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家庭经济管理方法范文

家庭经济管理方法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家庭经济管理方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家庭经济管理方法

第1篇

关键词:涉农专业政策 农村经济管理 课程改革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近年来,国家为解决“三农”问题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要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关键在于是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而做好这些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加强教育,尤其是加强中等农业职业教育。近几年来国家对涉农专业学生的免学费政策和中等职业全日制学生的国家助学金补助政策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成效,解决了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大部分经济负担,但对鼓励学生就读涉农专业、为社会提供大量农业技术人员和经济管理人员的作用却不明显。因此,为充分发挥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培养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作用,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现状

中等农业职业教育为农村培养了大批实用技术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的招生越来越难。目前社会上很多人认为中等农业教育招生难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择业观念不断更新、学校设备陈旧、学院师资薄弱,专业不实用等问题。但其实这对中等农业教育来说这不是主要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就业分配不均衡

据了解,广东省现有的几所中等农业职业学校的涉农专业招生人数不多,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20世纪90年代初期广东省的中职学生还可以依靠政府安排就业,很多人认为学农也无所谓,只要能就业就行。90年代末取消分配制度,人们觉得花与其他专业的相同的学费去学习农业知识不值得。高等院校也取消了就业分配制度,但是高等院校的农业专业相对中职学校来说形势要好一些,因为就读高等农业院校可以拿到一个较高学历的文凭,而中等农业教育文凭是较低学历的文凭。农业中职学校的生源以农村为主,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较多,农村的家长更希望孩子跳出“农门”。他们认为辛苦供小孩上几年中职学校,还要回去从事农业行业的工作,不值得。农业的劳作条件差以及风险概率比较高,有不少人宁可就业后从事收入较低的职业,也不愿意在农村辛苦一生。另外,就读中等农业教育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农村的孩子,农民普遍认为农业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方法可以在实践中获得,没有必要到学校浪费几年时间,浪费对于他们来说是昂贵的学费。

2.政策优势不明显

2010年广东省教育厅明确了免学费的资助对象和补助范围,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国家免学费学生人数占全日制一、二年级在校生的比例。免学费受财政补助对象为在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农村(含县镇非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包括艺术相关表演类)和涉农专业一、二年级的在校生,免学费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第三学年因免学费导致学校运转出现的经费缺口原则上由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和顶岗实习等方式获取的收入予以弥补。另外,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对象是在校的大部分学生,包括农村户口和县级(含县级)以下的居民户口的在校学生,国家助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2012年,广东省的中等职业教育对所有专业的一、二年级学生实行免学费政策,一、二年级的涉农专业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非涉农专业有10%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免学费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从以上的政策我们可以看到,涉农专业优惠政策优势不明显,因为其他学习非农专业的中职学生与学习涉农专业的学生一样可以享受免学费待遇的政策,涉农专业的招生就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了。

3.基层农经人才出现断层

(1)农业企业急需农村经济管理人员。与中等农业职业教育规模不断缩小形成鲜明对比的,恰恰是对农村经济管理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许多农业企业的管理人员凭经验决策,所需市场信息多由供销人员以偶遇式的方式收集,缺乏科学性。并且较少有财务人员参与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可见其决策不并没有规范的规则,准确度和有效率较低。农业企业的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低,很多企业的财务人员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由于很多农业企业的权利十分集中,其财务管理也高度集中,财务管理活动仅限于财务控制,即财务部门控制财务收支,分析检查财务指标完成情况,以此来监督企业本身的经营活动、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收益。有些大型农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亏损占用了大量资金,造成流动资金的匮乏。重复投资项目虽然提高了总产值,但由于缺乏农经管理人员的科学论证,运行质量不高,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纷纷倒闭,导致资产闲置。很多农业企业固定资产较多,大部分来自长期贷款,并且呆账坏账比重较大。

(2)农村干部需要具备农村经济管理水平能力。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发展迅速,随着改革的推进,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提出解决好“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对农村基层干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纵观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现状,村干部普遍没有受过经济管理专业的系统教育,对发展农村经济缺乏经验,与现代农业要求的高素质管理人才相差甚远。

二、课程改革内容

1.改革思路

(1)正确把握发展方向。中等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因为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计划上不可能像高等职业或本科院校一样在理论知识上安排更多的课时,在教学计划上就会非常看重现实性。农村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到农业企业从事财会工作,课程设置时要考虑学生报考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课程,这是新课程与传统课程的主要区别。另外,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大部分从事基层的实际工作,所以课程的设置要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考虑,尽量减少深奥理论知识课程的设置。增设基层经常用上的基本知识的课程,比如开设《农村政策与法规》等课程。

(2)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就读中等农业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考不上重点高中的农村学生,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压抑、自卑、缺乏自信等问题。因此要把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从他们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出发,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的内容不仅开设《职业生涯设计》、《职业道德》等课程,还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为社会输送既有职业技能、又有优良品质的专业人才。

(3)加强专业建设,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现代农业向企业化发展,农业企业急需大量初、中级的技能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加快培养速度。但是,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教育大多依旧沿用传统教学计划与教学模式,培养的毕业生不能适应现代农业企业化发展对农业人才的要求。目前有些中职学校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依然沿用20世纪80年代培养乡(镇)、村干部农村家庭农业经营人才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这与建设现代农业和加快农业企业化发展所需的人才培养目标大相径庭。面对新的政策、新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中等职业学校要设计出比较合理的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比如开设农业技术推广方法、企业经营沙盘等课程,并在教学实践上予以运用。

(4)构建以专业技能为本位的新体系。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管理技能,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微观经济管理和服务的管理专门人才。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有农业经济基础、农业技术经济、农业技术推广方法、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经济法、财经法规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农村政策与法规、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农村财政与金融、会计核算模拟训练、企业经营沙盘实训等。

