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百家讲坛的感悟范文

百家讲坛的感悟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百家讲坛的感悟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百家讲坛的感悟

第1篇

福建省永泰县实验小学六年(4)班 赵伯罕

在历史的天空中,《论语》,《庄子》等古代文学是一颗颗璀璨的星星。但它们在遥远的天空中却显得孤单、寂寞,很多人没能感受到它们的温暖。然而,有一档节目,却像一架望远镜,使这些散落的星星重新放出光芒,射进每一个人心灵,它,就是《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的一款品牌栏目,自2010年7月9日开播以来已播出1000余期。它就像一个开放的大学,雅俗共赏,将许多晦涩的知识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传播于民众之中,正如它的栏目宗旨一样——汇集百家学养,追慕大师风范,平如开放的胸襟通向大众的桥梁。

在《百家讲坛》中,出场过无数位学术界的泰斗,可谓是众星璀璨,百家争鸣。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则是于丹、王立群、曾仕强这三位讲师。

于丹,三位讲师中唯一的女性,却是巾帼不让须眉,她清新浅显的讲述博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每逢讲课,她总是神闲气定,娓娓道来;古今中外,信手拈来;语言妙趣横生,让每一位观众感到放松,继而豁达地去接受她所讲的一切。

和于丹相比,王立群教授则更显幽默风趣。扎实的史学知识加上浅显易懂的语言,便是他最大的特点,记得在《百家讲坛》说吕后、项羽时,他讲了匈奴单于给吕后言辞粗鲁的“求爱信”,又用公安部长、边防军等词语把我乃至全场观众逗得乐不可支。

而在三位讲师中年纪最大的曾仕强教授则更像一个活泼的老顽童——笑容满面,显得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他的演讲水平更是出神入化,一句看似粗俗的话语,细细品味,却蕴意万千,即使是那些晦涩难明的古文图刻,也能在他的讲解下,化腐朽为神奇,深入人心。

或严肃,或滑稽,或生动诙谐,或引人入胜,正是这些史学大家们,演绎起每一节精彩纷呈的“历史课”。

第2篇

《百家讲坛》自2001年7月9日开播,“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是其栏目宗旨。作为央视科教频道的品牌栏目,《百家讲坛》是将所谓精英的文化用一种大众相对喜闻乐见的形式即大众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得节目中涉及的原本可能深奥枯燥的内容成为观众都能接受的都喜欢的节目。《百家讲坛》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与其能够充分发挥大众文化中的娱乐亲民、商业等特性是分不开的。

大众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就带着娱乐性。追求感官上的娱乐是大众文化的基本宗旨。更有甚者说娱乐可能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事业”。人们希望从大众文化的得到的是放松是快乐。美国的休闲学研究者杰弗瑞?戈比曾说:“休闲时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大众文化的娱乐性正是迎合了现代都市人工作生活压力大的现状,给人一种相对自由轻松的状态。

而《百家讲坛》是把中华传统文化寓于深入浅出妙趣横生的讲解之中。在讲解内容不脱离史实不违背原著原意的大前提下,嘉宾在讲解的时候用一种相对娱乐的方式来阐释中华典籍,这是考虑到观众文化层次、理解能力参差以及电视节目的可看性等的因素。但是,《 百家讲坛》与一般的大众文化不同的是他不是单单只是娱乐大众,他只是希望借用娱乐的形式来向观众讲述我国的历史文化,观众在收看节目的同时还可以充实一些文化底蕴。其节目内容中涉及到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等,如果仅仅是按照像老师上课那样乏味的形式向观众灌输知识的话,节目必然不可能有好的收视大众必然是不会买帐。也正因为如此,《百家讲坛》不得不形式多样,让科教片也可以很有看头;不得不兼顾学理性与实用性,拉近观众与节目中讲述的精英文化的距离。

更具体来讲,比如在《百家讲坛?于丹?论语心得》中,节目中采用了动画的形式再现《论语》中所讲述的事例、道理。于丹用口语化的语言为观众讲述她的论语心得,其中还有她结合当今社会的各种现象以及她的生活感悟,有理有据也有体验。个人感觉《百家讲坛》中还有一点做得让观众感觉比较舒服的是旁白的讲述,背景音乐的选择。这些细节部分的到位使得节目的整体风格更加的平易近人,不像传统的科教片高高在上拒人于千里之外,这也正是其大众娱乐性的体现。事实上《百家讲坛》的娱乐性很大程度上都是看嘉宾的讲述方式,讲坛中几位中将娱乐做的比较好的如易中天、于丹等。

网上有一些说法是说《百家讲坛》是用娱乐的方式亵渎历史愚弄观众,个人觉得这中说法着实是有些过分了。《百家讲坛》只是与时俱进地用一种更让大家接受的方式来解读传统文化,而且大体上也并没有哪里太出格到扣愚弄大众这样的帽子在他们头上,又没有麻辣评委也没有找托儿。退一万步讲,现在原本就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如果央视策划一个严谨至死的科教类节目,刻板严肃一丝不苟,那收视率可想而知。《百家讲坛》用很恰当很适度的娱乐为国人提供了一档寓教于乐的电视节目。

在《百家讲坛》取得巨大成功之后,节目所请到这些学者也一炮而红。于是请他们去做讲座的人多了,写作出书也来了,节目中的插播的广告也带来了巨额的收益。这就体现了大众的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的特征——商业性。

商业化、商品化、市场化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特征,这也是在现今文化日趋产业化的结果。在法兰克福学派中提到过“文化工业”这个词,我的理解是文化工业就是处心积虑用文化来赚取大众的钱。一旦大众文化具备了文化工业的特征,那么大众文化业就成了大众文化商品,有了商品属性。

不可否认的是《百家讲坛》将专家学者的学术成果商品化了 。但这原本就是大众文化的基本特征。并且在如今这样的社会,经济利益向来是绝大多数人做事情时考量标准中极重要的一块。《百家讲坛》只是用了宣扬传统文化这样的方式,但是事实上它也确实是在传统文化的普及宣扬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们谁都不能保证说《百家讲坛》中讲述的东西带给观众以及讲述者自己的都是虚假的毫无意义的。现实是残酷的,所以赚钱这一点必须的,其实只要找到平衡,一切都是无可厚非的。

对于大众文化而言,模式化与机械复制也是其特征之一。大众文化在其本质上具有无深度、模式化、易复制等特点,就是商品一样可以大量复制。在《百家讲坛》之后,各种形式的学者讲学节目开始出现在电视上。尽管这些专家学者都否认了“模仿《百家讲坛》中的谁谁谁”这种说法,但是有一点我认为我们必须承认的是是《百家讲坛》为后来的这些节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经营模式经验。《百家讲坛》用较低的成本制作了一档精品栏目,利用悬疑制造卖点,打造了节目品牌之后带动了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其节目的主要内容——传统文化近些年也在不断地升值中。在这样的模式之下,《百家讲坛》除了赢得了高收视还收获了大盈利。

第3篇

【关键词】 《百家讲坛》;现代传媒;中国古典文学;消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1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自2001年7月9日起开播的讲座式栏目。作为大众传媒方式的一种,《百家讲坛》为了获取高收视率,就必须采取一些手段迎合观众,这就在传播中国古典文学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弊端。本文力图探究《百家讲坛》作为现代传媒方式,对中国古典文学传播的消极影响,从而从中得到一些有益启示,以求使文学传播者和接受者在现代传媒方式下,对中国古典文学有正确认识。下面具体就《百家讲坛》对中国古典文学传播的消极影响进行如下分析。

一、对经典文本产生误读

《百家讲坛》中对经典文本的误读包括对字词的误读,以及对历史文化知识的误用。经典文本是民族智慧的结晶,阅读经典文本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的关键所在,然而在这个“泛娱乐化”时代,经典文学的阅读,只限于相当少的一部分知识分子。《百家讲坛》栏目组,为了避免被淘汰的命运,不得不以提高收视率为一切出发点。为了迎合大众的观赏品味,栏目组决定让主讲人们采用新颖通俗的讲解方式,并且要特意故事化讲述、制造好莱坞大片式的悬念,不惜以牺牲节目的学术性为代价,这就产生了对经典文本的误读,致使广大受众对文学经典产生了误解。下面以易中天在讲解《三国演义》时产生误读为例。

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中讲《三国演义》时曾质疑“空城计”并不是诸葛亮发明的,而是曹操发明的。他在节目中说曹操和吕布两军作战期间,曹操的军队由于去收麦子,城内几乎没有什么兵力了。就在这时,吕布的军队突袭过来,曹操急中生智,将随军的女眷都派遣到城墙上,摆出各种造型制造出歌舞升华的假象蒙骗吕布军队。吕布确实上了当,他看到远处的丛林好像有敌军暗伏,便慌忙下令撤了军队。因此,易中天便认为是曹操发明了空城计,而罗贯中把空城计嫁接到诸葛亮身上是“恶搞”,这好像是易中天在学术上的一大惊人发现,几百年来的读者都被罗贯中误导了。

