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学生智慧课堂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智慧生成;案例
中图分类号:G623.5;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4-0059-01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智慧地教,才能实现学生智慧地学,而这种教学智慧的生成是教师精心设计的结果。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通过捕捉数学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培养自身的教学智慧、优化课堂教学,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智慧在课前预设中生成
教师教学工作的基础是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深刻解读,找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课前教学预设。而通过使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可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案例:在进行“可能性”的教学时,教学内容涉及到了必然事件、可能事件、不可能事件及等可能事件的概念的说明,继而要求学生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并学会用分数表示简单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精心的预设,采用不同难度的游戏将抽象的问题实例化,同时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首先,通过比较简单的抛硬币游戏,看看会有几次是正面几次是反面,从而让学生明白正反面出现的可能性是相同的,都是1/2。其次,在一个盒子里装入白、红两种不同颜色的球,让学生进行摸球的游戏。当盒子里只有一个白球和一个红球时,摸到白球和红球的可能性也都是1/2,但当盒子中的白球和红球的数量发生变化时,摸到不同颜色的球的可能性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当盒子里有一个白球和7个红球时,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就变成了1/8,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就变成了7/8……通过对盒子中白球和红球数量的变化,能让学生加强对可能性大小的理解。再次,可以再次加大难度,进行摸扑克牌的游戏。教师提前准备好6张扑克牌,分别为红桃A、红桃2、红桃3、黑桃A、黑桃2、黑桃3。通过让学生进行摸牌的游戏,向学生提问:摸到每一张牌的可能性是多少?学生通过讨论后可以得出结论,一共有6张牌,所以摸到每一张牌的可能性是1/6。教师接着问: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多少?这时可以引导学生,6张牌中有3张红桃,占总数的3/6,也就是1/2,所以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1/2。再追问:摸到3的可能性是多少?6张牌中有1张红桃3、1张黑桃3,所以摸到3的可能性是2/6,也就是1/3。最后,再通过迁移应用,进行拓展提升。生活中,人们搓麻将时常用抛色子的方法来决定谁先摸牌。教师可以拿出1个色子并提问:抛色子时,每个数字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这时,可以引导学生对色子的形状进行观察,色子是有6个面的正方体,每个面都分别写着1、2、3、4、5、6,所以抛色子时每个数字朝上的可能性是1/6。这样的预设充分利用了直观的情境,层层深入地解释了数学概念,有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思考,看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也反映了教师教学预设的智慧。
二、智慧在课堂教学中生成
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有些突发的问题是教师无法进行课前预设的,这就需要教师灵活运用这些问题,对与教学相关的有效信息进行快速捕捉,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充分利用课堂中生成的有效资源,促使学生自己生成智慧,这是对教师教学智慧的最高挑战。教学案例:在进行“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时,关于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问题,学生之间出现了争论。一部分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而一部分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的学生表示:只要把平行四边形左边的三角剪下来拼在右边的三角上就是轴对称图形。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学生表示:把平行四边形对折后,两边的图形并不能重合,因此不是轴对称图形。此时,教师不能简单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是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判断。这时,学生会对两种不同观点进行分析:平行四边形对拆后,两边只是面积相等,而通过裁剪,图形的性质已发生了改变,不再是平行四边形了,所以不能说明平行四边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通过裁剪拼接可以形成矩形,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不能说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不是轴对称图形;菱形也是平行四边形的一种,但它是轴对称图形。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针对课堂上突发的争论,对学生进行了启发式的引导。整个过程中,教师都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也实现了学生的自我思考,使他们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更加深刻。
三、结束语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智慧的引导。想要更好地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就需要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设计,并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这样才能使学生不断提高,主动进行心智的开发,为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智慧选择实验地点,点燃学生智慧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中的内容。这是初中生第一次上生物实验课,实验能否顺利开展,教师能否智慧地应对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实验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面对学生自己准备的实验动物――鼠妇数量不够的情况,教师可以智慧的处理:把实验地点换到教室外。
上课之前,教师需要在校内进行生态环境的考察,既要寻找鼠妇种群密度较大的场所,且该场所适合学生活动。比如操场边的花坛下,覆盖着许多落叶,用树枝轻轻翻动,就会看到大量鼠妇的身影,这里使可以作为实验的场地,用粉笔在地上写上对应的组号,让学生在指定区域内分组活动,同时也不会因为学生过于兴奋而干扰其他班级的上课。
实验结束后,几乎没有学生主动将鼠妇放生。对此要教师即时提醒,学生都会立即执行,不仅保护了实验动物,而且也将新一轮课程改革生物学核心素养中的生命教育落到实处。
经过教学实践发现,在智慧选择实验地点之后,学生对于实验过程体会更加深刻,更容易获得成就感,增强了学好生物学的信心,提高了学习兴趣,点燃了学生智慧。
2 智慧探究实验材料,开发学生智慧
生物教学中,实验课难上,教师要在实验课中贯穿“探究”,更是难上加难。教师可通过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究实验,以锻炼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如对经典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和提取”进行改进,改为探究性实验。学生围绕实验材料,能够提出一些值得探究的问题:① 实验中CaCO3有什么作用?② 滤纸条为什么要剪去两角?③ 层析液为什么不能浸没滤液细线?④ 滤液细线为什么要细而直?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实验。全班学生合理分组后,进行有效分组探究实验。在自主探究中,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最后把实验结果和结论写在学案上。对于现象不明显的结果,教师要分析原因,从而开发学生智慧。
3 智慧开发实验资源,丰富学生智慧
初中苏教版《生物学》教材中,研究植物呼吸作用产生CO2的实验方法是:将新鲜的和烫过的等量同种蔬菜装入黑色塑料袋中,插入软管扎紧袋口,并用止水夹夹紧软管。1 d后,让袋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验证袋内是否产生CO2。在实际教学中,对此实验进行了改进。
3.1 制作新的实验装置
如图1所示,新的实验装置主要由洗手液空瓶(或带有按压式瓶盖的空瓶)连接软管和一段玻璃管组成。洗手液空瓶要清洗干净,拧紧瓶盖,利用排水法进行气密性检测。经检测合格后,将瓶内吸管减去2~3 cm。橡胶软管的长度大约为7 m,软管的一端与洗手液瓶盖的出口连接,另一端与直角玻璃管的长管端相连。
3.2 实验改进后的优点
① 装置体积小,却能进行多次实验;② 洗手液按压式的瓶盖在拧紧后气密性好,洗手液瓶子的材质是一种较硬塑料,在挤压的时候不会出现外形的改变,加上每次按压的力度基本一样,因此可以通过控制按压的次数来实现由定性实验向定量实验的转变;③ 装置末端添加一段玻璃管与化学试剂直接接触,实验操作规范。
实验资源来源于日常生活,经过教师的智慧开发,丰富了学生智慧。
4 智慧对话实验课堂,活化学生智慧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是高一学生遇到的第一个探究性实验,涉及渗透作用生物学原理。如何开展探究性实验,笔者利用类比,进行了积极的尝试(表1)。
探究植物细胞如何吸水、失水时,学生依照上表的类比都能作出假O。假设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成熟的植物细胞相当于一个渗透装置。通过类比,课堂中与学生智慧对话,从而活化了学生智慧。由于实验假设是学生自己提出的,因此学生的实验热情高涨,探究的兴趣浓厚。
5 智慧探索实验评价,发展学生智慧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一般2名学生一组完成实验,但实际课堂中往往只是1名学生独立完成,另一名学生游离在课堂之外。教师也无从评价每位学生的实验过程。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智慧探索实验评价:教师不评价学生,转而由学生组内进行互评。如高中生物实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在临时装片制作过程中,教师巧妙地借助于学案,在学案中创新地设计了“‘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行为检查表”(表2),学生2人一组,组内互评,屏幕上有3 min倒计时仪,进行限时实验,实验结束后,随机选择一组学生汇报介绍实验过程中如何给对方进行过程性评价。
