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村乡土文学范文

农村乡土文学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村乡土文学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农村乡土文学

第1篇

【关键词】乡土文化 优化 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尺度,它关系到整个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然而农村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令人担忧。不少学生作文内容陈旧老套、无病、面目可憎。学生腹中空泛,笔头枯涩,作文内容贫乏单薄。作文教学成了困扰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如果我们能有效利用农村特有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不仅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更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一、培养情感,熏陶意识

语文学科的特点使乡土情感的培养成为可能。中学语文课本中选录的一些课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内容散发出浓厚的乡土气息,渗透了作者的乡土之情。鲁迅《故乡》中的“故乡情”,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的“山水情”, 体现出名家力透纸背的“乡土情感”。与此同时,学生对其中的人、事、景、情都耳熟能详,似乎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具有乡土情结的课文,有意识地将语文阅读与乡土教育巧妙自然地结合起来。同时阅读是最好的老师,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是有效弥补教材与农村学生融合差异的重要手段之一。比如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不仅可见到高山、激流、险滩行船的惊心动魄场面,而且更常见到的是:软风微醺的春日,月华如水的夏夜,清明气爽的秋色;深潭见底,游鱼可数;错落有致的平田屋舍,那渡船、碾坊、山寨、吊脚楼等等,湘西所特有自然风光尽收读者眼底。在作者笔下,山水云雾、草木虫鱼等形象组合成为一幅独具特色而又完整的湘西自然世界的风景画。那么,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让学生从这些名家的作品中受到启发、熏陶;让学生学会在作文时像大师们一样有“情感”投入,发现“好景身边也有”的道理,达到一石三鸟之效。

二、寻找美感,丰富写作题材

农村是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农村孩子从小频繁地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深厚的感情。草木茂盛、田野广阔、蓝天白云、落日晚霞、青山绿水、村落炊烟、花草野果,如此多样的自然风光为农村中学作文素材注入了新鲜的源头活水,给农村孩子以美的熏陶,只要认真观察,这些就为他们描写田园生活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奠定了抒写真善美的基础。

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就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入手,在熟悉的家乡寻美,在取材中孕育美,在写作中表真情。我还专门设计了一些作文题目,如《我家门前的那条路》《家乡的田野》《山村风景独好》《家乡,我为你骄傲》等,这类的题目都能较好调动学生观察和思考,挖掘家乡的亮点,提高审美情趣,激发了写作的情感。平时还可出一些小题目,如 “从每次上学,看家乡的交通”“向你介绍一个有趣的老乡”“你会唱几首乡谣,能讲几个家乡的故事传说”等,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和训练中形成关注乡土的气氛,在写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家乡的山水美,激起对家乡的热爱,从而更愿意用手中的笔来赞美家乡,形成写作上的良性循环。因为做过细致的观察,有了真情实感,所以大多数学生写出的作文都较先前生动活泼,富有情趣了。

三、体验生活,感受真情

《走进新课程》中提到:“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与教学经验、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素材。”这里明确提到了“课外实践活动”“生活经验”等,而这些对于农村中学学生来说,又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安排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在劳动中交流情感,身体力行,领悟劳动的艰辛,获取最有感受的写作素材。

农村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课堂,更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尽管现在农村学生学习负担很重,很少有机会参加劳动。许多学生写劳动,往往就只言片语,写不实在,写不出真情实感。翻地、浇水、施肥、收割等都是农村常见的农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这些劳动,认认真真地干一番,哪怕是汗流浃背,让他们亲自体察劳动的辛苦,是大有意义的。让农村中学生在节假日帮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农活,这都是他们体验农村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大好机会。

四、感受民风民俗,抒出乡土情结

相对于城镇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而言,农家自有农家乐,农村生活更注重于对传统风俗习惯、古老文化的继承。所以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本土文化特质,寻找自己的优势所在。我们生长和生活的黄土高原,有着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有着浓厚的历史积淀,有着无与伦比的民族遗存。虽然时代在进步,生活也日渐殷实,但一些古老的、传统的民风民俗在广大农村仍在延续,如邻里的交往乐、纯情美、婚丧嫁娶、起居造屋庆贺、开业规矩、祭祖踏青、龙灯庙会等等,这些都是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在素材方面的情浓、趣浓的题材。它们有的表现了农家人纯朴、勤劳、善良,让学生观察、采访、收集这些题材,并通过班内、校内信息交流,写些农家事,歌颂农家人,感受农家人的纯情美。如果将之作为作文教学中的一类素材,也不失为写作教学中的一大亮点。

第2篇

一、让学生亲近大自然,融入课堂

大自然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百科全书,蕴藏着丰富的知识,是学生学习的活教材。充分发挥本地自然资源的教育价值,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这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它不但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能解放学生的思维,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能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在大自然中释放情怀,寻求大自然的奥秘。在参与田间劳作的实践中知道了水稻的生长过程,以及收割晒干碾成大米煮成香喷喷米饭的全过程,懂得“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艰辛,珍惜粮食的重要,也对古诗《锄禾》加深了理解,觉得语文也是贴近生活实际的并不难学,将平时的生产劳动实践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效果更好。当春暖花开时,让学生去注意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金秋时节,丰收的田野就在眼前,金灿灿的稻穗笑弯了腰,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头,学生们跟随大人参与到各种各样的劳动中,体验生活中的苦与乐,感悟生活真谛,感受劳动的光荣。

二、利用农村乡土资源,促进教学

我们知道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与环境“对话”。让学生多体验生活,培养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积累生活技能和写作素材。农村孩子有着许多令人惊奇有趣的生活情趣:田间收割播种,地里采摘铲耕,水中捞鱼捕虾,山上摘野果采蘑菇……,这些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和生活情趣以及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为学生提供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

三、活用乡土资源,让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应善于发现、利用和发挥农村特有的优势,弥补农村学校软硬件设施落后缺乏现代化教学媒体的不足,大胆从教具、学具入手,运用身边的乡土材料,让这种熟悉的材料使学生敢于动口动手,提高教学效率,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利用农村丰富的生产、生活和动物植物资源这座天然的、随手可得的素材库以及农村儿童丰富的生活实践经验,充实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3篇

一、拟题

拟题具有导向功能,教师在命题或指导作文题时要及时抓住这一契机,培养情感,激发兴趣。新《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无论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是一般文体的训练还是文学体裁、新闻、通讯、调查报告等其他文体写作,教师都应有意识地通过拟题引导学生多写家乡,并注重拟题的技巧,以点燃乡情之火为出发点来构拟作文题目。与发达地区相比,家乡虽然贫困,但贫困是落后,不是耻辱,在让学生正视家乡落后的同时,也要使他们了解家乡的变化,看到家乡的未来和希望,激发其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如《我家门前的那条路》《家乡的“花果山”》《山村风景独好》《家乡报上的头条新闻》,这类的题目都能较好调动学生观察和思考,挖掘家乡的亮点,培养爱国爱家情感,提高审美情趣,激发了写作的兴趣。

二、指导

写作指导是选材布局主要环节,也是提升主题、加强情感渗透的有利时机。有了好的拟题,还应有好的指导。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家乡的一事一物,从深入了解认识中增进乡土情感,指导他们从中恰如其分地选择写作材料。学生初写家乡往往内容单薄,言之无物,是由于对自己的家乡缺少关注,熟视无睹,就好像每天走过的台阶不一定能说得清楚的它级数。因此,作文指导要因时制宜,多搞一些实物观察,实地观察和实践观察体验,平时可出一些小题目,如“每次上学,看家乡的交通”“家乡地名与传说”“一个有趣的老乡”等,让同学们在观察思考和训练中形成乡土气氛,增进乡土情感、从而产生介绍家乡、赞美家乡的写作兴趣和写作冲动。课堂作文指导还应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一次指导《家乡,我为你骄傲》时,一些偏远贫困山区的同学很是为难:“家乡四处是高山大岭,只见树木不见人,哪有值得骄傲的东西呢?”教师一时也不知如何回答,但教师猛然想起一件事:上次放假回校,这位同学不是提了一袋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新鲜核桃来派给同学们吃吗?于是教师便趁机诱导:“谁知道某某同学家乡最好吃的是什么?”“核桃!”很多同学都不约而同地说:“那倒是很多,满山满岭都是,听说村委会还贷款买设备准备办个核桃加工厂呢!”这位同学似有所悟地回答,再一步引导他联想、思考、分析,他终于写出以“家乡的核桃树”为话题这篇以小见大,充满自豪感,通过家乡的进步体现国家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的好习作。这样的指导,也同样开启了别的同学的思路。

第4篇

关键词:课程资源;乡土课程资源;生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9-0113-02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明确指出:“各地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课程资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概念,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越来越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重视。

一、国外乡土课程资源研究的相关历程

国外对课程资源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从40年代到70年代,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曾存在过四种模式,即美国课程专家泰勒的目标模式,英国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美国课程论专家和生物学家的实践模式以及英国教育学家斯基尔贝克的情景模式。其中,情境模式要求课程开发者全面、动态、系统的考虑特定的环境,把课程开发与当地的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更加广泛紧密的联系起来。这种把课程与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相联系的理念在实质上就是对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另类描述。因此,可以说,国外乡土课程资源的研究最早出现在斯基尔贝克的情境模式之中。

在20世纪80-90年代,国外曾出现过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和主体教育观。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强调的是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张力问题,它认为国际性与民族性是相互依赖的,两者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国际性的生成是建立在尊重民族个性和文化的基础之上的,与此同时,只有在异民族、异文化的不断交往中,本民族、本文化的自我意识才能不断提升,其个性才能不断完善。其实,这种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在另一个层面上也体现的是对于国家性与地区甚至乡土性的辩证认识。主体教育观体现在课程内容上,即是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张力问题。我们知道,在发达国家的整个20世纪,科学世界在课程内容中是占主导地位的,受科学世界支配的课程体系严重脱离了生活世界,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直至世纪之交,人们才开始谋求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与融合,当今时代,将生活世界、乡土资源作为课程内容已成为教育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例如,近年来美国课程改革的特点之一就是从学生最易接受的家庭、邻居、社区等生活入手来安排课程。《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中指出:“为保证学校取得成功,我们要超越课堂,把眼光放到我们的家庭和社区上。我们每个社区都要成为可以进行学习的地方。”英国的新课改也十分重视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促进有效教学的作用,伦敦大学教育研究所的詹姆斯就认为,给小学生上课,应该从他们熟悉的事物,如一座年代久远的房子或一棵老树着手,一是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兴趣和好奇心;二是促进学生对自己周围事物的了解,增强孩子们的乡土情怀。另外,英国的“学校委员会历史科计划13――16”推出的新课程大纲中单元设计的主题就包括“乡村房屋”、“教堂建筑与陈设”、“乡村景观形成”等。虽然,这是历史科方面的大纲计划,但至少,在课程内容里,人们已经有意识的将乡土资源纳入其中,可见,世界各国都普遍重视起了对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与此同时,国外对语文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也相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日本在初中开设语言文化课,编写富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教材供学校使用,内容包括日语传奇故事、社区文学、乡俚说语、民间歌谣以及本地方言。加拿大在中学开设了爱摩斯基语言和文化的课程等等。这些都是国外开发语文乡土课程资源的积极表现。但是,从可以查询到的资料来看,国外对农村小学语文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则表现得相当不足。