2.课程设置的原则

(1)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近年来,实践教学在中职教学中的重要性已形成共识。但农村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一直是难点。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所学内容广泛,过去形容该专业是“万金油”,即知识面广而不精。现在的培养目标与过去不同,为了使学生毕业顺利走入社会,在培养过程别强调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加强农业企业角色扮演训练与企业管理模拟训练,学校帮助学生在假期到农业企业进行专业调查、社会实践和兼职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增强学生的专业吸引力和自信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和有效沟通能力等。授课时要求在每一门课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很好地结合,实践活动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到高的要求,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在每一学期单门课程实训的基础上,采用渐进式的教学模式,通过集中教学对学生重复进行各种能力训练,使学生对专业的理解从懵懂状态到深层次的解读,并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能较好地实现与企业零距离对接。

(2)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最近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中等职业学校涉农专业要坚持“面向农村,服务农民”的办学宗旨.主动为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农村输送合格的实用技术和管理人才。

(3)符合区域特色。肇庆是广东省重要的现代农业基地,有明显的区域优势和发展。目前,全市县级以上的龙头企业已超过一百家,行业专业协会等各类中介组织超过七十家。肇庆市建立起各类特色农业基地500万公顷,肉桂、松脂、柑桔等三大基地的种植面积、产量居全省首位。培植具有广阔市场前途的名优特农产品品牌近百个,强势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收,农民增收。近几年来,肇庆市农业经营管理人才数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从总量上看,农业经营管理人才仍显不足。因此要加快现代农业的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作为农业企业发展的“第四要素”的体现者,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越来越成为阻碍农业发展的瓶颈。随着农业改革的深入,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的进一步加快,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短缺现象将更加严重。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中等职业学校针对区域现状培养该专业的学生,解决招生困难和毕业生充分就业问题,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3.课程设置内容

根据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结合农业发展的新要求、新形势、新趋向,综合中职农业学校培养农业企业初、中级既懂专业技能又擅长经营管理的综合型人才的目标,将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作了修改,新旧课程设置内容区别见下表。

第2篇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物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注:可授管理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农业经济管理类、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注:可授管理学或农学学士学位)

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注:可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城市管理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图书馆学、档案学、物流管理

电子商务类:电子商务(注:可授管理学或经济学或工学学士学位)

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

管理学专业下分类繁多,令许多考生难以抉择,下面《求学》特别为读者设计了一个专业倾向测试,说不定能够帮助患了“选择恐惧症”的你哦!

专业测试

请阅读以下测试题,并在3秒钟内作出判断。若表示完全赞同,则涂黑测试题前的括号;若模棱两可,不能在短时间内作出判断,请涂半黑;若毅然否定,则不做任何标记。

(1)经常与工商局的工作人员打交道

(2)研究过家庭的费用开支

(3)研究过人的能力与岗位需求的匹配

(4)计算过蔬菜的利润

(5)常关注招聘信息

(6)常制作成绩统计表

(7)常研究图书管理方法

(8)研究过奖惩对激活人潜能的机制的作用

(9)希望到政府部门工作

(10)对土地价值估价感兴趣

(11)了解自己的学籍档案

(12)熟悉档案管理

(13)热衷于行政组织学

(14)能提出有关城市规划的一些好的想法

(15)参加过由学校组织的游行集会

(16)对城市规划感兴趣

(17)了解图书分类

(18)研究过家庭经济情况

(19)常阅读有关企业家的报告

(20)常进行定量分析

(21)常关注外资的投资情况

(22)常去图书馆

(23)愿意学习营销技巧

(24)常听保险人员的保险宣传

(25)了解当地税收情况

(26)对跨国公司财务感兴趣

(27)热心于公益事业

(28)关注国家土地资源政策

(29)善于将自己的物品管理得井井有条

(30)关注社会福利

(31)作过旅游资源考察

(32)常与人交流营销知识

(33)关注过企业发展战略

(34)熟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35)希望做一名工程施工员

(36)了解基本经济法规

(37)了解档案的存期

(38)常收集地价信息

(39)关心城市建设

(40)了解一个人的工作潜能

(41)设想过城市土地的利用

(42)常了解保障法

(43)研究过政府各部门人员的任命程序

(44)关心图书馆建设

(45)了解政府的部门设置

(46)家里书柜上的书总是分类摆放

(47)常去短程旅游

(48)对管理艺术感兴趣

(49)对人力调配方法感兴趣

(50)关注过景区的收入情况

(51)对档案感兴趣

(52)常作某种商品市场行情分析

(53)常看家庭费用支出表

(54)常关注保险赔偿情况

(55)常收集个人理财的方法

(56)常看报纸上的企业情况统计表

(57)推销过小商品

(58)常作工作前景调查

(59)熟悉图书馆各部分藏书情况

(60)常记载自己的零用开支

(61)对账目审查感兴趣

(62)常听国际贸易金融新闻

(63)熟悉办公自动化

(64)研究过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65)填写过个人档案

(66)常了解土地使用情况

(67)喜欢听广告词

(68)常学财务管理业务知识

(69)研究用人的艺术

(70)对保险业感兴趣

(71)对缩微摄影复制技术感兴趣

(72)了解学校资金运营情况

(73)关注银行年度财务报告

(74)熟悉政府各部门的职能

(75)有较强策划组织能力

(76)常学会计知识

(77)作过土地酸碱度测量

(78)爱护路灯等公共财产

(79)对单位的人事管理感兴趣

(80)常听导游的介绍

(81)常学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

(82)了解各种地方政策

(83)了解文献检索法

(84)了解国家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

(85)常阅读文书资料

(86)常学习营销语言

(87)调查过社会保险情况

(88)对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感兴趣

(89)对新景区开发感兴趣

(90)考察过旅游交通

(91)常观察景区的娱乐设施情况

(92)常与破坏公共设施行为作斗争

(93)关注国家低保政策

(94)研究过社会就业情况

(95)了解酒店的管理机制

(96)考察过单位的用人机制

(97)关注退耕还林的进展情况

(98)常听当地政府报告

测试结果

请将以上测试结果依样填在以下对应的括号内,再计算各方框内涂全黑的括号个数,个数越多则表示你对此类专业倾向性越强。若有全黑括号个数相同的专业大类,则请你再计算涂半黑括号的个数,依此判断。