这样的课堂教学有一些优势。如保证了所有学生都能亲自动手操作,杜绝了课堂边缘人的出现,实现了面向全体学生课程理念。一人操作,一人观看评价,有利于操作学生更认真地对待每一个操作步骤,对于评价的学生来说,观摩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能汲他人之所长,避他人之所短。3 min倒计时仪的使用,能让学生既要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又要注意到时间的紧迫性,避免了学生在实验课上的盲目性,提高了实验的效率。全班汇报评价,对于学生也有激励作用。这样的实验评价,便能够发展学生的智慧。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课堂;智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5-0060-02
[作者简介]朱海燕(1982―),女,江苏南通人,本科,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城南实验中学教师,中学二级。
数学是一门较为复杂的学科,同时也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数学课程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提升,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获得最大的收获。
一、借助数学思想,培养思维能力
思维方法决定着数学学习质量,良好的数学思维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数学中的思想方法为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可以让学生从雾里看花到柳暗花明。
(一)数形结合
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学习中运用非常广泛,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把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结合起来,可以将问题简单化,降低问题的难度。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有这样一个练习题:
A、B两名学生进行射击练习,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20次,请将A、B的射击练习情况在表1中补充完整。
这是一个数形结合的题目,给出图表让学生解答问题。学生在解答后面的问题时,要看清楚图表中的文字、数据信息,要将给出的图表转换为具体的数量关系,要补充A、B射击练习的相关数据,学生可以借助已知的图形、图表信息,再结合已学的数量关系进行解答,这道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函数与方程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也是初中数学学习中常见的方法之一,它运用函数概念、性质、图像等来解决数学问题,巧妙地将问题转换为方程的形式,通过解答方程式得出结论。
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中,笔者通过一个冰箱销售的数学案例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探究其函数关系。在这个案例中,笔者给出了以下几个条件:已知进价每台40(元),年销售额120(万元),需要求取的是年销量Z(万件)与销售单价A(元)之间的关系。这是关于函数与方程的应用问题,通过题目给出的条件,得到函数关系式为120=Z(A-40)。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我们会经常需要用到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它给我们的数学学习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解题思路,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向多向发展。
二、注重因材施教,推动学生参与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特别是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方法。教师必须做到尊重学生、因材施教,要调动全体学生思考的热情,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效率。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是全等三角形的求法,本章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判定方法。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之间学习、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笔者在上课之初先拿出提前做好的两个全等三角形给学生看,然后提问:“大家看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发现?”一些数学成绩好的学生很快就知道这两个三角形是一模一样的,立马举起了手,考虑到其他学生还在思考,笔者没有马上请人回答。过了一分钟左右,笔者猜大家思考得差不多了才请人回答,接着引出本节课的新概念――全等三角形。然后笔者又提出疑问:“看这两个三角形你有什么发现吗?”并在黑板上板书“角”“边”两个字提示学生。通过黑板上的提示,学生很快发现全等三角形的三个角和三条边对应相等的特点。然后笔者带领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求三角形》的内容,并通过实际演练得出全等三角形“SSS(边边边)”的判定方法。为了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地思考问题,笔者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全等三角形其余三个判定方法。学生的水平存在差异,为了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成功的数学课堂应该做到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并且都能获得进步,这就需要教师注重教学方法的使用,因材施教,充分考虑所有学生的不同之处,让全体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三、调动学生兴趣,引导自主思考
数学教学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的智力进行开发。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多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和探索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解疑。
在教学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时,为了让学生明白几何图形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笔者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具体物体中举出几何图形的例子。生活中关于几何图形的物体到处都是,学生反应很热烈。为了规范课堂纪律,笔者先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长方体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所有的学生都不会感到陌生。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发言的机会,笔者采取小组接龙的形式让学生说说自己印象中的长方体的物体。学生的回答很丰富,有冰箱、笔记本电脑、纸箱……轮到这组最后一位学生回答时,学生慢吞吞站起来,很尴尬地望了笔者一眼,然后低下头。笔者知道他可能一时想不起来了,于是提示他:“其实生活中的长方体很多,比如……”笔者没有说完,只是拿着数学课本摇了摇,这位学生很快反应过来,说道:“还有课本也是长方体。”“嗯,很好,我们在学校接触最多的就是书本了,书本其实也是长方体。”听到这样的评价后,学生终于舒了口气。在课堂上不乏注意力不集中、思考缓慢的学生,教师一定要关注这些学生,想方设法地让他们跟随大众的步伐一起前进。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每一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形式各样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唤起其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四、注重自主阅读,开发学生智力
书本知识的获取既需要教师讲解,也需要学生自身通过阅读思考获得。在进行数学学习过程中,掌握良好的阅读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效率,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思想,掌握解题方法。
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章中《用列举法求概率》的学习其实难度系数不大,考虑到九年级的学生理解、认知水平都比较成熟了,在教学这节课时,笔者没有急于向学生介绍新知识,而是先让学生阅读本节课的内容,自主学习新知识。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笔者提醒学生将自己不懂的知识点或者是新概念标记出来。为了检查学生阅读的效果,笔者让学生解释概率的含义,而概率是前面学习的内容,学生不至于那么快遗忘。尽管学生回答问题时语言不是非常流畅,但可以看出大家对这个新知识点还是有了一定的了解。
阅读不仅适用于语文学科的学习,也是数学学习不可或缺的方法。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先让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将本课中的重点、难点知识一点点解决,通过一步步引导,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提问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进行思考。
数学是一门高实效的学科,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它。初中数学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思维的重要场所。数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在课堂上重视学生思维的开发,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断收获人生财富。
参考文献:
[1] 林爱升.新课标下学生数学思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教师版,2010(2).
