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建筑设计合同管理范文

建筑设计合同管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建筑设计合同管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建筑设计合同管理

第1篇

一、建筑设计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建筑设计企业的合同管理体系和配套制度对强化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应看到,我国建筑设计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中,在市场公平竞争、合同权益维护、合同管理职能、合同制度完善、合同内容、合同履行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合同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合同管理中的法律意识不强(1)合同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建筑设计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涉及合同洽商、草拟、签订、履行、变更、终止等过程,涵盖了设计规范、责任、权利、技术、财务、法律等专业领域。这就要求合同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技能,各个职能部门必须密切配合,才能真正发挥合同管理的积极作用。然而,许多建筑设计企业的合同管理人员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法律教育,缺乏系统的合同管理知识,素质不高,业务不精,无法对合同进行有效管理。项目合同签订后,将合同束之高阁,未能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积极与各职能部门沟通交流,造成合同管理与相关职能部门脱节,不能及时处理合同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导致合同目标不能全面实现,给企业造成损失。(2)合同管理中的法律意识不强建筑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要求必须选择合格的建筑设计单位。市场经济秩序日益完善的今天,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的招标、投标、中标、谈判、签约、结算、缺陷维护等一系列过程中,合同是维系项目各参与方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也是约束各方主体行为的法律准绳,更是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的法律依据。但是大部分建筑设计企业对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企业效益与合同、合同与合同管理的认识程度不够,缺乏合同风险防范意识和维权意识。建筑市场活动中,一些业主钻法律的空子,打球。抓住建筑设计单位拓展市场、获取高额回报的心理,要求建筑设计单位违反设计规范,违规变更设计内容。在双方签订的合同中设置陷阱,或者在支付设计费的过程中百般刁难,迫使建筑设计单位违约。由于合同管理中法律意识不强,对合同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建筑设计企业在市场经营活动中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给企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2、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重合同签订轻合同管理(1)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建筑设计合同在合同当事人志愿的前提条件下,按照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对业主、设计单位等合同主体的权利、责任、义务作了明确规定。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建筑设计企业必须组织人财物等资源全面履行自身义务,完成合同约定的设计任务,确保项目合同完全履行,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当前建筑设计企业合同管理制度普遍不够完善,未建立系统的合同资格审查、合同评审等程序。合作对象的选择随意性较大,不能按照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的要求实施合同管理工作。合同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了合同管理职能发挥不到位。在建筑设计企业内部常常好事大家抢,权利大家争,责任大家推,问题久悬未决。甚至由于惯性思维和习惯势力的影响,对仅有的合同管理制度也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有章不循的现象时有发生。(2)重合同签订轻合同管理工程项目设计工作应围绕合同履行全面展开,合同管理作为工程项目设计管理的核心,贯穿于工程项目设计的全过程,对项目的实施起总控制和保障作用,对企业经济效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企业往往重视合同的签订,轻视合同的管理。注重工程设计的实施,忽视合同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合同管理粗放,重干轻管,先干后算、干而不算等现象屡见不鲜。干赢了工程设计,却输了经济利益。

3、履行过程监督不力,合同履行效果不佳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行业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大,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的问题越来越多。合同作为约定各方主体责权利关系的重要文件,是对合同当事人争议判定的法律依据。建筑设计合同对合同当事人的一般责任、工期、质量、款项结算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对设计内容变更、合同争议、违约、索赔等都有明确界定。建筑设计企业在合同签订过程中,一般直接采用标准建筑设计合同范本,却忽略了工程项目本身的特点,未能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在专用条款中约定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条款在责任约定上不明确、不规范,用词不准确,给合同的正常履行留下了漏洞,埋下了祸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业主或其他相关责任单位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对合同约定事项消极履行、不完全履行、预期不履行。由于合同文本存在缺陷,建筑设计企业对合同难以实施有效监督和管理。导致建筑设计企业索赔过程艰难,经济利益受损。工程项目实施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施工条件、工程量变化、合同主体变化都会造成工程项目设计变更,变更过程难免引起合同主体权利、责任、义务的变化。往往会因此出现合同争议,处于弱势地位的建筑设计企业经济利益也会遭受损失。

二、加强建筑设计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的对策

在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建筑设计企业的合同管理不是简单的要约邀请、发出要约、做出承诺、合同签约等过程。而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科学的管理工作。充分挖掘合同潜力,实现信息化合同管理,全面履行合同义务,依法维护合法权益。企业才能保持良好信誉,规避市场风险,顺利实现经营目标,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1、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增强合同管理中的法律意识在市场状况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建筑设计企业应设置法律咨询部门或聘请法律顾问,参与重大项目合同的起草和谈判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将合同管理工作纳入日常性基础管理工作之中。建筑设计企业可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合同管理局域网,开通合同管理服务专线,用合同管理论坛、QQ群、微信群等方式普及合同管理知识。树立合同管理理念,提高全员合同风险管理水平。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全面学习《合同法》、《招标投标法》、《建筑法》、《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工作人员合同法律意识,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及时有效地处理合同纠纷,减小企业损失。

2、完善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合同管理职能随着建筑市场的飞速发展,建筑设计企业现行的合同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合同管理工作应主动适应新常态,奋力开创新局面。建立有效的合同管理体系,明确界定合同管理职能,配备高素质的合同管理人员,推动合同管理工作高效运行。设置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统一进行日常合同管理工作。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类管理,专项管理,责任追究”的原则,建立招标投标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合同评审程序、合同专用章管理制度、法人授权委托制度、合同档案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实施细则等制度。完善合同管理体系,明确界定合同管理职能,配备高素质的合同管理人员,推动合同管理工作高效运行。并通过行政监察、纪检监督、审计等办法加大制度执行力的检查,明确责任追究机制,确保各职能部门切实履行职能,使合同管理制度行之有效。

3、动态监控合同履行过程,确保合同内容顺利实施建筑设计企业合同管理工作涉及合同洽商、草拟、签订、履行、变更、终止等过程,涵盖了设计规范、责任、权利、技术、财务、法律等专业领域。合同管理人员必须结合工程项目实际选择标准合同文本,做好合同日常管理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合同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合同管理职能部门要完善合同管理档案,分类分级建立合同登记管理台帐。对涉及工期、款项结算、质量登记、业主特殊要求等管理要素进行系统归类,设置合同管理要素预警线。在合同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与作业、财务、法律咨询等相关部门沟通,动态监控合同履行全过程。一旦发现进度延误、质量缺陷、款项结算等要素有突破预警线的征兆,合同管理部门应及时会同有关部门采取积极有效纠偏措施,确保合同内容顺利实施。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行业政策环境变化、施工条件变化、工程量变化、合同主体变化都会造成工程项目设计变更。建筑设计企业要充分研究项目合同的有关条款,正确认识合同变更的利弊。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及时落实合同变更相关工作,为合同变更索赔准备事实依据。

三、结论

第2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企业合同管理问题对策

市场经济是一种契约经济,合同经济。建筑设计企业合同是明确建筑设计企业与业利、义务和责任,确保工程设计任务完成的法律凭证,是法律规范建设工程活动的重要手段。建筑设计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经济往来主要以合同形式进行。合同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涵盖相关规范、责任、权利、质量、技术、财务、法律等专业领域。合同管理的成败会对整个项目的运作和最终目的的实现产生直接的影响。正确认识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及时发现合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建筑设计企业的发展壮大至关重要。

一、建筑设计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建筑设计企业的合同管理体系和配套制度对强化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应看到,我国建筑设计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中,在市场公平竞争、合同权益维护、合同管理职能、合同制度完善、合同内容、合同履行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合同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合同管理中的法律意识不强

(1)合同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建筑设计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涉及合同洽商、草拟、签订、履行、变更、终止等过程,涵盖了设计规范、责任、权利、技术、财务、法律等专业领域。这就要求合同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技能,各个职能部门必须密切配合,才能真正发挥合同管理的积极作用。

然而,许多建筑设计企业的合同管理人员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法律教育,缺乏系统的合同管理知识,素质不高,业务不精,无法对合同进行有效管理。项目合同签订后,将合同束之高阁,未能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积极与各职能部门沟通交流,造成合同管理与相关职能部门脱节,不能及时处理合同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导致合同目标不能全面实现,给企业造成损失。

(2)合同管理中的法律意识不强

建筑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要求必须选择合格的建筑设计单位。市场经济秩序日益完善的今天,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的招标、投标、中标、谈判、签约、结算、缺陷维护等一系列过程中,合同是维系项目各参与方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也是约束各方主体行为的法律准绳,更是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的法律依据。但是大部分建筑设计企业对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企业效益与合同、合同与合同管理的认识程度不够,缺乏合同风险防范意识和维权意识。

建筑市场活动中,一些业主钻法律的空子,打球。抓住建筑设计单位拓展市场、获取高额回报的心理,要求建筑设计单位违反设计规范,违规变更设计内容。在双方签订的合同中设置陷阱,或者在支付设计费的过程中百般刁难,迫使建筑设计单位违约。由于合同管理中法律意识不强,对合同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建筑设计企业在市场经营活动中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给企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2、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重合同签订轻合同管理

(1)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

建筑设计合同在合同当事人志愿的前提条件下,按照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对业主、设计单位等合同主体的权利、责任、义务作了明确规定。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建筑设计企业必须组织人财物等资源全面履行自身义务,完成合同约定的设计任务,确保项目合同完全履行,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实施。

当前建筑设计企业合同管理制度普遍不够完善,未建立系统的合同资格审查、合同评审等程序。合作对象的选择随意性较大,不能按照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的要求实施合同管理工作。

合同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了合同管理职能发挥不到位。在建筑设计企业内部常常好事大家抢,权利大家争,责任大家推,问题久悬未决。甚至由于惯性思维和习惯势力的影响,对仅有的合同管理制度也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有章不循的现象时有发生。

(2)重合同签订轻合同管理

工程项目设计工作应围绕合同履行全面展开,合同管理作为工程项目设计管理的核心,贯穿于工程项目设计的全过程,对项目的实施起总控制和保障作用,对企业经济效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企业往往重视合同的签订,轻视合同的管理。注重工程设计的实施,忽视合同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合同管理粗放,重干轻管,先干后算、干而不算等现象屡见不鲜。干赢了工程设计,却输了经济利益。

3、履行过程监督不力,合同履行效果不佳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行业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大,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的问题越来越多。合同作为约定各方主体责权利关系的重要文件,是对合同当事人争议判定的法律依据。建筑设计合同对合同当事人的一般责任、工期、质量、款项结算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对设计内容变更、合同争议、违约、索赔等都有明确界定。

建筑设计企业在合同签订过程中,一般直接采用标准建筑设计合同范本,却忽略了工程项目本身的特点,未能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在专用条款中约定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条款在责任约定上不明确、不规范,用词不准确,给合同的正常履行留下了漏洞,埋下了祸根。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业主或其他相关责任单位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对合同约定事项消极履行、不完全履行、预期不履行。由于合同文本存在缺陷,建筑设计企业对合同难以实施有效监督和管理。导致建筑设计企业索赔过程艰难,经济利益受损。

工程项目实施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施工条件、工程量变化、合同主体变化都会造成工程项目设计变更,变更过程难免引起合同主体权利、责任、义务的变化。往往会因此出现合同争议,处于弱势地位的建筑设计企业经济利益也会遭受损失。

二、加强建筑设计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的对策

在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建筑设计企业的合同管理不是简单的要约邀请、发出要约、做出承诺、合同签约等过程。而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科学的管理工作。充分挖掘合同潜力,实现信息化合同管理,全面履行合同义务,依法维护合法权益。企业才能保持良好信誉,规避市场风险,顺利实现经营目标,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1、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增强合同管理中的法律意识

在市场状况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建筑设计企业应设置法律咨询部门或聘请法律顾问,参与重大项目合同的起草和谈判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将合同管理工作纳入日常性基础管理工作之中。

建筑设计企业可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合同管理局域网,开通合同管理服务专线,用合同管理论坛、QQ群、微信群等方式普及合同管理知识。树立合同管理理念,提高全员合同风险管理水平。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全面学习《合同法》、《招标投标法》、《建筑法》、《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工作人员合同法律意识,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及时有效地处理合同纠纷,减小企业损失。

2、完善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合同管理职能

随着建筑市场的飞速发展,建筑设计企业现行的合同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合同管理工作应主动适应新常态,奋力开创新局面。建立有效的合同管理体系,明确界定合同管理职能,配备高素质的合同管理人员,推动合同管理工作高效运行。

