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档案与档案管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现代化档案管理最主要的就是单位下发文件以后,通过网络传递到档案室进行归档管理,由档案室在电脑上存储。基层单位现在主要的文件使用格式就是Word系统进行编辑资料,然后交到档案室以后,由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管理专用的紫晶系统上进行挂接,转换成档案资料,以后进行查找。为了防止进行修改,现在一般的电脑存储,顶多改变存储格式,常用的就是PDF或者是JPG这两种格式。但是电子文件由于都是通用的文件编辑格式,可以修改不留痕迹,鉴别文件原始凭证性的关键信息也可以更改,这些都使电子文件的原始凭证性辨别变得复杂而困难。
即使是用数字签名、信息认证、身份验证和加密保护,保证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准确性,但是在电子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还有什么不能解密的,所以,这也是我们基层档案工作者所面对的困惑。但是,传统档案管理就可以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一是必须手写的初稿、修改稿、正式的文稿及领导批阅同意打印的签名;二是归档必须是手写的原稿、批文连同正式形成的文件两份,进入档案,正式归档。
二、现代档案和传统档案管理各有优缺点
现代档案如发生电脑零部件老化、系统升级换代、配置更新等各种形式就容易丢失部分资料。但是现代化档案管理不占用空间,节省人力、物力、成本等,这个是传统档案所不能比拟的。传统档案所占用的空间、人力、财力等,都很大。但是有一点,是代替不了的,就是手稿。新都区档案馆里,今天还保存着1959年田家英同志在当时的新繁县大丰公社搞试点时主持起草的18份文件的原件。1959年4月,田家英率领一个工作组从北京来到了大丰公社。田家英和县、社、队干部反复研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根据中央第二次郑州会议精神,制订了一系列制度、条例、规定。
例如:《大丰的管理体制(草案)》、《关于新繁县崇义乡大丰财务制度的十条规定(草案)》、《公社干部必须遵守的十条守则》、《关于改进供给制的八条规定》、《关于分级管理的体制的初步意见》、《关于财权下放的分级管理的初步意见》。这些发黄的纸上,有对体制问题的意见,对财务制度的规定,干部守则,各种条例、报告、会议记录……这是历史的见证。到今天为止,这些发黄了的资料还静静地躺在新都区档案馆里很好地保存着。
三、基层档案管理人员新旧交替的问题对传统与现代的影响
逐渐老去的一批档案管理人员,他们在接受现代化档案管理方面,自己很想学好新知识、新技术,但是因为年龄等各方面的原因,确实也有些力不从心。但他们工作几十年,兢兢业业,对工作认真负责,能做到几十年对每一份文件了如指掌,并在同时努力接受新的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唯一不足之处就是对计算的操作的熟练程度及新的系统的升级接受度要慢一些。
新的档案管理人员对于计算机操作接受度高,掌握新的知识也比老同志快,从网上传来的文件他们能很快的放进去,但是要让他们踏踏实实地坐下来像老同志一样的工作,要让他们去一份一份的收集原稿,就有点困难了。大学的档案管理专业毕业生基本上都是到政府机关和国有单位,起码来说现阶段不会到基层的小单位。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我觉得是一个应该比较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基层单位的档案能够跟上现代化档案管理的步伐。
四、总结
关键词: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管理
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得以提升,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应用到各个领域。在传统方式下,档案管理工作面对较大压力,无法与现代技术实现有效融合。电子档案在使用与记录方式下,都能发挥较大意义,从而实现了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融合发展。因为档案中记载着变迁情况,具有原始性特征,也能形成不同的价值形态,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存在较大共性,所以,在对其管理期间,实现两者的融合性,无论在信息整理、归档、收集等工作中,都需要促进其长期保存,基于现代化科学技术,维护其安全性,这样不仅保证了现代方法与现代技术的充分利用,也使档案管理工作更规范。
1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
纸质档案具有较高的留念价值,将其保存后,当一些有意义的事物产生后,会对其有效利用,纸质档案也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一种保存方式。一般情况下,纸质档案主要将纸张作为信息记录的一种形式。在事业单位中,使用的纸质档案都为公文图纸等,包括账目、工作记录等。但是,纸质档案不容易保存,容易被破坏,也无法实现良好的保密工作。所以,企业或者事业单位的领导、管理人员需要认识到纸质档案的重要性,以认真的态度对其处理。对于电子档案来说,本身具备一定的保存价值,是基于计算机软件、硬件以及数据库进行保存的,与人们生活存在密切关系[1]。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使用都存在一定特征。纸质档案需要保存的时间比较长,容易识别,在储存期间,存在一定的直观特点,是电子档案中不具备。但是,与纸质档案不同的,电子档案能够改变纸质档案中存在的缺陷,不仅能实现自由转换,还能对各个信息介质进行识别,对信息储存具备较高的容纳性,载体也更多样,能够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发展。
2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发挥的优势
在企业与事业单位中,对档案进行处理期间,要促进原始数据完整性。促进原始内容的完整性,保证其价值的充分发挥。当档案数据产生后,其存在的信息是不能更改的。所以,基于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对比分析,电子档案比较容易更改,但纸质档案更方便阅读。而且,纸质档案中的数据信息也更稳定。当单位、企业内领导签字、审核后,对其无法更改,其存在的真实性也比较强,具备一定的法律特征[2]。
3纸质档案管理与电子档案管理的融合策略
3.1档案管理模式
在新时期发展趋势下,档案管理技术还比较低下,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存在的特点和优势都处于独立发展地位。电子档案在对信息进行传输、处理与开发过程中,实现了较大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应用过程中,是各个媒体的集成化发展,具备全面性与直观性特点,与纸质档案相比,促进较大优势。如果电子档案无法得到安全保障,就要将纸质进行开发与备份保存。电子方式的实现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该阶段,实现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融合,能够实现良好的发展需要。在目前建设与发展下,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使用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其中,主要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双套制与双轨制。双套制主要是实现文化归档的统一使用,该方式不仅能将电子档案制作成纸质进行备份,还能实现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发展,使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共同储存与使用。对于双轨制,主要是信息在生成、运转期间实现的相互依存,它们随着业务流程的改变而改变。该方式的使用在一定程序下能实现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工作人员对重复文件进行办理,促进了管理形式的全面化发展[3]。
3.2档案管理流程
在新时期不断进步与发展下,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得以有效开展,各个企业与事业单位在内部也建立了相关办公网络系统,促进了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结合使用,达到优势互补的作用。随着国家档案局对相关方法的推出,使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在良好的环境下实现融合。在并存时期,档案管理工作流程也产生较大变化。对档案进行管理是,是档案整体周期中存在的管理活动过程,其中含有鉴定工作、整理工作、归档工作以及储存工作等。在传统方式下,基层档案都是从外部、自身内部引来的,其中,纸质档案比较多。所以,在对其管理期间,电子档案中也含有纸质档案。在现代档案管理中,需要实现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统一管理,在执行工作中,不仅在归档工作中更统一,在鉴定工作、整理工作以及储存工作中都为更一致[4]。
3.3工作人员的能力
在新时期发展趋势下,为了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还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和自身素质。在对电子档案进行管理期间,需要基于纸质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思考,保证能够实现电子档案的长期保存和使用。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存在较大不同,其中,最为主要是就是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中各个环节产生的技术含量比较高。因为电子档案自身一定的技术特点和系统特点,所以,其中的电子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性与自身素质都需要提升,他们不仅要掌握档案管理工作中相关的基础知识,还要学会计算机的应用,这样才能保证档案管理效率的提升[5]。
3.4管理制度与标准
在新时期发展趋势下,为了应用新型档案载体,实现与计算机技术的智能化管理,在对档案处理工作中,要求实现信息的规范性与标准化。档案信息系统的使用质量与数据信息质量存在紧密联系,所以,要为数据信息格式设定相关标准。在新型载体档案得以广泛应用后期,促进业务管理各个方面更标准十分重要。如:建立统计标准、规则标准等。还需要为计算机数据库建立相关标准,促进新型档案信息载体格式的转化标准,保证计算机硬件设备、多媒体设备都能充分利用。还需要为新型载体档案管理工作制定相关的实施制度以及法律制定等,其中,在电子档案的归档工作、整理工作以及储存工作等各个环节充分利用。但是,由于电子档案自身存在一定缺陷,导致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存在较大限制,所以,需要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确定出电子档案的法律地位。
结束语
电子档案成为当今发展的主要趋势,其含有的丰富内容能够为工作提供信息基础。对电子档案进行开发利用,实现长期的保存工作,需要在技术、使用方法以及标准等方面进行改变,还需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实现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充分融合。
参考文献
[1]纪晓群,江媛媛,柳萍等.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和谐共存与集成管理[J].兰台世界,2013(29):15-16.
[2]吴雨珊.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并存管理分析[J].商情,2016(28):144.
[3]赵晖.城建电子档案与传统纸质档案的管理异同分析[J].城建档案,2012(7):38-39.