但是要注意的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并不是史学作品,就作为文学创作的《三国演义》而言,它是以《三国志》的史实作基础,进行大量艺术加工而写成的历史演义小说,所以后人说它“七分事实,三分虚构”,正表明作为文学作品的《三国演义》和作为历史作品的《三国志》的分野。在《三国演义》中,空城计是罗贯中以《三国志》为基础,对民间的三国故事进行提炼概括,并且巧妙地移花接木而成的。这样的创作突出了伟大军事家诸葛亮胆识与谋略的超群,而且更符合作品“尊刘贬曹”的价值取向,可以说这是罗贯中创作中的出彩一笔。而易中天没有尊重文学创作的可虚构性原则,却硬要节外生枝地把空城计说成是曹操发明的,污蔑罗贯中是在“恶搞”,这是对文学经典的权威性的亵渎,并且是对文学经典的误读。这种误读不仅质疑了《三国演义》的经典性,而且严重误导了电视观众。

不可否认,易中天的通俗时尚的讲述方式,吸引了广大受众的眼球,激发了观众对《三国演义》等文学经典的阅读兴趣。但是这种以牺牲知识的真实性来换得轻松愉快讲解方式的行为,使得错误在电视传媒下广泛传播起来,误导了广大受众,导致受众对经典文本产生误读,这种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二、文学活动娱乐化

改版后的《百家讲坛》为了提高收视率,采用了说评书、讲故事、制造悬念等一系列手法,使得它放弃了早期注重学术品位的定位,逐渐走向了娱乐化道路,从“学术电视”变为了“电视娱乐”。《娱乐至死》的作家波兹曼说“电视已经让我们成为了娱乐至死的物种”。这种一味迎合观众品味的做法,造成了《百家讲坛》学术性的淡化,成为了“娱乐化学术”。

《百家讲坛》请了刘心武讲《红楼梦》,请了于丹讲《庄子》、《孔子》。这两位学者都不是研究这方面的专家,但是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是因为他们能够抓住广大受众的心理。想要抓住受众就必须去迎合他们的品味,在唯收视率马首是瞻的媒介生存状态下,《百家讲坛》成为了文化包装下的娱乐产物。为了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百家讲坛》把故事情节传奇化、文学经典通俗化当成节目的制胜法宝。

易中天的“品三国”,为了达到娱乐性效果,不惜以违背古典文学的原意为代价,这样的毫无节操地采用娱乐性手段迎合观众,可以说是完全漠视学术的权威性。易中天在讲座中穿插着大量不恰当的比拟,例如,他把刘备比作绩优股,谈到赤壁之战时,把孙刘结成联盟的得与失,竟比为现今搭伙的兄弟抢银行的成功与失败。易中天把刘备这个皇叔比作了注水的猪肉,因为要为刚开的公司找“CEO”,才去隆重找诸葛亮一探虚实。

刘心武讲《红楼梦》悬念不断,足把《红楼梦》讲成了悬疑推理小说,确实充分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但是他的这种讲解方式也造成了过度娱乐化的后果,他为了制造娱乐而制造悬念,为了制造悬念而制造了牵强附会的文学误读。他在《百家讲坛》上以这种方式讲解的揭秘《红楼梦》,在学术界便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中国红学会会长张庆善先生认为刘心武的“秦学”根本不是什么学术研究,而是在搞创作、编故事。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学术已经被严重地异化,文学活动充斥着娱乐性。文学经典原著被搬上《百家讲坛》后,在主讲人另类的讲解下,已经很难让人领略到它们原来的风采。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百家讲坛》确实让中国古典文学重回大众视野,但失去了原来的味道。

三、接受者的主体性消解

《百家讲坛》的专家学者们以全新方式解读中国古典文学,使得广大受众在电视中,以一种轻松愉悦的方式享受着一场场文学视听盛宴。然而,电视前的观众完全被这种娱乐化、故事化、充满悬念的讲述方式吸引,以这种视听方式代替了阅读纸质文本,以致无法从原著中获取自己对经典文学的理性认识。可以说,在这个被视听充斥的“受众为王”的环境中,我们的文学活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如尼采所说的“上帝已死”,在文学活动中“作者已死”,甚至受众也“死”了。接受者的主体性缺失,造成了文学接受的被动与从众。

第4篇

1965年出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影视传媒系主任,影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 栏目主讲人之一。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今日说法》、《新闻调查》、《艺术人生》等电视栏目策划,中央电视台教科文频道策划顾问,光线传播中心《中国娱乐报道》栏目总策划,北京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

如果说通过《百家讲坛》,易中天掀起了“三国热”、刘心武搅动了“红楼热”,那么无疑,2006年10月以来于丹正在全国观众心中带动起一股“论语热”。

一个女人,要具有怎样的魅力与能力才能够在中国如此成功地讲解国学?她的成长、她的经历、她的做人哲学,又和《论语》有着怎样的渊源……

在国学熏陶下成长

谈起成长经历,不得不提的是家庭对于丹的从小培养。于丹出身于书香门第,3岁时,父亲就给于丹讲《聊斋志异》,并开始跟姥姥练习毛笔字,很小就学唱昆曲,4岁开始看《论语》等先贤著作,到5岁半时,已经把《红楼梦》看完了。

于丹说话非常有条理,这是公认的,但她说:“我从小很自闭,基本上不说话……”童年时因为孤独而开始写日记,一直到现在都不间断。 于丹说,这个习惯也是《论语》影响的。《论语》中有这样两句话:“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和“见贤思齐,见不肖则内自省”(《论语?里仁》)。一方面对自己的行为及时反省,另一方面,把自身之外的人和事拿来跟自己做对照。假如一个人真能做到这两条,那就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制,同时,在对待一些事情的时候,也能有自己独立的想法。

于丹高中时,数学、外语和历史勉强及格。高中老师给的评语是:能遵守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对人文明有礼貌,为人老实,生活严肃,平时很少言笑。

上了大学后,于丹的性格却来了个大转变。大学里于丹的学习成绩很好,当过学生会的主席,研究生协会的主席,不过到现在,很多熟知于丹的人回忆起来,于丹名气最大、流传最广的头衔还是她学生时代玩委会主任的头衔。大学时,于丹本科读的是中文系,硕士时的研究方向又是先秦两汉,到了博士时才改为影视学。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这样和于丹的成长结下了不解之缘。

小女人的师大生活

生活中,于丹是一个普通的小女人,有点糊涂,不靠谱。于丹在北师大呆了二十几年了,但还经常找不到教学楼,经常夹着一摞讲义,在师大校园里气急败坏地揪住一个人说,“快把我带到教四楼”。

在北师大的校园里,于丹老师出名的不仅仅是她独特的教学能力和她出口成章的口才,有时候她的授课地点听起来就让人称奇:咖啡厅里、酒吧里,吃吃喝喝说说笑笑把课上。

于丹是一位拥有良好的语言智慧和童真烂漫性格的女性,走下讲台她跟学生完全没大没小,同事说她“就是一小孩”。

然而,大家都只能对这“小孩”望其项背。于丹的同行说:“她讲话真的是很有感染力,一般我们开研讨会策划会请她去,很多人都说求求你了,让我讲话千万不要排在于丹后边。她的语言她一旦介入,别人几乎就压不倒她了。我们一般都是要把她放在最后一个去发言。我觉得可能这是天分,她可以迅速地把一件事情高度凝练并且高度概括高度提升。”

平时除了教学,于丹常常做的就是四处做讲座搞策划。自1990年以来,于丹先后为中国电视台的《正大综艺》、《中国报道》、《环球》等栏目担任撰稿人,任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今日说法》和《新闻调查》等栏目的策划。

百家讲坛:“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

2006年“十一”黄金周,这个“生活中的普通小女人”从北师大的讲台走到了观众面前,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7天开讲《论语》心得,一举成名天下知,被称为“学术超女”、“女易中天”。

之前《百家讲坛》的主讲大部分是一些“老头”,而一身靓丽套裙的于丹改变了这个形象。更引起争议的是她极端个人化的解说方式。比如论语中说“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一直被人看作孔子歧视女性的话,而于丹则将“小人”理解成小孩子,称孔子讲的是女子和小孩子都有天真的个性。

一位《百家讲坛》的“粉丝”觉得:于丹讲《论语》,神闲气定,娓娓道来;古今中外,信手拈来;引经据典,深入浅出;辅以或直白如话,或诗意如歌的个性语言,妙趣天成,观之可以忘忧也!令人拍案叫绝……