二、我国乡土课程资源研究的发展历史

我国的课程资源研究较国外晚,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课程资源的概念才被介绍进来,二十一世纪初,我国学者才对课程资源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研究,至于专门对乡土课程资源进行系统研究的情况还不存在。新课改之后,开始有部分学者对乡土课程资源进行研究,但为数不多。笔者在中国知网上输入主题为“乡土课程资源”,时间是“2000-2012年”的条件进行搜索,找到的相关期刊、论文的总篇数仅有50篇。比较有代表性的如王颖莉写于2010年5月的硕士学位论文《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及对策的个案研究》,言玉梅、郑朝波、王向红的《海南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地方课程、小本课程建设的思考》等。这说明,我国对乡土课程资源的研究力量还不够强大。不仅如此,国内对乡土课程资源的研究更多的是从学科课程资源的角度,诸如从历史、地理、政治、音乐、德育、美术等方面展开的,而对农村小学语文乡土课程资源的研究则呈现出严重稀缺状态。

虽然,我国对乡土资源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但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有了乡土资源走进语文教学的影子,即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提倡的生活教育理念。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是语文课程的不竭源泉,这生活也就内含了本乡本土的各种自然、人文及生产生活经验等资源;社会是语文课程活动的重要阵地,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只局限于狭小的教室,我们还需要走进自然,走进社区、社会,去体验、感受和实践真正的语文,真正的生活。在这个“以青天为顶,以大地为底,以二十八宿为墙”的社会学校里,我们的教育材料,教育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会大大的增加,人人都可以做我们的老师,做我们的同学,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因此,陶行知先生的这种教育思想是我们中国早期就潜藏着的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隐形概念。在原始社会里,我们的教学是完全寓于生活世界的,那个时候的教学只是一些简单的口耳相传,无文字、无教师、无教学场所。虽然我们无法将那些口耳相传的内容称为乡土资源,但实质上这些内容确实就是当时人们身边存在的事、景、物,用我们现代人的观念来看,不也就是我们当下所谈论的乡土资源吗?由此可见,我国乡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是源远流长的。

国内外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虽很悠久,但当下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却不尽如人意,需要引起我们更多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2.

[2]郝德永.课程研制方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80-187.

[3]姬秉新,荀正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与趋势[M].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79-181

[4]黄浩森.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以广东南海西樵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2009.

第5篇

关键词 教师素质 影响因素 提升途径

一、对语文教师专业素养问题的因素分析

导致农村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低的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是指教师个体方面,客观原因指的是教师所处的环境,包括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等方面。

(一)主观原因

1.教师个体缺乏教育理想和动力。笔者在多年的农村教学经历中,了解到大部分农村语文教师没有明确的教育理想,和职业生涯规划,深刻感受到农村语文教师普遍缺乏教育理想,没有教育目标,缺乏竞争意识,没有职业规划的意识,(甚至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

2.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缺乏读书学习习惯和意识。没有职业理想,缺乏自主发展的意识和需要,我们农村的语文教师也就没有学习读书的动力,所以很多语文教师缺乏读书的习惯和意识,大家除了上课教学需要的语文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以及相关的教辅资料之外,很少读其他的专业书籍了。

(二)学校管理方面的原因

教学环境是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学校是对农村语文教师产生直接影响的环境,由于农村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设备等方面比较落后,严重阻碍了农村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1.由于教育研究产生的效果缓慢,有的学校领导还认为教育研究会占用正常的教学资源和时间,影响学校的升学率。所以当前的农村中小学校普遍不大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对于教学研究大多流于形式,只是将教育研究当做宣传学校的工具,为了”装门面”而进行教学研究,不是把它作为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途径。因此,不少学校对于教育研究投入较少,缺乏校际教学交流,特别缺乏与教育教学先进的城市学校的教学交流,更缺乏与教育研究机构的合作。既不请进来,也不走出去。校内的教研活动也缺乏规范化和制度化。以教研公开课为例子,按要求每位教师一学年应该上一节教研公开课,并且在教研组内要进行严格地评课,但是调查中了解到,绝大部分学校难以做到这一点,有的老师反映不上公开课已经好多年!即便上了公开课之后,也不进行严格地评课,不进行反思,难以促进教师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为教师提供、创造学习的机会较少,不是积极支持教师学习,甚至以影响教学工作为理由,阻挠教师深造学习,据了解能够脱产进修的教师大多是依靠关系。

3.学校资源不足。不论是教学资源还是学习资源与城市学校相比都非常缺乏,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所需的资源更甚。据调查了解到,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图书资料。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书刊较缺乏,语文教育教学类报刊杂志每所学校只有一两种。语文教育教学专著更是少之又少,很多学校根本没有。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也比较少,只有一些缺乏经典意义的书籍。古今中外的名著除了少数是原著外,很多是盗版书籍,而且都是经过删改的所谓”教育部《全抑埔逦窠逃语文新课程标准》推荐书目”,许多经典名著被删改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

(三)教育主管部门的原因

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于教师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具体表现在继续教育制度不完善,效果欠佳。这也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滞后的重要因素。1999年,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该规定指出:”中小学继续教育,是指对取得教师资格的中小学在职教师为提高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进行的培训。”旨在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的继续教育,但是在农村的实施过程中却存在很多的问题,制度不完善,流于形式,随意性较大,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四)教师待遇方面的原因

尽管国家一再强调社会公平,努力提高教师的待遇,缩小城乡差距,但是农村教师的待遇收入却一直偏低,特别是义务教育的教师除了工资之外,没有其他的收入。教师们干着繁重的工作,却领着较低的工资,一个月的工资只能够勉强维持当前的生活,不少农村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成了名副其实的 “月光族”。

二、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质提升途径分析

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事关农村语文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广大农村青少年学生的语文能力素质的高低,但是同时也面临诸多的问题。根据教师成长规律,结合农村语文教师的具体情况,笔者以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要实现专业化的持续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自主发展

教师自主发展是指教师基于个体主动意识和能力而自觉的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达到作为教师的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自我超越。当前的农村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教师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教师专业自主发展能力的提高,需要采取一定的管理策略,提升专业的态度和动机,促成自我成长的主观动力。

(二)改革职前教育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大学毕业生下基层,到基层锻炼,是大势所趋,所以大部分的师范生毕业后将到农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语文教师的培养主要由高等师范院校和教育学院的中文系(文学院)负责,传统的师范教育已经滞后,难以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要求。要培养新时期合格的准语文教师,必须加以改革。

(三)健全职后继续教育体系

终身教育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思想。语文教师成长是一个长期的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自主学习是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自主学习也难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需要接受继续教育,需要专家的指导、引领,需要集体合作学习研究,才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促进自身专业持续发展。

第6篇

2.普洱学院图书馆,云南 普洱 665000)

摘要:文章阐述了边疆民族地区县、乡镇中小学校的图书室缺少课外读物,孩子们无力去购买书籍。本文就县、乡镇中小学校与农村文化建设共建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把县、乡镇文化建设和学校图书室建设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集中整合起来,发挥资源效率的最大化,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充分发挥图书室的作用。

关键词:乡镇中小学校;图书室;农村文化;共建

中图分类号:G25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074-03

2003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其中指出中小学图书馆的基本任务是为师生提供书刊资料、信息;利用书刊资料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提高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特别强调了中小学图书馆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所学校可以什么也没有,但只要有图书馆,就可以称之为学校。”在中小学里,因条件所制约,不一定有规模庞大的图书馆,但小小的图书室同样是学生和老师们的良师益友,保障了中小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进行综合、持续性地学习,借助图书室的藏书、电子文献和报刊资料,不断地补充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而教师则利用图书室丰富的书刊、资料来加强自身业务进修,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实践证明,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与图书室建设是息息相关的。

一、边疆民族地区县、乡镇中小学校图书室与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1.边疆民族地区县、乡镇中小学校图书室建设现状。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70%,因而80%以上的小学、64%以上的初中都设置在农村。由于城乡差别及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使边疆中小学学生拥有的课外读物及少儿图书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很大的差别。边疆民族地区县、乡镇中小学校图书室城乡差别及发展的不平衡在普洱这个多民族地区尤为突出:普洱市图书馆为地(市)级综合性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为6728.14平方米。馆内设有五部一室;综合借阅部设9个服务窗口。现有馆藏文献20余万册,馆藏有地方文献特藏、茶文化文献资料特色专柜等。每年下拨购书经费十多万元,到2007年更增加到20万元;而各县财政每年安排公共图书馆购书专项经费参差不齐,最少的宁洱县图书馆仅有0.5万元。各县的乡镇中小学图书室的图书主要来源为: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小学图书采购项目,因为图书数量有限,分到各个乡镇中小学图书室的图书数量也不同,县城中小学图书室分到的图书相对于边远乡镇中小学图书室的图书数量及种类都要多一点、好一些。近年来,经过广泛宣传,各机关单位、群团组织、社会机构纷纷伸出援手,送书下乡到学校,比如: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实行“安康计划”、“中国移动爱心图书室项目”为贫困地区农村学校的图书室装备了一批批图书,虽然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但边疆民族地区县、乡镇中小学图书室发展还是举步维艰,存在以下困难:

第一,图书室藏书陈旧过时,新近出版文学、科普类书籍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较少。特别是部分学校的图书来源属于捐赠,也不太适合中小学生阅读。近年来,随着图书价格的飙升,让乡镇中小学更是望而却步,无法按照《中小学图书管理规程》添置相应的新书。这些过时资料不但已经失去了参考价值,既不符合学生的阅读需要,还存在着误导学生的可能。