[4]朱焕芝.信息时代高校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并存管理的思考[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2):278-279.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化;现代化
在当前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下,档案信息化和档案管理现代化已经成为档案事业应对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的必然选择。应该说,档案信息化和档案管理现代化已经成为档案信息服务社会的最佳技术手段和实现途径。传统的档案实体管理体制已经开始彻底改变,档案信息化和档案管理现代化势在必行。
一、信息化与档案的关系
1.档案信息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档案信息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产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档案作为原生信息源,越来越社会重视和利用。事实上,档案的收集、整理、存储就是为档案开发利用作准备,信息的生产、加工、传播和利用的过程,已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产业体系。
2.信息化是知识经济时代主线。信息是知识经济的主导和支柱。信息技术的发展最终将人类联贯在一起,构成一个全球化的信息共同体。在这种社会形态下的档案工作,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当然是贯穿全局的发展主线。
3.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要服务于客观发展需求。从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上来讲,信息系统总是由满足业务处理、运行需要开始,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遵循着数据—信息一知识的过程。机构层面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总是从系统集成、数据集成开始,在整合的数据仓库基础上进行数据的挖掘和满足不同需要的数据应用。这实际上类似于我们传统的档案管理利用流程,应当把它纳入到信息化条件下的档案管理内容范畴。在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各信息部门担负着掌握、存储、加工和传播信息的职责,有权利和义务对社会信息消费的需求作出反应,提供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这是时代赋予包括档案部门在内的社会信息部门的使命,是经济发展途径变革的要求,是生产力进步方式转变的要求。
4.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改革的动力。信息社会的特点是信息生产量大,信息内容丰富,信息需求量激增,信息效益不均。社会信息消费需求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生产需求,另一方面是生活需求。随着信息化建设,现阶段社会庞大的信息消费需求以及将来信息化程度加大时的潜在信息消费需求,也是档案工作改革的直接动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化需求也越来越高,档案本身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而不断扩大,不仅停留在查找和借阅上,而且可以和文化教育、社会休闲等方面结合,不断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
二、准确把握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促进档案管理现代化
1.从提高现代化管理手段,实行资源共享,管理方式从传统的管理转向现代化管理。档案工作要围绕部门的工作重点、关注的热点来组织信息,提供信息。随着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已形成了网络化、数据化的时代。档案系统如何认识“网络化管理”和“数据化档案”,实现信息共享、共建的目的。对此,开展现代化管理工作,必须做到档案管理软件的选择,推广要慎重。选择的软件需具备规范化、通用化,并有很强的包容性。
2.文档一体化,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前提。这就要求把档案信息化纳入到办公自动化的总格局之中,与办公自动化融为一体,同步进行。同时,也要求档案人员积极介入此项工作中,提出档案管理和电子文件归档方面切实可行的需求。
3.归档双轨制,是纸质文件向电子文件过渡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原则。虽然电子文件大量产生和应用,但它的法律作用和凭证作用尚未取代纸质文件的地位。据专家预计,在较长的时期内,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还会继续并存。而且按照国家档案局的要求,电子文件必须与相同版本的纸质文件一同归档。
4.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现代化还应该坚持以下四项原则。
(1)前瞻性: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建立数字化档案馆,将档案资源和档案各项管理通过信息系统加工和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实现档案信息的合理配置与开发利用,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它需要分阶段、分层次、分步骤地有序进行,是一项耗资巨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所需的各类硬件及网络设施、软件开发以及进行数字化的投入,都需要高昂的费用。因此,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作为企业内部的档案馆(室)在极其有限的财力前提下,一定要审时度势,深入调查,科学论证,努力保证软硬件配置、软件开发标准和网络结构等在各实施阶段的一致性,将有限的财力用在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部位,保证软硬件资源的可继承性,使其既能适应当前信息业的特点和要求,还能符合今后发展和应用的趋势,尽可能避免资源的浪费。
(2)协作性:档案信息化建设包括基础设施、管理规范、数据库等方面的建设,在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对于人力、财力有限的企业内部的档案馆(室)来说,独立完成这些项目存在相当大的难度,这也是制约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一大难题。因此,只有坚持协作的原则,加强与企业内各个部门的沟通、协调与配合,主动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各部门的配合。才能保证这项工作在各阶段的顺利实施。
(3)实用性:档案信息化建设不仅在量,更在于质,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档案馆应坚持实用的原则。不仅要对馆藏档案目录进行数字化处理,更应有选择地对馆藏档案进行全文数字化,在信息服务的特色内容和独特形式上做文章。用自己的特色信息服务满足社会需求,使自己的信息具备”惟一性”,从而让利用者面对庞大的信息体系,而选择点击你的网址;根据利用者的需求,将馆藏信息资源加工成系统的、专题的、有序的信息,有机地将它们连接成一个整体,为利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关键词】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创新;内容;重要性;存在问题;有效方法
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源泉,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提高和社会各行各业的繁荣,有着重要的积极推动作用,社会各领域都应该积极创新,进而取得更优异的发展成绩。计划生档案管理工作也不例外,相关的计生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在计生档案管理实践工作中开展创新,依据时展和社会进步需求对计生档案管理进行数字化建设,从而更好地满足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发展需要。
1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及创新内容
计划生育档案管理能够为我国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提供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文件资料,对做好我国的人口控制工作,稳定我国的低生育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重要性,同时进一步加强计生档案的管理力度,力求实现计生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是我国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重要信息基础,通过不断的对计划生育档案信息管理人员进行创新工作宣传和数字化培训,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计生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程度,提高计生档案的利用率。同时也可以使我国的计生档案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更积极主动地开展档案管理服务。通常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创新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对计生档案实施规范化、系统化管理;②进一步提升计生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档案管理数字设备的性能。相关计生档案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建立一个规范化、科学化的计生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进而提升计生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增强计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权威性。同时计生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还应该熟练掌握各种档案管理新技术和现代化信息设备,能定期维护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加强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计生档案信息资源。并且这种规范化的管理,还可以逐步加强计生档案信息的真实性,提升我国计划生育档案信息的管理水平。开展计生档案管理创新工作离不开优秀的档案管理人才和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因此计生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定期的对计生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档案知识培训和现代信息技术培训,以增强计生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业务素质和信息技术专业技能,提高他们的档案信息管理能力。然后,各级政府还必须拨出一定的专项资金供计生档案管理部门购买先进的计算机设备、正规的档案管理技术软件以及各种信息安全防护软件,进一步提升计生档案管理数字化设备的各种软硬件水平,创建起一个科学先进的计生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最终促进我国计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安全、顺利、有序进行,为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持续开展保驾护航[1]。
2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计划生育档案数字化建设是当前我国计生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的开展既是顺应当今信息时代社会发展趋势的结果,也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大规模应用的必然结果。但是计生部门工作人员仍然应该清醒认识到,我国现阶段在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相关人员深入研究并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
2.1没有设定统一的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机构
现阶段,我国许多的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其岗位属于临时调动,没有统一的计生档案管理机构对其考核管理。大部分计生档案管理人员都没有经过严格的计生档案管理业务培训,就直接上岗了。他们不能充分理解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档案管理意识差,对各项计生档案管理操作规定和业务知识也不太清楚,难以胜任日常的诸如计生档案收集、整合、归类、存档等基本的档案管理工作[2]。
2.2缺乏统一的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和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当前我国并没有制定统一的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标准,多数计生档案管理机构都是自行发展,缺少规范化的档案管理要求和准则。因为我国的计生档案管理人员很多都是临时抽调来的,档案管理专业才能不高,所以他们在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中工作表现不佳,常常在工作过程中丢三落四,存在大量的管理漏洞。同时计生档案管理机构的管理制度也不完善,权责划分不清楚。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数量、档案内容等保密意识不强,一旦出现管理失误和档案泄密事件,很难查找具体的档案管理责任人[3]。
2.3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资金不足
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条件还相对落后,所以我国各级政府在计生档案管理工作上的资金投入是非常有限的。资金问题是现阶段我国进行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最大制约因素,资金不足严重限制我国计划生育档案信息化管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因为档案管理经费少,很多计生档案管理部门就难以购置先进的数字化软硬件设施,从而难以建设比较规范和科学的高性能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数字化网络系统。
2.4数据库建设较为落后
各级计生档案管理部门的数据库建设严重落后,这也是现阶段导致我国计划生育档案数字化建设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我国许多的计生部门依据时展创建起了不同规模的计划生育信息档案数据库,然而因为这些数据库没有与先进的档案管理软件相结合,“信息孤岛”现象严重,所以,它们的利用率不高,在进行一般的计生档案管理时,很多时候仍需人工操作查找,增加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降低了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水平。
3加强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有效方法
3.1提高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因为我国的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很多都不是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所以计生档案管理机构必须加强对这些人员的定期培训,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胜任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一般在对这类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时,其培训内容可从三方面着手。①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培训,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和信息安全保密意识,并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计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心。②对他们进行档案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处理能力。③加强他们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培训,从而提高他们的档案管理设备操作水平[4]。
3.2加大资金投入,购买先进的档案管理软硬件数字设备
在进行计划生育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各类软硬件设备是建设基础和建设工具。因此各级政府都必须加大对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经费投入,帮助他们购置先进的档案管理数字软硬设备,为更好地开展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工作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
3.3做好计生档案信息的虚拟化工作
计生档案信息虚拟化,有利于档案管理人员对计算机服务器资源进行集中化管理。①通过创建虚拟的计生档案信息资源,可以增强服务器的管理性能,进而降低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运行成本。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还可以与其它的计划生育档案信息资系统相联合,实现本部门计划生育档案信息的共享,提升计生档案信息的利用率。③在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创建规范化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创新档案信息管理方式等,也非常有利于档案数据虚拟化的实现。简而言之,现代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5]。
3.4加强情报监控
加强计划生育档案的情报监控对于完善各类计划生育档案信息,进行科学的档案信息管理意义巨大。在计划生育档案数字化管理过程中,不断应用新的信息模式,建立新型数据库,能够逐步增强计生档案信息管理的标准性、适用性和安全性。在进行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时,特别是在信息情报管理过程中,不断进行网络咨询和实时浏览,能够有效控制和迅速更新计划生育档案信息。在具体的计划生育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意识,充分借助现代互联网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方法,对计生档案分类、归整,并最终实现计划生育档案信息的共享,提升计划育档案的利用率,确保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实用性、严谨性和真实性。也就是说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互联网的普及极大地方便了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信息搜集、信息整合以及信息存储,提高了档案管理人员的资料管理效率,促进了我国计生档案管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6]。
4结语
综上所述,对计划生育档案管理进行创新发展和数字化建设不但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我国计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革新,还能促进计生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所以以各级政府必须大力支持和全力配合计生部门档案管理机构进行档案管理创新和数字化建设。虽然当前我国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只要计生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积极学习档案管理业务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并配合其它一些针对性的措施,这些问题都是可以有效解决的,并且能有效实现计划生育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吴媛.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研究[J].课外语文(下),2016,(1):88,92.
[1]王建国.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创新及档案管理数字化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9):57~58.
[2]李忠平.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创新及档案管理数字化问题探析[J].科技视界,2013(24):192.
[3]刘海峰.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创新及档案管理数字化问题探析[J].黑龙江史志,2015(9):151.
[4]崔慧.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创新及档案管理数字化问题探讨[J].现代企业文化,2017(6):105.
[5]许庆辉.计生局档案信息化管理创新分析[J].魅力中国,2015(42):42.