提及《论语》,于丹认为,这部曾经统治中国社会思想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仍然能为现代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提供温馨的劝导。

她说,别以为孔夫子的论语应该仰望,高深得隐藏多少奥秘,其实这个世界真正的真理永远是朴素的,论语告诉大家的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真正的道理是告诉别人怎么才能过上心灵所需要的快乐生活。于丹在《百家讲坛》中的第一句话就以绝对的高度,一锤击碎了几千年人们对经典膜拜的梦想。

于丹曾用“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试图诠释孔子给人的印象,她在后序中介绍,孔子以及《论语》的温度:“它不烫手,不冷漠,略高于体温,亘古不变。”

追捧者认为,于丹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全书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穿越两千多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也因此她的作品被认为是站立在经典之上的“心灵鸡汤”。

《百家讲坛》让于丹为更多的人所知,那么,这使得她的生活有所改变吗?于丹的回答是《庄子?逍遥游》里的一段话:“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变乎荣辱之境。”意思是全世界的人都在夸你,鼓励你再往前走一步,你内心也不再往前走了;当全世界都责难你时,你内心可以不更多地沮丧,因为你自己的内心有一种定力,而外在再多的声音也只是另一种声音而已,人由此做到宠辱不惊。

说到生命里最有价值的东西,于丹觉得是她的快乐,这比学问更有用。她虽然有着很多种身份,但她还是希望人们在认识她的时候,可以知道她是个有幸福感的人。

在今天,人们都企求坐拥千万,有贵房名车,物质满足取代心灵富足。而于丹的幸福观却与此相反,她更接近于《论语》中包容、理解、知自己的境界。她说,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穷无关,与内心相连。她把枯燥的《论语》、《庄子》用最朴素的语言娓娓道来,让我们在尘世的喧嚣中懂得道在人心,道不远离;懂得什么叫君子坦荡荡,并不是心中任何事情都不进入,而是万事进入之后皆能化解……

第5篇

从2005年11月到2006年4月,应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城市管理台之邀,笔者作为“茶余饭后话北京”栏目的嘉宾,以每周一讲的方式,直播了“回眸首都十个五年计划”的节目;从2007年1月至今,又播出了以京都大案、要案为主题的“说案揭秘”节目。普通档案人做客电台,诸多感悟禁不住一起涌上笔者心头。

“茶余饭后话北京”栏目是以叙述和传播老北京的历史事件、乡土民俗文化为主题,以市民为听众对象的雅俗共赏的休闲性栏目。栏目开播后,先后邀请十几位嘉宾,以和主持人聊天形式,多视角展示老北京风土人情。嘉宾以民俗界人士最多,文博、图书、收藏、历史等部门也不乏其人,唯独档案界无人参与。笔者此次加盟,也算填补了一项档案人本该占据,却一直徘徊在外的空白。

应当说,各地的档案部门,都有关于乡土历史和乡土文化的丰富馆藏,具有多方面向公众的话语权。但由于多种原因,人们或者把档案馆视为神圣保密机关,或者档案人信守默默无闻的清规戒律,时间一长,在外界人心目中便不能不对档案人产生一种看法或偏见:认为档案人有点清高,不好接触,一定不屑于承担这类为普通市民直接服务的工作,甚至认为档案人不能承担好这类为普通市民直接服务的工作。其实,一直把司马迁视为鼻祖的档案人,其业务素质一点也不比其他部门差,再加之还有浩瀚的馆藏为后盾,是完全有资格,也有能力,借助电视、电台等大众传媒,向公众传播乡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

档案人参与社会文化活动,一方面要虚心向其他行业专家学者请教,另一方面也要探索创新,逐渐形成档案人特有的风格特色。档案人说话办事比较严谨,这是优点。面对成千上万的听众,当然不能信口开河。但严谨不等于拘谨,严肃也不等于不要活泼。能把严肃的话题讲得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寓教于乐,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俗话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又反过来服务于内容,影响着内容。笔者担当的“回眸首都十个五年计划”的话题,同其他嘉宾的话题,如“北京的寺庙”、“北京的胡同”、“北京的老字号”相比,政治性相对比较强,故事性相对比较弱,准确性相对要求比较高。也许正是这些特点,主持人才决定了这个话题要找一个档案人来说比较合适。可也正是因为话题的这些特点,要把这个话题和其他课题一样搞得生动活泼,无疑加大了难度。为此,笔者有两个不讲:即,一是不讲过于敏感、尚存争议、有碍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二是不讲道听途说、查无实据的内容;一个坚持,即坚持正说不戏说。笔者在多渠道查阅有关首都十个五年计划的大量资料基础上,从中筛选了既有代表性又有典型性,且生动活泼的事例,讲述给听众。

总的来看,近年来档案宣传成绩不少,但对比其他部门,尚有不少差距。比如,档案部门还不太善于与其他部门联手合作,更不善于借势兴风,搭车造势,聚拢人气,采取多种形式、多条渠道、多重视角,把档案宣传做大、做强、做到最基层的百姓中。君不见,易中天的《品三国》,借助央视的《百家讲坛》,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其魅力竟然吸引了从未读过《三国演义》的小青年。而《百家讲坛》也因为找到了易中天、纪连海、刘心武这样的善于把精深的知识讲得雅俗共赏的专家学者做客,其收视率一直名列央视科技频榜首。这里不去探讨究竟是易中天一类的专家学者成就了《百家讲坛》这个栏目,还是《百家讲坛》这个栏目造就了易中天等专家学者,不过最终受益的是广大的电视观众则是确定无疑的。

第6篇

任兴才所说的“讲坛”,全称为“胡同里的百家讲坛”。自从一年多前被任兴才的老伴成功“安利”了之后,任兴才就喜欢上了这个活动。说起讲坛所请的这些老艺术家,任兴才如数家珍,用北京话说是“门儿清”。

“不夸张地讲,我现在的生活主要就是‘吃饭睡觉听讲坛’。”任兴才笑着对《t望东方周刊》说。

“胡同里的百家讲坛”由海淀区北下关街道办事处公共事业管理科主办,“互动北下关”官方微信运维中心承办。自2015年4月23日开讲以来,已成功举办了16期,并成为北下关街道的品牌文化活动。

女高音歌唱家吴霜、《三国演义》中关公扮演者陆树铭、国家一级导演丁荫楠、同名电影中刘三姐的扮演者黄婉秋、朗诵艺术家殷之光等老一代艺术家,将表演、声乐、评书、电影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带到了胡同里的群众面前。

凭借全网直播等现代技术手段,讲坛也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每一期内容的受众已经从现场的200多名社区群众拓展到了数以万计的网络观众。

“这个活动丰富的艺术内涵正好满足了老百姓长期以来的文化需求。”北下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文思君对《t望东方周刊》说,“只有那些真正接地气的活动才能在群众中间有长久的生命力。”

“抓住大爷大妈的眼神”

回忆起2015年第一期讲坛的时候,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吴霜直呼“不好讲”。观众大部分是周围胡同里居住的大爷大妈,进场的时候还互相打着招呼,“有些还拿着购物袋,一看就是准备去买菜的。”

这样的“生活现场”,需要主讲人在内容和方式上额外花一些心思,才能“hold”住。

“关键是得抓住大爷大妈的眼神,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这才是真本事。”吴霜对《t望东方周刊》说道。

吴霜的另一个身份是“评剧皇后”新凤霞和著名剧作家吴祖光的女儿。她将讲座话题定为“父母的遗产”,讲述起这些年的心路历程,而这样接地气的话题也让现场观众对老一辈艺术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自那以后,“胡同里的百家讲坛”就固定了下来,涵盖的艺术形式也从歌唱和评书扩展到了影视和朗诵。 通过与老一辈艺术家的面对面深入交流,社区群众得以重温评书和影视等经典,并对朗诵等艺术形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观众也从这些艺术名家的心路历程中体会到了很多人生感悟。

任兴才对老艺术家们讲述的很多细节印象深刻,比如马德华在拍摄《西游记》“弼马温吹火烧八戒”的情节时,差一点被汽油烧伤。“戴着的面具上,眉毛和睫毛全烧掉了,十分惊险。”任兴才对本刊记者生动地转述。

讲坛请来的名家不仅在艺术上成就卓越,而且保持着谦逊的风度。在一些人的生命历程中,即使遇到低谷也仍然心怀乐观,这对现场的观众来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以前的艺术家是深入生活,创作生活,然后才是表现生活,但现在的明星很多不是这样。”任兴才的老伴对本刊记者感叹,她也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将正能量传递下去,影响到更多年轻人。