设置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统一进行日常合同管理工作。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类管理,专项管理,责任追究”的原则,建立招标投标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合同评审程序、合同专用章管理制度、法人授权委托制度、合同档案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实施细则等制度。完善合同管理体系,明确界定合同管理职能,配备高素质的合同管理人员,推动合同管理工作高效运行。并通过行政监察、纪检监督、审计等办法加大制度执行力的检查,明确责任追究机制,确保各职能部门切实履行职能,使合同管理制度行之有效。

3、动态监控合同履行过程,确保合同内容顺利实施

建筑设计企业合同管理工作涉及合同洽商、草拟、签订、履行、变更、终止等过程,涵盖了设计规范、责任、权利、技术、财务、法律等专业领域。合同管理人员必须结合工程项目实际选择标准合同文本,做好合同日常管理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合同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

合同管理职能部门要完善合同管理档案,分类分级建立合同登记管理台帐。对涉及工期、款项结算、质量登记、业主特殊要求等管理要素进行系统归类,设置合同管理要素预警线。在合同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与作业、财务、法律咨询等相关部门沟通,动态监控合同履行全过程。一旦发现进度延误、质量缺陷、款项结算等要素有突破预警线的征兆,合同管理部门应及时会同有关部门采取积极有效纠偏措施,确保合同内容顺利实施。

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行业政策环境变化、施工条件变化、工程量变化、合同主体变化都会造成工程项目设计变更。建筑设计企业要充分研究项目合同的有关条款,正确认识合同变更的利弊。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及时落实合同变更相关工作,为合同变更索赔准备事实依据。

三、结论

现代社会是一种契约社会、合同社会。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契约经济。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资源需求多样化、系统的、复杂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的动态变化过程,工程项目的实施必须以合同为依据。建筑设计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直接关系着企业经营的成败。企业只有高度重视合同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合同管理体系,提高合同管理风险意识,贯彻落实全过程的、动态的合同管理工作,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设计市场中签订的合同是必然产物。合同明确规定承包商需要完成符合业主需求的建筑,而业主需提供给承包商相应的资金和施工条件。合同管理对规范市场经济的有次序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合同具有法律有效性,若出现法律风险,可用建筑工程设计合同作为证据。我国的建筑工程合同存在一些问题,给我国的建筑市场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所以提高设计合同的管理对完善建筑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建筑工程设计合同存在的问题

工程建筑的复杂程度越高,制定的合同的难度随着增大。由于建筑工程设计合同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我国的建筑市场目前并不规范,交易行为等方面具有不规则性,给市场的秩序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主要存在以下五点问题。

1、阴阳合同影响建筑市场的管理

阴阳合同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工程建筑的合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设计人的利益。阴阳合同主要是指双方按照协商签订合同后,业主不按照合同规定,附加不合理条约,而设计人只能被迫同意,例如承包商需垫付工程的资金等。

2、双方难以遵守合同准则,易出现违约

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出现违约现象,主要有业主支付资金的问题,时间和价格与工程合约不一致。业主可能会在工程竣工后甚至处于使用期间,仍然不付费用。拖欠工资和相关费用,严重动摇了了建筑工程市场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设计人可能会出现不按照建筑工程设计合同所规定的时间、期间完成建筑设计任务,导致工程延期难以完成。

3、合同双方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设计人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业主的需求,但是仍需要追求经济利益。在合同上,会出现设计人与业利和义务的不对等。使承包商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会违背相关的合同准则,出现报假账,缩短工期,对工程建筑持有不负责的态度,出现危险时,双方易发生经济纠纷,给市场带来了消极影响。

4、双方忽视了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

法律规定,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任何一方没有权利对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更改,目前,仍然存在有一方在利益的驱使下违反合约规定的情况。为了保障权益,应整理好合同规定的索赔资料,在一方违约之后,能提供相关的资料赢得官司。然而,我国的承包商和业主存在法律意识低的现象,忽视了法律的力量。产生纠纷后,因没有提前准备好索赔的资料而难以保障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出现纠纷后,不拿法律武器维护,而动用武力等不合法的行为与之对抗,最终给市场带来了恶劣的影响。

5、合同制定不规范

我国制定了《建筑工程设计合同示范文本》,一些设计人和业主不按照示范文本签定合同。会出现口头合同、自制合同等不规范的私下合同。私下合同往往是设计人为了得到业主的竞标而提出的。示范性的合同往往是对外检查时使用,而双方并不按照其履行义务和获取权利。私下的合同协议并不符合我国的规定,更改建筑设计、材料等行为是违法的。

二、完善建筑工程设计合同管理的对策

1、严格按照国家示范文本制定合同

规范的合同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给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合同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减少了纠纷、风险的出现。我国相关部门应严格检查设计单位使用的合同是否与实际建筑工程内容相一致,避免出现设计人与业主不按照规范性合同进行私下协议。我国需跟随国际的角度,不断完善合同示范文本,使设计人和业主都能认识到我国示范性合同对工程的意义,科学合理的合同能减少因歧义、矛盾带来的纠纷,使建筑工程能顺利地完成。

2、规范合同的管理和执行

建筑工程设计合同是结合设计人和业主的利益而制定的协议,双方需要履行义务同时具有的权利。建筑工程设计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在施工时期应严格按照合同,管理人员应对合同所包含的信息了解透彻,收集相关的信息。制定合同时,双方需遵循法律规定,结合多方面考虑合同的内容。特别是对于工程延期、拖欠支付等违约的行为,需注明对方在各种情况下违反合同应付的责任。

3、签订合同双方提高法律意识

合同的制定是为了保障双方利益的协议,合同管理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建筑工程设计合同降低了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建筑材料价格、工程期限等带来的问题。通过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签订合同的双方意识到合同所具有的的法律约束力,通过合同有利于科学地管理建筑工程,从根源上解决了设计人与业主存在的矛盾,减少了因纠纷带来的经济损失,建筑工程设计合同有利于使建筑市场逐渐科学化和规范化。同时,我国应加强对建筑市场的监督,对不按照法律规定的合同管理双方进行惩戒。

4、提高索赔意识和增强索赔管理工作

若有一方没有遵守合同所规定的准则给另一方带来经济损失时,一方可向另一方提出索赔。目前,我国设计人、业主的索赔意识都较低。合同作为索赔的依据,是约束双方行为的规定,双方应提高索赔意识和法律意识,当对方不能按照合同进行赔偿时,应采用法律手段。在制定合同时,双方应充分考虑到可能因对方带来的损失,将各个方面列出来,科学评估带来的经济损失。双方都应在合同有效期间,结合相关法律,对施工过程中任一方存在违约行为时,对其提出补偿要求,保障自己的利益。

5、优化合同的管理

对建筑工程的内部结构进行优化,有利于合同的管理。参考一些国家先进的分包合同,制定出与我国国情相符合的合同。建立分包合同管理制度,规范分包合同的管理,与国际接轨,但是合同应与我国的建筑市场相适宜。

结束语:

建筑工程设计合同涉及建筑设计单位与业主的利益和应履行的义务。提高对建筑工程设计合同的管理水平才能从根本上规范建筑市场,减少纠纷问题。目前我国施工合同主要存在阴阳合同、出现违约、合同双方处于不平等的位置、合同制定不规范等问题,将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带入了困境。针对上述问题,制定出严格按照国家示范文本制定合同、规范合同的管理和执行、优化合同的管理等对策。实行以上对策,有利于保障合同双方的利益和权利,同时提高了我国建筑市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于亚薪,谢玉岩.搞好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是堵塞承包商出卖资质的有效途径[J]. 吉林水利. 2002年03期.

[2]石嘉,陈伟鹏,丁照兵.浅析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合同管理[J]. 山西建筑. 2008年32期.

第4篇

关键词:高校建设工程;工程合同;合同管理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3-0153-02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高校近几年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校园规划与建设成为社会建筑行业关注的热点区域,为此高校基本建设工作者遇到了很多问题,其中建设工程合同管理问题显得尤为突出,高校也出现了因合同制定不明而产生的法律纠纷。因此,对高校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寻找相应的解决对策是十分有意义的。

一、当前高校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市场观念淡漠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均规定建设工程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目前,高校经过市场招投标订立的建设工程合同大部分采用的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建设部制定的示范文本,这些示范文本合同条款相对完整。但是针对没有按规定招投标的项目,如日常维修、零星基建项目及材料采购合同,则不能严格按照示范合同文本签订合同,于是口头协议和私下协议仍不同程度存在,有些则采用一些自制的、不规范的文本进行签约。另外,有的高校基建部门在没有授权的前提下,以自己的名义对外签订合同。此外,在合同用章等方面也存在问题。由于缺乏合同约束彼此行为的条款,最终导致经济纠纷的发生。

(二)对合同的严密性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建设工程具有投资数额大、建设周期长、涉及面广、管理复杂的特点,因此客观上要求合同尽可能做到条款严密细致。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合同的承包方一般必须具备法人资格,而且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但是在目前建筑市场仍然存在无营业执照或资质等级低的单位,作为建设合同工程的主体出现,如有的承包方不具备招标文件要求的施工资质和施工能力,却采用挂靠有施工资质和施工能力的单位来投标;有的投标单位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却在中标后进行转包和违法分包,由此造成中标单位和实际施工单位的不一致,难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

2、合同条款不完整。合同条款用词不准或模棱两可,特别是关于工期、质量、造价和不可抗力的合同条款描述不清或存在歧义。

3、承发包双方的职责划分不清,缺少工程变更和合同变更的程序,缺少索赔的处理、合同纠纷的协调等问题规定。

(三)合同管理与招投标管理脱节

在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招标文件是高校向承包方发出的订立合同的要约,投标文件是承包方向高校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在中标后,建设单位应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在一定期限内签订合同。但是目前普遍存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与招投标管理脱节的现象,有的高校招投标工作已经结束而施工合同仍然没有签订,或把签订合同与招投标作为两个毫不相干的业务对待,造成建设工程合同与招标文件、投标书的内容不符。

(四)违背信用原则的现象时有存在

由于目前建筑市场基本上是买方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而且由于高校在建筑市场付款比较及时,信誉度相对来说较高,有的承包方为了承接建筑任务,放弃自己应有的权利,造成中标价的明显不合理;有的高校随意将工程肢解分包,或者指定材料供应商等,尤其是未进行市场招标的工程;有的承包方为承接工程被迫垫资施工。同时,承包商在低价中标后往往采用偷工减料、以次充优的方法达到盈利的目的,从而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最终导致经济纠纷的发生。

(五)管理手段落后

合同管理是建设市场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合同管理岗位显得极为重要,合同管理人员必须是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的专业人员。但由于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人员职业资格制度迄今为止尚未建立起来,目前高校签订建设工程合同主要由基建管理部门牵头,财务、审计等部门参与签订,而这些人员由于缺乏专门的知识,往往对合同条款理解不透,从而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混乱,合同无台账、无专人管理,管理手段也极为落后,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六)风险意识和索赔意识有待加强

由于建设工程具有投资金额大、建设周期长、管理复杂的特点,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预见的因素较多,存在着诸多风险。如建设工程项目本身的风险(设计失误、材料缺陷、自然灾害等人为和自然原因对工程投资、工期、质量等造成的不利影响)和环境风险(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如果不加以防范,很可能会威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甚至酿成巨大的损失。但由于高校基建管理部门不熟悉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签订的施工合同不尽完善等原因,工程风险及风险的防范意识较差,给合同管理造成隐患。从索赔意识方面来讲,建筑业是一个索赔多发的行业,索赔是合同和法律赋予受损失者的权利。但是由于合同管理人员平时不善于收集有关证据,一旦发生索赔事项,就拿不出有效的法律依据;更为严重的是,有的高校工程管理人员不清楚索赔程序、索赔范围,也不知道如何计算索赔金额,有的就干脆自认倒霉。

(七)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由于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法规体系处于逐步完善阶段,建筑市场运行还不是很规范,相关管理部门监督力度不到位。目前政府监督管理部门对有关法规、条例、办法的宣传力度不够,而且具体的监督、制约、管理措施也跟不上,对招标投标过程和合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行为,不能有效及时进行查处,而且上述监管大部分停留在签约阶段,对签约后的监管流于形式。另外,由于对招标文件把关不严,致使招标文件中合同主要条款不完备,给中标后合同签订带来许多不便,使建设工程合同不能及时签订,有的单位甚至出现了招标文件与合同内容不相符的现象。

二、解决上述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强化法律意识

要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有关建设工程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促使高校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学会利用法律和依法订立的合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合同管理

