同时,对设备出现的各种问题和故障做到详细记录,及时报修;对一时无法确定的问题,都会在部内业务学习会上进行讨论和分析,这样不但可以及时解决问题,还有效的提高了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

其次,加强培训。几年来,我们不但坚持了每周三的内部业务研讨制度,还积极的邀请一些公司或学校的专家学者来做技术报告。对本部新来人员坚持老同志的传帮带及轮岗,使新来的技术人员可以很快熟悉工作环境,尽快的对本台所拥有的各种制作设备做到熟练操作,对常见故障可以及时定位和排除。另外,针对近年来数字视频技术不断发展以及台里设备趋于数字化的实际情况,组织技术人员参加了"北京广播学院"的《数字视频技术》与《数字音频广播》两门课程的电视培训,使每个专业人员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

第三,我们建立了自己的技术资料情报站,资料来源包括订阅相关技术期刊和报章杂志、各种设备的随机技术手册、技术书籍等,同时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和搜集相关的行业信息并形成条目,输入频道的办公自动化网络,方便查询与检索,使得我们可以随时跟踪行业的新技术新产品。

第四,注重理论水平的提高。由于广播电视技术人员,长期工作在幕后,日常工作多是繁重重复的技术维护与保障,怎样提高专业素质?激发大家对业务的学习积极性?从98年开始,我们就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每个技术人员当年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必须写出理论联系实际的技术论文一至两篇,4年来,我们不但在各种刊物上发表技术论文数十篇,而且还有数十篇文章在每年度的大区级技术年会获得了一、二等奖,不但为台里赢得了荣誉,每个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也在总结归纳中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第五,对于非技术人员的上岗培训,也是我们长抓不卸的一个工作重点,每年我们都组织专门的技术骨干对编辑记者进行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专业培训,使编辑记者对本台所属设备及所具有的制作手段有较全面的认识,并进行严格的操作资格认证考试,督促其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也方便了编辑与技术制作人员之间沟通,更好地出精品。

这是因为有了这么一套完善的培养人、锻炼人、激励人的机制,我们的技术队伍不但能保持相对的稳定,而且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才使得我们的各种设备发挥了其最佳性能。

二.设备维护保养

管理到位只是一个系统良好运行的软件,如果没有同样良好的硬件平台,再好的软件也难出效果。众所周知电视台使用的各种录像机、摄象机等均是价格不菲、使用率极高的设备,同时,也是一种高度精密而复杂的光机电原理并存的混合物。它既有当今最新的电子电路技术,也有精确的机械原理。视频图像信号和音频信号的处理、微电脑的控制以及数模转换技术等构成了一系列复杂的电子电路。机械方面则由电机、导杆、滑环以及压带轮等组成机械手精密地操纵磁带围绕着磁头运作。作为这种自动化程度很高的设备,由于使用的金属磁带围绕着高速运转的磁鼓和主导轴运动,极易引起各种机件磨损,造成精度下降,最终会发生磁带损坏,画面信号质量劣化。因此为了有一个良好的硬件运行平台,必须不断地对设备进行科学的保养与维护,这样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零件更换费用,降低磁带损坏的可能性。

长期的统计表明,任何产品从出厂之日起,其故障发生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出厂初期故障发生率往往比较高,这是由于产品使用初期正处在设备磨合阶段。随着产品使用时间的延续,故障发生率将明显降低,这表明产品进入稳定使用阶段。通常情况下这一阶段会保持很长一段时间。而随着产品长期的使用,故障发生率会再一次升高。此时表明该产品的使用寿命已接近终了。