随着讲坛的持续举办,参与人数不断增加,社区群众也提升了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为了在有限的场地里顺利组织和开展活动,街道办通过北下关最具人气和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互动北下关”,开辟了预约报名通道。

每次讲座结束后,组织方会鼓励现场的大爷大妈打开手机,“手把手”教他们如何通过公众号进行报名。

任兴才还专门建了微信群,将讲座内容拍摄成视频,让更多人看到。

凭借着胡同里大爷大妈们的口口相传和新近学会的新媒体传播,“胡同里的百家讲坛”成了北下关甚至是海淀区的品牌文化活动。

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讲坛的口碑也传到了北下关以外的地方。任兴才的微信群里不只是北下关街道的社区居民,还有人为了听讲座专门从北京石景山和丰台等地赶过来。

全社区的“庆典”

在组织讲座的过程中,活动主办方不断在内容和形式上尝试新的可能性,摸索出更适合社区居民接受的新路径。

从2016年开始,“胡同里的百家讲坛”开创性地启动了全网直播,通过手机客户端、微信平台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观众全覆盖,打破了时空限制。这是“互联网+”时代探索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全新尝试。

2016年10月26日,讲坛请来了著名朗诵艺术家、北京朗诵艺术团团长、海淀区文联副主席殷之光。由于现场的大爷大妈们普遍对朗诵这一艺术形式了解不多,讲座改成了访谈的形式。就在这一问一答中,现场观众纷纷对朗诵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殷之光于1981年创建了中国第一个以朗诵为专业的北京朗诵艺术团。朗诵团到全国各地为最基层的群众演出,为了节省经费,他曾带领艺术团成员挤过绿皮火车,啃过冷面包。

从2005年到2014年,殷之光还自掏腰包,资助了十届“殷之光杯”朗诵艺术大赛,培养了大批年轻的朗诵人才。

而街道办负责人看到现场观众对朗诵艺术的热情之后,提议在北下关将朗诵比赛继续办下去,这一想法也被殷之光赞许不已。

就这样,2017年新年伊始,街道办举办了首届北下关“殷之光杯”朗诵大赛。另外,街道办还组织成立了殷之光朗诵艺术团,这也是北京首家街道朗诵艺术团。

参与朗诵大赛的选手涵盖了各个年龄段,上至年过九旬的白发老人,下至刚刚五六岁的儿童。选手们来自各行各业,有着各自的故事与经历,也将自己的欢乐与辛酸通过朗诵的形式表现出来。经过初赛海选,共有25位选手脱颖而出。

而在2017年1月10日举办的决赛上,组委会邀请了朱琳、瞿弦和等多位朗诵艺术领域的权威专家,确保了大赛的专业性。原本只是大爷大妈的盛宴,现在扩展成为全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庆典”。

创建基层社区文化圈

经过不断尝试,北下关街道办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基层社区文化圈。据文思君介绍,这也是对“1+3”公共文化政策文件的积极响应。

“1+3”公共文化政策文件,是指2015年上半年北京市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意见》,以及《首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方案》《北京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北京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规范》三份配套文件。

为了组织“胡同里的百家讲坛”和“殷之光杯”朗诵大赛,北下关街道的各个基层居委会也投入了不小的资金和精力,运用先进技术手段,逐步实现均等化和数字化等目标。

第7篇

部分同学老是感觉学的知识没有用,看了这档节目,他们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体会,也让同学们了解自己学习的目的,甚至可以指引他们努力的方向,提供学习的动力,开阔学生视野,积累写作素材。我也会为学生推荐《美丽人生》、《成长教育》等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好作品。

二、发散思维拓展思路

写文章需要灵感,而灵感来源于生活。丰富多彩的生活往往能给学生带来发散性思维,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什么样的生活才算丰富多彩呢?笔者认为《艺术人生》能给学生提供这方面的需求。该节目的宗旨是:用艺术点亮生命,用情感温暖人心,探讨人生真谛,感悟艺术精神。

如玖月奇迹这组著名器乐演唱组合,他们将新颖独特的双排键表演与各种风格的跨界演唱完美融合,开创了舞台上的全新表演模式。而成员之一王小海是沈阳人,毕业于沈阳大学财务专业,毕业后进东大工作,对于音乐,是个十足的门外汉,但优秀的音乐天赋使他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更有西游记再聚首,红楼梦再聚首,看了之后学生对演员、对人生的感触会更多,写作思路会更广阔。

三、与他人分享智妞人生

作品是每个作者智慧的结晶,与他人一起分享,无疑能给作者和读者带来快乐和幸福。我选择了对学生写作有帮助的《百家讲坛》。《百家讲坛》的栏目宗旨是:汇集百家学养,追慕大师风范,平和开放的胸襟,通向大众的桥梁。选择观众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

栏目选材广泛,曾涉及文化、生物、医学、经济等各个方面,现多以文化题材为主,并较多涉及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学生了解的历史和文化多了,就会拥有智慧的人生,同时,也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观点更容易让别人接受,写作能力自然就会慢慢提高。

四、总结

第8篇

一、选题策划的社会价值分析

《于丹〈论语〉心得》一书的选题策划的社会价值分析是基于以下三方面进行的:

首先,当代中国正处在全球化大发展的新形势下。因此,如何建立一种全新的、适应新的国际形势的国际新秩序,从而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宽容,并最终引向和平共存,成为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一大挑战。只有正确解决好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地域与地域之间的关系,才能带来真正的和平与共存,才能为我国进一步的发展铺平道路。孔子的“仁学”可以为正确处理这些关系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它所强调的“和”,在当代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其次,当前我国整体社会形态正处于转型期,这就使得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整体上还不够健全,同时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工作强度也有所加剧。生活在这样一种充满压力和诱惑力的社会里,人们难免会感到焦虑和空虚,《论语》中所包含的孔子的“仁学”思想则能够很好地指导人们如何寻求一份内心的安宁与快乐。因此,对于《论语》的当代化解析也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最后,我国正处于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期,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当代化的解析、发扬,从而创建有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是这一伟大历史时期的内在需要。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的“仁学”,则更值得在当代加以传承,使之发扬光大。

二、选题策划的市场、读者分析

对于《于丹〈论语〉心得》的市场分析是从外部环境与图书产品调研这两方面着手展开的:

从外部环境来看,《于丹〈论语〉心得》作为“百家讲坛”系列图书中的一册,是与央视“百家讲坛”同步推出的。“百家讲坛”的热播,为该书的出版发行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由该栏目引发的一股读史热,也激发了对于该书的社会潜在需求,从而形成了该书的潜在市场;最后,由于作者于丹教授在文化界及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有利于该书市场空间的拓展。

从对图书产品调研的情况来看,在同类图书市场中,书籍种类虽多,但内容大多雷同,并且特点不突出。《于丹〈论语〉心得》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融专业性、学术性、通俗性、时代性于一身。这使得该书在同类图书市场中格外抢眼,有效地拓展了该书在同类图书市场中的市场空间和市场份额。并且由于电视传播本身具有即时性、直观性及内容不易保存等特性,而以电视节目内容为蓝本编辑出版的书籍,从某种程度上是对电视媒体的很好补充,更能引发受众的深度思考。这在无形中也形成了对该书的市场需要。

数据表明,该书的读者群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其中有一定受教育程度、对传统文化及历史较为关注、有一定购买能力的中青年占读者总量的半数以上,且男性多于女性。读者构成多为大中专院校的在校生、普通工人及文化工作者,其中的大多数是“百家讲坛”的忠实观众。

三、选题策划的成品分析

《于丹〈论语〉心得》是依托“百家讲坛”这一央视精品栏目,在于丹教授所做的关于《论语》的导读及其当代化解析讲座大受欢迎的基础上,以该讲座内容为蓝本,在经过适当调整修改使其更适合图书出版要求的前提下精心编辑策划推出的。而身为知名学者的于丹教授作为该书作者,也使得该书在内容上更具含金量。利用“百家讲坛”的品牌效应,加上作者于丹在业内的影响力,可以说该书是品牌效应与金牌作者强强联手的最佳产物。

(一)图书的内容及人文关怀

综观图书市场上以《论语》为基础编辑出版的同类通俗类历史文化读物,其内容大致可分为:①直接对《论语》原文进行白话注解;②在对《论语》进行白话注解的同时,点明其所包含的思想内涵及人生哲理;③将《论语》中的箴言、警句收编为语录这三大类。《于丹〈论语〉心得》作为这类读物在内容上则不同于这三种形式。《论语》原文作为该书内容的一部分附在书末,而作为全书的主体内容则是作者对《论语》所包含的“仁学”思想及这一思想的当代化的解读。这种解读是作者在自身文化知识构成、丰富的人生阅历的基础上,通过对《论语》的亲身阅读、思考、总结,巧妙地把其所隐含的哲学思想同当代人的现实生活相结合,用生活中的事例告诫人们如何为人处事、回归内心的本我。这使得该书在内容上的指导性大大增强。作为通俗类历史文化读物,全书在语言表达上也力求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增强了可读性和趣味性,准确地把握了文化与普及之间“度”的关系,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可以说该书不仅是一本很好的通俗类历史文化读物,还是一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励志类读物。