一、精心预设,提高教学预设的开放性和可变性,促进教学生成的有效性
高质量的课堂生成源自于高质量的课前预设。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是复杂多变、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的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更需要教师对各种问题进行周密的考虑与布置,做到胸有成竹。
首先,教师要认真读懂课标,才能弄清楚课程标准在各个阶段所提出的不同层次的目标,把握住教学方向;要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抓住教材中可能引导学生生成的“联想点”和“发散点”,具有走进去的深度和跳出来的智慧。这是课堂中催生和捕捉有价值的生成的前提。备课时要突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质性环节,做到:明确学习目标,注意知识连接,关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精心设计实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操作、探究、交流、体验的情境。
其次,教师要熟悉学情,清晰地把握班级学生的知识与经验背景和思维特点,从而能够较准确地洞察和把握学生学习活动和思维活动的走向。教学预设时,教师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学”,预设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生活会有怎样的体验,探究会有哪些答案,实验可能会出现哪些异常情况,题目有几种解法,他们的兴趣点和兴奋点在哪里……教学预设从关注教师的“教”更多地转向关注学生的“学”,这是教师在课堂中有效地激发生成、引领生成和调控生成的基础。
例如氯气性质的教学,如果预设的教学过程为:由新闻报道氯气泄漏事件引出课题,学生从画面上带着防毒面具的工作人员会自然联想到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从工作人员向空气中喷洒液体、槽罐浸泡在液体中很容易想到这是在处理有毒物质。那么,这种向空中喷洒的液体是什么?槽罐又浸泡在什么液体中?这时学生探究的欲望油然而生。究竟是何物质?学生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水,真是水吗?放手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在实验中,学生发现氯气不能被水很好地吸收,很快地明确液体不是水,这时氯水的性质研究成为自然。结合氯水呈酸性,请学生选择合适的试剂吸收氯气,并实验验证,使问题迎刃而解。当然课的最后还可请学生谈谈今后若遇到该情况时的应急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这样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通过师生的交流和实践,学生深切感受到化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猜想、实验验证等方式,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意识不断被强化,学生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创造出“新知识”,从而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
第三,教师要重视教材的基础性地位和主干性作用,树立“丰满与留白”的理念,进行弹性预设,给生成留下空间。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于教材,必须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要把课堂的学习预设得满满的,不留一点余地;要给学生质疑问难、探究尝试、拓展开放的时空,为知识的动态生成、学生的自主建构留有余地。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形成独立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即强调生成空间。弹性预设可以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提供多种渠道,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拓展广阔的空间。
二、即时引领,提高课堂教学的指导性和激励性,催化课堂生成的智慧性
首先,教师上课不是执行教案而是教案再创造的过程。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注重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
其次,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生成的良机,点石成金。学生在与教师互动的过程中出现了“瞬间不同的声音”,教师面对这种“意外”要迅速进行反应:“这个想法是否更有价值?”及时引领,从中发现把教学进一步引向深入、拓展延伸的新“契机”。
第三,要有一双慧眼,能及时分辨教学生成的实质,及时调控教学走向。
总之,预设使教学走向有序,生成使教学充满灵气,使教学走向思考,使教学充满生机。只有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因此,课堂上教师不要满足于教给学生什么,重要的是不断地为学生创设广阔发展的时空。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必须突破预期目标和既定计划的限制而走向生成,并通过不断反思深化对教学过程的智慧积淀,提高教学过程的科学和艺术性,提高教学生成的可持续性,使突发的课堂生成成为意想不到、预设不到的教学亮点。
[参考文献]
1.魏现州《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龚雄飞《高中新课程教学问题与对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7)
1 巧用错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数学情感与态度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动力,是克服困难和探索创新的力量源泉。我们教师,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可以利用生成的错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求正方形的面积时,设置了这样一题:“广场中间的正方形花坛的周长是20米,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我出示时,故意漏抄了“正方形”三个字,结果,学生做时,一个个抓耳挠腮,小声嘀咕着:“老师,这道题不能做,缺少条件,没说什么形状呀?”我顺势利导,问:“怎么会不好做呢?缺少什么条件呀?”于是学生讨论得出缺少了图形的形状,这时我便故作认真的说:“是老师太粗心,漏掉了‘正方形’三字,还好,几位细心的同学及时发现并提了出来。谢谢!现在,老师加上‘正方形’,你能解决这道题目了吗?”通过故设“差错”不仅让学生对求图形面积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验,而且让学生自己找出错误并加以改正,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善用错误点燃深度思考的激情
面对课堂上的错误,除了有一颗平常心,还要有处理错误的教学智慧和教学功底,将错误巧妙利用,深刻剖析,常常可以点燃深度思考的激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记得我上过这样一节数学课,我给出了一组图形,让同学们判断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再动手操作将图形对折的基础上,学生进行了汇报,其中关于平行四边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学生的看法不一样,出现了以下有趣的场面。
生1:原来我认为平形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可是把它对折后,我才发现它不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师:看来,仅靠观察得出的结论有时并不准确,还需要动手实验进行验证。生2:老师,我不同意。我也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进行对折,我认为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生1:我反对。虽然对折后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都一样,但是并没有完全重合。你看,这边多出了一
些,而那边又少了一些,不符合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上。所以我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师:能抓住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进行分析,好!生2:我反对,虽然对折后没有完全重合,但是只要沿着折痕剪开,换一个方向两边就完全重合了,所以我坚持认为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生1:可是黑板上写得清楚,只有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才算是轴对称图形。剪开后两边重合是不算的。生3:不然的话,黑板上应该写成“对剪后两边完全重合”了。(大家都笑了。)生4:如果剪开的话,原来图形的特点已经被破坏了,我们现在讨论的是这个平行四边形。(大家鼓掌。)师:在这么多事实面前,你们还有什么想法吗?生2:现在,我也同意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了。这时,他的同桌又把手高高举起。生5:我还有一个补充。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长度一样,变成一个菱形的话,那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了。听课老师报以热烈的掌声,老师也很意外。师:你的想法真的很特别,说实话,老师也没想到。这样吧,老师临时为你剪一个菱形,现在你给大家说明一下为什么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生5:(边说边折):把它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所以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师:你的发言不但让我们知道了菱形是轴对称图形,而且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也许一般的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但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却是,比如?生1:菱形。生2:长方形、正方形也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也是轴对称图形。师:感谢刚才那位同学,他让我们的思考从一般的平行四边形走向了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确,这样考虑问题,要比原来完整和准确得多了。