首先在合同签订前,必须了解合同主体是否具有履行义务的资格能力,以及核准的经营范围和履行合同的能力。其次审查内容是否合法,权利义务是否对等,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地点、期限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办法、工决算程序、可抗力等约定是否明确。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建设合同审批管理,合同条款必须清楚,尤其是工

程造价结算方式必须表达准确,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项目,应在工程量清单中列项,由投标单位报价或在施工合同中明确结算办法,避免不平衡报价给高校带来投资浪费。

(三)积极推行建设工程合同示范文本

目前,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建设部制定的示范文本、合同条款相对比较完整,用语比较准确。推广示范文本,可以规范合同管理,减少合同中的矛盾和错误,提高建设工程合同履约率,减少合同履约过程中的争议。另一方面,便于合同管理机关的监督管理,也便于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对合同的裁决。

(四)理顺合同管理与招投标的关系

从现行的施工合同文本和招投标文件的范本可以看出,一方面,施工合同中的合同条件是招投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招标文件、投标书又是施工合同的组成部分,同样具有法律效力,它是承包方投标报价、双方签订合同的依据,也是竣工结算处理索赔的依据,按法律顺序它也排在前列。招投标过程是合同的谈判和订立过程,合同管理和招投标管理是建筑市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同管理与招投标管理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招投标双方承诺的内容为合同签订提供了条件,合同管理是招投标管理的延伸,为招投标的效果提供实施的保证。因此,不能把合同管理和招投标管理割列开来。

(五)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

高等学校应加强对合同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包括政治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的培养。所有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人员,都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持证上岗,同时可以效仿企业的做法,聘请法律顾问,避免在签订建设工程合同时因不熟悉相关法律而带来的风险,防患未然,使合同管理更加规范。另一方面,由于建设规模的扩大,合同条款日益复杂,合同条件的组成内容越来越完善,高校应建立合同台账,并指定专人进行管理。同时充分利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合同的微机化、网络化、规范化管理,以便于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存储、处理、分析和使用。

(六)加强索赔管理工作

针对合同订立过程中承包方假借订立合同,实施损害高校利益或实施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以及承包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行为而给予高校造成的损失,高校有权要求承包方给予赔偿。建设工程合同是索赔的依据,索赔则是合同管理的延续。建设单位平时要善于收集、整理与索赔有关的证据,一旦发生索赔,必须以合同为依据,提供真实可靠的证据,按照索赔程序,及时、合理地进行索赔。

第5篇

关键词:子系统平等;智能建筑;实时数据库;OPC;hash表

中图分类号:TP311.1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智能建筑管理系统(Intelligent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是信息时代和计算机技术应用的重要产物,其具体任务就是在物理上集成各子系统信息,集中监视各子系统、关键设备、关键监测点状态,执行集中管理控制指令,向数据库提供各子系统数据、图像信息,实现各子系统间的联动功能,并且协调优化各系统的运行,从而为建筑物提供安全、舒适、方便的生活条件和高效的工作环境,并保证其运行维护管理的经济性和智能化。

现阶段智能建筑管理系统集成模式…主要有:①基于硬结点方式的系统集成;②以串行通信方式进行的系统集成;③以楼宇自控系统BAS为平台进行的系统集成;④采用开放式标准协议实现的系统集成;⑤基于子系统平等方式进行的系统集成。其中基于子系统平等方式进行的系统集成是目前公认最先进的集成方式,其核心思想是:

整个BMS集成分为上层管理网和下层现场控制网两个网络层次。系统集成数据库位于上层管理网,各个子系统以平等的方式集成在现场控制网。各子系统的实时数据通过开放的工业标准接口(如OPC接口)转换成统一的格式,存储在系统集成数据库中。系统集成管理网络通过BMS系统核心调度程序对各子系统实现统一管理、监控及信息交换。这种系统集成方法有利于设备制造商各种子系统之间的集成,可以降低开发成本和开发难度,有利于节省项目开发时间。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子系统平等的系统集成方式和支持以Web浏览和数据库为核心应用的B/S(Browser/Server)监控模式的IBMS,已成为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发展方向。

2 系统框架

本文研究的系统是在VC的背景下集成开发的,采用了基于子系统平等的集成方式。系统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整个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的集散监控,总体分为三层。最上层为监控管理中心,负责整个系统协调运行和综合管理;中间监控层及各子系统,具有独立运行能力,实现各系统的监测和控制;下层为现场设备层,包括各类传感器、探测器、仪表和执行机构等。

3 数据库模块的研究与实现

在整个系统实现过程中,数据库模块为IBMS系统集成的关键,同时也是项目开发难点。数据库模块主要包括实时数据库模块、历史数据库模块、实时数据分发服务器模块以及实时数据库与OPC客户端的通信模块。它为集成系统和下层子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高速通道,是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核心。

数据库模块向上接受监控中心的控制指令,准确迅速地传递给各个子系统,达到控制设备运转的目的;向下数据库模块从现场控制网获取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执行用户定义的子系统联动功能,保存历史数据。数据库模块的层次结构如图2所示。

3.1 实时数据分发服务器

实时数据分发服务器(RDDS)是实时数据库与Web客户端的数据通信接口。其功能是为浏览器端的页面表现提供数据分发服务,接收并转发客户端(访问、操作人员)下发的控制命令和事件记录。这里我们设计了基于Sockett的实时数据分发服务器,提供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可靠无差错的数据传输。

数据分发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数据交互方式采用面向连接的TCP/IP流式套接字,通信双方接收数据通过多次握手完成,保证了数据传输的有效性。数据由操作功能信息码和操作数据信息两部分组成。接收方首先读取操作功能信息码,再根据操作功能信息码确定下一步读取操作中的数据类型和数据大小,以完成读取操作数据信息,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操作功能信息码的各字段值由交互双方的操作类型决定。操作类型划分为客户端注册、客户端注销、客户端用户登录、客户端用户退出、信息点同步、分发状态数据和接收控制指令。操作数据信息的数据包结构如图3所示:

实时数据分发服务器采用事件驱动机制传输数据,服务器把更新的数据主动提供给客户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3.2 实时数据库

实时数据库是数据库模块的核心部分,在智能建筑集成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系统的实时数据库基于对象方式进行设计,采用从上至下包容的方式:包含系统类对象、子系统类对象、设备类对象和点类对象。实时数据库类对象的层次结构如图4所示:

目前,在Windows环境的组态软件中I/O接口驱动程序与系统实时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换一般都是利用动态数据交换协议(DDE)来实现的。由于DDE为基于消息的协议标准,数据传送过程需要处理多条消息,数据交换效率会受到影响。为了提高系统的实时性能,本文提出了利用动态链接库(DLL)和全局共享内存技术来建立实时数据库的设计思想,并通过给用户提供一套接口标准――实时数据库接口,来实现OPC Client及用户程序和实时数据库间的高速数据传递。实时数据库接口由一组API函数组成,包括创建点、删除点、设置点属性、读取点属性等功能,OPC Client和各个用户模块可以直接访问数据库,使系统具有全面的开放型和二次开发功能。

如图5,实时数据库,OPC Client和分发服务器之间通过内存映射实现全局共享内存。OPCClient通过内存映射获得实时数据库点对象的指针,完成写,读,修改配置参数以及对数据的操作,包括添加、删除对象。由于系统包含的点对象数量庞大,需要使用hash表来记录点名与点对象的地址。本系统采用静态分配桶(hash链表长度)结合拉链的方法构造hash链表。拉链即将所有关键字为同义词的结点链接在同一个单链表中。hash表的结构如图6所示,纵向的为静态桶数据结构,横向的为hash node节点数据。

以上的结构建立了点名与点内存地址的一个映射,这样通过点名就可以查询到点的内存地址,即点对象指针。本系统采用time33的hash算法,定义点名变量str,取hash初值为5381。核心代码为:

hash+=(hash<<5)+(*str++);

用掩码取结果的有效位,得到最终的hash值。

在多线程访问同一个数据对象的情况下必须要考虑冲突的解决问题。本系统采用对数据加锁 的方式,即访问数据必须先获得锁再进行操作。该算法构造一个和hash静态桶数组一样的一个BOOL型记录锁数组,访问时通过点名经过hash函数运算得到一个key及对应桶数组的位置。得到key后判断锁数组对应位置的BOOL型变量是否为0(没其他线程访问),如果为0则改为1(这个操作过程须为原子操作),如果为1(其他线程正在操作数据)则放弃剩余时间片,等到下个时间再判断是否锁已经开了,循环一段时间如果还没有开则放弃此次操作报警。经过测试,拉链长度16229静态桶,插入10000个随机字符串,最大拉链长度为7,一个记录锁最多锁住7个点,函数调用总时间不超过1.4秒。算法分布为:kong:8739,elements=10000,good=5426,second=1683,three=322.four=53,five=6。输出中的kong表示hash表的空桶数。elements表示hash表中一共存放了多少个元素,good表示“只有一个元素”的桶个数,sec-ond表示“有两个元素”的桶个数,three表示“有三个元素”的桶个数,four表示“有四个元素”的桶个数,five表示“有五个元素”的桶个数,函数调用总时间表示hash函数总的执行时间。以上测试表明,该算法能以较快的速度建立hash表,并能很好地组织点名与内存地址的映射关系,减少冲突问题的发生。

3.3 实时数据库与OPC的通信

OPC是OLE for Process Control的缩写。顾名思义,OPC是一种利用微软的COM/DCOM技术来达成自动化控制的协定。基于OPC技术的接口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能够实现各异构子系统的无缝连接,从而快捷有效地把已有建筑子系统融合起来,组成智能建筑系统集成。

OPC协议采用Client/Server体系。应用程序作为OPC接口中的Client方,硬件驱动程序作为OPC接口中的Server方。OPC Client通过读取配置文件,加载实时数据库DLL并且打开内存映射文件获得实时数据库对象的指针。接着OPCClient遍历实时数据库各个子系统对象,创建相应线程并建立与各OPC Server的连接。OPC Client与实时数据库间的通信如图7所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OPC Client初始化实时数据库,由OPCClient提供初始化函数;

2)Web界面发生控制事件或触发联动脚本执行,实时数据库执行OPC Client提供的接口函数写OPC Server;

3)OPC Server数据发生变化时,系统调用COM接口里面的回调函数OnDataChange(),通过实时数据库提供的接口,把更新的数据写入实时数据库。

当有大量的客户和大量的数据进行交互的时候,采用这种异步通讯的方式可以避免客户端数据请求的阻塞,最大限度地节省CPU和网络资源,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3.4 历史数据库

本系统使用SOL Server作为历史数据库的开发平台。历史数据库用于记录、保存和查询各种报警和操作事件、设备运行数据及故障情况。系统采用时间片结合缓冲区链表的方法将实时数据库里的数据写入历史数据库。具体实现办法是:缓冲区维护一个300条数据的链表,实时数据库不断将已更新的数据写入缓存区。一旦缓存区满或经过了一个时间片,系统就将缓存区里的数据追加到历史数据库里面。这样做的好处是能防止断电丢失缓存区里的数据且能提高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4 结束语

第6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及防控措施

一、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相关含义分析

所谓合同管理是指对包括合同的审批与签订、履行、变更、终止、违约处理等在内的合同全过程的计划、组织、控制、调节、诉讼和监督检查等管理活动的总称。企业合同管理的全过程都存在着法律风险,建筑施工企业也不例外,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并有效识别施工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采取有效措施对法律风险进行防控,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法律风险的发生,维护施工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1]

二、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过程中不同阶段所涉及到的法律风险分析

第一,在合同签订阶段建筑施工企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在这个阶段,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建筑施工合同主体存在不恰当的问题。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讲,合格的合同主体应当是具有相应民事权利能力以及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的合同当事人;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却经常出现签订合同的双方尽管有以上两种法律规定的能力,但却不是合同的当事人,存在合同当事人主体错位的现象,一旦发生合同纠纷,很难厘定主体;二是在合同签订过程中经常出现合同文本行文不严谨的问题。这里所提到的不严谨,即文章不规范、不准确,极容易引起误解和歧义。三是在涉及到的合同条款上海存在不全面、不完整的问题,一旦发生违约事故,如果合同中没有对此予以事先约束,那么就会产生重大的法律风险。四是往往对从合同的重视程度高于主合同的重视程度。五是双方主体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当地规定签订的合同,一旦合同发生纠纷,双方主体不但不会得到法律的保护,反而还会收到相应法律法规的处罚。