文化是以人为主体的,反映的是人的追求和愿望。一切优秀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都应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在当前社会里,人们所处的环境无论是在经济上、文化上、还是在思想领域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这种种的变化都会给当代人的身心带来巨大的压力。面对此种情况,人们更需要一种内心世界的回归,一种精神、心理上的慰藉。这正是我们所倡导的人文关怀。《于丹〈论语〉心得》所提出的仁爱、平等、宽容、人道、信任、忠诚等正是人文关怀的本质要求。通过阅读该书,能够使人们的内心境界得到提升,并且从内心深处体会到所谓的“仁”。这就拉近了文化与心灵之间的距离,在阅读之余更能激发人们心灵深处的思考与共鸣,用文化的力量安抚了当代人疲惫脆弱的心灵。

(二)图书的编排及装帧设计

《于丹〈论语〉心得》一书的内容编排分为两部分:正文和附录。正文部分由各自独立的七个小章节组成。全书这样的结构布局增强了该书的条理性,方便了读者阅读。并且由于正文部分为阅读所“得”,附录部分为《论语》原文,这样的结构编排也有利于两部分的充分结合、互为补足,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从该书的正文部分文字的编排印刷方式上看,对于一些重要的、有指导意义的思想理论采用底色为淡红的文字框圈出,加以强调,突出其重要性,这样做有利于读者更好地把握全书所要传达的文化思想及整体脉络,对于该书的阅读起到了导读的作用。该书页面正文的编排采用了读书笔记式的页面外边册留白的排版方式,有利于读者在阅读时能够及时地记录下自己的心得感悟,充分体现了编排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在留白处灵活地插入《论语》中的名言警句,使全书在内容上更全面、生动,文化气息更浓厚。该书封面设计以淡黄色为基调,配以水墨山水画为背景,以宋体字编排的书名,给人一种简洁、大气、古朴、雅致的感觉,与该书的文化内涵相得益彰,营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所独有的淡雅、含蓄的文化氛围。配有印有“百家讲坛”标识的书腰,也可谓是对该书的一种广告宣传。从整体分析,该书开本适中、版式合理、印刷精良,这些使该书更具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这突出了《于丹〈论语〉心得》在内容结构的编排方式及装帧设计上独树一帜的风格。

(三)图书的发行及营销推广

《于丹〈论语〉心得》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并通过多种媒体宣传相结合的手段,利用“百家讲坛”的品牌影响力,在电视节目中为其进行广告宣传;同时也借用作者自身的号召力签名售书,为该书的顺利推广做足了铺垫。该书自问世以来就受到来自社会各界读者的广泛欢迎,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得“读史热”再度升温,提升了社会的整体文化风气,在当代社会的文化生活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⑴于丹: 《于丹〈论语〉心得》, 北京: 中华书局, 2007

第9篇

重点推荐:

《那些绝代佳人》虹影著 瞿庭涓解读 重庆大学出版社 ¥26.00

在中国,虹影是饱受争议的作家,有人说虹影的人生比她的作品还精彩,她被媒体贴上“美女作家”、“身体写作”、“官司作家”等标签,而她本人却更希望自己被称为先锋作家或诗人。不过她没少获得国外的赞誉。2005年7月,她凭借《饥饿的女儿》、《K――英国情人》和《背叛之夏》获得了被誉为“文学奥斯卡”的“罗马文学奖”,她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作家。本书是虹影和80后才女瞿庭涓携手解读张爱玲、萧红、李香兰等传奇女性那些尘封的摇曳多姿的往事。小说源于原形而独立于原形,为了小说的完美进行了再创造,十分耐读。

爱尚书库:

《于丹的天空》 孔健 著 江西人民出版社 ¥24.80

于丹,现在已经差不多家喻户晓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传媒系主任,影视学博士,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对社会的贡献:在百家讲坛的精彩节目,帮助广大观众懂得感悟生命,感悟人生。于丹品《论语》、《庄子》使我们重新拾起了自己的文化瑰宝,在讲座与书中介绍了许多我们现代人所需要的哲理,在这纷繁复杂的中国社会中,无论男女老少都需要一位孔子、一位庄子相伴,来缓解社会带来的压力。本书是首次辑录《百家讲坛》外于丹解读人生的最全精华,是心灵修炼与国学智慧的完美结晶,教你怎样获取幸福,把握幸福,跨越生命中的苦难。

作者孔健,孔子学研究家,孔子第75代直系子孙、孔家滕阳户掌门人。现任日本软银金融大学教授,国际孔教儒学传播协会会长等职务。被媒体誉为“孔学传播大师”。

《走出困境》李焯芬著 中华书局 ¥20.00

“如果我们每个人认真地审视自己的内心,就不难发现,点燃自己灵魂之光的,往往是一些当时我们认为是磨难和困苦的境遇或事件。一个完美的人生,真的需要历练。”这是本书作者李焯芬先生送给读者的一句人生格言。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经历苦难,陷入困境。当然每个人也都有不同的走出困境的智慧和方法,《走出困境》以60则心灵小故事,帮助我们从不同角度去看待生活中的厄运,解决人生的困境,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故事书。

第10篇

经典的历史巨著,尤其推荐史记和资治通鉴。史记被誉为无韵之离骚,语言优美,叙事简洁,评论精彩。资治通鉴里面编写的每个典故和历史事件都能让你深深感觉到古人的智慧,让你学习到做人做事的道理。

百家讲坛里讲述的各种历史讲座。讲座的老师都是历史方面的专家教授,他们的讲述不仅讲述历史事件,并推断其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谓精彩纷呈,妙趣横生。

社会名家的个人讲座,尤其推荐高晓松老师讲述的晓说,袁腾飞老师讲述的腾飞五千年。这些讲座带着他们个人对历史的理解,不仅仅是纵向讲述,更是横向对比,随性联想,是很好的学习历史,感悟历史的盛宴。

一些经典的通俗历史著作。在这里推荐当时明月的明朝那些事。流畅的文笔娓娓道来明朝历史,历史的厚重和趣味完美的统一在一起,值得一读。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1篇

一、实现情感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情感也是历史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目标。高中生正处于由少年向青年过渡时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中学历史课应成为实施情感教育的主阵地,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只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很难使学生产生共鸣。通过引入多媒体功能,运用其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情境,再现历史场面,亲自感受历史时代的氛围,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

如讲到旧中国主权遭到践踏,国土沦丧时联系了闻一多的七子之歌,让学生聆听饱含激情的配乐诗朗诵,让他们体会山河破碎,骨肉分离的锥心之痛,再让他们从语文课本《别了,“不列颠尼亚”》中体会,扬眉吐气的光荣与自豪。前后强烈的对比让学生增强了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突破疑难,加深理解

历史是人类过去的实践活动,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重演。这个特点使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掌握和巩固增加了难度,特别是一些不易说明,头绪较多的历史知识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具体形象地加以描绘,也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困难。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能以多种方式向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屏幕显示的内容可以随意重复和迅速更换,可以表现事物的动态变化,使某些难以表现的教学过程得以实现。同时能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做到视听并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在讲“新航路的开辟”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迪亚士、哥伦布、达·迦马、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使用多媒体课件,分别演示四位航海家的航海经过。在路经重要地点时,课件能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再配以声音讲解。学生看了演示后大多能讲清楚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

历史教学中,难度较大的是对历史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这和学生接触的材料较少有很大的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条件的限制,在课堂上只能用书本上的材料,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而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就是能将大量的历史材料在课堂上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课件向学生提供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自然、人文等资料,扩充学生的视野,对大量教学信息进行优化处理,就为学生多看、多读、多听、多练提供了操作平台。

三、文史合一,百家争鸣

笔者曾经在学生中做过一个调查,同样的内容学生更倾向阅读文学作品而不愿读历史课本,这表明大部分同学感觉历史的语言重在叙述事件,而文学中更多一些情感和联想的空间。实际上文学与历史同属人文科学,它们之间有着很多共同之处,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些史、传类作品更是将二者完美结合,比如《史记》就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历史的许多重大问题都可以从语文课中得到加强,如果能恰当地用学生已学过的相关语文知识来启发学生,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文学与历史“亲密接触”时,单调的历史变得灵动起来,不再冰冷得让人抵触,学生一方面学习课本上的历史知识,一方面参照阅读大屏幕上的文学作品,积极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很多学生在心中将历史学习与死记硬背画上符号,产生厌烦和畏难情绪,但对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和百家讲坛类的历史节目却很乐于接受。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汉武大帝》、《康熙王朝》、《》、《莫斯科保卫战》、《珍珠港》等影视中的相关片段放映给学生欣赏,将百家讲坛中有关历史的内容,带到课堂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最后让他们也开讲坛,谈历史,百家争鸣。很多学生通过上网等方式查阅大量的资料,在不知不觉中收获了很多。

四、感悟历史,体悟人生

第12篇

“哑巴中文”的提出,不可不承认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悲哀。我们从一岁便开始学说话,父母教,天天用,经历了近十年的语文教育之后,我们把一个个说话流畅、吐字清晰的孩子,教育成了一个个出口不成章、有理说不清的“中文哑巴”。

也许,我们过分在意于分数而忽略学生那越说越少的话;也许,我们过分强调了教育的谨慎而不在意学生那越来越混乱的表达。在日积月累的埋头习题中,在反复强调的题海战术中,我们的孩子们,他们的嘴巴越闭越紧,他们的心理素质越躲越差。幸好,我们发现的还不算太晚,幸好,我们尚可以亡羊补牢。我们要把成为我们耻辱的“中文哑巴”变成一个个“能说会道”的“相声演员”!

