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性范文

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性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第1篇

关键词:信息化;职业院校;教学质量;重要性

以前,老师教学生主要是依靠传统的板书形式,传递的信息量非常的有限,但是任用了信息技术之后,传递的信息量大大增强,传递的信息更新更快,传递的范围更广,这些优势为整合教育教学中的优势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也为教与学提供了新的环境,创新教与学的过程和方式、弥补教与学过程中传统手段解决不了的困难,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实现教学目标最优化,这样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

随着社会信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招生竞争的日益激烈,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将会决定高职院校的生死存亡,相反提高教学质量将成为学校最有说服力的工具,这其中信息技术的使用必不可少,这其中从如何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例如帮助搜索资料、安排学习计划、辅导答疑、作为伙伴与你同等讨论、谈心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最常做的事情。然而要想更好的利用信息技术,我们还必须利用计算机创建理想的学习环境、全新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从而彻底改变传统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正是基于以上考虑,目前很多学校都开发了自己的精品课程以及教学资源库,为的就是适应新形式的需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让广大的学生都能受益。随着人们的要求的变化,为适应新时代学生的特点,为此我们也在不断的努力,除了不断学习信息技术,目前又开始发生了一场新的革命,学生又把注意力转向了新兴的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身上,那为什么它们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就拿慕课来说吧,其实就是大规模的自主学习,在传统的课堂中,高职的学生非常容易分神,而慕课作为新兴事物,在慕课中,学习者比在课堂中更易集中注意力。一个人自主选择学习,也可对不懂的地方多听几遍或者放慢,也可跳过比较容易的部分,10分钟的零碎时间可以利用起来。其次讲授者课程实际教学更注重内涵。教师看问题的视角、批判思维,以及整体设计都可以通过慕课展现出来。还有优质资源可以不受区域限制进行共享,促进全面学习、终身学习。最后.慕课课程证书得到高效承认,学习更加自主。微课的好处在于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网络学习,内容少,效果立杆见影。而翻转课堂的优势就在于1.学生利用课前看视频,课上更多是和老师交流互动; 2.将更多的教学转化成学生的主动学习;3.信息量大,可选择余地大。基于新兴事物的优势,又正好却合了现在高职学生的特点,自然不用引导就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要适用这些新形势的要求,继续保持我们的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可以教师自学,也可以通过培训和继续教育来加强我们获得信息技术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当前信息技术也存在很多的误区,认为信息技术就是多使用电脑教学,多使用网络资源,如是很多传统的课程本应采用板书的也都搬到多媒体上去教学了,很明显是过度强调和追求多媒体而忽视了传统教学的效果了,有的时候为了追求课件美观而忽视了内涵,这样就导致了恶性循环,本来不需要用多媒体的课程用了多媒体,像高等数学等传统课程,再加上有的时候把更多的精力用在美观上去了,势必用在研究课程内容上的时间和精力就减少了,这样就有种得不偿失的味道,没有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初衷。有的时候为了赶潮流,为了使用网络而使用网络,忽视了我们的教学目标和其他传统资源的利用了,然而现在的高职学生自控能力都不强,太容易被网络的外观诱惑进去了,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德国有个教育学角说的好:“教师教授的不是知识,而是培养能力,知识是能力的载体”。然而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只管自己示范,忽视了学生自我探索能力的培养;对于上课的时间,多数老师都能认真完成教材上的知识任务,可是对课后再去关注学生的老师就非常的少了。换句话说,我们的老师只管自己如何“教”,对于学生学得怎么样,如何“学”重视的就不多了,“教”与“学”脱节了,学生没有能正确运用好网络,本来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优势就没有发挥出,教学质量自然也就没有达到比较令人满意的程度。

第2篇

关键词:中医院校;教学;阶梯式;常态化;评价指标;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267-03

中医学作为一门服务于人类自身的自然科学性质,要求我们医学教育工作者对教学质量保持永无止境的追求。但如何有效保证和持续提高中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一直是困惑高等中医院校的重要问题。国家为持续有力地监控高校教学质量,教育部对各高校教育进行了全面评估,这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持续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作为一种周期较长的外部评价形式,由于其评价范围全面、指标体系复杂、组织实施较为困难等要素,很难高频率、经常性地开展。然而教育质量保证的最根本动力在于高等院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懈追求,故如何充分学习借鉴高等教育评估构建由教研室至二级学院再至学校的阶梯式、常态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提高持续高等院校教学质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等教育评估的情况

1.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评估展开的主要模式与经验。由于各国发展高等教育的理念和路径不同,政治经济环境各异,其高等教育评估的方式也具有明显差异性,形成各自的行为模式。概括来说,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本科教育评估,从政府对评估活动的参与度来看,主要有三种模式,即以美国为代表的社会自主模式、以法国为代表的政府集权模式和以荷兰为代表的元评估和以英国为代表的中介评估的政府指导模式。其评估取得的基本经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国家在高等教育评估的发展方向上应起到充分的主导作用,并将其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制订配套政策的重要依据。②教育评估的法制化、规范化、客观化、民主化、多样化、个性化应是基本的发展方向。③在教育评估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各行业学术专家的作用,鼓励、支持、引导学术界自觉为其行业质量承担集体责任。④应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的监督。⑤应逐步构建集高等教育各利益方于一体的立体的教育评估系统,逐步实现评估机构的专业化和评估程序的稳定化。⑥在评估过程中应特别突出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质量评估的重要性。⑦在开展高等教育评估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国情和各类院校的特殊性和各个院校的个性化。

2.我国高校开展教育评估的现状分析。到目前为止,全国高等院校基本上全部接受了教学评估,从评估的结果来看,大部分院校符合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办学标准,教学评估在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教学档案建设等方面大大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近20年来,我国教育评估研究者对教育评估的本质、目的、对象、性质、基本原则、基本过程、主要类型及其功能与特点、指标体系和评估标准、组织与制度、方法、心理与调控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与此同时,我国先后对不同的本科学校分别进行了本科教学工作的合格评估、优秀评估和水平评估,评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被评学校明确和端正了办学指导思想,重视对基本教学规律的认识与掌握,理清了教学工作的思路;②促进了高等学校教师队伍教学与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高校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③促进了学校及有关部门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改善了教育基础设施,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教学水平;④促进了学校完善、改进管理制度,实现了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不断增强高等学校乃至高等教育发展的后劲。⑤通过本科教学质量的评估,进一步加强了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

二、教学质量阶梯式、常态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之必要

无论是世界模式还是中国模式,高等教育评估教学质量评价范围虽全面,但因为指标体系复杂、组织实施较为困难等要素,很难高频率、经常性地开展。因而需要建立一种由低级到高级系统的、以教学为中心,将教学质量作为院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借鉴高校教学评价的基本思路、理念和做法,自觉地建立健全内部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经常性地开展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不断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达到持续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如此可将不定期评估转为定期评价。构建由教研室至二级学院再至学校的阶梯式、常态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提高持续高等院校教学质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教学评价阶梯化内涵。“阶梯式”目前尚未明确定义,可理解为事物由较低层次逐渐向较高层次递进,将其运用至教学评价中意指评价由教研室、二级学院、学校由低至高三个不同层次的评价。

2.教学评价常态化的内涵。所谓教学评价常态化,是相对于教学评价的非常态化开展而言的,是指高等院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将教学质量作为院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借鉴教学评价的基本思路、理念和做法,自觉地建立健全内部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经常性地开展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不断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达到持续提高教学质量目的而进行的内部质量控制过程。所以,对于“教学评价常态化”内涵的把握,有四个层次的理解:①高等院校首先要有以教学为中心、将教学质量作为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主动开展内部质控的强烈意识。②要逐步建立健全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机制。③在行动上要经常性地开展质量评价活动。④在效果上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要有效解决,这也是常态化开展教学评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中医院校教学评价常态化的特点。中医学与现代医学构成我国医疗卫生的主体框架,两者均能为患者提供有效服务,然而两者的特色亦非常鲜明。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疗效,强调正确理论指导;强调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强调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学名医;强调建立中医的辩证思维方式,用中医的思维方式去解决临床问题等。

三、具体实施方案

1.指导思想。构建中医院校教学质量阶梯式、常态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在于为中医院校教学及其管理引入新的教学评价方法和手段,完善教学的监控和常态化评价制度,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主要遵循以下几方面:①继承高等教育评估的指导方针。应用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教学评价活动,要继承和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重视评价本身的导向性、诊断,目的是通过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②突出中医特色。新的教学质量常态化评价指标体系,既要考评普通意义上的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一般特性,又要充分体现培养对象为中医这一传统医学的本身的特点与规律。③能客观反映当前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医学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无论是国际的、国家的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作为反映、引导、落实这些新变化、新要求、新趋势的有效手段之一,床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自身应首先作出相应改变。因此,新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能较好地反映出这一趋势和要求的重点内容。④评价指标的易操作性。指标体系中所设置的指标、考评的方法要注意能反映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方面。在具体评价的过程中,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应充分体现简单易操作的特点,降低评价活动的难度,减少评价专家的工作量,为常态化开展评价活动创造条件。

2.评价内容。中医院校教学质量常态化评价内容:二级学院设置满足教学任务要求的情况、图书情报及信息检索的教学资源量、使用便利性、师资队伍结构、学科专业网站建设及学员使用情况、教材、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质量、学员满意率调查、领导重视程度、教学奖惩制度、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健全程度及落实情况、教学档案完整性及归档及时性、师资培养、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等。

3.步骤与方法。①文献调查。界定教学评价阶梯式、常态化等相关概念;解析中医学院各层次学生培养目标;收集目前已有的中医学院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同类指标进行归纳整理;通过因果分析图法,对中医学院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汇总归类。②遴选评价指标。在进行文献调研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通过目标分解和归类合并,结合教学评价常态化的内在要求,对中医学院质量常态化评价指标进行设置;遴选指标,初步形成中医学院教学质量常态化评价指标体系。③专家论证与深度访谈。通过Delphi法、层次分析法等,对拟定的临床教学质量常态化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专家论证与专家的深度访谈,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以及评价标准。④体系设施。在中医院校内设施该阶梯式、常态化评价指标体系。⑤结果汇总、分析及形成报告。对相应结果进行汇总,数据统计分析,并形成相关报道。⑥总结。总结经验,弥补不足,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

四、中医院校开展教学评价常态化的意义

常态化开展高校内部的教学工作评价,是高等院校注重内涵建设的具体体现。它符合了高等教育重在提高质量的时代要求,对于进一步确立院校内部二级教学单位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学管理模式、明确各级教学管理部门职责、引导基层教学单位建立更科学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定期审查教学质量、总结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整改,有重要意义。故这要求我们中医教育工作者必须注重中医教学质量的持续培养,建立一个符合中医特色的常态化教学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慧仙.我国高等教育评价指标体系问题与对策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3,(4):27-28.