这节课我就抓住学生中出现的错误,及时展开一场辩论,展开思维的交锋,就是在思维的左右摇摆中,在唇枪舌剑的辩论中,学生澄清了原有的错误认识,对平行四边形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轴对称图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政治课堂教学 学生主体 学生素质
一、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正确处理好教材要求与学生实际的关系
要提高学生素质,关键是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就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变“教师为本”为“学生为本”。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扎扎实实地组织教学。实际上,也只有观念正确了,才会去设计合理的教学,去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不应该只是满足让学生把握教材,更主要的是引导他们借助教材的学习来发展思维、情感和分析判断能力等。通过一堂堂课的学习,让学生不断地修整自己的认知结构,掌握理解与运用政治理论的本领,提高认识世界的水平。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实施教学,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出来。所以,正确地协调与处理好教材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组织教学,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个关键之处。
二、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在师生的思维碰撞中,发挥学生主体性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和谐的课堂是流动变化着的。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发现力,能迅速地捕捉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反应,调整教学手段及教学内容,及时设疑,解疑。在学生紧张又兴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是使课堂教学富有变化、富有激情的关键。而这种点拨不是即兴发挥,也是精心设计的结果。可见,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要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在师生的思维碰撞中,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和谐的教学活动,师生双方都能产生求知的愉悦,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
三、努力把目标转化为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它决定了教与学的方向。传统的目标教学是向学生展示“理解……掌握……”等,学生虽然能掌握结论,但往往靠死记硬背,不能充分发挥主体性,其创造能力也受到遏制。解决的方法之一就是把教学目标转化成目标思考题,设计恰当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索求知,最终掌握知识,并在这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
具体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针对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设计“提纲式”阅读训练题,按识记、理解、分析的顺序排列,课前发给大家。二是从实际生活事例,或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从课本中典型内容出发,提出若干思考题。政治教师必须精心研究教学目标,设计出符合目标要求、具有一定梯度的思考题。对较高要求的目标,其思考题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达到“跳一跳,摘果子”的效果。如我在讲高中政治必须二第七课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这些原则既不同于传统的名词解释或简答题,也不同于一般的目标展示,它既表明了识记、理解和运用知识的三个层次的目标,又具有启发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努力促使结论教学向过程教学转化,教会学生探索知识的程序和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是知识结论的教学。教学活动是教师讲结论,学生背结论,其结果是学生里掌握了知识,但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掌握知识,而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因为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包括了知识发现、形成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而且也包括了概念形成、问题发现、思路探求的科学程序和方法。因而必须把结论的教学转变为过程教学,突出“学”在教学中的地位。当然要正确处理“学”与“导”的关系,重视教师的“导”,教师的“导”应体现在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独立思考,自己得出结论,必要时还应参与学生的讨论,巧妙地把讨论引向深入。
五、有层次性、针对性地训练,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训练是学生深化理解、巩固新知、培养能力的过程。学生层次不同、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差异,课堂教学中的训练就要依据预习时设计的问题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要由点到面、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扎实地练,做到全面性强;对于新旧知识易混淆点采用对比练,做到;对于知识与能力结合点采用创造练,做到举一反三;对于重点、难点知识采用反复练,做到常练常新;对于同类知识采用典型练,做到触类旁通。
训练题的设计要思维容量大、思维过程强,体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迁移的过程。训练的方式要从实效出发精心安排,多样活泼,不要拘泥于寻找问题答案。通过练习训练不仅使学生巩固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而且教师可以获取教学反馈信息,进行补偿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因而意义重大。
六、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网络,掌握结构化知识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 课堂教学 生活
当代的中国,一切均处于变革之中,教育也正在接受改革的洗礼。教育回归生活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课堂教学回归生活是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的趋势。在重庆市普通高中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处理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应当引入生活化理念, 注重把政治理论和生活中的现象相结合,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我从多年的教学经验入手谈谈做法。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思想政治课“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生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基于上述思想,我认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真实的生活经验、社会实际及知识背景出发,以“政治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教材知识与重大时事政治、学生生活、风土人情、民族习俗等紧密联系起来,最终实现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融合。“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一教学模式是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在教学实践层次上的一次课堂革命。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做到把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回归生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理论依据
1.基于国内外教育家关于生活教育的观点
“教育即生活”是美国教育家杜威的一个重要观点,他在《我的教育信条》中说:“我认为不通过各种形式或不通过那些本身就值得生活的生活形式来实现的教育,对于真正的现实总是贫乏的代替物,结果便形式呆板,死气沉沉。”他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陶行知先生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教学走向生活的观点。显然生活教育成为现代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教育理念。
2.基于对当今课堂教学的反思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不是很感兴趣,存在这一问题的根源主要是在于许多教师重视的是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的课堂说教,忽视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活生生的实际,忽视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体验和感悟,缺乏生命教育。
3.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教育的发展提出了鲜明的方向,其基本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变学生生活方式为落脚点,强调课堂生活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强调学生充分运用经验潜力进行建构性学习;明确了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因此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倡教学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回归生活世界。
4.基于高中生已经具有十分丰富的生活经验