【(2) (6) (19) (48) (55) (62) (75) (76)】 共计 个

【(1) (25) (33) (52) (68) (72) (84) (88)】 共计 个

【(4) (23) (32) (34) (57) (58) (67) (86)】 共计 个

【(18) (21) (26) (36) (53) (60) (61) (73)】 共计 个

【(3) (5) (8) (40) (49) (64) (69) (79) (96)】 共计 个

【(31) (47) (50) (80) (89) (90) (91) (95)】 共计 个

【(9) (13) (15) (43) (45) (74) (82) (98)】 共计 个

【(14) (16) (20) (27) (39) (78) (81) (92)】 共计 个

【(24) (30) (42) (54) (70) (87) (93) (94)】 共计 个

【(10) (28) (38) (41) (66) (88) (77) (97)】 共计 个

【(7) (11) (17) (22) (44) (46) (59) (83)】 共计 个

【(12) (29) (37) (51) (63) (65) (71) (85)】 共计 个

第3篇

一、经济学视野中的休闲研究

经济学家从效率视角考察休闲。而凡勃伦(ThorsteinVablen)、贝克尔(GaryS.Becker),林德(SteffanB.Linder)、格鲁诺(ReubenGronau)、摩利伽尼(CaseyB.Mulligan)是其中的几座丰牌。

凡勃伦(Vablen,1899)是最早致力于休闲概念研究的经济学家。在凡勃伦看来,休闲是不制造财富的时间消费,它来自那种认为生产劳动毫无价值的观念和显示提供悠闲生活的财力的需要。凡勃伦的有闲阶级理论的基本社会范畴是比富、引人注目的闲暇和引人注目的消费。而贝克尔则致力于突破传统经济学的工作、休闲二分法。贝克尔(Becker,1965)指出,不应把休闲作为一个独立范畴,所有休闲都含有某种消费,所有消费活动都含有某种休闲。人们不是在工作和休闲之间选择,而是在不同的消费活动之间抉择。市场活动时间(工作)与非市场活动时间(休闲)的最佳组合可以使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

林德(Linder,1970)则从经济学的效用理论出发,使用经济数量模型得出了一个与时间密度有关的休闲悖论,即从效用最大化原则出发,在时间的稀缺性日益增长的情况下,理性的行动者越来越不幸,因为人们将放弃耗时多而耗费商品和劳务少的沉思式的活动,而对那些耗费商品和劳务甚多但在短期内可以完成的活动则情有独钟,趋之若鹜。林德认为,自从我们把休闲看成一种商品以来,商品交换及其它经济和技术的价值就是要竭立剥夺我们的休闲,从而对我们重新思考进步的目的提出了挑战。

1937年出生于以色列特拉维夫的格鲁诺(Gronau)是西方休闲经济研究集大成者。格鲁诺先后供职于美国和以色列的多所大学,1978-1992年曾在世界银行工作。早在20世纪70、80年代,格鲁诺就在美国著名的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时间的家庭分配:家庭主妇的价值》(1973)、《以色列妇女的时间分配》(1976)、《休闲、家庭生产和工作:时间分配理论回顾》(1977)、《家庭生产:一个被人遗忘的产业》(1980)及《消费技术和家庭内资源分配——成人均衡规模的重新考察》(1988)等多篇学术论文,对休闲和家庭时间分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进入新世纪,格鲁诺对休闲的研究更为系统,实证性更强。在其与哈默麦什合著的论文(Gronau&Hamermesh,2001)中,作者以澳大利亚、以色列、荷兰、瑞典、美国和西德1985-1994年的时间预算调查为基础,运用家庭生产模型的框架阐述了由不同活动的机会成本引致的需求差别,并发现了家庭间休闲活动差异性的规律。

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教授摩利伽尼(Mulligan,2002)用实证性评价竞争均衡模型及把其扩展至非竞争状况的新方法,直接测度了美国经济1889-1996年期间劳动—休闲扭曲的情况。Mulligan的研究发现,1889-1996年以来,劳动—休闲扭曲呈平衡发展,但大萧条期间、二次大战和20世纪80年代除外。边际税率与劳动-休闲扭曲有点相关,但不能解释大萧条、战时和20世纪80年代的扭曲。垄断工会主义可以解释大萧条扭曲的一小部分,而工会地位的下降可以解释20世纪80年代的扭曲。总体而言,消费、工资、工作每隔10年的波动与劳动供求的简单数量模型是不一致的。

二、管理学视野中的休闲研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着休闲服务项目的增多和休闲产业的发展,西方学者开始从管理学视角关注休闲的营销、规划、经营和管理,相关研究成果也开始增多。其中德莱弗(Beverly,L.Driver)、哈维茨(MarkE.Havitz)和麦克维里(RonaldE.MaCarville)等人的研究较有份量。

德莱弗(Drive)在休闲管理学领域最重要的贡献在于提出了基于益效的管理(Benefit-BasedManagement,简称BBM)及由BBM进一步发展而成的休闲益效方法(BenefitApproachtoLeisure,简称BAL)。1989年,他与席莱尔(Schreyer)合作发表的《休闲的益效》一文,首次提出休闲服务项目的管理不能只袭用其它领域的管理方法,而应从一个休闲服务项目能给有关各方带来的益处着眼,从整体上对之进行规划和管理。他将广义系统论的理论视角与现代管理和规划方法结合起来,指出传统的管理是着眼于休闲活动,以管理为目的,将重点放在建立休闲设施和推销休闲服务上。如果把一个休闲项目视为一个系统的话,传统的管理基本上只看到了输入系统的投资和维护所需的资本、项目管理人员及其技能、休闲设施及推销方法等因素。德莱弗要人们先着眼于系统的输出,即项目能带来什么益处,然后去考虑如何规划和管理。这样,系统的输入与对系统的管理都只是手段,目的则是使项目给有关各方带来的益效最优化。

哈维茨(Havitz)教授是休闲管理研究领域的杰出学者。1987年就获博士学位的他,先后在美国伊阿华大学、俄勒冈大学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任教,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赢利与非赢利机构的营销、消费者行为、休闲与失业等方面,代表性作品有:《商业部门和公共部门对两类休闲活动抉择的偏好分析》(论文)、《公共休闲服务营销:不后悔的乐观者的一些(临时性)悲观视角》(论文)、《非在业成人的多元世界:休闲价值、生活方式和福利》(专著)。在这些论著中,哈维茨指出,劝导性信息会对人们购买选择性公共和商业娱乐服务产生影响,因此,必须树立休闲服务营销的观念,通过营销改变休闲者的偏好和活动。