第二,馆藏图书数量不足。无论从喜欢阅读的人数,还是从阅读的时间看,少儿及中小学生对课外阅读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对一切充满了好奇,非常想了解周围的事物。小学生读课外书大部分是为了完成老师在课堂上布置的某项作业,学生对教师推荐的书都比较重视,而图书室藏书数量不足不能满足中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三,图书管理人员量少质弱,常规管理不到位。目前,边疆民族地区中小学图书管理人员普遍偏少、素质偏低。而且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县级中小学图书室,一般只配备1―2名图书管理人员,村级小学图书室一般无人管理,由课外活动老师兼职;而图书管理人员一般还要兼职学校的其他杂事。不能尽心尽责地为广大师生提供图书借阅服务,更没有时间开展开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了。

第四,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步深入,家庭电脑配置,网络的普及,使城市学生的阅读途径、阅读方式、阅读场合都发生了改变,无论小学生还是初高中生,在网络上足不出户就能获取他们想看的图书,浏览空间比原来有了更大的余地,电子图书得到广泛应用,而这些信息技术对于边疆民族地区中小学校的学生来说就是可望而不可即了。

2.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现状。r村的文化事业单位,是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示范和向导,是不断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桥梁与枢纽。通过近几年的建设,边疆民族地区乡镇农村文化建设有:(1)早在“七五”期间,国家就提出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的目标,到目前全国所有乡镇都有文化站和图书室。(2)为满足农民文化需求,进行农家书屋的建设,在各行政村建立农民自己管理、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每一个农家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增加一定比例的网络图书、网络报纸、网络期刊等出版物。2008年起,国家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村一级的农家书屋,到2015年基本覆盖全国的行政村。(3)2010年10月成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民素质教育网络培训学校”,是新形势下提高农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新途径,是拓展图书馆知识传播渠道,提高文化站服务群众能力,充分发挥农文网作用,围绕“农民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要求,积极探索办学方法,为实现“文化乐民”服务农村、“文化育民”服务农民、“文化富民”服务农业,开展丰富多彩的培训和讲座活动,有力推动了农村文化发展繁荣,促进了乡镇农村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国家虽然在边疆民族地区乡镇投入建设了这么多的文化建设,但其发挥作用不理想:

第一,各乡镇综合文化站从2011年正式向公众全部免费开放,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由于对文化投入的不足,加之措施不到位,经费没有保证,站址狭小,多部门合用,人员没专职或者是专职难专搞文化工作,管理人员身兼数职,没补助少福利,缺乏责任心和积极性,难于开展工作,使文化站图书室往往是“一块牌子、一枚章子、一间房子”,真正开展活动的,寥寥无几,使得图书室慢慢失去提供文化信息的功能,图书室在农民心中的知名度还不如打卦算命的。

第二,由于农村阅读人群的主体──青壮年,多数外出务工,留村人员多为老人和儿童,村民的阅读欲望、兴趣不强,没有读书氛围;图书室布点不合理,管理跟不上,多数图书室是建在行政村所在地,由村干部管理。一方面是村干部没有时间和精力管理图书室,另一方面是村民很少愿意跑几里路去村部找村干部借书。

二、边疆民族地区县、乡镇中小学校图书室与乡镇文化共建设想

当前边疆民族地区农村阅读人群主要是农村的学生和老师。但是学校图书室缺乏图书更新渠道,图书品种无法适应学生和老师阅读需求。调查中发现,多数建在村里的图书室借阅率很低,而学校图书室借阅率却非常高。校长、老师们非常希望能把图书室办到学校来。乡镇文化站图书室与村中、小学校共建图书室,可以同时方便学生和村民读书,并由学校组织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带动村民提高文化素质,提高了图书的使用效率。笔者就边疆民族地区乡镇中小学校图书室与乡镇文化共建共享谈几点粗浅设想:

1.以县级公共图书馆为业务中心,促进边疆民族地区乡镇中小学校图书室与乡镇文化共建共享。乡镇中小学图书馆扎根农村,有利于农民就近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是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阵地、“乡风文明”的重要体现。为充分发挥乡镇农村文化的职能作用,实现农村文化活动与农村青少年教育活动互融互通、资源共享,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与乡村学校联合共建图书室,推进文化公益事业蓬勃发展。整合农村文化建设资源,把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建设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集中整合到乡镇中小学图书馆,发挥资源效用的最大化。充分拓展和发挥乡镇学校图书室的功能,除为本校师生服务外,还可以为广大农民服务,为建设农村和谐文化,提高农民素质服务。

2.利用电脑实现网络化管理。(1)利用综合文化站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设备齐全的优势。充分利用文化共享工程丰富的信息资源,借助庞大的有线电视、广电宽带网络以及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各种惠农政策、种植技术和致富信息资源。乡镇文化站可以主动开展“共享工程”进校园活动相关的宣传、介绍、培训活动,过程中,结合学校图书室建设的实际情况及开展的各种服务效果,进一步让师生了解怎么去使用网上的数字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让同学们置身绿色环境,接受传统教育,继承优秀文化,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2)利用电脑技术。图书室自动化建设是以电脑的应用为标志,它是图书室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网络,进行乡镇中小学图书室和乡镇文化建设项目联网,建立统一的机读目录资料库、联机编目及互借系统,使乡镇中小学校图书室和乡镇的文化设施的图书资源共享,互惠互通,既解决了室与室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又可为读者提供更新颖、全面的服务。

3.增加培训,加强图书室员队伍服务能力。为了保证农家书屋健康发展,县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农家书屋一线,选派专人不定期检查书屋运行情况,加强对各行政村图书管理员的培训。首先,县级图书馆在上岗前对农家书屋管理员进行爱岗敬业教育和初级业务培训,明确他们的责任和职责,在工作中,县级公共图书馆定期对农家书屋管理员进行业务培训,从图书管理、读者工作、计算机等基础知识进行细致讲解,使每个农家书屋图书都能科学统一管理,确保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和学校图书室都能发挥积极的职能作用。

4.加强宣传活动,培养阅读氛围,搞活书屋。农民是图书室利用的主体,图书室若没有主体需求,其可持续发展只能是空谈了。多方面调动农民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利用图书室资源,让更多的农民认识和利用书屋,是充分发挥书屋功能的一项长期工作。可以利用乡镇赶集日,在集市上搞新书推荐,并向广大农民群众介绍要想看到这些图书可以到本乡镇的哪些书屋借阅及书屋在乡镇的具体地址;可以在学校开展宣传,让学校学生和老师了解书屋藏书,方便就近借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高雅而又自在的休闲空间。学生家长可以委托学生借书,还可以让学生和家长一起阅读,既提升了农家书屋网络资源覆盖面,同时也增大了农村中小学生的阅读量。

5.提高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运用水平,提高服务能力。利用综合文化站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设备,充分利用文化共享工程丰富的信息资源,借助庞大的有线电视、V电宽带网络以及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各种惠农政策、种植技术和致富信息资源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有一定的计算机运用水平,但目前各乡镇文化站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运用基础技能和网络知识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不尽如人意,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目前使用的共享工程设备,从系统、运用程序安装、卫星数据接收、设备调试等操作,没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是无法进行的。人员素质是设备运用的关键。

县、乡镇中小学校图书室与乡镇文化共建共享,能充分发挥图书室的作用,能把图书送广大农村村民和孩子手中。农村的希望在农村的孩子身上,读一本好书,可能改变一个农家孩子的一生的命运,也就改变了一户农家的命运。图书室在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新农民,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丽华.浅谈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管理[J].中国科技财富,2009,(02).

第7篇

[关键词]乡土文学;题材广泛;贡献

所谓“乡土文学”应从鲁迅先生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算起。鲁迅先生在这篇序言中写道:“赛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

这个时期“乡土文学”的产生也并非空穴来风,它与文学研究会的问题小说有着密切的传承。但是问题小说只是五四时期的一种文学风尚,其构成小说流派,“要到1924年前后一大批乡土文学作家出现时才开始形成。”

这一时期的乡土文学创作不受地域限制,全面反映了中国乡村百姓生活。这些乡土文学作家为生活所迫,来到北京,受当时文学“为人生”的启蒙主义思潮影响,在鲁迅引领下积极投身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探索中,于是就出现了江苏的叶圣陶、浙江的许杰、许钦文、王任叔、鲁彦,河南的徐玉诺,贵州的赛先艾,湖南的彭家煌、黎锦明、沈从文,安徽的台静农等一批反映各地乡间生活的乡土文学作家。他们的作品真实地描绘了底层百姓的生活,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在小说《风波》的开头,鲁迅把前的浙东乡间的宁静描写得令人神往,而在叶圣陶的《饭》中,人物悲惨的命运却发生在诗一般的景色中,反差之大令人深思。

这一时期的乡土文学作品,作家们注重将景物和人物命运融为一体,故乡的美丽景物,为作家的创作主题作了有力的反衬。

茅盾在《关于乡土文学》中曾说:“关于‘乡土文学’,我以为单有了特殊的风土人情的描写,只不过像看一幅异域的图画,虽然引起我们的惊异,然而给我们的,只是好奇心的餍足。因此在特殊的风土人情之外,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命运的挣扎……”。

由于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乡间悲苦,所以在乡土文学作家们的笔下描写了形形的乡间人物的命运,为他们唱出了呐喊的悲歌。

如鲁迅笔下的闰土,王任叔笔下的运秧,许钦文笔下的穷苦石匠们……在王鲁彦的《柚子》中,湖南的农民怕“兵”吃了他们的柚子,在未熟时就摘下来出卖,价格跌到了四个铜板一个;而湖南人的“头”,也和柚子一样,被军阀刽子手们看得一钱不值,杀人比封建皇帝还要简单。在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社会里,贫苦百姓的生命毫无保障给作家的记忆留下了无法抹去的痕迹。

又如吴组缃的《绿竹山房》里的二姑姑,与外村一少年被捉后,乡人的鄙夷,少年的身故,使二姑姑绝望自缢,遇救后,走上了封建宗法和礼教给她制定好的一条生路――与死去的少年拜堂成亲。于是二姑姑从此生活在漫长的孤寂中。

许杰的《赌徒吉顺》是最早写中国农村“典妻”现象的。赌徒吉顺在耗尽借来的最后一点赌资后,便用典当决定了贤淑妻子的命运。这篇小说与后来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活画出在封建仁义道德演绎下吞噬人性的完整过程。《赌徒吉顺》描写了典妻前的复杂过程,《为奴隶的母亲》则把被典之后的女性的情感磨难演绎到了极致。