高中生并不是空着头脑进入学校的。在学习高中思想政治课之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生活经验,感受了许多政治现象,比如商品交易、消费品市场等。这些生活体验对他们的学习将会产生无法替代的影响。这些知识与生活经验为生活化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可能性。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策略
1.精选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
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才会对学习有兴趣。要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就要把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场景事例和课本知识结合起来,沟通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政治学科的联系,打通课堂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界限,把枯燥的知识变得鲜活、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让学生迫不及待地进入课堂。比如在《经济生活》当中,讲到《信用工具和外汇》这一内容时,我引入了“彭水一中一卡通”,这个例子学生会感觉到,信用工具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的身边。又如:在《税收的性质和作用》、《我国的主要税种》的教学中,我列举了个人所得税修改的相关材料,并结合我国的税收的性质作用,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以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学过的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的分配制度等多角度思考,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关注时政的热情和信心以及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2.创设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情境
平时的教学应充分注意到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生活中选取情景,在有机提炼、再创造、深加工的基础上,设置能够引起学生注意、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思考、辨析、提升和回归,做到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例如讲授《树立正确消费观》时,我引入了以下材料:小明的爸爸想买辆小轿车,理由是,有几位同事都买车了,不买显得没面子,再者回老家看望老人有车也方便,还是买了好。小明的妈妈认为,夫妻都是工薪族,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上有四位老人,孩子正上高三,明年就上大学,正是需要花钱的时候;更重要的是夫妻俩上班地点都很近,买车实在没有多大用处。小明左右为难,一会儿认为爸爸说的有道理,一会儿又觉得妈妈说的正确。
(1)他爸和妈各是一种什么消费心理?(2)怎样看待它?此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给学生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打通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限。创设生活情境,将真实生活中的“活”水引入课堂,缩短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学生的情感被真实的生活情境点燃,更易达到感情上的共鸣,实现启智明理的育人效果。
3.采用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
教师要真正走进学生生活,就要去区分不同年龄层次,不断探索和把握高中阶段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教师要根据学生接受信息途径发生的新变化,善于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传媒,让教学方法回归生活,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来丰富课堂教学。例如在讲述《生活与哲学》的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时,举例 “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并于电视机内播放出来。学生在找和看的过程中思考老师出的相关的一些题目,如“嫦娥一号”的成功是谁的功劳?这是不是证明人可以改变规律来为人类服务?这可以看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尊重规律是什么关系?等等。学生回答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明显高涨,问题的正确率也明显提高。实践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是当前实现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手段。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也在不断地回归生活,回归社会,这就意味着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在于培养会在现实世界中生活的人。我们应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与理解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只有真正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身实际生活技能,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一、课堂教学改革呼唤智慧师
课堂教学改革是社会时展的需要,因为我们今天不只是关注学生是否学会学习,是否能自主性学习;而更多是关注学生是否会去感悟,是否会通过学习生成智慧。因此,要使语文课堂充满智慧,我们首先要锤炼出一个智慧的语文教师。
1.深研教材融会贯通。
一个智慧的语文教师主要体现在他本身的语文素养、语文教育理念以及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功以及自己对生活的领悟等诸方面,他必须熟练地掌握教学设计、板书、提问、常用的教学模式、多媒体的使用等多种技能。要达到这一层次和水平,语文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教材文本,把教材文本吃深吃透融会贯通从而超越教材,教法上做到教学有法而法无定法这样才能把课本死的知识变成鲜活的灵动的思想和智慧。
2.热恋语文融入情感。
语文教师的智慧情感不仅源于对学生的热爱,更源于他们对语文本身、对语文教育的热爱。作为一位语文教师不仅自己要博览群书注重研究,还要做读书笔记和写下水习作;不仅要自己读书、笔记、习作还要要求自己与学生一起做读书笔记、习作文章和做心得交流,这样就能唤起每一位语文教师和学生浓浓的语文情结,为课堂教学智慧的生成提供源源不断的情感动力,为师生智慧共生的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感悟生活彰显个性社会需要智慧共生
今天我们关注的不只是学生是否会自主性学习,是否会把书本与作业读得很好完成得很好,而更多的是学生是否会用头脑去感悟所知道和接触到的一切,是否会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的学习智慧和生活智慧。
1.现实社会需要个性发展。
我从教近50年,纵观我所教过的学生,来到社会上后续发展强劲的,事业做得出色的,最懂得尊师重教和人情事故的也就是情商较高的大多是班上成绩中等左右的调皮学生,因为这类学生敢作敢为,敢想敢干,不太受教师的思维、要求和所学知识的禁锢,他的行为和思想往往有超越意识,来到社会上就喜欢什么事情都去尝试一下,去感悟一下,思想活跃,行动不羁,大大增加了成功的可能性。 而成绩好的学生大多是乖乖娃,老师怎么要求就怎么去做,行为和思想容易受到教师的行为和思想的影响,不敢超越老师,不敢反叛,到了社会上就缺乏创新精神,缺乏改革精神,缺乏个性,这样也大大降低了成功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应更多地去关注和引导我们的学生去热爱生活,创造生活,智慧地面对生活而不仅是把课本学好就了事。
2.智慧生要学会感悟语文文本的内涵和美。
语文教材呈现的是一幕幕引人入胜的生活场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幅幅情景交融的审美意境,一段段跌宕起伏的精彩情节……。这些场景、形象、意境、情节等都需要通过体验去感受,通过感悟去获取,从而消化变成为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智慧,自己的个性。在语文课堂上,我们的教师应该以丰富的情感和智慧引导我们的学生去解读文本,去感悟文本,用教师的智慧激发出学生的智慧之花,这样我们的学生就乐意主动地走进文本、体验文本、演译文本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智慧和生活智慧。
三、磨炼师生智慧共生的智慧课
一、课堂教学改革呼唤智慧师
课堂教学改革是社会时展的需要,因为我们今天不只是关注学生是否学会学习,是否能自主性学习;而更多是关注学生是否会去感悟,是否会通过学习生成智慧。因此,要使语文课堂充满智慧,我们首先要锤炼出一个智慧的语文教师。
1.深研教材融会贯通。
一个智慧的语文教师主要体现在他本身的语文素养、语文教育理念以及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功以及自己对生活的领悟等诸方面,他必须熟练地掌握教学设计、板书、提问、常用的教学模式、多媒体的使用等多种技能。要达到这一层次和水平,语文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教材文本,把教材文本吃深吃透融会贯通从而超越教材,教法上做到教学有法而法无定法这样才能把课本死的知识变成鲜活的灵动的思想和智慧。
2.热恋语文融入情感。
语文教师的智慧情感不仅源于对学生的热爱,更源于他们对语文本身、对语文教育的热爱。作为一位语文教师不仅自己要博览群书注重研究,还要做读书笔记和写下水习作;不仅要自己读书、笔记、习作还要要求自己与学生一起做读书笔记、习作文章和做心得交流,这样就能唤起每一位语文教师和学生浓浓的语文情结,为课堂教学智慧的生成提供源源不断的情感动力,为师生智慧共生的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感悟生活彰显个性社会需要智慧共生
今天我们关注的不只是学生是否会自主性学习,是否会把书本与作业读得很好完成得很好,而更多的是学生是否会用头脑去感悟所知道和接触到的一切,是否会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的学习智慧和生活智慧。
1.现实社会需要个性发展。
我从教近50年,纵观我所教过的学生,来到社会上后续发展强劲的,事业做得出色的,最懂得尊师重教和人情事故的也就是情商较高的大多是班上成绩中等左右的调皮学生,因为这类学生敢作敢为,敢想敢干,不太受教师的思维、要求和所学知识的禁锢,他的行为和思想往往有超越意识,来到社会上就喜欢什么事情都去尝试一下,去感悟一下,思想活跃,行动不羁,大大增加了成功的可能性。