麦克维里(McCarville)是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娱乐与休闲学系的教授,研究重点是休闲营销、管理和消费者行为。近几年,麦克维里教授致力于服务质量对休闲者经历的影响以及参与者对服务失败反应的研究,成果卓著。通过一系列在不同价格情形下监控顾客期望的试验,他发现了参与者对不同价格模型的反应,以及服务质量对不同休闲者经历的反应。在《通过市场行为改进休闲服务》这本专著中,麦克维里对未来休闲研究提出了自己的洞见。

三、简要述评

审视国外休闲经济与休闲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目前休闲经济管理理论仍处于一个相对活跃发展的时期,理论创新成果丰硕。但必须指出的是,休闲经济理论虽已有100余年的研究历史,但目前对休闲的研究还依附在家庭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上,没有发展出较为成熟的理论框架体系,也没有得出大量的普遍性结论。至于休闲管理理论,研究的视角较为狭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理论的发展。因此,对于休闲经济学与休闲管理学而言,在理论思考、实证分析和政府研究方面,加强休闲分析方法的基础,进一步探讨现有的应用领域,以及发展全新的应用领域,尚有许多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1]Thorstein,Veblen.TheTheoryoftheLeisureClass:AnEconomicStudyofInstitutions[M].NewYork,NY:Macmillan,1899.

[2]Gary,S.Becker.AtheoryoftheAllocationofTime[J].EconomicJournal,Volume:75,September1965:493-517.

[3]Steffan,B.Linder.TheHarriedLeisureClass[M].NewYork,NY: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70.

[4]Reuben,Gronau.TheIntrafamilyAllocationofTime:TheValueofHousewives’Time[J].AmericanEconomicReview,Volume:63,issue:4,September1973.

[5]Reuben,Gronau.TheAllocationofTimeofIsraeliWomen[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Volume:84,issue:4,August1976.

[6]Reuben,Gronau.Leisure,HomeProduction,andWork:theTheoryoftheAllocationofTimeRevisited[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Volume:85,issue:6,December1977.

[7]Reuben,Gronau.HomeProduction——AForgottenIndustry[J].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Volume:62,issue:4,August1980.

[8]Reuben,Gronau.ConsumptionTechnologyandtheIntrafamilyDistributionofResourses—AdultEquivalenceScalesReexamined[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Volume:96,issue:6,December1988.

[9]Reuben,Gronau.,DanielHamermesh.TheDemandforVariety-AHouseholdProductionPerspective,NBERWorkingPaperNo.8509,October2001.

[10]Casey,B.Mulligan.ACenturyofLabor–LeisureDistortion,NBERWorkingPaperNo.W8774,IssuedinFeb2002.

[11]Beverly,L.Driver.,Richard,Schreyer.TheBenefitsofLeisure,inEdgar,L.JacksonandThomas,L.Burtoneds.UnderstandingLeisureandRecreation:MappingthePast,ChartingtheFuture(pp.385-419),StateCollege,PA:VenturePublishing,Inc,1989.

[12]Beverly,L.Driver.,Perry,J.Brown,George,Peterson.TheBenefitsofLeisure[M].StateCollege,PA:VenturePublishing,Inc,1991.

[13]Mark,E.Havitz.AnAnalysisofPreferencesforcommercialsectorAlternativesforTwoRecreationActivities[J].JournalofParkandRecreationAdministration,1989,7(3):23-32.

[14]Mark,E.Havitz.MarketingPublicLeisureServices:Some(temporarily)PessimisticPerspectivesfromanUnrepentantOptimist[J].JournalofLeisureResearch,2000(32):42-48.

[15]Mark,E.Havitzetal.TheDiverseWorldsofUnemployedAdults:ConsequencesforLeisure,Lifestyle,andWell-Being,Waterloo[M].ON:WilfridLaurierUniversityPress,2004.

[16]Ronald,E.McCarville.ImprovingLeisureServicesThroughMarketingAction[M].Champaign,IL:SagamorePublishing,2002.

(责任编辑:樱紫)

第4篇

【关键词】以人为本;学生管理模式

一、项目调查的背景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将最终取代传统的学生管理,是学生管理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坚持“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切实尊重和维护学生的合法利益,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有助于学校的持续稳定,符合时代要求的和谐教育观,是高校学生管理改革的方向。为深入研究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学生管理模式,我校课题成员依托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项目,利用管理学有关理论,结合高校学生工作的实际,从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方法、管理效果、管理目标、管理环境、工作评价等问题设计选题,制作了针对教师和学生的调查问卷,并在北京、西安等地近20所高校进行了问卷发放与收集工作。

二、高校学生管理的特征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通过数据统计与分析,我们认为,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1.学生管理“以人为本”总体程度较低,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控能力不强

调查显示,仅有36.7%的学生对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非常满意”或者“满意”,其余63.3%的学生选择“一般”或“不满意”。其中,独生子女的评价远远高于非独生子女,90%的非独生子女对学校的管理工作“非常满意”或者“满意”,只有13%的独生子女对学校的管理工作非常满意或者满意,这可能与他们各自成长的家庭环境有关,显然独生子女对自主性、创造性的要求更强。78.5%的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寻求帮助的第一选择是朋友,其次是同学、父母、和其他人员,最后才是学生管理人员;22.5%学生的第一选择是学生管理人员。值得注意的是,90%的经济困难学生第一选择是学生管理人员,远远高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这可能与近期国家和学校推行的绿色通道和助学帮困制度有关。另外,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非常欠缺,19.8%的学生认为学生会等学生组织能够代表广大学生的利益诉求;28.2%的学生经常旷课,46.4%的学生偶尔旷课,25.4%的学生从不旷课。