之所以成了“中文哑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自知识积累的贫乏,这与读书少有很大关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同理,“读书破万卷”之后,才能“出口如有神”。腹中空空,没有内容,张口当然无话可说;相反,知识积累足够多、储备足够用,才能够侃侃而谈,讲出来的话才能有根有据、令人信服。学生读书多了,自然就需要交流沟通,自然就出现了急于表达自己观点以得到他人承认与赞同的欲求,那么不但表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完全调动了起来,同时也使自己的交流更加有内涵了。正如“相声演员”之所以能被人们喜闻乐见,不仅仅由于他们的说话技巧,更重要的是相声的内容本身能够引人共鸣,使观众在开心一笑的同时,心有所感,心有所悟。如果,相声只是强调两人无聊的斗嘴、互相贬低,那么这也不能称为一出好相声,这两名相声演员也不能成为好的相声演员。

另外,光有充足的知识储备也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一定的心理素质。现在很多学生在课下非常活泼,非常开朗,与同学和家长在一起没有丝毫的表达缺陷。问题就出现在课堂上,他们当众回答问题时,便紧张无措,思维混乱,出现口头表达障碍。这种口头表达障碍是出于心理紧张、对自己的不自信和周围听众带来的压力,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状况,因此,这就需要教师从心理上帮助他们克服这方面的困难。学生的怯场、紧张,实际上是不自信的表现,他们不能够确定自己的表达是否明确、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所以经常在课堂上会听到教师对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重复“请大点声,其他同学听不清”这样的话。“相声演员”面对台下成千上万的观众依然谈笑自如,这份心理素质可不是那么简单就可以达到的。这需要他们对于自己讲的话烂熟于心,有表达的欲望,希望得到观众的认可,最重要的是对于自己的表演要非常自信。同理,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都学习过心理学,这就需要我们运用赞美、鼓励、反复实践等等的一系列方法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例如,多说一些鼓励的话,多鼓鼓掌,请他(她)的好朋友侧面安慰等,都可以为学生树立起自信心。

也许说到这里,有的教师会反驳我,你这都是纸上谈兵,“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就用到了从“中文哑巴”到“相声演员”过程中最重要的实践环节了,那就是多练。心理障碍的克服实际上就是在“多读”和“多说”的基础上实现的,而第一点讲到的积累,也需要在“多说”的基础上反复运用,才能使学生将自己的知识系统、条理地表达出来,因此多多练习,多讲、多说、多读,才是从“中文哑巴”到“相声演员”转变中的重中之重。

演员行业中有一句名言叫做“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见反复实践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45分钟时间里得到充分的练习呢?除了课堂上加强师生互动,教师少讲、学生多自主发言之外,可以结合课文的自身性质,多开展辩论、评价、改编课本剧等活动,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将课堂主动性还给学生。例如讲到一些人物比较问题,可以借机展开辩论,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怯场的心理障碍,树立起自信心,也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条理表达能力,一举多得,使学生由过去的“中文哑巴”转变为侃侃而谈的“相声演员”。

二、向白岩松学提问

课堂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师生问答,但是有很多教师在很多时候无法掌握问答的角度、问答的分寸和问答的意义,这样的问题在我个人身上就存在,有时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对不对、是不是”之类,有时在公开课上会是为了问答而问答,有意设计某个简单题目,例如让学生找出中心句等等,这样的问答实际上毫无意义,完全是自己亲手设计一个圈套让学生来钻。通过日常教学中的思考与总结,我有了一点自己的感悟,基本明确了今后在问答方面的努力方向,那就是:做一个像记者一样的提问者、倾听者。

为什么教师这一职业会与记者相联系呢?记者的职业特点是提出尖锐问题,聆听对方答案。它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不同点就是,记者的问题是没有固定答案的,对方回答的正确性不是由记者来决定的,在面对受访者时记者做的更多的应该是用心交流、用心聆听。而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则不然,在发出提问的同时,教师的心中已经生成了一个标准答案,引导的过程实际上类似于王二小把敌人带入埋伏圈的过程,等待着学生完整准确地答出自己心中的那句话。这样做,不仅使我们的教学陷入了模式化的方块中,也会衍生一系列的弊端,导致学生的回答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担心自己的答案会带来批评或者驳斥,无法正常甚至超常地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随着现在学生个性和心理的早熟,我们过去的那种希望全班同意一种观点、全班统一一个答案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学生的学习要求了。其实答案不一定就是参考书上的几行字,观点不一定就是专家学者分析的才百分百正确,既然我们的教材只是一个帮助学生提高能力的杠杆,那么学生加入自己的发挥也未尝不可,更何况有时学生的回答也会给我们带来意外收获甚至惊喜,所以,我个人理解,我们应该向记者们学习,我们应该向“白岩松”们学习。

白岩松的提问得体恰当、尖锐直接,说出了观众的心声,也不至于令答者无从作答,最为重要的是,他不会自己在心中事先设一个标准来衡量你的水平、评价你的不足。我们在课堂上大可放下手中的教参,放下心中早已生成的“标准答案”,放下“我教你学”的模式,从最基本的文本出发,从最原始的心态出发,找准问题的关键,抓住知识的要害,找一个恰当的切入点抛出问题,找一个平等的角度聆听学生的回答――不急于否定,不急于表态,不急于评论,像一个优秀的记者一样,学会尊重对方的思维、尝试理解对方的想法、认真聆听对方的见解,使受访者在放松的、平等的状态下表达出自己的理解与认知,以达到精神上、思维上的真正交流与融合。

像白岩松那样,提问严谨、思考缜密、尊重对方、平易近人;像白岩松那样,问者真诚、答者轻松、听者会心、思者赞叹。有时课堂不一定必须是“我对你错”,有时教师也可以过一把记者瘾。

三、高中教师的“百家讲坛”

面对众多的必修选修教材,或许教龄较长的老教师们如鱼得水,可以借助课堂这一平台释放自己储备的很多知识,但是作为一个刚刚毕业几年的青年教师,有时不得不承认,一旦备课不充分,就会在课堂上出现捉襟见肘的尴尬。毕竟自己的专长与积累有限,面对诗词歌赋、小说散文、语言文字,要做到面面俱到、样样精通,的确是一件难事,通过学习,我个人总结了一点适用于自己的方法,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试验一下。

我认为其实高中教师在教学生涯刚刚开始起步的阶段,没有必要逼迫自己成为一部百科全书。我们做教师的,本身就是做学问的人,大家都很了解知识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缓慢提升的过程,急于求成是绝对不可取的,临时抱佛脚和恶补出来的效果不能起到解决问题的作用,反而破坏了原有的知识框架,打乱了已有的教学思维。既然我们必须要经历在积累中的成长这一步,那么何不寻找到一个突破点,借鉴“先富带动后富,最后达到共富”的原理,从自己的专长入手,同时积累其他方面的知识,最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呢?