一台录象机能否长时间稳定使用,关键在于是否能将其稳定工作期延长。由于机器使用的环境各不相同,工作环境的温度、湿度、粉尘度及使用媒体等都将一定程度上影响零件在运行中的磨损,而各零件的磨损正是机器发生故障最直接的原因。因此,根据时间表对使用时间的记录,定期更换易损件,使我们能防止由于机械磨损造成的不良,保证机器性能的稳定,为能够进行放心的操作提供条件。同时,也能使不同机器间保持良好的格式兼容性。由于一台录象机的机械部分是由许多零件组成的结合体,各个零件的位置都保持着一定的平衡。所以,一旦在零件更换后这种平衡被打破,就会使机器偏离格式(失去兼容性),或出现异常磨损等故障。一台机器经过长时间的运行,虽然各个零件磨损较严重,但各零件之间经过磨合后还是能够保持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而当其中一定数量的易损件经过更换后,这种平衡反而被打破,机器的磨损情况将更加严重。因此定期零件更换后的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经过调整可使机器内各零件在运行中重新达到一种新的动态平衡,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这种调整包括磁带通路的调整、伺服系统的调整、磁带格式的调整及电路接口的调整等。我们频道在成立之初就专门设立了维修组,并选送技术人员去SONY等大公司接受专门的技术培训,做到一般的故障排除、日常的设备维护与零件检查更换均可以自行完成,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各种设备的使用环境条件是最基本的保养要求,这一点在每台设备说明书上都注明得很清楚,但却往往为人所忽视。我们频道由于有一系列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确保了机房的卫生与环境条件,因此4年来,我们机房里的设备从未因为结露、粉尘等环境问题出现故障。从设备维修手册上我们查到(以Sony机型为参考,时间为T2-磁鼓运行时间),磁带运行表面的清洗一般是1000h为一个周期,其实这完全要看设备的使用环境。

磁带通道在磁鼓部分的下边缘处若积有磁粉污垢,会引起磁带运行在非标准的通道上,造成视频磁头或者控制磁头跟踪相应磁迹不良,产生劣质画面。在主导轴上磁带经过的地方会出现日久摩擦而残留的磁粉污垢,这会引起磁带在主导轴上受压带轮压力作用下,造成磁带带基出现压痕,永久性损坏磁带。压带轮是磁带通道上的易损件之一,也是影响磁带运行的关键元件。当它用久了表面会出现镜面现象,这会降低它的摩擦系数,在编辑状态时使磁带出现不必要的滑动,影响编辑帧点的精确。在搜索状态时,会使磁带稍微偏离主导轴位置前后导杆上的限位,引起磁带绞带或者折皱或者边缘成波浪状。当压带轮表面呈现镜面而又有龟裂现象时,除了降低摩擦系数外,还会由于其表面的凹凸不平的小坑影响相邻的A/T磁头拾取或记录信号的效果,严重的会造成无法拾取和记录信号的后果。有些机器的磁鼓上装有电刷,天长日久后其上会积累一些尘埃,这不仅会造成电刷的过早磨损,也会影响画面质量产生难以接受的小飞点。机内的灰尘积蓄过多,尤其在北方的干燥天气也容易形成静电或导电效应,引起电路方面的参数异变。大小磁带转换盘机构上油与灰尘混合过久会增加齿轮间的摩擦力,造成驱动电机力矩不足而无法进入转换状态。所以,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既可以减少更换部件的费用亦可使设备好用。我们尤其注重了日常工作中对设备外壳、带仓口的清扫,同时注意机器后部的风扇通风口是否顺畅,并定期除尘。这些口都是灰尘容易出入机内的地方。众所周知,使用厂家提供的清洁带,是一种通道清洁方法,但却不是最佳的方法。因为这种清洁带摩擦系数比较大,使用过度会对磁头寿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明确规定,除非节目时间紧或者是设备安装在机架上难以搬动,一般要求人工操作。

清洁步骤是先一边用刷子清扫积聚的灰尘,一边用吸尘器吸去扫落的灰尘。然后用无水酒精和棉签清洗并抹净机械部分:带仓机构,大小磁带盘转换机构,穿带机构等部位上的灰尘及其污油垢。当这些地方干净后,就进行磁带通道的清洁:每个导杆、固定的磁头、压带轮、主导轴等的表面。最后才是对磁鼓的清洁,这一步需要小心谨慎。最后,在齿轮、转动和滑槽位置上适当放点油,整个清洁工作就完成了。

清除掉附着在磁头上的杂质,从而使磁带和磁头保持良好的接触,保证高效的记录和重放,可以产生较高的信噪比。附着在磁头上的杂质之所以会减弱重放时的信号是因为良好的接触受到阻碍时,拾取的信号会受到衰减。其衰减量可由如下公式表示:

信号衰减量(dB)=54.6·d/λ

d:磁头与磁带间距(μm)

λ:记录信号波长(μm)