2.师生关系由紧张趋于和谐,学生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尚需进一步提升

在我国,“师道尊严”的传统经久不衰,学生管理工作强调权威,即学生对教师的绝对服从和对学校的无条件遵守,这种强制性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师生关系处于紧张状态。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的师生关系有所缓解,84.3%的教师认为师生关系不紧张;79.9%的学生认为最熟悉的学校管理人员是良师与益友。仅有19.1%的学生基本同意或完全同意“管理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及工作效绩”;只有39%的学生认为本校辅导员工作“好”或“较好”。同样,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的评价相对高一些,这可能与他们平时受到辅导员的关心更多一些有关;只有23.9%的学生认为“管理人员会经常找我们谈心,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这表明多数学生管理人员并没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真正地了解和关心学生。

3.校园精神教育严重弱化,安全教育工作重视力度不足

校园精神是大学之魂,是校园文化的历史积淀,是高校的软环境,它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引领、规范、凝聚和制约作用。调查显示,许多学生不清楚自己的校园精神,只有19%的学生知道并理解学校的校训,28%的学生知道但是不理解学校的校训,53%的学生不知道学校的校训。其中,理工类院校更令人担忧,只有15%的学生完全理解学校的校训,25%的学生知道但是不理解学校的校训,60%的学生不知道学校的校训。校园安全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头等大事,它关系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根本利益。调查显示,82%的高校没有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86%的高校没有开展安全疏散演练,78%的学校只是局限于人身、财产、交通等传统校园安全,只有22%的学校开展了有关、心理、网络、交际等新形势下的安全教育;68.8%的学校只是采取过发放宣传资料、宣传展版等形式,专门的安全讲座和专题影像播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4.学生管理理论缺乏系统研究,学生管理协调性存在薄弱环节

目前,不少高校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的功利主义倾向,只注意实践工作,不注意理论研究和经验的交流。调查显示,91%的学校没有设置学生管理工作理论研究专项基金;73%的学校从不进行工作经验交流会,12%的学校一年进行一次工作经验交流会,9%的学校半个学期进行一次工作经验交流会,只有6%的学校一个月召开一次工作经验交流会。而工作交流形式方面,80%的学校只是开会,只有14%的学校通过校园内部刊物,利用校园网络平台的只有12%,只有5%的高校专门组织过管理人员的校外拓展训练。学生利益无小事,学生管理工作千头万绪。调查显示,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协调性有待加强,95%的教师认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在大一,只有5%的教师认为“无所谓重点”。

5.学生参与民主治校意识不强,宿舍文化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学生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具有双重性,他们既是被管理的客体,又是参与管理的主体,只有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校中的民主管理才能真正得以实施。调查显示,22.7%的学生认为学生管理人员对其管理是教育引导性的,18%的学生认为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对学校管理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提议、监督、评议、决策等工作,而60%的学生认为学校从来不组织学生参加以上等工作。这表明许多高校都没有较好地保障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作用。宿舍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宿舍文化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人格的形成。调查显示,只有13%的学生认为最愿意到宿舍学习;只有25%的学校举办过“寝室文化活动月(周)”、“宿舍设计比赛”等活动;只有19.8%的学校将学生在宿舍卫生等方面的表现纳入学生综合评价考察体系。

三、高校实施以人为本学生管理模式的具体措施

高校实行“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就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要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强化学生管理的服务意识;要强调学生是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要真正实施“以人为本”学生管理,我们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具体工作。

1.转变教育观念,牢固确立高校“以人为本”理念

学生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管理理念,把学生真正当作教育教学管理的主体和中心,实现学生管理理念的科学化和人本化,体现民主、平等的精神,即从以“管理”为目的到以“服务”为宗旨的转变,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用发展辩证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的优缺点,承认和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有不同程度的自和选择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2.加大投入力度,认真加强高校学生管理队伍建设

要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学习培训、选拔培养和教育管理,全面提高学生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积极培养专家型的学生管理人员,鼓励学生管理人员不断创新学生管理方式,比如西安某高校实行了辅导员职称评定制度,北京某高校实行全校辅导员集中办公;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解决福利待遇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保证队伍的精干、高效与稳定。

3.加强软硬件建设,真正创建“以人为本”的校园环境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学生应该享有的权利。要创建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重大节日为契机、以文体活动为载体的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学生从思想上、活动中不断地充实和提高。校园硬环境建设要坚持实用性和观赏性相结合,注重人性化色彩,以学生使用便利、顺畅、愉悦为目的。要加强校园文化等软环境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如举办科技作品大赛、知名人士知识讲座以及各类专业竞赛等,以谋求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4.强化人文管理,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大学和谐校园的基础。学生管理人员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和管理,要对学生多理解、多宽容、多尊重、多支持、多帮助;在执行管理过程中要既讲原则,又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德化人;要真正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要坚持师生平等,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注重对大学生的思想激励,给予贫困生、心理障碍学生等弱势群体以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帮助他们树立健全的人格。

5.发挥学生组织作用,切实加强学生的“三自教育”

高校“以人为本”学生管理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要依靠学生自身的力量,使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要加强学生党建自我管理,创新学生党建管理形式,适应院校招生规模扩大、党员居住分散、活动难以经常化的新情况。要加强学生宿舍自我管理,通过学生会组织,以宿舍为单位开展“宿舍风采大赛”等形式的自我管理活动。要加强学生素质自我提高,积极引导学生创办、加入各种社团协会,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多样化的需求。

6.规范学生制度建设,科学改革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

要真正实现人本管理,必须保证管理制度的正确性,依法治校,规范管理。学校要及时废止侵犯学生基本权利的规章制度;要处理好问题的合法性,尤其是程序的合法性,特别是对学生做出不利的处理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知情权、申辩权和申诉权。学生管理人员既要维护违规学生的合法权益,又必须履行学校监护管理权。学校制订各项制度时,要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要邀请学生代表听政,要鼓励学生监督学校各项工作,真正使学校的要求和学生的发展达到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陈小军.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必要性探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48(12):

165-166.

[2]凌正飞.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初探[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5(5):

104-106.

[3]彭丽娟.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探究[J].湘南学院学报,2009,30(4):112-121.