第二,在合同履行阶段建筑施工企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在这个阶段,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讲,可能会涉及到的法律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于实践中遇到需要变更的事项而没有及时在合同中予以变更。在建筑施工实践过程中,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出现变更是很经常出现的事情。但是对于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变更没有体现到合同中,未进行及时变更,由此很容易导致建筑施工企业加大风险损失。涉及到的合同变更主要包含合同内容变更以及合同主体的变更。对于承包方的建筑施工企业而言,更重要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关键在于变更要及时。二是对合同欠缺必要的动态化管理。例如应当对合同办理签证确认的却没有办理签证确认;应当发出书函的,却没有发等等。在合同履行阶段实施动态化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进行自我有效保护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方式,但是这一点往往被忽视,造成相应的法律风险。三是合同当事人并没有对合同规定权利义务予以有效行驶。按照《合同法》相关规定,对于合同当事人是具有抗辩权的,然而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对于合同法赋予的这项权利却不知道如何行使,最后很容易使建筑施工企业单方面垫资施工,不利于发包方欠款问题的解决。

第三,在合同终止阶段建筑施工企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合同法律风险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讲,是贯穿始终的,从合同准备阶段、合同签订阶段、合同履行阶段和合同终止阶段都是存在的。然而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往往认为合同风险在合同终止阶段就不复存在了,其实这种观点也是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即使再合同终止之后,合同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对于合同终止之后,如果施工企业违反合同规定中的保密条约、保密协议以及相关通知等合同后期义务,那么施工企业依然是要负相应法律责任的。从这层意义上讲,尽管在合同终止阶段,合同风险依然是存在的。再比如,如果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之后,没有将事先合同规定中对各种资料予以有效的保管和存档,一旦发生纠纷,建筑施工企业若是拿不出相应的卷宗,就会在纠纷过程中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三、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过程中进行法律风险防控的具体措施分析

第一,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讲一定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对合同管理风险的思想意识。从某种程度上讲,之所现实中有很多的建筑施工企业面对诸多的法律风险,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平时没有对合同管理的风险予以高度的重视,从思想意识上没有认识到合同管理存在的法律风险会对企业造成的重大损害。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在平时高度重视合同管理过程中的风险,主动转变观念,不断提高法律风险意识,对合同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风险予以高度重视。从思想意识上重视,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在平时做好相关方面的培训和教育工作,组织企业管理层和企业领导者对该方面的学习,研究现实案例、开展经验交流等,以更好的提高企业所有人员对合同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风险防控意识、以及提高会对企业产生的重要负面影响的潜在法律风险。

第二,建筑施工企业要逐步建立健全合同风险管理的有效组织体系。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讲,建立健全合同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异常重要,只有建立健全了合同风险管理体系,才能更好的对合同风险的防控、管理、应急等各个环节开展更加具有统一性的指挥负责体系,有助于在对合同风险防控管理中形成一种组织有力、分工负责、相互协调的机制;同时,建立健全合同风险组织体系能够加强对合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加强调查和研究,在平时重点针对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以及潜在的风险进行有效分析,提高应对合同管理风险的应急性和针对性,有效的减少因为合同管理风险而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建立由企业法人任主管,法律、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人牵头负责的机制,明确各合同管理部门及人员的合同管理职责,实现合同工作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抓的工作局面。建立健全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组织体系,可以为防控施工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提供一定的组织保障。

第三,建筑施工企业有必要对合同当事人的资信情况等进行深入的核查,以避免在后期合作中出现的合同管理风险。在进行合同谈判之前,建筑施工企业很有必要对当事人的资质进行全面的审核,对当事人在存在的合法性、法人的行为能力方面、合同签约资格、合同以后的履行能力等各个方面的资质都要予以审核。建筑施工企业对合同当事人的资信进行的审核,还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当事人在营业执照方面是否合法,是否具备相关资质;二是对当事人的授权委托书状况进行审核,看看是否具有资质进行合作;三是对当事人的相关经验业绩和信誉、荣誉方面进行审核;四是对上级部门颁发的质量体系认证书情况、金融机构颁发的信用证书等情况进行审核。对于建筑施工来讲,对当事人进行审核是非常有必要的,尽管在前期可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但是从长远来看,能够有效比避免因为当事人资质或信誉问题而为建筑施工企业造成相应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曹红程;许恩信;李丹,论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及防控措施[J].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9/03.

[2]黄少彬;张旭;牟艳华,中小企业合同法律风险及应对策略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03.

第7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建筑工程设计前期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

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一般分为投资决策、设计、施工及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工程设计阶段是指在工程开始施工之前,设计者根据已批准的设计任务书,为具体实现拟建项目的技术、经济要求,确定建筑、安装及设备制造等所需的规划、图纸、数据等技术文件的工作。它是项目建设过程中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也是对整个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规划的过程。它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是将理论转化为实物的纽带,是生产技术与经济规划的关键环节。虽然工程设计阶段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占用的时间比较少,设计费用占工程总投资的比例还不到1%,但是它对整个工程的投资影响甚大。据研究显示,工程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高达75%。因此,做好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是控制工程成本的有效手段,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才能有效的控制工程的造价。

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工程设计人员和造价人员之间缺乏协调性、沟通性

现代社会更加注重信息的协调性,而在现实生活中建筑设计的人员与造价人员往往缺乏沟通,各自独立工作,各不参与对方的工作。这样的设计和造价存在严重的不符合的情况,通常的模式就是设计人员把图纸设计好,交给造价师进行造价核算,看起来似乎很合理,但是很多设计人员不了解工程造价的内部情况,加之造价人员不清楚设计人员的真实用意和设计内涵,往往造成工程造价的不准确,这样一来,对项目的决策、管理和投资控制都有很大的影响,甚至造成后续建设中造价、管理的不可控。所以加强工程设计人员和造价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建筑工程的设计人员和造价人员专业水平不足

建筑工程的设计人员不仅要懂设计知识,还要懂经济财务知识,这样设计出来的建筑工程才是既满足该工程的各项功能要求,又可以是最优的经济方案。而现在很多建筑公司的设计人员往往都是设计出身,他们并不了解材料的市场价格、造价的基本组成和相关的文件规定,只是根据自己的思想去设计。过分强调建筑物外观的华丽和功能的完善。与此同时,造价人员往往也没有设计方面的知识,只是根据设计人员所设计的图表进行造价文件的编制,这样的建筑往往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费。

(三)建设单位对工程建设计前期工作重视度较差:

建筑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建设单位为了尽快回收资金,忽略了建设前期工作的进行。许多业主为了在建设项目上节约时间,不仅省略了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对设计的时间也是任意压缩。很多的建设项目都是边设计边施工,工程实施过程中设计变更频繁,设计深度不够,设计质量偏低,严重的影响工程造价的控制,造成投资决策的失控。

三、工程设计阶段加强造价管理的方法

(一)采用合同措施

在合同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与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相比,更需要项目建设有关各方互相监督,密切配合,其效益也更为显著。

1.合同条文要严密

设计合同条文疏漏粗浅,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有些设计合同甚至连设计范围和设计进度都没有,严重制约着设计阶段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和深化。

针对目前设计合同订立状况,从造价控制角度来说,设计合同中投资限额、设计标准、功能要求、设计进度、设计范围和违约责任的条款尤应细密,施工图施算应列入设计合同,由设计人承担,以达用设计合同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科学技术在发展,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流行方式,设计就必须跟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2.完善履行设计合同

有两条要强调,一是合同的法律意识,一是设计人的职业道德,没有这两点,再严密的设计合同也是一纸空文。国内某工程,外方设计人因某种原因未能按时出图,但外方宁愿赔款而不愿延期交图,以维护其信誉。

设计人要把完美履行设计合同放在首位,由专门的合同管理班子来督促、检查、协调各专业设计和各服务性机构的合同执行情况,按照合同规定完成设计任务。

实际上,一份完整的设计合同,再加上完美的履行,是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的中心环节。很多措施写进设计合同中去,在与项目建设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切实执行,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加强对施工前的设计图纸的审核和检查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一旦有的设计图纸需要变更,就需要花费很大的代价,浪费很多的资源。如果设计方面的不合理性发生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就会避免工程的拆除、重建等一系列的返工,更重要的是可以不给本来就很紧张的工期造成更大的压力,对保证工程质量、项目的整体管理和成本的控制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所以加强对施工前设计图纸的审核和检查,既可以避免施工后的设计变更和资源的浪费,又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提高了建筑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设计方案的选择

建筑设计方案初步确定之后 ,就必须从选型到布置都进行结构优化设计。结构形式的选择,截面尺寸的确定对工程造价影响最大。因此,在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构件尺寸,这不仅能够减少投资,也可以增加建筑使用的舒适性,提高建筑空间效率。

(四)用实物法确定造价

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等概念之后,单价法就已经严重暴露出其不准确性和滞后性,成为投资三超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概念的建立,用单价法确定工程造价的弊端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根据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在设计阶段用实物法确定工程造价,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较好办法,需要下大气力加以推广。其困难在于计算工作量较大,对造价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对政策走向、市场信息要敏感,捕捉信息及时、准确、全面。

实物法确定造价时,其他直接费和间接费的计取办法与单价法相同。主要直接费的计取办法是:先根据图纸计算工程所耗的各种材料、人工、施工机械台班的实物数量并分类相加,再乘以当时当地各种单价。其主要特点是可以将各种经济或非经济因素考虑进去,用现值准确、迅速地计算出建造预定项目在当时当地条件下所需的投资额。

提高建筑设计人员和造价人员的素质

建筑工程成本的降低,最关键的是人的因素,高素质的人才是建筑工程发挥最大效能的关键。因此,建筑单位要加强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相关的素质。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建筑设计造价管理的问题分析,进而更加明确了造价管理的现状,从而对造价管理提出了一些科学的措施。一个企业的成本大是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建筑企业要通过合理科学的设计来降低造价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对建筑工程在设计阶段造价图纸的管理和控制,把问题解决在设计阶段,就不会在施工阶段更改图纸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成本的增加。利用高素质的设计人员和造价人员,在保证建筑规划合理的情况下,更大限度的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它的有序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郑军.与时俱进,努力推进工程标准化和造价管理的改革和发展[J].建筑经济,2003(3)

[2]尹贻林.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第8篇

关键词:动态管理和控制 投资估算 合同管理 竣工结算

中图分类号:F830.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决策阶段科学地编制投资估算

1.1收集详实、准确的基础资料

要做好项目的投资估算需要很多资料, 造价人员要对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认真分析, 保证投资预测、经济分析的准确。基础资料主要有: 工程所在地的水、电、路状况,地质情况; 主要材料设备的价格资料及大宗材料的采购地等; 现有已建的类似工程的经济指标和市场情况等; 项目设立地的经济发展前景、周边的环境、同行业的经营情况等资料; 国家和地方对该产业的政策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1.2 编制投资估算

在投资估算编制中, 应该实事求是地反映设计内容。设计方案不仅技术上可行, 而且经济上更应合理, 这既是编制投资估算工作的关键, 也是下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依据。依据收集的基础资料, 同时广泛调研、比较同类项目, 认真进行功能分析、多方案筛选, 经过充分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后, 最终确定最合适的方案, 从而计算出切合实际的投资估算额, 使工程造价从一开始就定位在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水平上。

2、加强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合理地编制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

2.1 推行设计招标和设计方案竞选方式选择设计单位

积极推行建筑方案与经济方案相结合的设计招标方法,进行多家竞投、由专家组评定, 遵循科学方法, 按照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以及技术先进、结构合理、满足建筑节能和环境等要求, 综合评定设计方案的优劣。同时中选方案的投资估算在建设项目的投资范围内。这种方法既有利于设计方案的选择和竞争, 保证选用的设计方案技术先进、新颖独特、适应性强, 又能控制工程造价。

2.2 设计合同采取限额设计指标及奖罚措施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重视设计合同的签订条款, 在合同中明确限额设计指标。如某小区24- 33层住宅设计合同限额设计指标为: 预应力管桩工程指标70元/m2, 钢筋工程指标地下室200kg /m2、上部75kg /m2, 砼折叠厚度指标地下室1. 3m3 /m2、上部0.42m3 /m2, 同时增加了设计变更的费用额度限制条款及限额设计的奖罚条款等, 该工程目前已经竣工, 工程造价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2.3对设计进行全过程跟踪, 优化设计

(1)业主在审查设计单位的设计时, 要重视设计方案的优化, 利用各种指标对总平面图设计、空间平面设计进行分析比较。

(2)运用价值工程原理等优化设计方案, 提高设计质量,做到技术与经济的统一。造价人员须及时对项目投资进行分析对比, 反馈造价信息。能动地影响设计, 优化设计, 以保证有效地控制投资。