[2]王云贵.高等医学课程模式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第3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提问;高效教学

新课程标准提出后,教育部对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并且提出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教育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在不断的探究过程当中发现了更适合当今初中数学教学的模式,并在改革教育理念的情况下提出更多科学合理的教学措施,使高效课堂的实现成为可能。在课堂具体教学过程中,对提问方式的合理设计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提起学习兴趣,实现高效教学。本文以提问所遵循的几个原则作为基础,对如何设计及实施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一、抓住提问点

为了能够确保课堂教学中每一次提问都成为有效提问,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老师与学生之间有一个很好的沟通,不断的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探究知识,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需要非常准确地抓住以下四个提问点进行提问。

1.抓住兴趣点提问 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点,然后抓住兴趣点进行提问,有效的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从而使非智力因素不断的促进教学活动。比如,在对学生讲解“二次函数的应用”时,可以结合“涨价少卖、降价多卖”的销售问题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以原销售价格,可以获得多少利润?(2)在销售过程中,销售的价格会一成不变吗?如果价格发生变动,会采取什么方式进行销售?(3)若涨价1元少卖10件,降价1元多卖20件,那么怎样销售才能获得的最多的利润?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交流评价可以使学生很好将的二次函数运用到实际的问题当中。

2.抓住疑难点提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抓住疑难点进行提问,将难点进行分解,打开学生的思路。在进行提问时必须确保整个问题链的层次分明,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散,并且还加深了对数学本质的认识,与此同时,还促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抓住发散点提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抓住教材中最能引起学生思维发散的问题进行提问,不断的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种提问方式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本质,并且不断的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比如在讲解“实际问题最值”这一课时时,“一个矩形的周长为60,其中一边长为10,求这个矩形的面积。”当学生回答完成以后可以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当其中一边长为15/20/25,矩形的面积是多少?边长是否能够取其他数值?当边长取什么数值时矩形面积最大?可以假设面积为S,其中一边长为X,那么怎样可以求出S?可以通过列出的式子,然后画出函数图像,函数图像有什么特点,老师可以一步一步地进行引导,由浅入深,由已知探求未知,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思考和交流,从而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4.抓住矛盾点、模糊点提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的抓住数学学习中的矛盾进行提问,使讨论的中心向新课方向靠近,在进行讨论时,为了能够打开学生的思路,可以通过试验或举反例的方式,不断的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反馈,准确了解学生认识上的模糊点,在提问时必须具有针对性,不断的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或展开讨论,从而使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数学的内涵。

二、有效提问策略

1.有效提问要求问题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 在进行提问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技能结构,以及认知能力,确保学生有所思并且有所收获,所以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创意,必须具有一定的思维负荷及生成思维的驱动;除此之外,提出的问题必须符合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原理,从而能够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知识。

2.有效提问要求提问要适时、适人 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整体学习水平,而且还需要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存在的一些差异性。所提出的问题必须能够很好的适应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并且还需要把握好时机,必须确保学习的内容与学习者的实际情况相一致,尽可能抓住学生处于最佳状态的时机,然后进行提问。比如学习新课时可以采取前提问的措施,将学习目标进行明确;然后课中进行提问,表明研究的重点,不断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最后就是当新课完成以后再进行提问,从而能够深化学生的思维,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3.有效提问要求提问要适量、适度 在进行提问时不能够随意的进行提问,必须具有计划性,做到适量、适度。并且提问难度大小直接影响课堂学习效率,如果提出的问题比较难,学生就会产生一种畏惧感;当提出的问题比较容易,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思维的倦怠,所以在提问时必须具有针对性,抓住关键性和本质性进行提问。

4.课堂提问要有的放矢 教师在进行备课时,教师必须进行精心的设计。必须确保在提问时,语言精简,目标明确,指向清晰。为了能够有效的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参与探索和创造的过程,提问时必须具有针对性。

5.课堂提问要灵活多变 教师可以通过采取追问、反问的方式进行理解学生的回答的内容,灵活创设提问情境,不断的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想法的理由以及依据。比如当学生的回答不准确时,为了能够矫正学生的回答,可以适当的提供线索或者放大错误等方,从而能够使学生自己发现答问中的疏漏,自纠其错,最终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结束语:总之,有效的教学关键在于有效的提问方式,这是体现教师教学特点的重要方式,教师在合理课堂提问当中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体验解决数学问题的价值和作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教学督导;监控主体;作用

2007年,国家教育部就高等学校深化教学改革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问题,连续下发两个文件。这两个文件对推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深化教学改革,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到提高教学质量上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尽管重视了教学经费的投人与教学基本设施的建设,重视了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引进,重视了日常教学管理和教学制度的制定,但在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充分发挥教学督导作用等方面,还存在认识模糊,工作力度不够大的问题。如何调动教学督导的积极性,如何加强对教学督导的管理,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的作用,值得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认真研究和探索。

1 充分认识教学督导在实施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中的重要性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质量意识,搞好专业、课程、教材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建立和完善教学监控体系,而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首先要明确监控主体及其监控主体的内涵,从而保证每一个监控主体的作用得到发挥。就监控主体而言,至少包括四个方面:教学管理者、接受教育者学生、教学督导和同行专家。这四者的作用都同等重要,绝对不可偏向。但就工作推动力来说,教学督导更具有优势。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对教学督导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首先就体现在对教学督导在实施质量工程中主体性地位的充分认识和透彻的理解。以往学校领导层都较为看重管理者和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和教学工作督促的重要性,而对教学督导工作要么认识不够,要么不予理睬,要么忽视教学督导的存在。甚至还有少数学校领导认为教学督导大多退居二线,已经不具有了权威性和号召力,在教学质量监控中起的作用不大。总觉得教学督导可有可无,设立教学督导组织机构或是迫不得已,全国各个高校都这么做,一所学校不搞教学督导,怕闹笑话,也怕教师们提出批评。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质量监控体系主体的不完善和缺位,甚至出现教学管理工作的真空。我们认为构建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仅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的重要举措,而且也是推动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主体是由学校管理者、教学督导、学生和同行专家共同组成的。这四部分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发挥教学督导的独特作用,这的确是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工作胆识,也是对教学督导工作性质的充分认识。

其次,教学督导作为教学质量监控的主体具有独特的优势。学校领导和一般的管理者同样需要有清醒的认识和深刻的了解。教学管理者作为质量监控的主体之一,其优势在于宏观调控、组织协调和质量标准的制定,但他们的不足也很明显,由于深入第一线的时间少,了解全校的具体情况不细,总会留下监控的真空。学生作为质量监控的主体之一,他们是直接的受益者,最有发言权,对教学质量水平的高低具有身切的体会和体验,但由于学科专业的差别,学生自身文化素质的差异,兴趣爱好的不同,他们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也会产生偏差,这同样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质量监控标准的偏离,影响着质量监控局部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以教研室和专业为单位推选出来的同行专家,虽然学术水平高和教学经验丰富,但同样由于精力、时间和个人情感的原因,往往在外部环境因素上影响着质量监控的真实性。而教学督导可以弥补这三个监控主体的局限性。他们的时间充裕、精力充沛,再加都是从教学第一线退休后返聘的专家,其学术水平、教学经验和教学艺术等不容质疑,他们既不在某一个教学系部拿津贴,又不隶属于某个教学系部,所以对教学系部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不仅具体细微到位,而且也最公正、客观、真实。作为监控的主体之一,他们的有利因素高于或优于前述三个监控主体。所以,关键在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党政领导如何认识他们的重要性,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把教学督导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再次,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对教学督导在实施质量工程中地位重要性的认识还表现在对教学督导工作性质的全面了解。教学督导不是取代教学管理者来发号施令,也不是指挥各个系、部主任来开展工作,更不是来为难老师,给老师挑刺。而是协助学校督促教师集中精力搞好教学,帮助系、部主任抓住教学工作中心管好教学。同时教学督导在学校行政的领导下,根据学校教学工作中心任务和改革发展目标,代表学校开展督学、督教、检查、调研和指导工作,保证学校各项教学工作的决定、任务及其规章制度得以贯彻落实,确保教学质量提高。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领导只有从教学督导的主体性和工作性质两方面了解了教学督导,才能真正认识到教学督导对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性,才有可能设法发挥教学督导在实施质量工程中的主体性作用。