作者简介:

第5篇

关键词:辅导员目标化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高校主要面临着两方面挑战。首先,受社会分工特点和就业人口不断增加的影响,大学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压力,就业也已经成为高校的软肋。面对这样的问题,如果坚持延续经典意义上的大学概念,只把大学作为知识殿堂、思想堡垒,这显然是不够的,但是也不能只将办学目的限定于就业,走以往技校之路,而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次,独生子女渐渐成为高校学生的主体,他们在入学之前除了考试没有经历过真正的考验和磨难,有的甚至基本的生存能力也在父母的溺爱中被抹杀,另外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所固有的一些问题如自我中心、盲目自尊等开始凸显。

面临新的问题,对高校学生管理而言,应该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上寻找合适的突破口,增强学生的生存意识,提高学生的发展能力,简而言之,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发展。不可否认,管理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通过管理,树立学生的规则意识,通过管理,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通过管理,保证学校的正常培养秩序。但是如果将管理简单理解为限制甚至是强制,则很容易抹杀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不利于良好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甚至可能激起学生的逆反情绪,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

教育部于去年7月《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将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日程上来。至今,全国大多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新时期辅导员需要摆脱以往那种单一的思想教育工作模式,集教育、管理、辅导与一身,既要作为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又要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明确了辅导员的这一角色定位,便能够探寻一些新的工作思路,目标化管理便是其中之一。

二、目标化管理的界定

目标化管理最初出现在企业管理领域。美国学者德鲁克在其所著的《管理的实践》中首先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倡导以目标来贯穿各个管理层次;美国学者沃迪恩扩展了前期目标管理主要放在管理人员身上的局限,把范围扩大到整个企业。后来莱文生又补充到,人与人之间,部门和部门之间应建立“真诚的同伴关系”,不应把人当物看,每一项具体的目标都应包括其中。目标管理在上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的管理领域,并迅速渗透到高校教育系统中。

但是,以往高校的目标化管理是从更宏观的系统论角度进行的,注重的是学校这个大系统与一系列子系统之间的关系,这样制定的目标在具体性、可行性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并且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关系衔接不够紧密。辅导员处于整个教育链的末端,与学生的接触是最直接的,工作也涉及到学生发展的各方面。因此,结合辅导员工作性质和特点,我们可以对高校辅导员目标化管理工作进行界定:目标化管理是辅导员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特点,与学生共同制定、实施和评价目标,进而促进学生思想、心理和专业能力的和谐发展的过程。

辅导员对学生实行目标化管理,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首先,教育的产业特征决定了教育的目标性,高等教育更是如此,这也是社会需求与教育过程的切合点。加强教育的目标性,有利于学生确定明确的发展方向,更快地成才。其次,辅导员工作性质涉及的是人与人的关系,是互动的而不是单向的行为,在这个互动过程中,辅导员与学生的目标是一样的,而且平等的沟通关系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实行目标化管理,可以改变以往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结果的缺陷,摆脱以往辅导员仅仅是说教的工作模式,提高辅导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目标化管理的实施

目标化管理通常包括四个步骤:确立目标依据,制定不同水平目标,目标实施与调整,建立目标评价体系。将这四个步骤与辅导员工作内容相结合,便可以在灵活运用于辅导员日常的学生工作中。

(一)确立目标依据

如前文所述,辅导员工作涉及到学生发展的各方面,这决定了制定目标的依据也不可能像专业教师那样单一化,而需要对学生自然状况、思想状况及发展潜能等进行综合调查评估。学生的自然状况主要涉及到学生的地区来源、教育背景、家庭经济状况、父母职业等,对学生自然状况的了解是确立发展目标的基础;通过调查、谈话,可以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基本的人生观、理想信念有清晰的把握;借助专业化的心理量表,我们可以科学地判定学生的学习能力、成就动机及人格特征等,这是整个目标化管理过程的核心依据。

(二)制定目标

学生发展目标的制定是需要辅导员与学生共同参与协商而产生的。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做”适合于他自己的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在制定目标时要注意目标的可行性和挑战性。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目标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唾手可得,目标太高容易让学生失去追求的勇气,目标太低不能够激发学生的潜力,只有中等难度的目标才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另外还要做到制定目标尤其是近期目标的具体化,让学生知道该做什么、如何去做,才能保证目标的实现。

(三)目标实施与调整

目标的制定是辅导员与学生共同参与的,那么目标的实施也分为两部分。首先对学生来讲,目标实施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学生通过前期参与目标确定,对主观和客观因素都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这样在目标实施的过程中,就可以扬长避短、发挥能动性,并凭着良好的意志力实现目标。其次对辅导员来说,也要建立自己的目标,对学生的发展有一个合理的预期,这样便能够在目标实施的过程中发挥有力的监控作用,一旦学生偏离发展目标或是缺乏意志力,辅导员便可以随时进行干预,这既可以是具体行为的指导,也可以是简单的提醒和鼓励,帮助学生进行目标调整和心态调整。

(四)建立目标评价体系

目标评价有两个作用:一是对前期目标实施的总结,二是作为判断是否对目标进行调整的依据。目标评价主要包括三部分:客观量化的验证,学生的自我总结和辅导员的评价。客观量化是针对学生的不同发展方面通过相对客观的数据呈现出来与目标加以对比,这是验证目标实施效果的主要依据。学生的自我总结和辅导员的评价是一个相互交换信息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辅导员会了解到目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内隐性因素,而学生也能得到必要的反馈和指导。

目标化管理的四个步骤并不是完全顺序性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是由学生的动态发展特点决定的。因此,我们不能孤立地去看待每一个步骤,而要相互兼顾,在实施过程中随时考虑新出现的目标影响因素以对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

三、结语

尽管目标化管理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如目标确定有难度,易产生短期行为,但是作为一种先进的培养理念,有着其特殊的方向作用、激励作用、凝聚作用和评价作用,对于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重要作用。辅导员可以将目标化管理适当运用到平时的工作中,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让学生在带有半社会性质的大学生活期间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对将来的人生有较好的生涯规划,提高自我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并最终实现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24号),2006.7

2.关于高校德育教育目标化管理的设想.张士才.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47-48