二十世纪初中国乡土文学作家受鲁迅启发,把对百姓物质生活的关注提升到精神层面的关注,把矛头直指造成百姓悲惨命运的根源。鲁迅小说开启了看客这一形象的创造,由《药》里的花白胡子到《示众》中的手按头顶小白帽的积极跻身看客行列的小学生,罗列了不同年龄层面的看客形象,而乡土文学作家把这一形象由城镇写到乡下,网开了一个更大的乡村看客的空间。

第8篇

关键词:乡土;《小二黑结婚》; 翻译; 文化差异

一、《小二黑结婚》的创作背景及创作灵感

(一)植根于乡土,在批判中出生

中国乡土文学,主要以小说的形式呈现,通过农村题材,是近代地方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中国乡土文学深受理论的影响,在主题方面,这一时期描写的农民形象不再是纯粹的受压迫的对象,而是具有独立思想和反抗意识。

(二)突显地方习俗,展现进步思想

小说作者赵树理自幼对民俗文化的积累,使得他在创作乡土文学的时候更能表现出地方的民俗性。在刻画人物,叙述故事的时候,通常以一名本土农民直觉的感受和判断为基准,总是想农民之所想,写农村之实事。《小二黑结婚》以农村的忌讳和习俗开篇,进而引出父母包办婚姻,农村祭神信神等民俗性情节,结尾以移风易俗,打破陈规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反对农村陋习、倡导新事物的愿望。

二、中国乡土文学翻译探究――以《小二黑结婚》为例

(一)《小二黑结婚》色人物的刻画

《小二黑结婚》中花篇幅描写的人物不多,三仙姑这一形象尤为突出,小说中这样写道:“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宫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上了霜。”从赵树理对三仙姑的描写,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会出现例如“老来俏”、“好像驴粪蛋上下上了霜”这类地方俗语或者农村口语化的比喻,这就要求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增强对乡土历史文化和当地风俗习惯的了解,力求保持文学创作的原汁原味,并运用英文习惯进行适当的异译。

首先对于“老来俏”这一词,在当时农村借指衣着打扮如青年人的中老年人。在当时经济落后的农村,中老年人过于热衷于自己的装扮,往往会被视为铺张浪费,因此“老来俏”这一词一般是以贬义的形式出现的。这里“老来俏”可翻译为getting dressed in old age,与小说中三仙姑老了还要卖俏虚荣的丑态相对应。

内蒙西部地区有这样一个通俗说法“驴粪蛋表面光”,用于比喻事物的质量远没有其表象那么好。赵树理将三仙姑擦过粉的脸比作“下上了霜的驴粪蛋”,既有诙谐幽默的准确形容,又捎带有对这一人物的讽刺和批判。然而英语中没有那么具体贴切的直译,如果仍旧按照原文进行翻译,再稍加注释,外国读者也能大致从字面上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综上来看,关于三仙姑的这段特色人物描写,可以概括翻译为:Although she was almost forty-five, she still attempted to get dressed in old age. She always wore embroidered shoes and trousers with striped pants. Her head was becoming bald, covered with a black kerchief. The only pity was that powder failed to hide wrinkles on her face, which looked like a donkey's egg-shaped dropping,with a layer of frost.

(二)乡土文学翻译中人物对话

《小二黑结婚》中的说话方式相当具有乡土气息,避免过于咬文嚼字。这说明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乡村,由于文化的普及程度不高,因此往往会采用直接的叙述方式。例如,小芹因为把她娘反对结婚的事情告诉了小二黑,小二黑是如此回应道的:“不用理她!我打听过区上的同志,人家说只要男女本人愿意,就能到区上登记,别人谁也作不了主。”从句式及用词上来看,这句话没有过多要进行英文思维转换的地方,可以进行字句的直接性翻译,即:“Don't trust her! I heard from a comrade of the area, he said as long as we were ready to get married, we could register in the area so that nobody had the right to make a decision for us.

但是,小说中人物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也不是一味地直白了当。例如,二诸葛不同意小二黑与小芹婚姻的理由是这样的:第一小二黑是金命,小芹是火命,恐怕火克金;第二小芹生在十月,是个犯月;第三是三仙姑的名声不好。二诸葛是个纯朴忠厚的老实农民形象,但封建迷信思想已经深入到骨髓中,使得他一举一动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在翻译过程中,古人认为的“火命”是一种对命运属性的阐述,而不能理解为简单的生命,因此可以翻译为“the fire of fortune”。而小芹出生的月份是一个“犯月”,当地人通常认为每一生肖都会有携灾带难的月份,所以在翻译时,可以稍加变化为“taboo month”,这样的方式较贴近英文的用法,并可以添加适当注释。

参考文献:

[1]老舍, 沙博里.中国现代名家短篇小说选[M] .北京: 外文出版社,2002.

[2]王力. 赵树理与中国40年代农村小说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

第9篇

在我国当代文学历史中,很少有其他的小说种类像乡土小说一般能够长盛不衰。从鲁迅被冠以“乡土作家”之后,历代大家中,有很大一部分作家都认为自己是乡土小说作家。其写,他们创作出来的作品格调迥异,侧重点也呈现出差异性,然而他们却共同造就了乡土小说写作的黄金时代,为沉闷的文坛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笔者在下文中将浅谈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中的乡土意识。

当新文学时期迈入第一个10年阶段,《中国新文学大系》就诞生了。这是由各编纂人写成的导论,对10年的文学作品的特性进行阐述。当中,作为当时的社会主流写作类型,乡土文学开始被界定与研究。

例如鲁迅,其是从自身的角色特点――远离家乡、侨居城市来进行写作的,其写就的乡土文学包括故乡的记忆、文章的情感格调、离乡的感受等。此处,尤其令人关注的,是乡土文学中的离愁别绪,已经不单纯是我国唐代诗句中所描绘的客居异地的对家乡的思念,这种思念只是外出的人们因异乡与乡关的地理间距所引发的,而乡关这个概念是凝定的,缺少时间的波动,它由三类时态,即过去、现在、以后,以此来影响乡土文学创作。因此,在乡土文学里,拥有三类相异时态的乡土描绘景象:一是过往的、目前已经消失的、让作者极为挂念的家乡;二是暗黑因素繁多、招人厌恶的家乡;三是期待中的新家乡,寄托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与执念。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在这种以三类时态抒发思乡情怀的离愁别绪中,存在一个乡土的伊甸园―失乐园―重新拥有乐园的思辨思维。其实,这是一种潜在的逻辑。在发展期的乡土文学中,还要以心绪或感情作为引导,还没有升华到明朗的理智认知。发展一段时间后,这类潜藏的逻辑转换成了理智的思辨逻辑,当初隐约的思想情感,演化成浓郁的乡土缅怀情感,对既定区域形而下的乡土怀念升华为对整个国家当前存活模式与以后命途的形而上的研究,乡土文学的思维与感情韵味形成,让乡土文学的根基更为牢固,并由此而诞生乡土文学的创作热潮。

从发展期乡土文学的趋势与涵义来看,鲁迅在二三十年代的归纳与评论可谓一语中的。然而,其对乡土文学内藏的进步潜能还没有进行研究,也并未预估到以后乡土文学创作将成为潮流。所以,虽然是鲁迅先生最早开始给出乡土文学的定义,其侨居首都并首先描述了故乡的情景,然而鲁迅没有承认自己创作的文学是乡土文学。笔者揣度,鲁迅所写的作品中思乡的离愁别绪还处于感受态势,不能囊括其思想。但是,其曾指出许钦文为其第一个短篇作品集起名为《故乡》,并指出其作品隶属乡土文学范畴。根据这种想法,当鲁迅自己的作品问世后(《故乡》),其实在潜移默化中也变成了乡土文学作者。实际上,鲁迅以乡土为阐述对象的小说,正是乡土文学的一种。鲁迅自身,加上任职于《浅草》的废名、沈从文等,均为二三十年代重要的乡土文学作家。

鲁迅的《故乡》,开头便阐述“我”超过二十载后重新返回家乡时的所见所闻。在作品中,在“我”的潜藏意识中,家乡早已改了容貌。印象中到处可亲可爱的家乡被时间的洪流埋葬在了“我”的意识中,其情景无法再追寻。当“我”闻知妈妈提到童年时期的好友闰土时,这情景又探出了头。鲁迅在描写其和闰土的往事时,包含“我”与闰土的交际与友情编织的回忆图像。而鲁迅另一部小说《社戏》,其印象中的场景变为了现实,写的是“我”与一些家乡伙伴听社戏、盗罗汉豆的有趣事件。这所有的内容,在鲁迅的小说中,已经不单纯是对过往人事的怀念,而目的是在于构建一个人们相互间、人与环境间一派祥和生机勃勃的人类的精神家园。

这样的境界,就是已成过往的家乡的象征。

但是,不管是《故乡》或是《社戏》,这过往的家乡的美的画卷,却是目前家乡近况与城市生存环境造就的。饥饿、苛捐杂税、兵灾、官僚导致的不堪负重的人生景象,让闰土变得木讷、神经质;让豆腐西施这种农村美女失去了原来的恬静与朴实的品质,变得凶恶,只为自己打算。人们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打破了以往家乡的一派祥和的氛围。而在另一部《社戏》中,“我”的两回城市听戏与少年时代听戏的强烈反差,并非来源于戏剧,而是来源于听戏所呈现出的人文环境――城市与乡村人们间的隔阂,其为当年极富人情味的家乡笼罩上了一层阴影。

暂且不探讨“我”印象中的家乡的魅力,文人对从村庄到城市生存环境普遍的感觉正在失真,这也是乡土文学中关于以往家乡的相同的心理背景。这类对生存环境恶化的感受,致使乡土文学更多地成为了批判文学。王任叔的《疲惫者》、许钦文的《疯妇》等,是有关普通人物悲惨遭遇的阐述,其都体现出大时代中小人物的垂死挣扎;王鲁彦的《菊英的出嫁》、许杰的《惨雾》等,记录了包含水葬、冥婚、乡村打斗等乡村的迷信行为,阐明其阻碍了我国文化的发展。而王鲁彦的《黄金》等,则将重心转移到家乡的当代流变,因为当代文化的入侵,乡土圈子内人物间的关系变成了罪恶的钱财贸易,不得不让人感叹世风日下。而鲁迅的乡土小说,如《祝福》《阿Q正传》《离婚》《风波》,已经不单纯是对家乡人物的穷苦命运的描述,而是直接指向家乡人物的内心世界,希望通过自己的描写让更多的人关注乡土人物的精神世界。