摘 要 随着我国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各项工作都步入信息化的行列,当然,档案管理也不例外。电子档案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工作效率,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便利,但是与此同时也使档案管理存在着安全隐患。本文主要阐述了电子档案管理和传统档案管理各自的特点,并从中分析他们的异同,进而归纳出两种档案管理模式的利弊。
关键词 电子档案 传统档案 档案管理 利弊
随着社会的发展,日常办公逐渐趋于自动化、网络化和标准化,日常办公几乎属于无纸化,不再需要纸和笔,而是直接在计算机上完成,所以,一般都是电子文件多于纸质文件。随着电子档案的增多,电子档案管理成为必然,如何加强电子档案管理以防文件的损坏和丢失,实现电子档案管理的高效、准确、安全是我们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 电子档案的特点
电子档案管理不仅要管理电子信息,还要将电子信息与实体档案紧密联系起来,实现对电子档案的识别、处理,并要求能够在网络上传递。电子档案的特点主要有:第一、信息不能人工识别,传统纸质档案在记录时都是采用人工可识别的符号,而电子档案要通过计算机转换才能够被人识别;第二、信息的存储具有高密度性,节省了存储的空间;第三、信息管理具有方便快捷性,电子信息与载体之间无必然联系,随时可以分离,能够复制存储于不同介质之中,方便进行异地之间的传输和管理,节省时间;第四、方式多样性,电子档案与传统档案单一的文字记录不同,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记录档案,保持了档案的生动性[1]。 电子档案管理与传统档案管理的相同之处
电子档案管理是在传统档案管理的基础上形成的,电子档案的记录必须要依附于传统档案的真实记录才能保证电子档案的真实可靠;电子档案管理的原理基本与传统档案管理相同,只不过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将其整合,提高了效率;电子档案管理与传统档案管理所包含的内容相同,电子档案管理是对传统档案的信息进行归纳,扩大了信息容量,实现了资源共享,能够快速读取信息。 电子档案管理与传统档案管理的不同之处 电子档案在归档时间上不同于传统档案
电子档案的管理能够根据文件完成的时间随时归档,而传统档案管理要在整个过程结束后制定一个标准的表格在规定的时间内归档,在时间上缺少灵活性。由此可见,电子档案随时归档的好处是可以避免因时间问题而造成的文件丢失,保证了归档的完整性。 电子档案在归档方式上不同于传统档案
电子档案都是采用编码对其管理,但是由于载体的不固定性和可修改性,很可能造成电子档案的准确性、真实性缺失,而传统档案都是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编目之后,人工归档,保证了文件的真实、安全和完整。因此,在进行电子归档时,必须要随时进行加密和认证,以保证其真实有效。 电子档案在保管方式上不同于传统档案
电子档案的保管主要是以光盘或磁盘为载体,但是这类载体易老化变质,而且在更换介质的过程中可能会影响文件的可读性,而传统档案的保管需要保证纸质文件不受损坏,在转移的过程中不丢失,对人工的要求比较高[2]。因此,在对电子档案进行保管时,要求有关部门使用统一的格式对档案进行存储和传输,必要的时候可以打印一份纸质档案作为备份。 电子档案的查询方式不同于传统档案
电子档案在查询使用过程中,可以在获得权限之后,登录档案管理中心查阅相关信息,而传统档案在查询过程中,需要先向上级申请,获得批准后通过档案号人工查找,浪费了大量时间,影响了工作效率。 电子档案管理与传统档案管理的利弊
采用电子档案管理节省了大量时间,可以有效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方便不同地区和不同部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而且在查询使用中更加方便快捷。除此之外,电子档案管理符合当今社会的低碳环保理念,无纸化办公在节约了资金的同时,减少了树木的采伐,保护了森林资源[3]。
然而,任何一种管理模式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弊端。由于我国电子档案管理起步晚,在法律监管上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电子档案管理面临着很多挑战,如何保证电子档案的法律效应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电子档案还存在着易丢失或因时间问题无法读取的问题,所以在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对文件予以保护和备份。此外,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背景下,电子信息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各种病毒和黑客威胁着电子文件的安全,这就对管理人员的技术提出了较高要求,要对电子档案采取加密和设置防火墙等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子档案管理方式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办公的效率,而且有效节约了森林资源,但是与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相比还有其不足之处,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档案管理。因此,我们要加强对电子档案管理的研究,推进电子档案的标准化、安全化、准确化管理,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 李丹一.对比研究电子档案管理和传统档案管理利与弊[J].办公室业务,2014(21):88-88.
[关键词]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管理;融合
中图分类号:K206 文献标识码: A
一、纸质档案管理概况
纸质档案管理方式在信息化时代环境之下,仍然有着其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其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地位仍然是不可斗量的。档案管理工作要展现严谨、科学以及证明等首先就应当具有合法性、原始性等特点。往往纸质档案管理具有如下所述的特点:
1. 同步归档
一线城市房产吸引国内、国际热资,有运用资本投资不动产以期租金收益和房产升值谋利特征。产权三级转移在频繁中更替,利用借贷资金运作,在上一次买卖的办文未完成时而箍紧下一次的买卖实现转移的现象时有发生。提速办文有效措施“同步归档”在此一形势下出台,它既是城市快速发展的要求,也是国际化都市进程的配套。所谓同步归档是指:接收档案后24小时完成整理、24小时完成扫描、24小完成档案上架。房产投资一般相应地呈波浪性涌现,峰期往往集中在一段时期内。高频转让能否在登记机构承诺的7天缮证期限拿到房产证,能否实现“同步归档”是重要前提因素之一。
资料虚假、开发商一房多卖、重复抵押的经济纠纷集中事发在九十年代中后期,进入司法程序的问题档案往往使公、检、法部门辗转于移交单位与档案管理部门之间,单位之间的推诿根源规避:分清责任主体必须以手工签署交接表为依据。这一原始传统程序的严格执行终结困拢。传统签署的交接表已不能满足随后迅猛发展的年产几十万档案的检索,“同步归档”实现高效服务于需求,必须做到手工签署与电子档案交接结合起来,输入证号快速索引和签章具备的界定与甄别功能从源头上堵住漏洞。
档案数字化加工是一个流水作业,须多个作业小组共同完成。年产几十万份档案在多个环节转移,如何控制零遗失确非易事。责任落实到人,层层控制是措施关键,具体做法:一、接收档案人员从移交单位手中接过一批实物档案时,必须从办文数据库中调取电子档案交接表格,清点数目与实际相符后,再进行逐件核对。二、每件按收文目录与内容、页数进行核对,无误后作电子签署的同时作手工签署,缺件、差错、模糊件的档案在签署前退档。三、电子档案交接签署与手工签署结合贯穿加工小组内部转移,直至完成任务移交库房为止。
档案整理是指把收文资料进行加工。拆封前对档案须再一次复核,整理桉规格表糊、归集和分插条码、填写内容。完成整理后在封面盖上经手人印章,便于明确责任的后续追踪。
2.纸质档案管理中的存储和检索较为明了,档案管理人员管理和查找也比较简单。纸质档案管理中是将纸张作为档案管理载体,不需要任何数字化和现代化的设备就能直接明了的展现出来。在长时间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纸质档案管理方式是大多数档案工作者比较容易接受的。因为纸质档案管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实现档案的查找以及利用,受到客观因素影响较小。
3.纸质档案最大的特点就是存放时间长久。纸质档案管理中不会出现档案使用次数限制和档案使用的期限限制的情况(排除保密档案的解秘时间)。我国是造纸术的发明国,自从纸张出现就一直作为档案资料保存的载体被广泛使用。纸张的主要制作材料是纤维素,而纤维素具有高强度的耐久性,虽然纤维素制作的纸张在某些情况下会发生氧化或者电解,但是悉心管理排除化学作用的发生就可以顺利延长纸质档案保存的期限。而且我国保存数千年的古代字画就是纸质档案管理耐久性的最好证明。
二、电子档案管理概述
电子档案往往是指信息时代环境下人们利用计算机、计算机硬盘、磁盘、光盘、大容量硬盘等化学磁性材料作为档案管理的储存载体,是社会科技高速发展之下的高科技产物。电子档案管理作为当今信息时代环境下的新兴档案管理手段展现出了其管理的智能化、现代化、信息化以及电子化。档案管理工作受到信息时代环境的影响是必然的,因此其也具有一些纸质档案无法替代的特点:
1.电子档案管理过程中档案贮存的载体小,但是贮存量大。电子档案往往是将需要保存的档案资料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转化为电子档案资料进行贮存,改变了以往档案管理过程中纸张作为载体的纸质档案管理模式。电子档案的最大特点就是占据的空间面积小。以现在的电子档案管理的储存载体量来计算,一个U盘的储存量大约为1G到64G之间。如果以一张写满字的A4纸张为基本单位,那么一个U盘就可以存储大约20480页到1310720页的A4纸张的档案资料。其所占的空间面积仅仅一个打火机大小。
2.电子档案管理可以多样化进行管理。多样化管理是依靠贮存内容的多样化而实现的。电子档案管理不单单是进行文字数据工作的管理,同时也可以对图片、视频、声音等多媒体档案资料的管理。这些档案都可以储存于同一个储存载体上面。这样的储存方式改变了纸质档案管理中只可以进行文字档案管理的情况,让档案管理方式多样,档案资料也更加丰富。
3.电子档案管理打破了传统纸质档案管理过程中时空的局限。电子档案管理在异地也可以进行档案资料的管理和档案资料的共享。由于信息时代环境的出现,电子档案管理就实现了信息贮存、处理、传递的可视化和可听化,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实现了异地同时的档案资料管理。
三、纸质档案管理与电子档案管理的融合
(一)纸质档案管理与电子档案管理融合的必要性
纸质档案管理和电子档案管理的融合是两种档案管理自身的特点以及信息时代环境发展所决定的。纸质档案管理拥有了档案管理的基本特点,也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基本模式。但是其缺乏电子档案管理中大储量、方便携带、方便利用等特点。信息时代环境下电子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深入人心,其电子化和信息化等特点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纸质档案管理有着长久以来科学严谨的管理体系,这是电子档案管理无法取代的。因此纸质档案管理和电子档案管理在当下信息时代环境下都拥有了彼此无法替代的特点和作用,将纸质档案管理与电子档案管理融合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然选择。
(二)纸质档案管理和电子档案管理的融合
纸质档案管理与电子档案管理的融合主要就是在档案管理工作当中实现二者的“并轨”。所谓“并轨”就是在档案管理中进行采用纸质档案管理方法的同时也采用电子档案管理方法。通过二者的优点进行融合,确保二者在管理工程中的无缝衔接,将纸质档案管理和电子档案管理的优点通通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档案管理的最优方式。具体融合实施策略如下:
1.针对已经保存的纸质档案可以通过拍照、复印、扫描等进行信息化处理制作成为相对应的电子档案。
2.建立健全纸质档案管理与电子档案管理的融合机制,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原则上要按照融合机制进行档案管理工作。通常在查阅和检索档案资料的时候利用电子档案进行,减少纸质档案的使用磨损。
3.将二者都作为一种档案资料的展现形式展现给利用者,满足利用者对于档案资料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概论[M].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8-1.