2 明确教学督导工作的主要职责,权利和具体任务

地方本科院校要坚决明确教学督导工作的主要职责、权利和具体的任务,消除教师和系部负责人的一些误解,以利于教学督导大胆地开展工作。

根据近几年我们学校在此方面的探索,我们对教学督导工作主要的职责明确为:督教、督学、检查、调研和指导。督教就是深入课堂第一线,督促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中,重视课堂教学,向课堂要效益,向课堂要质量。组织评课议课,总结优点,找出不足,提出改进的方法与措施,逐步形成良好的教风。督学就是深入学生中,督促学生搞好学习,认真听课,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检查就是根据学校每学期的工作部署与工作安排,有重点地开展备课检查、作业批改检查、毕业论文(设计)检查、教育实习和专业实习检查等。调研就是按照学校的要求对某些专门问题,如教材使用情况、专业课程设置情况,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展开实地调查研究,为学校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和数据,参考与建议。指导就是对教师的教学、系部教研室的活动,学生自主创新性的学习,学科专业建设。教学方案与计划的修订等进行业务指导,帮助系部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

在实施教学督导的过程中,我们也确定教学督导的权利。首先是学习的权利。教学督导与教学管理者每年都要一起学习党和国家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有关高等教育的文件;参加或列席学校或系、部有关重要的教学工作会议;每两年安排一次到其他高校参观学习,交流督导工作经验,不断丰富教学督导的知识,提高教学督导自身的素质。其次是工作的权利。教学督导,每周必须深入课堂听课,倾听学生的反映,然后向教师反馈学生的意见、建议;对系部的教学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指导学科专业和教研室建设;工作方式可以分为定期检查、经常性检查、重点检查、全面检查、专题汇报、座谈会、实地考

察、检阅资料等多种方式。再次是建议的权利。每学期期末向学校提交教学督导总结,主要内容包括各个系部教学工作的主要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同时把教学督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向学校进行报告并提出改进的措施与办法。

教学督导的具体任务,主要依据学校每年教学工作的重点来确定。教务处每年初把工作要点和任务发到系部与教学督导手中,组织系部负责人和教学督导集中学习,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然后对教学督导作具体的工作任务安排;做到使每位督导心中有数,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工作。这既顾及一般的常规性的工作,又可以根据学校的要求突出工作重点。

3 加强对教学督导的全面管理,为教学督导提供优质服务

从根本上说,管理就是服务。加强对教学督导的管理,不是限制教学督导的工作自由,而是为了调动教学督导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作用与聪明的才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党政领导要清醒地认识到:重视教学督导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付诸实际行动,要为教学督导提供优质的服务,解决他们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其具体表现为:

首先,要成立正式的教学督导组织机构。不成立组织机构,教学督导就会有流浪儿无家可归的感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要成立教学督导团,归口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管理,挂靠教务处,并指派一名专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全面担负起教学督导的日常管理工作。

其次,要提供办公场所和必要的办公条件。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做经费预算方案时,一定要考虑教学督导团的办公经费,工作经费,提供办公场地,购置必要的办公设施,以保证教学督导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5篇

教学质量是学校软实力的集中体现,也是提高社会知名度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那么,当前情况下,技工学校要如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呢?有哪些途径呢?笔者认为,在当今时代,技工学校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兴教之道在于师”,教师是兴校之本,强校之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要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注重师资队伍培养。

首先,培养师德。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说明师德的重要性。作为教师,只有达到这样的境界,才能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力的保障。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进行师德的培养,比如讲座、网络、广播等方式进行师德的宣传。使老师真正感觉到师德的重要性,从而在自身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师德。

其次,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师德固然重要,但专业知识也不能忽视。毕竟,作为技工学校,老师是传授知识者,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就不能很好的讲学,就不可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自身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学历层次,尤其是新时期,更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做一个真正合格的教师。在这方面,学校要善于出台一些激励机制,通过一些制度来促进教师争先进,人人都有紧迫感,否则就要被淘汰的局面。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

再次,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作为技工学校,主要是以技能教育为主,因而要努力提高教师的技能素质。学校应积极开展“双师”型教师、一体化教师的培养工作,鼓励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提升职业资格水平,从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总之,技工学校要培养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事业心强的知识群体,来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加强教学管理,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水平的高低。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加强教学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积极推行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切入点,进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及时管理到位,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二是建立教学巡查、听课制度。针对教学方面的薄弱环节,学校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教学巡查,一些优秀教师听课制度。校领导深入教学一线听课,巡查教学情况,针对问题及时整改、纠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是随时抽查教师有关教学情况。对于教师的教案、授课计划执行情况以及学生作业批改情况进行不定时的抽查,不间断地召开学生评教会,听取学生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教学效果。

三、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

技工教育与学历教育不同,技工学校一般是劳动部门创建的,与高职院校又有所不同。其办学的出发点就是为企业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所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是技工学校保持生命力的力量源泉,也是技工学校的生存大计。

一是与企业合作办学。技工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具有市场需求性特点,因而学校要积极与相应的企业进行研讨,进企业参观,了解企业的不同需求,与企业签订“订单式培养”、“定向培养”、“冠名班式培养”等多种形式合作协议,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强有力的后盾。

二是根据企业特点,提高培养层次。企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对高层次毕业生需求日益增多,尤其是高技能人才。技工学校可以与一些大中专院校联合办学,提升一部分学生的学历层次和高技能水平。造就一批既懂生产技术,又懂文化知识的优良学生队伍,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四、加强一体化教学,促进教学改革

近年来,技工学校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内实行一体化教学,对外实行校企合作”的指示精神,纷纷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一体化教学。但一体化教学还处在各技工学校优化当中,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技工学校应立足本校教学平台,实行理实一体化的产学结合。既要有理论知识的教学,又要实行一体化教学,让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促进教学的全面发展。

二是借助企业生产平台,实施工学交替。技工学校不同于高校,目标是培养技术工人,与企业紧密相联,借助企业这个大平台,实现工学交替,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质量。

三是依托校企合作,推行顶岗实习。技工学校要建立一种教学制度,让教师和学生都去顶岗实习。真正到一线去感受企业的现状、企业的文化和生产方式,提高老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是强化学生的实操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积极探索“产学结合,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的创新。从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育才质量的提升。

五、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购买实训设备,构建教学平台

第6篇

【关键词】教师 职业院校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重要性

一、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含义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指对影响教学质量的所有元素,例如教学机构、教学学风、教学环境、教师授课方式、学生学习状态等,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价,从而通过监督不断发现问题以及改善问题,以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职业院校中教师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现状

1.教师数量的缺乏

随着社会不断地变化和发展,职业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各大职业院校在时代的要求下不断地培育实用技术性人才,也使各个职业院校的规模迅速发展和壮大。然而职业院校在学生人数与日俱增的情况下,也出现了教师数量跟不上学校规模扩大的步伐的问题,在学生数量和教师数量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这也就引起了一系列教育质量问题:(1)原有的教师必须分散更多的精力和承受更大的压力进行附加课程授课,而这样容易造成教学质量下降;(2)学校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大量优质的教师团队,而学校在教学形势的逼迫下,也只能不断地降低教师招聘的要求,从而造成整体教学水平降低的现象。

2.教师主体地位不明确

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基本上职业学院中的每个功能部门及人员都认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学校和上级的事情,由他们负责教学质量检查和评估,并且只是走走过场罢了,而且包括教师本身也认为此事与自己无关。这种主体不明确的意识严重忽略了教师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三、教师在职业院校中关于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性

1.教师水平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础

教师水平的高低是学校整体水平高低的关键决定者,因此,教学部门及领导进行教师招聘时一定要通过各种教学考察,对原有的教师要给予合理的教学任务分配,避免不断地给他们增加课程,以确保他们有足够的精力和热情授课,从而保证教学高效优质地完成;并且时时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和想法,对于有困难和疑惑问题的教师给予及时关照,可以通过适当的旅游活动缓解他们的精神压力。

2.教师是多元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主体的一部分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往往夸大了教学管理领导的主体性,而忽略了教师在主体中发挥的作用。在教学培育人才的过程中,教学质量具有多元化特征,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除了教学管理领导的监督,教学质量还与教师的授课质量、学生的学习质量等因素有关。而教师作为与学生互动教学的直接者,对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队伍质量与教学质量成正比。因此,教师应该是多元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重要主体。

(1)教师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执行者

教师在授课中,对学生传授任何的课程内容都会对学习质量产生直接的效应,相当于是教学实践的组织人。教师在教学活动上虽然也是教学质量的监控对象,必须接受学校各个上级教育机构和上级领导的监督和指导,但是教师也是教学质量活动的执行者,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能及时地给予帮助,以学生学习质量为导向,不断提高教学内容的质量,引导学生快速掌握学习知识和提高自我素养。

(2)教师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主导者

在教学过程中,学校的相关部门和领导主要是负责学校教学的进度和效果,而教师是真正发挥教学主导作用的领导者。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内容,例如研究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以何种有效的方式讲述这些内容,这些教学内容对学生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和效果,如何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有效地吸收知识等等,而且还要对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把握,例如研究如何让学生爱上学习,如何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敏锐地发现学生不同的心理变化等精神和心理状况,从而使学生成为拥有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能力的人才。

(3)教师是教学成果的主检察官

职业学院的各个部门及领导主要通过教师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对其进行考评,根据课程考试的结果检验教学质量。然而由于教学和考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是马上就能检查出来的,要经过不断地分析和深入地了解,才能有效地查出问题的根源。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能更快速地检查出教学问题,教师在课程教学后以考试的方式检验教学效果,并且了解学生在这个学习阶段的进度和优缺点,以便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难点,寻求合理的教学模式。

四、总结

综上所述,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有效地激励和约束教育各个主体的行为准则。因此在重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同时,重视教学主体教师的角色,并且在经济物质和精神状况上给予一定的奖励,给优秀的教师给予一定的晋升空间,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感觉到自我价值,从而也更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达标和实现。

【参考文献】

[1]俞继凤.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系统科学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68-72.