就像“百家讲坛”栏目中的讲师,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于丹、易中天、康震等等,他们便是遵循了这样一个原则。例如康震,他是北师大的文学院副教授,他讲苏轼的时候讲得非常精彩,声情并茂,观点新奇。但是我们发现,康震在“百家讲坛”中并不是只讲苏轼,他还讲了李白,讲了杜甫,讲了李清照,在讲这些其他人物的时候,特别是李白,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他对于李白大多停留在对历史材料的讲解上,自己的认知观点很少触及。但是这丝毫不会影响我们对于康震老师的钦佩和对他的学术研究的认可。从中,我想到了我们现在的中学教师,实际上“百家讲坛”栏目有很多专题都是中学教师讲授的,观点和语言都是很不错的,可见,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同时对自己的薄弱环节逐步积累,这样一来,精彩之处有增无减,知识弱点逐步攻克,相对于自己原来的教学水平与知识框架也是只有完善与提升,而无舍本逐末之忧。

其实每一位中学教师,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百家讲坛”,将自己的专长尽情向学生展示,使学生完整甚至完美地掌握这一环节的知识点,同时对于自己的薄弱环节,不必畏惧,在课下不断积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这一部分知识讲到、讲明,那么我们的努力也就会有成果的。

第13篇

一、 经典与“代读”的矛盾:学者对中学生的“精神代乳”

经典的魅力,就在于原汁原味,也在于它的非娱乐性,这就决定了经典与“代读”互相排斥的属性。把经典加以通俗化、娱乐化后再让人去接受,犹如古人所谓的“嚼食喂人,徒增呕秽”。只是在当今这样的消费社会,经典文化,也被以快餐的方式加以消费。在读者娱乐式地消费这一经典文化的同时,经典文化的丰富内涵在这过程中也趋于消解。

一方面,经典“代读”削夺了中学生亲近经典、享受经典带来的审美乐趣的权利。《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收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我们一直提倡中学生要广泛地进行经典阅读,并且强调要亲自去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透经典的价值。但“代读”正是在一方面彻底地背离了经典。在经典“代读”的过程中,学者以学术权威的身份居于强势地位,由他决定对经典的取舍,决定经典解读的内容与方式,而学生则以经典解读的接受者身份,居于弱势地位,被动地接受着学者对经典的解读。在此不对等、不平衡的文化传播过程中,中学生只能成为被动的受导者,而不能成长为自主的阅读者。本来,学者的经典“代读”只是起到导读与示范作用,希望借此可以在受众中引导和提倡一种“自读”经典的风气。但最终却成为学者始终高居受众之上,一味地将个人的阅读体会与心得,单向灌输给中学生。这就人为地阻碍了学生从被动的受导者向自主的阅读者角色转换的可能性,使学生止于对经典“代读”者的崇拜,而与经典名著本身渐行渐远。那些扮演“代读”角色的“学术明星”自撰著作的火爆与经典原著的相对冷落形成的鲜明对比,也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另一方面,学者的“代读”所表达的往往只是一家之见,不一定具有普适性。由于《百家讲坛》等经典“代读”节目主要采用的是类似于大学讲堂的节目形式,往往是一个学者作为主讲人,而台下和电视机前的广大听众就成为了完全的受众。这种形式就限制了“读”的过程中“争鸣”的出现,而让讲坛的内容变成了某一学者学术观点的陈述。而作为中学生的受众由于缺乏相应的知识或这一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不能对学者所论述的观点加以辨别,只能全盘接受,并将其奉为圭臬,就可能导致经典认识的片面化。对于广大的初高中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经验还不丰富,知识积累尚浅薄,更没有对应的专业学科修养,他们选择用“代读”的方式来亲近经典,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功利地应对中考和高考。这样的一家之见,由于缺少必要的学术争鸣,除了生动的说书形式,很难打动青少年受众,促使他们去阅读经典,而只是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固化的概念。这种对于经典的固化概念不仅会束缚中学生解读经典的思路,更长远地来说,会影响到整个学术界对经典文学进一步的品读、研究和挖掘。

正如梅新林和葛永海所提出的比喻性概念“精神代乳”一样,经典原著犹如“精神母乳”,是哺育一个民族文化的精神源泉,而经典“代读”就如同用人工合成的代乳品,替代原汁原味的母乳,向大众灌输,人为地切断受众群体与精神母体的联系,阻隔了受众群体充分吸取“精神母乳”的渠道,最终导致受众群体以走向经典始,却以背离经典终的悖论。

二、 经典与商业的矛盾:媒体经典对中学生的误导

《百家讲坛》等“代读”节目和经典翻拍电视剧的火爆离不开媒体商业运作的推波助澜,但经典与商业运作,并非相安无事。作为演播经典“代读”的中心舞台,媒体在沟通、调适学者与受众群体的关系时,同样不能不受到社会效益与商业利益双重诉求的制约,彼此之间的交合、冲突,常使媒体的文化策略选择与文化角色定位陷入两难境地,也因此引发了诸多的质疑与批评。

媒体是集合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诸多传播类型的综合性指称,它不仅是一种物质形态的显性存在,更重要的是在其背后有着多重隐性力量的作用。媒体受收视率左右,先是文化消费,其次才是文化提升,媒体往往导控学者和受众,如与学者的学术思想、文化理念发生冲突,将学者纳入既定的模式中,学者被同化和改造,导致学术个性的削弱。同样在收视率指挥棒下,学者在“精神导向者”与“大众迎合者”的角色选择上,也常常将口味置于营养之上,即尽量满足人们阅读的“懒”“快”“短”“趣”“奇”的时代口味,因此,经典“代读”中的娱乐性极易演化为“愚乐性”。而这样的经典“代读”所能带给中学生的只能是肤浅的、庸俗的误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学生通过经典“代读”来阅读经典还不如不读。对于扭曲经典的“代读”,不仅会影响青少年对于经典的把握和理解,更会导致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扭曲,可谓贻害无穷。

首先,大众对媒体的选择力,迫使学者向大众“投降”。在经典“代读”的过程中,学者的学术理想与受众群体的欣赏口味之间,始终存在着巨大鸿沟。诚然,学者有权坚守他的学术理想,可以决定“讲什么”及“如何讲”,但在电视机前的受众群体却可以用遥控器做出“听”或“不听”的自由选择,这反过来对学者的“讲什么”与“如何讲”起到关键的制约作用。媒体首先面临的严峻挑战就是如何弥合彼此的鸿沟,从而寻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央视《读书时间》与《百家讲坛》的不同命运,恰好为我们提供了如何应对这一严峻挑战失败与成功的两个典型案例。《百家讲坛》创办之初,栏目制作人就将其定位为“开放的大学”,在价值取向上,也更多地吸取了大学精神,坚守着学术理想,然而曲高和寡,无法为更多的受众群体所接受。鉴于此,《百家讲坛》从内容到形式不断进行调整。在内容上,舍弃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而偏重于人文科学,在人文科学中又偏重于历史文化层面的经典名著;在形式上,由开始模仿大学论坛的常规形式逐步走向表演化,甚至带有书场说书的特征,这是媒体为迎合大众口味而不断进行自我调适的结果,是媒体在收视率指挥棒下,急于获得社会认可而不得不做出的巨大让步。中学生作为此类节目的一大受众群体,由于缺少经典阅读的积累,容易盲目地接受节目中对经典肤浅的、世俗化的解读,陶醉于节目中书场般的娱乐氛围里,从而丢弃对于经典阅读所应具有的严谨和审慎的态度。

更糟糕的是,媒体为博取眼球,将“正说”演绎成“戏说”,给“代读”烙上商业的烙印。经典翻拍电视剧虽然都一再强调“正说”,但在商业模式的运作下,商业类型片的烙印始终无法摆脱。趣味庸俗化、人物类型化、冲突浅表化、视听惊险化等类型片的种种要素,在新版《红楼梦》电视剧中,都能看到其影子。比如,追求趣味的庸俗化,黛玉之死以的香臂引起观众的感观震撼;追求人物的类型化,以“铜钱头”的装饰来抹杀人物的个性化设计;追求冲突的浅表化,把人物的内心冲突,一一转化为外部的激烈动作,不管这些举动是否符合人物的性格和身份;追求视听的惊险化,用故作神秘的背景音乐来刺激人的感官。凡此种种,不但使中学生对于经典的理解越来越窄化,也使中学生的审美趣味进一步庸俗化。在商业利益的诱惑下,这样的经典“代读”实际上是在削弱经典。在某些“代读”节目中,部分学者为了商业利益,抛弃了学术的底线,为搏出位而屡屡炫奇弄怪。这些“代读”节目在造就一个个“学术明星”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学术道德的沦丧。

三、 个体与大众的矛盾:中学生个体精神在大众文化中的消亡

正如“精神代乳”理论所阐述的,经典“代读”最终会使受众群体对人工合成的“精神代乳”产生强烈的依赖性,长此以往,必然养成一种文化惰性,形成片面乃至偏执的文化口味,并使受众群体对“精神代乳”品失去鉴别力与鉴赏力,进而会产生一种文化幻觉:“精神代乳”品就是“精神母乳”本身,从而导致对经典本义的误读和对历史本相的误解。