[2]王雪梅.论纸质和电子期刊并存的管理[J].河北科技图苑,2007(09).
[3]高颖,吴荔妍.对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长期并存的思考[J].福建档案,2002(01).
一、电子档案的优点和缺点
(一)电子档案优点
1、效率高电子档案管理的中心工作是通过无纸化办公,将工作中的文件、会议纪要、工作总结、报告、通知通告等,都通过办公软件系统向特定对象予以,节省了大量文件印发、转送、通知等,节省了时间、人力和物力。此外,经过计算机系统整理后,便于文件档案的归档、查找,由此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2、绿色环保利用互联网络进行无纸化办公,大大降低了文件纸质的使用,节约了纸张不但能够节省办公开支,而且有能够减少木材的使用,降低来人类对森林资源的破坏。3、空间占用少电子档案的存储可以借助于硬盘、光盘和云盘等多种手段,其特点是占用空间少,不需要占用大的空间存储,此外电子档案可以实现异地查询和共享的功能,这些电子档案特有的功能,为档案管理工作实现了便捷性、高效性和灵活性。
(二)电子档案缺点
电子档案信息与载体相分离的特性,使得信息不在固定的载体上附着,在资源共享和传输的过程中极易发生篡改、窃取或者删除而且不留痕迹。并且电子文件经过不同格式的转换以后,原始文件易变得面目全非,使得其真实性和可靠性大打折扣。此外,由于电子档案存储在网络上会出现被病毒攻击或被盗的风险。因此,在电子档案的技术难点是保障档案的安全性。
二、纸式档案的优点和缺点
(一)纸式档案的优点
纸式档案的特点是确保原始性和真实性,纸质档案通常经人工撰写和机器打印等媒介将文字、图像、表格清晰的展现在纸上,能够可见的原始资料,不宜被经篡改,如果篡改也容易发现,便于确保档案的原始性和真实性。
(二)纸式档案的缺点
随着纸式档案保存时间的长久,就会发现纸式档案很容易受条件影响。纸质档案的纸张在高温、较潮、发霉、虫蛀等环境下,容易对纸质档案产生破坏,再被化学分解后形成“档案砖”。
三、纸式档案与电子档案的互补性
无论是电子档案还是纸质档案都是为社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的载体,电子档案和办公档案都既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同时也起到了互补互进的作用。如何加强办公纸式和电子办公档案的互补呢?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重视纸式档案向电子当转转化的质量
纸质档案的内容经过扫描和转换就能够直接完成电子档案的录制工作,所以电子档案的质量也是由纸质档案的质量决定的。因此,在对纸质档案进行入库和存档时,要加强对纸质档案的质量管理。
(二)建立电子档案归档的工作制度
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归档应该是按照科学的制度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子存档党的有效性和真实性,才能充分发挥优势互补纸式档案的不足,在工作中应当避免机械相加等现象,制定科学合理的双轨制管理制度势在必行,只有科学制度指导才能保证管理的规范和有章可循。
(三)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目前办公档案管理人员很多都是非专业出身,对档案的管理只停留在基础的归档和保管,没有摸索出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使得档案管理在发生重大变革上没有应对能力,容易出现档案保存管理中的遗漏、删除、重复归档等重大问题,并且一些单位并没有建立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缺乏软件硬件的维修维护人员,使得电子档案在形成和保管中存在重大隐患,所以建立一支高素质并具有各方面专业技能的档案管理团队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四、结论
纸质档案管理
长久以来,纸质档案一直是各单位存储相关信息不可或缺的手段。以纸张为载体的纸质档案,通过检索手段就可查询相应信息资料,无需使用科技设备,而且只要纸张防腐措施得当就能够实现长久保存,这点与电子档案存在较大的差异。地质单位的资料同样如此,通过建档相应地质资料,形成可供查询的地质资料信息库,能够为单位部门提供区域内各类地质资源信息。纸质档案具有可查询、可长久保存的特点,其管理特点也比较突出。纸质档案管理的特点具体可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纸质档案存储所需空间巨大,工作量大,管理难度高。纸质档案依托纸张的存储形式,决定了其需要投入相应数量的人力资源用以维持档案的日常维护。尤其是对于地质资源档案这类涉及信息门类复杂的档案来说,更加需要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保证各类资源档案的安全,同时,也需要保证相关地质资料信息能够被及时地获取。第二,纸质档案整理编修难度高,工作强度大。对于纸质档案管理者来说,最具挑战性的工作是整理和编修档案。从地质资料档案具体情况来看,当单位对某个区域的地质资料进行重新调研时,或者是勘探出新的资源储量、类型等信息之后,就需要对原有的纸质档案信息进行更新,这时就需要对档案进行重新整理乃至编修。由于纸质档案完全依托档案管理人员手动录入,在更新这些资料的时候也需要使用同样的手段,这时就必须根据新加入的地质资源信息资料的情况,对原存档的档案进行编修。第三,纸质档案管理涉及的预防性内容较多。例如,纸质档案涉及场所内防火、防腐、防盗等,在管理上都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而这些也只是预防性基本措施,当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发生时,对纸质档案造成的损害往往也是不可逆的,诸如地震、洪灾等都是无法采取有效措施的,只能在管理中设置相应预防性措施,这些都为纸质档案管理增添了难度。
电子档案管理
电子档案特点依托电子信息技术存在的电子档案,其本身的特点十分鲜明,一方面体现在内容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体现在存储空间的小型化。从内容上看,由于引入了电子信息技术,电子档案的内容存储不再局限于文字信息和纸质的图片信息,视频影像、音频成为电子档案存储信息的全新形式。全新的信息载体形式丰富了档案内容,让更多信息形式存入档案成为可能。以地质资料为例,过去纸质档案中收纳资源地貌、资源构成等方面的信息,只能通过文字和照片形式进行初步认识,要对地质信息进行深度了解,只能借助专家分析。而电子档案能够通过视频和音频形式存储当时专业的评价,这对获取地质信息之后对其进行二次加工具有重要帮助,增强了信息使用效率。而从存储空间上看,电子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的数字化,将占据大量空间的纸质资料信息转入磁盘中,极大地降低了存储空间,更降低了档案管理的难度。电子档案管理特点从电子档案的特点来看,电子档案的管理也具有一定的特色,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概括:第一,电子档案管理技术含量高,对管理人员素质有着一定要求。不同于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管理除了要求具备档案管理基本职业能力之外,还需要有一定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例如,地质资源电子档案在涉及相关地质资料更新时,需要管理人员具备对其中文字、图片、视频与音频的操作能力,以保障信息更新的准确性。第二,电子档案整理编修难度虽然降低,但工作量依然不小。由于电子档案涉及更多内容的承载形式,例如对文字图片与音视频信息的编修,不再是简单的文字编辑工作,涉及更多视频及音频的上传、下载、说明等编辑工作,这些在海量信息之下的工作依然是比较艰巨的。第三,电子档案管理涉及更多的是数据库的安全。尽管存储电子档案的数据库多是由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但档案管理人员也需要关注数据库安全问题,及时对存储档案数据库情况进行了解,检查是否存在漏洞乃至被入侵等问题。
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管理比较
对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差异进行比较,有助于提高目前正处于纸质档案信息化阶段的各单位的风险意识,降低其存在问题带来的影响,从而更好地进行档案信息化工作。存储形式决定的管理环境的异同将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差异置于同一视角进行比较,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差异。从风险视角来看,纸质档案的存储是以实物空间实现的,这种存储形式受到纸张保存要求的限制,对其所在场所湿度、温度等都有一定要求,否则信息保存将面临很大的风险。电子档案尽管存储形式不同,不受限于物理空间,但同样面临这种风险,其内部的存储元器件对所处环境的尘埃、磁场等因素都有着要求,一旦存储元器件受到伤害,其保存的信息同样会面临巨大风险,这是两者在面临风险时的相似之处。而两者所面临风险的不同则较为直观,相对来说,纸质档案对物理环境的要求较高,需要在能够达到长久保存效果的物理场地进行持续的人为干预,即便采用某些设备进行温度和湿度控制,也依然需要人为的干预。而电子档案的存储元器件对防尘、防磁场等方面也有着一定要求,目前大部分场所基本都能够达到这种要求。也就是说,除了极端尘埃和磁场的场所外,电子档案存储元器件因受物理环境影响而消失的风险概率是很低的。从两者比较的结果来看,纸质档案对管理环境的要求更为严苛,而电子档案管理的要求则相对更为宽松。但同时必须注意到的一点是,传统纸质档案管理环境对纸张造成的影响是长时间的,不会瞬间导致信息湮灭,其发现问题是可以修复的,只是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但是电子档案如果受到极端环境影响,将会出现所有信息瞬间湮灭的可能,且难以修复。信息查询方式的异同从查询方式来看,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查询逻辑是一致的,两者都是通过一定的查询方式来定位信息所在存储位置,从而获取信息。区别在于纸质档案完全依靠人工的检索方式,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先定位信息位置,再获取信息。而电子档案依靠算力极高的计算机进行,其检索方式可以有多种,包括关键词、时间等定位信息的存储位置,进而获得所查询的信息。相较于纸质档案信息查询,电子档案信息查询能够短时间内定位到所需的信息,无疑是更为高效、精确的。当然,电子档案的这种高效、精准查询信息的优势也并非完全优于传统纸质档案的信息查询方式。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纸质档案信息查询依靠人工实现,而人类具有机器所欠缺的“智慧”。以地质资源信息为例,若要查询“内蒙古地区”相关信息,计算机所定位的只是单纯的字段、指令,但是通过人工检索就能够甄别出信息中哪些更贴近查询者所想要了解的“内蒙古地区”的资料。
档案管理信息化对策
通过对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管理的对比可以看到,对于当前事业单位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而言,要进行高效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不是简单地将信息化技术引入档案管理工作中,而是需要在明确两者异同的基础上,同时考虑到当前档案管理在制度、管理人才方面的不足。对此,提出几条纸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对策。强化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目前,事业单位纸质档案管理的模式已经十分成熟,但是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有限,纸质档案管理在转向电子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因而各事业单位需要强化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通过对比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得知应当在梳理目前事业单位纸质档案管理现状的同时,加强对电子档案管理的深刻认识,以便能有效、有步骤地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当前纸质档案管理中,使其为本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改革助力,这是当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基于这种观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强化工作不仅是对单一信息技术的使用,更追求传统与新型管理模式的有效对接。一方面,事业单位传统纸质档案管理模式不能被抛弃,在向电子档案转型的过程中要考虑两者并行。以地质资源档案管理为例,要选择性地对部分类型地质资源档案进行电子化,尤其是一些传统纸质档案管理模式下查询比较费时费力的内容,同时,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地质资源档案,还是应以安全性为第一要务。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强化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在加强纸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使档案管理全方位覆盖到整个管理周期,要求传统纸质档案管理模式与电子档案管理模式实现有效对接,即不仅要涉及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存储和使用这两个主要过程,还要在建档、存储、销毁等所有环节实现衔接,通过信息化手段让传统纸质档案在所有环节欠缺的部分得以完善,这样才能发挥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作用。
强化纸质档案管理与电子档案管理的依存性