3.目标管理在高校德育中的应用.莫敏秋.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115-116

第6篇

2005年4月14日到5日,改革开放27年以来第一次由国务院出面主持的全国流通工作会议召开。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直接涉及到改变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问题,流通业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的先导性产业。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包括现代流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迅速增加。2005年7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在无锡召开了全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工作会议,并制定了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纲要》和《若干政策》。《实施纲要》首次明确提出了全省服务业的发展目标[l]:到2010年的五年时间,总量实现倍增、布局相对集中、结构明显优化、功能大幅提升、保持在全国服务业发展的领先地位,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力争在2004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由2004年的31%提高到40%左右。省委、省政府对全省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全面部署,对全面提升江苏经济发展的现实竞争力,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来说,对其发展也将会带来很大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很严峻的挑战。因为工商管理系各个专业都是培养现代服务业的应用型人才,学生就业前景必然无限广阔;相反,工商管理系如果墨守成规,不思奋进,按传统的服务业培养人才,与现代服务业的需求相脱节,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萎缩,甚至被淘汰,要办好工商管理系,必须首先要了解现代服务业的范围和特点,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培养现代服务业管理人才的特点和规律,并以此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我院的优势,避开其劣势,制定有效的战略和策略,采取符合实际的有效措施,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求得工商管理系的生存、壮大和发展。

二、现代服务业的范围、特点和作用

(一)服务业的范围

服务业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一般指第三产业。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090()4一2列出的领域主要有:招待服务(如餐厅、旅馆、旅行社、娱乐场所、广播、电视等),交通(如公路、铁路、海运、电讯、邮局等),卫生服务(如医院、救护队等),维修(电器、机械、车辆、建筑、计算机等),公用事业(供水、供电、能源供应、消防、治安等),贸易(批发、零售、采购商、营销、包装等),金融(银行、保险、抚恤机构、地产服务、会计等),专业服务(建筑设计、测量、法律、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管理、咨询、培训和教育等),行政管理(人事、机关服务等),科学服务(探索、开发、研究、决策性支援等)。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不可能涉及到服务业的方方面面,其专业包括物流管理、旅游管理、国际贸易、会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都涵盖在服务业之中。

(二)现代服务业的特点

从经营管理角度考虑,与产品的经营相比较,单纯的传统服务有以下主要特征:(l)无形性—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是抽象的和无形的,让人不能触摸或凭肉眼看不见其存在;(2)不一致性—服务是不标准的,其构成成分及质量水平经常变化,很难统一界定;(3)不可分割性—服务的产生和消费是同时完成的,也就是说,服务人员提供服务的过程与顾客消费过程同时进行;(4)不可贮存性—服务不可能像有形产品一样被贮存起来,具有时间的制约性,“生产”出来的服务如不当时消费掉,就会造成损失;(5)缺乏所有权—服务在交易完成后便消失了,消费者并没有“实质性”地拥有服务。

现代服务业主要是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发展起来的,是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它具有服务业的基本特征,但与传统服务业相比较,更具有高科技含量与技术密集型的特点。例如现代物流就是一种融高新技术为一体的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

(三)现代服务业的作用

根据美国国家统计部门确定的数据,不仅在美国,而且在许多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服务业的比重都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2/3至314,而且在大型的制造业、农业和采掘业的大型公司内部还有一个隐形的服务部门,即所谓“内部服务”[zJ。服务业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是就业富民的重要渠道,是国家和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技术升级和降低成本,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现代物流是以网络、通讯、计算机等为载体,它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因为产品的直接成本,据有关统计显示,约占总成本的10%,产品的制造时间,约占从生产到消费总时间的5%,其所对应的90%的价值成本及95%的时间成本,是在储存、装卸、运输、包装、销售等作业过程中消耗掉。所以现代物流被视为继人力、资源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它对于实现经济高效运行,提升企业生产和效率,降低商品流通成本,进而增强工商企业乃至国家经济核心竞争力,调整国家和地区投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现代服务业管理教育的特点

(一)中国管理教育的历史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系统地进行管理学的研究和教育,已有近百年历史,已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内容和方法[3]。解放以后,我国的管理教育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至1966年,可以称之为学习前苏联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这一阶段在我国的工科院校中,设有管理系,以生产作业管理为主,在财经院校中设有部门经济管理专业。这一阶段是适应计划经济的需要,全面学习前苏联,请苏联专家来讲课,帮助培养师资,用前苏联的教科书。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以政治经济学和资本论为理论基础,“大道理”讲的多,实用性比较差。第二阶段从1966年至1977年,可以称之为管理教育的废弃阶段。由于,认为管理教育没有用,全国工科院校的管理系和财经院校几乎全部停办。第三阶段从1978年至1994年,称之为重新起步阶段,在工科院校中设立管理工程系,财经院校全面恢复,管理教育开始升温,发展势头很猛,许多管理专业都成了热门专业。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开始学习和引进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当时由于经济体制的差别,很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在我国并不适用。第四阶段从1995年至今,可以称之为应用和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我国确立了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对外进一步开放,消化、吸收了大量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并努力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在工商企业中应用。进人21世纪以后,我国加人了世界贸易组织,各方面与世界接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使我国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速度越来越快。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变动导致了管理教育的发展和变化。适应变化并做出相应的能力的改变,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竞争优势。

(二)现代服务业管理教育的特点

国外学术领域里,对服务管理的研究比对制造业管理的研究要落后许多。中国的服务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服务业相比,存在巨大的落差。而中国的现代服务业管理的研究和教育,应该说刚刚起步。当我们考虑提高现代服务业管理教育质量时,首先应从现代服务业经营管理特点出发,了解现代服务业管理教育的特点。现代服务业管理教育的特点重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l)培养敬业精神。由于服务业具有的特征,决定了对服务企业来说,最困难的是将服务质量进行定量描述和进行如实的评价,从而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产品可以标准化生产,可以进行全面质量管理,但对大多数服务来说,很难进行标准化的质量控制。所以培养现代服务业管理人才,首先要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踏实肯干,与他人合作的敬业精神,要使学生成为视野广阔和很强的现代服务意识的管理人才。

(2)培养创新和灵活的思维。和现代制造业一样,现代服务业正经历着剧烈的变化,诸多因素促进服务管理的不断变革。因此必须培养学生创新和创业的胆识和本事。现代服务业比制造业创新和创业的机会多得多,学习工商管理的学生,有可能将来在现代服务业中自我创业,成为“老板”。同时,必须认识到,服务业管理教育与其它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教育不同,有其科学的一面,更重要的是学习管理经营决策的艺术。所以必须培养学生灵活的策略思维。