而成绩好的学生大多是乖乖娃,老师怎么要求就怎么去做,行为和思想容易受到教师的行为和思想的影响,不敢超越老师,不敢反叛,到了社会上就缺乏创新精神,缺乏改革精神,缺乏个性,这样也大大降低了成功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应更多地去关注和引导我们的学生去热爱生活,创造生活,智慧地面对生活而不仅是把课本学好就了事。
2.智慧生要学会感悟语文文本的内涵和美。
语文教材呈现的是一幕幕引人入胜的生活场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幅幅情景交融的审美意境,一段段跌宕起伏的精彩情节……。这些场景、形象、意境、情节等都需要通过体验去感受,通过感悟去获取,从而消化变成为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智慧,自己的个性。在语文课堂上,我们的教师应该以丰富的情感和智慧引导我们的学生去解读文本,去感悟文本,用教师的智慧激发出学生的智慧之花,这样我们的学生就乐意主动地走进文本、体验文本、演译文本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智慧和生活智慧。
三、磨炼师生智慧共生的智慧课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生;主体作用
一、尊重、亲近、信任、爱护学生,优化学生心理
“应当像上帝一样地尊重学生的个性”是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著名的话语,传统的课堂教学,我们教师有绝对的权威优势,充当着“至高无上”的角色。往往哪个学生把正确答案说出来,谁就是教师的“崇尚之人”,那他就会得到老师的“特别关注”。我们的学生必须按老师的意志为重点,在回答问题时要保证准确无误,符合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标准,不然的话,老师的训斥和白眼就会降临在你的身上。你说的对吗,快坐下听其他同学怎么说,就会有一种把嘴闭上之感觉。那么如此的课堂教学就让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不和谐、不融洽,课堂气氛也形如一潭死水,更不要谈教学效果如何了。
如此现状,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发挥呢?我认为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思想。去尊重、亲近、信任、爱护学生,优化学生心理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亲身体会成功。我亲身听过下面一件让我思绪万千的事情,记忆极深:有一次,一位教师讲“角的认识”一课,当问到什么物体上有“角”时,一位学生回答说:“糖三角有角。”孩子们一听,哈哈大笑起来,闹得这位教师极为气愤:“你除了想吃还能知道啥?快给我坐下。”再看这个孩子羞得无地自容,羞愧难当,结果就导致了他再也不想回答问题的可悲结局。
身为教师,此刻应该明白,我们的做法已经把孩子那种向上的积极性给完全葬送了,孩子还有将来吗?可喜的是,这位教师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懂得了必须尊重、理解学生,才能让学生的心理健康,才会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得以发挥。所以,只有那位老师诚恳地向这名学生承认了错误,这名学生上台发言的勇气才能够找回。
关键词: 初中体育课堂 学习策略教学 生成智慧 教学方式
智慧是人类大脑思维的独特产物。用智慧统率体育知识、技能已经成为21世纪一项伟大的体育教育宣言。这个宣言的核心理念就是召唤人们做“知识经济时代”的主人。初中体育教育工作者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人呢?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不仅关系到学生是否拥有体育知识、技能的根基,更关系到学生智慧能否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生成。
一、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怎样才能生成智慧
既然通过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新见解、新知识与新方法并最终潜移默化地生成智慧,那么在体育课堂教育实践中体育教师应如何做呢?
(一)生成创新能力
体育教师知道创新的重要性,但很少真正具有创新的思维或创新能力。因为创新思维或创新能力首先是对自己的否定,这需要很大的勇气。这种勇气就是要改变过去的教学规则、上课程序与体育知识、技能传授的方式,即要打破原有思维模式,创新思维和积极创新。
(二)增强执行能力
如果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是实施体育策略教学的源泉的话,那么,体育教师的执行能力就是将甘泉洒在教学实处的工匠,这个工匠要具有执行和落实策略的能力。
二、初中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何以生成智慧
学者吴甘霖分析了智慧统率体育知识、技能的九种问题,同时提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即改变体育课堂学习方式。改变体育课堂学习方式是迎接新世纪的挑战,用智慧统率体育知识、技能的阿基米德支点。
要实现体育课堂学习方式的根本变化,关键在于更新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实现体育教师教学方式的更新,最重要的问题是让体育教师意识到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比原有的教学方式更好、更强、更有效。初中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作为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方式,比传统体育教学方式好,在于它更多地强调体育知识、技能与学习策略的同时获得;在于它更多地注重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在于它更多地突出了学习策略获得与创造性思维之间内在关系的形成。
三、初中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应该生成智慧
【关键词】 政治课堂教学 学生 主体性 发挥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人们在观念上已开始对传统的课堂师生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4年的教育报告中对于未来的教育给予教育对象的影响作了以下表述:“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教育改革所面临的最大、而且是最困难的一个问题。”在“高效课堂”改革的今天,作为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应该是课堂教学的真正中心,课堂教学中教师所作的任何努力,根本上是为了使学生具有主动、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
事实上,课堂教学改革走到今天,一种新型的课堂师生关系正在悄然诞生,那就是“教——教会学生学习”,“学——学会如何学习”。为此,我们已经达成基本共识,那就是课堂教学应较少地致力于知识的传递和储存,而更应努力地使学生获得自主、独立地学习知识的能力和方法,这种对传统课堂师生关系的根本性变革,并不是要贬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而是要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即由原来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要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做的应该是尊重、理解、关爱每一位学生,给他们一个展示和发挥自己的舞台,只有这样,这一代孩子才能赢在未来的终点。
1 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缺失的主要表现
1.1 应试教育势力强大,重升学率。以往的教学,主要为了落实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完成升学率。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落实不到位,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培养和觉悟提高。那种始终萦怀于中国人民心中的“升学梦”使得课堂教学总是热衷于追求书本知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厌学情绪不断加重,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为考试而教,这种教学模式严重破坏了教学三维目标的全面落实和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使得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成为一纸空谈。
1.2 固守传统模式,重灌输。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问题,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从课堂教学模式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课堂活动的主宰者: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的纯粹“单边活动”。先教后学,教支配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极大的限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维的发挥。
2 政治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对策
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是指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在教学上充分依靠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也就是,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而服务。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个性,不断提高学生探索和研究问题的能力。那么,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究竟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这一问题谈一些体会与看法。
2.1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实现角色转变。比如,在讲解消费者合法权益时,我就内容涉及到的一部法律、五步维权、九种合法权益讲解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侵权案例,当自己或者别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维权等问题交给学生。顿时,课堂上,学生跃跃欲试,积极讨论,有的用对话形式,有的用介绍形式,有的用表演形式,让我感到一阵阵惊喜。学生在课堂上就自己观察到的侵权案例,怎样去维权的问题进行讨论,我稍做点拨,学生就会顺利而快乐的进行下去,在课堂上我发现了许多原本该发现而没有发现的东西。我感慨:课堂,应该给每位学生施展才华的机会!