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纸质档案管理不能简单地被电子档案管理模完全取代。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意味着在工作推进的过程中两者必然是共存的,且存在一定的影响。要规避这种影响带来的风险,并且最大程度地发挥出两者的作用,就必须强化纸质档案管理与电子档案管理的依存性。以地质资源档案为例,地质资源纸质档案在信息化过程中,对极为重要的地质资料档案采用传统纸质档案管理模式的同时,要对部分档案进行电子化,这并不意味着两者完全不相关,而是可以将重要的纸质档案电子化当作新增备份,同时电子化的部分地质资料也并不是从纸质档案中完全剔除,而是管理重点有所侧重。未被电子化的地质资料档案侧重于纸质档案管理模式,电子化的则侧重于电子档案管理模式。信息检索过程同样如此,检索复杂的地质资源信息档案依托电子档案优势,实现检索流程优化,同时纸质档案也能够发挥出电子档案目前难以实现的作用,即前文提到的人工检索所具备的“智慧”,弥补计算机检索信息匮乏的不足。强化两者的依存性,让档案管理逐渐从传统模式向新的电子信息模式过渡,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养通过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管理的对比发现,管理人员的素养在档案管理信息化过程中极为重要。事业单位要想更好地实现档案信息化,必须拥有除掌握传统纸质档案管理技术之外的信息化管理人才。对此,研究认为目前各事业单位在档案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必须重视从传统纸质档案管理人才队伍中挑选出业务精通、学习能力强、善于钻研的人员进行信息化管理培养。研究通过对比传统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管理,提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对策。当下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充分考虑传统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管理各自存在的风险的基础上,对两者进行直观对比,能够相对客观地认识到这一过程中的重点工作,并最大程度地规避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基于这一观点,当前事业单位在实际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推进中,应兼顾传统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两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郑磊.谈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优化管理[J].商业文化,2022(05):74-75.
[2]刘瑞.纸质档案资料数字化分析——提升地质档案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J].办公室业务,2022(02):135-136.
[3]戚芳.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并行管理分析[J].黑龙江档案,2021(06):146-147.
[4]武韶佳.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并存的必要性探究[J].城建档案,2021(12):161-162.
[5]吴英.事业单位纸质档案及电子档案规范化统一管理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09):4-6.
[6]郭亚丽.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两轨并存之思考[J].山西档案,2019(02):132-133.
[7]关英霞.论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整合管理[J].黑龙江档案,2012(04):108.
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含
档案信息化的内容包括狭义上的信息化和广义上的信息化两个方面:狭义上的信息化,即档案自身内容的信息化;广义上的信息化,就是将档案信息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信息进行融合处理的信息化。所以,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就是在现代化的技术条件下,一方面促进档案本身信息进入社会交流系统,在社会中广为传播;另一方面就是将档案中的信息与其他社会信息形式融合使用,广泛地服务于社会。这两个方面的目标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因为,档案信息一旦广为社会大众利用,狭义的档案信息资源,必然与社会发生普遍联系,与社会中的其他信息交融而广泛地交流和传播,形成广义上的档案信息化。
二、改进档案管理方式,推进工程档案管理进程
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科学高效的档案管理为前提,如何切实改进档案管理方式,制定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规章制度,改革不适应工程档案信息的管理体制,提高工程档案管理水平,从单纯的传统管理方式向综合的现代化管理方式转变,是我们各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当着力思考和着手解决的问题。
1.拓宽档案信息管理思路
档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大众提供服务。档案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人员要拓展档案信息管理思路,坚持档案为社会大众服务的思想,从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转变过来,改变过去那种重保管轻利用,片面强调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的管理原则和以档为本的价值取向;扭转那种将本应该提供开放的档案束之高阁的局面和档案发挥作用的范围相对狭窄的局面;揭开档案神秘的外衣,将广大的社会公众迎进档案室的大门。
近些年来,档案管理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过去的手工操作逐步向着现代化管理的方式转变,这就要求我们档案管理人员在拓展档案管理思路的同时,切实掌握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从档案实体管理人员向档案信息管理人员转变。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需要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不能单纯停留在“档案保管员”的层面上。各级档案部门,更应该顺应时代所需,从现实出发,从长远考虑,实现档案从“重藏轻用”到“以藏促用”的转变;从主要向领导或领导机关提供档案转变到为社会大众提供档案服务上来。
2.提高档案信息管理水平
随着先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电子档案的加快推进,计算机管理软件为实现档案现代化管理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网络建设和计算机管理在系统开发和档案利用管理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使得档案管理的重心不断向档案信息化、现代化层面转变,也给档案信息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
档案电子文件作为档案信息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档案管理虽然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可为社会经济效益服务,产生潜在的社会经济效益。随着大量电子文件的生成,如何安全可靠地管理电子档案已成为档案管理中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档案管理软件的对象是电子文件,选取合适的档案管理软件,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和利用是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一项重要的工作环节,档案管理软件,智能、高效、便捷、全面,通过软件的整合和开发利用,形成对档案电子文件功能的有益积累和对档案电子文件功用的有益发挥。从而达到科学、高效、规范管理档案电子文件的效果。
选取先进的档案管理软件固然是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然而,发挥档案管理人员的聪明才智,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是疏通档案信息化管理脉络,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关键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档案管理成效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成败。
3.加强工程档案信息管理
工程建设的过程是工程档案的形成过程,决定着工程档案的建立和形成。从工程立项直到工程验收的各个阶段,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都是由不同的单位或部门来实施,从客观上增加了工程档案建立和管理的难度,而信息化管理无疑提高工程档案管理效率与效益。
工程档案管理人员要从传统的档案实体管理向档案现代化信息管理转变。建立多层次、多渠道、重实效的工程档案信息化人力资源培训制度和考评制度,逐步提高工程档案岗位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工程档案工作人员应全面学习和掌握计算机信息管理知识,参与本单位的软件开发工作,选用适合工程档案管理的软件,制定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规章制度,改革不适应工程档案信息管理体制,打破地域和部门分割,提高工程信息交换及共享水平,创造更多有利于方便工程单位和部门利用工程档案的条件。
数据质量和容量是计算机管理系统的优势和成败的关键,要严把数据质量关,保证各项数据的全面和准确。利用计算机对工程档案管理,也应着重考虑数据审核制度的建立,在数据录入前进行审核,在数据录入后进行校对。
关键词:案管理 信息化建设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档案信息化管理是档案工作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提升档案工作为社会服务能力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档案部门大力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图使档案工作与社会发展同步。尤其现在计算机管理广泛应用于各类单位管理的方方面面,在各项管理活动中,电子文件以其快捷的办公速度和传递速度逐步取代了纸质文件,如何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
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办公自动化、无纸化等事物的出现,使档案的生成方式发生很大变化,诸如文件的起草、签发、催办、归档等运作过程在计算机和通讯线路中进行,这样档案的前身必须以机读文件为主要形态,那么档案也自然以机读形式存在,这些档案的利用方式与纸质载体档案的利用方式有很大差异。这种变化预示着档案工作者将面对更多的机读形式以磁盘为载体的档案。广大信息检索者关心的是信息的内容,这些信息可能来自不同的机读形式的档案中。把这些档案信息综合系统地提供出来是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失时机地提供有价值的档案信息,必须有一个精选的过程,使得机读形式的档案信息具有系统性,真实性、有价值性,用户才能获得更为完善的服务。由此看来,档案信息电子化是档案利用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1.社会的现代化发展管理软件缺乏统一性
档案部门使用的计算机型号不一,规格各异,各自开发的软件不能互用,并且没有一个既适用于文件检索又可用于档案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由于不能互调,就不能利用电脑完成信息管理工作,不能快捷地出版信息编辑成果,这制约了档案信息电子化的进程。
2.档案管理基础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仍需改进
档案信息管理电于化的前提是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但由于历史原因,馆藏档案业务基础差。案卷质量不高,特别是各类档案的着录细则相容性不强,系统软件移植性差;档案自动化工作尚无统一标准,仅着眼于某一个馆或某个专业系统,无法全面实施、推广统一标准,这也制约了档案信息工作电子化。
3.档案管理的技术标准
组织工作程序标准未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特点和发展考虑,越来越多的归档“文件资料”是磁盘、光盘,现行的档案整理、分类方法、着录标准及有关规定已不能完全适应。
4.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实现档案信息电于化。首先要有现代化的人,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先进技术水平,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的计算机操作。从目前看,许多档案部门缺乏现代高技术人才,其中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就更奇缺,大部分档案人员现代技术水平偏低。甚至有现代文盲现象。尽管引进了现代化设备,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就谈不上档案信息电子化了。
二、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1.建立网络档案系统