[2]吴亚萍.从教学常规管理走向课程管理――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新视角[J].江苏高教,2009(5):144-145.

[3]黄秋明,王正,龚蓓,等.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3,24(1):19-23.

第7篇

教务管理是为实现教育目标,根据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对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过程。教务管理水平的高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一所学校在当前竞争社会中的生存、发展和地位。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和教育管理理念

现代社会,管理显得极为重要,人们响亮地提出“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速度,向管理要质量”。所以管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我院为例,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由职大、中专、技校三所学校合并而成的高职院校,因此必须实现教育思想向高校教育思想的转变。实现教育教学观念,和教育管理理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渐进的过程,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不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保持教育思想观念的不断变革和及时更新。

二、教务管理改革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教高[2006116]号文件明确阐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教学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在开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中,教务部门将提高教学质量建设与评估整改、成绩巩固相结合,努力推进教学改革的全面深化,有力地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三、从高职教务管理的角度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工作,涉及学校的众多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教务管理部门一方面担负着稳定教学基本秩序,保障正常教学有序运行的重要职能,同时也肩负着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教学基本建设等重要的职责,如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教材建设等诸多内容与环节。

(一)掌握政策,科学规划。

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应结合学校自身实际,从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专业建设,推进教材建设,推进课程建设,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从学校层面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决策,制定出学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应建立相应的实施领导组织机构,明确相关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和任务,形成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组织保障体系。

(二)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充分利用。

教学管理是动态和发展的。各系部都存在相当多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或实践经验的教学工作者,充分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智慧,对于提高系部专业教学水平,建立系部强势专业以及对系部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案例管理,形成精品教学理念,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加快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成长,提高系部专业教学质量。

(三)借助现代化手段,规范管理。

21世纪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随着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育管理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全面实现高校管理信息化已迫在眉睫。当前教务管理系统能使数据统一管理、统一标准、提高工作效率;使教务管理更加规范;使全校教务信息共享;能促进教学管理的网络化、无纸化等优点。例如教学计划是系统的核心,任务书的生成、课表编排的数据、学生成绩库的课程信息都必须来源于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制定的延迟,教学计划中课程名称的不规范,学时数安排不合理等因素都会造成整个系统的混乱,这就要求从源头上规范,制定规划合理的教学计划,对一级学生的教学计划尽量不要经常调整。

(四)重视教务管理队伍建设。

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指出:“教学管理并不仅仅是一般的行政管理,而是兼有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双重职能的一门科学,是一门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的学问。”要充分发挥教学管理的学术管理职能,才能全面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人员要利用教务管理工作有很强实践性的优势,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师生状况,收集教学信息,把握教学动态;要勤于思考,勇于探究和创新,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转化为教育改革的课题,进行管理科研立项;在管理过程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探索本校教学管理的特点和规律,用更加完善的理论来指导教学管理实践,真正承担起教学管理中学术管理的职能。

四、科学的教务管理手段——不断完善的教务管理系统

现代化高校应该有个现代化的管理系统去管理学校内的各项事物,学校是一个数据量比较大的单位,如何去管理及查询学校内的数据就成为了一项极为重要,而且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计算机信息管理作为信息产业的一个重要支柱,已逐渐为人们所熟悉和广泛应用,教务管理系统就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同时也是学校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现代化手段,因而教务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五、加强考核与评估

第8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TQC;理实一体化;教学质量

随着高考的扩招,二三本院校的合并,留入到高职院校的优质学苗越来越少,以辽宁省2016年高考录取率来举例,2016年录取率为93%,留到高职的在86%这个阶次上,换句话说,100个人参加高考,有93个人可以顺利考上大学,这93名学生中,86名学生顺利进入本科院校就读,而排名最后的7名学生,进入到高职院校,可想而知这个学苗问题,已经是摆在各大高职高校中一个头疼的现实问题。随着高职院校迎来一个春天,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样一个新时期下,如果有效的提高高职院校就业率,就业层次,得到社会企业的认可,是一个需要踏实去做的现实工作。学生经过三年的高职学习,面向社会,“产品质量”能否经得住社会的考验,需要反馈到日常大学生活中去,而重中之重,就是教育教学质量的管理,这个方面,是大学要面对的主体,如果这个方面管控不力,那么势必会影响学生毕业质量,而学生这个产品的长期价值,也会收到损害。

一、影响高职院校全面质量管理主要构件

教学质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只有对这些因素一一和教学质量关联度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最大影响因素,抓控主要方面,才能保证教学管理方面不出现大问题。而各个因素也要同时进行监控管理,总之,要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按照教育目标的要求,将教学质量的各个方面,都要逐一进行分析,才能对教学质量提高产生大作用。根据TQC理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分为三个方面,即:管理目标系统、质量管理制度系统、质量评估与分析系统。

(一)管理目标系统

教学质量管理目标受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当下社会培养方向的要求,也受学校当下实际情况例如师资、办学条件、学校性质的制约,因此建立质量管理目标系统,要对这个约束条件进行全面分析。例如这个国家教育方针,目前对我国高职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具有工匠精神,具有学徒制的现代教学管理模式,具有较强的实操性等等。因此我们在教学质量管理中,更要注重进口国家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和课程体系建设中,完全体会到这个要求。再者学校性质的制约方面,例如某个高职院校隶属于建设厅,那么就要进依托行业办学优势,在学生就业渠道上,广为开展相应就业市场,反馈到教学质量建设中去,这样才能因地制宜的改善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二)质量管理制度系统

参与教学的各个因素,都会成为教学质量管控体系中的因素,因此从实际来说,教学质量管理制度中主要包括教的方面和学的方面的质量管理制度。在教的方面,无论大到招生、培养、就业,还是小到授课要求、教学文件、学生评测表等,都要纳入质量管理制度中,形成常态的考核标准,并有奖惩机制,要落地去执行。在这里要特别说明师资力量的重要性,要具体和深入的制定相应的梯队培养方案和学科建设制度,教师的职称评定、学历深造、工作量化考核等,都要是很重要的方面,没有好的师资力量,片面强调学生的基本素质和长远发展,是典型的“自私”主义,学生是学校培养出来的,没有良好的师资力量,没有实践技能和理论课程较好结合起来的优秀老师,对于这样基础不好的学生,想在三年的大学生活中淬炼学生有一个质的突破,那是不可能的。因此质量管理制度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纲的性质,要做为一个重点工作去做。

(三)质量评估与分析系统

质量评估与分析系统是工作极为具体、复杂和细致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发展方向问题,是对于错的问题。因此,它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教学评估是保证和推动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手段,它分两类:一是来自学校外部的评估,包括国家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社会及用人单位的评估等,后者尚未形成明显影响力,前者对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的作用日益增大。二是学校内部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实施的教学评估,包括教师教学质量评估、课程评估、专业评估等。通过校内外的教学评估,学校不断健全、强化动力机制,以评促改、以评促建,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同时也不断总结经验,完善评估方案和指标体系,促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总结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牢牢抓住高职院校的全面质量管理三大构建不动摇,我们就可以基本保障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控体系架构方向的正确性。当然从系统工程来讲,质量工程是一个大工程,从TQC中PD-CA方面来讲,也需要循序渐进的反复推进修正,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只要我们把握住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核心,就一定能把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管理推向一个新台阶。

作者:殷雨时 单位: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黎琳.高等学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行.[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1(2).

[2]王剑敏.高校应积极引入/全面质量管理0模式[J].江苏高教,2004(4).

第9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 ;教师;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161-01

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离城市较远的偏远乡镇,为了发展高中教育,建立了乡镇高中。不可否认,乡镇高中为了方便农民子女就近上学,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立下了汗马功劳,推动象征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师资力量、教育环境、教学设备条件较差、思想观念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乡镇高中学校办学效益较差,教学质量偏低,英语学科的教学质量就更低了。以我县乡镇中学2013年高考为例,人均分为41.35分。及格率为3%,这是因为什么原因呢?这就是许多乡镇高中进入高一年级就形成了两极分化,使得许多学生过早地丧失了学习英语的信心、厌学甚至弃学,直接影响巩固和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成果。特别是部分学生对英语的认识还不够清楚,还存在盲目排外的思想,似乎受我国历史原因的影响,甚至有的学生说学英语又不出国,没用处,还有学生认为我们的汉语都没学好,还学什么英语,甚至说学英语没用处等等。因此,提高乡镇高中英语学科的教学质量尤为重要,它涉及到许多方面。本人就较突出的几个问题谈一些个人看法:

