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效提分方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高分子物理;教学效果;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063-02
高等学校的育人担子繁重,因为高校课堂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性。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有参与和交流和独立思考的机会,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高分子教学团队通过以下几方面措施改善高分子课堂教学效果。
一、更新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如果教师完全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肯定不能满足部分学生的要求,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就算在一个教学周期中学生学到了知识,也是生硬和礓化的。成功的教学团队应该是在教学上推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积极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我们倡导在课堂上要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虽然教师在教学环节中的中心地位没有改变,但这样能够更加突出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作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敢于提问。要想实现这个转变,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很难。首先得从老师的个人业务水平抓起,如果老师没有过硬的能力、不能掌控学生的课堂状态、不能把握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不能驾驭教学环节的方向,这个转变就无从谈起;其次,要讲究方法。以少带多、以强带弱、以外向带内向,实现学生主体气氛的形成;最后,教师得学会互动艺术,让课堂气氛活跃,但又不能乱。
二、更新形式,组织多种教学活动
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为他们创造一个引起积极思维的特定情景,让学生保持一种高涨的情绪和情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多种学习活动和学习内容交替进行,注重课堂交流,通过多种方式的交流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要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由于高分子课程是研究高分子物质物理性质、结构与加工相关内容的学科,具有理论抽象、概念繁多、教学重点难点分散、多学科交叉、需要用到包括统计学、物理、物理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等多学科的相互贯穿与融合,这些特点对教师和学生化学、数学和物理基础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学生在上这门课程时普遍反映枯燥、抽象、难学,所以我们一改教师传统授课方法,将理论讲授、专题讨论、重点辅导、灵活小实验、小组教学等多种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师以组织和引导讨论为主,学生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积极的参与者。给予学生更多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敢于提出问题,增加师生之间互相讨论和辩论的机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使学生在成功中获得喜悦,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更新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践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要想让学生尽快将抽象的理论消化好,靠完全的理论灌输是不行的。这样的做法就算学生理解了,往往也是将高分子有形的模型、结构、组织、理论等死记硬背下来,达不到理解性的深度,更不能做到融会贯通,无助于后续课程的讲授。要想真正地将抽象的理论自动流入学生脑海中,再消化吸收,只有走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我们授课讲到纤维相关的知识时,可以联系到我们近几年成功研发的新一代的增强纤维-T300、T700系列型号碳纤维,对比分析结构差异;讲授高聚物合成时,联系到我们研发成功的高品质ABS树脂等,剖析微观结构上存在的改进对性能的影响;在讲授增韧理论时,引入我们开发的各种增韧剂的制备及应用技术,等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结合产品实例,让学生动手做出来分析结果,亲自拍到电子显微镜照片,亲眼看到镜下的银纹结构、核壳结构、橡塑分区、韧性纤丝……教师把理论知识与这些科研成果中的研究要点有机的结合起来的做法,不仅交待清楚了学生特别感兴趣的问题,还深层次地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此时已经不必劳神再去解释那些理论,所有的语言都显得如此苍白。另外,我们还针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增设了具有科技创新性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项目。实验上,充分利用高分子专业的科研条件,老师给出实验目的和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方法,编写实验报告。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更新手段,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
多媒体教学不是新鲜事儿,用好多媒体课件,把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呈现给学生,丰富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2]。充分利用好这一有效资源,尤其是对高分子的微观结构复杂、板书和语言表述很难将抽象化内容的形象表述,多媒体演示手段会事半功倍,提高教学效果。但是这需要教师多下功夫,多与相关专业老师配合,将光、影、动画和照片汇合一起,才能制备出形象感强、吸引学生眼球的好片子。以上是我们从理论教学环节中改变做法来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单纯从课堂上追求提高课堂效果的做法也存在片面性,必须结合实践教学,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吸收,因此我们还不断更新环境,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用良好的教学环境和专业的实践条件,让学生更有责任感,更有凝聚力,课堂上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高分子教学团队依托长春工业大学拥有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高分子材料联合重点实验室、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特色专业实验室、吉林省高分子材料实验示范教学中心,将第一课堂和第二、三课堂紧密的结合起来,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课堂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高低,关系到学生课堂学习的成功与否,所以我们将在今后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中不断探求其创新策略。虽然各个学校硬件基础不同、学源结构不同、学校定位不同、培养目标与方向有差异,但总体原则都是要为社会输送动手能力强、知识面宽、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我们结合自己的办学理念,制定一系列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参考文献:
[1]翟震,郗向丽,李海梅,等.《高分子物理》教学改革的几点探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15-16.