在系统内建设数字化综合应用平台。建立健全内部服务网和公众服务网,发挥网站的作用,使档案网站成为宣传档案工作、开展档案信息服务的窗口。促进档案现行文件信息化的标准建设,根据系统建设需求,采购必要的硬件设备,为系统提供硬件基础。提高档案管理软件的技术和应用水平,为保证档案信息交换、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条件。制定相应的策略、保障档案资源的原始性、安全性、可靠性。
2.加强电子文件的管理是做好档案信息化的关键
2.1电子文件的载体稳定性差,易损坏,随着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的建立与发展,越来越多的重要文件被传输上网。上网前,又按着信息管理部门的统一要求进行了文件格式的转换,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和通用性,对那些未输送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网上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档,应由电子文件形成部门编目整理,也利用网络技术向档案部门传输,可以借助信息管理网络在各业务管理机构与档案部门之间开通电子文件归档专递网线,建立依附在信息管理网上的归档专用子系统。将上网与未上网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通过此系统传输给档案部门。档案部门经与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管理部门协商后,要对归档的电子文件提出格式要求。无论利用何种途径归档,必须由电子文件形成单位按统一格式编目整理后,传输给档案部门,不能由档案部门自行从网上下载,以保证电子文件形成部门对其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档案部门接收的电子文件一律应存入光盘,最好不用磁盘存贮。
2.2电子文件归档所涉及的问题更加广泛,受制约因素多,仅靠档案部门独家很难完成,应采取电子文件形成部门、档案部门、计算机与信息管理部门三结合的方法。电子文件形成部门熟悉各项管理业务,了解电子文件的自然形成规律和历史联系,是承担归档工作的主要责任者,在鉴定工作价值时最有发言权;档案部门掌握归档的原则、方法,又了解全局情况,可以发挥把关和统筹作用;计算机与信息管理部门既是电子文件的形成单位,又是设计和维护信息管理网络、管理电子信息的专业技术部门,在电子文件归档制度化、标准化的工作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三个部门的职能应用于相互渗透,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优势,在电子文件归档中集成一体,共同形成质量较好的电子文档。
2.3做好档案归档电子文件的技术处理工作,实施电子文件管理战略。新型文件材料的归档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深入到现行文件工作领域,对产生的大量电子文件的接收、处置乃至存储工作进行指导,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信息,了解文件信息重新组合的来龙去脉。也就是说,通过采取技术处理,将已归档的电子文件改为“只读性”文件,即只能读不能写的不可更改的文件,从而识别和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结构,保证电子文件的可靠性,使之与纸质文件一样发挥社会效用。
2.4解决好档案电子文件的保存问题。以化学磁性材料为载体的电子文件,从理论上讲能够长期保存。因为它的信息读出是无接触式的,不存在磨损。电子文件记录在介质层上的信息被密封在塑料保护层内,不怕外界磁场的影响,不会直接受到空气中的灰尘、水份及有害气体的侵害。但是,由于电子文件形成的时间短,缺乏实际贮存的验证。所以,电子文件中原始信息的长期保存问题是有待档案工作者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目前,对于长久保存的电子文件。需要定期进行复制,以防止信息损失。
三、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电子文件归档管理,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根据档案管理的要求,对各种不同类型载体的档案(如:纸质档案和照片、录音、录像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和转换,加强对本单位电子文件积累、鉴定、着录、归档等工作,保证产生的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真实、完整、有效。研究电子档案接收、保管、利用的技术方法,并制订电子档案管理办法。
2.从稳定档案队伍,提高业务素质,档案人员必须从杂业型转向专业型
保证档案系统现代化管理工作有序、正常、持续的发展,人的因素是主要的。档案管理领域缺乏懂软件开发又精通档案专业知识的复合人才;提高整支队伍素质,创造条件有针对性适合不同工作岗位的学习进行知识更新,适应对外指导工作和内部基础管理工作;建立竞争机制,克服人的惰性,充分发挥入的主观能动性,有他们的用武之地和舒展才能的场所;建立激励机制,合理设置岗位。工作科学量化,体现一个单位内工作量大与小不一样、专与不专不一样,有利于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
1.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共存的基本现状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90%以上的文件产生方式均为电子化,电子档案的产生也变得更为普遍化。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共存是同一份文件依托不同的载体而进行利用,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是一对一存在的,想要实现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可以通过以下2种方式来完成:(1)由计算机生成调子文件,然后通过打印形成纸质文件;(2)将纸质文件通过扫描手段之后再进行数字化处理,从而形成电子版本。1.1对电子档案认识不够充分,收集不够完整电子文件相对于纸质文件而言是一项新生的事物,人们对于电子文件的功能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尤其是先前比较熟悉传统纸质档案管理模式的管理者,没有及时准变好观念,继而将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放在纸质文件的管理上,对于电子文件的管理不够引起重视,最终造成文件资料收集不够完整情况出现。举例来说,各个档案形成部门从计算机形成电子文件,在归档时将电子文件打印成纸质文件之后移交给档案管理部门。但是,当档案部门归档之后,需要对纸质文件进行数字化处理,扫描之后将纸质文件转化为电子档案,此举不仅仅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浪费,还使得电子文件的使用被限制。1.2电子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电子档案是信息技术的产物,电子档案不断丰富了档案的表达结构和表达性能,而且也把安全性方面会出现的漏洞赋予在电子档案管理上面。电子档案在制作和传输中带来方便的同时,还带来了安全信息泄露的风险。
2.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的基本特点
2.1纸质档案的基本特点(1)依附性。由于信息与遭踢之间的统一,构成了纸质档案原始记录性的特点,此种方式不仅仅体现在存储介质的原始真实性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原始依附性上面。在传统介质上,载体与信息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只有通过依附在纸张上的文字和形式等才能够了解承载到上面的信息;(2)耐久性。实践研究证明,纸张能够长期保存好档案文献。纸质具有很强的耐久性,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时,不难发现纸质档案能够延长到上百年左右或者上千年的时间;(3)原始凭证性。从发展过程中来看,纸质档案是从当时使用的文件直接转化过来的,记录的历史情况和资料等比较客观,具有令人信服的凭证作用。2.2电子档案的基本特点(1)丰富性。电子档案信息存储具有丰富性特点,电子档案信息的存储介质主要是:①磁带;②光盘;③磁盘等。电子档案信息中的高密度性特点使得电子档案信息的存储量变得越来越丰富,相比起纸质媒体而言,存储的信息不仅仅能够简化各种信息档案管理环节,而且还能够保存大量的空间;(2)生动形象性。随着网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信息和电子档案互相融合之后,通过视频和数字代码等形式来存储信息的原来形态,不仅仅能够反映出信息的动态化,而且能够改变传统纸质档案的单一性;(3)准确性。由于电子计算机具有高效率的信息处理功能,通过记录代码或者数组等形式,对信息进行存储或者编辑处理,从计算机逐渐转换成可听或者可视信息,最终能够广泛提高档案信息开发工作中的各种处理能力;(4)共享性。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让档案的全方位建立成为可能,电子网络系统可以随时更换档案信息内容,继而得到最新的档案管理信息,与此同时摆脱空间和时间的制约,在不同的时间以及不同的地点进行共享成为可能,让人们能够从第一时间获得自己想要的文件资料信息。总而言之,电子档案有效缩短了查档案的管理实践,广泛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
3.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主要缺点
纸质档案的主要缺点表现在:(1)同一实践和同一地点只允许一个人使用,而不能够将信息资源共享;(2)投入的人力比较多,工作量比较大且工作效率整体较为低下;(3)相同成果占用的空间比较大,给管理者带来很大不便,管理手段相对而言比较落后。电子档案的主要缺点表现在:(1)电子文件可以被修复,可以被复制,但是修复之后不会留下痕迹,也就意味着电子文件的原始性无法得到取证;(2)由于电子文件具有依赖性,所以导致电子档案不能够被之间进行观看和阅读等;(3)电子档案的共享性会造成档案信息的泄露,安全性也不够高;(4)电子档案对于环境的抗病毒和抗破坏要求比较高,电子档案中的存储介质寿命比不上纸质档案。
4.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并存时期档案管理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管理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普及,档案管理工作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数字化工作的推进使得电子档案大量产生,这在对管理工作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对传统的纸质档案造成了冲击:经过数字化的纸质档案是否还有保存的必要,电子档案是否需要再传化为纸质档案是值得档案工作者思考的问题,而鉴于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并存的管理模式正逐步形成,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也成为了电子设计企业档案工作的重要课题。
1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特点
纸质档案、电子档案都是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始记录,具有相同的本质属性,只因有不同的载体形式而在管理方式上存在差异,二者既有共性又有个性。1.1纸质档案的特点纸质档案是以纸张为载体的档案,由于其是由办理完毕的具有保存的价值的文件直接转换而来、不易被篡改,也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档案的原始记录性。纸质档案的优点在于载体稳定,使用了符合要求的纸质载体、书写材料后,在合理的保存环境中,使用寿命较长,并且因其客观记录了原始情况,能够为企业生产经营与发展提供充分的查考依据。在优点突出的同时,纸质档案同时有其自身的劣势:在保存方面,纸质档案占用库房面积大,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反复使用会造成纸质档案的磨损,而现有的正本副本同时入库的管理模式也造成了库容的增大以及纸张的浪费;在利用方面,在同一时段,纸质档案只能供一个对象使用,信息资源不能共享,降低了使用效率。1.2电子档案的特点电子档案,是指通过计算机磁盘等设备进行存储,与纸质档案相对应,相互关联的通用电子图像文件集合,通常以案卷为单位。由于电子档案是通过计算机磁盘等设备进行存储,在保存环境等与纸质档案有差别的同时,其也具有自身的特点。第一,处理便捷。电子档案可通过计算机直接处理,对电子文件的信息进行分类、汇总等,将这些信息转换成所需的形式,省去了传统档案工作中的手工操作环节。第二,易于共享。电子档案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可实现异地网上信息检索查询、案卷借阅,网上全文信息的检索、浏览和下载,可满足多人同时在线共享使用,打破了纸质档案利用排它性的局限,使其重复利用率及共享性高。电子档案的缺点在于,存在对技术的依赖性、载体的不稳定性和面临多重安全风险,虽然借阅了保存的空间,但对环境的温湿度、防磁性等条件的要求很高。
2电力设计企业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管理现状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由于纸质档案的内容和载体的紧密结合使其充分体现了档案的原始记录性这一基本属性,并保证了档案可以成为一种真实可信的法律凭证,在电力设计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纸质档案充分的发挥了为工程验收、决算等工作提供真实的凭证;在发生工程事故时提供分清事故责任的最佳证据等多种价值。纸质档案的大量存在也造成了管理效率的降低,笔者所在的电力设计企业每年约入库设计图纸约30余万张,案卷15000余卷。纸质档案的接收、整理、编目、归档、入库上架的全过程,均需手工操作,耗时长,效率低。而对于电力设计企业而言,同类型的工程设计图纸参考、套用的频率很高,同时,在线浏览、异地查阅的需求量很大,仅靠单一的纸质载体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电子档案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同样以笔者所在的企业为例,同类型工程设计图纸套用率大多在15%以上,使用人工调晒底图,平均4min/1张,而使用计算机辅助下载电子档案,现有技术已实现按项目、专业以及案卷批量下载,约2.5s/1张,且直接发接至蓝(白)图打印机出图,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与时间。