1.思想上要重视,把英语教学摆上重要位置

当今的中国,是个开放的中国,是个走向世界的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和西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的领域会越来越多,我们要努力了解西方国家,力争同世界发展潮流相一致,跟上时代的发展,绝不可能再闭关锁国,闭目塞听,狂妄自大作天朝上过的迷梦,要让学生明白近代以来中国的那段刻骨民心的屈辱史,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怎样强迫我国割地赔款,使四万万中国人受到欺凌。通过提高对国际形势的了解和我过的历史上的血淋淋的教训,从而让学生对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有新的认识,转变学习的观念,端正学习的态度,从而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最近几年,乡镇高中教育规模发展甚快,但政府投入的资金不足,政府部门难以顾及到这些面广量大的乡镇高中,更无法过问英语学科,大部分学校领导认为,乡镇经济文化落后,缺乏学英语的环境,缺乏师资力量,能开起英语课就很不错了,还谈什么质量。故此,在课时的安排上,课外活动的落实上,以及教学的考核上,不能科学地安排和严格的要求,比如,有些学校的英语课都排在下午。更有甚者因为自己不懂英语,担心管不到关键处,或者担心英语学习花时间多,影响学生学习其他课的精力,所以平时英语教学的情况很少过问,只是到了高考成绩出来,才感到吃惊。

外语教学在学校整个教学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家已把高度掌握一门外语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文化素质。在这众多的外语中,英语尤为重要,更为广泛。对于我国的现实国情,改革开放,招商引资,首先面对的就是交流。无疑英语就是这商战中最重要的。改革后的高考,无论是特殊的上海地区,还是普通的内陆地带,无论是3+2的考试还是3+1的考试,英语都是国家组织统考的必考科目。以上这些都足已证明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故此,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应该从根本上认识这一点,在思想上应高度重视,随时准备解决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2.以师为本,建立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的英语教师队伍

乡镇高中面临的问题是缺乏有真才实学的师资,很难聘到一名英语本科毕业生,正因为如此,乡镇中学为了维持这一学科的教学,学校主要采取了几种方法解决英语教师来源:一是"改",让教其它学科的教师改教英语。二是"兼",让本校的老师或外校老师兼上英语。三是"请",请一些外地或者是有什么"大学文凭"的社会上的青年。这些所谓的教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业务素质较差,专业思想不牢固,无法承担教学重任。

教师是教育之本,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振兴民族,必须振兴教育,振兴教育,必须培养和提高教师素质。英语教学尤为关键,更应该注意英语教师的素质。联台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英语教学质量的公式是: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社会环境(4分)+教学方法(3分)]×教师。以上公式证明:教师素质越高,教学质量越好。故此,提高乡镇高中的英语教学质量,首先要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够、业务精、敬业、爱生、有奉献精神的英语教师队伍。

3.营造氛围,形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环境

乡镇高中生平时难以接触英语,体会不到英语的重要性。在乡镇高中,学生们更没有条件和机会听外国人上课。而中国英语教师又不太喜欢说英语,故此,上英语课几乎忽视了英语是一门语言的作用。针对这些情况,英语教师不但要提高自己的英语素质,而且还要采取措施,创造学习英语的气氛,形成学习英语的良好环境。这就要利用课堂以及影视的宜传作用,使学生知道学习英语的目的。组织开展第二课堂。利用学习园地、学唱英语歌曲、做英语游戏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力地配合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总之,要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经堂接触英语,培养兴趣,体会英语的重要性,学到英语知识和英语运用的能力。

4.加大投入,改善英语学科的教学条件

乡镇高中办学条件甚差,英语教学条件更不例外。不少学校只有教材和练习册,没有教学指导书、阅读材料,更谈不上与新教材配套的其它教学辅助设施,更没有电教设备。由于现在适龄人上学多,每班都有六七十人,故此,课堂上难以开展双边教学活动,难以进行分类、个别辅导,教学负担太重,影响英语教学质量。

5.转变观念,全面提高乡镇高中英语教学质量,逐渐向素质教育过渡

当今的中国教育,正面临着以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改革。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以及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很显然,素质教育追求的最佳,最高目标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民的人才。乡镇高中英语教学质量比较差,这对于向素质教育过渡更为困难。这是因为素质教育是对教学质量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乡镇高中在很大程度是"纯"应试教育。这就要求更新观念,一步一个脚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向素质教育方向前进。

总之,要提高高级中学的英语教学质量,必须加强乡镇高中的英语教学。才能提高英语水平,才能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10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质量为先。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不仅体现了高等教育的功能与价值,而且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与高级人才储备量,反映出高校为社会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贡献力。关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以下简称教学质量)的内涵,教育理论界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大学的教学活动具有专业性、探索性、相对独立性、实践性和社会性等基本特点,教学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在教学质量生成过程中是无法将其分开。而教学活动的效用表现在学生知识的增加、技能与能力的提升,以及态度和素质的改善上。我们可以概括为:教学质量是整个教学活动在实现自身功能过程中对教学基本规律的体现程度,反映了教学活动或现象满足某些显性或隐性的需要。教学质量的显性需要是通过教学主体(教师和学生)、教学条件、教学管理和教学效果来体现的,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内在因子;教学质量的隐性需要是指符合社会要求的程度或发展趋势度,往往是潜在的。对于教学质量的评定需要建立一个科学体系,通常采用横向与纵向比较方法。横向比较是以同类院校或同一地区院校为参照标准,评定和比较其所处的位置,通过“排名”情况和“优劣”程度来反映教学质量;纵向比较是以当前自身状况为参照标准,评定和比较其过去或未来发展趋势,通过相关指标的“增减量”来反映教学质量。当前,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定性分析较多,通常是采用推断得出结论。我们则在理解教学质量内涵的基础上,列出影响因子,并通过逻辑诊断与分析,得出各影响因子的相应定量权值,找出主要影响因子,为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

二、影响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因子的逻辑诊断与分析

哈肯在《高等协同学》中指出:协同学的任务是处理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系统。大量子系统组成的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由于子系统相互作用和协作,导致整个系统的发展演变。特别是某种有序状态不断增长,直到最后它占据了优势并支配一个系统的所有部分,迫使各个部分进入这种有序状态。这种“协同导致有序”原理为我们探索教育教学领域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以用于找出影响该系统变化的控制因素,进而发挥系统内子系统间的协调作用。尽管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了高等教育多样化、教学质量的多元化、衡量标准多维化,但影响教学质量因素的变化是相对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学质量也是具体教学活动效果质量加权统计总和。对于每个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它们的作用有大小,有主次,有直接影响的,也有间接影响的,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难以逐一辨析和分离。依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将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归纳为6个方面40项影响因子,此6个方面分别为高等教育质量文化、教师、学生、教学管理、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条件。为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采取逻辑分析法对系统进行全面诊断与分析,找出系统中各影响因子与系统之间的定量关系。

(一)对影响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因子的逻辑诊断

1.影响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因子的逻辑诊断方法

根据问题的需要选用美国著名运筹学家T.L.Saaty提出的层次分析法(TheAnalytical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它把人的思维过程层次化、数量化,并用数学方法为分析和决策提供定量的依据,事实上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AHP法的基本原理就是把要研究的复杂问题看做一个大系统,通过对系统的多个因素的分析,划分出各因素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通过对每一层次各因素进行客观判断后,给出相对重要性的定量表示,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权数并加以排序;最后根据排序结果进行规划决策和选择解决问题的措施。根据影响教学质量的系统层次结构,将对其作为整体进行逻辑诊断。

2.对影响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因子的逻辑诊断与分析

文化C、教师C:、学生C。、教学管理c、教学基本建设C、教(1)对影响因素比较判断学设施c的重要性作出判断,得到准则层ei对于目标层G对于目标层G: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准则层Ci中,可根据的标度说明,对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高等教育质量的成对比较判断矩阵,见。标做比值,根据比值即可认为构造的判断矩阵的不一致程度是否在容许范围之内,可用其特征向量作为权重值。由此得到每一个要素相对于上一层次对应要素的权重值后,通过层次总排序计算出每一个评价指标(影响因子)相对于总目标教学质量权重值,计算各层次所有元素对总目标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

(二)对影响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因子的分析

组合权重值大小是分析认定因子影响度的重要依据。组合权重值大于0.10的为特别重要影响因子,小于0.10大于0.04的为非常重要影响因子,小于0.04大于0.02为重要影响因子,其他为一般影响因子。根据分析所知,在40个影响因子中,特别重要影响因子有2个,分别为c办学特色、c。办学理念与学校定位;非常重要影响因子有6个,依次为C:,教师教学能力、C.教师科研业务能力、C52专业建设、c教风学风、c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C,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重要影响因子有7个,依次为C,,学生学习能力、C教学经费投入、C::教师数量与结构、c,学科对专业的支撑力、c实践教学、c,教师教学投入、c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以上15个为重要影响因子,其余25个为一般影响因子。同时,子系统对高校教学质量的影响度也各有轻重。

三、结论

(一)子系统对教学质量影响度决定了高校对教学质量建设工作的政策导向

以上分析可得,子系统对教学质量影响度依次为高等教育质量文化、教师、教学基本建设、学生、教学条件和教学管理。高等教育质量文化是高等教育的质量价值观念和质量行为规范的集合,具体体现在教风学风、办学传统和特色等方面,正越来越被各高校所重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无质量文化将导致高校价值目标模糊,办学行为偏向,因此,要求高校教学质量管理重一tl,由“技术型”向“文化型”转变,由“行政管理”向“人文管理”转变。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建设是做好教学质量工作的核心,是引导广大师生参与质量建设与质量管理的关键。教师是教学质量生成的主要力量,也是教学活动的价值主体。学生是教学最直接、最重要的价值主体。因此,教学质量的价值主体又具有多样性,做到统筹兼顾各类主体的需求,避免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教学基本建设是教学质量内涵的基石,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高低。教学管理、教学条件则分别侧重于制度建设和物质建设。这六个方面既有区别,又相互关联,可归纳为人文内涵建设、制度建设、物质建设。以人为本,优先内涵建设;和谐共生,促进制度建设;夯实基础,加强物质建设。