假设磁头与磁带存在1μm的间距,在使用U-matic录象机的场合,由于采用了1.6μm的最短波长,在这种情况下其信号损失量仅为3.5dB,也就是说信号降低到了原来信号的67%。相对而言,在Betacam-SPPAL系统的场合,因采用了0.65μm的最短波长,那么在同样情况下,信号损失值为8.4dB,这就意味着信号降到了原信号的38%。而在其后采用的数字格式中(包括DigitalBetacam、BetacamSX和DVCAM),由于它们使用的最短波长较以前模拟格式更短,因而同样大小的磁头----磁带间距对其信号衰减量影响更大。由此可以看到清洁对数字记录格式的录象机是多么重要。

第3篇

一、花工艺

花丝工艺是将黄金加工成丝,再经盘曲、掐花、填丝、堆垒等手段制作黄金首饰的细金工艺。根据装饰部位的不同可制成不同纹样的花丝、拱丝、竹节丝、麦穗丝等,制作方法可分掐、填、攒、焊、堆、垒、织、编等。

1、掐丝就是将用花丝制成的刻槽,掐制成梅花、牡丹花、飞鸟、龙凤、亭台楼阁等各种纹样。

2、填丝是将撮好扎扁的花丝填在设计轮廓内。常用的种类有填拱丝、填花瓣等

3、攒焊是将制成的纹样拼在一起,通过焊接组成完整首饰的工艺过程。

4、堆垒是用堆炭灰的方法将码丝在炭灰形上绕匀,垒出各种形状,并用小筛将药粉筛匀、焊好的过程。

5、织编是将金丝编织边缘纹样和不同形体的底纹,在底纹上再粘以用各种工艺方法制成的不同花形纹样,通过焊接完成。

二、錾花工艺

錾花工艺通常使用钢制的各种形状的錾子,用小锤将钢錾花纹锤在过火后的条块状黄金的表面。錾花工艺用錾、抢等方法雕刻图案花纹,这此致图案花纹有深有浅,富有艺术感染力。

三、烧蓝工艺

烧蓝工艺又称点蓝工艺,与点翠工艺相似,都是景泰蓝工艺。烧蓝工艺不是一种独立的工种,而是作为首饰的辅助工种以点缀、装饰、增加色彩美而出现在首饰行业的。

四、镶嵌工艺

镶嵌工艺又称实镶工艺,以锤锯、钳、锉、削为主,是将一块金经过锤打锻制,锯制成部分纹样,锉光焊接成一个整体的过程。加工程序如下:

1、制作零部件:通过锯割方法、插花方法、翻卷方法、锉削方法等将经过多次过火的黄金原料制成具有一定图案的零部件。

2、焊接:将制作好的各种零部件按照图纸的设计要求严丝合缝地拼攒在一起,用焊药焊接起来制成首饰的主形体。

3、鉴定质量:制作好的首饰主形体由检验人员进行质量检查,分析成色后打上印签,并附上质量鉴定标签。

4、抛光;制作好的首饰主形体通过用玛瑙刀、酸洗、抛光机等进行抛光。

5、镶嵌宝石:将宝石固定在首饰主形体上,常见的镶嵌方法有爪镶、槽镶、包镶等。

6、再抛光:将镶嵌好的首饰再一次进行抛光。

7、镀金:为了使首饰更显辉煌灿烂和色彩迷人,在首饰上镀上一层纯金或K金。

五、浇铸工艺

浇铸工艺是用铸造机进行首饰的成批生产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的优点。加工程序如下:

根据首饰设计样本制成橡胶模具;用橡胶模具通过注蜡制成蜡模具;将蜡模具种成蜡树;将放有蜡树的筒注入石膏,制成石膏模具;将石膏模具放入烘炉内烘干,并加热至石膏模具脱蜡;将呈熔融状态的金注入石膏模具中;清洗去石膏,再进行抛光、镶嵌等程序即可。

六、冲压工艺

冲压工艺是指完全用机器完成金属的切割、饰主形体的锉磨和抛光等过程。

七、电铸工艺

电铸工艺属现代技术,其原理与电镀相同。在铸液中,阴模为铸件,表面活化处理后有导电层,接通电流,在电场中电泳使金逐渐沉积在阴模的铸件上,达到一定厚度即可取出。然后打磨焊接,进行表面处理,即成为一件漂亮的电铸首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