3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并行管理的思考
从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特点和在电力设计行业档案中的作用中不难看出,两种档案形式各有优点和存在的价值,既有相对性和独立性,又有统一性,二者相辅相成,优势互补。电子档案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意味着纸质档案的淘汰和否定,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多关联。首先,根据目前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不同属性和特点,两者互相依存、相互兼容、协调发展的状况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原始记录性,电子档案因其便于修改、拷贝和难以防伪的特点,现有技术无法支撑环境通过数字证书、电子印章等先进技术来保证电子档案的不可抵赖性及其凭证价值,而纸质档案的原始性更具有说服力。因此,在线收集的电子文件不能成为生产经营、经济纠纷、事故责任认定的凭证,在线流传的文件及签批流程应转化为纸质文件一并归档管理。其次,笔者认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电力设计企业从自我保护的角度出发,应采取“两条脚走路”的模式,即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并存。也就是同一类档案信息,既要保存电子档案,又要保存纸质档案。一方面将需要永久、长期保存和需要维护归档的电子档案,及时转化成纸质档案作常规保存,继续用传统的档案形式来保持其原始性、参考性和凭证性;另一方面以电子影像技术为支撑,将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信息进行管理,以满足企业信息资源共享的需求。再次,我们在全面推广使用电子档案,享受科学管理档案便利的同时,也应清醒的认识到电子档案管理中的难点,如电子档案对存储条件、使用技术条件、网络安全的要求较高等等,这些给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档案管理部门应主动加强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开发,构建优质的档案管理平台,为档案进行加密存储与管理,对电子档案的使用者权限进行限制,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病毒防御技术,确保数字档案馆数据库的安全等,力求建成信息资源共享、主页美观、界面友好、检索方便、数据安全的知识型数字档案馆。
4结语
电力设计企业档案记录了中国电力设计水平及电力设计企业发展的历程,因其历史性、直观性,使其不仅成为了电力设计企业的重要资源,还为电力设计发展及科学研究提供凭证和参考,因此更应该提高档案的信息开发和服务水平,使让电力设计企业档案信息不仅能够安全可靠,而且也要方便使用,这就需要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在电力设计企业档案中优劣互补。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必须通过合理的应用方式,充分发挥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优点,让电力设计企业档案不仅只是停留在参考的层面,更进一步的开发其中的信息资源,使其成为一个平台,让企业的资讯与知识,通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不断的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永不间断的累积个人与企业的知识成为企业智慧的循环,在企业组织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为电力设计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纪晓群,等.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和谐共存与集成管理[J].兰台世界.2013,(29).
[2]薛雯,仲杰.数字化背景下档案双套制管理模式的再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6,(9).
关键词 管理 文书档案
一、文书档案工作的现状
到目前为止,许多单位的文秘工作与档案工作还在实行分块管理制度,这种体制从某种程度上是拉大了文秘工作与档案工作的距离。负责文秘工作的人员档案意识淡薄,只考虑当前的工作;而档案工作人员墨守成规,也很少考虑文秘工作,从而二者在衔接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不规范的现象,这也直接影响了文书档案的建档质量。
在日常的文书档案归档管理中,会出现不同程度影响文书规范立卷和规范归档的情况。例如,归档时出现原稿或修改稿的缺失现象;文件偶用铅笔撰写或标注,不经过复印就直接用原件归档,短期内字迹容易变得模糊不清,影响了档案的质量和存档价值;纸张规格不达标,大小16开纸混用现象较多,文件大小不一致,造成装订中发生掉页、漏页、压字等问题,使档案的美观性和完整性都受到一定影响。文件归档不及时,时有漏归,弃档问题也相对严重,而相近公文重复与立卷组合无序也是一重大问题。
在办公过程中,现行的手工文件处理方式已经运行多年,并且也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和方法,机关工作人员也习惯了这种文件处理模式,从而我们大部分的文书档案工作仍然在沿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手段与方式。虽然有些单位使用了计算机,部分也实现了网络化,但是网络上并没有多少可以传输的文书档案信息,难以达到传输的高通量化和网络化。利用计算机进行文书处理,尤其是实现文书电子化归档还需要一个过程。
二、文书档案工作的改革措施
随着档案改革的深入发展,文档管理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文件和档案数量越来越多,也给保管和提供利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只有实现文档管理现代化,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文书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势在必行,我们要加大力度,创造条件,改革现行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
(一)争取领导支持
领导对文档工作不够重视,大多都是因为缺乏档案意识,认为文书和档案工作不是主要的部门,可有可无。而要实现文档一体化必须要上下达成共识才能实现,所以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通过大力宣传,转变领导及办公人员的观念,从而使现代文档工作有一个便捷的信息化平台。因此,文档人员要勤向领导汇报文书和档案工作情况,使领导受触动、受启发;要及时为领导提供相关的文件材料,为领导提供档案利用信息,努力做好档案服务工作,使领导逐渐认识到文书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才能得到领导的大力支持,从而给予更多的资金投入,配置与档案管理现代化相适应的软硬件,为文书档案信息化创造条件,使档案信息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二)实现文秘工作与档案工作的一体化
文秘人员的头脑中必须要有档案意识,要站在对历史负责高度上来保证档案的质量,来减少档案部门的工作程序,避免无谓的重复劳动,从而使文档工作流程科学化、合理化。对办理完毕的文件材料,应由文秘人员集中统一保管,及时整理归档,从而使文件的立卷工作日常化。文秘人员要努力克服畏难情绪,积极创造条件,早日实现文秘工作与档案工作的一体化,从而提高文书档案质量。
(三)规范档案的基础工作
在文书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区分在内容、形式和作用等方面都具有很多相似之处的文件资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减少档案管理中的重复度和信息繁冗度,提高档案利用的效率和效果。在归档工作中,既要掌握重点,分清主次,严把全宗的入口关,使不该归档文件不致混入。同时,又要注意防止应归档文件的散失。特别是在立卷中,要把同类并具有内在联系的文件材料组在一个卷内,保持同一问题的完整性,从而提高档案利用价值。建立好全宗卷的案卷目录,按照档案管理要求进行科学的分类、整理、编目,对到期的档案及时进行鉴定、销毁。同时,各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总的和分步的计划并逐步实现,使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完善。
(四)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纸质档案的整理工作繁琐,劳动强度大。而利用计算机整理文件,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档管理数字化、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对文档工作的必然要求,因而要促使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快发展,在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的同时,促使文书档案信息化建设迈入一个新的台阶。将文书档案通过网络融合为一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共享。以前,利用者必须到档案室才能利用,而网络化建成后,利用者可以在自己的办公室对档案数据库进行浏览、访问。将扫描的文件及电子文件直接与系统挂接,利用者不仅可以查阅所需的信息,还可以下载原件,不必再到档案室阅览,从而提高了档案检索利用服务质量。而新的文书档案剧增,档案信息化管理迫在眉睫,各档案部门应抓住机遇,加大投入,配齐硬件设备和档案管理软件。在管理手段上,要积极参与单位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建设,密切结合本单位办公系统与信息管理工作的实际,提出档案管理方面的要求和建设,科学推动电子文件归档工作。
(五)提高档案人员的档案信息化素质
档案管理工作者的知识水平和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到档案工作的方方面面。由于文件及档案种类和载体的多样化,管理方法要不断更新,因此对文档工作人员在业务知识、科学知识以及管理操作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原来那些传统的业务知识与工作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所以必须对文档人员进行在职教育培训,尽快培养一批既能掌握新技术,又能熟悉文档专业知识的人才。而文档管理人员要结合本岗位工作,边学习边操作,在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特别要注重计算机知识、信息技术的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综合型文档管理人才。
建立文书档案管理信息系y是档案的发展需要,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飞跃。要努力实现装备技术现代化,积极运用网络等先进技术和手段,进一步提高技术含量和水平,使文书档案管理手段由旧变新,将文书档案管理从手工劳动中摆脱出来,实现档案管理人员对这些档案资料的自动管理,同时又能满足利用者的自动查询,这样即节省了人力,又保护了档案原件。而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相比,所涉及的问题更为广泛、受到的制约因素更多,仅仅依靠档案部门是难以完成的。因此,各档案部门、计算机与信息管理部门要各司其职、各扬所长。
(作者单位为沈阳工学院)
参考文献
[1] 任爱英.用信息化实现文秘工作与档案工作一体化DD提高企业文书档案质量的探索与思考[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03).
[2] 闵涛.浅谈文书档案工作[DB/OL].找法网.
关键词:电子档案;管理; 特点;与时俱进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informationization level, electronic archives is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in daily work and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party committees and government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chives managemen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electronic fil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ain feature, so as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electronic file emphasis on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The Times, to improve the file management efficiency.