(3)对内外装饰有特别要求的建筑项目, 在做建筑设计时就要着手二次装饰的设计, 这将有利于建筑设计与二次装饰有机的结合起来, 同时也有利于项目的水、电、暖通、电讯、建筑智能化等设计, 有利于控制工程变更。如: 精装小户型工程、酒店工程等。

(4)施工图在招投标前, 必须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业主的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 发现问题及时修改, 尽量在施工中不变更。

2.4合理编制和分解设计概算, 编制精确的施工图预算

(1)在设计阶段应要求设计单位努力将概算控制在拟定的投资估算内。

(2)在编制过程中将设计概算的投资额和工程量进行分解, 先分解到各个专业, 然后再分解到各单位工程和各分部工程, 通过层层分解, 实现对设计标准、工程数量、概算指标等各方面的控制。如: 某小区18 - 25 层住宅工程, 总建筑面积16.2万m2, 外墙保温工程采用加气砼砌块保温层, 平米指标为77元/m2, 造价高且质量不易控制, 设计单位根据业主的意见进行了优化设计, 将外墙保温工程改为采用EPS 保温板, 平米指标为59元/m2, 共节约了292万元投资额。

(3)在工程招投标前应根据施工图编制精确的施工图预算。

3 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合理确定合同价与结算价

3.1招标投标阶段

通过招标投标形式选择好的施工队伍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途径。实行招标发包, 按照公开、公正、诚信、平等竞争的原则, 实行专家评标的办法, 以合理的低价中标, 并根据企业的业绩、信誉、资质、管理水平等因素, 择优选定施工队伍。实践证明, 通过招投标择优选定施工队伍, 使业主与施工队伍在工程造价的管理目标上趋向一致, 缩短了工期、提高了质量、降低了造价。

3.2施工阶段

(1)加强施工合同管理

施工合同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依据, 是施工队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最高行为准则。合同管理贯穿工程实施全过程和各个方面, 合同管理的目的, 是保证施工队伍全面地、有秩序地完成合同规定的责任和义务, 它是承包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和灵魂。合同应明确承包范围、承包方式、工期、质量要求、付款方式、结算方式、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双方违约条款和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的程序及计价的标准。同时应正确预测施工中可能引起索赔的因素, 尽量避免索赔事件的发生。

在合同签订后, 在做好合同文件的管理工作, 合同、补充合同协议和经常性的工地会议纪要、工作联系单等作为合同的一种延伸和解释, 必须完整保存, 同时建立技术档案, 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动态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积极主动措施。

(2)加强对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对施工方案从技术上和经济上进行对比评价, 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对质量、工期、造价三项指标比较, 可以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加强设计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经济观念, 在配合监理工程师做好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监督的同时, 重视节约投资。

(4)加强材料、设备采购供应管理

①首先对建筑材料的货源、质量、价格建立一个能及时反馈、灵通可靠的信息网。

②提前做好材料计划, 掌握市场行情, 并按施工图纸和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采购计划, 争取在材料价格波动的低谷时, 购进材料、设备。

③ 综合考虑材料的采购、运输、损耗、保管费用, 就地就近采购、严格进行材料、设备管理,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④对于差价大的大宗材料或价值大的设备尽量采用甲供, 业主直接与厂家订货, 若由施工队伍采购, 应经业主看样定货认定价格, 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又节省了造价。如: 电梯、入户防盗门、防水卷材等。

第9篇

【关键词】高校 基建合同 管理

一、合同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条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有广义、狭义、最狭义之分。广义合同指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如民法上的民事合同、行政法上的行政合同、劳动法上的劳动合同、国际法上的国际合同等;狭义合同指一切民事合同或民法合同;最狭义合同仅指民事合同中的债权合同。

二、高校基本建设中涉及到的主要合同种类

高校基本建设工程中,尤其是各高校征地建设新校区的实践中,发生的合同种类众多,按照基本建设的流程我们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小结:

(一)征地、勘察设计阶段

新校区选址确定后,首先要签订征地合同,办理相关建设用地征用手续。签订勘察设计合同,委托当地规划部门下属的勘测院实施新征地的测量定点工作,提供建设所需要的地形图、坐标资料等。

确定校区的规划设计单位后,签订校区的总体规划合同、单体建筑设计合同、市政道路管网设计合同,委托设计单位进行方案及施工图的设计。同时,签订岩土工程的初勘、详勘合同,为设计单位提供质地理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等设计依据。签订施工图审查合同,委托专业审图单位对设计院提供的施工图进行技术审查,使图纸符合建设行政主管机关颁发的勘察设计技术规范,同时对图纸的实用性、经济性进行审查,把好图纸设计的关口。

上述合同中,勘察合同、设计合同是学校进行校区建设的第一步,必须制定比较详尽的勘察设计任务书,明确勘察设计单位的工作任务,规定勘察设计成果如图纸、文件、数据、说明等的交付时间。勘察设计的费用及付款方式等。对勘察设计合同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有利于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的开展,也为提交高质量的勘察设计成果提供了法律保障。

同时,需要在征地、勘察设计阶段签订的合同还有:委托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环境评价报告、委托进行文物普探合同等。

(二)工程招标阶段

按照国家招投标法的规定,投资额超过一定金额的工程必须进行公开招标,由发包人委托招标机构,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工程承包单位、设备供应商、技术服务提供商等。

此阶段需要签订的合同有:与招标机构签订招标协议,明确招标的项目名称、建设规模、工作的内容、费金额等。

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施工单位后签订的主要合同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建设工程监理合同、设备材料供货合同管理。这些合同是高校工程建设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做好此方面合同的签订、管理及实施工作对高校工程建设的质量、投资、进度控制会形成深远的影响。

(三)工程施工阶段

除了土建工程的施工,在建设工程中还牵扯到种类繁多施工种类,需要签订大量的合同来实施,比如:为满足校园网络化建设而必须实施的网络智能化综合布线工程合同,校区绿化工程合同,建筑物室内装饰工程施工合同,校园安防系统设备采购安装合同,校区天然气工程合同,校区有线电视、电话系统施工合同,校区锅炉采购安装合同等。

同时,根据某些建设项目的特殊需要,如运动场项目必须委托专业测量单位进行精确度测量,要签订测量放线合同;签订建筑物地基检测、沉降观测的合同;根据建筑物的造型设计要求,在图书馆、实验楼等建筑物外立面若选用玻璃幕墙,必须委托专业单位进行玻璃幕墙的专项设计施工;在运动场看台顶端若设计钢网架(膜结构)顶棚,必须委托专业单位进行钢网架的设计施工。

(四)材料设备采购合同

在基本建设过程中,各高校对材料设备的采购管理方式不一,大体分为甲供、甲方认质认价和施工单位自行采购甲方认质三种方式。高校为保证材料和设备的质量,降低工程造价,同时减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环节,往往会选择甲供、甲方认质的方式采购。

(五)竣工验收阶段

建筑物竣工验收前签订室内空气环境测量合同,签订校区建筑物防雷设施检测合同、签订钢网架设施的专项检测合同,消防系统及设备的专项检测合同、签订锅炉、电梯等特种设备的竣工检测合同等,为整个工程顺利竣工交付使用做准备。

三、做好合同签订、管理工作的建议

通过从事高校基建合同管理工作的实践,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出发,加大合同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切实做好合同管理工作。

(一)强化法律意识,依法履行职责

要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有关建设工程的法律、法规的学习、贯彻落实力度,促使高校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学会利用法律和依法订立的合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招标文件拟定、合同拟定阶段聘请专业的法律顾问对具体条款进行把关,提出审查修改意见,避免因合同条款的漏洞给工程的顺利实施造成影响,给学校带来法律诉讼及经济索赔。

(二)做好合同签订与招投标环节的顺利对接

高校基本建设工程中大多数项目投资额较大,必须按照招投标法的规定进行公开招标。在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招标文件是高校向承包方发出的订立合同的要约,投标文件是承包方向高校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若把签订合同与招投标作为两个毫不相干的业务对待,将会造成建设工程合同与招标文件、投标书的内容不符。

在招标考察阶段发包人对参与单位严格把关,选取资质等级高、项目负责人有类似工程业绩、没有挂靠嫌疑的单位,对招投标工作、合同的签订、工程的顺利实施提前把关。

同时,在拟定招标文件时,对合同主要条款进行严格的约定,明确双方的责权关系,将会为合同的洽谈签订做好技术准备,使合同拟定环节的工作量大幅度减少,合同的签订效率加快,为工程的尽快施工提供法律保障。

(三)按照公平、公开、公正、合理的原则拟订合同条款

合同中应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合同违约责任、合同解除条件等实质性内容,约定承包范围、质量安全要求、工期、价款及支付方式、变更要求、验收与结算以及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等,避免因双方责任、权利、义务约定不明确造成合同纠纷。

合同要依据有关规定合理确定工程预付款、进度款的数额和支付方式,工程变更的调整方式,工程量清单错漏项的认定方式及处理办法,人工及材料价格大幅度变化所致风险的承担方式,竣工结算款的支付期限等。

从目前实施的建设施工合同文本看,施工合同中绝大多数条款是由发包方制订的,其中大多强调了承包方的义务,对发包人的制约条款偏少,特别是对业主违约、赔偿等方面的约定不具体,也缺少行之有效的处罚办法。这不利于施工合同的公平、公正履行,成为施工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生争议较多的一个原因。

同时,由于目前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不规范管理,大量的施工队伍与建设规模严重失衡,发包人在建设工程承包中往往居于占据主导地位,可能会提出一些苛刻和不平等的条件,由于建筑市场处于买方市场,承包商为了获得工程,只好接受。个别承包商在实施这样的工程合同时,为了使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就会采取偷工减料或非法分包甚至非法转包等手段,给工程建设带来隐患。

所以说拟定公平合理的合同条款对甲乙双方都是一种制约、保护,有利于合同的顺利实施。

(四) 培养专门的合同管理队伍及专职工作人员

合同管理是基建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合同管理岗位显得极为重要,合同管理人员必须是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的专业人员。

第10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筑工程设计质量

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的灵魂,工程设计阶段是建筑项目经决定确认实施之后的第一阶段,因此它是具有决策性和前瞻性的,后期的生产劳动过程完全按照设计图纸实施工作,它对后期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据研究指出,工程设计阶段的费用约占工程总费用的5%,但是他对整个工程的影响程度却可能要达到80%以上。因此,如果设计质量达到了国家标准,建筑工程又满足了使用者功能需求,那么整个建筑工程必然将会是成功的工程。 如果建筑工程的设计环节存在漏洞,造成后期的设计变更,无论从经济上、工程完成时间上、工程任务量等多方面上,产生的影响都将是巨大的。因此可以看出,工程设计质量是影响整个工程的关键环节,做好以下几个环节,便可以更好的提高工程质量。

1、在项目决策阶段,所有决策人包括主要设计人员应研究建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国家所下达的工程项目任务书也是以项目的可行性报告为重要依据的。因此,建筑工程项目前期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科学,遵照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可行性研究工作应细致、准确。

2、应该绝对重视初步设计阶段。建筑项目可行性报告经国家批准确认后,大体投资规模也随之确定。设计单位应认真研究可行性报告,确定项目在指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经济上以及技术上的可行性分析。经济及技术确定可行后,便可以建设项目的技术标准、技术指标、投资规模等。初步设计质量越好、越细致,整体建筑工程质量便会越好。

3、重视施工图设计的质量,施工图的设计方案应严格遵循初步设计方案所确定内容进行设计。这里施工图的尺寸设计便是施工图设计方案的重中之重,尺寸设计应配合准确无误,相互无矛盾冲突,尺寸的准确无误,后期的施工过程便会轻松的多,不会出现“少脑筋,多钢筋”的不良行为,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另外能否提高施工图设计的质量,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所颁布的抗震、抗洪等结构设计规范也是十分关键的。

4、施工过程中,尽量少的产生设计变更。设计变更若想少产生甚至不产生,这就要求了在设计之初将所有问题考虑周全,防止不合理的设计变更或是技术上无法完成的设计变更。当然,设计变更不产生是不现实的,设计方法无法达到完美,这就需要我们改善设计变更的审批制度,设计变更应由建筑或结构设计师提出,经由设计单位总负责人审核,并由建筑工程单位总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执行。及其重大的设计变更还应上报国家的项目批准机关,经审批后,执行设计变更。