一、高校体育教学的意义
体育课是一种身体素质与智力相结合的活动课。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亲身体验体育成就感,提高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有效培养大学生的智力和实践能力,以及学生的身心素质。丰富多样的高校体育教学项目,还能使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的个性发展,培养其灵巧果敢和严谨稳定的品质。参加体育项目的过程中,使大学生目睹和亲身体验到运动场上的激烈竞争,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高校体育活动需要大学生的相互协作,随着参加活动的频繁,学生之间的交往就愈加密切,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同时,也能促进能够大学生认识能力和情感的发展,提高意志力,促进人格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利于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体育教学也在不断的创新中逐步完善,素质教育的实施使体育工作者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并在教学方面进行了很多有意义的尝试。但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教学内容的选择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单一、体育教学的课程评价不太科学,体育教学在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思想、养成终身锻炼习惯、提高终身体育能力等方面,均缺乏很好的措施与办法,高校体育在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方面还流于形式与口号。另外,有效的体育理论知识教学比例小。不能很好地转变学生思想,形成正确的体育观。目前许多高校的体育教学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力方面总体状况不佳,其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下降,近40的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表现为失眠、体虚、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状况。如何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发挥体育教育在杜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每个高校体育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如何实现高校体育的有效教学
论文摘要:怎样提高高校英语课堂的有效性,就成了广大高校英语研究者们关心的话题之一,本文将从目前高校英语课堂的现状出发,相应的提出些许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一、 前言
随着“地球村”的不断形成,我国与国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英语已经成为了一个现代人才不能缺少的成功条件之一。如果说高中的英语是为了一个更好的学府而学,那么,进入高校之后的英语学习就是为了日后迈进社会做准备了。谁都知道,在课上百分之百的集中极力要强过课后自己低头苦学,所以,课堂的有效性是极其重要的,尤其对于大学这种倡导自由式学习的场所。但是,不得不说,我国目前的英语学习模式有个怪现象,那就是“哑巴英语”、“Chiness English”(中国式英语)层出不穷。许多高校的英语教学只能说是高中英语的翻版,纯粹的为了学而学,甚至有的高校在课堂上讲解着初中、高中的知识,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所以,怎样加强课堂有效性,使得高校学生学到适合自己的英语技能,才是关键。
二、 目前高校英语课堂的现状
(一) 学习目标不明确。进入了更高层次的学府,多数学生都会产生怠慢、消极的学习态度,认为自己已经不需要再努力学习。另外,处在象牙塔之中的学生普遍缺乏对于社会的具体认识,往往是认为自己手上的毕业证书足够应付未来的就业压力,对待英语更是没有学习目标。
(二) 英语学习普遍化的同时,降低了学习质量。随着大学、高职等院校不断的扩招,几乎所有的专业都开设了英语课,但除去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对外汉语等和英语自身有直接性联系的学科之外,其余学科的英语教学就处在一个相对较为模糊的地带,即对待英语教学态度含糊,教学质量不能得到保证。这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现象就是英语的大班制教学。