(3)掌握和吸收服务业管理的现念。现代服务业有别于传统服务业。例如过去的运输业、仓储业、货物业等等所熟悉或被视为当然的经营指南,现在已经遭受了质疑或修正,发达国家已告别了“运输时代”,进人了“现代物流时代”,许多新的现念不断涌现,新一代的服务业管理人才,必须掌握和吸收先进的现代服务理念。

(4)掌握现代服务业先进的经营方法。现代服务业以千方百计满足客户要求为宗旨,其经营方法层出不穷,永无止境,因为顾客的需求永无止境。所以现代服务业教育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努力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的管理经营方法,与国际接轨。这是培养新一代服务业管理人才的重要内容。

(5)掌握和应用一定的信息技术。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现代服务业有着重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信息技术直接推动了服务业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变化。传统服务业以体力为主,现代服务业以技术为主。所以与传统服务管理人才培养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现代服务业管理人才必须掌握并能熟练应用一定的信息技术。

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提出的“倾心培育国际化、职业化、个性化的各类高级应用型人才”川,在工商管理系的具体体现就是根据上述现代服务业管理教育的特点来培养现代服务业的管理人才。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提出的“素质加能力加专长”的人才培养观念,具体到工商管理系,就是体现在“现代服务业的理念加现代服务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加现代服务业的技术手段加一定的专业外语”。这样的素质和能力,在现有传统服务业队伍的大部分人中是不具备的。这样培养的人才,正是现代服务业现在和未来发展急需的人才。

四、办好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的对策

(一)工商管理系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是专二招生的民办院校,与公办院校相比,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优秀教师人数比较少,学生来源高考分数低,而且这些学生基本上家庭经济情况比较好,都是独生子女,相对怕吃苦,自我服务意识比较差,要他们成为具有很强的为他人服务意识的现代服务业管理人才,这是很不容易的。同时工商管理系办学时间较短,办学经验不足,硬件设施也欠缺,要完成培养现代服务业合格的高、中级管理人才的艰巨任务,从而不辜负家长和学生的期望,满足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社会需要,是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工商管理系也有自己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民办院校机制的灵活性,可以主动地去适应经济的变化和社会的需求,我们可以完全摆脱传统管理教育和传统服务业观念的影响,完全可以根据现代服务业的需求特点来设置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聘请专职和兼职教师‘。至于学生高考分数低、素质相对比较差,这是事实。但应该看到高考成绩有许多应试教育的痕迹,并不完全代表学生的潜能。而现代服务业管理人才绝对不是在应试教育中培养出来的。国内外很多优秀的管理者、成功的企业家,有可能文化水平不太高,有的甚至没有进过大学的校门,但是他们在实践中掌握了经营管理的艺术,所以获得了成功。相反,学历高具有应试能力的人,并不一定就有很强的管理才能。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现在是专二招生,学生肯定分数比较低,但是只要培养方式得当,按照服务业管理教育的特点来培养,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能成为现代服务业中的合格管理人才。

(二)工商管理系的奋斗目标

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的奋斗目标是办成民办高校中一流的工商管理系。通过今后几年艰苦努力,使现代服务业管理教育逐步走向成熟,在硬件设施、教学质量等方面达到较高的水平,做到培养目标明确,突出现代服务业管理的专业技能,并形成自己的涉外物流管理、涉外会计以及酒店管理的优势专业。如果与公办院校相比,虽然我们的学生高考分数比他们的学生低许多,但通过三年的培养,要使我们的大部分学生的能力超过公办院校中等水平的学生。

(三)办好工商管理系的对策

1.教学计划

根据现代服务业的需求和现代服务业教育的特点,工商管理系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掌握先进的现代服务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掌握现代服务业先进管理技术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阁。教学计划中体现如下特点: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2)加强信息技术能力训练。各个专业与计算机有关的课程有七门课,主要是计算机应用基础、vB、电子商务基础、网页设计制作、网络数据库、各个专业本身的信息系统与实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3)加强职业技能训练。各个专业都开出职业认证课,使学生能拿到各个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4)加强外语能力训练。三年外语不断线,专业外语上两学期,使学生能阅读本专业外语书籍。(5)加强实践和实训课教学。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2.教学方法

工商管理教学方法的特点是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减少传统的满堂灌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大力提倡案例教学,着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3.教师

本系现有教师无论是数量和质量,与要完成的教学任务相比,都有较大的距离。今后对招聘的教师,最低要达到研究生或重点大学本科生,鼓励在职的教师读在职研究生,使本系教师都能逐步达到研究生的水平。对年轻教师加强师德教育。同时要提高教师待遇,从而才能稳定现有优秀教师,并能吸引校外优秀人才到本系工作,建立激励机制和退出机制。

4.教材

全部使用国内大的出版社组织出版的优秀高职高专教材,杜绝使用国内外研究生教材。

5.建立教学实习就业基地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办好“锦江之星班”,稳固和发展与锦江之星旅管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的定单培养关系,努力开拓与更多的知名企业建立稳定的定单培养关系。

6.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工商管理系的教学资源是有限的,自我封闭完成不了艰巨的教学任务。工商管理系的管理是开放式的,必须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的各种资源,为本系培养现代服务业合格人才服务。例如,提高学生计算机和外语能力,有赖于本院的信息系和外语系。如工商管理系教学资源配置图所示。

7.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求得工商管理系的长足发展

百年来无锡工商并重,创造了创业创新的辉煌历史,出现了近代无锡工商共生共荣、百业兴旺的局面。最近几年,无锡工业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生机勃勃地发展,取得了诱人的成绩。《福布斯》中文版8月26日正式公布的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无锡排名第二,江阴、宜兴也首次上榜[6j。在“十一五”期间,无锡将推进一批服务业重大项目,例如总投资20亿元以上的江阴港区物流中心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无锡新世界国际服装城,总投资20亿元的亿丰国际数码港等等,无锡将被建成苏锡常都市圈的服务业高地。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身处无锡,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必须全方位利用无锡现代化服务业高地的优势,使我院工商系得到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