显然,在这节课中,我主要充当了课堂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参与的机会。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师生与教材互动的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们把学习当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情,自然就产生了求知和探究的欲望。在课堂上,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帮助学生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课堂真正实现了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2.2 创设教学情境,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显然,学习的兴趣就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果学生感兴趣,学习欲望就强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为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有了这种能动性,学生就会积极自主地参与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政治学科的要求,运用各种手段创设学习情境,把教学情境生活化、生动化。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安排上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准确把握学生的生理、心理、文化知识结构、情感体验、能力特点等实际状况,要选择那些大多数学生共同需要和普遍感兴趣的问题,这样学生才会在“学习——思考——质疑——提问——释疑”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我们的政治课堂教学中来,学生就会主动、自觉深入地去探究和思考问题。
比如:在讲初三思想政治课“面对责任的选择”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说明在责任面前人们不能逃避责任、推卸责任,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我在网络上下载了感动中国新闻人物——郭明义视频剪辑,在课堂上通过播放,学生很快理解了郭明义的一生。接着,我问道:在爱心的路上,付出永无止境,我们在感动的同时是否也该行动起来呢?学生们纷纷畅所欲谈,立表决心:献出一份爱心,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感染”爱心。最后,我用2010年感动中国郭明义的颁奖词结束了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这就一下子激起了学生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心之情,以情激情,打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心,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心灵震撼和情感共鸣。这样,不仅巩固了对知识的学习,培养和发展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学生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了我们的政治课堂教学中。
2.3 善于指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活动,让学生自主成长。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活动,才能切实地发挥其主体性作用。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叶圣陶说:“一个人有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将一辈子读书,一辈子受用。”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心灵上的自由、教学上的民主,及时调控,大胆放手,让学生自我尝试、自我发现、自我评价、自我选择,最终让学生在自主课堂上学会学习。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查询必要的学习资料,让其通过自身努力认知与理解的方式去获得相关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者,才能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这些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自学是解决学习中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并着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最终实现政治课堂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薛会娟.怎样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创新学刊,2012(9)
3 门秀萍.有效上课——问题探究对策总论.光明日报出版社
4 课堂教学改革与教育教学研究.泰兴市教育局.泰兴市教育学会
一、巧妙精心的课前准备
“智慧的提问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力求构思巧妙,“巧妙”指的是自然入题,顺水推舟,没有斧凿之痕,言简意赅,精炼扼要;除了“巧妙”还要“得当”。“得当”指的是要扣住重点、难点,并要富于思考。反之,则会使学生厌学。例如:在讲到“建设魅力中国”这一主题时,有老师提问:“如何建设美丽中国?”实际上,这个问题比较笼统,设问不具体,学生不知道是从经济学角度还是从哲学角度回答,因而可以说是无效提问。
二、灵活多样的课堂提问形式
问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注重提问方式和方法,提问不但要“巧”,更要有“当”,使“问”的知识真正起到牵线、搭桥和引路的效果。
1.直问和曲问
直问即直截了当、浅显明白的发问,提问的目的在于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地切入主题,获得直接的答案。如:“公民如何有序地参与政治?”“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居民有哪些常见的投资方式?”这种提问主要是通过师生的问和答,帮助学生进入思考状态,为学习下一步的内容做好铺垫。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问法就不会兴趣盎然,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
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曲问是一种迂回的提问方式,问在此而意在彼,曲径通幽地引入主题。例如:从政治学角度,谈谈为什么国家与政府不急着解决争端?(提示:①国家与政府的相关知识。②国家利益与外交政策的相关知识。)这样做既达到运用书本知识的目的,又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培养政治敏感性,深入地感悟生活。
2.趣问和妙问
“问得巧不如问得妙。”要想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政治的兴趣,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就离不开趣问和妙问。趣问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创设问题情境,用趣引思,使无疑变有疑。例如:在讲解“联系的客观性原理”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请问一下,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吉祥数字有哪些?请问你的是多少?数字真的能给我们带来吉祥或灾祸吗?我还列举了“1644”这样一列数字让学生进行主观随意猜摸,对这样的提问学生颇感兴趣,还真的形成有趣的两种意思:“一路死死”和“多拉发发”(从音乐符号联想),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如果这样问:8是“发”,4是“死”,你认为数字有这样的联系吗?这样的提问对学生来说是索然无味;另一方面可以采用趣味性的知识提问,学生也会以愉悦的心情去积极思考。如:在学习人民监督政府的权利时,传统的导入是:“我国政府的性质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那么就应该是人民监督政府。”而有老师引用了中国思想家孟子的一句话:“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请问:这句话所说的监督主体是谁?可见,同样一个问题,用不同的方式提问,设置一个情景,所达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这样的情景提问不但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
3.正问和反问
正问,即深入浅出地就相关政治知识提出问题。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需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必要的疑问,如:关于怎样引导学生理解民主的真实性两个方面,可这样设问: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人权得到了较好的保障。这体现了真实性的哪个方面?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并理解和掌握课本的内容。反问,是指从问题的背面发问,逆其道而行之,以突出正面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进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如:有人说:“网络上晒客没有不能晒的,我的地盘我做主。”请你加以评价。晒客真的什么都能晒吗?这种正话反说,通过不同角度的提问,不仅能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引导学生多方思维,多层次认识和理解有关政治现象和问题,促进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
关键词:新课改;学生;主体;作用;政治;课堂;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一纲要的提出要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笔者认为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需要教师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巧设情境、巧设问题
情境和问题的创设直接影响对知识的探究效果。我们在创设情境时,不仅要考虑到情境在形式上活跃课堂气氛的功能,更应注意情境的内容必须来自生活,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高一经济生活《影响价格的因素》一课时,我受《老汉杀鸡》漫画的启示进行了《蛋市》情境创设,让一名同学扮演养鸡场的老板,部分同学扮演成卖鸡蛋的,另外一些同学扮演成买鸡蛋的,模拟蛋市交易,要求“老板”根据“蛋市”供求关系的变化和鸡蛋价格的变动及时做出是扩大规模多养鸡多生蛋以赚取利润,还是杀鸡以减少损失的决策,并要求大家对“老板”的决策进行评价。结果,“老板”的每一次决策都会引起激烈的争论,争议双方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书上的知识。由于这种情境贴近生活,并在形式上具有趣味性,因此在浓厚的兴趣支配下,每个同学都不自觉地成了课堂的主体,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