以上所阐述的小说呈现的家乡情景,着眼于家乡目前的生存模式,并未发现有过往的美梦,也并未出现有关家乡未来的美梦,进而让乡土文学中一部分作家被冠以写实派的头衔。乡土文学中的写实派,到30年代,如茅盾、张天翼等作家,从普通的家乡痛苦现状的描写过渡到对乡土的社会阶层的解析与评论,进而演变成普罗文学,已经超越了普通的乡土小说。但是,在二三十年代,也有另外一部分文学家,如废名、沈从文等,依然无比眷念以往的家乡。这样的情况,来源于作家对当前家乡与寄居大都市的生存形态感到双重不满。这部分文学家是家乡梦的追寻者,同时又极力否定大都市的生活方式。例如,在废名前期的乡土小说内,满是类似鲁迅《故乡》中的悲凉,而《莫须有先生传》的精神历练,也是废名一直所寻求的道。文中讲到,源于城市人的粗俗,莫须有先生才有了遁世与隐居的意图。而卢焚也是对家乡感到厌恶,从而产生避世而居的念头,结果让人极为绝望;沈从文离开湘西的初衷,是源于其在20岁以前对家乡的印象,沈从文撰写了家乡的黑暗现状,让其犹如身处阿鼻地狱。来到城市以后,沈从文发现其面临的城市生活情景,又产生了对自然本性的普遍失望。城市人生与家乡场景的互参,让沈从文的写作风格开始定型。

正是这类对目前的家乡与城市人生境况的双重绝望,让这部分文人极为眷顾以往的家乡。《竹林的故事》已经昭示出废名的避世意图,乡土意识强烈的作家们,在这种剧烈的反差中思考人生,不得不说极为中肯。

第10篇

20世纪30年代前期左翼文学发展强大之时,正是鲁迅先生给沙汀、艾芜那封在新文学历史上著名的《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时,它从审美取向和文学发生学意义上,开启了四川乡土文学的先河,成为四川乡土文学发展史上一份重要的纲领性文件,并在近80年四代乡土作家群的艺术实践和薪火相传之中,逐渐地形成一种类似“集体无意识”式的精神传统。

第一、二代四川乡土文学大家及其经典的文学作品,以其杰出的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享有重要的地位。事实上,李人和他的代表作《死水微澜》的艺术价值和美学意义还是被现行的文学史低估了。以李人、沙汀为代表的四川现代乡土小说,在对地方性知识的艺术建构上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他们的小说世界中,鸦片、茶馆、滑竿、袍哥、壮丁、生人妻、“吃讲茶”等一批经典的文学符号,早就不仅是所谓乡风民俗和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代码了,它们作为文化代码和文学意象已经在接受者的阅读实践中历史地产生出一种形象的“地方性知识”――也就是关于旧社会四川黑暗的乡村经验的历史知识。这样的“地方性知识”包含了乡土四川深刻尖锐的历史问题和农民阶级根本性的生存困境,从而也就为乡土四川的现代性问题,提供了一种美学和知识的参照系,其生动形象的认知意义实在不可低估。从知识与思想的内在逻辑关系上来说,乡村的思想/信仰正是以乡村的经验/知识为生长土壤和生存背景的。知识是经验走向信仰的重要桥梁,是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所以,乡土文学的“地方性知识”,不但事关乡村的历史和现实问题,而且也事关乡村的心灵和精神,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

新农村建设无疑会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进程。在此进程中,乡村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肯定要发生巨大的变化,而古典的乡村也势必发生历史性的衰败(事实上,这样的衰败已经出现了),这就意味着乡村的体制变革和制度安排必然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充满矛盾和生机的历史过程。有时候,这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对于个体的乡村和农民来说,可能意味着沉重的苦难、艰辛的挣扎、悲凉的呼唤和含泪的仰望,这正是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较为残酷的一面。当然,它的另一面又意味着憧憬、希望、机遇和世俗幸福的可能性。更进一步说,在乡村现代化的历史转型期,乡村经历的贫困实际上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贫困。传统的乡村文化渐渐凋零溃败了,跟随资本扩张而来的消费主义文化大浪一样涌进荒芜的乡村,激荡起乡村被长久压抑的物质欲望。可是,乡村收入的增长,短期内不可能充分有效地实现其过多的欲望。于是,现实经验与生活想像之间的落差将成为乡村普遍的心灵症候。在此情境中,如何重建乡村的精神和文化,重建一种乡村生活的意义体系和价值系统,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文化使命。而“地方性知识”对于重建乡村的文化家园和生活意义,就成为一种植根本土经验的文化依据,成为乡村文化重建的知识参照系,可以保障其有效性和方向性。

与第一代四川乡土文学相比较,当代四川乡土文学作家对于“地方性知识”的关注和表达就要匮乏得多。他们对地方性经验与知识的审美观照,更多地还局限在对四川地方方言和一些乡俗场景的书写之上。在“地方性知识”的建构方面,我认为傅恒的乡土小说倒提供了极具文化意味的艺术经验。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他的中篇《么姑镇》就相当敏锐地捕捉和表现了乡村社会变革中的身份意识问题。在小说描述的川南乡村社会中,镇上人通常看不起乡下人,而县城人更看不起镇上人,此风张狂之时,乡与镇之间的通婚竟也不能实现。这样的地方性歧视,已经不单是所谓城乡之间的二元对立了,而且还是乡与镇之间、镇与县之间、县与城之间因其经济文化的现实落差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偏好和价值取向。在这种多少有些狭隘可笑的地方性歧视背后,却凸显出四川乡村社会中因地缘等级不同造成的相当严重的身份差异。这是四川乡村社会中较为流行的一种微观的身份文化,自然它也是一种极具文化意味的“地方性知识”。这样的“知识”,呈现出一种独到的文化视角,也给人们考量四川乡村问题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切入点,直到现在依然有效。

今天,我们谈论乡土文学建构地方性知识时,语境问题是无法规避的一个重要问题。换句话说,乡土文学在全球化时代的语境中,如何才能建构起有效的“地方性知识”?只有从全球性的文化角度和视界回望和书写乡土的地域经验和故事,文学才可能使本土的“四川经验”上升为“人类经验”,使地方性经验/知识获得普遍性的文化意义。所谓全球性文化视界,通俗些说就是要有一种从外面看里面的文化眼光,而不只是从里面看里面的短浅目光,要从精神气质和审美意识上摆脱和摒弃狭隘的“盆地意识”。从外面看里面,意味着作家与乡土经验拉开了审美距离,这样就可以获得一种超越性的历史意识和反思意识,就可能洞幽烛微地发现本土乡村经验中原本被遮蔽着的历史文化意蕴,从而使文学的“地方性知识”建构在深厚的历史基石上。李人、沙汀、艾芜为何写出了至今还无法被后来者超越的名篇巨构?这同他们走出四川后,再走回来,用另一种文化眼光来观看和书写故土的人物和物象,从而艺术地提升了地域经验是完全分不开的。相比之下,当下势头正健的四川乡土作家,许多人来自乡村,出身于农民,其优势无须多赘,其劣势便是少了上述大师们那种出川、出国、游学、游历的人生阅历和文化资源。积累生存经验,提升历史眼光,拓宽文化视界,也许就是四川乡土文学作家的当务之急。

第11篇

李徽昭在其作品《退隐的乡土与迷茫的现代性――当代中国文学的乡土透视》中,从乡土意识、乡土省思和乡土穿越三个板块来深入剖析,并且围绕乡土的退隐与现代性迷茫两大主题而展开论述。实际上,这也是当下乡土文学所面临的两大困境。著作中依次选取了同一地域不同时代的三位作家,他们对乡土叙事的变迁清晰地展现了乡土写作意识的流变。事实上,任何一个作家都以自身的视野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文学观,因此这就对乡土题材有着不同的姿态和规定。老一辈作家高晓声1950年代初登文坛,激起了乡土写作的一个浪潮,其笔下的陈奂生形象更是凝聚了农民的多重性格。出生于1960年代的作家韩东及1970年代末的新锐作家徐则臣给予乡土写作的式微。

作家们对乡村题材的捕捉和书写,充满了乡土人文的关怀。高晓声作品中的陈奂生人物形象带有某种典型性。从“漏斗户主”到进城及后来成为采购员再到出国一系列的角色转变,事实上寄托了高晓声对陈奂生形象从写实到理想的升华,也代表了他从1950年代至1980年代以来创作思想的转变,即乡土人物的觉醒意识。

李徽昭在本部研究论著中另辟新路,提出了新的分析视野,他认识到乡土意识这个概念是揭秘乡土文学的一把钥匙。乡土意识一词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它包括了乡土情结、民族意识和精神家园意识等。本部论著对于高晓声作品的分析基点就在于乡土意识,这样可以把复杂的人物性格和历史的风云变迁关涉起来,从而挖掘深层的社会心理意识结构。很明显,在高晓声的作品中,由于他本人的多重身份(农民、知识分子和党员)的底层生活经验,也会不自觉地闯入作品中来,事实上是一种明显的自我意识的强烈表达。即倾注了乡土意识的高晓声让小说人物的自我意识从迷茫走向觉醒,这可以说是对那个时代缩影的恰当概括。但在后来的乡土写作中,乡土意识升入到了乡土省思,这类反观式写作展示了新的写作视角和思考方式。

乡土写作的作家大部分都带有离乡─返乡─再离乡的模式。丁帆曾说到乡土作家是地域性乡土的逃离者,只有当他们进入城市文化圈后,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乡村文化的真实状态。也只有当他们精神上进行二度体验时,才能在两种文明的张力中找到新的视点。正如李徽昭所言,中国现当代乡土小说传统意义上的乡土意识内涵主要是脱离农村的知识分子的一种精神还乡。韩东在童年时候随父母亲下放到农村,后来的返城,实际上扮演了一个暂居者的身份。韩东的小说《扎根》以下放干部的农村生活为背景,寻求暂时生存之根,融入之根,可是却无法扎根,最终还是返回到了城里,这是一个文化悖论。另一作品《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主要讲述了生活在贫瘠县城下放户的三位孩子,他们各自怀揣梦想,多年之后,主人公命运各异,留下的是一个失落的记忆。同样在小说《知青变形记》里,来自城市的罗晓飞成了知青。生活在生产队的他接受了冒名顶人的命运,随后一次次努力想回城,但却未能实现,终于有了返城的机会,他却无法证明自己的身份。纵观韩东的乡土写作历程,是冷静的隐退与克制,因为在这些被观察的乡村人物身上也有着一种投射。它同其他作家对于知青、下放到农村的视点不同,这种反差却使得寻根投射更加鲜明。他对乡土的写作是一种记忆与理解的重构,写作的姿态是站在乡土界外,他观念中的乡土是一种断裂,代表的是一个知青作家的省思与批判。