Keywords: electronic files;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党委政府的档案管理工作也应紧跟时展的步伐,把先进技术运用于档案管理,进行科学的电子档案管理。同时要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培养,规范对电子档案的管理。下面结合本职工作谈一下与时俱进的档案管理。
一、党委政府档案管理要与时俱进
随着信息技术数字化的普及运用,电子档案的技术管理工作也已经日趋成熟,为此党委政府档案管理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电子化,但要保证电子档案的“四性”。
1、电子档案的原始性。我们知道传统的纸质档案材料不同于电子档案,纸质档案可以通过字体、字迹、印迹可以鉴定档案的原始性,电子档案则不同,电子档案完全没有这种“原始记录”,需要人为的操作生成电子档案,它既是原始的,又是复制的。各种各类的电子档案,特别是制作磁盘、光盘、磁带、影像时必须保证电子档案的原始性。
2、电子档案的真实性。我们知道在形成电子档案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操作人员采取的方式、方法,使用的软件、格式不同,造就了电子档案信息内容不一致性,致使出错的概率会高于传统档案。所以在建立电子档案时、一定要检查档案的真实性和统一操作的方式方法借以保证其真实性。电子档案极易失真,这不是电子文件本身的缺陷,而是有人为的因素。为此必须保证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极高。
3、 电子档案的完整性。一是由于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处于完善阶段,加上电子文件结构复杂,储存形式多种多样,如果工作人员操作不熟练,易于造成信息资料缺损。二是由于党委政府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有时出现立体交叉,管理形式多样,也会导致电子档案的不完整。三是党委政府内部部门多档案杂,像基建、土地、计生、综治等领域的内部文件、外来文件、审批文件等经常处于“滚动”替换的状态,如果工作人员整理归档不及时,同样会造成信息的失散,档案的不完整。为此我们要提高对电子档案的认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以此来保证党委政府电子档案的完整性。
4、电子档案的安全性。原始的电子档案文字、数据、影像容易被所谓的“黑客”攻击,电子档案被随意篡改信息,致使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出现问题,在以后电子档案的运用中出现这些都会直接损害电子档案的安全性。为此采用设置相关密码和杀毒软件等措施全力保障电子档案的安全性,确保电子档案不被非法操作更改。
二、党委政府电子档案的储存环境
我们知道归档电子文件以脱机方式保存,并且知道光盘比磁盘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结构稳定性,所以档案主管部门提倡档案部门配备光盘刻录仪,将要归档电子文件转存到光盘上,利于归档电子文件的长期保存。同时对储存的环境等都做了要求。一是及时将存贮电子文件的软磁盘载体更换成光盘,便于长久保存。二是要求软磁盘存放在无强磁场干扰、无震动、无尘、无腐蚀气体和温湿度适中的环境里,环境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40%-50%,温度控制在14-24℃。三是加强病毒防范。要求相关部门加强计算机的病毒检测,确保保存电子文件的磁盘不带病毒,并将磁盘经常置于保护状态。
三、党委政府电子档案光盘、磁盘的保护措施
一是我们知道光盘材料的塑料保护层对紫外光极为敏感,同时由于阳光的直射会使光盘过早老化。为此注意避光保存光盘。二是光盘存放的相对湿度应为40%-65%,温度宜控制在14-24℃,高温会使光盘氧化、变形或老化,潮湿会使光盘片基霉变。所以说要保持良好的温度、湿度环境至关重要。三是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摩擦和划痕造成光盘的损伤,避免大量堆叠,以防光盘翘曲,光盘的存放应置于盒中直立放置。四是定期复制是当前延长电子文件寿命的有效措施,磁盘每2年、光盘每5年转储一次,转储后的载体与原载体同样编号保存。五是要经常采用物理(真空消毒、远红外消毒、微波消毒、钴60-γ射线辐射消毒)或化学方法(熏蒸或擦拭,常用化学药剂有甲、邻-苯酚、环氧乙烷)进行化学预防。定期对电子档案进行消毒。五是杜绝霉菌进入库房的渠道、搞好库内卫生、控制温湿度等措施进行环境控制。
四、 做好党委政府电子档案管理新旧技术的衔接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档案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如果不走出去,到未来往往是已经过时的技术却拿来当成新技术,出现“劳民伤财”的结局。为此我们要将电子档案的新旧技术衔接好,确保不出现问题。一是建立电子档案统一接收数据格式,因为以数码形式存储于光盘和磁盘的电子档案的内容必须还原成人们能够直接阅读的格式进行显示。二是推广建立统一的电子档案模板,同一文件类型统一一种文件格式,并把电子档案模板发放到各档案形成单位。三是定期举办培训班,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运用模板和著录软件。
五、做好党委政府电子档案真伪性的鉴别
一是档案管理人员在形成电子档案的同时,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采集描述电子文件背景、内容、结构及其整个管理过程的原数据,作为检验电子档案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的依据。电子文件的使用者,要特别注意使用的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是否“完好如初”,是否被人篡改或替换过,可利用分组密码进行消息认证。二是在许多软件中可将电子文件设置为“只读”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用户只能从电子计算机上读取信息,而不能对其做任何修改。这些不可逆式的存储载体可以有效地防止用户更改电子文件,保持电子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
六、保持党委政府电子档案的完整性
一是为防止其它系统的网上用户对该机构信息资源的非法访问,在某个机构的网络和其它系统网络之间设置障碍,也可以阻止该机构的机要信息、专利信息从机构的网络上非法输出。二是开启防火墙监测通过的包的特征来决定放行或者阻止的,包过滤是很重要的一种特性。虽然防火墙技术发展到现在有了很多新的理念提出,但是包过滤依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同四层交换机首要的仍是要具备包的快速转发这样一个交换机的基本功能一样。通过包过滤,防火墙可以实现阻挡攻击,禁止外部/内部访问某些站点,限制每个ip的流量和连接数。三是安装杀毒软件清除电脑机器内的病毒,阻止流氓软件、垃圾文件、流行病毒等不良东西进入电脑使电脑恢复原来正常的功能。从而保证电子文档的纯洁性,发挥好电子文档的作用。
[关键词]现状分析 档案管理 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207-01
档案管理不仅能够保证整个行政事业单位协调、有序、高效的运行,更重要的是对单位自身的科学发展、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人民群众正当权益的维护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原本存在的不足,慢慢的显现出来。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应如何进行改革,才能促进其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不被淘汰。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就当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状的分析
1、对档案工作的不够重视。一直以来,没有认清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从单位领导到职工本人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单位领导来说,因为档案工作是幕后工作,不能为单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年度和任期考核中,上级领导也没有考虑把档案工作纳入其中,导致领导不重视档案管理的工作,缺乏强有力的监督,特别是在档案管理中需要的配备、硬件设施的投入,还有档案日常管理等方面。再有就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的问题。因没有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因此责任心不强。在管理过程中,怀着只要不丢失、不泄密档案就算是完成了自己的责任。致使工作人员没有尽职尽责的收集、整理档案,然后一到年终便把不齐全、不规范的档案往柜中一堆便完事,致使档案工作严重搁浅。最后就是干部职工个人,因他们认为档案工作与自身并没有什么必要的联系,因此在工作人员收集资料时,存在消极情绪,不愿意配合。在起草文件材料和填写相关资料时,存在应付心理,不规范的现象时有发生。对档案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档案工作长期处于被动状态,规范化和标准化更是不会被谈及。
2、档案人员业务素质欠缺。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因此,对档案人员专业素质的要求较高。如今人事制度的改革逐渐深入,包括调整机构及重组内部科室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岗位变动。原有的、专业素质较高的档案管理人员被调走,而分配到档案管理部门的人员大多是生手,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对档案的管理过程不知晓,管理意识淡薄,存在着消极、懈怠的情绪。还有一些管理人员,不是因为业务不精就是因为责任心不强,在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方面不够认真,常出现档案不按时立卷归档和未及时移交综合档案室等情况。
3、现代化管理设施较落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科技手段的不断更新,计算机信息也逐渐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计算机水平的提高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便利。然而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由于没有及时、充分的认识和发挥先进技术手段的作用,所以没有将计算机技术广泛运用到档案管理中。更有一些单位的档案室的库房建造不规范,并将易燃的杂物堆放在里面,尘土飞扬,空气污浊不堪,档案现代化及档案保护设备配置基本不全。
4、档案检索效率较低。档案检索包括计算机检索与手工检索。相对于手工检索而言,计算机检索的效率较高,目前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采用的仍是手工检索。显然,档案检索的效率和档案的硬件设施具有很大的关系。为了提高档案检索效率,许多部门专门研发多种检索工具,认为检索效率与检索工具的数量呈正比。然而若是将检索工具设置的太细、过于繁琐,可能会出现搜索档案重叠的情况,反而不利于检索。因此检索效率的提高,在于检索工具的精益求精,而不是数量。
二、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措施
1、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策略
要克服上文中所列举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不足之处,对档案管理进行创新性管理,首先需要事业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转变思想,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从制度上入手,在单位内部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加强对档案的有效利用,采用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并选用专业性强、素质过硬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从根本上提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水平,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从业经验,对管理的创新性手段进行了归纳总结:
2、提高认识,完善职责
要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制度有条不紊的进行,必须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起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从制度上明确档案管理人员的相关职责。事实上,对档案管理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但是这种宣传也必须建立在完善的机构上。我们要通过宣传,提高事业单位各级领导干部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还应该完善档案管理机制,明确各个负责人的相关责任,也可以根据内部机构的设立配备兼职性质的管理人员,在单位建立起一个档案管理的网络,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
3、 培养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
上文提到,档案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因此,要做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必须重视人的力量。首先要为单位招纳业务技术过硬的管理人才;其次,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岗前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好的熟悉和处理相关的管理工作。培训内容应该分为两个部分,一要加强其专业领域方面的培训,结合事业单位具体的工作,使理论知识能够与实际工作很好的结合;二要加强对其工作态度的培养,改变以往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工作心态,将激励机制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4、 建立现代化的档案管理体系
加强对事业单位档案创新性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将计算机技术引入管理过程中,提高管理工作的准确性,从而使档案管理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还必须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强化他们信息化技术操作手段,使他们能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完成档案管理的自动化和电子化处理。
三、 做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它在作为事业单位工作查考依据的同时,也是生产生活的参考资料,最重要的是在单位与职工正当权益的维护中,可作为重要的凭证。另外,它也是提高事业单位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因此,它在事业单位管理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是衡量一个单位业绩与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每一个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来说,是最主要的任务。若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那么就会在事业单位健康发展中埋下隐患。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有很多,主要有两个方面:从单位出发,单位领导可以根据所记录的档案,及时、全面的掌握单位的整体情况,据此进行策略调整和制定;从社会各界出发,社会各界可依据维护历史真实面貌的档案,分析事业单位的业绩,分析情况,从而为选择合适机关进行合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也加深了档案管理工作创新与改革的进程。只有勇于探索和尝试,才能适应社会的竞争,才能将本单位整体发展的状况和工作成果更全面、真实地反映出来。档案管理工作与单位其他方面管理的有机结合不仅可实现机关单位管理战略,还能提高单位的管理效率。总之,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还能让社会各界对本单位在市场经济中的形象认识更加深入。
参考文献
[1] 杨虹.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