(三) 缺少学习的兴趣,课堂气氛死板沉闷。因为英语国家四级、六级考试的原因,绝大多数高校生将英语看的很重要,但假设没有了这个考试,高校的英语学习状态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结果一定让人痛心。仍是以考试为学习目的,高校的英语课堂由压力组成,而不是由兴趣组成,英语课堂上气氛沉闷,没有生气。
(四) 缺乏口语、听力训练,过于重视“笔头”。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这句话显然不适用于高校英语课堂教学。《大学英语》教材涉猎面较宽,但教师普遍把重点放在单词记忆与课后习题身上,忽略了“说”的环节。学生缺乏口语、听力训练,以至于英语的实际应用水平极差。
三、 提高高校英语课堂有效性的方法
(一) 各个层面转变现有观念,从“心”做起。高校英语课堂的组成者有三方面,分别是教师、学生和学校领导层。
1、教师要确立“以人为本”思想。理想中的高校课堂是师生平等,轻松和谐,英语课堂自然也不例外。想要学生更加自信认真的对待英语,教师首先就要明确自身的位置,即教师是学生的朋友。在这个观念的驱使下去授课,教学氛围会有所提升。
2、学生要了解英语的重要程度。高校学生的判断力、自我意识、独立自主意识都比较强。因为是刚刚甩掉了高考这个巨大的枷锁,学生普遍比较兴奋,但是上了大学不等于说可以不学习。所以,只要教师、校领导多多加以引导,相信学生可以了解英语的重要性。
3、领导层加强英语重视程度。在规章制度上给予英语课更多的课时节数,并且尽可能的增加学生和社会的交流机会,另外,组织领导班子不定时不定期的检查英语课的授课质量,对教师实施评估制。
(二) 转变学习模式。英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其次才是教师和校领导层。而高校的英语学习模式和高中不同,教师不能手把手的教授,其中更多的知识内涵需要学生自己去领会。不过还好,高校的学习环境还是比较宽松自由的,而且可利用时间较多,对于英语学习来说是极其有利的。 转贴于
1、单词战略不能忘。对于英语来说,单词就是其骨骼,无论是学习英语句子、阅读还是作文,都必须得通过单词这一大关。所以,即使到了大专院校,对待单词也一样不能马虎。课堂上无需像高中教师那样每天听写,但需要教师不定时不定期的抽查。对于难记的单词,教师要切记用引导疏通的方式教学。比如:四级考试的常用单词transparent,中文意思是透明的、易识破的、明显的、清楚地,教师可以采用联想记忆法帮助学生记忆,trans(穿过)+parent(父母)即父母之间没什么可以隐瞒的,这样transparent就可以牢固的记住了。
2、加强听力练习。走向社会,英语的存在大多数就是靠听和说完成的,听力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项需要被教师提上日程。最简单的,教师可以在每节课的末尾,放一小段英文原版电影片段,或者是一首歌。所挑选的最好是能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流行电影、电视剧、歌曲。比如,在课上放映最近热播的美剧《Gossip Girl》片段,然后相应的提出几个小问题让同学来回答,或者播放Lady gaga等著名流行歌手的歌曲,让学生们重复这里的歌词。
3、加强口语训练。语言学习的一大关键就是张口说,英语也需要学生们大声的朗读出来。最基础的就是让学生自行朗读《大学英语》教材上的课文,无需去管语音语调,只要张嘴大声读出来就行。另外,要多多利用大学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到外面,随心所欲的用英语畅所欲言。可以在固定的时间地点办英语角,尽可能的让所有同学都参与进来。
(三) 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课堂上,教师要本着“人本”思想,尽量给学生一个无压力、有乐趣的英语课堂。其实,教师只要用心去关心每一个学生,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做到有问必答,在授课的时候多注意一下语音语调,学生也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听的。
四、 结束语
高校英语课堂有效性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未来在工作中的竞争实力,广大教育工作者们一定不能掉以轻心。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见一个全新的高校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庆莉,大学英语课堂有效性探究[J]
[2]张秋霞,多元结合提升英语课堂有效性[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