现代化的进程中,随之引发了人类存在的普遍焦虑,主体无处寻找心灵的栖息地。于是返乡情绪、怀旧情绪、精神港湾的寻找在现代人的心灵中逐渐萌生。与喧嚣、浮华的都市生活相比,田园式的乡村生活是理想的精神家园归宿地。在徐则臣的作品中,主人公成为一个理念符号体,是位孤独的游离者,漂泊在城乡中经历着不同的文化冲突。这种反叛和逃离的意义标志着新一代青年人从物质、精神在现代都市文明的融入,得到社会的认同,但是却失败了。

作家徐则臣的系列作品中隐含的部分主题是孤独的漂泊者,或者被称为京漂小说。主人公进入城市后的尴尬与失落,心灵上遭受的无奈不得不去追忆乡村中的人和事。他的散文随笔集《到世界去――都市重压下的心灵回归》、小说《夜火车》《午夜之门》和《跑步穿过中关村》。在小说《跑步穿过中关村》里,生活在北京的三位边缘人物敦煌、边红旗和王一丁,他们没有稳定的工作,靠贩卖盗版碟、办假证和经营小店为生。他们更没有北京户口,处处受到限制。原本打算干出一番事业,却发现面对北京这样的大都市根本不可能。他们只是京漂一族中的小分子。在小说《夜火车》中,主人公陈木年一直幻想着出行,现实生活中,在一系列事情的捉弄后改变了他的命运,最终踏上了逃亡的不归之路。知识分子的苦闷与出走,是自我的放逐与逃离。可以说,在徐则臣作品中,乡土意象在隐退,乡土成为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意象。

作者在本部论著中重点阐明了徐则臣写作中渗透的哲学的思考和批判以及诸多意象的运用。他认为空间意象和人物意象是小说叙事的焦点,并且寄托了作家文学与理想的抒发。这在赵树理上世纪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的写作中可以看出转换的端倪,不再注重于表象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域文化的书写,而是逐渐转移到所面对的社会问题,更是从浅层到文化心理深层结构的剖析,赋予的是现代人的生存寓言。

作者在本部著作中说到,不管是上世纪的农民的迷失还是知识分子的迷茫,代表了一个时代普通人的生存状态。李顺达的“跟跟派”本性,那只是简单的盲目崇拜与逆来顺受而已。老陶一家五口人的扎根却未能扎根的疏离。作为知识分子陈木年的“漂泊”与“出走”。然而在现代性面前,普通人的社会心理结构早已变的复杂至极,不单单是对生活的迷茫,而是在精神存在状态上的孤独与迷惘。这是人类普遍悲剧,都市与乡村共同面对的命运。

在中国当下每一个乡村的角落,都似乎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城乡结合的发展势如破竹,交通枢纽延展到尽可能触及到的地方,强拆乱建有增无减,小村落已被打破了昔日的宁静和封闭,不论是在江南一隅还是在西部山村。广大依赖于土地的农民早已离开了祖辈们生存的黄土地,更多的是年轻的一代,他们已渗入到各个大中型城市,加入到进城打工的队伍里,摆脱了土地的束缚。但他们处于边缘的位置,扮演的是“底层形象”,需要得到身份共识和地位认同。

在消费语境下,消费式欲望推动着生产力,全民陷入商品拜物教式的泥淖,这对于乡土经验本身构成了极大的冲击和消解。反思现代文明与大自然之间的冲突淡化,隐藏了乡土的本真。乡土离我们而去,存在的仅是遥远的记忆,甚至乡土成为一种奢求。或许是我们出游时的农家乐体验,或许是我们在影视剧里的一次唏嘘体验,而这些行为已被商业、消费、娱乐所华丽包装。影视传媒业发展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乡村类题材的讲述,往往会走向两类对立面。一面是偏离乡土故事的讲述,在视角或内容上都属于另一个社会;相反地,另一面会紧扣乡土的现实,对人物和事件进行相当敏锐的、引人深思的观察。

第12篇

关键词:乐清风景 乡土文学 写作教学

每到周五我就会听到学生这样的抱怨:又要写周记了,烦人!我都不知道这周又去编什么!再看看语文老师们每次改作文:这些作文不是生病了妈妈冒着大雨给我送医院,就是妈妈来给我盖被子的老套题材。要是碰到考试,语文老师也就是改作文的机器,没有值得品味,让人欣赏的佳作来调节。一天下来全班级的作文就盖棺定论了。日复一日,学生谈“文”色变,教师改“文”恼火。

一次公开课上,我在自己的八(1)班上《三峡》。导入的时候,我是例行公事的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你们都去过哪些风景秀丽的地方玩过呢,能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吗?起初,我的设想是学生随便说几个地方,我过渡到三峡就结束了。结果出乎我的意料,这个问题竟然激起了千层浪,我们班级的学生争先恐后的要站起来向我介绍乐清的风景,如雁荡山、白龙山等。我就追问了一句:为什么你觉得那里是最美的,你能给老师描述一下吗?结果学生眉飞色舞、兴致勃勃的描述给了我极大的震撼,为了他们介绍的风景,更因为他们的文采。原来他们心中也藏了那么多的美景,原来他们的脑中也有那么多的美词美句。那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平时在作文中描绘不出这么好的风景呢?学生有自己的美景、自己的快乐在心中,却常常在写作文时搜肠刮肚,胡编乱造,敷衍了事,毫无作文的主动性和兴趣性。是学生不会吗?显然不是。是学生不写吗?为什么呢?我们的作文教学一定出问题了。

因为中考的功利性早已将学生的个性磨平,老师硬塞进去的是所谓的技巧、方法,其实就是为了应付中考的现代“八股文”。这样要求下的文章,只是为了迎合考试,迎合分数;至于学生的真情实感,实在已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就成了中考流水线上的一道固定工序,不但让人生厌,更令人作呕!谈真情实感其实已经是一件太奢侈的事了!但写作恰恰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它要求写作者对生活报以极大的热忱和关注,对人生有敏锐而自我的感悟和体会,对各种现象有独立乃至独到的思考与见解。没有关注,没有疑问,没有思考,所谓的技巧和方法,也就空有其表了!没有“铁肩担道义”,怎可能“妙手著文章”?

怎么办?马克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浙江省作协主席黄亚洲说:“我想到我们的文学还是要进一步做到‘三贴近’,要贴近生活,要贴近实际,要贴近群众。”是的,“村村皆话本,处处有诗材”,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创作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所以当今许多国家的作文教学改革都强调要向生活靠拢。如2011年的中考作文题目“____的童心”,出发点就是贴近每个学生的生活和心灵。

蒲岐依山傍海,学生们对田里乡间的农村生活很熟悉,玩的地方不是海滩就是山头。虽然相较于城里的学生而言,这些孩子的视野没有那么开阔,但这青山秀水也能成为他们写作的无尽源泉。

因此,我认为可以将乡土文学作为写作教学的依托之一。

一、 概念的界定

乡土文学,又称乡土小说,它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上个世纪20年代,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到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我以为刘绍棠先生总结得最好:“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地方特色、乡土题材。”乡土文学应当是一种广泛的乡土生活的描绘,应当以朴素、蕴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色彩为基本美学特征。我认为内容涉及本土山川风土、民俗民情,或讴歌地方忠义才俊,或吟咏乡土风物的诗文词赋,有一定艺术水平,有一定可读性,有人文意义或文献价值的都可作为乡土文学。

二、乐清具有丰富的乡土文学资源

乐清山明水秀,人杰地灵,美景难以胜数,在此聊举几例。 一道芙蓉溪串起了古今两个湖:雁湖和笑容湖。“上有湖,方可十里,水常不涸,秋雁归时多宿子此……”那高山顶上的湖使雁荡山得到了一个别具神韵的名字,也给游人心里添了一片浩淼的碧波,由于终成涸泽,它又成为他们心中难回的一个梦。寻梦的人们只找到一片云海,以及壮丽的日出和日落。其实水还在,西大瀑依然矫健,梅雨瀑照样漾洒,西石梁洞前的芭蕉还绿。雁湖景区的锦山绣水,最宜乐山乐水者蓑衣斗笠随意倘佯。雁湖景区主要景点简介 雁湖景区,东起东岭,西至碧落峰,南起本觉寺坑,北至雁湖岗,面积约59平方公里。其中有12峰、6岩、2石、6洞、6瀑、3潭、2湖、1溪、2谷、1门、1天、合计景点42个。此景区,位于雁荡山西部,旧称“西外谷”,以湖、瀑、峰、谷等取胜。雁湖是雁荡山一名的出处,徐霞客称之为“鸿雁之家”,登岗可览云海、日出奇观。烟雨飘散的梅雨瀑,似绸带下垂的罗带瀑,瀑形幽奇的西大瀑和状物象形的含珠峰、石表峰、玉兔峰以及奇险幽迭的梯云谷,皆为胜景。雁湖山水秀美,人文史迹、民俗风情相映成趣。不少诗人名士为雁湖的秀美山水所倾倒,留下了大量精美的诗篇,成为我国山水文学的组成部分。如:清人何士循有《仰天猫》诗一首:“鸾凤栖迟在荆棘,无端鸡犬尽登仙,猫儿也作飞升想,翘首茫茫只望天。”清人梁祉游过梅雨岩后,写诗一首:“岩上飞泉高百尺,岩前碎玉击寒石。青萝湿处少人来,满地莓苔鹿承迹。”朱镜宇所书“罗布瀑”三个人字和题记石刻在罗带瀑。徐霞客在游记中说:雁湖顶上“总计之,不止六洼矣,洼中积水成芙,青青弥望。”清人方尚惠咏雁湖诗云:“一望连大海,湖寒长似秋。空山归宿雁,乱获映苍洲。”雁湖的气象是苍茫阔大的。清人程浩在《雁湖》诗中已有“人间此景应无二,欲请山灵觅水源”的浩叹。徐霞客曾有“非岩山第二流也”的赞语。传说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历史学家黄宗羲曾隐蔽在这,南北两侧嶂壁夹峙,高耸入云。南侧嶂壁下部有巨石相依,中留一个幽谷里讲学,宣传抗清主张、进行抗清活动。这些历代诗人作家以自己的作品营造了一个地方的文化氛围。如此一代一代,奠定了雁湖的文化底蕴。但真正了解雁湖、真情歌颂雁湖,并留下大量名篇的还应归属这片秀山灵水养育的本地诗人。如余协富的《生命弦歌》等。乡土文学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模本,拓宽了取材的范围,展示了丰富的写作资源。写作教学又何必舍近求远呢?