二、建筑工程设计质量控制的几点措施

1、提高设计人员的质量意识

加强质量意识教育,激励对质量的责任感,使设计人员必须懂得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图纸校审制和奖惩制,决不能让不合格的设计图纸流出单位。设计单位可定期举办技术专题讲座和设计质量实例分析会,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同时,设计人员还应积极参加有关专业学会举办的技术知识培训和讲座。设计单位可以分批组织设计人员对先进的建筑科学技术成果和优秀的设计工程项目进行调研、考察和学习。

2、规范设计市场,加强设计合同管理

根据《建筑法》和建设部最近发出的要求,建筑行业主管部门应严格控制设计单位的审计,狠抓设计单位资质管,取缔无资质设计,禁止私下组织的设计业务活动;对已取得设计证书的,但实际力量和资质不相符的应坚决取缔或降级。同时,坚定实施工程设计合同的管理,要在工程设计合同中明确设计所承担的责任和业务,实行贵任追究;对设计合同的各项条款应严加审查,督促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双方认真履行设计合同,从而避免频繁改图、赶图等所造成的设计质量问题;对因设计问题造成的工程浪费,延误工期及其它损失,由设计单位或设计人员按合同承担经济责任,进行赔偿;对那些无视合同签订或签订合同不履行职责义务的,决不能放任不管,对设计市场中的一切违规违法行为决不能心慈手软,要借助这次整顿和规范建设市场的强劲东风,积极依法行政、依法查处。

3、健全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1)建立法人挂帅的组织机构。成立监督机构,即法人亲自挂帅,专家起主导作用的全方位的有机结合体,同时设立质量检查小组,每个项目均设质检员。以专家为主导是为了掌握专业技术的高标准高质量,法人挂帅是保证质量管理体系顺利运行。

(2)健全可操作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规章制度的制订要结合实际情况,一定要具体化、细化、量化,特别是要具有可操作性,以保证其运用的经常性和可检查性,以其达到预定目标。二是规章制度要量化,做到可以制成表格分门别类填写打分。三是设计人员行为要规范,原则性要强,只有我们自己有效地规范了行为,才能使我们的服务对象满意。四是跟踪服务、反馈信息及时更正与处理。五是事前计划要具体,事中控制有措施,事后总结有效果。

三、实现设计过程的有效控制

1、做好设计策划,使设计有个良好的开端。按照《标准》要求,在项目开始设计之前,应该进行设计策划并形成项目设计计划。结合设计行业特点,策划后形成的项目设计计划应包括:项目组人员及职责分工;设计总进度及各工种专业协作进度安排;确定接口关系以及信息传递方式;设计评审时机和评审方式;设计所需的CAD软、硬件;适用的其它设计验证方式和要求。

2、保证设计输入的正确性,进行适宜性的输入评审。按照《标准》对设计输入的要求,设计输入应形成文件,并评审其是否适当,避免未经评审的设计输入,导致设计输出满足不了要求。设计输入文件的内容主要是用户的需求,以及相应的法规要求。设计输入文件通常包括:设计依据(包括顾客提供的设计基础资料)、合同要求、设计文件质量特性、该项目适用的社会要求、特殊专业的技术要求等。

3、组织好设计评审,以评价设计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实施设计评审这个分要素,重点要掌握设计评审的时机和方式。在设计的适当阶段,应有计划地对设计结果予以评审,并形成文件。方案设计阶段是决定建筑设计质量的最重要阶段,故在方案设计成果出来后,应组织设计评审,并应事先安排好设计评审的时间。设计评审的方式一般以会议方式,对参加设计评审的设计人员,除项目组成员外,还应包括与被评审阶段有关的所有职能部门代表。设计评审是对设计结果的正式评审,应做好评审记录。

4、及时设计确认。使顾客对所设计的产品进行确认,检查设计产品能否满足顾客使用要求。由业主政府主管部门、施工单位以及有关各方参加设计评审,由客(业主)对设计结果予以确认,以文件形式记和保留。需要强调的是设计确认记录签署要全,确保其有效性。

5、做好设计更改,使之符合规定要求。由于顾客市场、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等验证活动因,进行设计更改是正常的质量改进措施。设计更要按标准要求进行控制,按程序文件中设计更改程运作。更改必须经授权且形成文件,更改后的设计件,应按原审批程序校审和批准,以确保不因设计改而带来新的设计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国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黄棠.结构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3]陈登鳌.建筑设计资料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胡乃君.建筑设计指导[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第11篇

【关键词】动态管理和控制;投资估算;合同管理;竣工结算

1 决策阶段科学地编制投资估算

1.1 收集详实、准确的基础资料

要做好项目的投资估算需要很多资料, 造价人员要对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认真分析, 保证投资预测、经济分析的准确。基础资料主要有:工程所在地的水、电、路状况;地质情况;主要材料设备的价格资料及大宗材料的采购地等;现有已建的类似工程的经济指标和市场情况等;项目设立地的经济发展前景、周边的环境、同行业的经营情况等资料;国家和地方对该产业的政策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1.2 编制投资估算

在投资估算编制中, 应该实事求是地反映设计内容。设计方案不仅技术上可行, 而且经济上更应合理, 这既是编制投资估算工作的关键, 也是下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依据。依据收集的基础资料, 同时广泛调研、比较同类项目, 认真进行功能分析、多方案筛选, 经过充分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后, 最终确定最合适的方案, 从而计算出切合实际的投资估算额, 使工程造价从一开始就定位在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水平上。

2 加强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合理地编制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

2.1 推行设计招标和设计方案竞选方式选择设计单位

积极推行建筑方案与经济方案相结合的设计招标方法,进行多家竞投、由专家组评定, 遵循科学方法, 按照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以及技术先进、结构合理、满足建筑节能和环境等要求, 综合评定设计方案的优劣。同时中选方案的投资估算在建设项目的投资范围内。这种方法既有利于设计方案的选择和竞争, 保证选用的设计方案技术先进、新颖独特、适应性强, 又能控制工程造价。

2.2 设计合同采取限额设计指标及奖罚措施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重视设计合同的签订条款, 在合同中明确限额设计指标。如某小区24- 33层住宅设计合同限额设计指标为:预应力管桩工程指标70元/m2, 钢筋工程指标地下室150kg /m2、上部52kg /m2, 砼折叠厚度指标地下室1. 3m3 /m2、上部0.42m3 /m2, 同时增加了设计变更的费用额度限制条款及限额设计的奖罚条款等, 该工程目前已经竣工, 工程造价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2.3 对设计进行全过程跟踪, 优化设计

(1)业主在审查设计单位的设计时, 要重视设计方案的优化, 利用各种指标对总平面图设计、空间平面设计进行分析比较。

(2)运用价值工程原理等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设计质量,做到技术与经济的统一。造价人员须及时对项目投资进行分析对比, 反馈造价信息。能动地影响设计, 优化设计, 以保证有效地控制投资。如:编制煤场地基处理预算时,是利用堆载煤压实地基。发现按施工图纸,堆填料分层碾压面标高基本稳定在+5.6m后,有0.6m厚价值近2000万元的煤沉到地面以下。经反馈,设计院在答复中,改为“地基完成后1米厚的堆载煤面标高为6.2米”,即堆载煤的底标高刚好到达设计的面标高。原有堆载煤全部可以再用。

(3)对内外装饰有特别要求的建筑项目, 在做建筑设计时就要着手二次装饰的设计, 这将有利于建筑设计与二次装饰有机的结合起来, 同时也有利于项目的水、电、暖通、电讯、建筑智能化等设计, 有利于控制工程变更。如: 精装小户型工程、酒店工程等。

(4)施工图在招投标前, 必须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业主的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 发现问题及时修改, 尽量在施工中不变更。

2.4 合理编制和分解设计概算, 编制精确的施工图预算

(1)在设计阶段应要求设计单位努力将概算控制在拟定的投资估算内。

(2)在编制过程中将设计概算的投资额和工程量进行分解, 先分解到各个专业, 然后再分解到各单位工程和各分部工程, 通过层层分解, 实现对设计标准、工程数量、概算指标等各方面的控制。

(3)在工程招投标前应根据施工图编制精确的施工图预算。

3 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合理确定合同价与结算价

3.1 招标投标阶段

通过招标投标形式选择好的施工队伍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途径。实行招标发包, 按照公开、公正、诚信、平等竞争的原则, 实行专家评标的办法, 以合理的低价中标, 并根据企业的业绩、信誉、资质、管理水平等因素, 择优选定施工队伍。实践证明, 通过招投标择优选定施工队伍, 使业主与施工队伍在工程造价的管理目标上趋向一致, 缩短了工期、提高了质量、降低了造价。

3.2 施工阶段

(1)加强施工合同管理

施工合同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依据, 是施工队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最高行为准则。合同管理贯穿工程实施全过程和各个方面, 合同管理的目的, 是保证施工队伍全面地、有秩序地完成合同规定的责任和义务, 它是承包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和灵魂。合同应明确承包范围、承包方式、工期、质量要求、付款方式、结算方式、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双方违约条款和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的程序及计价的标准。同时应正确预测施工中可能引起索赔的因素, 尽量避免索赔事件的发生。

在合同签订后, 在做好合同文件的管理工作, 合同、补充合同协议和经常性的工地会议纪要、工作联系单等作为合同的一种延伸和解释, 必须完整保存, 同时建立技术档案, 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动态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积极主动措施。

(2)加强对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对施工方案从技术上和经济上进行对比评价, 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对质量、工期、造价三项指标比较, 可以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加强设计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经济观念, 在配合监理工程师做好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监督的同时, 重视节约投资。

(4)加强材料、设备采购供应管理

①首先对建筑材料的货源、质量、价格建立一个能及时反馈、灵通可靠的信息网。

②提前做好材料计划, 掌握市场行情, 并按施工图纸和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采购计划, 争取在材料价格波动的低谷时, 购进材料、设备。

③ 综合考虑材料的采购、运输、损耗、保管费用, 就地就近采购、严格进行材料、设备管理,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④对于差价大的大宗材料或价值大的设备尽量采用甲供, 业主直接与厂家订货, 若由施工队伍采购, 应经业主看样定货认定价格, 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又节省了造价。如: 电梯、入户防盗门、防水卷材等。

⑤严格控制设计变更

在施工前, 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 及时变更设计, 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中图纸变更。对确系需要变更的, 变更前须进行工程量及造价增减分析, 且应尽量在该分项工程施工之前决定, 避免发生返工而增加费用。

⑥加强现场经济签证工作的管理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签证, 这是施工过程中合理的工程造价动态调整, 是对已签订合同的弥补。一旦有签证发生, 工程师必须根据合同条款进行认真审核, 严格各级签字审核制度, 做到签证及时准确, 同时正确把握签证的计价原则, 严格按合同约定计价。

⑦严格控制工程付款

严格按照合同条款支付工程款, 对于超合同范围和工程质量不合格的不予付款, 同时应及时扣回各种应付款项, 避免工程款超付现象发生。

⑧对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所发生的工程造价增减及时审核, 分阶段进行结算, 做好造价动态管理。

4 竣工验收阶段认真做好竣工结算价的审核工作

4.1 熟悉全部结算资料

(1)结算资料包括合同条款、招标投标文件、工程量计算规则、工程造价管理部门颁布的计算规则调价规定、材料信息价、竣工图纸、标准规范、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熟悉结算资料并审核其有效性。

(2)将各类工程费用进行归集和整理, 这对于工程竣工结算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2 工程量审核

依据合同条款认真审查所报工程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工程变更、现场签证所要求的工程量一致, 超出图纸等要求的工程量不予认可。如:天面珍珠岩保温找平层,设计图纸要求结构找坡4CM厚,而施工单位为了增加工程量按建筑找坡计算,最薄处为4CM厚,按分水线4米计算,最厚处为12CM,多计8CM珍珠岩保温层。

4.3 单价审核

加强对工程定额的理解, 造价审核人员应对定额子目的工作内容十分熟悉, 防止施工队伍将一项定额子目的内容拆成多项计算或将同一分项工程多次分别混入其他工程进行结算的情况。如:无打桩的开挖土方套定额时套桩间挖土方,就明显增大子目的单价。

4.4 税费审核

应注意合同约定税费所包含的工程范围, 并严格按合同约定的费率计取各类税费。如:土建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费按分部分项合计的3.18%计算,安装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费按分部分项的人工费的26.57%计算。

总之, 在工程竣工结算时, 审核人员应坚持以合同为依据, 熟悉计算规则和政策法规, 把握签证的合理性, 严格把好审核关。

5 建设项目后评估阶段

后评估作为对整个建设项目的一次综合性评价, 也是对该项目工程造价的总结, 总结在整个项目建设期中造价全过程控制的经验与不足之处, 找出影响造价管理的因素并加以克服。