二、时事简评
时政教育不仅与高中思想政治课互相补充,而是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抓手。我在对高三年级学生进行的一次“我最喜欢的选修课”调查中发现竟有一半以上的同学对“时事点评”这门课感兴趣,这使我意识到加强时政教育是激发学生学习政治学科兴趣的重要途径,并且在时政教育中学生主体作用应该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我结合高三政治课堂教学特点,在每节政治课开始的前五分钟进行“时事简评”,让同学们对近年来发生的时事进行简要评述。例如,利比亚战争爆发后,以法国为首的北约军队,发起了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对利比亚的侵略战争,不久利比亚卡扎菲政权,这一系列事件引起了不少同学的震惊。于是我便要求大家关注事态的发展,并要求同学们做好准备对利比亚战争进行简评。上课了,几位同学拿着事先准备好的讲稿轮流上台发言。使我感到惊喜的是他们能用国际关系的理论来阐述利比亚战争的必然性,而不是简单的情况通报或情绪发泄,甚至有同学指出了这场战争对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借鉴意义。他们的发言都不长,分析也算不上精辟,但看得出事先都经过了精心准备,这个准备过程诚然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三、组织讨论
讨论教学方法已被广泛使用,它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合作精神,养成探究学习习惯,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如果能适当组织学生对一些现实问题进行讨论,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授高二哲学《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一课时,我有意识地组织了一次关于价值取向的讨论。我让同学们在课前对社会上流行的一些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形成观点,然后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上课了,我让同学们自由交流,分组讨论,很快,持相同或相近观点的同学集聚在了一起,几个讨论小组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他们在小组内通过讨论把各自的思想迅速进行了整合,形成了本小组的鲜明观点。十五分钟后,课代表作为主持人宣布全班讨论开始,各小组分别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陈述了他们各自的观点,然后大家开始对这些观点进行讨论。有趣的是大家讨论的焦点并不是拜金主义或享乐主义价值取向,而是一个小组提出的“利他而无回报的活动是无意义的”这样一个观点。为什么这个观点会引起大家如此高的讨论热情?我想,正是因为这个观点来自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并且在社会上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它反映了一些社会现象给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带来的困惑,诚然会引起大家的思考。讨论是思想的碰撞,在碰撞中去学会想问题、办事情,这样的讨论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开展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应该能够和探究性学习课进行有效的整合。我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多次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了探究性学习,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授高一经济生活《公司的经营》一课的时候,我发现许多同学对我国的公司经营状况了解不多,所以他们对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等知识不可能有深刻的理解。因此我决定组织同学们开展探究性学习,我让学生按自愿原则分成几个课题小组,课前布置了充分的预习任务。①利用周末空余时间,凭借网络技术收集各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②参照预习提纲,充分地预习课本的基础知识,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内容,并记录。课堂学习中,先小组合作交流,解决一些简单易懂的问题,然后再由同学提出仍然不能解决的疑难,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由此展开探究学习。在预先自己精心设计的图片情境中,通过学生阅读、思考、质疑、交流、互补等方式,来解决疑难。在解决疑难过程中,逐步讲清学生存在的疑问。然后指导学生整理和总结。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最精彩之处在于小组充分展示学习成果,尤其是调查苹果、吉利、华为、联想、海尔等小组,讲述此起彼伏,异常精彩和热烈,学生回答非常积极投入。小组在主动地展示调查结果时,其实就是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时候,不知不觉中引导学生掌握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参考文献:
[1]姚敬华.《思想政治课“‘自主--合作--创新’三维复合”教学方式初探》,《中小学教材教法》2004年4期.
[2]张天宝.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教学探究组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教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一、设问――引导认知冲突
设问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提问方式,在课堂上提出一些设问,常常会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学生认知上最感困惑的地方,往往就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这时高疑问最容易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与主动参与,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去探究问题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通过猜测、操作、交流引导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这个性质后,这时学生似乎已经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向学生设问:“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任何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一定不变吗?”同学们稍作思考后,便异口同声地说:“是的,一定不变!”继续设问:“有没有特殊的情况?”问题一出,同学们就开始议论纷纷,有的还在本子上快速的举例。接着陆续有同学举起了小手,同学们的交流和结果真是让人惊喜,“这个数可以是小数,例如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0.5,结果是,分数的大小没变” “小数可以化成分数,所以这个数也可以是分数”“这个数不可以是‘0’,如果同时乘0,分数的大小就变了,不能同时除以0,因为0不可以作除数,分数的分母也不能为0……”瞧!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发了学生那么多的思考,这不正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而且有时学生的生成会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要站在低处仰视学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知的方法。
二、追问――理解概念本质
在教学中,学生对数学概念公式、法则的理解往往是先通过直观观察、初步感知,到归纳、总结、逐步抽象、深刻理解,但如果教师再对某一问题进行追问,能够进一步提升对概念的本质理解。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学生通过操作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正方形)后,很多教师都往往急于得出梯形的面积公式,会马上提问:“梯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呢?”通过学生的观察、推理得出梯形的面积公式。而我在教学此内容时,没有急于推导公式,而是向学生追问:“为什么我们要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通过这一追问,学生立刻回答:“拿已学过的图形面积除以2就得到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了。”答案即将浮出水面,紧接着追问:“怎样通过你拼成的图形的面积求梯形的面积呢?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呢?”于是又投入到这个问题的研究中,进一步去观察、思考、交流,渗透了数学的转化思想,培养了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三、反问――培养逆向思维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的提问方式往往都是通过顺向思维问题的提问、引导,逐步让学生理解概念、公式与法则。其实通过反问,让学生运用逆向思维去思考问题,更有利于克服思维定势的保守性,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创造力。不过,提出反问最好选择在学生已经认识理解某一概念后,因为此时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掌握新知,所以常常会出现一种满足感。这时向学生提出一些反问,可以引导他们从另一层面认识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记忆。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时,经过学生剪拼,观察总结得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并针对性地做一些练习后向学生提问:“要求三角形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接着再提出反问:“知道三角形的一条底和一条高的长度,一定能够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吗?”问题一出,学生便议论纷纷,开始了激烈的争议,最终得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中底和高必须是对应的”这个特点。
又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通过学生操作、观察、交流,理解掌握了圆的概念,并会用圆规画圆,但当教师出示一只篮球时,反问:“这只篮球是不是圆?”很多学生不假思索地说:“是圆”。由此可见,学生对圆的本质属性并没理解透彻,但通过这一反问进一步对圆的本质概念进行分析,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多种提问方式,可以随时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带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探索、交流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