陈桥驿先生所说:“因为一切从乡土出发,以乡土为教材,人人看得见,触得着,所以感染力特别强。”

三、挖掘乡土文学作为写作教学的根据

1.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当前的课程地区适应性不强。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丰富的山川地理成就了中华文化的瑰丽多姿。由于地域极广,风俗迥异,文学呈现出的地域特色也就十分明显。中学语文新教材无论哪一种版本,都有一个共性――通用性,尽管各篇章都能体现民族文化的精髓,符合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才培养的标准,但我认为它依然有不足之处――课程地区适应性不强。作为通用教材,它不可能构建地域风俗文学系列。因此,选乡土文学作品补充教材,可弥补通用教材的不足,扩展语言教学的外延,符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理念。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课程资源。从根本上否定了以往“教材就等于资源”的教学思想,要求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讲求教学资源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地域性。《新课程标准》指出:当今之急就是要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和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目标。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课堂”的观点,注重本土化教育。这种观点显示出一种广义的课程资源观点。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充分说明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在“实践”中,在“情境”中,才能“体会、感悟”。但是,由于受单一计划体制下形成的课程制度和课程思想的惯性影响,要求语文教材“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学生达到同一标准,从而导致了语文教学中存在“齐步走”、“青一色”的状况,教材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等等。因此,如何注意语文学科与其他语文资源的整合,引导学生树立大语文的观念和意识,在现阶段显得尤其重要。

符合“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生命的整体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而人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整合体,生命有各个方面的需求,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物质的、精神的、行为的、认知的、价值的、信仰的等等。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由此产生的开放意识、全球意识已经深刻地影响了新一代年轻人的精神面貌和精神走向,从总体上看,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令人担忧的是年轻一代与生养自己的土地,与深厚的乡土文化,与坚守在土地上的人民,在认识、情感、心理上的距离越来越大了。钱理群先生在《贵州读本》中谈到这种情况并说:“这不仅可能导致民族精神的危机,更是人自身存在的危机:一旦从养育自己的泥土中拔出,人就失去了自我存在的基本依据,成为‘无根’的人。正是出于这样的可以说是根本性的忧虑,我们想向我们的孩子,向中国的教育界,以至思想文化界,发出一个呼吁:‘认识你脚下的土地!’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个重大的教育课题,也是关乎民族精神建设的大问题:要引导我们的学生去关心生养自己的土地,去发现、领悟、认识其中深厚的地理文化和历史文化,去关心祖祖辈辈耕耘于这块土地上的父老乡亲,和他们一起感受生命的快乐和痛苦,从中领悟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并将这一切融入自己的灵魂与血肉中,成为自我生命的底蕴与存在之根。这就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丰厚的精神底子”。因此,我们要树立大语文的实践观念,引导学生关注乡土人文资源,实现语文学科与乡土资源的整合,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一方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对家乡本土人文的热爱之情,将来更好地服务家乡,建设家乡,改变家乡。因此,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将课本与地方特色结合起来,应该成为教育工作者的追求之一。

2.乡土文学的特点

2.1景物的地域性。“芙蓉渚有耸石头如初生芙蓉,色皆青白。”“白龙山下芙蓉川,川上溶溶碧玉泉。十里拖蓝浓似染,半空飞翠紫生烟。”“惊人鸥鸟过逾白,蘸水桃花红欲燃。怪有湘妃出歌舞,秋风江上听鸣弦。”“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履人。”“一望连大海,湖寒长似秋。空山归宿雁,乱获映苍洲。”好山好水历来是文学家笔下不朽的话题。秀山丽水以阔大的胸怀接纳慕名而来的四方豪逸之士,而他们以的山水为讴歌对象,将之传唱天下,名扬海外。

2.2风俗的独特性。与所有的民族文化一样,瓯越文化也如瓯江水一样,从远古的荒蛮一直流到今天。这条悠长的文化之河中,沉淀了众多的习俗,令人回味无穷。以倒糖糕、舞龙、做戏、上梁抛馒头等为依托的民俗民情,滋润着乐清的人民。

2.3人物的乡土性。乐清人杰地灵,俊才名士辈出。尽管他们都是闪着光芒的神奇人物,但他们都是一样的乡情系桑梓,身上都有依然抹不去浓浓的乡土气息。

3.乡土文学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可操作性

3.1乡土文学更易缩短距离感,产生亲和力。人们接受事物有一个过程:认知――熟知――认同――接受。这一过程的底座是认知。新课程有些篇目配有说明资料,实际上就是因为涉及到许多事情让学生太陌生,太难理解而采取的一种补救措施。乡土文学将学生熟知的山、川、风物作为抒写对象,作品的背景及内容均是学生熟知的人、事、物。对于生活在这里的学生来说,读这样的诗句不是倍觉亲切吗?这样就缩短了人与“文”之间的距离。即使有疑点,还可以近距离观看、实地体验,读了《绿》,再去游览梅雨潭,回来就有了不少的感慨与文章,学生有话说了。

3.2乡土文学更易激发乡土情感。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对于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在阅读中,“情感”的渗透就像春风滋润万物一样悄无声息。作品是孕育高尚情操的“摇篮”,只有融入学生个体的生活实践,情感体验,理性思索的阅读才是有情感的。“乡亲”的故事更能激发学生潜在的追求。为家乡而骄傲,为家乡而学习,热爱家乡的教育已经无需用语言强加了。

3.3乡土文学的作家更接近读者。与作家的近距离接触打破了诗文在读者心中的距离感和神秘感。国庆节学校给班级发了余协富先先生的作品――《生命弦歌》。读完后,学生们更是这样评价:“看到余协富先生是乐清人时,心中油然升起一种海外他乡异地与老乡邂逅的亲切感,于是便抱着无比的诚心和非常的兴趣来研磨他的文章。”“为什么读到他们的作品时我特别地激动?那是因为他们说出了我想说又说不出的话啊。”“读他们的作品觉得很真实,好像他们就站在我的身边向我微笑。”当同学们读了本土作家的诗文后是那么的激动!这是其他一些文学作品难以达到的效果。

四、挖掘乡土文学,进行写作教学的作用

经过半年的探索和研究,“挖掘乡土文学,进行写作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乡土文学所具有的别的文学作品难以企及的优势,以丰富写作内容入手,让学生在乡土资源实践活动中,主动探索、实践和体验,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综合素质,使写作教学能较好地突破作文的瓶颈,朝着“民族化”、“特色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更好地完成“母语教育”的任务并能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发挥“乡土特色”作文独特的育人功能。

2.为作文教学联系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提供了“土壤”。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搜集材料的同时也是学习的过程,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养成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使学生了解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综合运用思考问题,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尊重事实,尊重他人,敢于发表,乐于合作的精神;激发学生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通过作文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形成一种校园文化,一种优良的校风、学风和教风,突出事实求是、从实际出发,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学校精神。

参考文献:

余协富《生命弦歌》

《语文课程标准》

陶行知 《陶行知教育论文集》

第13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农村高中 语文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070-02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深入挖掘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弘扬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但由于各种客观因素,高中语文教育教学面临种种困境,尤其是长期处于劣势的农村教育,在硬件资源、软件资源等方面与城市教育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在日趋尖锐的教育竞争中举足维艰。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高中语文教育,将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其研究意义尤为深远。

笔者在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就农村语文教育存在的一些现象,及农村学生语文素养及学生的群体特性,结合自己教学经历进行反思。目前,在农村高中教学中,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带有随意性、模糊性,忽略了语文的人文教育内涵,严重地制约语文人文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在高考这一大环境中,这些制约语文教学发展的问题更为突出。

1 语文教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实际教学内容没有体现语文学科特点

在高考的大环境下,为提高教学成绩,往往只重视做题训练,把内涵丰富,韵味隽永的语文文本肢解为孤立的单纯的知识点、考点,突略了语文本身的人文性和思想性,破坏了语文的美感。在这样的意识指导下,学生的身份更倾向为考生,只重视做题,而偏离了语文教育的原点。

1.2教学过程角色倒置,重视教师主导,忽视学生主体

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以传授知识、应付考试为主要核心,其最终结果是追求现成的、明确的知识答案。因此,不少的农村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文本教材进行解析,推敲文本所提供的零零碎碎的知识点,学生(考生)被动地接受,对于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缺乏赏析,感觉不到文学作品的美之所在,从而导致教学教程的主客体颠倒,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3课余阅读量过少,重视做题训练,轻视整体语文能力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提高语文素养,短期效果并不明显。反而大量的做题训练短期内提高学生做题速度,其效果较明显,尤其做题中有相似题目,分数提升更为明显。因此重视做题训练,轻视语文能力成大势所趋。另外,由于阅读优秀文学作品耗时长,短期不见明显效果,学生不愿在语文学习上花费过多时间,也导致其课余阅读量的过少。

1.4经济制约导致教学设备落后,师资不足

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设施欠完备,我校图书阅览室仅能同时容纳两个班的同学进行阅读,全校40多个班级,有相当多的语文教师极少组织学生上阅读课,尤其是理科班的同学,课余阅读少之又少,甚至高中三年没有读过一部文学名著。由于经济制约,师资力量不够,高中语文教师因工作任务繁重,更好更有效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尤显力不从心。

新课程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农村高中的语文教学存在很大的局限,这些现状严重制约语文教学的发展。农村高中语文教育应在注重语文应用同时,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与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效开展语文教育实践活动。同时,少数民族具有丰富而独特的乡土文学与民族文化,更多地体现几千年来民族本身的特性和内蕴,体现中国人民良善的本性与耐苦的韧性,农村高中语文教育应充分挖掘并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整合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真正实现语文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人文教育目标。

2 如何深入挖掘并有效运用现有的语文教材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高中应树立新的语文课程资源观,充分发挥现有的课程资源(包括大纲教材、乡土教材、课余阅读内容)的作用,使这与大语文课程融为一体,更好的为教育服务。因此,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的现有的课堂教学资源和丰富的课外学习资源。