第12篇

关键词: 建设行业企业合同管理问题对策

建设行业企业的合同管理是指企业对以自身为当事人的合同依法进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以及审查、监督、控制等一系列行为的总称。合同管理是建设行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建设行业企业的经营效益。本文对建设行业企业在日常合同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梳理分类,并提出合同的过程管理的相应对策。

1.企业合同管理的概念

所谓合同,理论上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协议。对建设行业企业而言,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必须以所签订的合同为依据。

所谓合同管理,就是建设行业企业对本方作为当事人的合同依法进行设立、变更、履行终止,以及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全过程,这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牵涉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许多方面和部门。这就要求企业在实施合同管理时,首先必须依法管理,在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前提下进行,其次要企业相关部门协作管理,最后要注重管理效益。

2.合同的管理过程

建设行业企业的每一项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也就是一次合同动态管理的过程,一般都要经过以下几个时段,即合同签订准备时段、签订时段、履行时段和履行后终止时段,因此,对合同的管理就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其中的每个时段既相对独立存在,其间又密切联系,环环相扣,不可分割。

2.1合同洽谈阶段。在建设行业市场中,很多时候存在发包方和承包方地位不平等现象。发包方利用自身有利的竞争地位和在签订合同中的主导位置,在合同洽谈过程中通过苛刻的条件把风险隐含在合同条款中,使得条款对发包方和承包方义务和责任显失公平性。企业的经营人员可能为了承揽工程,在合同协议中对自身权利受到的伤害不敢据理力争,在合同谈判只重视价格和工期,对其他条款不敢提出过多意见,为了抢占市场,即使明显不平等的合同也愿意签。针对这种情况,企业一方面要紧抓自己熟悉的大客户和优质客户,降低合同洽谈过程中的风险。另一方面在开发新客户时,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工程项目的真实性、发方包单位的资信,对发包方资金运作情况、行业信誉、银行信誉等进行充分估计。利用经营人员具备的业务知识,将专业队伍的技术能力和完工项目的质量情况展示给发包方,与对方建立初期平等关系,确立自身的地位,避免在洽谈中显示大的差距。

2.2合同起草阶段。由于发包方在起草合同中,经常会存在附加在合同以外的约定或协议,企业的经营人员对其他一些诸如双方其他义务、违约、索赔权等方面要进行严格的分析,当合同条款不完全、不公正、不具体时,要据理力争修改或完善它。对发包方“口头承诺”、“君子协定”等一定要有书面上的文字确认资料。

企业处于建设行业市场弱势一方,遇上发包方对合同提出明显强权条款,经营人员要在洽谈合同时对发包方讲明利害,说服发包方修改某些过于苛刻的或本来不合理的条件,增加保证企业权益的条款,从而使得合同双方责权利关系比较平衡,尽量减少单方面的约束性条款。

2.3合同审查阶段。企业的合同必须有相关的法律部门审核,经营人员起草合同后,合同的审查应该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经营人员要改变观念,加强法律知识方面的学习,加强合同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合同审查不仅要保证施工队伍创造经济利益,而且要最大化地创造社会效益。

2.4合同的执行阶段。我们不仅在签订合同时要重视,而且合同签订后,要防止产生合同签订与合同执行脱节的现象。经营人员要把合同具体执行条款与项目现场施工负责人交底。合同交底做到层层交,最后使项目施工人员熟悉合同的全部内容,并对合同条款有一个统一的理解和认识,以避免不了解或对合同理解不一致带来的工作上的失误。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合同变更时,对于变更事项,现场施工负责人要及时对变更内容、时间进行记录,并请发包方予以确认。对于发包方应尽义务没有按时履行,现场施工负责人要及时通知经营负责人,由经营负责人与发包方及时联系,解决处理问题。这样可做到既履行合同,又保证发包人的满意,为自己创造良好效益和声誉。

2.5合同汇总分析阶段。由于建设行业的特殊性质,合同执行跨越的时间较长,工程款的回收、工程质量的质保期都决定了合同项目现场施工完毕后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终止。所以合同执行后期的汇总分析也显得相当重要。企业要建立相应的工程合同台账和记录顾客的档案信息,经营人员还要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及时汇总分析。一方面可以及时掌握企业当年签订和履行的合同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对往年合同按时间年限进行分析,符合质保金的按时间约定与发包方联系收款。属于发包方的问题可通过电话联系、函件传送、专人前去等方法收款;属于企业自身责任的,针对责任原因确定解决问题方案;对于合同执行中往年债权诉讼期可以及时掌握,对于快到诉讼期而发包方又拒不付款的工程项目要及时交付企业法律部门进行,防止债权时效过期。

合同管理在目前的工程施工中,定义已不仅仅是狭义的对合同的整理、归档工作,而是把握单位命脉的关键。合同管理工作人员也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两“合同管理员”,而是经营、生产、管理等与之相关人员全员参与到合同管理中,为合同管理的全过程服务,以合同形式走入市场,以合同标准拚闯市场,以发包方满意作为质量和信用的保障,从而实现单位经济效益最大化,实现单位社会效益最大化。

总之,建设行业企业的合同管理是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良好信誉,因此必须重视、强化合同管理,尽可能规避经营风险、确保圆满完成预定的经营目标,进而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管理办法[S],1999.

[2]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建设工程勘察合同(示范文本)[S].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示范文本),1999.

第13篇

合同,古已有之,早前被称作契约。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合同。合同在现代企业经营中举足轻重,现代企业的经营活动始终都是围绕着合同来进行,合同管理事关企业的信誉和成败,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涉及到企业管理流程的方方面面,例如合同签订、合同执行,合同保管等,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各个部门,例如:公司采购部门需要按照合同要求进行采购,工程部门需要按照合同约定组织施工,财务部需要按照合同进行付款等等。合同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根主线。

资金,是企业生存的血液。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离不开资金,资金贯穿于整个企业经营的始终。因此,资金也是企业管理中的一条主线。企业的经营活动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合同约定,把投入资金变成合同约定的载体,最终按照合同约定把载体再变为比投入资金更多的资金,从而实现盈利的过程,即:资金载体资金。房地产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资金管理尤为重要。房地产企业除了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大费用中的日常小额支出外,其他支出大多都要签订合同,管理好合同,按照合同进行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企业的运作才可能成功。

二、财务活动中的合同管理策略

合同和资金是企业管理的两根主线,房地产企业管理抓住这两根主线就能抓住管理脉搏,管理企业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合同管理融入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1.合同管理是资金控制的前提

房地产企业资金流动较大,而大额流动资金的依据主要是合同。在资金支付前,把握合同相关条款,是控制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重要一步。合同付款不同于报销流程,必须经合同管理人员审核,否则会给企业带来巨大风险和损失。

2.合同是财务缴纳税金的依据

现行的印花税,是直接依据合同进行缴税的税种。根据合同的种类,印花税又细分了很多相应的税目,如:购销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建筑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等,不同的税目,税率也不一样,因此合同管理要为财务计算缴纳印花税等提供准确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的通知》(国税发[2009]31号)第六条规定“企业通过正式签订《房地产销售合同》或《房地产预收合同》所取得的收入,应确认为收入的实现”,所以合同也是企业所得税收入确认的依据。

3.合同是准确清算土地增值税的依据

土地增值税清算是根据据实发生的收入和支出计算出土地增值额,进而根据相应税率计算出土地增值税应纳税额。收入的确认要依据房地产企业与购房人签订的购房合同,开发成本的确认要依据建筑设计合同、建筑安装等合同,费用确认要依据广告合同、委托合同等等,因此,清晰齐全的合同资料是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的必备条件。

4.合同是财务准确核算的依据

财务人员只有根据合同才能确认业务的性质,如收入类别的确认,购房合同是作为主营业务收入,租赁合同则作为其他业务收入。再如保证金条款,一般的建筑安装合同都要求有5%的工程款作为质量保证金,合同中规定的保证金条款是财务扣款的依据。如果没有约定,财务则不能强行扣留。合同中规定的收款、付款条款是财务确认收入、支付工程款项的条件,也是合同管理的重要内容,合同管理人员要时刻关注合同的执行情况,其职能正如军事中的预警,合同管理人员是企业经济活动中的第一预警人员,当合同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异常时,合同管理人员要及时提醒相关部门,以避免违约风险。

(二)合同管理和财务管理的融合

合同管理和财务管理貌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联系密切。两者都渗入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都是企业主要管理目标。虽然如此,两方面的侧重点还是不一样的。财务管理的核心部门是财务部,财务部作为企业经营成果的反映部门不仅需要对企业的经营事项进行相关的核算和监督,同时还要参与企业的预算管理,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计划、控制和反馈。合同管理除设有法务部的企业外,大多数房地产企业都是依据各自职能,由相关部门组织订立相关合同和实施。在现代企业分工中,合同管理一般不属于财务部门的管理范畴,那么如何把合同管理融入财务管理之中呢?

1.建立资金拨付前的合同审核岗位,配备合格的合同管理人员

房地产企业对大多数合同管理人员一般没有授予合同审核的权利,这是欠缺的。合同管理人员不仅仅是一个档案管理员,还是企业风险控制中的重要一环。由于企业合同众多,品目繁杂,涉及企业经营事项的各个方面,因此,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1)要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特别是经济法规,能对合同的合法性进行初步审核,当然,如果没有这方面人才,就应当聘请法律顾问;(2)要有一定的文字水平,对合同中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能够进行辨别,避免歧义;(3)要有一定的档案管理知识,合同管理要求分门别类,条理清楚,要便于保存还要便于查找;(4)要具有一定的财务知识,只有具有相关的财务知识,才能在合同管理中建立相应的合同管理记录,即合同管理台账。(5)要熟练应用计算机。只有将大量合同利用微机管理,才能提高效率,实现合同管理的及时、快速、准确。对于大型的房地产公司,随着ERP等现代化办公软件的应用,已将合同管理纳入到整个管理流程中,但由于职能的原因,合同执行情况仍不能一目了然,因此,设置合同管理岗位非常必要。(6)要有时间观念。合同事项都是在一定时间段内的,超过这个时间段,汇报的数据再准确又有何用?这一点与财务是一致的,因为会计的四大假设之一便是会计分期,对时间提出明确的要求。

2.对合同管理人员明确授权

对不符合合同约定的收付款项有权拒绝签字;对其工作职责做出明确界定。合同管理人员在对资金支付申请进行审核的同时,要登记记录合同执行情况,即合同台账,合同台账要求每个合同一页,具有相同性质的合同归为一类,同在一个项目的归为一项,即台账设置原则是:项目按合同性质设类,如建筑合同、安装合同、土地合同、广告合同等合同账页,每个合同账页的页首通常包括合同编号、订立时间、订立人(对方)、合同期限等,表页一般包括拨款(收款)时间、金额、拨款(收款)事项,未执行合同金额等,具体参见表1。合同审核的依据即合同文本,要对合同条款准确理解,对拨款时申请人提供的相关资料对照合同进行合规性审核。对涉及合同的收付款项,要制作一式三联的收付款通知,一联财务,二联合同管理,三联存根,一联是财务的主要原因是各项审核签字都在第一页,财务要作为原始凭证;二联是合同管理,是给合同管理台账做依据,该联最好能与相关合同或台账一起存放;三联是存根,是为了整本使用后,能整本存放整个收付款情况,以作备份。

3.合同管理人员记录的合同台账要每月与财务进行核对,发现问题,双方要及时整改。在核对完成后,要对公司所有当月未完合同的执行情况编制合同执行报表。一般应包括:合同金额、合同期间,合同执行情况(收付款情况)、违约情况等,参见表2。

合同执行情况报表要与财务相关数据相吻合,并按月及时提报给相关领导,以便于相关部门能根据合同的执行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促进合同的按时执行。

第14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建筑工程设计;质量控制

一、建筑工程设计质量

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的灵魂,工程设计阶段是建筑项目经决定确认实施之后的第一阶段,因此它是具有决策性和前瞻性的,后期的生产劳动过程完全按照设计图纸实施工作,它对后期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据研究指出,工程设计阶段的费用约占工程总费用的5%,但是他对整个工程的影响程度却可能要达到80%以上。因此,如果设计质量达到了国家标准,建筑工程又满足了使用者功能需求,那么整个建筑工程必然将会是成功的工程。如果建筑工程的设计环节存在漏洞,造成后期的设计变更,无论从经济上、工程完成时间上、工程任务量等多方面上,产生的影响都将是巨大的。因此可以看出,工程设计质量是影响整个工程的关键环节,做好以下几个环节,便可以更好的提高工程质量。