中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容易接受新生的事物,也更容易由于对某一事物的依赖而产生惰性。经典“代读”节目和经典翻拍影视剧的诱惑,会使中学生更愿意在这样一种娱乐化的氛围中“亲近”名著,而放弃对于名著本身的阅读和品味。但这种娱乐化后的经典,是扭曲变形的经典,它已经脱离了经典原有的精神基础,所以它能给予中学生的精神滋养是极其有限的,有时甚至是负面的。经典“代读”原本可以引导中学生开展经典自读,但在大众传媒的扭曲下,却进一步削弱了中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使中学生更觉得没有必要耗费时间和精力去阅读经典,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可怕的悖论。

相对于经典“代读”所造成的这种不读的现象,经典“代读”所造成的“不思”“不疑”“浅尝辄止”的思维习惯对中学生影响更为深远,更为可怕。以于丹为例,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认为的那样,她所做的,是利用大众媒体来将经典“普及化平民化的工作”,于丹不是对孔子进行严肃的学术研究,她“只是在宣传孔子的思想”,

张健、李泽厚.他们是精英和平民之间的桥梁[J].素质教育大参考,2007(08A她只是向听众宣传经典说了些什么,却从来不表达对经典的哪怕一星半点的疑问。看过《百家讲坛》的人都会有这么一个印象:于丹是一个很好的演说家,有着很出色的口才,但是问题也正出在这里——演说家的特点是只传输“真理”,不传输疑问。于丹的特点也是这样,她滔滔不绝地向读者灌输孔子怎样说,庄子怎样说,却从来不去引导读者对孔子和庄子的话进行反思和批判。于丹的语言是雄辩的、华丽的,她喜欢用一些很长的排比句,喜欢提出一长串的人生问题,然后引经据典,以肯定的、不容置疑的语气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李泽厚先生曾经指出,而于丹自己也承认的,于丹在公众面前要扮演的,是宗教布道者的角色。布道者的特点是,把经典当作信仰的对象而不是思考的对象。她所做的工作就是让读者和听众去相信经典,而不是去思考和怀疑经典。在于丹看来,孔子和庄子是至高无上的圣人,圣人就是在他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最有行动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圣人的话是不会有错的,不要试图去怀疑圣人,按圣人说的去做就可以了。或者我们也可以说,于丹把孔子和庄子当作了世俗时代的教主,她自己则是教主的代言人。在诸如于丹这样的“学术明星”的布道之下,青少年对于经典近乎膜拜,而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的经典中不乏许多糟粕,如果全盘的接收,简单地按照圣人所言而行动,无疑会失去自主思维的空间和能力,从而导致独立思考的“个体的消亡”。

人的价值在于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大学所要培养的高等人才应该具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如果我们的中学生在大众传媒下的经典“代读”之中就已经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意识,自主思维的能力,那么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就更无从谈起。

经典,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结晶,是民族精神的生动载体,也是民族核心价值的充分体现。让中学生阅读经典,是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对于加强民族的凝聚力,强化文化共同体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大众分享文化经典,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但大众传媒掌控下扭曲的经典“代读”对中学生经典阅读所造成的恶劣影响是需要警惕的。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我们只有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分享文化、传承文化并进而达到重建文化的目的。

梅新林、葛永海.经典“代读”的文化缺失与公共知识空间的重建[J].中国社会科学,2008(02所以,如何引领中学生从经典“代读”走向经典“自读”,成了语文学科教学研究者一项不可推卸的时代任务。而经典阅读,也许正需要学者从经典接触的最基本原点出发,用朗读原文,而不是讲读、代读的方式来引领中学生实现向经典自读的回归。

参考文献

①曹明海、史岩著《大众文化语境下的经典阅读考察(下)》,《中学语文》2006年第7期

②曹明海、史岩著《大众文化语境下的经典阅读考察(上)》,《中学语文》2006年第5期

第14篇

1. 自我培训。

(1)制定自我发展计划。在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之前,学校邀请了专家开设了“我的未来不是梦——制定个人规划”的专题讲座,指导教师分析现状,特别是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确定专业发展目标,然后制定出短、中、长期的发展计划。学校领导跟踪计划实施落实情况。

(2)加强自主理论学习。我校结合教师实际,开展“百家讲坛”活动。学校订购了各方面的教育书籍,如《哈佛家训大全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优秀班主任行动指南》《叩问课堂》和《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等书籍,还有各学科的杂志,把这些书发给每个教师或进行书籍漂流活动,引导他们阅读,并做读书笔记,然后让教师每个月在学校的交流平台上写读书心得,围绕读书专题进行“百家讲坛”,通过在讲坛上的互相争辩、互相分享、百家争鸣,让老师产生思想火花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观念,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3)注重自我工作实践。

“为师生的终身发展而奠基”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因此,学校始终坚持教师要终身学习,始终坚持把“学习——反思——实践——总结——升华”作为教师自我培训的基本模式,提倡在学习中反思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带着问题去研究,然后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改进教师的教育工作实践,提升教师素质。学校会定期召开教师经验分享会,给老师一个平台交流心得,共同提高。每次分享会学校确定一个主题,定一个中心发言人,介绍各自经验。例如:年轻老师黄志娟分享她建立班级博客的作用;经验丰富并获得广州市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的廖敏如分享她与家长良好的沟通经验;关蕙东老师分享她成长的历程等等。学校每个学期都会召开一次沙龙研讨,例如:“学习《评价标准》”、“课堂观察视角的选取”和“课堂观察表的设计与运用”等等。

2. 校本培训。

(1)专项培训。

学校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专项培训。新教师岗前培训,要求做教师工作不到两年的教师参加,注重教师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培训;教师岗位培训,教师工作两年以上,要把工作实践中的发现与自己的教师工作反思结合起来,提高教师岗位育人能力;优秀教师专业培训,在多年教师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把课题研究与教师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争取培养一批优秀教师。另外,学校还定期组织一些特色培训,例如组织教师观看《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再组织老师们结合工作实践写观后感,老师们都深有感触,写出来的东西很有真情实感。

(2)理论学习。

我校结合校本培训计划对教师进行理论学习的培训。主要学习法律法规、时事政策、先进事迹、学校制度、办学理念等,特别是学校的办学理念的学习,学校除了专门的学习,还渗透在每个细节上,学校坚信只有老师深刻领悟学校的办学理念,校风、教风、学风,他们才能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渗透给学生和家长,这样学校的办学理念才能得以贯彻落实。

(3)专家讲座。

学校采用“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专家、市优秀教师来校讲学,主要内容是引领教师树立职业理想,使他们把教师职业作为人生追求,努力创造教师职业生涯的生命价值;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理论知识,引导教师全面理解教师专业内涵。讲座让教师近距离的感受现代教育的气息,聆听教育专家的话语,感悟现代教育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做法。例如:学校邀请了专家长期跟踪我校的科研进程,并根据老师的需要作不同专题的讲座,先后开设了“我的未来不是梦——制定个人规划” “如何撰写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的评点” 和 “有效设计和运用课堂观察量表”等一系列的专题讲座。

第15篇

对语文学科而言,语文承载着太多的文化内涵,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所以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语文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渗透文化的内容,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出传播文化和育人的功能。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自私自利心较重,因此,学校担负着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重任,而语文学科又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和培养其文化素质的重要渠道。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传播文化的行为,语文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要帮助学生提高审美素养,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一定的人文素养和良好的思想品质。而要想实现这些教学目标,就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以传统文化来熏陶、感染学生。

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是十分有意义的。首先,传统文化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其次,可以帮助学生更透彻地感悟与理解课文内容;第三,可以使学生提高写作能力,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学生在写作时将其融入自己的作文中,会增加作文的思想内涵;第四,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提高文化素养,形成一定的审美、感悟能力;最后,可以用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来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对祖国的语言文化的热爱之情,使其树立强烈的民族自信心。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

1.充分挖掘教材,提高学生的素养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例如古诗词就是传统文化,每一首古诗词都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人们的精神产物,反映出作者的心境与情感,爱国、思乡、忧国忧民等题材屡见不鲜,这些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历经时代的洗礼,散发着熠熠光芒,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对提升学生的素养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各种传统道德因素,以发现和运用传统文化的“美”为突破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并通过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使其成为学生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为价值观和人生观。“腹有诗书气自华”指的就是文化对人的积极影响。

2.加强课外阅读,以经典熏陶学生

在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拓展与延伸。课内的阅读材料是有限的,所以需要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来开拓视野,增加知识积累。同时,课外阅读的很多经典著作,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经常阅读可以使传统文化的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开拓学生的视野,在教学时适时向学生推荐相关的名著,让学生课外阅读。推荐时要注意保护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吟诵其中的几句经典名言,简要介绍其中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让学生想读、乐读,从而使学生不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3.运用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亲近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