2.1课堂教学资源即大纲教材要充分挖掘利用其丰富的人文内涵以达到“立人”之功效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精选文兼美的各类文学作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如《劝学》一文,通过丰富而生动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地说明强调做学问的意义;《谏太宗十思疏》明为一代贤臣魏徵劝谏太宗,实则处处可见为人处世的哲思;《陈情表》更是一份孝情,感人至深。这些语文教学教材人文内涵的充分发掘,使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从感性直观的层次,触及内心,进入理性情感之境界,最终提升并发展学生丰富的情感和深刻思想,即语文素养。

2.2课外学习资源即乡土文学要充分挖掘本地耳熟能详的文化资源以培养民族自豪感

如笔者所执教的少数民族(毛南族)有着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其中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语文教材资源,如:地域文化之民居建筑、“北宋村古牌坊”、“凤腾山古墓群”;民歌“比”“罗海”歌、“欢”,民间编织和雕刻之“顶卡花”①(花竹帽),木质假面具;重要节日“分龙节”等。乡土教材,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反映人类的普遍文化心理,其思想内涵博大精深。语文教师应充分开发利用本地乡土文学资源,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语文素养。通过乡土文学教材的开发利用,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

2.3课余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途径

课程标准规定了课外阅读的量化指标,高中三年应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和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一要求实际上指出了阅读名著经典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语文课外阅读以“丰富精神世界,提升文化品位”为导向,从兴趣入手,逐渐过渡到有正确目的(丰富学识)的课外阅读。尤其重视经典名著,强调阅读整部文学名著,从中汲取丰厚的精神文化力量,从而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人格。因此,语文教学不能仅以短期的功效来衡量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而应提倡课外大量的阅读。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处理好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关系,处理好理科学习与语文学习的关系。

总之,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一些现象的探析反思,农村高中语文教育应充分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语文教学教材,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目标,灵活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效,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

注释:

①顶卡花:“顶卡花”(花竹帽),是毛南族特有的一种花纹美观的传统手工艺品,花竹帽分内外两层,以当地特产金竹和墨竹篾织成,精巧美观、被毛南族妇女视为珍贵的装饰品。

参考文献:

第14篇

关键词:故乡;状貌;水泥

达州作家罗伟章小说中不断出现故乡 “老君山”的影子,诸如:“我老家在四川东北部群峰簇拥的大巴山区,我们落脚的这座山叫老君山,村子悬于山腰,海拔千余米。山下有一条浩荡的大河,河对面又是山”[1];“夹峙着长河的这两架大山,移步换景,层次分明,而今,全都变成翠绿色的了。这条河一直没给它名字,其实它有一个名字,它叫清溪河”[2]……在罗伟章的精细勾画中,老君山被横看成岭侧成峰,向栖息于其间的人们出宽广的胸怀。藏族作家阿来小说中展现的是藏民族聚居的村落,其《空山》中的“机村”是在“崎岖的山脉和纵横交织的沟壑”间,周围布满了“山峰、河谷、土地、森林、牧场和一些交叉往复的道路”[3]。什邡作家钟正林小说中反复出现的地名是“青牛沱”,这地方是“在真正的大山里,周围群山环绕,狮子包,八卦岭,大屋基,九峰山,一山比一高”[4]。

但是,对故乡地理状貌的展示原本并非乡土文学的全部内涵,因为,乡土文学的精髓正如周作人所说:“并不以籍贯为原则,只是说风土的影响,推重那培养个性的土之力”,应是“从土里滋长出来的个性”[5]。这个“个性”,就是由一个地方的风情与风物所构成的乡村图景。

罗伟章笔下对乡村图景有着十分精微的“在场”的雕画,如在罗伟章笔下:大巴上的冬天,山上的田土里到处是残存的雪垛,“一进入冬季,北风就翻越秦岭和大巴山,雷阵似地往这面山体里灌……将雪后的土地,吹得又干又硬”,地上厚厚铺着的松软金黄的青冈叶;村庄掩盖在竹林丛中,竹林外,是沉静的麦田,一条蛇形的小路联接村里与村外;农家的院子里有黑迹斑斑的门板,有牛圈、粪坑以及臭烘烘的干草霉烂的气息;土灶上排放着猪食桶、饭碗、筲箕和筷子;卧室的墙角里堆放的土,红苕、锄头、墙上的蓑衣、斗笠甚至犁铧,等等,所有这些都散发出一种浓郁的乡土气息[6]。

与罗伟章一样,对家乡风土物候的观照也是钟正林反复宣示的主题,小说中,故乡“青牛沱”的农家院落薄寒而萧瑟:“房边上矮的黄柏,杜仲,高的杉树却青幽幽的。清扫过的院子洒了些水,连篱边的石梯都显示出洁净”[7]。与罗伟章小说中采取的城市边缘知识分子的视角不同,钟正林小说中常常采用的是乡民的叙事视角和口吻,因而也就更方便地引用本地方言进入叙事,使小说呈现出一种让人忍俊不住的乡村原生态风貌。此外,还有阿来“机村”的人们在天长地久里形成的对大自然的神灵毫无理由的敬畏,对原始的宗教不具任何反省之力的虔诚和对凝聚了远古人类生活与情思的传统歌谣童真般的迷恋以及贺享雍、李一清小说中由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意识所普遍透露出来的“牛家湾”、“牛啃土”的地方性生活经验等。

然而,当我们穿越这些文字而领略作家在作品中所传达出的乡土情韵的时候,却不无遗憾地发现了如今的乡村“乡味”的日渐飘散,这种状况在文学中的表征体现为,一方面,乡村图景虽然还在以一种日常经验的方式存在于乡土文学中,另一方面,作为乡土文学中最重要的精神因素的大地,却正在以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地退出人们的视野,比如,阿来《空山》里的“机村”在外来的“国家”意识和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早已面目全非;在罗伟章的《我们的路》里,郑大宝在回乡之后,虽然还能“在大地庄严的静寂中,听到了故乡的天籁”,但他的这种与大地之间短暂的精神对接很快便被春妹的现实苦难所击退;而钟正林《可恶的水泥》中的主人公品能,一方面站在家乡青牛沱的云雾中,看着青翠的山峦被炸开,被采挖,开肠破肚而泪流满面,但另一方面,却又“为了几间水泥瓦房,为了有一个女人而象晴天干灰里的一根蚯蚓一样苦累挣扎,疲于奔命”;李一清笔下的牛天才虽然十分“热爱”自己的土地,但却始终无法在自己的土地上生存立足……因此,所谓的乡村与大地,在作家们的文学书写中,早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作为人们精神皈依的家园。

然而,文学之为文学,并非只能止步于对生活的摹画和刻写,也就是说,除了对本土经验的客观展示之外,它的价值指向似乎更应该在纪实与虚构中为人们营构一片精神的栖息地,引领人们从现实的遭际中去寻求一种形而上的关于“存在”的思考。因此,作为乡土小说的物质外壳,作家们虽然无法回避在现代化情境下,乡村和大地正被人们日渐疏离和遗忘的事实,但文学作为一种精神的导引,人作为勾连着历史与未来的存在,乡村在这样的现代化进程中被逐渐分崩离析的状态,其实也并非如同有的评论家所说,意味着乡土文学的消亡,而是可以沿着阿来的《空山》所探索的道路,从本土经验出发,将其作为现代化历史背景下的地域文化表征而在作品中予以充分的展示,以唤醒人们的触觉和感知,引领人们展开关于人与乡村,人与大地在精神上的关联与背反关系的思考;或者如同贺享雍的《猴戏》、《土地神》等小说一样,敏锐地捕捉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在一些新的文化因子悄然生长的同时,乡村的原始风习所发生的深刻蜕变,以此形成新的地方性经验。

参考文献:

[1]罗伟章.我们的成长[J].人民文学,2004(7).

[3]罗伟章.不必惊讶[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7,4(第1版).

[4]阿来.空山[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第1版).

[5]钟正林.可恶的水泥[J].江南,2008(4).

[6]周作人.地方与文艺[J].周作人自编集。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10(第1版).

第15篇

关键词:新课标;校园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245-01

校园文学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校园文化和校园文化精神的构建可以生动有效的推进素质教育。21世纪人类社会将从工业文明迈向信息文明,社会形态、生产方式和经济模式都将实现重大变革。这种变革必将深刻地反映到教育上来,推动教育的变革和发展。时代与教育的变化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胜任未来教育教学的发展需要。时代的变化对教育和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育的实施者,人才的塑造者的教师更是被赋予了重大的历史使命。

一、我国传统课程标准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推行的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国家课程,而学校按照自己的办学理念设计和开发符合本校特点的课程及其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校内外各种有价值的课程资源闲置浪费现象较为严重。教师、学生和家长把课程资源主要定位于教科书及其配套的同步练习、强化训练等辅导资料,造成课程资源的来源单一,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深入和扩展。所以,学校教育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和学校教育工作实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脱节,限制了学生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和思维活动空间,不利于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校园文学的发展对素质教育具有促进作用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学校教育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是否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校园文学是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而校园文学实践活动就是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催化剂。

“校园文学与乡土文学、乡土文化的结合和研究”是一个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形势的新课题。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总结、整合、优化、提升学校校园文学已经取得和不断涌现的成功经验,探讨其规律,通过校园文学与乡土文学、乡土文化的结合和研究,传承本土文化,创设生命化课堂,开辟语文教育的新途径与方法。这个课题的研究,将校园文学延伸到社区和所在的地区,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都开始成为学习探究的对象,成为学习的“课堂”。 同时,我们的学生基本上都来自当地农村,他们需要来自本土生活的教学内容,需要来自贴近他们生活实践的学习方式,好为将来发展本地经济打下基础。而我们要进行的这个研究,正是要突出当地的乡土特色和地方社会心理文化的理性分析与冷静透视,将本地历史文化的发掘与提升本土文化的创造力相结合,将社会生活环境资源与学校环境资源教育有机融合,以弘扬本土文化,提升本土文化的创造力,培养继承本土优秀文化为抓手,为促进地方文化与学校教育的共同发展提供一个范本。

素质教育,并非是喊喊口号就能实现的。素质教育需要借助各种具体生动的形式才能实现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在学校的各种教育活动中,比如学生自治管理、社会实践活动、校园广播、校园社团、校园劳动、励志教育、国旗下的讲话等等,都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方法。

三、加强校园文学的研究,培养具有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和实施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活,赋予了教师课程开发的权力。如何有效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将直接影响着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参与程度和改革的成败。所以,如何调动广大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课程开发意识,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力军作用,已成为校本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