(二)各因子对教学质量影响度明确了高校要抓住的教学工作重心

第11篇

关键词:学生评教;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得到迅速的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我们也不难看到,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使不少高职院校办学的生均经费下降,资源短缺;并且在高职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由于受重层次、轻类型思想的影响,有的学校盲目追求升格,高职没办几年,就想早日升本科院校,不安心于在高职教育这个层次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有的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只是根据本科相关专业进行删减和压缩,把高职办成本科的“压缩饼干”等等,致使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而在知识经济社会,人们对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强烈呼唤高质量的高等职业教育。

国家教育部敏锐的注意到了这一现象,于2003年9月启动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从高职院校合格评估到水平评估,说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评估也越来越重视;加之未来生源数量的减少,职业学院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使毕业生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最关键的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技能、综合能力和素质。这就使得构建以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受到各高职院校的普遍重视。而学生是课堂教学效果的直接受益者,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能较真实地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学校应高度重视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把学生摆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管理关注的核心地位,在其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以及监控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参与评教的重要性。

一、学生参与评教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实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教师和学生都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创造者和责任人。但教学质量的好坏绝不单纯是教师和学生的问题,而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管理水平的限制、教学基础设施的限制、经费的限制、课程设置不合理和教材的落后等等,而所有这一切,只有全程参与教学过程的学生才能深切的感受到,才有发言权。同时,教学作为一种双边活动的特殊性,使得教学效果的好坏,除了取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发挥外,还受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如果把学生仅仅看作是消极的适应环境、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而忽视他们主体活动的意义,那就不可能促使学生得到很好的发展。因为“在教育活动中,学生的发展离不开他们自身的主体活动。”学生参与评教,能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认识到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有助于他们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习的质量;并且通过学生评教,学校可及时了解教学质量动态情况、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从侧面了解教学过程中教师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试题评卷等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了解课堂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课堂讲授、教学管理、教学条件、教学改革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可及时检查和修订原来的计划、方案和制度,采取进一步的改革措施,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管理科学决策水平;同时把结果及时地反馈给教师,促进教师改进教学,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生参与评教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学生网上评教系统与信息反馈处理系统

一方面,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是为了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监控体系与各个教学环节紧密连接,为了确保学生评教的全面性、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各高职院校应建立起通畅、迅捷、高效的网上学生评教系统与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与处理系统。

学生评教的信息渠道是否畅通,反馈是否及时、准确和完整,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决策是否正确,管理是否有效。如果没有通畅的传输渠道和方式,不仅会造成信息阻塞,更会影响学生评教的积极性。因此,一方面可让学生通过口头、书面报告向教学质量监控机构反映问题,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为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服务,使教学质量信息瞬间之内抵达目的地,尽量减少信息传输过程中信息失真的可能性。

网上评教与信息反馈处理系统,较之传统的问卷调查,不仅可使操作程序简化,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实现统计结果最大限度的准确性,同时,在网上学生评教反馈系统中,反馈的信息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送达到各单位或教师本人,如QQ或电子邮件等,这样可在保护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前提下,把信息反馈工作做到最好。

(二)建立全体学生参与评教的制度

全体学生参与评教,即全体学生对全体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建立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中,教学信息的主要来源是教学信息员以及院(系)组织的各级专家听课后提供的,一方面由于大多数高职学校教学信息员的数量十分有限,因为其信息员的组成一般是以班级为单位,每班选派部分学生来担任,有的班甚至只有一两名学生担任信息员;有的则以年级为单位,在优秀学生干部中遴选部分学生信息员;另一方面专家的人数也十分有限,故获得的有关教学质量的信息也必定有限。

同时,在教学信息员提供信息的过程中,还会存在“道德风险”的问题。即有的学生信息员对评教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因此对教师评分随意而就,没有静下心来全面、正确而公正的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有的信息员因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往往不提供真实信息。而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中,要想获得全面、公正、客观的教学质量状况信息,只有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评教的积极性、主动性才有可能,从而学校才能正确分析教学质量现状,促进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

当然,我们在开展全体学生参与评教的同时,还应积极开展对学生评教工作的研究。学生评教指标体系、问卷调查设计的是否科学合理、简便可行,评教的数据系统统计处理是否规范等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以确保学生评教的相对客观性、科学性。

(三)建立确保学生能有效参与评教的制度

第12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实践环节 教学质量 监控体系

独立学院作为上世纪末诞生的新型办学模式,经过短短十余年时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教育资金的投入还是办学规模,都具有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但是在独立学院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在教学质量问题上的问题也逐步凸显出来。教学质量是评估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评估教学效果的基准线。教学质量的保证体系中,教学质量的监控也尤为重要。在教学质量体系中,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基本组成要素,教学质量的监控重心多放置于课程教学环节,对于实践教学的监控,显得尤为薄弱,导致整体教学质量下降,违背了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严重制约了独立学院向更高层次发展。

1、独立学院现行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监控体系中存在的不足

目前,我国大多数独立学院都建立了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监控体系。这一体系在各独立学院建校初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独立学院办学机制的逐步完善,尤其是教育部“八个独立”出台后,母体学校逐步放权,尤其是教学质量监控权完全下放到独立学院后越来越体现出与独立学院发展的不协调。

1.1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定位不明确

独立学院目前正在使用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大多是借鉴母体学校的相关模式构建。这套体系在母体学校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但大多数独立学院的母体学校都是办学多年,积淀较深的一本或二本学校,对于自身发展定位非常明确,基本都定位于“研究型大学”或“教学研究型大学”,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也是将理论教学放在了更加重要的地位。而独立学院作为本科教学资源的补充环节,绝大多数的定位为“应用型大学”,属于理论与实践并重,甚至更看重实践教学环节(这一点在各独立学院不断修改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得更明显),因此,原有的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监控体系已完全不适应独立学院的发展与实际需求。

1.2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权责不明晰

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大多采用学院、学部、系(专业)的三级管理体系,在实际运行中,独立学院大部分教学任务是由母体学校承担,因此在教学资源的分配上,独立学院难以落到实处。尽管按照独立学院的实际需求制定了更侧重于实践的教学计划,但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的教师普遍习惯于遵循母体学校的要求来实施教学计划,个别任课教师还出现私自变更教学计划的情况,如“双线”改“单线”、缩短教学时间等,甚至出现了实践教学时间“放羊”的情况。而作为独立学院,对于以上种种情况,无论对专业还是对教师都无直接管辖权,无法对其进行相应的惩罚,仅学院内执行的所谓文件、通报无法影响到母体学校,久而久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在某种程度上流于形式。

1.3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缺乏支持力度

独立学院具有民办性质,社会资本的投入使办学方与投入方有了利益上面的瓜葛,需要考虑投入产出的问题。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涉及到实践教学环节全过程,要素众多,更何况实践教学环节中有不少教学内容属于校外实践,如果没有相应人力资源及现代化办公设备等地投入,对于大量数据的采集以及统计分析根本无从实现,很容易导致质量管理流于形式。其次,独立学院对于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估制度建设存有不足,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力度。

1.4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不完整

目前,教学质量评估体系针对教学过程,对于其中的实践教学环节规范性不足,监控体系建设也不完整。首先,对于实践教学质量的监督体系建设,只有版块的涉及,并不成体系。那么在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监督过程中,监督目标、监督方法、监督制度及反馈等环节的规定,都显得极其模糊,甚至并未触及,造成监督工作的困难。其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缺乏执行明细。对于教学质量的监控,倾向于理论教学过程,淡漠实践教学环节。这也是受限于我国教学方法的特点,不可否认目前高校教育模式对于素质教育跟进不紧密。受迫于大环境的限制,实践教学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对其质量的监督也随之备受忽略,以至于在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监控方面的规定,也极其模糊,执行起来倍感困难。最后,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监督体系的构建在独立学院显得尤其必要,然而事实不然,这是由于办学理念中的偏差,即实践教学质量监督的理念淡薄,从而造成监督措施和力度,都无法给与必要的落实。

2、独立学院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发展对策

根据以上论述,我们认为,要解决独立学院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存在的不足,就只有结合各独立学院的自身特点,建立以师生为主体、教学管理部门为主导、母体学校积极联动的整体监控

2.1 明确定位,凸显实践教学环节的地位

独立学院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科院校,将“应用型”充分体现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需要强化实践教学各环节的地位;同样,在构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过程中,强化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性显得尤其必要。只有首先在办学及其教学理念上意识到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明确实践教学环节在独立学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对于实践教学质量给予应有的重视,实践教学质量的监督体系建设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其次,独立学院还需要针对实践教学环节,制定完善的制度与规定,从制度上保障实践教学质量的规范,这样才能真正的对于实践教学质量监督进行有力支持。

2.2 权责明晰,落实实践教学质量监控

独立学院虽然是独立办学,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与母校保持有密切的依托关系,母体学校承担了独立学院的相当一部分的教学任务,这就给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独立监控造成困难。在实际的教学质量监控中,一方面师资力量归属于母体学校,其管辖权也隶属于母体学校,独立学院无权进行直接管理。另一方面,独立学院要对本校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但是权责归位却无法落实,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在其质量的监督方面,更是困难重重。所以基于这种管理尴尬,独立学院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落实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督,明确实践教学环节的权责。首先是独立学院在依托于母校优势的前提下,要保持自身一定的独立性,如在师资建设方面,诚然“母体学校为独立学院提供了教学质量保障”,但是同时“师资的过度使用也影响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所以独立学院需要形成本校独立的教学骨干团队,“在依托母体高校的同时,着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以母体高校师资为兼职教师主体、以自有师资为专职教师主体的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担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主干课程,既得以保证教学质量,又有权对其教学效果进行监督和问责。其次,独立学院还需要在制度建设方面与母体学校进行接轨。独立学院与母体院校的关系,存在共生共存性,所以在制度建设方面,需要对接,以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届时实践教学质量的监督也得以落实。