1、在项目决策阶段,所有决策人包括主要设计人员应研究建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国家所下达的工程项目任务书也是以项目的可行性报告为重要依据的。因此,建筑工程项目前期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科学,遵照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可行性研究工作应细致、准确。

2、应该绝对重视初步设计阶段。建筑项目可行性报告经国家批准确认后,大体投资规模也随之确定。设计单位应认真研究可行性报告,确定项目在指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经济上以及技术上的可行性分析。经济及技术确定可行后,便可以建设项目的技术标准、技术指标、投资规模等。初步设计质量越好、越细致,整体建筑工程质量便会越好。

3、重视施工图设计的质量,施工图的设计方案应严格遵循初步设计方案所确定内容进行设计。这里施工图的尺寸设计便是施工图设计方案的重中之重,尺寸设计应配合准确无误,相互无矛盾冲突,尺寸的准确无误,后期的施工过程便会轻松的多,不会出现“少钢筋,多钢筋”的不良行为,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另外能否提高施工图设计的质量,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所颁布的抗震、抗洪等结构设计规范也是十分关键的。

4、施工过程中,尽量少的产生设计变更。设计变更若想少产生甚至不产生,这就要求了在设计之初将所有问题考虑周全,防止不合理的设计变更或是技术上无法完成的设计变更。当然,设计变更不产生是不现实的,设计方法无法达到完美,这就需要我们改善设计变更的审批制度,设计变更应由建筑或结构设计师提出,经由设计单位总负责人审核,并由建筑工程单位总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执行。及其重大的设计变更还应上报国家的项目批准机关,经审批后,执行设计变更。

二、建筑工程设计质量控制的几点措施

1提高设计人员的质量意识

加强质量意识教育,激励对质量的责任感,使设计人员必须懂得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图纸校审制和奖惩制,决不能让不合格的设计图纸流出单位。设计单位可定期举办技术专题讲座和设计质量实例分析会,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同时,设计人员还应积极参加有关专业学会举办的技术知识培训和讲座。设计单位可以分批组织设计人员对先进的建筑科学技术成果和优秀的设计工程项目进行调研、考察和学习。

2规范设计市场,加强设计合同管理

根据《建筑法》和建设部最近发出的要求,建筑行业主管部门应严格控制设计单位的审计,狠抓设计单位资质管理,取缔无资质设计,禁止私下组织的设计业务活动;对已取得设计证书的,但实际力量和资质不相符的应坚决取缔或降级。同时,坚定实施工程设计合同的管理,要在工程设计合同中明确设计所承担的责任和业务,实行贵任追究;对设计合同的各项条款应严加审查,督促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双方认真履行设计合同,从而避免频繁改图、赶图等所造成的设计质量问题;对因设计问题造成的工程浪费,延误工期及其它损失,由设计单位或设计人员按合同承担经济责任,进行赔偿;对那些无视合同签订或签订合同不履行职责义务的,决不能放任不管,对设计市场中的一切违规违法行为决不能心慈手软,要借助这次整顿和规范建设市场的强劲东风,积极依法行政、依法查处。

3健全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建立法人挂帅的组织机构。成立监督机构,即法人亲自挂帅,专家起主导作用的全方位的有机结合体,同时设立质量检查小组,每个项目均设质检员。以专家为主导是为了掌握专业技术的高标准高质量,法人挂帅是保证质量管理体系顺利运行。

三、实现设计过程的有效控制

1、做好设计策划,使设计有个良好的开端。按照《标准》要求,在项目开始设计之前,应该进行设计策划并形成项目设计计划。结合设计行业特点,策划后形成的项目设计计划应包括:项目组人员及职责分工;设计总进度及各工种专业协作进度安排;确定接口关系以及信息传递方式;设计评审时机和评审方式;设计所需的CAD软、硬件;适用的其它设计验证方式和要求。

2、保证设计输入的正确性,进行适宜性的输入评审。按照《标准》对设计输入的要求,设计输入应形成文件,并评审其是否适当,避免未经评审的设计输入,导致设计输出满足不了要求。设计输入文件的内容主要是用户的需求,以及相应的法规要求。设计输入文件通常包括:设计依据(包括顾客提供的设计基础资料)、合同要求、设计文件质量特性、该项目适用的社会要求、特殊专业的技术要求等。

3、组织好设计评审,以评价设计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实施设计评审这个分要素,重点要掌握设计评审的时机和方式。在设计的适当阶段,应有计划地对设计结果予以评审,并形成文件。方案设计阶段是决定建筑设计质量的最重要阶段,故在方案设计成果出来后,应组织设计评审,并应事先安排好设计评审的时间。设计评审的方式一般以会议方式,对参加设计评审的设计人员,除项目组成员外,还应包括与被评审阶段有关的所有职能部门代表。设计评审是对设计结果的正式评审,应做好评审记录。

4、及时设计确认。使顾客对所设计的产品进行确认,检查设计产品能否满足顾客使用要求。由业主政府主管部门、施工单位以及有关各方参加设计评审,由客(业主)对设计结果予以确认,以文件形式记和保留。需要强调的是设计确认记录签署要全,确保其有效性。

5、做好设计更改,使之符合规定要求。由于顾客市场、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等验证活动因,进行设计更改是正常的质量改进措施。设计更要按标准要求进行控制,按程序文件中设计更改程运作。更改必须经授权且形成文件,更改后的设计件,应按原审批程序校审和批准,以确保不因设计改而带来新的设计质量问题。

四、结束语

总之,工程质量百年大计,是企业的生命,直接关系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必须从各方面、各阶段加强质量管理,充分发挥规律效益性动态相关性,主观能动性。归纳起来工程建设的质量好坏,最终取决于施工质量,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正常使用和效益的发挥。所以,工程施工必须本着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按照工程设计文件和技术标准进行施工,严把质量关,认真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现场质量控制,严格管理,科学决策,从而使工程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为企业创优质工程,不断提高企业信誉度和知名度,促进企业稳定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1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质量控制

一、建筑工程设计质量

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的灵魂,工程设计阶段是建筑项目经决定确认实施之后的第一阶段,因此它是具有决策性和前瞻性的,后期的生产劳动过程完全按照设计图纸实施工作,它对后期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据研究指出,工程设计阶段的费用约占工程总费用的5%,但是他对整个工程的影响程度却可能要达到80%以上。因此,如果设计质量达到了国家标准,建筑工程又满足了使用者功能需求,那么整个建筑工程必然将会是成功的工程。 如果建筑工程的设计环节存在漏洞,造成后期的设计变更,无论从经济上、工程完成时间上、工程任务量等多方面上,产生的影响都将是巨大的。因此可以看出,工程设计质量是影响整个工程的关键环节,做好以下几个环节,便可以更好的提高工程质量。

1、在项目决策阶段,所有决策人包括主要设计人员应研究建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国家所下达的工程项目任务书也是以项目的可行性报告为重要依据的。因此,建筑工程项目前期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科学,遵照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可行性研究工作应细致、准确。

2、应该绝对重视初步设计阶段。建筑项目可行性报告经国家批准确认后,大体投资规模也随之确定。设计单位应认真研究可行性报告,确定项目在指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经济上以及技术上的可行性分析。经济及技术确定可行后,便可以建设项目的技术标准、技术指标、投资规模等。初步设计质量越好、越细致,整体建筑工程质量便会越好。

3、重视施工图设计的质量,施工图的设计方案应严格遵循初步设计方案所确定内容进行设计。这里施工图的尺寸设计便是施工图设计方案的重中之重,尺寸设计应配合准确无误,相互无矛盾冲突,尺寸的准确无误,后期的施工过程便会轻松的多,不会出现"少脑筋,多钢筋"的不良行为,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另外能否提高施工图设计的质量,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所颁布的抗震、抗洪等结构设计规范也是十分关键的。

4、施工过程中,尽量少的产生设计变更。设计变更若想少产生甚至不产生,这就要求了在设计之初将所有问题考虑周全,防止不合理的设计变更或是技术上无法完成的设计变更。当然,设计变更不产生是不现实的,设计方法无法达到完美,这就需要我们改善设计变更的审批制度,设计变更应由建筑或结构设计师提出,经由设计单位总负责人审核,并由建筑工程单位总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执行。及其重大的设计变更还应上报国家的项目批准机关,经审批后,执行设计变更。

二、建筑工程设计质量控制的几点措施

1、提高设计人员的质量意识

加强质量意识教育,激励对质量的责任感,使设计人员必须懂得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图纸校审制和奖惩制,决不能让不合格的设计图纸流出单位。设计单位可定期举办技术专题讲座和设计质量实例分析会,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同时,设计人员还应积极参加有关专业学会举办的技术知识培训和讲座。设计单位可以分批组织设计人员对先进的建筑科学技术成果和优秀的设计工程项目进行调研、考察和学习。

2、规范设计市场,加强设计合同管理

根据《建筑法》和建设部最近发出的要求,建筑行业主管部门应严格控制设计单位的审计,狠抓设计单位资质管,取缔无资质设计,禁止私下组织的设计业务活动;对已取得设计证书的,但实际力量和资质不相符的应坚决取缔或降级。同时,坚定实施工程设计合同的管理,要在工程设计合同中明确设计所承担的责任和业务,实行贵任追究;对设计合同的各项条款应严加审查,督促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双方认真履行设计合同,从而避免频繁改图、赶图等所造成的设计质量问题;对因设计问题造成的工程浪费,延误工期及其它损失,由设计单位或设计人员按合同承担经济责任,进行赔偿;对那些无视合同签订或签订合同不履行职责义务的,决不能放任不管,对设计市场中的一切违规违法行为决不能心慈手软,要借助这次整顿和规范建设市场的强劲东风,积极依法行政、依法查处。

3、健全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1)建立法人挂帅的组织机构。成立监督机构,即法人亲自挂帅,专家起主导作用的全方位的有机结合体,同时设立质量检查小组,每个项目均设质检员。以专家为主导是为了掌握专业技术的高标准高质量,法人挂帅是保证质量管理体系顺利运行。

(2)健全可操作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规章制度的制订要结合实际情况,一定要具体化、细化、量化,特别是要具有可操作性,以保证其运用的经常性和可检查性,以其达到预定目标。二是规章制度要量化,做到可以制成表格分门别类填写打分。三是设计人员行为要规范,原则性要强,只有我们自己有效地规范了行为,才能使我们的服务对象满意。四是跟踪服务、反馈信息及时更正与处理。五是事前计划要具体,事中控制有措施,事后总结有效果。

三、实现设计过程的有效控制

1、做好设计策划,使设计有个良好的开端。按照《标准》要求,在项目开始设计之前,应该进行设计策划并形成项目设计计划。结合设计行业特点,策划后形成的项目设计计划应包括:项目组人员及职责分工;设计总进度及各工种专业协作进度安排;确定接口关系以及信息传递方式;设计评审时机和评审方式;设计所需的CAD软、硬件;适用的其它设计验证方式和要求。

2、保证设计输入的正确性,进行适宜性的输入评审。按照《标准》对设计输入的要求,设计输入应形成文件,并评审其是否适当,避免未经评审的设计输入,导致设计输出满足不了要求。设计输入文件的内容主要是用户的需求,以及相应的法规要求。设计输入文件通常包括:设计依据(包括顾客提供的设计基础资料)、合同要求、设计文件质量特性、该项目适用的社会要求、特殊专业的技术要求等。

3、组织好设计评审,以评价设计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实施设计评审这个分要素,重点要掌握设计评审的时机和方式。在设计的适当阶段,应有计划地对设计结果予以评审,并形成文件。方案设计阶段是决定建筑设计质量的最重要阶段,故在方案设计成果出来后,应组织设计评审,并应事先安排好设计评审的时间。设计评审的方式一般以会议方式,对参加设计评审的设计人员,除项目组成员外,还应包括与被评审阶段有关的所有职能部门代表。设计评审是对设计结果的正式评审,应做好评审记录。

4、及时设计确认。使顾客对所设计的产品进行确认,检查设计产品能否满足顾客使用要求。由业主政府主管部门、施工单位以及有关各方参加设计评审,由客(业主)对设计结果予以确认,以文件形式记和保留。需要强调的是设计确认记录签署要全,确保其有效性。

5、做好设计更改,使之符合规定要求。由于顾客市场、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等验证活动因,进行设计更改是正常的质量改进措施。设计更要按标准要求进行控制,按程序文件中设计更改程运作。更改必须经授权且形成文件,更改后的设计件,应按原审批程序校审和批准,以确保不因设计改而带来新的设计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国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