2.3 增加支持,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力度

独立学院对于实践教学的控制不力,归咎于师资力量的外借因素,由于母体学校的辅助,独立学院作为受助方,对于师资的援助只能接受,并且无法进行监控。因此,若是要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力度,首当其冲的措施便是教学质量的问责明确,同时打造独立学院自身的骨干师资队伍,保证对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权的掌握。其次,独立学院由于在办学理念上,已经凸显出能力教育理念,那么在具体制度方面,也应该有所突出,注重实践教学研究,建立有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其次,独立学院还要建立专属的督导团队,专门负责学院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工作。还要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从教学理念、制度建设、监控体系构建等方面,切实增加对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力度。

2.4 完善建设,构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目前,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专门针对整体教学过程,对于其中的实践教学环节规范性不足。专门针对实践教学的监控体系建设不完整。首先,对于实践教学质量的监督体系的构建,也应该同整体教学质量的监督体系对接,并实现系统化建设。在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监控体系中,也应该设置有目标体系、组织体系、方法体系、制度体系和反馈调控体系。只有完善的监督体制框架,才能够保证监督质量的实现。

总之,独立学院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牵涉到独立学院的办学理念,骨干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制度的接轨,教学督导团队的组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框架的构建等诸多方面,任何一方面的弱化都将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而且,笔者也相信,通过对独立学院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思考,无论对于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还是对于当前独立学院的实践教学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叶远帆.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实践教学探索[J].教学探索,2010.(3).

[2] 王金琼.试析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的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7.(11).

第13篇

1.1管理机构

1.1.1组织管理机构教学质量的管理和监督,首要组织一个管理机构,主要包括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管理的作用是通过管理职能加以实现教学质量的控制。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说还涉及基础教学的管理和临床教学实践的管理。目前,各高校都设有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虽有管理组织,但未发挥其职能作用,教学管理力量薄弱,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繁忙,疏于管理。这就难以保证对学生、教师教学过程的全面质量监控。

1.1.2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使管理能够有效进行的重要保障,是对长期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教学质量的保证和促进都有赖于科学的管理制度,没有一套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学生学好学坏,教师教好教坏,无从监管和控制,势必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学校声誉。

1.1.3质量管理信息的沟通质量信息是质量管理和作出决策的依据,是学校生存、竞争、发展的资源。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基础教学与临床教学之间均缺乏教学质量管理信息的沟通。基础医学部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不了解临床对基础知识的侧重点,也不了解学生在临床运用、贯通基本知识情况;医院以完成医疗任务为主,对学生在基础课程的学习和在I临床课程的实践缺乏整体的系统的了解,这种状况严重妨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1.1.4质量管理持续性教学质量的管理与评价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如若只是为了迎合上级检查,暂时阶段性地进行质量管理,就不能全面评价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就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1.2教师因素

1.2.1教师资源与素质

教学质量,教师是关键。教师的学历和专业水平,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教师对教育工作是否有责任感,是否具有乐业、敬业和奉献精神等应作为优秀教师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高校在选拔教师时,应注重对其职业道德进行考查。

1.2.2教师的质量意识

质量管理是由人来实施的,人是关键因素加强教学质量意识,提高认识和重视程度,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如若没有质量意识,讲课照本宣科,对固有知识采用封闭式的灌输,不理会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满意度,这样的课堂气氛,教学效果必差。加之,现在是经济时代,很多教师受经济浪潮影响,无心专研业务,认为教好教坏一个样,没有什么奖惩,培养的学生能否毕业,能否掌握一技之长跟自己无关。这些思想势必影响教学质量。

1.2.3教学方法及手段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科学知识的过程,又是师生思想交流的过程,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对医学生来说,既要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又要掌握临床技能,很多基础学科知识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这就看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及专业,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也是现代教师的必备技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但对多媒体的使用,不能局限于文字的表述,应以声像、影视、动画等形式展现出来。一部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所达到的教学效果,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1.3学生因素

1.3.1学生的学习目的

很多学生由高中毕业进入高等医学院校,对医学专业很不了解,更多的学生对医学不感兴趣。由于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而是无可奈何进入医学院校,所以他们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厚,对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明确。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唤起学生的认知愉悦和探索新知识的内在动力,并帮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关注知识传授,不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需要,就容易造成学生的不满情绪,对学习抱应付甚至放弃的态度。

1.3.2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多学生一直沿用旧的学习方法,以死记硬背的方式以应付考试,知识拓展方面的能力欠缺,以致学生掌握医学理论知识水平不够,从而导致学生只是盲目性地学习课本知识,没有更好地去理解知识内容,理解基础知识在临床上的应用,造成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能满足学习的需要。

1.3.3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的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教师要把教会学生自己去获得知识看得比单纯传授知识更重要。教师要彻底改变一讲到底、越俎代庖的教学方式,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可通过各种手段激活学生思维,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的原动力。

1.3.4学生的专业学习与校园文化为了适应新世纪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在专业科学教育中融合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近年来学校的各种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之余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但过多的社团活动势必会影响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如何引导学生明确在校专业课学习的重要性和宝贵性,在掌握过硬专业技能基础上,发展自己的个性,使学生社团成为学校重要的育人阵地尤显重要。

1.4教学环境

高等医学院校如何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程、优良的服务、优雅的环境,如何为学生提供个性自由发展的空间,如何给学生提供学习实践基地,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医学生除了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临床知识和技能,对临床教学医院的规模、场地、仪器设备、病种、可投入资金、教学政策等都是影响临床教学实施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实训设备和课程资源等都要符合课程内容及其组织的要求,校内实训条件要满足学生生产性或仿真实训的需要,校外实习要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满足学生了解临床实际、体验医学文化的需要。

2对策

2.1进行全员化的质量教育

全面质量管理是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的,即对全体师生员工进行持续的全面性的质量教育,包括质量意识教育、质量管理知识教育,以及为确保质量所必需的职业技能教育,使教职工对“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有深刻的认识,树立维护质量的自觉性。在高等教育领域,教育质量是一种特殊的产品质量,对学生作为“产品”而言,产品的质量标准要符合社会的多元化需求,满足国家、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

2.2健全系统化的质量信息库和管理制度

职能管理部门要建立质量信息数据库和质量信息管理制度,应从学生、教师、专业、课程、教学、考试、学籍管理、教材、实验、设备等方面建立基本信息库。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有一套比较细致量化的评价指标,做到有优必奖,有错必罚的奖惩制度。制定一个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适合本校的、可行的教学质量评估制度。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学质量的评估持续、有序地进行,而且有利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建立信息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交流,对学生临床实习的检查,除有临床教师参与外,也应有基础教师的参与。这样便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基础教师与临床教师之间对学生的教与学情况有整体的系统的了解与协调管理,对基础教师及临床教师掌握学生信息,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的质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不论教师教学水平多高,若他对教学工作不负责,教学就绝不会有好的效果;二是教师的业务水平,包括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教师任职后还要对他们经常进行思想教育,将师德作为教师评价的重要指标,从而建立起教师职业道德的制度保障。只要到达模范准则,就是优秀,不应有名额限制,这样才能营造良好氛围。教师必须精通学科基础知识,熟悉学科基本结构以及和其他学科的关系,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与最新发展成果。唯有如此,教师才能保证其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具有全面性和科学性。鼓励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进修学习,进行各种专项培训,包括各种教学竞赛和组织观摩活动,交流经验,吸取精华,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手段,使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自身水平,提高授课质量。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评教,客观地直接体现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水平,以达到“以评促教”的效果。对每个学期,学生评价不及格的教师,经专家、领导评价确认后,学校出示“黄牌”警告,如连续两次不及格,则出示“红牌”,并将该教师调离教学岗位。

2.4学生自我意识的加强

自我意识是个性的自我调节系统。只有学生认识到自己将来的职业岗位的价值,意识到将来工作岗位的重要性,才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才会克服困难,勤奋学习。

第14篇

一、改变教育观念,重视英语教学的地位

近年来,山区英语教学规模发展很快,但许多学校对英语学科过问少,认为农村经济文化落后,缺乏学习英语的环境,师资的缺乏等,因此在课的安排上、课外活动的落实上,教学实绩的考核上,未作严格要求。因此,英语的教学质量始终很难走出低谷。

目前高考学科仍是3+X,语文、数学、外语是国家组织的必考学科,这些都足以说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因此要抓好英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随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克服师资、资金和环境等困难,创造条件,充分利用条件,努力打造英语教学的新天地。

二、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山区的孩子平时难以接触英语,父母自身文化低,又整天忙于农活,无暇过问孩子的学习,他们体会不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更谈不上关心孩子的英语学习情况。而对以上情况,学校领导和教师要积极采取措施,创造学习英语的气氛,利用家长会、学校集会,课堂来宣传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性。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有力地配合课堂教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加强课堂组织教学,尽量使用英语进行教学,用学过的英语知识解释新知识;充分利用新教材的特点,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实施大量交际性训练和实践;课后要求他们尽量用英语交谈,阅读有关英语学习的辅助读物,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英语,体会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从而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

三、组建一支素质高的英语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育之本,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提高山区初中的英语教学质量,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批数量上足够,业务上精良、敬业、爱生、有奉献拼搏精神的英语教师队伍。

(1)要提高中学英语教师的业务素质,培养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使他们在业务学习上努力奋斗,精益求精,不断向前。

(2)要加强继续教育:①鼓励教师参加学历培训,争取学历达标。②开展内容广泛的师资培训及进修。

(3)开展多种形式主义教学研究活动,同时建立相应的竞争,激励和制约机制,以保证教学研究能有效、顺利地开展;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结对帮扶,以师带徒,相互听课评课,交流教改经验,切磋教学技艺,多听示范课,积极参加研讨会,看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组织送教上门。

(4)各校、区应加强合作与交流,加强对教师和教学的投入,这才能有更多、更好的产出。

四、加大投入,改善英语教学条件

山区中学条件普遍较差,多数学校教师只有一本教材练习册,教学参考书,条件好一点的学校有录音机,教学磁带和阅读材料,学生方面就更谈不上了。近年来又遇上了适龄儿童进入初中学习的高峰期,初中学生人数爆满,一个教学班大多在50~60人,教师中多数教三个班,工作任务过重,课堂上难以开展双边教学活动,难以开展分类辅导,这些又为本来就比较薄弱的英语教学带来新的困难,面对以上情况,教育部门,当地政府和学校应加大投入,改善教学条件。

(1)科学编班。合理地安排班级人数,有利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大面积提高,有利于减轻教师的课程负担,让他们有足够的精力去研究大纲,吃透教材,关心辅导差生。

(2)增添并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山区学校缺乏英语语言环境,而英语教学最迫切需要现代化。教师要有录音机,教学磁带,学校应提供相应的直观教具和电化教学设备。

五、探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新思路

大家知道,素质教育不是不要教学质量,而是对教学质量提出了更全面,更高的要求。那么山区英语教学就必须要更新观念,探索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新思路:

(1)从起始年级抓起。英语应从初一年级抓起,要培养学生乐于听,敢干讲,勤于读,规范写和善于自学的良好习惯。要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设备,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严格训练学生,防止两极分化。确保初一基础牢,初二不掉队,初三再提高。

第15篇

【关键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院(系)

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的核心工作和中心任务,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学校声誉,是高校建设永恒的主题。2001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测和保证体系的指导意见,强调加强监测和保证体系建设,将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建设成为一个系统工程。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规范教学管理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我国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多为“学校―院系”二级管理。在二级管理模式下,除了学校教学委员会和教务处作为校级教学管理职能机构,代表学校对各教学院(系)、各专业的教学工作进行质量监控管理以外,院(系)作为学校的基本教学单位,也要全面地承担起本院(系)教学质量的提高工作。因此,强化院(系)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对于建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长效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1-2]。本文站在院(系)一线教学管理人员的角度,以切身的感知,对院(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提出完善高校院(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若干建议。

1 当前院(系)教学质量监控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1.1 院(系)教学质量监控意识不强

院(系)教学质量监控意识不强,有院(系)领导、教师以及学生三方面的原因。一是院(系)领导对学校抓教学质量监控存在较强的依赖心理。院(系)的领导认为,院(系)的主要功能是组织教学,按照教务处的学期教学计划安排制定相应的院(系)教学计划并实施,接受学校检查,较少主动考虑自身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问题。这种普遍存在的对于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务处的依赖心理,严重制约了院(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进度和成效。其次,是教师对参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不高。教师是教学质量监督检查和评估的最为直接的客体,要求他们同时成为建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主体,存在诸多的不适应。例如,在现行教师系列职称评审制度中,不仅考核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同时考核教师的科研工作量。教师除了把精力放在教学上,不得不把许多精力放在学历提升、写论文、做课题上。这在客观上都严重制约了一线教师把全部精力用在教学质量提升上,对进一步参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热情不高。再次,是学生对院(系)教学质量监控的参与度不够。如今,考试成绩是学生获得奖学金、评定三好学生、保送研究生和找工作的重要依据。相较于参与院(系)教学质量监控而言,学生更在意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如何提高考试成绩上。

1.2 院(系)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建设不完善

实现高等学校院(系)的教学质量监控,首先要确定各项质量监控的建设指标。目前,院(系)教学质量监控通常依附于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直接来自于学校评价的数据,院(系)很少依据自身的专业特色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这就导致院(系)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同虚设,各项监控措施和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如常规和非常规的教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教学信息反馈制度等,未形成独立于教务处检查内容之外的有针对性的检查制度。其次,教学检查通常由院(系)领导和教研室主任承担,缺少院(系)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小组),检查组成员的构成中忽视了一线教师在教学检查中的作用,使得检查内容和检查形式不能很好的贴合教学实际。

1.3 院(系)教学质量监控过程管理不到位

严格的过程管理是对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制度建设有效运行的保障。在教学质量监控的各个教学相关环节,如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生产实践教学、本科毕业论文、考试等,通常缺乏对各重要环节的监督和检查内容形成一系列文件规范和管理办法,仅凭历年经验无法有效规范监控的量化和运行效率,很有可能出现一年度一变化的随机监控措施,使得院(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评价指标失去连贯性,对院(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和运行的稳定性不利。

2 完善高校院(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若干建议

2.1 提高院(系)教学质量监控意识

首先,院(系)领导应该充分认识到院(系)教学质量监控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积极推动学院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院(系)教学质量监控可以视为对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控制的重要补充,建立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是提高院(系)教学质量、进而提高整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院(系)领导真正将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纳入自己的思维视域去认真对待,研制切实可行的规范来保证实施。院(系)领导在学校教学质量监控框架下根据本院的专业特点、学生状况、师资状况等方面进一步丰富和细化院(系)级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各种相关制度的制订和落实步骤、内容的精细化、主题的系列化、资源优化、特色传承等等。其次,充分调动一线教师参与院(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为了使一线教师积极主动地参加到自身所在院(系)的教学质量监控活动之中,院(系)应该制订奖励措施,对于那些积极参与的教师要大力扶持和奖励。比如适当给予一定得工作量;在评优评先等各种奖项上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等等。再次,院(系)要充分发挥学生投身教学质量监控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客观公正地评价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师授课、实践教学、教材选购等各个方面。如,可采取定期召开小范围学生座谈会、发展学生信息员、班主任谈心等等方式。将学生纳入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助于院(系)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建设和良好运行。

2.2 加强制度建设

基于院(系)教学单位在教学质量监控中起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必须依照学校总体办学目标和办学指导思想,建立和完善院(系)教学质量标准制度,以及教学质量和信息反馈检查制度。一是,要建立教学培养方案编制制度,在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应注重调查研究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二是,要建立教学大纲编写与教材选用制度,规定教学大纲编写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保证所选用教材的质量标准。三是,要建立教学质量检查和信息反馈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具体有:定期教学检查制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试讲制度;教案检查制度;教研室集体备课制度;随堂听课制度;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学生座谈会制度;学生信息员周报制度;完善考试制度;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等,从而全方位的建立教学质量的检查和评估制度。

陈秀梅认为,一所高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归根到底取决于院(系)的教学组织、教学实施和教学管理的情况,要建立和完善院(系)教学工作质量评估办法,健全院(系)级教学质量管理责任制[3]。成立院(系)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小组),成员除院(系)领导和教研组长外,还应吸纳一线骨干教师。委员会(小组)负责对院(系)教学质量标准制度,以及教学质量和信息反馈检查制度等进行制定和更新,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建设。

2.3 强化过程管理

强化过程管理,首先需要院(系)领导从思想上认识到过程管理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需制定和出台一系列保障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有关政策和办法,如课堂教学环节。在如何更好的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学生参与度方面,可以采取提问式甚至翻转式课堂授课方式,记录参与课堂提问或讨论的学生名单,给予课程成绩中平时成绩一定的加分。学院通过听课或检查记录表等方式,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如本科毕业论文实施环节,采取开题动员、制定提交材料模板、中期检查、评审修改后抽查等方式,强化毕业论文的实施过程管理,有效监控毕业论文质量。如考试环节,通过试卷印刷前的试卷质量审查,课程成绩中平时成绩的给分记录表归档、评、阅卷质量抽查等手段强化考试的过程管理,做到公平、公正,规范成绩给定的合理性。

强化过程管理还可以充分考虑本院(系)的专业特点、师资现状等,通过授权并指导下属的专业教研室对所属教师和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过程管理。系主任及教研组长除了按照学校及学院的教学检查及考核要求进行配合操作,诸如上传下达、互相听课、互相检查试卷袋等等,还要根据专业方向进行专题探讨或就教学中发现和遇到的问题展开调研,提出带有针对性的过程管理办法和措施,经院(系)教学指导委员会(小组)讨论通过后开展实施。

强化过程管理势必需要学院管理人员和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需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院(系)要给教师们创造长期稳定的宽松、融洽、积极向上、公平公正、学术氛围浓厚的工作环境,同时让教学、教研、科研方面做的好的教师起到领头羊的作用,让所有人都动起来,逐渐形成“所有人都在努力,我也不能落后”的忧患意识;结合职称评定、工作量、评优等方面实现激励机制,形成教师自身的原动力。

3 结语

院(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和有效运行,离不开院(系)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和参与,离不开一个立体的信息传输和反馈网络。对于院(系)接收和的教学信息,教学干事/学生干事要及时反馈给院(系)领导和全体师生,以促进教学问题的尽快解决。还应指出,建设院(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能闭门造车,或直接套用校级教学质量监控内容。要善于向兄弟院校学习,善于针对院(系)的教学特点进行创新,避免流于形式,重复劳动。

【参考文献】

[1]张平,孙宏伟,冷秀丽.论高校精品工程建设中院系教学管理工作创新[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349-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